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最后的三国2兴魏TXT下载最后的三国2兴魏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最后的三国2兴魏全文阅读

作者:风之清扬     最后的三国2兴魏txt下载     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880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包括石苞和文钦都是惊讶得无以加复,他们和羊祜一样,对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确实是很神奇的东西,简单实用高效,许多人骑在马背上,都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这么好的东西,这么有用的东西,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高桥马鞍不过是在普通马鞍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凹槽而已,双边马镫也不过是在单边马镫的基础增加了一个,看似简单的改进,却产生了异乎寻常的结果,原本很难驾驭的马匹现在变得轻松自若,原本骑在马背上僵直的身体变得灵活自如,就连双手都解放了出来。

    解放出双手,那就意味着骑兵可以选择的武器更多了,而且无论从力量还是技巧上来讲,双手武器要远比单手武器更厉害,这对骑兵战斗力的提高,绝对是实打实的。

    全身覆甲的重骑兵在此前也不是没有出现过,但也是个例,官渡之战袁绍就拥有马铠三百具,而曹操自称不过十具,由此可见这个马铠是**型装备,在军队之中只有少数的装备,没有成建制的武装军队。

    马铠造价昂贵固然是一个方面,但是如果能达到理想的战斗效果,那么相信那些财雄势大的集团会不遗余力去追逐的。

    事实上,因为驾驭马匹的困难,让身披重铠的重骑兵很难形成有效的冲击力,这些数量稀少的重骑兵,多数时候是做为防守使用的,在战阵之中拱卫主将或者是防御要害部位,有效地抵御敌人骑兵的冲击。

    而曹亮打造重骑兵,却是用在进攻端的,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的使用,让重甲骑兵可以自如地控制战马,这样成建制的重骑兵发起集团冲击起来,就如同是在战场上刮起一阵的金属风暴,这种无坚不摧的力量,光是看看就已经是震撼人心了。

    相对而言,骁骑营的改动是最小的,但曹亮对轻骑兵的作战要求却是最为严格的,轻骑兵的战术讲究小快灵,像风一般的速度,往往他们会出现在最不可能的位置上,迂回攻击,进退自如,神出鬼没。

    构筑这样兵种配置的三大骑兵一直是曹亮的理想,但是由于没有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曹亮只能是将这一想法给搁置起来,此前曹亮顾虑重重,不敢轻易地推出这两大骑兵神器,而现在到了与司马懿的决战关头,曹亮是准备彻底地放手一搏了,于是轻骑兵、重骑兵和弓骑兵便应运而生。

    三大骑兵兵种在战场上是需要相辅相成相互配合,这样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来,弓骑兵担负着远程攻击任务,轻骑兵则是担任着迂回攻击任务,重骑兵则是攻坚的主力,负责正面来突破敌人的防御。

    以前各骑兵营作战时,基本上是独立作战各行其事,偶尔协同作战,也不过是左右夹击,前后包抄。

    而现在,曹亮对他们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那就是三大骑兵营将会成为一个统一的作战单位,平时操练宿营时还是按照原有的编制,但到了战时,将会相互配合,协同出战,以发挥骑兵的最强战斗力。

    这是曹亮的一个秘密武器,在司马懿疯狂地扩军备战的情况下,曹亮就连一兵一卒都没增加,但是曹亮通过改装马具,细划兵种,完全让骑兵的战斗力提升了一个档次,那么对接下来的大决战,曹亮自然是充满着信心的。

    科技发明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并州骑兵在没有增加数量的情况下,将战斗力提升了数倍,这显然是司马懿再增加多少人也无法弥补的。

    曹亮时刻关注着司马懿的动向,司马懿显然已经认识到了骑兵的重要性,不惜血本地加大投入,试图在数量上对并州骑兵形成碾压之势。

    骑兵的培养可不像步兵那样简单,想拥有一支成熟的骑兵部队,那需要进行长期的操练,司马懿采用了打乱编制,将新兵混入到老兵之中,这样就可以达到以老带新的目的,加快骑兵的培养。

    这样的方法是卓有成效的,更何况司马懿在挑人的时候,挑选的基本上都是会骑马的,这样一来,就省略了基础训练这一过程,大大地提高了骑兵的培养速度。

    年过古稀的司马懿有一种时不待我的感觉,毕竟活到这个岁数,剩下的日子就是扳着指头来算的,谁也不知道哪天就会承蒙阎王爷的召唤,踏上黄泉之路了,所以已经感觉自己身体大不如前的司马懿更有一种紧迫感。

    他必须要趁自己还有能力的时候,平定并州的叛乱,消灭曹亮的割据势力,这样那怕是他撒手西去,也可以死得瞑目了。

    并州已经成为司马氏势力拼图之中没有拼完的最后一块,而曹亮也被司马懿视为最为难缠的一个对手,以自己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的能力,司马懿觉得他们是很难和曹亮来抗衡的,所以司马懿便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把这个阻碍司马家大业的强敌给铲除掉,为司马氏的千秋帝业铺下一条平坦之路。

    所以司马懿的时间非常的紧迫,但同时他也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谋定而后动,是司马懿一生做事的准则,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他是不会轻易地出手的。

    他可以用十年的时间,来清算曹爽,他也可以用一生的时间,来谋夺曹魏的江山,但是在对付曹亮上,司马懿却是无比的纠结,毕竟曹亮要比他年轻,甚至比司马师司马昭还年轻,他有足够的时间来消耗,而司马懿已经没有了。

    司马懿必须要捉住他生命之中的最后时间,来解决掉司马家的最后一个心腹大患,时不待我,任重道远,对于司马懿而言,这将会是他生命之中最大的也是最重地一个挑战了。

第881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这份差事,显然要比担任曹亮的保镖更繁重也更复杂,做曹亮的保镖,其实任务是比较单纯的,什么也不用想,只要认真保护好曹亮的安全就行。

    间军司可不一样,它不光是需要刺探敌人的情报,而且还担负着内保事务,反刺探反渗透反窃密,也可以说以前方布是保护曹亮一个人的,现在却需要他来保护整个并州。

    其实这份差事并不是方布所擅长的,方布身怀绝技,沉稳干练,坚韧不拨,这么多年来,一直默默的站在曹亮的身后,如影随形,妥善地保护着曹亮的安全。

    曹亮提拨方布做间军司马的统领,一方面是对他这么多年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奖赏,另一方面,是曹亮对方布能力的赏识,认为方布的才能不光是给他当一个保镖,还应当给他一个更宽广的舞台,给他更有分量的担子。

    身份的转变,对方布来说,确实是一个挑战,以前做曹亮的保镖,他的任务很单纯,只要保护好曹亮的安全就算是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但现在他担任间军司的统领,职位高了,职责也重了,许多事虽然不需要他去亲力亲为,但管理这么一个庞大的情报系统,还是需要花费他无数的精力的。

    还好方布这个人心思缜密,沉稳坚毅,既然曹亮把他放在了这个位置上,那么他就会努力地去适应这个角色。

    情报刺探这方面的工作无需方布多操心,间军司成立多年了,已经形成了一个高效有序的情报网,所有有价值的情报传回到并州之后,间军司内部也有人来做来统计甄别和汇总,交到方布手中的时候,已经是比较详实的资料了。

    方布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内保这一方面,反刺探反渗透反窃密,便是他的工作重心。

    战场上两军对垒,那是真刀真枪的较量,但是间谍之间的暗战,往往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做这个行业,得需要有灵敏的嗅觉才行,想要把潜藏着暗处的间谍给揪出来,那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自从三大骑兵营被曹亮调往山谷之后,间军司不断地接到了线报,称在三大骑兵营周围,出现了许多陌生的身影在活动,很多人试图接近并渗透到骑兵营的内部,来刺探骑兵营的消息。

    这情况自然引起了方布的重视,敌人的间谍活动如此的频繁,那显然是有目的性针对性的,他们聚集在骑兵营的周围,那肯定是骑兵营有着他们极为感兴趣的东西。

    现在骑兵营的驻地,分别地设立在不同的山谷之中,这些地方虽然相隔较远,但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比较偏僻,荒无人烟,而且骑兵营现在戒备相当的森严,岗哨林立,警戒严密,任何外人,一律都不许进入骑兵营的营地。

    但是戒备越森严,司马军的细作对它就越感兴趣,他们就如同是飞蛾扑火一样,明知道这里很危险,但却是义无反顾地不断发起冲击,这一个月以来,间军司已经捕获了试图潜入三大骑兵营地的细作十余人。

    不过这些细作在行动之间,就抱着必死的决心,所以那怕是失手被擒,也基本上没留下活口来。

    方布也不知道骑兵营内有什么是司马军感兴趣的东西,显然这一次的安全防护等级相当的高,除了骑兵营内部的人,曹亮严格地禁止消息外泄,那怕是并州军内部,也很少有人知道详情。

    但不管是什么,这都是需要间军司来保护的东西,敌人越感兴趣,越想得到的东西,方布就越要努力来阻止,防止敌人得逞。

    以前司马军的细作在并州有屡有活动,但从来没有像这一次这么有针对性,显然司马军对骑兵营的秘密是志在必得的。

    针对司马军细作的动向,间军司也加强了对骑兵营地的保护,不过让方布比较头疼的是,来自暗处的敌人是越来越多,这百密难免有一疏,那怕间军司捉获再多的间谍,只要被细作刺探到一次,那就会是前功尽弃。

    在一次清扫行动中,间军司终于是捉到一个活口,也得到了一个重要的消息,那就是洛阳那边,派出一个身份极高的间谍,已经潜入到了并州,代号叫做黑狼,只不过被捉的人身份较低,知道的情报有限,别的他就一无所知了。

    方布暗蹙眉头,这件事值得洛阳那边的重要人物出手,就证明是非同寻常的,这个黑狼,肯定是一个相当厉害的角色,想要捉获他,绝不是件容易的事。

    方布思量了一下,决定还是将这件事上报给曹亮。

    “黑狼?”曹亮听到这个消息,不禁是莞尔一笑:“看来司马懿的好奇心还挺重,迫切想要知道咱们骑兵营里有什么,不惜派这么多的间谍来刺探,看来这段时间还需要你多加用心,加强骑兵营地周围的防护,绝不能让那些间谍得逞。”

    方布拱手道:“属下必当尽心竭力,不负主公之望。”

    曹亮微微一笑道:“方布,你就不好奇骑兵营里有什么是值得司马懿如此上心的吗?”

