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耽美小说官居一品TXT下载官居一品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官居一品全文阅读

作者:三戒大师     官居一品txt下载     官居一品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零六章 徐渭 (上)

    殷老爷丢了大人,碍于面子没有当时发作。待回到家中便大发雷霆、要把冷朝奉绑来是问。他这人脾气不好,一着急什么都干得出来,否则也不会才五十就中风。

    殷小姐听说了,赶紧一面稳住老爹,一面赶紧让画屏去通知她爹,让他先去乡下躲躲,待老爷气消了再说。

    谁知冷朝奉却不愿意躲开,他说‘鉴定是我开的,我就得为此负责’,便要找殷老爷负荆请罪、任凭处罚。

    画屏知道他这一回去,最轻的处罚也是开除加赔款。且不说巨款如何赔,单说一旦被开除,老爹还不得活活窝囊死?!

    苦求哀求、跪下磕头,总算让让冷朝奉答应明日再去请罪。画屏赶紧回去找小姐求救,殷小姐便把所有首饰,和这几年攒下的嫁妆银子一并拿出来,要给冷朝奉添补这个窟窿。

    但画屏依旧长跪不起,两眼满是祈求的看着小姐。

    殷小姐何许人也?自然明白她的意思,沉默良久,终是轻叹一声道:“好吧,我不让冷叔走,但他也不能再在当铺干下去了。”朝奉这行当虽然收入高,活清闲,但只要一次走眼,便不能再干下去。这行规不难理解,因为没有人会再相信他的眼光和估价。

    画屏知道这已是最好的结果了,给小姐重重叩首道:“小姐的情,画屏这辈子是还不起了,只能这辈子都服侍小姐,一辈子也不离开你了。”

    殷小姐忍不住抹泪道:“妹妹且不要说这些,还是赶紧回去看看冷叔吧,我怕他出事。”

    画屏赶紧急急忙忙回到当铺,冷朝奉竟然上吊了……好在被发现得早,没死成。

    看着床上有进气没出气的老爹,她知道他这是心灰了,请来的大夫也说,她爹不想活了。如果不尽快解开心结,几天就会归西。

    另外三个在鉴定书上签字的朝奉,如丧考妣道:‘我们四个在这一行的声誉就全毁了,这辈子是彻底完了……’

    画屏的母亲死得早,跟爹爹相依为命,哪能让爹爹这样去了?但她却无论如何也解不开这个死结……就算把那个骗子抓住了,就算把窟窿堵上了,甚至于让他仍然干他的大朝奉,可名声这东西该怎么挽回呢?

    她只好请人照看好老爹,再一次去找自家小姐,殷小姐也实在没有办法,一筹莫展之际,不知怎的,她脑海中竟浮现出那个从水里跃出的小子,那一幕虽然已经过去一年半了,却仍然如此鲜活。

    “他应该有办法……”殷小姐轻声建议道:“不如你明天去问问沈公子吧。”当画屏说她不再对沈默抱幻想后,‘那小子’便自动升级为‘沈公子’。

    “对呀,我怎么忘了他呢?”画屏等不到明天,也不管天已经黑了,提着个灯笼便跑去找他。虽然说不想他了,可从没停下对他的关注,自然知道他现在的住处……当然这话是不会对沈默说的。

    ~~~~~~~~~~~~~~~~~~~~~~~~~~~~~~~~~~~~~~~~~~~~~~~~~~~

    听完画屏的叙述,沈默已经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沉声道:“你的意思是,让我帮你爹恢复名誉?”

    画屏哀婉道:“只要公子能救救我爹,画屏愿意生生世世给您当牛做马,”说着又怯生生补充道:“不过得从下辈子开始,因为这辈子奴婢已经许给小姐了。”这年月,像‘豆腐渣’那样的无神论者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相信有来生的。

    画屏实在是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只有将自己的生生世世都许出去……

    说完,双膝一软,又给沈默跪下了,她这一辈子都没像今天跪得这么频繁过。

    沈默赶紧侧过身去,不受她的大礼,轻声急促道:“快起来快起来。”

    “公子帮我想到办法我就起。”画屏也是病急乱投医了,跟他这赖上了。

    “我答应你就是。”沈默苦笑道:“这下可以起来了吧?”

    画屏反倒难以置信了,呆呆问道:“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你先起来再说。”待画屏款款起身,沈默轻声道:“其实解决的法子很简单,要么推翻徐渭的说法,要么让徐渭收回他的话。”

    “有什么不同吗?”画屏两眼有些发直道。

    “主动和被动嘛。”沈默呵呵笑道:“放心吧,这件事包在我身上,明天我先去当铺看看,然后再定夺。”

    看他一脸笃定,画屏不知不觉就信了,一直紧紧揪着的芳心,终于放松一些,便感到浑身无比的疲惫。

    “我送你回去吧。”沈默微笑道。

    “奴婢自己回去就行。”画屏摇摇头,轻声道:“公子考了一天试,已经很累了。”

    “这么晚了,我可不放心你。”沈默依旧微笑道,他的笑容里仿佛有一种力量,让人无法拒绝。

    两人便一前一后,相隔数丈往殷府行去,看上去不像是护送,倒像是*……

    直到看见画屏走到门口,沈默才从黑暗的墙根下溜走,小心翼翼的消失在夜色之中。

    ~~~~~~~~~~~~~~~~~~~~~~~~~~~~~~~~~~~~~~~~~~~~~~~

    虽然折腾一天十分疲惫,但第二天一早,沈默还是勉强爬起来,胡乱洗把脸便出了门。

    下楼时碰到了大汗淋漓的长子,这家伙最近迷上了锻炼,每天天不亮都在天井里光着膀子举石锁。

    看到沈默出来了,长子放下石锁道:“昨晚……”

    “昨晚我天黑前就回来了。”沈默瞪他一眼道。

    长子也不笨,就是反应慢点,过一会便明白过来了,恍然道:“原来是你……”却被沈默抢先捂住嘴,小声道:“谁问你你都要说,我是天黑前回来的。”

    长子‘哦’一声道:“知道了……待会我去跟我爹娘说说,让他们别漏了嘴。”

    “拜托了!”朝他呲牙笑笑,沈默便往后门走去。

    “不吃饭早了?”

    “随便在街上买点吧。”说着沈默便开了门,往外一看,便愣住了……

    只见胡同里烟雾缭绕、梵声阵阵,让他以为到了和尚庙里。

    定睛一看,便见那口大水缸上贴着数不清的符纸,缸前还摆着香炉供品,竟然是两个和尚在做法事。再看那‘豆腐渣’,也恭恭敬敬的跪在刚前,一边磕头一边念念有词道:“大仙啊,我是说着玩的,可千万别来找我睡觉呀……”

    -----------------------------分割---------------------------

    第一,闯关东我没看过;第二,按照几位书友的法子,只能救当铺,不能救冷朝奉,而沈默欠的是花瓶的情,要救的也是冷朝奉,所以你们的法子不可行;第三,快雪时晴贴传世的即为赝品,这是公论。

第一零七节 徐渭 (中)

    义合源典当行坐落在城隍庙广场的西侧,店前墙上大大的‘當’字十分显眼,找起来毫不费力。

    但沈默走到近前时,却见到门口挂着‘今日歇业’木牌,门前还有许多顾客在议论纷纷,他侧耳听一会,无非是说‘义合源四大朝奉一齐栽了’、‘能不能挺过去都是问题’、‘肯定是山阴那几家下的绊子’之类。

    沈默不由微微苦笑,殷小姐一招先舍后得,将原本名声不好的典当铺,变成了宣传殷家的活广告,进而提升了殷家整体的生意,手段不可谓不高超。

    然而这位小姐还是嫩了,义合源压低利润虽然是自家的事,却大大影响了别家当铺的生意,会稽商界是她家一统天下倒无所谓,可山阴那几家变得门可罗雀,还被老百姓戳着脊梁骨骂,能不恨得牙根痒痒吗?

    沈默可听画屏说了,山阴的几位东家,曾提了礼品去殷家求见,央她恢复十三归。殷小姐幕后经营,从不露面,自然不会见他们,只是让人带话出来:‘你们只要也降成十一归,生意自然会好起来。’

    开当铺的提价可以,让他降价哪能干?几个东家求告几次,殷小姐对他们的贪得无厌十分恼火,干脆不再理会。

    自此双方的梁子就结下了,明里的招数殷小姐都不怕,无非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但有道是暗箭难防,对方这次不直接对付义合源,改为对付四大朝奉——朝奉的眼光乃是一家当铺存活的根本,没有利害的朝奉把关,当铺就面临着被人家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风险,多大的本钱也得赔光了。

    然而培养一个合格的朝奉何其艰难?起码得十几年浸淫此道,还得东家不惜本钱的培养才行。就算是义合源,也只有这四位朝奉拿得出手,现在没了四大台柱坐镇,哪里还敢开业?

    “釜底抽薪啊……”沈默一边轻声感叹着,一边绕到后面敲门。

    一个小伙计马上从门缝中探出头来,充满戒备问的道:“你找谁?”

    沈默自报家门后,小伙计这才松下来,开门将他放进来道:“画屏姐说公子会来,让我在这候着呢。”

    沈默微微奇怪道:“冷姑娘也在这吗?”

    小伙计压低声音道:“一大早就陪我家小姐来了,”说着努努嘴道:“瞧,车还在里面呢。”顺着他指的方向,沈默看到一辆精致的油壁香车停在院里,点点头道:“那你先去通报一声吧。”

    小伙计依言进去,不一会儿便和三位朝奉打扮、面容愁苦的半大老头出来,将他迎进西屋去。

    进去之后,他便看到画屏扶着个四五十岁的病人坐起来,双方见礼后叙坐,沈默直截了当的问道:“你们鉴定的那份,与现在库里的是同一份吗?”他最先想到的是掉包计。

    “没错!”朝奉们异口同声道:“方才我们还重新验过一次,纸质年代、墨色浓淡、图章印色全都无误,确实是晋代的墨宝。”经过几位朝奉的介绍,沈默才知道,书画乃传世品,往往都是孤立地流传,在鉴别上比较困难,只有通过年代和艺术水平鉴赏。他们正是从这两方面做出的判断。

    “为什么不笃定是王右军的?”沈默于字画一道并不甚通透,他之所以敢应下这件事,除了无法拒绝画屏的请求之外,是因为他相信自己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本事还是有的……这是自古当官的基本素质之一。

    专业的玩不过当官的,沈默坚信这一点,虽然他目前还不是官。

    ~~~~~~~~~~~~~~~~~~~~~~~~~~~~~~~~~~~~~~~~~~~~~~~~~~

    “因为书圣爷爷的字太有名了,从他老人家活着开始,天下人就临摹他的字!至今千年有余,哪个会写字的没有摹过他的帖子?”冷朝奉开腔释疑道:“尤其是一些书法大家的摹本,根本就真假难辨。更有那冯承素、程修已之辈,专以假乱真为乐,以至于一些流传久远的‘右军字帖’,已经无从分辨了!”

    “那你们怎么还会鉴为真品呢?”沈默微微皱眉道。

    “公子有所不知,”那三朝奉接过话头道:“因为五百年以上的良好摹本,本就具有相当高的价值。像这副‘快雪时晴贴’,确实是晋代的墨宝,且书法完全具有王书的精髓。”说着叹口气道:“所以按照行规,在没有确凿反证的情况下,都当做真迹处理了。”

    沈默恍然道:“就是说你们当时也不肯定?”

    “但也没法否定,”三朝奉轻声道:“当时我们几个合计着,就算是个摹本,只要真迹不出山,也值两万两银子了……再说一千年前的字了,假假真真谁能说清楚?就是比上一比我们也不怕。”

    沈默已经拿到了那‘快雪时晴贴’和鉴定书的副本,看着真伪一栏里的‘真品’二字,微微摇头道:“那也不该写这两个字。”

    这下四个朝奉一起苦笑道:“敝号是当铺,不是书画行,只要值两万两,在我们这就是真品了。”说完那三朝奉郁闷道:“从学徒到现在二十多年,看过的‘快雪时晴贴’,没有五百也有三百了,无一例外都是这一模一样。早就深信真品也是二十八个字,哪里会想到还有这么大的破绽?”

