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最后的三国2兴魏TXT下载最后的三国2兴魏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最后的三国2兴魏全文阅读

作者:风之清扬     最后的三国2兴魏txt下载     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210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但与临渝关相隔还是比较远的,卫瓘的撤军决定也是临时做出的,就算是并州军在临渝关附近藏着细作,会把这个消息传回到辽西郡去,但并州军也不可能在这么快的时间内做出反应。

    卫瓘之所以撤出撤得如此之急,就是不想给并州军做任何准备阻击的时间,打并州军一个措手不及,等他们反应过来,恐怕幽州军就都已经撤到渤海郡了。

    这个时候确实需要一点果决,只要是稍稍犹豫不决,很快想走也走不了,如今呆在临渝关,就等于架在火上烤,形势逼人,卫瓘经过了慎重的考虑,与其坐以待毙,倒不如冒险地来搏一把,说不定他们还有机会返回冀州,逃出生天。

    之前卫瓘也确实有过坚守临渝关等待援兵的想法,但这么长的时间过去了,朝廷的援兵连个影子都没有看到,看来朝廷那边确实已经是把幽州给放弃了,让他们自生自灭。

    在这种情况,靠天天高,靠地地远,如果不自救的话,真得就没救了,王颀还担心朝廷会追责呢,其实卫瓘倒是一点也不担心,朝廷都主动地把幽州给放弃了,如果他真得能把这一支四五万人的队伍给带回去,对于司马师来说,很可能就是一个意外之喜。他高兴还来不及呢,又去追究的那门子责任?

    现在最难的就是离开了临渝关,幽州军必须在荒野上行军了,没有了城池的防御,这几百里的路程,如果遭遇到并州军的阻击,能不能顺利地抵达渤海郡,将会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虽然困难是有,但是撤离临渝关已经是他们最后的希望了,无论如何,也必须拼一把。

    离开临渝关之前,卫瓘把军中所有校尉以上的军官都召集到了一起,特别地交待了这一次突围的方案,任何一部的兵马,都必须要听从指挥听从命令,不得擅自行动,如果遇到敌人的阻击,能避开的要尽量地避开,实在避不开的,打仗一定要坚决,绝不能拖泥带水,紧要关头,很可能要牺牲掉一部分人马,以保证大部队的顺利突围。

    这一点,众将都没有异议,只不过大家的脸色都变得凝重起来,显然谁也不成为那个先牺牲掉的一部分。

    离开临渝关的时候,天还是蒙蒙亮的时候,走了一段路之后,一轮红日从东面的海面上升了起来,湛蓝的海水也似乎被朝霞给染红了,不过对于逃命之中的幽州军来说,无人去欣赏这样的美景,他们都低着头,急匆匆地赶着路,只有进入冀州地界,他们才能真正地平安无事。

    还好这一路这上的行军似乎都很顺畅,并没有发现并州军的踪迹,卫瓘暗暗点头,看来自己的撤军举动还是比较明智的,在并州军刚刚拿下柳城,还没来得南下临渝关之际,自己这边抢先撤离,或许真得可以避开可怕的并州骑兵。

    四月天气或许对于中原来说已经是比较热了,但在幽州却是刚刚好,四月的幽州,真是草长莺飞百花繁盛的季节,沐浴在阳光和海风之下,似乎是很轻松很惬意的事。

    但幽州军似乎都感受不到这种惬意,压抑在他们心头的,还是挥之不去的阴影,毕竟一时没有离开幽州境内,一时就得不到安全的保证,曾经他们可都是幽州的主人,在这片土地上飞扬跋扈,无所欲为,但今日离开临渝关后,却如同是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

    时至中午,行至一片山前,那山特别地突兀,怪石嶙峋,矗立于海边,而四周却极为的平坦,仿佛凭空飞来的一座石山。

    “此乃何山?”卫瓘勒住了马的缰绳,手执马鞭遥指此山,问身边的王颀道。

    王颀对幽州的地理极为谙熟,随口道:“此乃碣石山也。”

    “可是当年太祖皇帝征讨乌桓时路过的的碣石山吗?某可记得,太祖皇帝路过此处,诗兴大发,还留下一首诗作,叫《观沧海》,便是此处吗?”卫瓘问道。

    王颀点头道:“正是,太祖皇帝当年在此确实留下诗作,后来的幽州刺史田豫还专门在令石匠在碣山山上,镌刻了这首诗,就在临海的那一块巨石上面,卫刺史如有雅兴,不如登山一观。”

    曹操的诗作在当代是极为受人追捧的,不仅仅是曹亮的王者地位,更重要的是他的文学才华,建安七子虽然皆负才名,但他们的格局毕竟小了,谁也没有曹操的大气磅礴,曹操的诗别具风格,以雄浑称著。

    幽州刺史田豫为了讨好曹操,特意地命人在碣石山上临海一块巨石上镌刻了这首诗,后来倒是成为了碣山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凡文人墨客到此,无不前往碣石去瞻仰一下太祖皇帝的文采。

    卫瓘也是文人,如果游历到此,断不会绕到而行,必亲自前往观瞻一番,但现在他可没那个闲工夫,整支军队的性命,都唯系在他的手中,卫瓘就连一息的时间也不曾耽搁。

    本来他也是极想去看看的,但最终还是摇了遥头,道:“此处并非是久留之地,传令军队,加快速度,全速前进,天黑之前,务必要赶到右北平郡,延误者斩!”

    从临渝关到渤海郡,至少也有四百多里的路程,按正常的行军速度,至少也要七八天的时间才行,但卫瓘担心曹亮知晓了他们撤离临渝关的消息之后,会派骑兵来追,而并州的骑兵,本就是以速度见长的,一旦被他们给追上,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卫瓘给幽州军下令,七天的路程,将会压缩到三天,三天之内,必须要赶到渤海郡,所以每日幽州军的行程,不低于一百三十里,对于骑兵来说,这也许不算什么,但对于步兵而言,这将会是一场极为艰苦的拉练,为了虎口逃生,卫瓘也确实是拼了。

第1211章

    ps:章节防盗,明天上午更正……………………………………

    但与临渝关相隔还是比较远的,卫瓘的撤军决定也是临时做出的,就算是并州军在临渝关附近藏着细作,会把这个消息传回到辽西郡去,但并州军也不可能在这么快的时间内做出反应。

    卫瓘之所以撤出撤得如此之急,就是不想给并州军做任何准备阻击的时间,打并州军一个措手不及,等他们反应过来,恐怕幽州军就都已经撤到渤海郡了。

    这个时候确实需要一点果决,只要是稍稍犹豫不决,很快想走也走不了,如今呆在临渝关,就等于架在火上烤,形势逼人,卫瓘经过了慎重的考虑,与其坐以待毙,倒不如冒险地来搏一把,说不定他们还有机会返回冀州,逃出生天。

    之前卫瓘也确实有过坚守临渝关等待援兵的想法,但这么长的时间过去了,朝廷的援兵连个影子都没有看到,看来朝廷那边确实已经是把幽州给放弃了,让他们自生自灭。

    在这种情况,靠天天高,靠地地远,如果不自救的话,真得就没救了,王颀还担心朝廷会追责呢,其实卫瓘倒是一点也不担心,朝廷都主动地把幽州给放弃了,如果他真得能把这一支四五万人的队伍给带回去,对于司马师来说,很可能就是一个意外之喜。他高兴还来不及呢,又去追究的那门子责任?

    现在最难的就是离开了临渝关,幽州军必须在荒野上行军了,没有了城池的防御,这几百里的路程,如果遭遇到并州军的阻击,能不能顺利地抵达渤海郡,将会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虽然困难是有,但是撤离临渝关已经是他们最后的希望了,无论如何,也必须拼一把。

    离开临渝关之前,卫瓘把军中所有校尉以上的军官都召集到了一起,特别地交待了这一次突围的方案,任何一部的兵马,都必须要听从指挥听从命令,不得擅自行动,如果遇到敌人的阻击,能避开的要尽量地避开,实在避不开的,打仗一定要坚决,绝不能拖泥带水,紧要关头,很可能要牺牲掉一部分人马,以保证大部队的顺利突围。

    这一点,众将都没有异议,只不过大家的脸色都变得凝重起来,显然谁也不成为那个先牺牲掉的一部分。

    离开临渝关的时候,天还是蒙蒙亮的时候,走了一段路之后,一轮红日从东面的海面上升了起来,湛蓝的海水也似乎被朝霞给染红了,不过对于逃命之中的幽州军来说,无人去欣赏这样的美景,他们都低着头,急匆匆地赶着路,只有进入冀州地界,他们才能真正地平安无事。

    还好这一路这上的行军似乎都很顺畅,并没有发现并州军的踪迹,卫瓘暗暗点头,看来自己的撤军举动还是比较明智的,在并州军刚刚拿下柳城,还没来得南下临渝关之际,自己这边抢先撤离,或许真得可以避开可怕的并州骑兵。

    四月天气或许对于中原来说已经是比较热了,但在幽州却是刚刚好,四月的幽州,真是草长莺飞百花繁盛的季节,沐浴在阳光和海风之下,似乎是很轻松很惬意的事。

    但幽州军似乎都感受不到这种惬意,压抑在他们心头的,还是挥之不去的阴影,毕竟一时没有离开幽州境内,一时就得不到安全的保证,曾经他们可都是幽州的主人,在这片土地上飞扬跋扈,无所欲为,但今日离开临渝关后,却如同是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

    时至中午,行至一片山前,那山特别地突兀,怪石嶙峋,矗立于海边,而四周却极为的平坦,仿佛凭空飞来的一座石山。

    “此乃何山?”卫瓘勒住了马的缰绳,手执马鞭遥指此山,问身边的王颀道。

    王颀对幽州的地理极为谙熟,随口道:“此乃碣石山也。”

    “可是当年太祖皇帝征讨乌桓时路过的的碣石山吗?某可记得,太祖皇帝路过此处,诗兴大发,还留下一首诗作,叫《观沧海》,便是此处吗?”卫瓘问道。

    王颀点头道:“正是,太祖皇帝当年在此确实留下诗作,后来的幽州刺史田豫还专门在令石匠在碣山山上,镌刻了这首诗,就在临海的那一块巨石上面,卫刺史如有雅兴,不如登山一观。”

    曹操的诗作在当代是极为受人追捧的,不仅仅是曹亮的王者地位,更重要的是他的文学才华,建安七子虽然皆负才名,但他们的格局毕竟小了,谁也没有曹操的大气磅礴,曹操的诗别具风格,以雄浑称著。

    幽州刺史田豫为了讨好曹操,特意地命人在碣石山上临海一块巨石上镌刻了这首诗,后来倒是成为了碣山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凡文人墨客到此,无不前往碣石去瞻仰一下太祖皇帝的文采。

    卫瓘也是文人,如果游历到此,断不会绕到而行,必亲自前往观瞻一番,但现在他可没那个闲工夫,整支军队的性命,都唯系在他的手中,卫瓘就连一息的时间也不曾耽搁。

    本来他也是极想去看看的,但最终还是摇了遥头,道:“此处并非是久留之地,传令军队,加快速度,全速前进,天黑之前,务必要赶到右北平郡,延误者斩!”

