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天下安康TXT下载天下安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天下安康全文阅读

作者:鸣奇     天下安康txt下载     天下安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十七章 解围吴州

    谢异和王褒二人是万安堂的重要人物,也早就筹谋在江南起事了。

    二人在昆山作乱既是预谋已久的,也是计划之外的。之前起事的时机一直不合适,二人准备也并不充分,可两个筹谋造反的人也没有想到于士澄这一通查案下来,直接掀了江南人的桌子,也掀起了江南人的怒气。

    二人见此大喜,便趁机裹挟了大批百姓,制造了这场叛乱。

    二人都是当年南陈的吴州刺史萧瓛的部下。萧瓛是西梁皇帝萧岿的第三子,在南陈灭亡之后,拒不降隋,并被吴人拥戴为主。后来宇文述率军征讨,攻破吴州,并生擒了萧瓛。而谢异和王褒二人也在兵败之后躲藏民间,幸未被擒获。

    王褒是萧瓛麾下骁将,有勇力,长于军事。

    谢异是江南有名的术士,“颇知废兴”,在梁、陈之际,他每次预言几乎都得到了验证,所以声名远扬,深得江南一带人的敬信。

    因此这次二人在江南起事,引得无数人追随。

    二人占领昆山城之后,便竖起反旗,征召部队,响应人数达数万人之多,二人乃趁势围攻吴州城。

    吴州刺史刘权也是一员干臣,虽然手中兵力捉襟见肘,但与吴州骠骑府车骑将军王增辩二人稳守吴州城。王褒率军数次攻击皆不敌,乃顿兵于城下,准备围困。

    十月十八日傍晚,黄明远所部疾行四百余里到达吴州城下。

    当日解了延陵城之围后,除了留守部队,黄明远将剩余主力一分为二,以右领左右大将军来护儿率领水军和步军共计八千人,行水路从江南河南下;而黄明远自率三千精锐骑兵,走陆路向吴州进发。

    大军前进迅速,直指吴州,过州县而不入,哪怕是遇到叛军,也只是将其击溃,并不乘胜追击。

    黄明远很清楚,吴州是江南的核心。吴州定,江南安;若是吴州被叛匪攻破,必会大大增强叛匪的士气,到时候会有更多的人趁机跳出来作乱,江南的动乱也会进一步恶化。

    黄明远并没有将叛匪放在眼里,麾下三千骑兵直奔吴州城,此时谢异、王褒二人皆没有想到隋军援军会这么快到达,因此没有防备。

    黄明远到了吴州城十余里之外,顿兵不前。此时隋军斥候四出,却一无所获,黄明远这才发现叛军竟然根本没有对吴州北方的援军有所防御。此时隋军援军离着吴州城这么近,对方甚至没有派遣斥候巡逻。

    黄明远心中大定,乃亲率十余骑向前观察敌情。

    黄明远登上吴州城西北面一处高地,眺望吴州城。雄阔海递过一个单筒望远镜,黄明远拿着手中,向对面叛军阵营望去。

    只见叛军虽然人多,尽是乌合之众,其兵连营数里,人马粮草相杂,营中是一片混乱,甚至都没有基本的围栏做防御。

    而且这些叛军一心攻城,对于外围几乎没有防备。精锐与炮灰混杂,身后更是兵民都有的大营。这样的军队,哪怕是十万人在精锐面前,也只能是一触即溃,根本不足为战。

    黄明远放下心来,看来叛军起事尚短,并没有完成对老百姓初步的整编。

    黄明远乃回到军中,下令以大将麦铁杖为先锋,又命麾下精锐组成锋矢阵型,直奔叛军大营冲去。

    十余里的距离,在骑兵全力驰奔之下,几乎是转眼就到。

    隋军骑兵奔腾如飞,直奔叛军杀去。而正面的叛军大营,对于隋军来说几乎是不设防一般,因此很快便冲入营中。

    数万叛军眼看着隋军杀入,大惊失色,皆无所阻挡,整个阵型立刻被隋军冲散。

    黄明远又命人在叛军营中放火。叛军营中,烟焰冲天,大小营帐,尽在燃烧。而火随风势,风助火威,越烧越旺。叛军混乱,尽皆溃逃四散。

    原来整个大营尽是芦苇扎成,叛军在营中又无序,因此整个大营本就满是隐患。黄明远这才趁机放了一把火,使得偌大的叛军营寨,全变成一片火海。

    这些叛军此时还没有完成百姓向军队的蜕变,因此见此惨状,皆是哭爹喊娘,慌乱不堪,根本不知道如何抵抗。

    此时王褒见此,只得命麾下第一骁将李棱带领军中仅有的数百骑兵阻敌。

    李棱是清流县人,曾是当年在会稽自称天子的高智慧的部下,此时接令,他也只得硬着头皮迎向隋军。

    叛军的这些骑兵本部没有经过系统训练,在江南之地欺负一些本地土兵还可以,哪里能和北地精骑对抗。

    双方一相遇,叛军骑兵便有十余骑落马。

    李棱手持长槊冲入军中,正好迎面遇上了麦铁杖。

    麦铁杖手持大槊,高呼道:“尔等识得吾麦铁杖吗?”

    麦铁杖乃是南陈奴隶出身,曾为皇帝执掌御伞,以勇武而名震一时。当初顾世略也是识得麦铁杖的,当初麦铁杖跟随杨素南征,麦铁杖侦察时被贼兵捉住,李棱派三十个军士押送他,押运途中,麦铁杖夺取军士的刀,乱砍押送的军士,直到杀尽为止,然后一一割下他们的鼻子,怀揣而归,

    因此李棱听到麦铁杖的名字,想起当时军士惨状,竟然浑身一哆嗦。

    而此时容不得李棱半分失神,双方两马相交,兵器相撞,李棱被麦铁杖一槊刺中胸膛,倒落下马,立时毙命。

    看到军中第一猛将李棱身死,此时的三军统帅王褒已经傻了。王褒虽然也骁勇,但不是一员良将。当年萧瓛兵败,驻守吴州城的王褒见势不妙,换了件道士的衣服弃城而逃。因此此时的他手脚冰凉,浑身发颤,根本不知如何应对。

    至于谢异,一手无缚鸡之徒,让其出谋划策还可以,若是让他领兵,则纯属难为他。

    因此叛军再无人能力挽狂澜,直至崩溃。

    此时在城中的刘权也发现了援兵的到来,眼看援军得胜,他心中大喜,也不犹豫,立刻命王增辩打开城门率部追击溃败的叛军。

    这场一边倒的战斗一直持续到夜里,叛军大溃,跟随王褒、谢异二人返回昆山老巢的溃兵不过千人,其余叛军尽被隋军歼灭。

    至此,吴州城之围乃解。

第二十九章 世家邀约

    第二日,黄明远便将被关押的一部分人释放出去。虽然人数不多,但是这个是对江南士庶的一个鲜明的信号,我要放人了,我要向你们示好了。没过两日,黄明远又释放了一批被关押的犯人,如此数日,释放被关押犯人之事不绝,而整个监狱也空了,被继续关押者寥寥无几。

    黄明远如此一来,吴州整个万安堂余孽案的犯人几乎全被释放。其他地方的余孽,黄明远也传令除证据确凿者,一律释放。

    这时跟随黄明远前来的陈远也有些疑虑,主公如此大张旗鼓的释放犯人,不是打了朝廷的脸面。这件案子牵涉的事情太过重大,毕竟是刺杀天子之事,天子又要严查叛逆,主公这么做怎么和天子交代。

    黄明远说道:“若不是想让江南百姓知道我正在辛苦查案,我早就将所有人都释放了。这些被释放的人之中,谁是叛逆,谁是良民我也不知道,肯定有人被错放。而我释放这些人,就是想让所有人知道朝廷对江南士庶的善意,好破灭江南百姓心中集聚的怒火。”

    陈远不解道:“那如此这般,叛逆便不查了,天子那里主公怎么交代?”

    黄明远反问道:“我什么时候说不查了,实际上我已经很深入的在查了,而且很快便要有结果了。只要我把案子查清,天子那里自不会有别的说法。”

    陈远眼看黄明远什么也不说,也不再细问。

    这些案犯被释放之后,黄明远又接见了当地一些声名远扬之人,对其劝慰,好言抚慰,并把之前动乱的责任全推给了已经死了的于士澄。这些人本就是必死之人,侥幸捡回一条命,哪还敢对朝廷不满,因此众人皆是附和着黄明远的说法,感怀天子圣恩,因此宾主尽欢。

    黄明远又让众人给各地的叛逆写信,凡牵涉到附逆案的,一律无罪。凡是举兵为乱的,只要投降,朝廷也会赦免其罪,妥善安置。

    黄明远带着如此的诚意,倒也打动了不少人。

    没人愿意成了乱匪,尤其是家大业大的江南豪绅。之前江南百姓尽皆附逆,除了被裹挟以外,大多人都是因为牵涉到叛逆案中,求生无路,造反也只是为了自保求生。这一次黄明远代表朝廷赦免了众人,使得众人看到了生的希望,也有了选择。

    现在大隋朝廷蒸蒸日上,江南早就被朝廷的铁犁犁过多次,那些心志坚定的叛逆早死了。这次但凡能够有条活路,大部分的老百姓也就趁机降了。

    因此不出黄明远所料,大批的犯人被释放之后,很快各地大大小小的叛军纷纷向官府投降,整个江南的形势瞬间便安定下来。

    同时官军也对那些态度坚定、抵死不降的叛逆给予了重击,坚决清剿。奉命平叛的来护儿一路南下,连破杭州、睦州、越州等地的叛逆,而留守延陵的郭衍也汇合后续援军之后,趁势西进。其主力又汇合熙州、庐州等地的官军,平定了蒋州、宣州、歙州等地的叛逆。

    至此,轰轰烈烈的江南叛乱迅速被平定了下来,剩下的就是朝廷对于江南的安抚,就是人心的争取了。

    而江南的乱子虽然安定,但对于黄明远来说,还是得向天子交差,所以这万安堂的余孽仍旧要查,而且还得一网打尽。

    ······

    吴州解围之后不久,隋军主力反攻昆山城。昆山城的叛军本就士气低落,因此很快被攻破。贼首谢异战死,王褒率部破围而出,向东北方向逃窜。

    十一月二日,吴州解围近半个月后,吴州刺史刘权率兵攻破了常熟县海阳城,生俘了此次吴州叛乱的叛逆之首王褒,彻底平定了吴州之内的所有叛乱。

    而随着叛乱的平息,加上黄明远抛出去的橄榄枝,原本甚是桀骜的江南世家也不得不为了家族利益,开始向黄明远示好。而黄明远也借助这些世家的力量,开始私下里清理不合作的世家和通过此次叛乱暴露出的真正敌对势力,暗暗将整个吴州梳理开来。

    这时黄明远又代表天子要在吴州甄选官吏,闻听此事,各世家大族也激动起来。众人清楚,再是家族底蕴深厚,要想延续家族传承,还是要有足够的子弟为官。

    因此吴州世家大族为了搭上黄明远这条线,纷纷给黄明远送礼。黄明远也来者不拒,尽收入囊中,以安人心。这些人似乎还觉得不够,又以黄明远拯救吴州士庶为名,请求宴请黄明远,以加深与黄明远的关系。

    至少这次宴请名义上是这个原因。

    实际上黄明远并不相信这些江南世家的。因为地域封闭的原因,江南世家甚至比关东世家更为嚣张自傲。当初侯景降梁,为了结好江南世家,便向萧衍请求娶王、谢女为妻,但梁武帝果断地拒绝了他,甚至回道:“王、谢高门非偶,可于朱、张以下访之。”就是说就凭你还配不上王家、谢家的女子,只能娶个朱家、张家之下的人。侯景因此大为恼火,发下毒誓道:“会将吴儿女以配奴!”

