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大宋好官人TXT下载大宋好官人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宋好官人全文阅读

作者:飘依雨     大宋好官人txt下载     大宋好官人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五百二十二章: 最合适的人选

    张正书闻言却嗤之以鼻,盐,简直是世界上最廉价的货了。之所以贵,是因为晒盐法还没出来。一旦晒盐法粉墨登场,一年可得到数不胜数的粗盐。这么简单就能得到的盐,还要花大价钱去买,张正书是疯了才会这么做。

    当然,精盐有点难弄,可即便是粗盐,精心挑选之后祛除杂质,再经过石磨研磨,精盐还是不难弄的。当然,这只是做到形似,盐分里面的杂质还是有的。要彻底去掉盐分里的杂质,还是需要用到化学办法。不过这样一来,盐分里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也会跟着去掉的。后世很多人都习惯了**盐,殊不知粗盐对人体是更加有益的。至于加碘的问题,随便吃点海鱼、海虾、海带、紫菜就行了。不过内陆地区很难吃到海产品,这也是个麻烦。

    不过张正书不会放过这个市场的,他早就想着弄一个退路,把后路建在海岛上面的了。这样一来,势必会和沿海居民打交道。雇佣他们养殖海带,晒粗盐,又是一个雇佣上千人的大产业。

    然后再利用《京华报》的权威,宣传吃海带能治大脖子病,还能预防,这样一来还愁销路?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周铭当然是不会知道的。

    “那我们张家的商队……”张正书疑惑地问道,周铭该不会真的傻到去拿粮食换盐吧?

    “早先一步,我已经吩咐下去了。想必此刻,他们已经赶着牛羊马匹回来了。小官人,你这主意可真不咋的。这牛羊马不能难伺候,要雇多好几个羊倌、牛倌、养马人看着,还得买好好几车干草。如果不是贩羊的利润大,这一趟非得亏了不可……”

    周铭絮絮叨叨的,活像一个长舌妇,听得张正书耳朵都起茧了。

    “好了,你就说你这几天在外联络别的商贾就行了,这么啰嗦干嘛?”

    周铭苦笑道:“这不是放着钱不赚,心里膈应得很么?”

    “放心,你以后会看到盐比泥还便宜的……”张正书嘿嘿地说道,在后世,这盐确实是大路货,一麻袋粗盐都比不上一袋水泥,更别说是稀土了。所以,张正书说的也不是大话。可周铭却怎么都不会相信,开玩笑吗,这盐怎么可能比泥土还便宜?

    见周铭一脸的不相信,张正书也不强求。

    “你来得正巧,我就不用烦恼明天的拍卖会找谁上去拍卖了。你嘴皮子利索,又善于忽悠人,心还挺腹黑的,最适合做这个拍卖师……”张正书侃侃而谈,却让周铭一张脸拉得老长。要不是张根富从小收养他,他又是看着张正书长大的,这会真的扭身就走了。有这么埋汰人的吗,虽然周铭确实是这样,但做生意嘛,哪能这么老实厚道的呢?

    “小官人,别忘了我还掌管着‘黑客’!”

    周铭咬着牙说道,打人不打脸啊!

    张正书却认真地点了点头,说道:“你要不是有这样的品质,我还不敢让你接手‘黑客’哩!这拍卖师啊,也和做情报差不多的,胆大心细面皮厚……这句好怎么这么耳熟?不管了,反正呢就是要吹,把我的四轮马车吹得天上有,地下无,是身份的象征,是财力的象征,那些有钱人就自然会买账了。我这是用心良苦啊,‘黑客’一事一旦败露,少不得你得隐姓埋名,甚至遁走海外了。这时候要是多一个身份护着你,或许你就能金蝉脱壳……”

    大家都是聪明人,不用多说什么周铭就明白了。

    “小官人,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周铭认命了,虽然他自认为不是个什么好人,但也没害过谁。怎么好像做了这个商业间谍的头头之后,他就成了十恶不赦之人了呢?好吧,确实是十恶不赦,从他参与策划刺杀辽国使臣开始,他的身份一旦暴露,那恐怕天下之大,就再也没有容身之地了。

    从这个层面上讲,张正书确实是在为他着想的。

    “这就对了嘛,我跟你说说啊,这个拍卖是这个样子滴……”

    学着后世拍卖师的语气,张正书把拍卖的要领说了一遍,特别着重自夸那一项。自夸也是种本事,能让人听得舒服,听得满意,听得浑身舒泰,听了之后觉得事情确实应该是这样的,那么自然会心甘情愿掏银子了。

    要是自夸吹得太过,会让人厌烦之外,还可能让一些原本打算掏银子的有钱人打消了这个主意,这就不好了。

    把握个中的度是最重要的,张正书之所以惆怅找不到人就是这样,没有人有这个经验啊,哪怕是他上台,都未必能取到最好的效果。但周铭出现在他眼前之后,张正书就知道,他是最合适的一个人。三年的走私生涯,周铭早就学会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一身忽悠神功天下无敌,要是不明底细的人,肯定会被绕得头昏脑胀的。

    思来想去,周铭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周铭自己也纳闷了:“小官人,你弄出这个甚么捞子拍卖会,该不会是为我量身打造的罢!”

    张正书好笑了,这后世已经成约定俗成的事,怎么到了周铭口中,就成了为他“量身打造”的呢?这人不要这么自恋好伐,张正书都替他脸红了。“咳咳,我没有……”

    “小官人,你直说就是了,用不着拐弯抹角的。我虽然是有点狡猾,但自认为还是挺公正的……”

    张正书郁闷得想吐血,最后只能使出撒手锏来:“这活你接不接?”

