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我在大宋搞山寨TXT下载我在大宋搞山寨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我在大宋搞山寨全文阅读

作者:半园     我在大宋搞山寨txt下载     我在大宋搞山寨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五十一章 立言

    “王上的见识老臣是越来越佩服了,今日殿议之时便有金石之言,现在王上所言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更是让老臣觉得振聋发聩,请受老臣一拜!”梁尚君说完站起来对着宋杰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

    看老梁的做派,一点都不似在拍马屁,而是真的对宋杰提出的看法表示钦佩。

    在场的进士们也跟着行礼,弄得宋杰还有些不太好意思,毕竟这些想法在后世看来并不稀奇,自己不过是仗着穿越者的优势罢了。

    不过毕竟宋杰也是当了国王的人,为君之仪已经逐渐适应,尽管心里有些发虚,面上还是要端起来。

    “老师言重了,还是老师教导的好,老师请坐。”宋杰摆摆手,让梁尚君坐下,然后说道。

    “王上,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王上之言若能成典,必能教化万民,其功当与一统神州相当,若是老臣有生之年能见之,便是死也能瞑目了。”梁尚君又是一统彩虹屁拍来,让宋杰舒坦不已。

    一统神州的功德自不必说,但能留下传世之言,也是能彪炳史册的功绩。

    “不知王上可有具体的想法,天演论当包含哪些内容?”梁尚君问道。

    “嗯,此事还需斟酌,不知各位可有和想法,张元素,你是今科状元,说说你的看法。”宋杰直接点了张元素的将。

    “回禀王上,学生方才听您与太师所言,作天演论之目的是为格物,而格物是为求道,而大道三千,皆出于易,然后有道,再有宇宙天地万物。”

    “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人、社稷、物、法等等,便皆在这宇宙万物之中,故学生觉得若是一切皆为天演之结果,不妨从宇宙说起,说清楚这宇宙是何物,如何运转,便能逐一证三千大道之法。”张元素站出来对宋杰躬身说道。

    宋杰听完张元素的意见后,顿时觉得眼前一亮,看着点他为状元还真没错。

    一直纠结于宋杰心中的一个点也由此解开。

    正如张元素所言,宇宙就是物质与时空,物质是讨论哲学的根本,引出的是唯物与唯心的概念是世界观的基础,时空是历史观、社会观、人生观以及方法论的载体和研究对象,哲学和科学的便是建立在对时空的认知之上。

    正如牛顿的大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开启了科学革命,这本书通篇都是在论述物体运动和宇宙系统,并由此提出了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但从根本上来说,这其实是一本哲学著作。

    当然宋杰并不知道苹果砸中那位大神的当时的想法,但这个时候他的思路与却与牛顿出奇的一致,便是先从哲学讲宇宙,讲宇宙的起源与运动,进而引导人们去思考和探索其原因。

    华夏的先民很早就创造出易经,很早就了解了天人合一的概念,对宇宙的认识已经非常深刻,而且有《道德经》这样集大成的著作问世,但后世的许多研究者把它搞成了玄学,而最有希望的墨家又不容于世,结果导致华夏在自然科学思辨哲学上起了个五更,赶了个晚集。

    见宋杰一直默然不语,仿佛陷入了沉思,众人也不敢打扰,特别是刘完素,只得一直躬着身子,等着宋杰的回话。

    “王上,状元郎的提议是符合你的心思?”梁尚君见宋杰久久不语,刘完素又一直躬着身子,他不得不出声问道。

    “啊,老师,方才刘完素之言正合我意,天演论就从宇宙洪荒开天辟地开始论述,然后讲述人是天地演化之结果,天地合气,物偶自生也,此处可用《论衡》之说,一说宇,即人、物、道,再说宙,讲演变,是为天演。”

    “万物皆有道,先说天地演化之道,可用《浑天仪注》和《浑天仪图注》之见解,不过像,天如鸡子,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这样的话太局气,天应该无穷尽,地只是天宇中一微尘,如金木水火土月一般,皆在其中。”

    “刘完素,此事你可去与韩衡商讨,他家时代观测星象,你们先把第一章写出来给我看,后面的内容我在斟酌。”宋杰摸着自己的小胡子说道。

    “是,学生记下了。”刘完素躬身回答道。

    下面的诸人此事手里没有笔,心中只得默默的记下宋杰的话。

    “王上,此事依臣看,就让今科状元刘完素为总编撰官吧,一甲和二甲为编撰官,协助成书,三甲同进士出身便可进各部中,也可解决一下各部中人手不足的问题。”梁尚君接着说道。

    “嗯,可以。”宋杰点点头道。

    这时下面的几十名进士,脸色各有不同,结果三甲同进士出身的反而先被派去做了京官,而一甲和二甲的成了编书的官儿,大家的心态一下子都发生了变化,三甲的窃喜,二甲的有些垂头丧气,但一甲的三人却面不改色,对宋杰刚才提出的编撰内容反而十分感兴趣。

    “入了翰林院的一甲和二甲的编撰官,可按七品来确定品级,一甲三人为总编撰官和副总编撰官,可定为从六品,进了各部的三甲按从七品来定吧。”宋杰刚才看了看大家的表情,遂又补充道,让刚才心中窃喜的三甲之人顿时如坐过山车一般,刚刚有的兴奋变成了怪诞的无语。

    一甲是从六品,三甲是从七品,同样是进士就差了两级,光是每月的俸禄就差了三十贯钱,这下诸人算是品过味儿来,看来王上对编撰这本天演论可谓极为重视。

    “当然了,如果三甲中有不愿意去各部的,也可申请去翰林院成为编撰官,这个事情请老师酌情处理便可。”这时宋杰又说了一句。

    这不过是宋杰的恶趣味,算是滥用一把权利,不过目的是为了让众人对翰林院加以重视。

    “王上,按你刚才所言,进了翰林院品级也要高一级,我想大家都愿进翰林院吧,如此六部还是会缺人啊。”梁尚君说道。

    “也不尽然,编撰官又不能做一辈子,翰林院虽然是做学问的地方,等天演论编撰完毕,编撰官可以凭借考核功绩安排到各部和地方,那些不愿意一直呆在翰林院的编撰官也可以有所选择嘛。”

    “至于缺人手的事情好解决,以往科举是三年一考,现在我们定为一年一考不就行了,也可让国中学子有个期盼。”宋杰接着说道。

    “啊?一年一考?王上,这可不符合规矩啊,若是王上求才若渴,可以另开恩科,但一年一考,不光朝廷要投入不少人力物力不说,到时候可能会让所取之士有滥竽充数之嫌啊。”梁尚君皱着老脸反对道。

    “其实每年我们可以根据各部所缺人手进行考试,比如明年,六部和地方缺人,便可多取一些,也不能只有三甲,可开五甲或更多,前三甲可为翰林,排在后面的可先去各部或是地方为吏,有能力这便可提拔。”

    “往后官与吏皆需从科考选拔,除各村长由当地推选乡贤外,各镇及以上官吏必须由朝廷取士之人担任。”

    “老师,我们开了官学,马上要开大学,若是没有地方安置这些学子,这些人读书岂不无用武之地了。”宋杰又说道。

第一百五十二章 货币问题

    老梁见宋杰早就打算好了,并把后续用人的原则也定了下来,楞了一下,便又说道:“王上,如此下去,不就又走上大宋的冗员老路上去了,我们又承诺不再加税,如此下去,朝廷迟早要入不敷出呀。”

    宋杰笑了笑说道:“老师无需担心,朝廷的收入增加无外乎开源节流,现在我们万事开头,还无节流之处,便需开源,这个事情我来想办法,毕竟我们还有华商会,以后商会的结余银钱都要上缴国库的。”

    梁尚君一听宋杰这样说,这才松了口气,华国的体制在宋杰的主导下,与以往的王朝以及宋金朝廷都不同,有一个不受中央政府管辖的华商会存在,而华商会是宋杰的私人机构,这就造成了华国王权比以往任何王朝都要大,华国的中央政府的权利对工商业的管辖几乎只是名义上的职能。

    关键是华商会要收商税,还要支付军队的军费,更重要的是,宋杰打算让华商会来发行货币,这几样才是华国权利的核心。

    梁尚君之所以没有明确反对,主要还是他的儿子梁彦宗在华商会任秘书长,算是华商会的三把手,与副相权利相当,他们父子和女婿四人皆担任了最为重要的职位,加上丁平又是梁尚君的侄子,梁家甚至可以称为华国的第一权贵之家,比排在第二的葛家,无论是官职品级还是为官人数都高出太多,葛家的优势是从军的人数很多,而且葛家是大家族,人口上千,又有数个商帮。

    除了梁葛二家之外,只有白家算是有希望如宋杰之眼。

    不过真正控制华国的还是宋家。

    几年的战争让华国境内,除了登莱和宁海三州外,地方的宗族势力被破坏得严重,华国境内的农民一半左右是由山东其他地方过来的流民,他们是华国政权最为坚定的支持者,如果不是宋杰给每户土地,他们早就颠沛流离,饿死路边。

    因此华国出台的《乾元法典》也是对宋杰一些列政策的法律化,立法的基本原则就包含了保护农民的基本利益。

    对士农工商四个阶层来说,除了士以外,其他三个阶层的地位被极大的提高了,虽然还不能达到绝对的平等,但已经改变了以往对农工商的看法。

    宋杰安排好翰林院和天演论编撰之事后,便开始把精力花在华商会上,若不是宋杰遇袭,加上科举和立法之事,赵廉和梁彦宗早就缠着宋杰了。

    现在华商会的压力十分大,宋杰要求由华商会来负责发行货币,目的就是为了给修路,建立大学和官学,以及设立医疗体系筹钱。

    这也让赵廉和梁彦宗二人好久都没有休息好,货币的发行必须与之前发出去的商票相结合,还要考虑华国境内流通的铜钱和金银的数量,把这些全部兑换成新的货币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计算过程。

    别说赵廉和梁彦宗没经验,就连提出这个想法的宋杰也是心头没底,毕竟发行货币和商票是两码事,而且宋杰一开始是想着直接发行纸币。

    ……

    好不容易睡了个囫囵觉,赵廉和梁彦宗就联袂而来,宋杰给他们下达的命令是三个月之内,必须找出一个货币发行的办法,现在时间已经差不多了。

    见宋杰一脸疲倦的样子,二人先是匆匆见礼,然后赵廉率先说道:“王上,您之前给我们的差事,小的恐怕要辜负您的期望了。”

    “怎么?出了什么问题不成?”宋杰揉了揉脸问道。

    “王上,若是直接发行纸币,有几个问题,一是百姓恐怕会排斥,二是与其他地方的结算,对我国的百姓可以让银钱和纸币同时流通一段时间,毕竟百姓信任朝廷的还是占大多数,时间一长便可能接受纸币,但是必须的保持纸币不能贬值,否则便会伤及国本。”

    “另外,与其他地地方商帮的结算,别人可不认我们的纸币,结算必然要用银钱才行,若是以物易物,麻烦不说,也会间接影响纸币在我国内的流通。”

    “更为主要的一点是,若是发行纸币,我们必须要储备大量的银钱,毕竟纸币对应的是金银铜的价格,总不能不让百姓兑换金银吧,若是如此也会让地方不靖。”

    “关键是,现在我们和朝廷都没钱,或者说手里的银钱不够发行所需的纸币量,小的算过,按照每户可兑换二百贯计算,我华国有三十六万户,需要七千二百万贯纸币,按照您说的二成的银钱储备,便是一千四百万贯钱,或是一千万两白银。”

    “这些银钱分成三年发行,每年便是三百万两白银储备,华商会每年的商税和宋家商帮的收入只有四百三十万两,养兵花费一百三十万两,官员的俸禄需要由商会补贴一百万两,教育和医疗至少要花费百万两,剩下的便是王府的开支二十万两,这样一来,就只剩下八十万两,若是还有其他花销也从商会出,恐怕剩下的会更少,您说的银钱储备可就没地方出来了。”

    赵廉噼里啪啦的一通数据,让宋杰还有些昏沉沉的大脑一下子变得清醒了起来。

    “你说了这么多,不能只是抱怨吧,说说看,你们想到什么解决的法子。”宋杰问道。

    赵廉看了一眼梁彦宗,递了个眼神过去,那意思是让梁彦宗来说,梁彦宗会意,便开口说道:“王上,纸币可以发,不过我们建议控制数量,按照现在商会每年不足八十万两的结余,每年可发行三百五十万两面额的纸币,让纸币与金银、铜钱并行使用,臣估算如此发行五年,才能保持货殖的稳定,如果超出这个数量便会造成社会动荡不安,动摇国本啊。”

    “三百五十万两?那怎么够,马上要建大学,需要钱,各地开办官学,医馆都需要钱,这些钱完成一项都不够,不行,至少要千万才行。”宋杰摇头道。

    现在大学、官学和医馆是亟需开办的,也是华国成立之后宋杰极力推行的民生项目,少了千万两白银,根本无法铺开,本来宋杰就是想着用发行纸币来圈钱,结果现在赵廉和梁彦宗却极力反对。

    两人的意思也很明确,如果大量发行纸币便可能扯到蛋,到时候出什么乱子都不好说。

    “王上,也不能因为这些事情而导致国本动摇啊,此时万不能轻易开先河,不然就动了我们华国的基业啊。”赵廉说道。

    宋杰倒不以为然,货币的功能是一般等价物,纸币不过是货币符号,发行货币总量乘以货币流通次数应该等于商品数量乘以商品的平均价格。

    另外还有一个用恩格尔系数倒推的办法,现在华国境内,三十六万户消耗的粮食价值约有七千万贯钱,这可以说是农业最低商品量,约占到每户支出的七成以上,恩格尔系数便是零点七左右,而货币量应是商品额的总量,加上另外零点三的其他商品,也就是说每年的商品额格至少是一亿贯以上。

    这个时代银钱的流通对于农民来说只有每月的购买一些油盐酱醋茶以外,基本上都不会用到银钱,而且这个银钱还只是每户收入的很小一部分,银钱真正流通比较频繁的地方是在城郭的商户和商帮手中,而他们所占的比列在华国只有一成多一点。

