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大宋好官人TXT下载大宋好官人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宋好官人全文阅读

作者:飘依雨     大宋好官人txt下载     大宋好官人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五百零七章: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张小官人,这……我就难以接受了。”

    何胖子犹豫了一下,决定还是实话实说。

    张正书却信心满满地说道:“不,你应该懂,这才是最好的经营之道。说实话,我明白你的担忧是什么,不外乎是怕利润不能保证。放心,我开超市就是想赚钱的,不是想开个善堂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嘛!”

    “可张小官人要如何保证呢?”

    何胖子也不含糊,直接点出了关键之处。说实话,要是做商贾做到连自己利益都保证不了,那这个商贾必定是要被淘汰的。商贾都没钱赚了,那还做什么商贾?干脆到处派钱算了,这样还能博个好名声。

    张正书轻轻一笑,说道:“我想问问何员外,这做生意,最关键的是什么?”

    “最关键的是甚么?”这何胖子有点踌躇了,他确实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想了一会,这何胖子才略带着疑问地说道:“是物美价廉的货物么?”

    张正书摇了摇头,说道:“酒香也怕巷子深,这世间好货物多了去,但真正能赚到大钱的,又有几件?相反,一些质量不算很好,但备受顾客青睐的货物却能获得很好的销量。除了价钱实惠之外,我想知名度是最厉害的法宝。而我想要做的,就是打响知名度。说实话,如果按照现在的体量,你觉得一个外乡人到汴京城,会去你的‘何家布行’,还是来我的‘家乐福’?”

    虽然很郁闷,但何胖子已经知道了张正书想说什么,只能闷声闷气地说道:“虽然不想承认,但你的‘家乐福’确实更胜一筹。”

    “没错,最新奇的购物体验,最全的货物种类,只要你想要的,‘家乐福’都可以给你。正因为这样,所以‘家乐福’有了超越普通商铺的名气,因为它本身就是诸多商铺的结合体。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句谚语想必大家都明白吧?一样的道理,‘家乐福’之所以能短时间内做到家喻户晓,就是因为诸多商家的合力。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哦,不好意思,‘家乐福’少一个商铺不少,多一个商铺不多,相反铺位还挺紧张的。”

    看着张正书“得瑟”的模样,何胖子很想狠狠揍他一顿。

    但何胖子转念一想,不无悲哀地发现,张正书说的全是实话。

    忠言逆耳利于行,何胖子郁闷地说道:“所以,张小官人说的知名度才是做生意的关键吗?”

    “不错!”张正书很开心,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力气,“有了知名度,顾客就会冲着你的名气过来。这时候,只要你的货品在他们的意料之中,或者在他们的意料之上,那‘家乐福’有什么可能做不大?有什么可能不赚钱?”

    此时,在一旁喝茶看戏的林百间突然插嘴说了一句:“贤侄这话在理啊,一言道破了做买卖的实质。顾客,才是最重要的。而顾客为何要来你这买货物?可以说大部分都是冲着名头来的,或者是冲着实利来的。明白了这个,就足够赚钱了。可惜啊,我做了这么多年的买卖,还不如贤侄看得通透……”

    张正书笑道:“不是林伯父看不出来,而是你已经如此做了。只不过嘛,你的力量分得太散,揉不到一块罢了。不过这样也有好处,毕竟汴京城这么大,我这‘家乐福’又是开在城外的,虽然能吸引不少顾客,但也有的顾客为了图方便,还是会在就近购买货物的。”

    何胖子点了点头,做生意都知道,垄断是最好的。可垄断的生意,也最遭人嫉妒,最能惹祸上身。这张小官人年纪不大,可做人做事都挺有一套,何胖子居然有点相信他说的能赚大钱是真事了。

    “这就好像一个拳头打人,自然很疼。可一根手指戳人,就会不痛不痒了。所以城中的小商铺,只能赚小钱,而我这‘家乐福’就能赚大钱。我之所以要求在‘家乐福’里,必须要有统一的价格调度,就是因为这个道理。好比两军交战,一支军队调度不明,指挥混乱,各自为战,那只能被逐个击破,最后兵败如山倒。而另一支军队军纪严明,指挥统一,指哪打哪,加之指挥有方,自然是所向披靡,无所不利了。集中火力,才能攻无不克啊!”

    张正书的话里,带着极强的蛊惑性,这何胖子差点就相信了。

    “不对啊,张小官人你只是说了‘家乐福’的经营方式,却没说到底要如何赚钱哩!”

    这何胖子到底是个心思敏捷之人,自然不会像没见过世面的赵煦那么好忽悠的。张正书也心知肚明,早就想好了说法,故意笑道:“我就想问问何员外,你家的麻布和蜀锦,平时的利润都有几何呢?”

    “这……是秘密来的,恕不能直言……”

    何胖子踌躇了,成本是一个商贾的生存之道,也是最终的底牌,如果被人知道了底牌,那其实这个商贾就没有多少操作性了。特别是顾客,如果知道他能赚很多钱,恐怕在买东西的时候心理会产生一种不平衡,最后导致这桩生意成不了。最后,损失最惨重的还是商人。

    “不说也行,但据我所知,所有布行的利润,起码是在三成以上的。也就是说,即便让利两成,还是有钱赚,对不对?”张正书对于汴梁城中的各种商品价格、成本都算是了如指掌了,这里面不仅有皇城司的功劳,还有他成立的“黑客”的功劳。

    何胖子也不得不承认,张正书的话非常有道理。像他的“何家布行”,利润就在三成和三成五之间。

    “实际上,我‘家乐福’超市里的商品,利润都是在两成以上的。也就是说,即便打了八折,也不会亏本,最多就是白做工而已。但这白做工也并非是无用功,相反,是最有用的招数——那就是招揽顾客。用一天的利润,来吸引大量的顾客,这笔帐何员外会算吧?”

    面对张正书的说法,何胖子不得不点头承认他说得有道理。(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八章: 秀肌肉

    “我的经营打算,就好像我的报纸上写的一样,从此往后每一天,都会有随机几样商品是打折的。这是招揽顾客、挽留顾客的一种手段,因为打折的,几乎都是一些生活必用品,而且算是急用的,家里没了就必须要买的那种。比如蔬菜啊,粮食啊,油盐酱醋茶啊等等。这样一来,顾客就会每日都到我的‘家乐福’超市逛一逛了。至于不经常用的,也不等着用的,则很少打折。毕竟必用品的利润,要比特殊商品的利润高一些,不经常打折也是一种公平。正如我说的,顾客多了,就会进来比较‘家乐福’里的商品,和外面的商品价格差异。发现少了几文钱,他们就可能买下来了。无形中,也会带动其他商品的销售。”

    张正书把自己的经营理念一说,何胖子和林百间都惊为天人。不得不说,张正书这一手很漂亮,完全洞悉了人性。

    而且,这种模式也就超市能玩,其他的杂货铺都玩不了,因为品种不够多啊!

    林百间感慨道:“贤侄,我算是服了,能将买卖做到这等地步,你也是敢想敢做啊!”

    张正书“谦虚”地说道:“没啥,也就是平时瞎琢磨……”后面还有半截话,张正书没有说出口:琢磨着怎么把后世已经成功的模式放到宋朝来。

    何绅这个胖子也心动了,他当然知道这里面有多大的商机,但他到底是个心眼极多的胖子,忍不住问道:“张小官人,诚如你所言,这‘家乐福’今日的盛况,也不过是一时的。若是以后达不到能赚钱的顾客人数,那又如何说?”

    张正书自然明白,这何胖子的顾虑是怕他的“家乐福”超市吸引不来多少顾客。

    其实,何胖子的潜台词在座的都清楚,因为都是经商出身的,对于价格是非常敏感的。

    如果“家乐福”超市能降价出售的话,那么同样的,在汴梁城中的店铺、商贾是不是也会跟着降价呢?哪怕张正书是随机打折,这件商品打折一天,那件商品打折一天。可如果人家把价格都降下来了,岂不是大家都赚不来多少钱了?

    别的不说,就是何胖子自家的“何家布行”今天也打折了。不止是“何家布行”,城中几乎大半的商铺因为“家乐福”超市的开业,也不得不“挥泪大甩卖”,差点弄出“商铺掌柜跑路了,全场商铺统统五折”的新鲜桥段来。

    可以说,张正书的“家乐福”超市,已经成了搅动汴梁城商业的那根搅屎棍……好吧,虽然这样形容不太好,但意思是差不多。就是说,张正书的“家乐福”超市已经成了汴梁城商铺这堆沙丁鱼中的鲶鱼,让这些商铺都惊慌失措了起来,差点没大呼“狼来了”。

    因为打折,本身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招数,价格战一旦打起来,那就无穷无尽了。

    何胖子心知肚明这一点,因为这些年来,他家的“何家布行”就是有着特殊的关系,能更便宜地拿到更多麻布和蜀锦,才做得风生水起的。至于丝绸什么的,都只是小打小闹而已。也就是说,“何家布行”哪怕是平时,都比一般同行赚得多一点,打价格战也很有优势。

    可像“家乐福”超市这样,一降价就是两成,哪怕是“何家布行”都吃不消了。不是说没得赚,而是赚得微乎其微,等于白做工那种。所以,何绅这胖子不得不考虑清楚,要不要上张正书这条“贼船”。

    “放心吧,我的‘家乐福’优势无人能取代。”

    张正书牛气哄哄地说道,“我打算弄一支船队,专门从大江南北运送货物至汴京城。”

    “组建船队?!”

    即便是林百间,也被张正书的壕气给吓了一跳。

    要知道,一艘大船的价格,绝对不比一间商铺低。而一支船队,少说也有三五条船吧?而且,只是运货的话,成本岂不是更高?再加上船只维护等等,钱银怕是高居不下啊!一间超市,能赚得到组建船队的钱吗?

    何胖子更是佩服不已,他是没有这个魄力的。好吧,其实何胖子更羡慕“大桶张家”的财大气粗。

    “张小官人果然魄力非凡,我也服了!”

    张正书算起了账:“你们都觉得组建船队贵,其实一点都不算贵。而且,我的船队不只是顾着‘家乐福’超市而已,如果其他商贾需要托运什么物事,船队都可以接过来赚钱。”说完了,张正书心中还有一句话就是:一旦银行开起来了,那就需要用水运来运钱银了。不仅要运钱银,还要有护卫在一旁护着。甚至,连带黄河都要治理一番。当然,他的船队不单止是河运,海运也是要涉及的。海贸的利润这么大,张正书早就垂涎三尺了。

    张正书的计划,是有一个全局概念的,通过各行各业,把大宋潜在的问题都一一剔除掉。

    这是一个旷日持久的计划,没有个十几二十年,根本看不到初步成效。

    唯一怕的,就是当权者的阻止。别看现在张正书和赵煦相处得还算好,若是赵煦挂了,换个皇帝上台,说不定张正书的计划就要受到冲击了。不过也没事,不管是谁做皇帝,只要看得明白张正书给他带来的利益,他就不会傻到自断一臂。唯一的可能,就是张正书做得差不多的时候,朝中就有人来摘桃子了。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官僚的面孔嘛,张正书早就明白了。不过他也不是没有反击手段的,到时候就看谁更厉害一点了。

    何胖子算了算,好像还真的是那么一回事。

    组建船队前期投入是大,但稳下来后,就是赚大钱的时候了。瞧瞧曾家就知道了,因为有自家的船队,所以怎么着曾家都能赚钱。何胖子也眼红啊,可惜他老爹就是不敢投资船队。

    “那何员外是什么意思,要不要进驻我们‘家乐福’呢?”

