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贞观俗人TXT下载贞观俗人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贞观俗人全文阅读

作者:木子蓝色     贞观俗人txt下载     贞观俗人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096章 灭国

    白河畔。

    遍地尸堆,唐羌联军正在打扫战场,得胜的羌兵们把吐蕃士兵尸体扒的干干净净,然后一刀砍下脑袋绑在腰间拿去请赏领功,剩下的无头尸则被搬运聚拢成堆,和上泥浆层层堆砌累积为京观。

    秦琅骑马穿过战场,几十里都是如此惨烈的景象,犹如人间地狱。

    “这是一场伟大的战役,必然铭记于史书之中。”

    苏定方忍不住惊叹。

    而做为战场前敌总指挥的刘兰成也是面上抑制不住的激动和自豪,“太尉,这是一场歼灭战,我们全歼了丑蕃!”

    对付吐蕃这种游牧部族的军队,特别是这种二十万规格的大军团,想要全歼几乎是极难的,能击溃就已经不错了,但是这次真的是歼灭。

    昨天,刘兰成指挥着十万羌军按照秦琅事先拟定的战略战术部署,与吐蕃军决战于此,激战整整一天,到黄昏之时,剑南的游奕、踏白、背嵬、忠武等九军的轻骑前军赶到了战场。

    剑南唐军轻骑到来,给了吐蕃军最致命的一击,本来羌军也已经是强弩之末,疲惫万分,后继乏力,唐骑的到来,一下子就让本来还有一线生机的吐蕃彻底绝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剑南唐军不断的赶到,他们将绝望的吐蕃军不断的分割包围,然后屠杀。

    一边倒的屠杀。

    “找到了弃宗农吗?”

    “还没有,但肯定跑不掉。”刘兰成很自信,虽然唐军到来后,已经天黑,夜幕给吐蕃人一些掩护,增加了歼灭的难度,许多吐蕃人趁机跳入白河逃跑,但唐军却也是紧追不舍,到现在,追击搜捕还在继续。

    已经被打的没有半点建制、指挥的溃败吐蕃军,就算晚上突出了包围圈,但也难以逃脱追捕的。

    “我已下令,一直追击,穷追到底,追到牦牛河去!”

    到了黄昏时分,战场已经打扫的差不多,战斗结果也初步统计出来,存孝拿着这份汇总报告的时候都有些不敢相信。

    “很惊人吗?”

    存孝咋舌,“估计羌人虚报军功,水份很大。”

    “拿我看下。”

    秦琅拿过这份很粗糙的战报,目光扫了一遍,也不由的咋舌。

    各部汇总起来的这份战报确实很吓人,斩首数字加起来是十三万四千人,俘虏了五万七千多。

    斩首与俘虏加起来就达到了十九万二千多了,如何不惊人。

    而据之前掌握的情报,吐蕃抵达松州雷关下时,当时军中是约二十五万左右,可能还不到。然后攻关战败数场,折损了差不多三万人,再麦洼阻击唐军,又大败,三万殿后之兵,也是几乎尽没的。

    那么在河曲大战时,这里的吐蕃军总共也就十八万左右,现在却出来个十九万二千多了,明显很大水价。

    何况还有逃走的吐蕃军呢。

    对逃走的吐蕃军,报告是八千骑左右。

    按他们这个数字,那昨天这战场上的吐蕃军就是二十万而不是十八万了。

    秦琅笑笑,这确实有很大水份,但也算太过份,毕竟昨天的对阵主力是羌兵嘛,唐军也只是打了个辅助,所以今天清点战功,也是各羌部先汇报,后面才是剑南这边去验核清点。

    “我亲自带人去核验,只认首级不认其它。”忠武军使秦存孝道。

    核验首级和俘虏是肯定要的,秦琅点头同意,但也让他注意点分寸,“诸羌此次立下大功,他们是功臣,得好好对待。”

    说完,他叫来存义,让他安排犒赏诸军,战场上这么多死马,宰了大锅炖肉,让大家好好饱餐一顿。

    战场还在继续打扫。

    唐军这边要做的事情还很多,追击溃逃的吐蕃军,收拢战场上的兵器,收拢马骡,还得救治自己的伤员·······

    黄河九曲第一湾,秦琅在此立下中军帅帐,这里离主战场有几十里,不用闻着那惨烈腥臭味,也正好扼守河曲渡口。

    追击逃敌,打扫战场,核验军功,救治伤员,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一项项数据被不断的修正。

    秦琅也只在战胜当天向长安和洛阳各送了一份简略的歼敌捷报,具体的战报一直没呈报,他在等更准确的数字。

    “太尉,这是最新的战果数据,丑蕃此次入侵我大唐,总计兵力是二十五万人马,在雷关、宁远镇、甘松寨等被我剑南军击败七次,共计歼敌两万一,俘虏九千三。”

    “麦洼桑里一战,又歼灭其殿后兵马一万三,俘虏一万六余。”

    “然后便是这河曲大战,总计斩首九万八千余,俘虏三万七千余,另有约三万蕃军是在战后被补刀杀死的伤兵或是投降者,还有一万余是在溃逃时被追击斩杀······”

    “还有约三到四千蕃骑在逃!”

    秦琅看着这张薄薄的黄麻纸,短短几行数字,可却是二十万五吐蕃军的生死命运。

    “太尉,这个数字还不是最准确的,但已经是核查过两遍了,都是凭首级和人头对证过的,我们接下来还会进行更细致的盘点验证,尽量更精确些。”

    秦琅对这些数字还是比较相信的,毕竟存孝亲自负责此事。

    仅河曲这一战,阵斩就达到了近十万,在当时总数十八万的吐蕃军队中,这样阵斩数字太惊人了,超过了一半,俘虏却仅不到四万,还不到阵斩的一半。要知道在正常的战争中,就算是大会战,阵斩数量也不会太高的,往往歼敌达到两三成左右,敌军就完全溃败,然后就成了追击战,更多的败兵最后会选择投降,很大部份死亡,会是在战斗结束后那些伤兵伤势感染等死亡带来的。

    这种阵斩超过一半,几乎只有在那种最惨烈的围城战中才能见到。

    可这短短的一天,斩阵十万,俘虏近四万。

    更别说还有三万被补刀杀的伤兵,以及被杀的俘虏,算上这个,阵斩已经达十三万,而追击时又杀了一万。

    十八万吐蕃军,最后只有三万七千余俘虏,外加四千左右在逃跑中。

    若再加上在松州和麦洼几战的斩杀俘虏数字,那这次松州战役,可就真的是非常震惊了。

    想当年李靖北击突厥,大唐六路齐出,发兵十八万精锐,但最后李靖苏定方等其实也没这么大战果,小股精锐突袭敌军老巢,然后一路追击,最重围堵颉利将其生擒,突厥其余各部也就纷纷投降,突厥几十万众,真正被歼敌的都不过几千人而已。

    秦琅当初在野马台设计决战吐谷浑伏允可汗,前后打了许多天,最后虽说大获全胜,可斩杀数量也只占敌一小部份,更多的也是投降俘虏。

    这一战的斩杀确实是夸张了些。

    松州一役,阵斩十六万二千余,再加六万七千余俘虏,这加起来就是二十三万左右了,与吐蕃二十五万兵来犯还有两万左右的差数,因此吐蕃真正在逃的起码是有七八千,甚至更多。

    难道还有上万人的误差,则可能是还没清点出来的战死者,或是有的直接逃亡时在白河、黄河里淹死了,又或者有些逃近了附近山里,还没找出来。

    “那些羌人下手太狠了。”刘兰成嘿嘿笑道。

    羌人虽然也归附大唐多年,许多羌人也都还都是隶属于各都督府下的蕃兵,也经常在唐军边镇轮番受训等过的,不是贞观以前的那些羌部蛮兵,但说到底,他们终究也只是部落兵。

    在经历了一场超级大战后,诸羌本身也是损伤巨大,所以杀红了眼的羌兵在许多吐蕃兵投降兵,都依然没停止杀戮。

    说杀了三万伤兵和俘虏都还算是保守,事实上那战场九万八的阵斩里,估计还得有一两万的杀俘,甚至是两三万都可能。

    而追击时杀的一万多,很明显,更可能大多半都是投降后被杀的。

    反正这些天幸存下来的羌人,每个人名下都一堆的军功,战后他们可是提着一堆又一堆的人头报功的,白河和黄河边上,到处都是人头堆,全是这些羌兵们的战功,他们战后到处争抢割首,割下来就是自己的,堆一堆,就跟堆宝贝一样请功记勋。

    登记完后,他们都还很小心的把这些首级保护好,直接拿土封砌成一座小京观,还要在边上用石块或上木头立一个标记,倒不是给吐蕃人立碑,而是在上面画上自己的标记记号,表明这是自己的,万一唐军到时还要再来点验军功,总还有个证据嘛。

    这样就不用担心被抢功什么的。

    秦琅心里很可惜,本来能多十万俘虏卖做奴隶的,不说十万吐蕃俘虏卖做奴隶能卖上几百万贯钱的巨款,就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如今大唐扩张开发这么厉害,到处都需要人力,国内工商需要工人,边地拓荒殖民也需要农奴,矿场需要矿工,十万吐蕃奴隶,可真的是太可惜了。

    “我们伤亡多少?”

    “剑南九军,前后伤亡六千余,其中战死者两千余,重伤残疾需退伍者千余,剩下的养养就行。”

    至于十万羌兵,伤亡可就大多了,有四万六千多人伤亡,其中阵亡约一万七千余,重伤残疾者两万余。

    一战就把四万人打死打残了,占到了羌军的四成,若加上伤势轻点的,实际是一半打死打残打伤了。

    整个松州战役,持续三个月时间,吐蕃军出动二十五万人马,剑南唐军动员调集了十万,诸羌联军十万,共计是四十万人的大战役,吐蕃军被全歼,羌军伤亡一半,唐军损失最小,但前后数战,也伤亡六千余。

    整个战役,唐蕃羌三家伤亡总计近二十万人。

    秦琅都不知道该如何向皇帝报捷了,此战,堪称贞观以来规模最大,歼敌最多的战役了。

第1097章 肢解

    “弃宗农还没找到吗?”

    吐蕃赞普一天没找到,那么这场战役就还不能完美谢幕,斩二十万敌军,也不如擒斩敌国之王来的更完美。

    虽然在秦琅眼里,其实弃宗农找不找的到,都已经无关紧要了,经此一役之后,历经三十三代赞普努力经营,悉勃野族从山南崛起,称霸高原的进程已经被打断了。

    甚至可以这么说,吐蕃遭此重创之后,实际上已经崩了。吐蕃这些年东征西讨,吞并这个灭亡那个,可现在实际上也仅仅是占据了卫藏之地而已。

    卫藏在后世青藏高原这个地理版块中,其实只是其中较小的一块,整个高原应当是还有阿里、康巴,以及安多(青海),一共是四大版块的。

    卫藏地区,也分为前后藏,相对来说,卫藏其实算是雪域高原的中心,这里拥有极不错的高原河谷盆地平原,拥有不错的农业基础,悉勃野能一代代的扩张,正是靠着那些小块的河谷平原里的青稞,靠着这些青稞农业的支持,才能不断扩张至整个拉萨河流域,进而兼并更富饶的后藏地区。

    然后向北征服吞并苏毗等牧区,农牧结合之后,才有了对外扩张更远的资本。历史上吐蕃扩张的脉络也是非常清晰的,稳定卫藏之后,先是结盟西面的阿里高原的象雄,然后用兵康巴地区,把这一带的诸羌几乎都打服兼并,松赞干布曾亲自领兵十万征讨白兰羌,经过三日的激战,用一场漂亮的会战打服了白兰。

    再威慑党项归附,再通过突袭松州,敲诈威吓大唐,然后向安多地区的吐谷浑用兵,最终用了几十年彻底吞并吐谷浑,同时还对象雄用兵,灭象雄之后,继续向东扩张于阗,进入西域与大唐争霸。

    吐蕃是在吞并稳固了吐谷浑后,利用青海地区的农牧,尤其是农耕粮食和人口,才使的他们可以走下高原,进入河陇地区与大唐争霸的。

    而当吐蕃进一步夺取了大唐的河陇大部份地区,占据了河湟谷地这样肥沃的粮区后,这才是他们后来能够跟大唐对抗二百年,甚至还经常能压唐一头的关键所在。

    而现在,吐蕃崛起之路被打断了。

    二十五万人马东征,这确实是吐蕃倾国之力而来,总共才六万一千户军户的吐蕃,一次性全军覆没了二十五万人马,哪怕其中并不全是军户军丁,这也已经是彻底的断了脊梁了。

    松赞干布就算侥幸成了漏网之鱼,并能通过羌区,越过宁远军在白兰、多弥等地设立的城堡、烽墩,回到逻些,也成不了气候了。

    刚崛起的吐蕃,根本承受不起这么大的伤亡,这可不仅仅是兵败,而是被全歼。

    此时还没吞并阿里、康巴和吐谷浑的吐蕃,就一个卫藏地区,人口也就二三十万户,桂庸奴仆全算一起,也不会超过两百万,百来万人口的小国,如何承受的起这种战败?

    “弃宗农还没找到,不过我们抓到了不少大鱼,吐蕃副相琼波邦色,还有吐蕃大将僧果米钦,这个僧果米钦是吐蕃军中二号大将,更是赞普最信任的禁卫军统领,先前在麦洼殿后阻击的就是此人,打仗很猛,我们追击吐蕃败兵时,这家伙带着两千人还试图伏击我们。”

    秦琅也知晓这两人,对这个僧果米钦也是多有知情,他笑着道,“估计这僧果米钦是再次殿后阻敌了,这等人还真难得,明知殿后是死,却仍能带兵坚守,是个硬汉,还活着吗?”

    “被射了十几箭,然后都不肯降,最后被砍掉了一条手臂才俘住他,正在押解回来路上。”

    “倒是那个副相琼波邦色,带着百余骑逃跑,被我们追上后,十分干脆的就下马跪地请降了。”

    “孬种。”

    “噶尔芒相松囊呢?”

    “估计跟弃宗农在一起,还没追到。”

    “据说那噶尔芒相松囊自大相娘尚囊被太尉一招反间计给杀了后,噶尔芒相松囊便接了大相之位,此次会战吐蕃军皆由他亲自指挥决策,当日他亲率轻骑精锐冲阵,被流矢射瞎了一只右眼,血流满面,可都不曾退后半步,是个猛将。”

    秦琅有些遗憾,“可惜这等猛将没能擒下。”

    ······

    九曲第一弯。

    曲折蜿蜒的黄河缓缓流过,与白河相汇继续流淌,站在海拔四千米的平缓山坡上,能够感受到这片天地茫茫的壮丽草原景象,尤其是在落日的余晖下,份外妖娆。

    山下河边是渡口,也是联军大营,这个昔日边贸渡口兼小市场,如今一片热闹,随着战事分出胜负,落下帷幕,无数的商人赶来。

    早在松州憋了几月的商人们,纷纷涌到了这里来淘金,歼灭吐蕃俘虏的数万俘虏,还有无数的牛马,各种零碎战利品,都需要出售给商人们。

    而大军也需要粮食蔬菜,各种药品等等。

    这是巨大的商机。

    秦琅则利于十几万大军聚集于此,加上数万俘虏,所以也便在这渡口后面的这山上规划了一座军城,将静边军移驻于此,军城也就叫静边城。

    中秋刚过,草原已经变色,原来青青嫩绿的草原,变成了遍野黄草,天空却是依然的蓝,云仍然那么白。

    人多好办事,静边军城修起来很快,在山上规划出一座大棱堡要塞,然后挖地基,夯土墙,立碉堡,一座军城拔地而起。

    秦琅甚至还顺便重新规划了一下山下渡口的边市,利用这么多人手,筑起了一座内外两重的河曲土城,这土城修起来简单,河边平地上圈起一大块地,挖地基夯城墙,先把外面的城墙城门和城壕修起来,城里的则可做为二期三期工程,慢慢修也行。

    这个土城规划是既做为边镇边市,也是静边军的家眷子弟,以及移民屯垦的移民居住之所。

    与山上的静边城是相辅相成的。

    站在山上,居高临下,不仅可以把山下的土城尽收眼底,可以看到无数吐蕃俘虏在唐军驱使下开始修建里坊坊墙,更能把远处的景色也都一览无余。

    噶尔东赞域松、昂日琼、琼波邦色、僧果米钦,数十名吐蕃贵族大臣站在已经完工的静边军城的碉楼上。

    那位再次威镇天下的秦琅就在他们面前。

    看着这些,噶尔东赞神色复杂,一开始他是带着娘尚囊的首级入松州交给唐人,还有种我大蕃挫败了你们勾结尚囊阴谋的得意自豪,还想着接着要如何借此在谈判桌上压制唐人,为这场久拖不决的谈判落下帷幕。

    可谁知道,唐人却突然扣押了他们,然后大举出兵,他还以为是唐人恼羞成怒,被关在松州狱中时虽然担心,却也还抱着我大蕃还有二十万众,唐人若出关野战,我未必不利的念头,甚至想着唐人也许会兵败,到时就更有利了。

    谁也想不到,被关进牢中没几天,就传来恶讯,吐蕃大败,一败涂地,全军覆没。

    刚得知这消息,噶尔东赞根本不信,认为唐人是骗他们的,可等后来他们被请出监狱,送到河曲来。

    在经过战场的时候,看到那无数的人头京观,噶尔才终于相信了。

    这些天,在河曲城,在静边军,噶尔东赞不仅弄清楚了这场战役的前后结果,甚至也见到了琼波邦色、僧果米钦这些被俘的贵族大臣们。

    秦琅把这些吐蕃贵族大臣们留着不杀,还每天好吃好喝的款待着,当然不是有多喜欢这些人。

    战事结束这么久,弃宗农一直没抓到,虽然还没消息说他已经逃回吐蕃,但逃回去的可能性已经很大了,毕竟高原上找个人,就跟大海捞针一样难。

    虽然吐蕃败兵要穿越千里羌区,但地方太广阔了。

    “昨天,我将派人送你们去长安朝见天子,再去洛阳见监国太子。”

    对于这些人,有人曾说一刀砍了算了。

    秦琅却还是计划送他们去京城,一来这些人是吐蕃贵族地位高,是高级俘虏,带回去献俘阙下也是将士们功绩证明,是大唐的荣耀功绩。

    再其次,仗是结束了,但接下来呢?

