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天下安康TXT下载天下安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天下安康全文阅读

作者:鸣奇     天下安康txt下载     天下安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四十二章 调兵遣将

    当然,对黄明远来说,马球只是娱乐,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接下来的隋突大战。

    离预定集结的日期越来越近,整个大同最重要的事情还是整军备战。其实现在的应急反应系统还比较滞后,各部要想到达预定的地点难度也不小,再加上后勤等问题,因此导致战争的前期准备工作相当持久。

    这日,眼看出发的日子再也拖不下去了,黄明远便召集众将议事。

    不管鱼俱罗给自己布置什么样的军队,黄明远都准备提前先将自己的核心部队带好,省得到时候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耽误了大事。

    都知道今日是选将点兵的大日子,众人皆是精神抖擞,希望抢得一个好位置,争取再立新功。

    虽然黄明远有七八成的把握突厥人此次不会来大同,但若是自己真的将大同的部队抽调干净,那素来擅长捏软柿子的胡人,恐怕也不介意来大同城转上一圈,打个秋风。

    此次出战,全靠骑兵是不可能的,而且鱼俱罗也不可能给自己太多的骑兵。当然鱼俱罗心里估计也有数,不会做的很过分。此次杨广点名黄明远助战,目的很明确,就是帮助黄明远再立新功。很可能此战之后,自己就要被调离丰州了。

    对于自己这个徒弟,鱼俱罗也是羡慕万分,虽然自己是杨素的亲信,跟杨广关系也好,但能让领导专门给自己赚军功的好事他可轮不到。

    至于黄明远这边,骑步协同是个大学问,光协调双方的行军速度就是个大难题。

    黄明远来到大同后,大同军便以骑兵骁勇而闻名天下,几次大战皆是骑兵称雄。虽然步兵也有坚守大同的战绩,但陌刀兵,弩兵更出色,单纯的步兵作战,黄明远和部下还真不擅长。

    黄明远不会以己之短,攻敌之长,所以此战骑兵的运用仍旧很重要。

    对着堂上众人,黄明远说道:“这次大战,我估计也很难用到我们的重骑,再带着行军不便的重骑已不合时宜。反倒不如让骑兵保持强大的机动力,随时进入最关键的战场。我准备把重骑从骑二军里抽出来,单独由杨义琰指挥,直统于骠骑府。

    此次我去灵州,则带着欧彦的骑二军和黄明辽的骑四军以及狼牙骑,再带上步一军、步二军各半,步军统一由焦方威指挥;而黄明征的骑一军和剩余的歩一军、步二军,到时候由严孝武统一指挥,支援金河;高震率领所部,则游弋于阴山南北,伺机而动。只是到时候,整个大同城留下不过两千余人,防御薄弱,倒是要拜托子孝了。”

    李子孝赶紧应“诺”。

    黄明远希望以后郑言庆接任大同骠骑府骠骑将军。可虽然有自己积极地斡旋,郑言庆也在之前的草原上立了不少的功劳,但凭他的年龄、资历、出身,还是太难了。郑言庆不是自己,有晋王撑腰。所以为了能顺利接掌黄明远留下的职位,郑言庆此次必须有让人无话可说的功劳。

    黄明远为郑言庆预设的,正是前世史万岁扬名的大斤山之战。若是历史的惯性强大,步迦可汗败走大斤山,无论能否生擒步迦可汗,郑言庆都会威震天下。

    而黄明远也不希望高震出现在众人面前,否则也是个麻烦,毕竟他身份还是一个问题。而且带着一群胡虏、马匪、奴隶跑到杨广面前,那自己属于找不自在。

    这时李子孝又问道:“那主公到时人员布置呢?”

    黄明远想了一下,接着说道:“此次去灵州,我这一路由崔长史亲自总督粮草,想来崔长史也乐意去灵州看看王爷。然后重光、神通、高君雅、杨思恩等众人都以参赞军机的名义带着。至于仲长、孟略(严孝武字)这一路,由邓议总督粮草,张士伦参赞军机。

    子孝,我将子仁和文林二部留给你,还有季贞这支杀手锏。我不在大同的这段时间,吴增的工作也有你领导。”

    众人齐声承“诺”,当然,各自的心思就不好说了。至于李神通几个打酱油的,只能对黄明远的安排报之一笑了,事事都不忘了你,但就是不让你参与。

    黄明远可不管众人心底是怎么想的,接着说道:“子孝,我走后,你兼职文武,直接掌管全骠骑府,所有人必须向你负责。若有事你也不必手软,直接处置了就好。到时若大同一旦有警,可以有计划的放弃天德、呼延、沃野等地,等待救援,一切以大同城的安危为重。”

    听到黄明远的一番安排,李子孝也是感激涕零。黄明远对自己的信任简直难以置信。掌管步军的李子仁是自己的嫡亲兄长,掌管骑三军的范文林也是自己的儿时好友。黄明远这是将整个家底全部托付给自己了,君以国士报我,自己又怎么敢不竭尽忠诚,矢志不渝呢?

    “将军但请放心,子孝必不辱使命,等待将军得胜归来。”

    黄明远又转头看向陈远,说道:“仲长,我和君直、贞娘一起南下,便顾不上金河这一路了。我会提前写信给言庆,虽然由孝武领军,但有大事,还是你来做主。”

    陈远点头称“诺!”

    黄明远的安排是有问题的,金河又不归他们管,安排大军往金河干什么。

    众人没人问金河这一路的布置原因。因为若是突厥人进击云州,金河车骑府也是要首当其冲的。众人很清楚,郑言庆与黄明远的关系自不必说,黄明远宁肯让大同空虚也要增援金河,就是怕郑言庆到时被河东隋军给坑了。

    被选到的人欣喜万分,而没被选到只能留守大同的,垂头丧气,但无论如何众人肩上的任务都不轻。

    尤其是严孝武,更是精神抖擞。黄明远来到大同后,他最早投奔黄明远,在众将之中,数他资格最老。可因为几次大战,都是骑兵建功,而他在军中一步慢,步步慢,眼瞅着郑言庆、黄明祯,甚至张文远都成了车骑将军,他却还在大都督的位置上原地打转,他也早就急在心头。要知道当初这些人在他面前,都只能算下属的。

    这次他能够独立带一路军,严孝武早就急不可耐了,虽然有陈远从旁掣肘,但他就等着大展身手了。

第四十三章 初到灵州

    经历了半个多月的折腾,杨广早就等得不耐烦了,给黄明远的信也是不要命的往大同发。

    这日一早,黄明远击鼓聚将,拔营出师,向西南而去。在途中又汇合了丰州总管府车骑将军黄明祯与张长逊二人。二人各率其下属半个车骑府的兵力,各有骑兵四百、步兵一千跟随黄明远南下。至此黄明远所部共有骑兵一千八百骑,步兵三千两百人。

    五千人的大军规模远超黄明远的预期。没想到师傅鱼俱罗这么给面子,不仅派来了三千主力,还将黄明祯、张长逊两个旧将都给派来了。

    其实是鱼俱罗既然知道自己在丰州待不长了,自然愿意卖黄明远一个面子。二人师生一场,感情也算深厚。每当逢年过节的,黄明远从不忘师恩,必有孝敬。

    而且鱼俱罗也有野心。自己寒门出身,虽然是冯翊下邽(今陕西渭南县)人,但跟关陇世家根本不牵扯。他从禁卫军的一个小卒到今日,走的步履蹒跚,甚是艰辛,就是吃没有后台的亏。今日黄明远这个学生混好了,总归对老师没坏处的。

    因为时间紧迫,黄明远也来不及赴九原城拜见鱼俱罗,便直接沿着黄河向西南而去。

    黄明祯在丰州多蒙鱼俱罗照顾,算是鱼俱罗的嫡系。此次能跟着兄长再战沙场,自然是欢喜无限。而张长逊虽然再来到黄明远跟前,有些紧张,但也知道黄明远的威名,对其不敢有丝毫的违背。

    二人所部虽然用着不如大同的老部下顺手,但也勉强如臂使指,超出黄明远的想象。因此,黄明远对这一战的信心更足了。

    大同城到灵州城约九百多里,大军行进了约十几天,终于到达灵州。而此时,前来参战的大部分的军队已经提前到达了。

    黄明远赶来的的确有些晚了。在此之前,突厥大军已经和大隋灵州军主力在贺兰山北打了一仗。

    虽然当时突厥人来势汹汹,但在战场上,其军明显不如去年更有战斗力,部队中夹杂着很多的少年与老人,甚是扎眼。

    双方在黄沙中混战一下午,备胡灵州的行军总管段文振和灵州总管府长史裴矩二人指挥隋军在野战中击破了突厥人前锋。

    突厥人不敌,向北而逃。

    趁着突厥人败退,段文振于风沙之中一路北追,在定远戍(石嘴山西北)西北追上突厥人。隋军沿路掩杀,胡骑四处奔溃,大军斩首千余而还。

    黄明远到达灵州,正逢杨广初到,得此大捷的开心时刻。

    “明远到了。”

    黄明远刚进入回乐城(灵州治所,今吴忠市区东北)中,未及进入军堂,杨广已经出门迎接了。

    黄明远年幼,资历浅。为了给黄明远撑门面,杨广也是屈尊降贵,亲自为黄明远抬轿子了。

    不认识黄明远的人还一阵愕然,这是哪里来的少年,还要晋王亲迎。

    “末将黄明远,见过晋王,见过杨相国!”

    “好!好!好!明远可算来了,孤刚才还和弘大谈论你,就听城门处报你到了,你来的可是迟啊,比孤都晚。”

    黄明远忙告罪。

    杨广早就知道黄明远的情况,也不在乎,拉着黄明远的手将场上众将介绍了一遍。

    “明远,这都是大隋的名将柱石,国之栋梁,你学习之楷模,都是你的叔叔、伯伯辈的。”

    杨素看着这个不久前才名震北地的青年,不卑不亢,站在一圈的老将跟前,也是鹤立鸡群,才显于身,不由得赞叹一声。

    这次跟随杨广出征的,都是段文振、长孙晟、慕容三藏、元寿、周罗睺、吐万绪等总管级别的名将。就连被杨坚调到信州的宇文述,也被杨广给招了过来。

    黄明远之前虽然跟宇文家几次交锋,打过宇文化及,战过宇文成都,还差点杀了宇文士及。但宇文述,黄明远还真是第一次见。

    但见其身材高大,庄重有礼。看着外表温和,使人如沐春风,不自觉的便心生好感。但黄明远很是警醒,这家伙是个老阴贼,最是擅长使阴招,切不可被其所蒙蔽了。

    “黄将军威震塞北,名扬天下,好生了得。今日一见,虽然年幼,但英姿勃发,却是令我们这些老臣汗颜啊。”

    汗颜你妹啊,是说自己抢了你们的风头了吗?

