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天下安康TXT下载天下安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天下安康全文阅读

作者:鸣奇     天下安康txt下载     天下安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破唐军

    苏烈在巫山西南的山坳里埋伏了半夜,直待天明。

    很快,明军和唐军的战斗便打响了,只是苏烈却并没有下令出击。这个时候,战斗刚开始,所有人的精力、体力都还稳固,他这一千五百人杀出去,除了吓对方一跳,什么用也没有。

    于是苏烈就这么等着时间一点一点流逝,任凭战火纷飞。

    等到上午午时,明唐双方已经交战了两个时辰,这时苏烈突然下令,全军出击,向巫山水寨方向前进。

    侯君集一直在北岸陆寨上指挥,眼看明军攻势勐烈,知道明军这是放手一搏,因此更是从后面不断地增兵向前,做殊死一搏。

    如此一来,后面的巫山城和巫山水寨的驻军兵力,就寥寥无几了。

    苏烈所部,突然杀出,不管巫山城,直奔水寨。

    此时没人反应过来,唐军也没有足够的军队进行阻拦。于是让苏烈一行,一鼓作气地杀到了水寨之中。

    苏烈直接一声令下。

    “点火!”

    苏烈也不管水寨内外的军队,他很清楚,他此战的成败不在于杀敌多少,而在于打乱唐军的部署,打击唐军的士气。

    而最好的方式,就是使唐军的后方生乱。

    很快唐军的水寨火起。望着升天的滚滚浓烟,明军无不心生振奋,十几日的艰苦跋涉,终于有了一个结果。

    “三军将士,随我杀敌!”

    苏烈放完这把火,便带着部队往东北方向赶。

    大宁河汇入长江,巫山城在长江以北,大宁河以西的地方。唐军的北岸陆寨在大宁河以东,为了沟通大宁河两岸联系,唐军在山上建了一道浮桥,叫做龙口桥。

    苏烈很清楚,这把火起,唐军必乱。而陆上北寨的唐军若想突围,只能走龙口桥返回巫山城,所以只要断了龙口桥,陆上北寨的唐军就成了瓮中之鳖。

    此时的巫山城内外,无比混乱。虽然苏烈部队不多,但作为一把握紧的拳头,锋芒毕露,横冲直撞,沿途根本无人可挡。

    水寨内的唐军,乱作一团;巫山城的唐军,亦乱作一团。

    侯君集的布置,头重脚轻,主力部队都集中在巫山三寨,后方兵力严重不足。

    当然也是因为他并未在意巫山城的布防。

    在侯君集看来,若是双方在巫山城鏖战,必然是巫山峡口防线完全被明军击破,到时候肯定惨败,再守巫山城,也没什么意义了。

    巫山城其实是建在一道坡上,其地势极不平坦。这本来是攻击的劣势,但在混乱的人群中,恰恰方便了苏烈一行的躲避,前进。

    明军将士,带着一往无前的杀意,很快冲杀到龙口桥。

    龙口桥亦是铁索桥,不过桥面略宽,甚至可通车辆。毁桥是不可能的,一是毁不了,二是明军也得用。

    于是苏烈便将部队一分为二,他和段志玄各守一头,分在桥两侧进行阻击。

    ······

    此时水战的兵败和巫山后方的混乱,终于压垮了唐军。

    唐军开始乱了起来。

    正常情况下,即使水战失败,即使后方出现问题,侯君集的兵力并不少,完全可以从容地稳定局面,收拾战局。

    但黄明远却看穿了唐军致命缺陷,靠着浮桥进行联系,因此摧毁浮桥,断其联系,又不计较战力,数万将士,如浪潮一般,不断地涌向其岸上鹿寨。

    双方绞杀在一起,侯君集根本没有重拾战局的机会。

    此刻外有强敌,内有祸患,军心大变,侯君集就是孙吴在世,也未必可以挽救濒临崩溃的局面。

    眼看大军濒临溃败,侯君集恨得两眼赤红,可又无能为力。

    他把嗓子都喊哑了,可也没人听从。

    “总管,撤吧。”

    身后几个裨将拼命地拉着侯君集,希望他能撤退。这种情况下,打又没有什么意义,还不如及时撤退,保全力量。

    侯君集此时也发了癫,歇斯底里地喊道:“秦公让我防守巫山,他把整个巴蜀的安危都拖到我身上,我怎么能负了秦公,怎么能负了秦公!”

    嘶吼到最后,侯君集眼泪都哭出来了。

    他怎么能不明白应该撤了,可是若真的就这么撤了,那一切全都完了。

    众人就看着侯君集悲伤到难以自抑的样子,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侯君集一个人折腾够了,最后有些无力地说道:“撤吧,发信号通知李治龙,立刻撤退,看看秦武通死没死,让他掩护大军撤退。”

    再回望一眼巫山,侯君集也只得长叹一声,跟随着溃败的大部队,向西而去。

    ······

    但撤退并不那么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北岸陆寨的唐军。

    北面是群山,西面是龙口桥,东面是明军,上万的唐军被堵在近江的高地上,进退不得。

    所有人都一股脑地往龙口桥涌,可是苏烈却是横刀立马,拦在桥头。

    此时的苏烈所部,只穿皮甲,持刀而立,但数百人静默地站在桥头,望着对面密密麻麻的唐军,一脸肃穆。

    “兄弟们,台相就在对面,我等阻唐军一个时辰可否?”

    “杀!杀!杀!”

    苏烈抽出横刀,带头向对面的唐军冲去。

    苏烈将桥头的数百人一分为三,一部守桥,一部掩护,一部反冲锋。很快他就带着人冲入乱军之中,拼命地砍杀起来。

    对面的唐军为了活命,也不停地往前涌,如潮水一般,试图将苏烈等人吞没。

    苏烈这百余人,就像是海潮中的弄潮儿一般,在大潮之中,若隐若现。任凭风浪滔天,可是却朔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不为海潮所吞。

    苏烈众人,杀到最后,已经是刀都卷刃,仍不停止。

    也正是苏烈等人的拼死一搏,让唐军彻彻底底的经历了天堂和绝望,近在迟尺的龙口桥,他们一步也没有迈过。

    对岸的唐军此时也回过神来,拼命往这打,企图从另一个方向打通龙口桥,可惜仍没有任何意义。

    一条龙口桥,东西太拥挤了,明军挤在两侧,几乎用人命来换时间。

    不知道打了多久,苏烈一行,终于杀不动了,而一道道赤红的大旗,也映入他们的眼帘之中。

第二百四十九章 君集兵没

    巫山一战,唐军大败,巫山城外的陆寨、水寨尽为明军摧毁,水师主力,伤亡过半,北岸陆寨,几乎全军覆灭。

    侯君集本人也受阻于北岸,最后还是水师将其救走,而剩下的唐军不是被俘,便是跳入滚滚长江之中。

    侯君集和秦武通二人率残兵逃归巫山,可明军的主力也纷至沓来。

    此时的巫山城无险可守,侯君集乃和秦武通商议,分兵两路,向白帝城突围。唐军在白帝城尚有数千人马,若是能及时返回,在此构筑第二道防线,亦有拦截明军之可能。

    侯君集有些后悔,为什么不提前在白帝城布防了。

    当然此事也不怪侯君集,他本身就兵力不足,为了御敌,只能将主力精锐尽压到巫山一线,自是没有多余的力量再管白帝城了。

    不过侯君集的想法,并没有那么容易实现。

    从巫山城往西到白帝城,有一百多里地,不提明军在后紧追,这一路上,唐军没有后勤、没有补给,甚至连组织都已经混乱,怎么行军,光是掉队的和逃兵都不知道有多少。

    而速度更快的是水师,虽然是逆流而上,但毕竟只有六十余里的水路。

    不过唐军水师后面也有追兵,甚至更多。

    为了能拦住唐军水师,张长逊下令只以艨艟在前,急速穿插,咬紧唐军水师。

    而这些艨艟尽带着霹雳弹。他们体量狭小,速度轻捷,一旦追上唐军船只,便将霹雳弹绑在短矛上,利用床弩射出。

    这些霹雳弹数量巨大,密度惊人,集中爆炸起来,有如白日焰火一般。唐军水师的船只一旦被追上,就只剩下覆灭了。

    在这种恐怖武器的威慑下,大批溃逃的唐军船只,直接向明军投降。

    六十里的水路,一路硝烟弥漫,等到了白帝城附近,唐军船只,已经是十不存一。这个时候,秦武通根本不敢下令登城,竟然直接越过白帝城,继续向上游逃去。

    而明军则纷纷停船靠岸,在白帝城西北构建防线。

    白帝城地处瞿塘峡口长江北岸,白帝山上,东望夔门,南与白盐山隔江相望,西临奉节县城,北倚鸡公山,地处长江三峡西端入口,乃入川门户,兵家必争之地。

    后世的白帝城,因为三峡大坝的修建,已经成了江中一座孤岛,但此时他虽然突出于江中,但西北方向,仍有一道窄道和西北面陆上相连。

    明军赶到之后,并不急着攻打白帝城,而是一股脑地往白帝城西北方向赶,修建工事,阻止侯君集部和白帝城的守军合流。

    此时白帝城的守将杨武威,也是李世民的心腹将领。他手中兵力只有两千人马,刚开始还敢出城反击,可眼看着越来越多的明军在白帝城外登陆,将整座城池围的水路不通,他也不敢妄动了。

    白帝城紧靠长江,本就是水陆部队联防的城池,没有水军,防御力便减弱了一半。

    杨武威不敢打,明军便打地更加的从容不迫,等到侯君集从巫山累死累活地赶到白帝城之后,就看的一座被围的水泄不通的城池和明军严阵以待的工事。

    这种情况下,侯君集哪还有勇气冲破明军的拦截,或者说他就是入了城,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不过是让明军的战果更加丰厚而已。

    于是侯君集直接下令,全军绕过白帝城,继续向西突围,云安、南浦州、临州,一直到渝州,上千里的巴东,总有可以坚守的地方。

    不得不说,此时此刻,侯君集的抵抗意志还是坚决的。

    但无论是云安还是南浦州、临州,他都已经去不得了。

    明军主力在到达白帝城之后,一路围困白帝城,而另分出一部偏师,赶往梅溪河,在此布防。

    而右卫率营又分出三千精锐,由程名振亲自指挥,一路赶到关门岩。

    黄维扬很清楚,侯君集若是从白帝城再退,只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沿江边继续往西,另一个便是往北。

    沿江往西自有水师部队拦截,而往北,关门岩就是必经之路。

    关门岩依山傍水,是个三叉路口,程名振从西面赶到之后,便路口两侧设下埋伏。

    也是侯君集运气不好,突然天降大雨,更阻碍了唐军的突围。

    此时唐军从巫山跑到了白帝城,又从白帝城跑到了关门岩,连续奔波了数百里,再加上连战连败,士气已经降到了冰点。

    众人冒着雨一路向前,此时能维持军心的,就剩下逃命一条了。

    可刚到关门岩,还未确定往哪一侧突围,就见两侧的明军突然杀出,如勐虎下山一般,直扑向唐军。

    此时侯君集已经懵了。

    “难道整个巴东,全部落入明军手中吗?”

    侯君集手中的兵并不少,但已经完全丧失战心,身心俱疲的他们,看着大批拦路的明军,已经无力再逃,皆是伏在地上,跪地请降。

    这场面让对面的程名振都有些吃惊,唐军乌压压地跪在地上,彷佛被雨水冲刷的蛆虫一般,让人难以置信。

    侯君集看着这场面,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此天亡我也!”

    该做的他全都做了,尽心竭力,不敢有一丝携带,可事已至此,如之奈何。于是侯君集抽出腰间的佩剑,就要引刀自刎,以报李世民的恩德。

    这时侯君集的亲将迟德立赶紧上前,拦住了对方。

    “总管不可!”