    有人也提议打过牦牛河,杀进逻些城,但秦琅却想都没想过。

    一来这里距离逻些,起码三四千里,甚至绕点路可能五千里也是有可能的,这个距离,实在太远,再其次逻些那可是在高原上,要穿越青藏高原,这可不容易,马上又要入冬了,就更难了。

    再一个,吐蕃虽大败,但还是有一定的力量的,兵派少了不顶用可能还会被打败,多了后勤补给扛不住。

    最关键的是,朝廷向来对吐蕃不感兴趣,几千里远征就算真占了逻些,那也是块飞地啊。

    所以秦琅计划还是徐徐图之,不管松赞干布回没回去,趁着大胜之机,对这些吐蕃贵族们拉拢拉拢,毕竟吐蕃一直以来的政治制度,赞普与那些贵族氏族之间,其实关系不是那么完全的主从的,所以他们需要不断的互相盟誓,这更类似一种联盟关系。

    加之后藏、森波等并入吐蕃的时间也不长,所以完全是有机会通过其它手段来分裂瓦解吐蕃的。

    送他们去朝见天子,然后朝廷到时再把吐蕃拆分成他七八个十几个小邦国,授这些人国王之类的头衔,让他们宣誓效忠大唐,做大唐的附庸国。

    比如这个琼波邦色,本来就是后藏蕃国的大相,当初砍了自己国王脑袋投吐蕃,成了后藏第一大贵族,朝廷到时完全可以让他再建一个后藏国,授封他为国王。

    还有苏毗的娘氏、噶尔、农氏、蔡邦氏、韦氏等贵族,本也不是吐蕃,完全也可以复建苏毗联盟,然后给这些苏毗旧臣豪族大氏,每人分一块地······

    甚至就是吐蕃原来的那些小邦,也可以让他们成为大唐的附庸,给他们设置羁縻州县,授封都督刺史等等。

第1098章 归化

    “康洛!”

    几名麦洼桑里部的羌族少年掀开帐帘大声喊道,康洛抬起头看到伙伴们进来,脸上露出笑容,“小点声,别吵到大家休息。”

    这是河曲土城中的医院,大战中的伤兵大多在此医治疗养。

    “养的又白又胖了,马都要骑不动了哟!”几个同族少年打笑道。

    康洛在大战中大难不死,运气还算不错的,那场大战十万羌部死伤四万,而康洛他们那两万中军轻兵,更是几乎全军覆没。康洛就是战后在死人堆里扒出来的,当时都以为他已经死了。

    结果拉半路发现还有口气,于是送去了医疗营,死马当活马医。谁知道他在医院营中躺了一个月后,还真就活过来了,并且一天比一天好,如今基本上已经快痊愈了。

    除了脱下衣服,身上大小十几处伤疤显得狰狞外,基本上都看不出有什么变化,没残疾也没破相。

    相比起那几万倒下再没起来过的羌兵,康洛的运气好太多,而相比起好多虽然捡回条命,却缺胳膊断腿,或是瞎眼烂脸的,他也同样好命很多。

    少年与同伴们开玩笑时,眼神却不再是过去那么单纯了,经历了这场生死大战,无疑这个少年变了许多,沉稳了也成熟了,仿佛一夜间真正长大了。

    “天天呆在这,无聊不?”

    康洛笑笑,“这里挺好的,吃的是病儿餐,一天四顿呢,牦牛肉汤,羊肉汤每天起码有两顿,小米粥养胃呢。”他笑着告诉伙伴们,说他们病儿营每月还有一笔抚恤津贴赏,“我们隔壁坊就是好些个酒家青楼,前些天果里部的一位大叔带我去喝了花酒。”

    “开荤了?”几个少年羡慕的问。

    “嗯,美滴很。”

    大家于是让他细细讲解,少年却只哈哈一笑。

    秋去冬来,大战已经远去,但河曲城却依然热闹,这里不但有许多伤兵还在这休养,而且静边军移驻此地后,也让河曲这座新边城,变成了周围数百里羌人交易的中心。

    如今这里热闹非凡,不经河曲城里,就是城外的草原,也到处都是羌人牧民们的帐篷,这并不是这里原来当地的牧民,而是过来交易的羌人,甚至是吐谷浑人。

    去年那场大战后,吐蕃被的崩溃,那位赞普侥幸逃回了逻些,据说出来时征召了二十五万人马,可最后逃回逻些的只有两千来人,真正的百不存一。

    松赞干布兵败逃回逻些后,畏惧唐军进军征讨,立即派了使者赶到松州来请罪求降,向大唐天子送来了妹妹和亲,又奉上黄金万两,白银五万两,以及许多宝马,还许诺以后愿意年年进贡,每年进贡黄金五千两,白银万两,牛马各千匹,羊万只。

    吐蕃愿世世代代为大唐藩属,永不背叛。

    赞普甚至把这誓词用汉字刻成在了黄金、白银、玉石、铜、铁、石、纸七种材质上,以表自己誓言的真诚。

    而大唐这边。

    秦太尉先是派了游奕和踏白两支牙军骑兵,护送着苏毗王子以及娘、农、韦、蔡邦等数大苏毗旧臣家族的人一路南下,过了牦牛河进入苏毗旧地。

    秦琅在苏毗设立了苏毗中都督府,下设五个下都督和十三个州,表奏苏毗王子为苏毗中都督,娘、农、韦、蔡邦、噶尔等五大家族出任五下都督,又与其它六个家族,一同分领十三州刺史。

    而对白兰、多弥也分设白兰和紫山都督府,划设州县。

    白兰、多弥两部羌兵返回旧部的同时,秦琅也宣布在两地增设军堡、驿站,增募羌族城傍、侧近军。

    虽然并没有直接发兵进攻吐蕃,可这些动作,也是搞的赞普惊慌不已,苏毗也就更加大乱。

    尤其是苏毗第一大氏族娘氏,这本就是苏毗很有影响力的旧氏族,归附吐蕃后,在吐蕃国中也是影响力巨大,娘尚囊与家族许多人在松州城下被赞普杀掉,本来也是难逃灭族之祸的。

    可如今大唐公开为娘氏发声,说吐蕃冤杀功臣,然后还支持娘氏自立,授封他们为都督,任刺史,直接臣属大唐,这种情况下,吐蕃境内的娘氏当然是巴不得,与其等着被赞普清算,何不干脆投唐算了。

    娘氏第一个公然站出来反抗赞普自立,然后后藏的琼波邦色家族也跟着宣布效忠大唐了,毕竟琼波邦色爷俩都在大唐手里,如今正在两京朝拜大唐的天子和监国太子呢。

    吐蕃内乱四起,秦琅还派使者去象雄和泥婆罗,让他们朝贡大唐,掀翻压迫他们的吐蕃。

    其它什么娘布啊工布等小邦,大唐也是从俘虏中把各家的贵族一部份送去两京朝天子,一部份留在剑南军中效力,一部份送回去造吐蕃的反,揭竿自立。

    秦琅的这一招以蛮制蛮效果还是很好的,吐蕃现在乱成一团。

    据说赞普的命令已经出不了逻些,苏毗、后藏等贵族纷纷叛乱投唐,而象雄、泥婆罗等也都断绝与吐蕃的联盟关系。

    “康洛你什么时候去?”

    “我不回去了。”康洛笑笑,在大战当天,康洛曾经绝望过,认为自己活不过那天。

    可后人被从死人堆里扒出来,又在这河曲城病儿营里休养了几个月后,他的思想却又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我不想回去了。”

    “矿上说还给你留了运输队的位置呢,连这几个月的钱也一分没少的给你家了。”

    康洛笑笑,曾经的他,对矿上那份运输队赶马的事很用心很喜欢也很感激,那让他能够离开越来越不开心的家,能够看到更外面的广阔世界,能够去松州。

    可对如今经历了这些的他来说,那已经不再吸引他了。

    “我决定了,就留在这,加入静边军。”

    “啊?”

    “我那日也立了些功劳的,如今录功记勋,我也得了勋了。”

    秦琅对于这些羌兵还是不错的,按唐军的标准记功论勋,那一战,十万羌兵对阵二十万吐蕃军,这是以少击众,为上阵。然后杀死和俘虏的敌人超过了敌军四成,这是上获。

    上阵上获,论功五转。

    当然,具体的则还要根据战场上各部的表现、战果等有所增减的,不过当时康洛他们这两万人就是炮灰一样的存在,虽说战果没多大,被打的节节败退,最后几乎全军尽没,但他们在整个战场上作用很大,既有力的消耗了吐蕃的庸奴轻兵,甚至也成功的诱使了吐蕃军采用中军突破战术,最后陷入了唐军的战略陷阱之中。

    故此,最终康洛获得了五转之勋,这也是他运气较好,毕竟那两万人死的都差不多了,能活下来的并不多。

    “五转勋?这是什么官吗,能得多少赏赐?”

    “视从五品的骑都尉,不过这是勋不是官。”

    康洛原本连羌部城傍团结兵都不是,这次是受命临时征召的,但毕竟大战活下来,还论勋五转,所以他提出想加入唐军的要求后,上面仔细考虑过后同意了。

    康洛已经被编入了静边军的羌族城傍军,不算是静边军的正兵,属于辅助蕃兵。

    有编制番号,平时跟府兵一样,轮番到静边军当值,受训、戍卫,还有屯田。遇战事,也征发从征,立了功也有赏。

    平时没有钱粮,但番上当值的时候,有口粮还会有些补贴,军屯所得,除军粮储备、日常训练、镇守的支用外,剩下的则也都能全军分配。

    基本上跟府兵差不多,需自备马匹武器等,但好处也是有不少的,比如说他们以后就是唐人唐兵了,虽说是城傍蕃兵,但无疑就是大唐自己人了。更别提还能享受一些诸如分地分草场,减免些税赋等的事。

    还有就是立功以后能得勋赏,赏钱赏粮授职授勋等,将来甚至也是有准备入仕任职的。

    在康洛看来,如今大唐如此强大,加入大唐成为其中真正的一员,而不仅仅是附庸的蕃民,那无疑更好。

    “康洛你想当唐家的官吗?”伙伴们惊讶的问。

    “我想当将军。”

    “真敢想。”

    “有什么不敢想的呢,你看那日大战,咱们羌族里的那些首领,如今不都当着大唐的将军吗?还有那位突厥的郁孤尼,他不仅是将军,还是剑南九军使之一呢。”

    一人道,“可我听说郁孤尼那是东突厥大汗秦国忠的义子,而秦国忠那是忠武王的义子,所以他还是秦太尉的义兄,郁孤尼因此要喊秦太尉叔父的,人家是自家人,当然就能当军使,就如忠武军使秦存孝一样,你看那么年轻,可人家是秦太尉的义子,所以年纪轻轻就能当上忠武军使了。”

    康洛却并没怎么理会伙伴们的话,他觉得只要肯拼肯努力,总会有机会的,经历过了这数十万人大决战的康洛,却是心中已经不甘心再做一个普通的牧民了,更不愿意在马队赶一辈子马。

    这一生不求能活的跟秦太尉那般威风凛凛成为护国战神,但起码也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唐家人。

第1099章 长安

    长安,渭水河畔。

    寒江孤雪,一蓑独钓。

    远出轻骑踏雪而来,打扰了这难得的宁静。

    “三郎,百骑来了。”

    秦琅嗯了一声,收起了钓竿,雪天冰钓,本来是个乐事,却也还是难逃打扰。百骑司到来占据各处要害位置,没一会,李世民来了。

    皇帝今天一件裘衣,骑一匹将马鬃修剪成五瓣的五花马,身后是锦衣少年晋王李治,还有几位老者,却是萧瑀、李靖、宇文士及和杨恭仁这四老。

    “怀良真是好兴致啊。”李世民远远笑道。

    “闲来无事尔。”秦琅上前相迎。

    “免了,在这里用不着大礼,收获如何?”李世民笑问。

    从一个冰洞提起一个网兜,里面鱼获不少,肥胖带须的鲤鱼,巴掌大的鲫鱼,还有体型修长的白鱼也叫混子鱼,另外还有没鳞的刀鳅鱼,甚至还有虾。

    “这都你钓的?”李世民喜欢射猎,喜欢骑马追逐猎物,对于钓鱼倒不是很喜欢,但偶尔也会钓钓,甚至自觉水平还不错。可一看秦琅这收获,也不由的惊讶。

    “嗯,这冬日渭河冰封后,其实鱼倒更好钓了。”秦琅倒说的实话,钓鱼这东西千百年来都是一种雅好,可不管用什么竿什么饵,其实钓鱼也都是有一些决窍的,掌握了这些决窍,甚至古今通用。

    不同的水域,不同的地形,不同的鱼,用不同的竿和饵,再加上耐心,便足够了。

    秦琅选择的这个地方就是一个不错的回湾,水挺深却缓,这种回湾里鱼多,冬天打冰洞冰钓下饵,很容易收获。

    李世民便干脆也直接坐在一个冰洞前的小马札上,提起一支鱼竿开钓。

    “你们也来试试。”

    李靖等于是也都笑着坐下,各挑了个冰洞下竿。

    这里秦琅可是提前选的好位置,事先都打了好几次窝了,所以鱼口子很好,李世民虽然并不是真心来钓鱼的,三心二意边钓边聊,却也接连上鱼,这让皇帝非常高兴。

    尤其是还钓起来一条赤鲤。

    皇帝提着这条赤鲤非常高兴,甚至还捉到胸前比划,让跟随的一众史官、侍者随从中擅画的散骑常侍、将作大匠阎立德把这画下来。

    “这赤鲤长的可真好。”李世民抱着鱼左瞧右瞧好半天,最后才笑呵呵的将鱼放回了渭河之中,说话自从李家得天下之后,对祖宗也是一直追溯到了老子那去。

    只是由于武德、贞观两朝都对佛道采取抑制政策,所以贞观朝如今倒也没太过于尊道,甚至相比起武德朝时还更冷淡了些,可毕竟老子那都是李家的老祖宗了,所以近些年也有那些爱拍马屁的,向朝廷进言,说因当禁断捕鲤食鲤。

    一来鲤李同音嘛,二来这鲤鱼在道家那称为赤鲤公的,而且民间也有鲤鱼跃龙门的传说,说这鲤说跃过龙门是能够化龙的,皇帝则是真龙天子,所以提出应当禁止天下百姓捕捉、食用鲤鱼。

    这事一出,朝野议论纷纷。

    秦琅甚至还特意上了一本,斥责那官员谄媚胡说。

    在这个年代,鲤鱼不仅仅是最大的自然野心淡水鱼种类,而且也是大唐百姓人工饲养鱼类里的第一名,特别是在北方,食鲤那不仅是历史悠久,而且也确实是主要的食用鱼类了,你一句禁断采捕食用鲤鱼,这可是对民生影响巨大,百姓餐桌要少了一样重要的食物,还要让无数人的一项谋生产业丢失,这不是造孽吗?

    这年头,可还没有四大家鱼当道。

    放着这么丰富的自然淡水鱼类资源,这就是乱来。

    反正李渊以前没干过这种混帐事,李世民当皇帝十多年也没干过,李世民甚至都早有诏令,只要世民二字不连用就不用避讳的,百姓们世啊民啊,你用了也没关系,并不直接禁止的,你取名叫万岁,叫龙啊彪也没事。

    不得不说李世民在皇后病逝后就回到长安,一呆就是一年,但对于这种事关民生的事情,也还挺重视的。

    最后是李世民亲自下了诏令,只禁捕禁食赤鲤,其余的不禁。

    也就是红色的鲤鱼被视为是一个特别,这种遇到了要放生不能吃,吃赤鲤发现了要被打板子等,但其余的鲤鱼仍然任由采捕食用等,不得不说,这条诏令还是很接地气很体贴百姓的。

    当然,也不排除将来他的子孙们会不会乱来,反正历史上唐朝真正开始禁捕禁食鲤鱼的,也确实是在唐玄宗李隆基的时候开始,而这也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

    李家建立唐朝,李渊虽尊老子为祖先,也对道教比较尊崇,但武德时的整个环境是佛教势大,所以李渊是崇道来平衡佛家,后来控制不住,才干脆下沙汰佛道令,释道两家一起打压。

    而李世民宫变上台后,为了稳定时局,争取人心,所以是罢撤了李渊的沙汰佛道令的,他对于佛家和道家都没有特别的偏向。

    到了武则天之时,她为了建立武周,于是就各种大造祥瑞,甚至宣扬借势佛家,在武则天时代,朝野和民间崇佛都到达了一个顶点,然后李玄基兵变称帝后,为清除当时武家等的势力,于是又采取崇道抑佛的态度,甚至还弄了许多事情,比如封老子为皇帝啊,弄出老子托梦,指示挖出了碑文等等,禁鲤也正是在当时的这种政治大环境下出现的。

    崇佛崇道或是禁鲤、灭佛,这种事情其实都是有着深层次的政治因素的。

    就如现在,皇帝坐在这里与秦琅冰钓,肯定不是闲的没事。

    “吐蕃的使团已经抵达洛阳了。”

    皇帝又上一条鱼。

    秦琅却只是嗯了一声。

    秋天的那场大战过后,秦琅其实便亲自带着噶尔东赞、琼波邦色等上千名俘虏的吐蕃贵族公卿入京献俘。

    这场大战在贞观十一年的秋震惊了整个天下。

    一开始秦琅的捷报飞入两京时,朝野都是不敢相信,毕竟歼敌二十五万,阵斩二十万,还俘虏了近五万,这种阵仗谁也不敢相信啊,尤其是唐羌却只伤亡了四万不到,唐军自己更是前后加起来战死不超三千。

    这简直就是神绩了。

    以致于当时捷报公开后,朝廷中立马有人开始弹劾秦琅,说他谎报军功等等。

    然后洛阳那边监国太子承乾和宰相长孙无忌、马周、李大亮等也是立即就派出了一个宣慰使团前往剑南。

    其实也是去一探究竟,看看究竟是什么情况。

    他们快马加鞭的赶往河曲,不辞辛苦的清点了所有的腌制起来的吐蕃首级,甚至去查看了那些无首的尸骨京观,又清点了俘虏,战利品,提审了许多俘虏的贵族将领等,对唐羌两军的许多军官士兵进行采访·····

    反正是非常认真,这支宣慰使团来自洛阳三省六部以及御史台等诸多衙门,由众多官吏组成,联合调查。

    但最后他们派快马回报朝中,却是验证了战绩属实。

    当然,他们也查出了一些不实之处,比如二十万并不全是阵斩,其中起码有四万是杀俘等一些问题。

    这个报告传回洛阳朝廷后,又是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没有人想到,还真就把二十五万吐蕃军全歼了,虽然没能擒斩吐蕃王,可这战绩,已经是贞观,不,是大唐开国以来最大的胜仗来,论交战兵力之巨,歼敌斩首的数字,都是最大的。

    当年李世民东征西讨,围洛阳,战虎牢,也不过是十几万的规模,打突厥,却也只是防御为主,能击退就不错了,后来灭东突厥,也不是歼灭战。

    倒是秦琅当年灭吐谷浑伏允一战,也是场惊人的歼灭战,但当时无论是交战兵数还是斩首数等都是远不如这次的。

    有人惊叹秦琅果然不愧是百姓公认的护国战神。

    但也有人马上弹劾说秦琅杀俘,滥杀等等。

    秦琅在不久后押送俘虏入京,献俘阙下。

    再然后,秦琅以战事结束为由,辞去所有职事,回到长安为父丁忧守丧。

    虽然承乾想留秦琅在洛阳朝中辅政,可秦琅的理由也很充分,先前那是大敌入侵,他刚好在松州,于是才临危受命,接受了皇帝的夺情起复,可如今战事即平,他当然应当继续去职丁忧,这是尽人子之孝。

    秦琅没有理会朝中的纷纷攘攘,辞去一切职务回了长安,闭门谢客,麻衣布鞋,读书著说。

    “吐蕃大使是论科耳,松赞干布的叔父。”

    “臣知道此人,吐蕃九大臣之一,三尚一论王公会议里的那一论,当年朗日论赞被毒杀后,正是此人与娘尚囊还有琼波邦色一起联合辅佐才十三岁的松赞干布继位平乱的。”秦琅道。

    “吐蕃使者倒是姿态低下,称愿意以后年年纳贡,并同意孙波自立。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孙波,也叫森波,也叫苏毗,反正一个地方多个译名,做为曾经高原三雄之一,苏毗也是拉萨河流域的旧主。

    吐蕃吞并苏毗也就是在朗日论赞时代,其实到现在也不过二三十年时间,秦琅在河曲歼灭了吐蕃二十五万人马后,吐蕃可以说是有了亡国灭族之危。

    虽然秦琅没有趁机追击到逻些城去,可他让娘氏等附唐自立,却更加要吐蕃的命。吐蕃本就只是山南小邦,是一步步的从山南对外扩张,吞并了无数高原上的小邦才有了今天这卫藏之主的气度,甚至还压制象雄等。

    可如今秦琅俘虏了大批的吐蕃贵族,劝说他们自立。

    娘氏刚被松赞干布一口气诛杀无数,这会自然是要抱大唐腿反吐蕃的,有娘氏带头,韦氏、农氏等苏毗旧臣们这会自然也是动摇了,当年吐蕃强盛,他们反苏毗主动投奔吐蕃,如今兵败大唐,大唐让他们自立,还给他们册封授职,这些人当然没有什么不愿意的。

第1100章 再立新功灭高昌

    至于说与赞普的那些誓言,谁又管的了,他们曾经还不一样的代代对森波王宣誓?