    张正书笑着端起了茶杯,看似不经意地问道。其实,张正书已经秀出了肌肉,别说何胖子了,林百间都有点心动。可惜的是,他不是专门做买卖的,也没什么货品可以放在“家乐福”卖。(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九章: 没人会和钱过不去

    何绅这胖子虽然看似忠厚老实,其实花花肠子并不比谁少,更别说精明之处了。要是谁被他的外貌骗了,那就只能拿头撞墙了。“张小官人,不知道我家布行进驻‘家乐福’超市,到底是怎么个合作法?”

    “其实一共是有两个合作方案的,不知道何员外想不想听?”

    张正书像头狐狸一样,悄悄露出了他人畜无害的尾巴。

    但林百间敏锐地察觉了张正书的用心,但他也没有戳破,很想看看张正书是怎么“忽悠”人的。说实话,林百间还是不太适应张正书的那一套,他做生意讲究的是你情我愿,你愿意买,我也不诓骗你。你要是不愿意买,咱们好聚好散。而张正书做生意,则好像完全无视了这一条规则。

    前几日林百间也听闻了(好吧,其实就是他的商业间谍),就连张正书未来的老丈人家,都被张正书自己给忽悠了一遍,“顺利”地进驻了“家乐福”超市。

    说是顺利,其实也并非如此的。最起码,张正书在下令开业第一日就打八折这件事上,差点没把曾文俨给气得吹胡子瞪眼。可张正书是先斩后奏,再加上曾瑾菡在一旁安慰,连连感慨女大不中留的曾文俨,只能郁闷的接受了这个事实。

    然而,曾文俨失算的是,今天的丝绸已经销售一空了。哪怕很快曾信骥得到消息,心急火燎地从曾家私仓中调来更多的丝绸,好像也难以挤进去加货了。要知道,曾家的丝绸成本低,哪怕是打八折都有赚头的。

    林百间都有点怀疑,张正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他不直接把实情告诉曾文俨,而要用“忽悠”的手段?

    张正书要是知道林百间的想法,肯定破口大骂:“你以为我想啊,这超市是新兴事物,经营模式是新模式,你以为随口说说别人就能听你的?他们没那么傻好吗!”事实证明,张正书是对的,没有忽悠,曾文俨就不可能任凭张正书玩这个模式,也就达不到今天这个效果了。因为没有人会相信,张正书的这个模式有用,他们没有亲眼见过,就不会认为张正书是对的。在这种情况下,不忽悠能怎么办?

    林百间在一旁起了警惕心,何胖子也不遑多让,不愧是以心思细腻、貌似忠良,实则奸诈出名的商贾,何胖子很谨慎:“张小官人且说说看?”不得不小心啊,一旦被张正书诓骗进去了,何胖子就亏大了。何家不比曾家,不比张家,甚至连林百间都比不上,根本不敢粗心大意。

    张正书也笑了,这何胖子到底是个妙人啊!

    不过嘛,张正书也没想着要骗谁,最多是忽悠着他们上条贼船而已。

    “合作模式嘛,也简单。就是我直接从你们的‘何家布行’拿货来卖,当然了,这货品就不会打上‘何家布行’的标记了。”张正书露出一个人畜无害的微笑,可何胖子看着就很渗人。这不打上“何家布行”的印记,这简直是要了老命啊!如果张正书拿货量大的话,何家自然不可能以零售价给张正书的,肯定要退一步的。可如果张正书在“家乐福”超市里,以这个价格出售布匹的话,何家是跟还是不跟?

    跟的话,利润铁定会暴跌。

    不跟的话,“何家布行”的生意肯定会被“家乐福”超市抢去大半的。哪怕是作为“家乐福”超市的供应商,“何家布行”也还是亏了。

    或者说,“何家布行”不卖布匹给“家乐福”超市可以吗?

    自然是可以的,但以“大桶张家”的能耐,不愁找不到合作对象。事实上,“何家布行”除了麻布和蜀锦,其他的布匹都没啥价格优势,如果和“家乐福”硬拼价格战的话,“何家布行”是很吃亏的。

    “那进驻‘家乐福’,又是个怎么说法?”

    何胖子明白了,张正书的“家乐福”摆明了就是要抢生意的啊!

    确实,不管是在哪个城市,只要开了一家大型的商场,普通的店铺肯定要受影响的。客流量减少就不说了,更重要的是价格还不得不与大型商场的持平,甚至更低一些,以留住一些熟客。毕竟,体量就摆在那,小商铺肯定拼不过大商场的。

    何胖子明明是来瞧热闹的,却看出了自家布行的危机,你说他会怎么办?

    “进驻嘛,也就是字面意思了。‘何家布行’进驻‘家乐福’超市,我会提供一个布料区的摊位,至于怎么定价,是你们的事。但必要的时候,配合一下搞个打折活动,想必你不会拒绝吧?频率嘛,大概是一两个月一次那样子,不会多。至于摊位的出租费,就和曾家一样好了,是销售额的两成。这个费用呢,其实就是所有费用了,包括了押金、广告促销费、管理费、员工工钱、暖气费……”

    “慢着,管理费、广告促销费我能理解,暖气费是啥?”

    何胖子愣住了,他完全没料到有这个东西啊?

    “你进‘家乐福’看了里面的装修布置吧?所谓的‘暖气’嘛,就是上面的铁管。我专门派人在二楼那里烧水,然后倒入铁管里。不然你以为,怎么大冬日的‘家乐福’能暖成春天的样子?”张正书笑了笑说道,“其实这个条件很低了,你应该也知道的。”

    何胖子这才恍然大悟,他还纳闷那铁管是什么来的,怎么还能冒烟?

    林百间更加好奇,问道:“那水流下来了,岂不是白白流掉了?”

    “我设置了一个阀门,不打开的话,水是流不出来的。”涉及到具体操作,张正书就不说了。要知道,这可是涉及到杜仲胶和铸造作坊的机密,可是能卖大钱的!张正书不愿多说这个,继续问道:“何员外考虑得怎么样?销售额的两成啊,真的很低了。要是过得几天,说不定我会要到两成五,那就不怎么划算了……”

    张正书没有骗何胖子,他是真的打算以后进驻的品牌,一律要5%销售额的进驻费用的。

    何胖子考虑良久,才咬了咬牙说道:“我选第二种方式!”

    张正书鼓掌说道:“何员外做了个明智的选择,毕竟没有人会和钱过不去嘛!”(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章: 各怀心思

    林百间在一旁冷眼看了好久,这时候却笑道:“何小员外,我记得你好像不是‘何家布行’的当家人罢?不知道何老员外会不会同意呢?”

    张正书饶有深意地看了看林百间,笑了笑说道:“何老员外对于赚钱的事,怎么会不同意?”

    何胖子的笑比哭还难看:“张小官人说的是,不过我确实要回家与老父相商一番。不知道张小官人能不能等?”

    “最迟明天吧。”张正书想了想说道,“说实话,也就是何员外而已,别人我都不留位置了。要知道,这是最低的租金了。何家等于开多了一家分店,何乐而不为?签订契约后,我保证不会插手你们的经营。至于广告嘛,‘家乐福’会保持热度的。”

    何胖子点了点头,他此刻心乱如麻。

    见识到超市威力的何胖子,哪里不知道行业的寒冬要来了?如果不想为挤兑得完全没有生存空间,那就只能和“家乐福”合作了。从现在的条件看,张小官人提出的条件并不高,何家是完全能接受的。粗略算了算,哪怕“家乐福”超市只能保证今天十分之一的客流量,“何家布行”也要比平时店里的客人多了一倍!

    客人多了,哪怕只有小部分肯掏钱买布,配合何家的低成本,那“何家布行”也还是赚的。再说了,不是想买布的,来逛布料区干嘛?

    然鹅世界上最糟心的事情是,你明明知道这么做有利,可话事人不是你。

    张正书如果知道何胖子心中所想,怕是会把他引为知己了。张正书现在做的事,不都是对大宋有利,可当权者没有一个能有长远眼光看出来的,这种曲高和寡的现象,其实很消磨热情的。就连张正书自己都不太清楚,会不会在未来某个时段他就心灰意冷了。

    心不在焉的何胖子,另有所图的林百间和侃侃而谈的张正书,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时近中午,何胖子才和林百间告辞出来。

    看着热度不减的汴梁城百姓,一个劲地涌入“家乐福”超市,林百间也是感慨。“张贤侄果然是做大事之人,他为何就能看得这么准?”

    何胖子也是震惊,他完全没想到区区一个打折促销,就能让汴梁城百姓疯狂了。虽然大宋的商贾没有打折的概念,但也会时常说“亏便亏我也”的口头广告语,也就相当于后世的“跳楼大甩卖”。实际上,宋朝的商贾也确实让利了,虽然让得不多。

    但是何胖子没有看到的是,大宋此时已经贫富差距极大了。

    有钱人很有钱,像曾家、“大桶张家”、林家等等,哪一个不是腰缠万贯?

    但没钱的贫民,生活得是真的苦。

    一天到晚,能吃两顿饱饭已经很不错了。开封府的百姓还好,起码用力做工还能有顿饱饭吃。但其他地方的百姓,那就惨了。因为剥削太重,土地兼并太严重,加上苛捐杂税太多,农户破产的不在少数。这种情况下,哪里还有钱用来消费?

    即便是开封府是百姓,手里的闲钱也不多,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时近年关了,汴梁城百姓总该拿点钱出来置办年货吧?但手里的钱不多,怎么办?恰好这时候“家乐福”超市开张了,各种商品打折。这样一来,不得了,瞬间引爆了需求。

    也就是说,百姓手里的钱少了,消费降级了。

    这和后世其实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后世因为房地产太热,过度消耗了居民的未来收入。而宋朝则是土地兼并太严重,苛捐杂税太多,以至于农户入不敷出,最后破产。明白了矛盾,那就好办了。张正书首先将商品打折,再配合渠道的优势,长期建立一个低价格的市场,那么自然就赚钱了。

    可惜,除了张正书以外,没有多少商贾是看出市场的转变的,只会感慨生意越来越难做。

    能不难做吗,首先是钱荒,然后是消费降级,最后是苛捐杂税那么多。北宋没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倒在不间断的农民起义中,倒也显得好手段了。

    “可能是张小官人眼光独到罢!”

    何胖子不服不行,人家的魄力就是大。

    “何小员外是打算进驻这‘家乐福’了?”

    林百间试探性地问了一句,他其实也知道,一旦“家乐福”超市成了气候,汴梁城中的商贾,也不得不开始降价让利了。这里面,林百间受到的冲击也不小。要知道汴梁城中最多商铺的,就要数林百间了。

    何绅这胖子向来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没有把握的事他也不会乱说的:“林员外怕是也知晓,我家并非我做主啊。”

    “也是,也是……”

    林百间就不问了,两人再客套一番,然后告别离去。

    “看来,我那个好贤侄是想称霸整个汴梁城的买卖啊!不过,他胃口这么大,不怕噎着么?”

    林百间虽然有点不爽,但他也不放在心上。他的主要收入还是店铺的铺租,以及买卖店铺的所得。至于开设的店铺,林百间也就那么几间,完全是因为店铺租金太少林百间宁可放在手中升值的。

    而张正书此刻,则登上了四轮马车,驱车到另一个城门才能入城。

    “小官人,这‘家乐福’好生兴旺啊!”