    这时候,自是互相吹捧,花花轿子众人抬的时候,黄明远自不会不懂规矩,当然也会跟宇文述周旋。

    于是黄明远说道:“老将军谬赞了,明远不过是运气好罢了,侥幸立了几个微功,能懂什么事。素来打仗的时候,也只是向太仆(杨素人称杨太仆)学习些东西而已。”

    “好!好!人道明远被誉为‘霍去病第二’,素来桀骜不驯,却是传言不可信啊。没想到今日一见,明远如此谦逊,令我好生心倾。我常与汝岳父共事,也算好友,若是明远不嫌,叫我一声叔父也是可的。”

    老匹夫,是说我表里不一,还是装模作样。

    黄明远笑谈道:“却是容老将军错爱了。明远微有小功,不过是仗着年幼放肆一些罢了,哪敢在人前卖弄。至于什么“霍去病第二”,却是说笑了,不过是人们的抬爱,当不得真。况且明远素来是只做第一的。”

    虽然谦逊,但黄明远骨子里的硬气就这一句“只做第一”便扑面而至。众人一凛,也心里一叹,这小儿看着年幼,却是不卑不亢,难缠的紧,关键时候还真是不能小觑啊。

    至于什么“叔父”的称呼,黄明远是闭口不提。自己怎么也是个柱国副总管了,虽然低调,但并不是什么人都可随意拿捏得,也不会上赶着去巴结什么人。

    看黄明远毫不理会自己的建议,给了自己一个没脸,宇文述也只得暗恨小贼奸猾,胆敢如此。

    杨广看出二人的交锋,也知道双方之间的旧事。左右都是自己的亲信将领,也不愿二人闹僵。赶紧上前一步,拉着黄明远,要给他介绍旁人。

    再往下走,忽然看到站在一侧的一人,黄明远的身子立刻便崩了起来,两眉倒竖。熟悉的人恐怕会知道,现在的黄明远很危险。

    望着此人陌生却又无比熟悉的面容,黄明远心中喷火,却是无处喷发。

第四十四章 杀父仇人 上

    黄明远来大隋近二十年,若是说在这个世上最恨的人,不是宇文士及,也不是李渊,而是眼前的这个男人,权武。

    当年正是权武和王世积二人密谋,才害死了黄明远的父亲黄牵。而黄明远虽然从来没有见过权武,但早就把他的样貌深深地印刻在脑海里,权武就是化成灰他也会认得。

    黄父讳牵,生前为左勋卫府骠骑将军,实领并州总管府左一骠骑将军,开皇八年随杨广伐陈。

    而权武其父为杨忠旧部,其以忠臣子起家,拜开府,袭爵齐郡公,后为杨坚心腹,时任淅州刺史。

    当时杨广以行军元帅统帅下游五路大军伐陈,他亲自率领韩擒虎、贺若弼专攻建康,命王世积与燕荣为左右翼协攻江西、三吴地区。杨广这一路率军出**进屯桃叶山(今**东南)。权武以行军总管跟从,黄牵时为权武军副将。

    南陈气数已尽,当时大军如摧枯拉朽一般,度过长江,直捣南陈腹心之地。沿途南陈军队,尽皆望风而逃。

    当时杨广的大军攻破建康城后,生俘了陈后主,摧毁了南陈的统治核心。各地南陈守军或降或逃,整个大江以南只剩下零星的战火。为了及时和西线的秦王杨俊大军汇合,彻底绞杀还在江州、湘州一带抵抗的南陈军余部,杨广便派遣权武、黄牵二人领部分主力,从建康一路向西,攻略鄱阳地区。

    而当时八路伐陈大军的一路,蕲州总管王世积正在攻略整个江西,与南陈名将纪瑱在蕲州大战。

    当时权武所部以副总管黄牵为先锋,一路直趋江州。黄牵在湖口击破了南陈浔阳太守陆仲容所部,斩首千余,打开了江州的东北面大门,取得了进军江州的先机。

    而王世积却是在蕲口久战纪瑱不下,权武则被阻隔在宣州无法及时赶到,二人都怕黄明远抢先攻下江州,夺了此大功。王世积遂命令黄牵绕过江州,立刻增援蕲州。

    这个决战时刻,黄牵为人忠厚坦荡,却是少了一些心机,没有趁机抢先占领江州。而是丝毫不敢耽搁,尽起所部五千精锐绕过江州向西,直趋蕲春。

    当时王世积正与纪瑱在蕲口大战,双方主力相持不下。王世积亲自提刀率死士冲锋,仍然不能撕破纪瑱的中军。

    南陈军有水军相助,缠住隋军的江防侧翼,而纪瑱大部借着有利地形,将王世积的主力半包围在长江北侧。

    纪瑱用弱旅牢牢缠住王世积的两翼,使之不能相互救援。而后只守不攻,放任王世积对其中军的攻击,消耗对方的战力。双方相持不下,王世积其势渐颓,纪瑱乃选精兵千余,披发持刃,直趋王世积的腹心之地。

    这些整装待发的生力军一投入战场,直打得王世积节节溃逃,不能抵挡。

    正当局势不能收拾的时候,黄牵的援军及时赶来。见情况紧急,黄牵乃率部直趋纪瑱大军身后,冲破纪瑱大军的阵型。

    纪瑱没有防备,南陈大军后方立刻就被冲得七零八散。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纪瑱见大势已去,口吐鲜血,昏了过去。眼看陈军已不能支持,败局已定,纪瑱身边的侍从赶紧上前,将其护送走。而失了主心骨的南陈大军,却是只能在战场上成了待宰的羔羊了。

    王世积所部转危为安,还赢得了这场局部地区的决定性战役,但王世积并不高兴。

    虽然黄牵对其有恩,但他差一点被纪瑱击败也是事实。若是被圣人知晓此事,恐怕会影响他这次的战功。

    王世积帐下千金县公权始璋劝其只要收买了黄牵,压住此事,自然是没人知道此战的大败了。

    可惜,想法虽好,但黄牵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对方将自己的战功抢夺走,因此拒绝了王世积的建议。

    王世积大怒,遂产生了要除掉黄牵的想法。

    战后,王世积要求黄牵留在他的军中,而黄牵则以要及时汇合权武主力为由,拒绝了这条命令,转而向东进军。王世积看不能将黄牵禁锢在军中,遂派遣权始璋一同东进,希望权始璋能抢先攻克江州。

    黄牵和权始璋分兵略去下蔡,权始璋为南陈豫章太守徐璒所阻,而黄牵先到江州。陈江州司马黄偲弃城而遁,黄牵率军入据其城。

    而这时,被挡在宣城的权武终于冲破了宣州土酋们的阻挡,也来到了江州。只是没想到黄牵兵贵神速,江州已下,没了他什么动作。

    王世积在后统军来到江州,陈豫章太守徐璒、庐陵太守萧廉、浔阳太守陆仲容、巴山太守王诵、太原太守马颋、齐昌太守黄正始、安成太守任瓘等人,及鄱阳、临川守将,见南陈大势已去,遂一同请降。

    若是正常情况下,事情便应该结束了,毕竟整个江西地区基本上都投降了。隋军大军分兵占据各地,南陈再无翻身可能。而立此大功的王世积也志得意满起来。

    可他万万没想到,当时已经安定的江西地区其实是暗潮涌动。当时有陈叔宝的三弟豫章王陈叔英,在隋军渡江时知石头军戍事,后来被沈客卿进谗言而被调回建康。

    陈叔英算陈顼三十多个儿子中少有的贤能之人。建康被攻破后,陈叔英趁乱逃到江西,遇到老将纪瑱残部,纪瑱遂拥立陈叔英为主。当时为了复辟南陈,二人又联络了本已经投降隋军的豫章太守徐璒等人准备伺机反隋。

    当时,南陈军新降,王世积为了促使江西更多的郡县投降,招揽人心,虽然收编了南陈部队,但并没有将其完全打乱。黄牵对此很是忧虑,认为这是祸乱的源泉。但王世积却对黄牵的劝解不以为意,反而认为黄牵仗着晋王的信任,有意和他作对。此后他便将黄牵赶出了江州城,令其在城北大营驻守。

    当时王世积大军的军容不整,士兵满城劫掠,引得城内百姓对隋军愤恨不已。而黄牵率军被王世积发配到城北大营,虽然尽力约束隋军,但所部与混乱不堪的王世积大军发生几次冲突,因而王世积对黄牵的忌恨更甚。

第四十五章 杀父仇人 下

    二月二十一日,原豫章太守徐璒等人设宴招待王世积、权武等人,王世积不辨真假,欣然前往。

    席间,徐璒等人密谋诛杀王世积,幸亏王世积部下死战,王世积方才得免。而此时城中陈叔英联络的南陈军尽皆倒戈,南陈旧卒挥舞着狰狞的钢刀,向毫无知觉的隋军杀去。隋军大乱,不能自顾。

    当时黄牵正在城北,见到城头火起,心知不好。为了收拾局面,便率军向城内杀去。

    此时江州城已经大部陷落在南陈旧军的手里。北门几乎已失,双方为争夺北门,战况焦灼,黄牵拼死才杀入城中。

    王世积、权武等人狼狈不堪,也不管军队的事了,只是一个劲地逃命。多亏了黄牵的接应,才杀出重围,汇合了黄牵的队伍。

    王世积此时浑身颤抖,心力交瘁,准备先行突围。等到了南边,引回千金县公权始璋在南线接收江西的队伍,再返回来收复江州。

    黄牵却反对这种做法,他对王世积劝道:“总管,现在城内虽乱,不过是因为敌人骤然发难,其实南蛮不多,我军各部也皆各自抵抗。只要我军整顿兵马,反杀过去,必可将城中南陈乱党一网成擒。若是现在放弃江州,则隔断了江东与荆襄的联系,若是南陈余孽借此串联,使贼势蔓延,恐遗大祸。”

    “是本总管领军还是你领军,再敢胡言乱语乱我军心者,杀无赦。”

    王世积此时早就吓破胆了,心气全无,哪还敢再战。斥退了黄牵,便继续领着大军向南逃窜。

    陈叔英等人撤机扫清了隋军在城内的抵抗势力,彻底占领了江州城。原本一直在观望的南陈降卒这个时候也纷纷换了旗帜,倒戈相向,一时之间,南陈军军势大振。

    纪瑱是老将,知道现在江州的强大是虚的,若是王世积将分散的各地隋军召回,双方还得相持一段时间。而那个时候,各路的隋军早就反应过来了,杨素、贺若弼这些人也会率大军向江州集结。

    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纪瑱并不准备放过王世积,他一定要将其截杀。

    趁着夜色,隋军一路南逃,而南陈军则紧追不舍。

    看着南陈军追得越来越近,溃不成军的隋军只剩下被歼灭的命运。众人惊慌,不知所措,却忘了手中钢刀的锋利。

    这时候,惊慌失措的王世积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却反应过来,此次自己丢了江州,是个大罪。若是圣人怪罪,再加上蕲口的大败,他就再无翻身的可能。

    王世积不愿意背上这个罪状。

    看着黄牵,王世积决定就让黄牵背这个黑锅。

    当时情况危急,王世积便命令黄牵留在原地阻挡南陈追兵,自己引救兵回援。而权武等人见可以趁机南逃,本就对黄牵连战连胜不满的他也同意此意见。

    黄牵见此没有办法,便请求二人派兵埋伏在万家岭,接应自己。

    黄牵说道:“请总管将各修整的军马在万家岭埋伏起来,当南陈军来时,便高竖旗帜,诈做我军援军,做出支援左右翼的样子,贼军必然上当。等我转战到万家岭上,立刻掉过头来,从高往低,直击对方中军,而总管率军从两翼夹击,到时必可击败南陈军的追兵,还可趁势收复江州城。”

    二人听了这个建议,欣然同意,但黄牵怕王世积弄诈,又亲自请求权武在万家岭接应自己。但没想到,二人过了万家岭,各心照不宣的继续向前,准备让黄牵继续阻敌。

    双方都知道这一战二人责任重大,其罪不能恕,但若是能往外推一些,自己便少一些。黄牵如此不识抬举,正是给二人替罪的最好人选。

    黄牵面对数倍南陈军,奋力交战。所部两千余人从半夜杀到第二日早上,一路向南,且战且退,终于退入万家岭。

    万家岭岭高不足五十米,三面高丘包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进入岭上的黄牵没有见到隋军的踪迹,本就心疑。但见南陈军紧追不舍,他只得按计划率军反冲。

    南陈军措不及防,前军阵脚大乱。黄牵继续攻击,却发现没有任何隋军伏兵杀出。这时他才知道权武和王世积二人欺骗了他,独自逃走了。

    向前无路,身后有敌的黄牵陷入了南陈军重重包围之中。

    此时天又降大雨,土地泥泞,马不能行。黄牵拍着胸膛非常悲恸,继续率领部下士兵奋力作战。最后黄牵所部力战矢尽,只得与南陈军短兵接战。众人奋战一夜,其刀矛皆折,而黄牵身上也受了十多处伤,隋军士兵都快死光了。黄牵依然亲手杀了数百名南陈军。