    回到逻些的松赞干布,局面甚至还不如当初他父亲刚被杀时那样。毕竟当时只是吐蕃山南旧贵族们造反,后藏、苏毗这两大新贵势力还是全力支持他的,而如今,苏毗和后藏的众贵族纷纷要造反自立,松赞干布已经无人可依了。

    当年的山南贵族被他清洗过后,如今根本不成气候,想靠这些旧元老氏族镇压苏毗、后藏诸新贵的叛乱,十分艰难。

    松赞干布只得一面向大唐求饶请罪,一面全力平乱,好在苏毗旧臣中,噶尔家族还紧密团结在赞普周围,噶尔芒相松囊虽然在战斗中瞎了只眼,可还是一路护送着松赞干布回到了逻些,并且在回去后立即就征召兵马,首先稳固了逻些的局势,然后开始对外平乱。

    松赞干布亲自镇守吐蕃旧都琼结,然后让噶尔芒相松囊镇守逻些,此时的松赞干布对噶尔家族表现出无比的信任,不但对噶尔加封领地,还让他全权负责逻些河(拉萨河)流域军政大权,让他重新编练兵马,并讨伐叛乱的娘氏等。

    而松赞干布自己镇守琼结,稳固山南的雅垄河谷,同时威慑西面雅鲁藏布江上游的后藏地区(日喀则)。

    只是如今苏毗、后藏的一众顶级贵族、氏族首领们大多被唐军俘虏,他们被送到洛阳后,都是立马就向大唐宣誓效忠了,然后派子弟回去号召反叛吐蕃,松赞干布和噶尔芒相松囊虽然奋力平乱,可越平越乱,到最后连山南、逻些的那些小邦都又此起彼伏的也反了。

    到如今,松赞干布也只得派使臣向大唐请罪,并同意让苏毗的娘氏等自立,他没同意让整个苏毗自立,而是提出以唐拉山脉为界,北面许苏毗娘氏等依附大唐自立。

    唐如山脉,便是后世的念青唐古拉山脉。

    松赞干布也是已经被此起彼伏的叛乱搞的焦头烂额,在考虑当前危险局势后,最后只得先割肉自救,先把苏毗大部份放弃,换来大唐先放他们一马,也让娘氏等休兵,这让吐蕃能够先安稳其它地方,平定各部叛乱。

    不得不说,那位年轻的赞普还是比较狠的,换做是一般的人,经此大败之后,此时只怕已经彻底崩溃了,可他却还能很清醒。

    西起纳木措湖,东抵逻些河与怒江的分水岭。

    若以此为界,就算让出北边的大半个苏毗,但却还是保留了重要的形胜地利,拥有了与娘氏等划疆而治的地利,更别说,还能拥有完整的逻些河流域,保有了重要的农耕地区。

    至于西面的后藏地区,松赞干布没松口。

    明显还是想先稳定前藏后,再去把后藏给平定,先想法稳固卫藏地区,将来再去夺回苏毗。

    “臣以为吐蕃现在虽然内外交困,但实力也还是有些的。”

    李世民对这个说法也是持赞成态度的。

    大唐完全没有必要再追击到逻些去,距离剑南陇右四五千里之遥,而且那边的气候地理也不适合远征,兵少了,估计也难以彻底灭掉吐蕃,兵多了,后勤支撑不了。

    而如果征召诸羌从征,让苏毗后藏等带路,估计那些人也未必真愿意。

    虽然他们很乐意在大唐的支持下,自立为王,可他们却也害怕大唐上了高原灭了吐蕃后,到时就直接不走了。

    毕竟吐谷浑就是前车之鉴嘛。

    万一到时朝廷要是在吐蕃设个逻些道什么的,设州置县,那对大家来说必不是最好的。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朝廷这边并不愿意劳师远征,上一次大战,那是吐蕃自己找死来犯,当然得反击。

    可让大唐再出兵几千里远征高原,就没几个赞成了,去干什么?

    跑去再砍几万吐蕃蛮子?难得到什么?

    虽然曾经去过吐蕃的使者说,其实逻些河谷、山南雅垄河谷,都还不错,是个可以农耕的好地方,但毕竟那里的河谷就算能够适合农耕,可中间隔着几千里的高原地带,占了也是块飞地。

    以现在的情况来说,大唐根本没必要去维持这样一块飞地。

    既然吐蕃肯请罪投降,那还不如接受。

    当然,也不能太便宜了吐蕃人。

    现在的关键就是朝廷到底是怎么压榨吐蕃一番。

    要多了,吐蕃人估计也给不起。

    李世民让秦琅提个条件。

    “以唐拉山脉为界,倒也不是不可以,但不能太轻易答应他们,不过有三点不是能松口的,一是苏毗、后藏都得脱离吐蕃自立,其二是吐蕃以后每年得向大唐纳贡,其三,吐蕃以后是大唐的藩属,而苏毗、后藏诸邦,为大唐附庸,吐蕃以后不得侵犯苏毗后藏诸邦。”

    吐蕃北以唐拉山为界,东以横断山脉、怒江为界,给他限定边境,圈死他,不给他以后再扩张的机会。

    “吐蕃不可封王!”

    对于吐蕃的地位,秦琅认为可划为藩属国,但不赐封其赞普为国王,只赐封为郡王,授都督、将军。

    而苏毗、后藏也要给他再细分一下,多划些都督府、州县,宗旨就是多设府州,众分其地,不让一家独大。

    苏毗、后藏地位则是附庸国,也不给他们设国王,只封他们为都督、刺史,授封国公、郡公、县公等爵,授将军等。

    朝廷可象征性在那边建立一条入蕃的驿路,设一些驿站,在各藩派设诸如都督府司马、州司马等官,还可考虑在那边设一二镇兵马,不需要多,派些军官,带点兵过去,然后在那边再征召一些当地土人,有那么千八百人或两三千就行。

    而唐古拉山以北地区,则最好是直接设为羁糜区,而不再是附庸国。

    “可设立西昌道,将多弥、白兰、党项、西山等诸羌皆纳入,设都督府、置州县,羁縻统治,以其首领为刺史、将军,另朝廷筑城派军,移民实边。”

    这个西昌道,北至积石山,南抵唐古拉山,东抵剑南,将一众羌部全都纳入,党项和西山那边已经开始改土归流,设立正州,驻军移民这个不变,而对更远的白兰、多弥等羌落,将他们纳入西昌道,设立都督府州县等,可以先授封他们的酋长等为都督刺史等。

    一步步来。

    以后这西昌道不仅是个化外之地,而是要一步步纳入实控。

    他们以后都是大唐子民,各部酋长也只是大唐的官员,而不许再有人称王称汗了。

    在秦琅看来,这是很有必要的,趁着现在实力强,正好把诸羌归笼起来,控制好了诸羌,那么将来吐蕃也就没有机会再扩张崛起。

    而大唐西南边境,也不会再有太严重的边患威胁。

    对诸羌积极管理干涉,而不是放任自由,要加以引导,管理控制,虽然好些地方太遥远偏僻,但总得有个开始。

    至于说吐蕃的岁贡,倒也用不着要求太多,太多了吐蕃人赔不出也是没用,得订一个吐蕃人既能掏的出来,又不至于太为难,还得能让吐蕃有些肉疼的数字,得用岁贡削弱吐蕃的经济,让他们背着包袱,一直虚弱他们。

    “一年三千两黄金,五千两白银,再加上一万头牦牛,五万只羊,我看也差不多了,当然,他们若非要讨价还价,再减点也是可以的。若是圣人对这个不满意,那干脆就向吐蕃征收税,税率可以是十一税。”

    李世民对秦琅的这个想法,明显也是赞同的,天可汗向来对于周边蛮夷还是很大方的,只要肯请罪归附,都还能有个不错的待遇。

    就算被灭国俘虏,到了大唐也能不失富贵闲散。

    论科耳这次带了好几万两黄金前来,也是下了血本,还把赞普的亲妹妹带来和亲,甚至让叔父论科耳把他的儿子贡松贡赞也送来大唐为质,诚意十足。

    “在吐蕃设立逻些都督府,下设山南、逻些等州,册封弃宗农为逻些都督,赐封西海郡王,赐国姓李,噶尔芒相松囊赐封为刺史······”

    “琼波邦色赐封为藏蕃都督,賨国公,赐姓李·····”

    秦琅有大鱼上钩,是一条十多斤重的大鲤鱼,好半天才钓上来,“嗯,一会就炖这条大鲤鱼吃。”李世民看着这条大鱼抚须笑道,“马上就要过年了,朕也要回洛阳去,你与朕同行吧。”

    “臣丁忧守孝,就不回洛阳了。”

    秦琅拒绝。

    李世民提着那条大鲤鱼,让阎立德一会给他画起来,“高昌拿下了,你的功劳。”

    秦琅不解,“高昌拿下怎是臣的功劳呢,应当是卢国公程将军的功劳啊。”

    “该是你的功劳,朕可没乱说,不信你问药师。”

    李靖一直在旁边钓鱼,君臣两个在那说了半天,他一句也没插嘴,这会笑道,“圣人说的没错,你人虽在这长安,可拿下高昌,确实是你的功劳。”

    这让秦琅都一脸茫然了。

    “太尉威名震西域,你在河曲一战歼灭吐蕃二十五万大军,阵斩二十万,传到西域高昌,本来还想联合欲谷设负隅顽抗到底的高昌王鞠文泰,活活给吓死了,其子鞠智盛便主动自缚开城出降,高昌国不战而降,岂不是你的功劳?”

第1101章 一人胜过十万兵

    高昌王鞠文泰确实是被吓死的。

    这位曾在贞观时带头来归附大唐的高昌王,后来却又因利益而背叛大唐,在大唐和突厥之间反复横跳,他自以为了解中原,去过几次大唐。

    在大唐派出侯君集出镇西州刺史、天山军使,对高昌做出警告的时候,他并不知悔改,反而变本加厉。

    西州其实就是当初高昌来投后,朝廷以高昌之地而设的一个州。因为高昌本身也还是存在的,所以这个州其实就是一块飞地一样,事实上就在距离高昌城三十里地的一座军事堡垒,建在丝路必经之地上,一边是大漠,一边是丝路,建在一片绿洲之上。

    朝廷在这筑城屯兵,流放罪犯,移民屯垦等。

    西州城发展的很快,大唐在西域发展的也很快,西突厥泥孰可汗当年遵守承诺,得大唐击败了肆叶护授封他为大汗时,他如约把天山以南的五国的宗主权都转给了大唐。

    大唐于是在焉耆、疏勒、于阗、龟兹、高昌设立了五个军镇,筑兵移民,建立驿道、烽墩,开始全方面的进入西域,尤其是天山以南地区的实控不断加强,西突厥则撤出天山以南,朝廷另安置了东突厥一些部落过来。

    这种变化是巨大的,在过去百年,西突厥一直是西域的主人,高昌等诸国也都是臣服于西突厥的,西突厥大汗授封诸国国王突厥官职,另外还派驻突厥军队、贵族们在各国驻守,征税等。

    高昌等当年积极归附大唐,主要是想借大唐之力,摆脱高昌等人的压迫控制,鞠文泰当初想的好,驱虎吞狼,赶跑突厥后,重得自由。

    可没想到,赶走了突厥狼,大唐虎也真的就留下不走了。

    眼看着大唐在西域又是驻军,又是设都督府、州县,又修驿站、烽墩,高昌王也是十分心惊,他们就那么点体量,害怕被吞并啊。

    虽说高昌这个西域小国,是西汉经营西域,在原车师国设立的一个军事壁垒,驻兵移民的后代,后来中原动荡,高昌人也就自己建立了高昌国,魏晋到十六国之时高昌仍然是隶属于中原的。

    后来西凉被北凉所灭,西凉王室后裔李宝,也就是大唐李家的祖先和娘舅西渡流沙,占据伊吾建龙兴年号,建立了伊吾西凉,又称后西凉,后西凉占伊吾,羁縻高昌,和新兴的北凉对抗,并臣服于柔然。

    后来北魏灭北凉,北凉也就想学西凉西迁,后西凉当然不肯啊,北凉来了那自己呆哪?于是后西凉联络北魏,接着分兵截击。

    而北凉这时也投靠柔然,并暗里联合高昌郡守阚爽对付后西凉。

    一场大战过后,后西凉王的舅父伊吾王唐契战死,唐契当时是后西凉的实际控制者,他一死,其弟唐和率军继续攻打北凉残余势力,正式投降北魏。

    而北凉残余势力沮渠安周被唐和打败后,带兵夜袭高昌,因为大战中本来约好与高昌共同打唐契,谁知阚爽却背信不出兵,导致北凉大败。

    沮渠安周袭取高昌,阚爽只得出逃柔然,而沮渠安周派使者携表章到建唐,向南朝称臣,借此对抗后凉和北魏。

    十几年后,柔然处罗可汗决定帮阚氏收回高昌,于是派大军南下攻灭北凉,杀死了沮渠安周,让阚氏重返高昌,此时阚爽已死,于是柔然立阚伯周为高昌王。

    阚爽时也只是自任太守,到了阚伯周时阚氏算是正式建立高昌国,阚氏从此以柔然为其保护国,彻底断绝与中原的官方关系。

    阚氏在柔然保护下传三世,三十一年。

    后高昌王阚首归被高车王可至罗所杀,阚氏高昌灭亡,高昌人拥张孟明为王。但张孟明只当了八年高昌王,便又被国人杀死,拥立了马儒为高昌王。

    马儒当上高昌王后派人到北魏朝贡,请求高昌国举国迁往内地,以摆脱柔软国的束缚控制,北魏接受请求,派将军安保接纲,又割伊吾五百里地,供高昌居住。

    可马儒的这个东迁计划,遭到了高昌本地大族鞠氏、巩氏等的反对,他们相勾结杀死马儒,而立右长史鞠嘉为王。

    马儒也就当了五年高昌王。

    高昌便从此成为鞠氏家族控制,到如今已经传了一百多年。

    鞠氏为王后,开始了骑墙摇摆的策略,在中原与柔软之间是左右缝源,谁也不得罪,一边大力发展贸易和农业手工,经济发展很快,而当时中原战乱频繁,许多汉人避难西域,流入高昌,再加上丝路上粟特胡等的到来,让高昌国力大增。

    后来突厥灭柔然,密点室西征,高昌又臣服突厥,当大隋一统天下,在张掖与西域互市,随后进军伊吾,灭掉了伊吾国,设立伊吾郡后,高昌便又主动向大隋进贡称臣,来主动去中原朝拜。

    杨广于是赐华容公主给来朝的高昌王,又在高昌置西戎校尉管理西域事务。

    双方关系密切,后来隋征讨高句同为,高昌王还亲自带高昌兵前往辽东协助征讨。

    高昌在隋朝时,借助新兴的中原大隋的声势,让他们得以摆脱突厥人,不再受到那么强的压迫。

    只是后来隋二世而亡,高昌再次被突厥控制。

    直到大唐兴起,高昌便想再如当年与盟一样借势,一开始入中原朝贡,主动归附等等,都是效果极佳,大唐也对高昌很不错。

    可随着大唐连续攻灭了西突厥的莫贺咄可汗、肆叶护可汗,扶持了泥孰可汗、同俄设可汗,大唐全面进入西域,筑城屯兵移民,置都督府设州县军镇,甚至在高昌还设了个西州,又驻天山军。

    大唐慢慢的控制了丝路。

    更要命的是,大唐后来还直接开辟了直通焉耆的新道,使的高昌的丝路流量大减,这简直就是在掘高昌的命根子。

    而大唐设立的西州,可也不仅是摆设,这些年是慢慢的开始不断的扩张,在一点点的侵夺高昌的权力。

    清点户籍人田,丈量田地,甚至征收税赋,虽然征的还不多,可这已经不再只是朝贡,而是收税了,甚至比突厥人时还全面细致。

    军政内政贸易各个方面,大唐都开始插手,高昌越来越受限,正在不断失去独立。

    大唐在西域一天比一天强,甚至高昌国人也慢慢的更听西州衙门的话,高昌王的权威越来越低,这高昌王如何不惊?

    他们投大唐,只是想借在唐摆脱突厥人的控制,可没想过要真正的融入大唐的。

    当涉及切身的利益的时候,高昌王这个西域汉家人,最忠诚的藩王,便反了。

    虽然大唐的实力如日中天,在西域也有不俗的实力,但对高昌王鞠文泰来说,如果高昌不再是鞠氏的王国,那么鞠氏又如何能继续下去,就算反抗失败也不过是国灭身死,而如今这样下去,也是一样结果。

    反抗是灭亡,不反抗也是灭亡,倒不如搏一把,尤其是当欲谷设想做西突厥大汗大唐不答应后,也是对大唐离心离德,两人一拍即合,结盟对抗大唐,反了。

    侯君集出镇西州,兵不过千人,城不过一座。

    他虽然强势警告了高昌王,但高昌王这时哪还怕你吓唬?

