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唐朝工科生TXT下载唐朝工科生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唐朝工科生全文阅读

作者:鲨鱼禅师     唐朝工科生txt下载     唐朝工科生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九十三章 神采

    “先生,不是说要学射箭的么?”

    “学那个有甚么用?来,这狄粱做的面鱼,最是有味,比麦粉好食啊。”

    言罢,张大象凑在小小的土灶锅前,用力地嗅了嗅香味,然后陶醉地看着十岁光景的少年,“再来一盘牦牛肉,嘿!”

    说到兴致处,张大象搓着手,只觉得这锅里的物事简直是美爆了。

    一把细碎葱花撒上,顿时从锅里盛了出来,不得少年张望,自己先撩了一筷子,嘴巴嘬的跟鲤鱼似的,唏哩呼噜也不管烫还是不烫,三七二十一,先来一口再说。

    “狄粱”吃的人少,种的人更少,传入中国也就是贞观朝的事情。还是李淳风托人传到唐朝的,做了一回劣质版张骞。

    这东西就是高粱,天竺种的不少,耐旱抗涝,在天竺产量还不低,居然比稻米硬是要高一石。李淳风有鉴于此,才让人把“狄粱”带回唐朝。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到了唐朝,居然水土不服,产量也就是三石不到。试验田还好只有五千亩,要是多了,李淳风得要欠下个人情。

    怪只怪已经到了贞观十八年,某条土狗为了小霸王学习机,在关中地区河套地区都或多或少地非法干扰了历史进程。十年来增加的水利设施使得稻麦产量大大增加,以至于高粱原本的耐旱抗涝优势,在关中地区发挥不出优势。

    再一个,高粱米去壳不去壳就是两个画风。尽管说眼下的关中老农已经不稀罕三五百斤白花花大米,可吃上个囫囵饱饭才几年?所以,一如既往的,还是会尽量地多留一些能吃的。

    以往糜子、稻麦的壳壳,也是能做成青糠饼之类的,塞到嘴里,啃个半天也能垫吧垫吧肚子。可这“狄粱”壳子简直糟践人,熟了之后,闻着挺香,拉起来就惨了。指天骂娘者不在少数,俨然是肠子都被拉出来的架势。

    于是高粱在关中,就成了鸡肋,远不如在陇右受欢迎。实在是陇右贫瘠,高粱的优势瞬间就发挥了出来。

    不过“狄粱”的特质优点,也不是没有人发现。比如说张大象,这么些年别的没长进,只论吃喝,堪称一绝。

    “智障大师”的诗,邹国公子的胃,在李董迁都洛阳之前,必须是长安双绝。

    “先生,怎么还有牛肉的?阿耶跟我说,以前吃牛,是大罪……”

    少年一边说着,一边自己盛了一碗“疙瘩汤”,还多加了一把葱花,还撒了一点胡椒面和花椒面。嘬了一口汤,又撒了一把青盐,一旁张大象看他的吃法,气的腮帮子直抽。

    口味这么重,暴殄天物!

    “你也说以前啊,说到这以前啊……”张大象夹了一筷子略带黑色的牦牛肉,迟迟没塞到嘴里,反而出神了片刻,然后接着道,“这以前啊,跟人吃喝,先生我的运气还是不错的。时常有牛儿知道先生我要吃饭,便去跳崖自杀。”

    “……”

    少年眼珠子鼓在那里,一脸的不可思议,显然是被震到了。

    “假的嘛。你这小郎,怎地当真了?”

    张大象轻轻地在他脑袋上拍了一下,“不落人口实么,官府场面还是要做一做的。”

    “这样骗人真的好吗?先生。”

    师徒二人一边吃着面鱼儿,一边闲聊。

    听徒儿这么一问,张大象一身肥肉也抖了抖:“骗人自然是不好的,可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都是场面话嘛。大郎,你想啊,要是不骗人,那官府就要抓人了,可先生我……为师是什么人?邹国公之子啊,是勋贵啊,长安令敢得罪嘛?当然啊,为师不是说要仗势欺人,也不想让长安令这般为难。为师的意思就是,为了不让长安令难做,所以我才骗人,这样就两全其美了,对不对?”

    “……”

    少年一时间有点转不过弯来。

    “你看你,又钻了牛角尖。为师不为难长安令,长安令就不用硬着头皮来不畏权贵,寻常百姓听说为师吃牛肉,得知是牛儿自杀的,也不会觉得为师是故意逮着耕牛杀。于是大家都相安无事,岂不美哉?百姓不必羡慕嫉恨,官府不用担惊受怕,为师不用嚣张跋扈……天下要都是如此,还不真的就长治久安啊。”

    “……”

    少年感觉自己掉坑里了,于是扭头喊了一声:“二郎,你觉得先生说的对么?”

    土灶的另一边,是守着灶膛灶火取暖的一个更小少年。约莫是七八岁光景,瘦瘦小小的,头发还有点枯黄,鼻子还淌着鼻涕,形象远不如张大象身旁说话的少年来得那么灵动。

    “先生说甚么都对。阿哥,饭食做好了么?”

    “二郎悟道矣。哈哈哈哈,来来来,老夫给你盛了一碗,赶紧吃。”

    张大象哈哈大笑,对吸鼻涕少年的话,显然是非常满意。灶间内雾气腾腾,门口正翻着卷宗的张大素一直听着这边的对话,一边看书一边笑着摇头。

    “大哥,时候不早了,世子也该送回太子那里了吧。”

    “急个甚么,这光景他肯定还在盯着制糖厂,兴许就留在厂里食饭,送孩子回去作甚?跟女人一起吃饭么?”

    “跟着大哥,耽误学业啊。”

    张大素实在是受不了了,只好把心里话说了出来。

    “放肆!你是兄长还是我是兄长!”

    体型胖大的张大象一脸发飙的模样,不过连正在嘬疙瘩汤的李医都知道,兄长的先生那是在作怪,故意逗弄人。

    “唉……大哥,还有要紧事体没办,在这里逗弄孩子作甚?再说了,你还真当自己是世子的先生不成?”

    把手中的书放下,张大素稍稍地看了看窗外,“这长安城,热闹还是热闹,就是不知道怎地,索然无味,索然无味啊。”

    “你连个平康坊都不曾正经去过的,知道个卵的索然无味……”

    张大象瞟了二弟一眼,一脸的不屑。

    “……”

    本来想反驳说自己十岁就去过平康坊来着的,但感觉一反驳就彻底输了的样子,索性就闭了嘴,重新拿起了书。

    “先生,平康坊好玩么?”

    “好玩么?”张大象横了一眼十岁的李象,“老夫年少时,乃是平康坊无双猛将,个中滋味,哼哼。”

    “大哥,世子才十岁……”

    “十岁怎么了?十岁就不能知道平康坊的妙处么?你十岁的时候,难道不是也跟着大郎带着三郎一起去了平康坊?”

    “……”

    张大素顿时觉得冤,“大哥,我那时,是跟着哥哥去赴会!”

    “你看,你赴会了吧。”

    “……”

    张大素彻底闭嘴了,由着大哥卖蠢去。

    “先生经历,怕不是无比精彩啊。”

    李象一脸的羡慕,和对老学究的崇敬不同,这是由内而外的羡慕,非常的纯粹,非常的简单直观。

    于李象看来,便宜先生张大象的过往,绝对是“英雄盖世”。

    少年人的世界中,所谓“强者”,那必须是道上“混”得开,那必须是江湖风浪见得多。

    大约过个千儿几百年的,左青龙右白虎的道上大哥,依然是不少少年人心目中的“霸气”前辈。当然了,过个几年恨不得剁死“黑历史”中的自己,依然是不少的。

    “老夫有个过命交情的兄弟,姓薛名礼,想必,大郎你也是听说过的吧。”

    “是西军的那个薛仁贵么?”

    “正是。”

    “啊吔,这个好汉,居然是先生的兄弟?”

    “如假包换。”

    李象顿时目光闪闪,手里端着的面鱼儿吃起来也更加的香了,“我听阿耶说过薛仁贵,说他膂力惊人,马槊堪称尉迟第二,更是擅射,号称西军养由基。如今最有名的昝君谟、梁猛彪,都不及他。”

    “嗯,不错。”

    “先生果然深藏不露。”

    “老夫不过是内秀其中……”

    啪!

    张大素把书甩在案桌上,瞪了一眼大哥,嘴巴张了张,最后实在是受不了,推门而出,实在是呆不下去了。

    见亲兄弟居然一言不发地离开了屋子,张大象老脸一红,轻咳一声,拂须道:“快吃,快吃,吃完了老夫带你们去吃西市的醪糟,那董婆子快七十了,居然还没死,她的醪糟乃是一绝。连薛婕妤的侄女,都对她赞不绝口。”

    “醪糟好吃么?”

    李医抬头问道。

    “怎么?二郎到现在连醪糟都没吃过?这怎么行,老夫……”

    “先生,二弟体弱,还是不要胡乱吃喝了吧。”

    李象连忙道。

    实在是李医出生的时候,差点没活过来,一直体弱,若非保护的好,寻常人家的孩子早就夭折,哪里还能活到八岁。虽说如今也能跑跳,但身体瘦弱,不如同龄人,李象对自己这个弟弟也是照看的到位,出去玩耍,从来都是不离开自己的眼睛。

    “醪糟冲蛋,没甚要紧的。”

    张大象笑了笑,难得用手摸了摸李象的后脑勺,“老夫少年时,也时常去那里买一些回转。老夫三弟,也爱吃这个。”

    想起张大安,张大象也不胜唏嘘,接着,他又想起了张德,更是收了笑容,一时无言。

    早年和薛仁贵一起胡混,秦楼楚馆留其名,到如今,薛仁贵在西军也闯出了一片天。而他自己,年过三十,口称老夫,却还是混日子的模样,将来的前程,也就是继承邹国公的爵位。

    “先生怎地伤感起来?”

    “噢?老夫何曾伤感?只是想起一些要务,所以有些出神罢了。以后要记着,公事为先,私事为后。”

    “知道了,先生。”

    “醪糟还吃么?”

    “吃,先生。”

    “嗯,那就好。老夫在长安也呆不上几日,月底就要回转。你们想要再见老夫,怕是有的等喽。”

    “京城好玩么?先生在京城,是不是很威风?听阿耶说,大父在京城盖了好多楼阁,比大明宫还大,是真的么?”

    李象好奇地问着张大象,尽管张大象是以“冲喜”的形式,成为了李象的“前任”先生,但不管怎么说,关系是定下了。而张大象,很少有不让李象满足的情况。

    有问必答不过是小儿科,带着李象吃遍长安不敢说,吃遍整个东城坊市,那是半点问题都没有。

    花样百出的美食,使得李象在张大象这里享受到的乐趣,远比跟着“专业务农”的亲爹多多了。

    “大郎你这就算是问对人了。”

    张大象一抖衣袖,顿时眉飞色舞,“这洛阳城中,谁还不给老夫三分脸面?比如说这警察卫的……”

    眼见着张大象唾沫横飞,两个端着碗蹲着嘬汤吃面的少年,眼睛放着光,神采同样飞扬了起来。

第九十四章 奇葩局面

    “执失思力是你什么人?”

    碛西州治所衙署内,一身黑毛熊皮大氅的李思摩一条腿踩在脚凳上,身子微微前倾,胳膊肘顶着膝头,目光炯炯盯着匍匐在地的突厥武士。

    这是一个“控弦”,头面上的箭伤,手背上的刀痕,足以说明他是个勇敢战士。哪怕匍匐在地,也宛若一条身强力壮的野狼。

    “是……”武士微微抬头,表情有些羞愧,低声回道,“是我伯父……执失部为李……卫公击溃时,我人在阿史德部……”

    看他神情羞愧的模样,李思摩很快就揣摩明白这个小子的想法,不由得冷笑一声:“怎么?执失思力为太昊天子圣人可汗陛下所用,你居然敢以为耻?!”

    猛地大喝,让武士身体陡然一震,微微颤抖,然后整个人绷住的一股劲,彻底在这一番话下松懈,然后匍匐的宛若一只新生羔羊,软绵绵全然没了气力。

    “不、不敢……”

    “哼!”

    李思摩将脚从脚凳上挪下,缓缓地站起来,原本就发福的身材,使得李思摩看上去更加体型胖大。较之当年跳舞的阿史那咄苾,还要胖肥的多。肥壮的身躯套着一件黑色熊皮大氅,更显威风气概。

    “既来中国,必有所求,本王姑且一听。”

    说罢,李思摩突然又道,“不过,本王是以陛下爪牙的身份,听汝之言。”

    “是、是……”

    “控弦”武士微微起身,人还跪在地上,然后整理了一下情绪,便一咬牙抬头道:“王爷,王爷可否上禀太昊天子圣人可汗陛下……下国小邦愿‘以物易物’‘以奴换奴’……”

    听到他的话,李思摩一愣:“以物易物本王知道,这以奴换奴,又是甚么?”

