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天下安康TXT下载天下安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天下安康全文阅读

作者:鸣奇     天下安康txt下载     天下安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十六章 主动出击

    回到自己的小院,红拂刚做好饭,正等着黄明远。黄明远的小院有专属的厨房,倒是能够自己做饭。

    黄明远进入房间,让其他人各自散去,只留下红拂。

    红拂女自跟着黄明远前往丰州之后,一直过得很畅意。虽然红拂本来的打算是去做黄明远的妾侍,但其骨子里仍旧是一番侠女姿态,热爱江湖。

    黄明远对红拂女没有太多羁绊,虽然没有将其收纳为侍妾,却是请红拂女担任府上的女子侍卫长,所有待遇,皆如男子一般。红拂女每日训练侍女,带人执勤,府中无论是裴氏等贵人还是家仆、侍女,皆将其当做家臣对待,因此红拂女倒也干得痛快。

    随着黄明远一直没有纳红拂女为妾的意思,红拂女也淡了这份心思。在黄府之中,她能受到尊重,又能凭着心意舞刀弄枪,可谓过上了自己想过的生活,又何必非得以姿色娱人。黄明远又承诺,只要红拂女愿意嫁人,黄明远便随即奉上嫁妆,必不使红拂女受到丝毫歧视。

    红拂女本就豁达,日子倒是过得别样洒脱。

    这次黄明远带着女扮男装的红拂女前来仁寿宫,红拂女虽然不知道黄明远意图若何,但仍旧沉下心思,妥善安排黄明远的衣食起居。

    眼看黄明远支走其他人,红拂女心道黄明远要与她摊牌了。

    黄明远坐在主位之上,对红拂女说道:“出尘,这些日子,在府上过得可还习惯?”

    红拂女赶紧跪下说道:“多蒙家主恩遇,红拂在黄府能够很是开心。”

    黄明远赶紧扶起红拂女说道:“开心就好!”

    二人相对而坐,黄明远乃说道:“出尘,我也不瞒你。这次带你来仁寿宫,确有一事要你相助。”

    红拂女赶紧说道:“红拂蒙家主恩遇,但有所命,万死不辞。”

    “这倒不必,只是需要你去保护一个人,同时想办法时刻监视对方,并把一些消息传到我这里。”

    红拂女并不问对方是谁,直接抱拳领命。

    黄明远并不准备瞒着红拂女,乃说道:“此人是圣人的宠妃宣华夫人陈氏,我会帮你安排到她的身边听差,陈氏也会知晓你的身份。你所要做的,就是保护陈氏,同时监视陈氏,防范陈氏做什么不利于储君的事情。同时陈氏那里若是有什么事情,你必须要以最快的方式传到我这里。”

    红拂女不知道黄明远怎么跟宣华夫人陈氏有了联系,而且在此防卫严密的宫中,如何需要自己去保护、监视陈氏。不过红拂女知道黄明远不会无的放矢,她只需依令而行,其它都不是她该过问的。

    红拂女乃说道:“家主放心,红拂必不辱使命。”

    “我信出尘。”

    黄明远又告诉了一些红拂女在陈氏身边要注意的事情,然后便让她离开了。

    红拂女是男扮女装来的仁寿宫中,一旦到了陈氏那里恢复女儿身,即使有人发现红拂女身份有异也不会立刻联想到黄明远的身上。

    在历史上记载的仁寿宫变中,宣华夫人陈氏扮演了一出前后矛盾的角色,黄明远实在不清楚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把红拂女安置到陈氏身边,哪怕陈氏真的背叛了杨广,也能提前有个预知。

    至于红拂女,黄明远不是大仲马,没必要把这些奇女子都拉到床上。在黄明远看来,这些女子若是能建立一番自己的事业,对历史的贡献远比成为自己的侍妾要有意义的多。

    ······

    黄明远一下午都在自己的院子中待着,內史门下那里并不需要黄明远参与,而黄明远更不能过多的接触军队,因此只得闲在宅子中。

    黄明远虽然心中急切,但也不是莽撞之人,因此耐得住躁动的心。

    到了晚上,黄明远来到杨昭的寝殿,此时杨昭还未休息,王德引着黄明远秘密进入后殿。

    黄明远进来时,杨昭正斜躺在榻上,看到黄明远的到来,杨昭也没有起身,只是随意招待黄明远坐下。

    这两日杨昭一直在杨坚身边侍疾,异常辛苦。在加上他身子骨弱,满眼里尽是疲惫,只得躺在榻上歇一歇。

    黄明远满是担忧地说道:“昭哥,给圣人侍疾虽重要,但你也要爱惜自己的身体,你要记得你还有佶哥、倓哥要保护,可跨不得。”

    “远哥放心,我无碍。”

    虽然如此说,但杨昭也累得不轻,这两日又要侍疾,又要守礼,也只有在黄明远身边更轻松一下。

    黄明远将关于柳述的事情简单地给杨昭说了一下,杨昭也是很吃惊。他亲身经历过慜太子之乱,因此更担心兵变会引发的不可预知的后果。

    “昭哥放心,柳述等人,不过跳梁小丑,无需担心。不过这些日子仁寿宫的情况的确会很诡异,为了防止对方狗急跳墙,你出入宫中要多带侍卫,我把我的护卫雄阔海借给你,让他给你贴身保护。雄阔海有万夫不当之勇,不亚于宇文成都和四郎。”

    “远哥有心了。”

    杨昭知道自己战斗力太差,最易受到对方的攻击,因此也不推却黄明远的好意。

    黄明远接着说道:“我今日前来,除了柳述一事,我还希望等明日太子妃等人到了之后,昭哥能安排我见一次清儿。”

    杨昭一愣,虽然他知道黄明远与杨清儿的关系,但这些年来,黄明远便自觉与杨清儿保持了距离,要主动约杨清儿还是首次。

    “清儿过得不好!”

    “我知道!”

    杨昭看着黄明远有些坚毅的样子,最后无奈地说道:“远哥,若是无法给予清儿结果,请不要给清儿希望。”

    “我知道!”

    黄明远打定主意不多说一个字,杨昭也是无奈。黄明远与杨清儿的事情也不是什么真正的隐秘事情,这些年随着黄明远的地位越来越高,宫中倒也有不少人知道。

    黄明远主动让杨昭约杨清儿,虽然只是在仁寿宫,但还是会引来闲言碎语。杨昭担心妹妹受到伤害。

    “既然你决心已定,我也不拦你。清儿我是给你约出来,但你若是让清儿受到伤害,可是给我等着。”

    黄明远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没说话。

第十七章 再会南阳

    六月二十三日上午,太子妃萧氏、太孙妃崔氏、乐平公主杨丽华、南阳公主杨清儿等人经过长途跋涉,皆赶到了仁寿宫来送杨坚最后一程。

    杨昭带人亲自迎母亲等人入宫,而黄明远身为外臣,也不便去迎接这些皇室女眷,只留在中枢宰相公房内混日子。

    杨坚每次前来仁寿宫避暑,都要在此待上大半年。为了不使朝廷事务被拖延,杨坚每次都要带走一大波朝廷各衙门人员,而朝廷也要在仁寿宫与长安分别办公。

    虽然此次杨坚命太子杨广监国,明面上交出了大部分的权利,但仁寿宫才是大隋真正的核心各决策机构,实际上仁寿宫该有的各衙门办事机构一个不缺,甚至比长安的本部更重要。

    黄明远虽不是真正的宰相,但作为一部尚书,已经是有在中枢参政议政的资格,只是是否有宰相的名号和天子议事是否会叫你的区别,因此黄明远待在中枢宰相公房倒也说得过去。

    不过其他人都是轮流值班,唯有黄明远,只要一没事便在中枢宰相公房待着。柳述看到黄明远在人前喝茶看书、无事可做的样子就生气,你这是拿我们宰相公房当什么了。不过黄明远却是任你如何脸色难看,我就是打定主意不走。而柳述虽然不待见黄明远,却也无法名正言顺的赶他走。

    黄明远这么做,便是要在此跟柳述耗上了。正常的圣旨是要有天子命身边的给事黄门侍郎等人撰写,然后送到中枢有宰相背书,再经过内史、门下二道审核,才会发布。元岩是给事黄门侍郎,可以撰写圣旨,而柳述作为中枢核心,监管内史审核。再加上此时在仁寿宫的宰相不足,而内史、门下因为常年没有主管的原因,早已被柳述、原因渗透严重,二人联合完全可以绕过所有人,将杨坚的圣旨篡改和公布,这也是二人有底气发动宫变的最大原因。

    黄明远待在中枢宰相公房,一是要做这个搅局者,这圣旨只要走正常渠道,就绕不过宰相公房,绕不过在此的黄明远,而黄明远也便于时刻监视柳述;同时也是为了给予柳述压力,使其露出马脚。

    吃了午饭,杨昭的亲信太监王德派人偷偷来给黄明远送了一封信,信上只写着“申时,西海”。

    黄明远心中明了。

    下午快到申时,黄明远便甩开其他人,只带着红拂女和苏邕二人前往西海。

    仁寿宫府西海是一个人工湖,在西南方向一角,乃屏山下聚杜水成湖。黄明远到了西海,四下无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倒也宜人。

    过了差不多有十多分钟,一个宫女步履匆匆地过来,正是南阳公主的侍女落儿。她从黄明远身边经过,也不说话,向湖畔一侧的密林走去。黄明远见此,则紧紧相随,跟随落儿进入密林。

    湖畔一侧的树林之中,南阳公主杨清儿正在等着黄明远。黄明远见到杨清儿之后,轻轻一挥手,红拂女和苏邕二人则立刻分散到两侧林中戒备。

    此时落儿和十五也分散开来,只留黄明远与南阳公主二人。

    二人已经好久未见,尤其是黄明远,自开皇二十年末,他已三年多未见杨清儿,这才再见,竟有些感到恍惚。二人之间的感觉,更像是两个许久未见的老朋友,一肚子的故事,却只能用一杯清酒来述说。

    杨清儿面色平静地说道:“真没想到你会主动来见我。”

    黄明远深吸一口气,说道:“你过得还好吗?”

    黄明远真想给自己一巴掌,什么时候自己也沦落到电视剧的狗血言情片的地步。但此时此刻,黄明远忽然发现,自己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杨清儿淡淡地说道:“衣食无忧,心静平和,也算是很好吧。不过真没想到有一天你也会这么问,你以前说过,若是两个久别重逢的人再次相见而无话可说的时候,便问一句‘你过得还好吗’,二人也便能寒暄过去,我们现在也是无话可说了吧。”

    杨清儿看着黄明远,想知道他会怎么回答。

    黄明远不去看杨清儿的眼睛,自顾自地说道:“我五年前说过会带走你,现在也是这个回答。即使这中间要花费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我都有耐心,等到自己足够强大而天下人再无人能阻拦的时候。”

    “如果阿耶反对?”

    黄明远打断杨清儿的话,恶狠狠地说道:“没有人能够反对。这些不该是你考虑的,我会让任何人都无法反对。”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其实最好的办法便是黄明远丧偶,杨清儿丧夫,但是即便如此,杨广出于各种考虑,也很难将杨清儿嫁给黄明远。而且二人也不可能丧心病狂的杀死原配,因此这条路根本行不通。

    杨清儿一直知道黄明远在做什么,但黄明远的位置越高,她越担心。若是黄明远想名正言顺的娶她,会不会做下一个王莽、曹操。相对于其他人,杨清儿从小跟黄明远朝夕相处,那个时候的黄明远最最真实,她很清楚,黄明远其实对父亲更对的是尊敬,而不是对上位者的忠诚与畏服······

    今日黄明远又如此说,让杨清儿紧绷的弦几乎要断掉。

    杨清儿迫使自己不去想以后的事,而是上前抓住黄明远的手说道:“远郎,答应我,不要去做任何傻事,不要背叛阿耶。”

    黄明远心中一顿,便握着杨清儿的手,立刻笑道:“清儿想多了,你怎么会这么想,我无论如何都不会背叛储君的。我永远知道自己是被谁养大的。”

    杨清儿此时只得安下心来,选择相信黄明远。

    不过这个插曲倒是让二人之间本有些尴尬的场面一扫而空。

    二人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各自叙述着这几年所经历的事情。主要是黄明远在说,而杨清儿在听。大同,丰州,草原,突厥,金戈铁马,气吞山河,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听着黄明远所说的那些跌宕起伏的经历,杨清儿才知道黄明远这些年一路走来是多么的艰险。

第十八章 移花接木

    两人聊了一个多时辰,彼此也轻快了许多。杨清儿才想到黄明远如此着急找自己来是不是有急事。

    这里的确要防着有人发现,也不是说话的地方,因此黄明远乃说道:“清儿,事关重大,我有一事需要你的帮忙?”

