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我在大宋搞山寨TXT下载我在大宋搞山寨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我在大宋搞山寨全文阅读

作者:半园     我在大宋搞山寨txt下载     我在大宋搞山寨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百一十二章 第一次北伐(二)

    “可是王上,现在各地农田和大棚被破坏严重,今年粮食歉收已成定局,迁移到淄州和青州的灾民就是七十多万,他们可都要张口吃饭啊。”

    “现在黄河从丰国镇入海后,沿途的村庄都只能往后迁移十数里,有的百姓没有了土地,我们还要安置他们,这也是一大笔开销,此时北伐不是恰当的时机啊。”梁尚君的眉头皱得更深,皱纹都挤在了一起。

    “王上,若是此时北伐,南边的大宋若是趁我们兵力空虚,再次进攻可怎么办?您让李康带两万人去寻仆散忠义的骑兵,邳州和海州只有一万精锐和几万乡兵驻守。”

    “再者,现在的曹州、单州,加上受灾的济南府、东平府、大名府等地几乎成了无人之地,真是需要我们派兵驻守之时,若是金兵派出军队,到时候我们夺回来也要花费不少精力,此时北伐真的有些力不从心啊。”葛辉也建议道。

    “葛帅,各地的防卫军已经发放了新式火枪,把他们整编出来,派往曹州、单州、济南府、东平府、大名府等地驻守,他们空余出来的防卫交给乡兵。”

    “可以让乡兵配合李元和李康他们的行动,人头都可以算到乡兵的头上。”这时宋杰又说道。

    “啊?王上,那可是五十元一个人头,算给乡兵?我们哪里来的钱给他们?”梁尚君脸色都变了。

    “老师,不是还能给土地吗?北伐了,不就有土地嘛,到时候把那些地方的土地给有功的乡兵统一分配就是了。”宋杰说道。

    他依然固执的坚持北伐,尽管梁尚君和葛辉两人都反对宋杰还是不为所动。

    “王上您这是打算让乡兵去守新占领的领土?”葛辉听出了宋杰的意思,便问道。

    宋杰点点头道:“正是此意,我们打下的土地总要有人去耕种,现在我们并不缺少土地,就是把现在华国所有的土地均分给百姓,每户都能超过百亩,还能有富余。”

    “但是,这样一来,百姓对土地便无更多需求,若是如此,我华国只能是小国寡民。”

    “这次我不光要北伐,还要把华国国民占有土地的上限提高,由原来每户五百亩提高到一千亩,可以从元帅府雇佣囚犯为劳力耕种。”

    “老师,葛帅,我也在反思我们的政策,藏富于民与富国强兵,其实并不冲突,至少现在不会有冲突,我们必须要激起民众扩张之心,这是统一华夏的内在动力,若是光讲一个大道理,谁愿意去送死,还得诱之以利才能有效。”

    “光看这次乡兵的表现,就知道,这样的激励政策还是十分有效的。”宋杰缓缓的解释道。

    这次的困局让宋杰也开始反思之前的政策,土地国有后,让大部分的百姓都有田可耕种,从愿望上来说是好的,保证华国的统治,不过却有些挫伤了百姓的积极性,加上粮价固定政策,让农户每年都只顾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因为只要顾好这一亩三分地一家人便不愁吃穿。

    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大锅饭,许多人就没有了进去之心,但现在的华国还没有到这种时候,长此以往,愿意当兵的人也会减少,进而造成恶性循环。

    宋杰把它称为小康陷阱。

    只有激发起民众对土地,对金钱的欲望,才能让民众有扩张的需求,这样华国才有内在的统一动力。

    按照宋杰自己的推算,现在每户有四十到五十亩地,平均每户五口人,即便是平均五年中有一年出现天灾,百姓也没有饿饭的担忧,因为一年的收成够他们吃两到三年。

    真要出现对土地产生需求要等十五年后,因为人口出现增长,现有的土地无法满足增长人口的耕种后才可能让民众产生扩张的愿望。

    但十五年后,时局变成什么样,谁能预料,现在这个时空因为宋杰的到来,带来了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技术和科技,历史的车轮早就偏离了原来的方向,到时候这些技术会不会流传出去,被宋金利用,这个谁也无法保证。

    宋杰觉得如果现在不能趁着有技术优势加大扩张和统一的步伐,等到出现意外后,凭着华国现在的国力根本无法与拥有数千万人口的宋金争夺天下,更别说宋杰的内心还装着更远的地方。

    梁尚君和葛辉二人听着宋杰的解释也陷入了沉默,半晌后梁尚君说道:“王上,攘外必先安内,此乃万古不变之理,内部现在还有金人骑兵四处毁坏农田,洪灾后还有许多灾民需要安置,试问哪里来的力气北伐,你方才说以土地为诱,但这样不会动摇你一直推行的土地国有之策吗?”

    “现在规定上限可以为一千亩,过几年会不会还要调整上限,到时候会不会是上万亩,可能要不了多久土地国有之制便会成为虚设,这样会不会出现土地兼并现象,若是会有,不是又陷入各个王朝面临的同样问题。”

    “王上,你的目标是大同世界,天下为公是大同的前提,老臣也算明白了你提出土地国有之制的初衷,可是现在你又要百姓去逐利,这岂不是与大同之理想相悖?”

    “这就如同那水坝中的水,一旦水坝破碎,放出来的就是洪水呀,到时候收也收不住。”梁尚君十分郑重的说道。

    梁尚君的担心并非无的放矢,宋杰提出的大同论,是土地国有为基础,百姓都能耕者有其田,因此导致小国寡民的思维出现,民众的对扩张欲望不强,但是若鼓励百姓逐利,又可能动摇土地国有的基础。

    这一幕与后世那场伟大的改革所面临的问题何其相似。

    “老师,逐利乃人之本性,如何能抑制?而且也没有必要去抑制,这天下大了去,可能我有生之年也无法触及其十分之一,再说土地国有之制也不是那么容易奔溃的,只要我们掌握了军队,铸造钱币,即便是民众逐利也不是不能控制。”

    “再说现在我只是打算尝试让乡兵驻守到与金人相邻之地,他们出则为兵,入则为民,种地和戍边可以兼顾,也可节约朝廷支出,当我们统一北境以后,河北路这些地方了中原腹地,政策也可变化。”宋杰解释道。

第二百一十三章 第一次北伐(三)

    “太师,内阁丞相梁尚君,加封莱芜郡公。”

    “司马,元帅府副元帅葛辉,加封广陵郡公。”

    “任命朱来为王室招讨军北路总指挥使,率部众三万人为主力进攻河间府,任命辛弃疾为王室招讨军北路副总指挥使,率部众三万进攻真定府,白墨为王室防卫军乡兵北路副指挥使率冀州、景州、沧州、青州乡兵五万人为辎重部队,配合北伐。”

    “任命白炳河为华国商会副会长,住持商会日常事务,封定北侯。”

    “任命葛重旺为王室防卫军乡兵南路副指挥使,暂领南方防卫之责。”

    “任命田顺为王室防卫军西路军指挥使,任命孙叔白为王室防卫军乡兵西路副指挥使。”

    “任命李宝为王室防卫军大名府军指挥使,兼领大名府、曹州、单州防务。”

    “任命王友直为王室防卫军东路副指挥使,暂领东路防务,加封招远伯。”

    ……

    乾元四年,九月初,宋杰在殿议上宣布了一系列的人事任命,主要涉及到军事方面,暂未涉及政务方面的人事任命。

    宋杰本来考虑将大同社的那些年轻骨干安置到北伐军中去的,不过考虑了许久还是放弃了,他们都是读书人,不懂行军打仗,若是乱指挥,到时候出了问题就追悔莫及,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多了去。

    大同社的人还是先放到地方去任职,而且许多人都有特长,还可以放在研究机构或者大学中,当然放在秘书署和政令署也可以。

    总之宋杰还是觉得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更好。

    这次宋杰特别任命了白家、葛家、孙家的人为乡兵的指挥使,主要是这几家大商帮对北伐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和钱财方面的支撑,宋杰当然要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他们率领的乡兵也以这几个大家族的子弟为主,他们主要负责北伐部队的物资运输。

    为了这次北伐,宋杰让宋氏商帮赶制了数百辆四轮马车,用于运输,虽然所占比例不大,但主要用来运送火炮,弹药等物质。

    四轮马车的稳定性要比传统马车优越太多,用来运送军事物资比较适合。

    九月中旬,北路军的乡兵便开拔了,他们要先到景州和冀州与朱来的大军汇合,然后才正式向北进军。

    宋杰现在已经放弃了今年的秋收,并免去了各地的地税,他现在必须要把金兵的威胁接触掉,否则即便是今年妥协了,说不定明年金兵又会来骚扰。

    而且这次宋杰北伐还有一个目的,便是马匹。

    这已经是宋杰第二次吃兵种不齐全的亏了,上次是没有水军,宋金大军从水路杀到登莱,这次仆散忠义率领的全部是骑兵,机动性强,即便硬碰硬不是宋家军精锐的对手,但是他们对地方的破坏性极强,对华国的经济产生了很大影响。

    因此宋杰也决定建立一支骑兵部队,而山东没有养马之地,而靠山东最近的养马之地便是河北路。

    那里出产的河北本群马,是契丹马与河北当地土产马杂交培育出来的一个新品种,这种马服水土,少疾病,是一个优良马种。

    宋金时期的牛马十分昂贵,牛作为耕田、拉货的牲口,在乾元年间普遍在一百贯以上,马匹根据其高度,至少也是两百贯起,良种的北方马在南方甚至能卖到上千贯。

    按照一贯铜钱约折合白银七钱,华元一块五角,牛的价格便是一百五十华元起,马匹为三百华元起。

    若是宋杰想建立一支万人的骑兵,光是马匹就要花费三百万以上,这还不包括养马所花费的钱。

    三百万,还不如直接占领产马之地的河北,这次北伐各商帮和政府的预算也就七百多万华元,如果是买马的话,也就够买两万多匹,显然动刀兵更划算。

    ……

    辛弃疾率领的三万宋家军已经在金地呆了两个多月,他从济南府出发后经冀州进入深州,先是攻下了有猛安驻守的下博镇,然后向西经束鹿连续拿下两座军寨,并烧毁了他们的粮草物资,然后进入祁州、定州,然后又掉头向下进入真定府。

    这几个地方之前辛弃疾带兵攻占过各州府的治所,当时完全没有腾出手来对付地方的猛安谋克,这次他专门挑上次被攻陷的地方附近的猛安谋克下手。

    现在的猛安谋克除了手里有些前装火枪外,大部分的屯田军手里只有弓箭和长枪,面对宋家军只有被宰杀的命运。

    因此辛弃疾一路上基本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直到进入真定府后,才遭遇了金兵大股禁军,人数大约有十万人。

    金兵的禁军配备了大量的火炮和火枪,金人的军事工业十分发达,加上人口优势,现在金兵的禁军基本上已经实现了火器化。

    辛弃疾并没有正面硬碰,而是率部进入太行山脉之中,并把这股禁军引入其中,金兵在进入太行山脉后,因为山地不便于运送火炮,追击辛弃疾部众的金兵被宋家军迎头痛击,退出了太行山。

    而辛弃疾并没有管在外面守株待兔的这支禁军,而是翻过太行山脉进入了河西东路太原府的地界,在这里又屠了一把猛安谋克的军寨,等金兵追赶来后,辛弃疾如法炮制,再次向西进入了吕梁山中。

    这下这支禁军学乖了,没有追击,辛弃疾再次沿着吕梁山脉北上,进入大同府境内,连续打掉三座军寨,烧毁粮草无数。

    大同府府治西京驻扎了金廷的精锐西北军十五万人,多以重装骑兵和重装步兵为主,本来是防御西边的西夏王朝和被控蒙古诸部的力量,结果现在华国的大军都已经进入了金廷的腹地,金廷的西北军统帅,西京留守完颜思敬率十万西北军追击辛弃疾。

