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最后的三国2兴魏TXT下载最后的三国2兴魏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最后的三国2兴魏全文阅读

作者:风之清扬     最后的三国2兴魏txt下载     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760章 诱敌深入

    ps:章节防盗,稍后更正……

    战斗很快就宣告结束了,收容战俘和清扫战场同时地进行着,对于训练有素的并州军来说,这一点也不算什么难事,申时还没结束,并州骑兵已经离开了碗子城,踏上了西去的征途。

    尽管取得了一场大捷,但却并不意味着战争形势就会变得乐观,毕竟并州军击败的,仅仅只是司马军的一支偏师,那怕真得就全军覆灭了,也没有让司马军到了伤筋动骨的地步。

    据前线传回来的消息,石门关那边激战正酣,司马师为了尽快地夺下石门关,派出兵马,轮番地发起猛攻,日以继夜,攻势不停,这也让杜预的射声营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尽管射声营占据着地利上的优势,但兵力上和司马军相比,却是差了好大一截子的,司马师强攻不得,也是动了一番脑筋的,他日夜不停地发起进攻,就是想要用高强度的攻击来拖垮射声营。

    地形狭隘大队人马施展不开,但司马师可以采用车轮战的办法,不断地派体力和精力旺盛的军队发起一轮又一轮的攻击,而射声营兵力少,只能是全力以赴地来迎战,这样连轴转的话,并州军体力和精力便难以为继,石门关迟早是守不住的。

    尽管碗子城大捷极大地鼓舞着并州军的士气,但是石门关的激战却依然是牵动人心的,裴秀鲁芝等人再次向曹亮建言,希望可以增兵石门关,否则以目前的态势来看,杜预很可能坚守不了三天之久。

    不过曹亮却是始终无动于衷的,因为他相信杜预会妥善地处理好前线的事务,尽管这个时候杜预还很年轻,除了指挥军队和匈奴鲜卑人打过几仗之外,还没有能拿得出令人信服的战绩来。

    但曹亮知道,杜预可是一位真正的名将,这小小的石门关之战肯定是难不倒他的,何况曹亮给他的任务只是坚守三天,并不是一直要他坚守下去,三天之后,不论战绩如何中,杜预都可以退出战斗,放弃石门关。

    那就是说在这三天之内,司马军能够守住石门关就可以了,那怕战况再难看,都不会动摇杜预的决心。

    曹亮相信,杜预那边他会做出妥善的安排,根本无需曹亮来操心,在取得了碗子城大捷之后,曹亮又把目光投向了西面,寻长下一个倒霉蛋。

    很显然,曹亮又把目光瞄向了司马军的西路人马胡遵所部。

    比起陈泰胡奋这两个初经战事的年轻人来,胡遵堪称是老将了,多次参与征吴之战,当年公孙渊反于辽东之时,司马懿出兵征伐,胡遵便为帐前大将,大破公孙渊部将卑衍、杨祚,立下过不小的战功,升任破虏将军。

    此次高平陵事变,胡遵坚定不移地站在了司马懿这边,自然得到了司马懿的重用,被委任为征北将军,此次进攻并州,司马懿委派胡遵统率西路人马,率军攻打阳阿,以策应主力大军的的行动。

    此番胡遵和其子胡奋都受到了司马懿的重用,分别担任西路军的主将和东路军的副将,难怪会引得人们议论纷纷,都说这是胡家要发达的前奏。

    不过胡遵领兵素来以稳固见长,他驱兵直取阳阿,并没有得意忘形,轻兵冒进,反而是小心谨慎,步步为营,丝毫不敢有任何的大意之举。

    副将王经却是不以为然,认为胡遵小心的有些过了头,如此龟速行军,恐怕司马懿的大军都打到壶关了,他们还未到达阳阿,那岂不就成为别人的笑柄了?

    此次讨伐并州,司马懿倾尽十五万大军,如此绝对的优势兵力,再加上司马懿这位身经百战的传奇人物,没有人会怀疑此次的征伐会失败,司马懿派出胡遵王经西路军,陈泰胡奋为东路军,这摆明了是在送功劳,只要能顺利地攻陷并州,那么这么一份大功劳肯定是跑不了的。

    可如果按胡遵的这个行军速度,别说是抢功了,恐怕还得落后主力军一大截,再大的功劳,恐怕也得和他们擦肩而过。

    王经不同于胡遵出身陇西的世家大族,他出身贫贱,是个地道的农民,但却很有才华,得到了同乡人崔林的赏识,出任郡守,后来因事免官,沉沉浮浮,在曹爽当政的这些年,始终没有得到重用。

    在曹爽那儿碰过钉子之后,王经只得转投司马懿,成为司马家政变的一分子,当时司马昭进攻皇宫,王经就一直跟随左右,唯司马家之命是从,自然是得到了司马懿的赏识,成为此次西路军的副将。

    王经出身寒微,所以他更为急切地想通过此举建功立业,青步平云,所以他的表现极为迫切,眼看着胡遵恪守兵法,缓慢推进,王经都有些急眼了,恨不得另率一支偏师,直取高都壶关。

    胡遵却是不听其计,依然我行我素,步步为营而进。

    王经虽然着急,但却也是无可奈何,毕竟胡遵身为西路军主将,有着临机决断之权,他一个副将,又岂能擅越,所以王经虽是心急如焚,但却也不得不听从胡遵之命。

    羊祜坐镇于右路,率兵把守阳阿,闻胡遵王经率兵三万直取阳阿,便领兵出战,与司马军战于青羊坡。

    以胡遵的本意,并不急于和羊祜交战,而是准备在青羊坡西侧扎下大营,与羊祜对峙作战。

    王经一听就急了,羊祜只率五千人马而来,其数量和司马军相差甚远,如此悬殊的兵力,胡遵却依然是稳妥见长,王经只能是据理力争,最后说服了胡遵,拨了一万人马给他,让他与羊祜在青羊坡交战。

    王经执掌了兵权之后,立刻是挥军长驱直入,趁着羊祜远来,还立足未稳之际,就向其发起进攻,杀了羊祜一个措手不及。

    羊祜不能力敌,仓皇而走,丢盔弃甲,把辎重扔了一路,王经见状,自然是穷追不舍,殊不知,他已经中了羊祜诱敌深入之计。

第761章 铁骑风暴

    ps:章节防盗,稍后更正………………

    战斗很快就宣告结束了,收容战俘和清扫战场同时地进行着,对于训练有素的并州军来说,这一点也不算什么难事,申时还没结束,并州骑兵已经离开了碗子城,踏上了西去的征途。

    尽管取得了一场大捷,但却并不意味着战争形势就会变得乐观,毕竟并州军击败的,仅仅只是司马军的一支偏师,那怕真得就全军覆灭了,也没有让司马军到了伤筋动骨的地步。

    据前线传回来的消息,石门关那边激战正酣,司马师为了尽快地夺下石门关,派出兵马,轮番地发起猛攻,日以继夜,攻势不停,这也让杜预的射声营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尽管射声营占据着地利上的优势,但兵力上和司马军相比,却是差了好大一截子的,司马师强攻不得,也是动了一番脑筋的,他日夜不停地发起进攻,就是想要用高强度的攻击来拖垮射声营。

    地形狭隘大队人马施展不开,但司马师可以采用车轮战的办法,不断地派体力和精力旺盛的军队发起一轮又一轮的攻击,而射声营兵力少,只能是全力以赴地来迎战,这样连轴转的话,并州军体力和精力便难以为继,石门关迟早是守不住的。

    尽管碗子城大捷极大地鼓舞着并州军的士气,但是石门关的激战却依然是牵动人心的,裴秀鲁芝等人再次向曹亮建言,希望可以增兵石门关,否则以目前的态势来看,杜预很可能坚守不了三天之久。

    不过曹亮却是始终无动于衷的,因为他相信杜预会妥善地处理好前线的事务,尽管这个时候杜预还很年轻,除了指挥军队和匈奴鲜卑人打过几仗之外,还没有能拿得出令人信服的战绩来。

    但曹亮知道,杜预可是一位真正的名将,这小小的石门关之战肯定是难不倒他的,何况曹亮给他的任务只是坚守三天,并不是一直要他坚守下去,三天之后,不论战绩如何中,杜预都可以退出战斗,放弃石门关。

    那就是说在这三天之内,司马军能够守住石门关就可以了,那怕战况再难看,都不会动摇杜预的决心。

    曹亮相信,杜预那边他会做出妥善的安排,根本无需曹亮来操心,在取得了碗子城大捷之后,曹亮又把目光投向了西面,寻长下一个倒霉蛋。

    很显然,曹亮又把目光瞄向了司马军的西路人马胡遵所部。

    比起陈泰胡奋这两个初经战事的年轻人来,胡遵堪称是老将了,多次参与征吴之战,当年公孙渊反于辽东之时,司马懿出兵征伐,胡遵便为帐前大将,大破公孙渊部将卑衍、杨祚,立下过不小的战功,升任破虏将军。

    此次高平陵事变,胡遵坚定不移地站在了司马懿这边,自然得到了司马懿的重用,被委任为征北将军,此次进攻并州,司马懿委派胡遵统率西路人马,率军攻打阳阿,以策应主力大军的的行动。

    此番胡遵和其子胡奋都受到了司马懿的重用,分别担任西路军的主将和东路军的副将,难怪会引得人们议论纷纷,都说这是胡家要发达的前奏。

    不过胡遵领兵素来以稳固见长,他驱兵直取阳阿,并没有得意忘形,轻兵冒进,反而是小心谨慎,步步为营,丝毫不敢有任何的大意之举。

    副将王经却是不以为然,认为胡遵小心的有些过了头,如此龟速行军,恐怕司马懿的大军都打到壶关了,他们还未到达阳阿,那岂不就成为别人的笑柄了?