    “接,还有百分之五的提成,傻子才不干!”

    别看周铭是张家走私队伍的头,其实他赚得不算多。本来也够用的了,起码一个月有两三百贯钱的样子,但偏生这个周铭是个浪荡子,喜欢玩女人,还特别喜欢一些清倌人。这到**去消费,哪里是这么便宜的,所以他很荣幸成了月光族。

    要不然,周铭也不会答应张正书做“黑客”的头了,做了这个情报头子,他一个月能多拿五百贯钱,这对周铭来说是个极大的诱惑。再加上,其实周铭已经成家,不仅有老婆孩子,还有数量不菲的妾侍,一大家子等着他去养,他无论如何都是拒绝不了张正书的“好意”的。(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三章: 紧张了

    翌日,汴梁城东水门外车马喧嚣,人声鼎沸。

    因为每天都有货品打折的“家乐福”超市,升斗小民已经习惯了来看看今日有什么优惠的。如果遇着合适的了,就进超市买下来。于是,即便经过了开业当天的狂欢,“家乐福”超市也每天日入数千贯钱,不知道眼红死多少同行了。

    无奈何,被超市挤兑的商铺,也只能打出优惠的牌子,想要把顾客吸引回去。好在“家乐福”超市并没有“赶尽杀绝”,各种商品是换着来打折的,所以这些商铺即便有些许影响,但也不至于没有钱赚。

    超市的成功,最意外的除了林百间之外,还有张家的管家张通,还有张根富续弦的妻子。原本以为张正书就是在胡闹,胡乱挥霍金钱罢了。但现在看起来,无知的只是他们而已。张小官人不是在乱花钱,而是有目的,有节奏的花钱——嗯,至今为止,已经差不多花出去十万贯了。

    十万贯啊,堆起来已经像座钱山一样高了,却被张正书这么花出去了。要知道,平常人恐怕十辈子都未必赚得了十万贯,可张正书在短短半年不到的时间里,全都花出去了。虽然张小官人花得多,但赚得其实也不少。

    且不说什么香水,已经赚回了三、四万贯钱了,再加上大棚蔬菜、香皂、蜡烛、报纸、脚店、蜂窝煤,居然也赚了一、两万贯了。如今超市成了汴梁城最赚钱的商铺之一,可以预见,都不需要两个月,张正书前期的投资就全都赚回来了。而且这钱还是源源不断地涌进来,用日进斗金来形容并不过分。

    所有人都看出来了,张小官人的眼光真的是毒辣,只要他看好的行业,不管别人多不看好,都是能赚大钱的。如今他又推出了什么四轮马车,还要搞什么拍卖会,这种前所未闻的事,汴梁城的百姓又怎么会放过这个看热闹的机会,当一回吃瓜群众呢?

    “小官人,这人也太多了罢!”

    穿得人模人样的周铭,在“家乐福”超市后面的会客室里,有点忧心忡忡地看着行人如织的场面,一时间也有点怯场了。没办法啊,那可是差不多聚集了数千人的大场面啊,除了当兵的,哪个宋朝人能见到这么壮观的场景?

    张正书却觉得好笑,这算什么,后世这些都是小意思了。

    “他们是人,你也是人,你怕他们干嘛,他们又不会吃了你。”

    听了张正书的话,周铭还是觉得心中有点不踏实。

    “小官人,我腿软……”

    听了周铭这话,张正书倒是觉得好笑。

    “那有没有尿裤子?”

    “那倒没有……”

    “嗯,还算不错,我听说很多刚刚上战场的士卒,看到对方的人马这么多,都要吓得腿软尿裤子的。看到了血,看到死人,都会恶心到吐。我瞧你也不是上战场,怎么会腿软呢?要是日后你走私的时候,突然碰到党项人、契丹人向你打劫,你还得趴在地上装死?”

    “那是肯定的,不装死就要被他们掳走了。”

    经过张正书的插科打诨,周铭的紧张感也没了多少,不过还是有点不自信而已。

    “放心去吧,这一次要能卖出个好价钱,你可是有百分之五提成的!”

    张正书许以重利,就算是以一万贯的起拍价卖出去了,周铭也能拿到五百贯的提成。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周铭也豁出去了。“干了!”说罢,周铭就想走出去,但张正书连忙拉住他,说道:“铁皮喇叭,还有拍卖锤。不然,你得喊到喉咙破!”

    周铭一看,自己确实忘了带家伙事了,连忙赔上一个笑脸:“小官人,我这不是第一次么……”

    “你可别小看今天啊,说不定这个行当火了之后,你就是拍卖行的祖师爷了,跟鲁班是平起平坐的。”张正书调侃道。

    周铭苦笑道:“能把这差事办好都阿弥陀佛了,甚么拍卖行的祖师爷,那都是虚的。要是知晓有这么多人,我打死都不会来的。”

    “现在说这么多没用了,赶紧上台去!”张正书不由分说,把铁皮喇叭,还有拍卖锤往他手里一塞,就推他出去了。周铭走了两步之后,深深呼吸了一口气,总算是调整好了心态,走到了众人面前。

    只见周铭来到拍卖台前,举起手中的铁皮喇叭,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开封府的父老乡亲,各位缙绅员外,各位相公官人,小的这厢有礼了。”

    这话一出,现场闹哄哄的场面,立时安静了下来。

    “想必有意向拍得这辆豪华版四轮马车的顾客,已经拿到手中的竞拍牌子了。”周铭说的竞拍牌,是张正书仿造后世造出来的。一块竞拍牌足足要三十贯钱,也就是十两银子才能拿得到手。当然,这块牌子是可以退钱的,拿到牌子只是证明你有财力去竞拍而已。不然的话,你在现场乱哄哄喊价,竞拍到了最后没钱买下来,这就不好了。

    说实话,一块木牌子三十贯钱,也就是张正书能想得出来了,周铭原先怕没人肯买的,没想到还差点不够。要知道,张正书可是让人足足制造了三百多块牌子的!