    立即对侯君集还以颜色,派兵封锁西州,下达了逐客令,让侯君集限期带领唐兵撤离,侯君集有守土之责,当然不能离。

    于是高昌王封锁西州,断水断粮,也禁止商队等过去补给,侯君集手中的天山军兵少,还真不是高昌和欲谷设的对手。

    只能坐等朝廷授军。

    当程咬金拜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在敦煌集结兵马的时候,高昌也是铁了心,下达了全国动员令,征召国中青壮从军,准备跟大唐放手一搏,又花重金招募雇佣兵,雇佣昭武九国的粟特佣兵,又雇佣西突厥部族。

    双方都是撸起了袖子要大干一场,反正这事已经没有其它办法解决了,要么大唐灭了高昌,真正变成西州,要么大唐啃不下高昌,最后被迫撤兵。

    也就是在秦琅于河曲大战吐蕃军的时候,程咬金也完成了军队集结,聚集了河西、陇右和西域的唐军两万余,又集结了焉耆疏勒龟兹于阗伊吾等地的西域兵,还有西域东西突厥的军队,组成了一支十万人的浩荡联军,一路杀向高昌。

    高昌国小,但经过鞠氏百余年的经营,实力在西域诸国中已经是很强的,此时国中也有几万户人口,拥有大小城二十余座,也动员了两万多兵马。

    他们不是游牧部族,而是城邦国家,据城而守,还是有不俗的战斗力的。

    事实上也是如此,鞠文泰铁了心对抗大唐,动员两万多兵马拒守唐军,又联合了欲谷设,借得几万突厥军为后援,程咬金的十万大军一开始却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只能强攻。

    在试探的进攻了几天后,程咬金也不得不感叹高昌不愧是当年西汉经营西域时设立的军事壁垒,确实不好进攻。

    城高墙坚,兵员彪悍。

    只能暂缓攻城,征召工匠,开始打造攻城器械,急攻不下,只能做好打硬仗的准备。

    大唐十万联军围困高昌,还得防备欲谷设,打打停停,打了三个月都没打下来。

    眼看着都看要过年了,程咬金这边的攻城器械也终于造的差不多了,这时从中原传来惊人的消息,秦琅在河曲全歼吐蕃二十五万军,斩阵二十万,俘虏近五万·····

    又有消息说,秦琅率得胜之军,正往西域而来,要把高昌和欲谷设一起灭了。

    秦琅这些年战功赫赫,灭吐谷浑、平岭南蛮、破突厥兵,如今又歼吐蕃蛮,他要是率剑南军西进,那可不得了。

    最先害怕的不是鞠文泰,而是欲谷设,这位对秦琅有股莫名的畏惧,听闻秦琅阵斩二十万吐蕃军,如今率得胜之军西来,吓的惶惶不安。

    而欲谷设下属的处密、处月二部都暗中主动向程咬金请降,老程当然是笑纳,还让二部纳投名状,这二部倒也狠,得了大唐的应允后,转头便向欲谷设发起了突袭。

    欲谷设怎么也没有料到,这天说变就变,牙帐被突袭,打了个措手不及,慌乱间也召集不了部众,只得慌忙往西逃窜。

    结果没跑多远,又被大唐册封的西突厥大汗咥利失可汗同俄设的部下胡禄屋率部伏击,原本依从欲谷设的各部纷纷反水,派使者向程咬金请降归附,欲谷设还想召集旧部,可无人肯从,最后只得带着亲随一路逃往吐火罗去了。

    欲谷设迅速败亡,也导致了高昌成了一支孤军。

    各种真真假假的消失传过来,高昌国中那些原本还因利益受损,想跟着鞠氏一起反抗大唐的豪强大族们慌了。

    他们本以为结盟欲谷设,是能对抗大唐的,可谁知道如今欲谷设这么快就败亡了,原本的盟友处月处密等部,转头就成了唐军攻高昌的先锋。

    而那位战神即将降临,更让人惶恐不安。

    有人主动的派人前来密会程咬金,想要投降。

    鞠文泰惶恐难安,却又大势已去。

    当他发现自己失去了高昌国的控制,只有王宫还在自己控制中时,终于惊惧之中吐血而死。

    鞠文泰被吓死了。

    当然,也有人说其实鞠文泰是被暗中降唐的高昌豪强买通侍卫暗里下毒毒杀了鞠文泰,只不过这事没人承认。

    鞠文泰一死,王子鞠智盛也彻底失去高昌的掌控,最后在一众已经暗里降唐的大臣、豪族的逼迫下,开城投降。

    程咬金围了高昌三个多月,打造了许多攻城器械,聚集了无数人马,最后不战而灭高昌国。

    李世民在长安接到捷报的时候,都十分感慨。

    “太尉可是一人胜过十万兵!”

    李靖都得惊叹。

    “这皆圣人天威,大唐雄势,与臣无关。”

    秦琅一边收拾着鱼一边道。

    “朕已经将高昌并入西州,将其地划设交河等五县,并增置高昌军······”

第1102章 催命符

    朝廷还将北面归附的处月处密等部所在的庭州,正式设为正州,置轮台、金满、蒲类三县,又设瀚海军,清海镇、神仙镇、咸泉镇、俱六城守捉、张堡守捉、独山守捉、叶河守捉、乌宰守捉等,一军三镇五守捉。
    这庭州原就是欲谷设所据之地,在后世的乌城一带,这处位置很重要,汉代时的轮台,曾是控制西域的核心。
    朝廷这次把庭州正州化,并设立了一军三镇五守捉,就是要全面的屯兵移民,要把庭州变成跟高昌一样的一个遍地汉人和城镇、屯庄的地方。
    庭州、西州、伊州,成为大唐在西域的桥头堡,三州连成一片,成为经营西域的大本营。
    另一边,朝廷也把原隶属于吐谷浑的且末、鄯善都划出来,划入了沙州。
    原本沙州也只有敦煌这一小块绿洲之地,如今朝廷把西面大漠相隔的且末河一带的且末、鄯善都划入沙州,一来也是加强沙州,二来也是因为在地理上,虽然这二地以前一直是吐谷浑控制。
    但在地理上,他其实应当是属于西域了,处于昆仑山,阿尔金山脉的西北,且末等虽有青海道可联通陇右,但还是太遥远了。
    与沙州敦煌倒是更近,而现在且末等归属大唐了,大唐自然可以开通沙州敦煌到且末的路线,而且从敦煌到且末后,还可以直接向北越过沙漠抵达焉耆,开辟一条不经高昌的丝路南线。
    同时从且末向南行,还可开辟出直通于阗的道路。
    对于大唐来说,要控制西域,当然是路线越多越好,且末划归沙州,更利于管辖控制,也有利于开发,同时通过且末加强对焉耆和于阗的控制。
    甚至是从且末反过来影响高原上的象雄国,对吐蕃实行战略包围堵截。
    “葱岭的大小勃律国,也派来使者向大唐归附称臣了。”
    这次用兵高昌,大唐再次威震了西域各国,对西域的影响威慑力更强了,西突厥对大唐也更听话了。
    就连于阗以西隔着昆仑山脉的大小勃律,都知晓了大唐天威,主动来归附。
    朝廷已经计划趁着这波势头,加大对西域天山以南地区的控制力,计划要在十年内,完成对焉耆、疏勒、于阗、龟兹这四国的改土归流,要在那边设军建镇,增筑守捉、戍堡烽墩,从中原大量移民过去屯驻殖民。
    朝廷已经不满足于阗等国王称臣纳贡了,而是要把改造伊吾、高昌一样,将他们彻底的变成大唐的直控正州,到时几国的国王们要去除王号,成为大唐的地方官员。
    虽然任重道远,但以如今的势头来说,这个计划也很实际,可行性还是很高的。
    不出意外,接下来大唐大规模的进军开拓西域,以如今大唐的实力还有人口规模,每年移个几万人口过去轻而易举,而这样的移民持续下去,要不了多久,西域这些小国,就将彻底的变成汉人殖民地,那些绿洲上会与河西走廊、陇右河谷等地方没什么区别了。
    想汉朝时,河西走廓以及陇右,那也都是胡地羌地,如今不也完全成了汉地吗?
    这个基本的国策是没错的,只要大唐能够保持着如今这种势头,那么大唐控制西域就没半点问题,当天山以南诸国成了汉地后,那么天山以北、葱岭以西的那些地方,早晚也会一步步的被纳入大唐实际控制中的。
    这就是大唐战略。
    积极主动的出击,代替被动的边疆防守,剑南如此,吐谷浑如此,西域也是如此。把隐患扼杀于摇篮之中,不让他有萌芽的机会。
    大唐控制了天山以南,实际上也就是进一步挤压了西突厥再次崛起的可能,不让西突厥今后再有威胁大唐的机会。
    中午。
    就在渭河的冰上,秦琅杀鱼做饭,招待皇帝和几位老臣。
    鲤鱼焙面,刀鳅钻豆腐,鱼羊鲜锅,蘑菇炖鸡,还有绿豆芽和青菜,秦琅的厨艺一如继往的好。
    饭菜做好,冰面上的帐篷里,烤着炉子吃着饭菜,倒是十分悠闲惬意。
    李世民吃的很满意,心情很高兴,当着几位元老大臣的面,他也忍不住夸张起洛阳的太子承乾来。
    说承乾这年来在洛阳监国表现的非常好,很沉稳。
    今年初虽然贤后长孙崩逝,战神秦琼病亡,可朝廷却打赢了三场国战,年初太子灭吐谷浑于青海,秦琅再于剑南大败吐蕃,全歼其二十五万众,阵斩二十万,打的本来是高原一霸的吐蕃如今是分崩离兮,被迫称臣纳贡,诸羌对大唐也就更加的忠心。
    而西域这一战,虽然可以称是兵不血刃不战而下,但却也把敢于不服朝廷的欲谷设和高昌灭掉,不安稳的势力清除了,西域的各国和西突厥各部,也是被震慑的明明白白的。
    此两战过后,大唐新增了青海道、西昌道和天山道三道,臣服归附的羌胡蛮夷百万不止,拓地数千里。
    而这一年,李世民一直在长安,并没怎么插手朝政,太子监国却还能取得如此成绩,李世民如何不感叹心慰呢。
    “青海、西域、西川、南中、岭南皆定,朝廷下一步,得收拾漠北薛延陀了,再下一个便是高句丽了。”
    皇帝喝了两杯烫的黄酒,不免意气风发,透露出了未来目标。
    薛延陀肯定是得收拾的,而高句丽更不用说。
    在座的几位老臣,却没有人劝谏反对,其实对大家来说,以大唐如今的实力和威势,不趁现在把这两威胁清除,难道还非要留给子孙后人?
    朝廷如果没那个实力,大家当然得劝,可既然有这实力,当然还是得打。
    国威是打出来的,疆土更是打出来的。
    “汉之西域,大唐今已收复,然汉之辽东,大唐还未收复矣,朕得开始着手准备了,不能把这事留待百年之后,让子孙后世为难也。”
    秦琅没搭话,他并不反对,也不积极。
    早晚要打,也肯定能赢,除非如杨广那样格外的作死,非要瞎指挥,他不积极是因为如今他立的功劳够大了,尤其是战功。
    他平过大唐最后一个割据反王梁师都,也招降了代北苑君璋,此外灭吐谷浑斩伏允可汗,平党项、败吐蕃,征南蛮,开流求,镇南中····
    战功赫赫,威名无双。
    打仗这种事情,他已经不想了,正常情况下,朝廷也不太会再给他机会。
    事实上,秦琅在河曲大捷后,便主动的辞去了剑南节度使等一连串的使职,又交出了兵权,把宰相等一众官职也全都辞了,理由是要继续为父守孝丁忧。
    实际也是他在开始谋划退路了。
    李世民是一个很优秀的帝王,也是难得的那种不杀功臣的帝王,但秦琅还是有股隐忧,特别是对如今的太子承乾,很担忧畏惧。
    承乾私下对他许诺封王,在秦琅看来这却好像是一剂毒药在等着他,这许诺比赐铁券十面还可怕。
    简直就是催命符。
    连李治这等看似小绵羊的皇帝,都能在掌控朝堂后对扶立自己的亲舅舅长孙无忌毫不犹豫的下死手,承乾这样已经有点心理扭曲的人,将来掌权后谁能保证不会下手更狠?
    反正秦琅觉得一个优秀的帝王,尤其是那些新皇帝,是很难真正容纳旧臣的。
    如汉宣帝这样的皇帝,虽然在权臣霍光当政时一直隐忍,可是霍光一死,不还是立即对霍氏家族展开了清洗吗?
    一朝天子一朝臣。
    也许别人可能觉得秦琅是太子的老师,是东宫心腹,觉得若是太子当了皇帝,那秦琅到时自然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可秦琅是不会这么天真的。
    历史上李治继承皇位后,新旧权力接替过程中是十分残酷的,贞观那些老臣几乎都被清洗了一遍,秦琅现在觉得承乾表现出来的来看,将来他若是当上皇帝,只怕手段更狠。
    这就如杨广当年为夺嫡争储,拉拢了杨素这样的重臣,他当了皇帝后,虽然对杨素是加官晋爵,可实际上却根本容不下杨素了,只盼着杨素早点死。
    李世民却对太子很满意,甚至酒后透露出这次回洛阳主持正旦大朝会,待元宵过后,要再回长安来的意思,洛阳朝廷会仍然交给太子承乾主持。
    “朕已经下旨,复房玄龄为尚书左仆射主持尚书省,魏征以特进知门下省事,你也起复吧,承乾虽然表现不错,但终究年轻,还得需要你们这样有能力的宰相辅佐。”
    “臣打算丁忧守孝三年期满再说。”秦琅仍然拒绝。
    李世民叹声气,“罢了,朕也不强求,打算在长安呆三年?”
    “臣正想向圣人请示。”
    秦琅说打算年后去洛阳,为秦琼在北邙山立衣冠冢,也是完成秦琼当初的心愿,替他完成跟老兄弟罗成、裴行俭他们的约定。
    待北邙山立好衣冠冢后,他打算再去趟齐州老家,到时也要在秦家祖坟为秦琼立个衣冠冢,此外还要好好修一下秦氏宗祠,趁这机会,见见秦家历城的族人们,提携下家族后进子弟,为族人置办点族产,看守祖坟的田庄多弄点田,另外族学也多置些田地,多请些老师等。
    等忙完这一切,他打算去一趟封地武安州,然后就留在那边,静心读书写书,顺便管理些封地上的家族产业,教育子女等。
    “既然你都想好了,那就去吧,给你三年长假,这些年你为朕东奔西走也确实辛苦了,好好休息一下,三年后再回朝复职,正好那时给你和长乐把婚事办了。”
    李世民本来今日来找秦琅,还有许多话要说,可这会却又都按下不提,君臣几个坐在冰河上的帐篷里,围着炭炉喝酒吃鱼,各怀心思。
    离去时,皇帝好似酒醉。
    秦琅扶着上马,还摇摇晃晃。
    待走远后,皇帝在马上轻笑,问身边的李靖、萧瑀等人,“朕原以为秦琅是觉得功高未赏心怀不满,现在看来却好像是怕功高震主?”
    李靖道,“圣人此言差矣,圣人乃开国之君,文治武功,赫赫无双,秦琅出将入相,确实是良相将才,但若说到功高盖主还谈不上,臣观秦太尉,虽说年轻,但却是个极老成懂分寸的人,只是想好好丁忧守孝尽人子之情,圣人莫要误会。”
    皇帝哈哈大笑。
    “放心,朕又不是那汉高祖刘邦,朕不会猜忌功臣的,朕只是觉得有些可惜,太子年轻,朕有心放手让他历练,却也担心无忌在洛顾不过来,房玄龄和魏征也都在家反省半年有余了,这次让他们复相,朕还是担心承乾与他们有隔阂,所以想让秦琅再次夺情起复于中枢辅佐。”
    萧瑀却道,“老臣倒觉得让秦琅休息休息也好,甚至待他丁忧过后,也并不用急着召他回中枢辅政的。”
    “何也?”
    皇帝不解。
    “秦琅是那种百年一出的不世良才,出将入相,可却还是过于年轻了一些,这次河曲大捷,朝中也有许多人弹劾他,诸如治军不力,杀俘,私赏军将等等,其实这都是些小事情,可秦琅确实太年轻,如今也才不到三十。”
    “老臣的意思是,秦琅这样的不世出大才,应当多放在外边沉淀打磨,留给太子将来使用。若是秦琅能够在外多打磨个一二十年,待将来太子继承国家,再召秦琅回朝,则那时秦琅为百官之首辅政新主,正是得宜也。”
    萧瑀的话,充满了一个老臣的智慧。
    他不是攻击秦琅,而是为皇帝说了很有用的建言,以秦琅如今的年纪,若一直放在中枢为相,也还是有些问题的。一来长期在中枢为相的话,等到新帝继位时,秦琅估计也还很年轻,毕竟现在他也不到三十,就算二十多年后也才六十,一个宰相如果长期在中枢,执政二三十年,那么势必会有惊人的势力,到时如果他再为新朝宰辅,这不免会容易成为权臣,这是个隐患。
    二来秦琅现在如此年轻,虽说能力出众,但如果能在地方多呆些年,则能更加积累沉淀,将来秦琅若为新朝首相,也是对他大有助益。
    重要的还是要磨磨性子,太年轻又一直身居高位,就怕膨胀飘了,这样的例子历史上是有很多的。
    “如果圣人打算把秦琅留给太子将来为首相,那么现在就要多压一压,如果圣人不打算把秦琅留给太子,只是打算自己用,倒是可以随便使用,不用讲究那么多的。”
    “如李绩么?”李世民笑着道。
    李靖、萧瑀等也都会心的笑了,李绩从武德朝到贞观如今,在并州太原一镇十几年,在外都快二十年了一直没入朝,很明显就是皇帝的有意压制,本来以李绩的资历地位,那是跟李靖、柴绍、李孝恭等一道的,还远在秦琼、程咬金等之上的,可皇帝却一直把李绩按在并州都督长史这个位置上,当然用意很深。
    李绩比李靖、秦琼也都年轻许多,又是难得的帅才,皇帝一直压着用,明显也是为国储帅。
    皇帝哈哈笑了几声,似已把萧瑀的话听进去了,纵马奔驰了起来。

