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春秋大领主TXT下载春秋大领主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春秋大领主全文阅读

作者:荣誉与忠诚     春秋大领主txt下载     春秋大领主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539章:这样的组合,谁能抵挡?

    俺和某某谁在打生打死,有人想待在旁边看着又想暗中蓄积实力?别特么做梦啦!

    晋国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完全信赖过哪个诸侯国,恰是这种提防让晋国哪怕在与楚国的争霸中失利,依然能够坐稳中原霸主的宝座。

    “如此,我等早遣臣属而往。”众“卿”进行了表态。

    怎么折腾小弟是一种学问,不想收拾为前提之下不能弄得太过火,又要恰到好处地折腾到某个小弟不至于国内民不聊生,免得小弟忍受不住跳反。

    应该怎么做晋国早就摸索出了一套规律,召唤小弟前来会盟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列国得到召唤,晋国每一次都会直接说明白小弟该带来多少军队,个别时候还会强调军队里面的“徒”和“羡”构成,极为特殊情况还将要求军队中有多少披甲的士兵。

    可以将以上那个视为一种战备等级,晋国会不会用到某个小弟的军队,会用到又该是危险程度有多大,等等之类的。

    晋国对小弟的每一次召唤,其实都是在消耗小弟的国力。

    毕竟,大军一动就会造成劳动力减少,另一方面军队也将产生消耗。

    晋国在某种层面非常讲究,从不刻意将小弟的军队消耗在战场上,有什么困难都是晋军自己上,撤退也是由晋军来进行断后。

    列国都说晋国厚道,他们不愿意承认的是,晋国不信任自家军队的战斗力罢了。

    事实上,列**队进攻不行的问题还算不大,晋军随后攻上去便是。

    一旦列国的军队在撤退时挡不住追兵,他们则可能要一块完蛋了呀。

    吕武说道:“今次依旧不召莒国。”

    作为卿位家族的阴氏负责齐国、杞国、莒国和大邾的邦交,莒国一再找死,去年又做了更找死的事情,已经被踢出“朋友圈”并拉黑了。

    莒国上了晋国必须征讨的名单,国君和其余“卿”当然认同吕武的观点。

    有那么一件事情多少有点尴尬。

    秦国先找赵武做好了邦交手续,等于秦国跟晋国的邦交今后归于晋国卿位家族赵氏负责。

    后来,吕武率军打崩了秦国并成为执政,不代表秦国在晋国的邦交权利转移到阴氏手里。

    说明白通透点,没有经过正常合理的手续之前,秦国跟晋国的邦交处置权就是在赵氏那边。

    所以,晋国卿位家族中负责通知秦国前来会盟的是赵氏。

    关于这一点,吕武绝对会做出处理,不会留下这么一个隐患。

    什么隐患?如果某一天赵武邀请秦君惠来会盟,秦君惠到场之后突然哭诉或发难,身为秦国执政又是晋国“卿”之一的吕武会不会难堪?

    也许并不止是难堪那么简单,甚至有可能让阴氏取代赵氏嬴姓成为秦国之主的事情破产。

    “大良造。”赵武出了帐篷追上吕武,称呼方面很有讲究,又说道:“秦国会盟之事,请姐夫安排。”

    先叫“大良造”就是点名为了公事,后面再喊“姐夫”则是表达亲近。

    吕武先点头,再说道:“下军佐,我意接手秦国邦交,不知你意下如何?”

    这种场合来提这事有点不合适,时机却无比的正确。

    赵武稍微一愣,迟疑说道:“姐夫为秦国‘庶长’、‘大良造’,再接手秦国邦交……”

    是呢。

    吕武是晋国的“卿”之一,又是秦国的执政,不需要进行一些避嫌的吗?

    赵武的意思是,他不会干涉秦国内政,同时不会干出一些让阴氏觉得不爽的事情。

    那么,由赵氏负责秦国的邦交处置权能让吕武避嫌,是不是一件极为有利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赵氏能够与阴氏达成一些合作,双方又能合情合理地接触,不好吗?

    吕武觉得赵武是在想屁吃,阴氏不可能在秦国身上留下什么破绽,用不着谁来做人情。

    没有从里到外掌握秦国,哪天出了事,吕武该躲在哪哭?

    赵武见吕武没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自己,心里怎么想的不清楚,嘴上说道:“姐夫所提之事自然可也。我自会告知君上,此后秦国邦交由姐夫来处置。”

    吕武脸上有了笑容,说道:“我会寻鲁国,好好敲打一番。”

    今日事,今日结。

    赵武愿意给面子,吕武就该有所回报。

    吕武插手鲁国说不得会引起魏氏的误会,代表其中有风险,成或不成赵武都该明白事情两清了。

    欠了什么就马上还?普通人的相处会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政治人物这样干就很有内涵了。

    人与人之间没点人情关系,预示着根本就亲密不起来,甚至可以说是有意进行疏远。

    “我有诸事不明,可寻姐夫解惑?”赵武在进行试探。

    吕武深深地看了赵武一眼,视线移向了出现在不远处的中行偃和士匄身上,对赵武说道:“赵氏乃是赵氏,并非韩氏。为人当有担当,遇事便避,非为‘卿’之道。”

    那些话让赵武愣在当场。

    吕武再看了赵武一眼,一边想着秦国那边的事情,一边走向中行偃和士匄。

    现在应该没人猜到阴氏想要取代赵氏嬴姓成为秦国之主,他们理所当然认为吕武在处理秦国事务上要懂得避嫌。

    要不吕武在晋国是那样的身份,又在秦国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执政,再截获晋国与秦国的邦交权,岂不是要将秦国拿捏成为阴氏的玩物?

    那样,真的合适吗???

    赵武找吕武是要给人情,不知道阴氏的图谋,相反被视为威胁和阻碍了。

    说起来,吕武对自家那个小舅子已经够可以了。

    阴氏和赵氏的封地没有置换之前,赵氏就是阴氏潜在的威胁,吕武对赵武的帮助却不少。

    本来在封地置换之后,赵氏有机会上阴氏的战车,偏偏赵武选择去和士匄勾搭,错过了登上阴氏战车的机会。

    现在对赵氏最要命的是,几个“卿”怀疑赵武跟国君有什么勾当,赵武本人又在范氏那边大大失分,偏偏鲁国又坑了赵武一把大的。

    吕武从赵氏那边拿了晋国对秦国的邦交处置权,能够有其余的选择,却是选了帮忙处理鲁国。

    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吕武作为阴氏之主,选择了跟其余卿位家族相同的立场,要观察赵武……或者说赵氏是个什么成份,该下手绝对不会手软。

    而吕武刚才又提醒了赵武一次,很是仁至义尽了!

    真的不能奢求更多了啊!

    赵武还是不懂,便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取灭亡。

    “上军将与下军佐有甚可说?”士匄的话有点不客气。

    这个是士匄觉得自己看透了赵武,认定赵氏无论作为盟友还是小弟,无法得到任何助益的同时,还随时有可能被坑。

    中行偃皱眉说道:“话过了。”

    人家姐夫和小舅子的事,管什么管。

    论起来,赵武娶了荀氏家的女儿,又娶了范氏家的女儿,同时跟阴氏也是姻亲,不该混成现在这般模样的。

    吕武笑呵呵地说道:“我寻下军佐为获秦国邦交之权。”

    啥?

    这是将秦国彻底拿捏在手里啦!

    中行偃和士匄心里第一时间产生的不是忌惮,而是压根就无法掩饰的羡慕。

    秦国虽然一再遭到打击,国内也因为各种事情变得四分五裂,作为一个二流强国还是够格的。

    中行偃和士匄一定在想:“将一个二流强国拿捏在手里,能够获得多少好处?”

    阻止?他们有想过的。

    士匄脑子里冒出来一种想法:“阴氏能控制秦国,范氏能不能控制郑国。”

    中行偃作为元戎先想不能让阴氏那样,另一个想法止不住地出现,想道:“东面的齐国由阴氏负责,能从阴氏那边拿过来吗?不能拿到齐国,卫国的邦交权在魏氏手里。几个列国虽然小,多控制几个能弥补的吧?”

    吕武见到中行偃和士匄没有第一时间阻止,相反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能大概猜测两个人起了什么心思。

    又能是什么?不要怀疑晋国卿位家族的胆量以及“食量”,没有例子能借鉴为前提,他们会从以往的旧例尽情地展现贪婪,有了新的例子绝对将有样学样。

    吕武说道:“时机若允,征莒必然。”

    两位老兄,什么时候干掉莒国啊?

    既然莒国能干掉,其余诸侯国可不可以呢?

    那就是一个提醒,大家谁也别坏了谁的好事,互相之间不进行针对,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中行偃比较矜持,只是露出笑意来表达态度。

    士匄说道:“楚军北上,停驻‘新郑’未再上前,何意呀?”

    玛德!

    没有将楚国打趴下,范氏好像没有控制郑国的可能性啊!

    这样的话,阴氏和荀氏或许能吃到肉,老范家难道就干瞪眼?

    中行偃说道:“天子又遣使者而来,言及诸戎袭扰之事。”

    伊洛之戎、陆浑戎和蛮氏被范氏和赵氏招惹,他们在本土抵抗晋国两个家族的入侵,另一边不断地殴打周王室。

    之前,周王室的虚弱早就被天下诸侯看在眼里。

    现在,周王室遭到伊洛之戎、陆浑戎和蛮氏的侵袭而没有还手之力,根本不存在的“纸”被捅破,还不知道会让“东方世界”的格局出现什么变化。

    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暂时不好说,范氏和赵氏避免不了要被周王室狂喷,以至于范氏和赵氏在“国际”上的风评也是越来越臭。

    吕武差点没憋住笑,将头转到其它方向调整脸部表情。

    士匄被中行偃怼了一下,看上去并没有生气,一脸无奈地说道:“诸‘戎’避而不战,实难一击而定。”

    那边是平原地形,伊洛之戎和陆浑戎逐水草而居的放牧模式,蛮氏倒是半农耕半游牧。

    范氏和赵氏可以特别针对蛮氏,关键在于蛮氏和楚国有勾搭,一旦范氏和赵氏选择专门攻打蛮氏,有可能将楚军给勾引过去。

    对了,蛮氏和楚国比邻,两国的关系在目前还挺不赖。

    中行偃说道:“中军佐方才言及欲使赵氏退出,邀请我家往而共击之。”

    吕武一下子就集中起精神了。

    他们这些“卿”虽然玩划定战区的那一套,却只是大体上划定各自针对的目标,并没有真正的“战区”这玩意。

    士匄不想跟赵武一块玩耍能够理解,邀请中行偃?听着怎么有点诡异。

    中行偃管理着荀氏和中行氏,两家合起来的事情当然不差。

    另外,中行偃还能对智氏和程氏指手画脚,必要时抽调兵力也能办到。

    非常关键的是,荀氏、中行氏和程氏玩的是常规军事,加入到范氏针对不想打就能跑的伊洛之戎、陆浑戎和蛮氏,能够起到的效率一样有限吧?

    智氏倒是有在研究骑兵,然而老智家的荀罃太老了,老智家面对后继无人的局面,对骑兵的研究进展很有限。

    吕武眼角余光看到士匄在盯着自己看,一下子了然了。

    里面……有隐情啊!

    士匄邀请中行偃会是真的,却还有其它的盘算。

    单骑走马这种玩意并不是阴氏最先玩,将单骑走马玩出花样的却是阴氏。

    伊洛之戎、陆浑戎和蛮氏在交战中的主力其实是步兵,他们则是很擅长利用马带来的机动性。

    阴氏已经在骑兵上面进行了证实和正名,士匄拿伊洛之戎、陆浑戎和蛮氏没办法,不可能将阴氏给忘了。

    “士匄不直接来邀请我,先拉中行偃成为一伙,怕的是阴氏出力太多侵占过多利益!”吕武一下子就想到了这个。

    赵氏被范氏踹到一边去了?他们之前在那边的战争中起到的作用有限,应该早就让士匄觉得不爽了。

    士匄想将赵氏踹开,暂时拿不到一个好的理由而已?

    然后,赵氏要死不死地在“冯之战”表现拉胯,甚至赵武搞退出作战序列那一套,总算被士匄逮住了机会,真的被一脚踹开了。

    吕武跟中行偃、士匄对视了一眼。

    这一刻三人能看到对方眼眸里有太多的信息。

    中行偃在想:“如果我能拉上士匄和阴武,不但元戎宝座彻底坐稳,也一点不用再对国君低头了啊。”

    士匄想道:“中行偃是个有能力的人,先天性不足,导致很多事情根本办不成;阴武是一个极为厉害的人,底子方面有点薄。如果我们三家成为盟友,老范家获得的好处会最多。”

    吕武想的是:“这两个家伙一看就是目的太明显。我要不要掺和进去?”

第540章:变种版一桃杀三士?(求订阅)

    中行偃身为元戎掌握着名正言顺的权利。

    士匄是范氏之主,范氏出了名的地多、人多、物资多。

    吕武已经是公认的当世第一猛将,阴氏掌握着现阶段最为先进的生产技术。

    这三个卿位家族要是联合在一起,还有其他人什么事吗?

    到时候,国君估计连呼吸都困难,不要想着能够收回权柄,小心翼翼当个人也是了,免得连人都当不成。

    晋国内部的其余家族也要瑟瑟发抖,遇到跟荀氏、范氏和阴氏出现竞争,想都不要想直接进行退让,免得落个举族皆亡的下场。

    吕武能够理解中行偃和士匄的想法。

    现在的确是荀氏、范氏和阴氏结盟的好时机,原因有太多太多了。

    首先是阴氏与魏氏的蜜月期随着西征目标达成已经结束,两家还会有其它合作,亲密度则不免会下降,等于联盟关系不再牢不可破。

    范氏那边跟赵氏的盟友关系遭到解除,他们在伊洛之戎那边遭到挫折,国际上面的风评一直在变差,需要强力盟友的介入。

    中行偃虽然是元戎,得不到其余几位“卿”的支持,很难跟国君刚正面,一直想要得到几个“卿”强有力的站台,没有比士匄和吕武更合适的人选了。

    那么就能看出一点,在结盟这一方面上中行偃和士匄的需要最为迫切,吕武则是那个需求不大的一方。

    阴氏跟魏氏是不处在蜜月期了,鉴于以前两家合作良好的基础,互相之间的忍让度摆在那里,不可能马上翻脸不认人。

    再来,阴氏跟其余卿位家族是有竞争,大的矛盾则是没有,跟谁都能玩到一块去。

    现在急的是中行偃和士匄,尤其以士匄的诉求最多,吕武完全能够等着两家将能给出的“优惠”列出来,再决定要不要结盟。

    吕武想道:“跟中行偃和士匄结盟……,或许对取代赵氏嬴姓成为秦国之主会更顺利?甚至都能构成条件,来个三家分晋了???”

    以体量和实力而言,中行偃、士匄和吕武联合起来好像是真的能够成功把晋国肢解掉,就目前来讲真的去搞“分晋”则是一件昏了头的事情。

    他们要瓜分晋国,必然要面对晋国公族的决死反扑,又要遭到其余贵族的奋力抵抗,哪怕最终成功瓜分了晋国,三家又该是损失多少?

    损失惨重的三家,他们接下来不是面对楚国北上的一波流带走,就是要面临中原各诸侯国的撕咬,说不得刚立国就要亡国啦。

    所以了,现阶段去玩什么“分晋”真的太傻了!

    “晋国与楚国的争霸必须出现结果,还是晋国胜出为结束。中原的那些诸侯国,有一个算一个都要进行削弱,不能让他们有坏事的实力……”吕武想得太入神,以至于外面的人通报了两次才听见。

    那是国君不知道想干什么,邀请吕武过去参加。

    吕武依然不是最先到也不是最晚到的“卿”,来之前中行偃和程郑已经在场,士匄、魏琦和赵武后面才来。

    这一场会议不是国君和六“卿”的闭门商谈,随军的公族和各中小贵族荟聚过来,蛮大的一个帐篷变得有些拥挤。

    “君上未提商议何事。”士匄坐在吕武的左手边,小声嘀咕了一句。

    看看其余人,他们明显也不知道要商议什么。

    国君等人都到齐了,一脸喜悦地说道:“郑赠寡人予‘乐’。”

    啥玩意?

    郑国派歌舞团过来敲敲打打和唱唱跳跳了吗?

    晋国是进行了暂时的撤兵,对郑国的真正却没有结束,来年的春暖花开还要继续去殴打。

    得到楚国援军的郑国,不知道郑国和楚国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主持郑**政事务的子驷很突然地给晋君赠送了一支“乐团”。

    在这么个年头,音乐代表着神圣,能够听音乐则是代表着身份地位。

    就这么说吧!哪怕是霸主国的“卿”家里都没有“乐团”,不是养不起那些敲敲打打和唱唱跳跳的乐师和舞姬,是以周礼限定的身份不够格。

    什么!晋国的“卿”那么牛逼,竟然不够格能拥有“乐团”吗?

    事实就是那么一回事,身为晋国的“卿”的确很牛逼,然而却是一种潜规则,也就是权臣只是权臣,公认位比诸侯,却也只是“公认”而已,不是能摆在明面,得到“制度”承认的“位格”。

    郑国一开始是个伯爵国,以周礼的制度不配享有“乐团”的。

    后来一再的时过境迁,尤其是郑国曾经得到周天子的专宠,不但爵位上面提升到侯爵,也有了听音乐的权利。

    在周王室其余的诸侯国中,鲁国、卫国和宋国是另外三个有权拥有“国家乐团”的国家。

    晋国呢?实际上一开始也没有。后来礼仪制度松动,周王室也越来越仰仗于晋国的保护,周天子给晋国的国君补上了“乐团”。

    其余国家?哪怕是作为国君,他们也没资格拥有“乐团”这种高大上的团队。

    倒是周天子的那些公卿,他们有资格养“乐团”,关键很多公卿维持家业都困难,哪来的财富去养“乐团”呢。

    现在,晋君姬周得到了来自郑国的一个“乐团”班子,成为列国之君中唯一拥有两个“交响乐团”的国君啦。

    晋国的一帮贵族立刻恭喜自家的君上,认为是德行得到了承认,才有那样的福气。

    别说,以当前的年代而言,武力并不能决定一切,别人认为有什么“德行”还是显得相当重要的。

    国君像是感叹那般,说道:“寡人已有,郑再赠便嫌多矣。”

    握草!

    还有比这更豪横的炫耀方式吗?

    另一个层面,国君是丢出了“饵”,再用玩味的目光打量六“卿”,等着谁跳出来咬住“饵”被钓上来。

    士匄无比的意动。

    那可是“乐团”啊!