    此次讨伐并州,司马懿倾尽十五万大军,如此绝对的优势兵力,再加上司马懿这位身经百战的传奇人物,没有人会怀疑此次的征伐会失败,司马懿派出胡遵王经西路军,陈泰胡奋为东路军,这摆明了是在送功劳,只要能顺利地攻陷并州,那么这么一份大功劳肯定是跑不了的。

    可如果按胡遵的这个行军速度,别说是抢功了,恐怕还得落后主力军一大截,再大的功劳,恐怕也得和他们擦肩而过。

    王经不同于胡遵出身陇西的世家大族,他出身贫贱,是个地道的农民,但却很有才华,得到了同乡人崔林的赏识,出任郡守,后来因事免官,沉沉浮浮,在曹爽当政的这些年,始终没有得到重用。

    在曹爽那儿碰过钉子之后,王经只得转投司马懿,成为司马家政变的一分子,当时司马昭进攻皇宫,王经就一直跟随左右,唯司马家之命是从,自然是得到了司马懿的赏识,成为此次西路军的副将。

    王经出身寒微,所以他更为急切地想通过此举建功立业,青步平云,所以他的表现极为迫切,眼看着胡遵恪守兵法,缓慢推进,王经都有些急眼了,恨不得另率一支偏师,直取高都壶关。

    胡遵却是不听其计,依然我行我素,步步为营而进。

    王经虽然着急,但却也是无可奈何,毕竟胡遵身为西路军主将,有着临机决断之权,他一个副将,又岂能擅越,所以王经虽是心急如焚,但却也不得不听从胡遵之命。

    羊祜坐镇于右路,率兵把守阳阿,闻胡遵王经率兵三万直取阳阿,便领兵出战,与司马军战于青羊坡。

    以胡遵的本意,并不急于和羊祜交战,而是准备在青羊坡西侧扎下大营,与羊祜对峙作战。

    王经一听就急了,羊祜只率五千人马而来,其数量和司马军相差甚远,如此悬殊的兵力,胡遵却依然是稳妥见长,王经只能是据理力争,最后说服了胡遵,拨了一万人马给他,让他与羊祜在青羊坡交战。

    王经执掌了兵权之后,立刻是挥军长驱直入,趁着羊祜远来,还立足未稳之际,就向其发起进攻,杀了羊祜一个措手不及。

    羊祜不能力敌,仓皇而走,丢盔弃甲,把辎重扔了一路,王经见状,自然是穷追不舍,殊不知,他已经中了羊祜诱敌深入之计。

第762章 画风突变

    ps:章节防盗,稍后更正

    他只带了步兵营的半数人马,当然做为对手的胡遵和王经是无从得知的,因为一开始羊祜就摆出一副要死守青羊坡,阻击司马军前进的架式。

    王经不禁怒了,什么阿猫阿狗的队伍居然也敢出来挑衅他们,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在王经的强烈要求之下,本来无意即刻进攻的胡遵也只得拨了一万人马给王经,让他和并州军先行较量一番。

    王经早就对胡遵那慢慢吞吞磨磨蹭蹭的作风是深恶痛绝,但一直苦于胡遵是主将,他不过是一个副将,实在是无可奈何,如今胡遵从中拨出一支万人的军队给他,王经自然是兴奋不已,一改常态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按理说这应该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司马军长于人数而并州军熟习地利,在青羊坡颇必有一场恶战。

    但是交战之后王经才会现,并州军显然是没有传说这中的那样强悍,甚至是有些孱弱,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

    如此一来,王经越发地兴奋了,他给麾下的部队下达文科命令,全力发起攻击,尽可能将并州军消灭在青羊坡。

    羊祜一看司马军全力扑了过来,立刻下令主动地撤出战斗,往东而逃。

    正在兴奋头上的王经如何肯放过这个的机会,他下令司马军全力地追击,双方你逐我赶,整个过程战斗十分的激烈。

    羊祜不禁暗暗地有些纳闷,按理说,为了谨防圈套,追击的一方总是比较小心的,为了能诱使司马军上钩,羊祜还特意地准备了不少的招数,但没想到这些招数还没有使出呢,就已经作废了,现在司马军的追击之势如此生猛,羊祜还需要使用诱敌的招数吗?

    之前领军的是有胡遵,胡遵谨小慎微,从不轻易地冒险,就算率军进攻也是步步为营,面对这样的选手,羊祜自然是会比较头痛的,但领兵的换成了王经之后,根本就没有再有什么顾忌了,拼命来袭,搞得羊祜像甩牛皮糖一样,居然怎么甩也甩不掉。

    这家伙,怕不是在胡遵的手下受了什么刺激吧,才会如此地卖力,看来是矫枉过正了。

    不过这样也好,省得羊祜再大费周章地想办法引诱他们,而现在,羊祜所需要做的,反倒是如何能保持距离,不被司马军给追上。形势上的转变,让羊祜是应接不,如何夺路而逃,才是羊祜虽需要考虑的。

    不过这样更好,羊祜想要将他们引到那儿更为地方便了,等三大骑兵一至,恐怕就该王经傻眼了吧?

    胡遵原本以为王经击退并州军之后,就会收敛兵马,但没想到这家伙居然会一路狂追下去,也不管对方有没有陷井有没有埋伏,如此地莽撞,真令人头疼!

    胡遵下令鸣金收兵,不过这个时候,王经已经是跑远了,似乎听不到鸣金收兵的锣声了。胡遵暗暗地皱眉,尽管王经自愿领兵前往,但如果真得出事之后,身为主将,胡遵想必还得担责任。

    于是,原本在驻足观望的胡遵也不得不卷入到了这场战斗之中,他下令全军加快了行军的速度,与前面王经的队伍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被完全甩开。

    事实上王经是听到了鸣金之声的,虽然相隔的有些远了,那声音听起来很是微弱,但依旧是清晰可辨。

    不过王经却没有理会,假装没有听到,如今他率军是一路狂追,眼看着前面的并州军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自己只需要再加把力,便可以取得更为辉煌的战果了,这个时候让他放弃,简直要比杀了他还难受。

    尽管这种违反军规的行为很有可能给王经带来麻烦,但对于一心渴望着建功立业加官晋爵的王经来说,错过了这一次的机会,以后恐怕就真的再也没有了,所以他宁可顶着被追究的风险,也要追到这支并州军。

    在赫赫的战功面前,那些违反军规的小事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更可况,王经听到了鸣金声吗?他手下的士兵听到了鸣金声吗?当然没有,战场上嘈杂无比,他们和胡遵的主力又保持着比较远的距离,没有听到鸣金声,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王经看到前面不远处狼狈逃窜的并州军,嘴角之上微微浮现出了一丝的笑容,跑,看你们上天入地,还有什么路可逃?〉

    不过让王经有些郁闷的是,前面的并州军虽然很狼狈,一路之上为了逃得更快些,把铠甲头盔扔了,把手中的兵器也扔了,个个一身的轻装,自然速度就要比王经的司马军跑得更快一些,司马军就算是竭尽全力,也始终差了那么一步。

    总不能为了追上敌人,他们也把盔甲兵器扔了吧?

    要知道,每个士兵负重都是不轻的,光是铠甲兵器就已经很沉重了,有时还得携带干粮,每个人身上至少也有四五十斤的负重,比起一身轻装的并州军来说,他们想要追赶上,至少得付出更多的体力和精力才行。

    可现在,司马军已经累得是气喘如牛了,王经为了这首功,也是完全拼了,下令司马军也丢掉铠甲和其他的负重,唯一不能丢的,就剩下武器了。

    羊祜不禁是暗暗吃惊,这个王经也太拼了吧,为了追击上并州军,居然也开始抛盔弃甲的。

    听说过败军有丢盔弃甲的,没听说过追击的军队也有样学样,这个王经,还真是一个极品!

    现在羊祜逃得还是比较轻松的,别看他们扔掉了武器铠甲,但等到了目的地,自然可以重新地装备起来,就是不知道王经等会儿看到全副武装的并州军之后,又该是一副怎样的表情了?

    如果并州军现在想逃掉,可以说一点压力也没有,如此轻装简行,再加上对地形的熟悉,真要想跑,王经连屁也闻不到。

    不过羊祜令并州军稍稍减缓速度,始终保持着一箭之地以外,不能让王经丢掉希望才是。

第763章 再反转

    ps:章节防盗,稍后更正……

    他只带了步兵营的半数人马,当然做为对手的胡遵和王经是无从得知的,因为一开始羊祜就摆出一副要死守青羊坡,阻击司马军前进的架式。

    王经不禁怒了,什么阿猫阿狗的队伍居然也敢出来挑衅他们,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在王经的强烈要求之下,本来无意即刻进攻的胡遵也只得拨了一万人马给王经,让他和并州军先行较量一番。

    王经早就对胡遵那慢慢吞吞磨磨蹭蹭的作风是深恶痛绝,但一直苦于胡遵是主将,他不过是一个副将,实在是无可奈何,如今胡遵从中拨出一支万人的军队给他,王经自然是兴奋不已,一改常态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按理说这应该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司马军长于人数而并州军熟习地利,在青羊坡颇必有一场恶战。

    但是交战之后王经才会现,并州军显然是没有传说这中的那样强悍,甚至是有些孱弱,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

    如此一来,王经越发地兴奋了,他给麾下的部队下达文科命令,全力发起攻击,尽可能将并州军消灭在青羊坡。

    羊祜一看司马军全力扑了过来,立刻下令主动地撤出战斗,往东而逃。

    正在兴奋头上的王经如何肯放过这个的机会,他下令司马军全力地追击,双方你逐我赶,整个过程战斗十分的激烈。

    羊祜不禁暗暗地有些纳闷,按理说,为了谨防圈套,追击的一方总是比较小心的,为了能诱使司马军上钩,羊祜还特意地准备了不少的招数,但没想到这些招数还没有使出呢,就已经作废了,现在司马军的追击之势如此生猛,羊祜还需要使用诱敌的招数吗?

    之前领军的是有胡遵,胡遵谨小慎微,从不轻易地冒险,就算率军进攻也是步步为营,面对这样的选手,羊祜自然是会比较头痛的,但领兵的换成了王经之后,根本就没有再有什么顾忌了,拼命来袭,搞得羊祜像甩牛皮糖一样,居然怎么甩也甩不掉。

    这家伙,怕不是在胡遵的手下受了什么刺激吧,才会如此地卖力,看来是矫枉过正了。

    不过这样也好,省得羊祜再大费周章地想办法引诱他们,而现在,羊祜所需要做的,反倒是如何能保持距离,不被司马军给追上。形势上的转变,让羊祜是应接不,如何夺路而逃,才是羊祜虽需要考虑的。

    不过这样更好,羊祜想要将他们引到那儿更为地方便了,等三大骑兵一至,恐怕就该王经傻眼了吧?

    胡遵原本以为王经击退并州军之后,就会收敛兵马,但没想到这家伙居然会一路狂追下去,也不管对方有没有陷井有没有埋伏,如此地莽撞,真令人头疼!

    胡遵下令鸣金收兵,不过这个时候,王经已经是跑远了,似乎听不到鸣金收兵的锣声了。胡遵暗暗地皱眉,尽管王经自愿领兵前往,但如果真得出事之后,身为主将,胡遵想必还得担责任。

    于是,原本在驻足观望的胡遵也不得不卷入到了这场战斗之中,他下令全军加快了行军的速度,与前面王经的队伍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被完全甩开。

    事实上王经是听到了鸣金之声的,虽然相隔的有些远了,那声音听起来很是微弱,但依旧是清晰可辨。

    不过王经却没有理会,假装没有听到,如今他率军是一路狂追,眼看着前面的并州军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自己只需要再加把力,便可以取得更为辉煌的战果了,这个时候让他放弃,简直要比杀了他还难受。

    尽管这种违反军规的行为很有可能给王经带来麻烦,但对于一心渴望着建功立业加官晋爵的王经来说,错过了这一次的机会,以后恐怕就真的再也没有了,所以他宁可顶着被追究的风险,也要追到这支并州军。

    在赫赫的战功面前,那些违反军规的小事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更可况,王经听到了鸣金声吗?他手下的士兵听到了鸣金声吗?当然没有,战场上嘈杂无比,他们和胡遵的主力又保持着比较远的距离,没有听到鸣金声,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王经看到前面不远处狼狈逃窜的并州军,嘴角之上微微浮现出了一丝的笑容,跑,看你们上天入地,还有什么路可逃?〉

    不过让王经有些郁闷的是,前面的并州军虽然很狼狈,一路之上为了逃得更快些,把铠甲头盔扔了,把手中的兵器也扔了,个个一身的轻装,自然速度就要比王经的司马军跑得更快一些,司马军就算是竭尽全力,也始终差了那么一步。

    总不能为了追上敌人,他们也把盔甲兵器扔了吧?