    假设银钱流通的次数为十次,那么市场上便需要一千万两白银流通才够,而在华国,银钱的流通次数远远低于十次,原因便是之前用粮票与银钱兑换,反而让粮食成为了硬通货,结果现在反而变成发行纸币的障碍。

    因为粮食除了吃,便是留在每家每户的米缸中,或是存储在各地的公仓中,没有流通起来,就无从增加货币量。

    而要发行货币就必须先把粮票取消才行。

第一百五十三章 华元和地产

    “王上,臣统计过,这三年来,商会一共发行了价值二百三十万两的粮票,如果要发行纸币需要先用其兑换百姓和商帮手里的粮票,其实二者所起作用在百姓眼里差不多。”

    “另外,如果发行纸币,我们还需要把国内流通的金银收集起来,而逐渐取消铜钱的流通,如此才能让纸币顺利发行,王上,此事不是一朝一夕能办成之事啊。”赵廉十分为难的说道。

    金融是最难处理的问题之一,也是最让统治者头痛的事情,宋杰想了许久,才对赵廉和梁彦宗说道:“货币发行势在必行,现在做什么事都要用钱。”

    “赵廉,你尽快组织人手草拟货币法,今后华国境内只有华商会发行的货币才是唯一使用货币,百姓可用手里的金银和铜钱在华商会兑换,嗯……发行货币专门成立一个机构,就叫……华国银行。”

    “货币法内容可以严苛一些,大规模的纸币暂停发行,改用八成白银,二成铜,制作成银币,你去找谭伯和二狗,请他们安排人做一批样币出来。”

    “银币以半两为一枚,单位定为元,银币就叫华元,一枚顶半两价值,换铜钱七百,同样与粮食价格挂钩,暂时定为五元一石,百姓手里的粮票也用新发行的华元来兑换即可。”

    “另外金币也可铸造一些,同样以半两为单位,金占八成银占二成,与银币兑换定在二十比一。”

    宋杰现在的思路是暂时放弃大规模发行纸币的想法,一是考虑到让百姓完全放弃金银铜作为流通货币确实有些不现实,即便是后世也是在十八世纪的欧洲才开始实行,华夏就更晚,几乎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取消金银的流通。

    另一方面,宋杰考虑到与宋金还会有不少商贸往来,结算也肯定是以金银为主,放弃金银作为流通货币,除非宋杰不买宋金的任何产品,不然对方不可能接受华国发行的纸币。

    纸币要发行,不过需要时间,而且现在发行八比二的金银币,华商会还能赚取将近二成的差价,如果放在整个华国的流通领域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数额,就是后世的袁大头也是九比一,宋杰玩得还要大一些。

    银币的铸造可以采用水力冲压的方法,民间和宋金暂时也无法仿制,而且华国还可以在商贸中名正言顺的薅宋金两国的羊毛,他们与华国做生意结算是纯度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金银,宋杰给他们的是华元,只有八成是金银,有百分之十五的差额。

    当然往后如果宋金也接受了华元就更好,如果两国开始流通华元更是宋杰求之不得的事情。

    赵廉和梁彦宗对宋杰突然的转变显然没有适应,梁尚君不解的问道:“王上,那现在我们到底发行多少华元呢?”

    “这个暂时就不用设定上限了,我们现在有多少金银储备就铸造多少,这可是真金白银,如此百姓便不会抗拒了吧。”宋杰笑道。

    不过在说起真金白银的时候他自己都想笑。

    “对了,粮票不能再发了,等今年夏收过后便出一个敕令,一年以内让百姓把粮票换成粮食,一年以后就取消粮票制度。”宋杰想了想又补充道。

    “王上,那发行华元也定在今年夏收之后可好,免得在夏收之前,有人拿着粮票来换新发行的华元。”赵廉又建议道。

    “可以,货币法要尽快起草,然后给太师和各部长看看,嗯,也可让翰林院参与斟酌,等殿议后便可编入《乾元法典》中去,这个事情需要在夏收之前完成。”宋杰点点后,吩咐头道。

    “是,王上,臣等定然是在华元发行前拟好货币法的条文。”梁彦宗和赵廉躬身道。

    “还有两个办法,可以增加财税收入,不过此事需要户部和工部参与才行。”宋杰顿了顿后便说道。

    赵廉和梁彦宗二人对视一眼后,不知宋杰的意思,只是楞了一下,接着宋杰便让侍卫去叫丁平和宋荆到尚书房议事。

    宋杰见二人想问又不敢问的模样,笑了笑说道:“你们别急,等他们到了你们就知道了。”

    二人有些尴尬是笑了笑,便不再说话。

    半晌后,丁平和宋荆急匆匆的跑来,给宋杰见礼后,便看了看书房中的赵、梁二人,满心的疑惑,不知道宋杰急召他们有什么事情。

    “来,都坐下,今日我与赵廉和彦宗兄在讨论发行货币之事,大体已经定下了,不过现在朝廷和商会都缺钱,二狗你那边要计划修建连接各州的水泥路,现在也只是用的原来的战俘在修,人手就那两三万人,速度太慢了。”

    “之前我们大力推广大棚和修建大坝,宋家商帮建了不少琉璃窑和水泥窑,现在各州也没钱再建大坝,贵伯说有些窑都停产了,今儿我就琢磨着,让这些要重新烧起来,不然得有多少劳力没有事情做。”

    “因此便要把烧出来的水泥和琉璃卖出去,短时间内,水泥倒是没什么问题,毕竟修路要用上,琉璃便难一些,所以我想了两个办法,一个是修房子,另一个便是继续扩建大棚。”宋杰一番话让四人都一头雾水。

    于是宋杰对丁平说道:“大棚的推广还需加大力度,以前只在淄州和青州等地,现在要面向全国,争取让国内二成的耕地都能建起大棚,也可保证农末之安全。”

    “王上,大棚要配合水坝建设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可现在朝廷也没有银钱修恁多水坝,再说现在各地农人也没有银钱来建大棚,每亩大棚的造至少要三十贯,几乎与土地价格相同。”丁平说道。

    “没关系,可在水量充沛之地先行推广,等有了钱,在逐个州县的修建水利便是,按我的办法,要不了几年便会有钱了。”

    “推广大棚的银钱也可借鉴熙宁变法时所采用的青苗法,由华商会作为放贷方,利息可以低一些,每年不能超过一分,可以让农户每年分期还,年限最长可至十年。”宋杰笑着解释道。

    “王上,如果这十年里借款的农户家中丁口去世,再无丁口种地,还不上欠款怎么办?”丁平又问道。

    “那就让地方衙门花钱把这些债务买下来,再卖给有丁口的农户家中。”宋杰想了想后说道。

    “地方衙门买下?这个怎么核算呀。”丁平确实第一次听到这种操作,不由得又问道。

    “你是户部部长,这个事情你与赵廉和彦宗兄商议,具体怎么做,你们想办法,原则是不能逼迫农户,如果别人只剩下孤寡,这债务就免了吧。”宋杰又说道。

    丁平与赵廉和梁彦宗对视一眼,皆是一脸苦相,宋杰这是又在给他们出难题了。

    三人站起来躬身领命应是,宋杰便抬抬手又让他们坐下。

    接着宋杰又说道:“此为第一策,另一策便需要工部配合了。”

    顿了顿后宋杰道“可以继续扩大颜神城的规模,在博山下划出一块地,先把通往颜神城的路给修好,然后在此修建三到四层的小楼,这种小楼要带院子,占地在一亩内,先建一百套,建好后,可以修建外墙,商会可出钱雇佣一些青壮作为保卫。”

    “这些房子就卖给那些商贾,官员,总之能买得起的人都可买,二狗你让人核算一下修一套这样的院子需要多少成本,到时候以商会的名义来售卖。”

    “这样水泥和琉璃都有了去处。”

    宋杰说完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他终于开始对房地产下手了。

第一百五十四章 准备薅羊毛

    房地产在后世被许多人诟病,这是许多地方政府以土地财政为依靠决定的,本质是衙门薅百姓的羊毛。

    不过这个政策从国家层面上来说,初期有着非常积极的正作用,可以让中央和地方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到教育,民生和科技等方面,同时还能直接带动许多产业的发展,比如钢铁、水泥、建材、家电等等。

    在宋金时期,居者有其屋从来就是个梦想,就连在京做官的大部分官员都无法在京城购买一套像样的住房,更别说普通百姓了。

    稀缺性永远是商业包括房地产在内的铁律,古今中外亦然。

    现在的颜神城就具备这样的稀缺性,而且条件得天独厚。

    因为宋杰刻意的推行土地国有政策,加上颜神城刚刚赢得了史上最大的保卫战,方圆数十里内的土地都成了王府的私产,颜神城中除了以往个人和商帮拥有的产业不动,那些逃走的人,名下的产业全部都充了公,只有一部分奖励给了留下来的人。

    现在华国建立,颜神城作为都城,成了华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对于人的聚集性便显现出来,而且现在的颜神城在很大程度已经解除了安全方面的顾虑。

    完颜亮的几十万大军都折戟于此,现在没有那个势力有此实力来攻打颜神城。

    宋杰现在推行的土地国有制度其实并不是后世意义上的国有制,其实本质更类似于商周时期的土地君王所有,从生产关系上来说并不比私有制先进。

    好在《乾元法典》立法之时,宋杰和梁尚君等人便有过商议,在法典里明确了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可以分离,使用权可以买卖,农户分得的土地拥有五十年的使用权,同样,在土地上修建的房屋也拥有五十年产权,五十年后只要后人在世,可以继续向政府购买土地使用产权,期限还是五十年。

    对于这个思路,宋金事情的百姓普遍可以接受,因为商品经济的发达,这时已经出现了民田典卖的情况,而这种典卖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活卖,一种是绝卖。

    活卖即指土地典当,出典者向典入者售卖土地,典入者取得土地使用权和收租权,但出典者仍然可以在若干年后用原价收回,不用支付任何利息。

    而绝卖指的是土地买卖,即买者取得土地所有权。

    在民田典当的社会风气迅速发展下,一田两主制度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下,同一块土地出现了拥有田根的出典主和拥有土地使用权的承典主。

    因此华国百姓也就迅速接受这种使用权的买卖方式,不过赵廉问了宋杰一个问题,

    当这些价值三千两的院落建成后,如此贵的价格什么样的人会来买,是不是能卖出去,这些人买的是宅子还是土地使用权,亦或是二者皆有,如果是二者皆有,能不能推倒自己建。

    按理说如果卖出来的宅子包括了土地使用权,那名购房者如果不喜欢,便可以把宅子拆了,自己重新在上面建,反正购买了五十年的使用权限。

    因此便又涉及到房地产的立法,而这个立法有需要与之前的立法相结合。

    由此又会带来新的问题,那就是房产和土地对许多人来说,便不具备良好的投资属性,因为越往后卖出的房子和土地,其使用权限都会低于五十年,其价值就会打折扣。

    尽管华国的律法有规定,可以续交费用让产权延续,但华国刚建立,谁又能想到五十年后的事情,万一不能续交,或者华国不存在了呢。

    毕竟现在的华国从领土上来说,只是拥有山东一隅的小国。

    宋杰心心念念的房地产,并对之报以巨大期望的这个行业,还需要解决人们信心的问题。

    思考这个问题许久后,宋杰才对赵廉等人说道:“能让百姓对朝廷建立信心最好的办法便是对外的战争,但是现在登莱之乱未定,宋金什么时候开展也不知道,关键是我是答应了辛弃疾不介入此事,虽然当时是有拉拢他的想法,但我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宋金通过这次战争消耗各自的实力,而我们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

    “这样吧,到时候修建的宅子,我也买一套,然后你们都买,朝中的三品以上官员都要买一套,钱嘛自己出。”

    听到宋杰这样说后,在场的四人顿时变成了苦瓜脸,没想到这位王上现在薅羊毛已经薅到自己人身上了,特别是丁平和赵廉,二人又没有什么产业,都是靠薪俸过日子,还养着一大家子人,虽然能够拿出三千两银子,但是让他们买个没什么用处的宅子,他们还真有些不愿意。

    宋杰当然知道他们的想法,随即又说道:“没有让你们一次性出三千两银子,可以参考大棚推广的办法,分十年付清,每年的利息不超过一分,你们每年只需付三百三十两银子就行了。”

    几人听后又是一阵眼神交流,然后暗暗松了口气,一年三百多两银子对他们来说倒是轻松许多。

    “虽然不能对外开战,不过我们可以组织一场大阅兵,让百姓们都瞧瞧我们的威武之师,颜神城的老人倒是没什么,主要是给那些新来的人看的。”宋杰这时又说道。

    宋荆刚才大概给宋杰算了一下每套院子的修建成本大概在五百两左右,于是宋杰才提出每套宅子卖三千两。

    “王上,这阅兵之事还得让兵部来安排,现在是否要传徐元部长过来。”丁平问道。

    “不用了,他都想撂挑子了,阅兵之事由元帅府来负责,到时候我去给朱来说便是。”宋杰摇摇头道。

    “王上,那这个宅子何时动工?”宋荆问道。

    “当然是越快越好,你去找一下谭伯和孙喜,让他们给你出出主意,木材要少用,多使用钢铁和水泥。”宋杰又交代道。

    “是,臣这就去找谭伯和孙喜哥。”宋荆回答道。

    “还有,得给些院子取个好名字,嗯……就叫博山居,记住你们要对外声称,这里有一栋宅子是我的别院,我会常去那里。”宋杰接着给赵廉说道。

    “是,王上,此事臣和秘书长会把这事交代明白的。”赵廉说道。

    “在修的时候便以商会的名义发布一条公告,让商会的会员都派人来,就说我要参加。”宋杰不厌其烦的交代道。

    宋杰为了带动房地产也是够拼的,已经准备按照后世的做法搞个发布会,并打算亲自直播带货。

    没办法,都是没钱惹得祸。

    交代完这些事情后,众人便离去。

    ……

    宋杰此时还在想如何推销新建的这个博山居的宅院,没过多久李康求见,带来了关于登莱之乱的消息。

    “王上,副元帅已经控制住局势,姚家诸人都已落网,马家也是束手就擒,现在就是明教中的匪首怒目金刚带着一部分往文登方向逃过去了,元哥已经派兵追击,相信不日便可捉拿归案。”李康大概给宋杰汇报了关于登莱的情况。

