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春秋大领主TXT下载春秋大领主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春秋大领主全文阅读

作者:荣誉与忠诚     春秋大领主txt下载     春秋大领主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20章:郤氏军队的强大

    多尔歹说的是战马,不是光有一个“马”字。

    不是所有的马都能成为战马。

    大概三匹或是五匹马中,只有一匹能最终训练成为战马,也许最终的训服率会更低一些。

    晋国这边一匹战马的价值不会少于十五匹布,一匹布能换约八石左右的大麦。

    不直接以钱币来算,主要是现在钱币的流通率并不高,大家其实还是以物易物为交易手段。

    吕武脑子里很快计算完毕,看多尔歹的目光变得很和蔼。

    这家伙不简单是俘虏了。

    是能说话的财帛啊!

    吕武问道:“你是联军的……首领?”

    多尔歹从声音来判断,猜测出这个晋人贵族很年轻,答道:“这一次的盟主是瓦戈泰,我是大河西岸最强大的部落之一的首领多尔歹。”

    就此,吕武至少知道白翟的联军首领名字叫瓦戈泰。

    他从名字来判断,琢磨着有点羌人的韵味。

    这边的战场正在收拾。

    白翟营盘那边。

    上军将士燮亲自率军攻击白翟营寨。

    上军佐郤锜则是带着两个“师”阻击试图救援营寨的瓦戈泰本部。

    主攻白翟营寨的是范氏的士兵,他们突入了一段距离,受限于营寨的地形复杂以及杂物众多,再迎上前来抵抗的狄人,推进速度缓慢了下来。

    郤锜一开始就准备好了。

    来自郤氏的部队摆出了一个两彻的阵型,分别为前后两个方阵。

    他们没等从正面战场撤下来的狄人靠近,便在战鼓声中发起了冲锋。

    过百辆的战车在马蹄声和车轮声中滚滚向前。

    徒步的士兵却是站在了原地。

    郤锜看着战场,对自己的家臣说道:“闻阴武打出了我家风采?”

    讲的是如海浪般,一浪接着一浪有波次的攻击战法。

    家臣答道:“家族战法可有外泄?”

    郤锜摇头说道:“便是嫡系族人亦难观一眼,岂会泄露。”

    郤氏是真的能保证兵书不泄露。

    而吕武并没有观看过郤氏武士的战斗。

    他们思来想去,真的无法理解吕武怎么也会相同的战法。

    属于郤氏的表演开始了。

    战车突进了奔跑中没有丝毫阵型可言的狄人群众,肆无忌惮地冲来撞去,带去了惨叫与死亡,卷起了厚厚的一片尘埃。

    一些狄人侥幸没被战车针对,他们继续向前奔跑,却是迎来了一排又一排冲锋而上的郤氏士兵。

    每每一排的晋军冲锋而来,他们在与狄人发生厮杀就会成组成战斗小队,好几名士兵对着一个狄人战戈狂舞。

    要是吕武能看到,他会发现老吕家的士兵不如郤氏。

    至少,老吕家并没有刻意组成战斗小队,基本上是纯粹的人多打人少。

    再从战斗节奏来看,郤氏看上去是那么的不紧不缓,给人一种非常悠闲的错觉,仿佛不是在参加战斗,更像是在进行郊游。

    由郤氏士兵组成的“海浪”,一拍接着一拍。

    明明是狄人在发起进攻,看上去却成了郤氏士兵将狄人一下又一下地拍死在原地,随后迎头继续朝前席卷。

    没错,只能用“席卷”这个词来形容这一次战斗。

    郤氏士兵所过之处,留下了遍地的尸体,他们又在像郊游那般,不紧不缓地继续向前,却是能清扫迎头撞上来的狄人。

    郤锜看着自家的士兵在表演,脸上满满都是得意,说道:“土鸡瓦狗之辈,安能与我争雄。”

    晋国内部真要有个排名,以前郤氏的军队绝对能够排在前三,等赵氏覆灭又复立之后,他们说自己第二,没有哪家敢出来说自己第一。

    而郤氏不但军队战斗力强悍,数量方面也是晋国八卿中最多的。

    另一边的吕武,看不到战场上有反抗,该捆绑的俘虏都绑成了串串,该黥面也没落下。

    他唤来了一个“卒”,带上了卫睿,追着程滑留下的痕迹出发了。

    大概一刻钟之后,他们来到了外围。

    卫睿问道:“主,寻处高坡?”

    吕武颔首。

    他们只是带来一个“卒”,加入作战会显得很无耻。

    做一个看客会是更好的选择。

    来到高坡之上,能将整体战场尽收眼底。

    白翟的营地是搭建在一个靠山的位置,另外三个方向有大约三四里的平原。

    更多的地方存在矮山,遍处布着密集的植物,还有好几个占地面积相对小的树林。

    要是眼神足够好,能看到成片的树桩。

    就是那种树身被砍了,只剩下根茎深植,还有一掉段木头的玩意。

    打仗需要立营寨,也需要木头来生火造饭,树木当然是要倒霉的。

    总体来说,该片区域并不宽阔,很多山体还遮掩了视野。

    再来是,树林也能提供隐蔽。

    要是到无所不用其极的年代,战争发生在这里,肯定要上演很多的尔虞我诈,各种战术轮番上演。

    卫睿现在跟吕武同车,介绍道:“攻寨为范氏,迎击为郤氏。”

    吕武在找“下军”到哪去了,看了一圈竟然没看到。

    他看向了互相冲锋态势的战场,一看给愣住了。

    身穿红色战袍的晋军,他们的打法是吕武看愣了的主要原因。

    “这……”他有些茫然,想道:“这个时候就有‘人浪战术’了?”

    很多人以为脚盆鸡的猪突战术就是一窝蜂地往前冲,其实并不是。

    说白了就是分了梯次,主要目的是盯紧一个“要点”再不计伤亡进行突破。

    创建猪突战术的乃木希典,其实就是借鉴了华夏冷兵器战争阵型的优点。

    卫睿看得情不自禁地说:“郤氏何其强也!”

    以前,吕武以为郤氏的强大是体现在封地面积和武士数量的优势,亲眼看到郤氏军队的作战,意识到自己的理解存在错误。

    他目不转睛地看着,心想:“作战小队?我肯定不会完全照搬,要不难以解释。”

    现在可是讲“领主专利”的时代。

    最简单的一个就是,哪个家族创造了什么技术,没有得到“授权”为前提,哪怕偷到了资料也不能去复制。

    当然了,这个“领主专利”还是建立在年份上,过于久远之前的知识不算。

    要不,一块茹毛饮血得了。

    而战术战法方面,酷似没问题,完全一样则是再明显不过的挑衅。

    吕武一边研究着郤氏军队,一边想道:“小队战术的话,戚家军的那个什么阵……,鸳鸯阵?搭配是……”

    郤氏军队的士兵,少量配装了战剑,绝大多数是使用战戈,看不到有士兵带着盾牌。

    就是这样的配置,他们以站位来完成作战小队的搭配,短时间内多数士兵攻击同一个敌人,杀死之后再寻找下一个猎物。

    吕武想得很入神:“不行啊!哪怕有那个技术打造出鸳鸯阵的武器,我又没有专门读过戚继光将军的著作。”

    很多人知道有“鸳鸯阵”,那么问题就来了。

    这个“鸳鸯阵”是出自《纪效新书》、《练兵纪实》、《莅戎要略》、《武备新书》之中的哪一本?

    知道有哪些武器。

    那么,知道手持哪种武器的士兵应该站在哪,然后他们该怎么进行配合吗?

    越是需要配合的阵型,操作起来就越加复杂,并且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训练而成。

    吕武得承认自己连“鸳鸯阵”都是哪些武器都没记全,只是记得有“狼筅”这种独特武器,还有盾牌手、长枪手,剩下就不知道了。

    所以,对于“鸳鸯阵”各个兵种的站位该是怎么样,更没有清晰的概念。

    在吕武魂游天外的思考时,郤氏对面的白翟联军崩溃了。

    崩溃后的狄人撇开脚丫子就是跑,没一小会跑得漫山遍野都是。

    而这个时候,之前不知道在哪的“下军”冒了出来。

    从吕武这个角度,能看到“下军”是从某个盆地出现,短暂时间内拉伸阵型,成为一个包围圈再进行推进,显然是想配合郤氏军队将营盘外的敌军给包圆了。

    “主?”卫睿能看出吕武在思考,也能猜测是看到郤氏的战法在解读。他不得不打断吕武的思考,说道:“君上广车已至。”

    广车就是大车。

    国君所乘坐的战车,还真的是比其余贵族都要大,并且四周都有护栏,还有着一个华盖。

    吕武有些精神不集中地看向卫睿所指的方向。

    那里有一支一看就不是来打仗的队伍正在缓缓靠近。

    之所以说不是来打仗,不管是那支队伍里面有国君,他们还打出了不少的旗帜,却不是指挥用的旌旗,纯粹就是某类装饰品。

    天空的太阳已经移动到了西边。

    看太阳所在的位置,再有一个时辰,夜幕就该笼罩大地。

    吕武发现国君的那支队伍是向这个高坡过来,招呼道:“我等归回!”

    他们不可能去加入战斗,不能继续待在这个高坡,肯定是要回去与本部会合。

    刻意避开国君的队伍,却是撞上了其余的队伍。

    吕武这支队伍与对方交错而过时,看到了祁奚。

    他看到之后立刻行礼。

    祁奚也看到了吕武。他稍微一愣,队伍就交错而过了。

    “主。”卫睿介绍道:“皆为公族。”

    以前要是谁跟吕武讲“公族”,不会有清晰的概念。

    公族就是国君姬姓跟脚的贵族。

    现在他们碰上了公族成员组成的队伍,不得不思考这些公族冲向战场有什么意图。

    吕武想道:“来抢功劳的?”

第121章:哀声哉道

    晋国好几代的君主一直试图加强公族的实力,拱卫君权的同时,形成对“卿”的压制。

    只是,公族要是本来强大也就罢了,已经衰弱了下去,那些“卿”还能允许公族重新强大起来?

    摊开了来讲,晋国的大多数土地都归于“封建领主”的名下,成为他们的封地。

    公族想要重新强大,肯定是要有足够的名下土地。

    那么土地从哪里来?

    卿和大夫肯定不乐意拿出自己的土地,他们想要的是获得更多。

    国君想要加强公族,又拿不出多余的土地,剩下的方法就不多了。

    解决掉卿和大夫是其中的一个办法。

    向外开拓也是办法之一。

    几任国君一直都在想方设法削弱“卿”,可是他们取得的成绩都相当有限。

    到了晋景公执政,他一度多增设了“卿”位,想要引发“卿”之间的内部竞争,找到机会完成削弱“卿”和“大夫”的目标。

    晋国一度有十二位“卿”,的确也成功地引发了“卿”之间的倾轧。

    晋景公灭了一氏三卿的赵氏,却发现想要将原属于赵氏的土地肢解,赏赐给公族,遭到了很强大的阻力。

    这位几代君主中唯一获得重大成功的晋景公,他临时前为什么推翻了自己的正治成果?

    不就是肢解了赵氏之后,获得最多好处的是那些“卿”和“大夫”,公族真正获得的好处有限嘛!

    再来是,晋景公需要挖一个坑。

    他就不信了,赵氏遭到围攻,不会去记仇,有一天肯定要去找其余“卿”的不痛快。

    至于赵氏找君主或公族算账?

    公族或许会倒霉,却不至于被灭。

    某任君主再被刺杀?下一任君主依然会是姬姓。

    只是晋景公万万没想到,他挖了这个坑,不止会让贵族陷进去吧?

    吕武猜测得没错。

    往战场赶的公族,真的是要去捞功劳,但是遭到了众贵族的合力抵制。

    战事在三天之后结束。

    结局当然是白翟联军战败,逃了数千人,其余的人不是死了,就是连带辎重全成了晋军的战利品。

    晋国无疑问是取得了大胜,与消灭六七万敌军相比起来,伤亡过万的代价并不大,其中战死和残废的仅为一千三百余人。

    “俘虏、财货献予君上?”吕武得到这个通知,按捺下心中的拒绝,说道:“皆如此?”

    卫睿说道:“君上亲征,自是如此行事。”

    什么情况来着?

    也就是,他们这些贵族需要将自己的收获全部拿出来,以贡献的名义全交给国君。

    吕武还是第一次遭遇到这种事情,不知道是个什么章程。

    谁都这么干为前提,他就是再不愿意,也只能跟着那么干。

    卫睿在点算俘虏以及财货,会进行详细的统计。

    吕武看到卫睿的举动,问道:“何也?”

    卫睿进行了解释。

    贵族讲俘获献给国君,并不是真的就全部送给国君了。

    当然,截留肯定是会被截留一部分,另外那些则是会以赏赐的名义,重新被赐予回来。

    听到是这么个流程,吕武寻思着又是“礼”的一部分。

    统计贡献的是祁奚,他再次见到吕武,表现得比较热情。

    吕武看到祁奚详细记录了每一个贵族来贡献的名单,心也稳了下来。

    “经年未见,武子已是骁将。”祁奚讲的‘骁将’不是什么职位,就是称赞勇猛无双。他没掩饰自己对吕武的友好,说道:“若有闲时,武必来寻我。”

    吕武琢磨着自己跟祁奚的接触也就一次,还是短暂的几句交谈,连正式认识都不算,讶异祁奚这么热情是因为什么。

    祁奚当然不会跟吕武聊太久,他还需要记录其余贵族贡献的名单。

    一场战争刚刚打完。

    虽然还是身在战场,忙碌的却是负责出去清扫残敌的将士。

    没有具体任务的士兵和辅兵,他们需要待在营盘之内,每天晒晒太阳,抓抓自己身上的虱子。

    贵族则是忙着互相走动。

    吕武最长窜门的是程滑处。

    老丈人之一的韩厥处,他只是有公务时才去过去,比智罃那边都去的少。

    这不是为了避嫌。

    只因为韩厥不喜欢亲戚用莫名其妙的理由去烦,哪怕是去要好处也绝对不会徇私。

    智罃倒是一个喜欢别人来串门的上司和长者,只是吕武没事真不想过去,免得又被抢劫。

    而“中军”到现在都还没有回来,吕武当然没办法去魏氏那边串门。

    他们退回“交刚”周边扎营,没解散和回师,主要就是等“中军”回来。

    吕武从韩起那边听到了一些小道消息。

    传闻国君对“中军”没来“救驾”有不小的意见。

    上军佐郤锜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硬顶了国君,讲的是“中军”只不过是在执行国君下达的命令。

    国君却拿“下军”的挥军回援说事,搞得当时在场的韩厥十分尴尬。

    “程‘帅’,武有事不解。”吕武也不管程滑埋首于案头,自顾自往下说道:“我等回援,还是错事?”

    程滑头也没抬,说道:“有‘令’自是依‘令’行事,无召而归便为过错。”

    那么就等于说,他们知道这边有危险,没有得到命令挥军来救援,还成了错误?

    吕武心中想道:“这就是春秋啊。换作皇权至上的年代,救援主君才是最大的正确。春秋知道国君有危险去救,非但不是什么泼天的功劳,还成了违反军令。”

    当然,主要是晋国的“卿”话语权太大。

    换作其余的列国,国君觉得是对的,那就是对的。

    吕武不解地问:“可是‘上军’以为‘下军’有夺功之嫌?”

    “非也。”程滑抬头奇怪地看了一眼吕武,用着木木的表情说:“上军佐郤锜就实而言,不以国君为重,应以国事为先。”

    所以,韩厥、智罃……等等“下军”的贵族,不但不能埋怨郤锜,还要觉得郤锜说的对?

    吕武想了一下也就理解了。

    这些贵族看重的是国家,只因为有这个国家的存在,他们才能继续作威作福。

    国君完蛋了不等于亡国,国家亡了就是真完了。

    吕武不得不承认一点,这种思想真的相当“先进”啊!

    如此这般,解决完白翟之后,他们又在“交刚”驻扎了一个半月,左等右等可算是等到“中军”回来。

    栾书只是得到了贵族的迎接。

    国君就当不知道栾书带着“中军”得胜班师而归,甚至都没派出人手去做做样子。

    吕武是迎接者中的一员。

    事实上,只要不是真的走不开,军队中的贵族都会来迎接栾书。

    不是栾书本人有多么牛逼,只是他们这些贵族需要尊重“元帅”这个职位。

    既是元帅又是执政,还是中军将,栾书说白了就是所有贵族的代言人。

    他的责任是当众贵族的领头羊,负责阻拦国君损害众贵族的利益,甚至还要给众贵族创造收益。

    在晋国,无法为大多数贵族创造利益的“元帅”,是绝对无法坐稳“元帅”宝座的。

    吕武目测了一下,发现“中军”的缴获不少。

    仅是俘虏就超过四万,绝大多数是男性,少部分则是女人。

    马、牛、羊的数量合计超过二十万。

    还有近五百车各种战利品。

    吕武看得忍不住要流口水,忍不住说道:“这是打了多少部落?”

    韩起就站在吕武边上,问道:“言及何事?”

    也就是现在没有“哥哥”这个称呼,要不然韩起就该称呼吕武“武哥”了。

    吕武随便糊弄过去,问出了想问的问题,道:“待元帅将收获贡献予国君,便要班师归回?”