第1103章 贞观十四年

    贞观十四年冬。
    广南道武安府,武隆州下龙湾神龙岛上,传说这里曾降下神龙,故称下龙湾,而那神龙降下便化为了这片海湾中最大的岛。
    秦琅推开窗,带着丝腥味的海风扑面而来。
    “听说洛阳又下雪了,玉箫姐姐说那雪大的跟下大鹅一样了。”
    “哈哈哈。”秦琅对鱼玄机用大鹅来形容洛阳的雪不由的大笑,那雪得多大啊。不过他虽在广南一呆三年,但对于中原也还是保持着关注的,甚至洛阳的监国太子承乾也一直有给他这里发邸报,并且一些重要的军政大事也经常快驿询问。
    今年洛阳的雪确实下的大,其实是整个北方都在下大雪,说下大鹅一样是有些夸张了,但比普通的鹅毛大雪却要大的多,许多地方其实是已经遭了雪灾,百姓房屋压倒压塌不少,不少地方封山封路,好在朝廷早有准备,这些年天下太平,年年丰收,朝廷钱粮储备充足,及时的拔下钱粮救济,倒没因这大雪而祸害百姓。
    “岭南是看不到雪了,也就前几年广州下过一次雪,转眼这些年是再没有过落雪了。”
    这几年皇帝在长安倒也是呆习惯了,从贞观十一年呆到了贞观十四年底,除了每年新年在洛阳过,举办正旦大朝,会见各国使节等,基本上都在长安,平时居住大明宫,到了夏天就去岐州的九成宫,偶尔到昭陵那边去呆一段时间,陪陪文德皇后。
    他把主要时间都花在亲自抚养晋王、晋阳公主、皇孙李象等身上了,对于军国政务,倒还真是很放心的交给了太子承乾。
    太子在长孙无忌、房玄龄、马周、魏征、李大亮等几位宰相的辅佐下,倒也表现的可圈可点,总之是一派盛世景象。
    虽然这几年,时不时的也会有一些什么洮州羌人反,明州山獠叛,钧州、壁州山獠反,岭南罗窦二州山獠反等等,但基本上都是改土归流这种大势之下,一些不识时务的小蛮酋们以卵击石的不自量力而已,各地的都督、刺史们轻松就平定了。
    只是个小插曲,叛乱迅速平定后,改土归流反倒能更顺利的推进。
    另外这几年,皇帝身边也发生过两起侍卫谋反的事情,一是突厥贵族阿史那结社率反叛,当时皇帝在九成宫避暑,他居然联络了御前侍卫中四十多个突厥侍卫发动夜袭,还一路夺了三道宫门。
    这个家伙原本是始毕之子,也是突利可汗的弟弟,当初随突利可汗归附大唐,被授以中郎将职,年轻且没什么本事,却还嫌弃官职爵位低,后来诬告突利谋反,想取而代之,查明之后,更被李世民所轻视厌恶。突利病逝后,这家伙又想接替兄长的爵位,而朝廷最后授给了突利年幼的儿子贺逻鹘袭北平王爵。
    阿史那结率一直心怀不满,然后暗里跟漠北的薛延陀的人居然勾搭上了,胆大包天的对九成宫的皇帝发动作袭,差点得手,失败后拥着侄子贺逻鹘逃跑,想回到突厥拥侄子为大汗,联结薛延陀,复立突厥。
    被折冲将军孙武开击退,逃过渭水,被镇抚司截杀,贺逻鹘被流放到了广南武安州。
    事后顺藤摸瓜,在长安捉到不少薛延陀的密谍死士等,也因此事,引发了大唐愤怒,朝廷也立即派使者问罪薛延陀。
    同时,朝廷也开始对内附的突厥展开了一轮清洗,原本许多投降内附后被授以高爵要职的突厥贵族,也在这次被削夺爵位官职,甚至朝廷也正式取消掉了东突厥这个汗国,不再保留。
    秦国忠也主动向朝廷上表,请求去除俟力苾可汗称号。
    东突厥于是彻底亡国,连名头都不再有,漠南突厥各部,也全都划入各个都督府、州内,朝廷对各州都全面实行正州化。
    也正因此,跟大唐翻脸的薛延陀人,便对外宣称说结社率的谋反事件,完全就是大唐亲手策划的一个阴谋,他们借此灭掉东突厥,再嫁祸薛延陀汗国,进一步清洗突厥人等等。
    反正就是打嘴炮。
    然后大唐也毫不客气的派出了宰相李大亮和宰相李绩,带着李思摩、秦国忠、李思力、张士贵、李袭誉诸将对薛延陀发起突袭。
    此战两位宰相领衔挂帅,各统一支精锐轻骑,在碛口突袭大败薛延陀召集南下的十万人马,主将拔灼始料未及,这位薛延陀夷男大汗的嫡长子被打的大败而逃,十万大军溃散,被斩首三千,俘虏上万。
    夷男被迫向大唐请罪求和,李大亮与夷男在诺真水会盟,双方达成盟约,薛延陀以后每年向大唐进贡好马五千匹,牛一万头。
    这次冲突也就算暂时告一段落。
    远在岭南的秦琅,对于这个事件,虽说不在场却也是知晓些内幕的,整个事情说是阴谋也不全是。阿史那结社率确实带着四十多个突厥人夜袭九成宫,打破了三道宫门,可实际上他一直都是在朝廷监视黑名单中,这些年一直还能当着中郎将,也只是放长线钓大鱼。
    他从联络开始,皇帝就完全掌握着他的一举一动了,当天他们四十多人连破三道宫门,其实只是皇帝有意放他进去而已。
    等搞出了一番声势,皇帝的侍卫才出手,然后他们逃过渭水,最终在那里被等待的镇抚司缇骑围杀。
    顺势呢,朝廷把薛延陀在长安、洛阳两京辛苦多年安插的一些间谍密探、死士什么的来了个一网打尽,然后借此宣称薛延陀勾结结社率行刺作乱,师出有名。
    朝廷趁这机会,取消了东突厥汗国,也整顿清洗了一遍归附突厥贵族,甚至把漠南的突厥诸部再次重新整顿安置了一遍,可以说这也是朝廷早就着手要做的事情,毕竟时移事势,当年东突厥初灭,势力还在,所以得稳。
    可如今十年过去,东突厥这颗果实也消化的差不多了,朝廷各种手段下,东突厥已经再掀不起什么浪来,当然就没必要保留了。
    结社率不过是颗棋子,到死都还不自知。
    薛延陀不过是搂草打兔子,顺便揍他一顿而已。
    大唐这个时候对薛延陀用兵,却又只是一打就收,其实也是很有玄机的。虽然这几年大唐很稳,在灭掉高昌、吐谷浑两国后,又痛打了欲谷设和吐蕃,可之后也没有再对外怎么大肆扩张。
    倒不是大唐不想打了,也不是没对手了,对手还是有的。
    事实上在高昌一战后,洛阳朝廷就开始在谋划灭薛延陀和高句丽了,经过反复的讨论并请示天子后,朝廷最终定下的战略是先灭高句丽,恢复汉之辽东四郡,再扫荡漠北薛延陀。
    漠北毕竟是个打下来也没法经营的地方,所以用回纥、契丹等牵制一下,不让他们叫的太凶便是,至于高句丽,那可是比高昌威胁大的多的,毕竟偷偷在辽东都发展七百年了,半农半牧,威胁性极大。
    打高句丽前,先打一下薛延陀,也是让他老实些,所以二李出的是轻骑精锐,却又不过两万骑而已,就是打一场能够控制的住的小规模战争。
    明年,贞观十五年,天子将回归洛阳朝廷,而天子回归洛阳第一件待办的事情,就是将封禅泰山,这件事情是皇帝一直想做的,只是之前被魏征等坚决反对,认为皇帝功劳还不够高,大唐还不够安稳,天下还不够兴盛,皇帝你有什么脸好去报告上天?
    一拖就是十年了,如今马上就是贞观十五年,大唐文治武功,都已经非常了得,这个时候皇帝正式回归朝廷,同时封禅泰山,那是谁也反对不了的。
    而明年皇帝封禅泰山,各部开始提前行动,在这些行动里,其实又在掩盖准备东征高句丽的准备工作,反正明年李世民封禅泰山过后,是暂时不会回洛阳的,而是直接出兵辽东。
    借着封禅准备,暗中调兵遣将,就是要出其不意,打高句丽一个措手不及。皇帝的计划是这场战争分几步来,第一步就是要出其不意,一来就先狠揍高句丽,是计划要把辽河一线的几座重点城市拔除的。
    辽东城、扶余城、安市城等都早就在强拆名单上了。
    等第一波攻势,拿下这几座要城后,唐军进入下一步计划,占据几座坚城要害,扫荡周边,实际上就是要把高句丽这几年倾国之力在打造的辽东千里长城防线给他拆了,拆七八个窟窿眼。
    大唐反客为主,把这几座城经营为前进据点,扫荡下周边,然后皇帝就先撤回洛阳过年了。
    等春去夏来,到时唐军再来发动第二波攻势。
    反正李世民吸引了当年杨广征辽的教训,没打算逞强一波平,而是集结精锐,先用十万左右的精锐,借封禅搞一波偷袭,偷取辽东等几座要城,破掉他们的辽东千里长城防线再说,要在辽东立下脚跟来。
    待过完寒冷的冬季,接着再干,到时水陆齐进,两军夹击。
    这样呢,后勤补给压力等等,都要小的多,如杨广那样一次调兵百万征辽,那就是败家子,根本不懂兵的人,辽东那破地方,根本支撑不起这么多大军就地补给,全靠中原转运补给,这后勤压力就是最强盛时的大隋也是撑不住的。
    对于李世民这种战略大家来说,兵贵精不贵多,最重要的对整个战局的把握调动,兵用好了,十万人强过百万军。
    反正他是计划分成三五步走,没打算说一两年就灭高句丽,起码也要三五年,甚至要做好打十年的准备。
    当然,十年不是杨广那种败家打法,得是立足辽东的打法,除了第一二波攻击外,后续就得是以战养战,就地补给,甚至还得有的赚才行,不能背太重包袱,否则一打十年的国战,全靠中原补给,就是如今的大唐也撑不住的。
    皇帝的这些战略秦琅如此清楚,也是因为皇帝拉了条专线到广南,有殿前司的专骑往返,为秦琅和皇帝这对笔友奔波,五天就能跑一趟,一月能跑六趟,君臣间对高句丽用兵方略那也是讨论了无数次的。
    “三郎真不回洛阳朝集?”
    “嗯,洛阳下大鹅呢,哪有这下龙湾好,你看这阳光明媚,风和日雨的,好了,不跟你聊了,我冲浪去了。”
    秦琅一巴掌拍在鱼玄机的屁股上,笑着拿起她送来的椰子往外走去,这沙滩,这海湾,这蓝天,还有美人环绕,秦琅可真是乐不思蜀。
    虽然三年孝期已过,可他却数次拒绝了朝廷的起复诏令,就呆在封地不肯回了。

第1104章 金银岛

    秦琅在海里游了一会,上了游艇。
    张超把钓竿递给他。
    下龙湾又称为海上桂林,风景旖旎,拥有三千多个岩石岛屿和土岛,神龙岛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岛,足有二十多万亩大小。
    岛上有着漫无边际的原始森林,也有着优美的海岸沙滩。整个下龙湾都隶属于武隆州,这是秦琅第五子的封地,是他与阿侬儿子所有。相比起对面基隆港那无数排队进出运煤的船只,和因此而热闹喧哗的港口。
    神龙岛上倒显得宁静的多。
    这里的海湾美丽,风平浪静,岛上有一个小镇,主要还是以渔业和岛上的木材、药材和香料加工为主。
    长五十里,宽四十里的神龙岛,其实也是完全能够自给自足的,岛上也有五千多亩的耕地,加上这里如今兴盛的渔业,完全足够供给岛上这一万出头的人自给自足。
    这里有珍贵的**木,也有漂亮的金丝猴,海中盛产墨鱼、鲍鱼、海参、鱿鱼、沙丁鱼等。
    在岭南的这三年,秦琅大部份时间都是在这里渡过的。
    他在这岛上修建了漂亮的庄园,拥有专属的私人沙滩。
    海浪轻轻拍打着附近沙滩,海鸥从船上飞过,远处一座座小岛······
    “真不回洛阳?”
    “嗯。”
    “朝廷肯?”
    “三年多了,没我不也挺好,所以大家也都习惯了。”秦琅笑笑。
    张超嘿嘿笑了两声,却是不信的,实际上朝廷的使者来了一波又一波,不仅洛阳的太子不断的来召秦琅回朝辅政,长安的天子也不止一次让秦琅回洛阳,明年要封禅泰山,还要用兵高句丽,皇帝需要秦琅回归。
    可秦琅就是油盐不进,今天说自己身体不好,明天说人不舒服,反正各种理由。
    “你就不怕惹怒了皇帝,到时派百骑把你绑回京去?”
    “没那么夸张。”
    其实秦琅也不是在跟谁斗气,他只是在讨价还价,当然不是想要什么高官厚禄什么的,相反的,他是希望留在地方,在外任职,并不想回朝。
    外人不理解,秦琅这三年来却是越发坚定了念头。
    大唐如今似那烈火烹油,可秦琅却已经开始在谋划退路了。
    据说这三年,长孙无忌在朝中很是得意,把房玄龄都压了一头,国舅爷已经是当朝第一人。
    长孙无忌甚至还拉拢了不少人,大有重建一个关陇集团的味道。
    不过据说房玄龄虽处处让着长孙无忌,却也不是表面是那么好说话的,两位相公也是一直暗里针锋相对。
    总之,朝中的水很浑。
    秦琅无意回去。
    虽说如今李世民还年轻,可他还是想借此机会多谋划一些。
    “那支船队回来了吗?”
    “嗯,回来了,三郎真打算公开这消息?”
    “有什么好隐瞒的?”
    “那可是预计日产能达三百两的金矿啊。”张超咋舌,日产三百两,一年那就是近十一万两,整整六千八百多斤黄金呢,以如今大唐金价不断上涨的行市来算,金银比达到了一比十三。
    武德年间,一两黄金值开元通宝钱八千,一两黄金值银五两,金银比是一比五,金铜比是一比八,银铜比是一比一点六。
    而近些年,金银开始做为货币并大量流通,工商大兴,钱流通加大,百姓消费增加,虽说民间飞钱、庄票、银票等票据也开始大量流通,但金银毕竟是实物货币,尤其还是贵金属,因此也受到追捧。
    虽说朝廷现在是流通金银币,而不是直接流通金银,规定由朝廷把金银铸造为标准面额的金银币后流通使用,按面值使用,但毕竟也得受到金银铜原料的供应等波动,所以价格方面也并不是一成为变的。
    朝廷也只能通过调整钱币的成色、重量来达到一个较稳定的兑换值。
    虽然一个银开元可兑换一贯铜钱,但跟早期还是有了很大变化,最早的时候,是一个银币含银一两,兑换铜钱两千的,而如今实际上一个银元含有八钱银,加上一定量的铜,只折一千枚铜钱。
    一两银较之以前兑换铜钱,实际是贬值了,最早一两银比一千六百铜钱,现在只值一千二百五,还包含了铜料、工费成本等在内,实际也就约等于一千铜钱了。
    相比下,倒是黄金反而大涨了。最早是一金值银五两,值钱八贯,而如今纯金银比价,已经是一比十三了,加工成金币虽然还是一比十兑换银元,但实际里面的金含量还是按那个一比十三来控制的。
    如今一枚金币价值十贯铜钱。
    金料价格持续走高,银价也是居高不下,大唐的金银开采量也是在逐年增长,但国内所需还是有些供不应求。
    因此这些年,好多人跑到海外去收购金银运回大唐,倒卖赚钱,或者干脆就是跑到外面去探矿开采金银,只要有本事,不管是跟土人合作,还是自己挖,这都是一本万利的消息。
    每一家找到金矿的,都会想办法尽量的保守秘密,绝不外泄。
    刚才张超所说的日产三百两黄金的金矿,一年十一万两,运回大唐虽然不能私自拥有,得拿到朝廷这边兑换成钱币,可十一万两黄金那就是价值一百一十万贯铜钱啊。
    现在秦琅却打算公布这个金矿的消息。
    “你真是疯了。”
    秦琅却只是嘿嘿一笑,“你只看到了眼前,没看到更远处。”
    “什么远处?”
    “金子只是死物,人才是最宝贝的,我希望放出金矿的消息后,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前往那边淘金,有了人,才会有一切,到时我们便能在那边建立起城镇,建立起工坊,甚至是耕种屯田等等······”
    “等等。”张超叫停了秦琅,“那不过是海外蛮荒之地,离这里如此遥远,有什么可发展的,你还打算在那发展?哪不好发展,随便一个地方也比那种地方强啊,除了金子,那地方有什么,而金子虽多,可金苗就那几处,早晚会采光的,不值得啊。”
    秦琅心想,我正是看中了那地方的遥远蛮荒啊。
    中原大陆虽好,可这也是大唐。
    就如福清,当初那边秦家过去的时候,还只是一群被隋朝远征流求后安放流求岛番的地方,一片蛮地,什么也没有。
    虽然离福州很近,可当时整个福建也没几个官几个兵。
    秦家在临清投入很大,建码头修港口,筑城垦荒,招募移民,修建工坊,硬是把临清建成了一个热闹兴盛的商港,把他变成了一个重要的香料加工中心,甚至造船产业也小有名气了。
    但是呢,不出十年,朝廷便正式在临清设县,隶属福州,派来县令,甚至还在这里设了一个折冲府,各种摘桃子,秦家垦荒的那些地,也都丈量清点,登记入册了。
    虽然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朝廷的做法也没错,但对秦家来说,终究还是有些咯应的。
    最重要的其实还不是损失点钱财什么的,秦琅现在最需要的是一处安全港弯,为未来做准备。
    所以他需要一处真正的世外之地,一处朝廷管不着的地方。
    先前他也去过林邑,女王范琳对他倒依然还是很好,两人的儿子六郎也已经长的挺可爱,女王甚至也透露过让他就留在林邑,还说过让他做真正的摄政王什么的,可秦琅转了一圈还是回来的。
    如今的林邑背靠着大唐,发展的倒是挺好,起码表面上是一派繁荣。
    哪哪都像是小唐朝,但也正因为这,让秦琅觉得这里也不太安全。毕竟当初还是他下的命令,趁林邑内乱,不仅割走了岘港以北的数百里地,还把岘港给长期租借了。
    连国都狮子浦边的秋水河心洲,都成了大唐的租界,那里现在到处都是唐商,上面建的跟中原城市没啥两样,无数的唐人生活在那里,南海水师甚至有补给港在那,水师的船经常在秋水河里游弋。
    毫不客气的说,大唐如今真想颠覆林邑的话,那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三郎,可那地方也太遥远了。”
    秦琅笑道,“你不是说船队回来了吗,那你知道为何船队这次回来这么快,就是因为走了我之前让人打探的新航线,这条新航线可是让距离缩短了许多倍。”
    “许多倍?”
    “没错,其实啊,那里离我们真的挺近的,只是以前的旧航线太绕了。”
    秦琅手上沾水在船板上画起一张简易的海图。
    “这是福清,这是流求,这是广州,这是琼州岛,这是武安州,这是我们现在所在的下龙湾神龙岛,你猜那处地方应当在哪?”
    “不是一直往南吗,在南海深处?过了林邑继续沿海岸往南行数千里,过扶南之后,再折往东行,然后再南海群岛间穿行,最后一直到南海深处?”
    “哈哈哈,错,大错特错了。”秦琅手上沾水,从他画的下龙弯位置,几乎是往东拉了一条横线过去。
    然后在那里画了一个圈。
    “这,就是那里了,金银岛。”