    迟德立是侯君集收养的孤儿,从小待如亲子一般,现在是侯君集的护卫队长。

    “今兵败如此,我如何有脸面复见秦公!”

    “总管,胜败乃兵家常事,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啊。”

    侯君集还想说什么,迟德立和几个侯君集的亲兵早就上前,将其抱住,又夺下了他的佩剑。

    “你们要干什么?”

    迟德立言道:“总管,奋战到这一刻,咱们没负秦公。我等不惧死,可总管也得为家人想,不如降了吧。”

    侯君集看向众人,众人皆是低头不语,但意思却很明显了。

    侯君集眼看如此,无可奈何,思虑半天,只得说道:“罢了,罢了,天意如此,让我降明,我如何能逆天行事。”

    于是侯君集乃下令,放下兵器,向明军投降。

第二百五十章 南浦之乱

    侯君集在北路投降,而秦武通则带领唐军水师残部,侥幸逃到云安。可是等待他们的,不是幸免于难,而是南浦州失陷的消息。

    南浦州是李渊升格南浦县(今重庆市万州区)设立的一个州,面积不大,只辖南浦、梁山(今重庆市梁平区)、武宁三县,人口更是不过数千户。

    南浦州本来不过一个普通小州,可因为地理位置,成为巴东防线上一个重要枢纽位置。其北临开州,可至汉中;东接夔州,可达荆襄;南通临州,可及黔中;西连渠州,可深入巴蜀盆地腹地,甚至直入成都。所以自李世民构建巴东防线,便将南浦州当作夔州的大后方经营。

    南浦城中,军械、粮食无数,极大地保障了夔州的后勤补给。

    李世民本来在南浦州屯兵五千,若是平日,物资充沛的南浦城,是绝不可能这么容易失陷的。

    可李世民西进,从巴东地区抽兵三万,夔州守军不能动,只能抽调南浦州、临州、渝州等地的军队,于是南浦的五千人马被抽调的只剩下两千人。

    南浦州的刺史乃是李世民的舅兄窦师纶。

    窦师纶和其兄窦干是窦抗诸子中仅有的两个跟着李世民前来巴蜀的人。虽然窦抗降隋,可因为李唐连续的兵败,李渊更加倚重关陇大族,因此窦家势力并不减,窦师纶也因窦氏身份被封为南浦州刺史。

    窦师纶一直坚定地站在李世民这一侧,所以很得李世民信任。他不仅仅只是一州长官,还兼着夔州前线后勤的事务,权利极重。

    窦师纶和临州刺史赵弘智同领巴东后勤之事,不过二人一个是李世民的人,一个是李渊的人,侧重点并不相同。

    相比较之下,赵弘智的任务更多的是从成都转运到忠州,作为一个总中转站;而窦师纶的任务则是征缴粮食,保障粮道。

    因为南浦州的特殊性,五千诸军,既要保证物资安全运到南浦,又要保证物资安全转运入夔州,因此兵力并不多。而抽去三千人马后,窦师纶的可用兵力更是捉襟见肘,连物资押运的官兵,也降到安全线以下。

    窦师纶几次给李世民、薛收等人去信,但情况如此,谁也没有办法。

    窦师纶不得不大肆征召民夫,以补充力量。汉族民夫不够,那就去征召蛮人。

    巴东之地,本多蛮人,为了运输粮食,绥靖地方,窦师纶先后征召了六七千蛮人听用。

    这些蛮人,皆是壮丁,聚合在一起,堪称是巴东最大的蛮人群体。

    本来征召蛮人听用,并不是不可以。毕竟蛮人可以补充人力,弥补汉人的不足。可是蛮人又性格粗野,不服管教,脾气还大,若不能制服这群人,往往易生乱子。

    南浦城中的唐朝官吏,素来看不上蛮人,动辄是非打既骂,克扣伙食更是常事。这些被征召的蛮人多过着吃不饱、穿不暖、工作环境恶劣的生活,很多蛮人甚至被唐朝官吏凌虐至死。

    尤其是明军攻打夔州之后,夔州的唐军吃紧,窦师纶拼了命地往夔州转运粮草、军械,因为运力的增大,导致人力的紧张,为了赶工,唐朝官吏更是玩命般地对蛮人剥削。这南浦州的蛮人,被逼得日夜不休地做工,不知多少人活活累死。

    眼看唐人凶狠,终于激起了蛮人的反抗。

    开州獠利夫利,本来是开州獠人的一个小部落首领,跟着冉肇则一起造反。后来被唐军俘虏,然后成了奴隶,被逼着做工。

    这利夫利勇武过人,又为人公平,因此在做工的蛮人之间,很有威望。

    利夫利眼看形势,知道再这么下去,性命不保,便有心逃走。当然他知道一个人逃走,无依无靠,也活不下来,于是便鼓动更多的人跟着他一起逃。

    不过这蛮人做事,素来不精细,利夫利筹谋着逃跑,却没想到让监工给发现。

    这监工名叫许利,也是个不聪明的人,眼看利夫利等人要逃跑,他还以为对方是一群小绵羊,便带着几个人去捉拿,准备给对方一个好看。

    许利带着人闯到利夫利居住的破棚子,当场就要逮捕对方。

    利夫利知道逃跑之事暴露,很清楚若是被许利抓走,就是一个死字。此时他便恶向胆边生,竟然暴起反抗。

    利夫利在獠人中也是少有的勇士,自然不是许利和几个狗腿子可比的。于是利夫利和几人一番博斗,当场诛杀了几人。

    眼看许利等人死了,利夫利也知道此事不能善了,便以唐人的连坐法号召众人跟他一起造反。

    唐人为了督促蛮人做工,防止其逃跑,便下了命令,众人“互相监视,互相揭发,凡一人有过,十人受罚,一人逃跑,十人连坐”。

    利夫利的罪可比逃跑还重。

    一众蛮人,眼看利夫利杀人,凶性也起来,跟着一同造起反。先是十人,接着是百人,最后这数千蛮人,都卷入造反的队伍之中。

    唐军在南浦州有守军两千,但多数都在运粮,整个南浦城,守军不过数百人。

    利夫利带着众人在码头上造反之后,很快杀光了码头上的汉人,然后向着南浦城冲去。

    措不及防之下,南浦城便为利夫利攻破。

    这些蛮人被压抑久了,破城之后,兽性大发,为了报复,很快便在城中施暴起来,整个南浦城,立刻成了一个屠宰场,满城都是惨叫和呻吟。

    就在这时,陈景宗也带着部队匆匆赶到。

    众人从临州出发,沿途经过武宁,陈景宗破城之后,留一部驻守,其余部队,毫不停留,自往南浦赶。

    陈景宗也知道南浦的重要性,因此准备在唐军反应过来之前,夺取此地。

    不过等陈景宗赶到后,正好碰到在城中屠戮的蛮人。

    陈景宗立刻下令,向城中发起攻击。至于那些蛮人,更是下令诛灭。

    利夫利等人刚肆虐没多久,还没享受够,就遇到了明军。这些蛮人可能悍勇,但缺乏组织性,之所以破城,不过是因为城中的守军无备。

    于是一众蛮军很快为明军歼灭,利夫利也死于乱军之中。

第二百五十一章 树倒猢狲散(上)

    南浦州失陷的消息传到云安之后,秦武通便命令手中为数不多的水师放下兵器,向明军投降。

    秦武通很清楚,南浦州失陷,意味着巴东彻底丢了,明军入川的大门完全被打开。靠着还在内战的李氏兄弟,难道还有胜利的可能。

    与其身死,倒不如降了。

    若是李渊尚存,像秦武通这种跟着他晋阳起兵的老将,或许还有死战的决心与勇气,但李渊已死,还是被其子杀害,诸将早就失去了为他殉节的勇气。

    秦武通以云安城投降,夔州再无大唐城池。

    而在秦武通投降之后没多久,被包围在错开峡的李治龙也降了。

    当日巫山大战,明军的主攻是唐军水师和北岸的唐军,尤其是北岸唐军,数面合围,将其全部覆灭。

    而与之相比,南岸的唐军因为地形原因,被李治龙逃脱。

    李治龙率部沿着江岸道路,一路往西。

    不过南岸的地形更为的复杂、崎区,行走也更加艰难。李治龙逃了整整两日,才到达了错开峡,而明军主力早就乘船提前西进,在此等待。

    李治龙措不及防,遭遇严阵以待的明军,立刻被打的晕头转向。

    李治龙根本激不起抵抗的心思,又下令掉头往后逃走。

    可李治龙所部身边,本就有明军的追军。在前有伏兵,后有追兵,两面夹击之下。李治龙所部终于在锁龙岗被明军围住。

    李治龙出身李氏敦煌房,也算出身显赫,可他却是一个汉胡混血,因此在族中并不受待见。他为人素来悍勇,有“李贼蛮”的外号,从军之后,很快成为一位中层将领。

    本来以李治龙的身份,是坐不到大将位置。

    李渊入川之后,关陇将领凋零,在李氏内部身份低微的李治龙却因为勇悍,被李家人推了出来,成为李氏在军中的重要将领。

    李治龙官拜右卫将军,地位并不比侯君集低。

    李治龙所部,多是川中各家集中的私兵,李治龙并不愿太过损伤,因此这几日一直在逃。此时被困,李治龙仍没有和明军死战的想法,而是企图突围南下入山,择机再返回巴蜀。

    眼看明军前后将此地包围,李治龙便带着亲兵,前往周边探察地形,寻找一条通道。不过从当地村民这里打听到此地名为锁龙岗,李治龙心里就有些犯滴咕。

    他叫治龙,而此地叫锁龙,说得不就是锁他这条龙吗?

    晦气,真是晦气!

    李治龙不想再待在这里,就要突围。

    可唐军已经突围数日,粮食快要断了,而且人人疲惫不堪,哪有再逃跑的余力。

    围攻李治龙部的明军也看出了唐军的致命缺陷,打定主意,以困代攻。

    李治龙刚开始还想硬气,可是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半饥半饱,饿了三天,李治龙就要跑肚拉稀了。

    着急忙慌要突围的李治龙刚一露头,就被明军打得抱头鼠窜。

    眼看穷途末路,李治龙再也没有那份硬气,最终打起了白旗,率四千多残部,向明军投降。

    李治龙部的投降,标志着唐军在巴东地区最后一支部队的覆灭,至此,李唐的东大门夔州,完完整整地落到了明军的手中。

    黄维扬在战后一路驱兵进军,很快赶到云安县城。

    此时听闻陈景宗的消息也是喜出望外,他还以为因为道路不通,导致了陈景宗失期,没想到陈景宗连克临州、南浦州,超额完成了任务。

    此时整条长江,直到丰都,已经完全为明军所控。

    黄维扬下令张长逊所部水师,连同左御卫军主力,全军登船,兵发渝州、泸州,务必在李唐反应过来之前,截断长江,从南面完成对李唐的包围。

    数万人马,兵发急进。整个长江之上,浩浩荡荡,尽是“明”字战旗,颇为壮观。

    而与此同时,黄维扬又令三军,趁着李世民主力与大明北路军僵持之际,全面出击,攻取巴蜀诸地。

    全军一分为四,王辩率领左骁卫从云安攻打开州;黄明信率领右骁卫清剿残贼,经营巴东地区,而黄维扬则率领余部,从渠州向西,直捣成都。

    黄维扬这一路,按照预计,虽然没有大规模的唐军主力,但沿途多州县,就是有一半投降的,剩下的一半也并不好攻打。

    不过出乎黄维扬的预料,他刚到梁山,西面的渠州刺史赵孝伦便献上了降表,向明军投降。

    渠州属于通州总管李孝恭治下,但李孝恭为支援其弟李瑊,兵力都集中在北面,作为腹地的渠州,根本没多少兵力。

    赵孝伦就是想守,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眼看明军大军压境,赵孝伦对李唐也没那么多忠诚,保全自身最为重要,索性便直接降了。

