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唐不良人TXT下载大唐不良人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唐不良人全文阅读

作者:庚新     大唐不良人txt下载     大唐不良人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九十八章 为什么强大

    “我看到金庾信脸都气白了,下城的时候,还差点摔了一跤。”

    苏庆节走上城头,向苏大为大笑道。

    “我也没为难他,有问题大家可以商量嘛,可惜给了机会他不中用啊。”

    “你究竟跟他开了什么条件?”

    “一万精兵,借都督府一年,全权归我们节制,粮草新罗出,另外,新罗再提供一万五千人一年的粮草,必须及时送到泗沘城。”

    苏庆节听到这些,整个人都惊呆了。

    一万五千人,一年的粮草。

    阿弥这竹杆敲得忒狠了。

    熊津都督府现在加上刘仁轨的驻军,一共也才一万出头,这是让新罗人包养唐军一年?

    赚大了!

    一时间,苏庆节看苏大为的眼神,如看神明般。

    “干嘛这么看我?”

    苏庆节舔了舔唇,有些激动的说:“你不是不知道,去岁我阿耶在围攻平壤时,让新罗人提供粮草,他们先说粮草被劫了,后来又说道路被堵,足足拖了四个多月。

    等我阿耶都要撤兵了,这粮草还没到。

    新罗人简直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但你这……”

    “铁公鸡也得被我拔秃了。”

    苏大为冷笑一声:“以前就是对新罗人太好了,不给他们点厉害看,这些人是不会老实的。”

    苏庆节点点头,左右看了一眼,神秘兮兮的道:“刚才我听到了一耳朵,你说要把金仁泰的儿子推出来做新罗王,是不是真的?金仁泰还留有遗腹子?”

    苏大为两手一摊:“这我哪知道。”

    “那你刚才……”

    “金仁泰坟头草都半尺高了,我知道个屁啊,吓唬他一下嘛,再说,真有需要,找一个孩子就是了,就说是金仁泰的种,金法敏又能如何?”

    苏庆节一想果然如此。

    这种事死无对证,难不成金仁泰还能爬起来给自己的“风流债”作证不成?

    同样金法敏和金庾信也无法证明。

    而且只要苏大为一口咬定,这事假的也能做成真的。

    想到这里,苏庆节忍不住捧腹大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阿弥,有时我真是不服不行,你这无耻的样子,简直……”

    “简直是你学习的榜样对不对?多夸夸我,我受得起。”

    “恶贼!脸皮是用什么做的。”

    苏庆节笑骂了一句,想起一事,正色道:“对了,方才英国公派人来了,说是请你过去议事。”

    “哦?”

    苏大为收起笑容,拍了拍冰冷的城头,疑惑道:“李勣找我,莫非商句丽那边有动静了。”

    ……

    夜色降临,熊津港的海渐渐宁静。

    满天星斗中,唐军的船却是进进出出,络绎不绝,显得十分忙碌。

    这些船里,大部份是运集各种后勤辎重,也有少量是运兵。

    新的战争就要开始,大唐不把高句丽这个宿敌打倒,是不会甘心的。

    这是来自皇帝陛下的意志。

    苏大为在一艘楼船中,见到了大唐英国公,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勣。

    出于军事保密的需要,李勣来到百济之事,只有唐军高层少数人才知道,对外密而不宣。

    如今主持运兵运粮工作的,是刘仁轨。

    就算是熊津港,在白江口与倭国一战后,也已完全落入唐军手中,方圆数十里不得有任何闲杂人等,所有的军事行动,都是在极隐秘的状态下进行。

    “大总管。”

    苏大为走进舱室,一眼看到一身居家常服,宽袍博带,背对着门,站在窗口眺望月色的李勣。

    他先行礼,待李勣转身开口说进来后,才踏足进入。

    门外早有李勣贴身亲卫,将门带上,不许任何人打扰。

    苏大为目光一扫,确定房间里只有李勣一人。

    “大总管你找我?”

    “嗯,坐。”

    李勣点点头,伸手指了指桌前的胡凳。

    苏大为看了他一眼,却不急着坐下。

    待李勣坐下后,他才在对面的位置坐下来。

    没急着说话,而是平视着李勣,神色平静。

    李勣轻拈长须,眯眼上下打量了一番,点点头道:“气定神闲,是为大将者必须有的,这一点,你做得不错。”

    苏大为微微一笑,没接他的话。

    好在李勣也不以为意,自己拿起桌上的茶壶,给自己拿起一个杯子,倒了杯凉茶。

    “大总管,我的呢?”

    “自己有手,自己倒茶。”

    李勣详怒的瞪了他一眼。

    苏大为哈哈一笑,果然伸手拿起茶杯里的盘子,接过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

    “你这人,倒是自来熟。”

    李勣摇摇头:“今天找你来,一来是叙叙旧,二来,是想问问你,关于高句丽的看法,还有情报,以及我军的准备如何。”

    “大总管,事务繁忙,叙旧就免了,直接入正题吧。”

    苏大为举了举杯,以茶代酒,敬了李勣一下。

    “那好,老夫也不绕弯子了。”

    李勣抿了口茶,放下茶杯道:“你来时也看到了,这边正在为作战准备。无论泉盖苏文是否真的死了,这一仗,我们也如箭在弦上,不得不打。”

    “不得不打?”

    苏大为敏感的捕捉到关键。

    李勣点点头,轻抚着胸前花白的长须,目光微微闪烁:“你觉得,我大唐是靠什么来威服天下,陛下何以为‘天可汗’?”

    这话说得没头没脑,似乎有考教的意味在里面。

    苏大为略一沉吟道:“那自然是我大唐强大,四夷宾服。”

    “我们的强大靠的是什么?”

    “府兵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武德。”

    李勣点点头,又摇摇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他的手指停留在胡须上,目光有些深远,似乎陷入回忆,停了片刻才道:“大唐的强,是因为我们以最少的人口,征服了最大的疆土。”

    “嗯?”

    “苏大为,你读史吗?”

    李勣随口问着,却又不等苏大为回答,自顾自的说下去:“西汉初年,人口一千三百余万,东汉初年,人口两千一百多万。

    隋初继承北周,有六百九十万户,人口三千余万。

    等我大唐接受隋的烂摊子,你猜有多少家当?”

    “我……不知。”

    “大隋留给我们两百余万户。”

    “差这么多!”

    苏大为吃了一惊,第一次知道这个情况。

    从隋初六百九十万户,到唐初两百余万户,这其中约少了三分之二的人口。

    “是啊,所以大唐开国就这么点家当,一千余万人,还比不上汉初的时候。”

    李勣拈须轻叹,他的脸上,露出半是感概,半是惆怅的古怪表情。

    “从长安出发,去往西域安西都护,幅员万里。

    向东,至大海之极,向西,至雪山草原,人力尽头。

    向北,莽莽雪原。

    向南,海洋诸岛,人迹罕至。

    从长安下一道命令,可能要一两年,才能到达帝国最远的边界。

    你说,我们以这么点人口,打下如今这么大的疆土,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武德充沛。”

    苏大为下意识道:“难道不是我军战力强,国力强,再加上府兵制的组织能力,令四夷臣服?”

    “你这说的都只是皮毛。”

    李勣摇头道:“大唐开国的府兵制,是继承大隋朝的。

    制度,只能保证一个组织的下限,却不能保证必然强大。”

    被李勣的话引着,苏大为早已忘了最初的问题,倒是对他提出的话感兴趣起来。

    “不是制度是什么?”

    “不是说否定府兵制,只是说,完备的制度是一个下限,只要制度不乱,始终能保持一个最低的水准,但是决定上限的,其实是人。”

    “人?”

    “当然。”

    李勣抚须道:“百代都行秦法,为何秦却二世而亡,继承秦法的大汉,却能享国三百年?”

    苏大为一时沉吟:“是因为人的不同吗?”

    “人这东西,你说不同,他也相同。”李勣抚须道:“但你说相同,每个人的才气又不同。”

    “英国公,能不能说人话。”

    “咳咳,就是开国君主的能力,决定了上限。”

    “愿闻其详。”

    “这不是明摆着吗,再好的制度,也要看运用他的人,我们之所以强,是因为当年太宗实在太强了。”

    “英国公,太宗都……”

    人都不在了,你在我面前拍李世民的马屁是几个意思?

    “我说的乃是事实。”

    李勣正色道:“同样的开国,大唐人口户数不如前朝,为何统一全国只用七年,而疆土之大,古未有之?若非太宗个人能力强大,如何能用更少的人口,实现这一目标?”

    “我有点懵,英国公,你最开始说的是什么?”

    “就是那个问题,我们为何不得不打高句丽。”

    “为何?”

    “因为我们以最少的人口,打下了最大的疆土,大部份地区,我们唐军的人口远远不足,无法实现绝对的人数优势,只能以极少兵力驻扎。”

    李勣掰着手指算道:“安西都护府,战兵数千人,安西四镇,只有巡哨和调停预警之责,几乎没有驻扎战兵。

    百济做为刚征服的土地,这里只有兵卒一万人。

    还不算别的地方,许多地方,甚至只插了我大唐一杆旗,只派了几个人看守。

    这就是我大唐的窘境。”

    喝了口茶,他继续道:“我大唐靠什么来威服四夷的?靠的是人口多吗?不是。靠的是国力强吗?再强的国力,也镇不住这么多地方,这么多花钱的窟窿。

    靠的是唐军战无不胜吗?

    是,也不是。”

    李勣很少一口气说这么多话,咳嗽了几声,调匀了呼吸,才在苏大为的关切注目下道:“我们靠的是从太宗时期,打下的‘神话’。

    能以最少的人,打最大的胜仗。

    纵偶有小挫,也转瞬会夺得最终的胜利。

    这是太宗给我们打下的不败神话。

    这也是我大唐最大的威慑所在。”

    苏大为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这跟品牌建立一样。

    大唐从立国起,灭国无数。

    每战常以少胜多,而且灭国效率极高。

    过去的霸主,一个个的倒下。

    大唐,是用血火铸就出了不败的神话。

    这是四夷恐惧并且畏服的根本。

    “这样的神话,想要持续下去,我们是不能失败的。”

    李勣的话,把苏大为拉回到现实。

第九十九章 未雨绸缪

    “无论是我,还是苏烈用兵,都是与李靖,与太宗的用兵思路,一脉相传。”

    李勣手里的茶杯举起,又放下。

    “这几年,苏定方出山后,攻必克,战必取,隐然已经是大唐军方的代言者,与大唐武德荣辱绑定在一起。此事有利有弊,对外只要出动苏定方,敌人气势和心理上,便先输了一半了。

    但弊处是,若是苏定方都打不下来,在四夷藩属的眼里,就会对唐军的神话,产生怀疑,甚至是动摇。”

    李勣的目光变得锐利。

    “这是非常危险的,绝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

    当他说出这番话,苏大为立即就懂了。

    明白了李勣为何要绕这么大个圈子跟自己说这些。

    这些年来,苏定方出征,至今只有一个地方,没能攻破。

    那便是高句丽。

    高句丽若不灭,大唐的武德神话,便会根基动摇。

    这对以少数武力,威慑全天下藩属的大唐,对天可汗的统治策略来说,是一个极危险的信号。

    “其实你在军中,应该也能发现,这几年,府兵的素质下降得很厉害,原来跟随太宗开国的那批人,都是隋末乱世活下来的人杰,军事素养极高。

    但这些人,现在死得死,退得退。

    新的府兵,已经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李勣感概道:“当年太宗打薛仁果,从出兵到灭西秦,只用了三个月。

    打宋金刚、刘武周,仅用了六个月。

    一战擒双王,抓住窦建德和王世充,平定整个山东才用了十个月。

    打刘黑闼,从长安出发到打下河北,只用了三个月。

    李靖灭东突厥只用了三个月。

    灭吐谷浑只用了四个月。

    候君集灭高昌,行军用了半年,打仗不过一个月。

    贞观十九年,太宗亲征高句丽,只用了半年。”

    一口气说出这些,李勣用满是忧虑的眼睛,看向苏大为:“这些年,我军取得胜利,除了苏定方有几场仗是速胜,打仗所耗费的时间,越来越长了,打上一两年都是常事。”

    苏大为不由默然。

    因为李勣说的乃是事实。

    但同时,他心里也升起巨大的疑问,刚开始,以为李勣是要给自己做思想工作,希望自己全力配合他打高句丽。

    但李勣的话越说越远,到现在,苏大为已经不知道他的真实意图是什么了。

    “英国公……”

    “苏大为,我已经老了,这一仗过后,就真的要解甲养老了,苏定方的年纪也颇大,真不知还能撑几年。”

    李勣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老夫跟你说这些,是看重你的才能。”

    “我……”

    “若我和苏定方故去,唐军武德,谁可继承?”

    这番话,振耳发聩,直接令苏大为整个懵了。

    “自卫国公起,军中便一直希望有将才能继承卫国公的兵法,但时至今日,只有苏定方一人,算是承了卫国公的衣钵。

    老夫身为大唐开国元臣,不能不为身后事考虑。

    若我和苏定方百年后,唐军可由谁来统率?

    府兵制的兵员,已经越来越差了。

    老夫环顾左右,竟然连像样的将领都没有,你能明白老夫的忧心吗?”

    “英国公,府兵中多的是将才,刘仁轨,刘仁愿两位将军皆是一时之选,还有契苾何力,阿史那社尔将军,也是骑战无双,别外还有庞孝泰、孙仁师,也是一时能将,怎么能说没有像样的将领?”

    被苏大为的话一怼,李勣噎了一下,接着是大怒:“你提的这些人,刘仁轨和刘仁愿多少岁了?契苾何力还有阿史那社尔,不说他们只识马战,与大兵团作战力有未逮,就说他们俩,也都是太宗朝留下来的,多少岁数了?

    庞孝泰、孙仁师,两人主要是指挥水师,老夫且问你,大唐的疆域,需要水师作战的地方有多少?”

    这一下,轮到苏大为吃憋了。

    愣了一下,他道:“还有裴行俭,还有薛仁贵,这两人可不算太宗朝的,而且用兵也不错。”

    “哼,裴行俭师承苏定方,还算凑合,但是裴行俭有一个毛病?”

    “什么?”

    “太慢。”

    这话一说,苏大为立刻就懂了。

    太慢的意识,就是用兵太慢。

    不如苏定方那样的效率。

    李勣冷笑两声:“我们大唐开国,为何以那么点人口,能打垮那么多敌人,就是因为用兵快,灭国快,这样方能不误农时,不伤根本,以战养战。

    战事拖得越久,对国内的消耗就越大。

    这样难以持久,如何能维持住大唐的疆土。

    裴行俭可为方面之才,但他的用兵,不如苏定方远矣。”

    “那薛仁贵……”

    苏大为不提薛仁贵还好,一提薛仁贵,李勣顿时恼了:“薛仁贵用兵只知一味勇猛,变化不足,若是顺风还好,若是遇到比他强的,那是死了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他最多只能任前锋猛将。”

    这话苏大为顿时不服,想要反驳,可是话到嘴边,转念想想,李勣这眼睛,还真毒。

    虽然说后世把薛仁贵吹得天上地下,但是看薛仁贵的战绩,可以算是一流将领,但距离苏定方这样的神级选手,确实还差得很远。

    而后来在大非川兵败之事,完全印证了李勣此时的评价。

    苏大为其实还想说说自己麾下娄师德、王孝杰等人不错。

    黑齿常之和沙吒相如,十多年后,也可以成为大唐的中流砥柱。

    不过现在这些人的位置都还太低,如果把他们推出来,只怕李勣会认为自己强辞夺理了。

    于是闭嘴。

    李勣见他似乎是认输了,哼了哼,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你觉得老夫为何要浪费这么多唇舌?只因为,老夫遍观唐军,未来可能继承苏定方位置的人,唯你苏大为耳。”

    “咳咳咳~”

    苏大为忍不住大声咳嗽起来。

    “大总管,你莫要折煞我了。”

    “军中哪一份战报我没看过?哪一位将领我不熟悉?”

    李勣手指在桌面敲了敲:“这些战绩里,所有叫得出名字的将领,只有你至今未尝一败,而且,把握住了我大唐用兵的精髓,一脉相承。”

    苏大为被李勣说得都快要不好意思了。

    心想这老狐狸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该不会是想玩捧杀吧。

    一时不敢随便乱开口。

    只听李勣继续道:“征西突厥之战,你为苏定方手下前锋,翻跃金山,从对突厥用兵开始,到抓住阿史那贺鲁,用时不超过半年。”

    停了停,李勣继续道:“征百济,你虽没有在苏定方手下领军,但你在背后出力不少,老夫也都一一看在眼里。

    在对付百济叛军时,你先打了高句丽,再守住泗沘城,最后又顺势拿下扶余丰的周留城。

    接着又在白江大败倭国水师。

    这些战斗,一气呵成,干脆利落。”

    李勣右手做刀,轻轻往下一划。

    仿佛下面真的是敌军,任他宰割。

    苏大为依旧沉默。

    李勣看了他一眼,接着道:“灭倭国,老夫也看了所有战报,从你登陆九州,到攻破倭王都筑紫,到平定筑紫,用时也不超过半年,其中大部份时间,还是用来梳理地方,巩固后方。”

    说到这里,李勣的眼里透出一抹激赏之色:“大部份人,行军打仗用的是手,但是苏大为你不同,你真正是用了脑,用了心。”

    不等苏大为开口谦逊,李勣抬手下压道:“从当年第一次见你,老夫便说过,我看人,要看对眼,只要看对了,老夫便自信绝不会看错。

    今后能继承我和苏定方衣钵,托起大唐府兵和武德之人,必是你苏大为。”

    过了啊。

    英国公,你这彩虹屁再吹下去,我都要信了。

    苏大为看着他,一脸无语。

    还是无法相信,这老狐狸会这么吹捧自己。

    图啥啊?

    无事献殷勤,事出反常必有妖?

    李勣自是猜不出苏大为心里的想法。

    他抚着长须道:“府兵之强,在乎得人,老夫既然发现你这样的人才,自然想出面点拔,希望日后你真能走出来,独当一面,若是有机会,也能看顾老夫后人一二。”

    苏大为心里一动。

    抬头看向李勣,却发现这位被武媚娘后来评为“老奸巨猾”之人,当世名将英国公,眼里干净澄澈,不带一丝杂质。

    他的目光,坦诚而真挚。

    让人毫不怀疑,他此刻的情感是真挚的。

    难道他说的是真的?