    以范氏的财力,养一支“乐团”没有任何问题,只是不够“位格”去拥有而已。

    听音乐那么高大上的事情,要是范氏得到拥有“乐团”的“位格”,不止人生会多了美妙的声音,从里到外都会变成真正的牛逼吧?

    国君有意将得自郑国的“乐团”送人?其余的“卿”之中,中行偃、魏琦、程郑和赵武都有点心痒痒,独独吕武心里毫无波澜。

    音乐?吕武很清楚当前能拥有一支“乐团”代表着什么,对音乐则是没有任何追求。

    能够名正言顺拥有一支“乐团”所带来的虚荣以及“位格”提高?

    在吕武看来有需要,然而在他的思维中,顽固地认为硬实力才是最重要的。这个其实也是后世人们的普遍认知。

    中行偃止不住地心想:“我若是能获得这项权利,元戎位置会坐得更稳啊!”

    士匄、魏琦、程郑和赵武的想法或许是:“能够获得那项权利,是极为荣耀的事情,生活中也能得到更多的乐趣。”

    各有想法之下,没人开口吭声,几个“卿”则是多少会展露出一些垂涎。

    公族和中小贵族?他们很清楚自己是个什么样,再有想法也没他们的份。

    国君笑吟吟地点名:“中行卿?”

    中行偃身躯一振,用期盼的目光看向国君,恭敬说道:“请君上示下。”

    国君对中行偃点头,说道:“中行偃总掌事务历来辛苦,可愿得之半数?”

    半数?是将一整支“乐团”一拆两半吗???

    中行偃先是困惑,随后大喜,有些失态地站起来,稳定情绪后很高兴,行礼道:“谢君上厚赐!”

    俺家以后有资格养“乐团”啦?高大上又牛逼的事情,必须接受呀!

    国君的目光在其余“卿”身上来回扫视。

    士匄眼见国君看过来,赶紧地挺了挺胸膛,表示范氏有那个资格获得剩下的半支“乐团”。

    魏琦、程郑和赵武被国君目光扫视的时候,挣扎了一下下选择笑吟吟,没有其余的举动。

    他们自家清楚自己的事,太想获得半支“乐团”了,真的得到则不是什么好事。

    事实上,他们对中行偃能够得到半支“乐团”都不服气,碍于中行偃是元戎才没开口反对。

    国君看到吕武那么平静有些不理解。

    那可是名正言顺拥有“乐团”的资格,当今之世才几个人有那样的资格,数下来应该不超过双掌之数。

    物以稀贵,仅仅是那么些人有资格,虚荣心该得到多大的满足感?

    国君心想:“阴武不知道其中的代表意义吗?怎么看上去没有半点垂涎,甚至有些……嫌弃?”

    吕武不小心露出了内心的真实想法了。

    现在的音乐不是不好听,对于听过太多音乐的吕武来讲,听起来不习惯却显得很真实。

    吕武是故意露出嫌弃的表情,用意有很多。

    另外,吕武因为不看重的关系,冷静之下看出国君想玩什么,才不乐意主动上钩。

    国君又看向了士匄,发现士匄将垂涎表现得太明显了。

    “余下半数便赐予阴卿。”国君没说理由。

    要是明明白白讲清楚吕武立下了什么功劳,有资格去获得赏赐,其余人不服气也要服气。

    进行赏赐没给个说法,不是让其余人增添更多的不服气吗?

    士匄得到最终答案,不是“花落自家”的结果,心态瞬间炸裂了!

第541章:这是逼俺对元戎宝座发起冲击啊

    吕武适当地表露出了意外,为难地说道:“君上,元戎为‘卿’之首,得半数之‘乐’无妨;臣或有功勋,卿位排序在三,‘乐’当赐予中军佐,彰显我之和睦也。”

    国君愣住。

    本来要爆炸的士匄引信熄灭,用难以置信的目光看向了吕武,里面有着太多的感激。

    是哦。

    中行偃成为元戎之后没干成什么大事,对晋国的功业没有增益,只因为是元戎就能获得半支“乐团”。

    士匄好歹是中军佐,算起来是元戎宝座的接班人,国君一点面子都不给的吗?

    国君估计没想到吕武会拒绝,半是迷糊,更多的是恼怒。

    吕武一脸的诚恳,不好让国君发作。

    并且吕武已经讲得那么明显和公开,是为了晋国内部的和睦才选择吃亏,很是高风亮节的好不好!

    这样一来,国君要是没讲出为什么将半支“乐团”赏赐给吕武,不是赏赐给士匄,范氏有怨怼和愤懑也是对着国君去,阴氏不但能避免麻烦,还能二选一玩同仇敌忾。

    众贵族看向了国君,个别看出国君想玩什么的贵族眼睛很灵动。

    士匄先被吕武的谦让搞得稍微懵逼,听了吕武的那些话心里感动,智商重新恢复正常,想道:“是啊,君上没有讲出赏赐阴武的理由。”

    真的有点那啥了。

    以卿位排序来看,让过中军佐无理由地赏赐上军将,玩得太过于明显了。

    人在愤怒状态下会失去理智,一旦理智重新回归就会开始解析,得出判断之后再次陷入愤怒。

    士匄几乎无法掩饰心中的怒火,很尽力控制住,另一边想道:“君上故意要让范氏和阴氏起龌龊!”

    立于不败之地的吕武在等着国君给自己夸功。

    那是国君必须做的事情,要不然意图就将全面暴露,彻底惹怒范氏不提,连带也将阴氏推得远远的,肯定要挽尊一波。

    国君果然开始为吕武夸功。

    久远之前的事情讲了不少,近期的功业也是大讲特讲,反正就是吕武绝对有资格和理由获得半支“乐团”的赏赐。

    然后,国君话锋一转,埋怨士匄攻打伊洛之戎不顺利就算了,惹来了周王室的一再责难等等。

    吕武听了下来,承认国君果然还是那个国君,轻而易举地扭转了局面。

    事情就是那样,士匄不但给范氏惹了麻烦,周王室被伊洛之戎、陆浑戎和蛮氏袭扰再去各个诸侯国哭诉,等于也抹黑了晋国。

    国君愿意给出时间让士匄善后已经相当宽宏大量,再想获得赞赏有那个脸吗?

    言语上的赞赏都没有,想要获得赏赐完全就是在想屁吃!

    一时间,士匄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看着就是学了高级的变脸术。

    在晋国,国君当众训斥“卿”已经很久没有发生过了,追溯起来……大家一时间想不起有“卿”被国君训斥是发生在多久之前。

    按照正常情况,作为元戎的中行偃在国君开始训斥之初就应该站出来,挡住国君的火力是其一,再来就是压制国君的权威。

    比较关键的是,国君刚刚非常给中行偃面子,给了半支“乐团”就等于给中行偃以及子孙后代拥有组建“乐团”的法理性。

    所以,中行偃知道应该站出去,一再犹豫之下没等权衡好,国君那边的训斥已经结束了。

    国君不但发泄了一通,某种程度上也是加强了权威,再次一锤定音,说道:“半数归于阴卿,何人有异议?”

    说着,国君目光盯上了吕武,眼眸里闪烁着危险的信号。

    寡人愿意给,大兄弟第一次拒绝能被解读为谦让,再拒绝是不给面子哦。

    事情已经讲得那么透,中行偃没吭声,士匄已经怂了,大兄弟要与寡人为敌吗?

    吕武见证了国君的一次高光时刻,明显再不过的“谁赞成,谁反对”局面。

    另外,吕武已经让士匄对自己恨不起来,要再多的自行车是给自己找难受,再则这件事情本来就是阴氏得利,再一次拒绝干嘛?

    吕武毕恭毕敬地行礼,说道:“臣谢君上厚赐!”

    一次敲打了三位“卿”,还是元戎、中军佐和上军将,国君最初的目的没有达成,后继则是完成了另一目标。

    公族看国君的目光变得有些不太一样了。

    实际上,公族不是不愿意团结在国君左右,看则是国君有没有表现出值得追随的潜质。

    曾经的晋景公就得到了大多数公族的拥戴,不就轻易地将晋国所谓的第一强大家族赵氏给解决了吗?

    后继的晋厉公没有让公族看到值得追随的价值,他们想都不想就将晋厉公丢到一边去了。

    “君上。”中行偃在非公族的贵族这边丢了一分,必须将分数扳回来,说道:“郑赠我予‘乐’。若无出师名义,明岁难再讨伐。”

    国君沉吟了一小会,问道:“元戎所言甚是。以卿所见,应当如何?”

    中行偃看了一眼士匄,再看向国君,说道:“楚令尹子囊率军方至,郑便赠我予‘乐’,其中必有蹊跷。”

    说着,中行偃看向了几位“卿”,明显是在求援。

    士匄根本不给中行偃眼神对视的机会,选择了别开脸。

    吕武、魏琦、程郑和赵武倒是跟中行偃形成眼神对视,轮不到程郑和赵武来发表点什么,只剩下吕武或魏琦愿不愿意帮中行偃一把。

    魏琦等了一小会见吕武没吭声,出于某些目的,说道:“子囊行事强硬,必是使得郑离心离德。楚、郑不睦,我可静而观之,以待后续。”

    这就是选择了支持撤军呗。

    国君看向吕武,问道:“阴卿为何不言?”

    态度很明显,也就是国君并不满意撤军的提议。

    刚刚雄起了一把的国君需要巩固得之不易的威严,没有再次干一锤定音的事,选择了以威压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吕武才得到赏赐,是不是应该助国君一次?

    “臣细细思索,已有丝丝头绪。”吕武知道国君是什么意思,配不配合另外算。他脸色逐渐变得严肃,说道:“楚、郑不睦于我有利。尚不知楚、郑因何如此,今岁我伐郑,郑损兵丢城,必寻一国弥补。”

    郑国是损失惨重,以当前时代的套路,他们肯定会找一个国家开刀,来将损失弥给补回去。

    事实上,各个诸侯国都是这样。他们被大国欺负就会去欺负小国,用以弥补自身的损失,好在这个大争之世存活下去。

    吕武见大家开始认真听,代表有什么阴谋或盘算暂时被丢到一边,以国家事务为重,目的达成就必须丢出一些干货,说道:“我、楚之强,郑绝不敢攻。与郑比邻者,宋、卫、陈、蔡、顿、蛮氏、燕(南延);宋、卫不弱,郑亦不敢轻易开启战端;顿、燕太弱无甚收获;蛮氏为我之敌,郑岂会解我之忧;如此便仅陈、蔡二国。”

    话到这里就行了。

    人优秀要懂得收敛,不能一个人就将所有话都讲完,留一些余地给人表现,才是聪明人真正该做的选择。

    国君抢先说道:“陈多次遭楚霸凌,郑必选蔡讨伐。”

    就是这个意思了。

    楚国那么明显要把陈国吞了,谁去抢,他们就会跟谁没完。

    蔡国与楚国是盟友,攻打蔡国一样会惹到楚国。

    盟友这种玩意也分级别的。

    郑国肯定懂得分轻重,绝对不敢去陈国身上找回损失,打蔡国会遭到楚国的报复没错,楚国的愤恨和报复级别却是不一样的。

    吕武都将话讲得那么明,除非真的是一个蠢货,要不谁还分析不出答案呢?

    国君却是抢了话,摆明就是要继续展现存在感。

    在今天,不止众“卿”发现国君一股明显的奋发向上,公族和其余贵族也看出来了。

    知道了是一回事,怎么去应对则是另外一回事。

    众人只看到中行偃不顶事,卿位家族会有看法和想法,相当多中小贵族内心对中行偃的失望简直突破天际。

    得不到同为卿位家族支持的元戎话语权有限,遭到国中绝大多数背弃的元戎就离下台不远了。

    中行偃感受到了危急,非常后悔为什么要干脆利索地接下国君给的好处,一时半会找不到破解局势的办法,内心里干着急了。

    国君才不管众人在想什么,说道:“此时遣人追回征召令,可来得及?”

    才相隔几天而已,快马去追肯定是来得及的咯。

    那么事情就简单了。

    晋国必须让郑国没有后续之忧,不能继续屯兵“虎牢”,郑国才能放开手脚去攻打蔡国。

    命令没有正式传达就不算朝令夕改,再则与实际需要,产生的后续损失相比,朝令夕改又算是什么玩意。

    现实上,目前对“朝令夕改”没人在乎,看重的是得失的对比。

    从什么时候“朝令夕改”变得需要顾忌?应该是大统一之后,中央在某些什么的地方损失得起,更重视中央的权威才变得开始避讳莫深?

    国君又拿吕武出来大夸特夸。

    这么干当然是凸显中行偃的无能,使得吕武聚焦更多的目光。

    “尼玛!这样的元戎才适合揉圆捏扁,国君根本不可能更换元戎人选。拿我一再竖起来,为的是增加互相之间的矛盾啊!”吕武当然看出国君的意图。

    其余人有谁看出来了吗?应该有的。

    吕武转念一想:“是危机,何尝是机会。”

    晋国是个人就当成为“卿”,成了“卿”就必然巴望着元戎的宝座。

    所以玩呗,看谁更技高一筹!

第542章:交情归交情,利益归利益

    国君为什么突然间搞了那么大的动作?

    他是发现中行偃、士匄和吕武有要联合的迹象,选择了先发制人了吗?恰好郑国那边送了一支“乐团”过来,他抓住机会有了处置,稳住中行偃的同时,想要制造范氏与阴氏的矛盾。

    因为吕武回应妥当,士匄没恨上吕武,倒是恨上了国君,并且觉得被中行偃坑了一把。

    兜兜转转了一圈,国君还是完成了自己的目标,也就是阻止荀氏、范氏和阴氏走到一块。

    那一手图谋并不算高明,要命的是士匄或中行偃看出来,间隙已经实际上产生,没有那么快弥补上来,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化解。

    魏琦、程郑和赵武一样不希望中行偃、士匄和吕武达成联盟,一旦荀氏、范氏和阴氏走到一块,几乎就没魏氏、程氏和赵氏什么事了。

    所以是,哪怕没有国君出手,魏氏、赵氏和程氏肯定也会做点什么来破坏荀氏、范氏和阴氏结成联盟。

    国君一出手就瓦解了荀氏、范氏和阴氏的联盟倾向,让公族看到了一国之君的手腕和能力。

    受于某些需要为前提之下,魏氏、程氏和赵氏或许不会直接靠拢向国君,他们却会开始对国君的某些作为进行最大的配合,用以压制荀氏、范氏和阴氏。

    这样的事情在接下来立刻产生了。

    国君最终同意撤军,却是发布了一道命令,要求某位“卿”去处理莒国和鄅国的事务。

    莒国蛮横地吞并了鄅国,使用的手段极度不光彩,一时间成为过街老鼠一般的国家。

    叫骂得最凶的是有意兼并鄅国的鲁国,他们已经不止一次请求晋国介入,好好地惩罚莒国一顿。

    鲁国为什么不自己上?

    要知道鄅国被鲁国从四面八方围起来,导致鄅国其实并不与莒国实际接壤。

    鲁国不敢的上的原因只有一个,他们深知自己打不过莒国,上去也是被暴揍一顿的下场。

    莒国最近很凶猛,他们在跟齐国的较量中占了上风,致使齐国不再轻易招惹莒国转而去欺负莱国。

    鲁国打不过齐国,哪敢去跟击败齐国的莒国刚正面?

    那么一来,鲁国肯定是要发动大招,也就是传说中的“喊爸爸撑腰”这一招术。

    负责鲁国邦交的是魏氏。

    莒国则是由阴氏来负责邦交。

    国君先找来魏琦,不知道商谈了些什么。

    后面,国君又找吕武进行交流。

    最终国君指派前往处理东面事务的人是士匄。

    魏琦很不爽鲁国,舍弃鲁国的邦交权则属于不可能。

    国君应该是保证鲁国邦交权属于魏氏,又在其它什么地方进行了补偿,才让魏琦答应由士匄去处理东面的事务。

    吕武为什么会同意?原因当然是他跟士匄事先有过交易,又牵扯到了智氏。

    在那一项交易中,吕武将莒国的邦交处置权交给范氏,士匄则是拿一块封地跟智氏交换“随”地用来置换莒国的邦交处置权。

    国君事先并不知道吕武跟士匄有所交易,或许以为自己的权威得到伸张,一下子压服了魏琦和吕武?

    那么就是,吕武一直想要得到的“随”地到手,士匄也有了扭转国际风评的机会。

    在这么一件事情里面,士匄的需求最为迫切。

    老范家以为自己加上赵氏可以轻易干挺伊洛之戎,没想到的是掉进一个大坑里面,一时半会无法解决伊洛之戎,周王室那边也一直在跳脚,需要找其余的对象来挽尊一波。

    老智家面对后继无人的局面,年迈的智瑩在苦苦支撑,他们知道吕武想要得到“随”地,同意士匄置换封地的请求就等于同时给了范氏和阴氏人情。

    士匄跟国君怎么谈,没有对外透露,其余人只能靠猜。

    “我知阴氏在‘莱’有封领,不若今次上军将与我一同前往?”士匄对吕武发出了邀请。

    阴氏在遥远的东方是有一块飞地,位于某处的一个半岛,几年前已经进行了接收,碍于吕武的精力集中在秦国身上,不是完全没有开发,力度方面轻了一些。

    吕武婉拒道:“我离家数岁,归国当即南下,家中多事亟待处置。”

    士匄也不勉强,再闲聊一小会就离开了。

    吕武在思索士匄走之前的一些话,范氏很早就想在“虎牢”搞税收把控,几年下来一直没有动静。

    近期,范氏在伊洛之戎那边大亏特亏,南下后又在“冯”栽了大跟头,亟需补一波血之下,想到了在“虎牢”收税的事情,要开始正式实行了。

    所以,目前不止各个国家很现实,家族同样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国家遭到损失找更弱的国家去干各种手段,想要的是将损失尽可能地弥补回去。

    一个家族干了什么亏本的买卖,一样会想方设法赶紧补血。

    不管是国家层次还是家族单位,干的事情无外乎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那一套,将世间的弱肉强食展现得太过清楚。

    撤军路上。

    士匄再一次找到吕武,说道:“我邀阿武共击伊洛之戎,不可拒绝啊。”

    吕武听到士匄的称呼有些恍惚,回过神来问道:“元戎如何?”