    到后来,黄牵的战马也受了重伤,不能前进,身边士兵也凋零殆尽。众人被敌人包围在岭上一处角落。

    身负重伤的黄牵义不受辱,望着身边各自带伤的部下,乃脱胄掷地,向贼大骂曰:“何不来斫头也!”遂自刎而死。

    其残存的数十名部下,见黄牵身死,也各自横刀自刎。

    而逃得性命的权武和王世积二人,狼奔豕突了一整夜,终于来到豫章,而在此的千金县公权始璋则领着大军相迎。

    很快,从北面传来了黄牵战死的消息,三人便一同上书杨坚。言黄牵放纵军队在城内劫掠,引起南陈军兵变,又失了江州北门,导致江州失守,黄牵也战死在逃跑的路上。

    三人很快聚集部队,整兵再战。陈叔英的部队不过是一群残兵败将,凭着一腔热血,真打起来根本不是隋军精锐对手。而荆州刺史刘仁恩又率水师沿江而下,两路夹攻,终于攻破江州城,而陈叔英也率众请降。

    王世积是关陇名将,权武也是杨坚亲信出身,自不是黄牵可以相比的。

    黄牵兵败身死,杨广也大吃一惊。

    杨广知道此事有问题,后来查到王世积的阴谋,大骂道:“独以孤军,陷于岭上;劲果猋厉,有死不回。王世积贼子,陷我一大将也。”却是也无可奈何。

    杨广尽力斡旋,才让黄牵免于处责,最后被追赠为鄂州刺史。而踩着黄牵尸体立功的王世积则以定江西之功进柱国,拜荆州总管;权武拜豫州刺史,后又升任检校潭州总管。二人皆显赫一时。

第四十六章 替父报仇 上

    黄牵对于整个大隋来说,不过是个小人物,没有谁会想着为其伸张公道。这些旧事,若是没有黄明远,恐怕大多都要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若干年后,再也没有人知道。

    黄牵常年军旅漂泊,其实跟黄明远相处并不多。但有限的时间里,黄明远却发现自己的父亲是一个标准的职业军人,忠诚,严谨,正直,所以对于王世积几人的话,黄明远一个字都不信。

    黄明远猜测父亲的死一定和王世积、权武几人有关,甚至有可能就是这几人害死的。但身份和权力都不高的黄明远,根本没有办法去查证这件事情。

    等到黄明远到了扬州,因为杨昭的缘故,也有机会查阅各种文卷,通过各种真真假假的描述,对此事有了一个了解。及至黄明远成了扬州总管府兵曹,终于有机会过问此事。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当时已经落魄的原南陈江州司马黄偲的口中知道了当时黄牵之死的情景。

    黄明远猜测此事必然是王世积下得黑手,只有从王世积处下手,才有机会弄清全部真相。可当时王世积担任上柱国凉州总管,又跟高颎交好,是朝中的显赫重臣,根本不是黄明远可以接触的。

    因此,为了报仇,黄明远遂从王世积身边的人下手。

    《隋书》载,王世积是因为杨坚的猜忌而被杀的,在其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的就是王世积的亲信皇甫孝谐。

    皇甫孝谐为人贪婪狡诈。为了从皇甫孝谐这里打开缺口,黄明远派人潜心与其相交,又用金钱开路,终于从皇甫孝谐的口中得到了黄牵之死的真相。

    当时皇甫孝谐也在军中随侍王世积,亲眼看着王世积与权武二人故意让黄牵去阻挡敌兵,又背信弃义没有支援黄牵,最后为了逃脱罪责还诬陷黄牵。当时黄牵跟权武一同效力于晋王麾下,很是信重权武,却没想到权武为了脱难,与王世积同流合污,一同害死了黄牵。

    知道真相的黄明远怒不可遏,若是父亲真的是在沙场上力战而死的,他也不会如此恼怒。甚至他都明白王世积、权武明哲保身的做法,却不能接受父亲已经为国战死了,这些人还在背后毁坏他的声名,侮辱他的尊严。

    这时候的黄明远还很弱小,身边并没有可以商量的人,但年不过十五六的黄明远却准备替父复仇。

    当时参与江州叛乱的原南陈旧人因为反复无常,大多混的很差,就连陈叔英被赦免后也不过是个颍州长史而已。而老将纪瑱早就因为是江州之变的主谋被杨广处死了。

    当时江南混乱,各地时不时的有叛乱发生。杨广等人也很谨慎,对于叛乱者秉着“宁可杀错,不可放过”的原则,大肆杀戮这些叛乱者。

    开皇十七年,萧摩诃之子萧世略在江南作乱,波及十余个州郡,很多南陈的旧人都有参与,弄得影响很大。而黄明远利用手上的权利,将徐璒家族、纪瑱家族等很多当时一起参与江州之变的南陈旧臣,与萧世略的叛乱卷在了一起,最后徐璒等人尽皆被杨广处死,几人的家族也弄得家破人亡。

    而陈叔英作为高宗陈顼三儿子,影响力很大。当时江州之乱后,纪瑱替陈叔英成了主谋被杀,而陈叔英则被南陈旧臣保了下来。

    后来陈叔英被杨坚安了几个位置,四处漂泊,无所依靠,也便心灰意冷,没了动静,安安稳稳的过了十余年。

    萧世略乱起后,黄明远指使被其收买的南陈旧人秘密联络陈叔英。虽然当时陈叔英已意志消沉,不愿再妄动干戈,却被对方撩拨的心头起了别样的心思,还留下了书信的证据。

    当时萧世略乱起后,黄明远受命随杨广勘平祸乱。黄明远遂指使人密告陈叔英阴谋作乱。

    虽然有书信为证,但当时杨广并没有查到真凭实据,心底狐疑,且陈叔英身份特殊,不能随意处置。

    黄明远又劝道:“陈叔英在江南威望显著,一旦啸聚,应者云集,但有书信,其心必异,他日必为江南一大害,宁可杀错,不能放过。”

    杨广遂派人将陈叔英一家抓获,以谋反罪将其处死,而陈叔英的长子陈弘,也一同被处死。

    至此,黄明远完成了对原南陈一派的复仇,偶有漏网之鱼,但几个主谋却全都家破人亡了。

    其后,随着黄明远的权利不断增多,他准备要向王世积、权武、权始璋三人动手。

    想动这三个人远没有动江南那些世家容易。倒不是他们屁股底下屎少,而是他们远离江南,且各身份显贵,黄明远也是望尘莫及。若不是致命的罪状,很容易就被杨坚罚酒三杯,下不为例轻轻揭过了。

    千金县公权始璋在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记载,自己也对其毫不了解,所以一直没对其动手。而权武则后来进位大将军,检校潭州总管。

    黄明远偷偷对他动过一次手,可惜没有成功。

    当年桂州人李世贤起兵作乱,杨坚派遣原相国武侯大将军虞庆则率军平叛,而权武也担任行军总管一同跟随。李世贤被平定后,随军长史内弟赵什柱赴京报告军中事务,却诬告虞庆则谋反。

    隋文帝察验之后,诛杀了虞庆则,此次出征人员的功劳也就不了了之。权武也没了此次出征的功劳,因此又回了桂州。

    升迁无望,这家伙便因为此次事件开始对杨坚不瞒。黄明远得知这个消息后,心知这是个对其下手的好机会,因此开始秘密行动。

    当时权武因为官职不得升迁,便转过头来大肆揽钱。这个家伙生性贪婪,对钱财有特殊的爱好。这时有门下幕僚劝他多造一些金带,假借朝廷的名义,赠送给岭南各族的首领,以结其心。这些人不辨真假,为了得到朝廷的封赏,便会以宝物来贿赂权武,这些宝物拿到长安,便能获得大利。

    权武听从,果然致富。这个幕僚因此得到了权武的信任。

    黄明远当然不准备帮权武揽钱,而是在给他秘密下套。欲要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癫狂,为了金钱,权武已经癫狂了。

第四十七章 替父报仇 下

    权武的生意做得不错,渐渐失去了畏惧之心,行事便也更加肆意放纵起来。

    后来不久,权武生了一个老来子,便召集朋友宴饮。众人喝得正高了,有幕僚便劝他,这么一个佳节之日,不得做点善事为小公子祈福。

    此人劝权武释放监牢里的所有犯人,众人将会对其感恩戴德,此事必然成千古佳话。权武从之,果然被释放的重犯对权武感激涕零。权武欣喜,对此幕僚越发的言听计从。

    再之后,此人便常劝权武,岭南天高皇帝远,政事繁杂,行事没必要完全按照律令,省得麻烦。而是要根据当地的习俗,务必求得体即可。而且他还经常跟权武谈论当今天子治政不当之处,激起权武对当今天子的不满。权武对此也同仇敌忾,批评杨坚对当官的管的太严,这官都不好当了。

    黄明远这样一次次诱骗权武违法,终于收集全了权武的犯罪证据。因此派人秘密揭发权武心怀怨怼,意图不轨。

    杨坚派专人去查验这些事情,竟然发现诸事都是真的。因此杨坚大怒,下令要杀了权武。

    黄明远可以想办法使权武下狱,可惜黄明远无法操纵所有事。权武在狱中上书杨坚,说他爹权袭庆当年在北周的时候,跟着杨坚的老爹杨忠奋战沙场,在并州为了保护杨忠而战死,乞求杨坚宽恕他。

    杨坚看在权武早年便一直跟随自己左右,最终心软饶了他,只是除名为民。这次隋突大战,没想到这家伙命这么好,不知道杨坚怎么又想起他了,重新起复了权武,还任用他为行军总管,随杨广一同征讨突厥。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此事之后黄明远便明白,这些关陇贵族内部各种联姻,各种的门生故吏,打断骨头都是一家人。很多时候,不知道是什么关系就能救了他们的命。

    这一次自己蓄势已久,已经成功扳倒了权武,只是杨坚一份怜悯,自己多日下的功夫,便功亏一篑。

    黄明远明白,这些关陇贵族之间盘根错节,相互依存,绝非自己轻而易举就可以摧毁的。自己不能再动手了,除非自己有把握一击必杀,否则必然会打草惊蛇。

    之后,黄明远潜伏下来,一直在等。终于长期监视王世积的队伍给自己送来一个好消息。

    王世积这个人的确是个能人,可惜他遇到了不按常理出牌的杨坚。

    杨坚为人很是狠厉、多疑,到了晚年,越发的忌刻,很多功臣都获罪处置,连原相国虞庆则都被杨坚处死。

    王世积为了明哲保身,便纵酒享乐,不问政务,希望杨坚不再注意他。有手下劝他贿赂杨坚身边的重臣,一旦有什么事情,好有人为他说话。

    王世积便拿出骏马、宝物馈赠左仆射高颎、左卫大将军元旻、右卫大将军元胄等人。

    若是王世积遇到的是赵匡胤,自然是没问题,只要不领兵,不谋反,想干啥干啥。杨坚却不行,手下太能干了不行,手下不干活也不行。

    王世积每次被召见,谈论军国大事,这家伙就不说话。杨坚便纳闷了,怀疑王世积得了酒疾,只会喝酒了。

    这怎么可以,杨坚便把他叫到宫内,要给他看病。王世积一惊,还以为杨坚要怎么着他,把他软禁在宫内,便说自己已经好了,杨坚这才让他出宫。

    没想到的是王世积出了宫,故态萌发,日日饮酒作乐。杨坚知道王世积骗了他,开始不喜王世积了。后来王世积跟着征高丽,杨坚就派了好几百人监视他。

    知道这件事后,黄明远便准备再次下手。他从虞庆则的事情发现,任何的罪状都不保险,唯有谋反一事,才能引起杨坚的震怒,同时除掉当事人。

    正巧,王世积的亲信安定人皇甫孝谐有罪,官吏四处追捕他,黄明远便派人救了他。

    黄明远安排的人本来就和皇甫孝谐有旧,便假意称自己身份卑微,照顾不了他,劝皇甫孝谐前去投奔王世积。

    皇甫孝谐无路可逃,又心想自己跟了王世积十几年,王世积权势如此之重,必会收留自己。因此皇甫孝谐便在黄明远从人的帮助下前往凉州。可惜,皇甫孝谐万万没想到,这时候王世积正想着韬光养晦呢,哪里肯收留皇甫孝谐。

    皇甫孝谐的行踪后来被黄明远安排的人泄露给官府,皇甫孝谐因此被抓,后被流放到桂州,这让皇甫孝谐对王世积大为忌恨。

    皇甫孝谐在桂州成为罪官后,过得很不好。桂州总管令狐熙更是对其苛责过甚,皇甫孝谐日日怨怼,认为自己落到这个下场都是王世积见死不救的缘故。

    这时黄明远安排的人在皇甫孝谐最危难的时候又出现了。不仅给皇甫孝谐一些物质上的支持,还给皇甫孝谐讲了虞庆则内弟赵什柱的故事。当初赵什柱就因为上告虞庆则谋反而被封为柱国的。

    皇甫孝谐听后大为动心,想着王世积既然你不仁我便不义,决定拿王世积来换得富贵。

    在黄明远的帮助下,皇甫孝谐不仅将自己侍奉王世积多年手上的材料全都献给了杨坚,还上书说道:“王世积曾让道人为他看相,看看以后会不会大贵。

    道人说:‘您应当皇帝。’

    又对他妻子说:‘夫人要当皇后。’

    另外,他要到凉州去时,他的亲信对他说:‘河西是天下出精兵的地方,可以干大事。’

    世积说:‘凉州地大人少,不是用武之地.’”

