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武侠修真太平客栈TXT下载太平客栈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太平客栈全文阅读

作者:莫问江湖     太平客栈txt下载     太平客栈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五十五章 万岁

    话本小说中常常会有两军交战之前双方大将先在阵前单挑的场景,倒也不能完全说错,比如西北大军对阵僧兵便是如此,主要是怕殃及池鱼。

    只是正经的两军交战,是不存在双方将领单挑的,都是坐镇指挥。不过主将以下的将领,以能够亲自冲阵为荣,也就是带领士兵冲锋陷阵,一则是能够极大振奋士气,二则是彰显自身勇武,甚至有时候部分主将同样会亲身陷阵,这也是第一次辽东战事的时候大批总兵一级的武将战死的缘故,亲临一线,几乎没有退路可言,除了取胜,唯有战死一途。

    照理来说,主将亲自陷阵就好似皇帝御驾亲征,要被属下劝阻,不过秦清是个例外。

    当秦清一刀斩去五十人之后,辽东一方顿时士气大振,高声欢呼,好似山呼海啸。

    反观金帐这边,冲入车营之后,先前的冲锋之势已经被车营消解,若是不能杀穿,骑兵的优势就损失殆尽,不存在二次冲锋,只能下马步战,原本指望着能够斩断对方帅旗,却没想到自己的五十勇士被对方主帅一刀斩杀,士气顿时衰弱到极点,两边一增一减,均衡打破,局势顿时为之逆转。

    在第一次辽东大战的时候,辽东边军之所以会输给金帐大军,不在于火器,那时候的辽东边军虽然不比如今的辽东铁骑,但也配备了相当数量的火器,关键在于近身肉搏,常常是金帐骑兵像刚才那般硬顶着火器的进攻发动冲锋,在火器强攻之下,步兵常常会提前崩溃,可骑兵因为惯性快速冲锋的缘故,多半能够硬抗过去,只要冲入车营之中开始肉搏,辽东边军便要溃败。

    所以卢光弼主政辽东时,主张依靠城池据守,有火器之利,城墙之坚,以骑兵为主的金帐很难攻破城池。而袁南海接任辽东总督后,轻敌冒进,贸然发动大规模野战,最终导致辽东边军全军覆没。

    秦清整军经武多年,自然是不会再犯以前的错误。

    一方面加强火器,进一步简化火器装填弹药的过程,加快射击速度,争取在骑兵冲阵之前造成更大的杀伤,同时还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手铳,只有一发弹药,在混战的时候,面对面射击,几乎能够必中。唯一的缺点就是花费甚众,每次开战,仅仅是火药和铅弹的消耗数量,都是个极为惊人的数字。

    一方面招募良家子从军,严加训练,通过战阵来加强近身肉搏的能力。战场之上,勇者不得冒进,怯者不得擅退,千万人如同一人,同进同退,配合得当,方能形成最大战力,匹夫之辈,若非天人境或是长生境,往往没有太大意义。

    战阵同样并非秦清原创,而是本朝一位少保所创,除了十一人成小阵之外,大阵是三叠阵,同样是三层,原理与三重火铳战法相差不多,第一层战酣,擂鼓,少缓,又擂鼓,第二层急急冲过前层接战,前层少整队伍。鼓又少缓,又擂鼓,第一层又冲过第二层之前接战,原二层少整队伍,如此一层一波的接替,使一线士卒始终能够保持体力相对充沛。毕竟近身作战不比铳兵,对于体力消耗极大。

    其实天下间的道理都是一般,澹台云出拳,如三叠之浪,一浪接着一浪,击败了西域佛门的上师,此时辽东大军也是如三叠浪,初始不觉如何,可韧性十足,后劲也是十足,逐渐把金帐士兵反推出车营。

    秦清这次带了四万兵马,其中有半数是辅兵,辅兵与战兵不同,并不直接上阵厮杀,主要负责各种杂事,比如挖掘壕沟、修筑工事、打扫战场、运送辎重、救治伤员、掩埋尸体、安营扎寨,乃至于帮重骑兵披甲、上马等等,此时的车营同样是由辅兵构建。这也是许多时候,几十万大军瞬间崩溃的缘故,除了兵败如山倒的士气缘故之外,几十万大军中有半数以上都是没有多少战力的辅兵,若是战兵正面崩溃,辅兵自然也随之崩溃,这亦是中原军队无法像草原军队那般来去如风的缘故。

    此时金帐士兵开始败退,辅兵们随之涌出,不过不是修补车阵,而是将好似围墙的战车推开,将部分拒马搬开,将先前金帐强行冲开的口子放大,变成一个宽有百丈的门户,留出大军出击的通道。

    与此同时,中军位置传来连续不断的擂鼓之声。

    闻鼓而进。

    除了结成战阵的步卒和代替了弓手的铳兵之外,辽东也是有骑兵的,埋伏在车营的左右两翼位置,只是刚才金帐骑军重振的时候,始终未曾有所动作,直到此时才显露峥嵘。

    辽东骑兵阵型紧密,每一骑之间的间隙十分之小,配备骑枪马刀,马刀是厚背重刀,只有这样的刀才有可能划破对手的重甲,如果是那种轻便马刀,哪怕有冲锋之势,也很难造成重伤。再有就是三眼铳了,这是混战利器,既可以开枪近距离射杀敌人,没有弹药之后也可以当做骨朵、锤子使用,钝器对付披甲的效果倒是更胜利器。

    平心而论,金帐因为马种的缘故,长于轻骑兵游斗,在骑兵对冲上面却是没什么太大优势,反倒是辽东骑兵,引进了西域的改良马种,并不弱于金帐骑军。

    急促的战鼓声中,伴随着轰隆的马蹄声,蓄势已久的辽东骑军终于现身战场之上。

    大魏起于南,北伐驱逐金帐,南方丙丁火,乃是火德,故而崇尚红色,不仅庙堂一品二品公卿身着红袍,便是普通士兵的战袄也是红色。

    辽东位于北,幽州意为朔方幽冥之州,北方壬葵水,乃是水德,故而崇尚玄黑之色,上下以黑色为主,金帐大军便称呼辽东的夜不收为黑衣人。

    此时骑兵都是黑甲黑马,仿佛两条黑龙。

    虽说秦清重视火器,但也不轻视骑军,尤其骑军在许多时候肩负有冲阵的责任,甲胄乃是重中之重。

    大魏官军的甲胄已经多年不曾更换,或是偷工减料,外表光鲜,败絮其中,锈烂惟存铁形,其空落入筛子一般,挡不住箭矢,也挡不住刀砍斧劈。这与官军的火器炸膛是一个道理,这样的火器,这样的甲胄,野战不敌金帐骑军也在情理之中了。

    反观辽东骑军的铁甲,都是近几年的新甲,甲叶坚固细密,稍远一些的箭矢甚至会被

    直接弹开,就是稍近些的骑弓箭矢,也只是插在甲胄上,看着吓人,并不影响作战,只有骑兵冲锋的骑枪和步兵所用的巨大强弓才能造成有效杀伤。

    在辽东骑军进入战场之后,金帐一方开始全面败退,虽然如今的金帐已经不复当年天下无敌时的悍勇,但因为草原环境恶劣的缘故,个体素质还是不容小觑,之所以败得如此彻底,一是因为战术战法,二是因为双方的兵器差距之大,已经到了人力很难弥补的程度,且不说工艺的代差,就说花费的银钱,也是天上地下。

    说白了,辽东铁骑也好,东海船队也罢,都是用真金白银堆出来的,有钱才能不计成本地使用火器,这也与徐无鬼的理念一脉相承。治国治军,说白了就是一个问题,钱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解决了这个问题,便解决了八成以上的问题。这也是大魏朝廷最大的问题,钱不知从何处而来,更不知到何处而去。

    秦清也随之离开车营,眺望金帐的驼城。

    金帐主帅是一位实权那颜,哪怕在王庭中也有一席之地,他算是行伍出身,久在军中,对于辽东的铳炮早有耳闻,这些年来也用了些手段搞从晋州守军那边弄来三门火炮,虽然只是十斤的炮弹,比不得清微宗战船用六十斤炮弹的火炮,但对付血肉之躯却是足够了。

    此时他也顾不得许多,立时派人把火炮推上来。

    三门火炮当然无法扭转战局,可他却看到了对方的主将,因为秦清行走之间,无论步兵还是骑兵,都自觉绕开一段距离,就显得他格外醒目。

    这名金帐那颜指着遥遥可见的人影,高声道:“朝那里开炮,轰死他!”

    三门火炮同时开炮,不得不说,金帐人的运气着实不错,有一枚炮弹直朝着秦清而去。

    虽然是实心弹,但威力极为骇人,只要碰到一下,无论披甲与否,就算有修为在身,也是非死即残,不过这枚炮弹在距离秦清还有三丈距离的时候就骤然凝滞,仔细看去,炮弹还在飞速旋转,以极为缓慢的速度前进,可自身也在不断瓦解,化作齑粉。转眼之间,这枚炮弹便彻底消失不见,从始至终,秦清甚至没有看上一眼,更不用提出手格挡了。

    这只是秦清的护体罡气自行激发,这也让秦清身上的甲胄略显尴尬,无论如何精良坚固,都难逃沦为摆设的下场,能够突破秦清身前三丈之人,定然不是一副普通铠甲可以抵挡的。

    秦清没有去管这枚炮弹不意味着他没有察觉,于是秦清一步踏出,跨越空间,直接来到那名那颜的面前,挥手斩去其头颅,又随手砍倒了帅旗。

    帅旗一倒,金帐士兵立时士气全无,甚至陷入混乱之中,先前还是败退,现在直接变成溃不成军。

    辽东这边见到金帐的帅旗倾倒,立时响起山呼之声:“万岁!”

    “万岁!”

    “万岁!”

    军伍最是敬佩勇武之人,若论勇武,谁能比得上自家主公?

    至于万岁,本就长生不死,万岁又如何?

第一百五十六章 登山

    今日便是和谈的日子,李玄都安排妥当之后,率领众人往栖霞山而去。

    辽东北伐,主要是两军交锋,不到万不得已,秦清并不打算亲身陷阵,不能说秦清不体恤士卒性命,而是打仗没有不死人的,慈不掌兵,秦清日后注定不会久在军中,更不会做一个冲锋陷阵的将军,难道以后没有秦清亲自开阵就不打仗了?所以这仗是该怎么打就怎么打,秦清至多是锦上添花。

    反观西北那边,僧兵和无道宗的军队倒是成了摆设,关键在于西域佛门众多上师和澹台云之间的胜负,这也是双方的特点所致,更像是大号宗门,而非朝廷。认真说起来,多少有些话本中双方大将在阵前单挑的意思了。

    齐州这边与西北、辽东都不相同,没有军队,只有顶层战力之间的较量。

    道门这边不说精锐尽出,也是高手云集,儒门那边相差不多,除了隐士之外,大祭酒和山主纷纷出动,声势浩大。双方的主事之人,虽然不是玄圣素王,但都是实际上的首领。

    栖霞山并不高,很快便能登顶,不过在踏足栖霞山之后,明显可以感受到四周天地元气凝滞的压抑感觉,越是接近山顶,越是如此。

    这其中除了梁王台的缘故之外,还有就是长春真人留下的太虚宫,楼阁耸立,延承了大晋的翠瓦丹墙特色,正殿、偏殿、楼台、亭榭,古意十足。

    道门众人一路登山,走到半山腰位置,一队年轻的儒门弟子行来,为首之人向李玄都行礼,说道:“诸位隐士、大祭酒、山主已经恭候多时。”

    李玄都自身走在最前面,认出了此人,说道:“我记得你,王南霆的高足。”

    此人正是谢月印,闻听此言,脸皮微微抽动,目光下意识地转向李玄都身旁的秦素。

    当然,谢月印的目光并非爱慕,而是强行压抑的仇恨。

    当初大真人府之变,王南霆便是死在了秦素的手中。

    秦素今日没有遮挡真容,不过神态冷淡,不知她底细的,还要误以为她是个八风不动的冷美人,对于谢月印的目光,秦素无动于衷,懒得回应。

    李玄都皱了下眉头,有若实质的目光落在谢月印的身上。

    谢月印背后发寒,心中一惊,赶忙收回视线,低垂眼皮,然后又深吸一口气,调整心境,这才抬起头来说道:“清平先生请随我来。”

    说罢,他与一众人等走在前面为李玄都领路。

    众人又上了一段山路,望见峰顶的旷地之上,无数人众聚集。引路的谢月印加快脚步,上峰报讯。跟着便听得鼓乐声响起,不同于红白之事,倒像是超会祭祀,庄重宏伟,欢迎李玄都等上峰。

    李玄都对身旁的秦素摇头道:“儒门的排场当真不小……”

    话音未落,就见身着土黄色长袍的龙老人,率领了几位儒门大人物,迎上前来。

    虽说双方此番都是心知肚明,但毕竟

    是用了和议的名头,也不好直接撕破脸皮,李玄都更不会开口就是“狗贼还我大师兄命来”云云,同样迎上去,拱手道:“晚辈李玄都,见过龙老前辈。”

    龙老人道:“昆仑山玉虚峰一别,多日不见,李先生风采尤胜往昔。听闻李先生接掌大剑仙道统,执掌清微宗门户,领袖道门,群雄俯首,开创江湖千古未有之局面,可喜可贺。”

    清微宗本就是阴阳怪气的祖宗,李玄都如何听不出他话语中的皮里阳秋,多有挑拨之嫌,立刻说道:“李玄都德薄,领袖道门,愧不敢当,至于群雄俯首,更是无从谈起,不过是诸位同道、朋友、前辈看得起李玄都,才让我代为出面代表道门与儒门谈上一谈,若是我大师兄不曾身故离世,他才是最合适的领袖人选。”

    李玄都说这几句话时,目光始终落在龙老人的脸上,想要观察龙老人的脸色变化,不过姜是老的辣,龙老人无论脸色还是眼神,都不曾有半点波澜,笑道:“说的是,若是大先生还在人世,定是众望所归,江湖上也可以少去许多纷争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地师青眼李先生,却未必会喜欢大先生,道门也未必能有今日之气象,李先生还是过谦了。”

    他顿了一顿,又说道:“诸位大祭酒和山主都已经到了,正在恭候李先生和诸位道门朋友的大驾,我们过去相见罢。”

    李玄都伸出一只手:“请。”

    “请。”龙老人同样侧身伸手。

    两人并肩而行,往峰顶行去。

    其余人则是依次跟在身后。

    这次跟随李玄都前来之人,除了秦素之外,还有宁忆、上官莞、李世兴、钟梧、王仲甫、兰玄霜、徐大、太微镇人、三玄真人、季叔夜等。

    再有就是颜飞卿、玉清宁、苏云媗三人,作为当年李玄都的老对手,三人自然不可能追得上现在的李玄都,就是较之秦素也有差距,不过三人都是惊才绝艳之辈,多年过去,已经陆续跻身天人境界。尤其是苏云媗,她是三人中唯一不曾跌落境界之人,这些年来一直是稳步前进,已经修成“慈航普度剑典”的“心字卷”,在三人中修为最高。而且三人宝物众多,尤以颜飞卿为最,张鸾山虽然没有亲至,但将仙剑“天师雌雄剑”借给了颜飞卿,他和苏云媗各持一把,双剑合璧,以仙物之威,威力直逼天人造化境的大宗师。再加上李玄都的“叩天门”,两大仙剑已经齐至。

    至于徐三、陆夫人、徐十三、诸葛錾等人,另有任务,不曾登山。

    此次和谈,并不在太虚宫中,而是在太虚宫正殿前的广场之上,设下了座椅,足够容纳所有人,也有光明正大之意。

    当道门众人步入广场,儒门众人纷纷与道门众人互相见礼。

    龙老人朗声道:“诸位就不必多礼了,这么多人,拜到几时?还是请各自入座吧。”

    为首的两张座椅,是给李玄都和龙老人留的,天下以左为尊,

    过去千百年来,儒门始终都是天下正统,故而龙老人坐在了左边,李玄都则坐在了右边。

    待到两人坐下,其他人也纷纷落座。

    龙老人的身边是名中年妇人,在以男子为主的儒门中甚是少见,其身份不用多说,正是圣人府邸的姜夫人,圣人府邸地位特殊超然,姜夫人作为圣人府邸的当家人又是心学圣人的弟子,她坐在第二位,儒门众人并无异议。而李玄都的身旁自然就是秦素了,她的威望资历、境界修为都不是顶尖,不过抛开李玄都的原因,她此番还代表了秦清,故而仅在李玄都之下。

    至于其他人,如果身份并无明显高下之分,便是按照境界修为的高低或者宗门的势力大小,比如秦素的下首就是上官莞,上官莞的下首是兰玄霜,两人虽然同样是天人造化境,但阴阳宗的势力却要强过皂阁宗,故而上官莞默认在兰玄霜之上。

    如果境界修为相差无多、宗门势力也相差不多,比如东华宗的太微真人、神霄宗的三玄真人、妙真宗的季叔夜,就看辈分年岁,若是万寿真人在此,自然是以万寿真人为首,既然万寿真人没来,季叔夜年纪最小,反倒是成了三位真人之末,以太微真人为首。

    儒门那边也是如此,姜夫人的下首位置是隐士紫燕山人,与上官莞相对而坐,不知是否巧合,两人都是气态阴沉,甚至隐隐还有几分相似。

    李玄都看得明白,这是两人同样修炼了巫教秘法的缘故。

    众人坐定之后,龙老人当先开口道:“李先生及诸位道门高人惠然驾临,老夫感激不尽。自古以来,三教者,儒释道也,心学圣人在世之时,精通三教义理,融会贯通,推崇三教合一。而我儒道两家也是携手同盟,如同一家。往远处说,当年金帐大军南下,大晋倾覆,有亡天下之忧,正是我儒道两家联手,协助本朝太祖皇帝,驱逐金帐。往近处说,正是我们两家联手,清君侧,拨乱反正,使得朝廷换了新天,这都是有目共睹之事。”

    龙老人说到这里,微微一顿,环顾四周,接着说道:“不过话说回来,五根手指尚且不是一般齐,亲兄弟也有阋墙之时,更何况是儒门和道门?一家人也难免吵吵闹闹,说开就好。”

    龙老人作为儒门之人,却没有咬文嚼字,说得颇为直白,众人听到此处,脸色一肃,知道是要进入正题了。

    龙老人话锋一转道:“最近传出了好些流言流语,有抹黑儒门的,也有抹黑道门的,我看是有人在从中挑拨,想要看着我们两家兵戈相向,其实说到底,只是一些无关轻重的误会。清平先生又何必大动干戈,直接炮轰渤海府?那些百姓何其无辜?”