    侯景是什么人,那是敢跟高澄(高欢长子)争天下的人。所以说当年的侯景之乱也有江南世家作死的原因。

    此时这些江南世家虽然不复两晋南北朝的嚣张地位,但黄明远仍不觉得自己有让整个江南世家倒头便拜的实力和地位,哪怕是想从黄明远这里为家族争夺足够的资源。吴州的朱、张、顾、陆,越州的虞、魏、孔、贺,这代表了整个江南世家的底蕴,而这么多的江南世家如此低头的邀请自己,怕是有什么目的,想从自己这里实现。

    不过黄明远也不能弱了自家气势,只得同意。

    刘权也觉得吴州世家大族的做法有些突兀,甚至喧宾夺主。他担心会闹出什么乱子来,因此便做主将整个宴会改到了刺史府,也好护卫黄明远的安全。

    黄明远私底下也向随他一起的陆贞询问对方到底想做些什么,陆贞则认为“不是想趁机利用郎君,便是想趁机刺杀郎君,此宴绝无恐好事。”

第三十章 晚宴刺杀

    十一月五日下午,晴空万里,微风拂煦,阳光正好。

    黄明远一行人刚一到达刺史府,早就等在此地的一众江南世家的人物便拥了上来,将黄明远团团围住。

    众人热情洋溢,态度亲切,言语之中无不显露着一丝谄媚。利益面前,有些脸面也便不值钱了。

    刘权上前给黄明远一一介绍众人,能来此的至少家世上都不差。黄明远虽然尽皆不认识,但也向众人保持了最大的善意。

    一众人簇拥着黄明远进入刺史府,到了酉时,准时开宴。

    相对于北方的宴会上的庄严大气,南方的宴会少了几分拘束,更多了一些魏晋时期的洒脱和肆意。众人虽然皆有位置,但相互之间,三五成群,也是各自尽兴,并无太多的约束。幸好众人对于今日之事还有分寸,没有人当众服食五石散,否则这宴会堂上怕是要来一场当场裸奔了。

    宴会进行的热闹而流俗,丝竹之声不绝于耳,席间觥筹交错,言语欢畅,其乐融融。

    或许是这些南方世家骨子里就有魏晋士子的放荡不羁,不少人酒醉之后,又歌又舞,恣睢任意,无拘无束,倒是令人心向往之。

    相对于这些江南世家子弟的随意,黄明远就相对要克制的多。他本就不太适合这种场合,也不擅长长袖善舞的交际手段,因此虽然也在宴上,但只是浅尝辄止,始终保持着清醒,并未沉浸。

    黄明远坐在主位上,满含笑意,却是不动声色。不少人觉得如此不妥,他们没能与黄明远打成一片,而那些恣睢任意的人反倒成了黄明远的笑话了,但即便如此,也没人敢上前灌黄明远的酒。

    酒过三巡,这时吴州世家的领头人物顾弘上前行礼道:“老朽顾弘见过国公,南国本是丰饶之地,国公南来,为我吴州百姓扫平冤屈,安定地方,余等身为地主,本该代表江南的百姓尽地主之谊。可余等众人见识短浅,使国公不能尽欢,若因此怠慢了国公,请国公恕罪。”

    江南百姓,你能代表的了吗?

    这顾弘是南陈忠臣顾野王之子,今年已经六十余岁。他虽然是个白身,却是吴州世家的领头羊,似乎也能代表江南的百姓。

    黄明远自不会与顾弘争这些东西,他拿江南百姓压自己,自己便本着尊老爱幼的美德回道:“顾公客气了,公等皆是大才,而明远这个武夫才是真的粗鄙之人。至于这怠慢之语,顾公说笑了。这无论江南、江北,都是大隋国土,我等皆在圣天子麾下,沐浴着圣天子的恩德,虽然一在中央,一在江南,相隔万里,但心却是一般。既不分你我,又如何言怠慢。”

    顾弘想割裂南北再谈,但黄明远偏不让你如愿。咱俩不是南北之间对等的关系,而是中央与地方的上下关系,我是上,你是下。

    顾弘碰了个钉子,忙点头称是。黄明远年轻轻轻,就已是一国之相,不可小觑。顾弘也没有继续与黄明远交锋,这时候也不是谈论事情的场合,具体的利益交换要到宴会之后才能细谈。

    众人一番恣睢,到了戌时左右,一开始的纵情宴饮才结束,实际上这个时候整个宴会才进入**。

    接下来便是由舞伎给黄明远献舞。

    这贵族的宴会比后世的宴会有趣热闹多了,娱乐项目众多,而江南世家的宴会更是个中翘楚。但因为今日是众人宴请黄明远,本就有很深的政治意味在其中,因此很多节目都不适合。而且黄明远为人沉稳干练,性情谨慎多疑,虽然身前莺莺燕燕环绕,但并未沉迷于酒色,因此众人为其准备的很多项目也就无法进行。

    到了最后,只剩下最隆重也是最重要的献舞了。

    众人散开,分别坐到两侧,留出大堂中的位置。

    这时一名一身淡青色的翠嫩烟萝衫,下着散花水雾绿草百褶裙,身披淡青色的翠水薄烟纱,头戴白色面纱的女子缓缓上前,开始献舞。折纤腰以微步,呈皓腕于轻纱,女子发饰上点缀的珠子和流苏轻盈的舞动着,就好像天上的星星在移动;秀发和腰肢来回的摆动着,就好像龙跃蛇舞一般空灵。

    此女舞姿轻灵,身轻似燕,身体软如云絮,双臂柔若无骨,步步生莲花般地舞姿,如花间飞舞的蝴蝶,如潺潺的流水,如深山中的明月,如小巷中的晨曦,如荷叶尖的圆露,使人如饮佳酿,醉得无法自抑。

    众人对此女惊为天人,看得或是不住点头,或是微笑不语,或是两眼泛光,不一而足,但大多为此女的姿色与舞技所折服。

    这时此女独舞舞罢,从其两侧又上来十六名陪舞的女子,环绕此女,微微轻动。而中间的女子忽如间水袖甩将开来,衣袖舞动,似有无数的花瓣飘飘荡荡的凌空而下,飘摇曳曳,一瓣瓣,牵着一缕缕的沉香。

    黄明远也是不住地点头,这般技艺,就是皇宫里的歌姬也不多见。

    一曲舞罢,众人拍手叫好。

    这名领舞的女子在十六名伴舞女子的环绕下,慢慢地向黄明远靠近。离着黄明远有一丈多的距离,已经到了黄明远面前。这领舞的女子缓缓伸出一只手,递向黄明远。

    一旁的众人满是艳羡。

    不少人心中酸溜溜的,黄明远真好福气,江南世家竟然找到这般绝色来孝敬黄明远。

    面对此女的搭手,黄明远自不能像猴急的猪哥一般不顾脸面。只是看着对方的眼睛,面含忧色,让人心痛,总感觉自己似乎是认识此人。

    而且虽然众人都为女子的惊人之舞所影响,但黄明远却并未失去警觉。一般献舞之后,舞者或是下台离去,或是堂上拜谢,很少会有主动靠近主位上的人的。所以此人一靠近,黄明远便立刻警觉起来。

    此女离着黄明远有半丈的距离,人已在其桌案前了,这已经算是一个较为危险的距离。

    黄明远眉头微皱,一侧的雄阔海也刚要上前挡住此女前进的道路。而这时此女身侧的一个陪舞,忽然从下摆裙中拿出一支小弩,对准了黄明远。

    在众人的惊慌失措之中,此人对准黄明远扣动了扳机。

第三十一章 玉碎花消

    此女动作迅速,拿起手弩便对着黄明远射去。在众人尚未反应过来之前,一道利箭直向黄明远射去。

    眼看黄明远已经是避无可避,这时一个身影迅速扑到黄明远的身前,挡住了刺客必杀的弩箭。而这时本来要替黄明远挡箭的雄阔海也早已上前一把将女刺客踹倒。黄明远身边的护卫一拥而上,将那个女刺客拿下。

    歌舞升平的宴会之上,杀机抖现。所有人都吃了一惊,当然黄明远没事算是让不少人松了一口气,否则整个吴州的天都有翻了。可同时众人心中也满是担心,没有人会知道被刺杀的黄明远会做些什么。

    眼见有人刺杀自己,黄明远脸色一变,立刻恢复自然。这么多年来东征西讨,他各种场合什么没见过,早就养成波澜不惊的心境。所以一次小小的刺杀,还不能让黄明远变色。当然今日之事,不得不承认,是他疏忽了。

    要不是刚才那个跳舞的女子为自己挡了一箭,真是后果不堪设想。

    黄明远上前将那个为他挡箭的青衣女子抱起,此人胸前正插着一支弩箭,鲜血直往外流。黄明远伸手将此女子脸上的面纱拭去,有些吃惊,这女子的面容自己竟然有些熟悉。

    不过容不得黄明远过多思索,便赶紧给此女子止血。黄明远发现这个青衣女子伤处的血竟然发黑,刺客的箭是竟然淬了毒。

    “阔海,快叫军医!”

    “诺!”

    “没用的!”

    这女子竟然用力说出话来,又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声音。

    这时黄明远不由得细细打量起这个女子,忽然觉得自己是如此的熟悉,一个有些陌生的名字浮现在脑海之中。

    黄明远试探着问道:“你是琼花娘子?”

    “郎君!”

    柳琼花颤抖着喊出这两个字来,眼泪已经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此人竟然是失踪多年的扬州歌伎柳琼花,自从在扬州失去下落之后,向但子多方打探都没有找到柳琼花的踪迹,没想到竟然出现在这里。

    本以为此生再难相见,没想到再见便是这种场合。

    黄明远将柳琼花抱在怀里,此时身受重伤的柳琼花早已经是奄奄一息。她脸上苍白,嘴角泛着血沫,强忍着疼痛不住地伸着手。

    “郎君!真的是你吗?”

    柳琼花颤抖着喊出这两个字来,眼泪已经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她曾经是多么想能够再次见到郎君,陪在郎君的身边,可惜这一生终不能如愿。今日有幸能死在郎君的怀中,也算是得偿夙愿。现在她唯一放不下的只有女儿。

    黄明远知道柳琼花有些激动,忙握住她沾满鲜血的手说道:“琼花,别说话,你会没事的!我保证!我保证你会没事的!”

    今时今日黄明远又见到柳琼花,心中也泛起了一丝的涟漪。只是这种场合见面,绝不是黄明远所愿意的。现在黄明远唯有竭尽所能,救治柳琼花。

    黄明远回头张望道:“军医呢?军医到了吗?”

    “郎君,没用的!”

    柳琼花用沾满鲜血的手握住黄明远的手,喃喃地说道:“郎君,没用的,我知道······我······要死了,一切都是没······没用的。”

    黄明远有些愠怒,高声喊道:“怎么会没用?琼花,你放心,我一定治好你。”

    柳琼花强忍着病痛,满脸苦涩的笑容。

    “郎君,请听我······我说,有些话······若是不说······就······就真的没机会了。琼花······琼花能为郎君而死,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唯有一事放······放不下,请郎君······请郎君照顾好······照顾好我们的女儿······她现在落在歹人手中······郎君快去救······救她。”

    听到柳琼花的话,黄明远如遭雷震,自己与柳琼花还有一个女儿?

    什么时候的事情?

    可是这个时候不是深究此时的时候,黄明远握紧了柳琼花的手,说道:“琼花放心,我一定会找回女儿,不让她受一点伤害,而琼花你也会没事的。”

    说着黄明远对着外面咆哮道:“军医,军医呢?”

    柳琼花对着黄明远喃喃地说道:“郎君,若是·····有来生,请让琼花的身份······不那么低微,让琼花···有资格陪在郎君······的身边。”

    “会的,会的!”

