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超级汉朝TXT下载超级汉朝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超级汉朝全文阅读

作者:俱邀侠客芙蓉剑     超级汉朝txt下载     超级汉朝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06章 得而复失弃前功

    公孙霸与第五均在潼关交兵之后,双方都损失惨重,彼此忌惮,不敢再轻易进攻。遂以潼关为界,再度形成对峙之势。

    顺安22年春,公孙霸在洛阳大会诸将。问皇甫照道:“今闻知西川被西城侯所取,凉州军把持朝廷,必欲取西蜀,而畏惧孤袭潼关,所以不敢进兵川蜀。然不可久作对峙,恐其恢复军力,取得西蜀,长安更将难取。孤今番可再取潼关否?”

    皇甫照道:“西凉军虽然大败,然实力仍在,足可据潼关守之。主公虽然欲取之,恐不为容易也。主公去年大破西凉军,第五均必然畏惧主公,不敢轻出。主公可趁此时,收取安城,或能攻取徐州。”

    公孙霸闻言大怒道:“伍文忠坐守之贼,也敢起兵夺地!老匹夫妄自尊大,孤必然灭之,方泄心中愤恨。”

    遂令众将:“今即可率军收复安城,你等且去准备。孤今当亲率三军,荡平徐州,灭伍文忠老匹夫。”

    皇甫照道:“燕王亲统雄兵前去,安城必能收回。只是与中原诸侯相战者,还需用计为上。以老臣建议,燕王且虚立旗号,诈言攻击宛城贺武,宛城为荆、徐等屏障,伍文忠若闻知宛城被攻,势必分精兵猛将前来相援。而燕王可亲率大军,至于安城之下,安城唾手可得。”

    公孙霸闻言,道:“相国真乃孤之智囊也。”于是用皇甫照计策,以大将朱玉,打燕王公孙霸王旗号,率军三万,诈称十万,前来佯攻宛城。

    贺武令三万军,驻守宛城,闻知公孙霸率领十万军马前来,即报知纵长伍文忠。伍文忠在安城接到贺武书信,召集诸将道:“公孙霸亲自率军兵犯宛城,吾甚怀疑声东击西之计。然宛城万不可失,恐贺武一军难支,诸君谁愿前往相助?”

    章武见众将皆不欲前去,随即请命道:“容末将前往救援贺兖州。”

    伍文忠见之,遂道:“既然陈

    世侄请缨驰援,甚好。世侄领本部军马一万,吾再拔步骑两万相助。即可领军前去,相助贺兖州。”

    章武领命,便率领三万人马,前来宛城相救,到达宛城,与贺武合军。朱玉列阵城郊,中军树公孙霸燕王旗号,将三万人马,分散排开,尽树旗帜,虚张声势。

    伍文忠方在安城坐观形势,忽然接到哨探军报,说公孙彪在陈留调集军马,公孙霸设在山东兖州守将贯丘平、青州守将盖班亦在调动军马,伍文忠心中疑惑,次日又得报,公孙彪已经率军南下,贯丘平、盖班二人率兵向徐州而来。伍文忠忙问洛阳有没有动静,得报说,洛阳只有公孙豹率骑兵一万前来。军师虞良急忙对伍文忠道:“今公孙霸必然在军中!其河内之兵,旦夕可调。如若三面围我,安城必将不能守。请主公急作安排应对。”

    伍文忠闻言惊道:“若如此,我将危矣。”又得报说:“宛城虽有公孙霸燕王旗号,然而只列阵郊外,未有攻城。”

    伍文忠大惊,道:“今番中公孙霸声东击西之计。公孙霸必然亲来夺取安城。如今之计,该当如何应对?”

    虞良遂道:“主公唯有放弃安城,撤兵徐州境上,方可能避免被围。吾军亦能得全。”

    然而韩冲、章雕等人,不愿意放其安城。对伍文忠道:“上将军提卒十万,方夺下安城。怎可说弃就弃?如公孙霸来,末将等先率军拒之,倘若实在不能守,上将军再做进退罢。”

    伍文忠亦不愿放弃安城,见现在尚还有军七八万人,遂决定先守,如实在守不住,再弃城撤退,令人事先做好撤退准备。

    伍文忠刚部署完毕,忽报城郊敌军出现,伍文忠急忙登城视之,只见安城周围,北、东,西三路大军风尘滚滚,排山倒海般卷来。公孙豹率领一万幽州铁骑,瞬间就杀到安城西门下。

    伍文忠见之甚惊,忙传令诸将御敌

    ,如若不能支撑,即从南门撤出,向东退至徐州境上。

    不多时,公孙彪引数万军到达城北,贯丘平、盖班等数万军,到达城东,随一齐攻打。

    伍文忠正在城上指挥拒战,忽然城西又一支大队人马杀过来,旗上大书燕字,中军车上,一人冠冕兖袍,正是公孙霸也。

    伍文忠见之大惊,道:“今公孙霸亲来,安城不可守也。”即召章雕、韩冲道:“可先领军在城上坚守拒战一个时辰,然后弃城撤归。”即与虞良等人,带了随身护卫,以及数万军士,从城南门出,向徐州而去。

    公孙霸率数万军,到达安城之下,即发起攻击,章雕、韩冲奋力拒战半个时辰,城西已陷落,章雕韩冲不得已,遂放弃安城,率领三万余人马,向徐州急退。

    公孙霸遂夺回安城,引军入城。对诸将道:“伍文忠非孤对手,今弃城而逃。可趁势急追之,如破其军,徐州将不难得也。”于是遣公孙豹率领铁骑追击,公孙彪率数万步骑随后。又令贯丘平率军攻夺徐州东莞郡,盖班率军攻取徐州琅琊郡。

    伍文忠率领徐州兵四万人,速速撤退至徐州境上,喘息未定,忽然接报,安城已经失守,公孙霸追击而来。伍文忠急忙令将领二万军前往接应。

    章雕、韩冲二人领军出安城,东走百余里,即被公孙豹骑兵追上,冲突一番,折损数千人马。引军再进,公孙彪亦率军到,合兵共击徐州军,章雕、韩冲且战且走,又损兵数千人,幸好伍文忠接应军到,抵住北军,厮杀一阵,得以撤退徐州境上。

    伍文忠方收军计点军士,折损近万,心下正在懊悔,忽然又接得报说,东莞郡已经被贯丘平夺取,琅琊郡也被盖班占领。伍文忠闻知损兵失地,想此番好不容易取得安城,皆付于流水。前功尽弃,懊悔不已,不禁气血上冲,大叫一声,口吐鲜血,昏倒过去。

第107章 二将浴血战宛城

    伍文忠弃守安城,回兵境上,见损兵折将,东莞、琅琊两郡又被公孙霸所夺取。气血攻心,昏倒在地,帐下急忙救起。伍文忠醒转,躺在床上,众人侍立。伍文忠道:“公孙霸可前来夺徐州乎?”

    虞良忙上前奏道:“上将军可安心。今虽然东莞、琅琊失陷,我军虽败撤,然未有大损,实力仍在。主公只需扼守下邳,仍然可以坐镇徐州。”

    伍文忠叹气道:“下邳固然能守。只是此番心血,皆付东流,安城得而复失,徐州又损兵失地,诚为扼腕。老夫今已年迈,恐难再率众北上,恢复中原了。”

    言罢,眼中流泪。众皆感泣。

    伍文忠于是下令,将兵马拒守徐州边境,防备北兵进犯。东莞、琅琊已经失去,为自保计,只好丢卒保车。自己率兵马屯兵下邳,以守徐州。

    公孙霸在安城,见伍文忠撤回徐州,又取其二郡之地。问众将:“可一鼓而下徐州乎?”众将有言可以,也有言不可的、公孙霸心中犹豫不决,遂遣飞骑持书问于皇甫照。

    皇甫照回书,道:徐州虽败,然实力仍在,燕王如若攻下邳,则扬州、荆州等当竭力相助徐州,胜负未能预见也。今燕王既然夺回安城,可见势就收。以老臣之见,燕王不如转移兵力,挥师袭击宛城,虽然不能够得徐州,宛城必然能下也。

    公孙霸接得书信,心下认为合理。于是仍留公孙彪守安城等地,自与公孙豹率步骑五万,急向宛城杀来。

    章武领三万军,前来助阵贺武,朱玉屯军城郊,亦不进攻。章武看之多日,心下疑惑,又见其军多树旗帜,阵形松散,虽有十万营帐之数,恐是虚作声势。于是章武与贺武道:“北军必然有诈,刺史可守城,容末将领军前往闯阵探营,以证虚实。”

    贺武应允。以大军数万在城上掩护,章武遂领五千精骑,出城冲击朱玉军营,朱玉见宛城军出,遂

    聚众来围。章武一马当先,银枪挥舞,无不躲避。于是带领五千骑兵,径直冲到中军大营。

    章武杀至中军公孙霸燕王大旗之下,不见公孙霸。随即领军杀出,朱玉麾军来围。章武大喝道:“公孙霸安在?”朱玉道:“已经取你徐州矣!”章武大怒,杀散周围军士,径直来取朱玉,道:“吾今日再斩你首,以谢天下!”朱玉畏惧,不敢应战,指挥众军,将章武团团围住。

    章武毫不畏惧,引军在阵中左冲右突,来回拼杀。连闯十余营,多为空营。随即又翻身杀出,等朱玉聚众军前来堵截之时,贺武已经率大军杀至,遂合军厮杀混战,斩其将二员。朱玉连忙聚拢军队,拼死防守抵御之,时天色已暮,不便混战,章武与贺武遂收军回城。

    章武与贺武道:“今番探营,已知其为虚张声势,军力不多。刺史可出兵击之,必然能胜。”忽然接报,安城已经失去,伍文忠令贺武坚守宛城,勿要出战。二人闻之甚为惊讶,于是坚守宛城。伍文忠又令章武分兵相助徐州,章武乃遣前番徐州军二万人,前往下邳,相助伍文忠。自己与贺武领四万军,守宛城。

    公孙霸见闻报伍文忠已经调回宛城兵马。即令朱玉坚守数日,自己将领军前来攻取宛城。

    章武与贺武自接得伍文忠命令,驻军坚守不战,方七八日,公孙霸已经率五万大军杀至,与朱玉合军,在宛城下面列阵准备攻城。

    章武见之,对贺武道:“果真是公孙霸声东击西之术。如今我军被动,恐难于相敌。刺史可急请诸侯发兵救之。”

    贺武道:“吾自失兖州,客居宛城,寄人篱下。诸侯虽然欲助我,然还需自身浴血奋战。”随即命所部三万军,严阵以待,准备迎战。亦发书荆州、徐州请其相救。

    公孙霸列阵完毕,对诸将道:“今番宛城已经是孤掌中之物。汝等可趁其援军未至,一鼓而下,皆有重赏

    !”