    李玄都脸色不变,淡然道:“据我所知,船队开炮之前已经封锁了海域,开炮后也只是炮轰城墙,没有登岸入城,谁家的百姓住在城墙上头?而且我是不得已为之,我若不派船队,只怕我们李家的列祖列宗的牌位已经被丢到烂泥地里了。”

第一百五十七章 道理

    此言一出,气氛骤然变得紧张起来。

    龙老人微微一笑:“是了,这便是我们今日和议的原因所在。最近齐州发生了许多大事,这只是其中之二,还不是根源,真正的根源在于一件逃奴案。李先生,有人说圣人府邸的逃奴其实是李家安插在圣人府邸的暗子,意在窥探监视,如今已经返回李家,不知此事可真?”

    李玄都神色自若,说道:“不知龙老先生口中的这个‘有人’是谁?不妨请他出来当面对质。若是请不出来,或是没有证据,只是空口白话,那便是妄加猜测,蓄意诬陷。”

    便在这时,姜夫人开口道:“这个‘有人’便是我,不知清平先生有何见教?”

    “见教不敢当。”李玄都将目光转向姜夫人,“据我所知,姜夫人与先母素有间隙,此事并非什么隐秘,今日在座的诸位当中,有不少当年都曾因为两位夫人的争执而来到齐州居中调停,这更是众所周知。”

    李卿云不仅仅是李玄都的师母,还是李玄都的义母,所以李玄都称呼师母也可,称呼母亲也可,此时称呼先母并无任何问题。如果李玄都并非站在清微宗的立场上说话,而是仅仅以李家之人的身份说话,反而是母亲、义母的称呼更为恰当。

    李玄都顿了一下,稍稍加重语气:“所以姜夫人之言,不可不信,却也不可尽信,谁也不敢保证姜夫人是不是因为当年旧怨而故意构陷,如果姜夫人非要如此说,那就请拿出证据来。”

    姜夫人执掌圣人府邸多年,还未有人敢对她如此不敬,再加上李玄都是李道虚和李卿云的义子,可谓是新仇旧恨一起算,眼底隐现怒意,只是多年的涵养让她没有当场发作,而是强压着怒意说道:“我派出家奴追捕此人,可那些家奴进了你们李家的墓田就再也没出来过,这难道不算证据?”

    李玄都拍了下扶手:“这正是我要说的,去年腊月三十这一天,我李家之人齐至墓田,祭拜列祖列宗,这不是什么隐秘之事,可就在此时,有一伙自称沐恩圣人府邸门下之人冲进我李家的墓田,我李家子弟上前询问,反而被他们打死一人,尸首至今未曾入土为安,这更是有目共睹。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样的事,这样的人,难道还要我把他们礼送出境吗!”

    一时间,无人敢接李玄都的话茬。

    过了片刻,姜夫人冷冷道:“不管怎么说,这些人是圣人府邸的人,要治罪也是我们自己治罪,还轮不到外人来越俎代庖!”

    “咄咄怪事!”李玄都声音陡然严厉,“要是你们自己家里的事情,你家奴仆打死了你的儿孙,你说你们自己处置,别人不得插手,那也就罢了。可如今是你们的人打死我们的人,这是两家之事。我们李家可不是你们圣人府邸的奴仆,我们作为死者亲族,要讨回一个说法,讨要一个公道,怎么就成了越俎代庖?天底下有这样的道理吗?”

    姜夫人被李玄都的

    话一逼,一时间竟是不知该如何回答。

    李玄都冷笑一声:“如果有这样的道理,是至圣先师传下的道理?还是心学圣人讲过的道理?亦或是哪位先贤?不妨讲出来,也让我这个没有读过多少书的山野村夫受教一二。”

    龙老人不得不开口了:“自然是没有这样的道理,只是杀人之事,只要将杀人之人拘拿即可,又何必将所有人全部扣下?”

    李玄都坦然道:“龙老人先生应该明白‘墓田’二字的意思,那是我们自家之地,与宗祠一般,都是重地,不说外人,就是自家人都不能随意出入其中。若是有人擅闯,自当惩戒,警示他人,这便是规矩。易地而处,若是有人擅自闯入至圣林,难道姜夫人会当场放人吗?”

    龙老人久闻李玄都向来能言善辩,今日亲自领教,方才知道不虚,一时间也无言以对,毕竟这并非辩论义理,或是谈空说玄,而是就事论事,大儒们未必擅长。

    李玄都目光扫过众人:“这些人只是些奴仆,并非圣人府邸的族人,更算不上儒门弟子,就敢如此横行霸道,擅闯他人墓田在先,出手伤人性命在后,这还是我们李家,也算是有些脸面的人家,李家尚且如此,可见这些人平时对待小民百姓是何等凶恶,圣人亚圣就是这么教导后世弟子、族人这般对待百姓的?要是都像他们这样,齐州的百姓不知要遭多少罪孽!”

    姜夫人目光一闪,觉察到了李玄都话语中的漏洞,立时说道:“清平先生是在质疑至圣先生和亚圣的道理?”

    此言一出,无论是道门中人,还是儒门中人,都变得紧张起来,仿佛一言不合就要立刻出手。

    谁都清楚,把话题引到了圣人和亚圣的身上,就给儒门动手的理由,儒门中的反对声音因为某种道义正确,也要站出来反对道门,甚至亲自出手。

    李玄都却浑然不惧,或者说早有预料,淡然道:“姜夫人居心叵测,意图将今日种种错误归咎于千余年前的古人,试问,千余年前的古人何罪于今人?至圣先师教人道理,就好似算学,在千余年前,一加一等于二,千余年之后,一加一还是等于二,并不会等于三。自家学艺不精,将题目算错,却反过头来责怪算学,所以我说你居心叵测。”

    “道理就是道理,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我对于至圣先师的道理没什么意见,对于你们这些把道理讲歪的后世弟子,却是很有意见。”

    此言一出,在座的儒门之人无不变色。

    姜夫人更是一拍扶手,怒道:“你放肆!你也配谈至圣先师的义理?”

    李玄都仍旧是毫不动怒:“不配?圣人曰:‘有教无类。’人人都可以学习圣人的大义道理,不分族类,一视同仁。圣人又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然人人可以学习,自然人人可以思考,产生自己的理解,付诸于口。这是圣人亲口所言,也是圣人的亲传弟子亲自记

    录,我为何不能谈论圣人的大义道理?如今姜夫人却对我说不配,试问,是我错了?还是圣人的道理错了?”

    姜夫人哑口无言。

    李玄都对付儒门之人,惯会用儒门圣人的道理去反驳儒门弟子,并非李玄都多么高明,而是儒门弟子知行不合一,如果他们事事都以圣人的道理为准则要求自己,严于律己而宽以待人,李玄都又如何能用圣人的道理去拿捏他们?

    再有就是,龙老人有一点没有说错,心学圣人在世之时,的确极为推崇三教合一,所以这些年来,儒道两家的弟子流动十分频繁。比如李道虚,年轻时就曾经在万象学宫求学,入赘李家都是后来之事了,宁忆也可以算是个例子。而李玄都本来是出身道门,却受张肃卿影响,有了许多儒门的想法和理念,这同样是个例子,所以辩经的时候,儒门认可道门经典,道门也认可儒门经典,并不会去否认太上道祖或者至圣先师,这与当年的佛道之争全然不同。

    事实上,双方如今是利害之争,而非教义之争。

    儒门之人陷入沉默之中。

    李玄都缓缓说道:“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是在原地打转,谁都不肯退让一步。那么这和谈,不谈也罢。”

    说罢,李玄都已经是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李玄都一起身,其余的道门之人均是以他为首,自然也随之起身,只剩下儒门之人还坐在椅子上,眼看着这场和议是如何也进行不下去了。

    便在这时,龙老人缓缓抬手道:“且慢。”

    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了龙老人。

    龙老人扶着椅子的副手不紧不慢地站起身来,说道:“和谈和谈,有的谈才是。这样罢,我们不要再去务虚,说些实的,李先生如何才肯罢战休兵?”

    李玄都冷冷道:“龙老先生此言倒像是我主动挑起争端了,李某愧不敢当,这句话应该我问龙老先生才是。”

    龙老人道:“李先生是要一意孤行,置万千百姓于不顾,为一己之私欲而挑起儒道两家的争端了?”

    “好大的帽子。”李玄都一声冷笑,“你说是我挑起儒道两家的争端,那我且问你,我大师兄是因何而死?我们道门死了人,还要我们道门不能闹事,要顾全大局,这便是王霸之辨中的霸道吗?”

    龙老人面不改色:“李先生方才说过,凡事都要讲究证据,若是空口无凭,那便是构陷诬告。”

    李玄都取出半截断剑,说道:“此剑是我大师兄的佩剑,这剑上有一个指印,龙老先生敢当着众人之面对照一二吗?”

    龙老人眯起眼,没有说话。

    李玄都握着断剑的剑柄,递向龙老人。

    龙老人脸上露出积分凝重之色,缓缓伸手,却又没有握住断剑的剑身。

    李玄都沉声道:“请。”

    一时间,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两人身上。

第一百五十八章 搭手

    所有人都明白,李玄都主动发起了挑战。

    龙老人忽然笑道:“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当年我以两指折断了一把剑。想不到二十多年之后,李先生又给我送来了一把断剑。”

    就在这一瞬之间,所有人都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

    不过这股威压只是持续了极短的时间,很快便消失不见。这让众人切切实实感知到长生之人到底有多重的分量,且不说李玄都,这位儒门隐士之首,哪怕是放在长生之人中,也是一等一的人物,已然跨过了元婴妙境的门槛。

    这场短暂的气机交锋之后,又重归于平静。

    李玄都缓缓开口道:“想来龙老先生对这把断剑并不陌生,一别经年,直到今日才与龙先生再次相见。”

    龙老人深深地看了李玄都一眼,开口道:“太上道祖有言:‘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龙老人的声音不大,却仿佛有惊雷在耳畔炸响,又好似有狂风以摧枯拉朽之势扫过。

    众人不禁屏息凝神,沉寂一片。

    李玄都面容平静,说道:“龙老先生说不敢为天下先,我可不可以认为,龙老先生否认自己与这把断剑有什么关系?”

    龙老人道:“正是如此。”

    李玄都继续说道:“实不相瞒,这是大师兄的遗物。太上道祖通篇都在说‘不争’二字,这是圣人的境界,我们不是圣人,远没有达到‘不争’的境界。就拿晚辈自己的际遇而言,我可以选择为大师兄报仇或是不报仇。若选择后者,又要分为能报仇而不报仇,想报仇而无法做到。”

    龙老人平静说道:“不争的前提是能争且能争胜,现在李先生是否有资格‘不争’,尚不好说。”

    下一刻,龙老人握住了李玄都递出的半截断剑。

    李玄都面对此时的龙老人,竟是生出几分他面对李道虚时的感觉。

    李玄都心知肚明,两人若要分出生死,大概会有五五之数。

    当然,前提是龙老人手中没有两件及以上数量的仙物。

    李玄都道:“若论境界修为,晚辈不是前辈的对手,真要一斗,少不得要借助外物之力。”

    龙老人没有说话,气机不断拔高,仿佛是一座高山骤然出现在天地之间,压迫众生,让人喘不过气来。

    然后他才说道:“老夫久闻‘叩天门’大名,今日便想要领教一下。”

    龙老人猛地加重了语气,“‘叩天门’何在?让老夫开开眼界!”

    李玄都渐渐收敛了笑意,骤然多出几分肃杀气,道:“诚如龙老先生所愿。”

    只是话虽如此,却不见“叩天门”的踪影,只是剑气大盛。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

    龙老人收回手掌,掌间有丝丝缕缕的剑气缭绕,如风中残烛,很快熄灭,淡然笑道:“好重的剑气,好大的杀意。”

    李玄都望向断剑

    的剑身,只见在原本的指印旁边又多出一个指印,分毫不差。

    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李玄都收起手中的断剑,沉声道:“身怀利器,则杀心自起。”

    话音落下,一剑从天而降,所过之处,剑气留痕,天地摇晃,虚空破碎,气势惊人至极。

    此剑初看之下,平常无奇,可再细看去,剑身之上却有种种天象变化,日月东升西落,山河沧海桑田,草木枯荣变化。正是在刀剑评上排行第一的仙剑“叩天门”。

    仙物讲究契合,“叩天门”更进一步,还与剑主的境界修为息息相关,这也是“叩天门”玄妙所在。

    “叩天门”贵在能与持剑者的境界修为相合,持剑者的境界修为高上一分,剑的威力就会大上一分。

    原因在于此剑上能与天地共鸣,下应持剑之人的心神体魄和境界修为,持剑之人的境界修为每高一分,这把仙剑所能引起天地共鸣就大上一分,所能发挥的威势也就更上一层楼。

    若是在先天境界,“叩天门”的威力甚至不如刀剑评中排名最末的“大宗师”,到了归真境后,“叩天门”才能反超“大宗师”。

    反观“三宝如意”等仙物,威力不随主人境界而变化,威力恒定,虽然在长生境之后的威力不如“叩天门”,但在长生境之前,却要远胜于“叩天门”。

    正因如此,“叩天门”并不适合以长生境之下的修为驾驭,只有剑主到了长生境才能真正发挥其威力,从这一点上来说,李道虚也只能把“叩天门”传给李玄都。

    “叩天门”剑尖指地,剑首朝上,李玄都以掌心抵在“叩天门”的剑首上,五指渐次合拢。

    龙老人看了眼“叩天门”,一手指了指天,然后又指了指地,说道:“境界再高,高不过天。修为再厚,厚不过地。人处于天地之间,总要有几分敬畏之心,若是没了敬畏之心,不敬天地,藐视上苍,前车之鉴不胜枚举……”

    李玄都打断道:“长生不死,本就是逆天而行,所以我更相信人定胜天。”