    要知道,每个士兵负重都是不轻的,光是铠甲兵器就已经很沉重了,有时还得携带干粮,每个人身上至少也有四五十斤的负重,比起一身轻装的并州军来说,他们想要追赶上,至少得付出更多的体力和精力才行。

    可现在,司马军已经累得是气喘如牛了,王经为了这首功,也是完全拼了,下令司马军也丢掉铠甲和其他的负重,唯一不能丢的,就剩下武器了。

    羊祜不禁是暗暗吃惊,这个王经也太拼了吧,为了追击上并州军,居然也开始抛盔弃甲的。

    听说过败军有丢盔弃甲的,没听说过追击的军队也有样学样,这个王经,还真是一个极品!

    现在羊祜逃得还是比较轻松的,别看他们扔掉了武器铠甲,但等到了目的地,自然可以重新地装备起来,就是不知道王经等会儿看到全副武装的并州军之后,又该是一副怎样的表情了?

    如果并州军现在想逃掉,可以说一点压力也没有,如此轻装简行,再加上对地形的熟悉,真要想跑,王经连屁也闻不到。

    不过羊祜令并州军稍稍减缓速度,始终保持着一箭之地以外,不能让王经丢掉希望才是。

第764章 围猎白水川

    ps:章节防盗,稍后更正…………………………

    只不过追逐和被追逐的角色之间,却易了位,先前是司马军追着并州军一路往东,现在却变成了并州军追着司马军一路往西,画风之怪异,让人瞠目惊舌。

    司马军确实是有些跑不动了,先前在一路追击之中,他们几乎已经快耗光了所有的体力,其至为了提高速度不少人扔掉了头盔或者是铠甲,许多人的体力已经到了极限,这个时候都没有来得及做任何的喘息,他们又开始掉回往回跑,从内心来讲,这些司马兵的心情几乎快要崩溃了。

    不是他们不想跑,真心是跑不动了,但现在的局面又让他们不得不跑,先前追击敌人,追上了有战功可拿,追不上最起码也没有生命危险,可现在不同了,他们反倒成了被追逐的猎物,如果不跑快点,只怕连命都没有了。

    而并州军的速度,却是快得多了,尽管王经在撤退的时候相当的果断,连半点的迟疑都没有就下令前队变做后队后队变做前队,扭头就跑,但尽管这样,他们还是没有并州军的速度快,还没有跑出二里地,并州军距离他们的后队,只有一箭地的距离了。

    而一旦进入到了弓箭的射程之内,并州军就毫不客气地用弓弩进行攻击。

    落在后面的司马兵这回便遭了殃,有盾牌的士兵还好点,可以扛着盾牌跑,多少有些招架,而其他兵种则没有那么幸运,跑着跑着,后背上就中了一箭,然后一头栽在了那儿,再也爬不起来了。

    最悲催的莫过于那些先前抛盔弃甲的,当时扔掉那些累赘,倒觉得是一身轻松,可现在背后的冷箭嗖嗖,没有了铠甲的防护,任何一只流矢都可以轻易地结果他们的性命。

    那些扔掉盔甲的司马兵,现在只怕连肠子都快悔青了。

    最痛苦的则莫过于那些司马军的弓箭兵,先前他们追击时,和并州军始终只差那么个一箭地,他们把弓箭端起来又放下,放下又端起来,却始终没有等到射箭的机会。

    可现在并州军却轻易地追了上来,不断地射杀着他们,司马军的弓箭兵倒是想反击,可反击就得转身,就得停留在原地,恐怕那停留的工夫,他们就会被并州的乱箭射成刺猬。

    毕竟并州军可是装备着一发十矢的连弩,那玩意儿的杀伤力实在是太大了,几十具连弩同时发射,那已经一个死亡扇面,所覆盖之处,断无可以生还者,司马军不想死的话,还得跑快点才行。

    但是现在司马军的的大部分士兵已经是精疲力竭,根本就跑不动了,后队的士兵被一波接一波地收割着性命,照这么个蚕食的速度,恐怕一两个时辰之内,这支司马军将无人可以生还。

    羊祜很满意目前的这个打法,此番扩编之后,步兵营不再使用单一兵种长枪兵了,而是按比例配备了刀盾兵和弓箭兵,让步兵营的近程远程攻击和防御都趋于平衡,反正步兵营配备着充足的箭矢,这一路射杀下去,到也是斩获无数。

    现在双方的这个距离就再合适不过了,步兵营也不用担心陷入近战之后司马军会做困兽之斗,由于配备着不少的连弩兵,在杀伤力方面羊祜也不用担心,看着司马军徒劳的奔跑着,羊祜不禁是暗暗冷笑,这王经看似精明,实则愚蠢,如果背水一战,他们或许还有一丝机会,可照这样的逃跑,最终只能是被一口一口地蚕食掉。

    王经现在的表情也是苦不堪言,出现这样的情况,他也是绝望啊,不是他没有勇气与并州军决一死战,而是以现在司马军的状态,这一仗打起来十有九输,所以他最为明智地选择了跑路。

    但此刻他才发现,原来跑路也不靠谱,如此被并州军一路射杀,等他们逃回去的时候,还真剩不下几个人了。

    打又打不过,跑又跑不掉,王经郁闷地快要发疯了。

    就在这时,王经看到前面一支人马浩荡杀来,他以为是并州军包抄的军队,顿时心就凉了半截,本来后面的追兵就甩不掉,这回前面再来一支阻截的军队,那还真是十死无生了。

    不过眼尖的士兵提醒王经,那并不是并州军的军队,而是咱们自己的人,那高高飘扬的帅旗,不正是一个“胡”字吗?

    王经定睛一看,可不是么,那旗帜正是胡遵的帅旗,他顿时是热泪盈眶,没想到一向行动迟缓,以稳妥见长的胡遵肯加快进兵的速度了,这回胡遵可真成了他的救星了。

    胡遵也确实是为了救援王经而来,王经冒险追击,在胡遵看来,十有七八是要中了并州军的埋伏的,虽然胡遵也恼王经不遵号令擅自行动,但好歹他们也是一起出兵的,如果坐视王经败亡而无动于衷,胡遵担心司马懿的那一关就过不了,见死不救绝对是大忌。

    所以胡遵也顾不得许多了,传令军队加快行军的速度,争取快一些与王经会合。

    不过胡遵的军队不可能为了赶路就丢盔弃甲,也不可能不恤体力的一路狂奔,能一改他龟速的行军速度,已经是很不错了,所以直到王经掉转回头,一连奔出了十余里,才与胡遵的大军相遇。

    和胡遵的主力会师之后,王经顿时地硬气起来,下令全体调转了枪头,准备与追来的并州军决一死战。

    而羊祜看到司马军会合一处之后,当机立断下令步兵营停止追击,前队后队交换首尾,飞速地撤退了。

    王经看到这一幕,顿时肺都快气炸了,原来这个羊祜也是欺软怕硬的主,看到司马军汇合之后,居然果断跑路了,连半点机会都没给王经留下。

    刚才并州军一路追击,射杀了不少的司马兵,这口气王经无论如何也是咽不下去的,眼看羊祜再次逃走,王经请求胡遵派兵前去追击,以报此仇。

第765章 大获全胜

    ps章节防盗,稍后更正…………………………………………

    只不过追逐和被追逐的角色之间,却易了位,先前是司马军追着并州军一路往东,现在却变成了并州军追着司马军一路往西,画风之怪异,让人瞠目惊舌。

    司马军确实是有些跑不动了,先前在一路追击之中,他们几乎已经快耗光了所有的体力,其至为了提高速度不少人扔掉了头盔或者是铠甲,许多人的体力已经到了极限,这个时候都没有来得及做任何的喘息,他们又开始掉回往回跑,从内心来讲,这些司马兵的心情几乎快要崩溃了。

    不是他们不想跑,真心是跑不动了,但现在的局面又让他们不得不跑,先前追击敌人,追上了有战功可拿,追不上最起码也没有生命危险,可现在不同了,他们反倒成了被追逐的猎物,如果不跑快点,只怕连命都没有了。

    而并州军的速度,却是快得多了,尽管王经在撤退的时候相当的果断,连半点的迟疑都没有就下令前队变做后队后队变做前队,扭头就跑,但尽管这样,他们还是没有并州军的速度快,还没有跑出二里地,并州军距离他们的后队,只有一箭地的距离了。

    而一旦进入到了弓箭的射程之内,并州军就毫不客气地用弓弩进行攻击。

    落在后面的司马兵这回便遭了殃,有盾牌的士兵还好点,可以扛着盾牌跑,多少有些招架,而其他兵种则没有那么幸运,跑着跑着,后背上就中了一箭,然后一头栽在了那儿,再也爬不起来了。

    最悲催的莫过于那些先前抛盔弃甲的,当时扔掉那些累赘,倒觉得是一身轻松,可现在背后的冷箭嗖嗖,没有了铠甲的防护,任何一只流矢都可以轻易地结果他们的性命。

    那些扔掉盔甲的司马兵,现在只怕连肠子都快悔青了。

    最痛苦的则莫过于那些司马军的弓箭兵,先前他们追击时,和并州军始终只差那么个一箭地,他们把弓箭端起来又放下,放下又端起来,却始终没有等到射箭的机会。

    可现在并州军却轻易地追了上来,不断地射杀着他们,司马军的弓箭兵倒是想反击,可反击就得转身,就得停留在原地,恐怕那停留的工夫,他们就会被并州的乱箭射成刺猬。

    毕竟并州军可是装备着一发十矢的连弩,那玩意儿的杀伤力实在是太大了,几十具连弩同时发射,那已经一个死亡扇面,所覆盖之处,断无可以生还者,司马军不想死的话,还得跑快点才行。

    但是现在司马军的的大部分士兵已经是精疲力竭,根本就跑不动了,后队的士兵被一波接一波地收割着性命,照这么个蚕食的速度,恐怕一两个时辰之内,这支司马军将无人可以生还。

    羊祜很满意目前的这个打法,此番扩编之后,步兵营不再使用单一兵种长枪兵了,而是按比例配备了刀盾兵和弓箭兵,让步兵营的近程远程攻击和防御都趋于平衡,反正步兵营配备着充足的箭矢,这一路射杀下去,到也是斩获无数。

    现在双方的这个距离就再合适不过了,步兵营也不用担心陷入近战之后司马军会做困兽之斗,由于配备着不少的连弩兵,在杀伤力方面羊祜也不用担心,看着司马军徒劳的奔跑着,羊祜不禁是暗暗冷笑,这王经看似精明,实则愚蠢,如果背水一战,他们或许还有一丝机会,可照这样的逃跑,最终只能是被一口一口地蚕食掉。

    王经现在的表情也是苦不堪言,出现这样的情况,他也是绝望啊,不是他没有勇气与并州军决一死战,而是以现在司马军的状态,这一仗打起来十有九输,所以他最为明智地选择了跑路。

    但此刻他才发现,原来跑路也不靠谱,如此被并州军一路射杀,等他们逃回去的时候,还真剩不下几个人了。

    打又打不过,跑又跑不掉,王经郁闷地快要发疯了。

    就在这时,王经看到前面一支人马浩荡杀来,他以为是并州军包抄的军队,顿时心就凉了半截,本来后面的追兵就甩不掉,这回前面再来一支阻截的军队,那还真是十死无生了。

    不过眼尖的士兵提醒王经,那并不是并州军的军队,而是咱们自己的人,那高高飘扬的帅旗,不正是一个“胡”字吗?