    士匄的称呼里面没那个“阿”字。

    他们这种身份地位,以小年轻时候的称呼,其实就是在刻意表示亲密。

    士匄没有说话,只是摇了摇头。

    “如此……”吕武停顿下来,能看出士匄很期盼导致有一种强烈的患得患失心理。他过了一小会才说道:“伊洛之戎如何处置,你我再议。”

    交情归于交情,利益归于利益。

    愿意因为交情出手,应该获得的利益却是一点都不能缺少。这个是贵族相处的正确模式。

    士匄见吕武愿意一块去揍伊洛之戎露出大喜的表情,听到吕武下面的那句话,转为很明显的错愕。

    吕武说的是:“魏氏在其边,若是邀请魏氏,必可事半功倍。”

    战车和步兵的传统部队方面,范氏打伊洛之戎跟玩似得。他们难受的是伊洛之戎依靠马匹代步的机动性太强。

    范氏之所以找阴氏一块玩耍,需要的是阴氏的骑兵部队。

    将魏氏拉进来?魏氏特色兵种的重甲部队在那种战场,有什么用处嘛!

    士匄转念一想:“中行偃太特么不地道,没有属于元戎该有的担当。阴武愿意跟我走近,不愿意放弃魏氏,是一个很看重交情的人?荀氏、范氏和阴氏的联盟搞不成,搞一个范氏、阴氏和魏氏的联盟好像也不错?”

    一阵思考之后,士匄同意了吕武的提议,提到自己会亲自去找魏琦交流。

    吕武现在根本不可能跟魏氏分道扬镳。

    阴氏能够稳住魏氏,西边搞什么事情都会存在“过滤器”效应。

    讲通透一些就是,只要魏氏站在阴氏这一边,阴氏在秦国那边搞什么就能盖得住。

    原因在于魏氏和秦国直接接壤,他们配合阴氏进行消息封锁,晋国的其余家族很难知道秦国发生了什么,其余列国就更难获知秦国的变化。

    南下的大军花了一个多月回到“新田”,由于是正儿八经的国战模式,必要的解散仪式肯定要进行。

    解散仪式其实就是一个排排站分果果的过程,出征有收获的贵族上缴应该交的那一份,愿意对出征将士进行赏赐就做,好让得到赏赐的将士进城爽一爽。

    每一次大军出征归来,一定是“新田”各商家最翘首以盼的事情,他们总能赚得盆满钵溢。

    而实际上能在“新田”开店的群体也就那几类,国君的直属产业,公族开设的一些商店,卿位家族设立的店面。

    里面属于国君的产业最多,含括任何的方方面面,数量最多的则是做皮肉生意的勾栏院。

    阴氏在“新田”的店面不算多,一般是贩卖皮革、皮草以及甲胄、武器,其它就没有涉及了。

    其余家族,他们最大的生意则是粮食和奴隶交易,又以范氏将这两种生意做得最大。

    吕武之前已经让吕阳和吕伟来到“新田”,得到了两兄弟在大门前的迎接。

    吕阳和吕伟今年已经十四岁,以当前年代属于“总角之年”的年岁,又有专门的“舞勺之年”这个称呼。

    那个“总角”其实就是一定岁数会弄的发型,比如头发扎成一个或两个羊角,一般是两个羊角。

    “舞勺”可不是学厨艺,说白了就是应该锻炼搏杀技巧,例如剑术、射艺、车战等等之类,贵族子弟则是还要学习怎么管理家族。说白了就是文武并进!

    “明岁阿大往西而去,掌‘侯丽’、‘甘泉’、‘郿’、‘吴阳’军政事务。”吕武说的阿大当然是吕阳。

    “侯丽”是属于晋国的军事控管区,也就是晋国从秦国那边夺取的城池,目前阴氏得到管控权。

    “甘泉”则是阴氏吞并白翟之后的开拓地,建城已经进行了四年之久,进入到收尾阶段。

    “郿”和“吴阳”是吕武成为秦国执政的封地,另外还有一个“陈仓”也归于阴氏。

    必须要再次说明的是,目前有“城”、“邑”、“邦”才算是拥有附近土地的归属权,没有则是属于无主之地。

    作为臣想要开拓和建设哪里,需要向本国的国君进行报备,得到允许才能进行开发。

    私下开发和建设当然行,一旦遭遇入侵则国家不会出头。

    进行报备之后,等于那些地方在多久之后上了需要纳税的名单,贵族的纳赋额度不足以抵消纳税所需,交的就不是血税,要交纳财帛或其余物资。

    拿晋国为例,不是封地越多越好,封地太多却没有足够的纳赋额度,要交的税能让贵族吐血。这样也就显示出掌握征召权利“卿”的特别了。

    吕阳稍微愣了愣,得知自己要被丢出去,有些紧张,更多的是期待。

    谁不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尤其是身为家族继承人,能及早锻炼是一件好事而不是什么坏事。

    “为父难以长久离国,我家未来在于秦,你及早接手秦之事务甚为重要。”吕武必须点明这个。

    吕阳知道的事情远比其他人多得多,包括阴氏要取代赵氏嬴姓成为秦国之主这件事情,赶紧严肃地应下来。

    目前吕武还年轻,也就三十岁整。

    儿子早点做事,出现纰漏老子来擦屁股没难度。

    不管是出于试探秦国的某些人,或是阴氏内部的谁谁谁,吕阳去西边做事再合适不过了。

    吕武没再说话,进行了必要的梳洗之后,再将吕阳和吕伟唤过来,对吕伟说道:“我家新得‘随’地,老二便去‘随’地总掌。”

    这是要分家,也就是像其他家族那样,分出主宗和小宗了吗?

    并不是的。

    吕伟的生母是赵幸,外公是赵旃。

    “随”地按照吕武公开持有的封领来算,属于最北边的一块。

    说的是“公开”,没提阴氏私下开拓的那些。

    赵旃是邯郸赵之主,他们有复出的意愿,一再没有找到机会。

    吕武对于这个在自己崛起之初帮了自己不少的老丈人感情不错,有心拉邯郸赵一把,派吕伟去接手“随”地算是一个信号。

    阴氏的族人就那么多,孩子们已经渐渐长大,吕武需要他们承担更多的责任。

    当然了,教育方面很好,男孩子也大多继承了老子在武力方面的强悍,不出去真正做事则看不出什么。

    正事聊完,吕阳作为嫡长子比较放得开,问了吕武很多问题。

    “起源之地秦人与‘雍’疏离?此乃为父刻意为之。”吕武的手暂时伸不了那么长。

    这个也是吕武亲自把控“陈仓”没有交给吕阳去管的原因之一。

    吕阳瞬间就明白自己该做什么,说道:“孩儿驻于‘吴阳’,每岁领兵征讨义渠?”

    作为老子的吕武只是在笑,不给什么提示。

    秦国需要有外部威胁是一回事,自家的崽子逮住谁来锻炼是另外一回事。

    如果吕阳认为自己要更专注于军事,近几年吕武不会刻意去干涉,一些事情只有发生了才会令人吃教训。

    而实际上,年轻的时候多犯错误不是什么坏事……,自然也不能是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

    吕武现在家大业大,有足够的资本让吕阳去寻找自己的路。他自己在旁边看着就行了。

    一直没吭声的吕伟,得知自己要去接管“随”地就是一副陷入思考的模样,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第543章:盘点一下家当

    阴氏的重心会一直放在西边,也就是秦国的身上。这个是无论怎么样都不会改变的家族策略,直至最终完成阴氏取代赵氏嬴姓成为秦国之主。

    在这么一件事情上,做事的手法不能太粗糙,也就是干得太过于明显,吕武应该表现的是权臣的一面,并且还要能够带着秦国奋发向上。

    作为一个权臣不能只光飞扬跋扈,没有给予其他家族好处。仅是单纯依靠威压,必然要面对物极必反的局面。

    把控朝政是一方面,能给大多数人带来好处则会受到爱戴,能带领国家积极向上就不是单纯的权臣。史书上将这种人称呼为“中兴之臣”或“名臣”。

    吕武当然不是要当秦国的好臣子,要的是当秦国的主人。

    他还需要小心翼翼地处理好晋国与秦国的交流,明摆着在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尽可能的满足晋国的需要,又不能让秦国只吃亏。

    这一点很难,非常难!

    话说回来,阴氏为什么不干脆搬到秦国?这里面只有一个理由,晋国为当世霸主,秦国只是强国之一。

    直白一点就是,吕武是晋国的“常务卿大夫”之一,才能没有太大的难度控制住秦国。

    换作吕武的出身和实力都在秦国,没可能控制住晋国,甚至能不能在晋国有所作为都不好说。

    强国的强权人物操弄小国属于理所当然;小国再强又能强到哪去?想朝霸主国伸手的最大可能性是被一巴掌拍死。

    这个逻辑关系绝对不能乱,乱了就是反智。

    因为不能太过份的破坏礼仪制度,吕武虽然成为秦国的执政还是要依着规矩做事。

    所以,吕武在秦国的封领得来都有缘由,必有其功业作为支撑。

    他想要提拔谁,那人也必须有功劳作为基础。

    这一套规则绝对乱不得!

    有些人没有丝毫缘由地给自己加了无数的光环,殊不知那么干是在给自己拆台,想再将台子搭起来则是千难万难。

    只是单纯追求爽,破坏也就破坏了,某天台子塌了自己跌死拉倒。

    吕武不是为了去秦国爽一波,一旦将规则破坏得干干净净,接收烂摊子的会是阴氏。

    “好像有什么不对?吕阳、阴阳,吕伟、阴伟。外面该怎么称呼他们?阳伟两兄弟???”吕武一直以来真没想过这个。

    现在吕武其实能够有相当多的前缀,一开始获得“阴”地成了阴氏,成名也是以阴氏,后来再获得“吕”地、“霍”地、“原”地、“温”地,以上都能成为吕武的前缀。

    那个“温”地已经被吕武拿去跟赵武换了“杨”地,不再属于吕武的封领之一。

    现在吕武名下的封领非常多,“阴”地、“吕”地、“霍”地、“原”地、“杨”地算是开发完善的封领,后面又自行建立了“甘泉”和“吕梁”,还从狐氏手中抢了“蒲”,灭掉大荔之戎建了一个名为“阴晋”的“邑”,军事控制了“侯丽”,近期再获得农耕开垦不错的“随”地。

    吕武在秦国那边的封领则是“吴阳”、“郿”和“陈仓”。

    那是多少块封地?十四块来着。

    不看生产值,只光看封地数量或面积,会显得太傻了。

    当初的郤至单凭一个“温”地就能养活两个到三个“师”,某些贵族名下封地数量不少却连一个“师”都养不活。

    吕武名下以“霍”地的占地面积最大,“阴”的出产却能抵得上至少十个“霍”地。

    所以,根据当前的科技水平而言,一块土地有没有价值,看的是能够有多少粮食产出,并不是看占地面积。

    “温”地那么好,吕武为什么要跟赵武置换“杨”地?那要看出发点是什么了。

    吕武要的是控制“新田”往东北的交通要道,也就是看中这一类的战略价值。

    赵武极度需要一块产出好的封地。

    如果“温”地不够好,赵武愿意拿“祖宗之地”来换吗?

    他俩那情况属于各取所需,没谁吃大亏,也没人单方面占了大便宜。

    说起来,赵武的前缀其实应该改为温武,依然使用“赵”来做前缀只是一种惯性。

    一旦赵武自己强调,前缀说变就变了。

    “不能再继续扩张了啊……”吕武在观看家族的资料。

    名下的封地增加到十四块,其中的“侯丽”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被国君收回控制权,多数则是属于需要建设才有产出的封地。

    吕武将宋斌给叫了过来,问道:“我家近来何时普查口众?”

    宋斌有些窘迫地说道:“三岁之前?”

    啊?

    有三年没有更新治下的人口数量啦。

    在三年之前,阴氏的总人口约是一百一十万出头?里面奴隶占了约二十万。

    以前地盘还少,做人口普查的难度有,只是想做还能做。

    现在地盘大了,再想做人口普查的难度必然成几何增加,变得极为不好干了。

    吕武闭上眼睛进行回溯,主要是原先的基础数据,再一一分析增加了哪里带来多少人口的增涨,不会有什么准确无误的数据,得出的数字只能说大体上靠谱。

    “算上秦国那边的封地,应该在一百四十万到一百五十万之间?”吕武得出了这个数字。

    以当前的年代,吕武治下哪怕只有一百四十万人,比很多国家都要多得多了。

    换作是在往后的时代,一百四十万人并不算多。

    知道现下一些小型的诸侯国才多少人口吗?两三万人而已。

    当然了,家族人口一百四十万到一百五十万是吕武的一个估算,不能当作准确数据。

    早先之前,吕武有想过鼓励多生育,后来给作罢了。

    即便不在乎卫生条件和夭折率,产出没有跟上的年代,鼓励多生会造成很大的人道主义灾难,说不得会把家族给玩到自行崩溃。

    这个也是吕武认为需要暂时停下扩张的原因之一。

    他们现在需要干的事情是将控制的区域进行利用,也就是使得实际控制也要有所产出,乃至于是建设一个或多个产粮区,并不是再盲目地增加地盘。

    讲明白通透就是,粮食要跟得上,才有那个资本去鼓励多生育。这一套道理在任何时代都是通用的。

    “我家或可在‘侯丽’与‘郿’之间再建一城。”吕武看向了宋斌,想了想往下继续说道:“此处为平原,亦位于渭水之边。秦国未曾开垦乃是畏惧晋军往而攻之,我家并无此忧虑。”

    宋斌对秦国那边的地形很熟悉,不是那么明白农耕事项都能判断在“侯丽”和“郿”中间再起一城的好处。

    “臣不善农事。”宋斌要清楚自身的定位。

    吕武当然知道宋斌不擅长农业,没想让宋斌过去主持,说道:“此处建城为往后之事,何时建城再议。”

    宋斌立刻松了口气。

    现在哪一个家族建城会建得那么频繁?

    阴氏短短五年之内建了多少座城池?城池级别以下的“邑”和“邦”更是多到可怕。

    那是吕武在布置“网络”,属于定点开发的计划之一。

    宋斌讲了一些其它的事情,包括吕阳去秦国当镇守,哪些家臣要跟着前去,阴氏又该调动多少人力物力之类。

    “不可一时浩荡,细水长流便是。”吕武可不想将动作搞得太大,引起晋国国君和其余贵族的误会。

    “主命伟往‘随’,置小宗于此?”宋斌的思维就是这样。

    吕武不能说才没想分家,那样会很不春秋。

    按照既定套路,吕武这一代人强大起来,他的那些子嗣肯定要分家,晋国也就会出现新的吕氏、随氏、原氏……等等家族。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段时间,阴氏主宗会再将那些小宗合并进来,可能也是那些小宗独立发展。

    大家都是这么干的,吕武坚持不分家会变成一个异类。

    吕武扯开话题,主要提醒宋斌盯紧北方,不能让赤狄有任何反扑的机会。

    时间在流逝,冬季结束,迎来了春季。

    因为国中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吕武像其他同僚那样拜会完国君之后,巡视各个封地监督春播。

    而春播结束之后,士匄开始进行今年的第一个任务,也就是征召“士”、“徒”、“羡”成为建制,准备跨境前往莒国了。

    士匄从自家征召了三个“师”,让出两个“师”的纳赋额度给其余的中小贵族,带着一个满编“军”出征了。

    他们要去将莒国灭国再复国,包括解放之前被莒国吞并的鄅国,再去对东面各个诸侯国进行威慑。

    莒国从体量上来看并不大,还是一个东夷体系的国家,军队战斗力却不弱。

    士匄出征之前让士鲂找到吕武,询问能不能让齐国听从召唤,被吕武非常直接地拒绝了。

    吕武只是拿莒国的邦交权来跟士匄换取“随”地。

    士匄对齐国伸手是个什么意思?

    而这其实是晋国卿位家族的尿性之一,用一个成语就是“得陇望蜀”。

    遭到吕武直接拒绝的范氏不再要求什么,也就是将伸出来的手给缩了回去。

    因为国君之前就有交代,吕武的假期也已经结束,肯定不能继续窝在自己的封地咯。

    今年,晋国等着看南方是个什么样的发展,又需要等代士匄出征的后续结果。

    如果没发生什么事情让晋国需要大动干戈,各个家族安份发展自家也就罢了。

    若是时局需要,再不愿意也要出征的。

第544章:越来越强势的国君

    纪年来到周新王登基后的第七个年头,以公元计算是公元前565年。

    今年是姬周回国继位的第九年,也是吕武成为“卿”之后的第八年。

    在去年,晋国南下获得了一些成绩,更是制定了观看南方发展后继再做应变的国策。

    也是在去年,原先作为“卿”之一的韩厥病逝,给予陷入衰弱状态的韩氏予沉重的一击。

    有闲暇的时候,吕武有过相关的思考,推溯原本历史上韩厥的人生轨迹。

    以吕武对韩厥的了解,哪怕韩厥成功的成为元戎,军事武功和内政文治方面,超大概率也是一事无成的局面。

    并且会因为韩厥的无所作为使得晋国内部政局出现极大的变化,不是指其它的什么,是必然会让国君掌握更多的权力。

    当然了,韩厥要是成为晋国的元戎,韩氏得到壮大会是一定的事情。

    晋国历任的元戎都那么干,韩厥该是多傻才不借机给韩氏“增肥”呢?

    智瑩挡了韩厥的路成为元戎,在位却只是短短的五六年。

    别看只是担任元戎五六年的时间,以智瑩“扒拉小能手”的本事,直接让智氏肥了一大圈。

    没人对智瑩增强自家有太过份的指责。

    不是智瑩肥了自家的事情属于正确,纯粹是他担负起了元戎的本份工作,也就是成功地压制了国君,其余卿位家族不吭声,中小贵族有意见也得不到伸张。

    掌握话语权就能为所欲为了吗?有那么一种玩意叫“潜规则”,某人不是玩得太过份为前提,多数人只能忍气吞声。现实的残酷就在于这点。

    处在特权阶层的吕武是既得利益者之一,一些事情同样没少干,没资格去评判谁谁谁不是人。

    在今天,魏琦先过来拜访,随后像是约好了那般,程郑和赵武也先后过来。

    吕武一看这个架势,哪能猜不到三个人事先已经有所商谈或交易?

    近期要说发生什么大事,出征还没有传回消息的士匄那边不算,国君多次提及增设卿位,态度方面越来越显得强硬。

    这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因果关系,也就是作为元戎的中行偃越软,国君就会越强硬。

    中行偃硬不起来的原因很现实,本身有污点存在,近期还跟范氏闹得很愉快,再加上得不到其余卿位家族的支持,哪来的底气去跟国君刚正面?

