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航空崛起TXT下载航空崛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航空崛起全文阅读

作者:霞飞红绡     航空崛起txt下载     航空崛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六十一章 中航工业接连三场新闻发布会

    航展第三天上午十点,中航商飞与阿连求航空公司共同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吸引了很多的媒体前来。

    不仅仅如此,在这一场新闻发布会后,中航商飞与太国航空公司接着也有一场新闻发布会。

    当然接下来还有一场新闻发布会,是中航技与韦内拉空军共同举行的,当然内容就是关于韦内拉空军与中航技之间,新飞豹战机的意向订单了。

    中国航空工业一连要举行三场发布会,引得航展上的那些参展商都嫉妒不已,要知道每一场新闻发布会,就意味着一大笔的订单,意味着巨额的利润。

    而林鹏作为两型飞机的设计师,自然也要参加新闻发布会了。

    虽然新闻发布会准备时间不多,但是航展主办方相关工作还是做得很到位,只要给了钱,有什么办不好的呢。

    在第一场新闻发布会现场,上百名的媒体记者,还有一些业内人士,都进入了发布会现场,坐在了他们的位置上,等着新闻发布会正式开始。

    当然记者们的长枪短炮,也是各就各位,架设在了他们能够占到的最好位置。

    十点整,中航商飞以及阿连求航空公司,双方主要的代表,一起走到了新闻发布会台上,而这次林鹏和吴总师也赫然在列。

    当他们走到台上的时候,记者们的长枪短炮就咔擦咔擦地忙活起来了,一阵接一阵的闪光灯,不知道拍了多少张照片了。

    掌声也热烈的响了起来。

    中航商飞副总经理于飞站起来,抬手微微下压,接着便是大声道:“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很高兴能够在这里与各位共同见证,中航商飞与阿连求航空公司之间的合作事宜!”

    顿了顿,于飞笑道:“现在我宣布发布会正式开始,首先有请阿连求航空公司总裁阿米尔先生致辞!”

    掌声再次热烈的响起来,在掌声中阿米尔面带着笑容站起来,对着话筒朗声道:“先生们,女士们,上午好,很高兴今天能够在这里与大家见面,首先我想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我们阿连求航空公司已经决定,向中航商飞公司订购三十架c929宽体远程客机,作出这个决定,是基于我们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我们需要更多的宽体远程客机,而中航商飞的c929客机,非常符合我们的需求!因此,我们双方在经过磋商后,共同做出这个决定,并且我们还将保留追加订单的权利。”

    掌声再次热烈的响了起来,林鹏也用力的鼓着掌,他的心情太激动了,这是c929客机取得的第一笔海外订单,并且一下子就是三十架!虽然只是意向订单,但是只要c929客机能够按时完成研制任务,意向订单自然能够转化为确认订单。

    接下来,于飞又站起来道:“好的,感谢阿连求航空公司,感谢阿米尔先生,对我们中国商飞的信任,对我们的c929客机的信任。我相信随着我们双方之间,合作的不断深入,一定会取得双赢的效果。”

    顿了顿于飞又道:“朋友们,我们中国商飞的c929宽体客机,是瞄准未来航空公司需求的新一代宽体客机,它具有无可比拟的舒适性,经济性,同时它的性价比也是无可比拟的,比起同类产品更便宜,目前我们的c929客机项目,推进非常顺利,我们也欢迎更多的客户考察我们的c929客机项目,更加欢迎客户们早下订单,这意味着你们将可以比同行更快获得这样优秀的宽体客机!我们中航商飞也将竭诚为所有的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掌声再次热烈的响了起来,有不少的航空公司代表,这时候都有一点动心了。

    毕竟c929客机在宣传资料上,介绍的确实相当不错,现在下订单也只是意向订单,哪怕这个客机最后失败了,对航空公司来说,也没有任何的损失,而要是这个客机很成功,那他们就赚了。

    接下来的环节,就是在来宾们的见证下,中航商飞以及阿连求航空公司的代表在合作协议上签字!

    签好字之后,双方交换了文本,这个协议也就算是生效了。

    接下来的环节,就是记者提问的时间了。

    第一个提问的记者,是来自于星加坡联合早报的记者。

    这名记者站起来就问道:“我是星加坡联合早报的记者赵欢,我想请问中航商飞的于总,我们大家都知道,贵公司的c929客机是对标波音787客机和空客a350客机的,那么我想请问,作为一家从来没有研制过这么大这么先进的客机的飞机制造商,贵公司的底气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个问题的确是非常的尖锐,很显然这位记者是不太相信,中航商飞做出来的产品,能够与波音和空客相比的,哪怕中航商飞真的能做出来这么大客机。

    于飞笑了笑道:“这位记者问得好,我想在座的很多来宾,可能心里面都有这个疑问!没错,我们中航商飞,是一家刚刚成立不久的飞机制造商,但我们依托的是整个中国航空工业,我们的根基是我们的国家。相信大家也都知道,我们中国近十年来的发展,无论是在资金层面,还是在技术层面,都不存在问题,现在只是时间问题!”

    顿了顿,于飞又道:“目前我们的arj21喷气支线客机,很快就要进行首飞了,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到时候也可以到我们的首飞现场,我们欢迎全世界的客人,见证我们的arj21喷气支线客机首飞!另外,我们更欢迎,有更多的客户,可以及早的下订单了,要说性价比,我们中航商飞的产品,一定是全球最高的!”

    掌声再次热烈的响了起来,那名记者也坐了下去。

    接着又有一名来自m国新约时报的记者提问了。

    这名金发女记者站起来就道:“尊敬的于总,我是新约时报记者爱丽丝,我想问的问题,可以由贵公司的林鹏先生来回答吗?”

    于欢点了点头道:“当然可以,爱丽丝小姐,有什么问题就请问吧!”

    林鹏也是很惊讶,这个m国记者,竟然点名要他来回答她的问题,不知道这个女记者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呢?林鹏也有点忐忑了。

第三百六十二章 取得适航证对C929来说不是问题

    女记者微微一笑,目光灼灼地看着林鹏就问道:“林鹏先生,我们都知道,任何一款商用飞机要投入航线运营,都必须要取得适航证。贵公司的c929客机,如果要取得欧美适航证,就势必要采用波音空客公司的供应商,提供的发动机等子系统,假如,我是说假如,这些供应商,突然毁约的话,贵公司的c929客机会不会因此而夭折呢?我想大家也很好奇,作为这一款大型商用客机的设计师,您和您的团队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林鹏心里面也是咯噔了一下,这个女记者问的问题也太刁钻了吧?不过还好,他有应对方案。

    林鹏不慌不忙地道:“的确,我们的c929客机也好,还是arj21支线客机也好,都用到了不少的国际供应商提供的子系统。比如说在我们的arj21支线客机上面,就有百分之四十的子系统是来自于波音和空客供应商。但我们为什么还要全球招募子系统供应商呢?这的确是为了更好的取得适航证。”

    顿了顿,林鹏又道:“我们中国的供应商也有能力做出同样的子系统,但是要满足faa的适航证要求,我们就必须要选择国际上那些成熟的系统供应商,因为我们的c929宽体客机也好,arj21支线客机也好,都是要卖到国际市场的。所以它们都将取得国际权威的适航证。并且我们现在可以告诉媒体朋友们,很多国际供应商都非常愿意参加我们的c929客机项目!”

    “比如说m国ge公司,他们一直与我们中国商飞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且还帮助我们与m国faa建立了联系,因为我们的arj21支线客机,选用的就是ge公司的cf34-10a发动机。无论是我们的arj21还是c929客机项目,我们的很明确的一点是,我们与ge公司等供应商,不是技术合作关系,而是风险合作伙伴关系,我们作为客机的主制造商,享有主制造商的相应商业地位,而供应商只需要向我们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即可!”

    “我想大家都知道,faa早在二零零六年五月,就在我国中海设立了办事处。用faa主管的话来说,那就是在arj21飞机上有m国人的利益,十九家系统供应商里面,有很多都是m国供应商。我们这两个项目,可以为这些供应商带来足够好的利润,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参与进来呢?我们也可以看到,毛子的ssj100支线客机有很多欧洲供应商,所以ssj100,也顺利的拿到了欧洲的适航证。对吗?”

    顿时这名金发女记者,也只能点头,表示认可了林鹏的回答。

    的确,c929客机要取得欧美适航证,就必须要按照faa的适航要求来进行设计,因而也就必须要用到成熟的国际供应商提供的子系统,虽然国内也能做出来,但是到了取适航证的时候,就通不过了。

    因此发展商用飞机,特别是c929这样的大型商用客机,首先就是要取得欧美适航证,这样才可以打开更大的市场。当然这就需要先用到国际上那些成熟供应商提供的子系统。

    与此同时,中国也不会放弃自主研发的道路,因为最终的目标,就是要建立完全自主的配套能力。假如万一被卡了脖子,大飞机项目本身不会受到影响,可以用国内的子系统产品。

    这是两手准备。当然还有一点就是,这样可以慢慢的发展国内的航空产品配套产业,今后他们还能参与国际竞争,等到那时候,中国的民机产业就融入到了国际民机产业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m国人想卡中国的脖子也不行。

    中国商飞招惹国际供应商,其实还是很顺利的,无论是arj21还是c929,比如arj21-700飞机,当年很快就选定了十二家系统供应商。同理,现在c929客机的系统供应商,也基本上都选定了。

    有钱赚谁都愿意来,除非是m国政府强行出手干预。当然m国政府真要是那样做了,恐怕也会招来很多不满的,毕竟这是挡人财路啊。

    如果说是军用飞机还好说,但这是商用飞机,m国也不可能明着就出手干预。

    当然m国政府也好,还是波音空客也好,在背后搞点小动作还是有可能的。

    林鹏也知道前世的时候,arj21发展得其实并不顺利的,当然这并不是因为系统供应商的问题,而是内部争议的问题,导致项目拖延了不少时间。

    当然这一次要好一点,却也好得不太多。毕竟因为arj21项目,参与的一飞院和中海飞机设计研究所,早先是有分歧的,因为一飞院是想用翼吊发动机方案的。

    后来arj21支线客机,因为延迟首飞,后来九百架的测算市场,有很大一部分被波音737和a320这样的中短程干线客机所侵占了,导致最终arj21支线客机的订单只有五百多架。

    这就是因为中国航空市场上,需求量最大的机型是一百五十座级的。所以林鹏才会提出重新定义支线客机与干线客机的建议,在arj21系列里面发展一型一百五十座的超级加长型,这样的话就arj21就可以真正成为重新定义支线客机的划时代产品。

    当然取得适航证有一个非常复杂的程序。首先是获得型号核查书,这代表着新飞机已经调试好了,可以开始认证飞行测试,接下来就是适航验证飞行,按照飞行大纲完成所有的试飞科目。

    然后还会有一些补充测试,最后就是合格审定会议,对飞行测试进行总结分析评估,是不是满足适航要求。

    完了才会颁发型号合格证,以及单机适航证。每一架出厂的飞机,都有一个单机适航证,有了这个才可以投入运营。

    林鹏前世的时候,商飞后来了为更有市场前景的c919客机,就把arj21支线客机的很多工作放慢了,当然arj21还出了一些问题,导致适航认证飞行测试一拖再拖。

    最终arj21支线客机,延迟了六年才完成适航取证,首架飞机交付客户,已经是二零一五年底了。并且最终还是没有取得faa的适航证,只取得了中国民航总局的适航认证。

    因为利益问题,主导权话语权的问题,商飞公司还是跟faa在二零一四年谈崩了。

第三百六十三章 ARJ21很快就将发展出一百五十座加长型

    第一场新闻发布会非常圆满的结束了。

    紧接着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又开始了,这是中国商飞与太国航空公司签订十二架arj21支线客机确认订单的新闻发布会。

    同样的,在一阵闪光灯当中,林鹏和吴总师等人,一起走到了新闻发布会的主席台上。

    中国商飞副总经理于飞,中声十足地宣布:“先生们,女士们,中国商飞与太国航空arj21支线客机订单新闻发布会正式开始!”