    于是众军一齐向前,准备攻城。

    贺武在城上见公孙霸大军已经出动,即将攻城。对章武道:“今诸侯援军一时不到。如北军四面攻之,宛城将难守。不如趁其围未成之时,率军击之,尚可退敌。”

    章武寻思,亦无更好之法,即领命道:“吾将率部下一万军,为刺史前部。”

    贺武趁公孙霸大军尚未合围之时,即率军出城,出击公孙霸大军。章武领万人在前,奋勇拼杀,公孙霸军中无人能挡。公孙霸急令公孙豹,引军截住章武。又调动大军,来围贺武。

    公孙豹领命,即持矛引兵来战章武。章武见又是公孙豹前来,大怒道:“今番吾必与尔决一雌雄!”舞动长枪,只取公孙豹。

    公孙豹道:“谁雌谁雄,尚未知也。”即挥动长矛,迎战章武。两人在阵中大战,十分激烈。阵中军士,皆惊愕后退。

    两人大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章武心中忧虑,恐贺武难支,遂奋起神威,欲要速胜公孙豹。然公孙豹亦是当今超一流勇将,今番乃要死死缠住章武,与章武交战五十合之后,虽然略占下风,然仍然精神抖擞,未显败象。

    贺武领军在阵中奋力拼杀,斩将三员,杀伤万余人,自身损失亦相当。贺武只杀得目眶欲裂,血染战袍。公孙霸令军再围上来,贺武又奋战数番,手下军士,多被杀伤俘虏。被困阵中,不能得出。朱玉即领军,前来攻击贺武。

    章武又与公孙豹战五十合,瞥见贺武被围阵中,心下十分焦急,遂连使数枪,快如流星,疾如闪电,十分凌厉,公孙豹使出浑身解数,死力缠战章武,已经渐渐招架不住,见枪来的甚急,恐被刺伤,遂虚晃一矛,怕马跳出圈外败阵而去。章武战退公孙豹,急忙引军来救贺武。众军又围上来,截住厮杀。章武手下万人,也已经损失将半,仍奋力死战,向贺武靠拢。

第108章 折冲将军归西城

    贺武被围在阵中,冲突不出。章武领军来救,公孙霸见之,急忙麾军阻止住章武,公孙豹又转身杀回。

    混战多时,贺武两万军皆被杀散,还剩数千人在阵中奋力拒战。公孙霸传令,要活擒贺武。朱玉领军攻击,数番冲杀之后,贺武已经不足千人,人困马乏,多有负伤者。贺武亦身负数创,血染衣甲,人马俱困。见公孙霸军又围上来,贺武料到此番必然不能得脱,欲要再战时,座下马已经卧地不能起。贺武乃掷枪于地,命令部下千余人,可以弃械投降。然后拔佩剑在手道:“吾为汉朝后将军,朝廷敕命兖州刺史,断不可降贼,以辱国恩。吾平生大小三十余战,未曾怯战退却。今至于绝境,唯有战死沙场,方不负吾为将将之名,亦可名垂汉史!”言罢哈哈大笑,手执佩剑,单人步行冲向敌阵,手中剑起处,斩公孙霸军中校尉一人,随即为众军枪刀刺中,倒地而亡。

    朱玉见之,甚为惊骇,公孙霸亦心中震动,遂下令,投降者免死。千余人大部投降,唯有数十忠心于贺武者,持兵奋战,直到力尽,纷纷血染疆场,壮烈成仁。公孙霸命将贺武尸首收敛,厚葬之。贺武乃长安左冯翊武将世家,颇有勇武,年38岁出任后将军,后任兖州刺史,甚有威名。此番战死疆场,时年46岁,顺安21年秋九月也。

    章武被围阵中,奋力拼杀,步军皆没,尚剩有三千骑兵。闻军士说贺武已经战死,章武大惊,悲愤交加,奋起冲冠之怒,率领三千骑兵,猛冲围中而来,公孙霸军见之,纷纷躲避让路,犹如波开浪裂,章武遂溃围而出,不能回宛城,遂引军向西而走。

    公孙霸见之,令公孙豹带领五千铁骑追击之。自己与朱玉等,率大军进围宛城,宛城万余守军,见贺武已经阵亡,难于抵挡,于是降公孙霸。宛城即被公孙霸所得。

    章武引军西走南阳,寻思见贺武战死,宛城必然失陷,又见公孙豹引军追击而来。章武随即令军西行,自领数十骑断后,公孙豹军见章武亲

    自断后,畏惧其神勇,不敢近前,只在后仅仅跟随。

    不多时,公孙豹来至前军,见章武断后,对部下道:“吾先战住此人,你能可攻击余下之军!”于是纵马向前,只取章武。

    章武见公孙豹又来,不禁勃然大怒,遂勒住马,以枪指公孙豹道:“你今番欲寻死吗?”

    公孙豹道:“谁生谁死,还尚未知也。”挥矛来取章武。其部下之兵见之,一齐攻击章武军马。

    章武见贺武战死,心中十分悲愤,又见公孙豹五千铁骑甚为厉害,自己所领久战疲劳三千骑兵,定然难以抵挡,当下抱有玉碎之心。欲斩了公孙豹,再战死军中。

    两相交战,章武军渐渐不支。章武力战公孙豹,三十余合,逼退公孙豹。又领数十骑杀回军中,尚还有两千余骑。且战且退,退至一江边,乃汉江也。章武见已经无去路,遂勒兵驻马,对部众道:“今番吾将战死此处,不负折冲将军之名也!你等能逃则可逃,不可逃则可降,可留得性命。”

    部众皆道:“将军小觑末将否?末将自从军以来,何言逃脱投降?壮士临阵,不死即伤,末将等追随将军,从青州战至此处,何言有过投降逃跑之事?今吾尚有两千余骑,也必然杀敌两千骑,方可再言死也。”

    言未毕,公孙豹数千铁骑,又追至。章武军已经甚为疲劳,带伤者甚多,已经做好玉碎准备,只待公孙豹军前至一百步之时,即发起冲锋,欲与其同归于尽。

    公孙豹军正在进逼近江边之时,忽然山后转出一彪人马,为首一将,手执大铁戟,十分勇猛,率千余精骑飞奔而来,只杀进公孙豹军中。铁戟到处,鲜血横飞、纷纷落马。公孙豹见之惊讶,挥矛来战。只三合,感觉难以胜之,随即拍马弃战、那大汉遂领军冲杀,势不可挡,片刻之间,便将公孙豹数千骑兵,杀得七零八落,纷纷四散。

    章武见之,又领数百还能战之军,复又杀来,杀伤公孙豹军百余骑,那大汉麾军再击杀,公孙

    豹骑兵追击大半日,锐气已挫,不能迎敌,损失千余骑,向东退走。

    那大汉遂收兵不赶。章武收军,前来相谢。见其旗号为西城侯,使铁戟之勇将,正是西城侯麾下武兼文,章武乃下马伏地拜谢道:“多蒙西城侯发兵相救!此番若非武将军,吾已经战死此处矣。”

    武兼文下马回礼,扶起章武道:“闻知将军与公孙霸大战宛城,今奉军师赵云峰之命,特来相助。”

    章武再拜谢道:“多蒙将军相救之恩,当结草衔环相报。只是此番宛城已失,兖州刺史贺武战死。在下亦兵败撤退至此,力衰气竭,不知安归何处?”

    武兼文遂道:“在下已经奉军师之命,如将军战事不利,可率兵进驻西城,在作后图也。”

    章武道:“吾在山东,早闻西城侯之名。前番战于钜鹿,曾与将军以及贵军师并肩拒战,今一别数年,甚为感慨。今日不想陷入此等境地!如蒙西城侯能收留在下,当出生入死为报。”

    武兼文大喜道:“将军谦虚了!将军之名,西城侯亦早有耳闻。赵军师有令,如将军若愿意与西城侯共扶汉室,剿灭公孙。西城侯将以将军统领麾下全部人马!”

    章武谢道:“败军之将,安敢望此?请武将军传达在下之意,愿归顺西城侯麾下,为帐前一校尉即足矣。”

    忽然见江边上游,数十舟船顺流而下,为首船上一人,羽扇纶巾,甚为儒雅。武兼文对章武道:“此正是赵军师,今番特准备舟船,来接应将军也。”

    船靠江边停泊,章武急忙前往江边迎之,赵山下船,抱拳对章武道:“自巨鹿与将军一别,已经有数年矣。西城侯早闻将军威名,不胜钦羡。将军率众血战公孙,乃大汉之忠臣良将。西城侯早就欲与将军携手共谋大事,特命在下与武将军,如紧要之时,可接应相助将军。今公孙氏大军正盛,宛城失陷,将军不可再前往。将军可先入驻西城,再做后图。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第109章 虎添一翼得上将

    赵山、武兼文在上庸境上,接应得章武。遂请其入西城驻扎。

    章武伏地道:“末将自今以后归顺西城侯,为所驱遣,出生入死当在所不辞也!”

    赵山急忙扶起,请章武进驻西城,随即将船载军粮酒肉,分发章武部下,所部人马,伤者皆以船载之,能行者随武兼文沿江边陆路而行,赵山请章武上船,逆流而上,到西城而去。

    赵山接应的章武到西城,人马皆安排停当。即发书报于建夏,又引见章武于建夏之子刘政,刘政以礼待之。次日,章武遂请刘政、赵山道:“末将欲前往汉中,面前西城侯,以解渴仰之情。”

    赵山笑道:“今西城侯驻军汉中,早欲与将军一会。今既得其便,将军即可前往汉中。吾料西城侯,已经在南郑设酒等候将军多时矣。”随即令向导带路,章武带领部下数骑,前往汉中而来。行不数里,道上遇见建夏使者,遂一齐而行。

    建夏在南郑,闻知章武投归,大喜,对众将说道:“折冲将军勇武之名,冠于山东。今番吾得之,又可谓一方面大将也。”即派使者,请章武到汉中相见。

    西城至汉中不过五六百里,二日路程不到。章武到南郑,建夏率领文雄、封传车亲自出南郑城郊迎之。

    章武见西城侯率众出迎,急忙向前,翻身下马,见当中一人,身材甚伟,方面大耳,须髯甚美,料知必然是西城侯了。遂疾步向前,拜伏于地道:“山东陈功,今投归西城侯麾下,特来觐见大汉宗室!”

    建夏急忙扶起,道:“折冲将军数战公孙,威名传于九州。今得以际遇,实乃建夏三生有幸也!吾已经在南郑为将军设下接风酒宴,且随我进城。”

    入城坐定后,建夏一一将众人与章武介绍认识。封传车曾与章武在中原共领军平诸王之乱,先就认识,互相仰慕,今日又是故人重逢,自然喜不自胜。

    建夏道:“将军尊父,为汉朝尽忠职守,海内钦佩。虎父无犬子也,将军如此英武,必能有所作为。今公孙氏兵强

    势大,当避其锋。将军且先歇马西城,待作后图。以将军之名望,不当屈尊于吾麾下,吾未有高位以待将军,请领吾麾下首将职位罢。”

    章武道:“惭愧,末将空有一匹夫之勇!屡次败于公孙氏,进退失据,濒临末路。幸得殿下相收纳。安敢望此?原做麾下一先锋足矣。”

    封传车道:“末将自追随西城侯以来,深知西城侯乃天人之象,必能成就大业。末将甚难服人,然今日将军到来,末将不敢居于将军之上。”

    文雄见之,道:“封将军与陈将军,皆当今名将,海内知名。既然陈将军年长于封将军,封将军又真心钦服,还望将军不要推辞,尊奉殿下之命罢。”

    章武道:“末将败军之将,不敢以言勇。今初归帐下,寸功未立,何敢居于首席?承蒙殿下错爱,诸公信任,然无功受禄,恐三军难服也。容末将建功之后,再相授未迟也。”

    赵山闻言,随即对建夏道:“既然陈将军此时推辞不便,殿下可从陈将军之意为宜。”

    建夏遂道:“也罢,今日先不谈此事。吾欲中兴汉室,非将军不能相助也。建功立业之事,来日方长。”遂令饮酒。欢饮半日,大醉而散。

    文雄对建夏道:“殿下今得折冲将军,如虎添一翼也。其与公孙氏,乃不共戴天之敌,殿下可使其驻军上庸、房陵,则公孙氏必不敢小觑我也。”

    于是建夏用章武为大将,统领西城、上庸、房陵之兵马数万人,以防公孙霸从东来犯。

    公孙霸攻下了宛城,贺武战死,于是南阳郡为公孙霸所夺取,兵锋推至荆州境上,荆州刺史高涉畏惧,调集重兵,拒守襄阳、樊城要冲。

    公孙霸收取南阳军,聚众十余万人,欲要趁势进犯荆州,然而荆州水军屯兵江汉,公孙霸见自己无水军,难于相战,随即作罢。欲要东击徐州,徐州十余万兵马,守势甚严,自思也难以攻取。闻报说公孙豹未能追得章武,为西城侯将接应去了西城,陈功已经归顺西城侯。公孙霸甚怒,道:“孤与

    西城侯,前无仇怨,奈何今番收纳孤之敌将,且杀伤孤之军将?你以汉朝宗室之命诈力取得西川,孤尚未挥师问罪,今番竟敢如此!第五老贼固然真小人,西城侯乃伪君子也!甚为可恨!”

    公孙霸深恨建夏,随即令南阳军数万,进犯攻打房陵、上庸。

    赵山自接应得章武入西城以来,即防备公孙霸军前来。命令武兼文守房陵,洪超守上庸边境。当下闻知公孙霸领军前来,即报与建夏得知。

    建夏问麾下道:“今公孙氏进犯吾上庸之地,该如何应对?”