    果然,聊着聊着,一直看不到魏琦点开话题,使得程郑按耐不住亲自上阵。

    “君上恢复八卿,其意甚决。我等如何处之?”程郑用的是询问句。

    程氏是荀氏的小宗之一,没有成为卿位家族之前摆了中行偃一道,程郑在此后也一直没怎么搭理中行偃。

    荀氏内部有什么矛盾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国君和诸“卿”看到中行偃和程郑的相处方式,非常明白是谁在后面操控。

    程郑能够获得卿位不是程氏强大,他跟解朔的遭遇一样,临时被推出来占坑而已。

    当然,程氏跟解氏又有不同。

    哪天程郑丢掉卿位,安全方面肯定有保障。

    中行偃再怎么恨透了程郑,最多也就是单独针对程郑一人,不会对程氏无差别进行打击,说不定智氏给程郑撑腰,中行偃想单独清算程郑都做不到。

    解氏有底蕴,那些底蕴跟荀氏一家子相比起来则有点什么都不是。

    如果解朔没有抱对大腿,失去卿位的解氏就要面临清算,作为一个家族能不能存在下去都是疑问。

    吕武在想:“智盈几岁了来着?”

    好像是三四岁,还是四五岁?

    国君要增设卿位?

    智瑩除非是复出当元戎,否则是不可能复出的。

    国君以前被智瑩压制得那么狠,没清算老智家只是因为权力不够,怎么可能让智瑩再次成为元戎。

    那么,增加卿位跟智氏有什么关系?

    难道智瑩还能让智起……,也就是智氏旁支,扶上卿位???

    若智瑩还是元戎,有可能将智起扶上卿位。

    现在智氏连卿位家族都不是,扶持的程郑没有功业打底不存在太大的话语权,想将智起扶起来该付出多大的代价?

    就那么说吧!

    除非智瑩愿意将多数封地送给在任的“卿”,还不能少了国君的那一份,否则智起根本不可能成为“卿”之一。

    而智瑩该是脑子坏到什么程度,为了将智起扶上卿位付出那样的代价。

    即便智瑩的脑子真的坏了,一个没有多少封地的“卿”又能有多少实力,能够为“卿”多少年?极可能第一次需要纳赋就显出原形,再被打落尘埃。

    老智家现在一切求稳,不想展现什么存在感,引来范氏、阴氏、魏氏的窥探。

    在某种程度上,智瑩甚至操控智氏在靠拢向荀氏,为的是自己有什么不测,中行偃能看顾智盈。

    智瑩的聪明还在于一再加强跟阴氏的合作,宁愿吃小亏也不愿意被盯上。

    这种现状之下,智瑩疯了才入局。

    既然增设卿位跟老智家没什么关系,程郑这么按耐不住是为了哪般?

    在这一件事情上最不应该感到着急的是阴氏、魏氏和程氏,卿位增加多少个,他们家族中没有能够为“卿”的人选,稳坐钓鱼岛是最稳妥的做法,想搞事慢慢看着哪个家族合适扶持就是了。

    本来阴氏和魏氏的选择是继续扶持解氏,得到的回馈是解朔对再次成为卿位家族没想法。

    这是解朔足够聪明,他们成为卿位家族的时间不长,解氏的实力却是翻了一倍。

    只有担任过“卿”才知道为“卿”是一件多么令人心惊胆战的事情,清楚没那个身板就不要入局。

    解朔很是开诚布公,认为解氏正在消化阶段,再次成为卿位家族不会再有上一次的幸运。

    当然了,解朔也提到一点,阴氏和魏氏一定要让解氏再上,他们会硬着头皮上。

    说完那些的解朔开始哽咽,断断续续地进行哀求,大概意思就是:不要浪费之前的栽培啦。俺对阴氏和魏氏还是挺有用的!

    吕武和魏琦要是出于必要,才不会管解朔怎么哭求。

    比较关键的是,解氏对阴氏和魏氏并不是唯一选择,留下一直对两家亦步亦趋的解氏好处更大。

    在私下交流中,吕武和魏琦的观点比较一致,解氏的拒绝错过了一次绝佳的机会,再想成为卿位家族属于不可能了。

    程郑发现只是自己在说话,其余人不表态也就罢了,需要帮韩氏争取卿位的赵武也是一直沉默,知道自己的表现太过于积极了。

    “中军佐离国出征,君上再提增设卿位,为何?”吕武问道。

    关于这点,他们不可能没有进行思考。

    范氏是晋国第一强大的家族哦。这个要划重点。

    国君刻意给士匄安排了任务,等待士匄率军出征,再表现出对增加卿位的迫不及待。

    好好地想一想,国君指派士匄出征是不是预谋呢?

    魏琦说道:“近来君上一再寻我等错误之处。”

    元戎压制不住国君的结果出现了。

    这就是一种此消彼长,一方弱势必然是令一方变得强硬。

    国君想要更有权势,已经成功压倒了元戎,接下来的目标当然会变成其余几个卿位家族。

    吕武并没有被国君找过麻烦。

    近期国君一直在找程氏和赵氏错处,看来已经渐渐转移向魏氏了?

    这也就能够理解程郑为什么出现异常。

    那是因为程郑察觉到了危险啊!

    吕武问道:“诸位今日寻我,所为何事?”

    程郑下意识看向魏琦,有那么点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意思。

    赵武说道:“如君上推举祁氏或羊舌氏为‘卿’,我等如何?”

    这也是国君历来在做的事情之一,整合公族的力量,加强祁氏和羊舌氏的实力,使之介入国家高层事务获取权利。

    晋国并非不能取消卿位制度,关键是会遭到卿位家族的反扑。

    公族联合起来很强大,卿位家族联合起来则更强大,到时候不是公族又不是卿位家族的那些贵族会成为第三方力量。

    吕武说道:“君上暂且不至于此,且看君上如何对待中等贵族便是。”

    那就是一个信号。

    一旦国君开始拉拢中等贵族,等于公开表示要清算卿位家族了。

    吕武很刻意地看向赵武,话却是没讲什么。

    其实,现任卿位家族最应该先搞清楚的是,他们之中有没有“卿”是国君的人。

    最值得被怀疑的就是赵武。

    不单单因为赵武上位过于轻易,他的母亲赵庄姬还活着就有足够的嫌疑。

    赵武被吕武看得有些心里发毛,说道:“君上亦责难于我。”

    这是干么?

    只是看一眼而已,反应这么大???

    说明不是赵武心里有鬼,就是知道其余几个“卿”是怎么看待自己的。

    吕武还是没说什么。

    现在的情况太过于明显。

    国君堂堂正正地出招了。

    已经被针对的几个“卿”未必真的心慌,他们只是在进行自身实力背景下必须要有的表演。

    吕武将事情看得很透彻,国君不可能将中行偃从元戎宝座踹下去,针对一些卿位家族算是一种“蓄势”的行为。

    用某种角度来看,国君一旦“蓄势”完成就会放大招。

    吕武现在需要思考的是,破坏国君的“蓄势”,还是洞悉一切再进行实际利用,权衡越位登上元戎宝座的可能性会有多高。

    事实上,吕武也能将士匄给推上元戎宝座的呀?

    范氏已经是晋国第一强大的家族,士匄再成为元戎,会是一种什么局面呢???

第545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吕武其实早就看出晋国君臣的爱折腾了。

    国外没有威胁的时候,不是国君折腾,就是卿位家族的某家搞幺蛾子。

    很多时候并不是谁非要搞事,纯粹是平时积累了太多的矛盾,没有外部威胁之下,顺势的一种爆发。

    当然,以晋国的政治格局来看,国君与“常务卿大夫”的对立太明显,注定哪怕平静也是暂时的。

    已故的士燮说得太对了,晋国不能失去外部的威胁,认为一旦外部威胁都被解决的时候,等待晋国的就是内部造成的灭亡。

    曾经的晋厉公没有将士燮的话当回事。

    不清楚现任的国君姬周有没有听过士燮的那句话?

    从某种角度来说,士燮未必是出于真正意义上的公心,可能是向晋厉公进言,不要太过于针对卿位家族,想要的是保证当时各个卿位家族能够名额固定下来。

    士燮当时是说给其他“卿”听的,然而那些“卿”跟晋厉公一样没在乎。

    当时的那几个卿位家族之中,栾氏已经彻底被消灭,郤氏留下一个小宗苦成氏,韩氏则是失去了卿位。士燮的“预言”成立了。

    吕武送走了程郑和赵武,独独邀请魏琦留下来。

    “赵氏不可不防。”魏琦先挑出这个话题,讲这话担着风险。

    毕竟,阴氏的主母来自赵氏,第三方来提出这个话题,能够被视为在挑拨阴氏和赵氏的关系。

    现在的女人地位高低很难定义。

    说女人没地位吧?赵氏被灭时期,公族的宗女上蹿下跳,形成了公族联合起来的局面,展现出非常强大的力量。

    要说女人有权势,她们从各方各面又是处在男人附庸的地位。

    赵庄姬是公族之女,她在赵氏被灭时期的定位很模糊,事后则是担当起为赵武保留力量的角色。

    在晋厉公时期,没有赵庄姬的调解,赵武不可能将“赵”城要回去。

    后续的发展之中,赵武要是没有从赵庄姬那里一再获得“遗产”,根本没立下什么功劳的赵武不可能新增名下的封地数量。

    看看现在赵武有多少封地,又有多少是从赵庄姬那里获取,不能怪众“卿”怀疑赵武的成份,遭到怀疑的赵武哪怕是跟国君硬刚都无法洗清嫌疑。

    魏琦能说。

    吕武却不能接茬。

    然而,没有直接反驳,其实就是给出了答案。

    吕武说道:“如若元戎未能扳回局势,待士匄出征归来,我等或许应当私下决议元戎归属。”

    魏氏是晋国的老牌家族之一,对晋国的政局再熟悉不过了。

    身为元戎无法压制国君?赶紧又趁早地退位让贤,千万不要搞到其余的卿位家族集体失望,否则就不是元戎退下,所在家族选个人再为“卿”那么简单了。

    “此间关键乃是楚生内乱。”魏琦不知道该高兴还是郁闷。

    事实就是这么一回事。

    吕武说道:“确实如此。”

    楚国发生了内乱,一时半会好像无法平息。这个从上次子囊率军北上没有逼到“虎牢”就能瞧出端倪。

    按照以往的例子,北上的楚军无论能不能打得过晋军,他们出兵之后绝对会来到晋军的眼皮子底下。

    子囊是率军北上了,得到晋军后撤的消息就停在原地,后来更是没有去“新郑”敲诈一顿,很匆忙地就给班师归国啦。

    一定是国君判断楚国一时半会很难搞事,设局破坏了中行偃和士匄的靠拢,乃至于让荀氏和范氏本来就存在的裂痕得到加剧。

    国君没针对阴氏绝对不是顾及以往的交情,也跟吕武偶尔会给国君助力一把无关,真正的原因是阴氏摆在明面的实力在卿位家族排行第三。

    在晋国实力排行第一势必要遭到警惕与针对,并且不止来自国君,还包括其余的贵族。

    中行偃是元戎,他却是无法做到让荀氏真正团结起来,仅以荀氏(主宗)和中行氏(小宗)在实力排行上属于第二。

    这样一来,身为元戎的中行偃除了自带的那些污点之外,必须给加上更多的黑料,自家都管不好就是其一。

    说难听点,自己家的门前雪都扫不干净,能指望办成什么国家大事?

    魏琦说道:“若是众家提议,君上必不如意,元戎亦将与众家背离。”

    吕武当然知道这个,答道:“介时推举士匄为元戎,成与不成……”,他停下来,一小会之后才继续说道:“我等已尽其意。”

    其实应该说“就跟他们没关系啦”。只是这样说会显得太阴险而已。

    魏琦品味了一下下才将吕武将表达的意思理解透彻,心想:“阴氏短短十数年便这般,阴武崛起迅猛绝非侥幸。”

    该谈的事情已经谈完。

    大家都很忙的,好不好?

    不走还留下来吃晚饭么。

    在接下来的时光中,吕武就旁观国君的各种表演,一边老老实实地处理各种国事。

    吕武在晋国除了是“常务卿大夫”之外,还是司徒和内史。

    他兼任的两个职位,职权方面非常杂,包括征调劳役、管理田亩、公田租税、负责财政支出。

    事实上,以三省六部的职权来解读,大概就是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的加强版。

    身为晋国的“常务卿大夫”,又是秦国执政,吕武每天想不过得充实都很难。

    作为高层,忙碌是一种幸福,等哪天没事干就离完蛋不远了。

    “发生何事?”吕武看到葛存匆匆而来,开口问道。

    葛存答道:“祁午、韩起当街斗殴。”

    之前埋首于文牍的吕武有点没反应过来,复读机似得重复了一遍葛存说的话,回过神来有些好笑地说道:“都是演帝啊!”

    最近不止国君活跃,韩起但凡找到机会就表现一下。

    已故的韩厥给韩氏留下太多坑,韩氏的新任家主韩起一时半会爬不起来。

    韩厥留下的大坑之一就是让韩氏失去国君的信任,被国君记在了黑名单上面。

    接管韩氏之后的韩起不是没尝试挽回国君的信任,成效方面不能说完全没有,效果很有限就是了。

    韩起又尝试修复跟卿位家族的关系,遭到了中行偃、士匄和程郑的冷眼,吕武和魏琦选择了不冷不热,仅有赵武因为某些原因必须给出正面回应。

    在现如今的时局下,韩起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跟祁午当街打起来,只是一种破釜沉舟的表态:韩氏跟贵族是一伙的,大家要认清楚这一点啊!

    吕武问道:“司寇作何处置?”

    葛存愣了一下,说道:“臣当即查探。”

    晋国现在的司寇是谁?是赵武啊。

    司寇的职权很大,跟律法扯上关系的都能管一管,自然也包括在“新田”街道上干架。

    普通人打架什么的,不用出动赵武。

    祁午是近期风头正盛的公族之一。

    韩氏现如今再怎么虚弱也曾经是个卿位家族,韩起还是个“上大夫”的爵位,又是“阍卫”。

    这么两个人当街斗殴,哪怕他们没有亲自出手,够资格让赵武出面去管一管了。

    吕武想道:“韩起这一波是自爆啊!”

    赵武是司寇,他会怎么处置在街头斗殴的韩起和祁午?

    而吕武能肯定是韩起挑衅祁午,甚至韩起可能连个借口都没有直接找祁午干架,用意是帮其余卿位家族看清赵武的成份。

    那啥?几个卿位家族在怀疑赵武是国君那边的人,韩起就搞一件事情来看看赵武会怎么处理,压根就是在向卿位家族进行示好。

    当然也有可能是韩起、赵武和祁午三人在联合演戏,才有了吕武得知这么一件事情下意识说“都是演帝”的这句话。

    这一次无论是怎么个后继展开,韩起的“阍卫”职位绝对是要丢了。

    刚离开没有多久的葛存又回来了,说道:“智伯已入都城。”

    什么!?

    智瑩来“新田”啦?!

    他来“新田”做什么???

    近期哪怕发生了什么事,跟老智家的关系都不大,智瑩来“新田”若是能得到礼遇也就罢了,没人搭理该多么尴尬。

    一般的退休老干部,他们极少会再去“故地重游”,只因为要是上演“人走茶凉”不但自身郁闷或纠结,其余人也会老尴尬了。

    吕武一边做事,一边关注智瑩那边的状况。

    老智家面临跟韩氏一样的状况,境遇上则是比韩氏要好太多了。

    不单单因为智氏的实力比韩氏强大太多,作为荀氏小宗的智氏至少还有中行偃为元戎,程郑坐在下军将位置上,其他人要尊重智氏的实力,更不能忘记中行偃和程郑的存在。

    吕武掌握的消息是智瑩来“新田”并没有得到迎接,随后更是没有一人前去拜访。

    那是包括程郑在内,卿位家族和中小家族没有一个人去找智瑩这位老干部。这样会显得无比奇怪。

    智氏本身的实力摆在那里,卿位家族可以不用搭理,程郑和中小贵族则不能无视。

    “智盈可有随行?”吕武需要再确认一遍,得到的答案是没有。

    近来事态本就诡异,偏偏智瑩现身“新田”凑热闹。

    “不能是因为智瑩贪婪的名声,搞得没人去拜会。”吕武想道。

    智瑩固然贪婪却是一个睿智又充满了经验的人,他不会无缘无故跑来“新田”的。

第546章:什么!赵武要完?(求订阅)

    “都城往‘虎牢’需有大道。臣有所计划,欲征调沿途众家出劳役以修建。”吕武是司徒,怎么都应该干一些司徒该干的事情。

    现在没什么大朝会和小朝会之类,一般是有事才会进行召集,来个有事说事。

    当然不是国家平时没什么大小事务,很多事情则不用去惊动国君,负责该项事务的某人将事情直接办了也就是了。

    一件事情做对做好了有功,做差做错了需要承担后果,这个就是“职位责任制”的规则了。

    这么一套行政制度不能说简陋,很多时候甚至能达到一种出事就迅速解决的效果,导致的却是国君无法集权,致使国君手中的权力遭到压缩。

    国君问了吕武不少事情,搞懂修建这么一条“国道”对跟楚国争霸非常有利,拍板道:“阴卿自可为之。”

    就是给了全部的处置权了呗。

    很符合“职位责任制”的核心,干好了有功,干不好要遭到惩罚。

    事实上,“职位责任制”对国君有好有坏,坏的就是无法集权,聪明又手腕足够的国君只要掌握“裁决权”就能死死地捏住群臣。

    吕武担任晋国司徒以来,学习以前的前辈极少对各个家族指手画脚,也就是不干涉各个家族自己的农耕情况,修路方面也只顾着自家,极少对各个家族征调劳役去修路。

    现在的情况有点特殊。

    晋国从上一次栾氏、郤氏的内乱中喘过气来,眼见又要跟楚国玩争霸游戏,道路却是那么稀烂,合适吗?

    关于这场争霸到底是从什么开始呢?其实已经很难说得清楚了。

    晋国要继续跟楚国争霸,有一条好的道路非常关键,节省出兵时间只是其一,减少往来运输辎重的损耗才是最为关键。

    有一条好的道路能够给晋国在运输辎重途中节省多少时间,节省了时间也就等于免于消耗,道理很复杂吗?

    一次两次或许还看不太出来,三次也许节省下来的物资就够再发动一次战役了。

    国君已经敲打完了魏氏,近期有点好向阴氏发动的迹象。

    吕武在这个当口进宫提出道路修建计划,事关与楚国的争霸,国君需要好好掂量掂量要不要朝阴氏下手了。

    “阴卿与魏氏共谋大荔之戎?”国君问道。

    这件事情都发生在多久之前了,没记错是在四年前?