    此时的柳琼花满脸含笑,毫无痛苦的样子。只见她的眼神越来越涣散,嘴里喃喃地唱着:“琼花落,琼花开,江都琼花甲天下,扬州美女生琼花······”

    柳琼花的声音越小,最终再也听不见。

    一丝泪光从黄明远的眼角滑过,有些人,有些事情,一转眼便是一刹那,便是一辈子。

    寂寂蕃百观里花,伊谁封殖得名嘉。应知天下无他本,惟有扬州是尔家。

    种雪春温团影密,攒冰香重压枝斜。倚阑莫问荣枯事,付与东风管物华。

    柳琼花毕生都在苦苦地爱着黄明远,爱的那么低微,她自卑于出身,始终渴望去爱而不敢去爱,到临死之际,都把自己放的那么低微。

    柳琼花用她的生命在黄明远的生命中刻下了一个深重的符号,不管什么时候,黄明远总会记得有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女子,曾经为自己付出了生命。

    直到现在,当初初见时的样子仍旧历历在目。扬州美女柳琼花,淡漠的胭脂,白中透红的脸腮,漾着迷醉的酒窝,箷黑弯长的眉毛,流盼生光的双眸。再搭配上淡青色的绣花罗衫、翡翠绿绉裙,看上去真的似花非花,又似画非画。

    广陵楚雨打琼花,不留尘迹在天涯。

    她这么孤零零地来,又这么孤零零地走了,多年以后,也没人记得她曾经的故事,只有这一年一年盛开的琼花,会记得那个如晨曦中开放的女子。

    从此以后,再也不会有一朵洁白的琼花,伫立江边,眺望北方的爱人了。

    黄明远长叹了一口气,将柳琼花放在了榻上,这才缓缓走下,走到众人面前。

第三十二章 事后余波

    黄明远盯着众人,而底下人赶紧底下了头颅。

    “我这次来江南,为了江南士庶的安定,不可谓不尽心。我本以为,我代表朝廷已经向诸位表达了诚意,诸位也能感受到朝廷的诚意。到时候双方携手,共同促进江南的发展。可是现在看来,我错了,有人把我的相忍为国当初了怯懦,有人把我的谆谆善意当成了无能,既然我给诸位一个安定的机会诸位却不接受,那么我只能用我自己的方法来让江南变得安定。”

    黄明远的一字一句,满是杀气。

    众人无不惊恐万分,唯恐黄明远在江南再次大开杀戒。

    江南世家的代表顾弘赶紧向黄明远告饶道:“鲁国公,鲁国公明鉴,今日之事,我等实在不知啊,请国公恕罪!请国公恕罪!

    我等感受到了国公的诚意,也愿意跟着国公致太平,今日之事,实乃奸人设计,毁坏我江南得之不易的太平。”

    黄明远两眼紧盯着顾弘,眼色凌厉地说道:“这宴是顾公组织的,这舞是顾公安排的,此时顾公竟然跟我说,尔等完全不知情,你说我会不会信?”

    眼看黄明远目如闪电,杀意凛然,众人全都为其摄魂,俱是胆战心惊,手脚冰凉,生怕黄明远头脑发热,一声令下就要将他们屠戮于此。

    此时顾弘强忍着心中的惧意,拱手说道:“鲁国公明鉴,今日之事,必是有奸人设计。国公南下的所作所为,我等皆看在眼里,心中对国公是无比钦佩,如何会刺杀国公?况且退一万步说,我等再是不智,也不会在这种场合刺杀国公,岂不是自捣死路,拉着家族毁灭?请国公明鉴。”

    实际上黄明远并不想怎么样这些人,哪怕柳琼花为此死了。

    黄明远来江南是为了安定江南的,是为了招抚江南世家的。黄明远今日为了泄愤,固然可以将所有人全部杀死,但明日江南必会处处烽火。

    今日黄明远如此样子,更多的是一种震慑和恐吓。

    黄明远一甩袖子,冷冷地说道:“我相信顾公的诚意,也希望此事跟顾公无关,但我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顾弘忙说道:“请国公放心,我吴州世家必会给国公一个交代。”

    黄明远这才寒意放缓,过了片刻说道:“顾公,我知道今日之事与顾公无关,是有人想利用我来达到屠杀吴州世家的目的,所以我愿意给吴州诸位一个机会,也愿意给江南士庶一个机会。刚才死的那个女子,是我一个故人,她有一个女儿,现在被幕后之人给捉住了。那个小娘子,我不希望她受到任何的伤害,如何她伤了一根毫毛,那请顾公莫怪明远无礼,我会让吴州上上下下给她陪葬。”

    黄明远说得波澜不惊,而顾弘却越发胆战心惊,他丝毫不怀疑黄明远会有这个魄力和胆量,去屠杀尽他们所有人。于士澄一个小人都是一个疯子,那这个大隋战神有什么理由不会比于士澄更疯狂呢?

    顾弘忙说道:“但请国公放心,穷我吴州上下之力,也不会让小娘子受伤害。”

    黄明远没有说话,而是点点头,便让顾弘带着堂上那些惊慌失措的众人离去。这个时候,黄明远根本不想和这些人虚与委蛇。

    望着众人离去的身影,再看看堂上已经死去的柳琼花,黄明远默默说道:“我不会让自己的女儿受一点伤害。”

    此时刺杀黄明远的刺客被众人羁押在侧殿,黄明远走到对方面前,捏着对方的喉咙说道:“是谁指使你来的?”

    那女子是个死士,所以不发一言。

    黄明远也清楚这种家族训练的死士意志有多么坚定,于是对着身侧一个北斗人员说道:“既然她不说,那就让她后悔来到这个世上。”

    那女子听着黄明远的阴沉的声音打了一个哆嗦,不寒而栗起来。

    ······

    等到众人离去之后,陆贞也从黄明远的行辕赶了过来。听说黄明远遇刺,还伤了人命,陆贞大惊失色,毫不顾忌地便往黄明远处而去。

    等到到了刺史府,见到平安无事的黄明远,陆贞这才放下心来。

    见到陆贞,心情不佳的黄明远上前一把将其抱住,搂在怀中,感受着那一丝的安心。陆贞只是静静依偎在黄明远的怀里,感受着黄明远心中那份悸动。

    黄明远没有瞒着陆贞,而是将今日的事情以及自己与柳琼花的事情都告诉了陆贞。自己实际上只见过柳琼花三次,板渚一次,惊鸿一瞥;李府一次,露水姻缘;而今日又是一次,却是舍身赴死。柳琼花虽然很漂亮,但若是说黄明远喜欢她,却是不可能的。但就是这么一个如同生命里过客的人,却在自己的生命长河里留下重重的一笔,让自己永远难忘。

    这是一种知道失去才会有的难过,而难过的又岂止是失去。

    黄明远对于自己与柳琼花的女儿,更多的是愧疚,是一个父亲的哀伤。不管她是什么原因来到这个世上的,自己都有责任照顾好女儿。而这四年多来,自己没有一天尽过一个父亲的责任。

    陆贞静静地听着黄明远的述说,她很明白柳琼花这种卑微的爱而不得的感觉,每每在无人的时候,才是那么的锥心刻骨。或许自己比柳琼花要幸运一些,至少自己能够陪在郎君身边。

    陆贞也劝慰黄明远不要担心,这一次她把所有带来的探子都撒到了吴州各地,一定在最快时间找到那个小娘子。

    黄明远握着陆贞的手,心中很是安慰,至少这种时候,不是自己一个人。

    稳定了情绪,黄明远将雄阔海、苏邕等人招了进来。黄明远面色严峻地说道:“你们估计也知道了,今日死的这个人是我的女人,而我的女儿也被这些逆贼挟持了。诸位兄弟跟随我多年,今日在这里我不多说,一切拜托诸位了。”

    “请主公放心!”

    黄明远满心震荡,这一次不想闹大,也不成了。

    陆贞带着所有能调动的人手,要把整个吴州城掀一个底朝天。黄明远一个人在刺史府,命人给柳琼花找了一副棺材,又亲手将其收敛。

    今生便是这样了,若是有什么因果,便来生再偿还吧。

第三十三章 姑苏山下

    黄明远没有返回行辕,而是直奔吴州城西北的姑苏山,他要去见一个人。

    此时夜已经极深了,黄明远一行驰奔而至,穿梭于夜色之中。众人行到姑苏山下一处庄园,雄阔海上前敲开了庄园紧闭的大门。

    庄园里的人前来的大队人马很是惊慌,就想将黄明远等人拒之门外。但黄明远带着军队亲至,一拥而上,进入庄中。雄阔海带人接管了庄子的防御,整个庄内被映得是灯火通明。

    有管事的不敢阻拦,赶紧忙不迭的给黄明远引路。

    黄明远大步流星地进入庄园,要见的正是此处庄园的主人沈遵礼。

    沈遵礼并不是什么大人物,可他有一个姐姐却是南陈后主陈叔宝的皇后沈婺华,而黄明远今日此来的目的也是沈婺华。

    沈遵礼是沈婺华的堂弟。沈婺华之父尚书右仆射领吏部尚书侍中赠太子少傅望蔡县侯沈君理的儿子沈遵俭早死,以六弟沈君高的儿子沈遵礼为继承人。沈遵礼在南陈灭亡之后,隐居于姑苏山不出。

    沈遵礼并不认识黄明远,因此见到黄明远匆匆前来甚是吃惊。不过黄明远大军压境,他也不敢怠慢,只得将黄明远迎入正堂,然后端坐榻上也不说话,忖度着黄明远此来的目的。

    黄明远看着沈遵礼,直截了当地说道:“沈公,在下今日前来的目的,怕是沈公也能忖度个一二。我也不与沈公绕圈子,万安堂的事情,沈公参与了多少,都请沈公明明白白地讲出来。只要沈公如实说出,我决不为难沈公。”

    果然为了此事,沈遵礼的心一惊,便沉了下去。

    此时的沈遵礼只得故意装傻道:“鲁国公说的事小可实在不明白。自前朝灭亡之后,小可便一直在姑苏山隐居,为了避祸,连祖籍吴兴也没有回去,根本不知外边诸事,更没听说过什么万安堂啊。”

    眼看沈遵礼故意含糊,黄明远眯着眼睛说道:“沈公,在下以为自己是带着满满的诚意来到。在洛阳的时候,明远也见过长城县公(陈叔宝的爵位)夫人,因此明远看在长城县公的面子上,没有为难沈家,而沈公却用伪言欺我,难道以为明远真的不敢动沈家吗?”

    眼看黄明远要发怒,沈遵礼急了,连忙说道:“国公在上,非是小可推脱,小可实在是不知道万安堂的事情啊。小可实不知沈家与万安堂有什么关系,引得国公大动干戈,此中间必有误会。”

    黄明远听了,满是冷笑道:“看来沈公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了,沈公当知道我今日前来意味着什么。那陈胤、谢异之事也是难道误会?”