    文雄道:“殿下且安心。上庸、房陵山势险峻,公孙氏虽然提军十万,也无用武之地也。且有赵军师坐镇,西城必然无险。”

    时章武还在南郑,闻知即请命于建夏道:“因为末将投归之故,使殿下得罪于公孙氏,致其引兵犯境。且容末将提卒前往,以立功赎罪。”

    建夏道:“能抵抗公孙氏者,非将军莫属也。”即令其前往,防守西城边境。

    公孙霸部将吕威引军二万,来至上庸边境,举兵攻打,守将洪超见其势大,遂引军后撤西岭。吕威遂率军围困西岭。

    朱玉领军二万,攻打房陵,武兼文领兵拒之,又以水军控制汉江水道,朱玉不能前进。

    双方正相持之间,公孙霸又遣部将郭奋,率一万前来助阵朱玉,再令骑将公孙车以骑兵五千相助吕威。

    吕威正在率兵攻打西岭,与洪超交战。即将攻下西岭之时,忽然一军从西而来,杀到西岭之下,犹如猛虎下山,为首一将,白马银枪,吕威视之,正是折冲将军陈功也。

    吕威见之,心下暗惊,欲要指挥部众,来围困章武,章武早马到近前,手中长枪刺来,吕威不及躲避,随即中枪落马。章武挥枪杀散周围军士,斩其主将大旗,众军见主将被斩,山势险阻,即便弃阵溃逃,章武麾军追击,将其逐出上庸境上。公孙车骑兵尚在路上,见吕威未能攻取成功,反而被杀,心中畏惧,亦勒兵不前。

第110章 又见西凉寇汉中

    章武出兵上庸,斩将退敌,驻兵境上。

    朱玉与郭奋欲从房陵进攻西城,为武兼文军所阻,又无舟船,虽然有三万大军,山势陡峭,难以用兵。相持十余日,武兼文以八千军控制汉江水道,辎重源源不断自西城从汉水运至,朱玉军粮草不继,欲战不能,三军士气沮丧。公孙霸见上庸、房陵山势地形险峻,自己所率军马,皆只善于平原战斗,恐久攻无功,空耗军力。遂令撤兵,留朱玉屯兵四万驻扎宛城,自率诸将班师回洛阳。

    建夏于是令章武统房陵、西城、上庸兵马三万,与赵山、武兼文守西城以拒公孙霸。

    徐州牧伍文忠自弃守安城,回兵境上,又闻知宛城失陷,刺史贺武战死,徐州大为震动,伍文忠不敢再出击,与荆、扬联合,敛聚重兵,防守各要冲,以抗公孙霸南下。

    公孙霸回至洛阳,召护国**师马翁,马翁前番中箭负伤逃走,箭伤甚重,几欲死掉。公孙霸不惜重金,聘请中原、幽州名医前来为马翁治伤,修养数月,方得复原。

    马翁箭伤已好,前来见公孙霸。公孙霸抚慰道:“先生虎豹军虽然折损,然得以让孤大破西凉军马,使其不敢再出潼关,国师亦有功也。孤欲取得关中,方算定天下。攻取潼关,还需国师相助。不知国师可还有何法助孤取潼关呢?”

    马翁思索良久,对公孙霸道:“大王如此看重末将,末将焉敢不尽力?潼关易守难攻,寻常攻城器械,皆无大作用。末将尚有一法,或可以试之。”

    公孙霸闻言喜道:“国师还有何法?且请快快说与孤闻知。”

    马翁道:“末将法术诸军攻城,多有不便之处,如若敌军中有识末将法术之人,反而累及我军。末将早年曾作攻城器械,今构思得一器物,名霹雳攻城车,高两丈余,长五丈,车上裹以铁甲,以防箭矢,每车载攻城云梯三具,并攻城军士三十人,军士在车中转动木轮机关,便能前进,若以此车数十辆列阵为前驱,大军随后前进

    ,当无所不破,威力甚大。只需进至城边,便可登车上城也。然制作此霹雳车,甚为耗费时日,非精良之工匠不能造也。”

    公孙霸闻知大喜,道:“国师所描述霹雳攻城车,正是孤心中之利器也。至于耗费财力等,乃区区小事也,孤即可令人去置办。”

    马翁道:“如此甚好。然造此车不易,当优良工匠百人相助,末将当亲为督造,如造百辆,恐怕需得一年。”

    公孙霸即以一年为期限,令马翁造出一百辆霹雳车,用来取长安。随即下令,置办造车所需物件,又征用幽州、山东、中原能工巧匠百余人,相助马翁造车。

    顺安22年,各方诸侯皆息兵蓄力,天下稍安。大将军第五均潼关大败之后,心中畏惧公孙霸之强,于是以朝廷之名,承认并州刺史顾昭代王之称号,命其发并州军马相助潼关。

    顾昭接到诏命,与麾下商议,顾昭道:“今朝廷以代王相赐,令吾相助潼关,吾今可从命否?”

    顾昭帐下,多有封章旧将,不服第五均掌控朝廷,皆劝顾昭不必从命。

    并州长史、治中从事、代相张恩道:“此番虽是第五均之命,然公孙氏乃天下之公敌也。其狼子野心,欲蚕食天下。如若攻陷潼关,长安失陷,则必然来取我并州。以在下之见,主公当发兵前往助之。”

    顾昭闻言,心下沉吟。正商议间,奋威将军王腾遣人持书信至,顾昭读之,乃言劝其出兵相助,不然公孙霸若攻陷潼关,天下将不能制。

    其帐下荡寇将军北勒又进言道:“末将等领并州军马,欲建功立业。方今天下纷乱,主公当进取为上。如若公孙霸再坐大,恐并州不能自守,天下皆为鱼肉也。”

    顾昭闻言,乃愤然道:“吾自领并州以来,尚未与公孙老贼一战,老贼必以为吾心下怯弱。今番既然如此,吾即发兵相助。”随即回书朝廷,接收诏命,遣并州劲旅三万人,以大将桑贞为主帅、北勒为副将统领,前往潼关相助

    第五均既然召得顾昭相助,遂与毕儒商议,道:“西城侯取得西蜀,实乃孤心腹大患也。一日不除,孤一日不安。今潼关守备甚严,公孙老贼不敢轻易来犯,可趁此时机,讨伐西城侯,收取汉中。”

    毕儒道:“主公所见甚是,晚除不如早除。臣闻知西城侯驻军汉中,不过三万军,主公若以六万精兵前往取之,其必然不能相敌。主公可奏命朝廷,请得汉朝天子之命,以示出师有名。”

    顺安23年春,长安未央宫众,末帝设朝。大将军第五均上奏道:“臣晓谕并州,已令顾昭出兵勤王。王师已经遏公孙霸于潼关,必不敢西犯长安。陛下可安享太平。”

    末帝遂抚慰第五均道:“朕能安坐长安,皆大将军之力也。”

    第五均又奏道:“然西城侯违反僭越汉制,擅自扩充护卫,又无故发兵,据益州为己有。陛下可下诏令讨之!”

    末帝愕然道:“西城侯为朕之胞兄,今虽然违反法制,然大将军看其汉朝宗室面上,且赦免不究罢。”

    第五均奏道:“陛下已经继承大统,当名正法纪。西城侯既然去位退藩,就当尊奉律令。今无故扩军,并取西川,必有异志也。陛下若念及手足同胞之情,必然将为其所取代。臣恐陛下不讨之,将失天子至尊之位。”

    末帝闻言,不能自主。又见朝臣多第五均之党,汉朝旧臣,皆低头默然。

    第五均又奏道:“今趁其尚未坐大之时,陛下可令臣统领王师前往讨之。臣非欲坏陛下兄弟骨肉之义,乃为匡扶汉朝扶助陛下也。臣只需为朝廷收取汉中、西蜀,仍命其归于西城侯原有封地则已。”

    末帝无奈,只好下诏授命第五均,讨伐西城侯,为朝廷收取益州。

    于是第五均以朝廷诏命,率精兵六万人,令姜镇凉为先锋大将,马威、第五盖为副将,出司隶右扶风,向陈仓道口而来,准备西进汉中与建夏决战,夺取汉中、西川。

第111章 铁马金戈大散关

    顺安23年春三月,第五均率领六万精兵,其中四万皆凉州劲旅,从陈仓道入,进犯汉中。以姜镇良率凉州铁骑二万,进围散关。又令天水、武都等郡,出西凉兵万余,寇犯汉中之北,协助其攻势。

    建夏闻知,即令将军徐然领兵五千,速至大散关援助。令封传车领兵万人,防守武都、天水之军南犯。自与文雄、徐道率领中军二万,自鸡头关入斜谷,屯军二里关。

    姜镇凉率军至散关前,见徐然已经在此布防,关上军马甚为不多,随即麾军攻打,关上防守甚严,攻打数番皆无功而返。

    姜镇凉对部将道:“你等可诱其出关,待吾引军击之。”

    于是姜镇凉令部将周丰领二千军攻打,扬言进军斜谷,率大军佯向斜谷而去。

    周丰领两千人又在关前又攻打了一番,遂退至关前歇军,下马卸甲,徐然在关上见之,便率五千军出击,周丰军不及披上战甲,随即上马奔逃。徐然方追击数里,只见树林中一声发喊,姜镇凉埋伏之军,皆从树林中杀出,徐然见之大惊,遂领军后撤,周丰又引军杀回,徐然军溃败,折兵数百人,回到散关。

    徐然折损兵马,心下不安。见周丰又领军前来,徐然愤然道:“今番必须雪昨日之耻也!”即率军出关,两阵对圆。徐然出马挑战。

    周丰策马而出,欲来斩徐然,两人在阵前交战二十余合,徐然手起刀落,斩周丰于马下。周丰军大惊,徐然随即引军冲杀,追击一里,恐有伏兵,随即得胜收兵而回。

    姜镇凉正率军赶回,闻知周丰被斩,大怒,随即率军到散关之前,喝令挑战。

    徐然欲出战,偏将军杨奎对徐然道:“将军昨日已经斩将建功,此番容末将立此功罢!”遂手提梅花铜锤,拍马而出,只取姜镇凉。

    姜镇凉见其前来,眼露冷笑,拖动大斧拍马迎之,只三合,便斩杨奎于马下。

    徐然见之甚惊,随即出马,来战姜镇凉,不到十合,即招架不住,急

    忙弃战回关,姜镇凉见之,遂弃手中斧,张弓射箭过来,徐然听见弓弦响,急忙低头躲避,姜镇凉又一箭射来,躲避不及,正中左肩,翻身落马,姜镇凉随即又拿起大斧,拍马来取徐然首级,关上一阵乱箭射下来,将姜镇凉射回,军士急忙抢得徐然回关。

    姜镇凉随即引军围住散关攻打。

    建夏闻知散关军报,杨奎被斩,徐然受伤,散关甚为危急,建夏大惊道:“西凉军果然厉害!”急忙与文雄率兵从二里关至散关之前。见徐然受伤,令送回汉中疗养,领军驻守散关。

    姜镇凉在城下攻战叫骂。徐道愤然道:“容末将出战之,挫其气焰。”

    文雄道:“将军可以阵法相敌之。”

    建夏道:“也罢,可一试之,观西凉军情况如何。吾与军师在后为你掠阵。”

    徐道与汉中洋洲将军崔武,引军出关,徐道以三千人,摆成八卦阵,崔武领三千人,以助攻之。建夏与文雄,领一万人在后掠阵。

    姜镇凉见之,笑道:“此等阵法,用来迷哄小儿尚可!”随即领三千凉州铁骑,径直冲向阵中,徐道命收换阵形,以围困姜镇凉。姜镇凉手执大斧,引军在阵中左右冲突,十分厉害,阵法不能围困,文雄急忙令徐道收阵撤回,已经不及,姜镇凉率军冲杀,徐道抵挡不住,崔武见之,引军前来截住,姜镇凉力战徐道、崔武二人,游刃有余,十余合,即斩落崔武于马下。徐道心惊,不敢交战,拍马退回。姜镇凉又引军冲杀,文雄见其势凶猛,连忙请建夏撤回关上,指挥万余军抵抗,亦难抵敌,遂败撤关前,关上弓箭手放箭射之,方掩护众军回到关上。姜镇凉遂领军进驻关前。

    建夏收军,折兵数千。建夏见姜镇凉数日之间,斩将二员,又伤徐然,败徐道,心中甚忧。乃与文雄商议,令徐道前去下辨代替封传车前来。

    封传车接令,星夜即从下辨赶至散关,对建夏道:“末将亦闻凉州军强将勇,今正可一观之。”建夏见封传车来,心

    中稍安。

    次日,封传车领军出关,手执大刀出阵道:“你军中姜镇凉何在?”

    姜镇凉部将李翰出马,手执钢枪道:“姜将军不屑与你交战,特命吾来取你首级。”

    封传车大怒,随即拍马舞刀向前,李翰亦催马迎战,交锋五合,封传车一刀砍李翰于马下。

    姜镇凉见之,大怒,随即提大斧出阵,大叫道:“来将可报姓名!吾不斩无名之将!”