    大荔之戎已经成为历史篇章上的一个符号,地盘被阴氏和魏氏共同瓜分掉。

    如果按照潜规则,国君不应该问出那个问题。

    阴氏和魏氏进行了扩张,没有报备就等于出了事由他们自己去扛,国家是不会有任何买单行为的。

    由于现在只有建立“城”、“邑”、“邦”并进行移民才算形成控制的既定事实,哪个国家的哪个家族进行了地盘扩张,没有卫星在天上盯着,消息传递也存在很严重的延迟,没有刻意去进行了解,想知道其实挺难的。

    国君说那句话就一个意思:寡人在盯着你。

    吕武说道:“臣西征之时遭到大荔之戎袭击,大军顺势敲打罢了。”

    国君愕然。

    大荔之戎不会像白翟或赤狄一再跟秦国搅和到一块来找晋国的麻烦,以至于大荔之戎在晋国这边历来没什么存在感。

    这么一个没有存在感的部落联盟,他们会不会袭击西征的晋军,谁也说不清楚。

    即便大荔之戎真的干了袭击西征晋军的事情,吕武一下子将对方给打死,太凶残了吧?

    现在的关键是,国君要敲打阴氏,结果吕武像是讲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答案是“俺只是挥了挥手,大荔之戎灰飞烟灭啦”,着实太膈应人。

    国君还能咋地?抱怨大荔之戎不经打,还是继续紧咬不放?他说:“如寡人所料不差,韩氏有意讨伐大荔之戎?”

    这个是韩厥还担任“卿”时公开提过的事情。

    吕武也没有避讳,说道:“正有此事。”

    国君没话说了。

    当时韩氏还是卿位家族,阴氏和魏氏一点面子没给韩氏留着。韩氏前一脚说要将大荔之戎吞了,后一脚吕武率军将大荔之戎灭掉并进行了瓜分。

    这么一件事情讲开了,无非就是卿位家族之间的争斗,以阴氏和魏氏获得胜利而告终。

    所以,韩氏失去卿位,阴氏和魏氏实际上是给用力推了一把。

    站在国君的立场,巴不得卿位家族一再发生矛盾。

    只不过,国君又需要担心卿位家族动用武力,国家一乱顾不上外面,国力也将遭到削弱。

    对国君来说,最为理想的状况应该是卿位家族矛盾和争斗不断,打却是不能真的打起来,才好从中当个调停选手,又能处在安全的位置。

    吕武见国君转移话题,一边听,一边想道:“提出修路来制止,还是被敲打了一下?君上的进取之心很足嘛。”

    以当前晋国内部和外部的局势来看,的确很适合国君来收回一些权柄。

    国君看到了机会,使用了一些高超的手腕,真切实际地在干收权的事情。

    这位国君莫不是在抄晋景公的作业?

    他做的事情就是一再加强自己的威势,首先将公族团结到身边,再收服一两个实力强大的卿位家族,盯上那个最强大的卿位家族,最终重演晋景公做过的事情。

    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从走廊外传进来。

    吕武瞬间紧绷了一下,带着警惕扭头看去。

    门被推开,几名寺人和宫女跑进来,一边跪下一边说道:“君上,孟姬去了。”

    国君霍地站起来,脸色一再变幻又坐下。

    孟姬是谁?就是赵庄姬呀!她一直居住在“下宫”,哪怕赵氏复立都没有回去。

    至于是赵庄姬不愿意回到赵氏,还是赵武没有想过接回去,他们自家的事情自己知道。

    有传言是,赵氏的覆灭跟赵庄姬脱不开关系,导致赵氏上下恨这个女人入骨。她害怕回去之后死的不明不白,才不敢回去。

    如果是后世的人,也许会相信。

    活在当代,又作为一个有权有势的“卿”,信了那一套绝对是个白痴。

    赵朔英年早逝,他死后才让赵氏和栾氏、郤氏没了情份,也导致赵庄姬一直住在宫城内的“下宫”。

    赵氏覆灭之前,赵氏由赵同和赵括主持,也是他俩嚣张跋扈到惹怒了几乎所有人,晋景公看到机会一下子将赵氏干掉。

    在很多人看来,赵同和赵括是一回事,赵朔的这一支又是另外一回事,可以对赵同和赵括不满,该对赵朔这一支有的情意不能丢。

    这个就是后面赵武再次活跃在“新田”,始终没有遭到栾氏和郤氏针对的原因。

    赵武复立代表赵朔这一支又活跃在晋国的高层阶级,得到了韩氏几乎竭尽全力的帮助,栾氏和郤氏实际上也进行了一些看顾。

    从头到尾没有立下什么功劳的赵武,凭什么能够一再增加封地与人口?不就是赵庄姬一再将自己名下的封邑和人口转移到赵武手里嘛!

    那么,赵武有什么资格去恨自己的母亲?他的很多家臣与治下之人是由赵庄姬送过来,那些人会恨赵庄姬吗?

    这么一个逻辑链推理下来,赵庄姬因为害怕回到赵氏被弄死也就不存在,等于她一直居住在“下宫”肯定是有其它的原因。

    “君上,臣告退。”吕武有再多的事情也不适合继续待下去了。

    国君看上去思绪有点乱,等吕武都走到门边才喊道:“阴卿,尤记得寡人居于‘单’,卿与寡人往来否?”

    现在提这事,干么呢?

    吕武笑着说道:“臣自是记得。臣所未料,君上随后归国继位。”

    听好啦,俺不知道你会成为晋国的国君。

    所以,大家都身处微末时的感情很纯粹,不是奔着什么指望去的。

    国君哪能知道吕武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他很赞同吕武刚才说得那句话。

    “如今,寡人为君,你为‘卿’,何不共谋大事,使诸夏文明不断,仍为天下礼仪?”国君说得无比诚恳。

    晋国与楚国的争霸不止是单纯为了争出一个老大,还是在争夺哪套一普世价值观才是“世界”的主流,各国应该执行谁制定的规矩,是真正意义上的文明竞争啊!

    这个命题非常大,妥妥的就是干大事。

    国君发出了邀请,无比殷切地看着吕武,等待给出一个答案。

    这事是发生在赵庄姬去世之后,能够分辨国君是匆忙间的选择。

    由此可见赵庄姬的死亡干扰了国君的某些计划!

    吕武在头脑风暴,一边庄重行礼,答道:“文明不绝,臣之所愿也!”

    薪火传承,文明不被取代,文化子子孙传续下去。这个也是吕武必须担负的历史使命!

    得到答案的国君要大笑,想到自己的姑母刚过世,估计尸骨都还没变冷外加硬邦邦,不得不忍下笑意,说道:“卿之心意,寡人已知。且去罢。”

    吕武出宫门时碰到了急忙赶来的赵武,两人只是进行短暂的交谈就各做各事。

    因为阴氏的主母来自赵氏,固然赵庄姬不是阴氏主母的生母,阴氏还是要有所表示,随后肯定是有相关的礼仪制度需要遵行的。

    很快,赵庄姬去世的消息传开了。

    吕武听到了一些闲言碎语,整合起来的大概意思,差不多是赵武危险了。

第547章:想消停?别做梦了!(4.4K,求订阅)

    赵武为什么能够成为晋国的“常务卿大夫”之一?绝不是单纯因为吕武给进行了推举。

    根本原因在于赵武身上的血脉!

    在这个王侯将相有“种”的年代,说白了就是阶级形成了固化,某个谁是什么阶级,不犯大事为前提,儿子也会是什么阶级。

    值得庆幸的是,当前时代由下往上的通道没有被完全堵死,尤其是在晋国这边有能力就能改变自身的命运。

    这个是军果主义国家通常会有的一种特色了,用军功晋升自己的阶级,从而也等于改变了命运。

    事实上,无论赞同还是反对,军果主义国家就是最容易发生阶级变动的国家体制。

    上一刻某个家族牛掰到不行,下一秒身死族灭。大多数是因为军事行动失败遭到的惩罚,极少数是因为过于嚣张跋扈被联合起来弄死。

    普通人在战场立功,哪怕一次两次没有获得爵位,财帛方面多少也是会有一些。而这是军果主义国家制度决定了的结果,与上位者大方或是吝啬无关。

    毕竟,一个真正走军果主义路线的国家无法避开“赏与罚”的这一套规则。

    当然了,一样是军果主义国家,晋国只能算是一种“初代”版本,历史上的秦国才将军果主义制度推行到了一种极致。

    赵武因为血统占便宜,本身就有为“卿”的资格,以至于吕武动了动嘴巴就顺势上位了。

    韩氏则是因为骑墙,背叛了贵族阶层不提,又让国君感到极度的失望,失去卿位也就属于一种理所当然。

    发生在赵氏和韩氏身上的事情,很难发生在其余的诸侯国。

    在很多的诸侯国,阶级固化的程度远远超过晋国,是那种真正意义上“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打地洞”的程度。

    严重到什么地步呢?贵族永远都是贵族,哪怕犯了错律法也无法处置;普通人永远就是个普通人,哪怕是立下逆天的功勋,别想着能够翻身。

    后世的儒教追求的是什么?其实就是上面那种阶级固化。

    当然了,儒学是儒学,儒教是儒教,两者存在区别。

    儒学大概是从孔子建立,一直传承到隋唐时期。

    然后,儒学到唐朝中期才真正意义上的得势,又在有宋一朝转变成为儒教。

    成立儒教之后,“刑不上大夫”就成为一种潜规则,犯错的惩罚是换个地方做官,走一地祸害一地这么爽的公费旅游,士大夫不飘,谁飘?

    什么?不是西汉就搞独尊儒术吗???

    西汉是为了形成思想统一,儒学中的公羊学派符合汉帝国的需要,算是一种学术,又向社会宣传和推行“大复仇”的主义。

    而事实上,儒学只是汉帝国的一种“包装”,搞的却是“儒皮法骨”那一套。

    汉武帝需要的是“大复仇”主义来统一国家人民的思想,哪一个学派搞出这一套,又有利于帝王的统治就会受到青睐。

    说白了就是,愿意当狗就趴下,朕给养了!

    其它学派或许愿意,没get到汉武帝的基点。

    学儒的董仲舒愿意,并且也get到了汉武帝想要的,将儒学打扮成为美人,眼巴巴地送到帝王的床上去了。

    真实情况是什么?从汉武帝再到汉宣帝,朝堂中儒家的人少之又少。

    如果真的要用儒学治国,朝堂上没几个儒家的人,算是一种看重吗?

    儒家初次被帝王大肆充斥朝堂是从汉元帝开始,并且儒家第一次掌控国政就玩崩了。

    而汉元帝早就遭到了汉宣帝的警告,可惜的是这孩子被儒家忽悠瘸了。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言犹在耳!

    唐太宗需要讨好儒家,用以让自己的帝位坐得稳当,帝后齐上阵之下,李大帝写了《帝范》,长孙皇后则是写了《女则》,讨好手腕之高远超想象。

    儒教能在有宋一朝称霸朝堂的根本原因是五代十国的武人太能作了,引起了社会的全面反弹。

    再来就是,赵宋开国皇帝欺负孤儿寡母上位,后继更是兄弟间玩了一手烛影斧声,皇帝哥哥有册立太子,不管皇帝哥哥怎么死的,兄终弟及那一套是胡人才会玩的。

    弟弟成了皇帝,内在的背景故事比“父慈子孝”与“黄袍加身”要不堪一万倍,不讨好那些“口舌”和“公知”怎么行?

    玩了一手驴车漂移的高粱河车神的选择是没下限进行讨好,开启了有宋一朝高薪奉养的历史。掀开了来讲,高粱河车神干的就是在收买掌握舆论的那些人。

    观看史书会发现一点,大臣与权贵最喜欢那种本身自带黑点的皇帝了,后来变成儒教喜欢侍奉这样的君王。

    为什么?只因为有黑点才好控制呀!

    儒教追求的阶级固化在春秋是一种常态,吕武就是受益者之一。

    如果没有国君搞事,吕武其实就该进入到写书阶段,想着创造出什么学说,一再对社会进行试探,想要开始挖阶级固化的墙角了。

    为什么吕武之前不干?需要看的是他以前什么地位,阴氏又是什么实力,再反过头来看看目前的地位和实力。

    有些事情,想干需要有一副好身板,没那个身板硬要去干那事,事情没办成不说,一巴掌被拍死了。

    作为阶级固化受益者的吕武怎么会想到挖墙脚?他不是出于什么高尚的理念,什么改变阶级固化使社会进步,成为一位光耀万古的伟人,啥啥啥之类的,单纯就是那么干对阴氏有好处。

    吕武活得很现实,一切的出发点都是努力得到想要的,并不是一开始就奔着成为伟人而去。

    如果有哪一天吕武成了伟人,一定是后世的史学家用错误的方式研究了历史,硬生生地给“先人”套上各种荣誉。

    军功爵的奖励制度方面,吕武已经抄了商鞅的作业,没颁布实施而已。

    一旦军功爵制度实施,其实也就等于是开创了全民私有制,给当前社会制造了一股滔天的泥石流。

    现在能够拥有财产是哪些群体?至不济也要是个国人。也就等于数量占了最大的所谓属民,他们实际上没资格拥有属于自己的财产,连他们都是贵族的财产。

    吕武搞那一套必然收买治下民心,近一步解放和增加生产力,会不会得罪其余贵族,则看他的嘴巴到底能说会道到什么程度。

    历史上,类似的制度改革发生在战国初期,进入战国中期则是“穷则思变”横行的时代,哪个国家的群臣不想搞变法就是等于在混吃等死,会吓得国中发生严重的逃亡潮。

    吕武一直在进行“采风”,亲自去到哪个国家,会尽力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问一问有没有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更多的时候,阴氏的人外出走商,一样会进行“采风”。

    这么做是干么?不去了解当代,拍着脑袋就想搞学说,不担心“水土不服”吗?

    任何的制度都必须符合当代的实际需要!

    简单的一个比方,不懂怎么伺候庄稼,偏偏要求别人按照自己拍脑袋的想象去耕作,是人干的事吗!?

    吕武所知道的是,目前没有任何的学说,有也只是一个雏形。

    他知道的事情多,跟现代的认很多一样,也就是都有“知而不精”的毛病,自然而然需要花时间去回忆和记录,再进行整合通顺。

    为了能使身板变硬,他实际上真没有太多的时间用来做学问,好不容易以为今年能消停一下,没想到战事没看见影子,国内的事情倒是一件接着一件地来。

    “主,智伯近期并未拜访何人,往之拜访者亦寡,卿大夫仅有下军将前往。”成甲原本作为宋彬的副手,后来被吕武安排在‘新田’干情报收集的活。

    吕武关注智瑩干什么?

    智瑩可是晋国仅存不多的老狐狸之一,窝在封地不知道在憋什么坏水,不会无缘无故到“新田”来的。

    有些人不出现也就罢了,沉寂了很久又突然现身,不去进行关注该是心多大呀?

    程氏与智氏本来就是一伙的。程郑等智瑩来了“新田”有一段时间才去拜会,里面绝对有不对劲的地方。

    其余人没去拜会智瑩的原因则是非常复杂。

    以吕武为例,首先是目前高层的形势非常诡异,再则就是太殷勤会惹人多想。

    到了一定的身份地位,干什么都会有人盯着,再进行各种各样的解读。

    很多时候上位者真没想搞什么,偏偏总是会被各种花样进行解读,着实是令人哭笑不得。

    然而,那就是人们为什么想成为上位者的动力之一。

    最为值得重视的是,智瑩本身没表露什么信号,谁都不知道他来“新田”做什么,哪个敢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凑上去?

    吕武想到了什么,要开口问之际猛然间意识到成甲离开,屋里就只剩下自己和负责伺候的小白和小青。

    这两个来自越国的女人,她们先是作为侍女,后来变成了“嬖”。

    所谓的“嬖”地位在“媵”之下,说白了就是贴身人之类,没脱离侍女的身份,比侍女多了一个陪睡的工作。

    那么多年过去,小白和小青给吕武生了一男一女,身份到“嬖”也基本到顶,不可能再有所提升了。

    她们的孩子跟其余的“媵”一样,归于主母进行抚养。

    现在的任何一个家族,女主人只有一位,其余女人生下来的孩子都属于女主人拥有养育权和照顾权;所有的孩子只能有女主人这么一位“名份”上的母亲,称呼母亲也只能喊女主人。

    必须要说的是,因为所有孩子都归于女主人,导致目前的嫡和庶界线并不是那么明显,唯一分得最清楚的就是女主人所生长子享受继承一切的天然权利,其余男孩子或女孩子则是一视同仁。

    吕武放下手中的狼毫笔。(毛笔早就有了,王翦只是进行改良)

    小白和小青一看到吕武的动作,习惯成自然地一个去拿皮裘,另一个则是走向了摆放兵器的架子拿起了剑。

    曾几何时,吕武去一个小贵族(梁挈)的家里,看到别家有侍女和一套伺候人的排场感到羡慕不已。等他有了比别人更好更舒适的生活,以飞快的速度适应了所拥有的一切。

    吕武一动,整个家里也跟着动弹了起来。

    房屋周边的武士靠拢上来,各处的武士进入等待命令的状态。

    车夫要赶紧地准备好车架,牵来拉车的马,等候可能得到的召唤。而实际上,吕武不一定会出门。

    一些负责洒扫的人,地上未必脏了,他们却要赶紧再洒扫一遍,免得主人走过时靴子底下沾上了什么。同样,吕武也不一定会走过那里。

    该做什么的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服务吕武,哪怕不一定会用得上,进行准备总是没错的。

    什么叫极致的生活?不就是有着很多人围着一个人转,偏偏那人不一定会去享受到。

    吕武一边走一边想道:“算一算时间,阿?(jing)也应该到都城了?”

