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耽美小说官居一品TXT下载官居一品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官居一品全文阅读

作者:三戒大师     官居一品txt下载     官居一品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上架感言!!!

    嗯,第二次上架了。貌似和尚一到要写感言的时候就很平静。

    但这次的平静与以前不同,是因为和尚我已经做了能做的一切……为了能写本没有硬伤的小说,我大半年来看过的原始资料,比这辈子的综合还多;为了能写出让大家满意的故事,我反复自虐,不惜将写作速度降下来,也要保证质量。为了让大家多看几天免费章节,我提前一个礼拜发书,写了28万字公众版。

    我想说的是,《官居一品》是一本我拿出所有诚意,以及现阶段最高水平写出来的书。

    然后便是说这些话的中心思想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想表表功;之所以表功,是因为希望大家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月票、订阅、收藏、点击,和尚我是来者不拒;之所以说的这么直白……因为我是个老男人啊,老男人有三大缺点:脸皮厚、身体差,负担重。所以我得大声喊一喊,大哥大姐,兄弟姊妹,让和尚活的滋润点吧,好给你们写出更滋润的文章来。

    ~~~~~~~~~~~~~~~~~~~~~~~~~~

    然后再说一下本书的走向,首先我们叫官居一品,所以一条主线肯定是主角一步步爬上去,姑且称之‘事业主线’。但是看和尚的本书简介,你就会发现,‘嘉靖—隆庆—万历’年间的大明朝的风风雨雨,才是我们的故事主线。

    为了故事性更强,让大家更有刺激的感觉,我把这两条主线糅合在了一起,使主角的奋斗史与大明朝的风雨联系在一起……当然我没忘了这是一本起点书,所以主角定律依然存在,依然不会有撕心裂肺的事情发生在主角和他的家人身上……至于别人,我就不做担保了。

    不过总体来说,这是一本轻松的男女皆宜的,且比较有品位的休闲小说,其次才是讲述严肃的历史。当然,因为主角的加入,原本不太好的历史会变得让人兴奋起来,但我们绝不会恶搞历史,尽量传历史之神。这个基调不会变,所以请大家放心。

    ~~~~~~~~~~~~~~~~~~~~~~~~~~~~~~~~~~~

    废话这么多,但还是要说的是……真心实意感谢起点给了这么多推荐,痛哭流涕感谢胡说总老大拎着耳朵训我……哦不,是耳提面命。锥心刻骨感谢雪夜前老大帮助我成长,帮助我创造了这个故事。诚心诚意感谢红茶老大,你总是那么能干!还有沙发新老大,你总是这么热情。

    只剩最后一句了,那就是无论《一品》得到什么样的成绩我都坦然接受,因为我真的尽力了……

推荐我的偶像贼道三痴的新书《上品寒士》

    书评区很多兄弟说书荒,那和尚推荐一下三痴道兄的,他的书很好看,文笔杠杠的,淫荡气息直透屏幕。看看吧,虽说各花入各眼,但和尚推荐,那质量绝不会差。

    下面有直通车……

杨继盛劾嵩十大罪疏

    孤臣孤直罪臣,蒙天地恩,超擢不次。夙夜祗惧,思图报称,盖未有急于请诛贼臣者也。方今外贼惟俺答,内贼惟严嵩,未有内贼不去,而可除外贼者。去年春雷久不声,占曰:“大臣专政”。冬日下有赤色,占曰:“下有叛臣”。又四方地震,日月交食。臣以为灾皆嵩致,请以嵩十大罪为陛下陈之。

    高皇高皇帝罢丞相,设立殿阁之臣,备顾问视制草而已,嵩乃俨然以丞相自居。凡府部题覆,先面白而后草奏。百官请命,奔走直房如市。无丞相名,而有丞相权。天下知有嵩,不知有陛下。是坏祖宗之成法。大罪一也。

    陛下陛下用一人,嵩曰“我荐也”;斥一人,曰“此非我所亲,故罢之”。陛下宥一人,嵩曰“我救也”;罚一人,曰“此得罪于我,故报之”。伺陛下喜怒以恣威福。群臣感嵩甚于感陛下,畏嵩甚于畏陛下。是窃君上之大权。大罪二也。

    陛下陛下有善政,嵩必令世蕃告人曰:“主上不及此,我议而成之”。又以所进揭帖刊刻行世,名曰《嘉靖疏议》,欲天下以陛下之善尽归于嵩。是掩君上之治功。大罪三也。

    陛下陛下令嵩司票拟,盖其职也。嵩何取而令子世蕃代拟?又何取而约诸义子赵文华辈群聚而代拟?题疏方上,天语已传。如沈鍊劾嵩疏,陛下以命吕本,本即潜送世蕃所,令其拟上。是嵩以臣而窃君之权,世蕃复以子而盗父之柄,故京师有“大丞相、小丞相”之谣。是纵奸子之僭窃。大罪四也。

    严效严效忠、严鹄,乳臭子耳,未尝一涉行伍。嵩先令效忠冒两广功,授锦衣所镇抚矣。效忠以病告,鹄袭兄职。又冒琼州功,擢千户。以故总督欧阳必进躐掌工部,总兵陈圭几统后府,巡按黄如桂亦骤亚太仆。既藉私党以官其子孙,又因子孙以拔其私党。是冒朝廷之军功。大罪五也。

    逆鸾逆鸾先已下狱论罪,贿世蕃三千金,荐为大将。鸾冒擒哈舟丹儿功,世蕃亦得增秩。嵩父子自夸能荐鸾矣,及知陛下有疑鸾心,复互相排诋,以泯前迹。鸾勾贼,而嵩、世蕃复勾鸾。是引背逆之奸臣。大罪六也。

    前俺前俺答深入,击其惰归,此一大机也。兵部尚书丁汝夔问计于嵩,嵩戒无战。及汝夔逮治,嵩复以论救绐之。汝夔临死大呼曰:嵩误我。是误国家之军机。大罪七也。

    郎中郎中徐学诗劾嵩革任矣,复欲斥其兄中书舍人应丰。给事厉汝进劾嵩谪典史矣,复以考察令吏部削其籍。内外之臣,被中伤者何可胜计?是专黜陟之大柄。大罪八也。

    凡文凡文武迁擢,不论可否,但衡金之多寡而畀之。将弁惟贿嵩,不得不朘削士卒;有司惟贿嵩,不得不掊克百姓。士卒失所,百姓流离,毒遍海内。臣恐今日之患不在境外而在域中。是失天下之人心。大罪九也。