    方布木无表情地道:“主公如果想要属下知道,自然会说,如果主公不想说,属下自然不需要知道。”

    曹亮轻笑一声,方布永远这么一个严谨的人,相处这么多年,还真是一点也没有变,道:“其实也没有什么,只不过是骑兵营新增了两样马具而己,但这两样马具,对提升骑兵的战斗力有很大的帮助,是绝不能让司马军刺探到消息的,一旦让他们掌握了这个技术,我们的优势也就不复存在了。”

    如果说有什么人可以信赖,那方布是绝对排在前列的,所以曹亮并没有对方布有所隐瞒,其实让他知道实情,也有好处的,最起码保护看起来,也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不致于无的放矢。

第882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这份差事,显然要比担任曹亮的保镖更繁重也更复杂,做曹亮的保镖,其实任务是比较单纯的,什么也不用想,只要认真保护好曹亮的安全就行。

    间军司可不一样,它不光是需要刺探敌人的情报,而且还担负着内保事务,反刺探反渗透反窃密,也可以说以前方布是保护曹亮一个人的,现在却需要他来保护整个并州。

    其实这份差事并不是方布所擅长的,方布身怀绝技,沉稳干练,坚韧不拨,这么多年来,一直默默的站在曹亮的身后,如影随形,妥善地保护着曹亮的安全。

    曹亮提拨方布做间军司马的统领,一方面是对他这么多年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奖赏,另一方面,是曹亮对方布能力的赏识,认为方布的才能不光是给他当一个保镖,还应当给他一个更宽广的舞台,给他更有分量的担子。

    身份的转变,对方布来说,确实是一个挑战,以前做曹亮的保镖,他的任务很单纯,只要保护好曹亮的安全就算是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但现在他担任间军司的统领,职位高了,职责也重了,许多事虽然不需要他去亲力亲为,但管理这么一个庞大的情报系统,还是需要花费他无数的精力的。

    还好方布这个人心思缜密,沉稳坚毅,既然曹亮把他放在了这个位置上,那么他就会努力地去适应这个角色。

    情报刺探这方面的工作无需方布多操心,间军司成立多年了,已经形成了一个高效有序的情报网,所有有价值的情报传回到并州之后,间军司内部也有人来做来统计甄别和汇总,交到方布手中的时候,已经是比较详实的资料了。

    方布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内保这一方面,反刺探反渗透反窃密,便是他的工作重心。

    战场上两军对垒,那是真刀真枪的较量,但是间谍之间的暗战,往往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做这个行业,得需要有灵敏的嗅觉才行,想要把潜藏着暗处的间谍给揪出来,那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自从三大骑兵营被曹亮调往山谷之后,间军司不断地接到了线报,称在三大骑兵营周围,出现了许多陌生的身影在活动,很多人试图接近并渗透到骑兵营的内部,来刺探骑兵营的消息。

    这情况自然引起了方布的重视,敌人的间谍活动如此的频繁,那显然是有目的性针对性的,他们聚集在骑兵营的周围,那肯定是骑兵营有着他们极为感兴趣的东西。

    现在骑兵营的驻地,分别地设立在不同的山谷之中,这些地方虽然相隔较远,但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比较偏僻,荒无人烟,而且骑兵营现在戒备相当的森严,岗哨林立,警戒严密,任何外人,一律都不许进入骑兵营的营地。

    但是戒备越森严,司马军的细作对它就越感兴趣,他们就如同是飞蛾扑火一样,明知道这里很危险,但却是义无反顾地不断发起冲击,这一个月以来,间军司已经捕获了试图潜入三大骑兵营地的细作十余人。

    不过这些细作在行动之间,就抱着必死的决心,所以那怕是失手被擒,也基本上没留下活口来。

    方布也不知道骑兵营内有什么是司马军感兴趣的东西,显然这一次的安全防护等级相当的高,除了骑兵营内部的人,曹亮严格地禁止消息外泄,那怕是并州军内部,也很少有人知道详情。

    但不管是什么,这都是需要间军司来保护的东西,敌人越感兴趣,越想得到的东西,方布就越要努力来阻止,防止敌人得逞。

    以前司马军的细作在并州有屡有活动,但从来没有像这一次这么有针对性,显然司马军对骑兵营的秘密是志在必得的。

    针对司马军细作的动向,间军司也加强了对骑兵营地的保护,不过让方布比较头疼的是,来自暗处的敌人是越来越多,这百密难免有一疏,那怕间军司捉获再多的间谍,只要被细作刺探到一次,那就会是前功尽弃。

    在一次清扫行动中,间军司终于是捉到一个活口,也得到了一个重要的消息,那就是洛阳那边,派出一个身份极高的间谍,已经潜入到了并州,代号叫做黑狼,只不过被捉的人身份较低,知道的情报有限,别的他就一无所知了。

    方布暗蹙眉头,这件事值得洛阳那边的重要人物出手,就证明是非同寻常的,这个黑狼,肯定是一个相当厉害的角色,想要捉获他,绝不是件容易的事。

    方布思量了一下,决定还是将这件事上报给曹亮。

    “黑狼?”曹亮听到这个消息,不禁是莞尔一笑:“看来司马懿的好奇心还挺重,迫切想要知道咱们骑兵营里有什么,不惜派这么多的间谍来刺探,看来这段时间还需要你多加用心,加强骑兵营地周围的防护,绝不能让那些间谍得逞。”

    方布拱手道:“属下必当尽心竭力,不负主公之望。”

    曹亮微微一笑道:“方布,你就不好奇骑兵营里有什么是值得司马懿如此上心的吗?”

    方布木无表情地道:“主公如果想要属下知道,自然会说,如果主公不想说,属下自然不需要知道。”

    曹亮轻笑一声,方布永远这么一个严谨的人,相处这么多年,还真是一点也没有变,道:“其实也没有什么,只不过是骑兵营新增了两样马具而己,但这两样马具,对提升骑兵的战斗力有很大的帮助,是绝不能让司马军刺探到消息的,一旦让他们掌握了这个技术,我们的优势也就不复存在了。”

    如果说有什么人可以信赖,那方布是绝对排在前列的,所以曹亮并没有对方布有所隐瞒,其实让他知道实情,也有好处的,最起码保护看起来,也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不致于无的放矢。

第883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从那儿俯看一下骑兵营的营地,但还没有接近山巅,就遭到了并州军岗哨的阻拦。

    敢情并州军的防范太严格了,就连从高处窥探的机会都不给,杜峰不禁确信自己这趟来得太值了,并州军肯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不管怎样,自己必须想方设法也得进入到并州军的营地之中,

    由于杜峰乔装的樵夫太像了,操着一口浓重的本地口音,所以并州军的岗哨并没有为难他,只是告诉他这里已经划为军事禁区,任何人不得靠近,让他绕道而行。

    杜峰唯唯诺诺,他的表现确实像一个老实巴结的樵夫,丝毫没有引起岗哨的怀疑,要知道,同样的位置上,司马军的间谍已经栽了好些个人了,并州军对营地周围的盘查是极为严格的,一旦遇到可疑的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拿下再说。

    往往这个时候那些间谍一慌,就露出了马脚,为了避免被擒,间谍们大多会采用服毒自杀的方式来结束生命。

    倒不是说这些间谍个个都是视死如归的死士,而是他们都清楚,一旦落入到并州军的手中,肯定是会遭到严刑逼供,生不如死,所以在被擒之前,选择自杀,反倒可以一了百了。

    杜峰背着一捆沉重的柴禾,诚惶诚恐地躬身行礼,然后原路返回了。

    在这过程之中,杜峰已经是详细地绘制出了并州军的岗哨分布图,通过查探,他发现并州军在骑兵营营地的外围,防范的太严了,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根本没接近的可能。

    所以想要进入并州军的营地,硬闯的可能性是没有的,不过杜峰注意到每天都会有运送蔬菜的车辆的进出营地,而车上乘坐的也并非是士卒,而是普通的商贩。

    杜峰不禁是灵机一动,刘冬开设的不就是一家经营瓜果蔬菜的店铺吗,如果能将往营地里面运送蔬菜的生意给揽下来,那么他们也不就有机会混入到骑兵营之中了吗?

    回去之后,杜峰和刘冬便商量了一下这个事。

    刘冬这些年为了掩护自己的间谍身份,在并州开了一家店铺,他开店铺的目的,当然也不是为了赚钱,所以刘冬会刻意地和官府之中的人套近乎,逢年过节的,他都会向官府之中的人孝敬些礼物,如此一来二去,倒也算结识了不少的官府中人。

    经过杜峰这么一提点,刘冬立刻是恍然大悟,如果假借送蔬菜的名义,混入到骑兵营中,倒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刘冬依靠自己的人脉,倒是找到了在刺史府当差的一名主记,此人姓梁,以前倒是和刘冬有些交情,不过梁主记表示,这个事爱莫能助,因为目前往军营里送菜的,是刺史府主薄的一个亲戚,正是凭着这层关系,他才有机会垄断军营的蔬菜供应,否则这么一个肥差,还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呢。

    刘冬只能是悻悻而退,不过他此番带来的厚礼却留给了梁主记,梁主记高兴的眉开眼笑,当即表示,只要有空缺,第一个肯定轮到刘冬。

    “空缺?那还不容易吗?只要那家店铺出点意外不就行了。”杜峰平淡无奇的脸上掠过了一抹的狠色。

    刘冬有些担忧地道:“在这个敏感的时候对常家店铺下手,很容易让人怀疑的。”

    杜峰胸有成竹地道:“放心吧,这事我自然会做得天衣无缝,神鬼难测,你只需准备好往军营里送的菜蔬即可,到时自然会有人找你上门的。”

    果然隔天夜里,往军营里送菜蔬的常家店铺突发大火,不光把几间店铺给烧了,而且也把存在仓库里的白菜萝卜烧了个净光,烧死烧伤好几口人。

    不过这场大火并不是从常家店铺里烧起来,而是隔壁的一家当铺,因为两个小孩戏耍玩弄,不小心点燃了堆在后院里的引火之物,引起的火灾,常家店铺不过是殃及池鱼而已。

    常家店铺的掌柜的也被烧伤了,原本计划送往军营的蔬菜也给烧没了,负责给军营送蔬菜的常主薄也慌了神,军营那边还等着他送菜呢,耽误了的话他可承担不起。

    手下的梁主记立刻向常主薄推荐了刘家店铺,并称这家店铺是五六年的老店了,他可以担保没有任何问题。

    常主薄现在是焦头烂额,也顾不得许多了,立刻吩咐梁主记安排向军营里送菜的事宜,要求梁主记务必在中午之前,将军营所需的菜蔬送过去。

    刘冬那边早已是安排妥当了,得到梁主记的吩咐之后,装有菜蔬的几辆大车立刻便启程,赶往几十里外的军营。

    刘冬做为掌柜,自然要亲自出马,而杜峰也扮作了车夫,其他的人扮作了伙计,他们一路奔骑兵营而去。

    对于杜峰的计策,刘冬佩服的是五体投地,这场大火是从隔壁当铺烧起来了,无论从那个角度上来讲,都是一场意外,任何人都很难怀疑到刘冬的头上,而此前刘冬正好也和梁主记搭上了线,于是往军营里送菜的这桩美差,自然也就落到了刘冬的头上。

    不过这不得不说与刘冬布局多年有关,他这家店铺搞起来已经有五六年的时间了,和官府中人的关系也比较融洽,自然也容易得到他们的信任,否则凭空地冒出一家店铺来,是很难不被人不怀疑的。

    接近军营的时候,一路上便有许多的岗哨进行盘查,不过刘冬执有刺史府的令牌,自然是畅通无阻,很快地便到了军营门口。

    不过到了军营门口,他们的车辆还是被守门的岗哨拦了下来,这里的盘查显然要严格的很,守门的士兵将几辆车上的白菜萝卜都查了个遍,确认没有携带任何的违禁之物,就连刘冬和那些车夫伙计也被搜了身,当然也没有查出什么东西来。

    就在准备放行之际,忽然一个声音从后面传了过来:“慢着!”