    几人也是唉声叹气道:“是啊,放在昨天以前,哪怕少一个字我们都会直接判为赝品的。”

    沈默却不再说话,四位朝奉见他紧紧盯着那帖子,知道他在想办法,便都屏住呼吸,唯恐打断他的思路。屋里突然静下来,里间的帘子却掀开条细缝,一双无限美好的剪水双瞳,悄悄望着静静沉思的沈默……

    没过多久,沈默抬起头来,正好与那双眸子四目相视,被他那明亮目光一看,帘子后的人慌乱起来,那道缝隙立刻合上,只有厚布门帘微微动抖着,告诉沈默里屋是人不是鬼。

    “公子,有办法了吗?”画屏忍不住问道,其余四人也一脸焦灼的望着他。

    沈默回过神来,微笑道:“你们看,‘山阴张侯’四个字是行楷,其余字皆是行书,完全可以看成是分两次写上去的……为什么一定要理解成临摹时写到一起的呢?完全可以理解成,那位张侯看这信写得太好了,觉着可以当传家宝,又去找王右军,请他补题的.或者是他们家觉着还是写上收信人的名字,显示出他们跟书圣的关系更有面子,便后来请高手加上去的呢?”

    “所以单凭这四个字,就敢说这东西是假的,是草率的,是极端不负责任的,”五个人张着嘴巴望着沈默,听他一本正经道:“我现在就去找徐渭,向他郑重提出警告,要求他承认错误,为你们恢复名誉!”

    -----------------------------------分割---------------------------------

第一零八节 顺之心隐 (上)

    见沈默说要走,众人连忙起身相送,谁知他看也不看门口,便径直往里屋方向走去。

    几位朝奉大惊失色,赶忙追上去道:“使不得啊……”他们老胳膊老腿,哪能赶上沈默,便见他已经立在帘子前了。

    好在他站住没有进去。众人那提到嗓子眼上的心,这才微微放下,只见沈默朝帘子里拱手道:“当年承蒙小姐的恩义,沈默一直无以为报,今日这件事我便担下了。只是有几句话还请小姐斟酌……虽说‘商场如战场’,但终归还是要讲和气,留余地的。您不妨与几家心平气和的谈一下,定出个规矩来,大家发财才是正理,真把他们惹毛了,您也得不偿失。”

    完也不待里面如何反应,拱手道声‘冒昧’,便大步离去了。

    朝奉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小姐有没有气坏了,也不管出去相送。

    却见那帘子微微一动,听那小姐幽幽的一叹道:“给沈公子派辆车。”

    ~~~~~~~~~~~~~~~~~~~~~~~~~~~~~~~~~~~~~~~~

    看到殷家的马车停在边上,沈默觉着有些意外,在他想来,那位执掌百万家业的大小姐,定然是高傲无比,听不得半句忤逆呢,却没想到回头就给自己派车了。

    有车就坐,总比走道强,他施施然上了车,坐在微微晃荡的车厢里,往山阴方向去了。

    一路上他竟有些感慨,因为将要见到的,乃是他前世便听过的,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

    但无论怎样努力,他都找不到那种‘追星’的感觉,不禁为自己心态的苍老而羞愧。

    胡思乱想间,马车停下来了,赶车的在外面轻声道:“公子,前观巷大乘弄到了。”

    在车夫的搀扶下,沈默从车上下来,从袖子里摸出一点碎银,顺手递给他道:“快中午了,到前面那家铺子吃个饭,慢慢等我吧。”

    车夫想不到他会这样说,满脸感激道:“多谢公子爷啊。不如您也先吃饭,然后再去……”说着挠挠头,红着脸解释道:“据说那人性子古怪,还刻薄小气……”

    沈默望了望那条狭长幽深的弄堂,看到深处的大门是虚掩着的,便笑道:“我是去示威的,若是吃饱了肚子再去,岂不是明摆着示弱吗?”说着拍拍那车夫的肩膀,呵呵一笑道:“我还就去他家吃了!”说着挥挥衣袖,大步走了过去。

    ~~~~~~~~~~~~~~~~~~~~~~~~~~~~

    从狭窄的街巷拐进更窄小的弄堂,头顶的天空便细如一根琴弦了。踏着碎石子铺就的小道,看着四周攀满粉墙的藤萝,已经透着淡淡的绿意。轻嗅着初春的味道,沈默那被琐事缠绕的心,便不知不觉平静下来。

    他想不到,那位近年来颇有怪诞之名的徐天才,竟然住在这样一处清雅的地方。

    前行大约十几丈,便看到围墙变成了黛色,墙上开着个方方正正的大门,样式十分特别。不用任何人告诉,沈默也知道,这就是徐渭家了。

    他轻轻叩响有些破败的大门,除了狗叫没有人回应,再敲还是没有回应,便变敲为锤,使劲砸门开了。

    这才听到院子里有动静,带着浓重方言的咒骂声和脚步声由远及近。终于门开了,一个衣衫散乱,睡眼惺忪、胡子拉碴、又高又白的男子,出现在沈默面前。

    沈默摆出微笑,刚要开口,那男子却抢先道:“我最近有钱,不写字。”

    沈默嘴角**一下道:“我不是来找你写字的。”

    “也不作画。”男子也不看他,一边歪着头掏耳朵,一边就要关门。

    沈默却伸手抵住门板,不让他关上,男子没好气道:“不写字不作画,那你找我干啥?”

    “来你家吃饭啊。”沈默微微一笑道:“还不请我进去?”

    那男子一听,差点没趴在地上,这才瞪大眼睛打量着沈默,突然嘿嘿笑道:“有意思啊有意思,想不到我专吃白食徐文清,也有被人上门白吃的一天?”

    “出来吃总是要还的。”沈默便要往里走。

    徐渭却伸胳膊拦住去路,瞪眼道:“主虽好客,无奈不是留客天!”这就要撵人了。

    沈默却不为所动,笑容可掬道:“客已饥饿,有心便为东道日!”

    徐渭不由笑道:“终于碰上个比我脸皮厚的。”便闪开身子,让他进了院子。

    ~~~~~~~~~~~~~~~~~~~~~~~~~~~~~~~~~~~~~~~~~~~~~~~~~~~~~~

    进去后沈默便看到一棵手臂粗的虬曲青藤,攀满了整个一面墙,看来这就是徐渭那‘青藤’之号的出处。再看院子里,是一排坐北朝南、一楹三间的平房。只见一排花格长窗依于青石窗槛上,几竿稀疏碧竹掩映着黑瓦白墙。

    院子不大,却很精致,只是地上丛生的杂草,门窗上落满的灰尘,在幽怨的控诉着主人,你已经很久没有关心过俺了。

    徐渭说屋里乱,让沈默在门口稍候,自个便先进去拾掇了。过了好一会儿,才打开门道:“进来吧。”

    沈默一进去,却见到除了一张桌子收拾出来,其余地方还是那么凌乱。他又闻到一股红烧鱼的香味,可那桌上却空空如也。不由暗骂一声:‘原来这家伙先进来就为了把鱼藏起啦。’他先不动声色的坐下,等着徐渭招待。

    谁知徐渭也坐在对面,跟他在那大眼瞪小眼,竟一点动弹的意思都没有。

    沈默心说‘你可真好意思啊。’便看着空无一物的桌面道:“老兄真爱干净,这是我见过最干净的桌子了。”这纯属睁着眼说瞎话,那桌子上油迹斑斑,黑里透亮,苍蝇落上去就不会飞走……苍蝇若有灵,会说:‘非不愿,实不能矣!’的。

    徐渭不由笑道:“何出此言?”

    “佛家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沈默一本正经道:“说的就是您这张桌子吧。”

    ‘拐弯抹角骂我没招待啊。’徐渭难得老脸一红,只好起身去洗洗大瓷碗,倒半碗凉水往沈默面前一搁道:“但用白水半碗。”

    分割

    第二章,我要说的不多,唯票票与推荐尔……

第一零九节 顺之心隐 (上)

    “这哪能够呢?”沈默摇头笑道:“请上佳肴一餐!”

    徐渭终于遇到脸皮比自己还厚的了,知道这顿饭是推不掉了,只好端上一盘野菜道:“无佳肴只备山上荠菜,一菜二蛋三鱼四肉,唯其最为养人!”意思是我也没什么好吃的,只有一些介于菜和草之间的东西,你不怕淡出鸟来,我就给你整治。

    沈默哈哈一笑道:“劳盛情可烹院内黑狗,一黑二黄三花四白,数它顶尖滋补!”

    见沈默要吃自己黑狗,徐渭摇头苦笑道:“亡妻去后,只有大黑陪我做伴,却是不能招待你的。”

    沈默理解的笑笑道:“你也对我一联,对得上就不吃。”

    徐渭被激起了傲气,哈哈一笑道:“不是我吹牛,能难倒我的对子还真没有。”

    “那可未必。”沈默冷笑一声道:“听我的上联是‘眼前无路想回头’!”

    “这有何难?”徐渭脱口而出道:“身后有余忘缩手!”

    沈默登时哈哈大笑道:“既然忘了缩手,便把身后的鱼拿出来吧!”

    徐渭方知上了他的当,却一点都不恼,拍着桌子大笑一阵道:“痛快啊痛快,好久没这么舒坦了。”便高高兴兴转过身去,从锅里把鱼拿出来,请沈默一起享用。

    这下他也不小气了,从床下摸出一坛酒,从门后拽出一挂肠,又从柜子顶上拿下一包风鸡,再从各处犄角旮旯里,找出些个茴香豆、花生米、卤豆腐之类的下酒小菜,变戏法似的摆了满满一桌。

    看到这一幕,沈默的嘴巴可以塞进一个鸭蛋去,他心说这什么人呀这是?我说藏条鱼用不了那么长时间吧,感情把能吃的都猫起来了。

    看他呆若木鸡的样子,徐渭一边倒酒一边坦然笑道:“我这人有个怪脾气,对人不对事,看上眼的怎么都行,看不上眼的一滴酒也不给。”

    沈默呵呵笑道:“看来我荣幸入贵法眼了。”

    徐渭往他面前搁一盅酒,自己也捏一个与沈默一碰道:“嘿嘿,有趣,当今这世道的人很无趣,我只喜欢跟有趣的喝酒。”

    沈默仰头干一个,擦擦嘴道:“知道吗,你是第一个说我有趣的,别人都说我很无趣。”

    徐渭抿着嘴,摇头晃脑道:“他们的眼光不行,看不透你内心深处的骚动。”说着又给沈默满上道:“其实咱俩不是第一次见面,当初我还沾你的光,赢了一大笔银子呢。”说着便得意的嘿嘿直笑

    沈默恍然道:“原来那个在山阴投注是你啊。”

    徐渭点头笑道:“当初我就觉着,你是个有趣之人。”

    “那为什么还要为难我?”沈默翻翻白眼道。

    “因为两年不见,我怕你跟我那堂姐夫,学的一般无趣。”徐渭嘿嘿笑道:“他是唯一一个无趣,却能在我这喝酒的。”

    “贵堂姐夫是?”沈默有些吃惊的问道。

    “沈青霞啊!”徐渭大惊小怪道:“你的师母是我的堂姐,难道你不知道吗?”

    沈默不禁摇头苦笑道:“大水冲了龙王庙,闹了半天还是自家人。”

    徐渭嘿嘿笑道:“严格说起来,我还是你的长辈呢。”

    “休想占我便宜。”沈默瞪眼道:“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叫你声大哥就不错了!”

    “那也行。”徐渭与他又碰一杯道:“既然叫我大哥,那我就得问问了。老弟,你是来干什么的?”

    “快雪时晴贴。”沈默轻声道。

    徐渭‘哦’一声,低头沉默一会,方才抬起头来道:“昨天我回来后,越琢磨这事儿越不对味,好像哥哥我被人耍了。”

    沈默没有插言,听他讲述道:“事情还得从去年说起,几个月前,山阴的胡老板派人来告诉我,说得了一件宝贝,让我去鉴赏一下。一时心痒,我便去了,便在密室中见到了那份‘快雪时晴贴’,当时在场的几个行家,都是交口称赞,说是千真万确的真品。”他看沈默一眼,颇不好意思道:“我有个坏毛病,就是见不得小人得志,一看那胡老板得意洋洋的样子,便忍不住给那帖子挑了刺。”

    “山阴张侯。”沈默轻声道。

    “正是,我当时有些轻狂,便将早年间发现的疑点说了出来。”徐渭颇为郁闷道:“还说王右军的字都被唐朝的前几位皇帝,带进棺材了,现在传世的全是赝品!当时把那胡财主弄得灰头土脸,便不欢而散了。”

    “然后他前几天又找到你?”沈默轻声问道。

    “你猜得没错,”徐渭点头道:“他确实找到我,说会稽的义合源当铺,有一份真的‘快雪时晴贴’,让我收回原先说的话。我自然不相信,便找到殷财主,让他领着去看那字帖,一看果然又是二十八个字的,就把那话跟殷财主说了一遍。”

    “当时我也没多想。”徐渭十分懊恼道:“可第二天便听说义合源歇业的事,便知道八成是被胡财主那帮人给利用了。”

    “不是八成,是十成十。”沈默颔首道:“我来找老哥,一是为了见识下,远近闻名的大才子长什么模样;二是求老哥帮帮义合源和那四位朝奉;三是为了提醒老哥,别被歹人利用了……不过现在看来,这一条是多余的了。”

    “见到了长什么样了吧?”徐渭指着自己的脸道:“一脸衰样!”