    顿时,新闻发布会现场,掌声如雷。

    于飞意气风发地道:“先生们,女士们,今天是我们中国商飞举行的第二场发布会,没错,刚刚我们已经和阿连求航空公司签订了三十架c929宽体客机的意向订单协议,而现在我们就要与太国航空签订十二架arj21大支线客机的确认订单协议!”

    掌声再次热烈的响起来!

    记者们也是议论纷纷,这一届航展,中国商飞,哦不,是中国航空工业一下子就成为了全场的主角,好像连波音空客都被中国航空工业压过了风头。

    十二架确认订单,这个就非常牛了,因为确认订单,就意味着太国航空要付订金了,这对一架尚未首飞的支线客机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消息,也是一个很有广告效应的订单。

    于飞也是喜形于色地道:“我们非常感谢太国航空公司如此信赖我们中国商飞,信赖我们的arj21大支线客机。并且我还有一个好消息告诉大家,太国空军还相中了我们中航工业集团的明星外贸机型,枭龙战斗机,当然这并不是我们这场发布会的主题,我只是稍带提那一下。下面就有请我们太国航空的副总裁米猜先生致辞!”

    太国航空副总裁米猜站起来,大声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媒体界的朋友,还有业界的朋友,前来参加这场新闻发布会。没错,我们太国航空决定从中国商飞订购十二架arj21大支线客机,以增加我们太航的服务范围和运营能力!arj21大支线客机,是一款非常优秀的支线客机,它有着堪比波音737客机的舒适性,这也是我们大力引进这种支线客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此前我们已经考察过了中国商飞,我们认为中国商飞的产品的确相当优秀,因此我们决定先订购十二架arj21-700基本型,并保留追加订单的权利。同时我们还非常希望,中国商飞公司能够早日开启arj21-1000超级加长型的订购,我们需要这种飞机!谢谢大家!”

    掌声再次热烈的响起来。

    接着双方便是再次的在合同文本上签字,然后交换文本。

    最后又是记者提问的环节了。

    第一个提问的又是星加坡联合早报的记者,这名女记者站起来,便问道:“感谢发布会主办方给我这个提问的机会,我想问的是,刚才太航公司米猜先生提到了,他们希望订购arj21-1000加长型,我想大家也很想知道这个型号的情况,我的问题就是这个,谢谢!”

    于飞笑道:“好的,这个问题,我想还是请我们arj21大支线客机部吴总师来回答!”

    吴总师站了起来,朗声道:“关于arj21支线客机,相信大家都已经从宣传资料上看到了,我们现在推出的是基本型arj21-700,这一个型号采用全经济布局时,可乘坐九十名乘客。它采用了二加二布局,在座位间距方面,比波音737这种中短程干线客机更大,因此获得更好的乘坐舒适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重新定义它为大支线客机的重要理由之一!”

    “当然,我们不止于满足基本型这么一款,在商用飞机领域,都有一个通行的做法,那就是在基本型的基础上,再开发系列的型号,满足客户更多的需求。目前我们的arj21-700进展顺利,最迟在两个月后,就将进行首飞了,我们也欢迎媒体的朋友们,届时到中海见证这个盛事!同时,我可以在这里告诉大家,我们的arj21第二个型号,也就是超级加长型的arj21-1000型,也将在近期正式启动了。”

    “大家都很关心arj21-1000型的情况,包括我们的客户,在这里我可以告诉大家,arj21-1000型是一款真正重新定义中短程干线客机,与中短程大支线客机的一个型号。因为它的最大载客数量,将会达到一百五十座,也就是说它与波音737和a320这一类的中短程干线客机,在载客量和航程方面,已经与其基本型相当了,比如波音737-700,它的最大经济布局载客数是一百十四九座。当然,波音737-900这样二百座级的加长型,我们有c929宽体客机的缩短型与之竞争!”

    “相信各位已经读懂了我们中国商飞的发展蓝图,那就是我们的arj21系列型号,将覆盖八十座到一百五十座这个中短程大支线范围,而我们的c929宽体客机,将覆盖一百八十座到三百五十座中远程干线范围。这是一个基本上很完整的布局,中国商飞将以这些全新的机型,为世界航空业带来一股新的生机和力量。谢谢大家!”

    吴总师的话音一落,全场的掌声就如同潮水一般的响起来了。

    这么一个庞大的规划,那就代表着中国商飞,的确是要与波音和空客,成为正面的竞争对手了!这绝对是世界航空史上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大事件!因为在此之前,世界干线客机市场,是被波音和空客垄断了的。

    一个后来者,不仅仅要挑战波音和空客的地位,而且还要重新定义支线与干线客机,这绝对是非常有底气的!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此前已经有几个挑战失败的例子了,比如说庞巴迪,还有巴西航空。

    要知道波音和空客在世界干线客机的市场垄断地位,是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形成的。在八十年代末,洛克希德公司退出商用飞机制造市场,原来商用飞机的老大哥麦道被波音兼并,欧洲各大航空制造企业抱团整合成为空中客车公司,这就让其他的飞机制造商,无法再与它们竞争了。

    虽然毛子有设计生产干线客机的能力,但是因为竞争力太差,再加上适航证这一问题被排挤在主流干线客机市场之外。

第三百六十四章 中国商飞将成为全球喷气客机制造市场第三极

    因此空客和波音,可以垄断世界干线客机市场数十年。当然也曾经有两个挑战者,那就是庞巴迪和巴西航空,但这两家航空公司发展的干线客机,都被空客波音轻松的扼杀在摇篮里了。

    这其中最有希望的是庞巴迪宇航公司。这家公司是加拿大最大的航空制造企业,也是世界第四大客机制造商,按飞机交付架数来说,在九十年代就仅次于波音,空客,还有巴西安博威。

    庞巴迪公司其实在二零零三年准备与波音和空客进行错位竞争,因为庞巴迪公司发现所谓的小干线客机市场,也就是波音737这一级别的中短程干线客机市场,是全球销量最大的客机市场,因此也想进军这一市场。

    这对庞巴迪公司来说,技术上的难度不大。因为庞巴迪公司的喷气支线客机设计制造经验相当丰富,其crj系列支线客机,最大的已经接近一百座级了。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一种一百四十座级的小干线客机,没有什么技术上的问题。

    因此庞巴庞就在二零零四年推出了c-110和c-130两个方案,这两种型号分别一百一十座,和一百三十座。当然这样的两个型号,那就是妥妥的小干线客机了,因为波音737系列里面的缩短型号,737-600型正好就是110-132座范围。

    当然空客a320也有这样的缩短型号,a318-a319系列,就是107座至142座范围。

    因此空客和波音公司,当然不会坐视庞巴迪挑战他们在干线客机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庞巴迪公司因此遭遇到了重重阻力,不得不在本届亚洲航展开幕前不久,宣布暂停c系列计划。

    当然林鹏作为一个重生者,很清楚在今年年中,庞巴迪公司还会重启这个c系列小干线客机的研制。但是波音和空客必然不会任由其坐大。

    而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那就是波音和空客,在准入、配套等方面施加压力,试图让c系列装不上合适的机载设备,配不上合适的发动机,c系列一路磕磕绊绊、成本不断抬高。

    在这些招数都没有起到扼杀的作用后,波音更是向m国商务部举报庞巴迪不正当竞争。

    最后就引来了一个反倾销的结果,庞巴迪c系列在m国销售价格上涨百分之三百,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当然空客公司就更厉害了,最后空客公司更是通过控股c系列客机,将c系列变成了a系列,也就是将庞巴迪的c系列小干线客机,变成了空客a220系列小干线客机。

    要知道空客在一百到一百五十座小干线客机市场上,当年可是败给波音公司,并且败得很惨,所以此次收购了c系列,变成a220系列之后,空客公司又有了与波音竞争小干线的底气。

    因为c系列小干线客机,其实是非常优秀的小干线客机,它采用三加二的座椅布局,在舒适性方面要优于波音737这样的三加三布局。

    庞巴迪公司的雄心壮志,其实也就和现在的中国商飞差不多。庞巴迪希望他们的c系列小干线客机,能够占领一百到一百五十座客机市场,并且到二零三五年,能够交付四千架以上。

    与庞巴迪相似,最后巴西安博威,最终也是被波音公司收编,不过说得好听一点是牵手合作,成立合资公司。

    波音公司在收购巴西安博威航空工业之后,就可以增强一百五十座以下客机的竞争力,从而抗衡空客公司,因为空客公司有了新的a220系列小干线了嘛,要优于波音737缩短型的。

    同时波音在收编巴西安博威之后,还将拥有强大的支线客机业务。

    巴西安博威同庞巴迪的路线不同,这家公司发展的是大支线客机也就是后来的e190-e2和e195-e2系列支线客机。

    进行技术升级的方式的新一代e2系列支线喷气客机,和庞巴迪那样全新研发的c系列不同,它是通过加长来实现更大的载客量,同时它的座椅布局和arj21系列是一样的,也就是二加二的布局。

    这种客机在二零一七年完成了首飞,在双舱布局下,座级可以达到一百二十座,在全经济布局情况下,可以达到一百四十六座。

    同时这种支线客机的航程可以达到四千四百公里之多。

    这一点与arj21-1000这么一个超级加长型有点类似。并且两者采用的发动机都是一样的,来自于m国通用电气的cf34系列发动机。

    当然有一点不同的是,e195系列支线客机采用的是翼下吊挂发动机布局,至于翼下吊挂布局好,还是尾吊布局好,对于不同的客机来说,这个并没有绝对的好坏。

    因此可以说中国商飞的arj21系列,也有两个强大的竞争对手,那就是庞巴迪和巴西安博威。

    特别是现在108座的e190还有118座的e195支线客机,已经开始交付用户了,这是现实的产品,arj21-1000当然定位于更大一个级别的一百五十座,所以暂时来说,还不是直接竞争,但将与未来的e2系列直接竞争。

    因此庞巴迪的c系列和巴西安博威的e195系列将会是arj21-1000的有力竞争对手。

    当然这两家全球最大的支线客机制造商,最后都会被两大航空巨头波音和空客分别收编。

    最后世界民用航空制造市场的格局,就会变成了abc,这其中c自然就是中国商飞了。

    中国商飞也将成为世界民机制造市场上的第三极,虽然中国商飞要想超过波音空客,很难,但是中国商飞毕竟有着中国这么一个大国作为后台,这是大国的意志,波音空客要想击败中国商飞,也是很困难的,因为中国商飞可不是庞巴迪,也不是安博威。

    如果没有中国商飞,那么全球喷气式客机的竞争就是由原来的两大两小四巨头格局将变为两大制造联盟之间的竞争。

    但是因为中国商飞横空出世,又有了林鹏这样一个带着外挂的重生飞机设计师,全球喷气式客机的市场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时候第二名记者,竟然是来自汗和防务的一名记者,当然这名记者也是军迷们都很熟悉的。

    这名记者站起来就问道:“中国商飞的arj21-1000看起来是不错,一百五十座级,可是我想知道,它与庞巴迪c系列,还有巴西安博威e195系列相比,优势在哪里呢?”

