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明从慎重开始TXT下载大明从慎重开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从慎重开始全文阅读

作者:一笑澄明     大明从慎重开始txt下载     大明从慎重开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305章 竟敢在早朝套娃?

    弘治十四年十月初,京城下雪了。

    严成锦估计,从海南回来的大船,会运回一大批秋粮。

    整个琼州府的耕地,至少能收上来几万石粮食。

    可以缓解大明的灾荒,长城修建,正是需要粮食的时候。

    严成锦走在积雪的路上,神宫监的小太监,还来不及清扫,有些滑。

    “贤侄啊,最近有什么项目?可以找我兄弟谈谈。”张鹤龄搓着手。

    张延龄笑呵呵地站在旁边,托严成锦的福,他们的娱乐产业,在京城赚了不少银子。

    “寿宁侯可以做雪糕。”严成锦随口道。

    还没有鸣钟,有一会儿闲聊的时间,便抽空和张家兄弟谈谈生意。

    张鹤龄冷哼一声:“你当我们是傻子,这大冷天的,人都要冷死了,冰棍能卖钱吗!”

    “哥,不与他说了,咱们先进殿吧。”

    还没敲鈡,兄弟俩偷偷走进殿中,引得周围大臣纷纷不满。

    外头大雪纷飞,大殿里暖和,可以躲雪。

    但还没敲钟的话,意味着陛下还没到东暖阁,大家只好在外头等着。

    严成锦觉得,还不如在轿子里头呆着舒服呢。

    “吴大人病了,很严重。”

    “听说李梦阳弹劾严成锦,被反弹了,下放去了海南。”

    “多事之秋啊,不过,这大雪一下,明年又是丰年。”

    几个大臣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

    严成锦在一旁听着,浑不在意。

    不知道李梦阳身子好不好,长途奔波,可能挨不到海南。

    片刻之后,弘治皇帝走进东暖阁,看见还没敲金钟,就走进来的张家兄弟,脸上有些生气。

    正在此时,司礼监,

    萧敬泡了一杯参茶,天寒补补身子,老参是子孙孝敬的。

    喝完这一杯,就去坤宁宫,侍奉陛下上早朝。

    “萧爷,苗大垱回来了。”小太监急忙进来禀报。

    弘治皇帝微访的时候,喜欢别人称他为朱爷。

    萧敬私下喜欢子孙喊他萧爷,而不是爷爷。

    这样听起来,更像男人。

    虽然已是残疾之身,但心中依旧存着成为完整男人的念头,就好像断了脚的人,希望有一双能走路的腿。

    萧敬在椅子上正坐起来,双眼放光,喜道:“海南的夏粮,押回来了?”

    还不等那小太监答话。

    霎时,一个人影失魂落魄撞进来,跪倒在身前,苗逵哭得撕心裂肺:“爷,在松江府遇上了倭盗,船没了,粮也没了。”

    七艘大船在松江府最后一次补给。

    却不知道,夜里遭遇了倭盗,这些人有千余人。

    苗逵的船队编制,不过五百人左右,且多为水手。

    若是不是跳海逃生,他也活不了。

    登岸后,就快马加鞭赶来京城。

    萧敬嘴角狠狠一抽:“有多少粮?”

    “米粮三千石,玉米四万六千余石,钱银五万七千余两……”苗逵细数着。

    萧敬抬起腿就是一脚,将苗逵踹到门边:“你怎么不死在外头!”

    押运夏粮丢失,轻则丢乌纱帽,重则是死罪。

    这就看文官怎么说了。

    最重要的是,丢了朝廷的两艘大船,这两艘大船由清江船厂所造,每艘耗银两万余两,数量极少。

    这一共加起来,超过十万两银子。

    “爷,救命啊……”苗逵也知闯了大祸。

    “若你死在外头,咱还好向陛下交代。”萧敬露出杀人的目光:“如今你却回来了!”

    人死了,陛下看在这个份上,不会重责司礼监。

    但人回来了,这罪责就有主了。

    苗逵连连磕头,嘴里喊着饶命。

    从前朝至今,萧敬在两个皇帝身边呆了二十余年,很快冷静下来:“起来,仔细与我说说。”

    “不止是朝廷的船,良乡商队的五艘大船,也被劫了,那些倭寇,就是来抢船的……”苗逵委屈道。

    严成锦的船也被劫了?

    好事啊!

    眼下最重要的,就是追查这些倭人的下落。

    可这大海茫茫,上哪儿找船去?

    严成锦的船也被劫掠了,这小子主意多,没准有法子。

    等船和银子追回来,一切都好说。

    “走,跟我面圣去!”

    东暖阁外,钟声回荡。

    大臣鱼贯入殿,从袖口里掏出一物,持芴朝揖。

    “天寒了,明日起,早朝往后推半个时辰吧,诸公多睡一会儿。”弘治皇帝龙颜大悦道。

    “多谢陛下!”

    严成锦心想,取消了早朝才好。

    朝事都在早朝议论了,午朝和晚朝,反倒没什么事。

    弘治皇帝笑道:“海南的夏税该快运到天津港了吧?”

    陛下心中,惦记着海南的夏税。

    毕竟当初严成锦说了,海南开荒之后,种出来的粮食堪比江南。

    夏税不过八月,现在十月了,只有海南的夏税没收回来。

    李东阳点头:“应该快了。”

    海航的动力,主要依靠季风和洋流,三月可以顺着季风,一路南下。

    七八月份时,可以借助向北的季风,顺风回到京城。

    但如今是十月,没有季风和海流相助。

    严成锦估计,很快就要到了。

    “陛下,广东漕运至京城的五十八万石粮,京仓收不下,臣想改为通州仓收。”韩文喜滋滋地报着。

    说是禀报问题,其实是炫耀府库充盈。

    京仓,专门收屯各地运来的税粮和税银。

    税粮放不下,就说明税银多了。

    大臣们面露喜色,户部有了银子,他们各部伸手的时候,也不用抠抠搜搜的。

    弘治皇帝眉开眼笑:“准了。”

    正在这时,两道人影突兀走进大殿,萧敬带着苗逵走进殿中,跪伏在地上:“陛下,奴婢有要事禀报!”

    内臣不得干涉朝政,如今是早朝,萧公公岂会不知道。

    这样冲进来,只怕是大事……

    弘治皇帝道:“何事要奏?”

    “朝廷的粮船,在松江府被倭人抢了,一同被劫去的,还有……良乡商队的五艘大船。”

    大殿中落针可闻。

    萧敬瑟瑟发抖,不敢抬头看陛下的脸色。

    苗逵跪伏在地上:“奴婢督运不力,请陛下赐死!”

    弘治皇帝和大臣这才注意到,萧敬身边的人,正是苗逵。

    船被抢了?

    还有海南运回来的税粮,也一同被抢了?

    韩文刚报了一个特大喜讯,弘治皇帝和大臣们还沉浸在喜悦中,一时半会儿,还没反应过来。

    “朕对司礼监委以重任,你们竟连几艘船也看不好!”

    弘治皇帝有些隐怒。

    “奴婢万死!”

    萧敬生吃了苗逵的心都有了,兢兢业业侍奉了十四年,哪天不是小心翼翼,何时犯过这样的大错。

    刘健蹙眉:“这些海盗人数几何?”

    “足足有几千余人……”

    萧敬多报了几千,否则,就显得司礼监太无能了。

    严成锦陷入沉思。

    如此大规模的海盗聚集,必定会记入史料,而他却不记得,有这么庞大的倭寇势力聚集。

    难不成,萧敬竟敢在早朝套娃?

    弘治年间有倭寇持续不断侵扰。

    其中两次规模最大的,是弘治六年,倭寇侵入广东陵水南岗,杀人屠村。

    还有弘治十二年,倭寇登陆广东儋州,劫掠百姓。

    虽说都没有抓住。

    但他们极少会往北活动。

    只有一种可能,良乡使得北直隶贸易繁荣,天津港和松江府港口,商贸程度堪比广东,海外常有行船,所以,吸引来了海盗和倭寇。

    噗通一声。

    似乎有人摔倒了。

    “李公!李公怎么晕过去了?”

第306章 尼古拉斯刘瑾

    谢迁掐着李东阳的人中,刘健从旁一顿猛拍后背,一阵疯狂抢救后,李东阳才幽幽醒过来。

    睁开眼,却看见弘治皇帝。

    “李卿家这是为何?”

    李东阳哭哭戚戚地哽咽:“臣的儿子,就在良乡的大船上。”

    “李大人,李兆先在海南,没回来。”苗逵一脸歉意。

    “那就好,陛下!臣有些失态了,实在是因太过伤心,才致使御前失仪,这是臣最后一个儿子啊。”李东阳说到伤心出,又哽咽起来。

    朝中大臣唏嘘不已,李阁老在朝堂上运筹帷幄,镇定自如。

    谈及家事,终究也是个凡人。

    弘治皇帝重新走回御阶上,望着萧敬和苗逵,冷眉相对:“松江府的镇海卫和巡检司呢!”

    松江府的金山,设有金山卫,以防倭寇侵袭。

    “陛下,朝廷和良乡商队用的都是大船,镇海卫的漕船,压根追不上。”苗逵哭诉。

    金山卫没有大船,用的全是漕船。

    大船造价不菲,朝廷怎会给小小的金山卫大船。

    就算是漕船也没有多少艘。

    “苗公公说的对,起帆后大船顺着风入海,漕船就很难追了。”刘健面色凝重。

    漕船入海两边摆,控制航向都极难,更别提追这几艘大船。

    弘治皇帝皱着眉头:“眼下当务之急,是将这几艘船找回来,让倭寇得了这两艘船,且不是来去自如?”

    “恐怕极难,入海为寇,上岸为民,压根分不清楚倭寇和百姓。”刘健继续道:“且大海茫茫,这些倭寇入海之后,就没有踪迹了,朝廷想要搜寻,恐怕要派出大批的水师。”

    松江府是没有大规模水师的,大明的水师,集中在广东府的广州和雷州两地。

    因倭寇长年侵扰东南沿海,朝廷无法将其击退。

    只能派卫所驻守,防止倭寇登案。

    谢迁点头道:“倭人抢了几万石粮食,恐怕半年之内,都不用靠岸补给,要在海上寻他们,调动广东水师也未必能寻到。”

    说起倭寇,比北边的鞑靼人还头疼。

    北方的疆域有王越这样的猛将戍守。

    虽说鞑靼人冲入关中抢掠,但王越与鞑靼交手,常常打胜仗,这在精神上,给了朝廷和边城的百姓极大信心。

    只要有王越在,就不怕鞑靼人。

    倭寇则不同,东南沿海到现在,从未打过真正意义上的胜仗。

    换言之,东南沿海没有像王越的将领,能给朝廷精神上的依赖。

    弘治皇帝眼底露出坚定的目光,咬牙道:“这七艘大船,一定要追查回来!

    海南如今全面开荒,日后定会常走海运,让倭寇得了这五艘船,岂不是如虎添翼!”

    严成锦觉得有道理。

    白送倭寇一套强大的装备,只会让倭寇更猖獗。

    良乡的大船,实则为郑和图纸上的马船。

    船长约三十七丈,宽十五丈,若按后世来算,长约一百二十米,宽为四十五米左右。

    大明海禁后,极少造船,尤其是大船。

    造一艘船需要官府审批,尺寸和造型,都有严格的要求。

    海盗和倭寇想要大船,买不到,只能抢。

    秦紘叹了一声:“恐怕不简单,倭寇在海上飘忽不定,上哪儿找船去?”

    他回京城当兵部尚书之前,就是两广总督,对倭寇极为熟悉。

    这些倭寇的战斗能力极强,手持武士钢刀,又有海商帮忙探查消息,绝非嘴上说说那么简单。

    最难的,是寻找这些倭寇的踪迹。

    广东一带零散的小岛众多,哪里都有可能藏着倭寇。

    凭广东水师的十万人,想要一座座岛找,倒也可以。

    前提是,户部给足够的军饷,工部再造十几艘大船。

    不然,凭广东市舶司的那几艘来往海南的大船,运不了多少兵力,也不容易作战。

    更何况,倭寇现在得了七艘大船,能航行的范围就更远了。

    “若是知道倭寇藏匿的地点,就好办多了。”马文升捋须,唉声长叹。

    严成锦仔细想了想,站出来一步。

    “大船需要补给,虽然有粮食,但也要补充水分,且倭寇在海上也呆不住,必定会靠岸。

    臣觉得,可以去松江府周边的小岛搜寻,人能藏得住,七艘大船却藏不了。”

    秦紘白了他一眼,乐了:“调动兵力便要耗费粮草,若是没有呢?”

    “若是没有,可以去岛国看看。”

    严成锦猜测,船还在松江府。

    倭寇主要由真倭和从倭组成。

    真倭,就是岛国的武士浪人,此时,岛国正处于战国时代,大名被斩杀后。

    归属于这些大名旗下的武士,就成了浪人,为了生计下海为寇。

    从倭,就是大明的一些海商和草寇。

    与倭人勾结,做劫掠商船的买卖。

    弘治皇帝决心要将这七艘船追回来,郑重地道:“东南水师,可有能挂帅之人?”

    秦紘羞愧地低下头,马文升看着自己的鞋尖。

    刘健捻着胡子假装镇定,李东阳摸摸脑袋,表示刚才晕倒,现在还没回过神来。

    东南的水师中,能挂帅的还真一个没有。

    严成锦看向苗逵,一脸慎重:“王守仁没和你一起回来?”

    苗逵显然有点生气:“王大人在广州府登岸后,就没了消息,他说会一路北上,一路讲学,迟早有一天会回京,让奴婢向陛下禀报一声。”

    讲学?

    弘治皇帝眉头微微一蹙,倭寇当前,这王守仁讲什么学,朕命你为经筵讲官,它不香吗?