    话音落下,李玄都不再以掌心抵住“叩天门”的剑首,而是改为握住“叩天门”剑柄,剑尖直指龙老人 。

    刹那之间,剑气汇聚成一线,直逼老人的面门。

    这道剑气看似只是一条简单直线,可若是细看之下,就会发现这一线剑气其实是无数细微剑气汇聚在一起,就像搓线为绳,一剑即是数百剑。

    两人之间的距离,说是转瞬之间都算是长了,几乎剑气刚刚激发,便已经来到了龙老人 的面前,根本来不及躲闪。

    事实上,龙老人也没想要躲,任由这道试探意味居多的剑气在他身前炸裂开来。

    一瞬间,一线剑气化作无数游散的牛毛剑气,好似春雨一般,纷纷扰扰。

    龙老人轻描淡写地挥袖一拂,所有的牛毛剑气被一扫而空,消散无踪。

    龙老人淡然道:“我这一辈子出手的机会屈指可数,不过我从未输过。”

    李玄都

    举起“叩天门”,横剑于身前:“我却是比不得龙老先生。”

    龙老人向前踏出一步,右手五指自然舒张。

    很多人都以为龙老人的兵器是他一直拄着的龙头拐杖,其实不然,他更擅长徒手作战。

    澹台云的拳头也未必能胜过他的双手。

    下一刻,龙老人一掌平推而出。

    如果说龙老人是一座伫立于天地之间的雄伟高山,那么现在这一掌便是山崩地裂之势。

    大风呼啸。

    李玄都的衣衫随之向后飘荡。

    李玄都以右手握住“叩天门”剑柄,左手抵住“叩天门”的剑尖位置,将“叩天门”横于身前,挡下了这一掌。

    “叩天门”竟是被这一掌压迫出一个微微弯曲的弧度。

    李玄都姿势不变,整个人向后倒退三步,在地面上留下了三个脚印,哪怕是鞋底花纹都清晰可见。

    推出这一掌后的龙老人 ,不再如高山,毕竟高山再高,也只是死物,此时此刻的龙老人 就像一尊从天而降的神灵,面容肃穆,眼神漠然。

    龙老人将手掌撤回,原本向前踏出的一步也随之撤回,轻轻呼吸吐纳一次,顿时有一股粗壮的白色气息自他口中吐出,如同一条环绕盘旋的白龙。

    与此同时,李玄都调转手中“叩天门”,一剑斩落。

    老人仍旧不闪不避,右手五指伸张,高高举起,轻描淡写地以掌心托住了斩落的“叩天门”剑锋。

    “叩天门”的剑锋何等锐利,又是被李玄都驾驭,哪怕是龙老人 ,也被剑锋破开了手掌上的气机,又在掌心上撕裂开一道长长血痕,但不等鲜血流淌,便已然恢复常态,不过短短片刻之间,“叩天门”连续数次割开龙老人的掌心,又是数次愈合如初,“叩天门”始终没能彻底切开龙老人的手掌,此等玄妙,堪比“漏尽通”。

    李玄都的一剑就这么戛然而止,再也不能前进分毫。

    两人之间,有无数气机轰然碰撞,电闪雷鸣,仿佛是一方不得越过半步的森然雷池。

    待到这一剑变为强弩之末,李玄都不得不撤剑,龙老人又左手握拳,直捣李玄都胸口。

    这一拳距离李玄都大概还有半尺距离,便骤然凝滞不动,李玄都看似没有被这一拳打中,可身上的衣袍鼓荡不休,激烈震荡。

    李玄都不得不再次向后一退,在地面上踩踏出一圈蛛网状的裂纹,手中“叩天门”所蕴含的气机呈现出倒灌之势,通过他的手掌和手臂涌回体内,致使他的脸庞上浮现出六色光华。

    李玄都吐出一口浊气,七窍之中竟是有源源不断的六色气息飘逝而出。

    李玄都再深吸一口气,将这些气息全部纳回体内。

    此时龙老人周身有金色气息缭绕升腾,双手双臂之上有八条食指粗细长短的细小金龙环绕游走,就连眼眸也染上了一层金色。

    自始至终,龙老人都没有挪动脚步,虽然两人此时平等对立,但老人却像是苍天在上,俯瞰众生。

第一百五十九章 月落人间

    “叩天门”的玄妙在于与剑主境界修为相合,以李玄都如今的境界修为驾驭“叩天门”,虽然“叩天门”的威力比不得当初在李道虚手中的时候,但也超出了“三宝如意”等仙物。所以李玄都不相信龙老人可以在不使用任何仙物的情况下毫发无伤地接下自己一剑。

    李玄都由此可以肯定,龙老人双手双臂上的细小金龙应是某种仙物的显化,就好似“阴阳仙衣”的十三道剑影。

    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龙老人此来齐州,本就是为了儒门的仙物。

    龙老人低头看了眼自己的手心,感慨道:“仙剑之利,果然不是血肉之躯可以抵挡,方才那一剑,哪怕是老夫苦修近百年的‘浩然气’都未能挡住,厉害,厉害。”

    话虽如此,龙老人的脸上却没有什么表情,毕竟方才一番交手,还是龙老人占据了上风。不过这话也等于承认了他并非只凭借自身修为接下李玄都一剑的事实。

    李玄都皱了下眉头,不敢大意,以“北斗三十六剑诀”起手,轻轻划出一个半圆。

    一道剑罡直扑龙老人的面门。

    龙老人伸出左手,在身前竖起一指。

    这道剑罡便从中两分,从他身旁两侧轻轻划过,消散了无痕。

    李玄都气势一涨再涨,再次一剑劈出。

    龙老人气势同样骤然高涨,瞬间压过李玄都去,仅仅凭借一只手掌,便握住了“叩天门”的剑锋。

    李玄都早有预料,这次出剑不再以试探为主,而是用出了真本事,自“叩天门”的剑身上生出“逆天劫”、“太阴剑气”、“玄阴剑气”、“元一初始剑气”等四种剑气,再加上“叩天门”本身的锋芒,不仅仅是破开龙老人的掌心那么简单,而是要沿着伤口进入龙老人的体内,就算龙老人能够修补体魄上的伤势,也很难剔除这些入体的剑气。

    龙老人皱了皱眉头,不得不松开握住“叩天门”的手掌,身形飘然后退。

    李玄都得势不饶人,剑锋顺势直指龙老人的心口,滚滚剑气随之而动,如大江大河奔涌,要将龙老人这一叶扁舟彻底吞没。

    龙老人冷哼一声,在退出大概十余丈后,终于停下脚步,改为双手接下这一剑。

    剑气越来越盛,仅仅是些许逸散气机便使得两人脚下地面寸寸碎裂,化为粉末。

    龙老人纹丝不动,任由磅礴剑气不断“冲刷”着自己的双手,在他的双手表面凝聚了一层金光,使得剑气无法伤及他的手

    掌分毫,显然龙老人已经不再试图以自身的“浩然气”去抵挡李玄都的剑锋,不过这种直接凝聚金光的手段显然要比以金光修补伤口的消耗更大,所以龙老人没有在一开始就直接用出。

    此时“叩天门”的剑尖距离龙老人的胸口不过咫尺之遥,透剑而出的剑气甚至已经可以触及他胸口的衣衫,不过龙老人没有半点慌张,不曾理睬胸口处的阵阵刺痛,双臂上的八条金龙打蛇上棍,顺势缠绕住“叩天门”的剑身,使其动弹不得。

    仔细看去,八条细小金龙栩栩如生,就连鳞片上的细微纹路都清晰可见,不过通体上下略显虚幻,显然并非实体,而是某种气机凝聚而成。

    “叩天门”曾经摧破藏老人合道鬼国洞天后的金身,也曾贯穿陆吾神的脖子,更在前不久一剑屠龙,此时却无法斩断这八条细小金龙,的确是仙物无疑了,也只有仙物才能挡得住“叩天门”。

    当然,并非是说“叩天门”不如龙老人的仙物,而是李玄都在境界修为上弱了龙老人一筹,若是换成李道虚持剑,万不会变成这般局面。

    李玄都自然也明白其中道理,立时有了自己的应对之策,不能一味从正面与龙老人硬拼,而应发挥各大剑诀的优势,以游斗取胜。

    现在关键是如何从八条金龙的束缚下抽剑脱身。

    念及于此,李玄都身上的“阴阳仙衣”无风自动,十三道游走不定的剑影飞掠而出。

    这十三道剑影同样没有实体,如同影子一般,可幽可显,可大可小,脱离“阴阳仙衣”之后,立时化作十三个微缩黑影,手持血剑,向那八条金龙围攻而去,所用剑招,竟是与李道虚屠龙的最后一剑十分相似,直往龙颈斩去。

    同样是仙物,虽然相互之间会有一定的克制关系,如水克火、金克木等等,但并无本质上的差距,这八条金龙困住“叩天门”已经是十分吃力,再遇到“阴阳仙衣”的剑影偷袭,立时土崩瓦解,李玄都得以撤剑,收回十三道剑影,展开身形。

    然后一瞬间,出现了无数光圈,层层相叠,环环相扣,这些光圈又形成一个蛋壳状的巨大“罩子”,几乎将半个栖霞山峰顶都笼罩其中,也逼得儒道双方高手不得不向山外退去,远远地悬停空中。

    双方倒是极有默契,谁也没有贸然出手,偶有几个想要动手的,仅凭一己之力也无法改变大局,只能是有心无力。事实上无论儒道,大部分宗主、大祭酒、山主这一级的高层人物在没有必胜把握的情况下,

    都不想打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大多数时候,成王败寇之后,败者一方最顶层的首领人物难逃一死,最底层的普通人死伤惨重,高层和中层的大人物们反而死伤不算太多,实在不行还能改换门庭。

    换而言之,一帆风顺的时候赶尽杀绝,容易;大厦将倾的时候死战不退,很难。

    李玄都所用并非“南斗二十八剑诀”的“星罗剑阵”,而是“北斗三十六剑诀”的剑阵,当初李玄都曾用来对付唐秦、白绣裳,如今再用,除了李玄都境界修为突飞猛进的缘故之外,“叩天门”也十分契合“北斗三十六剑诀”,自然是今非昔比,威势极为不凡。

    峰顶之上只剩下李玄都和龙老人两人,龙老人被数不清的光圈环绕,形势比从外面看起来更为险恶。只见剑气流转不定,如有灵性一般,不伤太虚宫分毫不说,就连那两排座椅也是安然无恙,悉数朝龙老人而去。

    一时间,龙老人的上方有剑气如雨落下,下方有剑气不断破土而出,更有无数光圈从四面八方如同潮水一般涌来。

    龙老人不闪不避,任由剑气落在自己的身上,仿佛大雨落云梦,激起涟漪阵阵,便消散无形。

    李玄都身形高出剑阵,右手持剑指地,维持剑阵,左手高举托天,一轮“明月”自他掌中升起,一时间阴阳倒转,由白日晴空化作黑夜。

    这其实是李玄都将“太易法诀”与“碧海潮月明”合作一处,后者是障眼法,前者才是真正的杀招。

    明月高悬当空,正应稼轩之词。

    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

    李玄都将手中“明月”朝下方丢去,真乃皓月坠人间,其威力足以将整个峰顶削平。

    到了此时,龙老人身上的那件仙物也终于显露真容。

    只见在龙老人头顶出现一方印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九龙,各自吐出一道金色气息,化作龙形垂落下来,悉数汇聚入龙老人的体内。

    李玄都脸色一凝。

    龙老人的声音响起:“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一道金龙形态的浩荡气机冲天而起,下坠的“明月”和其中暗藏的“太易法诀”消散无形,剑阵也支离破碎。

    天地复归清明,又是朗朗乾坤。

    整座栖霞山,如遭地动,以至于太虚宫的部分建筑轰然坍塌,化作一地废墟。

    李玄都的语气变得十分沉重:“这是……‘传国玺’?”

第一百六十章 传国玺

    传说之中,祖龙有四大仙物,分别是:“赶山鞭”、“定日针”、“传国玺”、“太阿剑”。

    在传说中,“赶山鞭”能够驱赶大山自行移动,“定日针”能让太阳永不落山,“传国玺”是祖龙玉玺,“太阿剑”剑气无匹可横扫千军。

    仔细分析,“赶山鞭”涉及空间之道,“定日针”涉及时间之道,与巫教的“宇之术”和“宙之术”颇有相似之处,只是“定日针”显然要比“长生杖”更为厉害,不过这两件仙物和“太阿剑”都已经不知去向,有传闻说被陪葬于祖龙地宫,也有传闻说遗失于战火之中,甚至有人认为这三件仙物只是虚构,并无实物,真正流传后世的是“传国玺”。

    历代帝王皆以得“传国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由此便促使欲谋大宝之辈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玉玺屡易其主,辗转千余年,忽隐忽现,待到大魏太祖皇帝起兵驱逐金帐时,已经杳无音信。

    有传言说当年玄武楼一场大火,传国玺不知所踪;有传言说大晋幼帝被金帐大军追到南海之滨,抱着传国玉玺跳海而亡;也有传言说金帐将“传国玺”带回了草原王庭,大魏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两代帝王之所以数次北伐,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要追回传国玉玺。

    任谁也没想到,“传国玺”竟然在儒门手中。

    事实上就是龙老人也没有想到。

    虽然他是儒门事实上的领袖,但毕竟名不正言不顺,再加上大祭酒们一向与隐士多有隔阂,所以他也不能尽知儒门之事。他本以为社稷学宫中的仙物是亚圣或者荀卿所留,万万没想到社稷学宫中的仙物竟然是“传国玺”,就被随意放在那方木匣中。

    根据社稷学宫的记载,这枚“传国玺”来到社稷学宫的时间正是在火烧玄武楼后不久,换而言之,那位亡国之主抱着“传国玺”跃入火海之后,“传国玺”就落到了儒门手中,在此之后的“传国玺”皆是仿造赝品。大魏朝廷干脆没有仿造“传国玺”,只有普普通通的天子六玺。

    儒门一向讲究忠君之道,得了“传国玺”却秘而不宣,传扬出去有损儒门名声,所以儒门之人很少动用这件仙物,便是龙老人不得不用,也不想使其显露真容,委实是不好听,也容易坐实那个“摄政王”的说法。

    此时面对李玄都的“太易法诀”,龙老人不得已使其显露真容。

    李玄都不由心头一沉。

    先前

    时候,他只能确定龙老人动用了仙物,至于是什么仙物,他无从判断。毕竟他从未见过“素王”,只知道“素王”不可见,是剑又不是剑,龙老人徒手作战,他也说不准到底是不是“素王”。如今见到“传国玺”真容,李玄都便可以十分确定,龙老人所用仙物并非“素王”,也就是说龙老人手中最少有两件仙物。

    要说龙老人只有两件仙物也就罢了,李玄都怎么也有一战之力,谁胜谁负,尚且难料。可如果龙老人有三件仙物,那么李玄都几乎没有取胜希望,至多是保住性命。

    万幸的是,龙老人的确只有两件仙物,万象学宫的“天下棋局”被他留在了万象学宫,由司空道玄保管,而天心学宫的仙物还在天心学宫,龙老人未来得及去取。龙老人倒也想过让人送来,可仙物毕竟不同寻常,如“素王”这般,必须龙老人亲自出手才能带走,姜夫人和衍圣公最多就是不做阻拦,或是孟正这般镇守仙物之人不讲情面,不做变通,也只能龙老人亲自出面,换成其他人,除了动手强抢,还没有那个资格。

    总之,李玄都和龙老人此时都是两件仙物在手,谁也不占便宜。

    李玄都呼吸吐纳,手中的“叩天门”随之明暗不定。

    两者竟好似一体。

    这也难怪,若非一体,如何做到剑主愈强而剑气愈盛?

