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我在大宋搞山寨TXT下载我在大宋搞山寨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我在大宋搞山寨全文阅读

作者:半园     我在大宋搞山寨txt下载     我在大宋搞山寨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百二十七章 南征

    华金的和谈协议以金国承认河北、南京二路为华国领土,赔偿四百万两白银,三万匹良马,将自己的堂妹,完颜宗弼的幼女舒雅,册封为羲和公主嫁与宋杰,并在怀州、解州、孟州、代州、太原府、易州各治地设立榷场,华国在郑州、开封、大名、济南、真定五处设立榷场。

    最后,金人也答应了送完颜雍第四子完颜允蹈到华国为质的要求,同时金国每年向华国献五千匹良马,作为金国郑王完颜允蹈的学费。

    为了顾忌完颜雍的颜面,郑王完颜允蹈对外宣称是到华国太学学习,而不是作为质子,这点宋杰也没反对,毕竟他有后世人的思想,实惠才是最重要的,要是五千匹良马贩卖到南方可是七八十万两银子,即便是从蒙古人那里直接购买也要花费折合六七十两一匹的代价。

    当然宋杰可没想过要卖马匹,华国现在就是缺牲口,把马卖给大宋,除非宋杰的脑袋被马踢了。

    更何况,现在宋氏商帮开始大量制造马车,现在光是有车,没有马,车子也销不出去,牛车毕竟更适合拉货。

    在与金国达成和议后的第二年春,宋杰便下命李康为征南军军指挥使,葛重旺、白墨为副指挥使,南下征宋。

    宋杰有了金国的四百万两赔偿金,总算能还上即将到期的银行存款,若是失信于百姓,恐怕以后王室的信誉就少地了。

    此次南征的军资是通过商会向商帮征集的,现在华国的商帮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宋杰并未抑制这种需求,相反还持鼓励的态度。

    商帮最初对俘虏劳工的需求都是因为华国政府的修路计划,现在修路的劳力逐渐饱和,商帮发现俘虏不光能修路,就是种田,做工都比请一般的百姓便宜太多,于是小的商帮开始联合起来向军方购买俘虏用来作为劳工,为此元帅府和内阁劳工部还专门成立了战俘管理司。

    当然大商帮早就预定了元帅府的战俘,留给小商帮的都是因为宋杰特意照顾,大商帮把战俘大量的用在矿场上劳作,无论是铁矿,煤炭开采,琉璃原材料的开采和加工都大量的需要劳动力,就连宋氏商帮也使用了不少战俘。

    所以这次北伐并不是宋杰和朝廷的文官推动的,而是以商帮和武官极力主张的。

    因此在领兵将领的选择上宋杰也是任命的商帮的子弟。

    ……

    乾元五年二月初,李康率五万宋家军,五万淄州部队,绕过洪泽,直抵楚州山阳城,其中主力军中有一支万人骑兵旅,是宋家军刚刚成立的骑兵。

    宋军拒城坚守,不过在宋家军火炮的连续攻击下,山阳城守将很快就开城投降,两万宋军当了俘虏。

    李康留下五千人驻守,继续进军,占领楚州的盐城、宝应二县,进而继续南下高邮军。

    二月中旬,宋家军占领高邮军的高邮、兴化二县,兵锋直指扬州。

    当李康率领大军达到扬州城外时,扬州刺史王纯化开城投降,宋家军不费一兵一卒占领扬州城。

    此时的大宋军队退至长江以南,据天险而守,江面布满战船,封锁了宋家军南下的道路。

    李康并未想过渡江,而是向西进攻,真州、盱眙军、滁州,二月底便占领了整个淮南东路。

    很快,宋军在庐州集结了十五万人马,统兵将领为李显忠,张浚已于去年病逝,赵昚实在没有趁手的大将,只有让熟悉宋家军的李显忠再次领兵。

    李康显然并未把大宋的军队放在眼里,而是直接兵临合肥城下,李显忠拒城不出,在合肥城墙上架起了数十门大炮,与宋家军发起了一轮炮战。

    大宋的火炮显然吸收了金兵的长处,炮身长达三米,口径与四十磅相近,铜铸的炮管延展性良好,射程达到了三里以上,不过还是使用的铅弹。

    而且依托城墙的优势让宋家军除了也用火炮轰击外,一时间也拿合肥城没辙。

    李康没有想到大宋的火炮居然也有了如此威力,他此次带了六十门步兵炮,本来以为攻城足够了,却没料到大宋在火炮制作上已经突飞猛进。

    步兵炮的射程在五里左右,比大宋的火炮射程远,但为了保证不被宋军城防的火炮击中,宋家军的火炮只能摆在四里开外,这就影响了射击的精度,对合肥城的城墙和守军造不成太大的威胁,让李康急得抓耳挠腮。

    不得已,李康又动用了白衣卫的热气球部队,但拉着牵引绳的热气球无法飘到合肥城上空,如果要造成有效的攻击,必须放开牵引绳才行。

    但是放开了了牵引绳,热气球的飘行轨迹不受控制,它只听风向的安排,到时候能不能飘到合肥城上空还不好说。

    宋家军已经有射程达到十里的城防炮,不过重量很大,作为野战炮使用需要四批马拉动才行,为此宋杰还在让军工坊改进,主要是密闭性的问题还没有解决。

    李康此时不可能派人回去把射程更远的城防炮拉来,距离远不说,这才一遇到一些小挫折就回去搬武器,面子上他也挂不住。

    就在李康无计可施的时候,征南军副指挥使白墨建议道:“军使,不如我们绕开合肥城,先去攻打防御薄弱的濠州和安丰军,那里总不会有如此多的火炮吧。”

    “而且还能把合肥城中的守军引出来,我就不信,他们会不去救援这两个地方。”

    李康想了想说道:“那就兵分两路,白墨你率两万精锐两万辎重兵,共计四万人,再给你二十门步兵炮,你去取濠州和安丰军,我和葛重旺去舒城。”

    “记住,拿下之后以守城为主,千万不要贪功冒进,记得把乡村之中的粮草都搜刮干净,一道运到城中保管,妈的,敢在我们面前玩玩防御战,那我们就教教他们什么叫真正的防御战。”

    “是,军使,末将定不辱使命。”白墨行了个军礼后,便点兵去了。

    李康看了一眼合肥城,狠狠的吐两口唾沫,然后下令大军南下,放弃了对合肥城的进攻。

    李康此次南征主要是蚕食大宋的领土,目标是先把与南京路和山东路相邻的淮南东西路占领后,再逐步向西进攻,争取能拿下京西南路和荆湖北路。

    宋杰的思路是先把大宋长江以北的领土占领后,等到水军发展起来再图长江以南的地区。

第二百二十八章 战法讨论

    宋杰接到李康的军报后,也有些意外,没想到大宋在火炮的制作上也有如此长足的进步,不过想了许久,也觉得合理,毕竟大宋人才济济,财力也比较雄厚,一旦知道了火炮的原理后,由大宋朝廷组织研发,并制作出比金国火炮威力和射程都要优越的城防炮,并不稀奇。

    毕竟汉人才是玩火药的老祖宗,抛开宋杰这个开了金手指的人不说,在历史上,火器也最先由南宋运用在战争中。

    不过宋杰也不担心,毕竟大宋还是使用的前装火炮,发射药也是用的火药,无论他们如何增大火炮的口径,始终不是后装火炮的对手。

    让李康他们碰到些硬骨头也好,不然以现在宋家军中那种老子天下第一的思想,迟早要吃大亏的。

    宋杰带来的火器技术已经改变了现在的战争模式,就连作为敌对势力的宋金等国也迅速学了去,也就是说搞山寨出身的宋杰现在反而成了别人山寨的对象,至少从武器方面是这样。

    打仗并不是全靠武器,还有战术和计谋,宋杰可不想让宋家军的将领成为唯武器论的傻缺,中国人打仗从来都是用智慧,不战而屈人之兵,运筹帷幄才是最高的追求,真理确实在大炮射程内,但是不一定非要开炮。

    打仗可是会死不少人的,能少死点人,还能多些劳动力。

    刚好此时朱来和辛弃疾从河北路回颜神城述职,于是宋杰叫上葛辉、李元等一众武将,把李康现在遇到的问题讲与他们听,让诸将提出攻城之法。

    很快众将都开始畅所欲言,先是年轻一些的田顺、李宝等人,他们是唯武器论的拥趸,他们建议先围困合肥城,然后运送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的火炮进行攻城,而且还能进行围点打援。

    当然他们的建议是对宋家军造成伤害最少的,也是比较标准的战法。

    就连李元和葛辉也比较同意这种战法。

    只有辛弃疾默默在一旁没有发表意见,宋杰见他沉默不语,以为是他对宋家军进攻大宋有些想法,便没有专门去问他的意思。

    “李康的军报中没有要求派人送城防炮过去,他选择的是先攻打合肥周边的城市,并准备采用坚壁清野之策反制宋军,我以为此法有效,毕竟我们是进攻方,而我们和大宋军队都擅长守城,现在李康反其道而行之,反而掌握了主动权。”宋杰对众将说道。

    “王上,合肥毕竟有十万大宋精兵,这里也成为一根钉子,若是不拔出始终会是隐患,若是大宋派出援军,恐怕就会形成拉锯战,而我们是进攻方,如此对我们反而不利。”葛辉沉吟道。

    “其实最有效和直接的方法就是立马派出一直队伍把重炮运送过去,而且往后还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毕竟大宋见火炮守城有效,便会加大力度铸炮,对以后我们攻城也会有影响,而且此法若被金人学去,我们往后出征便不得不配备更多的重炮才行,也会加大我们后勤的负担。”李元接着又说了自己的建议。

    “王上,臣举得此事并不是坏事。”这时辛弃疾缓缓的开口说道。

    宋杰微微笑道:“幼安,你一直未发表意见,我还以为你对南征没兴趣呢。”

    辛弃疾苦笑道:“王上并没有派臣为将南征,此事臣也不便说什么,况且臣现在觉得我华国才是汉人的未来,大宋……没有希望。”

    “那你说说你的意见,为何觉得此事是好事情?”宋杰问道。

    “让大宋多多铸炮并不是坏事,即便是金人要学也可,让他们把有限的财力都用来铸造过时的大炮有何不可,现在臣反而觉得可以让李康示弱,拿下现在的淮南路便守好即可,当大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铸造了火炮,我们再运送重炮过去也不迟,反正现在李康大军的军资都是商帮在负担,朝廷又不花钱。”说到这里辛弃疾狡黠一笑。

    然后他又接着说道:“其实若要拿下合肥还可以因地制宜,并非一定要现在就动用重炮。”

    见宋杰用眼神示意,辛弃疾又说道:“南边的大型城池多有护城河,一做防护用,二做饮水之用,通常是引河道绕城,宽度以十丈到二十丈不等,臣没到过合肥城,不过从地图上看,其引肥水绕城,以作城防,有好处也有坏处。”

    “我军不光守城有方法,其实若是从挖掘来说,宋金没有哪个部队有我们擅长,毕竟王上给每个士兵配了一把铲子,可以用来挖战壕,也可用来挖河道。”

    “如此看来,合肥城成也肥水,败也肥水。”辛弃疾说罢笑眯眯的看着宋杰,然后又看向在场的诸人。

    “幼安,你的意思是掘开肥水淹没合肥城?”李元有些惊讶的看着辛弃疾问道。

    辛弃疾点点头道:“在不动用大量运力运送重炮的情况下,我们数万将士半月内便能想办法先截断肥水,然后再挖出一条河道,当肥水被拦截,就成了一道水坝,此时炸开水坝,把水引进合肥城外的护城河,到时候更多的水涌进护城河,便可能灌进合肥城中,如此即便不能完全淹没合肥城,想必他们的火药也不能用了,火炮还如何打得响。”

    “当然,我没有实地查看过地势,只是谈谈一些自己粗鄙的看法而已。”

    “若是在护城河上打主意,还不如在里面下毒更有效更快捷。”这时田顺补充道。

    “下毒毕竟有违天和。”李宝摇摇头反对道。

    “淹城都可以,下毒怎么就不行。”田顺反驳道。

    “对敌人没有什么天和之说,不过是让敌人产生恐惧罢了,只要能让其投降,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只要能有如此大量的毒药,下毒有何不可。”这时辛弃疾淡淡的说道。

