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权倾南北TXT下载权倾南北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权倾南北全文阅读

作者:然籇     权倾南北txt下载     权倾南北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零六四章 北岸对峙,壕沟之间

    “好样的!”李荩忱伸手拍了拍当先那名炮手的肩膀,“不过也要都注意休息,以后的路还长着呢,自己要是身体垮了,那还怎么建功立业,而且你看看南岸那些袍泽弟兄,可都等着呢,也得给他们机会不是?”

    “陛下说的在理,这大高个就知道争功。”一名瘦小一些的士卒忍不住打趣道。

    顿时大家都笑了出来。

    李荩忱又鼓励了几句,和萧世廉一起登上壁垒。

    此时的壁垒,没有专门留出来缺口的地方都加高了不少,甚至不能称之为土垒,而应该是低矮的城墙了。随着壁垒的加高,在汉军这一侧加设了台阶,可以直接走到壁垒顶端去。

    壁垒上还有不少士卒在干活,忙着加固这大战爆发之后他们的护身屏障,而从壁垒上向下看,更多的士卒正在向北侧挖掘壕沟。原本李荩忱以为军方只是为了给这道壁垒增加一条可以阻拦敌人甲骑的防线罢了,而现在他发现自己似乎想的有点儿简单。

    固然一条和壁垒几乎平行的壕沟已经出现雏形,但是更多的人不在忙着加深加宽这条壕沟,而是从壕沟之中选择了三处同时向北挖掘,齐头并进,就像是在平原上拱动向前的三条土龙。

    李荩忱看向萧世廉,这须要萧世廉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

    虽然李荩忱并不直接干涉前方的战术指挥,但是这壕沟的挖掘甚至已经足以影响到整个战局了。

    萧世廉显然早就料到李荩忱会有这个疑问,径直说道:“陛下且看远处周人营寨,周人营寨外布置了纵横交错的壕沟,从壁垒到周人营寨之间的这一大片空地已经被他们占据了一小半,因此他们的步卒完全可以顺着壕沟抵达这一片空地靠近中线的位置再向前进攻。”

    顿了一下,萧世廉也有些无奈:“一旦我军进攻,敌人甲骑能够通过壕沟之间预留出来的通道快速向前进,突击我军阵列,而敌人步卒完全可以通过壕沟躲避我军火炮轰击,直接投入战斗。假如强攻的话,我军必然会付出惨重的代价,尤其是火炮和火枪很有可能发挥不出来应有的作用,因此开挖壕沟显然是最佳的选择。”

    李荩忱微微颔首。

    把壕沟一直挖到距离敌人很近的位置上去,汉军将士就可以出了自家壕沟之后直接杀入敌人的壕沟之中,这样除非北周投入大量的步卒和汉军沿着壕沟进行厮杀,不然的话就算是有再多的甲骑和轻骑,也挡不住汉军前进的步伐。

    相比之下,直接把火炮之类的拉上去,属实是危险。

    挖掘壕沟作为防守依凭这个想法,最初是李荩忱在天宫院之战中创造出来的——反正在这之前不也没有么,就当是他创造的了,现在北周军队显然已经意识到,面对拥有重型攻坚武器的敌人——没错,说的就是火炮——壕沟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因此李荩忱怎么也没有想到,在这千年之前的南北朝,自己竟然亲眼看到了堑壕战。要不是这堑壕战是建立在双方火器发展的不平衡上,又有自己这个后来者提供思路,李荩忱恐怕真的要觉得世界已经完全乱套了。

    萧世廉当然不知道陛下正在感慨什么,看陛下沉思不语,只道是陛下对于军方擅自先做决定的行为不满,急忙解释道:

    “现在两军正在和谈,敌我双方都难有大动作,周人扼守原野,我军一时难以向前推进,只是据守北侧滩涂阵地的话,一旦周人发起突袭,风险太大,因此向前开挖壕沟,一能加固阵地,二亦能逼迫周人尽快做出决定。要是他们再不打算和谈的话,那我们就把壕沟直接挖到他们眼皮子底下去。”

    说到这里,萧世廉登时来了兴致,指着放在不远处墙上的震天雷说道:“臣之前已经和军中几个有经验的将领商议过,到时候找一些臂力比较好的将士,直接把震天雷从壕沟之中甩到敌人壕沟里去,必然能够让他们喝上一壶了。”

    李荩忱瞥了这家伙一眼。

    你当你是李云龙么?

    不过这些家伙们能够想到这个主意,还是很不错的。

    看来周人的甲骑还是让汉军将领们不敢过于大意。

    在李荩忱看来,这并不是什么坏事。

    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敌人,谨慎一些总没有坏处。

    当然了,这些家伙们之所以想出来这些主意,实际上还是因为他们打心底的就不想和谈,因此他们不介意抓紧给敌人施加一下压力,周人看着汉军的壕沟越来越近,其实不外乎有两种选择。

    假如周人真心想要和谈的话,那说什么都没有用,军方所做的这些事说不定还算是能够帮助周人尽快下定决心,周人投降,大家都拍拍手准备回家,也未尝不是好事。

    而周人只是想要行缓兵之计的话,那汉军的咄咄逼人自然就会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一旦汉军的刀枪都直接架在脖子上了,他们还会淡定的拖延时间嘛?恐怕到了那个时候,鱼死网破才是最佳的选择。

    因此不管怎么说,军方这么做,只会增加立功的机会,除了耗费一些人力之外,并没有什么缺点。而且现在军中并无战事,众多将士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拉到前面来干点儿活。要不是昨天战事过于惨烈,周人活着的俘虏并不是很多,再加上距离敌人的营寨到底非常近,所以军方不敢直接把这些俘虏押上去干活的话,恐怕这壕沟挖掘的只会更快。

    显然汉军这样挖掘壕沟,也引起了北周军队的紧张,隐约可以看见周人的壕沟之中有几个人钻出来,想要向这边靠近、一探究竟,不过壕沟之中立刻也站出来几名火枪手,刺刀雪亮,直直的盯着他们。

    现在双方和谈随着使者的往来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周人当然不敢在这个时候贸然挑衅,因此只能灰溜溜的又回去了。

    这一切自然被李荩忱看在眼里,他只是微微一笑。

    “伯清,你觉得宇文宪现在在想什么?”李荩忱转而问萧世廉。

    这是李荩忱这几天来最想要知道答案的问题。

    自己这个对手,又在想什么?

    是进,还是退?

第二零六五章 勾结密谋

    萧世廉忍不住感慨道:“进退两难,个中滋味最是难受,讲道理,要是臣是宇文宪的话,说不定就硬着头上来打一场,如果能赢自然最好,不能赢就直接退回邺城。”

    李荩忱眯了眯眼。

    萧世廉的想法很简单,成王败寇,一战定胜负。

    可是李荩忱很清楚,宇文宪不可能这么做。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萧世廉是站在军队的角度来思考这件事的,而宇文宪还有很多其他的必须要顾虑。

    其实就连李荩忱都不得不承认,局势已经发展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宇文宪选择孤掷一注和汉军决战其实应该是最好的办法,继续拖延下去,固然有可能让他汇聚到更多的钱粮和兵马,但是相对应的,汉军这边也会变得更加强大。

    从后方新兵营中完成训练的士卒,正源源不断的补充到出现战损的各个军中,更不要说还有众多刚刚从工坊生产线上拉下来的火炮和火枪,会快速补充汉军的损失,并且尽可能多的列装更多的部队。

    宇文宪以一个冀州加上一个晋阳来和整个大汉打持久战,显然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但是现在的宇文宪如果派兵进攻汉军壁垒的话,能够胜利么?

    李荩忱今天来之前还亲眼看了太尉府组织的沙盘推演,负责指挥北周军队的几个参谋的确可以说绞尽脑汁了,不过最后还是在汉军水师和陆师的从容配合下一败涂地。

    宇文宪肯定也清楚这个道理,因此萧世廉和众多汉军将士期盼的进攻估计是不会到来了。

    但是不进攻,不代表着宇文宪不会逃跑。

    汉军越过白沟之后,并不是转眼就会抵达邺城,宇文宪如果现在主动撤退的话,或许还有机会节节布防,为自己巩固邺城城防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可是他会么,他又敢么?

    李荩忱紧紧盯着对面。

    汉军的游骑就在两翼游荡,北周的斥候也远远地监视着汉军的阵地,因为现在双方都在尽可能的克制,所以互相探视对方的阵地和营寨,甚至都不会受到有效的阻拦。

    当然对于大汉来说,并没有什么好隐瞒的,我们的阵地就是这个样子,摆在这里让你看,就是不知道你敢来么?甚至汉军将士还巴不得他们一探虚实之后发起进攻呢。

    而对于北周来说,这个时候因为和汉军斥候发生冲突而触怒对方,显然并不是好的选择。

    诡异的战场局势也表明着现在宇文宪的纠结。

    不过这样的纠结应该不会再持续太长时间了。

    大汉的条款应该会很快送到宇文宪的桌案前,从这些苛刻的条款中,宇文宪就应该能够看出来大汉并不是真心想要接受他的投降,当然了也看出来他并不是真心想要投降,所以战斗依旧还不回避免,到时候宇文宪不管是进是退,都要尽快做出反应,不然的话,汉军就会果断的把宇文宪直接包围在这一片原野上。

    “大战前的安宁,可不是真的安宁啊。”李荩忱淡淡说道。

    听到陛下所言,萧世廉顿时来了兴致。

    大战,陛下明确的说了大战。

    也就是说和谈是真的没戏了。

    那就打他一场!

    ——————————

    和谈没戏了,但是合作是有戏的。

    宇文招一脸愤懑的从营帐之中走出,叫来随从,直接向北方而去。

    营帐之中的许善心和鲍兴对视一眼,都露出笑容。

    这位赵王殿下,情绪酿造的还不错。许善心相信,当宇文宪见到自家愤懑不已的弟弟时候,绝对不会想到自家弟弟的心里早就已经别有盘算了。

    就在刚才,宇文招和大汉之间已经达成秘密协议,宇文招根据大汉的命令或者自己抓住时机反叛北周,大汉会至少给予宇文招国公的封爵,如果宇文招能够活捉宇文宪或者宇文纯等人,那么功劳奖赏将会更多。

    一旦在战斗之中,宇文招突然倒戈,对于北周来说将是致命的。

    只不过至少现在,宇文招还需要尽可能地维持自己对北周的忠诚以不让宇文宪起疑心,从而为之后能够一举拿下宇文宪争取机会。

    毕竟宇文招现在统带禁军的身份,让他直接活捉宇文宪并不是什么不可行的事。

    李荩忱从屏风后面转出来,他已经从北岸回来有一会儿了。既然许善心他们和宇文招谈的“很融洽”,那李荩忱自然就不露面,免得宇文招骤然见到自己之后也可能尴尬。

    “恭喜陛下,有宇文招引为内应,即使是宇文宪退守邺城、闭门不出,我军亦能轻松克敌。”许善心微笑着说道,“宇文招已怀不轨之心,必然不会自己轻举妄动,当会先去联络诸如宇文通等亲王引为臂助,届时不管宇文招能行或不能行,皆扰乱宇文宪对皇室宗亲的信任,纵宇文招失败,敌人军心也将动摇。”

    李荩忱颔首。

    这一计最狠的地方实际上并不在于策反宇文招和其余的北周亲王,甚至大汉都已经做好了宇文招很有可能会失败的准备,不过就算是宇文招失败了,宇文宪吃一堑长一智,也不可能再和现在这样如此无条件的信任皇室宗亲,而除了皇室宗亲,宇文宪现在也没有其余人能够依赖了。

    这等于釜底抽薪,直接抽掉了宇文宪最大的依靠。

    不过是几句话,一份协议,于大汉,百利而无一害。

    当然了,现在仍然不可避免的是,宇文招返回北周大营之后,会不会有胆量将这些事如实告知宇文宪,若是如此的话,反而有可能被宇文宪抓住机会利用,给大汉下套。所以也必须要有一个人去保证宇文招按照和大汉的约定来履行计划。

    不然的话,这个家伙要是说什么大汉威逼利诱、自己虚与委蛇之类的,不是解释不过去。

    因此必须要尽可能确保万无一失。

    这家伙虽然不是很聪明,但是生死关头,不见得会做出什么选择。

    这个任务不用说肯定是落在许善心肩膀上的。

    论对北周的熟悉,没有人能够胜过许善心。

    “和谈暂时告一段落,臣亦当启程前往周人营寨。”许善心起身。

    李荩忱摆手:“爱卿休息一日也无妨,连日奔波未免过于劳累。”

    从昨夜返回汉军大营到现在,许善心也就休息了一两个时辰,和鲍兴一样都顶着黑眼圈呢。

第二零六六章 秦爱

    现在许善心又要返回北周大营和周人斗智斗勇,即使是李荩忱知道这是他的分内之职,也于心不忍。

    放眼天下,如此忠心称职的臣子也没有几个,要不是通事卿这个职务几乎是为许善心量身定做的,再加上大汉这边信任许善心,宇文宪又何尝不是对这位许君颇为欣赏、礼让有加?因此的确在大汉还真的找不出合适的替代者能够让许善心休息。

    因此李荩忱也很纠结。

    许善心摇头,正色说道:“和谈破裂,战事自然一触即发,若是臣现在不去,恐怕明天就要跑到邺城去了。”

    气氛随之缓和了几分,李荩忱和鲍兴不由得大笑。

    是啊,现在再不去的话,保不齐宇文宪就跑了!