    现在想来,“叩天门”这个名字取得也是巧妙,一则是寓意能够开启昆仑洞天,二则是只有长生之人才能登天叩响天门,寓意只有长生之人才能发挥其真正威力。

    龙老人既然漏了底细,也不再遮遮掩掩,双臂之上重现显现出八龙纠缠的景象,更有一条似虚似幻的金龙环绕他的周身上下游走不停,正合九龙之数。只是不见他急着用出“素王”,正如李玄都没有将“阴阳仙衣”转化为阳面。

    两人一上一下,遥遥对峙,却都有些忌惮,没有急于出手。

    李玄都忌惮龙老人的境界修为高出自己一筹,“浩然气”的特性处处压制自己,先前一番交手,已经可见一二,甚至逼得李玄都提前用了“阴阳仙衣”。

    龙老人忌惮的则是李玄都的先天五太,虽然同样是长生境,但长生境、天人境只是个统称,其实道路各不相同,且不说三教之分,仅在道门内部就有五仙之说,更不用说佛道之别、儒道之别。先天五太乃是地仙一脉特有的神通,也是地仙独尊于道门的底气所在,威力极大,不容小觑。龙老人没有此类神通,刚刚领教了第一重“太易法诀”,看似安然无恙,实则有一定损耗,自然要小心。

    虽然剑阵已破,但众多儒道之人

    却没有返回峰顶,仍旧悬空而立,遥望对峙二人。

    姜夫人感叹道:“还是师兄修为深,能将李玄都压在下风之中。”

    紫燕山人摇头道:“关键还是要看师兄能否将李玄都一气压死,如果压不死,仅仅占据上风,却是没什么太大用处。”

    金蟾叟道:“师兄还是着急了,若是先将天心学宫的仙物拿到手中再来与李玄都相斗,那便十拿九稳。”

    其余大祭酒、山主并不言语,只是脸色肃穆。

    反观道门这边,不似儒门这般心思各异,无论老少,隐隐以秦素为首。秦素面无表情,让人看不出心中所想。她自小跟随在秦清身旁长大,又在李玄都身旁耳濡目染,受两人影响,秦素其实颇有定力气魄,值此关键时刻,自然不会感情用事,反而越是在这种时候,她越要替李玄都掌好舵。

    如今情况不明,先发很可能制于人,后发才能制人。

    便在此时,对峙的两人终于按捺不住,再次出手。

    这次是龙老人首先出手,只见他猛然一顿足,太虚宫的一座道观竟是硬生生地从地面上“弹跳”而起。

    都说仙人可移山倒海,龙老人暂且没有这等神通,不过一座小小的道观,还是不难。

    那座道观被连根拔起后尚能保持完整,不过其原本立足扎根的位置却是坍塌大半,到处都是支离破碎的景象,连带着与它相连的几座建筑也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倾塌之忧。

    满身金黄光华的龙老人伸手托举住那座道观,然后直接扔向李玄都。

    李玄都看也不看,一剑将这座道观从中劈成两半,断裂边缘平滑如镜,看不出半点断裂痕迹。

    龙老人没有停手的意思,如法炮制,又是摄起一座道观,再次丢掷出去。

    李玄都以手中“叩天门”画了一个圆。

    这座道观撞在上面,被寸寸搅烂,没有留下半点残骸,只有砂砾溃散如落雨,簌簌然落下,使得天地浑浊。

    龙老人出手不停,李玄都出剑不断。

    转眼之间,太虚宫已经被龙老人拆去大半,只剩下几座孤零零的主殿。

    对于普通人而言,已经是十分骇人的神仙手笔,可对于长生之人来说,也算不得什么。

    只是李玄都出剑变得越来越慢,因为每座道观中都蕴含有相当数量的香火愿力,乃是青阳教的遗留,与当初地师用以储存神力的塑像颇为类似。龙老人身为儒门之人,无法直接运用这些香火愿力,便拿来恶心李玄都,对于神仙来说,好到不能再好的东西,对于地仙来说,却是累赘。

第一百六十一章 道友助我

    李玄都经历了脱胎换骨之后,体魄虽然比不得人仙体魄或者神仙金身,但也算得上无垢之身,不染尘埃,超凡脱俗,再加上李玄都修炼“漏尽通”至圆满之境,几乎可以无视寻常伤势,只要气机不绝,痊愈速度之快,远超普通的“**八荒不死身”,甚至人仙体魄也要稍逊一二。

    龙老人的老辣之处便在于此,他将这些香火愿力强行塞入李玄都的体内,不仅仅是增添累赘那么简单,也能阻止李玄都以“漏尽通”愈合伤势。

    对于李玄都来说,这些香火愿力本身并不算什么,可以轻松驱散,不过需要一点时间,而在龙老人的压力之下,他很难腾出如此时间。

    到了此时,李玄都也不敢故意留手,转而将气机灌注入身上的“阴阳仙衣”之中,使其阴阳变换,从阴面转为阳面。

    只见李玄都身上的黑色鹤氅在一瞬间变为白衣,白衣之上不再是十三道游走剑影,而是三朵淡白色、淡青色、淡红色的莲花,栩栩如生,几如实物一般,分别位于胸口和双袖之上。再仔细望去,三朵莲花中又各有一道人影,若隐若现。

    李玄都一挥大袖,青色莲花飞旋而出。

    李玄都道:“请道友助我。”

    话音落下,青色莲花中出现一名面容在不惑年纪的男子,身着黑金色长袍,正是王天笑,不过神态中又带有几分桀骜不驯。

    王天笑一伸手,空中顿时凝聚黑云,滚滚下压,好似黑云压城。与此同时,王天笑身形上升,藏身黑云之中,隐去踪迹,然后从黑云之中探出一只巨大的狰狞魔爪,覆盖鳞甲,足能将一人握于掌中,五根指甲都锐长如利剑,闪烁着诡异光泽,蕴藏种种戾气煞气,划破长空,朝着龙老人绞杀而至。

    “太阴十三剑”的关键在于心魔和剑奴,有一正一反两个路数,正的路数是重剑奴而轻心魔,徐无鬼、李玄都、上官莞、李世兴等人都是如此修炼,反的路数以“太阴十三剑”中的阴邪杀戮之剑意养育心魔、壮大心魔,使得心魔得以在现世之中化形,拥有实体,再由心魔操纵“太阴十三剑”,相较于抑制心魔的剑奴路数,虽然没了“太阴剑阵”,但有了实质形体的心魔威力大了何止一倍,几乎将“太阴十三剑”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致。只是如此一来,心魔失控的危险也大大增加。

    龙老人没有自负到无动于衷,以“传国玺”的金色光华护住周身上下,任由魔爪如何绞杀,始终岿然不动。

    紧接着,心魔的整个身形探出黑云,一片漆黑剑雨席卷而出,四散纷飞,这些剑气乃是“太阴十三剑”中的“玄阴剑气”和“太阴剑气”,只是相较于李玄都平常所用的剑气,这些剑气变得十分污秽,蕴含了各种煞气、戾气,幻象丛生,更为阴诡难测。寻常人只要沾上一点,就要被这剑气侵入体内,落地生根,腐坏身躯,生不如死。

    与此同时,心魔现世之后,还伴随着阵阵窃窃低语之声,只是这些低语十分杂乱,好似魔音,不知其中含义,反而

    还会受其影响,被扰乱心智。

    这已然是近乎于魔道之法。

    只是对于儒门来之人说,魔道之法也无甚可怕,“浩然气”号称天地正气并非浪得虚名,几乎万能,不受任何功法的克制,而且只要境界修为够高,“浩然气”还能压制任何功法。

    龙老人运转“浩然气”底蕴魔音,然后随意挥手,便将这些剑气悉数打散。

    不过如此一来,也为李玄都争取到了时间。

    李玄都趁机开始驱逐体内的香火愿力。

    不知为何,龙老人仍旧没有使用“素王”的意思,在击溃一众剑气之后,直接朝着心魔掠去。

    便在这时,李玄都又道:“请道友助我。”

    “阴阳仙衣”上的红莲自行飞出,又出现一个人影,身着十二章服,头戴平天冠,脸庞刚好被平天冠垂下的珠帘遮挡,只露出一个蓄有长须的下巴,正是五魔教主张禄旭。

    张禄旭乃是神仙之尊,不过其成就神仙之前,乃至于在加入光明教之前,还有一个身份,那便是太平道张氏一族的传人,身怀“太平青领经”。

    张禄旭以“太平青领经”模仿“太阴十三剑”,同时李玄都也将“阴阳仙衣”从阳面转化为阴面,再次放出十三道剑影,也就是十三剑奴。

    张禄旭驾驭十三剑奴结成“太阴剑阵”,再加上王天笑的心魔,如此一来,正反两个路数的“太阴十三剑”齐聚,使得“太阴十三剑”趋于圆满,威力几乎发挥到了极致。

    一座杀意凛然的剑阵凭空而生。

    龙老人毫不犹豫地向前踏出一步,看似极轻,整个栖霞山峰顶却是猛然一震,如同山岳撼大地,身形飘然进入剑阵之中,

    十三道剑影以心魔为中心游走不定,无数残影交织成一张巨网,剑影手中凝聚赤红血剑,剑尖全部指向已经进入阵中的龙老人。

    整个栖霞山在这一刻只听得无数鬼蜮阴风嘶吼之声,乱人心神,不闻其他半分声音。

    天空中,儒道众人默然旁观。

    天下间天人境大宗师的人数近百,能够跻身天人造化境者,不过十余人,在场的许多人便是其中佼佼者,此时扪心自问,如果换成自己去面对这座剑阵,哪怕不考虑李玄都,能否力敌?

    多半是触之即死。

    龙老人虽有仙物,也不敢太过小觑王天笑和张禄旭,两者都能媲美一位天人造化境的大宗师,全力出手之下,便是长生境之人也要吃些苦头,那日在社稷坛中,李道虚就被两人各自拍了一掌,李玄都方才得以扭转局势。

    就在龙老人与张禄旭、王天笑缠斗之际,李玄都加紧运功,逐一将自己体内的香火愿力驱逐出体外,悠悠吐出一口浊气。

    然后他将手中“叩天门”一挥,又有滚滚剑气攻入剑阵之中,足有八百之数。

    最先来到龙老人面前的三百余剑气甚至没能触及龙老人的体魄,在其身前三丈处便烟消云散。

    余五百剑气随之眼花缭乱地变阵,配合“太阴剑阵”,开始绞杀龙老人身周的金色气息。

    龙老人也不甘示弱,驾驭九条金龙四面出击,原本只有食指长短的八条金龙化作数十丈之长,威势极大,龙吟之声阵阵,不绝于耳。

    分不清是剑气绞烂了金龙,还是金龙冲散了剑阵,最终两者一起泯灭于无形,只剩下一片阴阳错乱的浑沦景象。

    王天笑和张禄旭受创不轻,极有灵性地撤出战场,当空盘膝而坐,开始自行恢复。虽然比不上当初张静修、徐无鬼的身外化身,但也十分玄妙了。

    十三道剑影溃散成无数阴影游走不定,如同残兵败将。

    李玄都身形穿过方才战场,一剑斩向龙老人。

    剑势刚猛无匹,似要摧城拔山岳。

    龙老人不曾大意,放出的九龙再次返回,化作三尺长短,首尾相交,就像一个个金环依次环绕于龙老人的双臂之上,然后龙老人双臂交错于胸前,硬挡下了这一剑。

    “叩天门”剑锋落在金龙所化的金环之上,竟是不能将其斩断,反而是响起刺耳金石之声。

    不过李玄都的这一剑也不是全然无功,使得金龙所化的金环震颤不止,龙老人头顶上方的“传国玺”也有了片刻的闪烁,显然消耗不小。

    仙物的气机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消耗一分是一分,若是气机消耗殆尽,便要重新补充,比如“三宝如意”便需要百年时间缓慢恢复,而“阴阳仙衣”被地师取用一空之后,李玄都也是花费了很大的力气才重新补充完整。

    “传国玺”同样如此,此时刚猛无铸,就连“叩天门”都奈何不得,可每次都要消耗“传国玺”本身的气机,反观“叩天门”,实是仙物中的异类,上与天地共鸣,下应剑主修为,对于自身消耗极小,长久以往,反而是“叩天门”更占优势。

    龙老人也明白这一点,立刻转守为攻,双掌排空,金环重新化龙,九龙合一,化作一条百丈金龙咆哮而出。

    李玄都并不躲避,而是选择针锋相对出剑,虽然李玄都一剑击溃了金龙,但他被龙首一撞,身形下坠,落入太虚宫的主殿之中。

    龙老人紧随其后,也随之冲入太虚宫中。

    此时李玄都的声音再次响起:“请道友助我。”

    最后一朵白莲终于翩然飞出,其中有一名绝色女子,青丝如瀑,肤白胜雪,集千般妩媚和万种风情于一身,一股微不可查却又动人心魄的气息扑面而至,沁人心脾,让人不知不觉间便要陷于其中,不能自已,正是青丘山老祖苏蓊。

    王天笑和张禄旭都是三尸所化,唯有这个苏蓊是实体所化,而且还与本体有着极为微妙的联系。

    苏蓊现身之后,轻轻一笑,身后出现九条似虚似幻的巨大狐尾,如同孔雀开屏,挡在李玄都的身前,迎上了龙老人。

    两人正面交手,使得太虚宫从里到外化作寸寸飞灰,随风而去,仿佛从未在世间存在过。

第一百六十二章 真人露相

    太虚宫消失不见之后,李玄都仍旧持剑站在太虚宫的原本位置上,身前的苏蓊已经收起九条狐尾,气息略显虚弱,显然方才与龙老人正面硬拼一记还是受损不轻。

    不过龙老人也没有占到便宜,在他的胸口位置多出了一个铜钱大小的伤口,即便有“传国玺”的金色光华盘旋环绕,仍是没有痊愈的迹象,其中盘踞了一股好似泉眼翻滚的剑气,使得周围愈合的血肉不断消失,而金光又不断愈合,两者反复拉扯,往复不休。

    在苏蓊正面抵挡龙老人的时候,李玄都顺势出了一剑,终于摧破了龙老人的护体金光,真正伤到了他。

    龙老人低头看了眼胸口位置的伤口,眉头微皱,然后伸手将其按住,继而向外一拔,似乎从胸口中扯出了许多藤蔓,牵动周身,使得他的气息有了片刻的紊乱。

    不过龙老人做完这个动作之后,伤口中盘踞的剑气消失无踪,金光一闪,伤口已经消失不见。

    龙老人倒吸一气,原本矮小苍老的身躯发出一连串爆裂声响,然后如枯木逢春,开始生长,转眼之间已经有六尺之高。

    与此同时,龙老人的白发变为乌色,皱纹消失不见,肌肤隐隐有光华自生,如同玉石,相貌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年轻,已经不再是老人形貌,而是变成了一个壮年男子。

    龙老人身上的气势愈发磅礴,这次变成了九条三尺金龙环绕他全身上下游走不定。

    与此同时,李玄都开始收拢十三道剑影溃散之后的游散阴影,使其不至于就此消散于天地之间,王天笑、张禄旭也来到李玄都身旁,与苏蓊一起成三才阵势环绕李玄都站定。

    龙老人向前一步,一掌击出,速度极快,掌势破空,响起千百声雷音。

    一掌拍在王天笑的额头上。

    王天笑根本来不及躲闪,头颅猛然后仰,晃动激荡不休,身形保持着向后倾斜的姿势悬停。

    若是以求长生的角度来说,体魄的确是可有可无之物,有则最好,无有也不妨碍追求长生飞升,于是就有了鬼仙的存在。但是以与人斗力的角度来说,体魄就是至关重要的根本所在了,许多人轻视体魄修为,视其为愚顽蠢笨之道,然而就是这等愚顽之道,才让人仙的战力得以凌驾于鬼仙之上。

    虽然龙老人不是人仙,但在“传国玺”的加持下,尤其是返老还童之后,已然与人仙十分接近,此时就算与澹台云正面近战,也丝毫不惧。

    龙老人再次出掌,带出山呼海啸一般的呼啸之声,看似简单直接的一掌,掌劲中却另有玄妙,磅礴浩大明劲之下有潜藏阴柔暗劲

    ,吞吐不定,可渗透外在直击内里。

    这一掌落在正要驰援的张禄旭的额头上,使其身形巨震,飘摇不定。

    三人虽然都是天人造化境,但亦是有强有弱,三尊化身中最强的不是本体乃神仙境界的张禄旭,也不是融合了李太一心魔的王天笑,而是拥有实体的苏蓊。

    苏蓊刚要用所动作,龙老人的第三掌已至。

    这一掌,龙老人没有任何保留。

    风起云涌。

    先见这一掌狠狠砸在苏蓊的身上,然后才闻连绵雷声炸响。

    苏蓊同样来不及躲避,被这一掌狠狠砸中之后,双脚离地,身形飞向高空,如一道长虹没入头顶的层层铅云之中,不见了踪影。

    这还不止,龙老人双膝微曲,奋力一蹬,身形同样激射入九天。

    龙老人上升的速度比苏蓊还快,转瞬间就超过苏蓊,又是一掌拍在苏蓊的后背上。

    苏蓊以比上升更快的速度从天而落,如同一块天外陨石狠狠砸向地面。

    整座栖霞山仿佛摇晃了一下。

    地面被砸出一个不知几许之深的大坑,苏蓊就趴在这个大坑的底部,直接化作一头巨大的九尾白狐,气息衰弱,如风中残烛。

    虽然她还没有烟消云散,但也失去了一战之力。

    不等龙老人痛下杀手,王天笑和张禄旭又联袂而至。

    王天笑用出“阴阳归一诀”,化作两个王天笑,只是对于龙老人来说,这种类似于“分兵”手段反而是取死之道,双掌击出,直接将两个王天笑打得烟消云散,只有一缕气息往“阴阳仙衣”的青莲而去。

