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天下安康TXT下载天下安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天下安康全文阅读

作者:鸣奇     天下安康txt下载     天下安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十八章 大事定矣

    杨坚倒是没想到黄明远的这些算计,而是单纯地以为黄明远是在为杨昭争功。

    杨坚说道:“既然明远有此心,那就以魏王为主帅,你为副帅,你二人往日相识,也算相得益彰,必能亲密无间。”

    “诺!”

    杨坚又说道:“既然你不提北伐选哪些将领,我便给你推荐一二,由左卫将军董纯、左侯卫将军独孤览、朔州总管杨义臣、灵州总管鱼俱罗、代州总管李景、行军总管梁默、骁果军左统领黄玠、骁果军右统领薛世雄、岚州刺史乔钟葵等人从之,再以卫尉卿苏孝慈为长史,长孙晟为司马,你觉得如何?”

    反正黄明远打定主意以丰州军为主力,因此对于杨坚派哪些部队,都不是很在意。

    “末将谨遵圣命。”

    总的来说,杨坚不是胡闹之人,虽然也平衡了各军势力,但选得这套阵容堪称是大隋北疆最豪华的阵容。倾向于杨广的鱼俱罗、李景;杨素旧部爱将梁默;杨昭的亲信将领黄玠、薛世雄;杨谅的部将乔钟葵;忠诚于天子的大将董纯、杨义臣、独孤览等人,再加上一个熟悉草原情况的长孙晟,最大限度地既保证了北伐大军的实力,又维护了军界的稳定。

    而且诸将大都是与黄明远有些联系,至少不会出现拆台事件。

    至于长史为苏孝慈,黄明远是没想到的。这是一个嫡系的杨勇余党,历史上会在去年十月征讨交州的道上病死。只是现在没前往岭南,这才活到了今天。不过前往草原,他的身体能不能支撑得住很难说。黄明远怀疑杨坚就想累死他,毕竟苏孝慈名震海内,不好直接处死。

    这时杨坚又问道:“明远准备丰州能出多少兵?”

    黄明远回道:“禀圣人,丰州倾尽全力,能出一万骑兵,一万五到两万步兵,且俱是骑马步兵。”

    杨坚有些疑惑地问道:“有这么多?丰州总管府下编制一共不过三万五千余人,丰州这是要把所有的骑兵都调出吗。丰州地处北疆,防线广阔,能抽出这么多兵吗?”

    黄明远乃回道:“禀圣人,丰州军士,常在阴山南北牧牛放马,本就长于骑马,很多人在马上稍加训练就是精锐骑兵。且丰州有屯垦乡兵数千,也当大用。且一旦战起,丰州则为一处大军营,各地护卫、留守士兵以及民夫、辅兵决不在少数,因此丰州虽出兵数万,然安危无忧。”

    杨坚也明白黄明远是想多带点兵,毕竟北伐的士兵来自各地,原本统属不一,身为主将若是没有一点亲信部队震慑内外,这仗还真没法打了。

    杨坚也是带过兵的人,因此倒也理解。既然准备用黄明远,杨坚倒也不准备对其做过多的限制。该做的平衡都已经做了,真到了战场上,还想着不断地约束将领的指挥权,那是傻子的想法。比如赵家的赵老二,高粱河一战乘驴车仓惶撤离,败的老惨了。

    杨坚当然不是这种小家子气的人,战争的本质是求胜,当战争开始之后,任何跟求胜相抵触的东西,都是错误的行为。

    整个下午,杨坚就跟黄明远讨论各种对草原局势的应对,似乎只有在这个时候,杨坚已经有些僵硬、麻木,被女色和马屁腐蚀的脑壳才又活跃了起来。

    杨坚对草原局势的理解超出了黄明远的想象。现在看来很多问题包括要限制启民可汗不是杨坚看不到,而是以大隋庞大的身躯来说,实在不能轻易的调头,身为天子,杨坚要考虑的远比想象的更多一些。

    期间二人在殿里匆匆吃了一顿午饭,不算俭朴,但也不算特别奢华。黄明远是真的饿了,不顾是御宴,大口吃喝,引得杨坚也开怀了不少。

    到了傍晚,黄明远要离开了,杨坚忽然问道:“朕今日听听人传言,明远在西市花了一百万钱买了一块石头,此事是否当真?”

    黄明远惭愧地说道:“明远惭愧,没想到此事竟传到了圣人的耳朵里。”

    杨坚也就是一问,见黄明远有意遮掩,也不多说。

    最后,二人又谈到了前日的刺杀。虽然黄明远是臣子,但也是为老杨家卖命的,于情于理,杨坚都应该给他一个解释。

    黄明远不提,但杨坚身为天子,要拉拢群臣,尤其是马上要北伐的重臣,更不能不提。

    杨坚乃说道:“明远且放宽心,你之忠勇,朕记在心上,前日之事,朕会给明远一个交代。”

    黄明远想也没想便说道:“圣人明鉴,为圣人效死,是明远的本分,不过明远有一言,冒死以对圣人,突厥人贼心不死,竟然敢在天子脚下对一国王爷和大将行刺杀之事,其罪罄竹难书,该当灭之。”

    杨坚没想到黄明远直接将矛头对准了突厥人,倒是不需要自己再多说什么,因此异常满意地点点头。黄明远倒是识趣,直乃人君最喜欢的臣子啊。

    “卿很好!”

    黄明远一共在皇宫待了超过五个时辰,直到华灯初上,夜幕降临,黄明远才踏着夜色离开了皇宫。

    出了皇城的黄明远是满心疲惫,今日真是难为自己了,为了应付杨坚,一整日始终是战战兢兢,汗如雨下,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唯恐说错了一句话,招致大祸。至于别人眼中的艳羡,若非情不得已,他是实在是不愿多得。

    不过黄明远在皇宫待了一整日的事情令朝野内外是震惊不已,不少人都紧盯着黄明远此次的面圣,羡慕着黄明远获得的这无上荣光。

    眼看黄明远久久不出,还以为宫中又出了大事情。直到黄明远站着从大兴宫里出来,很多事情算是水落石出、尘埃落定了。

    杨坚年纪也大了,这样疲惫一天,光听黄明远讲解战情,连饭都顾不上吃的事情已经不知多久没经历过。

    但此时为了大业,他还不能休息。

    吃了晚饭,杨坚便召制诏大臣入内,准备等明日一早便明文昭告天下。

    此过程中宣华夫人来了一次,侍奉了杨坚用膳,到底没有被留下来侍寝。杨坚很疲惫,同样是无比兴奋,他仿佛感到自独孤皇后去世之后,再一次找到了久违的能量。

第十九章 宣华夫人

    今夜不能入眠的人有很多,宠冠后宫的宣华夫人陈氏也是一个。

    宣华夫人住在大兴宫中轴线上的甘露殿,其位置在中华殿以北,这也是她独得盛宠的一个标志。

    事实上宣华夫人并不是突然在独孤皇后去世之后才冒出的,作为亡国公主的她很早就入宫被配入掖庭为宫女,后选为杨坚为数不多的几个嫔妃之一,只是之前有独孤皇后在才声名不显。

    说杨坚不宠爱她,但宣华夫人专房擅宠,掌管后宫。独孤皇后在世时,杨坚的后宫罕得进御,唯有陈氏能够得到宠幸,独树一帜,连当年慜太子的废立她也曾插嘴过;但若说杨坚宠爱她,宣华夫人同胞的两个兄弟到现在还在西北种地呢,家族更是丝毫没有因为她的受宠而改善境遇。

    在中华殿受阻的宣化夫人回到宫中,并没有因为刚才受了冷遇而脸色有异。在宫里十多年,她早就熟悉了宫里的生存法则。她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楚,她就是一个嫔妃,杨坚把所有的柔情都给了独孤皇后,对她只剩下了欲。

    在杨坚这里,嫔妃看似地位崇高,但对上那些于国大益的臣子,什么都不是。

    昨日,其母施姬进宫探望女儿,曾言黄家六郎拜访陈氏,馈赠颇丰,并有帮助陈氏改善生存环境的意思。宣华夫人感受到黄明远的浓浓善意。

    宣华夫人虽然未见黄明远其人,却是已经知黄明远其名,甚至还对黄明远有恩情。

    就在杨坚怀疑黄明远的时候,忍不住向宠妃陈氏(宣华夫人)抱怨黄明远的煞神体质,而时为杨广盟友的宣华夫人便替黄明远说好话道:“黄明远才不过二十余岁,待其成为国之巨擘,亦一二十年之后,到时是忠是奸,实难预料。想当初汉末酸枣会盟,诸侯各自明哲保身,唯有曹孟德荥阳大战,誓死向西,唯愿死后为一汉征西将军,不亦忠臣乎?奈何身在其位,时事所致,终为汉逆,盖不能以现在之情况而忖度十数年之后事。

    黄明远国之利器,安定边疆,忠臣也,重臣也,当以恩遇待之,而使群贤归心。我大隋国运昌隆,万民归一,想黄明远再是武功卓绝,此生也只能为一顶尖名将,无复孟德、符子之事。”

    宣华夫人的一番话让杨坚有些震动,国运昌盛,群贤毕至;国运倾颓,国无忠臣。与其有的没的想黄明远会不会作乱,还不如用其才能,束其身躯,难道黄明远还能及得上杨素,不一样被自己圈养在朝廷之内吗?

    此后,杨坚遂不再怀疑黄明远。

    而今日,黄明远在大兴宫与杨坚待了一日,更让宣华夫人起了结盟黄明远的心思。宣华夫人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女子,想到这些日子长安内外的传言,再看黄明远的待遇,想来黄明远北伐帅位怕是要定了。

    “阿姊,你觉得丰州总管黄明远如何?”

    宣化夫人的贴身侍女方娘是其同族堂姐,乃高祖陈霸先之侄南康郡王陈昙朗之女,早年寡居,陈亡之后便入宫在宣华夫人身边为婢。二人虽为主仆,但亦是堂姐妹。方娘今年约有五十,没有子女,因此待宣华夫人如亲女一般。

    “公主觉得要让人拉拢黄明远?”

    宣华夫人点点头,说道:“黄明远年少功高,几次都成为朝廷内外角力的重要人物,再加上他与太子、魏王特殊的关系,将来地位必定显达,需要早早拉拢,引为强援。你觉得大兄家的六娘怎么样?”

    方娘听了一惊,宣华夫人不是疯了,陈后主的六女儿也是公主?难道要给泥腿子出身的黄明远做妾。

    “公主,六娘也是公主,再说公主不是准备要将六娘嫁给太子吗?”

    宣华夫人摇摇头,说道:“阿姊,哪有什么公主,不过是一群破家的犯人,再说贺若弼、杨素都能娶公主为妾,黄明远又如何不能?”

    方娘连忙回道:“杨素、贺若弼都是隋国的柱国之臣,有灭国大功,得隋帝宠信,那黄明远不过一区区总管,又有什么资格与贺若弼和杨素二人相提并论。”

    宣华夫人没有直接回道方娘的话,而是问道:“阿姊,我想圣人心中已定,由黄明远出征北伐,此次若胜,你觉得他的威势会弱于杨素、贺若弼吗?圣人年过花甲,恐时日无多,到时候太子继位,能不重用黄明远。而且黄明远还与魏王交好,若是黄明远不死,二三十年后,谁又敢说他的权势不如杨素呢?”

    方娘哑然。

    “阿姊,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现在看着还比较光鲜,但圣人若去了,我不过是一个未曾生育的前朝妃子,对于陈家又能有多大作用。而黄明远不同,只要他在,可保陈家数十年安生。”

    方娘被宣华夫人说服。

    只是方娘还有疑虑,说道:“六娘国色天香,倾国倾城,本来是为太子准备的,可是若是给了黄明远,太子那怎么办?”