    “这叫沧桑,”沈默笑道:“男人的魅力正源于此。”

    听他信口胡扯,徐渭忍不住又大笑道:“就冲你这句话,说吧,想让我怎么干吧?能做到我就听你的。”

    “很简单。”沈默轻声道:“去找殷老爷,跟他说‘其实是在跟你开玩笑呢,那帖子的真伪你也没法判断。’”说着便将他那些个歪理邪说讲给徐渭听。

    听得徐渭忍不住点头道:“论起胡诌八扯的功夫,我远不如你啊。”

    沈默刚要谦虚几句,却听大门被人推开了,还没看见人,便听到一个爽朗的声音道:“是那路神仙,能让徐文清甘拜下风啊?”

    沈默在这发呆,却听徐渭惊喜道:“义修哥?”

    ‘一休哥?’沈默吃惊的回过头去。

    ----------------------------------分割-----------------------------

    风云际会的大时代啊,闪闪发光的人物相继登场,想想就激动无比……

第一一零节 顺之心隐 (中)

    沈默起身回望,便见门口并肩站着两个老男人,一个面容白皙、相貌清奇,配上颌下的三缕长须、身上的宽袍大袖,活脱脱一段魏晋风liu。与他一比,另一位就显得有些其貌不扬了,那位穿着栗色的布袍,身后背着斗笠,还有个三四尺长的细包袱,看起来像个跟班一般。

    但看他与那老俊男并肩而立,神态不卑不亢,便知道两人是平等的。仔细一瞧,便见那人双目小而炯炯有神,脸瘦而颧骨高耸,竟隐隐有些桀骜不驯的气质。

    沈默见徐渭迎上去,一个劲儿的和他的‘一休哥’问长道短,理都不理那斗笠男。沈默心好,怕那斗笠男尴尬,便朝他笑笑。出人意料的,那斗笠男也朝他报以微笑,竟十分有礼。

    徐渭表达完心中的激动,便拉着那‘一休哥’进屋入席,又恭敬的请他上座,这才想起屋里还有一位,不好意思的笑道:“义修哥,我给你介绍个小朋友。”说着一指沈默道:“青霞先生的得意门生,本次会稽县试的铁定案首,沈默沈拙言。”

    沈默心里这个汗啊,但这里面最年轻的徐渭也有三十多了,人家又不知道他是二世人,叫他‘小朋友’还真没错。虽然心里不乐意,但他知道个巧,能让徐渭这种眼高于顶的家伙如此对待,必定是天赋异禀的奇人。

    便恭恭敬敬的唱个肥喏,轻声道:“晚辈沈默拜见前辈,敢问前辈高姓大名?”

    那‘义修哥’似乎对他很有兴趣,上下打量沈默半天,才呵呵笑道:“老夫姓唐,草字义修,别号荆川。”

    听到唐荆川这个名字,沈默不禁倒抽一口冷气,赶紧再施一礼道:“先生大名如雷贯耳,学生平时研习最多的,便是您与守溪先生的大作。”唐顺之,字义修,号荆川。嘉靖八年会试第一,与那王鏊王守溪并称唐王,乃是时文界的泰山北斗。

    唐荆川面色古怪的道:“希望唐某没有误人子弟啊。”

    徐渭在边上嘿嘿笑道:“义修哥学识渊博,天文地理、数学历法、兵法乐律,无所不通,无一不精,你说的时文不过是他的小手段而已。”

    唐顺之摇头笑笑道:“对拙言小老弟来说,时文还是最重要的。”说着有些责怪的看徐渭一眼道:“我几年前给你的那些干禄文字,可有潜心钻研啊?”

    徐渭神色黯然道:“这些年陡遭变故,先是二兄在贵州病故,然后大兄、发妻又相继去世,心境始终不得平和,只能读一些杂书排解郁结,实在没心绪碰那些干瘪时文。”

    “造化弄人啊。”唐顺之摇头叹息几声,这才发现原本高高兴兴的久别重逢,被自己一句话给搅得凄凄惨惨,赶紧别过话头,对那同来的布衣汉子道:“柱乾老弟,这就是你一直推崇备至的徐渭徐文清。”

    又为徐渭介绍道:“文清小老弟,这就是你一直推崇备至的夫山先生啊!”

    徐渭‘哎呦’一声,瞪大眼睛打量着那其貌不扬斗笠客道:“你就是大名鼎鼎的何心隐……真是,真是……”他发现下面的话不太好听,便硬生生打住了。

    可那何心隐却冷笑道:“真是见面不如闻名啊。”

    徐渭不由讪讪笑道:“你怎么知道?”

    “因为这也是我想对你说的。”何心隐依旧板着脸,有些挪揄道:“想不到传说中诗画双绝的徐大才子,竟然是如此……不修边幅。”

    “彼此彼此!”徐渭爆发出一阵大笑道:“我也想不到主张‘人为天地之心,心是太极,性即是欲’的狂侠何心隐,居然长相如老农一般。”

    唐顺之伸手拉着他俩的胳膊坐下道:“可见‘人不可貌相’这话,乃是真理也。”

    那何心隐却哂笑道:“你唐荆川便可以貌相,可见这话也不尽属实。”

    ~~~~~~~~~~~~~~~~~~~~~~~~~~~~~~~~~~~~~~~~~~~~~~~

    四人重新入席,唐顺之坐了主位,沈默敬陪末座,徐渭与那何心隐相对而坐,大眼瞪小眼。

    何心隐这才把斗笠和长包袱取下,搁到桌上时,沈默分明听到了金属摩擦声,这才知道,那包袱里装的是刀剑。

    能见到‘一休哥’和传说中的何心隐,徐渭十分兴奋,一边敬酒一边便开了话匣子。沈默也插不上话,便在下首默默陪着……他们起初还说几句别后情由,徐渭自然是有问必答,那唐顺之却语焉不详,仿佛有些顾忌。

    沈默只听明白,两人是从北方来,最近地面不太平,便结了个伴。再就是这荆川先生好似是个官身,其余的就什么也没听出来了。

    徐渭不是傻子,自然听出他的一休哥有难言之隐,便改变话题,开始向唐顺之讨教学问,先从一些文章字句开始,渐渐便扩展到诗词歌赋、诸子百家、乃至于人文地理,兵法农学。两人或是一问一答,或是互问互答,非但旁征博引,且均有前人未及之观点,令人闻之如痴如醉。

    他们谈论的话题跳跃性极强,上一句还在说什么‘竹林七贤’、下一句却跑到‘荧惑守心’上,再下一句却说到‘列子乘风’,便如天花乱坠一般,却句句言简意深,发人深省。

    令人吃惊的是,那位老农似的何心隐,虽然不太说话,但每每发言均一语中的,让两人击节叫好……显然三人的学识是在一个层次上。

    唯一插不上话的,便是我们新鲜出炉的县案首,沈默沈拙言同学,他必须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来,才能听懂六七分。但即使这六七分,也让他收获巨大,许多往日想不通透的地方,都迎刃而解了。

    在如饥似渴的学习之余,他不禁暗暗自嘲:‘两辈子加起来,也看了二十多年书了,原本以为自己的学问已经很高了。现在才知道,我真是坐井观天啊……’这才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那县试夺魁的小小自满,也就彻底消失了。

    其实沈默完全没必要妄自菲薄,因为就学识而言,在座的三人全能排进天下前十……而唐荆川先生,则被许多人推崇为当时第一大学问家。

    ----------------------分割线--------------------------------------

    今日两章,周末休息一下哈,明日恢复三更。

第一一一节 顺之心隐 (下)

    扯淡最能费时,不知不觉两个时辰过去了。

    正在兴头上,突然发现没酒了。徐渭挨个晃晃酒坛子,满桌子没听到一坛有响的,便晃晃悠悠的起身,大着舌头道:“拙……拙言,走,跟哥买酒……去。”坐着的时候嘴还利索,一站起来就酒劲上头了。

    沈默点点头,刚要起身,却被那唐顺之拦住道:“酒中岁月长,没必要一日喝完。今日便到这里吧。”

    徐渭摇头道:“那哪能行,我们还要秉烛夜谈呢,怎能有话无酒?”

    唐顺之拍拍他的胳膊笑道:“老弟啊,日后我就在绍兴长住了,咱们天长地久,有的是说话的机会。跟你实话实说,我俩是抽空子来看你的,天黑前还得出城呢。”

    听他说要在绍兴长住,徐渭十分高兴,立刻不再坚持通宵,嘿嘿笑道:“我猜是公事,要不依老哥的性子,也不会闪烁其词。”

    唐顺之点头笑道:“没错,确实是不能说的事情。”说着朝沈默笑笑道:“你们今天没有见过我,好吗?”

    见沈默毫不犹豫的点头,唐顺之抱歉的笑道:“今天老友相见,有些忘形了,倒把拙言小兄弟给冷落了。”

    沈默笑道:“能聆听几位大家的高论,学生受益极大,听您说就此散了,心里还老大遗憾呢。”他这话说的让人舒服,就连那何心隐也忍不住笑道:“那你以后可要多请我们喝酒啊。”

    “我倒是想常常受教。”沈默笑道:“就怕几位老哥不赏光哩。”

    “不会的,不会的。”几人朗声笑着往外走,到门口便看到,人家两个是骑马来的。

    待送到巷口,唐顺之和何心隐翻身上马,朝两人拱手道:“后会有期!”

    两人也还礼道:“后会有期!”便目送着两人策马扬鞭而去。

    ~~~~~~~~~~~~~~~~~~~~~~~~~~~~~~~~~~~~~~~~~~~~~~~~~~

    殷家的车夫一直盯着胡同呢,见沈默出来便去套车。

    看到车快来了,沈默对徐渭道:“明天去一趟殷家吧。”

    徐渭点头笑道:“你就放心吧。”说着也不管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便调笑道:“你怎么跟殷大财主家扯上关系了?不会也看上那殷小姐了吧?”把沈默臊得满脸通红,闷声道:“毁人清誉可不是君子所为。”

    “你不说,”徐渭怪笑道:“我自己去问问殷大财主。”

    沈默恍然,这家伙是在报复自己中午让他吃瘪呢,只好作个揖道:“我的徐大哥啊,这次万不该吃你的白食。改日小弟做东给你赔罪,你看行了吧?”

    “我徐渭岂是区区一顿饭能收买的?”徐渭义正言辞道:“起码三顿。”

    “多少顿都行。”沈默苦笑道:“我住在保佑桥街三仁商号里,什么时候打牙祭,都可以找我。”

    “果然是好兄弟啊。”徐渭胸脯拍得山响道:“我也不会白吃你的,放心吧,你和殷小姐的好事就包在我身上了!”

    沈默直翻白眼道:“千万别,不然我可不认你这个大哥了。”

    “兄弟啊,殷家的万贯家财系于殷小姐一身,谁娶到她就等于娶了个财神回家,下半辈子败都败不完,”徐渭一脸贱笑道:“过了这村绝没这店,你可不要为了面子失了里子。”

    这时马车终于过来,沈默跳上车对车夫道:“快走快走,不要被这人的疯病传染了。”

    见他落荒而逃,徐渭在后面大声笑道:“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有机会就要抓住啊!”

    车夫憨憨的问道:“公子,那疯子让你抓住谁呀?”