    他们已经出来快三个月,季节都从秋季进入了冬季,再有那么些日子就要迎接第一场雪的到来。

    这一次服役并不是属于“义务”的纳赋,各家贵族都要自己承担武士和属民的消耗,耽搁的时间越久,他们的小心肝就越疼。

    谁都盼着赶紧回到新田,国君该做的补偿快点下发,军队也好解散,再将战利品分一分。

    回来的栾书召集了几位“卿”和职位、爵位够高的贵族。

    吕武的职位和爵位都不够,自然不在被邀请的名单。

    栾书跟贵族谈了一些什么,后面是以命令的形式被下达。

    已经在“交刚”驻扎了很长时间的“上军”,他们将会前往新田,走完程序进行解散。

    而“中军”和“下军”需要待在原地,其中“中军”会进驻到“交刚”这座军事城池里面。

    也就是说“中军”和“下军”的服役还没有结束。

    解决完了白翟联军,还有秦国的那支大军没有解决,留下两个军团是必然的事情,却惹来了一阵阵的议论。

    众贵族可以打仗,也不排斥打仗,甚至喜欢打仗。

    关键的问题在于,他们现在进行的是超过自己需要履行的义务,是因为意外在消耗的家底!

    而国君之前承诺会承担后勤消耗,不但看不到下拨的物资,甚至贵族上缴的缴获要返回多少,过去那么久没回赐也就罢了,一点消息都听不见!

    吕武知道这个冬天要在“交刚”驻扎,庆幸自己携带了足够数量的冬衣,只是带来的粮秣却显得略微不足了。

    连吕武这种喜欢以备不时之需的人都这样,其余贵族的状况肯定更差。

    然而,国君还是死死地搂住众贵族上交的物资,半点没有回赐下来的迹象……

第122章:国君的骚操作

    相比往年,今年的雪下得比较迟。

    仿佛是赶趟那般,下雪的第一天便是大雪。

    大地被穿上了银装,一眼看去雪白的一片,大风吹拂之下,一阵白茫茫的“烟尘”飘荡起来。

    包括吕武在内的老吕家人,气候变冷时就已经换上了冬装,只是没必要依然不会出自己的帐篷。

    这天,吕武正与韩起等几个小伙伴在帐中喝着小酒闲聊,却听到帐外传来一阵阵的喧哗声。

    卫睿和其余家族的家臣先后过来。

    韩起看到家臣脸色难看,好奇地问:“如此神色,发生何事?”

    这位韩氏家臣叫杜溷罗,他脸色铁青地说:“国君杀涂氏,取物而归。”

    吕武愣了一下。

    这年头有“氏”基本是有封地的贵族。

    国君杀掉了一个涂地的贵族,拿了什么东西离开?

    杜溷罗也就详细讲了一下。

    那名来自涂地的贵族,他找到国君说自己家已经撑不住,希望国君能够将回赐下发。

    国君一听是来讲战利品的事情,找了个理由回避。

    涂地贵族无奈离去。

    可能是真的撑不住,又找不到愿意借的友人,涂地贵族再一次去找到了国君。

    这一次他可能态度强硬,又或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没有活着离开国君的大帐。

    其余人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先有贵族发现公族在转移那批战利品,还不是少量地进行转移,是大批大批地弄走。

    发现情况的贵族找到自己的上级,他的上级又一层层地上报。

    栾书之前已经接见了涂地贵族的家臣,知道涂地贵族去找国君,已经有两天了还没有回去,怎么找也找不到,去国君那里问又问不到答案。

    等发现战利品在被转移,栾书亲自去找国君,先知道国君要将战利品送回去的事情,才问涂地贵族的情况。

    国君不知道是个什么脑回路,怒气冲冲地说自己杀了冒犯自己的涂地贵族,又说那些战利品既然已经献上来,难道不是属于他吗?

    所以了,战利品要怎么处置,还需要得到其他人的同意???

    如果单纯的讲道理,贵族将战利品献给国君,的确就是属于国君的东西了。

    国君想要怎么去处理,是他自己的事情。

    可世界上不止有“道理”这么个东西,还有一套“规则”在。

    战场缴获献给国君,其实就是一套展示谁才是领导的规则。

    这个领导要懂得人情世故,臣工奉献上来的战利品,自己挑一些没问题,但并不能全给吞了,不然就是无视规则。

    不是国君亲征,一样会有战利品,大家伙上缴,统兵的“将”会划出六成归还上缴的贵族,其实也是规则的一部分。

    那时候,栾书被国君的一席话说得瞠目结舌。

    他不知道晋景公是怎么教育的姬寿曼,惊诧怎么教育出这样的储君来。

    由于太过于意外,栾书没来得及再讲些什么,国君已经溜了。

    反应过来的栾书看不到国君,一问才知道国君早就溜了,再一次被震惊得目瞪口呆。

    栾书却不能就这么放弃,要不然尊严被践踏不说,规则也将被打破。

    只是,他也无法硬闯国君的后营帐,一时间僵持了下来。

    吕武听杜溷罗的述说,感觉自己是在听“戏说”一般。

    韩起以及那些小年轻听得满脸呆滞。

    来自各个家族的家臣,他们则是满脸的阴霾。

    卫睿低声呢喃道:“晋国有难了。”

    吕武愕然。

    好像是这么一回事?

    国君是该保护既定规则的一个职位,他就是想让规则变成对自己有利,怎么也该小心翼翼。

    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姬寿曼在自己的大帐杀了一名贵族,还指示公族将战利品弄走。

    作为元帅、执政和中军将的栾书过去问,倒是得到了正面的回应,却被惊得晕懵。

    卫睿说晋国有难,很是正确。

    国君开始不讲规则,偏偏他又没有镇压一切的实力,其余人能让他乱来?

    很快又有新的消息传过来。

    栾书直接去堵住了公族,阻止他们继续将战利品送出去。

    祁奚主动找到栾书,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谈到自己已经劝了国君,只是劝谏无果,其余的一些公族鬼迷心窍,一样阻止不了。

    事情闹得太大了。

    很多人顾不得寒冷走出大帐。

    一些贵族带上自家的武士,已经出营往运送战利品的位置而去。

    更多的贵族则是全副武装,找自己的顶头上司。

    吕武在去程滑军帐的路上,遭遇到了黄召和杨度。

    他们三人也就会合成一股。

    军营里没有往昔的平静,人来人往显得乱糟糟。

    每一个人的脸色都很不好看。

    一些胆子比较大的人,他们已经开始骂起了国君。

    吕武等人来到程滑大帐处,看到了另外两个同僚。

    黄召一脸铁青地问:“为何不进?”

    早就过来的徐章脸色难看地说:“程‘帅’闭帐不见。”

    讲真话,吕武到现在都还觉得不可思议。

    国君该是受到了什么教育,又或是遭到谁的蛊惑,才能干出这种失智的行为?

    吕武在思考,发现四位同僚都盯着自己看,诧异道:“程‘帅’闭帐,我亦不可进。”

    杨度张了张嘴,忍不住还是说道:“程‘帅’赏识武子,或与我等不同?”

    他们又不是瞎子或笨蛋,早看出程滑某种程度上仰仗于吕武。

    既然仰仗,程滑对吕武的态度肯定有别于其他下属。

    吕武却摇头,说道:“此事涉及全军,程‘帅’已闭帐,必然自有主张。我等帐外静候即可。”

    现代有那么一句话,别将上司的看重视作跋扈的资本,也不要因为自己受到上司的看重,一次次地去消磨。

    这事关乎到全军,又不是只有一两人被针对。

    程滑的爵位才晋升多久,成为“帅”也是这次的事。

    栾书都已经出面,其余的“卿”肯定也行动了起来。

    他们只需要表达出集体意志,去逼迫自己的上司干办不到的事情,算怎么回事。

    还能喘气的人,没有一个不在意这一次事件。

    而姬寿曼这位国君现在正在干什么呢?

    他待在自己的后帐,鼓着一张脸,手里握着杀掉涂地贵族的剑。

    “君上?”胥童小心翼翼地说:“全营鼓噪啊……”

    其余的侍从以及守帐武士,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以前姬寿曼还是挺讲道理和规则,成了国君之后却变了个人似得,先是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不断杀奴婢,后来连侍从也不放过。

    现在,他竟然跳过杀护卫这个阶层,直接拿贵族开刀了!

    哪怕是国君也不能随便杀贵族啊!

    当前又不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年代,甚至君主想杀犯错的贵族都不是那么容易,需要拿出一个实实在在的证据,做到其余贵族也认为那人该杀。

    国君眼睛直勾勾地看着胥童,问道:“你也觉得寡人错了?”

    胥童被吓得浑身颤栗,内心十分恐惧,却还是开口说道:“本无错事,众贵人不服,君上自也无错,只怪事已成旧例。”

    好几代的国君都是那么干的。

    都成为一套规则了。

    “寡人穷啊!”国君哭丧着脸,又说:“寡人怕啊!”

    胥童知道国君在说些什么,却是用严厉的目光打量帐内的其余人,警告道:“今日之事若有泄露,你等皆死!”

    他看向国君,低声哀求道:“从长计议啊,君上!”

    而这时,栾书带着一些同僚,包括祁奚在内的不少公族,过来求见国君。

    求见的声音很大,还能听到栾书一肚子火没地方发泄。

    “君上?”胥童走向国君,眼睛死盯着那柄泛着寒光的剑,靠近之后凑向国君的耳边,说道:“君上虽为君,卿却势大,只可缓而图之。如今不可不见。君上或可选一二人,如此这般、这般如此……”

    姬寿曼又不是傻子,知道事情闹得太大,大到哪怕他是国君也兜不住了。

    他面无表情地站起来,提着剑来到前帐内,环视栾书等人,大声说道:“寡人受小人蒙蔽,因而杀死涂卉。今,寡人已亲手诛杀小人。”

    栾书再一次被国君的操作弄得不知道该说什么。

    不得不来的韩厥、智罃、荀庚(中军佐),包括祁奚等公族,有一个算一个也全愣住了。

    国君不理会众臣的脸色,一脸不痛快地往下继续说道:“国事艰难,我等君臣自当同心协力。为今出征在外,寡人先前不赐,乃事出有因……”

    吧啦吧啦的一阵叙说。

    讲的是之前号召各个盟国,好些盟国到冰雪融化就会抵达“交刚”这个地方。

    不将回赐确认并执行,为的是计算到时候该拿什么东西款待远道而来的友军。

    至于转移战利品,不是觉得目前安置的地方不好吗?

    只是将战利品转移到认为合适的地方,他们一个个大惊小怪,是要干什么!

    说了一大堆话的国君,扫视了一眼众臣工,又埋怨地看向了公族成员。

    栾书满脸阴沉地向前迈了一步,行礼说道:“各部粮秣有缺。既然君上有所定议,是否回赐?”

    谁都不是傻子。

    只是他们没料到国君会这么做事不过脑子,还将众臣当傻瓜对待。

    国君控制不住表情管理,立刻露出了肉疼的表情。

    他很想拒绝,却看到祁奚站了出来。

    “君上。”祁奚行礼说道:“元帅所言极是。”

    国君扫了一眼几个“卿”,又恶狠狠地瞪了一眼公族成员,大声说道:“既如此,元帅主持便是!”,说完一甩长袖,转身重新回去内帐。

    还站立在原位的众贵族,他们的心在不断地往下沉……

第123章:离心离德

    现在的普通人不像贵族那般有保密意识,看到了什么和听到什么,一般会当作谈资随便传。

    原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的人,听到不知道转了几手的消息,更无法判定听到的是不是事实,跟着加油添醋谣传出去。

    军队没有造成更大的动荡之前,上缴的战利品被进行了返还。

    只是,返还的数额有比较大的问题。

    以往贵族上缴战利品,稀奇而又珍贵的那一批,他们其实有被国君留下的心理准备。

    这一次,不但稀奇和珍贵的东西没有回赐下来,其余只能说普通的战利品也被截留下了大半。

    “两百二十匹马,回来了五十匹;四千三百个战俘,只回来了一千八百;其余一应战利品,回来的不足三成?”吕武在抽冷气,然后一脸的铁青,暗骂道:“国君这是彻底不要脸了啊!”

    他不是最惨的。

    少量贵族的战利品只被返回不足一成。

    大多数的贵族倒是被返回了四成到五成。

    个别贵族运气爆棚,得到了九成。

    这是因为公族转移战利品,有些已经运送了出去,后面没有再运输回来。

    所以,吕武算是倒霉蛋之一。

    编制在“下军”的贵族要庆幸一点,他们之前去扫荡的战利品还在韩厥的管理之下,没有被上缴给国君。

    韩厥在“下军”将士爆发怨气之前,将战利品进行了分配。

    按照规矩,上缴战利品就是留下四成,贵族能得到六成。

    韩厥没有因为军心士气躁动不安而返回更多,只是及时地将本来应该属于贵族的战利品下发。

    有了国君的那些骚操作,韩厥哪怕只是依照规矩行事,却是获得了“下军”贵族的好感。

    毕竟,已经有一个不要脸的家伙干了不要脸的事情,上司愿意讲规矩就是一件好事。

    国君已经顶着风雪跑了。

    他带上了公族以及战利品,离开“交刚”去了“霍”城。

    一直游走不定的师旷被邀请一起离开。

    而只是去“霍”城还是祁奚的功劳。

    要不然,姬寿曼本来是要直接回去新田,等来年春暖花开再来“交刚”的。

    该是心虚,还是无所谓,选了个下雪的天气走?

    吕武站在人群之中看着正在远去的队伍,再看了看周边的人们。

    来自“下军”和“中军”的贵族、士兵和属民,他们冷漠地看着国君的队伍离去,全程安静得落针可闻。

    见到这一场面的祁奚浑身冒冷汗,看到其余的公族还能笑得出来,气得差点没拔剑砍人。

    祁奚其实不赞成国君丢下军队离开,好说歹说才让国君没直接一跑就跑回新田,更多就无法阻止了。

    他跟着国君去了“霍”城,后面又带着自己的部队来到了“交刚”驻营,每天奔走于各个“卿”以及“大夫”的军帐,试图挽救一点什么。

    然而,他得到的只是礼貌性的接待。

    而贵族还能保持礼貌,纯粹就是贵族的涵养在支撑。

    现在各个贵族对国君的意见很大,并且非常讨厌公族,他们只是因为摄于君权的关系没有发作,一旦连君权都压不住,到了发作的时候,必然会天崩地裂。

    祁奚无比清楚这一点,才心情忐忑地忙里忙外。

    这一天,吕武来韩厥处。

    到军帐外面,看到一些陌生的武士在,他找韩氏的武士问了一下,才知道韩厥在会客。

    来的是祁奚,他在里面已经待了大半个时辰。

    吕武伸手接住飘落下来的雪花,稍微一捏就捏出了水。

    今年的雪来得晚,却比往年下得更大。

    军营里面的很多帐篷被压塌,所幸的是没压死人。

    其实,帐篷虽然也有木头结构,积雪压塌却压不死人,运气够好连伤都没有。

    他们也不是没清理帐篷的积雪,只是一夜的时间而已,积雪就将帐篷给压塌了,可以想象雪是下得多大。

    而军营的很多地方,地面雪已经到了及腰处,还是定时清理过道的积雪,才能保持通道的畅通。

    驻扎在城外的“下军”情况有些糟糕。

    能够驻扎在“交刚”城里的“中军”状况要好上非常多。

    吕武已经知道要驻扎到明年,并且还不知道明年能不能回去。

    他的封地正在建设阶段,长期不在封地其实是很糟糕的事情。

    当然,他也不是要来找韩厥请求回去。

    他倒是敢开那个口,关键韩厥可不会徇私。

    冒着雪在帐外站了大约两刻钟,帐帘被撩开,祁奚率先走了出来。

    能看到祁奚一脸的疲惫,可能是长期缺乏睡眠的关系,还有着很明显的黑眼圈。

    “阴武?”祁奚看到吕武,本来要走却是拐了个弯走到吕武边上,说道:“久时未见,为何不往我处?”

    上一次他们约好有时间就见面聊一聊的。

    吕武行礼说道:“祁子公务繁忙,小子怎可打扰。”

    祁奚笑呵呵地说:“阴武来找,我便再忙亦可接待。”

    这句话说得帐篷边上的一些贵族侧目。

    因为现在的秘密不好保住,大多数贵族已经知道程滑能打得那么好,是吕武在帮忙。

    程滑也不隐瞒这一点,有人提起就毫不隐晦地提出来。

    按照现在的观念,接受下属正确的建议并不会丢人,甚至能得到很好的名声。

    至于说被嘲笑无能什么的?

    可能是会有人那么认为。

    关键问题在于,就算再怎么没能力,有那个身份地位就等于掌握了“渠道”,要是再能做到虚心纳谏,会有茫茫多的人想要进行投靠。

    上位者不学无术和无能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怕的是明明很无能却听不进正确的意见。

    因此,程滑不但没有名声败坏,相反得了一个好名声。

    而吕武肯定是要成为一块香馍馍,不知道有多少“帅”琢磨着该怎么将他调到自己的麾下。

    祁奚在韩厥军帐外与吕武足足聊了一刻钟,再一次交代吕武平时有空可以去找他,才带着自己的人离开。

    “武?”韩起刚在就在帐帘后面偷窥和听,看到祁奚离去,撩开帐帘走出来,低声说道:“应付些许便罢了,为何顿足久谈?”

    吕武能说什么?

    经过上次的事件,不但国君在众贵族眼中的威望一落千丈,连带公族也成了众贵族敌视的对象。

    但那又怎么样?

    除非是有“卿”爆发,不然连“大夫”都要以大局为重。

    祁奚怎么都是一名上大夫,并且在军队的职务压过了吕武。

    这样一来的话,祁奚不主动离开,吕武还能驱赶?

    韩起示意吕武进入帐篷,一边说道:“公族所为令人齿冷,祁奚上下奔走多日,无甚果实。”

    祁奚在缓和局势的事情被大家看在眼里。

    只是,国君干的事情太操蛋,一些公族的表现也足够卑劣,不是祁奚的努力就能够化解的。

    倒是祁奚因为上下奔走的关系,可能遭到了“卿”的冷脸相待,却取得了一些“大夫”的理解,他本人也获得了很好的名声。

    吕武不介意用阴暗面来解读祁奚的努力。

    他怎么都觉得祁奚这个人有点假,并且很聪明地抓住机会在打造自己的人设。

    用一句敞亮的话来说,祁奚这是在放大国君的错处,将其余公族的愚蠢高挂起来,一件坏事被利用来使自己获得好处。

    要不然的话,祁氏难道没获得好处吗?

