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武侠修真岷江风月TXT下载岷江风月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岷江风月全文阅读

作者:果然绝妙     岷江风月txt下载     岷江风月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零五章 前军都督

    凤凰山上,縞素漫野。敌情无论有多么紧张,老万岁的后事仍是头等大事。

    杨展和刘见宽趁夜到了大西军前军都督白文选的大营,白文选不由惊惧。要知道,军中仍有人认为是杨展射的那一箭。

    白文选一把拉着刘见宽,“你们怎么来了?”然后狐疑地望着杨展,问道:“莫非真是你们所为?”

    杨展道:“什么事情是我们所为?”

    “杨将军还要明知故问吗?你给我说句实话,射死老万岁那一箭究竟是不是你所为?”

    杨展微微一笑,“白将军,不管是不是我,张献忠死了,岂不大快人心?”

    白文选心中一凉,杨展的人品,他是了解的,敢做也敢当,所以才被称为英雄。如今形势,不否认,和正面承认差不多。

    他的内心五味杂陈,虽然他早已对老万岁心生罅隙,但过往的种种情谊仍刻在心上。如果真是杨展杀了张献忠,他就应该与杨展不共戴天!

    他脸上变幻不定的神色逃不过见宽的眼睛,他笑道:“文选别乱想,大将军和你开玩笑呢,我们正是听说了这个消息,才赶来找你的。”

    文选将信将疑,一瘸一拐在营中踱了几步,凄怆道:“算了,无论你们来干什么,我都不想知道。你们赶快走吧!”

    见宽纵身跃到他面前,“文选,我们给大西军送来一条前程,你也不关心?”

    白文选一字一顿,“我关心也没有用,如今决策权在平东王手中,你们说的任何话,他都不会相信。上次在江口的教训,大西的代价实在太大。”

    杨展诚恳道:“白将军,张献忠之前的所作所为,你心里清楚。大敌当前,蜀国和大西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我们愿意一笔勾销。今天来,想请你从中斡旋,共同抗击清军。然后帮助你们回到陕西,大家各守故土,各安乡民。”

    白文选本已冷到极点的眼神慢慢回暖,“杨将军,我愿意相信你的话,我也希望和你们结盟。但是,你前番失约,大西军损失惨重,估计平东王是不会答应的。”

    突然,营外响起说话声,亲兵进来报告:“抚南王巡查过来了!”

    白文选一急,连声催促:“杨将军、刘将军,你们赶快走吧!”

    杨展呵呵一笑,“来得正好,省得我们又去他帐中拜访。”

    白文选大急:“你们这是要来害我吗?我有什么对不起你们的?”

    杨展道:“正因为你救过我师弟,我才要送这个前程给你们。放心吧,我知道如何应对抚南王。”

    这个时候,走,才是最危险,也是最说不清楚的。张文秀大踏步进了营帐,大喇喇喊道:“文选,明天,你们前军给父皇磕过头便开拔吧,务必打赢第一阵,鼓舞士气!”

    文选不答,文秀定睛一看,他的后面赫然立着杨展和刘见宽,显然文选已被点了穴道。杨展好整以暇地问候道:“抚南王别来无痒?”

    张文秀唰地一声抽出佩剑,抢上前来。刘见宽接着,两人在营中一上一下打了起来。杨展赶紧解了白文选的穴道,让他去营外封锁了消息。

    白文选回到营中,单膝跪地,“请抚南王息怒,都是我的错,让他们把该说的话说了,你再惩罚我吧!”

    张文秀以往对杨展和刘见宽都很尊敬,但他们在江口的事情上,实在将他骗得太惨。如果不是他江口受骗,父皇就不会惨死在凤凰山。

    他如何收得了这仇恨之剑?攻势非但不减,剑法更凛厉了。杨展担心打斗声音传了出去,便隔空点了文秀的穴道。

    文秀怒目相视,杨展帮他理了理衣衫,温和道:“你的愤怒,我懂!你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所以上次对我们深信不疑。我承认我利用了你,但我是为了除魔卫道。如今,张献忠已死,正是你们悬崖勒马回到正途的时候。为了给你们送一个好的前程,我和师弟才冒险来访。我给你解开穴道,如果愿意谈,你便谈。不愿意谈,我们再打也不迟。”

    杨展的话引起了张文秀的好奇。自从张献忠死后,他们几个兄弟反复商量,要去找清军报仇雪恨,又怕杨展在后面偷袭。而且,在粮草弹药上,他们远远赶不上清军,耗下去,还不知道是怎么一个结果。

    杨展解了他的穴道,他虎着脸,怒目而视。杨展便接着说道:“你们定是要找清军报仇的,即使不想报仇,清军也会来找你们。没有我的支持,你们有取胜的把握吗?如果失败了,怎么办?往哪里逃?我肯定不会让你们再回到成都或者重庆的。抗击清军这件事,我们的利益是相同的。这次,你们没有必要怀疑我的诚意,我会全力支持你们,共同对敌。若是打通了汉中这条路,你们回到陕西,改掉滥杀滥抢的坏毛病,割据一方,保境安民,岂不成就一世功名?”

    他的话,句句打在张文秀心上。文秀吃一堑长一智,灵机一动,说道:“要我再相信你,也不难。这几日,我们便要和清军开战,你让刘见宽将军带十万担粮食和一万支火铳到文选军中支援,我便报请王兄和你结盟。”

    杨展微微一笑,文秀的心思,他当然明白。这既是试探,也是一种变相的合作。估计要张可望答应结盟是不可能的,以这种形式与张文秀合作,也是一个好办法。

    帮他们打退清军,一劳永逸地将这两支虎狼之师赶出四川,这便是杨展想要的结果。

    他爽快地答应了张文秀的条件,张文秀仍然虎着脸拂袖而去。白文选也不说话,杨展对他施了一礼:“白将军放心,我们回去就给你送过来。帮你们走上正道,是我十多年来的心愿!”

第一百零六章 巴茅草丛

    张文秀明白纸包不住火的道理,连夜赶到老营,向平东王报告了此事。

    平东王张可望黑青着脸,“你吃他的亏还不够吗?你不明白他的真正用心?”

    文秀道:“不外乎借我们的手抗击清军,然后将我们赶回陕西,但我们也不吃亏呀。”

    可望摇摇头,“文秀呀,文秀,父皇不在了,想灭了我们的,有多少?想吞了我们的,又有多少?难道你就不明白?”

    “那你说杨展是想灭了我们,还是吞了我们?”

    “十多年前在百丈关,他不是就清清楚楚告诉我们了吗?前一阵子,我两个去眉州,他们不是也有这个意思?说什么让我们走正路,实际就是想吞了我们大西军。父皇的心血,难道我们要拱手送人?”

    文秀压低声音,“兄长,我们大西军现在内外都不是人,之所以现在还没有散,除了你我兄弟死撑着,也有父皇使用恐怖血腥手段压着。其实早已经失掉人心,有多少人还肯为我们拼命?稍遇强敌,就会溃散。因为之前的名声太差,走到哪里都不会受人待见。杨展名声好,我们若和他结盟,就能重新收聚人心。只是结盟而已,并不是投靠!”

    张可望点点头,“好,你既已向他开出条件,就看他如何行动了。让定国和你对调,他和能奇打前锋,你断后,既便于接收杨展支援的物质,又能防着他。记住,一定要防住他,不能让他的人渗入我们的地盘。”

    张文秀领命而去。明天是老万岁入土的日子,张可望还有很多事要忙。以前,他总憧憬自己当家作主,现在,这个愿望实现了,才知道原来是个累死人的活。

    不一会儿,安西将军张定国进来,气喘吁吁地说:“兄长,清军已近保宁,天亮前便会和我们交火,父皇最好今晚就入土!”

    张可望噌地一下站起来,“快通知他们两个到老营,父皇入土必须秘密进行,除了我们四个,谁都不能知道他被埋在何处。”

    “父皇的坟茔不是都建好了吗?”

    “那是用于迷惑别人的,你想想,等我们走后,有多少人想要父皇的脑袋?又有多少人恨不得扒他的皮、食他的肉?”

    文秀和能奇很快赶过来,张可望已将兵丁打发出去。兄弟四人手忙脚乱用锦被包裹了张献忠,能奇将他抱起,另外三个拿了铁锹锄头,飞纵过几个山头,终于找到一处荒僻寂寥之地。

    张可望还不放心,扒开一丛高高的巴茅草,笃定地说:“就这里了,应该神不知,鬼不觉。”

    文秀道:“不行,听老人们讲,巴茅草是老虎的温床,万一父皇被老虎吃了,就惨了。”

    能奇道:“父皇叫黄虎,他自己本身就是一只虎,他不吃别人就不错了。就将他埋在这里,让他的来生重新做回一只老虎,而且还是林中的大王。”

    在他们争执的时候,可望和定国已经甩开膀子挖坑了。巴茅草丛还真是一处好地方,不多时,坑已挖好。

    几个义子将张献忠的遗体缓缓放进坑中,围在坑边磕了几个响头,咬着牙抽泣了几声。

    可望下令:“覆土吧!”

    能奇这才想起:“我给父皇刻的像忘了带来,他最喜欢的,等我去取了来。”

    定国也说:“父皇最喜欢金银财宝,我们好歹给他弄一点?”

    可望沉声喝道:“别整那些,你们要想父皇保全尸身,就这样埋了吧。”

    能奇不敢反驳,弟兄四人默默葬了父皇,又将巴茅草丛复原,让人看不出痕迹。

    回到老营,将张献忠的衣帽装进棺材里,钉上钉子,封了棺,这才通知全军上下,提前为张献忠送葬。

    夜已深沉,虽是一个简易的葬礼,倒也像模像样,对得起老万岁创了这个大西军。

    这座坟墓,自然埋的好东西不少,连能奇那幅版画也在里面。除了他们四个,谁也不知,这竟是一座疑冢。

    丧事结束,未曾合眼,定国带三千先锋,风驰电掣而去。张可望吩咐文秀:“你的人往南退三十里,迎接杨展的支援。”之后,他在能奇和五军都督的簇拥下,尽起大西军,北上迎敌。

    ……

    杨展说到做到,回到成都便赶紧准备粮食和武器弹药。

    户部尚书费小金抱怨道:“张献忠虽然已死,但他的大西军仍然是蜀国的敌人。你不去打他,还送粮食去喂他,你这个好人做得太不可思议了!再说,今年大旱,我们的粮食都不充足,若被你拿去十万担,又会短上一大截!”

    杨展生气道:“小金,这个道理,别人懂不了,你不能不懂。十万担粮食,能买一支部队帮我们挡着清军,有什么不好?从现在起,我们能少打一场仗,就坚决不去打。蜀人已经死不起啦!”

    吏部尚书帅远洪赶紧上前打圆场,“你们说的都对,清军要打,大西军要防,蜀人要生存。乱世之中,没有谁能保证每一步都走得正确,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这次,我们就把这粮食和武器都送去,看看他们怎么表现吧!”