    由此可见,汴梁城的有钱人到底有多少!

    不仅仅是汴梁城的有钱人,就连开封府,甚至其他州府的商贾,听闻了这个消息,也纷纷赶来了。

    这也是张正书始料未及的,不过肯定也有些有钱人在观望的,或者根本就是拿钱来看热闹的。

    只听见周铭说道:“请拿到竞拍牌的意向顾客,往前走到黄线以内,没有竞拍牌的顾客,要看热闹的,请退出黄线以外。我们的拍卖会即将开始了,现场人数较多,请各位配合。”

    听了周铭这话,围观着的宋人,还是乖乖地退后了。

    要知道,现场有不少达官贵人,随便一个都不是他们惹得起的。在这里闹事,不是缺心眼就是傻蛋。要是惹到一个实权官员,或者有大靠山的,丢你到开封府衙门里享受一下公家牢饭,怕是哭都来不及。(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四章: 身份的象征

    等所有人都站好位,周铭才扯着嗓子说道:“只有拿到竞拍牌,站在黄线以内的顾客,才有资格叫价。这辆豪华版四轮马车,乃是张家推出的奔驰牌马车之一,属于概念型四轮马车,当世仅此一辆。这辆奔驰牌豪华版四轮马车是采用了最高端的技术,最豪华的装饰,给乘客最顶级的享受。大家看到我手上有一个小型的弹簧,其实,在这辆奔驰牌豪华版四轮马车下面,也安装有十个这样的减震弹簧。大家都知道,这马车不管外面多华丽都好,可减震措施做得不够,只要走在颠簸的路上,还是很颠簸的。

    但只要有了这弹簧,再加上这辆奔驰牌豪华版四轮马车里有非常软绵的坐榻,人坐在上面,是一点都不会觉得颠簸的。这只是这辆奔驰牌豪华版四轮马车的第一个高端技术而已,大家再看看它的车轮。想不很多人都见识过了,这车轮和寻常马车车轮不一样,乃是精钢所制。不管是多么颠簸的路面,都不可能把这车轮弄坏的。

    再看看车轮上面,这可是最高端的技术之一,称之为‘轮胎’。这轮胎,也是可以防震的,能大量吸收颠簸产生的震动。据张家雇佣的工匠说,这轮胎还只是个实验品,不算完善。等日后完善了,轮胎还能往里面充气,更能防震了。在这里,张家小官人向大家保证,只要拍下了这一辆奔驰牌豪华版四轮马车,是终身保修的,也就是说,只要非人为损坏,都能更新零部件。包括升级零部件,等日后这轮胎充气技术研发出来之后,这辆奔驰牌豪华版四轮马车也是能第一时间享受到更换充气轮胎服务的。

    再来说说这轴承,大家都知道,这马车好不好,跑得快不快,全在这轴承上。大家可以看到,这辆奔驰牌豪华版四轮马车的轴承,乃是精钢所制,配合上好的润滑油,绝对运转流畅。不信,你们看看……”

    这时候,已经有好几个“家乐福”超市的男员工过来,把马车的一端托起来,然后转动其中一边的轮子。

    不管大小轮子,都转得很流畅,足足转了差不多两分多钟,才慢慢减速下来。

    周铭得意地说道:“看到了吧,只要马力充足,这辆奔驰牌豪华版四轮马车就能跑出超高的速度。再看看前面这车辕,这可是能自由转向的。”

    这时候,那些“家乐福”员工伸出手来,拨动前面的车辕,确实是可以转动的。

    “也就是说,这奔驰牌豪华版四轮马车是可以随意转向的,这样就更舒适了。还有,这是刹车装置,这是……”周铭如数家珍的,把这四轮马车的优点全都说了一遍,听得下面的有钱人,全都眼睛发光了。

    这样一辆又实用,又能“装逼”的马车,简直是把妹神器啊!

    瞧瞧,就连“不食人间烟火”的李行首,不也跳上了张家小官人的四轮马车吗?要是自己有这么一辆马车……这些有钱人,哪一个不是声色犬马之流,对于女色更是垂涎。于是,他们之中也有很多人开始下定决心,要拍下这辆四轮马车了。

    “下面,我们选几位‘德高望重’的意向顾客,来试试这四轮马车,到底好不好。樊楼的范东家,你有兴趣试一试吗?”周铭早就清楚了,这樊楼的范东家,就是张正书请来的托。

    “乐意至极……”

    范东家笑呵呵地越众而出,等马车夫牵马过来上好挽具之后,范东家就上了这四轮马车了。他的身形肥硕,众人都怕这四轮马车被压垮了。没想到,四轮马车还稳稳当当的,让马轻跑起来,还运转流畅。绕着“家乐福”超市走了一圈之后,范东家下车了,高声说道:“这马车太好了,我真的一点都没感觉到颠簸!”

