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崇祯十五年TXT下载崇祯十五年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崇祯十五年全文阅读

作者:韭菜东南生     崇祯十五年txt下载     崇祯十五年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361章 不情之请

    少司马大人对军事的熟稔也就罢了,想不到太子对军中事务也一点都不陌生,而且对蓟州的了解也远远超过他这个新任的蓟州总兵不奇怪,自从穿越以来,朱慈烺的案头上就始终摆放着两张地图,一张开封的,一张就是蓟州的,每日里思索的就是如何破解这两地的困局,兵部又有兵部尚书陈新甲的协助,关于这两个地方的各种信息,源源不断的汇集到他的面前,日常又跟吴甡请教,因此他对这两地的了解远超一般的官员。

    佟瀚邦眼中的惊异,渐渐变成钦佩太子,非一般人啊。

    讨论过程中,朱慈烺不时停下话题,微笑询问小将佟定方的意见。

    刚开始时佟定方还不敢说,害怕受到父亲的责备,但两三次之后,他渐渐放开胆子,不用朱慈烺问,他也敢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了。

    没有朱慈烺三百多年的见识,也没有其父的历练经验,但佟定方却常常能一语中的,切中事情的要害。

    朱慈烺微微点头,将门虎子,这小将有双锐利眼,是一个可造之材啊。

    佟瀚邦脸色凝重,心里却欣慰在太子殿下面前,儿子没有给他丢脸。

    经过这番长谈,朱慈烺对佟瀚邦的能力更加认可。

    任佟瀚邦为蓟州总兵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不过佟瀚邦也有一个大缺失,那就是不重视火器。不止是佟瀚邦军,明军尤其是北方明军,对火器的重视和使用都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准,除了一味依赖红夷大炮之外,对鸟铳的使用根本没有贯彻到百人一级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关外北风高厉,尘土蔽天,火绳枪要不点不着,要不就是被尘土堵塞了枪膛,加上鸟铳枪训练麻烦,朝廷提供的鸟铳和火药又难以保证质量,常常炸膛,因此士卒们不愿意使用,反倒是粗狂简单,易于掌握使用的三眼铳在辽东军中非常普遍。

    佟瀚邦是辽东镇的军官,对火器的使用也没有超过辽东镇其他的同僚,他军中有不少三眼铳,鸟铳却少的可怜,朱慈烺很严肃很认真的表明了鸟铳的重要,并说会派京营的教官到蓟州操练鸟铳兵,所需鸟铳和火药,也都会由京营负责提供。

    火器是未来战争之王,蓟州必须重视火器。

    佟瀚邦大喜,他当日在马蹄坡阻拦建虏追兵,依靠的就是火药威力。由火药到火枪,再到火炮,他对火枪威力一点都不怀疑,只是环境所致,他无法在军中推广,现在太子愿意提供帮助,对他来说无疑是天降之喜。

    “谢殿下!”

    佟瀚邦向朱慈烺深深参拜。

    朱慈烺笑:“不用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为蓟州提供鸟铳和火药,本就是兵杖局应该做的,我不过是借花献佛罢了,只要佟总镇严格操练,能在蓟州练出一支精兵,我就心满意足了。”

    “定不负殿下所托!”佟瀚邦慨然道。

    朱慈烺点头:“佟总镇的能力,我是相信的。我还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道总镇能不能答应?”

    “请殿下吩咐。”佟瀚邦惶恐,太子一个“请”字,岂是他能担起的?

    朱慈烺看向他身后的小将,笑道:“令郎弓骑两精,年少有为。我想调他入我京营任职,你可愿意放行啊?”

    佟瀚邦先是一愣,立刻又想起马绍愉所说的“简在圣心”,知道这是太子对他父子的恩宠,连忙单膝跪倒,惶恐道:“臣岂敢不从?只是犬子技艺生疏,不堪使用,怕误了殿下的大事啊。”

    朱慈烺双手将他扶起,笑:“佟总镇太谦虚了,令郎如果技艺生疏,那大明就没有一人敢称神射手了。”说着再看向佟定方:“怎样,你可愿意到京营?”

    佟定方曾经在塔山城上一箭射倒八十步之外的建虏劝降兵,马绍愉当日说起,朱慈烺印象深刻,今日见佟定方少年英才,颇有见地,立刻就有了收入麾下的念头。一来京营是天子亲兵,好立功,比地方部队更容易升迁,如果不出意外,京营五月会参加开封之战,以佟定方之才一定可以大展身手,到时立了战功,朱慈烺大力拔擢,可为大明培养一员良将二来也是显示太子对佟瀚邦的荣宠,谁都知道太子是将来的皇帝,太子身边的人都将是从龙之人,前途不可限量,太子亲自向佟瀚邦要人,足可显示对他对佟家父子的器重。

    佟定方也有点愣,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自从十五岁随父从军,到今日已经三年了,三年来他从未离开父亲半步,猛然离开父亲,到京营任职,他脑子一时还真有点转不过来我走了,父亲的安全怎么办?

    “傻小子,愣着干什么,还不快谢恩?”

    吴甡笑着提醒。

    佟定方这才醒悟了过来,也才明白太子的良苦用心,不过却不敢自作主张,目光看父亲,显然是在等父亲的决定。

    佟瀚邦朝他瞪眼:“蠢材,还不快跪下谢恩?”

    佟定方这才跪倒:“臣愿意,谢殿下提携!”

    佟家父子再是木讷,也能体会到太子的恩宠之心了。何况两人根本不是木讷,只是不善于揣测上意罢了。

    朱慈烺将佟家父子搀扶起,笑:“横刀夺爱,分开你父子,你们可不要怨我啊。”

    佟瀚邦教子太严厉,佟定方在他手下束手束脚,不利于早日养成名将,到京营任职,放开手脚,发挥才智,更有利佟定方的成长。

    “臣岂敢。”佟瀚邦又惶恐又感激。

    太子如此垂爱,他都不知道该如何回话了。

    等佟家父子告退之后,朱慈烺看向吴甡吗,笑问:“如何?”

    “大将之才,可堪重任!”

    ……

    黄昏,马兰峪总兵白广恩前来参见。

    在明清易代的悲惨历史里,白广恩也算是有名有姓的一个人物了。

    白广恩,陕西人,初从混天猴为盗,洪承畴击破广恩于平凉后降明,授予都司,后随曹文诏镇压流寇,屡立战功,积功至蓟州总兵,松锦之战中,在大同总兵王朴率兵先逃,情况不明的情况下,依然还能率军死战,虽比不上曹变蛟和王廷臣,却也还算是有战力的。

第362章 流贼出身

    战后司法论罪,白广恩从蓟州总兵被降职为马兰峪副将。

    马兰峪位在蓟州东八十里处,是蓟镇长城三十二处峪口之一。

    白广恩战力是有的,但其人太过骄悍,恣意妄为,朝廷难以节制。崇祯十六年,朝廷令白广恩跟从吴甡到湖广剿除流寇,白广恩不愿为吴甡所用,竟然率领部下一路抢劫回了陕西老家。

    在孙传庭账下为将时,又跟高杰闹不和,郏县之战,孙传庭问计于诸将领,高杰请战,广恩反对,传庭认为他胆怯,白广恩不高兴,在战事中出工不出力。鏖战中,官军攻破了民军前三重战阵,与第四重战阵的精骑相持不下之时,白广恩部损失并不严重,但却率先撤退,以至于战局逆转,由双方互相厮杀变为一方追杀另一方。撤退中,白广恩还坐视高杰被包围而不加援救。

    潼关之战时,因为高杰已经被打残了,孙传庭只能倚仗白广恩,加广恩为“荡寇将军”命收拢沿途的溃兵守卫潼关。此时的白广恩又恢复了勇猛,贼兵至,白广恩竭力厮杀,血战一天一夜,而高杰恨白广恩在自己失败时没有去救自己,所以拥兵不肯援救他。

    潼关因此失守。传庭牺牲。

    白广恩跑到固原,贼兵追击,遂开门投降。

    崇祯十七年,建虏破李自成于陕西,白广恩投降了建虏。

    纵观白广恩一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明末清初的武人代表,桀骜不驯,骁勇善战,但却没有多少忠义,万事都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摸顺了让做什么都行,一个不顺立刻就翻脸不认人,别说巡抚总督,就是皇帝也不放在眼里。白广恩,贺人龙,刘良佐,李成栋这些流贼出身的将领都是这样,孔有德等三顺王更是不用说,干脆有奶就是娘了。到了后期,连朝廷正规军出身的左良玉和吴三桂,都有了这方面的倾向。

    武人无武德,并非全是武人的问题,明朝重文轻武,以文制武,武人不识书不知礼,也是重要原因。

    朱慈烺穿越以来,最头疼就是这个问题,如果可以,他一定要把明朝的军制推倒重来,给武人应有的地位和荣耀,而每个人统兵的将领都要知兵知礼。不知兵不知礼的人,不可以掌兵。

    现在他没有这个权力,也没有那个时机,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想尽办法温暖“白广恩们”的心,令他们忠心朝廷,不至于为了小枝小节,乃至于一点个人恩怨就三心二意,甚至做出愚蠢的决定。

    而白广恩就是朱慈烺要“温暖”的第一人。

    除了温暖也是要考察,看白广恩是否可用?

    明制,皇太子是不可以召见地方边将的,除非是“代天出巡”。朱慈烺此次蓟州之行只是安抚辽东撤退的百姓,并没有代天出巡的身份,所以不能见白广恩。

    为了能见白广恩一面,朱慈烺煞费苦心,他假意要安置一千辽东军民到马兰峪,如此才有借口召见白广恩。

    蓟辽总督府的后堂,朱慈烺正中而坐,吴甡坐在偏下的位置,一名全身甲胄,身材瘦高的壮汉进堂拜见。

    马脸,络腮胡,短眉毛,小眼睛,白广恩的相貌就跟前世里的兵马俑差不多,一看就知道是陕西人,张口一说话更是一口的陕西调。见到太子,他恭恭敬敬的叩拜,太子赐座,他也只敢坐半个屁股,说话低眉顺眼,若是看他现场的表现,实在无法跟历史上那个桀骜不驯,不奉朝廷诏令,居然敢大掠回陕西的混蛋总兵相比。

    朱慈烺温言勉励,一口一个白将军。

    白广恩受宠若惊。

    白广恩流贼出身,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他还能规规矩矩,夹着尾巴做人,等到立了几个大功,积功成为总兵,了解到官场的污垢和朝廷对总兵们的忌惮之后,胆子就渐渐大了起来。倒不是对朝廷有了什么二心,他原本是流贼,祖上世世代代都是农民,没一个做官的,被朝廷招安之后,穿上官袍有了官身,也算是祖坟冒了青烟,家族都有容焉,他本人也很是满足。

    加上他招安之后,斩杀流贼毫不留情,跟流贼已经是势不两立,不可能再叛,至于塞外的建虏他想都没有想,陕西人都念祖,不说其他,只是削发他就不可能接受。他只是觉得,众多总兵之中,除了小曹将军曹变蛟之外,其他总兵不论战功还是战力都不如他,一番睥睨之后,不由就自傲了起来。

    而他确有自傲的本钱,松锦之战的前期,两军胶着了三个月,期间互有胜负,他可是实实在在的立了几个功劳的。

    松山之战中,他最佩服的曹变蛟没有逃出生天,这一下,其他总兵更不在他眼里了。

    但令他感到不满的是,八个总兵中除了战死在松山的曹变蛟和王廷臣,逃回来的六人都受到了惩戒,其中首逃的大同总兵王朴被斩,其他总兵都是官降一职,不过同样是官降一职,却也有细微的差别,比如密云总兵唐通,虽然官降了一职,但仍镇密云,对外仍是密云总兵,而白广恩就比较倒霉了,从原来的蓟州总兵降为了马兰峪副将,是实实在在的降了官职。

    对此,白广恩颇为不服,隐隐觉得因为自己是流贼出身才会被朝廷如此对待。正规军出身的吴三桂,马科,唐通,李辅明都是降职不降位,唯有他是挪了地方。

    唉,朝中无人难做官啊。

    白广恩对此深有体会,这一次松山之战,他的靠山洪承畴身死,再没有人帮他说话,估计以后怕是更不好混了。这几日他正想法设法的打听如今的朝局,看看自己应该抱谁的大腿。

    没想到想睡觉就有人递枕头,太子居然召见他。

    他立刻就有一个念头:干脆,就抱太子的大腿了!