    严成锦摇摇头,王守仁熟悉戚家军的鸳鸯阵,又通兵法,多好的立功机会。

    朝中没有能用的大臣了,就算有,也远不如王守仁善于用兵。

    “让英国公去如何?”刘健问。

    严成锦觉得,这个主意比隔夜的旧饭还馊。

    英国公虽然熟谙兵法,却不懂指挥水军,好比拿鞋刷来刷牙,用沐浴露洗头。

    若士卒能两栖通用,就该叫海军陆战队了。

    弘治皇帝摇摇头:“英国公不熟悉水上作战,恐怕会吃亏。”

    “臣觉得,不如派人去广东寻王守仁,命他为将这七艘船寻回来。”严成锦道。

    此时,紫禁城的东华门。

    一个穿着弗朗机服饰的人站在门旁,正是刘瑾。

    出入这门的,多是宫里的官爷,百姓不敢靠近这里。

    刘瑾笑嘻嘻地看着这高大的城墙。

    每天的辰时,宫里出去采办食材的马车,会从这里回宫。

    果然,小太监赶着几辆马车,往这里走来。

    “大胆,你敢拦宫里的车驾!”小太监叱喝。

    刘瑾不慌不忙:“这位差爷,麻烦帮小的带一句话给太子殿下。”

    他从怀中掏出一百两银子,看得小太监目不转睛。

    “什么话?”

    “就说咱尼古拉斯刘瑾,回来了。”

    东宫,

    朱厚照神采飞扬,正在抽空画三国之群雄争霸的漫画。

    小太监轻手轻脚地走进来,这时候打扰太子,定要挨揍,可谁让他收了别人的银子呢。

    “殿下,画着呢?”

    朱厚照喜滋滋地问:“画得如何?”

    “画得真好!”小太监又支吾:“殿下,尼古拉斯刘瑾回来了。”

    什么拉丝?

    朱厚照白了他一眼:“本宫听过拉shi,没听过拉丝。”

    小太监极为委屈:“殿下,是尼古拉斯刘瑾……”

    刘瑾?

    朱厚照乐了,放下笔:“本宫让他去西域带什么来着?”

第307章 这不是土豆

    严成锦举荐王守仁后,秦紘颇有意见,红着脸怒道:“松江府调兵,此乃兵部的事,你这小子,还是好好写你的弹劾疏奏吧。”

    弘治皇帝横眉微蹙:“秦卿家,朝堂之上,当以官谓相称。”

    “臣实在太讨厌这小子了。”秦紘双手一拱,朝弘治皇帝微微躬身。

    大臣们愤然而视,尤其是李东阳和谢迁两人,如同有深仇一般,盯着严成锦发出眼神警告。

    又推举王守仁了!

    有种你自己挂帅啊,躲在后头不说,每次都推举别人家的儿子。

    别人家的儿子就不是儿子?

    严成锦浑不在意:“弹劾疏奏要写,谏言也要上奏,身为朝廷命官,这是本分,不过,王守仁真是平倭的不二人选。”

    “臣反对!”秦竑道:“王守仁乃是刑部官员,我兵部无人了不成。”

    “臣等附议!”

    “让左宗彝去吧,他对水师还算熟悉。”马文升推荐昔日部下。

    李东阳等人自然没意见。

    严成锦只怕左宗彝会被倭寇吊起来,一拳拳打成猪头。

    东南海域的岛屿众多,要将这些无人岛全搜一遍,太费工夫了。

    倭寇狡猾,你出海他就上岸劫掠。

    王守仁说不定能先一步找到倭人藏匿的地方。

    倭寇中,武士浪人的战斗力极强。

    几十人能打几千人。

    嘉靖朝时,倭寇在浙江绍兴作乱,横行了八十多日,杀死了朝廷官兵五千人左右。

    据明世宗实录中所说,武士浪人能徒手接下弓箭。

    虽然萧敬说几千人之数有套娃的嫌疑。

    但,即便只有几百浪人,也够明军头疼的了。

    松江府的金山卫,恐怕还不足两千人呢。

    弘治皇帝颔首点头:“此事就交由兵部处理吧,定要将七艘大船找回来。”

    秦竑脸上狂喜:“是!”

    东宫,

    朱厚照换了一身衣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翻过墙,跑到东华门外。

    左右转头张望,也没看见人。

    “奴婢刘瑾,参见太子殿下!”

    刘瑾先是拨开下摆,双腿一屈跪下来,动作极为熟悉。

    “你……你是刘瑾?”

    朱厚照狐疑地退了两步。

    眼前这人,分明就是弗朗机人啊!

    刘瑾讨好似的笑道:“奴婢是刘瑾,殿下在东宫的鱼池里,藏有一百三十七两银子,可对?”

    还是他帮朱厚照藏的呢。

    朱厚照摇摇头:“不对,现在变五千五百两了。”

    早先严成锦就给过他几次银子,作为收买费。

    后来加上米花生意,还有卖考题等等在内,赚了不少银子。

    他留着买兵备打鞑靼人,没舍得花,几乎全存起来了。

    刘瑾面色有点急了,道:“殿下嘘嘘的时候,总要哼几句单刀会才能尿出来,可对?”

    不会治好了吧?

    瞧殿下这样,应该是没治好。

    朱厚照一拍大腿,乐了:“你真是刘大伴!”

    “是啊,就是奴才!”

    刘瑾恨不得扑进朱厚照怀里,捶他的胸口。

    走了两年,殿下终究是没忘记咱。

    下了早朝后,

    严成锦准备回都察院,东宫的小太监来禀报:“严大人,殿下让您去东宫一趟。”

    八成是请他去欣赏漫画。

    算起来才十日左右,画得这么快,还能保证质量吗?

    狐疑地来到东宫,发现一个陌生的人影,看背影像弗朗机人。

    “朱厚照把番商带入宫中,难不成……

    是想把东宫卖了?”

    朱厚照从御椅站起来,乐着道:“老高,刘瑾回来了!”

    严成锦心中微微一惊,再看向这弗朗机人,面色有些错愕。

    刘瑾从西域回来,连发型都不一样了。

    丝绸之路上盗匪盘踞,且地广无人烟,他怎么活着回来的?

    刘瑾见了他,连忙行礼:“奴婢刘瑾,见过严大人!”

    严成锦淡定地后腿几步,保持安全距离。

    “殿下,臣怀疑此人,不是刘瑾!西域凶险万分,活人怎么可能活着回来。”

    朱厚照拍手称快,道:“你快再证明一次,不然本宫阉了你。”

    刘瑾有些激动:“严大人,奴婢就是刘瑾啊!两年前,奴婢驾着马车,从长安出关,谁知遇上了匪盗,将奴婢的马车抢了,奴婢一个人在大漠里走了几天,幸亏遇到了番商的商队,给他们当奴才使唤,跟着他们到了西域的若羌国,偷了他们的金器作盘缠,继续西行。”

    “谁知西域的野狼极多,追着奴婢跑了一日,又遇上了马匪,奴婢献上金器,才换了条性命,给马匪当伙夫,第三天,奴婢就给他们全都毒死了,从匪窝跑出来,将他们的财产变卖,组建了一支商队,继续得以西行。”

    “哪知遇上了蛮横的番人,做买卖不给银子,把奴婢关押在牢里,还卖给大食的商贾当奴隶,奴婢假意讨好,一个月后终于把他毒死了,这才又继续往西走,多亏了严大人和殿下的保佑,奴婢才一路走到了西边。”

    不露痕迹地拍了一个马屁,朱厚照听得很舒服,不亏是本宫的神勇太监。

    严成锦则满是怀疑,质问:“刘谨的脸骨,没有你的宽。”

    “让马贼打的。”刘瑾不以为意地乐道:“不过奴婢好得快,没过半年就好了。”

    “本官让你去西域取土豆,取回来了吗?”

    你就算拿出来土豆,我也不会承认的。

    严成锦正想着怎么除掉刘瑾,这时,刘瑾从怀中掏出来一物,抓在手里,红彤彤的。

    “殿下,这是奴婢寻回来的土豆,大冬天嚼一个,可好吃了。”

    朱厚照示意旁边的冯伴伴:“你先尝尝。”

    “奴…奴婢不敢!”

    严成锦看着刘瑾手里之物,这货竟把辣椒带回来了?

    “这辣椒干可还有?”

    刘瑾更正道:“严大人,这是土豆。”

    严成锦知道他打什么主意。

    竟想欺骗朱厚照。

    土豆和辣椒都是传入之后才被命名,朱厚照也认不出来。

    “来人!将此人押入都察院大牢,等候问斩!”

    刘瑾脸色大变,差点就哭出来,从长安到弗朗机国经历了无数凶险,他以为他可以了。

    没想到……

    这位大人还是想弄死他。

    “你不能杀我,我带回来了土豆!”

    “这是辣椒。”

    锦衣卫帮忙把刘谨押到都察院的牢房,剩下的就是严成锦的事了。

    朱厚照问:“老高,这小的东西有用?”

    “还算有点用吧,填不饱肚子,但能过过嘴瘾。”严成锦把几个辣椒全收起来。

    刘瑾早点回来,还能让良乡的商队送去海南。

    如今入冬了,雪白的地里刨开,全是冻土,丢下去也种不活,倒是麻烦。

第308章 文牒

    “咦!”朱厚照直勾勾地盯着严成锦:“老高,为何本宫总觉得你想杀刘瑾?”

    严成锦笑眯眯地问:“殿下身边缺伴伴吗?”

    “不缺啊。”

    “旧的伴伴不去,怎么会来新的伴伴?”

    “新的伴伴都不如刘伴伴,你关几天就把他还给本宫吧。”朱厚照笑嘻嘻地道。

    回到府上,

    严成锦扫视屋里一圈,看到成化年间的彩瓷大花盆,戳出小孔,正适合种辣椒。

    冬天天寒,可以种在室内当盆栽。

    春晓胆子越来越大了,走上前问:“少爷,可有奴婢能帮上忙的地方。”

    “有,去院里铲些鸡粪来。”严成锦正经地道。

    春晓点点头,转身走去前院,院里种的蔬菜和果蔬,肥料用的都是这些天然有机肥。

    辣椒种植需要一块肥沃的土地。

    冬天种有个好处,泥土里的虫子冬眠了,不会吃掉辣椒籽,配合上大棚,萌芽的条件就变得跟春天一样。

    至少有六成的概率能存活。

    慎重起见,他还是把这些泥土烘烤了一遍,高温杀菌。

    何能去采办回来,疑惑道:“少爷要种花草?”

    “去良乡告诉张贤,派几个会修缮的匠人来,本少爷要在府上建个小棚。”严成锦吩咐。

    次日一早,便有几个匠人在府门外待命。

    很快过了几日,旧府的院子里,多了一座玻璃小棚。

    长五丈,宽三丈,用青砖墙体支撑,嵌入大块的玻璃,颇有些像落地窗的房子。

    底下的温度太低,必定是要烧地龙。

    严成锦吩咐道:“点火试试暖不暖。”

    何能带着几个下人,跑到地下的火室,两个时辰后,严成锦再走进小鹏,感觉浑身暖洋洋的。

    “这小棚可种瓜果,交由你们姐妹二人打理。”

    “是,少爷,大冬天也能种瓜果吗?”春晓犹豫了一下说道。

    “按往日的法子来种就行,这地龙不能停,再过两个月,本少爷要吃到新鲜的黄瓜。”

    春晓愣了一下:“这么急?”

    “嗯,现在种的话,三个月足矣。”严成锦说道。

    京城入冬后,青菜只有大白菜,剩下的就是南瓜等他不爱吃的,只栽种辣椒就烧地龙,浪费了一些。

    干脆种些瓜果蔬菜。

    ……

    都察院,衙门。

    刘瑾被关在狱里几天了,至今无人过问,落到弗朗机人手里还好些。

    那些弗朗机人,最多一个月就毒死了。

    落到严大人手里,有毒也使不出来。

    严大人慎重至极,从不吃外头的东西,以前来东宫的时候,茶都不喝。

    要想毒死他,得先把他敲晕了。

    “在想怎么毒死本官?”严成锦站在牢门前,隔着三尺之远。

    刘谨连忙跪下求饶:“大人,奴婢发誓,毒不起啊!”

    “算你识相,你是如何从弗朗机回来的?”严成锦瞧见他衣锦还乡,有几分怀疑。

    刘谨目光有些躲闪,憋了半天才道:“小人沿着去时的路,就回来了。”

    西域有乌孙、龟兹、焉耆、若羌、哈密等诸多小国。

    这些国家个个是土匪。

    刘谨去时孑然一身,回来绝不可能穿金戴银,跟欧皇似的。

    严成锦怀疑,刘瑾定是有所隐瞒。

    “可带了随从?”

    “没带……”

    “大食国和大明的双国使者,尼古拉斯刘瑾!”严成锦一字一句念出了他的官职。

    都察院本就是朝廷的三法司之一。

    正是在客栈找到了刘瑾的扈从,调查了他的跟脚,做足了准备,才来见他。

    这货在大食冒充大明的使者,谒见了大食国的王储。

    得到大食国的士卒护卫,才返回了大明。

    没想到,朱厚照给自己封官的这招,竟让刘瑾学了去。

    这货没死在西域,不愧是八虎,有几分贝爷的求生力。

    刘瑾吓得心惊胆战,一口咬定:“奴婢没干……大人冤枉啊。”

    严成锦从怀中掏出大食国的文牒,刘瑾丢了魂似的,微微张着嘴巴。

    ……

    华盖殿,

    没有烧地龙,殿里有点冷,但陛下执意要来此,萧敬也没有办法,只好给陛下披上大麾。

    弘治皇帝忧心忡忡地道:“左宗彝有消息了吗?”

    “还没有,奴婢估摸着,左大人应该才出海,再过几日,消息就该回来了,陛下不必忧心,左大人在福建任御史时,见过倭寇。”萧敬笑道。

    弘治皇帝长叹一声:“朕自然相信左卿家。”

    “陛下,说起来有个怪事,东宫失踪的伴伴回来了,听说去了弗朗机国。”牟斌禀报。

    “去西域做什么!”弘治皇帝疑惑,隐隐觉得和太子有关系。

    牟斌道:“是太子派去寻一物,叫土豆。”

    弘治皇帝顿了一下:“土豆……是什么,寻回来了吗?”