    王经定睛一看,可不是么,那旗帜正是胡遵的帅旗,他顿时是热泪盈眶,没想到一向行动迟缓,以稳妥见长的胡遵肯加快进兵的速度了,这回胡遵可真成了他的救星了。

    胡遵也确实是为了救援王经而来,王经冒险追击,在胡遵看来,十有七八是要中了并州军的埋伏的,虽然胡遵也恼王经不遵号令擅自行动,但好歹他们也是一起出兵的,如果坐视王经败亡而无动于衷,胡遵担心司马懿的那一关就过不了,见死不救绝对是大忌。

    所以胡遵也顾不得许多了,传令军队加快行军的速度,争取快一些与王经会合。

    不过胡遵的军队不可能为了赶路就丢盔弃甲,也不可能不恤体力的一路狂奔,能一改他龟速的行军速度,已经是很不错了,所以直到王经掉转回头,一连奔出了十余里,才与胡遵的大军相遇。

    和胡遵的主力会师之后,王经顿时地硬气起来,下令全体调转了枪头,准备与追来的并州军决一死战。

    而羊祜看到司马军会合一处之后,当机立断下令步兵营停止追击,前队后队交换首尾,飞速地撤退了。

    王经看到这一幕,顿时肺都快气炸了,原来这个羊祜也是欺软怕硬的主,看到司马军汇合之后,居然果断跑路了,连半点机会都没给王经留下。

    刚才并州军一路追击,射杀了不少的司马兵,这口气王经无论如何也是咽不下去的,眼看羊祜再次逃走,王经请求胡遵派兵前去追击,以报此仇。

第766章 败局已定

    ps:章节防盗,稍后更正………………

    甚至白水川战场的选择,都是曹亮一手指定,决战的时间,也大概确定了下来。

    至于羊祜如何诱敌深入,将胡遵的这支军队引入到白水川来,那就是羊祜的本事了,曹亮在这方面并没有做什么安排,毕竟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为将者只有临机权变,方可掌控全局。

    曹亮只是给了羊祜一个任务,至于他如何来完成这个任务,那就全凭他自己的本事了,不过曹亮相信,这点小事应该还是难不倒羊祜的,这几年跟随着自己南征北战,羊祜的成长也是极为迅速的,具有着名将潜质的他,完全可以胜任这样的战斗。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羊祜已经是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接下来,就是三大骑兵营的表演时间了。

    表演?没错,这场白水川之战,更多的将会是三大骑兵的表演时间,白水川的地形地势,对于骑兵的作战,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以三大骑兵的实力,对胡遵的司马军,完成可以形成碾压之势,胜负将没有任何的悬念,唯一让人担忧的,就是并州军能不能全歼这支司马军,还会不会出现类似于陈泰胡奋逃走的状况?

    碗子城之战,正是因为敌将陈泰和胡奋的逃走,让这场胜利的成色稍显逊色,如果说碗子城之战是并州军第一次打围歼战,经验上或许有所欠缺,未能将敌将一网打尽情有可原。

    但这一次的白水川之战,并州军所有的准备都到位了,再加上白水川相当有利的地形地利,曹亮绝对不会再给胡遵和王经任何的逃跑的机会了。

    三大骑兵营已经分别进入到了指定的攻击位置,围猎正式开始,曹亮此役的目标,就是奔着全歼这支司马军的目的去的。

    羊祜率领着步兵营,很是从容地回到了白水川,尽管白水川的情况和先前看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但羊祜已经看到了曹亮留给他的信号,骑兵营已经进入到了指定的位置,步兵营已经出色的完成了他们的任务,接下来,他们将不再是战场的主角,只需要退到指定的位置,封锁住司马军的一条逃路即可。

    司马军在后面穷追不舍,赶到白水川的时候,他们与并州军的距离似乎缩短了,这让担任追击先锋的王经大为欣喜,两军距离的缩短,那就意味着并州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司马军这方面如果再加把力气的话,说不定很快就可以追得上了。

    但王经眼里只注意到了撤退之中的并州军,并没有注意到了这里便是先前出现第一次转折的白水川,他第一次率军杀到这里的时候,正因为遭遇到了并州军的伏击而落荒而逃。

    不过显然这一次并没有出现什么意外,羊祜进入白水川之后,也没有做任何的停留,而是继续地向东逃去,王经眼看着机会来临,又怎么可能轻易放弃,一路长驱直入,紧咬着并州军不放。

    等司马军全部进入到白水川之后,曹亮下令擂响了战鼓,越骑营、屯骑营、骁骑营三大骑兵齐出,从四面八方杀了出来。

    隆隆的战鼓声在白水川的四野里回荡,听到鼓声之后,王经是悚然一惊,赶紧的勒住了战马,直觉告诉他,这鼓声绝不寻常,或许并州军有什么大阴谋也说不定。

    果然,随着鼓声的响起,四面八方更多地出现了如闷雷般的马蹄声,急骤的马蹄敲击着大地,似乎让人感觉得大地都在为颤动着。

    骑兵?

    该死的,又中计了!

    王经赶紧地拨转马头,想与胡遵汇合,准备撤退。

    但他们以步兵为主的队伍动作终究是缓慢的多,未等他们转过身来,前后左右已经出现了并州骑兵的身影,他们如旋风一般,呼啸地向白水川的司马军扑来,身后激荡起的尘烟,直冲去霄,似乎平地之间刮起了一场龙卷沙暴。

    胡遵面色一沉,他倒没有像王经那样惊惶失措,而是沉声地下令司马军列阵迎敌。

    这个时候再讨论是谁的责任已经为时已晚,而且骑兵的速度远比步兵要快得多,所以在并州骑兵完成合围之前,司马军再想逃出去基本已经是无望了。

    胡遵当然不可能束手就擒,好歹他也经历过许多次大战洗礼的一员老将了,面对这样危急的局面,还是沉着地下达了命令,原地列阵,来迎击并州骑兵的攻击。

    原地列阵恐怕是唯一能抗衡并州军的办法了,如果这个时候还继续逃跑的话,在并州骑兵冲击下,整个队伍必然会分崩离析,被彻底地冲乱打散,继而全军覆灭。

    不过胡遵也承认,此刻遭遇到的危机恐怕是他有生以来最为严峻的一次了,他参加到无数次的大战,这么凶险的局面还是第一次遭遇到,白水川的地形平坦,正是骑兵最为有利的作战场所,王经这个蠢货,轻兵冒进,一意孤行,将整支军队都陷入到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现在唯一能有抵抗之力的阵型恐怕只有长枪阵了,步兵与骑兵交战,这恐怕是唯一有效能抵抗骑兵的招数。

    但此刻的局面却是非常之难,因为并州骑兵四面围攻,司马军想要构筑一个庞大的足以应付四面八方进攻的防御阵型几乎是不可能的,长枪结阵应对一面之敌或许还有效果,但四面都是骑兵,而且看不出他们进攻的主次之分,胡遵也无法选定何处为防御重点,所以胡遵心里一片黯然,知道这一战,无论如何也再难有胜算了。

    司马军在胡遵的命令之下,总算是稳住了阵脚,将长枪兵顶到了最前面,构成了一道枪林,勉强看起来还像是那么一回事。

    但是司马军此刻的斗志已经是瓦解了,面对并州骑兵暴风般的来势,他们个个腿肚子都有些发软,面如土色,如此低迷的状态,如何能抗衡得了并州骑兵的进攻?

第767章 生擒二将

    ps:章节防盗,稍后更正………………………………

    甚至白水川战场的选择,都是曹亮一手指定,决战的时间,也大概确定了下来。

    至于羊祜如何诱敌深入,将胡遵的这支军队引入到白水川来,那就是羊祜的本事了,曹亮在这方面并没有做什么安排,毕竟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为将者只有临机权变,方可掌控全局。

    曹亮只是给了羊祜一个任务,至于他如何来完成这个任务,那就全凭他自己的本事了,不过曹亮相信,这点小事应该还是难不倒羊祜的,这几年跟随着自己南征北战,羊祜的成长也是极为迅速的,具有着名将潜质的他,完全可以胜任这样的战斗。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羊祜已经是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接下来,就是三大骑兵营的表演时间了。

    表演?没错,这场白水川之战,更多的将会是三大骑兵的表演时间,白水川的地形地势,对于骑兵的作战,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以三大骑兵的实力,对胡遵的司马军,完成可以形成碾压之势,胜负将没有任何的悬念,唯一让人担忧的,就是并州军能不能全歼这支司马军,还会不会出现类似于陈泰胡奋逃走的状况?

    碗子城之战,正是因为敌将陈泰和胡奋的逃走,让这场胜利的成色稍显逊色,如果说碗子城之战是并州军第一次打围歼战,经验上或许有所欠缺,未能将敌将一网打尽情有可原。

    但这一次的白水川之战,并州军所有的准备都到位了,再加上白水川相当有利的地形地利,曹亮绝对不会再给胡遵和王经任何的逃跑的机会了。

    三大骑兵营已经分别进入到了指定的攻击位置,围猎正式开始,曹亮此役的目标,就是奔着全歼这支司马军的目的去的。

    羊祜率领着步兵营,很是从容地回到了白水川,尽管白水川的情况和先前看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但羊祜已经看到了曹亮留给他的信号,骑兵营已经进入到了指定的位置,步兵营已经出色的完成了他们的任务,接下来,他们将不再是战场的主角,只需要退到指定的位置,封锁住司马军的一条逃路即可。

    司马军在后面穷追不舍,赶到白水川的时候,他们与并州军的距离似乎缩短了,这让担任追击先锋的王经大为欣喜,两军距离的缩短,那就意味着并州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司马军这方面如果再加把力气的话,说不定很快就可以追得上了。

    但王经眼里只注意到了撤退之中的并州军,并没有注意到了这里便是先前出现第一次转折的白水川,他第一次率军杀到这里的时候,正因为遭遇到了并州军的伏击而落荒而逃。

    不过显然这一次并没有出现什么意外,羊祜进入白水川之后,也没有做任何的停留,而是继续地向东逃去,王经眼看着机会来临,又怎么可能轻易放弃,一路长驱直入,紧咬着并州军不放。

    等司马军全部进入到白水川之后,曹亮下令擂响了战鼓,越骑营、屯骑营、骁骑营三大骑兵齐出,从四面八方杀了出来。

    隆隆的战鼓声在白水川的四野里回荡,听到鼓声之后,王经是悚然一惊,赶紧的勒住了战马,直觉告诉他,这鼓声绝不寻常,或许并州军有什么大阴谋也说不定。

    果然,随着鼓声的响起,四面八方更多地出现了如闷雷般的马蹄声,急骤的马蹄敲击着大地,似乎让人感觉得大地都在为颤动着。

    骑兵?