    这些东西让杨坚勃然大怒。杨坚下旨将王世积调入朝中,调查此事。刻薄寡恩的杨坚本来就有打压这些关陇贵族的想法,见王世积成了祸患,便想着除掉王世积。

    接着杨坚将王世积下狱,竟然调查到王世积从高颎那里听到了宫闱之中的事情。有关部门也上奏,王世积曾重金贿赂左仆射高颎、左卫大将军元旻、右卫大将军元胄等人。此事让杨坚内心异常不安,认为王世积居心叵测,意图对其不轨。

    杨坚不顾众人的劝告,处置了元旻、元胄、高颎等人,又宣布王世积谋反,直接处死了王世积。

    而卖主求荣的皇甫孝谐,则被杨坚授予了从二品上大将军的勋位。

第四十八章 阵前赌斗

    看着黄明远似笑非笑的表情,权武有些疑惑,还以为黄明远认识他呢?因为黄明远之父出身不高,也没什么名气,大多数人也只是知道黄明远是杨广的养子,从小跟在杨广身边。

    “明远认识权将军?”杨广并不知道黄明远知道了当年的旧事,更不知道黄明远早就谋划着替父报仇了。只是看黄明远的表情不自然,才问道。

    黄明远一笑,忙说道:“早知权将军大名,只是无缘得见,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权武嘿嘿一笑,这小子倒是有些见识。

    在场有精明的早就看出有问题,但这时候,哪能多说什么。

    杨广却是知道二人仇怨的,害怕再露了馅,黄明远会当场发难,赶忙拉着黄明远向下介绍。

    其实杨广小看了黄明远,此时黄明远当然是面不改色。他清楚,这个时候,越是对权武恨得要死,越得笑言以待。

    接着往下介绍,却只见一人,在众着甲的将领中,一身儒衫,仪容俊美,态度从容,甚为引人注目。

    此人看向自己,双目微亮,嘴角含笑,尽是满意之色。

    介绍到这里,杨广故意停了下来,看着黄明远说道:“明远,你可知此人是何人乎?”

    黄明远心想,此人莫不是自己的便宜老丈人裴矩。

    再看杨广一脸戏谑的样子,黄明远心知,此人必是裴矩无疑了。

    其实无论是对裴矩还是对裴家女,黄明远都是有歉意的。当初因为南阳的事情,自己把应该按照正常程序走的“六礼”打断了,不仅没有亲自上门求见裴矩,还劝说大父暂时不要给自己定亲。

    虽然其情可悯,但说到底是自己无礼了。对于裴家这种豪门大族,这种行为是相当打脸的,裴家当时直接退亲就可以了。

    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裴矩忍了自己。在此之后,杨坚把大父招到长安,杨广又趁机替自己下小定的时候,裴矩也没说什么,更没让自己的大父受丝毫委屈。就凭这一点,自己也不能对裴矩有任何不敬。

    裴矩是隋唐时期超一流的政治家、外交家、战略家、地理学家。其为人处世,令人赞叹。后世香港作家黄易的小说《大唐双龙传》中,裴矩便是邪王石之轩的原型。其古往今来,堪称少有。

    既然是自己未来的岳父,黄明远也是干脆,立刻跪在地上,向裴矩行了一礼。

    裴矩也愣了,今日黄明远进得城中,也只是向亦主亦父的杨广行了礼,对着杨素亦是抱拳而过,却没想到黄明远今日会大礼参拜自己。

    “明远见过岳父大人,之前未曾拜见,请岳父大人原谅。大父去年赴长安,多蒙岳父大人照顾,小婿感激不尽。”

    裴矩心内一酸,这黄明远虽然对自己行大礼,可拜的不是别的,只是去年自己严厉约束族人,没有让人为难黄胤之(黄明远祖父)的事情。否则,还真不知今日如何。这个黄明远,不是一般的桀骜啊,名扬四海的裴家也不能让其低一下头。

    裴矩赶紧扶起黄明远,说道:“明远多礼了。”

    杨广笑着点点头,黄明远虽然执拗,但这个时候总算没有失礼。他拉起黄明远说道:“明远果然机灵,知道见岳父要早行大礼,不过虽然大礼参拜的早,也还得打赢此仗,才能抱得娇妻。”

    黄明远一躬身,说道:“全凭王爷做主。”

    众人也跟着哄堂大笑,堂上倒是一片和谐的场面。也有心理清亮的,裴家素来在官场上势力显达,只是在军中没有什么威望。这裴矩老儿日后得了朝中大将的支持,怕不得家族地位、权势更上一层楼。

    介绍到最后,是一些骠骑将军,这些本不需要杨广再给黄明远郑重介绍,只是有几人出身显赫,又是后起之秀,杨广也得给他们身后的家族面子。

    老将们仗着身份、地位高,不管喜不喜欢黄明远,都不愿和黄明远产生冲突。而这些骠骑将军中,便有些无所顾忌了。

    这时就有一人跳了出来,不是别人,正是关陇八柱国于谨的后人,上开府绥州刺史华阳郡公于绍之子灵州总管府骠骑将军于谈。

    于谈虽然在于家身份、官职并不显赫,但却是和于顗、于仲文一辈,地位不低,为人素来桀骜。

    黄明远和于家的矛盾由来已久,虽然当时于谙的事情解决了,但于家内部忌恨黄明远的不在少数。今日见黄明远如此风光,连晋王都亲自领着他介绍众人,于谈自是心中不忿,准备给黄明远个没脸。

    这种没啥能耐的小儿,也不过是欺世盗名罢了。

    “什么‘霍去病第二’,要真是‘霍去病第二’还在这待着,早他妈成骠骑大将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不过是自己吹嘘,骗骗凡夫俗子,别人夸了两声,还真当真了。”

    于谈倒是什么都敢说,也不在乎是否会得罪人。

    帐内众人看着于谈这个二愣子抢先出来给黄明远没脸,也是松了一口气,要不然还真让这个关东来的小鸡仔抢了他们关西勇士的风头。

    众人想着,这时候晋王也没法明目张胆的维护黄明远,且让于谈削一下黄明远的面子。

    而几个位高权重的老家伙,包括杨素、宇文述、裴矩、慕容三藏等人,则想看看这位号称不世出的名将到底会怎么应对。若是这种场面都不能应付,至于什么名将之说,也只能当成说说了。

    杨广倒是有些愠怒起来,这些关陇世家真该死,竟然敢如此削本王的面子。脸色突变,就要上前斥责于谈。

    黄明远知道这时候只能自己应对,靠着杨广即使将此事圆了过去,以后也没人会看得起他。

    黄明远抢先一步,声音不大,却有些清冷地说道:“比比。”

    杨广见黄明远出此言,便没有急着上前。

    黄明远知道,刚才谦虚已经表演完了,现在就是立威的时候,正好这个二货冲了上来,给了自己一个机会。

    于谈没反应过来,问道:“什么?”

    “我说比比,你敢不敢?”

    于谈一愣,他以为黄明远会直接反驳,却没想到黄明远直接就要动手了。

    看于谈没反应过来,黄明远又来了一句:“有胆量就比比,没胆量就滚开,不要在这犬吠。”

第四十九章 军前比箭

    黄明远在大庭广众之下辱骂于谈,丝毫不顾及于家的脸面,众人也愣了。这小子看着人畜无害,一旦暴起,果然是桀骜不驯啊。

    于谈脸涨得通红,要不是身旁人拉着,就要冲上前去和黄明远搏斗了。

    “要战就战,不战就滚。”

    黄明远成功的激怒了于谈,于谈上前就要请求杨广,让二人一战。

    这么严肃的场合其实不适合这种情景,杨广本能的就要拒绝。但杨素却劝道,此次比试全当活跃一下气氛。杨广无奈,不好驳了杨素的脸面,也只得同意。

    黄明远看了杨素一眼,不知杨素的意思,没有说话。

    二人来到外边的校场上,黄明远说道:“小儿,会射箭吗?”

    “雕虫小技,小儿才不会呢?”

    于谈功夫不咋地,到没少打猎,因此骑射的本领还在水平之上。看黄明远倒是有些精壮,怕肉搏不是对手,但也愿意比射箭。

    黄明远面色如常地说道:“那就好,咱俩相隔八十步,各画一个丈圆的圈,谁也不能出圈,一人一箭,来回之间相互对着射箭,直到另一方被射死为止。”

    场上众人倒吸一口凉气,他们这个身份的人,虽然是武将,但也讲究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这黄明远竟然这么凶残,上来就要搏命,果然是没见识的野蛮人出身。

    于谈又是一愣,有些不愿。于谈自负的紧,倒不是担心自己比不过黄明远,反而是怕自己射伤了黄明远不好跟杨广交代。

    众人见二人斗得火起,怕真出什么事情不好收场。

    这时宇文述最是油滑,便想当个和事佬,便上前劝道:“两位将军,不过是比赛射箭而已,何用如此麻烦,你二人自照着靶子比试一下即可吗。”

    但黄明远本来就准备这一次就是为了立威的,哪能放弃这个机会,若是只比试射靶子,如何显示出他的能耐。

    “宇文将军好意,末将心领。不过我等身为武将,本就是刀头舔血,马革裹尸。若是战都不敢战,何必为将。某些人若是怕死,趁早滚回家抱孩子去吧。”

    “你说谁呢?”