    龙老人顺势一臂横扫。

    龙老人出手的速度实在太快了,快到可以称之为“唯快不破”的程度。

    张禄旭比起王天笑的境况稍好,提前用出了光明教代代相传的“大光明不灭体”,全身都笼罩上一层耀眼白光,如同一个“光人”,无量光芒映照十面八方,周围还有五彩光华氤氲,将他整个人护在其中。可毕竟不是本尊在此,也是相当有限,被龙老人直接扫飞出去,撞入不远处的崖壁,碎石落下,烟尘升腾,然后化作一道气息返回红莲。

    李玄都干脆也将苏蓊收回白莲,三朵莲花全部回归“阴阳仙衣”。

    龙老人一步向前踏出,在地面上踩踏出一个深深大坑,下一刻他整个人如奔雷冲出,在身后拖曳出一连串的残影,一掌直击李玄都的面门。

    李玄都横剑身前。

    剑掌相击,栖霞山轰然震动。

    一道巨大的气机涟漪以两人为中心向四

    周扩散开来。其所过之处,山石、树木、地砖、座椅、断壁残垣悉数化作齑粉。

    因为龙老人和李玄都两人交手的巨大威势,儒道两家的观战之人不得不一退再退,以免被逸散气机所波及,双方同样没有在这个时候不合时宜地大打出手,反而是很有默契地保持了克制态度。

    至于胜负输赢,只有天知晓。

    李玄都向后飘退,同时抬起不曾持剑的左手,凝聚气机。

    与之同时,天地间有异象生出,栖霞山上方本就阴云密布的天空上又有黑色铅云不断积聚,不过是片刻功夫,已经变为漆黑一片,而且其范围也越来越广阔,最后甚至蔓延到天地一线处,天地间只留下一线最微弱的光,似是风雨将至。

    龙老人身形如流华一闪而逝,又是一掌拍向李玄都。

    这一次李玄都整个人看似毫无还手之力地一气退出近百丈。

    龙老人如同一尊在世神灵,举世无敌。

    李玄都止住身形后,心口处出现一个清晰可见的掌印,即便他有“漏尽通”,也仍是没能完全抵消这一掌的威势,掌印入骨入肉三分,更为玄奇的是,掌印中又孕育有一股金色气息,加诸于李玄都身上,如同一层束缚枷锁。

    龙老人立于原地,没有贸然追击,金色瞳孔盯着李玄都,冷冷问道:“堂堂道门未来大掌教,就只有这点本事了?”

    李玄都神情平静,没有反驳,先是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悠悠吐出一口浊气。

    虽然龙老人看似所向无敌,但李玄都也不曾真正伤筋动骨,亦或者说,龙老人仍旧只是占据上风,而未曾真正占据胜势。

    李玄都的左手五指舒张,从他掌心跃出一个如同米粒大小的黑点,然后这个黑点急速放大,转眼间已经有鸡子大小,仿佛一个漩涡,深不见其底,疯狂吞噬周围的一切光明。

    这便是龙老人没有贸然追击的缘故,距离二次帝京之变已经过去了两个月的时间,李玄都能够使用四次“太易法诀”。

    这是第二重“太易法诀”。

    李玄都直接将手中“鸡子”向脚下地面一按。

    一圈肉眼可见的漆黑涟漪瞬间横扫过数百丈方圆,速度之快,容不得半分闪躲余地。

    浑沦气息掠过之后,李玄都和龙老人没有移动位置,却变成了悬空而立,脚下空空荡荡。

    因为整座栖霞山被直接削平三丈,没有任何痕迹留下,就好似被凭空抹去了一部分。

    龙老人身周的九条金龙消失不见,头顶的“传国玺”经过此番激战之后,已经十分黯淡。

第一百六十三章 两败俱伤

    这说明“传国玺”的气机已经损耗极大,近乎于强弩之末,不可能完整抗下李玄都的全部四重“太易法诀”,不管怎么说,都是一件仙物对抗两件仙物,而且最后两重“太易法诀”的威力要远超前两重。

    李玄都在各种手段奈何不得龙老人的情况下,已经决意用“太易法诀”解决问题。当然,如果龙老人能够硬扛下他的四重“太易法诀”还没有受到太大损伤,那么他也可以认输了。

    两人落在被削低了三丈的地面上,龙老人轻声道:“当年横渠先生曾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李玄都哂道:“你也配说这句话?”

    龙老人眼神冰冷,一步掠出,一掌直奔李玄都的面门。

    这一掌没有任何的花哨,唯有气机浩大,仿佛仙人在世。

    何谓仙人?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可呼风唤雨,移山倒海,摘星拿月,故而天地难容,不可久留世间。

    不过李玄都不仅是不曾闪避,甚至反手持“叩天门”,使其藏于右臂后方,剑尖朝天,而伸出左掌迎上了龙老人的一掌。

    两掌相交,没有想象中惊天动地的威势,只听得一声轻响,然后两人周身一震。李玄都的脸色骤然苍白,整个人颤抖不止,龙老人也不好受,脸上六种颜色变化不定。

    六劫齐至。

    龙老人的七窍中不断有六色气机向外逸散升腾,原本洁白如玉的肌肤上如纸张熏黄,一层层的灰黄之色扩散开来。

    龙老人骤然变得苍老许多,怒喝一声,猛然发力,震开李玄都手掌的同时,又顺势一掌拍在李玄都的胸口上。

    这一掌没有别玄机,只有一个“重”字。

    李玄都体内响起沉闷“钟声”,然后身形向后倒退。

    龙老人如影随形,终与李玄都保持在尺余距离之内,双掌齐出,掌势没有丝毫停顿,带出无数残影,瞬间将李玄都彻底淹没。

    只有一个“快”字。

    眨眼之间龙老人出掌千余,栖霞山回荡起无数如洪钟大吕的声音,甚至栖霞山都在微微摇晃,李玄都勉力抵挡,步步后退,哪怕他有“漏尽通”,仍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沉重伤势。

    龙老人最后一掌击出,李玄都整个人被打飞起来,身上炸出无数血花,使得本就漆黑的“阴阳仙衣”显得越发深沉。

    李玄都也终于被逼到了狼狈不堪的境地,落地之后踉跄几步,以手中“叩天门”刺入地面止住退势,然后才朝龙老人虚指一点。

    六咒齐发。

    正要追击的龙老人的身形不可避免地为之凝滞。

    李玄都趁此时机拉开距离,开始准备自己的第三重“太易法诀”。

    龙老人自然不能无动于衷,片刻的凝滞之后,便强行以“浩然气”冲破六咒的限制,压制体内兴风作浪的六劫之力,直奔李玄都而去。

    没有太多讲究,简简单单的一掌,以海啸之势浩荡而至,霸道至极地将周围的天地元气不断挤压出去,使得四周响起一连串如闷雷一般的气爆声音。

    龙老人再一次来到李玄都的面前,不过咫尺之遥。

    若是再拖延下去,李玄都第三重“太易法诀”就会出手。

    龙老人走到了这一步,没有退路余地可言。

    此时的龙老人已经达到此生境界的巅峰极致,体内气机如同暴雨水涨,大江即将漫出堤岸,堤岸摇摇欲坠,正所谓盛极必衰,待到大江冲垮江堤之后,龙老人整个人就要由盛而衰。但只要他能在此之前重创李玄都,便算不得亏。

    两人对此都心知肚明。

    龙老人只求能一掌打中李玄都,哪怕没有“传国玺”的加持,仅凭他高出李玄都一筹的“浩然气”,也能重伤李玄都。

    李玄都也有防备,那便是他极少动用而每次使用都有奇效的“龙虎剑诀”。

    一瞬间,李玄都先一步以“叩天门”刺穿了龙老人的小腹,没了“传国玺”的金龙护体之后,“叩天门”的锋芒轻而易举地突破了龙老人的“浩然气”和体魄,两道剑气顺势涌入龙老人的体内,时隐时现,游走不定,就是龙老人也不能立刻确定位置。

    龙老人只觉得两道汹涌剑气对应了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降为地的天地之理,继而再从天地之中划分阴阳,阴阳转换,日升月落,继而四季轮转,又衍生出生死枯荣之理,包罗万象。

    转眼之间,这两道剑气衍化为一个类似阴阳双鱼的小世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阴阳开辟浑沦,清浊分明,以地水火风定住四方,六气充斥其中,化作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继而日升月落,四季轮转,变化不停。

    此方小世界已经是一方洞天的雏形,如果将其不断放大,便是一方洞天。

    李玄都以“龙虎剑诀”在龙老人体内自成一方小世界,充斥每个角落,好似江河水充塞河道,断绝源头,又无出海之口,使活水变为死水。

    龙老人第一反应自然是碾碎这两道剑气,可“龙虎剑诀”阴阳相合,日隐而月现,月隐而日现,若是只消灭其中一道剑气,另外一道剑气则会以阴阳相补之道汲取外在气机重

    新衍化剑气,生生不灭,非要将两道剑气同时消灭不可,就见阳属剑气被毁,阴属剑气以阴阳相生之法又衍生出一道阳属剑气,阴属剑气被毁也是同理,不断往复循环,生生不灭。

    李玄都催动剑诀,两道剑气所构造的小世界立时颠倒乾坤。

    小世界充斥龙老人体内各处,使得龙老人被这方小世界“胁迫”,小世界倒转的同时,龙老人也身不由己地随之而动。

    龙老人整个人在刹那间竟是真的翻覆颠倒了。

    而且此颠倒并非头上脚下那么简单,就连龙老人体内的气机和气血也随之开始逆流,厉害非常。

    斗法过招,最怕的就是新招。因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所以不知其中玄妙,更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破解,关键就在于出其不意。除非是双方境界修为相差太大,否则谁也不敢说自己不会阴沟里翻船。

    反而是许多盛名已久的神通,厉害不假,可时间久了,总能被人找出应对的办法,就无法出奇制胜。

    祖天师的“龙虎剑诀”虽然传承久远,但同样失传已久,李玄都习得之后,只用过两次,一次是对付澹台云,一次是对付李道虚。这两人都不会主动将其中玄妙告知龙老人,所以龙老人也是首次得见,不知这门剑诀的玄妙,而龙老人毕竟不是心学圣人,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勘破“龙虎剑诀”。

    可让李玄都没有想到的是,即便如此,龙老人的最后一掌,还是准确无误地落在了他的额头之上。

    龙老人竟是不顾体内气血逆流,孤注一掷。

    说到底,李玄都还是小觑了儒门功法,澹台云和李道虚都曾受制于“龙虎剑诀”不假,可他们都是道门之人。龙老人不一样,他是儒门之人,一身“浩然气”出神入化。虽然他无法破解“龙虎剑诀”,但他可以凭借“浩然气”克制修为不如自己之人的特性,以高出李玄都一筹的境界修为暂时压下体内的两道剑气,然后强行出手。

    李玄都被龙老人的一掌正中面门,头冠破碎,披头散发。然后双脚离开地面向后倒飞出去,在百丈之外轰然坠地,不受控制的身躯又继续倒滑出去十丈距离,才得以停下。

    如果将气机、血气视为水,那么体魄就是一件瓷器,使前者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向外渗漏。

    先前李玄都与龙老人激战,还能凭借“漏尽通”不断愈合体魄上的众多伤势,不过在这一掌之后,“漏尽通”也是无能为力了。

    此时李玄都就像一个破碎的瓷器,脸上出现无数裂痕,诡异的是,裂痕之下不见血肉,而是幽深不见其底。

第一百六十四章 素王一剑

    认真说起来,龙老人已经凭借“浩然气”连续压制了李玄都的“逍遥六虚劫”、“龙虎剑诀”等绝学,换成其他道门之人,就算与龙老人一般境界修为,也不至于如此轻描淡写。

    这便是儒门当年能强压道门一头的缘故。

    不过这也不意味着龙老人就是无敌了,他毕竟不是心学圣人,甚至不是一劫地仙的修为,还不能仅凭“浩然气”就将“逍遥六虚劫”、“龙虎剑诀”以力破巧,只是暂且镇压。

    如果他仅仅是为了自保也就罢了,他本身修为高出李玄都一筹,自然谈不上什么凶险。偏偏他又强出一掌,重伤了李玄都,如此一来,用于压制“龙虎剑诀”和“逍遥六虚劫”的气机便相应减弱,两者又开始兴风作浪。

    这就好似一国之中已经生出极大内忧,若是专心镇压内忧,倒也谈不上凶险,偏偏在这个时候,还要分兵远征,既有内忧,复生外患,自不免狼狈不堪。

    在龙老人一掌推出之后,六劫之力和龙虎剑气齐齐发作起来,使得龙老人保持着头下脚上的姿势动弹不得。

    龙老人当然预料到了此种情况,只是在他看来,李玄都被他的倾力一掌重伤,就算他在出手之后受制于李玄都的手段,李玄都也无力反击,还是自己占了便宜。

    不过正如李玄都小觑了龙老人,龙老人也小觑了李玄都。被龙老人重伤的李玄都竟然有违常理地缓缓起身,以右手的“叩天门”支撑身体,左手托举着一个黑色的旋涡,只是那些漆黑裂痕不曾消失,十分骇人。

    龙老人因为整个人彻底僵住的缘故,脸上无法有什么表情,可心中还是大为震撼。

    他想不明白,李玄都又不是体魄强横的人仙,没有见神不坏的特性,也没有“太素玄功”,凭什么硬接自己的倾力一掌之后还能立刻起身?就凭“漏尽通”?他早就通过陈眠研究过佛门的“漏尽通”,有些玄妙,但还不至于到如此地步。

    李玄都当然不是凭借“漏尽通”硬抗了龙老人的一击,否则他脸上也不会有如此多的裂痕,真正支撑起李玄都体魄的是“长生石”。

    虽然龙老人老谋深算,心机不在李道虚和徐无鬼之下,这倾力一掌没有落在李玄都的胸口,而是拍在了李玄都额头上,避开了至坚至固的“长生石”,但“长生石”并非是一块护心镜,它也算是一件仙物。只是李玄都因为功法不合的缘故,不能完全掌握“长生石”,也很少主动使用“长生石”。直到此时李玄都重伤,体内的“长生石”竟是自行激发,帮助李玄都延缓了伤势,好似瓷器碎裂又被强行粘合,这便是李玄都体魄如瓷器破碎可又不见鲜血流淌的缘故,此中玄妙,却是出乎龙老人的意料之外了。

    而且这还是“长生石”不算完整的缘故,“长生石”先是抵御天劫,只剩下个空壳,后来半数药力被巫阳和徐无鬼分去,又有许多药力用于李玄都的死而复生和跻身长生境界,只剩下了不多的残余药力,如果

    是完整的长生石,李玄都顷刻间就能恢复如初。

    不过仅仅如此,也足够了。

    李玄都的左手轻轻一推,黑色旋涡朝着动弹不得的龙老人激射而出。

    此乃第三重“太易法诀”。

    当初在大荒北宫,澹台云面对第三重“太易法诀”,狼狈不堪,龙老人修为虽高,但没有先天五太的神通,也没有人仙体魄,只怕要立时重创在“太易法诀”之下。

    下一刻,龙老人的身形直接被第三重“太易法诀”吞没,然后就见旋涡炸裂开来,将天幕染成了纯粹的黑色,不见日月浮云,不见一丝一毫的光亮。似是浊气上升,清气下降,天在下,地在上,天翻地覆,阴阳倒错,强行改变天时。

    儒门中人纷纷惊呼出声,虽然有心救援,但“太易法诀”在前,谁也不敢贸然插手,只怕还未曾救人,自己先搭了进去。

    李玄都神情凝重,因为从始至终,龙老人只用了“传国玺”一件仙物,还有一件仙物,始终未见踪影,那便是圣人府邸的“素王”。

    无坚不摧的浑沦力量疯狂绞杀着龙老人,不过龙老人毕竟是长生之人,底蕴深厚不逊于李道虚,而且先天五太也无法无视“浩然气”特性,儒门将“浩然”称之为正气,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从本质上来说,正气与先天五太并无本质区别,甚至与五太中的太极十分接近,可谓与太易截然相反,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浑沦之力的伤害。

    如此境况之下,龙老人虽然体魄受到了极大的损伤,但“太易法诀”的浑沦之力无视敌我,也将他体内的“逍遥六虚劫”和“龙虎剑诀”一并消解,使得龙老人重新恢复了行动能力。

    再无内忧只剩外患的龙老人扭转倒立的身形,右手五指虚握,仿佛持有一柄无形之剑。其势之大,便是地仙之力,也难以完美驾驭,如手抬重物。

    龙老人沉声道:“为天地立心。”

    刹那间再有异象生出。

    随着这五个字从龙老人口中说出,只见头顶阴阳倒转的天幕上出现了无数缝隙,有丝丝缕缕的红光透出,仿佛有仙人伟力,要拨云见日。

    为天地立心,便御天地之力。

    天空中的红光越来越多,原本厚重如墨的天幕变得支离破碎,“太易法诀”造就的阴阳扭转景象竟然有了难以为继的迹象。

    然后龙老人一剑斩落,此剑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人心以安四乡,如雷霆之震,四封之内,无不宾服。

    一剑之下,李玄都的第三重“太易法诀”顿时烟消云散,不复存在。

    天地复归清明。

    道门中人无不惊骇,秦素更是脸色雪白,当初大荒北宫一战,她亲眼所见,李玄都用出第三重“太易法诀”之后,哪怕是澹台云也要落荒而逃,可如今龙老人竟然从正面击破了“太易法诀”?这便是儒门第一人的实力吗?竟至于如此?