第一百零七章 信你太难

    川北古驿道,车声辘辘,蜀军的粮草弹药源源不断进入大西营中。

    张文秀笑逐言开。前方捷报频传,后方粮草充足。大西军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局面了。

    原本他们早已到身无粒米、杀马充饥的地步,杨展的支援正当其时,让一只气息奄奄的猛虎又昂首挺立。

    这是大西军和清军第一次交火。

    清军统帅是肃王豪格,皇太极长子,身经百战,是满清名将。

    他早听说张献忠战斗力胜过李自成,得到入川的命令时,还心中打鼓。

    开拔到汉中,天上掉馅饼,竟捡到一个刘进忠。不费一兵一卒,就攻克了四川人千百年来引以为傲的天堑险关。

    挺进到保宁,先锋官哈宁噶又来报,他们进入顺庆深山勘探地形时,机缘巧合,一箭射死了张献忠。

    豪格大惊,究竟是自己运气好,还是老天都要帮助大清平定天下?抓住战机,命令清军全速推进。

    先锋官哈宁噶为了掩饰捡来的战功,马不停蹄,在凤凰山下与张定国遭遇,两支速度惊人、所向披靡的铁骑打得难分难解,战斗场面惊涛骇浪。彼时,杨展的十万担粮还未起运,张定国的部下等着杀了这些满人,好抢粮食吃。

    天亮时,张能奇赶到。哈宁噶陷入重围,全军覆灭。他领着两名亲兵左冲右突,杀出重围,逃进保宁。

    张定国和张能奇紧追不舍,张可望带着大队人马随后而来,三兄弟将保宁围了个水泄不通。

    保宁城并不大,但豪格大军驻在这里,要攻下,尚需时日。之前哈宁噶扔下的粮食不够二三十万大西军塞牙缝。饥饿之火刚开始可以燃烧敌人,时间长了,就只能燃烧自己。

    在城外筑好工事,兵丁们力气殆尽,一个一个饿倒在地。张可望唯一可以做的,便是以“攻下保宁城,吃一顿饱饭”来激励将士。

    这时候,张文秀的运粮车将蜀国的粮草转运过来,全军上下一片欢腾。

    他们在四川近三年,这还是第一次觉得,四川的大米饭真的很好吃,又糯又香又甜。

    大西军已和蜀军结盟的消息不胫而走,将士们眼中燃起了希望。甚至五军都督,私下都在议论此事。

    张可望悄悄告诉文秀:“现在,你可以带着队伍慢慢靠过来了,我们彼此之间不能隔得太远。”

    “杨展那边咋办?我们接下去还和他结盟吗?”

    “粮草武器来者不拒,我们打清军,就算回报他了。但他不能干涉我们的军事,不能靠近顺庆,必须给我们留下后路。否则,我们没有办法全力去攻清军。”

    大营外,文秀军中的传令兵求见抚南王,张可望点点头,文秀将他唤入。他呈上一封书信禀道:“抚南王押粮走后,蜀军送来一封信,是蜀国大将军杨展写给平东王的。”

    文秀将信双手递给可望,可望看后哈哈大笑:“果然不出我所料,杨展想吞掉我大西军的狼子野心,这么快就暴露出来了!”

    文秀忐忑,“他说什么了?”

    可望不屑道:“对我们军事指手画脚,说什么川北地形他最熟悉,要我们按他的部署执行,还说什么,如果需要,他可带那支和尚道士组成的伏虎军来帮助我们。”

    文秀欲言又止,杨展曾经在广元驻守,对川北地形熟悉是事实。而且,那支伏虎军,他们多次领教,确实太厉害了。如果听杨展的,和伏虎军共同对敌,一定更有胜算。

    但是,他也受过杨展的骗。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谁又能保证这次不会重蹈覆辙?

    算了,还是听王兄的。张可望道:“我们既要利用杨展,又要防杨展,绝不能被他牵着鼻子走。”

    文秀道:“既如此,还请王兄亲笔回他一信,方便我和他继续周旋。”

    可望命人拿来纸笔,客客气气回了杨展的好意,甚至还说,要亲自赶走清军,以弥补之前过错,希望大将军继续从物质上支援大西军。

    这封回信到了杨展手中,杨展却是大惊失色,着急得连连跺脚。费小金取过信来看,安慰道:“初生牛犊不畏虎,张可望第一次统帅全军,又初战告捷,自然骄傲。此时听不进去大将军的话,也很正常。”

    杨展道:“他的对手是豪格,豪格守在保宁那个弹丸之地,坐等他们去围攻,必然有杀招。张可望小胜一场便骄傲,骄兵必败啊!”

    费小金气得一拍大腿,“哎呀,可惜我的十万担粮!”随即又问:“现在,明知他要败,你还接着送吗?”

    杨展换作讨好的语气:“尚书大人,你只有好事做到底了,我们现在若是袖手旁观,他们输得更惨!万一退回来,我们就麻烦了。以他们烧杀抢掠的习性,到时候我们损失的就不只这点了。”

    站在一边的刘见宽道:“干脆我带伏虎军去送下一批粮,到了那里就不走了。万一清军打过来,既可帮张文秀抵挡,也可拦着大西军,不让他们往南退。”

    杨展道:“他不让你去帮忙,你偏要去帮,他们更会起疑!唯一的应对之策是,一边继续支援他们,一边通知蜀国各地守军,往那个方向集结队伍,既防清兵又防大西军。”

    兵部尚书刘见宽立马去部署,杨展却在室内走来走去,安静不下来。费小金劝他道:“我知道你想拉一把那几个小子,但他们跟着张献忠那么多年,身上的坏毛病不少。我们和他们积怨已深,要想让他们走上正路,真的太难。”

    杨展叹道:“我也是想为天下百姓减少点祸害呀!”

第一百零八章 再度开战

    其实,张可望也料到了豪格必有猫腻。但他仗着人多,以不变应万变。

    万万没想到,豪格使用的竟是以身诱虎之计。待大西军将保宁围起来后,刘进忠引大部分清军从广元大山里出来,又将大西军反包围起来。

    大西遭遇最惨烈的一次夹击,二十多万人死伤大半,剩下的人也溃不成军。眼看全军覆没,张文秀闻讯赶来,才为他们打开一条生路。

    张可望、张定国、张能奇各领残军趁机冲出,逃到南部县,收拢溃军。

    张可望多年以来,习惯于听命行事。这次为报杀父之仇,与清军对决。胜的时候还好,跟着感觉走。一场大败,便让他六神无主。

    定国和能奇都等着他发令,想了半天,他想起了老万岁临终时候的嘱咐。

    他便对定国和能奇说道:“看来还是父皇英明,早就为我们想好出路。兄弟们,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们照父皇说的做,先去贵州和云南吧。”

    定国道:“去贵州和云南,就要经过重庆,我们还得打仗!”

    可望道:“杨展正想拉拢我们,阻挡是有可能的,但不会往死里打,我们便一鼓作气冲过去。”于是,惊魂未定的大西军又从陆路向川东方向转移。

    他们气喘吁吁,又累又饿,一个个蓬头垢面,衣衫破烂,有的武器弄丢了,有的鞋子跑没了。也不敢停留,为了逃命,依然保持着一天一百里的速度。

    他们跑了,张文秀却和清军打成一团,身边的人一个个倒下,他和白文选带着七八万人且战且退,又退回顺庆。

    之前打造的战船还在,张文秀已经接到平东王的命令,在清军追来之前,带着七八万人上了战船,从嘉陵江上向重庆奔去。

    这个时候,他想的只是尽快和兄弟们汇合,完全忘了可以向杨展求援,也忘了这样做只会撕毁盟约。

    曾英早得到杨展的命令,堵在江上。密密麻麻,遮天蔽日,不知有多少战船停泊在嘉陵江与长江边,组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宽阔的江面波涛汹涌,蜀军和大西军不得不再度开战。

    前有强敌,后有追兵。所幸张可望、张定国和张能奇从陆路上过五关斩六将,突破杨展和曾英的重重阻挡,也到了重庆。

    兄弟四人合兵一处,与曾英对峙。曾英见他们一个个狼狈不堪,饿得只剩半条命,轻蔑地笑道:“这些人已是强弩之末,不被饿死,也会逃走,坚持不了几天就会消失,大家守住就好,没必要浪费炮弹。”

    杨展只让他挡,没让他消灭大西军,他也不敢轻易开炮。如果张可望转头再去抗击清军,那是最好的结果。

    但张可望再不敢后退,刚刚失去张献忠,他还没有做好当首领的准备。他一旦打定主意要完成张献忠的遗命,前面刀山火海也只有闯了。

    曾英不动,他们就驱战船绕江盘旋,冲突转战,如入无人之境。

    张文秀在这样的形势下,更无暇他想,奋勇作战,将敌方战船撞得震天动地。蜀军见大西军如此勇猛,心胆俱裂,望风披靡。

    曾英已经得到消息,亲自率领几十艘战船,四面围裹,将张文秀困在垓心,但就是无人敢于靠近。

    曾英站在桅杆后面,拉满弓弦向张文秀射击,不料岸上的张定国看见,手疾,一箭射出,正中曾英额头。曾英大叫一声,一头栽进江里。

    蜀军见主帅阵亡,登时大乱,四散奔逃。张文秀一边冲锋杀敌,一边派战船接应兄弟们渡江。

    大西军精神倍增,拼命死斗,江面上死尸狼藉。曾英俊部下李占春、于大海带领残兵逃奔涪州。

    大西军趁势登岸,长驱直入。张可望轻而易举占领了川东重镇重庆,大喜过望。所获粮食、辎重不计其数。饥饿了几天的大西将士终于又吃上了一顿饱饭。

    在重庆城休整三日,之前溃散的大西兵丁纷纷来归,张可望军势复振。

    重庆失陷、曾英战死的消息震惊了整个蜀国,杨展带十万蜀军水陆两路来夺重庆。

    张可望听到风声,弃了重庆城,往遵义而去。

    杨展入城,唤回李占春和于大海,打扫战场,安抚百姓,恢复生产。

    曾英的尸体也被找回,杨展以平寇伯的礼仪为他办了丧事。

    李占春本为重庆都督,现在,曾英不在了,杨展便命他负责重庆一应军政大事。再三叮嘱做好准备,阻击清军。

    马兰兰也和杨展一起到重庆来了,只有她知道,曾英的死,对杨展有多大的打击。

    她不想安慰杨展,她更希望这种锥心的疼痛能够让杨展醒悟:他不是一个心善的道士,而是乱世之中,一国的大将军!对敌人仁慈,便是对自己人的残忍。

    大西军走远了,清军又来了,如果杨展一味心好,甚至不知自重,支离破碎的蜀国、心惊胆战的蜀民,将靠谁来守护?

    安顿好重庆,十万大军纷纷回去,杨展在几个师兄弟的陪伴下,准备从重庆穿到川北,勘察清军动向。

    兰兰阻拦道:“好运气并不是随时都跟着你,万一遭遇不测,你对得起以国相托的蜀王吗?对得起那些眼巴巴望着你的蜀民吗?”

    费小金强作轻松道:“我们原本想借此机会,陪大将军再去体验一下游侠生活,也被你点穿。算了,大将军,勘察清军动向的事就交给见宽和伏虎军吧,成都还有大堆的事情等着你呢。”

    杨展转头盯着兰兰,冷冷道:“你想说的话,我都懂。我所付出的代价,我心里有数,就不劳你费心了!”

    兰兰的脸一下子变得绯红,“死性不改,谁敢说你半句?谁又能改变得了你?”

    一跺脚,兰兰也扬长而去了。

第一百零九章 强敌压境

    杨展哪里顾得上自身安危?前门送走了大西军,后门又迎来清军。他必须尽快弄清敌人的虚实。

    广元、绵州、保宁,到处都是满族铁骑。这些被大西军折腾得荒无人烟的地方,又有了新的热闹。

    杨展走的是陆路,深山密林最易隐身,同行者只有刘见宽和大板牙。两个道士和一只猴子在沟壑丛林之中,飘然而至,飘然而去。

    他当初任广元守备时,已经将川北的山山水水跑遍,最熟悉这里的地势。哪里有关山险隘,何处有山寨,他都知道。

    两天下来,他已摸清清军的情况,可谓强敌压境!领军的,正是满清的靖远大将军、和硕肃亲王豪格。豪格骁勇善战、力大无穷,且擅谋略,还有像鳌拜那样勇猛精进的大将。

    只需看清楚清军的营寨,杨展心中便已明白,他能战胜张献忠和他的义子们,但绝无把握战胜豪格。

    事实上,这个豪格真的太强大。奉旨西下时,三下五除二便攻克陕西全境,肃清了李自成的残余势力。现在,刚刚入川,又打跑了大西军,轻松占领了四川天险。

    杨展暗自庆幸,幸好早派李志勇和铁脚板守在驿道,张文秀刚在嘉陵江上船,他们便带着伏虎军占领了顺庆,挡着了清军。否则,清军早已靠近成都。

    想起成都,他的心中又是一疼。原本已作好规划,石材和木料也着手准备,正要为蜀国重建一座都城。如今,清军入川,战乱频仍,又不知道要拖到何年何月。

    勘探得差不多了,他们便往顺庆方向走。刚走到一个山谷,一骑快马从后面跑来,马上之人狼狈逃窜。杨展、见宽、大板牙飞身上树,后面是一队清兵,叽里哇啦大叫,火铳、铁箭乱飞。

    杨展不假思索,拈弓搭箭,一箭一个解决了清兵,最后一个射在腿上。

    那个清兵本已落马,又挣扎起来,踉跄去抓马缰,见宽从树上跃下,将他制住了。

    被追那人回头一看,翻身下马,朝他们纳头便拜:“谢两位大师救命之恩!”