    “瘟疫之事可有查清,是不是明教的人做的?”宋杰又问道,这件事情他一直都十分关系,这个时候便会使用细菌战的势力定然不能小觑。

    “之捉拿了明教的教众,他们只知道匪首怒目金刚有化解百灾只能,并不清楚是否会制造瘟疫,王上放心,元哥派出的是拿着新是火枪的精锐,还有葛重兴的人马,抓捕怒目金刚后便会水落石出。”李康忙说道。

    “嗯……石头,对明教之人万不可掉以轻心,查到葛辉与马家的关系没有?”宋杰又问道。

    “查到了,马家是登州第一大族,其家中几代行医,从上一代开始便在金廷为官,现在的家主名马钰,字从义,是天会年间中进士,曾任福山县任县丞兼营指挥,不过数年前已经辞官回乡,与其妻子悬壶济世。”

    “王上,葛司马与马从义是同年,两家是世交,之前同在军中,马从义救过司马大官的性命,所以葛司马才会维护马家。”李康说道。

    “马钰?丹阳子?”宋杰听罢有些吃惊的问道。

第一百五十五章 求情

    葛辉听闻李元已经控制了马家人,连夜觐见宋杰,希望给马家人求情。

    宋杰预计葛辉会来,便在尚书房见他。

    “熠之兄,你为何如此维护这马家,这次的民变如果不是他们的佃客与姚家的佃户发生冲突,怎么会闹起来。”宋杰见到葛辉后第一句话便问道。

    “回禀王上,马家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裔,因五代兵乱,族迁宁海,其与当地名门孙家是姻亲,臣在年轻时因剿匪受伤得马从义夫妇救治,从此葛马两家便熟识起来,马家为人仗义,做的也是悬壶济世之事,马从义夫妇笃信黄老,绝不会是怂恿民乱之人,其中定有隐情,臣恳请王上彻查,还马家以清白。”葛辉伏跪于地,稽首道。

    “你是我华国司马,这些事情你本应直接告知与我,现在若不是李元抓了马家人,恐怕你也不会来给我道出此事吧。”宋杰站了起来,走过去扶起葛辉道。

    葛辉神情犹豫的说道:“王上,臣下……臣下听到许多流言蜚语,诸事不敢徇私,也是恐外人说道,臣下名节受污事小,有损王上威名事大。”

    宋杰当然明白葛辉所言之事,当日他放走了仆散忠义和完颜元宜的二十几万大军离去,背地里被文官诟病,说他是为了解救兰妃讨好宋杰,白白让金廷多出如此多的士兵,为今后华国北伐制造了巨大的障碍,会让无数宋家军白白丢掉性命。

    这个传言从赵初兰回来起便没有停止过,而且被人在坊间宣扬,就连普通的华国百姓都知道,并隐隐有葛辉是华国第一大奸臣的风言风语。

    宋杰早已调查清楚此事,最初确实是有文官当着一些商帮掌柜的面发了几句牢骚,后来商帮回过味儿来,便开始大肆宣扬此事。

    正所谓无风不起浪,葛辉在前线的行动是得到宋杰充分授权的,当时放走金兵及其统帅,葛辉确实有私心,但拿到完颜亮的人头,救下赵初兰却是暗合宋杰的心意。

    但后来此事传道颜神城中,特别是商帮在其中推波助澜,其实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战俘。

    战俘将会成为华国的免费劳动力,而商帮必然能够分到许多战俘成为免费劳力,给商帮节约一大笔费用,说到底是因为利益的原因。

    而且宋杰宣布短时间内没有扩张的打算,也不准备介入这次宋金之间可能出现的冲突,让许多文武官员和商帮觉得少了建功立业,升官发财的机会,因此才让葛辉成了舆论的替罪羊。

    “熠之兄,这件事我清楚,当初你的决定并无大错,这点我已经在朝堂上说过,你不必有芥蒂,兰儿能够平安归来,你居功至伟,我应该谢谢你才是。”宋杰拍了拍葛辉的肩膀,真诚的说道。

    “王上之事,臣定然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敢奢望王上的赞誉。”葛辉躬身一礼说道。

    “马家之事我会慎重处理的,我华国不禁道教,他们既是崇道之人,我听闻这次瘟疫马家也是出了不少力,等李元把他们带到颜神城中后,我会见上一见这位马从义的。”宋杰这话算是给葛辉吃了一剂定心丸。

    葛辉再次行礼道谢。

    宋杰遂又把阅兵之事交给葛辉来筹办,作为华国的司马,此事交由他来办也十分合适,也是向外传达宋杰并未对葛辉有猜忌之意。

    ……

    翌日,侍卫来报,有人求见,正是是不辞而别的灵阳子。

    宋杰依然在尚书房见他。

    “老道灵阳子拜见王上。”灵阳子到了尚书房后向宋杰行了一个稽首礼。

    “道长不必客气,前些日子我还差人去寻你呢,结果你倒是不辞而别啊,不知今日找我何事?”宋杰明知故问道。

    “王上找贫道是因为明教乱民之事吧,呵呵……巧了,贫道今日来见王上,也是为此事而来。”灵阳子咧嘴一笑说道。

    “还请道长明言,不用和我打哑谜。”宋杰淡淡的说道。

    “王上,老道离开其实就是去了登莱,没想到还是晚了一步,没能阻止登莱的民乱。”

    “那日王上召见贫道,那日贫道便请王上抓捕明教中人,王上还记得吧。”

    见宋杰点点头后,灵阳子又接着说道:“贫道此次来山东就是去见莱州的马从义等人,途径山东各地时,贫道发现各地有明教徒活动踪迹,贫道道法浅薄,哪里能轻易见到王上,于是便把此事告知了马从义、高巨才、战法师等人请他们派出人手打探此事。”

    “后来瘟疫有扩散之像,贫道顾不得其他才赶到颜神城中揭榜,得以拜见王上,却没成像到,明教徒如此心急,利用马姚两家下面佃客争水斗殴之事挑起了民变。”

    “王上,贫道今日前来便是来向您说明缘由,马家是我道门子弟,还请王上能放了他们。”灵阳子把这次之事细细说来。

    其实宋杰的青衣卫早已打探到了此事,知道明教有所图谋,不过在没有确切的证据之前,宋杰并未动手。

    宋杰之所以放任明教的作为,其实有更深远的打算,李康告知宋杰这支名为金刚禅的明教徒最初是由北地河北路而来,而灵阳子也是从金统区的河北路到的山东,一开始,宋杰其实有些怀疑这个灵阳子的身份。

    灵阳子来山东传教,来见他也是为了得到宋杰的信任,方便在华国内传教,扩大道教在华国的影响,这点宋杰十分清楚。

    不过宋杰得知灵阳子见的人是马钰后,便释疑了,历史上,马钰是全真祖师王重阳的大徒弟,绝不会和明教这样的异端宗教扯上关系。

    更为重要的是,宋杰对那位祖师爷兴趣极大,他有些想见见这位传说中的人物。

    “道长,听闻你是从金地而来,可否告知是从何处而来,原来在何处修行,来山东有何事?”宋杰想了想便又问道。

    “贫道是终南山人士,早年到过荆州,赣州,山东等地,数年前回到终南山修行,这次到山东是为了了去一桩旧事,本来是打算回了终南山后与其他道友结庐而居参悟大道,却没想到在山东遇到了这档事情。”李灵阳回答道。

    “这么说马家是无辜的,而与民乱无关咯。”宋杰说道。

    “真是如此,马家是良善之家,请王上明鉴。”李灵阳拱手道。

    “过不了几日,马家人便会到颜神城,到时候请道长与我一到见见这位马半州就是,哦,对了,道长可听说过王重阳,重阳子?”宋杰又问道。

    “王上认识王害风?”李灵阳有些惊讶的问道。

    “道长认识他?”宋杰本来就是随口一问。

    “他是贫道在终南山修行的道友,怎么会不认识,不过王上怎么会听闻他的名号,这重阳子之号也是他刚取的道号,王上您的消息可真是灵通呀。”李灵阳十分意外的说道,内心中也充满了疑问。

    “呵呵……他现在还在终南山中?”宋杰笑了笑又问道。

    “是的,他就在终南山中。”李灵阳回答道,疑问写满脸上。

    宋杰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他当然听说过,还知道他的影响对后世巨大。

第一百五十六章 宗教司

    马钰年四十,面白,长须垂胸,眼睛细长而有神,保养得极好,身穿宽袖素色道服,他身旁有一中年女子,面容慈善,挽起一个高髻,身穿红绿相间对襟,系长裙。

    看来这位妇人应该就是号清静散人的孙富春,孙不二。

    马家人被李元带到颜神城,路上并未受苦,李元和葛重兴已经查实马家与这次民乱无关。

    不过接到宋杰的交代,要把马家人带到颜神城中。

    宋杰一是对传说中的人物有兴趣,同时也是为了在登莱和宁海三州推行土地国有,或者说叫土地官有制,而马家是这三州中最大的地主,家中有近九万亩地,不与他们聊聊,这个事情还无法推行下去。

    毕竟人家没有犯法,在地方上还颇有善名,有葛辉和灵阳子等人求情,宋杰又不能强买强卖,只能请来好好说道说道。

    华王府,尚书房。

    马氏夫妇行宋杰行礼,是道家的稽首之礼,宋杰面容和善的将他们二人扶起后说道:“这次将贵伉俪接来颜神城,是因为登莱有乱,地方不靖,孤听闻马家素有贤名,想请马员外入朝为官,为礼部宗教司司长。”

    宋杰开门见山的说道,以往礼部只有祠部司和主客司,祠部司负责祭祀和宗族关系处理,主客司负责外交。

    因为明教之事,宋杰决定设立宗教司,而任宗教司的人选宋杰便选了马钰。

    既然要想拿人家的土地,便应有筹码,一个礼部司长算是宋杰抛出的一个善意,也是对这三州地主释放的善意,只要同意朝廷收购土地,所在家族皆可推选人出来为官。

    马钰皱了皱眉头,没有回话,而是看了一眼他身边的娘子孙不二,似乎在权衡。

    他为官多年,宋杰这话的意思他明白,无缘无故让他入朝为官,不是这位王上对他的才能有多赏识,而是有所求。

    “回禀王上,小人一心向道,无意为官,还请王上能够收回成命。”马钰想了想后回答道。

    宋杰一听脸色微微有些变化,心中有些不快,却没有发作,正想劝一句,这时侍卫来报,灵阳子已经到了,正在外面等候,宋杰命侍卫将灵阳子请入尚书房中。

    “灵阳子道长,你来得正好,方才孤正在给马员外说,请他入朝为官,任礼部宗教司司长。”宋杰等灵阳子行完礼后便对他说道。

    “从义,这可是好事啊。”灵阳子看了一眼马钰,给他使了个眼色道。

    “灵阳子道长,你知道我是一心向道的……”马钰面有难色的说道,不过话还未说完便被灵阳子打断。

    “敢问王上,若是马钰任了宗教司司长,是否还能潜心清修,若是他要出家为道,朝廷可会允许。”灵阳子想宋杰问道。

    宋杰点点头道:“我华国官员未有僧道俗的限制,马员外若是要出家,朝廷不会限制,至于能不能清修,若是公务之余,朝廷也不会干涉。”

    “从义,此为好事,还不谢过王上的器重。”灵阳子忙对马钰说道。

    “这……”马钰还是一副不情愿的模样,不过见灵阳子瞪了他一眼,还是硬着头皮说道:“小人……臣谢过王上恩典。”说罢跪了下来,对宋杰行了个大礼。

    “马司长请起。”宋杰抬抬手道。

    “不过朝廷有规矩,但凡出任朝廷官职之家,家中土地每户不能高于五百亩,如有超过,朝廷会以市价收购,不知道马司长可有疑问。”宋杰接着说道。

    马氏夫妇这时再次对望一眼,总算知道了宋杰的意思,原来是朝廷看上了马家土地才给马家一个官做。

    马钰楞了一下,不知如何说,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孙不二说道:“王上,民妇夫妻二人尊崇王上和朝廷的安排,可将马家所有土地捐给朝廷,不过民妇有个不情之请,还请王上能够应允。”

    “孙大娘子请讲。”宋杰微微笑道。

    “马家有田八万六千四百亩,都已租种给当地客户和下户,如果捐给朝廷,还请朝廷能让他们继续耕种,也让他们能有个谋生的地方,另外,民妇想请王上留出两万亩来供养道士,并修建道观。”孙不二说道。

    宋杰听后微微一愣,没想到这位清净散人还真的是菩萨心肠,首相想到的是那些客户和下户。

    他们要求修建道观,这个事情在宋杰的预料之中,灵阳子来华国传道也是这个目的,而且宋杰从内心中对发源于华夏的道教也是有天然的亲近感。

    于是宋杰略一沉吟后说道:“孙大娘子,你所言孤同意了,孤打算在华国境内各州治修建道观,供养道士的田产也应分布在各州,各州给道士的供养土地由朝廷统一拨发,定然会大于两万亩之数。”

    “而且这地也不用你们捐给朝廷,价值多少钱,朝廷都会付的,不过你们也知道,现在国家新立,一时间恐怕无法结清,会分三年给你们,等马司长就职后,便去管理这些道观和土地。”

    听宋杰如此说道,马钰和孙不二,包括灵阳子顿时露出激动的神色,刚才还有些犹豫的马钰立马跪下对宋杰道:“臣替华国的道友谢过王上的恩德,臣一定不负王上所托,办好差事。”