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支线客机翼吊与尾吊发动机之争

    吴总师微微一笑道:“当然,我们的优势在于,arj21-1000是重新定义支线客机的一款机型,在此之前还从来没有哪一个系列的支线客机专门为了用于一百五十座运力的市场而设计的。并且我们将会应用到很多新技术,确保了我们的客户,能够以最低的运营成本获得更高的利润!”

    “arj21-1000客机不是arj21-100的简单加长,它创造的是一个新概念,一个新的细分市场,它将打破支线客机与干线客机之间的界限!因此可以说,目前它是没有任何竞争者的,它就是这一细分市场的创造者!”唐总师的回答充满了自信。

    掌声热烈的响起,可是这个记者似乎有点不甘心,于是又问道:“可是我们都知道,目前还没有一种一百五十座级的新型客机,采用尾吊式布局的,在我们看来,这就是一种被干线客机抛弃的落后设计。arj21-1000采用尾吊式布局,会不会存在致命的缺陷呢?”

    这个问题的确是令很多人,都感到好奇,中国商飞的总设计师会怎么说。

    吴总师还是微微一笑道:“这个问题,的确有很多人,都是有疑问的,尾吊和翼吊,到底哪一种好。的确现在还没有一种新设计的干线客机采用尾吊式布局,这一来是因为空客波音对于翼吊式布局有更好的经验,所以我想世界上的空客波音干线客机,采用翼吊式,这不是很正常的吗?既然对尾吊式布局研究不是很深,那为什么要舍己之长呢?”

    “因此很多人认为尾吊式是落后的设计,这是不正确的!尾吊式设计,其实是有很多好优势的。第一点,发动机后置,客舱的噪音较小,一般来说只有最后两排会有一点影响。第二点,采用尾吊式布局,飞机起落架高度低,这样可以安装机载式客梯,对机场设施信赖小,并且在迫降时,乘客逃生成功率更高!”

    “第三点,尾吊式布局,不存在发动机短舱对机翼流场的干扰,并且在单发失效的情况下,偏航力矩更小。第四点尾吊式发动机,有利于发动机推力的发挥,速度快,并且更省油。”

    “当然也有人说了,采用尾吊式布局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我想说的是,任何设计都是有利有弊的,就看如何取舍,作为设计师,要做到利大于弊,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且尾吊式发动机的缺陷,在以前看来是不可以克服的,但现在已经可以很好的解决了!”

    “比如说尾吊式布局,在六十年代就发现,大迎角下机翼会对高平尾形成气流遮蔽,使飞机改出深失速状态比较困难,会涉及飞机在临界飞行状态下的安全。那时候并没有数字电传操纵系统,所以这个问题很难彻底解决。但是现在我们有先进的电传操纵系统,不会存在这个问题了,因为数字化的控制系统会自动限制飞机最大仰角,不会让飞机接近或者达到失速状态。”

    “对设计师来说,采用尾吊式布局,可能要麻烦一些,因为要加长和缩短机身,相对来说设计工作就要复杂一些。可能有人说,采用尾吊式布局的伊尔六二客机,为了解决配重问题,在机头安装数吨重的水箱。但我们要知道,伊尔七六是一架远程干线客机,最大起飞重量超过一百五十吨,长度为五十三米,尾吊四台发动机,才会产生这么一个问题。而我们的arj21-1000大支线客机,最大起飞重量不会超过六十五吨,长度不超过四十二米。再加上数字化的飞控系统,重心问题也不是什么问题!”

    “当然,还有人说,尾吊发动机对维护保养来说是不友好的。因为发动机位置较高,相对于翼吊发动机来说,确实是要麻烦一些。但是我们通过优化发动机可维护性设计,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对于机场来说,只是需要增加一部升降平台而已!”

    “因此,总的来说尾吊发动机的布局,对于中小型客机来说,是利远远大于弊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采用呢?谢谢!”

    吴总师的回答,令在场的很多人都恍然大悟,原来客机发动机布局,还有这么多的道道呢!

    对于普通人来说,只知道现在的确没有新型干线客机采用尾吊式布局了,却不知道为什么。

    其实尾吊和翼吊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而对于一架大支线客机来说,两者其实都可以采用,但是对arj21-1000来说,它可以简化设计,毕竟这个型号是arj21-700的加长型,如果重新设计翼吊式,那不就等于重新设计一架飞机了吗?

    那样和波音737这样的短程干线客机,又有多大区别呢?

    采用加长的方式,让一架大支线客机,达到中短程干线客机的能力,这是最好的一个选择,也是效率最高的办法,因为这样的话,研制时间要短得多,毕竟整体气动布局,还有机体设计都是固定下来的。

    当然在大支线客机这个级别,巴西安博威和庞巴迪,都没有采用尾吊式布局,而是像波音737一样采用了翼吊式布局。

    对于巴西安博威来说,e195客机实际上也是尾于巴西安博威erj-170系列里面的加长型。而erj-170系列是巴西安博威新一代支线客机,由四款机型组成,分别是e170(70-80座)、e175(78-88座)、e190(98-114座)、e195(108-122座)。这个系列全部采用翼吊式发动机布局。

    之所以采用翼吊式布局,那就是因为巴航安博威在设计之初就将眼光放在了波音737、空客a320这样的中短程干线客机目标上,只需要通过加长,就可以发展出小干线客机。

    同样,庞巴迪在发展期新一代支线客机时,也是这样考虑的,都是为了进军干线客机市场。

    当然除了这两家之外,其实还有一家,也就是毛子的苏霍伊设计局开发的ssj100超级喷气支线客机,也采用了翼吊式布局。同样也是有发展为小干线客机考虑的。

    而rb也在瞄准支线客机市场,早在二零零四年,在中国搞了arj21之后,三棱公司就宣布要开发mrj支线客机,这款支线客机的设计同样采用翼吊式布局。

    在新一代支线客机中,可以说arj21是唯一采用尾吊式布局的,这也是因为中国商飞有独家的本领。

第三百六十六章 守住中国这个市场商飞就成功了

    并且这些新一代的大支线客机,加长型号事实上在机身长度方面,已经超过波音737基本型这一类的中短程干线客机了。

    而arj21-700这个基本型,视觉上看起来,其实是有些粗短的,尽管它的机身长度达到了三十四米左右,但加长到四十米左右的arj21-1000,看起来会更加的协调,显得更加修长,优美。

    要知道arj21系列支线客机的机舱宽度达到了3.14米,比起巴西安博威的e195支线客机要宽得多,那一款机型才2.74米宽。

    所以arj21系列采用经济布局时,会是二加三一排的布局,而e195支线客机是二加二布局,这样e195-e2这种最后发展出来的加长型,机长就达到了四十一点五米,而arj21-1000虽然达到一百五十座,长度却还要短一些,在四十米左右就差不多够了。

    再看波音737-800,加长型的,一百六十二座,也还不到四十米长。

    在林鹏前世的时候,中国商飞发展的c919客机,也只有三十八米长。

    所以未来支线客机和干线客机之间的界限,确实会变得非常模糊。

    这也就是林鹏为什么提出重新定义支线客机与干线客机这个建议的原因,因为他一个重生者,知道未来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在林鹏看来,未来能够称为干线客机的机型,就必须是双通道的宽体客机了,像波音737这样的单通道窄体客机,就只能沦为和arj21-1000这样的大支线客机一个级别的客机了。

    甚至像庞巴迪的c系列中,在c130调整cs300后,最大载客量达到了一百六十座,已经接近波音737加长型的载客量了。

    当然庞巴迪的c系列最终也是拖延了太多的时间,耽误了最好的发展时机,所以最终被波音和空客打垮,并最终成为了空客公司的a220系列。

    对于中国商飞来说,arj21-1000这个型号,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那就是这个型号会侵占波音空客的市场,所以它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所有的设计和制造工作,并尽快取得适航证,才能够完成重新定义支线客机与干线客机的重任。

    否则,arj21-1000就会和庞巴迪c系列一样,落得一个不好的结局。

    并且arj21-1000和c系列一样,会给乘客们带来新的体验,那就是二加三的布局,这样的布局,其实是比波音737客机三加三的布局有明显优势的。

    因为arj21-1000经济舱座椅标准宽度超出了波音及空客同级别客机座椅宽度,并且在其中一侧只有两个座位,乘客进出会更加方便。而且整体看起来不会那么拥挤。

    林鹏也很清楚庞巴迪c系列客机遭遇到的问题,因为arj21-1000同样会面临到。

    那就是为了阻击庞巴迪的c系列客机,波音和空客,除了在适航证以及供应付商这方面制造麻烦以外,还有一个很有效的手段,那就是他们可以用个别型号产品的亏损,来打击竞争者。

    比如说波音老旧的737-300/500,波音公司曾经用将近三折的优惠,抢走c系列客机的客户,毕竟打了折之后的737-300/500,每一架才二千多万美元,要比c系列便宜多了。

    现在不止是中国商飞,要加入一百到一百五十座客机市场,还有毛子和rb也要加入,再加上原来的庞巴迪和安博威,一共就是七家了。所以未来在这个级别的客机市场上,竞争将会相当激烈。