    见宽轻笑道:“先别叫大师,你是何人?为何被追?”

    那人是一条彪形大汉,看他行止,也是练过功的人。

    “我是前面凤凰山四方寨的人,听说张献忠的队伍走了,我便想回寨子去看个究竟,不想遇到这群清兵!”

    “罗为届,别来无恙吧?”杨展笑呵呵地问候道。

    大汉一惊,抬头望着杨展,这才认出来,俯身再拜:“杨将军,我终于见着你了!”

    杨展将他扶起,向见宽介绍道:“这是我在陕西时的手下,罗为届。”随后问道:“你怎么在这里?”

    罗为届叹了口气,“杨将军有所不知,当初你走后,陕西就陷入战乱,我们和流贼打了几场,都打散了。我也不知道该往哪里去,听说你在广元,就想来投靠。刚入川,又听说张献忠攻下了成都,我就留在凤凰山的寨子中了。”

    杨展让见宽将俘虏打晕放到马上,然后对罗为届道:“走,带我去你的寨子看看。”

    从顺庆到西充,之间横亘着两条大河,一条叫西溪,一条叫荆溪;两溪之间有很多座山寨,这些山寨大都建在山上,寨子四周是深渊。

    多年来,山人保甲相结,囤粮守望。平时,大家在山下各选肥沃土地耕耘,一旦有警便收聚所有粮食、衣物入寨拒守。大寨可容万家,各寨之间互有联系,一寨有警,他寨赶来声援。这是这一带居民多年来对付土匪强盗的办法。

    这样的大小山寨有一百多座,其中势力最大、山寨最险的是罗为届的四方寨。因为他当过军官,打仗很有一套,周围数十寨都听他的号令。

    前一阵子,张献忠打来,他们实在没有办法抵挡几十万大西军,被迫放弃山寨,逃进了深山幽谷。

    大西军走了,清军来了,罗为届想回来看看,竟与清军不期而遇,最意外和惊喜的是,终于找到了杨展。

    大西军离开的时候,张献忠已死,所以山寨没有遭到破坏。相反,他们驻扎这里的时候,还加固了寨子。

    罗为届将杨展请入四方寨中,见宽弄醒俘虏。这俘虏虽身着清兵服饰,却是一个汉人。杨展正是因为这个,才留了他的活口。

    俘虏醒来,自然明白生存之道,一五一十把他知道的清军内情都讲了。

    原来,清军之所以没有继续进攻,除了杨展早已派兵抵挡,他们内部正在争功,闹得不可开交。

    争的就是:究竟是谁射死了张献忠?

    雅布兰是不可能的,他跟着多尔衮。哈宁噶说是他,鳌拜又说是他,豪格分不清到底是谁,给朝廷上报时,干脆说是自己亲自射死了张献忠,攻破了张献忠的一百三十多所营寨,斩首数万级。

    捷报传至京师,顺治帝下诏嘉奖豪格。哈宁噶和鳌拜就不高兴了,觉得靖远大将军抢了自己的功劳,在军中闹脾气呢。

    杨展暗喜,想不到当初伪装成清军射杀张献忠,能达到一石三鸟的效果。

    罗为届好奇地问:“那到底是谁射死了张献忠?”

    俘虏道:“清兵中分成几派,我们这些跟着刘进忠投靠的汉兵不敢发言,其实是我们总兵刘进忠!”

    见宽捂嘴偷笑,嘲讽道:“你们刘总兵有那等本事?”

    杨展仍然不愿现在就暴露真相,把话题引开,详细问了一下清军的其他部署。那俘虏也只说得出一鳞半爪,杨展教训了他一顿,也放了他的生路。

    罗为届带着他们将山寨以及大西军在这里所修工事都走了一遍。

    末了,杨展目光灼灼地看着罗为届,问道:“怎么样?当初你来找我,却没有找到。现在,我们相遇于此,是否老天注定了要让你来担此使命?”

    “什么使命?”

    “驻守川北,抵抗清军!”

第一百一十章 山寨御敌

    罗为届拱手谢道:“罗某现在是一介平民,岂能担负重任?再说,我手下仅有数千山民,无枪无炮,如何抵抗清军?”

    杨展指着见宽,“兵部尚书在此,官帽子、人马、武器、粮草,他都随身带着呢,马上就能给你。”

    罗为届愕然。见宽笑一笑,伸手到怀中摸出来一张纸,吩咐罗为届:“拿笔墨来吧!”

    罗为届将信将疑,寻出笔墨呈上。见宽接过笔来,一挥而就,将纸递给他道:“你看满意不?满意就去请大将军盖上大印吧!”

    杨展笑吟吟地看着他俩,从怀中摸出一方小印,“我这可不是大印,但管用得很呢!”

    罗为届被任命为顺庆都督,统三万兵马。他激动得热泪盈眶,当兵多年,想不到有这一天。

    杨展靠在寨子的栅栏上,望了望云雾缭绕的峡谷,叹道:“张可望若是愿意听我的建议,仅靠着这凤凰山的地形就能战胜清军,更不要说川北遍地是关山险隘!”

    罗为届道:“属下定不辜负大将军的信任,绝不放清军越过顺庆!”

    杨展摇摇头:“拦得了一时,拦不住一世。如此强敌,得想个办法让他自己离开才行。”

    三人在四方寨中商量了几个时辰,定下方略,便开始实施。

    时近黄昏,罗为届匆匆离开四方寨,去深山老林找山民去了。

    刘见宽将调兵令缚在大板牙脖子上,大板牙看一眼杨展,杨展点点头。

    大板牙依然不动,朝他呲牙咧嘴,甚至去拉杨展的衣袖。见宽调笑道:“连大板牙都不愿意辛苦这一趟,大将军也有无兵可调的时候。”

    杨展躬身拍拍灵猴的头,温言软语哄道:“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敌人一时半会儿打不过来,只要你尽快将调兵令都送到,我们就安全了。”

    大板牙只得离去,须臾消失在山林沟壑之中。可容万人的寨子,如今只剩下他们两个。

    天完全黑了下来。山中的夜分外热闹,是那种静寂中的热闹。荒野静寂,野兽、鬼神的低喘和呻吟便格外清晰。

    虽说他们师兄弟早就习惯了这样的环境,但身处古老的山寨,且方圆几十里没有人烟,心里还是有些忐忑。

    “我们点一堆火吧?”见宽建议。

    “点火就危险了,什么样的牛鬼蛇神都会招来。”

    见宽开玩笑道:“张献忠若是泉下有知,此时正是他找我们报仇的最佳时机。”

    杨展身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仍凛然道:“他怎么敢来?这里不知有多少冤魂等着他呢!你白天没见着山上那些到处丢弃的人皮?”

    见宽打了一个寒噤,赶紧挨着他坐下,悄悄抱怨道:“师兄,你怎么越来越不会聊天了?再这样说下去,我都想跑了。”

    杨展笑道:“亏你在重瞳观学了多年,还怕这些!世间最不可怕的是鬼,最可怕的是人!此刻无事可做,不妨练练静功。”

    闭目,打坐,入定。顷刻,杨展已魂游天外。这些年,他不知不觉练成此功,自己也甚觉讶异,更不曾告诉与人。

    见宽静了半晌,心潮起伏,怎么也不能入定,又开始絮絮叨叨,他以为杨展在听,浑不知这里已只他一人了。

    说着说着,他已没有了之前的恐惧。看杨展一副睡着了的样子,便走出房门,靠着栏杆听这山中的虫鸣兽叫。

    蓦地,他听出了从北而来由远及近的马蹄声,看看天色,正是子夜时分。

    夜半出兵岂是好事?见宽转身回房,看杨展兀自入定,便想出去弄清楚情况再回来禀报。

    他顾不得仔细思量,施展轻功下了山寨,奔着来敌方向跑去。

    连换了几个山头,终于弄清楚,这一千多骑清兵竟是直接往山寨而来。

    他反身回到山寨叫道:“师兄,师兄,清兵来了,一千多人呢,这可如何是好?”

    无人应答。四方寨空空当当,只他一人的脚步声和说话声。咦,师兄去哪里了?怎么办?我也藏起来?

    见宽正不知如何应对,杨展背上背着、手里拿着一大堆羽箭出来了。显然,他已知敌情,并从寨子中找到了这些仅有的武器。

    “别着急,这一定是清军派出的前锋部队,他们也想来抢占这个地方,夜半出击,正是要趁我们不备。”

    “怎么办?李志勇他们要明天才过来,罗为界最快也要明天才返回。”

    “当然不能把山寨让给清兵,就我们两个也要打这一场阻击战。”杨展将弓箭扔给见宽,接着说道:“清军在明,我们在暗。而且,夜色中,他看不见我们,我们却看得见他们。这一场,我们赢定了!”

    他这是给见宽打气呢,怪不得大板牙不愿意离去,原来它早预感到了这一场大仗。

    杨展吩咐到:“别靠他们太近,让他们摸不清楚虚实,甚至弄不清楚我们是人是鬼!”

    见宽当然明白,背上羽箭,便跟他下山了。清军兵马正在爬山,除了马蹄声,都紧闭着嘴巴。

    啊的一声,一人栽下马来。还没有反应过来,啊,啊,啊,叫声不绝,接二连三,已有数十人栽下马。

    清军反应也快,黑夜中辩不清来敌方向,便四周乱射。射过一阵,侧耳细听,没有响动。于是组织兵丁下马,拿着剑在树木草丛中乱挥乱砍。

    什么也没有找到,难道遇上了鬼?他们都知道张献忠死在此山,莫非是他显灵,要找清军报仇?哈宁噶正是这队清兵的头儿,他在心中默念道:“冤有头债有主,你可怪不得我!要找就去找真正射死你的人吧。”

    默念完,他又命令继续前进,相互靠近一点,别掉队。

    绕过一个山湾,又有士兵中箭落马。这一次,哈宁噶看清了,箭是从那边一个寨子中射出。他叽里咕噜交代副将几句,便带着一部分人往那个寨子冲去。

    等他跑到,寨子中空无一人。哈宁噶命令士兵点亮火把,留下一个小队驻守这个寨子,他带着其他人又向另一个寨子前进。

    刚一转身,身后传来惊恐的尖叫。回头一看,寨中刚刚点亮的火把已然熄灭。哈宁噶领头冲了进去,一脚拌在自己人身上,伸手一摸,满地的尸体。

    “点亮火把!”哈宁噶再次命令,话刚出声,一件东西迎头而来罩在他身上。

    有胆大的士兵再次点亮了火把,大家抬头去看哈宁噶,惊得目瞪口呆。

    哈宁噶顺着他们的目光来看自己,魂都差点飞了,原来他披着一件人皮。

    士兵帮他脱掉人皮,大家挤作一团,地上是刚刚中箭的清兵尸体。有人建议道:“我们就在这里等天亮吧。”

    突然,火把再次熄灭,唰唰唰,又是数十箭。没有中箭的清兵鬼哭狼号跑出寨子,由于对地形不熟悉,有人掉下了寨子前面的深渊。

    刚刚留在山下的副将也狼狈逃窜过来,他的身边只余下二十来人。他已遭遇五六次攻击,损失掉了三百来人,竟连敌人的影子都没有见着。

    哈宁噶大着胆子聚集自己的队伍,一点人头,还有不足四百人。现在更不敢分兵了,也不敢继续前进。

    他对副将说道:“不管对方是人是鬼,我们总要弄明白了,才好回去复命。”

第一百一十一章 关山险阻

    哈宁噶仗着人多,又一次点亮火把,这次多了个心眼,点了十来个。

    十来个火把将寨子照得如同白昼,除了自己人的尸体,还是没有发现敌人踪迹。

    副将悄悄拉着哈宁噶耳语:“莫不是张献忠真的以为是你射杀了他?将军,我建议尽快离开这个鬼地方,回去禀报肃亲王,让他带大军来吧。”

    哈宁噶已被吓破了胆,深以为然。一队人马前后相接,亦步亦趋,从寨子中撤了出来。

    寒霜已降,兵丁瑟缩着伏在马上,唯恐那神秘的箭射到自己。纵然如此,仍没有逃过一劫。蓦地,路边密林中,又射来一阵冷箭,箭箭中的。

    没有中箭的清兵鬼哭狼号,顾不得同伴,往山下狂奔。哈宁噶举起火铳,一边跑,一边胡乱开枪。他这一开头,其他兵丁也开了枪。

    山谷深处,一时枪声大作。饶是如此,也没有救得了他们。那冷箭追着他们,一个山头,又一个山头。

    最后,哈宁噶只带着四五个人跑了出来。

    天刚亮,和硕肃亲王豪格已被营外的叫嚷声惊醒,他披衣出来,喝道:“何人喧哗?拉出去斩了!”