    封传车道:“吾乃骁骑校尉封驿是也。今闻知你勇武,特来取你首级!”

    姜镇凉哈哈大笑道:“原来是封章之小儿!吾乃凉州上将姜镇凉,生平未遇敌手,心中正是寂寞。今幸得将军成全,也令吾能有斩杀名将之名。”

    封传车道:“休得夸口!今番还不知道是谁斩杀谁!”随即挥大刀,只取姜镇凉。

    姜镇凉使斧招架,两人皆当世勇将,厮杀十分激烈。

    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封传车心下暗暗吃惊,果然是凉州勇将,随即不敢分心,全力迎战。

    姜镇凉五十合不能胜封传车,亦心下吃惊。心想此人名不虚传,得需要用计策方能斩杀之。原来姜镇凉善于使用流星锤,藏在腰间,待需要之时,即趁机取出击杀敌人。

    又战五十余合,胜负仍然未分,姜镇凉尚未有机会取出流星锤。建夏与文雄在关上观看,见百合之后,封传车已经落于下风。建夏恐封传车有失,随即鸣金。

    封传车听见鸣金,即以刀驾住姜镇凉斧道:“今日天晚,且明日再战。”拔马跳出圈外,欲回阵而去。

    姜镇凉即将得胜,忽然见封传车弃阵而走,道:“休得逃走!”随即取腰间流星锤,照封传车背后打来。

    封传车听风辩物,知道有暗器袭来,即以大刀往后一轮,流星锤击中大刀,虽然隔开流星锤,锤又回落侧击,伤封传车左手。姜镇凉收锤再来攻击之时,封传车已经驰出数丈开外,率军回关而去。

第112章 鸡头关前熊虎斗

    封传车败阵负伤而归,建夏与文雄见封传车都不敌姜镇凉,甚为惊讶。建夏问文雄道:“凉州军如此骁勇,今番该当如何?”

    文雄道:“除非调折冲将军来,方可退敌。”

    建夏道:“折冲将军方镇守西城,如公孙霸来犯,该如何应对?”

    文雄道:“有赵云峰在,西城必然能守,且还有武将军,暂时调用折冲将军,无妨也。”

    于是建夏在关前高挂免战牌,遣飞骑至西城,调章武速来汉中助阵。

    次日,第五均领军亲至关前,见关前挂免战牌,随即令军士叫骂。一边佯作攻打之势,一边暗令马威、第五盖率两万铁骑,速从斜谷进军。

    建夏见第五均亲至,与文雄商议道:“散关虽然能守,然吾尚担忧凉州军从斜谷等处进犯也。汉中防卫空虚,恐难以抵御。”

    文雄道:“今小觑了凉州军。殿下前番战川军,皆轻松自如。今凉州军非川军可比,不可等闲视之。我军入驻散关,甚为失策,不如退守阳平关为上。放西凉军入汉中,再据险而阻击,西凉军若入汉中,军粮辎重不继,难以久持,欲进又不能,必然退去。殿下再率军击之,必然破其军。”

    正商议间,忽然探马报道:“凉州军两万铁骑,已经从斜谷入,进犯汉中。”

    建夏闻报大惊道:“若如此,汉中危矣。”随即下令,弃守散关,将两万余人马,从陈仓道撤回汉中,驻守阳平关。又令封传车率领骑兵五千,倍道而行,驰援斜谷鸡头关。

    封传车领命,领五千轻骑立即出发,一日一夜之间,便到鸡头关。马威、第五盖尚在斜谷道中。

    第五均见建夏退军,遂提军追击而来,赵山在沿途布下伏兵,前部追击之军,皆被射伤,凉州军遂不敢追击。建夏引大军徐徐退至阳平关,又派使者至成都,请领英派川军支援。

    领英接命,速遣将军蒋道,率川军二万人,星夜驰援阳平关。

    章武在西

    城接到调令,随即交割守城事宜,带领部下骁勇百余骑,星夜向汉中驰来。

    第五均领军从陈仓道入汉中,兵至定军山。见山势险峻,对左右部将道:“汉中果然地势险恶。今番孤亲至汉中,必然取之。昔日魏将夏侯渊军败身死此处,你等可小心在意,勿要重蹈覆辙也。”

    众将领命,打听得建夏驻兵阳平关,马威、第五盖已经兵至鸡头关,遂令姜镇凉引一万步骑望鸡头关相助,自率三万步骑,牵制建夏阳平关军。

    马威、第五盖率兵至鸡头关,遂麾军攻打,不多时,姜镇凉亦领兵即将赶到,封传车在鸡头关只有六千军,甚为危急。

    姜镇凉率兵至于鸡头关,见封传车在关上指挥,便在关下大呼道:“败军之将,可献关投诚也!饶你等性命。”

    正准备列阵攻关,尚未准备停当,忽然关下东边道上,一支精骑数百人,飞奔而来,皆骏马勇士,使用长枪大戟,为首一将,貌若天神,声雄力猛,白马银枪,十分英武,正是折冲将军陈章武也。带领百余骑只冲向姜镇凉大营而来,所到之处,尽皆披靡。

    姜镇凉见而心中吃惊,又见对方百余人,闯己阵犹入无人之境,大怒,随即提斧来敌。章武接住厮杀,交手五**,不分胜负。章武见凉州军齐围上来,遂不恋战,带领百余骑又冲突一番,杀散周围凉州军,封传车接应入关,不损一人一骑。

    建夏闻知鸡头关紧急,随即命汉中太守李昂,带南郑兵一万人,速至鸡头关相援助。

    封传车接应章武入鸡头关关,备言前事,章武登关视之,见鸡头关三面被围,关北、西面为马威、第五盖二万军,南面为姜镇凉一万步骑,敌众我寡。章武对封传车说道:“封将军且守关,敌住斜谷道军。待吾领三千骑,寻机破敌。”封传车道:“吾料汉中太守南郑援军,即将到达,将军可待太守军到达之后,再相出战。如能破姜镇凉军,则鸡头关可守也。姜镇凉乃凉州勇武之将,末将前番与其交手

    败阵。此人英勇,非将军不能敌也。”二人商议已定,等候李昂军到来。

    不一日,李昂领一万军至,隔姜镇凉大营而驻扎。姜镇凉见之,尤然不惧,令五千兵攻关,自率余下军来战李昂。

    章武在关上见之,对封传车道:“时机至矣!”随即令关上弓弩手掩护,率领三千骑兵,开关而出。

    姜镇凉见章武出关,随即命五千军与李昂相持,自己来迎战章武。

    两阵对圆,二将出马阵前。姜镇凉执大斧道:“来将何人?敢来与吾交手?”

    章武道:“吾乃青州折冲将军也,今归顺于西城侯麾下,特来擒你等。”

    姜镇凉又仰天大笑道:“你虽然有虚名,然不曾遇到吾。今番遇到吾,当挫你折冲将军身价!如若惧怕,可归顺于吾,仍以将军用之!”

    章武道:“吾自投西城侯,尚未建功。今日便拿你献功!”挥枪只取姜镇凉。

    二人在阵前大战,一人是西凉军翘楚,一人是山东军精英。二人实力皆相当,交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两边军士,皆喝彩助阵。

    章武又奋起神威,勇气愈加,姜镇凉奋力接战,又战五十合,章武枪法末乱,姜镇凉使用重兵器,气力消耗过半,百合之后,已经气喘吁吁,只有招架之势。章武趁机猛攻之,姜镇凉抵挡不住,遂败逃归阵,章武长枪一扬,三千骑兵,一齐冲来,李昂遂驱动万余军,一齐进攻,两下夹击,章武引骑兵冲散姜镇凉军阵形,再分而歼之,激战一个时辰,大破姜镇凉军,姜镇凉折兵数千,带领七千余人向定军山逃去。

    章武与李昂会合,道:“太守可分一半兵在此相助守关。容在下领五千军前往追击之。如能与殿下合军击之,凉州军可破也。”

    李昂道:“吾闻第五均驻军定军山,其必与第五均会合,殿下现在驻军阳平关,等待川兵来援助。将军且前去阻其军会合,某与封将军,率一万余人,足可守鸡头关。”

第113章 凉州上将陨折谷

    姜镇凉被击败,马威、第五盖被隔至鸡头关北,不能前来相援,姜镇凉遂率众西走定军山,整军驻扎,还有七千余众,忽然闻知章武率军赶来,姜镇凉不敢交战,遂向第五均大军靠拢。

    章武引五千骑兵,速行至定军山鹞子寨,赶在姜镇凉军之前,占住山势,阻断其与第五均会合道口,姜镇凉不能前进,只有占住平坡寨山势引军自守。

    第五均率三万余众,与建夏军相持十余日,川军蒋道又率军二万赶至,第五均不能前进阳平关。军师杜融献计道:“阳平关有重兵防守,难以前进。现在汉中兵皆在阳平关与鸡头关,南郑空虚。大将军不如从定军山进攻勉阳,再据汉水进取汉中南郑,大将军若夺取南郑,汉中即为我有也。”

    第五均深然其计,即令部将岑成领数千军虚作声势,以迷惑建夏阳平关军,自率大军走定军山而来,欲要从勉阳进取汉中。

    建夏驻军阳平关,第五均屡次挑战,文雄道:“西凉军骁勇,殿下只宜坚守不战。”防守十余日,闻报章武破姜镇凉,李昂太守尽出南郑军马,助阵鸡头关。文雄道:“如今南郑空虚,恐凉州军从定军山入勉阳,则汉中将为其所夺。”建夏急忙命蒋道军从阳平关开拔汉中勉阳驻守,以防第五均进犯。

    不数日,哨骑探报,凉州军果然向定军山而进,准备从勉阳入汉中。

    文雄又对建夏道:“凉州军此番用兵,虽然不失为奇策,然风险甚大。如果勉阳一时不能下,我军断其归路,其必然全军陷于进退失据之境,将为我军所歼。殿下可立即遣精骑工兵千人,绕道其后,烧绝陈仓道栈道,断其归路。再引军包围之,凉州军军粮不继,不能持久,必将为我所破也。”

    建夏闻言称善,即令千余精骑,抄小道绕岑成之后,将陈仓道数处栈道,尽皆烧毁。

    第五均引兵出定军山,见蒋道率川军驻守勉阳。第五均道:“川军非孤敌手,你等可急攻之!如攻下勉阳,南郑就是囊中之物,军资酒肉尽可有也。”众军闻言,皆踊跃向前。

    西凉军甚为精锐,一齐向前,蒋道不能抵挡,连败三阵,折兵数千,第五均又麾军攻来,蒋道遂退至汉水之南,隔水驻扎列阵。

    第五均一时不能渡过汉水,正在收集木材舟船等物,欲在

    汉水上搭浮桥以渡军马。忽然接报,陈仓道栈道被烧,西城侯数万军,已经击破岑成,正从阳平关向勉阳赶来。

    第五均闻知陈仓栈道被毁,大惊:“若如此,孤不能从陈仓退矣!”

    杜融道:“成仓栈道被毁,今勉阳一时不能下。若阳平关军至,我军将危。如今不能再取南郑,大将军可率军至鸡头关,据斜谷,南郑虽然不能取得,尚还可破其鸡头之军。”

    第五均乃依照其计策,率军又走定军山,向鸡头关而来。

    建夏探知第五均来攻勉阳,即出关击岑成,大破之,岑成引千余败军,逃至定军山。文雄道:“殿下可速率军至勉阳。”建夏又引两万人马,向勉阳而来。途中接报:“凉州军又向鸡头关而去。”文雄道:“凉州军惧陷入我军围中,故欲夺鸡头关。殿下可率军袭其后,今虽然不能歼凉州军,然我军已经可退敌也。”遂请建夏引军速行,往鸡头关而来。

    姜镇凉被章武军所牵制,前进不能,见第五均率军走鸡头,欲下山与其军会合,章武紧守隘口道路,姜镇凉率军几番冲锋,皆不能下山。章武对部下道:“今凉州军不能从陈仓撤退,欲从鸡头关走斜谷,吾料主公已经布下计策,率军紧追其后,你能用心拒守,勿放姜镇凉军下山,待主公军至,一齐攻之。此番纵然不能歼凉州军,亦可全歼姜镇凉军也。”

    第五均率军到达鸡头关,封传车、李昂见其势大,遂闭关坚守。第五均与马威、第五盖合军,围住鸡头关攻打,正在攻打之间,忽然接报,西城侯率军二万余人,追之鸡头关,川军陈道引军万余,从勉阳而来,汉中偏将军王远,率数千兵从米仓山而来。

    第五均闻报,叹道:“此番取汉中,功败垂成也!”问杜融主意,杜融道:“此番我军被动,且粮草将尽,不宜在此久留。大将军可趁彼军未至之前,从斜谷道而退,尚可全军。”

    第五均又道:“孤大将姜镇凉,尚被困定军山,孤如撤退,姜镇凉军必然被歼。似此如之奈何?”