    听到黄明远说出这两个名字,沈遵礼身形一颓,心中却满是无奈。今日之事,怕不会这么容易过去了。

    实际上黄明远虽然查到不少东西,但对于沈遵礼并无什么真正的把柄,今日只是在诈沈遵礼。

    谢异作为一个术士,在吴州等地潜伏了十几年,这次又领导了昆山城的叛乱,黄明远有理由相信谢异加入了这个叛逆组织。

    至于陈胤,则更简单了。

    万安堂既然是南陈余孽,必然会有一个图腾人物团结各路人马,而这个图腾人物最少也是南陈的一个核心皇族。

    实际上当年南陈灭亡,所有的皇族除了抵抗被杀的以外,其余人等多被一网打击,幸存者并不多。能作为图腾的,陈宣帝陈顼和陈后主陈叔宝二人的儿子则又最为可能。

    陈叔宝父子二人加起来生了六十多个子女,除了已经死去的还有数十人,这些人中大部分都在大隋朝廷的监管之下。后来万安堂事件发生之后,黄明远曾详细的查阅过这些人的资料。后来发现所有人中,最可能的抵抗组织首领是陈叔宝的长子废太子陈胤。

    废太子陈胤,陈叔宝的庶长子,母为姬妾孙氏,因生母早亡,被皇后沈婺华收养,被立为太子。南陈祯明二年(588年),陈后主废掉陈胤的太子之位,立张丽华的大儿子陈深做皇太子。隋亡之后,陈胤不知所踪,疑殁于乱军之中。

    现在黄明远有理由相信是南陈的抵抗势力带着陈胤逃走,继续在江南等待复位的机会。

    而作为陈胤的嫡亲舅舅,一直在江南隐居的沈遵礼,陈胤没有任何理由不去拉拢他。所以不管沈遵礼愿不愿意,他都应该已经加入了万安堂,甚至会作为陈胤的心腹来平衡其他势力。

    这才是黄明远来此地的底气。

    实际上黄明远并没有猜错。沈遵礼的确是被自己的外甥陈胤裹挟着不得不加入了万安堂的,甚至还是陈胤在堂中的嫡系领袖。

    当初沈遵礼隐居姑苏山的时候,的确是想隐居一生,不问世事。奈何很快亲外甥知道了他的隐居之地,亲自来请他加入万安堂。沈遵礼知道若是自己拒绝,陈胤并不会留其性命,因此无奈之下才同意此事。

    眼看沈遵礼不语。此时一侧的黄明远突然大喝一声说道:“沈公还在纠结什么?谢异已经招了,我才能找上沈公,沈公以为负隅顽抗便能够侥幸逃脱吗?还是觉得自己铜皮铁骨,大刑之下,仍能意志坚定,抵死不说?是让整个沈家为陈胤一党陪葬还是让全家人继续太平的活下去,全在沈公的一念之间。”

    被黄明远这一刺激,沈遵礼脑袋上如霹雳崩裂一般,神魂俱惊。他打了一个趔趄,好久才回过神来。

    黄明远已经跟他摊牌了。

    看着堂上内外虎视眈眈的隋军士兵,沈遵礼相信只要黄明远一声令下,他一门老小都会死无葬身之地。

    沈遵礼本就是一个性格平和温良之人,有些逆来顺受,今日这个场面,他哪里敢不屈从这般阵势。

    沈遵礼扶着桌案,不由得长叹了一声说道:“罢了,罢了!国公问什么我便说什么。唯请将军能够信守承诺,在下说完之后,能够放过我的家人。”

    黄明远冷着脸说道:“你且放心,我必会将他们送到万安堂都找不到的地方。”

    “谢国公!”

    沈遵礼平和了一下心情,开始将自己所了解的万安堂情况一一与黄明远说出。

第三十四章 万安底细

    这万安堂实际上是一个以陈胤为核心,团结了多个抗隋势力的团体总称。

    最初这个万安堂是南陈老将鲁广达、樊毅之弟樊猛、萧摩诃之子萧世略等人一同成立的,其核心人员都是南陈旧臣的家属子弟。这些人原本都是南陈的世家大族子弟,出身显赫。一朝陈亡,家族落败,又失了上进的渠道,因此便组成了这万安堂,意图复陈。

    陈胤作为南陈后主长子,因此被众人奉为主,作为图腾。

    原本这万安堂的根基是南陈的旧臣及其子弟,权利也多掌握在这些人手中。但后来随着陈胤年纪逐渐长大,其内部的权利斗争便开始加剧。陈胤急切希望能够收拢权利,因此重用王毅、谢异这些人,又招揽了亲舅舅沈遵礼,以与南陈旧臣相抗衡。

    沈遵礼虽然在万安堂内部明哲保身大过忠心耿耿,但因为其身份的特殊性,作为万安堂内部的高层,也基本上将万安堂内部的情况掌握的七七八八。眼看今日是彻底栽了,沈遵礼也没了后路,只能降服。

    既然选择降服,沈遵礼也是光棍,把自己知道的事情竹筒倒豆子的详细说了一遍,包括万安堂的人员组成,基本情况,所作所为甚至内部斗争等全都没有隐瞒。

    实际上他虽然是陈胤的舅舅,可这外甥也不是真正的亲外甥,沈遵礼没道理为了一个外甥亡了整个家族。

    拿着沈遵礼手中一圈名册,这些都是沈遵礼写下的关于万安堂人员的名单。黄明远搭眼一看,这里面的人有县令,有都督,还有商人和小吏,五花八门,简直涉及到江南的方方面面。万安堂有如此实力,也难怪能组织泗州的叛乱和刺杀。

    黄明远关心女儿的事情,便问起沈遵礼关于吴州万安堂的情况。

    吴州算是万安堂的大本营,更确切的说是陈胤的大本营。包括沈遵礼等陈胤的嫡系都出身吴州,因此万安堂在吴州的实力最是显著。

    在吴州,姑苏山的沈遵礼的庄园算一个据点,由沈遵礼坐镇;其渗透最严重的昆山城也是一个据点,由谢异坐镇。但若是说最核心的,还是陈胤常居住的包山(今太湖洞庭山)庄园,以及王毅在原南陈信义郡(今江苏省苏州东部常熟、昆山一带)兴国县的庄园。

    黄明远知道,能通过吴州世家之手组织对自己的暗杀,绝不是单独的某个人或者谋个分支能做到的,最大的可能便是万安堂高层的计划。因此自己的女儿一定在这些核心据点中,甚至跟万安堂的高层在一起。

    吴州四个据点,姑苏山和昆山城都破了,那最可能的便是包山和兴国旧城。而且黄明远更倾向于兴国旧城。

    此次刺杀,组织严密,手段狠辣,必定是万安堂内部多谋之士精密策划的。现在陈胤最重要的谋士便是王毅和谢异。谢异主导了昆山的动乱,那主导刺杀自己一事的,便只能是王毅了。

    黄明远立刻下令卫队长秦琼率部直扑包山,而黄明远本人则赶往兴国旧城。至于姑苏山的沈家庄园和沈遵礼一家,黄明远便命人暂时留守,准备交给陆贞到来后再行处置。

    黄明远身边不过两百骑,一分为三之后,人力捉襟见肘。黄明远又下令急调吴州的驻军增援。而黄明远本人心急如焚,顾不得等待援兵,便带数十骑直奔兴国旧城。

    黄明远一路疾驰,在吴州城东北方向遇到了正前往兴国旧城的陆贞等人。

    实际上黄明远还真没跟沈遵礼信口开河,陆贞麾下的北斗真的抓住了谢异。当时昆山动乱,黄明远便命陆贞仔细监控谢异,好顺藤摸瓜。昆山城破之后,王褒突围向吴州东北的常熟等地,而谢异为乱兵隔绝,突围无望,只得化装成道士,逃亡民间隐匿,最后被人供出来被隋军抓获。

    谢异不仅是此次造反的逆臣,而且还是万安堂的余孽领袖,因此黄明远从刘权手中要过来谢异,将其交给陆贞审问。

    谢异出身陈郡谢氏,是江南数一数二的大姓。但谢异本人出身偏支,到了他这一代,所能依仗的只剩下这个姓氏了。因此谢异先是跟随萧瓛抵抗隋军,失败后又加入万安堂,一直在江南一代组织抵抗力量,意图起兵造反。

    这次昆山之乱,谢异没想到隋军的平叛大军会来的这么迅速,因此最终兵败。

    被隋军生俘之后,谢异倒是气节坚定,一心求死,倒是令人敬佩。

    黄明远为了能查办万安堂,便让陆贞对谢异进行拷问。谢异倒是性格坚韧,无论是弹琵琶还是老虎凳,都无法使其屈服。明对拷问,谢异就一个回答,“我不知道”,哪怕是北斗里面最狠辣的审问高手也无法夺其志。北斗审讯了谢异良久,也没有问出结果,因而这一耽搁,便过了时间。

    黄明远遇刺之后,陆贞也发了狠,令人用最严酷的刑罚拷问谢异,意图摧毁谢异的抵抗意志。陆贞又找到了谢异隐藏的一对儿女,以二人性命逼问谢异。如此逼问下,谢异最终撑不下去,意志崩溃的他终于选择了向陆贞交代一切。

    与沈遵礼相比,谢异才是万安堂真正的核心人物。沈遵礼主要作为陈胤的大总管管理与陈胤有关的事务,而谢异作为陈胤的军师,直接领导了万安堂相当一部分重要的力量。而且因为谢异明里暗里与王毅争权夺利,实际上谢异背地里隐藏的实力更强大。

    而谢异这里一松口,对于陆贞来说,万安堂就没有什么秘密了。经过综合分析现有的情报,陆贞也把矛头对准了位于兴国旧城的王毅,她也认为这次暗杀的直接组织者便是王毅。

    虽然他们没有什么王毅的资料,但从谢异口中得知,此人老奸巨猾又心狠手辣,没有什么原则,最是擅长这种刺杀、刑讯的阴晦之事。

    陆贞忙派人去给黄明远送信,又命丹娘持她的命令,调动北斗人员前往太湖之中缉拿位于包山庄园上的陈胤。而陆贞本人,则直接调动军队,往兴国旧城而去。

第三十五章 笑里藏刀

    等到黄明远与陆贞率领的大队人马赶到兴国旧城之后,已经是第二日的傍晚。兴国旧城原本在南陈时是个县城,后来陈亡后被并入常熟县,其县城也逐渐荒废,城中更没有什么守卒。

    兴国旧城不大,而王毅的庄园便在县城的东侧。

    黄明远赶到此地,立刻命人上前围攻王毅的庄园。此时王毅尚不清楚刺杀之事是否成功,更不清楚黄明远此来的目的,因此黄明远决定采取快攻,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实际上隋军的快速赶到也真的打懵了王毅。

    此时的王毅还不知道为什么他如此隐秘的据点会被隋军发现,但庄园已被隋军团团围住,当务之急便是抓紧时间突围。

    实际上此地除了王毅这条大鱼,还有一个本不该出现在此地的人,那便是陈胤。

    陈胤本来隐藏在包山,这一次前来,是来找王毅麻烦的。

    王毅带走了陈胤看上的一个人。

    陈胤今年三十三岁,常年的躲藏岁月让他脸色有些苍白。此时他正在大堂之上,呵斥王毅,让王毅将柳琼花给交出来。

    今年年中的时候,陈胤偶然遇到了柳琼花,立刻便惊为天人,要将其收入帷幕。万安堂势力广大,陈胤找到柳琼花的住处之后,立刻将柳琼花母女给劫掠回包山。

    被掳的柳琼花不从,陈胤正准备用强,正好遇到了在包山的谋士王毅。王毅也对柳琼花的美貌惊为天人,但他反对陈胤将其收入帷帐。

    柳琼花如此绝色,天下少有,其如西施、郑旦一般,正是一枚绝好的棋子,若是仅仅娱乐君王,岂不是暴遣天物。

    王毅劝陈胤不要急着用强收用了柳琼花,他能帮着陈胤好好劝说柳琼花从了陈胤。陈胤大喜,遂将柳琼花交给了王毅。

    王毅当然不想让柳琼花只是作为陈胤的禁脔,他准备将柳琼花作为进献给杨广的角色美女,用其来刺杀杨广。

    他又用柳琼花的女儿为质,要挟柳琼花为其卖命。

    这让柳琼花刺杀杨广的事还没开始,黄明远便来到了吴州,不费吹灰之力,平定昆山之乱,又安定了吴州世家。虽然王毅与谢异二人之间相互较量,但昆山之败,直接使得万安堂在吴州损失了一多半的力量。为了防止黄明远这个杨广的走狗完全安定江南,王毅不得不提前出手,利用柳琼花来刺杀黄明远。

    王毅买通了吴州世家一些巴结黄明远的人,进献了柳琼花。而王毅要求柳琼花在宴会之时趁机刺杀黄明远。为了防止失手,王毅还在陪舞之人中专门布置了一个真正的杀手佐助柳琼花,确保万无一失。

    此计谋不得不说甚妙,可惜后来柳琼花认出了黄明远,替黄明远赴死,这才使得王毅的计划最终功亏一篑。

    不过陈胤可不知道这些内情,王毅劝得他把柳琼花交给了王毅,只是希望王毅替他说服柳琼花,但他可没想到王毅直接把柳琼花派出去当西施。因此陈胤知道此事之后,肺都要气炸了,顾不得暴露,便从包山直奔兴国旧城。

    陈胤让王毅立刻交出柳琼花,但是人已经派出去了,哪还能再给他。王毅满脸无奈,而陈胤却不依不饶。

    就在此时,黄明远带着大军杀到,不由分说,便向庄园内杀去。

    庄园之中的王毅吃了一惊,他心里很清楚既然隋军大军杀来,单凭他在庄园内的人手,是绝不可能抵挡的了隋军主力的。

    幸好王毅此人未雨绸缪,经营这处巢穴多年,竟然在庄园下面偷偷掘了一条地道,直通外面。

    眼看隋军杀来,王毅顾不得组织抵抗,便带着陈胤往地道口而去。

    陈胤此时也吓傻了,哪有半点主意,因此被王毅拉着,只得跟随其行动。这地道口狭窄,外面又一片混乱,只进去了王毅、陈胤和几名护卫,其余人都被留在了庄内。

    王毅让人打着火把,他拉着陈胤一路快跑。

    忽然身后听到几声闷哼,王毅突然一把将陈胤推到。看到陈胤摔倒,王毅赶紧上前将其扶住。

    陈胤此时还惊魂未定,忙问道:“王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隋人怎么杀来了?”