第884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从那儿俯看一下骑兵营的营地,但还没有接近山巅,就遭到了并州军岗哨的阻拦。

    敢情并州军的防范太严格了,就连从高处窥探的机会都不给,杜峰不禁确信自己这趟来得太值了,并州军肯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不管怎样,自己必须想方设法也得进入到并州军的营地之中,

    由于杜峰乔装的樵夫太像了,操着一口浓重的本地口音,所以并州军的岗哨并没有为难他,只是告诉他这里已经划为军事禁区,任何人不得靠近,让他绕道而行。

    杜峰唯唯诺诺,他的表现确实像一个老实巴结的樵夫,丝毫没有引起岗哨的怀疑,要知道,同样的位置上,司马军的间谍已经栽了好些个人了,并州军对营地周围的盘查是极为严格的,一旦遇到可疑的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拿下再说。

    往往这个时候那些间谍一慌,就露出了马脚,为了避免被擒,间谍们大多会采用服毒自杀的方式来结束生命。

    倒不是说这些间谍个个都是视死如归的死士,而是他们都清楚,一旦落入到并州军的手中,肯定是会遭到严刑逼供,生不如死,所以在被擒之前,选择自杀,反倒可以一了百了。

    杜峰背着一捆沉重的柴禾,诚惶诚恐地躬身行礼,然后原路返回了。

    在这过程之中,杜峰已经是详细地绘制出了并州军的岗哨分布图,通过查探,他发现并州军在骑兵营营地的外围,防范的太严了,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根本没接近的可能。

    所以想要进入并州军的营地,硬闯的可能性是没有的,不过杜峰注意到每天都会有运送蔬菜的车辆的进出营地,而车上乘坐的也并非是士卒,而是普通的商贩。

    杜峰不禁是灵机一动,刘冬开设的不就是一家经营瓜果蔬菜的店铺吗,如果能将往营地里面运送蔬菜的生意给揽下来,那么他们也不就有机会混入到骑兵营之中了吗?

    回去之后,杜峰和刘冬便商量了一下这个事。

    刘冬这些年为了掩护自己的间谍身份,在并州开了一家店铺,他开店铺的目的,当然也不是为了赚钱,所以刘冬会刻意地和官府之中的人套近乎,逢年过节的,他都会向官府之中的人孝敬些礼物,如此一来二去,倒也算结识了不少的官府中人。

    经过杜峰这么一提点,刘冬立刻是恍然大悟,如果假借送蔬菜的名义,混入到骑兵营中,倒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刘冬依靠自己的人脉,倒是找到了在刺史府当差的一名主记,此人姓梁,以前倒是和刘冬有些交情,不过梁主记表示,这个事爱莫能助,因为目前往军营里送菜的,是刺史府主薄的一个亲戚,正是凭着这层关系,他才有机会垄断军营的蔬菜供应,否则这么一个肥差,还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呢。

    刘冬只能是悻悻而退,不过他此番带来的厚礼却留给了梁主记,梁主记高兴的眉开眼笑,当即表示,只要有空缺,第一个肯定轮到刘冬。

    “空缺?那还不容易吗?只要那家店铺出点意外不就行了。”杜峰平淡无奇的脸上掠过了一抹的狠色。

    刘冬有些担忧地道:“在这个敏感的时候对常家店铺下手,很容易让人怀疑的。”

    杜峰胸有成竹地道:“放心吧,这事我自然会做得天衣无缝,神鬼难测,你只需准备好往军营里送的菜蔬即可,到时自然会有人找你上门的。”

    果然隔天夜里,往军营里送菜蔬的常家店铺突发大火,不光把几间店铺给烧了,而且也把存在仓库里的白菜萝卜烧了个净光,烧死烧伤好几口人。

    不过这场大火并不是从常家店铺里烧起来,而是隔壁的一家当铺,因为两个小孩戏耍玩弄,不小心点燃了堆在后院里的引火之物,引起的火灾,常家店铺不过是殃及池鱼而已。

    常家店铺的掌柜的也被烧伤了,原本计划送往军营的蔬菜也给烧没了,负责给军营送蔬菜的常主薄也慌了神,军营那边还等着他送菜呢,耽误了的话他可承担不起。

    手下的梁主记立刻向常主薄推荐了刘家店铺,并称这家店铺是五六年的老店了,他可以担保没有任何问题。

    常主薄现在是焦头烂额,也顾不得许多了,立刻吩咐梁主记安排向军营里送菜的事宜,要求梁主记务必在中午之前,将军营所需的菜蔬送过去。

    刘冬那边早已是安排妥当了,得到梁主记的吩咐之后,装有菜蔬的几辆大车立刻便启程,赶往几十里外的军营。

    刘冬做为掌柜,自然要亲自出马,而杜峰也扮作了车夫,其他的人扮作了伙计,他们一路奔骑兵营而去。

    对于杜峰的计策,刘冬佩服的是五体投地,这场大火是从隔壁当铺烧起来了,无论从那个角度上来讲,都是一场意外,任何人都很难怀疑到刘冬的头上,而此前刘冬正好也和梁主记搭上了线,于是往军营里送菜的这桩美差,自然也就落到了刘冬的头上。

    不过这不得不说与刘冬布局多年有关,他这家店铺搞起来已经有五六年的时间了,和官府中人的关系也比较融洽,自然也容易得到他们的信任,否则凭空地冒出一家店铺来,是很难不被人不怀疑的。

    接近军营的时候,一路上便有许多的岗哨进行盘查,不过刘冬执有刺史府的令牌,自然是畅通无阻,很快地便到了军营门口。

    不过到了军营门口,他们的车辆还是被守门的岗哨拦了下来,这里的盘查显然要严格的很,守门的士兵将几辆车上的白菜萝卜都查了个遍,确认没有携带任何的违禁之物,就连刘冬和那些车夫伙计也被搜了身,当然也没有查出什么东西来。

    就在准备放行之际,忽然一个声音从后面传了过来:“慢着!”

第885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方布负责骑兵营驻地的外围防护,已经捉获和击杀了多名的间谍,但是司马军那边,依旧如飞蛾扑火一般,不断地派人来刺探军情,试图知晓骑兵营里面的秘密。

    真是好奇害死猫,骑兵营越是戒备森严,就越容易遭来对手的刺探,在没有掌握并州骑兵营的秘密之前,司马军的间谍肯定是不会善罢干休的。

    这样无疑给方布的防护带来巨大的困难,尽管方布已经将三大骑兵营地的防卫做得如同是铁桶一样了,但百密终有一疏,在司马军间谍千方百计的渗透之下,谁也无法保证军营内的秘密不被间谍给刺探到。

    于是曹亮便设了一局,故意地让司马军的间谍“得逞”一回,在他们自认为掌握了并州骑兵的秘密之后,或许会对骑兵营的兴趣减少一些,不会再这么执着地来探究这个秘密了。

    其实往军营里送菜的这个途径是故意地留下的破绽,如果按正常的操作,任何人都是不准进军营的,那怕是送粮送菜的,最多也只能送到辕门口,自然会有伙房的士兵来签收,又如何能让外人轻易地进入军营呢。

    所以这个破绽本身就是方布留给司马军间谍的,杜峰在侦察到这个情况之后,果然上钩了,他们设计在常记店铺的隔壁当铺放火,故意地让大火殃及到常记店铺,这样一来,就把要送往军营的菜蔬给烧掉了。

    接下来的事自然就是水道渠成,并州军这边故意给他们开个后门,而司马军的间谍则是迫不及待地往里面钻,他们自以为得计,却不知已经是钻入了圈套之中,他们看到的,也只是曹亮想让他们看到的而已。

    一位手下低声地对方布道:“方统领,就这么让他们走了?”

    方布冷笑一声,道:“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这个刘记店铺派人给我盯着,先不要打草惊蛇,等以后有机会了,一锅给我端了!”

    当然现在这个时想还不是方布出手的时候,这个消息需要让他们传递回洛阳去,不过被间军司盯上之后,司马军间谍的这个窝基本上已经是凉凉了。

    杜峰回到了刘记店铺,交待了几句之后,他便准备动身返回洛阳了,如今他已经拿到了想要拿的东西,自然没有留在并州的必要了。

    刘冬他们自然也是兴奋无比,这次配合黑狼完成了任务,他们肯定也能得到洛阳方面的奖赏。而且完成这个任务,也让他们轻松了不少,毕间为了这个任务,已经折进去了两个间军司马和不少的弟兄了,如果这个任务久拖不决,只怕是会有更多的人遭殃。

    杜峰离开了并州,乔装成商旅,一路辗转回到了洛阳。

    他首先禀报了司马师,司马师听到这个消息,自然是无比兴奋的,旋即带杜峰去见了司马懿,如实地将这个消息禀报了司马懿。

    “你是说曹亮在训练一种新的骑兵战阵?”司马懿一脸的平静无波。

    杜峰躬身道:“是的,卑职亲眼所在,只不过卑职潜入的时间较短,只看到了战阵的两种变化,这两种变化卑职已经绘制成图,请太傅过目。”

    说着,杜峰将自己凭着记忆绘制出来的两份战阵变化图呈了上来,司马师接过来,平铺到了司马懿面前的几案上。

    司马懿熟知各种的战阵变化,当他看到并州军新式的战阵之时,眼前顿时为之一亮,确实这种战阵的变化之法是他以前所没有见过的,也就是说,并州骑兵确实是在操练着一种全新的阵法,也难怪曹亮会隐秘行事,在军营的四周布下森严防备,看来是不想让他们知道这新式的阵法,想在将来的交战时搞一个突然袭击。

    对此司马懿倒是不以为然,或许这种新式的阵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并州骑兵的战斗力,但这个提升应该是相当有限的,真正提升骑兵实力的,还是司马懿采用的这种扩军方式,这样的提升效果才是实打实的,司马懿相信,这次他的骑兵完成扩军之后,就可以对并州骑兵形成碾压之势。

    这种优势,绝不是单靠一两种新式的阵法可以弥补的,所以司马懿也就没有再对并州骑兵那么上心了,心中暗道,依靠并州骑兵的那点人马,曹亮就算是玩出花来,也是无法抹平双方的差距的。

    对于这一点,司马懿还是有着足够的自信。

    “杜校尉,这次你做得很好,辛苦了。”司马懿称赞了杜峰一句。

    杜峰压捺住心头的喜悦,俯首拜道:“能为太傅效力,是卑职的荣幸,虽肝脑涂地,亦在所不辞。”

    杜峰退下之后,司马懿对司马师道:“师儿,这事你这么看?”

