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民国大文豪TXT下载民国大文豪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民国大文豪全文阅读

作者:薪越     民国大文豪txt下载     民国大文豪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九十七章 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

    在林子轩忙碌女装店的时候,《笑傲江湖》的连载结束了。↗搜“懒涩书把”,看醉新章節

    《笑傲江湖》并没有在读者中引起太大的反响,一直都是不温不火的样子,这和它的故事情节,以及连载的太慢有关。

    这本武侠小说虽然叫做《笑傲江湖》,但故事中到处都是阴谋诡计,鬼蜮人心。

    主要讲的是武林争霸,为了目的不择手段。

    华山剑宗和气宗的争斗,五岳剑派内部的争斗,正派和魔教的争斗,魔教内部的争斗,都是为了争权夺利,为了当家作主。

    为此不惜牺牲自己的弟子,自己的亲人,可谓是写尽了世间的丑恶。

    即便是作为主角的令狐冲也是一直被虐,就没有大发神威,扬眉吐气的时候。

    读者看《射雕英雄传》可以跟着郭靖一起成长,看《天龙八部》能看到乔峰英雄侠义的一面,可令狐冲呢,看似洒脱不羁,其实有着各种牵绊,放不开手脚,婆婆妈妈,一点都不爽利。

    按照后世网文的说法,就是不够杀伐果断。

    从故事情节上看,《射雕英雄传》和《天龙八部》中都有家国情怀,格局很大。

    而《笑傲江湖》总在江湖中打转,虽然描写了众多性格鲜明的江湖人物,可难免让人觉得格局太小,没有广阔的空间。

    毕竟,江湖只是江山的一隅。

    其实,后世对于《笑傲江湖》电影的改编是成功的,把东方不败描绘成苗人的首领。反抗汉人的朝廷,这就把故事提升到了家国的高度。

    可小说中的东方不败虽然成了绝世高手。却躲在黑木崖绣花,和杨莲亭谈情说爱。完全没有了当初用计谋暗算任我行的枭雄气概。

    这不是高手,这是变态。

    所以,这个故事让读者看的不爽,自然无法引起共鸣,这毕竟是娱乐消遣类的小说。

    如果在后世,或许有学者会分析故事的深意,令狐冲的精神追求等等深刻的问题。

    但在这个时代,消遣小说本来就不受学院派的重视,随着新文学的发展。这类小说已经成为了被批判的对象,之所以那些人没有批判《笑傲江湖》,完全是看在林子轩的面子上。

    当然,也有人追捧《笑傲江湖》,大多都是通俗文学圈子里的人。

    《笑傲江湖》中让人印象最深的不是令狐冲,而是东方不败。

    读者关注东方不败,因为他修炼了《葵花宝典》,这种武林绝学实在是太诡异了。

    正所谓欲练神功,必先自宫。

    特别是东方不败最后绣花的场景。以及和杨莲亭之间若有若无的感情,说实话,有点挑战读者的底线了,这毕竟不是后世。

    在民国时期。社会风气还不怎么开放,变性和同性恋的话题容易引起争议。

    其实,这种事情在中国极为常见。在明代甚至形成了风气,也就是娈童。

    而“变性”更是众人皆知。太监就是如此。

    可你把这两个热点话题放到一起,而且还让“变性”的东方不败和杨莲亭有了某种关系。这就很难让人接受了。

    在这个年代,或许喜欢猎奇的读者能够接受,不少正常的读者会厌恶这类情节。

    也有人写信抗议,只是抗议的人不多。

    因为小说披上了一层武侠的外衣,本身又是通俗文学,才没有引起道学家的关注。

    如果《笑傲江湖》和《射雕英雄传》一样火爆,绝对会有人拿这件事批判林子轩思想有问题,用这种庸俗不堪的情节吸引读者。

    林子轩写的时候真没多想。

    在后世,电影里东方不败就是个女人,还是那种英气勃发的美女,所以他不觉得东方不败和杨莲亭之间有什么问题。

    直到他收到抗议信,才明白这是时代的代沟。

    不过他也不打算修改了,不能说东方不败练了《葵花宝典》之后就变成了真正的女人,而不是太监,那就太玄幻了。

    如果删掉东方不败和杨莲亭之间的感情,很难解释为什么东方不败那么相信杨莲亭,任由他在黑木崖胡作非为。

    而且,那样的东方不败性格中就少了点什么。

    所以,就让他们争议去!

    另一个引起读者关注的话题是在这三部小说中谁的武功更高。

    《射雕英雄传》中有五绝和黄裳,《天龙八部》中有无崖子和天山童老,《笑傲江湖》中有风清扬和东方不败。

    这些人都身怀绝世武功,有各自的绝学,却很少有交手的记录。

    于是,读者发挥想象力,开始从小说的情节中分析这些武林高手武功的高低。

    仔细看的话,这三部武侠小说有着不少的联系。

    比如丐帮这个门派,乔峰的降龙十八掌和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谁更厉害,还有段誉的北冥神功和任我行的吸星**存在着某种渊源。

    号称破尽天下武功的独孤九剑是不是真的天下无敌?东方不败是不是真的不败?

    平禁亚看到这个话题很有热度,就在《通俗小说日报》上开辟了一个板块,叫做华山论剑,读者可以来信写出自己认为的高手排名。

    林子轩知道后也只是笑了笑,这种事在后世很多读者都争论过。

    《天龙八部》中扫地僧还没出现,那才是隐藏的绝世高手,但谁才是天下第一,一直都没有结论,这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正如后世《射雕英雄传》电视剧的主题曲中唱的那样。

    “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或者另有高山比天高。论武功,世俗中不知那个高,或者绝招同途异路。”

    林子轩暂时没有写武侠小说的打算了,剩下的武侠小说争议性过大。

    比如《书剑恩仇录》中指出乾隆是汉人的儿子,这是民间流传的故事,可能性不大,清朝皇室不是傻瓜。

    还有《鹿鼎记》,这部小说在后世看来没什么,但在民国时期写出来绝对不讨喜,甚至会被认为是支持清朝复辟,开历史倒车。

    虽然《鹿鼎记》中有反清复明的情节,但韦小宝和康熙的感情,以及韦小宝的选择都是大问题,是政治上的不正确。

    经过了东方不败的事情后,现在的林子轩写小说之前都要认真考虑一下和这个时代的观念有没有冲突。

    把女主角写死问题不大,顶多被读者骂一顿,可一旦牵扯到政治立场或者道德层面的问题,就会引起轩然大波。未完待续。一下“民国大文豪”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文学杂志

    1923年12月初,徐至摩从北平寄来了新月社的稿子。

    这是他和林子轩商量好的,先创办一本文学杂志,用来宣传新月社的文学理念。

    正如文学研究会有《小说月报》,创造社有《创造周报》一样,新月社也要有自己的宣传阵地,那就是《新月杂志》。

    杂志每月发行一期,以诗歌和散文为主,也刊载文学评论和国外的翻译作shuyaya络是主要的宣传工具,而在民国时期。报纸和杂志这种纸媒才是重点。

    新文学内部的分化已经不可避免,内战早已开始,那么宣传自己的文学主张尤为重要,这就是在争夺话语权。

    无论是鲁讯还是胡拾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接下来是新文学刊物繁荣发展的时期。

    为了抢占先机。《新月》杂志才要在年底发行。

    林子轩翻了翻这一批的稿子,可以看得出徐至摩费了不少心思,创刊号一定要打响名头,那么就需要有份量的稿子。

    这个份量既指稿子的质量,也指写稿子的人具有的名望。

    第一篇是胡拾的稿子,内容是他对古诗的研究,最后不免提到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这也是他“整理国故”的中心思想。

    原本这类稿子都会刊登在北大的《国学季刊》上。

    《国学季刊》是北京大学于1923年出版发行的一种研究国学的学术性刊物。

    “‘国学’在我们的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

    这是胡拾对于“国学”的解释。

    第二篇是闻易多的稿子,是一篇诗歌评论,讲的是《律诗的研究》。

    这是新月社诗歌的一个发展方向,那就是提倡新诗要进行格律化。

    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自从新诗发展起来之后,很多诗人写起了“自由诗体”。

    所谓自由诗体和后世的口水诗类似,写的太过随意,没有诗歌应该有的优美。

    闻易多在《律诗的研究》中提出了诗歌的音乐美和绘画美。

    此时的闻易多还在美国留学。他是1922年7月前往美国,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珂泉科罗拉多大学和纽约艺术学院进行学习。

    在专攻美术且成绩突出时,他更表现出对文学的极大兴趣,特别是对诗歌的酷爱。

    第三篇是林子轩的诗歌。就是那首《再见,康桥》。

    徐至摩觉得这首诗歌最能展现新月社的诗歌主张,也就是音乐美和绘画美。

    整首诗歌带着柔美幽怨的意境,清新飘逸的风格,把格律诗与自由诗二者的形式糅合起来,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融汇为意境。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而且,这首诗歌还没有在国内的文学刊物上发表过。

    他在征求了林子轩和林徽茵的意见后,就把这首诗放在了《新月》杂志的创刊号上。

    第四篇是徐至摩自己写的两首诗,这是他擅长的领域,诗作极具浪漫主义色彩。

    接下来是闻易多的《红烛》,这是他在1923年9月份出版的诗集《红烛》中的一首诗。

    还有陈愿的一篇文学评论,此人在1912年留学英国,在爱丁堡大学和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1922年回国,任北京大学外文系教授。

    他和胡拾是一个阵营的人物。

    林子轩最后还看到一首林徽茵的诗歌,写了一位少女在秋日的遐想,有点模仿西方诗歌的意味,带着伤感和忧愁。

    这绝对是徐至摩为了讨好林徽茵徇私的结果。

    不过林子轩没有说什么,一本纯文学杂志有一位女诗人能够吸引男读者的注意,销量也会好上很多,他甚至有了主推林徽茵的打算。

    正如文学研究会的庐音和谢冰欣一样。

    庐音虽然是文学研究会的成员,但她的小说风格和创造社接近,擅长写作感**彩浓烈的抒情小说。

    文学研究会讲求写实主义,创造社则推崇浪漫主义。

    冰欣同样是文学研究会的成员,并在《晨报》和《小说月报》上发表了多篇诗歌和小说,引起文坛瞩目。

    这个时代的女作家本来就不多,这三位都是福建人,所以被称为“闽中三才女”。(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九章 那些书写时代的女作家们