    “爱卿此去,应该不会太久了。”李荩忱微笑道,“务必要注意安全,朕也会叮嘱白袍加强对你的保护。你我君臣,邺城再会。”

    “臣多谢陛下!”许善心急忙说道。

    古来出使的使臣,尤其是出使敌对国的使臣,哪个不是冒着杀头的风险前去的?李荩忱能够认可他的工作并且温言鼓励,就已经很让许善心感动了。现在甚至还专门调动白袍保护许善心,更是让许善心的心里洋溢着暖意。

    背后就是大汉,纵然前路多艰,又有什么好怕的。

    “许君,保重!”鲍兴也郑重拱手。

    “保重!”许善心回礼,转身离去。

    ——————-

    辅公祐从壕沟之中探出头去。

    他所在的位置距离北周营寨外的壕沟已经只有二三十丈,换在白天的话,能够清楚地看到对面人的脸。

    但是现在是晚上,从南方而来的乌云遮蔽了明月和繁星,表明着一场夏天并不少见的暴雨随时都有可能到来。

    自从和杜伏威分开之后,辅公祐也已经因为战功升为校尉,并且独自带领一队火枪手,这个校尉可比偏将还来得值钱。杜伏威现在应该正在沿着沁水前往上党的路上,而辅公祐所部则作为禁卫军的精锐之一,奉命在壁垒外掩护壕沟挖掘。

    没有火枪手的震慑,北周军队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破坏壕沟掘进。

    而现在他接到了上面的命令,不惜一切代价,趁着今天月黑风高,探查清楚敌人的虚实。

    这样的任务当然是有一定的风险性,不过要是没有风险的话,也落不到辅公祐的头上,他这支火枪队可是宝贝,要不是这样的任务应该也就只有他有可能办得到,恐怕他的上官也不舍得让他去。

    “看得清什么吗?”靠在壕沟之中的另一名校尉问道。

    这校尉姓秦,单名一个爱字,这样的名字落在一个大老爷们的身上,听上去的确有些不伦不类。不过他这个校尉并不是真的武将身份,实际上他是隶属于工部的吏员,只不过汉军北伐,为了能够及时的维护诸如火炮、霹雳车等大型器械,很多工部的工匠和吏员都被征调从军,为了方便管理,当然也是军方表示对这些官场上和战场上的盟友们的支持,这些人都被授予了官衔。

    秦爱这个工部营造监自然而然摇身一变,挂上了校尉的军衔,而他肩膀上绣着的锤子纹章表明他实际上是工部的人。这些军衔实际上只是方便工部从军的这些吏员和工匠们之间方便管理,军中将领是没有直接调动他们的权力的。

    现在挖掘壕沟,就是秦爱带着两名工部擅长营造壁垒、城垣的工匠在负责指挥,换句话说,这个校尉实际上是个不折不扣的文官。

    这也是让辅公祐佩服的地方,这家伙虽然只是个文官,按理说站在壁垒上指挥指挥就好了,结果谁想到他竟然还真的屁颠屁颠跑到最前面来,非得亲眼看着壕沟在自己的面前一点点向前挖,甚至还几次冒险探出头去以求能够确定挖掘的方向是正确的,吓得辅公祐随时都火枪上膛,只要对面有人想要对这位秦校尉不利,他不介意直接给对面来上一排枪。

    “看不清,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对面的灯火没有这么明亮了。”辅公祐沉声说道,“上官觉得有诈,某亦如是。”

    “周人想要跑?”秦爱好奇的问道。

    辅公祐一边派人去召集自己的麾下,一边果断的说道:“现在看是看不出来的,只有冒险出去摸到敌人壕沟之中才知道。”

    “这距离可也不算短,你们要是被发现了,少不了一通乱箭,而且就算是能够成功靠近周人的壕沟,一旦被周人发现了,你们还能回得来?”秦爱不由得皱眉,“不怕死?”

    辅公祐微微一笑,看了他一眼:“连你个工部的文官都不怕死,某为什么会怕?”

    秦爱哼了一声:“想当年某随咸阳王征战,虽是录事参军,但是披挂上阵也不是没有过,因此现在我们有火炮、有火枪盯着,在这里挖个壕沟有什么好怕的。”

    辅公祐和秦爱认识不过也就今天一天,而且各忙各的,他还真不知道这位看上去也不过四十来岁的中年人竟然还有这样的过往。

    近年来王封咸阳的,只有一位,北齐咸阳王、一代名将斛律金,也就是玉壁城下唱出《敕勒歌》稳住军心,因为大破柔然又被世人称赞为“阴山战神”的那位,他和他的儿子斛律光可以称之为北齐中流砥柱一样的人物。

    辅公祐是从北方逃难到南方的,当然知道咸阳王斛律金的大名。

    即使是大汉陛下,据说也对斛律金赞许有加。

    辅公祐顿时看秦爱的神情就不一样了。

    秦爱被他看得有些炸毛,径直说道:“齐国被灭之后,某就归隐家乡,一直等到大汉北上青州,某才因为曾经的经历被征辟,经过短暂的培训之后随军前来此处,和周人没有任何的瓜葛,你不要用这种看奸细的眼神看着某。”

    辅公祐摇头,示意他理解错了:“不管怎么说,你个文官有胆量上前线,某就很敬佩了。”

    “说得好像交给你来挖这壕沟你就能挖好似的。”秦爱嘟囔一声。

    早年的经历显然让他并不畏惧于直面杀戮。

    他拍了拍鼓鼓囊囊的腰间,那里也插着一支火铳,真的遇到敌情,拿来自保还是足够的。

    “老兄家中有妻儿吧?”辅公祐一时间也来了兴趣。

第二零六七章 壕沟激斗

    秦爱的敬业再加上他之前的经历,自然也让辅公祐很是好奇。

    曾经的名将斛律金和他儿子斛律光都是出了名的性格刚直,这秦爱看上去也有那么几分耿直,自然很对辅公祐的胃口。

    说到自己的妻儿,秦爱原本有些凝重的神情也缓和不少,微笑着说道:“家中有妻儿的,小儿现在正在家中读书,准备龙门书院的入学考试。”

    “勤奋好学,是个好孩子啊。”辅公祐笑道,“不和我们这些大老粗一样,从小就知道打打杀杀,读书是来不及了。龙门书院刚刚建立,招收学生数量并不多,老兄也可以让贵公子考虑金陵书院还有长安书院等等,虽然路途遥远一些,但是在本地甚至整个大汉,那也是有口皆碑的。”

    辅公祐曾经去过江南和关中,这话说得当然有依据。

    秦爱摇了摇头:

    “这倒是要让老弟失望了,我家这孩子啊,本来也希望他能够继承家学,以诗书传家,尤其是现在这乱世就要到头了,正需要治世之能臣。因此从小就给他起名一个‘琼’字,便是希望他如琼玉一样温润,做一个翩翩君子。结果谁想到这小子就不喜欢读那圣贤书,反而翻动这兵书看个没完,要不是我当年在咸阳王麾下的时候曾经有所积累,恐怕都不够他看的。”

    说到这里,秦爱反倒是有些骄傲了:“甚至有时候真的论起来排兵布阵,都能把我问的哑口无言。若是龙门书院不中,怕是要让他去报考军事学院了。”

    辅公祐抚掌叹道:“保不齐亦是未来征战四方之名将。孩子有孩子的爱好,老兄顺其意也非坏事。”

    秦爱颔首。

    而辅公祐叫来的几名老卒已经赶了过来。

    刺探敌人的虚实,当然不能大张旗鼓,因此辅公祐就打算带着三个人,也是自己火枪队中经验最丰富的三名老卒。

    每个人都没有携带长枪,而是腰间别着短铳,手里拿着的也是缩小版的横刀,实际上这种横刀是给海军打造的,之前的长横刀显然不适合于船上作战,后来陆师也认为这很适合于斥候,所以专门要来了一批,平时征战的时候自然是一寸长、一寸强,用不到短刀,而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除此之外,每个人还揣着至少四五个震天雷。

    一旦在壕沟之中爆发激战,震天雷将是掩护他们撤退的最好武器。

    当然了,这三个人只是跟着辅公祐前往敌人营寨的,除此之外,火枪队已经都在壕沟之中等候,随时可以冲出去接应,另外壁垒那边,汉军将士也都已经备战。

    和谈并没有取得好结果的消息,大家都已经知道,现在的平静之下,随时都有可能爆发战斗。现在壁垒上主持防务的正是陈智深,除了诸如辅公祐麾下这些火枪手等少数之前没有上前线的禁卫军之外,其余大多数禁卫军都已经退下去休整,轮换为陈智深统率的虎翼军。

    自从汲郡渡河之后,虎翼军还没有机会参与什么重大战事,上下自然也都憋着一口气。

    前方的刺探随时都有可能演变为大战,虎翼军自然也是严阵以待。

    陈智深这家伙也不是什么好鸟,有机会扩大事端的话,他绝对不会放过,对于军方、对于没有多少战功的虎翼军来说,开战才是好事。

    要不是因为禁卫军久战疲惫,虎翼军是最好的替换选择,恐怕文官们都会站出来反对让陈智深跑到前线去。就算是和谈谈的很顺利,这家伙也有可能自己挑起来战斗,让整个战争旋即重新开始,进而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现在双方谁不是全神贯注,只要对方的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导致擦枪走火。

    战争,很有可能因为自己的一声枪响或者一发爆炸的震天雷而重新启动。因此辅公祐更加的谨慎小心。

    “保重!”秦爱对着他拱了拱手。

    辅公祐颔首,从壕沟中一跃而出。

    三名老卒紧跟上他。而他们的战位很快就被火枪手填补,几名火枪手把头探出去,看着四个人的身影在黑暗中匍匐前进。

    ——————

    周人的壕沟中似乎格外的安静。

    眼见得已经看到壕沟的边缘,辅公祐猛地一挥手,四个人同时跃起,向前两步,直接跃入壕沟之中。

    伸手撑住墙壁,他们抽出火铳对准周围。

    可是除了他们刚才发出的声音之外,整个壕沟中、这沉沉黑暗里,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人都死绝了?

    辅公祐否决了自己的想法。

    准确的说,周围根本就没人!

    几个人背靠背,沿着壕沟向前走,第一道壕沟里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些散乱的箭矢之类的。

    很快就看到纵向的交通壕,此时辅公祐清楚地听见了说话的声音。

    顿时众人提高警惕。

    “还有人没有?”

    “这边没有了!”

    “那好,抓紧撤退,把能带上的都带上!”