    自嵩自嵩用事,风俗大变。贿赂者荐及盗跖,疏拙者黜逮夷、齐。守法度者为迂疏,巧弥缝者为才能。励节介者为矫激,善奔者为练事。自古风俗之坏,未有甚于今日者。盖嵩好利,天下皆尚贪。嵩好谀,天下皆尚谄。源之弗洁,流何以澄?是敝天下之风俗。大罪十也。

    嵩有嵩有是十罪,而又济之以五奸。知左右侍从之能察意旨也,厚贿结纳。凡陛下言动举措,莫不报嵩。是陛下之左右皆贼嵩之间谍也。以通政司之主出纳也,用赵文华为使。凡有疏至,先送嵩阅竟,然后入御。王宗茂劾嵩之章停五日乃上,故嵩得展转遮饰。是陛下之喉舌乃贼嵩之鹰犬也。畏厂卫之缉访也,令子世蕃结为婚姻。陛下试诘嵩诸孙之妇,皆谁氏乎?是陛下之爪牙皆贼嵩之瓜葛也。畏科道之多言也,进士非其私属,不得预中书、行人选。推官、知县非通贿,不得预给事、御史选。既选之后,入则杯酒结欢,出则餽饣尽相属。所有爱憎,授之论刺。历俸五六年,无所建白,即擢京卿。诸臣忍负国家,不敢忤权臣。是陛下之耳目皆贼嵩之奴隶也。科道虽入笼络,而部寺中或有如徐学诗之辈亦可惧也,令子世蕃择其有才望者,罗置门下。凡有事欲行者,先令报嵩,预为布置,连络蟠结,深根固蒂,各部堂司大半皆其羽翼。是陛下之臣工皆贼嵩之心膂也。陛下奈何爱一贼臣,而忍百万苍生陷于涂炭哉?

    至如至如大学士徐阶蒙陛下特擢,乃亦每事依违,不敢持正,不可不谓之负国也。愿陛下听臣之言,察嵩之奸。或召问裕、景二王,或询诸阁臣。重则置宪,轻则勒致仕。内贼既去,外贼自除。虽俺答亦必畏陛下圣断,不战而丧胆矣。

封推感言

    嗯,第二次封推了。能有这次机会,首先要感谢起点,没有起点我可能也不会码字,所以最感谢的还是起点。还有我的编辑胡说、雪夜和红茶,没有你们我也走不到今天。还有我的家人,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也坚持不下去。

    以上是我最想说的话,但大家肯定不爱看,所以说点关键的。

    正如简介中所言,这是一个横跨‘嘉隆万’三朝的故事,和尚选取其中的重大事件和矛盾,用主角这根线将其穿起来。其目的除了写一写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之外,更重要的,是将历史的诸多遗憾尽量合理的弥补下来。当然主角是人不是神,也不会大开金手指,所以大跃进似的发展是看不到的。

    作为大家最关注的主角来说,他的故事一定是激动人心的,完美的,圆满的,同时也希望大家看到一段精彩的奋斗史,一个有担当,有抱负的人,不能说是好人,但一定要是个好官。

    当然我不会折磨他的,就算面对一些困难时,他的际遇也会让旁人羡慕的咋舌,嗯,和尚保佑主角,总是可以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大家放心吧。

    ~~~~~~~~~~~~~~~~~~~~~

    说这些都是虚的,还是去码字实惠,嗯,我会认真写、努力写的。我要的不多,只希望大家能多多订阅,投投月票。因为和尚是个老男人,脸皮厚、身体差,负担重。有了你们的支持,我才能活得滋润点,才能写出更滋润的文章来。

    嗯,貌似上架感言也是这样说的,可见我对订阅和月票的渴求,已经到了何等饥渴的地步。对于大家来说的三毛几毛,但汇聚到和尚身上,就意义重大了,所以请大家少抽一包烟,支持一下和尚吧,既对你们的身体好,又让和尚动力足。这就是传说中的双赢啊……

历代文状元位至宰辅表

    先说唐代:有娄师德、郭震、张九龄、常衮、齐映、李程、李固言、白敏中、孔纬、孙偓

    崔昭纬、陆扆、苏检13位。

    再说五代,有王溥、王朴两位。

    然后是两宋:杨砺、王嗣宗、吕蒙正、苏易简、陈尧叟、王曾、李迪、张观、蔡齐、宋庠、王尧臣、冯京、许将、陈诚之、梁克家、郑侨、卫泾、邹应龙、曾从龙、郑性之、吴潜、留梦炎、文天祥、陈文龙。

    最后是明:胡广、陈循、马愉、曹鼐、商辂、彭时、谢迁、费宏、顾鼎臣、李春芳

    、申时行、朱国祚、黄士俊、周延儒、钱士升、文震孟、魏藻德,这可都是内阁首辅哦……

    困了,以后有时间再分析吧……不过有一条可以肯定,状元宰相里,明朝的质量最高,不乏名臣……

二封感言!!!!

    二封了,没想到年前就能二封。当然这也是本书最后一次封推了,因为三封、四封,是传说中白金的待遇。(哈喇子……)

    言归正传,从开书到现在,已经有五个月的时间了吧,捏,写的比《权柄》慢一些,但着实多费脑细胞,因为这是一本历史味很浓的架空小说,虽然在写之前,已经做了半年的功课,但真正写作过程中,还是要查阅烟波浩渺的资料,嗯,光手头的参考书,就有三十多本之多……这些东东很费时间,有时候体现在文章里,也不过是一句话而已,我妈说这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吗?

    难道我有自虐的倾向?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只是想让我的书,经得起推敲,在故事好玩之余,让大家能长点知识,至少对那个混账、惊艳、变革、动荡的年代,有个基本的了解。

    好吧,我承认我是猥琐的,写这些的目的,无非就是想让大家有能力的多多订阅、多投几张月票,支持和尚一下。说句大实话,您的订阅是我的饭碗,我只有饿不着,才能坐得住,写得下去;您的月票是我的鸡血,我只有打了鸡血,才会爆发……

    话说回来,我觉着我是认真负责、努力更新的好孩子,好孩子应该受到奖励的。不然谁还做好孩子?

    另外,很没良心的说一句,因为福利制度改革,您要是完本后再订阅的话,俺的收入就减少40%,也就是说,各位大哥大姐、弟弟妹妹们,咱们是不是现在就订阅了?让辛苦码字的和尚多挣几个?