    儒门中人无不惊喜,紫燕山人忍不住赞叹道:“‘素王’之威,当真是举世无匹,李玄都也不过是螳臂当车。”

    姜夫人道:“也唯有师兄如此修为,才能发挥‘素王’之威力,换成旁人,则万万不能。”

    其他众人不管心中如何想,也都点头称是。

    李玄都心中同样震惊无比,没有丝毫犹豫,身上的“阴阳仙衣”由黑化白,由阴转阳,紧接着李玄都直接将王天笑和张禄旭整个“吞”掉来恢复损耗的气机,然后不顾一切地用出了第四次“太易法诀”。

    李玄都身上的“阴阳仙衣”黯淡无光,如同“传国玺”一般,已经耗尽了气机,就算如此,李玄都于一瞬间用出八成修为,还是让他难以承受,瞬间遭受反噬,伤上加伤。不过此时李玄都已经顾不得那么多,到了此时,他再无半点留手,要开始拼命了,他有一种预感,自己面对龙老人的第二剑,会死。

    第四重“太易法诀”几乎在瞬间成形,与前三重的“太易法诀”相比,第四重“太易法诀”已经隐隐接近了一劫地仙的范畴,李道虚重创陆吾神的全力一剑也不过如此了。

    只见李玄都单手托举着一颗有人头大小的浑沦珠子,疯狂吞噬周围的光线,使得李玄都的身影都变得模糊不定。

    然后李玄都毫不犹豫地将这颗珠子丢掷向龙老人。

    一瞬间,珠子化作一方黑色的浑沦汪洋,掀起滔天巨浪,席卷一切,吞没一切,所过之处,一切光彩色泽全部消失不见,只剩下最纯粹的黑白二色,这还不止,仅剩的黑白二色就像泡了水的水墨画卷,墨迹正在不断模糊扩散,最后画卷上只剩下漆黑的浓墨。

    几乎就在李玄都汲取“阴阳仙衣”气机的同时,龙老人的声音也再度响起,不知是不愿还是不能,总之他跳过了横渠四句中的第二句,直接来到了第三句:“为往圣继绝学!”

    时来天地皆同力。

    四面八方,皆有虚无缥缈的光彩往龙老人涌去。

    准确来说,是往龙老人手中的那把无形之剑涌去。

    “素王”之所以无形无相,是因为其大小不定,此时这一剑是为“大”。

    何谓“大”?太上道祖曾给出过解释: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换而言之,人道与天道、大道、地道并列相齐,不分高下。

    这一剑,剑首起于帝京城外的五行山,剑尖直指龙老人所在的栖霞山。

    如果将北龙看作一条走江入海的巨龙,那么龙尾在昆仑,龙首在东海之滨的渤海府,帝京城是点睛位置,五行山是逆鳞。

    龙老人的这一剑起于五行山,是为牵动北龙气运,汇成一剑,横贯了半个江北之地。

第一百六十五章 宏愿为德

    三教合一乃是大势所趋,多年以来,三家理念互通,逐渐难分彼此。

    南华道君曾经说天下间有天子之剑、帝王之剑。

    以天下国器为剑,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以秋冬。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

    虽然南华道君是道门之人、正道始祖,其在道门地位类似于儒门的亚圣,但儒门并不排斥南华道具的理论,甚至在其基础上有了发展,就像当年至圣先师问道于太上道祖。

    龙老人高高举起右手,保持着虚握剑柄一剑斩落的姿势,整条手臂微微颤抖,每一个动作都万分艰难,好似以凡人之力推动山岳,缓慢无比。

    但也正因如此,重生势,也有殊无量之势于剑上而生。

    除去“天下棋局”这一类特殊功能的仙物,其余仙物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身存储气机,如“阴阳仙衣”、“三宝如意”、“传国玺”、“天师印”。一类是与其他事物共鸣借助外力,如“叩天门”、“天师雌雄剑”,“素王”也在此类。

    “天师雌雄剑”对应的镇魔台上的两根刑柱,刑柱又连接了镇魔井洞天,镇魔井洞天会不断汲取洞天内囚徒的气机,使其处于虚弱状态,既能镇压囚徒,又能使得刑柱的气机绵绵不绝,不得不佩服祖天师的构思巧妙。

    “叩天门”的气魄最大,与天地共鸣,理论上没有上限,不过也正因为天地太过于大,又是无主之物,能够取用多少,要看自己的本事,这便是“叩天门”的威力与剑主息息相关的缘故。若是境界过低,甚至不如许多顶尖宝物,就算跻身了长生境,也不如“天师雌雄剑”,最起码要到元婴妙境才能与之争锋,要到一劫地仙才能逐渐反超“天师雌雄剑”。

    若论上限,“素王”介于两者之间,当初龙老人前往圣人府邸取走“素王”的时候,姜夫人曾经说过“素王”唯有德者方可持之,这并非一句虚言,只是此言中的“德”字并非看不见的个人道德,而是帝王圣人之德,或者说气运、气数。

    事实上也的确只有龙老人可以勉强使用“素王”。

    儒门素来就有三不朽的说法,是为:立德、立功、立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

    三不朽中以“立德”居首位。不过立德并非个人道德,而是建立某种道德规范,推广世间,教化众生,首推就是儒门四圣人,至圣先师、亚圣、理学圣人、心学圣人。其次是“立功”,救生灵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历代名臣都可归于此类。

    最后才是“立言”,也就是道德文章,因为前两者往往非一介书生的能力所及,于是文人每以“立言”为第一要务,

    以求不朽,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自传于后。

    从这一点上来说,“素王”剑如其名,就是为儒门的素王所准备,在心学圣人离世之后,再无人能够“立德”,自然无人能够持之。

    不过龙老人却是另辟蹊径,在三不朽之外,还有儒门先贤横渠先生的横渠四句,代表了儒门之人的四种志向,也可以视为“德”,类似于佛门的许下大宏愿,同样能够催动“素王”。

    龙老人便是用了这种手段,不过四大“宏愿”也因人而异,对于龙老人而言,“为生民立命”和“为万世开太平”与自己道不相同,只能放弃,“为天地立心”只能算是一般,反而是“为往圣继绝学”与他十分契合,因为他是儒门的守门人,守护儒门也可以视为守护圣人们的学说传承。

    在这一点上,李玄都恰好与龙老人相反,若是让他催动“素王”,许下的宏愿必然是“为生民立命”和“为万世开太平”,反倒是“为往圣继绝学”与李玄都格格不入。

    正因如此,龙老人跳过了横渠四句的第二句“为生民立命”,而且第二剑的威力也远胜过第一剑。

    “天师雌雄剑”的威力来自于镇魔井洞天,“素王”的威力则来自于龙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素王”与帝京城的大阵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是一个主攻而另外一个主守。

    二次帝京之变后,帝京城大阵的控制权便落到了儒门的手中,有李玄都破阵的先例在前,儒门当然不会无动于衷,在过去两个月的时间中,儒门之人并没有闲着,全面清理了北龙一线,将地师曾经做过的种种埋伏,悉数除去,修补残缺地貌,重新恢复了北龙畅通。

    从始至终,老谋深算的龙老人就没想着通过栖霞山的古阵法来困住李玄都,原因也很简单,大真人府没有困住,帝京城也没有困住,区区一座栖霞山还能胜过大真人府和帝京城吗?他干脆转守为攻,以阵法将栖霞山与五行山相连,汇聚龙气。

    于是便有了此时的一剑。

    龙气既是地气,又与渺渺难知的气运气数有着一定关联,所谓气运,人人皆有,小到一人一家,大到一国一地,人心汇聚,人心所向。

    一国一地者,辽东如旭日初升,大魏如日薄西山。

    一门一宗者,儒道两家同样有千年底蕴,其气数如同渊海,深不可测,不过道门否极泰来,渐有如日中天气象,反观儒门,盛极而衰,每况愈下。

    可话又说回来,大魏也好,儒门也罢,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说如今还远未到垂死之际,就是到了气数已尽的地步,其气运之雄厚,也非寻常可以比拟。

    故而这一剑对上了李玄都的第四重“太易法诀”,不仅不落下风,

    反而有摧枯拉朽之势。

    先天五太中,攻伐第一当属“太易法诀”,四重“太易法诀”几乎就是长生境界的进攻极致,再高就是一劫地仙、二劫地仙的手段,可仍旧不敌“素王”,可见“素王”一剑的可怖。

    无形的“素王”剑锋与“太易法诀”的浑沦浪潮相交,分波破浪,激起无数涟漪,向四周扩散开来。

    天地之间不断明暗转化,好似潮起潮落。

    儒道双方无不色变,纷纷后退。

    如此威势,只要碰上一下,几乎就是非死即伤,谁也不敢大意。

    不过“素王”因为太“大”、太“重”的缘故,速度略显缓慢,虽然有摧枯拉朽之势,但想要彻底分开“太易法诀”所化的滚滚大潮,尚且需要一段时间。

    除此之外,先前龙老人已经被第三重“太易法诀”重创体魄,此时又强行驾驭“素王”,对于自身也是极大的负担,毕竟不是人仙体魄或者神道金身,已经有了摇摇欲坠的迹象。

    只见龙老人迅速苍老,黑发重新化作白发,高大的身躯又变得佝偻矮小,转眼间已经无法维持返老还童的真身,重新变回了好似土地公的模样。

    到了此时,局势已经十分明了,两人各自用出最后手段之后,都是强弩之末,就看谁能坚持得时间更久,就眼下而言,龙老人仍旧是占据了上风,如果不出意外,他能在自己无法支撑之前将李玄都斩于剑下。

    天下剑道第一人死于儒门神剑之下,真是莫大的讽刺。

    想到此处,脸上已经满是鲜血的龙老人露出了一个淡淡的微笑。

    虽然这次付出的代价之惨重,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不过整体方向并没有相差多少,只要杀掉了李玄都,一切都是值得的。只剩下秦清一人,哪怕是大魏朝廷保不住了,儒门也有足够的资格去与辽东讨价还价,哪怕是改朝换代,哪怕割舍部分利益,可儒门的根基还在,假以时日,这天下就还是儒门的天下。

    只是有些时候,世上事最怕的就是“意外”二字。

    李玄都虽然没有料到龙老人会将栖霞山的古阵法转守为攻,但他也做出了一定的布置,以徐三为首,以诸葛錾、陆时盈、徐十三等人为辅,还有大批太平宗弟子、阴阳宗弟子、齐王府门客听令行事,埋伏在栖霞山地气走向的一线之上,若是情况有变,徐三等人便可将地气“断流”,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

    这便是权势的力量了,若是孤家寡人,固然不用承担责任,逍遥自在,可遇到这种事情,分身乏术,就只能坐以待毙。

    虽然儒门也有防备,但从栖霞山到五行山,何止千里,如何能悉数防备?备前而后寡,备后而前寡,备左而右寡,备右而左寡,处处皆备则处处皆寡,只能守住几处关键要害节点。而且在儒门看来,地气滚滚,就如大江长河,几时有人能将大江长河从中截断的?

第一百六十六章 分江断流

    当年青阳教起事,战火烧遍了齐州,却没有烧到这么个不起眼的村子,它既不是兵家必争之地,也不富足,再加上位于山上,进出的山路十分陡峭险峻,使得此处好似一处世外之地。

    当然,这里远远称不上“桃源”,虽然山顶是一片开阔地,十分平整,但注定了耕地不多,更不肥沃,百姓们也少不得要忍饥挨饿。

    不过就在昨天,一伙人打破了村子的宁静。

    浩浩荡荡几百人,个个身手不俗,行走山路好似如履平地,就如同神兵天降一般来到了村子之中。

    居住在此地的百姓无不惊惧,不过这伙人显然对村子和居住在此地的百姓没什么兴趣,给了村民一些银钱后,便在此地驻扎下来。他们不要百姓的粮食,要么自带类似药丸一样的干粮,一天只吃一颗,要么就干脆不吃饭,偶尔打坐运气,似乎是神仙一般的餐风饮露。他们也不要房屋居住,视料峭春寒于无物,甚至许多人只穿着单衣。

    这伙人来到此地之后,就不分白天黑夜地开始大兴土木,有些人拿着一个类似圆盘的东西四处走动,指指点点,有些人在地上写写画画,还有些人挖了许多大坑,又埋了许多东西。

    这让村子里的百姓愈发好奇这伙人到底要干什么。

    而且村民们也发现,这伙人的衣着也略有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路人马,一路穿白衣,一路穿黑衣,还有一路是身着暗红色服饰,就好像官兵们的战袄。

    这三路人马正是太平宗、阴阳宗、齐王门客。太平宗弟子的衣着白色为主而黑色为辅,阴阳宗弟子恰恰相反,黑色为主而白色为辅,两者站在一起就像是阴阳双鱼,暗红色服饰则是齐王门客,因为大魏火德,所以红色是主色。

    阵法建造必然繁琐,所以龙老人才要以栖霞山的古阵法为基础,不过此时修建的阵法要简单许多,再加上不惜人力物力,所以只用了一天的时间便修建完成。

    徐三与陆夫人、徐十三、诸葛錾站在阵法的中心位置。

    徐十三忧心忡忡道:“仅凭这座阵法,真能行?”

    徐三瞥了他一眼,答非所问道:“当年祖龙巡游天下,路过金陵府,只见此处龙盘虎踞,龙气极盛,便派人截断方山,然后引秦淮之水,贯穿金陵城,进入大江,以泄龙气,这便导致了南龙一蹶不振,自古以来,退守江南是偏安。三条龙脉好似大江大河,想要阻断,那是千难万难,只能是通过改变地貌的手段,我们上次能够暂时改变北龙的地气运转,便是此等原因。”

    徐十三道:“上次是因为老主人准备多年,又是在南山这个关键节点上,我们方才能够侥幸成功,如今我们不过是仓促行事,只怕是……”

    徐三摇头道:“我们这次准备仓促不假,可你也忽略了一点,北龙、南龙是真正的大江长河,从五行山到栖霞山,至多是一条支流,而且还是人工开凿,算是运河,如何能与大江长河相比?”