    虽然中国商飞是一家新成立的公司,但是它背后靠着的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

    作为全世界实力最强的航空工业集团之一,中航虽然在客机制造领域并没有太深的底蕴,但是也有几十年的飞机研发制造经验。

    再说就是庞巴迪这样的支线客机巨头,早年也并不是研发制造客机的。

    因为庞巴迪最早只是一家机动雪橇的制造商。此后庞巴迪因为收购了螺旋桨支线客机制造商德哈维兰后,才正式进入飞机制造领域。

    并且在九十年代,庞巴迪又买下了里尔喷气飞机公司,通过这些买买买,占据了全球公务机的霸主地位,接下来就将喷气公务机拉长,变成了喷气支线客机。

    庞巴迪的crj支线客机在九十年代大获成功,因此这家公司也不甘于只是做支线客机巨头,推出更大的c系列客机,想要进入小干线客机市场。

    只不过庞巴迪的买买买,并不一定适合中国商飞。因为中国商飞和庞巴迪不一样,两家飞机制造商背后的国家也不一样。

    所以中国商飞就必须立足于自身,而不是去收购国外的公司。

    不过中国商飞也有一个天然的优势,那就是arj21支线客机,哪怕就是无法取得faa颁发的适航证,也可以在国内和南美,亚非等地区的航线上运营。

    特别是国内市场,只要占领一半,就足够让arj21系列活下来了。

    对于民航客机,这么一种重要的战略产业,国家和人民能不支持吗?中国的航空公司,如果不采购国产的客机,而尽是去买波音空客,庞巴迪和安博威的客机,那肯定会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

    当然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说,中国航空公司,购买一定数量的国外机型也没有问题,但肯定得支持国产。

    试想如果本国航空公司,都不支持国产的客机,那么国产客机还有希望吗?这就跟汽车是一样的,国产汽车能够发展起来,也是多亏了很多爱国的老百姓支持,才能够发展到后来占据乘用车半壁江山的地位。

    而在商用飞机领域,同样也是如此。

    中国汽车市场会成为全球最大的,同样在商用飞机领域,中国也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商用飞机市场,只要守住了这个市场,中国商飞就成功了。

    当然在arj21系列支线客机,和c929宽体双发干线客机成功以后,中国商飞就可以瞄准下一代的客机,开展研发工作了。

    当然这也就是说,留给arj21的时间其实不多,因为这种大支线客机也好,还是波音737也好,产品生命周期还说不好,因为越是到未来,客机也好,还是汽车也好,产品生命周期只会越来越短,不会有波音737这样生产了半个世纪,还卖得很火爆的产品存在了。

    在未来客机的竞争之时,中国商飞和波音空客,几乎可以说都是同时起步了,到时候看谁笑到最后,这个还真说不好。

第三百六十七章 新飞豹将成为韦内拉空军的杀手锏

    接连两场新闻发布会,中国航空工业顿时就成为了航展上最亮眼的焦点。

    不过接着中航工业集团又与韦内拉空军举行了关于新飞豹意向订单的新闻发布会。

    同样,这一场新闻发布会吸引了很多的媒体和同行。

    要知道本届航展上,最大的明星战机,莫过于新飞豹了,这两天它的飞行表演也是吸粉不少,再加上韦内拉空军订购新飞豹的消息一传出来,无论是记者们还是同行们,都炸锅了。

    因为全世界都知道韦内空这个国家,虽然有着丰富的石油,但近些年的日子可过得不太好,由于国内经济危机的爆发,韦内拉空军也已经有了苏三零这样先进的战斗轰炸机,现在竟然又要订购中国的新飞豹战机,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内幕呢?

    当然记者们肯定会想到,这两年韦内拉和中国开始走得很近,中国也开始向韦内拉投资并且为韦内拉提供贷款。

    估计最气恼的一定是m国了,毕竟中国和韦内拉走近,这是m国不愿意看到的。

    可是那又怎么样呢?m国想阻止也阻止不了。

    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很快就正式开始了,林鹏也坐到了主席台上,被一阵的镁光灯闪电眼睛都快花了。

    好在发布会正式开始了,记者们也不再拍照片了。

    中航技副总经理于飞,作为本场新闻发布会主持人,面对着近百名的记者和同行,朗声道:“先生们,女士们,媒体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能够再次与大家见面,这是我们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在今天举行的第三场新闻发布会。这一场新闻发布会的主要内容,我想向大家宣布,我们的新飞豹又多了一位客户,那就是我们的韦内拉空军,下面还是请我们韦内拉空军代表团的马克先生告诉大家吧!”

    掌声热烈的响了起来,马克先生面带着笑容,站起来洪声道:“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够在这里,向大家宣布一个好消息,我们韦内拉空军决定向中国采购二十四架新飞豹战机!当然今天我们只是达成了初步的意向,接下来我们还需要进行详细的考察,才会最终决定是否购买。这也是对我们国家和人民负责,毕竟这么大一笔军机订单,需要花费的钱可是不少的,根据中方的报价,我们大概需要花费十五亿美元,采购这批战机,这里面包括了战机所使用的武器和维护保养设施。”

    “我们认为,中国的新飞豹是全世界第一种三点七五代,具备优良隐身性能的战斗轰炸机,同时它也是一种多用途战机,这是我们韦内拉空军非常需要的。尽管我们目前已经拥有了苏三零战斗轰炸机,但这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新一代的战机,中国的新飞豹就是我们韦内拉空军最需要的新一代战机,相信它一定会成为我国空军力量的核心装备,相信随着这款战机的引进,我国与中国之间的关系会得到进一步的加深,谢谢大家!”马克先生的发言,让记者们和来宾们都忍不住议论纷纷。

    二十四架新飞豹,数量虽然不多,但是韦内拉是个什么样的经济状况?并且韦内拉在此前不久,已经采购了二十四架毛子的苏三零战斗机,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采购中国新飞豹,花这么多钱,有不少人都在想,韦内拉是不是疯了?

    毕竟韦内拉空军此前购买的苏三零,已经是靠贷款买的,现在又要买中国的战机,莫不是韦内拉想借此与中国拉关系?这的确还是有可能的。

    事实上,如果大家都是林鹏这样的重生者,就明白韦内拉为什么要买中国的新飞豹战机了。

    自二零零七年开始,韦内拉就被m国制裁了,到了二零一零年以后,韦内拉和m国的关系就更加的紧张了。甚至韦内拉军队每年都要举行专门针对防m军打击的军事演习,防止像衣拉克那样的命运。

    而m国也经常表示,有可能对韦内拉发动军事打击。

    谁都知道,像m国这样的一个世界头号军事强国,如果真的发动军事打击,恐怕全世界没有几个国家能够抵挡得住,像韦内拉这么小的一个国家,能够抵挡一天就算很不错了。

    就拿韦内拉空军来说,虽然已经有了非常先进的苏三零战斗轰炸机,但是真要打起来,怕是来不及起飞就要被m军消灭在地面上。

    就算是勉强起飞,也不会对m军造成任何的威胁。因为首先韦内拉空军苏三零战机,在没有任何支持的情况下,在战争开始韦内拉的地面防空系统肯定会被先端掉,韦内拉空军也没有预警机,所以苏三零就算躲过了打击,幸运的起飞了,也会成为一群没头的苍蝇,根本找不到敌人在哪里。

    而苏三零战斗机,由于不隐身,自身雷达反射面积大,在m军强大的探测系统和信息化系统面前,就是一个个巨大的飞行靶子。

    m国空军根本就不需要出动f22猛禽隐身战斗机,哪怕就是用f15和f16或者f18战斗机,就可以在己方预警机的指挥下,轻松的击落所有的韦内拉空军苏三零战机。

    虽然韦内拉空军有十二套s300防空系统,但是这些防空系统能不能挡得住m军的打击?这几乎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不可能挡得住。

    想当年衣拉克也是有不少先进的毛子防空系统,但是完全没有用。更不要说现在m军还拥有了更加先进的f22隐身战斗机,以及超级强大的咆哮虫电子战机。

    所以韦内拉空军,目前根本就挡不住m军一击的。

    而新飞豹如果进入韦内拉空军,那么内韦拉空军必定还有一战之力,作为一种准隐身的多用途战机,新飞豹不但能够先敌发现,先敌开火,还有很厉害的电子干扰系统,这将让它在战场上如虎添翼,对所有的三代机形成巨大的优势。

    有了这些新飞豹战机,韦内拉空军甚至能够对m军航母编队构成巨大的威胁,使得m军航母编队不敢靠近韦内拉。

    要知道新飞豹的作战半径可是高达一千五百公里以上,m军航母编队,能不能防得住新飞豹,这还是一个问题。

第三百六十八章 即将飞向全世界的新飞豹

    毕竟新飞豹是可以隐身的,而且采用掠海飞行时,很难被发现。这是一种不对称优势,m军航母舰载机f18虽然也很优秀,但是在面对偷偷来袭的新飞豹时,恐怕也无能为力。

    因此韦内拉空军的苏三零战斗轰炸机,在面对m军时其实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也就是一个象征性的意义。而有了新飞豹就不同了,那可是真正的能够成为杀手锏的武器。

    接下来又到了记者提问的环节,第一个提问的记者,便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防务周刊记者。

    这名记者站起来道:“我是剪氏防务周刊记者玛丽,我想请问一下,中国的新飞豹比起毛子的苏三零,优势有多大呢?因为最近这款战机,在国际军贸市场上,隐隐有一种超越苏三零的意思,我们也非常好奇!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国家购买这种战机!”

    这个问题自然还是抛给了新飞豹的总师助理林鹏。

    林鹏微微一笑,朗声道:“玛丽小姐问得好,我们的新飞豹近年来的确销售势头非常看好,现在还有不少的客户,他们非常喜欢我们的新飞豹,我相信我们的新飞豹一定会越来越好,它会飞向全世界,成为我们中国航空工业的一张名片。”

    顿了顿林鹏又道:“为什么我们的新飞豹会这么受欢迎?我想从一个设计师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新飞豹,是一种性价比极高的战机,它不仅仅是性能十分强大,而且价格还很便宜,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空军都能够买得起,用得起!这是我们在设计之初,就有的一个精准定位。”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国际军机市场,高性能的战斗机不少,但是无一例外的就是,它们的价格相当的昂贵,并且它们的使用成本也相当高,可以说只有那些财力雄厚的国家空军才买得起用得起。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的台风战斗机,还有阵风战斗机,它们的销售单价都达到一亿美元左右了。而我们的新飞豹呢,只有五千万美元不到。并且我们的新飞豹,还具备很多的优势,比如说隐身能力,更大的航程和作战半径,这是那些三代半多用途战斗机所不能相比的。”

    “我们都知道,未来的空战更重要的是什么?先敌发现和先敌开火,因此一款战机的隐身性能就显得特别重要,特别是对于多用途战机来说,因为它们更多的是执行对地对海打击的任务,良好的隐身性能,可以赋予它们更好的突防能力,隐蔽接敌,打了导弹就走,这样它的战场生存能力就大大提高了。在空战时,隐身性能同样是至关重要的,这意味着具备隐身性能的一方,将会更早发现对手,在对手还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发射导弹进行攻击。”

    “无隐身性能的战机,要发现隐身战机,在同样性能的雷达情况下,发现距离要短得多,这就会失去先发制人的优势,而当导弹告警时,想要躲开如今越来越先进的空空导弹的攻击,可以说是相当的难,当先进空空导弹进入四十公里不可逃逸区时,被锁定的战机,靠机动性摆脱的成功率几乎为零。除非是有强大的电子干扰能力,才有躲开的希望,但是这是大多数战机都不具备的能力。所以说在未来的空战当中,那种狗斗的场面将非常的少了,除非是两款隐身性能差不多的战机,在面对面的进攻当中,或许有可能发生。因此,亚音速机动性能,其实在空战当中,已经并不重要了!”