    杜融道:“大将军若再回军定军山,必然陷入汉中军围中,将被其所破也。唯今之计,为大局计,大将军只有舍掉姜镇凉七千人,丢车保帅,不然,我军将难保全。”

    第五均闻言,无奈仰天叹道:“此番皆为小觑

    汉中军所致!”乃遣哨骑报与姜镇凉,率军突围定军山,往斜谷而退。自与马威、第五盖等,领四万余军,从斜谷而退。岑成千余败军,从间道行之定军山,又弃掉军马辎重,翻山越岭绕道至斜谷,得以逃脱。

    建夏军至鸡头关,见第五均已经退走。文雄道:“今第五均已经退走,姜镇凉所部尚被困定军山,殿下可麾军围之,必然全歼其军也。”建夏随即留二万军驻守鸡头关,令李昂、陈道守之,与文雄率封传车、王远等二万余军,来围姜镇凉。

    姜镇凉领七千人被困定军山平坡寨,军中粮草将尽,接第五均撤退命令,又闻报建夏领大军而来,姜镇凉道:“与其坐而待毙,不如突围。”随即率七千人,冲下平坡寨,章武引军据住东边隘口,姜镇凉不能前往斜谷道口,见成仓道口守军薄弱,遂率军攻破,入陈仓道。

    章武急忙领军追之,与之交战,姜镇凉且战且退,封传车又令五千余精兵,截击之,姜镇凉军已经风声鹤唳,连战皆败,七千人又损失过半,大多为汉中军所俘虏。

    姜镇凉率数千败军,从陈仓道走,闻报说前方栈道被毁,道路不通。姜镇凉闻言心中惊惧,引军驻扎,令人打探,欲从间道而行。章武、封传车二人又引军追之,一番冲杀,尽获其众,姜镇凉引百余骑,突围冲出,从间道而行。

    行至一山谷中,山下有江环绕,姜镇凉正心下凄凉,忽然觉得山谷中冷气逼人,深入骨髓。姜镇凉心下惊惶不定,见山谷江中有一渔翁,乃带领部众前去问路,渔翁答道:“此处名叫折谷,江水曲折甚短,故名短江,又名折江也。”姜镇凉闻言大惊道:“吾小字阿谷,此处折谷,又名折江,乃折姜也,将不利于吾。”随即带领部众,从折谷中速速通过,方出谷口之时,两边山中千余名埋伏工兵,一齐以弓弩射之,姜镇凉身中五箭,部将大多皆中箭而亡。千余埋伏之军,一齐下山,来擒姜镇凉。

    姜镇凉仍然带伤奋战,片刻之间,部下皆全军覆没。姜镇凉杀十余人,用力过猛,伤处皆流血,力气将尽,倚靠山边石头之上,大笑道:“吾年年打鹞,今日乃被鹞所啄死。”遂使劲最后之力,一斧砍向大石,石皆崩裂,众军见之,不敢向前,以箭射之,姜镇凉又身中数箭,死于折谷之中。

第114章 肘腋之变弹指定

    第五均率军从斜谷道退回陈仓,报说姜镇凉全军覆没,姜镇凉战死折谷。

    第五均哭道:“呜呼哀哉!今番孤折却一臂矣!”西凉军闻说姜镇凉战死,全军震动。杜融乃劝慰第五均道:“大将军切勿哀痛。此番出师无功而返,兵败折将,乃我军骄兵所致也,汉中地势甚险,姜镇凉等持勇自负,固有此败。请大将军扼守陈仓要道,收整军马,在作后图也。”

    第五均闻言,遂留第五盖率军守陈仓,自己收军回长安,上书请罪,自撤大将军之职,以镇西大将军代领大将军职务,总揽朝政。又上表请奏,追谥姜镇凉为勇烈侯,抚恤其家族。

    第五均此番折兵近两万人,折损上将一员,杂号将军三人。凉州军见汉中地形甚为险峻,即不敢轻易再出汉中。

    凉州武都、天水之兵,被徐道所拒,见第五均撤兵,遂即也撤回凉州。

    建夏获胜,俘虏近万人,马五千匹,大多为姜镇凉所部。建夏收军南郑,设酒庆功,对章武道:“今番能斩杀西凉上将姜镇凉者,皆将军之力也!”遂拜章武为汉中上将军,位居麾下大将之首,仍领兵驻守西城,诸将皆论功行赏。

    文雄道:“今番殿下退凉州军,并斩杀其上将,挫动其军威,第五均必然胆寒,不敢再轻易犯我汉中。殿下可再操练整顿军马,以作再图。”

    建夏便在汉中屯兵操练,遣人问候蜀中,蜀中报:潜龙先生与独孤将军,已经平定川中叛乱,蜀中皆安宁也。建夏闻知,遂赐金一百斤与领英,银二百斤与独孤虎。

    建夏自取益州,川中皆归顺,而越郡郡守雍申等心怀不满,虽然迫于形势归顺,但暗怀二心,结交蜀中豪强旧部以及不满建夏者,又连接羌人,种种不法之事。建夏方驻军汉中,领英奉命治理蜀中,方无暇顾及雍申等不法行为。

    雍申在越邛都,与众党羽密谋,欲趁隙起事,将建夏所部逐出西川。

    领英治理蜀中,法令严整,赏罚分明,颇有诸葛治蜀之风,治蜀两年,政

    绩显著,风化肃然,人民丰足,蜀中豪强大多皆服。第五均率军寇汉中,领英又在成都为建夏筹备军械粮草辎重,运至汉中。建夏军得以军粮辎重足备,而退西凉军。

    第五均率军进犯阳平关之时,建夏又调蒋道率领成都军两万人援助汉中。雍申见之,遂与其党密谋道:“今西城侯在汉中与凉州军交兵,恐不敌凉州军。成都又调走川军两万,防守甚为空虚。我等可以越郡之众,再连接羌人之兵,共两万余人袭击成都,则可弹定成都,蜀中皆又为我有也。”众党羽皆踊跃相从。其部下从事李苛献计道:“成都虽然调走军队,尚还有西城侯军一万人,领军者独孤虎,甚为勇猛。又有潜龙相坐镇,恐甚为棘手。以在下之计,不如先遣人混入成都,刺杀潜龙,断其谋主,则独孤虎军易破也。”

    雍申道:“善。”即令心腹军士三人,前往成都,致书领英,推荐此三人为成都护卫。领英即应允,将其安排于成都外城守卫。

    三人等候机会,欲刺杀领英,数日未有机会。探听得领英在刺史府夜间批阅州中公事,护卫甚少。于是一人扮作刺史府仆从,骗得入府凭证,暗藏利刃,欲趁为领英端送夜茶之机接近刺杀之。

    领英当日清晨起床之时,忽然见一鸦,飞至刺史府中,鸣叫三声而去。领英心中疑惑,即占卦卜之,乃得凶险之兆。领英随即暗中命令独孤虎,嘱咐加强刺史府守卫,防范雍申前几日所进护卫。领英当天并不出府,只在府中公署批阅公文,至夜间,领英疲劳,命人送点心夜茶来,侍卫出府中,命人取夜茶,雍申手下刺客,即向前应命道:“待小人为军师送来。”

    那刺客到膳房取得点心夜茶,来至刺史府前,道:“军师甚为劳苦,容小人亲自献茶以示心意。”于是进入府中,来至公署,见公署中火烛明亮,领英正伏案而坐。刺客暗喜道:“此人合该死也!”随即进入公署,准备近前行刺。

    方踏入门中,尚未进屋,公署内壁中,忽然跳出数名护卫,刺客惊,遂弃夜茶点心于地,

    转身而逃,门外又数名护卫赶至,将其擒拿,搜其身,果然暗藏利刃一把。

    独孤虎亦赶到,带刺客于领英之前,领英亲自审问道:“是何人教唆你行刺吾?”那人隐瞒,直说自己不服领英,前来行刺。领英笑道:“你本雍申心腹之人,假扮伺从,混入刺史府,欲要刺杀吾。吾命在天,岂能是尔等所能刺杀耶?”

    刺客闻知大惊,遂一一交代,供出雍申密谋准备暗袭成都之事。

    领英闻知,叹道:“吾方治理益州,无暇顾及越,遂使雍申养成今日之乱。”

    原来领英察觉异常,寻思雍申在越郡行为甚为放纵,有叛乱之象,最近无故送来三名卫士,极有可能是雍申细作之人,于是暗中提防,布下陷阱,将其擒下,审问其详细。

    领英对刺客道:“你今番刺杀西城侯麾下官员,死罪难逃,念你揭发口供有功,吾且不杀你。肯为吾传递一信给雍申,即饶你之罪。”

    刺客跪下拜谢道:“如蒙赦罪,必当从命。”

    领英随即手付一书与雍申,说已经知道其谋,劝其罢兵,前来成都认罪,可相宽恕,又将雍申所遣护卫二人,并皆遣回。

    然后对孤独虎道:“雍申此番必然谋叛,接到吾书信必假意应允,实则暗中起兵,你可令五千精骑,可再雍申起兵之前,赶至穹都,迅速将其拿下。则越诸地,必然不敢动。待吾再调冉将军前往,则可平此叛乱。”

    独孤虎领命,率五千军,从成都速至穹都。领英随即调广汉郡将军冉辉,率川军一万,开往越平雍申反叛。

    刺客回报雍申,雍申大惊道:“今被识破,吾不得不反亦!”从事李苛劝道:“太守虽然行刺被识破,潜龙先生已经谅解太守,太守可前至成都认罪,尚可以获得宽恕也。”

    雍申道:“你言差矣!吾若去成都,必为所擒。”于是令人回书领英,假意说要来成都认罪。暗地却调集越各地军马,派人传命给羌人,令一齐举兵起事,夺取成都。

第115章 建夏进位汉中王

    雍申正传令越郡各地,与众党羽举兵。各地尚未聚兵,忽然接报,成都西城侯麾下大将独孤虎,已经率领五千军至穹都。

    雍申闻报大惊,立即引穹都数千军据城防守,传令各地军马速来相援。独孤虎军至穹都,传谕军民降顺,可赦免反叛之罪,民众皆降,独孤虎破其三道防线,遂率兵进至穹都内城,穹都民众,皆帮独孤虎攻城。

    雍申在内城领两千军,猝不及防,守备皆未齐备,独孤虎攻势甚急,内城即将攻陷。雍申遂率两千兵冲出内城,欲破围向西而走,与羌人会合。独孤虎率兵堵住隘口,民众又在城外道路架设路障,雍申不能出,独孤虎领军向前,传谕其众,弃械归降,既往不咎,雍申两千军皆无战心。雍申见状,对左右曰:“今日乃鱼死网破也!投降亦是死,不如前往拼死一搏。”即令左右部将上前挑战独孤虎,独孤虎策马舞枪迎战二人,只五合,便在马上擒得一人,扔于本阵,军士擒住绑缚之。另一人心惊胆战,退回阵中。

    雍申见之大怒,又喝令左右,随自己出阵攻之,左右皆不动。雍申大怒,拔刀斩一部将,勒令进攻,厉声道:“不从吾命者,必斩之!”

    众军畏惧其威,乃稍稍向前,独孤虎见之,催动战马,挺枪径直向雍申冲来。雍申军见独孤虎冲来,威猛至极,皆都纷纷让开,独孤虎于是冲至雍申之前,一枪刺来。

    雍申方命众军向前,忽然见独孤虎径本自己而来,无人阻拦,惊慌失措,即提枪相迎,已然不及,被独孤虎一枪刺中左肩心窝,手中枪落地,独孤虎顺势一挑,雍申即落马而死。

    独孤虎举枪道:“降顺者免死。如反抗者,以此人为例!”