    完颜思敬是完颜阿骨打时代的老人,一直以来都崇尚金人的重装步骑,即便是完颜雍给他发了不少火枪和火炮,他也没有使用,结果被辛弃疾反手一击差点全军覆没。

    好在这老头反应还不算慢,迅速退回了西京城中,并抬出了大炮,架在城墙之上,龟缩不出。

    辛弃疾本就没有攻打西京的打算,而是在大同府内扫荡了一圈,把能祸害的军寨全部拔出,才又向东进入中都路的地界。

    在这里辛弃疾遇到了金人的禁军主力二十万人的围攻。

第二百一十四章 第一次北伐(四)

    辛弃疾在大同府的所有行动都被金兵的禁军侦知,当他带人跨过蔚州地界,进入中都路后便陷入了金兵禁军的包围圈。

    金兵的带兵将领是与宋家军打过多次交道的完颜元宜,他提前封住了宋家军退往太行山脉的道路,而且一开始便对宋家军采用大炮轰击,并不派兵压上。

    完颜元宜早已侦知了辛弃疾所率这支宋家军没有火炮,于是根据宋家军的弱点制定了攻击方案,目的是要把辛弃疾这支宋家军全部留下。

    尽管辛弃疾让宋家军以五人为一队分散开,但这次完颜元宜这支禁军有大炮上百门,几乎是把金廷所有的火炮都拉了出来,连续几日的炮火袭击还是让宋家军出现不少伤亡。

    辛弃疾立刻下令让宋家军以营为单位分散开来挖壕沟,构筑掩体,把原来呈方阵的大军分为数个小的方阵,并思索着找一个方向准备突围。

    金兵在通往宋家军的西面通向太行山脉这边布置了重兵,火炮的数量也是最多,如果宋家军从这个方向突围面临的火力太大,恐怕会伤亡惨重。

    东面和南面都是易州的地界,但都修筑了长城,是故宋时修建的防御辽国进攻的五回领长城,宋家军若是往这两个方向突围极有可能被阻。

    那便只剩下北上,但北面是一片坦途,过不了多远便是中都附近,那里金廷的通知中心,不可能没有重兵把守。

    面对如何突围辛弃疾下不来决心,这时他的堂弟辛茂嘉建议道:“哥,咱们要尽快突围出去才行,困在这里迟早是个死,要不就往西走,他们肯定也想不到我们会朝他们兵力多的地方去。”

    “不行,往西他们的火炮众多,即便快速通过他们的火炮覆盖范围,也会很快进入他们的火枪射击范围,他们有人数优势,即便我们步枪可以连发,但这样造成的伤亡会很大,如果要我宋家军与金人换命,十个换一个我都心疼的得紧,更别说这样的情况下,伤亡多大完全无法预计。”辛弃疾摇摇头道。

    “那……要不,我率领一部分人从西边去吸引注意力,你带着人从北边走,咱们不能老是被困在这里呀。”辛茂嘉有些急了。

    “十二弟,别急,他们的火炮射击的精度不高,我们挖了壕沟后,被炸到的可能会小许多,几十上百门的火炮每日消耗的火药可是天量,我就不信他们还能一直都用火炮对付我们,再等等吧。”辛弃疾想了想后说道。

    “哥,咱们现躲在这里只能眼睁睁的挨炸,还不时有将士被炸到,连救都没法救,这……特么太憋屈了!”辛茂嘉恨恨的看了一眼远处的金兵后咬牙道。

    辛弃疾也知道在这样憋屈,但是如果宋家军发起冲锋,可能伤亡的人数会更多,就连全军覆没的可能性都有。

    毕竟对方有二十万大军,而且人人都有火枪,还都是线膛枪。

    ……

    朱来接到宋杰的军令后,立马组织人马,在冀州、景州和沧州各留下五千乡兵驻守后便向被进发了。

    一路上宋家军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与辛弃疾的裸奔不同,朱来这次带了四十多门步兵炮,还有五万乡兵,可为兵强马壮,装备精良,一路打到河间府,只花了半月的功夫。

    到了河间城外,朱来见城中防卫森严,便直接拉出步兵炮开始对河间城开始狂轰滥炸,两日后,河间城中的守军便开城投降了。

    进驻河间城后,朱来一面派出数队斥候打探辛弃疾大军的消息,一面派出部队扫荡河间府的各个军寨,并把缴获的物资运送到河间城中存储。

    数日后,斥候回报,附近几个州府都没有辛弃疾大军的消息,这让朱来开始担忧,难道辛弃疾的大军已经进入了中都路不成?

    河北路人口众多,又是金廷统治的核心区域,因此金兵的数量也多,本来按照宋杰的指示,到了河间府便可停下里,以此为据点威胁金廷即可,如果在往前,后勤的压力就会增大。

    不过朱来担心辛弃疾所部出问题,于是在河间府留下五千人后,继续率军向北进发,到了莫州的任丘城下。

    不过还未准备攻城,大量的金兵便出现在视野之中,朱来从望远镜中看到,这支金兵有骑兵也有步兵,人数不下五万,而且装备精良,火炮的数量也不少。

    朱来用兵一向比较大胆,见这里出现了金兵的精锐,他二话不说便下令炮兵就位开始发起攻击,对方也不示弱,同样开炮回击。

    而且朱来发现对方的火炮射程至少在三到四里,虽然没有步兵炮的射程远,但如果对方火炮数量占优势,还是可能对己方构成威胁。

    没想到金人对火炮的研发进步如此快,朱来记下这个信息后,准备在军报中想宋杰汇报。

    “报……”

    “元帅,前方十里开外再次出现大量金兵,数量比这里的还多。”一阵马蹄声后,一名斥候从马上极速跳了下来,对朱来道。

    “比这里多,那到底是多少?”朱来皱眉问道。

    宋家军的斥候是经过长期训练的,很少会有这种模棱两可的报告。

    “元帅,对方斥候人数众多,而且大军来势汹汹,我们一行三人见状只能回跑,我与另外两名兄弟跑散了,他们可能已经凶多吉少,所以小人没能看清楚。”斥候只能答道。

    “元帅,看来对方是冲着我们过来的,应该就是金人的主力了,没猜错的话可能是金人的禁军吧。”白墨见朱来还在想着什么,便说道。

    “嗯……我在想辛弃疾他们去了哪里,为何此时还不没有他们的消息,以他的机灵,这时不会不知道合击的办法呀。”朱来似乎在自言自语的说道。

    “管他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让炮兵团只管开炮便是,老规矩,先照顾他们的火炮,所有人准备挖战壕,白墨,立刻组织乡兵固守辎重,注意弹药的保管。”朱来接着下令道。

    “是,元帅!”白墨领命后便匆匆向后方跑去。

    而朱来牵挂的辛弃疾,此时正率领宋家军刚刚度过桑干河,到了鸡鸣山下,后面跟着的金兵正对他们穷追不舍。

第二百一十五章 鸡鸣山永宁寺

    鸡鸣山海拔在一千一百米左右,在当地,人们俗称此山为“奶奶山”,又称暮山,曾经是辽国有名的皇家园林,山中有上、中、下三个花园。

    女真人继承了辽国的北方大部分疆土,也继承了他们的皇家园林。

    鸡鸣山下有一座鸡鸣驿,完颜亮定都中都后,鸡鸣驿便成了一座兵营,同时在鸡鸣山上修建了不少寺庙。

    辛弃疾最后还是采纳了弟弟的建议从北边突围了出去,不过是三千多宋家军阵亡换来的。

    鸡鸣驿兵营的金兵很快就发现了靠近的宋家军,于是派出骑兵向宋家军发起了攻击,京畿重地还没有谁敢如此明目张胆的来袭击的,以往都是契丹人叛乱时,或是北边的塔塔儿部南下打秋风才到得了这里。

    驻守在鸡鸣驿的守将显然没有预料到这是一支从南边来的汉人军队,结果一个接触后,宋家军的强大火力让金人的骑兵几乎伤亡近半,于是后面的人掉头便跑。

    这里驻守了两万人的骑兵,金廷也没想到宋家军中会有一支部队深入到此,骑兵配有火枪和长马刀,没有配备火炮,对付北面的少数民族足够了,但在装备了连发步枪的宋家军面前,骑兵发起阵地战式的冲锋,显然是不明智的。

    鸡鸣驿的守军很快被打退,辛弃疾观察了一下鸡鸣山的地势后,便下令让宋家军全部退守到鸡鸣山去。

    鸡鸣山,山势突兀,草木繁茂,孤峰插云,秀丽壮观,有“参天一柱”之称,上山的路有两条,一条是从鸡鸣驿背后直接上山的路,经过达摩云梯,到永宁寺,然后到达太后亭,穿过孔石桥便到达鸡鸣山的最高峰东顶,这条路相对平缓。

    另一出是东顶北面的后山,此处山势陡峭,只有一条险道,在辽国把此处建为皇家园林之前,这里几乎没有人来,只有一些采药人偶尔会光顾,后来为辽国的萧太后命人在后山开凿了一条路通往山脚,然后沿着这条路可以到宣化,恐怕是为了防止不测留的后路。

    鸡鸣山上森林茂密,山中藏上万人都不会被人发现,因为是皇家园林,山中修建了十余座寺庙和道观,光是居住在鸡鸣山上的僧道就有数百人。

    最大的寺庙是永宁寺,有僧人三百余,东顶上有一座道观名碧霞元君殿,是鸡鸣山上最大的道观,有道士百余人。

    宋家军打退了鸡鸣驿军营派出的骑兵后,这些骑兵便退了回去,最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宋家军从军营背后绕到登上鸡鸣山去了。

    不到半个时辰,金人禁军追兵便到了,得知宋家军已经轻松的打退了鸡鸣驿的骑兵,并登上鸡鸣山后,金兵的将领完颜元宜脸色难看到了极点,把鸡鸣驿的守军将领骂得狗血淋头。

    完颜元宜也知道鸡鸣山的地形,进了山后想要围剿宋家军便十分困难了,完颜亮在位时,完颜元宜陪着去过多次,从鸡鸣驿这处登上山必须要经过达摩云梯,而宋家军只需要在云梯顶处守株待兔便可。

    达摩云梯落差近百米,尽头便是永宁寺,宋家军可以依托永宁寺的建筑轻松的击中登梯的人,而登梯的金兵却无法发起有效进攻。

    辛弃疾一路上来便发现这处是一个良好的掩体和防守之地,于是留下一个团驻守永宁寺,他带着其他人继续往上走去。

    将士们已经血战了三天三夜,现在需要找地方休息,而且还要找到吃的才行,不然队伍就垮了。

    有寺庙和道观的地方一般都会有不少粮食,这个时代僧道都是由国家供养,有田地,还有信徒的捐赠,一般不会挨饿,许多时候寺庙和道观会存储不少的粮食用于备荒。

    于是辛弃疾一路上先是熟悉地形,然后把队伍散了出去,到各个寺庙和道观中去寻粮食。

    结果宋家军在进入永宁寺的时候居然遭遇不少金兵,他们都拿着火枪,并朝宋家军开枪,好在对方人数不多,很快便被宋家军的将士解决掉。

    按说僧道们虽然是皇家供养的,但却是方外之人,一般不会为了皇家去拼命。

    现在这个情形让僧道们都以为大金国已经亡了,否则皇家园林怎么会出现衣着不同,山东口音的士兵。

    好在宋家军解决掉手持武器的金兵后,并未屠杀僧道,只是把他们赶到永宁寺的偏殿外,等候辛弃疾的处置。

    辛弃疾先是布置好前山的防御后,便登上了东顶,然后在找到后山的道路后,辛弃疾留了一个团驻守,防止金兵从后山上来。

    接着辛弃疾便命宋家军生火做饭,安排了众人轮流休息,自己带着亲兵前往永宁寺偏殿外。

    他已经得知这里还驻扎这一支金兵,在寺庙里驻军,这显然不符合常理。

    ……

    永宁寺的住持是一名年过七旬的老和尚,法号了业,此时他身边有一名少年,大约十六七岁的模样,身上穿着素色的锦缎,神色有些紧张,在一众僧道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而永宁寺的和尚和碧霞元君殿的道士都不自觉的把他围在中间,这让辛弃疾一眼便看出了个中蹊跷。

    于是辛弃疾走进这些僧道面前问道:“请问永宁寺住持是哪位大和尚?”