    老狐狸开始为自己的身后事考虑了。

    希望百年之后,我能照顾他的后人。

    等等,他后人不就是起兵反武媚娘的徐敬业吗?

    那个大坑货会累得李勣被剖棺戳尸,这锅可不能接。

    苏大为心里一个激灵,看向李勣一时不知如何回他。

    李勣却像是风光霁月,摆摆手道:“好了,说了那么多,也只是希望替大唐找出英才,毕竟,这个帝国,是昔年太宗皇帝带着我们几个老臣,一手一脚打出来的。

    我们老了打不动了,也希望江山代有人才出,能将唐军不败的威名,继承下去。”

    “英国公放心,我们大唐会越来越强。”

    “呵呵,只要多出几个你这样的人才,老夫也相信,大唐会继续强盛下去。”

    李勣扶须开怀大笑。

    他的城府太深,苏大为一时也看不出他到底是真情还是伪装。

    “对了,还是说回高句丽之事吧,苏定方的场子,我们要找回来,唐军此次必须胜利,所以关于此次胜兵,我打算……”

第一百章 时代变了

    从楼船上下来,到返回熊津都督府的路上,苏大为的在反复想着李勣跟他说的那些话。

    像李勣这样的名将,用兵方略只怕早就成竹在胸,特地与苏大为私会,就算有军务方面的需要,也绝不是最主要原因。

    他的意图,不在说了什么,而在于言外之意。

    那会是什么?

    苏大为骑着马,在亲信士卒的护送下,缓缓走着。

    眉头越锁越深。

    他想到了。

    李勣说了那么多,其实内容什么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透出来的一种感觉。

    一种对大唐未来的隐忧。

    大唐建立到现在,不过四十四年。

    但是疆域已经扩张到极致。

    古未有之。

    百姓生活富足,从中东西域各国的香料,药材,珍宝技术,金银财赋,随着河西走廊源源不断的输入到长安。

    再通过长安,反哺大唐天下。

    而大唐的丝绸,茶,瓷,各式药材,技艺,也通过河西走廊传遍西域。

    从西方,到东方。

    从倭国到南洋诸岛,所有的藩属小国,哪怕是化外之民,都与大唐建立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奉大唐为宗主。

    称大唐皇帝为天可汗。

    而做到这一切,大唐只用了四十余年。

    现在的国势,正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熟知历史大势走向的苏大为却清楚,伴随着苏定方等一批老将离世,大唐的武德,将迅速回落。

    特别是唐军与吐蕃开战,并两次败于论钦陵之手。

    唐军不败的神话,自此褪色。

    而且苏大为还隐隐感觉到,对李勣话里的这层意思,自己居然还颇为赞同。

    制度只是底线,并不是帝国强大的必然条件。

    最重要的是开国的那些人。

    在经历隋末大乱后,所有的人杰,高素质的军事、政事人才,集中在那个时期大爆发了。

    而其中集大成者,站在金字塔尖的那个男人,正是天可汗,李世民。

    他东征西讨,以七年时间,打下大唐天下。

    此后又数年,将一直威胁中国的东突厥,一战给灭掉。

    一统漠北和西域。

    成为万国来朝的天可汗。

    而且不光是军事胜利,承袭隋制的大唐,还能做到政治开明。

    同时还拥有高素质的文官集团。

    再加上李世民本人,高明的政治手腕,大局观,开阔的胸襟。

    这才一手铸造了大唐的辉煌盛世。

    可惜,这世间没有谁能万世不朽。

    天可汗,太宗皇帝驾崩后,许多东西,已经开始变味了。

    就如府兵制度。

    在太宗时期的府兵,和如今的府兵一样吗?

    苏大为记得,前阵子刘仁轨给李治上过一次书。

    里面提到,在太宗在的时候,还有今皇李治刚登基的时候,将士如果出征战死沙场,朝廷都会派特使慰问祭奠,还会把牺牲将士的官职爵位,转授给他们的子孙后代。

    但从前年,也就是显庆五年开始,这些奖赏都没有了。

    更让人无语的是,等到了平百济、围平壤的时候,不仅牺牲的将士没有了赏赐,就连有功的人也不一定有奖赏。

    所以苏定方打下百济后,为何要纵兵劫掠,甚至不惜对投降的百济民众举起屠刀。

    根源便在这里。

    底层将士皆怨,若是不能平息他们的怒火,给予他们奖励,别说平百济,搞不好将士会有哗变之险。

    让人当兵卖命,连卖命钱都不给。

    这实在是有些过了。

    而且立功之人,也得不到赏赐。

    如此,下面的人谁还愿意打仗?

    李勣说得没错,太宗在世时,打仗都是速战速决,常在数月时间,便取得决定性胜利,然后缴获颇丰。

    比如李靖打完东突厥,萧瑀就弹劾他纵兵抢掠,唐军缴获的战利品,光是上交朝廷的就有牲畜几十万头,俘虏人口十来万。

    打吐谷浑时,契苾何力和薛万彻又俘获了二十万头牲畜。

    打高句丽,李世民迁徙到中原七万多人,又俘虏了五万匹马,五万匹牛,攻下十余座城,城里的财货也扫掠一空。

    这样作战,不但没有损耗,唐军反而越战越强。

    凡参与作战的将士,能得到丰厚的赏赐,因此人人用命。

    但是现在,坐在龙椅上的已经换了新皇李治。

    对军人待遇的苛刻,从李治登基真正掌权后便开始了。

    只是直到现在,恶果才开始呈现。

    想到这里,联想到李勣说的那些话,苏大为不禁在马上叹气。

    这种情况,他知道归知道,但却也无法改变。

    毕竟,这一切,是皇帝的决定。

    苏大为一直认为,一个国家从进取,到收缩,不是一瞬间发生的,都会有一个转变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便在于上位者的心态。

    一但开始打压军人,剥削军人的待遇,降低军人的地位……

    这样的军卒是无论如何也无法保持住尊严和战斗力的。

    唐军府兵早期上位者的赏罚分明。

    到现在的府兵,为了卖命钱,不惜挥刀向那些藩国小民,这其中的差别,令人难过。

    是大唐没钱了吗?

    李勣方才确实说过,现在的战事,延绵日久,常以年记,比起太宗时,耗损国力太大了。

    但这绝不是朝廷克扣军人赏赐的理由。

    大唐如今的摊子是大了,人口是更多了。

    但大唐也变得更富庶了。

    从东至西,往来长安的商旅络绎不绝。

    物华天宝,应有尽有。

    长安之富庶,为世界之首,东亚之中心。

    钱,自然是有的。

    但关键是这些钱用在哪里。

    今年重新开始修的大明宫,还有重新营建东都洛阳。

    又封洛阳为神都。

    武则天同时十分崇佛,大兴土木兴建佛寺。

    宫中用度越发奢靡。

    而且听说李治的身体最近一直不太好。

    身体越不好,就越崇佛信道。

    希望借助佛道两门之法,能延年益寿,使身体强健。

    于是帝都崇佛之风,也越发兴盛。

    而且李治还给自己上谥号,叫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唐以前,皇帝一般用谥号称呼。

    而自唐以后,皇帝都用庙号称呼。

    就是因为李治和武由天,太喜欢给自己加谥号了,加得一长串,称呼时极不方便,最后只能用庙号来称呼了。

    想到这里,苏大为也只能在心底说一句:大人,时代变了。

    现在站的位置,是历史的转折点。

    大唐的极盛,也就这两年了。

    打完高句丽,达到历史上唐朝疆域的顶点。

    接着与吐蕃开战,打破不败之神话。

    成为大唐武德盛极而衰的开始。

    苏大为暗自摇头。

    这些他只能做为见证者,最多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提拔一些像黑齿常之、娄师德这样的将领。

    至于更多的,非是他一人可以改变。

    暂时只能如此了。

    对了,李勣跟自己说了这么多,这话里话外的意思,难道还真是想做一个纯臣,希望以后自己能扛起唐军的大旗?

    呸,这个糟老头子坏的很,哪有那么善良。

    大唐的武将文臣中,大致有两类人。

    一种是擅于谋国,为国家奔走,不惜性命。

    比如苏定方。

    还有一类,便是如李勣这种老狐狸,擅于谋身。

    他们当然也希望大唐兴旺,毕竟大唐好,他们才能更好。

    但是在这之前,首要保住自己。

    绝不会轻易舍身。

    这才是李勣的底色。

    否则也不会在李治当年向他求问废后之事时,说出“此乃陛下家事”这样的话。

    多半,还是想着以后能照顾徐家一二吧。

    可惜他儿子徐敬业太坑。

    苏大为暂时没有为老狐狸家族舍身取义的想法。

    李勣那边的事,暂时告一段落。

    接下来一段时间,苏大为都在忙着为即将开始的征高句丽做准备。

    好在李勣也没有再找他,使他可以集中精力。

    时间过去一月有余。

    这一天,苏大为的熊津都督府,收到自对马岛传过来的信。

    信是唐军的海船跨过对马岛,沿着半岛海岸线行驶,最终在熊津港登陆,带给苏大为的。

    寄信的人,是安文生。

    “阿弥安康否?吾在九州筑紫揖礼,十天前,我军已经进兵倭国本州……”

    安文生的信,主要是交代唐军在倭国的情况。

    四国距离九州很近,基本是望风而降。

    唐军没费多少力气。

    不过在本州上,唐军还是遇到一些阻力。

    当然,现在唐军还是顺利的登陆了本州,已经取得了立足点。

    后续可能会有一些战事,但安文生对此依旧保持足够的乐观精神。

    表示年底以前,应该可以收服倭国全部列岛。

    苏大为看着信,反复看了几遍。

    他心中有一副关于倭岛的大致地形图,将脑中地图与安文生提及的地名一一对照。

    方知唐军现在已经战据了后世的鸟取和冈山,距离后世的神户和大阪十分近了。

    这让他的心情不免有一丝激动。

    若占据了大阪,唐军再向前,可占据后世的京都。

    接下来便是奈良。

    后面还有名古屋、长野、新泻、神奈川、东京、福岛、东城等一系列重镇。

    当然,都是后世的地名。

    这个时代,本州中心的位置,也有一处叫中国,全本州称为苇原中国。

    正是神话时代,天照大神与须佐之男命后代争夺的地方。

    如今,这一切看起来并不太遥远。

    若是按安文生的构想,年底前不但能收服本州,还能一直推兵到北海道和库页岛上去……

    除了提到用兵之事,安文生提及最多的,便是苏大为临走前,在倭国留下的一套制度。

    当时安文生和高大龙对这套制度都极为赞许。

    问苏大为此法何名。

    苏大为想了半天,丢下一句话:“此法为,革命改造。”

第一百零一章 队伍建设

    所谓革命改造,自然是苏大为取法后世,针对倭岛的情况,所做出的一番设计。

    要知唐军在倭岛上属于客军。

    而且满打满算,登岛的唐军,一共也就两千余人。

    这还不算各种原因的减员。

    在苏大为与高市在筑紫野的决战,以及安文生后续对四国和本州用兵,唐军那两千余人,已经全部散下去做基层和中层的将领。

    以唐军为骨架,大量吸收倭人加入军中。

    以倭治倭。

    如此,这场征服之战,才有可能打得下去。

    但如果只是把这些投靠来的倭人当做仆从军去用,迟早会生出祸患。

    大唐征调仆从军的前提是,唐军自身的实力足够强,压得住那些异族仆从。

    这一点,在倭岛上,以唐军两千人的实力,是绝对不可能办到的。

    至于增兵……

    百济这里都只有万余唐军,征兵就别想了,洗洗睡吧。

    这个问题不解决,接下来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恶果。

    要么,就是在唐军的帮助下,倭国本土势力觉醒,最后叛军四起,将唐军赶下海。

    要么,就是军事哗变,大量的倭人,会将那点唐军给侵蚀,吞没。

    最后提前帮倭人实现农民起义,建立农民政权版的大和国。

    图啥啊?

    为他人做嫁衣?

    苏大为疯了才会这么做。

    为了解决这件事,他在离开九州前,真的是几天几夜睡不着。

    最后,终于想到了办法。

    那就是取法后世,用革命改造之法,改造倭人。

    具体的方法是,以都察寺探员和带去的不良人为骨干,迅速搭建起一个新的机构,暂以“不良人”为名。

    建立的机构,实则是一个严密的组织,类似后世党派。

    在倭人仆从中悄然推行。

    只有作战最勇猛,最唐军最忠臣的倭人,经过层层选拔,才有一定机会能加入不良人。

    加入了不良人,相当于就加入了唐军在倭国的高层,得以参与核心议事。

    并且共同制订策略。

    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

    除了金字塔的层级,这个机构也将荣誉推到无以复加的境界。

    不过倭人就吃这一套。

    所谓万世一系,武士道精神,与大唐建立东亚共融,为大唐天可汗献身,忠于不良人,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做一个有意义的人,高极趣味的人,本质上并无区别。

    人首先满足物质需要,其次便会升华到社交需求,和精神需求。

    经过这种方法,在极短的时间里,已经拉拢了一批倭奸和死忠份子,投入“不良人”之列。

    并且心甘情愿,百死无悔。

    每个加入者,还要对着大唐都督苏大为的画像宣誓,此生对大唐奉献用命,绝不背叛。

    整个仪式那叫一个虔诚。

    没能加入的人,都还不高兴,急得跳脚。

    不让加入还不成。

    削尖了脑袋都想加入。

    除了这些积极份子,更多的则是俘虏。

    大量原本属于武士、贵族、外藩和倭王的私兵,在战斗中,成为唐军的俘虏,这部份人,与普通的农户不同,属于敌对力量。

    这就涉及到一个心理改造的过程。

    这是一个的系统的工程,绝非一句话,就能简单的令这些人投诚的。

    而苏大为留下的方法,也十分管用。

    首先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纠正这些倭人俘虏错误的观念。

    列数倭王及上层贵族,向天下共主,天可汗的唐军发动白江之战,是错误的,是不顾兵卒死活的。

    纯为私欲而让兵卒们去送死。

    光是这么宣传,很难让这些倭人俘虏从心里认可。

    这就涉及第二件事。

    将之前加入“不良人”做为骨干的倭人,将他们陪送成政治工作的干部,让他们去向那些倭人俘虏做思想工作。

    这些骨干里不少人原本就是地方的贵族武士。

    如新右三郎。

    有他们现身说法,再加上唐军搜集的一系列资料证据,终于令倭军俘虏改变了想法。

    他们本来也只是底层的士卒,打仗送死有份。

    真正的富贵,他们也享受不到多少。

    反而被上面的贵族欺凌的事,时有发生。

    这就涉及到第三件事,那便是“诉苦大会”。

    通过倭人骨干细心耐心的引导,通过诉苦大会上,从投靠的骨干到地方农户的声讨,到倭军俘虏中,有人主动站出来历数那些倭国旧贵族对下层的欺压,凌辱。

    这场变革,已经从星火燎原,化作熊熊烈火,一发而不可收拾。

    过去压在人心上的贵族大山,开始崩塌了。

    这是倭国从旧王室,到贵族,整个上层阶层,系统性的崩塌。

    做完这些还不算。

    之后还有许多配套的制度。

    比如倭人骨干下去,做政治教员。

    唐军将士下基层,与底层士卒同吃同住同训练,并不断强化加入唐军和不良人的好处,荣誉、愿景。

    实现军中有团,有不良人组织,有支队,有小组。

    保证唐军对基层绝对的领导。

    发展加入不良人积极份子。

    并且每训练几天后,加入对旧贵族的控诉,对地方贵族吸血的诉苦运动。

    此外,将俘虏的倭军,分批接受教育改造。

    发展积极分子留用。

    大多数轮换教育。

    其中死硬分子进行清洗。

    并对倭军中有才能的,破格提拔,不吝封赏。

    不断开展荣誉和唐军纪律教育。

    还有说历史,讲故事,大讲自古以来。

    最后是以战养战。

    在战斗中,将这些俘虏完成最后的淬火转化。

    经历唐军这一套手段下来,在极短的时间里,便消化吸收了大量的俘虏,并将之转化为立场坚定的唐军士卒。

    并且发展出一大批倭人不良人。

    还有更多等待加入的积极分子。

    这个结果,别说安文生、高大龙没见过。

    甚至连听都没听过。

    最近几个月下来,之前投靠的两万倭人仆从,已经大半转化为唐军直属战兵,而且忠诚可靠。

    进攻本州岛,就是以这些人为主力。

    此外还有从筑紫俘虏的倭军近两万人,也已经改造了大半。

    按这个效率,唐军边打边改造,只怕年底打下倭国列岛后,安文生手里就会有一支数万人的精锐“唐卒”。

    确实是精锐。

    虽然不是真正的唐人。

    但精神和身份的认同,荣誉感和晋级制度的打造,“不良人”组织的入驻。

    使得这样一支军队,远比现在的大唐府兵,纪律更强,也更忠诚。

    苏大为看完这些,合上信后,心潮久久不能平静。

    最后只说了一句:“这是伟人的力量啊……”

    他这也算是站在巨人的肩上。

    想想今后这些平均身高不足一米六的倭人士卒,扛着比身体还要长的竹枪,口里喊着守护大唐荣耀,共建大东亚乐土什么的,想想还挺带感的。

    倭人性子单纯啊,这些人虽然个人身体素质远不如唐人。

    但思想改造更加容易。

    苏大为想了想,大笔一挥,给安文生回了一封信。

    信里让安文生在安定了本州的形势后,抽调一万人的倭军来百济。

    如今百济的熊津都督府,虽然有一万府兵。

    但其中大半都是刘仁轨的麾下。

    接下来是要抽调入辽东战场征高句丽的。

    也就是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苏大为手里可用之兵,可能也就三千余人。

    还要协助李勣在大同江一线,牵制高句丽人。

    牵制……

    手里没兵拿什么牵制,难不成用头去顶吗。

    唐军的援兵是不用指望了。

    李治陛下对于军队的福利待遇是越来越苛刻。

    从今年开始,大唐百姓参军,再也不是一种荣耀,而是一种负担,提着脑袋卖命还得不到任何封赏。

    今后逃兵役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这方面是不指望了。

    也只能从仆从军上想想办法。

    若不是为此,苏大为也想不起要狠敲新罗人一笔竹杠,硬是要了一万人过来。

    虽然如此,但新罗人毕竟没那么可靠,将来也是要还回去的。

    倭人就不同了。

    经过思想改造后,倭人恨不得身为唐人,一个个以加入大唐熊津都督府,和魔改后的不良人为荣。

    暂且,就这样办吧。

    抽调一万倭人,或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说不上为何,苏大为就是有这种直觉。

    时间如梭,进入十月底。

    所有的消息都呈现在苏大为面前。

    而大唐对高句丽新一轮的战事,终于拉开序幕。

    大唐的战争机器,虽然疲弱,但依旧隆隆的开动。

    整个半岛,整个远东,乃至更遥远的西陲吐蕃,所有的藩属国,臣服于大唐的小弟,又或者是敌人,都在默默关注着这场战事。

    想知道,如今的大唐,武德究竟还有几分。

    李治一朝,征高句丽不论大小战事,这已经是第四回了。

    若此次还是无功而返。

    不说天可汗的面子挂不住。

    只怕唐军武德充沛,战无不胜的旗帜也要不牢靠了。

    李勣说过,大唐之强,在于以最少的人口,达成最盛的武德,打下最大的疆土。

    但这样的后果是,大唐根本没有足够的人手,去镇守这些疆域。

    若不靠着唐军不败的金字招牌,如何威服四方?

