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最后的三国2兴魏TXT下载最后的三国2兴魏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最后的三国2兴魏全文阅读

作者:风之清扬     最后的三国2兴魏txt下载     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152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我们现在还有别的选择吗?传令下去,立刻渡河,延误者斩!”

    司马昭也知道,现在不是瞻前顾后的时候,留在原地,恐怕就连任何的生存机会也没有,而渡过河去,纵然也希望渺茫,但多少还是有一点希望的,为了这一点的希望,他们现在必须拿出勇气来搏上一把了。

    至于过河之后的事,那就是听天由命,走一步再看一步吧。

    命令下达之后,司马军是一片哗然,毕竟军中熟悉水性会游泳的只是少数人,大多数的人根本就不会游泳,跳下水,那完全就是死路一条啊!

    可军令如山,任何人都不敢有丝毫的违抗,那怕是在这种兵败如山倒的情况下,司马懿的命令依然没有失去威严。

    更何况,司马懿这次的命令,带着一个斩无赦,也就是说任何违抗命令的人,不管他是领军的大将还是营中的小兵,胆敢有违令不遵的行为,立斩无赦。

    司马军个个是一脸的悲催,尤其是那些不会游水的士兵,脸上堆满了绝望,留在原地是死,跳到河里是死,遵从命令是死,违抗命令也是个死,这横竖都看不到半点的活路。

    这个时候,许多的司马骑兵已经跳下了马,按照上头的命令,每个人下马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割断马的喉咙,人可渡河,但马却没法渡河,留下来只能是给并州军充当战利品,这样的资敌行为显然不是司马懿所希望看到的,所以下马之后,杀马便成为了第一要务。

    许多的战马倒在了血泊当中,有的战马挨了一刀未必能死,不停得痛苦嘶鸣着,它们仿佛无法理解与他们一起出生入死的主人为什么会下它们痛下毒手。

    许多士兵杀马之后都哭了,对于骑手来说,战马就是他们相濡以沫的伙伴,一起征战疆场,一起出生入死,这份感情显然已经超越了人和动物之间的界限,但现在他们却不得不遵从命令,去亲手杀死自己的伙伴,这份痛苦,实在是让人无法抑制,以至于这个命令都很难执行的下去。

    钟会见此情景,倒是提了个建议,那就是不必让骑手亲自去杀自己的战马,他们彼此之间可换着杀,士兵甲杀士兵乙的战马,士兵乙杀士兵丙的战马,以此类推,反正不会去亲手结果自己战马的生命,他们或许能少一些心理的负担。

    不过许多的骑手还是心痛不忍,他们纷纷地拉着战马往水里扯,战马畏水,不停地扬蹄嘶鸣着,不肯下水。

    就算有战马进入到了河里,四蹄扑腾,只能是勉强地游一段距离,但乌马河实在是太宽了,它们根本就坚持不到对岸,大多数的马到了河心就沉下去淹死了,然后被急流卷走,无一幸免。

    岸上河里基本上已经是乱成了一团,司马兵都扔掉了铠甲,赤着膊跳到了水里,如同下饺子一般,河面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快点,快点,别磨蹭,赶紧地下水!”一个块头挺足的伍长正在招呼他手下的士兵往河里走。

    一个身材瘦弱的士兵哭丧着脸,绝望地喊道:“伍长,我不会水呀!”

    伍长苦笑了一声道:“俺也不会,可不会也得往里面跳啊,看到没,并州军马上就要杀过来了,到时候不是人头落地就是被踩成一团肉泥,跳进河里,最起码还能落个全尸!”

    大多数的司马兵都抱着这个想法,横竖是死,那索性还不如死在河里,最起码能落个囫囵尸首。而且这河看起来也不是特别的宽,如果侥幸能游到对岸,说不定还能捡回一条命去。

    几万人同时下河,那场面何其之壮观,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挤成了一锅粥似的。

    乌马河的河水倒是不太深,不过也过了没顶的深度,总主要的是河面比较宽,水流也比较急,这才是让司马兵真正感到绝望的,那些会游泳的,倒也无妨,费点时间总能游过去,毕竟并州的河流无法跟南方的大江大河相比。

    但那些不会水的司马兵可就惨了,跳到水里之后,只能是双手双脚并用,在水里瞎扑腾,沉下去,又浮上来,被水呛的哇哇直叫,许多人眼看着沉下去就没影了,直没有冒头的机会了。

    如果往水里扔几万块石头,倒是能铺出一条路来,但是河水是流动的,许多人被淹死之后,会直接被河水给冲走,以至于下游浮尸遍河,水流都为之迟滞。

    司马懿选择这条路,终归是一条不归之路,许多的司马兵根本就没有胆量去下水,但在大军的裹挟和胁迫之下,却也不得不赤身跳入河中。

    游泳的这个东西,会游的一点也不难,他们在水面上可以随心所欲,想怎么游就能怎么游,甚至躺在水面上顠,都不会沉到水里。

    但不会游的人就是不会游,无论你怎么扑腾,都不免会沉下去,都不免会呛水,肚子里灌满了水,沉得便越发快了。

    而溺水的人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见什么抓什么,不管是人还是物,那怕是一根稻草,只要被他抓住,就会死也不松手。

    许多会水的人就是悲催地被那不会水的给拉扯着,挣也挣不脱,一起沉入水底,再也没冒出头来。

    所以对于那些拼了命乱抓乱扯的溺水者,干脆直接打晕是最好的办法,这样会水的人还有办法把他们拖上岸。

    混乱之中,有人率先地抵达了彼岸,他们兴奋地大喊大叫,这无疑也增加了那些还没有渡河的司马兵的信心,更多的人向着乌马河里涌去,争先恐后的跳入到了河中,场面愈发的混乱了。

    而这个时候,并州军的骑兵已经是一路掩杀,向着乌马河边冲了没有了任何的抵抗之力,并州骑兵是如入无人之境。过来,隆隆的铁蹄将拦在他们面前的一切都统统碾碎,现在的司马军,已经完全

第1153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我们现在还有别的选择吗?传令下去,立刻渡河,延误者斩!”

    司马昭也知道,现在不是瞻前顾后的时候,留在原地,恐怕就连任何的生存机会也没有,而渡过河去,纵然也希望渺茫,但多少还是有一点希望的,为了这一点的希望,他们现在必须拿出勇气来搏上一把了。

    至于过河之后的事,那就是听天由命,走一步再看一步吧。

    命令下达之后,司马军是一片哗然,毕竟军中熟悉水性会游泳的只是少数人,大多数的人根本就不会游泳,跳下水,那完全就是死路一条啊!

    可军令如山,任何人都不敢有丝毫的违抗,那怕是在这种兵败如山倒的情况下,司马懿的命令依然没有失去威严。

    更何况,司马懿这次的命令,带着一个斩无赦,也就是说任何违抗命令的人,不管他是领军的大将还是营中的小兵,胆敢有违令不遵的行为,立斩无赦。

    司马军个个是一脸的悲催,尤其是那些不会游水的士兵,脸上堆满了绝望,留在原地是死,跳到河里是死,遵从命令是死,违抗命令也是个死,这横竖都看不到半点的活路。

    这个时候,许多的司马骑兵已经跳下了马,按照上头的命令,每个人下马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割断马的喉咙,人可渡河,但马却没法渡河,留下来只能是给并州军充当战利品,这样的资敌行为显然不是司马懿所希望看到的,所以下马之后,杀马便成为了第一要务。

    许多的战马倒在了血泊当中,有的战马挨了一刀未必能死,不停得痛苦嘶鸣着,它们仿佛无法理解与他们一起出生入死的主人为什么会下它们痛下毒手。

    许多士兵杀马之后都哭了,对于骑手来说,战马就是他们相濡以沫的伙伴,一起征战疆场,一起出生入死,这份感情显然已经超越了人和动物之间的界限,但现在他们却不得不遵从命令,去亲手杀死自己的伙伴,这份痛苦,实在是让人无法抑制,以至于这个命令都很难执行的下去。

    钟会见此情景,倒是提了个建议,那就是不必让骑手亲自去杀自己的战马,他们彼此之间可换着杀,士兵甲杀士兵乙的战马,士兵乙杀士兵丙的战马,以此类推,反正不会去亲手结果自己战马的生命,他们或许能少一些心理的负担。

    不过许多的骑手还是心痛不忍,他们纷纷地拉着战马往水里扯,战马畏水,不停地扬蹄嘶鸣着,不肯下水。

    就算有战马进入到了河里,四蹄扑腾,只能是勉强地游一段距离,但乌马河实在是太宽了,它们根本就坚持不到对岸,大多数的马到了河心就沉下去淹死了,然后被急流卷走,无一幸免。

    岸上河里基本上已经是乱成了一团,司马兵都扔掉了铠甲,赤着膊跳到了水里,如同下饺子一般,河面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快点,快点,别磨蹭,赶紧地下水!”一个块头挺足的伍长正在招呼他手下的士兵往河里走。

    一个身材瘦弱的士兵哭丧着脸,绝望地喊道:“伍长,我不会水呀!”

    伍长苦笑了一声道:“俺也不会,可不会也得往里面跳啊,看到没,并州军马上就要杀过来了,到时候不是人头落地就是被踩成一团肉泥,跳进河里,最起码还能落个全尸!”

    大多数的司马兵都抱着这个想法,横竖是死,那索性还不如死在河里,最起码能落个囫囵尸首。而且这河看起来也不是特别的宽,如果侥幸能游到对岸,说不定还能捡回一条命去。

    几万人同时下河,那场面何其之壮观,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挤成了一锅粥似的。

    乌马河的河水倒是不太深,不过也过了没顶的深度,总主要的是河面比较宽,水流也比较急,这才是让司马兵真正感到绝望的,那些会游泳的,倒也无妨,费点时间总能游过去,毕竟并州的河流无法跟南方的大江大河相比。

    但那些不会水的司马兵可就惨了,跳到水里之后,只能是双手双脚并用,在水里瞎扑腾,沉下去,又浮上来,被水呛的哇哇直叫,许多人眼看着沉下去就没影了,直没有冒头的机会了。

    如果往水里扔几万块石头,倒是能铺出一条路来,但是河水是流动的,许多人被淹死之后,会直接被河水给冲走,以至于下游浮尸遍河,水流都为之迟滞。

    司马懿选择这条路,终归是一条不归之路,许多的司马兵根本就没有胆量去下水,但在大军的裹挟和胁迫之下,却也不得不赤身跳入河中。

    游泳的这个东西,会游的一点也不难,他们在水面上可以随心所欲,想怎么游就能怎么游,甚至躺在水面上顠,都不会沉到水里。

    但不会游的人就是不会游,无论你怎么扑腾,都不免会沉下去,都不免会呛水,肚子里灌满了水,沉得便越发快了。

    而溺水的人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见什么抓什么,不管是人还是物,那怕是一根稻草,只要被他抓住,就会死也不松手。

    许多会水的人就是悲催地被那不会水的给拉扯着,挣也挣不脱,一起沉入水底,再也没冒出头来。

    所以对于那些拼了命乱抓乱扯的溺水者,干脆直接打晕是最好的办法,这样会水的人还有办法把他们拖上岸。

    混乱之中,有人率先地抵达了彼岸,他们兴奋地大喊大叫,这无疑也增加了那些还没有渡河的司马兵的信心,更多的人向着乌马河里涌去,争先恐后的跳入到了河中,场面愈发的混乱了。