    从临渝关到渤海郡,至少也有四百多里的路程,按正常的行军速度,至少也要七八天的时间才行,但卫瓘担心曹亮知晓了他们撤离临渝关的消息之后,会派骑兵来追,而并州的骑兵,本就是以速度见长的,一旦被他们给追上,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卫瓘给幽州军下令,七天的路程,将会压缩到三天,三天之内,必须要赶到渤海郡,所以每日幽州军的行程,不低于一百三十里,对于骑兵来说,这也许不算什么,但对于步兵而言,这将会是一场极为艰苦的拉练,为了虎口逃生,卫瓘也确实是拼了。

第1212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陈泰使用骑兵和步兵,轮番地对扁箱车发起攻击,都无计可施,找不到任何破绽,可听曹亮之言,似乎还有破解扁箱车的方法,大家个个都来了精神,聚精会神起来,洗耳恭听。

    马隆一直没有开口,主要的原因是他刚来,和诸将都不熟,但并不代表马隆不关注此事,今天热议的中心便是他所研制出来的扁箱车,自然让马隆很是骄傲,不过曹亮一开口,却直接问到了破解扁箱车的方法,让马隆不禁为之错愕。

    如果曹亮问扁箱车的弱点,马隆还是很好回答的,毕竟扁箱车的弱点是机动性能差,这一点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想要破解扁箱车阵,却是绝非易事,这一点马隆有着很强的自信。

    他欠了欠身道:“曹都督之言末将有些不太明白,末将的这个扁箱车虽非无敌,但无论是骑兵还是步兵,想要攻破它绝非易事,末将暂时还想不到有什么破解此车阵的办法。”

    曹亮悠然一笑道:“世间万物,有矛则必有盾,这矛与盾,本生就是相生相克的,扁箱车阵虽然足够厉害,但是仍旧将有着破解它的方法,诸位不防畅所欲言,看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开玩笑,一个扁箱车固然有它的厉害之处,但如果说它是无敌的存在,那纯粹是言过其实了,就算到了后世,比扁箱车厉害一万倍的坦克横空出世,不一样有对付它的招数么?

    所以说,扁箱车如果算是盾的话,那么就一定会有破解的矛存在,只不过以陈泰的智商,尚没有发现而已,但司马军中人才辈出,肯定会有人针对扁箱车来找到破解的方法。

    其实曹亮早就有了破解扁箱车的方法,他让大家集思广益,就是想考验一下诸将的应变能力,面对一个从未有过的新式武器,如何能找到快速破解它的方法,这在战场上是有着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的,越快速度解决问题,越能将己方的损失降到最低。

    曹亮的提问也自然激起了众将的兴趣,先前众将的热点都是放在扁箱车如何如何厉害上面,想着如何能利用扁箱车来克敌制胜,现在曹亮反其道而行之,要大家想办法来破解扁箱车,自然大家的思路都集中到了这个方面。

    扁箱车在攻防两端都极为厉害,五龙口之战的经验证明,使用常规的战法,是很难破解掉扁箱车的,于是大家从其他方面来想办法,认真地讨论了起来。

    羊祜认为扁箱车的防御坚固,越接近它受到的伤害越大,那么想要破解它就不能采用急攻的办法,而是需要缓攻,以弓箭兵包围扁箱车,不停地用弓箭攻击,消耗其有生力量,最后达到战而胜之。

    不过这种方法耗时比较长,如果不考虑援兵的情况倒是可能办到的,但战场之上讯息万变,用这种死耗的办法,还是有着明显的缺点的。

    羊祜提出这个方法之后,众将也是纷纷献策,有提议用火攻的,也有提议用水攻的,还有人建议在扁箱车阵四周挖深壕,把它给困死的,总之大家提出了很多的办法,可行的不可行的都有一大堆。

    马隆只是笑而不语,对这些方法,他根本就没有去辩驳,只有实战才是检验这些方法能否成功的关键,这些方法貌似理论上可行,但真正放到实战之中,却未必能实现。

    曹亮笑了笑,诸将的方法五花八门,但却缺少一个一锤定音的办法,至少在理论上没有驳斥的余地。他看到众人都说得差不多了,于是道:“诸位的办法都不错,只不过能否实现,还需要实战之中去实践,不过大家都似乎忽略了一个武器,它才是破解扁箱车的真正利器,它就是——投石车!”

    曹亮的话宛如醍醐灌顶,诸将个个恍然大悟,原来破解扁箱车的武器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啊!

    不说是众将想不到,只不过按大家的惯性思维,投石车是一种攻城武器,它笨重无比,缺乏机动能力,一般不适合在野战之中使用,所以大家都没想到这一个点上去。

    如今曹亮稍一提点,众将就都明白了,扁箱车阵移动缓慢机动能力差,这和投石车不是绝配吗?如果用投石车来对付扁箱车,不用担心目标会移动,这样岂不是一打一个准吗?

    扁箱车再坚固,能比得上城墙吗?两者自然没有任何可比性的,由土石砖砌的城墙尚且抵挡不住投石车的狂轰猛砸,那么用木头打造的扁箱车如何抵敌得住这石雨攻击?

    众人的脑海之中,不禁浮现出乱石穿空的画面,不难想像,在这种石弹如雨的攻击之下,扁箱车阵将会何等的凄惨,估计能剩下的,也只有一堆的木头碴子和血肉模糊的尸体了。

    这样的攻击方式,绝对是无解的,扁箱车的机动性能差,无疑会成为投石车的活靶子,而且找不到任何的反制手段,也就是说,只要拿投石车来对付扁箱车,扁箱车阵必败无疑。

    马隆先前还是面带微笑,如沐春风,那怕众将提出那么多的破解方法,他都付之一笑,因为这些方法马隆都可以找到反制的手段来进行破解,但唯独曹亮的方法,让马隆如遭重创,面色顿时变得惨白。

    马隆先前也没有想到投石车的威胁,确实在许多人的思维之中,这种攻城使用的武器似乎并没有人会考虑使用到野战之中,但正如曹亮所说的,世间万物,都是相生相克的,对扁箱车这个盾而言,克制它的矛就是投石车,而且这种克制几乎是压制性的,扁箱车在投石车的面前,几乎没有任何翻身的余地。

    一瞬间,马隆竟有一种万念俱灰的感觉,扁箱车是他心血打造的结晶,是一个不败的神话,但此刻,神话似乎被终结了。

第1213章

    ps:章节防盗,明天上午更正…………………………………………

    陈泰使用骑兵和步兵,轮番地对扁箱车发起攻击,都无计可施,找不到任何破绽,可听曹亮之言,似乎还有破解扁箱车的方法,大家个个都来了精神,聚精会神起来,洗耳恭听。

    马隆一直没有开口,主要的原因是他刚来,和诸将都不熟,但并不代表马隆不关注此事,今天热议的中心便是他所研制出来的扁箱车,自然让马隆很是骄傲,不过曹亮一开口,却直接问到了破解扁箱车的方法,让马隆不禁为之错愕。

    如果曹亮问扁箱车的弱点,马隆还是很好回答的,毕竟扁箱车的弱点是机动性能差,这一点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想要破解扁箱车阵,却是绝非易事,这一点马隆有着很强的自信。

    他欠了欠身道:“曹都督之言末将有些不太明白,末将的这个扁箱车虽非无敌,但无论是骑兵还是步兵,想要攻破它绝非易事,末将暂时还想不到有什么破解此车阵的办法。”

    曹亮悠然一笑道:“世间万物,有矛则必有盾,这矛与盾,本生就是相生相克的,扁箱车阵虽然足够厉害,但是仍旧将有着破解它的方法,诸位不防畅所欲言,看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开玩笑,一个扁箱车固然有它的厉害之处,但如果说它是无敌的存在,那纯粹是言过其实了,就算到了后世,比扁箱车厉害一万倍的坦克横空出世,不一样有对付它的招数么?

    所以说,扁箱车如果算是盾的话,那么就一定会有破解的矛存在,只不过以陈泰的智商,尚没有发现而已,但司马军中人才辈出,肯定会有人针对扁箱车来找到破解的方法。

    其实曹亮早就有了破解扁箱车的方法,他让大家集思广益,就是想考验一下诸将的应变能力,面对一个从未有过的新式武器,如何能找到快速破解它的方法,这在战场上是有着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的,越快速度解决问题,越能将己方的损失降到最低。

    曹亮的提问也自然激起了众将的兴趣,先前众将的热点都是放在扁箱车如何如何厉害上面,想着如何能利用扁箱车来克敌制胜,现在曹亮反其道而行之,要大家想办法来破解扁箱车,自然大家的思路都集中到了这个方面。

    扁箱车在攻防两端都极为厉害,五龙口之战的经验证明,使用常规的战法,是很难破解掉扁箱车的,于是大家从其他方面来想办法,认真地讨论了起来。

    羊祜认为扁箱车的防御坚固,越接近它受到的伤害越大,那么想要破解它就不能采用急攻的办法,而是需要缓攻,以弓箭兵包围扁箱车,不停地用弓箭攻击,消耗其有生力量,最后达到战而胜之。

    不过这种方法耗时比较长,如果不考虑援兵的情况倒是可能办到的,但战场之上讯息万变,用这种死耗的办法,还是有着明显的缺点的。

    羊祜提出这个方法之后,众将也是纷纷献策,有提议用火攻的,也有提议用水攻的,还有人建议在扁箱车阵四周挖深壕,把它给困死的,总之大家提出了很多的办法,可行的不可行的都有一大堆。

    马隆只是笑而不语,对这些方法,他根本就没有去辩驳,只有实战才是检验这些方法能否成功的关键,这些方法貌似理论上可行,但真正放到实战之中,却未必能实现。

    曹亮笑了笑,诸将的方法五花八门,但却缺少一个一锤定音的办法,至少在理论上没有驳斥的余地。他看到众人都说得差不多了,于是道:“诸位的办法都不错,只不过能否实现,还需要实战之中去实践,不过大家都似乎忽略了一个武器,它才是破解扁箱车的真正利器,它就是——投石车!”

    曹亮的话宛如醍醐灌顶,诸将个个恍然大悟,原来破解扁箱车的武器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啊!

    不说是众将想不到,只不过按大家的惯性思维,投石车是一种攻城武器,它笨重无比,缺乏机动能力,一般不适合在野战之中使用,所以大家都没想到这一个点上去。

    如今曹亮稍一提点,众将就都明白了,扁箱车阵移动缓慢机动能力差,这和投石车不是绝配吗?如果用投石车来对付扁箱车,不用担心目标会移动,这样岂不是一打一个准吗?

    扁箱车再坚固,能比得上城墙吗?两者自然没有任何可比性的,由土石砖砌的城墙尚且抵挡不住投石车的狂轰猛砸,那么用木头打造的扁箱车如何抵敌得住这石雨攻击?