    司马师道:“孩儿认为,曹亮必然已经知悉我们扩编骑兵之事,所以他才惶恐不安,但以并州的财力人力,想要再扩充骑兵的数量已是勉为其难,所以曹亮才在骑兵的阵法上面玩点花样,依孩儿之见,那怕他演练出新的阵法也不足为惧,只要我司马家的大军一到,曹亮的人马必为齑粉矣。”

    司马懿点点头,对司马师的这个判断他也是完全赞同的,先前因为并州军故弄玄虚,秘而不宣,搞得司马懿也很紧张,现在真相大白,曹亮的举动,倒也没有出乎司马懿的预料,所以司马懿也就放心了下来。

    接下来的时间,司马懿必然是要狠抓骑兵新军的训练了,再给他半年一载的时间,这支骑兵队伍将会初具规模,到时候将会是他出征北伐,直捣晋阳之时。

    并州也将是司马懿的最后一个心结所在,消灭了曹亮,司马懿就真得死也可以瞑目了。

    司马氏的江山来之不易啊,这可是司马懿忍辱负重一辈子的结果,司马懿希望在他的有生之年,消除所有的隐患,然后顺顺利利地将权力交给他的后辈儿孙。

第886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方布负责骑兵营驻地的外围防护,已经捉获和击杀了多名的间谍,但是司马军那边,依旧如飞蛾扑火一般,不断地派人来刺探军情,试图知晓骑兵营里面的秘密。

    真是好奇害死猫,骑兵营越是戒备森严,就越容易遭来对手的刺探,在没有掌握并州骑兵营的秘密之前,司马军的间谍肯定是不会善罢干休的。

    这样无疑给方布的防护带来巨大的困难,尽管方布已经将三大骑兵营地的防卫做得如同是铁桶一样了,但百密终有一疏,在司马军间谍千方百计的渗透之下,谁也无法保证军营内的秘密不被间谍给刺探到。

    于是曹亮便设了一局,故意地让司马军的间谍“得逞”一回,在他们自认为掌握了并州骑兵的秘密之后,或许会对骑兵营的兴趣减少一些,不会再这么执着地来探究这个秘密了。

    其实往军营里送菜的这个途径是故意地留下的破绽,如果按正常的操作,任何人都是不准进军营的,那怕是送粮送菜的,最多也只能送到辕门口,自然会有伙房的士兵来签收,又如何能让外人轻易地进入军营呢。

    所以这个破绽本身就是方布留给司马军间谍的,杜峰在侦察到这个情况之后,果然上钩了,他们设计在常记店铺的隔壁当铺放火,故意地让大火殃及到常记店铺,这样一来,就把要送往军营的菜蔬给烧掉了。

    接下来的事自然就是水道渠成,并州军这边故意给他们开个后门,而司马军的间谍则是迫不及待地往里面钻,他们自以为得计,却不知已经是钻入了圈套之中,他们看到的,也只是曹亮想让他们看到的而已。

    一位手下低声地对方布道:“方统领,就这么让他们走了?”

    方布冷笑一声,道:“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这个刘记店铺派人给我盯着,先不要打草惊蛇,等以后有机会了,一锅给我端了!”

    当然现在这个时想还不是方布出手的时候,这个消息需要让他们传递回洛阳去,不过被间军司盯上之后,司马军间谍的这个窝基本上已经是凉凉了。

    杜峰回到了刘记店铺,交待了几句之后,他便准备动身返回洛阳了,如今他已经拿到了想要拿的东西,自然没有留在并州的必要了。

    刘冬他们自然也是兴奋无比,这次配合黑狼完成了任务,他们肯定也能得到洛阳方面的奖赏。而且完成这个任务,也让他们轻松了不少,毕间为了这个任务,已经折进去了两个间军司马和不少的弟兄了,如果这个任务久拖不决,只怕是会有更多的人遭殃。

    杜峰离开了并州,乔装成商旅,一路辗转回到了洛阳。

    他首先禀报了司马师,司马师听到这个消息,自然是无比兴奋的,旋即带杜峰去见了司马懿,如实地将这个消息禀报了司马懿。

    “你是说曹亮在训练一种新的骑兵战阵?”司马懿一脸的平静无波。

    杜峰躬身道:“是的,卑职亲眼所在,只不过卑职潜入的时间较短,只看到了战阵的两种变化,这两种变化卑职已经绘制成图,请太傅过目。”

    说着,杜峰将自己凭着记忆绘制出来的两份战阵变化图呈了上来,司马师接过来,平铺到了司马懿面前的几案上。

    司马懿熟知各种的战阵变化,当他看到并州军新式的战阵之时,眼前顿时为之一亮,确实这种战阵的变化之法是他以前所没有见过的,也就是说,并州骑兵确实是在操练着一种全新的阵法,也难怪曹亮会隐秘行事,在军营的四周布下森严防备,看来是不想让他们知道这新式的阵法,想在将来的交战时搞一个突然袭击。

    对此司马懿倒是不以为然,或许这种新式的阵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并州骑兵的战斗力,但这个提升应该是相当有限的,真正提升骑兵实力的,还是司马懿采用的这种扩军方式,这样的提升效果才是实打实的,司马懿相信,这次他的骑兵完成扩军之后,就可以对并州骑兵形成碾压之势。

    这种优势,绝不是单靠一两种新式的阵法可以弥补的,所以司马懿也就没有再对并州骑兵那么上心了,心中暗道,依靠并州骑兵的那点人马,曹亮就算是玩出花来,也是无法抹平双方的差距的。

    对于这一点,司马懿还是有着足够的自信。

    “杜校尉,这次你做得很好,辛苦了。”司马懿称赞了杜峰一句。

    杜峰压捺住心头的喜悦,俯首拜道:“能为太傅效力,是卑职的荣幸,虽肝脑涂地,亦在所不辞。”

    杜峰退下之后,司马懿对司马师道:“师儿,这事你这么看?”

    司马师道:“孩儿认为,曹亮必然已经知悉我们扩编骑兵之事,所以他才惶恐不安,但以并州的财力人力,想要再扩充骑兵的数量已是勉为其难,所以曹亮才在骑兵的阵法上面玩点花样,依孩儿之见,那怕他演练出新的阵法也不足为惧,只要我司马家的大军一到,曹亮的人马必为齑粉矣。”

    司马懿点点头,对司马师的这个判断他也是完全赞同的,先前因为并州军故弄玄虚,秘而不宣,搞得司马懿也很紧张,现在真相大白,曹亮的举动,倒也没有出乎司马懿的预料,所以司马懿也就放心了下来。

    接下来的时间,司马懿必然是要狠抓骑兵新军的训练了,再给他半年一载的时间,这支骑兵队伍将会初具规模,到时候将会是他出征北伐,直捣晋阳之时。

    并州也将是司马懿的最后一个心结所在,消灭了曹亮,司马懿就真得死也可以瞑目了。

    司马氏的江山来之不易啊,这可是司马懿忍辱负重一辈子的结果,司马懿希望在他的有生之年,消除所有的隐患,然后顺顺利利地将权力交给他的后辈儿孙。

第887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丘俭宛如是一盆凉水浇头,把他从头到脚浇了一个透心凉。

    本来丘俭一直精心准备着起兵,可以说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可惜他等了一年多,也没等到这股子的东风,反倒是听到了一个噩耗。

    王凌败亡,几乎对丘俭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他也曾担任过荆州刺史,对南线的状况有所了解,淮南重镇,可以说是集中了魏国最为优势的兵力,而且王凌也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大将,水平能力丝毫也不亚于司马懿,而且王凌兼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丘俭相信,王凌肯定不会束手就擒的,他必定有反抗司马懿的手段。

    可惜王凌最终也无法逃出司马懿给他编织的大网,兵败自杀,也就让满怀期待的丘俭彻底地凉凉了。

    在观望和等待中,丘俭已经丧失了最好的机会,原本他还准备等王凌在淮南站稳脚跟,然后他在幽州起兵,南北呼应,但现在孤掌难鸣,他压根儿再没有了起兵的念头了。

    淮南的王凌兵多将广,实力雄厚,尚且斗司马懿不过,幽州这边地广人稀,兵力薄弱,又有什么资本和司马懿来斗?

    至于并州的曹亮,本能地被丘俭忽略掉了,并州和幽州一样,都属于汉胡杂居的边州,经济条件很差,根本就没有多少实力抗衡中原大州。

    至于曹亮本人,抱歉,恕丘俭孤陋寡闻,还真没觉得这么一个刚刚冒出头的年轻人有什么能和司马懿来斗的资历,连王凌都不是司马懿的对手,曹亮能行吗?

    或许丘俭还在庆幸,庆幸自己没有莽撞,如果早些起时候起兵的话,那么开弓便没有回头箭了,只怕现在司马懿的重兵,已经是兵临幽州,自己穷于应付了。

    但没有起兵就代表平安无事吗?

    那倒也未必,丘俭可是和司马懿共过事的,他很清楚司马懿的为人,阴鸷腹黑,睚眦必报,自己从来也不是司马懿的嫡系,而且彼此之间还有很深的矛盾来怨隙,就算自己老老实实地来当这个幽州都督,那也未必能让司马懿安心。

    司马懿之所以升他的官,之所以对幽州按兵不动,并不是说司马懿这个人宽宏大量,继往不咎,而是现在他还腾不出手来,没空来对付丘俭,如果等着王凌曹亮这些明面上起兵对抗他的人被消灭了,丘俭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本以为忍了这口气,就可以换来幽州的暂时安宁,但丘俭没想到司马懿居然以朝廷的名义给他下了一道圣旨,要他尽起幽州之兵,去讨伐并州的曹亮。

    这种再简单不过的一石二鸟之计,丘俭又焉能看不出来,但他没办法拒绝呀,司马懿下的是圣旨,用得是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果丘俭拒不出兵,那他就是抗旨不遵,犯了欺君大罪,到那时,丘俭不想反也得给逼反了。

    可是出兵并州,摆明了就是上了司马懿的当,二虎之争,必有一伤,渔翁得利的,只能是司马懿,司马懿隔岸观火,看着并州和幽州火拼,这恐怕是他最为得意的了。

    丘俭为此事是头疼不已,思忖半天,也想不出什么个好的应对之策,到是谋士杨帆建言道:“都督不必心忧,出不出兵,或许不由都督定夺,但具体如何作战,却是都督临阵决断的。”

    丘俭一拍大腿,喜道:“对呀,这个办法妙,战场之上行军打仗,却是某说了算,司马懿想算计某,可不容他得逞。”

    没错,如果丘俭拒不出兵,那就是抗旨不遵,而违抗圣旨的后果自然是相当严重的,可是只要丘俭出兵并州,司马懿就没法再追究他的罪责了。

    而出兵之后,仗怎么打,却是丘俭说了算,完全可以找各种理由避而不战,或者是虚攻佯攻,反正就是出工不出力,司马懿远在洛阳,你又能耐我何?