    赵孝伦的投降,就像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般,给周边的州县做了一个良好示范。

    树倒猢狲散,自个顾自个,谁还不使出浑身解数,为了保命而努力了。

    先是果州刺史李士衡降,接着阆州总管萧寿以阆州、蓬州降。

    萧寿是萧造的侄儿,跟着萧造,也做到一州总管的高职。萧造是李渊制衡关陇世家的一柄利器,生前官居太尉,所以李渊对其也算比较信重。

    萧寿正好沾了这个光,又曾做过李渊大丞相府的掾属,算是亲信,所以才能成为一地总管,掌握兵权。

    不过萧家人是不会感恩李渊的,毕竟当初杨广对他们这么好,还不是说反就反。

    很明显,现在的大明远比李唐有投资价值。

    黄维扬在江都时,萧家为了巴结他,给他送了一个萧氏女为侍妾。为了江南的稳定,黄明远和黄维扬都承认了此女的身份。

    在萧寿看来,萧家女子,就是做皇后亦是理所当然,等黄维扬做了天子,他们萧家,还是外戚。

    于是萧寿果断选择了投降,将阆州、蓬州这个巴蜀的腹心之地,献给了明军。

    萧寿手中拥兵七千余人,算是巴中地区最大的一支军队,本来是作为剑州和巴州预备队的,现在预备没用上,全让萧寿交给明军了。

    萧寿一降,整个川东之地,就只剩下巴州、通州两个孤零零的总管府了。

第二百五十二章 树倒猢狲散(下)

    收降阆州、蓬州诸地后,萧寿、赵孝伦等人暂时被留任,也算是保证地方的安定。不过黄维扬将州改为原来大隋的郡,并留下了郡丞,辅左这些人。

    当然,等到巴蜀安定之后,这些人便会是他们的接班人。大明不会放任萧寿这群人留任,新朝的江山,也不是为他们打的,凭什么让他们继续作威作福。

    明军攻略中部四州如同一场武装游行一般,大军没有遭遇丝毫抵抗。

    黄维扬也没有耽搁,而是继续向西。此时大军隔着蜀郡,也就梓州、遂州和普州。镇守梓州的是梓州总管李仲文,镇守普州、遂州的是遂州总管姜宝谊。

    二人也算俱是李渊的心腹将领,都是从太原造反便跟随李渊之人。李渊令二人分领此地,也算是作为成都之屏障。

    若是李渊活着,二人怎么也得跟明军血战一番。

    不过李渊已经死了。

    李仲文是李弼的孙子,李密的族叔。他虽然早早地便跟了李渊,但也是野心勃勃之辈。大家都是八柱国的后人,凭什么你李虎的后人当皇帝,他李弼的后人只能当个小总管。只是李仲文一直没什么机会,所以也算是比较安稳。

    他有个好友,名叫志觉,志觉常告诉李仲文,说他身有五色光,还有金狗护卫,同时李仲文老婆姓陶,正好应了桃李之歌。

    李仲文本来是不信的,哪有这么玄的事。可志觉说得久了,他竟然真信了,也觉得自己是天命之子,天命在身。

    此时明军打到梓州,志觉便劝李仲文向明军投降。等明军灭蜀之后,主力必然出川,到时候他再以八柱国后人的身份起兵,必是群起响应,如此便可王于巴蜀。

    李仲文此时对志觉已经是深信不疑,而且他也不愿再为李唐尽忠,遂以梓州投降了大明。从梓州到雒城,不过是一百五十里,可谓是转瞬即至。

    黄维扬带着大军,很快赶到了郪县(梓州治所,今四川省三台县)。李仲文亲自出迎,他已经打听到萧寿等人的留任,心中大喜,自然是姿态更加恭谨。

    不过李仲文失算了。

    黄维扬在郪县不过待了一日,布置完一些事物后,便要离开。

    李仲文亲自送出十里。

    可正当李仲文要回去时,却被黄维扬拦住。

    黄维扬拉着李仲文的手说道:“我初来巴蜀,对其形势不了解,总管久在川中,想必熟知川中的风土人情。今维扬希望总管能够随军参赞,谘议军事,以助我军早日攻破成都。”

    李仲文听得,瞠目结舌。

    他心中不住地暗道“我不愿意,我不愿意,你要是找人参赞,为什么不找萧寿?”可惜面对黄维扬的邀请,他实在是没法拒绝,难道要跟黄维扬说他要造反,没有兴趣参赞军事?

    最后李仲文只得不情不愿地随了军。

    让李仲文随军,早就是黄维扬打算好的。当然他并不知道李仲文的企图,而是无针对性的一个布置。

    梓州在成都东面,等大明打起成都之战,后方若是生乱,岂不是陷入危难之中。黄维扬可不信任初降的李仲文,所以非得掌握梓州不可。

    至于为什么不换萧寿,原因也很简单。萧寿是个文官,不会打仗,待在阆州,无论如何出不了乱子,而李仲文就不一样了。

    李仲文从李渊造反之时,便领军作战。虽无大功,但毕竟算是个老将,经验丰富,也在军中有人脉。

    对于黄维扬来说,为了稳定,巴蜀的降官不能全换,但统兵的降将,尤其是主将,决不能使其再领州郡。

    李仲文跟着黄维扬走了,造反计划还没来得及实行就破产了,也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悲。没了军队、地盘的李仲文,不过是一个降将,什么都不是,也不会有人去在意他。

    当然李仲文若是造反,必死无疑,现在的境遇,或许还该感谢黄维扬吧。

    ······

    梓州下的顺利,南边的姜宝谊就没有这么痛快了。

    姜宝谊作为李渊身边的老人,抵抗的决心意志是比较坚决的。

    黄维扬克复梓州之后,便让人前往遂州,招降姜宝谊。可惜姜宝谊头铁的很,不仅不降,还杀了招降的使节。

    黄维扬大为触怒,立刻派陈克敌领兵南下,攻打遂州。

    陈克敌听到这个命令,是不太情愿的,马上要到成都了,他还得再会一会李世民,怎么能被安排到别处。

    可惜黄维扬根本听不到陈克敌的心声。

    黄维扬是故意派陈克敌去的,就是为了支开他。

    陈克敌跟李世民的较劲他懂,真将陈克敌留下,搞不好就要弄死李世民了。黄维扬不太希望二人再战上一场,索性将二人隔开。

    陈克敌不情不愿地往遂州而去,他也打定主意,准备先解决了姜宝谊,再去对付李世民。

    从梓州顺江南下,没多远便是遂州。

    陈克敌对于姜宝谊这种唐军大将也算了解。姜宝谊这个人,没多大能力,年轻时候入读太学,因为学业不长进被赶了出来。之所以能做到这个位置,主要还是忠心。

    李渊也知道他打仗水平一般,所以不敢安排到川北,只敢留在遂州。

    不过很多人是人菜自己不知道。

    陈克敌到了遂州境内,便只命一部去叫阵,而将主力隐藏在方义城(遂州治所,今四川省遂宁市)北。

    姜宝谊眼看明军兵少,企图挫其锐气的他,竟然下令守军出击。

    明军果然不敌,一路往北退去。

    姜宝谊此时穷追不舍,麾下将领纷纷劝阻,皆没有用。最终姜宝谊带着遂州军主力,一头撞入陈克敌的埋伏中。

    遂州军大败,姜宝谊也被俘。

    陈克敌见到姜宝谊,心中也是有气,你说大家都投降,你也投降不就完了,非得抵抗,导致他不得不领偏师前来,耽误了前往成都之事。而且你姜宝谊还敢杀害大明使者,这是连李渊都不敢做的事,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陈克敌下令,将姜宝谊就地斩首,以警唐军。

    随着姜宝谊的身死,遂州之军再无战心,很快,遂州、普州,便为明军所下。

第二百五十三章 黄李对决(一)

    李世民在得知剑阁失守的消息后,没有停留,第一时间便撤退到万安县城(治今四川德阳市东北罗江镇)。

    剑阁在剑州的东北角,万安县在绵州的西南角,相隔三百多里,中间有数个县城。就这么撤退到万安,相当于不战而放弃了剑州和绵州。

    可对于李世民来说,从剑阁往南,直到万安,已经没有什么驻守的必要。

    从剑阁往南,直到白马关,这一段是连绵不断的丘陵,并无合适的要塞可驻防。

    关键是李世民的兵力不足,若跟明军一城一地的争夺剑、绵二州,唐军既会陷入到被动防御中,也会被迫拉长粮道,最后被明军各个击破。

    倒不如退守万安,择一地跟明军决战。

    万安城前面是凯江,北面便是龙泉山脉,从万安县往西,分别是白马关和鹿头关。两关形势险要,与万安城互为鼎立之势。

    而从万安城往西则是绵竹,绵竹城挡住南下的大路,为成都北面之屏障。

    李世民选择坚守万安,就是希望能够消耗明军粮草。明军从汉中而来,粮道将有数百里,粮食再多也禁不住消耗。

    一旦明军粮尽,就是李世民反击的机会。

    而且李世民也不担心明军会就地取粮。

    剑州、绵州多是丘陵,本就不是产粮区。李世民乐得明军从老百姓口中夺粮,最后丧尽民心。

    而攻克剑阁的黄明辽,也没想到这一战会这么顺利,全军一路南下,很快到达了巴西城,离着成都不过二百多里。

    不过等他听说李世民已经击杀李建成和李元吉,掌握了成都的大权之后,他就有些笑不出来了。

    黄明辽并不了解李世民,也没有和李世民有太多的接触,可李世民是被兄长调教出的人,又被兄长称之为不可小觑之辈,黄明辽自是对其报有最大的戒备,并不敢完全轻视。

    经过多次分兵,此时黄明辽手中有右武卫一军和右靖卫(缺一军),以及行台直隶属部队和部分从阳安关赶来的汉中军,差不四万余人,倒是跟李世民的兵力差不多。

    至于李神通投降的所部,虽然人数不少,黄明辽就不敢用了。

    黄明辽到达巴西后,眼看李世民屯兵万安县,立刻就明白了对方的用意。李世民这次使的是阳谋,想破成都,就得先撞上李世民设的铜墙铁壁。

    不过黄明辽是什么人,他在西域,可是十年未休兵戈,从一个小小的尹吾城杀出一个西域都护府,现在的李世民,无论是经验还是底牌,皆不如黄明辽。

    于是黄明辽使了一招出人意料的动作。

    既然李世民选择屯兵不动,那他在巴西亦不动,看谁耗得过谁!