    该死的,又中计了!

    王经赶紧地拨转马头,想与胡遵汇合,准备撤退。

    但他们以步兵为主的队伍动作终究是缓慢的多,未等他们转过身来,前后左右已经出现了并州骑兵的身影,他们如旋风一般,呼啸地向白水川的司马军扑来,身后激荡起的尘烟,直冲去霄,似乎平地之间刮起了一场龙卷沙暴。

    胡遵面色一沉,他倒没有像王经那样惊惶失措,而是沉声地下令司马军列阵迎敌。

    这个时候再讨论是谁的责任已经为时已晚,而且骑兵的速度远比步兵要快得多,所以在并州骑兵完成合围之前,司马军再想逃出去基本已经是无望了。

    胡遵当然不可能束手就擒,好歹他也经历过许多次大战洗礼的一员老将了,面对这样危急的局面,还是沉着地下达了命令,原地列阵,来迎击并州骑兵的攻击。

    原地列阵恐怕是唯一能抗衡并州军的办法了,如果这个时候还继续逃跑的话,在并州骑兵冲击下,整个队伍必然会分崩离析,被彻底地冲乱打散,继而全军覆灭。

    不过胡遵也承认,此刻遭遇到的危机恐怕是他有生以来最为严峻的一次了,他参加到无数次的大战,这么凶险的局面还是第一次遭遇到,白水川的地形平坦,正是骑兵最为有利的作战场所,王经这个蠢货,轻兵冒进,一意孤行,将整支军队都陷入到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现在唯一能有抵抗之力的阵型恐怕只有长枪阵了,步兵与骑兵交战,这恐怕是唯一有效能抵抗骑兵的招数。

    但此刻的局面却是非常之难,因为并州骑兵四面围攻,司马军想要构筑一个庞大的足以应付四面八方进攻的防御阵型几乎是不可能的,长枪结阵应对一面之敌或许还有效果,但四面都是骑兵,而且看不出他们进攻的主次之分,胡遵也无法选定何处为防御重点,所以胡遵心里一片黯然,知道这一战,无论如何也再难有胜算了。

    司马军在胡遵的命令之下,总算是稳住了阵脚,将长枪兵顶到了最前面,构成了一道枪林,勉强看起来还像是那么一回事。

    但是司马军此刻的斗志已经是瓦解了,面对并州骑兵暴风般的来势,他们个个腿肚子都有些发软,面如土色,如此低迷的状态,如何能抗衡得了并州骑兵的进攻?

第768章 两战两捷

    ps:章节防盗,稍后更正……

    并州军分工协作,布下了天罗地网,只为这场歼灭战,不使一人可以脱逃。

    胡遵此刻身陷乱军之中,完全不知道并州军还有这样的布署等着他,他一门心思地想要逃出重围,正指挥亲兵部队拼死力战,试图杀出一条血路来,

    王经此刻也在奋战之中,他远远地看到胡遵在率军突围,所以他急切地向这边靠拢而来,希望胡遵在突围之时可以带上他。

    王经只是这支队伍的副将,是临时调过来的,所以他的麾下,并没有自己的嫡系亲兵,在关键的时候,也就没有心甘情愿为他慷然赴死的勇士,所以王经只能是凭借的自己的能力左冲右突,带着少数几个亲兵想突围出去。

    但在强大的并州骑兵面前,这又谈何容易,王经拼死力战,身上多处挂彩,前胸后背都被汗水所浸透了,紧握长矛的双臂累得快抬不起来了,但前面并州军的层层围困,却没有任何松懈的迹象。

    看到身边的士兵一个接一个地倒下,王经也是心急如焚,如果再这么拖延下去,他很可能就会葬身在这乱军之中。

    这时王经看到了胡遵正率着亲兵部队向外突围,于是他立刻向胡遵那边靠拢过去,不过他们之间依然还隔着不少的正在激战的双方士兵,一时之间王经想要接近胡遵,也是很难办到的事。

    王经冲着胡遵大叫道:“胡将军,看在同僚一场份上,救属下一把吧!”

    胡遵抬循声抬头扫了他一眼,一脸的嫌弃之色,其实这个时候的胡遵,对王经恨得是牙根直痒痒,如果不是他贪功冒进,极力怂恿,以胡遵谨慎持重的性格,又怎么可能中了并州军的埋伏,陷入到这种万劫不复的地步?

    这家伙,就是一个倒楣的灾星,和他搭班子,简直就是倒了十八辈子的大霉,别说现在胡遵自己还自顾不,就算真有余力,也未必肯伸以援手,且让他自生自灭去吧。

    所以胡遵只是瞥了他一眼,装做没听见,引军自顾自朝西面突围而去。

    王经气得差点没破口大骂,好歹也是在一起共事的,生死关头,却连一点义气也不讲,这个胡遵,心眼也未免太过狭隘了吧。

    诚然这次被困王经认为自己有些过失,但他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大家的战功么,这次奉命进攻上党,他们可是担任着重要任务的,那就是协助司马懿的主力大军来打败曹亮的并州军,如果一昧的裹足不前,事后肯定会受到问责的。

    王经没有得到胡遵的援助,却引来一个人的关注,那就是屯骑将军石苞,他本来在乱军之中横冲直撞,没有注意到王经,但王经的高声叫喊,却让石苞眼前一亮,敢情这儿有一条大鱼。

    于是石苞便冲着王经杀了过来,持枪便刺,高声喊道:“贼将休走,石某在此!”

    论单打独斗的能力,石苞在曹亮麾下诸将之中可是排在数一数二位置上的,他每次打仗,都喜欢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这次更不例外,率领着屯骑兵所向无敌,杀得痛快之至。

    唯独缺憾的,就是一路斩杀的,不过都是些小兵小卒,这让石苞大为不满,这回终于是逮到了王经这条大鱼,自然不可能让他轻易再走脱了。

    王经现在人困马乏,面对如此骁勇生猛的石苞,不禁是苦不堪言,堪堪避过石苞的这大力一刺,拨马便想逃走,但石苞却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一枪刺空之后,顺手拿着枪杆便抽了过去,重重的抽在了王经的腰上,把他从马背上给抽落在地。

    石苞打铁出身,膂力惊人,拿着枪杆这么一抽,王经直觉的腰都快断了,从马背上掉到地上,再也爬不起来了。

    “绑了!”石苞哈哈大笑,吩咐手下的屯骑兵将王经给绑起来,这可是他在这次白水川作战之中,捉获的敌军的一员重要大将军,他的心情大好。

    王经是苦不堪言,他的腰如同断了一般,根本就使不上任何的力气,只能是任则并州军将他给绑往。

    王经不无哀怨地望着胡遵远去的背影,如果胡遵肯援手的话,现在他也就能逃得去了,断然不会落在并州军的手中,生死未卜。

    胡遵只瞅了王经一眼,然后就再也没瞧过他一下了,那怕王经被俘,胡遵也未曾看到,现在他一门心思就是想着如何能夺路而逃,毕竟并州军的防线带给他极大的困难。

    突破到了外围的时候,胡遵身边也剩不下多少人了,但胡遵打眼向西边望去,却发现西面的归途早被并州骑兵所截断了,如此兵强马壮的骑兵,胡遵断然是打不过去的,所以他只能是引兵往南走,希望可以从那面杀出去。

    但他转到南面去的时候,心更加地凉了半截,原来羊祜认为南面通往石门关,如果胡遵王经想要逃跑而来路不通的时,首选的肯定是南面的这条路。于是羊祜亲自率领步兵营的精锐之士就守在南去的大路之上,专等大鱼上钩。

    果然没出羊祜的预料,穷途末路的胡遵在西归无望的情况下,只能是试图从南面突围,但他那可怜的几苗人,又如何是羊祜的对手。

    胡遵见状不妙还想脚底抹油继续溜,但羊祜却不给他逃跑的机会,立刻派兵追了上去,将胡遵团团地围住了。

    一阵厮杀,胡遵左冲右突,也无法突破并州军的包围,这时,羊祜在外面又喝令他投降,还有享受降者免死的待遇。

    负隅顽抗者,自然是死路一条,胡遵也清楚自己的下场,如果坚持战斗的话,迟早会被并州军所杀,所以他干脆牙一咬,心一横,主动地下马向羊祜投降了。

    这无疑是胡遵最为明智的选择,可以毫发无损地保全性命,而王经就惨多了,腰都快给打断了,只能是躺在担架上,将来有没有机会再站起来,谁也说不定。

第769章 金蝉脱壳

    ps:章节防盗,稍后更正……………

    并州军分工协作,布下了天罗地网,只为这场歼灭战,不使一人可以脱逃。

    胡遵此刻身陷乱军之中,完全不知道并州军还有这样的布署等着他,他一门心思地想要逃出重围,正指挥亲兵部队拼死力战,试图杀出一条血路来,

    王经此刻也在奋战之中,他远远地看到胡遵在率军突围,所以他急切地向这边靠拢而来,希望胡遵在突围之时可以带上他。

    王经只是这支队伍的副将,是临时调过来的,所以他的麾下,并没有自己的嫡系亲兵,在关键的时候,也就没有心甘情愿为他慷然赴死的勇士,所以王经只能是凭借的自己的能力左冲右突,带着少数几个亲兵想突围出去。

    但在强大的并州骑兵面前,这又谈何容易,王经拼死力战,身上多处挂彩,前胸后背都被汗水所浸透了,紧握长矛的双臂累得快抬不起来了,但前面并州军的层层围困,却没有任何松懈的迹象。

    看到身边的士兵一个接一个地倒下,王经也是心急如焚,如果再这么拖延下去,他很可能就会葬身在这乱军之中。

    这时王经看到了胡遵正率着亲兵部队向外突围,于是他立刻向胡遵那边靠拢过去,不过他们之间依然还隔着不少的正在激战的双方士兵,一时之间王经想要接近胡遵,也是很难办到的事。

    王经冲着胡遵大叫道:“胡将军,看在同僚一场份上,救属下一把吧!”

    胡遵抬循声抬头扫了他一眼,一脸的嫌弃之色,其实这个时候的胡遵,对王经恨得是牙根直痒痒,如果不是他贪功冒进,极力怂恿,以胡遵谨慎持重的性格,又怎么可能中了并州军的埋伏,陷入到这种万劫不复的地步?

    这家伙,就是一个倒楣的灾星,和他搭班子,简直就是倒了十八辈子的大霉,别说现在胡遵自己还自顾不,就算真有余力,也未必肯伸以援手,且让他自生自灭去吧。

    所以胡遵只是瞥了他一眼,装做没听见,引军自顾自朝西面突围而去。

    王经气得差点没破口大骂,好歹也是在一起共事的,生死关头,却连一点义气也不讲,这个胡遵,心眼也未免太过狭隘了吧。

    诚然这次被困王经认为自己有些过失,但他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大家的战功么,这次奉命进攻上党,他们可是担任着重要任务的,那就是协助司马懿的主力大军来打败曹亮的并州军,如果一昧的裹足不前,事后肯定会受到问责的。

    王经没有得到胡遵的援助,却引来一个人的关注,那就是屯骑将军石苞,他本来在乱军之中横冲直撞,没有注意到王经,但王经的高声叫喊,却让石苞眼前一亮,敢情这儿有一条大鱼。

    于是石苞便冲着王经杀了过来,持枪便刺,高声喊道:“贼将休走,石某在此!”