    宣华夫人与杨广算是盟友,杨广送金蛇、金驼等物给宣华夫人,而宣华夫人确在皇太子废立之际为杨广出过不少力。至于后世所说的宣华夫人跟杨坚说杨广无礼,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而且杨广与宣华夫人的爱情,也是嫁接的杨广与陈后主的女儿陈婤的,陈婤才是真正的杨广第一宠妃。宣华夫人早死于大业元年。大业二年,隋炀帝以陈后主第六女婤封为贵人,绝爱幸。大业三年,因召陈氏子弟尽还京师,随才叙用,由是并为守宰,遍于天下。若是宣华夫人真是杨广的朱砂痣、明月光,陈氏子弟也不用在西北多受两年苦了。

    “太子身边已经有四娘了,况且太子与萧氏情深,怕又是一个圣人与独孤皇后,光送女子恐无太大意义。难道圣人不喜欢我吗?不一样于陈家无用。还是要黄明远这般重臣说话才管用。对了,若是我们直接上门黄明远肯定不会同意,可以让家族托太子说情。”

    方娘点点头。

    “这事要快,最好在黄明远离京之前定下来,若是等他北伐功成归来,身份更加特殊,这婚事就更难成了。”

    冷灶要早烧,况且黄明远也不是冷灶。

    “公主放心,我必会说动家族的。”

    宣华夫人点点头,她本能地觉得自己为家族找的这条路比之前准备的要更合适一些。

第二十章 黯然落幕

    众人各自的算计不提,第二日一早,杨坚便召集太子、魏王、朝中重臣和黄明远,宣布北伐之事。

    众人知道黄明远昨日在大兴宫待了一日,终于打动了天子。

    柳述等人仍寄希望能劝动天子,撤销北伐之意,却被元岩阻止。元岩认为,圣意已定,无法改也,再是徒自争辩,不过是与天子之意相悖,惹恼天子而已。圣人越发刚愎,已不容人忤逆。

    果然杨坚不给众人反对的机会,直接宣布以魏王杨昭为元帅,黄明远为副帅,率军北伐突厥。然后由苏威主持北伐物资调度,各部门相机配合。

    此事出乎众人意料之外,却又在意料之中。一场酝酿多时的内部角力还没有开始便因为黄明远的这次面圣而落幕。无数人蓄势待发,却感觉一拳打到了泥潭中一般,虽然愤怒,却无法释放。

    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魏王担任主帅一事,连太子杨广都感觉难以置信。

    此战若胜,魏王的影响力怕是将不弱于太子,储君之位怕是又要不稳。

    当然所有人也很清楚魏王担任主帅与黄明远必有莫大干系,一个前脚可以提着命为你搏杀的朋友,后脚又用自己的功勋业禄推着你走到巅峰,这样的朋友古往今来能有多少。

    当然,还有人羡慕自己为什么没有一个这样的朋友,比如正走背运的杨俨。

    这两日杨俨感觉自己都快窒息了,虽然周围什么也没有,他却是觉得有股神秘的力量在扼住他的喉咙,使他不得喘息。

    其父杨勇留下来的力量已经被他消耗的不多了。

    当日刺杀黄明远与杨昭的确是杨俨,或者说是杨俨和其师徐旷合谋。原本杨俨自视甚高,还不觉得自己有什么比不得杨昭的,杨昭能有现在的地位只是因为杨坚的偏心。不过雍州一年多的较量让杨俨渐渐感受到压力。

    杨俨发现他和柳肃两个人也无法抵抗杨昭接连不断的攻击。好吧,杨俨把杨昭给他的任务都当做了攻击。

    城池修缮,民生问题,疏通沟渠,农业生产,城内治安,人口管理······杨俨发现整个雍州的活计都压到他的身上,可是怎么种地、怎么挖沟、怎么收税、怎么抚民他怎么知道。老爹杨勇留下的人都是饱读诗书的君子,但事到临头,却无一人能用。平日里有柳肃帮衬着,杨俨还能支应,然后杨昭又专门安排柳肃督造天子行宫,之后杨俨就抓瞎了。

    哪怕是那个智力超群的老师徐旷,也没办法帮着杨俨完成这些活计。

    筹谋划策和治理民事完全是两把事,前者可以靠智商的碾压,后者必须要有经验、情商、见识、人脉等无一不可。

    而且雍州本就是天子脚下,各种势力鱼龙混杂,达官贵人比牛马还多。杨俨这个熙王的身份不买账的也多的是,再加上杨广的暗中阻挠,若是没有高水平的内政能力,还真不是谁都可做好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历史上很多谋臣如陈平、范增、敬翔、刘伯温等人能打天下却不能治天下。

    在别人擅长的领域没法行动,杨俨又把目光放在了阴谋诡计上。虽然天天被折腾个半死,但他心狠手辣的本事没少。

    随着杨俨的风评越来越不如杨昭,杨俨乃派人秘密监视杨广、杨昭父子,准备直接出手刺杀。虽然这样做后患巨大,可是若是就这么堂堂正正地去争斗,杨俨绝无半分胜算。而其师徐旷到最后也不得不承认这是目前唯一的办法。

    或许杨俨想的很有道理,但这种越走越偏的路子只能让杨俨在正道上越走越远。

    黄明远与杨昭前往西市给了杨俨一个机会,虽然不是杨广,但若是能截杀黄明远和杨昭,也能极大地打击到杨广,甚至会引得杨广错误行事。

    其实徐旷还是觉得要对杨广出手,只是杨俨觉得机会难得,杨广那里根本没有破绽,而这种可以直接对付黄明远和杨昭的机会更是机不可失,因此骨子里就富含冒险精神的杨俨决定动手。

    数百训练有素的杀手,还有专门对付黄明远的巨汉,再加上两架床弩,以及被调开的官军,杨俨觉得万无一失,哪怕天神下凡,也救不了杨昭和黄明远。

    然而结果却令人无奈,杨昭与黄明远就像是有神灵保护一样,还是没有被杀死,而杨俨的数百杀手却死伤殆尽。

    让杨俨更害怕的是这一次天子没有再召见杨俨。可是天子越是不动声色,杨俨就越害怕。

    之后杨素担任此案的主审让杨俨骨头都打颤,那个魔鬼不会放过他的。

    果然最先被处置的就是当日被调走的官兵,包括景凤门的值守等无数漏网之鱼,全部被处置,让杨俨一派彻底失去了对禁卫的渗透。

    杨俨的心腹史万岁、苏孝慈等人也先后被调出,虽然各有任命,但杨俨知道那就是**裸地针对自己的。

    可是杨俨无能为力,现在的他其实连自身的安危都保证不了。

    杨俨两次求见杨坚都被拒绝,这让杨俨感到无比的恐惧。走夜路多了,哪怕上一次惨败已经让他伤亡惨重,可杨俨仍是将之归结为运气问题,其赌徒的性格仍旧没有控制。这一次杨俨选择孤注一掷,最后却输光了一切。

    二月二十五日,杨坚以熙王杨俨“失惑无常,心怀怨怼”的罪名废为武陵郡王,夺其官职,出为朗州(治今湖北常德市)刺史,即刻出京。

    朗州在今天的洞庭湖以南,三湘之地,自古以来就是蛮夷之地。将杨俨安置到朗州,算是流放,有让其自生自灭之意。

    杨俨在大兴宫外跪求了一日,却是被禁军撵出了皇城。杨坚不许杨俨再留在长安,即刻前往朗州赴任,连随员都是备身府的备身。

    杨俨自杨勇死后突然崛起,然后搅动着整个大隋的风云,其势力之大,可与杨广相峙。然顷刻之间,轰然倒塌,令人唏嘘。

    很快朝廷公开下诏魏王与黄明远遇刺事件乃突厥奸细所为,此事就此盖棺定论,只是看似朝堂平静下来,但潜流涌动,相关势力一日不分出胜负,这争斗便不会停息。

第二十一章 繁琐之事

    杨俨的事仿佛与黄明远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在此之日的前一天,杨坚下诏:“突厥胡虏,乱我中华······至于弟收兄妻,子烝父妾,上下相习,恬不为怪,其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之伦,渎乱甚矣······今狂悖暴虐,刺杀我大隋王爷、重臣,悖逆天道,罪不容诛······盖我中国之民,天必命我中国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乱哉!中土久污膻腥,生民扰扰,故兴兵奋力廓清,志在逐胡虏,除暴乱,使民皆得其所,尔民其体之······”宣布北伐突厥。

    杨坚乃下令以魏王杨昭为丰州道行军元帅,总管北伐诸事;柱国黄明远为行军副元帅,节制草原诸军;卫尉卿苏孝慈为行军长史;长孙晟为行军司马。又以左卫将军董纯、灵州总管鱼俱罗、检校代州总管李景、朔州总管杨义臣、岚州刺史乔钟葵、行军总管梁默、骁果军左统领黄玠、骁果军右统领薛世雄八人为行军总管。征调丰州、灵州、朔州、代州、蔚州、岚州、夏州、上州、云州等十五州并京中禁军共十万余人出阴山,北伐突厥。

    当日,天子又下令长安太仓、并州诸仓各调拨十五万石粮草先期押运至丰州,交付丰州州衙,以丰州长史荣毗为留府长史,督运粮草。

    轰轰烈烈的仁寿北伐正式拉开序幕。

    黄明远之后又在长安待了七八日,每日都是协调北伐各军以及粮草、武备、马匹等事务。虽然北伐之事,众人瞩目,也没人敢在其中阻拦,但依着各种流程下来,也是有七八日之久。

    这事旁人也帮不了忙,眼看这第一批粮草、军械转往丰州,黄明远这才算放心下来。

    接下来还有无数的物资都要从全国各地往丰州发。虽然只是十万大军出塞,但相关的辅兵至少要二三十万,再加上十余万马匹,其物资消耗之巨大令人难以想象。

    亏得在长安有杨昭佐助,可以让黄明远放心北上,否则光凭这群官衙老爷们的尿性,三个月之内也准备不完。

    不是黄明远着急,北驱两千多里,又要在冬天来临之前击破突厥牙帐,留给大隋的准备时间实在是太少了。为了能够尽快出兵,给大军在冬日来临之前争取时间,现在只得争分夺秒,加快各项进程。但那些大兴城内的官府老爷哪里晓得兵贵神速的道理,不说从北伐大军身上揩下一层油来,但也是做足了姿态,摆足了官威。

    不到长安,不知道衙门难进,小鬼难缠,黄明远各衙门硬磨下来,舌头都秃了一层皮。

    好在现在已有数万石粮草和军械北上,至少可以支持北伐大军前锋部队先期出塞侦察。

    也不是说物资调配完了,大军就能立刻出塞。黄明远还得提前回丰州布置各部事务,十五个州府的军队外加禁军,互不统属,天南地北的都有,也够黄明远折腾一段时间的。若不能妥善配置,使各部发挥应有之战斗力,到最后反倒不如黄明远自己打这一仗了。

    要不然怎么说兵在精而不在多,不是谁都有本事协调数十万大军的衣食住行的。

    这几日除了外部事务头疼,内部事务也头疼。

    毕竟此次北伐是中原王朝百年难遇的大事,天下人都为之瞩目。尤其是黄明远这几年屡战屡胜,连连佳绩,不管是喜欢他的还是憎恶他的,大多对黄明远的指挥能力还是比较相信的。因此不少人打着各种各样的名义往黄明远这里塞人,就是希望能够分得一杯羹,借北伐这股东风得利。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现在的黄明远也不是初入官场的那个莽汉,在大隋打拼了这么久,谁没个三亲六故的。虽然黄明远朋友不多,脸面也冷,但架不住对方路子广,多管齐下,很多人的说情连黄明远都拒绝不了。