    就林子轩所知,沈燕冰主编《小说月报》的时候对冰欣极为看重。︾頂︾点︾小︾说,

    1921年1月,他接手《小说月报》进行革新的第一期,在“创作”这个栏目把冰欣的短篇小说《笑》排在了第一篇,这在注重资历的文坛是很难想象的。

    随后,冰欣的小说《超人》仍然排在“创作”栏目的第一篇。

    包括王统兆、朱自青、孙梦磊、落花生、庐音女士、叶盛陶都排在了冰欣后面。

    这还不算,沈燕冰还专门开辟了一个“读者评论”的专栏,专门讨论冰欣的小说。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文学研究会丛书”中的第一本诗集是冰欣的《繁星》。

    “文学研究会丛书”中的第一部小说集也属于冰欣,即1923年5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短篇小说《超人》。

    可以说,《小说月报》如此大幅的版面与大量的评论,使得冰欣一举成名。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作家、文学和文学期刊之间的关系。

    文学期刊运用什么方式来推介能代表自己文学主张的作家,从而推动自己刊物的发展,这是文学期刊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冰欣的小说能够代表文学研究会的文学理念,所以得到了《小说月报》的大力推荐,而冰欣的小说又为《小说月报》带来大量的读者。

    这才是双赢的局面。

    冰欣是这个时代“问题小说”的代表作家。

    她于1919年下半年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斯人独憔悴》,正式开创了问题小说的创作风气。

    一般来说,凡是明确地接触某一社会现实或是人生现象。有意识地提出问题、甚至试图解答问题的小说,都可称为“问题小说”。

    这类小说包括个性自由、恋爱婚姻、**道德、妇女解放等社会问题。

    还有些作品涉及了劳动人民的疾苦、军阀混战所带来的灾祸以及儿童问题、教育问题、劳工问题等等。

    这正是文学研究会主张的“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

    于是,《小说月报》找了冰欣作为他们文学主张的代言人。

    林子轩同样需要为《新月》杂志找一位代言人。以杂志的诗歌定位而言,这位代言人最好是位女诗人,还要是美女。

    无论怎么说,在社会上,美女总是能受到优待。

    比如看一篇小说,如果知道作者是位美女的话,那读者看书的心情绝对不一样,这是人之常情。

    林徽茵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林子轩打算在《新月》杂志上推出一个专栏,叫做“人间四月天”。专门刊载林徽茵的诗作和散文,把她捧为民国第一女诗人。

    有了这个噱头,不怕杂志不畅销。

    就连郭沫偌也知道这个方法,他的创造社同样推出了一位女作家,叫做冯沅珺。

    这也是一位才女,家学渊源,自幼喜爱读古文,尤爱读唐诗,十二岁就能作诗填词。

    1922年。她毕业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并考取北京大学研究所研究生,研习中国古典文学。

    1923年开始小说创作,以笔名淦女士在《创造季刊》与《创造周报》上发表《旅行》、《隔绝》和《隔绝以后》等小说。

    她的小说充满了大胆的描写和反抗旧礼教的精神,震动过许多读者。

    这几位女性可以说是五四以后中国第一代的女作家。她们所写的小说大多是反映社会现实的“问题小说”。

    林子轩不由得想起那位喜爱拍电影的丁灵。

    丁灵是五四以后第二代的女作家,她更多的是关注女性自身的问题,比如《梦珂》和《莎菲女士的日记》。

    后来的萧虹则是一位天才的小说家。她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小说文体。

    那就是小说的散文化,她小说中的语言没有着意雕琢的痕迹。自然而然,蕴含着一种稚拙浑朴的美。一种独特而醇厚的情调,从而成为“萧红体”小说叙述风格的重要特征。

    至于张爱灵,她是海派言情小说的集大成者。

    她的小说和新文学的关系不大,而是直接来自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她写出了一个真实而虚幻的上海。

    这些女作家可以说是时代造就了她们,而她们则书写了这个时代。

    1923年12月10日,《新月》杂志的创刊号全国发行,掀起了对于新诗的大讨论。

    有人认为所谓的新诗格律化是给新诗带上枷锁,是束缚了新诗的“自然”和“自由”,是新文学的倒退。

    也有人赞成,诗歌之所以不是小说,不是散文,是因为它应该有旋律,有节奏,不能太过散漫,没有约束。

    这其实就是“自由体新诗”和“格律化新诗”的争论。

    郭沫偌的《女神》是自由体新诗的代表作,他的诗歌完全是按照自己抒发的感情而定,诗节、诗行长短无定,韵律无固定格式。

    或者说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能把感情表达出来即可。

    而徐至摩提倡的诗歌格律化,则是要求诗歌要有一定的节拍,有韵律,有音乐性。

    两者的诗歌主张有极大不同。

    林子轩没有参与论战,他知道这种争论直到后世也没有消失,不过在后世新格律诗处于边缘地位,自由诗占据了主流。

    这不仅是因为自由诗最能体现新诗自由的精神,最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

    还因为新格律诗比较难写,自由诗写起来较为容易,所以写新格律诗的诗人越来越少,不过那时候诗歌早就没落了,诗人也不值钱了。

    鲁讯在1934年说过:“诗歌虽有眼看的和嘴唱的两种,也究以后一种为好,可惜中国的新诗大概是前一种。没有节调,没有韵,它唱不来;唱不来,就记不住;记不住,就不能在人们的脑子里将旧诗挤出,占了它的地位。”

    这或许能说明后世诗歌没落的原因,因为没有韵律,所以读者根本就记不住。

    在这一期的《新月》杂志上,也有人注意到了林徽茵的名字,虽然诗写的一般,但却是一位颇有家庭背景的女诗人。

    因为父亲在北洋政府中担任要职,林徽茵在北平颇有名气。

    林子轩给了她特别的推荐,培养她成为《新月》杂志的代言人。(未完待续。)

第二百章 超越时代所遭遇的尴尬

    在僵持了大半个月后,公共租界的会审公廨判定商务印书馆旗下的杂志社传播不良信息,对林子轩的名誉造成了严重的损害,让其在报纸上公开道歉,并象征性的赔付林子轩一千银元作为补偿。

    这是双方角力的最终结果。

    商务印书馆家大业大,林子轩拿它没办法,而且官司也不能无休止的打下去,这算是双方都能接受的判决了。

    商务印书馆的创始人鲍咸倡是浙江宁波鄞县人,他的父亲鲍哲材早年在宁波崇信书院读书,毕业后到上海担任沪南清心堂牧师,并参与开办清心中学。

    沪南清心堂属基督教机构,其与清心中学都由美国北美长老会所办。

    也就是说商务印书馆和美国基督教的关系密切,在上海租界内,教会拥有很大的能量。

    这件事就这么了结了,有关林子轩和孟晓冬的绯闻也从报纸上消失,但却成为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孟晓冬重新出现在舞台上唱戏,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就算以前不听戏的人也来捧场。

    她在上海的京剧界已经有了名角的地位。

    这就是明星喜欢炒作绯闻的原因,能够极大的增加知名度。

    只是也留下了后遗症,在闹了这场绯闻后,那些觊觎孟晓冬的人不再出现,同时也让孟晓冬和林子轩纠葛在了一起。

    就算林子轩打赢了官司,但多数人还是认为孟晓冬和林子轩有关系,这就是八卦的力量。

    林子轩不可能管得住别人心里想什么,他又没有超能力。

    他接到了来自英国和美国的信件。

    弗吉尼亚伍尔芙看了《麦田里的守望者》,毫不客气的批评这本书的美国血统,也就是说,相对于英国文学的典雅和优美,美国文学带着一种浮躁和夸张。

    美国文学刚开始是模仿英国文学,后来逐渐脱离英国文学。

    到了这个时代,美国文学才发展出自己的特色。开始繁荣起来,由此也就出现了英美文学的差异化。

    英国文学较为传统,无论是写作方式还是用词上都中规中矩。

    说难听点叫做古板,说好听点叫做典雅。

    因为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所以美国文化是各种文化相融合的结果,反映到文学创作上,美国文学讲究创新,语言上较为张扬,充满个人色彩。不那么规范,经常使用俚语。

    这在英国文学中并不常见,所以英国人认为他们的文学较为正宗。

    在《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中,主人公满嘴脏话,这就是美国文学的一大特征。

    为了表达内心强烈的情感,美国作家不介意使用这种方式,当然,并不是说美国文学都是如此,只是这本小说较为典型。

    不过伍尔芙也是文学的创新者,能够接受《麦田里的守望者》这种写法。

    在批判了一番后。她认为这本小说的心理描写极为成功,虽然不是正宗的意识流写法,却有了意识流的神韵,展现了美国人空虚压抑的生活。

    从故事来看,整个美国社会都处在一种精神的荒原上,迷失了自我,找不到出路。

    这是一个异化和堕落的社会,而主人公想要保护心中最后一点美好,也就是孩子的世界。

    这和艾略特的《荒原》所表达的意思接近,都是西方社会的精神幻灭。

    《荒原》用的是象征主义手法。普通读者很难读懂,《麦田里的守望者》用的是小说题材,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她决定帮助林子轩在英国出版这本小说。

    在美国,彼得逊律师给林子轩找到了出版社。只是出版社并不看好这本小说。

    如果不是林子轩在美国小有名气,他们可能就拒绝出版了,他们觉得用《乱世佳人》作者的新作作为噱头,应该能吸引一部分读者。

    他们更希望林子轩能写通俗文学。

    至于《超人》这部漫画,感兴趣的人更少,这和美国漫画还处在发展初期有关。

    1896年5月17日奥特考特的连环画《黄孩子》的刊登。标志美国连环漫画的诞生。

    和中国一样,这个时代的美国漫画家并不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也没有可观的收入。

    此时美国漫画的主要读者是儿童,为了迎合儿童的阅读兴趣,市面上的漫画大多以卡通人物和卡通动物形象为主。

    比如1910年连载与日报连环画“楼上一家人”中小疯猫的形象,到了1916年,小疯猫已经成为了卡通明星。

    而且,现在的美国没有专业的漫画杂志,更没有超级英雄。

    出版社认为漫画的设定太复杂了,虽然超人一开始是孩子,但很快就长大了,孩子们不会接受一个成人作为主角的故事,他们或许根本就看不懂。

    《超人》的读者群应该是青少年和成年人,但现在有多少青少年会去看漫画呢。

    培养市场需要时间,所以出版社不愿意出版《超人》。

    于是,就只能自费出版了,这在林子轩的意料之中,他不介意花时间培养美国青少年的阅读兴趣,并相信漫画的黄金时代就要来临。

    他主要是把这些超级英雄的版权归在自己的名下,现在花点钱,将来会有大丰收。

    彼得逊律师对林子轩的漫画情结非常不解,不过他是个律师,完成客户的委托就行了,并不太关心其他事情,反正用的是林子轩的钱。

    就这样,《麦田里的守望者》和《超人》在1923年年底出现在了美国读者面前。

    老实说,销量极为惨淡。

    《麦田里的守望者》还好一些,毕竟有了林子轩的名气,卖出去上万册,《超人》则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