    看着要冲上来的于谈,黄明远蔑视了一眼,说道:“你。”

    于谈又是怒起,抽出刀来,就要和黄明远搏杀。

    黄明远看也不看于谈,却是就等着于谈冲了上来。

    杨广看场面混乱,斥退了于谈,也不让众人再做什么比试了。今天这群老家伙明里暗里地帮着于谈,又怂恿于谈。若是黄明远真在这里吃了亏,却是不好。

    于谈这个二愣子,却是被黄明远真的撩拨出来火了,早就忘了身份、地位和现在的形势,竟然骂骂咧咧地说道:“我等祖上,随圣人征战天下,多立功勋,才致有今日。圣人尚且厚待我家,吾今却被一小子羞辱,王爷何以厚此薄彼,帮着这小子欺辱我等。”

    “狗贼安敢······”

    “问之(于谈字)慎言······”

    杨广气个半死,却是被于谈挤兑的下不来台。虽然于谈这小子被众人押着赶紧跟杨广请罪,但话已出口,覆水难收,形势立刻不一样了。

    看着周围的众将好像认同于谈的话,杨广也不禁气恼黄明远不懂韬光养晦,竟然如此张扬起来,还嫌自己的敌人不够多。

    这时还是宇文述接过话来说道:“既然两位一定要赌斗,若是不斗一场,恐你二人各自也不服。但刀剑无眼,这个时候不宜有伤亡。若是二位见直接骑射不过瘾,不如将靶子放在一百八十步外,击鼓而动,你二人骑马向靶子奔去。直趋百步,离靶子八十步处射击靶子,过八十步而鼓停,二人不得再射击。你二人各二十支箭,正中红心多者为胜。”

    杨广听到宇文述的建议,见此总算可以收场,也只得同意。

    这时宇文述又突然说道:“既然是军中比武,也没必要只有黄将军和于将军二人对战,不如再选出几位擅长射箭的将军,一同出战也好。比如长孙将军,就号称‘一箭双雕’啊。”

    杨广看着宇文述长袖善舞,一举一动之间,既化解了这次危机,又使得自己再次掌握大局,也是不住地满意。

    长孙晟本来是不愿参与的,这种争端,帮谁都不好。但宇文述点名了,他也不能不同意。

    这时宇文述又推荐了自己的假子宇文成都,杨素也点了帐下上开府王仁恭、儿子杨万项一同参与比赛。

    宇文述的提议自然是比黄明远之前的比法还要难,而且还存在着自己的小算盘。骑射本来就比步射要难得多,没有个十年八年的浸染根本不可能擅长此道,而黄明远显然在南方多年,接触弓马要少些,虽然不知其本事如何,但总比站那步射胜算小些。

    而骑射本身就是考验将领本事的一项技能,黄明远也不能反对。

    这场比试,有长孙晟这样的名将,想胜不容易,凭借其魔鬼赛法,出彩更难。

    首先,整场比赛来回驰奔二十次,每次都要找准比赛的节奏。能射箭的距离不过二十步,来回疾驰,不过数息之间,稍微反应慢些人马就过去了。

    二者就是听鼓声而动,来回之间,快慢间隙,很容易被带到它的节奏里。

    最后就是时间限制了,一百八十步,奔驰之间,还要完成射箭,一系列动作只有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这要求一上来就要提起马速,射箭的时候也不能放慢。

    看看宇文述这个老阴贼,黄明远都有些怀疑他是不是之前被人这么整过,出这么个难题,故意报复社会啊。

    一听到整个要求,于谈的脸色瞬间就不好了。很显然,他虽然骑射功夫还不错,但身为高门大族,也不会横下心来苦练骑射,自然达不到这种射箭大师的水平。

    这场比赛,虽然难度颇高,但若是论技术,黄明远自信二十支箭全中是没有问题的。

    场上六个人中,黄明远也没有把于谈放在眼里。这种高难度的技术,能跟自己竞争的还是长孙晟和宇文成都二人。长孙晟年高,宇文成都箭术差,真的比试,二人也不会是自己的对手。

    比赛开始,六人翻身上马,各自来到起点。

第五十章 各称风骚

    此次比试的裁判由东道主段文振担任,而杨广和杨素以及一众行军总管一同现场观礼。

    这场比试被传得沸沸扬扬,城中的士兵也知道了这次比试,纷纷来到校场,为各自将领加油助阵。

    眼看场面越来越大,连一直稳坐钓鱼台的裴矩也有些担心黄明远了。虽然他没见过黄明远的技术,但出塞多次,长孙晟的本事他却是清楚的。那一手神箭,出神入化,独步天下。

    众人中第一个出场的是王仁恭,他是天水上邽(今甘肃天水市)人,鄯州刺史王猛之子,老牌的关陇世家。

    只见他一挟马腹,向着靶子冲去。快到八十步时,说时迟那时快,拉开手中弓箭,如怀中抱月一般,瞄准靶子射去。那羽箭疾驰而去,正中红心。

    “好!”众人忍不住为王仁恭的高超箭术叫好。王仁恭少时刚毅修谨,弓马娴熟。及至为官,清能显达,文武双全。后跟着杨素征战,屡立军功。

    接着出场的是杨万项,杨素的第五个儿子。虽然杨万项骑射功夫不错,但显然节奏控制的不好,快到八十步了才出箭,箭矢也只是仅仅射中靶子而已。

    听着稀稀拉拉的喝彩声,杨万项有些失落,杨素却依然谈笑如故。

    他这几个儿子,能力都不错,就是各自傲的不行。现在多见见有本事的人,受点挫折,不是坏事。

    第三个出场的是宇文成都。他身长一丈,金面长须,虎目浓眉。身穿一件锁子黄金甲,坐下一匹能行千里黄花马。宇文成都不仅手上功夫天下少有,射术也是无双。更兼他双臂有万钧之力,能拉断硬弓。骑在马上,随手张弓,看着轻描淡写,却是一箭稳稳地正中红心。

    第四个出场的便是黄明远。黄明远一出场,便受到场上众人的关注。

    黄明远骑着青骢马打马上前,对着返回的宇文成都抱拳行了一礼。

    “宇文兄,多日不见,甚是想念啊。知兄长功夫独步天下,却还在京师蹉跎岁月,不若来我丰州。以你的本事,我保你三年就能做到骠骑将军。”

    看到黄明远的招揽,宇文成都真想什么也不顾,随他前去边疆,也全了自己儿时的梦想。

    可终究是梦想,只能成空。宇文成都苦笑了一下,什么也没有说。但是心里却是不住地赞叹,黄明远果然是当时雄杰,一句话边让自己分了心神。若是可能,真不愿意和他做敌人。

    宇文成都离去,黄明远持弓勒马,立在起跑线前,望着远方的靶子。

    这时鼓声起,黄明远一挟马腹,如离弦的箭一般,冲出线前。黄明远仿佛没有听到鼓声的频率,坐下青骢马越跑越快。快到一百步时,黄明远忽然一勒战马,那马立刻向一侧偏去,露出大片空档。这时黄明远俯身弯腰抽出身后的铁箭,不及身子抬起,就见他拉开大弓,约有半弓,手中羽箭便已出手。

    那箭如风驰电掣一般,百步距离,羽箭瞬间就撞到靶子的红心上。

    两侧观看的士兵见此齐声叫好。黄明远这手功夫,如行云流水,笔走龙蛇,一气呵成,立刻就折服了他们。

    在远处观看的杨广也忍不住点点头,黄明远的射术又提升了,去大同之前他可射不出这么一箭。

    一箭之威,便分出胜负,除了长孙晟,场上众人可没有谁能够和黄明远一较高低。

    “不过是瞎猫碰见了死耗子,连个弓都拉不满。”也有人对黄明远不屑一顾,毕竟黄明远出手时不过是半弓而已。当然这些人不知道,黄明远用的是纯铁箭,弓强箭烈,百步的距离,若是拉满弓,那靶子恐怕也保不住。

    后面出场的是于谈。一个一个的高手在他前面展示高超的技艺,早就让他胆战心惊了,哪里还有心气再战。

    别人都是被推荐的,没点本事也不敢来这里卖弄,就他和黄明远是硬着头皮不得不上之人。本来还以为黄明远不过一个菜鸟,能有什么技术。但刚才黄明远的那一箭,势如烈火,惊若奔雷,把于谈也吓到了。若是之前自己执意跟他比箭,现在真有可能被他给射死了。忽然于谈又恨自己跟他比什么不好,他既然敢开口比箭,那一定箭术了得。

    于谈磨磨蹭蹭地上前,手都有些颤抖。于谈虽然技术还不错,但跟其他几人相比明显有差距,不仅没算好点数,还一箭射空了。引得众人一阵哄笑。

    有几个于家的长辈看于谈这么没用,也狠狠地瞪了于谈两眼。

    最后出场的是长孙晟。他自然是老当益壮,不枉多让。骑在马上,不骄不躁。稳稳地一箭,似闲手拈来,却又是恰到好处,不愧大隋“箭神”之命。

    第一轮射完,杨万项和于谈就落了后。而越往后,虽然经验越丰富,但其实体力消耗也越来越大。射箭不仅仅是技术活,还是一个体力活,不仅仅要大力士,而且每次弓箭手射个十几次都得长时间休息,否则就要废了。现在只看几人光二十次的张弓搭箭,就能让一个壮汉数日抬不起胳膊来。

    越往后,众人越是紧张,几人额头都出了汗,却不敢有丝毫的懈怠。黄明远每次都不用拉满弓,气力消耗最少,但仍旧有些气喘。

    如此之间,八轮射完,众人也累的着实不轻。

    几人骑在马上,来回往复,更是体力消耗巨大。上了年纪的王仁恭、长孙晟已经有些疲惫了。

    这个时候,黄明远、宇文成都、长孙晟三人是八箭俱中,王仁恭第八箭却是因为体力不支,有些射偏了,没有射中红心。至于杨万项只射中靶子六次,红心三次,于谈射中靶子三次,红心一次。

    眼瞅着自己输得不能再输了,于谈心想着不能让黄明远得胜。

    而场上的元寿等人,眼看着八轮战后,黄明远越战越勇,几无低手。又胆心唯一一个能够威胁到黄明远的长孙晟再体力不支,因此元寿便上前请求杨广是不是让几人歇息一会再战。

    杨素在一旁瞥了元寿一眼,没有说话,元寿却是有些心虚。

    “既然规则是二十箭,那自当射满二十箭,哪有说歇完再射的。”眼看杨广不同意,元寿没法,只得脸色有些铁青的回到座位上。

第五十一章 箭射于谈

    场上比斗的激烈,场下的人也各有心思。元寿讨了个没趣,退回来之后,各人的心思就更重了。

    看着场上形势,周罗睺偷偷向慕容三藏问道:“老将军认为今日场上谁会获胜?”

    慕容三藏和周罗睺俱不是关陇世家的人,相反还和关陇世家的将领有仇怨。因二人俱是降将出身,很自然的便相互亲近。

    慕容三藏,又名慕容建中,是北齐顶级名将慕容绍宗的次子,齐亡后降周。慕容绍宗号称高欢给儿子留得股肱之臣,在慕容三藏三岁的时候,因为一场怪风,一代名将而死在周人手上。

    而周罗睺当年也是南陈名将,与周、齐在江阳、宿预、彭城、巴峡等地血战无数次。隋朝伐陈,周罗睺曾在上江挡住秦王俊数月不得进,其早年的威名全是在周、齐之中获得的。

    虽然杨坚大肆使用这些人来平衡关陇贵族的权利,但这些降人的地位总是要比其他人矮一截。

    慕容三藏看看场上,又看看周罗睺,说道:“这些人中,有能力的没有心气,有心气的又缺少手段,除了黄明远我不觉得其他人中有谁可以赢。”

    周罗睺一惊,问道:“难道长孙晟也不是其对手。”当年二人一同出塞,长孙晟那手神箭可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慕容三藏笑道:“公布(周罗睺字),今日黄明远就是来立威的,长孙晟却是被迫参加的,你说黄明远会不会赢。”

    慕容三藏又摇了摇头,说道:“小小年纪,在西边那些人中杀了个三进三出,西边那些人愣是拿他没办法,真是少年英雄啊。看二十年之内,此人当执大隋兵马之牛耳。”

    “老将军,要是黄明远领头,西边那些人会愿意?”

    慕容三藏嗤笑道:“那又如何,你以为黄明远屡屡和西边那些人作对,于家和李家不想动他啊。可惜没有用,晋王信重他,摆明了就是要重用他黄明远,西边那些人用那些鸡毛蒜皮的事能弄得倒他吗?西边那些人错过了最好的机会,当初他们没拿黄明远当回事,一场大同之战,黄明远已经载誉天下了。”

    周罗睺也是不屑地说道:“别说黄明远,西边那群人看得起谁啊?”