第1105章 吕宋

    张超低头细看,一脸不可思议,“不可能,这位置怎么离流求岛这么近,好像就在流求岛南边,比流求岛到广州好像还近?”
    “不是一直往南吗,怎么绕一圈却在我们边上了,这都快到东海了!”
    “哈哈,没错,就是这样,其实啊,早在三国之时,东吴交州刺史吕岱派朱应、康泰南宣国化,出海航行,一面与南洋诸国贸易,一面也是宣扬吴国,他们从广州出发,走的航线,便是绕过琼州岛,因为意外的风暴,偏离了原本的航线,就到了这处大岛。”
    “当时这片大岛十分荒凉,跟流求大岛其实没什么差别,尽是些岛番蛮夷部落,朱应、康泰在岛上修好了船,也寻访了一些番部,但语言不通,而且当地也没有什么特产,也就是出些椰子香蕉之类的玩意,这些东西沿海而下,占城真腊等多的是,所以后来两人修好船后就走了,只是在笔记上留下了一笔而已。”
    朱应二人重新回到航线,继续南下占城扶南等。
    再后来呢,那片大岛又被人遗忘了。
    秦琅跟张超所说的这处地方,就是吕宋,也就是后世的菲律宾吕宋岛。跟流求确实很近,距离海南岛也不远,但在这个时代,好些人却不知道。
    有些商人知道这地方,可却认为这里是在南海之南,要往南数千里到达扶南以南,然后再往东航行到大海最深处,才能到达。
    而实际上,之所以有这种说法,是有些商人在南北朝时南海贸易,受限于技术等原因,多是沿近海岸航行,他们一直沿着中南半岛航行到马来半岛,然后再沿着群岛往东到达加里曼丹岛,一般最终航行到文莱一带,也有些人会继续沿海岸北上,然后到达苏禄群岛,最后抵达棉兰老岛了,这其实就是绕了一个巨大的圈。
    但却很少有人继续北上到吕宋,更很少说直接从流求或海南或广州到吕宋。
    这主要是受洋流、风向,以及航海技术原因所限。
    就如同以前流求岛与大陆隔这么近,但千百年来,中原也很少上岛,也是因海峡隔绝,虽然海陕不宽,却是一道天堑。
    也是贞观以来,造船技术的不断升级,尤其是大航海贸易的发展,才使的下海的船越来越多,海上探险的人也越来越多,他们不断的寻找新航线。
    秦家的探险船队在得到了秦琅一张模糊的海图之后,按指示去寻找吕宋岛,开辟一条新航线,前后十年时间,也是十分辛苦,终于找到了吕宋,找到了一条稳定的航线,直接穿越深海,不用再绕上一大圈。
    他们在吕宋确实发现了这里简直一片世外之地,尽是些未开化的部落岛番,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落后的惊人。
    他们不仅找到了优良的海湾港口,还发现了适合垦荒耕种的平原,也发现了几处很好的金苗矿脉。
    然后秦家一边把这条航线和这处岛视为家族顶级机密,一边开始秘密开发,派人在那边建立起了登陆点,设立了一个小殖民点,开始采金。
    如今一天能产三百两黄金,而且还又发现了三处金苗。
    那几处金矿都很浅,甚至一条河里发现砂金。
    那边的意见当然是继续保守机密,然后再悄悄的调更多人过去开采,可秦琅现在却决定说要把这个金矿的秘密散布出去,到各地招募愿意采金的人前去淘金。
    而且不是雇佣采金的模式,而是把人运过去后,任他们是加入秦家的金矿采金,还是自己去淘金,反正最后秦家向他们以市价收购淘来的黄金,并且,秦家为他们提供船,提供淘金所需工具,提供衣食日用等。
    当然,如果是自己淘金,所有这一切都是得掏钱的。
    但张超还是认为,秦家自己采,慢慢采,一年上百万贯的黄金呢,就算要除去不小的开采成本等,但也绝对划算啊。
    但秦琅却想要在吕宋建立一个真正的淘金城,要在那里借淘金吸引更多的人过去。
    “你简单的算笔帐,如果我们能把消息散出去,也许头几批的人不多,但以那边金矿的情况,这头两批人过去后,肯定会有不少我采到黄金,到时一夜暴富的。那时一宣传,你说会有多少人争抢着往那边去淘金?”
    “我敢说,只要几年时间,几万人肯定能吸引过去。而几万采金人在那边淘金,他们要吃吧要住吧,甚至淘金用的工具等等,都需要的。我们做这些人的生意,到时是不是立马就能在那边建起一座城镇来?”
    “到时我们还可以在那边垦荒种地,甚至直接建些作坊生产些简单的用品,慢慢的就能维持下来。当然,运这些人去淘金,我们也不会亏的,他们淘的金子我们收购,就算按市价,我们也一样还能赚一笔。”
    说到底,秦琅现在需要的不仅仅是钱了,他坐拥武安府封地,有三分之一的税收,更别他秦家直接经营和入股的产业有多少,秦家如今是贞观朝中最有钱的家族之一,比那些五姓七家、关陇六姓等顶级门阀经济上也不输。
    但光有钱不行,还得能守的住。
    秦琅以前打算是经营武安封地,但现在觉得封地也不可靠了,毕竟如今的封地,几经修改后,他们这些世封都督刺史们,并没有多少权力,最大的权力是经济收益,能享受三分之一的税赋收益。
    除此外,也就是对封地的监察之权。
    其余的治民、领兵等权都没有,再加上一个推恩分封制,使的这个世封权,其实也就相当于一个优化版的实封采邑制,优厚却没有实权。
    现在秦琅总觉得承乾这人不可靠,更担心将来百年后,所以想着干脆在海外再谋划一块地盘。
    吕宋这块地方他千挑万选,既远离中原大陆,却又能保持往来方便,不像是说什么李家坡那种地方太过遥远。
    不过吕宋想发展,不同于临清啊,武安等地,这毕竟是海外,人口就是个大问题。
    思来想去,他打算利用那边的金矿,先吸引第一批人。就算只是去淘金也没关系,等有人一夜暴富后,肯定会卷起更大的淘金热,到时会有更多人过来淘金。
    他也没想过这些淘金者全留下来,但有人流量就会有一切,先把淘金镇建起来,领靠这个人流量弄起一个殖民城镇,再一步步发展,领靠淘金,再逐步发展起种植、加工等,等以后有了稳定的人口,一切也就步入正轨了。
    想想历史上,欧洲大航海时代的殖民,人家就一条破船,三五百人,就敢横跨大西洋殖民新世界,一切从零开始,条件更艰苦。
    相比起来,秦琅的这个殖民吕宋的计划要强的多,毕竟有充足的秦家财力和技术的支持,再加上找到的金矿,这就是一个黄金开篇了。
    “你真打算在那岛上从头开始经营?太不划算吧,还不如流求岛和海南岛呢,我们秦家在流求和海南岛上经营的几处,也都已经发展的不错了啊?再不济,林邑那边也已经有几处不错的开头了,总之这海中荒岛方便啊?”
    “我要的就是这岛的位置!”
    张超不解。
    秦琅也不过多解释,所谓狡兔三窟,秦琅并不是要打算放弃中原的所有,只是想多留一条退路而已。这个退路得足够的安全,就算发展潜力比其它地方看起来弱些,也没关系。
    “我打算年后亲自去那边规划一番。”
    “你放着洛阳朝中的宰相不干,非要去那深海蛮荒上开荒淘金,真有你的!”张超摇头苦笑。
    “没办法,谁叫我如今是秦家的当家人呢,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既然成了当家人,总得为子孙后世谋划吧。”
    “可你这也谋划的太远了吧?”
    “不说谋划千年,但一二百年总得谋划的。”
    张超打量着秦琅,“我总觉得你这几年有些疑神疑鬼,有点被害妄想症!”
    秦琅对张超也是没什么可隐瞒的。
    “如果换成是你曾经揍过太子,换成是你曾被这太子许诺将来要封你为王,我相信你肯定也会跟我一样早做些谋划的,总不能等到刀斧架颈的那一天,才来后悔吧?”
    张超愣住。
    “太子真许诺要封你为王?”
    “我揍他,他还要许诺封我为王,换你,你不慌?”
    “也是。”
    张超叹气,“我现在也很看不透那位太子殿下了,据说他现在跟房玄龄走的很近,以前他不是还很恨房玄龄支持魏王么?”
    “长大了嘛。”秦琅道。
    “那我陪你去吧,对了,那你打算给那地方取个什么名呢?”
    自那里发现金矿后,秦家内部一直用代号金山称呼。
    “就叫金山好了,这名字肯定很吸引人,到时一听金山之名,那还不说明金子多?”
    “金山岛?不如叫黄金岛好了。”
    “太张扬了,叫金银岛吧,到时建起城来,就叫金山城。”
    张超一脸嫌弃,“你怎么不说是东海龙王的水晶宫呢!”

第1106章 长乐公主

    长安。
    大明宫,长生殿。
    长乐公主手托着粉腮怔怔出神,殿外白雪飘飘,殿内花朵中一颗腊梅正怒放着。一只雪白的肥猫步伐轻盈的走到公主身边,跳上公主膝盖,蜷缩做一团,开始呼噜噜的眯眼睡觉。
    手轻抚着白猫,公主突然忍不住落下泪来。
    一年又一年,一年又一年。
    春花夏蝉秋月冬雪,却总等不来心上人。
    “姑姑,快来打雪仗。”
    秦王李象与两个弟弟笑着闯进来,要拉他去玩雪,晋阳公主披着貂皮大氅跟着进来,恰看到姐姐伤心落泪。
    “姐姐,你又在想你的三郎呢?”
    长乐赶紧擦拭眼泪,“刚才焚香,不小心熏到了眼睛而已。”
    “你可骗不了我,姐姐,你总说秦三郎好,可他为什么现在长留广南不肯回中原?三年孝期已过,他为何还不来迎娶姐姐?”
    公主笑的有些勉强,是啊,为何还不来迎娶她过门。
    秦王忽然将一团粉塞进长乐的手心,跑一边哈哈大笑,“姑姑,快来玩雪吧。”
    长乐握紧手心,将一团雪握成了一块冰,任其刺骨冰凉。
    已经长的亭亭玉立的少女公主晋阳李明达,心疼的望着姐姐,“那秦琅也太过份了,就算他功高,也不能如此对待姐姐,我这就去找父皇,让他派百骑去广南将他绑回来与姐姐成亲。”
    丽质笑笑,“男人胸怀天下,与我们女子不同的。”
    “什么啊,那也没妨碍他秦三郎纳了这么多妾啊,据说他有名份的妾侍都有十三房,没名份的歌姬舞妓侍婢等就更无数了,虽然这三年孝期没听说他有跟那些贱人生儿生女,可以前也生了七子十一女了······”李明达为姐姐打抱不平。
    公主望着又跑回殿外雪地里疯玩的秦王三兄弟再次怔怔出神。
    “姐姐,秦琅到底是什么意思?”
    长乐也不知道,十年之约早就过去,如今她也已经二八,可三郎却一直没来迎娶。
    “这秦琅也不知道哪根筋坏了,秋时,他妹妹秦六娘大婚,嫁入东宫为太子良娣,他这做兄长的都没回京,他是不是犯什么事,不敢回京?”
    秦琅能犯什么事呢,他是大唐的功臣。
    被百姓称为护国战神,荡魔天王,是大唐的太尉,平章政事,是太子之师。
    三郎每隔一旬便会给她寄来一封信,还经常随信寄来许多礼物,她的诞辰等日子,更从不会错过,各种礼物也都很是用心,他在哪,就会寻一些当地的有意思的东西送来,有时可能是一块玉石,也有可能只是一块普通但却很好看的石头,有时甚至会快马送来当地的鲜花,或是水果等,还有时会送来一些小动物。
    这些都让长乐十分满意,可两人已经三年多没见过面了。
    圣人即将回洛阳过年,年后要封禅泰山,圣人召秦琅回京复相,要他与诸相一起负责封禅诸事,可秦琅却找各种理由推脱,就留在广南不回。
    公主都已经忍不住开始胡思乱想了。
    而昨天姑姑丹阳长公主来宫里看她,却是跟她有意无意的提起了当年圣人将她赐婚秦琅一事翻出来说,最后说秦琅拒婚,然后圣人再赐长乐于秦琅,但秦琅仍不愿,于是圣人跟秦琅约定,十年为期。
    十年后若秦琅仍不愿意尚公主,则婚事可悔。
    姑姑说秦琅根本不想娶皇家公主,所以先拒她丹阳,再拒长乐,如今一直不肯还京,就是不想尚公主。
    至于原因,姑姑说秦琅要娶五姓女,又说坊间传言秦琅与林邑女王有私,并早有私生子,近年还又生了一个私生女,如今留在广南不回,就是舍不得那林邑女王范琳,还说秦琅现在还是林邑的摄政王,要留那当林邑王······
    这些话让长乐不免胡思乱起起来。
    十年之约早过,难道三郎真不愿意吗,可为什么他从来没跟自己透露过,却还又那么温柔体贴,送各种礼物,写那么多书信呢。
    晋王李治来了。
    明达跟兄长投诉秦琅惹姐姐伤心了。
    李治已经长的很高大了,虽然还有些单薄文弱,可完成加冠礼的他已经是个成人了。
    待过完年,他就将前往自己的封地就藩,圣人虽然很不舍得这个自己放在身边亲自带了几年的嫡三子,但制度在那,总不能破坏。
    晋王的世封地,李世民挑了再挑,选了再选,迟迟难以决定,最终思虑再三,给李治封地选在了河北蓟州和檀州的北面,居于长城之外,于库莫奚人之地的饶乐都督府内,在滦河畔设立了承德都督府。
    授封晋王李治为世袭永镇承德都督,并特意把原归属于蓟州之内的长城外的汉之俊靡县故地,也划入了承德都督府给李治。
    蓟州长城以北,直抵滦河,南北百里,
    西南抵卢龙塞(喜峰口)东西三百里。
    此地虽然原是库莫奚人占据之地,但自贞观以来,北方边境安稳,边市大兴,奚人内附,大唐于幽州边境设立了许多边市,而后朝廷授奚王饶乐都督,赐国姓李,设州置县,羁縻统治,唐奚边境上很安全。
    许多奚人也开始筑城定居,甚至唐幽州边军的静塞军、卢龙军等也都在长城外设立镇戍堡垒、驿路烽堡,驻兵屯垦。
    甚至因为边市大兴,也引来了许多唐人跑到奚地招人商屯,就地供给边市商贩和奚人,十余年来,如今皇帝划给李治的这片地方,几百里地已经是生理农桑事,聚民上万家了。
    虽然承德在长城以北,这里没有河北的大平原,但丘陵山区,也有不少河谷小盆地,又紧邻着幽州,还是十分不错的,起码比起远在南中的西宁、南宁、东宁三个皇子受封的都督府,离京师更近。
    不过皇帝让李治受封于奚地,硬生生新置一个承德府,也并不全是体谅儿子,这也暗含着朝廷对奚人进一步控制之意。近年奚、契丹归附大唐发展都很快,从原先诸部混乱的联盟时代,如今已经渐统一在朝廷册封的饶乐、松漠二都督府下,两位受封的奚、契都督,也都借大唐中央权威,很快统一各部,树立了自己奚、契之王的地位。
    虽然奚、契现在都还很忠顺,但朝廷肯定也得有制衡手段,不能仅领靠对方的忠心,之前让边军出长城巡逻,镇戍,如今进一步封藩皇子宗室过去,建立直属朝廷的正州、都督府,进一步筑城屯兵,甚至移民屯田,也是对他们积极的干涉控制。
    等年后李治正式就藩之国,前往承德都督府,到时也就将不再遥领并州大都督之职了。即将离开京师,离开父亲的羽翼,年少的李治还是有些担忧的。
    不过看到姐姐的样子,也很是心痛。
    “我也想不明白,为何太尉不肯回京呢?”
    “算了,先不说这个了,九弟,你年后就要去承德就藩之国,可都准备妥当了?”
    “父皇都已经替我安排好了,秋天时就已经派将作监和工部的人前往承德筑城,还让幽蓟檀几州协助,听说承德城已经筑的差不多了,都督府和王府也都已经完工,那地方听说很不错,就在长城外,离幽州很近,而且听说夏天的时候十分凉爽呢,以后姐姐夏天可以来我那避暑。”
    “好,到时姐姐一定去。”
    这些年,长乐一直照顾着弟弟妹妹们,尤其是对同父同母的几个弟妹更加亲近,母亲病重时,这个长姐如母,母亲病逝后,长乐就更如母亲一般了。
    ······
    广南。
    武安太平港,这座海港如今日益兴隆,甚至完全不输交州港,于岭南三道诸港之中,现在只输广州港,与交州港却是并列第二。
    不来太平港,很难想象的到这里在十几年前,还仅是个默默无名的小渔村水寨,而如今这里万口早超万户,更别提这里还是大唐最大的白糖、香水、蜡烛的交易集散中心。
    同时这里的造船、酿酒、制盐、造纸、印书等也十分有名,这里还有瓷器陶器玻璃、金银加工制造等不少产业,都极具规模。
    腰缠十万贯,在太平港不敢称富。
    每天进出太平港的海船无数,同时有无数的内河船溯流而上,抵交州,往通海,自南中平定后,云南、黔中、剑南直通大海,交州、太平两港的贸易量翻了数倍,无数西南特产沿河南下出海,而无数中原货物也开始更多的沿海路抵太平交州然后水路而上。
    各种各样中原的丝绸瓷器铁料茶叶糖酒等商货,被船沿水路送到一个个内陆码头,再经由那些马帮翻山越岭,把商货输散到各地。
    太平港还有一项商业十分繁荣,那便是金融业。
    这里有着无数的钱庄票号等聚集,汇聚着大量的金银钱帛,商人们不仅可以在这里贷款买货经营,甚至已经有了期货买卖,同时工商繁荣,这里甚至还有了股票交易,商家店铺海船等都可在这里招募股东,股票也可以在这里买卖交易。
    甚至许多船东等如今习惯于出海前先找钱庄等借贷,然后拿贷的款进货。甚至于许多太平港的商号,如今都流行于把货借给那些船家,约定利息等,先让他们拿货,船回来时再还款加利息。
    百姓或商人也可以在各商号店铺或船上入股,把自己的资金出借,到期可拿回本金再得利息,也可以中间转让出售等,这些如今在太平港都有很成熟的一套体系,十分成熟。
    繁荣的商业,催生了大宗商品的期货交易,太平港有了大唐第一家正式的太平交易所,有标准化的合约,有保证金制度。
    太平港到处都是商行、会馆,以及茶楼。
    到处都是在谈论生意,一桩桩大买卖在喝茶饮酒时达成。
    最近,整个太平港都在谈论一件事情。
    金银岛。