    家长不会给孩子买这类漫画,青少年不关注漫画,只有一些喜欢猎奇的读者才会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来阅读。

    这就是超越时代所遭遇的尴尬。

    这和林子轩在《通俗小说日报》上刊载《飘渺之旅》和《甄嬛传》一样,在后世能够畅销的小说,在民国时期却受到了冷遇。

    《飘渺之旅》这种修真流小说刚开始连载的时候引起了热议。

    毕竟小说背景设在了外星球,还有各种法宝,人物能够飞天遁地,的确够新奇。

    然而,这种结合了神话和科幻的故事很快就沦为了小众故事,因为大部分读者并不能接受这种设定。

    读者还是喜欢看一些发生在熟悉环境中的故事,这让他们有代入感,外星球对他们来说太过遥远了,那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一章 女孩的心思你别猜

    虽然遇到了困境,但林子轩并没打算放弃,这是一个试探的过程。

    就像当初的《寻秦记》一样,你不写出来试试读者的反应,就不会知道这个时代的读者能不能接受。

    林子轩的方法是先试探,然后根据读者的反应进行相应的修改。

    读者不能接受发生在外星球上的修真小说,没关系,我可以把下一个故事的地点放在中国境内,写一本中国最后一个修真者的故事。

    这样就有代入感了吧。

    其实整个套路是一样的,升级流没什么好说的,就是升级和打脸,只要有了大纲,写手团完全可以搞定。

    《甄嬛传》这种后世火爆的小说没有受到欢迎让林子轩非常惊讶。

    在后世,宫斗小说也算是一个流派,是电视剧改编的热点。

    林子轩还想把这部小说拍摄成电影呢。

    然而,经过调查发现,现在的读者以男性为主,这些人喜欢看鸳鸯蝴蝶派的小说,但他们不喜欢看女主角强势的小说。

    这是一个男权社会,大男子主义泛滥。

    他们愿意看女人软弱和哭泣,在感情上受到挫折,然后男主角英雄救美。

    这是鸳鸯蝴蝶派中哀情和悲情小说流行的原因所在。

    如此,林子轩就要做出修改,《还珠格格》这类的小说暂缓推出,《情深深雨蒙蒙》则可以在报纸上连载了。

    反正他只是提出故事大纲,后续由写手团一手包办,尝试一下又不损失什么。

    而且,他也没有放弃《甄嬛传》这类小说,不少女性读者喜欢这种宫斗文。

    林子轩打算针对这一点出一本女性文学杂志,专门刊载女性小说和散文,吸引女性读者,也吸引女性作家,叫做《蔷薇周刊》。

    他准备打造男频和女频,毕竟在上海女性读者的数量不容忽视。

    作为一名穿越者。不能让时代局限了,而应该在顺应时代的基础上,开拓出新的局面。

    在上海租界,各大洋行和教会学校按照外国人的习俗来制定节假日。

    圣诞节和元旦都放假。所以林晓玲和阮玲钰从中西女校中解脱出来,回到了家里。

    林晓玲已经十八岁,过了年就可以从女校毕业了,这就牵扯到她的未来怎么安排的问题。

    一般而言,中西女校是上海滩富家女子的培训中心。从这里毕业后就能够在上流社会生存下去,换句话说,也就是可以嫁人了。

    当初,冯程程快要从北平的贝满女中毕业的时候,冯敬尧就给女儿张罗婚事。

    这不是冯敬尧心急,而是这个时代的大家族都是这样做的,女子十八岁结婚是正常现象。

    就算是不结婚,也要把婚事定下来,一旦女子的年龄过大以后就不好找婆家了。

    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校毕业不再是女子结婚的时间表。以宋家三姐妹为例,她们从女校毕业后便到国外留学去了。

    宋家三小姐如今都26岁了,还是没有结婚。

    一部分家庭思想开放的女子在女校毕业后继续上大学,或者出国留学,这同样是条出路。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女人想要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接受高等教育,提高自身的学识和修养,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

    林家不是封建保守的家庭,对于林晓玲继续上大学并不反对。

    分歧在于到底是在上海上大学。还是出国留学。

    家里人认为林晓玲在上海沪江大学上学就不错,离家比较近,冯程程就是沪江大学毕业。

    但林晓玲受到林子轩的影响,想要到国外见见世面。自己的哥哥出国留学之后变得那么有才华,自己出国之后或许会变得更聪明。

    她其实还不清楚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只是单纯的想到国外看看而已。

    林子轩支持妹妹到国外留学,无论是到英国还是美国,都能找到人照顾她,不需要太过担心。趁着年轻到国外见识一番有好处。

    有了哥哥的支持,林晓玲更加的闹腾了。

    最后,林伯清不得不答应下来。

    作为老一辈的人,他还有着重男轻女的思想,培养林子轩这是应该的,至于女儿嘛,找个好人家安稳过日子才是正经,出国留学那是胡闹。

    林子轩则劝说时代不同了,出国多学点东西总是好的,就算以后结婚也能找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社会地位总比商人家庭要强。

    林家是商人家庭,如果给林晓玲找归宿,很大可能嫁入豪门富商。

    在这个时代,有家庭背景的女子选择婚姻,官员家庭是首选,接下来是书香门第,最后才是商人家庭,这是由社会地位决定的。

    林晓玲的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她不愿意到英国去,而是想和哥哥一样,到美国纽约留学。

    中西女校是英文教学,她有一口流利的英语,懂得西方的礼仪文化,在纽约生活没有问题,只要到时候拜托彼得逊律师照顾一下就行了。

    林晓玲很兴奋,但阮玲钰就有点落寞了。

    女孩很敏感,自从林子轩和冯程程结婚后,她和林子轩的关系就没有那么亲密了。

    她每个月才能从女校回来一次,还不一定能见到林子轩,如今林晓玲就要出国了,只剩下她一个人,有点不知所措。

    当初,林子轩以受到她老家亲戚的嘱托为由把她和母亲从张家接出来,一晃时间过去一年多,那位亲戚一直没有来。

    林子轩给的说法是那人找不到了,他可以继续供养她上学,还把她的母亲安排好了。

    阮玲钰一直怀疑那位所谓的亲戚是不是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只是她没有问出口。

    她不知道林子轩为什么要这么做,她很满意现在的生活,但总觉得心里有点不踏实。

    以往有林晓玲在,她还能有个依靠,可林晓玲就要出国了,她以后该怎么办?

    她希望能尽快**起来,掌握自己的命运。

    于是,阮玲钰下定决心要和林子轩谈谈自己的未来,试探一下林子轩对她的安排。

    林子轩看着眼前的女孩,他不知道自己当初一个任性的决定给她带来了困扰,他对阮玲钰没什么安排,而是顺其自然。

    无论是她以后继续上学还是拍电影都可以,只看她自己的选择。

    所以说,他不怎么懂得女孩的心思。(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二章 连女装也不放过

    阮玲钰回到房间,暗自责怪自己没用,有些话没有说清楚。

    “你的事情自己决定吧,以后要工作还是像晓玲一样到国外留学都可以,现在你还太小,安心的在女校学习,多学点知识以后有好处。”

    这是林子轩给她的答复,完全把她当小孩子看待。

    这种被人照顾的感觉当然很好,可她原本想表明自己可以帮着林子轩做事,而不是被当成小孩子照顾。

    她想起报纸上关于林子轩和孟晓冬的报道,在上海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就连女校的学生都议论纷纷。