    随后,又有几个人上去试了试,果然都赞不绝口。

    接下来,就是正戏部分了。

    周铭清了清嗓子,继续举着铁皮喇叭说道:“想必各位都瞧见了,这奔驰牌豪华版四轮马车端的是非凡,不管是外在还是内在,都是极为出众的。可以说,这样的马车,当世就一辆。即便是我东家,张小官人的那辆都比不上。看看这车厢上的浮雕,还有各种配件,都是独一无二的。

    正因为是独一无二,所以卖给谁,都不太合适。所以,今天我东家张小官人就弄了这么一个拍卖会,将这辆奔驰牌豪华版四轮马车拍卖掉,价高者得。这辆奔驰牌豪华版四轮马车因为使用了很多高新科技,所以起拍价也很高,为一万贯。等下,我喊竞价开始之后,大家可以举起竞拍牌喊价,每次加价,不得少于十贯钱,上不封顶。如果最后没人再喊价了,我数三声,手中拍卖锤落下之后,当场交付钱银成交。拍卖结束后,手中的竞拍牌可以在那边原价退掉……”

    “嘶,一万贯的起拍价,这太贵了罢!”

    “不就是,镶金的也不外乎如此了。”

    “依俺看,这张家小官人是想钱想疯了!”

    “就是,就是……”

    ……

    周围的吃瓜群众都吓到了,可黄线内的达官贵人们,却好像一万贯是一文钱一样,毫不在意。

    “对了,奔驰牌马车以后也会陆续出售的。但是,这辆豪华版的四轮马车,就此一辆。日后推出的奔驰牌高配版四轮马车,底盘弹簧将会减少至八个,而且坐垫、装饰也不会这么豪华,售价也只是八千贯而已。中配版奔驰牌四轮马车,弹簧只有六个,装饰就更低档一些,售价五千贯。而经济型奔驰牌两轮马车,也安装有弹簧,其余配置都差不多,但车轮将减少两个,售价三千贯。每一辆出售的四轮马车,都有一个车身铭牌,装在车身后面,这辆奔驰牌豪华版四轮马车的车牌号码是八个八,至于高配版车牌,是八开头的,数字越小代表买得越早。中配版是五开头的,低配版是三开头的……”(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五章: 义利之争

    不得不说,周铭这句话补刀太及时了,黄线内的达官贵人们立即好像炸开了锅一样。

    没办法,他们谁的钱多,谁的钱少,有哪个知道啊?

    可这马车,是能时时刻刻都拿出来乘坐的,绝对是身份的象征!

    再看看这豪华版,车身、配置什么都是最顶级的,还有表明身份的车牌。这一手,绝对是来挑事的,偏偏有钱人还就吃这一套!还没等周铭喊开始,已经有人信誓旦旦,一定要买回去了。

    周铭也是纳闷,怎么这些人好像都不拿钱当回事的?要是给他有一万贯,他都打算金盆洗手不干了,买几亩田,买个院子过悠哉游哉的生活。可这些有钱人,却好像吃了**药一样,眼都红了。

    “下面我宣布,奔驰牌豪华版四轮马车,正式开拍,底价为一万贯,每次举牌叫价不得少于十贯,成交之后签下契约,等拿钱过来就立即交货。如果没钱付却胡乱叫价的,我们将通过《京华报》刊登此事,以后但凡是张家举办的拍卖会,都不欢迎你参加。现在,大家可以叫价了。”

    虽然周铭的话有点霸道,但其实这些有钱人都不至于做这等没脸面的事的,要知道如今可是有几千人在场看着的!

    商贾还是看重名声的,名声不好,连生意都会难做一百倍!

    所以,没人觉得周铭说得哪里不对,你是有身份的人,还在这里搞乱,这简直是不能忍啊!这些人都没异议,一个个开始出价了。

    “一万零两百贯!”

    “一万一千贯!”

    “一万一千两百贯!”

    ……

    周铭都慌了,这叫价根本不按套路出牌啊,都是几百贯上千贯的升,他都懵了:“喂,各位大佬,这是钱啊,不是纸啊!”

    可惜,这些有钱人,最不缺的就是钱了。

    于是,周铭自己都跟不上这些有钱人的叫价速度,瞬息间这奔驰牌豪华版四轮马车的价格已经攀升到三万贯了,而且一点都没有停止的势头。周铭看得傻了,即便是以三万贯成交出去,他的提成都高达一千五百贯。一千五百贯啊,可不是一千五百文钱,堆起来都有小山那么高了。也就是在开封府这寸土寸金的地方而已,在其他州府,有个一千五百贯,足够做一个逍遥富家翁了。

    一次拍卖会就能赚到一千五百贯,周铭觉得不是这些达官贵人疯了,就是他自己疯了。这个世界也太疯狂了一点吧,简直是不拿钱当钱啊!

    其实,最受震撼的不是周铭,而是周围的吃瓜群众。好歹周铭也是从“大桶张家”出来的,知道“大桶张家”储存起来的财富是多么的惊人。但汴梁城的吃瓜群众虽然知道汴梁城中有很多有钱人,但他们却想不到,居然能有钱成这个模样。

    张正书也是感慨,虽然他不是第一个提出奢侈品概念的人,毕竟早就有“物以稀为贵”的说法了。但张正书却把奢侈品和身份、地位联系在了一起,这才是最吸引有钱人的。这些商贾,虽然朝廷也提升了他们的地位,允许他们参加科举了,可商贾之中又有多少人是真正能读书到做官的?差不多都是输捐、纳粟才能换个官身,这样的官其实根本不受待见。

    可以说,商贾的地位是提高了,但只是比一般平民高,可离他们想要的政治地位,差得十万八千里远。

    但现在不一样了,终于有东西可以证明他们的财富了,这么惊人的财富暴露在世人面前,谁还会对他们不敬?有人看不起商贾,但没有看不起商贾的钱。世间之人都是凡人,是凡人就要吃喝拉撒,这里哪一样少得了钱?说句难听点的话,理想主义者如孔子,都差点困死在陈蔡之间,在这期间,子路蒸了一只小猪,孔子不问肉的来源就吃了;又剥下别人的衣服去沽酒,孔子也不问酒的来源就喝。哪怕是孔子再有理想主义,也不得不接受了现实,向现实妥协了。