    黄明辽屯兵巴西,粮道漫长,单比消耗,当然远远超过李世民。可是很关键的一条,此战黄明辽并不需要相持太久,现在各部都在攻城略地,等一两个月之后,各路明军纷纷赶来,到时候黄明辽手握十几万大军,就是李世民的灭顶之日,何必及在一时。

    更不要说还有黄维扬一军在东面。

    对于黄明辽来说,牵制住李世民,就是最大的胜利。

    而且更重要的是,明军之前在阳安关一战伤亡惨重,需要修整,正好可以借着这段时间来恢复战斗力,所以黄明辽并不急着决战。

    李世民本来的主意是黄明辽动他不动,他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可是黄明辽一不动,他就难受了。

    李世民并不清楚川北已经完全丢失,但他亦清楚,川北各地肯定遭遇着极大的压力,在没有援兵的情况下,离被攻破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李世民必须尽快结束绵州的战斗,然后将明天反推出秦岭。

    想到这,李世民觉得自己之前有些失策,跟明军拼消耗不是一个好选择。明军的粮食消耗不起,可是他的时间同样消耗不起。

    李世民瞬间把自己逼到一个死局,还没法解围的局面。

    李世民觉得应该将明军引出来,于是又派遣游骑不断地前往巴西附近骚扰明军,以图激怒黄明辽。

    可是很快,李世民这个主意又落空了。

    明军的骑兵,无论是数量还是战斗力,皆在唐军之上,前往巴西的唐军斥候,尽为明军斥候所歼灭。

    李世民不仅没有激怒黄明辽,反而把自己气个半死。

    李世民眼看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他分出一支偏师,悄悄向东运动,但是背地里又移师向东,设下埋伏。与此同时,他又让明军知道此事,希望以此为诱饵,引诱明军出击。可是不知道是明军太怂了,还是黄明辽看穿了李世民的计谋,任凭他这支偏师都快湖脸了,可黄明辽却始终没有动静。

    唐军的偏师越来越往东,眼看就要走出埋伏圈。李世民没有办法,只得又再次撤回万安城。

    其实黄明辽并没有发现唐军的埋伏,也不是太怂。

    黄明辽很清楚,现在的李世民已经有些着急了,可要想击败李世民,就得让他更着急。所以不管李世民做什么,他都不管,让李世民摸不清头脑。

    就像是钓鱼一样,鱼刚咬钩,一定不能急着提起竿来,否则容易脱钩,非得让鱼在湖里游累了,游晕了,才能起竿捉鱼。

    而现在就是让李世民游的过程。

    李世民不清楚黄明辽在熘他,眼看一计不成,心中又生一计。

    既然我进你不进,那我就退。

    于是李世民羊装退往成都,全军撤出万安城,而将主力埋伏在龙泉山脉之中。一旦黄明辽追击,到了山道之中,就会中了埋伏。

    传说中的落凤坡就在此地。

    李世民退了,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巴西城内的明军还是毫无动静。彷佛他们是来旅游度假的,死死地待到巴西城,坚决不动。

    李世民在龙泉山中埋伏了三日,可除了秋风和落叶,他们什么也没有等来。

    李世民等得花都谢了,他知道这次又是等不来明军了,没有办法,只得乖乖地又回到万安城。

    连续两场折腾,一无所获,让军队的士气都有些下降。

    眼看明军就跟一块又臭又硬的石头一般,软硬不吃,李世民有些绝望了,他真的不知道,现在这仗该怎么打。

第二百五十四章 黄李对决(二)

    十一月九日,李世民率部北上,兵发巴西。

    因为之前屡屡受挫,薛收便建议李世民,既然不能跟明军相耗,倒不如主动出击,寻求决战的机会。

    毕竟现在绵州的唐军较之明军,在数量上并不处于弱势。可若是川北失守,各处明军将蜂拥而至。到时候就算击败了黄明辽,整个巴蜀亦无险可守,面对一波又一波的明军,除了覆亡,再无其他可能。

    薛收还有一点没好说,玄甲军固然厉害,可是对面明军的骑兵也不弱于玄甲军。黄明辽不动,唐军还能主动出招,可若是明军骑兵四出,从龙泉山以西不断地袭扰成都,唐军不败,也要败了。

    李世民思前想后,最后同意了薛收的建议。

    李世民不得不承认,是自己之前小觑了黄明辽。

    从万安到巴西,差不多隔着七十里。李世民很快便赶到龙安水(今四川省安昌河)南岸扎营。

    巴西城在涪江以东,三面环山,一面环水,地势险要。而龙安水在巴西城西面汇入涪江,其南北皆是山岭,中间是一道狭窄的沿江平地,最窄处不到三百步,只有靠近涪江的位置在稍微宽敞一些。

    李世民赶到龙安水南岸,已经在黄明辽面前了,可是黄明辽仍是不动。

    李世民有些弄不明白了,他已经来了,求着你来打了,可黄明辽仍是不动,难道真要如此地耗下去。

    李世民等了两日,每日都派人前往巴西城搦战,可是仍是一无所获。黄明辽似乎是打定了主意,把龟息大法用到极致。

    李世民只得派出玄甲军,四面突袭明军粮道,以给黄明辽压力。

    眼看李世民拿出王牌部队,黄明辽终于不装死了。他命令全旭,集中右靖卫全部骑兵,沿着涪江向北出击,寻找和玄甲军决战的机会。

    黄明辽还特意叮嘱全旭,此战不要怕损失,哪怕是将右靖卫的骑兵全部消耗光,只要能重创玄甲军,也是值得的。

    明军没了右靖卫的骑兵,还有右屯卫、右武卫的骑兵,但唐军没了玄甲骑,就再也没有主力骑兵了。

    此时玄甲军经过多次的消耗与补充,只剩下三千人,主将是独孤彦云和公孙武达、杜君绰、郑仁泰四人,其中郑仁泰负责护卫李世民,没有一同出击。

    玄甲军北上之后,便直奔昌隆(今四川省江油市南彰明镇)。这里是巴西北上汉中的必经之路,也是从剑阁往巴西运粮的中转站,占领此地,便可以卡断明军的物资运输,彻底堵住明军的后路。

    独孤彦云很快到达昌隆,本以为要经历一场大战,但出人意料的是,明军并未在此布置重兵。除了留用了几个原李唐官吏,然后改换了一下旗帜,此地跟之前没有任何的区别。

    独孤彦云到了昌隆之后,地方官便立刻改旗投降,使得唐军不费吹灰之力,便占领了昌隆。

    独孤彦云一直觉得很诧异,甚至直到占领昌隆后,还以为这是明军设下的陷阱。

    不过最终是虚惊一场,但这更让独孤彦云狐疑了,明明昌隆县的重要性,所有人都可以看出来,可为什么明军不派遣重兵,驻防此地。

    难道明军将领都是傻子不成。

    可很快,就有人解释了这个问题。

    就在独孤彦云占领昌隆之后的第二日,斥候传来消息,明军骑兵沿着涪江河谷直逼昌隆而来,离昌隆不到二十里。

    独孤彦云麾下都是骑兵,自不能打守城战,于是便全军齐出,在城西列阵。昌隆县城东靠大山,西临涪江,只有涪江对岸地势开阔,便于骑兵一战。

    等明军越过桃花山口,就见大批的唐军严阵以待。

    大战一触即发。

    明军骑兵和关陇骑兵是骑兵发展的两个分支。

    在黄明远之前,骑兵更强调个人的骑术和战斗力,是“凉州大马,横行天下”,讲究冲击力和爆发力。后世都认为草原骑兵最精锐,其实骑着河湟马的凉州骑兵,才是最能打的军队。骑兵作战一般是分散开来,以较为稀疏的队形进行冲击,相互之间,拉开作战空间。

    而明军骑兵,则更讲究严密的组织和钢铁一般的纪律,其墙式冲锋,最大限度的弥补了士兵的骑术能力的不足,所以黄明远可以用矮小的蒙古马组织起这么大规模的骑兵。

    李世民在明军内部待了很久,深习明军骑兵的战术规则。他其实也认为老师是对的,只有如此发展,才能使骑兵完成规模化,否则哪里找那么多好的骑手。

    不过玄甲军数量不多,且都是他从老兵中挑选出来的。这些老兵多来自于关中、关西,擅长骑射,战斗力极强。

    李世民担心墙式冲锋削弱了这些老兵的单兵战斗力,因此虽然也如明军一般进行组织、训练,加强纪律性管理,但仍求强调了骑兵的单兵作战能力,最终跟明军骑兵还是有所不同。

    很快,双方的战斗打响。

    独孤彦云眼看明军远道而来,不等对方立住阵脚,便下令全军出击。

    他将骑兵一分为三,左右两翼前出,攻击明军骑兵的侧面,而他则亲率主力骑兵,从中间打开缺口。

    此时唐军骑兵的数量是略逊于明军的,可独孤彦云对玄甲骑极为有信心,因此并不在意。

    眼看唐军杀来,全旭也是不慌不忙,虽然他已经来不及列阵。

    全旭手下三个营的骑兵,差不多三千多人。他命令旗手摇动大旗,最前面的四十五营立刻以团为单位,横成一列,然后慢慢加速。紧接着其余各旅各团,皆是如此,跟着最前面一团的身后,列成队列。

    几乎是转瞬之间,四十八营的千余骑兵,已经横成了八九列的纵队,相互之间,极为紧凑,左右之间甚至不怎么留缝隙。

    因为队形紧密,众人的速度也不快,主要还是保持队形。

    此时离着对面的唐军只有不到二三百步的距离,第一排的骑兵才开始脱离大队,平举长矛,进行加速,而他们身后的骑兵,也依次有序进行加速,前后排开始保持一定的距离。

    很快,双方的骑兵就撞在了一起。

第二百五十五章 黄李对决(三)

    独孤彦云虽然之前常听李世民讲明军骑兵之精锐,但还真没有和明军骑兵展开过大战,因此一直觉得李世民的说法过于夸张,明军的战斗力言过其实。

    可今日率队冲锋,他就感觉到了压力。

    双方的骑兵勐烈相交,他感觉自己撞上的,不是一队骑兵,而是一堵墙,一堵坚实厚重的墙。面对这堵墙,任凭他技术高超,骑术精良,也没法躲开对方笼罩的阴影。

    即使唐军骑兵能在第一时间击败当面之敌,可随之而来的明军骑兵相互掩护、策应,立刻让他们无法转圜,然后被乱矛戳死。

    越往里冲,压力越大。

    独孤彦云感觉自己根本无法凿穿对方,只能被动地往两翼分散,使之不能被对方碾压。

    独孤彦云不断地命令部队压住阵脚,可根本没有用。

    凿,凿不进,摧,摧不垮。玄甲骑又不可能停在那里跟对方来一场马上步战,只得一次次分散开来。

    几乎是短短两刻钟的交战,双方已经打了三轮,可玄甲军根本没有占到便宜。

    这让独孤彦云有些出乎意料。

    独孤彦云只得下令,让公孙武达和杜君绰分别率领五百骑兵,勐攻明军的侧翼。在他看来,明军阵型这么密集,一定不方便转向。等唐军从两侧突入进去,定然可以将明军切割开来。

    但很快独孤彦云就失望了。

    全旭手中有三个营,他以四十八营为前军,而后四十六、四十七两个营分成两个方阵,列在四十八营之后。

    眼看唐军两翼分散来攻,明军的四十六、四十七两营主力也分别齐出,拦住了对方。

    很快双方便再次混战起来。

    这时便看出来玄甲军的精锐了。

    玄甲军打正面的墙式冲锋不顺利,但是攻击敌军的侧翼部队,不断地利用高速冲锋,以类似于刀削面的形式切割敌军,则是他们的强项。

    而明军骑兵擅长的是阵型,所以阻击乱战,并不占优势。

    不过明军人多,面对玄甲军的冲锋也能抵抗,只不过有些被动而已。全旭命二部护住中军两翼,然后形成半圆弧状对外,以守代攻,减少伤亡。

    面对明军的严防,唐军的优势并不明显。

    双方鏖战了整整一个多时辰,并未分出胜负。

    独孤彦云看着对面韧性十足的明军,也有些气馁。他打了这么多仗,玄甲骑兵,纵横天下,引以为傲,从未遇到一合之敌,却没想到在这里碰了这么大一个钉子。

    他越打气性越大,恨不得全军压上,决死冲锋。

    就在这时,独孤彦云的弟弟独孤卿云上前劝道:“四兄,咱们不能再打下去了。”

    “这是为何,六弟难道怕了?”

    “四兄,我看今日战况,我军伤亡至少已有七八百人,已经是伤筋动骨了。明军不怕消耗,而我军可没有战马和新兵补充。玄甲军伤亡这么大,四兄回去之后,怎么跟秦公交代。”

    独孤卿云的话如一盆冷水一般浇到独孤彦云头上。

    仗打了这么久,伤亡巨大,他怎么看不出。可是若就这么退了,着实有伤士气。

    “四兄,你看明军阵型齐整,毫无混乱之状,再打下去,短时间内,绝对不会溃败。真要想破敌,咱们得消耗多大的实力啊?”