    纷杂的声音紧接着响起。

    辅公祐顿时和几个士卒面面相觑。

    周人要跑!

    “头儿,怎么办?”

    辅公祐咬了咬牙,径直掏出震天雷:“把震天雷丢出去,另外你,还有你,速速回去报信!”

    被点到的那两名士卒同时答应,把震天雷和火铳都递给同伴,爬出壕沟就向自家那边跑,还不忘大喊:“周人在逃跑!”

    他们的声音骤然撕碎沉寂的夜空。

    北周士卒们也发现了他们的身影,正想要冲过来,一个个冒着火花的黑黢黢的东西掉落在脚下。

    “卧倒!”有经验丰富的北周老卒几乎是下意识的大喊。

    爆炸紧接着发生,在这壕沟之中直面震天雷的爆炸,显然一下子让那些北周士卒损失惨重。不过还是有不少人冲出来,寻觅敌人。

    枪声乍起,一名北周士卒瞪大眼睛踉跄后退,显然他也没有想到敌人竟然会在近在咫尺的位置上。刚才辅公祐手中的火枪就直接顶着他的胸口开火,强大的威力一下子把他推开。

    辅公祐一脚把这北周士卒踹开,靠在壕沟拐角处,身后的同伴立刻把一发震天雷顺着拐角丢了过去。

    爆炸掀起的气浪从交通壕中翻滚而出,冲击着正对面的壕沟墙壁。而辅公祐顾不得烟尘弥漫上来,对着交通壕里开了一枪,接着抽出短刀蹂身而上。

第二零六八章 趁夜色,奋短兵

    北周军队竟然已经在撤退,得知这个事实的辅公祐在短暂的震惊之后,更是坚决不能让周人就这么大摇大摆的从眼皮子底下跑掉。

    汉军赶上来应该还需要一段时间,因此辅公祐虽然身边只剩下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制造混乱,以牵制住北周军队。

    周人现在显然并不知道有多少汉人已经进入了自己的壕沟,为了防止汉人一口咬在自家尾巴上,他们必然不敢直接撤退,肯定要尽可能的先发动反击,逼退人数注定不会很多的敌人前锋。

    只是他们不知道,掀起这接二连三爆炸的,实际上只有两个人。

    不远处响起杀声,黑暗之中,火光跃动,隐隐约约也看不清楚多少人在向这边冲过来。

    负责断后的北周士卒顿时惊慌失措。

    他们的思想觉悟还没有高到为北周献身的地步,现在主力都在撤退,自己留下来断后本来就很危险,现在既然敌人的主力都已经冲上来了,自己当然更不应该再盘桓停留,不然的话等会有可能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砰砰砰!”火枪的声音此起彼伏。

    黑暗之中绰绰约约也看不清楚到底有多少汉军将士正快速向这边逼近,火枪射出的枪弹胡乱打在地上,激起尘土飞扬。要是换做白天,北周士卒保不齐还会嘲笑一下敌人的射击准度,你看现在我们躲在壕沟之中,你们就算火器再怎么强大,又能把我们怎么样?

    可是现在这些周人士卒早就已经变成惊弓之鸟,枪弹打过来,别说是打在近在咫尺的地面上,就算是远远地听到了声响,他们也都惊慌的开始向后逃窜。

    “砰!”一名来不及逃跑的北周士卒被火枪击中,倒在壕沟中。

    手里握着刀,已经做好和周人肉搏准备的辅公祐,惊讶的看着身边的人。秦爱手里握着一支火枪,刚才那一枪就是他放的。这个文官放完枪之后,僵立在那里,而辅公祐急忙拽了他一把。

    几支流矢从壕沟之中掠出。

    很明显,周人士卒还没有完全丧失理智,既然自己的同伴能够在纵向的交通壕沟中被击中,那就说明敌人应该就在正对着壕沟的地方,因此不妨给他们来上两箭,万一就击中了呢。

    要不是辅公祐有经验,秦爱这个文官就要死在这个地方了。

    靠在墙壁上,秦爱看着没入对面墙壁的两支箭矢,不由得大口大口喘着粗气,心有余悸。

    “多谢。”秦爱平复下来。

    辅公祐无奈的说道:“你个文官跟着凑什么热闹,要是你有个三长两短,某如何和工部交代?”

    秦爱径直说道:“主力兵马犹然还在后面,得到消息之后第一时间能够出击的就我们这些人,因此能多一个是一个。”

    “不管我们人多人少,周人都要逃跑了。”辅公祐看向周围,自己麾下的将士已经陆续进入壕沟,正和周人在几个交通壕交战。

    周人那边显然也意识到和刚才那样盲目慌乱的撤退,只会导致大家都跑不掉,因此他们也在自家将领的指挥下节节抵抗,依托纵横交错的壕沟和汉军不断对射。在这么近的距离上,弓弩并不比汉军将士手中的火枪差到哪里去。

    本身就比火枪短的弩,显然更能发挥出来优势。

    不过好在辅公祐他们之中还是有不少人装备有短铳的,不然的话火枪太长,有的时候想要调转枪口都费劲。

    再加上震天雷开路,汉军即使人不多,也守住了第一道防线,并且开始逐渐向前推进。不过在纵向的交通壕中向前推进,目标属实是太过明显,很快就有好几个汉军将士中箭。

    “盾牌!”辅公祐大喊道。

    好在不只是火枪队跟着一起冲上来了,还有不少刀盾手,他们同样陆续进入壕沟,此时听到辅公祐的命令,纷纷撑起来盾牌向前推进。这一次周人的箭矢也派不上作用了,而汉军火枪手则点燃震天雷,不断地从盾牌后面丢到前面去。

    纵横交错的壕沟之中,本来剩下的北周士卒就不是非常多,汉军将是自然也能够更加从容的一点点清理。

    后面火光逐渐明亮,大队的汉军正在赶来。

    “轰!”火炮的轰鸣声骤然响起。

    第一发炮弹落在北周营寨的前方,开花弹炸裂,火光顿时撕裂黑暗。营寨前正仓皇撤退的北周士卒也都在这如昙花一现的火光之中显露出来身影。

    “杀!”汉军将士纷纷爆发出怒吼,沿着壕沟,更或者直接沿着壕沟之间原本为甲骑所预留的通道向着敌人的营寨冲去。

    营寨寨墙上,箭矢不断射下来,不过怎么看这箭矢都显得漫无章法。显然周人也没有想到自己的撤退竟然会被发现,这些弓弩手应该使在汉军攻入壕沟之后才被临时组织起来的。

    不过即使是这样,箭矢还是逼迫着汉军将士脚步一顿。

    周人是仓皇组织起来的,汉军又何尝不是?

    原本汉军将士还打算在引来北周军队之后依托挖掘好的壕沟和壁垒去打防守反击呢,谁曾想到周人已经在准备跑路了。

    火枪手们很快就纷纷开火,枪弹密集的打在寨墙上,北周弓弩手登时没有了动静。而其余汉军将士快速向前推进,眼见得营寨已经近在眼前,那半掩的寨门却是骤然打开!

    “甲骑!”提着一把刀就冲在前面的辅公祐大叫一声。

    是马蹄踏动大地的声音,如此沉重的马蹄声,只有甲骑能够发出。

    营寨之中火光依次点亮,但是也不是非常多,周人主力应该也是真的在撤退,但是辅公祐没有料到、带着汉军将士向前进攻的陈智深也没有料到,宇文宪竟然舍得让甲骑殿后!

    甲骑可是宇文宪的宝贝啊。

    不过辅公祐不得不承认,甲骑殿后,的确是给了汉军一个“惊喜”。

    甲骑冲出,根本没有给顶在前面的汉军将事太多反应时间,除了几个眼疾手快的直接翻到旁边的壕沟之中去,其余的正面对上甲骑,或是直接被甲骑撞开,或是在甲骑锋锐的刀刃下身首两处。

    “轰!”一发炮弹直接对着甲骑打过来,当先的甲骑身上已经染满了汉军将士的鲜血,此时猝不及防,被炮弹直接撞下马。

第二零六九章 未竟全功

    在炮弹强大的冲击力下,那甲骑的衣甲直接凹陷下去,紧接着便看到整个人都随之被一股强大的力道撕裂开来,炮弹对付身披重甲的甲骑,就和甲骑对付刚才那些手中只有刀剑的汉军步卒一样。

    战马同样在强大的冲击力下发出哀鸣,虽然战马没有受到炮弹的冲击,但是马背上甲士骤然后退的强大力道还是牵连着它跟着向一侧倾倒。

    留给甲骑的道路其实也不算非常宽阔,一名甲骑摔倒,则周围的甲骑也都连带着受到影响,顿时周人甲骑也乱作一团。

    显然周人也没有料到,汉军竟然会把一门火炮抬上来。

    此时陈智深拄着刀就站在那门火炮前方。

    前面突然传来周人正在撤退的消息之后,陈智深也顾不上其他了,直接下令本来就在壁垒、壕沟和河滩上待命的各路兵马,由各个校尉,甚至是各个仗主、幢将带领,直接向前进攻,这个时候也来不及整顿队伍了,谁跑得快就抓紧向前,务必要不惜一切代价阻拦敌人。

    不过陈智深还是考虑到了,周人会不会有诈,虽然这种可能性并不大,周人既然已经费尽心思布下了壕沟这种严密的防御措施,如果再使诈以求能够诱敌深入的话,岂不是得不偿失?到时候就算汉军冲入营寨之后被击退,也能够守得住占领下来的周人壕沟,没了壕沟,周人的营寨还不是任由汉军火炮宰割?

    有诈不太可能,但是并不代表周人不会留有后手。

    周人并不是被击败之后狼狈逃窜,而是主动后退,这个时候的敌人很有可能因为你的主动追击而从原来的有序撤退变成不折不扣的溃败,但是相应的,敌人也很有可能反过来在追击的道路上、或者干脆就依托这营寨给你设下埋伏,打你一个猝不及防。

    尤其是汉军主动追击,必然不可能携带诸如火炮等大型武备,一旦敌人甲骑杀了一个回马枪,那将是致命的威胁。

    所以陈智深根本没有太过犹豫,就直接很干脆的把距离自己最近的火炮,指挥亲卫和炮手推动着向前。还好之前工部就已经考虑到了很有可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因此所有陆师火炮也都和水师的轻炮一样安装了轮子。

    水师的火炮安装轮子是为了方便在甲板上移动,当然现在很多战船直接采用滑轨的方式,效率比轮子更高,但是轮子依旧是最基础、最简单的方法。

    而陆师的火炮因为一向比较沉重,直接使用木头制成的轮子很难支撑起来,因此还需要加装铁质部件甚至直接给轮子包铁才能够使其勉强动起来,平时火炮的移动也要仰仗于专门的马车,现在单纯靠人推动,当然不是那么容易的,因此陈智深身边的亲卫虽然也不少,也就只能勉强把一门火炮推了上来。

    没想到还真的派上了用场。

    甲骑在短暂的混乱之后,重新整理好队列,不过这个时候,一切都已经来不及。震天雷从壕沟之中不断丢出来,一个又一个,落在甲骑的脚边,爆炸的震天雷虽然威力赶不上炮弹,但是也架不住数量足够多,而且爆炸的位置可要比抛射过来的炮弹来得好。

    震天雷不断地在甲骑的脚下炸裂,从下而上的爆炸气浪直接把一名名骑兵直接掀翻。沉重的衣甲并不能阻挡爆炸的冲击,冷兵器到底不可能和热兵器相抗衡,哪怕甲骑已经算是冷兵器的巅峰之作。

    要不是现在汉军使用的火药还是以黑火药为主,恐怕北周甲骑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被炸得尸骨无存。

    汉军将士重新从壕沟之中冲出,说来更让人感慨的,自然便是这壕沟。原本北周军队挖掘了用来防范汉军炮击的壕沟,此时成了汉军步卒躲避甲骑并且直接往甲骑之中丢震天雷的最佳地点。

    虽然周人也妄图想要从营寨之中冲出来争夺壕沟的控制权,但是他们投入的人手到底有限,再加上汉军火枪手已经完全封锁住了壕沟的入口,因此他们想要冲进来,又谈何容易?