    今日是舅家崔氏,明日是岳家裴氏,后日又是魏王杨昭的关系,黄明远都是应接不暇。到最后,除了黄明远本就答应的杨素的三个儿子杨万项、杨民行、杨积善三人;还有高颎之子高表仁;河间王杨弘之子杨世喧;韩擒虎从子韩世谔;牛弘次子牛方裕;自己的便宜舅舅崔民干;毛遂自荐的李密;自己的便宜舅兄裴虔通;周罗睺的儿子周仲安;慕容三藏的儿子慕容正则;段文振的儿子段絟;卫玄的弟弟卫文通;史祥的弟弟史威·····众人都把黄明远这里当成镀金的地方,弄得黄明远是进退两难。

    不得不说,大隋的官二代还挺喜欢凑热闹的,杨玄感之乱时,一大群官二代就闲着没事,随军讨伐杨玄感,失败被俘后又纷纷投降,导致了儿子们集体造反,父亲们组团平叛的闹剧。

    最后黄明远没办法,暂时先在长安设了一个护军营,把这些有裙带关系的人都临时安排到护军营里充数。

    期间最令黄明远哭笑不得的是南陈皇室的提亲,太子杨广的侍妾原南陈广德公主向杨广请求,将其妹原南陈永康公主陈婤嫁予黄明远为妾。

    如此行径,哪怕陈氏乃亡国之余,也让人错愕。

    也不知道杨广是怎么想的,或许是碍不过爱妾请求,也或者是拉拢江南贵族,反正最后竟然堂而皇之的招黄明远前往东宫,欲保此媒。黄明远后来猜测,也许是杨广心向江南,所以也希望黄明远有个江南世家的女子为妻妾。反正杨广的意思便是,就是一个妾侍,容不得黄明远推脱。

    也没人会担心黄明远娶了南陈公主便有了异心,南陈宣帝陈顼太能生了,光子女有近百人,大部分的公主都被杨坚赏给了伐陈功臣。

    正如杨广说的,一个妾侍,算什么东西,黄明远实在推脱不得,也便纳了对方。

    一顶双人小轿抬入黄府,哪怕再是个贵妾,也只是个妾侍。陈家的目的黄明远也很明白,因此投桃报李,将自己最看重的陈叔达招入北伐军中为吏。陈家人大喜,始佩服宣华夫人的先见之明。

第二十二章 再别长安

    长安的战前准备步入正轨,黄明远急着回丰州做接受事宜,便准备返回丰州。

    三月三日一大早,春风和喣,百花将开,通化门外,杨昭带着人在此相送。

    这几日发生的事情对于杨昭来说,恍如做梦一般,如何便稀里糊涂的成为了北伐主帅。此前,杨昭是真没想到黄明远会推荐自己挂帅,单凭他这个身体,也会自然而然地被排除在主帅人选之中。

    虽然杨昭也对自己的身体感到担忧,但能亲自参与到这样的盛大之业中,由不得他不激动莫名。

    只是杨昭很清楚,这对黄明远不公平。如果黄明远为主帅,哪怕天子任命一人为副帅作为监军,战后之大功也要归于黄明远。同理,此战黄明远为副帅,哪怕仗完全是他打的,战后最大的功劳也是杨昭的。

    除了黄明远自己请求,哪怕天子,也不能要求黄明远如此。

    黄明远是自愿的,可正因为如此,杨昭更是内疚。

    这些日子,杨昭每次见到黄明远,谈及此事,便被黄明远搪塞、避开过去,杨昭连感谢和歉意的话都无法说出口。

    “远哥,你不应该将主帅的位置让给我,这种旷世之功,应该是你来领受的。”

    “昭哥,再说这话可就真见外了,你还当不当我是朋友。”

    看到杨昭一副内疚的样子,黄明远不以为意地笑道:“昭哥,你、我之间,何分彼此。再说你如何知道此战必胜,若是败了,你身为主帅,可是要承担最重要的责任。你肩膀可比我宽多了,我这是提前给自己找好后路,到时候你可别怪我。”

    黄明远说的越不以为意,杨昭心中便越不安。

    “远哥,你不用安慰我,我了解你,若是你没有十足把握,你绝不会请求北伐的。你的性格,最是谨慎,做什么都要成竹在胸,所以你刚才说的事情绝对不可能发生。”

    黄明远尴尬地笑了笑。

    “昭哥,这旷世之功我一个人也独吞不了,反正都要分润别人,为什么不能是你。”

    看到杨昭似乎要说什么,黄明远阻拦道:“听着,昭哥,你我二人,情同手足,不似兄弟,胜似兄弟,这份感情不是一个小小的主帅位置可比的。这份战功你其实比我更需要,若非因为你的身体原因,我绝对会带着你一起北上草原,让这份战功完全落实到你的头上。

    我这个人喜欢未雨绸缪,不打无准备之仗,也从不把生死寄托在别人的怜悯之上。若是你真的担心自己的身子比不过储君,等不到佶哥长大,那倒不如现在提前给他们留好一条后路,使得他们将来在面对杨暕时也能有自保的能力。天子的信重是,天下人的民心也是,而皇太孙的位置更是。”

    这时黄明远第一次当着杨昭的面说若是他活不过杨广该当如何。

    正如所有人都担心的,虽然他是杨广的儿子,但父子二人相差也不过十几岁,看现在他的身体状况,真的未必活的过杨广。

    黄明远的策略便是杨昭在文帝一朝通过这次大功成为皇太孙,哪怕以后早薨,其子在法理上也有靠前的继承机会,到时候再争皇位便要容易多了。

    杨昭知道黄明远是为他好,若是此战得胜,哪怕有一天他死了,天下人也不会忘了他的功绩。而这,本该是黄明远的。

    黄明远的话使杨昭很欣慰,无论何时都有一位真正的朋友能够在心中念着他。黄明远把话说到这种地步,他无论再说什么,都是矫情了。

    杨昭躬身,端端正正行了一礼。

    “此番北上,多多保重!”

    黄明远忍不住笑着说道:“做什么要这般严肃,难道你忘了用不了多久你就得前往丰州了?到时候咱们二人又会再见。”

    杨昭也忍不住笑了出来,黄明远这般插科打诨,倒是让原本有些凉意的离别气氛一扫而空了。

    杨昭笑道:“那到时候我就做甩手掌柜了,能做的都交给你。”

    黄明远笑道:“那就拭目以待。”

    二人又忍不住开怀大笑。

    这时黄明远也正容起来,有些严肃地说道:“昭哥,实话实话。我在丰州只能等你们到六月初,最迟到六月十日,不管其他的人员、物资到与没到,我都会率领丰州军提前进入草原,时间等不得人。”

    杨昭明白这是黄明远最后的托付,重重地点点头。

    “远哥且放心,六月一日前,我必带着骁果、禁军二部和所有长安发往丰州的物资,赶到丰州。”

    黄明远又想了想,说道:“最好能先从关北几州挤一挤粮食,那边再是穷困,也总有些余粮,等过了这段时间丰州再加倍还给他们。说实话,并州那里的支援,什么时候能到我实在没把握?你要当心。”

    杨昭说道:“你且放心,这些事交给我吧。”

    杨昭也觉得黄明远担心的有道理,他那个五叔,可不是一个能够顾全大局的人。

    二人又一番相叙,眼看天色不早,黄明远也准备启程。

    这时候杨昭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最后却也没说。

    黄明远是多心细的人,立刻发现了杨昭面上的异常,只是杨昭不说,他也不好问。

    翻身上马,回首之间,黄明远看到杨昭身后的马车掀起帘子的一角,似乎是有人在从里往外观望。

    黄明远一愣,能够坐到杨昭马车里的人,再联想刚才杨昭的异常,黄明远立刻便猜到对方的身份了。

    难为她这个时候还能来送自己。

    时间真的会冲淡一起,丰州,家族,子女······一件件事混在自己的脑海之中,早就把那个人的位置给挤在了角落里。扪心自问,也不知道自己已经有多久没有想她了。

    黄明远也没有再过去打招呼,而是用手比了一个心,向着马车晃了一晃。这个动作的含义只有自己二人知道。

    “昭哥,就此一别,我在丰州等你。”

    说完此言,黄明远头也不回,转身匆匆离去。

    过了一会,黄明远的身影已经不见,只留下有些怅然若失的杨昭遥望着天际,长叹了一声,还有从车里传出的断断续续的压抑的哭声。

第二十三章 侠女红拂

    离京之后,黄明远一行人走了没有十里,便在长安城北的十里凉亭外遇到一位身背长剑的红衣女子牵着马在等待他们,而此女子好像已经等待他们多时了。

    黄明远见到这个拦路的女子,感到有些眼熟。

    这女子上前躬身行了一礼,说道:“小女子红拂,拜见总管。”

    黄明远吃了一惊,这才想到,此女正是当日在杨素府上看到的那个红衣侍女,没想到竟然是鼎鼎大名的红拂女。

    黄明远好悬没脱口而出道,你不是跟了李靖吗?

    想来红拂夜奔,还成了李靖的妻子,这些都只是后世人的美好臆想罢了,后世醴陵还堂而皇之的有座红拂墓。李靖是这个时代顶级家族陇西李氏丹阳房的子孙,怎么可能会娶一个歌姬为妻。李靖再是惊世骇俗,也不可能悖逆时代,除非是自绝于家族和整个贵族阶层。

    虽然历史没有记载李靖妻子的身份,但绝对不是红拂女。

    “红拂娘子如何在此?”

    红拂女说道:“听说总管要回丰州,太仆便决定将红拂送给总管。刚才在通化门外见到总管在和故人离别,不便打扰,因此便在此处等候总管。”

    送给自己?

    不管是与不是,这红拂女倒也胆识不小。

    黄明远乃说道:“多谢太仆美意,黄明远心领了,不过前路艰险,娘子还是请回吧。”

    红拂女哪能被黄明远的拒绝所阻拦,自言已经离开杨府,便回不去了,她甘愿为奴为婢,侍奉黄明远。

    “娘子一身英气,如何甘愿与人为妾,以色娱人?”

    红拂女倒是不脸红,反而说道:“总管乃天下少有奇男子,又有哪个女儿不愿意自荐枕席。”却是打定了主意要跟着黄明远回丰州。

    眼看道路上人来人往,纷纷侧目,黄明远也不欲为这等小事耽搁行程,索性带上这位奇女子。不过黄明远与红拂女约定,他可以带红拂女回丰州,但不为侍妾,若是到时候她还愿意留下,他便留下她。

    红拂女同意了这个约定,便跟着黄明远踏上了返回丰州的旅程。

    此次北上,包括陆贞的北斗系统人员、陈婤等人都跟着黄明远返回丰州。人员比来时多了许多,还有不少女子,行进速度倒也快不起来。

    众人渡河之后,黄明远便在泾阳的骁果军大营待了一个时辰。这一次黄玠也要参与北伐,叔侄二人同在军中,倒是有个照应。骁果军的战力,在隋军中并不突出,但杨坚也是没有办法,毕竟杨昭就这么一支嫡系,总得参与进去。黄明远和二叔商定了一些出兵事宜之后,便不再耽搁,一路直往丰州而去。

    大军行进途中,黄明远倒也通过多方面了解了一下来投的红拂。她虽然口口声声要给自己做妾,但却没有丝毫谄媚自己的意思,一路打马跟随队伍,倒是好不潇洒。

    黄明远通过了解发现,红拂女果然是一个奇女子,不仅行事奇特,还以女流之身修武入道,一身功夫。

    红拂女本姓张,名张出尘,年不过十六七,出身吴郡张氏,是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她的父亲为陈朝大将张忠肃,被隋将史万岁所杀,母亲是吴兴沈氏的女儿,作为敌将家眷被俘后被杨坚赏赐给杨素,因带一女,便在杨素府充当乳娘。红拂女从小在杨素府长大后,成为杨素的歌伎,常执红拂立于杨素身旁,因而被称为“红拂女”。

    这红拂女素来胆大,又被杨素宠溺的有些骄纵,因此常有惊人之举,誓要找一位奇男子做夫君。

    当日黄明远走后,杨素便调笑红拂女道:“今日所见之人,是否为奇男子啊,可为你的夫君否?”