    “唉!”

    独孤彦云也心中愤满,只得将马鞭丢在地上。

    “让各军缓缓撤退吧!”

    独孤彦云不怕伤亡,关键是没法给李世民交代

    唐军后撤,明军也并未追击,双方的第一战就这么结束了。

    此战,唐军伤亡七百多人,光是阵亡者就接近一半。而明军也付出了差不多的伤亡,不过明军正面的伤亡要小一些,兵马主要折损在侧面的掩护中。

    双方一场激战,唐军就伤亡了四分之一,这可把独孤彦云心疼坏了。

    这样的战斗,再打两场,玄甲军就要覆没了。

    唐军退入昌隆城,明军也不追击,而是在桃花山以南,背靠涪江扎营。

    独孤彦云看明军这架势,更恼了。

    “他们这是打定主意,跟咱们耗到底了。”

    独孤彦云这时候才明白,明军为什么不在昌隆驻兵,他是等着自己袭击此处,然后再来堵住自己。现在的昌隆,对于唐军来说,犹如鸡肋。

    占领这里,的确断了明军的补给,可以限制了唐军的机动性。可若是就此撤退,很明显又让人不甘心。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之后独孤彦云又试探着向明军发起了两场攻击,效果并不明显。对于明军来说,你要打我,我亦不惧,双方摆开车马,拼消耗就是。你若是让我攻,那是不可能的。

    双方就这么相持了三天。

    独孤彦云决定放弃昌隆,返回唐军大营。

    他是出来打破袭战,不是跟明军来阵地交锋的。

    而且昌隆县紧靠群山,回旋余地并不大。

    独孤彦云要走,忽然发现他还并不好走。昌隆三面环山,处在一个小盆地里。要返回大营,要么走桃叶山以西的官道,要么走涪江边的大道。

    可明军驻扎在桃叶山,而涪江边的大道,最狭窄的佛儿岩只有十多步宽,且一直往南,都是丘陵地带,不适合大股的骑兵前进。

    这让独孤彦云为难了,走桃叶山,有明军阻挡;走佛儿岩,路不好走,还有被明军偷袭的危险。

    犹豫了半天,独孤彦云还是觉得走佛儿岩,至少这条道能走得通。

    不过很快不用独孤彦云犹豫了,就在独孤彦云准备撤退之际。张文远命令巴彦率领右屯卫军九、十、十二三个骑营,南下支援黄明辽。

    右靖卫的骑兵和右屯卫的骑兵相比,虽都是骑兵,可战力却是天上地下了。右屯卫的老兵都是大隋禁军出身,都是经历过高句丽的血火硝烟的,从西打到东,又从东打到西,就是在上五军中,也是佼佼者。

    于是右屯卫军和右靖卫军,在昌隆联合对玄甲军发起了攻击。

    两军加起来,六七千人,三倍于玄甲军。独孤彦云就是项羽重生,也不可能胜利,最终玄甲军伤亡惨重,独孤彦云带着玄甲军一路往南溃逃,等返回唐军大营,只剩下一千两三百骑了。

第二百五十六章 黄李对决(四)

    独孤彦云率领玄甲军撤回唐军大营,李世民大吃一惊,原本威风凛凛的玄甲军,此时一副斗败的样子,垂头丧气,灰头土脸,简直无法让人相信。

    尤其是稀稀拉拉的军队,至少一多半人没有返回,着实让李世民感到心痛。玄甲军每一个士兵都是李世民的宝贝,死伤这么多人,简直是在他心头割肉。

    经过独孤彦云的述说,李世民才知道昌隆的战情。

    可这个结果,更让他心有余季,不能自安。

    盖因此仗独孤彦云并未犯什么错误,之所以兵败,完全是实力的不足,可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不是唐军无能,而是明军太能打了。

    对于李世民来说,接下来的仗更不好打了。

    毕竟玄甲军已经是李世民手中能拿出的唯一精锐了,现在连玄甲军都败了,他还能指望谁。

    这时薛收等人,便劝李世民退兵。

    明军援军已至,唐军再无胜算。再留在巴西城下,不过是让明军给包围、歼灭。与其如此,倒不如返回成都,重整防线,以图再战。

    李世民却是绝望地说道:“回去,怎么回去?明军上万的骑兵精锐,你们以为在打赢了昌隆战后,会原路返回吗?他们会越过绵竹,绕道至我军的身后,包抄我军。”

    薛收听了,想说什么,却又没有说。

    薛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又能说什么呢?

    “退吧!”

    李世民沉默了一会,才最终说道。

    “先退回万安,再作打算。”

    万安一带,毕竟是紧靠龙泉山脉,到时候唐军可据险而守。实在不行,唐军还能退入山中,至少比待在巴西要好的多。

    可来时容易去时难,李世民知道没那么容易撤退,别看黄明辽之前不动,可只要他敢退,黄明辽必尾随击之。

    所以要想成功撤退,必须来一招漫天过海之计。

    从独孤彦云回营之后,唐军之中,便开始有敲鼓之声,这鼓声一天到晚,连续不断,敲地人心神不安。

    对面的明军很快发现了唐军的异常。

    眼看唐军不停地敲鼓,黄明辽也是充满了狐疑,难道李世民要疲扰明军。这也不对,鼓声是在唐军之中的,就是疲扰,扰乱的也是唐军。

    到了第二日,仍旧如此。

    黄明辽更是疑虑慢慢,此时昌隆也传回击败唐军骑兵的消息。黄明辽怀疑,难道这是唐军要撤退而使得疑兵计?

    可是唐军并无动向,亦毫无撤退的痕迹。

    不少人认为这是唐军为了鼓舞士气,所以才天天击鼓,但黄明辽并不相信。

    不过唐军不动,明军也不好动。

    现在,黄明辽仍不和李世民决战,仍是要不停地磨他,将他磨得鲜血淋漓,磨得遍体鳞伤,最后才能轻松将其击败。

    到了第三日,这鼓声还是没有停。

    黄明辽实在按耐不住了,便有心想试探一二。

    明军试探着向唐军大营发起了攻击,很快便遭遇到唐军严阵以待的打击。明军伤亡上百人,不得不退回。

    这会众人有些明白了,唐军故意制造这种诡异的气氛,来迷惑明军。

    黄明辽也基本认可这种说法,可是总觉得不对劲。

    多年的战阵经验,让黄明辽对战场上一切不寻常的情况,都充满了怀疑和警惕。

    到了第四日一早,黄明辽和段偃师站在巴西城头,观望对面的唐军大营。

    这时黄明辽突然感觉到唐军营中的鼓声逐渐变得微弱,便询问段偃师,段偃师细听之下,也点头称是。

    黄明辽的心更是不安起来。

    “息戎,我这几天一直在思考一件事,李世民为什么不撤退呢?”

    “大王,唐军自昌隆之战后,骑兵损失惨重,已经无力再野战了。一旦撤退途中,为我军尾随击之,必然大败,还不如坚守一战。”

    “可唐军外无援军,那守什么?”

    段偃师也不清楚,只得说道:“或许李世民在等着各地征调的援兵吧。”

    黄明辽摇摇头道:“李世民就这么一点人,他不敢全都丧失在这里,所以他有什么底气决战呢?”

    这时对面唐营的鼓声越来越小,而且越来越乱。

    段偃师忍不住说道:“唐军真成一群乌合之众了,这样的鼓声,就不像是人敲的。”

    黄明辽忽然想到什么,忍不住脱口而出道:“悬羊击鼓,饿马嘶草。”

    段偃师一愣,他很快意识到,黄明辽说得是春秋时公子小白被管仲和公子纠包围在岑山,用羊蹄敲鼓,将饥饿的战马放置在战壕中,迷惑对方,趁机逃走的事情。

    “大王说唐军逃了?”

    黄明辽忍不住摇摇头道:“希望是我想多了。”

    黄明辽立刻派一队骑兵,赶往唐军军营。果然,在明军冲进唐营之时,唐营外围并无防范。而当他们进到唐营之后,也是傻了眼,唐营之中除了旗幡招展之外,竟是一座空营。

    仔细检查之后,明军惊奇地发现,唐营内的每一面鼓上都吊着一只羊,羊的两只前蹄顶在鼓面上。羊被悬空捆起来,自然难受得要命,便使劲挣扎,两只前蹄不停地乱踢,于是击响了战鼓。

    原来唐军前三天都是故意敲鼓,就是引得隋军主动出击,对他们进行试探。果然第三日隋军的攻击遇挫,也打消了疑虑。

    当夜李世民便率部撤退,又留下山羊来代替人力敲鼓。借着一片鼓声掩护,唐军早就逃了。

    可明军听到唐营之中仍然鼓声不绝,不加怀疑,等现在发现,已经是为时已晚。

    黄明辽得知此消息后,也不得不震惊于李世民的大胆。

    这一计如此行险,稍有差池,便是一场大败。

    不过得知李世民逃了,黄明辽立刻集中了右武卫两军的两千多骑兵,尾随唐军之后,进行追击。

    原驻扎在阳安关的三十二军也已经南下和黄明辽汇合。

    两千多骑兵一路向西,很快便追赶上唐军。

    也是李世民的运气不好,计策成功了,也没有成功。虽然他成功的蒙蔽了黄明辽,可是黄明辽发现的太早,让他走了只有五六个时辰。

    而这么点时间,根本不足以让数万唐军返回万安城。

    为了掩护大军撤退,李世民不得命玄甲军断后。

第二百五十七章 黄李对决(五)

    在运动战中,能克制骑兵的,永远只有骑兵。

    于是在龙安水两岸,双方展开了角逐。玄甲军退,右武卫的骑兵便追上去;玄甲军若反击,右武卫也不和对方真打。

    相较于玄甲军,右武卫骑兵的单兵战斗力只强不若。

    要知道右武卫中有大量的突厥、吐谷浑骑兵,其核心部众,更是从西域杀回来的精骑,单论战斗力,不弱于上五军的战斗力。

    所以面对玄甲军,右武卫骑兵几乎是以一种戏耍的方式打着这一仗。

    本来以玄甲军的战斗力,也是可以一战的,可是玄甲军刚在昌隆大战完,全军师老兵疲,伤亡惨重,再不停歇地跟右武卫进行缠斗,无论是体力还是精力,皆跟不上了。

    双方缠斗了大半日。

    到了下午,已经到了龙潭坡以北的地方。

    再往南走,则是一道窄路,两山夹一道,最容易被对方阻击设伏。

    明军还不知道唐军是否在这里设伏,自是不能再往南走了。

    所以,终于到了双方决战的时刻。

    双方各摆出冲锋的阵型,向着对面冲去。就连素来喜欢墙式冲锋的明军骑兵,也列出了锥字形的结构。

    双方不断地进行对冲,打了整整数个来回,并不罢休。

    最后双方的主将,竟然亲自带头冲锋。

    不过终究是人力难敌大势。

    明军数量是唐军的二倍之多,直接以势对唐军进行碾压。

    战到傍晚,玄甲军最终崩溃,几乎是全军覆没,主帅独孤彦云战死,郑仁泰,杜君绰等人率领残部往南突围。

    在这片不知名的荒原中的这场战斗,标志着属于关陇时代骑兵最后的荣光,也就此落幕了。

    ······

    李世民率领着数万人继续往南,最终也没能突围而出。

    全军出了银盘凉子山口,到达金山里,离着万安城只有十五里的地方,然后被从昌隆折道而来的明军骑兵给包围。

    李世民料错了一件事,那就是黄明辽自始至终的目标都是李世民,而不是成都。一个成都城,远不如李世民麾下几万人马重要。

    而黄明辽之所以一直都不动,就是让李世民错误地认为,黄明辽想打消耗,想突袭成都。

    但是全旭所部,以及赶来支援的右屯卫骑兵,在昌隆之战后,一直在巴西战场周围逡巡,并未直接南下成都。

    看到这数千骑兵,李世民终于慌了。

    此时李世民的手中,不过两千多骑兵,战斗力还不强,根本无法抵抗明军铁骑。而且在平原之上,步兵想在骑兵的面前突围,跟自杀没有什么区别。

    “命公孙武达指挥全军所有的骑兵,阻击明军。其余各军,自行往万安方向突围。十五里的距离,爬也得给我爬过去。”

    “国公!”