    太子是未来的皇帝,如果能讨太子的欢喜,那可比洪承畴周延儒保险多了。加上太子的“治国四策”“漕米改海”之事已经传了开来,所有人都知道太子不不止是储君,更对朝政已经有一定影响力了,如果真能攀上太子这个高枝,还怕没有荣华富贵?

    因此白广恩今天表现的格外恭顺。

第363章 恩养为主

    太子问起军中情况,白广恩老实回答,一点都没有虚报。他军中原有万余人,松山之战中,随他突围到达宁远的有五千人,战马则二千五百匹。战后一千蓟州兵回防蓟州,他带着余下的三千多人去了马兰峪,加上马兰峪原有的一千驻军,他现在麾下一共有四千多人马,这四千人大部分都是他的老部下,战力可期,他慨然说道,只要朝廷给银给人,不出三月,他就能恢复原先的战力。

    朱慈烺点头赞许,至于大规模的给银给人,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对白广恩这样的旧军头,只能安抚使用,绝不能再壮大他们的实力,以免尾大不掉,反成朝廷的祸害。

    朝廷的钱粮要优先投入到京营新军中。

    不过朱慈烺还是答应会帮白广恩补充一些粮草物资,又称赞白广恩的骁勇,表示圣天子对白广恩很有期待,望他能忠于国事,再立新功。

    白广恩感激涕零。

    最后朱慈烺问起白广恩可有什么困难?

    不出意外,白广恩苦丧着脸,还是要钱要粮,说自己部下在松山折损大半,但朝廷的抚恤银到现在一两也没有见到的呢。

    朱慈烺点头答应,说会请兵部优先处理,白广恩听罢大喜,对朱慈烺连连叩拜。

    临走前,白广恩跪倒在地,大表忠心:“臣虽鲁钝,但只要太子殿下有所差遣,臣刀山火海,万死不辞!”

    明显的是要抱大腿了。

    朱慈烺温言勉励了两句。

    等白广恩走后,吴甡立刻道:“殿下,此人貌似忠诚,实则狡诈,跟贺人龙是一丘之貉,万万不可重用啊!”

    在白广恩汇报情况和表忠心的过程中,吴甡一句话也没有说,不过从他斜睨的表情就可以知道,他对白广恩不怎么感冒,甚至是带着一些鄙夷。朱慈烺忽然明白历史上崇祯十六年,朝廷令白广恩随湖广总督吴甡到湖广剿匪,白广恩为什么不愿意跟从了。

    很显然,白广恩能感觉到吴甡对自己的冷淡。

    和洪承畴孙传庭善于使用流贼出身的将领不同,吴甡对流贼出身的将领好像天生的带着成见,并且不加掩饰的表露吴甡有大智,但脾气却有点桀骜,从抗拒崇祯帝的圣旨就可以看出。

    对不喜欢的人不假辞色,不善于隐藏胸中的喜恶,棱角分明,从这一点上来说,吴甡并不适合担任一军的统帅,甚至不适合当首辅,只适合担任参谋长一类的职务。

    不用吴甡提醒,朱慈烺也不会重用白广恩。

    但该有的拉拢却是不能少。

    白广恩还是有战力的,这样的人纵然不能重用,也不能让他生起愤愤不平、对朝廷的怨恨之心。

    ……

    晚上,朱慈烺将吴甡、顺天巡抚潘永图、蓟镇总兵官李巨正和蓟州总兵佟瀚邦召到蓟辽总督府,就蓟州防务和军备整修等问题和四人进行了深入探讨。“据险练兵”是潘永图担任顺天巡抚的中心思想,朱慈烺表示赞同,但只有中心思想不行,还需要有具体行动。朱慈烺有意无意的暗示潘永图和李巨正,佟瀚邦是辽东宿将,跟建虏交战经验丰富,蓟州战备的一切事务皆应以佟瀚邦的意见为主,他二人非有重大理由,不得轻易干涉。

    潘永图和李居正不敢不从。

    佟瀚邦新任蓟州总兵,正得荣宠,下午又跟太子和吴甡在城楼上谈了很久,显然是已经拟定了蓟州的战备计划。既然太子和少司马大人都对佟瀚邦如此信任,他们两人自然没有反对的理由。

    不过他们两人一个巡抚,一个总兵官,都有守地的职责,如果佟瀚邦有什么出格的行为,为自己的身家性命着想,他们是一定会干涉的。

    第二日一早,朱慈烺离开蓟州,返回京师。

    “潘中丞,李总镇官,佟总镇,蓟州的千斤重担就交给你们了。”分别前,朱慈烺叮嘱道。

    潘永图、李居正和佟瀚邦都是遵命。

    小将佟定方站在朱慈烺身后,望着父亲目光颇有不舍,从今天起,他就是太子的亲兵卫队了。昨夜,他父亲和他谈了很久,一直谈到深夜,从面对太子的礼节到各种需要注意的事项,都一一叮嘱。佟瀚邦一向寡言少语,昨晚一晚上讲的话,比过去三年对儿子讲的话都要多。

    佟定方一一铭记在心。

    从父亲房间出来之后,佟定方没有回自己的房间,而是去见了王升。

    王升是亲兵队长,佟定方离开后,卫护佟瀚邦的责任,就落在他的肩膀上了,佟定方对父亲的安全很担心,对王升叮嘱很多。

    回到房间时,已经是子时三更了。

    今早卯时就起床,睡眠有点少,所以微微有点疲惫,不过精神很好,当太子车驾启程时,他朝着父亲深辑,眼眶微红:“父亲保重。”翻身上马,随太子而去。

    儿子远行,佟瀚邦默不作声,只是微微颌首,令一旁的马绍愉不免有所叹息,人都说飞将军李广寡言少语,不与他人多交谈,连跟儿子也没有什么话说,对士兵却宽厚不苛,带兵行军,遇到断粮缺水时,见了水,士兵不全喝到水,他不近水边,士兵不全吃上饭,他不尝一口饭。每临战都是冲锋在前,以至于他的上司,陇西太守公孙昆邪向汉景帝哭诉:“李广的才气,天下无双,他自负,屡次冲锋与敌虏肉搏,恐怕会失去他。”司马迁称赞李广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在马绍愉看来,佟瀚邦现在虽没有李广之功,但却有李广的风范,假以时日,必然能立下大功。

    想到此,马绍愉胸中忽然升起了一股自豪之气,佟瀚邦虽然不是他发现的,但能任蓟州总兵却是他大力帮助的,日后佟家父子飞黄腾达,应该忘不了他这份恩情吧?

    “职方郎大人。”正想着呢,忽然有人朝他拱手。

    一看原来是詹事府左庶子吴伟业。

    “左庶子大人。”马绍愉连忙还礼。

    论品级,两人都是正五品,因此相互称呼大人。

    吴伟业一瘸一拐,手里捧着一封信:“这是太子殿下写给兵部陈部堂的钧令,你要亲手交到陈部堂的手里。”

    马绍愉愕然:“殿下不回京师吗?”

第364章 不佑忠良

    “当然回,不过殿下要绕道玉田,说不得会耽搁一段时间,但军务不能耽搁,因此要你立刻动身,返回京师。”吴伟业一脸无奈。

    马绍愉双手接住书信,心中微微吃惊,暗想太子爷到玉田干什么?一来一去,最少耽搁四天时间啊,可皇上一共只准了四天,到今日已经三天了,太子绕道玉田,怕是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返回京师了……眼尾的余光忍不住就看向太子,心说太子爷难道一点都不担心陛下的责怪吗?

    离开前,朱慈烺再一次仰望面前的京辅要镇,蓟州雄关,心中默默祈祷,但愿再见此城时,大明已经度过了五月朱仙镇的危机。

    “走!”

    一百武襄左卫在前方开路,其余四百在后护卫,朱慈烺走马而行,就像吴伟业跟马绍愉说的那样,不是原路返回,而是绕到玉田县,走蓟州南部的山区返回京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趁机勘察玉田地形,以确定今冬应对建虏入塞的战略。

    另外也是要祭奠一下原玉田总兵,小曹将军曹变蛟。

    玉田县距离三河县将近两百里,中间夹着蓟州,也就是说从玉田到三河,无论如何也是要经过蓟州地界的,如果是走官道,当然就是经过蓟州城南的平原,但如果是小道,那就有两到三种的走法,从翠屏山的峪口潜越是一种,另外还有一种就是从玉田县城出发,沿着南面的山村小道,通过崎岖难行、河流纵横的蓟州南部,直达三河县的城下。

    这条路从地图上看甚至比蓟州官道近了三十里,但实际行走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中午,朱慈烺抵达玉田县。玉田知县带着官员在城门口迎接。

    玉田原本设有总兵,上一任也是唯一一任玉田总兵就是英勇殉国的小曹将军曹变蛟。在曹变蛟之前,玉田只设副将,小曹将军殉国之后,朝廷财力军力都困窘,玉田重设总兵之事还没有提上日程,玉田军务暂时有一副将处置。

    玉田县距离三河县将近两百里,中间夹着蓟州,也就是说从玉田到三河,无论如何也是要经过蓟州地界的,如果是走官道,当然就是经过蓟州城南的平原,但如果是小道,那就有两到三种的走法,从翠屏山的峪口潜越是一种,另外还有一种就是从玉田县城出发,沿着南面的山村小道,通过崎岖难行、河流纵横的蓟州南部,直达三河县的城下。

    这条路从地图上看甚至比蓟州官道近了三十里,但实际行走起来却是困难重重。轻骑兵还勉强,如果是重骑兵,后者是带了辎重的步兵,很难在蓟南地区快速通过。

    中午,朱慈烺抵达玉田县。玉田知县带着官员在城门口迎接。

    玉田设有总兵,上一任也是唯一一任玉田总兵就是英勇殉国的小曹将军曹变蛟。在曹变蛟之前,玉田只设副将,小曹将军殉国之后,朝廷财力军力都困窘,玉田重设总兵之事还没有提上日程,玉田军务暂时有一副将处置。

    玉田县虽然不比蓟州,但因为地处京师之东,有拱卫京师的功效,因此城墙也修建的甚是高大,城高三丈,周围一千六十丈,垛口计一千七百七十二个。东西南三面开门建楼,东为迎旭门,西为拱宸门,南为来薰门,北门堵塞,门楼为真武阁。城外挖有深一丈五尺、宽二丈的壕沟,城门开处筑有石桥。

    朱慈烺在玉田县稍作停顿,对玉田的“硬件设置”还是很满意的。

    而街道两边每隔十几步就能看到的院门上的白纸则是让他悲伤。

    松山一役,小曹将军率军死战,八千玉田兵无人逃回,玉田几乎家家出丧。

    曹变蛟是山西大同人,家人都在大同,他殉国之后,玉田百姓感其忠勇,自发为其设帐祭奠,到今日已经一月有余,但前来祭奠的百姓客商依然络绎不绝,今日太子驾到,街道上更是挤满了人。

    当太子车驾出现,有人高呼太子殿下,有人却想到了战死在松山的亲人,忍不住就嚎啕大哭了起来。

    目光扫过街边的大明子民,凄凄百姓,朱慈烺也有一种想要痛哭的感觉。

    天不佑大明啊,为何战略总是有些微的差错?为何良将名臣总不能幸免?为何天灾**总是不断?