    俺给你们鞠躬了,订吧,订吧,俺把一切都献给你们,订吧订吧,订的越多俺就写得越欢…………

    鞠躬下台……

    哦,还得感谢起点,感谢编辑老大们,捏,可惜木有三封了……

春节期间的更新安排……

    说一下春节期间的安排,因为平时码字,对亲戚朋友疏于应酬,都说过年再聚什么的,结果攒下一大堆账要还,所以春节期间肯定不能正常更新了,何况忙了两年、累坏了的和尚,也得歇歇不是,于是:

    初一到初三停更三天,初四到初六每天一更,初七恢复正常,全年努力更新,谢谢大家……

节选

    一品鸷而张,先后有子皆不禄,少保阴纳陈姬,举祚国、安国、报国,沈姬举昌国,杨姬举辅国(当为“兴国”)。御人露诸姬多子状,日操白刃,愿得少保而甘心。少保衷甲入寝门,号挑而愬祖祢,乃大恸。一品亦弃刃抱头痛哭,乃携安国子之。安国既受室而殇,一品解体,囊括其所蓄,辇而归诸王。少保岁散千金徇客,急归而暴折,即延医治病,且无资。丁亥,始及耆,蜡日,鸡三号,将星陨矣。

突然想跟大家说几句……

    千万不要以为,横跨嘉隆万三朝的故事,就是各占三分之一篇幅……

    事实上,在我的构思中,嘉靖朝的故事,是占了一半篇幅的,这是必然的,因为嘉靖朝最好玩;而隆庆朝太短,到了万历朝,主角就太牛逼了,事实上,每个故事的主角,一旦太牛逼,就到了结束的时候了。

    而且我不打算写到沈默四十岁,因为中年大叔无爱……

    准备春节前后结束,不过按照权柄的经验看,很可能会因为收尾太麻烦,会晚上一两个月,但不可能再晚了。

    所以可以很负责的告诉大家,故事已经到中点了……

明朝所遭遇的小冰河时期

    简介:

    气象史上有个“小冰河时期”,指的是明朝末年以后、鸦片战争以前(一说康乾盛世以前),当时整个中国的年平均气温都比现在要低,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奇寒无比,不光河北,连上海、江苏、福建、广东等地都狂降暴雪。明末清初人叶梦珠撰写的《阅世编》、清朝中后期人陈其元撰写的《庸闲斋笔记》,以及《明史·五行志》、《清史稿·灾异志》等等文献中都提到了这种奇特气象。

    明朝所遭遇的“小冰河期”(LittleIceAge)的冬天非常寒冷,尤其是末期的1580-1644是最为寒冷的,在一千年里是最冷的,在一万年里也是第二位的,在一百万年里也能排进6-7位,是相当寒冷的,可以说人类进入文明时期以来,这是最寒冷的时期。

    一万年以前,气温有一段骤然升高的时期,而且保持了相当平稳的状态长达八千多年。这段时期的气温一直在我们经历的二十世纪初期气温上下小幅波动,这样的气候给予了人类发展良好的条件。但是到了明朝中叶,即1500年后,气温骤然下降,整个降温过程十分明显,而且气温最低的阶段就是明朝末期的那段日子——1600年至1644年。这段时间,气温骤然下降到了千年以来的最低点,万年以来的次低点,在百万年也是最低的6、7个极度寒冷的时期之一。崇祯即位的1628年正好是最寒冷的一段时期之中段,整个气温回暖是在明朝灭亡以后的1650年左右。

    对明朝的影响:

    极度寒冷的时期骤然加剧,粮食产量骤然下降,这对于一个人口庞大的帝国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北方的酷寒使降雨区域普遍南移,这导致了明朝全国各地几乎连年遭灾。先秦晋,后河洛,继之齐、鲁、吴越、荆楚、三辅,并出现全国性的大旱灾。

    这样长时间和高密度的灾害极度削弱了明朝的国力,到了1619年整个“小冰河期”(LittleIceAge)中气温最为寒冷的时期整整肆虐了20余年,这时发生了萨尔浒之战,以火器军械为主要战力的明军被迫在粮草和装备都匮乏,且训练并不足备的情况下和后金军开战,更为不幸的是此战中的三个分战场上,明朝军队的数量都不如后金军,后金军以其机动性取得了每每数倍于明军的优势兵力,战斗的结果可想而知。

    崇祯即位以后灾情更是进入了谷底。综合南北方志的记载,灾变的前兆可追溯至嘉靖前期,万历十三年(1585年)开始变得明显,但时起时伏,1600年前后开始骤然加剧,崇祯一朝才达到灾变的高峰。

    万历、崇祯年间,旱灾变得越来越频繁,同时鼠疫也开始蔓延,波及华北数省的大鼠疫终于在山西爆发,明朝末年蔓延到了京畿地区,这直接导致了北京城的轻易被攻占。

    明朝灭亡以后,气温于1650年后开始快速回升,这才有了满清所谓“康乾盛世”,其实不过是气温回暖后灾情减弱罢了,和明朝正常时期比还差很远。

明朝军制的演变

    【如果懒的话,可以直接看分割线以下的】

    首先解释一下,都司卫所制度。

    都司即都指挥使司,是明王朝设立在各省的省级最高军事领导机关。其同管理民事的布政使司,管理刑事的按察使司,合称三司。卫和所则是隶属于都指挥使司的下一级地方军事机构。

    洪武初年,中央设大都督府,做为全国的最高军事机关,统领全国各都指挥使司。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分大都督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

    《明史·兵志》载: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定天下都司卫所,共计都司十有七,留守司一,内外卫二百二十九,守御千户所六十五。及成祖在位二十余年,多所增改,其后措置不一。

    根据都司卫所制度的确立,明王前废掉了袭用元朝旧制而设的枢密、平章、元帅、总管、万户等军职官号,根据所统兵数额另置官称。

    都指挥使司,设都指挥使等官。每个都司所辖卫所无定例,大体上以五千六百人为一卫,设指挥使等官。每卫管辖五个千户所,以一千一百二十人为一千户所,设千户等官。每千户所管辖十个百户所,以一百一十二人为一个百户所,设百户等官。每百户所又管辖两个总旗,设总旗官。每总旗及设五小旗。

    明朝卫所军士的来源,基本上有四个途径。据《明史·兵志》载:卫所取兵有从征、有归附、有谪发。从征军,即原来的农民起义军及反元群雄各部的战士。归附军,即投降的元军部队。谪发军,即因犯罪而被罚充军役的官吏和军民。谪发军亦称为恩军或长生军。除上述三种外,第四类是垛集军,即由全国各地征平民所充之军,这是卫所军士的主要来源。平民一被征为军士,便世世代代为军籍,不得交易。明朝的民籍和军籍有严格的区分,军籍又称为军户。

    全国军户,均由五军都督府直接管辖,而不受地方行政长官的约束。所有军户皆为世袭。每个军户的在卫军士,其主要任务是在固定的卫所充当额军,被称为正丁。正丁子弟为次丁或余丁,正丁死亡,要由该军户的次丁、余丁依次递补。若本户绝嗣,则要由同族人递补。