    于是,墨子在《非儒》里就抨击了这件事,讽刺道:“夫饥约,则不辞妄取以活身;赢鲍,则伪行以自饰。污邪诈伪,孰大于此?”要知道,孔子周游列国好几次遇险能活下来,都是做商贾的端木子贡保下了他,可孔子就是瞧不起商人。然而,商人向来被视为殷商后裔,而孔子自己也是殷商后裔,这就让人费解了。

    不过怎么说都好,因为孔子等人的缘故,汉人歧视商贾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到了宋朝这时候,才总算稍稍松懈了一些。但好极也有限,世人对商贾的歧视,特别是读书人对商贾的歧视,哪里是这么好消除的?

    这不,周围看热闹的秀才悻悻地说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此皆乃小人也!”

    这话登时迎来了赞同,商贾在读书人看来都是有原罪的,凭什么你这么多钱,我却穷困潦倒?这不公平!

    于是,就有人掉书袋了:“贾长沙《论积贮疏》有云: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说白了,这秀才就是借古讽今,想要抹黑商贾。

    周围的人虽然不明其意,但听着好像是这么回事。

    毕竟宋人的识字率不高,这些古文就更加不知道意思了。哪怕是在开封府,读过书的秀才也只是占了很小一部分比例罢了。所以,这秀才说商贾是有“原罪”的,这些百姓也就信了一半。如果没有原罪,他们哪里积攒得下这么多家财?这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啊!(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六章: 石家

    张正书在一旁不悲不喜地看着这一切,根本没啥感觉。人性嘛就是如此,有些人眼红别人赚得多,却忘了这世间其实是很公平的,像做生意谁不会啊,最不济做个货郎,挑着货物走街串巷叫卖,通过勤劳肯干,一样能发家致富的。等有钱了,扩大经营,盘下店面做大做强,积攒下财富之后,一样可以像那些有钱人一样,买几万贯钱的东西都不眨眼。

    现在不去努力赚钱,反而在这里眼红有钱人,真的是不知所谓。

    摇了摇头,张正书知道有这种心思的人实在不少,也没必要去理会。

    现在,拍卖会中的叫价,已经缓下来了。价格在四万五千多贯缓慢攀升着。这时候,周铭就有了施展空间了。“好,四万五千二百三十贯,这位顾客看来是志在必得了,已经出价不少于十次了。”

    这时候,身家不够丰厚的,或者是流动资金不足够的达官贵人,都开始偃旗息鼓了。

    四万多贯钱啊,可不是小数目了。很多小地主,集几代人的力量,都未必能凑得够这个数。可在这场拍卖会上,居然一下就卖出了这个价格,实在是让人觉得恐怖。有钱人,还是太有钱了。张正书知道那些贫苦百姓的想法,他们还在为一日两餐温饱而奔波的时候,这些有钱人却可以豪掷千金,只为了买一辆所谓的豪华版四轮马车,这算不算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宋朝版本呢?

    当然,宋朝还好一点,真正饿死人的时候还是挺少的,大多都是一些不可抵御的天灾,比如黄河决口改道,比如地震,比如大旱之类的。平常年间,只要有灾情,宋朝的常平仓就会开启,为求就是不饿死人。然后再把灾民中的青壮招募一空,剩下的老弱病残就让他们自生自灭了。

    这样一来,农民起义的次数虽多,但真正造成严重祸患的还是没有几个。

    张正书让这些有钱人的荷包“大出血”,其实也是有深意在的。虽然宋朝收税了,但其实并没有尽到多少财富再分配的责任。可以说,宋朝之所以苛捐杂税多,全都是因为“三冗”问题太突出,才导致给宋朝百姓的福利少了很多。

    但现在张正书让这些有钱人把自己身家主动爆出来,那对比起张正书给的工钱,他还好意思只给那么点钱给雇佣的百姓吗?不好意思了吧,你都这么有钱,连这点钱都省,会给别人戳脊梁骨的。

    这就是张正书的阳谋,就算知道了,这些有钱人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

    汴梁城中百姓的收入提高了,消费能力自然强了。消费能力一强,那宋朝的商税会收得更多。

    说来说去,最赚的还是宋朝朝廷,不过张正书的本意也是如此,没关系了。

    “四万七千贯!哇,这位顾客是真的当仁不让啊!也是,奔驰牌豪华版四轮马车就此一辆,现在不出手,以后就没了!”

    周铭蛊惑性的声音传来,张正书觉得好笑。这周铭,不愧是善于“忽悠”之人,这些有钱人怕是一个个都上钩了。除了实在没那么多钱的之外,哪一个不对这奔驰牌豪华版四轮马车虎视眈眈?

    竞价还在继续,当价格升到四万八千贯的时候,终于停在了那里,一动也不动了。

    “没人出价了吗?”

    周铭有点遗憾,四万八千贯,虽然他能拿到两千四百贯钱的提成,但钱谁会嫌多啊,他有点不甘心地问了一句之后,才缓慢地举起拍卖锤。

    “四万八千贯第一次!”

    周铭扫视了下方,发现还是没有一个人举牌,他有点遗憾地摇了摇头。

    “四万八千贯第二次!”

    周铭故意放慢了节奏,再第三次之后,拍卖锤落下,就要以这个价格成交了。四万八千贯啊,周铭心中感慨,都抵得上普通人家几百年的用度了。如今,就为了买这么一辆马车,值得么?