    虽然不知道此时指挥作战的周人将领在想什么,但是至少陈智深的心情还是不错的。

    马蹄声阵阵,周人轻骑也已经按捺不住了,从营寨两侧兜过来。

    汉军的陌刀队旋即向两翼展开,陈智深一直没有直接把陌刀队顶上去,就是害怕周人回来这么一下子。

    反正火炮加上震天雷已经吃住了敌人的甲骑,留下陌刀手和敌人的轻骑过过招也不是什么坏事,总要有所防备的。

    轻骑撞了上来,陌刀队并没有因为骑兵的冲击而后退,相反,他们迈动着整齐的步伐大踏步向前进,手中的陌刀挥动起来,风似乎都随着那陌刀而调转方向。

    刀光闪动,那陌刀所到之处,人仰马翻。

    鲜血喷溅在陌刀手的身上,没有人迟疑后退,不断有陌刀手被敌人的枪矛或者马刀击中而倒下,但是他身后的同伴会立刻顶上来,依旧挥动着刀,重新构建起来坚固的防线。

    “陌刀队的人少了些。”陈智深的行军主簿李宽已经带着又一队火枪手赶了上来。后方的汉军已经陆续得到消息,正在组织渡河,因此为了以防万一留守在壁垒上的李宽,自然也就腾出手来,“要不要某带着火枪队顶上去?”

    “不用,关键还是在前面。”陈智深指了指营寨。

    寨门在之前甲骑冲出之后根本就没有来得及关闭,此时汉军将士已经冲入营寨中。

    而侥幸没有被爆炸波及到的甲骑,此时也都慌张的调转马头,可是遍地的尸体还有围上来的汉军根本不给他们逃跑的机会,要不是他们手中的兵刃依旧能够挥动、身上的衣甲也足够坚硬,汉军一时半会奈何不了他们,恐怕甲骑早就已经全军覆没了。

    “此处交给你了。”陈智深拍了拍李宽的肩膀,挥动手中的横刀,“儿郎们,随本将杀敌!”

    周围的将士早就已经急不可耐,此时轰然应诺。

    李宽张了张嘴,想要喊住陈智深,可是陈智深早就已经冲到前面去了,他的亲卫以及后续赶上来的汉军步卒都跟着他向前冲,如浪潮一样越过壕沟、越过寨墙,冲入周人营寨中。

第二零七零章 你们也太不靠谱了吧?

    老哥,你不能就这么丢下我啊?

    这是李宽看到陈智深直接带着人冲入周人营寨之后的第一反应。

    他的周围,虽然不能说空无一人吧,但是也就只剩下亲卫还有殿后的五六百人,基本都是派不上什么用场的长矛手。就他们那些长矛,在壕沟里面很有可能会戳到自己人。

    而陌刀队此时明显因为人数的劣势有些支撑不住。

    李宽正想要吐槽,这个陈智深怎么这么不靠谱,周人轻骑就已经主动调转马头,脱离了和陌刀队的接触,远远地兜开。

    而闻讯赶来支援的汉军也从后方冲上来,枪声不断,虽然很少有能够打中敌人轻骑的,但是也逼迫着敌人轻骑只能向更远处撤退。

    “行军主簿李宽?”带队前来的正是大汉骠骑将军萧世廉。

    李宽当然也认出来了萧世廉,急忙拱手行礼。

    “陈征东呢?”萧世廉径直问道。

    李宽不由得看向前方杀声震天的营寨。

    萧世廉顿时知道了意料之中的答案,战事骤然爆发,直接就进入到最紧张的环节,陈智深身为主将又怎么可能坐的住。

    “守住此地。”萧世廉吩咐一声,“羽林骑,随某追击!”

    萧世廉带着顶上来的正是大汉最精锐的羽林骑。之前的渡河抢滩战斗中,羽林骑只有一部分陌刀队跟着第一批队伍冲上了河滩,并且还真的在围绕壁垒展开的惨烈防御战中发挥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真正露脸的到底就只有那些陌刀手,羽林骑数量更多的轻骑和甲骑当然也想要能够建功立业。

    萧世廉渡过白沟的时候,专门找李荩忱把羽林骑的五百轻骑要了过来。

    李荩忱虽然很清楚这个家伙想要干什么,但是也知道自己拦不住他,只能让他小心为上。

    羽林骑轰然应诺,这些轻骑应该是羽林骑之中最为郁闷的队伍。陌刀手们都已经在之前的战斗之中有过斩获,甲骑也曾经和敌人的甲骑正对面交锋,更不要说羽林骑依靠起家的特战大队,之前就已经化整为零潜入敌人后方,要么探查地形地势等情报,要么配合白袍搜集敌人兵力、粮草调动的情报,甚至只要抓住机会还随时可以出手截杀敌人的粮草车队等等。

    汉军主力的高歌猛进,自然也就掩盖了很多其余各个战线上将士所付出的努力,但是在军方的功劳簿上,不会抹去他们的名字。

    同为羽林骑的袍泽弟兄多数都已经立功,但是羽林骑的轻骑自从北伐之后似乎除了在战场上跑来跑去、凑了凑热闹之外,什么都没有干,因此这一次他们也很是积极。

    “啊?”李宽还没有反应过来,萧世廉就已经打马离去,羽林骑一个个抽出火铳,跟上萧世廉。

    你们也太不靠谱了吧?

    李宽顿时在心里猛烈吐槽。一个征东将军自己带着亲卫直接投入战斗也就算了,怎么堂堂骠骑将军也带着骑兵跑了呢,那谁来指挥战斗?某只是一个行军主簿啊,拜托!

    不过萧世廉根本没有听到背后惊讶的声音,他带着轻骑并没有直接投入到正面战场中,而是向西迂回,直直的追上那些想要逃窜的北周骑兵。

    手上有如此精锐的羽林骑,就算是以少击多,萧世廉也不怕,关键是要尽可能把更多的北周步骑留在这里。

    更多的汉军步卒则从李宽的两侧向前推进,冲入北周营寨中。

    杀声四起,黑暗之中,也不知道多少周军正勉强抵挡着汉军的猛攻,为主力的平安撤退转移争取时间,李宽也只能站在这门火炮面前,看着汉军将士的火把在远方跃动。

    西侧有战马的嘶鸣声,那是汉军骑兵正在追杀周人骑兵,周人骑兵的数量不见得就比羽林骑来的少,但是他们在甲骑已经近乎全军覆没、营寨也被攻克的情况下,几乎无心恋战,在和汉军骑兵短暂的交锋之后就果断的向后撤退,如果不是汉军骑兵携带有火铳之类的可以远程射击的武器,恐怕根本就对他们造成不了任何的杀伤。

    前方的营寨中,枪声此起彼伏,那是火枪手从一开始的各自为战到现在排成整齐的兵线向前推进,火枪每一次开火,就会和无数袍泽的火枪一起,构成一道收割生命的弹幕。而陌刀队和刀盾手相互配合着从营寨各个缺口中冲进去,一轮火枪施放之后,他们就会立刻越过火枪手向前冲,击杀那些还在负隅顽抗的周人,并且组成下一道防线,而火枪手在装填之后就能够再次在盾牌的掩护下射击。

    身后的壁垒内外,禁卫军也已经陆续开上来,显然要在这一场战斗之中分一杯羹,说什么不能让虎翼军抢走了所有的风头。

    甚至就连甲骑,也在缓缓前进。

    就在刚刚,北周轻骑还在和汉军陌刀队厮杀,似乎随时都有可能突破陌刀队的防御,甚至干脆直接把汉军军阵拦腰截断。而现在局势已经瞬间变化,面对人数还不如自己的汉军骑兵,周人都无心恋战,也就是说刚才他们也不过是死马当活马医、想要拼死一搏罢了。

    刚才还在为萧世廉和陈智深的冒进而担忧的李宽,此时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不得不说,自己对于局势的敏感到底还是比不上这两个久经沙场的。不过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李宽自己都不相信,宇文宪竟然真的就这么逃走了。

    在他们这些曾经效力于北周的文武们心中,宇文宪作为战神一样的人物,到底还是有一定的威信所在的。让李宽自己独领一只大军和宇文宪对阵,他真的没有足够的信心。

    而现在,宇文宪战神一样的形象,终究还是在大汉隆隆的炮声之中破灭了。

    “所有火炮,向前推进!”李宽果断的下达了命令。

    此时他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为陈智深他们在前方的进攻提供足够的支持。

    “轰!”前方营寨之中的箭楼被硬生生的炸塌,借助火光,李宽可以看到有几个黑色的人影从箭楼上仓皇跳下。

    而营寨上的青色旗帜也都换成了大汉的赤色龙旗,这座曾经张开血盆大口的巨兽,此时已经乖乖雌伏,等候着新主人的命令。

第二零七一章 御驾渡白沟

    眼前的景象,让李宽突然想到自己离开家门的时候,李穆曾经给自己,以及众多家中年轻子弟——当然这个“年轻”是相对于李穆来说的,实际上李宽的年纪也不是很小了——说的那句话。

    垂垂老矣的老人靠在李荩忱下令工部定制的安乐椅上,一边轻轻摇晃,一边淡淡说道:“风云激荡,然吾辈已衰,此风此潮,尔等当从之,并引之。”

    李宽看向前方。

    太阳还未从远方升起,现在正是黎明之前最黑暗和寒冷的时刻。可是那跃动的火光照样撕破了久久笼罩的夜幕,飘扬的旗帜就迎着呼啸的风招展,汉军将士在向前进攻,就像是那翻滚的浪潮一样,任何意图阻挡他们的,都想被拍碎。

    旧的时代已经落下帷幕,一个朝气蓬勃的新时代,即将开始。

    李宽也抽出自己的横刀,融入到向前冲击的队列之中。

    ————————-

    李荩忱是在天蒙蒙亮的时候,在羽林骑和禁卫军的簇拥下渡过白沟的。当他渡河的时候,白沟北岸的战场已经几乎归于平静。除了医疗队和后续赶上来的将士开始打扫战场之外,其余参战的各部已经陆续转入休整。

    根据抓到的俘虏口供,北周军队在昨天傍晚就已经开始陆续向北撤退。为了防止暴露行踪,撤退得到了严密的组织,各部兵马按照驻扎的位置,一点一点的向北转移,也因此,汉军一直到半夜时分通过斥候的抵进探查方才发现端倪,而那个时候,北周军队已经撤退走了多半。

    之所以周人能够如此按部就班,就是因为宇文宪果断的将几乎半数的甲骑留了下来,就顶在寨门处,甲骑的庇护无疑给北周士卒们吃了一颗定心丸。最强大、最精锐的部队还在殿后保护,自己还有什么好畏惧的?