    此时了业大和尚走出来对辛弃疾合十道:“老衲了业便是。”声音中气十足,全然不像七旬老翁。

    辛弃疾盯着了业看了一会儿后还礼道:“了业大师有礼,未学等是华国宋家军,请大师招呼门人勿需害怕,只要诸位不反抗,吾等不会伤害你们。”

    “敢问这位将军,大金国可是已经亡了?”了业大和尚神色有些复杂的看了辛弃疾一眼问道。

    辛弃疾微微点头道:“吾等已经到了此处,大师不是明知故问吗。”

    了业大和尚听后微微叹了口气,口中念着佛号“阿弥陀佛!”

    “不知又有多少生灵将遭受涂炭。”

    “大师慈悲。”辛弃疾合十道。

    “敢问华国可是汉人皇帝?”了业大和尚又问道。

    “自然是。”辛弃疾答道。

    “那大宋可还在?”了业大和尚又问道。

    “还在。”辛弃疾面无表情的回答后,又看向那名素衣少年,然后向了业问道:“大师,那名素衣少年看着不像出家人,他是谁?还有,此处为何会有士兵驻守?”

    “是山下信众,本来是来此礼佛的,还请将军能够放他离去。”了业淡淡的说道。

    “哦?信众?大师,出家人不打诳语,大师莫不是要破戒不成?”辛弃疾盯着了业问道。

第二百一十六章 一条大鱼

    说来也巧,辛弃疾在数年前还参加过金国的科举,不过却是落榜了,于是便开始游历北方,在路上结识了一个和尚名为义端,正是从这永宁寺出去的。

    这义端比辛弃疾大七八岁,大同府人,家中本是故宋时的地方官员,后来宋室南渡后,义端的家人投降了金人,不过后来义端父亲因投靠的后台被完颜亮杀掉,也受到牵连,死在狱中,家中至此中落,后来义端便在永宁寺出家。

    遇到辛弃疾时,义端本是去中都圣安寺听经挂单,结果二人一见如故,便成了朋友,得知辛弃疾是开封府尹辛赞的孙子后,义端更是对辛弃疾更是刻意结交。

    接触时间一长,辛弃疾便发现这义端是个不安分的和尚,整天都是想着还俗,如何成就一番事业,还要和辛弃疾一起云游天下处见识一番。

    没多久辛弃疾便收到祖父突然去世的消息,来不及多想辛弃疾便回了开封奔丧,义端也跟着辛弃疾一起到了开封,后来辛弃疾到了开封才知道祖父是因为反对完颜亮出兵被下狱,死在了狱中。

    一怒之下,辛弃疾回了山东济南历城老家,刚好遇到完颜亮攻打颜神城,耿京起义,于是便在当地组织了一支两千人的队伍加入了义军,义端也跟着参加了起义军,辛弃疾被任命为掌书记,掌管帅印,义端也跟着混了个书记官。

    结果没多久,这个义端偷了帅印准备献给金兵,换个更大的官职,他嫌耿京给他的书记官太小了。

    这把辛弃疾气得七窍生烟,于是独自追赶,并抓住了义端,一刀结果了他,拿回了帅印。

    有了这个经历,辛弃疾也从义端口中知道不少关于永宁寺的事情,以前都是闲谈,不过现在却派上了用场。

    义端曾经告诉过他,金廷的皇室开始推崇佛教,皇室成员经常都会到永宁寺中去参禅礼佛。

    被诸多僧道围在中间,加上还有数十名手持火器的士兵保护,那个少年的身份便呼之欲出,他极有可能是金廷皇室的成员。

    于是辛弃疾再次试探道:“了业大师,听闻金国皇室每年在观音菩萨诞辰之时都会派人前来礼佛,每年分别是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十一月十九,四个时间,今日是九月二十一,菩萨的诞辰可是刚过两天?”

    了业大和尚听罢眉头微微皱起,他心中也是惊诧不已,眼前这个年轻的华国将军怎么会对永宁寺的事情知道得如此清楚,按说永宁寺是皇家寺庙,平常香客根本就不可能到此来礼佛,山下鸡鸣山驿还有几万士兵驻守,普通人怎么可能上得来,对永宁寺的情况一般都不了解。

    刚才了业大和尚问辛弃疾大金国是不是被灭了,便是要打听完颜皇族的情况,而那个少年不是别人,正是大金国当今皇太子完颜允恭,正如辛弃疾所言,他是替他的父亲,金国皇帝完颜雍来此祭祀的。

    因为北地越来越多的叛乱和起义,女真族统治者开始在金国境内推崇佛教。

    辛弃疾见了业不语,心中更是笃定那名素衣少年的身份可能是完颜氏皇族成员,于是只听辛弃疾大喝一声道:“来人,把那个少年抓起来。”

    “将军不可!”了业高声惊呼道。

    不过宋家军却不会听从他的呼喊,很快那名素衣少年便被书名辛弃疾的亲兵拿下,并带到辛弃疾的面前。

    “你叫什么名字?”辛弃疾看着那名少年,沉声问道。

    少年不语,辛弃疾微微一笑,然后又说道:“据我所知,当今皇太子年十七,是名笃信佛教之人,不会就是你吧。”

    这时少年眼中露出惊讶的神色,然后脸色又变得坦然,随即挺了挺胸朗声道:“不错,我就是完颜允恭,大金朝皇太子,今日落入尔等手中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但请不要伤害这里的僧众,他们乃方外之人,不该卷入世俗之争中。”

    “殿下!”了业大和尚再次惊呼道,然后口中再次念了声佛号。

    辛弃疾也是有些微微的惊讶,没想到他只是随口一猜,便真就猜中了,这还真是一条大鱼,有了他在,辛弃疾脑中开始飞快的转了起来,他想着如何尽快脱困,这少不了要这位皇太子帮忙了。

    更没想到的是,这位皇太子还能说出这样的话,有些意外的看了看完颜允恭后,辛弃疾淡淡的说道:“方才我便已说了,只要他们不做无畏的反抗,我们的士兵便不会伤害他们,没想到皇太子殿下还是位仁慈之人嘛。”

    “只要殿下配合,不要抵抗,也不要伤到自己,我们就不会伤人。”

    辛弃疾说完,又对身边亲兵交代道:“派人十二个时辰看守住他,务必保证他的安全。”

    说罢转身离开永宁寺的大殿外,此时外面响起了枪声。

    完颜元宜一开始并不知道皇太子在鸡鸣山上,本来只是想围住鸡鸣山,等宋家军吃完山上的粮食,自然便没有抵抗力,要剿灭他们也不过是时间问题,结果从鸡鸣驿的守军中得知完颜允恭居然刚于数日前上山,至今还未下山,而且太子上山只带了几十个亲卫上去。

    从刚才传来的枪声,完颜元宜判断,此时太子可能已经落入敌手,这让完颜元宜紧张起来。

    要是完颜允恭有个好歹,恐怕他的前途也就完了,尽管现在完颜雍为了拉拢各派势力,采用的怀柔政策,对完颜亮的旧部也没有随意杀掉,但是现在是当今皇太子被华国的宋家军挟持,完颜元宜此时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想了许久,完颜元宜决定派人上山去谈一谈,如果对方能够放了皇太子,就是让他们离开也不是不可以,两害相权取其轻,此时只能如此了。

    当完颜元宜派人登上达摩云梯时,宋家军守卫的士兵毫不犹豫的开枪了。

    此时山下的完颜元宜无奈,只得让人对着山上大喊:“大金国副元帅,平章政事,冀国公特派使者前来谈判,请山上的宋家军勿要开枪!”

    这喊声还不止一个人,几十个人一起喊,辛弃疾正是听到枪声和呼喊声才离开偏殿,往外走去。

第二百一十七章 被劝降

    完颜元宜派出了自己的副将,耶律烈去永宁寺谈判,耶律烈只带了两个随从。

    辛弃疾在永宁寺的正殿见了耶律烈,此人四十余岁,长得虎背熊腰,一脸的络腮胡子,眼睛不大,却有神采。

    “你便是辛弃疾,辛幼安?”耶律烈对辛弃疾拱手一礼后,便问道。

    “在下在真是辛弃疾,这位将军如何称呼?”辛弃疾也回礼道。

    “某是副元帅账下副将耶律烈。”耶律烈答道。

    辛弃疾点点头算是回应。

    “幼安兄弟果然是勇猛异常,颇有乃祖之风啊。”这时耶律烈又说道。

    “哦?耶律将军识得辛某?”辛弃疾好奇的问道。

    “数年前,某做过开封守将,与乃祖曾有数面之缘。”耶律烈微微笑道。

    “既然耶律将军识得我祖父,那辛某有一问题想请教耶律将军。”辛弃疾道。

    “幼安兄弟但说无妨。”耶律烈道。

    “我祖父是被谁人构陷入狱,又为何死在狱中?”辛弃疾冷冷的问道。

    “某那时已经离开了开封,不过听闻辛府尹是因反对海陵用兵而被关押,至于辛府尹身故,某也不甚清楚。”耶律烈回答道。

    “哼!也就是说,我祖父之死也是你们金人所害咯,不知今日耶律将军所谓何事?”辛弃疾继续冷冷的说道,他知道他祖父是因为反对完颜亮用兵被关押,不过第二天便在狱中暴毙,若不是被施以酷刑怎么就无端端的死去。

    “幼安兄弟,令祖之死是完颜亮之过,现在皇帝陛下已经为其平反,并贬完颜亮为海陵王,也算为令祖洗刷了冤屈,你知道我今日来的目的是什么,那可是当今皇太子啊,你本是我大金朝重臣之后,现在辛府尹洗脱了冤屈,你辛家应当继续为大金效力才是啊。”

    “某来之前,冀国公便承偌,只要你率众投降,放了太子,他定然要想皇帝陛下给你讨封,以幼安兄弟你的大才,封侯拜相也是迟早的事情。”耶律烈说道。

    “哈哈哈……耶律将军你怕是在开玩笑吧,投降?你想多了,我宋家军现在还有近三万人,我们的战斗力如何你们还不清楚吗,若是我们真要一心突围,你们十万禁军还能剩下多少?”

    “咱们就开门见山的说了吧,要放了完颜允恭可以,不过你们得后退,等我军撤退回冀州附近,自然就会放了他。”辛弃疾先是哈哈大笑,然后直接提出放了完颜允恭的条件。

    他不想宋家军将士做无谓的牺牲,他此次北上已经捣毁了二十几个军寨,打散猛安谋克十几万的屯田军,烧毁的粮草无数,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当初定下的战略目标,而且此时宋家军伤亡也不过一成多,如果能全身而退,倒也划算。

    现在他手里有了金朝的皇太子,就更有希望全身退回华国境内。

    之前李康在归德府被宋金联军围困,他们近两万人,手里还有不少火炮,如果不是李元即使赶到,恐怕就会全军覆没,这也给华国宋家军的带兵将领提了个醒,宋家军凭借新式步枪和火炮并不是无敌的,在敌人优势兵力下,还是有被歼灭的可能。

    更何况这次辛弃疾率兵北上,本来就没有带上火炮,对上有火炮的金兵显得火力不足,硬拼他也不是没有想过,不过伤亡肯定会很大。

    “这不可能,幼安兄弟,某敬你是个人才,又是辛府尹之后,有些话某不得不劝劝你,虽然你华国军队火器犀利,短时间来看我们要数倍兵力才能与你们匹敌,不过你不要忘了,华国只有山东两路之地,人口不过四五百万,而我大金有三千多万人口,孰强孰弱一眼便知。”

    “你知兵事,应当知道,武器固然重要,但战争打的都是什么,是人口,你们可能短时间能占据上风,不过时间一长,你们能坚持多久?若我大金用十个士兵换你们华国士兵一命,你们能有多少人可以换?”