    怎么不见祁奚将那些好处拿出来!

    吕武知道不管自己洞悉,很多人都看出来了。

    那些洞悉的人没吭声,吕武才不会傻乎乎地将事实捅出来,防备祁奚则是难免。

    军帐内有不少人。

    杜溷罗这个韩厥的首席谋臣,他正拿着刻刀不知道在竹简上刻着什么内容。

    其余的韩氏家臣也是分别在忙碌。

    倒是韩厥挺直了腰杆屈膝跪坐在主位,一双眼眸没有焦点地看着某处。

    “大大。”吕武行礼致意,先用私下的称呼,又说道:“将主,麾下见夜间多有帐篷倒塌。我等久驻旷野,可否派出辅兵前往伐木,取木营造木寨?”

    韩厥的视线移到吕武身上,沉默了一小会,说道:“可。”

    吕武又说:“伐木需往营地十五里外,积雪甚厚道路不通,来往用时多也。”

    韩厥其实完全听懂了。

    今年的雪季有点反常,下雪量太多了一些。

    他们驻扎在旷野,一定是要等到来年的春季。

    秦国的大军没有解散,来年肯定会继续进犯。

    之前已经做过了推演,秦军的入侵路线只有“交刚”这边。

    哪怕是用春秋的战争模式,“交刚”也是一个很合适的战场。

    所以战争必然是要爆发在“交刚”附近。

    伐木来建造坚固的木舍是一个非常好的建议,也许还能在战后让这边形成一个“町”。

    吕武离开之后。

    韩厥派出人手通报全军,命各级军官组织好人手,外出砍伐回足够的木材,再任命吕武为“尉”协调和督造营寨。

    下完了命令的韩厥特地喊来韩起,语重心长地说:“起啊,你的妹婿不但勇力非凡,还是一个懂得尊重长辈又聪明的人。他明明向程滑请示就够了,还特地来找你爹我,你能明白为什么吗?”

    韩起想了一小会,不是那么确定地说道:“为尊者讳?”

    自己聪明,但是没有将所有人当成蠢货。

    以建议的模式推荐正确的事情,再让韩厥这位军团主将去下达命令。

    韩厥盯着韩起看了很久,看得韩起心里直发毛……

第124章:阴武有大才!

    能不多事的话,吕武一点也不想多事。

    关键问题在于,老吕家都做好了过冬的准备,仅是一个多月却冻死了十六人。

    其余没有做过冬准备的家族,他们该是什么样?

    也就是国君干了操蛋的事情,还有众多的公族添堵,才让军队的高层陷入麻烦,顾不上了解太多。

    要不然,韩厥、智罃以及其余贵族,他们必然不会对糟糕的情况视而不见。

    简单的理由在于,士兵和辅兵都是来自各个家族,不是国家征召来陌生的人。

    这种原因之下,死伤一人是国家的损失没有错,各家会更心疼。

    从这么一次事件,众“卿”必然了解到国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们肯定已经在思考应对措施。

    其余贵族也看到了国君的表现,还有公族的拙劣表演。

    吕武猜测得没错的话,晋国接下来的乱子不会少。

    只不过天塌了还有高个的顶着,他先干好当前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带着辅兵出营,艰难地跋涉上十多里的路,进入一片树林开始伐木。

    老吕家不但带来了很多的斧头,还带上了锯子等工具。

    其余家族的工具没老吕家那么齐全和方便,他们艰难作业还没有完成第一批,老吕家就已经来回运了两趟。

    事实上,锯子真的是一种好东西,两个人分别拉着长锯的一边,来回的拉扯就能锯断树干,哪用得着拿着其余利器一阵猛砍狂砍,砍半天还无法将树木砍倒。

    其余家族的人,他们看着老吕家轻易地锯断一个树,一堆人上去拿斧头砍断其余的枝干,完毕后利索地装车,看得眼睛都直了,内心里少不了羡慕。

    没有贵族去向吕武开口借工具,讨要那更是不会干的。

    不是他们心里有逼数,纯粹是别人家的就是别人家的,交情没到那份上怎么借,讨要更是不可能。

    即便是韩起,他也只是用羡慕的目光看着。

    或许会等老吕家作业停止下来,他会去开那个口。

    这里还是规则的原因。

    有好东西就去抢,不怕别人也用这样的方式来对待自己?

    所以了,大道理不是每个贵族都懂,却能明白规则对他们有利,不能去破坏对自己有利的规则,相反必须要去维护。

    包括哪怕是上了战场,只有贵族能杀死或俘虏贵族,小兵兵没有这个权利。

    后世将春秋的贵族讲规矩,视作是上古风度,就不动动脑子自己思考一下,维护规则就是在保护自己。

    吕武找到了韩起,说道:“起,命人接收工具。”

    韩起露出了“果然这样”的表情,爽快地应了下来。

    砍伐好了足够的木材,吕武当然是带人回到营地,指挥和监督辅兵清出足够大的空间,开始盖木舍。

    他不知道的是,自己刚走没有多久,智氏的家臣就去找了韩起,拿走了大概三分之一的工具。

    盖木舍并不是一件多么复杂的事情。

    有条件和技术的话,将木头切成板最为理想。

    要是没有那个条件和技术,用绳索将一根根的木头捆绑成“排”,弄成了一面面的“栅”,自然也是可以的。

    比较麻烦的是挖地坑,也就是挖出能让“栅”放得足够深的地基,再将“栅”给固定好。

    现在是冬季,之前土地还被雪覆盖,泥土变得比较硬。

    这个时候老吕家的新工具又要上场了。

    其实就是动用了铁锹和铁镐。

    他们挖出了地基,插入了粗大的承重木头。

    四边每相隔两米就是一根承重木头,再捆绑上合适的木材形成承重杠。

    随后,早就编好的木排放上去,成为了地板。

    木舍的地板距离地面约有五十厘米。

    其实这个并不是吕武的“原创”,目前很多用木头建造的房屋,都是拔高地板,为的是防止蛇或其它虫子爬入。

    这些作为地板的木排,它们并不是完全互搭,会留下一些“地井”。

    四边的墙壁如法制作,只是会留下必要的门窗。

    再来就是将早做好的三角屋顶用杠杆吊着的方式拉上去,砌好再进行固定,一间木舍也就成了。

    三角屋顶会留有天窗,这个有自己的用途。

    其实也就是吕武还没有将各种钉子“发明”出来,要不然工程作业会更简单,木舍也会更坚固。

    因为早有计划,再来是分工仔细,以及工具得力,只是花了两天的时间而已,老吕家的心营区建成了。

    原本一顶又一顶的帐篷被收起来,一排又一排木舍进行取代。

    为了防止漏水,木舍的屋顶虽然是三角形,却是被铺盖上了一层折叠起来的帐篷。

    吕武走入了其中的一间,能看到因为赶工的关系,很多木材存在不少的毛刺。

    他走到了其中的一个“地井”处,能看到地面湿润的泥土。

    这个“地井”长约两米,宽一米五左右,接下来会在地面挖出一个坑,里面弄上石块或沙子。

    那个它是用来干什么的?

    其实就是特地被留出来,支上一些支架,坑里烧火用来煮水或是其它什么食物,也能用来取暖。

    木舍的建造当然是吕武的主意,留下“地井”却不是。

    说白了,脚盆鸡一些所谓的古老建筑物的格局就是模仿华夏,能看到他们那些古老建筑物都会在木质地板留下一个“井”,有些还延续着古老的用法,用来烤火煮饭之类,一些则是改建成为聚餐的区域。

    脚盆鸡的人们在“井”这个位置摆上桌子聚餐,纯粹就是因为能将双腿放入,像是坐在凳子或椅子那样,不用保持屈膝跪坐的姿势。

    因为木舍的布局除了“地井”之外都是吕武设计,少不了去会有床铺这么个东西。

    床铺都是在靠内墙的位置,是一种长铺,前方则是空旷的区域,包括了那个“地井”,一间木舍能安置二十人。

    现在,哪怕是贵族都没有“床”这么个东西。

    吕武在家里的时候没刻意追求,睡的还是铺上了毯子或被子的“榻”。

    所以了,虽然是长铺,可是这一批出征的武士和属民,他们应该是历史上睡“床”的人?

    吕武在检查自家的木舍,却是得到卫睿的通知,说是韩厥和智罃来巡查了。

    他只能丢下手头的工作,前往迎接韩厥和智罃这两位顶级大佬。

    而韩厥和智罃,他们来到老吕家的营地,第一看就看到了排列整齐的木舍。

    要是有现代人来看,其实看到这片营区多少会有些别扭。

    只因为建筑物的布局方面,只差周边围上一层铁丝网了,不然就是跟二战的集中营一模一样!

    吕武没来得及说什么。

    韩厥已经开口让吕武带着巡视营地。

    其实也没有太多值得看的东西,无非就是查看一下木舍内部,还有营地的建筑物分布。

    韩厥来到一间像是大厂房的建筑物内,看到了一排排的餐桌和长椅,一眼就猜到是什么用途。

    他还观看了厨房的部分,问道:“此为进食之所?”

    所以说吕武从来不觉得古人笨,只是因为时代的不同,一些东西古人没接触过罢了。

    换作现代人去了两千年后,能看到一些东西就立刻辨别是什么用途吗?

    恐怕是未必的。

    “武,自家建成为小,广而之为大。”韩厥看了一圈,没表现出过于惊奇,平淡地说:“营地便由你督建。”

    智罃含笑点头。

    他们算是看明白了一件事情,吕武这是拿建“邦”的认真态度在建设营地。

    既然吕武干得这么好,重整营盘的任务就交给他了。

    吕武当然是应命下来。

    他非常清楚一件事情,领导下发任务是看得起。

    人在军队有多少任务,代表是的掌握了多少权利,真要没有事情做才是边缘人。

    在接下来,老吕家就成了全军营最忙碌的人。

    他们需要去督管伐木的进度,还要指导该怎么来建造木舍。

    吕武则是负责规划营区,也就哪片区域是用来干什么,都做好了很专业性的规划。

    虽然是将任务给下发,却不代表韩厥和智罃就完全放手。

    他们在关注营地建设进度的同时,更多的时候是琢磨吕武干某件事情有什么用意。

    “此子有才。”智罃一脸的得意,说道:“军将不如我知之甚详。”

    韩厥不可能不知道智罃是怎么跟吕武相处,还知道智罃多次抢劫了吕武。

    只是,有些时候大贵族去抢劫小贵族,不能说是一种恶意。

    有些小贵族想让大贵族抢劫还没有那个福分。

    谁都能看得出智罃对吕武的赏识,只是双方的相处方式有点奇怪,还是那种令人羡慕的奇怪。

    韩厥没吭声,他想起了自己依仗谋士杜溷罗的一些话。

    用杜溷罗的说法,吕武当一个“旅帅”其实是屈才了,便是作为一个“帅”也是绰绰有余的。

    韩厥并不会因为谁说什么就是什么,他会亲自去进行观察。

    这一次任命吕武为营地督建官,韩厥看出了很多东西。

    只是韩厥有一点想不明白。

    他知道吕武的出身,也知道老吕家之前的破败,怎么都想不明白吕武那些知识是从哪里学来的。

    “军将。”智罃不知道韩厥在想什么,说道:“国君之事……”

    国君干的事情已经传遍全国,只是一次罢了,名声却彻底臭了。

    明年他们还要跟秦军交战,没人希望国君再闹出什么幺蛾子。

    韩厥脸色不由变得阴霾,说道:“元帅自会处置。”

    智罃有些没心没肺地笑了起来。

    他有一些渠道,探知到郤氏因为之前受到的侮辱,已经开始在报复国君。

    另外,他就不相信韩厥没自己的消息渠道,觉得韩厥这家伙太能装了。

第125章:负责越多,权力越重

    季节轮换,转眼间来到了冰雪融化的时节。

    冰雪融化时,天气进入到了多雨的阶段。

    站在高处看向“交刚”所在的方向,能看到除了“交刚”这座城池之外,旷野上多了一片建筑物整齐的营地。

    这一座营地里面有着一排排木舍,数量之多超过数千。

    另有比木舍更大的建筑物,它们分布在营区的各个方位,有大批的士兵正在排队进入。

    像是厂房之类的建筑物,有些是食堂,有的则是仓库,更多是安置牲畜的农舍。

    排队的士兵,他们手里拿着自己的用餐用具,走到一个食档前方,交出竹牌并领取属于自己的食物,再去长椅坐下,将餐具往长桌上一放,闷头开始吃起来。

    在春秋时代,各家都是吃各家的食物。

    也就是因为作战属于纳赋的行为,国家是不提供粮秣,他们需要自行携带。

    往常的时候,他们也就是将自己的食物交给伺候自己的辅兵,再让辅兵去煮,煮完拿过来随便找个地方吃就是了。

    现在他们依然是吃自己带来的食物,只不过是早早将食材交出去,再经过专业庖丁烹饪,拿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

    所以了,以前吃饭只需要辅兵拿过来,他们现在却要带上一根写有编号的竹牌。

    这个编号就是对应哪一份食物,避免给拿错了。

    竹牌从零开始写,用的是壹、贰、叁、肆、伍、陆……等大写,数字会增加到多大,就看有多少战兵。

    “此法甚妙啊!”智罃仿佛被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兴奋地说:“如此一来,有战兵多寡,存续战力几许,一目了然。”

    这个是必然的事情。

    有竹牌才能领取属于自己的食物。

    那么有多少编号就是有多少人。

    其实,辅兵也有自己的竹牌,只不过他们不再专门的食堂吃饭。

    这个是一种规矩。

    等于说,什么样的身份地位就有多高的待遇,一切都被明摆着。

    “武若无勇力,厥以为可任多职。”韩厥其实非常感慨,说道:“便是冰雪融化,初春细雨连绵,营中道路依然通畅。”

    他们已经不止一次统兵出征作战,算起来这次驻营最为舒坦。

    这个舒坦是建立在想完成什么,只需要对吕武下达命令,事情就会被办得妥妥当当。

    吕武当然知道冰雪融化和下雨会对地面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说白了就是泥土的水份太多,导致会变得无比松软,践踏之后就会变成泥泞地。

    他命辅兵伐来足够多的木头,砍成了一致的长度,编成木排再铺到主要交通路线上。

    这样一来就不存在反复踩踏后变成泥泞地的事情。

    所以不但军将和军佐觉得舒坦,各级军官和士兵也是第一次出征时觉得舒服。

    唯一不是那么舒坦和舒服的是辅兵。

    吕武接到了什么命令,需要完成什么事情,肯定是指派辅兵干活。

    辅兵需要收集材料,还要当工人,能舒服到哪去?

    他们辛苦,贵族却觉得赚大了。

    贵族想的是,自家的属民被指派着干活,以后再干类似的事情就会很熟稔,自家要干肯定能更得心应手。

    智罃看上去有些魂游天外。

    他一直想让吕武去自家的封地,以前是想让吕武帮自家设计一套灌溉系统。

    经过了一个冬季的观察,他发现吕武好像什么都会,并且能干得令人无可挑剔,纳闷吕武怎么能有一颗七窍玲珑心。

    只不过,他发现吕武越能干就越开心,每每想到吕武已经答应帮忙,心里只有喜滋滋。

    “阴武方为‘大夫’便出征在外……”智罃精神力有些不集中,想什么说什么,道:“封邑岂不耽误?”

    韩厥不苟言笑,却有一双能看透人心的眼睛,一看智罃的表情,再听讲的那些话,哪能猜不出智罃在想什么。

    他都不吐槽智罃明知道吕武需要建设自己的封地,还开口让吕武过去帮忙的事情了,说道:“若有余力,可使之。”

    你特么要指使吕武,好歹给些好处啊!

    智罃点头,说道:“阴武缺粮,我已应承派人运去。或可再遣农夫,助阴武开垦荒地。”

    韩厥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觉得智罃太无耻了。

    先卖粮食,再派农夫过去吃。

    这是人干的事情吗?

    到了雨季,出征在外什么事情都干不了。

    军团的老大和老二每天聚一聚,一边聊一边喝着小酒。

    其余贵族其实也是一个鸟样,找熟悉的人窝在一间能遮风挡雨的地方,喝着小酒吹着牛逼。

    他们除了聊一聊征战的事情,要么是吹嘘自己的家乡新鲜事物,只剩下聊吕武这个能干的人了。

    而吕武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现自己需要负责的公务越来越多。

    连带的,老吕家的一些人,只要不是脑子太笨,基本上也成了大忙人。

    “我寻思着有些不对啊?”吕武在批复后勤物资调度,一边想道:“我的人设不是猛将兄吗?什么时候又成了文职???”

    这又有多稀奇。

    能文能武是这个时代贵族必须要有的素养。

    也就是上了战场要有砍人的实力,不是出征状态还有治理封地的才能。

    要不然,怎么完成纳赋的同时,为自己博取到前程。

    想要纳赋,没点家底又不行,肯定是要将封地建设好。

    “武,此些牛羊近日宰杀?”韩起就坐在吕武旁边不远处的地方,一边埋首在案几上,一边说道:“又取姜,何处取?”