    哈宁噶呼天抢地进来,“王爷呀,你可得为我作主!我射杀了张献忠,他变成鬼来找我了!”

    “休要胡言乱语!哪里来的鬼?好好说话,我让你去抢占山寨,怎么又回来了?”

    “我们去了,一千多人,全被射杀了,就剩我们几个拼命跑了出来!”

    豪格不待他说完,一脚将他踢翻,“全军覆没,你还有脸回来?”

    哈宁噶趴在地上争辩道:“不怪我呀,王爷,我能射死张献忠这个人,但我打不赢张献忠的鬼魂!”

    他将前后经过一说,豪格也陷入了沉思。站在一旁的刘进忠问道:“你们没有看到敌人,那山寨中可有人?”

    哈宁噶道:“哪里有人?我们四处寻找,方圆几十里都无人烟。”

    刘进忠刚投靠过来,立功心切,主动请战道:“王爷,哈将军这是对地形不熟,所以中了敌人的暗算。不管那寨子里是人还是鬼,让我带兵去为你拿下!”

    豪格一者好奇,二者不愿多耽搁时间,下令道:“集结队伍,本王要带十万兵马进驻凤凰山山寨,管他是人是鬼,都让它灰飞烟灭!”

    大军开拔,速度就慢了下来,等他们到了凤凰山下,已是第三天了。

    豪格打眼一看,哪里是荒芜人烟?漫山遍野旌旗招展,炊烟缭绕,凤凰山中到处是马嘶人叫。他将哈宁噶唤到面前,一顿狠揍,骂道:“张大你的狗眼看看,这满山跑的是人还是鬼?”

    哈宁噶呆愣着,也想不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两天的功夫,罗为届早带着山民回寨,打扫了战场,恢复了山寨的生机。李志勇也带着伏虎军赶到,一帮和尚道士在山寨中东看西看,喜欢得很。

    赶在清军之前,帅远洪从成都也带五万人马过来,大板牙竟然没有跟来。杨展关切地问道:“大板牙出什么事了?”

    远洪道:“妙峰和尚另有安排,把它召回去了。”杨展也没有时间深问,让远洪将人马分出两万,连带粮食弹药交给罗为届。然后将另外三万人安排到往顺庆方向的七坪寨,伏虎军则布置在往保宁方向的大佛垴寨,这两个寨与四方寨形成犄角之势。

    豪格胜仗打多了,也见识过百丈关、剑门关、朝天关等险要关隘,根本没有把凤凰山看在眼里,指挥着清军一股脑往前冲。

    眼看冲至第一片山寨,还没有任何动静。豪格心想,住在山寨中的,定然不是山民就是土匪,否则,怎会没有炮弹?

    念头刚起,炮弹落下,正正落在清军阵中,一时人仰马翻。豪格只当没有看见,提缰拍马,当先勇进。

    没走几步,另一个方向的炮弹也飞来。鳌拜便提出分兵两路,他从另一侧绕过去。谁知另一侧的炮火更加猛烈,清兵被压着打。

    杨展将张献忠之前留下的工事用到极致,张可望没有来得及搬走的炮架子都派上了用场。

    豪格见惯不惊,照样带着人马往前冲。这样打了一阵,清军已被分成几处。炮弹够得着的,轰隆隆炸个不停。炮弹够不着的,已有成千上万的和尚道士和山民杀了出来。

    豪格习惯性地冲杀一阵又一阵,渐渐,他已经分不清楚自己所处的方位,仿佛陷入一个**阵中。

    最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有三个着青色道袍的道士,手中各提一柄剑,飘然飞到他身边,将他围了起来。

    豪格早听说过,蜀中和尚道士或修武功,或修法术,今天正被自己遇上。

    他抖擞抖擞精神,挺枪迎战,拼尽全身力气,与他们周旋。幸喜不时有清军将领过来支援,才保得他一条命在。

    看这满山遍野的和尚道士,再看这险要的山寨和复杂的地形,今天这样打下去,清兵将不是死于炮火和弓箭,就是死于这些武功高手的刀剑。

    豪格果断下了撤退的命令,清兵拥着他且战且退,杨展组织人追杀一阵,也放他去了。

    回到保宁,豪格问刘进忠:“像凤凰山那样的关山阻碍,四川还有多少?”

    “到处都是,张献忠打进了四川,也没有办法留下来,正是因为这特殊的地形和刁蛮的人心。”刘进忠这样说,是为了让豪格觉得离不开他。

    “蜀中和尚道士都会武功吗?”

    “都会,杨展正是依靠他们打败了张献忠。”

    豪格心中一寒,挥挥手,“你先退下吧,让鳌拜进来。”

    鳌拜进来,豪格感叹道:“进入四川,我以为最大的敌人是张献忠,把他消灭了就是胜利,谁知道还有比他更厉害的敌人!”

    鳌拜宽慰道:“王爷勿忧,胜败乃兵家常事,今天失利了,是我们地形不熟、情况不明。待我在军中找几个可靠的汉人,扮作百姓,一路打探下去,弄清情况,再作部署。”

第一百一十二章 废墟之城

    杨展站在四方寨山颠平台,这里有八个炮架,大西军撤离时带走了六门大炮,剩下两门,炮身上都铸有名字,一门叫“威武大将军”,一门叫“威武二将军”。

    刚刚这一场大仗,两“将军”发挥了强大的威力,这是杨展见所未见,也闻所未闻的。

    不待他发问,陪在旁边的罗为届道:“这些都是张献忠后来安置的,我们哪有这个本事。”

    杨展用手摸着这两门铮亮的牛耳大炮,炮身一丈五左右,估计有数千斤重。内心不由惊叹,大西军竟有了这样的武器制造能力!

    他对罗为届道:“让人去把刘见宽和帅远洪两位将军请上来,哦,对了,还有伏虎军里那几个懂火器的。我们学一学,也要造出这样的大炮才行。”

    帅远洪和那几个伏虎军很快来了,杨展皱眉,“见宽呢?他这个兵部尚书不在,谁来牵头?”

    远洪回答:“来不及向你报告,他和李志勇带着几个伏虎军,向成都方向追去了!”

    杨展一惊,“鱼儿进来了?”

    “对,有十来个人,百姓打扮,山民去山下耕种时混进来的。山民回寨,他们便往顺庆而去。顺庆有人来报,说径直朝成都方向跑了。”

    杨展问道:“都作好准备了吧?”

    远洪道:“你的调兵令一出,谁敢不遵从?放心,一切照你的安排在推进。”

    这十几个百姓,正是鳌拜带领的清军探子,奉命深入蜀军腹地探察军情。

    他们做梦也没想到,一路上之所以如此顺畅,正是杨展刻意为之。

    没走几个地方,鳌拜已步步惊心。除了顺庆城没有遭到破坏外,整个川北,无论城市和村庄都惨不忍睹。

    房屋因焚毁而倒塌,荒草丛生,满地白骨,绝无炊烟。可怖的是,一个活人也没有见着。

    他们越往前走,心里越瘆得慌,走到广汉,瓦砾荒草之中,隐隐传来野兽打斗之声。

    鳌拜不禁有点相信哈宁噶的话,这四川真的已是荒芜人烟,之前和哈宁噶作战的,真的是张献忠的鬼魂。只不过,后来杨展带人赶到那里和他们打了一场大仗而已。

    四川幸存下来的人,应该都在顺庆和杨展军中,否则,如此宽广的天府之国为何莽莽苍苍,仿佛成了无人区。

    同行者纷纷提出打道回府,鳌拜却坚持要走到成都。毕竟,成都才是四川的首府,蜀国的军政中心。

    他们站在成都宽广无边的废墟上时,夕阳为残垣断壁镀上了一层金色。这样的壮观景象,令他们张大的嘴巴无法合拢。

    瓦砾之中,暴露着许多尸骨,仿佛这里刚刚举办过一场人肉的欢宴。原本杀人不眨眼的这一队清兵,面对此骇人场景,已是心胆俱裂。

    他们背靠背挤作一团,谁都无法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来。举目四望,一处完整的建筑物都没有,一个活物都没有出现。

    太阳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落下,他们心里只有两个字:“快跑!”

    但腿脚打颤,无法举步。

    蓦地,地底一阵wongwong之声响起,如波浪一般在废墟之城荡漾。十几个人身子一软,栽倒在地,不省人事。

    那是地府传来的索命之声,毋庸置疑,张献忠已将成都这座繁华之都变成了一座炼狱。

    半夜,冷霜铺地,这队清兵被冻醒过来。他们不假思索,翻身而起,一溜烟奔来路逃去。

    四野静寂,反正不会碰到人,他们便大着胆子上了官道。

    走到顺庆地界,天已大亮,看到第一个人的时候,他们眼里都流下了热泪,原来自己还活在世上。

    官道上渐渐热闹起来,衣衫褴褛的百姓奔走相告:“大将军杨展在凤凰山找到张献忠的尸体了,把他身上的肉切成了块,让大家分回去祭奠死去的亲人!”

    有人嚎啕大哭,边哭边骂:“魔鬼张献忠也有今天!老子也要去撕下一片肉来吃掉!”

    又有人叫到:“张献忠的头被抢走了,七坪寨的人被他杀了几千个,说是要拿回去锤成浆来喂狗。走,我们也去七坪寨分一点!”

    鳌拜向属下做了个手势,他们跟着这伙人追去。到了七坪寨下,一伙人正在争夺一个包袱,旁边有人说,那就是张献忠的头。

    鳌拜使个眼色,大家一拥而上,抢了包袱,扬长而去。

    回到保宁,鳌拜举着张献忠的头,十几个人雄赳赳气昂昂地地来到豪格营外。

    “报,鳌拜将军凯旋归来,已割下张献忠人头!”

    豪格惊喜地迎出营外,“鳌拜呀,鳌拜,你不愧为我满族勇士,竟立此奇功!”

    “天助王爷,这一下我们可以班师回京了!”鳌拜洋洋得意地掀开包袱,呈上张献忠人头。

    豪格打眼一看,这人头和传说中的张献忠非常相像。不过,他还是问道:“你怎么认定他就是张献忠?”

    “王爷呀,我们从成都回来,机缘巧合碰上凤凰山当地一伙人正在掘张献忠的坟,碑上刻的正是大西皇帝张献忠的名讳,我们赶跑他们,割了头颅,就回来复命了。”

    其实豪格也是假意问问,不管真假,他都会认定那就是张献忠。

    他接着问道:“这一路,可将敌人军情探察清楚?”

    “禀王爷,我们经过仔细周密的探察,四川已被张献忠搞得赤地千里,城市全是废墟和白骨,乡村荒无人烟,野兽出没。”

    “成都呢?”

    “成都就是一座无边无际的废墟之城,既无建筑,也无人口!”

    “军队呢?”

    “除了驻扎在凤凰山和顺庆的军队,其他地方无一兵一卒。”

    鳌拜又将一路所见的凄惨景象添油加醋地叙过。现在,他一心想的都是尽快离开这个鬼地方。

    “王爷,张献忠留下来的这一座炼狱,我们还有攻占的必要吗?”