    五军都督府虽是全国最高军事机关,但只负责各都司卫所军队的管理和训练。军队的调遣,军官的任免则权属兵部。国家遇有战争,由兵部秉承皇帝旨意,委派都督府官,或公、侯、伯出任总兵官。朝廷发给其印信,支结军队;战事结束后,将帅回朝复命,军队则各回卫所。明王朝这种分割将帅权力的军事制度,旨在避免将帅擅兵自立,危害朱氏中央政权。

    明初,战争较为频繁的北部边地,朝廷派来的总兵官渐渐地变成了总领一方军务的固定官职,这时期的总兵官被称为镇守。镇守以下,独守一路的称为分守。独守一城一堡的称为守备。与主将同守一路的称为协守。总兵官又分正、副。下设参将、游击将军等官。总兵官是由朝廷派出的,比原都指挥使司等地方长官,位高权大,所以后来都指挥使司渐渐变为总兵官的下属了。

    总兵官成为镇守地方的最高军事长官之后,因为担心其尾大不掉,拥兵自重,再有战争时,朝廷又要往下派员,称为巡抚。后来巡抚亦成定职,长驻地方。巡抚多以都御史或副佥都御史充任,因其要提管军务,所以又加提督军务,或赞理军务,参赞军务名义。这样一来,不仅原来的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要受其节制,就连总兵官亦要听其指挥。

    正统以后,北方局势日趋紧张,战争此起彼伏。当时修筑长城,或调兵遣将多涉及几个镇。为调节、辖制各镇,以利统一作战,朝廷开始派重臣出任总督或总制、总理之职。这样总督便又成为地方最高的军政长官。到了明朝末期,朝廷又于总督之上,派兵部尚书出任经略,派大学士出来督师。

    -----------------------------------------------分割-----------------------------------

    所以把明朝的军事领导排坐坐的话,首先要说的是,这些所有的职务,原先都是临时性的,所以没有级别,所以要加以官衔来体现品级。

    督师(统管整场战争,打到哪管到哪,当然前提是管得过来,大学士级别)

    》经略=总督(经略和总督级别大致相同,一般都是正部级,但前者往往指向具体任务,比如说经略御倭,经略朝鲜军务之类,而总督则是军区司令的意思,比如蓟辽总督、三边总督之类。)》巡抚(副部级)

    》巡抚(一般都是副部级,负责一省军政,但因为巡抚制度乃明朝首创,实在是哪里有事要抚,便设立巡抚。且并不像清朝那样一定是从二品的一省之长,有时候只是几个府大的热点地区,便设立巡抚,而且巡抚的品级,因为加官不同,从正四品到正三品都有。)

    》总兵官,一般各省的总司令了,只是要受上面几位节制,且在他们面前,几乎没什么地位。

    》副总兵》参将》游击》守备》把总。这些没什么好说的。但与督师、经略、总督、巡抚、总兵一样,都由是无品级、无定员的临时官职而来,却取代了原先朱元璋设立的,五军都督、都指挥使、千户、百户之类的,成为了明朝的正式军事官职,而那些左都督、右都督、都督佥事、都指挥使、千户、百户之类的官职,则沦为了正是官职的官衔,除了决定一个人的品级,几乎没有用处了。

流民的产生与赣南山区的开发

    挺长的,愿意看的全看,不愿看的看看倒数第三段,便可知和尚在赣南搞靛蓝,绝不是无中生有的。

    ————————

    【节选自《明朝经济史》之明中叶的土地兼并与赋役制度改革】

    流民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落后的生产方式和频繁的自然灾害造成了百姓的积贫积弱。天下赋敛横流、徭役如山,收田之入不足以缓公府之追求,养马困于责驹、煎盐困于赔课、近王府则困于侵夺、近戚里则困于恣睢,地当孔道、祗应为之害,土产之物、贡献为之害。由此使明代流民规模越来越大。流民成分复杂,决定了其流向和存在形态各不相同,因此造成的社会影响比前代更深刻、更久远。我们从流民的职业和地域的流向来探讨这一问题。

    从流民的职业流向分析:流民逃亡后转死沟壑,困顿挣扎,飘泊异乡,或大户苞荫,投豪势官民为家人佃户行财行理者;或僧道招诱,成为其佃客;也有的流入城镇,被豪匠冒合,转而从子专于贩易佣作者.另外还有的投充军营为军囚牵引或被屯营隐占;当然也有船居荡浮,甚至出海谋生的。

    但有一个共同点,即摆脱了对国家的人身依附,成为相对独立的人。这对商品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无疑是非常有利的,但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流民的逃亡,小则影响朝廷各部的常课,大则破坏政权的经济基础和军备边防。

    农民的逃亡,一方面使土地荒芜,兼并之家乘时贱市流民田,土地兼并越来越激烈,国家控制的土地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人口的逃亡增加了未逃户的负担,因为粮存难办,以故丁逃而累及于户,户逃而及于甲,人不得不尽甲而逃。我们知道,封建国家赋役科差制度是以严密的人口和土地控制为基础的,百姓逃亡使国家赋役征收陷入窘境。军户的逃亡则直接威胁边疆的稳定。至于匠户、灶丁的逃亡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明政府的财政危机。况且,由于流民生产资料缺乏,生活异常困难,因此铤而走险、揭竿而起的不乏其例,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封建统治秩序受到严重冲击,流民成为明王朝的腹心之疾。

    在这种情况下,明政府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堵疏兼用,制止流民发展。正统元年,明政府造《逃户周知册》,核其丁粮,送报巡抚,无论遣返原籍或是附籍当地,俱得纳税服役,试图把流民重新纳入封建的政治经济秩序之中。正统二年颁行《挨勘流民令》,令勘籍、编甲互保,属所在里长管辖之。正统四年,在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湖广等流民出没较多的几省增设抚民佐二官,归本者劳徕安辑,给牛、种、口粮。正统五年采纳巡抚于谦建议,下令复流民复业者税,景泰二年又申隐丁换户之禁。

    但这些威逼利诱措施并没有解决流民的根本问题,只能算是权宜之策。明中晚期,因为灾眚频繁、催科无序,数年之逋,取盈一时,流民依然有增无减,甚至酿成大规模的流民起义,严重动摇了明朝的统治基础。

    ~~~~~~~~~~~~~~~~~~~~~~~~~~~~~~~~~~~~~~~

    从流民的地域流向来讲,其主要趋势是由地少人多的狭乡向人稀地广的宽乡流;从腹内向塞外流;从土地瘠薄的地区向肥沃的地区流;从租赋较重的平原向租赋较轻或尚无租赋的山区流。人口的地域流动,在经济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它可以缓解腹内、平原地区的人口压力,促进边疆和山区的开发。