    有人羡慕孟晓冬,也有人骂孟晓冬,其中不乏嫉妒的因素。

    孟晓冬只有十六岁,却成了大明星,她已经十四岁了,也该做点事了。

    她刚才应该争取一下,却没有勇气,林子轩给她的感觉越来越严肃了,她不由自主的就听了他的话。

    算了,还是先上学好了,想要从女校毕业还有四年时间。

    四年之后就可以出来做事了,想想还真够漫长,怀着这样的心情,女孩进入了梦乡。

    阮玲钰的感觉很准确,林子轩的确在发生变化,主要是心态和气质。

    随着在这个时代生活的越久,他渐渐抛弃了后世那种宅男的心态,也就是得过且过,对什么都无所谓的心态,从而变得成熟稳重起来。

    而且,他现在管理着一家商业集团,见识了这个时代的杰出人物,和各种大人物打交道,气质也随之变化。

    不再是那种看到警察就战战兢兢的后世小民,更像是一位上流社会的成功人士了。

    这就是阮玲钰觉得林子轩严肃的原因,因为他身上有了某种上位者的气势。

    对这一点林子轩自己的感触不深,他正在奇怪阮玲钰今晚的态度。

    对于阮玲钰,他觉得自己既然拐带了她就要负起责任来。

    至少要让她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他不缺一位女演员。更何况阮玲钰的年龄还太小。

    或许是因为晓玲要留学的消息让这丫头觉得孤单了。

    林子轩这样猜想着,他其实有点怀念当初阮玲钰在书房陪他读书的那段时光。

    回到房间,冯程程还没有休息,正在看国外的时尚杂志。

    女装店已经开门营业了。就在法租界的霞飞路上,店面位置不错,目前还没有推出自己的服装品牌,殷明竹一边拍摄电影一边设计服装。

    有一天,林子轩看了看她的设计图。觉得太倾向于欧美化了,没有东方神韵。

    他便随口说了一种女士服装,叫做旗袍。

    在后世,旗袍可以说是展现东方女性美好身姿的绝佳服饰,而在民国初年竟然没有出现,使林子轩深以为憾。

    旗袍的设计让殷明竹和宋家三小姐对林子轩刮目相看。

    在这个时代,中国女性的传统服饰是“上衣下裳”的样式,后来西方时尚服饰传入中国,才有了洋裙和洋装。

    林子轩提出的旗袍和清朝妇女的袍子有些类似,但清朝的袍子过于宽松。根本体现不出女性的妖娆身姿。

    旗袍则采用了小腰的设计,把腰部收紧,边侧开叉,展现出女性玲珑的美态。

    就连旗袍的袖子也可长可短,秋冬时可穿长袖,春夏时穿短袖,非常的方便。

    宋家三小姐更认为这种服饰是女性争取男女平等的表现,女性也可以穿和男人的长衫一样的服饰,而且还能如此优美。

    殷明竹放弃了原本模仿西方服饰的想法,开始设计这种叫做旗袍的中式女装。

    林子轩觉得这家云裳女装店大有可为。光是推出旗袍这种服饰就能够被后世铭记了。

    不过,这件事也让他成为了被嘲笑的对象,一个大男人没事琢磨女人穿的衣服,这怎么看都不正常。

    冯程程对此倒是习以为常了。林子轩在日常生活中表现的还要奇怪。

    有些事情连她都难以启齿,比如林子轩弄出了一种叫做卫生巾的东西,还说这种东西比较卫生,透气性强,更为舒爽。

    有了这种先例,她对自己的丈夫设计出一套女装就没什么好奇怪了。

    林子轩前两天还说要设计出一套孕妇装。正在和殷明竹商量细节。

    作为女装店的老板,冯程程也不能落后,没事就看看时尚杂志,国外都在流行什么。

    她打算以后自己的服装店也出一本服装杂志,专门介绍店内设计的新式女装,每位进店的顾客都免费送上一本,起到宣传的作用。

    “怎么了?”她看到林子轩皱着眉头进来,便合上杂志,询问道。

    “没什么,就是觉得那丫头怪怪的。”林子轩摇了摇头,把和阮玲钰的对话说了一遍。

    冯程程听后不由得轻笑起来,自己的丈夫或许多才多艺,连女装都会设计,只是他真的不懂女孩的心思。

    她倒是理解阮玲钰的想法,但没必要解释给林子轩听,就让他继续奇怪下去好了。

    最好让他以为其他女子都很奇怪,这样她就能高枕无忧了。

    “她年纪还小,以后会想明白的。”冯程程如此说道。

    林子轩想想也是,现在考虑这个问题还太早,几年之后再说好了。

    进入一月份,《新月》杂志第二期是泰戈尔专刊,梁启朝已经和泰戈尔那边确定了行程,泰戈尔将在三月底从印度前来中国。

    这一次,不会出现意外了。

    所以,《新月》杂志为泰戈尔的这次来访进行预热,让中国读者全面的了解泰戈尔。

    这一期不仅刊载了大量泰戈尔的经典诗歌,还有不少名人写的诗歌评论,以及泰戈尔和中国的渊源等等。

    在中国,不少诗人都受到泰戈尔的影响,比如冰欣的诗集《繁星》就有泰戈尔的影子。

    1922年,文学研究会的郑震铎翻译过泰戈尔的《飞鸟集》。

    这也是中国读者最为熟悉的泰戈尔诗集,从而在中国引起了小诗和哲理诗的流行。

    作为诗人的林子轩也写了一篇文章,介绍了泰戈尔对他的影响,并在最后按照泰格尔诗歌的风格秀了一下他的诗歌才华。

    他写了一首叫做《回答》的哲理诗,只有两句话。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三章 让文学归于文学

这首《回答》在后世很有名,是朦胧诗的代表作shuyaya络上你永远说服不了一个立场坚定的人,他会一遍遍的宣传自己的立场,除了口水战,没什么意义。

    他把精力转向了电影市场,明星电影公司准备了多部影片,既有有声电影,也有默片。

    林子轩提出了贺岁片的概念,这一次,他推出了一部赌片。

    在后世香港的电视剧中,有不少民国时期的赌片,比如《千王群英会》和《千王之王》。

    上海滩,十里洋场,赌风盛行,赌片中高超的赌技一定能吸引观众。

    这又将是一部卖座的电影,而且可以作为系列一直拍摄下去。(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四章 电影的产业链

    在林子轩旗下的产业中,出版社和唱片公司还不能盈利,想要发展壮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些资金只能从银行和电影公司挪用了。

    所以,电影公司是他资金链上非常重要的一环。

    拍摄出卖座的电影只是电影产业的一部分,重点在于影院的经营上,而影院想要赚钱就需要大量的片源,光靠国产片远远不够。

    现在,上海这几家电影公司每年拍摄的国产电影不到二十部,根本满足不了影院的放映。

    那些外商开设的戏院可以直接从国外拿到电影拷贝,获得首轮放映权,不仅观众多,而且票价高,盈利丰厚。

    等到他们放映结束,一周到两周之后,才会把电影的放映权卖给其他影戏院。

    到那时候,观众早就没有了新鲜感,票价也提不上去,只能算是聊胜于无。

    在上海,外商的戏院对于西方电影一直处于垄断地位。

    想要打破这种垄断,除了拍摄出质量更好的国产片,还要能够直接和外国的电影公司联系,拿到国外最新的电影拷贝。

    但中国的电影公司很难和西方的电影巨头们拉上关系,一般都是通过洋行这类中间人。

    比如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就负责法国电影的引进。

    不过这些中间人都不怎么靠谱,有时候花了大价钱拿到的可能只是一堆烂片。

    没有自己熟悉的人在中间协调,只能是被国外电影公司坑的命运。

    林子轩下一步准备在美国和法国开设明星电影公司的办事处,不仅要把欧美电影传入中国,还要把中国电影介绍到欧美等国。

    至于院线的经营,他和西班牙人雷玛斯达成了协议,实行片源共享的策略。

    明星电影公司的电影都会在雷玛斯的戏院放映,而雷玛斯手里的欧洲电影也会第一时间在林子轩的院线排片。

    雷玛斯在上海经营戏院十几年,从一名流浪汉到如今腰缠万贯,可以说是一个传奇。

    对于外国的商人来说,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这群家伙在自己的国家混不下去,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开启了他们的创业之路。

    有人成功,有人失败。

    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的创始人依靠在上海街头用留声机播放外国人的笑声。从而赚取了创业资金,而穷困潦倒的雷玛斯从同乡手里接过一台电影放映机,如今成为了戏院大王。

    这就是上海,一座充满着各种机遇的大都市。

    随着中国时局的恶化,北伐战争即将打响。现在的雷玛斯早已没有了当初打拼的豪情,也不愿意留在中国冒险。

    他有了衣锦还乡的打算,可商人逐利,他又放不下影戏院的高额利润,一直犹豫不决。

    更何况,他在上海拥有多家影戏院,不是想出手就能出手的,需要一个过程。

    雷玛斯很佩服林子轩的眼光,有声电影的确很受欢迎。

    目前,上海只有明星电影公司拍摄有声电影。所以和林子轩合作是双赢的局面。

    而且,林子轩能够把握住中国人的心理,知道中国人喜欢看什么片子。

    比如现在正在放映的这一部叫做《千王争霸战》的电影,就在上海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电影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讲的是民国初年,北方千王带着徒弟来到上海闯荡,和南方千王交手,北方千王的徒弟和南方千王的女儿一见钟情。

    然而,赌桌上无父子,双方不仅在赌桌上较量。还有场外的争锋。

    最终,北方千王和徒弟被杀,南方千王的女儿怀着孩子离开上海,前往广州。

    这是为下一部续集做的铺垫。

    就连雷玛斯这种不怎么喜欢看中国电影的人也看的津津有味。因为电影中展现了诸多高超的赌技,什么听骰术,算牌、藏牌和换牌,还能通过各种手段偷看对方的牌。

    更别说让人眼花缭乱的洗牌技术,以及主演们精湛的心理战术。

    这简直就是一堂生动的赌术课程,让人对电影中的情节信以为真。

    不少观众就是想要学到电影中的赌技才反复的进戏院观看这部电影。然后回去拿纸牌进行练习,目的是练成神技,发家致富。

    正因为如此,有不少学者认为这部电影有鼓吹赌术的嫌疑,会让更多的赌徒家破人亡。

    但林子轩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他在电影中设计了不少劝人戒赌的台词,让这部电影有了不少正能量,而且作为电影的主角都没有好下场,全都死于非命。

    这也说明了电影的主旨,那就是劝人戒赌。

    然而,在上海滩,观众看到的不是电影中千王的下场,而是其中高深莫测的赌技。

    他们看到了一夜暴富,没有看到会死于非命,这就是赌徒的心理。

    林子轩是开电影公司的,不可能放着这么赚钱的题材不拍,至于那些赌徒,他们既然去赌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赢了是他们的运气,输了只能怪他们学艺不精。

    其他电影公司不由得摇头叹息。

    看来这一次他们又要跟风拍摄赌片了,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上一次,他们跟风拍摄神话剧,除了张时川的《纣王和苏妲己》赚钱外,其他电影公司以赔钱居多。

    和明星电影公司相比,那些电影公司拍摄的是默片,而且粗制滥造,毫无优势可言。

    他们糊弄观众,观众自然不会买账。

    正如明星电影公司的《三打白骨精》,就算在神话剧泛滥的时候照样以质量取胜,好的特效加上好的演员,才是一部好电影。

    1924年1月21日,在苏联,列宁去世,苏联从此进入了斯大林时代。

    在这个时候,德国的希特勒因为发动了啤酒馆暴动,政变失败从而被关进了监狱。

    在美国,罗斯福患上了脊髓灰质炎症,高烧、疼痛、麻木以及终生残疾的前景并没有打击到他,在康复的过程中,他阅读了大量的名人传记和历史著作。

    在英国,丘吉尔从军队转投政界,参加选举,但遭到了失败,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他从此疏远了自由党,投靠了保守党。

    这些在未来能够主导世界命运的人正行走在他们人生的道路上。(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五章 另一个世界的文学

    列宁的去世在中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此时孙仲山和苏联的关系不错,双方是合作关系,他还派了代表团到苏联访问学习。

    苏联则给孙仲山提供资金和武器上的支持,赞助了200万卢布支持孙仲山的北伐战争。

    即将在广州成立的黄埔军校也有苏联的参与,苏联的军事顾问担任黄埔军校的教官,解决了黄埔军校创建初期的各种困难。

    对于信奉马克思主义的人来说,列宁更是他们的榜样。

    1917年,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苏联正是在列宁的领导下,成功进行了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有人就认为这是中国除了学习西方之外的另一种发展方向,而且有了成功的先例。