    而这个时候,并州军的骑兵已经是一路掩杀,向着乌马河边冲了没有了任何的抵抗之力,并州骑兵是如入无人之境。过来,隆隆的铁蹄将拦在他们面前的一切都统统碾碎,现在的司马军,已经完全

第1154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曹亮选择这里做为主战场,也是有着这方面的考虑,毕竟东观是司马军绕不过去的一道关,骁骑营就如同溜马一样,拉着司马军兜了几个大圈子,把司马军给拖累了,然后便引到了东观。

    越骑营和屯骑营早就布署到位,他们潜藏在东观附近的树林草丛之中,虽然东观附近没有大片的丛林,但这些树林和草丛长得十分茂盛,也足够并州军来藏身了。

    司马军的斥侯是通过马蹄印和人的足迹来追踪并州军的动向的,因为大军行动,这些痕迹是很难清除的,所以无论骁骑营往哪个方向上逃,司马军都可以死死地咬着不放。

    但对于早些时日就潜藏在东观的一带的越骑营和屯骑营,司马军的斥侯就无能为力了,毕竟这些行军的痕迹最多也只能保留几天的时间,时间一长,就会消失不见,再加上并州军采用了一些迷惑的手段,将司马军的斥侯误导出这片区域也是很正常的事。

    所以司马懿可能已经察觉到了曹亮会采用伏击的手段来对付司马军,但究竟在何处伏击何时伏击,司马懿倒是没有料定,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同时司马懿给各营各部的将军校尉下令,要他们在追击的同时,保持高度的警惕,谨防并州军的伏击。

    那怕司马懿并不惧怕并州军的伏击,但对这种潜在危险,他依然没有麻痹大意,潜藏的对手永远是最为危险的存在,司马懿反倒是盼望着越骑营和屯骑营早些出现,只有并州军都露面了,司马懿才有可能进行针对性布署军队对其进行打击,并州军总这么隐藏着,司马懿也是狗咬刺猬,无处下口啊!

    曹亮当然也有自己的考虑和布署,虽然他早就将越骑营和屯骑营布署在了东观,但却没有让骁骑营在第一时间就将司马大军引入到这里,他特意地让骁骑营绕了很多的弯路,硬生生地把司马军在晋中平原上溜了几圈,现在说司马军不疲惫是假的,只是还没有到极度疲惫而已。

    骁骑营出色的完成了这个诱敌的任务,尽管过程一度是极为的凶险,在下桑遭遇了司马军的围追堵截,但好在文钦沉着应战,审时度势,没等司马军形成合围之势,就率先地发起攻击,依靠骁骑营的绝对速度和强大的冲击力,从司马军的铜墙铁壁之中撕开了一道口子,率领骁骑营冲了出去,让司马懿的计划泡了汤。

    骁骑营连续两天坚持作战,所有的将士甚至都没有合眼,他们用自己的铁血意志,捍卫了虎豹骑的尊严,打出了并州军的风采,到达了东观之后,骁骑营可总算是可以歇歇了,这场最终的决战,便交到了越骑营和屯骑营的手中。

    而此刻的越骑营和屯骑营,正是整装待发跃跃欲试,他们在这里已经埋伏了超过两天的时间,养精蓄锐,斗志昂扬,严阵以待,就等着出击的命令了。

    如果说骁骑营只是做出部分的改变,其本质和以前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越骑营和屯骑营却是脱胎换骨,和以前完全是大不相同了。

    骁骑营最早地被曹亮派了出去,曹亮难道不惧怕泄露新式马具的秘密吗?

    其实这一点曹亮早就想过了,因为既然要和对手打仗,那么这个秘密始终是要暴露出来的,之所以率先地派骁骑营出战,也颇有迷惑司马懿的意思,让司马懿有一种不过尔尔的感觉。

    并州军的新马具,确实是着出彩的地方,仅仅是一个速度的提升,就足以睥睨天下诸多的骑兵了。

    不过单纯的增加速度,追求战马可以跑得更快,这似乎是成为影响战斗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如果并州军的骑兵都是骁骑营这般的模样,司马懿倒也没什么可惧怕的,毕竟这种速度上的劣势,司马军还可以用人数来弥补,打死司马懿也不会相信,并州军有一口吞掉他七万骑兵的胃口和胆量。

    但曹亮确实有这个胃口,也有这份胆量,东观之战,曹亮就是按照全歼司马军七万骑兵的计划来布署的,甚至为了防备司马军逃跑,曹亮还安排马隆的先登营提前在东观南面的乌马河畔进行埋伏,如果司马军败退时,先登营将会进行拦截,用扁箱车阵来阻击司马军。

    曹亮在东观本身就是下着一盘大棋,以四万步骑来对付七万骑兵,而且谋求将其全歼,这计划任何人听来,都会觉得太过疯狂,太过不可思议,就连并州军的诸将众谋士,都觉得有些不太可能。

    就算是并州骑兵战力非凡,击败司马军倒是有可能的,但如果想全歼或歼其大部,这种可能性似乎很小,毕竟司马军的数量太过于庞大了,并州军真得很难吃得下。

    但曹亮却不这么想,因为击溃司马军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司马懿完成可以重整人马再度来袭,而这次的东观之战,势必会暴露出并州军的所有底牌,包括高桥马鞍、双边马镫、马蹄铁这些新式的马具,也包括并州军成建制的轻骑兵、弓骑兵、重骑兵。

    为了这一次的骑兵决战,曹亮也是花费了很多的心血的,尤其是弓骑兵和重骑兵这两个新式的兵种,曹亮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如果这次不能取得全胜,司马懿失败之后,肯定会汲取教训的,而后卷土所以曹亮要么不出手,如果出手的话,就不能给司马懿任何翻盘的机会,必须要一举地重创司马懿的主力部队,让他丧失再战的能力。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而曹亮这一次,可不止是要断掉司马懿的一根指头,他要断的,是司马懿的整只手。

    重来之时,也会根据并州军的特点做出针对性的布署,那么曹亮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骑兵优势便会荡然无存。

第1155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曹亮选择这里做为主战场,也是有着这方面的考虑,毕竟东观是司马军绕不过去的一道关,骁骑营就如同溜马一样,拉着司马军兜了几个大圈子,把司马军给拖累了,然后便引到了东观。

    越骑营和屯骑营早就布署到位,他们潜藏在东观附近的树林草丛之中,虽然东观附近没有大片的丛林,但这些树林和草丛长得十分茂盛,也足够并州军来藏身了。

    司马军的斥侯是通过马蹄印和人的足迹来追踪并州军的动向的,因为大军行动,这些痕迹是很难清除的,所以无论骁骑营往哪个方向上逃,司马军都可以死死地咬着不放。

    但对于早些时日就潜藏在东观的一带的越骑营和屯骑营,司马军的斥侯就无能为力了,毕竟这些行军的痕迹最多也只能保留几天的时间,时间一长,就会消失不见,再加上并州军采用了一些迷惑的手段,将司马军的斥侯误导出这片区域也是很正常的事。

    所以司马懿可能已经察觉到了曹亮会采用伏击的手段来对付司马军,但究竟在何处伏击何时伏击,司马懿倒是没有料定,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同时司马懿给各营各部的将军校尉下令,要他们在追击的同时,保持高度的警惕,谨防并州军的伏击。

    那怕司马懿并不惧怕并州军的伏击,但对这种潜在危险,他依然没有麻痹大意,潜藏的对手永远是最为危险的存在,司马懿反倒是盼望着越骑营和屯骑营早些出现,只有并州军都露面了,司马懿才有可能进行针对性布署军队对其进行打击,并州军总这么隐藏着,司马懿也是狗咬刺猬,无处下口啊!

    曹亮当然也有自己的考虑和布署,虽然他早就将越骑营和屯骑营布署在了东观,但却没有让骁骑营在第一时间就将司马大军引入到这里,他特意地让骁骑营绕了很多的弯路,硬生生地把司马军在晋中平原上溜了几圈,现在说司马军不疲惫是假的,只是还没有到极度疲惫而已。

    骁骑营出色的完成了这个诱敌的任务,尽管过程一度是极为的凶险,在下桑遭遇了司马军的围追堵截,但好在文钦沉着应战,审时度势,没等司马军形成合围之势,就率先地发起攻击,依靠骁骑营的绝对速度和强大的冲击力,从司马军的铜墙铁壁之中撕开了一道口子,率领骁骑营冲了出去,让司马懿的计划泡了汤。

    骁骑营连续两天坚持作战,所有的将士甚至都没有合眼,他们用自己的铁血意志,捍卫了虎豹骑的尊严,打出了并州军的风采,到达了东观之后,骁骑营可总算是可以歇歇了,这场最终的决战,便交到了越骑营和屯骑营的手中。

    而此刻的越骑营和屯骑营,正是整装待发跃跃欲试,他们在这里已经埋伏了超过两天的时间,养精蓄锐,斗志昂扬,严阵以待,就等着出击的命令了。

    如果说骁骑营只是做出部分的改变,其本质和以前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越骑营和屯骑营却是脱胎换骨,和以前完全是大不相同了。

    骁骑营最早地被曹亮派了出去,曹亮难道不惧怕泄露新式马具的秘密吗?

    其实这一点曹亮早就想过了,因为既然要和对手打仗,那么这个秘密始终是要暴露出来的,之所以率先地派骁骑营出战,也颇有迷惑司马懿的意思,让司马懿有一种不过尔尔的感觉。

    并州军的新马具,确实是着出彩的地方,仅仅是一个速度的提升,就足以睥睨天下诸多的骑兵了。

    不过单纯的增加速度,追求战马可以跑得更快,这似乎是成为影响战斗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如果并州军的骑兵都是骁骑营这般的模样,司马懿倒也没什么可惧怕的,毕竟这种速度上的劣势,司马军还可以用人数来弥补,打死司马懿也不会相信,并州军有一口吞掉他七万骑兵的胃口和胆量。

    但曹亮确实有这个胃口,也有这份胆量,东观之战,曹亮就是按照全歼司马军七万骑兵的计划来布署的,甚至为了防备司马军逃跑,曹亮还安排马隆的先登营提前在东观南面的乌马河畔进行埋伏,如果司马军败退时,先登营将会进行拦截,用扁箱车阵来阻击司马军。

    曹亮在东观本身就是下着一盘大棋,以四万步骑来对付七万骑兵,而且谋求将其全歼,这计划任何人听来,都会觉得太过疯狂,太过不可思议,就连并州军的诸将众谋士,都觉得有些不太可能。

    就算是并州骑兵战力非凡,击败司马军倒是有可能的,但如果想全歼或歼其大部,这种可能性似乎很小,毕竟司马军的数量太过于庞大了,并州军真得很难吃得下。

    但曹亮却不这么想,因为击溃司马军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司马懿完成可以重整人马再度来袭,而这次的东观之战,势必会暴露出并州军的所有底牌,包括高桥马鞍、双边马镫、马蹄铁这些新式的马具,也包括并州军成建制的轻骑兵、弓骑兵、重骑兵。