    众人的脑海之中,不禁浮现出乱石穿空的画面,不难想像,在这种石弹如雨的攻击之下,扁箱车阵将会何等的凄惨,估计能剩下的,也只有一堆的木头碴子和血肉模糊的尸体了。

    这样的攻击方式,绝对是无解的,扁箱车的机动性能差,无疑会成为投石车的活靶子,而且找不到任何的反制手段,也就是说,只要拿投石车来对付扁箱车,扁箱车阵必败无疑。

    马隆先前还是面带微笑,如沐春风,那怕众将提出那么多的破解方法,他都付之一笑,因为这些方法马隆都可以找到反制的手段来进行破解,但唯独曹亮的方法,让马隆如遭重创,面色顿时变得惨白。

    马隆先前也没有想到投石车的威胁,确实在许多人的思维之中,这种攻城使用的武器似乎并没有人会考虑使用到野战之中,但正如曹亮所说的,世间万物,都是相生相克的,对扁箱车这个盾而言,克制它的矛就是投石车,而且这种克制几乎是压制性的,扁箱车在投石车的面前,几乎没有任何翻身的余地。

    一瞬间,马隆竟有一种万念俱灰的感觉,扁箱车是他心血打造的结晶,是一个不败的神话,但此刻,神话似乎被终结了。

第1214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但距离胜利只有几丈之遥的时候,司马军的士兵个个变得极为地亢奋起来,他们踏着云梯,奋力地向上攀爬着,整个城墙上,密密麻麻地挂满了司马军的士兵,就如同长满了爬墙虎一样。

    轒辒车在战场之上不断地来回穿梭着,往返运送着攻城的甲士,能得到乘车待遇的,都是司马军中的精锐,他们将会是攻城的主力军。

    为了避免这些尖兵的行进途中的损失,陈骞自然安排他们优先来乘坐轒辒车,这样就能最大程度地保证他们的战斗力。

    司马军的进攻集中了相当多的兵力,此刻城下是人山人海,浩浩荡荡,冲到城下之后,更是争先恐后,奋不顾身地踏着云梯扑了上来,光看这阵式,就足够让人头皮发麻的。

    蚁附攻城顾名思义就是像蚂蚁那样密集的行动,从城头上往下看,黑压压的一大片人头攒动,确实跟蚂蚁没有什么大的差别。

    蚁附攻城依靠的就是人海战术,不要命地往上堆人,不管死多少人,进攻的气势都不衰减,正是通过这种不断地给守军施加压力,令守军的防守意志崩溃,从而乘机拿下城池。

    简而言之,蚁附攻城就是一种不计代价的攻城方式,它不考虑己方的伤亡如何,为了达到破城的目标,付出再多的伤亡代价也在所不惜。

    这是一种最原始的攻城方式,也是一种消耗最大的攻城方式,但往往也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手段,历史上许多有名的城池攻防战,就是采用这种最为暴力最为血腥的方式来攻破城池的。

    对此,羊祜是早有准备,不管司马军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攻城,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既然司马军准备用堆人头的方式来攻城,那么就让他看看,倒底需要准备多少颗人头才够。

    为了介休城的这一战,并州军至少准备了两年的时间,两年的时间,已经足够做很多的事了,并州军正是通过这两年的努力,把介休城从一个籍籍无名的二等小县城,打造成为了防御强度不亚于州城的要塞城池。

    所以羊祜对于介休城的防御是非常有信心的,面对司马军铺天盖地的攻势,羊祜不动如山,神情泰然,他亲自登临城楼之上指挥作战,沉着而不带一丝的慌乱。

    羊祜的从容镇定感染了并州军所有的将士,他们也坚定地守卫在城墙的第一线上,万众一心,誓死而战。

    介休城的防御力量极为的齐备,既有投石车、连弩车、弓箭等远程攻击武器,还准备了大量的滚木、擂石、滚油、沸水等近程武器,如今司马军已攻到了城下,因为死角的关系,投石车和连弩车这样重型的武器装备没有了用武之地,但是操作灵活的单兵弓弩却依然可以发挥出很大的作用来。

    尤其是箭塔,在这个时候可以发挥出无与伦比的作用,原本的城墙防御是在一个平面上,城墙上的守军想要攻击攻城的敌军,就必须要探出身去才行。但这样一来,很容易遭到城下掩护攻城兵的弓箭兵进行狙杀。

    而箭塔则完全没有那方面的担忧,由于箭塔是突出城墙数尺来设计的,这样它就完全不需要探出去头去,只要呆在箭塔上,就可以从左右两面甚至是下面对攻城的敌军进行反击。

    而且被称为城防大杀器的滚木擂石也派上了用场,对付攻城的敌军,滚木擂石作用可是要比弓箭还强上数倍,一支箭矢,最多只能让一人丧命,而滚木擂石则不同,可以成为群杀性武器。

    尤其是滚木,守城时非常厉害的武器,往往一根滚木,就能起到横扫千军的作用,一根滚木顺着云梯往下滚,不管敌方有多少人在云梯上都无法阻止,只能是眼睁睁地看着滚木一路收割着无数的性命。

    司马军开始攻城之后,并州军立刻便启用滚木擂石滚油沸水这些守城武器,一根根滚木被抛出了城墙,这些沉重的圆木可不是守军像对付弓箭兵那样用盾牌就能遮挡住的,一旦它们降临到头顶上的时候,那肯定是死亡之灾,没有任何人可以躲得过。

    呆在云梯上的司马军本来就多,基本上呈一串串的模样,此时一根滚木,就能让他们串了串串,这种攻击的效果,确实厉害。

    当然擂石也不示弱,这些方形的大石块,每一块都有上百斤的分量,砸中人的话,白花花的脑袋迸裂,砸中梯子的话,梯子大散架,上面的人也很难幸存。

    而且除了滚木和擂石之外,滚油和沸水也成为了他们过城的重要武器,原本滚油和沸水是生活之中最为常见的两种东西,家家厨房之中必备,但此刻,它们却化身为杀人的武器,成为守城作战的一大利器。

    沸水自然不必说了,煮沸的开水,一盆盆地浇下去,底下司马军便会发出最为痛苦的嚎叫之声,这开水烧头的滋味可不好受,如果淋到脸上,那不死也得脱层皮啊。

    而滚油的效果基本上与沸水一样,也是靠高温来伤敌,真应了那句话,打仗就要不折手段,为了胜利,无所不用其极。

    滚油还有另一层用途,如果司马军的士兵用盾牌遮挡的话,固然是淋不到脸上或身上的,但云梯上和盾牌上却是不可避免地要沾上些油,此刻只需要守军扔下一根燃烧的火把来,整个云梯就会跟云梯上的人一道,被烈火所吞噬。

    被弓箭给射死,被滚木擂石给砸死,都恐怕没有被烈火烧死得更惨,一旦身上着火,扑都扑不灭,只能是活生生地被烧成焦炭,惨叫声凄厉如鬼,其状不忍目睹。

    就算是从云梯上跌落下去,就如同是一颗火球着地,非但自身的火焰无法扑灭,还会影响到下面的人群,只要是有油迹的地方,大火便会蔓延过去,引发更大规模的混乱。

第1215章

    ps:章节防盗,明天上午更正………………………

    但距离胜利只有几丈之遥的时候,司马军的士兵个个变得极为地亢奋起来,他们踏着云梯,奋力地向上攀爬着,整个城墙上,密密麻麻地挂满了司马军的士兵,就如同长满了爬墙虎一样。

    轒辒车在战场之上不断地来回穿梭着,往返运送着攻城的甲士,能得到乘车待遇的,都是司马军中的精锐,他们将会是攻城的主力军。

    为了避免这些尖兵的行进途中的损失,陈骞自然安排他们优先来乘坐轒辒车,这样就能最大程度地保证他们的战斗力。

    司马军的进攻集中了相当多的兵力,此刻城下是人山人海,浩浩荡荡,冲到城下之后,更是争先恐后,奋不顾身地踏着云梯扑了上来,光看这阵式,就足够让人头皮发麻的。

    蚁附攻城顾名思义就是像蚂蚁那样密集的行动,从城头上往下看,黑压压的一大片人头攒动,确实跟蚂蚁没有什么大的差别。

    蚁附攻城依靠的就是人海战术,不要命地往上堆人,不管死多少人,进攻的气势都不衰减,正是通过这种不断地给守军施加压力,令守军的防守意志崩溃,从而乘机拿下城池。

    简而言之,蚁附攻城就是一种不计代价的攻城方式,它不考虑己方的伤亡如何,为了达到破城的目标,付出再多的伤亡代价也在所不惜。

    这是一种最原始的攻城方式,也是一种消耗最大的攻城方式,但往往也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手段,历史上许多有名的城池攻防战,就是采用这种最为暴力最为血腥的方式来攻破城池的。

    对此,羊祜是早有准备,不管司马军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攻城,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既然司马军准备用堆人头的方式来攻城,那么就让他看看,倒底需要准备多少颗人头才够。

    为了介休城的这一战,并州军至少准备了两年的时间,两年的时间,已经足够做很多的事了,并州军正是通过这两年的努力,把介休城从一个籍籍无名的二等小县城,打造成为了防御强度不亚于州城的要塞城池。

    所以羊祜对于介休城的防御是非常有信心的,面对司马军铺天盖地的攻势,羊祜不动如山,神情泰然,他亲自登临城楼之上指挥作战,沉着而不带一丝的慌乱。

    羊祜的从容镇定感染了并州军所有的将士,他们也坚定地守卫在城墙的第一线上,万众一心,誓死而战。

    介休城的防御力量极为的齐备,既有投石车、连弩车、弓箭等远程攻击武器,还准备了大量的滚木、擂石、滚油、沸水等近程武器,如今司马军已攻到了城下,因为死角的关系,投石车和连弩车这样重型的武器装备没有了用武之地,但是操作灵活的单兵弓弩却依然可以发挥出很大的作用来。

    尤其是箭塔,在这个时候可以发挥出无与伦比的作用,原本的城墙防御是在一个平面上,城墙上的守军想要攻击攻城的敌军,就必须要探出身去才行。但这样一来,很容易遭到城下掩护攻城兵的弓箭兵进行狙杀。

    而箭塔则完全没有那方面的担忧,由于箭塔是突出城墙数尺来设计的,这样它就完全不需要探出去头去,只要呆在箭塔上,就可以从左右两面甚至是下面对攻城的敌军进行反击。

    而且被称为城防大杀器的滚木擂石也派上了用场,对付攻城的敌军,滚木擂石作用可是要比弓箭还强上数倍,一支箭矢,最多只能让一人丧命,而滚木擂石则不同,可以成为群杀性武器。

    尤其是滚木,守城时非常厉害的武器,往往一根滚木,就能起到横扫千军的作用,一根滚木顺着云梯往下滚,不管敌方有多少人在云梯上都无法阻止,只能是眼睁睁地看着滚木一路收割着无数的性命。

    司马军开始攻城之后,并州军立刻便启用滚木擂石滚油沸水这些守城武器,一根根滚木被抛出了城墙,这些沉重的圆木可不是守军像对付弓箭兵那样用盾牌就能遮挡住的,一旦它们降临到头顶上的时候,那肯定是死亡之灾,没有任何人可以躲得过。