    “未来空中作战,靠的是强大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这就要求战机具有性能强大的相控阵火控雷达,先进的航电系统,良好的隐身性能以及先进的空空,空地和反舰导弹等各类武器。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新飞豹,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到了这些未来战场上的特点,所以我们的新飞豹采用了成本相对较低的无源相控阵雷达,在保证拥有良好的性能同时,成本还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要让那些并不富裕的空军,买得起安装了相控阵雷达的先进战机。当然这也包括我们中国空军!”

    “不仅仅如此,我们的新飞豹还采用了最新的航电架构,它具备非常先进的性能,可以说与f22战斗机航电相比,也并不逊色。当然我们的新飞豹航电系统的成本控制也是做得很好的,再加上它采用了低成本,大推力的新秦岭发动机,所以总体成本是非常低的!五千万美元,只能买到一架翻新的f16单发战机了,可是我们的新飞豹呢,它是一款具备良好隐身性能的,重型的多用途战斗机,我想只要是没有别的原因,在这两种战机之间,如何选择,大家心里都会有一个肯定的答案了吧?”林鹏的解答的确是太精彩了。

    掌声如同潮水地响起来,那名记者也满意的坐了下去。

    这时候又有一名记者站起来问道:“请问,中国是否还会推出更新一代的战斗轰炸机呢?因为我们都知道,新飞豹是一种基于老飞豹改进而来的战斗轰炸机,中国航空工业就不想占据国际军机高端市场吗?你们是否有推出新一代外贸隐身战斗轰炸机的打算?”

    林鹏微微一笑道:“对不起,这个问题,我不能告诉你,因为这涉及到军事机密,还有商业机密。我想到了该出现的时候,这样的一款战机,会出现的。目前我们还是主要向全世界的客户,推销新飞豹这款战机,因为在我们看来,新飞豹对于绝大多数愿意购买中国战机的国家来说,已经完全够用了,并且一定会超出客户的预期!因此,我们暂时没有必要再推出更高端更先进的战斗轰炸机。虽然不会推出,但是不代表我们没有这个能力,而是因为市场的需要决定,等市场有需要时,我想我们会推出这样一款战机的,谢谢!”

    林鹏这个回答是相当的巧妙了,等于是告诉全世界,中国航空工业完全有能力研制更先进的隐身战斗轰炸机,甚至结合一些消息,媒体已经可以判断出来,中国在研制新一代的战斗轰炸机了。

第三百六十九章 中国航空工业悄然崛起

    三场新闻发布会,都圆满的结束了,不过记者们也好,还是整个航展现场的同行也好,观众也好,都在热议着今天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三场新闻发布会,以及c929客机等明星飞机。

    下午新飞豹再次上演了一场蓝天上的秀,虽然已经没有前两天那么令人新奇了,可是观众同样是爆满了。

    航展其间,林鹏也是忙得不亦乐乎,因为客户可不是只有韦内拉空军,接着又有好几个潜在的客户,与中方进行的深入的洽谈交流。

    最终在这一届亚洲航展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可以说是最大的赢家之一了,因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收获的订单,可是排名前几位的。

    除了韦内拉空军的十五亿美元新飞豹订单之外,在航展后期中航又收获了两笔新飞豹意向订单,一个是来自中东某富国,一个是来自亚洲某个国家,当然这个具体的内容并没有向外界公布,外界最终只知道,这两笔订单的合同金额,分别达到了十亿美元和十八亿美元。

    也就是说新飞豹在本届亚洲航展上,获得了三笔意向订单,总金额达到四十三亿美元。

    而c929客机也收获颇丰,除了太国航空公司以外,又收获了两个客户,最终c929客机的意向订单,也达到了六十架,总金额达到一百二十亿美元,这可是比军机更好卖的。

    arj21喷气支线客机,同样收获很不错,共获得了意向订单和确认订单八十六架,合同总金额加起来大约是三十亿美元。

    再加上其他的一些订单,这一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在亚洲航展上,总共获得了二百一十亿美元的订单。

    要知道本届航展上,无论是空客还是波音,都没有拿到这么多的订单,空客公司收获的订单包括意向订单总价值也仅仅只有六十四亿美元,波音公司则收获了五十五亿美元。

    可以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此次在亚洲航展上,收获的订单价值额,占到了航展所有订单金额的一半左右了。因此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为了本届亚洲航展最大的赢家,一点儿也不过分。

    二百一十亿美元的订单,虽然这其中大部分是意向订单,可已经非常了不得了。

    在航展闭幕仪式上,航展主办方发布的这个重磅新闻,也是如同在世界航空业界这颗平静的湖面上,砸下了一颗陨石,一下子就掀起了海啸般的波浪,全世界都是惊叹,什么时候,中国航空工业就悄然的崛起了?

    这一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从星加坡航展满载而归,国内的各大媒体更是不遗余力的进行了报道。

    林鹏刚刚跟团回到国内,就收到了好几家新闻单位的采访预约。

    虽然他很忙,但是中航工业集团老总,可是不想放过这么好的宣传机会,立刻就指示下来了,所有这一次前往亚洲航展的中航代表团成员,一定要全力配合新闻单位的采访工作!

    在这样的情况下,林鹏也不得不在中航工业集团总部留下来,接受采访。

    第一个对林鹏进行专访的就是最重量级的央视,要知道央视有一档非常受关注的新闻节目,这一次不但要对中航工业集团的林鹏等人进行采访,还将编导三期专门介绍中航与此次航展的节目。

    在中航工业集团某个接待室,林鹏接受了央视记者专访。

    对林鹏进行专访的记者,也是重量级的央视记者。

    采访正式开始,镜头也对准了林鹏和记者,当然记者只是背对着镜头,而林鹏却是面对着镜头。

    当然林鹏心里面也没有什么好紧张的。

    记者微笑着道:“您好,林副总师,非常高兴今天能够在这里,请您参与我们的节目,接受我们的专访。我是央视记者xxx,下面我们就正式开始了,我想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您作为我国航空工业系统,甚至是整个工业系统里面,最年轻的副总设计师,您认为我们中国的航空工业,是否真是外媒所说的,已经崛起了?”

    林鹏面带着微笑道:“这个问题,要理性的看待。一方面,我们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此次赴亚洲航展,的确是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绩,我们收获的订单总金额加起来,达到了二百一十亿美元,超过了波音公司,以及空客公司之和。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一次我们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取得的订单,大多数都还是意向订单。”

    顿了顿,林鹏接着道:“意向订单,就代表着客户并没有付订金,这个订单是随时可以取消的。而我们再看空客和波音公司呢,这两家航空巨头取得的订单,都是实打实的确认订单,客户是要支付订金,确认购买的。当然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波音空客公司,都是老牌的航空制造巨头了,特别是在干线客机领域,它们是绝对的垄断者,我们的c929大客机一面世,就是打破他们垄断的局面,这其中肯定会有激烈的市场竞争,当然我们的arj21支线客机,同样也面临这个状况,我们的竞争对手非常强,并且我们又是新进入者,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好准备。所以外媒所说的,我们中国航空工业悄然崛起,并不完全正确。因为我们还并没有真正的占据国际商用飞机市场,成为其中的一极。当然我们的信心是满满的,我们相信自己能够成为全球商用飞机的第三极,这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另外,我再说一说,除了在商用飞机领域,我们确实已经成为了后来的有力竞争者,在军用飞机市场上,我们取得的进步也非常大。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新飞豹也好,还是枭龙战斗机也好,还有我们的l15猎鹰教练机等等,都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产品,我们的外贸军机,性价比可以说是全世界最高的。当然我们的产品不止是性价比高,而且在不断的向高端迈进。我们的目标,也不止是那些中低端的军机市场,我们会在高端外贸军机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到那时候,我想我们也可以自豪的告诉全世界,中国航空工业真正的崛起了!”林鹏的激昂陈词,令央视记者不禁动容。

第三百七十章 大支线和小干线之间的界限

    记者忍不住问道:“林副总师,我们都知道,重新定义支线客机与干线客机,这是您提出来的,现在我们的c929宽体客机,还有arj21支线客机,尽管都还没有首飞,但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订单成绩,这是否与您提的这个建议有关系呢?”

    林鹏摇了摇头道:“记者同志,我想说的是,咱们的c929和arj21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亮眼的订单,这和重新定义支线客机与干线客机的建议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我想这两款客机的订单,不断的向我们中国商飞飞来,这是与我们整个航空工业的飞速进步分不开的。”

    “很多人都会感到震惊,为什么我们中国可以跳过中短程窄体干线客机,也就是波音737这个级别,直接上波音787一个级别的c929双发宽体客机,我想这就要说到重新定义支线客机与干线客机的事儿了。其实我们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咱们的arj21也好,还是庞巴迪的c系列也好,又或者是安博威的e195也好,它们都是属于大支线客机,无论从性能参数来看,还是从它们的定位来看,其实都是与所谓小干线客机,也就是波音737和a320客机非常的接近了。”

    “这是一个发展趋势!未来大支线和小干线的界限会进一步的模糊,特别是我们的arj21-1000客机,很快就将正式启动设计研制工作了,它是arj21系列的超级加长版,它的最大载客数可达一百五十座,这也就是说,它和波音737客机已经没有什么差别了。甚至它的机体还要更长,当然由于我们的arj21系列经济舱是三加二的布局,所以在单个座位的宽度方面,甚至还优于波音737,因为波音737是三加三布局,会显得更加拥挤!”

    “因此,我们的两款客机,定位准确,又有着与竞品飞机相当的性能,并且在燃油经济性方面,舒适性方面,我们的arj21和c929客机还有优势,因此取得这样的订单成绩,也就不稀奇了!”林鹏颇为自信地道。

    记者微笑道:“希望我们的arj21系列和c929系列,都能越来越好,我们也想早日坐上国产客机呀!对了,林副总师,刚才您说到了arj21-1000客机,可以稍微透露一下它的具体情况吗?”