    这块招牌,丢不得。

    广阔无垠的青海,故吐谷浑之地。

    论钦陵抽打着战马,高声喝叫。

    在他身后,数以十万计的吐蕃铁骑,沿着青藏高原的高山,向着东方,倾泻而下。

第一百零二章 乱

    龙朔二年,十一月,大唐再次发起对高句丽的进攻。

    从时间上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时机窗口。

    辽东酷寒,时值隆冬,对唐军将士将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但从历史上看,这样的时间发起战争,对李治朝似乎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早在显庆五年十二月,李治便曾派契苾何力、苏定方、刘伯英、程名振率军分道进攻高句丽。

    在龙朔元年,朝廷还募河南北、淮南六十七州兵,得四万四千馀人,前往平壤、镂方行营。

    以鸿胪卿萧嗣业为夫馀道行军总管,率领回纥等诸部兵前往平壤。

    要照这么看的话,今年打高句丽,时间还提前了一个月,对唐军将士是极大的利好消息。

    甚至李治诏书里的意思,颇有打进平壤城过元节的味道。

    换后世的话说,便是打破高句丽,去高句丽都城平壤过年。

    对此,唐军上面的将领虽然不敢明言,但中下层的士卒已经是怨声载道了。

    别说十一月,就算是十月,在辽东这白山黑水间,也可能突然降温,湖面冰结,把人手指冻掉都可能。

    就这种情况还用兵。

    真当大唐府兵都是铁打的,不是血肉之躯?

    为此,苏大为私下找李勣问过,得到的消息是,李治不想耽误农时,算了算,这个时间进兵对农业损耗最小。

    损耗最小……

    苏大为不记得当时自己是什么样惊奇的表情。

    但是回自己大营后,身边的将领都差点骂出来。

    特别是基层出身的那些中下层将领,他们本身就是小地主,小农户,家里有田产,不服兵役时,也会回家干农活,自然是清楚其中的门道。

    朝廷这次算得也太精明了。

    的确是不影响农时。

    可问题是,影响远征辽东将士的士气啊。

    这么冷的天,鬼愿意打仗。

    再说现在打仗都没赏赐,干这卖命的玩意,图啥啊。

    打赢了都没赏,更别提战死的人了。

    以前朝廷还派专人慰问,还给极高的礼遇,还有抚恤。

    现在屁都没有。

    苏大为也为此事,向此次行军大总管李勣极力争取。

    得到的结果是,李勣什么多的话也没说,也没给承诺,只是使了个眼色,告诉苏大为:“这是上令,不可违也,可效法老夫旧例。”

    旧例?

    话里有话。

    苏大为回去翻了翻卷宗,查阅了一番,才知道李勣老兄带兵很有一套。

    过去在太宗时期,唐军作战有一个原则,就是出门不抢点钱,就是赔钱。

    我打你,你不赔偿点精神损失费,就是没礼貌。

    军费就是这么省出来的。

    不但以战养战,而且当兵打仗是真能赚大钱啊。

    比如打东突厥时,李靖俘获了几十万头牲畜,可是李勣部一头没抓到,就抓了五万俘虏。

    打薛延陀,李勣又是俘虏了五万多人,一头牲畜也没有。

    一头没有也太说不过去了。

    唯一的答案就是,李勣把值钱的牲畜缴获,和将士们分了。

    所以刘仁轨上书李治时,才会说贞观时期,太宗舍得给钱给官,士兵们打仗牺牲了,朝廷都会派使者吊唁祭奠,追封官爵。

    打高句丽时,士兵全都赐勋一级。

    每战必胜,出征时间短,还享有极大的战争红利,这样的老大谁不喜欢。

    喊天可汗,那可是真心实意。

    不光唐人爱戴,连跟着李世民混的那些异族藩将,也是感激涕零,感激天可汗带着大家发家致富,过上好日子。

    太宗朝时有记载,朝廷每次征兵,征百得千,征千得万。

    这都是有事实依据的。

    对大唐百姓来说,当兵,就相当于农活空闲里出城打零工了。

    跟着朝廷干,出去几个月,回来就抱几头羊,致富奔小康。

    花的时间短,致富机会大,危险系数还低。

    回回都是大胜,跟着后面追着敌人屁股砍,再满山遍野抓羊抓马就成了。

    这种好事,谁不想参加。

    但是李治朝,到龙朔年间,这事已经干不下去了。

    参军打仗,不再是好事,而是掉脑袋的苦差。

    苏大为把这些弄清楚,再联系到李勣那句“效法老夫旧例”,这不就是要学他把缴获的战利物资给将士们分了,以此来维持士气吗?

    可特么的,这活在贞观年间能做,到如今还能做吗?

    这是与皇帝李治争利啊。

    李勣这番暗示,摆明了就是士气要维持,事情你去做,但锅不帮你背,你自己顶住。

    “老狐狸!”

    苏大为除了在肚子里骂几声,也没别的好办法。

    条件就是这么个条件。

    仗还是要打。

    唯一的利好消息就是,泉盖苏文的确是死了。

    尸骨都凉透了。

    高句丽这方面是极力的掩盖,但终究是瞒不过去。

    大唐龙朔二年。

    高句丽泉盖苏文死,长子泉男生继任莫离支。

    泉男建趁示男生出巡的机会,自任莫离支,与泉男产共同发兵讨伐泉男生。

    泉男生逃跑,驻守另外的城邑,让他儿子泉献诚到唐朝求救。

    十月,朝廷任命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辽东道安抚大使,领兵救泉男生。

    任命泉献诚为右武卫将军,担任向导。

    俗称,带路党。

    又任命右金吾卫将军庞同善、营州都督高侃为行军总管,并令百济熊津都督苏大为出兵,共同讨伐高句丽。

    十一月,庞同善大破高句丽军,泉男生率领部众与庞同善会合。

    李治下诏,任命泉男生为特进、辽东大都督,兼平壤道安抚大使,封玄菟郡公。

    冬,十二月,李勣以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的身份出现在军中。

    并且李勣钦点,以熊津都督苏大为为行军副大总管,以进攻高丽。

    庞同善、契苾何力仍任行军总管,及安抚大使。

    水陆诸军总管和运粮使窦义积、独孤卿云、郭待封,及带方刺史刘仁轨等,都受李勣和苏大为指挥。

    历史走向,已与苏大为熟知的大相径庭。

    原本李勣出征高句丽,应该到乾封年间(公元666年以后),但是现在不过龙朔二年,这一切就已经发生了。

    泉盖苏文的死,也比原本历史上早了几年。

    并且苏大为的名字,居然出现在此次大唐征高句丽的高级将领中。

    史书上都没记载。

    可以说,苏大为从军数年,从当年征西突厥时的军中斥候队正,到苏定方麾下前锋。

    到征百济时做为情报头子活动。

    后又协助苏定方和刘仁愿稳定百济局面。

    直到王文度暴毙,他被临危受命,成为代都督。

    到扑灭百济叛乱,一战擒获扶余丰等人,并在白江指挥当时身为白衣的刘仁轨,大破倭军。

    最终因功,得授熊津都督一职。

    再到此次,李勣征高句丽,征调他为行军副大总管。

    苏大为从初入军中的基层将领,实现个人的三级跳,一跃来到唐军高级将领之阶。

    战争,是最好的晋升之机。

    危险与机遇并存。

    苏大为现在也不清楚,是不是因为自己的到来,引起的蝴蝶效应,改变了这些历史。

    但是身处其中,他也没功夫想那些哲学问题。

    全部的精力,都要用来应付眼前的乱局。

    泉盖苏文是死了。

    他的三个儿子是内乱了。

    但虎死架不倒,高句丽的国力依然十分强大。

    要想吞并这个东亚小霸主,并不轻松。

    此时,因为高句丽内部的混乱,整个战场局势也变得越发扑朔迷离。

    用苏大为的话来形容,那就是“天下大乱,形势大好”。

    半岛局势越乱,实力就越分散。

    越有利于客场作战的唐军。

    这两月里,唐军的攻势十分猛烈,李勣亲自带兵,取了十六城。

    契苾何力和金吾卫将军庞同善、营州都督高侃等人,也各有斩获。

    苏大为这边,领唐兵两千余人,率新罗仆从军一万,以及征召倭国仆从军一万人,从百济进兵,威逼高句丽大同江一线。

    这两月下来,只攻下了三城。

    这个进度不算快,但因为大同江再过去,便是高句丽都城平壤。

    所以苏大为这边,以一支偏师,承受了高句丽人最猛烈的抵抗。

    据闻泉男建已经调集了八万援军,沿江布防。

    而对辽东方向侵袭的李勣军,则调集兵马十二万。

    李勣那边不光有十万唐军主力,还有契苾何力及庞同善等人的五万人马。

    这么一比较,苏大为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以两万仆从军,能吸引高句丽这么多兵马。

    虽然形势不错,但苏大为却一改他的用兵常态,并没有轻骑突进,相反,此次用兵,他显得十分谨慎,步步为营。

    这一点,当然也令手下将领十分疑惑,但苏大为没有说明,众将也只能依令而行。

    虽然是仆从军,但苏大为手下的兵马,有一半都是倭国征调来的,经过“革命改造”,在思想和军纪上,比一般的府兵还要好。

    夜色笼罩,苏大为端坐于自己的帅帐内。

    帐门微开,从外面灌入的西北风,隐隐挟着一丝大同江水的腥气。

    “都督。”

    帐外有人以略显生涩的唐语道:“末将新右三郎求见。”

    “进来吧。”

    苏大为抬起头,帐外的亲兵掀开帘帐。

    只见人影一闪,身材瘦小的新右卫门迈着小步进来,先向苏大为叉手行礼。

    他的动作有些笨拙,比不上唐人熟练。

    不过这半年来,他的口语和礼节上有极大的提高,与真正的唐人也相差仿佛。

    “何事?”

    苏大为向他投来询问的目光。

第一百零三章 战与和

    “有九州寄来的急信。”

    新右三郎说着,双手捧起一方木匣,双手举过头顶。

    “递过来吧。”

    苏大为说道。

    声音刚落,原本看着空无一人的营帐内,香风拂过,灯影闪烁。

    聂苏倏忽出现,伸手取过新右三郎手中的木匣,再一闪,已到了苏大为身边。

    对此,新右三郎表现的越发恭敬。

    低下头目不斜视。

    最近倭国九州与百济这边的联系也越发紧密。

    说来是两个国家,隔着大海,但数十海里的路程,只要顺风,旦夕可至。

    近来唐军调拨的战船也多了起来,苏大为有条件与倭国保持更高密度的联系。

    也可以从倭国抽调兵力过来,增强苏大为的兵力。

    否则以熊津都督府那数千兵卒,既要守住百济,避免生乱子。

    还要去打高句丽,从侧翼给李勣军支援,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

    之前安文生对倭国形势十分乐观。

    最后证明被打脸了。

    时间已经快到年底,唐军目前只占据了大半个本州,还没来得及将兵力扩张到北海道地区,便止步不前。

    原因是后方发生叛乱。

    在九州后世宫崎这一块地方,也就是鹈户神宫的势力范围,在神道的操盘下,发生严重叛乱。

    为此,安文生和黑齿常之他们,不得不暂停扩张的脚步,留下少量兵马驻守本州,率大军回九州平叛。

    战役的结果,还算顺利。

    神道虽然有些异人,但苏大为的都察寺也网罗了不少江湖异士,就连诡异半妖之类,也来者不拒,收服了不少做外围武力。

    征百济这事跨度两年时间,苏大为早早调了批异人过来。

    在征倭时,带去了一些。

    后来苏大为回百济,又增派了一些人过去。

    而神道一直参与倭王对唐军的战役。

    连番大战后,折损了不少人手。

    此消彼长,其力量早已衰弱了。

    原本异人或诡异的能力,都属于个人武力。

    在千军万马中,这样的实力除非是做到对敌方大将斩首,否则对战局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大军作战,数万人来回冲杀。

    异人再强,在军阵中,面对四面八方的军卒,精力和元气消耗极快。

    若不及早抽身,最终会被军阵这个血肉磨盘给绞碎。

    一人的力量,在大势面前,实在太过微小。

    除非他永远不知疲累,可以一直厮杀下去。

    若真有这本事,那不是异人或诡异,而是神明。

    上次收到安文生寄来的信,还是七天前。

    当时的消息是鹈户神宫之乱,已经大体平定。

    除了少数逃走的神道教众,整个神宫,已经落入唐军手中。

    所以苏大为现在有些好奇,不知这封信里,安文生会和自己说些什么。

    木匣开口的位置被泥封封口。

    苏大为看了一眼泥封,上面盖着红印,代表紧急。

    泥封完好,证明这封信没动过。

    苏大为伸手捏碎木匣上的泥封,从中取出一张丝帛。

    上面写满了蝇头小字。

    他借着油灯,刚看了第一行,突然身边的聂苏发出一声喝叱。

    苏大为心里一突,一种惊悸的危机感,一闪而逝。

    桌案上的鲸油灯跳了几下,橘黄的光芒渐渐变成绿惨惨的荧光。

    整个帐内,如同鬼域。

    阴风从帐外吹来,带起丝丝黑雾。

    新右三郎还在等着苏大为的回复,只觉背后一股寒意升起,像是有一个女人的手,从背脊处,沿着他的椎骨一寸一寸的向上抚摸。

    那是一种冰寒入骨的恐怖感。

    “八嘎!”

    新右三郎情急之下,本能的抽出身身的短刀,向身后刺去。

    他有打刀伴身,但是在入帐前,主动解下交给苏大为的亲卫。

    现在乍遇危险,本能之下,什么也顾不及了。

    短刀刺出,却觉得手里一空。

    背后,居然什么也没有。

    不,也不是什么都没有,一股阴风吹起营帐,外面原本应该是巡逻守夜的唐军,篝火和连成一片的军帐。

    但现在,外面什么都看不见。

    幽暗如黑洞般,吞噬一切光芒。

    不见星月,伸手不见五指。

    新右三郎一刀刺去,惊骇的发现自己的手“消失了”。

    手的感觉还在,但是眼睛已经看不见它。

    滚滚的黑雾如兽口,一点点的吞噬。

    从手腕,到手臂,到上臂。

    新右三郎头发发麻,从喉咙里发出非人的尖叫声。

    “装神弄鬼,给我出来!”

    苏大为一声冷哼,坐在案几前,伸指一弹。

    昔年袁守诚传他的坎离水火中天决。

    水火既济,龙虎交汇。

    一股先天之精,在胸中化为南明离火,顺着他的指尖电射而出。

    黑暗,被这一簇微小的火苗所照亮。

    火团从苏大为指尖飞出,如同流星,倏地没入黑暗中。

    帐前的虚空,黑气沸腾。

    火团射入后,雾气开始旋转,如同一个巨大的漩涡。

    隐隐有似人非人的咆哮音,从中传出。

    这声音十分古怪,听起来不是人言,又有些耳熟。

    愣了一瞬,新右三郎才反应过来。

    这是倭岛上一种极为原始的土语。

    是原著虾夷人语系的一种分支。

    过得片刻,那怪吼声逐渐变成唐音,乃是“报仇”,“交回神器”。

    苏大为伸手将身边跃跃欲试的聂苏按住,又向新右三郎道:“三郎,你退到我身边来。”

    “哈依。”

    新右三郎如蒙大赦,忙不迭的后退,一直退到苏大为身前,守住一侧。

    尽管面对如此古怪神秘的情况,他仍不敢失了礼数。

    在倭岛的时候,他已经加入唐军的秘密集社“不良人”。

    经过历次培训和教育,心中已经形成极高的荣誉感,对唐人和不良人的身份十分看中。

    自然不会在危险的时候躲在后方。

    只恨本领低微,不能为不良人的首领苏大为效死命。

    人性里,食欲和繁衍的需求,只是最低层次。

    再上一层,便需要精神方面的奖赏,乃是被需要,被认可。

    倭人中的积极分子,通过不断的思想改造,对苏大为和大唐建立有极高的使命感,以及守护荣誉感。

    苏大为双眼盯着黑雾,看着那黑雾不断试图逼近,又慑于他身上隐隐透出的气机,不敢太过向前。

    “既然来了,就现身一叙吧,如果我猜的不错,应该是鹈刻神宫来的人?”

    刚才只匆匆扫了一眼,还没来得及看完。

    安文生的信第一行便提及,神道的人可能会潜入百济,欲对苏大为和唐军不利。

    被苏大为言语一激。

    帐前的黑暗猛地收缩,滚滚的黑烟汇聚成小小一团。

    黑气收缩,光明复现。

    眼前哪有什么黑雾和黑暗,有的只是一个女人。

    一身雪衣,神道巫女雪子。

    她站在帐外,向着苏大为盈盈一礼。

    用清脆如珠玉般的嗓音道:“倭国神道,雪子见过大唐苏都督。”

    四周的火光骤然一黯,随着雪子起身,复又明亮。

    仿佛她的一举一动,牵连着这一方天地,看不见的元气消长。

    “只来了你一个吗?”

    苏大为目视着他,面色平静:“伏见鸟取呢?”