    众军见太守被斩,十分惊恐,畏服独孤虎之威,随即都弃械投降,于是穹都平定。

    越郡诸地军马,正在途中,闻知雍申被斩,遂不敢再向穹都,独孤虎传令越全境,命令勿得动乱,各地首领,可前去成都领罪,军师尚可饶恕。

    羌兵

    首领聚集万余人马,欲趁此犯西川,冉辉率军赶到,羌人一将出阵挑战,冉辉出马,一刀斩之。羌军大惊。领英又派飞骑传谕羌人,说雍申已死,不得与其作乱,侵犯中国,如若退军,成都必不追究,将以金帛丝绸等赏赐抚慰。

    羌人首领正在犹豫之间,独孤虎命人持雍申首级,传视羌军,羌人首领大惊道:“果然是雍申首级!中国不可犯也。”遂引军退回。

    越郡诸地首领,见雍申被斩,羌军惧退,遂畏惧请罪。领英皆赦免其胁从之罪,夺其军马,归为冉辉统领,只让其领民政之职。将为谋首要者数人诛杀,罢黜雍申势力,越遂被平定。领英具表,令人驰报于建夏。

    建夏闻知,道:“吾有潜龙先生坐镇成都,诚可比当年昭烈有武侯也。”乃赐金银嘉赏领英、独孤虎二人。

    却说建夏在汉中击败第五均凉州军,斩杀上将姜镇凉,诸侯闻之,甚为钦服。一时间海内震动。潜龙又在成都弹定叛乱,威服羌人,于是建夏麾下众人,多有劝建夏进位称尊。

    建夏问文雄道:“众皆欲让吾称尊,此事万不可行之。然若不从众人,恐冷却天下向汉民众之心也。似此如之奈何?”

    文雄道:“以愚弟之见,众人欲让殿下称尊者,乃欲攀龙附凤也。然今公孙氏未除,第五均末灭,殿下不可行此事。如虑四海人心归属,殿下可先称王。此事可问于潜龙先生斟酌决之。”

    于是建夏派人问领英此事,领英回书答道:殿下欲中兴大汉,当领受四海人心。今殿下据有西蜀、汉中等地,又挫动强敌兵威,蜀中安定,人马强盛。正可效当年高祖、昭烈之事也。请殿下称汉中王!

    建夏得领英回书,乃同意称汉中王。

    顺安23年夏六月,西城侯刘建夏,率领麾下群臣,在汉中南郑郊外祭祀天地,举行称王仪式,即位汉中王。乃上表一道给长安,又传檄各州诸侯,颁布天下。

    表曰:

    臣益州刺史定西将军胡荣、益

    州长史谯常、益州别驾张权、益州军曹从事李整、蜀郡太守扬威将军向宗、折冲将军陈功、建忠将军骁骑校尉封驿、汉中太守李昂、上庸太守文广、羽林中郎将军师将军徐图、建节将军军师将军文雄、军师中郎将赵山、成都将军蒋道、广汉将军冉辉、西城将军武策、护卫将军独孤虎等六十四人上言:当今天下分崩,辽东公孙霸侵犯中原,凉州第五均入侵长安,汉室将有倒悬之虞,累卵之危,臣乃汉朝宗室,当不避水火,伸张大义于天下,挽救汉室于倒悬。四海之内,皆引颈相望。臣不可避而谦让,当率天下仁人志士,诛逆定汉,以显高祖、光武之业。群僚共推举臣为大司马汉中王,今归还西城侯印绶,特申表以奏!

    建夏即称汉中王,乃以汉中南郑为汉中王幕府。以折冲将军陈功为前将军,骁骑校尉封驿为左将军,武策为右将军,独孤虎为后将军。以军师将军徐图为股肱,军师将军文雄、军师中郎将赵山为谋主,立刘政为汉中王世子。其他益州官员,皆有封赏升迁。

    表到朝廷,第五均闻之建夏称汉中王,大怒道:“此等余孽,安敢如此!孤必灭之!”欲尽起凉州、长安之兵,前来讨伐建夏,相国毕儒慌忙劝谏道:“主公可息雷霆之怒。今番我军刚败于汉中,汉中地势甚险恶,不可轻易图之。如我大军倾巢而出,公孙霸必然犯我潼关。在下有一计,可使主公安坐长安,观汉中伪王之败也。”

    第五均问是何计。毕儒道:“公孙霸与主公虽然为敌,然而汉中伪王乃主公与公孙霸共同仇敌也。今既然僭号称王,公孙霸必然不喜,主公可致书于公孙霸,先暂时交好罢兵,令其从宛城进军,攻取其上庸、西城之地,主公再攻其汉中,如此汉中伪王必败。主公与公孙霸约定,共分其地,然后再一决雌雄,再定天下归属未迟也。”

    第五均闻言喜道:“相国此计甚妙!正合孤意也。”于是遣使持书信与公孙霸,与其交好,暂先罢兵,先攻灭建夏,平分益州,再逐鹿中原。

第116章 金凤出阁随潜龙

    公孙霸在洛阳,见并州发兵相助潼关,于是一时未有进军。又闻知第五均兵败汉中,姜镇凉战死。笑道:“第五老贼不谙兵法,乃至损兵折将。”正在洛阳寻思如何并取天下,忽然闻知西城侯称汉中王,公孙霸心中甚怒,道:“孤本不欲与你为敌,奈何触孤之怒!前番杀我兵将,收留敌寇,今番乃欲称汉中王!汉朝气数已尽,余孽能有何为?孤必灭之!”怒气冲冲,正欲商议发兵攻之,又接得第五均书信,约定共攻取益州,平分其地。公孙霸看毕,以书信示皇甫照道:“相国以为如何?”

    皇甫照看毕道:“第五均今番兵败受挫,欲再举兵取蜀,而忧虑主公袭击潼关也,才约定于主公共攻之。虽然如此,主公当以从其约为上。益州为刘建夏所占据,如再坐大,并取荆、扬,则将能与主公争衡天下也。然我若发兵攻其西城、上庸,实为不智之举。西城之地,山势连绵险峻,皆是偏僻贫瘠之地,又易守难攻,即便提军十万,也未免能够取下。且益州远在西南,地界与我隔千山万水,如何与我平分之?即便攻下益州,也是便宜第五均也。今番主公可虚作答应,遣兵于南阳坐观形势,待第五均如何行动,再做进退。如其举兵向汉中,则我可趁机袭取潼关,如其不举兵,主公亦不举兵。可南下略荆州、徐州。刘建夏虽然占据益州,岂能敢与主公争衡?”

    公孙霸闻言称善,于是回第五均书信,佯作答应,令朱玉领宛城兵,开拔上庸境上,虚张声势佯作攻击。

    建夏称王之后,在南郑大会麾下诸将。问领英道:“孤今番进位,公孙霸、第五均必然不能坐视,如其举大军前来,该如何应对?”

    领英道:“主公不必担心。第五均方为我所败,一时不敢再寇汉中,其必于公孙氏联合,让公孙氏袭我西城,然第五均与公孙氏,皆各怀鬼胎,纵然能一时联合,也当貌合神离,必然不能成事。西城有山川险峻之固,又有前将军率军驻守,公孙氏就是提军十万,也难以攻取。”

    建夏又问道:“先生之言甚善,孤心安矣。唯今之计,该东取荆州否?”

    领英道:“主公欲成就大业,荆州、扬州必取。据有南方,方能与公孙氏相抗衡。取荆扬者,当在水师也。当前川中水师未经整训,不能用之。主公可先训练水师,待益州水师练成之后,主公先传谕荆、扬,令其归顺,如若不从,主公当以水师顺流而下,以兵威临之,荆扬必定归顺。臣料知公孙氏虽然兵强,然缺乏水师,荆扬二州,最终将为主公所有。”

    文雄、赵山听之,深服其论。于是建夏依照领英之策略,在川中、汉中等铸造舟船,招募水军,令领英主持训练。

    建夏在南郑建立汉中王幕府,于是令人将家眷从西城迁徙至南郑,武兼文领护卫护送之。建夏夫人玉凰,世子刘政,翁主刘香荷皆到汉中。玉凰进位为汉中王夫人,刘政进位为汉中王世子。唯有香荷不曾有封赏,玉凰枕间笑谓建夏道:“殿下今番进位为王,文武皆有封赏升迁。小女香荷,亦是殿下骨肉,殿下不打算给一汤沐邑?”建夏道:“我何曾忘却香荷,只是称王后公事繁多,不及顾及耳。且明日就为香荷封赏。”玉凰听罢,笑而不语,各自睡去。

    次日,建夏在府中,叫香荷前来,问其要何封赏,香荷低头不语。建夏笑问道:“吾女长大之后,难道果真贤淑明理,肯替为父着想,不想要封赏吗?”

    原来西城侯府中旧臣从人,见此皆劝香荷道:“今汉中王要封赏翁主,必然丰厚,至少是一县之地为翁主汤沐邑,翁主可选之,汉中王当无不答应也。”

    香荷沉吟再三,遂拜于其父之前,道:“女儿不要汤沐邑,儿臣只愿得潜龙先生为婿也。”

    众人闻之,皆大出所料,目瞪口呆。未有玉凰不惊。建夏亦惊怔,一时不知如何回答,目视玉凰,玉凰道:“此事只需大王主意,臣妾无异议。”

    建夏遂对香荷道:“潜龙先生乃为父之股肱,当今国士。自随为父出山,呕心沥血,相

    助为父大事,公事繁忙,以致尚未婚配,你既然有意于潜龙先生,为父当然愿意招潜龙先生为婿。不过尚不知潜龙先生意下如何,待为父问之,如潜龙先生无异议,为父即为你俩举办婚事。”

    原来香荷初次见领英之时,见其不过山野孺子,心中不平其父如此礼待,即戏弄领英,后建夏令其向领英赔罪,又以领英为师。建夏入汉中,领英坐镇西城,主持事物。香荷朝夕在旁,逐渐心怀敬佩,不禁暗生情愫。后领英入蜀,香荷若有所失,终日不乐,然难以启齿。其母华玉凰有所觉察,问其是不是想以潜龙先生为婿,香荷乃对其母倾述心事。玉凰道:“方今潜龙先生正在相助你父侯,不便此时提起,使其分心。待你父侯大事稍定之后,为母即为你言之。”香荷点头应允,于是在西城,日日盼与领英相见。

    此番到汉中后,玉凰对香荷道:“你父进汉中王,必然对你有封赏,你可以此相请。潜龙先生日后定是你父王元勋功臣,能嫁与潜龙先生,吾女甚有幸也。”于是也不言之建夏,让香荷自己请求其父。

    建夏乃让文雄将此事言于领英。领英闻言道:“臣虽然略有微功,然中兴大汉之业,尚十分之一二也。臣又何德何能,敢蒙翁主垂爱?请禀明主公,图当为主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凡主公之命,无有不从。”

    文雄转告建夏,建夏闻知大喜,于是令汉中太守李昂为媒妁,主持操办香荷与领英婚事。香荷闻知,心中十分高兴。

    当下定下良辰吉日,按照汉朝制度,天子一年、诸侯半年、大夫三月、庶民一月规制,建夏已经进位为王,按照诸侯嫁女礼制,半年后领英与香荷成亲。

    领英定下婚期,又奉命前往益州督造舟船、训练水师,领英临行之时,香荷依依不舍,执领英手送别。欲要与领英同去西川,领英道:“你乃汉中王之女,不可任性行之。待年终明媒正娶之后,你再跟随我左右可也。”香荷无奈,泪眼汪汪,目送领英远去。

第117章 威挟天子再发兵

    建夏称汉中王,翁主香荷年二十,军师徐图尚未娶亲,汉中王即以王女香荷下嫁徐图,以汉中南乡县为香荷汤沐邑。赐号南乡郡主。

    领英至成都,即整顿州中民政,厚积粮草,蜀中连年丰饶,百工兴旺,又多产丝绸锦缎,经济富庶,乃超荆、扬。领英征召能工巧匠,铸造大船三十余艘,长十余丈,每船可载甲士三百人,船身皆装置巨木撞杆。中船一百余艘,可载甲士百人,舢板、战舟等今五百余只,又整训东江水师,得精兵二万人,新招募水兵一万余人,皆谙熟水性,善于驾舟,领英亲自训练之。以备取荆州、扬州之用。

    岁末,领英自成都至汉中,与汉中王女刘香荷举办婚典。汉中王令太守李昂为之主持,四方宾客,皆来拜贺。领英与香荷结为眷属,夫妇情谊融洽。婚礼完毕,领英携南乡郡主入蜀。

    文雄贺汉中王道:“臣弟恭贺大王。今招潜龙为婿,大王与潜龙,外有君臣之义,内有翁婿之亲,此乃臣弟难以相比也。大王天之所开,今得大贤相助,上下一心,君臣相得,必能中兴汉朝也。”

    建夏遂屯军汉中,休整驰道邮亭,广集粮草,又造军械。以作出陈仓取长安之备。

    上庸太守文广病笃,文雄自汉中至上庸为其父送终,领其遗嘱,文广病卒,汉中王为其服孝三日。随即令前将军陈章武领上庸太守之职,以防公孙霸南阳宛城军。

    公孙霸令宛城守将朱玉领军佯攻上庸,章武出兵境上,据险守之,朱玉数万军无用武之地。公孙霸致书第五均,请其出兵攻汉中。第五均见公孙霸在南阳麾军不前,心下迟疑。问相国毕儒,毕儒道:“公孙霸若不出军攻上庸,主公也不可攻汉中。主公若大军入汉中,一时将难以回撤,公孙氏必然攻我潼关。”

    第五均道:“此计不成,汉中伪王坐大,如之奈何?”