    马车夫也为张正书感到高兴,“要不是小的在喂马,怕是也想进去看看了……”

    张正书笑了笑,说道:“你也可以进去看的,不管是谁,都能进。”他开的超市,为的不就是每个人都能进来消费吗?

    “果真能进去?”

    马车夫看了看身上的粗布衣裳,感觉有点不可思议。

    “有什么不行的?”张正书淡淡地说道,“我还有事情要你去做哩!”

    “做啥事?”

    马车夫颇为兴奋地说道,“能进‘家乐福’看看,小官人让小的做甚么都成!”

    “也没啥大事,就是驾着马车,在超市周边转几圈。”张正书嘿嘿地笑了笑,他的计划就是这样,让试驾来得更猛烈一些吧!眼睛看到的,和亲身体验的,完全是两个概念。如果经历了试驾,感受到了四轮马车满满的“科技感”,那些达官贵人还会坐又摇又晃又慢的轿子吗?更别说,这四轮马车完完全全是身份的体现,没有个万贯家财,根本不敢看一眼。(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一章: 量身打造

    高达数千贯的马车,除了有钱人,哪个买得起?可以说,四轮马车完完全全就是为达官贵人、乡绅巨贾量身打造的。

    马车夫显然是理解了张正书的用意:“小官人,你是想在‘家乐福’卖着马车?”

    这事,马车夫是知道的。只不过他想不到张正书居然会想出这么一个点子来,这实在是太过标新立异了啊!

    “怎么,你觉得不行?”张正书反问道。

    马车夫连忙说道:“小官人决定了的事,甚么时候出过差错?小的就是觉得,让小的这般出风头,怕是……怕是不大好……”

    这马车夫的顾虑是有依据的,有钱人哪一个不是爱出风头,喜欢装逼的?万一这马车夫是拉风了,却抢了张正书的风头,张正书追究起来,那他岂不是很冤?

    “放心,没人会责怪你。”

    张正书笑道,“说不定那天我会亲自登台,弄一个拍卖会。”张正书早就打定主意了,培养一个人才,专门用来充当门面的。当然,这个人需要不怯场才行。原本张正书最中意的人选是赵鼎,可赵鼎十分排斥商贾,这事多半成不了。换一个人选的话,周铭也是不错的。但作为“黑客”的头,周铭已经去布置相关事宜了,也不在汴梁城。

    人选问题,张正书还是颇为头疼。如果实在找不到人,他只能自己上场了。毕竟,拍卖师的说辞是很关键的,能不能“忽悠”那些达官贵人、乡绅巨贾掏钱,就看拍卖师的一张嘴了。

    就在这时候,前面突然传来一阵骚乱。

    “怎么回事?”

    张正书有点奇怪,按理说今天大部分汴梁城百姓都被“家乐福”超市吸引过去了,就算没去看热闹的,都要老老实实地做工。如今街上这么多人在起哄,怕不是出了什么大事吧?不过转念一想,张正书觉得又不太可能。要知道汴梁城中就剩下一些达官贵人自持身份没有去“家乐福”超市了,这些达官贵人向来很看重自己形象的,怎么可能会在街上起哄呢?

    “小官人,前面似乎也行不通了……”

    听了马车夫的话,张正书掀开了车帘,皱眉地看着前面。

    只见前方莫名其妙地堵住了,人人都争先恐后地挤上去看热闹。

    张正书心血来潮,也从马车上站了起来。因为马车高啊,再加上张正书如今也长个子了,自然能看得更远。

    “咦,那是李师师?”

    张正书突然看得一个熟悉的身影,心脏不由自主地猛烈跳动了起来。“卧槽,不会这么巧吧?!”只见李师师现在很狼狈,被人像动物一样围观的感觉并不太好。只见她与若桃并肩行走,想要离开众人视线。奈何周围的百姓越围越多,好像要把这里包围了一样。

    正犹豫要不要掉头走人的时候,马车夫问道:“小官人,如今怎么办才好?”

    张正书一愣,正想开口说话的时候,他突然看得李师师发现自己了,分明看到她眼中闪出惊喜的目光,然后快步向他走来。

    “掉头,走人!”

    张正书毫不犹豫地说道,但问题是,马车要掉头不是那么容易的,还没来得及付诸实施,李师师已经拉着若桃来到了马车旁,动作干脆利索地跳上了马车,一点都不像平时淑女的样子。张正书都愣在了半空,马车掉头的时候,因为离心力,他还差点没摔倒。

    略带狼狈地跌坐回马车里,张正书哭笑道:“李行首,真的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

    “小官人果真是出口成章哩,全然不似传闻中的那样不学无术。”李师师轻轻地把被汗水微微浸透的面纱摘了下来,一张姣好的面容再次出现在张正书眼前。张正书的心,不争气地猛跳了几下,一双眼睛都不敢再看李师师了,连忙看向别处。

    “如果是别人这么说我,我肯定当他是在嘲讽我的。我读书不行,但骂人挺在行,出口成脏!”张正书嘿嘿地自嘲说道。

    “出口成脏?”

    若桃也笑了,这个小妮子最近不知道吃了什么,突然有长开的趋势,比之李师师来说,风情可能尚且不如,当胜在潜力无限,再过得几年,怕是能追上李师师了。张正书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有的人喜欢萝莉了,像若桃这样的小萝莉,确实让人毫无抵抗力啊!额,好吧,其实李师师的年纪,放在后世也是萝莉一枚。

    李师师也笑了,这笑容杀伤力太大,张正书只瞧了一眼,就觉得小心脏受不了。李师师今日穿了一身素白的衣裳,落在雪堆里,几乎与天地同色了。或许她今日也是想不引人注目吧,奈何因为特立独行,还是被认了出来。只一眼,张正书就发现了李师师的脸颊上有两个非常可爱的小酒窝,冬日的阳光透过窗帘,轻轻打在她的面容上,肌肤胜雪,娇美得如同盛开的腊梅。

    “在此间也能碰到小官人,也是巧了,多谢小官人帮师师解了围……”

    此刻,四轮马车已经开始跑动了,那些围观的百姓都追不上,只能连连叹息。

    张正书正襟危坐,一点都不敢有什么多余的心思。“没啥,李行首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还不是因为你啊!”

    若桃把小嘴一嘟,全然把责任推到了张正书身上。

    张正书愕然,然后失笑道:“那我岂不是要向两位道歉了?”

    “自然是要的,谁叫你把那‘家乐福’超市说得天上有,地下无的。姊姊非得去亲眼看看,可看完了你的超市,却进不去,只能原路折返。不曾想被人认了出来,好似看猴戏一般围着我们看,怪吓人的。”若桃的一张利嘴,把前因后果一说,张正书明白了,好像还确实是因他而起的?“原来如此……”

    张正书也是感慨,他已经很努力去躲开与李师师有联系了,说不定未来在某个时间段就会引火烧身。可命运似乎总是喜欢和他开玩笑,最不想见到的人,偏偏因为自己的缘故见到了。这是怎么样的概率?整个汴梁城中有百万人口,再加上李师师平素不会出门的,这都能碰到李师师,这运气也是逆天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二章: 事不关己

    “小官人似乎有心事?”

    李师师观察得很仔细,张正书的一举一动,都落在她的眼中,有点无所遁形的意思。

    张正书尴尬地笑了笑,说道:“人都是有心事的嘛……”

    “按理说,小官人不缺钱,要甚么有甚么,应当是世上最快活的人了,为何还有心事?”李师师就像是后世的心理咨询师一样,让张正书不由地放下了戒备。

    张正书决定实话实说,免得以后大家产生不必要的误会。“李行首有所不知,前段时间,端王来找过我。找我本没什么事的,但端王是专门为了你。”

    李师师惊讶地问道:“端王?为了奴家?”

    “嗯,端王,赵佶。”张正书很肯定地说道,然后把赵佶的意图说了一遍,特意点明了赵佶以往的种种“劣迹”。当然,张正书也不会只说赵佶的缺点,对于他的优点,也说了一遍。面对一个书画双绝的赵佶,李师师怕是也会动心的。

    “如此浪荡子,错非生在皇家,怕是也是个纨绔子弟。”若桃毫不犹豫地评价道,“不读诗书,倒会弄些斗鸡走狗,蹴鞠捶丸的勾当。”

    张正书有点汗然,连忙说道:“人家也是读书的,比我好多了。最起码,他的书法和绘画,绝对比绝大多数人要好……”

    李师师突然笑道:“小官人有所顾虑,所以这段时间都不敢去和乐楼了?”

    张正书很坦诚地说道:“不错,我张家乃是商贾之家,如何能与亲王作对?”

    李师师低下了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若桃却不以为然地说道:“那端王算得甚么,小官人比他的才情好多了。那《水龙吟》也好,还是那首《文章》,亦或者是小令《长相思》,都是让人拍案叫绝的好诗词。那端王,可有甚么诗词流传?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那又算得了甚么!他能写好诗词么,能做文章么,能有兼济天下的胸怀么?”若桃说的《长相思》就是张正书送给曾瑾菡的那首,被曾瑾菡炫耀似的刊登在了《京华报》上,还亲自写了评价。这分明是向李师师示威,张正书原本想制止的,但想到女人的攀比心,他又默不作声了。

    张正书哭笑不得,人家赵佶是真文青——只不过是个好色的文青罢了,但宋朝哪个有钱有势的男人家中不是有几个妾侍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赵佶除了整日嬉戏之外,的确没啥劣迹了。不然,他也不会在正史上做了皇帝的。甚至,作为亲王你要是显得野心勃勃,那才是坏事!

    “端王是有真才情的,琴棋书画诗酒花,无所不通。尤其是绘画,独步天下也不为过……”张正书公允地评价道。后世一直有个惋惜的说法,如果赵佶不是做皇帝的话,他的名声不会臭了几千年,而中国会多一个不比唐伯虎差的书画大家。

    “那也只是个百无一用的书生!”

    若桃嘟着嘴,说出一句让张正书非常震惊的话来。

    哑然失笑后,张正书才说道:“书生又如何百无一用了呢?真宗可是曾经说过的,书中自有黄金屋啊!”宋真宗的这首《劝学诗》,很大程度上是奠定了宋朝“崇文抑武”的框架,这就好比后世的领导讲话精神,是要一丝不苟地学习的。

    若桃不知道怎么反驳,只是不屑地哼了一声,不说话了。

    李师师却笑了,说道:“若桃的意思是,读再多诗书,于国于民无利,那也是白读了。不过,要是像小官人这般为民着想,这书也算是读到了家。”

    给张正书戴了一顶高帽,张正书还是很受用的。被称为宋朝第一的美女拍自己的马屁,说出去那就是杠杠的威风啊!不过可惜,说出去也没多少人信,唉,人生真的是寂寞如雪。“过奖过奖,小打小闹而已……”

    “对了小官人,那端王如今被禁足,是不是也与此事有关?”

    不得不说,李师师是非常聪明的,一下就猜到了关键点。

    张正书点了点头,突然说道:“其实嘛,说与此事有关,那也太夸张了点。但天家的事,大家还是不要妄自猜测比较好。倒是李行首,如果方便的话,可以见一见这个端王。他精通琴棋书画,诗茶花香,倒是个风雅之士。”

    其实,张正书早就想通了,想要对付李师师这样的女文青,到底还是赵佶这个男文青更适合。怪不得赵佶一看到李师师就迈不动腿了,不管是正史上还是如今,其实都是一个样的——那就是文青惜文青啊!好吧,其实就是文青最懂文青,怪不得赵佶三千后、宫佳丽都不留恋,唯独对李师师那么着迷了。

    李师师却淡然一笑道:“若是风流雅士,师师还见得少么?便是端王,不见也罢。”

    若桃却很担忧,说道:“姊姊,若是端王给阿姆施威,迫你见他,这又如何处之?”