    西域的春雪依然是厚重非常的,只是和往年不同,原本贫瘠不堪的且末城,因为多了沟渠,冬季的降雪保留了不少,留存下来的雪水并非是直接渗透到了沙砾或者蒸发到了空气中。

    大小“井渠”都能保证收纳规模数量可观的“水源”,按照储水量,今年的且末春耕数量是往年的三倍都不止。

    雪原之上,每隔一段距离,都会有永久性据点。有的是建立了信号机,而有的则是驿站或者补给点。这些据点之间,大量地使用了矮脚马拖拽的爬犁雪橇,甚至蒲桃城以东,还会用狗和鹿来拖拽雪橇。

    单次单车运力在一石到三石之间,但因为唐朝在西域的贸易量暴增,保暖取暖条件得到大大加强的当下,敦煌宫采买的特种狗和特种鹿,已经按照牛马骆驼作为“畜力”登记造册。

    目前雪地特种狗和特种鹿的存栏量,已经分别达到一千两百只和三百头。数量相较骆驼马骡动不动万头万匹自然是少的可怜,但冬季作为据点之间的少量物资补充,以及千里以上长距离传信通信,已经绰绰有余。

    毕竟,在贞观十八年,西域没有任何一个唐朝之外的组织,能够在冬季高效有效地传达讯息运送物资。

    只凭这一千两百条狗加三百头鹿,唐军一个旅帅带队,一个百人规模的远征军,足够在冬天轻松达成灭国。

    一支犬鹿混编的队伍前往勃律山口,尽管征发了大量的奴隶开凿山道,但勃律山口依然是西域极为有名的险地。

    从唐朝穿过山口,进入天竺诸土邦,勃律山口中那条蜿蜒崎岖的山道,由北及南,约莫有两百个弯。这里既有和蜀地一般的“望山跑死马”,同样也时刻发生着蕃地才有的大雪崩。

    队伍只要进入山口,立刻会给犬马套上“嚼子”或者“笼嘴”。遥闻深巷中犬吠是不可怕的,但要是“遥闻深山中犬吠”,很有可能一场雪崩带来的山体滑坡,就会在山谷中发生。

    “呵……”将护目镜稍微提了提,须发皆是冰花的汉子抖了抖手中的地图,“那儿,是哨塔。到了,他娘的终于到了!”

    听到汉子的话,队伍的成员都是兴奋躁动了起来,原本疲惫的身躯,此刻又充满了力量。连身旁的狗都感觉到主人的情绪,不停地摇晃着尾巴,但因为经验丰富,它们在被套上“笼嘴”的一刻起,就知道这一段路程是不能发出声音的。

    “林哥,程碛西跟俺们叮嘱,见了李淳风,还有那些个侯氏的人,只谈买卖。”

    “要你提醒老子?俺不知道么?”

    将护目镜重新扣上,独臂的林轻侠将地图塞回怀中,腰间的酒囊解下,咬开塞子就是灌了一口:“日娘的带劲!这‘狄粱酒’,就是劲道!辣的俺小雀都暖和了。”

    汉子们都是低声哄笑,一个接着一个含一口烈酒,然后继续赶路。

    山谷的另外一侧,已经能够看到灯塔也似的哨塔,哨塔的最高处,显然有光亮,那里烧着煤球或者煤饼,整个冬季,都不会熄灭。

    啵滋啵滋……

    猪皮在炉子上逐渐被烤的焦黄流油,不时有嘴馋的汉子跑去拿刀切一片下来,吹了吹,连忙将香脆的猪皮嚼的细碎,然后混着一口葡萄酒,美美地吞到肚子中。

    “将军,那个执失咥力……将军以为会不会有诈?”

    “有诈又如何?”

    程处弼不屑地冷笑了一声,手中原本端起来的酒碗,也被他缓缓地放下,“突厥人现在就是丧家犬,赢了一场波斯废物,兴许还赢了波斯以西的那些猪狗,又有何用?西突厥五六个设都完了,想要重振旗鼓,哼,除非土门复生。”

    “这‘以奴换奴’,莫非真要去做?”安菩有些不解。

    “做,作甚不做?又不是我们西军去做,不过是侯君集的家奴在信度河以西弄些找补。了不起再加一个李淳风李思摩,他们要是有本事抓了天竺人吐火罗人给阿史那氏用,这钱,合该他们赚!”

    说到这里,程处弼拿起酒碗,猛喝了一口,然后长长地哈了一口气,“不过,在西军眼皮子底下,做这等伤天害理之事,有损我上国威严。本督上禀敦煌奏疏朝廷,岂不是理所应当?”

    安菩一愣,旋即明白过来,压低声音有些担忧:“将军,吃个西突厥,倒也无妨。可这侯氏在吐火罗人地头做了一场,那是举债灭国,为的,还是那矿。这光景要是真和西突厥做其了‘以奴换奴’的买卖,怕也是为了筹措本金,是想在西域借力。将军要是吃了侯氏的肉,怕是侯尚书不能罢休。”

    “怕他个鸟,这老儿官复原职重做吏部尚书,哪还有甚么胆气。他要是还把持兵部,本督倒还忌惮,这光景,哼哼,你去碛北打问,他那些个老部下,又有几个瞧得上他的。与其奉承巴结这老货,倒不如学蒙兀人拍马屁,老子直接拍皇帝的不好?”

    “再一个,突厥狗倒是好想法,拿女子来换青壮……这不是资敌么?”

    程处弼咂咂嘴,仿佛是回味酒香,“侯君集要是敢呲牙,老子掀桌就是,看他这老货还能翻了天去。”

    “将军既有决断,那下走便依将军所命行事。”

    听到程处弼的话,安菩心中一琢磨,也觉得眼下的侯君集,哪有前几年那么厉害。如今的侯君集,也就是样子货,显然是被皇帝弄的乖顺无比,彻底做了脚边家犬。

    “再说了,你当这‘以奴换奴’,是随随便便就能应承下来的么?执失咥力从老子这营帐出去之后,转头就到了李思摩跟前跪舔,要是没有李思摩点头,敢分五千骆驼到勃律?这其中,显然有皇命在身。内府西域事宜,怕不是交由李思摩这条疯狗去奋力打拼……”

    事隔多年,别说是程处弼,连西域最笨的羊肉贩子,也知道怀远郡王手头掌握着西域最大的驼队。而驼队真正的主人,却不是李思摩。

    “这‘以奴换奴’,不过是饮鸩止渴,看来突厥力有未逮啊。”

    武汉地界,江夏的一处别院,壁炉前烤火的人不少,各人神情不一,有的兴奋有的踟躇,有人是不是地陷入沉思,有人则是立刻在那里摆弄着算盘。

    “女子换青壮,能逞凶一时于域外,不过根本伤了,最终结局,自不会太好。倘若华弱夷强,阿史那氏还能反扑。不过眼下这局面,西军要决战葱岭以西,甚至远征河中,都不费吹灰之力。阿史那氏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西进……”

    “河中说是富庶,地产几何,还是没个准。这天竺却是不同,北天竺一盘散沙,玄奘法师之见闻,于我等大有裨益。倘使真能驱逐天竺青壮为奴,易货突厥,大有可为啊。”

    “骠国、高达国亦是内乱不止,这光景要是能占了北天竺膏腴之地,且不说金银铜铁,只说这‘狄粱’,一亩三石,哪怕酿酒,运回中国,也是十倍利。”

    “不止,少说十五倍利。朝廷禁酒乃是大政,岂敢轻易废了的?如今能随意酿酒的地界,依旧是关洛苏扬等地……”

    众人在热烈讨论的同时,张德一边翻着资料一边犯嘀咕:这到底是什么奇葩局面啊,突厥人去年还到处避着“捕奴队”,今年居然就开始自己贩卖奴隶?看不懂啊。

    天才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第九十五章 摩诃耶那提婆奴手札

    《摩诃耶那提婆奴十三年手札》是多地出版的一套书,主要就是“摩诃耶那提婆奴”的各地见闻以及学习心得。

    至于摩诃耶那提婆奴是谁?关洛大贵族们自然是知道的,但千儿八百万唐朝普通百姓,却是绝对不会晓得,原来摩诃耶那提婆奴,就是玄奘法师啊。

    《摩诃耶那提婆奴手札》共有四版,第一版是《摩诃耶那提婆奴七年手札》,时间停止在贞观七年,玄奘的主要活动范围是在西域,属于西域诸佛国的上座贵宾。唐军早年作战吐谷浑追杀至鄯善,就用到了玄奘法师的一点点“微小经验”。

    法师自己是很惭愧的,但李皇帝觉得虽然你个光头是偷渡出去的,但立了大功,必须给个面子。

    于是,玄奘法师虽然还没有回家,李董其实已经物色好了几个猛将子孙,好拜在玄奘法师的门下。

    当然了,玄奘法师也可以不收的,不过想必法师胸襟广阔,不会回绝大唐皇帝陛下的美意……

    “我说呢,原来高达国和这北天竺共主,居然开打了十几年?早先来苏州的那个高达国王子,几年不见消息,怕不是已经死了。”

    “这北天竺公主,号称戒日王,不过也没甚要紧的。玄奘法师不是说了么?这戒日王有类周天子,分封诸侯,莫说郡县州府,连条通达诸侯的王道都没有修,显然是难成气候的。”

    “高达国原先为东天竺,自有体统,如今频频失地,怕是不行了。”

    “今年有人从真腊运了人去骠国,然后在骠国修了码头,只是那地界,要绕路的厉害。野人又多,也不见有甚么利市。”

    因为《摩诃耶那提婆奴手札》的缘故,苏杭、淮扬、武汉等地对东天竺的状况,还是相当熟悉的。再加上黄冠子真人这个“妖道”祸乱番邦,更时不时传来《李淳风三戏俏女王》《黄冠子瑜伽三十六散手》之类的画本,更是让不少人对天竺的想象,充满了奇妙的色彩。

    乃至武汉这地界,偶有神婆失业之后,居然鬼使神差地在乡间竖了一间“太昊天子庙”,一开口就是要拜一拜李皇帝。

    一般当官的,看到这苗头,肯定是抓耳挠腮,毕竟虽然唐朝没有认可“太昊天子”的概念,可在外邦,“太昊天子”就是李董。

    稍有不慎,就是毁谤圣人的罪名。

    然而让神婆们感觉三观错位的是,老张直接带着长江上讨生活的薛仁贵,把什么太昊天子庙给强拆了。

    武汉地界官方默许民间推动的民办寺庙,只有铁杖庙麦公庙是可以收集香火的。而且因为麦铁杖人设塑造相当给力,荆楚地方官僚们,尤其是类似武汉录事司这种原本吃干饭拿薪水混日子的,以麦铁杖为盔甲战刀,“伐山破庙”玩的不要太溜。

    山里乡间的毛神小鬼狐狸精怪,弄死一个也能混个少说几十贯,几百个“淫祀”摧毁,当时就发家致富。

    “原先不知道番邦动乱缓则罢了,如今却是一个个来了精神。”

    老张也是感慨,这年头,无利不起早啊。秋末到初春这一段时间,往北方捞实惠得有实力。相反南下下海,倒是能搏命,只要能挺到真腊,一来一回也能落袋少说二三百贯。

    普通水手尚且能混个卖命钱,何况是有点雄心壮志的?

    再加上,听说侯氏的商社在西域居然有好几个番邦为资产,西秦社更是占了西天竺信度河河畔好大一块地,这就由不得那些原本困顿在沿海的中小土豪们不心痒痒。

    西域太远,南海很近啊。

    组团求到冯、冼门前,冯盎虽然一把年纪,可这么些年,光靠灰糖生意,冯家混个三代富贵,不成问题。冼氏更是改头换面,也以“诸夏源流”自居,崖州、儋州这两年尝试兴建造船厂失败,但广州的造船厂,倒是像模像样起来。

    归根究底,海南岛在贞观十八年,是真·水深火热。

    冯智戴和张德碰头过后,广州从武汉购买的“八年造”陆续已有三十条。甚至汉阳第一造船厂还给广州培养了一批着造船工人,尽管还是只能造沙船,不过对于此时的岭南而言,从广州出发,沿海航行前往交州、欢州、爱州,便已经绰绰有余。

    再一个,朝廷也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冯、冼两族真的就巨舰伏波,财雄势大。哪怕这几年冯氏冼氏先后有嫡传亲子前往长安洛阳做官,哪怕广州四方新增六县一州,哪怕朝廷在广州的军府,编制要比别处大了两倍都不止。

    自荆楚行省高配宰辅为总督,原本跟中央朝廷讨要的“修桥铺路”款项,这几年因为武汉地区“民风淳朴”,想朝廷之所想,急朝廷之所急,里里外外前前后后省了百几十万贯。

    这百几十万贯不是塞到国库里跑耗子,而是挪到别的地方“专款专用”。河北道岭南道两地官道修缮新增几千上万里,肯定不会是当地百姓和武汉一样“民风淳朴”。

    自广州北上,从韶州各有东北、西北两条新置官道,一条前往虔州,在赣县以南设有一关,往北直通南昌;一条通往郴州,水陆各有通道,能直抵长沙,甚至有一条马帮常走的商道,可以绕道蒲圻,直通武汉。

    两条官道在韶州汇聚之后,朝廷又在韶州设有水陆关卡,早先原本广州灰糖的利益,韶州是半点都沾不到的。不拘是广州汉人,哪怕是广州土人,素来也瞧不上韶州那口音古怪又穷困潦倒的地界。