    不过好象圣旨中有提到朝廷会派一个监军过来,不过这个监军早被丘俭选择性地无视了,幽州兵可是他丘俭统率多年的嫡系人马,在幽州这块地盘上,丘俭说话还是有着相当的分量的,区区一个监军,人生地不熟的,能起到牵制他的作用吗?

    对此丘俭当然是嗤之以鼻,所以接到圣旨之后,他也懒得备战,把圣旨一丢,继续地我行我素,该干嘛干嘛。

    丘俭是三月接到的圣旨,可到了四月中旬,他依然没有调兵的迹象,而这个时候,被司马懿任用为监军的卫匆匆赶到了蓟县,催促丘俭进军。

    卫出身于官宦世家,而卫家本身就是河东望族,父亲卫觊曾官至尚书,卫也算是名门子弟,他出仕较早,二十岁的时候就担任了尚书郎,十年间,历任通事郎、中书郎、散骑常侍等职,高平陵事变之后,卫出任廷尉,深得司马懿的赏识。

    此番奉命担任幽州监军一职,并统率一部人马,接到诏令之后,卫便星夜兼程,率领着麾下一千人马赶赴幽州。

    只不过洛阳距离幽州路途遥远,卫虽是晓行夜宿营,加速赶路,也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这才赶到了幽州的治所蓟县。

    可到达蓟县之后,卫才发现整个幽州,就连一点备战出征的准备都没有,他不禁暗暗地有些恼火,朝廷的圣旨,下达都快一个月了,丘俭这边,居然是毫无动静,这完全是不把朝廷的圣旨放在眼里啊。

    卫立刻前往都督府去拜见丘俭,初次见面,卫倒也是比较克制,态度中规中矩,寒喧了片刻之后,卫委婉地提到了调兵出征之事。

    丘俭立刻是大吐口水:“卫监军你有所不知,这幽州地跨千里,驻兵分散于各郡,朝廷的圣旨一到,本督就已经向各郡下达了调令,只是路途遥远,到现在还未抵达。”

第888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丘俭宛如是一盆凉水浇头,把他从头到脚浇了一个透心凉。

    本来丘俭一直精心准备着起兵,可以说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可惜他等了一年多,也没等到这股子的东风,反倒是听到了一个噩耗。

    王凌败亡,几乎对丘俭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他也曾担任过荆州刺史,对南线的状况有所了解,淮南重镇,可以说是集中了魏国最为优势的兵力,而且王凌也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大将,水平能力丝毫也不亚于司马懿,而且王凌兼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丘俭相信,王凌肯定不会束手就擒的,他必定有反抗司马懿的手段。

    可惜王凌最终也无法逃出司马懿给他编织的大网,兵败自杀,也就让满怀期待的丘俭彻底地凉凉了。

    在观望和等待中,丘俭已经丧失了最好的机会,原本他还准备等王凌在淮南站稳脚跟,然后他在幽州起兵,南北呼应,但现在孤掌难鸣,他压根儿再没有了起兵的念头了。

    淮南的王凌兵多将广,实力雄厚,尚且斗司马懿不过,幽州这边地广人稀,兵力薄弱,又有什么资本和司马懿来斗?

    至于并州的曹亮,本能地被丘俭忽略掉了,并州和幽州一样,都属于汉胡杂居的边州,经济条件很差,根本就没有多少实力抗衡中原大州。

    至于曹亮本人,抱歉,恕丘俭孤陋寡闻,还真没觉得这么一个刚刚冒出头的年轻人有什么能和司马懿来斗的资历,连王凌都不是司马懿的对手,曹亮能行吗?

    或许丘俭还在庆幸,庆幸自己没有莽撞,如果早些起时候起兵的话,那么开弓便没有回头箭了,只怕现在司马懿的重兵,已经是兵临幽州,自己穷于应付了。

    但没有起兵就代表平安无事吗?

    那倒也未必,丘俭可是和司马懿共过事的,他很清楚司马懿的为人,阴鸷腹黑,睚眦必报,自己从来也不是司马懿的嫡系,而且彼此之间还有很深的矛盾来怨隙,就算自己老老实实地来当这个幽州都督,那也未必能让司马懿安心。

    司马懿之所以升他的官,之所以对幽州按兵不动,并不是说司马懿这个人宽宏大量,继往不咎,而是现在他还腾不出手来,没空来对付丘俭,如果等着王凌曹亮这些明面上起兵对抗他的人被消灭了,丘俭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本以为忍了这口气,就可以换来幽州的暂时安宁,但丘俭没想到司马懿居然以朝廷的名义给他下了一道圣旨,要他尽起幽州之兵,去讨伐并州的曹亮。

    这种再简单不过的一石二鸟之计,丘俭又焉能看不出来,但他没办法拒绝呀,司马懿下的是圣旨,用得是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果丘俭拒不出兵,那他就是抗旨不遵,犯了欺君大罪,到那时,丘俭不想反也得给逼反了。

    可是出兵并州,摆明了就是上了司马懿的当,二虎之争,必有一伤,渔翁得利的,只能是司马懿,司马懿隔岸观火,看着并州和幽州火拼,这恐怕是他最为得意的了。

    丘俭为此事是头疼不已,思忖半天,也想不出什么个好的应对之策,到是谋士杨帆建言道:“都督不必心忧,出不出兵,或许不由都督定夺,但具体如何作战,却是都督临阵决断的。”

    丘俭一拍大腿,喜道:“对呀,这个办法妙,战场之上行军打仗,却是某说了算,司马懿想算计某,可不容他得逞。”

    没错,如果丘俭拒不出兵,那就是抗旨不遵,而违抗圣旨的后果自然是相当严重的,可是只要丘俭出兵并州,司马懿就没法再追究他的罪责了。

    而出兵之后,仗怎么打,却是丘俭说了算,完全可以找各种理由避而不战,或者是虚攻佯攻,反正就是出工不出力,司马懿远在洛阳,你又能耐我何?

    不过好象圣旨中有提到朝廷会派一个监军过来,不过这个监军早被丘俭选择性地无视了,幽州兵可是他丘俭统率多年的嫡系人马,在幽州这块地盘上,丘俭说话还是有着相当的分量的,区区一个监军,人生地不熟的,能起到牵制他的作用吗?

    对此丘俭当然是嗤之以鼻,所以接到圣旨之后,他也懒得备战,把圣旨一丢,继续地我行我素,该干嘛干嘛。

    丘俭是三月接到的圣旨,可到了四月中旬,他依然没有调兵的迹象,而这个时候,被司马懿任用为监军的卫匆匆赶到了蓟县,催促丘俭进军。

    卫出身于官宦世家,而卫家本身就是河东望族,父亲卫觊曾官至尚书,卫也算是名门子弟,他出仕较早,二十岁的时候就担任了尚书郎,十年间,历任通事郎、中书郎、散骑常侍等职,高平陵事变之后,卫出任廷尉,深得司马懿的赏识。

    此番奉命担任幽州监军一职,并统率一部人马,接到诏令之后,卫便星夜兼程,率领着麾下一千人马赶赴幽州。

    只不过洛阳距离幽州路途遥远,卫虽是晓行夜宿营,加速赶路,也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这才赶到了幽州的治所蓟县。

    可到达蓟县之后,卫才发现整个幽州,就连一点备战出征的准备都没有,他不禁暗暗地有些恼火,朝廷的圣旨,下达都快一个月了,丘俭这边,居然是毫无动静,这完全是不把朝廷的圣旨放在眼里啊。

    卫立刻前往都督府去拜见丘俭,初次见面,卫倒也是比较克制,态度中规中矩,寒喧了片刻之后,卫委婉地提到了调兵出征之事。

    丘俭立刻是大吐口水:“卫监军你有所不知,这幽州地跨千里,驻兵分散于各郡,朝廷的圣旨一到,本督就已经向各郡下达了调令,只是路途遥远,到现在还未抵达。”

第889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幽州军出兵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晋阳,引得并州军内部高层一片哗然。

    自从司马懿回归洛阳之后,并州军就处于了一种严阵以待的状态之中,所以不管司马军何时从何地发起进攻,都不会出乎并州军的意料,为了这场决战,并州军已经等待了两年多的时间。

    但令所人的感到意外的是,率先发起进攻的不是司马懿的嫡系部队,而是丘俭率领的幽州军,并州军诸将有些摸不着头脑,搞不清司马懿的真正意图。

    桓范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目前司马懿在洛阳组建新的骑兵,尚无能力发起全面的进攻,他指派丘俭率幽州军进攻并州,其用意不外有二,首先他令幽州军攻打并州,最主要的目的不是进攻而是滋扰,破坏我军的备战准备,打乱我军的战略布署;其二是司马懿素来与丘俭不睦,丘俭也是暗藏反心,但惧于司马懿的势力,不敢轻举妄动,故而不得不受制于司马懿出兵并州,司马懿此举,有一石二鸟之意,让我们并州军和幽州军相互厮杀,他好坐收渔翁之利。”

    曹亮对桓范的分析深感赞同,丘俭也算是曹魏宗室仅存的忠臣之一了,与司马懿并非是一丘之貉,历史上淮南二叛,就是由丘俭和文钦发起的,只不过时移事移,丘俭此刻并未调离幽州,他还掌握着幽州的兵马。

    但丘俭这个人比起王凌来,缺一点果断,也缺一点自信,本来淮南叛乱是丘俭起兵的最好机会,但他却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以致于丧失了最好的时机,如今司马懿灭掉了王凌,回到了洛阳,丘俭就越发地不敢轻举妄动了。

    司马懿正是看中了丘俭的这一弱点,便以朝廷的名义下圣旨令他出兵进攻并州,司马懿此举打着一个如意的算盘,那就是二虎相争,必有一伤,不管伤的是谁,都是司马懿想要看到的结果。

    曹亮道:“那先生认为我们当何以应之?”