    “寻回来了辣椒。”牟斌笑道。

    萧敬瞧弘治皇帝有兴趣,便插话:“奴婢也听属下禀报了,那伴伴叫刘瑾,是奴婢早年从内书院,挑选出来的太监。

    不知道怎么地,被严大人关在都察院了。”

    弘治皇帝越听越离奇:“他去弗朗机国回来了?”

    “听闻是这样!”牟斌重重点点头。

    宫内太监出逃,可以杖刑、流放甚至是绞刑。

    只看司礼监如何处置。

    且大明实行海禁,再跑也不能跑到弗朗机去啊!

    弘治皇帝觉得诧异的是,此人竟然活着回来了,真是有几分神奇。

    一时间,他隐隐有些激动。

    自三宝太监下西洋后,万国来朝。

    可仁宗之后,国力渐渐衰退,仅仅有周边少数番邦来朝贡。

    如今过去了近百年,不知弗朗机的诸国如何了。

    “带他来见朕!”

    萧敬速速去都察院的衙门要人,严成锦吩咐道:“萧公公,此人极善于用毒。”

    “严大人放心,咱会看好他的。”

    片刻之后,

    刘瑾跪在弘治皇帝跟前,瑟瑟发抖,“奴婢刘瑾,见过陛下。”

    “西边的弗朗机诸国,如何了?”弘治皇帝充满威严的声音响起。

    “奴婢去了大食,还没到弗朗机国。”刘瑾不敢隐瞒:“大食人人都吃不起饭,快饿成竹竿子了,远不如我大明昌盛。”

    弘治皇帝嘴角微微一松,很快又烟消云散:“如此贫穷?”

    “陛下,千真万确,臣不敢有一丝隐瞒。”

    弘治皇帝点点头,道:“那辣椒呢?”

    “奴婢全都交给严大人了。”

    严成锦来到华盖殿,见了弘治皇帝。

    刘瑾谎称是使者,忽悠了大食国的通关文牒,这是包庇的大罪,杀了刘瑾,至少要跟弘治皇帝说一声。

    “这是什么?”弘治皇帝翻了几页,发现没见过这种字。

    严成锦微微躬身:“刘瑾谎称是大明的使者,骗了大食国的文牒。”

第309章 严卿家,西方还有什么?

    弘治皇帝手中拿着文牒,眼里露凌厉的目光。

    刘谨跪在地上,哭天嚎地:“奴婢冤枉。”

    严成锦心中笃定,任他如何狡辩,也无济于事。

    文牒就在陛下手中,

    “陛下,这文牒是假的,是奴婢花银子找大食人写的……大食国的国王……又怎么会见奴婢。

    陛下可找翰苑的文官来瞧瞧,若有期满,奴婢不得好死。”

    弘治皇帝沉眉道:“翰苑未必就识得大食的文字,严卿家,你觉得如何?”

    “京城有不少大食的商人,只是这文牒既然是刘瑾所造,他必定知道写的是什么,可以让他写下来,到时一对便知。”严成锦说道。

    刘瑾哆哆嗦嗦地写在纸上。

    半个时辰后,锦衣卫就寻回来了一个大食人,那大食人看了眼文牒,写下几句话。

    弘治皇帝面色古怪,对比着两人写的,几乎是同一句话:

    我叫刘瑾,是大明的神勇太监,受大明太子的旨意,从东土大明而来,去弗朗机国找土豆。

    刘瑾苦诉:“陛下,这会儿您相信奴婢了吧?”

    弘治皇帝冷着脸:“虽没有骗大食国的文牒,但伪造文牒,同样罪不可恕,叫太子来华盖殿。”

    严成锦打量着这两份册子,刘瑾和那大食商人前后时间,分别写下,应当不假。

    刘瑾瘫软过去,如今唯有太子能保他一命,陛下是宽厚的人,不至于跟他一个奴婢计较。

    伪造文牒虽是大罪,但跟前朝汪直的作为比,这简直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好事了。

    大不了,发配到孝陵种菜。

    种菜就种菜吧,总比小命丢了强,哪天殿下当了皇帝,想起来他,还能召他回宫呢。

    “儿臣厚照,见过父皇!”朱厚照不明所以,朝严成锦投去询问的眼神:老高,你又出卖本宫了?

    出卖殿下的人是刘瑾,严成锦朝刘瑾投去目光。

    弘治皇帝脸色青白,如往日见朱厚照一样生气,声音阴冷得瘆人:“你让刘瑾去弗朗机国,寻土豆?”

    朱厚照的表情,明显有些崩塌,慌张地微微低下头去。

    弘治皇帝一看就是知道,此事实锤了。

    大殿里很安静,没人敢接弘治皇帝的话。

    “是老高的主意……”朱厚照嘀咕道。

    也不是一两次了,严成锦就知这货会出卖他:“殿下不要以为,说是臣的主意,臣就会认啊。”

    “父皇,儿臣想掐死他……”

    刘瑾心中狂喜,掐死了好,这严成锦就是个祸害!

    “陛下,奴婢也不想去弗朗机国,在宫中伺候殿下,比流亡弗朗机好千百倍。

    殿下说的不错,奴婢就是因严大人所言,才从宫里跑出去的。

    您不知道,奴婢心里苦啊,出关就被马匪抢了,还被狼追着跑,咬在奴婢的裤子上,吓死奴婢了…若不是心中念着还要伺候殿下,奴婢就死在西域了。”

    萧敬叹息一声,这刘瑾命真硬,还能活着回来,以前就听刘瑾说,他是自阉进宫,当初还不信,现在终于信了。

    牟斌听得入迷,刘瑾不会一点功夫,闯过了马贼,活着到了西域,又活着回来,却要被朝廷下狱,傻孩子,还不如死在外头呢。

    大殿中站岗的小太监和宫女,忍不住微微侧目,好奇地打量着刘瑾。

    弘治皇帝绷着脸,声音低了几度:“这土豆是什么?”

    “回禀陛下,是弗朗机人的大米。”严成锦用力道:“比玉米还好吃,可当主食,且在北边的旱土能种,不占用农田,一亩地能产四石。”

    弘治皇帝整个人都激动了,胡子微微颤抖,喃喃自语:“比玉米还好吃,一亩地四石?若种在大明,岂不是又多了一样主食。”

    大明的水田少,一发大水灾,就会有成千上万亩水田被淹没。

    今日辰时,他刚批阅了顺天府的疏奏,顺天府下属的二十六州及直隶的府衙,皆被水淹。

    免去一年的赋税。

    种在旱地的好处就出来了,旱地地势高,洪水淹不着。

    大明的旱地比水田多,疆域辽阔,这弗朗机米简直就是神器啊!

    “严卿家,这世上局真有这样神物?”

    严成锦很明白弘治皇帝急迫的心思。

    冬天大寒,地里没有能吃的,有些百姓吃了一碗粥,就是一天的口粮。

    他现在能做的,只是给弘治皇帝画个饼。

    土豆等物并非是直接传到大明,而是商人西往东种植,经过多个国家种植,才最后进入大明的疆域。

    等它自然传入,怕是还得六十年。

    “刘瑾未取回来土豆,不过,带回了辣椒。”严成锦如实道。

    “可否太当做主食?”弘治皇帝问道。

    辣椒当主食?

    后世也有这个吃法,不过都是人间不值得系列才能看到。

    “此物尝起来与蒜相似,只能当做佐料,不可直接品尝,臣在府上试着栽种了一些,若成熟了再送到宫中。”严成锦说道。

    弘治皇帝稍感诧异,严成锦对弗朗机之物,有如此深厚的研究。

    “这些,严卿家是如何知道的?”

    牟斌和萧敬同样觉得奇怪,这天底下似乎没有严成锦不知道的东西。

    大到海南岛,小到弗朗机的辣椒。

    严成锦面不改色:“臣问过那卖玉米的大食人,故对辣椒和土豆等物,了解一二。”

    萧敬替刘瑾求情:“陛下,刘瑾去弗郎机国,乃身不由己,如今又带回来辣椒,毕竟是奴婢从内书院挑出来的奴才,还望陛下饶他一条狗命。”

    说起来应该怪太子和严成锦,刘瑾只是被逼去弗朗机国,萧敬说得隐晦,弘治皇帝岂会不知道。

    “父皇,儿臣知错了。”

    弘治皇帝几乎免疫了这句话,吩咐道:“带回辣椒也算有功,但纵容太子胡闹,不向朕禀报,冒用大明使者的身份,还偷刻文蝶,这是大罪,拖出去,廷仗五十!”

    萧敬脸色大惊,三十棍廷仗就是人的极限,往上每多打一棍,就有可能打死人,打五十棍,得见骨头,御医都不一定能治。

    牟斌暗暗心惊,此刑罚,堪比三千凌迟,慢慢处死,许多文官熬过了廷杖,但过几天就死了。

    股部的肉打掉了,救也救不活。

    “父皇要杀了刘伴伴?”朱厚照一怔。

    刘瑾乐了,连忙说道:“多谢陛下,殿下放心,奴婢死不了。”

    严成锦面色微微一抽,若刘瑾能活下来,免费给他起个字:小强。

    刘瑾被拖到殿外的广庭,锦衣卫负责行刑。

    锦衣卫经常审讯犯人,他们下的板子比宫里的太监还要重一些。

    朱厚照贼兮兮抬头,老实问道:“父皇要如何处罚儿臣?”

    弘治皇帝幽然地目光扫过,道:“就打你五大板吧。”

    “那老高呢?”朱厚照连忙急道:“是老高给儿臣出的主意。”

    严成锦整个人都愣住了,他没想到朱厚照会如此执着于有难同当。

    弘治皇帝皱眉道:“先把太子带下去行刑,朕有话要跟严卿家说。”

    等朱厚照出去后,他才绷着脸问:“严卿家,西方还有什么你知道的。”

第310章 赐字

    严成锦仔细想了想,才道:“臣只知道这些,陛下想问,西方还有没有这样的主粮?”

    弘治皇帝连忙点点头,遗憾道:“文皇帝时,万国来朝,贡品中没有这些主粮。

    让百姓饿了百年,可惜呐。”

    心里不由埋怨起三宝太监来,这样的好东西,去了七次都没带回来。

    真是浪费朝廷的银子。

    “陛下,这也不能怪三宝太监。”严成锦露出思索之色:“土豆等物,也是方传入弗朗机不久。”

    就算这会儿,土豆都还没传入欧洲呢。

    不过是忽悠陛下的。

    郑和下西洋的时候,玉米也没有传入欧洲。

    所以,欧洲还不如大明富足,粮食极为短缺。

    郑和见到的欧洲诸国,还不如苏门答腊、满剌加繁荣。

    弘治皇帝遗憾地道:“这刘瑾好不容去弗朗机国一趟,也不把土豆带回来,朕气就气在此处,才要打他五十大板。”

    “陛下圣明!”严成锦心里美滋滋地说道:“这刘瑾是个人才,若没打死,不如让他再去一趟?”

    大殿外,

    刘瑾趴在长椅上,我自阉的时候都没怕过,会怕这顿板子?

    他咧嘴笑着,喜滋滋的样子,十分不屑。

    只要挨过这顿板子,咱还是东宫里最有权势的太监。

    “刘伴伴,你笑什么?”

    “殿下怎么也被拖出来了?”刘瑾诧异地问。

    “吃板子。”

    朱厚照闷不闷不乐地趴在凳子上,雷声大雨点小,眨眼间就打完了。

    ……

    兵部的值房,

    秦紘翘着二郎腿,翻看九边传回来的册子。

    最不安定的,就是河套三边,时常有鞑靼人来犯,需要重点查看。

    而宣府和大同等地,扫一眼就可以了。

    “等保国公修建好了长城,河套就安定了。”

    鞑靼人不侵犯宣府的原因,除了离京城近,易惹到京军。

    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便是长城。

    拦住了鞑靼南下的路线,而缺口处,又有明军守着。

    “部堂,松江府传回的急报。”

    兵部的文官急忙走过来。

    秦紘眼睛微微一凝,有些紧张道:“是捷报还是?”

    那文官面露恐慌,不敢直接回答,而是将急报递给他。

    秦紘打开看了眼,心冰到极点,就像坐在冰鉴上头一样。

    左宗彝刚出松江府的港口,就被倭寇抢了一条大船。

    本就是去找那七艘大船。

    现在倒好,又给倭寇送了一艘。

    “如何向陛下禀报?”

    欺瞒陛下是不可能的。

    监军同样会传消息回司礼监,萧敬定也收到了消息。

    秦紘就像爬在干柴上的蚂蚁,被人架在火堆上,想下下不来。

    如果是陛下任命的官员,那就不用担心了。

    但左宗彝乃是他推举的人。

    “快,去华盖殿!”

    比萧敬更早一步报给陛下,虽仍会被责罚,却不至于太重。

    大不了,他亲自挂帅把八艘船找回来。

    华盖殿,

    萧敬不过回司礼监喝一杯茶,歇歇脚,看到松江府传回的急奏后,一口茶水喷出,连忙赶来。

    “陛下,松江府的急奏!”

    弘治皇帝接过疏奏,快速地看了几眼,胸口微微起伏,随后一掌怒击在御案上,笔墨纸砚,全都跳了起来。

    “又被抢了一艘!是替朕去找船,还是送船啊?!”

    萧敬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奴婢万死!”

    “关你什么事,别什么事都往身上揽,叫秦紘来见朕。”弘治皇帝怒道:“叫内阁和六部也来。”

    “陛下,兵部来了。”牟斌进来禀报。

    片刻后,

    秦紘大步走进大殿,看到萧敬的时候,就知道晚了一步,陛下定然看过疏奏了。

    兵部尚书不好当,还不如其他五部舒服呢。

    “臣万死!请陛下降罪。”

    “罚你有何用,朕让兵部去找船,你们倒好,还送了一艘。”弘治皇帝看了他一眼:“怎么不说话!”