    韩起跟在吕武身边做事已经有一个多月。

    韩厥这是让韩起跟吕武学做事。

    不止韩厥,智罃以及另外一些贵族,能塞人给吕武,不会错过这个学习的机会。

    以至于吕武的手下突然有些多,还是来自各个贵族的嫡系族人。

    如果不是情况不允许,驻扎在“交刚”城内的“中军”一些贵族,他们在全程见证营地从无到有,被建设得那么漂亮不说,还显得井然有条,窥知是由吕武来主导完成,都想让自己的子侄过来跟着吕武学一学。

    吕武并没有觉得烦躁,他很珍惜这一次建立人脉的机会。

    只是吧,该教的会教,不该教的肯定藏着咯。

    吕武奇怪地看了韩起一眼,说道:“自是何处有,何处取。”

    姜的原产地就在华夏,山野找一找肯定能找到。

    当然,野生姜最多的是在山东,其余区域的数量有多少就看缘分了。

    “天气骤变不定,冰雪融化连下雨,寒气过甚。”吕武现在管后勤,有多少人生病能拿到数据,说道:“姜能去寒气,喝一喝准没错。”

    很多时候吕武不打算装了,每次小心翼翼构思该说什么话,真的累。

    韩起当然知道姜能去寒气,只是大规模地收集来煮姜汤,没有统兵将领这么干过。

    这一场雨,一下就是小半个月。

    等待天气放晴之后,大太阳普照大地上十来天,泥土的水份减少,地面又恢复了硬度。

    转眼间就来到了应该播种的时节。

    各家基本上都来了信使,向各家的家主汇报领地的情况。

    老吕家来的是宋彬。

    他带来了吕武要求轮换的武士和辅兵,肯定还包括另外的辎重。

    去年被带来出征的武士和辅兵,他们算是完成了年度的纳赋责任,继续待在战场就什么都要领主来出。

    吕武已经亲自经历过国君的荒唐,极度怀疑国君会不会履行之前的承诺,也就是将各家消耗的物资补上来。

    国君要是不补足各家的消耗,等于各家都是拿自己的物资在支撑。

    打仗是一件很消耗资源的事情,再厚的家底都不够挥霍的。

    老吕家底子薄,能合情合理的节省,肯定是要节省一些。

    吕武却没将自己的“预言”到处传。

    能看出国君不靠谱,做出正确的应对,自己悄悄干也就是了,广而传之哪怕是在讲事实,也是一种以下犯上。

    新被征召的武士和辅兵到来。

    已经纳赋的武士和辅兵回去。

    韩起比较诧异地问:“如此波折辗转,为何?”

    吕武想了想,说道:“我的武士和属民来自各家,一直没有机会让他们完成更好的磨合。”

    这是一个好借口。

    老吕家的人口真是各家凑起来的。

    尽管已经过去了两年多,武士和属民还是会互相比较,没有完全忘记老东家,等于对老吕家的归属心不够强烈。

    吕武清楚需要比较漫长的时间,自己也要做得足够好,才能让他们忘记以前,将自己视为老吕家的人。

    韩起得到答案点了点头。

    早就等得有些着急的宋彬,他低声开始向吕武汇报“阴”地的情况。

    总的来说,有建设计划表这种东西,什么阶段应该做些什么事,按照计划表去做就好了。

    宋彬汇报完建设进度,又说了智氏运来粮食,该付出一些什么之类的。

    然后,话题转到了今年的纳赋。

    他没讲太多就是一件好事,代表老吕家没出现什么意外状况。

    “秦军离开‘高陵’往白翟领地进军。”吕武负责的事情太多,知道的也就多,说道:“不出所料,春季中旬将过大河。”

    韩起插话,说道:“两国三军齐出,来岁必定艰难。”

    是啊!

    武士出门在外,家里的播种无法监督。

    出动的辅兵数量不少,家里少了那么多的劳动力。

    这样一来,来年的粮食出产肯定会受到影响的。

    谁都盼着赶紧打,快些分出个胜负,再继续拖下去,真的太不好受了!

第126章:儿戏一般的胜利

    大量的青壮出征在外,国中肯定是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的情况。

    这也就是为什么明明出征和在家一样是吃,爆发战争通常会出现缺粮的原因。

    春秋时期的战争,一般都是以获取收获为主要目标,一切奔着红果果的利益而去。

    打赢了会获得或多或少的收获,少亏一些,又或者少许赚了一点,甚至是大赚。

    不以维持人间正道为出发点,不讲正义或邪恶,以至于孔老二发出“春秋无义战”的叹息声。

    话又说回来,不奔着利益去发动战争,只是想着维持正义,打输了血亏,打赢什么都没获得。

    全国上下勒紧裤腰带,只有付出没有收获,才是错的吧?

    来到了春季中旬,驻扎在“霍”的国君以及公族,他们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又一大群呼啦啦地来到“交刚”。

    国君的到来依然没有受到盛大的迎接,甚至元帅栾书在得知国君要来时,找了个借口带兵离开“交刚”去了北边。

    中军佐荀庚尽管有千百个不愿意,顶头上司外出避难,他只有带着其余的“卿”和“大夫”去拜见国君。

    这位干了一次骚操作的国君,他像是没察觉到贵族阶层对自己的排斥,乐呵呵地接见了前来拜见的臣工,没询问栾书为什么不在,直接问秦军到哪里了。

    觉得自己调和者的祁奚,看到国君没有问及栾书,也没有表现不满,悄悄地松了一口。

    高层有什么社交,又或是谈什么,吕武只会在事后听到一些不知道转了几手的消息。

    他又再一次见到了师旷这位乐师。

    师旷只是跟着吕武来到“交刚”这个地方,后面先被魏氏邀请,再后来就是不断去各个贵族那边串门,还被国君邀请着一块去了“霍”城。

    很忙碌的吕武其实没有闲暇时间来接待师旷,只是对方过来又不能不招待。

    “闻‘下军’回援乃是阴武子窥知白翟辗转于北,隐秘辗转至‘交刚’城下?”师旷的消息怎么这么灵通?只因为他是一名很出名的乐师,耳朵的听力也真的很好。他又说:“阴武子国事为重,请听我弹奏一曲。”

    吕武听得稍微一愣,赶紧阻止道:“我不在其位却私下进言,已是犯了过错,还请足下勿要使我错上加错。”

    这年头“以国事为重”并不是一句称赞人的话。

    哪家不是先顾好自己,该出多少力就是多少力?

    真的到了该破家为国,贵族还是能够狠下心来。

    可是,损害家族利益惠及众人,其实挺不贵族的。

    不是我应该干的,明明正确也不应当去干。

    不该我来付出,别特么拿大义来忽悠我。

    说白了,你特么有功夫来忽悠我,自己拿出多少东西,又为了大家干了什么事啦?

    屁事没干就一张嘴逼逼叨,是个人该干的事情吗?

    师旷有些错愕。

    他是真心诚意觉得吕武干得漂亮,认为那样做非常对。

    “在下公务繁重,还请见谅。”吕武接触下来,已经知道师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又说:“待公务处理罢。我设下宴席款待足下。”

    师旷用很佩服的表情对着吕武,说道:“阴武子务实。”

    吕武就想这个音乐大师赶紧走,去祸害别人吧!

    师旷不扭捏地走了,他打算去找程滑聊一聊。

    讲真话,吕武一开始就是觉得见到了一个青史留名的人,希望能够建立友情,能学到什么也好好学一学。

    一段时间的接触下来,师旷讲得最多的是贡献,舍己为人之类。

    好嘛!

    这位哥只剩下贡献这么一条路,来让自己有发光发热的机会,可是不能劝别人跟着一样啊!

    他自己不需要为家族操心,其他人都要一大家子要养活。

    是吧?

    自己的日子过得艰难,甚至一个操作不当会过不下去,饿死真不独自己,是满门妻儿亲人,还要加上众多的武士、属民和奴隶,真没资格去谈什么高尚的情操啊!

    “此人为贼。”宋彬不需要在吕武面前掩饰对师旷的看法,说道:“窃取他人信赖,规劝损家利人,己身无甚建树,凡事以大义压人者,皆为贼!”

    瞎说什么大实话啊!

    吕武停下手头的事情,走到木屋外面,视线转到了“交刚”的所在方向。

    国君又来了。

    连带那帮公族也过来。

    他们的到来只说明一件事实,战争又要开始了。

    国君进驻“交刚”后,他立即派人去了秦国。

    这一次去秦国,做的是邀请秦君会猎。

    不是一块打猎。

    是交战在去年就应该爆发,让秦君赶紧带军队过来血拼。

    国君的抵达也让“下军”和“中军”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栾书外出归来,代表众贵族询问国君,说好的补偿什么时候实现,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实现。

    可能是吃一鳖长一智的关系,国君没干出开溜的蠢事,他给栾书的答案是,打赢来犯的秦军,看缴获了多少战利品,情况允许会当即实现。

    换句话来说,要是跟秦军的交锋失败,又或者没有获得多少战利品,国君是不会拿出补偿的。

    吕武听了不知道转几手的消息,他不得不承认国君是一个人才。

    只是作为一国之君,说出去的话没打算履行承诺,是不是在损害自己的威严?

    另外还有一件事情。

    南方的楚国有异动,只是“新军”无法保证压制楚国,“上军”得到南下的命令。

    等于“上军”这一次不会来“交刚”参加对秦国的战争了。

    晋国的“新军”一直都不是满编的状态,总兵力大约是三个“师”再多一点点。

    原因是邯郸赵拿不出来那么多士兵,郤氏拿出两个“师”都觉得亏了。

    再来是,晋国的贵族也不是傻瓜,他们知道邯郸氏风光不了多久,说不定还会遭到针对,无不是想方设法避免去“新军”服役。

    时间继续流逝。

    没有得到秦军前来“交刚”进行会猎的消息之前,“下军”和“中军”只是保持低烈度的训练。

    直至快要临近秋季时分,秦军从白翟领地过了大河来到东岸的消息才被证实。

    然而,秦君不是来打仗的。

    他们就驻扎在大河的边上。

    秦军派来了右大夫说,抵达“交刚”直接求见了国君。

    秦国使者跟国君进行了什么交流,有没有取得共识,等等之类的,以吕武的身份也只是知道了一些。

    晋国的“下军”和“中军”就等着跟秦军交锋,没想到的是秦军拔营再次退回大河西岸。

    他们也得到了离开“交刚”的命令。

    同时,之前谁都在奇怪一点,列国明明答应会派军队过来一块痛揍秦国,过去了那么久的时间却是没来。

    等待栾书向全军公布要挥师郑国,并且告知为什么要去,才让众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楚国攻打郑国了?”吕武脸色有些不好看,又问:“我们是南下去郑国,要跟楚军交战?”

    韩起的脸色也好看不到哪去。

    秦军只是来转了一圈。

    然后,秦君派人来承认打不过晋国,要不就不打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这样一来等了几个月的晋军,光消耗物资也耽误了生产,不跟秦军打也没了取得收获的机会。

    “早已预知。”韩起说的是楚国肯定会打郑国,又说:“父亲有言,此次往南不求有功。”

    吕武正要说话,却听外面传出了喧哗声。

    上一次爆发喧哗,还是国君搞了骚操作。

    这一次谁听到喧哗声,肯定会下意识觉得不妙。

    原来国君派人在军营通知,说是在他的领导下,晋国已经战胜了秦国与白翟。

    这算是胜利?

    只有消耗,没有获得,也能算是胜利???

    这样很不春秋啊!

    所以,不但贵族不满,连带武士也觉得心里堵堵的。

    国君却不管,他觉得在自己的领导下,晋国压服了秦国。

    秦君都派使者来亲自说了,秦国打不过晋国,要不还是别打了,咱们唱两句“哥两好”各自回家。

    这是难道不是秦国已经怕了晋国?

    道理是这样的道理,可是连不是地地道道春秋人的吕武,他都觉得这样的胜利也太令人窝火了一些,其余人就要更火冒三丈了。

    韩起说道:“列国各军已率先南下,我军与‘中军’需在两月内至郑国。”

    吕武能说什么?

    他已经离家将近四个月,结果要从晋国的西北边跑到南面,再进入郑国,去到现在谁也不知道地名的地方。

    晋国跟楚国打很久了,来来回回打了将近百年,谁也无法使谁屈服,每每打一场就是好几个月。

    再算上耗费在行军路途的时间,吕武很怀疑今年自己要在外面度过,是回不了家了。

    韩起看到吕武脸色黯然,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透露,说道:“武,此次为弭兵会盟,乃上军将士燮与楚国公子罢、许偃事先约定……”

    跟楚国休战是晋国的国策,只是长久难以找到合适的机会。

    中行氏三家一直在努力地进行斡旋,上军将士燮(范文子)参与了进去。

    要是晋国这一次能打赢楚国,未来几年南方就能消停下来。

    吕武在想:“晋国跟楚国一直你来我往的打。这一次真的能打得楚国消停下来?”

第127章:平步青云

    经过耗时日久的准备,十几万人在风雪之下苦熬了一个冬天,没有取得什么收获,然后国君宣布这一次他们赢了。

    这并不是晋国贵族和武士需要的胜利,他们更希望能够杀个淋漓畅快,再用手中的武器去取得收获。

    军队离开“交刚”开始向南行军。

    本来以为有一场硬仗要打,士气已经被鼓动起来的军队,得知秦国服软撤军,自己大亏特亏又要南下去郑国,士气泄了个干干净净。

    “此类征战再有三两次,我等便要乞讨了。”霍迁就是控制不住向抱怨,说道:“所幸自白翟处略有收获,否则……”

    说到这个,他们必须感谢韩厥。

    前往白翟领地,攻击白翟联军后勤部队,他们获得战利品幸好没交给国君,韩厥又在后面按照成例下发。

    有了那些战利品,他们的出征才算有收获,不然就只有付出而没有获得。

    像霍迁的家族,他们要是出征没有取得收获,有个两三次真会破产。

    类似于霍迁家族的贵族数量不少,他们经不起一再的亏本,很快就会纳不起赋。

    一旦无力纳赋,他们就该被削减封地,久而久之不是会失去贵族的身份,就会被其他家族所吞并。

    军队在向南行军。

    他们先进入了“霍”地。

    一些出身“霍”地的贵族,他们将不需要携带的物资派人送回家,又从家里调度了需要的物资带过来。

    过了“霍”地就是“吕”地,吕武知道军队不会经过“阴”地。

    他一样派人将不需要的物资送回去,同样从家里调来了新一批的物资。

    总的来说,战利品被国君侵吞了三分之二,该次出征老吕家还是赚了。

    卫睿带两千多俘虏和四百余匹马、三百多头牛、近万只羊,以及众多皮革之类的东西回去。

    他会待在“阴”地履行自己的责任。

    虞显则是会带着武士、属民和物资过来与吕武进行会合。

    作为第一家臣,虞显不能老是不参与出征。

    这年头,不能打仗的人,尤其是贵族或家臣,价值通常不会高,也就是注定不会得到重视。

    吕武调来虞显,只是不希望家族内部出现龌蹉。

    毕竟,作为第一家臣却从没外出征战,有再多的理由也是说不过去的。

    行军很枯燥。

    贵族在赶路时乘坐战车,受着没完没了的颠簸。

    武士和属民则是徒步赶路。

    一路上看来看去就是那些风景。

    青山绿水什么的?现在到处这样的景色。

    要是途经“邦”或是“郭”,少不了更加思念自己的家乡,想象家里人现在都在干什么,有没有饿肚子,是不是身体健康。

    他们过了汾水进入“杨”地,几乎是擦着“阴”地的边再进入“翼”地。

    这边是智氏的封地。

    “此处往东百里,便是我的封地。”黄召脸色有些阴霾,满肚子的不痛快,说道:“‘少水’之边,吾之故乡,有草有鱼,有沁有壤……”

    吕武听着黄召在哼小调,全文没有过于华丽的辞藻,只不过一样是骈四俪六的短句。

    他们已经出征超过半年,还错过了春耕。

    尽管只是半年而已,关于家乡的很多印象已经渐渐模糊,太多的糟心事使他们心烦气躁。

    暂时驻营歇息,吕武正在与几位同僚闲聊,却得到了智罃的召唤。

    “武,此便为我之封地。”智罃看上去倒是神清气爽,遥指广阔的大地,说道:“此番路经此地,你需好好指点。”

    这个“指点”是“指点江山”的意思。

    也就是,智罃一直惦记着让吕武帮忙规划灌溉系统,希望吕武能用点心观看,好做到心里对地形有些概念。

    吕武进入这片区域,印象最深的就是到处分布农田,并且村落也远要比“霍”地、“吕”地和“阴”地显得更多。

    荀氏、中行氏和智氏,他们三氏一家亲,封地大多是被开发了数百年的地方,耕地多是理所当然,人口居住地也显得较为密集。

    跟绝大多数的大贵族一样,他们的封地并不集中在一处,分割成为几个区域。

    新田边上的智氏封地并不是智罃名下占地面积最大的封地,靠近齐国所在的区域才是。

    另外,荀氏和中行氏的封地皆是集中在晋国的东部,却又被范氏、栾氏、郤氏、韩氏,以及各个中下等贵族进行了分割。

    目前封地最大的其实是郤氏,再来是范氏,荀氏(含智氏和中行氏)只是排在第三。

    吕武一眼看去,智氏其实已经有了灌溉系统,只是看上去有点乱。

    这一片平野之上,一些本来就形成的溪流交错,挖出一些链接着溪水的水渠,却这边拐一下,那边突然转了个弯。

    “智伯。”吕武已经大概心里有数,说道:“小子恐难有余力。”

    智罃眉头一挑,看上去有些不高兴。

    吕武半点紧张都欠奉,就实说道:“智伯麾下有亲,水渠往何处挖,乃是各顾各家,我为外人岂可多言。”

    一个大贵族的亲人必然多,他们虽然没有自己的私人土地,可是又会分到一些土地的管理权。

    每一个都希望自己名下的农田得到最大的好处,少不了上演争来争去的戏码。

    吕武才不乐意卷入智氏自己的内部争斗。

    智罃还是皱着眉头,想了想问道:“我若使权予你……”

    “智伯。”吕武露出了尴尬的表情,说道:“我非智家人,亦非家臣。”

    权力哪有可能随便授予。

    再则,智罃力排众议,真的给了吕武权力,吕武也没傻到去真的行使那些权力啊!