    桓范晒然一笑道:“主公勿忧,丘俭虽然举幽州兵而来,但他不过是受司马懿的胁迫,未必真有与我军决一死战之心,所以主公大可不必担心。现在幽州军从代县出兵,进攻雁门郡,主公只需派遣一将,凭险拒守,必要时,也可以让几座城池给他做战绩,相信丘俭也是一个识时务之人,雁门郡那边定保无虞。”

    曹亮道:“丘俭倒是不足惧,而且他也未必肯上司马懿的当,不过听闻司马懿委派了卫做监军,这人可是一个厉害的角色,到不得不防。”

    曹亮之所以把卫视为狠角色,最主要的依据还是其历史上的定位,魏灭蜀之战,邓艾和钟会各率大军入蜀,二士争功,最后两人都不得善终,唯独担任监军的卫能在夹缝之中独善其身,可见其确实有独到之处。

    当时的情况确实堪称是凶险之极,邓艾和钟会为了抢功,都有自立于蜀中的想法,手中无兵无权的监军卫稍有不慎,就会落得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不过卫处理危机的手段确实很是高段,邓艾进入成都之后,居功自傲,引得司马昭大为猜忌,再加上钟会煸风点火,于是司马昭下令逮捕邓艾。

    钟会极为的奸诈,只给卫少量的人马让他去执行命令,如果邓艾拒捕的话,卫定然成为邓艾的刀下鬼,这样一来,也就坐实了邓艾的谋反之事。

    卫不得不接令行事,但他十分聪明,宣称只拿邓艾,余者不究,于是邓艾部属纷纷归顺,邓艾孤掌难鸣,只得束手就擒。

    钟会谋反之时,胁迫众将,卫亦在其列,但他却是虚以委蛇,表面上顺从,乘机脱逃,召集部众,反攻杀死了钟会。

    掌控大局之后,卫又派人追杀了邓艾,这手段,足见其缜密而狠辣。后来卫回朝,因功受封,位列三公。

    不过这都是后话,此时的卫还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刚刚过而立之年,名声不显,桓范自然也无法掂出他的斤两来,不以为然地道:“此人既然是司马懿所派,那必然有其独到之处,只不过幽州乃是丘俭的天下,他经营幽州多年,根基雄厚,卫就算是再有能耐,也未必能左右了幽州的大局。主公不妨修书一封给丘俭,陈说厉害,想来丘俭也是识时务之人,知道飞尽弓藏兔死狗烹,这一路人马必无忧矣。”

    桓范看不上卫,这倒也在曹亮的意料之中,毕竟卫现在还没有什么显赫的名声和战绩,而且丘俭在幽州也确实是一手遮天,卫的监军,也不过是起到敲敲边鼓的作用,未必能动摇丘俭的地位。

    当下最主要的人还是丘俭,只要能说服丘俭和他站到同一条战线上,那怕不是站出来旗帜鲜明的反对司马懿,只要他出兵不出力就足矣。

    桓范给丘俭修书一封的想法不错,此前由于相隔较远,曹亮也没有与丘俭有过什么联系,现在丘俭都率兵打到雁门郡了,该是和他交流交流了。

    于是曹亮便把写信的任务交待给了桓范,既然他有这么一个想法,那么想必他也早已想好了信的内容,由他来捉刀,自然是再合适不过了。这种骊六骈四的书信,曹亮想想就够头疼了的。

    桓范倒也没有推托,当下便应承了下来,不过临出门之前,桓范又提醒了曹亮一件事:“主公,除了丘俭之外,还需防范一人。”

    “何人?”曹亮眉毛一挑,问道。

    “镇北将军吕昭。此人镇守冀州,几次兵犯苇泽关,此次丘俭被司马懿胁迫进攻雁门郡,很可能吕昭也会从冀州出兵来策应,所以主公一定不可疏忽苇泽关一线的防守,不能给吕昭以任何的可趁之

第890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幽州军出兵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晋阳,引得并州军内部高层一片哗然。

    自从司马懿回归洛阳之后,并州军就处于了一种严阵以待的状态之中,所以不管司马军何时从何地发起进攻,都不会出乎并州军的意料,为了这场决战,并州军已经等待了两年多的时间。

    但令所人的感到意外的是,率先发起进攻的不是司马懿的嫡系部队,而是丘俭率领的幽州军,并州军诸将有些摸不着头脑,搞不清司马懿的真正意图。

    桓范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目前司马懿在洛阳组建新的骑兵,尚无能力发起全面的进攻,他指派丘俭率幽州军进攻并州,其用意不外有二,首先他令幽州军攻打并州,最主要的目的不是进攻而是滋扰,破坏我军的备战准备,打乱我军的战略布署;其二是司马懿素来与丘俭不睦,丘俭也是暗藏反心,但惧于司马懿的势力,不敢轻举妄动,故而不得不受制于司马懿出兵并州,司马懿此举,有一石二鸟之意,让我们并州军和幽州军相互厮杀,他好坐收渔翁之利。”

    曹亮对桓范的分析深感赞同,丘俭也算是曹魏宗室仅存的忠臣之一了,与司马懿并非是一丘之貉,历史上淮南二叛,就是由丘俭和文钦发起的,只不过时移事移,丘俭此刻并未调离幽州,他还掌握着幽州的兵马。

    但丘俭这个人比起王凌来,缺一点果断,也缺一点自信,本来淮南叛乱是丘俭起兵的最好机会,但他却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以致于丧失了最好的时机,如今司马懿灭掉了王凌,回到了洛阳,丘俭就越发地不敢轻举妄动了。

    司马懿正是看中了丘俭的这一弱点,便以朝廷的名义下圣旨令他出兵进攻并州,司马懿此举打着一个如意的算盘,那就是二虎相争,必有一伤,不管伤的是谁,都是司马懿想要看到的结果。

    曹亮道:“那先生认为我们当何以应之?”

    桓范晒然一笑道:“主公勿忧,丘俭虽然举幽州兵而来,但他不过是受司马懿的胁迫,未必真有与我军决一死战之心,所以主公大可不必担心。现在幽州军从代县出兵,进攻雁门郡,主公只需派遣一将,凭险拒守,必要时,也可以让几座城池给他做战绩,相信丘俭也是一个识时务之人,雁门郡那边定保无虞。”

    曹亮道:“丘俭倒是不足惧,而且他也未必肯上司马懿的当,不过听闻司马懿委派了卫做监军,这人可是一个厉害的角色,到不得不防。”

    曹亮之所以把卫视为狠角色,最主要的依据还是其历史上的定位,魏灭蜀之战,邓艾和钟会各率大军入蜀,二士争功,最后两人都不得善终,唯独担任监军的卫能在夹缝之中独善其身,可见其确实有独到之处。

    当时的情况确实堪称是凶险之极,邓艾和钟会为了抢功,都有自立于蜀中的想法,手中无兵无权的监军卫稍有不慎,就会落得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不过卫处理危机的手段确实很是高段,邓艾进入成都之后,居功自傲,引得司马昭大为猜忌,再加上钟会煸风点火,于是司马昭下令逮捕邓艾。

    钟会极为的奸诈,只给卫少量的人马让他去执行命令,如果邓艾拒捕的话,卫定然成为邓艾的刀下鬼,这样一来,也就坐实了邓艾的谋反之事。

    卫不得不接令行事,但他十分聪明,宣称只拿邓艾,余者不究,于是邓艾部属纷纷归顺,邓艾孤掌难鸣,只得束手就擒。

    钟会谋反之时,胁迫众将,卫亦在其列,但他却是虚以委蛇,表面上顺从,乘机脱逃,召集部众,反攻杀死了钟会。

    掌控大局之后,卫又派人追杀了邓艾,这手段,足见其缜密而狠辣。后来卫回朝,因功受封,位列三公。

    不过这都是后话,此时的卫还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刚刚过而立之年,名声不显,桓范自然也无法掂出他的斤两来,不以为然地道:“此人既然是司马懿所派,那必然有其独到之处,只不过幽州乃是丘俭的天下,他经营幽州多年,根基雄厚,卫就算是再有能耐,也未必能左右了幽州的大局。主公不妨修书一封给丘俭,陈说厉害,想来丘俭也是识时务之人,知道飞尽弓藏兔死狗烹,这一路人马必无忧矣。”

    桓范看不上卫,这倒也在曹亮的意料之中,毕竟卫现在还没有什么显赫的名声和战绩,而且丘俭在幽州也确实是一手遮天,卫的监军,也不过是起到敲敲边鼓的作用,未必能动摇丘俭的地位。

    当下最主要的人还是丘俭,只要能说服丘俭和他站到同一条战线上,那怕不是站出来旗帜鲜明的反对司马懿,只要他出兵不出力就足矣。

    桓范给丘俭修书一封的想法不错,此前由于相隔较远,曹亮也没有与丘俭有过什么联系,现在丘俭都率兵打到雁门郡了,该是和他交流交流了。

    于是曹亮便把写信的任务交待给了桓范,既然他有这么一个想法,那么想必他也早已想好了信的内容,由他来捉刀,自然是再合适不过了。这种骊六骈四的书信,曹亮想想就够头疼了的。

    桓范倒也没有推托,当下便应承了下来,不过临出门之前,桓范又提醒了曹亮一件事:“主公,除了丘俭之外,还需防范一人。”

    “何人?”曹亮眉毛一挑,问道。

    “镇北将军吕昭。此人镇守冀州,几次兵犯苇泽关,此次丘俭被司马懿胁迫进攻雁门郡,很可能吕昭也会从冀州出兵来策应,所以主公一定不可疏忽苇泽关一线的防守,不能给吕昭以任何的可趁之

第891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当杜预火速赶到雁门郡之后,幽州军则沿续着一贯慢慢吞吞,磨磨蹭蹭的行军风格,从蓟县出发,走了十几天,这才算是到达了代郡的平舒,这效率,让卫实在是无力吐槽了。

    丘俭是什么心思卫自然心知肚明,而且卫更清楚,自己当这个监军,完全是在刀尖上行走,如果丘俭想要起兵造反的话,那么自己恐怕就是他第一个拿来祭旗的。

    所以卫也不敢轻易地去逼迫丘俭,逼急了,还真没什么好果子吃,更何况,卫的这个身份确实也是十分敏感,虽然扛着朝廷的名义来扯虎皮,看似威风,但幽州军上下,却真没人把他当回事,他们只听命于丘俭。

    而丘俭暂时没有反心的话,自然也不敢拿卫怎么样,他的策略就是能拖则拖,能缓则缓,打仗的事他压根儿就不急,保存实力才是第一位的。

    不过抵达平舒之后,就已经到了幽州的边境了,再往前走,就踏入了并州的势力范围,肯定是会发生军事冲突的,这仗该怎么打,丘俭还真没有什么太好的准备。

    如果按兵不动吧,朝廷那边真得无法交待,可一旦打起来,局面又将会是丘俭所无法控制的。

    这个时候,丘俭突然接到一封密信,一封来自并州没有署名的密信,火漆封着,整个信封上,没有任何的一个字。

    幽州军没有人有胆量来拆看这封信,于是几经辗转,密信还是完好如初的交到了丘俭的手中。

    并州和幽州,一直以来都没有互通消息,毕竟曹亮和丘俭不熟,再加上幽州比并州更偏僻,以前曹亮的重心,始终是放在中原一带的,只有这次丘俭兵临并州边境,双方才有了第一次的接触。