    “远郎请说。”

    黄明远乃说道:“我有一个人要秘密送到宣华夫人那里,但我无法直接从我这里走,所以要打着你的名义秘密行事,便是由你送给她。”

    “宣华夫人?”

    杨清儿一惊。杨清儿也知道宣华夫人是大父最宠爱的妃子,黄明远这般明目张胆的往宣华夫人身边送人,实在是胆大包天。

    黄明远看着满是吃惊的杨清儿,接着说道:“有些事我也不瞒你,现在仁寿宫的局势如坐于火山之上,时刻都可能爆发,大隋和太子殿下已到了生死危急关头。柳述等人阴谋作乱,我奉太子殿下之命来戳破他们的阴谋。而宣华夫人是关其中重要一环,我必须要安排人在宣华夫人身边监视。”

    至于说监视谁,黄明远没说。但杨清儿不是寻常的娇弱女子,她很清楚现在的局势,也知道父亲与柳述、宣华夫人等人的关系,因此自是选择相信黄明远。

    杨清儿相信黄明远的分寸,也不多问,便说道:“你且放心,我会全力而为。”至于其它的,杨清儿没有多问。

    眼看二人出来的时间都不短了,都要尽快回去防止有人发现。

    这时黄明远吹了一声口哨,红拂女听到声音之后立刻进了林子。而杨清儿也叫来了一旁的落儿。

    黄明远命红拂女和落儿二人换了衣服,假扮南阳公主的侍女跟随其回去。而落儿到时候要跟着黄明远回到自己的院子再想办法返回南阳公主处。

    这样狸猫换太子,移花接木,便能悄无声息地使红拂女潜藏到南阳公主处。而她从南阳公主处再被送到宣华夫人处便要简单许多。

    由不得黄明远如此谨慎,实在是黄明远清楚这一次密会南阳公主未必能够瞒得住有心人,若是让人发现自己秘密往南阳公主身边送人,又会多生事端。

    黄明远又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南阳公主,令其送给宣华夫人。

    二人离别,杨清儿看着容貌娇艳的红拂女,没有多问,只是嘱托黄明远“要多多保重!”

    黄明远握着杨清儿的手,久久不愿意松开。这一次分别之后,下一次这样相见的机会,又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以后的事了。

    黄明远告诉自己,不过是要熬二十年,自己现在已经熬了六年了,还有十四年,自己熬得起。

    杨清儿也与黄明远分别,走出密林之后,泪水已经沾湿满脸。

    ······

    杨清儿返回自己的院子之后,就见驸马宇文士及正黑着脸坐在正屋的榻上。

    自当初杨广北伐之后,夫妻二人的关系日渐稀疏,形同陌路了。只是双方都在维持婚姻这种形式,因此还算是有个夫妻的名头。往日二人一个住在公主府,一个住在宇文府,想看两厌,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次。这一次因为杨坚病重,宇文士及作为驸马孙女婿,也不得不跟着前来。

    仁寿宫可不会给二人分别安排地方,因此南阳公主才勉为其难地跟宇文士及待在一个院子里。

    杨清儿自是不会搭理宇文士及,就当没看见一样,径直而去。

    宇文士及看见南阳公主入内也不搭理自己,瞬间火冒三丈,面色不虞的他强压着心中的怒火问道:“公主刚才是去做什么了?”

    南阳公主听到宇文士及的问话,也不回答,径直往自己的房间而去。

    宇文士及见此再也压不住心中的怒火,猛地站了起来,指着南阳公主骂道:“你是不是去会野汉子了?别瞒着我了,我都知道了,你和那个黄明远去偷情去了,你还敢如此嚣张。”

    正走着的南阳公主猛地停住脚步,转过头来,看着宇文士及。忽然她上前两步一巴掌狠狠地打在了宇文士及的脸上。

    “宇文仁人(宇文士及字),在你眼中我就如此不堪?我乃大隋公主,不可辱也,这一巴掌,是让你知道你刚才犯下了多大的错误。”

    南阳公主说完之后,转身离去。

    实际上宇文士及说出那些话之后便后悔了,因为他之前的摇摆不定,太子很不喜欢他,公主也与他形同陌路。宇文士及实际上是在不停地讨好南阳公主,以求得原谅。可惜南阳公主一直无动于衷。

    南阳公主的这一巴掌让宇文士及又羞又恼,可清醒过来的他更多的是害怕与担心。

    “公主,我错了!我错了!”

    清醒过来的宇文士及立刻要上前抱住南阳公主的腿哭述,而南阳公主身后的十五一把上前将宇文士及推开,护送着南阳公主进入房间,只留下宇文士及一人在那里哭天抢地。

    南阳公主早就对宇文士及死心了,丝毫不在意宇文士及的哭述。

    到了傍晚,南阳公主便打着拜访宣华夫人的幌子,带着红拂女前往宣华夫人的寝殿。这只能算是普通的来往,因此但也正常。

    见到宣华夫人,南阳公主便将红拂女和黄明远的信一同交给宣华夫人。

    宣华夫人没想到黄明远会如此胆大,不仅敢派人前来,还要她监视天子以及容华夫人蔡氏。但黄明远在信中保证,等到太子继位,必不会忘了陈家为太子做的贡献。

    宣华夫人本来就跟杨广政治关系亲密,希望在杨坚死后能获得杨广的优待。因此虽然黄明远的请求可以说是滔天大罪,但宣华夫人仍然决定去冒这次险,因为她别无选择。

    这是生死大事,非朋友即是敌人,宣华夫人根本没法拒绝。这是为了陈家,也为了她自己。

    一切都在静悄悄地进行,不出黄明远所料,虽然有人发现了黄明远与南阳公主的接触,但不少人还以为二人旧情未了,私自幽会。尤其是宇文士及被南阳公主打了一巴掌的事情传出去之后,众人更是相信了这个说法,至于宣华夫人身边的侍女多一个少一个的事情,根本没人会在意。

第十九章 瞒天过海

    七月,乙未(初一)。

    皇帝病了十几日,整个仁寿宫的气氛随之也异常压抑。到了傍晚,宫门落锁,四下寂静无人,宛如一片鬼蜮。

    张黑铁是守卫咸亨门的一个帅都督,今日正当值。这些日子因为天子病情一事,各种巡察戒备森严,有好几个守门都督皆是因为当值时懈怠被撤了职务。

    张黑铁胆子不大,也没什么后台,更不敢偷懒,只得带着人在宫门处来回游弋,不敢懈怠。

    幸好此时是夏季,到了晚上清凉有风,虽是炎热,却也合适。若是在寒冬腊月里,保不齐就有不少人冻僵在寒风之中。

    宫门之外,风吹的树枝影影绰绰,夜色深的有些恐怖。

    不过张黑铁也不以为然,这仁寿宫在荒郊野外的,哪有什么外人。

    到了下半夜,张黑铁实在撑不住了,便让人去城楼子上看着,他则趁机猫在城门洞了里靠着墙斜上一会。用不了多久,天就要亮了,这个时候巡查的也早就回去了,没人会发现。

    咸亨门是个小门,位于仁寿宫西南侧,往北便是咸亨殿了。张黑铁虽然是个帅都督,若是在边疆军中也是能统帅数百的一号人物。但在禁军之中,疴官问题严重,他手底下不过七八十号人,守卫着咸亨门。

    寅时过了一刻,咸亨门被打开一条缝,十几辆车子拉着数百恭桶进入。

    因为仁寿宫风大,且建在山上,为了防止净房(宫中无厕所,为管理马桶的部门)气味太大,所以这净房建在山脚下,每天早上有人运送干净马桶入内,然后拉着脏马桶出去清洗。

    为了防止不雅,这马桶都会在凌晨众人还没有醒的时候送进宫。这咸亨门偏僻,正好作为净房运送马桶和御膳房运送食材的专用通道。

    好吧,也是没谁了,谁让这里最偏僻。

    虽然这送进来的马桶都是清洗过得,但天长地久的使用,那股屎味是洗不掉的。再加上运送马桶的车子,这风一吹,真是顶风臭十里。

    怨不得张黑铁他们天天无精打采,任谁每天打交道的不是送菜的便是送马桶的,他也没有什么兴致。

    送马桶的进门之后,张黑铁被惊醒,立刻就闻到一股臭。

    送马桶的是内侍张小德,和张黑铁还是一家子,因此张黑铁忍不住说道:“小德,这一旬不是由陈老蔫负责运送恭桶吗,怎么今个由你来送了?”

    可没几个人愿意干运送恭桶的事情,身上一股臭味,没得熏走了贵人。

    张小德满脸无奈,狠狠地说道:“还不是那陈老蔫光知道吃,闹了半夜肚子,正在那拉稀呢?净房那群孙子都欺负我小,让我来顶陈老蔫的班,这他妈什么事啊?”

    张黑铁一听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兄弟,这人善被人欺,你以后可不得这么老实。”

    张小德忙点头称是,又不无羡慕地说道:“还是兄长这里轻快,管着咸亨门,别提多气派了,哪像我们,人送外号‘屎官’。”

    众人“哈哈”大笑。

    “兄弟,你是不知道兄长的难处,你是‘屎官’,我们是‘喝风鬼’。”

    两边闲聊着,张黑铁下边的士兵们上前检查马桶。

    大家都习惯了净房人员的出入,且这今天的马车也忒臭,因此都是意思意思,根本没人用心。

    “兄弟,今天这马车怎么这么臭啊。”

    “别提了,昨天让几个小王八崽子下山的时候把车给摔了,恭桶倒得满地都是,车还摔坏了好几辆,没办法,只能先拿旧车顶上。”

    仁寿宫建在天台山上,因此出现事故也属正常。

    张黑铁放手让张小德的人过去,这时忽然看到车后有好几个大号的恭桶,往日没有见过,便问道:“兄弟,这怎么还有这么多大号恭桶,往常可是没见过。”

    张小德便说道:“兄长,这是给马厩用的,最近仁寿宫牲畜太多,运送恭桶实在太麻烦,管事的便让人弄了几个大的恭桶,也方便运送。”

    “这倒是个好办法。”

    张黑铁也没有过多询问,清点好人数,便放张小德走了,甚至连那几个大号的恭桶也没有查。也就是这些日子宫中查的实在太严了,张黑铁不得不按照要求检查这些出入的恭桶,否则哪有这么麻烦。

    张黑铁虽然抱怨每天看到的只有运马桶的和运菜的,但其实还是愿意和他们闲扯一番,无他,实在无聊。而且别看这些人是运马桶的,但能出入仁寿宫。平常他们这些看门的常托张小德等人给他们捎带一些外面的东西。

    看着张小德远去的身影,张黑铁叹了一声“都他妈不容易啊”,便接着靠着城墙睡了。一会还有送菜的要进来,凑着这个空,他还能多睡一会。

    张小德等人押着运马桶的车子进入仁寿宫中,沿途将新的马桶放到各院子处,等到回程的时候再把这些换回的脏马桶捎着。

    到了一处马厩,张小德命人四处看着,乃和另一个较为魁梧的壮汉打开一个大马桶的盖子,里面跳出一个人来。

    此人正是众人认为已经快要死的武陵郡王杨俨。

    杨俨在朗州一开始游猎、喝酒,只是做做样子,以减轻杨广等人对他的警惕心。后来听说杨坚病重,他计上心来,决定铤而走险,这才设计摔断了腿,又诈称将要病死,搬到了龙山上,避开了旁人的耳目。