    朱慈烺亲自上香,心中凄凉,只叹自己穿越的太晚,没有能见到小曹将军一面。曹变蛟还有他叔父大曹将军曹文诏,都是明末少有的忠于朝廷,一心不二的良将,可惜天不佑忠良,两人先后身死疆场。真是可惜可叹啊。

    思君遥想正扶头,照镜残花绝样愁。

    环宇冷看九州坼,家邦哭剩几偏陬。

    何堪乡土遭锋镝,莫怪男儿决去留。

    死地无生宜死报,京师遥向吊襄流。

    灵堂外,有人在高声唱吟。

    原来是左庶子吴伟业有感而发,一边痛哭,一边作诗。

    东宫属官自他以下,都是神伤。

    连吴甡都红了眼眶。

    “何堪乡土遭锋镝,莫怪男儿决去留……”朱慈烺默念两句,忍不住叹,真是好诗啊。

    耳边忽然听见有人在哭泣,循声看去,原来是小将佟定方在抽泣。

    不止是感佩小曹将军的忠勇,眼前的灵堂也触动了他的辽东记忆,让他想到了松锦之战的尸山血海,想到了李辅明战死塔山的刚烈,想到了从塔山突围时的大雨……

    离开玉田时,朱慈烺的心情莫名沉重了起来。

    “殿下勿忧。”吴甡看出了他的心思,劝慰道:“小曹将军虽然不在了,但我大明英勇善战的将士甚多,宁远吴三桂,山西周遇吉,湖广左良玉,凤阳黄得功,皆是能战之人,只要朝廷调派得当,粮饷充足,外灭建虏,内平流贼,不是什么难事。”

    朱慈烺默然不语,此四人虽然都是勇将,但却更有弱点,皆不是能独当一面的大将,吴三桂可能稍好一点,其他三将只宜作副将,真要让他们挑起千斤重担,承担一战的成败,三人还真是不行。

    蓟州佟瀚邦或可有独当一面的能力,而他的儿子佟定方未来或可是一员良将想到此,朱慈烺的目光忍不住就看向了佟定方。

第365章 三河城防

    见太子望向自己,佟定方以为是有什么命令,连忙在马上躬身抱拳听令,不想太子却只朝他笑一笑,就继续向前了。佟定方摸不着头脑,但又不敢问。

    道路崎岖难行,朱慈烺不止一次的停下脚步,等待前方将士搭桥或者是开路,朱慈烺不愁苦,反倒是越发的喜欢,自己五百人通行都这么困难,建虏十万大军必然很难从这里通过,十一月建虏入塞之时,只要坚守蓟州,严防古北口,就可以挫败建虏的入塞图谋。

    不过朱慈烺还是不敢大意,兵法云,以正合,以奇胜,为防建虏剑走偏锋,玉田防线还是要有所准备才对。每当经过险峻的路段,他都会停下来详细记载,并严词询问向导周围是否有绕行之道?

    最后将答案认真的记载在本子上。

    短短一百七十里路,朱慈烺足足走了三天,一天连六十里都走不上。

    其间,每到险要或者是利于行军布阵的地方,他都会把吴甡,宗俊泰和佟定方三个人叫到身边,和他们一起讨论军略。宗俊泰虽然是武襄左卫指挥使,官高位重,不过却略显愚钝,不论面对怎样的山行水势,都说不出一个所以然,佟定方虽然年纪小,但久在军中,又有天生的悟性,常常能说出一些精辟的论点,不但朱慈烺称赞,连吴甡也是连连点头,赞不绝口。

    一得夸奖,佟定方羞涩的本性立刻就显现了出来,动不动就脸红,以至于朱慈烺笑他是一个“红孩儿”。

    ……

    京师。

    东缉事厂后堂。

    提督东厂太监王德化看罢手中的密报,随手放在桌子上,所有所思的道:“太子对佟家父子倒是器重的很啊……这佟瀚邦出身辽东,怕不是又跟袁崇焕有关系吧?”目光抬起,看向面前小太监:“我儿查了没有?”

    叫李晃的小太监躬身回答:“回干爹,儿子已经查过了,十三年前,袁崇焕督师辽东之时,佟瀚邦还只是军中的百总,且驻地不是宁远,而是山海关,儿子又跟熟知辽东往事的老番子打听,他们都没有听说佟瀚邦跟袁崇焕有什么交情。”

    “不需要交情。”王德化摇头:“张家玉跟袁崇焕也没有交情,甚至见都没有见过,然他提起袁崇焕,却是一把鼻涕一把泪,恨不得让袁崇焕复生。你再仔细查,张家玉,董朝甫,如果再加上一个佟瀚邦,那太子想要为袁崇焕翻案之心就昭然若揭了,袁崇焕可是钦案,太子想要翻钦案,这不是大逆不道吗?”

    眼睛里有喜色。

    李晃低下头:“可惜儿子没有打听到他们在城楼上都说了什么。”

    “无妨。”王德化摇手:“吴甡那个老家伙也在场,估计就算提到了袁崇焕,也不会说的那么露骨。对了,陈新甲和吴甡的家里都安排好了吗?”

    李晃跪倒在地:“陈新甲那边已经安排好了,只要太子到兵部或者是到陈新甲的家中,咱们立刻就可以知道。但吴甡门风极严,儿子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请干爹责罚!”

    王德化脸色立刻就不好看了。

    李晃跪伏在地,气也不敢喘。

    “起来吧。”良久,王德化缓缓道:“吴甡那个老狐狸不好对付是意料中的时,不要着急,慢慢找机会,咱家就不信他家里一点缝隙都没有。”

    “谢干爹。”

    李晃激动的叩谢,然后起身。

    “陈新甲和吴甡都是太子的心腹,太子在朝中有什么动作,都是通过他们两人在执行,所以一定要把他们两人盯紧了,只要找到他们的不轨,就是你大功一件!”王德化眼睛放光。

    李晃低头默然了一下,忽然又跪倒:“干爹,儿子有一句话不能不说。”

    王德化皱起眉头,像是意识到了什么,口气不善的问道:“你想说什么?”

    李晃猛的一叩头,忠诚烈子般的说道:“干爹,儿子还是那句话,历来臣和君斗,都没有好下场,更何况,间不疏亲,就算太子真有什么不法,陛下也不会割断父子之情的,我大明朝又祖制森严,皇太子地位稳如泰山,除非是有谋逆的大罪,否则无人能撼动太子的地位,干爹今日对太子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增加太子对你的厌恶,一旦太子登基,干爹就算是满身是嘴,恐怕也难以解释今日之事……”

    说着说着,李晃竟然哽咽了起来:“为干爹您的千秋百年,儿子求你罢手吧,不要再继续了!”

    “住口!”

    王德化冷不丁拍案而起,脸上的肉丝都气得突突乱跳:“咱家不是跟你说过了吗?都是太子逼咱家的,咱家不使点手段,不握一点把柄,岂不是变成待宰羔羊了?”

    “那又有什么用?”李晃头也不抬的呜咽道:“干爹你能逃过一时,但能逃过一世吗?一旦今上驾崩,新皇继位,干爹你今日的功绩,就是来日的罪过啊……”

    王德化脸色忽然发白,背着双手,以极快的速度在殿内来回走了两趟,嘴里哀鸣着:“咱家又何尝不知道?但咱家又有什么办法?来日的罪过,总比今日的罪过好。咱家总不能眼睁睁地等死,却什么也不做吧。再者,是陛下令咱家这么做的,咱家难道还能抗旨吗?船到桥头自然直,以后再想以后的事情吧。”

    说到最后,声音变的苍凉无比,仰头看向窗外,长长地叹口气。

    就像是一头即将要掉进陷阱的野兽,明知前方的黑暗中有陷阱,他却不得不冲,因为猎人的弓箭已经瞄准了他,一旦停下,必然中箭死亡。在弓箭和陷阱中,他宁愿主动的死于陷阱中,也不愿被动的被弓箭射死。

    “干爹……”

    李晃呜咽着。

    王德化转头看着这个儿子,心里少有的涌起了一股感动在宫中收了这么多的干儿子,对他最忠心,做事最得力的就是这李晃了,更难得的是,李晃事事为他着想,而不是像其他小太监一样,只想从他这里讨一个富贵。

    “偌大的东厂,也只有你能这么贴心了。就算来日真的要死,干爹也会想法设法的保全你……”王德化轻声一叹,正要令李晃起身,脑子里电光一闪,像是忽然想到了什么,整个人雷劈了一样的呆愣了片刻,眼珠子瞪圆,伸手指向李晃,结结巴巴地道:“你,你再把刚才的那句话重复一遍。”

第366章 螳螂捕蝉

    本站:.

    李晃愕然的抬起头:“干爹指的是哪一句?”

    “你刚才说……小枝小节难不住太子,但如果是……”王德化脸色涨红,冲到嘴边的两个字,在即将出口的刹那,又被他硬生生地咽回去了。

    谋逆!

    如果太子谋逆,不就不可以当皇帝了吗?

    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但太子既然接纳袁崇焕的旧人,想要翻转袁崇焕的钦案,不就是可能的迹象吗。

    王德化脑子轰轰作响,像是有无数颗炸雷在他身边同时炸响一样。

    在这之前,他从没有想过这一点,或者是不敢想,他只是不甘心放弃眼前的荣华,感觉到太子以后可能不会容他,所以他才想要给太子找一点麻烦,但具体要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他心里却并没有一个尺度……

    这个念头太恐怖,王德化不敢再往下想了,他站直身子,缓缓地舒出一口气:“下去吧,咱家累了。”

    李晃站起来,躬身道:“还有一件事要向干爹禀报,太子殿下在京营成立了军情司,乍一看好像是只管军情事务,但儿子觉得事情未必就这么简单,恐怕是有针对咱东厂的意思,所以儿子派人去查了一下,那个军情司照磨萧汉俊滑的像泥鳅,儿子盯了他好几次,才好不容易盯住了他。”

    “可有什么发现?”

    “暂时没有,”李晃摇头:“不过儿子觉得他绝不是一个一般人物,外表张狂,但其实却非常有心机。”

    “能得你夸奖,看来他倒也是个人物了。”王德化点头:“那就继续紧盯,一有消息立刻禀告。”

    “是,儿子告退。”

    李晃恭恭敬敬的一个深辑,缓步推出。临出门前,不忘小心翼翼的关好殿门。

    王德化却已经颓然的跌坐到了太师椅里,他为自己刚才的那个大胆念头而感到震惊……

    三河县。

    经过三天的跋涉,朱慈烺终于到达了三河县。同样的距离,从蓟州走只需要一天半。

    到现在朱慈烺彻底明白,京师到山海关的官道为什么走蓟州北,而不是走蓟州南了,自己五百骑兵都这么困难,如果是建虏的十万大军恐怕就更是困难了。不过朱慈烺仍不敢大意,想着建虏入塞之时,还是要在玉田县的几个险要之处设置兵马驻防,一处不需要多,五百兵马足够,为的也不是消灭建虏,而是延缓建虏进军的速度,消耗建虏的补给。

    第三日的时候朱慈烺收到了崇祯帝的旨意,对他弃北线而走南线,崇祯帝很是不悦,不过并没有责怪,只是催他速速返回京师。

    三河县也是攻击京师的要塞,自崇祯二年三河被建虏攻破,直抵京师之后,三河县重新修建并加高了城墙。和玉田一样,都是城高三丈,城外有一丈五的壕沟吗,城中兵马两千,就一个县城的防御来说,三河县已经做到了极致。

    三河县县令带官员在城外迎接。

    朱慈烺却没有进城,他对三河城防并不是太在意,因为建虏一旦侵到三河,就等于蓟州的防御完全失败,就他的战略来说,他在蓟州布置的精锐肯定已经损耗殆尽,固守三河县已经没有意义了,与其在三河城下和建虏周旋,还不如撤退到京师呢。

    所以三河城防不是重点,玉田到三河的崎岖道路才是重中之重,同时也是上上之选,如果连上上之选都守不住,一个坚固的三河县又有什么意义?