    “臣亲自挂帅,去将这些倭寇抓回来。”秦紘心里一紧,等了许久没有听见陛下回应。

    这时,一阵密集的脚步声传来,李东阳等人快步走进殿中。

    刘健捡起地上的急报,面色大惊。

    “倭人狡猾多端,这次兵部大意了。”马文升认真地道。

    李东阳微微拱手道:“能得知朝廷调兵出海的消息,提前做应对,松江府必定有倭寇的内应,这才是麻烦的地方。”

    真这么好剿灭,也不至于从孝章皇帝拖到现在。

    弘治皇帝的气消了几分,左宗彝还困在松江府,金山卫折损殆尽。

    这一仗打得,连倭寇有多少人都不知道。

    “朝中还有谁堪此大任?”

    李东阳和刘健等人相视一眼。

    左宗彝在朝中算是一流的将领,连他都败了,还真不好推荐。

    朝廷的水师将领,向来就弱。

    “要不然,臣亲自挂帅吧?”马文升站出来。

    你这瘦不拉几的,像营养不良的小老头。

    弘治皇帝不忍心打击他,劝道:“朝廷还需马公坐镇,谁都能去,唯独马公不能去。”

    马文升微微笑出了褶子,得到极大的满足。

    弘治皇帝在御前走了几步,想了想道:“去宣严成锦。”

    东宫,

    朱厚照躺在床上画漫画,屁朝天上,不妨碍他涂涂画画。

    刘瑾重残之躯,赖在御榻旁,当起了美术指导:“殿下,奴婢觉得,典韦画成刘健会好一些。”

    想起刘师傅瘦小的身板和典韦魁梧的身躯,朱厚照便觉得这主意不错,“为何呀?”

    “您想啊,刘大人和典韦,不是一样的脾气吗?所谓画形容易,画神难,刘师傅最合适了。”刘谨笑嘻嘻讨好。

    朱厚照乐了,拍手道:“还是你注意多,除了老高,谁都比不上你,可惜老高这狗东西,不肯做本宫的勇士,幸亏,本宫还有呆子,呆子的主意也多。”

    严成锦刚走进大殿,就听到朱厚照骂了他狗东西。

    虽然我不是人,但你也不能骂我狗啊。

    听说,挨了五十大板廷杖的人,没几个能挺过两天。

    他来确认一下,刘瑾有几天能活。

    “严大人来了,奴婢见过严大人!”刘瑾爬起来,跪在他身前,生龙活虎。

    看来刘文泰的医术有长进了。

    严成锦思索后道:“殿下不如给刘瑾赐字吧,就叫小强如何?”

    宫里极少数太监,才能有字,比如萧敬,字克恭,听起来像德高望重的老儒生。

    “好啊!”朱厚照笑嘻嘻道:“这字叫起来顺耳,老高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严成锦发自肺腑,想将这个称号送给刘瑾,没有别的意思。

    刘瑾大喜过望,连忙磕头跪谢。

    “殿下股上又没伤,包那么大的纱布做什么?”严成锦问道。

    朱厚照兴致勃勃:“不用去詹事府,本宫正好在床上多躺尸几天。”

    果然是这样……

    严成锦翻开他的漫画,几乎把第一卷画完,可以出第一册了。

    让老王书坊将画刻在铁上,用铁字印刷,轮廓会比木质的雕版更清晰。

    此时,萧敬急急忙忙冲进殿中:“严大人,陛下请你去华盖殿。”

    “是何事?”

    “兵部剿倭吃了败仗,还被抢了一艘大船。”

    严成锦怔了一下,有些意外又丢了一艘大船,恐怕,够倭寇组成一支舰队了。

第311章 四成八很高了

    华盖殿,像笼罩在对流层下的乌云中一般,气压低得瘆人。

    严成锦才一只脚迈入殿中,就能感受到弘治皇帝凌厉的目光投来。

    “臣严成锦,参见陛下!”

    “萧伴伴和你说了吧?若派王守仁去松江府,有几成把握?”

    “九成八!”

    嘶~

    李东阳等人投来异样的目光。

    倭寇连战连捷,这种情况下你还有九成八?

    如今敌人有八艘大船,东南沿海的各地告急,随时会遭倭寇上岸掳掠。

    就怕他们又跑去广东布政使司。

    “严卿家或许不了解形势,清江船厂没有大船了,派去松江府的四艘大船,一艘被抢,两艘损坏,还剩一艘大船能用。”弘治皇帝伤神地说道。

    就算工部现在开始督造一艘大船,也要几个月时间。

    而且入冬了,木料运不来北直隶,只怕会更长。

    听完之后,严成锦面色淡定:“减五。”

    四成八?

    弘治皇帝老脸微微一抽,心里无比失落,就好比考了状元,突然有人告诉你说,看错了,你没上榜。

    “良乡的船厂,可还有大船?”谢迁问道。

    严成锦摇摇头:“那五艘大船,本就是特意为南下海南准备,船厂倒是还有漕船。”

    “只剩一艘大船,还如何出海?唉,只能等工部将大船造出来了。”刘健抚须说道。

    曾鉴面露难色道:“就算调来所有班匠,最快也要两月时间,只怕……”

    许久没造过船了,画设计图纸,恐怕也要花几日时间。

    工部谁会画大船的设计图纸?

    还要做木工,采购糯米粉、麻绳等诸多材料。

    严成锦沉吟片刻,说道:“若要花一个月时间,着实有点长,臣担心倭寇去海南。”

    倭寇向来喜欢抢劫富饶之地。

    为何盘踞在广东和江南一带,就是这个原因。

    广东一带的港口贸易繁荣,百姓多做些小买卖,家中藏有银子。

    而江南的粮食富足,每年丰收之际,就会上岸劫掠。

    “能知道朝廷动向的人,或许就在朝中,宁王的封地就在江南一带,离松江府极近,且招募的兵马多为湖寇和海盗。”严成锦心中暗想。

    若真如此,倒是麻烦。

    没有得到宁王确切的反叛证据前,不能对他用兵。

    他极有可能勾结倭寇,抢朝廷的大船。

    藩王想要船只有一次机会,就是就藩的时候。

    但朝廷给的都是漕船和黄船,就算有银子,也买不到大船。

    除非收买主管清江船厂的工部主事,偷偷督造。

    秦紘有些质疑道:“王守仁并未领兵对付过倭寇,让王守仁前往,只怕比左宗彝,好不到哪儿去。”

    马文升颔首点头:“倭寇不比对付海南的黎人,骑兵步兵和水师不同,在海上作战,毫无地势可借,要赢不容易。”

    王守仁在海南打赢了黎人,未必能平定倭乱。

    “更何况,只有一艘船能出海,倭寇有八艘船,若配备了武器……臣就怕连最后一艘大船,也被倭寇抢了。”刘健向来善断。

    最大的可能,无非如此。

    严成锦坚持道:“臣依然举荐,王守仁前往!”

    这是手上胜率最大的牌,其次就是张贤,至于其他人………

    严成锦才不举荐,朝中的将领已老。

    若说正德朝的名将,那就是王守仁。

    除了他,江彬也堪堪算能用。

    胡宗宪还有十一年才生,戚继光还有十七年才出生。

    而离今最近的抗倭名将俞大猷,还有两年。

    弘治皇帝惆怅道:“派人去广东寻王守仁吧。”

    “王守仁已经在回京的路上了。”严成锦说道。

    大殿中,

    大臣们诧异相互张望,一阵私语。

    李东阳暗自思索,这小子不会找就命人去寻王守仁了吧?

    半月前,严成锦就知道左宗彝会败,命人南下找王守仁。

    他在广东布道讲学,动静极大,儒生们纷纷被心学吸引而来,并不难找。

    “传朕的旨意,让王守仁去松江府接替左宗彝吧。”

    弘治皇帝顿了顿,继续道:“工部加紧造船,若王守仁败了,也好有应对之策。”

    李东阳却道:“陛下,平倭将领确定王守仁,可是,这士卒?金山卫两千余人,大多都折损了,无将无兵,恐怕得调用广东的水师。”

    弘治皇帝还回应,严成锦却先道:“不用调兵,王守仁一人前往即可。”

    李东阳等人脸色微微一变。

    秦竑感觉脸色躁红,道:“王守仁就算在松江府募兵也来不及吧?”

    “是,臣相信他有办法。”

    ……

    王府,

    王守仁站在府门前,管家开门看到少爷,都快吓傻了,急忙跑去禀报。

    王华在书房里看书,听说儿子回来了。

    先走出来的是王天叙,见到孙子,不禁老眼朦胧,哈哈大笑:“云儿,大父听闻你打了胜仗。”

    “父亲……”王守仁看见王天叙身后的王华,有点惭愧。

    父亲向来不喜他舞刀弄枪,更遑论上战场打仗。

    王华绷着一张脸,有些高冷地应了一句,小眼神却不露痕迹地扫过儿子身上,还好,腿脚都在。

    “这些日子,就住在府上吧,为父好好教教你。”

    王守仁脸色没有变化,每过一些日子,父亲总要考他的学问。

    从四书五经,到皇家的典籍。

    父亲担任陛下的老师,等将来,他也接过父亲的担子,担任陛下的老师,一直传承到子孙后代。

    这是父亲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霎时,王华脸色变了变,看见萧敬骑着快马往这边赶来,有种不好的预感。

    “哎呀,都在呢?太好了,就在这儿接旨吧,咱就不进去了。”萧敬翻身落马,

    王华惊疑地问:“萧公公,这是?”

    “陛下命王守仁去松江府,把朝廷丢的八艘大船,找出回来。”萧敬说道。

    朝廷丢了七艘大船,王华有所耳闻。

    倭寇在江南一带行乱,朝中就没有将领了吗?非要派我儿,本官就这么一个儿子啊。

    王华有点上头了,儿子去海南时,他担惊受怕了月余。

    听闻黎乱平息后,才渐渐放心下来。

    王守仁猜测道:“可是老高兄举荐下官?”

    “王大人真聪明,就是严成锦向陛下举荐的你,此去松江府,唉……”

    只有一艘大船,金山卫也被打没了。

    更要命的是,连士卒都没有。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自他当上司礼监大太监来,去剿倭寇的大将,换了一个又一个,就没有能打胜的。

    萧敬不忍心说下去,怕王华和王老爷子受不了。

    “严成锦这狗东西!他自己怎么不去,整日惦记着我儿!”王华悲愤交加,说着说着,眼泪又要留下来了。

    “父亲,儿愿意前往。”王守仁躬身道。

    萧敬叹息一声:“王大人,接旨吧。”

    ……

    严成锦从华盖殿出来,看见朱厚照带着刘瑾站在角落里,朝他招了招手。

    “老高,本宫听说,呆子要去松江府打倭寇?”

    严成锦更正道:“是去把八艘大船找回来。”

    朱厚照乐了,浑不在意道:“都一样,让刘伴伴也去吧,刘伴伴,你毒死多少人来着?”

    刘瑾面露难色,哆嗦地道:“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朱厚照拍拍刘瑾,兴奋地道:“本宫派出一人,足抵朝廷派出千军万马!”

第312章 本官赠你一句吉言

    严成锦觉得这主意不错,派刘瑾去把倭寇毒死,再把八艘大船牵回来。

    就算毒不死,倭寇把刘瑾弄死,也不用派他去西域了。

    朱厚照真狠心,刘瑾昨天才挨了五十大板,今日就让他出征平倭。

    如今去松江府,只能骑快马。

    坐在马背上好几天,正常人都受不了,更遑论刚挨了廷杖。

    跟他比起来,严成锦决定对刘瑾再狠一些,否则,刘瑾会以为他是好人的。

    “刘公公出宫吧,本官正好要去王府一趟。”严成锦说道。

    从午门出来,他坐上轿子去王府,刘瑾背着包袱,一瘸一拐跟在轿子后头。

    “在宫外过得好好的,跑回宫里做什么?”隔着轿子,严成锦的声音响起。

    刘瑾嘿嘿一笑:“奴婢觉着,殿下是能成大事的人,心想跟着殿下。”

    等朱厚照当了皇帝,咱就是司礼监秉笔太监。

    在西域赚的那几个子算什么?

    司礼监掌管宫中的府库,光甲字库放的银两,就够宫里花五十年了。

    此时,王守仁正打点行装,准备前往松江府。

    王华站着府门前,满脸愁容,陛下圣旨已下,再去宫中求陛下撤旨,还有挽回的余地。

    只是……这孽子执意要前往。

    差点没把他气得跳起来。

    王天叙还不清楚,孙子此次去松江府,要面对拥有一支舰队的倭寇。

    “云儿啊,不过是打几个水贼,打完了就回来,别在江南瞎逛。”

    他知道孙子的癖好,看见寺庙和道观就走不动路,非要进去坐坐,一坐就忘了时辰。

    连洞房都忘记的人,着实让他不放心。

    “大父说的话,你可记住了?”

    王华沉吟片刻,颔首点头,又看向老爹,谁知王华别过头去。

    转身发现一顶破烂的轿子,停在街口的拐角,四个轿夫护卫在左右,轿子的颜色变了,但感觉没变。

    这就是老高兄的轿子。

    “老高兄,可是有八艘大船的线索?”

    严成锦认真道:“本官来就是想告诉你,有八成把握,船还在松江府所辖的小岛上。

    本官考考你,此去无兵,你要如何应对?”

    王守仁想了想,道:“招募浙江一带的荒民,用鸳鸯阵以抵御倭寇。”

    严成锦摇头,一本正色:“倭寇中的浪人,善于用刀剑,一人可匹敌十人,并非一般的士卒,恐怕对付起来,也不容易。”

    戚继光对付倭寇时,除了鸳鸯阵外,还有极为厉害的火器,虎蹲炮。

    并非单纯用鸳鸯阵就能全面取胜。

    严成锦可以给王守仁的火器,红夷大将军不能用,船全都击沉,八艘大船就毁了。

    “本官听说,你喜欢去寺庙打坐?”

    王守仁面色古怪,这个爱好你不是一直知道吗?

    正当严成锦要说下去的时候,王华快步走过来,没好气道:“又来找我儿,老夫宣布,从今天开始,不许你二人再见面!”