    呆在云梯上的司马军本来就多,基本上呈一串串的模样,此时一根滚木,就能让他们串了串串,这种攻击的效果,确实厉害。

    当然擂石也不示弱,这些方形的大石块,每一块都有上百斤的分量,砸中人的话,白花花的脑袋迸裂,砸中梯子的话,梯子大散架,上面的人也很难幸存。

    而且除了滚木和擂石之外,滚油和沸水也成为了他们过城的重要武器,原本滚油和沸水是生活之中最为常见的两种东西,家家厨房之中必备,但此刻,它们却化身为杀人的武器,成为守城作战的一大利器。

    沸水自然不必说了,煮沸的开水,一盆盆地浇下去,底下司马军便会发出最为痛苦的嚎叫之声,这开水烧头的滋味可不好受,如果淋到脸上,那不死也得脱层皮啊。

    而滚油的效果基本上与沸水一样,也是靠高温来伤敌,真应了那句话,打仗就要不折手段,为了胜利,无所不用其极。

    滚油还有另一层用途,如果司马军的士兵用盾牌遮挡的话,固然是淋不到脸上或身上的,但云梯上和盾牌上却是不可避免地要沾上些油,此刻只需要守军扔下一根燃烧的火把来,整个云梯就会跟云梯上的人一道,被烈火所吞噬。

    被弓箭给射死,被滚木擂石给砸死,都恐怕没有被烈火烧死得更惨,一旦身上着火,扑都扑不灭,只能是活生生地被烧成焦炭,惨叫声凄厉如鬼,其状不忍目睹。

    就算是从云梯上跌落下去,就如同是一颗火球着地,非但自身的火焰无法扑灭,还会影响到下面的人群,只要是有油迹的地方,大火便会蔓延过去,引发更大规模的混乱。

第1216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那么他又何必在乎让司马军去自相残杀,毕竟战场上的状况是瞬息万变的,别看现在他们拼得你死我活,说不定很快就会握手言和,战场上的主动权,还是握在自己手里比较稳妥。

    于是骁骑营对城门口发起了冲击,这个时候骁骑营的进攻,反倒是像一个劝架的,一轮冲击,生生地把攻守的双方给隔离开了。

    骁骑营的冲击力十分的强悍,正在攻城之中的幽州军根本就无法抵挡,他们从两翼发起进攻,如劈波斩浪一般,在人潮之中,生生地杀出一条通道,最后会师与章武城门口,也彻底地终结了幽州军的攻城行动。

    幽州军根本就挡不往骁骑营的攻势,只能是纷纷地后撤,战场之上,突然出现了诡异的宁静一幕。

    王颀本来是在城门口附近的,但被骁骑营这么一冲击,也只能是随着乱兵朝后退去,和卫瓘进行了汇合,商量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办。

    骁骑营突然出手,倒是给贾成缓解了压力,不过贾成脸上却没有半点的喜色,反而是忧心冲冲,他也清楚,如果幽州军进不了城的话,很快能会一败涂地。

    但是由于先前因为盘查的关系,他已然是得罪了王颀,就算他放王颀进城,那也绝对不会有好果子吃,甚至王颀可以依仗手中的权势,直接就要他的性命,所以贾成不敢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只有去牺牲王颀等人了,关键时候,死道友也不能死贫道啊!

    不过,如果幽州军败亡在章武城下,朝廷肯定会追查此事的,不管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贾成他终归是难辞其咎,反正现在的局面,贾成是骑虎难下,进退维谷。

    但现在局面,贾成就算是再起打开城门也恐怕迟了,并州军的骑兵已经杀了过来,并封锁了城门,这个时候再开城的话,无疑于引狼入室,事到如今,贾成也只能是让王颀等幽州军自求多福了。

    骁骑兵完成了对章武城门的封锁之后,文钦随即下令发起了全面的总攻,所有的骁骑兵都投入到了战斗之中,对包围圈之中的幽州军展开了围杀。

    骑兵对仗步兵,原本就是那种砍瓜切菜似的碾压,如果步兵尚有一战之力,能够结成有效的防御阵型,或许还有些抵抗之力,但目前的幽州军,军心早已涣散,精力和体力都是已到了极限,本来以来赶到了章武城下,可以入城获得一线生机,但没想到却被拒之于城外。

    最后的希望也被泯灭了,这时所有的幽州军几乎是万念俱灰,相当的绝望,面对并州骑兵的进攻,他们已经处于一种完全的崩溃状态,彻底地绝望了。

    这样的战斗已经是毫无悬念,别看幽州军人数上还占据着一定的优势,但个个如行尸走肉一般,这样的军队,距离败亡还能有多远?

    王颀倒还是有些决一死战的想法,但奈何手下的士兵太不争气了,现在他的命令下达出去,已经没有多少人在听了,幽州军处于了一片混乱之中,许多人就如同是无头的苍蝇子一样,四处乱窜,试图想找出并州军的一个缺口来,逃之夭夭。

    但骁骑营的进攻相当的整齐有序,在文钦的布置之下,骁骑营就如同是构筑了一道天罗地网一般,他们并没有急于一口气就将这将近三万的幽州军给吞掉,而是在外围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包围圈,并且层层向里面推进,逐步将幽州军分割包围并逐步蚕食掉。

    文钦的打法不急不徐,他深知,一口气吃不成胖子,虽然幽州军在骁骑营的面前没有半点的抵抗之力,但是骁骑营如果横冲直撞,到是打得痛快了,但顾此失彼,肯定会有许多的漏网之鱼来不及歼灭的。

    文钦的目标就是全歼这支幽州军,一个都不许漏网,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他宁可舍弃那种淋漓酣畅的打法,也要采用这种密不透风,逐步蚕食的打法,只有这种打法,才是最为务实的,也是最为有效的。

    王颀看到幽州军已经是乱作了一团,知道大势已去,幽州军今日已经是在劫难逃了,最可恨的就是那个章武县长贾成了,正是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刁难,拒绝幽州军入城,才最终导致了幽州军被骁骑营所围,幽州军今日之败,贾成绝对是难辞其咎的。

    如果有机会,王颀真有可能一刀砍了狗官的人头,数万人的性命,全丧在他的手中,他百死也难赎其罪。

    可现在王颀真得无法奈何得了贾成,他身为堂堂一州刺史,朝廷的三品大官,却拿一个小小的县长没有办法,真是天大的一个笑话。

    王颀对卫瓘道:“今日之战,败局已定,唯今之计,也只有趁乱突围出去,我们集中在一起,目标太大,只有分头突围,或许才有机会。”

    卫瓘确实没有什么临阵作战的经验,虽然他在谋划上面有些心得,但一到具体的作战环境,便完全捉瞎了,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是好,王颀说突围,他也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听从王颀的安排了。

    王颀这个时候倒是比较仗义,把自己的亲卫部队拨了一大半给卫瓘,毕竟卫瓘虽然身为幽州都督,但手底下却没有几个忠心耿耿,肯为他卖命的人,此刻身处险境,卫瓘的卫队大多星流云散,各自逃命去了,卫瓘几乎快成了光杆都督了。

    王颀将自己身边的亲兵卫队分给卫瓘,要他们保着卫瓘向东南方向突围,自己则率着为数不多的朝着西南方向突围,这样一来,就可以分散并州军的注意力,至于谁能逃得出去,王颀也没有什么把握,毕竟并州骑兵太过于强大了,整个幽州军已经被打垮了,有如一盘散沙,他们只有趁乱而逃,谁能逃得出去,也只有各安天命了。

第1217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那么他又何必在乎让司马军去自相残杀,毕竟战场上的状况是瞬息万变的,别看现在他们拼得你死我活,说不定很快就会握手言和,战场上的主动权,还是握在自己手里比较稳妥。

    于是骁骑营对城门口发起了冲击,这个时候骁骑营的进攻,反倒是像一个劝架的,一轮冲击,生生地把攻守的双方给隔离开了。

    骁骑营的冲击力十分的强悍,正在攻城之中的幽州军根本就无法抵挡,他们从两翼发起进攻,如劈波斩浪一般,在人潮之中,生生地杀出一条通道,最后会师与章武城门口,也彻底地终结了幽州军的攻城行动。

    幽州军根本就挡不往骁骑营的攻势,只能是纷纷地后撤,战场之上,突然出现了诡异的宁静一幕。

    王颀本来是在城门口附近的,但被骁骑营这么一冲击,也只能是随着乱兵朝后退去,和卫瓘进行了汇合,商量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办。

    骁骑营突然出手,倒是给贾成缓解了压力,不过贾成脸上却没有半点的喜色,反而是忧心冲冲,他也清楚,如果幽州军进不了城的话,很快能会一败涂地。

    但是由于先前因为盘查的关系,他已然是得罪了王颀,就算他放王颀进城,那也绝对不会有好果子吃,甚至王颀可以依仗手中的权势,直接就要他的性命,所以贾成不敢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只有去牺牲王颀等人了,关键时候,死道友也不能死贫道啊!

    不过,如果幽州军败亡在章武城下,朝廷肯定会追查此事的,不管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贾成他终归是难辞其咎,反正现在的局面,贾成是骑虎难下,进退维谷。

    但现在局面,贾成就算是再起打开城门也恐怕迟了,并州军的骑兵已经杀了过来,并封锁了城门,这个时候再开城的话,无疑于引狼入室,事到如今,贾成也只能是让王颀等幽州军自求多福了。

    骁骑兵完成了对章武城门的封锁之后,文钦随即下令发起了全面的总攻,所有的骁骑兵都投入到了战斗之中,对包围圈之中的幽州军展开了围杀。

    骑兵对仗步兵,原本就是那种砍瓜切菜似的碾压,如果步兵尚有一战之力,能够结成有效的防御阵型,或许还有些抵抗之力,但目前的幽州军,军心早已涣散,精力和体力都是已到了极限,本来以来赶到了章武城下,可以入城获得一线生机,但没想到却被拒之于城外。

    最后的希望也被泯灭了,这时所有的幽州军几乎是万念俱灰,相当的绝望,面对并州骑兵的进攻,他们已经处于一种完全的崩溃状态,彻底地绝望了。

    这样的战斗已经是毫无悬念,别看幽州军人数上还占据着一定的优势,但个个如行尸走肉一般,这样的军队,距离败亡还能有多远?