    第二日下午,朱慈烺的车驾抵达香河。

    同样没有停留,只稍事休息,大略得看了一下香河城墙,连香河官员都没有见,就继续返回京师。

    车驾离开时,朱慈烺接到了一封密信。

    是李若链写来的。

    李若链新任军情司的监督官,正随着首任照磨萧汉俊组建军情司,他密信中说,自从受命之后,萧汉俊丝毫没有招募情报人员的动作,反倒是待在京师的“醉春楼”的温柔乡里花天酒地,胡乱的花银子,酒楼,妓院,甚至连路边的乞丐他高兴起来都会扔个三五两银子,照李若链估计,短短五天时间萧汉俊最少已经扔出去五千两银子了。

    而朱慈烺一共只给了萧汉俊四万两经费。

    这哪里什么情报首领,完全就是一个骗到钱的“金光党”啊。

    萧汉俊还提出要求,要李若链想办法从刑部大牢的死刑犯里捞一个法号叫“戒嗔”的和尚。

    李若链调查了一下,发现戒嗔和尚是前年被抓进大牢,去年六月案件审理完毕,刑部大理寺都签押,只等陛下核准,就会秋后问斩了。戒嗔的罪行很简单,前年春天他无故发疯,打死了到寺里上香的一个香客,还将几个师兄弟都打成重伤,后来被众人制服送到官府。

    李若链看不出戒嗔有什么价值,只觉得戒嗔就是一个该死的疯和尚。戒嗔已经是审理完毕的死刑犯,想要从刑部大牢捞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又对萧汉俊花天酒地、不干正事不满,所以他倾向不答应。

    至于萧汉俊为什么要捞戒嗔?是否跟戒嗔有什么个人关系?李若链尚在调查中。

    最后,李若链汇报了两条朝堂的新消息。

    第一,东林名士倪元璐婉言谢绝了首辅周延儒的邀他出山的邀请,借口是,年老体衰,不堪大用,家有八十一岁老母在堂。

    倪元璐字汝玉,号鸿宝,浙江绍兴府上虞人,大书法家,天启二年进士,授庶吉士,任编修,曾冒死请崇祯帝废除《三朝要典》。崇祯八年出任国子祭酒,后被首辅温体仁嫉妒,不得不去官闲住。周延儒再为首辅后请他出山,他婉言谢绝,但等到十五年末,建虏大举入关危急京师,朝廷求救兵于天下时,他却散尽家财,募得一百死士,驰赴京师,得到崇祯帝的嘉许和感动。

    十六年拜为户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十七年初,李自成的大军逼近北京,倪元璐上疏建议修葺南京宫殿以备不测,意思就是请皇帝南迁,但未被采纳。三月李自成陷北京,城陷之日,倪元璐整衣冠拜阙道:“以死谢国,是我份内之事,我死之后,不要收葬,必暴尸于外,以惩罚我不能救国的罪过。”

    自缢死,卒年52。

    家人跟着殉节者13人。

    [:]

    崇祯十五年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崇祯十五年》,微信关注“热度网文或者rdww444”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

第367章 青楼逍遥

    不由自主的,就想到了昨晚迟以恒跟她说的那些话。w

    楚昭阳顿住,回头对她说:“摘红杏。”

    把那枝出了墙的红杏折了。

    ***

    顾念看到迟以恒手上的外卖,说:“其实……楚昭阳家里有阿姨的,每天都会过来做饭。”

    迟以恒失落的笑:“是啊,我怎么忘了,他家怎么可能少了阿姨。”

    顾念接过外卖:“还是谢谢你。”

    “其实我主要是想找借口来看你。”迟以恒笑着说。

    顾念没想到迟以恒竟然会突然说这个,她一点儿心理准备都没有。

    “迟老师……”

    “别叫我老师了。”迟以恒轻轻地一笑,有些涩然,“我早就不想你叫我老师了。且,我们已经不是师生关系。你这么叫,总把我们之间的距离弄得越来越远。”

    “可我已经习惯了,你确实是我的老师,我也一直把你当成老师。”顾念拘谨的说,希望迟以恒能明白她的意思。

    “可现在不是了。”迟以恒上前一步,突然握住了顾念的手,“我不想当你的老师,你能不能给我们彼此一个机会?”

    顾念慌了一下,就要把手拽出来,但迟以恒握的紧。

    他上前一步,说:“以前在学校里,我就很注意你,可那时候我是老师,你是学生,这是不被允许的,让人知道了,对你不好。而且……还有言律。所以,我一直不敢说出来。但现在我们没有那层师生关系了,我也有资格光明正大的追求你。”

    他这么直白的说出来,顾念更慌了:“迟老师,可我只是把你当老师的,对不起。”

    “我不是要你立刻就接受我,只是想让你给我一个机会。”迟以恒温声道,“顾念,你有拒绝我的权利,我也有追求你的权利。你单身,我也单身,给我们彼此一个机会,好吗?”

    “对不起,我还是——”

    “你是喜欢楚昭阳?”迟以恒截断她的话。

    顾念张嘴,却否认不了。

    迟以恒目光一黯,低声说:“顾念,楚昭阳有跟你表示过什么吗?”

    想到昨晚,想到今早,顾念沉默。

    “果然。”迟以恒叹了一口气,“对楚昭阳,你又了解多少呢?”

    除了从楚恬和莫景晟那儿得知了他被绑架过的事情,自他本人那儿,她却是一无所知。

    “对他的家庭,你又了解多少呢?我知道你跟他妹妹关系好,可那又有什么用,他家中主事的又不是他妹妹。他家中长辈,他的父母,你知道吗?”迟以恒问道。

    这些,顾念发现她一个都答不上来。

    “他们那么大的家族,哪里会随意娶个儿媳妇儿进门?都是一早就订好了联姻对象。灰姑娘是有,可毕竟少,不是每个女孩儿都能幸运地成为灰姑娘,也不是每个男人都能那么负责任。”迟以恒握住了她的肩膀,“顾念,我说的话不那么中听,可却是事实。我不是在败坏楚昭阳什么,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他跟你纠缠,却从未承诺过你什么,别让自己越陷越深,最终受伤的只会是你。”

    “我不会的。”顾念不住的摇头,“我跟他……没什么。”

    迟以恒脸上露出惊喜,双眸都亮了起来。

    嘴角还没来得及扯开笑容,握着林初肩膀的手就被人用力扯开。

    同时,顾念就被拉入一堵怀抱,肩膀被一只手掌牢牢地锁住,灼人的烫意自掌心传到她的肩头。

    顾念惊讶的转头,就见楚昭阳立在她的身边,结实的胸膛紧贴着她的肩膀,面目冷峻。

    迟以恒皱眉,目光定在了楚昭阳握着顾念肩膀的手上,脸色黑了一些,沉声道:“楚先生?”

    楚昭阳直接无视掉迟以恒,低头看顾念。

    “楚——”

    顾念刚出声,就被楚昭阳淡漠打断:“跟我没什么?”

    顾念吸着下唇,闷闷地。

    自己好像也没说错,跟他确实没什么关系,他也从未表示过什么。难道,还让她自作多情吗?

    “早晨不是才从我床上下来?”楚昭阳直接把顾念揽进怀里,很紧,让顾念挣扎不开。

    顾念脸色一白,下意识的就去看迟以恒。

    并不是担心他误会,只是觉得,她是来保护楚昭阳的,有职责在身。结果保护着保护着,保护到人家床上去了,这不就是借职务之便乱搞吗?

    哪怕这里面是有内情,但在别人看来完全不是这样,别人也不会在乎你的内情。只会觉得她随便,并不是来工作的,反而是来找男人的。

    果然,就见迟以恒不敢置信的看着他们,最后目光落在顾念的脸上:“顾念,你们——”

    “迟老师,这事儿以后再说吧。”顾念本想解释,可想到迟以恒对她的心思,就觉得还不如不解释,索性就让他误会着,也免得让他继续在她身上浪费时间。

    迟以恒却表情严肃的说:“顾念,我相信你,你不是一个随便的人,不会辜负你的工作。这里面一定是有误会。”

    顾念没想到迟以恒会这么说,有些愣怔的看着他。对他的信任,心中感动。

    楚昭阳却觉得碍眼极了,顾念对迟以恒说的话在他看来就是害怕迟以恒误会。再看迟以恒那副理解的模样,两人现在对视着,一副你侬我侬的样子。

    楚昭阳突然撩起顾念的长发,将她的衣领微微的下扯,她锁骨上一块儿指甲盖大小的紫色痕迹立即露了出来,在她白皙的肌肤上显得尤为的显眼,明艳又刺目。

    迟以恒的目光晃了一晃,就见楚昭阳讽道:“误会?”

    顾念忙挡住了锁骨,回去换衣服的时候就看见了,所以特意选了衬衣,将衣领纽扣系的高高的,却没想到楚昭阳会这么做。

    顾念脸色发白,这一刻难堪极了。

    “不送。”楚昭阳冷冷的对迟以恒说,拽着顾念的胳膊就往回走。

    经过垃圾箱,楚昭阳夺过顾念手中的外卖就全都丢了进去。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崇祯十五年》,微信关注“热度网文或者rdww444”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

第368章 归德失陷

    文士干脆不起来了,四仰八叉的躺在街心,高高的扬起酒壶,往嘴里灌酒。街上的行人见了都是惊讶,阁楼上的美女呆愣了片刻,一跺脚:“喝死你算了!”砰的关上窗户。

    文士哈哈大笑。

    街角处,三个戴着大斗笠的黑衣男子冷冷望着文士的表演,为首一人冷笑道:“不过就是一个喜好酒色的狂生罢了,这样的人,怎么配搞情报?”

    另两人也都是点头。

    搞情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低调,仿佛不存在,让人无法洞察才是情搜的最高境界,哪有人像文士这般张狂的?

    三人急匆匆地走了。

    不远处,坐在街边条石上休息的一名樵夫慢慢抬起了头,露出了他被斗笠遮挡着的脸。

    四十多岁,破烂衣,短胡须,脸型坚毅,眼神满是惊讶。

    原来是锦衣卫都指挥使李若链。

    李若链对萧汉俊不负正业,至军情司事务于不顾,流连在花街柳巷很是不满,不过更让他惊讶的是,萧汉俊的身边,居然有东厂番子在盯梢!

    刚才的三个人就是东厂番子。虽然不比当年,但东厂番子依然是一种让人恐怖的生物。身为锦衣卫的都指挥使,李若链倒不惧东厂番子,他只是不明白,东厂番子为什么会监控萧汉俊,难道是军情司的成立引起了东厂的注意和嫉妒,又或者是东厂提督王德化王公公对军情司有什么意见?

    不管哪一种,都是大事,都必须立刻向太子殿下禀报!

    李若链跳起来,担了柴禾就走。

    萧汉俊还躺在街心里喝酒,一壶酒下去,他打了一个酒嗝,空酒壶一扔,目光有意无意的朝三个东厂番子刚才站身的街角扫了一眼,见三人已经不在了,他嘿嘿一笑,摇摇晃晃地爬起来,哼唱着小曲走了……

    ……

    得到李若链的密信,朱慈烺已经快到通州了,对萧汉俊身边有东厂番子,他虽然惊异,但却也不太意外。只是不知道监控萧汉俊是父皇的旨意呢,还是王德化的自作主张?想来后一个可能性要大一点,父皇在自己身边安插暗探,无非是担心他这个太子被奸人蛊惑,又或者是想时时知道他的动向,虽有一些帝王权谋,但并非全部都是恶意。

    盯梢萧汉俊却不同。

    父皇不会管这种细枝末节的小事,所以一定是王德化的意思。

    朱慈烺沉着脸,他对王德化这个人,越来越不能理解了,也越来越警惕了。

    ……

    第二天午后,大明皇太子朱慈烺回到京师。

    原本四天的行程,他却用了整整十一天,此时已经是四月初五。

    还没有进城,他就得到了一个消息:三天前,归德府被流贼攻陷了。

    流贼是三月二十七围住归德府的,历史上,归德府只坚守了两天,但今世却是坚持了五天,直到四月初三才被流贼攻破,除了增加了一千五百人马,侯方域提前报信应该也有一定的帮助。

    据军报,流贼在归德一共聚集了十几万兵马,其中一半是李自成的主力,以至于官兵不得救归德。兵部塘报一向有夸大其词的传统,不过朱慈烺认为,这一次的塘报却是实实在在,一点都没有灌水。

    而河南官兵也确实没有救援的能力,除非是左良玉和杨文岳大军合一起,否则无人能抵抗流贼的攻势。

    朱慈烺心情沉重,归德破了,不知道侯方域和张名振的烧粮计划成功了没有?两人又是否安全?