    这声音出来,雪子身边的空气微微泛起涟漪。

    一团黑影如泅开的墨色,迅速渲染开。

    凝聚出伏见鸟取的身影。

    “神道教的巫女和巫觋都现身了,不知还有什么厉害人物,一起出来吧,也让本都督见识一下。”

    苏大为依旧镇静,仿佛眼前的雪子和伏见鸟取只是空气一样。

    这副态度,立刻让雪子感到一丝不对。

    她与苏大为不是第一次打交道。

    从许多年前,在长安时起,双方有过数次明暗交手。

    神道从没在苏大为手上占到任何便宜。

    甚至这一次,连本家都被苏大为讨取。

    倭国王室除名,倭国九州被唐军所占。

    甚至连传承数百年的鹈户神宫,现在也落入唐军手中。

    这让雪子的心里,将对苏大为的重视、警惕拔到一个无限高的层次。

    “并没有其他人,只有我们。”

    “说来意。”

    苏大为双眸平静的看向雪子:“我的时间宝贵。”

    站在雪子身旁的伏见鸟取,眼里爆出一团精芒,旋即又收敛下去。

    苏大为目光斜视向他:“巫觋有什么意见?或者是想杀我?你可以动手。”

    “苏都督,你就这么自信?”

    伏见鸟取的声音是细长的,如鸣鹤。

    又像是清脆的玉簧。

    给人一种直入灵魂深处的嗡鸣之感。

    苏大为仿佛没听见他的声音,只是看着他。

    “你们是来求和的吗?”

    伏见鸟取眉梢微扬,俊白的脸孔上,涌起一丝红晕。

    “苏都督,你虽是大唐的都督,但也不可轻慢我们神道,这个世界,始终是有神明的。”

    “是吗?”

    苏大为不理他,自然的道:“不是求和,莫非是求战?”

    他的双眼微微一眯,一手按着聂苏的手背,一手按桌,身体略微前倾,透出极大的自信与侵略性:“若要战,现在就可以动手。”

    “苏都督,你误会了。”

    巫女雪子的脸色接连数变。

    空气里充满剑拔弩张的气氛,随时会爆发冲突。

    而雪子心里正极力的想避免那个最后的选择。

    “是战是和,一言可决。”

    苏大为冷笑:“若是没胆动手,要么说出来意,要么就乖乖滚出去,本都督念在神道传承不易,就不赶尽杀绝了。”

    “苏都督,还真是得理不饶人啊。”

    伏见鸟取双手张开,大袖自然垂下,如张开双翼的仙鹤。

    一股难以言明的气息,随着他的玉音,向四周扩散。

第一百零四章 妖卵

    苏大为很平静,平静得远远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仿佛没看见伏见鸟取已经露出攻击性。

    “得理为何要让人?理亏的一方,弱势的一方,才应该退让不是吗?”

    苏大为双眼中爆发出慑人的光芒。

    “神道不过苟言残喘,消灭与否,全在本都督一念之间,到底谁该让?”

    “八喀亚。”

    伏见鸟取脸上血气一闪,身体向前低伏,眼看就要蹿出。

    却被一旁的雪子按住肩膀:“伏见,不可……”

    伏见鸟取冷哼一声,身子一缩,倏然消失。

    虚空中,仿佛有什么东西收缩为针尖一点,接着爆发出大片光焰。

    瑰丽如燎原之火,染红了整个帅帐。

    光芒中,隐见一只仙鹤翩翩起舞。

    它是如此的优雅,如此的凄凉美艳,简直不可方物。

    仙鹤双翼拍打间,飞跃数丈距离。

    如针尖般的长喙,向着苏大为眉心啄下。

    “神道教似乎很喜欢玩这些幻术。”苏大为平静的向前一指,点向鹤嘴。

    在他出手前,整个空间,皆是伏见鸟取身上爆发出的元气和灵力乱流。

    予人一种浩瀚无边之感。

    但苏大为一出手,整个世界空了。

    仿佛汪洋中,有一头巨鲸吸水。

    咻咻~

    一瞬间,所有的灵气,所有的术法,全都寂灭。

    大帐光线一暗,复又明亮。

    守在苏大为身边的新右三郎这才反应过来,他揉了揉眼睛,惊讶的发现,苏大为一指正点在伏见鸟取的眉心上。

    这位倭巫神道教的巫觋,不知何时,已经扑到了近前。

    他一身白衣雪袍,上绣仙鹤灵禽,诸天星象,也不知是怎么做到的,居然让人的眼睛,以为看到的是仙鹤。

    但是现在这只“仙鹤”的状态有点不太妙。

    伏见鸟取的脸庞先是涨得血红,倏忽又变得煞白。

    像是死人一样的白。

    他感觉苏大为的手指,就像是藏着一方世界,如无穷的黑洞。

    将自己全身的元气、精血,不断抽去,凝缩为小小一点。

    而且他能感觉到,在苏大为指尖下,蕴藏着可怕的力量。

    那种力量只要一吐,便会如巨鲸吐水般,将自己的头颅轰碎。

    “苏都督,请住手!”

    雪子的声音在此时响起。

    整个营帐里,突然降下一层薄霜。

    从雪子的脚下,大片冰霜蔓延,转瞬就包裹住了整个帅帐。

    新右三郎刚刚一惊,顿觉冰霜从脚下蔓延过去,双脚变得不像是自己的了。

    失去了一切知觉。

    这一下大惊非同小可。

    他“锵”的一声拔出随身短刀,厉声喝道:“巫女,你做了什么?”

    话音未落,雪子大袖一挥,从袖中飞出三道以朱砂绘了星象的符纸,飞至半空,符纸爆开三团火焰。

    自那火光中,突然冲出三只独足独目的黑鸦。

    不,这并不是真的黑鸦,而是传说中太阳里的金乌。

    “召唤,驭神使魔!”

    同一时间,雪子双手结出神道教手印,嘴唇微动,飞快的念动阴阳咒文。

    自她脚下的阴影中,突然有东西蠕动沸腾。

    仿佛阴影变成了煮开的墨汁,翻涌着。

    从那里面,有一头巨物正缓缓成形,从阴暗中走出来。

    神道教使魔。

    类似上古先秦时,中国阴阳术士所驱使的“神将”和道教“六丁六甲”一类。

    也就是后来倭国阴阳师所谓的“式神”。

    但这东西一出来,那种味道,令苏大为和聂苏皆是“咦”了一声。

    这东西,绝不是什么神灵,而是……

    诡异。

    短短瞬间,巫女通过霜降之术,符术召唤,还有使魔之术,一共使出三种法术。

    但这还没结束。

    召唤完诡异,雪子左手一挥,不知从哪里抓出她的大弓,右手召来一支乌黑的竹箭,架于弓上,瞄准了苏大为,口中发出尖厉的声音:“苏都督,请放开。”

    苏大为没有动。

    他的手指依旧抵在伏见鸟取的额头上,只要他愿意,随时可以将刚才吸噬的元力反还回去。

    那时,伏见鸟取的脑袋,就跟吹气球一样会爆掉。

    这才是鲸吸之术的可怕之处。

    既能吸噬外界一切元力,又能如长鲸喷水一样,将吸来的外力,数倍返还回去。

    这是苏大为晋级四品异人后,才能施展出足够威力的杀招。

    最强的是这一招,可以对水造成影响。

    这也意味着,一但走到苏大为身边,在他的领域之内,全身的血液也可能被苏大为操控,直至令体内血管、内脏和心脏一齐炸开。

    到了异人四品境界,苏大为忽然开窍,有了那么一丝“领域”的感觉。

    除非对方和他同样的品级,或者实力更强。

    否则,在苏大为面前动武,就是自取其辱。

    冰霜浸过来,苏大为神情不变,地下的冰霜像是被无形的力量吸住,然后迅速折反回去。

    那三只金乌,眼看带着火焰要扑上来,聂苏冷哼了一声。

    空中突然出现一轮明月。

    三只金乌冲入月中,瞬间消失不见。

    这一幕,令手持大弓的雪子愣了一下。

    下一秒,她的神情一变,尖叫一声,身体猛地向下扑出,就地几个翻滚。

    自她脑后,突然张开一轮明月,三只金乌从中扑出,狠狠撞中她原来立足的地方。

    火光腾起,苏大为空出的另一只手一挥。

    那团爆炸光芒如被掐灭的蜡烛,倏地熄灭。

    趁着苏大为分神,伏见鸟取双眼涌起血芒,猛地咬破舌尖,口里疾喝一声,一下子从苏大为手指下挣脱开,向后飞退。

    同一时间,雪子召唤出来的那头诡异,已经扑上来了。

    新右三郎拔出短刀的手,不可自抑的颤抖起来。

    那是一头非人的巨兽。

    似猿非猿,似豹非豹,身后巨大的虎尾,如钢鞭般在空气中挥舞,发出吓人的炸响。

    这头诡异,像是中国传说中的“四不像”,又有些类似神话西王母镇守宫厥的开明兽。

    带着诡异阴森气息,以及原始巨兽蛮荒的气场从诡异身上张开。

    那是一种至强的气场。

    以至于平时胆量极大的新右三郎,一瞬间有一种想要跪下乞求饶命的恐惧。

    那无关乎勇气,完全是一种上位的生灵,对下位者的威压。

    苏大为身边的聂苏笑了。

    她的头发如黑瀑般扬起。

    右边肩膀上,不知什么时候蹿上来一只白头小猴。

    幻灵。

    幻灵的脑后,还有一条金蝮蛇人立起来。

    “吱~”

    一声尖叫,幻灵两眼绽放红光,身形眼见着变大,隐隐透出佛庙中四大天王中增长天的幻像。

    苏大为倒是失笑起来。

    这猴头,有过一次幻化佛祖的经验,倒是上瘾了。

    苏大为摇摇头:“猴头停下。”

    幻灵身上的幻像一凝,增长天的幻影消失。

    聂苏向苏大为看来。

    只见苏大为身后,突然绽开一朵莲花。

    那不是真的莲花,而是火莲。

    一片金池中,火红的火莲绽放。

    火莲中,突然飞出一物。

    《山海经·西山经》:“有鸟焉,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名曰毕方,其鸣自叫也,见则其邑有讹火。”

    《骈雅》:“毕方,兆火鸟也。”

    从苏大为背后飞出的,赫然如山海经中所记毕方般。

    双翼扇动,整个营垒猛然灼热。

    如同一瞬间从极冰地狱,坠入到了火焰山中。

    烈焰升腾,整个空间,所有的景物都因高温而扭曲朦胧起来。

    刚冲到近前的那头诡异发出一声惊恐的尖叫声。

    黑雾从它身上猛地爆开,里面有一只小兽转身想逃。

    却被毕方追上,一爪抓住头颅。

    小兽哀鸣一声,被毕方抓在爪中,凌空飞起。

    这只火鸟在营帐内划出一道带火的轨迹,旋即飞回到苏大为的手边,将抓到的小兽抛在桌案上,收敛起双翅。

    帐中的火光顿时收敛消失。

    那毕方鸟此时看着体型娇小,不过一个巴掌大,停在苏大为的肩膀上,自顾自的梳理着羽毛,颇有一种自得之感。

    看到它的人,怎么也不会想到,就在方才,这只鸟差点将整个营垒都烧着了。

    空气里的温度也降了下来,回归到正常。

    而缩在帐门角落里的伏见鸟取,以及巫女雪子,两人的眼珠子死死盯着苏大为肩上那只火红羽毛的小鸟,脸上的表情充满了震惊、迷惘,恐惧,以及不敢相信。

    “你孵化了圣卵,你孵化了……”

    “圣卵?”

    苏大为伸出手指逗弄了一下肩头的红色小鸟,嘲笑道:“你是说,上次从我杀的那个神道手里,掉出的那枚卵吗?”

    见雪子和伏见鸟取不答,只是死死盯着,苏大为自顾自的说下去:“圣卵?我看是妖卵才对,这东西应该不是真正的毕方,否则整个军营都得烧没了,它应该也是诡异,只是忘了具体是哪一种了,回头我要再好好查查。”

    说着,他又指了一下桌前蜷缩起来的一团白色,毛茸茸的小兽:“百诡夜行榜上排名六十开外的妖狐,比九尾天狐差远了,就拿这种低阶诡异来糊弄本都督?就这?”

    被苏大为一句话怼脸上,雪子脸上的表情十分精彩。

    她的身份高贵,一直是被人高高供起,哪怕是倭王当面,也是礼敬有加。

    但是在苏大为这里,却被噎得肺差点气炸。

    妖狐,全名幻天狐。

    虽然比不上传说中的九尾天狐,但亦是极为厉害的一种诡异,擅长幻化各种形像,有变化之能。

    在百诡夜行录上,有各种诡异。

    其中像幻灵和幻天狐,皆属于“幻属”,主要的能力在于幻化。

    但不代表它们能力就不强。

    光是幻化,已经是顶级能力之一了。

    想想传说里猴哥的七十二变。

    再加上诡异天赋的强大体魄,平时亮出来,都是王牌一般的存在。

    就是在神道教里,雪子的幻天狐,也是一等一的强大使魔。

    但是在苏大为那只“毕方”出现后,只能是自取其辱。

    别说幻天狐,就是聂苏肩膀上的幻灵和金蝮蛇,对苏大为肩头的红色小鸟,也显得十分畏惧。

第一百零五章 绝地天通

    从苏大为手里出现“毕方”开始,无论是巫女雪子,还是巫觋伏见鸟取,两人便收起了敌对的气息,表现出畏惧、震惊和一丝畏服。

    苏大为侥有兴致的打量着两人,一只在案几下抓着聂苏的纤瘦手掌,另一只手在桌案上,轻轻拨了拨那只好像在装死的银白色小兽。

    幻天狐,以前只在《百诡夜行录》上看到过,如今看到实物,却也生出几分新奇感。

    这东西,与其说是狐,不如像是一只通体雪白的小“博美”犬。

    就是尾巴要更长一些。

    如果再仔细看,此兽在眉心处,隐隐有一个月牙痕迹。

    苏大为一见忍不住笑了:“你到底是只狐狸,还是犬夜叉的哥哥?”

    巫女雪子悄然向伏见鸟取使了个眼色,然后向苏大为鞠躬道:“苏都督见谅,方才是我们冒失了,愿受苏都督责罚,我俩此来,是代表神道,想与苏都督议和。”

    她也很聪明,玩了个文字游戏。

    苏大为先前说他们是求和,伏见鸟取一听就炸毛了,居然敢主动出手。

    其实也未必是真的生气,他们来,既然不是搞刺杀那套把戏,就必然是想达成和平协议。

    之前的发难,不过是为了争取在谈判中争取更大的主动。

    可惜,两名神道的异人加起来,也远不是苏大为的对手。

    认清形势后,立刻乖乖夹起尾巴认怂。

    只是在口头上,还是偷偷把“求和”,改成“议和”。

    一字之差,想替自己留点颜面。

    苏大为手指微动,拨弄着桌案上那只毛茸茸幻灵狐的耳朵。

    此物通灵,连挣扎都不敢,乖乖的蜷着身子,任凭苏大为手指玩弄。

    幻天狐不傻。

    苏大为肩膀上的“小毕方”看似在梳理羽毛,对蜷缩身体的幻天狐不屑一顾,实则一丝气机牢牢锁定在它身上。

    若它稍有异动,只怕会遭致可怕的打击。

    “不管你们是来求和,还是议和,既然是主动提出的,那先请展示你们的诚意。”

    苏大为神态放松,平静,牢牢把握着主动。

    伏见鸟取眉头微微一挑,眼下的肌肉微微抽搐了一下,随即略微低头,一副恭敬的模样:“不知苏都督,要何种诚意?”

    “刚才你们提到妖兽卵。”

    “是圣卵。”

    “随便吧,先跟我说说,这东西到底是什么?”

    苏大为当日从那名神道教的神官召唤出的“百诡夜行”中,将其击溃,并击杀了那名神官。

    最后在清理战场时,捡到了一枚奇怪的卵。

    跟个鹅蛋似的,但上面有着奇怪的花纹,触手微温。

    绝不会是普通的鸟蛋。

    当时随手收下,并没有想太多,只是当作战利品,谁知其后某天,这枚卵突然破开,从里面钻出这只红色小鸟。

    而且因为是随身带着的,这只小红鸟第一眼看到的便是苏大为。

    隐约里,便建立一丝奇怪的牵绊。

    苏大为知道,某些鸟类是会把破壳第一眼看到的生物,当做父母的。

    可这小红鸟,也不知是诡异,还算是什么,也会有这样的特性?

    他看过《百诡夜行录》全篇,也不记得有记录这种天性带火的鸟类。

    倒是和山海经里提到的毕方有些相似。

    既然方才雪子和伏见鸟取反应那么大,自然清楚这种东西的来历。

    被苏大为一问,雪子一时沉默。

    而伏见鸟取青白的脸色上,眼神微微闪烁。

    苏大为伸手逗弄着桌上的小狐狸,不紧不慢的道:“我只想听真的,如果你们编故事,那就不必说了,我早晚会知道。”

    这句话,把伏见鸟取刚要说出口的话给堵住。

    青白的面孔微微涨红。

    雪子在一旁轻咬了一下唇,刚要开口,忽然听到外面隐隐传出喧哗声。

    苏大为向身旁的聂苏看了一眼。

    聂苏两眼眯成月牙一般,微微吐了下舌头:“失手啦,没完全遮蔽住。”

    从巫女和巫觋一露面,聂苏已经悄然动用“静花水月”,将整个帅帐遮蔽住。

    不然方才那番交手,那么大的动静,整个唐军大营只怕都会炸锅了。

    苏大为向站在一侧一脸懵逼状的新右三郎抬了抬手:“三郎,你出去告诉我的亲兵,让他们平息骚动,我这里有要事要和客人商谈。”

    “哈依。”

    新右三郎本能的一个鞠躬,起身时喉结微微蠕动了一下,颇有些遗憾的看向巫女雪子。

    这位巫女,在九州时可是了不得的大人物。

    还有那位伏见鸟取,过去都是大王的座上宾。

    都是只听过名字,没资格见到真人的。

    没想到居然有幸能在都督帐下见到这两人。

    心里真的很好奇,不知他们俩会和都督说些什么。

    真的是来求和的?