    沈默没好气道:“赶你的车吧。”

    “公子家在哪,先把您送回去吧?”车夫缩缩脖子,讨好的笑道。

    “保佑桥街。”沈默也不跟他客气。

    “那得掉个头,从府前街走近便。”

    ~~~~~~~~~~~~~~~~~~~~~~~~~~~~~~~~~~~~~~~~~~

    马车掉回头来,在前观巷口处,沈默又看到了徐渭。见他闷着头往前走,似乎气鼓鼓要找碴一般,沈默便让马车跟着后面,看看他要干什么。

    跟了不一会儿,便见徐渭在一家当铺门前停住,也不进去,便从怀里掏出画笔。在当铺对面的雪白影壁上,‘刷刷刷’画起画来。店里的伙计出来,一看是大才子徐渭,赶紧去后面把东家给请出来。

    那大腹便便的东家正是徐渭口中的胡老板,等他在伙计的搀扶下,颤巍巍的出来时,墙上已经呈现出一副,美轮美奂的丹凤朝阳图。胡老板这个喜啊,心道:‘往日求着他都不给画一副,怎么今天不请自来,跑到我家门前作画了呢?’但无论如何,都是大大的好事啊,他便让伙计搬把椅子过来,坐在那里慢慢欣赏。

    渐渐的,看热闹的越聚越多,里三层外三层,人们都十分奇怪,徐渭今天是哪根筋搭错了,怎么给他最讨厌的‘胡扒皮’画画了呢?

    当太阳和凤凰都画出来了,大家都以为徐渭该收笔了,谁知他又刷刷几笔,在凤凰下面接着画了一只又肥又肮脏的抬头猪猡……与那一身赘肉,抬头仰望的胡老板颇为神似。

    待画完之后,徐渭把笔往怀里一揣,也不看那胡老板,便大步往外走去。

    胡老板看了这画却摸不着头脑,叫住徐渭道:“青藤老弟,这画什么意思啊?”

    “就是这么个意思,没有别的意思。”徐渭站住脚,冷笑道。

    胡老板挠挠肥胖的腮帮子,不解道:“‘丹凤朝阳’这画我是见过的,不过人家只画一只凤凰朝着一轮太阳。可你在这凤凰下又画了一只抬着头的猪猡,这不是……嗯,画蛇添足吗?”对于能准确运用成语,他心中小小得意一下。

    徐渭摇头笑道:“你见到的那是‘单朝’,我画的是‘双朝’。你看上层,凤凰对着太阳,就是‘丹凤朝阳’。下层,猪猡对着凤凰。叫‘猪猡朝凤’,猪!猡!朝!奉!你现在懂了吗?”

    围观的老百姓哈哈大笑起来,山阴人都知道胡老板是干朝奉起家,又肥胖如猪,可不是猪猡朝奉吗。这‘猪猡朝奉’心肠狠毒,最喜欢趁人之危,黑心杀价。凡是东西到了他家,金银珠宝也能被说成是破铜烂铁,往往连三成的价值都當不出来。老百姓都恨死他了,现在终于逮到机会,怎能不放开了嘲笑呢?

    胡老板起先摸不着头脑,仔细一想,才知道是在骂自己,看着那只与自己酷似的肥猪,听着周围人放肆的嘲笑声。

    他臊得满脸通红,只好掩面跑回店里去,无奈腿脚不灵便,又被门槛绊倒,吧唧一声,趴在了地上,引起一片更大的笑声。

    远远看着这一幕,沈默却笑不出来,他似乎已经明白,徐渭落魄的根本原因了。

    ----------------------分割---------------------------------------

    本日更新到此结束,大家周末愉快……

第一一二节 府试 (上)

    第二天没有事,沈默便在家里大睡一觉,到后晌起来吃饭的时候,长子告诉他,画屏姑娘来过,说徐先生去过殷家,把事情抹平了,她爹和三位朝奉自然也就没事了。

    沈默披衣坐在小桌前,端着碗稀饭,轻轻吹着热气道:“也不知那殷小姐会不会退让几步。”

    长子听不懂沈默在说什么,但他有个很好的习惯……就算完全不明白也可以津津有味的听下去,且从来不会说出去,所以沈默最喜欢和他说话,尤其是一些平时不适宜说的话。

    只听沈默轻叹一声,双手捧着碗道:“原先我还在想,什么样的小姐,能教出画屏这样的丫鬟来。现在我知道了,那殷小姐确实是有大能耐的,若是个男儿身,必能做出一番大事业来。”

    “人家现在的事业也不小啊,”长子笑笑道:“原先殷家只能算是绍兴的大商人,现在在殷小姐的经营下,满浙江也能数得着呢。”长子平时话很少,更很少夸人,但也对殷小姐赞不绝口……当初那么大的家业到了殷小姐手上,起初很多人都等着看她的笑话。谁知人家不仅没有败落,反倒还蒸蒸日上,由不得人不佩服。

    “那有什么用?”他一听到‘殷小姐’这三个字,情绪竟变得有些古怪,赶紧低下头,夹一块腌黄瓜掩饰道:“还不都是别人的。”说完便暗暗吃惊道:‘我怎么如此封建了?’

    长子也感叹道:“是啊,可惜是个女子。”说着呵呵笑道:“听人说殷老爷有意招个养老婿,若是真能找到合意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真是个馊主意。”沈默摇摇头,也不知他觉着馊在哪里。

    连长子都察觉出他的反常,以为沈默和殷小姐之间,有什么矛盾呢。便憨憨一笑,不再说话。

    可有人却不想消停,便一声怪叫道:“这主意哪里馊了?”话音未落,无处不在的沈四少推门进来了,他方才在门外偷听,屋里俩人谈话的内容一点没漏掉。一进门便满脸淫贱道:“搞清楚你们说的可是殷小姐啊!那是降落凡尘的谪仙子,不仅美貌无双、心地善良,而且人又有本事……谁要是进了她家门,一辈子就像掉进金窝里一样……那真是又娶媳妇又过年,好事一人全占了。”

    说着坐到沈默身边,从桌上摸起个大红苹果便‘咔嚓咔嚓’啃了起来,一面含混不清道:“自从她及笄之年,登门提亲的排着队能绕绍兴城一圈。只是不幸她母亲那时过世,这才搁下到现在。不过还有半年,人家就服阕了,到时候排的队肯定更长了。”

    “为什么会更长呢?”长子奇怪问道。

    “嘿嘿,你还做买卖的呢,连这点道理都不懂。”沈京贱笑道:“服阕之后,殷小姐可就十八了,殷老爷定要急着张罗婚事,去晚了就成别人家的了;且这次八成不会像二年前那么挑。许多人便以为浑水摸鱼的机会来了。”

    要是往常,沈默定然会调笑道:“这莫说你也准备下河摸鱼了?”但现在,他竟然只是闷头吃饭,坐在那一句话也不说。倒是长子饶有兴趣的问道:“你也要去吗?”

    沈默心说:‘这家伙定然是要去的。’哪知沈京却摇着大脑袋道:“我是不会去的。”

    “为什么?”沈默终于开腔了,语气中竟带着丝丝喜悦。

    暧mei的看他一眼,沈京撇撇嘴道:“娶媳妇最重要的是过日子;过日子最重要的是要舒心;要舒心就得娶个百依百顺的……殷小姐那种女强人,咱肯定降服不了,且让你时不时会自卑一把,哪还有什么大丈夫的乐趣可言。””说着满脸遗憾道:“殷小姐啊,今生无缘了,俺只有伫立在风中,偷偷想你了。”

    一脸惆怅的滑稽样子,引得沈默两个哈哈大笑,这让本想获得同情的沈四少十分不爽,没好气的挥挥手道:“不说这个了,告诉你们个大消息……咱们府尊大人要去任了,新任知府已经到了城外,正等吉日入城呢。”

    沈默大吃一惊道:“不可能吧,上次李县令还得意洋洋的跟我说,府尊大人把他的名字上报朝廷了呢!”

    “莫非是被关系顶了?”沈京挠着下巴自我肯定道:“很有可能,这世道啊,发生什么都不奇怪。”

    沈默叹口气道:“县尊大人待我不薄,希望他能想开了。”

    “还有件事。”沈京压低声音道:“昨日咱家人出城收账,到城门口就被堵回来了,去码头走水路也不行。”

    “为何?”比起谁当知府来,长子更关心周边的交通问题……明日还有一船盐要到岸呢。

    “听他们回来说,因为城外聚集了许多难民想要进来,但府尊大人却宣布关闭水陆城门,不放任何人进出。”沈京沉声道。

    沈默闻言登时没了食欲,搁下饭碗道:“是倭患难民吗?”

    沈京点头道:“肯定的。要不汛期还早呢,哪里来的灾民?”这个月来,倭寇再起的消息开始在绍兴城内传播,官府已经数次出面辟谣,让百姓保持冷静了。

    长子愤恨道:“官府总想着瞒!瞒!瞒!现在好了,逃难的都到家门口了,我看他们怎么瞒!”说着‘砰’地一声,猛捶一下桌面,将碗碟都震了起来。

    沈默被溅出的饭汤弄脏了衣袖,他却没心绪理会,紧紧皱眉道:“这月份青黄不接的,若是处置不当,一定会饿死人的!”

    “肯定的。”沈京点头道,神色也十分的难过。

    长子沉声问道:“咱们绍兴的义仓满满当当,为什么不开铺施粥?”

    “新官上任之前,是别想了。”沈京摇头叹道:“现在的知府已经卸任,是不会再自找麻烦了。”自古地方官最不愿干的,就是拿自己的粮食,赈济别处的灾民,赔本又麻烦不说,还容易引来更多的灾民,乃是大大的得不偿失。

    ---------------------------------分割-----------------------------

第一一三节 府试 (中)

    第一一三节

    要说对时局变化最敏感的,商人绝对算其中之一。而这种敏感又迅速体现在物价上——短短两天之内,绍兴城内的米价便涨了一倍,盐价更是扶摇直上,从三钱涨到了八钱。

    飞涨的物价立刻引起了百姓的恐慌,所有的粮店盐铺门前都挤满了抢购的人潮,商人们却纷纷以‘缺货’为由紧关店门,囤积居奇的意图昭然若揭。

    久久无法敲开店门,百姓的情绪十分激动。有些青皮无赖便借机撞开一家粮店大门,进入店里大肆抢劫。老百姓见有带头的,便一拥而上,哄抢大米白面。

    这下不管知府大人多怕麻烦,县令大人多么郁闷都不能再懈怠了,否则一旦个别哄抢蔓延成为大规模骚乱,几位大人可就不是罢官回家那么简单了。好在绍兴城有三套班子,衙役官差也比别处多得多。知府大人一声令下,三班衙役便蜂拥而出,迅速弹压住局势。

    两县又打开义仓,平抑粮价。殷家也以会稽商会会长的名义,号召各商铺开门营业,杜绝囤积居奇,以免引起民众的对立情绪。受到惊吓的商家纷纷响应,终于抑制住了物价上涨,使恐慌暂时得以制止。

    ~~~~~~~~~~~~~~~~~~~~~~~~~~~~~~~~~~~~~~

    就在这种内忧外扰的大背景下,会稽县试的最后一场开始了……这场又叫‘提堂’,主要是因为县试不太严密,所以县令大人需要对点中考生再进行一场面试,刷掉滥竽充数者,以选送府试而已。

    对于凭借真才实学跻身‘提堂’试的童生来说,与其说这是场考试,还不如说是走个过场,然后吃县令大人一顿好的,算是小小庆祝一下,所以大多数人都很轻松的……不过总有例外之人,比如说陶虞臣同学,他便憋着一股劲呢!

    想他陶虞臣同学,三岁始读书,六岁受《大学》,日诵千余言,九岁成文章,便能发衍章句,君子缙绅至有宝树灵珠之称,刘晏杨修之比,此有识共闻,非其自吹自擂。及至十三岁,便被知府大人推荐去岳麓书院,师从状元名师罗洪先,头悬梁锥刺骨的苦读五年之后,不敢说自比管仲乐毅之才,但也不觉着比黄观商辂差到哪里去。

    黄观商辂是谁?人称黄六首与商三元,乃是大明朝唯二两个获得‘解元、会元、状元’大三元者,前者更是把秀才考试的小三元也囊括在内。陶大临同学以这二位自比,其雄心壮志也就不言而喻了。

    设想虽是美好的,可现实却是残酷的,雄心勃勃要做陶六首的大临同学,怎么也想象不到,自己出山第一场,便被那个叫沈默的压在屁股底下,这叫陶同学情何以堪?