    只是万万没想到,朝廷自在韶州设卡建关,当年只灰糖过关费用,就让韶州新置衙门投入回本。

    “韶关”威名,一战成功。

    广州太大,冯、冼二族可以通过海运降低费用,但大量的汉蛮小户,根本不可能用得起海运大船,只得老老实实交钱。虽说不多,但积少成多,加上武汉商品在广州同样紧俏,韶关迅速崛起虽不至于和广州一较高下,但和循州、潮州比起来,当真是鸟枪换炮,非同一般。

    而随着《摩诃耶那提婆奴手札》的传播,作为勾连武汉通达广州的要紧地界,韶关政商两界,同样也琢磨出其中的利润来。

    那些“北漂”武汉谋生,好歹能在武汉官僚面前亮相的韶关官商,陡然就成了广州地界的香饽饽。

    等到“以奴换奴”的消息传达到岭南,广州港顿时人船集聚,集资购船者不计其数,“下海”之辈汹汹,而多以韶关猛人为首。这些人多是能在武汉、广州、交州混个脸熟的人物,一时齐聚广州,颇有一种风云交济的气象。

    而随着《摩诃耶那提婆奴十六年手札》突然冒出来,这一次,不仅仅是韶关敢打敢闯之辈,连冯、冼二族,也彻底坐不住了。

第九十六章 变换

    “只占据形势,我看是不行的。过去炎汉不行,现在兵锋厉害,但将来也是不行的。我也不怕有人去洛阳告状,说我攻讦朝政,或是诽谤军事。倘使有小人的,说我嘴上没有这样说,心里却这样想的,那我也认了。就当说我‘腹诽’好了,我肚子里想的,便是这事体,靠占据形势靠兵甲厉害,是万万不行且万万不能的……”

    扬州的李奉诫说话风格,越来越有了某种土狗的调调,要是江阴常州来的人,倒也熟悉,可若是本地人,便觉得这说话,俨然就是田间的泥腿子,委实有些俗不可耐。

    但李奉诫也不是一般人,他在扬州办报,混了一个“儒皮法骨”的诨号,可比什么将仕郎、文林郎狠辣多了。

    有些京城来的老大文人,便看他不顺眼,时常在报纸上打嘴炮。这光景的扬州治所,顺着运河南北,但凡有点小钱的人家,都能供养子孙去读书识字,于是报纸便能卖得出去。

    李奉诫的报纸,属于大报,能一天卖个一千五百多份,实打实的销量。纵然有卖不出去的,也会被人夹带了,拿到别处去卖,当作教材文书,也能给下县的官吏们开开眼,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何等的霸道。

    和《武汉晚报》这种日销五千的顶级大报比不上,但李奉诫的“法治与社会”,还是相当的带感,拥趸多且不说,还都深入实务,务虚者甚少,也算是一大奇观。

    “李广陵之意,是说南海诸事,效仿炎汉西域都护府,是大大的不妥么?”

    尽管李奉诫诨号“儒皮法骨”,可他却自号“广陵散人”,大约是“反差萌”,反正淮扬一带的小迷妹们对李奉诫这个大叔那是相当的追捧。

    想要投奔李奉诫做妾的清白女郎,并不在少数,堪称贞观十七年以来扬州奇景。

    “到了那边地头,汉人少胡人多,且不说只置军府,纵然羁縻置县,春华秋实又能收几个铜钱?钱粮还不是要中国出?既然说到炎汉西域,那便是关中自来富庶,倘使没了关中,这西北的事业,如何能支撑?一石粮秣,到了西域,能剩个三十斤,那是老天保佑。这亏本的事业,强如汉朝,尚且力有不逮……”

    言罢,李奉诫拿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茶,然后看着与座众人,“交州、欢州、爱州,兴许还要算上真腊、骠国、佛齐国之类,总之是南海的番邦小国。但和西域,也是差不多的,只是南海走的船,西域跑的是马,再加上骆驼,也就是这般了。”

    “形势在我时,固然无往不利。可谁能保证恒强不衰?有道是未胜先言败,南海的事业,未必全然就是大政。在座的诸君,我也不问来历,总之,都愿海波平。有此愿望,只因中国乃诸夏之后。彼处胡人蛮夷多了,汉人少了,那只能一时威风,至多就是域外番邦的苻坚,也不消三五十年,旋即就人走茶凉。”

    众人听的真切,便有人问道:“李广陵之言,便是说到了要紧处,也是说到了根本。丁口多寡,甚为要紧。只是……”

    “久居域外,移风易俗,只怕那时也不见得心向中国。”

    “这便是另外要紧的地方,可是,倘若汉少胡多,又哪来这等心思?有了根本,这断续而来的,有事业,自然也有障碍。只是多寡罢了。”

    一些人微微点头,显然是认可李奉诫的观点。想要不出现赵佗二世或者林胡之流,那都是后话,是行成势力之后的事情。道路崎岖固然是让人厌烦,可也得先有了路,才能去谈这个路是平坦还是崎岖。

    如果一开始就琢磨着这条路难走,却不想路还有没有,便是颠倒了根本。

    “常言人离乡贱,想来到了南海到了西域,更是如此。只是,如今中国强而番邦弱,到彼处,便不见得贱,反是处处得利,只消一颗英雄胆罢了。”

    众人听了,更是点头,自从大大提高了“瘴痢”环境下的存活率,南进开发的中小家族的勇气也是随之而水涨船高。只是步子不大,都是稳扎稳打,反而是长了见识的泥腿子,或者识字的庶民子弟,更加具备搏命的气概,东海南海的草莽英雄频频出现,除了王万岁、单道真这种活生生的偶像,更有现实的利益干系。

    不过自从“以奴换奴”的消息传出来,加上《摩诃耶那提婆奴手札》各地印刷出版,对于天竺动荡高达国频繁失地,琢磨从中牟利的狠人,并不在少数。

    “人多力量大,人多就是好事。所以不但朝廷要鼓励生产,任何中国人家,都要鼓励生产。不但要生的多,更要活得多。在中国是如此,在域外更是要如此。”说着,李奉诫更是举了一个例子,“李交州为人淡泊名利,行事却是务实。贞观十五年,广州去交州,到交州,多半还是看见汉胡混杂,交州蛮在河口时常可见。不过两年,如今广州人再去交州,便不觉如何怪异,只以为同为中国腹心,不见区分。我也不说二十年五十年,五年之内,李交州治下,汉多胡少,必成定局。”

    李交州?

    好些人一开始没反应过来,等互相打问之后,才知道说的是李道兴。有牵扯其中行市的,并非是扬州本地人,反而是建州、泉州人士。稍作解释,众人这才大为惊讶,万万没想到李道兴这个废柴,居然干了恁大事业,还很低调。

    “这李道兴居然这般狠?”

    “以前也不狠的,贞观十五年之前,也是安抚为主。只是十四年造大船出来后,乘船南下的江南刀客多不胜数,便改了面目。交州治所百里之内,大小蛮洞獠寨二百六七十,尽数拔除。你当跑去儋州、崖州修大堤挖矿的……是本地人不成?”

    “嘶……”

    “江南刀客都是穷汉,河北刀客还能讨生活,江南刀客能骑马的少,操船的反而多,家里寒酸,便是想要娶妻,还不如桑农。到了交州,横竖在家中也没甚物业,反倒是搏命搏了一块交州地出来,屋里塞个交州小娘,难不成江南乡党隔着千里万里,还能知道不成?也就保住了一点脸面……反正,也不会回转江南老家就是了。”

    “你是说李道兴拿女子为犒赏?这……这不怕……”

    有人小心地朝上指了指。

    “怕什么?原太子左庶子也这么干,要死也是杜正伦先死。你当李道兴是豚彘脑袋不成?”

    “……”

    这一刻,很微妙的,《法治与社会》改头换面,俨然一副《人口与社会》的样子。

第九十七章 父母官

    “明府,明府……这,这哪有这般的道理?这……这皇帝还在东巡,京城也不能乱来吧。这哪有恁办做事的?”

    扬子县水网密集,围圩造田之后,哪怕是县衙门前的沟渠,都能看到枯败腐烂的茨菇茎叶。今年又要新种一批个头更大的茨菇、荸荠,前者要制粉,后者要做罐头。荸荠罐头和黄桃罐头不同,荸荠罐头更多的是以“菜”的形式,出现在水手的饭桌上。

    翻着张德寄送来的表格,老李一手攥着大葱,一手捧着文书,一边看书一边用大葱蘸酱。

    “怎么不能?”

    李县令眼皮也不抬,心中嘀咕着武汉的钢铁产量居然翻番了,嘴上却回着话,“婚配嫁娶,事关丁口大事,家里小娘十六还不嫁人生产,这是什么?这是抗拒朝廷德政,是有违天道!你说,凭恁般大的罪过,多收你一点税赋,这很合理也很合情吧。”

    “啊?!”

    给老李打下手的主薄顿时不乐意了:“明府,莫要说笑了,眼下这行市,就摊在咱们江淮行省身上。魏总督说是说据理力争,可把这恶心人的差事,先扔到咱们扬子县啊。说是甚么试点,试他个鸟啊,他是位极人臣国公加身了,凭甚么让咱们给他背黑锅?”

    “凭甚么?”

    老李嘎嘣一下把大葱咬的脆脆的,这几年培育的大葱,越发的厉害清甜,辣口的他不爱吃,这种甜丝丝回甘的,最是爽快。

    “奉皇命下海的船,有几条不在扬子县挂靠?你这夯货,摆明了就是要拿那些船老大做个道场,你偏以为是要跟扬子县的苍头黔首过不去?这底下百姓,才几个钱几斤米?扬子县码头上的苦力,一天吃的肉未必比你少。”

    “啥?!”

    主薄一愣,作为县里面的三把手,好歹也是正经坐堂的官老爷,这光景老大一解释,顿时反应过来:“这是皇帝信不过那些狗?”

    “除了阉奴,外面的狗,能算是自己的家犬吗?夯货。”

    言罢,老李抖了抖手头的文件,“既然魏总督摊派了事体让我等去做,做就是了,恁多牢骚。扬子县和别处不同,丁口本来就少,本县来时,这里农户才多少?县衙外面的田,六七成是本县带人休整的,你就算去逼苍头嫁女,也未必能寻得几个正经登记造册的。反倒是码头运河上的,谁不在扬子县落户?”

    “明府,你说留守京城的那帮人怎么想的?这是学蒙兀人阿谀奉承,拍皇帝马屁?”

    “上有所好,懂?”

    “可是明府,万一船东、水手之类,久居海外,不能回转主持女郎婚姻,又当如何?”

    “一年不回两年也不回吗?不回来就收走宅邸,另寻发卖。多出来的余钱,再给妻子租个地界住就是了。”

    “这……太狠了吧。”

    “狠?这年月在海上讨生活的,有一个算一个,能有不狠的?本县既为扬子县老父母,教训几个逆子,算得了什么?谁叫他们不生儿育女又不愿意依法纳税的?”

    “……”

    “放心去做就是,怕个甚么?你一个主薄,得罪了扬子县的土鳖又怎样?本县疏通干系,三年五载调去江南,谁能耐你何?本县和诸位同僚只要政绩斐然,离任之后的民情怨念,干我等屁事?那是以后扬子县县令主薄该操心的……”

    “明府高见!”

    主薄顿时竖起大拇指,一脸的顿悟。

    心中又想起刚才李县令自称扬子县老父母,主薄更是觉得深不可测:往常有人奉承县令是父母老大人,可见一县之长于治下百姓,犹如父母。百姓如子女,县令如父母,子女孝敬父母,很合理嘛。

    留守京城的那帮拍马屁狂人听说江淮行省治下扬子县成了试点,便不再去纠结这件事情,给皇帝发了个快递,表表功,这件事情,暂时就到此为止。

    至于扬子县那些出海捞钱的青壮脸上虽然笑嘻嘻,内心肯定妈卖批,这一点都不要紧,也不重要,反正还能翻天不成?

    “日他娘的鳖蛋,这日娘的公文是拿来擦腚的不成?老子在外迎风搏浪,不但要抓紧日婆娘,还要多生多养,还要早点嫁女,不嫁就要多缴税?这坏透的主张,难不成又是洛阳老爷的新把戏?日了天爷!狗日的——”

    “噫,娘咧。这管天管地,还管老子生男生女。官府往常催着婚配,也没见说要多缴税,甚么狗屁不通的玩意,俺家囡囡十五六岁不嫁人咋咧?老子愿意养她到二十岁,三十岁,养到死!做这公文的,姨娘养的!”

    “吔,还好俺不曾迁入扬子县,要是不然,还不要入彀为鳖啊。这都是甚么怀中的琢磨,卖沟子的瓜怂……”

    叫骂的糙汉多不胜数,原本出海一趟,回来多弄几个婆娘,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情。可扬子县陡然来了这么一发,顿时浑身难受了。一个不注意,万一婆娘怀了孩子,来年生个女子,十六年后自己得付出多大的一笔财富?