    “还有一点别忘了,南朝虎视眈眈的,不光是对我们大金,同样也会觊觎你们华国领土,我们现在拼的两败俱伤,到时候大宋就真的轻易就能灭掉我们两国,大宋之富庶,你我心中明白。”耶律烈又说道。

    “呵呵……耶律将军,恐怕你忘了,我也是汉人,大宋能统一神州有何不可?”辛弃疾淡淡的说道。

    “你现在是华国将领,你能眼看这华国被大宋所灭?”耶律烈不解的问道。

    “这也是我们汉人的事。”辛弃疾摆摆手道。

    “幼安兄弟,其实你刻意分汉人女真人此事无甚意义,我是契丹人,按你这么说我们大辽被大金朝所灭,我们是不是就该自杀殉国,或是拼死反抗?”

    “你一定会说我们投降的契丹人都是软骨头,再说咱们的族人还在西域延续了国祚是吧?”耶律烈自嘲一笑的说道。

    辛弃疾轻哼一声,不置可否,他还真就有点这个意思。

    “那当初辛府尹为何要做大金国之臣?恐怕也不是他内心所愿吧。”耶律烈再次说道。

    这有些戳中了辛弃疾的软肋,他的祖父辛赞官至开封府尹,算是金朝的高官,这让他有些无言以对。

    见辛弃疾不说话,耶律烈又说道:“辛府尹当初这样选择一定是有苦衷的,毕竟辛家人没有办法南下,北方还有无数的汉人,而我契丹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的族人不可能南下,如果要去西域,又必须穿过蒙古诸部,或是夏朝的领地,而且路途数千里,别说大金朝不允许,就算同意了,数千里的迁徙,又有多少人能活下来?”

    “幼安兄弟,现在大金国的皇帝陛下仁慈,对各族也是同等看待,无论是女真人、契丹人还是汉人都是大金国的臣民,再说现在各族不都在学习汉人的经典,说汉人的话吗,就连圣人都说过,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

    “其他的话某也不多说,若是幼安兄弟你留在大金朝,定能在朝中有一席之地,到时候你还可以为北地汉人说话不是。”耶律烈又劝说道。

    辛弃疾看着这个外表长得五大三粗的契丹人,还差点被他外表蒙骗,没想到这人说起道理来,还真是一套一套的,而且他这一番劝降的话还真让人没什么反感。

第二百一十八章 金廷的打算

    “耶律将军,你我各为其主,辛某既然跟了华国王上,便不会投金,此事就不用劝我了,若是你要来谈如何放金国皇太子殿下,我们还可以细细商量,若是你还想继续劝降于我,那我就只能请你下山了,到时候是手底下见真章。”辛弃疾保持着微笑,对耶律烈说道。

    “幼安兄弟,你都说了咱们都是各为其主,其实本来就没什么矛盾是吧,方才你说的退回到冀州境内的要求肯定是不行的,我们必须尽快保证太子殿下的安全,否则皇帝陛下就会要我们的脑袋。”

    “你看这样可好,我们把鸡鸣驿的士兵全部都撤出,你们先下山,然后等你们渡过桑干河,不过渡河前你们放了太子殿下,如此可好?”耶律烈遂提出建议道。

    “呵呵……渡河前放了他,耶律将军,到时候半渡而击,我们可就都交代在这里了,再说河那边你们也齐集了不少人吧。”辛弃疾轻笑道。

    “不不不,既然说好了放你们离开,定然会信守承若的。”耶律烈摆摆手否认道。

    “如果耶律将军要如此说,那辛某便无话可说了,看来你们根本就没有什么诚意就你们的太子呀,来人!送客!”辛弃疾挥了挥手便下了逐客令。

    “幼安兄弟,你这……”耶律烈忙轻呼一声。

    辛弃疾转过身向大殿内走去,几名宋家军的士兵把耶律烈等人架出了大殿。

    完颜允恭被关押在一间禅房中,由五名宋家军士兵看守着,辛弃疾过去查看了一下完颜允恭的情况,见他只是呆坐在禅房的椅子上,便放心离开,朝东顶上走去。

    本来辛弃疾是打算从后山的路退出鸡鸣山的,不过宋家军在后山已经发现了金兵斥候的踪迹,并且活动的范围越来越靠近东顶,如果不是守住这里的士兵果断开枪,恐怕那些金兵斥候还会靠近试探。

    对于防守,辛弃疾对宋家军有充分的信心,宋家军也是靠着防守起家的,依山据守对方也无法使用火炮,正是宋家军发挥火力优势的时候,对方也不会傻到从后山发起大规模的冲锋,这还省去了麻烦。

    现在金国皇太子在手里,辛弃疾也不担心,山上的粮食储备够两万多人食用三四个月,而且山上还有几口泉眼,水源也不是问题。

    有这几个月的时间,华国应该也解决了国内的灾患问题,说不定已经向北发起了进攻,自己这两万多人还能拖住十万金国的精锐禁军,至少他们投鼠忌器,不敢发起进攻。

    想到此处,辛弃疾便也释然,现在应该是自己掌握这主动权,如何交人也该是自己说了算,相信接下来金人还会派人来谈判。

    这几天就让队伍好好的修整一番。

    辛弃疾当初带着三万人只带足了弹药,每个士兵都带了上百发子弹,还有几百匹马,驮的也都是枪支弹药。

    每个士兵只是备了十日左右的粮食都便出发了,一路上,吃的全靠抢军寨的,拿不下的都烧掉。

    辛弃疾不知道,他的这一番折腾让中都城中那位金国皇帝差点气得脑溢血。

    本来完颜雍觉得掘开黄河和派出仆散忠义的骑兵袭扰华国,这套连环计起了作用,要知道仆散忠义的八万骑兵可是整个金国几乎所有数骑兵了,他知道要让仆散忠义用骑兵去攻城,与华国的宋家军硬碰可能没什么胜算,不过仆散忠义是与宋家军打交道最多的将领,也是用兵的行家,他十分明白自己这次到华国要做什么。

    从华国后来全线收缩了防线,完颜雍就知道这招已经管用了。

    不过没过多久,宋家军居然也派出了一支军队在四处攻打各地的军寨,尽管派出了最为精锐的禁军去拦截,似乎还是被这支宋家军逃掉了,结果一统计,完颜雍差点奔溃,整整二十多座军寨被毁,被焚烧掉的粮食多达八百多万石,各军寨的屯田军也被打得七零八落的,这可是他们女真人统治的核心力量。

    本来这件事就够让他忧心了,结果华国居然在这个时候又派出数万人北伐,占领了河间府,接着又打下了莫州、安州,尽管他已经派出了老将完颜昂率领十五万禁军去迎敌,不过完颜昂似乎并没有讨到便宜,并上了札子请他增兵支援。

    就在这时候,围剿那支孤军深入的宋家军的完颜元宜又送来军报,说那支宋家军占领了鸡鸣山,还把在山上的皇太子完颜允恭帮做人质。

    听到这个消息后的完颜雍差只觉得眼前一黑,整个身体都要倒了下去,幸好这时身边的太监扶住了他,并立马叫来了御医。

    等服过御医开过的药后,完颜雍才顺过气来。

    这时完颜雍的舅父,太尉、尚书令李石立在一旁,劝道:“陛下,万莫要再动怒了,方才臣都被你吓得六神无主了”。

    “舅父,你来了,坐。”完颜雍此时半躺在御塌上,有些精神萎靡的说道。

    “陛下,用兵不顺,都是老臣调度无方,您……龙体为重啊。”李石看着自己这个做了皇帝的外甥,有些心痛的说道。

    “舅父,此事怎能怪你?现在还是想想怎么把胡土瓦(完颜允恭的字)救出来吧,哎……你说我们与宋杰开启战端可是不明智之举?”完颜雍撑起身子,坐了起来,然后向李石问道。

    “陛下,此事是臣的错,不该一力主张与华国开战,若是当初把南京路给了宋杰,现在就是他们与大宋狗咬狗,我们等着看戏了,还请陛下责罚。”李石站起来,跪在地上,把责任都一力承担了下来。

    完颜雍忙扶起自己的舅父,安慰道:“此事不怪舅父,我们都没料到华国的火器已经犀利至此,便是太祖皇帝再生,也不敢保证能战胜华国的宋家军,朕看,此时是该与华国和谈了。”

    “可是,陛下,他们可是开出两百万两白银赔款的条件,还要让完割让河北路和南京路,这……这可是会有损陛下您的天威的。”李石皱眉道。

    完颜雍闭上眼睛不说话,然后过了许久,才淡淡的开口:“此事交给完颜元宜去谈吧。”

    李石听后楞了一下,然后瞬间明白了完颜雍的意思。

    完颜元宜是契丹人,本名耶律元宜,而金国现在契丹人的起义比汉人还多,看来完颜雍是打算让契丹人去背锅。

第二百一十九章 各有计较

    “陛下,若是让我们答应他们的条件也可以,不过需要宋杰把他们最新式的火枪卖给我们才行。”李石建议道。

    完颜雍摇摇头道:“朕估计他们不会同意的,若是朕坐在宋杰的位子也不会同意的。”

    “陛下,他们的新式火枪我们也不是没有拿到过,已经组织了数百个匠人琢磨此事,始终无法知晓他们弹药里装的东西,据邹家兄弟所说,里面并不是填充的火药,而是一种棉花,至于为何会爆炸,他们也无从知晓。”李石说道。

    “派去华国的人也没有人拿到消息吗?”完颜雍又问道。

    “没有,我们的人就是进了格物城,也只是负责一些不重要的工作,根本没办法接近弹药的生产,就是火枪的生产也只是负责一些打磨和组装,如果不是颜神城出身,没有家人在城中,根本就不可能选为格物城的工人。”

    “不过……最近倒是有消息传回来,最近宋杰打算给格物城的劳工和白衣卫的人选妻,或许这可以作为一个打入的办法。”李石建议道。

    完颜雍重重的叹了口气道:“难道我大金江山就要被汉人给抢走不成。”

    李石此时不敢说话,只得静静的侍立一旁。

    “舅父,方才你的说都可以去试试,让皇城司多安排些女子进入河北路各地,只能是汉人,越多越好。”

    “还有,现在就让完颜元宜去和谈,南京路、河北路都可以给他们,不过前提是宋杰必须卖新式的火枪和弹药给我们,嗯……交代完颜元宜尽快把胡土瓦尽快赎回来,现在大金禁不起折腾了,塔塔儿部和西夏最近又开始蠢蠢欲动,就是南边的大宋见我们吃了败仗,也肯定落井下石的,先忍一忍宋杰的气,他吃下来这两路,要消化掉也得费不少时日。”完颜雍沉吟许久后说道。

    “是,陛下,现在与华国和谈,是有必要,我们现在确实不宜再与华国动兵戈,而是应该加紧对华国的渗透,争取早日得到其新式火枪的秘密,若是能拿到配方,我们也就不惧宋家军了。”李石躬身说道。

    完颜雍点点头,没有说话,然后轻轻的挥挥手,李石见状便再次施礼退了下去,完颜雍现在觉得十分疲倦,他已经很努力的在经营这个国家,却面临着一大堆的问题,而且大金国的精锐一再败于宋家军之手,他生出一股无力感。

    这宋家军比当年的岳家军还要难以对付,岳飞是臣子,当年还可以离间,但宋杰本就是华国之君,完颜雍现在实在是找不出更好的办法对付宋杰,难道只能坐看其做大,然后等着华国来灭掉大金?