    而杨俨趁机从武陵扮做客商,避开沿途检查,一路来到关中。

    柳述因为杨坚病重要死,急得惶惶不可终日,杨俨心中对这个姑父的高傲很是了解,因此趁机给柳述去信,希望他能助自己登顶皇位。

    柳述虽然对杨俨的计策吓得要死,但他得罪杨广、杨素太狠,已经没有退路,只得选择与杨俨合作。

    杨俨一路来到仁寿宫,此时的仁寿宫因为天子病重的原因,戒备极其森严,再加上宫中有令杨俨异常忌惮的黄明远,因此杨俨不敢贸然进宫。幸好净房这里有破绽,而他父亲在此还有一些心腹,杨俨这才当机立断,也不避屎臭,竟然选择躲入马桶之中,跟着净房的马车进入了仁寿宫之中。

第二十章 事在人为

    杨俨虽然有忍辱负重的决心,但毕竟从小事娇生惯养,待在这恭桶之中这么长时间,差一点吐了出来。

    被张小德等人放出来之后,杨俨面色蜡黄,脸色惨淡,强忍着恶心,最终仍扶着柱子吐了好几口,这才勉强能说话。

    杨俨虽然难受,但也不敢在马厩中多待。仁寿宫人太多了,他实在担心有人发现他。此地离着柳述的院子并不远,因此杨俨命张小德将其送到了柳述的住处。

    此时柳述还没起,张小德借着送马桶的理由将信传到柳述那里。柳述听说有南方旧友,心中一顿,立刻让人将其秘密请来,正是本应该在朗州的武陵郡王杨俨。

    “五姑父,一年未见,别来无恙。”

    柳述乍一见杨俨,是心都要跳出来了。他无论如何也没要想到杨俨有本事秘密潜入仁寿宫中,他本来还准备自己想办法呢?

    “郡王如何来此?”

    不过杨俨的到来,也令柳述一喜,杨俨本人补齐了他们这个造反一团队最后一块短板,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杨俨没要细说进入仁寿宫的办法,一是不想让所有秘密都暴露在柳述眼前,同时也觉得自己进来的方法实在很难看,不愿惹人知晓。因此杨俨一番言语叉过,便直奔主题。

    柳述自是知道杨俨前一个想法,也不多问,便跟杨俨介绍起此时仁寿宫的情况。

    对于柳述他们来说,要控制杨坚是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但杨广也不会坐以待毙,因此掌握仁寿宫足够的兵力也很重要。

    守备仁寿宫的禁军,除了天子的左右备身府和左右领左右府各部,其他十个卫府的军队是驻扎在宫外的,呈环状守卫仁寿宫。

    柳述虽然桀骜,但也不是愚蠢之人,他之所以敢发动政变,也是因为他有足够的本钱的。宫外的十卫府禁卫之中,柳述掌握有三军,再加上秘密倒向柳述的备身将军田元和右领左右府将军赵仲卿,实际上柳述已经掌握了仁寿宫内五分之二的兵马,足够发动一场政变。

    杨俨对柳述很放心,柳述虽然为人高傲,但能力却不凡,否则杨坚也不会如此重用这个女婿。

    有继承人杨俨,宰相柳述,再加上军队,二人有足够的把握控制杨坚并掌控各军。只有能够在最短的时间抓获杨广,使对方群龙无首,则政变必成。

    二人秘密商议一番,将整场政变的具体步骤一一考虑周全。

    此时已经天大亮了,阳光照进房间,黑暗必将清扫一空。二人相商政变时间,杨俨决定今日晚间便发动此事,但是柳述却觉得有些太急,

    事到临头,柳述本能的有些慌乱。

    杨俨也能看得出来,便说道:“五姑父,先发制人,后发者至于人,孤每在此地多待一日,便多一分暴露的危险。姑父想想,杨广登基之后我等的下场,你觉得杨广能够留你我二人的性命,此时此刻,是敌我狭路相逢,容不得我等后退。这一次我等是清君侧,诛奸佞,拨乱反正,杨广贼子,僭越大位,百姓苦其久矣,今天命在我,众望所归,我等必攘除此等奸佞,还天下一个太平。”

    柳述心思不断乱转,也知道已经走了九十九步,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郡王放心,柳述心中有数。”

    柳述乃将杨俨留在自己的院子之中,不让任何人靠近,他则前往中枢公房。到了中午,柳述密与元岩相言,请其前往自己的院子一会。

    元岩与柳述关系亲密,二人相密会倒也是常事,乃不以为意,前往柳述院中。令他吃惊的是,相会之人除了柳述,竟然还有一个本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人,武陵郡王杨俨。

    元岩大惊。

    杨俨立刻上前行礼,言道:“小子无状,为求见侍郎一面,不得不出此下策,还请侍郎莫怪。”

    元岩也是人尖之人,立刻正色行礼,乃问道:“郡王如何在此?”

    杨俨乃说道:“孤乃圣人所招,秘密前来,实为讨伐僭越逆臣杨广,今日来见侍郎,乃为请侍郎相助。”

    元岩一愣,他虽然觉察出柳述最近形迹可疑,没想到竟然是要和杨俨搅和在一起。

    至于杨俨给自己脸上贴金所说的为圣人相招,元岩是根本不信的。圣人若是想除掉杨广,虽然很麻烦,但也不需要招杨俨来秘密实行此事。此时的元颍已经明白,杨俨和柳述是要趁着杨坚病重之际,控制天子,发动兵变,夺得帝位。

    此事风险太大,元岩并不想插手此事。

    杨俨看出来元岩要拒绝的意思,也不在掩饰,立刻说道:“元侍郎,此非我等胆大,实在是杨广咄咄逼人,不给我等留活路,我等没有办法,要奋起反抗。

    侍郎之前多与杨广一党不睦,而且还是家父旧臣,侍郎试问,等杨广登基之后,会如何对待侍郎。且杨广为人凶狠残暴,外宽内忌,行事更是毫不顾忌,侍郎以为,哪怕侍郎辞官归家,再不过问政事,杨广一党能给侍郎一个体面吗?”

    元岩心中大震,杨俨的每一句话都敲击着元岩的内心,让他的心情如风雨侵袭一般震动。

    随着杨坚年事已高,元岩不是没想过杨坚死后自己的后路,更想过是否要与杨广修好关系。只是他得罪杨广、杨素太深,他不敢回头。

    元岩很清楚,哪怕他真的投降杨广,将来最好的下场不过是混个闲职到老,再也不会有权利。这是极其在乎权利的元岩说不能接受的。元岩之所以得罪杨广、杨素,不就是为了这点权利。

    因此元岩选择与柳述结盟,抵挡杨广。只是现在杨坚时日无多,他真的站到了悬崖边上。

    回不了头了。

    元岩看着杨俨,冷静地问道:“大王敢冒如此之大不韪,可有几分之成算。”

    杨俨一笑,说道:“元侍郎,需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孤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在仁寿宫,侍郎还不相信我们的实力吗?现在万事俱备,只缺侍郎的相助了。”

    元岩脸色数变,最后横下心来,向杨俨跪拜道:“但为大王驱使,元岩必在所不辞。”

    杨俨大喜,赶紧将元岩扶起来说道:“有元侍郎相助,大事成矣!”

第二十一章 悖逆人伦

    七月,辛丑(七日),仁寿宫大宝殿。

    傍晚时分,杨坚转好,勉强能从病榻上抬起身子视事。

    刚食用了一碗清粥,杨坚正准备睡下,负责大宝殿守卫的备身将军田元请求觐见。杨坚虽然病重,但政治敏感度并没有丧失,立刻知晓田元此时求见,必是有重大内情上报,因此立刻在病榻上接见了田元。

    果不出杨坚所料,田元则上呈了一封密信。

    根据田元回答,今日傍晚他在带队巡逻的时候发现一个内侍在大宝殿附近鬼鬼祟祟,因此立刻将其捉起来审问,并从其身上搜到了这封书信。田元不敢擅转,并将此信上呈给天子。

    杨坚接过信,打开一看,脸色立刻微变。杨坚强忍着怒意命田元下去审问被捉住的内侍,之后连连咳嗽了十数声,忍不住一口鲜血咳出。

    这是黄明远写给太子杨广的密信,信中写道:黄明远已经拉拢各军,将一切布置妥当,只等太子一声令下,便可拿下整个仁寿宫,拥戴太子在天子灵前登基。原来是杨广考虑到他现在在天子身边侍疾,多有不便,如果天子去世,必须预先做好防备措施,防止生乱,因此命黄明远联络禁军各部,掌握兵权。而这封信恰恰就是黄明远给太子杨广的回信。

    杨坚又召田元入内,此时田元上报,之前所抓获的那个小内侍已经招供,其原来是太子宫中的一个内侍,奉太子之命给鲁国公黄明远送信。鲁国公黄明远回信之后,这个小内侍便匆忙返回太子寝殿。没想到这个小内侍第一次随驾前来仁寿宫,走错了路不知该如何回去,因此才在大宝殿外逡巡,没想到最后被巡逻的侍卫抓获。

    杨坚心中无比愤怒,在杨坚的心中,次子杨广是能够做得出这种事情的。

    更令杨坚赶到恐惧的是太子命黄明远掌握了宫中的禁卫,这意味着太子想夺权只在他的一念之间,连杨坚本人的生死也操之于太子之手。

    而此时杨坚根本不知道都有谁背叛了他。

    御极天下二十余年的杨坚如何能接受这种结果,他下意识地便想出手将太子的布置全部瓦解,同时将裴矩、黄明远等太子一党全部处死。

    但是杨坚很快放弃了这种做法。

    杨坚很清楚自己的身子状况,也知道自己时日无多。虽然现在废了太子的臂膀能大大的出一口恶气,只是到时太子要如何处置?他已经没有时间再去培养一个新的太子,而此时削弱太子,无异于削弱大隋的根基。

    杨坚不住地劝自己放松心情,将心中的怨怒压制到心底身处。

    最后杨坚谁也没告诉,所以他也没有任何反制措施,现在最重要的是大隋的稳定,而他的高兴与否反而是次要的。

    杨坚躺在榻上,不住地思索着关于杨广的旧事,一切的旧影像走马灯一样在他面前旋转,虽然这个二儿子的孝心远没有他表现出来的那么真诚,但他毕竟是最像自己、最适合做天子的人。

    杨坚躺在床上,不一会便沉沉地睡去。

    约莫卯时,天已快亮,杨坚方才醒来。今日是容华夫人蔡氏侍疾,作为宫中唯二的两个巨头,她和宣华夫人在侍疾上分成了一人一天。

    蔡氏是江南丹阳人,家世不显,陈国灭亡之后被选入隋宫成为世妇。蔡氏姿容婉丽、仪态大方,很得杨坚的喜欢,是独孤皇后时代仅有的几个幸存者。独孤皇后去世后,蔡氏渐渐得宠,被封为贵人,参与管理后宫事务,与陈国公主出身的陈氏地位相当,后被封为容华夫人。与那个身负国仇家恨、家族存亡的宣华夫人相比,在蔡氏这里,更能使杨坚放心。

    蔡氏用勺子一口一口地喂完杨坚饭食,用了几乎一刻钟的时间。杨坚食用完饭之后,身体稍微有些精力,便靠着床榻之上,与蔡氏聊天。

    双方差不多聊了一刻多钟,此时已经卯时过半,天已经大亮。蔡氏便出去如厕,而杨坚一个人靠在榻上回想着昨天傍晚的事情,不知不觉竟然睡着了。

    杨坚迷迷糊糊的,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才醒来。此时如厕的容华夫人蔡氏仍然没有回来,杨坚乃让宫人出去寻一下蔡氏。

    过了一会,容华夫人蔡氏返回了正殿,只见她神色慌张,衣衫不整,环佩错落,眼圈微红。

    杨坚见蔡氏跑着回到殿中,又见她衣衫不整,赶忙询问怎么回事?