    至于那些本来就有子女的,更是恶心的脸皮抽搐。

    女子十六不嫁人要缴税,男子二十不娶还是要缴税,缴税缴税,缴你娘个税。

    多子多福,多子多税……谁想出来的缺德点子,无数船上好汉恨不得冲到洛阳把留守京城的砸碎剁了喂狗。

    不过这些底层糙汉了解到的公文,只是大概,真正细致的,却还在广州交州这等岭南边陲之地。

    只是新政试点,多在港口,也是稍稍让有心人琢磨其中的味道。

    再想起“以奴换奴”的传说,以及东天竺北天竺诸邦的十几年混战,这几年眼界得到极大扩张的唐朝土豪,纷纷揣测其中的好处到底有多少,才让朝廷直接豁出去脸皮,连哄带吓的这般催促生产。

    武汉没有被用作试点,自然是有考量的,也没谁敢在武汉瞎搞,实在是武汉是个大钱仓,不能随便折腾,安安稳稳在某条土狗操持下稳定发育就好。

    不过武汉人民群众吃茶的光景,便从《武汉晚报》上了解到不少消息,一时间也是民间热闹,政商激动。

    “这李景仁的爹,有点意思啊。”

    “够狠,逼迫交州蛮修通真腊道,又将交州反叛洞蛮尽数运往儋州崖州为矿奴。这不声不响的废物,居然也能有这等本事。”

    “李道兴被削爵之后,居然能绝地翻本,倒是让人刮目相看。”

    “李景仁的商号,原来还下过这等黑手?在真腊圈了地不说,还受真腊国主所邀,驱逐叛逆,剿灭山匪?”

    “原来骠国庄园的人丁,是这么来的?万万没想到啊。”

    几年中发生的事情有点多,李道兴和杜正伦如果没有新式工具新式药品新式产业结构,也只能空耗人生,守着一点点本钱看能不能临死攒个棺材本。

    然而现在却是大不相同,交州、欢州、爱州的稻米产量连年翻番,水牛的存栏量已经超过了广州,这使得李道兴和杜正伦,仅仅以“粮仓”来看,起码是比广州要强的。同样都是海运,交州米并不会比广州米成本更高。

    而除此之外,和广州不同,交州、爱州、欢州的地位有些特殊,所以杜正伦和李道兴,在“域外”可以干一些中国绝对不可以干的事情。至少是名面上不能够干的事情,在这“山高皇帝远”的地方,自然也是可以做一做的。

    虽说不至于占个基业造反,更何况他们的基业也不是交州欢州之流,而是自己的家族存续,但就像李道兴一心拼打的目的,只是为了给继子李景仁留一份家业,杜正伦同样是为了杜氏绞尽脑汁。

    原本的士族风流,远不如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利润来得有用。

    借着朝廷大政的东风,不管是李道兴还是杜正伦,开始非常强势推动汉蛮通婚。

第九十八章 朝野“合流”

    贞观十八年初的朝野风潮,张德作为一条工科狗,是有点看不懂其中的道理。在老张看来,没理由啊,国内这么多地都种不过来,国内这么多市场都没有开发,凭什么要出去浪,还要下海?

    就因为金银传说,还是铜山铁山?

    这不科学。

    当然了,老张把地图海图往桌上一摊,场面还是很壮观的。南海河口地区,或多或少都被唐人黏上填上。

    从交州的红河三角洲,到林邑真腊的湄公河三角洲,再到湄南河三角洲,但凡能建立优良港口并且能圈地驻扎的地方,都有了贞观八年造以及十四年造的舰船。

    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时代,唐人并非是小国寡民的海洋民族,对于海上航行,舒适性要求极高,于是普遍近海都是平地沙船之类。可是为了利润,南北底层的冒险者,又愿意登上平头尖底船……

    这是一个水手数量远远不足,淘汰率最少两成的时代。一百个水手死二十个,比战场恐怖多了。

    即便如此,南北底层不管是走马还是操船,该上的都得上。

    “原来如此,广州船行能在林邑占地,居然是因为帮忙在雾温山吓退文单国之敌?还帮着把真腊人打出罗伦江?”

    “林邑国主范氏,素来仰慕天朝,前隋时就曾入贡,武德四年武德八年,亦曾遣使入贡。如今大明宫最大的那颗火珠,就是范氏进贡。”

    “就是那颗宛若玻璃的南海火珠?”

    “正是。”

    “这林邑果然是温顺,广州人今年少说占了有三万亩地。虽说都是受范氏相邀,以助剿匪,不过这三万亩地,都是连成一片,甚是肥沃。”

    “南海诸邦当真奇怪,真腊打不过山贼,便请唐人襄助。林邑打不过真腊,也请唐人襄助。这算个甚么?要是换做突厥,怕是先要和唐人作对,或是万万不会叫唐人前去的吧。”

    “小国而已,懂个甚么?丁口不如中国一州,这等国主,日子怕过得不如县令。焉能在意这个的?倘使他富庶繁荣,便是怕了,可这光景,汉贵胡贱,他自是不疑有他的。”

    唐朝内部,自然是觉得南海诸国简直是脑子进水,让唐人的商团船队占了地盘,这不是与虎谋皮开门揖盗么?

    不过唐人自然也不觉得自己真是那个盗,横竖还有一句“小儿持金招摇过市”不是?哪天林邑失了国祚,还真不会有甚么良心上过意不起,即便林邑范氏一向是温顺有加,但关他们屁事?

    此时唐朝南北的套路各有不同,南国尤以广州交州突出,李道兴为了“儿子”,那也是蛮拼的。除了大力招募医师之外,更是在交州设有同仁医学堂的分馆,开沟清淤几乎是一年到头都在做,干这种事情,人力总归是不缺的,有交州蛮么?

    自从稳住交州局面,李道兴就又砸了重金,请来王太史的徒子徒孙测绘。目前有一个数据,国内知道的还不多,只有六部堂官以上才能晓得。为了这个数据,李道兴还专门请张德帮忙转呈一封《交州土地疏》给长孙无忌,然后由长孙无忌给了他的妹夫。

    李道兴用时一年多,对交州可耕地的测绘,得出两千万亩以上的结论。照这个数据,起码就是眼下武汉的一半水稻田,而交州的农时相当早,二月就可以开种,用的稻种又比较奇特,是林邑早稻。因为林邑又称占婆或者占城,这种早稻,也被称作占城稻。

    这种两个月就能收获的稻种,使得交州一年能有三季收成。前几年水利投入不大,交州和广州的粮食产出,还看不出什么优势,但对着李道兴把棺材本都砸出来给“儿子”铺路,大力“投资”交州,交州的粮食产出,不管是总产量还是单位亩产,已经超过了广州。

    二州人口差距极大,又同样有大量的甘蔗田,但交州的粮食产量增长,较之广州非常惊人。

    自李道兴掌控交州开始,水利工程包括了类似都江堰的交州堰。因为修建交州堰,在此地复建交趾城,上疏朝廷之后,便置县交趾。故而交州堰又称交趾堰。

    交趾县分水之后,西道江下游就越趋平缓,通航能力极大,到贞观十八年时,河北纤夫拖拽八年造大船的景象,极为壮观。

    而这一段平缓的河道,因为有别西道江,广州人多以交州蛮朱鸢部为名,称呼其为朱鸢江,也有称呼朱鸢河。但不管如何称呼,交州蛮朱鸢部是不复存在的,李道兴站稳脚跟之后,周遭二百六七交州蛮各部各洞剿抚并举,其中就有朱鸢部。

    眼下朱鸢部族人最多的聚集地,应该就是儋州的一个石矿包干区。

    交州的蓬勃发展,外朝并非没有注意到,尤其是外朝连续在交州新置交趾县、朱鸢县,可见当地的人口在籍数量以及田亩在册数量,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

    而且不仅仅是朝廷,民间力量同样没有放过交州,不管是因为张德还是王孝通,又或者说李道兴李景仁父子本身,交州吸引了大量荆襄和江南的民间力量。

    哪怕不是多么强大的力量,但积少成多,短短几年之后,在交州厮混的南国底层人士,在交州也算是“有头有脸”,而在交州的获利,又使得这些人能够“衣锦还乡”,进一步刺激到了“底层乡党”对于海外的冒险。

    朝野认知上的合流,也使得交州逐渐具备南海继广州之后又一个“重镇”的条件。加上程处弼在西域的成功经验,六部堂官以上的实权高官们,同样决定继续推行“由点及面”“经营重点”的方针。

    这产生的结果,就是张德铺开南海地图,发现唐朝势力,或是像钉子或是像年糕,占着粘着,始终不离开重点优势地区。

    这是朝廷方针和民间意愿的双重结果,即便张德觉得如何匪夷所思不能理解,它便是实实在在就这样发生并且还不断扩散。

    “还真是有点瞌睡来了有枕头的意思啊。”

    几经揣摩之后的老张,在办公桌前,想起时下天竺内战,西突厥“以奴换奴”,不由得有些感慨。

第九十九章 开道

    江夏城南的一条官道辅路边,一台古怪的机器正在被工人装配。和它一起装配的,还有一台体积稍稍缩小的永兴象机。

    “这物事太大咧,象机要是能再小一点,这就好用。”

    “噫,抽个水的玩意,要个甚的好用。”

    “你懂个卵。”

    “滚球的。”

    随着象机带动传动装置,古怪机器的进料口,不断地有工人将石块喂进去。接着咣当咣当的巨大声音响了起来,便是早就试验过机子的人,也有远远地躲开。唯有几个大工蹲在那里听声音,不断地记录着他们所能知道的一切有用数据。

    官道上停着一辆豪华马车,车牌号是“楚甲0001”,是荆楚行省总督长孙无忌的座驾。

    “这是个甚么怪物?”

    老阴货好奇地问道。

    “鄂式碎石机。”

    “啥?”

    “不懂就看,问也白问。”

    因为钢材终于合格,尽管弹簧质量有限,但还是能怼出来合用的,毕竟眼下钢材的桎梏已经彻底解决。未来对钢材的恐怖需求,还不至于影响到现在。

    一脸便秘的长孙无忌也懒得喷老张,只见出料口很快就出现了明显被粉碎的石子。几个大工忙不迭地捡起石子,然后用卡尺测量。

    “一寸规格的。”

    “也是一寸规格的。”

    “可以,可以可以,比较均匀,这物事省力了。”

    “用水力带动飞轮,能碎吗?”

    “能是能,没有象机好用,机子只要盯着煤,能一直转。”

    “就是安装不便。”

    “对,就是不便。这象机再小一点,再小一点就好。”

    “几年前先生用玻璃做的那个斯特林发动机,倒是厉害,比那机子大二十倍的船体,照样在水里跑得飞快。”

    “可先生说只能做小的耍子,大了不行。”

    不是没有疯子想要做巨大的斯特林发动机,无一例外都是失败,虽然老张说过为什么会失败,但这些学生并不服气,在接触到知识后,不去尝试一下失败,那是万万不会甘心的。

    而武汉的钢铁厂,又给予了他们不甘心的底气,再如何疯狂的念头,都可以试一试。

    其中就有一种改造,就是大型喷灯,用在了热气球上,然后发生了空难,在贞观朝的历史上,添了一笔。

    有好事者给的记录是“流星坠地”,这一天出生的孩子算是摊上大事情了……

    “这石子碎了有甚么好处?”

    长孙无忌此话一出口,就觉得蠢爆了,好在老张一听他这个问题,就不想和他说话,于是气氛还算融洽。

    各地河口地区因为城建需求极大,对工程队的要求最重要的一个指标自然是活要做得好,但第二个的指标,就是活要做得快。

    早先李道兴是有张德技术支持,所以才弄出了交趾堰这种山寨版都江堰水利工程。并且围绕交趾县大做文章,不但修建两条直通南海的百里长官道,还将西道江的中下游彻底联系起来。

    因为道路畅通运力极大提高,针对交州蛮的围剿也就十分轻松,道理也很简单,物资军需运上去省力。

    可以说李道兴的成功模式,就是将己方优势发挥到最大。这个模式现在放在辽东漠北西域同样是成功的,按照朝廷的估计,假如漠北有变,以现在幽冀河北的官道规模和水平,加上运输设备运输管理方式的改变,中央只需要提供现金,哪怕对付巅峰突厥,一个河北的资源,就能碾死他们。

    以前是运过去难,现在则是提高几倍,自然不需要动员核心地区的力量。

    “对了,操之,那西南茶马道,是个甚么说道?”

    “没甚么说道,赚头不如海贸,长孙公何必打问?这光景还是琢磨辽东才是。”

    张德说着,突然想起长孙冲,有些奇怪地看着长孙无忌,“伯舒兄如今在河中过了个年,之前本来是要救回来的,如今却又反转。这变数,若是让皇帝知道,长孙公可想好如何面圣?”

    说到这个,长孙无忌面色一滞,之前的那点悠闲,顿时烟消云散。

    “唉……”

    叹了口气,长孙武器看着碎石机仿佛要散架一样在那里破碎石料,有些出神,然后转头看着张德,“原本老夫是想让他早点归朝,毕竟,敦煌西域都在说甚么‘戊己校尉’,连京城都有了《耿恭传奇》,有些故事,便是拿他来编排。以他的名声,在礼部更进一步,原本是不在话下的。”

    “既然长孙公这般说话,想必是出了变数。”

    “老夫那三个外甥……”

    长孙无忌欲言又止,作为皇亲国戚,他是相当尴尬的。甚至不无恶意地想,如果李皇帝这时候突然暴毙,对酷吏宠臣来说,可能倒了血霉,但对长孙无忌来说,他简直是浴火重生一般的爽。

    弘文馆改制弘文阁,主持此事的是李泰,那么入弘文阁为学士的人,都要卖李泰一个面子。可惜偏偏李泰又不是太子,皇帝那暧昧的情绪,实在是挑动人心。

    而长孙无忌作为早年就卖了妹妹给这个官二代的人精,又怎么可能轻易地被李皇帝的动作迷惑。

    他什么都不相信,他不相信李世民真的放弃了李承乾,也不相信他真的想要扶持李泰;然而,他同时又不相信李世民要给李承乾机会,也不相信他会对李泰置之不理。

    总之,皇帝做的一切动作,长孙无忌既要揣摩,又要不揣摩。那些此时此刻对李泰逢迎追捧的人,谁敢保证这不是李皇帝想要的效果,然后回头就是把魏王小团体尽数斩尽杀绝?