    这几天他是茶不思饭不想,就等着一场,非得拿出最优异的表现,让县尊大人点自己为案首,把这口气争回来不可!

    所以当与沈默在县衙门前相遇时,他的眼里能冒出火花来,电得沈默莫名其妙,心说:‘不会是个兔子吧?’

    当县试入选的一百一十名童生,列队进入县衙时,立刻感受到了不同以往的紧张气氛,他们发现那些整日优哉游哉的小吏,抱着厚厚的文书低头小跑;那些吊儿郎当的官差,也全部持刀着甲,面色严峻的肃立在县衙内,这一切都告诉众人,平静安逸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作为前三场的头两名,沈默和陶虞臣走在最前排。他俩皆是一脸的严肃,只是心中所想大不相同……陶虞臣在想着如何打败这个敌人,沈默却压根没有考虑这场考试,昨日他专程拜访了沈老爷,向他请教当前的局势。

    沈老爷沉默半晌,才将一份文简拿出来,递给沈默道:“这是你老师借职务之便,给我抄送过来的。”沈炼掌管锦衣卫的一切文移出入,将抄送各府衙的奏章送一份过来,自然不是难事。

    沈默接过那纸质优良的抄本一看,乃是本月初,给事中王国桢、御史朱瑞登等人,以倭寇猖獗,逼近南京,上疏‘请设总督大臣,督理南直隶、浙江、山东、两广、福建等六省军务,使其调兵筹饷,得以便宜从事’的奏章。

    将这份抄件逐字逐句的看完,沈默的面色已经有些发白,他将这张重逾千斤的信纸搁下,难以置信道:“局势……已经若斯了吗?”

    沈老爷沉重的点点头道:“前些年倭寇偃旗息鼓,朝中大员皆以为其土崩瓦解,谁知其卷土重来之时,人数竟有数万人之多。”便须发皆张的拍案道:“更可恨的是,还有些我国的海盗流氓、不第士子、越狱囚犯,穿倭服,挂倭旗,四出杀掠,气焰嚣张,数目竟有真倭的三四倍!”

    说着又长叹口气,无可奈何道:“原先倭寇只是在沿海抢劫,但与我沿海卫所接触后,发现大明将不知兵、军备松弛;官兵贪生怕死、战力不堪一击,其更是肆无忌惮,如入无人之境,甚至连南京都敢骚扰了……”

    ~~~~~~~~~~~~~~~~~~~~~~~~~~~~~~~~~~~~~~~~~~~~~~~~~~~

    那一天,一老一少对坐良久,说了很多,却拿不出一点解决办法,最后沈老爷只能安慰他道“拙言啊,用心考上进士吧,只有当了官,你才能为百姓、为大明做点事。”说着笑笑道:“我大明向来是以文治武,说不定你将来还有机会指挥那些总兵参将们,痛痛快快杀倭寇呢!”

    沈默当时没说什么,心中却知道是不可能的,因为他发现自己有些轻微晕血……这是这辈子才有的毛病,他已经反复验证过了,只要看到一滩血迹,不管是人血还是鸡血,都会变得手脚发软、头晕目眩,要好一会儿才能恢复正常。

    为了克服这毛病,他曾经强迫自己连续一个月去观摩杀猪,结果把杀猪的流程都学会了,该晕血还是晕血,你说怎么办吧?

    ------------------------------------分割-------------------------------------

    方才接到通知,官居一品国庆正式上架,亲爱的们,我要你们的保底月票……晚上还有一章哈……

第一一四节 府试 (下)

    应试的童生们在大堂内等候,县尊大人却久候不至。

    沈默低着头,为东南的危机而心忧,他十分想为自己的国家做点什么,可是却怎么也想不出来,到底应该做什么。

    看沈默有些心不在焉,陶虞臣暗暗窃喜,心说:‘是你自己不在状态的,可别怪我胜之不武!’

    在众人各怀心思之时,领他们进来的礼房书吏去而复返道:“县尊大人在后花园等你们,诸位跟我来吧。”便将众人又带去了县衙的后园。

    北国仍在冰雪中,江南已是遍地春。后花园中的柳树已生出嫩绿的细叶,微风吹过,柳条轻拂碧绿的湖面,一池春水便波纹荡漾。

    李县令仍在那个凉亭里坐着,身上裹着厚厚的棉衣,丝毫没有感到春的气息,看他神色委顿的样子,似乎是病了。

    学生们排成数排,给恩师行礼,待礼毕之后,才听县尊大人嘶声道:“因为最近绍兴的状况,提学大人不能如约而至了。不过他派人带话过来,说要在院试一关等着,到时候再试过诸位的斤两……咳咳咳,”说着便剧烈的咳嗽起来,好久才缓过劲道:“你们也看到了,本官偶感风寒,精力不支,所以今日考试不按常规,你们以‘春夏秋冬、悲欢离合’八个字各作一首诗,然后拿给我看。”说完便闭上眼睛,神魂游离去了。

    考生们面面相觑,心说‘前辈们都说李县令重视士子,每次提堂必然宾至如归,让人觉着像过年一样,怎么这次连个座位也没有?’牢骚归牢骚,该作诗还是得作诗的。

    准备写时又发现没有纸,大伙只好可怜巴巴的望着司礼大人,那苟书吏这才回屋拿回一摞白纸,一人两张分发下去。

    有的考生又道:“经承大人,可有桌椅?”

    苟书吏抱歉笑笑道:“衙门里大忙忙的,也没给各位准备,你们就将就一下吧。”

    考生们想自己去找,却被告知不准离开此地。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将纸铺在地上,撅着屁股趴下,开始咬着笔头构思。

    沈默如仙人打坐一般,盘腿坐在地上,提着笔却迟迟没有磨墨,显然心思不知飞到哪里去了。

    陶虞臣见了这一幕,更是信心大增,一时间文思泉涌,妙笔生花、花团锦簇的写完了八首试贴诗……虽然县令大人没有规定格律,但经过严格应试训练的陶同学,还是选择了最规范的诗体。

    但他这次不急着交卷了,因为总结上次的教训,他觉着这位李县令似乎喜欢老成稳重型的,便也学着沈默的样子,盘腿坐在地上,耐着性子靠时间。

    等啊等啊等啊等,等得他屁股蛋子冰凉冰凉,肚子里面咕噜咕噜,再看那沈默,仍然优哉游哉的坐着,一点不适的感觉都没有,陶虞臣便暗暗咬牙坚持,心说一定不要输给他!

    这时别的考生开始陆续交卷,李县令拿过来一看,也不求合辙押韵,只要语句通顺的便算通过,完全违背了他挂在嘴上的‘学问无小事,字字是大事’的宗旨。

    那些通过之后的考生还磨磨蹭蹭在他眼前晃悠,李县令不耐烦道:“该干嘛干嘛去,还等着管饭啊?”

    很多人便傻了眼,他们不少人出身贫寒,为了等这一顿好的,从昨晚上就开始饿着肚子了,可也没处说理去,只好捂着肚子,哭丧着脸回去了。

    ~~~~~~~~~~~~~~~~~~~~~~~~~~~~~~~~~~~~~~~~~~~~~~~~~~

    又坚持了半个时辰,考生已经走了七七八八。这时陶虞臣的脸都憋紫了,心说我要是再等下去,非得拉了裤子不行,那还不成为一辈子的笑柄啊?

    便小心翼翼的起身,弓着腰、走着猫步到了李大人面前。李县令一见他来了,破例抬起头来看一眼,不由吃惊道:“虞臣你怎么了?难道昨天晚上也没吃饭么?”

    陶虞臣乃是殷实人家的子弟,心说我至于吗?但更不好实话实说,只好点点头,勉强笑道:“学生快……饿晕过去了,先生能快点放我回去……用饭吗?”

    李县令赶紧一挥手道:“去吧去吧,你的水平我还是知道的,免检了。”心中不禁嘀咕道:‘这孩子怎么这没出息呢?’

    陶虞臣朝县令大人难看的笑笑,便转过身去,小碎步往外挪。那两张精益求精写出来的诗文,干脆就没交上去,不是忘了,实在是另有用处。

    这时候,沈默终于施施然站起来了,陶同学才看到,原来人家屁股底下还垫了个书包……陶同学真是欲哭无泪啊,只能捂着肚子快步出去,找一处花树掩映的幽静场所,痛快发泄一番腹中的愤懑。

    沈默莫名其妙的看着陶同学,心说‘看来是吃坏肚子了。’便将随笔写就的诗文交给县令大人。

    李县令接过来,起先也是无精打采,但当看到《赋悲诗》的时候,不由自主的便默念道:‘绿荷扶夏出,嫩立如婴儿。春风欲舍去,尽日抱之吹。对此伤我心,泪下如绠縻。天岂欲我穷?天岂欲我衰?日月自见多,大化谁能持。阑边秃尾雀,摧老看众嘻。微物亦有然,聊复酒一卮。”

    反复念着‘阑边秃尾雀,摧老看众嘻。微物亦有然,聊复酒一厄。’这句,突然两行老泪便不自觉淌了下来。猛然察觉到自己失态,李县令赶紧擦擦泪道:“你这诗做得好,不如老夫也请你‘聊复酒一卮’吧。”

    沈默拱手微笑道:“恭敬不如从命。”

    ~~~~~~~~~~~~~~~~~~~~~~~~~~~~~~~~~~~~~~~~~~~~~~~~~~~~~~~~

    未时一刻,县衙外的照壁墙上,终于贴出了此次县试的成绩榜单。拥挤在照壁前的人们,只见在榜首的位置,单独写着‘案首沈默’四个赫然大字,在他之下才是第一等十九名……其中第一个便是陶大临,第二个是沈襄。另有二等七十名,三等一百四十名,四等三百名,五等二百名,其余皆是不入等。

    本次县试的案首,将与一等、二等,以及三等前二十名的考生,一同参加两月后举行的绍兴府试。

    -------------------------分割--------------------------------------

    今日第三更,大家票票、收藏支持啊……

第一一五节 新任知府 (上)

    县衙后堂内,炕头小机上,几碟小菜,一壶老酒。沈默盘腿坐在李县令对面,听他一边用筷子敲打出节奏,一边浅吟低唱道:“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愁多怨极,等闲孤负,一年芳意。柳困花慵,杏青梅小,对人容易。算好事长在,好花长见,元只是、人憔悴。”

    沈默知道,他唱的乃是宋代程垓一首词,词牌名唤《水龙吟》,唱的是‘回首池南旧事,看花老眼,伤时清泪。’可谓满腔心灰意懒的归去之意,也算是历代士人仕途受挫后的集体写照了。

    李县令将整首词唱完,端起酒盅一饮而尽。伸手拭去胡须上沾着的酒液,这才无限失落道:“老夫已经写好辞呈,明日便递上去。”

    “大人离致仕还早呢,为何兴起此等念头?”沈默明知故问道。

    “你可知道知府大人这几日就要卸任?”李县令浑无所觉道。

    沈默点点头。

    李县令又道:“你可知道新任知府就在城外,只等黄道吉日进城了?”沈默又点点头。

    只见李知县满脸落寞道:“老夫今年五十一,错过这次机会,今生是休想再进一步了。”

    沈默摇头笑道:“不见得。”

    “哦?拙言有何高见?”李县令微微抬起眼皮道。

    “有道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学生看来,这次先生没有上去,却是一件好事。”沈默微笑道。

    “休要消遣我。”李县令瞪他一眼道:“老夫往日对你不薄!”

    “先生莫急,听学生为您分说。”沈默淡淡一笑道:“学生听说朝廷要特设东南六省总督,统筹整体抗倭,请问先生可有此事?”

    李县令颇为意外的看他一下,想不到这小子消息竟如此灵通,便微微点头道:“据说是有此事,但陛下并未表态,因此设立与否还在两说。”

    “八成是要设的!”沈默笃定道:“先从东南局势看,已经远超过朝廷的预料。学生观察去年全年的战例,竟有八成以上是发生在两省交界处。这说明倭寇已经抓住我大明卫所各自为战的弊病,专门在两省交界处登陆,一旦遇到官兵主力便窜入邻省,我军却只能隔省而叹,无法追击。所以设立总督,统一调兵,已经是势在必行了。”

    李县令微微颔首,听沈默继续道:“再从朝廷近期的一系列人事任命看……去年年末,已经被定成死罪的福建都指挥佥事卢镗出狱,仍以都司在福建备战抗倭。与他同时论罪的李显也得以起复,为总兵官,在广东备倭;腊月里,广东都指挥佥事俞大猷奉命带兵北上,为宁台参将,负责浙东、苏南平倭;正月里,以能用兵闻名的南京兵部郎中谭纶,任台州知府;又有任环、汤克宽等骁勇善战之辈,也从各地被调往东南……请问先生,这说明什么?”这些消息,都是那日从沈老爷那里看来的。锦衣卫的邸报真不是盖的,几乎事无巨细,一一通报,只是繁复复杂,还得一条条挑出来。

    李县令坐直身子肃容道:“朝廷已经将抗倭视为头等大事,要集中我大明的精英良将,全力以赴的稳定东南局势。”不知不觉中,李县令已经用上了讨教的语气:“这么说,新任绍兴知府也必然精通用兵之道了?”