    李师师却苦笑一声:“若是以权势相逼,师师又如何能避得开?自然只能虚以委蛇了……”说着,李师师的妙目看了看张正书,希望看到张正书的表示。可惜,张正书不是之前那个为红颜冲冠一怒的傻蛋了,此刻是眼观鼻,鼻观心,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不发表任何意见。李师师看了,心中也是疑惑:“他……似乎和之前不一样了……”

    “姊姊若是被端王如此相待,那日后汴京城的达官贵人,岂不是都能以权势相压了?”若桃也是很气愤的,要知道此刻汴梁城中的行首美妓,地位可是不低的。如果用权势相压,按就等于破坏规则了。可偏生人家就是强权,破坏规则你也没办法。

    李师师摇了摇头,说道:“端王不敢如此做……”

    “那若是他真个做了,那又将如何处之?早先就听闻了,端王素有风流之名,行事荒诞,曾……曾多次进入撷芳楼,还将其中女子带回王府之中,整日宣yin……”若桃倒也彪悍,居然敢在张正书面前说出这个事来。(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三章: 身不由己

    其实端王赵佶公然带妓女回王府这个消息,早就通过小报,传得满汴梁城都知晓了。

    要不然,若桃也不会知道得这么清楚的。好在她到底是个女子,说这话的时候,脸颊都红了。也是,虽然和乐楼也是**,但**和妓院,是完全不一样的。**多是身家清白的女子,只卖艺不卖身的。撷芳楼呢,就是一个做皮肉生意的妓院。**女子,是看不起妓院女子的,若桃这么说,自然是在贬低端王赵佶了。

    李师师也叹了口气,说道:“端王是个甚么人,于师师无关。但求这些自命不凡之人,不要再来烦师师了……”

    张正书却还是默不作声,他能怎么办,难道告诉李师师,赵佶不是个好东西吗?要是赵佶真的做了皇帝,知道张正书这么诋毁他,怕是追到天涯海角都要把他抓回来的。赵佶的小心眼,张正书又不是没领教过。

    “张小官人,你就不能出个法子,帮帮姊姊么?”

    若桃也是急啊,端王都摆明了要李师师,这是她绝不想看到的事情。如今,怕是也没办法了。虽说端王被禁足半年,可半年之后呢?急昏了头的若桃,自然而然把目光投向了张正书。

    张正书也是郁闷啊,他都尽量不说话,不发表意见了,怎么还是扯到了自己身上?

    “我也是束手无策啊,除非……”

    看着张正书欲言又止,李师师也明白了。张正书想说的,无非是要她从良。可一入**深似海,哪里是这么容易就脱身的?且不说那老鸨会不会放人,就算是李师师,也不知道离了**,她自个还能做什么营生。若是所托非人,那怕是清苦一生,最后还不得善终的。这条路子,已经有无数“前辈”印证过了,从良之路坎坷,行首美妓看着风光,一旦从良后人老色衰,那恐怕也会沦落到比侍女更不如的地位。

    除非,李师师攒够钱,自己盘下一间**来经营。未必是要在汴梁城的,随便去一座小城都行,那样或许能维持个体面的生活。若是最后走投无路,怕是只能削发为尼了。

    “小官人好意,师师心领了。”

    李师师也觉得有些失望,如果张正书表现出想要为她赎身的想法,虽然她一定不会同意,但也会很高兴。

    偏生张正书不知道是怕了端王赵佶,还是确实有所顾虑,但给李师师的感觉就是,他并不想把麻烦惹上身。李师师觉得很奇怪,难道这个张小官人真的“改邪归正”了吗?还是说,自己对他的吸引力下降了?若是后面这个原因,李师师觉得是有点不能容忍的。

    “其实嘛,做行首也就那样,看起来风光无限,但总会有个人气衰退的时候。只不过到了那时候,很少有人能看得破啊……”

    张正书这么说也不是无的放矢的,看看后世的明星就知道了,哪怕是人气不再了,他们也要尽力争取曝光率。要说他们缺钱嘛,倒也不是,只不过承受不了这种前脚还是千人追万人捧,后脚就落得无人识的心理落差。哪怕只是一时间的心理安慰,对他们来说都是难能可贵的。实际上,这不过是饮鸩止渴罢了。

    别看那些明星都很风光,实际上很多都有心理疾病的。

    李师师就相当于宋朝的大明星,在纸醉金迷的汴梁城,她再聪慧,再成熟都好,哪里逃得过名利二字?

    进入了名利场,人就身不由己了。

    听了张正书的话,李师师也沉默了。

    张正书也有点心疼了,她不过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女孩,却突然要承受这种压力,还能撑得住已经很不错了。

    “小官人可有法子教师师脱离苦海?”

    李师师沉默之后,诚恳地求教了起来。

    张正书笑了笑,说道:“也不是没有,但代价还是挺高的。说实话,行首若想脱离风花雪月之场,无非是从良、或是自己做掌柜一途。”

    李师师微微点了点秀颌,承认张正书说得不错。“但按照我的看法嘛,也大可不必。”张正书把后世的休闲会所说了说,提出了一个聚集风雅之士的概念。在张正书看来,反正都是一直在赚这些“文人骚客”的钱,就一直赚下去吧。或许,这个休闲会所还能赚乡绅巨贾的钱。反正到了那时候,李师师都可能嫁人了,皮肉生意也是做不来的了。

    其实吧,从实质上来说,这休闲会所和**也没啥区别。也是一样的提供酒食,提供乐舞。

    但比**好的地方是,这个休闲会所够大,可以容纳得了更多是娱乐项目。

    比如流觞曲水,完全可以人工建一个。比如乘舟垂钓,也能在休闲会所里挖一个小湖,工程量也不是太大。至于蹴鞠什么的,更是标配。捶丸的话,张正书还能仿照后世高尔夫的模式,来个真正骑马捶丸的“贵族运动”。只要推广宣传得好,汴梁城中的达官贵人、乡绅巨贾,甚至将门都会爱上这款运动,把它打造成另类版本的马球也不是不可能的。

    听了张正书的设想,李师师眼前一亮。

    “小官人果然是经商天才,这等法子你都想得到!”

    张正书笑了笑,虽然剽窃了很多后世的创意,但他还是没有脸皮厚道可以把这个创意当成自己首创的。“没什么,只是想别人不敢想而已。”张正书说的是实话,其实这个概念并不是张正书首创,开封府之中早就有人兴建了私家园子,就是做这等生意的。只不过嘛,这些园子的娱乐项目都十分匮乏,跟张正书的创意比起来,差得不是一星半点。更重要的是,那些私人园子都不大,想要弄这些东西也不现实。

    而且,张正书还没说,他甚至可以仿照《射雕英雄传》里的桥段,建几个诸如什么桃花岛、归云庄、烟雨楼等等“标志性”建筑,还能吸引几个《射雕英雄传》的粉丝过来。

    “想别人不敢想,这六个字虽然简单,但却不是人人能做到的。”

    李师师一双妙目看着张正书,柔声问道:“小官人是如何想到的?”(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四章: 世间奇女子

    “额,这个嘛……也是瞧着李行首郁郁不得志,想要帮一把李行首而已。”张正书有点心虚地说道,“若是李行首不喜欢,那就当我没说过好了。”

    李师师展颜一笑,如同寒冬腊梅,艳丽不可方物。“不是的,小官人为师师着想,师师感激都来不及,如何不喜欢?”

    张正书也笑了,说道:“那不知道李行首是怎么个想法?若是可以的话,我能立即为你赎身……”

    不就是几万贯钱的事嘛,只要李师师肯,那不过是分分钟的事情。

    “不了,师师还要侍奉阿姆,等师师契约到期之日,师师自会来寻小官人。到时候,就怕小官人不认账了……”

    李师师半是开玩笑,半是认真地说道,但张正书知道,她被称为“飞将军”,自然是一诺千金的,说来找他,肯定是来找他。

    “那我就承蒙李行首看得起了!”

    张正书想了想,李师师的卖身契约不过还有五年,五年之后李师师也不过二十来岁,对一个女子来说还不算太老。而且到了那时候,李师师的人气也不会急剧下落,再加上这几年来的人脉积累,确实是一个合作的好时机……等等,张正书突然想起一件事来。

    如果按照野史记载,李师师和赵佶好上,是在樊楼的时候。

    也就是说,如果张正书不出现的话,李师师可能就去樊楼发展了。到时候再被赵佶痴缠几年,恐怕也“难逃魔爪”。毕竟好女怕郎缠,况且是一个皇帝对你这么好,李师师岂能不心动?半推半就的,也就……嗯嗯嗯嗯,张正书脑补了几个场面,差点没流鼻血了。

    “小官人说笑了,师师日后还得只靠你哩!”

    李师师捂嘴一笑,突然马车一停。

    “姊姊,到和乐楼了,我们下车罢!”若桃见李师师和张正书“打得火热”,也是很不爽的,借机要分开他们。她一直小心翼翼掀开车上的窗帘,看到了熟悉的街景,心知已经到了和乐楼。

    张正书似乎也看出了若桃的心思,连忙说道:“李行首还是回去吧,在外面的话,我可不敢担保你们又要被围观了。”

    殊不知,李师师跳上张正书的四轮马车这则重磅消息,早就在汴梁城中悄然流行起来了。

    李师师似笑非笑地看着张正书,说道:“小官人是怕与师师待在一起么?”

    “嗯嗯!”

    张正书见她如此“通情达理”,连忙点头说道:“这人言可畏,我明明都没干什么,要是被人误会了,对李行首的清誉怕是有不小的影响。额,当然了,也是怕我未过门的妻子吃醋,你也是女人,肯定知道女人吃起醋来是不讲道理的……”

    “嘻嘻……”李师师忍俊不禁地笑了,这是她人生中为数不多的,发自内心的笑容。“小官人也要做陈季常第二么?”

    张正书自然明白“陈季常第二”是指他老婆的“河东狮吼”,但他并不以为杵,而是很认真地说道:“夫妻之间互相尊重是必要的嘛。”

    “那小官人又如何知晓,奴家就不会吃醋哩?”李师师看似有口无心的话,却让张正书一颗心狂跳了起来。

    “艾玛呀,这是个咋个情况?!”张正书也有点懵逼了,难道他是虎躯一震,王霸之气侧漏——哦不,是泄露,就让李师师“俯首称臣”了?这……让张正书心猿意马,想入非非啊!好在,张正书还是有点理性的,按捺住狂跳的心说道:“李行首说笑了,你乃世间奇女子,又如何会像普通女子一般吃醋呢?”

    “想不到师师在小官人眼中居然是这么个人,世间奇女子……奇女子不一样是女子么?”

    李师师慢慢地戴上了面纱,动作缓慢得像一只猫,优雅而富有韵律,最是能撩起男人原始的渴望。张正书都不敢拿正眼去瞧她了,怕自己忍不住。这大宋第一美女的名头不是盖的,哪怕李师师都不是故意撩拨,都足够让男人腾起反应。这种女子,偏生还是**行首,又如何不会走红?