第1107章 淘金潮

    南海中发现了一座金银岛,金银岛上发现了金河银山,那金河之中遍是金砂,随便拿个盆淘几下,都能淘出几粒黄豆大的金砂。
    这个消息迅速在太平港传播,一开始大家还以为只是个谣言。
    可后来这个消息传的越来有鼻子有眼,再后来有人透露,一艘冒险船昆仑号发现了这座金银岛。
    他们在南海深处探险,被暴风偏离了航线,意外发现了一座大岛,然后在岛上停泊修船时,意外发现了一条满是金砂的河。
    据说,本来这条倒霉的冒险船,意外发现金子,他们疯狂的淘金砂,最后淘到了几百斤黄金,甚至还找到了几十块天然的狗头金牛头金,最大的一块牛头金居然有几十斤重。
    不过在他们高兴的要发疯的时候,有一个晚上,有一群岛上的土番袭击了他们,他们大意之下被杀死了十几人,好不容易击退岛番不敢多停留,于是匆匆逃离了金银岛。
    他们绘制了金银岛的地图和航线,如今回到了太平港,本来是约好一起保守秘密,等修好船后,再雇佣一些护卫再次前往淘金。
    可他们悄悄出售的金银引起了有心之人的注意,然后偷偷追踪,最后意外听到了这个金银岛的消息。
    再然后,这个消息终究没有保密,一传十,十传百,如今无数人都准备去淘金。许多人围住了昆仑号。
    最后秦家都惊动了。
    事情的最后,据说是秦家发了一万贯钱向昆仑号买下了金银岛的位置和航线图,然后正四处招募船只、人员前往淘金。
    而昆仑号因为未能保守秘密,最后却也从秦家那卖了万贯钱,再加上他们卖出了几百斤的黄金,又值几万贯钱,昆仑号上的船员每人都分到了一大笔钱,就连死去的十几人,家属也得到了一笔巨额补偿。
    而入股投资昆仑号的商家百姓,也都分到了不少红利。
    据说因为昆仑号说岛蕃很多,所以秦家准备招募更多的船和人前往,甚至定出了具体的淘金方案。
    比如可以为秦家淘金,能拿到高额的佣金报酬,也可以选择自己去拼运气,坐秦家的船过金银岛,可以先不用付船票,甚至采金的工具等都由秦家包了,秦家还负责安保。
    他们可以自由淘金,淘到的黄金由秦家按市价收购,等回来时再结算船费等一切费用。
    “这要是真的遍地黄金,运气好的话跟昆仑号一样,那岂不是跑一趟就能一夜暴富?”
    昆仑号的船员,据说如今每个人都分得了上千贯钱,这已经是个小富之家的家财了。
    这如何不让人心动呢。
    “这要是万一运气好,捡到块几十斤的牛头金,那可就真的暴富了,几十斤的牛头金,那就是价值万贯了。这如何不是一夜暴富!”
    “就算捡块几斤的狗头金,也不得了啊!”
    大家都在兴奋的讨论着金银岛,讨论着一夜暴富的昆仑号船员。
    因为这件事最后有秦家接手,而以秦家在太平港那不可动摇的地位和信用,更加让这个话题大热。
    钱帛动人心。
    何况是这种一夜暴富的机会呢。
    机会难得啊。
    金银岛的话题在不断的加剧。
    而太平港的太平拍卖行举行的一次拍卖会,更加引爆了这个话题,因为太平拍卖行这个高端拍卖行,临时增加了一次拍卖会,拍卖的正是昆仑号冒险船从金银岛上带回来的那些金银。
    本来金银虽贵,可也不是什么稀罕之物。
    就算是狗头金牛头金这些也只能算一般的商货,可这些来自金银岛的金子一宣传出去,可就不得了了,无数的人前来参加拍卖会,争相一堵来自金银岛的金子。
    那些狗头金牛头金果然如传闻中的一样,最大的一个牛头金足足五十六斤,震惊无数人。牛头金比较稀有,但也不是见不着,可来自金银岛的牛头金就不一样了。
    最后,这个牛头金拍出了远高于市价几成的成交价,被一位巨富收藏。
    在这个拍卖会之后,无数的人开始涌入了秦家在太平港新开的金银岛淘金商号报名,争相要去淘金。
    短短数天时间,报名人数多达数千。
    最后一支总人数达三千人的船队拔锚,向深海航去,船队里除了船手、佣兵护卫外,淘金者多达两千人。
    他们满怀一夜暴富的梦想而。
    而更多没能登上船,或者还在犹豫的人,则也在一直关注着。
    可以想象,等到这支船队的淘金者回来,只要能证实真的有金银岛,真的有很多黄金,哪怕昆仑号的说话有些夸张,但只要真的能淘到金子,则后续会有更多的人争相前往的。
    船队航行大海之上,最大的那条船上,大唐太尉、魏国公秦琅就在舱中,他的此行是秘密的,甚至还特意做了点简单的装扮,修剪更换了胡须的样式,衣服也换装成了一位海上航行船长的装束,除非是十分熟悉的人,否则还真一时认不出,这就是威镇大唐的魏国公。
    “神龙岛上的那影子你就不怕被识破?”张超问。
    秦琅手里捧着一份广州通夷海路图在看,这是秦家花费不少钱财,收集的航线图,从广州港出发下南洋,直抵地中海,航程超过三万里。
    这份海图不仅标绘了广州通地中海的详细航线,而且还有沿途各国风物特产等等情况,比如后世的李家坡,此时是属于一个狼牙修国的属地,据说狼牙修建国于汉代之时,据今已有六百年历史了。
    在百余年前,狼牙修就已经遣使到中原朝贡了,其实就是贸易,因此南朝的宋齐梁陈等都有对这个狼牙修的记载。
    隋朝的时候则称狼牙修为狼牙修,也有商人称为迦摩浪迦。
    都城在后世的吉打一带,据说国中居民以吉篾人为主,这吉篾人则是中南半岛上的真腊人,但是狼牙修的统治阶级却是天竺人。
    这类似于吐谷浑,主体是羌人,统治者却是鲜卑人。
    据一些佛经记载,这狼牙修的得名是在一个马来亚峰的山城,梵文里狼牙修是快乐世界的前一半,故此狼牙修的本意,其实就是快乐的马来半岛山城的意思。
    而在这个快乐的狼牙修国的海峡对面,则是干陀利国,后来改称三佛齐,一直到明朝,晚唐时也称这个三佛齐为佛逝国。
    这份通夷地图秦琅很喜欢,是他花费重金收集了数百份航海图集合汇制而成,每份海图都花费了太多航海人的心血,每一段航线,都是经过无数次的冒险验证出来的,虽然如今航海技术大为进展,让人有了航行深海的能力。
    但每更新一条新航线,背后可能都是无数条船粉碎于风暴之中,或迷失深海代价换来的。
    那上面每一条关于当地土著的记录,也都是冒着极大风险得来的。
    小小一份通夷海道,却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吃水深,耐风浪,可载千人的大船,能入深海航行,不再只循海岸线行,这也避免了许多沿海的岛礁、海贼,更别说能缩短许多航程,甚至如今的唐船都不再严重依赖于季风远航,不必再等一次风要半年。
    不管向南还是向北的风,只要有风就能乘风破浪而行。
    而在落后的司南上发明的指南针、罗盘针,对天文星象的掌握,对航线海图的绘制等技术的提升,都让如今大唐的海船可纵横四海,横行八方。
    而大唐如今开放大航海,加强工商贸易,更是促进了航海技术和贸易的发达,无数以前被困在狭窄之地,守着几分薄田饥不饱腹的百姓,如今因工商贸易之兴,而能得温饱。
    南海之上,到处都是唐船,东南各地,遍地都是唐人。
    无数的唐城、唐人街、会馆,让大唐的文化辐射四方,也让八方财富汇聚中原。
    秦琅秘密航向吕宋,在下龙湾留下了一个替身。
    “只要不乱抛头露面,谁能识破呢?”秦琅笑着道。偶尔在神龙岛上远远露上一面,让大家知道他还在这就行了。
    “你真不担心天子派百骑来把你请回朝啊?”
    “我为大唐立下这么多汗马功劳,如今仅仅只是想多休息一下,不行么,难道这也有罪?”秦琅料定不管是天子还是太子,都不可能因为他的执拗而就治他罪的。
    “可是你与长乐公主的婚事?这么拖着也没理由啊?”
    “你不怕伤了公主的心?”
    “长乐今年也才二八,还年轻呢,多长长不也挺好?”
    张超对秦琅的这种回答很是无语。
    “你是不是怕回京完婚,然后就被朝廷困住出不来了?”
    “人在江湖,身不由已,人在朝堂,就更是如此了。”秦琅道。
    “那你总不能一直不回京吧?”
    “等金银岛安排好了,我肯定要进京一趟的。”
    “那你还能回来?”
    “想办法嘛。”
    张超摇头,至今都有些想不明白,为何秦琅非要畏京师如猛虎,一心要远离朝堂,非要跑到这南疆,更是要去那深海蛮荒上开荒。
    秦琅继续翻看着手中的通夷海道图,上面还没有吕宋等菲律宾群岛的记录,那里一片空白。
    而现在,他率领船队,带着三千人将成为开拓殖民的先锋!

第1108章 美丽新世界

    船队抵达的时候,正好是黄昏时分。

    从太平港出发,在海上航行了半个月,终于见到了大陆。傍晚时分,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映照着海滨摇曳的椰子树,如翡翠般碧绿的海水在落日下渐染成闪亮的金色。

    遥远的天边飘着几朵嫣红的云彩。

    此时,船队所有人都挤上了甲板,遥望着海岸线,觉得是多么的神奇。

    “那就是金银岛吗?果然一片金黄!”

    大家忍不住赞美着。

    在微拂的海风中,是多么的令人心旷神怡。

    又有人惊叹,“这么快就到了?不是说金银岛在南海最南端的深海之中吗?我们才在海上走了半个月而已啊?这应当不是金银岛吧?”

    马上有人反驳,“咱们这船多快啊,我以前随船去过东瀛,从温州出发,航行到倭国筑紫,仅需六天。而如果自明州(宁波)出发,风好甚至最快三天便能抵达。咱们深海里航行了半个月,已经够久了。”

    至于说为什么感觉船队并不是往南而是往东,倒没感觉错,事实上船队自太平港出发后,便没有沿海岸线南下,而是直接航向东方深海,中途甚至都没靠近海南岛补给,倒是在深海里经过了一些小岛。

    那是后世的三沙、西沙、中沙、黄岩等。

    因为航线清晰,带队的船长和水手们实际上已经跑了不止一次这条航线,又特意选的风顺浪静的天气,故此这半个月时间都还是因为船多,否则跑的快十天左右也就差不多能到了。

    这就是深海航行的优势之一,如果按传统的航线,先沿海岸线南下到狼牙修,再经过三国东吴时海商所记录的蒲罗中(新加坡),再前往文莱,然后沿岸向北航行,最后到达菲律宾群岛的最南端,再往北行,别说半个月,就是半年都不一定能到。

    不过对于大多数来淘金的人来说,半个月时间没下过船,没踏上过陆地,还是有不少海上航行综合症,他们怀念陆地,想念花鸟树木。

    甚至变的不安和烦躁起来。

    如今看到那漫长的海岸线,看到沙滩,看到山脉,全都振奋不已。

    头一次来的船长水手们,则看到这个巨大的海湾惊叹不已,这处海湾真漂亮。

    领头的旗舰径直往海湾东南而去,那里有秦家先前在这里修的一个据点。

    位置就选在后世的马尼拉港那里,临巴石河口而建立的,选择此处,也是因为在这个朝代,水是最重要的,依水建城是第一要素,能够保证生活生产等用水,再一个就是水运是最方便和便宜的交通方式。

    通过河流,也方便以后溯流而上发展。

    秦琅也站到了甲板上,靠近河口,远远就看到了一座巨大的火山,这火山的造型是那么的显眼,但却又郁郁葱葱,明显这并不是一座活火山。

    船长在为秦琅介绍着。

    “我们的据点选在一条大河河口,这条河我们命名为金沙江······这条金沙江上游五十里,连接着一个巨大的湖泊,那湖泊长约八十里,宽约七十里。”

    舰队缓缓进入海湾,最后又进入了宽阔而又平坦的巴石河,沿河上溯十里,有一个江心洲出现在大家面前。

    远远看去,还能看到上面有房屋等。

    “那是我们的据点,金银堡。”

    说是堡,其实就是一个很简单的小寨子,岛是一座江心洲,很平坦,也不是很大,长不过约一里左右,宽百步。

    之前来探险的船员选择在河口的这洲上建起据点,砍伐来树木建起栅栏,挖了壕沟,建了箭塔、了望塔等,又建起了屋舍、仓库等等,虽然很小,但却也是五脏俱全,尤其是防御效果不错。

    这是一座很有武安府骑士堡风格的小要塞据点,此时上面还留有一百来人,他们看到船队到来,远远的吹响了号角,打开了寨门跑到简易的码头迎接。

    巴石河水平缓,河面有百步宽,船队缓缓的抵达小码头,大船放下小艇,送人上岸。

    秦琅跳下小艇,登上栈板,看着面前的这个简陋的据点,却是满怀期望。

    “选择这里建立据点,也是因为岛蕃蛮夷的袭扰,我们最开始是在河口南岸建立了据点,后来被袭扰后我们便迁到了这岛上,这小岛四面环水,比较好防守。”

    秦琅也觉得这个选址不错。

    淘金者从船上下来,站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一个个东张西望,当他们看到这里的这座简易却又很有熟悉的武安风格的要塞据点时,更加震惊。

    好在有船长介绍,说这是昆仑号回去后,秦家买下航图后,派出的先遣队建立的,方便大家落脚。

    船上的人都下来了。

    然后接着往下运武器、食物甚至是鸡鸭牛羊马狗猫等各种活的畜生。

    既然是要殖民,肯定得做长远规划的,甚至除了这些活物,还带了各种粮食、蔬菜种子,来了后除了淘金,肯定要在这里垦荒种地的。

    此时是贞观十五年的正月,但比起太平港来仍然要热许多,这里完全就是夏天。

    有些在船上憋了半个月的家伙,甚至直接就先脱光了衣服跳到码头河里洗起澡来,更有那急性子的,听说这河叫金沙河后,便立马准备淘金了。

    蓝天,白云。

    青山,绿水。

    有人觉得这里跟太平的下龙湾有些像,风光都旖旎。

    不过更多的人关心的还是,这里究竟有没有遍地金银。

    宁静的海湾,被晚霞染成一片金黄,真美。

    三千人上岸,登时让那个小据点显得有些拥挤起来。

    好在这次来的船多,除了载三千人来,还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物资,眼看着要天黑,船长们立即指挥起众人开始从船上把帐篷等运下来,在要塞里先搭上帐篷。

    天还没黑,可蚊子却已经出现了。

    海风习习,海浪声声,椰树摇曳。

    秦琅骑上马,在小岛上巡视。

    没一会,便巡完一圈。

    这个江心洲很平坦,其实完全容纳的下新来的三千人。

    张超打量着这片地方,“这就是三郎想要开荒的地方?”

    “嗯,不觉得这里很美吗?”

    “一般吧,比下龙湾要差很多,感觉不比海南的三丫强哪去,都差不多。”

    “哈哈哈,海南岛如今可是朝廷直属实控之地,设有数个州县,上面户口数万,就是冯家冼家如今都没法再独享了,哪如这里?一片空白,随我们规划,我们想在这里做什么就做什么,真正的天高皇帝远!”

    秦琅望着这里,心中充满了满足,这种感觉就好像以前他刚买下第一套房子,拿了钥匙走进去的时候一样的感觉。

    虽然还完全是毛坯,但那却是完全属于自己的毛坯了。

    “你说好就好吧,怎么没看到岛蕃?不是说这里有很凶恶的岛蕃吗?”

    “当然是有的,要不然干嘛跑到这江心来,不过这里毕竟是未开化的蛮荒之地,甚至比不得流求岛呢,流求岛还从秦汉时就与中原有贸易往来了,但是这里与外界的交流极少。”

    虽然早就有人发现了这里,但是这里在商人的眼中,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流求岛上还产樟脑、硫磺、鹿皮这些,林邑等地还有沉香、犀齿等,而这里有什么,这里的蛮子落后不开化,过着原始人一般的生活。

    当地有的也不过就是椰子,哪个商人会历经千辛万苦跑到这里来贩椰子?

    这些土人倒是会喜欢商人们的货物,但是他们拿什么来换,椰子吗?

    商人讲究的是利润,考虑的是成本。

    如果这里岛上都是香料,那么就算昆仑海中的香料群岛一样,就算再远他们都会想办法去,但这里没有发现。

    而且以前新航线出来前,太远了,也太不安全了。

    秦家在这边其实已经探了好几年时间了,与这巴石河口的岛蕃部落也交手过多次,也曾试图跟他们交流甚至交易,但效果不大。

    最后终不免是战争。

    不过说斗殴应当更准确点,那些还只知道用原始的石器、骨器的岛蕃,在秦家精锐的探险者佣兵面前,其实就是送。

    打了几次后,秦家的探险队干脆抄了几个岛蕃部落,把他们统统抓了,然后让他们帮忙修要塞据点,最后又驱使他们开垦了几片粮田,再分批运回了中原,将他们充做昆仑奴给卖了。

    所以现在这周边,其实已经没有部落了,得离几天远才会有岛人,但已经轻易不敢过来了,甚至一些小的部落,还主动的迁移逃离了。

    抵达新世界的第一顿晚餐,虽然简单倒很美味。

    在船上的时候,空间有限,而且食物和淡水都是定量供给。

    而如今上了岸,要塞里开了伙,第一顿不仅有香喷喷的大米饭,而且还有新鲜的蔬菜,还有鱼汤。

    坐在夕阳下,端着碗席地而坐,那感觉别提多惬意。

    巴石河上游一条支流的支流,确实有金砂,而且不少。秦琅一边吃饭,一边对大家安排,让明天就给那些淘金者发放淘金的工具,其实也非常简单,一把锹一把镐,再来一个筛子一个盆,再发个袋子就行了。

    “直接用船把这些人运到上游支流去,然后派支护卫队跟着,先搭个简易的淘金点,立上栅栏,搭上帐篷,就可以让他们去采金了,谁淘到黄金就归谁,我们按说好的市价收购·····”

    这次来了三千人,并不全是淘金者,还有不少船员以及护卫。

    “这江心洲上终究是小了些,我们要开始在南岸重新规划一座新的要塞,建立一个真正的金银堡。”

    海风轻拂,大家都对未来充满期待!

第1109章 殖民地

    夜幕降临。

    吃饱喝足甚至还下河洗了个澡的众人,却都难以入眠。

    于是大家干脆点起篝火。

    有人在唱歌,有人在跳舞。

    淘金客们在憧憬着美好的淘金未来,而秦琅等秦家人则在想象着如何在这里建立起一个新武安州。

    海风轻拂,虽然听不到海浪声,但河浪拍打着江洲声,也是那么的美丽。

    要说不好的地方,就是这个地方连一个女人都还没有。

    三千多号人,一个女人也没有。

    本来张超来时提议要给秦琅带几个侍女的,可秦琅拒绝了,这鬼地方一个女人都没有,他却带上几个如花似娇的美丽侍女,这可不是什么好主意,毕竟他的身份仅仅是一条船上的佣兵队长。

    到了此地后,秦琅的身份也仅有几个秦家的重要管事知道,其它人仍然以为这位是家族上面派来的一位管事,负责这块新据点的护卫武装等事宜而已。

    “没有女人,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张超道。

    “这里的岛蕃里难道没有女人吗?”