    豪格斥道:“怎么没有必要?即使是荒无人烟,也必须成为大清的王土。”

    鳌拜接着解释:“我们若进入这样的地方,风餐露宿且不说,没有百姓种田,吃什么呢?听说张献忠在那里时,就只能以人为粮,甚至到杀士兵来吃的地步。”

    然后补充道:“难道我们还要浪费人力物力去帮助川人重建家园?”

    听此话,豪格也有些惊心。不过,他也有很多过虑。“杨展呢?我们不将他消灭,回去交不了差。”

    鳌拜向来思谋深远,“川人如今都在杨展军中,除了那些武功高强的和尚道士,都是饿得皮包骨头的百姓。他们成不了大清的心腹之患。与其白费力气与他们纠缠,不如让他们自己去重建家园。等到大清把周边地区都占领了,四川就是一座孤岛,那时候,不是轻而易举就将它变成大清的土地了吗?”

    豪格用赞许的目光盯着鳌拜,鼓励道:“将军思虑周详,把你带着大军一路打到成都,又将凤凰山掘出的张献忠尸体在成都枭首的经过,拟一份捷报,上报朝廷吧!”

    鳌拜又惊又喜,躬身到地,应道:“喳!”

第一百一十三章 画地自守

    清军探子前脚刚走,刘见宽后脚就进了四方寨。他将一路监测的情形向杨展仔细叙过,杨展突然想起一事,一掌拍在几案上。

    “糟了,前一阵子准备的石料和木材,都堆在成都的废墟上,小金他们一定没来得及搬走。如果被清军看到,就露馅儿了。我们既有能力重建,天府之国就仍然是被敌人觊觎的一坨肥肉。”

    见宽笑道:“放心,放心,全部移到当初青羊宫和大慈寺的地宫里了。你不是要暂缓重建成都吗?正好堆在那里,也免得被风吹雨淋。”

    杨展放下心来,“要重建一座城,那点东西肯定不够,以后再说吧。你一定要安排一队人马守在那里,即使是废都,也是我蜀国的灵魂。”

    说至此,他又追问:“小金撤营后,没留下痕迹吧?毕竟当初搭建营寨是按一座城的规模。”

    见宽点点头,“什么痕迹都没有留下。”接着问道:“师兄,小金他们只需撤到眉州即可,为何你要让他们撤去嘉定?”

    杨展咬着嘴唇,陷入深思,见宽只好闭嘴。过了一会儿,杨展又问他:“石料和木材都堆满了地宫,你在哪里制造地狱之声?”

    见宽嘻嘻笑道:“秘密,以后回到成都,我也那样吓吓你。”

    杨展可没有心思取笑,又问:“你觉得豪格会走吗?”

    “傻子才不走!攻,又攻不下;就算攻下,得到的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焦土。数十万大军,吃什么?喝什么?再说,你将天大的军功送到他手中了,他还不见好就收?”

    “我咋感觉他没那么容易班师回京呢?”其实,该做的都做了,杨展仍然忧心忡忡。

    见宽没有办法分散他的注意力,忽然想起,差点忘了一件大事。“师兄,有一件事,远洪师兄一直没敢告诉你,怕你分心。刚刚,我从他那边寨子过来,他才给我说。”

    “什么事?”杨展心中狂跳,这段时间,弦绷得太紧,总是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在哪里等着自己。

    “你的岳母秦良玉将军病重,妙峰和尚都带着大板牙去了。”

    “什么?多久了?重不重?兰兰可知?”杨展着急得连连发问,见宽却摇着头,一问三不知。

    “我也不清楚。要不,我陪你去一趟?”

    杨展起身,匆匆去找罗为届,“为届,把这里守好,等我回来。”

    “大将军,出了什么事吗?”大家都拥了过来。

    “家里有事!”杨展出了四方寨,又一一去找远洪和李志勇,叮嘱来叮嘱去,唯恐他们出错。

    远洪道:“大将军别急,秦将军身经百战都挺过来了,应该没事。妙峰和尚是她家常客,自然会去看看。等清军走了,我和见宽再陪你去。你若现在就去,必然被秦将军责骂。”

    杨展头也不回地往前走,“被骂也要去,我已经很久不曾去看望她老人家了,正好也有事向她请教。这里有你们,我一天打来回,不会有问题的。”

    远洪只一条胳膊,也伸出去抓住他的衣袖,“都怪见宽多嘴,这里的事情,如果像你预料的一样,当然不会有问题。怕的是,出乎意料之外。”

    杨展正踌躇,见宽呼道:“大板牙回来了。”

    顺着他的手指,他们看到大溪谷对面山上,一只猴子奔腾跳跃,或攀岩,或在大树之巅飞纵,须臾到了面前。

    它的背上,依然是那一个黄布包袱。杨展打开,里面是一幅字画,是秦良玉的笔迹,柔中带刚。

    杨展破涕为笑,岳母能写出这样的一幅字来,可见病已大好。他的目光随即专注在那四个大字上,“画地自守”。

    杨展脑中顿然清明,岳母的想法竟然与自己不谋而合。他指着这四个字,对见宽道:“这就是我让小金将成都的队伍带去嘉定的原因。”

    见宽不解,“清兵不是在这里吗?他去嘉定,怎么画地?怎么自守?”

    “等清兵走了,我们只留罗为届在这里镇守。从这里开始,经川东,然后川南,川西,我们给刘进忠、张可望,还有南明,都画出一条界线来,分兵固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小金带到嘉定的兵,重点要布局在云南和贵州边界。”

    罗为届将自己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杨将军,你有勇有谋、德行高超、百姓拥护、将多粮广,又有蜀王的背景,为何不树起一面旗帜,反清复明,却甘心情愿画地自守?”

    杨展不屑道:“现在,反清复明的旗帜太多了,一会儿弘光,一会儿隆武。我们和蜀王不去凑这个热闹!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蜀国没有天灾**、蜀民有饭吃有衣穿。这天下已经够乱,再多出一个争天下的,百姓就更加遭殃了。画地自守,能保得蜀民太平,杨某于愿足矣!”

    罗为届第一次听他说这一番话,感动得热泪盈眶,“杨将军有此抱负,罗某定然誓死追随!”

    见宽在旁边帮大板牙收拾包袱,抖出来一张小纸条,晃眼一看,师姐的笔迹,赶快递给杨展。

    这是一封简短的家信,杨展看后,心潮更加起伏。

    “敬呈杨大将军:家母已愈,不劳挂心。欣闻捷报,可喜可贺。蜀民有幸,幸而有你。你若不幸,蜀民不幸。自珍自重,爱民爱己。”

    兰兰的话,向来说得直接,但这直筒子里倒出来的豆子,蕴含着深深的担忧和关切。

    只她最了解,蜀地一日不平,杨展一日顾不上自己。尤其因为顾不上自己,也不喜欢别人来关心自己,那样等同于添乱。

    杨展很快整理好了自己的心绪,清军还没有离开,容不得半点疏漏。

    众人拥着杨展,回到四方寨。寨中又有一人等着杨展,竟是白文选!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七里宝藏

    杨展进了四方寨,白文选一瘸一拐迎上前来,因为起身太急,弄翻了凳子。杨展唰地抽出腰上的伏虎剑,见宽大急,惊呼:“师兄你!”

    杨展回眸一笑,他的剑只是稳住了那只凳子而已。“放心,我不会杀了你的朋友。”

    白文选躬身施礼:“白某见过杨大将军,请大将军宽宥我大西军再度开战之罪。”

    杨展冷冷道:“可惜我十万担粮食,都喂了一群白眼狼!如今,你们杀了曾英,又和蜀国开战,我怎么宽宥?”

    白文选低着头,申辩道:“形势所逼,不得不为之。”

    杨展嘲讽地一笑,“今天,又是什么形势逼着你来见我?”

    白文选诚恳道:“再度结盟!”

    “张可望让你来的?”

    “不,是抚南王派我来的,平东王还不知道呢。”

    杨展挥了挥手,“你们已经去了贵州,和蜀国没了相干,有多远,就滚多远吧,我懒得再管你们的事。”

    说着,杨展领头进了议事厅,大家依次坐下,白文选找了一个面向杨展的位置。

    “大将军容禀,我和抚南王将与大将军唇齿相依,我们……”

    白文选细细讲来,原来当日他们离开重庆,抵达遵义,赶走南明督师王应熊和守将王祥,才在遵义站住了脚。

    四王仍以平东王为尊,重新调整了大西的军政国策,决定停止杀戮,不再扰民。从此以后,每到一地,也学杨展,招抚百姓、保境安民。

    为显示他们摈弃过去的决心,四王恢复了本姓,叫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

    白文选和刘文秀留守遵义,负责防御蜀军,其他三王继续向贵州腹地挺进,那里还在南明的控制范围。

    交代了事情的背景,白文选才说出来意,仍然是粮食问题。王祥退出遵义时,带走了遵义的粮草,刘文秀麾下十五营将士即将断粮。

    白文选道:“我们既然已发誓痛改前非,就不会再去百姓家中打粮。抚南王担心,十五营共七八万将士,万一约束不了,闯入蜀国境内抢粮,再与蜀军开战,就对不起大将军了。所以派我前来,一者向大将军买粮,自此后,我们也学大将军屯田养兵;二者和大将军结盟,自此后,两家唇齿相依,互通有无。”

    见宽哂笑道:“文选,你一个瘸子,空手而来,拿什么买粮食?背着孙可望,又怎么结盟?”

    杨展饶有兴味地看着白文选,等着他的回答,白文选却沉默不语。

    帅远洪道:“我这几天守在七坪寨,倒听说了一段民谣,据说是大西军撤走时,那些留下来的伤兵扮成百姓,躲进深山后传出来的。我敢断定,你的资本,就与民谣有关。”

    白文选也好奇地张大了眼,自己的资本当然要等杨展答应结盟后才能说。

    远洪抑扬顿挫地念道:“上七里,下七里,百个人头千担米。金银就在七坪里,谁能识破就归你。”

    众人大惊,大西军竟然在七坪寨藏了金银。这当然是可能的,当初张献忠突然中箭身亡,他们走得仓促,没有带走金银。这次便派白文选回来,想用这批金银买粮?

    白文选脸上先是一红,继而淡定下来,含糊答道:“也许吧,就看大将军是否愿意结盟了。”

    杨展道:“结盟可以,前提是必须先赶走清军。强敌环伺,变数太多。今天结盟,明天开战,有何意义?”

    白文选甚是不解,“大将军的意思是等你们赶走清军再说?”

    “我的意思是,你们回过头来,帮我们一起赶走清军!”

    杨展的话刚完,白文选未及开言,帅远洪已经气炸了,“我坚决反对!曾英的惨死还没有让你受到教训吗?还让这帮禀性难改的畜生再回来祸害?”

    见宽也不同意,他也不避文选,温言细语地劝杨展:“大将军,我们这几天做的事情,足以让豪格离开四川了。耐心等着就好,何必再生枝节呢?”

    杨展知道,不把自己的想法讲透,连身边的人都会生出怨言。“好吧,我给你们讲讲。豪格非等闲之人,他们虽有内部矛盾,但他终究是大清的亲王,内骨子里是以大清利益为重的。班师回京,符合他的个人利益。继续守在这里,符合清朝的利益。不给他一次迎头痛击,他是不会乖乖离开的。”

    远洪道:“集中我蜀军的力量,也足够撵走他,何必再去招惹大西军?”

    杨展横他一眼,他可不会在白文选面前暴露蜀军军情,四面都是敌人,东南西北都要防御,哪里敢集结蜀军?便反问见宽:“你相不相信白文选这个人?”

    见宽点点头。

    杨展说道:“我也相信白将军的为人,他不会拿话来诓骗我们。既然他们下决心要痛改前非,没有故态复萌的道理。”

    远洪气哼哼怒道:“师父和师妹都早就说过,你这个轻易就相信别人的性格,迟早会害人害己!”

    杨展借着他的话头问白文选:“将军不会害我吧?”

    白文选激动地说道:“我自来敬重大将军人品,如果不是在大西军中还有故人情谊在,早已投到大将军麾下,怎会来害你!”