    于是,在列宁的死讯传入中国后,不少报纸都出现了怀念和介绍列宁的文章,上海的多家进步团体发起了悼念活动。

    他们还准备举行悼念大会。

    不过这并不是中国社会的主流,在租界内的影响并不大,西方社会对苏联抱着警惕的态度,北洋政府的外交权一直受到西方各国的挟制。

    直到1924年5月份,北洋政府才和苏联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上海大学同样发起了悼念活动,为此丁灵和她的同学们都参加了对列宁的悼念,还在大街上发传单,进行宣传。

    她邀请林子轩参加,林子轩想了想,没有去。

    其实,在这个时代,参加悼念列宁的活动没什么,只是他觉得自己和列宁不怎么熟悉,没必要凑那个热闹。

    他倒是想起了在后世流行了一阵的苏联文学。

    林子轩曾经看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女主角冬妮娅印象深刻。

    这一时期的苏联文学大多以描写十月革命为主。充满了革命的浪漫主义,展现了革命者坚定的信念和乐观主义精神,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小说。

    但也有一些不关心政治的文学团体,它们宣扬非政治倾向的美学观。歌颂本民族过去时代的“伟大”,推崇古代语言和诗的形式的“纯美”。

    当然,这些人有点不合时宜。

    从后世的角度看,只有真正反应社会现实的文学作品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那些歌功颂德的小说迟早会被人遗忘。

    林子轩印象深刻的有一篇叫做《日瓦戈医生》的小说。

    这是帕斯捷尔纳克在1956年创作的带有自传体色彩的小说。

    帕斯捷尔纳克在创作《日瓦戈医生》时曾说过:“我想在其中提供出最近45年间俄罗斯的历史映像。”

    作者通过十月革命和内战前后的经历。塑造了一位诚实、正直,但思想极为矛盾的俄国旧知识分子形象。

    小说的主线是日瓦戈的生活史。

    他既是一位医生,又是一位诗人和思想者,他的活动、言论和思考构成作品的内容主干。

    而他本人又以诗歌和札记的形式记述或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

    小说描写了革命暴力的失误和造成的惨相,较为深刻和多方面地表现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及革命时期社会付出的沉重代价。

    因此,这本小说在苏联被禁了。

    1957年被意大利出版商偷运出境,并在米兰以俄文发行。

    隔年又发行了意大利文和英文的版本,并在西方社会得到了极大的反响,为作者赢得了195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另外还有一本《静静的顿河》。获得了196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作者肖洛霍夫展示了1912到1922年间,俄国社会的独特群体——顿河地区哥萨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以及国内战争中的苦难历程。

    但作者被不少苏联文艺评论家批判为“异见分子”、“布尔乔亚的同路人”,说他是在宣扬“富农思想”。

    肖洛霍夫为意识形态对立的东西方两个世界共同认可。

    他也是惟一既获斯大林文学奖,又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这在苏俄文学史上绝无仅有。

    这可能和他在每一个重要时期都站在苏联的主流意识形态一边有关系。

    有意思的是,这几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苏联作家都有过交锋。

    1958年,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苏联对此反应强烈,苏联作家协会将帕斯捷尔纳克开除,只是在他作了检讨并拒往领奖之后才恢复其会籍。

    肖洛霍夫曾发表谈话,说“《日瓦戈医生》无疑是反苏的。把一个人开除出作家协会并不是在经济上使他为难,而是要激发他的天良。”

    在1967年5月召开的第四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上,不同倾向的作家展开争论。

    著名作家索尔仁尼琴在给大会的一封信中提到出版自由的问题。

    肖洛霍夫对一些青年作家的政治态度,特别是对“出版自由”之类的呼声感到恼火。认为这些作家是“持不同政见”的异己分子。

    他宣称:索尔仁尼琴蹲过监狱,没经受得住严酷的考验,发疯了,不能让这样的人写作。

    索尔仁尼琴便反击说:《静静的顿河》是肖洛霍夫剽窃他人作品而来。

    索尔仁尼琴在1968年因作品《第一圈》无法在国内出版而在境外发表,被开除出作协,随后获得1970年诺贝尔文学奖。

    1976年。他因出版描写极权主义的巨著《古拉格群岛》被驱逐出国,苏联解体后才得以回国,而《古拉格群岛》也被列入俄罗斯的中学教科书。

    对于林子轩来说,苏联的文学既让他熟悉又感觉陌生。

    在后世,他上学的时候就学过高尔基的作品,那首散文诗《海燕》可是如雷贯耳。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这句话在后世很少有人不知道,苏联的小说也能读到,但总觉得有点隔膜。

    或许是因为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苏联已经解体了,成为了过去式,对于过去,人们大多只会怀念,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忘记。

    那段属于苏联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但在1924年,苏联的辉煌才刚刚开始,苏联文学也刚刚起步,高尔基完成了他的自传体三部曲,苏联文学在革命的浪潮下绽放出全新的生命。

    然而,林子轩却感觉那就像是另一个世界的文学。(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六章 过年

    或许是因为冯程程怀孕的原因,今年过年家里格外的热闹,来往的亲戚多了不少。

    即将为人父的林子轩也成熟起来,不再像往年一样找借口躲避。

    他终于坦然的接受了自己在这个时代的身份,作为林家的长房长孙,担负起这个家族的兴衰荣辱,而不是像局外人一样的冷眼旁观。

    这就是他穿越三年来的心路历程。

    从最初的茫然到如今的坦然,林子轩改变了很多,他和这个时代正逐渐的融合。

    正因为如此,他才会更加的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因为自己的冒失给家族带来灾难。

    他和冯程程陪着亲戚说话,彼此问候,拉近关系,就像是一个真正的民国人一样。

    如果说前两年的林子轩给亲戚的感觉是冷淡和疏离,像是一个闹别扭的孩子,现在的林子轩则亲切而温和,同时带着一丝威严。

    这是成熟和稳重的表现。

    或许到了现在,他才真正的成为林家的人。

    这种改变让林伯清很欣慰,他觉得正是因为有了孩子,才让林子轩变成了成年人,懂得了自己的责任。

    今年没有回老家,就在上海租界内过这个春节。

    说起来,自从民国成立后,为了推广公历,和西方社会接轨,政府把元旦定为新年,而取消了农历新年。

    政府部门和学校在元旦放假三天,而春节则不放假,正常上班。

    作家老社写过一篇《我的母亲》,回忆他1918年在北平方家胡同小学当校长的事情。

    按照北洋政府的规定,到了阴历年的年尾,学校照常上课,除夕不许回家祭祖,大年初一也不许回家拜年。

    老社怕母亲一个人在家寂寞,特意请了两个小时的假回家探望母亲。

    这不仅是对公务员的规定,对民间也是如此。如果发现有人违背,会被当成反动派。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百姓会私下里互相拜年,也会祭祖。只是不怎么公开而已,而且北洋政府也没有那么大的精力管这些事情。

    到了1920年之后,政府对民间过春节的事情基本上不再干涉。

    在上海租界内,更为自由,西方人虽然不过春节。可也不会禁止中国人过春节,西方人也要照顾中国的传统。

    林子轩带着林晓玲和阮玲钰一起放鞭炮,冯程程在远处看着。

    在这个时候,周围不时响起鞭炮声,很有过年的氛围,上了年纪的人在客厅里坐着喝茶聊天,年轻人则会四处走动,彼此交流。

    放完鞭炮,林子轩回到冯程程身边,牵着手。陪她一起看着远处的热闹。

    这一年就这样过去了。

    大年初一才是拜年的高峰期,这个时代没有短信可以群发,林子轩就用电话给那些关系较远的人电话拜年,而关系亲密的人则要上门拜年。

    其中最重要的人就是冯敬尧了。

    来到冯家,冯敬尧很高兴,虽然每周都能见面,但过年毕竟不同。

    何况女儿怀了身孕,让他心里有了寄托,他正在把势力向着公共租界发展,只是进行的并不很顺利。双方都有死伤,接下来就会谈判。

    当然,这些事情冯敬尧没必要说出来。

    他吃饭的时候随口提醒自己的女儿和女婿最近没事不要到公共租界去,那里比较混乱。

    他同时还派了保镖暗中保护。

    在冯家吃完晚饭。林子轩和冯程程便返回家中。

    在他去别人家拜年的时候,也要接受别人的拜年,平禁亚等一批员工自然要来给林子轩拜年,这是作为下属的自觉。

    领导不会记得谁来拜年,可却会记得谁没来拜年,这是职场的常识。

    林子轩给旗下的员工放了三天假期。这已经很大方了,那些外国的洋行根本就不放假,而工厂的工人只有一天假期,有些工厂甚至没有假期。

    真的有事可以请假,但没有薪水。

    他要趁着新年发行一期新年特刊,特刊主要是回顾过去一年发生的事情,除了回顾外,还有评论,以及对新的一年的展望。

    其实可以叫做年鉴,因为是万象书局发行,所以叫做《万象年鉴》。

    在林子轩的设想中,要把这份年鉴一直做下去,作为对历史的记录,要做到不偏不倚的态度,忠实于历史,不受任何势力的影响。

    往小的方面说,这是对过去的回顾,往大的方面说,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史记”。

    如果这份年鉴做的好,万象书局将在中国出版界树立起自己的品牌。

    由于林子轩的重视,平禁亚等人不敢怠慢,为此忙碌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完成了。

    虽然因为信息不畅的原因,没办法对所有的事件一一核实,但也做到了尽可能的全面和详细,还有各方观点的评论。

    于是,在新年刚过的时候,《万象年鉴1923》出版发行。

    年鉴内容详实,还有插图,价格也不便宜,要五块银元一本,一般人可买不起。

    为此,林子轩给各大图书馆和大学免费邮寄了一本,这是为了打响知名度,而且,这种年鉴具有收藏价值。

    丁灵也来给林子轩拜年,只是她还带了一个女人过来,这个女人叫做向警宇。

    林子轩这才知道向警宇和丁灵的母亲在湖南常德师范学校是同学,还是结拜姐妹,丁灵叫向警宇九姨,两人的关系非常密切。

    向警宇曾经在法国留学,进入蒙达尼女子公学求学,广泛地接触法国工人阶级,受到具有巴黎公社斗争传统的法国工人阶级的影响。

    1871年法国的巴黎公社才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只是后来失败了。

    而且,向警宇还是一位女权主义者,提倡妇女解放。

    她提出了“女子应有遗产承继权”、“男女社交自由”、“结婚离婚自由”、“男女工资平等”、“母性保护”、“赞助劳动女同胞”、“男女教育平等”、“男女职业平等”等有关男女平权、保护妇女权益的主张。