    王毅靠近陈胤说道:“大王请近身一些,老臣说给你听。”

    忽然王毅眼中一道凶光闪现,陈胤满脸不敢置信,刚要高声呼喊,王毅一把捂住了对方的嘴,而另一只手在陈胤肚子里搅了几搅,这才罢手。

    奄奄一息的陈胤惊恐着说道:“为什么?”

    王毅满脸狰狞地说道:“三十二年前,汝陈氏杀吾父,尔等以为王琳的儿子会为陈霸先的子孙效命吗?”

    王毅之父王琳,南北朝时梁朝著名将领。侯景之乱时,屡从王僧辩作战,军功与杜龛并称第一。太平二年(557年),陈霸先废梁建陈,王琳拒绝臣服,后被陈将侯瑱击败,逃亡北齐。陈将吴明彻北伐时,王琳被围困于寿阳。吴明彻引淝水灌城,寿阳城陷落,王琳被俘后。吴明彻顾忌其深得人心,恐生变乱,遂将王琳处决,王琳时年四十八岁。王琳共有十七子,王毅为其十子,江陵陷落时与其母蔡氏被西魏俘虏,后被西魏归还于王琳。

    念及父仇,王毅潜伏于万安堂,今日终于杀陈胤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密道之中,陈胤的几个侍卫全被杀死,只有王毅和几名亲信逃走。王毅也顾不得带上陈胤的尸体,只带着几名心腹,一路潜逃出密道。

    而此时的黄明远,还真没想到王毅会利用密道逃跑。密道这种东西,小说里似乎不少,但实际上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他还真没见过。

    等到隋军攻破了王毅的庄园,将所有的抵抗力量全部歼灭之后,才发现并没有找到王毅的踪迹。通过审问俘虏,黄明远才知道王毅早就逃了,而一同逃的还有万安堂的领袖陈胤。

    这时,陆贞也带着人翻遍了整个后院,终于从一个院子的柴房里找到了一个四五岁的女孩,忙将此人带到黄明远的身前。

    此时的黄明远也顾不得什么王毅还是南陈废太子陈胤了,他一把上前,将女孩拥在了自己的怀里。

第三十六章 女儿好好

    抱着女孩,黄明远突然有种血脉相连的感觉,他知道这就是他的女儿,不会有错。

    女儿的样子简直跟小妹小时候一个样子的,但似乎又糅杂了些江南女儿的温婉与娴静,更加的清秀与姣好。抱着这个宛如瓷娃娃一般的女孩,黄明远的心中不住地后怕,天可怜见,自己总算没有失去这个女儿。

    此时小女孩也在好奇地看着抱着她的这个男人,有些害怕,又有些吃惊,她强忍着畏惧,尽量不让自己哭出来,又睁大着眼睛看着这个有些奇怪的人。

    阿娘,你在哪里,这里有个怪人,好好害怕。

    言萱已经好久没见过阿娘了,她好想阿娘。

    黄明远松开小女孩,轻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女孩答道:“我叫好好,我阿娘说让我要好好的。”

    黄明远心中一片绞痛,强忍着泪水说道:“好好好啊!好好好!”

    好好打量着黄明远,感觉黄明远好奇怪。她不由得问道:“你是谁啊?见过我阿娘吗?你跟她说,好好想她,好好已经好久没见过阿娘了。”

    听着女儿奶声奶气地声音,黄明远一直强忍的泪水终于流了出来。这是自己的女儿,是自己五年没有见过的女儿。

    黄明远伸手抚住女儿的脸旁,说道:“我是你的爹爹,你是我的女儿。”

    小好好大吃一惊,忙问道:“你真是好好的爹爹吗?可是为什么从来都不来见好好啊?”

    黄明远搂住女儿,喃喃地说道:“是爹爹不好,是爹爹对不住你,爹爹向你保证,从现在开始,再不让你离开爹爹的身边。”

    好好还小,很多东西还不懂。她只知道别人家的孩子都有爹爹,只有她自己没有,因此很多小伙伴叫她野孩子。她也希望自己有个爹爹,可阿娘说爹爹在很远的地方。因此她就盼望着爹爹有一天能够出现在她的面前。现在爹爹出现了,跟她想到一模一样,她以后就可以拉着爹爹给别人说,好好不是野孩子,好好也有爹爹了。

    黄明远将女儿抱了起来,放在了自己的肩头,对着众人说道:“这是我的女儿,鲁国公府的大娘。”

    众人立刻欢呼起来,高呼“大娘”。

    好好看着高呼的人们,有些害怕,于是她抱紧了爹爹,有爹爹的感觉真好。

    一旁的陆贞看着黄明远开心的样子,忽然觉得自己是不是也要一个孩子,也能在安静下来的时候有一个人陪伴。

    此时隋军已经完全控制了庄园,将一应人员全部抓获。这时樊兴上前奏报给陆贞几句,听得陆贞是一阵皱眉。

    顾不得现在黄明远的开心,陆贞上前轻声跟黄明远说道:“郎君,陈胤死了。”

    黄明远吃了一惊,不是刚才说王毅和陈胤已经从地道里逃了吗?

    陆贞便详细奏道,北斗的人员通过审讯庄园内的叛逆,找到了王毅逃走的那条地道。樊猛带着人追了进去,却只找到了陈胤和几个护卫的尸体,而一同出逃的王毅却不见踪迹。樊兴令人从地道另一个出口冲出去,发现那里是个乡间马厩,早有人骑着马从那里逃走了。

    陈胤死在了地道里,这是黄明远没有想到的。

    这陈胤难道是王毅担心逃跑不便给杀了,也不对啊。黄明远并不觉得这种场合二人会内讧,也不认为有第三股势力杀了陈胤然后挟持走了王毅。实际上陈胤只是万安堂一个名义上的领袖,其是生是死并不重要,光凭沈遵礼和谢异的供述,也能对万安堂一网打尽。但如此超出掌握的事情,黄明远还是不喜欢。

    这时陆贞说道:“郎君,王毅不会是潜伏在陈胤身边的死间吧?”

    黄明远脑中一闪,并不是没有这种可能,这王毅不会是王僧辩的后人吧。但王頍一共三兄弟,并无这个王毅,黄明远马上否决了这一点。

    王毅?

    黄明远忽然记起《资治通鉴》曾记载南梁名将王琳有一子,好像叫王毅,看来八成是此人。时间太长,很多东西都记不住了。

    黄明远乃对陆贞说道:“王毅暂时不要管,今日先清理万安堂的事情。贞娘,通过姑苏山、包山和此地得到的信息,你带人将万安堂在吴州的据点全部拔除。同时通知黄桃树,令其抓捕江南其余地方的万安堂余党,你也趁机把所有抓获的人处理掉。至于剩下的事情,全部交给黄桃树来办,咱们就不参和了。”

    “诺!”

    有陈胤和谢异二人的尸体,再加上被俘虏的王褒,黄明远已经足够给杨广交差了。至于整个万安堂的清理,会很多程度上暴露北斗的实力,黄明远并不愿过多的参与。

    对于黄明远来说,今日找到了女儿,已经算完成了全部的任务,至于万安堂的事情,不过是顺手而为,并不重要。

    黄明远让人找了一辆车子,自己亲自陪女儿上了车子,然后带着亲卫和陆贞以及北斗全部人员返回。至于这个据点,黄明远则交给了跟随而来的军队暂时管理,等到黄桃树的内卫接手,又是一段时间。

    黄明远并不在意这些事情,他来到吴州,公事已经全部完成,剩下的只剩下私事了。

    和女儿回吴州的路上,黄明远询问着女儿和柳琼花的生活。

    柳琼花母女二人回到吴州之后,柳琼花虽然有些积攒,但生活还是比较拮据。不过母女苦中作乐,倒也生活的很快乐。

    柳琼花并没有放松对女儿教养,她本人便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才五岁的小女儿在母亲的教养下,知书达礼,秀外慧中,并不弱于世家女子。

    黄明远听着女儿的生活,心中更加心痛。他能想象的到柳琼花一个人拉扯女儿长大的事情有多不容易,也因此对女儿更是亏欠。

    好好虽然有了爹爹,但还是想阿娘,因此一个劲地询问爹爹阿娘在哪?黄明远只能敷衍女儿,糊弄过去,他不知道该不该告诉女儿真相,那样的事情对她来说太残忍了。

    或许是今天的事情太过于复杂和惊喜,小丫头太累了,沉沉地睡在了爹爹的怀里。黄明远抱着女儿,看着她连睡觉也那么的小心翼翼,满心的心酸与怜意。

    东方欲晓,天边也泛起一层鱼肚白。

第三十七章 归葬祖坟

    回到行辕,早有人给好好布置好房间。但小丫头仿佛害怕黄明远会跑了一样,努力抓着父亲的衣角不放手。

    小女儿有些敏感与不安,黄明远自是好好的陪伴女儿。

    就这样,这两日黄明远去哪里,小丫头就跟到哪,活像黄明远的一只小尾巴。看着可爱的女儿,作为父亲的黄明远的心也都化了。

    后来黄明远才知道女儿的大名叫言萱。

    “焉得萱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女儿是柳琼花对黄明远深深地思念,是心中永远的伤痛。

    虽然大女儿的名字又不是黄明远起的,但黄明远还是给女儿保留了这个名字。忘忧草,忘忧草,自己以后一定会让女儿忘记所有的忧愁。

    黄明远又让人找到了柳琼花和好好之前居住的地方。将所有的东西都给好好打包带走,而她们母女租住的房子黄明远也买下,以慰藉思念。

    而且黄明远还找到了柳琼花的小丫鬟荚蒾来照顾好好。这些日子荚蒾与柳琼花失去了联系,一个人在家,手足无措,差一点吓死。这时看得小小娘子,“哇”地大哭起来,抱着好好不放手。

    当初在李府见她还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当然现在也是。

    黄明远毕竟是个男子,诸事繁忙,照顾女儿也未必能完全周到。现在有荚蒾一手负责好好的生活起居,黄明远倒也放心。

    就这般到了晚上,黄明远正陪着女儿吃饭,一直低着头不语的好好突然抬起头来看着黄明远说道:“爹爹,阿娘是不是死了?”

    黄明远被女儿这句突兀的话问到了,当场就有些紧张,喃喃地竟说不出话来。看着满脸天真无邪的女儿扑闪的大眼睛,黄明远真不知该如何回到女儿。

    “好好,你怎么会这么问呢?”

    好好看着爹爹,突然起身扑到爹爹的怀里,然后说道:“阿娘和我离别的时候偷偷告诉我,若是有一天她死了,就和荚蒾姨母去找爹爹,只要把这块玉佩给爹爹,到时爹爹就会认我们的。可现在我见到了爹爹,见到了荚蒾姨母,却是不见阿娘,所以我才觉得阿娘是不是死了。”

    黄明远看着女儿递给自己的那个玉佩,正是当年自己在李府交给柳琼花的那块玉佩。

    黄明远抱紧女儿,问道:“好好知道什么是死了吗?”