    红拂竟不脸红,反而大大方方地说道:“黄总管气宇非常,乃英雄侠义之士,天下又有哪个女子不心中仰慕,盼其为夫君呢?”

    杨素被红拂女的话震惊到,便说道:“你若心中仰慕黄明远,我又如何不会成人之美,只是你敢在黄明远面前自荐枕席吗?”

    红拂此时竟然跪下说道:“红拂多谢郎君成全!”

    红拂本就胆大,竟然当着主人的面自言喜欢别人,若不是杨素这个人行事也是奇特,她早就被乱棍打死。

    红拂本就长相出色,自成人以来,杨素的几个儿孙无不垂涎。红拂也知道杨素再是宠溺自己,若是有一日有其儿孙向其求已,杨素未必不会同意。因此现在天大的好机会就在面前,她如何不抓住这个机会。

    红拂也是个有智慧的女子,知道她这种身份,若是直接前往黄府,怕是连黄明远都见不到。哪怕真的见到黄明远,人家也不一定会留下自己。

    因此红拂设计在黄明远回丰州的路上堵截黄明远,到时候或许能给黄明远留下深刻印象,打动对方。

    红拂的计策果然成功,但她不知道的是,黄明远能留下她,主要是因为她的名气,还有那一身不俗的功夫。

    不过红拂真的胆子很大,在黄明远面前也不胆怯。她固执的不肯乘车,而是骑着马跟着队伍,一身红衣,一匹红马,烈如焰火,娇比玫瑰,真是惊艳众人。

    黄明远本来还怀疑红拂是不是杨素故意派到自己身边的卧底,但接触了两日,黄明远便否定了这个念头。

    红拂这种人,洒脱大气,英气逼人,若是心中怀有密事,是不可散发出这种气质的。

    二人熟悉之后,黄明远倒还真挺喜欢红拂的性格。其人虽为歌伎,却从不自惭形秽,待人接物,落落大方,天生便有一股侠义风范。

    这一日,出了关中,黄明远便对红拂说道:“红拂娘子,出了此地,便是出了关中,到了贫瘠的关北。你这一路跟随,怕是也发现了武人之苦,难以想象,而我也不会有时间在意侍妾之辈,你若是跟了我,往后怕是三五个月见不到我也是正常,现在你还想做我的侍妾吗?”

    红拂脸色一红,一路颠簸,她腿都快磨烂了。不过她素来好强,从不赌输,若是现在灰溜溜地回到杨府,真比杀了她还难受。因此红拂一甩头发,没好气地说道:“大总管,不是还没到丰州。”却是赌气打马前去。

第二十四章 幕后隐情

    出了关中,进入关北,黄明远有种虎入深山,龙入大海的感觉。

    这一条路也走了六七遍,虽然每个路口都那么熟悉,但每次走过,都有别样的韵味。每次走到关北,黄明远就有种快要到家的感觉。

    丰州的影响力已经逐渐向四周蔓延,包括上州、延州、夏州、盐州都有丰州官方的办事处,食盐、煤炭、铁器、马匹、牛羊甚至是关北最核心的粮草都由大量的丰州势力在操纵。诸州虽然与丰州各不相属,但奈何关北实在太穷,丰州一出手,他们便从经济上已经成了丰州的附属之地。

    有些州县也看得明白,丰州太强大了,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丰州扫平了原在几州交界游牧多年的杂胡部落,安定了各州的局势。而丰州在经济上也并不排外,至少丰州吃肉,他们当地政府和本地土豪也能跟着喝汤。既然跟着丰州混总比之前过得好,那又管到底是不是附属地位有什么意义。

    黄明远有计划的通过经济向关北诸州渗透,就是想通过关北经济一体化加深对关北地区的影响。丰州毕竟太偏远了,底子又薄,若是真的天下大乱,并不是一个好根据地。能通过对关北影响,使其偏居一隅,至少保持自己的后方稳定,根基不变。

    “贞娘,除了草原,要加大对灵、夏、盐、上、延五州的渗透,多在基层安插势力,同时通过经济手段不断拉拢地方势力,要能做到使丰州的意志延伸到这五州来。”

    陆贞点点头,倒也有些明白黄明远的用意。

    对他们所有人来说,丰州寄托了不一样的感情,丰州是家,是大隋的丰州,更是他们的丰州。守护丰州,他们责无旁贷。

    此次跟随黄明远返回丰州,陆贞感觉重新在黄明远身边做一个执行者很安心,也很畅快。她本来就安全感不足,时刻希望能够守在黄明远的身边才好,她自己都不知道这两年是怎么苦苦捱过来的。

    在马上颠簸的时间长了,黄明远的左臂就会感到隐隐作痛。那日遇袭虽然已过了十余日,但左臂的伤处还没有好利索。黄明远怕留下后遗症,尽量不用这条胳膊使力。

    “郎君的胳膊又作痛了。”

    陆贞看到黄明远皱眉,忙上前关切的问道。

    “嗯,这两日纵马,伤口有些轻微裂开。”

    陆贞忙问道:“那要不要紧,我看看伤口。”

    “倒是不碍事,没必要大惊小怪。”

    黄明远摆摆手,示意陆贞安心。

    陆贞眼角泛起泪花,她无比自责地说道:“都是贞娘没用,一点小事都办不好。若是贞娘再谨慎一些,也不会让郎君受这样的伤。”

    黄明远上前抹去陆贞眼角的泪水,小丫头比较稚嫩,再一哭更是让人心疼。

    “好了,不要担心,我没事的。你不用自责,是我自己弄险了,没想到杨俨会这么丧心病狂,在皇城脚底下还能弄到床弩,吃一堑长一智吧。”

    陆贞伏在黄明远的胸口,有些抽抽搭搭,引得黄明远轻声哄着。陆贞有些疲惫了,竟然睡着了。这几日因为此事自责了好久,再加上陈婤进府之事,也没过安生日子,现在全身放松下来,能不疲惫。

    也是黄明远托大了。

    其实当日前往西市就是黄明远故意的,花百万钱买一块破石头也是故意的。黄明远明为剑指柳述,实则是故意引诱杨俨。

    没人相信黄明远真的是傻子,只会认为黄明远是在用这一百万钱来贿赂柳述,只要此事传到天子的耳朵里,无论内情如何,杨坚都会对柳述与黄明远的关系感到怀疑。

    其实此事就是**裸地阴谋陷害,弄了柳述一身屎,他却说不清楚。

    也是黄明远低估了杨坚的决心与气魄,这才不得不使出一些旁门左道的方法来打击柳述,若是早知道杨坚能下定决心,他也没必要闹这一场。

    至于杨俨的刺杀,也是黄明远故意露出的破绽。

    黄明远从之前杨俨屡屡行事便看出杨俨是个为达目的,行事不折手段的人,现在他被杨昭打压的束手束脚,为求改变现状,一定会想走自己擅长的阴谋路线。只要自己让他以为谋杀可以成功,此人必会急于求成。

    调走身边的亲卫,与杨昭同赴西市,就是让杨俨以为动手很容易。果然杨俨迫不及待,动用大笔的死士准备围杀杨昭和黄明远。

    黄明远早就做好了准备,不甚宽广的巷子并不利于大规模厮杀,这便一方面抵消了对方的人力优势。黄明远计算着以黄明远、苏邕以及备身的战力,是可以撑到援军到来。因为黄明远担心此事过后会暴露自己,所以连伏手也没有准备。

    可惜黄明远还是小瞧了杨俨。

    床弩是军国重器,每一具都登记造册,也是就是黄明远这样的长期统兵之人能利用替补零件组装出一两具床弩,还不敢带入长安。

    杨俨不知道竟从什么渠道弄到两架。幸好杨俨准备的时间不长,要是再来上两架,黄明远就是神仙转世也逃不脱。

    还有那个天神下凡一般的巨汉,真不知道杨俨从那弄来的。黄明远哪怕大战宇文成都也没有这么狼狈过。那日能够解脱,真的只能说是运气加身了。

    黄明远不得不承认,胜者王侯败者寇,历史上有多少风流人物都被湮没尘埃之中,展露于后世的只是尘埃里的一角,自己不得再过于依靠历史了。

    陆贞酣睡了一个多时辰,等到醒来看到搂着她的黄明远,脸上一阵羞赧。没想到就这么轻易便睡着了。

    “郎君压坏了吧?”

    黄明远一挑眉毛,说道:“的确是重了不少。”

    陆贞先是瞠目,接着便气恼地说道:“我不信。”

    二人一阵嬉笑,也算解了陆贞这些日子以来长久的郁气。

    众人歇了脚程,便准备继续出发,二人一同上了陆贞的马车,却不知道在其马车之中还有人在偷偷地注视着二人。

    第一次离开家人的陈婤看到黄明远与陆贞的亲近满是艳羡,可她知道自己与陆贞是不同的。她带着家族的使命而来,甚至一生都无法解脱,又有什么资格奢求情爱呢?

第二十五章 倾巢而动

    三月二十四日,黄明远经过昼夜兼程返回丰州。

    丰州早已得到北伐的消息,此时便可看出黄明远打造的这台战争机器的优越了。在整个北地都还处于慌乱之中,作为北伐大军的大本营,整个丰州如一台精密的仪器,每一个人都如同其中一个零件一般动了起来。

    黄明远返回丰州,连荣毗这次都亲自带着众人前来迎接黄明远。

    在众人的簇拥中,黄明远回到总管府中,而陆贞在此之前早就低调地进城了。黄明远顾不得换身衣服,就下令丰州诸将前来开会,又让荣毗准备丰州的动员大会。

    虽然黄明远已经准备了两年多,但事到临头,仍是有些紧张。

    其实诸将早就提前来到九原城了,北宁城还没有完全修好,因此州治所并没有转移。

    总管府议事堂内,文武分列,济济一堂,鸦雀无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丰州无论文武都在遵循着这条不成文的规矩,再是随意、胆大之人,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触怒黄明远。

    黄明远昂首阔步地走进正堂,大马金刀地坐在了正位上。

    两旁文武立刻起身行礼,其整齐划一的动作让荣毗等人也不自觉地代入其中。到现在,荣毗等人也入乡随俗了许多。

    黄明远摆手让众人坐下,说道:“北伐之事,大家都知道了,我丰州作为北疆的核心主力是要挑起这个胆子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能不能撑起丰州军的名头,就在今朝。”

    虽然早就知道了此事,但是从黄明远口中说出,众人还是满面红光,与有荣焉。若不是在议事堂中,不少将佐早就咆哮起来了。

    “先说一下人事任命。此次北伐,耗时日久,为了使丰州日常政务不因我离开而受影响,我在长安向圣人请旨辞去了丰州刺史一职务,好专心北伐之事。虽然圣人没有答应,但考虑到丰州的政务也不容有失,便诏令荣公为权丰州刺史,署理丰州政务;李子孝升任丰州长史佐之;于崇升任丰州录事参军事;皇甫惟升任丰州总管府录事参军事。”

    黄明远话音未落,众人一阵惊呼,纷纷议论起来。

    黄明远两眼一扫,众人立刻不敢再言。

    “有问题稍好再说。”

    说完黄明远转向荣毗,说道:“丰州之事,全拜托荣公了。”

    荣毗也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黄明远这个人很有能力,也喜欢大胆用人,但却喜欢搞党派之争,党同伐异很严重,他真没想到黄明远会推荐他执掌丰州。

    一辈子耿直的荣毗此时也不得不站起来行了一礼,说道:“请使君放心,毗必不辱使命。”

    黄明远淡然地说道:“丰州有荣公在,我很放心。”

    虽然大同一系的将领很看不上荣毗,但黄明远下的决定是无需向任何人解释的。连文官之首的李子孝都没说什么,所以众人再是不服也只得作罢。

    黄明远接着说道:“此次北上,不可能所有人都出征,我已向圣人允诺,丰州可出兵两万到三万人。此次我决定丰州骑兵全出,步兵酌情留守。为此,丰州各屯垦团,乡兵要肩负起守卫丰州的责任。现我决定丰州立刻征集预备骑兵四千,步兵六千,协同留守部队守卫丰州。”

    黄明远的眼睛扫过众人的脸上,众人皆低下头,没人愿意担任这个留守的工作。

    黄明远知道众人的意思,最后说道:“东生(黄青的字),你留下。”

    这时前排的黄青立刻站出来领命。黄青是黄家的家生子,对于能否立功根本毫不在乎。既然家主让自己守家,那自己便替家主好好地守卫丰州。

    “大军开拔之后,凡丰州之留守部队,预备部队,屯垦营,乡兵皆有你来统领,你只向魏王负责。”

    “诺!”