    听到归德陷落,吴甡呆愣了一下,猛地向朱慈烺一拱手:“殿下,臣先行一步!”

    不等朱慈烺答应,就纵马向城内疾驰。

    他的亲随急忙跟上。

    归德之后,河南没有被流贼攻陷过的府城,就只剩下一个开封府了,想到太子的预言,吴甡一阵心惊,作为兵部侍郎,他必须就河南军情的变化拟出一个办法来,以期为朝廷守住开封。

    “但愿太子担忧的那件事情不要发生……”吴甡在心中默默祈祷。

    ……

    河南归德府治商丘。

    去年以来,河南就呈现朝廷和流贼两方势力犬牙交错的景象。南阳、豫西北各府县早被流贼劫掠了一遍,大明能够控制的唯有开封和山东毗邻的豫东各府县。初期官军还收复豫西北的城池,派官吏,派兵驻守,后来见一点用处没有,派出的官兵都成了流贼的猎物,尤其去年年底开封被李自成的流贼大军围攻,见识到李自成的强大兵力之后,河南巡抚高名衡干脆不再往那些被流贼攻陷劫掠、无粮无兵的空城派兵了,只一心一意的防守开封。

    至于豫东的归德,高名衡无法提供更多的资源,只能严令官员死守。

    府衙内,归德同知颜则孔和商丘知县梁以樟面色凝重。

    他们刚刚知道了一个消息,三天前,流贼攻陷了陈州,下一步很有可能会围攻归德,明天最迟后天,归德周围县乡的百姓就会向归德逃来,过去两年中,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好几次了,赖归德城池坚固,每一次都能保周围百姓的平安。

    但这一次却隐隐和过往有所不同。

    前几次,朝廷在河南陕西尤有大兵,督师洪承畴,总兵曹变蛟白广恩马科在中原陕西剿匪,流贼虽然攻城,但却不敢在城下耗费太多的时间,一旦短时间不能攻下,官军援兵齐至,他们就要倒霉。因此守军往往只需要坚守两到三天,就可保一方平安。

    但自从洪承畴调任蓟辽总督,曹变蛟白广恩等总兵也随着去了蓟辽之后,形势就有了改变,官军的剿匪实力大大削弱,虽然还有左良玉的湖广兵和杨文岳的保定兵,但杨文岳兵少,左良玉又总给人一种缓不济急的感觉。去年冬天开封被围,左良玉虽然也带兵驰援,但行动迟缓,若非开封军民一心,奋力死守,说不定就真被李自成的流贼给攻破了。

    更不用说襄城之战,左良玉见死不救,致使汪督遇害。

    现在松锦之战结束,朝廷九边精锐丧于松山,孙督刚练秦兵,短时间不可能有成效,算来算去,中原能倚仗的还是只有一个左良玉。

    但不管颜则孔还是梁以樟,两人都对左良玉极端不信任。

第369章 商丘知县

    颜则孔和梁以樟都认为,左良玉的湖广兵靠不住,连总督汪乔年他都能见死不救,何况一个归德?要想保住归德,只能靠自己。因此这三个月来,两人整备城防,加紧操练民兵,为可能的归德之战做准备。

    十天之前,督师丁启睿派了一千五百兵进驻归德,颜则孔和梁以樟惊喜不已,亲自到城门口迎接,但等见了这一千五百人的军容之后,两人却又默然了,因为这一千五百兵都是老弱,队列混乱,连武器装备也不齐全,领军的一个姓牛的游击,更是大腹便便,整支部队一看就没有什么战力。

    丁启睿派这支兵马,不过就是在应付兵部的命令。

    即使如此,牛游击一进归德府就向他们两人逼饷,声称军队已经数月没有下发粮饷,若是继续下去别说剿匪了,甚至会出现哗变的可能。

    颜则孔和梁以樟无奈,两人东拼西凑,好不容易凑出了一点钱粮,这才把牛游击安抚下来。

    颜则孔是同知,梁以樟是县令,两人都不是归德的最高官员,但中原流贼肆虐,很多官员不敢到河南就任,故而河南有不少官职都是空着的,归德知府就是这种情况。

    知府不在,同知暂时理事。

    同知颜则孔极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老亦,没有守城的能力,如果流贼真杀到城下,还需倚仗商丘知县梁以樟。

    梁以樟,今年方三十四岁,崇祯十三年进士,初授河南太康知县,有功,迁为商丘知县,至今到任不过三个月。梁以樟虽是文人,但颇有武力,会试时,命试骑射,进士皆书生,夙不习,唯有梁以樟跃马弯弓,矢三发,的皆应弦破,观者叹异。

    任太康知县时,梁以樟曾率众剿灭境内土匪,有一定的带兵经验,自从到任商丘知县,他对归德防务就十分留意,颜则孔找他商议,将归德防务托付给他,他当仁不让的就答应了下来。

    “流贼十几万大军,一旦来袭,以城中五千不到的人马,想守住城池何其难也!”颜则孔长长叹息。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你我既为大明臣子,自当一死报效朝廷!”年轻的商丘知县慨然不惧。

    听了梁以樟慷慨的话语,颜则孔点点头,神色也坚定了下来。

    “商丘城高池深,有十多万百姓,再组织五千义勇不成任何问题,算上石守备和牛游击的人马,将近八千人马,只要咱们上下齐心,竭尽全力,守上两三个月不成问题。有这么长的时间,左良玉再是迟缓,怕也不能不来救。”梁以樟道。

    颜则孔点头:“一切就拜托公狄了。”

    梁以樟字公狄。

    “为国尽忠是本分,何谈拜托?卑职愿和大人一起效仿张巡、许远,让商丘成为第二个睢阳,纵使流贼有千军万马,也要将其阻挡在商丘城下!”梁以樟站起来,慨然道,

    归德古名睢阳,唐代安史之乱时,张巡与许远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死守睢阳,前后交战四百馀次,使叛军损失惨重。有效阻遏了叛军南犯之势,为朝廷重整旗鼓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张巡与许远也因此同为后人所敬仰。

    梁以樟和颜则孔都是苦读诗书的进士,对这段典故熟悉无比。

    梁以樟要在归德重现当年睢阳的光辉。

    颜则孔也激动的站起来:“愿效张巡、许远,已报朝廷!”

    两人都是慷慨激昂,不过说到具体的事务,两人却又黯然了起来,守城必须有钱有粮,如此方能招募义勇,鼓舞士气,但偏偏府库空空如也,一两银子也拿不出来,存粮也没有多少,唯一的办法就是号召城内的乡绅们慷慨解囊,捐献家中的钱粮以助军,但两人都非常了解归德的乡绅,想让他们出钱助军,何其难也。

    年初,开封被围困之时,颜则孔就曾经号召城内士绅纳捐,以招募义勇,加强归德城防,防止流贼兵锋南移,向归德攻来。但响应者寥寥,最后只募到了一千两银子和两百担的粮食,令他目瞪口呆,不敢相信。

    现在再一次号召,怕也是重蹈旧辙,不会有什么大作用。

    归德是豫东名城,其富裕其文化风流在河南首屈一指,人才辈出,城中有沈、宋、侯、叶、余、刘、高、杨等八大名门望族,自嘉靖后至明末,这些家族出过两位“阁老”、五位尚书以及十多位侍郎、巡抚、御史、总兵,当时“中央”曾有“满朝文武半江西,小小归德四尚书”之说,一座小小的城池,人物如此众多,放眼全国,也堪称罕见。

    而颜则孔和梁以樟为难的就是这一点。

    和这几大家族相比,他们两人虽然是归德的父母官,但在这些传承百年的士绅家族面前,却没有多少的话语权。上一次募捐时,颜则孔曾经上门劝说,结果碰了一鼻子的灰。

    八大家族不出血,一般的士绅百姓不会跟风。

    梁以樟年轻气盛,想到危局,忍不住一拍桌子:“如果不行,卑职就亲自带兵一家一家去讨,无论如何也得把钱粮凑出来!”

    颜则孔吓了一跳:“使不得,使不得呀,那些都是什么家族,不说沈家宋家,就是一个侯家咱们也惹不起啊……”

    就在二人一筹莫展之时,突然有人前来拜见。

    “什么?侯方域候公子?快请!”

    颜则孔惊喜不已。

    侯方域来干什么?难道是知道归德的危局,要来响应募捐?但我号召募捐的告示还没有贴出去呢?再者,侯方域不是护送侯恂侯老大人去京师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学生侯方域拜见两位大人。”侯方域拱手施礼。

    颜则孔和梁以樟相互一看,都是微微吃惊。

    侯方域怎么变成这样了?一脸疲惫,眼睛里带着血丝,整个人像是脱了一层皮,一点都没有那个传说中的翩翩浊世佳公子的风采。

    十天的长途奔波对侯方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他生平第一次有了痛不欲生的感觉,他大腿两侧被马鞍磨的血肉模糊,走路都得惦着脚,一个不慎就会牵扯到了伤口,令他疼的啊啊叫。但为了救父,为了侯家,他咬牙强忍着。

第370章 上门献策

    侯方域是今天早上回到归德的,稍一休息,立刻来求见颜则孔和梁以樟两位父母官。

    “贤侄免礼,侯老大人可好?”颜则孔是一个周到之人,见面先问侯恂。

    虽然侯恂是有罪之身,被押在诏狱中,但明末官员起起伏伏,今日罪犯,明日总督的事情稀松平常,所以官员们对诏狱里的“罪臣”一点都不敢轻视,谁也不敢保证这个罪臣明日不会成为自己的上司。

    何况,侯方域是名士,虽然还没有功名,但四大公子的名号却已经响彻大江南北,未来前途不可限量,颜则孔作为前辈,对这个后生晚辈一点都不敢小视。

    听颜则孔问到父亲,侯方域脸色黯然了一下:“谢大人关心,家父尚好。”

    分宾主坐下,不等颜则孔和梁以樟问,侯方域就拱手道:“听闻两位大人遇到了难题,学生今日是来献策的。”

    “献策?”颜则孔和梁以樟相互一看,又惊又喜。

    难道侯方域真是来募捐的?

    侯家是归德的名门望族,虽然渊源历史比不过沈家和宋家,但在归德城内的影响力却一点都不亚于两家,如果侯家能领头,那事情就容易多了。

    “贤侄所指为何?”颜则孔问。

    侯方域沉思了一下,道:“眼下流贼在中原肆虐,陈州之后,流贼兵锋下一步很有可能会指向商丘,要想守住商丘,非集合全城的人力物力不可。但眼下商丘面临的困难有二,一是府库空虚,府衙拿不出钱粮,而城内乡绅又不愿慷慨解囊,第二就是城内守军薄弱,士气低落。”

    听到此,颜则孔和梁以樟更是惊喜。

    侯方域果然是为商丘城防而来,而且一言就说出了商丘的困境,难道是有好办法吗?

    “贤侄有什么想法尽管说。”颜则孔道。

    “两个困难归结起来其实是一个,那就是缺乏钱粮,不管是商丘本地的驻军还是十天前来的友军,只所以士气低落乃是因为缺粮欠饷,装备不齐,如果二位大人能解决粮饷的问题,提高士气,齐心协力,配以商丘城高大的城墙,打退流贼的进攻,并非不可能。但府库没钱,只能向城内乡绅募捐。学生愿起了一个带头作用,捐献家中储粮一千担和三千两银子!”侯方域道。

    听到此,颜则孔和梁以樟大喜,两人几乎同时跳了起来,颜则孔激动的喊:“贤侄大义啊!”