    容华夫人蔡氏也不回答,一直是哭,还不时地直骂“畜生”。直到杨坚发怒,问询事情缘由,容华夫人才抽抽搭搭地说起了刚才发生的事情。

    原来蔡氏刚才出去如厕的时候,正巧遇到匆匆赶来的太子杨广,杨广见蔡氏姿色美妙,实在难以把持,于是胆大妄为,竟然想对蔡氏是施以非礼。蔡氏拼命挣扎,幸好其侍女相救,这才逃脱了杨广的魔掌,返回殿中。

    杨坚听闻此事,立刻暴怒,忍不住口中吐出一口鲜血,蔡氏慌了手脚,赶忙去给杨坚插嘴。

    愤怒的杨坚之前还一直在想昨天晚上的事情,今日听到蔡氏的哭诉,哪里还不发怒。

    太子这是自觉自己已经控制了整个仁寿宫,所以不愿意再与自己虚与委蛇,急不可耐地要做天子。自己还未死,他就敢堂而皇之的蒸母,自己死后,还有什么事情是他不敢做的。

    这时候的杨坚早就没有太多的判断能力,只能一个劲地锤着床大哭道:“这个畜生!如此悖逆人伦,无君无父,我怎么可以将国家大事交付给他!是独孤误了我!”却是悔之晚矣。

    杨坚恨不得一剑杀了这个逆子,但他知道此时的杨广已经掌握了全局,若是逼之太甚,他也不敢保证杨广会不会做出更疯狂的事情。

    蔡氏此时哭着说道:“若是圣人真的不幸,请圣人带走臣妾吧!”却是哭得情真意切,句句让杨坚心痛。

    “逆子如此,朕该如何啊?”

    此时的杨坚衰老的脸色满是无助的神色,软弱之情溢于言表。

    这时原本哭泣的蔡氏忽然说道:“听说柳相国素来忠义,且不党附于太子,圣人如何不招柳相国前来问询?”

第二十二章 据理力争

    没多久,柳述便奉召匆匆赶来。

    这时杨坚一看柳述入殿,便大声说道:“去叫朕的儿子前来。”

    柳述吃了一惊,仁寿宫中的皇子只有杨广一人,杨坚是要做什么?不过柳述不敢违背,只得说道:“臣马上去叫二殿下。”柳述不愿意称呼杨广为太子,很多时候故意叫他二殿下,以示其身份不正。

    杨昭斜靠在榻上生气地说道:“朕要叫的是太子,你叫晋王做什么?”

    柳述一愣,这才反应过来杨坚说得是杨勇。杨坚病得有些糊涂了,忘性又大,这时候竟然想到了早死的杨勇。

    柳述当然叫不来杨勇,只得小心地说道:“圣人,前太子殿下早薨了。”

    杨坚这才如梦方醒,自己被气糊涂了,竟然把杨勇早死的事情都忘了,现在的太子乃是逆子杨广。

    杨坚平复了一下心情,尽量让自己清醒一些,这才对柳述说道:“杨广忤逆不孝,悖逆人伦,往日善于伪装,今日乃露出其狼子野心了。勇儿早薨,朕错信了杨广,柳卿,今日朕该当如何。”却是将之前杨广调戏容华夫人蔡氏的事情给柳述说了一番。

    柳述听了大喜,杨坚果然信了蔡氏的说法。

    柳述听后,佯装吃惊,然后立刻跪在地上说道:“天子息怒,天子息怒,二殿下如何能做此等事情,此陷陛下于何等地步,如此行径,乃是汉隐帝刘粲、宋孝武帝刘骏才能做得出来的事情啊。”

    刘粲和刘骏可都不是什么好人,昏庸无道,强逼母妃,皆是死后皇位旁落外人的君主。

    杨坚听后,只是哆哆嗦嗦地说道:“这皇位怎么能交给他?这皇位怎么能交给他啊?”

    这时柳述忽然伏在地上说道:“圣人,臣听闻为圣人诊治的太医陈都私底下与二殿下来往甚密,常与二殿下密谈。”

    杨坚还没有说话,一旁的容华夫人蔡氏忽然惊呼道:“这为圣人诊治的太医怎么能与旁人交好,若是这太医受旁人之命,故意暗害圣人该当如何啊。”

    蔡氏似乎是无心之语,但此言正中杨坚的心中。杨坚这两年随着身体越来越衰老,猜忌心也越来越重,总是怀疑朝臣之中有人图谋不轨,觉得总有刁民想害朕,而王世积、虞庆则、李彻等人也是在杨坚这种猜疑中,才被处死的。

    杨坚一直觉得自己身体挺好的,而这一次生病如山倒一般,几乎要了他的命。本来他还没有怀疑有人妨害,但蔡氏的一声娇呼瞬间让他觉得,莫不是正如蔡氏所言,是有人故意害他。而这个人是谁,已经呼之欲出。莫不是太子杨广为了登基已经等不及了,所以要谋害他以求早日登基。

    杨坚脑海里有这么一个想法,便挥之不去。杨坚越想越觉得是杨广在谋害他,而他几乎要死于杨广之手。

    愤怒的杨坚几乎是怒喊着说道:“柳卿,招元岩前来拟圣旨,朕要废了杨广这个逆子!”

    “圣人不可!”

    宣华夫人陈氏正要进门,听到杨坚这么一声怒喝,立刻惊得是魂飞魄散,下意识地便大声喊了出来。

    众人抬头一看,正是宣华夫人陈氏。

    今日虽非陈氏侍疾,但他记得黄明远于她的嘱托,因此一有时间便往大宝殿跑,唯恐发生什么她不知晓的事情。今日陈氏因为一些琐事来的较晚,正好便遇到了咆哮着要废太子的杨坚。

    蔡氏和柳述见到陈氏跑进来,脸上皆是很难看,贱人坏我大事!

    而杨坚见有人反驳于他,脸色难看地说道:“陈氏,你来此作何,难到也要做乱臣贼子?”

    陈氏吓得跪在地上,连滚带爬地到了杨坚身边。

    “圣人,妾身不知道圣人因何原因动怒,但是也知道储君乃国之根本,天下之重,不可轻易废黜。且太子素来仁孝,为天下人称道,并无失德之处,怎么能如此轻易地便要废黜?”

    杨坚一听陈氏说杨广仁孝,暴怒的他一把推开陈氏,恶狠狠地说道:“你还为那个逆子说话,他若是有半分的仁孝,也不会串联军队,调戏蔡氏,更不会合谋太医来毒害我。”

    陈氏被杨坚推到地上,磕在床榻的边角上,划了一道小口子,鲜血立刻流出。

    陈氏听到杨坚的话也吓个半死,她也不知道杨坚所说的事情杨广到底有没有做,但这个时候,她无论如何都要替杨广说话,打消天子的愤怒。

    宣华夫人趴在地上说道:“圣人,这些事情未必是真的啊。众所周知,太子不好女色,家无姬妾,如何便会在仁寿宫急不可耐地调戏容华夫人;而太子当初连东宫侍卫都交给圣人,表明不恋栈兵权,如何会串联军队;至于合谋太医,更是不可能啊,圣人的诊治要有十余位太医一同会诊,同时要记入起居册,怎么可能会被太子所掌控?且太子以仁孝而为天下人所信,必不会做这般丑事。”

    宣华夫人的哭诉总算让暴怒的杨坚恢复了一些理智。他潜意识里对杨广的不信任,所以他才一听到杨广的过错,便当成真的,丝毫没有发现其中的破绽。这一次陈氏的哭诉,总算使得他能好好想一想其间所有事情。

    而一旁的容华夫人蔡氏听得陈氏将矛头指向自己,大惊失色,急忙跪在地上说道:“宣华夫人何必如此血口喷人,我与太子无冤无仇,为何要陷害太子?倒是宣华夫人你,素来与太子亲近,难道是眼见圣人有疾,便起了异样心思,想巴结太子?”

    蔡氏盯着陈氏,那愤怒的宣华夫人一巴掌打在蔡氏脸色。不知道是因为蔡氏的指责心中无愧而愤怒,还是心中有愧而愤怒。

    蔡氏被打了一巴掌,不敢置信,然后便立刻跪在地上说道:“圣人,宣华夫人与太子有染,才会明目张胆的为太子求情,请圣人为臣妾做主。”

    “蔡氏,你血口喷人······”

    二人在殿中相互指责了起来,杨坚大怒,便喝道:“你二人休得再闹了。”

    众人顿时不敢再言语,杨坚沉着脸色说道:“柳述,你替朕招太子前来大宝殿,我要与太子对质,到时候是是非非,便自有分晓。”

第二十三章 无父无君

    柳述眼看大好的废太子的机会,就这么被宣华夫人给搅了,心中忌恨。虽然柳述恨不得杀了宣华夫人,但只得面色如常的领旨。

    此时元岩也到了殿中,杨坚便招太子杨广觐见。

    柳述知道之前的事情都经不起推敲,一旦圣人醒悟过来,哪怕杨广真的做了那些事情,但圣人为了大隋王朝的传承,也不一定会真的处置杨广。别看现在杨坚大喊着“废太子”,不过是他气迷了心窍,一旦醒悟,立刻便会轻拿轻放。

    任何事情与江山社稷相比,都不重要。

    这绝不是柳述愿意看到的。

    策划了这么长时间,为山九仞,最后却功亏一篑,柳述别提多恼。现在上策失败,没能激怒杨坚废黜杨广,只得选择中策,将杨广诈至大宝殿拘押,然后挟持天子杨坚,废黜杨广。到时杨广所部群龙无主,在柳述的兵锋与杨坚的威压之下,必会崩溃,而此时杨俨便可挟天子以令天下。等到彻底掌控朝堂之后,他们再胁迫杨坚让位于杨俨,则大事定矣。

    备身府兵今日当值的是田元,通过田元,柳述很容易便将自己的心腹家将带入大宝殿,挟持杨坚。只要拿下杨坚,崔彭、杨安等人摄于圣命,则备身府诸部将全部归于杨俨之下,仁寿宫便完全在杨俨的掌握之中了。

    前去招杨广的内侍刚出殿,柳述的仆人竟然径直闯入了大宝殿中。

    杨坚一惊,还未问话,此人便上前说道:“大父何必如此麻烦,不若直接废黜了杨广便是,何须对质。杨广矫情饰貌,肆厥奸回,无君无父,忤逆人伦,可谓十恶不赦之徒,何必与其多费口舌,听其狡辩,应该杀之以示天下。”

    杨坚目瞪口呆地看着此人,而此人摘去头上的帽子,脱掉袍子,内里穿着一身华贵的王服,正是武陵郡王杨俨。

    原来杨俨在殿外听着殿内的奏对,心知柳述的上策已经失败,此时反倒不如大大方方地挟持了杨坚,才好行事。

    杨俨对杨坚满是愤恨,更无丝毫亲情与敬重,因此进得殿内,根本没有对杨坚有丝毫的礼数。

    此时的杨坚再是老迈,到了这个时候,还能不明白一切是什么吗?他有些咬牙切齿地看着杨俨说道:“杨俨,你不是该在朗州待着吗,如何会在此?”

    杨俨笑道:“大父缘何如此多忘,不是大父说‘太子有悖逆之心,欲篡位自立’,这才急招孙儿入京勤王,你怎么不记得了。”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杨坚急怒,指着杨俨说道:“逆孙,你知道自己是在做什么吗?你这是在谋逆。”

    杨俨再次大笑,走到杨坚身前说道:“大父不也是通过谋逆才篡夺了自己外孙的皇位?同样的事情,你和孤的父亲都做了一次,孙儿不正是在效仿你们所做的事情。难道篡位之事,大父做的,孙儿便做不得?”

    杨坚听了大怒,忙大声呼唤着:“来人!来人!”