    “……”王守仁。

    严成锦心里有点不是滋味,道:“王大人,本官与伯安是有要事相商。”

    “有什么事见不得光,非要在这拐角说?王守仁!你使劲朝为父眨眼睛做什么!为父训斥他,你还有意见不成!”王华有些怒了。

    “儿不敢。”王守仁微微躬身道:“爹,你看后面。”

    王天叙拄着竹杖慢步走过来。

    王华连忙撂下一句狠话:“日后再请你到府上喝茶!”便气哼哼地走了。

    刚才说到哪儿了?

    严成锦有点没反应过来。

    “这是殿下的刘伴伴,刚从弗朗机国回来,殿下说了,他一人可抵十人。”严成锦说道。

    刘瑾接过王守仁的包裹,讨好似的笑道:“王大人,让奴婢来。”

    严成锦坐上轿子,道:“本官赠你一句吉言,伯安兄,保重。”

    老高兄为何要问我去寺庙的癖好,这个癖好他一直知道,这才是奇怪之处。

    王守仁觉得,定是老高兄的暗示。

    “王大人,咱们走吧,早日毒死那些倭寇,早日回来。”刘瑾笑嘻嘻地道。

    “???”王守仁。

    他骑上大马,刘瑾也骑上黑马,两人慢慢奔离京城。

    ……

    坤宁宫,

    弘治皇帝正在把皇明古训中的圣言,写在宣纸上,能练书法,又能复习老祖宗的训诫。

    张皇后喂他一口汤圆,柳眉轻皱:“臣妾听闻,昨日陛下又罚了厚照廷杖?”

    “他咎由自取,朕这处罚还是轻的,皇后可知道,弗朗机国有一种大米,像拳头一样大,吃一粒可饱一天,可救多少大明百姓?

    他派人去西域,竟没给朕带回来!”

    弘治皇帝有些生气。

    张皇后心知夫君忧心国事,好不容易得闲来后宫一趟,便不提烦心事了。

    这会儿,刘文泰正快步往坤宁宫走来。

    满朝文武,御医是唯一可以畅通无阻出入后宫的官员。

    “陛下不好了,太医院的毒药全被人偷了!”刘文泰进殿后,慌张道。

    弘治皇帝脸色紧绷:“谁如此大胆,敢偷宫中之物?”

    刘文泰连忙低头支吾:“是……是太子。”

    厚照偷毒药作什么?下一刻,弘治皇帝瞪大眼睛,连忙将嘴里的汤圆吐出来。

    察觉到萧敬和刘文泰古怪的表情。

    弘治皇帝干咳一声,责备张皇后道:“你怎么不吹一吹再给朕吃,有些烫……”

    大殿中的气氛有些安静和尴尬。

    片刻后,

    朱厚照被几个太监扶来,委屈道:“父皇,母后,儿臣有伤在身,就不行礼了。”

    弘治皇帝阴沉着脸:“你偷毒药做什么!”

    见被发现了,朱厚照惊得连忙跪在地上,老老实实地不敢吱声。

    “你下到哪里去了?!”这才是弘治皇帝最想知道的。

    刘文泰和萧敬等人神色紧张,太子不交代清楚,这宫里的东西,是不敢吃了。

    一刻钟后,

    任凭如何责问,朱厚照就是不吱声。

    弘治皇帝气得浑身发抖:“你这孽子!还不快把毒药交出来,要气死朕不成?”

    “没…没了………”朱厚照小声道。

    没了?

    弘治皇帝吓得差点没昏过去,大大小小二十多种毒药,两近多重,你吃也吃不完啊!

    刘文泰都快急哭了,给朱厚照跪下了:“殿下,您别吓唬老臣,那些毒药剧毒无比,您究竟下到哪里去了?”

    张皇后也意识到事情严重,规劝道:“不许再胡闹,快告诉你父皇。”

    朱厚照咬咬牙,眨了眨眼睛,道:“儿臣不能说,说了就前功尽弃了。”

    老高这狗东西说,朝廷里可能有倭寇的内应。

    弘治皇帝恨不得揍死他,幸亏张皇后和萧敬等人拦着。

    在殿中踱步许久,弘治皇帝想了想,太子但凡有什么行动,都会和严成锦商量。

    没准此子知道,这些毒药的去向。

    他急忙吩咐:“宣严成锦进宫!”

    半个时辰后,严成锦出现在坤宁宫里。

    弘治皇帝一脸愁容问:“太子偷了太医院的毒药,你可知道?”

    “臣不知道。”严成锦继续道:“不过,臣大概能猜到去处。”

    朱厚照有些凶地警告:“老高,若出卖本宫,你就不是本宫的兄弟。”

    “来人,先将太子吊起来,朕一会儿再过去打。”

    弘治皇帝吩咐旁边的几个太监。

    还有这等预约操作?

    看来陛下已经玩出了花样,严成锦自然不怕朱厚照。

    这货的决心,最多值一百两银子。

    “殿下偷走的毒药,应当是给了刘瑾。”

    弘治皇帝疑惑道:“给刘瑾做什么?”

    “毒杀倭寇,如今,他已同王守仁一起去了松江府。”严成锦说道。

    弘治皇帝和萧敬等人大感惊奇,才挨了五十大板廷杖,又去松江府了?

    真是个狠人啊!

    刘文泰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长出一口气:“没在宫里就好。”

第313章 五个字卖六万两

    弘治皇帝听闻刘瑾落在马匪手里,屡次靠下毒逃脱,手段虽然卑劣。

    但性命都要没了,谁还管这个。

    “刘御医,这二十多种毒药都能毒死人?”

    刘文泰笃定道:“回禀陛下,这二十多种药虽然成分不一,却多是用红倌所制,剧毒无比。”

    红倌就是红信石,天然的砒霜,宫里用它来做鹤顶红。

    通常赐死妃子时,会用到,在后世的电视剧中,是网红毒药了。

    严成锦丝毫不怀疑它的毒性。

    弘治皇帝脸上一喜:“严卿家,如此一来,朝廷岂不又多了几分胜算?”

    “按照算数学中的概率来说,的确如此。”严成锦说道。

    算数学就是良乡藏书院的书,弘治皇帝略有耳闻。

    严府,

    王越在正厅等很久了,走到院子里看看大棚,又回到正堂坐下,张望着府门。

    看见严成锦走进来,浑浊的双眼猛地一亮。

    “贤侄啊,老夫等你很久了。”

    严成锦诧异:“良乡的理学院建成了?”

    “快了快了!”王越忙是道:“老夫这次来,是想给理学院讨个名字,就叫传世理学院如何?”

    理学院,是大明第一座学理科的学府。

    日后必定名扬千古!

    王越很聪明,看到了这一点来要名字,理学院名传千古,他就明传千古。

    “这名字本官早就想好,就叫老高理学院。”

    严成锦不露声色道。

    王越嘴角狠狠一抽,合着老夫忙活半天,你早就想好了?

    他是极具前瞻眼光的人。

    良乡理科做出来的东西,闻所未闻,这是一门堪比圣人学说的学问。

    能用自己的称号命名,今后王家,说不定会像孔圣一般,被后人尊贤。

    “三万两银子!老夫买下这个名字。”王越咬咬牙道。

    严成锦摇摇头:“王大人把下官当什么人了。”

    王越跺跺脚:“五万两!贤侄啊,老夫真想要这个字,传世书院难道不比老高书院更文雅?

    五万两银子,纵然是他家大业大,也要变卖一些书画田地,才能换出来。

    严成锦想了想,认真道:“给大人打个折吧,六万两。”

    “成交!”王越心中一喜,道:“贤侄啊,天色还早,不如老夫护你去良乡看看。”

    严成锦有段时间没去良乡了。

    入了冬,良乡却更加热闹,少数读书人在藏书馆,准备明年的春闱。

    大部分读书人,干脆在牙行租房子,再埋头苦读三年。

    胥吏子弟和流民子弟,期盼着良乡理学院早日开门授课。

    王越得意地道:“贤侄且看,这就是传世理学院了。

    别看这是泥地,老夫很快就会命人铺上金砖。

    从这儿走进去,就是明伦堂,这些都是教舍,后头是先生们的书坊。

    再往后,就是成片的厢房,后头还有好大一块地没有用呢。”

    他俨然把书院当成了自家府邸来督建。

    严成锦看后甚为满意,这应当是除了藏书馆外,良乡最好的建筑了。

    大明的书院分为两种。

    一种为专门为科举而设立的书院,这种书院多讲八股文相关的内容。

    第二种为传授知识的书院,像王守仁如果开个书院讲学,就属于这一种。

    传世理学院与八股文无关,属于后者。

    明朝兴起的很多书院,都属于后者。

    著名的东林书院,就是讲学型书院,因杨时讲学所建。

    云南的苍麓书院,也是属于后者,传闻杨慎便是游历于此,作出了临江仙。

    “明伦堂不能用,理学院不是讲八股的地方,用明伦堂不合适,改叫大教舍吧。”

    严成锦不想在理学院里,还留着八股文的影子。

    王越微微点头:“贤侄啊,不如藏书馆也改叫传世藏书馆吧?好事成双嘛!”

    藏书馆流传到后世,也是故宫级文物。

    光是这一点,王越就得补交十万两起名费。

    “藏书馆的名字本官也想好了,就叫青山藏书馆。”严成锦说道。

    青山藏书馆,传世理学院。

    正好把两个大号的名字都用上,打造大明文坛专属品牌。

    藏书馆和理学院,会让青山君和传世先生的名声大躁,登上大明真正的泰斗。

    王越不乐意了,他花了六万两银子,程敏政一分银子没花。

    “贤侄打算卖他多少银子?低于六万两就亏了。”

    严成锦想了想道:“本官会找他要的。”

    程敏政是徽商中的大户,拿出几万两银子,不会太肉痛。

    张贤很快统计出来胥吏和流民子弟的名单。

    “大人,在良乡听理科的,足有两千六百三十二人。”

    这是为了方便印书。

    交五文钱银子,就能买上一套理科的新书,不足由良乡衙门补齐。

    收王越的六万两银子,至少有一半会进入衙门的府库。

    “让王不岁印制,过几日便开学了吧,这讲学的师傅定了吗?”严成锦问道。

    宋景道:“学生会与良乡的几位工程师,一同讲学。”

    传世理学院的牌匾,很快就挂上去了。

    良乡的书生们羡慕不已,可惜,这是一座讲理科的学院。

    虽然也讲四书五经,却不是为了应考而授课。

    谢玉受命在理学院讲算数学,颤巍巍翻开邀函,高兴感叹:“想不到啊,有一日我会成为学院的先生。”

    良乡衙门每月给他发五两银子。

    在工程师中,算是比较高的了,一般的工程师只有三两银子。

    且还是经过许多次考试,才能成为工程师。

    理科考试之初,还有许多人不信。

    看见连草棚中的流民王弘,也当上了工程师。

    每月领着三两银子,眼馋得不行,纷纷送子弟到理学院。

    王弘是工坊的匠人,识一些字,也会算数。

    考了三次,才考上了工程师。

    在良乡草棚中,极有名气。

    ……

    东宫,

    严成锦想起了被揍的朱厚照,带了一百两银子前来探望。

    经过两日,他的气应当消了。

    凭心而论,太子是朝廷中为数不多可以结交的人。

    严成锦一直拿他当朋友。

    所以,偶尔会出卖一下。

    “狗官!你出卖本宫,等本宫日后再找你算账。”

    朱厚照被揍得不轻,这回没装病,是真躺在床上了。

    御医来上了几次药,疼得他龇牙咧嘴,不过可以躺在床上画漫画,他也不无聊。

    只是见了严成锦来,情绪有些激动失控。

    周围的太监吓得不敢吱声。

    严成锦一本正经道:“臣是来看望殿下的。”

    “你还有脸来?”朱厚照愤然地道:“你这次伤本宫太深了,本宫是不会原谅你的,你走吧,今后别再来东宫了。”

    严成锦从腰间解下钱袋,不多不少,正好一百两银子,放在床榻旁。

    朱厚照脸色狐疑,看了眼那钱袋子:“你这是看不起本宫?

    把你的臭钱拿走,本宫这次绝对不会原谅你的。”

    “臣走了,殿下告辞。”

    严成锦头也不回退出大殿。

    朱厚照没碰钱袋子,气咻咻地画漫画。

    一刻钟后,抬头看了眼殿门外,发现严成锦真的走了。

    他便好奇地打开钱袋,下一刻,瞪大了眼睛,喜滋滋地笑道:“老高真大方啊。”

    这样一来,他就有两千六百八十两银子了。

    至少,够招募五百个士卒,并给他们配上装备。

    等凑够一支万人大军,他就去草原找达延汗那狗东西,决一死战!

第314章 陛下不要夸臣

    从宫里出来,

    严成锦回到府上,看见了一个书生在府门前等候,问道:“你爹的病如何了?”

    吴奂满眼感激,躬身道:“多谢严大人相助,汪神医稳住了家父的病情,有好转了。”

    汪机来京城十几日,替吴宽开了几味药,稍稍见起色了。

    吴宽一家人万万没想到,这么厉害的大夫,竟然在坊间。

    对汪机好生招待。

    “学生特意来答谢大人的恩情!”

    吴奂从坏中抽出一本册子,打开一看,是狐斋的漫画,第一卷全画出来了。

    还配上了对话。

    吴奂继续道:“剩下的几卷,学生很快就画出来,以报答大人的恩情。”

    这漫画不能让锦衣卫看见,严成锦接过之后,收入怀中。

    “陛下不许坊间再画此物,你不可让你父亲看见。”

    吴奂微微点头,迟疑地问:“大人,那学生还画不画?”

    “你自己决定吧。”严成锦继续道:“只是,若出了问题,不可说是本官指使。”

    吴奂惭愧地点头:“这是自然。”

    走进府院中,严成锦看见春晓姐妹二人低头浇花,大棚里暖洋洋的。

    刚种下没几日,放眼望去,一盆盆泥土。

    辣椒在自然环境下,要六个月左右才能收成,南北方不同。

    若天气寒冷,种籽发芽慢,肥力不足,恐怕还要更晚一些。

    “少爷,奴也不知做得对不对,它还没发芽。”千金不确定地问。

    严成锦走近看了一眼,泥土覆盖在花盆上,湿漉漉的,显然刚浇过水。

    “再等等,每日只浇水一回,不可太多。”严成锦说道。

    大棚烧着地龙,空气中的水汽,全都沾到了玻璃上,变得有些干燥。

    不过,辣椒喜欢南方热的气候。

    每天浇点水,应该很快能让它们长出来。

    走到正厅,严成锦才将吴奂的漫画掏出来。

    陛下下了禁旨,要如何印制?