    孙不二和灵阳子也跪地道谢。

    宋杰笑着让他们免礼,然后又说道:“灵阳子道长,你可把你的那些道友都请到我们华国来,有一技之长的还可出任官职,现在我们缺少医官,若是有精通岐黄之道的道长,就更好了。”

    灵阳子再次给宋杰行礼道:“王上能重道是我道法大兴之契机,贫道定然会为此事奔走相告,相信四方道友必然会云集华国境内,无量天尊。”

    灵阳子的语气十分激动,宋杰的那番话就如同一剂强心针一般,让灵阳子看到道法大兴的希望。

    北地自从靖康之耻后,佛道在官方似乎并不受待见,女真人最初的信仰也萨满教,即便是对孔子也是多有不敬,直到汉化比较完全的完颜亮上台才逐渐开始全盘接纳了宋辽的文化和信仰。

    接着宋杰又面容严肃的说道:“孤尊道重儒是顺应民心,不过在此孤必须给你们约法三章,道不问俗事,更不可干涉政事,此为一,老君有言,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我华国也应顺应此理而治国,既是无为又无不可为,故孤之所出之令,我华国道众应一力支持,此为其二。”

    “孤正在命翰林院著天演论,其理源自易经,又尊重黄老之道,马司长,灵阳子道长,这编撰之事你们可与翰林院的编撰官讨论一二,孤不想此书编撰出来后,与老君之说有所冲突。”

    “对了,灵阳子道长,如果可以,还请你跑一趟终南山,请王重阳道长出山,孤十分想见见他。”

    “马司长,往后宗教司还有几个重要的职能,一是要入道教者所授予符箓之事需要宗教司统一把关,不能随便收人,需要有慧根和德行之人才行,二是认定各道士修行的等级,我建议可参照官职设立为九品,但凡有品级者可享受同级官员之待遇,具体划分你可与灵阳子道长商议。”

    宋杰的约法三章其实更像是收编道教徒之意,既然道教存在于世又受大众接受,与其放任不管萌生一些隐患,还不如统一管理,让他能够给自己服务。

    接下来,宋杰还将对佛教也照此管理,而且宋杰还有一个想法,他要让这些宗教承认他的地位,为他的政策推行提供宗教依据。

    人心在接受世俗的道理和宗教的信仰上,更偏向于对宗教信仰的选择,毕竟宗教是意识体系的构建,有一整套符合人心的设定,而世俗面对的是无法实现的现实欲望。

第一百五十七章 我想去看看

    收编各宗教的信徒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事情,要恩威并施,还要做到各教徒平等,关键时还要能和稀泥,既不能让每个宗教完全和平相处,也不能让他们互相攻讦不断,这里需要把握一个度,

    但最重要的还是各宗教都要臣服于宋杰这个华国王的统治。

    从道教入手有一个好处,这是华夏本土产生的宗教,不光在民间有非常广大的群众基础,就是在士大夫阶层也有很大的市场。

    从个性上来看,马钰看起来比灵阳子更像一个纯粹的道教徒,灵阳子的功利性似乎更强,或者说对于传教的使命感也更强。

    这一点宋杰看得比较明白。

    宗教司属于礼部管,宋杰便让梁彦祖去安排马氏夫妇和灵阳子,梁家是宋杰最放心使用的家族,士大夫出身的他们,不像葛家有大量的产业,宋杰也没有交给他们军权,梁家能依靠的便是宋杰,他们家族的权利都得益于宋杰对他们的信任。

    宋杰成立宗教司,管理天下宗教和信徒,交由梁家人配合管理最为合适,他们既是士大夫,也是学者,谈经论道也可,施政手段也有,对宋杰心思的了解谁都比不上梁尚君。

    ……

    乾元二年八月,华国的粮食迎来了大丰收,就淄州一州,一百五十万亩土地,就收了粮食二百九十万石,地税收入五十八万石,价值一百七十万贯,折合白银百万两。

    当然淄州是水利和大棚技术推广得最好的州,也是人口最多的州,其余十个州的粮食产量最多的青州有二百万石,最少的滨州只有四十多万石。

    不过对于人口不足二百万的华国来说,一年的收成已经让华国百姓两年的基本口粮有了保障,明年只要没有大灾,百姓没有饿肚子的风险。

    宋杰拿到各州统计的地税报告,心中也踏实了许多,不过他还是想到各地的公仓去看看,检查一下是否属实。

    没有给其他人打招呼,宋杰只是让李钢通知亲卫准备一下,便出了颜神城,这次他只带了百余人,不过亲卫都配了新式转轮手枪,马车上还有步枪。

    亲卫全部都是短打扮,宋杰自己也是一副商贾打扮,带着罗轻衣便往出发了,这次宋杰没有往东去青州,而是南下莒州,此处收兵灾最重,人口稀少,宋杰想了解一下真实的情况。

    不过刚出了城便被李康带着青衣卫追了上来。

    李康气喘吁吁的跑过来,对宋杰说道:“王上,您这不声不响就跑出来,要是被太师和太傅他们知道,我可得挨板子了。”

    “呵呵……你这狗鼻子倒是灵通,怎么想和我一块儿出去溜达溜达?”宋杰笑了笑说道。

    “王上您去哪儿,我就去哪儿,咱们华国十一州,我可最熟悉,您得带上我才行。”李康陪着笑脸道。

    “有李钢陪着我就行了,你该忙啥就去忙啥,你还得等着李元和葛重兴的消息呢。”宋杰摆摆手说道。

    “那不行啊,王上,您的安危比等消息重要多了,您千万别赶我走,要是让那些大臣们知道,我还不得被他们骂死。”李康苦着脸说道。

    “行了行了,别啰嗦了,要去就跟着走吧。”宋杰骑在马上懒得和他再说,挥了下马鞭,夹了下马肚子,准备加快前行,这李康跑来已经耽误了不少时间。

    就在宋杰的马儿刚刚启动时,后面传来一阵马蹄声,宋杰皱眉一看,好家伙!

    梁尚君、谭伯、宋冒贵、丁平、葛辉、赵廉、梁彦祖兄弟等一众文物官员都骑着马在后面了。

    宋杰这时才狠狠的瞪了李康一眼,恨声道:“回头再给你好看!”

    原来李康这小子跑来就是拖延时间的。

    一众人骑着马在离宋杰不远的地方停了下来,梁尚君颤巍巍的独自下马,然后其余所有人都跟在他身后,向宋杰走了过来。

    接着一众人呼啦啦的跪下行礼,口中呼道:

    “臣等拜见王上!”

    ……

    宋杰听得头都大了。

    “诸位请起!”

    宋杰深吸口气,大声说道。

    “臣等恭请王上回城。”梁尚君又大声道。

    后面的人也跟着说道:“臣等恭请王上回城。”

    宋杰在马上有些无语,刚才看到这些人跑来便知道要麻烦,特别是梁尚君、谭伯和宋冒贵都一起来了。

    看来今天要走恐怕不容易了。

    没有回答,宋杰跳下马,走到诸人面前,亲自把梁尚君、谭伯和宋冒贵扶了起来,然后对其余人道:“都起来吧。”

    “老师、谭伯、贵伯,你们这是干嘛,我只是想去各地看看今年的收成和公仓而已,你们这……”宋杰无奈的说道。

    “王上,现在地方不靖,明教之人还没悉数落网,您的安危关系到国家的安定,怎能如此儿戏。”梁尚君言辞严厉的说道。

    “是呀,王上,现在金人定然也学会了线膛枪之法,隔着百步也能取人性命,你这样冒冒失失的跑出去,出了问题,我们怎么有脸去见茂生公和老员外,就是老晁泉下有知也要骂死我的。”谭伯一脸忧心忡忡的说道。

    “老谭说的是,王上,你现在可是华国之主,你可千万别意气用事啊。”宋冒贵也说道。

    这些都是宋杰的长辈,即便现在宋杰当了华国的王,这些人也还是他的长辈,这个事实改变不了,更何况今天的华国都是他们呕心沥血的辅佐才有,宋杰不能不听他们的。

    “我……老师、谭伯、贵伯,你也知道,长这么大,我最远就到过青州的益都城,更别说出过山东之地,这大好河山我真是想去看看,更何况我真的不是想出去游山玩水,就是去看看公仓中的粮食是否充足,是否如各地所报一样。”宋杰有些委屈的说道。

    即便做了国王,他也只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在这些老古董面前还是忍不住抱怨到,正如宋杰自己说的,他的活动半径就仅限于淄州,最远去过益都城,连自己的国家都没办法巡视,宋杰想起来也有些憋屈。

    “王上,你若想巡视,告知我们,让司马和各位做好准备,各地城防军,镇防军做好安保,也不是不可以,但你不能一声不响的就出了颜神城,老臣等人的苦心还请王上不要见怪。”梁尚君拱手说道。

    “梁太师说的是,王上,今儿咱们就回去吧,等明教的乱民落网后,让下面的人准备准备,再出去好不好?”宋冒贵劝说道。

    毕竟宋冒贵是宋杰的堂伯,他也不能给宋杰难看,语气也最温和。

    宋杰看了看面前的文武百官,叹了口气,然后说道:“回吧,回吧。”说罢骑上马,狠狠抽了一鞭子,马儿痛呼一声,撒腿就跑了起来。

    留下的梁尚君等人见宋杰骑行的方向是往颜神城,几人会心一笑,然后又各自上马,跟了上去。

第一百五十八章 金朝使臣至(上)

    本来想微服私访,结果被百官拦下,宋杰回了王府后,一个人在尚书房生着闷气,一众大臣在外求见,他都一律不见。

    今日他才明白古人说的,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这句话的含义,当君主也不是为所欲为的,就连出行也会受限制。

    影视剧了里那些常常出去游山玩水,窃玉偷香的风流天子,几乎都是扯淡。

    当然那些任性的君主往往都没什么好下场,赵佶不就是个好例子嘛,这个道理宋杰还是明白。

    想着李康这小子居然给自己玩这一手,宋杰气得牙痒痒,于是便让李钢把李康叫到尚书房一顿痛骂,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李康也是没办法,当他听到手下人汇报,说王上居然偷偷跑出颜神城,除了带了些亲兵,没给任何大臣打个招呼,他可是差点吓尿了。

    这年头,火枪可不是宋家军的专属,就连打劫的山贼都有人搞到了火枪,更别说宋家军已经开始在精锐部队中列装的后装枪,人一旦被打中生还的几率很低。

    宋杰还在训斥这李康吃里扒外,不忠不孝,这时亲兵侍卫来报,厌次城的守将派快马来报,金人的使臣已经到了棣州厌次城,请求觐见宋杰。

    听到这个消息后,宋杰这才缓口气,拿起桌上的茶杯,大口的喝了杯茶水,然后坐下来思虑起来。

    完颜雍此时派人来,无非就是示好,宋金双方厉兵秣马,任谁都知道双发要大干一场,而且两边的皇帝都是刚继位,都需要通过一场战争来巩固自己的地位,谁都不想输。

    对华国军事实力十分了解的完颜雍最怕的不是大宋,而是怕宋杰突然的介入,所以派出使者便在情理之中。

    现在宋杰想的是,完颜雍能拿出什么样的筹码去说服他。

    不介入宋金之间的冲突宋杰是说过,不过宋杰并没有说等他们打完了再来摘桃子,况且,政治嘛,不就是充满了谎言和欺诈,对这个承诺宋杰还真没有违背就感到不安的觉悟。

    “李康,你去请太师和司马进来。”宋杰看了一眼还跪在面前的李康一眼说道。

    刚才骂也骂了半天,气也顺了,再说李康的娘还是宋杰封的绣院女官,拿着四品官的俸禄,又是李家村出身的老人,衷心是没问题,宋杰骂他不过是为了出口气罢了,人嘛,对亲近之人才容易发脾气。

    李康如蒙大赦,连滚带爬的跑出尚书房,没过多久,梁尚君和葛辉联袂而来,对宋杰行了个大礼。

    “老师和熠之兄不必多礼,今日是我任性了,出去没有你们商量,勿要见怪。”宋杰此时也想通了,此时他与文武百官是君臣,双方是斗争合作的关系,就连眼前的梁尚君和葛辉也是如此,一味地强硬也不行,必须要采取策略,适当的退让也是有必要的。

    私自出去是小事,朝政才是大事,在这方面宋杰是一言九鼎,就连梁尚君也无法阻止他要做的事情,以往晁克己在的时候还能说动宋杰,不过晁克己的出发点是完全为宋杰着想,没有任何的私心,现在晁克己不在了,没有人真正能够劝阻宋杰,也没有人一点不顾私利的帮助宋杰。

    “王上,你现在是一国之君,已不是以往的郡公,更不是从前的小员外,关系着国家社稷,对于君王来说,没有什么事情是私事,王上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社稷,而且世子未立,国本不稳,还请王上勿要再如此。”梁尚君依然是那副严肃的表情。

    老梁提到一个关键的问题,继承人,作为皇后的晁溪儿现在只有宋晓倩一个女儿,宋杰唯一的儿子是含烟所出,含烟是宋杰从青楼赎回来的,在士大夫眼中,她的后代还没有继承王位的资格。

    “是是是,老师说得是,往后我不会再如此。”宋杰苦笑道,不过却避过梁尚君提出的世子之事,现在的他年富力强,还没想过继承人的事情,况且自己作为一个创一代,这点家业传给后人,没有本事的还真守不住,还不如自己把盘子再做大,等到没人抢的时候再传给后人,那就稳妥得多。

    “王上,方才厌次城守将来报,女真人的使者到了,已经派人护送来颜神城的途中。”葛辉见梁尚君还有些责怪宋杰的意思,便转移话题道。

    “我请二位前来,便是商议此事。”梁尚君毕竟是他的老师,自己又不好拂了他的面子,宋杰便顺着话题说道。

    “完颜雍此番派人前来无非就是交好王上,不希望我们华国介入宋金之间的争斗,之前他不是说了嘛,山东和南京路归我们,老臣建议便以此为谈判条件。”梁尚君沉吟道。

    “臣也是如此认为,不过真要让他们把南京路都给我们恐怕不现实,之前完颜雍的承诺不过是因为他还需要我们拖住完颜亮的大军,而且那时他也未完全稳住北方的局势,如今仆散忠义和完颜元宜等人的几十万大军都归顺了他,北方局势基本稳定,恐怕他不会拿出如此大的筹码来。”葛辉说道。