    为了这一次的骑兵决战,曹亮也是花费了很多的心血的,尤其是弓骑兵和重骑兵这两个新式的兵种,曹亮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如果这次不能取得全胜,司马懿失败之后,肯定会汲取教训的,而后卷土所以曹亮要么不出手,如果出手的话,就不能给司马懿任何翻盘的机会,必须要一举地重创司马懿的主力部队,让他丧失再战的能力。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而曹亮这一次,可不止是要断掉司马懿的一根指头,他要断的,是司马懿的整只手。

    重来之时,也会根据并州军的特点做出针对性的布署,那么曹亮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骑兵优势便会荡然无存。

第1156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但与临渝关相隔还是比较远的,卫瓘的撤军决定也是临时做出的,就算是并州军在临渝关附近藏着细作,会把这个消息传回到辽西郡去,但并州军也不可能在这么快的时间内做出反应。

    卫瓘之所以撤出撤得如此之急,就是不想给并州军做任何准备阻击的时间,打并州军一个措手不及,等他们反应过来,恐怕幽州军就都已经撤到渤海郡了。

    这个时候确实需要一点果决,只要是稍稍犹豫不决,很快想走也走不了,如今呆在临渝关,就等于架在火上烤,形势逼人,卫瓘经过了慎重的考虑,与其坐以待毙,倒不如冒险地来搏一把,说不定他们还有机会返回冀州,逃出生天。

    之前卫瓘也确实有过坚守临渝关等待援兵的想法,但这么长的时间过去了,朝廷的援兵连个影子都没有看到,看来朝廷那边确实已经是把幽州给放弃了,让他们自生自灭。

    在这种情况,靠天天高,靠地地远,如果不自救的话,真得就没救了,王颀还担心朝廷会追责呢,其实卫瓘倒是一点也不担心,朝廷都主动地把幽州给放弃了,如果他真得能把这一支四五万人的队伍给带回去,对于司马师来说,很可能就是一个意外之喜。他高兴还来不及呢,又去追究的那门子责任?

    现在最难的就是离开了临渝关,幽州军必须在荒野上行军了,没有了城池的防御,这几百里的路程,如果遭遇到并州军的阻击,能不能顺利地抵达渤海郡,将会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虽然困难是有,但是撤离临渝关已经是他们最后的希望了,无论如何,也必须拼一把。

    离开临渝关之前,卫瓘把军中所有校尉以上的军官都召集到了一起,特别地交待了这一次突围的方案,任何一部的兵马,都必须要听从指挥听从命令,不得擅自行动,如果遇到敌人的阻击,能避开的要尽量地避开,实在避不开的,打仗一定要坚决,绝不能拖泥带水,紧要关头,很可能要牺牲掉一部分人马,以保证大部队的顺利突围。

    这一点,众将都没有异议,只不过大家的脸色都变得凝重起来,显然谁也不成为那个先牺牲掉的一部分。

    离开临渝关的时候,天还是蒙蒙亮的时候,走了一段路之后,一轮红日从东面的海面上升了起来,湛蓝的海水也似乎被朝霞给染红了,不过对于逃命之中的幽州军来说,无人去欣赏这样的美景,他们都低着头,急匆匆地赶着路,只有进入冀州地界,他们才能真正地平安无事。

    还好这一路这上的行军似乎都很顺畅,并没有发现并州军的踪迹,卫瓘暗暗点头,看来自己的撤军举动还是比较明智的,在并州军刚刚拿下柳城,还没来得南下临渝关之际,自己这边抢先撤离,或许真得可以避开可怕的并州骑兵。

    四月天气或许对于中原来说已经是比较热了,但在幽州却是刚刚好,四月的幽州,真是草长莺飞百花繁盛的季节,沐浴在阳光和海风之下,似乎是很轻松很惬意的事。

    但幽州军似乎都感受不到这种惬意,压抑在他们心头的,还是挥之不去的阴影,毕竟一时没有离开幽州境内,一时就得不到安全的保证,曾经他们可都是幽州的主人,在这片土地上飞扬跋扈,无所欲为,但今日离开临渝关后,却如同是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

    时至中午,行至一片山前,那山特别地突兀,怪石嶙峋,矗立于海边,而四周却极为的平坦,仿佛凭空飞来的一座石山。

    “此乃何山?”卫瓘勒住了马的缰绳,手执马鞭遥指此山,问身边的王颀道。

    王颀对幽州的地理极为谙熟,随口道:“此乃碣石山也。”

    “可是当年太祖皇帝征讨乌桓时路过的的碣石山吗?某可记得,太祖皇帝路过此处,诗兴大发,还留下一首诗作,叫《观沧海》,便是此处吗?”卫瓘问道。

    王颀点头道:“正是,太祖皇帝当年在此确实留下诗作,后来的幽州刺史田豫还专门在令石匠在碣山山上,镌刻了这首诗,就在临海的那一块巨石上面,卫刺史如有雅兴,不如登山一观。”

    曹操的诗作在当代是极为受人追捧的,不仅仅是曹亮的王者地位,更重要的是他的文学才华,建安七子虽然皆负才名,但他们的格局毕竟小了,谁也没有曹操的大气磅礴,曹操的诗别具风格,以雄浑称著。

    幽州刺史田豫为了讨好曹操,特意地命人在碣石山上临海一块巨石上镌刻了这首诗,后来倒是成为了碣山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凡文人墨客到此,无不前往碣石去瞻仰一下太祖皇帝的文采。

    卫瓘也是文人,如果游历到此,断不会绕到而行,必亲自前往观瞻一番,但现在他可没那个闲工夫,整支军队的性命,都唯系在他的手中,卫瓘就连一息的时间也不曾耽搁。

    本来他也是极想去看看的,但最终还是摇了遥头,道:“此处并非是久留之地,传令军队,加快速度,全速前进,天黑之前,务必要赶到右北平郡,延误者斩!”

    从临渝关到渤海郡,至少也有四百多里的路程,按正常的行军速度,至少也要七八天的时间才行,但卫瓘担心曹亮知晓了他们撤离临渝关的消息之后,会派骑兵来追,而并州的骑兵,本就是以速度见长的,一旦被他们给追上,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卫瓘给幽州军下令,七天的路程,将会压缩到三天,三天之内,必须要赶到渤海郡,所以每日幽州军的行程,不低于一百三十里,对于骑兵来说,这也许不算什么,但对于步兵而言,这将会是一场极为艰苦的拉练,为了虎口逃生,卫瓘也确实是拼了。

第1157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但与临渝关相隔还是比较远的,卫瓘的撤军决定也是临时做出的,就算是并州军在临渝关附近藏着细作,会把这个消息传回到辽西郡去,但并州军也不可能在这么快的时间内做出反应。

    卫瓘之所以撤出撤得如此之急,就是不想给并州军做任何准备阻击的时间,打并州军一个措手不及,等他们反应过来,恐怕幽州军就都已经撤到渤海郡了。

    这个时候确实需要一点果决,只要是稍稍犹豫不决,很快想走也走不了,如今呆在临渝关,就等于架在火上烤,形势逼人,卫瓘经过了慎重的考虑,与其坐以待毙,倒不如冒险地来搏一把,说不定他们还有机会返回冀州,逃出生天。

    之前卫瓘也确实有过坚守临渝关等待援兵的想法,但这么长的时间过去了,朝廷的援兵连个影子都没有看到,看来朝廷那边确实已经是把幽州给放弃了,让他们自生自灭。

    在这种情况,靠天天高,靠地地远,如果不自救的话,真得就没救了,王颀还担心朝廷会追责呢,其实卫瓘倒是一点也不担心,朝廷都主动地把幽州给放弃了,如果他真得能把这一支四五万人的队伍给带回去,对于司马师来说,很可能就是一个意外之喜。他高兴还来不及呢,又去追究的那门子责任?

    现在最难的就是离开了临渝关,幽州军必须在荒野上行军了,没有了城池的防御,这几百里的路程,如果遭遇到并州军的阻击,能不能顺利地抵达渤海郡,将会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虽然困难是有,但是撤离临渝关已经是他们最后的希望了,无论如何,也必须拼一把。

    离开临渝关之前,卫瓘把军中所有校尉以上的军官都召集到了一起,特别地交待了这一次突围的方案,任何一部的兵马,都必须要听从指挥听从命令,不得擅自行动,如果遇到敌人的阻击,能避开的要尽量地避开,实在避不开的,打仗一定要坚决,绝不能拖泥带水,紧要关头,很可能要牺牲掉一部分人马,以保证大部队的顺利突围。

    这一点,众将都没有异议,只不过大家的脸色都变得凝重起来,显然谁也不成为那个先牺牲掉的一部分。

    离开临渝关的时候,天还是蒙蒙亮的时候,走了一段路之后,一轮红日从东面的海面上升了起来,湛蓝的海水也似乎被朝霞给染红了,不过对于逃命之中的幽州军来说,无人去欣赏这样的美景,他们都低着头,急匆匆地赶着路,只有进入冀州地界,他们才能真正地平安无事。

    还好这一路这上的行军似乎都很顺畅,并没有发现并州军的踪迹,卫瓘暗暗点头,看来自己的撤军举动还是比较明智的,在并州军刚刚拿下柳城,还没来得南下临渝关之际,自己这边抢先撤离,或许真得可以避开可怕的并州骑兵。

    四月天气或许对于中原来说已经是比较热了,但在幽州却是刚刚好,四月的幽州,真是草长莺飞百花繁盛的季节,沐浴在阳光和海风之下,似乎是很轻松很惬意的事。

    但幽州军似乎都感受不到这种惬意,压抑在他们心头的,还是挥之不去的阴影,毕竟一时没有离开幽州境内,一时就得不到安全的保证,曾经他们可都是幽州的主人,在这片土地上飞扬跋扈,无所欲为,但今日离开临渝关后,却如同是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

    时至中午,行至一片山前,那山特别地突兀,怪石嶙峋,矗立于海边,而四周却极为的平坦,仿佛凭空飞来的一座石山。

    “此乃何山?”卫瓘勒住了马的缰绳,手执马鞭遥指此山,问身边的王颀道。

    王颀对幽州的地理极为谙熟,随口道:“此乃碣石山也。”

    “可是当年太祖皇帝征讨乌桓时路过的的碣石山吗?某可记得,太祖皇帝路过此处,诗兴大发,还留下一首诗作,叫《观沧海》,便是此处吗?”卫瓘问道。

    王颀点头道:“正是,太祖皇帝当年在此确实留下诗作,后来的幽州刺史田豫还专门在令石匠在碣山山上,镌刻了这首诗,就在临海的那一块巨石上面,卫刺史如有雅兴,不如登山一观。”

    曹操的诗作在当代是极为受人追捧的,不仅仅是曹亮的王者地位,更重要的是他的文学才华,建安七子虽然皆负才名,但他们的格局毕竟小了,谁也没有曹操的大气磅礴,曹操的诗别具风格,以雄浑称著。

    幽州刺史田豫为了讨好曹操,特意地命人在碣石山上临海一块巨石上镌刻了这首诗,后来倒是成为了碣山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凡文人墨客到此,无不前往碣石去瞻仰一下太祖皇帝的文采。

    卫瓘也是文人,如果游历到此,断不会绕到而行,必亲自前往观瞻一番,但现在他可没那个闲工夫,整支军队的性命,都唯系在他的手中,卫瓘就连一息的时间也不曾耽搁。

    本来他也是极想去看看的,但最终还是摇了遥头,道:“此处并非是久留之地,传令军队,加快速度,全速前进,天黑之前,务必要赶到右北平郡,延误者斩!”