    据点的管事是一个叫秦禄的中年男子,长的很黑瘦,甚至猥琐,他听了后萎琐笑道,“当然有的,在中原的时候,你也应当见过昆仑奴的,里面的女昆仑奴一个个黑乎乎的。”

    张超捏着下巴,“我府上的昆仑奴觉得长的挺清秀的啊,身材也很高挑。”

    秦琅白了他一眼。

    “那是因为你买的那些昆仑奴都是其中年轻漂亮的,价格也贵,甚至卖到你府上的那都是经过那些奴隶贩子们精挑细选,并认真培训过的,她们学过大唐礼仪,能听的懂汉话,甚至会说,而且挑选时也是挑的符合我们唐人审美的那些。”

    而这里的岛蕃,一来更加落后原始,二来那些能符合大唐审美还年轻的,当然是少之又少的。

    秦禄告诉张超,说他们在北岸还有两个种植庄园,里面种植着水稻,有不少俘虏的岛蕃,其中也有些女的。

    但要说年轻的,还真没几个,至于年轻又好看的,更是没有了。

    “下次一定得运一船女人来,最起码也先运两船妓来,等这些淘金者淘到黄金赚到了钱,肯定愿意掏钱进青楼的,这可是个赚钱的好买卖,而且也能阴阳调和嘛,省的时间久了,憋出问题来。”张超笑着道。

    秦琅知道张超说的也是有道理的,这个时代许多矿山等地,雇佣着大量的青壮劳工,一般也都会招一些青楼女子过去营生,虽然一般都是较差的,但却是很受欢迎的。

    甚至不少商人还会在那些地方建起赌场等。

    反正多数干苦力的人,拿血汗换几个钱,最后往往忍不住诱惑,又多在那里花出去了,商人发了工钱,转眼又通过青楼和赌场又收了回来,甚至有些心坏的,还故意诱人借贷等,最后把自己都赔进去当奴隶,只能一辈子在里面干的。

    秦琅不是那种黑心的商人,但也认为,这种开拓的新殖民地,也确实需要阴阳调和。

    “嗯,把这个记上,下一批船队过来,除了必须的一些物资,也带些女人来。”

    秦禄向秦琅感叹着,说这片地方真是天府之国,简直就是个神仙般的地方,是个上天赐予的大粮仓。

    沿着海湾,是一个巨大的平原。

    在这片平原的西部和东部,分别有两道山脉贯彻南北,形成西、东两侧的天然屏障,两大山脉成功的阻击了来自南海的西面大洋的气流,就算是在夏季风暴多发季节,台风行经此处,往往也被山峰阻隔在外。

    台风尾声化为适量的降雨,润泽平原大地,对农作物的威胁大大减弱。

    适合的气候,加上肥沃的土壤,使的这片平原真的就是一个巨大的粮仓。

    “比关中平原还要大还要肥沃,比淮南更安全!”

    “比交州的红河三角洲更大多了,这地方没法形容啊,我们这几年就这么点人手,驱使着一些岛蕃俘虏,十分粗放式的耕种,结果产量极好,收获惊人,完全是上天赐饭啊。”

    按秦禄说的,这地方九成土地都能种植水稻,而且雨水充沛,阳光充足,真是随便插根筷子都能发芽,一年收三季都可以。

    他们这几年,已经开辟出了两个种植庄园,不但能自给自足,甚至已经囤积了不少的粮食了。

    这里的岛蕃根本不会种地,他们也种水稻,但却非常简单,随便撒下点种子然后就不管不顾了,到了收获季节来割下稻穗就行了。

    连刀耕火种这种南中和蛮人的技术都不如,完全就是放任自生自灭的,他们除了吃水稻,也还吃香蕉、椰子,反正都是随便摘取,日子是过的很潇洒的。

    可也许正是这种安逸,让这些岛蕃十分落后,住着简易的窝棚,穿着树叶,每天晒着太阳无所事事。

    张超以前觉得流求岛上的岛蕃弱爆了,但现在一对比,觉得人家流求岛蕃还是很强的,毕竟那是曾经跟隋帝**打过仗的,虽然最后被打败,但虽败犹勇嘛。

    可现在看这些岛蕃,真就是长着人模样的野人而已,没有文字没有国家,原始落后的部落制度,天天混吃等死。

    要不是这里以前没有发现新航线,处于半隐蔽状态,估计大唐那些捕奴队会非常喜欢这的,上哪找这么好抓的蕃子去。

    张超现在都不得不开始佩服起秦琅来了,怎么就运气这么好,找到了这么一处世外桃园呢?

    这一夜很热闹,很多人一夜都没睡着,一直熬到天亮。

    清晨。

    海带汤,白米粥,配上一些咸鱼干,一顿早餐倒也让大家心满意足。

    等饭后,秦禄做为如今金银岛上的一号领导,把秦琅昨天安排的事情做了宣布,几条船和一批护卫带着淘金者乘船前往上游产金砂的溪流,搭建淘金者营地,准备淘金。

    剩下的人则将在江心洲对面的南岸,修筑一座新的要塞。

    另一部份人则会分到两个农庄去,把这次带来的家畜家禽等也送过去喂养,然后剩下的空船,也暂时休整几天。

    秦琅让船员们先去协助建立淘金者营地,有意要等那些淘金者中运气好的,采到第一桶金,然后到时带上一批幸运儿和黄金返回太平港。

    到时用那些人做活广告,再吸引招募更多的人过来。

    果然,秦禄一宣布,淘金者们立即轰动起来,大家早就迫不急待的想去淘金了,谁也不愿意飘洋过海跑来这里,却在这伐树挖土修寨子种田的。

    现在听到马上就能去淘金,大家都在称赞秦家办事果然有信用。

    简单的把淘金者编列为几个队伍,又宣布了一些营地规矩等后,便开始上船。

    秦琅没有跟着去。

    他站在江心洲据点的塔楼,向众人挥手道别,一众淘金者亢奋的唱着歌登上船,然后向着上游支流而去。

    接下来的日子,其实倒是十分平静。

    淘金者走后,据点这倒是安静了不少,分去农庄的去农庄,打渔的打渔,伐木的伐木,挖地基的挖地基,好在这段日子天气极好,并没有什么雨。

    如今这里人还不多,所以南岸的金银堡初期规划也只是个临时的要塞,尽量简单,伐木为栅,挖土为壕,修些箭塔,立起吊桥,就算有基本的防御能力了。

    虽然岛蕃原始,可这里毕竟人家的地盘,总得小心别阴沟里翻船。

    秦琅的亲卫队带来了战马,他们一百轻骑,分成两队,一队出巡,一队守寨,他们把附近百里都梳了一遍,发现了一些部落。

    但多是些小部落,没什么威胁。

    而一些靠的近的部落村子,也似乎知晓了这里又来了许多外来者,于是开始在搬迁。

    秦琅只让巡视监察这些土著,并没让去攻击。

    现在先不急。

    他甚至还让亲兵试图与一些村子的土著接触,看来不能交流,甚至是做点简单的贸易,眼下土著那里没有秦琅想要的东西,但他却愿意试探一下。

    只不过效果并不好,土著远远的看着骑着高头大马的陌生人,都惊惧万分到处躲藏,哪敢靠近,就算被堵住了,也吓的跟个土狗似的,完全没法交流,最后只好不了了之。

    淘金团东进没多久,顺利在上游支流建立起了营地,然后全力投入了淘金之中。不得不说,秦家确实没骗人,那条溪里确实有不少金砂,虽说并没有说随便铲一铲砂水里一淘就有黄豆大的金砂,但是运气好点,一天下来,也能淘到不少小金砂的。

    更有几个运气好的家伙,还真就淘到了黄豆大的金砂,更有一个家伙挖到一块鸡蛋大小的金块。

    这更加刺激着淘金者的心。

    大家淘的更卖力了。

    一把锹一把镐,再来一个盆,溪河里淘就是了。

    当要塞来人,宣布船队将返航太平港,问有没有人愿意回去的时候,还真有几个运气较好的家伙,打算随船回去。

    倒不是不想发财了,而是他们想先把淘到第一桶金换的那笔钱带回家,然后带家人亲戚朋友们一起来发家致富。

    甚至有人打算要把全家都拉来淘金的。

    这样遍地黄金到处淘的机会,可不是总有的,如今既然遇上了,那就得抓紧。

    当然也有人舍不得走,而是写了信交给船上,让他们帮忙寄信回家,把钱和信寄给家人,让他们赶紧来一起淘金一起发财。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运气最差的人,都淘到了一两左右的黄金。哪怕就一两,可在秦家这里也能换到五六贯钱,这还是因为这些金砂成色较低,还得提炼加工,所以收购价本就如此。但就算五六贯钱,那一月起码也能有十贯了,一天至少也摊到三百多钱。

    而这还只是运气最差的家伙,运气稍好些,也都淘到了二三两,甚至那运气好捡到狗头金的更是真的一夜暴富。

    “速来,这里遍地黄金!”

    ·······

第1110章 金银堡

    清晨,秦琅打着哈欠醒来。

    睁开眼,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不由的感叹这种睡到自然醒的感觉真好,在这里,生活节奏变的很慢。

    赤着脚走下椰棕床,先挑了个新鲜的椰子拿刀熟练的几刀削砍打开,椰汁入喉既解渴又清甜。

    听到动静,张超先进来看了下。

    “什么时候了?”

    “辰时将过,马上就是巳时(早九点)了,要吃点什么吗?”

    秦琅提起毛巾,然后便向外面走去,“那还早,我先去洗个澡,游会泳。”

    张超嘲讽的道,“天亮都两个时辰了,大家都干半天活了,还早呢?”

    秦琅打着哈欠往金沙江而去,这条河也被淘金者们称为秦河,自然是缘自秦家是这片新世界开拓者之故。

    新建的金银堡现在还乱糟糟的是个大工地,因为人手不足,所以虽然设计简单,但工程进展也很缓慢。

    秦琅的身份在这里依然是保密的,只有少数几个核心管事知道他真实的身份,以及秦琅的一百轻骑卫队,其余人仍只当他是秦家派来的管事,传闻这是曾跟忠武王和魏公打过仗的家将,很受秦家器重,甚至还是历城秦家族人。

    因着这个身份,所以秦琅在这里倒是身份超然。

    谁也想不到刻意改变了胡须式样,甚至故意把肤色晒成古铜色的这位秦总管,其实是秦琅,谁也不敢往那边去想,再加上这里还真没几个见过秦琅。

    今天的天气依然不错,虽然气温渐渐升高,有了炎炎夏日之感,但其实以这里的气候来说,还算凉爽的。

    河南岸的新城工地上,到处乱哄哄的。

    要想在蛮荒的新世界,从无到有建立一座城堡,比起在中原那是难多了。想当初秦琅受封武安州,开拓封地的时候,虽也是从无到有,可毕竟当时带了那么多人过去,而且武安紧挨着交州,所需要的各种东西,其实都是钱能解决的,所以从来不是什么阻碍。

    可到了这里,虽然仓库里已经存了不少金子。

    秦家本来之前就已经在开采几处金矿,都是表层露天的,一天有百两开采量,加上如今已经来了三批淘金者,多达万人的淘金大队,每天都能开采数百两甚至是上千两,虽然如今淘金量已经在下降,金子没那么好淘了,但淘金者还在不断增加,所以总体产量还是在不断增加中。

    估计过段时间后,能维持在日产五六百两的水平。

    不得不说,一夜暴富任何时代都是极诱人的,当第一批中有几个幸运儿乘船回到太平港后,他们的幸运故事,和随船带回来的黄金,第一时间就让整个太平港一直在关注此时的人疯狂了。

    更多的人前来金银岛淘金。

    “今天是文庙、武庙奠基动工的吉日,一会还等你去主持呢。”张超跟着秦琅一起跳下河,两人水性都不错,在这没小污染的河中倒是畅游欢快。

    “工程太慢了些,下批船队得多弄些工匠和材料过来了,淘金者得放缓些,太多了我们粮食等都供不过来,而且现在发现的那几处可淘金的地方,也都饱和了,好多人现在都淘不出金子来了·····”秦琅换了个姿势,改成了仰泳。

    上午的河水还有些凉,不过日头倒不晒,游起来挺爽。

    如今这里人口已经超过一万二千人,还在不断增长之中,现在形成了五个淘金营地,还有江心洲寨以及南岸新城,以及两个农庄,只是都很简陋。

    原来储备的粮食无法供给这么多人消耗,必须得依靠船队定期从太平港运粮过来。

    要扩垦粮田,增加种植面积,增派种地人手,还得修些水利渠道,建磨坊等,这些都需要人手。

    如今秦禄忙的是脚不着地,一下子新增了这么多人,这让原本只有百余人的小据点管事,有些应付不过来了。

    “交州那边,对金银岛有没有什么关注?”

    “关注肯定有的,不过这些年咱大唐各大世家豪强、勋戚贵族,哪个不是在外开拓,有去海东捕奴的,也有海上劫掠,也有到南蛮丛林里探矿的,反正谁有本事谁就走的远,谁就吃的香,谁家在海外没点产业呢?”

    张超笑着说道,得益于朝廷的大兴贸易,鼓励海贸等,所以现在有钱有势的都在往外发展,在外建立什么商馆啊据点,挖矿啊等等,都很普遍,只要你有实力,只要你敢冒险,那么风险越高,相应可能得到的收获也就越高。

    许多人家是自己干,也有人是合伙干,还有一些商号招股借钱干的,反正这年头这都是很有利润的买卖。

    秦家现在的这金银岛,其实也就是一般的情况,在南海深处发现了一处蛮荒岛,上面有金矿,就这样了。

    这算什么。

    这种事情多的是,还有好多家族和商队跑干佗利国、狼牙修国、狮子国等地去收购香料,或是种植香料、挖金银、宝石,还有挖铜铁的。

    不稀奇。

    况且这个事情现在还很神秘,外界知晓的情况并不太多,连这金银岛具体在哪都还不知情。

    所以更多的也只是吸引了一些注意和增加了一些猜测而已。

    毕竟这事虽是秦家在做,可秦家这些年做的买卖太多了,别说这神秘的南海深处的金银岛,秦家在岭南,在南中甚至在林邑、真腊、扶南等地,开采或堪探中的矿还少了吗?

    不说太平府武隆的鸿基煤炭这座巨大的聚宝盆,在谅山、在广源等地也有许多大小的金银铜铁矿产的,这年头挖矿是个暴利的产业。

    但想做这买卖,首先不仅得本钱足,还得势力强,否则这种好事也轮不到你,就算是你堪探发现的,你也守不住。

    而秦家正好不论是地位还是实力又或是人脉、钱财、人力、技术等诸方面都是其中佼佼者,专注堪探采矿甚至是冶炼加工多年,实力雄厚,技术强大,或是与人合伙,或是单独干,秦家在矿业这块确实是有很大一个份额的。

    也因此,太平港这里秦家从昆仑号手中买下了金银岛的航线地图,招募人去淘金采矿,也不算稀奇了。

    “下次不能只在太平港招人了,得从沿海诸地各处招募人手过来,尤其是福建、流求、黔中、云南、广西这些地方的山区,相对来说这些地方山多地少,大家相对较穷,招他们来淘金或以后留下来殖民,都是比较方便的,分散招,还能减少别人的注意力。”

    秦琅是要把吕宋当成自己的一个后路经营的,当然希望这里尽量低调一些。

    “三郎,咱们现在这里从无到有,筑城修寨处处人手不足,也没必要现在先修文庙、武庙、学校、城隍这些吧?”

    “有必要的,我们这是要做长远规划,与在其它山里挖矿不同。在其它地方挖矿,我们只为矿,所以建个采矿小镇,都是为挖矿服务的,等将来矿挖完了自然就走了,就算长期挖,那也只是挖矿,但我们这不同。”

    文庙是朝廷祭祀文宣王孔子的地方,又称孔庙、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

    唐以前,所谓先圣,或指周公或指孔子;唐以后,则专指孔子,所以孔庙又有先圣庙之称。汉平帝时,追谥孔子为宣尼公,所以孔庙又称为宣尼庙,南梁以后,又有宣圣庙之称。

    贞观朝,皇帝在秦琅等百官建议下,追赠了商纣王叔父比干为太师,追谥忠烈。

    又特追谥孔子为文宣王,从京师到地方,从国子监到地方县学,各级学校都祭祀孔子。

    李世民建立了官学内的孔庙制度,还确立孔子为先圣的地位,同时建立起从祀制,在以前,若以孔子为先圣,祇以颜渊为先师配享。而从李世民开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从祀制度,从祀者分为四配、十哲、七十二子、另有先贤、先儒不数不定,分列东西两庑。

    大唐朝廷和皇帝对孔子的封赠追祀等行为,其实是拔高文人地位,特别是以此增强科举地位,从祀孔庙,也成了文人学者最高荣誉,而能不能成为先贤先儒从祀孔子,则要由朝廷来定,这无疑也是朝廷对那些文人士族的一种干涉控制手段。

    从李世民开始,有学校就有孔庙,孔庙不仅成了学校不可分割的一部份,甚至成为了学校的中心,上到国子监,下到县学,皆是如此。

    释奠之礼是国家大典,属于中祀;

    教师的地位,透过孔子庙制而神圣化;教育理想也透过孔子庙制而具体化。

    因此,孔庙的存在,不仅有很大的教育意义,而且也含有很强的政治或宗教意义。

    如今金银城堡新建,在规划之初,秦琅就已经在最中心区域,规划为了学校、孔庙,而金银堡的城主等办公区域,反倒被他划到了北区边角。

    “将来这里会慢慢的从无到有,一点点发展起来,但不管发展到什么样子,我都希望,以后这里的人不会忘记自己的根本,他们是唐人,从中原大陆来的,不管百年还是千年,他们都应当牢记自己始终是唐人,是汉民,是诸夏。”秦琅很认真的道,而要想让他们让这块地方以后都保持传承,那么文化就是最重要的纽带了,这个是绝不能断的。

    断了文化就是断了根,所以金银堡规划的最中心就是孔庙,是学校,然后才是武庙,是城主府等,

    他这段时间甚至一直在谋划着一件事情,就是从各地招来的淘金者越来越多,这些人虽说主要来自岭南,但还是比较杂乱了,所以他计划是要先对这些来岛的人,先办个夜校传授官话,统一大家的语言。

    这既便于管理,也有助于凝聚人心。

    等到将来有条件了,甚至要开展免费的小学教育,不仅秦家的管事们子弟免费入学,甚至就是淘金者子弟也可免费入学,甚至将来那些内附归化的岛蕃子弟也要让他们入学,学汉话识汉字,哪怕只普及个三年初小教育,也是意义重大的。

    秦始皇车同轨书同文,才造就了统一华夏,秦琅认为,金银岛要想将来发展起来,那么不仅要保留根,而且还一样也得打造出一个语同音书同文的群体来。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8244/ 第一时间欣赏贞观俗人最新章节! 作者:木子蓝色所写的《贞观俗人》为转载作品,贞观俗人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贞观俗人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贞观俗人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贞观俗人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贞观俗人介绍:
离玄武门之变只有三天了,秦琼却打算做个国之纯臣不参与其中,秦琅高呼这不是坑他吗?送上门的从龙之功怎么能不要,等事成之后再功成身退也不迟。到那时,做个俗人,不谈亏欠,不负遇见。做个俗人,贪财好色,放荡自由。贞观俗人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贞观俗人,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贞观俗人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