    就在周铭正要喊出第三次的时候,突然传来一个声音说道:“五万贯!”

    “嘶……”

    周围的人齐齐惊讶地吸了一口冷气,这一叫价就加多了两千贯,这人该是多有钱啊!只见这人穿着不凡,还有点英气的模样,这在宋朝以读书人儒雅的气质有些格格不入。只见这人二十多岁年纪,拱手说道:“祥符石家,还请各位给个面子,将此四轮马车让于我石家,石家感激不尽!”

    张正书略微有点惊讶,在心里问道:“系统,这祥符石家是什么来头,怎么这么有钱的?”

    “呵呵,说你不学无术都不肯承认,祥符石家不就是宋朝开国大将石守信一家咯!”系统没好气地说道。

    张正书明白了,传说中的宋朝首富啊,原来就是这家子人。不过也是,祥符石家哪里肯让这奔驰牌豪华版四轮马车旁落别家?这不是打大宋首富的脸吗?不过,张正书也是乐见其成,他肯买下来,那就一点问题都没了。

    其实,在这里竞价的,大多数都是商贾,当官的都不敢来这里。

    但是,将门就没啥顾忌了,特别是石家,简直是拿着圣旨做生意的。这些年来,石家通过经营茶、酒、盐,在京东东路还有海贸生意,不知道赚下了多少财富。石家派人来竞拍这奔驰牌豪华版四轮马车,也在情理之中了。文官做不得的事,偏生石家能放开手脚去做,因为他们的祖先是石守信!

    所以,在场的商贾不得不给石家这个面子,面对一个有钱有权有势的石家,这些个商贾即便背后有靠山,也不敢轻易开罪了石家。再说了,其实和石家比拼财富,那也是不明智之举,只会更深地得罪了石家。

    周铭很兴奋,又宣布了三次,这下是真的没有人喊价了。当拍卖锤落下的一瞬间,周铭才如释重负。三千贯钱到手了,这相当于他帮张家走私十个月的工钱,怎能不开心?

    “请这位石官人移步到那边,与我‘家乐福’超市签下契约。待得钱银交讫之后,这奔驰牌豪华版四轮马车就可以交付你了。其余顾客,可以凭着手中的竞拍牌去那边退钱,也可以凭着竞拍牌预先订购奔驰牌其余款型的马车,按照订货先后,收到马车的时日也会有差距。对了,签下契约之后,待得钱款全部交齐,奔驰牌马车才会生产的,请各位悉知……”

    说完,周铭笑吟吟地对这石官人说道:“石官人,这边请!”这石官人也笑着走了过去,毫不犹豫地签下了契约。(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七章: 送钱上门

    周铭却是很激动,祥符石家啊,那可是大宋首富!

    要知道,在大宋做一个被世人公认的首富是非常非常难的,除了要有财力之外,名声也得好听,还要朝廷承认才行。说白了,就是背靠着朝廷好做生意。不然的话,像盐铁茶酒这些官府禁榷的东西,一般的商贾哪里能找得到路子?可石家就不一样了,那就是皇商,自太祖、太宗钦定下来的皇商,只要石家不造反,那大宋里的生意石家都能插手,都能分一杯羹。不得不说,这个条件非常丰厚了。

    其余开国大将的家门,其实也是差不多的。

    只要你经商得当,给朝廷交足了税,朝廷不仅对将门的经商行为不打压,相反还很鼓励。这也是为什么各地禁军,都在做买卖的缘故了,特别是西北禁军,因为有着与其他禁军不一样的制度,有着相当的独立性,他们甚至还和党项人做青、白盐生意。

    这事在西北已经人尽皆知了,朝廷不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石家虽然也是将门,但他们做生意却极为正当。走私不做,按时交税,做生意又诚信,所以从石守信开始,石家就积累下了钜富,家财已经无法估算了。从这个角度讲,石家确实算得上是大宋首富。

    当然,这大宋首富只是公认而已,大宋富贾极多,有没有超过石家的也不得而知。就好比后世的中国首富这样,前两年还是某个老王,突然又变成老马了,后来姓许的也横插一手,你方唱罢我上台,让人眼花缭乱。

    不过,石家拍得这奔驰牌豪华版四轮马车也是有好处的,毕竟以石家的身份,开得起这样昂贵的四轮马车。更重要的是,这独一无二的四轮马车,其实是一个禁忌。在皇权社会,任何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独一无二的东西,哪一件不是先给皇帝享用的?如果给其他商贾拍了下来,说不定他还会被皇城司、安抚司盯上,要整一整你了。

    这还是在宋朝,要是换成是明、清之时,呵呵,那不叫你感受一番封建社会的黑暗,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皇权社会。

    “石官人,契约在这里签……”

    周铭奉承地将一式两份的契约拿过来,这石官人看了,觉得没问题之后,挥毫就签下了自己的大名。

    “石可斓?!”

    这时候,张正书也出面了,看到这个名字,他差点要喷笑而出。“屎壳郎?卧槽,这老石家到底是有多嫌弃这孩子啊,居然取了这么一个名字。”当然,这话张正书是不会说出来的,幸好这石可斓是姓石而不是姓史,不然“屎壳郎”这名字就念得更顺口了。

    “石官人,这是我的东家,‘大桶张家’小官人……”

    周铭代为介绍道,其实他也是心里打鼓的。石家权势不比开国之时了,但石家现在还是有人在朝中做官的,当然也是靠门荫进入官场的。可做了官的官人,和没有做官的官人,这里面身份差距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好在,石可斓没有什么架子,随手拱了拱说道:“原来是张小官人当面,石某久仰大名了。”

    张正书也笑了笑,拱手回礼道:“区区薄名,不足挂齿。倒是石官人生意遍布大宋,叫我好生钦佩……”

    其实,石可斓只是石家的旁出,嫡出的石家子弟,要不是安插进军中,就是进入朝中当官了。只有旁出的子弟,才接手经商的。张正书虽然不太明白石家内部的情况,但也道听途说了一点。

    “哪里哪里,石某也不过是得祖上庇佑,才能有地方施展拳脚而已。倒是张小官人凭自己的能力,将这‘家乐福’弄得红红火火,才令人拍手叫绝啊!”石可斓感慨说道,“石某说句实在话,这等做买卖的法子,我是无论如何都想不出来的。张小官人的奇思妙想,石某佩服!”