    皇帝是有感情的,然而老阴货半点不信皇帝的感情。他只相信落袋的实惠,原本他的打算,是锻炼身体给自己续命,然后等皇帝嗝屁。

    可万万没想到别说皇帝没嗝屁,老皇帝还在禁苑练习蛙泳活得好好的呢。前途微妙之下,长孙无忌只能另辟道路,一如“房谋杜断”干的那样。

    而只是在另辟道路的时候,发现开道的工程队,只有“张操之工程队”效率最高,那就没办法了。

    “长孙公的外甥怎么了?”

    老张坦然地问道。

    “……”

    长孙无忌横了他一眼,只觉得这江南子实在是恶心人相当到位。

第一章 共识

    “船越造越大,路越修越长,这是很正常的。今年武汉凡五十户以下村里,都是裁撤转并。这其中贴补多不多?放以前肯定是觉得多,别说贴一年五十贯一百贯,就是十贯五贯都不肯。可现在为甚么像汉阳和江夏,哪怕两百贯,都有狂人愿意去接手?”

    例行的会议多是总结,只是这一次不少武汉官僚有点看不懂行情,觉得怎么东南地的人,都愿意往外跑,老张便给他们一点个人的看法。

    “利益嘛。”

    张德一摊手,看着一群属僚佐官,“以前,十年前吧,长安总有人说甚么‘君子言义,小人言利’,可钱又不分是非的,更不知道好歹,哪有什么君子小人之分。到如今虽然还是遮遮掩掩,可其实在我们武汉,就一句话,向钱看。地上魔都嘛,总归是要有所不同。”

    见张德自嘲,众人也是老脸一红,毕竟也是“名流”,出去办个游园会、茶话会、画舫会,肯定不可能一开口“老哥今年捞了多少”,忒矬了。

    有官身,肯定是君子,怎么可以浑身充满着开元通宝的气息?

    然而工科狗是不怕戳破脸皮的,反正他现在也没什么好怕的,就算打了谁的脸,还能怎样?终究还是捏着鼻子,打着哈哈就此别国。

    “以前我在长安,那时候不过十二三岁光景,也是混了官身的,后来陪太子读书,论起清贵体面,把时下京城的头面人物都算上,只怕一半都不及我。那时候郊县不说遇上甚么亲王郡王,就说是朝中无人的公侯子弟,抢占了你几百亩地,你能如何?”

    老张说起这个,让不少官僚都是一愣,实际上不少人都不知道张德曾经还正儿八经陪太子读书果,头顶过“校书郎”的帽子。

    这履历要是扔给许敬宗,他能玩出花儿来,当然现在他也玩出了花儿来。

    “那时候随便一个勋贵子弟,不拘是老大贵族还是甚么新贵,霸占田产的多不胜数。贞观二三年的时候最是厉害,那光景粮价如何,在座的大多数人,都是不知道的。莫要以为时下粮价才是正经行市。”

    喝了一口茶,张德继续说道,“那末,被霸占了田产的人家,比如咸阳、渭南、汉中的,怎么办呢?有的签了卖身契,去给人做奴婢。想必你们会想,朝廷早就禁绝蓄奴的,怕是没人胆量恁般大吧。恰恰相反,胆大的多不胜数,山东人做得,我们关中人做不得?”

    讥诮嘲讽之语一出,不少人都回味过来,大约是在说山东士族和关中新贵。

    “没胆量的,给人做奴婢,总算也能活。有些不服气的,胆量又大,便要扯旗造反,占山为王。还是贞观二三年,要紧的时候,九层山都有悍匪。没有退路,又没有活路,那也怨不得谁。”

    会议室内一时静默,显然没想到改元贞观之后,居然关中还发生过这种事情。

    “待贞观五年之后,世道趋缓,后来又打过漠北,灭了突厥,连他们的大可汗都抓了过来跳胡旋舞,这才算喘了口气。只是,哪怕到处都在唱‘提携玉龙为君死’的光景,还是有民变,还是有人侵占田亩,霸占资产。”

    张德又喝了口茶,“但是,事物变换,表里未必相通。贞观二三年的民变,未必就和贞观五年的民变是一个原因。不同地方,又有不同的结果。比如河北契丹人最早甚么时候造反,我是忘了,但是后来平灭,有人说是为了养羊,也有人说河北幽州的羊吃人,但不管如何,终究还是不同的。至少沧州的汉人没造反,有的还去了辽西拼搏。”

    不少人连连点头,更有人直接道:“观察说的是,这十年最有名的刀客,要么江南要么河北,可见汉人和胡人,到底是不同的。河北汉人做刀客的,大多都出去谋生,鲜有留在本地祸害乡里的。”

    “是啊,胡人蛮夷就不同,不收契丹人、奚人,江南獠蛮同样如此。也是到观察为沔州长史,这才有了变化。”

    张德听了他们的话,顿时笑道:“哪有恁多说道,不过是在外的马帮驼队,乃至大车行,都不愿意用胡人罢了。否则,契丹人但凡有个退路,怎会跟幽州军对上?便如你们亲眷,到了外地,是亲近蛮夷还是亲近汉人?一个道理。”

    “听观察一番话,下走略有疑惑,观察的意思是,如今并非没有权贵侵占百姓田产家业,但是有的百姓有退路,便忍了下去?东南之地,水路强健,舟船广大,如今海贸兴盛,倘使真的失了家中基业,在外拼搏,也能谋个出路。”

    “如此说来,倒是有些道理。前几年南昌地有民变,莫非是因为地处内陆,没甚出路的缘故?”

    “交州广州各业兴盛,似有道理啊。”

    武汉的官僚并非笨蛋,即便是武汉本地,又何尝没有权贵侵吞普通人家资产的?只是因为勾连了谁谁谁,甚至很有可能跟张德攀了亲戚,那便说话声音也要大一些,那些个武汉没根基的,只能自认倒霉。

    而老张又不是自带心灵控制器的尤里,怎么可能对基层的事件一一掌控并且了如指掌?

    “往常福州建州泉州,家中生了女儿的,多有溺毙。然而这几年,却是大不相同,为何?”

    没有正面解惑,张德反而抛了一个问题出来,接着又抛了一个问题,“流求新辟农庄,甘蔗多稻米少,又是为何?”

    “交州种稻,欢州爱州却不让种,反而也是种甘蔗或是‘卡瓦哈’,又是为何?”

    几个问题抛出来,不少人都在思索其中的关联,隐隐抓住了一些道理,只是又不敢深入去想,大多聪明人,也就是点到为止。

    这其中,兴许就涉及到了“帝王之术”,他们不过是为了做官,何必那么拼。

    但不管如何,今天这场会议,让武汉官场有了一个共识: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是太平的,纵然可能还有零星民变或是谋反,但规模显然不会大,所以这大唐江山社稷,还是安安稳稳。

第二章 简单答复

    “三郎,旧年科举是遮了名字的,你能考中,可见才学深厚。马宾王虽说跟着去了泰山,走之前还是留了一封书信,提及你的才华,甚是推崇。”

    洛阳的琅琊公主府内,李蔻打量着张公谨的三子,眉目间十分欣慰,和那个给太子长子做便宜先生的长子不同,这个张三郎自小名声就是兄弟中最好的。

    聪敏好学且先不提,只说德行,整个张氏,不管南北二宗,都是名列前茅。

    “假母宽心,吾去江阴赴任,必不负两位大人希冀,定当以哥哥为榜样……”

    不似某头长兄,也不似某只二兄,更不似某条哥哥,张大安完美地继承了张公谨的英俊帅气,可以说哪怕没有才华,他靠这张脸混饭,起码是一生无忧。

    “你能去江阴,也是多亏敬德兄,南下之前,记得去尉迟府上拜访,当备厚礼。”

    一旁美髯飘逸的张叔叔开了口,提点着自己的儿子。

    “是,大人,我记下了。”

    “若非操之尚在武汉,否则也要请他来京城相聚的。”

    忽地,张公谨有些感慨,望着门庭外的空地,陡然提到了张德。这并没有让李蔻感觉意外,实际上张公谨能够在洛阳有惊无险甚至稳如泰山,多少和张德还是有很深干系的。

    外朝几次伸手荆楚,结果都只能去襄州,在鄂州沔州故地,甚至是黄州,都使不出半点力气。

    李蔻一直没弄明白,为什么长孙无忌会和张德混到一块去,明明按照道理,两边应该是互不相干的。

    “本来也是打算先去武汉,再去江阴的。哥哥老家还有两个兄弟,他偶有回转,却是很快就去而复返,若论起感情,反倒是和大人这里更深厚一些。”

    “他不是个重感情的……”张公谨想也没想接了话头,突然觉得不对,顿时轻咳一声,在李蔻和张大安诧异的眼神中有些尴尬地继续说道,“总归是我们张氏,何必这般计较。”

    张大安心说自己并没有计较,反倒是老爹你有些计较,而且还是很计较……

    不过张大安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别说老爹了,当年在长安城忠义社中,大部分人都觉得哥哥不是个重感情的。

    因为他讲义气啊。

    “三郎居然得了江阴县令的缺?这可是上县,怎会让他去填补?”

    老张收到了洛阳来的信,把信里的内容大体上说了之后,崔珏顿时觉得奇怪,一边帮银楚哄张云梦,一边看向张德。

    “马周那老小子去泰山之前提了一嘴,加上三郎也是好本事,糊名卷子得中,可比那些行卷的含金量高多了。再一个,魏王那个心眼儿多的,也偷偷使了力。加上侯君集又做了家犬,还不是看谁势头大,给的好处多,就偏向谁?”

    “吏部堂官怎么这般没骨气的。”

    “失而复得好吧?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官位。换谁来都是如此,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你又是说得甚么怪话,我怎么不腰疼了?”

    崔珏瞪了他一眼,屏风内侧银楚正给张辽换尿布,因为擦洗,费了好大功夫,听到外面的谈话,便也搭话道:“侯尚书几年前还能硬气,如今却是硬不起来的……”

    “你这话也就是说给我听,要是传出去,小心豳州佬来武汉寻我晦气。”

    “呸!狗嘴吐不出象牙!”

    崔娘子故事听得多,又是个擅舞文弄墨的,瞬间就听懂老张话里有话。而老张也恬不知耻,只在那里笑的猥琐。

    一愣神,银楚也反应过来,却也不羞恼,反而畅快一笑:“谁能说得清?说不定侯尚书还真就不能人道,如若不然,怎地也不见收拢姬妾,更不见添丁进口的?这侯氏如今撑门面的,还是侯文定啊。”

    “嘿!银楚你这么一说,还真有可能啊。”

    老张也被突厥婆娘的话给唬住了,搞不好侯君集还真就失去了雄性功能也说不定。面对李董,一个萎了的人事部主管显然毫无气概可言啊。

    “你们疯了,堂堂江汉观察使瀚海公主,竟在闺房中编排当朝吏部尚书是否还能人道,传扬出去,还要不要脸面?”

    隔间外,带着张沔和张洛水进来的萧姝面色绯红,饶是机灵跳脱的妹妹萧妍,这光景听了老张和突厥母马的疯话,也不由得默不作声,实在是不好意思掺合进去一起编排。

    “休要再说这个,我却有个疑惑,阿郎,皇帝把六部精干带走恁多,那洛阳现在是谁作主?”

    “你问这个作甚?”

    “只是好奇罢了,太子尚在,却是在长安,跟个散人似的。皇帝莫非真要废了储君不成?”

    “想恁多是何苦?废不废与我有甚么干系?”

    老张一把接过银楚手里的张辽,正要逗弄,却见这小子还是眼睛紧闭,半点动静都没有,居然换个尿布,又是睡着了。

    “总不能视而不见吧,我们恁大一家子,又不似旁的,若是不能收拢些许圣眷,效仿邹国公给你混个男爵,将来怕是要吃力的多。”

    “与其胡混个没甚用场的爵位,倒不如学学三郎,科举做官岂不更好?”

    子女越发多了,又不似寻常人家一个萝卜一个坑,只因张德现在“神通广大”,还不觉得如何,可万一老张哪天嗝屁,连张沧在内,都不算“正经”存续。至于老张嗝屁之后,这些子女会不会被人编排“奸生子”或者“私生子”,简直是显而易见的。

    只因张德始终和太子保持距离,和魏王更是牵扯不到一块,这帮陆续生产或者准备生产的女郎,都开始思量着将来。

    哪怕崔珏这个“苦聊生”如何聪慧,也是逃脱不了这个窠臼。越是名门女郎,越是紧张。

    反倒是门第“普通”的白洁和草原烈马银楚,更是潇洒一些。

    “这些我自有计较,只要活得长,怕个甚么?”