    若桃先跳下车,不耐烦地催促道:“姊姊,趁现在人少,还是赶紧回去罢!”

    李师师正要起身的时候,却不料那马好像突然受惊了,猛然蹿动几步,那马车夫的叫骂声传来:“谁家的狗不拴好,要不是你这畜生跑得快,今日你爷爷叫你成一锅狗肉!”

    可即便马车夫反应得快,李师师还是立足不稳,眼看就要摔倒了。

    张正书下意识要伸手去抱她,但脑子里系统突然说道:“宋徽宗的女人你也敢碰?”

    得,吓得张正书的手立马缩了回去。

    “嘭!!!”

    然而李师师的反应也不慢,在即将跌倒的时候,连忙扶住了一个东西。

    “这下真的疼疼疼疼……”

    张正书忍不住大声说了起来,原来李师师居然抱住了张正书的脖子,可她的手却不安分,一把扯住了张正书的头发。这一辈子最让张正书满意的,就是这张脸了,虽然有小白脸的嫌疑,但无疑要比前一世帅得多,而且配起一头飘逸的长发,卖相是很不错的。没想到今天张正书引以为豪的头发,居然成了李师师“扶手”,疼得张正书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总算明白了,为什么小学、初中时扯女孩子头发,她们会勃然大怒,原来真特么的痛啊!”

    张正书突然想明白了这件事,不由得有点黯然。当年那些个被他扯过头发的女孩子,在前一世都很早结婚了。突然想起前一世的某个片段,宛如隔世——不对,已经隔世了。

    “啊,对不住,奴家不是故意的……”

    李师师脸上一红,想要起身,但偏生这个姿势使不出力来,导致她很暧昧地倒在张正书的怀中,倒像是投怀送抱一样。哪怕是隔着厚厚的衣裳,李师师还是满脸通红,羞怯得使不出什么力气。张正书很快也回过神来,连忙举起手来,示意他无意要占便宜。事实上,张正书自己都还是一脸懵逼——刚刚发生了什么,我在哪,我是谁?!好吧,等回过神来,张正书才发现,好像又闯祸了。不过这一次,他真的是无辜的。(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五章: 狗血

    “李行首,这是意外,不用说对不起的。你快站起来吧,我现在头疼,脖子疼,腿也疼……”

    张正书说的是实话,李师师虽然不重,但他的身子骨也不算强壮啊,被这么一摔,自然是疼得要命。可这话说的时候,对上了李师师的眼睛,还要把气息喷在她的脸上,这就很尴尬了。更尴尬的是,张正书某个地方受到了刺激,开始充血了,石更了。

    李师师也感受到了,她红着脸,想站起来却要抱着张正书的脖子借力,这个姿势极其暧昧,就好像她主动献上香吻一样。好不容易站起身来,李师师才啐了一句:“你这人,得了便宜还卖乖!”

    张正书也是一脸吃瘪,他是真的没想占便宜啊,要是想占便宜的话,刚刚李师师哪里还有反抗的余地?虽然张正书的身子骨不算强壮,可男人总归是比女人的力气大一些的。这下是挨了痛,却连句谢谢都没有。

    李师师也不敢逗留了,逃也似的跳下了马车,轻移莲步,甩开若桃就走进了和乐楼的后门。

    “姊姊,等等……”

    张正书也是无奈,虽然伟大的爱情开始,肯定要有一个人耍流氓的。可他自诩为正人君子,也不想要那么多女人。老婆,一个就够了。现在这样算怎么回事?空气中还留着李师师身上的香水味,张正书仔细一嗅,香水味里还残留着淡淡的体香。

    “这都什么事啊!”

    张正书无奈地叹息了一声。

    然而,系统却没好气地说道:“得了便宜还卖乖,别说你刚刚没有心动?本系统检测到你的心跳,已经超过一分钟一百下了!”

    “那是紧张,你懂个屁!”张正书说这话的时候,还是很自信的。

    系统呵呵了一声,说道:“本系统检测到,你刚刚这句话是在撒谎……”

    “随便你,爱信不信……”张正书也是心虚,说实话,他刚刚确实心动了。没办法,一个娇滴滴的小娘子倒在你怀中,只要不是柳下惠,恐怕都要举旗致敬的吧?“这下误会大了,以后都不知道要怎么面对李师师了……”张正书也是惆怅,要是李师师就此赖上他了,麻烦……还真特么不小。和皇帝抢女人啊,这事想想就知道是一件祸事。皇帝跟你讲道理的吗,随随便便传句话,有大把人替他致张正书于死地!

    “本系统再提醒一句,刚刚那个李师师,对你也是动了心的。”系统神秘兮兮地说道,吓得张正书差点软了——软瘫在车厢里的棉花坐垫上。

    “不会吧,玩这么大?”张正书欲哭无泪,这都什么事啊!

    系统嘿嘿地说道:“要是你聪明的话,连忙帮她赎身也好,怎么着也罢,买回来做妾侍。不然的话,等赵佶做了皇帝,你就只能亡命天涯了。”

    张正书也是郁闷:“算了吧,李师师要是这么好赎身,人家早就帮她了。那个老鸨不会放人的,这事不要再提了,我以后不来这和乐楼了,不和她见面了行不行?妹的,真的是人在街上走,祸从天上来啊……”他也是郁闷到不行,明明都没去招惹李师师,李师师却自己跑到他面前来了,还上演了一幕狗血剧情。

    “反正你和赵佶抢女人,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系统嘿嘿地说道,“李师师跳上你的马车,估计有心人已经知道是你了。只要有一个人知道,你想想看,整个汴京城还有谁会不知道的?”

    张正书捂了捂眼,一脸无语看苍天,苍天饶过谁?

    要知道,用四轮马车做**宣传是他的主意,现在汴梁城中还真的没有几个是不知道四轮马车就是张正书的。或者直接说一个等式,看到四轮马车,就等于看到了张正书。

    这一下,真的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了。

    张正书可以想象得到,明天汴梁城中的报纸会有多么火,肯定全部都是在讲他的。

    有可以挽回的地方吗?

    当然有,在别的报纸说得都是“传闻”的时候,张正书可以用一个“纪实”的手法,写他是“偶遇”李师师,然后邀请李师师坐一坐四轮马车,然后请她给点评价。最后笔锋一转,开始宣传四轮马车的优点,连李师师都赞不绝口,有钱的人还不赶快买一辆来体验一下?对了,李师师说没有四轮马车,她以后是不会出和乐楼的。

    相信,这比什么辟谣都要厉害多了,顺带还能宣传宣传四轮马车。

    至于汴梁城中的吃瓜群众信不信?那就不关张正书的事了,爱信不信。

    回到“京华报社”后,张正书献殷勤地做多了几个菜,邀功似地向曾瑾菡说道:“姝儿,吃多点……”

    “郎君,你今天不太对劲啊?”

    以女人天生的敏感,曾瑾菡立即察觉到了张正书态度上的不对劲。

    “额,今天我确实犯错了……”

    张正书不得不坦白啊,反正都瞒不住的事。根据张正书为数不多的恋爱经验,其实男生认错之后,即便会受到一定的惩罚,但女生心软,很快就转化成心疼了。不然还能怎么样,真的分开吗?他都这么坦白了,完全是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啊!

    “看来郎君是想上演一出‘英雄救美’啊?”曾瑾菡气不过,伸出纤纤素手来狠狠地掐着张正书。张正书自知理亏,虽然事情不是他招惹的,但后面他确实有占便宜的嫌疑,被掐也认了。

    不过,曾瑾菡也有点于心不忍了,掐完之后问道:“疼不疼?”

    “疼,但我做错了事,自然要被罚的……”张正书无奈地说道,就算整个汴梁城的人不相信他都没关系,只要曾瑾菡愿意相信他,这顿掐就值当了。

    曾瑾菡嘟着嘴说道:“亏你还敢招惹她,端王的事还没得到教训?”听她絮絮叨叨了一番后,张正书才把自己的解决办法说了一遍。曾瑾菡虽然生气,但看在张正书这么诚恳认错的份上,也就心疼加好笑多过气恼了。

    最后曾瑾菡风情万种地笑骂了两个字:“活该!”(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六章: 沦陷了

    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消弭了之后,新一期的《京华报》在赶完稿件之后,立马交付印刷。

    第二天,汴梁城中就有《京华报》卖了。这等速度,汴梁城中很多报纸也好,小报也罢,都是比不上的。所以,汴梁城中的报纸虽然效仿《京华报》,却总是只学到了一点皮毛,永远学不到精髓。

    《京华报》的核心竞争力,除了真实之外,就是速度了。正所谓一步慢,步步慢,在新闻界,速度慢的报社,连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虽然粗俗了些,但道理是一样的。像昨天的事那样,李行首和“大桶张家”小官人同乘一辆马车,这样的桃色新闻,肯定已经形成某种程度的传播了。要是再耽搁一天,甚至半天,汴梁城中就没有人不知道这件事了。那到时候再出来“辟谣”,有用吗?

    用句不客气的话说,人只愿意相信他想相信的事实。

    你辟谣任你辟谣,看看有谁信,反正我不信。

    这也是为什么在后世,官方都辟谣无数次了,可还是有居心叵测之人煽动谣言。后来没办法,将散布谣言立法,才总算制止住了势头。可宋朝不是后世啊,在这时候散布谣言,再简单不过。但相对起散布谣言,辟谣才显技术。

    张正书的办法,很显然就是最有用的,不仅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还利用李师师的名气强行刷了一波四轮马车。最后还提醒了一句,就在明天,概念车版本的四轮马车要进行拍卖了,欢迎大家前去看热闹。

    《京华报》一出街,张正书火了,四轮马车也火了。而连带着“家乐福”超市开业,也跟着火了。不知道多少人去“家乐福”超市,只为了亲眼瞧瞧,是不是和报纸上说得一样,各种新颖的事物,让人目不暇接。

    如果在汴梁城中还有人问:“甚么是四轮马车?”这恐怕会被人鄙视的。

    汴梁城景明坊,京华报社里。

    “小官人,这是昨日‘家乐福’超市的入账。”郑月娥把账本递给张正书,因为“家乐福”的账本每天都要给张正书过目,但毕竟今天的流水账太多了,这么多个“账房先生”都差点忙不过来,郑月娥都要帮一把手。自然,她的小心思众人皆知,就由着她把账本拿来给张正书看了。

    一日一结的会计制度,是张正书弄出来的。虽然在此前不算显眼,但在“家乐福”超市开业之后,这种会计制度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最起码,张正书能一眼看明白财务状况如何。

    “流水一天有一万三千多贯?!这有没有搞错啊?”张正书看了一眼,也是震惊莫名,要知道日入万贯,这和日进斗金都相差无几了。怎么判断一个宋人是不是富翁?用腰缠万贯来形容就再贴切不过了。“家乐福”超市一天能产生一个富翁?这别说是张正书了,就连皇帝看了都要眼红啊!

    不过嘛,这不是净利润,只是流水而已,换句话说就是销售额罢了。

    为什么销售额会这么高?