    “熠之,既然是谈判,便有喊价和还价,南京路他不给,河北东路呢,也可以成为我们的价码,总之这次我们不能空手而归,若要我们不出手,他就得付得起价钱,而且南京路与我们并不相邻,拿来也是飞地,除非把耿京的天平军撵出山东西路和河北西路。”梁尚君说道。

    “老师,你的意思是我们向北,要河北东路的地盘,这可是靠近金廷统治核心的区域,他未必肯呀。”宋杰想了想说道,其实从内心中来说宋杰想的还是南京路的地盘,毕竟是中原膏腴之地,无论是向北还是向西、向南都有扩张的余地,而且经济文化的底子在那里,宋杰还真想争一争。

    所谓逐鹿中原,便是说的这里。

    “王上,这个要看完颜雍的战略如何部署,如果是老臣宁愿给你河北东路,南京路的重要性谁都知道,不过我们能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一大块地盘有何不可。”梁尚君又说道。

    宋杰点点头的道:“之前我不想介入是因为大战过后,百业待兴,特别是去岁粮食颗粒未收,今年所幸是个丰年,粮食不是大问题,对着中原故地,若有机会我还真想去看看。”

    “不过,我担心的是,我们介入的话,宋金联手对付我们,据兵部的统计宋金能派出作战的部队至少超过百万,我们虽然不惧,不过总免不了会让我们的军队有死伤,所谓上兵伐谋,能不动手又能扩大地盘当然最好。”

    宋杰的担心不无道理,宋金不是没有联手过,历史上他们还联手过两次,不过最后吃亏的都是大宋,本来自以为纵横玩得好,结果把自己玩死了。

    “王上,臣建议,让我们宋家军分两路出击威胁宋金,一路往厌次城增兵三万,一路往海州、邳州一带派出三万大军,四万人留守颜神城便可。”葛辉这时建议道。

    葛辉的意思很明确,厌次城属于棣州,再往北便是河北东路,与完颜雍谈判时一是可以威胁,二是可以预防完颜雍突然的袭击,毕竟刚才宋杰说的宋金联合起来对付华国的可能性并不是不存在。

    靠近海州和邳州布置的军队是直接威胁大宋的,过了海州便是大宋的淮南东路,下面便是扬州,再往下越过太湖就是大宋的都城临安,虽然宋家军未必打的过去,但这种威慑还是需要的。

    现在宋家军的作战极度依赖后勤,无论是火炮,枪支弹药,还是军粮都需要大量的运输队伍,都会耗费大量的运力,今年刚让华国百姓吃了口饱饭,如果没等他们缓过气又开战,宋杰担心华国的经济奔溃。

    “那便依着熠之兄的意思,南北派出各派三万人,留下四万人在国内,颜神城留两万人便可。”宋杰点头道。

    三人商议完后第三日,完颜雍的使者便到了颜神城,主使是南京留守兼开封尹、河南都统纥石烈良弼,此人曾经是完颜亮的刑部尚书,归顺完颜雍后,刚被任命为南京留守。

    宋杰得到的信息是,此人聪明睿智,博涉群书,善文章词赋,而且胆大心细,知兵事,年轻时参与过平定奚人和契丹人的叛乱,完颜亮攻打颜神城时,他曾经极力反对过。

    就凭这点宋杰对他的印象就不错,估计完颜雍也是这样想的。

第一百五十九章 金朝使臣至(下)

    纥石烈良弼,一副女真人典型的打扮,留着辫发,头顶留发,周围剃之,衣左衽,小眼睛,眉毛不多,国字脸,留着八字须,皮肤红黑,四十余岁的年纪看起来像个五十出头的小老头。

    见到宋杰后纥石烈良弼对他行了一个揖礼,口中称道:“外臣纥石烈良弼拜见华国国王殿下。”

    宋杰淡淡的说道:“听闻娄室(纥石烈良弼本名)十四岁便做了宫中教授,十七岁进入尚书省做令史,应该是知书达理的人,没想到却是不懂礼仪之人。”

    纥石烈良弼一愣微微抬头看了一眼宋杰,不明何意,这时陪同宋杰接待的礼部部长梁彦祖说道:“按我华国规矩,臣下见王上应行跪拜之礼,金主既然称我家王上为兄弟,使臣也应该有见君的样子。”

    梁彦祖的话音刚落,纥石烈良弼脸色微变,然后对着宋杰跪拜下来,重新行礼。

    宋杰继续用淡淡的语气说道:“使臣请起。”

    “外臣谢过华国国王殿下。”纥石烈良弼朗声道。

    不过宋杰内心中对他也高看了一眼,这人是个能屈能伸之辈。

    “你家皇帝派你来何事?”宋杰直接便问道。

    “外臣前来是带着我大金陛下的善意而来,希望金、华两国修兄弟之好,也是来给殿下送礼而来。”纥石烈良弼说道。

    “哦?你家皇帝有何礼物送与孤?”宋杰问道,语气还是那样淡然,仿佛对金主完颜雍的礼物不甚感兴趣。

    “外臣来之前,我家陛下有言,山东路与南京路本是许与华国之礼,如今大宋对南京路虎视眈眈,陛下不得已才派出大军守着,今日外臣前来便是请殿下去收回此地,若殿下出兵,我大金的兵马便退出南京路。”纥石烈良弼躬身说道。

    宋杰眯着眼睛盯着他看了一看,心中冷笑不已,这完颜雍想跟他玩假道伐虢之计,意思是南京路是他派人替宋杰守着,现在大宋要来攻打,逼着宋杰出兵与大宋开战。

    完颜雍不是不知道华国与南京路并不接壤,若要出兵,要么借道河北路绕行,要么直接攻打耿京、张安国的地盘,现在称之为大宋天平军的领地。

    只要宋杰出兵,都是与大宋开战,从实际上来说就是与金人站在一起,道义上便会在汉人那里背上了助纣为虐的骂名。

    “既是大金皇帝送的礼物,孤就不客气了。”宋杰笑道。

    “殿下是同意出兵了?”纥石烈良弼有些意外的问道,没想到宋杰这么快便答应出兵了。

    “出兵?出什么兵,大宋要攻便攻就是,南京路反正就在那里,孤要取随时可取,现在嘛,不急。”宋杰道,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殿下何意?您是打算等我大金与大宋起了兵戈,分出个结果后再出兵不成?殿下,这可不是兄弟该有的做法。”纥石烈良弼沉声说道。

    “不不不,金使误会了,孤不会等你们打出结果再出兵,现在就是你家皇帝从南京路撤兵也没关系,等我们整顿好军备,自己去取便是。”宋杰微微一笑说道。

    “殿下是想从大宋手里夺取南京路?哪须如此麻烦,为何不趁这次与我大金一起出兵直接拿下,然后借兵锋直指大宋临安城呢?我家陛下可是想的是与殿下共享江山,划江而治,北地是我大金,南边便是华国,哦,应该叫大华,而殿下也应该成为大华皇帝。”纥石烈良弼接着说道。

    “呵呵……我华国现在就在北地,何来划江而治之说,难不成大金国皇帝陛下还想要我华国的土地不成。”宋杰笑着道。

    “不敢不敢,殿下误会了,我家陛下的意思是与大华共同出兵攻下大宋,殿下取大宋东南之领土,便是临安城也任由殿下取之。”纥石烈良弼忙解释道。

    “看来金国陛下很慷慨嘛,舍得把大宋的膏腴之地给我,不过现在孤可不感兴趣。”宋杰淡淡的说道。

    以利相诱这套完颜雍不是没用过,宋杰当然不会上当。

    “殿下,我家陛下是诚心派外臣来谈此事,我家陛下其实也不想多动兵戈,完颜亮滥用民力,已经让大金不堪重负,其实我们与大宋也没有争锋之意,不过是看到大宋厉兵秣马,我们只能被动防御罢了,若是大宋攻下南京路与山东西路连成一片,到时候华国可就在大宋的包围之下。”

    “若是大宋对华国有觊觎之心,恐怕我们大金也是爱莫能助。”纥石烈良弼缓缓的说道。

    “这就不劳大金费心了,我颜神城,我华国可不是谁想来就来的地方,完颜亮的人头如今还在颜神城的功勋塔外面摆着。”宋杰继续用淡然的语气说道,不过言语中的透着傲气。

    这话让纥石烈良弼的脸色有些不自然,毕竟完颜亮是他们金朝的上一任皇帝,虽然完颜雍已经废了他的帝号,不过总是阿骨打的孙子,是女真皇族。

    “殿下,您是真的打算不出兵吗?此次可是拿下山东西路和南京路,甚至是攻打大宋的最好时机啊,若是您不出兵,我大金也是独木难撑,总归便宜都会被大宋占了去,外臣听闻,大宋还派了刺客对殿下不利,可见大宋对华国心怀敌意啊。”纥石烈良弼又道。

    “看来你们消息还蛮灵通的嘛,连孤遇袭之事都知道,这事便是孤的大臣们都不知道,你们倒是清楚,呵呵……不知道是你们派的细作厉害,还是刺客就是来自大金啊。”宋杰听后,冷笑道。

    “殿下,我们怎么可能做这些事情,都是下臣道听途说的,我家陛下对殿下之心日月可鉴。”纥石烈良弼有些尴尬的说道。

    他没想到宋杰说话这么直接,毫不客气。

    宋杰其实也纳闷,这纥石烈良弼怎么会知道,如果不是在颜神城有细作,那刺客就极有可能是他们派出来的,然后嫁祸给大宋,让宋杰对大宋心生怨念。

    想到此处,宋杰觉得这个可能性越来越大,不然金廷怎么会这么急切的向让他出兵一起攻打大宋。

    “金使请回吧,我华国现在无意介入宋金之争,不过请带句话给你家皇帝,既然答应把山东和南京路给我华国,以后可不能食言哦。”宋杰没有在纠结刺客的话题,下起了逐客令。

    完颜雍玩的把戏他懒得再看,如果这次派这个纥石烈良弼就只是用以前的回锅肉做诱饵,他连闻都不想多闻一下。

    “殿下,外臣只想替我家陛下问一句话,若要请殿下出兵,有何代价?”纥石烈良弼也不跟宋杰绕弯子了,直接问道。

    “你早说不就行了嘛,你回去告诉完颜雍,把河北东路给我,我可派兵牵制住部分大宋的军队。”宋杰说道。

    “殿下这是在开玩笑吧,河北东路是我大金腹地,怎么可能轻易给殿下。”纥石烈良弼皱着眉沉声道。

    “是你们先开玩笑的,说了给我山东路和南京路,现在也没实现承诺,你告诉完颜雍,当初让我拖住完颜亮大军助他登基,这好处我们也该收了吧,现在还想着我们出兵?可以,拿河北动路来换。”宋杰冷冷的说道。

    “殿下,外臣来之前,我家陛下确实有交代,南京路和山东路既然许诺给殿下,便会实现诺言,只要殿下愿意出兵,我们金华可订立盟约,不过殿下提出要河北东路的要求,外臣确实没有得到陛下授意,还请殿下体谅。”纥石烈良弼拱手说道。

    “那你就回去向你家皇帝说明即可,孤不着急的。”宋杰淡然道。

    “看来殿下没有与我大金合作的心思啊,也罢,那我们大金只有与大宋商议和谈之事,既然南京路殿下不想要,那就只能给大宋了,外臣先行告退了。”纥石烈良弼躬身一礼后说道。

    宋杰摆摆手示意,并没有挽留的打算。

第一百六十章 两手准备

    纥石烈良弼有些愤怒的退出大殿,宋杰的态度让他十分气恼,看来完成完颜雍的交代是不可能了。

    等纥石烈良弼走后,礼部尚书梁彦祖向宋杰问道:“王上,没想到金主完颜雍派出这么个愣头青来谈判,真是不知道他怎么想的。”

    宋杰笑笑道:“派谁来都一样,这个纥石烈良弼看着是个直性子,确实不善于做说客,我想他应该尽快返回金廷,把今日与我商谈之事告知完颜雍,恐怕过不了多久完颜雍还会派人前来。”

    “王上,您不是说要河北东路吗,难道他们还能真给不成?”梁彦祖有些不解的问道。

    “当然不会给,完颜雍如果不想两面开战便会找大宋和谈,而大宋现在新皇登基必然想有一番作为,收复故土便是最好的功绩,刚才那个纥石烈良弼不是说了嘛,把南京路给大宋,如果换成是你,在南京路和河北东路之间选择,你会这么抉择。”宋杰问道。

    “王上的意思是,完颜雍会答应把河北东路给咱们?”梁彦祖有些不太确定的问道。

    “呵呵……这完颜雍是个玩弄平衡的高手,从他短期内便能控制住北地的局面便能看出,要从他口里夺食恐怕没那么容易,对咱们,对大宋恐怕他早就布好了局,说不定还会玩儿什么一石二鸟之计。”宋杰又解释道。

    “这……如何才能一石二鸟?”梁彦祖有些糊涂了。

    宋杰叹口气心道,看来这梁彦祖只能是个做执行层面的官吏,对于大局和谋略却是没有什么长处。

    “若是我是完颜雍,定然会一面答应把河北东路给我们,以稳住我们,另一面也会与大宋和谈,以南京路为诱饵,联合大宋来攻打我们,他定然会派使者去大宋,以渲染我们的威胁。”

    “如果能攻下我们华国,女真人还会故技重施,反咬大宋一口,说不定靖康之耻还得重演,而且还消灭掉我们这个威胁。”宋杰说道。

    “大宋会听他们的吗,毕竟已经吃过一次女真人的亏,大宋的君臣不会如此傻吧,还会上女真人的当。”梁彦祖有些不相信的说道。

    “那就要看形势如何发展了,说起大宋的君臣,有句话不是说得好吗,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大宋君臣的愚蠢举动犯过一次,保不齐还会犯一次呢。”宋杰笑道。