    林鹏点了点头道:“当然可以,我们很快就要正式启动这个版本的设计工作了,所以提前透露一些信息,也并没有什么不可以的。我们的arj21-1000定位于一百五十座级大支线客机,这就是说它的在全经济布局情况下,座位数可以达到一百五十个。在采用两级布局时,座位数也能达到一百三十二个。同时,我们的arj21-1000在设计的最大航程方面,也会超过arj21-700不少,达到五千公里之多,这已经非常接近波音737-700,我们知道波音737-700是737系列的基本型,它的载客数为一百二十六名到一百四十九名,最大航程达到六千二百公里。相较来说我们的arj21-1000除了航程短了一千二百公里外,在最大载客数方面还要多出一个。”

    “通过这个比对,我想很好的诠释了大支线客机,与传统的小干线客机,其实就是有高度重合的地方,只是在座舱布局方面不太一样,还有最大航程方面也有区别。而从最直接的感观上来说,我们的arj21-1000在机体长度方面,会超过波音737-700不少,因为我们的arj21-1000由于采用三加二布局,所以它的机身长度会达到四十米左右,而波音737-700的机身长度,只有三十四米不到。因此从两机的侧面来看,我们的arj21-1000将会显得更加的修长,更加的具有流线型的机身,也会显得更加具有美感,这一点,我想到时候,大家看到我们的arj21-1000设计图就知道了!”林鹏呵呵笑道。

    记者高兴地道:“太好了,这应该是独家消息了!我们的支线客机,竟然可以媲美空客波音最有名的737和320系列!那么我们的c929宽体客机,也一定有缩短型吧,因为在一百五十座到二百八十座中间,还有这么大的空档。”

    林鹏笑了笑道:“那是肯定的,我们的c929客机,也会发展出系列的型号,覆盖到一百五十座到四百座这个区间。我们首先会在基本型的基础上,发展出缩短型,以填补arj21-1000与c929基本型之间的空白。我们的c929宽体客机基本型,采用头等舱、商务舱和经济舱标准三舱布局,将拥有二百九十座。而波音787的基本型号,标准三级客舱布局有二百二十三个座位,因此我们的c929客机比波音787更大,与空客a350xwb更为接近。”

    “所以我们也必须要发展缩短型号来填补空白。在我们的计划中,c929缩短型,在标准三舱布局情况下,拥有一百八十个座位,而在两舱布局情况下,拥有二百个座位,全经济舱布局,将拥有二百五十个座位。因此我们的c929宽体客机,目标是覆盖一百八十座到四百座级市场,缩短型号可以满足向下的延伸覆盖,而加长型则满足四百座级的市场,当然那是最后的工作了。”林鹏微笑着把整个系列的情况都介绍了一下。

    记者兴奋地道:“听到这样的消息,真的令人激动万分呐!咱们中国航空工业真的强大起来了,以前咱们国人都不敢想象,我们自己也能造出那么大的飞机来,但是现在,我们很快就能看到中国自己设计研制生产的大型客机了,并且我相信,我们国人都非常愿意乘坐国产大飞机!感谢林副总设计,接受我台专访。谢谢!”

    专访结束,记者站起来,与林鹏热情地握手。

    林鹏心里面,其实早就盼着这场专访结束了,因为接下来还有一场专访呢!

    当然林鹏更希望的是,早点回到工作岗位上去,无论是c929客机,还是新飞豹,歼轰八,还有大运,他都是重要的参与者!好多工作还在等着他。

    接受了两场的专访,林鹏可没想到,晚上就看到了自己上电视的镜头。

    当然专访的内容并不是全部播放,而只是一小部分,主要还是作为那栏新闻节目的资料素材,在节目中专家们的评论才是重头戏。

    只不过专家们评论,其实也离不开对林鹏这段专访透露的信息研究,毕竟家专家们并不掌握第一手信息,他们不是参与者,也只能通过分析和研究来进行评论。

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型军用运输机动力选型

    就在arj21和c929客机,不断取得可喜的订单之时,国产大型军用运输机的研制工作也在快速推进着。

    要知道中国大飞机项目,可不止是大型商用客机一个型号,而是两个型号,只是一个在明一个在暗。

    在暗中进行的项目,自然就是大型军用运输机项目了,当然这个项目还是那个运二零,只是在具体的指标方面,已经有了一些变化,这都是因为林鹏这个重生者,给中国航空工业带来的改变,产生的结果。

    在林鹏前世的时候,运二零的设计指标其实是不算很先进的,首先就是受制于它的动力系统相对比较落后,发动机推力小,油耗高,因此运二零无论是最大起飞重量,还是最大载货重量,还有航程方面,跟m国的c17环球霸王运输机相比,都是落后一大截的。

    当然,并不是中国空军不想要c17环球霸王运输机这么大的运二零,而是因为中国航空工业无法研制出这么大的军用运输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动力方面,无法为国产大运提供类似于c17上面的安装的f117涡扇发动机同级的动力。

    要知道c17运输机上面的f117-pw-100无加力涡扇发动机,其最大推力达到了一百七十千牛!四台f117-pw-100无加力涡扇发动机总推力达到了六百八十千牛!

    这么大的总推力,才能够把重达二百八十多吨的c17环球霸王运输机送上蓝天,并且达到八百三十千米的最大飞行速度。

    相比c17环球霸王运输机来说,中国的运二零大型运输机,性能就要落后一大截了。首先就是由于运二零采用的是毛子的d-30kp2无加力涡扇发动机,而这种发动机,便是伊尔七六运输机的动力装置,同时也是中国的轰六k的动力装置。

    试想和伊尔七六运输机一样,采用同样动力装置的运二零,又能比伊尔七六运输机大到哪里去?毕竟动力是一样的,要是做得大了,重了,那么速度就要下降很多,航程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最终运二零也只是比伊尔七六运输机大了那么一丢丢,甚至与最新改型的伊尔七六运输机相比,也是基本上一样大的。

    伊尔-76md-90a是伊尔七六系列里面最新的型号,这种新机型换装了全新的ps-90a型大涵道比发动机,这能够让最新型的伊尔七六减少百分之十的燃油消耗的同时还能够提供足够的动力,伊尔-76md-90a运输机的巡航速度能够达到八百二十五公里每小时,最大起飞重量二百一十吨,最大载重六十吨。

    这些性能指标,已经和运二零基本上相当了,所以运二零和伊尔-76md-90a相比并没有多大的优势,甚至在发动机方面还要弱一些。

    本来运二零的目标发动机涡扇二零发动机,也是一种性能先进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最大推力达到一百六十千牛,已经非常接近c17运输机上的f117-pw-100无加力涡扇发动机了,但是在林鹏前世的时候,由于中国航空发动机基础薄弱,所以涡扇二零发动机,进度非常的缓慢,因此早期量产型的运二零,就只能用进口的d-30kp2无加力涡扇发动机,随后再采用仿制的型号涡扇十八,最终什么时候能用上涡扇二零,还真是不好说。

    发动机无疑是影响运二零的性能和服役,最大的问题所在。

    但现在不同了,因为中国航空发动机,有了林鹏贡献的那些国外先进航空发动机详细技术资料,已经获得了巨大的突破。

    所以运二零和c929宽体客机一样,在动力方面,不会有什么问题了,设计师们也可以放开手脚去设计理想中的中国大型军用运输机。

    在林鹏的心中,也是有一个鲲鹏梦的,他希望中国的大型军用运输机,是能够媲美m国的c17环球霸王运输机的,甚至作为后来者,中国大运一定要比c17环球霸王更先进才对。

    刚刚从亚洲航展回来的林鹏,就接到了唐总师的电话,让他准备参加大运的动力选型会,这一次会议将在中航工业集团总部举行,这倒是让林鹏省了来回跑的事儿。

    林鹏激动不已,中国大型军用运输机的研制,进度可真是快啊!不过相比于c929这样的大型客机来说,军用的大型运输机,设计研制的难度确实要小得多,当然研制速度理论上也是更快的。

    这主要是由于大型客机,需要取得适航证,这个过程比较费时费力,因为客机对安全性要求是相当高的,不允许出现一点的安全问题。

    而军用运输机显然要求没有那么高,现在中国空军对大型运输机的需求非常的迫切,无论是军方还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这边,都希望能够尽早的让国产大运研制出来,并且迅速量产服役。

    军用大型运输机的动力选型会,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动力一旦确定下来了,那么各项的设计指标就基本上能够迅速的确定下来,设计团队就可以全面的开展设计研制工作了。

    所以这一次动力选型会,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次会议,作为大型运输机的总师助理,林鹏自然是要参加这次会议的,甚至他还有分量很重的投票权。

    对于中国大型运输机的动力装置选型,林鹏心里面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了。

    那就是基于c929客机国产动力装置,三十五吨级长江2000发动机的核心机,研制的另一种十八吨级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目前这个发动机,已经成为新成立的中国航发集团的重点攻关项目。三十五吨级核心机是可以派生出一系列的发动机的。

    相较于商用客机来说,军用运输机的动力要求,是有很大不同的,如果说把客机的发动机,直接拿过来,安装到大型军用运输机上面,那肯定就是不行的。

    因为军用大型运输机,需要的发动机不仅仅要推力大,而且对加速性要求是很高的,以便于快速起飞。

    因此军用运输机的发动机,涵道比要比客机发动机的涵道比小,这样对比,可以说客机发动机为了追求经济性,所以外涵道的风扇所作的功是比较大的,但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加速性非常差。

第三百七十二章 国产战略运输机的三种动力选择

    所以军用运输机采用的发动机,和客机采用的发动机,是有很大不同的。当然采用同样的核心机这是可以的,因为同一种流量的核心机,可以设计出一个系列,不同推力大小和性能的发动机。

    c929客机配套的国产动力装置长江2000涡扇发动机,其核心机的流量达到四十五千克每秒,最大推力可达到三十五吨。

    而理论上,这种核心机可以设计出十八吨到三十五吨范围内的不同型号发动机,这就是核心机的重要性,这就好比是一个汽车底盘的平台,在一个平台上,可以发展出很多种车型,并且轴距可以加长也可以缩短,从a级车到c级车一般都可以做出来,甚至可以做出suv,轿车等不同的车型。

    涡扇发动机的核心机也是如此,它可以设计出军用的型号,也可以设计出民用的型号,同时推力覆盖的范围也是相当大的,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用同一种核心机,做出多种不同性能的发动机,满足不同飞机的需要。

    当然这里面就涉及到很多关键技术,比如说大尺寸风扇,高压比多级高压压气机设计,当然还有这些部件的材料,工艺,都是关键技术,世界上掌握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技术的也就那么几家。

    国产大型军用运输机动力选型会,终于在二零零八年春天的某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召开了。

    林鹏跟着唐总师来到会议室,一看里面已经来了不少的专家,特别是中航发的专家,更是不少。

    唐总师和专家们打着招呼,然后坐了下来,林鹏跟着唐总师坐了下来。

    会议正式开始还有一点时间,领导们还没有来,唐总师就和身边的林鹏等设计团队核心成员,小声聊了起来。

    唐总师神色严肃地道:“今天的选型会,我们面临着三种选择,第一个选择当然就是我们中国航发集团搞的两种核心机,所派生出来的两种发动机,一个是推力十六吨级的,一个是推力二十吨级的新发动机。另外我们的备选方案还有仿制的涡扇十八,涡扇十八发动机是在d-30kp2基础上,结合部分先进技术研制的国产化型号,单台重量比d-30整机轻三百公斤;推力达到十三点五吨,推重比由4.75提高到5.25,油耗也下降了近两成。”

    顿了顿,唐总师又道:“目前看来,最可靠的动力选择,是涡扇十八发动机,因为这款发动机,相对来说是比较成熟的,但是推力较小。而两款新发,推力都非常不错,一个十六吨,一个二十吨,都是很不错的动力,但是这两个发动机,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它们是全新研制的型号,一个是在进度方面,能否与我们的大运相匹配?如果出现飞机等发动机的老问题,那我们就麻烦了。另外就是这两个发动机,由于是全新研制的,所以这其中的可靠性问题,也是很难说啊,你们再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咱们内部先达成一致!”