    杨展欣然点头,“就这样说定了,你给抚南王写一封信,我派人送去。请他派五万将士,经重庆过来,与我合围豪格,将他彻底赶出巴蜀之地。之后,你们也退回遵义,从此结盟相依。”

    白文选道:“仅一封信,怎么够?将士们不吃饱肚子,哪里来的力气开拔?大将军如此豪情,何不更慷慨一点?”

    杨展目光灼灼地看着他:“不见你的金银,我都调不动粮食了。上次那十万担已经把我这个大将军的面子用光,户部尚书费小金记住我这笔账呢!”

    白文选道:“金银是有,但粮食不去,金银不动。这是抚南王给我的命令,我也不敢私自做主。”

    他单身入蜀营,当然有所防避。杨展也不为难他,想了一个折中之法。

    他问道:“白将军可懂你们军中那牛耳大炮的制作方法?”

    白文选自豪地说:“我怎么不懂?当初便是我协助那两个洋教士做出来的!”

    杨展大喜:“如此甚好!我把这里的粮食分两千担出来,随信送去,就当这次围剿清军的军粮。你也不忙起出金银,只需教会我们制作大炮就行。等到赶走清军,你再起金银,我再送粮食,正式结盟,皆大欢喜!”

    白文选也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

    见宽带着一对伏虎军去送信送粮,他必须当面给刘文秀陈说利害。

    远洪则带人跟着白文选学习制作大炮,把大西军留下的石臼、石碾、炼炉等设备全都利用起来。

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林大事

    深冬时节,万木萧萧,驿道两旁高大的柏树却依然苍翠。各地赶来的武侠们行走在驿道上,感叹着蜀道的艰险曲折。

    也不知道是谁散播出去的消息,杨展准备和清军决战的事,本应是军事机密,现在成了武林大事。

    中华大地,大部分河山都在清军的铁蹄之下,杨展要保四川,人人听说后都热血奔流。特别是那些武侠,没能保住自己的家乡,也想来这里出一分力,证明自己也曾拿起武器打过清军。

    来的人越多,杨展越是忧心忡忡,豪格会不会本来要走都不走了?

    这么大的动静,豪格怎会不知?他确实准备班师回京,把这里交给刘进忠,已然任命他为益阳总兵。

    鳌拜因有了对张献忠掘墓斩首的功绩,不再争夺射死张献忠之功,还编出“吹箫不用竹,一箭贯当胸”的民谣来帮豪格粉饰。

    肃亲王的“肃”字,不就是“吹箫不用竹”吗?

    之所以如此大费周章,因为豪格的政敌多尔衮在京城等着他们呢。多尔衮听说了他们之前争功的事,正准备以此来打击豪格。

    回京就是为了自证清白,但如果大战之前撤离,罪过就更大了,那叫“畏战而逃”!

    豪格决定不走了,至少打完这一仗才走。他知道,再用当初对付大西军的战术,是不可能取胜的了,必须另定策略。

    杨展挺立在凤凰山的最高峰,面对巴山蜀水,他也改变了想法。

    以前所做的种种,都是为了让豪格自己离开。拉刘文秀过来合围保宁,也只是想撵走豪格。事到如今,他有了更大的谋算:“收复川北全境!”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蜀人要想过太平日子,只有收复全境。

    保宁当然是核心,若是一步一步向北推进,岂不给了敌人数次喘息之机?如果换一个外地人来指挥这场战役,也不得不这样做。当初张献忠和孙可望正是那样想的。

    杨展对川北的地形了若指掌,心里便想着如何出奇兵。几处山寨都太过热闹,他不想回去,带着大板牙奔下山。

    他们也上了蜀道,不知不觉竟向成都方向而去。偶有拿着武器的武侠迎面而来,他们便飞纵上树,躲在柏树茂密的枝丫里,仿佛和这些人捉着迷藏。

    大板牙突然离他而去,飞越过密密麻麻的丛林,瞬间消失。

    这个本事,他是永远也比不上的。也懒得去追,正好呆在柏树枝里冥思苦想,不一会儿,便睡着了。

    一盏茶的功夫,大板牙拉过一根嫩枝条,轻轻拂在杨展脸上。

    杨展醒来,“大板牙,你去哪里玩了?”

    大板牙跳下树去,杨展低头一看,三个和尚正在他的树下打坐呢。

    杨展狂喜,纵身跃下,躬身到地,毕恭毕敬念道:“俗人杨展,见过妙峰大师、贯之大师、涤尘大师!”

    三位大师齐刷刷站起来,敛眉问讯:“大将军可有差遣?”

    杨展奇道:“你们如何到了这里?怎么反来问我?”

    妙峰不言,还是贯之话多,“我们收到武林帖,请我们三日之内赶到你这里,共襄武林盛举。我们还在想,你干嘛这么见外,让大板牙跑一趟就是,何苦发帖子?”

    杨展迷惑,伸出手要来帖子,原来是费小金的笔迹。他又是恼怒,又是感动。师弟们没法劝阻自己,竟想出这样的办法来帮助御敌。怪不得来了这么多武侠!

    杨展要请大师们去四方寨,妙峰道:“我们就不去凑热闹了,学武之人,若用于大军对阵,无异于卸掉武功。你还是另外给我们安排一个去处!”

    和妙峰和尚,杨展最想谈论的,不是清军作战的事,而是师父和蜀王的近况。说起来,已经很久没有他们的消息了。

    妙峰不愿意去四方寨,也只能在这路边上交谈了。听他焦灼的口吻,妙峰安慰道:“他们都好,只要你好,他们就更好。”

    听了这样的话,杨展也只能无奈苦笑。大战当前,也顾不得这些了。

    望着和尚们清?的脸,杨展想到,要在川北莽莽群山中出奇兵,还有比武林高手更好的奇兵吗?

    拿定主意,杨展道:“大师们既来帮我,当然要委屈听从我的安排了。相信我不会让你们白来这一趟,但,还是要请你们去四方寨,大家商量好后,一起行事。”

    四方寨中,已是人满为患。武侠们感到新奇得很,这里看看,那里摸摸。很多人又不听招呼,到处乱窜。若不是杨展回来,就要乱套了。

    杨展后面,跟着三个和尚。一时群情振奋,那便是传说中的峨嵋三大高僧呀!

    杨展走到寨顶平台,拱手向大家行礼,高声喊道:“多谢各位大侠,请喝茶歇息,耐心等候。待杨某拿一个方略出来,便给大家分派任务,同心戮力,消灭清狗!”

    武侠们齐呼:“听凭杨大将军差遣!”

    杨展四面作揖,一一谢过,走下台来。罗为届将他们迎入议事厅,帅远洪、李志勇、白文选都在那里等着。

    所有人都望着杨展,他没有回来之前,他们几个都已经讨论过围攻保宁的方案了。但各持己见,谁也没法说服谁。

    杨展听过他们的想法,问三位大师意见。三个和尚都把眼睛闭着,如同没有听见。杨展笑笑,说道:“我的想法是,借此机会,一劳永逸地彻底收复川北!”

    除三个和尚外,其他人都张大嘴巴,不可思议地看着他。帅远洪更是嚷嚷着:“你真的疯了?且不说刘文秀到底会不会来,即使他来了,这些人合在一起,也最多将豪格痛击一顿,让他觉得四川是一根难啃的骨头,知难而退罢了!他走了,还有刘进忠,一定还会留下一些清兵。要把他们彻底消灭掉,不说三五年,只一年半载拖下来,管这么多人的吃喝,蜀国就会被拖垮了。”

    杨展道:“按寻常思路,就是这样的结果。所以我们要想一条出人意外的计策,只这一次,最多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彻底消灭敌人。”

    在场的人,也只远洪要和他斗嘴,“除非有天兵天将!”

    杨展呵呵一笑,看向那三个和尚,“我们岂止有天兵天将,还有神仙帮忙呢!”

    妙峰和尚徐徐道:“你既要尽人事,我们帮你一把又何妨?但是,要做就做得彻底点。”

    杨展道:“怎么才算彻底?”

    妙峰答:“五年之内,清军不敢再来。”

    杨展道:“要达到那样的效果,大师们只得再次破戒了,你们可愿意?”

    一直没有说话的涤尘和尚终于开了尊口,“上千年的寺庙你都让我们烧过,当时多少大西军死于大火?我们这一世的修为都交到你的手中了,还有什么破戒不破戒的?”

第一百一十六章 蜀山奇兵

    豪格在保宁严阵以待,派出去的探子一个时辰回来禀报一次,但得到的消息都是杨展按兵不动。

    准确地说,凤凰山上,往北方向按兵不动,往南方向却三五成群。

    豪格哈哈大笑,“杨展还算识相,解散了这帮人。那些都是学武之人,单打独斗尚可,如何抵挡得住大清的炮火。多留一天,只会多消耗一天的粮食。如此看来,他是没有胆量来攻击我们的了!他要死守,就让他死守吧。再等几天,我们还是照原计划回京。”

    只等了一天,各处战报纷至沓来。百丈关燃起狼烟,剑门关燃起狼烟,朝天关燃起狼烟……

    豪格怒道:“哪里来的敌人?”他心中竟然首先想到了多尔衮!难道没有回京去让他整治,便要同室操戈,把自己消灭在四川?

    “再探!搞清来敌方向、人数、领军人。”这种情况下,豪格当然不会轻举妄动。

    几个时辰过后,探子们苍白着脸,连滚带爬地回来了。

    “报,王爷,敌人情况仍然不知。但广元、绵州等地和百丈关、剑门关、朝天关的守军在大山中四处奔逃。有的说是天兵天将打来了,有的说是张献忠的鬼军打来了。他们也没有看到敌人,只看到大小军官的头血淋淋地挂在城墙和关隘上。”

    “刘进忠呢?他也跑了?”豪格完全无法相信。

    “益阳总兵刘进忠和几个副总兵的头最先挂在广元城墙上。”

    豪格气极!哪里来的天兵天将?更别说所谓鬼军,全他妈扯蛋!虽然他也不知道是谁在装神弄鬼,但只有他亲自出马才有可能收拢漫山遍野的溃散之军。

    刚准备上马,又有人进来报告。

    “报,一队人马从重庆方向开过来了,尘土滚滚,一眼望不到边,看样子没有十万,也有七八万。打着大西旗帜,马匹行进速度很快!”

    豪格大惊失色,难道张可望也杀回来了?他都有点相信张献忠鬼军说法了,他们父子约好了杀回马枪?

    不应该呀,就算杨展在凤凰山,但他在重庆有守军,不可能不拦。

    只有一种可能,他们联合起来打我!

    念头刚过,果然就有人报告:“报,杨展大军已下凤凰山,约五六万人,直奔保宁而来!”

    豪格呆着了。杨展这是要和大西军一起合围清军呀,上次的策略想实行都没法实行了。刘进忠的人头高挂在广元城墙上,几处守军不战而溃,哪里还有援兵可调?

    只呆了一瞬,他便下令死守保宁城。除此,别无可守。冲出去,正好被敌人围剿。

    这保宁城虽小,但深壁高垒,再加上清军大炮和弹药充足,足可支撑到敌人自己退去。

    千军万马呼啸而来,保宁城四门紧闭。豪格百思不得其解,杨展大军在这里,大西军又刚刚赶来,是谁在广元、绵州装神弄鬼?

    杨展可以不计前嫌和大西军合作,多尔衮不至于吧?