    他这话把在场的诸人吓了一跳,本来觉得辛弃疾是个儒将,没想到这家伙居然还够狠的。

    这时宋杰突然想到好久没有看到那个能传播瘟疫的毒师,箫尼可姿。

    “王上,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其实王上可以让李康自己决定,毕竟只有身在战场上的将领才最了解当时的战场,水淹也好,下毒也罢,或是让他们继续采用反制之法也可,只要能打胜仗,都是可以的。”辛弃疾又补充道。

    宋杰点点头道:“幼安之言有理,对了,葛帅,青州军校可以把此次讨论纳入课程,也可请幼安去给学员们讲讲课。”

第二百二十九章 送亲使臣到

    从宋杰与众将的讨论来看,似乎对南征之事并不担心,看来有赞助的事情干起来就是有底气。

    相对于朝廷,对南征关注最高的还是那些出钱的商帮,他们时刻都在了解动向,占领了哪里,俘虏了多少战俘,这些都被商帮细算成了可以转化为多少钱的指标。

    虽然土地拿下来是国有的,不过商帮有优先租赁的权利,这也是商帮如此积极的原因之一。

    宋杰给李康回复了一道命令,大致意思是让其便宜行事,只需尽快拿下淮南路即可,若需要动用重炮,可派人快马来报,不过辎重运输需要商帮出钱,宋家军可派人护送。

    等宋杰的军令发出去没多久,金人的使臣再次来到颜神城中求见宋杰,此次是商议羲和公主南下之事。

    说起来宋杰还差点忘了,完颜雍为了达成议和非要把自己的堂妹子和几个大姓的女真贵族的女子嫁给宋杰,意思是要和宋杰成为亲戚,以后华国再打金国便会有些掣肘。

    所谓和亲,也叫做和戎、和番,是指中原王朝统治者与外族或者外国出于各种目的而达成的一种政治联姻。

    而这次金国将公主嫁给宋杰的做法反而不能叫做和亲,只能称之为政治联姻。

    这次金国派来的使臣是宋王完颜宗望之子完颜文,判大宗正事,封英王,是女真皇族中仅有的几个成年男子了,完颜亶和完颜亮在位时把完颜家的皇族能杀的都杀得差不多了,除去继位的完颜雍,也只有完颜宗望这一支还有三个儿子没被杀。

    皆因完颜宗望去世得早,三个儿子并没有进入权利核心,就比如这完颜文,就是个纨绔子弟,整日里就知道吃喝玩乐,也特别喜欢女人,对权利无甚欲望,这才逃过了一劫。

    到了完颜雍继位,开始厚待宗室,才又起用完颜宗望的三个儿子,大儿子完颜齐,为安武军节度使,留京师奉朝请,老二完颜京,为西京留守,留京师奉朝请,封寿王,老三完颜文,判大宗正事,封英王。

    这留京师奉朝请其实就是给你封了官,你可以不去当地任职,就留在京城中就好,其实就是享受待遇的意思。

    完颜宗望的三个儿子能力平平,因此才不被完颜雍猜忌。

    遇到与华国联姻的事情,这样的宗室便派上了用场。

    完颜文年约五旬,说起来是完颜雍的堂兄,保养得极好,见到宋杰时十分好奇的打量着宋杰,似乎对什么礼仪并不在意。

    宋杰也难得去追究他的失礼,反倒是梁彦祖作为分管礼宾部的副相,有些不快,于是开口道:“金使此举是否有些不和礼仪。”

    “呵呵……见谅见谅,外臣只是好奇,华国国王生得如何英武,能把完颜亮和我大金国一众将领都打得服服帖帖,话说某活了几十岁,还真没听闻过有汉人如此厉害的人物,往年听人说岳飞如何如何厉害,就是不知道要是碰上华王殿下,谁更厉害。”完颜文笑嘻嘻的说道,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

    宋杰听了不由得莞尔,这人说话还真有些意思,自己和岳飞怎么比,于是说道:“孤与岳飞不在同时代,恐怕你的父亲完颜宗望也未见过吧。”

    “是是是,我爹死得早,也没见过岳飞,太师倒是见过,也是打不过的,呵呵……说起太师,真是造孽,他的儿子孛迭本来也是英武异常,年少时我们还常常一起比箭,谁知道会被人踢爆了卵子死掉了。”完颜文有些自来熟的对宋杰笑着说道。

    宋杰听罢有些不明所以,不知道完颜文在说什么,于是梁彦祖对宋杰解释道:“兀术之子完颜亨,名孛迭,被完颜亮派李老僧所杀,据说是被踢下身疼死的。”

    这话听得宋杰一阵恶寒,看来完颜亮还真是有些变态,对自己的堂兄弟也太狠了点,就算是要杀,给他一刀痛快便是了,何必用这种残忍的方式。

    “华国王上不知道吧,完颜亮那心思可不是一般的歹毒,别说宗室了,就是自己的娘都敢杀,外臣要不是个废物,恐怕也要被踢爆卵子。”完颜文说话和他的名字真的是一点不沾边。

    “好了,金使,我家王上没空听你扯淡,不知你家皇帝还有其他交代否?”梁彦祖打断还欲絮叨的完颜文道。

    “哦,没有了,没有了,皇帝陛下只是说我来了要对华王殿下恭敬些,有什么就说什么,还说华王殿下定然会有所赏赐的,嘿嘿……殿下再容下臣啰嗦几句,本来皇帝陛下也未交代要说,就是这羲和公主的身份,她可是太师与大宋仪福帝姬赵圆珠所生,有一半汉人的血脉,算得上也是大宋皇族的后裔。”完颜文笑嘻嘻的说道。

    宋杰听罢有些意外,没想到完颜雍嫁过来的公主还有这一层身份,于是他看向梁彦祖,只见梁彦祖微微皱眉,然后叹了口气道:“王上,仪福帝姬是靖康时被虏去的公主,初嫁兀术,后被完颜亶收入后宫,这位羲和公主恐怕是在完颜亶收入后宫之前所生。”

    “嘿嘿……非也非也,她是大着肚子进的宫。”完颜文笑道。

    这时宋杰和梁彦祖等人华国君臣脸色变得十分尴尬,这完颜文也太敢说了吧,都是他们完颜家族的破事,他跑到华国的议政殿来说起,关键是这事还涉及到即将嫁给宋杰的羲和公主的父母。

    “金使,此为我华国朝堂之中,还请注意言谈,若是无事,请退下吧。”梁彦祖脸色不善的说道。

    “华国王上莫怪,某就是一粗人,外臣这意思就是说啊,羲和公主大着肚子都能被完颜亶看上,可见其姿色,娘都长得如此,女儿也是倾国倾城,王上可是好福气啊,呵呵……”完颜文继续说道。

    宋杰有些无奈的苦笑道:“彦祖,赐金使水晶琉璃茶盏,酒具各一套,美酒十坛,白砂糖一百斤,嗯……紧着我国出产的那些好东西,都赐一些给使臣吧。”

    “金使,如此你还满意否?”

    “华国王上,听闻华国的新式火枪不错,能不能赏给外臣几把玩玩?”完颜文又问道。

    “你要枪有何用?”宋杰不解道。

    “嗨,打猎呗。”

第二百三十章 晁溪儿的怨言

    “王上,这羲和公主的身份,是否需要派人去调查一下,若真是大宋皇家血脉,是否……”梁彦祖待金人使臣离开后,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有何好调查的,别说她是被掳的大宋公主之女,就算他是赵构的女儿又如何,大宋皇室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你按照妃嫔之仪操办就是了。”宋杰淡淡的说道。

    按照华国的后宫等级,王后之下便是妃,然后是嫔,之下是贵人、婕妤、夫人、美人、才人、宫人、采女,除王后外,其余分为九级,虽然制度是这么定的,不过宋杰现在的后宫一共就四个,罗轻衣因为身份问题只是被封了嫔。

    这次金国嫁过来的是公主,一个妃位当然是少不了,至于陪嫁过来的那些女子,现在宋杰也有些头疼,都收入后宫恐怕不妥,但不收入后宫,又如何处置,这事宋杰还没想好,于是出了议政殿后,宋杰朝着王后晁溪儿处走去,也准备顺道去看看将要临盆的赵初兰。

    赵初兰还有一个月左右就要临盆了,这也是宋杰的第三个孩子,现在最大的女儿宋晓倩已经快五岁了,马上就要进入王室的私学中读书,为此,宋杰还在朝中给她找了不少伴读,皆是年龄差不多的男童和女童,唐宋时风气比较开明,人们并无女子不能读书的想法,也没有男女不能同课堂的禁忌。

    特别是在宋朝,女子的地位反而是整个封建社会最高的时期,正妻不光要管家,还有继承遗产的权利,宫廷和官府都有女官的设置,女子从事着许多的工作,特别是服务行业尤为众多。

    华国在宋杰的引导下,鼓励女子出来做工,特别是在一些纺织工坊和刺绣工坊,基本是以女子为主,许多其他的工坊女子也不少,就是军工坊也有不少女子在做工,还是做的子弹壳加工的这些活计。

    因此宋杰也未提出什么解放女子的口号,此时许多家庭,女子反而是一个劳动力,在城郭中,女子虽然没有如同男子办担起养家的重任,不过却不像后世被程朱理学影响得如此深,许多女子都能给家中找补些家用的银钱。

    所以唐宋时期对女性穿越者来说算是比较友好的时代。

    一路胡思乱想着,不多时,宋杰便到了晁溪儿的寝宫。

    华国王室的宫殿都是在以前的宋家庄的基础上改建的,由于地盘有限,加上宋杰也没钱大兴土木,包括宋杰自己居住的地方和后宫居住的地方并没有修建成一个个的宫殿,不过却根据宋杰的要求修建了钢筋混凝土的楼房,虽然少了皇家那种气派的园林感,却颇为实用。

    宋杰自己住的那栋楼房便叫壹号楼,高九层,长五十米,宽四十米,意为九五至尊,富有四海之意,晁溪儿住的是贰号楼,有七层,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也是阴阳与五行之和,符合母仪天下之意。

    王府中的几栋楼房从功能和设计上开看,更像城堡,每栋楼都有独立的院落,宋杰住在壹号楼的六楼,后妃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居住在各直的楼房中,不过一般一二层为侍卫和宫女的住处。

    住进楼房的宋杰还找到了一丝丝后世的感觉,至少住在高一点的地方不容易患上风湿,还能极大的节约空间,而且视野也很好。

    在楼顶放上一个望远镜,内城各处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从安全上来说也十分不错。

    ……

    “王上,迎亲之事可是安排妥当了?”晁溪儿见宋杰来后,便问道。

    “此事有彦祖安排,应该没什么问题,对了溪儿,今日我来便是有一事来问问你的意见。”宋杰点点头道。

    “王上可是想问,那些陪嫁女子如何处置的问题。”晁溪儿微微笑道。

    “是啊,就是这些女子的问题,方才金使说羲和公主有大宋皇家血脉,怎么说也有一半的汉人血统,不过陪嫁过来的那些女子可都是女真族女子,纳入后宫恐怕,恐怕不妥当啊。”宋杰苦笑道。

    “王上多虑了,你是担心这些女子容貌不佳吧。”晁溪儿打趣道。

    “溪儿说哪里话,为夫可不是那种人。”宋杰摸摸鼻子,笑了笑说道,其实他还真就是担心女真族女子不好看,下不了口。

    “嘻嘻……王上,依妾看来,这些陪嫁女子就赏给各大臣好了,反正都是王室的人了。”晁溪儿似笑非笑的看着宋杰说道。

    “给各大臣,这……他们谁愿意娶为正妻,况且朝中大臣谁不是娶汉人女子为正妻,若是送到各大臣家中,做侍妾,恐怕于礼不合吧,毕竟这些多是女真各大家族中的女子,似乎有轻视之意,现在看来没必要惹这些麻烦。”宋杰想了想后说道。