    “是的,绍兴府濒临大海,居于南北要冲,一旦全面抗倭,必然是战略重镇。”沈默缓缓点头笑道:“我想问一句,先生懂兵法、会打仗吗?”

    此言一出,李县令心中的郁结登时冰消雪融,使劲摸着前额道:“有理有理,现时非比往常,一旦倭寇来袭,知府便有守土之责,老夫可担不起这个责任。”说着嘿然笑道:“光想着五品官的位子了,却忘了现在是什么时候……拙言,我不如你啊。”

    沈默摇头笑道:“先生是当局者迷,学生是旁观者清,算不得什么的。”

    这话让李县令十分舒服,想一想,他便郑重其事道:“既然大明有事,我李云举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只要抗倭还未成功,这个县令就一直当下去。”除了士大夫忠君爱国的情操之外,他这话里也包含着几多无奈……一旦真要开始全面抗倭,绍兴地处战场前沿,递辞呈就等于临阵脱逃,然后被逮进刑部大牢,身败名裂,贻笑千年。

    “大人高义!实乃晚生后辈之楷模。”沈默自然能体会他的心情,先是一脸钦佩的称赞,马屁之后便接着安慰道:“大人,国家有事,正是您建立功业之时,只要兢兢业业三五年,别说知府,就是布政使也不在话下。”战争是官员飞快晋升的阶梯,对于纯文官来说也是如此,当然前提是一直不犯错误,把上峰交代的事情办好。

    只见那李县令摇头笑道:“老夫不图升迁,只求能为抗倭大业出一份绵薄之力。”说着却又按耐不住的问道:“我下一步该怎么办?”

    “给新任知府大人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沈默轻声道:“从此以后你们就是唇齿相依,一荣俱荣了……而且他既然身负重任而来,权柄自然重于一般知府,您应该首先调整好心态。”

    李县令点头道:“不错,具体呢?”人就是这样,一旦信服之后,便容易产生依赖心理,懒得自己动脑子。

    沈默心说‘可算绕到这了。’便一脸平静道:“既然和府尊大人一损俱损,那他的麻烦大人就不能不管啊!”

    “他有什么麻烦?”李县令说完便恍然道:“城外的难民!”

    “先生英明,”沈默先赞一声,又沉声道:“府尊大人身负众望,必然为中枢瞩目,一旦难民处置不当,难免会影响他在朝中大员心中的形象,他必然会对先生不快。”说着单拳轻轻一握道:“反之如果先生把这件事处理好了,让府尊大人脸上贴了金,想必他一定会投桃报李的。”

    李县令面色阴晴不定的寻思片刻,终于沉声道:“好吧,开仓放粮!”说着从座位上站起来道:“拙言你慢用,本官现在就出城面见府尊大人!”

    “不是不合规矩吗?”沈默一脸奇怪道。

    “你都说是特殊事情了,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李县令挥挥手,便快步往二堂去了。一面走还一面高声下令道:“击鼓升堂,本官有要事布置!”

    望着他匆匆离去的身影,沈默长舒口气,他这番苦心劝说,其实不知是为报答李县令的知遇之恩,更重要的是,是他想帮帮城外的难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比如说殷小姐便从外埠调来了数船粮米,散发给难民;比如说长子每天从城上往下系饭团子。而沈默认为,他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

    夹一筷子牛肉,细细的品尝起来,他满足的闭上了眼睛。

    --------------------------------分割----------------------------

    节前有点大忙忙的,不过更新还是不能少,今天还有两章,票票啊……

第一一六节 新任知府 (中)

    李县令出城之后,很快带回了知府大人的命令,打开义仓施粥,但不许一个难民入城。

    当看到会稽县转来的谕令后,吕县令还有些不当回事,气呼呼道:“这个老不要脸的,大人还没离开绍兴城呢,就忙着去巴结城外那位了。”恰好他闺女婉儿进来,见爹爹一脸气愤,便问道:“什么人惹爹爹生气了?”

    吕县令也不瞒她,就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末了愤愤道:“人都说人走茶凉,李老头这是人未走,茶先凉!”

    吕婉儿却劝他道:“孩儿知道父亲心里发堵,这两日一直心情不好,连带政事也荒了,老府尊宽厚,您这样做没什么大碍。可有道是‘一个将军一道令,一个神仙一道法。’万一那新任府尊是个雷厉风行的主,父亲再这样懈怠下去,给他留下个坏印象的话,日后差事可就难做了。”

    吕县令想想也是,朝女儿不好意思的笑道:“连李老头都想明白的事儿,我却还在这纠结,实在是不应该。”便打起精神,也安排山阴县开始放粮。

    有了维持生命的粮食,灾民的情绪终于暂时稳定住了。到了二月二十七,府尊大人入城这天,总算没出什么乱子。那天一早,沈京便来找沈默去看府尊入城,沈默却没兴致,他最近比沈先生在的时候还要忙……大半天时间温习功课,小半天时间钻研从李县令那里弄来的兵书地图,战争年代吗,学点这个总是有用的……虽然上不得战场,但躲在后方当个狗头军师还是可以的。

    只是兵书上有许多无法参悟的地方,他觉着自己得找个人请教一下,于是乎想起了徐渭……记得那次在他家听他们几个胡侃,聊得最多的便是兵法,徐同学好像还是蛮懂的。

    去徐渭家一问,果然没有他不懂的地方,只是在回答了三个问题之后,任凭沈默再三询问,他便高低不答了。沈默正纳闷呢,便见徐渭一个劲儿的摸肚子,这才恍然——原来自己还欠着他三顿饭呢。

    只好领着得意洋洋的徐渭,去一家干净的饭馆,要一个安静的单间,点一桌上好的席面,徐渭这才满意,对他的问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末了还宣称:“以后三个问题一只烧鸡,五个问题一坛好酒,若想一次问个尽兴,就得用今天这样席面。”

    为了尽快完成基础扫盲,沈默忍痛挨宰,果然每天都拎着酒肉去找他。徐渭起初还很得意,谁知后来沈默的问题越来越少,也越来越难。到了一个多月后,竟然一隔好几日都不上门。

    这让吃顺了嘴的徐文清十分挂念,终于忍不住打听到宝佑桥街的三仁商号,又费了老大劲才让长子相信,他真是沈默的朋友,而不是前来借钱或者吃白食的那种怪叔叔。

    他进去时,沈默正坐在天井里晒太阳,手边拿着本书,却是他上次介绍给他的《唐李问对》,属于比较实用的兵书。

    一见沈默起身相迎,徐渭便怪叫道:“你是不是没钱了?”

    沈默奇怪道:“何出此言?”

    趁着他起来,徐渭一屁股坐在沈默的安乐椅上,随手从小桌上的果盘,捞起一串红彤彤的樱桃,一下全塞到嘴里,使劲咀嚼几下,把酸甜的汁水咽到肚子里后,一边呸呸的吐种子,一边含混不清道:“你一定是没钱了,不然怎么不去问我问题了呢?”

    沈默无奈的再搬把椅子,坐在徐渭对面道:“还有几天便府试了,我最近得用功温书。”

    指着他手中的书,徐渭大惊小怪道:“府试也考《唐李问对》吗?”

    “读书读累了,换换脑子而已。”沈默苦笑道:“你来找我就是为这事儿吗?”

    “不是。”徐渭摇头道:“还要找你吃饭。”

    沈默无可奈何道:“好吧,我们去吃饭。”说着便进屋去拿钱袋。

    徐渭却摇头笑道:“这次你不用带钱,有人请我们吃饭。”

    沈默奇怪道:“我们?”

    “到了就知道!”徐渭又拎一串樱桃起身道:“于此孟春时节,携两三歌妓,与五六好友,泛舟于镜湖之上,不亦快哉?”

    沈默却不听他这一套,冷笑道:“我觉着是个圈套。”

    徐渭斜目瞥他一眼道:“就是圈套,你愿不愿意去?”

    “去。”沈默毫不犹豫道:“我这人最爱跳火坑。”

    ~~~~~~~~~~~~~~~~~~~~~~~~~~~~~~~~~~~~~~~~~~~~~~~~~~~

    两人雇一辆马车便蹁跹往城外去了,现在城外已经没有难民聚集……对于来源复杂的外地难民,新任知府大人下令分别处置,对于五家以上可以互相具保的,允许其入城居住,并择其精壮者编入民团,其老弱妇孺或者开荒种田,或者进入工场做工,全部人尽其用,也没有引起城内居民多大的怨气。

    至于不能作保者,知府大人则严禁其入城,命其在邻近乡村开荒耕种,并命各乡的保长,甲长,户头等等严密监视,一有异常随时上报……他在告示文中写到‘局势扑朔,敌我难辨,实乃情非得已之举,望诸位体谅配合。’在道理上着实站得住脚。

    出城时两人发现,城防明显加强许多,即使是出去也要查验身份,登记姓名住址,费了好大周折才出得城去。

    出城之后,沈默心中的好奇更强了……他是个谨慎之人,之所以冒着碰到倭寇的危险,跟着徐渭出城,是因为他要解开心中的一个疑团,那就是——

    沈炼、徐渭、唐顺之、何心隐这些人,显然是互相熟识,互相了解,虽然性格各不相同,但在思想上却有着高度的一致。这种共性的东西散发着无尽的光和热,在其照耀之下,这个花花世界、芸芸众生竟都黯然失色!

    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力量?这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分割-----------------------------------

    今夜还有一更,和尚去码字了,票票啊……

第一一七节 新任知府 (下)

    鉴湖位于绍兴城以南,虽然水势浩淼,湖面却平波如镜,因之而得名。湖上桥堤相连,渔舟时现,青山隐隐,绿水迢迢。

    倘若在一风和景明之日,泛舟于湖面之上,一眼望去,只见近处碧波映照,远处青山重迭,会让最俗气的人也会发出‘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慨。

    沈默却一点感慨都没有,心中反倒充满了忐忑……他跟着徐渭到了湖边,好容易找到一艘渔船,说要去湖心。那络腮胡子的船夫十分热情,也不提船钱,也不问去干啥,便拉着两个书生上了船,高叫一声“二位公子站稳了!”便箭一般的划了出去。

    看着四周一片茫茫的水面,再看看那肌肉虬结的大胡子船夫,他兀然想起唐僧他爹来,唯恐行到江心处,那大胡子突然翻脸,抽出板斧来问问,客官要吃板刀面还是馄饨面!