    特别是相当一部分流民找到了土地之外的谋生手段,对当地社会经济结构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中间,流民向山区的迁徙和对山区的开发尤其值得研究。

    流民向山区聚集,归因于山区地旷人稀、统治力量薄弱,即所谓地土可耕、柴草甚便,既不纳粮、又不当差。以荆襄山区为例,至成化七年,已屯聚流民938000余人,成为全国最大的流民聚居区。南赣山区、闽浙山区也倍受流民青睐。

    流民向山区的迁徙,加强了山区与外界的联系。山区交通闭塞、开发较晚、人丁稀疏、经济落后。流民徙入后山区人口密度明显上升,人口分布由河谷盆地向山地、由海拔较低地区向较高地区延伸,为山区经济开发提供了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源。流民多来自生产力水平、社会经济关系、教育文化水平等比较先进的地区,如荆襄流民主要来自南北直隶、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江西、四川、湖广等地,南赣流民则多是江西平原、福建、粤北的破产百姓,他们带去的不仅仅是劳动力,先进的耕作工具技术经验、文化生活模式等也伴随山门大开也一并涌入,推动了山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另外,封建政府为了加强对流民的管理控制,在其聚居区增设行政区划,修筑道路。如明政府曾在荆襄地区增设郧阳一府并竹溪等七县。以郧阳为中心,开辟三条驿道,分抵西安、南阳、汉中,这在客观上也密切了山区与外界的联系。

    流民的汇聚加速了山区的综合开发。流民入山后或结聚屯耕,或单独营生,或依附土著充当承佃户。他们辛勤劳作,开荒辟地,使山区垦植面积倍增,仅勋西一地迄成化十三年就已新辟耕地14300多顷。耕地面积的增加促使粮食作物的发展,明中叶勋西地区其谷产较胜洵阳、山阳诸邑。抵明末,这里已是山坞之中,居庐相望,沿流稻畦,高下鳞次,不似山陕间矣。

    明中叶以后湖广地区经济迅猛崛起,成为湖广熟天下足的全国重要粮食供应地,其重要原因就是流民的大量汇入。对山区的深入开发,不仅改变了当地的种植结构,而且推动了山区多种经营的发展。流民们以山区丰富的矿产资源,森林及其他野生植物资源为依托,因地制宜,相继开辟茶园,种植生漆、油桐、蓝靛等经济作物,采集培育菌种、药材,有的则从子矿业开发。汉中山区成化年间以来,各省逃移人民,聚集栽植茶株数多…户口日繁,茶园加增不知几处。

    南赣山区流民则搬运谷石,砍伐树木及种靛栽杉、烧炭等项,所在有之。尤其是蓝靛的种植,成化弘治时期自闽汀传至泰和县,正德后推广至南赣地区,此后直至明末,该地区成为靛蓝的主要生产基地。

    至于矿业生产也十分发达,正统时浙江庆元人叶宗留在浙闽山区招募流民开矿大作,官不能禁。荆襄流民也以窃矿聚,巡矿官吏莫敢谁何。广东韶惠地区无主官山产生铁矿,先年节被本土射利奸民号山主矿主名邑,招引福建上杭等县无籍流徒,每年于秋收之际,纠集凶徒百千成群,越境前来分布各处山岗创寮住扎,每山起炉,少则五六座,多则一二十座,每炉聚集二三百人,在山掘矿,煽铁取利。

    流民数量的增多,新的经济活动的出现,带动了山区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从事生漆、茶叶、桐油、药材等农副产品的再加工和贩运的人逐渐增多,在山区、平原交接地带,工商业市镇已零星出现。

三江访谈感言

    传说下一期三江访谈,是和尚。不知怎地,突然想起个笑话,说老鳖调戏大蚌,前爪被夹,吃痛,挣脱不得,只好带着蚌回水里,被青蛙看到,顿感羡慕道:“鳖哥真是混出来了,出入都夹公文包了。”

    其实很久以来,我就像那只老鳖,看起来光鲜,实则狼狈不堪。甚至我时常会想,《官居一品》真不该在这个时候诞生,我真的还没有写好这个故事的能力。好吧,很多人会说我矫情,这本书成绩不错啦,不然怎么会给你安排三江呢?

    但实际上三江虽是一种肯定,但更是一种鼓励,给我这个机会,其实鞭策的意味甚于褒奖,这个我是有自知之明的。其实一直以来,起点都给予我与回报不成比例的栽培,每每念及各位编辑大大的耳提面命,悉心帮助,更是倍感羞愧,恨不得天天请他们吃饭……当然,我要是也在上海,断不会有此念头。

    言归正传,我开篇所说的那番话绝不矫情,而是发自肺腑,当时开始动笔写一品,并不知道自身的写作能力和知识储备,其实并不足以支撑起这样一番波澜壮阔的演绎,但我还是莽莽撞撞的写了。结果一路走来,如临深渊、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踯躅难行……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已经上路,就只能咬牙写下去,为了能让自己尽快胜任,我是一边学习一边往下写,看书和思索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写作本身。结果就是产量下降的厉害,但进步也是很明显的,至少我敢说,若是现在从头再写,这本书肯定会提高一个层次。但走过的路不能再走一遍,只能带着无尽的遗憾,继续前行,希望将后面的故事演绎的更加精彩,对得起读者们花的每一分钱。

    说起读者,可爱的读者们,你们是那样的仁慈,原谅我一次又一次的犯错,为我一点点的精彩而欢呼喝彩。也许这在你们看来,只是生活中的一点点而已,但汇集在我这里,就是生命中最大的感动。

    在这个如此喧嚣浮躁的世界里,平凡如我,能长久拥有这样一份感动,实乃此生幸事。我也相信,再也找不到第二条路,能让自己得以将兴趣与生计结合起来,总能被幸福感包围。

    韶华匆匆,转眼白头,我已然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许给了写作,就不容许自己亵渎这份事业。是的,不管别人怎么看,我都以无比郑重的态度对待我的工作,我要做好最好,至少永远比昨天的自己更好。

    亲爱的读者们,谢谢你们长久以来的追随,三戒不胜感激,请你们相信,我会有更精彩的故事讲给你们听,也请求你们能支持我,将这份真的很不容易的工作继续下去。

    如果哪天我的灵思枯竭了、或者我不再热爱写作了,我会悄悄的离开,绝不会死皮赖脸的继续,免得破坏当初的美好……

    一个不纯粹的理想主义者敬上

    P.S.:忘了最重要的一点,访谈时间是3月4号周五晚上19::30,大家可要去捧场啊,要是没人和我玩,就糗大了。

《治安疏》原文

    治安疏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

    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凡民生利瘼一有所不闻,将一有所不得知而行,其任为不称。是故养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尽言焉。臣工尽言而君道斯称矣。昔之务为容悦、谀顺曲从,致使实祸蔽塞,主不上闻焉,无足言矣。