    丘俭拆信看了一下,他没有像一般人一样从开头到结尾顺序来读,第一眼他先瞧的是落款,果然不出所料,落款人是讨逆大都督辅国将军曹亮。

    曹亮的讨逆大都督别人或许不认,但对于丘俭来说,这是先帝曹的遗命,自然没有不认的道理。

    不过丘俭琮是想看一下曹亮有什么话说,他很快地将曹亮的书信从头到尾的读了一遍,陷入了沉思之中。

    桓范可是三国末年出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不但字写得漂亮,而且内容写得更漂亮,引经据典,洋洋洒洒,词藻华美。

    可以说这封信来得恰到好处,如果没有并州方面的配合,丘俭就算是想演戏也只能是独角戏,演砸的风险很大,而和曹亮配合演双簧,

    “父亲,好消息啊,丘俭率兵一路西进,连克剧阳、汪陶、阴馆,直逼雁门,形势一片大好。”司马师手拿战报,兴冲冲地来见司马懿,还没进门,就高声嚷上了。

    “是吗?”司马懿淡淡地地应了一声,顺手从案上抄起一封书信,递给了司马师,道:“你再瞧瞧这个。”

    司马师疑感地接过书信,这封信的内容,可比他手中的握着的战报写得详细的多,司马师读了一遍,明显的愣住了。

    信自然是卫写得,他不但担任着幽州的监军,负责督促和监管幽州军,而且还负责着向司马懿密报幽州的情况,这封信便是卫到达幽州之后的情况汇总,详细地阐述了幽州那边的真实情况。

    司马师恨声地道:“按卫监军所言,丘俭与曹亮是沆瀣一气,所谓的连取晋北三城,不过是逢场作戏罢了,这个丘俭,看来是包藏祸心意图谋反,真是留他不得。”

    司马师手里的战报,自然是丘俭写得,所谓的连取三城,倒也不假的,不过这完全是在并州军的“配合”下才打出这样的战绩来的,卫的密报之中,自然有详细的说明,幽州军攻破剧阳、汪陶、阴馆三座城池,几乎是兵不血刃,根本就没有经历过像样的战斗。

    是他们之间打默契战,还是并州军的战略性放弃,这一点卫倒是没有自己去妄加猜测,而是只把战斗的过程描述了一遍,让司马懿自己去判断。

    司马师表现的极为愤怒,原本他接到这个好消息的时候心情愉悦,此时此刻却被卫的来信搞得荡然无存。

    司马懿却始终的一脸平静,似乎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事实上,出现这个结果对司马懿来说也不算意外,丘俭本来就怀有二心,出工不出力,逼迫他上阵,自然也没指望他能创造什么骄人的战绩。

    司马懿在晋北用兵的目的,最主要的还是起到牵制的作用,打乱曹亮的战略布署,以方便他后续的用兵策略。

    同时这也是逼着丘俭做出选择,让他和曹亮拼个二虎俱伤。不过现在看来,这种可能性是没有的,那么接下来,司马懿就很有可能执行他的第二套作战方案了。

    毕竟司马懿行事缜密,从不打无准备之战,幽州的丘俭既然是他的心腹大患,司马懿又岂能无备。

    曾经在辽东战场上共过事,司马懿对丘俭还是比较了解的,虽然说丘俭打仗还可以,文韬武略上面,都有一手,但性格却是一个致命的缺陷,优柔寡断,举棋不定,在重大问题上,往往是患得患失,正因为如此,他才坐失了起兵的良机。

    如果在淮南发生叛乱的话,丘俭在幽州趁机起兵,那么对于司马懿来说,确实是比较头疼的事,他在中原的兵力,大部分都安排到了防范并州的曹亮上面,如果丘俭在幽州起兵并顺势南下的话,那么谁来挡得住他,还真是一个难解的题。

    毕竟冀州的吕据还在派兵攻打苇泽关,冀州几乎无兵可御,丘俭挥师南下的话,无兵可御。

    这样的天赐良机,就从丘俭的指缝间悄悄地溜走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错过了这样的机会,恐怕是丘俭最大的遗憾了。

第892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这才算是到达了代郡的平舒,这效率,让卫实在是无力吐槽了。

    丘俭是什么心思卫自然心知肚明,而且卫更清楚,自己当这个监军,完全是在刀尖上行走,如果丘俭想要起兵造反的话,那么自己恐怕就是他第一个拿来祭旗的。

    所以卫也不敢轻易地去逼迫丘俭,逼急了,还真没什么好果子吃,更何况,卫的这个身份确实也是十分敏感,虽然扛着朝廷的名义来扯虎皮,看似威风,但幽州军上下,却真没人把他当回事,他们只听命于丘俭。

    而丘俭暂时没有反心的话,自然也不敢拿卫怎么样,他的策略就是能拖则拖,能缓则缓,打仗的事他压根儿就不急,保存实力才是第一位的。

    不过抵达平舒之后,就已经到了幽州的边境了,再往前走,就踏入了并州的势力范围,肯定是会发生军事冲突的,这仗该怎么打,丘俭还真没有什么太好的准备。

    如果按兵不动吧,朝廷那边真得无法交待,可一旦打起来,局面又将会是丘俭所无法控制的。

    这个时候,丘俭突然接到一封密信,一封来自并州没有署名的密信,火漆封着,整个信封上,没有任何的一个字。

    幽州军没有人有胆量来拆看这封信,于是几经辗转,密信还是完好如初的交到了丘俭的手中。

    并州和幽州,一直以来都没有互通消息,毕竟曹亮和丘俭不熟,再加上幽州比并州更偏僻,以前曹亮的重心,始终是放在中原一带的,只有这次丘俭兵临并州边境,双方才有了第一次的接触。

    丘俭拆信看了一下,他没有像一般人一样从开头到结尾顺序来读,第一眼他先瞧的是落款,果然不出所料,落款人是讨逆大都督辅国将军曹亮。

    曹亮的讨逆大都督别人或许不认,但对于丘俭来说,这是先帝曹的遗命,自然没有不认的道理。

    不过丘俭琮是想看一下曹亮有什么话说,他很快地将曹亮的书信从头到尾的读了一遍,陷入了沉思之中。

    桓范可是三国末年出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不但字写得漂亮,而且内容写得更漂亮,引经据典,洋洋洒洒,词藻华美。

    可以说这封信来得恰到好处,如果没有并州方面的配合,丘俭就算是想演戏也只能是独角戏,演砸的风险很大,而和曹亮配合演双簧,那才是真正的完美无缺。

    ┄┄┄┄┄┄┄┄┄┄┄┄┄┄┄┄┄┄┄┄┄┄┄┄┄┄

    “父亲,好消息啊,丘俭率兵一路西进,连克剧阳、汪陶、阴馆,直逼雁门,形势一片大好。”司马师手拿战报,兴冲冲地来见司马懿,还没进门,就高声嚷上了。

    “是吗?”司马懿淡淡地地应了一声,顺手从案上抄起一封书信,递给了司马师,道:“你再瞧瞧这个。”

    司马师疑感地接过书信,这封信的内容,可比他手中的握着的战报写得详细的多,司马师读了一遍,明显的愣住了。

    信自然是卫写得,他不但担任着幽州的监军,负责督促和监管幽州军,而且还负责着向司马懿密报幽州的情况,这封信便是卫到达幽州之后的情况汇总,详细地阐述了幽州那边的真实情况。

    司马师恨声地道:“按卫监军所言,丘俭与曹亮是沆瀣一气,所谓的连取晋北三城,不过是逢场作戏罢了,这个丘俭,看来是包藏祸心意图谋反,真是留他不得。”

    司马师手里的战报,自然是丘俭写得,所谓的连取三城,倒也不假的,不过这完全是在并州军的“配合”下才打出这样的战绩来的,卫的密报之中,自然有详细的说明,幽州军攻破剧阳、汪陶、阴馆三座城池,几乎是兵不血刃,根本就没有经历过像样的战斗。

    是他们之间打默契战,还是并州军的战略性放弃,这一点卫倒是没有自己去妄加猜测,而是只把战斗的过程描述了一遍,让司马懿自己去判断。

    司马师表现的极为愤怒,原本他接到这个好消息的时候心情愉悦,此时此刻却被卫的来信搞得荡然无存。

    司马懿却始终的一脸平静,似乎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事实上,出现这个结果对司马懿来说也不算意外,丘俭本来就怀有二心,出工不出力,逼迫他上阵,自然也没指望他能创造什么骄人的战绩。

    司马懿在晋北用兵的目的,最主要的还是起到牵制的作用,打乱曹亮的战略布署,以方便他后续的用兵策略。

    同时这也是逼着丘俭做出选择,让他和曹亮拼个二虎俱伤。不过现在看来,这种可能性是没有的,那么接下来,司马懿就很有可能执行他的第二套作战方案了。

    毕竟司马懿行事缜密,从不打无准备之战,幽州的丘俭既然是他的心腹大患,司马懿又岂能无备。

    曾经在辽东战场上共过事,司马懿对丘俭还是比较了解的,虽然说丘俭打仗还可以,文韬武略上面,都有一手,但性格却是一个致命的缺陷,优柔寡断,举棋不定,在重大问题上,往往是患得患失,正因为如此,他才坐失了起兵的良机。

    如果在淮南发生叛乱的话,丘俭在幽州趁机起兵,那么对于司马懿来说,确实是比较头疼的事,他在中原的兵力,大部分都安排到了防范并州的曹亮上面,如果丘俭在幽州起兵并顺势南下的话,那么谁来挡得住他,还真是一个难解的题。

    毕竟冀州的吕据还在派兵攻打苇泽关,冀州几乎无兵可御,丘俭挥师南下的话,无兵可御。

    这样的天赐良机,就从丘俭的指缝间悄悄地溜走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错过了这样的机会,恐怕是丘俭最大的遗憾了。

第893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这样的地形,相对而言,比较有利于防守,而不利于进攻,上一次的上党之战,司马懿就是吃了地形上面的亏,曹亮利用主场的优势,声东击西,忽东忽西,完全是牵着司马军的鼻子走,让司马懿这一仗打得十分憋屈,损失惨重不说,也未能拿到他想要的战果。

    虽然说因为兖州令狐愚密谋叛乱的事发,司马懿不得不主动地撤出上党,但再次集结兵力准备二次进攻并州时,司马懿还是心有余悸,决定放弃进攻上党,改为从河东北上,直取晋阳。

    相比于上党的地形复杂,河东这一路相对而言,却是平坦许多的,这样的地形,也有利于骑兵的行动,所以在确定了以骑兵为主的进攻策略之后,司马懿决定将二次进攻并州的线路,定在河东郡。

    骑兵的训练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采用新老骑兵混编的模式之后,新兵训练的效果相当的不错,在训练之中,基本上可以实现一带一,这样手把手地教,新兵水平提升确实很快。

    司马懿治军多年,在操练新兵上面,确实有着其独到之处,出征淮南之前,兖州的集结起来的大军七成都是新兵,司马懿只用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别人一年甚至二年的任务,并将这一支军队投入到实战之中,最终取得了淮南之战的胜利。

    虽然骑兵的训练比起步兵来要复杂的多,但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司马懿丰富的经验在这里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新骑兵快速地成长着,距离达到实战的要求,已经是很接近了。

    很难想像一个已经年过七十的老人,每天都风雨无阻地出现在校场之中,可见司马懿对这次进攻并州的重视程度了。

    尽管司马师和司马昭一直苦劝,说校场之上有他们盯着就足够了,让司马懿在家里好好地歇着就行,但是司马懿却丝毫不理他们的劝谏,依然是我行我素,执着于校场之上。

    因为司马懿很清楚,这一战很可能是他毕生的最后一役了,可以说,成败在此一举,而骑兵部队,将会成为此次战役的重中之重,他们将会决定这场战役的最终胜负,所以这在支骑兵的培养上面,司马懿几乎是不遗余力的。

    曹亮已经是司马家的头号强敌了,也将会是司马家能不能代魏自立的一道门坎,跨过去,就是一路坦途,跨不过去,很可能就会前功尽弃。

    司马懿为了司马氏能荣登九五之尊,已经是奋斗了大半辈子,二十四拜都拜了,就差这么一哆嗦了,这关键的时候,又怎么能让它掉链子呢?