    虽然此前在内部的会议上,大家就反复讨论过这个问题了,但是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大部分人选择涡扇十八发动机,因为这款发动机是比较可靠的,虽然推力小了点儿,但是也基本能够满足大运的需要。当然,这样的大运,就是跟毛子的最新伊尔七六运输机性能差不多了。

    林鹏却是唯一一个提出,选择二十吨级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设计团队成员。

    别人不敢,那是因为他们很小心,怕再次重蹈覆辙,但是林鹏不担心啊,因为他是一个重生者,并且如今中国航空工业所取得的巨大突破,有一大半的功劳都是他的。

    相对于其他人来说,林鹏对中国航空发动机的具体情况更加的了解,甚至比中国航发集团的一些专家还要掌握得全面,毕竟中国航空发动机很多关键技术的突破,都是他通过特殊渠道送上的技术资料,又或者是他发表的学术论文点破的。

    其实唐总师,在内心是非常信任林鹏的,他也想采纳林鹏的建议,选择二十吨级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因为这样就可以把大运设计成一款,媲美c17环球霸王运输机的真正战略运输机。

    如果采用十三点五吨推力的涡扇十八发动机,那么国产大运,就只能是伊尔七六的加强版,那么它就只能称为准战略运输机了。

    其实这就有点像c919和c929,到底上哪一个的问题。

    当然,全新的二十吨级发动机,的确可以让国产大运成为一款真正的战略运输机,但是其中也有不小的技术风险。

    大家都看向了林鹏,因为林鹏的意见和他们不一样,他们也很清楚,唐总师其实是想采纳林鹏的意见的。

    林鹏想了想道:“唐总,还有各位同事,我想我还是坚持我的意见,我认为咱们的大运,就应该瞄准真正的战略运输机去设计,所以它必须也只能采用二十吨级的发动机。我认为我们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是有这个实力的,二十吨级涡扇发动机,虽然是全新的型号,也是我们国家第一次研制这么大推力的发动机,但是我们想一想,我们又何尝不是第一次设计这么大的飞机?还有我们的c929同样也是一款大型的飞机,这也是第一次。所以我们应该要有这个自信心!”

    “我们可以想一下,我们的空军,最需要的是一款什么样的运输机?说实话,像伊尔七六这样的运输机,是不能称为战略运输机的,所以我们的大运,不能像伊尔七六一样,成为一款高不成低不就的军用运输机。我们再看看m军的c17环球霸王,它才是一款真正的战略运输机,是我们空军最希望得到的运输机!空军只有装备这种真正的战略运输机,才能够完成战略投送力量的建设,建设一支真正的战略空军,就离不开真正的战略运输机!所以我们不能只考虑到如何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虽然这样我们是很安全,不必担责,但是我们的空军呢?他们拿到一款加强的伊尔七六运输机,又如何去完成战略投送力量的建设?”

    林鹏说完之后,大家也不禁动容了。

第三百七十三章 当年阿三就尝到了C17运输机的甜头

    其实林鹏作为一个重生者,当然很清楚,m国的c17环球霸王,确实是一款最优秀的战略运输机,因为它不但具备战略运输机的能力,同时还具备战术大型运输机的能力,可以在野战机场起降。

    正因为如此,c17环球霸王,不仅仅装备了m国空军,还远销到了全球好些个国家,比如说南亚的阿三空军,就曾经尝到了购买c17环球霸王运输机的甜头。

    进入二十一世纪,阿三空军运输机队就明显的出现了老化的问题,因此阿三也是一直在打算购买新运输机,替换掉老旧的运输机队。

    当然阿三的选择也很多,特别是毛子的伊尔七六运输机和m国的c17战略运输机,是阿三的重点考察对象。

    最终阿三没有选择便宜的伊尔七六运输机,而是选择了昂贵的m国c17环球霸王战略运输机,要知道这一批c17环球霸王战略运输机可是报价五十八亿亿美元,比伊尔七六运输机高出两三倍的价格,但是阿三没有因为伊尔七六便宜,就去买便宜货。

    可见阿三的眼光,有时候还是不错的,毕竟c17环球霸王战略运输机的性能可是比伊尔七六运输机高了不止一点半点,它是一款真正的战略运输机,尽管每一架环球霸王要价五点八亿美元,可以说是漫天要价了,但是阿三忍痛就买下来了。

    虽然是贵了一点,但是这钱花得值啊!毕竟像这样的战略运输机,有些国家想买还买不到呢!比如说中国空军,何尝不想拥有c17环球霸王这样的战略运输机呢?

    但是中国买不到啊,就算是花再多钱,m国也不会卖的。

    所以尽管后来中国有了运二零,但是仍然无法与阿三的环球霸王相比,二者不是一个级别,运二零的整体性能只能达到环球霸王的百分之六十左右。

    要知道c17环球霸王战略运输机可是排进了世界运输机前三的,前两名则是安一二四战略运输机和c5银河战略运输机,当然全世界最大的运输机安二二五是不算的,因为这款战略运输机就只有一架,而且设计出来的主要目的是运送暴风雪号航天飞机。

    环球霸王的名号也不是白来的,c17战略运输机最大运载距离达到八千公里,在空中加油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真正的全球到达,因为这款战略运输机可以在简易的跑道上起降,这是伊尔七六运输机做不到的。

    欧洲几国都租用或者购买了c17环球霸王战略运输机,比如y国空军,就是租用的方式,引进了七架环球霸王。

    而枫叶国更是在二零零六年就采购了四架环球霸王战略运输机。

    最有意思的还是中东的土豪国家,阿连求和卡他耳,都购买了c17环球霸王战略运输机。其实对于这样的小国来说,c17环球霸王战略运输机实在是大材小用了,这两国空军其实基本上是用不到它的。

    甚至阿连求购买的数量达到十一架,比阿三买得还多。

    当然这些土豪国家,无一例外就是钱太多了,没处花。购买c17环球霸王战略运输机,最大的用处就是用来撑门面,有钱就是壕。

    尽管卡他耳这样的小国,面积仅仅只有一万多平方公里,只是比中国的一些大城市略大一点,而且人口也才二百多万,还不如中国的一个五线城市。

    但是这么小的地方,却是全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因为地下有油啊,躺在油上面发财,什么都不用做!要知道卡他耳人均gdp超过十万美元,是中国的二十多倍。

    因此这样的一个小国,它的军队装备也是最豪华的阵容,尽管卡他耳整个国家也才一万出头的军队,但是却创下了世界上购买武器装备的一个吉尼斯纪录,那就是它曾在一天之内,购买二百四十亿美元的武器装备!

    就算是m国国防部,也没有这么财大气粗,f22战斗机就是因为太贵了,不得不一再缩减装备数量。

    卡他耳一万多人的军队,一天之内就买回来二百四十亿美元的装备,相当于每一名士兵,就拥有了二百多万美元的装备,试问这样壕的军队有哪个国家能与之相比?

    卡他耳空军仅仅只有八百多人,但是却买回来了单价为两亿美元的两架c17环球霸王战略运输机,单价六亿美元的三架波音七三七尾空中预警机,这还不算,这笔天价订单里面,还有二十四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十一个连的爱国者防空导弹,两亿美元的反坦克导弹。

    除了向m国买的武器,还有从欧洲各国引进的装备,这其中就有单价四亿美元的空客的a330空中加油机,单价一亿美元的二十二架舰载直升机,以及六十多辆豹二主战坦克。

    结果这些武器装备,买回去根本就用不上,毕竟卡他耳国防力量就那么点儿人,这么些装备就算是给一个中等国家军队,也是足够用了,可是给这么一个小国,那简直就是买回去当陈列品的,这些武器大多数,都是放在仓库里面了。

    当然卡他耳买这么多武器装备,也是有目的的,那就是交保护费。

    c17环球霸王战略运输机,就是中国空军最适合的一款战略运输机,所以林鹏是希望中国的运二零,能够达到甚至超过环球霸王的。

    当然这里面也有很多技术难关要突破,但是林鹏是有把握的,这是因为他早就在航展上,通过异能获取了环球霸王的技术资料,当然这些年来也慢慢的放出了一些。

    所以别人觉得不可能,但林鹏知道是肯定没问题的,发动机的问题也不是问题。

    在听了林鹏的陈述之后,唐总师也不禁动容道:“林鹏同志说得有道理啊,咱们做飞机设计的,不能只考虑到我们自己,还得为咱们的客户多考虑啊!空军需要的是一款真正的战略运输机,那咱们就必须要把它设计出来,而且要设计得更加完美,我就不相信了,m国人在十几二十年前,能够设计制造出来环球霸王这样的战略运输机,到了现在我们还不能够?那不是太丢脸了么?大家觉得怎么样?”