    论单打独斗的能力,石苞在曹亮麾下诸将之中可是排在数一数二位置上的,他每次打仗,都喜欢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这次更不例外,率领着屯骑兵所向无敌,杀得痛快之至。

    唯独缺憾的,就是一路斩杀的,不过都是些小兵小卒,这让石苞大为不满,这回终于是逮到了王经这条大鱼,自然不可能让他轻易再走脱了。

    王经现在人困马乏,面对如此骁勇生猛的石苞,不禁是苦不堪言,堪堪避过石苞的这大力一刺,拨马便想逃走,但石苞却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一枪刺空之后,顺手拿着枪杆便抽了过去,重重的抽在了王经的腰上,把他从马背上给抽落在地。

    石苞打铁出身,膂力惊人,拿着枪杆这么一抽,王经直觉的腰都快断了,从马背上掉到地上,再也爬不起来了。

    “绑了!”石苞哈哈大笑,吩咐手下的屯骑兵将王经给绑起来,这可是他在这次白水川作战之中,捉获的敌军的一员重要大将军,他的心情大好。

    王经是苦不堪言,他的腰如同断了一般,根本就使不上任何的力气,只能是任则并州军将他给绑往。

    王经不无哀怨地望着胡遵远去的背影,如果胡遵肯援手的话,现在他也就能逃得去了,断然不会落在并州军的手中,生死未卜。

    胡遵只瞅了王经一眼,然后就再也没瞧过他一下了,那怕王经被俘,胡遵也未曾看到,现在他一门心思就是想着如何能夺路而逃,毕竟并州军的防线带给他极大的困难。

    突破到了外围的时候,胡遵身边也剩不下多少人了,但胡遵打眼向西边望去,却发现西面的归途早被并州骑兵所截断了,如此兵强马壮的骑兵,胡遵断然是打不过去的,所以他只能是引兵往南走,希望可以从那面杀出去。

    但他转到南面去的时候,心更加地凉了半截,原来羊祜认为南面通往石门关,如果胡遵王经想要逃跑而来路不通的时,首选的肯定是南面的这条路。于是羊祜亲自率领步兵营的精锐之士就守在南去的大路之上,专等大鱼上钩。

    果然没出羊祜的预料,穷途末路的胡遵在西归无望的情况下,只能是试图从南面突围,但他那可怜的几苗人,又如何是羊祜的对手。

    胡遵见状不妙还想脚底抹油继续溜,但羊祜却不给他逃跑的机会,立刻派兵追了上去,将胡遵团团地围住了。

    一阵厮杀,胡遵左冲右突,也无法突破并州军的包围,这时,羊祜在外面又喝令他投降,还有享受降者免死的待遇。

    负隅顽抗者,自然是死路一条,胡遵也清楚自己的下场,如果坚持战斗的话,迟早会被并州军所杀,所以他干脆牙一咬,心一横,主动地下马向羊祜投降了。

    这无疑是胡遵最为明智的选择,可以毫发无损地保全性命,而王经就惨多了,腰都快给打断了,只能是躺在担架上,将来有没有机会再站起来,谁也说不定。

第770章 恼羞成怒

    ps:章节防盗,稍后更正…

    自然他也对自己的作战方略有所动摇了,先前司马师认为,只有对石门关的守敌采用强压的进攻态势,必然可以瓦解其防守,拿下石门关。

    但事实上,司马师显然低估了敌军守将的指挥能力和敌军顽强作战的斗志,无数次的进攻无果,让司马师脸上有颇有些挂不住了,就连一座小小的石门关都拿不下来,又谈何进军上党,攻克晋阳,平定并州之叛乱呢?

    司马师最终还是接受了钟会的建议,暂停了今夜的军事行动,当司马军如潮水一般退下去的时候,这个夜晚也终于迎来了安静的时刻。

    虽然说司马军是的进攻的轮换的,但在三天之内连续地发起了无数次的进攻,司马军也是大为疲惫,原本以为今夜继续的挑灯夜战,那些轮到进攻的司马军的队伍不禁是面露苦色,好在最新的命令是暂停进攻,这才让司马军的士兵略微地松了一口气,这回终于可以睡个囫囵觉了。

    司马师也是疲惫到了极点,尽管他发誓要拿下石门关才会休息,但最终也显然是落空了,他安排陈骞来把守第一线,如果发现任何的异动,需要告知于他。

    司马军的撤退,也让一直饱受压力的并州军终于迎来了喘息之刻。

    对于杜预而言,这一点犹为重要,他战前和曹亮有过交流,杜预需要坚守三天时间才可以放弃石门关。

    如今三天时间已经届满,正是并州军准备撤退之时,可司马师一直不断地发起攻势,让杜预的撤退也变成了一件“难事”。

    杜预虽然没有像司马师那样三天如一日的熬着,但连续作战让他也是心神俱疲,如果此刻主动撤出石门关的话,势必会遭到司马军的疯狂追击,已经是连续高强度作战三昼夜的并州军是很难逃出司马军的追击。

    这撤军也是一门学问啊!

    虽然司马军今夜停止了进攻,但并不意味着并州军就可以高枕无忧地撤退而去,司马军肯定会派人监视着并州军的动向的,一旦发现并州军撤离石门关,那么他们肯定会发起疯狂追击。

    而一旦失去石门关这样的险要,并州军在撤退途中受到追击的话,损失将会比把守石门关更为惨重。

    为了守住石门关,并州军已经是付出了不少的伤亡代价,接近三分之一的人数阵亡,如果让他们在撤退之中再遭受敌军的袭击,那么活着逃回去的人真心就没有几个了。

    怎么撤军才是最为稳妥的,杜预思虑了半天,终于是心生一计。

    他下令将几十名司马军的俘虏给押上来,这些战俘是在双方肉搏战之中来不及后撤时被并州军俘获的,这些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伤,有的拐着一条腿,有的吊着胳膊,个个一脸的恐惧之色,不知道杜预将他们深更半夜地带过来,有什么企图?

    不管从那方面来讲,这个时候并州军的主将将他们带到前线阵地上,这些俘虏自然是惶恐不安的,个个面面相觑,却猜测并州军下一步的动作。

    杜预又命人找来几十个战鼓,做到人手一个。

    这些俘虏更是懵了,他们实在想不到杜预这是要干什么?

    杜预吩咐人将这些战俘的眼睛给蒙起来,然后每人塞给他们一个鼓槌,让他们来拼命地敲鼓,如果谁敢懈怠的话,杜预声称必先斩其首。

    大半夜的来敲鼓?不光这些战俘给愣住了,就连周围的并州兵也是一头的雾水,不知道杜预此举有何用意?

    战鼓在军中是不可或缺之物,古代用鼓之高低音和鼓点之疏密来指挥军队,作战时,击鼓进兵,鸣钲则止,故称行进为鼓行。鼓声有也激励士气之作用,但这大半夜的不睡觉来敲鼓,却让人深感莫名。

    这些俘虏虽然搞不懂杜预的意图,但却没有一个人敢反抗的,因为他们清楚拒绝的后果,更何况他们也没有拒绝的理由,敲敲鼓而已,又没有让他们去卖命。

    杂乱无章的鼓声响了起来,自然也惊动了在关外巡哨的陈骞,此刻大约是天交三更,并州军突然击鼓,是要发起进攻吗?

    陈骞很快否认了这种想法,如果并州军半夜偷袭的话,应当是悄悄出兵,又怎么可能会大张旗鼓呢?

    于是陈骞派了一支人马,前去石门关下试探一下情况,结果遭遇了一顿乱箭射击,被迫折返回来。

    这杂乱无章的鼓声依旧响个不停,连刚刚进入梦乡的司马师也被惊醒了,他吩咐人查探是什么情况,但得到的结果却是未知,谁也搞不清并州军这大半夜的敲鼓是什么意思,除非是并州军的主将发神经。

    没有一致性的鼓点,除了嘈杂就是嘈杂,听着这种鼓声让人心烦意噪,于是有人提出来并州军此举纯粹就是为了打扰司马军的休息进行的,连日作战,已经让司马军人困马乏,这半夜这么折腾一下,司马军的睡眠质量就会大打折扣,明日的进攻也就无精打采了。

    或许这就是并州军半夜擂鼓的真实意图所在,除了恶心人还真没有什么别的意义。

    搞清楚了并州军的意图,司马师便又倒头睡去,为了不受这种噪声的干扰,他耳杂里还特意地塞了两块布条。

    司马军的人也就无人再去关注这个鼓声了,尽管那噪声还是挺折磨人的。

    而此时的杜预则是终于下达了命令,所有射声营的人马全部撤出石门关,往北撤退,一个不留。

    至于被蒙着眼的那几十个战俘,仍旧在那儿不停地敲着战鼓,他们每个人的后背上,都顶着一支尖锐的长枪,他们拼命的敲着鼓,那怕胳膊都困得抬不起来了,还得继续出力地敲着,生怕一停下,被背后的长枪给刺死了。

    看守这些鼓手的并州军士兵是最后撤离的,临走时还不忘多威胁他们几句。

    直到天明之时,鼓声一直是断断续续,响个不停。

第771章 扑空了

    ps:章节防盗,稍后更正……

    自然他也对自己的作战方略有所动摇了,先前司马师认为,只有对石门关的守敌采用强压的进攻态势,必然可以瓦解其防守,拿下石门关。

    但事实上,司马师显然低估了敌军守将的指挥能力和敌军顽强作战的斗志,无数次的进攻无果,让司马师脸上有颇有些挂不住了,就连一座小小的石门关都拿不下来,又谈何进军上党,攻克晋阳,平定并州之叛乱呢?

    司马师最终还是接受了钟会的建议,暂停了今夜的军事行动,当司马军如潮水一般退下去的时候,这个夜晚也终于迎来了安静的时刻。

    虽然说司马军是的进攻的轮换的,但在三天之内连续地发起了无数次的进攻,司马军也是大为疲惫,原本以为今夜继续的挑灯夜战,那些轮到进攻的司马军的队伍不禁是面露苦色,好在最新的命令是暂停进攻,这才让司马军的士兵略微地松了一口气,这回终于可以睡个囫囵觉了。

    司马师也是疲惫到了极点,尽管他发誓要拿下石门关才会休息,但最终也显然是落空了,他安排陈骞来把守第一线,如果发现任何的异动,需要告知于他。

    司马军的撤退,也让一直饱受压力的并州军终于迎来了喘息之刻。

    对于杜预而言,这一点犹为重要,他战前和曹亮有过交流,杜预需要坚守三天时间才可以放弃石门关。

    如今三天时间已经届满,正是并州军准备撤退之时,可司马师一直不断地发起攻势,让杜预的撤退也变成了一件“难事”。

    杜预虽然没有像司马师那样三天如一日的熬着,但连续作战让他也是心神俱疲,如果此刻主动撤出石门关的话,势必会遭到司马军的疯狂追击,已经是连续高强度作战三昼夜的并州军是很难逃出司马军的追击。

    这撤军也是一门学问啊!