    “因战而起,因战而兴,没有战了,可不是要没落了。”

    不同于慕容三藏和周罗睺等人的事不关己。

    元寿等人都是及其希望黄明远输掉这场比试的,要不然也不会想让杨广去改比赛规则。其他五人,无论谁胜都可以,就是不能是黄明远。

    元家作为和李家、于家、独孤家等几个贵族一同的关陇核心家族,元寿很担心若是让黄明远起势了,真的会影响他们在大隋的地位。

    先是杨素、高颎、薛胄这些非传统关陇世家的人攥取了大量的兵权,然后又是大批的关东、江南将领的显拔,若是黄明远真成了他们的领袖,后果不堪设想。

    而在几方各自心思的时候,场上忽然发生惊变。

    原来于谈一看比试不过半,就知道自己必输无疑了。黄明远这个小崽子不显山不露水,却是厉害的狠。若是今日让他得了第一,自己得了倒数第一,那丢人就丢大了,自己还怎么在长安混。

    所以于谈在自己必输的情况下,就想着也不能让黄明远赢,自己一定要给黄明远一个教训。

    第九支箭排到了于谈的时候,于谈听到鼓声起,便不管不顾,直向前冲去,到了八十步线外仍没有减慢步伐,直接冲了过去。

    众人以为他乱了节奏,于谈却没有绕出场,而是继续向前,离靶子还有三四十步,忽然张弓搭箭,向着一侧黄明远的靶子射去。

    这于谈敢跟黄明远等人较技,是有点本钱的。他有个杀手锏,也是当年跟着长孙晟学得,可以一口气连射三箭。他怕离得远了够不到靶子,才一直向前去的。

    这时三四十步的距离,马已经停下了。于谈对着黄明远的靶子连射三箭,不是为了其它,而是希望通过近距离射箭而把黄明远的箭射雕。

    于谈的本事不错,三箭齐发,果然射掉了黄明远的两支箭。

    现在黄明远的箭靶子上比宇文成都与长孙晟二人少了两支,已经必输无疑。

    众人也没想到于谈会这么不要脸,元寿却是暗叫一声好。现在虽然是于谈丢脸了,但他们却是稳超胜卷了。

    于谈蔑视地看着黄明远,你不是厉害吗,现在咱俩都胜不了,你也不咋地啊。

    在众人的目瞪口呆,还没反应过来的情况下,忽然黄明远从马后抽出一支铁箭来。拿起手中宝弓,拉得弓如满月一般,就向于谈射去。

    这飞驰的铁箭暴烈无比,如霹雳弦惊,正中于谈头盔。箭势如蛟龙出海,将于谈整个人都带飞了。众人赶紧上前,只见于谈满头是血,头发炸裂,连头皮都几乎带掉。整个脑袋血肉模糊,像一堆烂肉一样。

    黄明远看着于谈,冷冷地说道:“今日留你一命,他日若再敢放肆,射的就是你的脑袋了。”

    众人此时看黄明远的眼光都不一样了,这个距离得有一百三四十步远,能够一箭射中人的头盔,还有如此威力,简直不敢想象。

    “黄将军好大的口气,今日当着众目睽睽之下,竟然擅杀同僚,你是要造反吗?”元寿看黄明远的样子,抢先说道。

    “元少卿(官居太府少卿)此言差矣,不过是二人比斗,有些伤亡也是在所难免的。今日可是于将军犯规在先,黄将军犯规在后的。”

    说话的正是裴矩。

    元寿没想到裴矩这个老家伙会这么快就冒出来替黄明远说话,他知道若是和裴矩争论是很难有结果的,对于黄明远恐怕再难追究下去。

    所以元寿也不管裴矩,而是向着杨广拜道:“黄明远如此胆大包天,胆敢在人前公然射杀同僚,不处罚人心不服啊。”

    杨广当然不愿意处置黄明远,又不好说什么,便故意向杨素问道:“杨太仆意下如何?”

    杨素脸上带笑,握着念珠,似笑非笑地说道:“既然是比斗,总是会有些伤亡的,又没有真出命案,何必再大动干戈。本公想来黄将军刚才也是无意的。”

    说着,又看向黄明远。

第五十二章 神乎其神

    黄明远虽然不知道杨素为什么替自己说话,但总归是对自己有利,便回道:“刚才确实是末将手滑了,但手滑一次就够了,不会有第二次。”

    黄明远表了态,不会再怎么着于谈。

    杨素点点头,元寿等人也没有办法,的确是于谈挑衅在前的。不过黄明远的靶子上比长孙晟和宇文成都二人少了两支箭,恐怕是不可能再胜了,便也不再揪着刚才的事情不放。

    裴矩上前就要请求杨广,要重新将黄明远的靶子整好,杨素却又说道:“既然是比斗,怎么能再动靶子呢?只有比完,方数箭定胜负。”

    众人都被杨素的态度给整晕了。一会帮着黄明远说话,一会又绝了黄明远胜利的希望,到底是何用意,难以令人猜测。

    元寿等人是一番欣喜,原来杨素不追究黄明远是在这有一出,你晋王总不能只听对黄明远好的,而不听对黄明远坏的吧。

    这就绝了晋王再有其它意见的可能。

    当然,元寿等人不知道的是,其实是他们想多了。杨素看着黄明远志在必得的样子,知道他想立威,但他不知道黄明远本来准备了什么,这次把黄明远逼到绝境,就是想弄清楚这个年轻人的底牌。

    倒是场上众人,看着黄明远,心里有些惋惜。本来他的箭术不在长孙晟之下,很可能赢得胜利,这番明显有偏袒的操作下来,这次却是不得不败北了。

    跟众人想的不同,黄明远并没有露出遗憾、惋惜甚至愤怒的表情,而是淡淡然地上前。

    一直不说话的黄明远转向杨素问道:“太仆,是不是待会无论发生什么,到最后都是数箭定胜负呢?”

    杨素点点头,说道:“只看靶子,不论其它。”

    黄明远回到阵前,没有说其它。而眼中的杀气和胜负**却是更浓了。

    这时周罗睺偷偷地问慕容三藏道:“老将军,到现在,你还认为黄明远能够胜利吗?”

    慕容三藏说道:“拭目以待吧。”

    场上第十箭。

    王仁恭、宇文成都、杨万项之后,又轮到黄明远出场。众人也紧紧地盯着黄明远,希望看到黄明远将怎么挽回颓势。

    只见黄明远单手挽弓,直冲终点。过了百步距离后,忽然回身抽出四五支羽箭来。这时马上的黄明远眼神泛光,搭弓张箭,就对着远处的靶子射去。

    只见这几支箭,宛如四条巨龙一般,风驰电掣,破空穿云,撕裂了四周的空气,直袭远处的靶子。

    那四个靶子,如何承受得了这石破天惊之力,宛如撞上石头的玻璃一般,向四处崩裂。

    靶子砸开的巨响,震撼住了众人。

    连杨素都惊呆了,黄明远一弓四箭,分别射向四个靶子,连靶子都被铁箭的威势给炸裂了。

    能一箭射爆靶子,这神乎其神的技能,恐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像长孙晟、宇文成都这种射术精湛的人才知道,要有这种本事,得有多大的力道,怕两臂不得千斤之力。恐怕普通的弓直接就被黄明远拉断了。

    原来黄明远为什么之前从不拉满弓,这是怕射爆靶子啊。

    当然,几人也看到黄明远的弓跟他们见过的弓不甚相同,不过黄明远从后世带来的技术众人自是不太懂。

    其实黄明远也没有千斤之力,他没有想做一个纯武将,所以从小并没有苦苦打磨力气。虽然他射术精湛,但单论力量,其实并不强过宇文成都等人。

    主要的奥妙还是在黄明远的那副弓上。黄明远是运用了滑轮来达到省力的效果。模仿英格兰长弓的造型,上下再加两个滑轮,再加上减震杆和护弓绳,使用上好的特制鱼筋,绝对是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神弓。

    过了良久,场上众人才反应过来。

    元寿等人看得都合不上嘴了,过了良久才跳起来说道:“他作弊。”

    黄明远这时候已经绕场一周,打马回到众人跟前。听到元寿的说法,他冷冷地说道:“刚才杨太仆说了‘只看靶子,不论其它’,如何算作弊。”

    元寿哑语,无论如何也没想到黄明远这个怪胎竟然能够射爆靶子啊。若是只射爆一个还好,一会便可改变规则,约束他不得射别人的靶子。他倒好,一弓四箭,现在场上只剩下他自己的靶子和已经退赛的于谈的靶子了。

    黄明远和元寿都盯着杨素,就看他怎么说了。

    杨素看着众人说道:“既然刚才说了‘只看靶子,不论其它’,于将军射掉黄将军的箭算数了,那黄将军射爆其他人的靶子也自当算数。只是黄将军,你将众人的靶子都射坏了,岂不是胜之不武啊。”

    “太仆,若是明远想胜之不武,那这四支箭就会在第二十支箭的时候射了。明远只是想告诉有些人,明远堂堂正正射箭,不是明远不会用阴谋诡计。”

    杨素一愣,黄明远还真是,把这个手段压到最后再亮出来,别人还真没有办法。他也是久经时事,马上笑道:“明远果然是当世虎将,壮武威烈啊。”

    马上有士卒给其他四人换上了新的靶子,现在黄明远射了十四支箭,靶子上有七箭。众人还剩十支箭,靶子上却无一箭。

    场上形势易主,黄明远领先众人至少三箭,看起来是胜负已分。

    长孙晟压轴,在黄明远之后上场,众人还想看看长孙晟会怎样破了这个危局。

    只见长孙晟骑在马上,从马后抽出数支箭,插在腰间,一勒马向前而去。众人还以为长孙晟也要一弓数箭时,却见他迅速将箭射出,五支箭如连珠箭一样,接踵而至,纷至沓来,连续射击在黄明远的靶子上。

    之前黄明远怕把自己的靶子射爆,没敢太用力,这也是为什么于谈能把他的箭射掉的原因。

    长孙晟连续前四箭,攒在一起,竟然将黄明远残存的七箭都挤开,最后一箭更是用了全身的力气,将如破甲碎石一般,震开靶子上的箭羽。却是黄明远的七箭掉了三箭,但靶子上却多了长孙晟的五箭。

    “好!”

    只是众人不知道的是,长孙晟这一气呵成的五箭虽然还了黄明远一个硬钉子,但确确实实已经耗尽了长孙晟全部的心神。长孙晟双臂颤抖着拉着马缰,几乎摇摇欲坠。

第五十三章 双雄对决

    翻身下马的长孙晟满脸惨白,几乎站立不住,差点倒了下来。一旁的吐万绪赶紧上前将长孙晟扶住。

    “长孙将军好箭法。”

    众人不住地夸赞,而长孙晟却是累得话都不想说。

    再看这边黄明远的靶子,虽然长孙晟是想以五箭换七箭,将黄明远所有的箭簇全部挤下来,却是用尽全部的力气也没想到黄明远竟然如此厉害,最终只挤掉堪堪三箭已经是极限了。

    面对这个情况,众人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是说刚才长孙晟射得不算,还是靶子上的只算黄明远的箭。今日比箭,情况迭出,众人也各显身手,到了这个时候,已经让众人应接不暇。

    现在杨素都不好再说什么,无论怎么做,只要不认同这五箭是黄明远的,都是极大地不公,难以服众。可是若是就这么算这五箭,黄明远不用比也赢了。

    这时众人忽然不约而同地看向黄明远,想看看这个屡屡超出人们认知的年轻人会怎么做。

    黄明远知道,若是今日就这么认下这五箭,长孙晟恐怕不气死也得憋屈病,自己一直在努力结交长孙晟,没必要为了一次比试就失了其心。

    而且自己参加这场赌斗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立威。刚才的那四箭让黄明远已经在众人眼中立了很大的威。若是就这么接受了这五箭,就是自己赢了,这群人也有话说,不会真正信服的。

    而且,现在接了这五箭还有一个大隐患。

    怕其他人再出什么幺蛾子,黄明远抢先一步跪禀道:“王爷,太仆,既然是比箭,虽然有靠运气的成分,射到别人靶子上还可以说是失手,但若是将别人射到自己靶子上的箭算成自己的,岂不令人耻笑。”

    听到黄明远的话,众人一惊,不明白他怎么就放弃了这么一个唾手可得的机会。黄明远却是知道,若是自己占了这个便宜,其他人把箭都射到一个靶子上,那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现在还是让比赛回归比赛吧。