    毕儒道:“汉中现今军力未成,尚不敢觊觎三辅。当今首要与我为敌者,公孙霸也。我方欲远图,中原首当其

    冲。主公当再整军马,请汉帝亲征,与其决战。胜败在此一举也。不然,公孙氏若并徐州,恐我军难再与其相持也。”

    第五均道:“孤意亦然。胜则当并取天下,败则仍退西凉,任不失为一方霸主也。”

    于是下令,又重整凉州、长安军马,共计十二万,令并州刺史、代王顾昭出兵相助,欲与公孙霸再战潼关。

    公孙霸闻知第五均又欲发兵来战,笑道:“第五老贼行事甚为滑稽可笑。前番方与孤联合取西蜀,即今又欲出兵与孤决战。孤正要出兵讨伐老贼,老贼尚不知死。”

    乃问皇甫照道:“今番凉州军倾巢而出,欲与孤逐鹿中原,相国以为如何?”

    皇甫照道:“第五均已经日暮途远,今乃以死一赌前程也。胜则当取中原,败则退归凉州。”

    公孙霸道:“相国以为胜负如何?”

    皇甫照奏道:“恭贺大王,此番大王必能胜,长安将归于大王囊中矣!”

    公司霸惊喜而问:“相国何以得知?”

    皇甫照道:“臣以为大王必胜者,原因有三。第五均自凉州入长安,已经数年。屡次用兵,皆遭挫折。今第五均用兵不断,长安三辅不堪其负,前番凉州军为大王所破,折损近半。其已然外强中干,乃欲拼死一搏,以求生也。而大王坐镇中原、山东、幽州等地,用兵虽有损折,然皆能及时补充,军力一直强盛。由此观之,大王将不惧凉州也。此其一也。”

    公孙霸点头道:“甚善,再言之。”

    皇甫照道:“以军力观之,第五均如今能用之兵,不过十万,再加上并州军,不超过十五万,大王坐拥中原六州,地广兵多,能用之军,当不少于二十万,由此主公军力胜过彼也。此其二也。”

    公孙霸道:“再言其三。”

    第五均再道:“其三者,凉州、并州军骁勇虽然胜于我军,然军资粮秣辎重等,远不及大王。其必欲速战之。大王可与其久持,我军粮草足备,

    可以旷日持久。彼军则难于消耗,最多半年之后,必不能支持,那时大王趁虚而击之,则潼关必然下也。”

    公孙霸闻言大喜道:“相国真乃谋国高手也。第五老贼自不量力,欲做鱼死网破之争,此番必倾覆也。”

    护国**师马翁请见,公孙霸请入,命座。

    马翁亦奏道:“奉大王之命,督造霹雳攻城车,今已经完备多时矣,使用训练亦熟,可为大王所驱遣也。”

    公孙霸闻言笑道:“尚不急也,国师请安坐相待。今第五老贼欲与孤再一决雌雄,其必将败。然潼关等处,甚为险固,国师之霹雳车,乃攻关之利器,孤早晚将要用之。”

    于是调集军马,屯驻陕县,又将马翁所造百辆霹雳车,皆运至陕县军中。坐等凉州军出关,与其决战。

    顺安24年秋九月,镇西将军第五均又恢复大将军职务,率领群臣入奏末帝道:“臣等扶助陛下,率军东征西讨,水火不避也。今番国贼公孙霸,拥军聚众函谷关外,虎视长安。如若不除之,恐为朝廷大患。”

    末帝惊道:“大将军如此雄才,又率精兵猛将,亦不能相敌公孙氏耶?”

    第五均闻言羞愧,只好奏道:“公孙国贼占据中原六州,地广兵多,一时难以击破。唯有陛下天威临之,臣等奋虎贲之勇,孙吴之略,方可一举而败之。今朝廷军马正健,又有并州劲旅相助,臣愿率王师出潼关与其决战,以扶救汉室。臣请陛下亲征之。”

    末帝闻言惊问道:“朕久居长安宫中,不知兵戈之事,安能领军亲往之?”

    凉相国毕儒遂厉声奏道:“古来圣明天子,皆身率六师,亲临战场,贼寇方能畏服天威。今有大将军率王师相随陛下,陛下又何能推辞前往呢?”

    第五均又奏道:“如若陛下推辞,恐三军士气不涨,公孙国贼若一日不能剿除,陛下一日不能安坐长安也。”

    末帝闻言甚为惊恐。无奈只得答应亲征。

第118章 十万雄师围陕县

    顺安24年春三月,大将军第五均挟持汉末帝至潼关,共聚集军队十五万余,欲出潼关与公孙霸一决雌雄。

    第五均又抽调凉州军三万,凉州境内,所剩兵力不足二万。第五均又强征三辅人民为军,妇孺下田耕作,运送军资等,几乎倾尽关中人力。人民骚动,第五均以军镇压之,关中人民道路以目,多有逃亡。

    自姜镇凉战死汉中,凉州军军威锉动。第五均又调凉州天水将军牵兴、武威将军马、陇西将军李越为将,三人皆凉州上将,又调凉州骁将五员:马恭、何威、花羽、杨辙、第五超等来潼关领兵,五人亦凉州豪杰,勇武超群。

    第五均率领大军至潼关,潼关守将许昭、并州大将桑贞闻知末帝亲征,皆来参见第五均,朝觐天子。第五均将末帝置于军中,虚加尊奉。又自称奉汉帝之诏命,代天子处理军务。许昭、桑贞等虽然不满,然潼关军中凉州军占据大半,只得遵照第五均意愿,听其号令。

    第五均对许昭、桑贞道:“今番汉帝亲征公孙氏,孤代为号令三军。公孙氏有十万兵马驻陕县,三万军驻弘农,洛阳有军五六万。此乃公孙霸所能全部调用之军也。其众虽然稍稍胜于王师,然骁勇甚逊色于王师。今番以孤西凉军为中军,相敌其陕县驻军,桑将军率领并州军,可相助于孤。太尉所部,可前往进攻敌弘农部众。”

    许昭道:“潼关乃紧要咽喉之处,吾在此与公孙氏相持数年,皆不能越过一步。大将军今番全军出击,乃犯险也,此为兵法所忌。在下愿请大将军以潼关为据,以扼守为上,待贼军来犯之时,则可以逸待劳,取胜不难也。”

    第五均道:“太尉久镇潼关,为公孙老贼虚势所震惧耶?今若不出关击贼,是助长贼势也。如其并下徐州、荆州再率军攻我,朝廷将不能抵御矣。不若今番趁王师三军聚集之机,一举出关而击之,虽有

    犯险,然可破贼军。兵法贵在奇也。孤意已决,出关击贼。太尉勿要沮三军军威也。”

    许昭亦不敢再言。乃请留一万人守潼关。第五均只留五千老弱,余者竟皆出关,进攻公孙霸。

    桑贞所率三万并州军,听命于并州刺史顾昭,第五均不便用于前锋,乃让桑贞随后,待紧要时刻,需得冲锋陷阵相援。

    公孙霸闻得第五均大军又出关,势力甚大。与皇甫照、马翁等商议。公孙霸道:“今番第五老贼挟持汉帝,欲做鱼死网破之举。其凉州军甚为骁勇,如与并州军一齐进犯陕县,恐我军难以相敌。此番该如何破凉州军?”

    皇甫照到:“第五均此来,欲求速战也。主公先不必与其交锋,可深沟高垒与其相持,待其军军势衰弱之时,再引军击之,必能胜也。”

    马翁道:“末将霹雳车阵法,不但能够攻城陷关,亦能在原野沙场驰奔陷阵。如与西凉军相遇沙场,末将百辆霹雳车,可胜过万人铁骑也。”

    公孙霸闻言甚喜,道:“今番第五老贼当休矣!”命陕县驻军坚壁不战。闻得许昭部进攻弘农,乃再令公孙豹引本部一万铁骑,前往弘农守之。

    第五均命令马威率领一万骑兵为前部,牵兴、李越各率军一万随后,自与马恭、何威、花羽、杨辙、第五超五员将领率五万军为中军。以马率二万为后军。桑贞所部,随后而进。浩浩荡荡,只逼陕县而来。

    大军进至陕县,马威率军攻打,陕县军奉公孙霸之令,坚守不战。第五均大军便再陕县列阵,将公孙霸十万军三面围住,一齐攻打。

    公孙霸与皇甫照、马翁等已经进驻陕县,令大将方龙指挥军队四处拒守。第五均屡次挑战,公孙霸皆不理睬。凉州军又接连攻打了十余日,仍然不能下,第五均焦躁,与毕儒商议。道:“公孙老贼坚壁不战,该如何破之?”

    毕儒道:“贼军不战,乃欲与我相持消耗也。今主公利在速战,如若长久相持,我军将师老气衰。主公可命并州军,绕道从北面攻击之,则贼军将不得不战。”

    第五均乃命令桑贞率军从北侧进军,攻打陕县。桑贞领命,率三万并州劲旅绕道陕县之北,又攻取大阳,据大阳向公孙霸军攻击,公孙霸部将袁矫领军拒之。

    公孙霸见西凉军势大,又有并州军相助,又再令洛阳守将公孙真,率洛阳军三万前来相援助。

    许昭见第五均大军已经进围陕县,料知公孙霸军将为钳制。遂出两万余军攻打弘农,一路攻破三道防线,占领数处要冲,遂兵至弘农城下。公孙霸弘农守将钟方不敌,敛兵拒守,许昭麾军猛攻,弘农城即将下,忽然公孙豹率领本部万人铁骑杀到,钟方见之,亦率领弘农城上一万余军出城攻击,许昭军奋力接战,难敌公孙豹骑兵,许昭见之,引军后撤,公孙豹又引军追击而来,许昭折兵数千,只得再退守潼关,所攻取要冲隘口,皆又失去。公孙豹与钟方随即领军驻于潼关东面要道,切断第五均后路。

    第五均围住陕县,已经二十余日,仍然不能下,求战不得,心下焦躁。且大军十万,日费粮草十分巨大,军中粮草尚剩数日。又闻知许昭败退,后路被弘农军所断。第五均心中畏惧,对毕儒道:“陕县即将攻破,孤大功将成也。然此时军粮不继,后路被断。今番孤当进军?还是当撤军?”