    她来找林子轩正是为了妇女解放的事情。

    因为林子轩旗下有包括《家庭》和《蔷薇周刊》这类专门针对女性发行的杂志,是宣传女性解放的平台,她希望林子轩能够刊载此类文章。

    这是有意义的事情,林子轩没有理由拒绝。

    不过,他不能把杂志变成宣传的工具,适量的宣传可以,要是整本杂志都宣传妇女解放,那杂志恐怕就卖不出去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七章 女性的权益

    向警宇找林子轩谈论这件事,是源于林子轩建立的支持女性解放的形象。

    他的小说中有**自主的女性,他提出了新时代女性的标准,也就是“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他还支持自己的妻子开办公司。

    这件事随着云裳女装公司的开业,已经人尽皆知了。

    特别是殷明竹穿着全新设计的旗袍在社交场合亮相的时候,带起了一股东方风韵的服饰风潮,也让云裳女装声名鹊起。

    而且,云裳女装只做女装,和其他男装女装一起做的裁缝店不同,显得更为专业。

    身家丰厚的女人更喜欢这种为她们专门服务的店铺,因为只有女人才更懂得女人,云裳女装也成为了她们交际的场所。

    林子轩按照后世会所的理念来经营云裳女装,在店铺内专门划分了休息室和更衣室。

    并准备了茶点和咖啡,这些女人可以一边聊天,一边选择自己需要的服装。

    在一些保守的家族看来,林子轩让自己的妻子开办公司是伤风败俗,女人就应该在家里相夫教子,但更多的人表示了赞赏。

    毕竟时代不同了,社会越来越开放,女性逐渐参与到社会活动之中。

    比如一位叫做郑毓绣的女人,她是中国的第一位女律师。

    她参加了同盟会,曾经刺杀过袁时凯,1914年到巴黎留学,在巴黎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获此学位的女性。

    最有名的就是“玫瑰枝事件”。

    1919年6月27日,这天是巴黎合约签字的前一天。

    郑毓绣作为学生组织的领袖与留学生代表、劳工代表一道包围了中国首席谈判代表陆证祥的寓所,要求中国代表团拒绝签字。

    她被推举为代表与陆证祥谈判,谈判期间,陆证祥接到北洋政府的指示在和约上签字。

    郑毓绣见情势不妙,便随手折了一根玫瑰枝,用衣袖蒙住,顶住陆证祥的后腰。厉声说道:“你要签字,我这支枪可不会放过你。”

    陆证祥听后十分害怕,再也不提签字的事,于是。中国政府得以保留收回山东的权利。

    1919年广州军政府外交部任命郑毓绣为外交调查名誉会员,成为中国首位参政的女性。

    所以,在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女性站出来,参与到社会变革之中。争取自身的权益。

    这是时代的大趋势,虽然困难重重,但无可阻挡。

    向警宇仔细观察过林子轩这个人,也从丁灵那里了解过林子轩,她觉得林子轩的确是在支持女性解放,而不是嘴上说说,空喊几句口号而已。

    或者说,林子轩具有男女平等的观念,是一个值得争取的对象。

    她提倡女性解放,不光是依靠宣传。还要有实际行动。

    向警宇决定从丝厂女工开始,上海的丝厂女工受到盘剥的厉害,规定一天四角工资,还要被扣掉两角,几乎和童工的待遇差不多了。

    丝厂女工的代表数次呼吁社会救助,但收效甚微。

    这里要解释一下其中的原因了,上海的丝厂大部分都掌握在中国买办的手里。

    中国的生丝以出口到欧美为主,为洋行生丝出口服务的买办、包括和洋行出口生丝联系密切的丝商,是上海现代缫丝工厂创办和主持者的一个重要支柱。

    这些丝厂的经营者,既是洋行买办。又是兼营丝号的经纪人。

    他们打着洋行的招牌,依仗着西方人的势力来扩大经营,垄断缫丝行业。

    女工是丝厂和纱厂的主要工人来源,占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在上海至少有四万女工在丝厂和纱厂工作。

    这些女工大多数并不是上海本地人,而是来自外地,以来自苏北地区的居多。

    她们被包工头带到上海,安排进入工作做工。

    包工头付给女孩父母一小笔钱,一般分三年支付,总额为30到50元不等。并立下包三年食宿的契约,但在这三年内包身工的工资全部归包工头所有。

    因此,她们的生活处在包工头的严密控制之下。

    另外还有一种“带饭”制,就是女工每月付给包工头八元的食宿费,但这个关系不签署契约,可以随时取消。

    这些包工头都是社会上各种势力的成员,他们和丝厂老板勾结,共同盘剥女工。

    这是这个时代的普遍现象,工厂不负责直接招工,而是交给包工头,这样一旦女工出事,也是由包工头负责处理。

    一家丝厂需要上千名女工,上海十几家丝厂,丝厂女工总数就有上万。

    向警宇准备组织丝厂女工罢工,抗议工厂和包工头的剥削,林家在上海纺织行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她找林子轩的原因之一。

    她想说服林子轩支持这次罢工,并让林家的纱厂做出表率来。

    或许是上次林家的纱厂宣布了不再招收十二岁以下童工的事情,让向警宇觉得可以把林家作为突破口。

    林子轩很同情那些女工,也想改善她们的处境,但这不是工厂单方面可以做到的,还牵扯到社会上的势力,包括女工家人的处境。

    女工被包工头带到上海的时候签了契约。

    就算工厂给女工加了工资,也会落入包工头的手中,如果工厂避开包工头,直接招工,那不仅很难招到女工,还会被包工头捣乱。

    他不认为现在工厂能够摆脱包工头这个环节,特别是在上海这个鱼龙混杂的地方。

    当然,他支持丝厂女工的正当诉求,至于结果如何,还要看双方谈判的结果。

    然而,在3月10日,位于闸北的上海祥经丝厂失火,因宿舍门窗被工厂钉死,女工不及逃生,酿成百余名女工死亡的惨剧。

    这件事把丝厂女工的困境再一次展现在了公众面前,舆论哗然。

    林子轩代表林家宣布林家旗下的纱厂将提高女工的待遇和休假限制,改善她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保障她们最基本的生存权利。

    他能做的只有这些了。

    至于女工的生活能不能变好,或者继续受到包工头的盘剥,那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在这个时代,有些女性在争取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利,有些女性还在生存的边缘挣扎,但社会终究在向前发展。(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八章 一个全面的中国

    美国学校的假期和中国不同。

    他们的寒假一般是从圣诞节的前两周开始,到一月初结束,假期为三周到五周不等,每个学校不太一样,但都大同小异。

    新年过去,新的学期开始,学生们返回了校园。

    看起来这是一个和以往没什么不同的校园生活,但不少学生还是发现了异常。

    他们看到有的学生穿着风衣,带着帽子,谁都不理睬,一脸的无所谓,就那样进了教室,也不认真听课,完全是一副坏学生的模样。

    这种状况在纽约的中学较为常见,其他地区也有。

    就算是大学里同样有类似的情形,只是没有人统计,也没有人关注到这种模仿秀。

    很快,其他学生就知道他们是在模仿一本小说中的主角,这个主角也是中学生,可非常的有性格,非常的不同寻常。

    于是,那些学生就去找一本叫做《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小说,一看就沉迷了进去。

    这完全就是写给他们的小说。

    小说的主角霍尔顿和他们一样,在学校里遭遇到各种问题,被同学排挤,被老师批评教育,面对成人的世界,茫然无措。

    这群青少年们幻想着长大,又惧怕长大。

    他们想和霍尔顿一样离开学校,到社会上闯荡,随着霍尔顿一起经历这段青春期的冒险,霍尔顿在纽约的两天两夜,让他们感同身受。

    最终,霍尔顿回到家中,结束了这段短暂的离家出走的生活。

    看书的学生们也结束了冒险,不过他们心中有了一个偶像,那就是霍尔顿,他们要向霍尔顿那样生活,只是为了让自己与众不同。

    这或许就是青春期的叛逆。

    老师们发现,教室里穿风衣,戴帽子的学生越来越多。成为了一种潮流。

    学生也敢于顶撞老师了,嘴里还带着脏话,完全不像是他们平时的样子。

    这种异常现象引起了学校的注意,他们发现罪魁祸首是一本小说。而且不是他们一所学校,而是有很多学校都出现了这种情况。

    学生们在模仿,也就是说这本小说引起了学生们的共鸣。

    怀着好奇,学校的老师把小说找来看了看,老师比学生们更明白。这本小说写出了青少年的迷茫和躁动,愤怒和焦虑。

    它写出了青少年的心声。

    出版社的感觉更诡异,原本不被看好的小说,刚出版的时候销量也不好,也就一万册的样子,别说畅销书,连普通书籍的销量都没有。

    可两个月后,这本小说莫名其妙的火了,各地的书商都来催货。

    出版社只好重印,五万册发出去。还是满足不了需求,没办法,继续加印吧。

    他们从各种渠道了解到,《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读者大多是青少年,也有大学生,已经在中学里形成了一股潮流。

    这些学生在寒假里看到这本小说,然后就是模仿和传播,书籍销量一下子就上去了。

    按照美国青少年的数量估算,这本小说的销量可能会破百万。

    对于这种意外的情况,出版社自然喜出望外。这可都是美元,他们在报纸上加大了宣传力度,主攻学校的学生,称这是一本青少年不容错过的小说。

    不用出版社宣传。一些记者和文学评论家都注意到了这种反常。

    当初,《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以《乱世佳人》作者新作的噱头进行营销的,不得不说,这种营销方式起到了反作用。

    很多读者都以为《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本和《乱世佳人》一样历史题材的通俗小说。

    对这类题材没兴趣的读者自然不会购买,而有兴趣的读者买来一看发现是一本写青少年的小说,以为自己受骗了。就扔下了小说。

    所以,两边不讨好,也没有传出好口碑,就连文学评论家都没有关注。

    如今好口碑从学校里传了出来,小说的销量直线上升,《麦田里的守望者》成为了一本现象级的小说,各种文学评论也新鲜出炉。

    有评论家认为这本小说教坏了学生,主角满嘴脏话,生活没有目的,不应该让青少年接触这类颓废的文学。

    也有评论家觉得这本小说展现了深刻的社会问题,用意识流的手法写出了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值得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重视。