    不行,华国君臣不可能是铁板一块,他们一定有弱点,大金朝决不能坐以待毙!完颜雍这样想着。

    ……

    颜神城中的宋杰此时正打着喷嚏,他当然不知道这时远在中都的完颜雍在念着他。

    此时宋杰也有些头疼,本来晁溪儿信誓旦旦的说帮格物城中的单身汉找老婆,颜神城中的姑娘倒是许多愿意嫁过去,不过一听说一月才能出一次格物城,还得有士兵监督着,而且还不能合离,这让颜神城中的许多人家都打起了退堂鼓,他们宁愿把女儿嫁给宋家军,虽然有守寡的风险,总好过进格物城去坐牢吧。

    于是晁溪儿、赵初兰、含烟和罗轻衣等人又把淄州附近几个州的州长的夫人请到王府中,让她们在当地给挑选身家清白的家庭,愿意来的倒是不少,不过一来就是举家搬迁才行,这搬迁就得花银子,还需要安排好这一家人的居住问题。

    格物城中可是有好几千单身汉,要是都迁到格物城附近,那不得是几千户人家数万人,而且人家若是放弃了当地的田地,华国政府还要在格物城给人家地种,但现在格物城附近哪里还有田地,这里可是京畿重地,田地早就分光了,更没人愿意卖出来。

    于是宋杰只能交代晁溪儿她们,一步步的来安排,一下子迁移几千户到格物城中朝廷也吃不消。

    现在先把军工坊中那些工头和白衣卫中的基层军官的个人问题解决了再说,下面的人只能分批解决,而且对下面的人来说,发媳妇不也是个激励机制不是。

    交代完后,宋杰便叫来葛辉问起李元和李康对付仆散忠义之事处理得如何了。

    “王上,仆散忠义这人滑的很,此时已经跑到曹州一带去了,根本就不与我们正面对抗,李帅他们拉着辎重确实赶不上呀。”葛辉只能苦笑着给宋杰诉苦。

    宋杰听罢也是无奈的笑了笑说道:“仆散忠义用兵倒是有一套,不过要放着他们对北伐军形成威胁,虽然隔了上千里路,不过万事小心为上,让李元他们咬着这支骑兵不放,他们不是也没办法带上辎重嘛,就让李元他们也放下辎重就是,不能让他们就这么全身而退了。”

    “是,臣立马以元帅府的名义去传令。”葛辉躬身说道。

    “对了,辛弃疾还没有消息传来吗?”宋杰又问道。

    “回王上,还没有,朱帅已经打到保州和定州,也未发现辛弃疾他们的踪影,他们也没有派出人马与朱帅联系,会不会……”葛辉有些担忧的说道。

    “不会的,辛弃疾这么精明之人,哪里这么容易就被人灭了,他带走的可是将近三万全部装备了新式步枪的老兵,如果被灭,金人还不大肆吹嘘一番?”

    “放心吧,这次他们带足了弹药,便是找个山头坚守,也要让金人崩掉几颗大牙。”宋杰摆摆手道,他才不信辛弃疾现在就挂掉,于是打断了葛辉的胡思乱想。

    “是,是臣多心了,辛弃疾确实是知兵之人,而且还很年轻,虽然加入宋家军的时间不长,可是打了几次漂亮仗。”葛辉忙说道,他是知道,宋杰极为看中辛弃疾的,于是忙附和着。

    君臣二人又聊了一小会,葛辉便去元帅府发布军令去了。

    待葛辉离开不久,边豹来报,说朱来有重要军报送来。

第二百二十章 和谈

    这次金人再次派出了使臣,居然是重臣完颜元宜,这让宋杰也有些意外,一般来说两国交战不会派出副相这样的高级官员,而且宋杰还收到朱来转交的辛弃疾的战报。

    读了辛弃疾的战报后,宋杰先是有些吃惊,然后开始哈哈大笑起来,心中直叹到,这辛弃疾果然是胆子大,而且运气也不错,居然打到了离中都不远的鸡鸣山上去了,还抓了金国的皇太子,这下金人就更加被动了。

    于是宋杰命边豹传令,让朱来立刻派人把完颜元宜等金人使团送至颜神城来。

    其实他也不想这仗再打下去了,朝廷已经没有钱了,这次北伐用的都是王室银行强制让百姓存的银元,这些钱是要还的,现在这种情况算是一种变相的财政赤字吧。

    十日后,朱来派了数百人送完颜元宜的使团到颜神城中,宋杰在议政殿接见了他们。

    “外臣完颜元宜拜见华国国王殿下。”

    “外臣纥石烈良弼拜见华国国王殿下。”

    ……

    金国以完颜元宜为主使,纥石烈良弼为副使,作为和谈的代表,这种级别也算比较高了,看来完颜雍和谈的决心并不是作假。

    宋杰打量着完颜元宜,此人四十多岁,皮肤白皙,鼻梁高挺,眸子黝黑,留着短须,相貌堂堂,面容看起来像个文人,不过看其身板倒是有些魁梧,定是常年习武才会如此。

    此时完颜元宜也抬头看了宋杰一眼,宋杰给他的印象是十分年轻,看起来似乎有些文弱,不过完颜元宜刚一接触宋杰的眼神,便自觉的点下头去。

    倒不是宋杰眼冒神光霸气侧漏,而是作为外臣,如此打量一国君主算是一种失礼的行为,况且他们现在是来和谈的,若是被别人安个不敬之名,对和谈不利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完颜元宜,孤对你可是闻名已久啊,诸位平身吧。”宋杰淡淡的说道。

    “谢国王殿下。”几名时辰说道。

    这时金国使臣才正眼看向大殿上首的宋杰,只见此时宋杰面带微笑的看着他们。

    “殿下,我等奉大金国皇帝陛下之命前来和谈,以结束我们两国之间的争端,是带着诚意而来的,这是我大金国陛下亲笔书信,由外臣带来交于殿下,请殿下过目。”完颜元宜说罢,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恭敬的抬过头顶。

    亲兵指挥使边豹这时走过去,取过书信,先是检查一番后,然后交给宋杰。

    完颜雍的信中尽是些虚妄之词,什么两人本有兄弟之情,被大宋调拨离间,现在他完颜雍大度,愿意与宋杰重归于好,化干戈为玉帛,并请宋杰称帝,他完颜雍会大大的支持,从此二人便兄弟同心共治天下。

    宋杰捏着皮子看完了完颜雍的这封信,不过有些奇怪的是,完颜雍并未在信中提及要宋杰放了他儿子的事情,当然也未提到具体的和谈条件,看来是准备交给完颜元宜等人来完成。

    微微一笑后,宋杰对金国使臣说道:“你家皇帝还有什么交代,现在就说吧。”

    “殿下,外臣等来之前,我家陛下交代,可把南京路交给华国,并付给华国五十万两白银,以示我大金的诚意。”完颜元宜对宋杰拱手一礼道。

    “呵呵……纥石烈良弼,你当初是没有把孤的意思带给你家皇帝吗?”宋杰反而想副使纥石烈良弼问道。

    “殿下,外臣把殿下的意思带到了的。”纥石烈良弼板着脸说道,然后对宋杰微微一礼。

    “那就奇怪了,你家皇帝在心中可是与孤称兄道弟的,怎么,孤的当初的建议不好吗?”这时宋杰收起了脸上的笑容冷冷的问道。

    “殿下,当初您提出要河北和南京二路,还要二百万两白银的赔偿,请恕外臣等无权同意。”纥石烈良弼沉声说道。

    “那你们来和谈什么?那就不用谈了,诸位还是请回吧,孤早就说过,南京路孤自会去取的,至于两百万两的银子嘛,不要也罢,大不了我们多占几个州府便是。”宋杰再次用冷冷的语气说道。

    他有些不解的是,这完颜元宜才是主使,怎么作为副使的纥石烈良弼反而像主使一样,说话还特别硬气,好像不是来和谈的,倒像是来给宋杰添堵的。

    “殿下,请容外臣说一句。”这时完颜元宜对宋杰施一礼后道。

    宋杰微微点头,没有做声。

    “殿下,我家皇帝陛下此时确实是带着极大的诚意命外臣等来和谈,至于殿下要求之事外臣等可以转达,并不是没有商量的余地,不过我家陛下也说了,既然是和谈了,我们两军之间便不应继续攻伐,可先行停战可好。”完颜元宜说道。

    “你们提出的和谈条件远非孤之意,这和谈孤看就没有必要谈下去了吧。”宋杰淡淡的说道。

    “殿下,南京路可以给华国,不过,我们需要华国最新火枪和子弹的制造之法,不知殿下可否同意。”完颜元宜又问道。

    宋杰看了一眼大殿中的华国重臣,只见他们都皱起眉头,于是梁尚君站出来说道:“完颜元宜主使,这个要求你们觉得我们觉可能同意吗?我家王上只不过是按照之前的要求来提出的建议,你们不会忘了掘开黄口堤坝,让我华国百姓有多少人无辜惨死,仆散忠义的骑兵又杀害了多杀手无寸铁的百姓?”

    “你们还真敢要,新式火枪和子弹的制作之法是我华国最高机密,你们可能把刀子递给敌人吗?哦,我差点忘了,你们契丹人已经把刀柄都已经交给了女真人。”

    梁尚君的话让完颜元宜脸色十分难看,这时纥石烈良弼再次开口道:“华王殿下,若是您可以不顾那支数万人的孤军的安危的话,那我们的和谈就真没必要继续谈下去了。”

    这话倒是让宋杰楞了一下,什么叫孤军的安危,难道辛弃疾所率大军有危险?他不是刚接到辛弃疾的军报,说俘虏了金国的皇太子吗,怎么就有危险了?

    这时完颜元宜的嘴角涌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既然如此,那就继续打吧。”宋杰淡淡的说道。

第二百二十一章 完颜元宜的心思

    “王上,金使完颜元宜求见。”边豹进到尚书房对宋杰说道。

    宋杰正在看着各地的奏报,于是抬起头想边豹问道:“他们不是刚从议政殿离开不久吗,又来干嘛,不见!”宋杰有些不爽的说道,那个纥石烈良弼几次都惹得他不快了,于是对边豹说道。

    “王上,是金国主使完颜元宜一人,说是有重要之事与王上谈。”边豹去而复返道。

    “那让他进来吧。”宋杰沉吟片刻后说道,心中满是狐疑。

    少顷,完颜元宜在边豹带领下,只身走进宋杰的尚书房,然后对宋杰行了个稽首礼,说道:“外臣叩见华王殿下。”

    “起来说话,完颜元宜,你来见孤有何事?”宋杰问道。

    “殿下,鸡鸣山的军队是外臣的心腹耶律烈在驻守,也是外臣交代他让辛将军能派人送出军报给您。”完颜元宜说道。

    此语让宋杰有些意外,他瞪大眼睛看了一眼完颜元宜,心中快速的思考着。

    “殿下,外臣作为主使来和谈,接到的皇命是把南京、河北二路交给华国,并请殿下放了我国太子殿下,白银的赔偿也是可以的。”完颜元宜又继续说道。

    “既然如此,为何方才你们在大殿中不提出来?”宋杰不解的问道。

    “殿下,这卖国之责只能让外臣这个契丹人出身的朝臣来做。”完颜元宜苦笑道。

    宋杰一听便想通了完颜元宜来此的目的,也明白了为何纥石烈良弼在大殿中说出如此硬气的话,原来是完颜雍想掩耳盗铃,不过是为了欺瞒女真贵族,或者说不想背负卖国割地的骂名。

    那么完颜元宜来见自己便是来交底的。

    “呵呵……这个完颜雍果然心思缜密啊,完颜元宜,既然你知道此行来和谈会背负骂名,那你还来?”宋杰想明白了这其中的关键后,便想完颜元宜问道。

    “外臣不过是身不由己罢了,还请殿下能够尽快让辛将军放了太子殿下,外臣也才能保族人平安。”完颜元宜躬身道。

    “鸡鸣山离我大军还有如此距离,放了你们太子,怎么保证辛弃疾那支大军的安全?”宋杰又问道。

    “可请殿下让贵国王室一人为质,交与我们,然后我们放辛将军的大军离去,在两军交界之处交换人质即可。”完颜元宜说道。

    “这不可能!完颜雍想多了吧!”宋杰轻喝道。

    “这是大金皇帝的意思,不过外臣觉得可以让贵军先下易州,然后在往北进逼奉圣州,如此就能与鸡鸣山大军连接,到时候外臣可让鸡鸣驿的大军以保护太子殿下安全为由,退后五里,以便辛将军的大军能安然下山。”

    “当然,大金皇帝陛下并不知道外臣已经把消息传递给您知晓了。”完颜元宜沉声说道。

    宋杰眯着眼睛听完完颜元宜的建议,然后陷入沉思,完颜元宜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被完颜雍知道了,他是会掉脑袋的。