    两人互相恭维了一番,石可斓又兴致勃勃地询问了这“家乐福”超市的建筑用料,听了之后当场表示,要在祥符石家也建一栋高达八层的大楼,占地面积要超过五百平米。张正书也乐坏了,这简直是送钱上门的财神爷啊!

    “不如请石兄移步至我‘家乐福’超市的会客室,我们详谈?”

    张正书知道,石家的资源多,如果和石家扯上关系,那张家想把摊子铺开来,那就方便多了。

    “恭敬不如从命!”

    石可斓向后面看了看,立时有两个健步如飞的魁梧汉子跟了上来。张正书现在眼力已经不差了,看着这两人淡漠的眼神,和矫健的身手,再加上隆起来的腱子肉,和鼓囊囊的太阳穴,不用说,肯定是习武中人,而且还可能是上过战场的。联系到石家的家世,这两人有九成的几率是石家的亲兵。

    “张老弟,这是我石家的亲兵,一路跟着我是为了护卫我的安全,他们听了我们的商谈,没问题罢?”

    石可斓倒也光棍,直接承认了下来。

    张正书笑道:“我们的谈话又不是什么机密大事,不过是两家合作罢了,多两个见证人也是好的。”

    说着,周铭在前面带路,一行五人来到了会客室。

    会客室里,用的茶叶是张正书自己炒的茶,石可斓看着张正书的泡茶法,觉得有点诧异,但也没多说什么。

    “石兄,这是我亲手炒的茶叶,别处可是没有的,你尝尝看?”

    听了张正书这么一说,石可斓也来了兴致,端起茶杯细细品茗了一番,然后放下茶杯评论道:“虽无点茶之雅韵,但也别有一番清淡之气。茶水入口有些苦涩,但久品之后却有回甘,生津解渴,不错!”

    张正书抚掌叹道:“许多人尝过这茶叶,但点评到位的,也就石兄你一人。”

    石可斓有点惊讶地问道:“这茶叶确实是张老弟你亲手制成的?”

    “如假包换。”张正书淡淡地笑道,“我的厨艺不敢称天下第一,但前几还是很有把握的。炒个茶叶而已,不算什么本事。”(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八章: 捆绑销售

    “哦,张老弟还有这么一手绝活?”

    石可斓有点惊讶地说道,他一直不怎么关注汴梁城的事,对于张正书的了解,也只是几日前听到有什么四轮马车拍卖,他才让人去收集的张正书的情报。虽然祥符是在开封府境内,而且离开封府也很近,但其实石可斓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在祥符的,而是在京东东路之中。因为石守信曾经在京东东路的天平军中呆了十七年,可以说京东东路是石家除了祥符县之外,最要紧的地方了。

    石家虽然在汴梁城也有生意,但石家做得最多的,还是海贸。

    在京东东路,石家与高丽、东瀛海贸,获利不知千万。至于什么茶酒盐铁,那都是小打小闹而已。

    所以听闻张正书会厨艺,石可斓也有点惊讶。在他看来,管理这么多生意的张小官人,还会亲自下厨不成?

    “哪天有机会,请你尝尝我的手艺。哦不,我的手艺你已经尝过了,这茶叶就是。”张正书笑道,“不知道石兄有没有兴趣做这炒茶的生意?”

    “哦,怎么做?”石可斓当然不会放过一个赚钱的机会。

    张正书想了想说道:“说实话,我也没有什么好的茶叶供应商,不过石兄你家大业大,肯定能找得到的。这样吧,我们签订契约,我把炒茶的技法传给你,你一次性给我一千贯钱,当买断这技术就好了。我也不会出售给另外一个人,而且以后‘家乐福’超市里的茶叶,全都由石家提供,你看怎么样?”

    石可斓却有点诧异:“你这‘家乐福’虽然生意不错,但一年下来,能卖多少茶叶?要知道,喝茶的人都是去茶肆的……”

    “非也非也,石兄只看到了其一,没看到其二。”张正书笑道,“我这炒茶法的好处,是简单快捷。你想想看,如果家里来了贵客,第一时间没有茶水招待,那客人会不会不满?要知道,这点茶法起码要一刻钟才能喝,可我这泡茶法呢?只需片刻,就能端上来招待客人了。这样的好处,一旦打开了销路,岂能没生意?”张正书笑着看了看石可斓的表情,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

    确实,泡茶法的好处之一,就是够简单。

    宋朝的点茶法虽然很雅致,但太费时间了。别的不说,如果怠慢了贵客,这里面的损失可就大了。有时候得罪人,往往是在一些小细节上面。待人接客都十分在行的石可斓自然明白,在细节上做好,会是怎么样的结果。

    “张老弟,我觉得你应该去做使臣的!”