    他怎样也想不到,取了刘进忠人头,让广元、绵州守军惊慌溃逃的,仍然是杨展。因为,他在保宁亲自守着北进之路,而且,杨展大军一直未动。

    蜀山进军,如果不走官道,实难成功。但对于那些武功高手来说,他们便是蜀山奇兵。

    杨展将各地赶来的武侠们和伏虎军放在一起挑选,专挑轻功好的,竟也有数千人。因目标太大,无法做到神出鬼没,又从武器上删除掉一部分。

    这些人先是三五成群在驿道上往南走,到了一处密林,又分别跟着妙峰、贯之、涤尘,按照杨展画的路线,穿行在莽莽蜀山之中。跟着妙峰这一组的,是帅远洪。贯之这一组是刚好赶回来的见宽。李志勇则跟着涤尘。

    到了目的地,他们或混杂人群,或隐于密林。趁人不备,或点狼烟,或割人头。最神奇的是,专割军官人头。

    挂人头的时候,还要故意弄出很多恐怖的细节。割人头、挂人头都是武侠们的事,三个高僧只负责那些对武功要求高,又要装成天兵天将的事情。

    饶是如此,这也是他们参与的第二次不被佛祖菩萨原谅的事。

    妙峰已到一切皆天命的境地,所以一直只做事,不说话。涤尘次之,口中忍不住念几声“阿弥陀佛!”贯之再次之,除了“阿弥陀佛”,还要加一句:“罪过罪过。”

    最恐怖的,也是最有震慑力的,便是挂人头。天快亮的时候,城头上衣袂飘飘,如影如鬼。兵士赶过来,除了十几颗军官的头在冷风中摆动,什么都没有!这一队兵立即惊叫着作鸟兽散。

    再换一队兵,约莫半个时辰,骇然发现自己的长官不见了,往城头上再一看,妈呀,他的人头也被挂上了城墙。

    跑呀,跑呀,越跑人越少。也有组织好一起跑的,一边跑,组织者的头一边就没了。

    他们看不见敌人是谁,因为川北到处是悬崖密林。

    这些跟着刘进忠一起投降清军的,以前见惯了老万岁的血腥,所以他们深信,这么恐怖的场景,一定是张献忠的鬼魂所为。

    这么一想,更加心胆俱裂,在林子里抱头鼠窜。很多人剥下身上的清军衣服,扔在林子里,以期摆脱鬼魂的追索。

    要了刘进忠人头的,是妙峰这一队。妙峰半夜到了刘进忠床边,轻轻将他拍醒。看见妙峰的袈裟,他以为做梦呢,乖乖起床,跟着妙峰出来。

    刚刚跨出门槛,躲在门后的远洪一剑将他的头割了下来。事后,远洪问妙峰:“大师,你给刘进忠说什么了,他为什么那么听你的话?”

    妙峰道:“什么也没有说,他以为我会带他去佛菩萨那里吧。”

    远洪叹道:“可不就是佛菩萨要了他的命吗!”

    当隆隆的炮声在保宁城外响起时,广元城、绵州城,以及百丈关、剑门关、朝天关都在蜀军的掌握中了。

第一百一十七章 巴蜀要冲

    豪格深恨自己的优柔寡断。争帝位时这样,生生地把一个长子应得的权利葬送了。如今,面对四川复杂的形势,也是这样。

    明明,杀死了张献忠,又赶走了大西军,便可全身而退。拿着天大的功劳回京,多尔衮再是诡计多端,也不能把自己怎么样。

    这一下好了,身陷重围。即使拼死冲出去,也变成了败军之将。

    面对鳌拜、哈宁噶等大将,他也不愿意失掉一个王爷应有的胆识和气概。于是下令道:“东西南北四面开炮,炮弹没打完,谁也不准往外冲!”

    一时之间,炮弹在保宁周遭像雨点一样密集落下,蜀军、大西军人仰马翻。

    豪格在城楼上咬牙切齿,“来吧,看看是我炮弹多,还是你们人多!”

    保宁城位于嘉陵江中上游,秦巴山南麓,山围四面,水绕三方。东靠巴中、仪陇,南连南部,西邻剑阁,北接苍溪。2000多年来,为巴蜀要冲,军事重镇,也一直是川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商贸中心。

    这便是豪格驻扎在这里的原因。只要守着了保宁,一只脚就踩着了四川。

    杨展也誓要夺下保宁,不惜再赌刘文秀。他始终相信刘文秀的品行,也想牢牢抓住他的手,不让他重蹈张献忠的覆辙走上魔王之路。

    当杨展得知刘文秀的大军已开过来时,欣慰地笑了,得意地看着帅远洪,说道:“我又赢了你一次哦。”

    远洪道:“我但愿你永远都能赢我,省却我多少担忧。”

    但刘文秀没有从嘉陵江上过来,也就意味着他们没法从水上进攻。

    山围四面。不适合排兵布阵,更何况豪格根本不出来对阵。

    水绕三方。别说现在没有船只,就是有船,在如此密集的炮火下,也攻不到城墙上。另有一方倒是没有水,却是清军重点防守的一方,人马进去就会变成肉块。

    杨展和刘文秀也来不及合计,从几个方向各自组织数轮进攻,都被打退回来。

    鏖战了一天,到了晚上,杨展和刘文秀不再进攻,豪格的大炮依然轰鸣。

    远洪和见宽都赶回来了。杨展将刘文秀请到营中,第一句话就是:“送来的粮食还够不够?不够再送。”

    刘文秀眼含热泪,拱手低头,“大将军救命之恩,文秀永生难忘!自此后,以大将军马首是瞻。”

    见宽惊喜道:“这么说你要加入我们了?早该这样做嘛!”

    文秀抬头,诚恳叙道:“听大将军差遣,不一定就要加入蜀军。文秀此生得父兄之恩太厚,尚未报答,至死不会离开大西军。”

    帅远洪这一阵子跟着白文选学习制作大炮,异常喜欢,趁机便提出:“你不加入就算了,放白文选过来吧。”

    刘文秀还没说话,白文选赶紧道:“我和抚南王一样,没法离开。大将军和各位将军有需用文选的地方,尽管差遣!”

    杨展咳了一声,“好了,这些以后再说。请抚南王过来,便是要商量一个尽快攻下保宁城的办法。”

    文秀道:“没有更好的办法也无妨。听说大将军已拿下那几个重要关隘,陕西的清军没法进来支援。这样拖下去,他总有打光炮弹的一天。”

    杨展苦笑一下,“他有打光炮弹的一天,我们也拖不起呀。加起来十几万人马,每天人吃马嚼,得要多少粮草。仗打完了,你还要给我们买粮。那时候如果没了粮食,你岂不是白跑一趟?”

    看样子,刘文秀真没想快速结束这场战斗呢。杨展心想,他跑这趟,一定另外还有目的。其实也不难猜测,定是与那些金银有关。

    他便问道:“抚南王过来支援我,平东王可知晓?”

    刘文秀泰然回答:“兄长当然知道,否则,我怎能私自出兵。”

    杨展更加确定了平东王派他回来取金银的猜想,索性把话敞开了说:“我们一起尽快把这场仗打完,你可以带着大西军去七坪寨住几天,把你们的金银挖出来带走,我绝不会拦你。”

    文秀心里虽惊,面上却也淡然:“大将军的胸怀令文秀佩服。其实金银也仅够买粮,只当大将军赏赐吧。”

    杨展暗暗赞许文秀的沉着,打定主意与他结成永久的联盟。

    “好,好,好。我们以后都相互扶持,互通有无。现在,先都搁在一边吧,找不到好办法,这城外,每天都在死人呢。”

    罗为届在旁边道:“可惜四方寨平台上的两门牛耳大炮太重,没办法搬下来,否则,那射程,那威力,可不是清军能比的。”

    刘文秀也说,“我们随军也带了很多大炮,但是都比不上那两门,所以白天大部分炮弹都打在半路上,根本上不了城墙。”

    见宽沉吟:“我们倒是用火箭车射了很多火箭上墙,可惜大部分也被清军挡落在水中了。没被挡下来的,太少,根本没法点燃城楼上的炮台。”

    杨展道:“我倒想到一个办法,需要抚南王配合。”

    文秀双手向前一拱,“大将军但说无妨。”

    “明天,你带大西军在正面进攻,罗为届也可带三万人马加入,作出我们要硬攻城门的架势,把清军的主要炮火吸引着,我们师兄弟带着伏虎军从环水的三面寻找突破口。”

    刘文秀一愣,今天他已经领教过正面进攻的利害,若是答应下来,意味着大西兵丁将面临严重伤亡。如果不答应,这样的局面下,显得自己太计较了。

    杨展早看到他眼中的犹疑,启发道:“你们当初顶着棺材板进攻的办法就很好,现在没有棺材板了,另想一个法子吧。”

    文秀恍然大悟,“我们之前在凤凰山上造船,砍树做木工的活计已很熟练,今晚就连夜赶出几万块棺材板吧。”

    秦巴山上,最不缺的就是大树。

    夜色深沉。豪格还在陆陆续续轰着大炮,蜀军和大西军在群山中挥汗如雨,连夜砍树钉板子。

    第二天,当豪格站在城楼上,看见几万块棺材板向正门冲来,脑袋都大了。唯一办法就是,集中所有的炮火,轰吧!

    一次进攻,二次进攻,三次进攻……蜀军和大西军仿佛不攻破城门,誓不罢休。

    午时,豪格都有些疲乏了。他让鳌拜督战,自己想回营小憩一会儿。刚走到营门口,兵丁来报,街上出现数千不明人员,正向城门方向飞去。

    天兵天将?难道真的有这么回事?豪格立即组织拦截。大部分清兵都在城墙上,等他们得到指令过来,伏虎军已冲至城门,身后是堆成山的清军尸体。

    城门打开,蜀军和大西军顶着棺材板,冒着炮火冲了进来。

    保宁城内马嘶人叫,刀枪相击,火铳乱鸣,混战成了一片。

    杨展一会儿拉弓射箭,一会儿掏出短铳,一会儿抡剑,拳打脚踢,所向无敌。

    远洪和见宽不离他左右,替他防范着冷枪暗剑。

    杨展急道:“跟着我干什么?快分头去找豪格呀!”

    城门打开那一瞬,豪格心知大势已去。他决心和保宁城共存亡,但鳌拜和哈宁噶死死拉着了他。混战中,他们带着一队清兵,冲出城门,绝尘而去!

第一百一十八章 化敌为友

    豪格一行冲关而去,他已经没有办法调查清楚所谓天兵天将的真相了。

    朝天关、剑门关、百丈关,关门洞开,关上除了密密麻麻悬挂的人头,一个活人也没有。

    后面没了追兵,天地间却现出诡异的气氛来。他们能做的,只有狠狠抽打胯下的骏马,希望它跑得再快一些,早点逃离这个已被张献忠弄得神神鬼鬼的地方。

    刘文秀进了城,也很好奇,究竟杨展师兄弟是怎么把伏虎军带进城的。

    他在城墙上东看看西看看,百思不得其解。杨展走过来,亲热地把手搭在他肩膀上。

    文秀眼眶一热,以前义父张献忠也爱这样。自从入川以后,父子在一起总是说着杀人的话题,已经浑然不觉亲情的温暖了。

    文秀矮杨展一头,见宽笑道:“你们走在一起,不认识的,还以为是父子呢。”

    文秀尴尬地一笑,杨展哈哈笑道:“论起来,抚南王该叫我师父吧?当初在百丈关教给你的武功,没有荒废吧?”

    文秀笑着摇摇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杨展懂得他内心的酸涩和感动,把话题引开。

    他指着悬崖下的江水,向文秀解释道:“你知道,我们师兄弟擅水遁之术。你们在那边吸引了炮火,我们就在这里下水遁过来,然后飞纵上悬崖。”

    文秀钦佩不已,他十几年前在百丈关下也看见过杨展在悬崖绝壁上飞来飞去的轻功。他像一个孩子一样刨根问底:“你们师兄弟能水遁,能飞上来,数千伏虎军也有这个本事吗?”

    杨展道:“大部分人当然不行,但我们上来了,自然有办法让他们上来。”杨展及时扎着了这个话题,刘文秀便不好深问。

    远洪、罗为届和白文选去组织打扫战场了,只见宽陪着他们在城墙上。这个时候,也只他来把话题扯到正事上。“请大将军明示:将抚南王的大西军安置在哪里歇息?”