    办好了,好处是智氏的。

    仇恨以及矛盾却全落到了吕武的身上。

    该是多么傻逼才会接下这样的差事。

    智罃是个聪明人,一看吕武的态度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他就提出了一个办法。

    不用吕武出面,只需要规划好,再以文字整理,有图更好。

    话都说到这份上,吕武想推脱都没办法。

    只不过,他还是需要将话讲清楚,说道:“智伯亲族必怪于我,介时需智伯庇护。”

    智罃一阵“哈哈”大笑,应承了下来。

    那么在接下来,智罃就找了个巡查的由头,对吕武下达了游弋的命令。

    吕武在智氏家臣的引领下,少不了有两家的武士随行护卫,一再巡视智氏的领地。

    大军出智氏封地时,吕武才规划好了十之二三,却不能再继续巡弋下去,只好将规划好的那一部分先交给智罃。

    他不知道的是,因为这么一件事情,韩厥与智罃进行了理论。

    韩厥是一个欣赏谁,必然会进行看顾的长辈,却也没有跟智罃大闹。

    事后,吕武得到了来自智罃的礼单。

    这是一份写上赠送多少奴隶和粮食的礼单,数量方面比较大。

    另外,吕武的军职出现了调动,由“旅帅”变成了没有实权的“军尉”,日后就是专门跟在智罃身边,听候指示,帮忙跑腿之类。

    没有多久,吕武身上又给添加了“司戈盾”和“司兵”的职位。

    “司戈盾”其实就是管理武器装备的职位。

    “司兵”则是负责调度兵源,给需要补充的队伍进行补充。

    不傻的吕武知道是怎么回事,他特地去拜见了韩厥,却没有明摆着进行感谢,只是以晚辈的身份,亲自烹饪食物伺候了一番。

    在吕武转调“军尉”之后,不再是程滑麾下的“旅帅”。

    程滑尽管觉得可惜,却衷心地为吕武感到高兴。

    “军尉”是一个跳板,程滑就是先履任“军尉”才被认命为“帅”,成了一个“师”指挥官。

    吕武短时间没可能成为“帅”。

    一来是爵位没到位,再来就是家族实力不允许。

    他自己进行猜测,成了“军尉”之后,起码要在这个职位干上至少三年。

    事实上,与秦会盟期间,吕武立下了那么多的功劳,却是没有立刻得到赏赐和职位晋升,是属于累积功劳的过程。

    这一次智罃知道自己理亏,运作了一番将本来就该属于吕武的“东西”,排除掉那些额外的干扰,给了吕武。

    说得更加清楚一些,吕武本来就捅破了“天花板”,只是没人拉一把而已。

    他现在只是得到了自己应得的一切。

    一同南下的令狐颗(魏颗),他特地让吕武过去了一趟。

    这位长辈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吕武接下来能有多低调就该多低调,实在低调不了就能多高调就多高调。

    话听着好像充满了矛盾?

    其实并不。

    既然低调不了,那就高调到让谁都想争取。

    随后,高级贵族的一次饮宴,韩厥带上了吕武。

    在韩厥与智罃、魏颗的共同见证下,吕武对士鲂(彘恭子)进行承诺,绝不涉及贩陶行业,并且会将掌握的制陶技术拿出来赠送给范氏。

    这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

    吕武有在贩陶,尽管做得并不大,可是随着他的地位一再提升,原本不大的矛盾会被放大。

    一旦范氏觉得吕武是在挑战他们,肯定是会采取措施。

    现在看着是吕武放弃了自己的利益,却避免与范氏为敌。

    范氏在接下来没有理由针对吕武,看吕武识相为前提,要有贵族风范,不能为吕武制造什么障碍。

    智氏、韩氏与魏氏一起为吕武站台,不但范氏觉得惊讶,连带其余知道消息的贵族也觉得应该正视吕武这么个人了。

    大军一直南下,进入到郑国疆域。

    因为晋国国君也在军中,郑国肯定是要进行隆重的款待,结果在一个叫“雍”的地方耽搁了七八天,才渡过大河抵达南岸。

    关于楚国那边的消息被传过来。

    芈姓,熊氏,名审的楚王(楚共王)已经率领楚军进入许国!

第128章:啥?挑战养由基???

    目前地球的东方有两个“王”,有时候会出现三个“王”。

    为华夏文化圈所承认的王,自然是周王室的那个王。

    当前周王室在位的是简王,姬姓名夷。

    楚国的君主也是王,只不过并没有得到绝大多数华夏文化圈列国的承认。

    一些尊奉楚国王号的列国,一般是离楚国太近,又或是楚国的傀儡国。

    这些列国其实也是周王室分封下去的诸侯国,只不过与忠心相比起来,他们更需要的是生存,只能承认楚国的王号。

    另一个自号为王的国家是吴国。

    位处大陆东南的吴国,他们打赢了楚国就会立刻称王,一旦被楚国痛打了一顿又会去掉王号。

    华夏文化圈其实知道吴国的奇葩,只是需要吴国一直找楚国的不痛快,一直放任着和扶持着。

    晋国其实对吴国有一套计划,想要让吴国全面晋国化。

    简单说,就是晋国希望将吴国改造成为一个从文化到制度全盘“晋化”的国家,只是一直以来进行得并不顺利。

    不是吴国人懂得什么叫文化入侵,是他们天性散漫又缺乏契约精神(不信守承偌),再来是不愿意承认晋国比吴国强。

    晋国的“下军”和“中军”进入郑国的疆域,他们在“雍”停驻了八天之后,继续向南方开发。

    成为智罃“军尉”的吕武,随着职位的变动,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

    首先,这一次弭兵会盟并不是心血来潮的产物。

    晋国跟楚国一再交战,还要应付秦国的挑战,齐国时不时也跳出来顽皮一下。

    跟楚国打了太久,打得晋国上下早就疲惫不堪,得到的好处是成为“中原盟主”这个身份。

    这年头当“盟主”可不止是名望上的好处,还有让列国来“听成”的资格。

    所谓的“听成”并不复杂,就是喊来各国的使者,告诉他们什么年份,哪个国家应该给晋国交多少保护费,哪一次战争的哪一个国家该出多少战兵和辅兵。

    为了巩固“盟主”的身份,几代晋君乐此不疲地一再召唤列国会盟,搞得各个诸侯国其实是很心烦却不敢拒绝。

    秦国已经实际上对晋国发起了挑战,短短数年之间,晋秦打了数次,还被秦国骗了两次。

    晋国并不害怕明面上的挑战,集结大军与之交锋也就罢了。

    他们最讨厌的是明明答应臣服,却是一再捣乱和私底下捅刀子的行为。

    齐国就属于晋国讨厌却不好动手教训的捣蛋鬼之一。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吕武还窥探到了一点。

    晋国内部的矛盾已经到了难以掩盖的地步,要是再不及时地处理,国家不是在内部的互相攻杀下衰弱,便是被外部推一把导致灭国。

    至于分裂什么的?

    晋国贵族不敢去想。

    国君从没有想过。

    不是他们天真,主要是目前并没有发生过诸侯国分裂后闹独立的例子。

    目前华夏文化圈的所有诸侯国,无一例外都是周室分封后的国家。

    即便是这些“封君”再怎么荒唐,顶多是国君被干掉,下一个坐上国君宝座的人,还是该国国君的后代。

    吕武的理解是,当前的主流思想以及社会规则,处在王侯将相有种的年代。

    所以了,干掉国君自己来当国君,只会出现一个结果。

    周边诸侯国联合起来,再有内部一大帮不服的贵族,一起组成联军将那个胆大的家伙挫骨扬灰。

    允许出现贵族强到将国君当傀儡,取而代之却是万万不允许的!

    吕武想到了齐国的田氏,他们就经过数代人的操作,成功地收买了齐国上下不提,还贿赂了周王室。

    (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自此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齐侯的合法地位。)

    田氏代齐给所有春秋人上了一课。

    那个时候他们才发现:卧槽!事情还能这么干!??

    田氏干出这种惊天动地的事情,从根本上改变了华夏人的思维。

    而周王室也因为收取了田氏的贿赂彻底没了节操不说,还给自己挖好了坟地。

    吕武没记住田氏代齐发生在什么时候。

    他甚至都不知道晋国是什么时期被瓜分的。(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公室。)

    “原来晋国的内部矛盾这么尖锐,已经严重到可以修改晋国称霸的国策。”吕武乘坐在战车上,眼睛看似在注视着什么,实际上瞳孔并没有焦距,他想道:“赵氏被灭只是矛盾的爆发,也将晋国的秩序搅乱了。”

    晋国当前的元帅、执政和中军将栾书,他就充分地感觉到了危机。

    作为领头羊,栾书其实不愿意放弃争霸,只是他看得非常清楚,晋国已经到了不解决内部不行的时刻。

    在这个前提下,栾书对智氏跟楚国勾勾搭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经由自己的铁杆荀庚,不断地去进行鼓励。

    另外,栾书还有一个帮手,便是有着“和平大使”称号的士燮,尽情去与宋国的大夫华元鼓捣。

    其余的卿不是瞎子,他们或多或少知道其余的卿在干什么又有什么盘算,一样看见了当作没看见。

    士燮通过华元与楚国的令伊(执政)子重接上了头,又将楚国公子罢、许偃拉了进来。

    他们甚至连会盟地点在哪,又该谈一些什么,商量了个妥妥当当,一切只差举行仪式,再盟誓以供上天监督了。

    行军自傍晚,全军停驻扎营。

    因为吕武不再是“旅帅”的关系,担任了智罃的“军尉”,营区也就靠近智氏军队。

    他更多的时间需要待在智罃的军帐,听候差遣的同时帮智罃整理文牍,或是帮忙进行跑腿。

    “武,吩咐下去。”智罃递出了一支令箭,往下继续说道:“明日我军往‘睢水’行军,务必备好干粮与用水。”

    吕武放下手头的事情,手持令箭再行礼,应:“诺!”

    他们现在是在郑国的东部,再往东行走百里左右就是“睢水”,过了“睢水”就进入宋国的疆域。

    准备足够的干粮和饮用水,代表接下来会与后勤部队进行分割,战兵部队进入到急行军状态。

    这一次南下,他们其实走得挺急。

    从“交刚”离开,花了一个月就进入郑国地界,好不容易在“雍”喘息了一下,八天之后又是一路急赶向南,直至抵达一个叫“制田”的平原才又休整了三天。

    之后,他们开始向东行军,走了五天抵达“雍丘”。

    这一路下来,吕武更多的心思是在绘画地图。

    他是不知道春秋的很多事件,却知道“赵氏孤儿”之后,晋国与楚国的交锋场地基本都是在郑国。

    都知道会发生什么,更多的事情不容易办到,还不允许吕武趁着这次南下摸清楚地形?

    要是情况允许的话,他甚至很想搞清楚郑人的生活习惯,以及郑国的村庄和城池分布,最好是能知道郑国重视哪些军事要地。

    只不过比较可惜,他们走得是在太赶了一些,吕武难以了解更多。

    “今次南下若见养由基,武可会挑战?”韩起脸上有着兴奋,没等吕武回应,继续往下说道:“养由基乃是当世猛将,若能战而胜之,必涨我晋国威风!”

    吕武差点一巴掌将韩起拍飞。

    挑战养由基?

    中华第一神箭手,谁不想过一过招?

    吕武的确有想过,只不过是想想罢了。

    他很有自知之明,猛将兄是依靠力气大和兵器、甲胄的优势打出来。

    养由基可是一名能射穿七层甲的绝世神箭手,吕武难道还能穿八层甲上去跟养由基打?

    跟养由基交手这种事情,需要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不然谁上都是送菜。

    韩起见吕武目光锐利,理解错了方向,建议道:“不若先挑战潘党,得胜再挑战养由基?”

    吕武问道:“潘党何许人也?”

    韩起知道吕武见识少,解释道:“潘党挑战养由基而幸存,名列天下第二。”

    尼玛!

    挑战养由基没被射死,就能得到“天下第二”的称号?

    从这一件事情也能看出一点,养由基是真的很恐怖啊!

    能不恐怖吗?

    与之比试,只是能活下去就名传列国,还得到了“天下第二”的称号,只说明挑战养由基的人都死了。

    吕武发誓自己不是心虚才不挑战,他只是想要低调。

    晋军在翌日向东行军,渡过“睢水”进入到宋国地界。

    宋国的国君鲍,他率领臣工迎接晋国国君。

    吕武因为是智罃的“军尉”,有幸见证了宋君接待的场面。

    倒是没夸张地有数千几万人来一块迎接。

    宋君摆出了自己的大纛。

    出动自远古传承下来的大纛来迎接,礼仪方面无可挑剔。

    造成轰动的是宋君还带来了自己“交响乐团”级别的乐师团队。

    宋君要乐队奏乐,遭到了栾书的拒绝。

    吕武只是远远地看到,听不见栾书跟宋君说了什么,随后就看到宋君很不好意思地让乐队退了下去。

    “可惜……”智罃在卿的排位并不高,无法在这种场合多什么话,很遗憾地说:“‘采桑’为大乐,若能听闻,死而无憾矣。”

    吕武在心里翻白眼。

    有没有这么夸张,听一场音乐会连死都没有遗憾。

    他不知道的是,宋国是殷商之国,只有宋国保存下了殷商的“国乐”,想听来自殷商的大型音乐歌舞会,只有宋国才能演出。

    姬寿曼这位国君和几位卿,包括卿的贴身工具人(家臣、军尉、尉)留下。

    其余大贵族和部队却是自己向东。

    吕武在当看客,决定好好地当工具人,却猛然间听到有人在喊自己的名字。

    是姬寿曼在大声喊,讲的是养由基又算什么,晋国可是出现了一位力可拔山的猛将。

    那一时间,吕武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第129章:暗潮汹涌

    现场可不止有晋国和宋国的人在。

    并且,不但晋君和宋君在,还有几位来自列国的国君。

    毕竟,晋国非常喜欢召唤小弟,也就苦了一些诸侯国的国君,每一次都要千里迢迢前往某处,看晋君做各种各样的表演。

    吕武被那么多人看着,面无表情地朝站满国君的行了一礼。

    说力可拔山就夸张了。

    力能扛鼎却是真的。

    鉴于古人总是喜欢在用词上选择浪漫,姬寿曼的文化程度明显不足,要不来一句“力拔山兮,气盖世”会显得气势更足。

    几个国君开始窃窃私语。

    他们的臣子见识过吕武的武勇,回去后肯定会进行报告。

    所以,他们的确知道晋国出了一名力气非常大的猛将,只是没有亲眼见过。

    “此便是阴武?”曹国国君姬负刍用惊奇的目光看着吕武,纳闷地说:“早闻勇力无双,然……”

    后面的话没说。

    就是吕武看着身高一般般,长相不像是猛将那么粗犷,身材也不健硕。

    姬寿曼不满地瞪了姬负刍一眼,想喊吕武出来证明,却有一人先出声了。

    祁奚说道:“君上,礼已毕,是否启程?”

    “寡人……”姬寿曼看到祁奚摇头,出于对公族的信赖,尽管不爽,却说道:“如此,启程罢。”

    另外的国君就感到可惜了。

    他们其实很想亲眼见识一下吕武的厉害。

    宋国国君鲍立刻附和。他是真心希望晋国与楚国能够和平,不要再继续动不动就集结大军开打,哪能让气氛变得紧张。

    吕武这边表现得非常镇定。

    他其实也没有太多的想法,并且能理解姬寿曼想吹嘘的心理。

    就好像是自己家发达了,怎么可能不炫耀一下下。

    国家出现了猛人,外交场合肯定是要吹嘘一番,震慑他国的同时,也是涨自己国家的威风。

    看看在场的晋国那些“卿”就知道了,他们对姬寿曼有太多的不满,却是一个个嘴角勾了起来,证明姬寿曼这一次干得不赖。

    而祁奚会站出来只有一个理由。

    现场只有那个被摆出来撑场面的鼎能证实吕武力大无穷。

    鼎是礼器,哪是能够随随便便举起来。

    一旦吕武去举鼎,举起来倒是证明了自己的力气,却是一种无比失礼的行为。

    举不起来则是大庭广众下丢脸。

    等于无论举不举得起来,后果都不好。

    迎接仪式结束。

    国君们按照自己的“段位”先后上了车,又在仪仗队的护卫下开拔了。

    “武啊!”智罃特地让吕武同车,语重心长地说道:“你需勤练技击与箭法了。”

    吕武则是纳闷,自己的格斗技巧不怎么样有那么明显吗?

    另外,他倒是知道自己箭法够臭。

    “我长期在外,难有空闲。”吕武肯定是要虚心接受建议,又说:“非不为,实难为。”

    智罃看着前方,说道:“但愿此次会盟顺利。”

    御手,也是智氏的家臣,叫雍培,说道:“此为众卿所愿,事必可成。”

    在晋国,国君想完成什么不一定能成功,要是多数的“卿”有共同的意愿,则事情一定能成功。

    这个都是一种共识了。

    智罃带着比较明显的恨意,说道:“与楚休战若成,需回首西顾,必让秦国饮恨!”