    “你为何要如此做?”宋杰淡淡的问道。

    “为了外臣自己和家人,还有为了金国被奴役的契丹人。”完颜元宜躬身说道。

    “我怎么知道你们不是使的诱敌深入之计?”宋杰又问道,语气充满怀疑。

    他桌上便有地图,鸡鸣山的位置他也标注出来了,现在朱来大军已经占据的保州和定州里鸡鸣山不过两百里,不过却有两段故宋时期修建的长城,左边是太行山,严格来说对宋家军运送辎重是不利的,如果金兵在此留下大量守军,可以依托长城进行防守,宋家军想要攻陷此地并非易事,而且此处已经离华国十分远了,后勤压力也增大不少。

    如果华国正派兵力护送运输队伍,还要防着仆散忠义那支骑兵,况且此时华国根本抽不出更多的兵力了,总不能用乡兵去防守仆散忠义的骑兵吧,这就一点优势都没有了。

    因此宋杰十分怀疑完颜元宜提出这个计划的用心,说不定就是这对君臣设的陷阱。

    “殿下,外臣只是为了自救,若是让外臣背下这个名声,到时候皇帝陛下要杀我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也有了对契丹人动手的理由,若是殿下不放心,可先扣下外臣等人。”完颜元宜又道。

    完颜元宜的话让宋杰一时辨不出真伪,他查验过辛弃疾的军报,火漆印信都没有问题,字迹也是辛弃疾本人的,也就是说辛弃疾现在鸡鸣山并意外拿下了金国皇太子是确有其事,而完颜元宜让辛弃疾给自己带信的目的是让自己知道此事,而增加一份谈判的筹码。

    “完颜元宜你知道如果孤将此事告知了完颜雍或是纥石烈良弼,恐怕你和你的家人都会死无葬身之地。”宋杰故意压低语气说道。

    “呵呵……殿下,外臣和家人之命本就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殿下不信,外臣是毫无办法,为了保守秘密,外臣与家人也只有死路一条。”完颜元宜有些心灰意冷的说道。

    如果完颜雍真的私下授意完颜元宜来与宋杰来谈和谈的条件,如果宋杰答应了,完颜元宜要背上卖国的罪名,因为皇帝不会错,错的只能是大臣,这是完颜雍为了保持皇帝威仪和维护统治的手段,若是被女真贵族知晓是皇帝的授意,那么完颜雍就面临各种势力的诘难,本来完颜雍就是靠政变上台的,之前的完颜亮也一样。

    在女真人刚占领中原的时候还出现过两个汉伪政权,其实是女真皇族扶植的,并非是金国皇帝的意思,后来山东、南京等路还出现过不停皇帝调令之事,形成了国中之国,若不是经过金熙宗和完颜亮两朝的大肆杀戮皇族,恐怕完颜雍也不能坐稳这个皇帝之位。

    因为金朝初期在皇帝继承制度上一直没有稳定下来,皇族之间的杀戮让其国力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也是金朝没能南下乘胜追击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眼前这个完颜元宜正是杀掉完颜亮的主谋,如果不是他,完颜雍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平定了北方。

    杀完颜亮是完颜元宜的投名状,但也是完颜雍不会信任他的原因,一个敢弑君的臣子,而且也不是自己的嫡系,这么可能取得新君的信任。

第二百二十二章 成势

    宋杰考虑许久,他选择扣下了完颜元宜等金国使臣,并命朱来往鸡鸣山方向进攻,并把完颜元宜写给耶律烈的一封书信也派人交给了朱来,让他交给耶律烈,内容宋杰看过,上面写的是为了保证皇太子的安危,命耶律烈不得与宋家军发生冲突。

    消息传到中都后,完颜雍有些慌了,看华国这架势完全是直取中都之意,于是他下令各地兵马到京畿勤王,对抗华国军队。

    其中退至南京路的仆散忠义也不得不北上,留下了只有厢兵驻守的南京路。

    而此时李元乘机率三万大军攻下了开封府,被女真人占领了四十年的故宋都城再一次回到了汉人的手中。

    李元占领开封府后,宋杰又派出驻守曹州的田顺率兵配合李元攻占南京路的其他州府。

    到十二月初,两边都向宋杰传来了捷报,先是朱来的大军一路上遭遇了几次金国禁军的进攻,一开始他们似乎并没有与宋家军死磕到底的意思,刚与宋家军接触,便退了回去,反而是去攻击宋家军的补给部队,朱来发现后立马掉头回援,数次打退了金兵的进攻,不过导致从保州到奉圣州两百余里的距离打了一个多月才到鸡鸣山下。

    而李元的进攻要顺畅得多,毕竟现在的南京路已经没有了金兵的精锐驻守,许多的州府都是宋家军刚开了几炮,便投降了。

    毕竟南京路的金兵在与宋军和华国的作战过程中损失巨大,剩下的精锐也被完颜雍召回北方勤王,防御宋家军的北伐部队。

    在鸡鸣驿围困辛弃疾的耶律烈也撤退了,朱来与辛弃疾的大军终于在奉圣州的鸡鸣驿汇合,宋家军的主力部队达到六万人,辎重部队五万人,大军超过了十万。

    朱来在进军之初便得到宋杰的授意,现在还不是进攻中都的时机,于是即便辛弃疾向朱来提出进攻中都的建议,还是被朱来拒绝了,很快宋家军退出奉圣州,回到了保州境内,驻守在清苑城。

    很快,金廷再次派出使臣来和谈,这次完颜雍居然派出了他的舅父李石为正使的使团。

    这已经是宋杰第二次见到李石,不过现在宋杰已经贵为华国国王,而李石也成了金国太尉、尚书令,皇帝之下的第一人。

    如果不是到了如此境地,恐怕完颜雍也不会派出李石为使前来华国谈判。

    本来梁尚君等人准备让宋杰晾李石一段时间再见他的,不过宋杰想到此时华国也到了快支持不下去的地步,朝廷里已经没有一分钱,现在所有的用度全部是靠王室银行中还剩余的存款,但也只有不到百万华元了,如果继续打下去,恐怕朝廷连支付将士的薪俸都拿不出来了。

    因此宋杰还是很快便接见了李石,此时不光是谈地盘的问题,而是赔偿之事。

    而宋杰现在把赔偿的金额提高到六百万两白银,这已经占到金国一年的收入的三分之一还多,而且现在金国又丢了南京和河北二路,这两路是人口和税收的重要地区,李石当然不能同意,于是谈判便又僵持了下来。

    ……

    “王上,那李石来了。”边豹进了尚书房后,向宋杰行礼说道。

    此时尚书房中华国的高层基本都在,正在商议着对新占领河北和南京两路的管理之事,当然宋杰和华国高层也知道此时李石也肯定会再来,谁叫他们的皇太子已经在华国手上。

    完颜雍并不是只有完颜允恭一个儿子,但完颜允恭是已故皇后皇后乌林答氏唯一的儿子,而这位乌林答氏当年为了救完颜雍,被完颜**死,因此完颜雍心中对乌林答氏十分愧疚,尽管在皇太子被俘的问题上,有朝臣提出另立,以保全皇家颜面,但都被完颜雍拒绝了。

    众人听到李石来了,先是看了一眼宋杰,然后准备退下,不过宋杰只是淡淡的说道:“都留下吧,听听他还有什么话说。”于是示意边豹传李石进来。

    “外臣李石见过华国王上。”李石进来后见尚书房还有其他人,并未感觉诧异,而是十分自然的向宋杰见礼。

    “李太尉,怎么,想通了?”宋杰微微笑着说道。

    “华王殿下,外臣今日来也不想说其他之事,您所提之赔偿,我大金国可以给,不过若是一年之内给,恐怕我们也拿不出如此多的银两,不知可否给我们三年时间,今年先支付二百万两,请殿下先放了我国皇太子,若是殿下不答应,那外臣只能告辞回去了。”李石一进来便开门见山的说道。

    宋杰看了一眼李石,又看了看其他大臣,淡淡的说道:“靖康年间,听闻你们从大宋处拿到不少金银,数量远不止几百万两吧,如果你们拿不出这么多白银,黄金也可以,哦,对了,还可以用良马相抵,每匹折合……五十两吧。”

    “什么?五十两?殿下这样是否欺人太甚了!”李石沉声道。

    “你们不愿意付也没关系,大不了继续打咯,保州到中都也就一百五十里,我华国还可以增兵五万,当然完颜允恭是一定要哪来祭旗的。”宋杰冷声道。

    “华王殿下,难道你就不怕拼个鱼死网破吗?难道你就眼睁睁的看着南边的大宋坐收渔人之利吗?”李石平复了一下心情,对宋杰说道。

    “四百万两白银,黄金可按照一比十二兑换,今年付清,明年三月之前可用马匹抵偿剩下的二百万两,就三万匹良马吧,这是孤的底线,若是你再不同意,那就只能兵戎相见了,你也别想迎回你们的皇太子。”宋杰看着李石沉声道。

    李石听罢眼神闪烁,似乎在权衡,四百万两,可不是个小数目,国库中根本没有这么多银子,刚才宋杰说的靖康年间向大宋敲诈的那些金银早就被女真贵族瓜分。

    三万匹马对金国来说还好说一些,至少马匹不像银子,还可以与蒙古诸部交换。

    “此时外臣只能快马报与我家皇帝陛下知晓才可定夺,还请殿下给我些时间。”李石深吸口气说道。

    “给你十日时间。”

第二百二十三章 金人的要求

    四百万两是宋杰为了填补王室银行赤字的金额,至于马匹当然是为了建立骑兵做的准备。

    南京路和河北路是金廷的重要税源区,丢失了这两个地方也让他们的实力大打折扣,而且这两个地区人口密集,基本上以汉人为主,从血缘和文化上的认同度比较高。

    宋杰自己都没料到这次北伐会如此顺利,而且还顺道拿下了南京路,算了一下,华国现在的地盘扩大了一倍多,这片区域也是华夏文明最核心的区域之一,而让宋杰称帝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当然那些想宋杰称帝的人更多的是宋家人和最早跟随宋杰的人,都是些利益既得者。

    不过也有反对的意见,其中梁尚君等文官认为此时不是称帝的时机,他们认为现在华国的内部面临许多问题,一是黄河改道进入山东,沿途良田被破坏得比较严重,需要重新安置的百姓近百万,二是治理黄河水患的问题,三是新纳入的河北和南京路如何有效管理的问题,这两路的人口大于华国原来的人口数量,地方宗族势力根深蒂固,土地改革如何进行,四是华国政府财政空虚的问题,五是建立水军和骑兵的问题,六是解决国内资本流动性的问题,七是华国与宋金贸易不畅通的问题……

    梁尚君为首的内阁提出了十几个问题,把宋杰称帝的心思一下子浇灭了。

    这些问题确实存在,而且每一样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涉及到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诸多方面,特别是对灾民的安置和黄河的治理问题,并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特别是对华国境内黄河的治理,更是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其难度不亚于现在修建的水泥路。

    所有的一切要解决都离不开钱,而政府又没钱,即便是有新纳入的领地,却因为未做土地改革,朝廷在实行税率方面显得十分谨慎,是否能成为华国新的财税来源还未尝可知,毕竟现在的华国主体地区实行的是类似于均田制的形式,而河北和南京路的土地集中现象与宋金其他地方没有区别,地主会把地租转嫁给下户和客户,说不定还可能加大他们的负担。

    而且在这两个地方还有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现在此处并不一定能成为华国的税收重地,除非在这里完成土地改革,但现在于金廷的战争还没完全结束,稳定才是最为重要的,贸然推行土地改革恐怕会适得其反。

    一大摞的事情等着宋杰这个王上头疼,逐渐盖过了称帝的欲望,况且梁尚君说得好,皇帝是什么?功比三皇,德配五帝,德行四海,现北狄未灭,山河未复,国内还有一大堆的事情没理顺,还是再等等吧,宋杰如是想到。