    侯方域却很冷静,眼睛里甚至闪过苦笑。

    因为这并不是他的主意,而是太子殿下的命令,临出北京时,太子交给他一个条陈,令他回返商丘之后,按照条陈一步步执行,他不敢不从,今日来见两位父母官就是条陈的第一步。

    为了救父,他只能舍弃商丘的祖业。

    何况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商丘被流贼攻破之后,这些终究都是保不住的。

    侯方域拱拱手,继续道:“但只靠侯家是不行的,城中的名门望族,沈、宋、叶、余、刘、高、杨等家族,都应该依照我侯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可惜他们难有我侯家的觉悟,在他们眼中,家中的财物远比商丘的城防更重要,城外的流贼虽然恐怖,但没有了钱粮更恐怖,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能多捐一点,自己少捐一点,如果只是一味的好意劝说,他们绝不会听从的。”

    对侯方域这个观点,颜则孔和梁以樟都是认同。

    颜则孔却没有完全失望,善良的说道:“往时他们肯定不会多捐,但今日形势紧迫,又有贤侄领头,他们想法肯定会有所不同,本官再亲自上门劝说,晓以大义,想必他们能够多捐一点。”

    侯方域摇头:“难,学生对他们太了解了,除非是刀架到脖子上,否则他们是不会多捐的,何况时间不等人,流贼很快就会攻到商丘城下,没时间跟他们磨蹭,因此学生以为,一旦流贼兵临城下,二位大人可以下令,全城所有物资实行战时管制,城内的士绅都必须交出八成的储粮和一定数目的银两,甚至全部交出,由官府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如果有人不从,当派出士兵强行收集,我侯家愿带头响应!”

    “所有的粮食都集中在官府的控制下,如此全城百姓自然会听从官府的号令。有了充足的粮饷,可以进行犒赏,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士兵必然会奋勇杀敌。如此就可以把全城之力集中起来,守住商丘城!”

    侯方域把太子制定的办法缓缓说出,直听得颜则孔目瞪口呆,倒吸了一口凉气。

    梁以樟却是露出兴奋之色。

    “使不得,使不得啊,”半响过后,颜则孔回过神来,摇头像是拨浪鼓:“贤侄难道不知道他们都是什么人物吗?这等手段岂能对他们使用?”

    八大家族都是有背景的,沈家故去的家主曾经担任过吏部尚书,宋家更是有两个子弟在朝中为官,其他家族也都不得了。颜则孔真这么做了,等于是同除侯家之外的另外七大家族为敌,就算能守住归德,他以后也难在归德混了,不说朝廷的责罚,只说地方舆论他就受不了。

    “我看可行!”

    梁以樟却是赞同:“非常时期应行非常之事,只要能守住商丘,这些都是小枝小节。”

    “不行不行!”颜则孔使劲的摇头,说什么也不答应。

    侯方域不意外,缓缓道:“大人也不必着急反对,强行征收是最后的不得已之策,在这之前,大人还是可以上门劝说的,学生也愿为大人的臂助,向城中士绅解释管制物资的必要性。为了去除众人的疑虑,学生以为,征收上来的粮饷都应该统一存放统一管理,并且答应士绅,如果流贼退去,剩下的粮饷会按照比例退回给各位士绅。为昭公信,可选一德高望重的士绅为监督,配合并监督粮饷的发放。同时放出风声,不配合者将强行征收,并且强行征收的粮饷不在退还之列,如此双管齐下,必然有事半功倍之效。”

第271章 流贼势大

    听到此,颜则孔眼睛微微一亮。

    梁以樟忍不住击节赞叹:“好办法,不愧是侯公子!”

    颜则孔思量了片刻,也觉得这办法可行,于是点头,但对于最后的强行征收,他还是难以下定决心。

    此时的街道上,几个侯府的家丁正在几家粮店门口转悠,看里面的存粮,同时悄悄确定到粮店的粮仓所在。

    下午,陈州被流贼攻陷的消息在城中传了开来,百姓皆惊,同时有一个更惊人的消息传开,侯尚书府上的家人和女眷都已经离开商丘,往山东避难去了,大家快逃啊。

    崇祯八年以后,河南寇乱不止,百姓们时时都能听到这种谣言,一个个都麻木了,加上方圆几百里之内,除了开封就属归德府的城墙坚固了,但开封早已经人满为患,物价又高,非一般小老百姓所能生存,商丘城墙高大,崇祯八年曾经击退过李自成的进攻,大约是上一次受创太重,这些年来李自成的流贼从没有攻打过商丘,一来二去,人们都把商丘当成河南境内除了开封之外的第二安全所在,出了商丘又能跑哪去呢?

    因此虽有慌乱,但出逃的百姓却也没有几个人。

    听到侯家女眷离开商丘,颜则孔和梁以樟都是疑惑,不明白侯方域既然愿意捐助大笔粮饷,为什么却要送家人离开,难道对坚守商丘没有信心吗?所幸女眷虽然走了,但侯方域本人和家中的精壮家丁并没有离开。

    黄昏,忽然有大批百姓逃入城内,原来流贼已经出现在百里之外了,官军立刻关闭了城门。百姓们这才感觉到了危机的临近,收拾行囊想要逃走,但又不知道往哪里逃?流贼已经在百里之外,如果出城遇见流贼怎么办,何况城门已经关闭,想出也出不去,反倒不如留在城中、说不定还可以凭借商丘高大的城墙,击退流贼的攻击。

    晚上,同知颜则孔和知县梁以樟在府衙召集城中士绅代表,希望他们慷慨解囊,捐献家中的钱粮助官军守城。

    不出意外,士绅们纷纷诉苦,以天灾**田地减产等种种理由,对官府征集粮饷的命令进行抵制。

    颜则孔好一番劝慰,又晓以大义,士绅们这才答应捐一些钱粮,不过数量跟预期差距太远。

    梁以樟怒了,猛的一拍桌子,怒斥士绅们大祸临头了还自私自利、

    这一下士绅们都不乐意了,纷纷指责梁以樟不应该欺压百姓,又说同知大人都没有反对,你一个小小的知县着急干什么?

    关键时刻,侯方域侯公子站了出来,表示侯家愿意捐献府中存粮一千担和三千两银子,助官军守城,同时提出建议,认为应该对城中物资实行军管,重赏勇士,以提高官兵的士气和战斗力,主动捐献者待退敌之后可按比例退还,对不愿意捐献的士绅实行强制征收,轰,此议一出,会场就骚动了,士绅们又惊又怒,这不是夺他们的财产吗?纷纷站起来痛骂侯方域。

    侯方域毫无惧色,大声驳斥。

    一代才子不是白给的,将所有骂他的人都驳的体无完肤,连沈家老爷子都被他骂的满脸羞臊。

    有钱有粮才能坚守城池,不愿意捐献钱粮助官军守城,难道诸位是要为闯贼留着吗?一旦流贼攻破城池,不但钱粮,连家中女子的清白恐怕也不能保,到时诸位就悔之晚矣!

    这个道理,士绅们不是不懂,但这个世界上除了割肉就是掏钱疼,不死到临头,谁也不愿意破财。

    同时众人才恍然,怪不得侯方域提前将女眷送出商丘城,原来他早就得到消息了。

    城中没有女眷的侯方域都愿意捐出一千担存粮和三千两银子,他们这些家中有女眷的人,难道不应该捐献的更多吗?

    一番思量之后,士绅们终于愿意提高捐献的额度,不过却都气不过侯方域强征粮饷之策,纷纷朝侯方域怒目而视。

    侯方域表面不屑,心中却是苦呀。

    没有办法,这是太子的命令,为了救父,为了聚集更多的粮饷,他不得不得罪全城的士绅。

    第二天早上,侯方域将府中存粮一千担,连同三千两现银交到了府衙,并将府中家丁武装起来,编成队伍,亲到颜则孔面前请命,请求编入官军,助官军守城。

    颜则孔甚为感动,但却不敢将侯方域编入官军,侯方域是世家公子,万一有一个闪失,他没有办法向侯恂交代,于是他任命侯方域为巡粮使,带领府中家丁巡视粮仓,负责粮仓安全。

    侯方域欣然从命。

    颜则孔和梁以樟都很欣慰,认为侯方域不愧是侯老尚书的公子,认大局,识大体啊。如果城中士绅都能如此,何愁守不住城池?

    上午,城外出现小股流贼的身影,负责守城的梁以樟急令所有官兵和义勇都上城防守。中午,流贼大军赶到,在商丘城外扎下三座大营,旗帜招展,漫不见边际,看兵马最少二十万,城中士绅这才慌了,一些不肯出钱的铁公鸡找到颜则孔,表示愿意捐助一定数目的钱粮。

    但晚了,流贼兵马之多超过了颜则孔和梁以樟的估计,原本他们以为最多十万人,但眼见流贼营帐层层叠叠,三个大营加起来将近二十万,以商丘城中区区三千弱兵,加上义勇也不过八千,眨眼间怕是就会被碾成粉碎。

    如今情势下,必须将城中十万百姓全部武装起来,否则不要说一个月,就是两三天也未必能坚守。而要全部武装,就必须有钱有粮,若是任由富商士绅们看心意随意捐助,就算捐到明年,也不可能捐到需要的数目。

    “大人,危急如此,不能犹豫了!”梁以樟劝。

    明制,官员失地,论罪当死。因此能否守住商丘,不止关系两人仕途,更关系两人的性命。

    颜则孔一咬牙,终于下定了决心。

    颜则孔在府衙召集士绅,这一次他不再温情商议,而是直接命令,城内七大家族都必须照侯府的标准,一家三千两白银,一千担粮食,明日中午之前送到府衙,其他富商或者是城中有头有脸的人物,也要捐助相应的数目,但有拖延抗拒者,一律以通匪罪论处!

    士绅哗然,纷纷诉苦。

    但颜则孔听也不听,拂袖而去。

第272章 归德之战

    同知大人离开,现场留下知县大人坐镇。

    在梁以樟冰冷的目光面前,士绅富商们不敢多说什么,嚷嚷了一会,灰溜溜走了。

    很快,府衙强制士绅富商们捐银捐粮的告示就贴了出来。

    百姓们见了欢喜,士绅们一个个却是如丧考妣,有人到府衙游说,想让同知大人改变主意,但颜则孔一概不见,知县梁以樟倒是来者不拒,不过却没有人敢游说他。

    下午,一流贼在城外劝降,被梁以樟一箭射倒,其他流贼大骂退走,再也不敢靠近城墙。稍后不久,一名黄脸将领带着数万流贼从营中列队而出,身后旗号打着一个“袁”字。姓袁的将领指挥流贼们担土搬石,堵住了护城河上游的来水,城内兵少将弱,不能出击,只能眼睁睁看着护城河河水渐渐断绝。

    城墙内,官军正在举行誓师大会,由梁以樟主持并分派任务。

    梁以樟慷慨激昂的道:“贼自西南而来,延绵数十里,声势浩大,然我有归德坚城,更有数十万的百姓,只要我辈同心协力,奋勇杀敌,必然可以杀退流贼!但若是恐惧害怕,离心离德,归德城必然不保,我辈的兄弟姊妹,必然被贼人屠戮,为国家,为百姓,守土报国,杀贼!”

    “杀贼!”众军齐声响应。

    只不过声音却不是太洪亮,而且人人眼中都有恐惧,城外流贼势大,这商丘城真能守住吗?

    “凡城中粮食,兵器,火药,铜铁,一体征用。”

    “凡城中,男女老少,皆分兵列队,区分青壮老弱,青壮分队上城防守,老弱搬运物资,但有不从者,斩!奋勇杀敌者,赏!”

    “凡城中官员,皆守城门。请同知颜大人守西门。原户部郎中沈老大人(沈家族长)副之,经历徐一源守北门,教谕夏业英副之,户部主事王大人(王世琇)守南门……”

    梁以樟一一下令,最后道:“本宫率五百兵为预备队,但有不支。本官必亲往救援!”

    所有人齐声答应。

    人群中,一个虬髯汉子默默注视着梁以樟,心中渐渐明白太子为什么要保护梁以樟了。

    梁以樟是一个干才。

    只可惜,归德没有强兵。

    第二天上午,流贼大军出动,开始填埋护城河,清除城外的障碍物,并准备攻城器械。

    商丘护城河绕城一周,在城墙外3.5米处,正是弓箭三眼铳的覆盖范围,于是火器和弓弩齐发,将掘土填河的流贼打的七零八落,只可惜这些人并不是真正的贼兵,而是被流贼裹挟而来的饥民,一个个衣衫褴褛,为了一顿午饭,操着铁锹和锄头,拼命往河中填土。

    商丘保卫战正式打响。

    虽然官军拼命发射火炮,用弓箭和三眼铳攻击填河的饥民,但饥民太多了,死了一拨又一拨,黑压压的仿佛是滚滚而来的潮水,永远也杀不退,但有胆怯逃跑的,都被阵后督战的贼兵当场斩杀。渐渐,城下血流成河,死去饥民的尸体混合着泥土被填入护城河中,将这一条围绕商丘的护城河变成了掩埋尸体的万人冢。

    “轰!”