    好好说道:“阿娘说过,人死了,就是再也看不到了。爹爹,好好以后再也看不到阿娘了吗?可是好好不在身边,阿娘会担心的。”

    黄明远沉默不语,我的好好啊,爹爹该怎么跟你说呢?

    好好聪慧而又心思细腻,虽然年龄还小,但也不是那么容易瞒着的,与其给以后留下遗憾,还不如让她见母亲最后一面。至少柳琼花生她养她一场,临终还会有个女儿念着。

    黄明远叹了一口气,说道:“好好,爹爹带你去见阿娘。”

    好好乖巧地坐在黄明远的怀里,搂着父亲的脖子说道:“好!”

    柳琼花的棺材被黄明远放在了一处偏院,黄明远在此设置了灵堂,有荚蒾在这里为柳琼花尽孝。

    此时黄明远抱着女儿走到小院,荚蒾看到黄明远父女,满是吃惊,国公不是说好了此事暂时不必告诉小小娘子。接着哭着的她又笑了,小姐总归有小小娘子来送一程,没有遗憾。

    黄明远对荚蒾说道:“荚蒾,你给好好弄上一身孝衣,让她送她阿娘一场。”

    好好早跑到棺材一侧,看到棺材里躺着的柳琼花,放声大哭了起来。

    “阿娘,你睁睁眼,我是好好,你看看我。阿娘,我是好好,你看看我好不好······”

    好好抱着柳琼花的身子哭了起来,黄明远在女儿身后静静地看着,满是痛心。

    这时女儿突然回过身来,扑到黄明远的身上说道:“爹爹,阿娘是怎么了,你让阿娘醒醒好不好,让阿娘再看看好好······”

    黄明远伸出手拂去女儿的眼泪,轻声说道:“好好,阿娘一直都在,她没有离开好好,只是去了天上了。”

    好好哭着说道:“那阿娘为什么不说话?也不起来看好好!”

    “阿娘一直都在看着好好。”黄明远指着天上一颗星星对女儿说道,“阿娘去了天上,变成了星星,你看她一闪一闪的,就是在和好好说话,在向好好问好。”

    好好说道:“可是好好不想让阿娘离开好好啊!”

    我该怎么给你解释死亡这件事情呢?

    “好好,是天上的神仙把阿娘带走了,阿娘也舍不得好好,可是天上的神仙需要阿娘啊,你是想让阿娘只保护你一个人,还是保护天底下所有的人呢?”

    小好好骨子里是善良的,所以她也不能拒绝阿娘跟着神仙去保护所有人,哪怕她非常非常的思念自己的阿娘。

    好好搂着父亲的脖子说道:“可是我就是想阿娘啊。那爹爹以后会不会也去天上做神仙啊?”

    黄明远抱着女儿说道:“咱家已经有你阿娘去了,爹爹自然要永远陪着好好,看着好好长大,就不好去当神仙了。”

    好好顿时松了一口气,她已经失去了阿娘,就害怕也没了爹爹。

    这时荚蒾拿着一身小的孝衣给好好送来,黄明远亲手给女儿穿上,让女儿给柳琼花守孝。

    时人重孝,哪怕此时的女儿再是不懂死亡的含义,不懂得守孝之事,但等她长大了,知道了这些事情,也会痛悔曾经的事情。黄明远不愿因此事而使女儿今后的人生蒙上阴影,留下遗憾。

    黄明远对荚蒾说道:“你也给你们娘子收拾收拾,三天后出殡,你跟着船队一起前往邹山。”

    荚蒾听了一愣,没明白去邹山做什么。但她接着便是大喜,立刻跪在地上叩起头来。她当然知道邹山是什么地方,那是小姐总是念叨的地方。小姐总算是没有白死,国公爷同意小姐埋入黄家的祖坟了。

    黄明远也不管荚蒾心中的兴奋,他带着女儿在这里给柳琼花守了整整一夜的灵,全了这份情谊。他能为柳琼花做的并不多,既然如此,埋入黄家祖坟,也算不让柳琼花走得遗憾吧。

第三十八章 华亭鹤唳

    十一月十日,黄明远携陆贞前往昆山华亭。

    实际上黄明远在来吴州之前,最重要的两个目的之一便是携陆贞前往华亭陆家。对于陆贞的身份黄明远也不报希望了,黄明远并不幼稚,因此很清楚陆贞的身份对于两家来说都有些尴尬,黄明远无法给陆贞一个光明正大的身份,而陆家要守住最后的颜面,所以现在的情况只剩下顺其自然这一条路。

    而黄明远带陆贞前往陆家,一是希望陆贞能够见一下她的母亲,以慰藉其相思之情;二是为了黄明瑜与陆婉的事情。

    黄明远再是同意黄明瑜娶陆婉,也必须要给陆婉一个合适的身份,黄家的身份也不容许黄明瑜娶一个没有身份的妻子。

    这一次相比上一次,黄明远的身份使他有了更多的底气。之前陆家可以不卖他面子,因为黄明远虽然名望再大,但影响不到江南的事情。但现在黄明远手握江南的生杀大权,只要他愿意,可以裁决所有事情,可以说是江南世家头上的土皇帝。

    黄明远也不像上一次那么冒失,因此提前去信给陆贞这一脉的陆家家主秘书学士陆元朗(陆德明)去信,初步达成了一个共识,因此这才登门。可以说这一次上门与其说是与陆家交涉,倒不如说是走一个流程。

    隆冬时节的华亭,寒色皎皎可鉴,岚光郁如浮华。这朦胧暗流的时节,让人不由得对华亭的鹤唳心向往之。

    现在的陆家,已经比不得往昔。当初南渡之时,陆家作为江南第一家族,与北来王家、谢家豪门相比,也是不枉多让。而南陈亡后,陆家绝了上进的道路,家族之中也人才凋零,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名冠吴越”的陆家了。

    此时陆家家主陆元朗尚在洛阳,因此现在陆家管事的是陆元朗的叔叔陆行之。

    知道黄明远来访的消息,陆行之早带着家中子弟在门外等候。黄明远驱车直到陆家大门前,与陆家人相见。

    虽然陆家没落,但这华亭古镇,说是朝廷的,实际上是陆家的也不错。

    整个华亭之内,高门大户相连,一幢幢皆是陆家各支的宅院。陆家自庐江太守陆康这一脉起,显赫于陆逊陆抗父子,到今天已经四百年。虽然子弟分支遍布江南各地,但各房的祖宅却依然留在了陆家。

    江南世家,其保守、排外的性格,使得他们比北方世家更团结。这或许也是两宋之后,江南世家仍残存的原因。

    陆家之中,最出名的便是陆逊、陆抗父子,但陆抗六子,尽皆死于东吴之亡和八王之乱,因此陆逊实际上并无什么显赫子孙。而真正传下来的吴郡陆家,反而是其弟东吴选曹尚书陆瑁和堂叔郁林太守陆绩这两支,真是令人唏嘘。

    陆行之带人亲迎,黄明远看在陆贞的面上,也给足了对方面子。实际上这些日子,之前刺杀黄明远的事情还没有最终说法,众人早担心的紧,黄明远前来陆家,也侧面说明黄明远不想大开杀戒,留了一面。

    这场面陆贞不好下车,马车便被直接迎进了陆家。

    陆行之引着黄明远游览了一番华亭的美景,虽然不失世家大族的风骨,但言语之间,其巴结的目的也不言自明。

    这是江南世家最低潮的一个时期,再大的面子抵不过生存。

    今日陆家子弟十余人,尽在一堂。这些人出自陆家诸房,可以说是陆家最重要的种子。黄明远与几人交流一番,发现不少人倒不失为才。

    今日此事这也是黄明远和陆家的交换。看在陆贞的面子上,黄明远愿意提拔陆家一些人才,以为陆家续血。众人也都清楚,因此这些陆家才俊在黄明远面前,也是费劲心思施展才能,以期获得黄明远的看重。

    看着这些陆家子弟,黄明远内心里对陆家的看重又提升了一层。陆家果然底蕴深厚,其子弟教养也符合这个时代的标准。陆家能这么快翻身,到了唐朝先后出了陆敦信、陆元方、陆象先、陆贽、陆扆、陆希声六位宰相,门楣不坠,是有一定原因的。

    黄明远希望通过陆家来发展自己在江南的势力,因此大家一开始便有心结好,自是聊得投机。

    到了中午,陆家专门设宴款待黄明远。

    这吴中特有的菰菜、莼羹、鲈鱼脍,令人垂涎。这苏菜讲究新鲜、精细,黄明远也是第一次吃到如此鲜美的鲈鱼脍,简直让他这个后世来的老饕都赞不绝口。若是可以,住在华亭,领略江南美景,吃着这鲜美的莼羹、鲈鱼脍,真是要乐不思蜀了。

    午饭过后,黄明远又专门前往陆家的藏书阁拜访。自两晋以来,江南相对安定,尤其是吴中地区,甚少兵灾,因此陆家很多书籍、文卷都保存的完好。为了筹建丰州的图书馆,黄明远搜寻无数珍本,也不如陆家的藏书之多。

    黄明远请求能从陆家抄录一些图书,而陆家正依仗黄明远的时候,自是无有不从。

    差不多一日兴尽,黄明远终于提到了自己今日的来意了。他为自己的九弟黄明瑜来提亲,而提亲的人选正是陆元休的小女儿。

    对于这一件事,家主陆元郎早就同意了,黄明远此来也不过是走个流程。而且这次是陆家攀上了黄明远,若是家族能够借助黄明远重新起飞,又岂是一个女子可获得的。

    至于陆婉的身份,也得到了解释。陆婉因为小时候体弱多病,因此为了能长大成人,一直寄养家中供奉的尼姑庵之中,现在长大了,便正式回家。这种事情,在江南信佛之地,并不少见。

    而之前说陆家两个女儿死了之事,也好解释。本来那就是私底下的事,根本没有传扬,知道的也不多。现在只要辟个谣,只言死的是大女儿,二女儿之死是谣言便可。反正两家都不计较,别人更不积极。

    至于陆婉,已经在回陆家的路上。

    黄明远和陆行之很快就婚事达成了意见,双方便是初步确定了亲事。众人都很高兴,唯有陆贞的父亲陆元休眼看自己插不上话,很是别扭。黄明远自不会扒着对方,因此只当没看见了。

第三十九章 了却心愿

    黄明远与陆家的男人们在华亭游览的时候,而马车上的陆贞也顺利进入了陆家的后院,见到了自己的母亲。

    初见之时,为了陆家的颜面,黄明远让陆贞待在车子里进了陆家。其实陆行之、陆元休都知道车里的人一定是陆贞,但故意不说破,就是不给自己难看。因此陆贞的马车有人引着,一路畅通无阻地进入后院。

    很多事情并不是秘密,只是没有戳破窗户纸而已。但没有戳破窗户纸,大家就还是把它当做秘密。

    其实陆母在当年黄明远前往长安陆家之后,便已经知道自己的两个女儿还活着的消息。思女心切的她急切地盼望见到自己的女儿,但丈夫不允,而长安到吴州又相隔万里,她一个妇道人家也不可能从吴州去长安,因此虽满是思念,却根本难以一见。

    至于陆贞本人,因为父亲的决绝,也无法与母亲联系。

    当时的局势是黄明远最荣耀也最艰难的几年,朝堂之上,波诡云谲,权利之争,你死我活,因此陆贞更不会因为自己与陆家的联系而给黄明远带来不可预知的事情。所以母女二人虽各知安好,但天各一方,没有联系。

    也就是陆士季打着求见黄明远的名义,每每去黄家看看妹妹,才能使得陆贞得到点母亲的讯息,再让兄长给母亲带些东西。

    这次黄陆两家联姻,黄明远亲自上陆家求亲,也给了陆贞一个回家的机会。

    知道自己能够回家,陆贞也慌了神,一会觉得衣服穿得不对,一会觉得打扮得不得体,还是黄明远握着她的手不断地安慰陆贞,才使得陆贞能够镇定下来。这一刻,她不是那个权势滔天的暗探之王,只是一个要归家的游子。

    而陆母也早就知道大女儿会归家,因此一大早便在院中翘首以盼。女儿是不是瘦了、黑了,女儿是不是变了样貌······做母亲的没有一样不担忧的。

    陆贞的马车被迎进后院,人刚下车还没站稳,陆母看到朝思暮想的女儿,早就两眼噤泪,一把上前抱住女儿,叫着“我的儿啊”,大哭了起来。

    而此时的陆贞也看着满头白发的母亲,潸然泪下。

    当年的自己年轻气盛,少不更事,最后选择了离家出走这种决绝的方式,以至于酿成大祸,悔不当初,直到临走之时,还和母亲闹着矛盾。这些年来,她无时无刻不后悔自己的不懂事。可时光飞逝,旧事难寻,到今日一别,已经六年多了。

    陆贞跪在地上痛哭道:“阿娘,女儿不孝!女儿不孝!”