    想到这里,新右三郎心里隐隐生出一丝兴奋。

    但是他不敢多停留,整了整衣冠,忙走出营帐,去执行苏大为的命令。

    等新右三郎出去,苏大为的目光再次落在雪子的身上。

    显然,这位巫女不像伏见鸟取那么带有攻击性,而且也更愿意正常交流。

    “苏都督。”

    雪子微微欠身,抬头时,脸上的神色已经比方才镇定了许多。

    她的眼眸如水,神情透着一种优雅和落落大方。

    双手交叠于身前,向苏大为道:“为了向您展示神道的诚意,我们愿意将圣卵的事说出来。”

    沉吟了片刻,雪子才在苏大为和聂苏的注视下,再次开口。

    “苏都督,不知你听过高天原吗?”

    “高天原,倒是知道一些。”

    “那是我国的创世神话,我们神道就是从神话时代,传承下来的巫觋,后来又结合了民间信仰,以及徐福东来传术,才生出现在的神道。”

    “徐福?”

    苏大为抚摸桌上幻天狐的手,微微一停,然后才继续抚着它:“说下去。”

    “许多人都以为高天原只是神话,但在我们神道内,对高天原有确实的记载,我们神道一直致力于寻找高天原。”

    看一眼苏大为,雪子继续道:“在中国秦朝时,大术士徐福带着满船的人自九州登陆,登陆的地点,便是鹈户神宫如今的海滩。

    那时我国还在大和时代,徐福术士带来的数千人,大大刺激了本国的发展。

    并且据我教的传说,徐福还在寻找传说中的高天原。”

    “徐福在找高天原?”

    苏大为微微一愣。

    这倒是第一次听说。

    因为他听到的版本,乃是徐福忽悠了秦始皇,先后两次出海,第二次干脆一去不回了。

    但是从雪子这里,却听到另一个说法,徐福到了倭国,却在寻找高天原。

    高天原是倭国古事纪里记载的神明国度。

    徐福该不会是真的要替秦始皇寻找神仙,求长生不死药吧。

    雪子继续娓娓道来,在苏大为面前,展现一副八百余年前的古画卷。

    自古事纪所记的高天原的神话时代起,到天照大神派出神子替代须佐之男命的后代,统领苇原中国不知多少年,突然有一天,神明的国度高天原永远的关闭了。

    苇原中国那些拥有神明之血的半神以及神明后裔再也无法找到高天原。

    此后只能继续在苇原中国生活,一代一代的繁衍。

    属于神明的血液越来越驳杂,渐渐的,寿命也和普通人类无异。

    只是偶尔还会出现几个返祖的,血液稍微纯净一些。

    后来这些人在天照大神的余晖下,渐渐形成自己的信仰,对祖先神灵的崇拜,使得诞生了神道教的前身。

    徐福到来之后,与神道有过接触,双方互通有无。

    徐福传了一些术法给神道教,同时从神道教这里,打听到了关于高天原的消息。

    然后说是要寻找高天原,然后就离开了。

    徐福的手下,那几千人,在鹈户神宫附近继续繁衍。

    此后多年,那些秦朝来的童男童女都生了孩子,形成了聚集村落,徐福还没有回来。

    所有人都以为徐福不会再出现了。

    可是某日,鹈户神宫突然再次迎来了徐福。

    徐福说已经有了高天原的消息,并交了数枚卵给鹈户神宫,并说如果能将卵里的圣兽孵化出来,就有可能找到高天原。

    交代完这些,徐福再次消失。

    这一次,再也没有人见过他。

    此后,这些“圣卵”便留在了神道教,一代代的传承下来。

    神道教花了无数的人力和精力去研究,八百余年下来,却从未有任何一枚卵孵化。

    后来每代神道教的道主,除了自己留下两枚,其余的卵,交由神道教里达到一定级别的神官看管,并研究破译孵化之法。

    听完雪子说的这些,苏大为失神了片刻,脑子里第一个想到的是——绝地天通。

    《尚书孔氏传》说:“帝命羲和,世掌天、地、四时之官,使人、神不扰,各得其序,是谓‘绝地天通’。”

    天地相分,人神不扰。

    是否上古时期,真的有这么一个人神共处的时代?

    至少有一点是比较奇怪的,那就是无论中国还是倭国,或者世界各地,都有类似的大洪水传说,也有放牛的凡人偷盗天女织衣的故事。

    在中国叫牛郎织女,在倭国,叫做“仙女的羽衣”。

    此外,古今中外,都有着上古时期,人神共处的传说。

    后来神明不知怎么想的,将天地分开,绝地天通。

    并且降下大洪水。

    在东方,咱们老祖宗扛起锄头去治水,也即大禹治水。

    在西方,诺亚偷偷的建了艘大船,名为“诺亚方舟”,乘船自己一家子跑路了。

    除了船上的,整个地球的生灵都被洪水吞没。

    这么想,西方人的祖先,有些鸡贼。

    苏大为摇了摇头,收起散乱的思绪,看向前方的雪子和伏见鸟取:“我现在有几个问题要问。”

第一百零六章 凉透了

    “苏都督还有什么要问的?”

    雪子看似温和,不过语气里,也隐隐有一丝排斥的味道。

    现在是苏大为强势,而且他们有求于苏大为,才不得不低声下气。

    但不代表神道就驯服了。

    就甘心把肚子里的秘密全部掏出来。

    那是绝无可能的。

    苏大为仿佛没看见雪子和伏见鸟取脸上的表情,竖起三根手指道:“第一点,这个妖卵八百年都没孵化出东西来,你们为何还要相信?就没想过徐福骗了你们?

    假说你说的是真的,真是徐福把这些妖卵交给你们的话。”

    “苏都督,何必问这种问题。”

    这次不等雪子开口,伏见鸟取首先出声。

    瘦削的脸庞上,嘴角挑起冷笑道:“这卵你用灵力探查,应该不难发现,里面有一种磅礴的生命力,虽然很微小,但潜力巨大。”

    苏大为点点头,收起一根手指,还剩两根手指。

    “第二个问题,这么多年没研究出孵化之法,你们就没试过用暴力解决问题吗?”

    暴力的意思,即为打开一枚蛋看看里面究竟有什么古怪。

    苏大为这话出来,雪子和伏见鸟取的脸上,同时闪过尴尬之色。

    这说明,神道教还真这么做过。

    “好了,告诉我,你们尝试打破这妖卵,结果是什么?总不会是和鸡子一样吧?”

    “是……”

    雪子犹豫了一下,伏见鸟取咬牙道:“这事是我们神道不传之秘,数百年前,有一位道官私下想要破坏圣卵,结果……”

    “结果?”

    “结果天降陨石,将他和圣卵一起砸中,然后什么都没有了……所以我们也不知圣卵打开里面是什么。”

    “陨石遁?”苏大为一脸惊讶:“你们神道还有这种骚操作?”

    “什么遁?什么骚操作?”

    伏见鸟取一脸吃到屎的表情,脸都绿了。

    陨石遁他听不懂,骚字,他略懂。

    不是什么好话。

    苏大为嘿然一笑,也不去解释。

    听不懂?听不懂就对了。

    他举起一根手指,一根中指,对着伏见鸟取,用一种古怪的笑容道:“从你的答案,我想到了另一个问题。”

    “什么?”

    “既然你说,那位神官想要破坏圣卵,又说,天降陨石,神官与圣卵一起砸中,那么问题来了。”

    苏大为冲伏见鸟取晃了晃中指,狠狠比划了一下:“既然人被陨石砸中了,那么你们是怎么知道他想破坏圣卵,又是怎么知道他是被陨石砸中?”

    这是一个简单的逻辑。

    神官想破坏圣物时,有没有人对其他人说。

    如果有说,怎么会没人阻止。

    如果没说,你们是怎么知道他的企图。

    另外,被陨石砸了,你们在现场吗?

    在现场就会跟着一起变成灰灰。

    不在现场的话,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个的,逗我呢?

    被苏大为拿话怼到脸上,伏见鸟取的脸又红了。

    苏大为发现,这位神道的巫觋道行不足啊。

    这么容易脸红,跟个小姑娘似的。

    养气功夫太差了。

    倒是一旁的雪子好上不少。

    接过话题道:“因为神官失踪后,我们顺着一路查下去,最后在天草的村落,发现那枚天外陨石,还有巨大爆炸出现的巨坑。

    现场还有一些碎片和残片,证实是神官身上的。

    此外我们在清点他留在教内的遗物时,发现他的手记,记录了想用暴力的方式刺激圣卵,看看能否将里面的生命激活。

    另外,我们还走访了附近的村落,确实有人看到他走向天草村。”

    被雪子一说,苏大为想起来了,当初在天草时,征服的第一个县,村口确实有一块巨石,听当地倭人说,是很久以前从天外落下来的。

    这个事,暂时无法查下去,只能告一段落。

    至少从雪子和伏见鸟取说的这些,倒是能够逻辑自洽。

    妖卵的事,也只是苏大为一时好奇,并不是他的主要目地。

    所以问清以后,便先放过一边。

    “这件事,我暂且相信你们,现在来说说求和的具体内容吧。”

    他的话里,加重语气咬住了“求和”二字。

    伏见鸟取的脸庞抽搐了一下,却又不敢发作。

    “如果神道教与苏都督的人继续争斗,只会令地方不宁,令生灵涂炭。”

    雪子在一旁接话道:“所以想与苏都督达成协议,只要苏都督允许将鹈户神宫方圆三百里,交给我们神道自行管理,今后我们神道也就不干涉大唐的事。

    此外,还必须允许我教在各地自由传播教义。”

    神道的要求倒是不复杂,以放弃与唐兵继续斗争为条件。

    只要苏大为点点头,至少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相信他们不会再跳出来捣乱。

    可以给安文生那边,从容收服本州和北海道的机会。

    但是……

    苏大为微微一笑,伸手按住桌面上那只小银狐。

    丝丝杀气,从他的眼里溢出。

    四周的温度陡然降低。

    伏见鸟取和雪子心头同时狂跳。

    这个时候才意识到,苏大为的实力,已经远超过二人的境界。

    “雪子,我们也打过数次交道了,你觉得我是好欺骗吗?”

    “苏都督,我……雪子不明白你的意思。”

    雪子的牙关微微颤抖了一下,连声音都带上了一丝颤音。

    也不知是因为杀意入骨,还是惊惧。

    “你刚才的话里,埋了不少坑啊。”

    苏大为的手再轻轻轻抚摸着桌上的小银狐狸。

    这只可怜的诡异,往日做为巫女的使魔,在倭国九州也是横行无忌的一霸。

    现在却怂成了蔫鸡儿一般,四肢僵硬,一动不敢动。

    甚至还顺从的翻过身,亮出白肚皮,任苏大为抚摸。

    雪子见到这一幕,袖中的指甲情不自禁,深嵌入掌肉里。

    但她的面上,依旧勉强挤出一丝微笑,向苏大为的表情里,隐隐露着一丝柔媚,似有讨好之意。

    苏大为桌上轻抚着聂苏柔软的小手,向伏见鸟取和雪子道:“非要本都督把话挑明白?也罢……

    鹈户神宫外方圆三百里,几乎把整个宫崎划给你们了吧?想搞自治?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倭国现在已纳入大唐熊津都督府的实领管辖,你们神道,要这么多土地,其心可诛。

    此外,要允许你们在各地传教。

    这个‘各地’,不知包括哪些地方?

    是倭国九州。

    还是包括四国和本州、北海道那些大小岛屿。

    又或者,百济的土地?

    甚至大唐的土地?

    这些不说清楚,只怕你们还会玩花样。”

    “苏都督,我们神道侍奉神明,最讲信诺,又怎么会……”

    “贼你妈的讲信诺,你们背后那些烂屁股的事没少干,再敢多说半个字,信不信我把你们神道的烂帐全给你翻出来,传遍倭国诸岛?”

    这话一出来,伏见鸟取和雪子脸上现出恼羞成怒,以及尴尬的复杂神色。

    只因为,被苏大为戳到了软肋。

    神道现在最怕的,不是和唐军纠缠下去,而是被被唐军掘断了根基。

    之前唐军在倭岛上搞的那一套“革命”把整个王室的根都掘断了。

    现在底层百姓,谁还愿意听过去那些贵族老爷的话?

    全都愿意顺从唐军,打破藩主,来个抄家分田。

    再加上唐军的诉苦大会,以及完备的整训、轮训,穷苦百姓互诉衷肠。

    还有各种配套的教育方式。

    倭国大部份百姓,以归顺唐军为荣,以加入唐军中不良人组织为荣。

    既能得到实实在在的田地,几乎免租税,又能得到极大的精神归属感,还能将过去欺压在头顶上的那些贵族踩在脚下。

    这一系列组合拳,实实在在的打在了倭国藩主贵族的根子上。

    眼见着整个九州已经落入唐军实控。

    四国和本州也近乎完成转化。

    唐军越打越强,而贵族藩主以及神道的抵抗力量越来越弱。

    信徒飞速流失。

    这才是神道教恐惧,并打算与苏大为议和的根本。

    但是苏大为实在太过精明。

    一句话,就戳破了神道教暗里的图谋。

    如果方才苏大为不察,一口答应下来。

    就等于在协议中埋下了后门。

    不但能维护住神道的基本盘。

    日后神道教还可卷土重来。

    沉默了片刻,雪子与伏见鸟取暗中交换了一下眼神。

    既然争取不到最好的结果,至少守住底线。

    伏见鸟取道:“条件是可以慢慢谈的,如果苏都督觉得三百里太多,那百五十里如何?神道要想维持下去,教职上下,不能少了供养。

    此外,如果苏都督觉得传教的地域要限定下来,那只在倭国列岛即可。

    我们神道要求的不多。”

    “好一个不多,在本都督看来,还是多了点。”

    雪子勉强笑了一下:“那苏都督你觉得怎样才合理呢?”

    “以我之见,神道教既然要修炼,要找高天原,世俗的事也就不用插手了。”

    这话出来,雪子与伏见鸟取的脸色同时变了变。

    只听苏大为继续道:“本都督也不是不近人情,这样吧,鹈户神宫方圆五里,留给你们自己种点粮食,也算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此外,在倭国九州传教,本都督准了,至于其他地方,如果再发现神道踪迹,就休怪本都督不讲情面。

    如果九州有信徒愿意供养,本都督概不阻拦。

    如果神道维持实在困难,也可以上报都督府,做好帐目,都督府会从倭国收取的税收里,酌情调拨一些,帮神道教度过难关。”

    苏大为说一句,伏见鸟取和雪子的心就凉一分,脸更黑三分。

    等最后一句说完,心都凉透了。

第一百零七章 神道也跪了

    方才苏大为说雪子的话里给他挖坑。

    但是听了苏大为的话,才懂得什么叫做“坑死人不偿命”。

    神道的底线原本是留百里左右的土地,这样就算没有信徒供养,有这片土地,也将是一方强藩,足以蓄养不少人口。

    有人,就会有实力,有底气。

    但现在苏大为一句话,全抹了。

    别说百里。

    连十里也没有。

    五里?

    五里土地能做什么。

    苏大为说得好听,留给鹈户神宫自己种点粮食。

    可问题鹈户神宫就在海边悬崖上。

    方圆五里,那特么不全是盐碱地啊。

    神特么的自己种粮食!

    能种出根毛来我们跟你姓。

    就这样,苏大为还能落个好名声,说是给神宫留了地。

    第二条,传教。

    神道的底线,原本是倭国列岛,如果有机会,以后还可以将神道传往百济的土地,去动摇熊津都督府的根基。

    现在被苏大为一句话给断了。

    别说百济,连倭国诸岛都不可以。

    能传教的地方,只有九州。

    九州也是唐军势力最大,控制力最强的地方。

    你这叫神道教怎么弄?

    根本没有可操纵的空间啊。

    再往下第三条,如果有信徒愿意供养,苏大为说他不拦着。

    可问题是……

    神道最大的信徒,不是倭王室吗?

    还有各地的贵族藩主。

    现在这些人,可都被唐军抄家灭族了。

    鬼才会来供养神道。

    底层百姓,也许还有一些信念比较深的,但那些贫农,才有几个钱?

    而且在九州治下,只怕今天这些人来,当天就被唐军一个个把名字记下了吧。

    这特么是绝户计。

    歹毒!

    当真歹毒至极!

    最后一条,看似苏大为宽宏,说如果神道教有困难,可以找熊津都督府。

    但问题是,要交帐目啊,要列清条目啊,这些钱怎么花的,花在哪了。

    神道教还发展个屁啊。

    等于敞开肚子给唐军看内里的运作情况。

    而且是用倭国收上的税钱,酌请调拨。

    简直太羞辱人了!

    “苏都督!”

    雪子与伏见鸟取几乎同时出声,声音里透着浓烈的不满。

    伏见鸟取甚至跃跃欲试。

    他也有几头强大的使魔还没用出来,真要动手,也不是没有一拚之力。

    至少可以跟雪子逃出去。

    但雪子却飞快的拉了一下他的衣袖,再转向苏大为深深鞠躬道:“神道教自天照大神以降,一直传承至今,根深树茂,与倭国荣辱一体,还请苏都督详察,不要逼迫太甚。”

    “呵呵,雪子,你们可能弄错了一点。”

    苏大为轻轻抚摸着幻天狐的白肚皮道:“是你们主动来求和,不是我求你们,在本都督看来,哪怕你们继续顽抗,也难以改变大局。

    倭国列岛,本都督取定了。

    现在投降,还能留你们一息尚存。

    若是冥顽不灵,大军过处,片草不生。”

    他的语气很平静,就像是说着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但正是这种平静,才越发可怕。

    伏见鸟取身体猛地挣扎,却被雪子死死攥住衣袖。

    “苏都督看来是不想谈了?”

    “谈,你们有什么实力与本都督谈?”

    “我神道在倭国诸岛,有大小神社八百余座,异人过百,可用使魔不计其数,还能驱使半妖同我们一起作战,不知苏都督,准备付出多少代价收取列岛?”

    雪子的声音很冷,异常的清冷。

    但是声音里透出的决心,却让人无法轻视。

    “神道教果然是野心勃勃。”

    苏大为轻轻弹了弹手指,似乎弹到幻灵某处不可言说之地。

    小狐狸立刻蹬了蹬腿。

    苏大为肩头的小毕方陡然张开翅膀,发出威胁的“呱”的一声。

    幻天狐立刻四肢一僵,身体绷直。

    再不敢动。

    苏大为的目光一掠而过,桌案下的手握紧聂苏柔软的小手,放轻语调继续道:“都督府现在在倭岛,已经征兵十万,接下来,如果有需要,我可以继续令农户放下锄头,脱产为兵。

    我想以倭国之大,征兵数十万不是问题。

    不知神道那什么几百神社,几百异人,能打多少?