    不过可惜的是,因为汉军及时发现了周军的行踪,所以壕沟之中的北周军队以及留守的甲骑,还有同样殿后的上千名精锐步骑,几乎都没有跑掉。

    就是李荩忱也不得不承认,陈智深的反应的确足够快,前面示警,这家伙立刻全军压上,逼迫北周甲骑不得不发起冲击,最终全军覆没,而那些北周步骑也多数都被汉军阻拦在了营寨之中。

    除此之外,还有外围负责掩护的上千轻骑,被萧世廉带着羽林骑击溃,有一小半逃出生天,但是至少有六七百人因为慌不择路,正撞上杀穿了营寨的汉军火枪队,自然很快就被杀红了眼的汉军将士消灭。虽然这些骑兵的数量也不能说少,但是对上人数相差无几的火枪手,本来就无心恋战的他们,跑也跑不掉、进攻也打不赢,慌乱之间自然纷纷在枪声中落马。

    当然,火枪手周围还有陌刀手和其余的汉军步卒虎视眈眈,等到火枪手给予这些骑兵迎头痛击之后,他们也都跟着冲上去,再加上萧世廉带着骑兵从背后杀上来,这些周人骑兵最后还有十多个被生擒活捉的已经算是不错了。

    虽然陈智深和萧世廉打的都很猛,几乎是咬着北周军队进攻,但是那也是看出来周人无心恋战,而且防御也是一片混乱,竟然还能出现甲骑单独冲阵的情况。

    不过他们两个也不傻,一口吞掉了周人殿后的这些精锐之后,并没有再引动大军追击,只是让羽林骑的轻骑再加上另外两队轻骑追上去罢了,营造一种汉军就在身后的假象。

    以宇文宪的能力,在合适的位置上控制住大军并且布下埋伏,并不是什么做不到的事情,他既然能够让北周军队这么无声无息的撤走一大半,自然也就有本事杀一个回马枪。

    因此要见好就收。

    汉军为了能够拿下这座营寨,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尤其是敌人甲骑冲阵的确还是有些出乎意料,而且甲骑冲击的时机选择的也不错,正是战斗骤然爆发、冲在前面的汉军将士还比较零散的时候,原本以为敌人都跑掉了的汉军将士怎么也没有想到甲骑竟然会突然出现。要不是周人提前挖掘好了壕沟反过来救了汉军将士们,恐怕光是死在甲骑之下的就会不少于四五百人。

    假如周人原本把步卒埋伏在寨墙后,等到汉军将士狼狈躲入壕沟中的时候再杀出来,恐怕汉军同样也会死伤惨重。

    可惜并没有。

    也正因此,萧世廉和陈智深方才断定周人是真的要跑路。

    李荩忱就站在李宽曾经站立过的那一片空地上。

    前方就可以看到散乱的甲骑尸体,这些尸体和汉军将士的尸体交织在一起,多数都已经被震天雷炸的血肉模糊,根本分不清楚谁是谁了,要不是双方衣甲不同,恐怕连属于哪一边都分不出来。

    这应该是最后一场如此惨烈的战斗了,李荩忱心想。

    宇文宪退入邺城,就是真的无路可退了,只要汉军从容围上去,切断邺城和晋阳之间的联系,那么李荩忱相信宇文宪应该会做出正确的决定,更何况就算宇文宪想要负隅顽抗,也不代表所有人都会跟着他,比如宇文招,应该就会很乐意于汉军开门。

    陈智深已经大步走过来,径直单膝跪地:“臣参见陛下!事发突然,未竟全功,使敌逃散,斩获不过十之二三,此臣之罪也!”

    李荩忱伸手托起来他:“若非爱卿敏锐,恐怕十之二三都没有,朕于此处,怕只能看到空营一座。”

    “臣惭愧。”陈智深还是带着愧疚和懊恼的神情。

    要是自己能够再早一点派人去逼近敌人的壕沟一探虚实,应该还能够抓住更多的敌人。

    “断后的周人主帅是何人?”李荩忱好奇的问道。

    “根据俘虏供述,是周人清河郡王宇文质亲自率军断后,不过并未抓到宇文质,应该已经带着轻骑逃散。”陈智深急忙说道,“在打扫战场的时候,我们倒是遇到了并未来得及随军撤退的清河名士崔世济,现在已经请入主帐中休息。”

    “崔世济?”李荩忱眉毛一挑。

    这个倒霉蛋,李荩忱当然是知道的。

    身为清河崔氏的家主,他已经快变成了宇文宪的提款机。

    刀架在脖子上、免费提款的那种。

    他会在这里,李荩忱有些惊讶。

第二零七二章 劫后余生

    转念一想,李荩忱觉得也对,崔世济现在肯定对宇文宪恨之入骨。

    清河崔氏本来就单薄的家底基本上都被宇文宪给充公了,能不恨么?所以宇文宪为了防止他在背后搞事情,肯定要和拉着许善心一样把他也带上。

    放在眼皮子底下最安全。

    “没错,这位崔君本来是被宇文宪软禁的,昨夜撤退匆忙,他偷偷跑出来,没有人发现,这才没有被宇文宪抓走。”陈智深解释一句。

    “那还真是劫后余生啊。”李荩忱笑道。

    崔世济能够跑出来,应该也是因为他身上的利用价值几乎都已经被榨干了。清河郡和另外一个崔氏盘踞的博陵郡,作为东线战场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今就在大汉兵锋之下,随着北周军队在白沟正面战场上的溃败,这些地方的侧翼也旋即暴露出来,自然也不足以再作为防守的依凭,与其等着哪一天崔氏和当初的闻喜裴氏一样把北周卖了一个底朝天,还不如先主动把兵马从这些地方撤回来。

    反正清河崔氏现在已经没有多少家底了,崔世济就算是跑掉了也没有什么关系,他在宇文宪的心中应该和一个废人应该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让礼部负责好好接待一下这位崔氏家主。”李荩忱吩咐一声。

    陈智深急忙颔首,李荩忱的态度显然也说明他对这位崔世济并没有什么兴趣。或许清河崔氏还能够在稳定冀州的过程中做出点贡献,不过就目前来看所能做的贡献也就是那个样,能够做出相同贡献的人并不只有清河崔氏,现在李荩忱身边最不缺的就是这些希望能够在大汉重新获得立足之地的世家们。

    这些世家,于李荩忱来说,自然都是应该直接扫入垃圾堆中的东西,三百年乱世,和这些世家之间的争权夺利、相互攻讦实际上也有脱不开的关系,只不过在五胡乱华这样的大背景下,世家们之间的相互掣肘对动荡的时局影响并没有那么明显罢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南北朝时期有很多次原本可以完成的南北统一,结果就是因为世家们相互扯后腿,才导致你完成不了,我也完成不了,一拖再拖,直到现在世家逐渐势弱,才被李荩忱抓住机会,一举颠覆整个时代。

    现在的大汉想要稳定地方民政,到底还是离不开世家,一来是因为世家有着大量现成的人才能够被朝廷使用,二来也是因为很多世家盘踞本地,也已经培养成了根深蒂固的势力,对周围的百姓有着足够的影响力,曾经在会稽、吴郡等地作乱的那些东南士族便是如此,他们登高一呼,还是会有很多人响应的,想要消除世家的影响,一切还需要慢慢来。

    不过这并不代表着世家就有恃无恐,恰恰相反,现在的他们渴望能够再发挥出来一点儿作用,随着各个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逐渐步入社会,世家就将注定灰飞烟灭。

    对此,世家无法抗拒,只能顺从。

    李荩忱并不着急接见崔世济,因为他很清楚,崔世济会自己找上门来的。

    一名斥候此时也赶来,送回前线的战报。

    汉军轻骑向北追出十余里,遭遇了敌人断后的骑兵,对方数量同样在千人以上,汉军轻骑之前接到的命令就是遇到敌人强力的阻击之后就不再缠斗,因此在短暂交锋之后徐徐后退。周人骑兵显然也没有恋战之心,见汉人走了,转身就快速北上,不见了踪影。

    “也就是说,宇文宪此时应该已经快要到邺城了。”李荩忱沉声说道,“淇水和清水那边有没有战报传来。”

    “启禀陛下,东路各军已经攻破清河,正向北推进,准备进攻渤海郡,有白袍事先和渤海郡外大小坞堡村寨联络,现在基本上都已经准备归从大汉,因此渤海郡一座空城,已经不足为虑。”张须陀急忙说道,“另外淇水那边的战报还没有送来,臣已经派人去催了,宇文宪已经率军撤退,淇水那边宇文通必然不会恋战,撤退是必然的。”

    李荩忱抬头向前看。

    茫茫原野一路向北展开。

    过了白沟之后就是邺城,这一场漫漫征途的终点,已经近在眼前。

    “让各军休整三日,轮流换防。”李荩忱径直说道,“另外派出斥候,向北探查,朕倒要看看接下来宇文宪还打算怎么办。”

    ————————-

    世事纷乱,总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且不说已经率军向北撤退的宇文宪,就是在这陷入喜悦和欢呼之中的汉军大营,也有人愁眉苦脸。

    这就是好不容易逃出生天的崔世济。

    劫后余生的感觉,一开始是很不错的,但是在感受到大汉这边对他的冷遇之后,崔世济自然就再也高兴不起来了。清河崔氏虽然已经早就不是当年北方数一数二的大世家,但是在这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时代,依旧是冀州数得上的世家,当初也是和河东的闻喜裴氏并列的存在——当然这种并列更多的是崔世济的幻想,实际上在很多人的眼中,清河崔氏早就沦为了闻喜裴氏的附庸。

    不过就算是附庸,那也是有实力在的好吧。

    结果现在接待崔世济的,竟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礼部功曹,大汉的六部制度,崔世济也是知道的,礼部尚书之下还有左右侍郎呢,自己这个身份竟然都不配一个侍郎前来接待。虽然按照这个小功曹的说法是,礼部的侍郎都没有从军北上,但是崔世济并不相信随军的这么多文官之中,并没有一个比功曹还大的官员。

    换句话说,人家就是存心的不想给你好脸看。

    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现在的崔世济,哪里还有资格抱怨这些?

    他最大的依仗不过就是清河崔氏罢了,可是清河崔氏已经快被宇文宪压榨干净,没有多少能够拿得出手的东西了,大汉显然很清楚这一点,因此根本就不打算给崔世济表现的机会。

    思前想后,崔世济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在营帐周围焦灼的走来走去,直到他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兴祖!(鲍兴表字)”崔世济招呼道。

    正匆匆想要去给李荩忱送奏章的鲍兴脚步一顿。

第二零七三章 兴祖老弟,兴祖老兄

    鲍兴是认识崔世济的。

    作为鲍照的后人,鲍家虽然混的并不怎么样,但是凭借着在文学方面家传的造诣,在北方还是颇有些人气,因此鲍兴曾经在北方世家之间的聚会上见到过崔世济。

    只不过那个时候,崔世济还是高高在上的清河崔氏家主,清河崔氏也正是凭借着北魏、北齐两代王朝君王的信任而如日中天。相比之下,鲍家除了一点儿祖辈传承下来的写作能力和清名之外,几乎一无所有,甚至可以说,鲍家子弟之所以有资格出现在这些世家之间的宴席上,单纯是因为他们需要有写文章写的好的,来给唱赞歌罢了。

    当时的鲍兴因为文笔清丽,因此还引来了崔世济的青眼相加,不过鲍家无权无钱,崔世济夸奖鲍兴两句以作鼓励也就好了,鲍家并不是自己需要拉拢的对象,甚至不需要拉拢,他们就会乖乖的跟在后面一起向前走。

    当时的崔世济恐怕怎么都不会想到,多年之后,世事无常,现在的鲍兴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中探花,成为不折不扣的天子近臣,掌管的那都是机要文件。

    而自己虽然还是那个清河崔氏的家主,但是清河崔氏都已经名存实亡,一个家主,似乎唯一的作用就是大汉不会把自己当成普通的俘虏,直接丢到辎重营中去干苦力。

    一别之后,相距天壤,恐怕就是这样的感觉了。

    鲍兴上下打量着胡子拉碴、但是两眼冒出精光,就像是看到救命稻草一样的崔世济,心中又何尝不是感慨万千?

    如果不是因为当初自己决心南下,如果不是因为大汉有着选拔人才不看出身的科举制度。恐怕自己这一辈子都只是一个在宴席上吟诗作赋以为各个世家助兴的寒门子弟罢了,说句好听的是宾客,说句难听的,和那些在戏台上唱戏的戏子又有什么区别?

    身边的亲卫警惕的向前一步,手按在刀柄上。

    秘书监是天子近臣,鲍兴手里捧着的这些奏章更是国家机密,亲卫们当然不会允许有人在不经鲍兴同意的情况下靠近。

    看到这几名士卒眼睛里冒出来的凶光,崔世济登时打了一个寒颤,急忙后退摆手:“兴祖老弟,你不认识我了吗,我是崔世济啊。”

    看着崔世济惶恐的神情,鲍兴也只能无奈的把奏章交给旁边的亲卫,同时示意他们不要动粗,自己先拱手说道:“经年未见,几乎不能相认,还请崔兄见谅。”

    崔世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鲍兴只要还认自己就好了,他本来想直接向前一步抓住鲍兴的手腕,不过目光瞥到那些依旧虎视眈眈的士卒,还是选择站在原地:“兴祖兄可能赏光,借一步说话?”