    留下的人定了,众人的心也放轻松了。

    黄明远接着说道:“此次出征,为了调动各部最强的力量,将会从诸部中抽调兵力,原本骑步相杂的编制到了草原上肯定有问题。”

    说完将早已拟定好的章程递给了一侧的陈远。

    黄明远怎么安排的也没有和他商量,甚至是没有和任何人商量。现在的黄明远已经不是那个一举一动都会问询他们的人,较之以前,霸主之道更深了许多。

    陈远拿着卷宗念道:“原左一车骑府、左二车骑府、左三车骑府骑军编为骑兵第一军,由左二车骑将军黄明征担任统领。”

    “诺!”

    黄明征上前接令。

    “原右一车骑府、右二车骑府、右三车骑府骑军编为骑兵第二军,由右一车骑将军黄明辽担任统领。”

    “诺!”

    “原云州骠骑府、金河车骑府、狼山车骑府骑军编为骑兵第三军,由云州骠骑府骠骑将军张长逊担任统领。”

    “诺!”

    “原大同骠骑府、榆林骠骑府骑军编为骑军第四军,由榆林骠骑府骠骑将军张文远担任统领。”

    “诺!”

    “原左一车骑府、左二车骑府、左三车骑府步军各抽一团编为步兵第一军,由左三车骑将军陈乂担任统领。”

    “诺!”

    “原右一车骑府、右二车骑府、右三车骑府步军各抽一团编为步兵第二军,由右三车骑将军蔡知运担任统领。”

    “诺!”

    “原云州骠骑府、金河车骑府、狼山车骑府步军各抽一团编为步兵第三军,由金河车骑府车骑将军欧彦担任统领。”

    “诺!”

    “原大同骠骑府抽调两团步兵、榆林骠骑府抽调一团步兵编为步兵第四军,由榆林骠骑府车骑将军唐曾著担任统领。”

    “诺!”

    “抽调榆林骠骑府一团步兵,组织丰州境内辅兵、民夫两万人为后军,由右二车骑将军裴镇安担任统领。”

    “诺!”

    “具装甲骑营、陌刀营、狼牙精骑、总管府卫队、鹰击军编入中军直属部队。”

    众将依次上前领命,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看出丰州军是如何的人才济济。

    此战丰州共调动主力骑兵一万两千人,主力步兵一万五千六百余人,各特殊兵种约三千余人,辅兵、民夫两万余人。

    为了打赢此战,丰州几乎是倾巢而出,奋力一搏。

第二十六章 积极备战

    布置完任务之后,黄明远就让诸将散了。各军几乎是打乱编制重新合编,不少部队都是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若是要做到指挥官如臂指使,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

    不过为了最新的胜利,这些都是必须的。

    诸将也是明白这些道理,各自拿着总管府下发的调动命令匆匆赶回部队。这一仗若是打好了,将是青史留名的一战。

    黄明远乃留下荣毗、王文同、李子孝、陈远、郑言庆、陆知命、于崇几人,匆匆吃了一顿午饭,便继续商讯出兵事宜。

    打仗其实是一个系统学问题,除了需要在战场下战略斗争与战场上的战术斗争,与战争之外的东西也紧密相连,包括准备、物资、配置,都是决定一战战争能否胜利的重要因素。

    甚至很多时候,打仗的重点在于战场之外。

    之前丰州军所经历的战役或是本土作战,或是小规模作战,唯一一次大规模战役其实也不需要黄明远操太多心,冠军侯山上黄明远是临时指挥官,只负责具体指挥。但这一次不同,不提其他各部,光是丰州军的三万人马,两万辅兵,人吃马嚼就已经消耗巨大。

    黄明远对这次战争看得太重了,唯恐有疏漏。

    众人坐定,场中都是丰州的大佬级人物。尤其是王文同,真是第一次参加这样规格的会议,他原本担任丰州司马时,还不如担任录事参军事的陆知命说话管用呢。

    今年年初,来丰州镀金的总管府司马杨恭仁升任甘州刺史,他留下来的位置便由丰州司马王文同接任,丰州司马由录事参军事陆知命接任。

    丰州一切的军权都在丰州总管府手上,丰州司马就是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位置,从这个大坑中脱离出去,王文同别提多开心。

    黄明远也看出来了,虽然这个王文同心机不少,为人阴鸷,但也是个干吏,能够一用。

    黄明远转头向王文同问道:“合会,丰州马场能抽调多少马匹?”

    王文同没想到黄明远第一个向他开口,受宠若惊,忙说道:“回使君,丰州马场联合屠中马场等几个分马场,一共可提供马匹三万五千匹。”

    黄明远远摇摇头,说道:“还不够,丰州军马匹丰富,差不多有三万匹之多,但此战我准备骑兵每人配备两匹战马,步兵每人配备一匹战马,这样加起来就要至少四万六千匹战马。再加上后军运送物资、装备、粮草的驮马,最少也需要七万匹之多,这还不算新组建的预备部队,这样看来,还有上万匹的缺口。”

    王文同忙说道:“丰州民间还是有不少马匹的,若是官府向民间借马,也能满足这块的缺口。”

    黄明远点点头,说道:“大军出入草原,一多半靠得就是马匹,没有马匹,我们将举步维艰。这件事合会去处理,务必保证大军马匹的需求。”

    “诺!”

    黄明远又看向荣毗,问道:“荣公,丰州现在能提供多少粮草?”

    荣毗回道:“回使君,虽然去年丰州大丰收,但今年秋收未到,再加上丰州原本底子薄,移民、工程消耗多,现在差不多能提供五万石。”

    黄明远说道:“粮食不要担心,先从咱们仓中调,总归会让朝廷补上。五万石对于我军来说不过是一个半月的粮食。”

    想了想黄明远说道:“每名士兵要配给三十斤炒面,二十斤咸肉干,五斤奶酪,半斤茶叶。”

    荣毗吃惊地说道:“使君,这样每个士兵至少要携带五十多斤的食物,再加上战甲、军械,怕是负重要上百斤之多。”

    “要不然我军要这么多马干什么?将粮食分配到士兵身上,这样才能做大程度的解放我军的粮草压力。草原不比内地,总不能一支部队后面跟着一支辎重队吧。按一个士兵一日一斤半炒面,一斤肉干,再补充点奶酪和茶叶,这些补给至少可以维持一个士兵二十天的口粮,甚至时间更长,完全可以支持一支部队一个周期的作战,这样便能让辎重物资部队只停留在中军一层,各部根据消耗前往中军更换补给。进入战场,只要我军能够打胜仗,就粮于敌,马匹、牛羊的补给也会很充足,这个补给周期甚至会更长。哪怕粮道断绝,也足以支持部队的突围。”

    众人眼前一亮,妙啊!

    王文同第一个站出来说道:“使君明鉴高远啊,这样我军与胡虏作战时便无须担忧后勤了,也不用担忧对方劫掠我军粮道。”

    虽然王文同是拍马屁,但说得的确在理。

    荣毗问道:“使君,这炒面为何物?能放一个多月?”在荣毗想来,若是像炊饼一样放一个多月,不得坚硬的像石头一样,如何能吃。

    “荣公放心,这炒面是······”

    黄明远忽然发现这个时代是没有炒菜的,主要是铁锅的质量不足以满足炒菜的需要,不过炒面还是可以的,实在不行用大鼎炒也可以,只要多放油。

    黄明远接着说道:“炒面是往面里放油和盐来回翻炒至焦黄色,晾干之后便于保存,吃得时候往里面加点水就成。虽然不是多美味,但能充饥,再加上肉干补充养分,还有奶酪和解腻的茶叶,足够维持士兵的需求。”

    在旁人看来,丰州军这单兵食品也太丰富了,连茶叶都有。谁行军打仗不是粗粮加醋布,好多部队连食盐都匮乏。不过黄明远是慨他人之慷,反正朝廷物资充沛,这些东西到时候都能找朝廷报销,何必苦了自己的部下呢。到时候战场上与其他各部一对比,丰州军的向心力立刻就增强了。

    荣毗点点头,他也不反对。不过是一个月多消耗几千头牛羊,丰州还消耗的起,不见丰州几次大胜,缴获的牛羊数是以万计的。

    铠甲、兵器等军械的更新倒是不用丰州操心,这一次长安大开武库,会充分补齐各部所需,黄明远更是狮子大开口,狠狠地吃下一块肉来。已经转运丰州的第一批军械,黄明远便令全部由丰州军装备。

第二十七章 时不我待

    这时黄明远又向李子孝问道:“玄贞,棉大衣与毛衣储备的量如何了?”

    李子孝说道:“丰州现已制成军衣九千件,等到今年的棉花下来预计可制作两万五千件,现已生产加厚毛制大衣三万五千件,完全满足丰州诸军和辅兵、民夫的需求。”

    黄明远点点头。

    “虽然现在还在春末,但北地入冬早,估计漠北那里,也就是入了十月就要大降温,虽然作战计划是在入冬前击破突厥,但计划赶不上变化,一定要将冬衣备足,防止有可能出现的意外。人力不够就去各处征调,这是丰州当前重中之重的工作,是耽误不得的。

    玄贞,你们还有要多储备出五万件防寒衣物,以备其他各部使用,其他各部可未必会准备这么充分。”

    “诺!”

    非是黄明远矫情,在北方冬天作战,伤冻减员比战斗减员还要多。当初二战德军号称无敌于天下,不正是在莫斯科的严寒面前崩溃的吗?谁知道会不会打到冬季。

    黄明远又补充了不少,几人又一直商议到深夜才离开。

    最后走的是李子孝和陈远、郑言庆三人,相较于其他人,这才是黄明远的真正心腹。

    黄明远对众人说道:“此战之后,无论胜败,我肯定是不会留在丰州的,你们要有心理准备。我走之后,丰州不能乱。言庆不比我,其出身、资历、年龄影响太大,虽然有我全力支持,但现在想继任总管的位置尚且难度很大,至于刺史的位置绝不可能,而玄贞也是这个问题,所以我才向圣人推荐了荣毗。荣毗这个人虽然耿直顽固,但却是个爱民之人,能做事,至少可以延续丰州旧有的政策,保证我走之后丰州政坛的安定。”

    几人也明白黄明远的意思,说到底他们这一群人受出身、年龄、资历影响太大,无论是郑言庆、李子孝都不可能担任一州刺史,与其等到黄明远卸任之后天子随便安排一个不知底细的人,还不如推荐他们熟悉的荣毗来继任。至少荣毗在人品上黄明远是信得过的。

    “玄贞,言庆,对于荣毗,在不触犯丰州的根本利益的前提下,要保持足够的尊重,但也决不能让荣毗伤害到丰州的发展,这个你们要有一个度。此战之后,丰州会有一个大变动,会有一大批高层人员从丰州调走。我会尽量确保你们二人留下,到时候整个丰州的未来,我们能否有一个完整的家就全靠你们了。”