    既然总师都这样说了,大家都纷纷的点头,表示同意了。

第三百七十四章 二十吨推力才是理想动力

    很快领导们也陆续进入会议室,国产大型军用运输机发动机选型会正式开始了。

    首先是领导讲话,接着便是中国航发集团,三款发动机的总师分别介绍他们各自负责的发动机型号具体情况。

    虽然作为大运的设计单位,唐总师他们早就掌握了三款发动机的基本资料,但是程序还是必须要走的,并且在资料里面,有些东西并不一定就拿出来了,毕竟这三款发动机,都还没有全部完成,特别是十六吨级和二十吨级的两款发动机,才刚刚开始研制没多久,涡扇十八倒是接近完成了。

    第一个上台的是中国航发蓉发公司涡扇十八项目总师林建民,这位四十多岁的总师,大步走到台上,便开始结合着ppt介绍起涡扇十八来。

    涡扇十八发动机,原型为毛子的d-30kp-2发动机,这个发动机是索洛维耶夫设计局为伊尔七六运输机设计研制的一款涡扇发动机,最大推力为十二点五吨,涵道比较小,只有二点四比一,不过寿命还是可以的,翻修寿命达到三千小时。

    现在这款d-30kp-2发动机,中国已经引进了不少,除了作为伊尔七六运输机的备份发动机外,还用于最新的轰六k中远程轰炸机上。

    当然中国和毛子关于这款发动机的订单数量,并不是很多,并且中国航空发动机技术近年来突破很大,所以蓉发公司便着手开始仿制这个发动机,最主要还是为轰六k的生产。

    当然另一方面,蓉发公司也非常想得到国产大运的订单,因为涡扇十八只是给轰六k做动力装置的话,订单数量不会太多,而且毛子也在极力向中国推销d-30kp-2发动机,一旦上头决定采购更多d-30kp-2发动机,那涡扇十八就完了。

    所以蓉发公司自然是希望,大运能够采用涡扇十八发动机的,首先涡扇十八发动机,是三个国产大运备选发动机型号里面,最为成熟的,也是进度最快的,最晚两年后就可以完成定型并小批量生产。

    在经过轰六k的试用后,这正好赶上大运的首飞,所以这一次蓉发公司是抱着很大希望来的。

    虽然和另外两个发动机相比,涡扇十八发动机的性能是最弱的,但是它已经能够满足需要了,毕竟毛子的伊尔七六也是用的这款发动机的原型。

    只是对于新时代的一款战略运输机来说,涡扇十八发动机的推力确实小了点,同时也相对比较落后,由于涵道比设计的偏小,所以它的油耗也是相对较高的。

    这对轰六k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轰六以前用的涡喷八发动机,油耗可是比涡扇十八高多了,在换装了d-30kp-2发动机之后不仅将推力增大了百分之三十,在耗油量方面也减少了百分之二十,航程增加了三分之一。所以国产型号涡扇十八,用于轰六k是完全够了,因为涡扇十八发动机的性能,较之原型还有一定提高。

    所以林建民总师,重点强调的也就是涡扇十八发动机的优势,比如说成熟度,进度,还有它的推力较原型提高了一吨,完全能够满足国产大型军用运输机的需求。

    接着上台的便是十六吨级推力的涡扇二零发动机总师高为民。

    涡扇二零发动机,虽然在进度方面,还有成熟度方面,要逊色于涡扇十八发动机,但是涡扇二零发动机推力更大,十六吨对国产大运来说似乎是一个很理想的推力值。

    并且涡扇二零发动机,是源自于已经量产并且装配在歼十战斗机上的太行发动机,所以可靠性也是有保证的,毕竟二者核心机是一样的,涡扇二零发动机采用大涵道比的设计,涵道比达到五,比涡扇十八高了一倍还不止。

    因此涡扇二零发动机,其实也是一款很不错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如果在同样的一款运输机上,分别安装涡扇十八和涡扇二零发动机,结果就是很明显的。

    涡扇二零发动机,巡航耗油率肯定会比涡扇十八低不少,至少是百分之十起步,起飞耗油率更是有可能相差超过百分之三十,并且涡扇子二零推力还要大二点五吨,如此一来,同样的一款运输机不但巡航速度更快,而且油耗更小,因此航程也就更远了。

    当然,更大的推力还意味着可以把飞机造得更大更重,这样可以装得更多。

    比如毛子采用新的ps90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替换掉d-30kp-2发动机之后,伊尔七六td航程就由三千六百公里,提升到了四千三百公里,性能提高是很大的。

    高为民总师激动地道:“我们的涡扇二零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最大推力可以达到160千牛,比d-30kp2发动机高百分之四十,油耗降低百分之十以上,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国产大运可以做得更大,装得更多,飞得更远。而且有一点很重要的是,我们的涡扇二零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将会采用最先进的全权限数字控制系统。”

    顿了顿高为民继续道:“所以我们希望,国产大运能够采用我们的涡扇二零发动机,根据我们的推算,如果采用了涡扇二零发动机,国产大运是能够达到二百四十吨的最大起飞重量,并且载重量可以超过六十五吨。当然在进度方面,我们的涡扇二零,虽然有可能会晚一些,不能赶上国产大运首飞,但是在采用别的发动机过渡之后,在第二批的完全状态大运上安装是完全可行的。咱们的歼十战斗机,不也是这样做的吗?所以我们希望,各位领导,包括大运的设计单位,做出采用涡扇二零发动机的决定,谢谢大家!”

    高为民的演讲,很动情,涡扇二零的确也是一款很不错的发动机,但是要做出一款真正的战略运输机,媲美环球霸王的战略运输机,这款发动机还是不够。要知道环球霸王所用的f117-pw-100发动机推力接近二十吨,所以它在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二百八十吨的同时,还有优异的短距起飞能力,国产大运使用涡扇二零是做不到的,毕竟推力差了那么多。

    所以,对于国产战略运输机来说,二十吨级的涡扇发动机才是理想的动力。

第三百七十五章 涡扇二五还能作为四百吨级运输机动力

    事实在林鹏前世的时候,涡扇二零的确是国产运二零大型军用运输机的标配动力装置,也可以说是目标动力。

    因为涡扇十八,那就是解决有无问题的一款山寨发动机,只有涡扇二零才是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且推力满足运二零需要的动力。

    但是现在,一切都发生了变化,由于近些年中国航空发动机技术不断的突破,所以二十吨推力级的新型发动机,涡扇二五也成为了大运的备选动力装置。

    要知道涡扇二五可不止是比涡扇二零推力大了四吨这么简单,而是因为涡扇二五在各方面的都比涡扇二零要高出一级。

    打个比方说,涡扇十八是国产第一代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那么涡扇二零就是第二代,而涡扇二五就属于第三代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了。

    这当然就是因为,涡扇二五是专门设计研制的大涵道比的新一代涡扇发动机,而不像涡扇二零是在太行发动机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毕竟太行发动机,原本是小涵道比的大推,是给战斗机用的。

    涡扇二五就不同了,它的核心机和国产大客机c929的长江两千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是同一个。

    同一个核心机派生出两种不同的发动机,一个是给军用运输机准备的,一个是给民用客机准备的。当然一个推力是二十吨级,另一个达到了三十吨级,这其中的变化还是很大的。

    最主要的不同,就是长江两千发动机的涵道比更大,它的设计涵道比将达到十这个级别,另外还有很多的不同,因此它可以获得三十吨以上的推力。

    而涡扇二五,涵道比相对长江两千来说,要小了很多,只有七到八的样子,但是又比涡扇二零的五和十八的二点五要大,再加上它核心机空气流量本身也更大,所以推力就更大了。

    涡扇二五的最终目标,是达到二十五吨的推力,当然前期设计目标是十八吨到二十吨,后期有需要再增推。

    二十五吨推力的最终版,估计只有像安一二四那样大的运输机才用得上了。

    当然也可以发展出一种二百吨级的双发战术大型运输机。

    因此涡扇二五才是适应未来需要的新一代涡扇发动机,而涡扇二零虽然比涡扇十八要先进一些,但同样是面临着一出来就落后的境地。

    涡扇十八代表的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水平,而涡扇二零只相当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水平。

    所以这两个发动机都相对落后,只有涡扇二五,是代表着新世纪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技术水平。

    当然新一代的涡扇二五大涵道比发动机,技术难度也是最大的。毕竟它的涵道比达到了十这个级别,所以首先就是要攻克大尺寸风扇的技术。

    大尺寸风扇这是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特有零部件,因为发动机涵道比越大,那么风扇直径肯定就越大,比如说d30发动机涵道比只有二点四二,因此看起来发动机就非常的细长。

    而十这个级别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就拿波音777客机上面的ge90发动机来说,它的直径已经超过了波音737客机的机身了,达到了惊人的三点四三米!

    ge90涡扇发动机,正是由于直径太大了,所以它甚至无法采用整机的方式装进波音737货机的舱门!

    因此一旦波音777客机的发动机坏了,急需要维修更换,就只能使用全世界第二大的运输机安一二四来空运了。

    正是由于涵道比大,所以发动机才会更加的省油,当然推力也提高不少。

    当然无论是涡扇二五,还是长江两千,由于推力要比ge90小得多,所以它们的直径当然也没有那么夸张。

    但它们都是属于涵道比超过五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所以它们的直径都不会小到哪里去。

    整台发动机里面,最大直径的就是风扇了。大尺寸的风扇要采用掠形叶片,这样效率才能更高,但是制造工艺就相当的复杂了,要采用超塑成形,扩散连接等尖端的加工工艺。

    第二个关键的技术,便是高压比多级高压压气机的设计制造。

    对于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来说,高压压气机的压比,越来越高,军用发动机一般在十以下,但是像ge90发动机已经达到二十三了。

    所以高压压气机的级数也随之增多,ge90发动机采用的就是十级。

    当第三个走上讲台的涡扇二五发动机总师王小明,把ppt一放出来,所有在场的专家领导,都纷纷的惊叹不已。

    涡扇二五发动机,看起来的确是更加的先进,不仅仅体现在涵道比更大这方面,而且更重要的是它的结构设计也好,还是各种先进的材料应用,都是前两者无法达到的。

    王小明激动地道:“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今天我很高兴能够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中国航发集团的涡扇二五发动机。作为新一代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涡扇二五的设计指标无疑是相当高的,而且它瞄准的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发动机技术水平!”

    顿了顿,王小明道:“我们的目标是分几步走,首先我们准备设计研制出初级版本,它的最大推力在十八吨到二十吨,可以满足三百吨级战略运输机的动力需求,因为四台发动机加起来,总推力达到七十二吨到八十吨,这个指标已经超过了m国c17环球霸王运输机的f117-pw-100涡扇发动机。当然我们的涡扇二五,具备后发优势,在很多性能方面,都将超过f117-pw-100涡扇发动机。”

    “涡扇二五不仅仅可以作为国产战略运输机的动力,还可以作为一百五十吨到二百吨级大型战术运输机的动力,采用两台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的军用运输机,也不是没有先例,并且rb也在发展国产大型运输机,据悉就是采用两台ge公司的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可能与伊尔七六相当。因此,我们的涡扇二五,其实是可以满足不同级别的军用运输机需要的。”

    “甚至我们还可以期待,未来涡扇二五发动机,增推到二十五吨,那么它还可以作为四百吨级战略运输机的动力!”王小明这话一说出来,全场都是议论纷纷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7472/ 第一时间欣赏航空崛起最新章节! 作者:霞飞红绡所写的《航空崛起》为转载作品,航空崛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航空崛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航空崛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航空崛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航空崛起介绍:
重生二零零二年,引领中国航空工业,崛起于世界之巅。航空崛起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航空崛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航空崛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