    老张此话一出,崔珏和萧氏姐妹都是不再作声,此间答复,显然已经给了出路。

    萧二娘子更是心中暗暗琢磨:只要活得比贞观皇帝长,倒也没甚要紧。

第三章 海阔

    武汉专利厂在李承乾又一次主持春耕的时候,把贞观八年造大船的专利挂牌,同一天襄州造船厂正式成立。同时成立的,还有江夏水手团结社,原本是要取名江夏水手学堂的,因为汉阳城内书院学生的反对,就此作罢。

    但是对民间百姓来说,还是习惯把江夏水手团结社称作“水鬼学堂”。

    “现在大船水手缺的厉害,好些个土鳖,连升帆降帆都不会的也招募过去。这几年死的最多的,就是这等货色。”

    “这算个甚么,王东海那里有个同仁医学堂的坐馆,在扶桑是有自己医馆宅院的。三令五申,船上要备着豆芽果蔬,偏有人不信邪,前年几条船,飘到千里石塘东南,都是一死死一船。”

    “不至于吧。”

    “遇上暴风,靠不近大陆,如之奈何?漂着漂着,便死光了。”

    长江中下游对船工、水手、船长的需求极大,地方权贵为了巧立名目来吞并土地,手段复杂高超,早就不是几年前那种简单粗暴,甚至还做帐给官府看,可谓“天衣无缝”。

    数学不好的县令县丞主薄,只能干瞪眼,以前县令就任,不过是和地方豪族斗而不破,县丞之流不过是和胥吏玩心机,如今却是大大的不行,倘使只是普通科举出来的“清流”,到了地方,根本玩不转现在的局面。

    且不说地方豪族以及胥吏,只说权贵和商人勾结,一套账本甩出来,县令根本无从下嘴,又不是钱谷钱老板,靠的就是“自由心证”。

    诸多有些勇力的地方百姓,为了生计也好,为了前程也罢,总之在老家守着田产,横竖也破不了两百亩,反而在海外,皇帝钦定律令,只要能占地能经营,那就是你的产业你的本事。

    而山高皇帝远,自己做个袖珍“诸侯”,还不是美滋滋?

    多少是有些鸵鸟心态,然而真个有勇气跟权贵斗一斗的底层人,实在是少数中的少数。

    倘使真要一怒见血,大多数底层人,也不过时莽夫愚夫之流,智力上上者,又鲜有沦落期间。当真有这等草莽英雄,能掀起极大波澜的,不说当地官府如何,上至皇帝下至桑农,大约都要弄死他。

    贞观朝是汉朝以来极为罕见的太平年月,年岁有些大的老者,都不需要说那些南朝北朝就活着的,只说前隋以降,也不过时三十年光景。

    不惑之年或是知天命的半老之辈,哪怕只是种了几十亩薄地,也绝不愿意看到草莽英雄崛起,来掀起那莫名其妙的波澜。

    咚!咚!咚!咚……

    汉阳造船厂的水力锻锤十分威猛,码头上的配重式起重机越发多了,而且都用上了钢铁配件,越发的耐用耐操,装货卸货的效率也大大提高。

    甚至在米面粮油码头,还有专门的铁轨,苏杭尚在用木制板轨的时候,汉阳已经用上了铁轨,铁轨上滚动的车厢,装货能力已经超出了旧时长安人的想象。而这些车厢的承重轮,还专门加装了制动盘,同样是钢铁构件,可谓奢侈之极。

    整个码头港口,不说是三步一哨五步一岗,却也有大量的警察和白役,还有武昌团练在这里的保安队。

    之所以如此,实在是偷铁偷钢的贼多不胜数,饶是武汉地方法律法规越来越多,可还是抓不胜抓,几乎是绝不干净的。

    老张对这个情况,也是无可奈何,毕竟,贞观十八年不是一千五百年后那个偷铁去卖被人嘲讽不够力气钱的时代。

    “噢……”

    “这就是十四年造大船?当真是巨大!”

    “伏波巨鲲,便是如此么?”

    不同的造船作业线,有进度不同的十四年造大船,那密密麻麻弯曲冲天的龙骨,就像是死了之后腐烂的巨鲸骨头,只是不是扣在地上,而是躺着的。

    一群身穿明显统一服装的孩童被人带来参观,在白色的停止线和隔离栏之外,他们远远地看去,那巨大的人造之物,就这般闯入自己的双眼。

    “看!那里!那里有一艘大船要靠岸啦!”

    “呀,真的是,好大!”

    儿童们忽地被一艘挂着红色绸布的大船吸引,即便是孩子,也听说过本地船只的一些特殊规矩。

    比如挂着红色绸布的船进港靠岸,大多都是从南海过来的,而且运气不错。

    “哇!你们看,你们看,船头,船头有好大的蚌壳!”

    “是河蚌么?怎么恁般巨大?还是白色的!”

    “甚么河蚌,这是从南海来的,一定是海蚌!”

    “先生,先生,这是海蚌吗?”

    忽地,有孩子问他们带队的先生。

    和别人穿着衣袍不同,这个先生穿着有些异类,他穿着长袖外套,下面则是一条紧致长裤,只是还穿着一条带袖披风,从背面看看不到。

    武汉“奇装异服”无数,原本被外地攻讦“地上魔都”时,多少还有些自卑,但随着时间推移,反而以“地上魔都”自居自得,也就越发无视外边攻讦。

    “大约是砗磲吧,是上好的南海奇珍异宝。”

    “砗磲?”

    “《南海博物志》上有记载,上面还有单南海麾下素描高手画的图。砗磲也是蚌壳的一种,书上是这么说的。”

    “哇!那边,那大蚌壳旁边有个红色的树!好漂亮!”

    “那不是树,那是珊瑚!”

    “珊瑚?”

    两个孩子又吵论起来,接着不约而同扭头看着自家先生。

    “是珊瑚,你们还记得我们课上讲过石崇斗富的故事么?那故事中的珊瑚,便是这样的。”

    “真漂亮……”

    孩子们吵嚷着想要去看个究竟,只是造船厂和码头还有关卡,不沟通是不行的。好在这一波前来参观造船厂的领队先生似乎和码头一个负责人有交情,学生们便看着先生跑去和码头后勤主管庞缺攀谈了一番,随后就有一队保安过来,护着他们去靠岸的那条船。

    船终于停当了下来,收帆抛锚绑缆绳,很快就有码头上的滑轨扣住船舷,接着配重式起重机开始作业,不同大小的货物,用不同的方式一起被卸下船。

    而孩童们终于看到了船上满满当当的各种新奇南海之物。

    “哇,好大的鱼!”

    “那是蛟龙,好大的蛟龙!”

    “那里有个笼子,是一条大蟒,这大蟒死了么?啊!啊啊啊啊——”

    懒洋洋的巨蟒吐了吐黑红带紫的舌头,吓的那个好奇的熊孩子当时就哭了起来。巨蟒的身子比他本人还粗大,如何不哭?

    “哈哈哈哈哈……”

    一时间哄笑声响起,很快又被新的一阵惊呼声掩盖。

    “这就是传说中的倭象么?”

    “还有倭水牛。”

    “咦?这只猫儿好小……”

第四章 制图狗

    在东厂的隔壁,就是和专利厂走动比较频繁的图志厂。原本是准备定名舆图厂的,当然了,显而易见的就被老张枪毙十分钟,这名字别说扔到中央,扔给长孙无忌那老东西能发飙弄死谁。

    好在这几年皇帝狂霸酷拽屌炸天,舆图不舆图的,也不是那么重要。连李淳风这个道士都去“化胡”了,还要啥谶纬之说?李董表示自己无所畏惧!

    天命加身,妥妥的。

    舆图厂也不是谁都能搞的,更何况现在也不叫舆图厂,而是图志厂。先不提区分经纬的基层人员,更不要说能分得清东南西北的文盲,就说手绘,还不是尺规作图,纯素描,这样的基层精干,也就只有老张的兜囊里还能找出来。

    于是像地方要求低的,比如抓捕海贼强盗之类,给的图志就是画个标志性景色,然后标注几句话,比如某某贼盘亘于此。

    然后官府就带着人跑去搜捕,有个大致方向,到了地头,一看手中素描,定睛一看,嘿,就这儿了,搜!

    老张觉得惨无人道,人家县尉老哥兴许还觉得特带感特有效率……

    至于武汉图志厂,那是万万不能如此的,真要是这样干,老张大约会把他们塞进新制的鄂式碎石机里去,眼不见为净。

    因为在专利厂的隔壁,恰好在西边,所以一般人也说图志厂为“西厂”。

    至于“厂公”么,是崔娘子的一个武城族侄,崔弘道求到了女儿门前,尽管崔珏没有吹枕头风,但老张还是给了这个面子。

    都说是人情社会,工科狗总算是体会了一把。

    好在“厂公”崔炳并非是混日子的废柴,乃是正经拜在王孝通老爷子门下的新式“选人”。到今年,年纪才堪堪二十一,绝对是年轻有为。

    测子午线时出过力,画星图时立过功,海图合并流过汗,城建规划负过伤……是条汉子。

    于是尽管张德心中感慨崔氏不愧是到处下蛋老江湖的同时,还是给崔炳大侄子解决了工作问题,在武汉混了个有编制的技术岗位。

    之所以说是混编制,因为崔炳上岗之前,图志厂连影儿都没有呢,尚不在国家公务员序列中,长安平康坊买醉的“选人”们,又哪里来这种门路?所以崔炳大侄子上岗之后,过了好久,才把这个图志厂正式建立起了部门架构。

    等到正式朝廷批复,在武汉设了这么个衙门,那也不是多遥远的事情,也就比专利厂稍微早那么一点点。

    “海图合并麻烦的很,东厂今年挂牌八年造专利,最新海图的需求,越发高了。眼下厂门口多的是打听消息的,还有送钱的,可这是送钱能解决的事情么?荒谬!”

    “夜里加班吧,这个月送来的南海岛图,比例都不一致的,找哪根经线定准都不知道,还要查一查新历的子午线。”

    “野路子的就是手潮,还是厂长说的对,得先给那些出海的老江湖上上课,否则长此以往,你画你的,我画我的,还不是折腾我们?”

    加班加到吐的图志厂成员就没好好歇过,他们的业务压力极大,海图还不算真正厉害的,厉害的是本地规划图,那真是画到想死。一个工地完工,道路通行之后,地图就要改一改,可是明天还有工地,后天还有,下个月还有,下下个月明年后年都有。

    有心想摞一块儿一并解决,可工地狗同样忙个不停,怎么可能给绘图狗这个机会?

    于是就惨无人道地加班,加个不停。

    当然了,加班费是不少的,奖金也是不少的,然而文明世界加班猝死的案例,终于诞生在了大唐的贞观年间。

    造成这一切的某条非法穿越工科狗内心很悲伤,然后继续划拨奖金继续让他们加班……

    除了加班,图志厂成员还恐惧的就是野外测绘,尤其是在发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场空难后,就更加恐惧了。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某些工地狗,尤其是集中在路桥的,在规划路线的时候,还是会施展大召唤术,本着制图狗就应该被伤害的精神,让它们来到工地上同吃同住互相伤害……

    但对图志厂成员来说,这还不是最恐怖的。

    每当有某条装饰华丽的海船出现在武汉,绝大多数人都是欢呼雀跃,唯有制图狗们惶惶然念经祈祷,盼着别找上他们。

    实在是海外测绘的风险,还不如高空测绘……至少摔死来得痛快,一命呜呼不带拖泥带水的。可只要出海,晕船的还好,吐着吐着兴许就习惯了。万一到了南海,一时不察吃了什么奇怪的东西,或者被什么奇怪的东西叮咬,几天就死在南海周围,简直是司空见惯。

    加班费出勤费虽然高,可也得有命花啊。

    不过正所谓大浪淘沙,在这种金钱力量和大自然伟力的双重筛选下,留存在图志厂的成员,无一不是精英,因为不是精英的都已经死了或者提前退休或者转业了。

    和宫廷画师不同,武汉“西厂”的制图狗们只只身怀绝技,打得过豺狼虎豹,扛得住风雨雷电,能上山也能下海,上过天也趟过河,能吃山珍海味家常便饭,来点蚊虫鼠蚁也能对付。

    总之,原本他们只是皮肤被风吹日晒搞得很黑,现在是灵魂都黑了。

    不黑不发奖金啊。

    同样是作为囊中丰厚的阔佬,制图狗出门在外寻秦楼楚馆放松放松,早就在多年的历练之下,把风花雪月甜言蜜语塞到了甲方的菊花中去。

    和大多数读书人不同,制图狗们往往比文盲莽夫还要简单粗暴,到了风流薮泽之地,进门就一把银元一撒,然后大声嚷嚷“过十八的不要”,接着就是冲进包间,等着老鸨领着一群娇娘进来,然后一起喊“老板好,很高兴为老板服务”……

    之于为什么面对制图狗姑娘们不吟诗不填词,那是老鸨一般都见多识广,到她地盘上的牲口,什么大小形状没见过?

    而制图狗们也从来不辜负老鸨的期望,除了给钱爽快,也一向不废话不**,扯开衣服就是干!