    众人听了,皆是大吃一惊。

    自行突围,这几乎是崩溃的代名词。若是这么走,大军到达万安城,能不能有一半都不好说。

    “国公,请慎重啊!”

    “明军骑兵虽强,我军可依托金山里的地形,就地坚守。”

    李世民高声说道:“你们以为我们的敌军就只有这一支骑兵。我告诉你们,到了明天,黄明辽的主力就会全部追来,到时候我军想走都走不了了。”

    李世民不相信黄明辽真待在巴西看着自己撤退。

    其实李世民下令自行撤退,并不是自暴自弃的做法。从金山里到万安城,不过十五里,只要骑兵阻击一段时间,就一到两个时辰,大军便能突围成功。

    这时候,摆出什么阵型撤退,都是浪费时间,最好的选择,就是所有人撒开脚丫子跑,能跑多快跑多快。

    到了万安城,全军再行整编。那时候唐军背靠群山,是进是退,道路就多了。

    很快,公孙武达带着唐军向明军骑兵发起了决死突击。而在他们的身后,李世民带着所有步兵,拼命往万安城跑。

    那架势,就跟环湖马拉松一般。

    李世民将所有辎重物资,除了粮食之外,全部抛弃。又在沿途,丢的到处都是,希望可以借此扰乱明军。

    对面的巴彦和全旭眼看唐军突围,也是拼命发起攻击。

    巴彦带着右屯卫的骑兵跟唐军骑兵作战,而全旭则率军绕道,企图对唐军进行包抄。

    公孙武达也疯了,眼看明军分兵,他也跟着分兵,他已经不在乎能不能打赢,一切就是为了拖时间。

    而巴彦和全旭也清楚,现在时间最重要,因此二人同样是发了疯一般冲击着公孙武达的阵线。

    双方的战斗,如彗星撞地球一般激烈。

    公孙武达这两千余人,一部分是玄甲军的伤兵,一部分是军中的普通骑兵,包括将领的亲兵,军中斥候,甚至是马夫,有马匹的都算上了,根本没有组织。因此无论是装备还是战斗力,皆远不如明军。

    数个冲锋之后,公孙武达所部已经丧失了近半。

    剩余的唐军,眼看这场面,也是惊惧交加,很多人直接武器一扔,骑着马就逃了。

    而公孙武达,就跟没看见一般,继续下令着战斗。

    此战必败,是注定的是。人各有志,所以愿意逃的,他也不阻拦,而愿意为秦公效忠的,他就带着他们死战。

    打到最后,公孙武达身边只有十多个人,他本人也已经带伤,腰部中了一枪,骑在马上,握着马缰,几乎立不住。

    公孙武达回望一眼金山里,只见烟尘滚滚,却看不到唐军的旗帜了。

    公孙武达嘴里流着血,却满是笑容。

    “杀!”

    公孙武达带着这群残兵,再次向明军发起了冲锋,最后湮没在滚滚的洪流之中。

    歼灭了公孙武达之后,巴彦也有些沉默。他见过太多太多这种视死如归的勇士,本以为自己早就是心硬如铁,可是每一次再见到这种场面,他仍旧会热泪盈眶。

    公孙武达部被歼灭后,唐军再无可阻挡明军的部队。

    巴彦和李客师分别从左右两侧,开始对唐军步兵发起攻击,不断地驱赶其军,冲击其溃兵。

    有骑兵的来回冲击,落在后面的唐军,很快便被分割成多股部队,然后被四面八方围追堵截的明军骑兵给消灭。

第二百五十八章 黄李对决(六)

    明军的骑兵几乎是肆无忌惮地横扫着唐军。

    李世民在前面看得,眼眶尽裂。

    公孙武达为他们争取了一个多时辰,按计划一个多时辰是可以赶到万安城的。

    可是明军骑兵太多,攻击范围太广。他们不停地从两侧袭扰,大大延滞了唐军的行军速度。直到现在,仍有相当一部分唐军还在赶路。

    而在野外无阵型保护的唐军,几乎就是待宰杀的羔羊。

    李世民看向身旁的骠骑将军张孝珉。

    张孝珉看到李世民的眼神,立刻明白了李世民的用意。不过张孝珉没有退缩,立刻上前说道:“国公,让来我断后吧!”

    他深受李世民的大恩,今日就将这条命还给李世民。

    李世民略一思索,才说道:“可!”

    李世民虽然感动于张孝珉舍生取义,可作为一个指挥官,还是心硬如铁。

    张孝珉转身就要走。

    李世民想说什么,可是嘴唇发干,也不知道该说能说什么,只得说道:“活着回来!”

    张孝珉重重地点点头,然后毫不犹豫地冲入人流之中。

    张孝珉带着两千多唐军,在乱军之中,列阵迎敌。他们结成矛阵,也不管面前的是敌是友,敢有冲击者,全部被刺死。

    于是张孝珉很快便构筑起一条防线来。

    不过这防线是脆弱的。

    步兵拦截骑兵,除了列阵,还要有重步兵、盾牌、弓弩手等左助。可张孝珉麾下,尽是轻步兵,只能以血肉之躯阻挡明军。

    很快巴彦冲到了张孝珉所部的面前。

    看着对面的唐军,拿着长矛,虽然有些瑟瑟发抖,但手中的矛却没有放下。巴彦有些吃惊,亦有些震惊。

    他还是第一次见敢于在乱军中正面抵抗骑兵的轻步兵。

    唐军有之前不畏死的骑兵,亦有不畏死的步兵,真是让人叹服啊。

    “杀!”

    巴彦聚起长矛,向着对面的唐军碾压过去。

    悍不畏死的敌人我很敬佩,但他们必须是死的。

    ·····

    靠着各部前仆后继的殉难,李世民终于将大部分的军队撤入万安城中。万安城背靠龙泉山脉,也算暂时的安全。

    如此狼狈的撤退,李世民还是第一次经历,弄得灰头土脸,着实难堪。

    不出李世民所料,黄明辽并没有第二日赶到,而是当天夜里就赶到了,几十里的路程,紧赶慢赶,一步没停。

    若是他当时稍微多犹豫一会,还真有可能在金山里全军覆没。

    而现在,虽然李世民几乎失去了全部的骑兵部队,但步兵主力尚存,还有再战的实力。

    此时黄明辽驻扎在金山里,望着对面的万安城,也满是喟叹。

    还是小看了李世民,让李世民给逃了。若是他提前派出骑兵,从外围对唐军大营进行包围,结果或许不一样。

    而现在犯的错误,来日或许要花费十倍的代价,才有可能弥补啊。

    黄明辽立刻下令,巴彦和全旭,绕道龙泉山以西,攻打绵竹,同时骚扰成都腹地,让军队出现在成都城下。

    黄明辽不相信李世民澹定,成都之人也跟他一般澹定。

    同时黄明辽又下令全军出击,包围万安城,日夜不停地攻击,不给李世民一丁点的喘息之机。

    万安城只是一个小城,本身并没有多强的守御力。

    眼看明军的投石器、砲车齐飞,石弹、弓箭跟下雨一般,李世民当即便决定再次撤退,退到白马关上。

    白马关地形险峻,又和鹿头关互为犄角。

    靠着地形优势,撤退到白马、鹿头二关的李世民,这才勉强稳住了局势。

    但很快,他便发现,鹿头关以西的地区,出现了大批的明军骑兵。

    李世民立刻明白,这些明军骑兵,是绕道绵竹而来的。而目的,则是成都。

    对于李世民来说,守住白马关并没有什么意义。无非是多阻挡黄明辽一段时间,可是这一切并不会影响整个战局。

    李世民手中的本钱就这支部队,等军队消耗光了,也就是覆灭的时候了。

    可是不守白马关,回援成都,很明显也不现实。之前的突围已经证明了,没有骑兵掩护,在明军骑兵面前,唐军的部队在野战之中就是砧板上的肉。

    看着局势,李世民陷入到无尽的忧愁之中。

    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似乎老天爷嫌李世民遭遇的磨难不够大,非得要再磨砺他一番不可。

    就在李世民撤退至白马关之后的第二日,有消息从巴东而来,巫山兵败,巴东防线告破。

    秦武通虽然在白帝城投降了大明,终归还是顾念昔日李世民对他的恩义,在投降之前,派人前往成都送信,将巴东的局势告知李世民。

    信使折腾了十多日,历经千辛万苦,才把信送到李世民的手中。

    当时李世民正在议事,看到信之后,李世民便摒退了所有人,一个人默默消化着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李世民这些日子,其实一直都在担心巴东的局势,担心侯君集撑不住局面,导致整个巴东防线崩盘。可是当巴东兵败的消息传来,李世民反而有些释然了。

    巴东的失陷,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虽然唐军是据险而守,但无论是兵力、后勤、训练、组织都远不如明军,就是兵败,也是应有之事。

    李世民觉得自己之前一直心存侥幸,现在泡沫被戳破,反倒是顺理成章了。

    大势不在我,不管怎么折腾,都是徒劳啊。

    有那么一瞬间,李世民真的感到绝望。

    不过李世民这个人,具备成为枭雄全部的品质,心狠,腹黑,果决,坚毅。

    所以李世民虽然感受到绝望,却不准备放弃。他从黄明远身上,学了很多很多,但最重要的,是高傲,绝不低头,哪怕对面是自己的师傅。

    李世民放下秦武通的信,默默地盘算着手中的力量。虽然他并未丧失信心,可是自信不是自负,双方的战斗,归根到底还是实力的比拼。

    李世民很清楚,巴东一丢,明军逆江而上,南浦州、临州、渝州、涪州等地兵力加起来不到万人,想必是守不住了,甚至巴蜀中部的果州、蓬州、渠州等地,可能也要失陷。

    接下来能用的兵力,将会更少了。

第二百五十九章 是战是降(上)

    正当李世民思索着下一步的动向,李世民的重臣巴东道行台工部尚书领秦国公府司马窦干来见李世民。

    窦干是窦抗的儿子,比李世民大十几岁,是李世民的表兄兼舅兄。窦干九岁而诵诗书,十龄而便骑射,早年间以亲卫入仕,也算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不过他为人敦厚,性格温和,在窦家之中,一直是默默无闻。

    窦干很看好李世民,因此在李渊起兵后,一直在李世民身边为官,直做到李世民的开府司马,兼领行台尚书,也算是李世民的心腹了。

    今日眼看李世民脸色不对,所以前来探寻一番。

    因为窦干的身份,李世民对其很礼遇。见窦干进屋,立刻起身说道:“师干(窦干字)来了。”

    二人坐定,窦干便说道:“世民,可是出什么事了?”

    因为二人的关系,窦干私底下都直接以名字相称李世民。

    李世民也没有瞒着窦干,毕竟这个时候,无论做何决定,他都得跟底下的谋士进行周密的筹谋,瞒着这些心腹没有意义。

    当然这种事瞒也瞒不住。

    所以李世民便将秦武通的信递给了窦干。

    窦干接过信来,粗略的一看,便是大吃一惊,满脸愕然,久久说不出话来。

    看完信的全部内容,此时窦干的脸上,较之之前,已显得格外的严肃。他一手握着信纸,一边盯着李世民说得:“秦公,此事是否验证过真伪?”