    虽然司马军今夜停止了进攻,但并不意味着并州军就可以高枕无忧地撤退而去,司马军肯定会派人监视着并州军的动向的,一旦发现并州军撤离石门关,那么他们肯定会发起疯狂追击。

    而一旦失去石门关这样的险要,并州军在撤退途中受到追击的话,损失将会比把守石门关更为惨重。

    为了守住石门关,并州军已经是付出了不少的伤亡代价,接近三分之一的人数阵亡,如果让他们在撤退之中再遭受敌军的袭击,那么活着逃回去的人真心就没有几个了。

    怎么撤军才是最为稳妥的,杜预思虑了半天,终于是心生一计。

    他下令将几十名司马军的俘虏给押上来,这些战俘是在双方肉搏战之中来不及后撤时被并州军俘获的,这些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伤,有的拐着一条腿,有的吊着胳膊,个个一脸的恐惧之色,不知道杜预将他们深更半夜地带过来,有什么企图?

    不管从那方面来讲,这个时候并州军的主将将他们带到前线阵地上,这些俘虏自然是惶恐不安的,个个面面相觑,却猜测并州军下一步的动作。

    杜预又命人找来几十个战鼓,做到人手一个。

    这些俘虏更是懵了,他们实在想不到杜预这是要干什么?

    杜预吩咐人将这些战俘的眼睛给蒙起来,然后每人塞给他们一个鼓槌,让他们来拼命地敲鼓,如果谁敢懈怠的话,杜预声称必先斩其首。

    大半夜的来敲鼓?不光这些战俘给愣住了,就连周围的并州兵也是一头的雾水,不知道杜预此举有何用意?

    战鼓在军中是不可或缺之物,古代用鼓之高低音和鼓点之疏密来指挥军队,作战时,击鼓进兵,鸣钲则止,故称行进为鼓行。鼓声有也激励士气之作用,但这大半夜的不睡觉来敲鼓,却让人深感莫名。

    这些俘虏虽然搞不懂杜预的意图,但却没有一个人敢反抗的,因为他们清楚拒绝的后果,更何况他们也没有拒绝的理由,敲敲鼓而已,又没有让他们去卖命。

    杂乱无章的鼓声响了起来,自然也惊动了在关外巡哨的陈骞,此刻大约是天交三更,并州军突然击鼓,是要发起进攻吗?

    陈骞很快否认了这种想法,如果并州军半夜偷袭的话,应当是悄悄出兵,又怎么可能会大张旗鼓呢?

    于是陈骞派了一支人马,前去石门关下试探一下情况,结果遭遇了一顿乱箭射击,被迫折返回来。

    这杂乱无章的鼓声依旧响个不停,连刚刚进入梦乡的司马师也被惊醒了,他吩咐人查探是什么情况,但得到的结果却是未知,谁也搞不清并州军这大半夜的敲鼓是什么意思,除非是并州军的主将发神经。

    没有一致性的鼓点,除了嘈杂就是嘈杂,听着这种鼓声让人心烦意噪,于是有人提出来并州军此举纯粹就是为了打扰司马军的休息进行的,连日作战,已经让司马军人困马乏,这半夜这么折腾一下,司马军的睡眠质量就会大打折扣,明日的进攻也就无精打采了。

    或许这就是并州军半夜擂鼓的真实意图所在,除了恶心人还真没有什么别的意义。

    搞清楚了并州军的意图,司马师便又倒头睡去,为了不受这种噪声的干扰,他耳杂里还特意地塞了两块布条。

    司马军的人也就无人再去关注这个鼓声了,尽管那噪声还是挺折磨人的。

    而此时的杜预则是终于下达了命令,所有射声营的人马全部撤出石门关,往北撤退,一个不留。

    至于被蒙着眼的那几十个战俘,仍旧在那儿不停地敲着战鼓,他们每个人的后背上,都顶着一支尖锐的长枪,他们拼命的敲着鼓,那怕胳膊都困得抬不起来了,还得继续出力地敲着,生怕一停下,被背后的长枪给刺死了。

    看守这些鼓手的并州军士兵是最后撤离的,临走时还不忘多威胁他们几句。

    直到天明之时,鼓声一直是断断续续,响个不停。

第772章 司马懿的郁闷

    ps:章节防盗,稍后更正…………

    等同于连续地敲了司马懿两记闷棍,让司马懿品尝到了久违的苦涩。

    现在司马懿不得不重新审视这场战役,是自己所用非人吗?显然并不是这个原因,无论陈泰还是胡遵,在领军能力上,都不失为大将之才,之所以遭遇惨败,只能说强中更有强中手。

    曹亮所使用的战术,说白了,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这完全就是照搬了孙子兵法的战术,但孙子兵法所谓的集中优势兵力,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十则围之,五则攻之,也就是说,想打歼灭战,至少得有五倍十倍的兵力才行。

    并州军有那么多的兵马吗?

    根据斥侯探明的结果,曹亮在上党集结的兵力,也就是五万多人,这五万多人,想打歼灭战,首先得分兵阻援,真正投入到歼灭战中的,并没有多少的兵力,就算略高于陈泰的两万人、胡遵的三万人,但也高得有限。

    没有足够的兵力,曹亮有什么底气来打歼灭战?

    除非是曹亮拥有着高出一筹的战力,在同等数量的军队对战之中,拥有着碾压对手的实力。

    根据陈泰和胡奋反馈回来的信息,这次击败他们的,正是并州军的骑兵。

    并州骑兵的骁骑营,是魏军骑兵中的跷跷者,而与其战力不相上下的,是北军五校的越骑营和屯骑营。

    在长期与匈奴鲜卑的人较量之中,并州骑兵的战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从此并州骑兵就真得可以纵横天下了吗,司马懿并不认同,他认为并州骑兵的战力虽强,但并非拥有着绝对的战力,步兵依然可以有抗衡之力。

    可事实是并州骑兵用实力来打脸司马懿,在碗子城和白水川之战中,曹亮利用骑兵,完胜陈泰和胡遵,也刷新了司马懿的认知。

    在这之前,司马懿绝对想不到骑兵还可以这样来打,三天两战,战绩斐然,看来是该重新审视此番的进攻计划了。

    拿下石门关,意味着司马军已经有机会进军上党,十万大军进入上党,也将彻底地改变上党的形势。

    但司马懿所谋划的分进合击的计划却是遭受到了失败,接下来的战斗,也将会成为司马懿率领的这支军队与曹亮的队伍的大决战。

    不可再分兵前进了,或许曹亮的军队还继续地等着司马懿犯错,所以,司马懿支会司马师,不可轻兵冒进,让他在石门关等候司马军的后续部队与之会合之后,再行进军。

    司马懿目光敏锐,陈泰和胡遵的失败,就意味着司马师如果轻兵冒进的话,很可能会遭到一样的下场,所以他就必须要改变策略才行。

    司马师本来正集结军队,准备向高都进军,但司马懿的命令却让他不得不停顿时来,等候与司马懿大军的会师,然后再继续地向高都推进。

    本来司马师还对司马懿的决定不甚理解,但随后得知了陈泰和胡遵这两路人马的惨败之后,自然是无话可说,同时也深陷震惊之中。

    司马师对曹亮,一直是很不服气的,正因为彼此交恶,这次进军上党,自然让司马师有一种和曹亮直接面对面较量的冲动,在司马师看来,攻破石门关进入上党之后,他的这个愿望便会正式地实现了。

    但东西两路兵败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司马师不禁为之骇然,平心而论,如果让司马师自己三天之内两度全歼对手,司马师自认绝不做不到。

    这三天来,司马师仅仅拿下了石门关,而且还是靠着对手送的,与曹亮的辉煌战绩相比,这场隔空较量,司马师却是输了。

    等了两日,司马师终于等到了司马懿主力大军的到来,十万大军齐聚石门关,颇有一种人满为患的壮观景象。

    司马师面见司马懿的时候,情绪有些低落,全然没有刚刚拿下石门关的欣喜之色,也确实,看到了和曹亮的差距之后,司马师已经无法再有任何自傲的成本了,这一次除非他能够亲自击败曹亮,否则的话,心理的阴影还真是无法消除。

    司马懿则是一脸的冷峻,那双鹰眼所透出来光芒阴鸷深沉,让人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在司马师的印象之中,司马懿这么多年来早已是一副云淡风轻的表情,那怕泰山崩于眼前,也未必能让他动容。

    但此时此刻,司马懿却是如临大敌,难道说这个曹亮,真得让司马懿引为平生最强之敌吗?

    司马懿到达石门关之后,立刻召集了所有的将领,包括刚刚从羊肠坂逃回来的陈泰和胡奋,他布署了新的作战方案和进攻策略,要求各部人马皆听此号令,不得有误。

    司马师仍然担负着先锋之职,但他的先锋军,已经不再是一个独立战斗序列了,而是做为整个队伍的前部,如今十万大军,排出了一个一字长蛇阵,各部之间首尾相连,彼此抱团,不再予敌以可乘之机。

    司马懿研究过曹亮的作战策略,那便是以骑兵的高速机动能力,对敌各个击破,先前司马军分兵而进,给了他可乘之机,接下来这样的错误自然不可再犯,司马懿将十万大军衔接在一起,首尾相顾,如此一来,曹亮再想各个击破,就没有任何的机会了。

    司马大军重整之后,便立刻从石门关北上,直取高都,意图与并州军决战于高都。

    司马师的前部人马,与后续的大部队相互之间只有十余里的差距,他担负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任务,不过这一路之上,却未遭遇到任何之敌,那怕是一些险要的隘口,都没有任何的并州军驻守。、

    进入到了上党盆地之后,司马师遵从司马懿之令,仍旧采用步步为营的进攻策略,徐缓地向高都逼近。

    但抵达高都之后,司马师发现高都竟然是空城一座,不仅并州军不见踪迹,就连全城百姓也无影无踪,他们此次前来,完全扑了个空。

第773章 破阵

    ps:章节防盗,稍后更正……

    等同于连续地敲了司马懿两记闷棍,让司马懿品尝到了久违的苦涩。

    现在司马懿不得不重新审视这场战役,是自己所用非人吗?显然并不是这个原因,无论陈泰还是胡遵,在领军能力上,都不失为大将之才,之所以遭遇惨败,只能说强中更有强中手。

    曹亮所使用的战术,说白了,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这完全就是照搬了孙子兵法的战术,但孙子兵法所谓的集中优势兵力,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十则围之,五则攻之,也就是说,想打歼灭战,至少得有五倍十倍的兵力才行。

    并州军有那么多的兵马吗?

    根据斥侯探明的结果,曹亮在上党集结的兵力,也就是五万多人,这五万多人,想打歼灭战,首先得分兵阻援,真正投入到歼灭战中的,并没有多少的兵力,就算略高于陈泰的两万人、胡遵的三万人,但也高得有限。

    没有足够的兵力,曹亮有什么底气来打歼灭战?