    母女二人抱头痛哭起来,彼此述说着各自的思念。

    陆贞给母亲擦干眼泪,和母亲进入内堂。陆母看着有些消瘦了的女儿,心疼的不得了。

    摒退下人之后,陆母忙问女儿这几年的生活状况。虽然早就知道陆贞跟着黄明远,但一个没名没份的妾侍,天知道自己这出身名门、心高气傲的女儿到底受了多少的委屈。

    做母亲的,没有一个不担心女儿过得好不好,更何况陆贞那特殊的身份。陆母当然不知道陆贞在黄明远跟前的地位与权力,眼看女儿连个贵妾的身份都没有,也只是以为女儿算一个受宠的外室,而且还没有孩子,这将来等女儿老了该怎么办?

    至于黄明远,陆母实在觉得是他委屈了女儿,自己的女儿是荣养的高门贵女,身份、地位、才貌样样出挑,若陈国还在,做皇后都是可以的,怎么能没名没分的委委屈屈,与那些卑贱的女子为伍呢。

    陆贞不能和母亲细说自己的情况,只得劝慰母亲自己过得很好。自己能日日夜夜跟在郎君身边便已经足够幸运了,又如何奢望其它。

    不过母亲又提起了孩子,陆贞也有些上心。前两日黄明远对好好的疼爱,就有些刺激到陆贞了,她也想和郎君有一个孩子,有个依靠,有个安慰。

    母女俩在房间里聊了一整日,到了快酉时了,黄明远一行需返回吴州,母女俩这才依依不舍的分别。

    陆贞跪在地上,给母亲磕了三个头,陆母抓着陆贞的手,泪流满面。

    天色渐晚,陆贞坐在车上,不住地回望已经渐渐远去的华亭,这次分别,下一次再见又不知是多久以后的事情。但能再见到母亲已经是多大的幸运,陆贞你又如何敢再贪心呢?

    “谢谢郎君!”

    “傻丫头,对我还用说什么谢吗?”

    黄明远搂着陆贞说道:“贞娘放心,有机会我们还会再回来的。”

    陆贞抬起头看着黄明远说道:“谢谢郎君答应了婉娘与九郎君的婚事。”

    陆贞很清楚陆婉现在配不上黄明瑜。不在于家世,而在于娶了陆婉对黄家并没有什么意义。看看黄家结亲的人家,闻喜裴氏、京兆苏氏、河东薛氏、琅琊颜氏······都是一些能急速提升黄家地位的家族,而陆家虽然也有些名头,但很显然不在其列。

    陆贞很清楚黄家人对这门婚事有多么的质疑,若不是黄明远坚持,这门亲绝对成不了。至于黄明瑜的态度,根本没人关心。

    黄明远轻声说道:“傻丫头,这种事更不用去谢。姻缘一事,是老天爷注定的,九郎和婉娘注定会在一起,你又何必谢我。”

    陆贞看着黄明远,没有说话。

    黄明远知道陆贞的意思,明瑜与陆婉的事情,陆贞没少私底下推动,更有不少的算计,但现在明瑜既然喜欢上了陆婉,其它事又何必在意呢?总归到底,爱情不管原因,只论结果。

    二人虽不开口,却各知心意。

    “对不起!”

    “我从来都没有怪过你!”

    黄明远连夜返回了吴州城,回去的路上,陆贞沉沉地睡入黄明远的怀中。这一次前来陆家,让陆贞完成了多年的夙愿,也解了她这么多年一直萦绕在心头的哀愁。从今以后,陆贞虽然仍旧不能回复身份,但她再也不是一个人了,而是有了家族的支撑。

    黄明远抱着陆贞,知道她这些年承担的压力与心中的苦痛,而也因此,更觉得自己对陆贞无比地亏欠。而今以后,只有好好待她,方能弥补。

第四十章 千金马骨

    等到黄明远一行人连夜赶到吴州城时,已经是快到三更时分了。

    回到行辕,底下人上报,今日又有大批的江南世家人物求见。

    这些日子,黄明远的精力都在女儿身上,同时也为了给吴州的诸世家一个教训,因此对于吴州诸世家人物的求见一概不理,连诸人送的礼也一概不收,摆明了一副要严查的样子。

    而这几日,吴州城内外的军队不断地进进出出,禁军精锐无不被甲枕戈,杀气腾腾。吴州本地的世家大族见之都心惊胆战,要不是黄明远命军队阻塞各处道路,众人早就趁机逃出吴州了。

    ······

    吴州,顾家。

    以顾弘为代表的江南几大家族都齐聚顾家,共同商议对策。

    “叔大(顾弘字)公,黄明远这些日子已经是图穷匕见了,须臾之间便要对咱们动手,你是咱们领头的,到底该怎么办你拿个主意?”

    “咱江南人不能让他们北地寒伧给欺负了。”

    一众人在这里七嘴八舌的,说什么的都有,场面乱糟糟一团,混没个主意。

    顾弘看着众人说道:“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诸公让老夫拿主意,老夫又能有什么主意?人命还能和刀枪硬抗吗?”

    “叔大公,咱们就这么屈服了,让北人拿住了咱们的命门,还有的好!”一侧几个年轻的站起来说道。

    顾弘根本不答话,还让北人拿住命门,难道现在他们的命门不在北人手中。南陈亡了十六年,这十六年一代人,他们顾家有几个出仕的。他眼看着家族里的年轻人蹉跎岁月,韶华流逝,心底也急。

    人生能有多少个十六年,若是再这般下去,家族没有出仕之人庇佑,任凭顾家底蕴多深,终究还是会沉沦没落。若不是没有机会,顾弘早就想向大隋屈服了。

    十六年前不低头是为了江南世家的脸面,众人还没看透现实,总以为大隋奈何不了他们;十年后选择低头是因为他们已经经历了社会的毒打,感受到社会的恶意,一切为了江南世家的生存。

    众人又七嘴八舌地议论了一番,最终没能说出一个结果,不少人垂头丧气的走了。顾弘看得很明白,大家都想选择屈服,但就是拉不下这个脸来,而且没人想做第一个。

    众人离开之后,只有一人留了下来,乃是孙家家主孙绎。孙绎乃是陈后主时五兵尚书领右军将军侍中孙瑒长子孙让的儿子。

    孙家相较于顾家,在江南只能算普通家族,根本排不上号。不过顾弘素来与孙绎交好,因此孙家依靠顾家,勉强立身。

    南陈灭亡之后,打击最大的实际上就是孙家这种中小家族,因为他们没有名望,没有影响力,一代人才断裂,便可能走向没落。

    孙绎之父孙让早卒,其叔孙训曾担任南陈的高唐太守,陈朝灭亡后入隋朝。但这并不意味着孙家完全倒向大隋。孙家位于吴中,万事只能跟着顾家、陆家这般大家族走。

    “叔大已经打定主意了?”

    顾弘与孙绎二人分走,孙绎问道。

    “万事瞒不过文理(孙绎字)啊。”

    孙绎又问道:“众人态度不一,贸然定策,若事有不暇,叔大考虑过后果吗?”

    顾弘只得说道:“非如此,事将何为?”

    二人皆是沉默不语,到了这个地步,无论如何为了家族,也不能再撑下去了。以前是没得选,大家只能装作高风亮节。但现在大隋朝廷伸出了橄榄枝,若是抓不住,恐怕就没有下一次了。

    只是众人不知道大隋到底会如此安置他们,也不了解大隋的真实情形,唯恐选择了降服,却被大隋任意宰割。

    因为未知,所以畏惧。

    这时顾弘的弟弟顾异说道:“兄长和公理兄不必担忧,我觉得此事未必为坏,反而为好。”

    顾弘与孙绎皆看向顾异。

    顾弘知道这个弟弟素来才智过人,便问道:“幼举(顾异字)此言何意?”

    顾异说道:“兄长明鉴,既然鲁公南来,则说明天子定江南之心已下,不可逆也。否则只为平乱,一大将足矣,而不必派遣鲁公。”

    顾弘点点头说道:“我亦是如此看法。”

    顾异接着说道:“而朝廷若定江南,势必要招纳我江南世家为用。”

    孙绎打断道:“幼举,未必如此,当年陈亡之时,大隋朝廷宁可让杨素在江南大开杀戒,也没有向我等低头示弱。”

    顾异说道:“今时不同往日,昔日江南半为我江南世家所有,是故大隋根本不放心我等,唯有杀戮,以大规模消除我等之影响。而今日我江南世家早已势弱,无法威胁大隋统治,大隋为了平衡局势,保持安定,故引我江南世家为用。

    今朝廷势大,若朝廷只是想打压我等,根本无需选官用人,只需继续打压,则我等亦无它法。而鲁公南来,便是有意使江南世家归于朝廷,故厚恩于我,以慰其心。所以我等降服朝廷之后,必引以为用。”

    顾弘点点头,又说道:“幼举此言不错,可当日宴会刺杀一事后,鲁公脾性、所为大变,每日是杀气逼人,我唯恐鲁公误会我等故意寻衅,会以杀定势,而江南又乱。”

    顾异笑道:“兄长所见乃表象也,我等皆见鲁公杀气逼人,可鲁公杀一人耳?不过是试探、恐吓而已。在鲁公看来,他已代表朝廷示恩,又借着刺杀之事立威,恩威并举,若我江南世家还不降服,那鲁公才是要大开杀戒。”

    顾弘、孙绎二人大悟。

    顾弘乃说道:“幼举所言极是。”

    顾异说道:“兄长当立刻去见鲁公,面陈其事,使鲁公感受到我顾家的拳拳之心。”

    顾弘说道:“此事怕是难行,现在鲁公根本不见我等。”

    顾异又说道:“兄长,此一时彼一时,我听闻鲁公已前往华亭陆家,看来有扶植陆家之意,所以这些日子鲁公便会动了。陆家素与我顾家不相上下,若使陆家为首,则我顾家何为?”