    所以司马懿在这个时候,自然是不辞辛苦地每日亲临校场,发现那怕是一丁点的问题,都会要求负责操练的将领改正,这种一丝不苟的态度,也让所有参与操练的将士丝毫不敢马虎,操练起来认真刻苦。

    虽然操练的效果远远大于预期,但司马懿却并没有准备急着进军,一年的操练时间,是他的最低要求,在没有训练出一支精悍的骑兵之前,他是不准备发起进攻的。

    曹亮的骑兵,大多数都是身经百战,战斗经验极为丰富,面对这样的对手,司马懿当然不敢有半点的大意,那怕他的骑兵在战斗经验上无法与并州骑兵相比拟,但论个人和整体的战斗力,那必须是毫不逊色的。

    最主要的,还是数量,这次司马懿倾尽国力扩编骑兵,就是想要通过数量的优势来对并州骑兵形成碾压之势,并州骑兵战斗力再强悍,也很难做到以一敌二或者是以一敌三吧。

    当然除了关注骑兵的操练之外,司马懿还惮精竭虑地进行战略布署,调动幽州冀州的军队进攻并州,便是司马懿战略布署的重要一环。

    时间永远是公平的,司马懿在操练军队的同时,并州军当然也不可能歇着,他们也在积极操练加紧备战。

    为了打乱并州军的战略布署,司马懿在东线发起了佯攻,试图吸引并州的注意力,让并州军的战略防御重心,向东线偏移,这样一来,等到他的骑兵完成布署之后,从西路突袭并州,便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很显然,司马懿的这个战略安排是非常成功的,为了抵抗幽州军的入侵,并州军的射声营已经调往了雁门郡进行防御,而为了应对冀州军的进攻,左卫营已经调到了苇泽关,而右卫营也调往了乐平,加强了苇泽关侧翼的防守。

    这其中最大的功劳自然是吕昭的,他率领着冀州的兵马,持续不断地对苇泽关发起了猛烈的进攻,逼迫得曹亮不得不把精锐的兵力投入到苇泽一线的防御之中来。

    苇泽关可是并州的东大门,一旦失守的话,司马军便可以长驱直入,袭取晋阳,所以苇泽关的争夺极为的重要,绝对不容有失,并州军不断地向苇泽关增兵,这才算是稳住点局面了。

    这个结果自然是司马懿愿意看到了的,并州军防御重心的东移,为他实现突袭晋阳的计划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就是晋北的丘俭故意地拖延进攻,严重地拖了后腿,否则的话,并州军的东线和北线,就会更为地吃紧。

    转眼之间又到了冬天,按理说冬季乃是休兵时期,但司马懿下令东线北线的战斗都不能停,并且继续地加大进攻的力度,那怕真得到了冬天歇兵时期,司马懿也决不停止进攻,他要用这种方式,不断地滋扰和破坏曹亮的战略布署,为明年初发起的总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总之,司马懿就是要不断地给曹亮施加压力,破坏他的防御体系,打乱他的节奏,让曹亮自己拆东墙补西墙,疲于应付,在决战到来之前,他已经垮掉了。

第894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也不全是平坦的,大多数的地方丘陵起伏,沟壑纵横。

    这样的地形,相对而言,比较有利于防守,而不利于进攻,上一次的上党之战,司马懿就是吃了地形上面的亏,曹亮利用主场的优势,声东击西,忽东忽西,完全是牵着司马军的鼻子走,让司马懿这一仗打得十分憋屈,损失惨重不说,也未能拿到他想要的战果。

    虽然说因为兖州令狐愚密谋叛乱的事发,司马懿不得不主动地撤出上党,但再次集结兵力准备二次进攻并州时,司马懿还是心有余悸,决定放弃进攻上党,改为从河东北上,直取晋阳。

    相比于上党的地形复杂,河东这一路相对而言,却是平坦许多的,这样的地形,也有利于骑兵的行动,所以在确定了以骑兵为主的进攻策略之后,司马懿决定将二次进攻并州的线路,定在河东郡。

    骑兵的训练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采用新老骑兵混编的模式之后,新兵训练的效果相当的不错,在训练之中,基本上可以实现一带一,这样手把手地教,新兵水平提升确实很快。

    司马懿治军多年,在操练新兵上面,确实有着其独到之处,出征淮南之前,兖州的集结起来的大军七成都是新兵,司马懿只用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别人一年甚至二年的任务,并将这一支军队投入到实战之中,最终取得了淮南之战的胜利。

    虽然骑兵的训练比起步兵来要复杂的多,但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司马懿丰富的经验在这里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新骑兵快速地成长着,距离达到实战的要求,已经是很接近了。

    很难想像一个已经年过七十的老人,每天都风雨无阻地出现在校场之中,可见司马懿对这次进攻并州的重视程度了。

    尽管司马师和司马昭一直苦劝,说校场之上有他们盯着就足够了,让司马懿在家里好好地歇着就行,但是司马懿却丝毫不理他们的劝谏,依然是我行我素,执着于校场之上。

    因为司马懿很清楚,这一战很可能是他毕生的最后一役了,可以说,成败在此一举,而骑兵部队,将会成为此次战役的重中之重,他们将会决定这场战役的最终胜负,所以这在支骑兵的培养上面,司马懿几乎是不遗余力的。

    曹亮已经是司马家的头号强敌了,也将会是司马家能不能代魏自立的一道门坎,跨过去,就是一路坦途,跨不过去,很可能就会前功尽弃。

    司马懿为了司马氏能荣登九五之尊,已经是奋斗了大半辈子,二十四拜都拜了,就差这么一哆嗦了,这关键的时候,又怎么能让它掉链子呢?

    所以司马懿在这个时候,自然是不辞辛苦地每日亲临校场,发现那怕是一丁点的问题,都会要求负责操练的将领改正,这种一丝不苟的态度,也让所有参与操练的将士丝毫不敢马虎,操练起来认真刻苦。

    虽然操练的效果远远大于预期,但司马懿却并没有准备急着进军,一年的操练时间,是他的最低要求,在没有训练出一支精悍的骑兵之前,他是不准备发起进攻的。

    曹亮的骑兵,大多数都是身经百战,战斗经验极为丰富,面对这样的对手,司马懿当然不敢有半点的大意,那怕他的骑兵在战斗经验上无法与并州骑兵相比拟,但论个人和整体的战斗力,那必须是毫不逊色的。

    最主要的,还是数量,这次司马懿倾尽国力扩编骑兵,就是想要通过数量的优势来对并州骑兵形成碾压之势,并州骑兵战斗力再强悍,也很难做到以一敌二或者是以一敌三吧。

    当然除了关注骑兵的操练之外,司马懿还惮精竭虑地进行战略布署,调动幽州冀州的军队进攻并州,便是司马懿战略布署的重要一环。

    时间永远是公平的,司马懿在操练军队的同时,并州军当然也不可能歇着,他们也在积极操练加紧备战。

    为了打乱并州军的战略布署,司马懿在东线发起了佯攻,试图吸引并州的注意力,让并州军的战略防御重心,向东线偏移,这样一来,等到他的骑兵完成布署之后,从西路突袭并州,便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很显然,司马懿的这个战略安排是非常成功的,为了抵抗幽州军的入侵,并州军的射声营已经调往了雁门郡进行防御,而为了应对冀州军的进攻,左卫营已经调到了苇泽关,而右卫营也调往了乐平,加强了苇泽关侧翼的防守。

    这其中最大的功劳自然是吕昭的,他率领着冀州的兵马,持续不断地对苇泽关发起了猛烈的进攻,逼迫得曹亮不得不把精锐的兵力投入到苇泽一线的防御之中来。

    苇泽关可是并州的东大门,一旦失守的话,司马军便可以长驱直入,袭取晋阳,所以苇泽关的争夺极为的重要,绝对不容有失,并州军不断地向苇泽关增兵,这才算是稳住点局面了。

    这个结果自然是司马懿愿意看到了的,并州军防御重心的东移,为他实现突袭晋阳的计划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就是晋北的丘俭故意地拖延进攻,严重地拖了后腿,否则的话,并州军的东线和北线,就会更为地吃紧。

    转眼之间又到了冬天,按理说冬季乃是休兵时期,但司马懿下令东线北线的战斗都不能停,并且继续地加大进攻的力度,那怕真得到了冬天歇兵时期,司马懿也决不停止进攻,他要用这种方式,不断地滋扰和破坏曹亮的战略布署,为明年初发起的总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总之,司马懿就是要不断地给曹亮施加压力,破坏他的防御体系,打乱他的节奏,让曹亮自己拆东墙补西墙,疲于应付,在决战到来之前,他已经垮掉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6204/ 第一时间欣赏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 作者:风之清扬所写的《最后的三国2兴魏》为转载作品,最后的三国2兴魏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最后的三国2兴魏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最后的三国2兴魏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最后的三国2兴魏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最后的三国2兴魏介绍:
曹亮穿了,成为了曹魏宗室的“曹三代”。相比于纵横捭阖的曹一代、守成有余的曹二代,曹三代实在是麻绳穿豆腐——提不起来,士家坐大,司马专权,曹魏的天下已是危如累卵存亡绝续。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抗争?曹亮不甘随波逐流,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且看我如何步步为营,斗司马,兴曹魏,灭蜀破吴,执耳天下!┄┄┄┄┄┄┄┄┄┄┄┄┄┄┄┄┄新书启航,再战“最后的三国”,喜欢这段历史的书友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最后的三国2兴魏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最后的三国2兴魏,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