    过为计者,则又曰:“君子危明主、忧治世。”夫世则治矣,以不治忧之;主则明矣,以不明危之。毋乃使之反求眩瞀,失趋舍矣乎?非通论也。

    臣受国恩厚矣,请执有犯无隐之义。美曰美,不一毫虚美;过曰过,不一毫讳过。不容悦,不过计,披肝胆为陛下言之。

    汉贾谊陈政事于文帝曰:“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夫文帝,汉贤君也,贾谊非苛责备也。文帝性仁类柔,慈恕恭俭,虽有近民之美;优游退逊,尚多怠废之政。不究其弊所不免,概以安且治当之,愚也;不究其才所不能,概以致安治颂之,谀也。

    陛下自视于汉文帝何如?陛下天质英断,睿识绝人,可为尧、舜,可为禹、汤、文、武,下之如汉宣帝之励精,光武之大度,唐太宗之英武无敌,宪宗之专志平僭乱,宋仁宗之仁恕,举一节可取者,陛下优为之。即位初年,刬除积弊,焕然与天下更始。举其略,如箴敬一以养心,定冠履以辨分,除圣贤土木之像,夺宦官内外之权,元世祖毁不与祀,祀孔子推及所生,天下忻忻然以大有作为仰之。识者谓辅相得人,太平指日可期也。非虚语也,高汉文帝远甚。然文帝能充其仁顺之性,节用爱人,吕祖谦称其能尽人之才力,诚是也。一时天下虽未可尽以治安予之,而贯朽粟陈,民少康阜,三代下称贤君焉。

    陛下则锐精未久,妄念牵之而去矣,反刚明而错用之,谓遥兴可得而一意修玄。富有四海,不曰民之膏脂在是也,而侈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纲纪弛矣;数行推广事例,名爵滥矣。二王不相见,人以为薄于父子;以猜疑诽谤戮辱臣下,人以为薄于君臣,乐西苑而不返宫,人以为薄于夫妇。天下吏贪将弱,民不聊生,水旱靡时,盗贼滋炽,自陛下登极初年,亦有之而未甚也。今赋役增常,万方则效,陛下破产礼佛日甚,室如悬磬,十余年来极矣。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迩者严嵩罢黜,世蕃极刑,差快人意,一时称清时焉。然严嵩罢相之后,犹之严嵩未相之先而已,非大清明世界也,不及汉文远甚。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内外臣工之所知也。知之不可谓愚,诗云:“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今日所赖以弼棐匡救,格非而归之正,诸臣责也,岂以圣人而绝无过举哉?古昔设官,亮采惠畴足矣,不必责之以谏。保氏掌谏王恶,不必设也。木绳金砺,圣贤不必言之也。今乃建醮修斋,相率进香,天桃天药,相率表贺。建宫筑室,工部极力经营;取香觅宝,户部差求四出。陛下误举,诸臣误顺,无一人为陛下一正言焉。都俞吁咈之风,陈善闭邪之义,邈无闻矣,谀之甚也。然愧心馁气,退有后言,以从陛下;昧没本心,以歌颂陛下;欺君之罪何如!

    夫天下者,陛下之家也,人未有不顾其家者。内外臣工,其官守,其言责,皆所以奠陛下之家而磐石之也。一意玄修,是陛下心之惑也;过于苛断,是陛下情之偏也。而谓陛下不顾其家,人情乎?诸臣顾身念重,得一官多以欺败、脏败、不事事败,有不足以当陛下之心者。其不然者,君心臣心偶不相值也,遂谓陛下为贱薄臣工。诸臣正心之学微,所言或不免已私,或失详审,诚如胡寅挠乱政事之说,有不足以当陛下之心者。其不然者,君意臣言偶不相值也。遂谓陛下为是已拒谏。执陛下一二事不当之形迹,臆陛下千百事之尽然,陷陛下误终不复,诸臣欺君之罪大矣。《记》曰:“上人疑则百姓惑,下难知则君长劳。”今日之谓也。

    为身家心与惧心合,臣职不明,臣一二事形迹说既为诸臣解之矣。求长生心与惑心合,有辞于臣,君道不正,臣请再为陛下开之。

    陛下之误多矣,大端在修醮,修醮所以求长生也。自古圣贤止说修身立命,止说顺受其正,盖天地赋予于人而为性命者,此尽之矣。尧、舜、禹、汤、文、武之君,圣之盛也,未能久世不终。下之亦未见方外士汉、唐、宋存至今日,使陛下得以访其术者。陶仲文,陛下以师呼之,仲文则既死矣。仲文不能长生,而陛下独何求之?至谓天赐仙桃药丸,怪妄尤甚。昔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因则其文以画八卦;禹治水时,神龟负文而列于背,因而第之以成九畴。《河图》、《洛书》,实有此瑞物。泄此万古不传之秘,天不爱道而显之圣人,藉圣人以开示天下,犹之日月星辰之布列而历数成焉,非虚妄事也。宋真宗获天书于乾佑山,孙奭进曰:“天何言哉!岂有书也?”桃必采而得,药必工捣合而成者也。无因而至,桃、药有足行耶?天赐之者,有手执而付之耶?陛下玄修多年矣,一无所得。至今日左右奸人,逆揣陛下悬思妄念,区区桃、药导之长生,理之所无,而玄修之无益可知矣。

    陛下又将谓悬刑赏以督率臣下,分理有人,天下无可不治,而玄修无害矣乎?夫人幼而学,无致君泽民异事之学;壮而行,亦无致君泽民殊用之心。太甲曰:“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言顺者之未必为道也。即近事观,严嵩有一不顺陛下者乎?昔为贪窃,今为逆本。梁材守官守道,陛下以为逆者也。历任有声,官户部者,至今首称之。虽近日严嵩抄没,百官有惕心焉。无用于积贿求迁,稍自洗涤。然严嵩罢相之后,犹严嵩未相之先而已。诸臣为严嵩之顺,不为梁材之执。今甚者贪求,未甚者挨日。见称于人者,亦廊庙山林,交战热中,鹘突依违,苟举故事。洁已格物,任天下重,使社稷灵长终必赖之者,未见其人焉。得非有所牵掣其心,未能纯然精白使然乎?陛下欲诸臣惟予行而莫逆也,而责之效忠,付之以翼为明听也,又欲其顺吾玄修土木之误,是股肱耳目,不为腹心卫也,而自为视听持行之用。有臣如仪衍焉,可以成得志与民由之之业,无是理也。