    一个比自己要大出十多岁的人,对自己的称呼直接从老弟变成了兄长,让鲍兴更是感慨莫名,不过他也不好当众驳了崔世济的面子,只能颔首,吩咐一名亲卫先去把奏章送去御帐,自己跟着崔世济走入营帐之中。

    ——————————-

    李荩忱从北岸回来,走到御帐门口,就遇到尉迟贞正在听几名侍卫汇报晚上巡查换防的事,这些事关李荩忱的安全,一般都是鲍兴负责的,因此让李荩忱感到奇怪:

    “鲍兴呢,怎么是你在这里?”

    尉迟贞无奈的说道:“鲍监丞被崔世济请去了,所以只好妾身代劳了。”

    “哦?”李荩忱挑了挑眉。

    崔世济这家伙的求生欲还是很强的,竟然都能够找到鲍兴,鲍兴是当初从北方南来的人,和崔世济认识也在情理之中。而且就算不认识,两家之间肯定也在上一辈有交情,崔世济找上他,鲍兴恐怕也很难拒绝。

    既然崔世济能够开口找人,那就说明他应该也想好了应该怎么样从李荩忱这里获得继续让家族平稳延续下去的条件,因此李荩忱一时间还有些期待呢。

    尉迟贞颔首,指了指营帐:“所以妾身害怕忙不过来,专门把尚儿姊姊请过来帮忙了。”

    “尚儿也来了?”李荩忱笑道。

    自己和元乐尚算起来也好久没见了,之前从洛阳出发的时候,随军的是元乐尚和徐素不假,但是汉军入河内之后,建设河内书院、慈善堂等等事情都需要她们两个负责,再加上河内向东北连通白沟和淇水战场,向西北又连通沁水战场,因此军方倾向于在这里建设一个足够规模的后方医院,能够起到两边都照顾的作用,因此这件事也当仁不让的落在了她们两个的肩膀上。

    之后李荩忱率军北上,她们两个自然只能留在河内。

    尉迟贞应了一声:“皇后姊姊已经准备北上,很多事淑妃姊姊都不用亲自负责了,能够腾出手来帮着河内这边,所以河内只留下徐家姊姊就好了,尚儿姊姊自然能够过来帮衬臣妾。”

    李荩忱颔首,伸手轻轻的掀开营帐的帘幕走进去。

    元乐尚正背对着他整理奏章,此时听到背后的脚步声,急忙说道:“贞儿你快过来帮我看看,这是从青州送来的消息,发现了新的金矿,是不是要先禀报陛下?”

    没有听到回复,元乐尚有些诧异地回头:“贞······啊!”

    李荩忱一把抱住了她,直接在她因为惊讶而微微颤抖的唇上吻了一下。

    元乐尚哭笑不得,伸手捶了一下陛下的胸口:“吓死臣妾了。”

    “让朕摸摸,有没有吓得小心脏都跳出来。”李荩忱笑嘻嘻的说道,手已经不老实的从腰肢上向上游走。

    元乐尚一把抓住他的手:“陛下,外面都有人呢。”

    “在这军中,哪个营帐外面没有人,那岂不是什么事都不能做?”李荩忱笑道。

    元乐尚无奈的说道:“陛下说的在理,但是臣妾正忙着给这些奏章分类呢,陛下先去看一下这几个比较重要的好吗?”

    “那你是不是应该求朕?”李荩忱顿时正色说道。

    他装出来的一本正经,更是让元乐尚很想直接把奏章招呼在他的脸上,不过最后还是只能化作柔柔一吻。

    “这还差不多。”李荩忱重新露出笑嘻嘻的神情,随手翻了几本奏章。

    他现在最惦念的晋阳和燕郡战报还是没有,不过想想也是,要是这两个地方有消息传来,张须陀肯定追着李荩忱禀报。

第二零七四章 黄金的分配

    剩下的奏报之中比较重要的,除了南方夏收已经顺利开始之外,恐怕就是刚才元乐尚所说的青州金矿了。

    青州金矿,不用想也知道肯定就是招远金矿被发现了。

    这金矿实际上并不能说是现在才发现。

    早在汉武帝时期,泰山以北就发现有露天的黄金矿坑,只不过那个时候勘察和开采设备都并不完善,只是进行了小范围的开挖罢了。历史上招远金矿的全面开采要到明代。

    这也要归结于古代的冶炼技术还有勘探技术等等都没有那么发达。而现在大汉工部已经有了之前勘探南中以及南洋的经验在,所以随着青州战事告一段落,工部自然而然也开展对于青州的探索,最终发现矿产也在情理之中。毕竟这并不是藏在地底下的秘密。

    黄金,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都是不折不扣的硬通货。之前大汉在南洋发现黄金,就已经引起了轰动,不过毕竟这黄金是海军发现的,黄金主脉很快就被大汉内府全面接收,可是即使是这样,也掀起了一股下南洋的淘金热,虽然黄金并没有再发现多少,但是其余的矿产倒是找到了很多。

    青州发现黄金,东路主帅吴惠觉立刻派遣兵马前去配合原本就在那一片驻扎的海军一部,将黄金矿脉严密保护起来以防走漏风声、引起骚动,同时速速派人禀报李荩忱。

    吴惠觉作为吴明彻的儿子,继承家父衣钵,这些年来虽然没有什么泼天的功劳,但是也没有什么过错,其并不是和萧世廉、裴子烈等人一样,是不折不扣的开国从龙之臣。

    相反,当年李荩忱从巴蜀自立旗号的时候,吴明彻一直以来都是坚定不移的支持李荩忱,多有为李荩忱制造声势之举,而吴惠觉则一直在淮南按兵不动,大有观望风向之意。

    不过他们父子两个这么做,自然也有不能把两个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之中的意思,吴明彻当时因为吕梁之战的失利,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实权,所以给李荩忱摇旗呐喊并没有什么关系,以他的赫赫大功以及在军队之中强大的人脉和影响力,再加上和徐陵之间的一唱一和,陈顼和陈叔宝都没有能力把他怎么样。

    自从李荩忱率军入江南,正式取代南陈成为南方霸主之后,吴惠觉就很乖的听从于李荩忱的调遣,多年以来一直都是大汉在东路战线上的中流砥柱,虽然没有什么明显优异的表现,但是根据朝廷和军方的命令一步一步的向前进攻,也从来没有出过什么差错,这一次能够如此快速的反应过来,一边派兵保护金矿,一边禀报李荩忱,自然也体现了这个家伙明哲保身的意思。

    吴氏也是现在大汉数得上的将门了,不少吴家子弟在军事书院之中或者军队里都有不错的表现,因此吴氏的未来是能够保障的,吴惠觉自然也不会有别样的心思。

    “金矿的奏章速速送往户部。”李荩忱扫了一眼奏章,“让户部和工部拿定主意,尽快组织人手开采,不过开采多少、会不会引起市场上的动荡,都要拿出来一个章程,断不可任性而为。”

    元乐尚急忙答应一声,旋即含笑说道:“陛下可不能忘了,这里面应该还有我们内府的一份子。”

    “内府不是已经有南洋的黄金了吗?”李荩忱一本正经的反问道,一副内府怎么能什么东西都要的神情。

    不只是元乐尚,旁边的尉迟贞也用古怪的眼神看着他,似乎在说,陛下你确定吗?

    内府,与其说是后宫妃嫔的内府,倒不如说是李荩忱的内府,从乐昌到尉迟贞,大家也不过就是帮着李荩忱打理一下罢了,李荩忱随时想要收回这些权力都可以,她们不会也没有办法反对。

    陛下什么时候这么大公无私了?

    李荩忱不由得笑道:“内府也不能什么东西都要,适可而止,不然的话恐怕就有人有意见了。”

    元乐尚和尉迟贞对视一眼,顿时明白李荩忱的意思。

    这些年大汉发展最快的,肯定就是内府了。从学院到医院,内府的构架已经全面搭建起来,并且逐渐和每个人的生活甚至生命息息相关。现在的大汉百姓甚至豪门大户,都已经不可能离开内府的产业而生存。

    李荩忱在欣慰于自己终于通过这个手段全面开展大汉的医疗、教育等等体系建设的同时,当然也清楚,内府的蓬勃发展无疑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怀疑和不满。

    所以李荩忱多少也担心内府发展过快会引起朝廷上下的攻讦,尤其是李荩忱让后宫妃嫔负责这件事,实际上已经打破了后宫不得干政的定律。只不过这些年大汉的重心一直都放在北伐上,整个朝廷上下都为了北伐这件事忙得团团转,因此没有人有心情考虑这些。

    再加上李荩忱的前面有陈叔宝和宇文赟这一对活宝“连襟”做陪衬,大家就算是心中有所担忧和不满,也只能先认下了。

    等到北伐结束,必然就要有人要找茬。

    所以内府在快速扩充自己的实力同时,也得要尽可能地低调。

    如果总是狮子大开口的话,就连户部等都有可能会对内府不满,黄金矿脉等等都落入内府的手中,那岂不是意味着户部以后做什么事也都要看内府的脸色行事,凭什么?

    历史上并不是没有出现过后宫垂帘、内侍干政,现在的内府固然是生机勃勃,但是谁知道以后呢。

    低调做人,总是没有错的。

    不过李荩忱话锋一转:“当然了,内府钱财紧张,朕也清楚,这些黄金一旦开采出来,当然也可以弥补内府的亏空,不过具体还需要内府和户部议定,所需多少即获取多少,不可太多。”

    元乐尚和尉迟贞神情都是一松,虽然这样等于断绝了内府直接获取黄金的可能,但是只要内府和户部之间达成协议,按照一定的比例获取挖掘出来的黄金,自然也能够从中分一杯羹,不至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其余部门获得资金。

    “这样总满意了吧?”李荩忱负手笑道。

    元乐尚瞥了他一眼。

    说得好像我们是给自己赚钱似的。

第二零七五章 避嫌

    讲道理,内府最大的受益人可是陛下你自己啊。

    李荩忱这么一副邀功的神情,当然让元乐尚很无语。

    但是这个家伙厚脸皮惯了,也不能真的把他怎么样。

    尉迟贞在旁边笑嘻嘻的说道:“既然陛下如此不情愿,那要不内府还是退一步好了,有南洋的黄金矿脉作为支撑,至少这两年不用担心会不会出现钱财紧张的问题,等过了这两年再说嘛,陛下常言道‘车到山前必有路’,到时候说不定又发现了其余的黄金矿或者银矿呢,尚儿姊姊,你说好不好呀。”

    元乐尚不由得点头:“言之有理。”

    “这可不成!”李荩忱登时果断地否决。

    开什么玩笑,内府要是没了钱,那李荩忱这些年的安排布置岂不是都白瞎了。

    “有陛下金口玉言,就好说。”元乐尚笑道。

    “好啊,你竟然敢耍朕?”李荩忱登时佯装生气。

    元乐尚亦是装出惶恐的样子,可怜兮兮的看着李荩忱。

    李荩忱从后面抱住她,凑到元乐尚的耳边,压低声音说了一句什么,元乐尚顿时不装可怜了,推了他一下:“陛下每天就是这么多坏心思!”