    吕武还是知道晋国上下现在非常痛恨秦国的。

    由一名“卿”亲自表达出这种恨意,晋国哪怕是成功与楚国达成休战,接下来晋国也还是消停不下来。

    大军一直向东,走了三天后抵达“商丘”。

    晋国的“中军”和“下军”当然没有进驻“商丘”,分别在北门以及西门外的十里处驻扎。

    国君与栾书、韩厥一同进入“商丘”接受宋国的招待。

    早早来到宋国的“上军”则是驻扎在一个叫“蒙”的地方。

    那个地方距离“商丘”约有四十里,士燮却是已经在“商丘”等了很久。

    因为没有进入“商丘”,吕武只是跟在智罃左右,发生了一些什么事,只能是道听途说。

    其中,楚共王还是率军驻扎在许国的消息,一再被证实。

    楚军没有丝毫的动弹,令伊子重以及公子罢、许偃倒是离开许国,往宋国的方向而来。

    智罃对楚国的应对做出了评价。

    他认为既然要会盟就该有诚意,楚共王已经到了许国却不亲自过来,缺乏足够的诚意。

    一旦楚共王不亲自到场,姬寿曼肯定也不会自己出场。

    这样一来的话,明明是正治份量很重的会盟,两国的国君却都不出场,肯定是要给这次会盟蒙上一层阴影。

    后来,两国的国君果然都没有上场。

    既然晋君和楚共王都不出场,列国的国君肯定也不会现身,只派出了一定身份的臣工参与。

    结果,重大外交场合,没有应该的隆重。

    晋国出场的是上军将士燮,楚国方面则是子重、公子罢和许偃。

    他们盟于宋西门之外,盟约是:楚、晋两国不再交兵,好恶同之,国恤灾危,备救凶患。

    如果说这一次弭兵会盟谁的好处最大。

    吕武认为是发起者之一的宋国。

    宋国以二等强国的身份,促成了霸主级别的晋国和楚国的停战,不但在名声方面得到伸张,也让列国看到了自己的影响力。

    再来是,晋国和楚国不再约地点开战,作为南边诸侯国之一的宋国肯定能喘息上好几年。

    同样得到好处的还有另外的南边列国,他们实际上早就受不了晋国和楚国每年一小打、三年一次大战。

    不管是晋国赢还是楚国赢,他们这些列国每每需要提心吊胆不提,一次次还要听从自家老大的召唤出兵助威,国力方面早就不堪重负。

    智罃像是一个预言家那般,对吕武说道:“此次会盟缺乏诚意,不出五年双方必定于疆场再战。”

    吕武有点庆幸,也感到可惜。

    不是其它。

    楚共王不来,作为楚共王贴身大将的养由基自然也不会来。

    养由基没有来。

    吕武自然不用去挑战。

    完成会盟之后,晋国的“三军”没有在宋国境内耽搁,带着没有丝毫诚意的“盟约”开拔向北。

    而楚国那边,他们一样离开许国,却是去周边列国耀武扬威了一番,才回到楚境。

    等他们重新踏入晋国地界,季节已经来到了秋季上旬。

    三军部队需要到新田,走完一个流程才会解散。

    吕武迫不及待地想回自己的封地,只是需要拜会一下几个老丈人的家族,一些友好家族肯定也要走动一番。

    韩氏与魏氏那边没有耽搁。

    吕武去见赵旃,经过一夜的长谈,出了新田接收赵旃准备好的物资以及奴隶,才正式踏上归家的路途。

    “主,此些匠人……”虞显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需要进行了解,问道:“何处来?”

    上一次赵旃答应吕武,会进行操作弄来匠人。

    而匠人其实是晋景公名下的产业,姬寿曼上位之后没有接收,他们被遗忘在了角落。

    赵旃不是用蒙骗的方式获得那些匠人,他花了一定的代价进行购买,再将这些匠人当礼物送给了吕武这个女婿。

    “如此啊!”虞显说道:“卿位变动已是事实。”

    这一点赵旃已经亲口跟吕武讲了。

    邯郸赵没有足够的实力来匹配卿位(德不配位),不说再上升一步,想保住卿位也办不到。

    他已经很识相地表示会卸任新军将的职位,将回到自己的封地。

    其余的卿鉴于赵旃的识相,没有采取其它的措施。

    只是,赵旃还没有卸任,他们却已经商定该由谁来担任新军将。

    没有出现意外的话,晋国的卿位变动不止是赵旃卸任,郤氏将迎来全面的崛起,不但新军将和新军佐全是郤家人,上军将也会是郤家人来担任。

    吕武得到的消息是,中军佐荀庚的身体变得很差,可是荀氏、中行氏和智氏没打算竞争卿位。

    这样一来,荀氏、中行氏和智氏只会保留智罃担任卿位。

    其余有“卿”的家族,他们没打算与郤氏争雄,只打算巩固本来就有的利益。

    其他人是怎么看的,吕武没有读心术。

    他总觉得晋国的这些大贵族有些阴险。

    以前赵氏也是一门三卿,足够的风光带来相应的跋扈,酝酿了被灭门的惨剧。

    郤氏本来就足够嚣张和跋扈,一旦荀庚有个不测,士燮会按照规则替代成为中军佐,上军将的职位就成了一块肥肉。

    其余的大家族不去争,上军将肯定会落到郤氏手上。

    一门两卿的郤氏都能有现在的嚣张跋扈,成了一门三卿还不上天?

    现代有一句话叫“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吕武觉得几家大贵族就是在干这样的事情。

    “来岁可安歇否?”虞显看到吕武摇头,诧异地说:“晋楚和睦,何处用兵?”

    吕武说道:“卫、鲁、郑之君赴晋受命。”

    虞显不笨,只是缺少相应的情报,一听就叹息道:“如此一来,与秦大战不可免也。”

    晋国是一个报复心很重的军果主义国家,才不会挨打之后默默忍受。

    吕武用自己的智慧获得了几位老丈人的认可,也争取到了智罃的赏识,一些消息总是能够提前获知。

    他已经知道明年晋国已经派出使者,会前往齐、宋、卫、鲁、郑、曹、邾、滕这八个国家,邀请他们进行会盟,再挥师攻打秦国。

    所以了,消停什么的根本不存在。

    明年晋国会有很大的动作!

第130章:擦,交友不慎!

    不到一定的身份地位,很难获得相应的信息。

    知道晋国明年会齐聚三军讨伐秦国,吕武很清楚晋国西北边的贵族根本得不到喘息的时间。

    算起来,西北边的贵族已经连续忙碌了两年。

    在这两个年头,他们每年平均要被征召一次,不是跟白狄打,就是应对秦国的进军,很多家族的建设计划一再被打断。

    “师翰已在多时?”吕武刚回到家,只是洗尘完毕,没功夫坐一小会,一大堆的竹简就被捧上案头。他问:“可知为何而来?”

    梁兴答道:“携武士、属民,欲归于主之治下。”

    这是失去了贵族的身份,带着全家老小要来投靠老吕家?

    师翰是吕武前往纳赋的第一批属下。

    吕武依稀记得是来自“吕”地的一个小贵族?

    “如此啊?”他点头说道:“既来之,可安置归于我。”

    这些年头,晋国北疆以及西北疆的小贵族一再破产是常态了。

    他们前些年因为站队错误的关系被收割了一波,后来面对白狄和秦国的入侵一再应征纳赋。

    家底不够的家族,长期陷入纳赋的状态,肯定是会很糟糕。

    吕武没有亲自去见师翰,一来没必要,再则是他刚回到家,有太多需要处理的事务。

    家族破败之后选择一名贵族投靠,是春秋时期的常规操作。

    投靠大贵族不是最好的选项,一般是被吃干抹净,人能不能继续活着都是一个未知数。

    他们一般会选那些看上去有前途的中等贵族,期望能够搭上晋升的快通道,只要能够立下功劳,再取得家主的赏识,还是有机会恢复贵族的身份。

    师翰并不是唯一来投靠老吕家的落魄贵族。

    吕武查看了文牍,一共有七八家破产的小贵族来投靠老吕家,无一例外都是西北疆的出身。

    他带着出征的武士和属民回来,家里已经完成了秋收。

    这一次回来,依然能够看到封地的变化比较大。

    相关的文牍记载,老吕家的耕地已经达到九万亩,只是接下来很难再有所增加。

    原因是适合开垦的土地已经差不多开发出来,想要再开垦新的耕田会离“阴”城比较远。

    在城池边上开垦耕地是吕武的主张。

    老吕家的封地不算小,大半是不适合开垦耕田的山地,其余部分真要达成开发,怎么也能开垦出六七十万亩耕地。

    关键是老吕家的人口不多,吕武又将人口集中了起来。

    这样一来的话,等于是缺乏足够的“邦”来作为基点,每天长途跋涉地去劳动很不现实。

    吕武不免要看自家的人口变动。

    在他上一次离开时,老吕家的人口大约是五万左右。

    出征回来一看数据,变动并不是太大,多了五千余人。

    再算上他带回来的新一批奴隶,包括智氏付账的农夫和赵旃赠送的匠人,又给老吕家增加了七千的人口。

    林林总总地统计起来,老吕家的人口数量突破了六万。

    多久来着?

    反正没超过三年。

    吕武看着各种数据,一种成就感挥之不去。

    曾几何时老吕家都快破产,不出意外就会失去贵族的身份。

    结果在他的努力下,老吕家不但成为下大夫之家,有了四边周长一百五十里的封地,人口也超过六万。

    有一点吕武还是很清楚。

    在接下来老吕家肯定是要进入到积累期,封地不会增大是一方面,普通人口的增涨也该消停。

    吕武应该做的是让武士和属民归心。

    只有让武士和属民认同了老吕家,才是老吕家继续奋发变强的时机。

    “主?”卓知道吕武带回了匠人,第一时间求见,说道:“匠人可是安置于山内?”

    这个是当然。

    吕武出征前交给卓很重的任务。

    卓需要带上人手进山开发。

    既是挑选地点开垦成为耕地,也要将放牧事业操作起来。

    吕武已经从文牍上看到了卓的努力成果,比较重视的是又起了两个冶炼作坊,开启了一个铁矿开采。

    老吕家缺的不是矿产,是能将矿产利用起来,变成产品的人手。

    赵旃赠送的这一批匠人中,泥瓦匠一百三十七人,工匠四百二十六人,懂得金属加工的匠人两百七十二。

    他们曾经属于晋景公,后来被遗忘。

    吕武听赵旃讲,原本匠人的数量不止这些,没人管之后,不少匠人饥寒交迫地死去。

    有鉴于这点,吕武也亲自看到了匠人对又有了新东家的欣喜,再给予应有的待遇,不怕他们不尽心做事。

    卓得到答案,又问:“可要大肆制作铁器?”

    吕武当然希望能将资源利用起来,却多少有些顾虑。

    以前“阴”地是个谁都不想接管的区域,不就是因为山区占了一大半吗?

    老吕家要是将“阴”地开发出来,只是显露出农耕的潜力值,窥探的人不会太多。

    冶炼业被建设起来就不一样了!

    “制作!”吕武忧虑的是接下来的几年消停不了,咬了咬牙说道:“我已多次纳赋,使用恶金之兵,人尽皆知。列装恶金亦是有别众人,早被窥知。”

    当然了,大肆制作铁质的兵器和甲胄是一回事,拿出多少又是另外一回事。

    吕武想到了什么,又说:“不可再贩陶。”

    他经由韩氏、魏氏和智氏的周旋,已经跟范氏达成了谅解。

    制陶不是不能继续,只是不能再到处找卖家贩售了。

    另外,研究了两年的瓷器,由于他无法将全部的精力投入,一直没能取得进展。

    既然不想跟范氏交恶,也没那个资格去招惹范氏,肯定是要缩小制陶业的规模,能自给自足也就够了。

    吕武一直在迟疑一件事情。

    魏氏是晋国冶炼业的霸主,还是占领市场份额最大的武器和甲胄制造商、批发商。

    老吕家一直在向冶炼业发起冲击,会跟魏氏的关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别看是姻亲关系,一旦魏氏认为吕武成为威胁,不会讲任何情面的。

    可是,明明有这么好的资源,却不搞冶炼业,吕武又非常不甘心。

    只走平庸路线的话,老吕家几十近百年内也就这样了,不可能快速崛起。

    而吕武压根不想等个数十上百年。

    “卓。”吕武心里举棋不定,需要得到建议,问道:“我若邀魏氏共举冶炼,可行否?”

    卓露出了为难的表情,说道:“主,我并无广阔的见识,亦没有长远的目光,难以给您正确的意见。”

    吕武除了卓能讲一些事关家族长远发展的思考方向之外,真没有其余的家臣能来一块商谈了。

    这个就是新崛起家族的一种共性。

    他们之前不怎么样,得到机会发展起来,可是缺少能够不遮掩秘密的管理人才。

    卓抿了抿嘴,说道:“彬为阴氏鞠躬尽瘁,丝毫不见二心。”

    宋彬吗?

    他是魏氏推荐来的家臣,不是没发觉老吕家在搞金属冶炼,却从来没有对魏氏进行透露。

    吕武示意卓可以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要将宋彬喊来时,却得到通报,说是魏相的队伍已经靠近“阴”城。

    吕武没想太多耽误,喊来了宋彬进行交谈。

    主要是商讨能不能跟魏氏合作,比如跟魏氏分享一些冶炼技术,换来老吕家扩大冶炼业规模机会。

    宋彬皱眉思考很久,谨慎地说道:“您的姻亲支援太多,不见给予技术。”

    吕武立刻懂了。

    交好归于交好,一旦涉及到一些技术,各家只会进行最严密封锁,才不会拿出来进行共享。

    宋彬看吕武还是迟疑,又说:“韩伯亲赵孟,万物皆可予之,唯韩氏之法不可效仿。”

    是啊!

    韩厥对赵武的支持可以说比对亲儿子都夸张,什么都给了,就是没给出韩氏的弓箭科技相关。

    宋彬看吕武眉头松开,继续说道:“两年有此基业,足矣。为何贪其多也?”

    主要是现代天朝人的思维在作祟,搞得吕武什么事情都想在极短的时间内看到成效,以至于干什么事情都追求速度。

    “我已知。”吕武从这一件事情上看到了宋彬对老吕家的忠诚,没有过多的表示,说道:“相子已入‘阴’地,我不可不接待。”

    宋彬告辞离开。

    吕武思前想后,一些该跟魏氏合作的事项,完全放弃也是不行的。

    老吕家多次亮相,其他人的眼睛又不瞎。

    谁还看不出老吕家在冶炼取得了突破?

    吕武需要先对魏氏试探一下,再决定接下来怎么办。

    这一次魏相没夸张地带数千人过来,仅是带了五百武士护卫。

    他来到吕武所在的庄园,见到吕武没有过多的客套,直接说道:“君上有意命我使秦。”

    吕武问道:“众‘卿’之意如何?”

    魏相说道:“众‘卿’亦然。我出使秦国已成定局,为秦国多次失信而往,断邦交,述国恨。”

    吕武心里骇然,脸上没有表现出来。

    春秋时期,列国打归打,很少因为爆发战争,决定完全断掉两国争取和平的渠道。

    “我此来为一事。”魏相目光炯炯地看着吕武,说道:“武可随我入秦,为晋国威风,杀秦人勇士?”

    这么狠?

    只是吕武就纳闷了。

    出使秦国能去多少人?

    魏相竟然邀请吕武同去,还要挑衅秦国的猛将,再杀掉?

    都要全面断交,表达出惩戒的态度,战争的爆发已经不可避免。

    跑去人家那边,挑衅再杀人,能活着离开不?

第131章:一切为了卿位

    出使秦国啊?

    不提去的时候要花多少时间,回来差不多是相同的耗时,到了秦国又该待多久。

    这一去,不但是奔着断交而去,还要干掉秦人尽可能多的猛将。

    晋国这么刚烈的吗?

    吕武这两年多,超过一半的时间是处在纳赋状态。

    以前只是一个小村子,没有太多需要做的事情,纳赋是争取上升的机会。

    现在他已经获得了一块不小的封地,处于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建设封地的阶段。

    身为领主长期不在封地,出征纳赋自然是没话说,能不离开为前提,谁会放下该做的事情瞎跑?

    吕武觉得自己现在进入了平稳期,应该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封地的建设上,暂时并不需要新的功劳了。

    “相,我获得封地一年有余,从未得到机会来建设封地。”吕武非常认真地说:“更多的时间不得不出征,使我的封地没有得到建设。”

    魏相愣了。

    吕武需要将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自然也就不再咬文嚼字,说道:“获得封地不去建设,臣民看不见一位领主该有的尽责。我只有五年的过度期,本来已经很难在五年内发展到不借外力,带上纳赋该有的兵力。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年多。”

    魏相听明白了。

    的确,吕武不管取得了多少成就,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

    他现在该做的是建设好自己的封地,怎么能到处跑呢?

    再则,明年肯定是要跟秦国开打。

    位处晋国西北疆的贵族,他们必然会受到征召。

    等于吕武明年又没有多少时间待在封地。

    甚至可以说,谁也不知道跟秦国的战争会打到什么程度,又会打多久。

    魏相十分抱歉地看着吕武,庄重地行礼,说道:“自是如此。”

    吕武回礼,说道:“若相需武前去,武必不推辞。”

    奇了怪了,晋国就没有猛将兄?

    要是想杀杀秦国威风,可以选择需要立功的其他猛将兄去嘛!

    吕武已经拿定主意,他更应该留下来建设自己的封地,不是去寻求新的功劳。

    这个绝对不是怕去了秦国就回不来,完全是他目前还没有消化完自己功劳带来的好处。

    “如武所言,家族方为重!”魏相看着不像是在说反话,一脸歉意地说:“如有必要,我必寻你。”

    幸好魏相是个有封建意识的春秋人,认可建设好自己的封地,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换作其它年代的人,他们会认为舍小家顾大家才是正确。

    当然,要是有这种想法的人,他们自己真的去那么做,自然能喊得理直气壮。

    如果自己做不到,却只光会说漂亮话,那就“呵呵”了。

    吕武见魏相认可也就放松下来。

    两人进入到闲聊的时刻。

    送走魏相后,吕武才想起这是什么历史事件。

    这是《绝秦书》事件来着!