    杨坚在床榻上大喊片刻,但大殿内外却无一人响应。杨坚心中大急,不知道杨俨是如何控制的大宝殿。

    “你叫吧,叫破了喉咙也不会有人。这里里里外外皆为我所控制,不会有人搭理你的。”

    仿佛是想进一步刺激杨坚,杨俨乃大声说道:“你还指望别人来救你,就死了这条心吧。那我就实话告诉你,田元是孤的人,他帮着虎掌握了整个大宝殿。而崔彭、杨安都被他打着你的名义,秘密捉拿了,孤将以用你的名义,接掌所有的备身府军,所以整个仁寿宫中,没有谁能救得了你。”

    杨坚气的“吱吱呜呜”的叫着,陈氏赶紧上前给他抚平胸口。

    这时柳述说道:“大王,且不可再刺激圣人,若是圣人不幸宾天,则外面的局势势必会不稳。大王要忍住,万事也不差这一时半会的。”

    若非可能,他实在是不希望杨俨进来这么早。此时除了激化他与天子的矛盾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按照原计划,等到杨广进入大宝殿之后,杨俨再带着人发难,捉拿杨广。但现在杨俨便急不可耐地冲了出来,便将柳述全部的计划都给打乱了。

    可现在柳述还没法指责杨俨,只得希望没有什么波折,杨广能够顺利得奉诏进入大宝殿,然后被生擒。

    柳述也是做了十多年的杨坚重臣,素来为杨坚信重,再看到杨俨此时在杨坚面前张牙舞爪,得意洋洋地羞辱杨坚之时,心中便满是不满之色。

    此时他已无回头路,只得强压着怒气劝杨俨。

    杨俨也知道厉害,这老不死的,若是真死了,他挟谁去号令百官去。而且柳述的话,他不得不给柳述这个面子,因此杨俨冷“哼”一声,转过身去,也不去管杨坚了。

    而床榻边的陈氏害怕杨坚会怒火攻心,因此不停地用手抚平杨坚的胸口,才勉强让杨坚好受一些。殿中局面气氛凝重,也没人敢上前过问杨坚。

    此时稍微舒服一些的杨坚眼如烈火,盯着众人。而无论是蔡氏还是柳述等人,皆是心中有愧,因此不敢看杨坚的眼睛。

    杨坚瞪着杨俨说道:“杨俨,你个逆孙,你不要得意的太早,你以为天下人都是傻子,会让你这个无君无父之徒登基。”

    杨俨忽然回头看向杨坚,说道:“孤有父,可惜他被你杀了。”

    二人对视,各不示弱。

    最后杨俨收回来目光,冷冷地说道:“你有闲心顾忌孤的生死,还不如多考虑考虑自己。孤可不是孤那个愚孝的父亲,如果孤真的功亏一篑,一定会杀了你给孤殉葬。哪怕是死,也得让杨广背上弑父的骂名。”

    说完杨俨便不再管杨坚,自往御案前去把玩杨坚的传国玉玺。

    杨坚看着无比陌生的杨俨,他不知道杨俨如何会做到这番暴虐与戾气。

    杨俨命柳述和元岩二人写了一封废黜太子杨广的诏书,然后自己亲自用印在圣旨上盖了一个大印。然后杨俨拿起了向着杨坚摇了摇,示意这便是废黜杨广的诏书。

    杨坚闭着眼睛,尽量让自己不去看杨俨那得意洋洋的样子。现在的一切,都寄托在杨广自己身上了。

第二十四章 奇女红拂

    殿内之势几经波折,而殿外此时也已经发生波动。

    却说宣华夫人陈氏进入大殿侍疾,但其一众内侍、侍女皆是停留在殿外待命。

    虽然众人在外,但并非不清楚此时殿内的事情。先是一大批非禁军备身的人闯入,接着竟有人敢大摇大摆的进入正殿,再加上殿中若有若无的咆哮,众人早就心中有所震动。而殿外的红拂女心中一顿,立刻便清楚殿中怕是出了大事,而且这并不是家主一派的动作。

    红拂女也知道她不可能去过问殿中的事情,此时她要做的便是把大宝殿的发生的事情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黄明远。

    但在众目睽睽之下,殿外又守备森严,红拂女也不可能明目张胆地离开。

    这时一个内侍上前,引着她们进入侧殿一旁的耳房,要将她们关押起来。有个侍女问了一句“要把我们带去哪里”,这内侍立刻一把眼刀飞了过去,吓得众人心惊胆战。

    “你们给我老老实实的待着,不关你们的事。谁若是不老实,小心你们的小命。”

    众人立刻噤语。

    红拂女虽然身手了得,但此时也不敢贸然行事,怕打草惊蛇,因此只得混在侍女之中,等待机会。

    众人进了两侧配殿的耳房之后,那个内侍便要让他们在此地待着,不许妄动,然后便从外面锁上了房门。

    红拂女上前透过门纸,看到外面有几个小内侍守着,院子里还满是带刀的武士,她们根本逃不出去。

    红拂女知道此时不能坐以待毙,黄明远还在等着她。既然正门无法强出,她遂环顾了整个房间,发现此配殿耳房分作两间,内间后面有一个类似阁楼样式的小型天窗,可以通到外面。

    红拂女别无他法,甚至无法考虑耳房后面的院子是否有对方的武士,这是她目前逃出此地的唯一办法。

    红拂女让宣华夫人的侍女芳娘帮着约束其他人,替她进行遮掩。芳娘隐约知道红拂女的身份不同,只得答应。而众人更是与宣华夫人陈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更是无人敢声张。

    红拂女沿着房梁找到合适的位置,便一跃攀上房梁。透过天窗往外张望,红拂女没有发现后面有人迹,便用力推开小天窗,钻了出去,上了房顶。小天窗离地丈半,本来只是透气用的,因此寻常人根本钻不进去。也多亏红拂女习得功夫,身体柔软,这才透窗而出。

    底下的芳娘等人见到红拂女离开,这才松了一口气。

    红拂女上得房顶,并没有人发现。搭眼望去,此时后面院子里空无一人。红拂女害怕在房顶上引人注目被发现,立刻从房顶跳到后院之中。

    后院是配殿的空地,实际所属区域上仍然没有出大宝殿的范围,只是此地位置偏僻,宫人们多在此堆放杂物,平时并无人来此。

    红拂女横穿院子,来到临街的一面墙底下。不过此地围墙并不是太高,因此红拂女趁机翻越围墙,出了院子。

    仁寿宫虽然不大,但内部建筑众多,道路复杂,若是不熟悉内部布置的人进来,真走不出去。幸好黄明远之前给红拂女做了功课,专门讲了一下仁寿宫的内部布置,又画了一张地形图让红拂女记在心中,所以从大宝殿出来之后的红拂女,知晓相对位置,便立刻直奔黄明远的院子而去。

    然而仁寿宫巡防严密,红拂女一个宫女,又要抓紧速度,又要躲着其他人,因此走了没几步,便撞到了巡逻的侍卫。对方看她一身宫女打扮,却在殿外乱闯,立刻将其拦住查问。

    红拂女一惊,却也不敢逃离。她作为一名宫女,根本不能说是去找黄明远,宫女莫名其妙地去见大臣,实在太诡异;甚至她连自己是宣华夫人的侍女这个身份也不能提,因为对方很有可能将其送回宣华夫人殿中。

    红拂女进退维谷,一阵为难,便想报出南阳公主的名号。

    这时正巧远处皇太孙杨昭的步辇向这个方向而来,红拂女心中大喜,便立刻说道:“我是皇太孙殿下的贴身侍女,奉命给鲁国公送东西的,你们还不退下。”

    这时杨昭的步辇也到了众人跟前,侍卫队长遂将红拂女的事情上报给杨昭。

    杨昭听后一愣,自己没有派什么人给远哥送东西,何来一侍女?正要让人查探一番,这时红拂女怕杨昭那里出差错,立刻放声大喊道:“太孙殿下,太孙殿下,我是公主府上的落儿啊,你不记得我了。”

    杨昭一惊,急忙让人去领红拂女。

    杨昭去看红拂女的样子,对方虽然说是南阳公主的侍女,但他却是从没见过,更不是妹妹的亲信侍女落儿。只是杨昭心思转的快,知道对方先是冒充自己的侍女,又当着自己的面自言是公主府的侍女,必有原因。不管对方是谁,都不能让她在此大喊大叫,而要自己处置。

    这时一侧护卫杨昭的雄阔海也认出了红拂女的身份,立刻低头向杨昭悄声说明。杨昭心中一顿,立刻应承下了此事,让人带走了红拂女。

    一旁巡逻的侍卫头目听到红拂女的说法,也知道这两日的传言,心中立刻明白过来,感情是南阳公主派人私会鲁国公,没想到让自己撞见了,侍女这才假扮太孙府的身份。大人物的事情,他们可不敢过问,立刻将红拂女交给了杨昭的护卫。

    杨昭眼看如此,便下令转道向黄明远的院子而去。

    红拂女在一旁请罪道:“红拂见过太孙殿下,刚才事急从权,这才诈做太孙的侍女,请太孙恕罪。”

    杨昭已经知道了红拂女的事情,便问道:“你不是远哥的侍女,怎么会在这里?”

    “回太孙殿下,红拂是奉我家公爷之命行事,请恕红拂不敢多言,太孙自问我家公爷便是。”

    红拂女虽然知道黄明远与杨昭的关系,但此事事关重大,还是要黄明远自己决定是否告诉杨昭,因此倒是严守不言。

    杨昭见红拂女不卑不亢的样子,知晓自家从她这里问不出来什么,也不多言。只是命人加快速度,往黄明远的院子而去。

第二十五章 临危不乱

    众人一路前来黄明远的院子。杨昭平日除了到大宝殿给杨坚侍疾,其他时间一多半都是在黄明远这里待着,因此虽然路上遇到好几拨巡查的侍卫,但没有任何人感到不妥。众人见今日太孙又亲自前往鲁国公的院子,都赞叹太子父子二人对鲁国公的信任。

    众人进了院子,黄明远亲自相迎,见到杨昭身侧的红拂女,黄明远却是感到一惊。他也顾不得寒暄,马上令人守住院子,便拉着杨昭和红拂女往正屋而去,同时令苏邕和雄阔海严守房门,不许任何人靠近。

    杨昭吃了一惊,也不清楚黄明远到底在做什么。

    “远哥,这时怎么回事?”

    黄明远来不及跟杨昭说清楚这些事情,便说道:“昭哥且听着,等会再给你解释。出尘,宣华夫人那里是不是出事了?”

    红拂女立刻跪在地上说道:“禀公爷,今日我陪夫人一起前往大宝殿,夫人进殿之后,我们在殿外便听到咆哮之声。后来见一大批不知道是什么身份的武士进入大宝殿,接管了防务,竟还有一个家仆样子的人进了正殿,后来殿内更乱了。再然后我们便被几个内侍带到偏殿耳房看管,我则趁机爬窗跳墙出了大宝殿,路遇太孙殿下,才被送回此地。”

    黄明远听了一惊,立刻站了起来。

    “此事当真?”

    “公爷,婢子不敢妄言,此事千真万确。”

    黄明远又问道:“那你见那些武士和备身府兵发生冲突了吗?”

    红拂女摇摇头说道:“没有,大宝殿内并无任何备身府兵。”

    黄明远脸色立刻变得无比难看,杨昭在一旁不解,便问道:“远哥,到底怎么了?”

    “大宝殿出事了。”

    杨昭一愣。

    “大宝殿出事了?”

    黄明远点点头,说道:“至少也是出了乱子,不知道是有人动乱还是天子生乱,无论如何,都是敌非友。”

    动乱?