    除非是曹亮拥有着高出一筹的战力,在同等数量的军队对战之中,拥有着碾压对手的实力。

    根据陈泰和胡奋反馈回来的信息,这次击败他们的,正是并州军的骑兵。

    并州骑兵的骁骑营,是魏军骑兵中的跷跷者,而与其战力不相上下的,是北军五校的越骑营和屯骑营。

    在长期与匈奴鲜卑的人较量之中,并州骑兵的战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从此并州骑兵就真得可以纵横天下了吗,司马懿并不认同,他认为并州骑兵的战力虽强,但并非拥有着绝对的战力,步兵依然可以有抗衡之力。

    可事实是并州骑兵用实力来打脸司马懿,在碗子城和白水川之战中,曹亮利用骑兵,完胜陈泰和胡遵,也刷新了司马懿的认知。

    在这之前,司马懿绝对想不到骑兵还可以这样来打,三天两战,战绩斐然,看来是该重新审视此番的进攻计划了。

    拿下石门关,意味着司马军已经有机会进军上党,十万大军进入上党,也将彻底地改变上党的形势。

    但司马懿所谋划的分进合击的计划却是遭受到了失败,接下来的战斗,也将会成为司马懿率领的这支军队与曹亮的队伍的大决战。

    不可再分兵前进了,或许曹亮的军队还继续地等着司马懿犯错,所以,司马懿支会司马师,不可轻兵冒进,让他在石门关等候司马军的后续部队与之会合之后,再行进军。

    司马懿目光敏锐,陈泰和胡遵的失败,就意味着司马师如果轻兵冒进的话,很可能会遭到一样的下场,所以他就必须要改变策略才行。

    司马师本来正集结军队,准备向高都进军,但司马懿的命令却让他不得不停顿时来,等候与司马懿大军的会师,然后再继续地向高都推进。

    本来司马师还对司马懿的决定不甚理解,但随后得知了陈泰和胡遵这两路人马的惨败之后,自然是无话可说,同时也深陷震惊之中。

    司马师对曹亮,一直是很不服气的,正因为彼此交恶,这次进军上党,自然让司马师有一种和曹亮直接面对面较量的冲动,在司马师看来,攻破石门关进入上党之后,他的这个愿望便会正式地实现了。

    但东西两路兵败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司马师不禁为之骇然,平心而论,如果让司马师自己三天之内两度全歼对手,司马师自认绝不做不到。

    这三天来,司马师仅仅拿下了石门关,而且还是靠着对手送的,与曹亮的辉煌战绩相比,这场隔空较量,司马师却是输了。

    等了两日,司马师终于等到了司马懿主力大军的到来,十万大军齐聚石门关,颇有一种人满为患的壮观景象。

    司马师面见司马懿的时候,情绪有些低落,全然没有刚刚拿下石门关的欣喜之色,也确实,看到了和曹亮的差距之后,司马师已经无法再有任何自傲的成本了,这一次除非他能够亲自击败曹亮,否则的话,心理的阴影还真是无法消除。

    司马懿则是一脸的冷峻,那双鹰眼所透出来光芒阴鸷深沉,让人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在司马师的印象之中,司马懿这么多年来早已是一副云淡风轻的表情,那怕泰山崩于眼前,也未必能让他动容。

    但此时此刻,司马懿却是如临大敌,难道说这个曹亮,真得让司马懿引为平生最强之敌吗?

    司马懿到达石门关之后,立刻召集了所有的将领,包括刚刚从羊肠坂逃回来的陈泰和胡奋,他布署了新的作战方案和进攻策略,要求各部人马皆听此号令,不得有误。

    司马师仍然担负着先锋之职,但他的先锋军,已经不再是一个独立战斗序列了,而是做为整个队伍的前部,如今十万大军,排出了一个一字长蛇阵,各部之间首尾相连,彼此抱团,不再予敌以可乘之机。

    司马懿研究过曹亮的作战策略,那便是以骑兵的高速机动能力,对敌各个击破,先前司马军分兵而进,给了他可乘之机,接下来这样的错误自然不可再犯,司马懿将十万大军衔接在一起,首尾相顾,如此一来,曹亮再想各个击破,就没有任何的机会了。

    司马大军重整之后,便立刻从石门关北上,直取高都,意图与并州军决战于高都。

    司马师的前部人马,与后续的大部队相互之间只有十余里的差距,他担负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任务,不过这一路之上,却未遭遇到任何之敌,那怕是一些险要的隘口,都没有任何的并州军驻守。、

    进入到了上党盆地之后,司马师遵从司马懿之令,仍旧采用步步为营的进攻策略,徐缓地向高都逼近。

    但抵达高都之后,司马师发现高都竟然是空城一座,不仅并州军不见踪迹,就连全城百姓也无影无踪,他们此次前来,完全扑了个空。

第774章 虎峪口

    ps:章节防盗,稍后更正……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斥侯探明的情报,壶关并没有多少并州军在把守,显然曹亮把壶关和高都一样,也视为了弃子,司马懿对拿下壶关毫不怀疑,但拿下之后,并不会对局势有任何改变,反而司马军还得派人驻守,分散了兵力,得不偿失。

    现在司马懿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寻找曹亮的并州军主力,只有打垮了并州军的主力部队或者是擒杀了曹亮之后,才能彻底地扭转现在被动局面。

    至于多占少占一两座城池,对司马懿而言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可想要找到曹亮和并州主力的去向,这群山茫茫的,又谈何容易?

    现在突然听闻到曹亮和桓范的下落,让司马懿顿时精神大振,曹亮现身壶关,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啊,如果能够一举擒杀曹亮,必可以彻底地改变战局形势。

    司马懿立即召集诸将,以司马师为先锋,司马懿统率中军,王观来断后,集结起大军,连夜出发,即刻北上,直取壶关。

    ┄┄┄┄┄┄┄┄┄┄┄┄┄┄┄┄┄┄┄┄┄┄┄┄┄┄┄┄┄┄

    曹亮出现在壶关,其实是故意地显露出行藏,让司马军的斥侯所看到,否则司马懿就算是派出一万个斥侯来找上一年,也未必能找得到曹亮的下落。

    放弃高都只不过是为了暂避司马军的锋芒,并不意味着曹亮就彻底地放弃了和司马军交手,毕竟和司马懿的十万大军来硬碰硬,是最不明智的选择,想要与敌周旋,就必须继续地采用各个击破的手段。

    但司马懿吃一堑长一智,损失了东西两路人马之后,司马懿自然也学聪明了,他集中兵力,屯兵于丹河,自成一营,根本就不给曹亮各个击破的机会。

    在打仗方面,司马懿还是极为有耐心的,在没有进军机会的情况下,他能守得住寂寞,在丹河河畔一呆就是二个多月,不分兵,不冒进,稳如狗。

    从这一点上,还真没有人能比得了司马懿,当年在雍凉,面对诸葛亮咄咄逼人的攻势,他就用一招深壕高垒高挂免战牌,硬生生地把诸葛亮给拖死了,此次进攻上党,在已经吃了两个大亏的情况下,司马懿当然不会再重蹈覆辙,给曹亮以可乘之机,别说是耗上两个月,就算是耗上两年,司马懿恐怕都不会皱半下眉毛。

    曹亮等了两个月,一直也没有什么机会,自然也就不能再这么等下去了,既然没机会,那就自己去创造机会,所以曹亮故意地现身壶关,吸引司马军斥侯的注意。

    曹亮知道,司马懿这两个月来要一直没闲着,侦骑四出,斥侯遍布,不为别的,就为寻找自己的下落,寻长与并州军决战的机会,想要诱敌深入,自己不露面肯定是不成的。

    所以曹亮在壶关现身,相信过不了多久,司马军的斥侯就会将这个消息传到丹河司马军大营那儿,曹亮相信,司马懿肯定不会无动于衷的,因为他等这个机会已经等了两个多月,所以司马懿一定会北上攻打壶关的。

    事实上,曹亮在现身壶关之前,就已经完成了战略布署,计划在半路上伏击司马军。

    当然,一口将司马懿的十万大军全部吞掉曹亮还没那个胃口,曹亮的目标,就是司马懿一字长蛇的那个尾巴。

    司马懿排出了这个一字长蛇阵,就是为了防备曹亮的各个击破,大阵彼此首尾相顾,无论并州军攻击那一个部分,都会遭到其反击,所以司马懿根本就不惧怕并州军来攻击。

    但一字长蛇阵就真得无解吗?那当然也不是,任何阵法都是有利有弊的,破解一字长蛇阵,最重要的就是扼制其机动能力,令其首尾不得相顾,其阵不攻自破。

    当然这种破阵方法是建立在己方兵力大于敌方之上的,三路兵马齐出,同时攻击其首腹尾,长蛇阵三处要害皆遇敌袭,自顾不,又焉能相援。

    但现在并州军可没有那么多的人马,想要同时攻击长蛇阵的三处要害,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兵力。

    所以曹亮只能是另想办法,利用地形地势来扼制长蛇阵的机动能力,卡住其头其腹,硬生生地将其尾给断下来。

    曹亮这一招确实有虎口拨牙的味道,他将战场选择在了虎峪口,这里是高都通往壶关的必经之处,地形险要,峪口处只有几丈的宽度,两边悬崖耸立,笔直陡峭,并州军如果在这里设伏,将司马军的前部和中军放过,直接将后队人马给截下来,围而歼之,此时蛇首蛇腹被卡在虎峪口不得转身,一字长蛇阵自然失去了作用。

    如果是正常的作战,司马军的一阵长蛇阵必然十分的紧凑,队伍之间的间隔很小,但如果是行军状态,整个长蛇阵就要比平常拉长数倍,首尾之间的距离自然也增大不少,只要并州军充分地利用地形地势,破解一字长蛇阵也不算什么难事。

    针对破解这个一字长蛇阵,曹亮还真是费了不少心思,光是和桓范裴秀他们做沙盘推演,就不下十数次,而且曹亮还亲自亲往虎峪口,实地考察过这里的地势,最终制定出了一个详实的作战方案。

    这个方案虽然有一定的冒险性,但谁打仗也不可能十拿九稳,该冒险的时候还得冒,相比于其他的方案,这个方案可以说是最佳的一个,桓范等人也都出言献策,进一步完善了这个计划。

    为了确保此次虎峪口伏击战的成功,曹亮几乎调动了手上能调动的所有军事力量,并在十余天之前,就陆续地将各营各部人马秘密地调往了虎峪口进行了蛰伏,到日前,所有部队全部到位,并州军枕戈待旦,就等司马军入坑了。

    这场战斗,将会是决定并州命运的重要一战,曹亮要求各营各部,全力以赴,争取打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仗。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6204/ 第一时间欣赏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 作者:风之清扬所写的《最后的三国2兴魏》为转载作品,最后的三国2兴魏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最后的三国2兴魏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最后的三国2兴魏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最后的三国2兴魏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最后的三国2兴魏介绍:
曹亮穿了,成为了曹魏宗室的“曹三代”。相比于纵横捭阖的曹一代、守成有余的曹二代,曹三代实在是麻绳穿豆腐——提不起来,士家坐大,司马专权,曹魏的天下已是危如累卵存亡绝续。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抗争?曹亮不甘随波逐流,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且看我如何步步为营,斗司马,兴曹魏,灭蜀破吴,执耳天下!┄┄┄┄┄┄┄┄┄┄┄┄┄┄┄┄┄新书启航,再战“最后的三国”,喜欢这段历史的书友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最后的三国2兴魏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最后的三国2兴魏,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