    闻听此言,徐十三眼神一亮,若有所悟

    自古以来,没人能截断大江长河,可截断一条支流运河还是不难。

    徐三又道:“北龙成形多年,‘河道’稳固,想要将其长时间阻断,而不是像我们上次那样暂时阻断,非要大军攻城掠地然后动用数万民夫挖山掘地不可。这条支流不过是儒门临时开辟出来的,并不稳定,所以不必占据关键节点,也能将其截断。退一步来说,我们不必直接截断,使其改道也是可以的,所以我们临时构建的这个阵法,已经是足够了。”

    徐十三击掌道:“我明白了,这充其量就是一条儒门临时修筑的引水渠,我们现在就是在引水渠的中段位置刨开个口子,让里面的水流出来,对不对?”

    徐三点头抚须道:“孺子可教也。”

    诸葛錾与徐三也算是旧相识了,问道:“依徐兄看来,儒门导引帝京之龙气到底是意欲何为?”

    徐三沉吟道:“若说他们要用以此困住明公,似乎有些不切实际,当初大真人府坐拥云锦山的地利,尚且不能成功,他们如此抽调地气,就好似劳师远征,实乃下策。”

    陆夫人若有所思道:“劳师远征……关键在于一个‘征’字,如果儒门之人不想困人,而是想要杀人呢?”

    徐三一怔:“倒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就在这时,徐三脸色一变,喝道:“有大股地气涌来,帝京方向,是儒门动手了!”

    所有人的脸色顿时肃穆起来。

    徐三单膝跪地,双手按在地面上,脸色凝重:“地气流速怎么会如此之快?儒门到底用了什么手段?”

    陆夫人急声问道:“出什么差错了吗?”

    徐三沉声道:“与我们的计划有些出入。”

    “堵不住吗?”诸葛錾有些紧张。

    “堵不住是意料中事。”徐三并不惊慌,不过语气颇为沉重,“如此短的时间内,有如此快的流转速度,没有一丝稳定可言,若是用来维持阵法,这等激烈的地气非要把阵法冲垮不可。看来真让陆夫人说对了,他们不是困人,而是要杀人!”

    陆夫人脸上没有半点喜色:“龙老人老谋深算,他定然料到了我们会从中阻挠,所以他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用什么阵法……”

    徐三道:“我见过龙老人,他也不是神仙,不可能事事周全,我们如今想要从中截断是做不到了,不过分流还是可以的,将半数地气分散到其他方向,也算是尽我们所能了。不过地气来势如此猛烈,真要分流,阵法多半不堪重负,这个村子是决然保不住了,明公总说要顾惜人命,陆夫人,你派人带着村民撤离此地吧,事后补偿些银钱。”

    陆夫人一凛,应道:“我立刻去。”

    徐三又道:“十三、诸葛贤弟,你们安排人手,准备发动阵法。”

    两人领命而去。

    栖霞山上。

    “素王”的剑锋距离李玄都只剩下不足三丈,李玄都甚至可以感受到丝丝缕缕的剑气落在自己的身上,如

    针扎一般。

    再有片刻,龙老人就能将眼前的“太易法诀”彻底分开,然后将李玄都劈成两半。

    如此便大局已定。

    可就在此时,龙老人忽觉手中的“素王”一“轻”。

    龙老人一怔,随即发现原本摧枯拉朽的“素王”变得越来越慢。

    后力不济。

    龙老人暗中操纵朝局、儒门多年,自不是愚笨之辈,心思一转,立时明白了问题所在,心中说不出是何种感觉,既有功亏一篑的恼怒,也有难道真是天意如此的无奈,还有几分不可言说的惊惧。

    天心难测,这世间的兴衰起伏,常常不因个人之力而改变,难道他辛劳一生,终究要落得一场空吗?

    他也忍不住去想,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以后还有没有这样的良机,却是难说了。若是让李玄都走脱,有了防备,日后与秦清联手,那他如何能敌?

    想到此处,龙老人眼底闪过一抹冷厉之色。

    就算没有地气,“素王”也是仙物,其本身也有莫大威势。

    龙老人是果决之人,没有丝毫犹豫,不顾自身伤势,甚至不惜反噬自身,损害根基,开始全力催动手中“素王”。

    一瞬间,龙老人周身上下爆开一团血雾,他整个人变得更为苍老,脸上皱纹越来越深,仿佛要深入到骨头里,而他的七窍中不断有鲜血流出,填满了皱纹,十分可怖。

    原本已经势弱的“素王”骤然间更进一步,突破了最后的三丈距离,两者的余波直接将本就算不得高山的栖霞山夷为平地。

    无形的剑锋落在了李玄都的身上。

    天地为之一静。

    片刻后,李玄都身形巨震,甚至响起了连绵不绝的碎裂声音。

    龙老人喝道:“李玄都!死也不死?”

    李玄都此时已经无力回答,周身上下颤抖不止,脸上的裂纹迅速蔓延,就像一件碎裂的瓷器。

    儒门众人见此情景,无论主战还是主和,都是喜不自胜。

    道门众人则是百态皆有,惊惧者有之,悲愤者有之,暗喜者亦有之。

    秦素脸色雪白,没有半分血色,唯有双目通红,双手握拳,指甲几乎刺入血肉之中而丝毫不觉。

    只是不等众人有所动作,李玄都如同被搅乱打碎的水中倒影,变得扭曲起来,阴阳不定,颠倒逆转。

    龙老人见多识广,大笑道:“李玄都,你不顾气机损耗,一气之间连用四次‘太易法诀’,这是遭了反噬,看来是天要亡你。”

    龙老人话音未落,李玄都轰然炸裂。

    只是不见血肉横飞的景象,而是变成了三个人。

    左边之人,是年轻人的模样,意气风发,手持“叩天门”,俨然是过去的紫府剑仙。

    右边之人,年长几分,内敛深沉,身着“阴阳仙衣”,正是众人所熟知的清平先生。

    居中一人,则是个少年人,怀中抱有“长生石”,蜷缩成一团。

第一百六十七章 对影成三人(上)

    此时的情况不可谓不诡异,龙老人倾力一剑,把李玄都打得身体炸裂,可李玄都却没有因此而死去,反而是变成了三个人,有些类似于王天笑修炼的“阴阳归一诀”,有些类似于徐无鬼的身外化身,又不全然相同。

    不过龙老人很快便一语道破天机,这是李玄都在极短时间内连续用出四次“太易法诀”的缘故。前面两重还在其次,关键是第三重和第四重,已经超出极限。

    这次与大真人府一战不同,李玄都当时在大真人府中,并非间歇不断地使用“太易法诀”,四次“太易法诀”之间都有明显间歇,甚至可以说李玄都颇为克制,直到张静沉出手偷袭秦素之后,才愤而用出第四重“太易法诀”。

    可这一次第三重“太易法诀”还未结束就被龙老人以“素王”强行破去,李玄都不得已之下只能立刻使用第四重“太易法诀”,没有一丝一毫的间歇,再加上龙老人先后给李玄都造成的伤势,李玄都遭受反噬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三个李玄都皆是闭着双眼。片刻之后,身着“阴阳仙衣”的清平先生第一个睁开双眼,脸色略显凝重。紧接着,手持“叩天门”的紫府剑仙的李玄都也睁开了双眼,锋芒毕露。唯独居中的少年人仍旧紧闭双眼,昏迷不醒。

    龙老人第一个反应过来,大喝道:“杀了他!”

    不是龙老人不想亲自动手,而是他为了击溃李玄都,着实付出了极大的代价。“逍遥六虚劫”和“龙虎剑诀”暂且不说,虽然他以“素王”破去了第三重“太易法诀”,但也硬抗了前面的半数“太易法诀”,这才化解了体内的“逍遥六虚劫”和“龙虎剑诀”,体魄由此遭受重创。紧接着龙老人又不惜代价强行驾驭“素王”,使得伤上加伤,尤其是在地气不济之后突破最后三丈的浑沦之力,更是使得龙老人显现出油尽灯枯之气象,此时已经是强弩之末。

    几乎就在同时,秦素也喝道:“保护紫府!”

    儒道两家的高手同时反应出来,纷纷出手。

    紫燕山人第一时间对上了上官莞。

    紫燕山人整只手掌发出“喀喀”的骨骼爆裂声响,骤然变大数倍,手背和五指则不断有鳞甲生出,五道指甲暴涨为三寸之长,漆黑锋锐。已是不似人之手掌,而是更类似于荒古巨兽的利爪。

    紫燕山人伸手朝上官莞抓去。

    上官莞右手持有“阴阳法剑”,左手掌托“天阳地阴烛龙印”,虽然只是顶尖宝物,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剑一印其实是“天师印”和“天师雌雄剑”的仿制品,同样可以配合使用。面对这一抓,上官莞不敢小觑,以手中的“阴阳法剑”一挡,两者相交的瞬间,金石之声刺耳,甚至是火花隐现。

    上官莞借力后退,身形向后急退的同时,举起左手中的“天阳地阴烛龙印”,沉声道:“敕。”

    随着上官莞一声令下,“天阳地

    阴烛龙印”生出无数黑色细线,向四面八方激射,位于上官莞后撤一线之上的众多儒门弟子悉数被细线所控,沦为提线木偶,然后上官莞持印的左手一扯,使其挡在自己身前。

    紫燕山人没有丝毫留手,一掠而过,这些儒门弟子悉数炸成血雾。

    血雾凝而不散,竟然又被紫燕山人汲取到体内。

    两人本就不是什么良善之辈,修炼巫教秘法之后,性情愈发古怪阴沉,浑然不把人命当做一回事。

    上官莞趁此时机唤出自己的剑匣,匣盖自行开启,里面整齐排列着十三把形状、颜色、长短各异的玲珑飞剑,正好对应“太阴十三剑”之数。

    每一柄飞剑都是宝物,各自对应一招太阴剑式,一整套飞剑可以算是半仙物,乃是徐无鬼年轻时所用,由清微宗的两位“道”字辈铸剑师联手铸成,在徐无鬼修为大成之后,就弃之不用,后来传给了上官莞,以作防身之用。

    不见上官莞如何动作,十三柄飞剑自行出匣,在“天阳地阴烛龙印”的牵引下,以飞剑代替十三剑奴,结成“太阴剑阵”。

    紫燕山人也不敢大意,在身后出现四根骨杖,每根骨杖都缭绕有漆黑气息,与儒门的“浩然气”截然不同。

    这四根骨杖乃是当年四位大巫暗算巫咸之物,威力十分不俗,足以抵御上官莞的十三飞剑。

    另一边,钟梧五指握拳,一拳打向金蟾叟,气机浩荡,仿佛一方天地为之震荡。

    钟梧修炼的是阴阳宗绝学“重九玄功”,共有八十一重小境界划分,如今钟梧已经修炼至第七十三层小圆满,阴阳相济,既有金刚不坏的神通,不至于过刚易折,也有谷神不死的玄妙,不至于过柔则靡。

    面对这一拳,金蟾叟不闪不避,一掌拍出,身形纹丝不动。不过在两人之间瞬间激荡起剧烈气机涟漪,以至于脚下的地面瞬间被撕裂开来。

    钟梧一拳无功,再度用出自己的另一门绝学“大化天魔手”,此法脱胎于“太阴十三剑”,可夺人心神,摄人魂魄。

    只见钟梧一掌缓缓向前推出,一瞬间,金蟾叟的视线中已经不见钟梧的踪影,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见钟梧,唯有幻象重重,此时钟梧的“大化天魔手”已然有了几分天人造化境的神韵。

    只是有了几分天人造化境的神韵终究比不得货真价实的天人造化境,金蟾叟立刻挥动手中长剑,激发剑气,随意向四面八方泼洒激射。

    剑气纵横,如滔滔巨浪,没有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钟梧的身形又显现出来,身上多了几道剑痕,其中剑气氤氲,不断撕裂正在愈合的伤口。

    钟梧刚一现身,金蟾叟便不再激发剑气,近到钟梧面前,一剑刺向钟梧的心口。钟梧心知金蟾叟乃是天人造化境的修为,若被他刺上一剑,就算自己的体魄强横,也难以承受。

    就在此时

    ,李世兴赶到,俯身一按脚下地面,沉声道:“起。”

    在金蟾叟的脚下出现了无数阴影,似湖似海,上下翻滚,然后从中升起十三个身影,俱是身着黑衣,脸色苍白且僵硬,眼窝中不见眼珠,唯有幽幽燃烧的黑焰,正是十三剑奴,将金蟾叟团团围住。

    不见李世兴如何动作,背后所负的十三柄长剑齐齐出鞘,剑身上燃起黑色的阴火,分别落入十三名剑奴的掌中。而且在长剑飞向对应剑奴的过程中,剑上的阴火拉长一道道轨迹,在上空交错成一张大网,朝着金蟾叟当头落下。

    金蟾叟仍旧是不闪不避,手中长剑一撩,便将这张落下的大网从中一分为二,阴火虽然厉害,但毕竟不是地仙二次渡劫时所面对的滔天之火,面对高出一个境界的“浩然气”也难以建功。

    金蟾叟破开阴火大网之后,身形一掠,直奔李世兴而去。

    李世兴后撤,十三剑奴随之而动,从原本的包围之势变成列阵之势,挡在金蟾叟和李世兴之间。

    金蟾叟一掌前推,一名剑奴横剑于身前,右手握住剑柄,左手食指抵住剑身,硬抗金蟾叟的一掌。

    剑身上的阴火伤不得金蟾叟分毫,金蟾叟保持前掠姿势不变,继续前行,这名剑奴手中长剑向内弯曲出一个骇人弧度,双脚离地,不断后退。

    不过在这名剑奴之后还有剑奴,两名剑奴用同样的动作抵住这名剑奴,两名剑奴之后又是四名剑奴,四名剑奴之后是六名剑奴。

    金蟾叟的一掌逼退了第一名剑奴,但这名剑奴始终不曾彻底溃败,随着剑奴数量的增加,金蟾叟的前进速度越来越慢,最终止步不前。

    十三名剑奴之力相加,不仅挡下了金蟾叟的一掌,反而震得金蟾叟后退一步。

    李世兴轻喝一声,剑阵陡然一变。

    在金蟾叟的视线之中,剑奴越来越多,剑也越来越多,人与剑交织在一起,将李世兴的身形彻底遮挡住。

    金蟾叟冷哼一声,手中长剑穿梭而动,每一剑所过之处,都注定有数名剑奴幻影被剑气击碎。转眼之间,已经有百余剑奴幻影烟消云散,金蟾叟孤身杀入阵中,十面皆敌,却又摧枯拉朽。

    不过“太阴剑阵”不断有新的剑奴幻影生出,只要作为根本的十三尊剑奴没有死,气机不绝,这些幻影便无穷无尽。

    便在此时,钟梧抓住机会,猛地向金蟾叟身后双掌推出。

    金蟾叟正在与剑阵激斗,突觉身后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力道撞来,仓促之下,只能勉强转身以单掌对上双掌,身形一震,袖口衣襟狂乱飘飞,双脚下陷地面之中,只觉得一口血腥之气直冲喉头,已经是被伤了内腑。

    儒门“浩然气”虽然克制境界修为不如自己之人,但却架不住别人以数量取胜,此时钟梧和李世兴联手,两人都是天人无量境中的佼佼者,反而是金蟾叟落入了下风。

第一百六十八章 对影成三人(下)

    儒道两家战成一团,宁忆对上了大祭酒黄石元,兰玄霜则对上了赤羊翁。

    儒门诸多隐士中,除了白鹿先生留守帝京,其余人都随同龙老人来到了齐州。

    相较于心思各异的大祭酒们,隐士们才是龙老人的根基所在,也是此战的中流砥柱。

    除此之外,颜飞卿、苏云媗、玉清宁三人则再度联手,加上柳玉霜,对上了已经归顺儒门的陈眠。

    陈眠的境界修为不需多言,并不逊色兰玄霜,几人不过是初入天人境界,按照道理来说,根本不是陈眠的对手,不过几人也有优势,那便是因为师承的缘故,各种宝物众多,与秦素算是同道之人。

    此时玉清宁重新执掌“九天玄音”,柳玉霜则带了牝女宗的宝物“玉人箫”,玄女宗和牝女宗本就是同一位祖师,这两件乐器也有相通之处,琴箫合奏之下,威力远胜寻常,便是陈眠也要受到影响,只觉得心头杂念丛生,难以集中注意力。