    李世民略一沉吟,便说道:“道明(秦武通字)的为人,我还是信得过的。所以这封信,当是巴东的真实情况。”

    窦干听得,有些沉默。他寄希望于这是秦武通投降大明之后写的一封诈书,但李世民愿意相信秦武通,他也没法说什么。

    再说真是诈书,按照巫山之战的日期,早送到了,也不会耽搁到现在。

    李世民看出了窦干的心思,便说道:“巴东的局势,我很清楚。我那位好师弟,看起来平平常常,但老师的本事,学的比我多的多。还是陈克敌,也是老师精心培育出来的,就是我在,也不一定敌得过二人,更何况是君集(侯君集字君集,以字行)。”

    听到这,窦干也没法说什么。

    于是窦干坐正身子,向着李世民拜了一拜,然后说道:“既然如此,秦公该考虑自身和李家的出路了。”

    李世民听到窦干这话,也严肃起来。

    “师干何以教我?”

    窦干说道:“巴蜀两大门户,一在剑门,一在夔门。今二地皆失,整个巴蜀,已经是门户大开。北面过了剑州,到成都是一马平川。而东面过了夔州,则是水陆并进。明军势大,只需按部就班,我军绝挡不住数十万明军一击。”

    窦干看了李世民一眼,接着说道:“巴蜀这群人的德性,秦公应当清楚。不提北面的黄明辽,单说黄维扬这一路,我猜用不了一个月,他就能杀到成都,所以我军再守卫白马关,阻挡黄明辽部,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了。”

    “师干是怎么想的?”

    “既然成都已不可守,那不若退。”

    “退?”

    “对!”

    窦干拿过地图,放在二人面前。

    “秦公请看,大江以北,皆是低矮之丘陵,而大江以南,则是崇山峻岭,深涧险滩。我军在巴蜀腹地,不是明军的对手。可是若撤退到大江以呢?明军不可能用几十万大军追击我军,而我军倚仗地形,足以和明军周旋。”

    李世民听得,没有急于说话,而是看着地图,过了一会才说道:“师干是让我远走南宁州。”

    窦干点点头道:“没错。南宁州之地,地泽千里,当初诸葛武侯远征孟获,在此设七郡治之。我军以数万人马,南下南宁州,联合当地大族,明军就是二三十万大军齐出,也拿不下南宁州。”

    听到窦干的话,李世民有些动心了。

    李世民在巴蜀多时,对于南宁州的情况,也是了解的。

    大隋之前在古南中设南宁州总管府,统辖古南中之地的军政事。不过南宁州诸部多叛,文帝时期,几次派兵征讨,也没有完全控制。后来大隋废总管府,又没有重新在此设郡县辖之,算是将南宁州之地完全放弃了。

    现在的南宁州,为爨氏控制。爨氏乃蛮化的汉人,自称是东汉班氏的后人,到蜀汉时为南中大姓。东晋成帝康五年(公元339年),爨琛独霸宁州,其家族分统各地,后来分裂为两支,分别为东爨和西爨。东爨联合乌蛮,西爨联合白蛮,互相征伐,混战不休。

    李世民有信心带着军队,征伐两爨,然后抵抗大明。

    不过也不是没有问题。

    南宁州之地,素来被中原王朝视作蛮夷之地。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自五胡乱华之后,因为北方胡人入主中原,这些胡人为了寻找统治中原的合法性,华夷之辨便没有停过。关陇贵族虽然多出身胡人,但也自认为是中国人。

    但巴蜀跟南宁州却是两回事。

    巴蜀在中国文化圈里,被视为自己人。可若是李世民南下南宁州,建立政权,属于自绝于中原王朝,所有人都会认为他们是一个夷狄政权,李唐将彻底失去法理性。

    眼看李世民不说话,窦干立刻明白了李世民的担心。

    于是窦干说道:“秦公,万事先想法活下去,当初慕容、宇文诸氏,不都从蛮夷之地兴起,然后入主中原的吗?”

    “可南宁州毕竟贫瘠荒芜,若是我军撤出巴蜀,只恐诸将不愿啊。”

    这时窦干脸色一凛,斩钉截铁地说道:“巴蜀之中,与明军仇深似海者,不计其数。况且明军素来行强盗之事,重贱民,轻贤士,巴蜀大族,不知多少担心会受到明军戕害,秦公何必担心无人肯相随。”

    此时李世民也郑重起来,他很清楚,窦干今日的话,其实代表了军中相当一部分势力。以窦干这样的身份,是死都不可能投降的。

    当然投降了大明,他们也没有未来。

    “师干之言,我会认真考虑的。”

    窦干知道不能逼迫李世民,只得说道:“希望秦公尽快考虑,毕竟留给秦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第二百六十章 是战是降(下)

    送走窦干之后,李世民马上召集军中的心腹谋士、重将商议此事,并宣布了巴东失

    陷的消息。众人皆是大为吃惊,不敢置信。

    而一些机灵的,已经在判断李唐今后的命运的。

    李世民不容诸将消化这个消息,接着便将窦干提出的退守南宁州的策略公之于众,并问询诸人意见。

    不出所料,此事果然争议颇大,甚至压过了巴东失陷的消息。

    李世民军中的文武,譬如于志宁等跟大明有大仇的,自然是支持前往南宁州。在大明那里,他们即使不死,也是没有未来的,因此他们希望李世民作为领头羊,带领他们反抗大明,在哪里并不重要。

    而且李世民在南宁州立国,必然会倚重他们这些坚定的抵抗派,到时候在南宁州重建家族,也不是梦想。

    与之相比,薛收、苏世长这些人,则反对前往南宁州。他们认为应该积极地和明军谈判,其实就是投降明军。

    薛收这些人虽然跟随李世民,但跟于志宁等人的情况不同。他们出身于传统的世家大族,不以军功见长,跟大明亦无仇恨。投降大明之后,靠着家族势力,很容易就能复起。既然如此,又怎么愿意自我放逐,去国离乡。

    双方争执不下,各不相让。

    当然没有人提在巴蜀跟大明血拼的建议。大家都是聪明人,现在也不是喊口号的时候,都很清楚双方实力对比,所以也没必要提这个送死的建议了。

    眼看着大敌当前,可因为是否南下南宁州的事情,军中文武竟发生了分裂,李世民对此也是忧心忡忡。

    不过李世民没有阻拦,他至少要看清众人的选择,以甄别可用之人。

    到了夜晚,李世民孤坐房中,这时张阿难给他送来了晚饭。

    李世民拿起快子,可食不甘味,又放了下来。

    看着侍立一旁的张阿难,李世民问道:“阿难,你是支持退守南宁州,还是留下来?”虽然是高层的秘密议事,但张阿难作为李世民的贴身内侍兼特务头子,这么重要的事情,也不会瞒着他。

    张阿难听后便言道:“秦公在哪?奴婢便在哪?”

    李世民摆手道:“不必这么正式,我只是想听听你的意见。”

    张阿难见状,只得斟酌了再斟酌,然后才说道:“奴婢觉得,无论走与不走,都有道理。不过还是要看将军们的意思,毕竟众将军们,皆统着兵的,若他们不跟秦公一条心,总是麻烦。”

    见李世民不说话,张阿难又说道:“奴婢听说,东汉时期,曹操南下,众人都劝孙权投降曹操,只有鲁肃曾劝孙权‘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

    说完张阿难便退立一侧,不再说话。

    李世民听了张阿难的话,不住地点头道:“你说得对啊!众人都有私心,考虑的都是他们自己,可有谁为我考虑了。”

    随即李世民下定了决心。

    第二日一早,李世民召集诸将,直接宣布,全军退守南宁州,各部立刻进行准备。同时任命窦干为中护军,监诸军事;于志宁为都转运使,领眉州总管,二人总揽退守南宁州之事。

    而另一派的领导人薛收,被任命为益州刺史,虽然是个要职,但这个时候担任这个职务,算是被排除出决策层外。

    李世民宣布完决定之后,也不待众人发言,便直接散会。

    而在场众人,表情各不相同。

    以于志宁、窦干为首的南下派,俱是兴高采烈,各去准备了。只有反对南下的一干人,相互之间,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什么。

    众人散后,苏世长便去寻找薛收。他有些想不明白,昨日他们和于志宁等人还势均力敌,李世民的态度也是摇摆不定,怎么短短一夜之间,就下了决定。

    通常这种两派角逐的事情,是需要拉锯一番,各施本领的,可他们并未出手,就这么输了?

    听到苏世长的问询,薛收却是不住地摇头。

    “世长(苏世长,名远,字世长)兄啊,秦公其实早就定下了去南宁州的想法,只是还没有下定决心而已,这次,不过是做了决断而已。”

    苏世长对于薛收的话,颇为不解。

    “世长兄觉得秦公是个什么样的人?”

    “英风夙发,明有机断。”

    “还有呢?”

    “弘雅信义,有度而迟。”

    “还有呢?”

    “志向远大,胜而不骄,败而不馁。”

    薛收点点头,喟叹道:“一个志向远大,胜而不骄,败而不馁之人,如何甘心放弃手中之权利,到洛阳做一个安乐公呢?”

    眼看苏世长还是有些不明,薛收乃说道:“秦公之所以选择南下南宁,原因有三。

    其一,秦公不愿放弃兵权,不甘心投降之后,在大明做一个无权无职的闲人。

    其二,愿意投降的,皆是我和世长这些世家子弟,在大明有根有落;而坚决抵抗的,是于志宁、窦干这种关陇子弟,与大明有大仇大怨,若投降大明,必不得重用;而中立一派,多是没有家世之人。我等三方,唯有我这一方,没有较多的将领支持。当此之时,武将的重要性远胜于文官,秦公敢不顾关陇之人的意见,贸然投降?

    其三,在秦公看来,关陇之人的可信度已经超过了我们,毕竟面对大明,他们没法投降,我们却不然。秦公已经开始防着咱们了,又怎么可能听咱们的意思?

    我想接下来,秦公可能会有序地解除反对南下诸人的官职和权利,世长要小心。”

    苏世长这才明悟。

    此时苏世长的心中,也泛起无数的波澜。

    “伯褒,那咱们该当如何?就这么算了。”

    薛收摇了摇头,李世民让他做益州刺史,解除了他的军职,就是不希望他插手此事,所以他现在无论做什么,都是不妥,甚至可能会被李世民认为是不忿。

    于是薛收只得说道:“秦公的决心你我都了解,不撞南墙不回头。事已至此,走一步看一步吧!”