    从临渝关到渤海郡,至少也有四百多里的路程,按正常的行军速度,至少也要七八天的时间才行,但卫瓘担心曹亮知晓了他们撤离临渝关的消息之后,会派骑兵来追,而并州的骑兵,本就是以速度见长的,一旦被他们给追上,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卫瓘给幽州军下令,七天的路程,将会压缩到三天,三天之内,必须要赶到渤海郡,所以每日幽州军的行程,不低于一百三十里,对于骑兵来说,这也许不算什么,但对于步兵而言,这将会是一场极为艰苦的拉练,为了虎口逃生,卫瓘也确实是拼了。

第1158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截断幽州军的归路,剩下的战斗就变得简单多了。

    如今幽州军只剩下了不足三万人,大部分是步兵,骑兵只占一少部分,而且经过了长途的跋涉,幽州军几乎是精疲力竭,根本就无法保证拥有充足的战斗力。

    而骁骑营虽然也是长途追击,但并没有拼尽全力,文钦一直是收着力的,让骁骑营一直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随时都可以投入到战斗中来。

    文钦一声令下,两翼的骁骑兵立刻从幽州军的外围兜了一个大圈子,向着章武城的城门处迂回而去。

    这个时候,幽州军已经是冲向了章武城的城门,他们蜂拥而上,拥挤不堪,就算是自相践踏也在所不惜,在这个时候,别人的生死已经是无关紧要了,只要自己能逃得出并州军的追击就可以了。

    城上的章武县长贾成起初看到这么多的人马浩荡而来,也确实是把他给吓坏了,连忙命人坚闭城门,所有的士兵都登上了城墙,严阵以待。

    但很快他便发现了来者竟然是自家的军队,是幽州的兵马,打得是魏军的旗号(当然并州军打得也是魏国的旗号,光凭这点是分辨不出来的)和幽州都督卫瓘和幽州刺史王颀的旗帜,凭着这个两旗号,倒是可以分得清楚。

    但贾成却不敢轻易地打开城门,毕竟旗号可以假冒,如果并州军故意地打着幽州军的旗号来诈取城池,那岂不是要上当受骗吗?

    如果真得是幽州军的话,贾成当然不会拒绝他们入城,当如果是并州军假扮的,想进城,门都没有。

    所以幽州军已经挤到了城门下,但贾成吩咐不得打开城门,反而命人质问起他们是哪儿的军队来。

    幽州军个个心急如焚,心道,这么大的旗号你看不到吗,睁眼瞎吗?不过这话也就是心里说说而已,没人敢当然去质问贾成,毕竟在人矮檐下,也不得不低头。

    幽州军高声地嚷嚷:“我们是幽州的军队,请速速打开城门,并州军的追兵就在身后,迟了就晚了。”

    贾成登高远眺,幽州军身后的并州骑兵他自然是看得清清楚楚,不过他更不敢打开城门了,谁知道你们是不是一伙的,万一打开城门,把敌人给放进来,章武城就真得完了。

    所以贾成冷笑一声,道:“你们说你们是幽州军,何以为凭?”

    幽州军不禁愣住了,这个问题,就等于是如何证明你是你,你们说你们是幽州军,那好啊,拿出证据来,证明你们就是幽州军,而不是并州军。

    其实幽州军和并州军,都是大魏的军队,从装备到衣甲武器,配备基本上都是相同的,仅仅从外观上看,没有多大的区别,何况就算有区别,并州军也是可以假扮的,就比方说卫瓘和王颀的旗帜,并州军随手都可以制造出来,所以光凭旗号,是不足以证明他们就是幽州军的。

    这些幽州军普通的士兵根本就无法证明自己的身份,他们七嘴八舌的嚷着,罗列着一条条的证据,可在贾成的眼里,这些证据没有一个是拿得出手的,所以他压根儿也不敢相信这些人就是幽州军,死活也不肯打开城门。

    王颀就在幽州军的身后,他看到章武的城门迟迟没有打开,不禁是勃然大怒,要知道他好歹也是堂堂的幽州刺史,朝廷的封疆大吏,居然被一个小小的县官刁难,而且还是这种生死关头之时,他怒提缰绳,快马冲到了章武城下。

    前面的幽州军纷纷地给王颀让路,王颀到了城下之后,大喝道:“某乃幽州刺史王颀是也,尔等何人,敢如此刁难,延误了军机,你吃罪得起吗?”

    贾成不认识王颀,自然不可能因为他的几句话就给唬住了,毕竟贾成也是出身名门望族,见过世面的,他冷笑道:“你说是你幽州刺史,何以为凭?”

    王颀的肺都快气炸了,此刻他恨得不将贾成从城头上揪下来,暴打一顿,或者说直接将这家伙的脑袋给砍掉,王颀可是执节刺史,有权斩杀二千石以下的官员,像章武县长这样只有四百石的小官,王颀给他扣一个耽误军的罪名,分分毫就能要了他的脑袋。

    可现在王颀呆在城下,根本没办法奈何得了贾成,这个时候战况紧急,分毫必争,王颀牙一咬,便从腰间扯下自己的印鉴来,大力一扔,直接就扔到了城头上,贾成一把便接住了,王颀大喝道:“这是朝廷亲赐的银印,睁开你的狗眼好好瞧瞧!”

    幽州刺史是中二千石的官员,银印青绶,银印虽然不大,但却是沉甸甸的,而且做工极为精良,贾成执得是铜印,从工艺上来讲,这两种印区别是不大的,贾成见王颀拿出了刺史之印,不禁有些惶恐。

    今日之事,摆明了已经是得罪了王颀,即使此刻打开城门,也难保以后王颀不会给他穿小鞋,以他低微的身份,王颀这样的封疆大吏,想要掐死他,就如同是掐死一只蚂蚁那么简单。

    所以贾成虽然对这方银印信了七八分,但他依然嘴还是比较硬,硬气地道:“那谁能证明这个印是真的?”

    王颀气得是七窍生烟,本来以为他们赶到了章武城下,总算可以摆脱并州军的追击了,但没想到遇到这么一位六亲不认油盐不进的家伙,百般刁难,就是死活不开城门,眼看着并州骑兵就追杀过来了,自己居然还和这家伙这儿扯皮,王颀大怒道:“朝廷亲赐的银印你都敢怀疑,信不信本官入城之后,立刻砍了你的脑袋?”

    贾成正想要怼回去,县尉在耳边耳语道:“贾县长,下官以前在幽州当过差,这位可是货真价实的幽州刺史王颀,下官以前是见过他的,那时他当的还是玄菟太守,贾县长执意不让他入城的话,那就小心以后遭他报复。”

第1159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截断幽州军的归路,剩下的战斗就变得简单多了。

    如今幽州军只剩下了不足三万人,大部分是步兵,骑兵只占一少部分,而且经过了长途的跋涉,幽州军几乎是精疲力竭,根本就无法保证拥有充足的战斗力。

    而骁骑营虽然也是长途追击,但并没有拼尽全力,文钦一直是收着力的,让骁骑营一直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随时都可以投入到战斗中来。

    文钦一声令下,两翼的骁骑兵立刻从幽州军的外围兜了一个大圈子,向着章武城的城门处迂回而去。

    这个时候,幽州军已经是冲向了章武城的城门,他们蜂拥而上,拥挤不堪,就算是自相践踏也在所不惜,在这个时候,别人的生死已经是无关紧要了,只要自己能逃得出并州军的追击就可以了。

    城上的章武县长贾成起初看到这么多的人马浩荡而来,也确实是把他给吓坏了,连忙命人坚闭城门,所有的士兵都登上了城墙,严阵以待。

    但很快他便发现了来者竟然是自家的军队,是幽州的兵马,打得是魏军的旗号(当然并州军打得也是魏国的旗号,光凭这点是分辨不出来的)和幽州都督卫瓘和幽州刺史王颀的旗帜,凭着这个两旗号,倒是可以分得清楚。

    但贾成却不敢轻易地打开城门,毕竟旗号可以假冒,如果并州军故意地打着幽州军的旗号来诈取城池,那岂不是要上当受骗吗?

    如果真得是幽州军的话,贾成当然不会拒绝他们入城,当如果是并州军假扮的,想进城,门都没有。

    所以幽州军已经挤到了城门下,但贾成吩咐不得打开城门,反而命人质问起他们是哪儿的军队来。

    幽州军个个心急如焚,心道,这么大的旗号你看不到吗,睁眼瞎吗?不过这话也就是心里说说而已,没人敢当然去质问贾成,毕竟在人矮檐下,也不得不低头。

    幽州军高声地嚷嚷:“我们是幽州的军队,请速速打开城门,并州军的追兵就在身后,迟了就晚了。”

    贾成登高远眺,幽州军身后的并州骑兵他自然是看得清清楚楚,不过他更不敢打开城门了,谁知道你们是不是一伙的,万一打开城门,把敌人给放进来,章武城就真得完了。

    所以贾成冷笑一声,道:“你们说你们是幽州军,何以为凭?”

    幽州军不禁愣住了,这个问题,就等于是如何证明你是你,你们说你们是幽州军,那好啊,拿出证据来,证明你们就是幽州军,而不是并州军。

    其实幽州军和并州军,都是大魏的军队,从装备到衣甲武器,配备基本上都是相同的,仅仅从外观上看,没有多大的区别,何况就算有区别,并州军也是可以假扮的,就比方说卫瓘和王颀的旗帜,并州军随手都可以制造出来,所以光凭旗号,是不足以证明他们就是幽州军的。

    这些幽州军普通的士兵根本就无法证明自己的身份,他们七嘴八舌的嚷着,罗列着一条条的证据,可在贾成的眼里,这些证据没有一个是拿得出手的,所以他压根儿也不敢相信这些人就是幽州军,死活也不肯打开城门。

    王颀就在幽州军的身后,他看到章武的城门迟迟没有打开,不禁是勃然大怒,要知道他好歹也是堂堂的幽州刺史,朝廷的封疆大吏,居然被一个小小的县官刁难,而且还是这种生死关头之时,他怒提缰绳,快马冲到了章武城下。

    前面的幽州军纷纷地给王颀让路,王颀到了城下之后,大喝道:“某乃幽州刺史王颀是也,尔等何人,敢如此刁难,延误了军机,你吃罪得起吗?”

    贾成不认识王颀,自然不可能因为他的几句话就给唬住了,毕竟贾成也是出身名门望族,见过世面的,他冷笑道:“你说是你幽州刺史,何以为凭?”