    故事背景吕武亲身经历了。

    秦国制定东出的国策后,多次欺骗晋国。

    去年晋君与秦君会盟。

    按照原来历史的话,秦君其实没有过大河。

    两位君主来了个隔河会盟,双方使者来来回回地带话,大致谈妥之后各自离去。

    可是回去了的秦君立刻撕毁盟约,派出大量的使者前往列国,邀请列国一块攻打晋国。

    列国拒绝了秦国的会盟邀请,只有白翟进行了响应。

    历史上,白翟和秦国一同出兵,然后被晋国击败,才有了晋国上下震怒,晋君派遣使者去秦国断交。

    而在吕武的亲身经历中,只有白翟很头铁地入侵了晋国,秦军待在自己的国境内不动弹。

    “魏相去秦国,发生《绝秦书》事件后,还发生了什么事来着?”吕武很努力地在想,却是没有半点印象了。他暗道:“历史上魏相安全回国是肯定的事情,不用为他的安全担忧……”

    接下来,吕武抛开了杂七杂八的念头,就如他对魏相所讲的那样,需要将全部的精力用在封地建设上面。

    而魏相离开了后的第十二天,一支来自魏氏的队伍过来。

    他们送来了一百二十车的各种粮食,给的理由是魏相为了表达歉意。

    认真讲起来,魏相的确是该道歉。

    吕武才获得封地,大半的时间不在封地主持建设,以外人看来已经严重影响了老吕家的崛起。

    这一次魏相事先得知自己将会出使秦国,跑来邀请吕武一块出使秦国。

    那是魏相自己的主意,不是来自国君的命令,更不是其余“卿”给出的任务。

    为了自己的方便,不顾吕武需要建设封地,于情于理完全说不过去。

    魏相不应该因为吕武的拒绝心生怨怼,甚至要赞赏吕武很有封建领主的意识,表达出歉意也就成了一种礼节上面的理所当然。

    要是魏相完全没有表示,以后可没谁敢跟他交朋友了。

    事实上,一个动辄不顾他人感受的人,没有人会喜欢,更别提交朋友。

    吕武左思右想了一下,选出了一套甲胄,命人给魏相送过去。

    他需要进一步地试探一下魏氏,才能决定家族接下来的发展方向。

    那一套甲胄是铜甲,与魏相上次拿到的区别是,新的铜甲是鱼鳞甲。

    吕武上次送给魏相的是扎甲款式。

    只是一套甲胄,完全能抵上魏相命人送来的一百二十车粮食,甚至价值方面远远超过。

    老吕家的家臣还携带了一捆吕武亲手书写的信,主要是告诉魏相,自己并不在意那些事情,作为至交好友的魏相不用感到过多的内疚。

    另外,老吕家取得了新的成果,第一时间就想跟魏相分享喜悦。

    人在“吕”地的魏相收到甲胄,恰好吕琦和魏氏的一些小辈也在场。

    “小武常年在外,你不该前往邀请。”吕琦就是魏琦,也是吕武的老丈人之一,略略责怪地看着魏相,说道:“今次小武命人送来甲胄,叫人得知前因后果,魏氏如何取信于人?”

    不要因为自己的需要而去强加他人,以此为基础判定是否跋扈。

    魏氏现在很需要一个好的名声,一直以来也在努力营造人设。

    他们帮助了不少中小贵族,吕武的崛起恰好能用来证明魏氏的成功,双方获利都挺大。

    吕琦认为不能坏了魏氏营造的形象,责备了自己的亲儿子。

    称呼吕琦只是因为封地的关系,他与吕武并不同姓,也就不存在同姓不婚。

    要是吕琦哪天逝世,无论是家谱还是历史记名,只会称呼魏琦,不是吕琦。

    另外,吕武已经获得了一块新的封地,他要是有幸被记载于历史,会用“阴武”而不是吕武,并且会特地标明是林姓。

    魏颉的注意力全在甲胄上,惊奇地说:“此甲技艺超我魏氏?”

    那一套甲胄已经被穿在十字架上,展露了整体的构造。

    一层层的鱼鳞片反复地覆盖,给予了甲胄十足的防御力。

    整体的布局方面看上去非常简单和整洁。

    简单既是美,能使人一看就觉得赏心悦目。

    他们最为重视的是一些关节部分的配套,发现采用了较为宽大的甲片与皮革搭配。

    另外前胸部分的两页铜片非常显眼,一看就是奔着保护要害而设计。

    为了增加美观,脖颈部分有一件狐皮,不用多么仔细分辨就能从毛绒看出是极品货色。

    再来,甲胄上分布着一些彩缎和柳絮,还搭配了一件鲜红色的披风。

    甲胄的内部则是有皮革结构,不会在穿上去之后产生擦刮感。

    魏相的心思不在甲胄上面,他之前就从吕武那里获得一套铜甲,该研究的早就研究透了。

    而吕琦这时才将注意力转到甲胄上,还亲自过去检查了一番,得出的结论与魏颉一致,老吕家的技术真的超过了魏氏。

    魏绛表情比较奇怪地说:“未见武子赠甲予叔父……”

    吕琦就是魏绛的叔叔。

    目前有两家从吕武那里获得甲胄。

    智氏家主智罃属于抢劫行为。

    再来就是魏相了。

    吕琦瞪了魏绛一眼,他觉得这才是吕武懂得做人的选择。

    要是送老丈人甲胄,是不是该全送?

    毕竟,只送一位老丈人,显得很不会做人。

    全送的话,吕琦觉得老吕家没富裕到这种程度。

    魏相回过神来,仔细地一看甲胄,说道:“此为武赠予叔父。”

    吕琦稍微一愣,发现甲胄的款式比较大,不是那么适合魏相的身板,低低叹了一声,说道:“小武有心了。”

    之前吕武已经送了魏相一套甲,没必要再送一套。

    再看甲胄的尺码,还有华丽程度,明显需要足够的身份地位才能穿。

    他们这些聪明人认真一想,觉得吕武送这一套甲胄含有很大的深意。

    “武以此祝贺我魏氏。”魏相心态极度复杂地说:“此番相出使秦国,归来必可使我魏氏再进一步……”

    什么再进一步?

    就是离卿位又进了一步啊!

    他们为了这个目标已经奋斗了数十年,近期才看到成功的曙光。

    魏氏现在差的已经不是家族实力,是得到众“卿”的认可。

    当然,功劳那是越多越好。

    同时,魏氏也需要更多的声望,让人觉得魏氏获得卿位是一种众望所归。

    为了获取声望,还是名传列国的那种,魏相得知自己将要出使秦国,绞尽脑汁地在构思文章。

    他目前已经有些眉目,只差加一把劲就能写出名传列国的文章,也是晋国对秦国开战的檄文。

    魏颉非常郁闷,又说:“技艺已经超过我家了啊!”

    是啊,大家都知道。

    吕武几次出征都穿着防御力很强的甲胄,没人是瞎子,不需要魏颉来提醒。

    那又怎么样?

    一旦魏氏表态,他们相信吕武会知道该怎么做。

    只是跟魏氏奋斗成为“卿”相比,一些事情完全可以暂时放一放。

第132章:夭寿!秦国被开除出诸夏户籍了

    吕武取得的成果并不是从魏氏窃取,是他自己“研究”出来。

    无非就是魏氏远比老吕家强大,导致老吕家哪怕是取得了成果,除非是想跟魏氏撕破脸,否则不能投放于市场。

    这个就跟老吕家能大肆生产陶器,却是向范氏保证不会进入市场争夺份额的一样。

    各家有能力做到一些什么,不因为竞争而关系破裂也就是了。

    简单的说,能造什么东西,没有谁能去制止,他们不想看见的是自家的利益受损。

    要不然的话,谁都懂得吃饭。

    那么吃饭的专利是谁的?

    还能去阻止其他人吃饭???

    所以了,自己使用是一回事,产生竞争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吕武收到了来自魏相的信。

    一看就是魏氏在进行表态,他们不会强逼老吕家将技术拿出去,同时不希望老吕家向外贩售武器和甲胄。

    春秋话术很直接。

    吕武一看不会强逼,猜测魏氏没放弃获取技术,会拿什么来跟自己交易。

    看吧。

    姻亲什么的也是明算账,才不会因为成了亲戚,一切界线就消失。

    吕武觉得魏氏有这个态度也就够了。

    老吕家的生铁产量已经稳定下来,只是初级钢的产量还是很小。

    他觉得是时候打造一批铁质的武器,给家族武士来个更新换代了。

    另外,甲胄方面也该增加产量。

    下一次出征的时候,老吕家就要全面使用铁器。

    吕武的封地包含了汾水的一部分河段,他在认为时机合适之后,频繁地巡视河段处。

    想要进入到新的时代,汾水就应该全面地利用起来!

    很早之前吕武就想搞出水力设备,只是封地内的溪水流速不合适罢了。

    比较简单的水利设备就是灌溉系统需要的筒车。

    将筒车研究出来,等于是完成了水力锻造锤的第一步。

    一旦将水力锻造锤弄出来,距离水力压模也就不远了。

    寻找到流速合适的河段,吕武花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教导和监督工匠制作出了第一台筒车。

    虽然已经有成品,却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使用和观察。

    更难的是制作轴轮、杠杆、齿轮……等等,不但要制作出来,还必须可以组装使用。

    这一点吕武都弄不明白,需要耗费时间来搞清楚构造,一再反复地进行试验。

    所幸,有个方向之后,缺的只是进行摸索。

    吕武还能保证那个方向一定正确!

    水力锤当然无法直接锤出板甲,只是用来反复锻造,也能用来处理块头更大的铁锭。

    想要利用水力来制作板甲,真正需要的是懂得操作的匠人。

    说白了,有合适的设备干什么都省力,也就等于省时。

    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现在的人处理很多植物类食物都是依靠人力去舂,一旦水利锻造锤真的搞出来,完全可以进行恰当的力度调试,解放掉妇女更多的时间。

    一些石磨之类,同样可以使用水力。

    吕武研究到一半,麻烦事又来了。

    边疆驻军发出警告,发现白狄在集结军队,判定白狄又将入侵晋国。

    虞显被召集过来开会,非常感慨地说:“多事之年啊。”

    关于明年晋国要跟秦国大战的消息,吕武已经告知了众家臣。

    连带边疆随时可能遭到白狄侵犯的猜测,他也进行了预言。

    这不,白翟联军今年才遭受重大损失,还是没彻底打疼狄人,又集结大军要来侵犯了。

    向边疆贵族发出警告的是边防驻军。

    晋国去年三军齐出动,跟白翟联军打了一场,消灭白翟联军之后驻扎在北疆,过年没几个月就南下。

    今年完成了与楚国的会盟,三军前往新田解散。

    而才解散多久,北疆又再一次面临入侵。

    不知道的人一看,还以为晋国马上就倒架,沦落到了连胡人都能随时来欺负的地步。

    很关键的是晋国呈现了内部不稳,又显露出了疲态,才一再遭到秦国的挑战。

    狄人是秦国一再忽悠和鼓动,才有了多次的主动入侵。

    “明岁与秦大战,必是一场旷世之战。”宋彬也想当预言家,比较期待地问吕武,道:“主,可有消息?”

    晋国现在的局面是自己内部不稳造成。

    可是晋国的贵族不能承认,他们只能寻找一个敌人,一再搞事的秦国,无疑就很合适勇来转移晋国的内部矛盾,成为发泄怒火的对象。

    吕武说道:“无非三军齐出罢了。”

    宋彬又问:“此次狄人来犯,元帅将出动哪位军将。”

    吕武摇头说道:“各军疲惫,去岁纳赋未归,已误春耕、秋收。今次该是魏氏应对。”

    姬寿曼这位国君喜欢搞事。

    栾书以及其余卿却不会让国君瞎搞事。

    晋国西北疆的“霍”地没有大贵族,北疆却是魏氏的封地。

    为了明年能拼尽全力跟秦国打,栾书不会因为狄人入侵再去集结哪个一个军团。

    那么北疆能出力的也就只剩下了魏氏。

    边防驻军已经向周边贵族预警,魏氏那边却没有派人征召。

    以吕武的理解,魏氏是要好人当到底,不征召去年疲于奔命的各个家族,要用自家的军队解决白狄的这一次入侵。

    尽管是这样,西北疆和北疆的各个贵族还是要悠着点,起码应该发布武士征召令,集结成军以备不测。

    吕武一样下达了征召令,却只是集结起了五百名武士,召唤了两千属民成为领主临时武装。

    他们的训练交给宋彬来执行。

    吕武则是重新投入到水利设备的研究当中。

    一些消息先后从北边传了过来。

    魏氏的吕琦集结了两个师的兵力,主动开赴白狄的地盘。

    双方在“蒲”的东北面,临近吕梁山的平原爆发大战。

    而西面又传来了消息,有一支秦军在没有派人宣战的前提下,偷袭了晋国边境驻军点“采桑”。

    现在还是春秋,不宣而战是为列国所不齿的行为。

    即便是被骂蛮夷的楚国,他们跟晋国交战每次都讲程序,也就是事先派人进行宣战。

    秦国的不宣而战已经不是第一次,还一直纠结胡人对晋国开战。

    晋国上下知道秦军再一次不宣而战,并且偷袭边境驻军点“采桑”的消息,没有大喊大叫,没有群情激涌,上下一片的沉默。

    这不是被欺负得失声了。

    是火山爆发之前的平静。

    连续遭到秦国以无耻的偷袭和欺骗,晋国上下从未有过的思想一致,一定要给予秦国永世难忘的教训。

    很快,吕琦击败狄人联军的消息被确认。

    魏氏大军获胜之后回转“吕”地,进行不完全的解散。

    正式得到出使任务的魏相,出发前特地派人来告知吕武。

    而到这个时候,季节已经进入到冬季。

    更多的消息先后汇集到吕武这边。

    晋国派出使者游走列国,齐、宋、卫、鲁、郑、曹、邾、滕先后响应晋国的会盟邀请,他们将在明年出动军队前往周都王城会合。

    列国响应会盟的消息刚传到不久,吕武收到了来自下军将韩厥的征召令。

    随后智罃的文书也被送了过来。

    文书上写得非常清楚,吕武虽然没有了实职,作为“军尉”也应该带上至少二十辆战车以及不少于一千五百名的“徒”。

    这个“徒”就是战兵。

    宋彬看了智罃送来的竹简,满脸严肃地说:“此为灭国之战。”

    光是小弟就召唤了八个,总兵力再怎么少也不会低于六万。

    晋国的中军、上军、下军和新军也会全部出动,仅是战兵就达到十三万五千人。

    再算上辅兵,晋国要出动的总人数起码三十万。

    这是倾巢而出!

    不单单宋彬认为晋国这是要灭了秦国,任何知道晋国将要全力以赴的人,他们都会产生相同的想法。

    梁兴说道:“我听闻周室亦会出兵。”

    周王室当然还有自己的军队,每一次晋国跟楚国大战,他们都会出动至少一个“师”去当啦啦队。

    卫睿很感慨地说:“秦君自绝于诸夏,沦为禽兽。”

    以现在的人,也就是周王室制度下的列国,他们认为世界上只存在三种人。

    第一种当然是诸夏。

    再来就是跟楚国一个阵营的人。

    第三种就是狄人、戎人各种胡,不统称为胡人,被称呼禽兽。

    事实上,各个民族自认为是胡人,要到匈奴的头曼单于时期了。

    头曼单于就是冒顿的爹,他引申了两种理论。

    长城以北所有逐草而居的引弓之民都是胡人。

    长城以南所有定居农耕的则是汉朝人。

    这样一来,一个名为“胡人”的新民族诞生了。

    等于“胡人”一开始真不是什么贬义词,是匈奴人用来进行民族大融合的“工具”。

    现在,吕武比较纳闷。

    原来秦国不是到了战国时期才被排斥,只是到了春秋中叶就要被开除出诸夏户籍了?

    他对几位家臣说秦国要被灭当然是不信的。

    秦国估计会挺惨,但一定没有被灭国,只是不知道会惨到什么程度。

    周王室也要出兵参与攻打秦国啊!

    他们除了跟楚国交战会派出啦啦队之外,基本不掺和各个诸侯国战争的。

    吕武有了新的疑惑。

    既然秦国要被开除诸夏户籍,有没有成功,又或者后面用了什么办法重新取得诸夏户籍的?

第133章:发挥余热的邯郸赵

    在秦桓公的领导下,秦人正在将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他们似乎是跟西戎打没有规则的战争太久了,已经忘记了礼仪节操,将对付西戎的行事手段用在了华夏文化圈的晋国身上。

    华夏文化圈的列国在秦国重新东顾之初,他们没摸准秦国的行事规则,好几次响应了秦国的会盟邀请。

    渐渐的,列国看清楚了秦国的无视礼节,他们还要依靠那套规则来保护自己,哪敢再跟秦国走得近啊!