    流贼的大炮也响了,虽然没有轰在城头,而是落在了城内,但却也给城头的守军造成了不小的惊骇。

    侯方域正在城头,他脸色发白的望着被流贼火炮击中的宅院和几个侥幸从院子里逃出的百姓,心中明白:流贼再也不是过去的流贼了,不但兵强马壮了,而且连官军的专利火炮都拥有了,怪不得越来越难剿,连左良玉都开始畏贼不前……

    “轰!”

    流贼的火炮又开火,这一次没有越过城头,而且准确的落在了城头守军人群中,血肉横飞,惨叫连天,所有人都色变,吓的趴倒在地,更有人都吓尿了,蹲在城垛边,抱着头,一个劲的哆嗦。

    侯方域吓的脸色煞白,心脏砰砰乱跳的都快要从胸腔里跳出来了,手里的长剑握不住,双脚也发软,哆嗦着有点站不住,站在他身边的其弟侯方夏连忙扶住他:“哥,这里太危险了,我们下城吧……”

    “不!”

    缓了口气,抹了把头上的冷汗,侯方域咬着牙,坚定的摇头:“男子汉大丈夫,岂能临阵怕死?随我杀,一定要杀退流贼!”

    颜则孔和梁以樟一个在西城,一个在南城督战,两人嗓子都喊哑了,梁以樟更是羽箭连发,杀伤了将近一百名的流贼,然于事无补,等到天近黄昏之时,城外的护城河还是渐渐被填平了。

    夜幕降临,流贼终于退去。

    守城的官兵和义勇疲惫的坐下,大口大口的喘息。

    这一天恶战下来,城头守军伤亡并不大,但所有人都知道,流贼的进攻尚没有正式开始,今天不过是一道开胃菜,明天才是真正的大战。

    梁以樟一脸坚毅的下了城楼,他青色的七品官服上微带血迹和尘土,俨然已经变成了一件战袍。

    七大家中,沈宋等五家都派管家和家丁压着粮饷按时按量的送到了府衙,但高家和杨家却迟迟没有动静,直到黄昏战斗结束,都没有将钱粮送到。

    梁以樟亲自带队,到两家催粮。

    高家家主对梁以樟破口大骂,杨家次子更带着家丁反抗,梁以樟横眉冷对,不为所动,该抓抓,该杀杀,一点都没有客气。两条人命下去,两家立刻就老实了,再也不敢啰嗦,乖乖交出钱粮。

    这一夜,商丘守军枕戈待旦,颜则孔和梁以樟更是夜宿在城楼之上,城外护城河已经被填平,两人担心流贼会趁夜攻城。所幸,流贼并没有夜攻。凌晨时分,梁以樟披衣站在城垛边,望着漆黑的夜色,脸上满是忧虑之色……

    翌日清晨,流贼攻城器械准备俱全,数十万的流贼随着各营各旗走出大营,在城外列阵。经过十几年的流窜作战,三起三伏,眼前的流贼俨然已经被锻炼成了一支精锐,行军作战颇有章法,再也不是不习战法的乌合之众了。战鼓声中,一面巨大的闯字大旗出现在西门之外,众多亲兵簇拥着一名大将立马旗下,只见那人身材瘦高,颧骨高耸,左眼戴着黑色的眼罩,头戴一顶红色毡笠帽子,一只大大的鹰钩鼻子立在一张长长地马脸上,面沉如水,用独眼冷冷观望眼前的商丘城。

    独眼闯贼李自成!

第273章 太子钧令

    见到李自成,城楼上的颜则孔咬牙切齿。

    汪乔年是他的恩师,但却被李自成虐死,现在见到李自成,可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只可惜相聚太远,不然颜则孔一定会下令百炮齐发,将逆贼轰死在商丘城下。

    “闯!”

    李自成出现,数十万流贼一起鼓噪,如滚滚闷雷涌过天地,声势骇人。

    城头守军人人变色,就是城内的百姓也被城外惊天动地的呼喊吓到了。

    李自成马鞭一挥,流贼立刻开始攻城。

    依然是饥民打头阵,而在饥民之后,黑压压的流贼士兵扛着云梯,推着各种攻城器械,漫山遍野压了上来。

    城头之上,火炮滚石檑木具备,不管官军还是义勇,都手握兵器,等待流贼的临近。

    看着滚滚而来的流贼大军,侯方域脸色苍白如纸,握剑的手心里全是汗,他终于明白,怪不得太子说商丘无法长期坚守呢,不说商丘城缺兵少将,就算是有精兵强将,在绝对的数量劣势面前也是无法逆转胜的。

    镇定一下心神,目光看向站在身边的那个虬髯壮汉,小声问:“你以为……能守多久?”

    商丘人都以为虬髯汉是他新收的家丁,只有极少数从京师来的人知道虬髯汉的真实身份。

    虬髯汉目光目视城外黑压压的流贼,又看城头一个个面露恐惧之色的守城士兵,叹口气:“最多两日。”

    ……

    四天后,硝烟弥漫,炮声震耳。商丘城西城门楼已被打塌了大半,许多城垛都被打得残缺不全,流贼十几门火炮的炮弹响着滚滚雷声飞过城头。另有上千名弓箭手站在城壕外,向着城头射箭。城上守军在箭和炮火的攻势下,被压得抬不起头来。

    而闯营精锐士兵密密麻麻,像蚂蚁一样的顺着云梯往上爬。

    经过四天的血战,城头士兵已经精疲力尽,根本无法抵挡闯军老营精锐的进攻,其实若非重金赏赐,和商丘知县梁以樟沉着冷静指挥和救援,他们早就崩溃了,危急之中,梁以樟仍然想要力挽狂澜,他扔了不知道射了多少支箭的长弓,拔出腰刀,血红着眼珠,对身边仅剩不多的家丁吼道:“随我杀贼!”

    一个人忽然拦住了他,却是同知颜则孔。

    “守不住了,你快想办法突围吧。”颜则孔眼睛满是血丝,一脸疲惫,官袍早已经破烂不堪,但声音却非常镇定,说话间,颌下的胡须微微在颤抖。

    梁以樟伸手扶住他,悲声道:“我是商丘知县,守土有责,岂能置百姓于不顾?”

    “我是同知,守土之责还轮不到你来承担。杀出去吧,你还年轻,又文武双全,未来平定流贼还要靠你!”颜则孔有点站不住了,梁以樟这才发现,他右腿有刀伤,此时正咕咕冒血。梁以樟连忙扶颜则孔坐下,要为他包扎伤口,颜则孔却生气的一把推开他:“糊涂!瞧你素日里聪明,今日为何这般糊涂?我已经老了,杀不出去了,我担任失地的责任,你杀贼为我报仇,不正是我辈守土报国的誓言吗?”

    “大人……”

    梁以樟跪倒在地,早已经是热泪盈眶。

    “快走!”

    颜则孔摆手,扭头不看他。

    梁以樟一咬牙:“要走一起走!”

    “糊涂!”颜则孔再一次怒喝:“我走又有什么用呢?被朝廷论罪处死吗?死于法不如死于贼!商丘城就是本官的坟墓,快走快走!”

    梁以樟不肯走,颜则孔气的捶地。

    “颜大人说的对,功业未竟,流寇未平,梁大人你又怎么可以去死?”僵持之中,一名手持长刀的虬髯壮汉忽然出现在梁以樟身后。

    梁以樟吃了一惊,转头见那人,立刻认出来了,原来是侯方域府中的一名家丁。这两日虬髯汉一直跟在侯方域的身边,因此梁以樟认识他。

    “还不快去杀贼?此地焉有你说话的资格?”梁以樟呵斥。

    梁以樟上前一步,压低声音:“方才那那番话并非是末将所说,乃是太子殿下托末将转告给大人的!”

    “你说什么?”梁以樟以为自己听错了,颜则孔也是一脸愕然。

    虬髯汉抱拳肃立:“末将乃京师精武营把总张名振,此番出京是奉京营抚军太子殿下钧令,护送大人入京的。”说完从怀中取出一张信笺,双手呈送到梁以樟面前:“此乃太子钧令,大人请看。”

    梁以樟和颜则孔惊的目瞪口呆,梁以樟接过信笺,展开了看。

    专用的信笺,鲜红的东宫大印,一看就知道伪造不了。

    “事不宜迟,请大人随末将快走!”张名振催促。

    梁以樟却犹自不敢相信,怎么会,远在京师的太子殿下怎么会知道我?又怎么会派人来护送我?他第一直觉就是骗子,然钧令真实,再者,自己一个守土不利的七品败官,又有什么值得欺骗的?

    “大人若有疑惑,一会见了侯公子,他自会向你解释!大人快走,不然就来不及了!”眼见已经有闯军士兵爬上城头,张名振焦急了起来。

    “走!快走!”

    颜则孔激动的吼叫了起来,不管梁以樟信不信,他已经是信了。

    梁以樟却不肯放弃他,将太子的钧令折起来,小心的放在怀中,然后伸手搀扶他:“我们一起走!”

    “不!”

    颜则孔暴怒的推开他:“本官已经说了,商丘就是本官的坟墓。”

    “大人……”梁以樟哭泣。

    颜则孔更怒:“婆婆妈妈的像个女人,走!”

    挣扎着站起来,提着长剑,向城垛口一瘸一拐的走去。

    梁以樟楞了一下,然后对颜则孔深深拜伏:“以樟谢大人劝导,发誓必杀尽流寇为大人报仇。”说完站起来掉头就走,头也不回,但泪水却早已经模糊了他的双眼。

    张名振手持长刀跟上。

    几乎同一时间,闯军士兵已经潮水般的涌上城头,城头守军不是逃窜就是跪地投降。见到身着官袍的颜则孔,闯军士兵一声喊,向颜则孔扑了过来,颜则孔是归德同知,擒了他可是大功一件。

    颜则孔冷笑看着逼近的闯军士兵,手中宝剑倒转,在脖子上猛的一横一切。

    一片惊呼。

    宝剑落地……

第274章 化为灰烬

    归德城破,闯军士兵潮水般的城市,几乎同时,归德府衙忽然燃起了熊熊大火。接着,沈府,宋府,侯府等八个家族的府邸也都燃起了大火,再然后城中几处不知名的地点,但却是世家大族藏粮的地方也都燃起了火光。火势极猛,一开始就是冲天大火,根本无法扑灭,加上流贼破城,城中一片慌乱,百姓们只顾着逃命,又有谁会去管那冲天的大火?

    因此火势一发不可收拾,转眼间半个商丘城就都被火光笼罩。

    正要上马的梁以樟大吃一惊:“流贼已经进城了吗?”

    张名振扶他上马,解释道:“大人勿惊,这是末将的属下在焚烧城内粮草,免为流贼所得。”

    梁以樟惊讶的看着张名振。

    张名振道:“我知道大人安排了人焚烧府衙里的存粮,但只烧府衙是不够,士绅家中的存粮远远超过府衙。”

    梁以樟更是吃惊,不过却顾不上多问,只纵马向家中狂奔。

    他家中尚有妻口三十余人,商丘城陷,不知道家人会何等凄慌?

    “大人不必回家,您家人已经被侯公子接到安全之处了。”张名振纵马追上。

    梁以樟听了简直不敢相信。

    “大人跟我走!”

    张名振拨转马头,向右边的偏街疾行。

    梁以樟楞了一下,策马跟上。

    街角路口,一支人马从右边冲了出来,却是侯府的两个家丁和张名振手下的五个兄弟,侯府家丁还好,张名振的五个兄弟却是人人身上都带有血迹,俨然是经过了一场血战,而他们身后不远,熊熊大火燃起的地方,正是沈府。

    原来,沈府在后院阁楼中藏有大量粮食,并派精锐家丁护卫,侯方域原本得到的情报,沈家家丁都上城防守了,粮仓已经无人守卫,不想情报是错误的,沈家粮仓居然还有六七个家丁守卫,张名振的五个兄弟在放火之时被家丁发现,双方狭路相逢,不得不战。

    “走!”