    锦衣卫跟着他的行踪,极容易被发现。

    王不岁雕刻印板需要时间,足够锦衣卫查出来。

    严成锦想了许久,只有让陛下改口。

    “少爷,王东家回京城了。”何能道。

    王不岁春风得意走进来,朝严成锦行了大礼:“小的见过少爷,许久不见,少爷看起来又健壮了不少。”

    严成锦不喜欢听他拍马屁,道:“朝鲜的精盐工坊,可赚了银子?”

    “赚了一些。”王不岁面色忧虑道:“韩斯门又来朝贡了,他似乎有急事要见您。”

    使者朝贡见了陛下之前,不得见任何官员。

    非要在朝贡前见他,必定是十万火急的事。

    慎重起见,严成锦是不会见他的,以免被鸿胪寺和礼部弹劾,落人把柄。

    “你与他一同乘船回来,应当知晓吧?”严成锦问道。

    王不岁忙是点头:“程大人只怕有麻烦了,韩斯门这次来,是为了禀报程大人收晋城大君为徒的事,这是慈顺大妃的旨意。”

    朝鲜国王算起来是大明的臣子。

    只是,这个臣子有点不同。

    为了更好的掌控朝贡国,选封大妃,立太子等,都需要大明朝廷册封。

    程敏政收李怿为徒,是严成锦的主意,可以说成私通朝鲜,操控内政的大罪。

    朝鲜离大明极远,消息通常传不回来,但现在,似乎触发了备用方案……

    ……

    奉天殿,

    弘治皇帝穿着常服,召见了朝鲜的使臣韩斯门。

    这不是偷了藏书馆《宋氏天工》那人吗,怎么又变成朝鲜的使臣了?

    “朕记得你,你偷了藏书阁的典籍。”

    韩斯门脸红到耳根,赔笑道:“尊敬的大明陛下,臣已经受过刑了,

    这次来大明朝贡,是受慈顺大妃的旨意,告知陛下,晋城大君拜程敏政大人为师了。”

    慈顺大妃的疏奏,他也不敢扣留。

    朝鲜国王拜师,可不同于一般的坊间收徒,只是认了门生的关系。

    就如同大明的太师、太傅、太保一般,没有实权,却是极高的封号,在官职上属于从一品。

    而且,晋城大君还如此年幼。

    这是想摄国朝xian?

    李东阳微微一惊,程敏政在朝中混的不咋样。

    到了朝鲜,却干得风生水起啊。

    朝中大臣面面相觑,谁能想到,程敏政在舞弊案后,还能有东升再起的日子。

    刘健微微蹙眉,道:“虽说过拜师无官衔加封,程敏政如此做,是先斩后不奏啊。”

    弘治皇帝看完晋城大君的疏奏。

    程敏政竟打着朕老师的名号,强行将晋城大君收为门生?

    这疏奏实则是慈顺大妃命领议政所写。

    朝鲜与大明朝廷相隔甚远,就算是国王驾崩了,无使臣通报,几年过去消息也传不到京城。

    慈顺大妃是精明之人,疏奏看起来是粗略一提,实则是想让大明陛下知晓此事,避免程敏政有不轨之心。

    “程卿家身为朝廷礼部官员,岂会不知礼数,竟不向朕禀报。”

    弘治皇帝放下疏奏,看向刘健三人,目光若有所思。

    礼部尚书张升道:“陛下,不如将他召回京城吧?”

    弘治皇帝目光灼灼,道:“李卿家以为呢?”

    李东阳摇头沉思:“程敏政是严成锦谏言,才去了朝鲜。”

    “李卿家言外之意,程敏政这次收徒,与严成锦有关?”弘治皇帝问道。

    韩斯门心头微微一惊,早就听闻大明朝廷有三位厉害的阁臣,其中,最厉害的一个叫李东阳,果然厉害,一猜就猜到了。

    他受到信的时候,就知道是严成锦所为。

    刘健和谢迁相视一眼,不约而同点头,道:“臣等以为,大有可能。”

    “召程敏政回来,让严成锦当面对质便知。”秦竑说道。

    弘治皇帝微微有些被期满的感觉,派程敏政驻守朝鲜,便是让他有事及时禀报大明。

    如今他收了晋城大君为门生,竟不向朝廷禀报。

    难不成真想借大明的名义,摄国朝xian?

    “内阁留下,六部先退下吧。”

    等六部官员全都退出去后,弘治皇帝才道:“宣严成锦开见朕。”

    半个时辰后,严成锦随着小太监走进殿中。

    “可是你让程敏政收晋城大君为君呐?”

    弘治皇帝幽幽问道。

    严成锦微微躬身道:“回禀陛下,是。”

    来这之前,早已准备了几手,不怕陛下问起。

    只怕陛下把程敏政召回京城,这样驻朝的使馆就没了。

    弘治皇帝嗤声问道:“为何要如此做?”

    “如之前与陛下所说,想让朝鲜出兵剿灭建州。”严成锦道。

    秦紘道:“这小子为何执意如此?”

    严成锦不理他,看向弘治皇帝:“敢问陛下,今后可有出兵鞑靼的打算?”

    弘治皇帝重重一叹:“朕自然想收复草原。”

    “建州摇摆不定,时而向大明进贡,时而又讨好鞑靼,不如让朝鲜将其除去。

    日后出兵鞑靼,能增加一成胜算,这便是臣的本意。”严成锦说道。

    弘治皇帝笑眯眯地道:“卿想得比朕还远啊。”

    严成锦下摆一晃,跪下行礼:“还请陛下不要夸臣,臣还不够稳重……”

第315章 走本官的后门

    弘治皇帝脸色阴沉下来:“还真当朕在夸你?如此大事不与朕商量。”

    严成锦跪在地上,有点被陛下的怒吼吓到了。

    有科学证据表明,当人发火的时候,你说什么都会被认为是狡辩。

    陛下是宽厚的人,最严重的后果,不过是伤饬一番,免死金牌,肯定是没机会用了。

    程敏政留在朝鲜,能带来巨大的好处,这一波不亏就是。

    李东阳接连叹息几声:“陛下,严大人也是为了朝廷着想。”

    弘治皇帝低声:“朕这次不罚你,难与百官交代,这样吧,朕收回一块金牌。”

    萧敬端着托盘走下来,严成锦从腰间掏出来一块,放在托盘里。

    破财免灾?

    刘健记得他有三块,这个处罚实在太轻了一些。

    陛下嘴上说责罚,心里却还是偏袒此子。

    不过,他和谢迁看破,却不揭穿。

    严成锦看向弘治皇帝:“陛下下旨答应程敏政为朝鲜国师?”

    只要把圣旨带回朝鲜,慈顺大妃看过后,程敏政的地位会更稳固。

    弘治皇帝沉眉想了想,朝鲜打建州,对大明也有好处。

    便命御书房的人去拟旨。

    片刻后,

    严成锦和韩斯门一起出宫,到了午门外,韩式门道:“大人在朝中官职不高,却受陛下信赖,在下实在佩服得紧。”

    “你这是要去良乡找刘寡妇?本官听说,她不在那儿摆摊了。”

    韩斯门急了,他这次来便是要将她带回朝鲜,享受荣华富贵。

    “大人可有她的下落?”

    “她的新摊位在理学院。”

    ……

    良乡,传世理学院。

    开门收生员,王越找来乐队,在学院门口吹拉弹唱,好不热闹。

    来听课不收银子,但为了避免有人只是来热闹,白瞎了位置。

    王越特意命门子,不许放凑热闹的贩夫走卒进来。

    学理科的有两千多人,五湖四海,还有陆续赶来的,理学院就显得挤了点。

    张贤耿直地看向宋景:“这第一课,便由小宋师傅来吧?”

    “不敢当,还是由王大人来吧。”

    王越露出孺子可教也的笑容,当仁不让道:“老夫是院长,就由老夫来吧。”

    严成锦来到良乡,车水马龙,良乡才一只脚踏上正轨。

    书院和商贸刚刚出现,离大明的义鸟这个目标,还很遥远。

    流民还住在草棚区,每日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一勺米抖了又抖,才敢下锅。

    宋景和谢丕等人,分别担任教书先生,在不同的教舍里授课。

    “老夫当院长不错吧?”王越得意道,他这辈子从文官当到武将,没想到晚年还能当个书院院长。

    “有劳王大人了。”严成锦道。

    王越知道,这小子无事是不会来良乡的:“贤侄来良乡做什么?”

    严成锦从袖口抽出一书和一份卷子,道:“这是生物,理科中的新学科,王大人寻寻看是否有人能看懂。

    若是有,考过了这张考卷,可破格升为工程师。”

    这里头讲的东西,杂乱无章,且只是皮毛学问,更像是常识。

    需要有人来开拓这个领域。

    “只考一份卷子?”

    王越纳闷了,要考上理科工程师可不容易。

    算数学,物理和化学,至少要三张卷子。

    严成锦颔首点头。

    很快,传世理学院的门口贴出一张公告。

    良乡一片沸腾,只要考过一科,就能成为工程师。

    谁不想成为良乡的工程师,不用下地做农务,旱涝保收,每个月坐在船厂里喝喝茶水,就能领到三两银子。

    更重要的是,当上工程师是件风光的事情。

    背着手从工坊走过,流民们见了都要问好,跟小官似的。

    顿时,生物成了所有学科中的香馍馍。

    胥吏和流民子弟,纷纷跑到藏书馆找书看。

    “这看起来,怎么像医书?”

    “还写了强者法则,是学做兽医的吧?”

    “兽医就兽医,每个月三两银子呢!”

    胥吏子弟们心中狂喜,他们比流民子弟识字更多,看起来丝毫无障碍,就是不太懂。

    严成锦站在公告旁,说生物是兽医的学问,就太片面了。

    大大明,它可以衍生出很多个学科,不过以古人有限的理解,兽医还是很贴切的。

    汪机久闻良乡的大名,来良乡却是头一回,站在榜下,有些羡慕。

    “本官封你为良乡总工程师吧?”

    汪机忍不住笑了:“大人别与学生说笑了,良乡的总工程师需经过层层考试,听说是良乡商会所为,又不归朝廷任命。”

    对外的消息是这样,汪机能听到消息,与一般的百姓并无不同。

    严成锦道:“当良乡的工程师有两条路。

    一条,是通过商会的考试。

    一条,是走本官的后门。”

    汪机还是有些不相信,良乡理学院和朝廷有什么关系。

    确切的说,和严成锦有什么关系?

    一旦当上总工程师,每月就能领一百两银子。

    那可是一百两银子啊!

    光一年的工钱,就能在京城买下一座两进两出空宅子。

    绝对是大明最高的工钱。

    上哪儿做工,有谁会花一百两银子,雇个工人?

    良乡商会就是大方,天底下再也没有这样的地方了。

    次日一早,

    良乡沸腾起来,昨日刚贴出生物工程师的考试公告,今日就有一个更加爆炸的消息!

    胥吏和流民子弟,呆滞地望着理学院大门张贴的公告。

    此时,百姓也在目光呆滞地看着良乡商会的公告。

    他们不可置信地看着红榜上那几个字。

    只有寥寥的几个字,却如同胸口碎大石一般,震得心口直疼。

    良乡又多了一位总工程师!

    汪机!

    他们擦了擦眼睛,最近没有理科的考试啊?!

    “天底下,还有和小宋师傅一样的人?”

    “祖坟埋得好啊!光是一个月的工钱,就够咱们这些百姓忙活一辈子了。”

    “岂止一百两,活到老,领到老,过一年,就是一千二百两。”

    看榜的人鬼哭狼嚎,生恨为何不是自己。

    传世理学院门口,衙门,船厂大门,皆哭声一片。

    最打击他们的是,从来未听说过此人的名字。

    就好像天下掉下一块大饼,砸在别人头上一般。

    这公告不仅在良乡的船厂张贴出来,连衙门也有。

    还盖上了良乡衙门的大印和商会的大印,肯定是不假了!

    谢丕看到榜单,也很震惊,他做梦都想当上良乡的总工程师。

    眼下平白无故出现了一位,还没听说过名字?

    “小宋总工,这位总工是谁?”

    工程师们纷纷看过来,羡慕又有几分嫉妒。

    宋景摇摇头:“我也没听说过,既是衙门出的公告,应当不假了。”

    良乡理学院的榜单下,汪机走上前凑热闹,看了一眼榜单。

    霎时,眼睛瞪得跟铜铃一样大,嘴唇微张,噗通一声栽倒过去。

    “诶,又羡慕得晕了一个,抬走吧。”

第316章 套中套

    良乡的大街小巷和府邸屋舍,都在议论此事。

    羡慕得恨不能一头撞死在柱子上,重新投胎做人。

    生物学科刚贴出来,今天就凭空降下一位生物总工程师。

    命中注定了似的。

    一年就是一千两银子。

    谢玉这样稍微有些地位的商人,也不敢说,一年能稳赚一千二百两。

    行情好的时候,或许有一丝机会,但也只是一丝而已。

    张贤和谢玉知道实情,这工程师就是严成锦任命的。

    昨日,张贤准备下值时,严成锦走进衙门,让他出告示,任命一位总工程师。

    怕他把名字写错,严成锦还特意将名字写在纸上。

    张贤从来没见过此人,更别提知道他是干什么的。

    严大人亲自点名任命的人,他自然不敢怠慢,所以,一大早,就派人去张榜了。

    谢玉则是一脸懵然和羡慕,如行尸走肉一般,盖上良乡商会的大印。

    他考了两次才考上了良乡的工程师,还是最低等那种。

    此人横空出世,就当上良乡总工程师。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这就是命啊。

    “小汪工程师,本官知道你醒了,快起来吧。”张贤看见汪机眼皮明显跳了一下。

    汪机微微睁开眼睛,看见一圈人围在身边,有些局促。

    “大人,学生这是在哪儿?”