    “那实在不行就留在王府中为女官,若是王上那天看上谁了还可以召之侍寝。”晁溪儿有道,不过好似有些不满的语气。

    “嗨,我说溪儿,为夫可是来与你商议此事,怎么还急了。”宋杰有些无奈的说道。

    “妾哪敢,就是王上压根就不该答应联姻之事,若是往后我们宋家军兵锋所指之处,谁打不过就送女子来联姻,那王上的后宫可容得下如此多的女子,王上可是告诉过妾,北边还有蒙古人,西边有西夏人,吐蕃人,南边的大宋就不说了,再往西还有西域诸国,波斯人,阿拉伯人,欧罗巴人,难道王上还要把各族女子都笑纳进后宫不成。”晁溪儿嘟着嘴说道。

    “呃……溪儿你想什么呢,与金国达成议和不过是权宜之计,再说往后若是我国要扩张,也不是为了女子呀,你整日都胡思乱想些什么呢,为夫才没有这种想法。”宋杰皱眉道,不过心中想的是,其他地方就算了,西域可是一定要的。

    “哼!王上,您别狡辩,前些日子李元来找我和兰儿姐姐,说是让我们给宋家军的将士们张罗娶妻之事,他还提到可以请王上发兵高丽和倭国,还听闻那边的女子温柔可人,王上你说,这是不是你让他来说的,是不是你也想出兵高丽和倭国去抢些美丽女子来。”晁溪儿不满的说道。

    “什么?李元这家伙什么时候来找的你和兰儿,他跟你说这些干嘛?为夫可没有说过!”宋杰惊呼道,他还真没给李元说过这些话。

    “就是前几日,格物城的那些人的妻室都还没解决,现在又是军中将士,现在弄得我和兰儿姐姐成了媒婆一般。”晁溪儿再次吐槽道。

第二百三十一章 南征局势

    李康率领三万宋家军和三万由乡兵组成的辎重兵占领舒城后,迅速南下取无为军下的庐江、无为、巢县三城,然后向东把和州也收入囊中。

    白墨率两万主力北上先夺取庐州重镇梁县,然后一路北上夺取了定远和濠州城。

    至此整个淮南东路,所有地方都被华国占领,同时淮南西路的大部分地方也都暴露在华国的兵锋之下。

    李显忠死守在合肥城中,虽然保住了大宋军的主力,但丢失了一路之地让身在临安城中的大宋官家赵昚对其龟缩战法极为不满。

    另一边,赵昚令鄂州驻札御前诸军都统制吴拱率步骑八万人阻止宋家军的进攻。

    乾元五年四月二十二日,李康的两万宋家军主力在安庆府桐城外二十里处遭遇了吴拱的八万大军。

    李康有三十门步兵炮,率先对宋军发起炮击,宋军同样开炮还以颜色,双方炮战了两天时间,最后以宋军炮火被华国宋家军所毁告终,紧接着,李康率两万宋家军发起了主动冲锋,其中一万宋家军骑兵是首次在野战中出战。

    华国宋家军骑兵配备了乾元式六连发转轮步枪和转轮手枪以及一把长刀。

    宋家军骑兵在冲锋的过程中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十二发设计,然后在接近敌人时抽出长刀利用冲击力收割敌人。

    这套战术是曾经在金国训练过骑兵的葛辉提出的,所有骑兵都是从宋家军中挑选有骑射基础的士兵充任,不过训练时间不足半年,因此在宋家军发起进攻后,还有士兵从马上跌落,并摔成重伤。

    好在一万骑兵的十二发连击的威力十分震撼,把吴拱这支大宋步骑的阵脚打乱,双方接触不久,宋军便开始奔溃,接着宋家军的步兵也开始冲锋。

    场面一度混乱不堪,吴拱作为大宋三大帅,没想到与宋家军的第一仗便被打蒙,于是吴拱只能下令全军撤退。

    当撤退的命令下达后,宋军的奔溃就更严重,而华国宋家军的骑兵此时正抽出了长刀,开始收割宋军步兵的人头。

    大战一直打到傍晚时分,宋军没有逃入桐城,而是向安庆府治怀宁城逃去,那里还有两万宋军守军,城墙上也架有二十多门大炮,吴拱只能被迫接受李显忠的战法,以火炮守城池。

    李康没想到宋家军骑兵初战便势如破竹取得如此骄人战绩,于是并没有一路追赶宋军,而是先拿下桐城,然后等待辎重部队,于三日后才出发向怀宁城行去,留下了三千人守桐城。

    而此时怀宁城的吴拱早已安排好了防守,见宋家军到了以后,便直接开炮轰击。

    怀宁城建在潜水和皖水之间,又通过人工开凿了两条水道连接两条河,形成了天然的护城河,宋家军要想攻陷怀宁城就必须要先让城头的火炮哑火,然后再渡河。

    怀宁城的规模略小于合肥,不过都是有护城河的城池,平日的通行是用铁索和木板搭建的吊桥,现在宋军已经把吊桥的木板拆掉,只留下铁索。

    如果进攻的士兵用木板铺在铁索上,便进入了城墙上守军的火枪射程中。

    李康带着宋家军围着怀宁城转了一圈,很快便撤退了。

    他已经接到元帅府关于对付宋军守城的战法,不过此时李康并没有命将士去拦住河道,而且往北边的安丰军行去。

    两座城池困住了大宋二十万大军,这是个不错的办法。

    而且大宋对火炮守城的战法似乎已经形成了共识。

    ……

    临安城,崇政殿。

    “官家,现在华国军队只能占领各州府的县城,对于有火炮的城池毫无办法,臣建议命东西作坊火炮建造院加大火炮的制作,可在全国各地招募更多匠人参与。”史浩对大宋官家赵昚躬身一礼后说道。

    崇政殿乃后殿,是赵昚平日里理政之处,除此殿外,便是类似于御书房的睿思殿是他待得比较多的地方。

    御案后的赵昚看起来有些憔悴,二十万大军被困在合肥和怀宁城中,而华国大军在县城和乡间一路劫掠三司府库中的钱粮,虽然未伤及百姓,但却断了各地的税源,若是大宋军队还是一直如此,恐怕今后整个淮南两路就真成了华国的属地,往后大宋朝廷便少了不少财税。

    长此以往,华国一路蚕食之下,大宋还有何地能够幸免。

    昨日太上皇听闻此事特意把他召见去,若是华国军队打过了长江,那临安城便危也,太上皇之意是让他做好迁都的准备,实在不行便往南边去,福州、泉州、惠州和广州皆可作为备选,同时太上皇让制作数十艘大海船以备不时之需。

    想到此处,三十七岁的赵昚都长出了白头发,这时尚书右仆射史浩又建议大力督造火炮,深知家底的赵昚不由得犯愁,朝廷花钱之处甚多,自己继位三年一直都在用兵,却一直都是先喜后悲,一开始都能占些优势,哪知最后都是以失败告终。

    现在华国又打上门来了,淮南路大部分地方已经沦陷,若是要收复失地又得要大举募兵,而且还得增设名目征税,否则便无法支撑。

    “官家,华国兵威甚重,已打得金国割地赔款,此次攻打我朝恐怕是那华国王恼怒我们出兵之事,臣请陛下准派出使臣和谈,华国也是汉人所建,若是能和睦相处,止戈于此也算善事。”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汤思退建言道。

    “汤相公,现在是华国欺上门来,和谈只会让他们得寸进尺,难道我们丢失的国土还不够多吗!”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虞允文皱眉反驳道。

    “虞公,现在朝廷连续三年用兵,丁口损失近四十万,耗费钱粮三千万贯,朝廷已是入不敷出,若是还要用兵,便不得不增加赋税,若是再引起民变,你告诉我,该如何收场!”汤思退不满的看了虞允文一眼高声说道。

    他这个宰相当得憋屈,官家一心想收复失地,先是北伐,结果被金国打了回来,后来联合金国攻打华国,偷鸡不成蚀把米,葬送了几十万士兵。

    去年看到华国与金国又大打出手,宋军本来趁机攻占了海州和邳州,结果又被华国军队给夺回去。

    现在华国与金国和谈,腾出手来南下,淮南路糜烂,官家是想继续打,但是巧妇难有无米之炊,他这个宰相也变不出钱粮来。

    “何不与西夏、吐蕃联合,请他们出兵金国,然后借其兵力攻打南京路,如此华国定然会回防。”这时史浩又提议道。

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宋的打算

    “史相公!与西夏、吐蕃这等狼子野心之流相谋无异于引狼入室,到时候请神容易送神难,再说让他们攻打金国对我们大宋现在的情况也没有任何帮助。”虞允文反驳道。

    “彬甫,那你可有何高见?”史浩慢悠悠的问道。

    虞允文对赵昚行了一礼,然后主动请战道:“请官家准予臣带兵平敌。”

    “虞公,此事还需谨慎啊,若是再投入兵力恐怕……”汤思退忍不住劝阻道。

    赵昚看着几人脸色阴晴不定的,然后向虞允文问道:“卿有破敌之法?”

    虞允文说道:“启禀官家,臣不敢保证此法是否可行,但是解决现在困局唯一之法。”

    “哦?说说看!”赵昚听到虞允文有办法克敌,顿时来了精神,于是坐直了身子问道。

    “华国军的优势在于火器犀利,但并非不可战胜,去岁李世辅(李显忠)领兵与金兵围攻华国军队,本可利用人数优势一举歼灭其李康两万人,不过被华国援军所救,这次华国分兵攻打淮南路各州府军,已然分兵。”

    “若是我们在聚集一直精兵围攻,利用兵力优势与其主力决战,只要我军将士不惧生死,灭敌也非不可能。”虞允文建议道。

    “如此说来,虞公之意是让我们的将士用命去撞华国军的枪口,用人命去填?”汤思退不等赵官家说话,有些不满的对虞允文的建议反驳道。

    “若非如此,便无取胜之道。”虞允文道。

    “官家,据臣所知,华国军队并不嗜杀,之前被俘的将士只是被送去做工,听闻数年后便可放回,若是按照虞公所言,恐怕我们大宋的军队能活下来的恐也不多。”汤思退对赵昚躬身说道。

    “那也比被华国所奴役的好!”虞允文冷冷的回道。

    “敢问虞公,你打算征用多少丁口入伍,是二十万,还是三十万,若是这些丁口死在战场上,会不会激起民乱,若是激起民怨,我们从何处抽调兵力压制,如此不用华国军队打过来,金国、西夏、吐蕃也会闻着腥味而来,到时候我们是否还有足够的士兵去抵抗?”

    “启禀官家,现在我们在淮南路还有二十万大军,与华国和谈,还能保住实力,若是再征兵,能不能赢是一回事,数年之征战,百姓积怨已久,国内不稳,再有民变,大宋堪忧啊。”汤思退反驳了虞允文的话后,便又对赵昚建言道。

    赵昚微微闭上眼睛,只觉疲惫不堪,刚继位时的雄心勃勃,到后来被金兵打得和谈,现在又被华国军队侵占了将近两路的国土,而现在朝中意见又不统一,有人主战,有人主和,都有理由,一时间他也摇摆不定起来。

    汤思退、史浩和虞允文等人见赵昚皱着眉头,闭着眼睛似乎在思考着,也不敢催促,只得静静的立在一旁听后官家的意见。

    过了许久后,赵昚才重重的叹了口气道:“先派人去问问,华国到底想要什么,如何才肯退出我大宋的国土,若是只要些银钱,也就罢了,若是有非分之要求,便打吧,汤相公,你看派谁去吧。”

    “臣建议拍淮西安抚使干办公事卢仲贤前往,此人颇有胆识,进退有度,其才官家也是认可的。”汤思退建议道。

    “那就让卢仲贤先去一趟吧。”赵昚轻叹一声道。

    ……

    李康自从拿下桐城后,便把大军驻扎于此,他接到的军报中除了有宋杰的命令,还有那次宋杰召集诸位武将对南征的建议,每个人的建议都有列出,也附上了自己对战争的看法。

    当然宋杰还是派出数千人军人,给李康送来十门重炮。

    宋杰给李康的命令是,用最小的代价拿下淮南西路,尽量削弱宋军的力量,并驻军于此威胁大宋,逼迫大宋与华国和谈,和谈的条件不用宋杰过多的交代,商帮也会提出,便是开边贸,建榷场,赔款,割地。