    王颀的肺都快气炸了,此刻他恨得不将贾成从城头上揪下来,暴打一顿,或者说直接将这家伙的脑袋给砍掉,王颀可是执节刺史,有权斩杀二千石以下的官员,像章武县长这样只有四百石的小官,王颀给他扣一个耽误军的罪名,分分毫就能要了他的脑袋。

    可现在王颀呆在城下,根本没办法奈何得了贾成,这个时候战况紧急,分毫必争,王颀牙一咬,便从腰间扯下自己的印鉴来,大力一扔,直接就扔到了城头上,贾成一把便接住了,王颀大喝道:“这是朝廷亲赐的银印,睁开你的狗眼好好瞧瞧!”

    幽州刺史是中二千石的官员,银印青绶,银印虽然不大,但却是沉甸甸的,而且做工极为精良,贾成执得是铜印,从工艺上来讲,这两种印区别是不大的,贾成见王颀拿出了刺史之印,不禁有些惶恐。

    今日之事,摆明了已经是得罪了王颀,即使此刻打开城门,也难保以后王颀不会给他穿小鞋,以他低微的身份,王颀这样的封疆大吏,想要掐死他,就如同是掐死一只蚂蚁那么简单。

    所以贾成虽然对这方银印信了七八分,但他依然嘴还是比较硬,硬气地道:“那谁能证明这个印是真的?”

    王颀气得是七窍生烟,本来以为他们赶到了章武城下,总算可以摆脱并州军的追击了,但没想到遇到这么一位六亲不认油盐不进的家伙,百般刁难,就是死活不开城门,眼看着并州骑兵就追杀过来了,自己居然还和这家伙这儿扯皮,王颀大怒道:“朝廷亲赐的银印你都敢怀疑,信不信本官入城之后,立刻砍了你的脑袋?”

    贾成正想要怼回去,县尉在耳边耳语道:“贾县长,下官以前在幽州当过差,这位可是货真价实的幽州刺史王颀,下官以前是见过他的,那时他当的还是玄菟太守,贾县长执意不让他入城的话,那就小心以后遭他报复。”

第1159章 出兵伐吴

    司马昭主动请缨出征东吴,司马师虽然没有立刻答应,但心里也是倾向于出征的,自从司马师上位之后,在曹亮的手中屡吃败仗,不但是丢城失地,而且司马师的声望也跌入谷底,许多人将司马师和司马懿进行对比之后,自然就得出了司马师不行的结论。

    所以司马师急需要一场胜利来提振士气,抬高他的声望,目前来看,从曹亮的身上是很难找回场子的,蜀国那边山川险峻,将帅同心,司马师也没办法出兵征讨,所以司马师也把目光投向了东吴这边。

    孙权的病逝无疑是一个最好的契机,趁着吴国新君初立,朝中不稳之时,出兵讨伐,正当其时。

    不过出兵讨伐的话,必须要有周详的准备才行,盲目用兵,结果很可能是大败而回,所以司马师并不急,他决定让他的幕僚们先拿出一份可行性的报告来,制定一份详尽的作战计划,然后再考虑出兵之事。

    就在此时,征东将军诸葛诞和征南将军王昶先后上书,献上了自己的攻吴方略,很显然他们也是在得到了孙权去世的消息之后,都认为这是一个进攻吴国的大好机会,如果司马师能抓住这个机会的话,或许可以一举平定吴国。

    他们的想法,倒是和司马师不谋而合,而且诸葛诞镇守淮南,王昶镇守荆州,他们对吴国的情况是最为了解的,他们提出了的战略方案最具有参考价值。

    司马昭看过了两封奏报之后,怂恿司马师道:“兄长,就连诸葛诞和王昶都认为伐吴之事可行,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还请兄长莫要迟疑,趁此机会出兵东吴,以获全胜。”

    司马师心思也变得活络了起来,他点点头,下令召集群臣到大将军府议事,共商出兵大计。

    幽州的失守让朝中诸大臣也是郁闷不已,每次议事之时,都是黯然无色,个个灰头土脸,都生怕司马师点名来问自己,毕竟以幽州目前的局势,谁也拿不出更好的办法来。

    但这次进攻吴国,群臣表现的则是极为地踊跃,纷纷地建言献策,皆认为此次伐吴,乃是天赐良机,只要司马师能抓住这次的机会,一统江东,必然不再是梦想。

    唯独尚书傅嘏有些不同意见,他道:“献计者有人主张乘船直接渡江,横行于江南;有人主张分四路同时进攻,攻占其城垒;也有人主张屯兵边境,平时耕作土地,然后乘其内乱之机发动进攻;这的确都是攻取敌国的常用之计。但是自从我们训练集结伐吴部队以来,前后已有三年,敌人早已知晓,已经不是一支可以出其不意进行偷袭的军队了。吴国与我为敌,将近六十年了,这期间他们君臣团结,同甘苦共患难,最近又丧其统帅,君臣上下心存忧惧危难,加强戒备,假使他们下令在重要渡口排列战船,加固城池占据险要,那么我们横行大江之上的计策,恐怕就难以奏效了。如今边境的守军,与敌军相隔甚远,敌军设置的观察联络哨所,又数量众多戒守严密,我们的间谍不能进入,得不到任何消息。如果军队没有耳目消息,侦察不够详密,却冒然发重兵以面临巨大的危险,这就是怀着侥幸心理以邀取成功,企图先战而后求取胜利,这不是保全军队的良策。只有屯兵边境的计策最为完备牢靠;可以先命令王昶、胡遵选择地方驻扎在形势险要之地,审察他们的安排布置,命令三方面同时进驻守地。第一,要夺取肥沃的土地,让敌人退回到贫瘠的土地。第二,兵士到百姓中间,不许欺压劫掠。第三,在附近区域实行招抚怀柔政策,使投降归附之人每天来到。第四,从远处开始设置侦察联络哨,使间谍不能过来。第五,敌兵退守之后,侦察联络哨必然不能深入,耕作土地也不容易开展。第六,军队就地食用积储的粮食,不用分出兵力运输。第七,敌军内部矛盾混乱情况可以及时得到消息,能迅速作出征讨突袭的决断。以上七个方面,是军事行动的当务之急。不掌握这些,敌军就会独占便利的资财;掌握这些,利益就会归于我国,所以不可以不明察。两军营垒相互逼近,两军的阵势也已经相互明了,智慧勇敢得以施展,各种巧拙之计也得以运用,施展谋略能了解其得失,相互较量也能知道长短优劣,敌军情况的真伪,将向哪里藏匿?以小敌大,就会劳役频繁国力衰竭;以贫敌富,就会加重税敛财力匮乏。因此兵法说:‘敌人安逸能使之烦劳,敌人饱足能使之饥饿。’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司马师面露出不悦之色,傅嘏的话虽然说得比较中肯,但是却等于是给兴头上的司马师浇了一盆的冷水,整个堂上的气氛也因此有些冷场。

    司马昭站了出来,道:“胡尚书所言虽然不假,但用兵之道,又岂可拘泥于兵法,临机权变,审时度势,乃是为将者需要掌握之事,如今吴国正当国丧,人心不稳,新君幼弱,朝纲混乱,正是天赐我大魏良机,此时不取,更待何时?”

    众臣皆是大赞,于是司马师决定派兵出征,讨伐吴国。

    此次出兵,司马师共计调动了十五万大军,兵分三路,东路由诸葛诞率领,进攻东兴,中路由胡奋率领,进攻武昌,西路由王昶率领,进逼江陵。

    这三路人马之中,中路和西路做为偏师,用以牵制吴国在长江中上游的兵力,而诸葛诞所率的七万大军,攻打东兴,则是魏军的主攻方向。

    而司马昭,则被司马师任命为监军,总督各路兵马,随同诸葛诞出征东兴。

    大军出征,自然准备良多,经过数月的精心备战,司马昭于十月底抵达了寿春,同诸葛诞会合,共起大军,进逼东兴,拉开伐吴的大幕。

第1160章 东兴

    这次魏军首先进攻的,就是位于巢湖南边的东兴。

    东兴在濡须口以北,紧扼巢湖入长江的水道,自古以来濡须坞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曹魏数次攻吴,走的就是这条水路。

    说到走水路,许多人都为之疑惑,按理说魏军之强,在于步骑,吴军之强,在于水军,魏军沿巢湖南下走水路,分明就是弃长扬短,和吴军在水路上争锋,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其实这也是魏军的无奈之举,这个时代打仗,最难的其实是粮草补给的问题,魏国倚仗着国力雄厚,每次出兵,都会派大量的兵马,虽然兵多将广,打起仗来胜面较大,但对于后勤补给而言,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毕竟魏军大部分的军队都来自中原,劳师以远,如果仅靠陆路的运输,困难必然很大。

    所以魏军伐吴,大多的时候也是选择从水路运送粮草,巢湖水系联结长江和淮河,所以从巢湖进军,成为了魏军的一个不二选择,而巢湖南面的濡须口,就成为了双方争夺的重点,曹魏在东线用兵,都是针对濡须口的。

    吴国当然也清楚濡须口的战略价值,诸葛恪在担任江北都督之时,就曾在濡须口的北面筑东兴二城,在东山之上建了东关,在西山之上建了西关,并在两关之间,修筑大堤,以阻挡魏军的南下。

    这条大堤以前孙权就曾下令修筑过,尚未完工就曾遭到了魏军的破坏,后来遂搁置,诸葛恪任都督之时,重修了这条大堤,令其坚固无比,并派出重兵来防守。

    是以东兴一线,已经成为了吴国的要塞,魏军想要攻下濡须口,打开进入长江直逼建业的通道,首先就要必须拿下东兴二城。

    这次魏军在淮南一线集中了七万人马,基本上以驻守淮南的诸葛诞部为主,另外包括了一些司马昭从洛阳带来的兵马,他们从寿春南下,水陆并进,浩浩荡荡,直扑东兴而来。

    消息传到了建业,吴国的朝中一片哗然。

    趁着国丧之际,出兵征伐,这似乎已经成为孙权多年以来一直常用的手段,但风水轮流转,九泉之下的孙权似乎也不会想到司马师居然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趁着他刚死不久,大举入侵。

    孙权在位时间极长,光是当皇帝就当了二十四年,若再加上他割据江东时算起,距今已经是五十多年了,再加上孙权的强势,以至于孙权成为了东吴的主心骨,所有的战略都是围绕着他来执行的。

    孙权的驾崩,也导致了东吴权力出现了真空,孙权的儿子倒是不少,但相互之间争嫡暗斗,互相倾轧,最后导致几个有资格继承皇位的王子先后丧命,孙权也是彻底地寒了心,临崩之时,让只有十岁的七子孙亮当了太子,继承他的皇位。

    一个十岁的孩子,那怕他就是聪明盖世,也不可能承担起社稷大任,这个时候,身为辅政大臣的太傅诸葛恪就成为了举足轻重的人物。

    诸葛恪是吴国故大将军诸葛瑾的长子,是蜀国丞相故诸葛亮的侄子,自幼聪明过人,才华横溢,深得孙权的赏识,方有弱冠,便拜为骑都尉,与顾谭、张休等人随侍太子孙登讲论道艺,成了太子的宾友。

    孙权是一个极具野心的人,江东的这片基业,是父兄给他留下来的,孙权不甘心坐守其成,一次次地挥师北伐,就是想要创出一片新天地来,开疆拓土,让世人不再耻笑他只知道躺着父兄的功劳薄上睡觉。