    陛下诚知玄修无益,臣之改行,民之效尤,天下之不安不治由之,翻然悔悟,日视正朝,与宰辅、九卿、侍从、言官讲求天下利害,洗数十年君道之误,置其身于尧、舜、禹、汤、文、武之上;使其臣亦得洗数十年阿君之耻,置身与皋、夔、伊、傅相后先,明良喜起,都俞吁咈。内之宦官宫妾,外之光禄寺厨役、锦衣卫恩荫、诸衙门带俸,举凡无事而官多矣。上之内仓内库,下之户工部光禄寺诸厂藏段绢、粮料、珠宝、器用、木材诸物,多而积于无用,用之非所宜用亦多矣,诸臣必有为陛下言者。诸臣言之,陛下行之,此则在陛下一节省间而已。京师之一金,田野之百金也。一节省而国有余用,民有盖藏,不知其几也,而陛下何不为之?

    官有职掌,先年职守之正、职守之全,而未之行;今日职守之废、职守之苟且因循、不认真、不尽法,而自以为是。敦本行而端士习,止上纳以清仕途,久任吏将以责成功,练选军士以免召募,驱缁黄游食使归四民,责府州县兼举富教,使成礼俗。复屯盐本色以裕边储,均田赋丁差以苏困敝,举天下官之侵渔、将之怯懦、吏之为奸,刑之无少姑息焉。必世之仁,博厚高明悠远之业,诸臣必有为陛下言者。诸臣言之,陛下行之,此则在陛下一振作间而已。一振作而百废具举,百弊刬绝,唐虞三代之治,粲然复兴矣。而陛下何不为之?

    节省之,振作之,又非有所劳于陛下也。九卿总其纲,百职分其绪,抚按科道纠率肃清于其间,陛下持大纲、稽治要而责成焉。劳于求贤,逸于任用,如天运于上而四时六气各得其序,恭已无为之道也。天地万物为一体,固有之性也。民物熙浃,薰为太和,而陛下性分中有真乐矣。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道与天通,命由我立,而陛下性分中有真寿矣。此理之所有,可旋至而立有效者也。若夫服食不终之药,遥兴轻举,理所无者也。理之所无而切切然散爵禄、竦精神,玄修求之,悬思凿想,系风捕影,终其身如斯而已矣。求之其可得乎!

    夫君道不正,臣职不明,此天下第一事也。于此不言,更复何言。大臣持禄而外为谀,小臣畏罪而面为顺,陛下诚有不得知而改之行之者,臣每恨焉。是以昧死竭惓惓为陛下一言之。一反情易向之间,而天下之治与不治,民物之安与不安,于焉决焉。伏惟陛下留神,宗社幸甚,天下幸甚。臣不胜战栗恐惧之至,为此具本亲赍,谨具奏闻。

《治安疏》译文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海瑞在这里上奏:为了匡正君道,明确臣下的职责,求得万世治安,我要直陈天下第一事。

    国君是天下臣民万物的主人,正是因为是天下臣民万物之主,所以责任重大。如果民生措置失当,就是君主没有负起责任。所以臣子就应当尽量为君主服务,忠于职守,畅所欲言。臣子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君主的责任也才算尽到了。以前那种专图讨好,曲意逢迎,不让君主听到实际情况的人,现在用不着说他们了。危言耸听的人或许会说:君子总是想法多,即使遇到贤明的君主,政治清明的时代,也常常居安思危,忧虑重重,只怕反而让人思维混乱,搞不清方向。这种说法不符合现在的情况!

    臣蒙受国恩,宁可直言得罪也不想说假话,好的就是好的,坏的就是坏的,一丝一毫都不敢隐瞒。我不为讨上面的欢心,也不计较得失,今天披沥肝胆,掏出真心,对陛下您说几句实话。汉代名臣贾谊曾和文帝这样说:“下面进言的人总是说:天下已经大治,臣独以为还没有。那些说天下已安已治的人,不是愚昧无知就是阿谀逢迎。”文帝算是汉代的贤君了,贾谊也不是对文帝要求过高。汉文帝的品质作风是好的,他有爱民的美德,为人也慈和俭朴,从容谦逊,但缺点在于游于玄老,不专事于政务,有许多政事都被耽误了,没有办好。假使臣下看不到这些弊病,一味认为天下已安已治,这就是愚昧无知。假使臣下看不到文帝的才能毕竟有限,一味用已安已治的话来歌颂他,这就是阿谀奉承。