    这时黄明远忽然想到什么,立刻说道:“太子殿下,现在最关键的是太子殿下。”黄明远明白,对方先拿下了杨坚,占据了大义,下一步最重要的便是拿下杨广,使杨广一党群龙无首。而最好的办法便是假借天子的名义招杨广入大宝殿侍疾。

    黄明远却是顾不得其他,忙往外而去。

    众人皆在院子中,黄明远忙令杨昭的侍卫杨善会带人前往大宝殿拦截杨广,又令杨昭的内侍头目王德和苏邕前往杨广寝殿去拦截杨广。同时严令二人告诉杨广,就说黄明远说得,一定不要进入大宝殿,同时想办法混过去。

    杨昭还是不解,黄明远冷冷地说道:“昭哥,要知道无论是谁在大宝殿生乱,第一目标都会是太子殿下,要知道擒贼先擒王。”

    杨昭大惊道:“远哥,你是说有人要谋逆。”

    黄明远顾不得跟杨昭解释,便令人前去召集杨广的侍卫,自己便拉着杨昭前往杨广的寝殿而去。现在无论如何,要把杨广一系的力量组织起来,他们才有反抗的能力。

    到了路上,黄明远这才解释道自己因为担忧因为天子有疾,宫中柳述可能会趁机生乱,便派红拂女前往宣华夫人的侍女中,监视大宝殿的动向。至于宣华夫人为什么会同意黄明远的做法,黄明远只是说宣华夫人与太子交好。

    杨昭也知道父亲为了皇位背后动作不断,也不多问,二人紧赶慢赶来到杨广的寝殿,此时才得知杨广刚才接到天子诏令,更衣之后便前往大宝殿了。

    黄明远眼看晚了半步,心知不妙,忙令人去追杨广,心中却是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无论事态发展到哪一步,自己都不能坐以待毙,哪怕身边只剩最后一人。一旦杨广被扣押在大宝殿,只能选择推举杨昭为首,反击对方了。

    黄明远抓着杨昭的手说道:“昭哥,现在的形势你也知晓,其失败的后果更不用我多说。这一次若是让奸人奸计得逞,我等怕是皆死无葬身之地。现在太子前往大宝殿,情况不明,一旦太子身陷大宝殿,为奸人所执,我们则群龙无首,崩溃只在眼前。现在我们所能依靠的就只有你了,若是太子不虞,我准备推你为主,与叛军一战。”

    杨昭此时也明白的事态紧急,容不得推脱,便说道:“远哥放心,杨昭知晓轻重,今日之战一切皆听你布置,杨昭必不拖你后腿。”

    黄明远重重点点头,又命人前往裴矩和张衡二人处报信。

    此时黄明远估算了一下手中的力量,在仁寿宫之内,先有杨广带来的二百多人,再加上后来萧氏、乐平公主、南阳公主等人带来的侍卫,所有的人手加起来,最多不过有七八百人之多,其余能靠得住的禁军数军皆在宫外。而仁寿宫内守备的备身府各部,约有三四千人之多,且都是正规军。黄明远不知道这其中到底有多少是对方一党的人,但柳述既然敢发动兵变,绝对有不小的依仗,而光凭他们现在的实力,绝对不如对方。

    杨昭有些紧张,握着黄明远的手说道:“远哥,你说这次是其他人动手,还是大父动手。”

    黄明远赶紧说道:“昭哥放心,绝不可能是圣人。圣人重病,大厦将倾,圣人哪怕再是对储君不满,也不会选择此时对储君下手。一旦废黜储君而山陵崩,必会给人可乘之机,甚至大隋都要分裂,到时候整个大隋的天都要塌了,天子不会想不到这一点的。”

    杨昭这才舒了一口气。

    只要不是杨坚对他们出手,他就放心。否则若真的是父子相残,他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他的祖父。而且他是皇太孙,一旦杨坚与杨广斗得不可开交,到时候又将他至于什么位置。

    此时宇文成都已经跟随杨广前往大宝殿,只有杨广的外甥宇文协和裴虔通二人负责统帅杨广的侍卫,留在殿中。

    黄明远马上令宇文协二人集中兵马,准备战斗。

    黄明远又命雄阔海和太子右虞侯开府赵才二人,前往南阳公主、乐平公主和豫章王杨暕处征发他们手上的侍卫,加强手中力量。

    整个太子寝殿一片混乱,而黄明远焦急不堪的心也如这混乱的场面一般,无法平静下来。

第二十六章 应对之策(上)

    正在黄明远和杨昭匆匆布置的时候,杨广也在宇文成都的护卫下急匆匆地返回寝殿之中。

    杨广一进院落,听说黄明远也在,便径直向主殿而去。此时的他是满腹狐疑,心中全是不解。

    杨广看到黄明远,便急着问道:“明远,大宝殿到底发生了何事,你如何派人阻我见圣?”

    原来杨广接到大宝殿内侍传来的招他见驾的圣训之后,便按照礼数,更衣完毕,这才匆匆前往大宝殿。这一番折腾,便耽误了不少的时间。

    路上传旨的内侍不停地催促,杨广的心中反而突然有些悸动。也不知为何,杨广竟莫名其妙的感到心悸,仿佛有事一般,此时他便有心想不去。

    等到杨广快到大宝殿的时候,正好在路上遇到杨善会,听到杨善会言黄明远“请储君不要见圣”的言语,杨广心中一惊。再联想到自己之前莫名其妙的的心悸,更加使得杨广不安。

    杨广此时本能的选择信任黄明远,猜到此次面圣怕是有问题。不过他也不能公然不去,因此急中生智,立刻便在人前抱着肚子呼痛,便要人将其送回寝殿。随同宣旨的内侍还没有反应过来,杨广已经掉头便走,根本不顾及他,内侍在后面紧追,杨广却是让人狂奔不停,这才脱得大难。

    杨广一路匆匆地返回自己的寝殿,正好又遇到去追他们的王德和苏邕,杨广心中更惊,隐隐有了猜测。

    黄明远支开平日,便将红拂女从大宝殿听到的事情又与杨广说了一遍,直言大宝殿必定生乱,怕是圣人也被贼人辖制,太子若前往大宝殿,无异于自投罗网。

    杨广听后,又急又怒。要不是有黄明远传信,他进入大宝殿后,怕是会一去不复返。虽然他早就听黄明远言柳述会生乱,但是事到临头,赫然发生,仍旧感到惊慌。实际上这些日子杨广也在不断拉拢仁寿宫中的备身将军崔彭、田元、杨安等人,除了田元,他并没有得到崔彭、杨安二人的效忠。

    “柳述贼子,悖逆无端,孤必杀之!”

    黄明远看着浑身颤抖的杨广,立刻说道:“储君,当务之急,便是要将天子从柳述手中夺过来,一旦柳述利用天子的诏令,号命仁寿宫内外各军攻杀我等,则我大势去矣!”

    杨广强忍着慌张,说道:“明远认为该当如何?”

    这时张衡、裴矩二人也匆忙赶到了,看到杨广无事,二人才放下心。杨广立刻招呼二人落座,来不及跟二人说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便问黄明远有何办法应敌。

    这时黄明远说道:“储君,诸位,今日之事,要想平乱,首在天子,我等需尽快将天子夺回来,方有成功之可能。而若想安定大局,则需要有军队,只有获得军队的支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杨广也清楚现在自己手上根本没多大实力,无力平乱。至于备身府,除了已经向其效忠的田元,他根本插不上手。

    这时张衡说道:“明远所言不错,柳述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挟持圣人,必有军队依仗,只是不知道他在军中的支持者到底是谁?现在局面混乱,敌我不辩,很容易让对方趁虚而入。”

    这时黄明远说道:“储君,太孙,裴相国,张先生。先说我军,在仁寿宫之外,有两支嫡系兵马能够信任,分别是左武卫尧君素部和右领军府杨万项部,可使太孙和裴相国二人秘密潜出仁寿宫,前往此二军之中。同时以太孙之名望,招降各部。”

    杨广有些怀疑地问道:“这样可能成?若是对方挟持皇太孙该如何。”

    黄明远乃说道:“储君且放心,诸部之中,我想真正有可能是柳述一党的只有右卫军元袭、右领左右府柳敷和右武卫河南郡公韦圆照部,而且这几人还未必真的完全受命于柳述。而其中左监门府罗荣、右武侯府屈突通、左卫军斛斯万善、右监门府元礼等人,或是储君旧部,或是倾向于储君,再加上太孙的声望与形势,必可招揽几人。到时候太孙在外统属数部,便掌握了绝对力量,无论是直袭元袭等人,安制住仁寿宫外;还是率军包围仁寿宫,攻打宫中叛逆,我军都掌握了主动权。”

    杨广、裴矩、张衡几人皆点点头。对于屈突通等人,他们没有参与两派的斗争,是政变的被动参与者,既不是绝对的杨广一党,也不是绝对的柳述一党。一般情况下他们在生乱之后是会选择听从圣人的旨意。而现在若是招降,实际上便是谁的命令先到,他们便最大可能会听谁的,而以素来能服人心的杨昭去招揽这几人,必能成事。

    现在抢得是时间。

    黄明远接着说道:“现在要想抢占有利形势,还是要依靠现有的兵力和备身府兵,宫内备身府三军,有三千兵马,皆是天子节制,旁人素来不能掌握。我料想柳述能成事,必是说通了其中一、二备身将军跟随其一同兵变,这才能成功控制大宝殿。但我料绝不可能三部备身官兵尽降于柳述。”

    杨昭问道:“这是为何?”

    “若是三部尽降,柳述便完全掌握了仁寿,根本不需要这么麻烦折腾,直接选择杀奔此地便是。”

    这时裴矩说道:“那明远以为背主之人会是谁?”

    黄明远直接说道:“到底是谁不好说,但首先可以确定的是,绝不可能是杨安。”

    “为何?”

    “柳述能选择的皇子皇孙无非是那几位,最大可能的便是慜太子杨勇一脉。当初慜太子宫变,杨安也是立了大功的,若无杨安拼死力战,皇位早落到慜太子一脉。试问现在柳述要重立慜太子一脉,与之有仇的杨安会倒向他们吗?”

    众人皆是点点头。

    黄明远所言不错,杨安乃是杨坚收养的孤儿,宛如义子,是杨坚最信任的人。若是柳述一党真的拉拢了杨安,实际上早有无数的机会弄死杨广,拿下杨坚了。众人皆认为杨安是不可能被拉拢的人,因此赞同将其排除。

    这时杨广问道:“那明远认为支持柳述叛乱的人是崔彭?”

    “臣更倾向于田元为柳述一党。”

第二十七章 应对之策(下)

    杨广听后,大吃一惊。

    “这不可能,田元已经投靠了孤,如何会成为柳述一党中人。”

    实际上杨广正是因为已经之前拉拢了田元,自觉占了上风,才对应对这次柳述的突然发难有信心。若是田元反了,孤立无援的杨广真不知道如何。

    黄明远乃说道:“大王,单论崔彭与田元二人。实际上以崔彭的身份、地位更不会背叛。崔彭跟随圣人数十年,可谓圣人第一心腹,宠名优渥。哪怕圣人驾崩,储君也会优待崔彭这样的忠烈老臣,以高官厚禄恩养之。而卷入叛乱之事,一着不慎,便是身死族灭,试问年高位显的崔彭有何理由会背叛天子,跟着柳述趟这趟浑水?”

    这时裴矩说道:“明远说得不错,崔彭性谨密,在省闼二十馀年,每当上在仗,危坐终日,未尝有怠惰之容,是真正的忠臣。且崔彭今年过花甲,年岁无多,无论是谁继位,他都是荣养的命,必不会冒这般风险的。”

    杨广有些不敢相信地说道:“那也未必一定是田元啊。”

    众人看着杨广,没有说话。三人之中,不是杨安和崔彭,可不就只剩下田元。

    黄明远乃说道:“田元是圣人新提拔的将领,本身能力并不强,他投奔储君有背主之嫌,本就显得突兀。况且备身之职,首重忠诚,此背主之人,难以信任。一旦天子驾崩,储君继位,肯定不可能再容许他担任如此要害职务。而哪怕给田元一个刺史,储君麾下文武无数,其也不过是泯然众人矣。是故,田元若真是想搏一场富贵,实际上投奔势单力薄,并无人用的柳述更合适。”

    众人无语,但实际上大都已经相信了黄明远的判断。

    杨广仍旧不敢置信,或者说他实在不愿意相信被柳述摆了这么一道。

    黄明远接着说道:“我若是柳述,必会直接软禁崔彭,防止生乱。不过崔彭素来为军士敬重,威望甚高,所以柳述为了防止备身府军生乱,根本不敢直接处死崔彭。至于田元,哪怕他真的不是奸细,料想柳述也早就一刀杀了。”

    张衡看着众人不语,乃说道:“明远,不管田元到底是不是柳述一党,实际上这个棋子都废了。柳述现在控制了天子,便可以天子诏令号令诸军,明远且说如何御敌?”