    五万宋家军主力已经一分为二,白墨率领两万人控拿下了濠州和安丰军后,之派了少量人驻守,然后带兵驻扎于梁县意在威胁合肥的宋军。

    李康驻扎在桐城的目的是钳制怀宁城中的宋军。

    此时李康认为不宜再分兵攻打其余地方,毕竟宋军主力未灭,若是大宋发了狠继续增兵,恐怕宋家军还要收缩防线才行。

    好在李康没担心多久,大宋的使者就到了桐城,对方是代表大宋前来谈判的,意在了解华国的真实意图。

    来人名叫卢仲贤,任淮西安抚使干办公事,年纪四十余岁,对李康的态度还算客气。

    “李军使,我们两国皆为汉人所立,为何要大动干戈,让亲者痛仇者快。”卢仲贤对李康说道。

    “卢公办,背后捅刀子的时候,大宋怎么没想到华国也是汉人所立?”李康讥讽道。

    “那都是金人的奸计,现在你们不是与金国也讲和了吗,为何反而掉转头来对大宋动手,这似乎有违大义吧。”卢仲贤没在意李康的指责,而是继续说道。

    “呵呵……卢公办,你们大宋与金人和谈可不止一次两次了,怎么就允许你们和谈,而要我们与金国打生打死,你们好坐收渔人之利不成。”一旁的葛重旺冷哼一声说道。

    “今日吾来此不是与诸位将军呈口舌之快的,我大宋有意与华国停战,即便是你们华国先攻打我们。”卢仲贤微微摇了摇头,故作大度的说道。

    “哈哈哈……卢公办,你确定是来和谈的?那数月前你们进攻海州和邳州之事怎么算,之前你们从海上派遣军队进入我登莱又怎么算?是你们大宋数次挑衅在先,我们不过是自保罢了,若不是我家王上念在同是汉人,这次就是不是十万大军前来,而是数十万宋家军兵临临安城下了!”李康哈哈大笑了起来,对卢仲贤想要占据道德高点的说法讥讽道。

    “军使,我们也不用说这些无用之事,你们把要求提出来吧,吾也好尽快回去复命。”卢仲贤深吸口气,沉声道。

    “割地,赔款,设立榷场。”李康说道。

    “设立榷场不是问题,不过割地赔款恐怕不行,吾无权同意。”卢仲贤并不意外华国的条件。

    “那就不用谈了。”李康淡淡的说道。

第二百三十三章 以战促和

    对于大宋的反应,李康早有预料,所以以战促和的计划还必须实行,不过都是围绕着合肥和怀宁进行。

    白墨率兵再次兵临合肥城下,李康派葛重旺到怀宁城,同样摆出一副攻城的架势。

    似乎两地的守军都有恃无恐,以为华国的军队还是如同以往一般,炮火打不打城墙上,以为光凭己方的火炮便能守住。

    不过当宋家军拉出重炮后,守军变得慌乱起来。

    宋家军把重炮放置在五里外,炮弹十分准确的砸中城墙,进而摧毁城墙上的宋军火炮。

    十门重炮,白墨和葛重旺的拍兵团各有五门,虽然数量不多,但射程在十里左右的重炮带来的攻击力,让合肥城和怀宁城的守将都感到了巨大的威胁。

    宋家军只是围城炮击,一点点的消灭城墙上大宋军队的火炮,数日后,李显忠和吴拱几乎同时选择了率兵出城,他们都不愿坐以待毙,以图用兵力优势冲击人数远远少于己方的华国军队。

    当然其结果可想而知,宋军的数次冲锋被华国军队用火炮和步枪压制了回去。

    接下来合肥和怀宁便日复一日接受华国宋家军炮火的洗礼。

    李康没有选择用水淹的计策,考虑到若是用水淹的话,宋家军接手后恐怕会很麻烦。

    而且如此还可能伤害到不少无辜的百姓,宋家军不是金兵,合肥和怀宁城中还有不少汉人百姓,李康不愿因此误伤到他们。

    采用火炮攻击就好得多,而且宋家军的目标是城墙上的火炮,并没有无差别的往城中射击,除了守城的大宋军队,一般不会伤及无辜的百姓。

    大半个月过去,华国宋家军已经把合肥和怀宁城墙上的宋军火炮拔出得差不多了,于是白墨和葛重旺也分别对二城发起了攻击。

    合肥城的李显忠率众突围,不过很快便被打了回去,李显忠无奈,只能再次退回城中。

    白墨名华国宋家军一鼓作气向合肥发起进攻,在大炮的连续轰炸下,合肥的一段城墙坍塌了,宋家军架起浮桥,几乎没有受到宋军的攻击,三日后,合肥城被攻陷,李显忠率近十万宋军投降了。

    怀宁这边的情况相似,吴拱同样率众突围,但不同的是,即便伤亡惨重,吴拱没有下令后退,而是让大宋军队与华国宋家军进行殊死搏斗,宋军的火枪还给华国宋家军造成了一些伤亡,不过当大宋军队伤亡超过了两成后,宋军终于抗不下去,只能撤退,但吴拱并没有指挥大军退回怀宁城中,而是向南遁去。

    葛重旺趁机占领了怀宁城,并没有派兵追击,战后华国宋家军清点战场,统计出击毙宋军超过两万人,己方阵亡一千余人。

    李康坐镇桐城,每日都会收到两地的军报,从军报上来看,都有雷同之处,就连宋军选择突围的时间也相差不到两天,这也让李康不由得感叹,宋杰送来的那份诸将的讨论,后面还附上了一些宋杰自己对战争的分析和看法。

    宋杰向李康提到,今后的战争在武器相同的情况下,攻击和防守的模式几乎都会固定下来,而作为攻击和防守方,做出来的反应也会大同小异。

    将领的责任是因地制宜的使用武器和战术,就如同合肥和怀宁,这两城的情况十分相似,攻城的时候采用的方法也雷同,但是若将领认为如此便可打遍天下无敌手那就大错特错了,军队最重要的不是武器,而是士气,只有充分调动士气的将领才是优秀的将领,特别是在武器落后的情况下。

    这次李显忠与吴拱应对华国宋家军的进攻时采用的方式相差无几,但吴拱显然在鼓舞士气方面和战斗意志方面更胜一筹,因此,即便是吴拱也被击败,但主力尚存,为大宋保留下了一只八万人的军队。

    而李向忠这支队伍全体投降,合肥城的守军也被一锅端,大宋的损失就惨重了。

    吴拱一路南下,退到江州与宋军的水军汇合,并度过了长江。

    李康快马向颜神城送去了战报,把占领了合肥与怀宁的消息报告给了宋杰,并询问是否要继续向西进攻,拿下光州、黄州和蕲州等地,以便控制整个淮南路。

    宋杰接到军报后,很快下达了命令,命田顺再率三万主力军和三万乡兵为辎重兵支援李康,务必拿下整个淮南路,并随时准备向荆湖路发起攻击,要给大宋施加足够的压力。

    同时宋杰再次向商帮征集军资,并同意了商帮对新占领的淮南路的利益瓜分,除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官员的委派以外,淮南路的矿产,城池建设等事项都可以交给商帮运作,对大宋的贸易也由商帮牵头。

    当然商帮真正领头的还是宋氏商帮。

    参加了南征的乡兵,每人都分配了五十亩以上的土地作为奖赏,剩下的土地需要等华国朝廷派遣的官员到达后,重新丈量再做分配。

    这里与南京路和河北路一样,华国宋家军只是赶走了宋金的军队,只是政权的变化,并没有触及土地所有权的问题,也就是说还没有涉及到土地的改革,大量的地主阶级还拥有大量的土地所有权。

    而土地改革是比军事斗争更为复杂的事情,需要徐徐图之才行。

    商帮早就对南征的利益分配有所准备,当宋杰下达增兵后,商帮积极响应,军资很快就筹集齐,田顺的大军在宋杰下令半月后便出发了。

    大宋收到合肥和怀宁被攻陷的消息后,再次派出了和谈使者,主使换成了王抃,卢仲贤为副使。

    这次李康的态度便大为不同,不光要淮南路的领地,要大宋在江南路、两浙路和荆湖路、西京南路各开辟数处榷场外,还要按照金国的惯例,两国交界处五十里内不得驻军,同时赔款的金额增加到白银六百万两。

    当然,李康还是大度的转达了宋杰的意思,赔偿款可以用黄金,丝绸,茶叶,包括矿产来替代,不过抵偿物资的金额不能超过两百万两。

    同时宋杰还让李康提出,把赣州龙南县(愿南安军)划归华国管辖,为此华国可以把大宋的皇帝陵寝所在地河南府的芝田县划归大宋。

第二百三十四章 虞公请命

    “官家,请给臣十万大军,臣就算是战死也要让华国知道,我大宋不可如此轻辱!”虞允文虽然早已不是壮年,还是火气十足的请战道。

    “虞公,此番华国军队只有五万主力,便能同时攻下两路之地,金国也在他们手里吃了大亏,恐非此时我大宋所能胜之。”史浩叹了口气道。

    “史相公,华国要我大宋割让两路之地,有民八百万,还要赔偿六百万两白银,如此羞辱我大宋,岂可同意,大丈夫不外乎一死,若是如此还不如痛快一战,马革裹尸也是报效国家和官家!”虞允文咬咬牙道。

    “汤相公,你可有良策?”赵昚此时也没了主见,二十万大军一半投降,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回禀官家,据臣所知,华国军队火器犀利,非我大宋所能敌,即便是金国也是被打得割地赔款,还被迫和亲才免去被华国攻陷都城。”

    “臣觉得当下我们应枕戈待旦,思报大耻,方可图远,如今我大宋内乏谋臣,外无良将,武器更是不如华国,若再派大军,谁能保其必胜?”

    “不若答应华国要求,师其武器之所长,并召集全国工匠以谋之,卧薪尝胆,方可改变现在之势。”汤思退深吸口气,对赵昚一揖后说道。

    “汤相公的意思是答应他们的要求咯。”赵昚有些失望的看了看汤思退一眼,然后微微叹了口气道。

    “陛下,华国此时之势力如日中天,莫说现在我们单独对抗,便是之前我们与金国联手也未是其对手,他们现在不过是想吞并些土地,要些赔款罢了,开设榷场也对我们没有损害,若是不同意,他们继续增兵,恐怕会危及临安城的安全,要是他们再联合金国攻打我们,恐怕……”史浩忧心忡忡的说道。

    “是啊,陛下,现在华金两国已经联姻,不排除他们会沆瀣一气对付我们大宋啊。”汤思退也补充道。

    “淮南两路,六百万两白银啊!现在朝廷哪里拿得出来!”赵昚的语气透露着无奈。

    “陛下,此事还可以谈,况且,华国愿意把芝田县给我们,至少能够守住列祖列宗之陵寝不被打扰,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史浩又建言道。

    “他们要赣州的龙南县有何用?”赵昚又问道。

    “陛下,臣查过,那个投降的扬州知府有个侄子名箫鸣,去过龙南县多次,就为购买当地所产的黑乌石,然后运到华国售卖,龙南县是南安刀产地,此刀坚硬无比,皆是因为加入了黑乌石的原因。”

    “华国要此地便是为了黑乌石,臣在想,其武器制作是否与这黑乌石有关?若是如此更不能把此地给他们了。”虞允文对赵昚道。

    “可他们是用祖宗陵寝之地交换,若是不同意,恐怕会被天下人所不齿呀。”赵昚苦笑道。

    赵昚没想到太上皇给他留下这么一个烂摊子,从刚继位时的雄心万丈,到现在的无可奈何。

    “陛下可曾想过,若是割让了淮南二路,朝廷会损失少多少赋税,少养多少士兵?”