    ……

    十日的期限刚过,金使李石就再次来到宋杰的尚书房。

    “李石叩见华王殿下。”李石对宋杰行了个稽首之礼,态度十分恭敬。

    “李太尉请起。”宋杰抬抬手道。

    “殿下,外臣已经向我家皇帝陛下再次奏报您的要求,陛下他同意您提出的意见,不过,有两个要求请殿下务必要答应我们。”李元没有起来,而是继续跪在地上说道。

    “说说看。”宋杰淡淡的问道。

    “请殿下能先行放了我朝皇太子,或是将他交给我们使团,以便我们尽到人臣之心,等我家皇帝陛下派人送来银钱,再放我等离去即可。”李元说道。

    “可以,还有呢?”宋杰想了想说道,反正现在使团和完颜允恭都在颜神城,这个要求也不过分。

    “请殿下卖给我们最新式的火枪和弹药给我们,我们愿意用马匹或货物交换,价格请殿下定夺,当然请殿下放心,若是我们两国达成和议,我大金可以保证,绝不会再与华国再起兵戈。”李石再次说道。

    宋杰听罢,感觉这才是李石今日最想说的话,看来他们的目的还是华国最新式的步枪,这也是宋家军最大的依仗之一。

    “你们不是有一些新式步枪嘛,怎么还想购买?李太尉,你是带兵之人,不会不知道此枪的威力,若是我们大量卖给你们步枪,不是给自己挖坑吗?就算孤同意,孤的大臣和将军们也不可能同意。”

    “再说了,合约是给君子定的,可不防小人,这话何意你应该明白。”宋杰微微笑道。

    “殿下,经此一役,我朝已经深深明白华国之威,断然不敢再次挑衅,以后华金两国只会睦邻友好,至少我朝决计不敢轻启战端,还请殿下明鉴。”李石再次恳求道,此时他还跪在地上,把姿态放得极低。

    “李太尉,你们在我华国派了不少探子,不就是想盗取步枪和子弹的制作之法吗,若是等你们买了足够的步枪去,那我华国岂不是给自己树立一个强大的敌人,此事没什么好商量的,孤不同意。”宋杰轻哼道。

    “殿下,我朝购买新式步枪不是为了与华国作对呀,我们也是为了对付西边的夏朝和吐蕃诸部,以及北方的塔塔儿和蒙兀国等草原部落,当然南边的大宋狼子野心,文明时刻都需防备,还有我国内的契丹人,外臣可以保证,除了京畿之地,以后与华国相邻之地五十里之内,我们绝对不布置一兵一卒,我大金国可为华国抵挡住来自各方的威胁。”

    “外臣也不敢欺瞒殿下,华国的新式步枪和子弹,我们现在根本无法仿制,这两年我们一直都在找国内工匠琢磨,确实是毫无头绪,外臣知道,若是没有殿下提供的配方,我们是永远也无法仿制出来的,从今外后,我大金也不可能与华国为敌,只愿给为华国守好西边和北边,两国永不为敌。”

    “哦,对了,还有一事,也请殿下能够答应。”李石一边匍匐于地上,再次恳求道,最后又提了一个请求。

    “李太尉,你们太得寸进尺了!”宋杰听着李石一边恳求给他们卖枪支弹药,一边又准备提出一个要求,不由得有些不快,遂冷冷的说道。

    “请殿下容外臣把话说完。”李石忙说道。

    “说。”宋杰不快的说道。

    “我家皇帝陛下是想与殿下真正成秦晋之好,因此想把幼妹羲和公主嫁与殿下为妃,如此华金两国便是一家人了。”李石再次说道。

    宋杰听得瞪大了眼睛,这完颜雍这是啥意思?从来都只听说中原王朝把女子嫁给外族和亲的,现在这事居然反着来了,恐怕这不叫和亲,应该叫联姻吧。

    但从华夏来说,皇家的亲情从来就是最冷漠的,更何况女真人。

    “对了,殿下,届时还有徒单、拿懒、唐括、蒲察、仆散、裴满、纥石烈各家各选一女为陪嫁,还请殿下务必同意。”李石又说道。

    这下宋杰更是哭笑不得,这还要送一打的节奏。

第二百二十四章 派系之争

    “王上,金人狼子野心,这是为了麻痹王上所使用的计策,万不可同意金人的要求啊,更不能把我们的新式火枪和弹药卖给金人呀。”丁平对于这种事情一般都是先发表自己的意见。

    “是啊王上,金人刚刚掘开了黄河口,淹死了我数万百姓,让近百万人无家可归,这是不共戴天之仇,也难填天下悠悠众口,臣赞同丁相之言。”梁彦祖接着说道。

    宋杰当然没有答应李石的要求,而是借口要与大臣们商议才行,其实也不是借口,这事他还真想问问华国高层的意思。

    “葛帅,你怎么看此事?”宋杰想葛辉问道。

    “王上,臣觉得金人联姻之事倒是小事,枪支弹药的买卖是大事,之前他们早就拿到了我们的新式步枪和弹药,也没见仿制出来,臣觉得,此事可以考虑,至少能够暂时稳定北方局势,让我们腾出手来处理国内问题和对付南边的大宋,这些年,大宋可是没少找我们的麻烦,现在还与李康对峙在海州和邳州等地。”

    “与金人联姻并不是说我华国就对女真人妥协了,这其实是他们对我们的妥协,反而是给汉人涨脸面的事情。”葛辉想了想回答道。

    宋杰微微点头,葛辉所言也十分有理。

    “葛帅,此事事关民族大义,岂能妥协?若是答应与金人的联姻,那如何向国内汉人百姓交代?”梁彦祖皱着眉头驳斥着葛辉的话。

    “大梁相,现在我们无力向北用兵,还不如怀柔女真人,与其说是他们麻痹我们的计策,答应他们的联姻还不如说是麻痹他们之计,难道联姻之后,我们就不会收复北方领土了?至于百姓的看法,要看朝廷怎么宣传此事了,这是女真人示弱的表现,本就是彰显我国国威之事,还有两路领地被纳入我华国的事实摆在那里,百姓只会对王上更加忠诚,岂会有其他话说。”

    “要我看,恐怕不是百姓怎么看,而是朝廷官员怎么看吧,现在可是有不少文官非议朝政,我可是听说有不少诽谤王上之言。”葛辉轻哼一声道。

    宋杰似乎在这中间听出了些火药味。

    梁家被誉为一门五相爷,在华国可以说是权势通天,梁尚君被称为梁相公或是梁公,梁彦祖被叫做大梁相,梁彦宗被称作小梁相,以示区别,再加上一个郑迟坤和丁平也是副相,整个华国的政府梁家人占了一半以上。

    这也是华国建国初期,缺乏有才能的读书人和治国人才的无奈之举,加上梁家是最早跟随宋杰造反的知识分子,而且梁家人确实个个都有些能力,主要是对宋杰忠诚,把宋杰当成了最大的依仗,这才是梁家成为华国第一家族的原因。

    至于为何在宋杰称帝上梁家的态度暧昧,还是因为梁家和新兴的商帮阶层不对路,他们赞同什么梁家就要反对,而且宋杰称帝对他们梁家来说并未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好处。

    还有一点,这也是梁尚君的一种自黑方式,梁家不能只做王室的应声虫,偶尔一些反对声音或许能让梁家更安全。

    现在的华国的朝廷形成了三派,一派当然是以梁家和其门生为主的文官集团,另一派便是葛辉为代表的葛家、白家和部分武官,支持他们的以商帮为主,还有一派便是宋家人组成的势力,其实宋家人严格来说并不算一派,因为梁家、葛家,甚至是白家都称自己是宋家人,都是宋杰的人。

    绝大多数时候,宋家人都是严格执行宋杰的命令,也没有太多的政见,宋杰的意思就代表了他们的意思。

    现在还有一个势力,就是大同社,但所有的朝臣都认为,大同社就是宋杰的,和华商会相似,没有人会去与大同社作对,而且现在的朝臣若是还没加入大同社,估计政治生涯也就差不多能完结了。

    所以,现在华国真正有不同意见的其实是以梁家为主的文官集团和以葛家为主的武官和商帮的矛盾。

    从表面上看,文官似乎是坚定的主战派,而且主张对金人采取积极的进攻正常,而武官似乎变成了对金的主和派。

    其实根本的原因宋杰清楚,华国没有主和派,主不过战的对象不同。

    文官主张对金的战争有几个考虑,一是收复汉人的故土,这是民族大义,文官必须要占领这个道德制高点,另一方面,文官对与大宋开战有着天然的抗拒,这一点也好理解,毕竟从汉人政权的角度来看,大宋还顶着一个正朔的头衔,即便现在华国已经立国了,但从骨子上来说,文人还是有些正统情节。

    这也让文官集团在宋杰是否称帝上出现了两级分化。

    而武官和商帮的结合纯属是宋杰一手促成的,首先,买卖劳力让武将和商帮形成了一种合作模式,武将抓俘虏,商帮买劳力,供需关系形成了,而且还十分稳定,商帮希望武将多抓俘虏,武将希望多打仗。

    但是现在的实际情况是,金人的战斗力更强,武将与其作战难免会让己方的军队有所损失,而且一个不好就是极大的损失,这次李康部被打残就是例子,而宋军战斗力弱一些,华国的武将似乎觉得俘虏宋兵更容易些。

    还有一点,金朝的人口比宋家少,金兵在与宋家军的数次大战中损失了不少军队,剩下的几乎都是禁军和边军这种难啃的骨头,而大宋与华国的战斗只进行过两次,宋军的实力尚存,其军队数量也相对多于金朝,因此华国的武将都倾向于与大宋交战。

    另外,商帮希望打开人口众多的大宋的市场,希望与大宋进行边贸,从消费能力上来看大宋比金朝强得多。

    这些才是华国文武官员产生不同整件的根本所在。

    宋杰见葛辉和梁彦祖两人的话语都有些火气,也未多言,而是看向梁尚君问道:“老师,您怎么看。”

    老梁见自己大儿子与葛辉在宋杰面前针锋相对的争辩,只得叹口气道:“王上,现在主动权在我们手上,如何做其实要看王上的战略在哪里,若是王上想一鼓作气,北上灭虏,那对金人的联姻要求大可以不予理睬,我们就保持这种不战不和的状态也可,等我们处理好国内事务,便再次北伐。”

    “不过,还得防着大宋的偷袭,现在我们早已看清大宋的嘴脸,趁人之危,捡便宜的事情他们最喜欢,如此我们便需要部署大量的兵力在南边。”

    “若是王上觉得可以用联姻先麻痹金人,也非不可,毕竟现在我们的中心应该在国内,而且大宋始终是个威胁,不给他们些教训也不行,不过老臣觉得如果要与金国联姻,还可遵照战国时的旧例,让他们派出质子入我华国,否则此事便不能答应。”

    宋杰听罢,不由得一笑,看来老梁这和稀泥的功夫越来越炉火纯青了,还把皮球提到自己这里来。

    现在无非是两个点,下一步的军事中心是放在北边还是南边,相信所有人都想知道宋杰的打算。

第二百二十五章 天下之大势

    一国之君对朋党的态度,其实取决于对朋党的控制力,遇上开国之君,朋党便是君主的一种治国手段,但到了守成之主时,党争一个不好就可能是灭国的导火索,毕竟朋党代表了不同的利益阶层,他们壮大到可以与君主抗衡时,国家就十分危险。

    好在现在的华国不存在这种情况,而大同社就是宋杰为解决朋党想出的最终解决办法,也许他在世的时候还看不出来,反正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但对他的继承者而言,这或许会有大用。

    况且,大同所起的作用未必会等到他挂了才会有用,大同社是对科举制度的一种补充,也是对官员选拔机制的一种调剂。

    从隋唐以来开的科举制,打破了门阀制度,让士族和庶族都有参与政治的机会。

    但是这个庶族并不包括普通百姓,而是指在均田制破坏后,新兴的地主阶层和广泛的小地主阶层,只有他们才有能力让族中子弟读书参加科举,而那些下户和客户,连饭都吃不饱,怎么可能有读书的机会。