    张正书想了想,不外乎这几点原因。第一,自然就是宋朝钱荒太久了,百姓手中的钱已经少之又少,用这么少的钱想买多点东西不容易,“家乐福”超市的出现给了这些百姓一个惊喜;第二,就是“家乐福”的优惠力度前所未有,一下子让利两成,这是别个商贾做不到的,因为这样就根本没有利润可言了,但张正书不一样,他用的是代购,可进货又省了一道环节,还能保证一点点利润;第三嘛,就是《京华报》的功劳了,没有铺天盖地一样的宣传、打广告,怕是也不容易短时间内聚集这么多顾客的。

    “小官人,虽然售出了一万三千七十二贯一百六十七文,但抛去成本、工钱,也就收入了一千二十六贯钱,这……也太惨了些罢?”郑月娥还没说,这超市兴建的成本呢,即便是每天收入这么多钱,也要差不多十天半月才能收得回成本。但今日起就没有了打折,收入肯定不会这么高的!

    郑月娥是知道的,《京华报》的纯利润可是在六成以上的,而且支出多是付工钱,还有买纸墨。可“家乐福”超市的纯利润连一成都没,这样能撑下去吗?

    然而,张正书却不以为意:“虽然利润不高,但胜在细水长流,体量大啊!”

    “今日没有了打折,还能有这么高的收入么?”

    郑月娥的担忧不是空穴来风的,她曾在社会底层生活了很长时间,自然知道普通百姓对价格的敏感,如果不能长时间维持这样的利润,怕是超市开一天就要亏一天!

    “谁说没有打折的?今天虽然没有了全部商品打折,但还是有部分商品打折的,比如蔬菜,今天是八五折;比如大米,是我们张家的大米,新米混着一点陈米,也是八五折;比如酱油、豆油、豆瓣酱、腐竹、腐乳、蜡烛、香皂、果酒……这些我们自己的产品,不都是可以打八五折么?就算今天不打,明天也一样可以打的。这些商品打个八五折,我们也还是有盈利的,虽然不能再暴利了,但让利于民也是做好事嘛……”

    张正书自然知道,零售业要想做大,自然是要各种手段的。

    打折,不过其中一个手段而已,目的就是培养顾客。除了打折之外,还有会员制度,这也是张正书打算弄的。

    “你是东家,自是你说了算!”

    郑月娥有点委屈,明明是她好心提醒张正书,却不受重视。

    张正书神经是有点大条了,没有察觉到郑月娥的失落,反而兴致勃勃地说道:“其实兴建超市,最主要的目的不是赚大钱,而是给底层百姓一些工作机会,同时也拉高大宋的平均工钱。”

    “啊?”

    郑月娥明显不太理解张正书的用意,听了他的话,立即将委屈变成了崇拜。女生对一个“成功”男人的崇拜,可谓是毫无道理的。要是这个男人帅一点,那这个女生立马就成脑残粉了。如果他们之间还有点故事,女生怕是已经沦陷出不来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难得

    可惜张正书即便是穿越人士,也不能理解女生的心思,更察觉不到郑月娥的异样情绪。女人心,海底针啊!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嘛,别小看这个超市,起码能带动上百人的直接就业。”

    张正书算了算这笔账,“再加上周边的小摊贩,也会嗅着商机而过来摆摊,更是能带动几百人就业。至于果酒就不说了,我专门收购秦凤路和永兴军路那边的果子来酿酒,期间种树的人,采果的人,运输的人,哪一个不需要大量人手?而且,我这果酒不单单是在开封府销售而已,在整个大宋都会销售。这么算起来,起码能带动数千人,甚至上万人就业了。”

    郑月娥眼睛都亮了,经受过贫苦才知道贫苦的可怕。如果张正书真的帮助这么多贫苦百姓脱离贫困,能吃饱饭,那真的是无上的功德了!

    “这么算起来,超市少赚一点钱,算不得什么。”

    张正书也是财大气粗,大手一挥,完全不拿钱当回事。

    实际上,他都能预料到是这种情况了。只不过嘛,超市稳定收入可能会少,这是一定的。

    仔细看上面的账目,就会发现真正赚钱的,还是香水、香皂等大额商品。至于其他的生活必用类,也就刚刚维持盈亏平衡而已。

    但这只是第一天的账目,本来就是特殊的。真正要看营收账目,起码得等十几天,等超市经营稳定下来之后才可以窥见端倪。

    “小官人果然是大善人!”

    郑月娥崇拜地说道,“只是如此一来,会不会得罪同行?”

    张正书一愣,他当然知道郑月娥说的这件事,只能苦笑地说道:“得罪又能如何?不能不做生意吧,当然,我们还要做得隐蔽一点,比如今天蔬菜打折了,明天就大米打折,后天是酱油打折……反正一天天不重样的来,让百姓获得实惠的同时,也保护自身。”

    郑月娥点了点头,知道这事非同小可。一旦被其他商家集体抵制,那也是很困难的。起码,在超市渠道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候,同行还是少得罪一点比较好。

    “对了,明天的拍卖会筹备得怎么样了?”

    张正书把账本交回给郑月娥,不经意地问道。

    “据说,四轮马车已经装配好,放置在‘家乐福’超市的塌房了。”

    郑月娥化身秘书,一丝不苟地回答道。

    张正书点了点头,说道:“姝儿已经去‘家乐福’那边坐阵了,你准备好接手报社了吗?”

    郑月娥脸一红,有点紧张地点了点头,蚊吶一般说道:“差不多了……”

    “那就好……”张正书叹了一声说道,“多亏你们为我分担,不然我就算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的……”这不是张正书的谦虚之言,是真的发自肺腑。现在摊子铺得太大了,张正书是真的忙不过来了,毕竟分身乏术啊。要是没有曾瑾菡分忧,张正书早就累瘫了。

    偏生张正书是一个懒散的性子,能做到这等程度,完全是被形势所迫。这不,一有空闲张正书就开始偷懒了。所以说,张正书是个一拍脑袋就一个想法的主,适合发号施令。至于管理的事,还是交给别人好了。正因为是这样,在李家村技校里,不仅培养着工人,也培养着掌柜。但掌柜哪里是这么好培养的,怕是一时半会都跟不上趟了。现在又多了一个超市,曾瑾菡自告奋勇去管理了,那她也不是铁打的,能兼顾把《射雕英雄传》写好都不错了,哪里还管得了京华报社?

    那么压力传下来,张正书又想偷懒,自然只能找个人来管理了。

    很不幸,郑月娥闯入了张正书的视线。这个郑家小娘子,自小也是识字的,而且对于数学的领悟能力极强,借贷记账法都能举一反三,差点超过张正书这个老师了。要是放在后世,那肯定也是一个学霸级别的“风云人物”。曾瑾菡就不用说了,那是学神。张正书教授的借贷记账法,曾瑾菡一天就完全领悟还超过了张正书,这等学习能力,张正书只能默默眼红。要是系统不是附在他身上,而是附在曾瑾菡身上,那恐怕大宋历史早就改写了。

    郑月娥的学习能力强,那就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

    这年头人才难得,张正书手中也没有人才储备,只能一边培养一边让她上岗了。只要郑月娥认真学,上手也是极快的。除了文笔进步不会太明显之外,管理一下“京华报社”的日常事务,处理印刷、发行等工作,应该是绰绰有余了。平日里再花些时间提高提高写作水平,主笔也只是时日问题了。

    张正书为自己的“天才”想法鼓掌,殊不知郑月娥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念头接手报社的。

    “小官人日理万机,自是要统筹全局的。”

    郑月娥很天真地对张正书说了这句话,却把张正书燥得够尴尬。

    别人不知道,郑月娥还不清楚吗,这小官人只要有空闲时间,除了锻炼就是躺在躺椅上做咸鱼。

    什么日理万机,什么统筹全局,是觉不好睡,还是勾栏瓦肆里的杂剧不好看?

    如果不是北宋这艘船快要沉了,张正书才不会这么勤奋,弄什么工业计划拯救大宋。说实话,做一个纨绔子弟,每日出入酒楼茶肆,勾栏瓦舍,风花雪月,挥金如土……那才是张正书理想的生活,可惜啊,只能想想罢了。“劳碌命啊……”

    郑月娥偷偷笑道:“别个想要这般劳碌,都求不得哩!”

    “那是,他们可没这个头脑。”

    张正书臭屁哄哄地说道,这也是实话,宋人又怎么会有张正书这个穿越人士的眼界呢?

    眼界都不一样,那么赚钱的想法自然是差了天和地了。比如,大宋的商贾都只想着剥削雇员多一些,赚顾客的钱再多一些。但张正书站在历史的高度,宁愿薄利一点都好,也要让利于民,给多点工钱给员工。只有让百姓都富起来,那才能让整个国家富起来。不然,只懂一味索取,却不懂给予,钱荒那是难免的。

    当然,商人逐利,这是天性。或许只有银行成立之日,才能让商贾心甘情愿把钱窖里的钱起出来,彻底解决钱荒。(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八章: 西夏境况

    “小官人是最厉害的!”

    听了郑月娥的吹捧,张正书也有点脸红了,说道:“没事你去忙吧,我要一个人静一静,想想明日的拍卖会……”

    郑月娥乖巧地离开后,张正书才松了口气。

    这小妮子不得了,十足一个脑残粉模样,张正书虽然自恋,但也有点自知之明的,要是再让她夸下去,怕是张正书自己都犯尴尬症了。“唉,要是后世的女孩子都这么好糊弄就好了……”

    感慨了一番的张正书,继续怀抱着熏香炉,美美地躺在躺椅上,闭目小憩。

    拍卖会是什么?能吃吗?

    把一切抛诸脑后的张正书,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而此刻,西夏却陷入了惶恐之中。

    梁太后大败于平夏城,被几路齐出的宋军打得丢盔弃甲,再加上大雪封路,一路狼狈逃窜回兴庆府。四十多万大军,只逃回了几万人马。损失不可谓不大,特别是粮食,积聚一国之力筹备的军粮,也在逃命的途中丢弃了七七八八。如今兴庆府中,人心惶惶,不可终日。宋军趁势拿下了天都山、横山,彻底封死了西夏东进的道路,差点连膏腴之地都占尽了。

    这等惨状,就连始作俑者李乾顺,也有点害怕了。

    没错,他非常痛恨自己的母亲,把持着大权,不肯轻易放手半分。外戚集团势大,西夏差点就不姓李而姓梁了。所以,李乾顺精心谋划了这一次战役,鼓动梁太后在冬日进攻平夏城。和预料中的一样,梁太后吃了败仗。但李乾顺没想到,宋军好像闻着血腥的狼一样,一路追着他们撵。要不是党项人熟悉道路,恐怕已经被宋军追截住了。

    差点落入宋军手中,李乾顺也是惊魂不定。

    “快,快派人去向辽国求援!”

    回到兴庆府的第一件事,梁太后就派人去向辽国求援。这已经是梁太后第二次求援了,第一次求援,是在战败的第一天,仓皇撤退时派出的使臣。

    李乾顺看着发号施令的梁太后,虽然惊魂甫定,但他的眼中还是闪过一丝怨恨。

    “外戚势大,横征暴敛,贪欲无穷无尽,夏国已经民力凋敝,邦国将危。她还穷兵黩武,这简直是荒唐!若朕能亲掌大权,必像宋朝皇帝一般,励精图治……”想到恨处,李乾顺握紧了拳头,像年轻狮子看着狮王那样,眼中全然只有那至高无上的权力了。

    梁太后再次派出使臣之后,才略微安心了些。突然想起如今战事,连忙问道:“如今宋军在何处?”

    左右回答道:“宋军已然渗入剡子山,袭击了卓罗监军司,统军仁多保忠仅以身免。”

    听闻西夏大军损失这么大,梁太后也是紧咬牙关,恨恨地说道:“好狠的宋人!”