    但江东的这些世家豪门,他们只愿意守着这一亩三分地坐享其成,也不愿兴师动众,去和曹魏打仗。

    这一点,孙权也很无奈,虽然他清楚是谁在背后掣肘,但却也无可奈何,毕竟孙家的根基,就是这些江东的门阀世家,没有他们的支持,孙权也当不了这个安稳皇帝。

    诸葛恪为人聪明,最为擅于揣摸上意,别人不赞成孙权北伐,诸葛恪便主动请命前往江北,甘心孙权的开路先锋。

    此举深得孙权的欢心,再加上诸葛恪也确实是能力出众,他在担任丹阳太守期间,解决了困扰吴国多年的山越问题,不但招降山越民众数十万人,更是为吴军增添了数万丹阳精兵。

    有孙权的重用和提拨,诸葛恪的仕途堪称是顺风顺水,从威北将军升到柴桑督,在军中的威望渐著。

    其时丞相陆逊并不看好诸葛恪,曾上书给孙权说诸葛恪言过其实,不可重用,不过孙权显然没有听他的,陆逊病逝之后,孙权便提拨诸葛恪为大将军,驻守武昌,代陆逊领荆州事。

    荆州对于吴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诸葛恪坐到了这个位置之上,也就等于是成为军中巨擎。

    尽管孙权也知道诸葛恪刚愎自用,但此刻吴国朝中人才凋零,可堪一用之人廖廖无几,权衡再三,孙权还是选择了诸葛恪为首辅大臣,扶助孙亮。

    诸葛恪担任太傅之后,权倾四野,不过反对他的人也比比皆是,毕竟论资排辈,诸葛恪还是没有资格坐到这里的,只是因为孙权遗命之故,众臣只能是暗暗腹诽罢了。

    诸葛恪当然清楚自己的处境,江东这片土地,例来是以家世条件论短长的,诸葛家虽然在江东地位显赫,但却也并非是高门望族,在出身上,诸葛恪便矮了别人一截。

    现在他担任首辅大臣之后,急需要声望来担升自己的影响力,想要快速地提高声望,莫过于军功了,诸葛恪正在掂量着是否对魏国用兵,偏巧听到了魏国举兵来犯的消息。

    别人是一片愁眉苦脸,诸葛恪却是暗暗高兴,这些魏兵魏将,都是给自己送人头了,他焉何能不笑纳?

    于是诸葛恪力排从议,亲自率领大军四万,从建业出发,奔赴东兴,却增援东兴的守军。

    东兴要塞可是诸葛恪一手建造的,只有他心里最清楚,魏人想要攻破东兴,无异于痴人做梦。

第1161章 糟糕的天气

    做为要塞,东兴二城一直以来吴国都是派兵马驻守的,全端驻守西关,留略驻守东关,严阵以待。

    以司马师的计划,原定是避过淮南高热高湿的夏季,在秋天的时候,对吴国发起进攻,但由于种种的原因,进军之事一拖再拖,一直到十月底才完成了战役部署,到了冬月的时候,才准备就绪,正式地投入进攻之中。

    这其实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事先没有经过任何准备,完全是临时起意,仓促而行,而需要准备的事又是千头万绪,所以拖延到冬天,也实属无奈。

    因为不光是淮南这一路的人马,进攻武昌和江陵的兵马也必须要到位才行,尽管这两路人马只是佯攻,起到牵制作用,但如果连牵制吴军的作用都起不到,淮南的这一路人马孤军深入,只怕是凶多吉少。

    所以司马昭到达寿春之后,并没有办法立刻进军,他还得同另外的两路人马进行协调,确认胡奋已经向武昌发起进攻,确认王昶已经向江陵方向进军,吴国在长江上游的兵马已经不可能向下游调动了,司马昭才同诸葛诞率军离开了寿春,向东兴方向挺进。

    按理说,十一月的淮南,天气还是比较温暖的,不像北方已经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寒冬,在这种天气条件下,行军打仗并不有什么问题。

    但今年的天气,却有些反常,司马昭到达淮南之后,就没有看到过太阳了,天空中常是被阴霾所笼罩,时不时地还下点小雨,又湿又冷,让司马昭颇为不习惯。

    诸葛诞告诉他,淮南这边的天气就是这样,一到冬天,阴雨便是常事,虽然很少结冰,但是比起北方的干冷来,这儿的湿冷似乎更让人难以接受。

    司马昭再有本事,也不可能改变老天爷的脾性,他所能做的,就是尽快地打完这一仗,赶紧从这个鬼地方撤走,现在司马昭特别的怀念洛阳的暖阁,点上一盆火红的炭火,喝上一壶温热的老酒,闲来无事,看看美艳的歌姬轻歌曼舞,那日子才是真正的舒服。

    在这种湿冷的天气下,穿什么衣服都觉得不太舒服,更别说是穿着厚重的铁铠了,捂得太厚了,又容易出汗,一出汗,则全是冷汗,湿漉漉地粘在身上,更为以难受了。

    魏军大多数的人都来自北方,显然对这种湿冷的天气很不习惯,个个是怨声载道,士气低迷。

    按理说这种状态下,应当是休兵罢战,等到天气好转之后,再行进军,但是司马师似乎等不及,毕竟他们是要趁着吴国国丧之时,发起进攻,其实现在发起进攻,已经是有些迟了,若再等到明年,吴国朝野从孙权之死的哀恸之中恢复过来,这样进攻的机会也就彻底地丧失了。

    所以远在洛阳的司马师一再下令催促,要他们趁着寒冬腊月到来之前,拿下东兴,抢占濡须坞,为明年进军建业创造一个有利的条件。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魏军水陆并进,沿着巢湖向南进军,不过水军例来不是魏军的强项,所以这次攻打东兴,进攻的主力依然还是步骑兵,水军只是负责押运粮草以及军械装备的,步兵主力经过合肥新城,对东兴二城发起了进攻。

    东兴二城依山而筑,地势十分的险要,吴军又在濡须水上,修筑了大堤,如此一来,魏军的水军船队,到达东兴之后,就变得寸步难行了,只有攻破东兴二城,破坏掉濡须大堤,魏军才有可能继续地向前推进。

    诸葛诞屯兵在东关北面的陈塘,派前部督韩综和乐安太守桓嘉各率五千兵马,分别去攻打东关和西关。

    东兴二城依山环水,地形险要,魏军想要攻城,首先就必须跨过濡须水,诸葛诞下令在水上搭建浮桥,直通吴军新修的大堤,抢夺大堤之后,再沿着大堤向相连的东关和西关发起进攻。

    大堤上原本是驻守着吴国的军队的,只不过数量有限,他们在魏国搭建浮桥之时,频频地向魏军射箭,倒是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魏军搭建浮桥的速度。

    诸葛诞一看不行啊,连一个浮桥搭建起来都这么费劲,拿下东兴那得猴年马月呀,魏国七万大军拥挤在陈塘,地形狭隘,根本就施展不开,必须尽快地将浮桥搭建起来,夺下大堤,才能对东关和西关构成攻势。

    于是诸葛诞调集来几十艘战船,每艘战船上都满载了弓箭兵,集中火力向大堤上射箭,以压制大堤上的吴国守军。

    这一招果然奏效,魏军是万箭齐发,射得守堤吴军连头都抬不起来,这样搭建浮桥的进度就不再受到影响,很快魏军就在濡须水上,建造起了四座浮桥,步兵沿着浮桥,很快地攻上了大堤。

    吴军势单力孤,难以抵抗,只能是放弃了大堤,退守东关和西关,凭险据守。

    魏军抢占大堤之后,便沿着大堤向东关和西关发起了进攻。

    这道大堤虽然修筑的又宽又厚,但再怎么说它也仅仅只是一道堤坝,不可能成为宽阔的大道,大堤最宽处,也仅仅只是能容纳四匹马车通行而已,这样魏军虽然兵多将广,但受大堤的影响,只能拥挤在一起,这样的攻城力度就变得有限的多了。

    留略在东关,全端在西关,两边可以遥遥相望,诸葛恪监造的这两座要塞,堪称是铜墙铁壁,防御设施齐备,这样坚固的城池那怕是守军数量有限,魏军在短时间内也很难攻克。

    诸葛诞下令发起强攻,地势狭窄大军没办法施展开,那就提升攻击的强度,让魏军一天十二个时辰不间断发起进攻,日夜不停轮番进攻,反正魏军人多的事,前面的人伤亡了,后面的立刻顶上便是。

    这样的攻击方式,就是要打得守军疲惫不堪,这样才能找出吴军防守的漏洞来,拿下东兴二城。

第1162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而是在作战不利的情况被敌人俘虏的,属于势穷降敌,尽管也是属于没有气节的那种,但是他和卖主求荣,主动投敌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在平定毌丘俭叛乱之时,卫瓘还是有功于朝廷的,如果不是卫瓘和王颀通力配合,或许毌丘俭的叛乱就成功了,司马氏无疑会平添一个劲敌,这一点,司马师是不会忘记。

    而且就在曹亮侵入幽州之后,卫瓘在双方兵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之下,依然是奋起抗争,坚守临渝关,就算是临渝关失守,他也是主动地率兵撤出临渝关,希望为司马军保存这最后的力量。

    幽州军的全军覆灭,并非是卫瓘和王颀指挥失当,而是对手太强的缘故,所以在兵败这一点上,司马师是无法追究他们的责任的。

    相反的,如果司马师能在接到卫瓘的告急文书之时,派兵救援幽州,或许幽州军最后就不会是这样的结局了。

    所以司马师认为卫瓘失败投敌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卫瓘的忠诚问题,而是自己没有能够给予救援,自己这边要承担很大一部分的责任,所以司马师决定不追究他的罪责,反而是一切俸禄照旧供给。

    司马昭疑惑地道:“卫瓘被俘固然是势穷而为,但他却也是屈膝变节,投敌叛国,兄长若不追究其罪责,已是最大的恩典了,又何苦继续照顾他的家人,恐怕此事会落下笑柄,被世人所嘲笑,以为我们怕了曹亮。”

    司马师淡淡地道:“蝼蚁尚且偷生,况乎人也,卫伯玉走投无路之下,为了保全性命,被迫降敌,是我负伯玉而非伯玉负我啊!”

    卫瓘的俸禄才值几个钱,司马师既然不追究他投敌的责任,那又何必在惜这几个小钱,继续地将卫瓘供养其家人,一方面可以体现司马师的宽宏大量,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卫瓘心怀感激,说不定将来有机会还能让卫瓘重新反正。

    当然前提条件是司马师对曹亮必须取得战略性的优势,如果像现在这样,一败再败的话,别说是卫瓘没法子反正了,恐怕以后投敌的大臣大将会越来越多。就算再忠心的臣子,也是建立在自己性命无忧的情况下才会对主公忠心耿耿的,兵败如山倒的情况之下,指望部下们一个个效死愚忠,很不实现。

    司马昭似乎很是不忿,但司马师已经做出了决定,他也只能是遵命从事,拱手告辞而出。

    他刚一出门,就和迎面匆匆而来的尚书荀顗撞了个满怀,荀顗赶忙地赔罪道:“卑职失礼了,二公子恕罪。”

    司马昭倒是没有嗔怪,看到荀顗行色匆匆,疑惑地道:“荀尚书如此匆忙,所为何事?”