    毕儒道:“今我军军粮还剩三四日。然围取陕县,非三四日可下也。以在下之见,不如撤军,归路虽断,然不足为惧也。如集聚围之,恐粮草不继,军心涣散,我军将有兵败之虞也。”

    第五均闻言,遂令全军,再全力攻打一日,次日即撤围杀回潼关。待公孙霸引军追来,即回军击之。又传令桑贞所部,可先敌住袁矫军,见机而行。

第119章 将军多在阵前亡

    第五均大军围住陕县攻打一日,即虚立旗号,以后军为前军,前军为后军,又转向潼关杀来。

    公孙霸见第五均大军回师潼关,急忙命袁矫领三万军敌住并州桑贞三万军。令方龙为前锋,领两万精兵追击,自与皇甫照、马翁等率五万军在后,追杀潼关而来。

    桑贞军据大阳,与袁矫军相持,归路已经为公孙霸军阻隔。河东郡安邑、闻喜、解县等地驻军,亦闻风而动,向桑贞军逼近,欲围之。桑贞对北勒道:“大将军用兵无方,不听许昭太尉之言,强欲出关进兵。又突然撤围而去,陷我军于危险之境。今归路已隔断,如若河东贼军断吾北上归路,洛阳贼军再来相攻,我军将有覆没之危也。”

    北勒道:“将军只听命于顾并州,既然朝廷不顾我军安危,将军可帅师北归也。今粮道已断,辎重不继,如再迁延,恐陷入重围,全军覆没也。”

    桑贞于是下令,决定撤军北上,从河东郡突围至并州境上。此时公孙霸部将公孙真已经带领洛阳军三万赶至陕县,欲击桑贞并州军。

    桑贞见形势紧急。遂下令全军北撤,走河东,欲从解州北上汾阴,袁矫与公孙真遣将追击之,北勒领军奋力迎战,折兵数千人,方杀退追兵。走至解州,又遭遇伏兵截杀,桑贞所部,折损五千人,方退回并州境上。

    第五均令后军敌住公孙霸追兵。即令马、牵兴二人领二万凉州精锐,前往破公孙豹军。

    且说公孙豹,乃辽东三甲之一,勇冠三军,平生罕见敌手,然而有勇无谋,虽多经战阵,立功甚多,然公孙霸以为其欠缺智谋,未敢与其委任重职,朱玉方龙等,都给以重任,独挡方面。公孙豹虽然武勇虽然远超朱玉、方龙,仍然只是领本部一万骑兵,追随燕王左右。公孙豹持勇而骄,今番一举击退许昭,又想斩将立功,遂不得公孙霸之命令,追击许昭于潼关,据住上洛要道。准备断第五均归路。

    弘农守将钟方对公孙豹说道

    :“今潼关有军在后,陕县有军在前。将军驻军上洛,恐不利也。请将军且退守弘农为宜。”

    公孙豹大笑道:“吾手中之矛,天下能相敌者,不过寥寥数人而已。今番已败许昭,其必畏吾不敢出,不足为虑。许昭即便出潼关,吾且再杀他回去。如若第五均率凉州军而来,吾正好可取第五老贼首级也!”

    钟方劝谏道:“第五均凉州军甚众,将军与吾只三万余人马,恐难敌之。”

    公孙霸又道:“钟将军何其胆怯也!凉州军虽众,若西走,燕王必然率领大军追击,其败退之势,何敢再与吾交战?此正是斩将立功之良机也!吾即便以本部一万铁骑,也当杀得第五老贼闻风丧胆。钟将军如果胆怯,可回弘农坐守罢。”

    钟方愕然道:“末将怎敢弃将军而不顾?将军欲要相战,末将亦不敢不从。”

    正说间,第五均大军已经退至上洛,第五均见公孙豹与钟方二人,引军挡道。即令马威等数将领后军敌住公孙霸追兵。对马、牵兴二将道:“你等皆凉州上将,勇武非凡。前面挡道领军者,乃公孙老贼军中最为悍勇之将。你二人可领二万精骑冲突之,孤再令李越、花羽二人趁势助攻之,若斩得此人,贼军必然震恐。”

    马、牵兴二将,皆凉州上将,勇猛善战,不比姜镇凉逊色多少。二人领命,当即率领二万精骑杀入公孙豹军中。

    公孙豹见之,即一马当先,领万余骑兵上前,钟方催动两万步军,一齐抵住厮杀。双方大战,互有杀伤。

    公孙豹挥动铁矛,在凉州阵中如入无人之境。马见之,挥枪来战公孙豹,十余合,即败阵而去。牵兴纵马舞动手中长链,铁链旋转飞舞,打的公孙豹军纷纷落马。公孙豹见之,血脉喷张,即提矛前来战牵兴,牵兴以铁链招架,十余合,渐渐不支,马又回马杀来,前后夹击公孙豹。公孙豹毫不畏惧,与二人大战三十余合,勇气倍增。见牵兴铁链到,乃以矛柄格挡,

    顺势以手握铁链用力一拉,牵兴手握不住,铁链脱手。马见之,趁势一枪向公孙豹刺来,只取其咽喉。

    说那迟,那时快。公孙豹见枪来的甚急,招架已经不及,随即仰身,枪尖贴面而过。公孙豹即挥动铁链,一链击中马左手,马手中枪遂之落地,公孙豹复又手起一矛,刺中马左胸,抽矛回身,马即落马而死。

    牵兴手中铁链已经被公孙豹所夺,即又取得军士一柄长枪,又来战公孙豹。公孙豹斩杀马,即而又要来斩牵兴,牵兴且战且退,险象环生。第五均急忙令李越、花羽二人上前助阵。

    李越手持一柄三十余斤重大砍刀,花羽手持双枪,李越力大无穷,大刀沉猛,花羽灵活迅捷,枪法精湛。两人上前,敌住公孙豹厮杀。

    公孙豹又振奋精神,力战二将三十余合,见二人联手,难寻破绽,于是虚晃一矛,准备弃阵而去。牵兴已经又寻得铁链在手,正欲前往再战公孙豹,见公孙霸欲退去,遂以铁链抛出,公孙豹乃以铁矛挑之,铁链裹住矛头。一时不能脱手,花羽见之,将右手中枪相公孙豹掷来,公孙霸乃以左手硬接之,花羽随即又将另一枪掷来,公孙豹急忙纵马躲避,正中马后股,战马负伤而嘶鸣跳跃,李越见之,急忙持大刀,催动战骑向公孙豹砍来。

    公孙豹见势急,遂弃了手中铁矛,执花羽所掷之枪,滚下马来,倒地以枪隔架大刀。随即又翻身而起,以枪刺李越,李越在马上,方又举刀再砍,不及防备,即被刺中腹部,而公孙豹混战多时,已经力不从心,眼见刀到,欲要躲避之时,已经不及,被砍中左肩。牵兴与花羽手中已经无兵器,见公孙豹被砍中倒地,遂一起向前,跳下马来,牵兴抽腰间佩刀,将公孙豹斩于阵中。 李越受伤甚重,伏在马上昏死过去。牵兴与花羽二人,急忙保护李越退至中军。第五均令随行军医紧急为其治疗,放于毡车之中,数日后伤重不治而死。

第120章 再战潼关元气伤

    公孙霸弘农守将守将钟方,见公孙豹深入敌阵,厮杀甚烈,恐公孙豹有失,于是驱军接应,赶至阵中,凉州军已经斩杀公孙豹,钟方大惊,急忙抢得公孙豹尸首,见凉州军势力甚大,忙引军后撤。

    第五均指挥凉州军,奋力拼杀,虽然斩得公孙豹,然而己方折损亦相当。后面公孙霸又引军杀来,抵挡不住。于是引军西走,钟方还剩两万军,看着快要退至潼关,担心许昭出关袭击,遂从间道而走,望弘农退去。第五均无暇顾及,引军退至潼关列阵,尚还有六万之众。

    公孙霸闻知公孙豹战死,气血上冲,几尽昏晕。良久,气色才恢复平常,拔剑在手道:“孤今番不诛灭第五老贼,誓不为燕王!”下令麾下众将率军急追之,要为公孙豹报仇。

    追至潼关,见第五均背关而列阵,关上有许昭弓弩手为掩护。第五均在阵中扬鞭大呼道:“公孙老贼!可敢在前来否?孤今与你再一决雌雄。”

    皇甫照对公孙霸道:“西凉军军阵强悍,我若硬攻之,必然折损甚重。今可用国师之霹雳车为前部攻击也。”

    原来马翁所造霹雳车,行走甚缓慢,方才与第五均交战,正欲推出之时,第五均大军随即西走,以致一直未能用上。第五均不知公孙霸有此利器,虽然退军潼关,然实力仍在,不惧公孙霸,犹然还能背关一战,以重创公孙霸军。

    公孙霸即令马翁,将先运至的五十余辆霹雳车,速速运至军前,每车配三十甲士,车身皆用铁甲包裹,军士在内以转动木轮机关,使车前进。五十辆霹雳车一齐列阵向前,攻击西凉军。

    第五均见之,见其行走甚慢,不过五十余辆,欲待靠近即以长枪兵围住攻杀之。西凉军观看五十辆霹雳车一齐前来,比起寻常战车,甚有不同。然此等庞然大物,行走缓慢,甚为不便,皆以为不足为惧。

    五十辆霹雳车已经列阵驰向凉州军前,马翁估测,离

    凉州军阵距离不过二百步,遂向公孙霸道:“待距离一百五十步之时,大王既可以发兵攻之。”

    片刻,霹雳车阵又推进五十步。马翁道:“可以进兵矣!”

    公孙霸令旗一招,方龙即率领万余步兵冲击,五千弓箭手随后,中军三万人,亦随后而进。公孙霸在后军之中,观其战况。

    毕儒见公孙霸军中兵马骚动,又看五十辆霹雳车甚是奇怪,忽然醒悟,急忙对第五均道:“此番大事不妙!主公可令人急止其车阵前来。”

    第五均尚未明白,毕儒已经下令弓箭手等,向霹雳车放箭,制止其前进。

    此时,霹雳车距军阵不过一百二十步之远,而公孙霸军中已经发起进攻。方龙所率领步军随霹雳车之后紧跟而来。

    第五均方醒悟,立即下令放箭,万箭齐发,然霹雳车阵毫发无伤。方龙步兵,皆在霹雳车之后,箭不能止其前进。五千弓弩手已经推进一箭范围之内,纷纷放箭,射向凉州军军阵。

    第五均见弓箭不能退霹雳车阵,随即令长枪兵组成阵势,又设置路障,然而霹雳车已经进至第五均阵前,车中甲士,皆从车中箭垛引弓射之,长枪兵以枪刺之,毫无效果。五十辆霹雳车径直冲向凉州军阵中,车中三士军士一齐发力,车即运转而动,所向无前,无可抵挡,躲避不及,即被辗成齑粉。

    公孙霸后军,已经随之而进。西凉军阵已经不能稳住阵形。公孙霸见状,随即令一万铁骑冲出,霹雳车在凉州军阵中,横冲直撞,将凉州军阵扰乱。一万铁骑随即又冲入,奋力砍杀,两军大战。许昭在关上,不敢放箭。混战良久,西凉军大败,折兵数万,西凉勇将何威、杨辙等皆战死于乱军之中。许昭急忙出关上之兵,接应第五均撤回关上,又被公孙霸趁机掩杀一阵,大败逃回,即闭关坚壁不战。

    公孙霸大胜第五均,虽收军驻扎关前,对诸将道:“西凉军已经大败。

    第五老贼势成强弩之末。可再待云梯之物运至,即以霹雳车攻潼关也。”诸将领命而去。

    公孙霸大军,在通关前歇息一夜。次日,又五十辆配备云梯霹雳车运至。公孙霸即列成车阵,一齐推进至潼关之前,准备攻关。

    第五均败退关上,军马虽然损折甚多,然与许昭军合军还有五六万之众。于是决定扼守潼关。见霹雳车又来,毕儒献计道:“此车若近关,刀剑矢石不能伤。唯有用火烧方可退之。”于是第五均在关上制备硝石火油之物,待车前来,便一齐烧之。

    那霹雳车高丈余,推进至关前,甲士从车中出,立在车顶一跃,便可上关。又带有数百云梯,一到关前,皆放下云梯。公孙霸后军随即一拥而上,架起云梯,纷纷攀援而上。第五均遂令以火烧之,又以弓箭矢石攻之,霹雳车到关前,一时不能后退,遂被火烧,木头沾上火油,燃烧剧烈。所架设云梯,又被矢石打折,攻城军士,皆纷纷坠落。

    马翁见之,急忙请公孙霸令霹雳车撤回,公孙霸攻打了一回,折损了些人马,见难以奏效,遂下令收军。待退回之时,霹雳车已经被焚毁二十余辆。

    皇甫照道道:“大王且不必焦躁。第五均已经只有招架之力。以老臣观之,潼关迟早为大王所下。今先不必硬攻之,以免损伤。主公只需驻军关前。短则一二月,长则半年,第五均在长安必然难以维持,潼关守军将战心涣散。大王可坐待第五均内乱生变,潼关将不战而下也。”

    公孙霸闻言,思索硬攻之,将折损军马甚多。于是就依照皇甫照之言,驻军潼关之前。

    第五均此番出战公孙霸,又损折军马三万余人,大多皆凉州精锐。折损大将二员,骁将数人,又失去并州相助,元气大伤,难以再与公孙霸相抗衡。听毕儒之言,先撤回长安,如若潼关陷落,即率旧部西走凉州,尚可以保守西凉之地割据自守。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7476/ 第一时间欣赏超级汉朝最新章节! 作者:俱邀侠客芙蓉剑所写的《超级汉朝》为转载作品,超级汉朝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超级汉朝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超级汉朝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超级汉朝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超级汉朝介绍:
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立志写一本风格类似《三国演义》的网文小说,以此表达在下对汉朝的仰慕之情,并向《三国演义》致敬!
超级汉朝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超级汉朝,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超级汉朝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