    王颀倒还是有些决一死战的想法,但奈何手下的士兵太不争气了,现在他的命令下达出去,已经没有多少人在听了,幽州军处于了一片混乱之中,许多人就如同是无头的苍蝇子一样,四处乱窜,试图想找出并州军的一个缺口来,逃之夭夭。

    但骁骑营的进攻相当的整齐有序,在文钦的布置之下,骁骑营就如同是构筑了一道天罗地网一般,他们并没有急于一口气就将这将近三万的幽州军给吞掉,而是在外围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包围圈,并且层层向里面推进,逐步将幽州军分割包围并逐步蚕食掉。

    文钦的打法不急不徐,他深知,一口气吃不成胖子,虽然幽州军在骁骑营的面前没有半点的抵抗之力,但是骁骑营如果横冲直撞,到是打得痛快了,但顾此失彼,肯定会有许多的漏网之鱼来不及歼灭的。

    文钦的目标就是全歼这支幽州军,一个都不许漏网,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他宁可舍弃那种淋漓酣畅的打法,也要采用这种密不透风,逐步蚕食的打法,只有这种打法,才是最为务实的,也是最为有效的。

    王颀看到幽州军已经是乱作了一团,知道大势已去,幽州军今日已经是在劫难逃了,最可恨的就是那个章武县长贾成了,正是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刁难,拒绝幽州军入城,才最终导致了幽州军被骁骑营所围,幽州军今日之败,贾成绝对是难辞其咎的。

    如果有机会,王颀真有可能一刀砍了狗官的人头,数万人的性命,全丧在他的手中,他百死也难赎其罪。

    可现在王颀真得无法奈何得了贾成,他身为堂堂一州刺史,朝廷的三品大官,却拿一个小小的县长没有办法,真是天大的一个笑话。

    王颀对卫瓘道:“今日之战,败局已定,唯今之计,也只有趁乱突围出去,我们集中在一起,目标太大,只有分头突围,或许才有机会。”

    卫瓘确实没有什么临阵作战的经验,虽然他在谋划上面有些心得,但一到具体的作战环境,便完全捉瞎了,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是好,王颀说突围,他也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听从王颀的安排了。

    王颀这个时候倒是比较仗义,把自己的亲卫部队拨了一大半给卫瓘,毕竟卫瓘虽然身为幽州都督,但手底下却没有几个忠心耿耿,肯为他卖命的人,此刻身处险境,卫瓘的卫队大多星流云散,各自逃命去了,卫瓘几乎快成了光杆都督了。

    王颀将自己身边的亲兵卫队分给卫瓘,要他们保着卫瓘向东南方向突围,自己则率着为数不多的朝着西南方向突围,这样一来,就可以分散并州军的注意力,至于谁能逃得出去,王颀也没有什么把握,毕竟并州骑兵太过于强大了,整个幽州军已经被打垮了,有如一盘散沙,他们只有趁乱而逃,谁能逃得出去,也只有各安天命了。

第1218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吕昭的军队依旧沿续着之前的进攻方式,只不过攻势和去年比起来,更加的猛烈了。

    显然吕昭的军队是在配合司马懿的大军行动,想要在侧翼给并州军很大的压力,以牵制住并州军左卫营和右卫营这两支军队,使其不能向南增援。

    吕昭打得很贼,同时面对苇泽关和乐平的两路之敌,虽然他拥有的兵力胜过对方,但是吕昭却没有两线作战,在全力进攻苇泽关的同时,对乐平之敌却始终采用守势,一边打一边防,尽可能地把战斗简单化。

    吕昭这么做也是有自己的打算的,上一次司马懿三路大军进攻上党,被曹亮捉住机会,各个击破,损失了两路人马,吕昭担心曹亮也会如法炮制,集结重兵来包抄他,所以在攻打苇泽关的时候,吕昭还是多留了一个心眼的,加强了侧翼的防御,并保证退路的通畅,一旦形势不利,他就会主动地撤回到井陉关去。

    苇泽关这一带地形险要,尽管吕昭攻打苇泽关相当的吃力,屡攻不克,但如果并州军想要反击的话,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除了南面的乐平之外,基本上没有其他的路可以从后面进行包抄。

    所以吕昭在攻打苇泽关的时候,始终没去进攻乐平,以避免因为分兵而被并州军捉住机会分而歼之,可见吕昭打得十分的谨慎,猛攻之余时刻也没丢防守。

    对于这样谨慎的对手,曹亮也没有集中兵力去围剿他,毕竟以苇泽关附近的地形,曹亮就算派再多的兵马去,也无法进行迂回包抄,所以曹亮率性只守住苇泽关便是,一直没有反击的打算。

    最主要的曹亮知道吕昭的进攻不过是司马懿玩的烟幕弹,如果真得集中兵力去对付他,反倒是中了司马懿的计。

    至于雁门关那边,倒一直是不愠不火,虽然幽州兵也对雁门发起过几次进攻,但这样的进攻力度对于固若金汤的雁门关来说,完全是不疼不痒,这样的攻防战,看起来倒是十分的“默契”。

    曹亮曾给毌丘俭去过一封密信,信中曹亮提及了希望和毌丘俭联合讨伐司马懿,共同复兴曹魏社稷,不过毌丘俭却没有回信,显然他还在观望。

    其实毌丘俭并没有看好曹亮,以曹亮的资历,也确实不足以让毌丘俭心服口服,那怕曹亮现在手中持有先帝的遗诏,但毌丘俭也不可能轻易地倒向曹亮这边。

    不过毌丘俭尽管没有回复他,但从他进攻的表现上来看,态度却是极为暖昧的,至少毌丘俭没有像吕昭那样,拼命地来进攻,所以冀州兵和幽州兵虽然派出的人马大体相当,但雁门关这边的应对,却是要比苇泽关那边轻松多了。

    雁门关这边也算是让曹亮最为放心的地方,甚至都不用去做任何的战略考量,只需交给杜预来处置就行了。

    现在曹亮的注意力,全部都放在了上党郡和河东郡这边,不过和其他三个方向上战火连天不同,河东郡平阳郡这边却是平静如常,就连一点动静都没有。

    曹亮不禁是大为疑惑,事出反常即为妖,如果司马懿进攻的目标确实是上党的话,那么河东这边至少也得出兵策应才对,陈骞和胡奋一直按兵不动,这里面肯定有什么文章。

    所以,曹亮断定司马懿主攻的方向还是在河东,之所以在石门关搞出一系列大动作来,不过是故布迷阵,想要吸引并州军的主力前去救援,这种声东击西的伎俩,曹亮又怎么可能会上他的当?

    确实了防御的重点之后,曹亮下令各军还是依先前的策略不变,各军驻守原地,随时候命。

    其实曹亮也是承受着极大的压力的,从司马军对石门关发起的进攻来看,还真不是佯攻那么简单,石门关的战斗极为的惨烈,虽然占据着地形上的优势,杀敌数量是己方伤亡的数倍,但是司马军根本就计较攻击军队的损失,前面的伤亡了,后面的部队继续地顶上,所以在进攻之中,司马军的兵力丝毫没有减少的迹象。

    但长水营不同,由于没有援兵的增援,他们每伤亡一个人,就等于阵地上缺少了一个人,也许刚开始的时候显露出不这种弊端来,但时间久了,长水营伤亡的人数多了,形势便变得不容乐观起来。

    对此,王濬并没有轻易地放弃,他还是率兵坚守着石门关,浴血奋战,誓死把司马懿挡在关外,绝不让他轻易地踏足上党郡半步。

    但是裴秀等人却是焦急万分,现在石门关的战报,几乎是三个时辰一更新,最新的战报源源不断地从上党传回来,从目前的战斗形式来看,石门关已经是芨芨可危,如果不是王濬誓死坚守,石门关恐怕早就失守了。

    但即便如此,如果没有援兵救援的话,王濬真心坚持不了多长的时间,石门关随时都可能失守。

    “主公,石门关那边情势危急,再不派援兵的话,恐怕石门关就要失守了。”裴秀拿着刚刚送达的战报,急切地来禀报给曹亮。

    裴秀身为参军,他觉得自己有义务提醒曹亮,尽管曹亮一再坚持自己的观点,但战场下的战况是瞬息万变的,就算当初司马懿并没有将上党列为首选之地,但如果被他发现石门关可以轻易拿下的话,说不定这个时候司马懿已经是改变主意了。

    曹亮接过战报,扫了一眼之后,淡淡地一笑道:“放心吧,王士治可没你们想的那么不堪,司马懿想要拿下石门关来,绝不是件容易的事,石门关再坚守个十天半月的,问题不大。”

    裴秀有些急眼,道:“可是主公,王将军虽然骁勇,但双拳难敌四手,如今司马军攻势如潮,轮换不断,长水营连续作战,疲惫之极,真这么打下去,石门关未必能守得往十天半月的。”

第1219章

    ps:章节防盗,明天上午更正………………………………………

    吕昭的军队依旧沿续着之前的进攻方式,只不过攻势和去年比起来,更加的猛烈了。

    显然吕昭的军队是在配合司马懿的大军行动,想要在侧翼给并州军很大的压力,以牵制住并州军左卫营和右卫营这两支军队,使其不能向南增援。

    吕昭打得很贼,同时面对苇泽关和乐平的两路之敌,虽然他拥有的兵力胜过对方,但是吕昭却没有两线作战,在全力进攻苇泽关的同时,对乐平之敌却始终采用守势,一边打一边防,尽可能地把战斗简单化。

    吕昭这么做也是有自己的打算的,上一次司马懿三路大军进攻上党,被曹亮捉住机会,各个击破,损失了两路人马,吕昭担心曹亮也会如法炮制,集结重兵来包抄他,所以在攻打苇泽关的时候,吕昭还是多留了一个心眼的,加强了侧翼的防御,并保证退路的通畅,一旦形势不利,他就会主动地撤回到井陉关去。

    苇泽关这一带地形险要,尽管吕昭攻打苇泽关相当的吃力,屡攻不克,但如果并州军想要反击的话,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除了南面的乐平之外,基本上没有其他的路可以从后面进行包抄。

    所以吕昭在攻打苇泽关的时候,始终没去进攻乐平,以避免因为分兵而被并州军捉住机会分而歼之,可见吕昭打得十分的谨慎,猛攻之余时刻也没丢防守。

    对于这样谨慎的对手,曹亮也没有集中兵力去围剿他,毕竟以苇泽关附近的地形,曹亮就算派再多的兵马去,也无法进行迂回包抄,所以曹亮率性只守住苇泽关便是,一直没有反击的打算。

    最主要的曹亮知道吕昭的进攻不过是司马懿玩的烟幕弹,如果真得集中兵力去对付他,反倒是中了司马懿的计。

    至于雁门关那边,倒一直是不愠不火,虽然幽州兵也对雁门发起过几次进攻,但这样的进攻力度对于固若金汤的雁门关来说,完全是不疼不痒,这样的攻防战,看起来倒是十分的“默契”。

    曹亮曾给毌丘俭去过一封密信,信中曹亮提及了希望和毌丘俭联合讨伐司马懿,共同复兴曹魏社稷,不过毌丘俭却没有回信,显然他还在观望。

    其实毌丘俭并没有看好曹亮,以曹亮的资历,也确实不足以让毌丘俭心服口服,那怕曹亮现在手中持有先帝的遗诏,但毌丘俭也不可能轻易地倒向曹亮这边。

    不过毌丘俭尽管没有回复他,但从他进攻的表现上来看,态度却是极为暖昧的,至少毌丘俭没有像吕昭那样,拼命地来进攻,所以冀州兵和幽州兵虽然派出的人马大体相当,但雁门关这边的应对,却是要比苇泽关那边轻松多了。

    雁门关这边也算是让曹亮最为放心的地方,甚至都不用去做任何的战略考量,只需交给杜预来处置就行了。

    现在曹亮的注意力,全部都放在了上党郡和河东郡这边,不过和其他三个方向上战火连天不同,河东郡平阳郡这边却是平静如常,就连一点动静都没有。

    曹亮不禁是大为疑惑,事出反常即为妖,如果司马懿进攻的目标确实是上党的话,那么河东这边至少也得出兵策应才对,陈骞和胡奋一直按兵不动,这里面肯定有什么文章。

    所以,曹亮断定司马懿主攻的方向还是在河东,之所以在石门关搞出一系列大动作来,不过是故布迷阵,想要吸引并州军的主力前去救援,这种声东击西的伎俩,曹亮又怎么可能会上他的当?