    有聪明的看到黄明远的做法,也不住地点点头。这个年轻人虽然桀骜,但其实是心思缜密。

    杨广之前被杨素几句话抢去了风头,这时候当然得重塑自己的威望。此时看着黄明远,更是不住地满意,杨广便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将黄将军的靶子清理好,接着再战。”

    杨素看了杨广几眼,没有说话。

    整场比试,状况迭出,波折不断,众人也被这一下又一下的事故给打击到了。心内有些不喜,希望不再有事情发生。

    黄明远手上只有六只箭了,靶子上也只剩下四箭,最多只能中十箭。而宇文成都和王仁恭也最多却都能中十箭。

    现在黄明远与宇文成都势均力敌,而王仁恭则稍差一手,至于鹿死谁手,尤未可知。

    当然,杨万项几乎没有得胜的可能性了。之前的十箭几乎让他透支了全部体力,剩余的十箭他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全中。

    杨素便想让杨万项放弃这场比赛。

    “儿子随技不如人,但从不缺敢战之心。”杨万项坚决不放弃比赛,输阵却不输人,也是引得众人侧目。

    宇文成都看看面上一直波澜不惊的黄明远,心底也有了极大地压力,虽然之前自己十箭皆中,剩下的十箭想来也不在话下。但每每想起在长安城的那惊天一箭,自己都头皮发麻,全身战栗,第一次感受到死亡的气息。对于能否战胜黄明远,宇文成都心底也有些犹豫。

    黄明远比几人少四箭,因此会比几人少轮四轮。

    这样几人重新再战,却是谨慎了许多。之前黄明远、长孙晟、于谈,一个个别出心裁,尽玩些妖的,也是让人心惊肉跳。

    当然几人看向黄明远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刚才那几箭的暴烈,让众人心底明白,他们和黄明远恐怕还有不小的差距。

    黄明远骑在马上,看今日之形势,也没想到长孙晟如此节烈,会以这种方式退赛,虽然可信,但一手连珠箭倒也没有折了他“箭神”的美誉。

    只是让自己落得一个两难的境地了,若是比他们再少几支箭,自己恐怕也没有办法再力挽狂澜了。

    幸好是三支。

    想到这,黄明远忽然向长孙晟看去,正巧长孙晟也抬头看向黄明远。二人相视一笑,黄明远心中便已经明了,长孙晟果然是故意只射掉自己三支箭的,使得自己正巧和其他人箭数相同。

    这家伙果然稳妥,既保住了自己“箭神”的美誉,又维护了他所处的阶层关陇贵族的利益,而且还没有得罪黄明远,真是一举三得。

    现在,各方又回到同一起点线,看现在的结果,很大的可能是黄明远和宇文成都打平。虽然这个结果黄明远没有失败,对大多数人来说也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但对于黄明远来说,他不愿意。

    黄明远要的是立威,像一个刺猬一样的立威。

    他必须亮出全身的利箭,保证他度过这段没有强大起来的岁月,同时保障自己的话语权。那无论如何这次比赛,黄明远都要胜得精彩绝伦,令众人心服口服。

    光靠这个模式再比下去是不行的,黄明远需要出奇制胜,而且是在不超出规则,不引人反感的情况下获胜。

    王仁恭已经后继无力,杨万项也根本没有反手之力,所以接下来,自己唯一的敌人就是宇文成都。

    自己的优势远超宇文成都。

    而优势就是当年自己给过宇文成都这辈子都不会忘得惊天一箭。

    第十一轮黄明远射中,第十二轮没射,第十三轮射中,第十四轮没射······

    比赛越来越精彩,场上选手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王仁恭失了一箭,而杨万项失了三箭,只有黄明远和宇文成都二人斗得旗鼓相当,不分胜负。

    黄明远连续六轮,隔一轮射一箭。而且还跟之前一样,刚到百步距离就张弓射箭。

    宇文成都虽然知道自己的射术不如黄明远,却是发了狠一定要赢了黄明远,以报当年一箭之仇。

    自成年以来,他所向睥睨,从无敌手,宇文成都的傲气也是高的很。黄明远刚过百步距离就射箭,宇文成都也选择一样。否则若是距离近了,自己也没底气说自己胜过他。

第五十四章 心理暗示

    现在场上只有四个人,因为黄明远轮空一轮,所以好像排第一射箭的宇文成都在排第四射箭的黄明远的后边。

    为了跟黄明远较劲,每次黄明远射完,宇文成都就打马射箭,不枉多让。

    而黄明远比其他几人少射四轮,也能有足够时间进行休息。

    黄明远还有三箭。

    到了第十七轮,这轮本应该是黄明远射箭的一轮,可是黄明远越过百步距离后,循着鼓声继续向前,到了八十步的距离一勒战马,回身对着宇文成都就是一箭,却是射了一个空,原来黄明远只是张了一下弓。

    这回身一箭正好让宇文成都想起了黄明远在长安的那回身一射,他立刻下意识地跳马就躲,忽然发现马没有倒。黄明远冲他笑了一笑,手中却是张空弓,那支箭还在他的手里。

    狼狈不堪的宇文成都有些恼怒,翻身上马。再想看黄明远,而黄明远已经远去了。

    宇文成都再上场,到了百步距离,忽然想到黄明远刚才怎么射空了,却是差一点错过时间。匆忙之间,忙向靶子射去,却是堪堪微中红心。

    宇文成都长舒一口气,黄明远的脸色却是没有变化。

    第十八轮,又到黄明远射箭。只见黄明远再次骑着马向前过了百步距离,又没射出手,宇文成都一愣,下意识地就以为黄明远要再次吓唬他,身子却不禁躲闪。

    却不知黄明远根本没有理他,继续向前。众人此时都为黄明远暗暗担心,怎么临时改节奏了,这如何能适应。

    场上另外三人死盯着黄明远,仿佛黄明远的任何动作都令他们心惊肉跳。

    黄明远却是不急,这一箭就是为了带坏其他几人的节奏,他在给自己施加压力。这是一种他在前世学到的很常用的心理战术。在中途时适当加压,就能抵御住最后几箭时最后冲刺阶段强大的心理压力,同时这份压力也会影响到对手,在比赛的最后阶段,让结果发生微妙的变化。

    之前他们几人已经习惯了黄明远百步距离射箭,可现在黄明远骤然变阵,几人瞬间就以为黄明远又有什么阴谋诡计,时刻担心自己射箭时又会有什么状况发生。

    当然这也是因为黄明远之前的阴谋诡计有些多。

    黄明远到了离八十步距离只剩一两步时,鼓声马上要停,忽然抬弓急射,箭如惊龙,正中靶心。

    “啊!”

    宇文成都禁不住失言,仿佛那一箭就像是射向自己了一样,他又想起当初黄明远射向他的那一箭。

    宇文成都不禁看向一旁的宇文述,对方的眼神想表达的意思很明显。

    现在就靠他宇文成都夺回众人的颜面了,这担子压在宇文成都身上,让他喘不过气来,不敢再看左右。

    宇文成都不敢输,可现在满脑子一会是黄明远怎么没在一百步里射,而是八十步才射,一会是那凌空一箭。

    杨素看着场上几人的表现,忽然转身对杨广说道:“王爷,黄将军胜了。”

    杨广愕然,这还有两箭呢,哪里就胜了。

    杨素今日抢了杨广不少的风头,总算让众将知道,今日虽然是晋王领军,但他杨素说话一样好使。

    但今日种种总归会让杨广心里不舒服,为了缓解双方关系,杨素便说道:“王爷,黄将军还游刃有余,但宇文将军被打乱了射箭的节奏,已经有些慌了。”

    宇文成都确实有些慌了。

    之前的那几箭,为了追寻黄明远的步伐,宇文成都都是跟着黄明远在百步距离射,黄明远忽然变距离让他反应不过来了。此时宇文成都不知道现在自己要跟着黄明远改变节奏,还是继续跟之前一样。

    骑在马上,八十步的距离转瞬即逝,已经到了宇文成都之前射箭的距离。可还在犹豫的宇文成都根本没准备好,眼睁睁地度过了这段距离。

    宇文成都一惊,就反应过来该射箭了,百步到八十步也就是一两息的时间,再想调整就已经晚了。

    宇文成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射的,下意识地抬弓射箭,可惜宇文成都总归不是真正的“箭神”,虽然受肌肉记忆影响,但却有些偏离了。

    宇文成都却是一箭射出,就知不好。

    只见此箭飞驰而过,竟然向上高了三四寸,只射在了靶子的边缘。

    “唉!”

    宇文成都也是脸色灰败,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

    场上包括元寿、宇文述等人的脸色开始难看起来了。

    因为接下来黄明远还有两箭,而宇文成都只剩下一箭,现在就看黄明远这一箭的结果了。

    会有奇迹吗?

    黄明远步子很稳,速度也不快,却仿佛有一种魔力,带走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就是这么随意的张弓搭箭,仿佛信手拈来一般,毫不费力,那箭却像是定了位一样,直追靶心。

    宇文成都看到黄明远这箭中了,立刻精神一跨。崩了这么久,这个时候松弛下来,仿佛双腿都站不住。

    这边等了良久,宇文成都才骑马过来,只见他拿着手中弓箭,看着远处的靶子,仿佛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虽然靶子还是那个靶子,他却是没有多大的信心再射出这一箭。

    这时候回来候场的黄明远骑着马来到宇文成都面前,笑着说道:“宇文兄,今日场上胜利的关键不在你的最后一箭中不中,而在我这最后一箭中不中,所以现在整场比试全部的压力可是集中在了我的身上了。”

    宇文成都看在黄明远,露出一个难以置信的表情。

    黄明远冲他笑笑,没再多说。

    宇文成都这时候心有些安了下来,目前已经落后,胜利的机会没有万中之一,那到了这个时候,干什么还要纠结自己是否会输呢。

    现在只要射好最后一箭,不要输得太惨,一切凭借天意。

    宇文成都瞬间有了战意,这个时候他跟刚才的样子简直判若两人。

    伸手一箭,凌空踏雪,让人忍不住叫了一声好。这一箭与前几箭简直有云泥之别。

    黄明远点点头,这样的宇文成都胜了才有意思。

    黄明远最后一箭射得很简单,一人一马,一弓一箭一个靶子,一箭凌厉,仿佛从天空中撕裂空间而来,又仿佛随手一挥,便浑然天成。

    箭稳稳地落在靶子上,没有发生任何变故。

    黄明远以十箭之数,胜过其他诸位,取得了胜利。

第五十五章 冤家宜解不宜结

    看到黄明远得胜,场上的欢呼雀跃立刻震天动地起来。鼓声震天,满场都是呼唤“黄明远”的喊声。

    看台上的众人表情各异,脸色不一,但这种气氛下,没人再多说什么。只不过元寿的一张脸,一会红,一会青,不好形容。

    这时看台上的杨广也笑了起来。

    虽然今日几人比箭,只是玩闹。但在众人眼中,黄明远其实是代表了他杨广,能否得胜,关乎杨广的脸面。今日只有黄明远胜了,他杨广才能就着这件事,鞭策一番众人,重新掌控局势。

    “走,去看看咱们的这些英雄吧。”

    杨广对身边众人说着,便自顾自的向几人走去。杨素笑了笑,也跟着走过去。二人现在为了储君之外是合作关系,无论再有什么小心思,不能影响了双方的合作共赢。

    黄明远提着弓箭,已走回人前。见到杨广,还有几步远,便单膝跪地,向杨广跪禀道:“末将幸不辱命。”

    杨广赶忙上前拉起黄明远,眼中流露出赞许之意。众人见黄明远过来,也是各种赞誉之声加之。这个时候,众人也不介意赞许黄明远两声,反正没什么实际意义。

    “黄将军果然是当世虎臣,不亚古之名将。”杨素此时倒是对于黄明远是不吝赞赏,大加褒扬。

    听到众人的扩赞,这时的杨广眼中止不住的得意之色,却是没有接着多说。杨广有时候也傲娇的紧。

    黄明远的好不是当然的吗?