    “太后,为今之计,还是速速请求辽国出兵,不然我夏国危矣!宋人此刻已经占据了横山,天都山,进可攻,退可守。等到开春,冰雪融化,宋军运来充足粮草,兵强马壮之下,我夏国仅剩残兵败卒,如何能挡?”夏国大臣嵬保没说道。

    结讹遇也说道:“太后,除却求援,我等也要强征民夫守城。虽然京都易守难攻,却也怕宋人强攻……”他和嵬保没都是梁太后的心腹,随着去攻宋的。但见识了宋军的配重投石机,见识过了火器“霹雳炮”的犀利,他早就被吓破胆了。

    原本以为宋朝只是个软脚虾可以欺负欺负的,没想到这几年来宋朝的西军好像打了鸡血一样,打起仗来不要命。

    哪怕是防守,都防守出进攻的态势来。

    再加上宋朝的武器本来就“高科技”,火器就不说了,党项人早就领教过。本来也没啥的,宋朝最厉害的火器就是“霹雳炮”了,也不过是最多产生点毒烟,真正杀伤力其实不怎么样的。也是,宋朝的火药配比还粗糙得很,再加上没有对黑、火药本身进行筛选,杀伤力堪忧那是肯定的了。

    但宋朝人聪明啊,直接杀伤力不足,他们就可劲往“霹雳炮”里面“加料”,这不,“霹雳炮”虽然直接杀伤力不咋滴,可aoe伤害还是挺可观的。再加上配重投石机的威力,极限都能打出四五百步远。而且,还有一种真正的火砲,是燃着火的火器,打出这么远之后,能把党项人制造的攻城器具全都给烧毁。

    正因为是这样,西夏人才认为攻城不顺利,完全不是因为宋军有多厉害,而是没有攻城器具。

    想想看,如果没有耧车、没有撞车这类的攻城器具,单单凭着几架云梯,又怎么可能攻得下宋军精心修筑的平夏城呢?

    也正是因为宋军武器犀利,所以宋军士气大振。哪怕是人数比西夏的军队少了近二十倍,还是顽强地守住了城池。要不是人数实在太少,又没有多少骑兵,恐怕他们都敢出城反击了。

    还有那西军的神臂弩,简直就是个噩梦。

    明明还有两三百步远,神臂弩一次抛射,居然能射透骨头。这等神弓,实在是骇人听闻。很**项士卒都是没有披甲的,都只是披着一件皮袄就嗷嗷叫冲上去了。不过也好在没有披甲,羊皮制成的皮袄,反而更能抵挡神臂弩的攻击。如果不是冬日,西夏的士卒也不会穿上可能家里就这么一件的皮袄,万里赴戎机,不要命地攻打平夏城了。那都是因为西夏已经粮食歉收好几年了,特别是今年,连西夏皇宫都差点断了粮,不得不大肆和宋朝走私商贾用羊皮换了好几十万石粮。

    要不然,梁太后怎么会像疯了一样,不要命地在冬天进攻平夏城?

    饿疯了,穷疯了的邻居,是会拿起刀剑抢劫的。

    这个道理汉人自古就明白了,汉人的做法是,你敢伸手,我就把你的手给打断。但很可惜,宋朝这个软脚虾,打小仗的时候威风不可一世。可到了真正打大仗的时候,就没有了决一死战的勇气。党项人就不一样了,反正他们是光脚的,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打不赢也是死,打赢了才有粮食,才能活下去。这也是为什么西夏人悍不畏死,屡屡犯边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九章: 割肉

    所以宋朝在总战绩上不算差,胜率也挺高,有百分之七十。但实际上呢,这些胜率都是打小仗积累下来的,真正打决战的时候,宋朝一如既往的掉链子,互相扯后腿,最后一败涂地。

    不过意外的是,宋朝对上西夏,却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材,两国打了好几场,却是互有胜负罢了。

    好吧,说是互有胜负,其实宋朝一直是胜少败多。

    没办法,西夏人是铁了心要打出一片天地的,宋朝养尊处优那么久了,哪怕是西军,也比不上党项人更不要命。再加上朝廷时不时派几个监军、指定几个啥都不懂的主帅、制定一些荒谬至极的战阵,能打得赢才有鬼。

    然而宋朝国力始终碾压着西夏,西夏再厉害,打赢了再多场战役,可一旦输掉一次决战,那危机就降临了。一如现在这样,四十多万大军只回来了几万人,西夏真的伤筋动骨了。为今之计,除了叫辽国出来拉偏架,西夏是一点办法都没了。

    兵,确实可以强征。可粮食没了,那绝对是一件坏到不能再坏的事。

    梁太后也知道嵬保没、结讹遇两人的话没错,不过她也记得,当初就是他们怂恿自己出兵攻打平夏城的。本来她不应承的,西夏虽然粮食歉收,但只要对辽国这个西夏名义上的宗主国态度好一点,用盐来贸易,是可以交换到足够的粮食的。

    但这两个人一直在说什么“祖宗辛苦打下来的地方,岂能就这么被宋人占了去”,这番话在西夏境内是很有市场的。嗯,打个比方,就好像宋人一直念念不忘幽云十六州一样,故土难舍啊!——其实还是利益在作怪,如果平夏城不是膏腴之地,幽云十六州不是产粮产马的好地方,值得西夏人、宋人这么念念不忘吗?瞧瞧那片大草原,不能种粮的,再大有什么用,汉人一样不屑一顾。汉朝、唐朝时占据的草原够大了吧,不见宋人嚷嚷着要拿回来?

    宋朝之所以视西夏为眼中钉,除了西夏占据了黄河河套之地以外,还阻拦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

    虽然,宋朝这时候的西域因为人类自己的作死,大量砍伐树木,致使本就贫瘠的土地退化成了荒漠。西域几百个国家,现在也没剩下几个了。但即便是这样,西夏也能在和西域各国的贸易中,赚得盆满钵满。这也是为什么西夏的冶铁技术这么高超的缘故了,都是来自西域,甚至中亚的技术啊!想想神乎其神的大马士革刀就知道了,西夏人的马刀虽然达不到大马士革刀的境地,但也是难得的利器,比宋朝的生铁兵刃好得多了。

    要知道,西夏自建国到现在,一直处于不断的战争之中。不是和宋朝打,就是和辽国打。但有一个对手,西夏是一直在打的,那就是回鹘。为了打通河西走廊,西夏人攻击回鹘人攻击了五十多年。但即便是这样,西域的玛瑙、玉石、琥珀、檀香、木香也还是经过西夏人的转手被卖往宋朝、辽国、高丽,甚至大理、交趾等国。通过和西域的贸易,西夏得到了巨大的经济利润。

    这个利润,别说宋朝眼红,就连辽国也想分一杯羹。

    西夏尊辽国为宗主国,里面就有一个条款,就是必须分一部分丝绸之路的利益给辽国。

    要张正书说,这些夷蛮国家真的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抢劫倒是很在行,但要说经商,那就是一根筋。

    没错,是个人都清楚,垄断的生意最好做。但是,这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你自己得有商品交易啊,你的商品对别人都没有吸引力,垄断了这条商路又怎么样?可以对比的是,唐朝时汉人经营这条丝绸之路,把丝绸、茶叶、瓷器等等销往西域,再把香料、玛瑙、玉石等西域特产运回中原,能赚多少钱?

    可西夏、回鹘人把控了这条商路之后呢,呵呵,没有了丝绸的丝绸之路,还能叫丝绸之路吗?可以说,西夏人、回鹘人赚的钱,就是个辛苦钱,跑腿费而已。

    至于暴利,根本不用想。

    可惜西夏人就是不跟宋朝玩,要是这两国能握手言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丝绸之路,两国都赚得盆满钵满了。

    不过这样也好,起码宋朝没有了丝绸之路,开发了另一条海上丝绸之路,不仅弥补了丝绸之路的损失,甚至比丝绸之路赚得还要多。

    想想也是,骆驼能驼多少东西而已?随随便便一艘两三千料的船,都抵得上一百头骆驼的载货量了。再加上丝绸之路最远也就能去到中亚而已,还是中亚的腹地,根本没啥油水了。毕竟因为生态破坏,原本的绿洲变成了荒漠,不适合人类生存了,自然就荒芜了下来。原本繁华的国度,现在成了一望无际的沙漠,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哀。

    但大宋就不一样了,因为丝绸之路没了,只能开辟海贸。

    海上丝绸之路一通,别说中亚了,就连东南亚、西亚……宋人都去到了,可谓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了。

    而西夏、回鹘却还在为一条没多少利润的丝绸之路争得头破血流,何苦呢?

    当然了,宋人也不会轻言放弃的,不管是丝绸之路,还是幽云十六州,那都是“祖宗之地”,肯定要不遗余力要收复的。也难怪宋朝一直怼西夏了,其实这个战略做得不错,灭掉西夏之后,养马地有了,河套有了,丝绸之路也会打通了……战马有了,钱银有了,还怕怼不过辽国?

    但实际上,西夏人也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一直和宋朝打,也算是胜多败少。

    只是这一次失败太过严重了,不仅宋人会进攻,回鹘人也会闻风而来,想要分一杯羹。

    腹背受敌的西夏,终于撑不住了,才向辽国求援的。如果不是,谁想被辽国敲诈呢?要让辽国出手,西夏已经做好割肉的准备了。

    看着嵬保没、结讹遇在表演的李乾顺,一直冷眼旁观不说话。(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章: 各有各的算盘

    宋朝想要灭掉西夏,而契丹人又哪里是什么好东西?现在辽国不想打仗,而在山地也打不过西夏,所以辽国改变了策略,想要压榨西夏。尊辽国为宗主国,就是西夏防一手,在被宋朝打得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请辽国出手拉偏架,让西夏有个喘息之机。

    可以说,宋朝、辽国、西夏三国之间都各有各的算盘,各有各的心机,就看谁的战略更高明一点了。

    “不知道我在辽国布下的暗线,会不会出手……”李乾顺心中也打着算盘,他早就开始谋划了,花大价钱买通了耶律洪基身旁的大臣,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候唆使耶律洪基出手,扶他上位亲政。只不过这一手暗棋只能在关键时候动,李乾顺也没多少把握。毕竟用金钱收买的人,可不可靠都两说。

    不过,辽国不会坐视西夏被宋朝灭国的,这样不符合辽国的利益,所以辽国人肯定会出手拉偏架的。

    看着梁太后和她的心腹大臣,你一口我一句的,就是讨论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把进攻回鹘人的士卒调回来,保下兴庆府再说。其他地方丢了,还能在谈判桌上逼迫宋人让步。但如果兴庆府丢了,那西夏就等同灭国了。在这时候,还没有一个朝代丢了京都后还不算灭国的。

    国都是一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丢了国都,就等于丢了国家命脉,就算还能苟延残喘一时,灭亡也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李乾顺也想不到,宋人居然会这么不依不饶,本来他计算得很好,即便西夏败了,退回兴庆府也能等到宋人自行撤退。但宋人如今好像打了鸡血一样,横山失守刚刚传来没多久,天都山也失守了。兴庆府门户大开,只要宋人愿意,围困兴庆府也是可能的。

    “宋军的粮草,是哪里来的呢?又是谁,给赵煦出的主意,看出了我夏国的虚实?”