    说完,黄明远行了一礼。

    李子孝和郑言庆赶紧上前回礼,二人是丰州一系黄明远之下文武第一人,保证整个集体的利益自当是责无旁贷的。

    不过二人也知道会有黄明远离开的这么一天,毕竟整个大同一系是维系于黄明远一身的,只有黄明远步步高升,整个大同一系才会走得更长远。

    对于郑言庆和李子孝,黄明远算是可以完全相信。不过黄明远也不担心丰州会脱手,毕竟整个丰州从无到有,都是自己一力打造的,在这里,自己就是他们的神。

    之后几天,黄明远根本顾不到内院,全身心的投入到备战之中,虽然人连轴转,可黄明远却是充满了兴奋,精力似乎也旺盛了许多。

    五月初,高震从漠北送回了最新的突厥情报。

    自步迦可汗重新夺回突厥汗位之后,便把东北方向的铁勒人当成了心腹大患。为了应对铁勒各部逐渐侵袭突厥牧场,他乃命大将阿史那思摩率部抄掠九姓铁勒,得到大批羊、马,势力逐渐强盛。

    年初,拔也古部首领屈古棱再次于斡难河上游会盟铁勒诸部,意图讨伐突厥。在此次会盟中,屈古棱威压各部,使众人共尊其为盟主,又上尊号为骨咄禄毗伽阙可汗,为诸部之盟长,并组织联军向娑陵水方向的突厥人发起进击。

    步迦可汗亲率主力反击突入娑陵水以南的铁勒联军前锋部队,大败之,俘虏两千余人,仆骨部首领仆骨乙啜乘轻骑北逃。

    之后步迦可汗乃令大将舍利和阿史那思摩各领一部,兵分三路,齐头并进,进攻铁勒联军。突厥虽然内战数年,但底蕴远超四分五裂的铁勒。双方在娑陵水以南地区相持月余,铁勒联军履战不敌,乃向北撤退。

    步迦可汗乘势追击,亲自挑选骁勇骑兵一千多人,以大将巴耶尔为前锋,直逼进娑陵水,其自率部紧随其后。突厥骑兵转战百余里,拼力厮杀进击,所向披靡。铁勒联军逃之不及,遭到突厥军队包围,大将巴彦等人均中枪,跌下马后徒步参战,随从骑兵死伤大半。幸好屈古棱救援及时,这才免于全军覆没。不过步迦可汗仍是攻破屈古棱的大帐,杀掉几千名铁勒兵,获得牲畜二十多万。

    自此之后,屈古棱知道和突厥的实力相差悬殊,再也不敢妄谈灭突厥之事。为了积聚实力,屈古棱乃命人联络同罗部,罢兵休战。同罗斜也也自忖短时间无法抗衡拔也古部,遂两部和谈。

    屈古棱将女儿牟羽豁真嫁予同罗斜也,两部重归于好,同罗斜也承认了屈古棱的可汗身份。

    四月中旬,铁勒联军再次与突厥主力战于独洛水西岸,

    双方战况激烈,铁勒联军先胜而后败,最后撤回独洛水东岸,继续与突厥对峙。只是铁勒诸部颓势已显,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黄明看到这些奏报,不得不赞叹突厥人统治草原五十年,底蕴实在深厚。

    若是再给步迦可汗几年时间,他便可以从容不迫地打服铁勒诸部,压制草原内部矛盾,对内休养生息,增强实力,重新将整个草原连到整个突厥的羽翼之下。

    黄明远心中生出一份侥幸的喜悦,幸好现在突厥仍旧虚弱,否则北伐真当胜负难料。

    黄明远乃命北斗持续监视草原各部的动向,又命高震所部,除了在草原上留下足够的向导、情报人员,全部主力绕过突厥人的监视,向北渡过娑陵水待命。

    此时为了能够尽快做好战前准备,黄明远乃不眠不休的工作起来。

第二十八章 释放压力

    这些日子,黄明远昼夜不停的工作本是好事,不过很多事情渐渐变了味道。

    从士兵征调到物资的转运,很多事黄明远都会事无巨细的插手过问。虽然黄明远也觉得自己管的有些多,但毕竟是自己第一次大规模的指挥军队,黄明远不停地劝说自己,要谨慎从事,不要出了纰漏。可越是如此,黄明远的心态越无法放平稳。

    这种状态连陈远都发现了,陈远拐弯抹角地劝黄明远要多休息休息,省得被累倒了,只是黄明远每每想要停下来,可总是缺少机会。

    这日黄明远正在书房内看各衙门送上来的物资清单,裴淑宁便带着一些吃食从后院赶来。裴淑宁往日很有分寸,虽是女主人,却从不踏足前院,更不会进黄明远的书房,因此黄明远见了很是诧异。

    “淑宁何来?”

    裴淑宁让人将吃食放下,笑道:“这几日见郎君整日里不眠不休,疲累的很,因此我特意做了一些核桃芡实红枣生鱼汤,给郎君提神醒脑。”

    说着,裴淑宁给黄明远盛了一碗鱼汤,黄明远端起来尝了一口,的确是新鲜的很。

    看着妻子的贤惠,黄明远不无歉意地说道:“这些日子,委屈你了。”

    当初二儿子刚出生几日,妻子还在榻上,自己便离开丰州,前往长安,连儿子的满月宴都没有参加已经是失职。这次回来没有先慰藉妻子,却又带回一个小妾,身为丈夫的黄明远心中满是惭愧。

    裴淑宁温柔地说道:“郎君是要做大事的人,能陪着郎君,淑宁每日欢喜还来不及,如何会委屈?”

    裴淑宁知道丈夫的人品,也理解丈夫的无奈,大户家庭,妻妾成群也是常有的事情,不可避免。她不仅妥善安置好陈婤,在丈夫面前也闭口不提那些不高兴的事情,绝不让丈夫有一丝一毫地为难。

    可越是如此,黄明远越是羞赧。

    “等此战结束之后,我好好陪陪你们母子三人。”

    黄明远没法弥补过去的事情,只能给妻子一个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兑现的承诺。

    “到时候扬儿、烈儿肯定会很欢喜。”

    黄明远长子叫黄维扬,次子便循之叫黄维烈,取之《诗经·周颂·武》中的“于皇武王,无竟维烈”,意思是啊!伟大的武王我的先祖,您的丰功伟绩没有人超过!

    这名字说起来是大,有忌讳之语,不过是杨广起的,黄明远再是不愿意,也不能反对。或许杨广把建立无上功业的抱负寄托于此,只能让黄明远摇头叹息。

    “就怕郎君到草原上待得太久,他二人到时候连阿耶都认不出。”

    裴淑宁掩嘴轻笑。

    喝完鱼汤,裴淑宁正色地说道:“这两日郎君不眠不休,虽然北伐事大,但毕竟不是一日之功,郎君如此辛劳,也容易伤了身子,还请郎君多多休息,省得让众人挂念。”

    黄明远听后,一阵苦笑。

    “是仲长请你来的吧?”

    裴淑宁没有直说,而是说道:“是下边众人关心郎君,毕竟北伐寄于郎君一人,郎君的身体马虎不得。”

    黄明远无奈地说道:“我也知道自己这段时间压力太大了,只是这毕竟是我第一次统帅大军出征,又是天下人瞩目的国战,我不得不一再告诫自己,此战要打出名气,打出战果,不能出现纰漏啊。”

    裴淑宁反驳道:“这可不是郎君第一次统帅大军,想当年在大同城,在冠军侯山,哪一次击破数十万突厥人不是郎君亲自指挥的?当时郎君也没有这般压抑自己。”

    “那不一样。”

    裴淑宁说道:“如何不同,我只知道当初都蓝可汗和步迦可汗都是兵强马壮,整个大隋都危在旦夕,是我的夫君力挽狂澜,拯救大隋于山崩之时。郎君今日以天下之力而攻残破突厥于一隅,岂非手到擒来之时,如何会出纰漏?”

    是啊,当年那种情况下自己都胜了,现在大势在我,如何不胜。

    黄明远心中也懂这个道理,只是关心着乱,太看重某件事,很多地方便会失了方寸,蒙蔽了双眼。

    黄明远一拍桌子,就文卷丢到桌子上说道:“不看了,带上扬儿、烈儿,咱们一家现在就去春游,何待来时?”

    裴淑宁一惊,忙问道:“郎君不管备战之时。”

    黄明远豪迈地说道:“若是离了我,玄贞他们连一个小小的备战都无法完成,那我要他们何用。这些日子,是我想的太多了,我若是这样患得患失的出了塞,早晚得大败,还不如不出。既然如此,我便痛痛快快的玩上一场,也让天下知道,此战必胜,无须担忧。”

    黄明远乃唤来崔仁恕,让他将各类文卷送到各衙门,他是不再过问了。

    次日一早,黄明远便命雄阔海等人备车,黄明远全家向东而去。

    黄明远带着裴淑宁母子在牟那山南麓的英雄山(今梅力更风景区)整整游玩了十日。虽说是全家出动,不过维扬、维烈都还小,更多的是黄明远领着裴淑宁游玩。

    虽说黄明远说是带裴淑宁母子,裴淑宁倒也贤惠,将斛律敏儿和陈婤一同带来。斛律敏儿心思单纯,与裴淑宁关系和睦,倒是陈婤心思挺重,也不知裴淑宁的用意。

    黄明远自是不管这些,整日陪着裴淑宁游山玩水,英雄峰“林海奇松、瀑布潭泉、云海幻景、奇峰异石”四绝。英雄山峰峦绵延、巍峨雄浑,山石间无数飞瀑流泉奔腾倾泻,串联其间,林木繁茂,云蒸雾涌,景色无比秀丽奇特。

    黄明远带着裴淑宁爬深山,访幽泉,山林之中,林间古藤巨蔓、古树名木和许多稀有植物郁郁葱葱,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在这里他们还发现了一落差数十米的大瀑布,一鸿飞瀑泻入碧绿的深潭,如玉带飘飘,犹如从天而降,有九天银河坠谷之势,飞瀑下深潭之水,寒冰入骨,清甜可口。

    待在这凉爽宜人的英雄山里,仿佛置身于世外仙境桃源,流连忘返。黄明远在此一心游玩,不去想凡尘杂事,沐浴阳光,感受生活,洗涤心灵,仿佛精神都受到洗涤一般,整个人精气神大变。

第二十九章 气定神闲

    众人在英雄山待了有十余日,直到李子孝的数封急信催的连裴淑宁都劝黄明远返回,黄明远这才恋恋不舍地返回九原城。

    其实作为后世之人,什么奇异风景没有见过。一开始黄明远确实是陪着裴淑宁玩,陪伴大于游玩的快乐。后来随着整个人都放松下来,黄明远也的确沉浸在这原始的美好之中,乐不思蜀。

    回到九原,看着黄明远有些懒散的样子,李子孝忍不住埋怨道:“主公,这么要紧的时刻,你怎么还不回来,长安来的人找不到你都快要急疯了。”

    黄明远接过李子孝的奏报,看了几眼打趣道:“不错嘛,我不在的这段日子,丰州不也是被打理的井井有条。玄贞,你要学会放松,学会劳逸结合,要不你也带着晚娘、孩子去英雄山好好的游玩一番,放松一下,也能增进夫妻感情。”

    李子孝有些没好气地说道:“主公,离我军出丰州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您觉得我现在有时间去游玩?”