    “去岁,淮南西路收缴赋税四百万贯,淮南东路收缴赋税五百三十万贯,两路之地的赋税占我大宋的赋税十之一二,且这两地商业发达,土地肥沃,实则是我大宋膏腴之地,如此就给了华国,无异于弃肉与虎,要不了几年恐怕华国会要更多的土地,到时候又当如何?”虞允文听出赵昚的语气中有同意和条件之意,于是又劝道。

    现在的情况是主和的声音占多数,特别是以汤思退和史浩为首,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若是再打下去,大宋的主力就拼光了,到时候国内若有事,根本抽不出兵力去镇压,而且若是这时金国、吐蕃或西夏要趁机攻打大宋,大宋也没有兵力去抵抗,这样下去,还不如同意华国的和谈条件,保存一些实力。

    虞允文并不是不知道如果大宋继续派兵抵抗下去会面临诸多困局,但他也深深知道华国绝对不是如此就容易满足的,而且华国武力优势十分明显,吞并了淮南二路后,等他们理顺了地方,还是会再次攻打大宋的,到时候再打不过,再赔款,在割地,迟早有一天会灭掉大宋。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赔偿给华国的银子还可能成为他们的军饷,所以虞允文才建议抵抗到底。

    “陛下,再打下去,我大宋恐怕连自保之力便没有了啊,臣建议效秦法,发布招贤令,若有懂得火器制作之人可授予官职和爵位,另外派出密探深入华国,获取其制作火器之法,只要我们能掌握火器之法,加上我大宋土地广阔,人口众多,不出数年便可夺回失去的中原土地。”汤思退再次建言道。

    主战和主和的都有道理,赵昚一时间拿不定主意,这时他又看向他的老师史浩。

    “陛下,汤相公此言是老成谋国之言,明知不敌而为之恐伤士气,他华国能造出犀利火器,老臣就不信陛下发出招贤令后,许以重利,找不到懂得制作精良火器之人,便是那些华国之工匠,若是能为我所用,就算封侯也无不可,现在示之以弱,只是为今后雪耻而已。”史浩见赵昚看向自己,便躬身说道。

    虞允文听得汤思退和史浩都是如此坚定的支持议和,只得紧皱眉头,默然不语。

    他知道史浩是赵昚的老师,汤思退是赵昚最为看重的大臣,贵为宰相,自己就算再如何陈述利弊,恐怕赵昚都还是会听他们的,自己若是再一意主战,可能反而会引得赵昚的不快。

    “那,这次派何人去谈判呢?”赵昚轻轻的问了一句。

    “臣愿望!”虞允文往前走了两步朗声说道。

    “你去?卿为我大宋副相,去当个谈判使臣恐怕不妥吧。”赵昚没想到主战的虞允文会主动请缨前去和谈,有些诧异的问道,而且他还有些担心虞允文到时候表现得过于强硬导致谈判破裂。

    “陛下放心,臣非往华国军营,而是打算去华国的都城颜神,臣要去见见那位华国国王宋杰,也要去见识见识华国为何能在数年间便有如此国力和武力,请陛下准许臣代表大宋前去和谈,臣定然不辱使命。”虞允文说道。

第二百三十五章 心情好又娶老婆

    宋杰迎娶金国公主的日子定在五月初十,金国送亲的队伍已经进入淄州境内,还有两日便到达颜神城。

    “王上,李康来报,说大宋派出一位大学士前来和谈,说是要到颜神城面见王上,不知如何回复?”边豹念着李康的军报。

    宋杰交代过,有南征的军报亲兵须第一时间来报。

    “哦?大宋派出大学士和谈,呵呵……不会又是来送闺女的吧,说说看派的是谁。”宋杰这几日心情大好,皆是因为韩衡的蒸汽机已经可以用来织布和纺纱,还连接了机床,直接可以用来钻枪管,今后军工坊的生产效率又将大大提高,所以这才打趣道。

    “是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虞允文。”边豹答道。

    “虞允文?居然会派他来。”宋杰听后自言自语的咀嚼道。

    “王上,此人有何特别之处吗?”边豹听得宋杰话语中有一丝惊讶,便好奇的问道。

    “是个硬茬,不过倒是值得一见,传令给李康,派兵护送大宋使臣到颜神城中,和谈期间可停止攻击。”

    “对了,派去的援军可已到达?”宋杰交代完后,又问道。

    “李军使没说,不过臣猜测,已经过去半月,应该已经安然抵达了吧。”边豹摇摇头道。

    宋杰微微点头,没有再问。

    “王上,我们已经占领了淮南东西二路,为何还要派出一支大军驻扎扬州呢?”边豹见宋杰近日心情不错,便多问了两句,他知道宋杰心情好的时候,别人问什么,宋杰都会耐心解答,似乎还挺享受给人回答问题的感觉。

    “扬州之地十分重要,既是商业重镇,又临长江出海口,离建业和临安都不远,战略位置也十分重要,此次派重兵驻守还有一个重要任务便是组建水军,并在当地招募造船的匠人和水手的,接下来还要修建船坞,建造船只。”

    “当然,商帮也会派出大量的人过去,到时候捕鲸业一兴起,扬州便会越来越繁华,不多留些军队保护此地可不行。”宋杰果然开始耐心的解释起来。

    “王上,我华国也有不少良港,您不是说即墨和威海可为水军母港,为何还要在与大宋如此临近,又是新收之地的扬州建水军,还要在此修建船坞,若是与大宋开战,此处恐怕会不安全吧。”边豹不解的问道。

    “嘿嘿……你难道没见识过军工坊新铸造的重炮不成,十里之内可尽灭敌人,加上有步兵炮远近相配合,有何好担心的。”

    “往后这重炮还会安装到数千料的海船上,小船上就安装改装的步兵炮,到时候长江便不再是天堑。”

    “还有,在扬州建船坞有一好处,上游的木材可顺江而下,也节约不少运力,造船成本也可降低不少。”宋杰十分耐心的给边豹解释道,看得出他心情真的不错。

    “难怪王上要夺取淮南路,那里可是产树木,而且还临江,真是一举多得,王上真是英明无双啊。”边豹笑着说道。

    “哈哈哈……好你个边老六,都学会拍马屁了,你怎么知道淮南路产木材的,你小子连淄州都没出过。”宋杰大笑道。

    “王上上月不是派臣去军校学习一月吗,是在课堂上听到的,臣还记了不少笔记呢。”边豹笑呵呵的说道。

    “哦?是听谁说的?”宋杰又问道。

    “还能有谁,辛弃疾呗,他得了王上的万国堪舆图后,又听了王上的建议做沙盘,现在像着了魔一般,每日大部分时间都在琢磨地形地图,后来葛帅说可以把物产加上去,他又把每地的物产也加了上去,臣去学习的时候,正赶上他做好淮南两路的沙盘,然后就听他介绍了一番,王上,您还别说,有了沙盘,臣记下各处的地形和物产都快了许多。”边豹解释道。

    宋杰听罢微微点头,然后笑道:“辛弃疾是有大才之人,你往后可多找他学学,你不是老想着上战场吗,熟悉沙盘可十分重要。”

    “是,王上,臣做梦都想上战场呢。”边豹辛奋的说道。

    ……

    羲和公主虽然是金国女真人,但有一半的汉族血统,而宋杰也是汉人,因此各种礼仪也遵从汉制。

    华国在礼仪制度上吸收了唐宋的制度,册封妃嫔也保留了唐宋的流程。

    由礼宾部将制好的册、宝、送交内阁,届时礼部奏请,命内阁副相,为册封使,礼宾部部长为副使,于前一日派遣官员祗告太庙后殿、奉先殿。

    册封之日凌晨,礼宾部官员设节案和册、宝案于议政殿内,銮仪卫官在内阁门外设采亭,内阁、礼宾部官员先将节、册文、宝文放于亭内。

    随后以伞仗为前导,礼宾部官员前引,銮仪卫将亭抬到议政殿外,再由礼宾部官员将节、册文和宝文陈设在殿内各案上。

    天明,正副册封使身着朝服立于议政殿台阶上的空地之东,这时,钦天监官报告吉时已到,正副使向端坐在议政殿中的宋杰跪拜,然后起身导引銮仪卫将节、册文、宝文抬至王妃之宫。

    内銮仪卫要先在王妃之宫外设置仪仗,设节案、香案于宫内,正中东西分置册案和宝案。

    这时,王妃身着礼服于宫门内道右迎候,正副册封将节、册、宝陈设于宫内各案后退出。

    接着,引礼女官引王妃在拜位北面跪,并宣读册文、宝文,王妃受册、宝后,行六肃三跪三拜礼,礼毕,内监捧节出宫,王妃在引礼女官导引下送于宫门内道右。

    内监将节授予正使,于是正使持节,副使随从,到后左门复命、还节,至此,册封王妃的仪式结束。

    此处特别应说明的是节,册,宝三物,节代表君主的身分,凡持有节的使臣,就代表君主亲临,象征君主与国家,可行使权利,因此后世借用使节一词,在册封妃嫔时,持节又有保持节操之意。

    节扙,原为长八尺的竹竿,最上头装饰着旄羽,颜色上在汉初为赤、后来易黄,华国的节材使用金质铜身材质,只有一尺长。

    册是册封的文书,宝分宝文和印玺,宝文是一些称颂的话,印玺便是册封的信物。

第二百三十六章 让公主放松点

    完颜文果然没有瞎说,羲和公主完颜舒雅继承了母亲的美貌,宋杰将她册封为熹妃。

    宋杰认为这位公主远嫁来此必然心情不佳,为此宋杰还命人特意把房间按照金国的风格装饰了一番。

    当晚宋杰到了熹妃的寝宫后,却见到这位熹妃一脸的喜色的出来迎接宋杰并跪拜道:“妾舒雅恭迎王上。”

    “免礼,请起。”宋杰说道。

    平日里宋杰与晁溪儿、赵初兰和含烟都是直呼其名,偶尔也称娘子,这时见这位身份特殊的妃子,宋杰反而不知道如何称呼她了。

    “妾已恭候王上多时。”熹妃轻声道,然后轻轻垂下头,面带羞涩。

    早已是欢场老手的宋杰轻轻的搀扶了一下熹妃的手臂,然后跟着她走进寝宫。

    初次伺候君王的女子都要经过女官或太监的检查,从衣着到头钗是有严格规定的,历朝历代都是有如此,正常情况下,并不是谁想和君王睡觉就能睡得上的,便是君王看上你,要你侍寝,还得被严严实实的检查一番,云雨之时旁边还会有太监宫女守着。

    所以想通过美色刺杀君王的事情几乎很少发生,有也是与太监或女官串通才行。

    今夜宋杰要临幸熹妃,检查是少不了的,华国的王府没有太监,都是使用的女官,小环是女官之首,检查得也格外仔细。

    晁溪儿和赵初兰都有一身武艺,因此在王府中兴起女官和宫女习武的风气,寻常宫女都能使刀剑,小环和一众宋家出身或是官宦之家选出来的女官更是配有转轮手枪,主要是为了保护后妃的安全。

    “请王上垂怜……”一番准备后,完颜舒雅魅声说道,声音如黄莺般动听。

    宋杰并不想一来就行云布雨,而是在塌上坐了下来,看着这位金国公主,只见她的微低着头,眼睛十分明亮,睫毛长长的,在红烛下,乌黑的头发衬得皮肤十分白皙,这片白延伸到她的脖颈处,一双玉手紧张的握在一起,身子微微颤抖着。

    看来她并不像外表那样看起来那般从容。

    “要不要饮点酒?”宋杰轻声问道。

    “王上要饮酒的话,那妾身去给您斟上一杯。”完颜舒雅如临大赦般的站起来,往一旁的桌子边走去,宋杰的目光让她太不自在了。

    阵满一杯酒后,宋杰又道:“你就在那里坐下,我们坐着饮酒吧。”