    现在愿意跟秦国处朋友的列国几乎没有,倒是楚国那边很看好秦国这个新小弟。

    只是楚人也纳闷。

    他们总觉得自己已经够不重视礼节和规则,而他们不重视周王室的那一套很情有可原。

    毕竟,楚国又不是周王室分封的国家,从思想到礼仪法度,包括国家制度等等,有自己的一套。

    楚人之前还以为“全世界”只有吴国乖张,看到秦国好像比吴国更横,感到惊讶又觉得有趣。

    实际上,楚国知道吴国是晋国想要培养起来给自己难受的国家,他们很需要一个能够挑战晋国的国家,秦国在这个时候跳出来了。

    他们接触之后,楚人习惯性地用慢动作来进行分析,一分析就好些年,还没拿出一套怎么来栽培秦国的方案出来。

    像是这一次,楚国已经察觉到晋国要狠狠教训秦国,很清楚需要帮一下秦国。

    楚国帮助秦国的意见是统一的。

    然后,楚人的老毛病又犯了,他们知道应该支持秦国,就是在怎么支援上面进行不断的争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拿出一个可以执行的措施。

    国家大事方面,吕武能够了解到的信息不多,更不用去提列国的动静。

    又进入到下雪的季节。

    吕武总觉得有一种不真实感。

    恍恍惚惚三年的时间过去了,他从十四岁的稚嫩少年郎,变成了一个成熟的十七岁青少年。

    比较关键的是,十七岁就有了一个两周岁的儿子和同年龄的女儿,还有两个不到一周岁的儿子。

    没错,韩妏和赵辛先后又给吕武生了两个儿子。

    两位从夫人临盆的时候,吕武并不在家,他那个时候正在南下郑国的半路上。

    吕武成了四个孩子的父亲。

    因为贵族家庭不管有多少孩子只有一位母亲的关系,赵?成了四个孩子的母亲。

    下雪天气,吕武尽管还是有许多需要忙碌的事务,却会尽量挤出时间来陪伴家人。

    现在,他就一手抱着一个,两个一周岁的儿子正在胡乱地抓着他的衣服,另外两周岁的儿女则是满屋子地到处乱窜。

    赵?以及其余的从夫人,她们在边上鼓捣织布机。

    这个房间除了孩子的欢笑声,更多的是织布机木头磕碰声和时不时的一记梭子移动的“嘎吱”声。

    老吕家有种麻。

    事实上,但凡是能够种,每家每户都会种麻。

    另外,老吕家还种了桑树,打算大规模的养蚕。

    吕武有心折腾一下织布机,思来又想去地折腾了一段时间,承认自己果然不是万能,搞不出来新花样的织布机。

    他是贵族,自己不懂没关系,有了想法可以向下发布命令,以悬赏的方式征集。

    群众的智慧一直是无限的,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去驱使,早晚都能获得成果。

    “主,该喂奶了。”

    吕武转过头去,看到的是奶娘。

    这两位奶娘真的很奶,一看就奶量十足。

    她们从吕武手里小心翼翼地将孩子抱过去,躲到另外的房间哺乳去了。

    吕武看到吕阳拿着木剑在追女仆,又看到吕怡在玩麻线团,惬意地拿起旁边的茶壶“咕噜噜”地灌了一口,拿起竹简来看。

    雪季没来之前,晋国的北疆和西北疆很热闹。

    白狄屡战屡败,一直到降雪才消停下来。

    吕武从魏绛的来信中得知,魏氏就喜欢跟白狄这样的敌人交手。

    几次征战下来,魏氏进账了不少的马、牛、羊不提,抓捕到的战俘数量也很多。

    他给魏绛回了信,询问那些俘虏卖不卖。

    老吕家已经开始在扩展冶炼业,狄人不会农耕和一些技术活没关系,买来可以去挖矿嘛。

    晋国应对白狄的入侵很轻松,对秦国中小规模的入侵却一点都不轻松。

    已经依附的霍迁有什么动作会派家臣来禀告吕武。

    仅仅是两三个月的时间,霍迁来来回回地被征召了四次。

    “霍”地的贵族,他们被征召起来是应对秦军的入侵,夺回了秦军偷袭之下攻占的“采桑”,又在大河沿岸交锋了几次。

    老霍家被折腾得不轻。

    吕武没有支援人手,他以借贷的方式提供了霍迁一批粮秣和辎重。

    哪怕有吕武的支援,霍迁还是一再诉苦。

    本来状况就糟糕,又被反复地折腾。

    他们要重复应征,封地难以正常生产,没有获得任何的补偿,再有家底也撑不住,何况本来就没有什么储备。

    比较关键的是不管国君还是国家,没有对边疆贵族进行支持。

    吕武已经看到“霍”地大多数贵族的下场,近几年绝对会有很多贵族破产的。

    他在思考的是,老吕家要不要趁机发一笔?

    土地当然无法获得,却能吸引破产贵族带上武士和属民来投奔啊!

    只是他也知道一点,自己能有这样的想法,其余贵族又不是脑瘫,但凡有实力的贵族肯定都有类似的想法,就是不知道会不会有大贵族进场。

    正在吕武魂游天外时,梁兴来到了屋外的走廊。

    这位极为擅长吃喝玩乐的人才,他屈膝跪坐到吕武的正面,行礼说道:“主,邯郸赵遣家臣而来。”

    本来在织布的赵?和赵辛同时看过来。

    赵辛脸上满是紧张,差点给夹到了手。

    吕武察觉到后面的异动,转头看了过去,对赵辛笑了笑,重新看向梁兴,问道:“需我前往迎接?”

    梁兴可是知道邯郸赵风光不了多久,却很认真地说:“主,彼为卿之家臣。”

    在晋国,是个“卿”就是老大,老大的家臣自然不能怠慢。

    吕武缓缓地站起来,示意几位夫人就不用动弹了。

    他走到了偏房,自然会有得到示意的女仆过来帮忙更衣。

    换上了出门的正式服饰,又披上了皮裘,唤来了随行的武士,走出门踏上战车,一伙人往迎来送往的亭子而去。

    在这个讲礼的时代,迎接客人需要十足的讲究。

    只能隆重而不可怠慢,要不客人觉得自己受到侮辱,引发的后续会很千奇百怪。

    穿戴正式去迎接客人是一种最起码的尊重,见面先大笑几声则是表示友好。

    吕武过来,看到赵旃的家臣杜回,就是先大笑几声,走近了等对方先行礼,自己再回礼。

    一套礼节流程走完,他问道:“何至于冒雪而来。”

    杜回脸色很平静,说道:“不得不来。”

    吕武看了一眼同行的队伍,很庆幸没看到贵族女的身影。

    晋国卿位变动是一种必然,一切只因为赵旃的的确确没那个实力继续担任卿的职位。

    赵旃知道自己要下台了,能做的就是平静地接受现实,处理好一应事务,再收拾东西带上家人和仆众,老老实实地回去邯郸这个封地。

    去年,赵旃跟吕武有过交流。

    邯郸氏会重新嫁来嫡女。

    这是赵旃重新审视了吕武,承认吕武的崛起,进行符合身份阶级的弥补。

    说白了,其实就是追加投资。

    吕武邀请杜回同车。

    他们也就向着一处庄园而去。

    还是那一座建在半山腰的庄园。

    在下雪天气下,半山腰的庄园能看到比平时更美的景色,十分适合用来款待客人。

    谈正事就该登堂入室,再配上符合客人该有的招待规格。

    分别就坐之后,一众女仆端来了一应东西,少不了一罐热乎乎的肉汤。

    肉是羊肉,缺乏相应药材的关系,腥味十足,却是很高格的款待。

    “我主已在处理后事。”杜回美滋滋地喝了一碗汤,重新坐好开始谈正事,说道:“在下此来代我主询问阴子,尚需何物?”

    吕武知道所谓的“处理后事”不是指赵旃要死了。

    这是权力不用过期作废前,要好好地使用权力了?

    只是赵旃这么的“给力”,倒是搞得吕武很踟躇。

    一个“卿”的下台不会简单,没有经过血淋淋的抗争,选择和平卸任就是赵旃最大的筹码。

    其余的“卿”见赵旃这么识相,心里再不乐意也会选择大开方便之门。

    当然了,赵旃想要获得什么,又或是完成什么目的,不存在白拿。

    吕武在自己的脑海中翻找名单目录,想要的东西非常多,只是真的感到犹豫。

    不管现在还是未来,世界上没有白获得的好处。

    赵旃帮得越多,吕武欠下的情份就越大。

    邯郸赵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注定会是边缘家族。

    最主要的是,邯郸赵还没有跟复立后的赵氏主宗取得谅解。

    根据现在普世规则,吕武得到赵旃多少帮助,未来就要在邯郸赵需要的时候,只能偿还更多。

    对了,也能学郤氏。

    俺们还不起啊!

    要不,您这恩人还是去死算球。

    吕武想道:“赵武……,或者说赵氏主宗是怎么对待邯郸赵的?又或者,邯郸赵日后有没有什么劫难?”

第134章:又来到冰雪融化的季节

    吕武想到了“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这句名句。

    之前已经接受了赵旃的帮忙,弄到了一批老吕家非常紧缺的匠人。

    现在还矫情个什么劲啊!

    吕武也就比较正式地命人送来竹简,将自己需要赵旃帮忙搞到的东西刻了上去。

    这年头会写字,还要会刻字。

    刻字的是一柄小刻刀,用刀尖在竹简上很耐心地一笔一划刻。

    书写的行文不是从左往右,是从右边的第一片竹简开始,然后从上往下,再从右往左一片片的竹简写过去。

    没有标点符号,字还要往简略了写。

    反正能看得懂就行了,无法长篇累牍。

    一边刻字的吕武,一边想着心事。

    造纸的难度不高,他却是一直没有付之行动。

    主要是造纸出来必定会从根本上撬动整个贵族阶层的利益,到时候绝不是得到万众的爱戴,该是受到举世围攻。

    当前的知识都被权贵所掌握,造出纸也难以拿到书来抄写。

    说会遭到举世围攻一点都不是在开玩笑!

    稳固贵族地位的就是掌握话语权,而话语权要拼知识去争取。

    没有点身板又将造纸弄成,还去大肆地传播知识,压根就是活腻了。

    孔丘为什么是至圣先师?

    只因为他愿意将自己的知识有教无类地传播出去。

    并不是他主导的思想被认为多好。

    他的思想和主张要是真的好,一两个国君眼瞎是真的瞎,总不至于列国的国君都瞎了眼。

    就算是列国的国君真的瞎了眼,他们的臣工也全眼瞎了?

    其实就是孔丘的主张不适合列国,没有谁去单独针对他这个人。

    而孔丘之所以能取得至圣先师的成就,学问只是基础,更多的是情操。

    在谁都将知识藏起来的年代,有那么一个人愿意有教无类地传播知识,当代受益的人可能不多,却是一种利在千秋的提倡。

    想干大事就要有遭到排挤和针对的心理准备。

    所以了,孔丘的终生蹉跎是一种必然。

    逝世之后,孔丘称“子”也是一种理所当然。

    再后来的成圣,则是徒子徒孙争气了。

    反正,吕武真有那个能力去造纸,可是暂时没那个胆量去造出来。

    他琢磨着,等自己能拉起至少两个“师”的时候,或者更稳一些地奋斗到成为“卿”,搞出一套学说,再来抢一抢有教无类的招牌,也许千儿八百年后也能称圣?

    只是三册竹简而已,他耗费了一个多时辰。

    中间还因为刻错了字,搞得需要将竹简拆散再重新编册。

    杜回一点都不急。

    他喝着小酒,吃着美食,享受白种女仆的伺候,还能从高往低看赏心悦目的风景。

    “将三册竹简交给大大。”吕武调整了一下刻字弄得僵硬了的手腕,自有女仆将三册竹简撞进布袋和放在盘子,再拿去杜回的案头。他说道:“请稍等片刻。武有一物,需你一同带给大大。”

    杜回放下酒杯,慎重地重新坐好。

    这时,女仆就该全部退下。

    早在门外等候的另一些女仆,两个合理抬着一口大箱子进来,其余女仆则是进来更换宴席的食物和用餐工具。

    杜回看着箱子,问道:“此内……”

    “甲。”吕武本来没打算送的。只是吧,赵旃追加投资是一回事,他不能没有表示,说道:“来岁与秦大战,大大须有留名。”

    明年有一场旷世大战要打。

    晋国喊上了六个小弟,自家的中军、上军、下军和新军都会出动,不管战事的发展怎么样,肯定是要努力在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赵旃是要卸任卿位了没有错,走之前不妨碍再璀璨一把,有精彩的亮相和表现,才不是灰溜溜地离开,多少能算是荣誉退休。

    吕武沉吟了一下,说道:“我没有实职。若大大能说服下军将,我可往新军序列。”

    这一下杜回很是惊讶,又十足的感动。

    他拜服了下去,颤声说道:“阴子此情,回必告知我主。”

    贵族去哪个军团服役,不是去过哪里就永远该去那个军团。

    实际上,看的是哪个军团的军将最先征召,还要看被征召的贵族愿不愿意接受。

    不接受这个军将的征召,跑去了另一个军将麾下效力,一般没贵族敢这么干就是了。

    同时,军将想征召哪个贵族到自己帐下,会先看看这名贵族的履历,发现有在哪个军团服役过,除非是有把握招来又或是志在必得,不然不会去抢。

    杜回带着感动,搂着两个女姬,找个房间运动去了。

    上档次的贵族,哪家没养几个女姬?

    而女姬的用处就是这样了。

    老吕家肯定是上了档次,需要“入乡随俗”地养一些女姬,就是吕武从来不会自己去用。

    不是洁癖。

    纯碎是,不想某天搞不清楚新生婴儿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子嗣。

    送走了赵旃的家臣杜回,吕武又迎来了慢节奏的生活。

    日子就这么一天又一天的过去,到了一个被冻醒的夜晚,吕武睁开眼睛看着屋顶,眼眸里有着淡淡的忧伤。

    为什么不搞火炕呢?

    要是舍得花心思,地暖也能搞一搞的。

    这不是城池还没建吗?

    再来,吕武三年中有大半时间不在家。

    他在家的时候,又不能刻意地去追求舒适生活。

    道理是明摆着的。

    这年头就算是贵族,大多数也没有锦衣玉食的生活质量。

    实力弱小的时候去搞特殊,怕不是开启大召唤术。

    招来匪众没什么好怕,怕的是名声坏掉!

    “主?”赵?的睡眠质量一直不怎么样,一点点动静就能惊醒。她先感觉了一小会,察觉到吕武的呼吸不像是睡着该有的样子,低声轻轻唤了一声,得到回应才继续说道:“可要唤来暖被人?”

    吕武闷闷地回了句:“不用。”

    赵?属于那种没什么“火气”的人,睡觉要穿着厚厚的衣服,还暖和不起来。

    哪家贵族没几个暖床的女仆?

    她们也纯粹是帮主人暖床而已。

    主人要是有兴致,能搞点颜色的。

    只是,吕武过了一开始的热乎劲之后,对身份普通的女人已经失去追求。

    其实吧,到了一定的身份地位,品味肯定会跟着提高的。

    饥不择食这种事情,几乎不存在。

    “魏氏与韩氏已经将去年的分红送了过来。”吕武讲的是餐饮的红利,他想了想说道:“你若有闲暇,将家中事务熟悉起来。”

    赵?却是不吭声。

    在现在的普世观念中,家里有家主,自然是一切由家主来做主;家主出了门,嫡长子就成了“招牌”,管理家族的该是第一家臣。

    因此,甭管是家主的母亲还是祖母,或是妻子,她们享福也就是了,管理什么家族事务啊!

    关键吕武来自后世,他孤零零而来,又势单力孤地有了当前的基业,子嗣没成长起来之前,其实更想家人能帮衬一些。

    从夫人不能掌权,不然就是家族内乱的开始。

    正牌夫人却是可以的。

    另外,也不是说吕武不信任那些家臣。

    老吕家的第一家臣虞显随时会走人。

    得到吕武重视的宋彬对第一家臣的地位有兴趣,却在行政方面没有才能。

    要是不出现任何意外,虞显离开后就是由宋彬来继任第一家臣的职位。

    到时候老吕家的内政肯定是要堪忧的。

    其余的家臣,吕武挑来挑去只有卫睿懂内政,但也只是懂而已。

    “算了。”吕武也不强制追求,没有继续为难赵?。他琢磨着还是要招揽内政人才,含糊地说了句“睡觉”,不再说话。

    赵?自认没那个能力,也不敢参与家族事务,极大地松了口气。

    就这般的一天又一天接着过去,时间来到了冰雪融化的季节。

    气候的转变每年都在进行。

    今年的冰雪融化却对晋国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老吕家的家臣按照惯例,再忙也会特地抽出时间,前往半山腰的庄园,参与家族会议。

    这个会议很重要!

    吕武将听取家臣的任务简报,了解各个家臣负责的事务进展进度。

    有些进行到一半的事情,天气转为暖和之后,肯定是要接着干起来。

    他会对那些已经完成任务的家臣分派新的任务。

    “去岁,我家放归奴隶一千四百余?”

    吕武当时不在家,由家臣进行操作,挂名执行的是儿子吕阳。

    他按照惯例自我吹嘘了一番,主要提高得到自由的原奴隶,成为属民之后干活有多卖力。

    干贵族这种职业,不会自我吹嘘算是不合格。

    大吹特吹只有一个宗旨,干什么都是对的,你们要相信我,爱戴我啊!

    吕武将释放奴隶的事情看得很重要,用意是平衡家族内部的人口构造。

    哪天家族的奴隶超出武士、属民的四倍以上,一丝火星就能将整个老吕家烧成灰烬了。

    华夏的成长史就不是依靠奴隶来完成,吕武不会忽视这一点的。

    老吕家连续三年释放奴隶之后,带动了奴隶的干活热情。

    再将属民中的光棍尽可能地安排好。

    短时间内极速膨胀起来的老吕家,偏偏没有呈现出不稳的趋势,相反内部稳得很。

    吕武安排好了家族来年的工作计划,改为将注意力转到军备上面……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0647/ 第一时间欣赏春秋大领主最新章节! 作者:荣誉与忠诚所写的《春秋大领主》为转载作品,春秋大领主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春秋大领主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春秋大领主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春秋大领主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春秋大领主介绍:
一觉醒来到了春秋时代的晋国,成为一名小领主。晋国刚刚发生国君号召多家贵族一同消灭赵氏家族不久。国内余波未平;国外动荡连连。魂穿成为小贵族的吕武,决定在进击成为大领主之前,先用后世的知识,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而这是一个穿越者无论干什么,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发明家的时代!春秋大领主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春秋大领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春秋大领主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