    陛下自视和汉文帝比较起来怎么样呢?陛下天资英断,睿识绝人,具有成为尧、舜、禹、汤、文、武这样的君王的潜力,陛下象汉宣帝一样做事努力认真,象光武帝一样为人大度,象唐太宗一样英武无敌,象唐宪宗一样能够消平各地藩镇叛乱,陛下还有宋仁宗的仁恕之德,总之象这些可取的优点,无论哪一项,您都是具有的。您即位初年,铲除积弊,明白宣示,同全国老百姓一道革新政事。举其大概吧:您作过一篇《敬一箴》,提倡规戒;改定了一些冠服制度,下令废除孔子庙里的塑像,只用木主;削弱了宦官的内外之权;将元世祖从历代帝王庙所祭牌位中剔除;在孔子庙兼祭孔子的父母。那时候天下人都很期待,认为您一定大有作为。有见识的人都认为:只要有好的臣子帮助,不需多久,天下就可太平,您一定比汉文帝要强得多。然而文帝能发扬仁恕之性,节约恭俭,体恤爱民,宋朝的吕祖谦说他善于用人,能尽人之才力。一时天下虽说不上已经大治,但国库充盈,连串钱的绳子都朽烂了,百姓安乐,财物丰足。大家公认他是夏、商、周三代以后的一位贤君。陛下您立志要有作为,可是没过多久,就被杂乱的念头导引到别的地方去了。您把自己的刚强英明用到错误的地方,以为人真的能够长生不老,而一味的玄修。陛下富有四海,却不念及那都是民之脂膏,常常大兴土木,大修宫殿庙宇。陛下二十余年不上朝处理政务,导致纲纪松懈败坏。朝廷卖官买官,援用这种章程越来越滥,美其名曰推广事例,导致豪强四起,名爵泛滥。您专门和方士在一起炼丹,不与自己的儿子们相见,人们都以为您缺少父子之情。您常以猜疑诽谤戮辱臣下,人们都以为缺少君臣之礼。您整天待在西苑不回宫,人们都以为缺少夫妇之情。天下官吏贪污成风,军队弱小,水灾旱灾无时不有,民不聊生,导致流民暴乱象火烧一样,越来越盛。自陛下登基以来,前几年就这样,但还不严重,但是如今赋税徭役越来越重,各级官吏都效法朝廷,盘剥百姓无度。陛下花很多钱崇奉道教,十余年来已经做到极致了。因此,陛下改元号之时,天下人都猜想:这意思就是说“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近来,严嵩罢相,严世蕃被处以极刑,勉强可以令人满意,一时人称天下清明。然而严嵩罢相以后的政事,不过和他作宰相以前差不多,也并不见得清明多少。陛下比汉文帝差远了。天下之人对您不满已经很久了,这内外臣工都知道。《诗经》上说:“衰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意思是说宣王不能完全尽职,仲山甫能从旁补救。今日以辅助、匡正来补救、纠正错误并使一切走入正轨,正是诸位臣下的职责所在。圣人也不能不犯错误,否则古代设官,只要他做官办事就够了,不必要求他们进言劝谏,也不必设谏官,更不必说木绳金砺这类的话了。陛下修宫殿,设坛祈祷,就让群臣竞相进献香物和仙桃仙药,叫臣子进表管贺。陛下要兴建宫室,工部就极力经营;陛下要取香觅宝,户部就派人到处索取。陛下举动有误,诸臣顺从得也没道理,竟没有一个人为陛下正言。那种公开讨论对错、贡献良言,防止邪恶的做法,长久没有听到了,献媚的风气太甚。然而人们不敢直言,内心却不能不惭愧,气也不壮了,当面不敢说,却在背后议论是非,人们表面上顺从陛下,却把真心藏起来,这样为陛下歌功颂德,是多么大的欺君之罪?如果您承认修道有害无益,那么臣子的转变,百姓的祸福,天下的安危都将由此而不同,所以您应当立即悔悟,每日上朝理政,与宰辅、九卿、侍从、言官一起言说天下利害,洗刷数十年君道之误,那样就能置身于尧、舜、禹、汤、文、武这样的明君之中,也使得臣下能够洗刷数十年谄媚君主之耻,让他们置身于皋陶、伊、傅这样的贤臣之列,君臣便可互相勉励、互相敬重。内廷中的宦官宫女,外廷中光禄寺厨房的仆役,锦衣卫中那些受惠于祖先恩荫的人,以及各个衙门里那些额外的冗员,无事可干而为官的人太多了。皇家的仓库里,户部、工部以及光禄寺等衙门里,缎、绢、粮料、珠宝、器物、木材等东西很多,堆积在那里也无用,用了也用的不是地方,白白浪费了很可惜。臣子们进谏,您采纳实行,对您说来只不过动一动节省的念头罢了。京师里的一块金子,到了田野百姓那里抵得上一百块金子用。您稍稍节省一点,国库便有余用,老百姓则有了储蓄,好处真不知有多少啊,而陛下为何不这样做呢?

    今天官吏设置不全,办事因循苟且,敷衍塞责,不守法纪,却还自以为不错。应该督促遵守基本的道德来端正官员们的行为,停止用钱买官那一套来理清仕途;让文武官员安于其位,责成他们做出成绩来;平常就练选军士以免打仗了临时召募百姓;让那些吃白食的和尚道士回家,回到士、农、工、商的行业里;府州县地方官要生计和教化并重,树立好的礼俗规范;屯田、运盐应该恢复征收实物,来充实边防军队的储备;按地亩交粮,按人口应役,以便恢复老百姓的元气;检举天下官员的贪污勒索行为,让那些贪赃枉法的人心生怯懦,按照刑律处罚他们,毫不宽容。如此以来,便是仁政,几十年之后才能收效,与天地并存的伟大功业便可成就了。这样的事由诸臣提议,陛下执行,也就在陛下一振作间而已。一振作而诸废具举,百弊铲绝,象唐、虞三代那样光明灿烂的大治便可复兴矣,而陛下为什么不实行呢?陛下只要稍事节省和振作就行了,又不是要您多么劳心劳神。九卿掌握大政方针,百官承担具体的职责,巡抚、巡按、六科给事中等纠举肃清,维护风气,陛下考核政纲的实施情况,督促他们做出成绩来。努力去找贤才,任用他们办事,自己就省力了。就像天运于上,四时六气各得其序,君主只要自己有德,感化臣民,不必亲自动手管理一切。天地万物为一体,自有它的道理。百姓安居乐业,形成一片祥和气氛,而陛下自然能够感到真正的快乐和价值。天地是化生万物的,人也有帮助天地化生的能力,可以与天地并列而为“三才”。道与天通,命运可以由我们自己掌握,而陛下自然能够享受真寿。这是真正的道理,转身就能做到,立刻就能见效。要是依旧去服食什么长生不死之药,巴望着能成仙升天,不是道理所在。那么做只能匆忙的散爵禄,让精神徒然的紧张,玄修求长生,是捕风捉影的空想,陛下一辈子求之,究竟得到没得到呢?

    君道不正,臣职不明,是天下第一大事。于此不言,更复何言?大臣为保乌纱帽而阿谀奉承,小臣害怕获罪表面顺从,陛下有错误却不知道,不能改正不能执行,臣每想到这里便痛心疾首。所以今天便冒死竭忠,诚恳的向陛下进言。望陛下能够改变心思,转换方向,而天下之治与不治,民物之安与不安都取决于您,若陛下真能采纳,是我宗庙、社稷、国家的幸运,是天下黎民百姓的幸运![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932/ 第一时间欣赏官居一品最新章节! 作者:三戒大师所写的《官居一品》为转载作品,官居一品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官居一品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官居一品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官居一品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官居一品介绍:
权柄结束三天后,新书开始了,写的是明朝嘉靖到万历年间的事情。那段历史很好玩,也让人特别遗憾,很多年前就有写一下的冲动。
实际上三月份开始,我便开始准备这本书,为什么用这么长时间?因为对历史的敬畏,许许多多东西需要落实和思考。
然而落笔成文时,还是希望大家看了能轻松快乐,因为经过三百多万字的《权柄》的征程,我深切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大家平时生活都不易,没必要让读者在看书的时候,再受一番折磨了。
所以我必须在历史的厚重与故事的轻松之间,寻觅一个平衡点,这很难,好在《权柄》给我积累了不少经验,在编辑的指导和读者帮助下,和尚几易其稿,最终敲定了这样一个故事……
让我们随着主人公,从云诡波谲的嘉靖后期开始,走一段激动人心的人生路,也让我们用最合理的方式,去改变历史的走向……
另,如果有养肥新书的习惯,可以看看和尚的第一本书《权柄》,三百万字,挺精彩的……
官居一品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官居一品,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官居一品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