    鲜明独特的作业风格,使得“西厂黑狗”的名声,在秦楼楚馆之中,也绝对是独树一帜,堪称一时传奇。

第五章 遗留

    世界对某些牲口来说,肯定有时候是充满恶意的。

    “我讨厌这个小镇。”

    带着工具来到了伊予铜山的工商集镇,穿着打扮十分鲜明的一条制图狗站在“铜山镇”的新道路口,工地上的扬尘,让制图狗默默地忍耐着,原本无穷无尽的酸水,在经年累月的劳动之后,总结成了一句简单的话。

    “我讨厌这个小镇。”

    因为这里充满了想要忘却的回忆。

    漂洋过海的制图狗,大约是这样想的……

    嗒嗒。

    木屐清脆的声响,最后戛然而止在制图狗的身后。身形娇小的女子将一只竹制的提篮放下,竹篮上盖着印染青花的巾布,这是一块一尺的巾子,在苏州并不值钱,然而在伊予铜山,它能够换来一只狗加一筐鱼。

    女子默不作声,只是从提篮中先拿出了另外一块更大的布巾,摊开后铺置在工地的石砖上。这些石砖都是专门切割整齐然后运送到这里来的材料,沿着新规划的道路,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到堆放规定的数量。

    在这里,并不怕有人来偷盗这种建筑材料,因为除了唐人,没人会用这种材料。盗贼并不是笨蛋,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虽然是春天,但是扶桑的天气并没个准,女子穿的并不多,能够看到她露出了相当多的脖颈,甚至还能看到突出的脊骨。衣袖中那双难得白嫩的小手,将提篮中的物件一样一样端了出来。

    有一条明显烤制过的鱼,没有刺,而且鱼肉是红色的。有一碗明显烧过的豆腐,上面有肉末,还有葱花。有一只鸡腿,鸡腿冒着热气,它就这样突出在外,但看得出来,是沉浸了一半在汤羹中的。

    “良人可以用膳了。”

    纤细的双手握着青花布巾,微微垂首,向后挪了一步,静候着道旁正在看图纸的男子。

    “你吃过了?”

    “是,已经吃饱了。”

    女子头低的更下,神色更加的恭顺。

    “陪我再吃一点吧。”

    有些惶恐的女子微微抬头,有些犹豫地看着浑身泥灰的唐朝男子,她小心翼翼地开口说道:“真的吃过了……吃饱了。”

    “我这次来扶桑,很快就会回武汉,铜山镇这条路工程并不大。”说罢,男人眉头微皱,“留给你的钱,还有吗?”

    “是,还有很多的。”

    “在武汉我是有家室的。”

    “是,我知道的。”

    “陪我吃饭吧。”

    “真的吃饱了。”

    “……”

    一时间竟是有些尴尬,好一会儿,男人喝了一口汤,然后把鸡腿递给了女子,“你还在给孩子喂奶吧,不要省钱,也不要舍不得吃喝。”

    “铜山对我们很照顾……”

    女人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把鸡腿接了过去,她很是小心地咬了一小口,闭嘴细细地咀嚼,就像是等待发落罪过一般的谨慎。

    唏哩呼噜吃饭的声音响起,女人像是松了口气,带着笑容又开口咬了鸡腿,随后只是低头微笑,却是没有说话的。

    “你住在眷村的哪里?”

    “靠近铜山镇樱树,是甲字的房舍。”女人立刻回答,然后又加了一句,“铜山对我们很照顾!”

    语气意外的坚定,让男人不由得放下碗筷抬头打量了一下,接着又是唏哩呼噜地猛吃猛喝。终于吃饱,这才拍了拍肚子,看着一声不响递来手帕给他擦嘴然后默默收拾碗筷的女人,开口道:“眷村的女人多吗?”

    “有一些……”女人这样回答着,然后细细的手掌将提篮握住,看得出来,她握的很紧,接着像是鼓起勇气一般,有些急促并且紧张地低着头,“良人要去……要去看看吗?不、不远的。”

    “……”

    又一次沉默了下来,女人忍住了想要哭的冲动,然后拎着提篮,鞠躬行礼之后说道:“我先回去了,良人保重。”

    “晚上我去眷村找你!”

    等到女人走出去有些距离,忽然一个声音响起,喊住了女人的脚步。

    “是!”

    她神采飞扬地转过身,用力地行礼,然后少见地提高了音量,“我会在家中等候着的!”

    声音很大,以至于周围不少同样打扮的女子纷纷投之以羡慕的眼神,这样的眼神,让年轻的女子步伐也欢快起来。

    和扶桑大多数地方不同,伊予铜山的夜里,是灯火通明的。依靠铜山行成的市镇铜山镇,更是一个不夜的市镇,哪怕是海对岸的地方豪门,也有时常前来这里消费交易的。只因从唐朝来的技术人员,都住在这里,而一起前来的,还有苏杭、淮扬、武汉的商船。

    尽管唐人自己将这里命名为“镇”,可实际上这个镇的规模,并不比扬子县来得小。

    倘若把伊予铜山都算进去的话,那规模也就更加广大。

    这里不但有生产作业区,同样也有贸易区,自然也有住宅区。而其中有一片非常特殊的住宅区,是专门划给一部分女子的,它在产权上,是属于伊予铜山。规划管理上,是和伊予铜山家属区一致的。

    只是和家属区别的地方不同,这里大多数都是只住着一个女子或者一个母亲加一个以上的孩子。

    很多孩子根本没见过自己的父亲,因为他们的父亲很有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再回到扶桑。

    于唐人而言,这些女人和孩子是相当可怜的。但对伊予本地哪怕是土族豪强而言,这些女子改变了她们的命运。她们不用前往海对岸的诸国城镇在围栏后操持娼妓贱业,也不用年纪轻轻就因为辛苦劳作而早衰佝偻,更不用在三十岁之前就在苦难中艰辛死去。

    在铜山镇那棵巨大樱树之下,她们还能带着孩子唱着唐朝的诗歌,这是贵族都难以享受的快活和惬意。

    这里就是哪怕远在五千里之外的武汉,都很有名气的“眷村”,倭人土族因为用“唐人亲眷之村”来称呼,时间久了,便简称“眷村”。

    自它草创的那一天起,到如今,“眷村”中最大的孩子,也已经有五岁了。

第六章 震惊

    “三郎,叔父近来可好?这几年实在是分身乏术,便是迁都时,也不曾去一趟长安。如今都搬去了洛北,更是离得远了。”

    一番唏嘘,张德很是感慨,张氏南北二宗各有侧重,这算是他和张公谨之前的天然默契。虽说二人角度不同,在张叔叔看来,他是为了张氏的存续,但对老张来说,一条工科狗的氏族存续,愿没有小霸王学习机更有意义。

    “假母待大人极好,之前皇宗还曾寻过国公府的晦气,都被假母轰了回去,于是才在洛北安安稳稳下来。说起来,皇帝对我们,也大不如前,世事难料啊。”

    张大安的记忆中,皇帝对他们家还是不错的,但这十年来,只有程咬金这一家是蒸蒸日上,张公谨、尉迟恭、秦琼、李绩,日子都没有以前敞亮。至于李靖,不提也罢,能活着就好。

    “你能去做江阴令,为兄甚是欣慰,待去时,我给你书信,也不必去拜会那些个甚么地方望族。常州苏州那些坐地户,只有前去拜访你的,切不可堕了气势。同这些个精鬼打交道,便似排兵布阵,费神的厉害。”

    “多谢哥哥。”

    兄友弟恭依然如初,和张叔叔的另外三个儿子不同,张大安从小就是聪敏有趣,虽说有些温吞水的性子,可也算得上持重,在江阴这半个主场做官,考绩是不用担忧的。拿钱砸都能砸一个中上。

    “对了哥哥,来武汉之前,魏王还请了我去吃酒。大约还是想拉拢张氏,可我便觉得这魏王蠢的厉害,皇帝御驾巡游东北,岂是随便操持的?这光景跳出来,简直就是个活马的。”

    “他要做活马的,要找射,那是他的事情,不必理会这等夯货。”

    言罢,张德又道,“诸亲王之中,反倒是吴王靠谱一些,知道大位无望,便也不去争。醉心显微之术也好,玩物丧志也罢,这才是亲王的正道。”

    “哥哥,都传扬皇帝要废太子,这有可能么?”

    “太子又没曾失德,废个甚么?皇帝再狠,当真能做孤家寡人不成?再说,东宫六率都撤了,还要怎样?说起来,他这也是歪打正着,连长孙无忌那老货,都以为太子位子稳了。”

    听张德这样一说,张大安一愣:“听哥哥的意思,太子这样做,还未必稳当?”

    “若是别家帝王也就罢了,当今皇帝雄才大略,说多疑过了,但心思缜密是真的,他便觉得这是太子使得心计,偏要拿这个要挟废储君,你信不信六部堂官半点屁也不敢放?”

    “这是甚么道理?横竖都做不得好?”

    “皇帝就不愿有个储君,这便是道理。”

    话说到这个份上,张大安哪里还不能懂?顿时悟了,感慨道:“怪不得大人也瞧不得东宫前程,这成或不成,都握在皇帝手里啊。”

    想到这里,张大安猛地一个激灵,心中暗想:那些在东宫苦捱或又给魏王吹捧的,岂不是都落入皇帝的算计?

    老张笑了笑,拍了拍张大安的肩膀,道:“莫要去想那些有的没的,争储这等破事,别家兴许要钻营,咱们还要这般么?今日先歇息,明日带你去武汉看看,你细心琢磨,便明了为何长孙无忌这老东西会给为兄撑腰。”

    “正要来武汉大开眼界!”

    虽说和张公谨的书信一直很频繁,加上又有张氏子弟不时地往来各地,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到实地感受那种微妙的气氛,是如何都不能知道自己掌握何等的力量。

    哪怕这股力量并非是指使如臂,但让张氏求存求续,那是绰绰有余了。

    张大安是知道张德厉害的,并非是指武汉的局面,也不是大河工坊或是沧州诸事,而是成年之后回想童年,便瞧出张德手段的“非凡”,少年时便成长安少年之首,还是个地道的江南外来户,这是何等的本事?

    当然少年时的张大安还只是个琢磨吃饼的二逼少年,为了几贯钱就能在牛车上欢呼雀跃,又不知道老张其实是一条非法穿越的工科狗,所以回想起来,只会觉得哥哥好生厉害的样子。

    武汉有些东西是管制的,但张德并不介意展示给张大安看。

    轰——

    轰轰轰轰轰……

    连续的爆破,让张大安双目圆瞪,虽然早就知道张德有“呼风唤雨”之能,却也没想到“法力”这般精深。

    “这……”

    半晌,曾经的吃饼少年久久不能平静,他还不至于不能接受,至少张德在书信中说过,洛阳花火,便是用了同样的物事。

    只是万万没想到的是,洛阳花火在武汉的主要用处,居然是工程领域。

    “采石场要是真用人力,这武汉的路修到甚么辰光去?再说了,围湖造田围圩造田,总要遇到大小石基,靠人力糜费太甚,反不如这物事来得轻便。”

    忽地,张大安突然一个激灵,既然这些玩意碎石如碾米,那炸人还不是随随便便轻轻松松?

    想到这里,一个超凡脱俗的记忆猛地就浮现在了脑海中。曾经有那么一日,左右监门卫的牲口,貌似还帮“四大保镖”一个小忙,说是给掖庭宫的老哥来点福利。

    现在想来,那特么的是个狗屁福利……

    那时候,哥哥还是个少年吧?

    张大安突然觉得老张越发深不可测,小小年纪就敢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塞“花火”,一定是想要君前献礼,一定是这样的。

    不然没办法解释这一切,难道说小小少年志气高,十来岁就要炸死皇帝不成?

    这不符合常识。

    老张并不知道张大安内心复杂的思想斗争,还在给他介绍火药的各种特点,以及耐潮不耐潮的做法……

    武汉的风物震撼着张大安,但这一切都不如怀孕的公主出没在张德府邸更加让他震撼。

    一直觉得老张威猛无双豪气冲霄的张大安,这时候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他回想经史子集,也找不出老张这样的疯狂奇葩来。

    尤其是,张德还告诉他,在江阴,李芷儿会对他署理江阴从旁协助。说这话的片刻,李葭、李月还分别在张大安余光中飘过……

    “丽娘,三郎要去江阴,你要订甚么品级的丝绢,可以交托他去办。”

    曾经的吃饼少年,掩饰震惊的吃茶动作差点就此终结,要不是硬生生把一口热茶吞下去,怕不是要呛死在张德面前。

    张大安如何都不敢相信,无双帝姬李丽质,居然就这样随意地出现在张德的身旁,这要是传扬出去……

    还是不要传扬出去的好,张大安很清楚,他也姓张,要死一起死的那种。

第七章 羞愧

    倘使别的地方,有些珍禽异兽,多半会弄个“珍兽园”来炫耀。然而某条土狗对这个时代的炫富方式不感兴趣,索性就弄了个动物园,专门展览海外的“怪兽”。

    而其中一只个头不大的“怪兽”,因为来自南海之南,加上形象也还算过得去,虽说长得跟非洲平头哥有点仿佛,也有几分眼镜猴树懒的模样,但毕竟来历奇特,于是愿意掏五开元通宝看一看的武汉土鳖也不少。

    这是一只有袋类哺乳动物,也是一度让老张误以为南海那帮水手居然疯狂到踏足袋鼠国的原因。

    毕竟,作为一条工科狗,老张对有袋类的分布状况不熟悉,也是可以理解的。

    实际上,这是几只袋猫,而且是一个家族,被探险队一网打尽,然后发送唐朝献宝。

    可惜皇帝想吃冷面,跑辽东去了。

    于是献宝是不可能献宝了,养活又很成问题,就扔到了武汉,骗几个土鳖泥腿子的辛苦门票钱。

    “这赤纬猫居然有个皮肉做的袋子,这是个甚么说道?”