    李荩忱嘿嘿一笑。

    而旁边的尉迟贞不知道他们两个说了什么,正想要问,不过看到元乐尚可以躲躲闪闪的目光,再加上微微发红的脸颊,联想到李荩忱曾经给自己说过的话,尉迟贞顿时反应过来,同样霞飞满面。

    “陛下,臣大汉秘书监监丞鲍兴求见!”门外响起鲍兴的声音。

    元乐尚和尉迟贞顿时收声,鲍兴平时求见的时候绝对不会如此正式,而且身为李荩忱的秘书监,进出前帐,他也不需要刻意禀报,就算是知道陛下和两位妃嫔具在其中,这样也显得有些正式。

    这就说明鲍兴肯定还是被崔世济说服了,现在他是以为崔世济求情的身份前来求见李荩忱的。

    元乐尚低声说道:“那臣妾和尉迟妹妹回避一下。”

    李荩忱微微颔首,清河崔氏之前在北魏和东西魏的时候,和元氏、尉迟氏之类的鲜卑豪门当然也是有很多关联的,因此元乐尚和尉迟贞自然也要避嫌。

    当然了,清河崔氏是冀州世家的代表,而冀州世家又是北方世家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关于是否要接纳冀州世家融入到大汉的体系之中,还是直接把他们变成平民老百姓,在大汉朝堂上犹然还有争议,南方官员们当然认为冀州世家对于大汉并没有什么帮助,自然也没有必要对他们多好。

    而对于北方官员们来说,本来就处于劣势,当然期望能够获得更多北方人的支持,冀州世家就是不错的选择,他们基本上都已经被宇文宪给榨干了,所以肯定会对其余北方官员言听计从,因此以杨素等为首的北方官员,自然是力陈接纳冀州世家对于稳固冀州和幽州等地的益处,南方官员们现在也不好直接反驳,这件事也就一直僵持在这里,甚至已经有人提出了和解决河东世家一样的方案。

    河东世家算是归顺大汉比较积极的,最终为了防止河东世家和历史上那样自成一体,有时候甚至都敢不把朝廷放在眼里,李荩忱着重起用了以太原王氏为首的这些已经快要没落或者还未崛起的小家族子弟,而对闻喜裴氏这种呼风唤雨的大家族,秉持的是尽可能不安排实权位置的方式。

    裴矩身为闻喜裴氏的家主,最终也只是获得了一个龙门书院山长的位置,固然这是肯定了裴矩的学问和治理能力,但是这个和太学一样的龙门书院,只能给裴矩带来很高的清名,却不能帮助他,或者帮助闻喜裴氏在官场上如鱼得水。

    所以自然也有人建议把清河崔氏架起来,而真正提拔任用那些出身冀州的小世家或者寒门子弟。

    在大汉还没有培养出来那么多人才,尤其是没有培养出来那么多来自于冀州的人才之前,论对冀州的了解,肯定还是这些世家比较在行。因此任用这些世家的人才,亦并非说不过去。

    不过南方官员们当然反对这样的意见,河东世家能够得到重用,是因为他们的确在大汉进攻河东的时候提供了足够多的帮助,你也不看看好多世家几乎都掏空了自家的窖藏以攘助汉军。而冀州世家呢?他们可有什么动作?

    这话虽然也有些冤枉家底都被宇文宪抢干净了的冀州世家,但是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凭什么也要厚待他们?

    这样的争执自从汉军渡过大河之后就甚嚣尘上,只不过因为大多数高层官员的目光还是落在眼前的战局上——瞬息万变的战局随时都有可能颠覆之前所想的任何看上去合情合理的计划,因此争执这些并没有什么用。但是现在随着大汉已经逐渐底定局势,这种争执就不能不被重视了。

    原本就身份尴尬的元氏和尉迟氏,自然是不会让自己卷入这种南北的争端中的。原本以杨素为首的这些北方官员,就多是对鲜卑人有所不满或者本身不感冒的官员,如果元家和尉迟家主动贴上去,他们不见得就会真的把他们当作自己人,但是南方的这些官员们,自然就会对这两家形成仇视,这可是得不偿失了。

    所以还不如紧紧抱着陛下的大腿,坐稳自己皇亲国戚的身份,让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的官员都不敢那他们怎么样呢。

    尉迟贞其实还是很好奇李荩忱会怎么处置清河崔氏的,不过她也清楚,有些话可以到了晚上和陛下在一起的时候问,但是现在绝对不是时候,更不能直接当着鲍兴和崔世济的面让她听了去。

    元乐尚和尉迟贞去了后帐之后,李荩忱让鲍兴进来。

    来的不只是鲍兴,还有一个看上去面色憔悴的中年人。

    不用说也知道,肯定就是崔世济了。

    “臣鲍兴叩见陛下。”鲍兴登时拜倒在地。

    “草民清河崔世济,叩见陛下!”崔世济也跟着拜倒。

    “平身。”李荩忱假装正在翻阅奏章,此时漫不经心的抬起头来,有些好奇又有些玩味的打量着崔世济,但是却并没有对着他说话,“爱卿这是有事而来啊。”

第二零七六章 冀州民心,献于陛下

    李荩忱的话里明显带着不满,让鲍兴心里打了一个哆嗦,尤其是陛下旁边原本应该站着的尉迟贞也不见踪影,说明陛下是要打算兴师问罪啊。

    不然的话李荩忱要是发脾气,以尉迟贞的性子肯定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不过他也只能硬着头皮说:“启禀陛下,臣原应送奏章前来,盖因遇到故人,因此耽搁。”

    “现在不但连奏章都不来整理了,还打算为故人求情?”李荩忱哂笑一声。

    鲍兴一时讷讷。

    “你先退到一边,公事私事分不清楚,何事要紧,何事不要紧,最好心里有点数。”李荩忱淡淡说道,声音很平静,但是鲍兴能够清楚地感受到陛下话里的冷意,整个营帐似乎都变得冷了起来。

    李荩忱之所以看中鲍兴,让鲍兴来担当新一任的秘书监,一部分原因自然是因为鲍兴出身鲍氏,在整理文书之类上自然有长处,还有一部分原因自然是鲍氏并不是什么豪门望族,不用担心世家之间的纠纷会牵扯到李荩忱的身边。

    然而李荩忱也没有想到,鲍兴能够秉公对待河东世家、豫州世家,最终在对上冀州世家的时候还是出了问题。

    既然崔世济能够劝动鲍兴,让鲍兴为自己引见,那就说明崔世济的手中肯定还是有李荩忱应该会动心的筹码的,不然的话他完全没有必要自取其辱。

    李荩忱这一次固然可以给鲍兴和清河崔氏一个机会,但是他也要给鲍兴一个警告,并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够通过秘书监获得觐见陛下之道,这样的话,朝廷负责对外事宜的通事馆,负责对内人才选拔的吏部,难道都是吃干饭的不成?而且朝廷费尽心血组建起来的科举制度,难道就真的只是为了给寒门子弟一个上进的渠道,而世家子弟照样可以通过人脉不断地向上爬而不受到这些考试的限制么?

    鲍兴也是聪明人,当下里拱手低头,退到一边。

    这种事,再一再二不再三。不过他甚至就连再二都不打算。

    要不是因为清河崔氏当年对在北方落魄的鲍氏都有提携,哪怕这种提携实际上就是世家豢养为他们鼓吹的文人墨客这样的提携,对于没有了鲍照这个主心骨的鲍氏来说,那也是救命之恩,因此崔世济如此低声下气的求上门来了,鲍兴就已经做好了拼的自己的仕途不要,也得引崔世济入见陛下。

    不管之后陛下应该如何处置自己,鲍兴甚至都不想管了。

    李荩忱的目光落在崔世济的身上:“清河崔氏,虽是冀州豪门,但是大汉之内,以书院培育人才,以科举选拔人才,已无上品豪门,下品寒门之分,尔等但能好生治学、好生进学,照样可为大汉栋梁,书院也好,朝廷也罢,绝不会因为曾经世家豪门的身份而有所阻拦,今日前来求见于朕,又是为何?”

    崔世济的手轻轻颤抖一下。

    李荩忱似乎已经堵住了自己所有的路。

    不过从个人角度来看,崔世济其实倒是并不认为李荩忱这样的安排布置有什么不妥。世家之间争斗,相互倾轧的话,自然也很正常,很多世家往往在斗争失败之后甚至会被直接铲草除根。李荩忱只是让世家放弃掉曾经的一些高位,而从头开始,虽然同样很难让人接受,但是至少比丢了性命来得好。

    但是从家族角度来讲,崔世济还是想要争取一下的,不然的话自己回到家中又如何向清河崔氏以及众多冀州世家的子弟交代?又如何向列祖列宗交代?

    “启禀陛下,而今陛下兵临邺城,大汉天威,震慑宇内,但是至少邺城方寸之内,冀州一州之地,现尚不全是大汉所属,晋阳、范阳等地,亦有周人余部苟延残喘。清河崔氏,虽说已然不是当初山东豪门之首,但是陛下亦应该清楚,冀州此地百姓,听闻清河崔氏之名,当多拜服。”崔世济咬牙说道。

    这话说得多少有些托大不说,刻意的夸大了清河崔氏的名声和影响力,自然就相当于在说李荩忱的不是,在说李荩忱在短时间内没有办法让冀州百姓信服,因此说出来这话,崔世济甚至都已经做好了掉脑袋的准备。

    不过这位大汉陛下,人皆称之圣明,所以崔世济也只能赌一把,假如李荩忱还能够听自己说下去,那么就还有一线生机。

    李荩忱瞥了他一眼,手指轻轻敲打着桌案。

    声音很轻,但是在这除了低头不语的鲍兴之外已经没有别人的大帐之中,这声音就像是黄钟大吕,一下一下敲打在崔世济的心头。

    见李荩忱没有说话,崔世济勉强鼓起勇气,继续说道:“草民身为清河崔氏一家之主,愿意以崔氏全部之力攘助陛下平定冀州,以冀州民心,献于陛下!”

    “冀州民心,好大的口气。”李荩忱冷声说道。

    崔世济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膝行上前两步,再度叩首:“冀州百姓,自五胡入寇、晋室南渡之后,已三百年未曾闻王化之音,未曾见华夏衣冠正朔,于华夏已多生疏,于敌寇多亲近,因此大汉天威,加于其身,惊慌畏惧恐多于信服,民间有贼寇横生都应在情理之中,然清河崔氏并博陵崔氏,为一地之主,又有冀州大小世家听命,攘助陛下安抚百姓,让冀州重归沃野,并非难事。”

    “你是说你很厉害了?”李荩忱径直说道。

    冀州世家都对你俯首称臣,那冀州皆知有清河崔氏而不知有天子,冀州还是大汉的冀州么?

    笑话!

    崔世济重重叩头:“草民拳拳报国之心,恳请陛下明察,其中断无自立之意,但能帮陛下稳定社稷,草民虽死犹荣!”

    李荩忱紧紧盯着崔世济。

    这个家伙所作所为,说的是为了大汉,实际上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尽可能的保全清河崔氏。一旦李荩忱借助清河崔氏来稳定冀州局面,那就意味着肯定要提拔任用清河崔氏的子弟,等这些人已经进入到官场之中,自然就不可能再把他们撵出去。

    尤其是这些世家子弟,结交朋友、拉帮结派的能力本来就强大,过不了几年,很有可能他们就又成长为大汉的心腹之患。

    这是李荩忱最担心的所在。

第二零七七章 愿革除功名

    科举制就像是李荩忱的孩子一样,李荩忱通过建设书院、改革人才选拔制度等等,最终一手缔造了科举制,让这个后世千百年都难以否认其公平公正并寻找到更好的办法进行代替的制度,早于历史上一代人出现。

    科举制的出现不啻于直接把以九品中正制为依托横行霸道的世家直接按在了尘埃中。

    但是科举制刚刚建立,注定了会有很多缺陷和问题,这是没有办法直接解决的,只能通过一代一代人不断的进行完善才可以,而且这期间肯定会受到很多抨击和指摘,历史上即使是到了千年之后,考试不也是往往被指摘为不公平、不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而或者不重视孩子在某些科目上的特长导致其余较差的科目拉低了平均分、掩盖孩子的才能么?

    一旦这些世家子弟逐渐走到大汉的高层,那么就意味着他们将会有能力影响到科举制的前进,这种影响,李荩忱并不倾向于认为是正面的,对于世家来说,科举制就是把自己连根拔起的利器,说什么都得想办法铲除才对,当初江南世家甚至都不惜直接造反也要反抗科举制的推行,这些冀州世家难道就会俯首认命嘛?