    能不能屠尽数十万人?”

    苏大为微笑着,眼中透着一丝冷酷。

    慈不掌兵。

    在该硬的时候,他硬得可怕。

    雪子的脸色泛白,声音微微暗哑,有些苦涩的道:“苏都督非要如此吗?这样倭岛还剩什么?农民全都去作战,谁来种田?整个列岛会饥荒四起,疫症横行……”

    “那又如何?”

    苏大为身体略微前倾:“倭岛隔着茫茫大海,就是全打烂了,与我何干?大不了打烂了重头再来,我有何损失?”

    整个营帐内,霎时死寂。

    雪子,哪怕是带着强烈敌意的伏见鸟取,在这一刻,也都颤栗起来。

    数十万人命,幅员数十万里的列岛,在苏大为的嘴里,轻飘飘如一件器物。

    说摔碎就摔碎了。

    哪怕死数十万,哪怕尽数化为焦土,他也不再乎。

    正像苏大为所说,隔着茫茫大海,就算打烂了,对大唐又有什么损失?

    没有任何损失。

    打烂的倭国,甚至会更加安全,更好控制。

    沉默。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雪子和伏见鸟取,现在十分尴尬,站在帐里,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说议和,苏大为的条件,苛刻到直接击穿神道的底线。

    这特么谁能答应。

    说谈判破裂,抽身走人?

    那只有一个结果。

    大唐会在倭岛上爆兵。

    只怕不顾农业,不顾生产,极限爆兵数十万这种事,唐人真做得出来。

    别人说这话,倭人可以一笑置之。

    可是对于一战在白江口灭了倭人水师。

    再登陆九州,直接推平了倭王和数万倭国精锐的苏大为。

    雪子和神道的人,实在没有任何把握。

    完全把握不住苏大为的想法,也不敢去揣摩他的底线。

    这种事不能去赌。

    走不能走,留又无法留。

    两名过去地位崇高的神道巫女和巫觋,尴尬极了。

    令人压抑的沉默中。

    终于还是苏大为主动开口,打破了死水。

    “要不这样,刚才本都督提出的条件,再给你们加一条。”

    “什么?”

    “关于你们那个妖卵……”

    “圣卵。”

    “好吧,就算是圣卵。”

    苏大为挥挥手,摆出一副本都督很大度,不和你们一般计较的模样,把伏见鸟取差点没气出脑溢血。

    “那个圣卵的一切消息,我们两边可以共享。”

    “此话当真?”

    “以本都督的身份,实力,毋须对你们说谎。”苏大为向脸色急剧变化的雪子和伏见鸟取道:“这个条件你们答不答应?这是最后的条件了,你们仔细想想,错过这个,可没比这更好的条件了。”

    伏见鸟取看向雪子,刚好雪子也看向他。

    两人的脸色十分难看,但是又同时在对方的眼里看到一丝希冀。

    是啊,虽然神道在此次元气大伤。

    但如果能破解圣卵的秘密,找到传说中的高天原,那情况又大不同。

    简直赚翻了好吗。

    而且有了这个条件,回去对道主他们,也能说得过去了。

    不至于被教内的人背后说是出卖神道利益。

    左思右想,雪子向伏见鸟取点点头。

    两人同时转向苏大为向他道:“这个条件,我们答应了。”

    “明智决定。”

    苏大为笑了:“不知要以何为凭证?”

    “我们写下字据,各盖印信。”

    雪子说着,从怀里取出一枚玉印。

    那玉似曲非曲,似直非直,光泽润滑。

    层层灵气自玉身,向外涟漪般的扩散。

    苏大为只觉得腰上的降魔杵微微一热。

    立时脱口而出:“三神器勾玉?”

    当年雪子在开启兰池宫时,也曾动用过一枚勾玉,但是当时苏大为并没有特别的感应。

    此次,腰上的降魔杵却有明显的反应。

    这让苏大为略有些惊讶。

    雪子却没有解释的意思,只是举起手中勾玉,向苏大为道:“我会以此玉为印,留下的印迹永不磨灭。”

    “很好。”

    苏大为大笑着,挥手把可怜兮兮的幻天狐推开一边,取出竹纸,提笔在上面将方才所列的条件一挥而就。

    一式两份。

    然后自己盖上指印。

    再伸指一弹。

    两张纸笺仿佛被人用手托着,轻飘飘飞到雪子手里。

    雪子伸手托住,看了一旁的伏见鸟取一样,深吸了口气,似是鼓足了勇气,用手里的勾玉在两张纸笺上分别点上一点记号。

    以灵力为印。

    苏大为按上的指印,也是加入了自己的元气。

    异人的眼睛,能看到不一样的印迹光芒。

    写下字据,再返还苏大为一份后,雪子长舒了口气。

    郑重其事的,将自己那份折好,贴身收藏。

    伏见鸟取在一旁,幽幽叹了口气:“雪子将是鹈户神宫下一任的道主,苏都督,对这份协议,你可以放心。”

    “哦,那倒是要恭喜雪子了。”

    苏大为微有些讶然。

    雪子瞥了伏见鸟取一眼,眼神里带着几分嗔意。

    她向苏大为微微欠身道:“苏都督,既然协议已经签了,不知关于圣卵……”

    “圣卵的事,我现在也没弄明白,它自己就破壳出来了。”

    苏大为伸手在肩头小红鸟的脑袋上轻点了点。

    小鸟把脑袋挨着苏大为的手指,亲热的挨擦着。

    显出一副孺慕的模样。

    这句话,差点没把伏见鸟取和雪子气得心脏停跳。

    “苏都督,你怎可如此!方才不是说过要坦诚交换信息,而且以你苏都督的身份担保,怎么可以……”

    就差骂出:老娘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苏大为两手一摊:“我可以对天发誓,我说的句句属实,哎哎,说得好好的,怎么脸红了呢,雪子,把你那张弓放下,你考虑清楚,我虽然现在还不知圣卵到底怎么孵化,但我毕竟是成功孵化过一枚了。

    我比你们神道更有可能,弄清楚其中的秘密。

    如果我弄清楚,一定第一时间告诉你,如何?

    这个条件我可没骗人,要不你再考虑一下?”

第一百零八章 城下

    老话说的好,当你已经答应对方一个苛刻条件,那么更苛刻的,也只有接受。

    雪子和伏见鸟取现在就是面临这种情况。

    契约已经定下了。

    而苏大为也说了“如果”知道孵化圣卵的办法,就会与神道分享。

    还能怎么办?

    只能拿这些回去交差了。

    至少,有了这份协议,暂时神道是安全了,不用担心唐军继续追杀下去。

    坦白讲,随着时间过去,唐军在倭岛上的控制力会越来越强。

    神道教与数十万倭人农户作对,想想也不可能持续下去。

    先生存,再考虑别的吧。

    伏见鸟取与雪子悄然对视一眼,彼此眼里传递的都是同样的讯息。

    “那就暂且这样吧,希望苏都督能信守承诺,令倭岛上的唐军和仆从军,停止继续追讨我们。”

    “这一点你放心,我向来言出必行。”

    苏大为点点头,看到雪子欲言又止的样子,奇怪道:“你还有什么事?”

    “那个……可否把我的使魔还给我?”

    雪子向苏大为桌案上的幻天狐指了一下。

    苏大为低头看了一眼,笑道:“这小东西我也挺喜欢的,就暂且留在这里,陪我家聂苏玩几天。”

    “你……”

    雪子脸上的笑容一僵:“苏都督,你这是何意?”

    “啊,非要我说直白一点?”

    苏大为轻抚着幻天狐柔软的白肚皮,淡淡道:“这东西妄图袭击我,现在被我抓住,那它就是我的战利品,怎么,输掉的东西,还想拿回去?”

    “可是协议……”

    “协议是在之前还是之后订下的?何况就算有协议,主动向我袭击,还想能回去?”

    苏大为冷笑一声:“是不是想得太简单了。”

    这摆明了就是雁过拔毛,本都督看上的东西不要想讨回去了。

    雪子两眼微微泛红。

    这幻天狐她伺养了许久,好不容易才达到心意相通。

    结果苏大为居然就这么夺走了。

    心里说不恨是假的。

    但是恨又有什么用,形势比人强。

    动手又打不过。

    比背后的实力,现在还求着人家放神道教一马,实在是没什么讲价的资格。

    心里在滴血的雪子,不得不强颜欢笑,向苏大为强笑了一下:“既然都督喜欢,那就让它陪在都督身边吧,只希望苏都督能善待它。”

    “我会的。”

    雪子看向桌案上的幻天狐,只见它歪着毛茸茸的小脑袋,偏头看向自己。

    狭长的兽眸里水汪汪的,写满了委屈。

    “唉,你我缘份已尽,今后好好侍奉在苏都督身边吧。”

    说着,从袖子里取出一张绘了六芒星图的符纸。

    “这是我与幻天狐当时订下的契约,只要烧掉,它便是自由的了,不再是我的使魔……苏都督可自取。”

    说完,雪子眼里闪过一抹冷芒,手指一晃,那张符纸在她指尖燃烧,化作一团火焰,转瞬消失。

    幻天狐的身子一抽,眉心处隐隐见到符纹光芒一闪。

    小狐狸全身的毛发竖起,复又平服下去。

    苏大为能察觉到,之前幻天狐与雪子之间,隐隐有一种牵绊的线,在这一刻被斩断了。

    线断了,意味着幻天狐不再是巫女的使魔。

    它自由了。

    自由也意味着失去控制。

    雪子在一这刻,终于没忍住,暗里给苏大为挖了一个坑。

    她当时收服幻天狐时,付出无数的心血代价。

    自由状态下的幻天狐,有着不亚于人类的狡诈,以及对自由渴望的天性,它是不会轻易屈服于人类的。

    巫女雪子希望看到幻天狐从苏大为手上逃走的画面。

    自己得不到,也不希望对方得到。

    但很可惜,幻天狐才一个翻滚立起。

    苏大为肩膀上的红色小毕方张开双翅,从嘴里出一声威胁性的鸣叫:“呱!”

    小狼狐瞬间肚皮一塌,乖乖趴在桌上,一动不动。

    圣卵里出来的这只小红鸟,并不是寻常的诡异,而是一种未记载于《百诡夜行录》之上的奇怪生物。

    似乎天性对诡异有着压制。

    见到这一幕,雪子和伏见鸟取两人都是呆了一下。

    看向小红鸟的眼神,透出羡慕、渴望、贪恋和遗憾,各种复杂的情绪。

    最终,雪子拉着伏见鸟取向苏大为微微鞠躬:“苏都督,既然协议定下,我等先回九州了,希望来日,有机会再与苏都督见面。”

    “呵呵,好啊。”

    苏大为微笑点头,一副黄鼠狼偷到鸡的得意,看得伏见鸟取的脸颊直抽搐,差点没绷住情绪。

    好不容易才按下心头的憋屈与怒火,转身正要离开。

    苏大为又加了一句:“对了,说不定我们很快就会见面了,你们还得给我送几枚妖卵过来。”

    刚刚转身的雪子一个趄趔。

    伏见鸟取回头,眼瞳放大,一脸绝望:“苏都督你不要逼人太甚!”

    “不逼人不逼人,我这人一向是很讲道理,协议里不是提到共享孵化圣卵的办法,可是我手里这枚已经破壳出来了,不再给我几枚卵过来,让我研究,怎么能找出孵化之法?”

    “你……”

    雪子一拉脸色铁青的伏见鸟取,头也不回地走掉。

    那速度,跟逃走一样。

    “一枚,再多也没有了。”

    远远传来雪子含恨的话。

    苏大为,嘴角微微一翘,笑得十分开心。

    聂苏在一旁这时才得空抽回自己的手,掩口轻笑道:“阿兄,你刚才把那两人欺负惨了,我看他们好像都快哭了。”

    “怎么会,我这人绰号诚实可靠小郎君,做生意童叟无欺。”

    聂苏笑得弯下腰,很是辛苦的忍住:“阿兄,就没见你这样的人,把人算计得死死的。”

    “阿弥这人,向来是做得一手好生意。”

    外面,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接着是帐帘一掀,高大龙从外面走进来。

    大唐龙朔三年(公元663),春三月。

    李勣攻占新城(今辽宁抚顺北高尔山城),留契苾何力守城。

    完成这一壮举,比原本历史上要提前了四年。

    此时,高句丽集齐十五万大军驻扎辽水,沿岸布防。

    还有数万靺鞨兵据守南苏城。

    契苾何力指挥唐军攻击,击败敌军,斩首一万多级,乘胜攻占七座城。

    于是率军返回与李勣汇合,一起攻占辱夷、大行两座城,攻克扶余。

    李勣攻下高句丽十六座城。

    泉男建派兵攻击唐军庞同善、高侃在新城的军营,被唐军援兵,薛仁贵率军击破。

    薛仁贵此前一直在天山南疆作战。

    大唐龙朔元年,一向与唐友好的回纥首领婆闰死,继位的比粟转而与唐为敌。

    李治诏右屯卫大将军郑仁泰为主将,薛仁贵为副将,领兵赴天山击九姓铁勒。

    临行,李治特在内殿赐宴,在席间对薛仁贵说:“古代有善于射箭的人,能穿透七层铠甲,你射五层看看。”薛仁贵应命,置甲取弓箭射去,只听弓弦响过,箭已穿五甲而过。李治大吃一惊,当即命人取坚甲赏赐薛仁贵。

    郑仁泰、薛仁贵率军赴天山后,九姓铁勒拥众十余万相拒,并令骁勇骑士数十人前来挑战。

    薛仁贵临阵,以苏大为所赠神弓,连发三箭,隔八百余步射死三人。

    一时铁勒军心动摇,军阵大溃。

    薛仁贵乘势挥军掩杀,大败九姓铁勒,并坑杀降卒。

    接着,薛仁贵又越过碛北追击铁勒败军,擒其叶护兄弟三人。

    薛仁贵收兵后,军中传唱说:“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从此,九姓铁勒衰败,不再为边患。

    而正是通过此一战,薛仁贵一举洗涮之前征高句丽不利的耻辱,得到李治的调令,命其率军火速增援辽东战场。

    此时,在辽东广袤的黑土地上,大唐与高句丽的战争,已经进入最关键时刻。

    高侃进军到金山,即后世辽宁昌图西。

    与高句丽数战不利。

    关键时刻,又是薛仁贵率军横击,大破高句丽军,斩首五万余级。

    攻占南苏。

    即后世辽宁抚顺东苏子河与浑河交流处。

    并占据木底、苍岩等二城,与泉男生的仆从军汇合。

    此后,高句丽聚兵再战。

    被薛仁贵率三千人大破之。

    薛仁贵此次杀高句丽,简直是杀疯了。

    好像要把郁积了十数年的怨气,一股发泄出来。

    此战歼敌盈万,并攻占扶余城(后世辽宁四平)。

    扶余川中四十余城听及薛仁贵到来,慑于其威名,皆望风归降。

    平壤城中的泉男建大惊失色,拚命搜刮,再起兵五万救扶余城。

    结果在薛贺水(又称萨贺水,后世丹东西南赵家沟河)与李勣军遭遇。

    连薛仁贵都打不过,遇到老辣的李勣,高句丽人死得更快。

    一战之后,高句丽援军尽没。

    唐军斩获不可胜数,乘胜攻占大行城(后世辽宁丹东西南娘娘城)。

    就在此时,一个消息震惊四方。

    一直在百济境内,与高句丽隔河对峙,沉寂了数月的苏大为军,击破高句丽军,挥师直进,包围高句丽都城平壤。

    此一战,苏大为一举歼灭高句丽八万守军。

    率领三万倭国仆从,一万余新罗精锐,再加新晋新罗王金法敏派出的两万仆从军,共计六万大军,兵临平壤城下。

    一时间,整个辽东战场陷入空前的死寂。

    无论敌我双方,都嗅到了高句丽末日的气息。

    苏大为这一战打得太狠了,八万高句丽军,几无活口。

第一百零九章 盛唐

    当在辽东前线,刚渡过辽河的李勣收到战报时,惊得从座上跳起,在军帐里连转了数圈,最后举起此信高呼:“嗟夫,吾果然没看错他!”

    这个他,自然只有苏大为。

    在辽东一线,李勣运筹帏幄。

    唐军数十员名将,十几万大军分进合击,大肆攻取。

    但是这一切,都比不上苏大为这一战的威风。

    此战前,苏大为按兵不动,悄悄蓄积大同江水,拦堤筑坝。

    又花了数月之功,才在枯水季将水坝蓄上,又悄然令河流改道。

    待到春暖花开,水流渐急时,突然掘开堤坝。

    汹涌的大同江水,瞬间吞没了高句丽军的营垒。

    数十里方圆,生灵皆化为鱼鳖。

    自此以后,在地图上,大同江的江水流向,永远的改变了。

    拦水筑坝,水淹七军这种计谋并不出奇。

    奇就奇在苏大为反其道而行之,在冬季枯水时筑坝,提前数月做了准备。

    并且悄无声息的瞒过了高句丽人。

    最后洪水肆掠,一战歼灭高句丽最后一支精锐大军。

    此时,高句丽已再无可用之兵。

    只得困守孤城。

    一月之后,各路唐军会师,将平壤城团团围困。

    此时的平壤,外无援军,内无粮草。

    五月,高句丽名义上的大王高藏,派泉男产率首领数十人,持白幡投降于唐军。

    泉男建仍然闭门拒守。

    其后高句丽将领僧人信诚,秘密派人联络唐军,自己作为内应,五天后,信诚打开城门,唐军进入平壤,生擒高藏、泉男建等人。

    民心尽失,大势已去。

    雄踞东亚数百载的高句丽,自此消亡。

    一个崭新的时代,大唐的疆域,在这一刻,达到顶峰。

    东至朝鲜半岛,西达中亚咸海,南到越南顺化一带,北至西伯利亚贝加尔湖。

    幅员万里。

    为了有效管理这么大的疆土,大唐在故突厥、回纥、靺鞨、铁勒、室韦、契丹、辽东等地,分别设立了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

    忆往昔——

    早在贞观元年,太宗李世民将天下为分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等十道。

    贞观十四年,全国共设三百六十州府,下辖一千五百五十七县。

    全国共计三百余万户,人口一千二百余万。

    到了李治朝,龙朔三年这个时期。

    全国大致三百九十余万户,人口一千六百余万。

    这还不算新纳入版图的各大都护府掌控地区。

    就人口来说,此时唐朝还未到其巅峰。

    但正如李勣对苏大为所言,以一千多万人口,掌控如此广袤的疆土,古未有之。

    盛唐之盛,光耀千古!