    转过身去,杨广也没有忘了众人。拉着王仁恭和杨万项二人,不住地点头。

    “元实(王仁恭字)忠勇,如汉之周亚夫,魏之徐公明也。”

    一番话引得王仁恭感激涕零。

    又对着杨素说道:“太仆有如此虎子,后继有人啊。”

    再之后,杨广把目标转到了宇文成都的身上。虽然今日宇文成都有几箭射的不怎么样,但整场比试下来,对上黄明远也不落下风,的确让杨广见猎欣喜。

    见宇文成都壮武,杨广忍不住赞道:“好个猛士,有关、张之勇,吕、马之雄也。”

    宇文成都忙叩见杨广。

    杨广亲自上前将其扶起说道:“我大隋有如此猛士,何愁胡虏不破啊。”一句话让素来不为宇文父子亲近的宇文成都眼眶含泪。

    “多谢王爷赞誉。”却是忍不住又跪了下来。

    杨广转头对宇文述说道:“伯通,如此猛士,现居何职?”

    宇文述赶紧上前答道:“成都与我,恩如父子。十六岁随我从军伐陈,破石头城,击萧瓛,克东扬州时也立有微功,现官拜仪同三司。”

    黄明远也一愣,没想到宇文成都资格不低,连当年伐陈之役都参加过。可惜跟着宇文述这么久,官职却这么小,宇文述倒是将他压得狠。

    杨广一皱眉,沉吟道:“如此猛将,只能做个仪同三司,如何能使得,伯通你太小心了。若是伯通愿意割爱,便让宇文将军跟在孤身旁为亲卫。”

    杨广还以为宇文述因为二人父子关系要避嫌,才一直压制着宇文成都。哪里想到宇文家是因为祖先曾是鲜卑宇文部酋长宇文俟豆归的仆人,因战功显赫,自然害怕门下有人重复他们的道路。

    对于杨广的招揽,宇文述自是愿意。

    今日宇文述让宇文成都出场,其实就是打的这个主意。这段时间,他远离长安,更加担心和杨广疏远了感情。现在派个人跟在杨广身边,总能了解一下杨广的心思。

    本来宇文成都输了,宇文述还以为自己计划落空,就等着回去之后好好修理一下宇文成都这个没用的东西。现在却是峰回路转,自是欣然乐意。

    宇文述赶紧拜道:“能得王爷信重,自是成都之福。”说着赶紧一拉宇文成都,让他向杨广拜谢。

    杨广得了这么一个猛士,也是欣然得意。

    杨广一开心,便厚赏了几个人。黄明远赏骏马十匹,槊十杆,宝刀十口,连杨广最喜欢的“枫露赤”也赏给了黄明远。

    其它几人各是骏马五匹,槊五杆,宝刀五口。虽然赏赐相同,但杨广却是把其中最好的两匹马,其中之一黄骠追风马赏给了宇文成都,另一匹赤蹄骅骝赏给了杨万项。

    杨广带着众人回大堂了,宇文成都等几人是没有资格进堂议事的。

    黄明远落在最后,宇文成都赶紧向前,拱手向黄明远谢道:“今日若无将军,成都出丑矣。将军大恩,成都他日必当厚报。”

    黄明远拍拍宇文成都的肩膀,说道:“以后保护好王爷,就是对我最大的报恩。”说完,转身便进帐了。

    宇文成都身为宇文述的义子,算是一个悲情人物。如此有能力,还有可能以后撬墙角的人物,黄明远无论如何也不会放过的。

    今日帮宇文成都一把,不过是信手拈来之事,与此战胜负也没有什么关系。而宇文成都此人,秉性忠义,今日结好于他,他日必能有所报。

    宇文成都自是不知道黄明远的想法。此时的他望着黄明远远去的身影,眼含热泪,既感恩黄明远宽广的胸怀,又为自己终于等到拨云见日的一天而幸福。

    ·································································································································································

    重新再进入议事堂,还是刚才那些人,却没人再敢小觑黄明远了。众人心中都给黄明远定义到,这是一个不循常理的狠人,自是把他打入不能乱惹的名签中。黄明远虽然还是站在靠后的位置,也不怎么说话,但宛如黑夜中的一道白光,更加鹤立鸡群。

    当然,无论刚才的比试有多么的激烈,对于满堂的大人物来说,说到底不过是茶余饭后的娱乐,谁输谁赢虽然事关面子,但并不是多大的事情。

    而事关众人利益分配的则是战前的军事布置。这才是这些人需要据理力争甚至要各逞心机的东西。

    黄明远是柱国副总管,代表着丰州的利益,这种情况下也少不得他的参与。但现在的他只是有资格参与议事,但要是参与进去,其实也没有太大作为。

    因为知道杨广肯定会妥善安排自己,所以黄明远进入大帐后,便在一处站定,不再说话,只是静听。

    今日出得风头已经足够多了,这种时候不宜再多说话。

第五十六章 行军布阵

    据充分的情报显示,步迦可汗十余万主力已经到达了灵州西北的温池(吉兰泰盐湖)地区。突厥大军连营十余里,牛羊马匹,漫山遍野,不计其数。

    温池在贺兰山北虏的冲洪积扇之上,南望群山,背靠戈壁。地势平坦低洼,四面开阔,适合大规模的骑兵作战。

    往常胡人进击灵武,一般要攻击到石咀山,或是沿贺兰山小径,或是沿黄河沿岸南下,其目的都是直接威胁灵武平原腹地,直击隋军之必救。这次却是一反常态的赖在温池不动,反而一副要和隋军相持的架势。

    “突厥人这是要在温池和我们决一死战啊。”

    杨素指着地图跟杨广说道:“王爷,从回乐(灵州治所)到温池约五百多里地,就是从石咀山出发也得三百多里。胡人不惧这个距离,我们可是步骑协同作战,若是大规模北上,粮草转运就是大问题。

    而且沿途过了贺兰山,便是开阔之地,没有任何可防御的地区。

    步迦这个老狐狸吃准了我们速战的想法,就是想逼着我们挪动庞大的身子,和他北上决战。而他便可在已经预设好的战场,以逸待劳。”

    杨广点点头,他也是知兵之人,知道现在大军的突击距离过长了。

    这时元寿建议道:“王爷,步迦新定草原,恐怕比我们更想决战,若是我们卡住北边的石咀山和南边的青铜峡,步迦除非强攻,否则绝没有其它办法。突厥人远道而来,比我们更怕消耗。到最后,突厥人只能进入我军的预设战场进行决战”

    宇文述摇摇头,说道:“元少卿,步迦不仅仅会攻击灵州,还有可能会直接退回草原。我们二十万大军汇聚灵州,可不是来跟步迦可汗玩捉迷藏的。”

    突厥人想击破隋军主力,同样隋军也想重创突厥大军,否则要是反反复复几次,耗也被耗死了。

    宇文述的想法正中杨广的下怀。自己费尽心思来到灵州,可不是来走过场的。不能击破突厥人,自己凭什么带着战功回到长安,定鼎太子之位呢?

    元寿心里想说,走就走呗,又没人请他来。但看到杨广紧皱的双眉,也没敢说话。这个时候谁要影响杨广立功,谁就是他的敌人。

    抛开立场,黄明远也是支持元寿的观点的。现在明摆着突厥人求得多,大军在灵州等着就是,几十万人的国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这时杨广抬头正好看到黄明远,心中一动,便张口问道:“明远,你和突厥人多次大战,怎么看?”

    黄明远心底一叹,躲都躲不掉,这时候你不得该问杨素吗。

    可惜杨广虽然极力的拉拢杨素,但也想尽可能的去攥取北地的兵权,自然不会甘心只做杨素的傀儡。因此他不愿意杨素过多的干涉军务。

    “王爷,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步迦所图甚大,不会始终和我军相持的。末将也同意杨太仆的观点,突厥人希望和我军在温池地区打一场决战,通过拉长我军的补给线和行军距离来减弱我军的战斗力。至于突厥人的去留,若是我军执意不上钩,他们还是会另有动作的。毕竟步迦这次策动草原各部几十万大军伐隋,属于孤注一掷,若是没有什么战果,空耗一场,他也没有办法和突厥人交代。”

    “黄将军,你有些臆测了。”

    黄明远刚说完话,宇文述就反驳道:“步迦可汗成为二十年来第一位统一两突厥的可汗,地位岂能不显著。你光凭臆测就认为步迦可汗不打这一战就没法和突厥人交代,完全是无稽之谈。开皇三年,沙钵略可汗南下兵败,称臣讲和,这可汗不也好好地当着。步迦南下是立威不假,但他一个新可汗赌上一切来攻击大隋,这可能吗?黄将军,你觉得对于突厥人来说,是攻击大隋的坚城好还是退回草原好?”

    黄明远看着杨广,没有回答宇文述的质疑。

    从常理上来说,宇文述说得很有道理,步迦可汗算是一个开国君主,你说他没有太大权力众人根本不会信。

    对于突厥现在的形势,黄明远跟杨广说了好多次。但就是这样,人们对于自己不愿意相信的的东西,你给他什么证据他都会抵赖的。

    宇文述又义正言辞地说道:“诸位,圣人派我们来,还是希望我们能够击败突厥人的。否则突厥人盘旋在我大隋边境之上,日夜袭扰,我大隋也没法将大军旷日持久的驻扎在边疆。”

    杨广说着,不住地点头。

    然后他又看向众人,问道:“众将的意见呢?”

    看到杨广的态度坚决,众人知道决战之事不容更改,便没人再故意讨嫌了。

    杨广站了起来,手握佩剑,望着众人,斩钉截铁地说道:“既然众人没有人有异议,那就大军北上,直接跟突厥人决战。”

    “诺!”

    之后,便是决战的部署。杨广决定由秦州行军总管长孙晟、原州行军总管崔弘度分领诸军,备胡关西诸州郡。

    叠州总管慕容三藏领南路军出青铜峡;灵州行军总管段文振沿黄河北上,出磴口,两军南北夹击温池。

    而杨广自己,则亲率十余万主力部队,直扑温池。

    灵州总管府长史裴矩,总揽粮草事务。

    而黄明远身为杨广的亲信,也是关键时候能够信任的部队,自然和他的亲军同在中军,护卫杨广左右。

    杨广的这套排兵布阵,中规中矩。但看得出,他所图甚大,是要一口气吞掉步迦的主力,毕其功于一役。

    而副帅杨素,则被杨广**裸地无视了。

    当然杨素行军几十年,征战无数,也不看不上这一次战功。而且他早就打定主意,这场仗完全交给杨广去打,省得杨广以后忌恨。

    众将一一令名,杨广见布置完毕,遂转过身来,跟杨素说道:“杨太仆,灵州是我大军的大本营,事关重要,本王希望由太仆亲自镇守大营,以安军心。”

    “老臣领命。”

    杨素知道杨广的性格,也是欣然领命。呆在灵州就呆在灵州,无论如何也就是这一仗的事情。

    当然,杨广也投桃报李,杨素的儿子杨万项、杨积善都被杨广带到中军,准备帮他们刷点战功。

    此时的杨广看着领命的众将,也心中大快,只等着领军北上,大杀四方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8879/ 第一时间欣赏天下安康最新章节! 作者:鸣奇所写的《天下安康》为转载作品,天下安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天下安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天下安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天下安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天下安康介绍: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是一个被误解和丑化的王朝,北击突厥,西灭吐谷浑,南并林邑,东征高句丽,举世强者,尽皆臣服。这也是一个伟大而传奇的时代,开科举,通运河,立三省六部,定隋律,三十七年国运,功泽后世。身为隋臣,将燕然勒功,布汉威于异域。乱世枭雄,当马踏天下,逐群雄在中原。寒门小将,当乱世来临之时,能否争雄于关陇豪门,凭手中钢枪铁马,当争出一个万世太平。读者群:636899359天下安康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天下安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天下安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