第二百六十一章 走漏风声

    李世民虽然决定要撤退,但也不敢不管不顾地直接往南行。甚至在军中他都不敢暴露出一丝一毫南撤至南宁州的企图,以防被明军阻击。

    整个成都平原,四野开阔,利于骑兵纵横,一旦明军骑兵深入成都以南各州,李世民别说将巴蜀各州的人力、物资运送到南宁州,他本人就是想全身而退都难。明军将会不遗余力地向南深入,阻击李世民南下的脚步。

    所以为了麻痹明军,顺利完成转移,李世民决定继续在龙泉山跟黄明辽进行周旋。

    至少要争取到半个月的转移时间。

    为此,李世民装作要和明军决战到底的假象,分别派人前往川北诸州以及梓州、阆州、巴州等地,号召各地军队,赶赴成都勤王。

    同时李世民又不断地派人前往成都,催促成都小朝廷往雒县输送兵力和粮食。

    而李世民更是派人在雒县挖沟修墙,构筑工事。

    一切的证据都显示,李世民决心在雒县和明军来一场输死一搏。

    李世民的动作果然再次诓住了黄明辽,眼看李世民有决战到底的准备,黄明辽反而不急了。一方面,唐军援兵若从四面八方不断地向成都赶,方便明军围点打援;另一方面,黄明辽不怕李世民集结部队,甚至越多越好。若是一战定乾坤,前期压力或许会大,但肯定比拖拖拉拉的打对大明更有利。

    为此,黄明辽命令巴彦率部前往龙泉山以西,袭扰各州;又命右靖卫调集两军,配合全旭所部的骑兵,攻打绵竹,彻底剪短李世民的右臂。

    同时明军主力,步步为营,紧紧咬住李世民所部主力,但又不贸然强攻,而是不断袭扰,就如同附骨之蛆一般,使之摆脱不掉。

    果然,之后的十日里,明军和李世民交战三场,两胜一平,和周边力量交战五场,五战五捷,进一步压缩了李世民的生存空间。

    当然这些损失对于李世民来说是值得的,他为此争取到十日的时间。

    各地已经开始进行转移。

    尤其是南面的眉州、嘉州、遂州、泸州、隆州、荣州等地,在得到李世民的命令之后,纷纷集结军队,囤积物资。尤其是泸州等地,更是直接通过水路,将粮食、军械运往戎州。

    戎州是李世民暂时定下的落脚点,也是他攻略南宁州的落脚点。

    此地位于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连接处,地势起伏较大,又有大江阻隔,相对来说,比较安全。

    这一次李世民是单独向各州长吏发布的命令,所以各州按照指挥,行动很是迅速。

    不过也不知道李世民是有意无意,却是没有命令成都小朝廷进行撤退。期间于志宁还提醒过李世民,但李世民却没有听进去。

    倒不是李世民要抛弃成都小朝廷,而是他实在不敢相信成都小朝廷,担心一旦将自己的目的告诉了成都小朝廷,消息就藏不住了。

    不说明军在成都隐藏的无数间谍,光是成都城中准备将李氏卖给好价钱的大臣,就不知道有多少。

    因此为求稳妥,李世民就不管成都了。

    于志宁知道李世民的想法后,便又来劝李世民。毕竟一个成都城的物资,是半个巴蜀都比不了的。比如武库、太府等库藏,那都是李氏积累多时的财富。

    李世民也知道白白丢了成都,的确不妥。于是折中一番,李世民只以支援北线和巴东战场的名义,将成都的物资秘密调出来,然后再转运到戎州。

    虽然是多过一遍流程,但相对稳妥一些。

    至于几个留守,除了心腹大将张士贵,他谁都不告诉。

    按照李世民的计划,果然各处物资源源不断地往戎州运送。

    但就在十一月三十日,一直与李世民对峙的明军,突然对唐军发起了勐烈的攻击。明军进攻迅速,攻势凶勐,毫不留情,几乎是以雷霆之力,向唐军发出毁灭般的攻击。

    这些日子,李世民准备转移,黄明辽也没有闲着。明军对唐军的包抄、合围一直在有序的进行中。

    十一月二十八日,明军攻克在经过五日的激战后,攻克绵竹城。绵竹为川西重镇,成都北面屏障。绵竹失陷,整个成都平原北面防线,完全洞开。

    此时黄明辽正准备按部就班,一点一点吃掉李世民部,突然便收到一封从唐军之中传出的密信。

    信中讲李世民的谋划,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黄明辽。

    黄明辽得知此事,大吃一惊,不敢停歇,马上组织军队向唐军发起攻击,才有了此一战。

    给黄明辽通信的不是旁人,正是李世民手下的幕僚薛元敬和韦庆植。

    薛元敬是薛收的侄子,担任秦国公府记室参军事,掌军府书檄和行台诰令,人送外号“鵷雏”;韦庆植出身京兆韦氏,担任巴东道行台吏部郎中,其父韦澄,隋文帝杨坚的幕僚出身,乃是韦孝宽的族侄。

    二人都是关中大族出身,也是反对南迁派的中坚人物。

    其实以二人的身份,本来是没有资格获悉这么机密的事情。不过薛元敬身为记室,又掌书檄诰令,本来一些事就瞒不住他。

    而且他们这一派,以薛收为首,还包括唐皎、裴怀节等人,本就是传统的关中世家出身,跟于志宁、窦干这些武勋立身的家族素来合作又对抗,所以薛收眼看李世民主意已定,没法劝阻的情况下,也告知了底下的一众党羽,准备联合起来,再想办法。

    其实事已至此,木已成舟,哪有什么好办法。

    薛收算是很澹定,不过薛元敬和韦庆植二人却是心有不甘。他们有家有业的,投靠李世民,是为了封妻荫子,功名利禄,可不是为了前往南宁州吃土的。

    况且于志宁、窦干这些武勋家族,本就有钱、有人,到了南宁州,李世民也得倚为依靠,很容易便在当地建立势力。而薛元敬和韦庆植这些人,孤身南下,没有家族支持,两代之后,就成寒门了。

    所以二人如何愿意。

    眼看无法阻止李世民的一意孤行,二人竟然想办法将此消息传递给明军,以达到围魏救赵的目的。

第二百六十二章 反间诡计

    黄明辽突然迅勐的攻击,瞬间打蒙了李世民。

    明军以摧枯拉朽的攻势,一夜之间攻破了鹿角关,彻底击破了唐军的外围防御。而且占领鹿角关之后,明军的进攻并无放缓的趋势,继续勐攻白马关,一副穷追勐打、誓不罢休的样子,似乎要跟唐军拼命。

    黄明辽猜到李世民可能会逃走,毕竟李世民不是一个轻易便投降的人。而且李世民果决、机敏,无论是长林还是巴西,都是眼看事不可违,立刻便走为上策,所以这一次死扛的可能性并不大。

    可是接到薛元敬、韦庆植二人的密信,黄明辽仍是震惊于李世民的果决。要知道现在的局势对于李世民并非山穷水尽,李世民还有很大的腾挪空间,根本无需彻底放弃巴蜀南逃。

    黄明辽在震惊之余,也不由得赞叹李世民的果毅坚韧。当断则断,说得很轻松,可事到临头,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份果决。

    不过这也坚定了黄明辽剿灭李世民的决心。如此人杰,若让他逃到南宁州,无异于是放虎归山,将来必成西南之祸患,所以务必要将此人彻底覆灭在巴蜀之中。

    若单是斗智,黄明辽未必及得上李世民,可若是单纯的军事战术能力和执行力,至少现阶段的李世民还真比不上黄明辽。

    既然知道李世民要逃,黄明辽自然要进行阻止。

    一方面他命令巴彦率骑兵深入成都平原腹地,迟滞李唐南面州县南逃的脚步。同时命令全旭率领右靖卫军两军从绵竹南下,攻打雒县,截断唐军后路,并作出威胁成都的意图。

    而另一方面,就是率领军中主力死死地咬住唐军,所以才有了明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克鹿角关的事情。

    而明军占领鹿角关之后,便和万安城方向的明军,完成对李世民部的包抄。

    明军骑兵向南深入到龙泉山脉的左侧山麓,进行游击运动,只要李世民敢往成都方向突围,这百余里的道路,就是唐军的黄泉路。

    此时明军勐攻勐打,白马关的李世民除了拼命抵挡以外,也颇为惊愕。

    双方之前有默契地在进行决战准备,是什么原因让明军一改之前的布置,突然开始对他们加强攻势。

    难道黄明辽不想完成对唐军主力的全歼了吗?

    李世民满腹狐疑,却始终猜不透此事。

    底下的几个重臣也纷纷作出猜测。有人认为是“明军将要粮尽,所以不得不主动出击”;有人认为是“因为大明朝廷的督促,所以明军加强的攻击”;更有人认为是“黄明辽要和黄维扬争功,这次进攻是贪功冒进”。

    不过李世民并不这么认为。

    李世民虽然不熟悉黄明辽,但是黄明辽是明军之中有数的统帅,李世民对其风格、习惯,还是有所了解。

    黄明远对这个弟弟很信任,黄明辽平日里也素知进退,所以无论是大明朝廷的催促,还是黄明辽争功,都不太可能。

    至于粮尽,李世民更不相信。前一段时间,黄明辽还在巴西跟他拼消耗呢。

    到底是什么原因李世民也没什么头绪,毕竟他还要指挥战斗。明军如波浪一般,一股连着一股,不断地向白马关涌动,整个关城,彷佛随时都要淹没在明军的滔滔洪流之中。

    连战一夜,李世民是疲惫不堪。

    最后诸将担心李世民累垮了身子,还是双士洛接替了李世民在城头的指挥。

    李世民回到宅中,刚穿着盔甲躺到榻上,便有人来报“权弘寿求见!”

    权弘寿是兵部尚书权如久之子,之前担任过李世民的长史,现为巴东道右二统军,级别和侯君集、秦武通、张士贵、李治龙、独孤彦云等人相同。

    此时权弘寿应该德阳镇。

    听闻权弘寿求见,李世民顾不得休息,赶紧爬了起来。

    “弘寿何来?”

    权弘寿见到李世民,并没有回答李世民的问题,而是反问道:“秦公是否要将大军转移至南宁州?”

    李世民没有问权弘寿为什么知道此事,毕竟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诸臣之间,相互纠缠,命令只要下了,就没法保密。

    李世民平静地说道:“弘寿所言不错!不知弘寿可是有什么建议?”

    权弘寿这时站起来说道:“臣以为明军突然对我军加强了攻击,咬住我军不松口,可能跟此消息泄露有关。”

    李世民听了,勐地站了起来。

    他太明白此消息泄露的后果了。

    于是李世民死盯着权弘寿问道:“你凭什么这么说?”

    权弘寿神色如常地说道:“此消息虽然提出没多久,但也不是多大的秘密,至少像末将级别的将领,应该都清楚了。

    末将是坚决支持秦公南下南宁州的,也相信军中大部分人都是愿意追随秦公,但必须得承认的是,军中有人不愿意跟着秦公南下,也不愿意秦公南下。甚至这一部分人,数量还不少。”

    李世民听了神色变了变,但没有多说什么。

    有些事李世民看得很清楚,但只能当作不知。

    不过有高层私通明军的事,他倒是没想到。之前是灯下黑,他没有往这个方向去想,可现在权弘寿提出来,李世民倒是越想越觉得权弘寿的话有道理。

    只有如此,才能解释黄明辽突然进击的原因。

    这时李世民看向权弘寿,平静地问道:“既然弘寿猜到有人私通明军,那弘寿觉得此人是谁?”

    权弘寿没有直接说是谁,毕竟口说无凭,虽然他有怀疑的人。于是他便说道:“军中知道此消息的,至少是十人以上,臣就是日夜盯着所有人,也不可能知晓此事。不过臣有一个办法,或许能查出此人是谁?”

    “什么办法?”

    “秦公给怀疑的人,每人一个情报,到时候看明军的动向,便知道是谁私通了明军?”

    李世民听了,点点头。

    不得不说,权弘寿这个办法,真是个好办法。只是什么样的消息,才能让此人再次联络明军,同时还能使明军相信呢?

    李世民略一思索,却是有了想法。

    送走权弘寿,李世民让人去招薛收前来议事。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8879/ 第一时间欣赏天下安康最新章节! 作者:鸣奇所写的《天下安康》为转载作品,天下安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天下安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天下安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天下安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天下安康介绍: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是一个被误解和丑化的王朝,北击突厥,西灭吐谷浑,南并林邑,东征高句丽,举世强者,尽皆臣服。这也是一个伟大而传奇的时代,开科举,通运河,立三省六部,定隋律,三十七年国运,功泽后世。身为隋臣,将燕然勒功,布汉威于异域。乱世枭雄,当马踏天下,逐群雄在中原。寒门小将,当乱世来临之时,能否争雄于关陇豪门,凭手中钢枪铁马,当争出一个万世太平。读者群:636899359天下安康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天下安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天下安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