    “听说王学子弟,已经定准春分纬线,岭南东西及小琉球各有观测点。”

    “洛阳宫已定本初子午线,这春分纬线怎么不定在洛阳?”

    “嘿!你看,那只长颈鹿居然趴着喝水!”

    “……”

    普通百姓看个热闹,然而确定太阳回归线是要花钱的,仅仅是派遣人员到各地观测就需要大量的经费。好在这一块是国家承担财力,“历法”除了上班打卡盼着放假的用处之外,皇帝老儿还要用它来撸……

    再说了,鸿胪寺什么的,最喜欢这种前期开销大,成果出来慢的工程。

    平时哪有这个机会?给玩“谶纬之说”跳大神的牲口,还不如鸿胪寺接受,好歹也是具备一点点人文主义情怀的。

    尽管专业不对口,但鸿胪寺靠山大啊。

    这几年的《贞观农书》是一版再版不断修订的,而且和以往不同,这几年再版已经不再标注谁谁谁,而是《贞观农书》四个大字,然后下面几个小字“10年版”“13年版”,想来整理内容的牲口们也麻木了,索性跟着简约而不简单。

    作为一个地方实权官僚,而且是一把手,老张混一个“中央候补”肯定是够资格的。于是到手了南海的资料,立刻就开启了大召唤术,把长孙无忌叫了过来。

    与会旁听的张大安也算是开了眼界。

    “这赤道岛,山多地少,土著部族极多。大者一二千,小者百几十,有类流求。”

    “土著不土著的,也没甚要紧,开山修路总归是要用人的。皇帝在辽东已经有了回复,要在赤道筑台祭天。内府也传了个消息出来,已经设了赤道宣慰使,这好处坏处且不去多说,总归是有些原因的。”

    “还有甚么原因?不过是岛北产金银铜,岛南产赤铁白铜,若不置办个官署,不怕海外嚣张尾大不掉?这光景,广州又要热闹啦。”

    白铜说是镍有点不准确,铁镍合金就有点意思,这东西在长安,就有汉朝流传下来的器具。老张住普宁房那会儿,着实见过有些关中家族当作传家宝传下来,其中既有误认为是银制品的,也有当作不锈宝刀唬人的……

    但不管怎么说,镍是好东西,放一千五百年后也还是好东西。老张在海上胡混的时候,经常要镀镍,一斤几十块总归是要的,比废铁强多了。

    “朝廷是个甚么主张,反正是看不出来的。我们武汉说到底,还是紧跟朝廷嘛。有人在赤道岛东北寻了一条北归洋流,我看这比南海的路还要好。死了多少人,才有了这条航线?来去便当,那就有得赚。武汉不去开矿,可到底还是有自己的钢厂、船厂嘛。”

    “说的是,要漂洋过海,总不见得都学流求土著,凿一条小船,坐个三五人,就泛舟大洋之上吧。这零星的东海岛屿,多是一撮又一撮的,小国寡民,没甚个意思。倒不如有人去宣扬教化,也好聚其于一地,人尽其材……”

    说这话的时候,饶是老张脸皮厚实,好歹还没受过儒法洗练,可也老脸一红,时不时地轻咳一声掩饰一下。

    至于老张之外的人,也就长孙无忌脸色如常,但还是眼角微微地收缩,想来这话还是刺激到了他的灵魂。

    曾经的吃饼少年张大安,则是目瞪狗呆,完全没有想到,武汉官场是居然的朴实无华,太特么直白了。

    这不要脸的样子,乃至毫无下限的吃相,居然还包装成了“忠君爱民”,还拉扯了圣人的教化,夫子的道德,一时间吃饼青年心中暗忖:怕是孔夫子复生,得锤死这些武汉佬。

    哪怕只说“忠君”,武汉官场也摇摇欲坠的模样,对皇帝就差正大光明地开嘲讽,可到底也只是官场内吹逼,半点攻讦大老板的字面意思都没有的。

    没看见荆楚行省的总督老大人就坐在旁边“指导工作”吗?

    至于回归线是二十三度五还是五十六度一口闷,对这帮官僚来说,没有任何卵用,毫无意义嘛。

    指导农事那是别处需要的,武汉还需要指导农事?分明是武汉指导别人农事。武汉最牛逼,亩产一万八!

    心态就是这样的,当飘起来膨胀起来,还要啥逼数?老子一生全靠浪!

    “本督说两句。”

    长孙无忌先转了转杯子,杯子和杯碟发出了声音,会议室这就静了下来。

    “赤道岛一事,本督以为啊,可以先效仿南海故事嘛。至于陛下那里,本督自有解释。”

    “南海故事?”

    “交州李道兴,爱州杜正伦,早有成法在南海,何必纠结中国?至于南海宣慰使,自当用中国之人以教番蛮,此间道理,诸君不会不懂吧?”

    一群人顿时斜眼看着老阴货,纷纷表示紫微令老大人说的对啊说得对。

    李道兴坑了多少交州地界的洞寨?杜正伦轮了多少占城野人?这特么叫南海故事?这分明是南海事故,尸骨不存的事故。

    不过老阴货表示老夫就是叫了个滴滴打人,至于你们要不要用,老夫是管不了的。

第八章 南海宣慰使

    “应该就是苏拉威西岛了,这地界不熟啊。”

    手指在地球仪上转动,新制的地球仪是樟木做的,便宜又耐用,主要用作教学。武汉诸中小学的地理课,并不会跟学生讲解为什么大地是圆的,而是直接灌输知识。学生只需要知道大地是圆的即可,至于为什么是圆的,谁发现谁证明谁算出,学堂在课外都不会给予解释。

    “特么的忘了是苏禄海还是哪儿来着?”

    老张努力地回忆着,当年在海上平台厮混,有些海上工厂,比如炼油厂、精工厂、海产加工厂,都是用巨轮改造,时常往来重要的资源出产地。

    只是有个大概印象,当年张德那文科生上司的上司,曾经主持过一个“一揽子”计划,其中就包括苏禄海某个地方的铁镍矿开发。

    可是不是苏拉威西岛,张德就不确定了,甚至老张还怀疑,可能是菲律宾那旮旯也没准。

    不过不管怎么说,东南亚的铁矿石品位还是可以的,至于当下,金银铜三种货币金属的资源,对唐朝来说,那是相当的丰厚,比扶桑要丰厚十几倍。

    然而缺人。

    不过庆幸的是,有人缺德。

    所以结果还是很好的。

    中书令老大人长孙无忌给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并且表示这一次一定会给杜正伦一个好前程。

    有武汉官僚旁敲侧击,说中书令老大人不怕被人说闲话,说跟东宫牵扯?

    老阴货一脸毅然决然:“老夫举贤不避亲,再者,老夫同太子有舅甥之情,又有何惧?”

    哎哟我去……

    外戚这么理直气壮的,炎汉之后就没怎么见过啊。

    毕竟,外戚天然被鄙视被怼啊。

    然而老阴货表示他由内而外的坦荡,他大公无私,他秉公办事。

    “管他苏拉威西还是菲律宾,关老子屁事。”

    老张心想自己瞎琢磨也是白琢磨,还是顺其自然算了,再说了,单道真现在差人上岸,准备求个南海差遣,想来也是估计到了,像南海这种地方,一旦有了金银铜铁,那必须得“中国教化之”。

    皇帝老子的决定,你有意见?

    “哥哥,这个甚么南海宣慰使,到底是个甚么差遣?”

    “总归不能比中都督府还差吧,想来也就是个都督。”

    对张大安的疑问,老张也没个准,毕竟贞观大皇帝陛下的心思,一般人还真捉摸不透。

    照理说,南海多远啊,这剑南、六诏、朝鲜、扶桑诸地的肉先吃下才是正理,南海那几千里海疆,航行不是风就是浪,危机重重,闹不好人一出去就要搞拥兵自立,那上哪儿说理去?

    反而近海之地,吃卡拿要狠毒殴打,完全由着皇帝的兴趣,说滴蜡就滴蜡,说皮鞭就皮鞭,可要是换成远海,那皮鞭说不定自己就皮了。

    可也不得不承认,李皇帝也是霸气绝伦,他搞的“大推恩令”,主要就是针对附属繁华之地,或者说是人口集中之地。

    大贵族大财主有了“皇帝”盯着,他们那些个庶子妾生子奸生子,全都有了“后台”。家主双腿一伸,等尸体凉了的时候,该分家分家,该拿钱拿钱。真要是说“兄友弟恭”要一起过,对不准,皇帝老子说你们这样“违法”。

    法律上,进行了财产切割,别说假惺惺的“兄友弟恭”,就是真·兄友弟恭,十年之后,等自己的儿女长大,还不是要捏着鼻子吃屎?这还是皇帝老子亲自掺的御屎。

    原本说皇帝这样瞎瘠薄乱搞,肯定是不能成功的,然而谁曾想从天而降一条土狗。不敢说“村村通”,但让京洛淮扬苏杭等大城市做到县县通乡乡通,毫无压力啊。

    关键土豪们明知道县县通会吃御史们带来的御屎,但正所谓吃得吃不吃也得吃,谁叫修路致富它效果斐然呢?

    饮鸩止渴也就这样了。

    再说了,这也不是什么鹤顶红,顶多就是假冒伪劣威尔刚。

    硬、持久、有感觉,但它有副作用啊。

    土豪们久而久之,看太阳都是绿的,总觉得自己其实被一个叫唐马儒的光头给灵魂附体了……

    世道是如此艰难,上有皇帝老子大开大合,下有江南土狗精耕细作,正所谓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老张表示自己的本心只是想要玩魂斗罗三十条命罢了。

    至于政策导向和人为推动的“西进”和“下海”,他只能说他根本想不到会演变到这种程度。

    “西进运动”的直观概念看长安,哪怕已经迁都,整个长安容纳的人口,依然稳稳当当地超过百万。

    这个百万的含金量和洛阳的百万人口相比,纯的不能再纯。

    整个洛阳地区,除了都城,几近无人区,绝大多数的人口,都是以“附庸”的形式挣扎在天子脚下。

    然而长安却脱胎换骨,“西进运动”需要大量的劳力,早年丝路上的淘汰率极高,但这几年哪怕是十几二十人的“袖珍型”商队,也能够保证一定数量的全须全尾去而复回。

    至于唐三藏那种逆天运气,师徒四人周游列国斗战诸佛,那纯属中国漫长历史中的些微小意外小闪光。

    贞观朝的“婴儿潮”来得是如此的快如此的迅猛,更是让诸多事务官面对古老的一堆堆典册,都闹不明白为毛贞观朝的人口增长怎么这么的不科学。

    夭折率的大大降低,医疗卫生在局部地区的大大提高,可耕作土地的大大扩充,粮食生产区的进一步开发,都使得贞观朝对于“婴儿潮”是能够撑得住并且也急不可耐地吸收进去。

    至于老张原本担心的“马尔萨斯陷阱”或者“发展内卷”,有贞观大皇帝这么一个脑洞奇特思维奇葩的帝国统治者,张德琢磨就这么个行情,闹不好哪天真的有一小撮社稷败坏分子跳出来战个痛,搞不好就是贞观朝版本的“南北战争”。

    当然了,跟真·南北战争一样,打起来肯定不会是因为“废奴”,大约都是因为“费钱”。

    老张的小心思还没揣摩明白呢,辽东就来了加急,皇帝批准了中书令老大人的举荐,任命爱州欢州的文化人杜正伦为“南海宣慰使”,让他带着皇帝的空白诏书,跑去南海画个圈。

    一时间,被轮了好多年的杜正伦热泪盈眶,面北行礼,恸哭感恩:天空一声巨响,老子闪亮登场。

    然后广州的冯氏家族就开始了新一轮的造船大业,其中就有开往南海的一条条一艘艘货船。

    杜正伦是个明白人,在南海混,怎么可以不跟“南霸天”打好招呼呢?

    作为“南海宣慰使”,杜正伦放了话,要多少香蕉……不是,要多少木料,就给冯冼二族多少木料,成本价,靠谱。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842/ 第一时间欣赏唐朝工科生最新章节! 作者:鲨鱼禅师所写的《唐朝工科生》为转载作品,唐朝工科生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唐朝工科生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唐朝工科生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唐朝工科生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唐朝工科生介绍:
玄武门发生了点小事情,没过多久,大唐就换了一个新皇帝。而一只野生的工科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来到了此刻的长安。原本因为和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大牛沾亲带故,想要混吃等死,但没想到大牛不要几年就会嗝屁。
于是,这只闯入大唐的野生工科生,决定发奋图强,争取有生之年做一台小霸王学习机出来,好名留青史。
他已经想好了,他的墓志铭上会这么写:小霸王其乐无穷啊!
唐朝工科生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唐朝工科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唐朝工科生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