    李乾顺百思不得其解,他也算过宋军的后勤,是绝对撑不起这样一场大战役的。

    毕竟西夏人是骤然发难的,按理说宋军根本不可能在平夏城囤积太多粮草,半年一个月的粮草顶天了。这还是没打仗时候的粮草消耗,打仗之后,粮草消耗是平时的双倍,甚至三倍!人吃马嚼的,体力消耗又那么大,能不多吗?再加上西夏境内多是山路,消耗就更大了。就算宋军有半年的粮草,在战争期间也最多能消耗两个多月而已。自宋夏平夏城之战到现在,已经过去差不多两个月了,宋军还不撤退,就不怕绝粮吗?

    然而,李乾顺却忘了有一个团体,是极富效率的——商人!只要有利益,商人能从千里之外,把沉重的粮食运到西北,再把青盐、白盐运回中原来卖。李乾顺既然知道宋朝商贾能走私粮食给西夏,那为何想不到宋朝的商贾一样能为了盐利运送粮食给宋军呢?

    不过,即便不知道内情,李乾顺也隐隐觉得自己好像玩脱了。如果西夏国不将国,那李乾顺就算亲政了,他也只能退到沙漠上去吃沙子了。

    那时候,有多少党项人还当他是皇帝都两说。这样的皇帝,做得还有什么意思?

    “不行,辽国必须要介入进来!”

    李乾顺打定了主意,决定派出心腹前往辽国,找到他埋下的暗棋,提起发动。亲政什么的都放一旁,真正要紧的还是赶紧让契丹人帮他们解围。面对增援越来越多的宋军,西夏人说不怕是假的。要是宋军不断增兵过来,配合宋军强大的攻城战力,兴庆府守不守得住还真的是两说啊!

    宋人虽然一直被认为是守城厉害,其实真正厉害的,还宋人的攻城。

    要不是宋太宗瞎指挥,恐怕幽云十六州现在早就易主了。

    汉人善于攻城守城,这是肯定的。毕竟那些攻城器具,全都是汉人想出来的妙法,什么云梯、楼车、撞木、巢车、搭车、钩撞车、火车、鹅鹘车等等,汉人攻城,大多是各种攻城器械并用,各显其能。面对源源不绝的攻势,一般的城池是坚守不了多久的。

    汉人不仅攻城厉害,守城更加厉害。到了宋朝就更不用说了,什么撞车、叉竿、飞钩、夜叉擂、地听、礌石、滚木等等,还有陷阱式的守城器械,像什么陷马、铁蒺藜等等,都是汉人在长期的攻守博弈中得到的经验。只要一座城中有活水,有粮食,围困得再久,也是攻城一方损失更大。

    换句话说,西夏人攻城不如宋人,守城不如宋人,如今宋人士气高涨,野战又打不过。更关键的是,宋军一改之前的孤军深入,每到一处都派出大量斥候探马观察周围有无伏兵。这叫擅长打野战的党项人好像老鼠拉龟,无从下手。确实,在步步为营的前提下,其实宋军的战斗力还是可观的。

    推土机一样前进,配合强大的铁枪步卒,只要对面的骑兵不懂骑射,那就奈何不了宋军。再者,宋军也不怕你们的骑射,神臂弩一出手,射程比你远,还能连人带马一起射,你能怎么样?宋军唯一怕的,就是中了敌人的埋伏,敌人千骑万马过来,把宋军的阵型冲散了,那宋军就铁定败了。

    这也是为什么宋军孤军深入的时候,都是必败的。没办法,阵型未稳就被敌人的铁骑冲散了,这仗还怎么打?

    但现在宋军学乖了,绝不轻易冒进,而是一步步推进到兴庆府前面。眼瞅着宋军就要越过山岭,来到兴庆府前面了,党项人不急才是怪事。这些天,党项人一直试图阻拦宋朝大军,利用战马的优势,开始袭扰。但可惜的是,宋军也学乖了,自然有骑兵去对付这些游骑,中军还是巍然不动。

    办法用尽的党项人,倒是很想和宋军来一次硬碰硬,可惜现在兴庆府中的守军也就回来的几万人,还有数万人马在紧急调回的路上。面对阵型整齐,粮草充足,粮道保护周全的宋军,党项人是一点办法都没了。城中的兵力,守住兴庆府都不容易了,士气还低落,哪里还敢出城正面刚?

    怪不得现在李乾顺都顾不上搞阴谋诡计了,一心想着要保住兴庆府。(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夏困境

    西夏的困境,是张正书一开始就预料到的。

    历史上,李乾顺的阴谋之所以能顺利达成,完全是因为契丹人在里面扮演了一个最为重要的角色。没有辽国再背后撑腰,李乾顺是无论如何都压倒不了外戚,亲自掌权的。再一个,如果没有辽国出面调停,宋朝早就灭掉西夏了,就算没有灭掉西夏,占尽了西夏膏腴之地的宋朝,只需要几年时间,就足够困死西夏了。没有粮食,空有一条丝绸之路,还是弱化版本的丝绸之路,西夏能翻得起什么大浪来?

    但辽国介入,这一切就不一样了。宋朝也怕辽国一言不合就动刀兵,所以不得不退步,把占领了的土地给吐出来。也是这样,让西夏有了喘息之机。等宋徽宗上台后,对西夏放松了紧逼,让西夏可以恢复元气,甚至连丝绸之路都打通了,根本不用再和回鹘人分享利润。

    不过嘛,现在李乾顺想要这么简单亲政?怕是不可能了。

    张正书早就看穿了西夏和辽国的虚实,引进了一个他们谁都没想到的敌人——女真。

    不得不说,现在女真是真的穷,现在大冬天的,他们还在白山黑水之间苦哈哈地求生存呢。

    只要挑拨离间得好,穷疯了的女真人,肯定会出手抢掠契丹人的。女真人什么都不嫌弃,人口也好,粮食也好,牛羊马匹什么的都行,只要能带走的,统统带走。只要辽国敢屯兵在雁门关外,女真人就敢不断掠劫契丹人。等到辽国回过神的时候,人家早就遁入长白山中了。

    此消彼长,只要这种事情再来那么几次,女真崛起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再加上辽国的税赋越来越重,剥削越来越多,普通契丹牧民承受不住压力,肯定会纷纷逃亡的。女真人也乐享其成,辽国把它的子民往外推,女真人没理由不接收的。等女真完成了人口的蜕变,那就是和辽国硬刚正面的时候了。初步估算,这个时间还有个二十年左右。

    耶律洪基虽然瞧不起像叫花子一样的女真人,但张正书知道他命不久矣,肯定也不敢轻易动刀兵的。为了西夏,导致耶律洪基一脉丢了皇位,那是傻子做的事。

    有了这些个利益纠葛,互相掣肘的局势,张正书就心中大定了。

    这些分析,早就通过皇城司的渠道,摆在了赵煦的龙案上。至于赵煦信不信,就不关张正书的事了。

    不过,赵煦要是忍得住丝绸之路的利益诱惑,那就不当一回事吧。

    “不知道曹锟那边,弄得怎么样了……”

    张正书也是担忧,“黑客”初创,成员不多,刺客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曹锟虽然悍不畏死,但说他有多大把握嘛,那又不见得。地雷虽然犀利,但也总归不是太可靠,那只是土地雷啊!眼瞅着辽国就要派出使臣了,张正书的心也要揪起来了。

    就在张正书眉头不展的时候,众人都以为他是在担心明天的拍卖会,其实张正书想的是几千里外的曹锟,能不能成功刺杀辽国使臣。国与国之间的斗争,向来是没有情面好讲的。大宋这个正人君子不肯用卑劣的手段对付邻国,但张正书就没有这个顾虑了,什么手段能达到目的,他就要用什么手段。

    刺杀使臣,是最能拖延时间,也最能暴露辽国虚实的。

    如果使臣没了,辽国都不敢兴兵问罪的话,辽国外强中干的虚实就暴露出来了。朝廷诸公这都看不出来,那他们就蠢得跟猪没啥区别了。等灭掉西夏,宋朝壮大了实力。那时候,就算是辽国新皇登基,想要和宋朝干一架,怕也打不过宋朝了。新皇登基,没个三五年稳定内政,他要是敢兴兵来攻,那辽国境内的野心派会很高兴的。立足未稳就急吼吼想要找邻国麻烦,辽国又不是中央集权国家,那些手中握有兵权的契丹贵族,肯定会有点想法了。

    张正书嘿嘿一笑,如果按照计划,一切顺利的话,那么大宋是可以在这一场竞争中崛起的。只要大宋夺回了幽云十六州,那辽国是不是被女真人灭亡,那都无关紧要了。女真人灭亡辽国,建立金国,然后像契丹人一样横征暴敛,惹得铁木真起兵反抗,那也只是草原上的问题。

    到那时候,中原的科技已经可以碾压草原人。

    铁木真再厉害,在火器的攻击下,他能怎么样?

    所以说,现在就是一切看宋军经不经得起考验了,如果这么好的机会没有灭掉西夏,最不济也要把西夏逼到死角里,大宋才能在未来必定灭亡的局面中,寻觅到一线生机。如果没有把握住机会,那么大宋就是要慢性灭亡的。

    绝非危言耸听,组织一场战役不容易,打赢一场国战就更难了。

    下一次宋夏之战,宋朝还能不能胜利都是两说。打虎不死,反受其害的道理,张正书很明白,但他就担心赵煦不明白啊!

    长吁短叹之后,张正书才慢慢地收回目光。

    “咦,下面这个人这么眼熟的?”

    张正书的念头刚刚起来,下面那人就叫道:“小官人!”

    “是周铭?”

    张正书一愣,他不是去帮曹锟布置退路了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要知道,此去北境边关,路途遥远,再加上大雪封路,没有个一两个月都回不来的。

    “小官人!”

    张正书正思虑的时候,周铭已经上了小楼。

    “你怎么回来了?你不是去帮曹锟布置退路了吗?”张正书觉得有点奇怪,他不应该在这里的啊?

    周铭抖了抖身上的雪花,才笑着压低了声音说道:“退路一直有的,我早就把辽国暗子的退路告诉了曹锟,能不能逃出来就看他造化了。再说了,小官人先前不是让我送粮食给西北禁军么?我已经发动了各路商贾,他们已经到达西北了,正在和他们交易。这一下,他们算是发了,那些青、白盐,我见了都眼红!”

    这不是开玩笑的,在古代盐是比钱更好的硬通货,除了海水煮盐以外,就是井盐、盐池出产盐了。晒盐那是不可能出现的,再加上官府的限制,盐比什么都珍贵。盐比钱更硬通,这确实存在,怪不得周铭这么说了。(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218/ 第一时间欣赏大宋好官人最新章节! 作者:飘依雨所写的《大宋好官人》为转载作品,大宋好官人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宋好官人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宋好官人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宋好官人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宋好官人介绍:
开封繁华,市列珠玑。张正书穿越到了北宋元符元年,开启了他的逍遥人生。没事就种种田,搞搞发明,赚赚钱,娶个娇妻过幸福日子。然而,无心插柳,他获得了一个好名声。佃户、工匠评价他:“张小官人雇我做工,薪资不曾短过,过年还有福利,真是好人!”合作商贾评价他:“张小官人有好买卖都告知我,合作共赢,诚信之人!”皇帝评价他:“为国着想,为君分忧,乃大宋好子民!”唯独邻国对他咬牙切齿:“这绝户毒计是谁想出来的?实乃天底下第一恶人!”(有两百万字完本作品,人品保证不断更)大宋好官人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宋好官人,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宋好官人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