    其实按照他的意思,宁肯自己划船也不要这种长相凶猛的船夫,但船是徐渭找的,人家都不怕了,他一个‘血气方刚’的小年轻就更不该怕了,只能一面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一面暗暗祈祷平安。

    今天的天气其实是不错的,若是搁在往年,出城游湖的人肯定不少。然而拜倭寇所赐,湖面上冷冷清清,除了几艘渔船之外,便只有一艘双层画舫,孤魂野鬼似的漂在湖心处。

    小船稳稳停在画舫边上,上面便放下一具梯子,那船夫回过头来,朝着两人呲牙一笑道:“徐相公和这位沈相公请吧。”沈默忍不住一阵发晕,才知道那船夫竟然和徐渭是认识的。

    徐渭回过头来,脸上露出一副恶作剧得逞的笑容,嘴上却正经道:“上去之后不必拘礼,这里不兴那套规规矩矩的。”说完便攀梯而上。

    沈默的好奇压过了一切,什么都没说,也跟着爬上了画舫。上船后便发现,上面已经围成一圈,坐了十几个人,其中就有那唐顺之和何心隐,还有个他见过一面的,那就是山阴廪生诸大绶。其余老的少的都不认识。

    但观其形貌气度,年庚衣着,沈默能分辨出其中有退休的乡绅,丁忧在籍的官员,有山林隐士,也有诸大绶这样的青年英才,当然这些人都是读书人。

    ~~~~~~~~~~~~~~~~~~~~~~~~~~~~~~~~~~~~~~~~~~~~~~~~~

    上船之后,徐渭的神态正经了许多,先向坐在上首的两位老者恭敬行礼道:“长沙公,龙溪公,学生把沈默小朋友带来了。”不让沈默拘礼,他自个却先拘上了。

    两位老者望之有六七十岁的模样,一胖一瘦。胖老头便是长沙公,瘦老头自然就是龙溪公了,他俩笑眯眯的望着沈默,还是那龙溪公开口笑道:“你就是纯甫的弟子?”沈炼表字纯甫。

    被一群老少爷们围观,沈默感觉十分尴尬,好在他脸皮较厚,让人看不出来。他朝那瘦老头躬身一礼道:“回龙溪公,家师正是青霞先生。”名给长辈称呼,字给同辈称呼,号给晚辈称呼,所以沈默不能说‘纯甫’,而是要称‘青霞先生’。

    “季兄,你觉着这孩子如何?”那龙溪公呵呵笑问道。

    “不错不错。”季长沙点点头道:“纯甫的眼力不会有错的。”

    “仅仅是不错吗?”龙溪公不依不饶道。

    “好极了,这下总算可以了吧!”季长沙笑骂一声,转向沈默道:“小子,是不是觉着迷糊着呢?”

    沈默羞羞一笑道:“云山雾罩,一塌糊涂。”

    “哈哈,好吧。”胖胖的季长沙笑道:“老夫给你介绍一下,就不糊涂了。”先指一下自己道:“老夫年纪最大,就先自我介绍吧……我姓季,名本,字明德,因为是在长沙太守位上致仕的,所以他们都叫我长沙公。”说着朝瘦瘦的龙溪公道:“老弟,该你了。”

    听到季本这两个字,沈默的脑袋嗡得一声,便与一个伟大名字联系到了一起。

    那龙溪公便对沈默笑道:“拙言……老夫王畿,其实咱俩是有渊源的,因为你的字是我给起的,怎么样,满意吧?”

    沈默这才从惊讶中回过神来,有些发愣道:“啊……这是为何?”

    “因为我是你师傅的师傅。”龙溪公终于揭开谜底,一脸恶作剧得逞的笑容,竟与徐渭有五分相似。

    听到‘王畿’这个名字,沈默终于确定无疑,这群人乃是因为那个伟大的名字走到一起。谜团一解开,他反而沉静下来,躬身施礼道:“龙溪公恕罪,不是小子无礼,而是恩师未曾向学生讲明师承,是以学生不敢冒认。”

    王畿呵呵笑道:“谨慎的小子。”说着招下手道:“顺之你过来。”

    那唐顺之便笑吟吟的起身道:“恩师有何吩咐?”

    “将纯甫的那封信给你的小师侄看。”王畿笑道。

    “是。”唐顺之便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朝沈默呲牙笑笑,递给他道:“疑心病真重啊。”

    沈默嘿嘿一笑道:“我先看过再说。”便将那封信打开,沈炼那熟悉的字体便出现在眼前,乃是一封写给唐顺之的信,先叙了叙别后之情,说想念师兄之类。然后明了明心志,说我沈炼去北京就是摸老虎屁股的,早将生死荣辱置之度外,只有两件事不放心,还请师兄施以援手。

    一是担心自家香火传不下去,请师兄周全一二。二是担心牵连到沈默,毁了他的前程。知道师兄盛名满天下,又交游甚广,所以还请你代为庇护,不要让严党将其划为沈炼一党,也好为国家保留一未来栋梁。”

    沈默终于知道自己的师承,也终于明白沈先生为什么讳莫如深了。

    王学门人,一切都是因为这四个字!

    ---------------------------------分割------------------------------

第一一八节 小三元之府试案首 (上)

    二十八年前,一位圣贤长眠于绍兴城西的会稽山脉之中,与古松共长青,与青山同不朽……他就是千古一圣王阳明,一个生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逝后思想光照千古的超级传奇。

    阳明公的学说称为‘良知’之学,何为良知?良知便是本心,所以王学又称心学。在阳明先生看来,心是本源,心是一切,天下万物皆是心中之物,一切都要以内心为主。《传习录》记载,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先生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他的思想确实天马行空,有如夏夜星空般绚烂,但绝不是炫耀,也不是故弄玄虚。因为他既享受过世间的荣华富贵,又曾经山穷水尽,遭受身心不可承受的折磨,所以他才能知晓世间百态,通明人生冷暖,能摆脱人世间一切浮躁与诱惑,心如止水,破而后立,最终参透天地,得到至理。

    如果仅止于此,他只能算一个朱熹程颐那样的大儒,却绝不是圣贤。阳明公之所以称得上的是圣贤,是因为他知道光懂得哲学、整日高谈阔论,除了消磨时间,其实屁用都没用!

    他发现需要一样东西,可以让自己把最高深的智慧,转化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真正作为,这样心学才不是空谈,自己的理论才真正有用!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大彻大悟后的阳明公,毅然重新投入尘世,在庙堂上、在战场中、在书院里、在天地间,孜孜以求的去实践验证,终于在几年后找到了这样神兵!

    当王阳明掌握并熟练运用它时,天下已无人可以匹敌!凭着这样神兵,他纵横天下,无往不利,以一己之力保半个大明平安,谈笑间消灭十数万大军,成就辉煌武功,为后人敬仰!

    也是凭着这件神兵,他超越了无数前辈大儒,进入圣贤的境界。而能达到这个境界的——孔子之后,唯有阳明!

    这件神兵的名字叫做‘知行合一’。

    ‘知’是明白道理,‘行’是付诸行动。千年以来,有人认为知易行难,有人认为知难行易,总之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比如说理学家们的‘圣人’朱熹,便认为明白道理最困难,付诸行动很简单。于是读书人都皓首穷经,除了悟道啥也不干……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朱圣人都说‘知难行易’了,等俺们悟道之后,还不干什么都是小菜一碟?

    但王阳明说:‘不对!知和行是一体的,两个都重要。’于是梵音唱响,天女散花,阳明公立地成圣!

    他的意思是,良知和行为同样重要,要让良知去指挥行为,让行为去证明良知。知道这样是对的,就要这样去做,知道这样是不对的,就不能去做。原先以为是对的,后来发现错了,就要立刻停止改正,不能让良知与行为违背,而要始终——知行合一。

    先生曾口占‘心学四决’,道尽了王学的精髓真意,曰: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意思是,世间万物一切皆由心发,心在世界便在,心不在便一切皆无。人人生而赤子之心,起初没有善恶对错的念头;当这个童心进入滚滚红尘时,受到世事的纷扰,便有了善念与恶念;能够分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便是良知;能在行动上始终坚持良知,便是真理,便是圣贤之道。

    ~~~~~~~~~~~~~~~~~~~~~~~~~~~~~~~~~~~~~~~~~~~~~~

    这率真活泼、真理实用的阳明心学,仿佛一缕和煦的阳光,照亮这个一天天生动起来,却被理学阴霾笼罩的社会,使人为之兴奋,使无数精英士子,抛弃了虚伪陈腐的程朱理学,拜倒在他的门下,甘愿重新接受心学的洗礼。

    一时间,天下书院无不以教授阳明心学为荣,其中最著名的是阳明公所创立的稽山书院,还有位列四大书院的白鹿洞书院与岳麓书院,也都成为宣讲心学的大讲坛。

    眼见着心学的风潮逐渐兴起,官方权威的程朱理学家终于无法容忍了,在他们看来,王守仁的‘异端邪说’就如同洪水猛兽,会荡涤一切规范与秩序,把他们的骄傲与地位统统扫到茅厕里去。

    于是在嘉靖初年,掌握国家大权的大学士杨一清、桂萼等人,开始策划者攻击王阳明。没想到的是,刚刚说动皇帝,阳明公客死南安的消息便传来。按说两位该消停了吧?

    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心学仍在,王学门人仍然列于朝堂之上、环伺陛下左右,不除掉他们,理学一派寝食难安……桂萼说:‘即使他死了,我也要参他擅离职守、江西军功滥冒。’他要全盘否定阳明的战功。

    杨一清则要从思想上彻底否定阳明心学,他说:‘即使他死了,我也要说服圣上查禁他的新学。若不查禁,大明江山非亡在这些异端邪说上不可。’他们提议开会,清洗之。

    王学门人自然要奋起反抗,然而其学说天生不如程朱理学那么讨帝王欢心,于是嘉靖皇帝在反复观望后,最终还是选择了利于他朱家统治的理学,于是王学门人纷纷下野,理学之士取得了第一个胜利——嘉靖十六年,皇帝以‘书院倡邪学’下令禁毁天下私创书院。

    嘉靖十七年,时任礼部尚书严嵩,揣摩上意,反对自由讲学,借口书院耗财扰民又一次尽毁天下书院。

    然而今时已不同于以往,随着时代的发展,大明已非只有朝廷之官方,还有民间之市井,那些在野的士人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既然王学一时被压倒,我们就私下里讲学,暗暗积蓄力量,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跟你理学掰一掰手腕。

    这艘鉴湖上的画舫,便是稽山书院被捣毁后,王阳明的两位嫡传弟子,建立的流动课堂。

    ----------------------------------分割-----------------------------

    这是非常之重要的一章,也是本书贯穿始终的三条主线之一。但本书是故事书,不是哲学书,所以只是略略讲一下心学是什么,其与理学的关系,不做深入探讨。当然若是不了解什么是阳明心学也无所谓,把他们当成一个在野的政治集团就行了……

第一一九节 小三元之府试案首 (中)

    对于被稀里糊涂拉上贼船,沈默心里十分不爽,但因为老师是铁杆王学门人,所以不管他愿不愿意,身上都已经被打上王学的烙印,洗也洗不掉的。

    他心中甚至开始埋怨徐渭,好好的把自己带来这种非法集会作甚?却也不想想,若是没有沈炼那层关系,人家徐渭、王畿、唐顺之这些人,理他个嘴上没毛的小童生作甚?

    在浑浑噩噩中,沈默结束了自己师门的第一堂课,说句实在的,除了听出王畿是徐渭的老表哥之外,他是一句也没听进去。

    等回去后,沈默接连做了好几晚上的恶梦,老是梦见自己正考试的时候,一群凶神恶煞的官差就冲进来,拿个戳子往他头上一盖,然后便绑了拖出去,吓得他一边挣扎,一边哇哇大叫道:“我就去了一次,我下次不敢了……”

    这时,他的身子突然被使劲摁住,人一下子就惊醒了。沈默睁眼便看见长子,一脸焦急的望着自己道:“拙言,快起来吧,要迟到了。”

    沈默惊魂未定的喘息道:“什么迟到?”

    “今天府试啊!”长子瓮声道:“还有半个时辰。”往常沈默的自律性很强,根本不用人叫早。长子他娘便做好早饭在下面耐性等着,谁知今天这么重要的日子,他就偏偏睡过头了呢?

    “啊!”沈默一下子便惊醒过来,一个鲤鱼打挺跳下地,洗脸刷牙漱口穿衣,动作快的让人眼花缭乱,长子还没反应过来,他便已经拎起考篮子,三步并作两步的冲下楼去。

    屋外仍是满天繁星,姚老爹早就套好马车在等他,一见沈默出来便道:“早饭在车上呢,公子上去吃吧。”

    沈默钻上车,还不忘嘱咐道:“大叔,快点走啊!”

    ~~~~~~~~~~~~~~~~~~~~~~~~~~~~~~~~~~~~~~~~~~~~~~~~~~

    在姚大叔的拼命催动下,马车飞速的行驶起来。沈默本想在车上吃点东西,无奈车厢里太过颠簸,他怕不幸咬舌自尽,只要忍住了。

    大概行了一刻时间,马车便停了下来,沈默心说神速啊,便探出头去道:“大叔,到了啊?”

    却听姚老爹无奈道:“堵了……”沈默闻声向前望去,便见前方的灯笼火把,汇聚成一条粗壮的长龙。他的第一反应是好壮观啊,但接着就意识到,竟然遇到了这年代极为罕见的堵车现象。

    如果目能夜视,你会看到位于绍兴城南的投醪河畔,密密匝匝的挤满了轿子、马车,甚至是驴车、牛车,还有骑大马的……连河道中也塞满了大大小小的船只。

    这其实并不奇怪,绍兴下属八个县,除了会稽山阴之外,还有余姚萧山、新昌诸暨、上虞嵊县六个县,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考生,为了同一个目的汇聚于此,人数是会稽县试的五倍还多,不堵车才怪呢!