    最让他们惊讶的是,这本小说是一位中国人写的。

    林子轩在美国文坛小有名气,他的《乱世佳人》可以说是通俗文学的杰作,如果他是美国人,或许已经获得了普利策小说奖。

    这个奖项是在 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的遗愿设立。

    普利策奖分为两类,新闻类和创作类,新闻类的获奖者可以是任何国籍,但是获奖条目必需在美国周报或日报上发表,创作类的获得者必须是美国公民。

    即便美国文坛对《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争议,但他们必须承认,这是一本内涵深刻的小说,有着研究和评论的价值。

    只是他们对一位中国人写出反映美国现实社会的小说不能释怀。

    这时候,他们注意到了这本小说的翻译,是一位美国女作家,这让美国的文学评论家们松了一口气,他们对于生活在中国的赛珍珠颇有印象。

    这说明,这本小说是林子轩和赛珍珠共同创作的。

    有了这个理由,美国文坛接受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他们可以放心的称赞这部小说了。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火爆,特别是在美国青少年中形成的巨大影响力,引起了美国《时代周刊》的注意。

    这家创立于1923年的杂志正准备选取一位中国人作为封面人物。

    杂志社的首选是政治人物,也就是他们认为在未来最有可能统一中国的人。

    按照杂志社从中国得到的消息,他们准备派出记者采访北洋军阀的实际统治者吴佩浮。

    但看到林子轩的消息后,《时代周刊》杂志社临时做出了一个决定,让记者到上海采访林子轩,把林子轩当成中国文化界和思想界的领袖人物。

    而且,林子轩是在美国文学界极具影响力的中国人,相信美国读者更喜欢林子轩,这样能够增加杂志的销量。

    当然,他们并没有放弃吴佩浮。

    政界的领袖和文化界的领袖都进行介绍,这才是一个全面的中国。(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九章 采访

    《时代周刊》的记者在三月底来到上海,想要采访林子轩。

    1924年的《时代周刊》远没有后世那么有名气,这份杂志是1923年3月由亨利卢斯和布里顿哈登创办,刊名最初为《事实》,后改用现名。

    它是美国第一本新闻周刊杂志。

    此时这份杂志刚刚创办一年的时间,在美国的各类杂志中只能处在中流位置。

    直到1927年,《时代周刊》推出了一项叫做“年度风云人物评选”的活动,受到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极大的好评。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品牌。

    虽然《时代周刊》现在在美国的名气不高,但在中国,有美国记者专门来采访也是一件颇为荣耀的事情。

    何况林子轩可是知道《时代周刊》在后世的份量。

    它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在全球都有极大的影响力。

    无论怎么说,好好接待就行了,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时代周刊》的记者在万象书局的办公室对林子轩进行了正式的采访,还有摄影师给林子轩拍摄照片,作为杂志的封面照。

    一切都非常的正规。

    为此,林子轩特意换上了一套中式长衫。

    穿越之后,他大部分时间穿西装,有时候穿长衫,不过他不想以西装革履的形象出现在西方的媒体上,更愿意具有这个时代的中国特色,展现东方人的传统服装。

    这或许就是他和这个时代融合的结果。

    这位西方记者来之前做了不少功课,也知道美国读者对什么感兴趣。

    他重点询问的是林子轩在美国留学的经历,以及创作出《乱世佳人》和《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起因和灵感。

    这些事情以前的美国媒体有过报道,林子轩只是重新回答了一遍。

    主要说了他和赛珍珠在庐山度假的时候一起写作《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事情。

    这是记者感兴趣的话题,中国人和美国人共同创作一部小说,实在是非常奇妙。

    当然,西方记者也询问了林子轩的其他事情,包括林子轩成长的环境。在中国的成就,以及在中国文化界和思想界的地位。

    毕竟,他要向美国读者介绍一个全面的林子轩,要有深度和广度。才能显得专业。

    这一问,让他颇为惊讶。

    林子轩在中国文学界的身份首先是一位诗人,是中国新诗的领军人物,同时他还是中国通俗文学的大师,写的一种叫做武侠的小说在中国非常的畅销。

    他还是一位戏剧家。写了《雷雨》和《日出》这类在中国常演不衰的经典戏剧。

    他还写过类似《边城》这种田园牧歌式的小说。

    甚至,他还是文学研究家,在对《红楼梦》的研究上成为中国的第一人。

    这不是林子轩自吹自擂,而是客观的叙述,他想把中国的新文学展现给西方媒体。

    他正在运作一套新文学丛书,这套丛书能够展现新文学发展的实绩,这不是在中国出版,而是翻译之后在美国出版。

    他打算向西方文学界推介中国的文学。

    这套丛书第一阶段以小说为主,包括鲁讯的小说集《呐喊》、郁达浮的小说集《沉沦》、冰欣的小说集《超人》和林子轩的《边城》,还有话剧剧本《雷雨》和《日出》。

    他知道就算是在美国出版。销量也不会很好,但这总算是迈出了第一步。

    林子轩借用自己在美国文坛的影响力推广中国的文学,这是他的责任。

    他虽然和鲁讯在文学观点上有不同,但他认为鲁讯的小说是这个时代新文学的代表,郁达浮则代表新文学的另一种类型,冰欣是中国女性文学的领军人物。

    包括他自己,这应该是这一阶段新文学在小说方面取得的成绩。

    所以,他才在《时代周刊》的记者面前全方位的介绍了新文学的发展。

    然而,这位记者对此兴趣不大,只是装作认真的模样。《时代周刊》是新闻杂志,他以前都是采访政要人物,对文学不怎么了解,更别说是中国文学。

    在美国。大多数读者都不会关注中国文学。

    如果不是林子轩写出了《乱世佳人》和《麦田里的守望者》这类畅销小说,也不会引起《时代周刊》的关注。

    西方记者更为关注林子轩取得的成绩,这是他报道的重点。

    林子轩旗下有一家颇具规模的出版社,出版多种在中国具有影响力的杂志。

    还有一家中国最大的电影公司,甚至还创建了唱片公司和广播电台。

    他还是中国文学团体“新月社”的创始人,以及上海银行业的一员。

    这位西方记者在林子轩的带领下参观了林子轩旗下的各种产业。他觉得自己看到了一个传媒帝国的雏形。

    一年前,《纽约时报》用较大的篇幅介绍了林子轩,认为他是中国的传媒大亨。

    这位记者也看到了,他觉得太过夸张了。

    但现在,他认为那篇报道没有虚构,林子轩或许暂时还没有办法和西方的传媒大亨相比,可他正走在成为传媒大亨的路上。

    《时代周刊》的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林子轩的思路清晰,思维敏捷,有着这个时代的中国人不具有的开放思想,能够接纳,甚至提出新的观点。

    在某些方面,他比西方人更为开放,想的更远。

    这位记者越和林子轩接触,越发现新鲜的东西,他觉得这位东方人就像是一个迷。

    可能是林子轩第一次进行这么正式的采访,想要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不能让西方记者认为中国人的思想都那么古板,就说了一些大胆的设想。

    没想到给这位西方记者造成了困扰。

    总得来说,双方交流的还算愉快,《时代杂志》的摄像师还给林子轩拍了一张全家福。

    也就是林子轩和冯程程的照片,包括他们还没有出生的孩子,这张照片不会刊登在封面上,而是会放到杂志里面的采访内容之中。

    照片中,林子轩穿着长衫,站在后面,冯程程穿着一套林子轩设计的孕妇装,把双手放在略显凸起的腹部,依靠在林子轩的身上。

    两人对着摄像机微笑,一脸幸福的模样。(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章 握手

    三天的采访结束,《时代周刊》的记者并没有离开上海。

    他知道印度诗人泰戈尔即将来到上海,对中国进行访问。

    这是两个古老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泰戈尔在西方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对于西方媒体来说,这是一件很有新闻价值的文化事件。

    而且,到时候,林子轩会和泰戈尔会面,两位远东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坛领袖见面一定很有意义,可以作为趣闻放到他的采访内容里面。

    于是,这位记者决定见证了这个时刻之后,再到北平采访吴佩浮。

    他要拍摄两人握手的照片,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做“两位文化领袖的握手”。

    泰戈尔已经六十多岁了,林子轩不过才二十四岁,这种年龄上的强烈对比应该很有意思,既是一种文化上的交流,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传承。

    从一张照片中能够解读出很多的意味,这正是一条好新闻的价值所在。

    《时代周刊》的记者认为林子轩年轻,前途不可限量,只要保持这样的文学创作热情,他对于将来林子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会太过惊讶。

    因为林子轩了解西方社会,知道西方读者喜欢什么。

    不过这位记者对中国文化界对于泰戈尔的态度极为不解,他在上海阅读的英文报刊上,出现了一些争议性的文章,中国文化界似乎不怎么欢迎那位印度诗人。

    林子轩只好解释说那只是一部分人的观点,不代表整个中国文化界。

    他一直避免西方记者对此进行深入的了解,他在采访中提到了在中国正蓬勃发展的新文学,却没有提到新文学正处在分裂的关口。

    他也没有提到泰戈尔的来访在中国文化界造成的混乱,这有点家丑不可外扬的意思。

    随着泰戈尔访问中国日期的临近,报纸上攻击泰戈尔的文章越来越多。

    相对应的,以梁启朝和徐至摩为代表的学者不遗余力的鼓吹泰戈尔,正在将泰戈尔神化。

    双方可谓是旗鼓相当。阵营分明。

    让林子轩没想到的是在批判泰戈尔的人中还有沈燕冰。

    在泰戈尔来到上海的当天,报纸上出现了一篇文章。

    沈燕冰声称:“我们决定不欢迎大声歌颂东方文明,把我们的年轻人领向这个文明,使他们在沉思中寻求慰藉并受到毒害的泰戈尔……”