    在两人的牵制之下,颜飞卿执掌“青云”,苏云媗执掌“紫霞”,合两人之力驾驭仙物“天师雌雄剑”,用出双剑合璧。

    一瞬间空中风云变幻,狂风大作,云层仿佛漩涡般转动,像一个巨大的漏斗般往地上延伸,大有连天接地之势,然后就见双剑如一紫一青两条长龙相互纠缠着冲霄而起。

    很快整个天幕就变成一片深紫色,荡漾出一圈圈肉眼可见的剧烈涟漪,然后迅猛扩展出去。大地与之共鸣颤动,一股青气自地下生出,不断上升,使得那道接天连地的旋涡变成了紫青二色,又缓缓消散。

    天地之间氤氲出无穷无尽的紫青二气,天幕像是一方倒扣的紫湖,不断下压,波光粼粼的“湖面”似乎触手可及一般,然后就见一道青中透紫的巨大光柱从“湖面”中缓缓探出头来,开始缓缓下降。

    就在众人混战之势,秦素第一时间抢到了李玄都的身旁。

    秦素面对三个李玄都,来不及思考太多,只能凭借直觉选择了那个更为亲近熟悉的李玄都,也就是身着“阴阳仙衣”的清平先生。

    这个李玄都并不抗拒秦素,任由秦素拉住自己向后退去。

    秦素也发现这个李玄都十分虚弱,不似长生之人,倒像是个普通的天人境大宗师,比自己还有所不如。

    便在这时,姜夫人朝着两人攻来。

    秦素毫不犹豫地反手一推李玄都,使其向后方的太微真人飞去,然后自己迎上了姜夫人。

    一个成熟的女子,在突然失去顶梁柱的时候,不会惊慌失措地哭天

    喊地,不会哭哭啼啼地需要别人保护,而是会想着怎么撑住这个家,怎么度过难关。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姜夫人、谢雉都是这样的女子,她们一个撑起了圣人府邸的门户,一个掌控了朝廷。

    秦素也可以算是成熟的女子,从头到尾,她都强自保持着冷静,李玄都险象环生的时候,她没有贸然出手让李玄都分心,李玄都遭到重创的时候,是她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做出了决断。许多时候,无论决定是好还是坏,是对还是错,做出决定都要强过不做决定。

    这也是李玄都要将大权交到秦素手中的缘故,他相信在自己遭遇重大的挫折的时候,甚至是遭遇不测之后,秦素一定不会让自己失望,不敢说力挽天倾,撑起半边天还是不难的。

    不过这也让姜夫人坚定了要除去秦素的念头,立刻放弃李玄都,转而向秦素攻去。

    秦素让姜夫人想起了当年的李卿云,虽然大多数人都认为当年的两位夫人之争其实是个幌子,但在实际上,两家相争是真的,她和李卿云水火不容也是真的。如今李玄都继承了李道虚的位置,秦素就坐在李卿云的位置上,代替李玄都发号施令,自然成为姜夫人的眼中钉。

    值此大敌当前且生死一线之际,秦素忽然想起了与李玄都初相识的那一幕。

    那时候她为了躲避韩邀月的纠缠,也是自得其乐,正在一处琴舍中教几个孩子乐理,外面下起了小雪。不知何时,一个身影出现在琴舍外的廊下,也不出声,就是背负双手,静静聆听。也不知是不是缘分,她那时候虽然面上不显,心头却是略有涟漪,不由出言挽留,以至于琴弦断了一根。

    秦素还记起了许多过往旧事,两人的齐州之行,救秦道方,又登上单老峰,刺杀唐秦。不过最让秦素印象深刻的还是李玄都心魔发作,人事不知,就像此时这般。

    过去种种,如同走马观花。

    不过秦素无论心中如何百感交集,还是竭力保持着冷静,运转手中的“三宝如意”,未必能够取胜,维持个不胜不败的局面还是不难。

    便在这时,一直没有动作的紫府剑仙,整个人化作一道剑光,径自离去。

    这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因为紫府剑仙的这个举动太过突然,无论是道门之人也好,还是儒门之人也罢,都不曾出手阻拦,竟然就让他这样走脱了。“叩天门”的御剑速度极快,转眼间便不见了踪影。

    如此一来,就只剩下那个还在昏迷不醒的少年。

    龙老人下定决心要不惜一

    切代价击杀李玄都,强提一口气,不顾自己的伤势再次出手,不过声势已经远不能与方才的长生境之威相提并论。

    便在这时,天地间响起一个个古老晦涩的音节,极富韵律,仿佛咏叹,好似吟唱。

    天地万物都随着这奇异的韵律开始震动,四面八方出现丝丝缕缕的黑色气息,逐渐汇聚成一座黑沉沉的大山虚影,仿佛泼墨山水,没有其他颜色,看不真切,只能隐约可见山上有十道高大身影,仿佛顶天立地一般。

    龙老人的一击落在了山影之上,如同石沉大海。

    龙老人神色微变,显露出凝重之色。

    紧接着,十道黑影中有一道黑影跃出大山虚影,越来越大,落地后已经仿佛法相一般,足有十余丈之高,山影也变成了她身后的一面“屏风”。

    黑影生有四臂,探出其中一条手臂,朝着龙老人抓来,要将龙老人握在掌心。

    龙老人勉力运转“素王”,一剑将这条手臂斩断。

    虽然龙老人已经是强弩之末,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又有“素王”在手,仍旧不可小觑。只是这一剑的代价着实惨痛,龙老人周身气机开始溃散,整个人快要变成一个血人。

    不曾想,这一抓只是虚晃一招,巨大黑影的另外一只手五指合拢,趁机将少年李玄都握在了掌心之中。

    黑影正是巫咸。

    一瞬间,掌内掌外化作两方世界,巫咸将少年李玄都从这方天地中剥离隔绝出去,暂时困入一方她临时造就的圆球状小世界之中。

    正是巫教的“宇之术”。

    不过断去的一臂也让没了本体为支撑的巫咸消耗甚大,她无力再去进攻龙老人,只能伸手一推那个仿佛圆球的小世界。

    这个小世界立时消失不见,只剩下涟漪阵阵。

    巫咸通过“阴阳门”开启的阴阳缝隙,瞬间将这个小世界放逐到万里之外,使其暂时摆脱了险境。

    三个李玄都,一个被道门救下,一个自行离去,还有一个被巫咸送走。

    龙老人见状,心中今日是难以击杀李玄都了,自己又身受重伤,已经有些根基不稳,再与道门纠缠,使得伤势更重,未免得不偿失。

    龙老人沉默了片刻后,吐出一个字:“走。”

    儒门之人开始撤退。

    道门之人并未追击。

    被秦素救下的清平先生李玄都还是十分虚弱,招了招手,白龙楼船从天而降。

    李玄都止住众人还未出口的疑问,说道:“先回蓬莱岛。”

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尸暴跳

    这次儒道相争,除了普通弟子,双方高层战力没死一人,不过双方的顶层战力却是损伤惨重,龙老人就不必多说了,已经到了动摇自身根基的地步,甚至不敢追击道门之人。李玄都就更为凄惨了,被龙老人打得“裂开”,变成了三个人。

    道门众人乘坐白龙楼船返回蓬莱岛后,李非烟也闻讯而至,对于李玄都此时的状态大感震惊,因为此时的李玄都不仅没了长生境修为,就连天人造化境的修为也没有,即便是跌落境界,也不至于如此凄惨才是。

    李玄都却没有多说什么,而是招呼众人去了静心堂。

    来到静心堂,众人分而落座。李玄都还是坐在主位上,环顾四周,却是不见巫咸。

    沉默了片刻之后,李玄都开口道:“想来诸位都有许多疑问,先前在栖霞山不便详说,此时可以问了。”

    众人面面相觑。

    片刻后,秦素第一个开口道:“紫府,你的伤势?”

    这也是众人所关心的问题,如今李玄都不仅仅是清微宗、太平宗的宗主,还是整合道门的关键人物,可以说道门大局系于他一人之身,若是他出了什么意外,谁也不敢保证到局面会崩坏到何种地步。

    李玄都答非所问道:“人死后魂升于天,魄入于地,唯三尸游走,名之曰鬼。三尸是我们道门的说法,尸者,神主之意。人有上、中、下三大丹田,各有一神驻跸其内,统称‘三尸’,也叫三虫、三彭、三尸神、三毒。上尸好华饰,中尸好滋味,下尸好欲淫。若能斩去三尸,恬淡无欲,神静性明,积众善,乃成仙。按照佛门的说法,则是贪、嗔、痴三毒。三尸有执念,以自己是魂魄,但其实不是。所以世间有驭鬼之道,并不被视作魔道,可如果有人强夺魂魄,使其不能归于天地,那便是切切实实的魔道。”

    听到此处,上官莞已经有所明悟。

    李玄都接着说道:“若能够主动斩去三尸,则是了不得的大神通。当年地师便有‘斩三尸拔九虫’之法,并将三尸神炼成三大身外化身,厉害无比。我并未习得此法,自是不曾斩去三尸,而三尸也并非要到死后才会作祟,有句话叫作‘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后来简化为八个字:‘三尸暴跳,七窍生烟’,可见三尸并非死物。我这次与龙老人交手,情急之下,将王天笑和张禄旭的三尸化身化为己用,就好似饮鸩止渴。”

    说到这儿,李玄都不由轻叹一声:“世间三尸,皆是人欲,自有相通之处。此二者的三尸化身在机缘巧合之下竟是引动了我体内的中尸三虫和下尸三虫。如果仅是如此,也就罢了,我虽不能斩去三尸,但镇压一二还是不难。可此时正值我与龙老人斗到关键时刻,无暇分神,而我又被龙老人打得大败,体魄破碎不说,还遭了‘太易法诀’的反噬,体内浑沦逆转,阴阳颠倒,无形中暗合了‘阴阳归一诀’。于是我的中尸三虫和下尸三虫化作两尊

    分身,趁着我的体魄破碎之际,借着‘叩天门’和‘长生石’为依托,逃出牢笼,显化于世间。”

    李玄都环顾四周,问道:“我如此说,诸位可是明白了?”

    在座都是熟读道门典籍之人,已经明白了李玄都所说,纷纷点头。

    秦素这才了然,难怪自己抢上前去的时候,会觉得这个李玄都格外亲近,原来那两人并非本尊。

    人的身体其实就是一座牢笼,体魄血气压制着体内三尸,使其无法游离在外,所以三尸只能等到人死之后才能离开,没了人体束缚的三尸也就变成了鬼,可以享受香火愿力,拥有部分记忆,又与魂魄不同,故而记忆残缺,且携带诸多负面人欲,就像不可理喻的疯子,这便是常有厉鬼害人的缘故。

    因为人死之后三尸才可以自由自在地到处游逛,享受香火愿力,故而三尸时时刻刻盼人早死,于暗中对人体性命大加攻伐,残害精神元气。一般而言,自身境界修为越高,三尸也越发厉害,所以只要一日不得跻身长生境,哪怕是天人造化境的大宗师也终有坐化之时。

    至于跻身长生境后,地仙脱胎换骨,人仙灵肉合一,神仙铸就金身,鬼仙视体魄为衣物,都可无惧三尸攻伐,可得长生。

    除此之外,就只能斩去三尸,这便是“斩三尸拔九虫”之法的由来,至于炼成三尸化身,只是附带功用,并非此法的本意。不过三尸与性命相连,斩去三尸无异于自己用刀子割去体内肉瘤而不伤内脏分毫,凶险莫甚,一般只有跻身长生境之人才能做到,可长生境本已无惧三尸,大多长生之人都不愿多此一举,就算有人愿意如此做,也是为了三尸化身,已经本末倒置,故而千百年来能斩三尸之人少之又少。

    按照道理来说,李玄都已经是长生境修为,脱胎换骨,半仙之体,根本不怕三尸,可为什么又会被三尸所乘?如李玄都所说,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三尸得了外力,也就是王天笑和张禄旭的三尸化身,威力大增。第二个原因,李玄都的体魄破碎不堪,就像一座牢狱四面透风,四面墙壁倒了三面,里面的囚犯便趁机逃了出来。三尸是为了逃脱身体的束缚才要损害性命,既然能直接逃出去,杀不杀人便无关紧要了。

    陆雁冰也列席静心堂中,开口问道:“师兄,我还是有些不懂,既然如此,那你的上尸三虫怎么安然无恙?”

    李玄都道:“第一,我只将王天笑和张禄旭两个三尸化身‘吞’入体内,自然只会牵动两尸。第二,‘阴阳仙衣’的气机已经被我汲取一空,就算牵动三尸,也无力化形出一尊化身了。”

    陆雁冰又道:“世人为求仙道,苦求斩去三尸而不得,如今师兄斩去了两尸,岂不是因祸得福,干脆再斩一尸,说不定还能更上一层楼。”

    李玄都被她不学无术气笑:“若是因祸得福倒好了,那两尊三尸神各带走了我三成性命元气,

    还有两件仙物,若是无法追回,我即便养好了伤势,也不过是天人造化境的修为,万不能抵御龙老人。”

    陆雁冰这才知道厉害,缩了缩头,不再说话了。

    秦素仍是皱着眉头,轻声道:“如此说来,那个三尸神御剑离开也就说得通了。只是巫咸突然出现,虽然挡住了龙老人,但为何要将一尊三尸神送走?”

    李玄都淡然道:“不必担心,巫咸谈不上有异心,否则也不会拼着被断去一条手臂帮我挡灾了,不过贪心是有的。其实我也不知该说是贪心,还是痴心执念,当年灵山十巫因为不死药而分崩离析,她更是因为‘长生石’间接而死,如今还是对‘长生石’念念不忘,她之所以送走那尊三尸神,是对我的‘长生石’动了心思,如果我所料不错,她已经动身去寻找这尊三尸神了。”

    秦素有些紧张:“若是让她得手……”

    李玄摇头道:“巫咸还在其次,关键是儒门之人,几位隐士见多识广,尤其是龙老人,多半已经看破我的底细,他们也一定会有所动作。”

    说到此处,所有人都明白了,一定要赶在儒门之前,寻回这两尊三尸神。

    上官莞问道:“天下之大,寻找两个‘人’,无异大海捞针,既然此二‘人’是师兄的三尸神所化,与师兄本系一体,不知师兄能否知晓他们的所在?”

    李玄都道:“我只能知晓大概方向,具体方位却是难以确定。下尸三虫得了王天笑的三尸助力,借助‘叩天门’化形,去了江南方向。中尸三虫得了张禄旭的三尸助力,借助‘长生石’化形,被巫咸送去西北方向。此二者虽然各自都得了我的三成性命元气,但‘长生石’残缺不全,无法与‘叩天门’相比,故而下尸三虫更为棘手。”

    上官莞若有所思道:“难怪下尸自行御剑离去,而中尸却昏迷不醒。说到西北,阴阳宗和宁先生更为熟悉,不如交给我们。”

    李玄都点头道:“固所愿也。”

    颜飞卿也开口道:“说到江南,我们也责无旁贷,毕竟我们几家都算是扎根江南多年的地头蛇,找人应该不会很难。”

    颜飞卿此言不仅是代表正一宗,也代表了玄女宗、神霄宗、慈航宗等江南宗门。

    李玄都道:“那就先行谢过玄机兄,不过玄机兄切记,三尸神并非手无缚鸡之力,你们定要小心,最好是依靠人数优势围而捕之。”

    颜飞卿点头表示记下。

    李玄都又对李非烟道:“虽然龙老人多半已经返回帝京养伤,但最近这段时间,还是要派人密切监视圣人府邸和社稷学宫的一举一动,也通知二师兄那边严加防备,以保全自身为重。”

    李非烟同样应下。

    最后,李玄都站起身来,朝着众人团团拱手,高声道:“有劳诸位,拜托了。”

    “分内之事。”众人纷纷起身,拱手还礼。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6890/ 第一时间欣赏太平客栈最新章节! 作者:莫问江湖所写的《太平客栈》为转载作品,太平客栈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太平客栈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太平客栈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太平客栈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太平客栈介绍:
剑未佩妥,出门已是江湖。 千帆过尽,归来仍是少年。 ………… 生逢乱世,战火席卷天下,生灵涂炭,人命犹如草芥。 及冠之时,仗义行侠四海,长剑在手,劈开一挂清明。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披荆斩棘,愿开太平。太平客栈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太平客栈,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太平客栈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