    顾弘一皱眉头,没有说话。

    这时顾异接着说道:“朝廷定我江南,所求者无非土地也,我等当献土于朝廷,以使朝廷感受我之诚意。现在众人忧虑,各自踟蹰不前,我当为千金马骨也。”

    土地,那是祖辈的积蓄啊。

    此时顾弘也只得点点头。

第四十一章 压服江南

    从陆家回来的第二日一早,黄明远招来了黄桃树,听其奏报关于万安堂余孽抓捕的情况。黄桃树出手狠辣,又为人精明,虽然黄明远严令其不得引起吴州城的动荡,但其在吴州城内外,私底下抓捕了数百人,株连者无数。当然这一次隋军的行动目标明确,遂一举将万安堂一网打尽。

    与于士澄脑残的大肆胡来不同,黄桃树虽然抓捕的人不少,但都有确凿的证据,能使人信服。因此吴州内外众人虽然惊心,但也没引起多大的动荡。

    看到这些日子的形势变化,黄明远知道抻着吴州世家的火候到了,还是要一紧一松的。

    而黄桃树这里的行动使得黄明远心中有了底之后,他便招吴州诸世家前来行辕。

    虽然众人不断地求见黄明远,但黄明远真的要见他们了,不少人也紧张。

    这是黄明远自遇刺之后第一次出手,顾弘等人皆是胆战心惊,是死是活,其结果怕是就在今日。

    作为吴州世家代表之一的陆家也来到了黄明远的行辕,但相比其他人,则要有底气的多。

    众人进了正堂,各自坐下,顾弘等人看着桌子上的食物,皆是吃惊。这座子上摆放的正是吴州的特色食品菰菜、莼羹、鲈鱼脍。这些东西对于吴州世家大族都是烂大街的东西,但黄明远在这种场合摆上宴席,其目的怕是不言而喻。

    不少人松了一口气。

    众人各自坐好,黄明远起身对众人说道:“明远此来吴州,多蒙诸公款待,今日设宴回请,诸公莫嫌宴席之寒酸啊。”

    众人连道不敢,上次的事情可没有那么愉快。

    于是饮酒开宴,黄明远似乎也多了几分兴致,不时地与众人交谈。

    明远夹起一块鲜美的鲈鱼脍,悠闲的咀嚼起来,一副悠然的样子。放下筷子,黄明远随口对身边的顾弘说道:“顾公,这莼鲈之味,果然是难得佳肴啊,真是百吃不厌。顾公在吴州能常食此等美味,真是幸事啊。”

    顾弘因为身份地位在吴州世家之中较高,因此居于上位,此时的顾弘满脸笑意,点头回道:“吴州佳肴,清扬婉约,回味无穷。老夫等皆是老迈无用之辈,也只得寄情吴州山水和这莼鲈之味了。”

    黄明远说道:“顾公谦虚了。当年季鹰先生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遂去官返乡,令人钦慕。季鹰先生性情高洁,任心自适,不求当世,但如此大才终老乡间,终是可惜。今日天下太平,国泰民安,正是需要顾公等俊才出世入仕的时候,顾公如何推脱。”

    顾弘听了大喜,之前拼命巴结黄明远,不就是为了今日。不过顾弘也是老练,忙说道:“老夫实在年高,有心无力,做不得什么事了。”而实际上顾弘才刚四十七岁。

    虚头巴脑,上等人的通病。

    黄明远遂拉着顾弘的手说道:“明远之前来吴州的时候,天子就交代明远。江南之地,物华天宝,人家地灵,这吴州之地,更是江南第一等好地方,顾公又是江南豪杰的翘楚之才。明远此来,肩负着为国选材的任务。如此大事,尚需顾公佐助,若顾公寄情于山水,虽然更遂其志,然面对这么多江南儿郎,如何能可?”

    顾弘笑得更开心了。

    “国公如此诚挚,老夫虽驽钝,敢不效命。”

    虽然顾弘看似推脱,但谁都知道,一旦顾弘低头,顾家在其中能获得的利益最大。

    黄明远扶起顾弘说道:“今日朝廷选拔江南俊才,乃可喜可贺之事。天子仁厚,不分彼此,顾公与诸位,可是要牢记天子的仁义啊。”

    顾弘很明白黄明远的意思。这是江南世家向杨广的一个投诚,一个承诺,杨广今后将会将江南世家引入朝堂,而江南世家到时候便是要以圣人马首是瞻。

    命都没了,要什么脸面。

    此时顾弘竟然起身跪在地上说道:“国公在上,今天子隆恩,不以我等卑鄙,超举显拔,天之大恩,我等如何敢不奉圣人的诏命,殚精竭虑,以报圣恩。我顾家愿献三百顷土地于天子,以表顾家之忠心。”

    黄明远见顾弘很上道,也是一喜,便上前将顾弘扶了起来。

    顾弘的样子,何其的谄媚,但却是最实在的表现。朝廷在江南的底气是军队,江南世家的底气是影响力,但无疑还是朝廷的更可怕。

    杨广想解决江南世家,一是收回部分土地,以压制世家实力的扩张;二是使其成为自己的应声虫,能够平衡朝堂的势力。至少现在来看,江南世家很清楚杨广的底线,没有死死地抓着土地不放手,是有诚意的。

    三百顷虽然不算多,但已经让顾家伤筋动骨了。

    众人看到顾弘下跪献土,纷纷侧目,鸦雀无声。顾弘可是他们的领头羊,江南世家的头面人物,就这么给黄明远跪了?而且祖宗流传下的土地,就这么给朝廷了。

    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啊。

    当然也有机灵的看到顾弘在表忠心,也纷纷跟着高呼道:“为圣天子效命。”

    黄明远很是满意。

    吴州世家是江南其他各地世家的领头羊,也是风向标,他们今日的态度为其余各州县做了一个表率。

    当然杨广与江南世家的合作不仅仅如此。今日只是表个态,具体的方式要多的多,总归便是大隋选拔江南人才为用,而江南世家帮着大隋安定江南,都是互惠互利的。双方倒是做的好生意。

    一场宴请,宾主尽欢,众人很晚才散去,根本没人提之前刺杀的事情,仿佛共同忘了一般。接下来众人回去,便是朝廷选拔人才,同时朝廷势力大举向江南渗透的时候。这一次,众世家再次屈服,反正从南渡以来,他们屈服的次数也太多了。

    至于柳琼花的事情,吴州世家内部已经进行了清理,不少人为之丧命灭门。而黄明远,也不可能大开杀戒,所以吴州世家只能是补偿。

    吴州世家私底下给了黄明远百顷土地,还有钱财无数,更有一大批黄明远急需的造船工匠。而这件事情,也便只能这样不了了之。

第四十二章 远洋舰队

    十一月十五日,胡逗洲(今江苏南通地区,此时作为长江出海口一个冲积岛,还没有完全与陆地相连)外海。

    此时海面之上,波涛汹涌,风高浪急。

    但即便如此,仍无法阻止众人的喜悦,因为今日是黄氏远洋商队成立的日子。黄明远一众人于昨日登岛,今日一早,便在海上进行了一场军事演习。

    黄明远和陈远、陆贞以及商队总管事黄明远的堂兄黄明俊等人,一同登上了位于岛东的瞭望塔上,通过望远镜来观望位于胡逗洲外海的海上战斗。

    瞭望塔上的信号旗升起,一艘战船从岛南方的港口出发,直奔外海之上。到了瞭望塔以东十二里左右的位置,此战船开始减速。而在其以南一里方向左右,是一艘靶船。只见战船船头的旗手挥旗向瞭望塔示意之后,战船正对着靶船的侧面,先后有四根火箭射出,正中靶船,而间隙不到半分钟的时间,接着又是四根火箭射出,继续击中靶船。

    靶船之上,熊熊烈火开始燃起,很快便肆虐了整个靶船。

    而战船继续用火箭攻击,经过五轮火箭打击之后,靶船终于承受不住连续的床弩轰击,直接在原地解体。

    整个战斗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一艘战船在这个距离上直接被另一艘战船摧毁,让众人看了不住地惊叹。这种最原始的海上攻击,竟然有种暴力的美。

    船载床弩是黄明远设计的得意之作。黄明远将大型的床弩直接建在船上,以代替火炮使用。一艘主力战船可置十二架船载床弩,两侧各四,前后各二,接战时直接用碗口粗的长槊轰击对方。而且槊头还绑上了特质火油,水泼不灭,只要击中对方的战船,便能引起大火。

    黄明远的预想之中,火炮短期之内是很难实现的。但是若是以后船载床弩的长槊绑上火药,制作成神火飞鸦,其战力将成倍提升。

    当然民间自然是没有人能制作床弩这种利器的,这些工匠一般掌握在朝廷手中,黄明远也不敢擅自克扣军械来补充海军。但黄明远懂得流水化生产,因此将床弩的各种零件分开生产,拉到岛上再进行组装,便是一架新的床弩了。

    这艘战船五轮攻击,大都击中了靶船,虽然靶船不移动,但射手的能力也是值得表扬的。

    一旁的舰队指挥官黄明俊更是满面红光,兴奋异常。他本是黄明远的堂兄,但父母早亡,因此一直跟在黄明远身前办事。后来他在四海商团负责船只运输,半年前才升为这支船队的总管事。

    在黄明俊看来,虽然这支舰队不大,大郎君和自己却投入了巨大的金钱与精力,今日演习成功,总算没让大郎君失望。

    这时黄明俊又指着远处的赶来的另一艘战船说道:“大郎君,接下来便是海上接舷战。这一次刚才的攻击船将作为被攻击目标。”

    黄明远点点头。

    双方靠得很近,眼看就要撞在一起。这时攻击战船竟然直接用前方包铁的尖锐式撞角撞向对方的腹部,然后用钩拒使双方相连。这时战船前部的“乌鸦”便可搭在对方战船之上,双方肉搏战。“乌鸦”便是一种建在船上的云梯,是黄明远模仿的古罗马人的设计。而撞角东西方早有,威力巨大,若是使用“攻城锤”式撞角,甚至能直接将对方撞翻。

    之后,黄明俊令人还演练了排杆攻击,利用排杆的势能直接砸碎一艘战船。这东西威力不亚于火炮,当初杨素伐陈,曾直接用五牙大舰上的排杆轰塌了鄂州的城墙。

    黄明远从望远镜里看着海上的战斗,攻击一方的战斗素养很高,操作也很熟练,平日里是下了大功夫的。

    演习进行了一上午,黄明远对于演习的结果,满意地点点头,虽然这支军队舰船不多,至少战斗力很强。若是有足够的船只支撑,拉到海上之上,可以说是远东海洋的霸主。

    不过这支稚嫩的军队也有很多的缺点。实际上除了黄明远发明的船载弩炮之外,无论是“乌鸦”还是排杆,其更多的是利用在近海和内陆河流湖泊交战上,其庞大的身躯很影响船只的速度和续航力。

    黄明远对黄明俊说道:“海上交战不比内湖作战,重点还是要在船载床弩之上,保证船只的速度和远程打击力度。”

    黄明俊点点头。

    实际上这支舰队,已经超越了整个时代了,黄明远按照自己的记忆,绘制了不少的中国沿海地图和东亚、东南亚的地图,又制作指南针,教给船队储备橙子补充维生素c······尽可能用超越时代的东西来提升这支舰队的能力,这是让这个国家走出内斗怪圈的新希望。

    这是一支走向大洋的舰队。

    黄明远并不担心他们实力,一直到十六世纪,中国的造船技术仍旧领先世界,水师战斗力也领先世界。这个时代的远洋贸易,最大的敌人是天气和来自海洋本身的危险。

    黄明远放下望远镜,对一侧的陈远说道:“仲长,这支舰队怎么样?”

    陈远叹服道:“之前远还不清楚主公为什么要大力发展造船,现在看来,两军交战,若是有这么一支水师,攻击到对方的腹地,瞬间便可抵顶战局。”

    黄明远听了,不由得笑道:“仲长格局还是太小了,我建这支舰队不只是为了交战,那太大材小用了。将来这支舰队要垄断整个大洋的贸易和商道,未来整个海洋都是我们的,这将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天地。”

    一侧的陆贞看着满脸自信的黄明远,风采盎然,令人着迷。

    “仲长,贞娘,有可能今日我所做的这个决定,会比一场王朝霸业更能为后人所铭记。在中华王朝有无数,但一个海上帝国却是这个国家从未出现过的。”

    演习完毕之后,黄明俊带领全部舰队人员共计一千七百人登岸,列成一个方阵,黄明远在此为他们授旗,宣告着这支亦商亦军的部队的产生。

    波涛澎湃,海风嘶吼!

    这支新生的舰队,开始走向大洋。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8879/ 第一时间欣赏天下安康最新章节! 作者:鸣奇所写的《天下安康》为转载作品,天下安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天下安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天下安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天下安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天下安康介绍: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是一个被误解和丑化的王朝,北击突厥,西灭吐谷浑,南并林邑,东征高句丽,举世强者,尽皆臣服。这也是一个伟大而传奇的时代,开科举,通运河,立三省六部,定隋律,三十七年国运,功泽后世。身为隋臣,将燕然勒功,布汉威于异域。乱世枭雄,当马踏天下,逐群雄在中原。寒门小将,当乱世来临之时,能否争雄于关陇豪门,凭手中钢枪铁马,当争出一个万世太平。读者群:636899359天下安康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天下安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天下安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