    确实了防御的重点之后,曹亮下令各军还是依先前的策略不变,各军驻守原地,随时候命。

    其实曹亮也是承受着极大的压力的,从司马军对石门关发起的进攻来看,还真不是佯攻那么简单,石门关的战斗极为的惨烈,虽然占据着地形上的优势,杀敌数量是己方伤亡的数倍,但是司马军根本就计较攻击军队的损失,前面的伤亡了,后面的部队继续地顶上,所以在进攻之中,司马军的兵力丝毫没有减少的迹象。

    但长水营不同,由于没有援兵的增援,他们每伤亡一个人,就等于阵地上缺少了一个人,也许刚开始的时候显露出不这种弊端来,但时间久了,长水营伤亡的人数多了,形势便变得不容乐观起来。

    对此,王濬并没有轻易地放弃,他还是率兵坚守着石门关,浴血奋战,誓死把司马懿挡在关外,绝不让他轻易地踏足上党郡半步。

    但是裴秀等人却是焦急万分,现在石门关的战报,几乎是三个时辰一更新,最新的战报源源不断地从上党传回来,从目前的战斗形式来看,石门关已经是芨芨可危,如果不是王濬誓死坚守,石门关恐怕早就失守了。

    但即便如此,如果没有援兵救援的话,王濬真心坚持不了多长的时间,石门关随时都可能失守。

    “主公,石门关那边情势危急,再不派援兵的话,恐怕石门关就要失守了。”裴秀拿着刚刚送达的战报,急切地来禀报给曹亮。

    裴秀身为参军,他觉得自己有义务提醒曹亮,尽管曹亮一再坚持自己的观点,但战场下的战况是瞬息万变的,就算当初司马懿并没有将上党列为首选之地,但如果被他发现石门关可以轻易拿下的话,说不定这个时候司马懿已经是改变主意了。

    曹亮接过战报,扫了一眼之后,淡淡地一笑道:“放心吧,王士治可没你们想的那么不堪,司马懿想要拿下石门关来,绝不是件容易的事,石门关再坚守个十天半月的,问题不大。”

    裴秀有些急眼,道:“可是主公,王将军虽然骁勇,但双拳难敌四手,如今司马军攻势如潮,轮换不断,长水营连续作战,疲惫之极,真这么打下去,石门关未必能守得往十天半月的。”

第1220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很快曹亮也率队赶到了河阳,河阳虽小,但容纳三四千的人马,还是绰绰有余的。

    曹亮即刻下令除了一部分军队轮值守卫城墙之外,其余大部分的人立刻抓紧时间休息,准备第二天的行程。

    毕竟现在尚在河内郡,还没有走出司马家的势力范围,无论是行军还是宿营,曹亮都十分的谨慎。

    曹亮不是不想连夜行军,尽快地离开司马家的地盘,但是一天的强行军,人马俱是又疲又乏,如果继续连夜行军的话,那就会加大的军队的疲劳程度,而一旦遭遇敌袭,这么一支疲惫之师还有有多少的战斗力,曹亮心里可就一点底也没有了,所以在河阳短暂的休整,还是充分必要的。

    曹亮将母亲妻子安排在了县署暂住,当然司马如也不例外,她这一路都是和羊徽瑜呆在一起的。

    刘瑛这一路都是坐在马车里的,下车的时候则是一脸的茫然,道:“亮儿,这是哪儿啊?”

    曹亮将她搀下马车,道:“娘,这是河内河阳县,我们今晚在这里暂住一宿,明日便可以到达并州上党了。”

    刘瑛四处看了看,问道:“你父亲呢,为何没有看到他?”

    曹亮脸色微微一变,支支唔唔地道:“我父亲……他还有后面……很快就会赶过来的……”

    刘瑛眉头一皱,曹亮今天的表现这么如此的反常,说话吞吞吐吐,目光闪烁,顿时心生疑窦,对曹亮道:“亮儿,你说实话,你父亲是不是出事了?”

    曹亮知道这事就算瞒得了今天,也瞒不了明天,终究还是会被母亲知道的,长痛不如短痛,曹亮亦是难掩自己的悲痛之心,跪倒在了刘瑛的面前,泣道:“娘,父亲他……在北邙山断后之时,被司马军所围,不幸遇难了……娘——”

    曹亮的话还没有说完,刘瑛已经晕倒了,曹亮赶忙地将她扶住,急切地呼喊着。

    倒是羊徽瑜比较有经验,又是捶背又是掐人中,好半响,刘瑛才悠悠转醒,话未出口,已经是泪流满面了。

    看着母亲伤心欲绝的模样,曹亮心中极是酸楚,如果当时他再坚决一点,不让父亲去断后,或许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但事已至此,任谁也无法再挽回来,曹亮心中极是愧咎。

    母亲如此的伤心,曹亮自然能体会到她的感情,刘瑛做为刘备遗落的孤女,在魏国境内,她没有半个亲人,嫁给曹演,便是她此生唯一的倚靠,这几十年来,他们夫妻伉俪情深,琴瑟和谐,很少有红脸的时候,感情甚笃,如今突闻噩耗,刘瑛一时难以承受,也是十分正常的事。

    曹亮将母亲搀入房中,为了防止意外,让羊徽瑜一夜都陪在她的身边。

    羊徽瑜很有耐心地服伺着刘瑛,软语温存地宽慰着她,看到刘瑛的情绪平静了一些,曹亮这才退出了房间。

    这个时候,已经是半夜三更了,前半夜轮值的文钦这个时候也下去歇息了,换作牵弘来值守城防。

    曹亮特意地到城头上转了一圉,河阳城只是一座小县城,城不大城墙也矮,至于城防设施,基本上属于空白,不过想想也正常,河阳县也只是河内郡的一座小县,既非边关重镇,又非险要关隘,城防自然薄弱的多。

    不过对于曹亮而言,在这一座小县城之中宿营要比野外宿营相对来说安全性高一些,再低矮的城墙它也是城墙,总比临时建几道栅栏要强,更何况,曹亮渡过黄河之时已经是黄昏了,就算想去宿营也迟了,倒不如临时性地来找这么一座小县城来得方便。

    被隔阻在黄河南岸的司马师的军队曹亮倒不用太担心,毕竟这大半夜的,司马师也不可能冒险来过河,白天司马望率一百多骑兵葬身冰河的一幕相信对司马师也极是震憾,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司马师肯定会在充足的把握下,才有可能过河的。

    让曹亮唯一不放心的,就是河内的郡兵了,曹演阵亡时,损失了近两千骁骑兵,这对于本身只有五千人编制的骁骑营来说,这样的损失确实有些惨重,但这就是战争。

    三河(河南、河东、河内)例来是拱卫京师的要地,朝廷在对外征战时,如果中军不足的时候,就会优先调派三河之兵,所以三河郡兵的数量是远在其他各郡国兵力之上的。

    如果胡奋得到了曹亮渡河的消息,肯定是会派兵前来围追堵截的,这也是曹亮为什么会选择在河阳停留而不是继续强行军的缘故。

    以一支疲惫之师应对阻击的敌军,远比坚守一座城池要困难的多,曹亮特意上城头查看,叮嘱牵弘加强警戒,以防备胡奋的偷袭。

    回到了住处之后,曹亮独对孤灯,这才有机会从怀中取出密诏来。

    密诏是曹演两天前刚刚交给他,难道说曹演在交给他密诏的时候,就已经预感到了什么吗?

    曹亮怀着复杂的心情,缓缓地打了火漆的封印,打开了曹演用自己鲜血和生命守护着的密诏。

    当初接受密诏的时候,曹亮并没有把它视做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甚至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当时就想拆开来看看,上面写得是什么东西。

    但曹演为人古板,先帝交待下来的事,他都要不折不扣地执行,绝不会因为天子已经驾崩了,就不把密诏当一回事。

    而且恰恰相反的,曹演对密诏视若圣明,这么些年来,曹演严格地恪守着先帝的叮嘱,不到社稷危亡的时刻,绝不打开密诏。

    如今司马懿发动兵变叛乱,曹魏的江山社稷真得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打开密诏的先决条件已经实现,可是守护密诏整整九年时间的曹演,却没有机会去看到它的内容而撒手西去了。

    一想到这里,曹亮的鼻子不由酸楚起来,他毅然决然地打开了密诏。

第1221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很快曹亮也率队赶到了河阳,河阳虽小,但容纳三四千的人马,还是绰绰有余的。

    曹亮即刻下令除了一部分军队轮值守卫城墙之外,其余大部分的人立刻抓紧时间休息,准备第二天的行程。

    毕竟现在尚在河内郡,还没有走出司马家的势力范围,无论是行军还是宿营,曹亮都十分的谨慎。

    曹亮不是不想连夜行军,尽快地离开司马家的地盘,但是一天的强行军,人马俱是又疲又乏,如果继续连夜行军的话,那就会加大的军队的疲劳程度,而一旦遭遇敌袭,这么一支疲惫之师还有有多少的战斗力,曹亮心里可就一点底也没有了,所以在河阳短暂的休整,还是充分必要的。

    曹亮将母亲妻子安排在了县署暂住,当然司马如也不例外,她这一路都是和羊徽瑜呆在一起的。

    刘瑛这一路都是坐在马车里的,下车的时候则是一脸的茫然,道:“亮儿,这是哪儿啊?”

    曹亮将她搀下马车,道:“娘,这是河内河阳县,我们今晚在这里暂住一宿,明日便可以到达并州上党了。”

    刘瑛四处看了看,问道:“你父亲呢,为何没有看到他?”

    曹亮脸色微微一变,支支唔唔地道:“我父亲……他还有后面……很快就会赶过来的……”

    刘瑛眉头一皱,曹亮今天的表现这么如此的反常,说话吞吞吐吐,目光闪烁,顿时心生疑窦,对曹亮道:“亮儿,你说实话,你父亲是不是出事了?”