    赵庄姬已经过世了七天,遗体没有被赵武接回去,仍然停放在“下宫”这个地方。

    人死了七天,放着不会臭吗?后世有冰柜,目前靠的是冬季收集储藏的冰块,哪能就给放臭了。

    阴氏跟赵氏是姻亲,长辈过世阴氏这边不但吕武需要去,嬴?也是需要到场的。

    另外,吕阳被吕武丢到秦国那边,吕武事先已经询问过赵武,考虑到派人去召回吕阳也要耗时至少一个半月,双方对吕阳无法到场取得了谅解。

    一样必须去参加赵庄姬葬礼的还有范氏和智氏的人,他们跟赵氏一样是姻亲,两家的女儿都嫁给了赵武。

    另一个绝对需要在场的是邯郸赵,他们哪怕是进行了分家,一些礼仪场合不能不在。

    如果韩厥没有过世,韩氏的人绝对不会出现在赵庄姬的葬礼。

    从韩厥敌视赵庄姬来看,又根据韩厥对赵氏的恩情念念不忘,已经侧面证明赵庄姬在赵氏(主宗)覆灭里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关键韩氏现在当家作主的是韩起,韩氏需要来自赵氏的扶持,超大概率也会去参加赵庄姬的葬礼。

    其余家族则就属于可去可不去,鉴于赵武好歹是个“卿”的身份,他们总要给面子。

    吕武到后来才知道赵庄姬不会安葬到赵氏的祖坟,他跟所有听说了的人一样对赵庄姬会安葬到公室的坟茔感到诧异,随后想到了更多。

    安葬到公室的坟茔是赵庄姬的“遗嘱”之一,她剩下的财产不是要给赵武,而是转赠给了国君。

    安葬公室成员的所在不是在“新田”,是在一个叫“绛”的地方。

    发生“曲沃代翼”之后晋国历代的国君薨了,包括公室一些重要成员死亡,没有例外都是葬在“绛”这边。

    从赵庄姬选择葬在“绛”而不是老赵家的地方,不得不使人产生诸多的联想。

    偏偏赵武没有反对直接同意,算是直接“自爆”了吗?

    在赵庄姬的葬礼上,吕武时隔数年之后再一次与智瑩面对面。

    两人相互无言对视了一小会,再脸上各自泛起笑容。

    什么?葬礼不适合笑?那要看看是谁在笑。

    那一刻,吕武从智瑩的眼眸里看到了深邃,无比的深邃……

第548章:退休老干部

    智瑩出现在赵庄姬的葬礼之上,合适吗?其实算起来真的有那么点不合适。

    比较关键的是,老智家随着智朔英年早逝“断代”了,垂髫之年的智盈不能来,只有智瑩拖着老迈之躯过来。

    老范家的士匄率军出征,作为代表过来的是士鲂。

    韩氏则是韩起和韩无忌一起现身葬礼。

    其余家族,但凡家主没有随军出征都亲自来了。

    赵庄姬以备份来算是国君的姑母,然而国君从头到尾没有出现在葬礼有关的任何场合。

    事实上,国君属于可出现又能不出现的界线。

    以亲戚关系来算,出现了也就出现了。

    关键是姬周并不是晋景公的血缘,双方的关系有点远,也就跟赵庄姬的血缘关系不近。

    任何一个国君的亲戚都是一大堆,某个公族的重要人物去世才有可能让国君前往哀悼,小虾米之类派人慰问也就是了。

    不管赵庄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曾经扮演过什么角色,她只是公族众多外嫁的女人之一。

    依照现在的习俗,贵族互相联姻,女人嫁过去其实并不是为了娘家扒拉好处,相反会一再从娘家扒拉东西进入夫家。

    从夫家扒拉好处回娘家的外嫁女会成为异类,是要遭到众贵族所唾弃的。

    赵庄姬只是众多公族外嫁女之一,国君难道每一个公族外嫁女过世都要前往哀悼?这样一来,国君会显得很不值钱。

    即便是“卿”和众贵族来参加赵庄姬的葬礼,有些是遵守礼法,更多只是给为“卿”的赵武面子,并不是赵庄姬有多么重要或是受到爱戴。

    所以了,国君不出现在赵庄姬的葬礼才是一种正常,出现了反而是反常。

    一国之君不轻易参加谁的葬礼在后世依然是普世规则,没什么可以遭到指责的地方。

    赵庄姬的葬礼并不隆重,以应有的规格进行下葬。

    按照既定套路,赵武接下来就要进行守丧。

    在守丧这一套规则中,长的有守丧三年,很多诸侯国就是严格按照这个习俗来的。

    晋国这边对葬礼的规格跟所有诸侯国一样有着很严格的要求,坟茔占地多大,陪葬物是什么,有着一系列的制度在约束;对守丧的要求则是比较随性,也就是过世者的子孙自己决定要守丧长或是短,长就是三年期限,短意思意思三天也行。

    如果事态足够的紧急,晋国这边的贵族一般会选择“死人不拖累活人”的做法,比如士燮过世之后,士匄连守丧都没有立刻接手了范氏。

    没人去指责士匄什么。

    当时的晋国政局很诡异,不会有多少时间让士匄去浪费,赶紧接手范氏再参与到国家事务,打从事实上对范氏才是当务之急。

    类似士匄的这种做法要是发生在其他国家,势必要传出士匄不孝的舆论,晋国上上下下却觉得士匄做得很对。

    后继,老范家没有因为士燮的过世没落,甚至在士匄的领导之下兴旺起来,更无法使人去进行任何指摘了。

    现在没有那句“斯人已逝,生者如斯”的话,晋国这边贵族的追求已经达到那种境界。

    人死了,家属当然悲痛万分,却不能忘记活人还要继续生活,努力将日子过好才是已故长辈愿意看到的。

    有那么些人其实对长辈的感情早就淡了,长辈活着的时候不管不顾,长辈过世之后却是各种铺张,做给谁看,又是在给谁挣面子?

    “此次葬礼,过矣。”智瑩没刻意压低声音。

    那句话不止站在智瑩旁边的吕武听到,周边的人也都听得很仔细。

    晋国这边没有活人殉葬的规矩,会搞一些小陶人替代。

    当然,哪怕仅是小陶人殉葬,也要身份地位到了一定的程度,不然就是违制。

    赵庄姬的陪葬物中该有的都有,不该有的也有一些。

    智瑩讲得却不是陪葬物,是认为赵庄姬不该葬在公室的“祖墓”这边。

    只是吧,人刚下葬,讲那些话合适吗?要讲,得知赵庄姬挑选的墓地在哪,早该开火了啊!

    没人搭智瑩的腔。

    智瑩又说道:“老夫往来‘新田’,诸位为何视而不见?”

    什么意思?

    又或者,这位老大爷想要搞啥???

    已经是退休老干部,退休的名义还有点那么什么,以往的名声也不好,装大葱不合适呀。

    有些人做任何事情都带着意图,不会平白无故去做什么或讲什么。

    还是没人搭理智瑩,以至于场面一时间很尴尬。

    智瑩脸上看不到任何尴尬。

    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会是别人咯。

    智瑩看向了士鲂,视线被士鲂躲开。

    士鲂那一刻想的是:“老大爷,退休了就要认,不要胡乱搞事。”

    智瑩看向了魏琦,视线再一次被避开,没有形成对视。

    都已经这样了,智瑩是不是该有点逼数,消停下来?

    智瑩偏不,看向吕武的同时,说道:“阴武为何不来拜访老夫?”

    指名了,再不搭理就不合适。

    之前,吕武已经跟智瑩确认过眼神,很清楚智瑩就是带着某种使命出现在“新田”的。

    智瑩是觉得吕武好欺负,给欺负上门了吗?

    没那意思,纯粹就是邀请合作一把。

    吕武笑呵呵地说道:“自然要前往拜访智伯,奈何诸事缠身。”

    老大爷,你想搞事,别拉上俺啊。

    有赵氏的人招呼,该进行一系列的致意与答礼了。

    其实吕武能大概猜出智瑩想干什么,无非就是来当和事佬而已。

    当然,那只是一种猜测。

    目前担任元戎的是中行偃,没有强硬的底气为前提,国君怎么可能让中行偃下台,换上一个强硬得起来的元戎不是自找罪受吗?

    范氏的士匄表现得太过于年轻气盛,谁都很难百分百把握猜准士匄的下一步会干什么。

    然后,中行偃和士匄的关系变得有些恶劣,一旦士匄和中行偃扛上,等于范氏与荀氏、中行氏扛上,到时候智氏和程氏必然会被拉下水。

    “若我所料不差,阴氏与魏琦必寻机推范氏上台。士匄为元戎,范氏乃是国中最强,烈火烹油无外如是。”智瑩心想。

    这一套在晋国发生过不少次了。曾经的赵氏、先氏、狐氏、荀氏、郤氏、栾氏,基本上都是被这么坑过的。有些家族被一坑直接没了,少数懂得迂回转进或激流通退得以自保。

    葬礼结束,智瑩亲自邀请吕武、魏琦、士鲂一聚。

    受到邀请的人没一个想去,智瑩却是玩了话术,邀请某某谁时就说会再邀请谁,这个谁以为那个谁会到场不好不去。

    智瑩先搞定了一个,后面的人也就更好搞定了。

    六天之后,到了聚会的时间,众人相聚到智氏在“新田”的宅院。

    老智家是一个很古老的家族,有着一套严格的待客规矩,才不会在迎接客人的时候犯错误。

    智瑩刻意搞出了一种比较放松的氛围,选了空旷的待客场所,甚至还有乐师在场奏乐。

    不是什么“乐团”,奏乐的是师旷这位盲人乐师。他近十来年非常活跃,不断去阴氏那边找存在感,后来成了赵武的老师,慢慢变成国君“幕僚”或“顾问”的角色。

    吕武过来看到师旷在场,哪里看不出智瑩和国君勾搭到一块去了?

    魏琦和士鲂肯定也能看出那一点,他们跟吕武一样没做任何表示。

    担任元戎时期的智瑩压制国君,他们怎么会搅和到一块去?大人的世界里发生什么事情都不稀奇,上一刻还是生死大仇,下一秒也许就把臂(zhǎn)言欢了。

    尤其是对正治人物来讲,仇恨是个什么玩意?有需要连杀父仇人都能变成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平和的琴声由师旷来奏响。

    智瑩没有一开始就点出主题,以这个聊几句,对那个攀谈几句,讲的都是作为同僚时的一些趣事。

    有些事情在时过境迁之后再提起,其实一点有趣都不存在,不提也就罢了,提起来更像是在进行某种嘲讽。

    比如,智瑩刚才与吕武闲聊,聊到了吕武在智瑩麾下纳赋的一些事情。

    当时的吕武不过是一名“旅帅”,智瑩则是下军佐。谈到的事情是智瑩刻意让吕武立了什么功劳之类。

    有那么回事吗?有的。

    过了很久之后,一个成了退休老干部,另一个则是手握大权的“卿”,再讲这些是讨要情份呢。

    “老夫尤记得‘鄢陵’战后,阴氏夺粮之事。”智瑩自己说得笑呵呵,其余人多多少少有些尴尬。

    那是吕武的黑历史之一。

    他们打赢了楚军,面对楚军营盘内多到吓人的粮食,其余人或是建议烧掉,或者认为放着不管,仅有吕武想要搬回家。

    “鄢陵”离晋国有点距离,动用人畜之力那么远运送粮食,付出的成本远比得到要多,无疑是一种亏本的买卖。

    当时包括晋厉公和其余“卿”根本没掩饰,直接嗤笑或是调侃阴氏穷到那份上,吕武也太傻了一些才干出那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等他们知道吕武将楚军丢弃的大部分军粮运去宋国,不是贩卖就是酿酒,又是一番调笑。

    “便是有你这般,方有阴氏之日啊!”智瑩说得无比感概,算是一种事后的赞美,对吕武持家有道的赞赏。

    没有后面这句话,较真的看下来,智瑩讲那段往事压根是在结仇。

    “上军将为‘卿’,亦是我之‘天下第一’,智伯所言不妥。”师旷不弹琴了,看似仗义地帮吕武斥责智瑩。

    这是在催促赶紧进入正题,还是这位盲人乐师在加强人设?

    师旷的人设很明光,尤其是与好多人的谈话,诡异地能传得到处都是。

    那可是私下的谈话,怎么能够传开呢?**何在!诡异之处就在这里。

    偏偏师旷的事迹总是能够流传出来,每每还都是伟大和光明的角色。

    那些事迹里面,没有谁是坏人,一个光明正义,另一个虚心接受劝谏,都是好人呐。

    吕武一开始就将这位盲人乐师看透了,玩“养望”的那一套而已,内在追求的是盲人也能出人头地,干的事情每每总能合者两利,也就能够达到无往不利的效果。

    “晋外忧有楚,诸位皆为国中大贤,为何枯坐于此?”师旷问了这么一句话。

    吕武其实并不喜欢师旷这个人,有野心和抱负是好事。

    吕武之所以不喜欢师旷,仅在于认为太会钻营,利用完了上家就跑,到了下家不会有半点的顾念旧情。

    他问道:“君上赐我‘半乐’,以子野定论乃是靡靡之音。我需否弃之不用?”

    郑国的音乐要是按照师旷的定义就是靡靡之音,也叫亡国之音。而这个师旷以前早就做过评价。

    师旷做了思考状,一小会之后说道:“上军将睿智,确实当弃。”

    吕武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说道:“如此,我便弃之。另有一问,乐人、舞伶遭弃,生死如何?”

    在当前这个时代,礼乐为大之下,音乐显得无比神圣,什么样的音乐能不能关乎到国运,其实真的是有关联的。不能以这个来觉得师旷的那一套是在胡说八道。

    所以了,吕武并没有不懂装懂,用另外的角度来对师旷发出灵魂质问。

    如果师旷聪明,他应该收起琴离开,不要来掺和接下来的事情。

    他们这些人,不是“卿”就是一个强大家族的掌舵人,什么时候谈话需要被国君监视?

    吕武表态之后,魏琦和士鲂就用不善的目光看向智瑩,很干脆地表态:老大爷,你想讨好国君,拿我们来作伐?

    智瑩哪里不知道“此一时彼一时”的道理,以前他是元戎可以挥斥方遒,成为退休老干部就要自爱。

    “乐令且退罢。”智瑩做出了妥协。

    师旷目前担任的是国君“乐团”指导,官职就是乐令。他沉默了一小会,收拾自己的物件,行礼告退了。

    士鲂早就不耐烦了,先与吕武和魏琦对视,向智瑩径直问道:“智伯邀我等与会,所为何事?”

    一系列的事情发展下来,哪里还能让智瑩矜持,说道:“楚有不稳,晋不可再乱,正是争霸之时。”

    问题是,现在搞事的是国君,卿位家族已经一再忍让,国君却是一点消停的迹象都看不见。

    吕武、魏琦和士鲂再次眼神对视,一致转头看向智瑩:老大爷,智氏自保都困难,你退休也就退休了,何苦出来找存在感?

第549章: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智瑩的年纪比韩厥大,韩厥已经病故,智瑩看上去身体却是依然硬朗。

    事实上,智瑩不是因为身体原因退下,纯粹是先把自己的名声搞差了,再遇到不得不退的时局,选择了保全自身的退休。

    绝对不止吕武一个人看出智瑩来到“新田”的意图,察觉到的人没提,不知道的依然不知道而已。

    好像还能再撑几年,乃至于是活个十数年的智瑩,他好歹曾经风光无限。

    这人啊,一旦风光过,迫于无奈需要退休,退下去后保全了自己和家族,怎么甘心过没有权力的生活,必然想着再闹出一些动静的。

    “现在智氏需要依靠中行偃,自然不愿意看到士匄取代中行偃的。”吕武无比笃定这一点。

    想当初,智氏获得了卿位,智瑩从楚国回来之后继承了卿位,没几年就坐稳了位置,随后开始对荀氏若即若离。

    一直到智瑩成为元戎,智氏表现出来的姿态就是独立自主,不在接受来自主宗荀氏的任何指示。

    那个时候,荀氏肯定是感到懵逼,再来就是感到恼火吧?

    如果按照正常发展,智瑩会在元戎位置上坐到病故为止,老智家的智朔也该成长起来,智瑩病故之后智朔获得一个卿位,形成了一种家族传承。

    在晋国担任元戎,家族必然是要得到极大的发展,良心一点让家族的实力翻个一两倍,足够贪心又手腕高超翻个四五倍没问题。

    等待智朔接手智氏,他们已经跟荀氏进行了切割,老智家应该也是晋国第一强大的家族了吧?

    而到那时候,智朔不会是担任元戎,不用担心既是国内第一强大的家族,家主又担任元戎惹来忌惮,老智家肯定是稳了啊!

    比较要命的是智朔突然疾病,看似正常了一两年,再一次犯病却过世了。

    “智伯年迈,智盈年幼,智起多有心思,程郑难以依仗。”魏琦将声音压得很轻,仅有坐在旁边的吕武能听到。

    是啊。

    那就是老智家面临的难题,仅是智盈年幼这一道坎就要花很长的时间进行过渡。

    吕武同样压低声音,说道:“智氏实力强大。”

    对于这点,魏琦肯定要认可的。

    在晋国担任卿位又没有身死族灭必然会强大起来。这是权力带来的便利,打从实际上也成为晋国的一种潜规则。

    他们哪一家不是获得卿位之后,实力像是吹气球那般的膨胀?

    只是“卿”都那样,元戎又岂是等闲???

    魏琦暗自盘算,心里想道:“我家极限动员能够拉出一个‘军’,智氏的智瑩在元戎位置上待了五年,他不顾名声尽显贪婪,新增的封地多,人口增涨迅速……”

    因为根本无法掌握正确的数据,什么都只能依靠猜。

    根据魏琦的估算,老智家至少能拉出一个“军”又三个“师”,足足比魏氏多出了三个“师”啊。

    知道智瑩为什么要扶持程郑上位吗?看看程郑纳赋时出动的士兵来自哪个家族,一下子就能明白啦。

    程郑纳赋出动的士兵至少八成来自智氏!

    老智家需要拥有纳赋的渠道,避免上交“税”,又能让家族的人拥有立功和获得战利品的机会,不但能避免损失财帛,还能有所收获,最为重要的则是稳定人心了。

    邀请的客人到来,点开话题没有得到太正面的回应,智瑩知道不应该继续说下去了,随后便是一番风花雪月。

    傍晚来临时,吕武、魏琦和士鲂一块离开老智家。

    重新调整好心态的智瑩将三人送到大门口。

    换作智瑩还是元戎,又或者心态没有及时摆正,哪有送客送到大门口这么一件事。

    “老夫老矣。”智瑩多少有些伤心,呢喃道:“阴武仍然顾及情份,并未给予老夫难堪。魏琦、士鲂眼中已无老夫。”

    说实话,智瑩觉得吕武非常不简单,尤其是谁都不过份得罪这一点。

    “换作他人即为‘卿’又为他国执政,哪有这般好事……”智瑩心想。

    他随后连夜去了宫城,不知道与国君讨论了什么,出宫城时一脸的轻松。

    现在到了夜晚除了造人,压根就没有什么娱乐节目。

    吕武先回到家,后一脚魏琦过来了。

    “智伯入宫城,出时神态轻松。”魏琦得知这个消息立刻赶来。

    实际上,吕武也得到了那个消息,说道:“此举乃是智伯明告我等,来都城便是掺和政务。”

    这个退休老干部,他是仗着智氏有实力,自己的身子骨也还行,根本不怕谁会针对智氏,选择来当国君的马前卒了。

    吕武就知道国君一系列表现之后会被看涨,料想肯定会有一帮人靠拢过去,没想到智氏也来掺一脚。

    吕武早就私下与魏琦有过接洽,对待智瑩重新活跃取得了共识。

    既然智瑩出来掺一脚,他们就要看看范氏到底会有多么头铁。

    如果士匄对元戎宝座有想法,他们肯定会挺范氏一把,甚至吕武还能说服智氏站在本方阵营来,一块看人起高楼,再看高楼塌。

    “智氏必然如此。”魏琦用着一种知道答案之后在逆推过程的姿态,说道:“若不如此,十数载过后,智氏仍在?”