    华国采用了土地国有制度,从形式上重现了唐初时的均田制,这是华国大部分人的认为,只有少数人看出来宋杰的做法不同于均田制,甚至不同于历史上任何时代的土地分配制度,把大同社与新的均田制结合起来就更是前所未有的政策,绝大多数人是看不懂宋杰这样操作的目的的,了解宋杰的真正目的的也只有老梁等人。

    大同社的目的不光是吸收官员,还吸收士农工商各阶层的人,而加入了大同社的人便有了参与政治的资格,这才是最重要的。

    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宋杰可以跨过士大夫阶层直接选拔农工商中的人才,可以先让他们担任大同社中的职务,然后再提拔到朝廷中的职位,无形中也是在科举制度中植入了一个BUG。

    因为从后世的经验来看,科举制成为了唯一选人才的方式,往往容易被权臣把持,如果君主势弱,朝中之人便都是权臣的学生和故旧,但有了大同社这个漏洞,可以给君主提拔心腹留出一个合理理由。

    这也是对中央集权一种有效的维护,特别是对皇权的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大一统的国家来说,集权才是最为有效的治理方式,分权只会造成国家和民族的分裂,这是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过的事情。

    维护集权的方式有许多,通过军事,通过政治,通过经济,通过文化和宗教等等,每个政权可以有不同的选择。

    但大同社这种包括了所有的因素的方式也是被证明过十分有效的手段,它包括了横向的因上层建筑阶划分产生的不同阶层,也包括了纵向的因为生产关系衍生的不同阶级。

    简单的说就是,上层建筑是对不同领域和不同派别的统治阶级而言,包括了新兴的,即将出现的资产阶级,而生产关系划分的是所谓的被统治阶级,及广泛的农、工和小商人。

    大同社吸纳社员的广泛性,是对农、工和小商人打开了一扇参与政治的窗户,是宋杰作为君主,直接与底层建立联系的有效方式。

    这第一点目前看来只有梁尚君是看得最为清楚的人,因此他才对大儿子梁彦祖与葛辉的争论有些无可奈何,老梁清楚,宋杰已经设计好了一整套的机制,在朝堂中产生的朋党根本就没有意义,只要宋杰愿意,随时可以把大同社纳入朝堂的体系中,这样又有多少人愿意加入所谓的梁党还是葛党,最后都是王党。

    正是看清楚了这一点,梁尚君才不表态,而是把皮球踢给了宋杰本人,他现在也不知道宋杰到底想干什么。

    对于梁尚君和稀泥的做法,宋杰其实不太喜欢,毕竟现在他也对是否答应金国的联姻拿不定主意,并不是馋那些女真女子的身子,他真要女人一个选秀就能解决,犯不着与女真人打亲家。

    宋杰有更现实的考虑,首先,现在与金国的战争继续下去收益有限,除了黄河以南和山西的土地外,都是人口稀少的地方,但现在拿下这些地方有几个问题,北方将会直接面对蒙古诸部,宋家军没有骑兵,在广袤的蒙古高原上作战即便是有武器的优势,还是不容易占到便宜。

    往西,将面临与西夏相邻的问题,河西走廊以西的条件比蒙古高原更恶劣,与当地的党项人进行战争,宋家军没有经验,也不熟悉地形,宋辽金在强盛时期都拿他们没有办法,西夏人定然有一套生存法则,对于现在不了解的情况,宋杰觉得没必要贸然行事。

    如果继续北伐,把金人赶回东北,这样华国便成了四战之地,北边有蒙古和女真人,西边有西夏人和吐蕃诸部,南边有大宋,一个不好就可能四处开展,显然这是宋杰不愿看到的情况,所以继续北伐即便能获得更多的土地,代价也很大,况且现在的华国是真没钱了。

    现在的金廷已经被相当程度的削弱,他的领土同样与临蒙古、西夏、吐蕃和大宋接壤,加上华国,现在的金朝才是四战之地,即便是华国现在不动手,可能其他几个国家见金朝现在的处境也不会不想从他们身上咬下一块肉,加上国内契丹人已经开始蠢蠢欲动,金朝现在的处境并不好。

    这也是完颜雍为什么急着和谈,并愿意赔偿巨大赔偿金的真实目的,联姻也只是顺带之事。

    完颜雍自己也看到了危险,而且这个危险是来自四面八方还有内部,他只能选择与实力最强大的华国妥协,并希望得到华国的一些支持,维持金国现在的统治疆域。

    其实宋杰从内心从是倾向于同意完颜雍的条件,至少在他理清国内之事的情况下,金国与西夏和蒙古人如果发生战争还能互相消耗实力,加上南边那个喜欢占便宜的大宋,应该也不会闲着。

    唯一担心的就是卖军火会不会造成技术的泄露问题,这点还需要与军工坊的人进行商量和评估。

    毕竟后装步枪的核心秘密就是雷汞,虽然宋家军现在用硝化棉作为发射药,但传统的黑火药也是可以作为发射药的,只不过威力要小三分之一多,射程也要短一些。

    其实雷汞的发明与宋杰没有直接的关系,是白衣卫的一个小伙子做实验的时候偶然发现的。

    如果其他势力并没有华国的这套实验系统,要制作出雷汞,只能祈祷王母娘娘倒马时桶刚好砸中某个天才才行,毕竟作为穿越者都不知道雷汞的具体制作方程式,都是通过偶然的途径并反复实验后才制作出来,作为宋金这样的传统农业国家来说,更不可能在没有现代化学常识人才的情况下制作出雷汞。

第二百二十六章 想通了

    最后,宋杰还是想通了,他要在国内推广化学和物理等基本常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这都是涵盖在天演论和格物论中的,而且已经开始让韩衡和白衣卫中的人编写教材并交他审核,这就会让金人有可能学到化学和物理的基本知识,但要研制出雷汞也不是短期就能实现的,等到那时,华国恐怕早就有了灭掉他们的力量。

    况且,宋杰的优势并不是这些,而是对社会形态的了解和预测,与科学的发展方向的了解。

    想到这里宋杰又似乎有了一股豪气,就算是金人知道了雷汞的制造之法又如何,军工坊已经开始在研究手摇机枪,现在已经取得了进展,只不过在装弹和枪身重量上需要改进,现在还无法运用到战争中。

    再说,韩衡的原始蒸汽机已经制作出来,现在也在改进中,这将是开启时代的发明,到时候华国的钢铁和机械生产能力将会呈现一个井喷,即便是宋金知道了子弹的制造之法又如何,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碾压历史上已经无数次上演,自己那个灾难深重的故土不就是吃了这个亏吗。

    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害怕没有技术优势而放弃对现代科学的推广,不然东方永远无法摆脱农耕社会,自己的到来就变成了一场单纯的军事争霸。

    宋杰越来越觉得他的到来可能就是为了改变这个民族或者说改变这个世界走势的,也许可能给这个世界减少一些战争和灾难,至少他现在是这样认为的,他不想浪费这次老天给与的机会。

    “王上,王上……”梁尚君的轻呼声让宋杰从沉思中清醒了过来。

    “啊!老师,方才我已想通了,现在我们的中心是建设国内,可以答应金国的联姻,当然刚才老师提到的,让他们送质子入华也是可行的,也可以卖给他们枪支弹药,不过这个价格嘛,不能便宜,也必须控制数量,我觉得每年不超过三千支步枪,子弹的配比不超过每支五十发。”

    “嗯……步枪五百两一支,子弹嘛,每发一个华元,就是半两银子一颗,可以用牛马支付。”

    “我们现在不是缺钱嘛,正好可以卖军火,还有让他们开放边境贸易,准许我们的商帮去做生意。”

    “与金人签订完和议后,就立马对大宋动手,我要让大宋也出点血,而且……到时候还可以把枪弹卖给大宋嘛。”宋杰笑着说道。

    “啊?王上,新式步枪和子弹可是我们的依仗呀,卖给敌国?这也是资敌,是把刀子递给敌人来杀戮我们呀!”丁平惊呼道。

    “坦之兄,就是给他们几年时间,相信他们也无法制作出合格的子弹,况且我们宋家军并不是除了步枪就不能研制更厉害的武器了,这个世界还没有哪个朝代能凭借一种武器就能横扫四海的吧,我们的优势是不停的创造力,我们有军工坊和白衣卫,我们有最先进的实验方法,更主要的是现在我们十分缺钱。”

    “有更多的钱才能修建水泥路,才能把宋家军的军威扩展到神州各地,要让他们每年都投入大量的银钱来购买我们的武器,让他们的财政成为我们发展的垫脚石。”宋杰此时大声的说道,语气带着辛奋。

    一旦想通了关键的点,总是会让人辛奋。

    众人似乎感受到宋杰的自信,不过却还是担心宋家军失去武器的优势而让华国陷入险境。

    过了许久,梁尚君郑重的说道:“既然王上已经决定,臣等当然是支持,王上您永远都不会错,这点老臣深信不疑。”说罢对宋杰深深一揖。

    其余人也跟着梁尚君对宋杰行揖礼。

    梁尚君的话有着深意,他特意说,宋杰永远不会错,便是对梁彦祖和葛辉提的醒,无论他们这些大臣如何争夺权势,总是会逃不过宋杰的掌控,当文官觉得收回了华商会收税的权利,履行了完整的行政权后,宋杰提出改组政府各部,然后又推出了大同社。

    对朝政和军队宋杰总是牢牢的掌握在手中,而且每次的花样都不同,刚才宋杰说宋家军还会推出更厉害的武器,那就一定会有,从最开始的滑膛枪到线膛枪,到现在的连发步枪,都是在宋杰的指导下完成的,宋家军一直都在武器上领先于对手,而对手一直在模仿,却从来未曾超越过。

    梁尚君的那番话是出于真心的,他回想了许久,觉得宋杰从起兵开始,除了一些小细节考虑不周外,似乎还真就没犯过错,对于大势的把握,无论是朝堂还是军事,都没有玩脱过。

    相信这次也不会出什么问题吧,这是梁尚君的真实想法,也是给众人提醒,面前这位王上不是他们能揣测的。

    “哈哈……老师言重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也有犯错的时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还需要再做的诸位时时给我提醒才行啊。”宋杰十分开心的说道。

    “是,臣等定当鞠躬尽瘁,以实现神州一统和大同世界为己任。”梁尚君再次大声说道。

    老梁再一次把握住宋杰的心思,一番话让宋杰心中十分舒坦。

    ……

    既然宋杰已经把调子定下了,接下来的事情便好办了,这次宋杰没有在亲自与李石谈关于和谈的细节,就交给了梁尚君父子和赵廉等人。

    接下来的几日,宋杰再次去了趟军工坊,了解关于蒸汽机和手摇机枪的进展。

    下一步宋杰已经有了明确的计划,便是打开宋金的市场,让华国的商品行销四方,特别是对大宋,需要大炮开路,而且宋杰之前计划的捕鲸活动现在也是到该实行得到时候了,现在华国统治的地方和人口已经能够支撑其进入工业化的门槛。

    根据梁尚君对河北路、南京路人口的估计,两地人口之和将近八百万,加上华国原有的四百五十万人口,现在华国的人口大约在一千二百多万,统治的地方包括后世的山东、河北、河南,安徽和江苏北部地区,无论从市场还是劳动力都呈现量级的增长。

    这两路又基本以平原为主,土地肥沃,水量充沛,虽然现在还有黄河这个隐患,不过华国的战略纵深大大加强,兵源也更加充裕。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9681/ 第一时间欣赏我在大宋搞山寨最新章节! 作者:半园所写的《我在大宋搞山寨》为转载作品,我在大宋搞山寨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我在大宋搞山寨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我在大宋搞山寨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我在大宋搞山寨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我在大宋搞山寨介绍:
山寨商人宋杰意外魂穿到南宋初年同名富二代身上,却发现自己身在金统区,父亲被人谋害,家产被人觊觎,自己的小命也将不保,一入局便面临如此困境,如何破局?且看山寨商人如何步步为营,在宋金大行山寨之道改变历史……半园书友可以加Q群980688720,扫榻以待!我在大宋搞山寨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在大宋搞山寨,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我在大宋搞山寨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