    曹亮知道这事就算瞒得了今天,也瞒不了明天,终究还是会被母亲知道的,长痛不如短痛,曹亮亦是难掩自己的悲痛之心,跪倒在了刘瑛的面前,泣道:“娘,父亲他……在北邙山断后之时,被司马军所围,不幸遇难了……娘——”

    曹亮的话还没有说完,刘瑛已经晕倒了,曹亮赶忙地将她扶住,急切地呼喊着。

    倒是羊徽瑜比较有经验,又是捶背又是掐人中,好半响,刘瑛才悠悠转醒,话未出口,已经是泪流满面了。

    看着母亲伤心欲绝的模样,曹亮心中极是酸楚,如果当时他再坚决一点,不让父亲去断后,或许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但事已至此,任谁也无法再挽回来,曹亮心中极是愧咎。

    母亲如此的伤心,曹亮自然能体会到她的感情,刘瑛做为刘备遗落的孤女,在魏国境内,她没有半个亲人,嫁给曹演,便是她此生唯一的倚靠,这几十年来,他们夫妻伉俪情深,琴瑟和谐,很少有红脸的时候,感情甚笃,如今突闻噩耗,刘瑛一时难以承受,也是十分正常的事。

    曹亮将母亲搀入房中,为了防止意外,让羊徽瑜一夜都陪在她的身边。

    羊徽瑜很有耐心地服伺着刘瑛,软语温存地宽慰着她,看到刘瑛的情绪平静了一些,曹亮这才退出了房间。

    这个时候,已经是半夜三更了,前半夜轮值的文钦这个时候也下去歇息了,换作牵弘来值守城防。

    曹亮特意地到城头上转了一圉,河阳城只是一座小县城,城不大城墙也矮,至于城防设施,基本上属于空白,不过想想也正常,河阳县也只是河内郡的一座小县,既非边关重镇,又非险要关隘,城防自然薄弱的多。

    不过对于曹亮而言,在这一座小县城之中宿营要比野外宿营相对来说安全性高一些,再低矮的城墙它也是城墙,总比临时建几道栅栏要强,更何况,曹亮渡过黄河之时已经是黄昏了,就算想去宿营也迟了,倒不如临时性地来找这么一座小县城来得方便。

    被隔阻在黄河南岸的司马师的军队曹亮倒不用太担心,毕竟这大半夜的,司马师也不可能冒险来过河,白天司马望率一百多骑兵葬身冰河的一幕相信对司马师也极是震憾,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司马师肯定会在充足的把握下,才有可能过河的。

    让曹亮唯一不放心的,就是河内的郡兵了,曹演阵亡时,损失了近两千骁骑兵,这对于本身只有五千人编制的骁骑营来说,这样的损失确实有些惨重,但这就是战争。

    三河(河南、河东、河内)例来是拱卫京师的要地,朝廷在对外征战时,如果中军不足的时候,就会优先调派三河之兵,所以三河郡兵的数量是远在其他各郡国兵力之上的。

    如果胡奋得到了曹亮渡河的消息,肯定是会派兵前来围追堵截的,这也是曹亮为什么会选择在河阳停留而不是继续强行军的缘故。

    以一支疲惫之师应对阻击的敌军,远比坚守一座城池要困难的多,曹亮特意上城头查看,叮嘱牵弘加强警戒,以防备胡奋的偷袭。

    回到了住处之后,曹亮独对孤灯,这才有机会从怀中取出密诏来。

    密诏是曹演两天前刚刚交给他,难道说曹演在交给他密诏的时候,就已经预感到了什么吗?

    曹亮怀着复杂的心情,缓缓地打了火漆的封印,打开了曹演用自己鲜血和生命守护着的密诏。

    当初接受密诏的时候,曹亮并没有把它视做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甚至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当时就想拆开来看看,上面写得是什么东西。

    但曹演为人古板,先帝交待下来的事,他都要不折不扣地执行,绝不会因为天子已经驾崩了,就不把密诏当一回事。

    而且恰恰相反的,曹演对密诏视若圣明,这么些年来,曹演严格地恪守着先帝的叮嘱,不到社稷危亡的时刻,绝不打开密诏。

    如今司马懿发动兵变叛乱,曹魏的江山社稷真得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打开密诏的先决条件已经实现,可是守护密诏整整九年时间的曹演,却没有机会去看到它的内容而撒手西去了。

    一想到这里,曹亮的鼻子不由酸楚起来,他毅然决然地打开了密诏。

第1222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他为之殚精竭虑,绞尽脑汁,以前因为一直无法实现而遗憾,如今终于有机会付诸实际,并取得了出乎意料的结果,这一切原本看起来很完美,但是却因为曹亮的一席话,让马隆是倍受打击,甚至心灰意冷。

    虽然说扁箱车在五龙口之战中大放异彩,也取得了出乎意料的辉煌战果,但是扁箱车终归是有一个死穴的,那就一旦结阵,再想移动就非易事,也可以说,扁箱车只不过是一个半移动式的堡垒,如果敌方使用投石车来攻击的话,扁箱车阵确实是无法抵抗的。

    尽管在五龙口之战中,陈泰没有想到利用投石车来攻击,而且在大多数人的思维之中,也不会将投石车做为攻击扁箱车的武器来使用。

    扁箱车阵固然可以取得一次两次的胜利,但长久以来,必然会被敌方所研究所针对,现在曹亮可以率先地提出来破解之法,那么在将来的实战之中,司马氏一方肯定也会有聪明人想到这一点,一旦在对战之中使用投石车,扁箱车阵必然会灰飞烟灭。

    历史上,也只有马隆在征西时使用过扁箱车,依仗着扁箱车大破秃发树机能,鲜卑人最人擅长的是骑兵,至于投石车,他们大概是闻所未闻的,自然也不会建造,而扁箱车恰恰是骑兵的克星,所以马隆才以三千五百人大破秃发树机能的十万之众。

    如果秃发树机能拥有投石车话,毫无疑问,马隆必将一败涂地,别说是斩首秃发树机能了,恐怕他带去的三千五百人全部将血浴河西,无一人可以生还。

    正因为如此,自马隆之后,扁箱车便已失传,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大概也是有人看出扁箱车的死穴之后,导致扁箱车遭到了弃用。

    众将也是一片叹惋之声,其实单从五龙口这一战中,扁箱车阵的表现已经是足够亮眼了,马隆创造出来的扁箱车阵,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步兵对战骑兵时的劣势。

    但世间万物,总是相生相克的,正如人们常玩的酒令“棒子-老虎-鸡-虫子”一样,任何东西,都必然有克制之物,扁箱车可以克制骑兵,但却被投石车所克制,而投石车,却极为容易被骑兵所破坏,在战场之上,没有绝对的王者,只有合理的战术。

    看到马隆情绪有些低落,曹亮笑着道:“孝兴也不必气馁,世间万物俱是相生相克,也就从来没有什么无敌之物,你又何必求全责备呢?其实扁箱车可以克制骑兵,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了,要知道骑兵才是真正的野战之王,你能用一个小小的扁箱车就让这个野战之王俯首称臣,这已经是开创了一个战术时代了。至于投石车,你也不必太过在意,姑且不论野战之中,还没有那支军队会使用投石车,就算是真得使用的话,投石车也是有其致命弱点的,笨重且移动缓慢,许多攻击型的兵种都可以轻易地破坏它。接下来,你该在诸多兵种协同作战方面想想办法,不必把扁箱车阵搞成单纯的弓弩兵加扁箱车,只要能提高扁箱车的机动能力和侧翼的保护能力,扁箱车阵还是大有可为的。”

    马隆闻听之后眼前不禁是为之一亮,先前马隆确实有打造一种在战场上纵横无敌的战阵的想法,但曹亮的破解之法宛如一盆凉水浇头,让他清醒了许多,也认识到在战场之上,确实是如曹亮所说的,没有任何一样武器可以做到无敌的程度,他所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来扩大自己的优势,减少自己的缺点,这样这样,扁箱车阵才会重新地散发出光彩来。

    任何军队,都不可能建立在单一的兵种之上,越是强大的军队,它配备的兵种越多,相辅相成,互助互补。

    以前马隆的建军思路似乎走入一个误区,那就是追究一种极致,防御上的极致和进攻上的极致,为此他把扁箱车打造得极为坚固,把所有的步兵都换成了弓弩兵,殊不知这们做虽然特别鲜明,战斗力强悍,但同样也是弱点突出,一旦遭遇真正的克星,往往是无解的。

    现在曹亮给他提出一个建议,无疑给陷入迷惘之中的马隆指出了一条明路,扁箱车的建设不能荒废,但更重要的是组建外围力量,协同作战,形成互补。

    “多谢曹都督指点迷津,末将受教了。”马隆感激地拜谢道。

    曹亮欣然一笑,相信马隆在此之后,更能够着实有效地提高扁箱车阵的战斗力,他特意地将先锋营改名为先登营,并将先登营的编制从三千人提高到一万人,与步兵营等看齐,正式地成为并州军的一个战斗序列。

    先前的先锋营,完全是临时组建的,原本曹亮配给马隆五千人,但马隆最后精挑细选,只要了三千人,在马隆看来,这三千人完全就已经是足够了,再多反倒成了累赘。

    现在观念转变之后,马隆自然也放弃了走单一兵种的精兵路线,反倒是要求多多益善了,虽然人数的增加必然会给后勤带来压力,但后勤的问题终究是容易解决的。

    至于兵种的如何配置,曹亮则把权力交给了马隆,让他自行试验自行安排,力求达到最佳的配置,将扁箱车的战斗力提升到最高水准。

    曹亮对扁箱车还是极为期待的,毕竟这是对付骑兵的一种有效武器,只要能解决防御投石车的问题,扁箱车的优势还是极为明显的。

    先登营的组建,那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曹亮把它交给马隆,让他来全权负责,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处理进放河内郡之后的军务。

    如今整个河内郡除了怀县之外,已经全部落入了并州军的手中,声威大震,天下皆惊,但下一步如何行动,就事关到战略方面的考量了

第1223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他为之殚精竭虑,绞尽脑汁,以前因为一直无法实现而遗憾,如今终于有机会付诸实际,并取得了出乎意料的结果,这一切原本看起来很完美,但是却因为曹亮的一席话,让马隆是倍受打击,甚至心灰意冷。

    虽然说扁箱车在五龙口之战中大放异彩,也取得了出乎意料的辉煌战果,但是扁箱车终归是有一个死穴的,那就一旦结阵,再想移动就非易事,也可以说,扁箱车只不过是一个半移动式的堡垒,如果敌方使用投石车来攻击的话,扁箱车阵确实是无法抵抗的。

    尽管在五龙口之战中,陈泰没有想到利用投石车来攻击,而且在大多数人的思维之中,也不会将投石车做为攻击扁箱车的武器来使用。

    扁箱车阵固然可以取得一次两次的胜利,但长久以来,必然会被敌方所研究所针对,现在曹亮可以率先地提出来破解之法,那么在将来的实战之中,司马氏一方肯定也会有聪明人想到这一点,一旦在对战之中使用投石车,扁箱车阵必然会灰飞烟灭。

    历史上,也只有马隆在征西时使用过扁箱车,依仗着扁箱车大破秃发树机能,鲜卑人最人擅长的是骑兵,至于投石车,他们大概是闻所未闻的,自然也不会建造,而扁箱车恰恰是骑兵的克星,所以马隆才以三千五百人大破秃发树机能的十万之众。