    “历史总会惊人的相似?”梁彦祖不记得哪里有听到过这话,不过也没好意思向宋杰问起,而是有些担忧的说道:“王上之意是,我们又要面临大战了。”

    “怕什么,这也只是我的猜测,我们做好迎战的准备就是,难道我们颜神城还怕打仗不成,现在我们不打他们就算好的,如果真是这样,河北东路和南京路我们都取了就是。”宋杰豪气干云的说道。

    现在宋杰的确可以说这样的话,后装枪和后装火炮的产生已经让战争的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就像后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上清朝的军队一样,军队的数量并不是决定因素,无非是耗损一些弹药罢了。

    而且后装弹的稳定批量生产让机枪的诞生有了可能,其原理宋杰还在琢磨,现在宋杰能想到的便是多管式机枪,因为前世并没有玩过枪,也不是枪械发烧友,因此要弄出机枪对宋杰来说并不容易。

    即便是没有机枪,凭着连发的后装枪和火炮,已经能甩出这个时代拿着前装火枪的宋金步兵几条街,因此宋杰并不担心宋金达成秘议,对华国发起进攻。

    不过现在让宋杰有些担心的是,现在的硝石和碱的产量已经跟不上弹药的生产,山东地区本不是硝石和碱的产地,而侯氏制碱法宋杰压根就不知道,因此只有使用天然的硝石和碱,但中原地区的产量都有限,只有西部的盐湖才有巨大的储量。

    不过先在的西部是西辽和夏国的领土,隔山东十万八千里,中间还隔了个金朝,连生意都没办法做。

    梁彦祖听了宋杰的话后,点点头道:“王上,虽然我们不惧怕宋金的进攻,不过我们刚经历大战,建国也才一年,若是连连大战,百姓一直都在战火的恐惧之下,恐怕对以后我们的发展不利呀,如果短期内不动兵戈当然最好,也能给百姓喘息之机,等我们修养生息后再动刀兵也不迟。”

    “此事也不是我们能控制的,和平都是打出来的,就怕别人不给你喘息的机会啊。”宋杰叹了口气道,他又何尝不知道现在华国的情况,山东地区的人口因为这些年的战乱减少了六成,有的州甚至十不存一,如果继续打仗,别说发展什么商业,就是土地都没有足够的人来耕种。

    君臣二人又商议片刻后,梁彦祖便退出了尚书房。

    ……

    朱来往北去厌次城,并派兵一万驻守信阳,南边宋杰打算让李元去,不过李元还在宁海州捉拿明教余孽迟迟未归,宋杰算了算时日也有半月,想到此处宋杰有些纳闷,为何到现在还未听到李元和葛重兴的消息,于是便让侍卫传李康过来问询。

    盏茶功夫,李康便赶来,听宋杰问起宁海州的抓捕之事,李康皱起了眉头,然后对宋杰说道:“王上,前日我就已经派出青衣卫的一队五十人前往宁海州,现在还未赶回,要不臣亲自跑一趟。”

    “不用了,你就在颜神城中,让边豹去带一都亲卫去就是,你去叫他过来。”宋杰想了想后说道。

    宋杰以前的亲卫指挥使是李强,上次外城失守李强和一部分亲卫便引爆霹雳火球,以身殉国,现在宋杰便让边虎的弟弟边豹担任亲卫指挥使,这小子是青衣卫出身,年纪才十八岁,是地地道道的宋家子弟。

    李康点点头,去叫来当值的边豹。

    “豹子,你带一都人马去宁海州,先去牟平,再到文登,去寻李元他们,所有人皆骑快马前往,配步枪和手枪各两把,嗯……记得带上口罩,把军医也叫上,恐防明教人下毒,立刻出发。”宋杰对赶来的边豹吩咐道。

    边豹领命后变去准备,留下李康在尚书房中。

    “王上,要不臣也去,豹子毕竟年纪尚幼……”李康又建议道。

    “石头,你准备一下,等葛重兴回来把手里的事情交给他,我打算让你领兵南下赣榆进逼朐山、东海二地,金廷还有徐文一支孤军在那里杵着,他们从海上与金廷保持联系,上次萧鸣的船队就遇上了,还好有惊无险。”

    “你这次去,务必拿下海州,先拔出徐文这根钉子,再进逼大宋,我倒要看看,宋金这次还会不会合作。”宋杰吩咐道。

    “王上,您是打算让臣领兵?”李康瞪大眼睛,有些欣喜的问道。

    “怎么不想去?不想去我就派葛重兴去了。”宋杰轻哼一声。

    “去去去,君无戏言,您都说了,可不能反悔。”李康忙说道,他可是做梦都想带兵打仗,无奈宋杰一直让他干刺探情报的工作。

    “下去准备一下吧,李元和葛重兴他们可能遇到什么麻烦了,希望豹子这小子够机灵,别真要让你跑一趟才好。”宋杰说道。

    李康也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第一百六十一章 又是瘟疫?

    不出宋杰所料,李元和葛重兴等人还真的遇到了麻烦,追击明教首领的一千多宋家军,包括李元和葛重兴都中毒了,症状是上吐下泻。

    好在没死人,原因还要从文登的柿子熟了讲起。

    李元和葛重兴等人追到文登后当地官员和乡绅送了不少新鲜柿子劳军。

    九月的宁海暑气正旺,骄阳似火,再说文登产柿子,李元和葛重兴也未太在意,便收了这些柿子,然后分给将士们食用,便继续追踪明教余众,直到温水镇的海边。

    那些明教徒见身后便是大海,只能束手就擒,李元等人见人也捉住了,便让大军就地休息,刚好又赶上当地的海蟹捕捞季节,蟹肉肥美让将士们都流了口水,李元派人去当地渔民处买了不少海蟹给将士们解馋。

    结果这一吃没多久,众人便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有人甚至拉的脱水昏厥过去,就连身强力壮的李元都拉得迈不开步子,这让被缚的明教徒有了可乘之机,一下子让他们全部逃脱,逃走时还伤了几十个看守他们的士兵。

    等过了一天一夜,李元等人才恢复过来,他的第一反应便是捉拿那些渔民,怀疑是渔民在螃蟹里下了毒。

    结果审问半天都没有证据,找到当地的大夫一问才知道,柿子和螃蟹,特别是海蟹不能同时食用,食用后会导致腹泻,如果食用过多还可能会出人命。

    这个尴尬的事实让李元和葛重兴觉得十分没面子,于是又满宁海州去抓人,结果这下没有明教的踪影,只得化整为零把一千人分成三队人马朝几个方向搜寻。

    有一队人还真找到了这些明教徒的踪迹,一番战斗下来便把这些人悉数拿下,于是这队人马押着明教徒去牟平县,并派人通知其他几队人马。

    谁知到了汤泉镇,被一伙不明身份的人马袭击,对方有数千人,宋家军只有三百来人,好在对方最多只有普通的滑膛枪,而且数量不多,便被宋家军打退,等宋家军到了牟平县城外,才发现牟平县已经被占领。

    占领牟平的贼人居然还有小型的火炮,这让这队宋家军不得不退到数里外,等待其他两队人来汇合,然后又派人往莱阳,通知当地守军过来协助。

    这一去一来就耽误了不少时间,最后牟平县倒是被装备精良的宋家军在一天内拿下,不过却让李元这个副元帅觉得颜面尽失,抓住城中这些贼人,审问后得知是当地乡绅勾结北地的金人发动的叛乱,火枪和火炮都是金人从海上运送过来的。

    当边豹赶到了牟平县,正好赶上宋家军攻城。

    等平定牟平县之乱后,李元索性在宁海州各地进行清理,把驻守在莱阳的人马又调了一千人过来,然后派葛重兴和边豹把明教之人送到颜神城受审。

    宋杰接到边豹的汇报后,想着李元不愿回来的原因也是哭笑不得,不过也任由李元去清理,毕竟现在华国境内就只有宁海州没有动过刀兵,趁着这次叛乱刚好把当地反对政府购买土地的地主清理掉。

    其实宋杰也知道,推行土地官有政策必然会有反抗,但这次也给宋杰提了个醒,是该发展一下海上力量了,而且宋家军的野外生存能力让人担忧,居然还会发生误食相冲食物中毒的事情。

    一开始宋杰还以为是明教的人下的毒,这种乌龙事件要是遇到两军对垒之时,恐怕会让宋家军一败涂地。

    ……

    葛重兴也因为在宁海州吃了瘪有些不爽,对明教徒的审问也格外上心,能用是上的刑法准备都用上,结果却一拳打到了棉花上,别人根本被打算隐瞒什么,他问什么别人就说什么,根本没有隐瞒的打算。

    这次在莱阳组织发动叛乱的是金刚禅,属于明教的一个分支,其首领号怒目金刚,本是大宋的和尚,后来改信了明教,便开始四处传教,但明教在大宋也被列为了邪教,并四处捉拿明教徒,怒目金刚只能乘船逃到北方,又开始四处招收信徒。

    不过这次抓到的人中却有一个女子比较特别,她全身着黑色长袍,戴着黑色面纱,她是被明教徒称为毒师的金刚禅二号人物。

    她的真面目据说连怒目金刚也没有目睹过,当葛重兴等人抓住她后,这个被称为毒师的女子并未反抗,被士兵揭下面纱之时,女子满脸的脓疮让人触目惊心。

    这时青衣卫的人才知道女子带着面纱的原因是因为遮丑,不过这位叫毒师的女子却说出了一个让葛重兴没敢对她动刑,甚至还礼遇的理由——完颜亮大军所中的瘟疫正是她下的。

    得知这个消息后葛重兴没敢怠慢,立马把此事告知了宋杰。

    这个世界还真有人能够使用生化武器,这个消息也让宋杰目瞪口呆,他的第一反应便是解决掉这个隐忧,不过叫毒师的女子让葛重兴给宋杰带话,她想见宋杰。

    这反而让宋杰犹豫了,一个能在金军中散播瘟疫的人,即便现在被抓住,宋杰也是没胆子去见的,更何况这说不定还是女子的计策。

    想也没想宋杰便拒绝了见她的要求,并让葛重兴严加看管这个叫毒师的女子。

    对那个怒目金刚,宋杰交代秘密处决掉这批人。

    既然明教首领已经抓获并处决,宋杰便未再关注此事,接下来宋杰让李康把青衣卫交给葛重兴,李康便带着三万人南下赣榆。

    接下来的时间,宋杰把精力都放在整顿军备之上,先后去了白衣卫把机枪的想法说给韩衡等人,让他们实验,看能否制作出一台原始的手摇机枪。

    紧接着宋杰又去了军工作坊视察,让他们抓紧生产后装枪和子弹,为接下来可能的战争做准备。

    没过几天,丁平来报,颜神城中似乎出现了瘟疫,症状与上次相似,这让宋杰的心又悬了起来。

    紧接着,葛重兴变来汇报,说那个叫毒师的女子又提出要见宋杰,并威胁说,如果宋杰不见她,她会先在颜神城中释放一场瘟疫,然后再自杀,如果宋杰见了她,她立马告知解除之法,这把宋杰气得牙痒痒,自己和她之前无冤无仇,这娘们是要干嘛,难道是觉得放瘟疫好玩儿不成,亦或是长得太丑厌世。

    不过想到如果真的在颜神城中发生一场瘟疫,后果将可不堪设想,叫来医官林志后,宋杰先是问了这次颜神城中是否属于瘟疫,得到林志肯定的答案后,宋杰把毒师的要求说了,让林志想办法先救治病人,一面让边豹派兵封锁染病之人所在的区域。

    接下来,瘟疫开始蔓延,颜神城中越来越多的人都有了这种类似于流感的症状,不知道是因为林志的药有些作用,还是那个毒师并不想把事情做绝,现在还没有收到有人死亡的报告。

    但是,所有人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因为宋杰也有了感冒发烧的症状,这与被染上瘟疫的症状几乎一样,而宋杰身边的人接二连三的都被感染,甚至是晁溪儿也开始咳嗽。

    这下华国的高层开始紧张起来。

第一百六十二章 见毒师

    躺在床上咳得撕心裂肺的宋杰发着高烧,浑身无力,此刻他好想有一片阿司匹林,外加一片抗生素药剂,最好是能去打个点滴什么的,因为现在他觉得实在太难受了,浑身无力,到这个世界已经五六年了,除了刚开始那次坠河,后面基本上都没有生过病。

    服用了林志给他开的药后,宋杰又昏昏沉沉的睡去,直到第二天醒来,发现还是浑身无力。

    在宋杰的吩咐下,王府里所有人都得戴上口罩,以防没有患病的人感染。

    葛重兴又来找宋杰,说那个毒师说,如果再不见她,她不敢保证不会死人了。

    这时宋杰即便是发着烧,也不得不起身,然后穿戴好,他现在已经准备去见一见这个毒师,反正自己已经中招,如果不去见他,颜神城中真要死了不少人的话,到时候就是把毒师千刀万剐也于事无补。

    青衣卫的地牢修建在内城的隐蔽街角,此时宋杰已经派人封锁了颜神城的内外城,现在发现患病的大多是内城的人,这些人不是朝中官员,便是商帮的商贾,还有他们的家人,反而是外城中现在还没有多少人患病,有点症状的都被集中在一起了。

    宋杰坐上马车,侍卫们都戴上了厚厚的口罩,跟着马车,不多时便到了青衣卫的地牢。

    这个地牢当初是用的储藏粮食的地方改建的,只是在顶上留出了通风口,一进去便能闻到一股霉味,不过现在宋杰的鼻子塞住,啥味都闻不出来。

    葛重兴同样戴着厚厚的口罩,带着宋杰往关押毒师的地方去,尽管有染病的危险,这些人还是尽着自己的职责,毕竟青衣卫和亲卫与宋杰是一荣俱荣,宋杰有个三长两短,他们往后的日子也不会好过,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谁都懂。