    他们可不和徐陵、吴明彻等人一样值得李荩忱的信任。

    甚至历史上隋朝末年的动荡,和这些意图从关中世家的重压下翻身的山东世家也有脱不开的关系,一直到后来唐初的李建成和李世民争夺皇位,背后都犹然还有野心勃勃、想要通过扶持李建成上位而东山再起的这些山东世家在,山东世家之中自然又以冀州世家、豫州世家为主,比如一代名臣魏征,就是出身山东世家。

    的确,李荩忱不能否认的是,假如获得了冀州世家的支持,大汉稳定河北局势将会更加轻松,崔世济说的没错,北方三百年乱世,北方的汉人早就已经被杀了一茬又一茬,甚至现在的北方汉人,说是汉人,祖上也几乎都有胡人的血脉,长期以来北朝对于南朝的宣传自然也是尽可能的贬低,所以北方百姓对于朝廷会有多少信任,可想而知。

    有了冀州世家作为表率,这些北方百姓当然会很乖巧的听从于大汉的调遣,避免如之前平定江南的时候出现的情况。

    但是这样做所付出的代价,李荩忱显然认为并不合适。

    时间可以冲淡北朝百姓对于南朝的怀疑,甚至李荩忱相信,在大汉的制度优势下,百姓从排斥到支持,也并不会太久。

    崔世济微微抬起头,他看到李荩忱正闭目沉思,一时间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开口还是不开口。

    “此事需要朕和六部再做商议。”李荩忱摆了摆手,“你先退下吧。”

    崔世济急忙拱手称是,一直弓着身离开。

    等崔世济离开之后,李荩忱方才看向鲍兴:“人才接引选拔,应通过吏部,秘书监监丞,乃是天子近臣,若能通过旧情即将其打动而能够面见陛下,那陛下岂不是人人可见,岂不是谁与秘书监亲近即谁能见?你可知错?”

    鲍兴直接撩起袍子,跪倒在地,叩首说道:“臣知罪!虽臣以崔世济能为陛下所用而引之,然崔世济终究不过草民白身,臣之所作,已不合规矩,愿革除功名,以谢陛下恩重!”

    李荩忱叹息一声:“此事,有一无二,念在你亦是为报当年清河崔氏之恩情,朕不能苛责,但是秘书监监丞之职,你亦不适于担任,朕会安排吏部择选人才与你交接,且下去吧。”

    鲍兴惊喜莫名,虽然没有了秘书监的官职,但是按照陛下所说,应该还不至于直接把自己革职查办,只是给自己换一个职务罢了,这比他刚才想象之中要掉脑袋的结果当然好的多。

    不过鲍兴也知道,陛下只是念及旧情而为之,再加上自己的认错态度比较好,所以不忍横加重罚。若是下次自己再有这样的差错,陛下肯定会毫不犹豫的问罪。

    “臣,谢恩!”鲍兴的声音都有些哽咽。

    李荩忱靠在椅背上,摆了摆手。

    鲍兴同样缓缓退下。

    而李荩忱低声说道:“听都听到了,出来吧。”

    李怜儿笑嘻嘻的从屏风后面转出来:“皇兄,莫要生气!”

    “伯清呢?”

    “伯清老老实实的在营帐外等着求见呢。”李怜儿给李荩忱捏了捏肩膀,“只有从后帐才能来到这屏风后面,我走这条路也就算了,怎么能让伯清走呢?”

    李荩忱勉强笑了笑:“让伯清进来吧。”

    “臣萧世廉,参见陛下!”

    不只是萧世廉,张须陀也跟着一起来了。

    李怜儿也已经有好几日没有和自家夫君一起了,应付的给李荩忱捏了两下就跑到了萧世廉的身边,自己先当仁不让的坐了下来。

    “参见长公主!”张须陀急忙行礼。

    李荩忱对自家妹妹自然也无计可施,都是从小到大让自己给惯坏了。当下示意萧世廉和张须陀入座。

    “陛下,臣刚才看到崔世济和鲍监丞先后出去,可是有什么事?”萧世廉径直问道。

    “有什么事还用说嘛,”李荩忱叹了一口气,“朕自问对鲍兴也很是信任,结果谁知道最后他还是忍不住假公济私,为朕引见崔世济,崔世济既然已经开口,那朕就不好完全拒绝。”

    萧世廉当然明白李荩忱的意思,崔世济都已经来求李荩忱了,若是还被李荩忱果断否决的话,那冀州世家上下肯定惶恐不安,甚至有可能煽动百姓或者铁了心要为北周殉难,至少能够换来清名。

    对于大汉来说,这不啻于徒增麻烦。

    “陛下在这件事上,未免大意了。”萧世廉忍不住说道。

    李怜儿扯了扯他的衣袖,不满的说道:“皇兄日理万机,自然不可能事事都兼顾,再加上此事因鲍兴突然而起,皇兄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料得到,现在出了问题,或许皇兄一时失察,但是你们这些臣子也有罪责。”

    萧世廉不由得笑道:“主辱臣死,这是自然,某也没有推脱呀。”

    李荩忱咳嗽了一声:“你们两个要是一直这样卿卿我我的话,就出去说去。且不看旁边张卿家还没有婚配,你们小心惹得他羡慕。”

第二零七八章 用其人,不用其家

    李怜儿顿时松开手。

    皇兄个没正行得,竟然还好意思说我。

    旁边的张须陀被李荩忱说的不好意思,脸上甚至都有些发红。

    “毅果(张须陀表字)也已经加冠多年了吧?”萧世廉不由得好奇问道,“怎么到现在还没有婚配?有没有相中的人家,某可以代为作媒。”

    张须陀急忙摆手。

    他早年于北方长大,随家人南下,一路颠沛流离,一直等到进入金陵书院,接受了大汉系统的人才培养教育,通过优异的成绩崭露头角,才算是正式步入上层社会,之后就一直在太尉府之中跟着杨素团团转,而今杨素不在,甚至他都要独当一面,因此婚配只是自然无从谈起。

    萧世廉正想要针对这个问题继续深入,比如我们萧家子嗣虽然也不是非常多,但是并非没有适合你的。

    李荩忱不由得打断萧世廉:“伯清你想要岔开话题的话,说到这里就可以了,要是真的想要给萧家找一个乘龙快婿,那么等到之后再说。现在正在说正事,不要打岔。”

    李怜儿拧了萧世廉一把。

    这家伙也够不分场合的,仗着自家皇兄信任,什么话都是这个时候能说出来的吗?

    不过被萧世廉这么一打岔,营帐之中的气氛也随之缓和了不少,

    李怜儿重开刚才的话题:“皇兄,对冀州世家的处置上,是否还要再有变动?”

    “陛下既然已经给了崔世济些许希望,此时再做变动,恐怕会引起他的不满,为之后冀州世家归附埋下隐患。”萧世廉径直说道,“所以臣以为事已至此也只能先安抚崔世济,假如能够借助冀州世家之手让冀州快速安稳、民心尽归我大汉,亦不是坏事。”

    “但是还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任用世家,则世家再起,谁人能制?”李荩忱叹了一口气。

    张须陀此时不由得说道:“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荩忱瞥向他,是否要任用世家,到底是文官们应该决定的,张须陀身为太尉府长史,自然不好在这上面多说,因此必须要先得到李荩忱的许可,不然的话他也不会授人把柄。

    当初李荩忱在金陵书院之中见到的张须陀,性格刚直,一直在和李渊争高下,斗得不亦乐乎,后来两个人毕业之后一个进了太尉府,一个进了劝农司,现在又转入农部,所以之后就没有什么交集了,这也就使得张须陀也不再和之前那样锋芒毕露、一定要争个高下。

    尤其是随着张须陀跟着杨素之后,性格愈发沉稳,不该说话的时候当然不说话,即使是应该说话的时候也得先表述清楚自己的意思免得引起误会。

    李荩忱虽然并不认为有些话含含糊糊不说出来是好事,但是张须陀毕竟也是历史上的一代名将,肯定是一个值得培养、以后能够担当重任的好苗子,既然要步入官场高层,那这些为人处世之道,还是要能够知晓的。

    “但说无妨。”李荩忱一挥手。

    张须陀笑道:“臣以为,既然崔世济愿为大汉所用,则陛下可以用其人,而不用其家。”

    李荩忱琢磨这句话:“用其人,而不用其家?”

    “没错,陛下所忌惮,乃是冀州世家能够趁此机会乘风而起,重新引领其余世家一起反我大汉新政。”张须陀缓缓说道,“既然如此的话,我们尽管任用崔世济以能够安稳百姓,但是完全可以不用崔世济推荐的那些世家子弟,而选派我们自己的官吏,由崔世济指挥工作,只要我们能够从崔世济那里学到足够的经验,那么自然就可以为我所用,届时崔世济能用与否,和我大汉又有何干?”

    李荩忱不由得一笑。

    这个计谋要是让崔世济听到了,恐怕会炸毛的。

    他卑躬屈膝来说这么多,不就是指望着能够为自己家族之中子弟们换取一条出路么?不然的话崔世济现在也算是名士,就算是他想要隐居,大汉也很有可能会请他出山主持各项事宜,而现在大汉这么做,不就相当于崔世济乞求了半天,最后只给自己要来一官半职,而整个家族并没有因此而受到任何好处么?

    这对于崔世济来说,等于直接把他架在火上烤了。

    够狠。

    不过对于崔世济,李荩忱本来就没有什么同情心,众多世家都已经俯首认命,唯有崔世济妄图还想要从这其中挣扎出来一条活路,时代的潮流滚滚到此,作为已经不能再满足时代需求的产物,世家本来就应该被扫入垃圾堆中,他的坚持只会让更多的矛盾和冲突涌现。

    再说了,用其人而不用其家,虽然在此之前大汉并没有类似的概念,但是并不代表并没有就这么做过。对于闻喜裴氏的处理上,实际上亦是如此。

    闻喜裴氏的家主裴矩乖乖去做了学院的山长,实际上就是用裴矩这人的才能,却不用其闻喜裴氏的其余白丁子弟,其余子弟想要考取功名、进入官场,也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的来。

    “此事朕尽快和六部商议,敲定具体事宜。”李荩忱沉声说道。

    张须陀也好,萧世廉也罢,到底都是军方的人,提建议也是要点到为止,不然的话有可能引来文官们的反感。

    李荩忱虽然不介意看到文官和武将们出现冲突,但是他也不能让这种冲突直接影响到了朝政,而或者影响强烈到已经干扰了大汉的时政方针。

    而且术业有专攻,在这上面,张须陀他们就算是有些出色的想法,也不可能有吏部等相关部门考虑的到位。

    萧世廉颔首:“陛下,臣等前来,为的是幽州战局的事。”

    “幽州有消息了?为何不早说?”李荩忱径直问道。

    李荩忱最期盼的,就是从幽州和晋阳过来的消息。

    萧世廉急忙解释:“但是并不是非常要紧的消息,现在海军陆战队已经和平城的奋武军会师,扼守居庸关并控制燕郡,独孤永业虽然据守范阳郡,截断我军南下道路,但是随着独孤永业麾下多数都被抽调前往邺城,此时也分身乏术,不可能再对燕郡形成威胁。”

    李荩忱点头:“海军陆战队是要请示接下来的任务么?”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7129/ 第一时间欣赏权倾南北最新章节! 作者:然籇所写的《权倾南北》为转载作品,权倾南北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权倾南北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权倾南北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权倾南北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权倾南北介绍:
离乱之世,人如尘埃,随风不随己。无意穿越为白袍军老卒后裔的奇葩小白领,当务之急不是如何雄心壮志、一统天下,而是如何在这个时代保全性命。这时代有杨坚、李渊、尉迟迥,枭雄无数;这时代有萧氏、陈宣华、张丽华,美人如玉;这时代有淮上、建康城、洛阳府,长槊穿云;当然也有陈后主、宇文赟,荒唐君主······当身后白袍铁骑滚滚跟上的时候,李荩忱霍然回首。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老书《倾宋》三百万字即将完本,可以先品鉴哦权倾南北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权倾南北,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权倾南北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