    张贤一本正色地道:“良乡的衙门。”

    “恭喜啊,以后要叫您汪总工了。”谢玉一边抹着眼泪,一边恭喜道。

    宋景朝他微微作揖:“汪兄,今后你便是良乡商会的生物总工程师了,还请多多费心。”

    谢丕羡慕地看着汪机,其他工程师站成一排,目光同样羡慕无比。

    “汪总工好!我等都是良乡的工程师,日后,还请汪总工多多指教。”

    汪机想不到,他一觉醒来,真成良乡的第二个总工程师了。

    他哈哈大笑出来,这是梦吧,再睡会儿,一会儿就醒了。

    在众人诧异地目光下,汪机再次躺下,扯了扯被子,盖到脖子以上的位置,露出满足的笑容。

    “大人,这……”

    宋景和张贤对视一眼,看到双方眼中的懵然。

    谢玉能明白这种感受。

    当初他当上良乡公会的会长,也是这样感觉不真切,还叫人打了他一巴掌呢。

    “让我来吧。”

    谢玉撩起袖子,走上前去,啪地一声,拍在汪机的脸上,舒爽!

    汪机腾地一下坐起来,看着屋里的人。

    “汪总工起来吧,这是一个月的工钱,本官替你领了,下个月的,记得自己来领。”

    张贤接过托盘,将银子装进钱袋里,递给汪机。

    汪机有些蓦然接过钱袋,每个月领一百两银子,足够义诊一辈子了。

    他确定了一件事,自己真的成了良乡第二个总工程师?

    来京城前,他不过是祁门县的乡野村人,从小就在父亲的医馆里打杂。

    学医是没前途的。

    至少在士绅和大户人家看来是如此。

    只有考取功名,才是光宗耀祖的事。

    他考了两次,没考上才跟着父亲学医,心想这辈子是没前途了。

    哪里想过,会有一场如此大的气运在等他。

    汪机面色有些羞愧:“恐怕……学生不能胜任,学生对生物一窍不通,昨日才听说过生物二字,让学生来当总工程师,实在受之有愧。

    而且,学生不能久在京城,如今在写一本医书,需寻病天下,云游四海。”

    谢丕等人听后,终于对汪机有了一些了解,原来是个小郎中。

    良乡总工程师,可不是大白菜,多少人头悬梁锥刺股,就只是为了最低等的工程师。

    一句话就把总工程师给拒绝了。

    多少有些莽撞。

    但若以宋景为例,总工程师不仅要在船厂做研究和指导,还要去理学院讲学。

    要云游四海行医,恐怕就不能当总工程师了吧?

    张贤面不改色:“这些本官都知道,商会对你额外对待,汪总工放心收下吧。”

    谢丕等人瞠目结舌,好像死乞白赖求着别人当一般。

    他们日思夜想的总工,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不值钱了…

    几番推让后,汪机惶恐地收下钱袋,跟着宋景在船厂和研究馆逛了一圈。

    最后又去了理学院。

    “以贤兄,说实话,在下实在想不明白,怎么平白无故就成总工了。”汪机叹了一口气。

    宋景道:“想来应该是严大人,你必定是有常人不能企及之处,严大人才会选你。”

    严大人是他最信任的人,自打来京城开始,就没坑过他的银子。

    还教他许多防范长宁伯的道理想。

    所以,宋景极为信任他。

    汪机略微错愕:“严大人有跟在下提起过,不成想,竟是真的。”

    越是千千万万人想得到,他越受之有愧。

    如今一想就明白了,定是因为他的医术。

    “学生定不会辜负大人的厚望。”

    他朝张贤作了一揖。

    离开良乡时,汪机带走了一本生物,打算云游行医时,再仔细研究。

    良乡的百姓和胥吏子弟,想见见这位新上任的总工,但却一直都没见着。

    生物考试如期开始,由王越操办。

    建好传世理学院后,考试的场地由原来露天的船厂广场,搬到了教舍中。

    王越监考比张贤和宋景还严格。

    但凡有东张西望者,便给予一次警告,事不过三。

    张榜的速度极快,仅仅有两人考上了工程师,创良乡历届最低纪录。

    一人是西北来的游医,一人是从广东来的郎中。

    两人祖上世代都与医术有些关系。

    胥吏和流民子弟很快就明白,只考一科,看似轻松。

    不通医术,肯定是考不上的。

    遂放弃了生物,转而回去学习其他的课程。

    ……

    十月下旬,天气晴朗,微微有些寒冷。

    朱厚照的伤好了,喜滋滋地从宫里出来,跑到老王书坊。

    “快,帮本宫把这些漫画印出来。”

    王不岁试探性的问:“殿下要印多少银子?”

    朱厚照怒了:“印书要银子吗,老高印怎么不要银子?”

    那能一样吗,严少爷印出去的书,能赚银子,印书的成本都算在里头了。

    王不岁知道朱厚照的脾气,干脆自掏腰包息事宁人,还能讨好当朝太子。

    “小人给殿下印制,殿下要印多少本?”

    朱厚照想了想,喜滋滋地道:“就先印一万本吧,要用铜印,且需用最好的纸张,这样才印得清楚。”

    王不岁差点没晕过去。

    铜印就是要在铜上雕刻,一页纸就要雕刻一块铜板,这本书有二百多页吧?

    铜是铸币,用二百多块铜板,他破产才能印得起。

    “小……小人要先问问严大人。”

    半个时辰后,严府。

    严成锦问道:“陛下下了禁令,不许再画漫画了。”

    朱厚照再一次运用他的神逻辑:“父皇说不许画,又未说不许印,不会触犯父皇的禁令。”

    王不岁犯难了,看向严成锦:“少爷,印还是不印啊?”

    严成锦心中狂喜,道:“既然是太子相逼,那就印吧。”

    不知为何,朱厚照隐隐有种要被坑的预感。

第317章 约定,一荣俱荣

    “等会儿,本宫再想想。”朱厚照叫住王不岁。

    老高这狗官,分明是想让他顶撞父皇的禁令。

    到时候又是一顿毒打,他捞去好处。

    不过,印漫画好像对老高没有好处。

    严成锦说道:“殿下若想印,老王书坊可以免去银两,给殿下印制。”

    铜虽然是铸币,但在严成锦来说,却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货币的形态变了。

    难道铜币变成了铜板,它就不是钱了?

    朱厚照正经道:“本宫自然不怕父皇责罚,但若怪罪下来,你要同本宫一起承担!”

    “这个自然,臣与你,一荣俱荣。”严成锦斩钉截铁,好似出门买一袋盐那样轻松。

    八成又是自动接单,他倒是不怕,就算接单失败,也还有免死金牌。

    底牌,就是把尚方宝剑还给陛下,等什么时候立了功,再要回来。

    朱厚照乐了,挥了挥手道:“印吧印吧。”

    严成锦把吴奂画的狐斋,也一并交给王不岁。

    “少爷,印多少?”

    严成锦自然是想岛国人手一本,奈何不知道岛国的人数。

    “就先印十万本吧。”

    朱厚照瞬间觉得亏了,他才喊了一万本,老高定然是考虑到种种情况,才印这么多。

    “本宫也要印十万本。”

    王不岁惆怅地点点头,纸挺值钱的,老王书坊虽然有自己的做纸工艺,比市面上便宜很多。

    印二十万本,纸也不够,要买市面上的。

    恐怕,京城要洛阳纸贵了。

    朱厚照大喜过望地问:“老高,漫画印出来要如何送去岛国?”

    这些漫画也没有什么“特殊“内容。

    只是加深岛国对大明的理解,防止大多数坊间百姓被试图侵占海外的大名忽悠罢了。

    不过看连载型的,通常会上瘾。

    严成锦道:“得让王守仁先把八艘大船找回来,商户也没船出海了。”

    造一艘大船,快则两月,慢则半年。

    得看木料是否足够,从四川和云南运来,需要很长的时间。

    且很多木料不能马上用,需要晒一段时间。

    之前制造大船的木料,是工部用于修缮宫中的,可以直接取用。

    这也是八艘大船被抢后,良乡船厂没有马上督造大船的原因。

    没木料了。

    八艘大船对于朝廷来说,极为重要,找不回来,连海南也去不了了。

    只能等明年开春,将各地的木材运回来。

    王守仁能把八艘船,全部找回来,就是天大的幸事。

    ……

    松江府,金山卫所。

    左宗彝愁着脸,倭寇来去无踪,抢了八艘大船,他们可以驰骋海上了。

    金山卫折损了四百多人,不算上伤残,能派上用场的只有五百人不到。

    只等朝廷派人来收拾残局。

    朝中的大将他心中有数,除了部堂秦竑和英国公,再无人可担此人重任。

    “大人,朝廷派人来了,还有个太监,不知是不是监军。”

    左宗彝闻言大喜,连忙出门迎接。

    王守仁和刘瑾来到金山卫所,这里与顺天府的县城,并无区别。

    没有倭乱,一片祥和,让刘瑾有点失望。

    若倭寇上岸劫掠,循着他们的踪迹跟去,很快就能找到他们停船的岛屿。

    没有倭寇上岸,这才难找呢。

    “你们俩就骑马来?”左宗彝诧异。

    刘瑾调侃道:“不骑马来,还走路来不成?”

    “朝廷的大船呢?”

    王守仁翻身下马:“如今,朝廷也没有大船了。”

    左宗彝脸色黯然。

    没有大船还怎么找倭寇,只剩一艘船还怎么敢出海?

    询问之下,王宗彝才知道,连京营都没派来。

    王守仁郑重道:“陛下旨意,要寻回这八艘大船。”

    “你不知道,这些倭寇中有不少流民,有他们通风报信,剿灭起来极为麻烦。

    本官与他们交过一次手,那些浪人武士用的钢刀,极为锋利,能斩断我们的腰刀,须臾功夫就能斩杀两人。

    屡次交战,银光耀日,我方士卒见了,闻风丧胆,他们有二百多个浪人!”

    左宗彝苦不堪言。

    几个浪人就敢到处劫掠,几百个人聚在一起,连官府都不放在眼里。

    倭寇用的倭刀,乃是精钢所制,比他们用的腰刀要长一倍,能斩断他们的刀。

    还有倭寇用的大弓,箭头比朝廷所用的要大一号。

    射程不远,但是威力极强。

    剿灭从倭不难,难的是剿灭真倭。

    真倭全都是浪人武士。

    王守仁沉吟片刻,道:“有多少漕船?”

    “你想用漕船出海?”左宗彝大惊失色:“要是翻船,可是会淹死人的!”

    所谓漕船,就是漕运用的船。

    这种船长五丈二,有点像房子。

    船头的伏狮可比作房子的前门,船尾有一间寝室。

    大运河没有风浪,所以行船十分平稳。

    但是下到海里,极有可能会翻船。

    “左大人这般怕事,怎么杀得了倭寇!”刘瑾提醒。

    左宗彝有点懵,指着这小太监问:“他是谁啊?”

    “太子派来平倭的人,刘瑾。”王守仁道。

    刘瑾炫耀似的阴恻恻道:“奴婢有字了,大人可叫奴婢刘小强,是太子殿下赐的字!”

    一听是朱厚照派来的,左宗彝有点惊喜,派个阉人来做啥子呢。

    王守仁继续道:“从镇海卫和海宁卫调一些漕船来吧,搜寻松江府周围的岛屿,下官觉得,倭寇就藏在这些岛上。”

    严成锦之所以觉得,倭寇藏在周边的岛上,是因为他猜劫船和宁王有关。

    王守仁的判断与严成锦一致,倒不是因宁王,而是江浙一带富庶,倭寇必有一个据点,以便随时劫掠。

    左宗彝疑惑:“你怎么如此肯定?”

    “大人派人去寻便是,我等今夜也出海看看。”王守仁说道。

    松江府的周围,有崇明岛、南沙岛、横沙岛、茶山岛、大七岛和小七岛。

    除了崇明岛外,其余离松江府极远,没有船压根上不了岸。

    所以,极少有人在岛上居住。

    左宗彝叹息一声,王守仁是朝廷派来平倭的人,只好从旁辅佐。

    夜里,

    十八艘漕船秘密离开港口,朝一望无边的大海漂去。

    两支漕船为一队,配备有单筒望远镜,趁着夜色去分头搜寻,不容易被发现。

    王守仁的目的地是小七岛,此岛离松江府最远,以他分析,倭寇最有可能就在这座岛上。

    出了港口五里,水手们摇船起帆。

    一个时辰后,刘瑾惊喜地放下望远镜,道:“大人,你看东南那边,是大船!”

    单筒望远镜不值钱了,几乎都带一个。

    王守仁举起一看,果然在东南看见黑乎乎的船影。

    刘瑾喜滋滋地道:“奴婢登岸了。”

    左宗彝狐疑地问道:“要不要派几个人跟着?”

    “不用了,咱怕误伤了他们。”刘瑾摇头。

    王守仁沉吟片刻,道:“毒药带得够不够?”

    “不管饱,管死”刘瑾掩面笑道:“最十七日,咱就让他们像死鱼一样,浮在海上。”

第318章 单兵作战刘瑾

    王守仁没继续靠近,看着刘瑾的漕船,慢慢靠近小七岛。

    “这岛上的大船,怎么只有一艘?”

    朝廷的旨意,要找回八艘大船。

    如今只看到了一艘,其余的七艘去哪里了?

    王守仁暗自思忖。

    左宗彝惴惴不安,倭寇连战连捷,如今正是士气凶涨得时候,极有可能南下劫掠了。

    “守仁啊,世伯这乌纱帽,就靠你保住了!”

    王守仁面色微微苦涩,老爹在朝廷中人脉极广,左宗彝是常出入王府的大臣,与老爹极熟。

    只是父辈的交情,对他而言,有些疏远。

    “小侄自会极力将这八艘大船找回来。”王守仁说道。

    左宗彝心中悲伤,叹息一声:“世伯平倭不力,反被倭寇抢了一艘大船,若倭寇用这些船劫掠,恐怕朝廷会先将世伯办了。”

    王守仁不知如何安慰:“先回去吧。”

    天气不明,漂在海上极为危险。

    若是明早刮风下雨,掀翻了漕船,十人都会葬身鱼腹。

    另一头,刘瑾乘着漕船,准备偷偷靠近岸口,却见岸上亮起火把,黑暗中一阵拔刀的声音。

    “别慌,你慌什么?”