    如果秃发树机能拥有投石车话,毫无疑问,马隆必将一败涂地,别说是斩首秃发树机能了,恐怕他带去的三千五百人全部将血浴河西,无一人可以生还。

    正因为如此,自马隆之后,扁箱车便已失传,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大概也是有人看出扁箱车的死穴之后,导致扁箱车遭到了弃用。

    众将也是一片叹惋之声,其实单从五龙口这一战中,扁箱车阵的表现已经是足够亮眼了,马隆创造出来的扁箱车阵,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步兵对战骑兵时的劣势。

    但世间万物,总是相生相克的,正如人们常玩的酒令“棒子-老虎-鸡-虫子”一样,任何东西,都必然有克制之物,扁箱车可以克制骑兵,但却被投石车所克制,而投石车,却极为容易被骑兵所破坏,在战场之上,没有绝对的王者,只有合理的战术。

    看到马隆情绪有些低落,曹亮笑着道:“孝兴也不必气馁,世间万物俱是相生相克,也就从来没有什么无敌之物,你又何必求全责备呢?其实扁箱车可以克制骑兵,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了,要知道骑兵才是真正的野战之王,你能用一个小小的扁箱车就让这个野战之王俯首称臣,这已经是开创了一个战术时代了。至于投石车,你也不必太过在意,姑且不论野战之中,还没有那支军队会使用投石车,就算是真得使用的话,投石车也是有其致命弱点的,笨重且移动缓慢,许多攻击型的兵种都可以轻易地破坏它。接下来,你该在诸多兵种协同作战方面想想办法,不必把扁箱车阵搞成单纯的弓弩兵加扁箱车,只要能提高扁箱车的机动能力和侧翼的保护能力,扁箱车阵还是大有可为的。”

    马隆闻听之后眼前不禁是为之一亮,先前马隆确实有打造一种在战场上纵横无敌的战阵的想法,但曹亮的破解之法宛如一盆凉水浇头,让他清醒了许多,也认识到在战场之上,确实是如曹亮所说的,没有任何一样武器可以做到无敌的程度,他所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来扩大自己的优势,减少自己的缺点,这样这样,扁箱车阵才会重新地散发出光彩来。

    任何军队,都不可能建立在单一的兵种之上,越是强大的军队,它配备的兵种越多,相辅相成,互助互补。

    以前马隆的建军思路似乎走入一个误区,那就是追究一种极致,防御上的极致和进攻上的极致,为此他把扁箱车打造得极为坚固,把所有的步兵都换成了弓弩兵,殊不知这们做虽然特别鲜明,战斗力强悍,但同样也是弱点突出,一旦遭遇真正的克星,往往是无解的。

    现在曹亮给他提出一个建议,无疑给陷入迷惘之中的马隆指出了一条明路,扁箱车的建设不能荒废,但更重要的是组建外围力量,协同作战,形成互补。

    “多谢曹都督指点迷津,末将受教了。”马隆感激地拜谢道。

    曹亮欣然一笑,相信马隆在此之后,更能够着实有效地提高扁箱车阵的战斗力,他特意地将先锋营改名为先登营,并将先登营的编制从三千人提高到一万人,与步兵营等看齐,正式地成为并州军的一个战斗序列。

    先前的先锋营,完全是临时组建的,原本曹亮配给马隆五千人,但马隆最后精挑细选,只要了三千人,在马隆看来,这三千人完全就已经是足够了,再多反倒成了累赘。

    现在观念转变之后,马隆自然也放弃了走单一兵种的精兵路线,反倒是要求多多益善了,虽然人数的增加必然会给后勤带来压力,但后勤的问题终究是容易解决的。

    至于兵种的如何配置,曹亮则把权力交给了马隆,让他自行试验自行安排,力求达到最佳的配置,将扁箱车的战斗力提升到最高水准。

    曹亮对扁箱车还是极为期待的,毕竟这是对付骑兵的一种有效武器,只要能解决防御投石车的问题,扁箱车的优势还是极为明显的。

    先登营的组建,那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曹亮把它交给马隆,让他来全权负责,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处理进放河内郡之后的军务。

    如今整个河内郡除了怀县之外,已经全部落入了并州军的手中,声威大震,天下皆惊,但下一步如何行动,就事关到战略方面的考量了

第1224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骨头更硬又有什么用,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输不起你就不要玩!”司马师冷冷地嘲笑道。

    李丰扶着墙站了起来,他的一条腿已经断了,稍微挪动一下,都是剧痛无比,但他依然咬着牙挣扎着站了起来,挺直了腰杆,站到了司马师的面前。

    “呸!”李丰趁着司马师不备,一口唾沫便吐在了司马师的身上,怒目而视道:“尔父子才是真正的国贼,篡权夺位,祸乱朝纲,欺君罔上,残害臣良,我李丰不过是替天行道,为国除贼,何罪之有?”

    司马师猝不及防,被李丰吐了一身唾沫,又听得他破口大骂,不但把自己给骂了,而且还辱及先父,不禁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锵”地一声,将环首刀给拨了出来,不过他并没有用刀刃去砍李丰,而是拿着环首刀的那个环型刀柄猛地朝李丰头上砸去。

    方才去皇宫时,司马师是佩着长剑的,不过那七尺长的长剑,只是用来装点门面的,真要使用,恐怕把剑拨出来都得费很大的劲,所以出了皇宫之后,司马师就将剑鞘给解了下来,换了一把平时他常用的环首刀佩着。

    本来去天牢,司马师是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俯看并嘲弄一下这些失败的对手,其他人的表现令司马师比较满意,唯独李丰极其倔强,死到临头居然敢骂不绝口,一怒之下,司马师便拿刀柄砸了过去。

    之所以没用刀刃去砍,是因为司马师并没有准备杀他,在这里把他给杀了,那岂不是便宜了他,以李丰所犯的罪行,不是零刀碎剐那得五马分尸。

    不过司马师盛怒之下出手,环形的刀柄这一砸下去,正好砸中了李丰的太阳穴,李丰惨叫了一声,栽倒在了地上,再无声息。

    贾充本来在外面,听到里面有响动,连忙跑了进来,看到李丰倒地,上前一探鼻息,诧异地道:“死了?”

    司马师收刀归鞘,恨声地道:“死了算他便宜,来人,将他的尸首拖到闹市街口,鞭尸三日,以敬效尤!”

    司马师对李丰恨极,就算他死了,也不可能就轻饶了他,曝尸三日并且进行鞭尸,估计三天下来,也没剩多少的尸骨了,最终挫骨扬灰,也就是对他最大的惩罚了。

    至于其他的人,司马师倒是不急着处置,他让钟毓加大审讯的力度,凡是参与到此次兵变之中的人,要一个不落地全部揖拿归案,而且按律谋反是诛连三族的大罪,三族之内的人也全部都缉拿归案,整个天牢里一时间人满为患,塞都塞不下了。

    根据初步的统计结果,直接参与兵变的就达到了近两千人,其中一半左右的人被击毙在了首阳山,其余的近一千人则是被生擒活捉。如果要诛连三族的话,那数量就比较庞大了,至少也有上万人的规模。

    如果司马师一口气杀上上万人,那影响可就太大了,所以何曾、郑冲等一干老臣纷纷地来劝说司马师,要慎重处理这件事,虽然叛逆行为十恶不赦,但本着首恶必办,胁从者从轻发落的原则,还是尽可能地将处以极刑的范围缩小才是。

    毕竟六年前的高平陵事变,司马懿一口气杀了七千多人,血色恐怖笼罩着洛阳城,彼时的洛阳城,人心惶惶,时局动荡,造成的影响时至今日都无法消除。

    当时的司马懿,杀人也是迫不得已的,毕竟他刚刚从曹爽的手中把权力给夺过来,曹爽主政八年,培植的亲信党羽无数,充斥着整个的朝堂内外,如果司马懿不用铁血手段的话,是很难镇压得住这些人的,而一旦留下祸端,势必会危及司马家的统治地位。

    所以司马懿才对曹爽余党下了狠手,斩草除根,一个不留。而司马懿的残酷手段,一直以来也让人诟病,何曾郑冲等人担心,如果司马师效仿司马懿的杀那么多人的话,势必会引起更大的动荡,让本来已经艰难的局势变得更为艰难。

    事实上,司马师拿到这个名单的时候,也吓了一跳,那厚厚的名册,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名字,只要司马师朱笔一挥,这些人可就统统灰飞烟灭了。

    司马师也没有想到钟毓竟然会整出这么一个庞大的名单,不过想想也正常,直接参与到此次叛乱之中的人数就多达两千多人,连带他们三族之内的人,有上万人也就不足为奇了,钟毓完全是按照司马师的命令在行事,确实没有夸大的成分在里面。

    考虑再三,司马师最终决定从轻发落,对于那些胁从者,只处以流放之刑。以前流放之地大多在乐浪带方这些极边苦寒之地,现在幽州失守,乐浪带方自然是去不成了,于是司马师决定将这些人发配到凉州河西四郡,也就是敦煌、酒泉、张掖、武威这几个郡,这些地方虽然不及乐浪带方遥远,但地处大漠边缘,荒凉干旱,条件也是极为艰苦的。

    当然对于这些囚徒而言,能够免死,已经是可以弹冠相庆了,河西四郡条件再苦,也比人头落地强的多。

    不过司马师虽然饶恕了大多数的人,但对于主犯,却丝毫没有饶恕的意识,张缉张邈李翼李伟李韬尽皆伏诛,连带他们三族之内的人和一些骨干党羽,共计四五百人,则全部被司马师送上了断头台。

    其中唯一逃脱死罪的,也只有李韬的夫人齐长公主和他的三个儿子了,毕竟他们是先帝的骨血,司马师最终还是放了他们一马。

    司马师最恨的,莫过于夏侯玄的逃脱,按理说,他最想处死的人,就是夏侯玄了,但偏偏夏侯玄在关键的时候,成为了漏网之鱼,逃之夭夭。而据可靠的消失,夏侯玄正是被曹亮派来的人营救走的,司马师和曹亮的旧帐未清,现在又添新恨,让司马师不禁是气恼万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6204/ 第一时间欣赏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 作者:风之清扬所写的《最后的三国2兴魏》为转载作品,最后的三国2兴魏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最后的三国2兴魏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最后的三国2兴魏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最后的三国2兴魏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最后的三国2兴魏介绍:
曹亮穿了,成为了曹魏宗室的“曹三代”。相比于纵横捭阖的曹一代、守成有余的曹二代,曹三代实在是麻绳穿豆腐——提不起来,士家坐大,司马专权,曹魏的天下已是危如累卵存亡绝续。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抗争?曹亮不甘随波逐流,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且看我如何步步为营,斗司马,兴曹魏,灭蜀破吴,执耳天下!┄┄┄┄┄┄┄┄┄┄┄┄┄┄┄┄┄新书启航,再战“最后的三国”,喜欢这段历史的书友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最后的三国2兴魏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最后的三国2兴魏,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