    荀顗面带喜色地道:“江东那边刚刚传来消息,东吴伪帝孙权日前暴毙,卑职故而特意地禀报于大将军知晓。”

    司马昭一听孙权已死,不禁是大喜过望,道:“孙权当真已死?”

    荀顗道:“此乃军国之大事,岂可儿戏,据确切的消息,孙权死于四月初九,如今东吴举国白素,哀嚎遍野,如此大事,又岂能瞒得过我军的耳目。”

    司马昭兴奋异常,拉着荀顗便直接面见司马师了,司马师看到司马昭去而复返,正诧异之时,就听司马昭连声地道;“兄长,有喜事,有大喜事啊!”

    司马师不禁纳闷,司马昭这不才刚出门吗,他不禁道:“何喜之有?”

    司马昭兴奋地道:“孙权死了,这算不算喜事?”

    司马师不禁心头为之一震,微微色变,道:“孙权死了?何时的事?”

    荀顗具实以告,司马师不禁大笑了三声,道:“天助我也!”

    孙权之死,恐怕是司马师上位以来听到的一个最好的消息了,自从司马师担任抚军大将军主理朝政以来,幽州前线是噩耗不断,烦心的事一件跟着一件,让司马师是心力交瘁,焦头烂额。

    现在还真是北边不亮南边亮,就在司马师感觉到四面楚歌,勉力为艰的时候,东吴那边突然传来了孙权病故的消息,孙权在位二十四年,一直以来都是魏国的最大敌人,魏国在淮南和荆州布置重兵,就是为了防范孙权。

    如今孙权一死,司马师陡然间都觉得轻松了不少,有一种搬掉了一座大山的感觉,确实东吴西蜀再加上并州的曹亮,就如同是压在司马师头顶上的三座大山,如今三去其一,总算可以让司马师松下了一口气来。

    孙权可是一位厉害而难缠的对手,早在曹操的时代,孙权就已经成为了江东之主,正是因为赤壁之战的缘故,风头正健的曹操铩羽而归,三国鼎立的局面初成。

    其后的几十年时间,无论是曹丕还是曹叡,都屡次用兵于东南,就是想要灭吴吞并江东,可惜始终都无能如愿。

    而孙权也并不甘心于防守,他在位其之间,和魏国的战争多到数不胜数,光是他御驾亲征次数,就不下十余次,这也让孙权成为了魏国的头号强敌,那怕是司马懿主政时期,都不敢对孙权掉以轻心。

    如今孙权一死,东吴立刻便群龙无首,司马昭兴奋地对司马师道:“兄长,孙权新亡,东吴换立新君,朝政不稳,趁此机会,正是伐吴的最佳时候,小弟愿率军一支,讨伐东吴,不胜不还。”

    司马师倒是没有那般的冲动,他详细地向荀顗询问了东吴的情况,孙权病故之后,东吴立孙权的第七个儿子,只有十岁的孙亮继位,十岁的孩子能懂得什么朝政,东吴的朝廷大权,都落到了太傅诸葛恪的手里。

    诸葛恪聪明外露,刚愎自用,孙权其实对他并不太满意,但是这几年来,东吴的开国功臣先后离世,就连大都督陆逊都在几年前病逝了,东吴朝中无人,孙权不得不将辅政大臣的位子交给了诸葛恪,由他来辅佐幼主。

第1162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而是在作战不利的情况被敌人俘虏的,属于势穷降敌,尽管也是属于没有气节的那种,但是他和卖主求荣,主动投敌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在平定毌丘俭叛乱之时,卫瓘还是有功于朝廷的,如果不是卫瓘和王颀通力配合,或许毌丘俭的叛乱就成功了,司马氏无疑会平添一个劲敌,这一点,司马师是不会忘记。

    而且就在曹亮侵入幽州之后,卫瓘在双方兵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之下,依然是奋起抗争,坚守临渝关,就算是临渝关失守,他也是主动地率兵撤出临渝关,希望为司马军保存这最后的力量。

    幽州军的全军覆灭,并非是卫瓘和王颀指挥失当,而是对手太强的缘故,所以在兵败这一点上,司马师是无法追究他们的责任的。

    相反的,如果司马师能在接到卫瓘的告急文书之时,派兵救援幽州,或许幽州军最后就不会是这样的结局了。

    所以司马师认为卫瓘失败投敌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卫瓘的忠诚问题,而是自己没有能够给予救援,自己这边要承担很大一部分的责任,所以司马师决定不追究他的罪责,反而是一切俸禄照旧供给。

    司马昭疑惑地道:“卫瓘被俘固然是势穷而为,但他却也是屈膝变节,投敌叛国,兄长若不追究其罪责,已是最大的恩典了,又何苦继续照顾他的家人,恐怕此事会落下笑柄,被世人所嘲笑,以为我们怕了曹亮。”

    司马师淡淡地道:“蝼蚁尚且偷生,况乎人也,卫伯玉走投无路之下,为了保全性命,被迫降敌,是我负伯玉而非伯玉负我啊!”

    卫瓘的俸禄才值几个钱,司马师既然不追究他投敌的责任,那又何必在惜这几个小钱,继续地将卫瓘供养其家人,一方面可以体现司马师的宽宏大量,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卫瓘心怀感激,说不定将来有机会还能让卫瓘重新反正。

    当然前提条件是司马师对曹亮必须取得战略性的优势,如果像现在这样,一败再败的话,别说是卫瓘没法子反正了,恐怕以后投敌的大臣大将会越来越多。就算再忠心的臣子,也是建立在自己性命无忧的情况下才会对主公忠心耿耿的,兵败如山倒的情况之下,指望部下们一个个效死愚忠,很不实现。

    司马昭似乎很是不忿,但司马师已经做出了决定,他也只能是遵命从事,拱手告辞而出。

    他刚一出门,就和迎面匆匆而来的尚书荀顗撞了个满怀,荀顗赶忙地赔罪道:“卑职失礼了,二公子恕罪。”

    司马昭倒是没有嗔怪,看到荀顗行色匆匆,疑惑地道:“荀尚书如此匆忙,所为何事?”

    荀顗面带喜色地道:“江东那边刚刚传来消息,东吴伪帝孙权日前暴毙,卑职故而特意地禀报于大将军知晓。”

    司马昭一听孙权已死,不禁是大喜过望,道:“孙权当真已死?”

    荀顗道:“此乃军国之大事,岂可儿戏,据确切的消息,孙权死于四月初九,如今东吴举国白素,哀嚎遍野,如此大事,又岂能瞒得过我军的耳目。”

    司马昭兴奋异常,拉着荀顗便直接面见司马师了,司马师看到司马昭去而复返,正诧异之时,就听司马昭连声地道;“兄长,有喜事,有大喜事啊!”

    司马师不禁纳闷,司马昭这不才刚出门吗,他不禁道:“何喜之有?”

    司马昭兴奋地道:“孙权死了,这算不算喜事?”

    司马师不禁心头为之一震,微微色变,道:“孙权死了?何时的事?”

    荀顗具实以告,司马师不禁大笑了三声,道:“天助我也!”

    孙权之死,恐怕是司马师上位以来听到的一个最好的消息了,自从司马师担任抚军大将军主理朝政以来,幽州前线是噩耗不断,烦心的事一件跟着一件,让司马师是心力交瘁,焦头烂额。

    现在还真是北边不亮南边亮,就在司马师感觉到四面楚歌,勉力为艰的时候,东吴那边突然传来了孙权病故的消息,孙权在位二十四年,一直以来都是魏国的最大敌人,魏国在淮南和荆州布置重兵,就是为了防范孙权。

    如今孙权一死,司马师陡然间都觉得轻松了不少,有一种搬掉了一座大山的感觉,确实东吴西蜀再加上并州的曹亮,就如同是压在司马师头顶上的三座大山,如今三去其一,总算可以让司马师松下了一口气来。

    孙权可是一位厉害而难缠的对手,早在曹操的时代,孙权就已经成为了江东之主,正是因为赤壁之战的缘故,风头正健的曹操铩羽而归,三国鼎立的局面初成。

    其后的几十年时间,无论是曹丕还是曹叡,都屡次用兵于东南,就是想要灭吴吞并江东,可惜始终都无能如愿。

    而孙权也并不甘心于防守,他在位其之间,和魏国的战争多到数不胜数,光是他御驾亲征次数,就不下十余次,这也让孙权成为了魏国的头号强敌,那怕是司马懿主政时期,都不敢对孙权掉以轻心。

    如今孙权一死,东吴立刻便群龙无首,司马昭兴奋地对司马师道:“兄长,孙权新亡,东吴换立新君,朝政不稳,趁此机会,正是伐吴的最佳时候,小弟愿率军一支,讨伐东吴,不胜不还。”

    司马师倒是没有那般的冲动,他详细地向荀顗询问了东吴的情况,孙权病故之后,东吴立孙权的第七个儿子,只有十岁的孙亮继位,十岁的孩子能懂得什么朝政,东吴的朝廷大权,都落到了太傅诸葛恪的手里。

    诸葛恪聪明外露,刚愎自用,孙权其实对他并不太满意,但是这几年来,东吴的开国功臣先后离世,就连大都督陆逊都在几年前病逝了,东吴朝中无人,孙权不得不将辅政大臣的位子交给了诸葛恪,由他来辅佐幼主。

第1163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而是在作战不利的情况被敌人俘虏的,属于势穷降敌,尽管也是属于没有气节的那种,但是他和卖主求荣,主动投敌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在平定毌丘俭叛乱之时,卫瓘还是有功于朝廷的,如果不是卫瓘和王颀通力配合,或许毌丘俭的叛乱就成功了,司马氏无疑会平添一个劲敌,这一点,司马师是不会忘记。

    而且就在曹亮侵入幽州之后,卫瓘在双方兵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之下,依然是奋起抗争,坚守临渝关,就算是临渝关失守,他也是主动地率兵撤出临渝关,希望为司马军保存这最后的力量。

    幽州军的全军覆灭,并非是卫瓘和王颀指挥失当,而是对手太强的缘故,所以在兵败这一点上,司马师是无法追究他们的责任的。

    相反的,如果司马师能在接到卫瓘的告急文书之时,派兵救援幽州,或许幽州军最后就不会是这样的结局了。

    所以司马师认为卫瓘失败投敌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卫瓘的忠诚问题,而是自己没有能够给予救援,自己这边要承担很大一部分的责任,所以司马师决定不追究他的罪责,反而是一切俸禄照旧供给。

    司马昭疑惑地道:“卫瓘被俘固然是势穷而为,但他却也是屈膝变节,投敌叛国,兄长若不追究其罪责,已是最大的恩典了,又何苦继续照顾他的家人,恐怕此事会落下笑柄,被世人所嘲笑,以为我们怕了曹亮。”

    司马师淡淡地道:“蝼蚁尚且偷生,况乎人也,卫伯玉走投无路之下,为了保全性命,被迫降敌,是我负伯玉而非伯玉负我啊!”