    说得是呢。

    智瑩能控制程郑一年两年,可能控制十多年吗?

    是个人就会有自己的思想,程郑暂时需要来自智氏的力量撑腰,哪天缓过来就该为自己的家族考虑。

    到时候,仅仅是程郑断了给智氏的纳赋额度就够老智家受的了。

    吕武说道:“君上既要恢复八卿,我等使之如愿便是。”

    上位的“卿”会是谁?这个就是他们需要有一个交易的过程了。

    魏琦目光有些闪烁,说道:“韩氏可再获卿位。”

    这个是他们早就商议好的结果。

    韩起跟韩厥不一样,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那个老子玩砸,哪敢重蹈覆辙?

    国君对韩氏早就失望,韩起知道无法挽回国君的信任,双方即便有合作也不可能那么真心诚意。

    魏琦觉得韩起领导下韩氏重新获得卿位是一件挺不错的事情,心想:“如此一来,相与武、起皆为友朋,魏、阴、韩皆处西境,三家若能为友,外部难再插手。”

    今年已经五十三岁的魏琦,他看着那些熟悉的面孔先后去世,不免会开始为魏相铺路了。

    吕武、魏相和韩起很早结识,一开始玩得挺好的。

    后面韩无忌和韩起会疏离吕武和魏相,完全是韩厥的锅啊!

    以魏琦的认知,魏氏、阴氏和韩氏都是邻居,一旦三家能够守望相助,他们在西边就不会出什么事。

    这么一来,魏氏起码能够安稳一两代人,不用担心某天跟阴氏翻脸了。

    魏琦现在就想到跟阴氏翻脸的那一天了吗?

    现在没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不代表人们没有这种认知。

    晋国的卿位家族是个什么尿性,谁还不知道谁呢!

    魏琦的期盼很简单,他去世之后,有魏相能跟吕武继续一块玩,数十年内魏氏和阴氏哪怕反目成仇,闹不到非得搞到一家灭亡的地步。

    不是魏琦思想单纯,他将人情世故给考虑了进去。

    栾书针对郤氏,为什么栾氏和郤氏一块完蛋?不就是栾书受到郤克的恩惠太大,栾书却想要将郤氏一家子整整齐齐地搞没了,表现得太无情无义使世人害怕嘛!

    什么情份都不顾,谁都要担心自己成为下一个,哪怕与那样的人做朋友?

    吕武已经跟魏琦谈了几次,听到魏琦最终拍板下来,扭头无声地叹息了一声,心想:“果然,再好的盟友,暗地里还是会互相提防。”

    魏氏不敢完全信任阴氏,阴氏又何尝不是?

    魏琦要拉韩起一把,摆明了就是开始忌惮阴氏了。

    不过,没什么可以指摘的地方,他们不是单独一人,后面有着一家子,还有无数的家庭指望,感情用事不但会害死自己,是会造成跟随自己的那些人面临灭顶之灾。

    吕武并不感到难过,甚至心情感到无比放松。

    如果魏氏只看感情,才会让吕武难办。

    吕武有着一个很明确的目标,将异常坚定地向着那个目标努力,过程中的朋友和敌人会一直在变。

    现在阴氏跟魏氏是盟友,与其余几个卿位家族的关系比较复杂,没有太大的矛盾或仇恨,要说想要让关系变得多么亲密也是未必。

    当然了,吕武想要采取的策略会很现实,取决于阴氏在西边的需要,不出意外阴氏需要保持与魏氏的盟友关系,时局需要时将与某个卿位家族玩哥两好。

    在吕武制定的阴氏外交政策中,哪天阴氏成为秦国之主,那天就是跟魏氏翻脸的日子。

    不要怪吕武现实,要怪就怪成为秦国之主的阴氏需要把控山川地利的优势,不将“桃林塞(现代灵宝)”和“魏”地掌控在手,该怎么去建立关中的门户?

    那个“桃林塞”在哪又是谁的地盘?位于华山之东、大河之南、?山以西、陆浑戎之北。它现在被一切两半,一半归于范氏,另一半掌握在伊洛之戎手里。

    吕武事先已经知道函谷关的位置,后面一再从那片区域往来,发现还有一处同样适合建立关隘。

    如果说函谷关一卡就是挡住东面来犯之敌,吕武发现的那个地方建立关隘则是能挡住南面。

    吕武猛然间一愣,想道:“我是不是变得保守了?怎么只想着守成,不是……”

第550章:谁是鬼,谁是人。

    吕武一想不对,再想更不对。

    想要锐意进取,有那个资本不?连最基础的基本盘都没有,拿什么来进取!

    所以,一旦阴氏真的成为秦国之主,函谷关必须给建起来,甚至是在取代赵氏嬴姓成为秦国之前,函谷关的那块地皮就要先弄到手,建立关隘再干取而代之的事情。

    那么,吕武从今天开始就应该谋划怎么将“魏”地拿到手,能以和平的置换方式当然最好,不能必然需要使用武力。

    “我记得原历史上三家分晋时,三方进行了超大规模的领土置换?”吕武没记错,确实有这么一回事。

    他又想道:“我家在晋国还有那么多封地,不可能放弃的。”

    到时候,阴氏既是秦国之主,又有关外的大片疆域,不出意外开局的国土含括原版历史上的秦国和赵国?

    真的是那个样子,其实算是有好有坏,取决的是到时候阴氏的家底有多厚,能不能抗住第一波压力。

    那些事情需要一步步地筹谋,吕武将心念收起来,将精力转为应对当前的局势变动。

    遭到范氏和阴氏、魏氏冷遇的智瑩并没有消停下来,利用程郑为“卿”的身份接连召见了很多中等家族。

    程郑是“卿”,请客吃饭的话,哪个中等家族会不给面子。

    当然,给面子去聚会是一回事,遭到提出什么要求或提议,愿不愿意执行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闻智伯为君上代言,对众家多有抚慰?”士鲂看向了吕武和魏琦,对韩起也在场感到意外。

    一再蓄势的国君和退休老干部智瑩搅和到了一起,肯定要让几个卿位家族感到忌惮,相聚的次数也就多了。

    士鲂又说道:“听闻上军将近日来接连入宫?”

    吕武很大方地承认,说道:“南方有异动,元戎无法出征,中军佐往东而去,我为上军将必被询问。”

    南方那边,郑国真的去侵袭蔡国了,子驷一战打崩了蔡国,战场俘获与缴获众多,郑军又在蔡国大肆地搜刮,动静闹得很大。

    楚国还在内乱当中,楚君熊审对郑国入侵蔡国暂时没有做出反应。

    郑国或许会因为楚国没有吭声感到沾沾自喜?估计也有郑国人对楚国那样感到不妙。

    不过,整体上来讲,郑国从蔡国那里补了一波血,举国陷入了欢腾。

    吕武进宫确实被问到了南方的事情。

    国君笃定楚国不会坐视郑国入侵蔡国,一旦楚国的内乱得到平息就是郑国倒霉的时刻。

    晋国有心插手楚国内乱,想要真正地操作却很难。

    国君将观点表达得很明确,无法直接插手楚国内乱,要将申公巫臣派去吴国当客卿,帮助吴国强大起来。

    另外,国君认为不能坐视郑国壮大,无法直接出兵去干郑国,就等着楚国对郑国下手时去掺和。

    介时,是讨伐郑国,还是帮郑国一把,取决于晋国的需要。

    “君上此举……无出其后。”士鲂的脸色不好看,那么讲也就不是赞美。

    那是根本没将周礼当一回事啊!

    固然因为郑国活该,但姬周是一国之君,怎么能那么红果果地无视规则?

    这怕不是周平王第二!

    那个周平王是谁?就是引来异族干周幽王的那位。

    都说周幽王玩烽火戏诸侯才导致西周的灭亡。

    关于烽火台到底是什么时候才有,有的说殷商就有了,有的则说要到战国时代。且不管是究竟怎么一回事,有多少人知道那时候周室自身的矛盾有多大,朝中又有哪个乱臣贼子处心积虑想搞事?

    周平王搞了那么一出,东迁之后建立东周,成为一位“始作俑者”,周国的衰弱就是由他而始。

    各个诸侯国不是傻子,他们会想:“老姬家争权夺利那么搞,完全无视了自己制定的礼法,俺们用得着在乎吗?”

    吕武今天可不是专门讲那个,说道:“君上决议恢复八卿,我私以为确实应当如此。”

    这点魏琦已经事先沟通,没觉得意外。

    士鲂还沉溺在国君坏规矩上面,愣了愣神才吃惊地说道:“若真如此,何人为‘卿’?”

    按照国君的意思,公族那边应该有一个人为“卿”,态度还很强硬。

    国君在上次与吕武进行“交心”之后,以为吕武会站在自己这边,认定阴氏能够说服魏氏,一旦吕武和魏琦支持,软弱的中行偃无法阻止,再有智瑩表态,公族获得一个卿位是有把握的。

    吕武将国君的意思讲完,又说道:“君上以为赵武任‘卿’无所功业,当退。”

    那是赵武的一系列表现让国君失望,再来就是赵庄姬去世之后,害怕捏不住赵武。

    并且,谁还看不出国君之前想培养赵武?

    既然赵武没用,国君的思维就很直接,早先就有一名卿是他的人,换一个人选而已,这样的交易应该不会得到几个“卿”的拒绝,甚至会因为公族上台使局势更明朗。

    士鲂懵了!

    国君摊牌,直接承认赵武就是他的人。这是什么玩法?

    吕武知道那是什么玩法,无非就是近一步的展现威严,炫耀属于国君的权柄而已。

    从这么一件事情来看,国君回国之后风光变得有些飘,挨了几棒子陷入沉寂,一段沉浮使得心性变得更加沉稳,渐渐摸索出了一套玩法。

    晋国当前的局势对国君太有利,他不抓住机会该有多蠢?

    士鲂怔怔地说道:“如此一来,景公旧事……”

    晋国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景公导演了好几场好戏,抓住机会一下子弄死了赵氏。

    吕武试探地说道:“元戎无力抗衡君上。”

    换作其余的朝代,这么大逆不道的话,谁敢直接说出来?

    现在讲这话却是没什么关系的。

    士鲂一下子就听懂了。

    现任元戎压不住国君,导致国君对卿位家族形成了压制,继续发展下去或许不止一个卿位家族倒霉,是不是该换个元戎了呢?

    如果中行偃垮台,他们这些卿位家族要不要顺势将荀氏、中行氏,乃至于是连智氏和程氏都一块解决掉?

    真的是那样的发展,从国家角度来说晋国的国力必然大损,获胜的家族则是会壮大,还是那种翻几倍、十几倍的壮大啊!

第551章:因势利导嘛,俺熟!(求订阅)

    吕武现在面临很艰难的抉择,里面存在配合国君的选项,清楚目前阶段不能把国君给惹毛了,但是又不能将配合国君做得人尽皆知。

    毕竟,他是“卿”啊!

    在晋国,“卿”针对国君才是一种正治正确,跟国君搅和到一块去,哪怕一时能够得利,事后也必然要被众贵族所孤立。

    国君现在搞那么多事情只出于一个目标,尝试收拢更多的权力在手。

    那么,国君肯定要针对“卿”来搞事,能搞一个是一个,加强威严也就等于有了权力。

    晋国的公族不弱,只是公族那边的鬼心思太多,无法团结也就力气无法一处使。

    根据吕武的观察,国君一直在团结公族,成效方面看着好像还不错?

    只不过,那是建立在中行偃得不到其余“卿”支持,元戎压制不住国君之上的一种表象。

    如果元戎能够取得其余“卿”的支持……,也不用六“卿”全站在中行偃那边,仅仅是范氏、阴氏和魏氏选择支持中行偃,国君的一切图谋都将成为无用功。

    那些公族,他们根本不敢跟团结的卿位家族刚正面。

    最为要命的是,由于中行偃表现不堪,会令人思考支持他到底有没有用,再来就是付出能不能得到回报。

    所以了,吕武才会想着挺范氏一把,既是为了让范氏烈火烹油,又让国君遭到压制。

    “现在不能乱啊!”吕武很忧愁这一点。

    上一次栾氏和郤氏完蛋,他们的遗产肥了很多家族,造成的损失也很大。

    事实上,内战折损的一丝一毫力量都是国家的,形成了重新的洗牌,折损掉的人力物力就那么消失了。

    晋国不存在任何的忠臣,而这一点并不是吕武所造成的。

    在他穿越过来之前,晋国的卿位家族就跟国君对立,又或者说晋国的非公族、公族、国君早就形成了各自圈子,有对立也有合作。

    他没想过帮晋国的哪个国君改变那种现状,干不成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自己能成事,为什么要托付于未知?

    成为一国之主,尝试有生之年一统诸夏,不香吗?

    如果有生之年无法一统诸夏,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去打造厚实的基业留给子孙,不好吗?

    不要怪吕武是这样的人,一切只因为他知道晋国出现卿位家族之后就注定好不了,不是国君干掉卿位家族再被他国干掉,就是卿位家族瓜分晋国开启全新局面,压根就没有第三条路能走。区别只是两个“分叉”的时间线怎么变动而已。

    “事态如此,上军将仍在修书?”士鲂经过求见,看到吕武埋首于文牍,又急又气。

    发生了什么事?

    只是国君让祁奚重新出山,然后祁奚收拾了羊舌氏而已。

    看着好像只是公族内部在搞幺蛾子?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之前祁奚给自己的儿子让位,玩了一手“举贤不避亲仇”的把戏,消失在政坛之上。

    那是发生在好几年了,祁奚今年五十五岁,也就是当初远没到需要退休的年纪。

    退休后的祁奚没病没灾,短短数年给祁氏直系添加了双位数的人口。

    啥意思?就是祁奚这几年间一直玩女人啊!

    男人还能玩女人,代表是的精力充足,想做事绝对没什么有心无力的困扰。

    吕武一边整理文牍,一边说道:“如此说来,君上便是要让祁奚任‘卿’了。”

    公族之中比较强大的也就那么几家,其中又以祁氏和羊舌氏表现得最为活跃。

    士鲂看吕武依然是不慌不忙的态度,诘问道:“上军将可是顾念旧情?”

    吕武顾念个鸡儿。

    跟君王谈感情?脑子发烧不清醒,还是脑子被门夹了???

    “我言使中军佐就任元戎,范氏推脱不允,奈何?”吕武的提议真被范氏拒绝了。

    尤其可见,范氏没有因为自己成为国内第一强大的家族变飘,认清现实又非常的谨慎。

    范氏不止拒绝了元戎的诱惑,他们还反对搞荀氏,想要的是各个家族保持斗而不打的局面。

    这样的局面当然对范氏有利,他们再继续沉淀下去最为稳妥,某天勾勾手指想要什么要不到?

    所以啊,吕武真的没有觉得世界上就自己一个聪明人,稍作试探之后就缩了,一副不想再管外面的风云变色,只想宅起来好好写书的态度。

    他这么一搞,范氏却是坐蜡了。

    范氏摆明了就是树大招风的格局,不是他们稳住就能坐看局势发展,相反需要一再参与进去控制局势。

    结果是吕武一退,魏琦也跟着当木头人,国君全力向范氏开火,搞得范氏不上不下的。

    在短短时间之内,国君轻易地让赵武就范,看似成功地团结起了公族,等敲打完范氏就将完成先期筹谋。

    作为国内的第一家族,范氏很清楚国君一旦真的完成收权,自己会得到什么样的下场。

    他们在阴氏和魏氏对国君妥协之后,没有了冲锋陷阵的家族,不自己上去出力,坐着等死吗?

    吕武知道范氏急了,急到忘记祁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以祁奚一贯的表现来看,他最大的追求是让祁氏变成第二个韩氏,也就是想要摆脱公族的身份,使祁氏成为真正意义的卿位家族,不是作为国君的工具。

    这样的人成为“卿”之后,也许一开始会表现得对国君言听计从,暗地里却必然会在其余卿位家族当中寻找盟友,成功站稳脚跟就该想方设法脱离国君的控制了。

    “有消息传回,齐已灭莱。”士鲂慢慢按耐住脾气,说了这么一句。

    这个消息吕武还真不知道。

    齐国灭掉莱国发生在一年前……还是两年前?总之就是在那两年之间。

    莱国与齐国的矛盾早就有了,原因是两国有领土主权上面的争议,一争就是数百年。

    “何时(发生)……”吕武停下来,用狐疑的目光看着士鲂。

    齐国是趁着莒国搞东搞西吸引了各个诸侯国的注意力,抓住机会一下子将莱国给灭掉了。

    晋国从来没有在乎过莱国,等于几位“卿”之中没一个负责莱国的邦交。

    现在是范氏将消息告诉了吕武,出现情报空白的锅就在负责齐国邦交的阴氏身上,事情可大可小之下,谁想搞事就是一个机会。

    晋国对齐国很警惕,齐国吞并了莱国,城池的数量一下子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五分之二,人口怎么也增涨了数十万。

    晋国东边的局势出现这么大的变化,成功吞并了莱国的齐国会不会飘?

    齐国一旦飘起来,晋国对东边的局势就会出现失控,怎么安心跟楚国快乐玩耍?

    “齐国肯定飘了!他们刻意阻断了阴氏与半岛的联系!”吕武想道。

    他身上的职务很多,对半岛那边的关注度有点低了,家臣也没有进行提醒,以至于没有察觉到半岛断掉消息的异常。

    告知莱国被齐国吞并消息的士鲂走了。

    士鲂先提到国君在整合公族,转而提到莱国被灭,用意是想提出交换。

    也就是范氏帮阴氏解决齐国的困扰,阴氏在国君针对范氏的事情上帮一把。

    在范氏看来,阴氏陷在秦国身上太深,估计是难以抽调足够的力量去针对齐国。

    同时,士匄正统率军队在跟莒国作战,莒国就在齐国边上,完全能够解决完莒国之后,顺势给齐国来一下狠的。

    “有意思……”吕武觉得阴氏被看低了。

    阴氏需要控制秦国的方方面面,长期需要动用至少三个“师”在秦国服役;自家的基本盘……,也就是各个封地必然需要保留足够的武力;需要留出足够的军队响应国君的号召。

    那么,范氏认为阴氏抽调不出额外的兵力去找齐国算账,好像挺合情合理的?