    “不是还有一个月吗?足够了。要想让自己到了战场上头脑清醒,就得现在开始排除杂念、放松心情啊。”

    李子孝被黄明远弄得彻底无语,只得避过此事。黄明远去放松一下他是同意的,毕竟前一段时间黄明远的样子的确是不好看,趁机放松一下也是应该的,不过主公你别松地这么彻底。

    回来之后,黄明远也不再过于关注众人的准备,而是一门心思的研究草原的形势。

    越是为琐事所缠绕,人就越会疲惫,很多天赋也无法兑现。

    此次北伐,虽然名义上是北伐突厥,但黄明远从没有认为自己的敌人只有步迦可汗一人。整个草原是个整体,无论是屈古棱还是同罗斜也,甚至是黄明远信誓旦旦不会干涉的西突厥,都是影响此次北伐的重要天平。

    黄明远让人按照他的指示做了一个草原地形的沙盘,以此推演军情。

    沙盘其实在中国很早就有,秦始皇墓里就有一个大型的地形模型;而东汉光武帝时期的大将马援“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算是最早的沙盘作业。

    也幸好整个草原没什么大的城池或者是复杂的地区,需要注意的不过是漠北的几条重要河流和山川,凭着情报和头脑记忆,黄明远算是差不多将地形地貌复原出来。

    有了沙盘的佐助,大隋、突厥、铁勒相互之间的形势便一目了然。这时候就好像后世玩三国志游戏一样,一点一点的将沙盘要地占领。而且通过沙盘,完全可以试验很多天马行空的想象,寻找最出其不意的战法。

    通过推演,黄明远初步制定了比较详细的行军计划。

    有时候他也招诸将前来议事,众人看到有一丈见方的大型沙盘,山川、河流栩栩如生一般都是愕然,接着便是啧啧称奇。

    通过这种沙盘,众人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草原的局势,对于指挥作战有重要意义。

    众人摩挲着制作精良的沙盘,不由得感慨黄明远的奇思妙想。

    黄明远和众人在沙盘上几次来回变换身份的相互攻伐,终于使得作战计划完善起来。

    当然更多的人并不知道黄明远具体在做什么。沙盘毕竟是军事机密,只有最高层的将领才能接触的到。众人更多的只是感觉黄明远有些神秘兮兮的,不过黄明远的这种样子并不让众人担心。在将士们心中,黄明远越是神秘,说明他的后手越多。

    众将跟随黄明远这么久,早就养成了依赖之心,坚定不移的信任黄明远。

    有些时候,黄明远也不会总是将自己圈在屋子里,他会选择在闲暇时间也去军营走走,放松一下心情。

    不过黄明远来去皆是突然出现,身边也不带多少从人。每每到了军营,都是和众人拉拉家常,还和将士们一起打马球,踢蹴鞠。黄明远马术精良,脚法也不错。无论是打马球还是踢蹴鞠,都暗含了战术战法,黄明远长于此道,再加上他本身不俗的技艺,每每大胜对方,引得众人喝彩。

    黄明远不仅善武,也通文,他甚至还参加了一场军中的文工团演出,扮演了他自己,引得将士们齐声欢呼。

    所到之处,黄明远并不说什么豪言壮语,不过却是用实际行动感染众人。黄明远通过这几日气定神闲的样子,让众将士了解到黄明远心中的轻松快意。众将士皆言,总管如此轻松,说明草原上的突厥人不过是土鸡瓦狗,此战总管已经成竹在胸,只等率领他们取得大胜。

    军中原本有些人对于草原的恐惧也一扫而光,胡人可汗嘛,咱们总管已经灭了好几个,也不差这一个。

    出征草原,几百年来无人再做的的事情,跟内线作战完全不同。刚开始的时候,众将士虽然心潮澎湃,但若说没有点担忧是不可能的。人主要是对草原的未知,才让人感到恐惧。

    刚开始黄明远并没有重视军中将士们思想动态上的变化,他也是在英雄山的时候才反应过来的。这些日子以来,自己如此患得患失,不就是因为此次出征没有十足把握,更没有前例可循,所以才有些处置失当,众将士跟自己又有什么不同呢?主帅尚且如此,又如何能指望普通士兵不畏惧,那只能是骗人的。

    但是,不是三言两语,喊几句口号就能让这些士兵不再畏惧的。

    所以这日黄明远在军营中通过自己的轻松姿态,不断给众将士传递一个暗示,突厥人已是昨日黄花,此次出塞不过是牛刀杀鸡,不值一提,变相的排解了众人的心理负担。

    幸好成果还不错,这两日,不仅士兵们斗志昂扬了不少,连一些士兵的父母妻子也不再像之前一般哭哭啼啼,仿佛儿子、夫君、兄长、父亲再也回不来了一般。反而嘱咐儿子丈夫要听大总管的指挥,奋勇当先,趁此机会,多立战功。

    很快,原本有些笼罩在丰州上空的阴云还未形成便立刻烟消云散,到处反而是一阵阵轻快的喜悦声音。

第三十章 杨昭北上

    五月十日,离丰州最近的朔州军杨义臣所部奉命赶到丰州与黄明远汇合。之后来自各地十五个州的军队立刻便络绎不绝地赶到丰州。

    之前命令下达之时,黄明远就请杨坚将时间钉死在五月末。北方诸州无人不晓黄明远的作风,无不拼命地昼夜兼程,没有人敢失期。五月二十八日,最后一支并州军赶到丰州,完成了战前集结。

    至此北伐诸军除丰州军以外,共计有杨义臣的朔州军骑兵五千,步兵三千;李景的代州军骑兵三千;鱼俱罗的灵州军骑兵八千,步兵八千;乔钟葵的并州军骑兵五千,步兵五千;梁默的关北诸州军骑兵五千,步兵五千;黄玠的骁果军骑兵三千,步兵三千;董纯的关西军骑兵一万,步兵一万;薛世雄的关中诸州军骑兵三千,步兵三千。

    各部再算上丰州军名义上两万多人,共计十万多步骑,其中光是骑兵就有五万多人,基本上都是整个关陇地区的最精锐的力量。

    此时战马嘶鸣,人声鼎沸。

    五月二十九日,在黄明远准备誓师出征的前两日,杨昭和左侯卫将军独孤览才押运着十万石军粮赶到丰州。

    这两个多月,黄明远原本在丰州急,杨昭在长安更急。十多万部队算上民夫,共计二十余万人,人吃马嚼的,每天的消耗都是天文数字。

    杨坚虽然下令分别从长安和并州拨粮,但杨谅早就把并州当成他自己的自留地了,因此推三阻四,嘴上敷衍,但就是不执行。

    可惜杨昭根本就没有时间和杨谅置气,数十万石粮草,两个月的时间,还要运到丰州,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眼看着各军纷纷赶往丰州,但长安的各粮仓却是各有推辞,各衙门好言好语的供奉着,但办事效率奇低。这边若不是黄明远打开丰州库藏,供应各军,搞不好会出现各部没出阴山就缺粮的情况。

    一项贤良宽厚的杨昭也是发了狠,一口气杀了七八个长安各仓曹、民部的官员,**裸地杀意吓住了各地的官吏。因此众人再也不敢沿循旧历为难杨昭,这长安的粮草才总算运了出去。

    并州那边的粮草运不动,这仗还是没法打。

    因此杨昭屡次前往大兴殿劳烦杨坚,最后弄得杨坚没办法了,又派出元岩前往并州督粮,甚至下了死命令,粮草六月份到不了丰州,就不让元岩回来。

    其它武库、太府寺、将作寺等各个衙门杨昭也跑了一个遍,靠着黑脸和狠辣的手段,这才算备齐战略物资,让各部门没敢出幺蛾子。

    因为杨昭的狠辣手段,众人都背后言杨昭之前是伪善,但杨昭此次却是让杨坚、杨广很满意。二人过去都担心杨昭过于仁厚,失了威严。现在看到了杨昭的霹雳手段,才发现杨昭已经是一名合格的皇位继承人。

    带着最后一批物资和禁卫人员,杨昭踏上了前往丰州的道路,尽管紧赶慢赶,还是差点误了北伐之期。

    两个月的时间,杨昭一共往丰州督运了四十万石军粮,十余万的军械装备,五六万匹战马,还有堆积如山的各类物资。若不是有杨昭亲自督办,这么短的时间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

    兄弟二人再次相见,已经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了。二人虽然一同长大,亲密无间,但一同协作如此大事还是第一次。

    因为二人的关系,黄明远也没有专门将总管府腾出来给杨昭。而且这总管府是由之前的刺史府改的,所以除此之外,连个大点的府邸都没有。杨昭本人更不愿因为自己的关系让黄明远一家挪窝,因此黄明远将原本与刺史府相连的丰州骠骑将军府给杨昭打扫出来,让其日常在此办公。

    杨昭倒是知道哪里好,虽然给他安排了地方,但吃住都在黄明远府上,还美其名曰节约粮食。二人有登堂拜母的情谊,一些没什么影响的礼仪,也不怎么避讳。

    或许是黄明远潜意识里觉得杨昭不可能做天子,所以相处之间便更加随意了一些。

    杨昭没事便抱着黄明远的两个儿子逗弄,尤其是维烈,喜欢的不得了。若不是他素来严谨,怕是全天下都知道维烈是他女婿了。

    “你确定要我留在丰州?”

    其实一开始杨昭就知道他只会待在丰州,不过这样盛大的场面,都到了舞台边缘,若是不能表演一番,总是一件遗憾。

    黄明远从杨昭手中抢过儿子,让下人将维烈抱下去。

    “别老是逗我儿子,他现在一看见你就哭。”

    杨昭根本把黄明远的话当耳旁风。

    下人离开,黄明远不经心地说道:“你觉得呢?是消灭突厥重要,还是你重要。”

    “那当然是消灭突厥重要。”

    黄明远一脸鄙夷地说道:“屁,突厥今年灭不了我明年还能灭,你若是出了事我拿什么赔给天子和太子。”

    杨昭知道从黄明远这里得不到痛快话,其实他自己心中也清楚,以他的身子前往草原,风餐露宿,绝对是撑不住的。到时候不仅帮不了黄明远,还会给他添乱。

    只是哪一个男儿没有横刀立马,封狼居胥的梦想。杨昭有时候无比痛恨自己的身子,若是这身子骨康健一些,是不是便不用过得这么辛劳。

    黄明远知道杨昭的心思,拍拍他的肩膀说道:“你不用太担心了,不是找到了孙神医,还有巢元方,你安心听从他们的建议,一定可以把身子养好的。”

    经过黄明远等人的寻找,终于在蜀中找到了孙思邈。虽然孙思邈不愿意做杨昭的保健医生,但黄明远称诺帮他开办一所医学堂,最终半劝半逼的留下了孙思邈。

    孙思邈果然是当世神医,总算将杨昭的身子骨调理的有些起色。若不是如此,黄明远也不敢贸然让他前来丰州,不过离着能出塞还差的远。

    “放心,我不会失去信心的,我还要看我的小娘子成婚呢。”

    “放心,此战之后,我怕是也要回京,有你调教女婿的时候。”

    杨昭一愣,忙问道:“你要回京?”

    黄明远有些平静地说道:“你不觉得朝堂上乱了这么多年,该安定下来了。”

第三十一章 誓师出征

    六月一日,丰州九原城。

    天高云淡,晴空万里。

    今日是十余万大军誓师出征的日子。整个隋军共计十二万人之多,再加上十余万民夫,共计二十余万人,号称四十万大军。

    旌旗猎猎,战鼓雷鸣。

    十余万将士云聚城外,如山如海,如云幕遮天。

    大军主力骑兵各半,幸好杨昭给大军弄来了近六万匹马,基本保障每个步军都能有马匹代步。北伐大军都是北地健儿出身,虽然是步兵身份,但不会骑马的反而不多。

    到了辰时正,正是出兵吉时,军营之中,钲鼓号角之声,震天动地地响了起来。

    城西早就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诸将分裂左右,太常少卿裴蕴主持出征祭礼,请杨昭登坛。

    此时的杨昭虽然是名义上的主帅,但该遵循的礼制却不可废。

    杨昭整衣佩剑,慨然而上,焚香再拜。

    四方将士云集,整个大军的身影一直顺延到天边,而望不见边际。

    杨昭高声说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突厥胡虏,不尊天命,不奉王化,乘衅纵害,祸连北地,虐流百姓。此突厥之胡虏,非戮之而不足以扬大隋之威。然大隋天子有好生之德,不欲使草原百姓罹受战争之祸殃,遂晓谕草原南北之百姓,弃暗投明,迎奉王师,否则天兵骤至,俱为齑粉。

    吾奉将士,奉天子之命北上,当为王前驱,奋武向前,齐心戮力,功赴国是,以致臣节,必无二志。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杨昭言必,有人牵过一匹白马。杨昭接过一柄锋利的横刀,横刀断首,鲜血溅到了旗杆之上。

    众将士立刻高呼“万胜!”