    毒师被关押在一个单独的牢房,外面已经挂起了厚厚的棉帘子,应该是青衣卫的人想出来遮挡瘟疫的法子,毒师被认为是传播的源头,青衣卫的人便想着在她牢房外挂上帘子,起到阻挡邪气的作用,有没有用先不说,至少能让青衣卫地牢的人心里觉得踏实些。

    宋杰走到牢房门口向葛重兴问道:“给她上索具没有?”声音瓮声瓮气的。

    “回禀王上,已经把她手脚都锁住了。”葛重兴躬身道。

    “把帘子和门都打开吧。”宋杰吩咐道。

    这时一个戴着口罩的年轻人跑上前来开门,门打开后,宋杰摆摆手让他们先退下,一个人走进了牢房,不过葛重兴却一把拉住他,有些紧张的说道:“王上,您不可赴险,有什么就在外面问她就是”。

    宋杰想了想点点头。

    “毒师,我家王上到了,还不快跪拜迎接!”这时葛重兴朝牢房里喊道。

    这时里面响起一个女声:“既然华国国王来了,便进来吧。”声音听着有些苍老,还带着一股异族强调。

    “放肆,你每天嚷着要见我家王上,今日我家王上来了,你还摆什么臭架子,真当我们不敢杀你不成。”葛重兴咬牙切齿的说道。

    他这次在明教面前吃了几次亏,对这个毒师也是恨得牙疼。

    “原以为能带领颜神城打退金人几十万大军的华国国王应该是个大英雄,结果也是个怕死的胆小鬼,呵呵……国王殿下,您要是怕就别进来好了。”毒师说道。

    “毒师,你不用激我,既然今日我已经来了,便不会怕你,说吧,有何事想见我?”宋杰懒得和她墨迹,向前走了几步,来到牢房的门口,看到了一身黑衣的毒师。

    此时宋杰自己也戴着口罩,只露出一双眼睛,头上戴着乌翅幞头,身穿素色梅花点缀背子。

    毒师显然也看到了门口的宋杰,被戴上手铐脚镣的她此时正盘坐在的上,盯着宋杰看了一会儿后说道:“没想到华国国王如此年轻,恐怕还不到而立之年吧。”

    “有事就说,今日我来不是跟你讨论年龄的。”宋杰沉声道,因为鼻子塞住,加上戴着口罩,显得他的声音十分低沉。

    “难怪现在敢来见我了,原来殿下已经染病。”毒师的声音仿佛有着一丝嘲弄。

    “如果你再不说,我立马离开,另外,我会下令让他们对你刑剐邢,三千六百刀保证不会断气,我保证每片下你的一片肉都会被烤熟了喂狗,然后让你睁大眼睛看着。”宋杰冷声说道,他现在有些愤怒,感觉被这个丑陋的女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我并不怕死,国王殿下,你可以试试,不过我也可以保证你的臣民会十倍,百倍的死去。”毒师同样用冰冷的声音回击道。

    “好,好,好,我非常佩服不怕死的人,既然你不怕死,我就让你生不如死,葛重兴,让人带一千个战犯到这里来,我要他们把这个心如蛇蝎的丑陋女人玩弄到生不如死,立刻,马上!”宋杰几乎是咆哮的吼道。

    “是王上,臣这就去。”葛重兴躬身道。

    “不!不要!你这个恶魔,你不能如此!”这时毒师惊呼道。

    宋杰冷冷的看了她一眼,然后转身准备离开。

    “你等等,我告诉你怎么解除瘟疫的办法,你不要让那些人来!”毒师看到宋杰要走,急着叫道。

    宋杰听罢停住脚步却没有转身,只是淡淡的说道:“如果没有用,你还是会生不如死!”

    “不要,不要,你要是敢让人来,我马上咬舌自尽。”毒师狠狠的说道。

    没等他话说完,几个青衣卫的人跑了过去,几人七手八脚的捏住他的下颚,端住她的头,让她动弹不得。

    “恐怕现在你连死都没有机会了。”宋杰再次淡然的说道。

    毒师想要挣扎,却丝毫动弹不得。

    这时宋杰转过身来再次问道:“现在说出接触瘟疫之法,你还有机会。”然后示意了一下青衣卫。

    这时有青衣卫用裹着布头的木塞子塞进了毒师的嘴巴,并放开了她的头,但双手还是被扭得死死的。

    “如果你愿意就点点头。”宋杰再次说道。

    此时毒师的面纱早已脱落,露出了那张长满脓疮的脸,只见她用怨毒的眼神看着宋杰,过了半天才缓缓的点了点头。

    “其实你要死也没什么,到时候让那些囚犯弄你的尸体也是一样,我保证让你后悔为人,宋某说到做到。”这时宋杰又说道声音透着寒气。

    毒师一边摇着头,嘴里发出呜呜呜的声音,看着宋杰的眼神多了一丝恐惧。

    “葛重兴,叫林志大夫来。”宋杰吩咐道。

    葛重兴领命离开,宋杰冷冷的看着毒师,半晌后问道:“你要见我便是想看看我会如何对你吗,如果是,现在你应该知道了。”

    只见毒师一个劲的摇头,嘴里的呜呜声更大,眼中流出了泪水,流过她的脓疮上,让宋杰忍不住有些反胃,不得不转过头去。

    过了半晌,林志跑着到了宋杰面前,见到眼前的情景有些愣住,先是躬身对宋杰行了一礼然后说道:“王上,您不该出来,应卧床休息才是。”

    宋杰摇摇头道:“现在我哪里躺得住,就是这个女子散播的瘟疫,她现在肯说出解救之法了,你参详一下。”宋杰说罢,又对毒师说道:“现在我的医官来了,你答应的解除瘟疫之法,是说还是写出来。”

    然后宋杰示意了一下其中一个青衣卫,那人放开了毒师的手臂,但却死死的抓住她的膀子。

    毒师指了指自己的嘴。

    宋杰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取出来吧。”

第一百六十三章 私生的圣女

    一名青衣卫取出塞进毒师嘴里的木塞子,毒师深吸了口气看着是宋杰,寒声问道:“宋杰,我说了你可愿意让我体面的死去,不要侮辱我的尸体。”

    宋杰点点头。

    “我要你起誓,以你儿子的性命起誓。”毒师又说道。

    “宋某从不骗人,你不信,我也没办法。”宋杰看着毒师目光中露出不耐烦。

    这时只见毒师闭上眼睛,然后轻声说道:“醋和烈酒焖煮上半炷香时间,然后放入柳树皮、白珠树叶及甜桦树叶,继续文火熬煮一炷香,留下药汁。”

    “石蕊地衣、青蒿、玄参、细辛、芍药、乌头用大火熬煮,三碗水熬成一碗便可,两种药汁混合服用两日便可痊愈。”

    “以上的法子对秋冬寒温症也有效。”

    宋杰看了一眼林志,不知道毒师所言是否有用。

    林志皱眉思索着,然后说道:“第二剂药方可起到消肿提气之效,不过第一个药方臣闻所未闻,不知是否有效。”

    “哼!”毒师冷哼一声道:“并不是只有你们中原汉人才懂医术,对付寒温症我们契丹人懂的不比你们少。”

    原来这面容丑陋,心如蛇蝎的女人是契丹人。

    宋杰示意林志去试药,林志拱手离开。

    “你是契丹人?”宋杰问道。

    “是的。”毒师答道,语气冷漠。

    “金兵的瘟疫真的是你放的?”宋杰又问道。

    “是的。”毒师还是那个语气。

    宋杰顿了顿,然后又向前走了两步,这时他里毒师更近了些,他看了毒师片刻后又才问道:“你搞出这么大动静便是要见我,既然金兵的瘟疫是你放的,那我给你一个机会,说罢,你要见我有什么目的?”

    “宋杰,你的心还不够狠,仁慈永远都不会有好下场,刚才你并不想我死,你的眼神已经出卖了你。”毒师淡淡的说道,嘴角露出一丝嘲笑。

    “你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起我的怒火,这就是你要见我的原因?”宋杰问道,反而没有什么情绪。

    “在草原上,如果一头狼发了善心,过不了几天它就会被饿死,一个君主若是太仁慈,无论是他的大臣还是敌人都可以利用他,甚至是反对他。”毒师继续说道。

    “你让我来就是要跟我说你们草原上的这些狗屁法则?那是你们蛮夷的做法,我们汉人对自己人仁慈,对敌人同样不会手软,如果你还要挑战我的底线,我会让你见识一下残忍,可以比刚才说的还要刺激。”宋杰眯着眼睛说道。

    “现在可以让他们放开我了吗,我们可以好好谈谈。”这时毒师说道。

    宋杰看了一眼扭住毒师的几名青衣卫,然后微微点头,几人随即放开了毒师。

    “谈吧,我身体不适,给你一炷香的时间。”宋杰深吸口气道,此时他还发着烧,而他已经在这里站了快一个时辰,确实有些不爽。

    “我是大辽皇帝耶律夷列之妹耶律普速完的私生女,我的生父是耶律普速完的丈夫的弟弟萧朴古只沙里,在他们成亲之前便有了我,所以我的母亲耶律普速完把我交给高昌回鹘赤护都毕勒哥抚养。”

    “三年前我前往中原弘扬我牟尼教,为的是夺回我们契丹人失去的土地,把女真人赶出北方和中原,宋杰,我们有共同的敌人,我们可以合作,你还可以借助我们大辽的力量。”毒师说道。

    宋杰听得满头是汗,没想到眼前这个丑女居然还是辽国的皇族后裔,虽然被赶到了西域,但西辽在西域是一方霸主,不过这辽国人也太搞笑了,派一个私生女来金国搞破坏,是不是有些太不靠谱了。

    见宋杰目光中露出疑惑,毒师又说道:“怎么怀疑我一个私生女没有和你合作的资格?那么牟尼教圣女呢,有没有资格?”

    “你是牟尼教圣女?那个怒目金刚呢?是什么,你的护法?”宋杰问道。

    “不过是在传教时收的一个手下罢了,他是宋人,据他自己说,是杨幺的后人,俗家名叫杨明。”毒师淡淡的说道。

    “牟尼教圣女,嗯……不过在我华国,牟尼教是邪教,你如何做到让瘟疫传播的?”宋杰问道。

    “如果你有兴趣合作我便告诉你,当然你还必须让我教成为你华国的国教。”毒师饶有兴趣的看着宋杰说道。

    宋杰听了一阵气结,这丑女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居然还想让他立牟尼教为国教,真是异想天开。

    “这位圣女,你想多了,牟尼教在华国犯下罪行,若不是看在金兵那场瘟疫可能是你放的,不然我早就杀了你们。”宋杰语气生硬的说道。

    “呵呵……你不会杀了我的,至于其他人无所谓,只要你愿意和我合作,我们的信徒很多。”毒师笑着道,此时的她完全没有了刚才的那种愤怒和怨毒,似乎刚才宋杰的那番威胁对她来说也是云淡风轻一般,或者说刚才她的举动都是装出来的。

    “女真人的皇帝我都杀过,一个圣女而已,我不介意也杀一杀。”宋杰不想看她那张脸,眼神偏移着说道。

    “难道国王殿下就不想一个随时可以释放出瘟疫的合作对象,你想想看,当你与大金或是大宋几十万人对峙的时候,他们突然爆发瘟疫,你的将士是不是会少了许多牺牲?”

    “不战而屈人之兵,不就是这个意思吗?”毒师没有介意宋杰的眼神,而是直勾勾的盯着宋杰的眼睛说道。

    “一个随时可以释放出瘟疫的合作对象,可以对敌人,也可能对自己人,这样的合作伙伴太危险了,我选择把危险消灭在萌芽阶段,圣女,恐怕宋某要让你失望了。”

    “我已经越来越不喜欢不受控制的事情和人物,如果圣女想去金国,我倒是欢迎。”宋杰语气强硬的说道。

    “刚才不是已经告诉你瘟疫的解除之法吗,你怕什么。”毒师坐直了身子,并把蜷曲的腿伸直了,让自己保持一个舒服的姿势,然后问道。

    “怕,我当然怕,这种未知的东西宋某会怕,其他人也一样,对了,圣女,你现在还没有解除危险,如果你说的方子没用,后果你应该知道的,今日便聊到这里吧,拜你所赐,宋某现在还很虚弱,现在需要回去休息,你放心,在药效没有验证之前,你很安全。”宋杰又瞄了一眼那张满是脓疮的脸,然后眯着眼睛说道。

    没等这位牟尼教圣女回答,宋杰便转身离开。

    回去的途中宋杰一脸的疑惑。

    传播瘟疫,生化武器!这尼玛宋代就有了吗,怎么没听说过。

第一百六十五章 卖俘虏

    说起来李康还真是个做将领的料,青衣卫他做得不咋地,不过打仗倒是出乎宋杰意料。

    李康刚率领三万宋家军到了赣榆,便马不停蹄的开始向朐山发起进攻,这三万人中有三千人配备了后装枪,还有十五门新式的后装大炮,三日便拿下了朐山城,徐文带着几千人逃向隔海相望的东海,此处是一个大岛,海峡有数里宽,但李康没有船只,便只能望洋兴叹。

    宋杰收到这个消息后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把这些日子在毒师那里遭受的挫败之感都随着这口气吐了出来。

    很快,李康便派一万人押解五万金兵俘虏到了颜神城中。

    接下来的几天,宋杰尚书房的外面全部都是来求见的各路官员,不过除了华国的高级官员外,其余人等宋杰一律以病体未愈为借口打发走了。

    这些人来的目的宋杰心知肚明,都是为了这些俘虏而来,这可是几万免费劳动力。

    其实最先使用俘虏为劳力的是宋氏商帮,是宋杰自己起了个好头,现在颜神城中的劳力费用远比宋金高,随着宋杰降税政策的推广,愿意到华国来谋生的人原来越多,特别是华国与金国接壤的滨棣二州,现在有宋家军坐镇,边界逃民越来越多,耿京控制下的天平军的地盘也有农人偷偷逃过来。