    林子轩之所以觉得奇怪。是因为沈燕冰是商务印书馆的员工,这次邀请泰戈尔正是商务印书馆在背后操作的。

    而且,沈燕冰以前也是泰戈尔的拥护者,还翻译过泰戈尔的诗作。

    在《小说月报》发行泰戈尔专刊的时候,沈燕冰积极的参与其中。介绍了泰戈尔的生平,并没有反对泰戈尔的意思。

    如果是郭沫偌这么做,林子轩不会如此惊讶。

    只是现在的郭沫偌已经顾不上泰戈尔了,他的《创造周刊》赚不了钱,没有资金支持,不得不停刊,创造社的成员各奔东西,就此离散。

    他自身更是穷困潦倒,在上海混不下去,只好返回日本。

    林子轩和沈燕冰不怎么熟悉。就是惊讶一下,他和徐至摩一起赶往码头去迎接泰戈尔。

    徐至摩是讲学社的代表,会全程陪同泰戈尔在中国的行程,两天前就来到了上海,和他们同行的还有美国《时代周刊》的记者。

    无论中国的文化界如何争论,泰戈尔还是如期到来。

    1924年3月21日,泰戈尔从印度的加尔各答乘船出发,开始了他的首次中国之行。

    4月8日,泰戈尔抵达香港,孙仲山派专使带去了欢迎信。

    按照行程。在4月12日,泰戈尔一行乘坐的“热田丸”号邮轮将抵达上海的汇山码头。

    在码头上,已经聚集了不少欢迎的人群。

    商务印书馆这边的代表是郑震铎和文学研究会的一些成员,还有学者张军劢。以及上海青年会、江苏教育会的代表,印度旅沪人士、报馆记者等上百人。

    场面极为隆重。

    在等待的过程中,大家互相攀谈,记者穿插其间,进行采访,商务印书馆旗下的活动影戏部还用摄像机拍摄新闻纪录片。

    林子轩和郑震铎的关系不错。就问了先前让他疑惑的问题。

    “燕冰怎么会写那样的文章?他不是很支持泰戈尔么?”林子轩不解道。

    郑震铎是泰戈尔的铁粉,写了很多欢迎泰戈尔的文章,翻译了泰戈尔《飞鸟集》和《新月集》,他和沈燕冰是好友,一定知道其中的原因。

    “他呀,是身不由己。”郑震铎含糊其辞的说道。

    林子轩想了想,便明白了,不再追问。

    没有等待多久,一艘邮轮缓缓的驶入了上海的汇山码头。

    等到邮轮停靠在码头,徐至摩和林子轩,以及社会各团体的代表和记者们登上邮轮。

    泰戈尔早已站在了甲板上,身后是几位印度学者,这一次,泰戈尔还带着一个国际大学的访问团,他从印度拉到了一笔赞助费。

    虽然这位印度诗人已经六十多岁,但看起来还很精神。

    徐至摩和泰戈尔通过书信,赶忙上前做自我介绍,然后给中国的学者介绍。

    接下来是记者们拍照的时间,邮轮上颇为混乱。

    《时代周刊》的记者想要拍到泰戈尔和林子轩单独握手的照片,就上前说了这个要求,在这个时代,相对于中国记者的拘谨,美国记者更有自由的精神。

    他没有把泰戈尔当成大人物,只是当成一个新闻对象,并不认为这个要求有什么问题。

    林子轩解释了这位美国记者的来历。

    泰戈尔意外的看了林子轩一眼,刚才徐至摩介绍的时候只说林子轩是中国著名的诗人,他并没有太过在意,毕竟林子轩太年轻了。

    在这个年纪,应该不会是太过有名的诗人。

    不过泰戈尔知道西方媒体对东方人的偏见,能够让美国杂志专程来到上海做个人专访,这个年轻人在西方社会应该很有影响力。

    等一下要详细了解这位年轻人的事情。

    他接受了西方记者的提议,在邮轮一处空旷的地方,和林子轩握手。

    泰戈尔一身印度传统长袍,胸前挂着刚刚献给他的花环,林子轩穿着长衫,为了配合记者的拍摄,微微侧着身子,把正面留给了泰戈尔。

    他们头顶是春日的暖阳,身后是蔚蓝的海水,两人的影像就这样定格在照片之中。(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一章 泰戈尔在上海

    下了邮轮,泰戈尔对欢迎他的人发表了一番感言:“朋友们,我不知道什么缘故,到中国便像回到故乡一样,我始终感觉,印度是中国极其亲近的亲属,中国和印度是极老而又极亲爱的兄弟。”

    而后,他就在徐至摩的陪同下乘车前往静安寺路的沧州别墅休息。

    沧州别墅在上海租界算是高档的住宅公寓,这是商务印书馆的安排,泰戈尔一行人住在23号和24号房间。

    林子轩没有跟上去,而是和《时代周刊》的记者离开了。

    这位西方记者拿到了想要的新闻素材,准备离开上海,前往北平访问吴佩浮。

    这才是他中国之行的主要任务。

    在这个时代的西方人眼中,打败了张座霖的吴佩浮是最有可能统一中国的强势人物,是这个古老国家的最强者。

    对于这种说法,林子轩只是笑笑,不发表意见。

    你们这些西方人怎么会知道中国政局的变幻莫测,云诡波谲。

    他把这位记者送上火车,随后返回家中。

    他的接待任务基本上完成了,最多是明天听听泰戈尔的演讲,象征性的交流一番,再把泰戈尔送往北平,就是这么简单。

    在沧州别墅内,泰戈尔一行六人安顿下来。

    他这次访问中国,率领着国际大学教授、梵文学者沈莫汉,国际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现代孟加拉画派大画家南达拉波斯等人。

    他不仅想和中国的学者进行文化上的交流,还提出了一个“亚细亚”文化的概念。

    也就是亚洲文化,在这个时代亚洲被称为“亚细亚洲”或者“远东地区”。

    泰戈尔认为西方文明濒临破产,只有东方文化才能拯救人类的文明,所以,印度、中国和日本三个亚洲国家应该联合起来抵抗西方文化的入侵。

    他意识到了西方文化对于东方文化的破坏。

    青年人崇尚西方的文化,抛弃了本国的传统,长此以往,这个国家就会被西方同化,没有自己的文化可言。

    他在1918年访问美国的时候举行了一场《什么是艺术?》的演讲。

    他宣称:“东方艺术的伟大与瑰丽。特别是在日本和中国,就在于那里的艺术家们看到了事物的灵魂,并且相信它。”

    泰戈尔想和中国文化界和思想界的顶尖学者交流,推行他的“亚洲文化”理念。

    或许因为信息闭塞的缘故。他对于中国文化界的真实现状不是太了解,不知道此刻的中国正处在提倡复制和模仿西方的政治制度和科学文化的热潮。

    很多人认为只要学习了西方的一切,中国就会变得更为强大。

    休息了一会,泰戈尔记起了在邮轮上和他握手的林子轩。

    他经常在欧美进行访问讲学,了解西方人如何看待亚洲人。所以他对林子轩被美国记者专访很是好奇,便找徐至摩打听。

    徐至摩作为诗人,见到泰戈尔后一直很激动,就像是后世的小粉丝见到天皇巨星一样。

    对于泰戈尔的询问,他自然是知无不言。

    他还把林子轩的几篇诗歌用英文朗诵了出来,不得不说,英文版本的诗歌缺少了东方语言的神韵,听起来并不怎么样。

    泰戈尔在意的是林子轩写了在美国畅销的小说。

    只可惜写的都是以美国为背景的故事,并不是中国的传统文学,但这也说明了林子轩对于西方社会的了解。

    而且。林子轩在中国文化界的地位不低,或许会理解他的主张。

    他觉得可以和那位年轻人好好谈一谈。

    下午五点钟,泰戈尔在徐至摩等人的陪同下,来到了位于上海西南的龙华赏花。

    那里有龙华寺、龙华塔等名胜,附近农家多种植桃花,风景绝佳。

    第二天下午,泰戈尔先到闸北一家寺院出席印度人为他举办的欢迎会。

    随后,由上海自治学院、讲学社、中国公学、文学研究会等四个团体发起,在公共租界的慕尔鸣路37号张军劢的住所举行欢迎泰戈尔的茶话会。

    这次活动安排在室外举行。

    在张宅的草坪上,正中央安置了一张红绒沙发。这是泰戈尔的位置,其他来宾坐在前排的凳子上,因为又来了不少学生,没有足够的位置。只得坐在草地上。

    泰戈尔进行了来到上海后的第一次演讲。

    晚上的时候,徐至摩把林子轩带到了沧州别墅,和泰戈尔进行了半个小时的交谈。

    泰戈尔在交谈中推销自己的主张,谈了他对于东方文化的看法,认为只有复兴东方文化,像是印度和中国这样的古国才有出路。一味的模仿西方社会不会成功。

    林子轩欢迎泰戈尔的到来。

    只是他很想告诉这位印度诗人在目前中国这种大环境下,这种主张注定会遭到冷遇。

    就算是梁启朝和徐至摩也只是借助泰戈尔为自己造势,而不是真的就相信他的主张。

    两人的交谈不是很顺利。

    林子轩重视东方的传统文化,却不愿意为泰戈尔的主张摇旗呐喊。

    在这个时代的中国,一个较为扭曲的观点是宣传传统文化就是开历史倒车,会受到批判。

    如果林子轩不遗余力的鼓吹泰戈尔的东方文化复兴,肯定会吸引批评者的火力,泰戈尔可以回到印度去,他还要留在中国继续生活。

    “又一个信奉西方思想的青年。”林子轩走后,泰戈尔颇为失望的说道。

    接下来,徐至摩带着泰戈尔前往杭州游览西湖美景。

    从杭州回到上海后,4月18日下午,商务印书馆、《申报》等机构,以及印度、西方人士共1200余人,借宝山路商务印书馆的图书馆会议室,为泰戈尔举行盛大的欢迎会。

    泰戈尔身着黑色长袍,戴着红帽,走了出来进行演说。

    他演说的内容不是诗歌,而是《东方文明的危机》。

    他为上海的工业文明和城市化担忧,他认为,在上海,由于西方物质文明的引入,已经看不到丝毫的中国文化精神。

    演讲结束,众人在北京路功德林素菜馆设宴,宴请泰戈尔。

    功德林素菜馆是上海最大的一家素菜馆,很多社会名流迎来送往都会选在功德林。

    宴后有代表为泰戈尔演唱了京剧,弹奏了古琴。

    忙碌了一天,半夜十二点,泰戈尔结束了他的第一次上海之行,前往上海招商局码头,踏上了北上之路。(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055/ 第一时间欣赏民国大文豪最新章节! 作者:薪越所写的《民国大文豪》为转载作品,民国大文豪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民国大文豪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民国大文豪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民国大文豪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民国大文豪介绍:
穿越到民国,成为大文豪。
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传统和新潮思想的交锋,海派和京派的争斗,十里洋场,纸醉金迷。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分享书籍《民国大文豪》作者:薪越
民国大文豪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民国大文豪,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民国大文豪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