    卫瓘的俸禄才值几个钱,司马师既然不追究他投敌的责任,那又何必在惜这几个小钱,继续地将卫瓘供养其家人,一方面可以体现司马师的宽宏大量,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卫瓘心怀感激,说不定将来有机会还能让卫瓘重新反正。

    当然前提条件是司马师对曹亮必须取得战略性的优势,如果像现在这样,一败再败的话,别说是卫瓘没法子反正了,恐怕以后投敌的大臣大将会越来越多。就算再忠心的臣子,也是建立在自己性命无忧的情况下才会对主公忠心耿耿的,兵败如山倒的情况之下,指望部下们一个个效死愚忠,很不实现。

    司马昭似乎很是不忿,但司马师已经做出了决定,他也只能是遵命从事,拱手告辞而出。

    他刚一出门,就和迎面匆匆而来的尚书荀顗撞了个满怀,荀顗赶忙地赔罪道:“卑职失礼了,二公子恕罪。”

    司马昭倒是没有嗔怪,看到荀顗行色匆匆,疑惑地道:“荀尚书如此匆忙,所为何事?”

    荀顗面带喜色地道:“江东那边刚刚传来消息,东吴伪帝孙权日前暴毙,卑职故而特意地禀报于大将军知晓。”

    司马昭一听孙权已死,不禁是大喜过望,道:“孙权当真已死?”

    荀顗道:“此乃军国之大事,岂可儿戏,据确切的消息,孙权死于四月初九,如今东吴举国白素,哀嚎遍野,如此大事,又岂能瞒得过我军的耳目。”

    司马昭兴奋异常,拉着荀顗便直接面见司马师了,司马师看到司马昭去而复返,正诧异之时,就听司马昭连声地道;“兄长,有喜事,有大喜事啊!”

    司马师不禁纳闷,司马昭这不才刚出门吗,他不禁道:“何喜之有?”

    司马昭兴奋地道:“孙权死了,这算不算喜事?”

    司马师不禁心头为之一震,微微色变,道:“孙权死了?何时的事?”

    荀顗具实以告,司马师不禁大笑了三声,道:“天助我也!”

    孙权之死,恐怕是司马师上位以来听到的一个最好的消息了,自从司马师担任抚军大将军主理朝政以来,幽州前线是噩耗不断,烦心的事一件跟着一件,让司马师是心力交瘁,焦头烂额。

    现在还真是北边不亮南边亮,就在司马师感觉到四面楚歌,勉力为艰的时候,东吴那边突然传来了孙权病故的消息,孙权在位二十四年,一直以来都是魏国的最大敌人,魏国在淮南和荆州布置重兵,就是为了防范孙权。

    如今孙权一死,司马师陡然间都觉得轻松了不少,有一种搬掉了一座大山的感觉,确实东吴西蜀再加上并州的曹亮,就如同是压在司马师头顶上的三座大山,如今三去其一,总算可以让司马师松下了一口气来。

    孙权可是一位厉害而难缠的对手,早在曹操的时代,孙权就已经成为了江东之主,正是因为赤壁之战的缘故,风头正健的曹操铩羽而归,三国鼎立的局面初成。

    其后的几十年时间,无论是曹丕还是曹叡,都屡次用兵于东南,就是想要灭吴吞并江东,可惜始终都无能如愿。

    而孙权也并不甘心于防守,他在位其之间,和魏国的战争多到数不胜数,光是他御驾亲征次数,就不下十余次,这也让孙权成为了魏国的头号强敌,那怕是司马懿主政时期,都不敢对孙权掉以轻心。

    如今孙权一死,东吴立刻便群龙无首,司马昭兴奋地对司马师道:“兄长,孙权新亡,东吴换立新君,朝政不稳,趁此机会,正是伐吴的最佳时候,小弟愿率军一支,讨伐东吴,不胜不还。”

    司马师倒是没有那般的冲动,他详细地向荀顗询问了东吴的情况,孙权病故之后,东吴立孙权的第七个儿子,只有十岁的孙亮继位,十岁的孩子能懂得什么朝政,东吴的朝廷大权,都落到了太傅诸葛恪的手里。

    诸葛恪聪明外露,刚愎自用,孙权其实对他并不太满意,但是这几年来,东吴的开国功臣先后离世,就连大都督陆逊都在几年前病逝了,东吴朝中无人,孙权不得不将辅政大臣的位子交给了诸葛恪,由他来辅佐幼主。

第1163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而是在作战不利的情况被敌人俘虏的,属于势穷降敌,尽管也是属于没有气节的那种,但是他和卖主求荣,主动投敌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在平定毌丘俭叛乱之时,卫瓘还是有功于朝廷的,如果不是卫瓘和王颀通力配合,或许毌丘俭的叛乱就成功了,司马氏无疑会平添一个劲敌,这一点,司马师是不会忘记。

    而且就在曹亮侵入幽州之后,卫瓘在双方兵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之下,依然是奋起抗争,坚守临渝关,就算是临渝关失守,他也是主动地率兵撤出临渝关,希望为司马军保存这最后的力量。

    幽州军的全军覆灭,并非是卫瓘和王颀指挥失当,而是对手太强的缘故,所以在兵败这一点上,司马师是无法追究他们的责任的。

    相反的,如果司马师能在接到卫瓘的告急文书之时,派兵救援幽州,或许幽州军最后就不会是这样的结局了。

    所以司马师认为卫瓘失败投敌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卫瓘的忠诚问题,而是自己没有能够给予救援,自己这边要承担很大一部分的责任,所以司马师决定不追究他的罪责,反而是一切俸禄照旧供给。

    司马昭疑惑地道:“卫瓘被俘固然是势穷而为,但他却也是屈膝变节,投敌叛国,兄长若不追究其罪责,已是最大的恩典了,又何苦继续照顾他的家人,恐怕此事会落下笑柄,被世人所嘲笑,以为我们怕了曹亮。”

    司马师淡淡地道:“蝼蚁尚且偷生,况乎人也,卫伯玉走投无路之下,为了保全性命,被迫降敌,是我负伯玉而非伯玉负我啊!”

    卫瓘的俸禄才值几个钱,司马师既然不追究他投敌的责任,那又何必在惜这几个小钱,继续地将卫瓘供养其家人,一方面可以体现司马师的宽宏大量,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卫瓘心怀感激,说不定将来有机会还能让卫瓘重新反正。

    当然前提条件是司马师对曹亮必须取得战略性的优势,如果像现在这样,一败再败的话,别说是卫瓘没法子反正了,恐怕以后投敌的大臣大将会越来越多。就算再忠心的臣子,也是建立在自己性命无忧的情况下才会对主公忠心耿耿的,兵败如山倒的情况之下,指望部下们一个个效死愚忠,很不实现。

    司马昭似乎很是不忿,但司马师已经做出了决定,他也只能是遵命从事,拱手告辞而出。

    他刚一出门,就和迎面匆匆而来的尚书荀顗撞了个满怀,荀顗赶忙地赔罪道:“卑职失礼了,二公子恕罪。”

    司马昭倒是没有嗔怪,看到荀顗行色匆匆,疑惑地道:“荀尚书如此匆忙,所为何事?”

    荀顗面带喜色地道:“江东那边刚刚传来消息,东吴伪帝孙权日前暴毙,卑职故而特意地禀报于大将军知晓。”

    司马昭一听孙权已死,不禁是大喜过望,道:“孙权当真已死?”

    荀顗道:“此乃军国之大事,岂可儿戏,据确切的消息,孙权死于四月初九,如今东吴举国白素,哀嚎遍野,如此大事,又岂能瞒得过我军的耳目。”

    司马昭兴奋异常,拉着荀顗便直接面见司马师了,司马师看到司马昭去而复返,正诧异之时,就听司马昭连声地道;“兄长,有喜事,有大喜事啊!”

    司马师不禁纳闷,司马昭这不才刚出门吗,他不禁道:“何喜之有?”

    司马昭兴奋地道:“孙权死了,这算不算喜事?”

    司马师不禁心头为之一震,微微色变,道:“孙权死了?何时的事?”

    荀顗具实以告,司马师不禁大笑了三声,道:“天助我也!”

    孙权之死,恐怕是司马师上位以来听到的一个最好的消息了,自从司马师担任抚军大将军主理朝政以来,幽州前线是噩耗不断,烦心的事一件跟着一件,让司马师是心力交瘁,焦头烂额。

    现在还真是北边不亮南边亮,就在司马师感觉到四面楚歌,勉力为艰的时候,东吴那边突然传来了孙权病故的消息,孙权在位二十四年,一直以来都是魏国的最大敌人,魏国在淮南和荆州布置重兵,就是为了防范孙权。

    如今孙权一死,司马师陡然间都觉得轻松了不少,有一种搬掉了一座大山的感觉,确实东吴西蜀再加上并州的曹亮,就如同是压在司马师头顶上的三座大山,如今三去其一,总算可以让司马师松下了一口气来。

    孙权可是一位厉害而难缠的对手,早在曹操的时代,孙权就已经成为了江东之主,正是因为赤壁之战的缘故,风头正健的曹操铩羽而归,三国鼎立的局面初成。

    其后的几十年时间,无论是曹丕还是曹叡,都屡次用兵于东南,就是想要灭吴吞并江东,可惜始终都无能如愿。

    而孙权也并不甘心于防守,他在位其之间,和魏国的战争多到数不胜数,光是他御驾亲征次数,就不下十余次,这也让孙权成为了魏国的头号强敌,那怕是司马懿主政时期,都不敢对孙权掉以轻心。

    如今孙权一死,东吴立刻便群龙无首,司马昭兴奋地对司马师道:“兄长,孙权新亡,东吴换立新君,朝政不稳,趁此机会,正是伐吴的最佳时候,小弟愿率军一支,讨伐东吴,不胜不还。”

    司马师倒是没有那般的冲动,他详细地向荀顗询问了东吴的情况,孙权病故之后,东吴立孙权的第七个儿子,只有十岁的孙亮继位,十岁的孩子能懂得什么朝政,东吴的朝廷大权,都落到了太傅诸葛恪的手里。

    诸葛恪聪明外露,刚愎自用,孙权其实对他并不太满意,但是这几年来,东吴的开国功臣先后离世,就连大都督陆逊都在几年前病逝了,东吴朝中无人,孙权不得不将辅政大臣的位子交给了诸葛恪,由他来辅佐幼主。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6204/ 第一时间欣赏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 作者:风之清扬所写的《最后的三国2兴魏》为转载作品,最后的三国2兴魏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最后的三国2兴魏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最后的三国2兴魏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最后的三国2兴魏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最后的三国2兴魏介绍:
曹亮穿了,成为了曹魏宗室的“曹三代”。相比于纵横捭阖的曹一代、守成有余的曹二代,曹三代实在是麻绳穿豆腐——提不起来,士家坐大,司马专权,曹魏的天下已是危如累卵存亡绝续。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抗争?曹亮不甘随波逐流,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且看我如何步步为营,斗司马,兴曹魏,灭蜀破吴,执耳天下!┄┄┄┄┄┄┄┄┄┄┄┄┄┄┄┄┄新书启航,再战“最后的三国”,喜欢这段历史的书友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最后的三国2兴魏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最后的三国2兴魏,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