    隆隆隆~

    大军开赴平壤城。

    城内外一半是火,一半是挥刀耀武扬武的士兵。

    苏大为立于城头,看着这一切,默然不语。

    “都督!”

    听到有人喊自己,苏大为转头看去,一眼看到带方刺史刘仁轨,手按刀柄大步走上城头。

    这员老将已经年过六旬,满头的白发,在风中起舞。

    但是精神依旧健旺,两眼炯炯有神。

    颔下的白须倔强的翘起,显得极为强硬。

    刘仁轨本是文臣出身,在太宗朝一直以直言敢谏而闻名。

    后来因为敢谏在朝中得罪了长孙无忌一党,因而被贬。

    岂料后来因祸得福。

    在李治掌握大权后,大部份的老臣受到猜忌,刘仁轨这种恶了长孙无忌的,反而进入李治眼中。

    后来战事需要,刘仁轨弃文从武。

    但他少年神童,乃文武双全之才,很快便摸清兵法门道,指挥作战,无往而不利。

    可惜,刚有好转,又得罪了李义府等人。

    好不容易在百济作战扬名,已经年过六旬,早过了一个人身体和精力最巅峰的时候。

    李治一朝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一批扬大唐国威的名将,年纪都在六旬开外。

    像之前的苏定方、程知节、李勣。

    苏大为熟识的刘仁愿、刘仁轨,还有至今尚未见过的萧嗣业、刘伯英、程名振、契苾何力,阿史那社尔这些名将,藩将,无不都是过了六十耳顺之年。

    高宗朝前期,正是靠着这些老将、名将,才支撑起大唐的武德。

    这是太宗李世民为李治留下的遗产。

    也是大唐的幸运。

    在古时,古人的寿命远不如后世,四五十岁,已经可称高龄。

    到六七十岁,还能提刀上阵,那简直是个奇迹。

    而这样的奇迹,在李世民、李靖、李勣、苏定方等将领的身上,一再上演。

    简直是上天眷顾大唐。

    但凡苏定方或者李勣未能撑住,在六十以后卧病在床,或者病亡。

    那大唐对外征战和灭国的历史,只怕都要大大改写。

    不过,时间走到龙朔三年,随着大唐征服高句丽。

    属于老一代名将的荣光,已经快要走到尽头。

    李勣今年已经年逾七旬。

    打完高句丽这一仗,李勣再也支撑不住。

    他也该颐养天年了。

    苏定方比他还大两岁,已经七十有二。

    这两位的年纪,就算在后世都是爷爷辈。

    何况在此时。

    随着这两位支撑大唐半壁的名将老去。

    唐军将领中,确实会出现一阵青黄不接的情况。

    至少最近几年,唐军中,还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接替苏定方和李勣的位置。

    能够统领全局,打那种以少胜多的灭国级大战。

    苏大为走神的时候,刘仁轨已经走上城头,站在他身侧,向下看了看。

    此时是唐军刚刚全部占领平壤城,正在清点收获,以及追捕逃人,正是最混乱的时候。

    无论多么自称是“仁义之师”,古代这个时候,在破城的时刻,都难免混乱。

    何况唐军中,无论是李勣还是其余的将领,都默许唐军劫掠一日,以鼓舞士气。

    现在不比太宗时了,打仗若不来点劫掠,不给将士们分点财物,意味着这些自备武器马匹干粮的府兵,外出作战数年,流血流汗,可能会颗粒无收。

    如果命不好,在外阵亡,在大唐的妻儿老小,生活都会陷入窘迫。

    在太宗朝时,李勣尚敢对李世民直谏,说将士们千里迢迢,冒着矢石,不畏牺牲,浴血奋战,是为了陛下承诺的财物。

    如果陛下不兑现承诺,只怕会伤了众将士之心。

    可是在李治朝,已经很少有人敢这样直谏了。

    最大胆的还数刘仁轨那次。

    上书李治历数军中之事。

    可惜也没得到回应。

    像李勣这种善于谋身之人,更不会冒着风险去提谏议。

    但是他是从底层一路拚杀出来的名将,深知兵卒之苦。

    不能让士卒太苦,可也不能驳了陛下的意思。

    夹在中间,这仗,难啊。

    这种条件下,最终仍消灭了雄踞辽东的霸主高句丽,可以说有极大的运气成份。

    如果不是泉盖苏文死了,如果不是泉男建他们兄弟火并内哄。

    如果不是有了带路党。

    如果不是苏大为在大同煤,一次将八万高句丽军用水淹没。

    最后结果如何,殊难预料。

    兵法有云,十则围之。

    唐军加起来兵力不超过二十万。

    而若高句丽城还有八万雄兵。

    就算是李勣率军围城,也未必能敲开平壤城的硬壳。

    之前苏定方,不也是对平壤围城了吗?

    最后还不是对这坚城束手无策。

    不得不解兵而去。

    苏大为一战淹没高句丽八万人,从军心士气上,对平壤城以致命打击。

    当时站在平壤城头,可以亲眼看到被洪水汹涌吞没的八万高句丽精锐。

    那种心灵震撼感,绝非任何笔墨可以形容。

    所以李勣在接到战报后,才会惊喜失态。

    凭着他多年作战的直觉,嗅到了决胜的战机。

    ……

    哭喊声好像从极遥远的地方传来。

    夹着某种肉类烧焦的恶臭,随风扬起。

    黑白色的余烬从天空飘落。

    刘仁轨回过神来,向城下看了一眼,看着城内城外不同的两个世界,微微叹息一声,转向苏大为。

    “苏都督,你在想什么?”

    “刘刺史,你看,这围城内外,有人哭,就有人笑。”

    刘仁轨左右看了看,低声道:“苏都督可是看不惯唐军的劫掠?”

    “是也不是。”

    苏大为摇了摇头:“抢掠故然不是正义,但我非有洁癖之人,既然身为大唐都督,就要站在大唐的立场。”

    停了一停,他接着道:“彼之英雄,我之仇寇,既为大唐的英雄,那就只有牺牲敌人了。”

    刘仁轨点了点头:“你能这么想就好。”

    他年过六十,早看过了世间许多荣辱,对高句丽人或有同情,但站在大唐的角度,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就是看着苏大为站在城头,似乎并不高兴,担心他有什么心理负担。

    正想到这里,苏大为冲他苦笑一下,仿佛看透了他的心思:“刘刺史不必担心,想我苏大为,放水淹没高句丽八万人,像我这样双手沾染人命的屠夫,哪有资格做道德圣人。

    就求个问心无愧吧。”

    “好一个问心无愧。”

    刘仁轨微微动容:“我像苏都督这般年纪,可没这么清醒的心境。”

    “刘刺史,你还是直接说我冷血吧。”

    “不敢不敢。”

    刘仁轨尴尬一笑,见苏大为脸上并无不豫,是在开玩笑,这才放下心来。

    “苏都督,大总管正在找你。”

第一百一十章

    苏大为走进大总管行辕时,看到李勣身边围着数位将领。

    众人正围着一张地图,似乎在议论些什么。

    听到苏大为进来的通报声,李勣抬头向他看了一眼。

    脸上立刻挂起和蔼的笑容。

    “来了?来,我给诸位介绍一下。”

    李勣向身边一位身材高大的老将指了指道:“这位是行军总管契苾何力,在他旁边的是金吾卫将军庞同善。”

    苏大为顺着李勣的手看过去,只见契苾何力身材十分粗壮,脸上有着草原人的络腮胡子,略有些花白。

    神情刚毅,两脸的线条仿佛是用刀刻出来的,充满粗犷的力量感。

    他的双眼炯炯有神,额头上尽是风霜皱纹。

    年纪看上去大约五十上下。

    站在他一旁的庞同善,身形略微单薄一些。

    两鬓雪白,连一双眉,都像是染上了白霜。

    额头上满是波浪般的褶皱。

    一双被皱纹包围的双眼,透着深沉与内敛。

    他的年纪看上去也近乎耳顺之年,颇见老态。

    之前庞同善被高句丽军所围,是薛仁贵率军横击,解其脱困。

    站在庞同善身边的,正是苏大为的老熟人,薛礼,薛仁贵。

    一别数年,薛仁贵的气质看上去越发沉凝,脸上皮肤黝黑,颇见风霜之色。

    见到苏大为看过来,薛仁贵眼里闪过一抹激荡,向苏大为微微点头。

    “这位是营州都督高侃。”李勣继续介绍。

    苏大为按着他的介绍,一一抱拳见礼。

    高侃亦为大唐一代名将。

    出身于渤海高氏,素有“俭素自处,忠果有谋”的评价。

    永徽年中,为北庭安抚使、陇右道大总管,生擒突厥车鼻可汗,以功升为辽东道大总管。

    在不久之后,他还会被李治封为安东都护。

    苏大为心中一动,仔细打量高侃,发现他年纪五十余岁,花白的头发如狮子般卷曲着,予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度。

    一双花白的浓眉下,双眼熠熠有光

    显然是一个精明果断之人。

    介绍完高侃之后,李勣再向围在外圈,几位年轻一些的将领道:“这几位是水陆诸军总管和运粮使窦义积、独孤卿云、郭待封。”

    这些就属于唐军中的小字辈了。

    苏大为向他们微微点头,就算是打过招呼了。

    唐军中论资排辈是免不了的。

    苏大为在这些人里,年纪最轻。

    但他有苏定方做兵法老师,又有李勣提拔为行军副大总管,与老将们已然有了齐平说话的资格。

    “这位是苏大为,此次行军副大总管,并熊津都督府都督,他的战事大家都听说过了,真人还是第一次见吧?”

    李勣抚着白须,笑呵呵的说着。

    在苏大为看来,李勣的精力,比之前已经差了许多。

    毕竟是七十余岁的老人了。

    指挥此次对高句丽的战争,手下十几万兵卒,诸事纷杂,千头万绪,对他的年纪来说,实在不容易。

    李勣此次是在军中过了他七十岁的生辰,腰身都比上一年要佝偻了许多。

    头发胡须全都白了。

    在他身边的契苾何力,眼中略带一丝惊奇:“你就是苏大为?没想到如此年轻。”

    庞同善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向苏大为抚须道:“江山代有人才出,居然能想出水淹之计,一举歼灭高句丽八万大军,真是令吾等老将汗颜。”

    苏大为忙向他抱拳:“庞老将军过誉了,老将军战功彪柄,一直是我学习的楷模。”

    “这小子,嘴跟抹了蜜一样。”

    庞同善笑道:“可惜庞孝泰福薄,没能看到你水淹高句丽军,我军大胜的这一天。”

    说到最后几个字,他的神情变得萧索起来。

    他与庞孝泰同姓庞,虽然不是同族,但一向交情不错。

    之前苏定方征高句丽时,庞孝泰被拜沃沮道行军总管,参与辽东之战。

    结果被泉盖苏文以优势兵力包围在蛇水。

    形势危急的时候,有部下劝庞孝泰突围投奔刘伯英等人的阵营。

    庞孝泰回以:“我伏事国家两代,过蒙恩遇,高句丽不灭,吾必不还,伯英等何必救我?又我将乡里子弟五千余人,今并死尽,岂一身自求生邪?”

    庞孝泰拼死力战,与十三位儿子一起壮烈牺牲。

    其时天降大雪,唐军大怮。

    经过这次挫败,大唐百战名将苏定方,也不得不选择撤兵。

    本来还颇安乐的气氛,霎时变得有些尴尬起来。

    李勣拍了拍庞同善的肩膀:“今次大胜,正足以告慰军中英烈,何必做此等情状。”

    庞同善脸上闪过一抹尴尬:“是吾失言了。”

    李勣目光一扫众将:“事情谈得差不多了,各位先自归营,将手下的人约束好,明天以后,就要恢复秩序,各自分派好防区,都打起精神来,不要有什么错漏。”

    “诺!”

    众将忙挺立身形,向李勣抱拳领命,然后依次离开。

    心里都知道李勣叫苏大为,必是有要事要商议。

    诸将都是有眼力的,自然不会在此多耽搁。

    “大总管,召我来不知何事?”苏大为向李勣叉手见礼。

    “咱们之间,不用虚头巴脑的。”

    李勣强打精神,向他摆了摆手,伸手又指了一下,示意苏大为在对面坐下。

    桌上的地图还没收起,苏大为扫了一眼,见地图是高句丽各城,隐隐划了几个区。

    结合方才李勣对诸将说的话,苏大为猜想,是要各将分别领兵,镇守诸城。

    当然,这个过程里,各部唐军免不了新一轮的劫掠和搜刮。

    对高句丽的普通人来说,自然是一场劫难。

    但对唐军来说,却是一场盛大的丰收。

    “大总管,兵卒们的劫掠还要继续吗?”

    苏大为一句话说出来,自觉得有些失言,住口不说。

    李勣撩起眼皮扫了他一眼:“怎么?你还为高句丽人担心?”

    说着摇了摇头,指了指脚下:“这片地方,我料陛下之后会依百济例子,建立都督府,然后再在辽东设个都护府,如安西都护。

    不过就像在西域一样,我们在这里留不下太多人,短时间内可能无事,时间一长,只怕本地那些扶余族,又会闹将起来。

    与其如此,不如趁此机会多多劫掠,士兵欢喜,也可消除一部份乱民的做乱潜力。”

    苏大为默默点头。

    打仗,从来不是温情脉脉,而是要见血,要死人的。

    双方的仇恨已经够多了。

    也不在乎再添上几笔。

    我之英雄,彼此仇寇,仅此而已。

    “是我有些妇人之仁了,站在大唐的立场上,自是应该一绝后患。”

    说着,想了想又道:“不过我在征倭国时,倒是有一套成法,不必太伤百姓,又能解除后患,令百姓归心,不如……”

    他说的,自然是打土豪,分田地那一套办法。

    想仿在倭国做的故事,将高句丽乃至辽东,再“革”一次土地的命。

    可惜,话还没说完,就被李勣打断了。

    “阿弥,我是视你为子侄,才和你说几句贴心窝子的话。”

    李勣雪白的眉头皱在一起,眼中闪过一抹凌厉:“你在倭国做的事,非但不要宣扬,最好连提都不要提,否则只怕惹祸上身。”

    “嘶~”

    苏大为心里突的一动,向李勣抱拳道:“还请大总管指点。”

    李勣历经大唐三朝,堪称大唐版的不倒翁。

    不但擅于军事,更擅于政事,擅于谋身。

    有他指点,自然会令苏大为看得更明。

    “这还用得着我说吗?”

    李勣看着他,上下打量一番,然后嘿嘿一笑。

    他这笑容,纯朴得像个老农,却让苏大为心里生出毛毛的感觉。

    “请大总管多指点。”

    “呸,你少在老夫面前矫情,之前倭国之事,你做得那么大,但却尽力低调,想必也知道,有些事是犯忌讳吧?看你在百济,也没敢做那等事,怎么倒敢在高句丽,旧事重提,真不怕……”

    他向上指了指,一抚白须,眯眼道:“做人,做事不可做太绝,要留些余地,方才合中庸之道。”

    “英国公指的是……我在倭国吸纳农户?”

    “嘿嘿,你那岂止是对农户,分明是掘断倭王室的根子,也是掘断贵族的根,贵族之所以为门阀贵族,就因为掌有大量的土地、人口,拥有庞大的财富,再以巩固手中之权。

    你在倭国,那边隔着大海,不管怎么闹,陛下也不会太计较。

    可一但这种东西,用到百济,用到高句丽……

    不用陛下如何,只怕朝中就有无数人,会对你出手。”

    苏大为不由默然。

    他得承认,李勣说的是对的。

    自古以来,想掀起变革的人,都会招致既得利益的疯狂反扑。

    苏大为这招吸纳底层百姓,打土豪的做法,无疑是站到天下世家门阀的对立面。

    甚至是李治的对立面。

    皇帝本人,正是大唐最大的世家门阀。

    “谨受教。”

    苏大为向着李勣微微鞠躬,谢过他的指点。

    其实道理,他都明白。

    但有时候,却又忍不住想要尝试,步子迈出更远会如何。

    手握屠龙宝刀,怎么可能忍住一辈子不用?

    在倭国,不过是牛刀小试。

    证明此法可行。

    那么在大唐……

    可惜现在李勣明白的告诉他,这么做,是死路一条。

    “好了,这些事休要再提,我找你来,是为了另一件事。”

    “何事?”

    “陛下急召你回去,你准备一下,须立刻启程。”

    李勣向苏大为轻抚白须。

第一百一十一章

    苏大为想过回大唐之事。

    之前是日思夜想,想早日回到长安。

    有那么一瞬间,苏大为在接到柳娘子让人代笔写给他的家书时,忽然意识到娘亲已经老了。

    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

    无论哪个时空的苏大为,骨子里都是华夏之人,自然是想要回阿娘身边尽孝的。

    但是在带兵作战的那段时间,他只能把亲情暂时放下。

    直到此刻,听到李勣突然说出李治急召他回去的消息。

    并没有想像中的吃惊,反而有一种肩头一松,如释重负的感觉。

    终于……

    终于可以回去了。

    但是下一刻,苏大为忽然又警惕起来。

    李治这次召自己回去,有些不同寻常。

    过去因为苏大为身兼都察寺工作,有一条与朝中李治百里加急的通信渠道。

    李治之前有什么命令是对熊津都督府的,都会直接对苏大为下令。

    但是这一次,明显打破了这个规矩,居然是通过李勣来转达。

    这其中是否有什么特别的用意?