    划船的水手手中一阵颤抖,指着暗中:“倭……倭寇!”

    刘瑾斥责道:“别慌,咱要被你害死了!”

    水手只想悄悄把刘瑾送上岸,随后回去复命,哪会料到,先被倭寇发现了。

    他慌忙掉转船头,想要逃跑。

    “你…你快划过去呀!”刘瑾急得跺脚。

    水手听到密林里的刀声,慌不择路,连忙划船。

    下一刻,他感觉腰下猛然一下,一股热流淌出来。

    刘瑾拔出刀子,丢在地上,叫你划过去你不划,咱还得自己来。

    “别慌,我杀了人,是来当倭寇的。”他朝岸边大喊。

    三个武士浪人站在岸边,握着倭刀,后边是一群举着火把的倭寇。

    刘瑾背着包袱下船,走到倭寇身前跪下,“小的是来当倭寇的,抢了一首官府的船,船上还有粮食,全给你们。”

    倭寇上前去查探,果然在船上发现了一具官府的shi体。

    寺斋藤命属下搜刘瑾身上的包裹,看见一个小罐罐:“这些是什么?”

    刘瑾笑嘻嘻地道:“盐,你要不要尝尝?”

    大明的盐有各种颜色,越白的盐就越纯。

    盐能换银子,能在路上当做佐料,背着倒不奇怪。

    小倭寇勾了一点含在嘴里,咸咸的,并无特别的地方。

    刘瑾有点紧张。

    王守仁让他把盐混在毒药里,最下头的那层才是毒药,起初他还觉得有些麻烦,如今,有些佩服他。

    “是盐。”

    倭寇里走出一个人,颇为魁梧,哈哈大笑道:“我叫徐初四,这是我们的老大寺斋藤,你以后就跟着我吧。”

    倭寇们很高兴,刘瑾送过来一艘漕船,还有粮食和米。

    寺斋藤一眼就看出来,刘瑾手上杀过人,不像官府的人,那股狠劲只有常年在刀口上舔血的人,才能感受到,并不去怀疑。

    刘瑾就像回到自己家一般:“小的力气小,不会打架,但烧得一手好菜,吃过的人都说好吃。”

    他不下毒的话,菜的味道还是极好的。

    徐初四踹了他一脚:“跟着我杀人多好,做什么伙夫!”

    刘瑾被丢到人堆里,倭寇们一阵毒打,哈哈大笑。

    见他还吊着一口气。

    倭寇把他拖到笼子里,关了起来,被抓来的人常常会受这样的欺负。

    “当不上伙夫,咱还怎么……下毒?”

    刘瑾揉了揉***,差点就被打死。

    次日一早,霞光初露。

    倭寇们准备出海了,临走前,又把刘瑾拖出来打一顿,兴奋得不行。

    大船缓缓驶离。

    除了木笼子里被关的五个倭寇,岛上空无一人。

    “倭寇不直接杀咱,以打咱为乐趣,挺…挺住就能活。”刘瑾气若游丝,自己给自己打气。

    三日过后,一艘大船慢慢驶回岛上。

    倭寇们陆续登岸。

    发现被关在笼子里的四人,全都死了,把他们清理出来。

    有一个倭寇准备把笼子里的刘瑾清理出来。

    “头儿!他竟还活着。”

    倭寇一脸惊奇,把刘瑾从笼子里拖出来,丢到地上。

    寺斋藤如同见了鬼一般,被毒打了几次,又饿了三天,竟然还活着?

    一脚踹在刘瑾身上,瞧见他真的动弹了一下。

    “把他丢到草棚里,今就是咱们的人了。”

    刘瑾迷糊醒来,发现有人喂粥水,饿得本能地咽了下去。

    睁着眼睛,在床上躺了两日,才恢复些力气,他爬起来去海边洗了个干澡。

    “你这身板也杀不了人,在岛上打杂吧。”徐初四横着脸道。

    刘瑾唯唯诺诺地点头,笑嘻嘻道:“咱什么都能会,能洗衣做饭,能给您讲乐子,还能唱戏呢。”

    两天后,岛上的倭寇们喜欢上了这个会逗人乐的娘娘腔。

    刘瑾却发愁了。

    毒药找不到了……

    他跟从倭住在草棚里。

    从倭大多都是流民,肮脏秽臭,可是跟西域路上的凶险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刘瑾睡到半夜,发现有人在摸他的身子,惊吓地坐起来,掏出刀子。

    从倭嘿嘿笑道:“你一个男的,咋长的那么嫩?”

    刘瑾眯眼笑道:“在官爷家伺候过夫人。”

    那从倭不疑有他,翻身便睡了过去。

    半夜,那从倭便从床铺上神秘消失了。

    住了一日,刘瑾得到许多消息。

    小七岛的倭寇有两百多人,其中真倭十七人。

    这十七个武士浪人手上杀过的士卒,都在百人之上,骑射和武功堪比军营千户,极为厉害。

    他还得到一个重要的消息,三艘大船回岛国了。

    剩下四艘不知去向。

    又三日过去,他偶尔去给寺斋藤讲乐子,从劈叉干到了烧火,在伙房里帮忙。

    惊喜地发现,伙房里的盐罐,不正是他带来的那一斤毒药吗?

    “小的也会烧菜,爷您歇着,让小的来。”

    天快亮了,刘瑾打算给他们做顿肉包子。

    他开始和面,然后剁肉馅儿,时不时往肉馅里撒一把“盐”。

    伙夫怒道:“你放那么多盐做什么!”

    刘瑾讨好似的笑了:“好不容易吃一顿肉包子,多放一点才好吃。”

    天边霞光亮起,炊烟熄灭了。

    刘瑾喜滋滋地喊道:“包子出锅了,快来吃包子喽。”

    倭寇们一人一个肉包子,满心欢喜的吃起来。

    寺斋藤见这包子油光发亮,咬下去还有汁水爆出来,面皮劲道,肉馅厚实,便吃了三个。

    “王大人快来接咱了吧?”刘瑾向西北望去,嘀咕了一句。

    此时,海面上,

    王守仁正乘着漕船,带着一百二十镇海卫,前往小七岛。

    左宗彝站在船头眺望,有些担忧:“贤侄啊,刘小强能毒死他们吗?”

    王守仁摇摇头:“小侄也没有把握,即便毒不死,区区一艘船的倭寇,我等也能应对。”

    三日前,倭寇劫掠了上海县,疏奏怕是快传到京城了。

第319章 工具臣严成锦(第一更)

    刘瑾坐在海岸边啃包子,这是他特意给自己做的,没放盐。

    “毒死了两百三十一个倭寇,嘿嘿,殿下知道了,定会夸咱有本事。”

    倭寇被陈列在岸边,一眼望过去,整齐有序躺在沙滩上,睡得很安详。

    刘瑾激动地站起来,把包子丢了,他看见远处有几个小黑点。

    拿起单筒望远镜,看见了船头的王守仁。

    片刻后,

    登岸后,王守仁看见一排躺在沙滩上的倭寇,甚为惊奇。

    左宗彝嘴角狠狠一抽:“都是你毒死的?”

    刘瑾笑道:“咱只下了一斤毒药,没死的,都让咱捅死了。”

    后头吃包子的倭寇,只吃了几口,就发现了异常,药量太轻,得上手。

    “收回了一艘大船啊!”

    左宗彝激动地爬上船头,还好,除了脏乱一些,船体并未损坏。

    刘瑾喜滋滋地道:“咱们快回去,派人禀报朝廷吧!”

    王守仁登上这一艘大船,准备回金山卫所。

    此时,水手举着望远镜惊慌道:“大人,西南方向,有四艘大船!”

    王守仁等人举起单筒望远镜,果然有四艘大船,成包围之势开来。

    左宗彝忐忑地问:“今天还能回去吗?”

    王守仁微微眯着眼睛,瞧了:“不打,先回松江府。”

    船上只有一百多人。

    倭寇四艘船,每艘至少配备有二百人。

    他在镇海卫和金山卫的脸上,看到了恐慌,这样是打不了仗的。

    此时,撤退才是上策。

    ……

    京城,

    严成锦让王不岁做的铜雕版,刻好了。

    “匠人的手艺真是精细。”

    后世只怕找不到手艺这么好的匠人,纹路纤细,印在纸上,很快便出现一幅漫画。

    “少爷,可还满意?”王不岁讨好似的问。

    严成锦点点头:“给工匠加几两银子。”

    “少爷喜欢,那小的就给匠人加银子。”王不岁笑道。

    这些漫画还得先藏起来,不能被锦衣卫发现。

    ……

    李府,

    李东阳正坐在堂上,下头跪着一书生,朝着他磕三个响头。

    “侄儿兆番,见过大伯父。”

    “从老家赶来,路上想必很辛苦吧?

    你爹已过世,今后老夫就是你爹。”

    李东阳想起弟弟的嘱托,并不客气。

    弟弟过世后,侄子在老家守孝三年,如今丧期过了,才赶来京城。

    李兆蕃低头喊了一声爹。

    李东阳点点头:“这是你妹妹清娥,你大哥去海南了。”

    李清娥脆生生喊了一声二哥。

    李兆蕃回了一句妹子。

    李东阳的父亲是军户,没留下什么家财,但四个儿子都争气,饱读诗书。

    李兆蕃此次来京城投奔大伯,是为了准备三年后的科举。

    次日清晨,

    李东阳坐上轿子上朝去了。

    在午门前的广场,看到了严成锦,还有其他稀稀落落几个官员。

    严成锦也看到了他:“李大人早呀!”

    “早呀,本官来先看看疏奏,你来这般早做什么?”李东阳面带喜色。

    严成锦如实地道:“下官去东宫一趟。”

    朱厚照的漫画也印出来了。

    没有发出去前,怕被锦衣卫追查,严成锦让朱厚照,这两日都呆在宫里,别去老王书坊。

    来到东宫,朱厚照正要去明伦堂上课。

    严成锦从袖口抽出漫画:“第一册印出来了,还请殿下偷偷看,别被詹士府的师傅发现了。”

    朱厚照心中狂喜:“本宫知道,印得不错,不过,老高,为何著名是村上负心郎?”

    严成锦耐心解释:“这是为了避免被倭人认出来,不能显露是大明太子画的,会出大事。”

    朱厚照黑着脸,掐着严成锦的脖子:“本宫是说,为何要叫负心郎,你当本宫不识字吗!”

    “殿下想叫什么?不过,已经印了一万册,殿下最好不要随意改名字,否则,倭人会以为换了作者。”严成锦解释道。

    朱厚照仔细想了想,道:“本宫就要叫小朱秀才郎,别想吓唬本宫。”

    事实上,严成锦只印了三本,名字还是可以改的。

    “臣去上早朝了。”

    朱厚照把漫画揣进怀里,喜滋滋地道:“本宫也去上课了。”

    早朝,

    严成锦站在大殿中,如同凑人数的工具人一般,静静听着。

    无非又是哪里发洪水了,哪里闹大疫了。

    归结起来,只有三件重要的事。

    第一件,王守仁在松江府剿杀倭寇,暂无消息。

    第二件,西北修长城,入冬了,混凝土难以调用,工期延长,只修了百余里。

    第三件,海南的开荒进度,暂无消息。

    之前,收到许进忠的开荒與图,只开完了琼州府,如今船没了,彻底没了消息。

    听完各部的启奏后,弘治皇帝道:“今日且先如此,退朝吧。”

    陛下忧心八艘大船和松江府的倭寇,无心听政。

    李东阳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没说出来。

    出了大殿后,谢迁问:“李公有事,刚才为何不说?”

    “诶,是私事,愚弟之子守孝期满,来京城投奔愚兄,愚兄收他为义子,想请乞陛下,准许他入国子监为监生。”

    李东阳惭愧道。

    如今陛下心中烦扰,怎么能为一己之私,再徒增陛下的烦恼。

    谢迁点点头:“此事确实不好提,还不如让旁人提起。”

    自己提就显得脸皮太厚了,他们都是注重名节之人。

    李兆蕃不是李东阳的亲子,是继子。

    若也享受李东阳的恩荫,有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感觉。

    言官稍做文章,也可说成以权谋私。

    可李东阳又答应了死去的弟弟,要好好照顾侄儿。

    李东阳眉头一蹙:“找别人提,谁?”

    谢迁抬头示意,李东阳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工具人严成锦正好走过。

    “成锦!”

    严成锦正要回都察院复习大明律。

    大明律法好,每次复习都有新的感悟。

    但他却听到后头响起老父亲搬慈祥的声音。

    微微转头,看见了李东阳和谢迁哥俩,堆着笑意,不怀好意地走来。

    他有些提防道:“二位大人找下官?”

    李东阳叹息一声:“有一事,想你帮本官向陛下提一句,就算不成,本官也会感激你。”

    听完他说后,严成锦嘴角微微一扯,又多了个大舅哥?

    史料记载,李东冥死后,李东阳过继了李兆蕃当儿子。

    李东阳实在太正直了些,国子监名额众多。

    以他的权力,向祭酒抛个眼神,就办完了。

    何必烦扰陛下?

    “此事举手之劳。”严成锦继续道:“不过,学生最近恐有血光之灾,还请到时候,老师能出手相救。”

    李东阳和谢迁相视一眼,八成是和太子闯了什么祸端,还没被陛下发现。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9837/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从慎重开始最新章节! 作者:一笑澄明所写的《大明从慎重开始》为转载作品,大明从慎重开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从慎重开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从慎重开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从慎重开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从慎重开始介绍:
明朝弘治十一年,一个慎重的灵魂悄悄穿越到了京城的西北角,但他并没有马上出去浪,而是在府上先呆上六个月…………PS:自己做的封皮,感觉还是没传达出轻松爽快的感觉,书友不要被书皮误导,其实这是一本轻松剧情的历史文大明从慎重开始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从慎重开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从慎重开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