    众人立刻都看向黄明远。

    实际上这已经是一场战争爆发了,如何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打赢这一仗,还是要仰仗黄明远。

    黄明远乃说道:“首先是杨安所部,杨安此时或已被柳述扣押,或是被柳述杀死,其部当群龙无首。柳述暂时委派的将领势必不能掌握全军。

    杨安部下车骑将军陈伯图是储君的旧将,素来忠于储君。我以为储君当带人直入陈伯图军中,招降陈伯图,依靠陈伯图的力量,拿下杨安所部,则我军当能控制备身府三分之一的力量。”

    杨广想了想,说道:“这样可以。”

    黄明远又说道:“其二是崔彭所部,崔彭虽然被柳述软禁,但崔彭之子崔宝德也在军中,汲父之名,也有个青年才俊的声名,在备身府中甚有威望。储君当以一善言之士入其军中,说服崔宝德加入储君阵营。到时有崔宝德领头,这崔彭所辖的备身府,也入储君彀中。”

    这时杨广说道:“若是柳述以崔彭的生死要挟崔宝德,又当如何?”

    黄明远乃说道:“春秋之时,晋国栾盈叛乱,魏舒欲附之。士鞅于千军万马之中,果断的挟持魏舒,成功的孤立栾氏。今日之事,若事不可为,只得如此。”

    杨广听后大喜,乃说道:“明远之言,周密齐全,就依明远之言。”

    这时张衡说道:“既然如此,臣愿往之。”

    众人之中,有这般杀伐果决的勇气和能力的,只有张衡,杨广乃拜道:“拜托先生了。”

    实际上杨广虽然党羽众多,谋士也不少,但唯有张衡,才是杨广真正的谋主。

    既然定计,众人乃依令而行,纷纷出去布置。

    黄明远留在最后,等到众人离开,殿中只剩下黄明远和杨广二人。这时杨广看着黄明远,问道:“明远刚才将全部兵马都算定了,人员也安置妥当,却是还有一处未言,一人未用,不知是为何?”

    黄明远跪下说道:“储君明鉴。”

    杨广看着黄明远说道:“你准备怎么做?”

    黄明远乃说道:“天子为柳述逆党所执,这是无可争辩之事。今储君诈病回返,只恐瞒不了柳述多久,一旦柳述反应过来,以天子诏命征调各军,哪怕储君和太孙威望再重,今日也无法善了。

    柳述有无数宣旨内侍可用,但我们只有一个皇太孙。因此为今之计,便是由臣立刻率兵堵住大宝殿,不让柳述的旨意传出。只有这般,储君和太孙方可有时间在外招降各部,依计定乱。”

    杨广问道:“你准备由你亲自率兵反攻大宝殿?”

    黄明远点点头,说道:“我军兵力较少,又多是侍卫,不善兵阵。只有明远领兵,才能以威望号令众人,同时压制柳述叛军的士气。”

    杨广低着头想了想,最后问道:“有把握吗?”

    黄明远想了想,说道:“三个时辰之内,臣必定让柳述主力出不了大宝殿。”

    杨广点点头,三个时辰已经够了。

    二人都没有说话,过了良久,杨广才说道:“不要伤了圣人。”

    黄明远这时跪下说道:“储君,此次宫变,无论是谁胜谁负,恐怕都会传出各种流言蜚语来针对储君。唯有平定叛乱,以圣人之名安定天下,此时才能不给人诟病。这一战,明远必会全力保护圣人,不使其受到任何伤害。若是一旦圣人有什么不测,明远一人承担这个责任。”

    杨广看着黄明远,亲切地摸了摸黄明远的脑袋,说道:“怎么能够让你承担呢?孤担不起,你又担得起?孤还不是那种让部下为自己替罪之人。天命在孤,无人能夺。哪怕圣人真的遭遇不测,孤受命于天,承载千秋,也无人能够诟病于孤。”

    黄明远点点头,又重重地叩首。

    杨广闭着眼睛,才长叹一声。

第二十八章 率军平叛

    杨广和黄明远出得正殿,宇文协和赵才等人早把总侍卫集结完毕,在殿门口待命,一共才七百余人,已经把杨广一派的有生力量掏空了。

    杨广站在台阶之上,对众人说道:“逆贼柳述,挟持天子,妄图废立。孤奉天子之命,征讨逆贼,众儿郎皆随孤号令,杀贼立功。”

    众人皆是杨广及亲属的侍卫,与杨广关系紧密,自然知道若是杨广失败后他们的下场。因此听到柳述挟持天子,无不义愤填膺,高呼杀贼。

    杨广乃让人将一名再次前来唤他前去大宝殿的内侍提溜到人前,自己抽刀砍下了这个内侍的人头,提着给众人示意。

    此人虽然只是内侍,但也是圣人的宣旨内侍,代表的是天子。杨广如此决绝的将此人杀死,向众侍卫宣告了自己的决心。因此诸侍卫士气高涨,同仇敌忾。

    杨广乃将这七百人全部交给黄明远,他和杨昭身边只留数名护卫。黄明远要给杨广和杨昭二人各布置五十名护卫,但却被杨广给拒绝了。

    杨广说道:“若是明远不能扼守住大宝殿,使得柳述和其余党羽合流,孤等哪怕身边有再多护卫,也将死无葬身之地,还不如将这些人全都交给明远,好挡住柳述贼子的进攻。”

    黄明远满眼噤泪,慨然领命。

    排云殿之中,萧氏、崔氏、南阳公主等人皆是望着众侍卫,她们实际上身边侍卫全都交了出去,只得在排云殿听天由命。若是前方兵败,她们没有侍卫,连逃命的机会都没有。

    萧氏握着杨广的手说道:“殿下且在前方安心杀贼,妾身在后方为殿下祈福,求老天爷保佑殿下旗开得胜。”

    南阳公主也看着黄明远,强忍着坚强说道:“我等你回来。”

    黄明远抽出横刀,他这是为了家族而战,为了命运而战,此战只许胜,不许败。

    “出发!”

    仁寿宫的宫殿因为山势原因,呈东西向。杨坚所居的大宝殿为内城的一部分,建在天台山之上,东面是正门大宝门,后面是丹霄殿,中间隔着丹霄门。而杨广所居的寝殿为仁寿宫东北侧的排云殿。要想彻底堵住大宝殿内的柳述所部,黄明远需要同时扼守住大宝殿的正门大宝门和后面的丹霞门。以黄明远现在的兵力来看,连一面都难以扼守,其难度可想而知。

    到时候在大宝殿之内的柳述邓完全可以以少量军队扼守一门,其余主力攻打另一门外的黄明远所部。如此布置,其优势更大。

    但两个方向黄明远却皆不能放弃,真是令人好生为难。

    最后虽然手中无人,但黄明远还是得分兵。黄明远以老将赵才为主帅,再由陈远辅佐,率三百余人,负责守卫西面较窄的丹霞门;而黄明远则率其余四百余人,负责东面的大宝门。

    对于柳述,其实力如何,黄明远一无所知,所以这一战最后的结果,也很难猜测。所有人都抱着视死如归的态度来应对这一战,以求能够击破叛军。

    在仁寿宫中,刀车、滚木礌石、床弩、砲车攻守利器全都没有,所以黄明远要扼守两门,只能靠肉搏应敌。而且整个仁寿宫是建在山上的,因此连挖掘壕沟都成了奢望。

    黄明远知道光凭这数百士兵,冲击大宝门无异于以卵击石。柳述的军队是他们的数倍,且以逸待劳,有宫门仰仗,这已经不是战术或者战略可以弥补的。

    因此黄明远没有选择贸然出击。

    这时陈远建议,在大宝殿以西是仁寿宫的马厩,其内有数千匹御马。他们若是能够抢占此地,夺得战马,然后将麾下士兵全武装成骑兵,以骑兵对柳述的步兵,这一仗便要好打了许多。

    黄明远听后大喜,决定先率全部去突击马厩。

    仁寿宫内不许驰马,众人的马皆在山下,因此整个备身府兵实际上全是步兵,并无一个骑兵,这便给了黄明远机会。

    黄明远带队从杨广的寝殿冲出来之后,真奔马厩而去。

    浩浩荡荡的一群人,声势不小,自是不可能避开旁人。沿途遇到的巡逻队伍上前询问,黄明远皆以奉命讨逆回了过去,敢有阻拦者,皆被黄明远所杀。

    幸好马厩和排云殿皆在北侧,黄明远等人穿过长长的走廊,再经过一片空地,就到了马厩。马厩的守备部队是崔彭麾下一部,共约二百余人。

    实际上备身府兵皆是精锐,但根本想不到会有乱事发生,因此守备极其松散。尤其是马厩这种不重要的地方,守备士兵则相对更加散漫一些。

    黄明远带人杀入马厩,众人皆是毫无防备,有上前阻拦的备身府兵,直接被黄明远带人冲散。黄明远乃令人打出奉天子诏命,诛杀挟持天子的柳述等人。

    马厩的守军皆是一惊,但黄明远手中的圣旨似乎做不得伪。众人无主,眼看黄明远一行人气势汹汹,他们又无法阻挡黄明远,最后只得将整个马厩交给黄明远。

    此时众人皆不了解情况,不少人被黄明远手中的圣旨唬住。黄明远又不会把内容给众人看,只是拿着样子给众人一亮而已。实际上这圣旨乃是杨广手上一封旧圣旨,被黄明远拿来临时充当圣旨。

    反正有圣旨,守军也是借坡下驴。

    黄明远此时也不管投降的守军,径直冲入马厩之中,将马匹给麾下众人装备上。马厩之中有战马数千匹,黄明远也不多拿,只骑上所需战马,又令原本的守兵严守马厩,便按照之前的布置分别向东西两门而去。

    “天子诏尔,奉命讨贼!”

    黄明远沿途遇到巡逻士兵,皆高呼此言。许多不了解情况的部队也纷纷景随。黄明远作为大隋战神,其号召力巨大,没多久队伍便大了许多。

    众人从马厩真奔大宝门,声势巨大,终于震动了仁寿宫中的诸军。

    这时有一股巡逻士兵匆匆赶到,正是柳述一党的叛将潘建。双方相对而行,走了一个碰面。

    潘建上前叱问道:“尔等是何人麾下,胆敢持械于宫中?”