    “是,王上。”完颜舒雅轻轻一福道。

    宋杰说完便从塌上站起来,走到桌边坐下,桌上放了些糕点、果脯和水果,酒壶里装的是葡萄酒,宋杰不喜欢烈酒,平日若是需要饮酒也是饮用的葡萄酒或果酒。

    “今日忙了一天,你晚上有没有吃东西?”宋杰关心的问道,他也看出了完颜舒雅的紧张,便寻着话题,以便让她放松下来。

    “回禀王上,妾食过一些果脯,嗯……还不太饿。”完颜舒雅声若蚊蝇般的回答道。

    “那我们饮一杯酒吧,从此你就是我的娘子了。”宋杰微微笑道,然后端起酒杯,往完颜舒雅面前送了过去。

    完颜舒雅听到宋杰如此说有些意外,来不及说什么,也端起面前的酒杯,然后仰头饮下,然后一双眸子看着宋杰,似乎还在回想刚才宋杰那番话。

    “看着我作甚,吃些糕点吧。”宋杰说完又拿起一块莲蓉糕递给完颜舒雅。

    完颜舒雅愣愣的接过莲蓉糕,没有吃,还是看着宋杰。

    “怎么,不喜欢吃,那换一个。”宋杰轻笑道,然后又拿起一块绿豆糕道。

    “王上,妾身谢过王上。”完颜舒雅忙又接过绿豆糕,然后不忘站起来向宋杰行了个福礼。

    “刚才都说了,从今往后你就是我娘子,怎底还跟我客气起来了,快坐下吧。”宋杰抬起手,手掌轻轻的往下压着道。

    “是。”完颜舒雅柔顺的坐下,然后拿着糕点吃了起来。

    看她的吃相似乎是有些饿了,一连吃了几块糕点。

    宋杰此时又与她饮了几杯酒,完颜舒雅饮完酒后白皙的脸和脖子变得彤红,宋杰看出来,这姑娘应该不善饮酒。

    前世家乡流传一句话叫做脸红正喝得,可把喝酒上脸的宋杰害得有些惨,每每喝酒的时候就被人说酒量好,其实上脸的人是对酒精过敏,肝里面缺少解酒酶的表现,这种人饮酒过量对身体的器官损伤更大,其实脸红正是不能喝的表现,身体往往是最诚实的。

    “够不够,不够让人再送些过来。”宋杰见完颜舒雅吃了不少糕点后,又问道。

    “嗯……王上,妾身已经吃饱了,那个……王上,妾身方才是否有些失仪。”完颜舒雅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脸色红红的。

    “哈哈……有什么失仪不失仪的,我可没听说过夫妻间在吃东西的时候还需要保持什么仪态,王后从小就胃口极好,在我面前也从来不顾及什么形象呢。”宋杰哈哈笑道,然后又给她斟了一杯酒,两人再次喝了两三倍。

    “王上,妾身一开始还以为自己要嫁的郎君是……是个不苟言笑的冷脸汉子呢。”完颜舒雅放下酒杯后说道。

    “哦?为何如此认为?”宋杰不由得好奇的问道,然后又给她倒了一杯酒。

    “妾身从小便听闻大金国的铁骑天下无敌,大宋的士兵都是弱不禁风,结果被王上的大军打得打败而归,不光要割地,还得赔款。”

    “呵呵……妾身做梦都没想到,有朝一日能被封为公主,还能被大金国送来和亲。”完颜舒雅笑了笑道。

    “怎么,你是金国太师,越国王之女,就算不能封公主,郡主的封号总该有吧。”宋杰听出完颜舒雅言语中的自嘲。

    “王上,您有所不知,妾从出生后没多久,母亲便被完颜宗弼送入宫中,妾在王府便被乳娘养着,后来完颜宗弼薨了,妾就如草原上散养的牛羊般,没人管,只是母亲偶尔接妾去宫中看望一番,到海陵弑君上位后,母亲也因是完颜亶的夫人,也被杀了,妾只能沦为浣衣房的婢女,若不是这次要把妾嫁到华国来,恐怕妾身现在还在浣衣房中洗着衣服呢。”完颜舒雅红彤彤的脸,加上迷离的眼神,配合着越来越多的话语,看着似乎是喝多了。

    “你的母亲真的是仪福帝姬赵圆珠?”宋杰又问道。

    “妾不知道母亲以前是不是叫仪福帝姬,只听闻母亲提过她是大宋官家第九女,当年被掳到上京时十六岁便被完颜宗弼霸占,为了讨好皇帝,完颜宗弼在我三岁的时候便把母亲送给了他。”

    “妾只记得最后一次看到她也才八岁。”说到此眼中的泪水顺着红红脸颊滑落下来,滴到了酒杯中。

    说完,完颜舒雅端着酒杯喝下和着泪水的葡萄酒,完颜舒雅仿佛被打开了话匣子般,一直都在诉说着自己的身世,宋杰也微笑着一边听一边给她倒酒,还一边默默的观察着完颜舒雅的一举一动,包括她的眼神。

    又过了不多时,完颜舒雅只觉着眼皮重了起来,忍不住趴在桌上睡了起来。

    宋杰轻轻的捏着玻璃酒杯,望着杯中的葡萄酒出神,似乎在回想完颜舒雅的话语。

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宋和谈的诚意

    宋杰把完颜舒雅抱上床,然后给她盖好被子,自己默默的退出完颜舒雅的闺房,然后在门口的女官耳边轻声交待一句后便离开了。

    翌日一早,完颜舒雅早早来的来到尚书房外,神色有些慌张,侍卫见是新封的熹妃,便连忙去通报,此时宋杰已经在看札子,听侍卫来报后,忍不住微微一笑,然后名侍卫传完颜舒雅进了尚书房。

    “王上,妾该死,昨晚不该贪杯,在君前失了仪态。”刚一进尚书房,完颜舒雅就跪了下来,语气急促的说道,并顿首于地。

    “舒雅,快起来,你这是干嘛。”宋杰笑眯眯的起身扶起完颜舒雅道。

    “王上,都是妾的错,昨晚……”完颜舒雅又待解释。

    “昨晚是我让你喝的酒,你不胜酒力,不能怪你。”宋杰扶起她后轻轻的握着完颜舒雅的手,柔声说道。

    “可是昨晚是……是我们的……”完颜舒雅有些羞怯的低下头,本来是想说昨晚是新婚之夜,哪知新娘子喝醉了。

    “没事,过几日我再去你那里便是。”宋杰轻轻说道。

    “王上,为何今晚不去?”完颜舒雅问道。

    “今晚要去兰妃处,她快临盆了。”宋杰微微笑道。

    完颜舒雅点点头然后给宋杰又行了一个福礼道:“是,王上,这时应该多陪陪兰妃姐姐才是,那妾告退了。”

    宋杰微微点头。

    看着完颜舒雅退出去的身影,宋杰微微叹了口气。

    昨晚离开时,宋杰交代女官仔细观察一下这位公主,看她是否真的是不胜酒力,今早女官便来报,完颜舒雅一晚上都睡得很沉,没有其他响动。

    在这个没有测谎仪的年代,用酒让一个人吐真言比较靠谱一点,当然经过特殊训练的人例外。

    昨夜完颜舒雅絮絮叨叨的说了半天她的身世,还说自己在浣衣房做了几年婢女,当宋杰摸了她的双手后,发现她的手光滑细腻,不像是做过粗活的样子。

    而且从完颜舒雅的言谈中听出,她应该念过书,即便是酒后谈吐也是不俗,不像是她说的那样,从小便没有母亲的照顾,长大又做了浣衣女,只有大户人家或是官宦之家的女子才会如此,而且一般是汉人之家才会如此。

    那么这位公主便有可能隐瞒了一些事情,宋杰现在并不清楚她隐瞒了什么,隐瞒的目的又是什么,这些都值得考究,毕竟是他的枕边人。

    但,她总归是金国使臣正大光明送来的公主,在金国她就是羲和公主,在华国她就是熹妃,这是既定的事实,宋杰即便是派出青衣卫就能打探得到,更不能上刑。

    难道是金国派来的刺杀自己的不成?昨夜宋杰摸过她的手臂和腿部,是柔弱无力的女子,与长期习武的晁溪儿和赵初兰手臂完全不同,就连罗轻衣的手臂都比她要稍微粗壮一些。

    再说金国的君臣也不是傻子,派来联姻的公主如果是刺客,真要是露馅了,将会承受华国的怒火,一场战争是免不了,更何况金国现在也不想打仗,若是华国以倾国之力攻打金国,是有灭掉其可能的。

    就在宋杰还在想着熹妃的事情时,边豹来报,大宋的使团已经到了。

    放下其他心思,宋杰把李康的军报又看了看,然后传内阁成员和元帅府副元帅及各军使前来尚书房,商讨与大宋谈判之事。

    半晌后,内阁成员和元帅府副元帅及各军使悉数到了尚书房中。

    等众人见过礼后,宋杰便向梁尚君问道:“老师对这位虞彬甫可了解。”

    “听闻此君幼时聪慧,七岁即能提笔作文,是绍兴二十四年进士,文才颇佳。”

    “绍兴三十年,十月,虞允文以工部尚书职,充任贺正使,出使金国,他与馆伴宾射,一发中的,使金人惊异,可见此人虽是文臣,却是文武双全之人。”

    “在金国境内,虞允文眼见金人正在大规模运输粮草、打造战船,于是在回朝后,将这些事尽皆奏报大宋朝廷,并请求加强淮、海沿线的边备,之后,虞允文被任命为中书舍人、直学士院。”

    “乾元四年,其为汤思退副使与金和谈,并力主恢复战前状态,被授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是南朝最死硬的主战派。”

    “不知为何大宋的官家会派他来,难道和谈是假,打探消息是真。”梁尚君捋了捋胡须道。

    大宋的朝臣在华国都有记载,只要是州刺史以上的人物,无论是青衣卫,还是礼宾部都会记录在案,就连大宋的人事变动,华国派往大宋的暗探都会第一时间送回来。

    之前大宋派出去的暗探大部分是通过箫鸣带到大宋境内,有的甚至是箫鸣直接派出的人员。

    现在箫鸣和他的舅父王纯化投了华国,派遣暗探之事便又交给了青衣卫负责,而王纯化将出任淮南路转运使,箫鸣为榷场(海关)总指挥使。

    “王上,这个虞允文是强硬派,大宋派他来和谈,恐怕没有什么诚意吧。”葛辉说道。

    “王上,若是如此,要不要名李康继续加大武力施压?”李元也问道。

    “呵呵……人都没见着,你们就认定这位虞公是来找不痛快的,依我看,先见见此人再说吧,若是没有和谈诚意,再说吧。”宋杰听得众人都是口气一致的表示大宋派来的虞允文是来找茬的,于是笑着说道。

    “王上,臣觉得,无论大宋派谁来,都是来试探虚实的,方才臣听到梁公说,虞允文出使金国时通过观察运输粮草、打造战船等事便得知金国有用兵之计划,可知此人是个擅于洞察之人。”

    “而此次宋使北上从扬州北上,一路经过海州、沂州、莒州再到京畿淄州,相信他也能看到各地的村庄和良田,特别是进入淄州后,我们华国的繁华虽比不上大宋的临安,恐怕差之也不远,若是让他再见识一下我禁军的雄姿,也不惧他回去说什么。”这时辛弃疾说道。

    宋杰点点头道:“不管他是来和谈还是打探虚实的,见了再说吧,彦祖,就安排在明日吧。”

    “是,王上。”梁彦祖回答道。

第二百三十八章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虞允文年五十有四,隆州仁寿县人,唐朝名臣虞世南之后,虽年过半百,但其身材高大,腰板挺直,不似南人身姿,走起路来颇有气势,当他踏进殿中时,宋杰的第一印象便是,好一个精神老头。

    “外臣虞允文拜见华国国王殿下!”虞允文的声音中气十足,对着宋杰一个长揖道。

    虞允文此礼引得华国众臣有些不快,按照礼仪,他应行雅拜,是跪拜之礼的一种,但虞允文只是长揖,有失礼数。

    正当梁彦祖准备开口时,宋杰却先开口了,“素闻虞公乃当世文杰,又是虞永兴之后,书法造诣冠绝当世,孤也正在研习虞书之兰亭序、孔子庙堂碑二贴,真是得大令(王献之)之宏规,含五方之正色,姿荣秀出,智勇存焉,秀岭危峰,处处间起,行草之际,尤所偏工,及其暮齿,加以遒逸啊。”

    虞允文微微一愣,没想到宋杰以来跟他聊起了书法,不过很快他便反应过来,躬身一礼道:“没想到先祖之书还能得华王殿下之赞,甚是有幸,不知华王殿下可否赐字一观,也让外臣开开眼界。”

    “呵呵……孤的字哪里能入得了虞公法眼,岂不是班门弄斧了。”宋杰笑道。

    “非也非也,华王殿下当世豪杰,正所谓字如其人,外臣非要观华王之笔法,而是想见识殿下之气势。”虞允文又道。

    “好,那就请虞公赐教。”