    皆因在华国不光有地种,税低,就是进了城郭之中,能赚到的银钱也比其他地方高出近一倍。

    华国刚刚发行了新的华元,制作精美,正面印着华国银元,壹元,当银半两,背面是一条坐地龙,体型健壮,形似雄狮。

    因此华国新发行的银元又称作华半园,意为华国发行的当成半两的一元银币。

    银元除了一元的面额,还有伍角,贰角,壹角三种面值,更大的面额便是金元,目前只有一种面额,二十元,由八钱重的黄金和二钱白银铸造而成。

    华国发行货币后,便开始进行修建水泥道路和修建学校、医馆的招商工作,于是便刺激了水泥,钢铁等建筑行业的兴起,许多原来从事流通流域的商帮都开始修建水泥窑,炼钢窑,除了玻璃产业被宋氏商帮垄断了以外,华国的资本开始流向建筑业。

    有了资本便需要人,而华国的人口本来就不多,许多农户与政府签订了五十年的长租,如果荒废超过三年,政府便会收回土地,还要缴纳相当于土地产出十年地税的罚款,因此华国政府变相的把大部分的农民捆绑在土地上,这也是为了保证粮食安全。

    当然也有人为了商帮开出的高薪而去城郭中的,这只限于那些有些技术的农户,比如懂木工,懂冶炼的,一般像这种情况商帮都会把这笔罚款支付了。

    宋杰现在没有更好拉动经济的办法,毕竟与宋金的贸易规模无法大规模进行,现在只能是继续搞大基建,其实就是通过发行货币,增加财政收入,然后把这笔收入又投入到基建中去。

    即便是这样,华国政府和华商会也没有如此多的资金进行投入,于是宋杰想出了与民间商帮成立合股商帮的办法,把宋氏商帮中的一些产业单独成立为独立的商帮,然后作价把一半以上的股份卖给民间的商帮和商贾,并交给民间来经营。

    这样华国的商人看到王室把产业拿出来与民间分享,于是购买的人趋之若鹜,而宋杰采用的是拍卖的方式,让价高者得,这样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变卖股份的收益。

    购买到股份的商帮摇身一变就成了王室合伙人,这不光是一件有面子的事情,更是一件实惠的事情,对于华国政府的招商,难免会向宋氏商帮占股份的商帮倾斜。

    农人不能离开土地,商帮只能把主意打在这些俘虏上了,各州还有修建水利工程的计划,资金由地方财政出,这些都是纳入了各地官员的考核中去的。

    所以产业工人反而是华国现在最为缺乏的,民间也有了让华国介入战争的声音。

    ……

    尚书房,一众华国高层坐在宋杰的下首,面前都摆上了一个高脚桌,上面有一杯茶和纸笔等物。

    “王上,自从俘虏押解回来后,各地商帮争相来询问如何处置之事,对于俘虏《乾元法典》没有规定,您提出让民间参与修路、修水坝已经建设官学和医官,现在他们可都问这些劳力卖不卖。”丁平是户部部长,官学和医官,都是他管辖的事情,于是率先问道。

    “是啊王上,臣的工部衙门都快被踏破门槛了,大家都指望着买下这些战俘去建窑修路,如何处理还请王上定夺。”宋荆也说道。

    “刘完素,你是翰林苑编撰官,对于战俘你觉得该如何处置?”宋杰没有回答二人的问题,而是向今科状元刘完素问道。

    “回禀王上,按我朝《乾元法典》立法原则,财物应当由所得者处理,俘虏虽不属于财物,但他们是由隶属于元帅府的招讨军俘获的,按理应由元帅府决定如何处置,王上身兼大元帅,便有俘虏处置之权,这是学生的看法。”刘完素听到宋杰点他的名字,便站起来答道。

    宋杰微微笑了笑,没有说话,他就喜欢刘完素的灵性,这位状元郎不光有见识,还懂得揣摩上意,而且还能用一番让人信服的道理去说服别人,看来宋杰没有选错人,谁说不能当官的医生就不是个好翰林了。

    其实宋杰想要的就是这句话,俘虏是军方俘获的,政府没有处置权,要卖劳力也该由军方来决定,收入也应该归宿军方,如果这笔卖俘虏的钱进了华国政府,那军人打了胜仗的奖赏哪里来,兵部?徐文在的兵部就是个军械和军粮的二道贩子而已。

    “王上,如今我国禁止蓄奴,这些俘虏也不能像奴隶被卖来卖去,更何况是由元帅府来做这件事,如此便有损《乾元法典》的权威。”礼部部长梁彦祖说道。

    “梁部长,这不是卖奴隶,下官觉得应该由元帅府对战俘进行审判,然后判处他们的相应的服刑期,元帅府要卖也只是卖出他们的劳动力,而不是人,如果过了刑法时间,这些人便没有罪行,也就是良民了。”这时刘完素对梁彦祖恭敬的说道。

    这话又说到了宋杰的心坎上,他正是这样想的。

    梁彦祖见一个新入朝为官的人便当面反驳他,脸上有些挂不住,于是反驳道:“元帅府哪来的审判机构,即便要审判也应当由交由刑部去审。”

    屁股永远决定脑袋,梁彦祖现在是华国政府的部长,自然希望政府的权利增大,毕竟现在的华国各部的权利被宋杰拿捏得死死的,即便作为丞相的梁尚君也只有并不完善的行政权。

    “王上,老臣同意状元郎的提议,对外战争抓获的俘虏应当由元帅府来处置,老臣建议可在元帅府设立审判司,可以审理军中的案件,现在暂由刑部抽调人员过去,等军校成立后,也可开设军法科,以培养人员。”梁尚君蹬了一眼大儿子梁彦祖,然后对宋杰建议道。

    “嗯,老师的这个建议甚是合理,即日起便成立元帅府审判司,杜奎,你先把都官司的能员调些人手过来。”宋杰此时表态道。

    接着宋杰又说道:“对于这些俘虏,我的意见是,服刑五年,刑期满后,俘虏可自行选择留在我华国还是回到原籍,愿意留下的可以按照客户编入户籍,愿意事农者发二十亩土地,也可作为城郭户为劳工。”

    “往后,若是有进攻我华国领地被抓获者,一律按照战犯处理,根据情节,处以五年以上劳动改造,严重的处斩,经过审判后把这些战俘编号,然后根据刑期派到各处劳动。”

    “商帮可以购买元帅府提供的劳力,元帅府还要成立一个劳改司,专门处理这些战犯与商帮之间的事情,包括战犯的管理和劳力费用的结算。”

    “当然了,元帅府收到的这些钱主要用来奖励将士,投入军工生产,购买装备。”

第一百六十六章 治国理论的雏形

    元帅府要设立新的部门当然由宋杰这个大元帅做主,即便是司马葛辉也没有权利干涉。

    于是关于俘虏处置的问题便有了处理办法,本来各部还想着能趁着这次卖俘虏赚一把填补国库,结果却被一直只有军事职能的元帅府给截胡了,说白了,这钱最后还是进了宋杰的口袋。

    这也让丁平、梁彦祖等六部高官有些不爽,他们能明显的感觉到华国政府的权利被王权深深的压制着,以往是草台班子的时候,宋杰一人做主可以理解,现在立国了,有了建制和各部堂,更建立了制度,结果还是宋杰一言而决,六部官员只有执行的命,完全不能自己做主。

    其实这是历朝历代都会出现的问题,小小的华国也不例外,国王的权利与国家的权利永远都是一对化解不开的矛盾。

    中央集权是把双刃剑,对于英明果敢的开国之君来说,越是集权越容易让国家的势力尽量扩大,王权此时是掩盖了国家权利的,而对于守成之君来说,自身的实力不足以对抗国家权利,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王权旁落就会导致王朝的奔溃,被新的势力所取代。

    这样的循环的根本原因是生产资料的分配问上出的问题,在农耕社会便表现为土地兼并,王权无法支配土地重新分配,便会产生具有重新分配实力的势力,推翻王权,重新坐庄。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句话其实是个伪命题,把一个王朝的灭亡全部归咎到一个人身上本身就不是公平的事情,历史上被黑得最惨的便是商纣王、隋炀帝。

    明明是权利阶层的内斗,非要找个替罪羊。

    宋杰此时早已不是初来乍到那个只会些山寨产品的愣头青,经历过战争,经历过亲人离去,连造反这种高危职业现在都被他混得有模有样,其中的成长已是不言而喻。

    从一开始宋杰便有一个理念,资源都得掌握在自己手里,无论是钱还是土地,这也是商人出身的宋杰的执念。

    严格来说现在以六部为职能部门的华国政府,只能行使一部分行政权,其中商业的部分被华商会分去,军事国防被元帅府占去,最为重要的分配方式被宋杰牢牢的抓在手里。

    钱和土地怎么分对于政府来说没有话语权,才是最闹心的。

    众人从尚书房离开后,宋杰也看出了丁平等人的不满,不过他并没有其他举动,反而是留下刘完素等人,询问天演论的编撰进度。

    一个国家一个政府有什么样的主导思想,这才是宋杰关注的点,有了这个主导思想,才能让华国的政治稳定,政府官员的不满也就好弹压下去。

    “王上,现在学生等人已经按照您的要求,编撰好总纲和前三卷的初稿,现在正与灵阳子道长以及马司长等人讨论,学生等人现在的疑问是,若是按照天演论的思路,那宗教便是不应存在的,便没有神佛,亦无天堂地狱之说。”

    “不过学生觉得,宗教可使人有敬畏之心,民若无敬畏之心,便会有道德沦丧之险,社稷便会不稳,故学生觉得此事应该斟酌。”刘完素说道。

    “那我想问问你们,你们相信神佛之说吗?”宋杰又问道。

    刘完素等人互相看了一眼,最后刘完素说道:“王上,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为天人合一,亚圣曾言,所过者化,所存者神,神佛留存于世为其神,而非形,此神正是体现天道之理,或可说其言为天道之表象。”

    “宗教核心不是神与佛的表象,而是神佛所弘扬之天道,灵阳子道长告诉学生,他的一位道友说过一句话,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学生深表认同,我等是王上学生,自然是信天演论,而天演论又是证道之言,这与神佛有关,却又不是神佛本身。”

    好个聪明伶俐的刘完素!

    宋杰都忍不住也要为他这和稀泥的本事翘个大拇指,而且还说得这么振振有词。

    而灵阳子那位道友正是王重阳,也只有这位祖师爷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即使如此,那你们觉得该如何描述这天演论的核心。”宋杰又问道。

    “回王上,学生觉得天演论的核心便是天演,意为天地演化之意,应当是王上所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竞争是天道的演变法则,所存是果,可以是一切言,一切法,以致诸相生。”

    “人为天地之灵,便是天地选择之果,儒释道不过是天地演化中一言,一果,神佛只是演化诸像之一,对于宇宙而言不过是沧海一粟。”这时一直没有机会说话的榜眼刘迎说道。

    宋杰听后点点头,于是示意刘迎继续说下去。

    “既然天地在演化,那么现在的一切法度便需适应天道,正如韩非子所言,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因此人便要守天地之法,也应遵现实之法,若现世之法不适应当时之事,便要变通,其理同样适用于社稷、宗教等,学生记得王上有言,之所以要让学生们编撰天演论,便是为了求真,务实,实事求是,以求格物之道。”

    “天演论便是求法,求道之理,一切学问便要重新回到学究天地演变上来,总的来说即为宇宙万物之演变,这包括了人之演变,社稷之演变、人性之演变以及万物之演变,各种演变可分而讲述,却能统属于天演之下,宗教只是其中一支,可归于人性之演变。”

    刘迎这话有那么点味儿了,按宋杰的理解,这就是以科学的唯物主义为基础,把人类进化,社会进化,宗教,经济,物理,化学等分成各种科目,然后分别研究。

    这不就是宋杰想要的东西嘛,于是宋杰满意的点点头,看了刘迎一眼,然后又问向一直没有说话的探花何若愚道:“若愚,你有何看法?”

    “回禀王上,方才二位编撰官已经说了很多关于天演论的内容问题,学生想补充的是,天演论不光要讲天道之竞争,也需要有人道之怜悯,而此怜悯便是王上的仁政。”

    “有人就把王上推行的土地国有之法比作商周之井田制,认为王上这是在复古法,而学生觉得从人性和社稷的演化来说,从公到私,又从私到公私是天道使然,正所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最终大同,而大同世界便是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老有所终,皆得善养。”

    “因此学生觉得天演论应与王上所施之法相合,是上体天道,下体臣民,却又能兼顾到鳏寡孤独病老幼,是最最正统之法,也是通往大同之道。”何若愚语速平稳,似乎早就准备好这些观点。

    宋杰听罢不由得会心一笑,这个何若愚真如他的名字一样,大智若愚,这马屁拍的宋杰十分受用,其机灵程度绝不亚于刘完素。

    看来这段时间他们是真的用心研究了宋杰的治国思路,并且能引经据典,去证明宋杰这套理论的合理性,同时又能有所延伸。

    他们的这些观点已经十分接近宋杰心目中理想的学说,他现在要的便是一套能够包罗万象的思想。

    正如刚才何若愚提出的大同说法,历朝历代都有这样一个政治理想,宋杰觉得可以借用,既能成为华国政府和他本人的目标,也是华国百姓的奋斗目标,这更是一种对未来状态的希望。

    大同世界,从现实世界来说,它比宗教更管用。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9681/ 第一时间欣赏我在大宋搞山寨最新章节! 作者:半园所写的《我在大宋搞山寨》为转载作品,我在大宋搞山寨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我在大宋搞山寨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我在大宋搞山寨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我在大宋搞山寨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我在大宋搞山寨介绍:
山寨商人宋杰意外魂穿到南宋初年同名富二代身上,却发现自己身在金统区,父亲被人谋害,家产被人觊觎,自己的小命也将不保,一入局便面临如此困境,如何破局?且看山寨商人如何步步为营,在宋金大行山寨之道改变历史……半园书友可以加Q群980688720,扫榻以待!我在大宋搞山寨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在大宋搞山寨,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我在大宋搞山寨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