    时间紧迫,他来不及多想,便拎着考篮跳下车道:“大叔,我走过去,你先回去吧。”姚大叔从怀里掏出个银锭给他道:“昨天我来打听了,里面什么吃的都卖,公子进去买点吃吧。”

    沈默将信将疑的接过银子,来不及多说,便游鱼一般钻进车水马龙之中,闷头往府学宫前跑去。

    看到他下车往里跑,很多考生也跟着跑起来,大伙你追我赶,互不相让,终于在点名入场前的最后一刻,赶到了警戒线前。

    跑了这么一大段路,累得沈默腰都直不起来了,他突然看到左脚一阵凉飕飕,低头一看,鞋子竟然不知什么时候不见了。

    沈默不由一阵眩晕,心说我怎么这么倒霉啊?但这时考生开始往里进,他不由自主的被裹挟着进去,险些连另一只鞋也被踩掉。

    ~~~~~~~~~~~~~~~~~~~~~~~~~~~~~~~~~~~~~~~~~~~~~~~~~~~

    像县试一样,送考的一干人等,都被官差隔在外面,只有应试童生才能进入学宫前街。

    但考生的人数实在是太多了,因为不光是今年县试录取的,还有往年过了县试,却考不中府试的。按照规矩,这些人可以不再参加县试,而直接入围府试……这个人数是今年才录取的四倍还多,所以考生总数大概是……五千人。

    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五千考生熙熙攘攘的挤在考场前,却不能立即进场。因为府试的点名入场是县为单位——这个县的考生点完了,下个县再入场的。

    可是即使事先组队而来的,也一定会在人山人海中被挤散的,何况很多学生都是自己来的,那么该如何找到自己县里的领队——教谕大人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县在考前都会精心制作奇形怪状、五颜六色的灯笼,事先告诉考生,看到那个样子的就集合过来。

    比如说会稽教谕就事先告诉本县考生,见到牛头灯笼便靠过来。

    那些灯笼用长竹竿挑着,在黑咕隆咚的天色中十分显眼,沈默找了一会儿,便看见半空中的牛头,便提着考篮挤过去,终于见到了面熟的考生,第一句话就是:“谁有多余的鞋?”

    大家一看是本县案首,不论长幼都一起朝他行礼,口中称呼‘师兄’,这也算是案首的小小福利吧。待听明白沈默的意思,大家理解的笑笑道:“师兄也被踩掉鞋了。”有不少人七嘴八舌道:“我方才也是。”“我的帽子被挤掉了。”“我的笔墨摔坏了”

    “那你们怎么办的?”

    有人说是“现买的。”这是第一次考府试的。

    有人说是“还有备用的。”这是有经验的。

    沈默吃一惊道:“这里还有货郎吗?”

    有那考过几届的童生笑道:“师兄有所不知,每年府试都有这么多人,被挤掉鞋子帽子、摔坏的笔墨砚台不知多少,考场偏偏又规定‘衣冠不整不得入内’。差役看到有利可图,便购进一批,高价贩卖。”便有人自告奋勇,给他去找买东西的,不一会便领过一个穿着号服,挑着货郎担的过来。

    接着那人手中的灯光,沈默果然看到食品文具、鞋子帽子一应俱全。一问,一双布鞋竟要一两银子,这价钱在外面可以买五双上好缎面布鞋了。但他也知道稀缺就是资本,只好乖乖挨宰。

    看着那人卖肉火烧,他又问问价钱,两钱银子一个,沈默已经麻木了。他干脆把姚大叔给的二两银子扔给他,拿了五个火烧,一双布鞋。

    别人都说他不该买火烧,有经验的考生告诉他,往年考场的官差,会从外面买饭菜到考场贩卖,虽然同样高价,但好歹还是热腾腾的。

    沈默摇摇头道:“话虽如此,可新官上任三把火,谁知道府尊大人会不会烧到咱们头上呢?”

    众考生不禁直冒冷汗,立马将那人的吃食抢购一空。

    --------------------------------分割-------------------------------

    还有27个小时,10月1日凌晨就要上架了。这本书一个半月新书期,28万字公众版,且自我感觉写作态度十分认真。所以和尚觉着对得起大家了,请大家将保底月票投给官居一品吧。上架之后必然更新更多,内容更精彩,谢谢大家!!

第一二零节 小三元之府试案首 (下)

    绍兴府试的考场设在府学宫,府学宫占地百亩,考试条件非常好。但也存在与县学同样的问题……考场坐位依然有好有坏,有的坐位光线不是很好,有的坐位风比较大,所以大家都希望能占个好点的位置。

    这时候考场开了门,第一个县开始点名。其它县的考生便纷纷找到考场的差役,拿出银子来请他们将考篮先放到考场中位置好的桌子上。按惯例这代表已经有人占了这个坐位了,等他们进场之后,只要找到自己的考篮,坐下来就可以了。

    但差役们这次没敢收钱,他们满面遗憾道:“府尊大人有吩咐,必须按照卷上编定坐号,入场对号而坐,否则取消本场考试资格。”考生们这才死了心。

    五千童生分成十组入场,到天光大亮时才领到答题纸全部入场。沈默的运气终于回来了,他的座位是三排六号,三六一十八,不但吉利而且位置绝佳。

    坐在位子上,他发现前后左右一个都不认识,不由暗暗高兴道:‘可以清心考试了。’县试时监考不严,身边的考生纷纷小声问他如何破题,让人不胜其烦,据说府试的纪律要求也一样宽松。

    只听周围嗡嗡声不绝于耳,大概又是些‘都是难兄难弟,待会互相帮助!’‘给我看的话,小心出去废了你!’之类的考前交际活动。

    ~~~~~~~~~~~~~~~~~~~~~~~~~~~~~~~~~~~~~~~~~

    待沈默吃掉一个肉火烧,所有的考生终于都坐好了。

    这时考场大门缓缓关闭,落锁后竟然贴上了封条。看到这一幕,考生们不由心中打鼓,暗道‘不会要动真格的吧?’

    正在众人胡思乱想间,便听一个男声拖长音高叫道:“知府大人到!”

    只听一片稀里哗啦声,考生们纷纷起身,向着正殿的方向施礼。那知府大人走到殿前,却也面向正殿,给此地的主人……孔圣人上了三柱香,然后带着考生一道三叩首,这才转过身来。

    学生们又给他行礼道:“学生拜见知府大人。”

    “免礼,都坐下吧。”知府大人的声音十分清越,富有魅力。

    沈默觉着这声音十分耳熟,便趁着坐下时抬头望去,不由小吃一惊,只见那站在正堂之前,头戴金顶乌纱,身穿绯红四品官袍,胸前补着云雀的官员,竟然是他那位突然冒出来的师叔——唐顺之!

    考生们也抬眼偷瞧府尊大人,一看到那身绯红不由倒抽冷气,要知道虽然按照洪武旧制,知府就应该是四品。但自从成化年间以来,巡抚负责制逐渐成形。到嘉靖年间,巡抚已经凌驾于三司之上,成为名副其实的一省之长。原本的三司已经变成了部门性的地方权利机构,品级自然要低于巡抚大人……巡抚虽然本身没有品级,但必定挂着某部侍郎或者佥都御史衔……像浙江巡抚就一般挂兵部侍郎,正三品。

    因此吏部在给浙江官员授衔时,便将从二品的布政使,降成了从三品;正三品的按察使,降成了正四品,连带着知府也从正四品降成了正五品……

    但这位新来的唐府尊,竟然是个四品官,这其中真正意味着什么,考生们不知道,可他们朴素的认为,这说明府尊大人肯定很牛!

    于是乎肃然起敬,不敢因其面生而稍有轻慢。

    穿上官服之后,风liu名士唐顺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不怒自威的唐府尹。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场,并没有在任何人身上停留,只听他声音凝重道:“诸位,本官浙江兵备副使兼绍兴知府唐顺之,也是今年府试的主考官。”浙江兵备副使是个四品官,所以唐顺之胸前补了云雀。

    场中鸦雀无声,只听唐知府沉声道:“毋须讳言,我浙江现在的头等大事便是备倭,尤其要防备倭寇趁各府集中人力府试时发动袭击,所以本官奏请提学大人,仿效院试例,将本年府试缩短为一天。礼部已经批复下来,同意并令沿海六省全部照此办理。”明初虽然很忌讳前元这个‘省’字,但到了嘉靖年间,只要不是正是行文,即使官员也用‘省’来代替那拗口的‘布政使司’。

    考生一片哗然,有性急的便高声道:“这不合规矩!”

    嘈杂声刚起,便听守卫考场的官兵齐声低喝道:“肃静!”圣人考场见不得兵器,要不非得有水火棍戳地面的‘轰轰’声。

    考生一下安静下来。

    “战时权宜便是规矩!”唐知府沉声道:“如果不满意可以退出,明年再来考过。”说完嘴角浮起一丝坏笑道:“如果明年倭寇平定的话,想考多少场都是可以的。”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考生们还能说什么,只能低头认命。

    “现在发考题。”唐知府沉声下令道。便有一队官差,将装着考题的信封,按序号发下去。只听唐知府高声道:“本官共出了九套题,保准你们每人拿到的题目,跟前后左右皆不相同。所以诸位,请专心答自己的卷,不要交头接耳,也不要偷看别人的卷子,因为那样没用……”说着声音转冷道:“当然更不能偷看小抄,只要有一点违纪,立刻逐出考场!”

    ~~~~~~~~~~~~~~~~~~~~~~~~~~~~~~~~~~~~~~~~~~~~~~~~

    考题一发下去,考生们哪有功夫理会聒噪的知府大人?都紧张的打开信封,抽出自己的考题。

    沈默看自己分到的考题,乃是一大一小两道四书题。大题是道一句题,曰‘道之以德’;小体是个截搭题,曰‘皆雅言也叶公’,很显然大题考功底,以理真法老为重,小体考思维,以破题恰当为重。

    便趁着一开始脑子清醒,先看那小题‘皆雅言也叶公’,他得先看出这莫名其妙的句子是怎么生出来的,然后找到其出处……这哪是考死记硬背啊,简直就是智力测试嘛!

    寻思片刻后,沈默在前四个字后面加个点,将句子断为‘皆雅言也’、‘叶公’,便可断定这两句都是《论语.述而》,前者是第十五篇的最后四个字,后者第十六篇的开头两个字。不由暗叹一声道:‘我这师叔真是个天才!’

    因为截搭题虽然广泛应用,但朝廷从未正式承认这种出题方式,如果碰到看你不顺眼的御史,参你一个‘割裂经文’的罪名,那就得乖乖引咎辞职。但再找茬的御史,都拿这位唐知府没有办法……虽然大家都知道他出的是截搭题,但人家这六个字却分明是连着的,不信回去翻翻书,看看是不是紧挨着的。

    这时候又没有标点符号,还真没法说人家不是一句。

    ----------------------------分割---------------------------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932/ 第一时间欣赏官居一品最新章节! 作者:三戒大师所写的《官居一品》为转载作品,官居一品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官居一品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官居一品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官居一品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官居一品介绍:
权柄结束三天后,新书开始了,写的是明朝嘉靖到万历年间的事情。那段历史很好玩,也让人特别遗憾,很多年前就有写一下的冲动。
实际上三月份开始,我便开始准备这本书,为什么用这么长时间?因为对历史的敬畏,许许多多东西需要落实和思考。
然而落笔成文时,还是希望大家看了能轻松快乐,因为经过三百多万字的《权柄》的征程,我深切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大家平时生活都不易,没必要让读者在看书的时候,再受一番折磨了。
所以我必须在历史的厚重与故事的轻松之间,寻觅一个平衡点,这很难,好在《权柄》给我积累了不少经验,在编辑的指导和读者帮助下,和尚几易其稿,最终敲定了这样一个故事……
让我们随着主人公,从云诡波谲的嘉靖后期开始,走一段激动人心的人生路,也让我们用最合理的方式,去改变历史的走向……
另,如果有养肥新书的习惯,可以看看和尚的第一本书《权柄》,三百万字,挺精彩的……
官居一品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官居一品,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官居一品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