    “来人,将孤亲书之字呈上来,请虞公斧正。”宋杰对侍卫吩咐道。

    少顷,两名侍卫便捧着一幅字走到虞允文面前,上书“天地合德,日月合明”八个大字。

    此句源于《周易》,原句是: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意思是,天子或诸侯应当尊崇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就如同太阳、月亮运行也是符合光照的规律一样,四时季节以使行动符合四季次序,隐秘莫测玄妙神奇的东西用来预测吉凶。

    天地万象皆是自然之像,不可违背,就像日月和四季的交替一般,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更何况人和那些隐秘莫测的事情。

    此句表示人应当顺从自然规律,顺应历史潮流之意。

    且不说宋杰的字如何,宋杰在此时把这八个字拿出来给虞允文看,其实也是一种示威,刚刚虞允文行什么礼其实并不重要,宋杰只是想告诉他,华国才是顺应天意,顺应历史潮流的。

    虞允文是何等精明之人,见到宋杰所书,微微眯眼,然后仔细看着这八个字,过了片刻后听得他说道:“华王殿下应该不是习的先祖之字,恐怕是学的王巨君之法吧。”

    “虞允文,你放肆!”不等宋杰反应过来,梁尚君站出来冷声道。

    王巨君是谁,王莽嘛,虞允文此言是在讽刺宋杰的土地国有制度,在大宋的君臣看来,华国的土地制度是在恢复西周时的井田制,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大宋的统治阶级对华国其实是畏如猛虎。

    无论是主战派还是主和派都只是方式的不同,根子上来说大宋对华国不存在主和的派别,只不过现在是打不过而已,他们打的主意和经过一样,先喘口气,然后继续干。

    “太师,无妨,且听听虞公之言。”宋杰先是抬了抬手,然后出言阻止了梁尚君准备继续口伐虞允文。

    “敢问虞公,何为公,何为私?”宋杰接着向虞允文问道。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为公,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即为私,公着,有天下之大,私者为蝇虫之足,华王殿下不会来考究虞某的学问来的吧。”虞允文答道。

    “非也,非也,虞公学富五车之才,孤段无考究之意,近日孤出版了一套天演论,其中有一篇名为大同论,还请虞公能够指教。”宋杰说罢,只见虞允文面前的一名侍卫,又取出一本书册,双手递给虞允文。

    拿着写着天演论的书册,虞允文看了看然后纳入怀中,又对宋杰躬身一礼道:“殿下大作某当悉心研读,不过今日恐怕无法参详,外臣此次前来是带着皇命而来,还请殿下可以让外臣完成使命。”

    “此事好说,之前已让人把孤之意愿传与你家皇帝知晓,既然虞公亲自前来,不知还有何异议不成?”宋杰问道。

    “殿下,大宋和华国皆为汉人国度,其实不该自相残杀,如此便是便宜了异族之人,当今天下四分,实在是有亏炎黄之志也,外臣今日无须说些不切实际的话,只是请华王殿下能重新考虑和谈条件,此为虞某之意,非有破坏和谈的打算。”虞允文朗声说道。

    “虞公不妨说说看。”宋杰微微点头道。

    “华国已占领我淮南二路之地,若是要让殿下归还,恐怕殿下也会开出大宋无法承受之条件,所以,外臣并无要求归还土地要求,不过这六百万两白银之赔偿,外臣觉得无理,还请华王殿下免去此项,若华王殿下非要如此之巨银两,还请华国能够把制作火枪和弹药之法告知我们,就算大宋购得此法可好?”虞允文说道。

    “虞公,你的要求与金国如出一辙啊,你认为我华国可能同意你们的要求吗?”梁尚君冷笑一声道。

    “即便殿下不同意,那银两之事便无从说起了。”虞允文又道。

    “不赔偿也可以,我们可再取一路之地作为六百万两的抵偿,不知大宋可有意见。”这时葛辉站出来沉声说道。

    “我承认,若是开战,大宋胜算不大,不过葛帅莫要忘了,大宋还有川陕数十万大军可用,我大宋还有五千万百姓民心可用,即便是拼到最后一人,也在所不惜!”虞允文大声说道。

    “哼!拼到最后一人?若是如此,李显忠也不会带着十万人投降了!”葛辉讥讽道。

    “大宋之臣有忠有不忠,不过虞某会选择抵抗到底,相信我大宋有志之士也是如此想的,若是华国为了几百万两银子损失数万乃至数十万的兵力,恐怕金国、西夏、吐蕃也会群起而攻之,这点华王殿下应该明白吧。”虞允文看着宋杰说道。

    “虞公此言非虚,方才你所提枪支弹药制作之法孤不可能给你,不过可以卖现成的枪支弹药给你们,赔偿不付不行,当然嘛,金额还可以商量。”此时宋杰淡淡的说道。

    此时华国的大臣听到宋杰如此说,心中不由得想到,又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啊。

    王上这是又打算卖军火了。

第二百三十九章 天生圣人

    虞允文没料到宋杰会提出卖武器之事,而且大大方方的同意可以减少赔偿的金额,吃惊之余,又有些拿不准宋杰的意思,怀疑华国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阴谋。

    “敢问华王殿下,枪支弹药的价格如何计算?”虞允文问道。

    “这个价格嘛,孤也不是很清楚,需要你与我们的内阁详谈,当然孤在此给你保证,一定给你们一个优惠的价格。”宋杰笑道。

    “方才华王殿下说赔偿金额可以商议,不知华王殿下能否告知外臣这个所谓赔偿的底线?”虞允文又问道。

    “嗯……这个也可以与内阁商议。”宋杰依然用与内阁商议相言,弄得虞允文和华国的内阁成员都微微皱起了眉头。

    虞允文不明白的是宋杰明明亲口承认可以卖枪支弹药,可以降低赔偿的金额,却又不给个明确的数额,内阁不解的是这位王上在之前从来都没有说过可以卖军火和降低赔偿之事,这时却突然在接见宋使时提出来。

    而且卖给大宋军火的价格完全可以参考卖给金朝的价格,但是降低赔偿之事是个什么章程,内阁众人都不知道。

    正当众人还在琢磨宋杰的心思之时,宋杰又对虞允文道:“这制作枪炮之法,包括我华国为何能崛起,其实秘诀都在这天演论中了,虞公可以好好参详一番,退朝吧。”

    宋杰说罢站了起来,向殿后的屏风走去,这是议政殿宋杰的专属通道。

    听得这话虞允文楞了一下,忙把揣在怀中的天演论拿了出来,仔细看了看,见封页上写的是《天演论》第一卷《大同论》,第二卷《宇宙论》,第三卷《实践论》。

    他不顾还在议政殿中,也没有去寻华国的阁臣们,而是一页页的翻看起来,翻了半晌也没见有一句是提及枪炮制作的。

    不过《天演论》中这些比较新颖的观点却吸引了虞允文的目光,让他忍不住开始逐字逐句的看了起来,不知过了多久,直到听到一声轻咳,虞允文才反应过来,然后抬头望去。

    只见华国的副相梁彦祖和赵廉二人居然站在他不远处微笑着看向他。

    “虞公,你已在此站立了一炷香的时间了,我家王上特命我们在此等候,好与你商谈和谈的细节之事。”梁彦祖说道。

    二人接到宋杰的授意前来与虞允文洽谈,见他还在殿中看着《天演论》也不好打扰,于是就这样跟着站了许久。

    “抱歉,老朽方才被此书中内容吸引住,便忍不住多参详了一阵,让两位相公久候了。”虞允文拱手一礼道,虽然两国在交战,但基本的礼仪还是需要的,况且,别人在此静静等了他许久,重要表示一下歉意。

    “无妨,无妨,虞公是闻名天下的学界泰斗,吾等候着也是礼数。”赵廉还礼后说道。

    “请问两位相公,这《天演论》是贵国哪位大才子所做,其才可堪开宗立派之能。”虞允文合上书,有些感叹的说道。

    “哈哈哈……虞公,此书是由我国翰林院编撰,里面的所言皆是出自我家王上,这天演论之名也是我王所定,上至我华国官员,下至各州县官学,都是要学习这天演论的。”梁彦祖傲然道。

    “哦?此书竟是出自华王殿下!”虞允文微微惊道。

    “呵呵……虞公,今日王上给你的这本是《天演论》的《大同论》,此乃我华国立国之策,故我王把此书给你,也是让你能了解一下我华国治国之策,并非什么复西周和新莽之法,而是顺应天道之法,除了《大同论》,王上还授意翰林院编撰了《宇宙论》、《实践论》、《格物论》、《社会论》、《历史论》、《政治论》、《经济论》等卷,你若真要想寻枪炮制作之法可去向我王去寻《格物论》来研习。”赵廉笑呵呵的说道。

    其实赵廉知道《格物论》只是阐述格物方法的学问,这是遵照宋杰的意思编撰的内容,里面并没有具体的关于如何造枪炮的方法,不过却是打开了一个与这个时代不同的认知论和方法论的大门。

    就连赵廉本人在读了过后都受益匪浅。

    这些理论其实都是宋杰从自己的记忆中把后世的一些基本科学概念提炼出来,在根据自己的理解编撰出来的,比如《宇宙论》便是引用了后世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关于力、天体、力学、运动、物质的量等概念,把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并以此来解释这个宇宙的基本面貌。

    《实践论》是宋杰杂糅了后世诸多大神的理论,也是他对实践的理解,既包括了归纳、演绎和抽象等科学研究的方法,也包括逻辑思维方式,对称平衡方法,系统论方法,典型分析方法,,抽象与具体相统一方法,经世致用,奥卡姆剃刀定律等科学的方法论。

    当然宋杰对教员大大的实践论格外钟情,并大量的引用其观点,在《实践论》开篇中便指出,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其他一切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认识外界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还是认识的目的,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大同。

    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真理,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

    而《格物论》、《社会论》、《历史论》、《政治论》、《经济论》等其实是宋杰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当下的社会的情况对研究的领域进行的分科,《格物论》其实与后世物理、化学、生物学、农学等自然科学相近,只是宋杰没有把他细分的如此细。

    虞允文被赵廉的话震惊到了,又有些不太相信,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华国国王宋杰居然是一位博古通今之人,大宋朝廷不是没有调查过宋杰的情况,就是一名地方底层官员的后代,后来搭上了淄州刺史的门路,再接着就是造反,其经历并不特别,听闻在他发迹之前还是个纨绔子弟,怎么就成了对格物特别精通之人。

    大宋朝廷弄不明白,金国朝廷也不明白,就连华国的官员也不弄明白。

    当然,在华国,则在有心人的刻意引导下把这解释为天生圣人而能知天地之事,有把宋杰往神坛上推的目的。

第二百四十章 改造三观的计划

    历史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结合造就的,就如同大秦能统一六国,始皇帝是这个历史必然性的代表,而刘邦建立汉朝,朱元璋建立明朝更多的是必然性中的偶然。

    宋杰出现在这个时代也只能归结为偶然性在作祟。

    虞允文是这个时代文人的代表,在看到宋杰送给他的《天演论》时心中充满了惊讶,宋代的文人从来都是具有思辨特质的,否则也不会成就华夏文明的巅峰。

    相比购买枪支弹药,虞允文更渴望得到华国编撰的天演论的全卷文本,当然宋杰说的其中就有制作枪炮的方法是一个动力,但天演论中提到的观点着实吸引了虞允文。

    天演论并不是宋杰杜撰的,而是宋杰提出一个观点,让翰林院的编撰官在各个时期的典籍中去寻找论点和论据,从编撰的形式来说有些类似于战国时代的《吕氏春秋》这种杂家之说,但却能成为一套整体和独立的系统,而且天演论的基础是来源于易学,这是华夏的读书人能够接受的切入点。

    当今诸多学者已经受到了张载和二程的新儒学的思想影响,充分吸取了释道,融合三家思想,他们认为“天理”是脱离物质载体的纯理念其表现是“气”,“气”又派生出万物,这样,万物之中皆含有“理”,即“理一分殊”。

    因此,新儒学者认为要认识世界,找回“天理”,就可从分析万物下手,识其“气”性,最终得其“理”,这就是所谓的“格物致知”。

    天演论同样推崇格物致知的理念,天演论认为的“道”与新儒学说表达的“天理”是同一个意思,“道”与“天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都是指的客观规律,只不过天演论把其细分,宋杰因为有后世的科学思维,因此在表述道的时注重定量的分析,而理学注重的是定性的分析。