    吕武对局势进行了一番思考,觉得时机已经到了。

    他派人去通知魏琦事情的进展,进行梳洗再穿戴整齐,入宫谒见了国君。

    齐国灭掉莱国这么件事情,肯定是要告知国君,该采取什么样的反应才好进行布置。

    “此事……”国君看上去很是脑壳疼,想道:“齐国本就强大,吞并莱国势必更强。齐国称过霸,一直对霸业念念不忘,强大起来的齐国怎么可能不挑战晋国呢?”

    一种紧迫感出现在国君的心头,他看向吕武,说道:“寡人明岁欲四‘军’齐出,再召诸侯会盟,南下讨伐不义之郑国。”

    现在哪来的四个军团嘛!

    意思也就再明显不过了,国君趁着齐国那边出幺蛾子,要求吕武支持恢复八卿,并且马上给出答复。

    早就想好了一切的吕武,唯一出现意外的就是齐国将莱国给灭掉了。

    他对恢复八卿没有意见,免去赵武卿位就免了,祁奚上位也没异议,需要争取的是让韩起获得卿位。

    “四‘军’齐出?可也。”吕武给出了正面的答复。

    国君嘴角勾了起来,看上去愉悦极了,说道:“祁奚为‘卿’,任新军将。”

    吕武猜测也是这样,说道:“臣无异议。”

    国君问道:“阴卿以为何人可为新军作?”

    吕武假装思考了一下下,一小会之后才问道:“君上以为何人可担任?”

    国君没有马上回答,一样是一小会才说道:“诸‘卿’共议罢。”

    这是玩见好就收那一套,免得众“卿”的反弹太大。

    吕武心想:“看来……没有对韩氏进行任何承诺是对的。”

    啥意思?

    也就是,韩氏这一次依然会是茶几上杯具。

第552章:来啊,造作啊,反正……

    晋国现在不能乱是所有人的共识,也才让国君能够一再在钢丝上跳舞。

    从某方面来讲,国君选择收权的时机很对,却是打从事实上拿国家命运在开玩笑。

    国君在赌,赌卿位家族不敢翻脸。

    不过,不能怪国君,老祖宗将国内的正治格局搞成这样,好几代国君尝试收权无果,后辈肯定是要接着努力的咯。

    国君有太多的想法需要实现,想做事的前提就是有实权。

    在恢复八卿制度被确认下来只差实施之后,后继的消息被刻意放出,诸如旧有卿位人选和职位不做变动,祁奚将担任新军将,看上去比较忙碌的智瑩消停了下来。

    智瑩来“新田”到底有多少目的不太好说,其中的一个绝对是保证中行偃不失去元戎宝座,为此这么一个退休老干部几乎是脸都不要了。

    其实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中行偃一旦失去卿位不是他自己的事情,势必会造成一连串的连锁效应,其中包括影响到智氏,智瑩又哪能……或者说哪敢不出死力气?

    智瑩却是没有消停多久,休息了两三天重新活跃起来,轮流拜访各个卿位家族。

    吕武刚刚才送走智瑩。

    两人谈的事情不多,智瑩没解释为什么这一次会帮国君控场,主要来谈智氏和阴氏后续的合作。

    那并不是什么老夫做事何须向人解释那一套,是现在就那么一种规则,事情干了就是干了,实力足够就挺着腰板,不用向任何人解释。

    再则,有些事情不说也该都知道,能理解就理解,不能理解说再多又有什么用处,还会显得气弱。

    智瑩在临走时说了一嘴范氏很强大。

    范氏当然强大,还用得着智瑩来提醒?

    这位退休老干部是在吕武这边给范氏下烂药呐?

    智瑩从头到尾没有对赵武失去卿位讲什么。

    吕武自然也没有提赵武的事情。

    关于新军佐的人选,他俩同样一字不提。

    那并不是默契或者什么,老智家需要的是自保,智瑩这一次过来已经算是犯忌,再提其它就是在挑战各个卿位家族的底线了。

    吕武则是已经分别跟其余的“卿”私下商议了多次,包括阴氏和魏氏想拉一把韩氏很难成功,再让解朔出来为“卿”不合适,到底要不要帮助赵武保住卿位,等等。

    众多的选项之中,既然中行偃不会垮台,再让范氏获得一个卿位会是最差劲的选择。

    范氏再获得卿位,除了士鲂不会是其他人。这样不但是在帮助范氏内部团结,还是给予范氏更多的权力。

    任何的年代,拥有权力想捞一把简直不要太简单。

    在晋国为“卿”捞一把属于理所当然,真心不是什么罪过,不捞一把才是傻子。

    季节到了夏季,率军东征的士匄回来了。

    因为是率兵国战的关系,士匄打得也不错,必要的迎接仪式肯定要操办起来。

    国君率众“卿”与贵族在城门外迎接士匄,场面可以说超出了该有的规格。

    出征的军队解散,士匄跟着国君前往宫城,其余“卿”和贵族没有跟随。

    吕武笃定士匄出宫之后会立刻来找,事实证明他猜对了。

    “为何使公族为‘卿’?”士匄这是在怪吕武不给力。

    这个时候,吕武不能说自己无能为力,那样会选择太过于无能。

    吕武同样不能说祁奚并不是什么好货色,就等着祁奚脱离国君的控制,发生那样的事情打国君的脸,并且对国君的威信造成严重打击。这样说会显得他过于阴险。

    当然,吕武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确实是蛮阴险的,但是不能让别人知道呀!

    这么件事情,士匄在宫内绝对有跟国君交流,自己没有反对,来诘问就有点没意思了。

    所以,士匄见吕武只是平静地看着自己,赶紧地开启新话题,问道:“阿武属意何人为新军佐?”

    咋地,老范家想要吗?

    吕武依然一言不发地看着士匄,一副静静等待表演的态度。

    士匄说道:“赵氏不当有此下场。”

    赵氏为什么覆灭之后又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复立,甚至赵武很轻易就获得了卿位?

    其中并不是韩厥有多么给力,也不是国君想要栽培赵武随便能够办到,纯粹是一种复杂的情势所造成。

    首先是,各个卿位家族需要赵氏的复立来证明晋景公不但错了,还做了无用功的事情。这点很重要!

    再来是,赵武表现得相当无害,并且各个卿位家族都知道国君想栽培赵武,顺势让赵武获得卿位,就想看看国君到底要闹什么幺蛾子。

    然而,局势的发展打了各个卿位家族的脸,国君根本就是拿赵武来一箭好几雕,不但顺势搞了不得人心的韩氏一把,还造成了卿位家族将精力错误地用在赵武身上。这一点从国君轻易舍弃了赵武就能够证明。

    吕武在脑子里切换“模板”了,改到赵武继续为“卿”的“频道”上面来。

    不久之前,士匄还一副压根不想带赵武玩的架势,怎么才过去一点点的时间来了个改弦更张?

    不管范氏是在打什么主意,其余卿位家族都要悠着点。

    吕武没接那个茬,说道:“我等是否应当支持元戎?”

    事实就是他们玩脱了,以至于国君能够那么强势!

    士匄没有掩饰嫌弃,说道:“若非元戎不堪,事态何至于此。”

    吕武很想“呵呵”几声。

    说白了就是士匄便宜要占,又不想承担什么风险。

    面对这样的士匄,吕武真不想多说什么话,反正说了也就是闲扯淡。

    士匄看出了吕武的态度,沉默的时间有点长,再开口时,说道:“赵武无功业,程郑亦无。”

    吕武觉得这才开始有点意思。

    就是呀!

    国君以赵武为“卿”没有建树为理由,说将赵武撸了就撸掉,另一个同样没有任何功劳的程郑该怎么说?

    最为重要的是,那位老干部退休了还出来搞事,有一次是不是要有第二次呢?

    吕武说道:“此次智伯过了。”

    士匄立刻有了精神,说道:“范氏不再增卿位,阿武但有下军将、新军佐人选,我必相助。”

    吕武却是警惕了起来。

    真的计算实力,软实力方面阴氏不及范氏,硬实力则是超过。

    吕武近一段时间针对范氏的小动作不小,每一次都是及时地进行收手,有没有被范氏察觉到?

    士匄说的是下军将和新军佐的人选,也就是不希望赵武失去卿位。

    吕武必须先搞明白范氏与赵氏是个什么情况!

    另一个,既然士匄要搞智氏,说明接下来阴氏和范氏有可以合作的地方,需要探讨该怎么来搞事。

第553章:谁动的手?(求订阅)

    在晋国当贵族,外战输了的问题其实不大,内斗输了的下场则是会很惨很惨,由不得一旦国内出现乱局,卿位家族就立即将精力集中过来。

    在周礼的约束之下,暂时还没有发生异形取代某国一国之君的事情发生,以至于各国会出现权臣,权臣的巅峰也就是掌握国家的大小事务,成就自己的家族,或是使得自己的家族遭到灭亡。

    因为没有相关的例子,过往的晋国卿位家族哪怕是实力再强,国君也被压制成为傀儡,卿位家族想到的只是延续强大,没有近一步再干点什么更劲爆的事情。

    有明确目标的吕武其实很烦应付国内的争斗,不全力去应对又不行。

    以吕武现在的角度来判断,除非是能让阴氏的实力再翻个一两倍,要不就要站到避免发生内战的梯队里面去。

    这里有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因为晋国强大,他们才能够作威作福,一旦晋国衰弱下去,诸侯国不再忌惮晋国,他们拿什么来作威作福呢?

    不止吕武懂得那个道理,才有了这一次的所有“卿”都在进行克制。

    国君继续花样操作。

    士匄回到“新田”之后,在任的六“卿”总算能够凑齐。

    近期没有多少存在感的中行偃可能觉得自己必须要干点什么了,邀请其余在任的“卿”和几个有可能成为“卿”的人来到自己家中做客。

    如果以时间线来算,中行偃绝对是晋国数十年以来最为差劲的元戎,并且没有之一。

    荀氏并不弱,中行氏在中行偃成为“卿”之后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底子是那么的厚,人却混成那副熊样,就不要怪其余的“卿”看不起中行偃了。

    “勿怪元戎疏离小宗,乃是程氏当日之因,种得今日之果。”士匄最近一再刻意表现出跟吕武亲密的模样。

    士匄说的是程滑弑君不但让栾氏遭到覆灭,连中行偃也被坑得不轻。

    一个大家族,他们自家的事情自己知道,不是说某个小宗脱离了哪个大宗,大家就真的信了。

    程滑自刎前说是遭到栾书的指派,直接把栾书给咬得死死的。他还想直接拉中行偃下水,最后遭到了制止而已。

    仅是程滑出身于荀氏,其实已经够拉作为荀氏家主的中行偃下水了,别说中行偃是被栾书硬顶到上军佐的位置,说他们不是一伙的,谁信呢。

    晋国后续能那么乱,栾氏和中行偃其实“功不可没”,没有他们的瞎搞哪有后面某某谁的越级上位。

    渐渐地,该来的人相续到齐。

    “君上属意祁奚任新军将,是否已成定局?”中行偃来了个开门见山。

    士匄先是几声轻笑,才说道:“你为元戎,怎会不知?”

    打人不打脸的,好不啦?

    中行偃眼角抽搐了几下,没有反怼士匄,闭了眼睛几秒,再睁开时,问道:“下军佐将退,新设新军将、新军佐,君上已定新军将为祁奚,下军佐何人可就?”

    那个说要退的下军佐就在现场。

    赵武就任下军佐之后,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当小透明,仅有的一次表现还玩砸了,着实不知道该令人说什么才好。

    尽管赵武有超大的可能要失去卿位,一天还是“卿”就需要得到尊重,比如被召唤到一起开会。

    另外被邀请过来的还有祁奚、韩起、解朔、先屏和张老。这些就是中行偃认为会得到某位“卿”推举,有可能将获得卿位的人选

    五个人当中,祁奚的卿位归属已经被国君定了下来,能不能真的获得卿位还需要最后的确认。

    也就是说,晋国的正治格局惯性之下,哪怕国君和多位“卿”对祁奚担任新军将没意见。最后一刻没有到来之前,变数依然是存在的。

    “下军佐将退?我怎不知?”士匄看了一眼吕武和魏琦,再看向中行偃,说道:“如赵武无所成就需退,非独赵武一人无所作为。”

    吃瓜吃到自己身上这种事情,换谁碰上都会一脸懵逼。

    程郑很清楚是在讲自己,先是非常明显的一个愣神,随后变得非常紧张。

    另一个当事者明显也懵了。

    赵武在这一刻想到了很多,觉得范氏的女人没白娶!

    那可是国君已经放话为前提,士匄竟然会出来硬顶?

    事先并没有得到沟通的赵武心里泛起了希望。他注意到刚才士匄先看了吕武和魏琦一眼,用希冀的眼神看向了吕武,期盼这位好像跟士匄有私下沟通的姐夫能给力。

    吕武发现赵武用那种眼神看自己,十足的脑壳疼。

    多大的人了,被扶持习惯了是吧?怎么遇到事就是那样的心态。

    吕武现在算是明白了一点,士匄根本没有跟赵武进行任何的沟通,要不然赵武不会感到那么意外。

    做好事不留名这种事情绝对不会发生在卿位家族身上!

    吕武既然已经看出来就必须进行深思,不能掉进士匄挖好的坑里面去。

    坐在吕武边上的魏琦低声说道:“下军佐并不知晓中军佐此举。”

    吕武同样压低声音,说道:“若中军佐提议士鲂任卿位,我俩需使解朔上位。”

    不可能让范氏一门两“卿”的。一旦范氏获得两个卿位,他们还玩个屁啊!

    让赵武继续待在卿位上面?没发现赵武看士匄的眼神吗?是那么的感激,恨不得以身相许了都!

    真的办成了,功劳和人情都是士匄获得,赵武事后绝对会埋怨吕武,再让士匄从中搞事,赵氏说不得会敌视阴氏。

    培养自己敌人这种事情,先是赵氏干过,后来郤氏、先氏、荀氏、智氏都做过相同的事情,除了赵氏能够玩跌宕起伏的游戏,其余家族不是成为历史尘埃的一部分,便是从此一蹶不振。

    吕武并不觉得阴氏能够赵氏的幸运,必须避免干出培养敌人的事情发生。

    今天的转折点就是士匄认为赵武要退的话,另一个没有任何成就的程郑也该退。

    他俩成为“卿”是多久之前的事情了?其实就是韩氏失去卿位多久,他们就为“卿”多长时间。

    程郑下意识看向中行偃,目光很快就收了回去。

    程氏是荀氏的小宗,作为程氏家主的程郑却是智氏那边的傀儡。

    这个就是智瑩担任过元戎的成绩之一,搞了一次很成功的“抢班夺权”。

    用“抢班夺权”绝对没有错误,一切只因为智氏同样是荀氏的小宗。

    “若是赵武、程郑皆退,卿位空缺便有其三。”中行偃表态了,不出意外根本没想拉程郑一把。

    退休老干部这一次来“新田”干的事情好像对中行偃有利?实际上是彻彻底底地又卖了荀氏一把。

    说到底,国君不会更换元戎人选,关于这点不但吕武等人知道,中行偃自己也清楚,不需要智瑩从中出什么力。

    智瑩帮国君?看似帮了中行偃,真实的情况则是抓住中行偃的脖颈在左右开弓地抽脸。

    如果中行偃没有任何的反击,他好意思继续占着元戎的位置吗?应该是好意思,再被人踢下去。

    一旦发生诸以武力的事情,再看中行偃作为元戎时的表现,不会只是卿位家族动手,其余的中等贵族绝对也会扑上去咬。

    一下子空出三个卿位?

    已经内定了新军将职位的祁奚老神在在。

    韩起、解朔和张老则是开始面面相觑。

    他们要是正好三个人该多好?一人一个坑,能直接补全八个卿位的位置了。

    偏偏是四个人,彼此之间不免产生竞争气氛,互相对视的眼神就不怎么友好了。

    其中,解朔最为迟疑不定,他是真心不想这么快又获得卿位,要的是苟至少一代人。

    赵武刚生出希望,没经历多久的心情忐忑,一下子希望又破灭,短时间情绪大起大落导致眼睛看到好多金色闪闪的虫子在爬,努力坐稳才没跌倒,又大口大口呼吸才没晕过去。

    另一个遭到“搂草打兔子”的程郑攥紧了拳头,但凡有一个“卿”表示反对,他就敢直接怼中行偃,事后再找智瑩拉盟友搞中行偃。

    然而,士匄、吕武、魏琦都在沉默,无视了状况不好的赵武,假装看不到程郑的愤恨,韩起、解朔、先屏和张老的各种表现。

    仅是几句话的功夫,情势一变再变,搞得好几个人脑子差点转不过弯来。

    中行偃提议先禀告国君,也就是确认除了赵武要退之外,将程郑回家吃老米的事情也确认下来。

    话音落,程郑冷哼一声直接走人。

    这是在外面受到欺负,要回家找大人去了。

    他们没忘记程郑是被智瑩扶持起来占坑,搞程郑本身就是因为智瑩来“新田”抢戏份,给予一次最为严厉的警告。

    如果他们所料不差,渐渐强硬起来的国君会驳回程郑退下的提议,卖智氏一个好,使智氏更加坚定地站在国君那边。

    而一旦事情真的那么发展,到时候程郑不退也要退,不然就是卿位家族彻底输给国君,会造成在国君薨逝之前,他们要数十年一直被压制的局面,甚至都不清楚他们有没有数十年,说不定哪天就被国君搞了。

    在随后的第六天,吕武受到邀请,准备再一次去中行偃那边,要出门时一个消息传来,说是中行偃和智瑩双双遇刺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0647/ 第一时间欣赏春秋大领主最新章节! 作者:荣誉与忠诚所写的《春秋大领主》为转载作品,春秋大领主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春秋大领主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春秋大领主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春秋大领主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春秋大领主介绍:
一觉醒来到了春秋时代的晋国,成为一名小领主。晋国刚刚发生国君号召多家贵族一同消灭赵氏家族不久。国内余波未平;国外动荡连连。魂穿成为小贵族的吕武,决定在进击成为大领主之前,先用后世的知识,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而这是一个穿越者无论干什么,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发明家的时代!春秋大领主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春秋大领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春秋大领主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