    黄明远认出潘建,也不搭话,乃拿起长弓,一箭射死对方。又催动身后兵马,向前杀去。

第二十九章 堵个正着

    此时的柳述和杨俨还在大宝殿等待杨广的到来,过了没多久一名派去的内侍来报,太子殿下突然肚子疼,急匆匆地返回了寝殿。

    柳述听了直叫晦气,怎么还能遇到这种事情。

    杨坚这个老不死的看着杨广没来,冷“哼”一声,气的杨俨鼻子都歪了。若不是留着这老狗还有用,他早就一刀杀了。

    柳述又令人去前去排云殿宣杨广,无论如何必须要现在过来,哪怕病死了也不成。以杨俨看来,杨广为人素来虚伪,善于掩饰,今天子有诏,哪怕他再是不情愿,为了好名声也会来的。

    在杨俨看来,只要拿下杨广,其他人都不是问题。无论是黄明远还是杨昭,都抵不过天子的一张诏令。

    这时田元急匆匆地进入大殿,小声与杨俨和柳述说道:“排云殿方向乱糟糟的,似有大队人马出现。”

    二人一惊,这时杨俨一拍桌案说道:“我们中了杨广的奸计了,他刚才已经知晓我军有埋伏了,这才突然遁逃了。”

    柳述有些着急,没捉住杨广,事情麻烦了。

    这时杨俨脸色阴沉地说道:“既然杨广动兵,我当以杨广谋逆为名,号召诸军诛杀杨广。”

    对于杨俨来说,之前的计划完全破裂,现在决定双方胜负的,是刀与火。

    而柳述则有些痛苦地闭上眼睛,诸般算计落空,终究还是要通过战斗决定胜负,而这正是柳述不愿意看到的。

    杨俨立刻下圣旨宣布杨广等人谋逆,诸军接令后当诛杀之。又下令备身将军田元率部前往排云殿平叛;又以左领军将军赵仲卿前往崔彭军中接收军队;以柱国左武侯府骠骑将军赵什柱前往杨安军中接收军队。

    赵仲卿当年因为不救援大同城的事情被下狱论罪,后来杨坚顾念赵仲卿旧日的战功,也觉得赵仲卿被下狱有些冤枉,便起复赵仲卿为石州刺史,后来又迁左领军将军。赵仲卿本属高颎旧部,又对黄明远忌恨,因此自是加入杨俨一党。而赵什柱是前相国虞庆则之妻弟,与虞庆则的宠妾私通,被其姐姐发现后,诬陷虞庆则企图造反,虞庆则死后被封为柱国。后来赵什柱与杨俨亲善,遂跟随杨俨一同政变。

    二人皆是杨俨倚仗之人,此时携带天子诏书,杨俨并不担心二人不能夺军。

    在杨俨看来,此时最重要的便是要挫败杨广的反攻势头。他们实力更强,只要打退杨广的第一波反击,杨广之势便会卸了大半,到时候便再无反击之士气了。

    田元奉命出击之后,带领麾下主力八百余人出了大宝门,向排云殿杀去。

    此时黄明远也占领马厩,又驱散了潘建所部,乃与赵才分两路向大宝殿出击。田元离着排云殿不远,与已经骑上战马的黄明远相遇,战斗立刻打响。

    黄明远麾下不到田元所部的一半,但胜在有马匹依托,尽是骑兵。虽然仁寿宫内道路不宽,只能够两三匹战马并排而行,且无法加速,但骑兵对步兵有心理优势,尤其是在双方皆是阵型不整的时候。

    黄明远先看到对方,立刻抽出长弓,张弓搭箭,向对面射去,正中对面一个领头的帅都督。

    “柳述阴谋挟持天子叛乱,随我杀光逆贼。”

    黄明远自持长戟为兵器,向对面杀去。因为在宫中,除了仪仗队之外,并无长兵器,更没有长槊之类的武器。黄明远眼看短刃不利于骑兵突击,因此将杨广的几十柄长戟分给众人。东晋之后,军队中戟逐渐为刀所取代。而戟主要成了代表地位的依仗品。像黄明远家门口便分列着十二把长戟,称之为列戟。

    不过虽然是依仗品,但杀伤力并不减。

    田元手下的备身府众人是官兵,而黄明远身后的则是护卫。正常情况下,护卫擅长单打独斗,而官兵擅长大规模演阵,这场大规模战斗,官兵的战力要优于护卫。但是备身府的官兵根本没有上过战场,甚至连天子遇刺之事都很少有。而黄明远身后的这些护卫,大多跟着杨广、杨昭征讨突厥,全是从正规军之中选拔而来的,战力不俗。所以双方的真实战力反而掉了一个个。

    黄明远以数十老兵为锥,皆手持长矛,骑着战马,向田元所部杀去。此时道路两侧皆是高墙,难以逾越。而黄明远命人排成紧密的队形列阵,向前推进。田元看着对面的骑兵如一堵墙一般向他们冲了,而这些备身只手持短刃,根本没有阻挡的能力。黄明远所部越推越快,手中长戟纷纷刺中备身府官兵,而马蹄踏过,尽是尸横遍野。

    田元所部的备身官兵从没有经历过真正的血战,此时看到这般血淋淋地杀戮场面,浑身战栗,连兵器都握不住,哪里还能真正应战。

    很快田元所部阵型就被黄明远麾下的骑兵冲得四分五裂。惨遭屠戮的备身府官兵四散逃逸,任凭田元如何呵斥,都无法约束。

    田元大惊,其侄子田复礼慌忙喊道:“叔父,再不撤退,咱们就要全军覆没了。赶紧撤回大同门吧,咱有城门作为依仗,太子逆党根本攻不进去。”

    田元一惊,倒是也想起了此事,黄明远的骑兵再强,也越不过高大的大宝门。

    “撤!”

    田元想通此节,再无心防守,在田复礼的护卫下,慌乱的往反方向逃去。

    此时道路狭窄,人马涌动,黄明远驱赶大军掩杀,但也无法完全冲破人流。等到黄明远所部杀出巷道,田元早就逃得无影无踪。

    黄明远不欲放过田元,命士兵猛追。

    众人全都往大同门去涌,人马相踩踏者无数。田元侥幸逃脱性命,进入门中,回身又见黄明远大军已经杀来,惊慌失措之下,忙令士兵掩上宫门,至于还没有逃进来的倒霉蛋,他也顾不得了。

    黄明远令人沿途斩杀,直追到大宝门下,此时宫门已经关闭。黄明远想趁乱攻城,但骑兵一靠近城门,上面便是胡乱射击,箭如雨下。黄明远不欲多伤亡,且已经成功将柳述关到大宝殿之中,因此倒也不着急。

    此时时间拖得越久,杨广和杨昭二人越容易成事。

    黄明远命部下在宫门拉开阵势,也不主动攻击,准备活活耗死柳述一党。

第三十章 单刀赴营(一)

    正在黄明远与田元在大宝门相持的时候,杨昭和裴矩二人也已经成功出了仁寿宫。

    此时宫中生乱的消息还被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因此守城官兵皆不知。杨昭、裴矩二人出了排云殿之后,直奔仁寿宫正门永光门。杨昭打着奉命回京的幌子,宫门的守卫无人敢阻拦皇太孙,因此二人在雄阔海和杨善会等人的护卫下,大摇大摆地离开了仁寿宫。

    出了仁寿宫,杨昭和裴矩便直奔宫外左武卫尧君素所部的军营。这是众人提前计划好的,左武卫军是黄明远的部队,尧君素又先后是杨广、杨昭父子二人的亲卫,因此尧君素在之前与黄明远会面之后,心中早就做好了准备。

    实际上黄明远在知道仁寿宫生乱的第一时间,便想到了宫外的尧君素所部,因此立刻派人出仁寿宫给尧君素送信。

    而黄明远的命令一到,尧君素不敢稍慢,立刻升帐点兵,并杀了军中不愿意跟随他平乱的将领,等待黄明远出兵的命令。

    因而当杨昭和裴矩进入军营时,尧君素早就准备完毕。见到杨昭,尧君素一身戎装,单膝跪地,说道:“左武卫全军奉命集结完毕,等待太孙命令。”

    杨昭见尧君素所部威武雄壮,战意盎然,心中大喜。

    这时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有门将来报,右领军府杨万项率部赶来集结。

    当朝官员之中,若说有人最怕杨俨继位的,那一定是杨素。双方之仇怨,三天三夜也难说尽。黄明远的信送到之后,杨万项也自觉担忧,不知如何是好。幸好其父杨素授意杨万项,若是仁寿宫生乱,他当无条件的支持太子。

    今日黄明远的信使一到,杨万项也知道决战来临,他立刻集结军队,清理不从,前来左武卫与尧君素汇合。在杨万项看来,此次太子的成败,不仅仅是太子一人的事情,还包括着杨家数百口人的命运,由不得他不为之拼命。。

    杨万项见到杨昭,也是一喜,忙上前叩见。杨昭亲切地扶起了杨万项,说道:“国家有难,方见忠臣,今日柳述逆贼生乱,一切拜托将军了。”

    尧君素和杨万项二人所部合兵一处,共计两千余人,皆归于杨昭一人统帅。

    杨照也是统领过大军的人,因此毫不怯场,乃命大军出营,直奔左卫军斛斯万善军营之中。

    斛斯万善是杨广的旧部,往日素与杨广亲善。其人骁勇果毅,虽然官职不高,但名气很大。

    杨昭和裴矩商定从斛斯万善军中开始招降,一方面是因为斛斯万善在诸部中最有可能归降杨广;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诸军之中,左右卫军实力最强,人数众多,每部有两千余人。

    杨昭和裴矩带着部队直趋左卫军辕门。

    杨昭手上军队力量不足,因此不准备动武。他二人到了左卫军前,乃不顾自身安危,亲自上前叫门,请求入内。此时斛斯万善的态度尚不明朗,杨昭与裴矩二人的安危并不能得以保障,尧君素乃请求杨昭以自身安危计,不要盲目入内,但被杨昭拒绝。

    现在时间紧迫,哪里还能求万全之事!

    此时的斛斯万善还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见杨昭和裴矩率兵前来,堵住营门,有些吃惊。但杨昭为皇太孙,裴矩是宰相,二人地位崇高,现在求见,他虽狐疑,但也不敢阻拦。

    此时杨昭和裴矩在雄阔海和杨善会的护卫下,进入左卫军的军营。而尧君素劝不动杨昭,只得在外做好了战斗准备,防备意外发生。

    杨昭和裴矩入营之后,斛斯万善早在辕门内等待,见到杨昭,忙上前施礼。

    双方进帐,杨昭高坐帅案,开门见山地说道:“斛斯将军,今日柳述伙同元岩在宫中作乱,我奉天子之命,来调兵讨贼,你且随我出兵。”

    斛斯万善听了大惊,这才问道:“不知太孙可有调兵勘合”

    杨昭说道:“我此来匆忙,并无调兵勘合。现在柳述逆贼已经把持了大宝殿,与宫外的逆贼里应外合,准备挟持圣人。我现在出宫调兵,就是要拨乱反正,击败逆贼。”

    此时杨昭紧盯着斛斯万善说道:“我和裴相国只有四人,若将军对我二人动手,我等绝无反抗之能力。若是斛斯将军信我,则随我出兵讨贼。若是斛斯将军不信我,那就请斩我首级,然后交给叛军。”

    “臣不敢!”

    斛斯万善满是急色,杨昭如此言语,就是让他当场表态。但宫廷事变,关系重大,若是失败,便是身死族灭之事,斛斯万善连宫中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不知道,如何敢轻易做决定,因此他只得“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裴矩也看出了斛斯万善的为难,乃说道:“斛斯将军,天子看重太孙,这是天下人所共知之事。斛斯将军听从太孙的命令,便是听从圣人的命令,此乃忠君也。今柳述作乱,宫中太子殿下和鲁国公二人已经率备身大军平叛,相信用不了多久,便能克定祸乱,斛斯将军也曾在鲁国公麾下为将,难道还不了解鲁国公的能力。将军此时奉命讨贼,马到功成,便是大功一件,必能光耀门楣,封妻荫子。而若是在此犹犹豫豫,无论太子还是柳述都不会念将军的好,到时候无论哪一方获胜,将军都要有杀身之危,望斛斯将军三思。”

    斛斯万善知晓裴矩说得很有道理,现在既然杨昭到了他军中,哪怕他不愿意招惹此事,也必须做出选择。

    太子登临储位数年,根基稳固;而太孙又有灭突厥之大功,以仁孝之名布于天下;再加上朝野内外无数的太子党和战功赫赫的鲁国公,斛斯万善也觉得太子一方更容易获胜。哪怕太子死在仁寿宫中,他保着太孙返回长安,柳述也翻不起多大浪花。

    此时斛斯万善想明白这一点,乃决定投向太子这一方。

    这时斛斯万善急忙下跪说道:“刚才万善差点铸成大错,多亏相国点醒万善。万善这就点齐兵马,随同太孙殿下征讨叛逆。”

    杨昭、裴矩二人大喜,杨昭乃上前将斛斯万善扶起,令其点兵出战。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8879/ 第一时间欣赏天下安康最新章节! 作者:鸣奇所写的《天下安康》为转载作品,天下安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天下安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天下安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天下安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天下安康介绍: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是一个被误解和丑化的王朝,北击突厥,西灭吐谷浑,南并林邑,东征高句丽,举世强者,尽皆臣服。这也是一个伟大而传奇的时代,开科举,通运河,立三省六部,定隋律,三十七年国运,功泽后世。身为隋臣,将燕然勒功,布汉威于异域。乱世枭雄,当马踏天下,逐群雄在中原。寒门小将,当乱世来临之时,能否争雄于关陇豪门,凭手中钢枪铁马,当争出一个万世太平。读者群:636899359天下安康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天下安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天下安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