    而因此衍生出来的认识论就与新儒学大相径庭,天演论的核心是研究客观世界,新儒学注重研究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和人性。

    其实二者从根本上并没有矛盾和冲突的地方,只是二者研究的重点不同。

    无论是新儒学还是天演论都与易学相关,所以虞允文在读天演论的时候才不会排斥。

    华夏文化中有许多矛盾,既要讲人定胜天,也要顺应天命,究其原因来说并不是华夏先民的思想有问题,相反,这是理论和实践最好的结合,也是实用主义最好的体现。

    天演论的核心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陈述的是事实和结果,在不否认儒释道构建的道德体系基础上,重点推崇研究人之外的物性,同时也说明了人性从属于物性。

    即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不是超脱与客观物质世界的,包括人的意识、思想和行为都受到客观物质世界的影响和限制,有着比较明确的唯物论的轻响。

    天演论的本质是用宋代人能够听懂的语言和词汇去描述二十一世纪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至少宋杰是如此认为的。

    但此时的天演论也是不完善的,因为此时的人类活动并不能涵盖后世的观念和行为,天演论只是对现有的现象做出解释。

    这种解释的角度与传统的儒释道不同,因此才会引起虞允文的兴趣。

    特别是把格物论中关于宇宙和天地的新假设,借助天文望远镜和热气球观察的佐证,宋杰在天演论中提出了大地是圆形的推论,同时也提出了日心说的假设,并用日心说中地球的自传和公转解释了昼夜交替以及四季变化。

    尽管虞允文现在并不接受这样的说法,但天演论中还对其他许多自然现象做出了解答,比如潮汐与月球的关系,比如化石产生的原因和大地漂移假说等等,天演论对这些现象都是采用假设的说法,并未下定论,并提出可能证明的方法。

    虞允文认为这些新奇的观点能够开启大宋文人对格物的兴趣,而他通过天演论也明白了,华国火器犀利,并非偶然,而是华国在格物方面已经超过了大宋,他认为这是大宋应该向华国学习的地方。

    按照宋杰的估计,虞允文定然会把天演论带到大宋,而大宋的朝廷也必然会派人研究天演论中提到的各种成果,当然其目的首先是找到华国制作枪炮弹药的秘密。

    这就像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理论要转化为技术需要多年的实践,天演论各分卷中提到的是科学理论更多的是假设,但枪炮和弹药的制作属于应用技术的层面,即便是大宋要研究,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研究出来的,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包括教育的投入等等。

    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当大宋对自然科学研究形成了风气后,此时的华国恐怕早就有了统一的实力。

    在统一后,华国政府便不用花费太多的精力去民间推行天演论的思想。

    宋杰就是看中这一点,才在接见虞允文时抛出天演论,他觉得通过虞允文把天演论和大同论的思想带到大宋,比向大宋要更多的赔偿更划算。

    这就是宋杰所谓改造“古人”三观的计划,现在他已经在华国开始实践,而在大宋的实践需要借助大宋朝廷的力量先行一步才行。

    ……

    梁彦祖和赵廉得到宋杰的授意后,把赔偿的金额降到三百万两,把步枪的价格定为每把三百两白银,子弹一华元一发,并同意大宋用丝绸、茶叶和木材等货物冲抵三百万两白银的赔款。

    同时华国提出,大宋要向华国派遣一千名造船工人,还要在未来三年内向大宋提供用于制造海船的大方木材,当然华国会用市场的价格向大宋支付木材银钱和船工的工钱,结算用华元。

    一下子免去了三百万两的赔偿让虞允文有些意外,不过他看不出华国在这里有什么阴谋,但让造船工人到华国的事情他推说需要回去向大宋官家赵昚请示才行。

    虞允文也知道华国现在的造船能力薄弱,如果向华国派遣造船工人,恐怕要不了多久华国便有了度过长江天堑的实力,进而再次向长江以南进军。

    在离开颜神城前,虞允文去求见了宋杰,目的当然是向宋杰求取天演论的所有卷本。

    宋杰十分大方的让人准备了数套交给虞允文,送了他五副华国制作的最新的天文望远镜和显微镜。

    宋杰告诉虞允文,派遣造船工人之事对大宋利大于弊,即便大宋不派遣造船工人到华国,宋杰还可以去金国寻找,金国的造船水平并不比大宋低多少,在靖康之难时,金国把大宋北方的工匠几乎全部掳走,其中就有不少工匠是懂得造船的,而金国也有一支规模不小的水军。

    而且华国要跨过长江打到江南并不一定需要多大的海船,现在华国的并不是不能造船,大宋如果要在这方面防着华国完全不可能,还不如两国加强合作才是正途。

    虞允文只是点头应是,并不答应,口中只是重申,需要向赵昚汇报才行。

    宋杰也未再多言,便放他离去。

    但是宋杰知道,大宋没那么容易答应这件事情,不过如何逼迫大宋答应他已经想好了办法。

第二百四十一章 为君歌一曲

    送走了大宋的使臣后,宋杰便往熹妃的五号楼去了,宋杰答应了完颜舒雅,隔几日再去她那里。

    好奇心往往会促使男人做很多有意思的事情,特别是对漂亮的女人,虽然情况他大概能够猜到,不过对于完颜舒雅,宋杰还是忍不住想去探究,当然,若是早些知道一些事情也能防患于未然,还能作为向金国发难的借口。

    在对待金国和大宋的态度上,尽管宋杰对大宋的卑劣表现非常不爽,但一个是民族矛盾一个是阶层矛盾,二者的性子完全不同,虽然两方都希望灭掉华国,杀掉宋杰,但金国的目的是民族奴役,大宋是恢复河山,统治者在对待百姓的态度上还是会有本质的不同。

    因此在华国的对外政策,宋杰一直都主张对金国以军事斗争为主,对大宋以经济渗透为主,军事斗争为辅。

    甚至宋杰还希望与大宋能在军事上合作,并把这个意思向虞允文传达,希望他能让赵昚考虑,并且从宋杰答应向大宋卖军火就能看出,现在他并不急于扩张领土。

    按照内阁的初步统计,华国现在的人口已经达到两千万,领土面积大约有七十万平方公里,包括现在的山东、河南的全省,安徽、江苏的大部分,河北省的一半,山西、湖北的部分地区。

    华国的领土基本上以平原和丘陵地形为主,领地里的城市发展和经济水平比金国更繁荣,与大宋相比经济总量当然差不少,但大宋广南东西路、福建路,包括西部的利州东西路、潼川府路等地,现在的开发程度和人口密度都不高。

    大宋的经济中心是两浙东西路、江南东西路和淮南东西路,现在淮南东西路落入华国囊中,大宋的财政收入也少了一截。

    而华国也得到了经济发达的南京路、河北东西二路,淮南东西路,加上本来经济就比较繁荣的山东东西路和大名府路,总的来说华国现在的整体实力已经有了质的飞越。

    但正如老话说的,船越大越难掉头,摊子越大越难经营,行纳入的领地让宋杰只能把中心放在国内,而且黄河泛滥的主要区域都在华国境内,这也是宋杰最为头痛的地方。

    “妾叩见王上。”一声清脆的声音打断了宋杰的思考,宋杰抬头一看只见完颜舒雅带着一众宫女跪在面前,原来已经到了五号楼的院落前。

    “都起来吧,嗯……熹妃,我华国不需行跪拜礼,往后你见了我无须跪拜,你这一跪,弄得大家都得跪下,我华国女子行的是福礼,你且记住了。”宋杰淡淡的说道。

    “是,王上,妾记住了。”完颜舒雅轻声道。

    “进去吧,我还未食午食呢,中午就在你这里吃吧,来人,让小环准备午食送到这里来。”宋杰挤出一丝笑脸对完颜舒雅道,然后又向身边的宫女吩咐着。

    说罢,宋杰拉着完颜舒雅的手往五号楼的大厅中走去。

    介于对前世生活的回忆,宋杰设计出沙发,躺椅等物,并让谭木匠找人做了不少,现在王府里各妃嫔处都有这些新奇物件。

    王府中的各栋楼房都是采用传统的塔楼建筑样式,不过内部的陈设却按照宋杰的要求,有了一丝后世的模样,虽然还是要分出上首的位置,不过下首都放置有沙发,也让房间里看起来没有那么森严,到有些像后世常在电视中看到的那种大型的会客厅。

    宋代是分餐和桌餐的分水岭,此时一般的官宦人家用餐还基本保留了分餐制,王府也不例外,普通百姓就没这么多讲究,反而以桌餐为主。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只有平民文化才能更有生命力,历史文化中的那些精致的文化符号往往只能在典籍或是墓室的壁画中才能窥视到一鳞半爪,都会随着王朝的兴衰和人类的迁徙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王上,若是等着无事,妾为您弹奏一曲可好?”宋杰刚坐下不久,完颜舒雅便说道。

    “哦?你还学过弹唱?你不是一直在浣衣房为婢女吗,怎么学的?”宋杰似笑非笑的问道。

    “王上有所不知,浣衣房中那些婢女有老有少,老的都是靖康之难时被掳去的宫女和宗女,年轻的多是他们的后代,他们中有许多人也读过书,也有些人会弹唱,知道我母亲的身份后,他们对妾也是颇加照顾,空闲之时便会教妾识字和弹唱,这也是妾会识字懂弹唱的缘由。”完颜舒雅解释道。

    宋杰想了想,靖康之难离现在已经过去三十多年,那些宫女和宗女如果没有被纳入女真贵族的房中,此时应该大多在四十多到五十多只见,根据完颜舒雅现在的年纪,当年这些人应该在三十多到四十多,到也能圆上她会识字和弹唱的说法。

    “哦,原来如此,那你就去准备一下,让为夫也欣赏一番。”宋杰笑道。

    “请王上稍坐片刻,妾去去就来。”完颜舒雅起身一福道。

    少顷,只见完颜舒雅换上一声淡黄的长裙怀抱着琵琶走了出来,脸上的妆容也修饰了一番,点上了桃红的面靥,顿时让宋杰眼前一亮。

    然后一名宫女端了一根独凳放在宋杰面前,完颜舒雅微微一福便坐下,然后拨动琴弦,口中唱道:

    “门前落花,花洒桥下,乌波清荡。

    乌篷船少儿郎,不识光阴模样。

    友云清游,石榴枇杷无他,雨霈遁入麻毡帐。

    湿汝青罗衫,其行也惶惶。

    愁绝。蘧蒢尚可落座,散茶亦能品尝。

    不爱经骚,三尺锋方寸藏。

    金床虎枕,岁去总角垂髫,都把琴书做舞象。

    手握一支笔,莫忘归北方。”

    ……

    “少年郎,当惜时光,莫见杯中物,说与不休,艳首芳香,到最终,皆是大梦一场。”

    唱着唱着,完颜舒雅已是泪眼婆娑。

    宋杰听得皱起眉头来,完颜舒雅这首《石州慢》明明是唱给少年人的曲儿,这时候唱起来似乎并不应景。

    “熹妃,我已非少年郎,你此曲应有所指吧,说说看是怎么回事?”宋杰问道。

    完颜舒雅放下琵琶,然后复又在宋杰面前跪下道:“请王上赐妾一死吧。”

    “为何?”宋杰问道。

    “妾来华国本就是来对王上行不利之事的,但妾实在是做不到,又无法解救中都之人,只能求死。”完颜舒雅神情恍惚的说道。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9681/ 第一时间欣赏我在大宋搞山寨最新章节! 作者:半园所写的《我在大宋搞山寨》为转载作品,我在大宋搞山寨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我在大宋搞山寨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我在大宋搞山寨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我在大宋搞山寨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我在大宋搞山寨介绍:
山寨商人宋杰意外魂穿到南宋初年同名富二代身上,却发现自己身在金统区,父亲被人谋害,家产被人觊觎,自己的小命也将不保,一入局便面临如此困境,如何破局?且看山寨商人如何步步为营,在宋金大行山寨之道改变历史……半园书友可以加Q群980688720,扫榻以待!我在大宋搞山寨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在大宋搞山寨,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我在大宋搞山寨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