    顾不上多问细节,众人疾驰向前,很快就遇上了侯方域之弟侯方夏和另外的三个兄弟,他们刚刚烧了宋家在城西的一处粮仓,众人合在一起,弃马步行穿过两条胡同,就见侯方域正焦急的站在路边的小土地庙旁,见到张名振和梁以樟和自己弟弟同来,立刻大喜。时间急迫,他只向梁以樟拱拱手,然后带着众人在小巷中七拐八折,最后来到了城北一处破败的民宅前。

    此时四门都已经被流贼攻陷,城内大乱,有乱兵在街道上抢劫,兵荒马乱之中,人人为自保,没有人注意到他们这行人。

    侯方域推开柴门进入,一个老者迎了出来。

    “准备好了吗?”侯方域问。

    老者点头,做手势笔画,原来是一个哑巴。

    侯方域听的明白,跟老者来到后方的柴房,掀开下面的一扇石板,一个黑黝黝地洞口出现在面前……

    等众人进去,老者将柴禾重新堆回原处。

    梁以樟跟随众人下到窖中,眼前灯光亮起之时,就听见一声惊喜的呼喊:“爹!”

    他的眼泪立刻就下来了……

    京师。

    归德府陷落的消息,让朱慈烺微微有点担心,他担心张名振和侯方域发生意外,更担心救不到梁以樟。历史上,梁以樟是一个文武全才,任太康知县时,练乡勇,修城堡,短短半年,境内三十六贼窟全部被他剿灭,有盗贼逃出太康县境,以为就可以太平,不想梁以樟竟然越境追击,直到将贼寇全部绞杀,方才罢休。

    归德之战时,他带兵血战三天,死战不退,身受重伤,仆倒在乱尸中,复苏后被百姓救出,匿居了半月,才潜逃出了商丘。

    可惜的是,城陷之时,其妻张氏率家人三十口**死,家中无一个人活。

    虽然死里逃生,但因为守土不利,梁以樟被定罪下狱,直到李自成攻破北京,他才逃了出来。南明弘光朝立,梁以樟奔至南方,向权臣马士英建议朝廷应该趁建虏和李自成乱战之时,收复河南山东,以为江南的屏障,但他是史可法的学生,天生为马士英所排斥,加上弘光朝朝政混乱,左良玉、刘泽清等大将拥兵自重,梁以樟忧愤成疾,辞官而去。

    明亡后,梁以樟隐居于宝应的葭湖,亲自下田耕种以自给,清朝初年,清廷下诏征用明朝遗臣,梁以樟不应。阎尔梅、王定等抗清义士、常找他饮酒,每一次都是剧饮(往死里喝),慷慨激昂,继以涕泣。

    康熙四年七月十五日,端坐作论学数百言,掷笔而卒。年五十八。

    梁以樟是一个干才,假以时日,未必不会是下一个卢象升。

    远远望了一眼河南的方向,朱慈烺默默祈祷,希望三人都能平安。

    进城时,天空忽然飘起了小雨。

    左庶子吴伟业大喜:“春雨贵如油,殿下,这是吉兆啊!”

    只可惜,连半个时辰都不到,雨就停了。

    朱慈烺心情沉重,去冬只下了一场雪,今春也只是零零星星的飘过几次雨滴,旱情越发严重了,等到夏秋无粮之时,流贼之势怕是会越来越大。抬头望天,忍不住叹息,老天爷对大明朝可是一点都不眷顾啊。

    一路奔波,灰尘满身,朱慈烺不宜立刻去见崇祯帝,需回太子府换身衣衫,沐浴整顿衣冠之后,才能进宫觐见父皇。但刚走到府门前,就看见十几名锦衣卫护卫着一顶小轿子摇摇晃晃在前方出现,朱慈烺以为是父皇有旨,连忙下马,但不想圣旨却不是传给他,而是传给吴伟业的。

    “吴伟业何在?接旨!”

    内监秦方下轿走了出来,右手托着圣旨。

    吴伟业吃了一惊,不明白自己怎么会有圣旨?

    连忙跪下接旨。

    秦方展开了读:“奉天承运,皇帝昭曰,詹事府吴伟业尸位素餐,无所事事,着革去所有职务……”

    吴伟业吃惊,惊的眼珠子都快要瞪出来了。

    朱慈烺先吃惊,接着就是苦笑。

    吴伟业被革职,王铎估计也不保,自己的两个老师看来是要换人了。自从刘宗周进京,在崇祯帝告了御状之后,他就有这种预感,为了避免此事发生,离京前的几天里,他每天都规规矩矩的上早课,听圣人之学,努力假装是一名温良恭俭让的儒学之徒。

    不过一切都白费,终究是没有保住王铎和吴伟业。

第275章 黄道周公

    宣读完圣旨,秦方向太子见礼,然后匆匆离去。

    “殿下,秦方冲王铎府上去了。”田守信小声禀告朱慈烺。

    不意外。

    朱慈烺微微苦笑。

    吴伟业和王铎都是他的老师,有督促他学习的职责,然在过去的三个月之中,两人有心无力,除了临出京的那几天,一节完整的早课也没有为朱慈烺上过,崇祯帝知道真相后当然要迁怒两人,革职还算是好的,没下狱算是便宜他们两人了。

    王铎虽然不管事,但正是因为他的不管事,朱慈烺才能没有掣肘的使用詹事府的官员,至于吴伟业就更是重要了,从王府到北郊的水利,所有的后勤,钱粮使用都是吴伟业在管理,吴伟业成功的从一个太子讲师变成了一名兢兢业业的后勤管理人员。

    朱慈烺对吴伟业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但没想到,一道圣旨就革了这两位的职务。

    王铎也就罢了,但吴伟业对钱粮调度已经有一定的熟悉度,换一个生人,一起都要从头再来。

    唉,父皇啊,你就不能安安心心,不干涉我的事情吗?

    吴伟业一脸沮丧,整个人像是被抽去了骨头,跪在那里软趴趴地,好像已经站不起来了。正当盛年,却被朝廷免职,这个打击对他不可谓不大。虽然他并不是完全没有心理准备,自太子病好之后,却迟迟不参加早课,他就预料到有这一天了,只是当这一天真正来临之时,他却还是有点不能接受。

    朱慈烺心中有歉意,上前将吴伟业扶起来:“左庶子请起。是本宫连累了你呀。”

    吴伟业眼睛红红:“殿下何出此言,都是臣无能。”

    能得皇太子一言,就算被罢职也值了。

    朱慈烺小声安慰道:“先生暂且休息,但有机会,本宫不会忘记你的。”

    一声先生,都快要把吴伟业喊哭了,他红着眼眶向朱慈烺深鞠:“谢殿下……”

    吴伟业垂头丧气的走了,革去所有职务,意味着他变成了一介平民……他一时还真难以接受。

    很快,朱慈烺得到消息,新任詹事居然是黄道周!

    和刘宗周一样,黄道周也是明末大儒。

    张廷玉等人编修《明史》时赞黄道周为:“学贯古今,所至学者云集”。

    黄道周刚直不阿,屡次犯颜直谏,仕途五起五落,和刘宗周人生轨迹有惊人的相似。

    甲申之变时,黄道周已经致仕,在福建养老,专心著述,闻变,伏地痛哭。南明弘光朝先后任吏部侍郎、礼部尚书,弘光亡后继续抗清,隆武帝封武英殿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兵败为建虏所获,慷慨就义,临死前痛骂洪承畴。死后人们从他的衣服里发现“大明孤臣黄道周”七个大字。其门人蔡春溶、赖继谨、赵士超和毛玉洁同日被杀,人称“黄门四君子”。

    论名气,论执拗程度,黄道周不比刘宗周差多少,朱慈烺躲来躲去,终究是没有躲过。

    崇祯帝的圣旨说黄道周“事亲亦极孝”,“学无不通,且极清苦”,因此起复他为詹事府詹事--看的出,为了帮太子挑一个好老师,崇祯帝也是煞费苦心,刘宗周不行,立刻就起用黄道周。

    有黄道周这个詹事,朱慈烺以后恐怕再难逍遥了。

    所幸黄道周此时不在京师,而是在千里之外的福建,圣旨到福建,黄道周起身赴任,来来回回最少一个半月。

    也就是说,朱慈烺只有一个多月的清闲时间了。

    而接替吴伟业左庶子位置的是马世奇。

    马世奇,字君常,号素修,崇祯四年进士,与华允诚,龚廷祥并称“锡山三忠”,甲申之变中,李自成破北京,马世奇自缢死,二妾亦随死,而在此前的两月,马世奇就已经有所预料,每每朝议归来,太息泣下,曰:事不可为矣。

    马世奇是忠臣,为人廉,但除了八股文章之外,是否有经世的才能,朱慈烺就不知道了。

    ……

    紫禁城。

    大约是刚飘了一场小雨的缘故,紫禁城空气清新,落日的余晖照在金碧辉煌的楼宇间闪烁着明亮的光泽。

    朱慈烺坐在布辇上,琢磨着怎么和父皇应对,以解释王铎吴伟业之事?从两人被罢职,而且圣旨口气极其严厉就可以知道,崇祯帝对两人所作所为十分不满,有极深的怨念,子不教父之过,养不教师之惰,惩戒了老师,他这个学生肯定也是跑不了的。

    另外,此次蓟州之行从四天变成十一天,朱慈烺也需要找出一个合适恰当的理由。

    照崇祯的脾气,儿子擅做主张,明明有蓟州北的官道,却偏偏要走蓟州南的小道,多绕了六天的路,心里肯定是生气的,脸色凝重,目光严厉也一定是少不了的,不过朱慈烺并不是没有绕道的理由,那就是为了祭奠玉田总兵小曹将军。

    小曹将军松山殉国,天下人人敬仰,作为太子的亲到他玉田的灵堂祭奠,跟崇祯帝在京师设坛祭奠洪承畴是一样的道理。

    这么想着,已经走到了乾清宫前。早有小太监忙不迭的进去禀报了,朱慈烺下了布辇,三步并作两步走进殿门,刚进到殿中,就听见后面的暖阁中传来崇祯帝愤懑憔悴的声音,与之伴随的是兵部尚书陈新甲颤抖恐惧的回答。

    朱慈烺轻轻叹口气,归德失陷,父皇又在发脾气了。

    一会,兵部尚书陈新甲和侍郎吴甡从里面走了出来,两人都面如土色,陈新甲隐隐还在颤抖,显然是被崇祯帝雷霆之怒吓到了,大明六部,最难做的就是兵部尚书了,每天听到的尽是倒霉的坏消息不说,还提心吊胆,生怕崇祯帝一怒之下将其投入大狱。

    见到太子,陈吴二人连忙见礼。

    朱慈烺回了一礼,用眼神安慰陈新甲。

    虽然陈新甲能力有限,但胜在听话,办事也还算用心,朱慈烺可不希望他被崇祯帝换掉,或者他本人受不了压力而崩溃。

    太子的理解和安慰,让陈新甲紧张恐惧的心情稍微得到缓解,他向太子深深一礼,苦笑着去了。

    吴甡脸色凝重的向朱慈烺眨了一下眼,好像是在提醒什么。

    朱慈烺虽不明白他的意思,但却也知道即将面对一场严峻的考验。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0239/ 第一时间欣赏崇祯十五年最新章节! 作者:韭菜东南生所写的《崇祯十五年》为转载作品,崇祯十五年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崇祯十五年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崇祯十五年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崇祯十五年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崇祯十五年介绍:
穿越回崇祯十五年,崇祯、多尔衮、李自成、张献忠、且看如何在这天崩地裂、枭雄奸雄并起的大时代中,卷起千堆雪!公布一下群号,有疑一起聊694049059崇祯十五年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崇祯十五年,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崇祯十五年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