    杨展转身面向文秀,脸上漾着和煦的笑容:“我昨晚不是说了吗?把七坪寨腾出来,请抚南王入驻。”

    文秀客气道:“全听大将军安排。”

    ……

    三天后,刘文秀起出了七坪寨附近的金银,这批金银还是孙可望所藏。

    藏在成都那些金银,因为有宽裕的时间处理,所以不易被人发现。藏在这里的,时间匆忙,只草草找了一个山沟,覆以黄土,种上树木。

    自从离开四川,孙可望就念着这批金银,一直苦于没有办法回来搬取。刘文秀把杨展请他合围保宁的事告诉他后,他便欣然应允,并给文秀布置了这个任务。

    文秀将金银拿出一些来,送到保宁城。杨展已从四方寨搬到保宁府。

    面对十几箱金银,远洪和见宽心中只有愤怒。这些可都是蜀民之财啊,被大西军抢去,现在又拿来买蜀民的粮食。

    远洪气哼哼道:“天下没有这样的道理!大将军,你的心胸不管有多宽广,也要蜀民吞得下这口气!”

    杨展也吞不下这口气,但他为了蜀民有一个和平的环境,每天能踏踏实实地睡觉,安安稳稳过日子,他必须吞下这口气。

    他真的就吞了一口口水,吩咐道:“远洪,小金在嘉定,管不了这里。你便以一担粮七十两银子的通价准备好,三年之内送到七坪寨。”

    然后又吩咐见宽:“你去和白文选商量一下,起草一份盟约,粮食准备好后,就正式签署。定了盟约,就送他们回遵义吧。”

    见宽爽快应了,看看远洪,试探着又说:“你们相信他只挖出来这点金银吗?”随后,笑笑,“当然更不可能给我们留一些在地下。”

    杨展道:“我们既下定决心要化敌为友,就别去在意这些,生出不必要的枝节来。”

    又是三天,一切准备就绪。杨展在保宁府和张文秀签订盟约。在场见证的,除了双方将领,还有妙峰和尚、贯之和尚、涤尘和尚,以及这次来共襄武林盛事的武侠们。

    大家推杯换盏、觥筹交错,气氛热烈融洽,张献忠在四川的种种血腥已恍若隔世。

    蓦地,一阵碗碟碎地的声音让整屋的喧闹嘎然而止。一个武侠左手举着一把铁剑,踉踉跄跄冲到刘文秀桌前,醉醺醺地高喊着:“贼子!贼子呀!你还我上百万川人的命来!”

    文秀呆立着,无言可对。杨展向见宽使了一个眼色,见宽上前,扶着那个武侠,劝慰道:“大侠喝醉了,我扶大侠去歇息吧!”

    那人一摔胳膊,趁着酒意骂道:“歇什么歇?大将军的酒,我还没有喝够呢!今天,我必要这贼子血债血偿!”

    许是他说中了在场很多人的心思,除见宽外,竟没有一个人再来相劝。

    那人的剑尖在文秀的面前晃来晃去,一边破口大骂:“魔鬼张献忠的狗崽子,有种来杀了老子呀!老子全家都被你们杀光了,不报此仇,誓不为人!”

    他狠狠砍下一剑,文秀避开。他再砍一剑,白文选唰地抽剑接着,两人一来一去,便打起来了。

    杨展飞出一双筷子,分别点了他们的穴道。全场静寂,听他缓缓开解。

    “我知道你们心里都有疙瘩,有疙瘩就冲我来呀。张献忠确实对我们的亲人犯下了滔天大罪,但他是他,抚南王是抚南王!如今,抚南王愿意代父赎罪,和我们化敌为友,共同扶持,还蜀民一个和平的环境。你们怎么就不愿意呢?难道你们喜欢过这种打打杀杀炮火连天的生活?可我们那些手无寸铁的乡亲不喜欢呀。蜀民再不能流血,蜀民再不能流泪,蜀民再不能饿肚子了!”

    “阿弥陀佛!”妙峰飞到屋子中央,“各位施主,我们四川,虽然有很多人习武,但从来不是一个喜欢打打杀杀的地方,所以才有那么多寺庙道观。只要能让战火尽快平息,有什么事不能做呢?大将军这件事做得非常好。抚南王对川人扔下屠刀,他便能立地成佛。你们和他过不去,就是和我过不去。还有多少要报仇的?让我来奉陪吧!”

    他这一表态,大家都低下了头。文秀上前,恭恭敬敬给妙峰磕了一个头,发誓道:“谢大师点化!自此后,文秀定当爱惜生灵,绝不滥杀。余生将竭力报效川人,以赎先父之罪!”

    妙峰搀他起来,嘱道:“你和四川缘份非浅,请记住你刚才的话,善待川人,善待在座各位。”

第一百一十九章 蜀国蜀民

    战火已经熄灭。

    送走刘文秀大军,杨展站在保宁高高的城墙上,以剑为杖,驻足凝目。

    身后的将士,忽而欢呼,忽而嚎啕,继而便是响彻古城的悲天恸地。

    四川终于收复了,但三年的战乱,一百多万人丧生,到处房倒梁塌,瓦砾荒草。山野沟壑间,处处是无人掩埋的尸身。

    想起成都那无边无际的废墟,杨展更是痛到极点。身边的妙峰提醒他道:“大将军使命未尽,还不到哭的时候。”

    杨展强抑悲声,问妙峰:“大师,你现在可以告诉我了,蜀王和师父,他们都好吗?”

    妙峰缓缓道:“你的师父已经羽化登仙了!”

    杨展身躯一震,回头抱住了远洪和见宽。妙峰示意其他人离开,他和贯之、涤尘守在旁边。

    三个师兄弟痛哭一场,也只能面对现实。不待追问,妙峰接着讲道:“一个月前,你师父发现我经常不在中峰寺,以离开峨嵋相逼,我才将蜀王身患血瞳的事讲了。他便逼我把蜀王带到中峰寺,然后趁蜀王不备,点了他的穴道。我也不知道他用的是什么法子,竟将蜀王瞳孔一直没有止住的血止住了。但他重新睡回了棺材,第二天便没再醒来。”

    见宽骂道:“你这和尚,难道就一直袖手旁观?”

    妙峰叹道:“当时蜀王也是这样要死要活埋怨老衲。你们师父的脾气,是我能管的吗?他有此心愿,我也唯有成全。他已是第三次心脉尽断,我也回天乏术了。”

    杨展拉着妙峰的手称谢:“大师莫怪见宽,这些年,你已经帮了我们师徒太多,杨展永生难忘。我师父的灵柩现在何处?蜀王怎样?”

    妙峰叹了口气,“蜀王眼睛的血止住了,心上的血却止不住。他的眼睛尚未恢复,如何办理后事?我照他的意思,通知了马女侠。他们两个都不让告诉你们,怕你们分心。最后,他们师兄妹将灵柩送回重瞳观下葬了。蜀王守在那里,不走了,也不让我再治他。”

    杨展忧心如焚,吩咐远洪:“你在这里安排好各处的防务,暂且驻守保宁。伏虎军也暂时不动,密切注意汉中动向。那些武侠们,愿意留下来的,都安排好。不愿意留下的,发给路费,任其来去自由。我和见宽先回重瞳观看看。”

    远洪单手捶着胸口,哽咽道:“师兄,你也让我回去给师父磕一个头,好吗?我也担心蜀王师兄呀!”

    杨展抱着他的肩头,“等一等,忍一忍。牺牲掉那么多人的性命,才收复了蜀国。我要回去请蜀王归位,重整河山。还有近两百万的蜀民眼巴巴地望着我们呢,好师弟,这个时候,你可要撑着!”

    远洪点点头:“好,你放心去吧,川北若再有失,我绝不活着来见你!”

    杨展带着见宽和三个和尚出了保宁城,消失在莽莽群山之中。

    回到重瞳观,已是申时。

    定真师叔将他们接着,见礼毕,一行人直奔葛宝道长身前住过的静室。

    蜀王朱平樨身着道袍,安静地闭目打坐,仿佛听不见他们进来的声音。

    杨展带头给他行了君臣之礼。平樨站起来,给杨展恭恭敬敬反施了一礼。杨展赶紧扶着他,喃喃道:“陛下何故折煞杨展?”

    蜀王道:“我替蜀国蜀民感谢你!大将军终不负孤之所托,杀死魔王,赶走大西军和清军,收复河山,功莫大焉!”

    杨展唏嘘道:“百万蜀民丧生,家园破碎不堪,杨展何功之有啊!陛下,待我拜祭过师父,再来商议国事。”

    蜀王点燃香烛,分别交给杨展和见宽。他们祭过葛宝的灵牌,又来到后山。

    后山的伏虎林经江口大战后,破坏很大。定真道长刚清理了树桩,准备来年春天补栽幼苗。葛宝的坟地在口子上,就像仍然要守着自己苦心布下的这个战阵。

    众人隆重祭过葛宝,妙峰、贯之、涤尘便要告辞。蜀王和杨展再三谢过,便遣见宽用蟆颐飞船送他们回去。大板牙也随妙峰去了。

    只剩下君臣二人,他们心照不宣地出了重瞳观,来到江乡馆,凭栏眺望黑夜中静静流淌的岷江。

    冬日的江风吹在脸上,冰冷刺骨,但他们浑然不觉。

    来之不易的胜利虽然让人欣喜,但为之付出的代价却太过沉重,以致无法负累。

    沉默了一会儿,杨展关切道:“师兄可看得见那江水?”

    “一无所见,但一切都在我心里!”

    “为什么不让妙峰和尚接着医治?”

    “你得让我先医好自己的心病。”

    杨展愤然转过身来,怒道:“你这样做对得起师父,对得起蜀民吗?”

    平樨求道:“师弟,你别逼我,我不是圣人。我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我控制不住对师父的内疚,控制不住对那些亡故了的蜀民的内疚!这种情况下,如何医治?我岂能白白损耗妙峰和尚的功力?给我一段时间,我会治愈自己。”

    杨展想了想,答道:“也好,反正重建成都尚需时日。你便在这里安心养病,待蜀王宫建好,再迎你入宫。”

    说完这番话,杨展才想起蜀王尚不知成都被焚之事,脑袋都空了。

    蜀王淡淡地说:“别担心,我早知道了,那么大的事,你怎隐瞒得住!这一年,我已经无泪可流,之前流的都是血。师父止住了我的血,就什么也流不出来了。”

    山下的江中有了星星点点的渔火,更衬出四野的荒寂。

    杨展又问:“如今收复了河山,如何重建,还要请陛下明示。”

    蜀王也不和他客气,“这个,我早已想好。远洪守川北,璟新守川南,小金守川西,李占春守川东。兰兰回来陪着你,见宽也跟着你。内阁六部都重新选人吧,天下的人才都在往我们这里来,当然要用尽用好!成都要尽快重建,但不要再建蜀王府了,劳命伤财的事不要做。多建民房,多建街市,重建庙宇道观。恢复农桑,恢复商业作坊,恢复我天府之国昔日的富庶和繁华。”

    两人的心头一扫雾霾,一个崭新的蜀国显现在眼前。杨展摩拳擦掌,再三请蜀王回到朝堂,和他并肩携手。

    蜀王轻笑道:“你要让蜀民看到,他们的王是一个瞎子?”

    杨展道:“干着那些有益于蜀民的事,你的心结就会慢慢解开,眼睛说不定也会好了。”

    蜀王被他这样激励,心中有点雀跃,但想一想,还是放弃了。他不愿意成为杨展的掣肘,这个时候,就应该让杨展甩开膀子大干。

    他便笑道:“我在这里,等你建一个簇新的蜀国出来,当一个现成的太平王,岂不是更好?”

    顿了顿,他又嘱道:“重建成都是一个大工程,不先积累财力,贸然行动,会给蜀民增加很大的负担。整个四川,因为我们收复得早,如今就只有川南还算完整。反正我不在,你不妨把内阁六部从眉州搬到嘉定,把川南那一片的生产抓起来,然后带动川东、川北、川西,重建成都的钱和物自然就有了。”

    杨展俯身应旨。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0707/ 第一时间欣赏岷江风月最新章节! 作者:果然绝妙所写的《岷江风月》为转载作品,岷江风月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岷江风月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岷江风月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岷江风月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岷江风月介绍:
明末,平静了几百年的天府之国硝烟又起,搅动了三千里岷江风月。蜀难连年,血流沃野,尸塞河道,虎狼纵横。主人公在一众和尚道士的帮助下,平叛乱、御流寇、战魔王、除虎患,最终重建蜀国,再现“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蜀山蜀水的美好画卷。岷江风月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岷江风月,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岷江风月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