    “万胜!”

    连一向平和的杨昭也血气慷慨,热泪盈眶。

    接着杨昭宣读天子诏令,然后唤黄明远登台。杨昭代表天子登台拜将,拿着斧钺的端首,把柄交给了黄明远,表示将节制军队的权利全部授予他。黄明远接过天子的圣旨与大军帅印,宣告了对大军的掌控。

    其实拜将一般是给主帅的仪式,不过杨昭也就是名义上的主帅,为了树立黄明远的权威,保证令行禁止,杨昭仍然决定将仪式的主角让给黄明远,这才有了众目睽睽之下的授权副帅。

    再然后杨昭下坛,只留下黄明远一人。

    黄明远一身甲胄,腰悬横剑,北地的风吹得头盔上的红缨来回飘荡。黄明远握着剑扫视了诸将一眼,含光射电,威风凛凛。

    “今日,我要带你们北出草原,直捣突厥汗庭。是天赐予你们此次富贵,此时不取,更待何时?”

    黄明远声如洪钟,雷霆万钧,他的话刚说完便赢得众人的欢呼。

    黄明远摆摆手,接着说道:“突厥人统治了草原近一甲子,灭国无数,各种奇珍异宝堆积如山,光黄金就有十万斤之多。此战若胜,突厥牙帐一甲子的积蓄,一半入国库,一半都分予尔等。”

    众人连呼吸都要屏住了,不由得高声欢呼,响彻云霄,哪还有之前的患得患失。

    其实黄明远也不知道突厥牙帐有没有钱,至于什么十万斤黄金更是胡诌的。奈何全军将士对于出征草原有畏惧之心,黄明远别无他法,只得物质刺激,最快的激起众将士的军心。

    接着黄明远又宣布了一下军纪,但是并未禁止掳掠,只是要求众人要严格执行命令。

    黄明远下坛之后,便是中军擂鼓聚将。

    升帐而坐,下边诸将依照官职爵位分列而立。虽然黄明远是副帅,但此仗要在黄明远的指挥下进行。为了维护黄明远的权威,杨昭主动将主位让给了黄明远。

    众将皆是屏气凝神,鸦雀无声。

    虽然黄明远年纪不大,但其赫赫战功已经能够威慑众人。尤其是冠军侯山一战,整个大隋老一辈的将领几乎都接受过黄明远的指挥,因此众人也便不再敢抗拒黄明远。

    诸将大多是年轻一代,除了董纯资历并不比黄明远多多少。

    黄明远对众人说道:“黄明远虽不才,但既然蒙天子看重,托付重任,身兼三军,便会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诸位各宜遵守,勿得违犯。谁若是不准本帅号令,莫怪本帅翻脸无情。”

    众皆曰惟命是听。

    黄明远也是没有时间一一拉拢众人,反倒以威压众人。幸好众人做到这个位置也不是草包,很多人熟悉黄明远的狠辣,更没有人主动上前触这个霉头。而杨昭本来就是要帮黄明远立威,更不会拆黄明远台。

    凌威了众人一场,这军权也算巩固了。众人早知道杨昭不会前往草原,黄明远就是大军真正的主帅,拥有生杀予夺之大权。

    接着黄明远让陈远宣读军令。

    北伐大军以丰州军和独孤览率领的长安禁军为中军。独孤览是独孤皇后的侄子,也是在那场宫变之时立了大功,越级擢升为左侯卫将军。这次更是能率领八千禁军前往草原,可谓简在帝心。

    北伐大军以代州军为前哨,李景督所部即刻前出高阙塞。

    以鱼俱罗的灵州军为左翼;董纯的关西军为右翼;乔钟葵的并州军为右掖;梁默的关北军为左掖;以杨义臣的朔州军为前锋;以黄玠的骁果军与薛世雄的关中军为后军。

    任命鱼俱罗为左军领军使,兼领左翼、左掖;董纯为右军领军使,兼领右翼、右掖;杨义臣前军领军使,兼领前锋、前哨;薛世雄为前后救应使;黄玠为督粮使,兼领民夫诸营。

    除各部武将,军中尚有长史卫尉卿苏孝慈,行军司马长孙晟,中参军太常少卿裴蕴,中监军刑部郎中杨庆。

    主掌度支的民曹参军事内直监游元;

    主掌考功的吏曹参军事内史舍人兼吏部员外郎冯慈明;

    主管番事的礼曹参军事骁果军长史苏夔;

    主掌方略的兵曹行参军事兵部员外郎张镇周;

    主掌军械的工曹行参军事兵部员外郎王世充;

    主掌监察的刑曹参军事侍御史刘子翊;

    典军书记尚书右司郎卢楚等人。

    三军略定,只待兵发。

第三十二章 长驱直入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十几万大军浩浩荡荡,前军已出高阙塞,而后军还滞留在永丰浮桥。此时屯驻在狼山外的伊然部早就在等待北伐隋军。说是伊然部,不过与隋军别部也没有太大区别。

    今年开春,义城公主所部刚整治妥当,黄明远便将斛律晟和韩浚等心腹调了回来。倒不是黄明远不想插手启民部的事务,而是其部内部势力混杂,倾轧太严重,连杨坚也试图控制义成公主部。

    义成公主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展开了又一次大清洗,不论汉胡,所有异己势力都被清除掉,将各将全收归麾下,只保留忠诚于她的势力。这样仍旧忠于黄明远的斛律晟、韩浚便很碍眼。

    为了避免双方出现矛盾,黄明远只得选择将斛律晟等丰州一系的将领完全抽出。义成公主虽然年轻,但天赋卓绝,已经可以很好地保护自己。

    鉴于斛律晟与韩浚二人很熟悉胡人部落,黄明远便命二人统帅伊然部,为王前驱。

    此时的伊然部不过六七千余帐,兵丁有近七千骑。

    伊然可汗都速早就认命了,被隋人豢养在帐中,如养猪一般,现在成了一个大胖子,整天喝得醉醺醺地,连人都不识。

    黄明远懒得见他,直接让斛律晟看管好都速,主力全部追随大隋出征突厥。

    黄明远以斛律晟部为大军后部,负责沿途押运粮草,转运物资。

    隋军主力则直扑突厥南草原核心地区达兰堆。

    达兰堆的位置得天独厚,是整个茫茫南戈壁上少有的一处绿洲。从丰州西北进入小戈壁之后一直到达兰堆有数百里,沿途尽是荒漠,没有多少植被。此不毛之地风沙茫茫,气候炎热,常有大规模的沙暴天气,此为隋军北上之第一道挑战。

    进入大漠之后,隋军极度不适应,根本不辨方向。

    李景并未出过草原,缺乏经验,进展并不顺利。黄明远又以张文远所部为前督部,替换李景部在前探路。张文远曾深入草原追击都蓝可汗,也算了解大漠的形势。

    好在突厥人似乎内斗已经上瘾了,忽视了南方的隋军。更或者他们并不在意南面的隋军,毕竟茫茫草原,千里大漠,就像一处绝地一般隔绝了草原与中国,而隋军穿越大漠的可能被突厥轻视到最低。

    直到大隋出兵北上,两个多月的时间,远在牙帐的步迦可汗才反应过来,连忙组织各部抵挡隋军的入侵。

    五月底,步迦可汗任命大将舍利为统帅,统兵三万前出至达兰堆,抵挡隋军。

    等到舍利着急忙慌地在达兰堆安置下来,隋军张文远所部已经前出北伐大军二百里,一路前直到眉间城东南三十余里。

    眉间城是达兰堆以南百里的一处废弃要塞。此地最早的建城史能够追溯到东汉匈奴时期,只是草原民族不善经营城池,因此此地逐渐荒芜,再无昔日之兴盛。

    不过虽然眉间城已经没有太多的经营价值,但所处关键位置却是达兰堆守备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整个达兰堆西部是一条不知名的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东部就是达兰堆山。平常意义上的达兰堆其实是两山之间的一条宽阔谷地(今蒙古达兰扎德嘎德城所在地区)。

    达兰堆山是连亘数十里长的山岭,往南逐渐平坦,和那条不知名的山脉向南汇聚到戈壁中,而眉间城正好在这个汇聚点上。

    若是突厥人丢失了眉间城,无异于整个达兰堆门户大开。

    张文远到达眉间城附近之后,便在此地发现了突厥人的精锐游骑。

    事实上,隋军大举北上,步迦可汗是没有准备在达兰堆与隋军决战的。他很清楚双方实力的对比,也清楚隋军的缺点,便是步兵多骑兵少,对补给线很依赖。因此步迦可汗决定将此战后撤到突厥牙帐再战。

    到时候在牙帐附近决战,他可从调度各部力量,以多凌寡,借助地利,与隋军相持。只要隋军补给线出现问题,主力部队必然不战自溃,则此次危急便解了,而且有可能接着此次大胜,重聚声势。

    步迦可汗想的的确不错,只是他忽视了隋军前进的速度和他对突厥各部的凝聚力。

    隋军骑兵一日前进近百里,数日之间,便支达兰堆外围。而突厥的可汗大令召集四方部落的时候,响应者寥寥无几。眼看隋军已经直逼牙帐,若是等到突厥准备妥当,则隋军已经到眼皮底下了。

    为了拖延隋军速度,赢得准备时间,步迦可汗这才命舍利固守达兰堆。

    舍利在冠军侯山吃过隋军的亏,因此行军很是谨慎,贸然与隋军野战,并无把握,因此也是撤出达兰堆,将主力撤到两处的山上。

    不过作为达兰堆门户的眉间城还是要守的。

    舍利命部下大将阿史那班昔率五千轻骑前出至眉间城,戍守此地。因为对隋军的忌惮,舍利还多次告诫阿史那班昔所部前出的目的是迟滞隋军,万不可与隋军决战。

    草原上的轻骑,无论是游击还是突击,都是看家的本事。阿史那班昔倒也知道如何迟滞隋军的进度。只是他出身戍守金山的阿勒坦布兵团,并没有参加过当初的侵隋之战,所以对隋军的战力并不了解。

    在张文远发现突厥游骑的时候,阿史那班昔也已经发现了张文远所部。

    骄纵的阿史那班昔发现隋军看起来满打满算也不过三四千,而他的手上有五千突厥铁骑,因此立刻起了战意。阿史那班昔自认为突厥铁骑天下无敌,往日败于大隋不过是败在了隋军的坚城雄关、强弓劲弩的面前,至于骑兵对战,隋军根本不是对手。

    其实不怪阿史那班昔轻视隋军,隋军与突厥骑兵野战能够取胜的战例也只是追溯到四年前杨素与步迦可汗灵州北一战。步迦可汗自不会自曝家丑,而通讯不便的草原上,阿史那班昔根本就不知道隋军铁骑真正的战力。

    此时的张文远在阿史那班昔的面前已经是一道美味的猎物,浑然不知当初威震草原的都蓝可汗就是黄明祯和张文远追杀成功的。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8879/ 第一时间欣赏天下安康最新章节! 作者:鸣奇所写的《天下安康》为转载作品,天下安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天下安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天下安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天下安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天下安康介绍: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是一个被误解和丑化的王朝,北击突厥,西灭吐谷浑,南并林邑,东征高句丽,举世强者,尽皆臣服。这也是一个伟大而传奇的时代,开科举,通运河,立三省六部,定隋律,三十七年国运,功泽后世。身为隋臣,将燕然勒功,布汉威于异域。乱世枭雄,当马踏天下,逐群雄在中原。寒门小将,当乱世来临之时,能否争雄于关陇豪门,凭手中钢枪铁马,当争出一个万世太平。读者群:636899359天下安康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天下安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天下安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