    做为在这个时代已经生活十几年的唐人,苏大为早已明白,李治非但不昏聩,反而是一个极为聪明,政治权谋高明的人。

    但一时之间,他也猜不透李治的用意。

    李勣自是不可能假传消息,一切的答案,只有等回大唐,才能清楚李治葫芦里卖什么药了。

    李勣轻抚着长须,见苏大为低头不语,也不出声打扰。

    等苏大为重新抬起头来,李勣才道:“传的是口谕,说是越快越好,你自己准备一下吧。”

    “那熊津都督府那边……”

    “陛下同时还有明旨,令刘仁轨为代都督,你只用把政务印信交接,别的不用多管。”

    原来如此。

    苏大为先是一愣,接着有一种明白感。

    难怪之前刘仁轨在自己面前时,感觉有些怪怪的,想必他早已知道了消息,知道即将顶替自己,成为熊津代都督。

    苏大为再一次沉默下来,脑子里在思考利弊得失。

    回大唐的消息,虽然是他一直期盼的。

    但在这个时候,真有些措手不及。

    还有许多事没有做完。

    比如对百济之策,还有在倭国北海道那边,唐军的兵锋还在继续向前。

    倭国现在有安文生座镇,黑齿常之、沙吒相如,再加上后续又增派的阿史那道真、崔器等大将还在纵横捭阖。

    若是再有几个月时间,当能收服全部倭岛。

    为什么偏偏是这个时候?

    “你手头的事,自己与刘仁轨交接,我这里还有另外一件事,要单独与你说。”

    李勣看了苏大为一眼:“你听说过,高句丽鬼卒吗?”

    日暮西斜。

    属于熊津都督府的临时行营中,苏大为端坐于帐中,面色沉凝。

    帐内鲸油灯的光芒明亮,但却无法照亮苏大为心中的那丝阴霾。

    不仅是天子急召返唐的事,还有李勣白天跟他说的另一件事。

    高句丽鬼卒。

    白天随李勣走入平壤城中,旧日王宫的一间密室。

    鼻子里仿佛又嗅到密室里那种似尸臭,似诡异的气味。

    那种臭味,就像是晒在海滩上,被烈日暴晒的臭咸鱼,气味怎么也驱不散。

    密室中央,是一个方型的黑色水池。

    池中黑色的水,暗沉的不见一丝光亮,浓黑如墨。

    这里原本应该有不少鬼卒,但现在,空空如也。

    鬼卒去了哪里?

    又是什么时候离开的?

    据传昔年隋炀帝征辽东,高句丽大将乙支文德,驱使鬼卒在战场上大杀四方,杀得隋军措手不及,阵斩了隋军大将,以致隋军大溃。

    一举扭转整个战局,最终引起隋末大乱,大隋崩塌。

    可以说,这一切的关键,便是那一战中,突然出现的高句丽鬼卒。

    原本苏大为还在奇怪,这几年大唐与高句丽的战争,都没有见到鬼卒现身。

    尽管如此,仍没人可以忽视鬼卒的存在。

    包括此前苏大为在进攻平壤时,都时刻紧绷着一根弦,提防着鬼卒。

    但直到最后,平壤城陷落,也没有见到鬼卒的踪迹。

    原本,苏大为还以为高句丽已经没有鬼卒了。

    但是现在看,实情并非如此。

    究竟是什么人,带走了鬼卒?

    鬼卒还有多少?

    会不会对大唐造成威胁?

    这一切,都需要都察寺的跟进。

    “阿弥。”

    外面传来声音,苏大为扬声道:“进来吧。”

    走进来的是苏庆节,在他身后还跟着高大龙、周良。

    这是属于苏大为圈子最核心的人手。

    连娄师德和王孝杰都没通知。

    本来苏大为还想多找些人,但是安文生还在倭国,黑齿常之和沙吒相如、阿史那道真、南九郎也在那边。

    “事情整理得如何?”

    苏大为抬头看向苏庆节。

    他之前征战倭国,熊津都督府的事,都是交给苏庆节暂代。

    下午知道那件事后,他便已经开始召集人手,做善后之事。

    “现在熊津都督府有兵员五千五百,刘仁轨身为带方刺使,手里有兵七千。”

    “也就是之后刘仁轨手里可用之兵,有一万二千人。”

    “这还不算你找新罗借的那一万人。”

    苏庆节向苏大为嘿的一笑:“当时本为充实都督府,现在也要便宜刘仁轨了。”

    “休要这么说。”

    苏大为摆手道:“刘将军为人方正,有他继任熊津都督府代都督,想必能继续稳定住局面。”

    说完,看向周良道:“周二哥,百济这边现在钱粮如何?”

    战兵听起来是不多,但是按大唐惯例,原本在新征服的土地上,也就不会驻守太多人。

    像安西四镇,此时几乎就是哨所一般。

    真有战事,首先靠向藩属借仆从军。

    其次才是向都护府借兵。

    问题是都护府一般也就几千兵马。

    还要到后来,与吐蕃争夺控制权,才会增强兵力配置。

    不过兵力只是一方面,比兵力更要的,是对地方的资源控制,具体就体现在“钱粮”二字上。

    周良一直替苏大为执掌着都察寺在这边的情报网,闻言抱拳道:“百济这边,之前一直以手工业和农业并举,主要是工商业发达,与倭国、辽东高句丽和大唐的生意往来频繁。

    如果只说粮食的话,经过之前的战事,恐怕还得数年才能恢复元气。

    最近的粮食连养活本地都有些捉襟见肘,还需要新罗方面资助。”

    苏大为默默点头。

    想要百济安定,首先得令当地百姓都能吃上饭,不至饿死。

    否则一但闹起饥荒,定然又会爆发新一轮的叛乱。

    此事不可不防。

    百济其实在农业上,是逊色于新罗和高句丽的,之前一直压着新罗人打,全靠他的手工业和工商业发达,以做支撑。

    “新罗那边,金法敏最近还算老实,我走前会去信给他,再敲打一番,让他尽量配合刘仁轨,也给你们的工作减轻一点压力。

    另外,手工业和商业,可以多加鼓励,税制现在朝廷没有安排,就如他们之前旧例吧。

    粮食方面……

    光靠新罗可能还不够稳妥。”

    说到这里,转向一旁的高大龙:“大龙,倭国那边现在生产恢复如何?”

    “正要提到这件事。”

    高大龙也是刚从九州回转来,对那边的情况比较熟悉。

    他的眸光微闪:“九州现在占领区,大致还在天草和肥前、肥后、筑紫。鹈户神宫那边还在交接,一时还没落入全部掌控。

    就九州实控之地,大致有十八万户,人口四十余万。”

    苏大为点头,示意高大龙继续说下去。

    就这点人口户数,当然和大唐远远不能相比。

    但对百济来说,已经算是不少了。

    “之前的战事,已经误了农时,倭国今年的收成会减少一些,所以我们的处境会有些艰难。”

    “倭国也缺粮?”

    这个结果,令苏大为颇有些意外,眉头不由皱起。

    民以食为天,缺粮会出大乱子。

    高大龙继续道:“倒不是那么缺,粮食其实还是有的,年中时你命人传开的那种高产的稻种,收成还算不错,拉平了一些损失。

    只是最近又有新的问题出现。”

    “什么问题?”

    “过去倭国收粮,都是由王族指定的收粮人,世代由其收粮,价格远低于市价。”

    被高大龙提及,苏大为想了起来。

    那些收粮人,类似后世的“中间商”,或者说是乡绅。

    但是这批人,除了少量见机得快,投靠唐军,大部份在第一波战事时,被当做反面典型给抄家了。

    也就是说,原本倭国地方农业的生态被打破了。

    就算农人有粮,一时也不知如何上缴,如何征收。

    苏大为一转念,把此事想明白,失笑道:“这有何难,就让粮食自由买卖,都督府若需粮,便照市价向农人买就行了。”

    “这个问题我们之前也想到了,也向农户们说过,但结果许多地方的农人都反对。”

    “反对?”

    苏大为愣了一下:“以前收粮人给的价,是远低于市价的,现在我们允许他们粮食自由买卖,以市场价来定价,这样农人赚的钱更多了,他们为何要抵制?”

    “因为他们觉得,看起来收入是高了,但风险也高了,遇到丰收时,如果按市场价,粮食只会被贱卖。

    而且农户每口人一年下来也就不到三百斤的粮食,除去口粮,能卖的不多,这点粮食让他们单独想办法找地方卖,他们觉得十分不方便,而且会耽误做农活的时间。”

    “那他们想怎样?”

    苏大为有些无语。

    现在这批农户,当初都是无土地的,无产农人。

    可以说是倭国的底层。

    这才过去多久时间,就有些变味了。

    以前无产的时候,唐军只要给他们田地耕种,什么样的条件,他们都会答应,并且积极响应。

    “他们说,还是希望像过去一样,由统一的收粮人来征收。”

    “呵呵,这真是……”

    苏大为无奈的摇头。

    做为农民,居然会反对一件对他们利好的政策。

    人性和地方事务之复杂,非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

第一百一十二章

    “那就让军中抽调粗通文墨的,再向那些加入不良人的倭人,抽调一些辅助,建立一个专门收粮的机构,以略低于市场价,以都督府的名义,统一收购。”

    “那恐怕得需要不少人手。”

    高大龙说着,随口报出一些数字:“九州现在我们登记在籍的有人口四十七万,入册的田亩是八十三万亩。其中有十九万亩是原本藩主,地方贵族还有王室种桑田,还有一些瓜果和值钱的作物。

    另外四十四万亩是耕农的稻田,还有近二十万亩,是山地、滩涂,盐碱地,几乎无法很好耕种。

    每亩地一季在丰年可产谷二石三斗。

    摊到每天,每人不足六两米。

    老人孩童尚可充饥,壮丁已经远远不足。

    幸亏还可以靠海捕鱼,靠山打猎以做补充,才能不被饿死。

    还能利用荒地种些茶叶桑麻,产些桐漆,卖了缴上税赋。

    穷人的家里,不光吃不饱,换不起衣衫,连油盐这些,一年都舍不得买一回。”

    高大龙每说一句,苏大为的脸就变黑一分。

    当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原本还指着倭国能反哺一下百济,稳定熊津都督府的局面。

    但现在听高大龙说起来,这倭国也太穷了吧。

    连百济尚且不如。

    这还是大化改新之后的倭国?

    要是改革之前,倭国得穷成啥样了都。

    “阿弥,你不会真想把倭国当成自己的地,去替他们谋什么长远未来吧?”

    “不是,你们不懂。”

    苏大为摆摆手,他知道高大龙的意思。

    其实之前李勣对高句丽,也透出同样的意思。

    所有人都清楚,对于唐帝国来说,也是有着编制极限的,对于种田能种到的地方,有田就有粮,就能养活足够的人口,就能纳入实控。

    可一但到达一定的经纬度,降雨量稀少。

    除了草,什么粮食作物都长不好。

    农耕文明种田那一套,便不好使了。

    对于这种地方,即便是强大的唐帝国,也无法驻扎太多军人。

    那个钱粮消耗实在太过可怕。

    所以多是以羁縻,或者都督府的形式,以大唐的招牌,维持名义上的统制。

    像高句丽这种新征服的土地,能种田还好一点。

    以后政策倾斜,花个数十年移民。

    通过数代人之力,总有消化完成的一天。

    但像西北草原,河西走廊,大漠连天那种地方,则完全无法长期驻守。

    所以胡人时叛时降,都是正常操作。

    甚至高句丽这片地,大唐虽然打下来了,但唐军中像李勣这样的老将,心里对于能否长久统治,都是存疑的。

    只是不好拂了李治的面子。

    从诸将攻下高句丽的后续动作来看,都是尽力劫掠钱粮,以充实军资。

    根本没考虑把当地百姓的口粮和财富掠夺干净,这些人无法生存,会不会挺而走险,掀起叛乱。

    想到这里,苏大为不由暗自摇头。

    历史上,百济和高句丽故地,在新罗的暗中支持下,一直在搞复国运动。

    最终逼得唐军不得不撤离,白白便宜了新罗人。

    他是不想看着这一切发生,所以早早谋划,打下了倭国。

    日后若新罗人有所动作,从倭国和百济两路出兵,足以平定一切。

    不过……

    先得把眼前的缺粮问题给解决了。

    “倭国今年自保是没什么问题,尽量从倭国不良人中抽调人手,至少把架子搭起来,以后再慢慢填充,征粮和征税都从新机构里做,再另设主薄,做好帐目,每年都督府都要核查。”

    “嗯,那这个新机构叫什么?”

    “就叫……”

    苏大为略一思索道:“税务局。”

    “税务局?”

    “等等,叫这个似不太妥贴,还是叫粮税局吧。”

    苏大为补充道:“把钱粮税的功能合一了。”

    可以想见,未来这个新机构,会变成何等庞然大物。

    趴在倭人农户身上吸血,能不壮大才是怪事。

    甚至会造就一个新兴的中产阶层。

    不过,那已非苏大为所能去深思的了。

    先把眼前的问题解决。

    “今年让倭国内的事都步入正轨,明年便可反哺百济,若新罗人不老实,还可从对马岛出兵,威胁新罗国都。”

    “此计大妙。”

    苏庆节在一旁哈哈一笑,他也早看新罗人那副嘴脸不顺眼了。

    大唐诸将碍于新罗是藩属国的身份,平时对新罗人中的一些将领表现出来的跋扈和傲慢,都是尽量忍耐。

    也只有苏大为才有这份能耐,把新罗人吃得死死的。

    “把倭国这些事定下,百济的事也就大体稳定了,我走之前再和刘仁轨谈一次。”

    要想稳定局面,归根到底,还是人和钱粮。

    打仗打的就是钱粮。

    真正有地方治理经验的人,也会从这些本质方面入手。

    又安排了一些事务细节,苏大为的神思,不由想到大唐的税制上。

    大唐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授田按户口,一个家庭的人数越多,分到的田地也就越多;同时授田是有年限的,一个男性农民从成丁十八岁那年从国家那里分到土地,到六十岁那年必须再把土地还给国家,只享有四十二年的使用权。

    农民耕种的田地分为两类,一类可以继承,叫永业田,另一类不能继承,叫口分田。

    耕地也可以出租,但是不准买卖和抵押。

    如果能严格按这种制度执行下去,大唐的土地兼并不会来得那样快。

    可惜,到李治朝中后期,这些制度逐渐废弛。

    现在苏大为在倭国和百济实行的土地制度,其实也是唐制。

    土地归属国家,国家分配田给农人种。

    按大唐租庸调制,四十税一。

    每八十亩口分田仅需要缴纳粟八十石。

    到年限或死亡后,土地回归国家,重新进入分配。

    任何制度,到了中后期,被人钻空子或者废弛,都是必然的。

    不过苏大为也没想帮着倭人建立什么万世之法。

    他需要的,只是有这么一个稳定的后方,替自己源源不断提供钱粮和兵源。

    稳定就好。

    话说回来,其实这种农耕的生产力,爆兵能力其实是有限的。

    比如汉武帝时为了打匈奴,天下户口减半。

    也只有大唐比较奇葩,以远低于汉的人口,打下远迈两汉的广袤疆域,而且对国内的生产生活,还好像没什么影响。

    反而越打越强盛,打出个盛世帝国,令四方蛮夷来朝拜。

    现在苏大为自己有了掌握一国,从基础做起的经验,也稍稍能窥得一些门道。

    以大唐如今的疆域和战事,单以农业人口,是远远不足以支撑的。

    这一切,其实要归功到唐初。

    唐初太宗李世民实行的其实是以军事胜利掠夺财物,再以战争红利,反哺大唐的农业和民生。

    只不过这种掠夺方式,到了李治朝,已经越来越难持续了。

    打仗越来越变成一种花钱的无底洞,而不是赚钱的生意。

    早在大唐对土地的征服慢下来以前,唐朝府兵的待遇,已经直线下滑。

    府兵制越来越难维系了。

    摇摇头,将这一切抛开,苏大为最后向苏庆节和高大龙、周良道:“我这次回去,是陛下急召,但是陛下并没有别的旨意,所以像狮子你,暂时还得在都督府,如果想家了,有合适的人选接替,我再想办法帮你调回去。

    周二哥,还有大龙也是。”

    “这些我们都知道,你放心吧。”

    “其实这次在百济,我除了替大勇报仇,还有几件事没有完成,可能这次也来不及做了。”

    苏大为突然叹了口气。

    “何事?”

    苏庆节好奇的向他看过来。

    “还记得之前俘虏的那名扶余王族吗?他提起过关于百济龙脉的事,我一直想一探究竟,可惜直到今日也没有时间成行。”

    苏大为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除了龙脉之事,还有神道。”

    “神道教?他们已经是昨日黄花,怕他们做甚,再说现在与你达成协议,就更不用怕了。”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苏大为摇摇头,有些心事重重的道:“天之丛云,三神器,这些又能追溯到徐福的身上。昔年徐福东隐,归于倭国九州,这又牵扯出那些圣卵。

    这里面,我有一种感觉,似乎有某种牵连。

    可是我现在手里掌握的信息不多,现在也没时间再继续追查下去。

    徐福是隐入倭国了,当年秦始皇的大术士里,还有韩终。

    封印了兰池宫的韩终,据说是隐入半岛,很可能最后就归隐在百济。

    最后就是高句丽鬼卒,也隐隐指向当年的韩终。”

    苏大为手指在桌面时轻时重的敲击着,概然一叹:“我想将这些查个水落石出,奈何没有时间。

    之前是忙战事,现在好不容易战事告一段落,却又不得不尽快赶回去。”

    “圣命难违。”

    说出这句,苏大为微微闭上眼睛,隐隐感觉一丝疲惫。

    夜色笼罩下来,营帐内的灯火光芒,向四周扩散。

    那些执枪巡逻经过的士卒,还不清楚。

    很快,带领他们不断征伐取胜的熊津都督苏大为,便要返回大唐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0032/ 第一时间欣赏大唐不良人最新章节! 作者:庚新所写的《大唐不良人》为转载作品,大唐不良人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唐不良人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唐不良人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唐不良人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唐不良人介绍:
长安,百鬼夜行;洛阳,阴兵借道;公元649年,天可汗驾崩含风殿,战神病故于卧榻上。一代女皇在灵宝寺内落发出家;大唐神探步入国子监求学。一个属于未来的灵魂,来到了长安城。贞观盛世下,有魑魅魍魉藏于黑暗之中。煌煌都城之中,妖魔鬼怪横行。这是一个人与妖魔共生的世界。不良人横刀在手,搅动风云色变。长生?我不欲也!千万年太久,我只争朝夕,活一个畅快淋漓。这是一个略带有魔幻色彩的历史小说。我不知道大家是否能接受,但我希望,能与诸君分享这个故事。大唐不良人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唐不良人,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唐不良人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