    石可斓感慨地说道,“如果你这张利嘴在谈判桌上,大宋就永不会吃亏……”

    张正书郁闷了,石可斓不知情才这么说,可是做“使臣”,对张正书来说简直是天底下最好笑的事了。要知道,他还在暗中想要刺杀辽国使臣的!这不,一旁的周铭已经忍不住笑意了,借没热水的由头跑出去了,怕自己的笑意引来了石可斓的猜测。

    “那此事算成了?”

    张正书丝毫不介意炒茶的技术传播出去,相反,一旦炒茶成风气之后,肯定有人想要模仿的。就好像炒菜一样,即便樊楼等酒楼捂得再好,炒菜技术不也一样被其他得知了?就算张正书不出手,再过一两百年,炒菜已经根本不是秘密了。

    而且,张正书虽然不会把技术传给第二个人,但不代表他就不能暗示了。单单是“炒茶”二字,已经值得千金。好像炒菜技术一样,只要知道了原理,总有一天会被人摸索出来的,对于中国人的山寨精神,张正书从来没有怀疑过。

    “成交!”

    石可斓笑着说道,虽然炒茶不是什么大生意,但胜在细水长流,这笔帐石可斓还是会算的。“不过,我还是想让张老弟说说,这钢筋混泥土房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正书却摇了摇头,说道:“不急不急……”他还要玩捆绑销售呢,哪能这么早就如了石可斓的愿?只听张正书又让周铭去把果酒拿来,给石可斓斟上一杯温酒,对石可斓说道:“石兄,你试试这酒……”

    石可斓微微皱眉,开玩笑说道:“张老弟,这该不会又是你酿的酒吧?”

    说完,石可斓端起酒杯,轻轻啜了一口。“咦?”这果酒的甘甜滋味,混着淡淡的酒香,再经过温熨,完全是极品了。再仔细看这酒液,在白瓷的杯子里,略显得碧绿,就好像一块碧玉一样,让人心旷神怡。“这酒……实乃极品也!”石可斓说完,已经迫不及待一口饮下,露出满足的神情。

    张正书笑了笑,示意周铭继续斟酒,然后才说道:“这酒的确是极品,而且是极品果酒……”

    还没说完,石可斓已经愣在那了,肢体动作有点僵硬,然后才强笑道:“张老弟,你不会在开玩笑罢,这酒是果酒?”

    “没错,是我的秘法酿出来的极品果酒,世间无二。即便是西域葡萄美酒,也比不得。”张正书大言不惭地说道,其实还真的就是这样,哪怕是后世的葡萄酒,也是有种苦涩的滋味在里面的,宋人并不喜欢喝。宋人也不喜欢喝很烈的白酒,反倒喜欢软软糯糯、甜滋滋的黄酒。石可斓也不例外,他原本以为是极品粮食酒,没想到居然是“低贱”的果酒。怪不得他好像吃了屎一样难受,按理来说,石可斓这样的身份,是断断不肯喝“低贱”的果酒的。

    “这果酒有甚么名堂?”

    石可斓倒也算豁达,尝过这果酒的滋味之后,他倒不觉得有什么了。相反,他回过神一想,这果酒这么好喝,这是一个极大的市场啊!想到这,石可斓的心也忍不住猛烈跳动了起来。宋人喜欢喝酒,一年下来朝廷的酒税都非常可观。恰恰,这果酒不在榷酒的范围之内,可以行销全国。这里面的利润,可想而知!没人会嫌弃赚钱赚多一点的,哪怕是被誉为大宋首富的石家也一样,石可斓心动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九章: 财大气粗

    “实不相瞒,这果酒原本又苦又涩,我加了一点东西进去,它就变成这样了。这样的果酒,我也没制造太多。但来年,我已经准备在秦凤路、永兴军路大肆收购果子,准备酿酒。不知道石兄有没有兴趣进些货,销售这果酒呢?”

    张正书的话,好像带着无穷的诱惑力,让石可斓半点都拒绝不了。

    “可这是果酒啊?”

    石可斓还是有疑虑的,果酒低贱,能卖出什么好价钱来?要是赔了,这可是件大事。

    张正书笑道:“我有个法子,保管很有用,绝对能很快打响名头。不怕跟石兄说,这两日来,我这‘家乐福’超市一直在搞个试喝活动,还搞促销,这果酒的销售十分喜人。如果石兄按照我这法子向各路酒楼脚店推广的话,想必不用一月,足以让整个大宋都迷上这果酒。只是如今果酒存量不多,暂且只在开封府销售罢了……”

    石可斓没法否认,张正书的话太具有诱惑性了。不过,还是这极品果酒有实力,让原本看不起果酒的石可斓都迷上了这果酒的滋味,一杯接着一杯,看得周铭都有点口渴了。要知道,周铭号称是酒色双绝,他原本也有点看不起这果酒的。但看着石可斓一杯接着一杯,他也有点疑惑了:“这果酒真的那么好喝?”

    “张老弟啊,你真的这么看好这果酒?”

    石可斓还是有点疑虑,虽然石家一直在经营酒品,但其实并不算多。如果张正书的铺货量太大,石家也要评估里面的风险才行。毕竟果酒的有不确定因素在里面的,石可斓也不敢太过冒险。

    “看好说不上,但国人肯定喜欢喝。”

    张正书很肯定地说道,“现在欠缺的就是宣传,不过你也知道的,樊楼差点被和乐楼抢了汴京第一酒楼的名号,是《京华报》大力宣传樊楼的‘和旨’、‘眉寿’,誉之为‘仙酒’,樊楼就活了,巩固了汴京第一正店的地位。而这《京华报》,也是我的产业……”

    其实话说到这,已经很明显了。

    石可斓知道张正书是什么意思,只要广告打得好,没有什么卖不了。石可斓虽然没总结出这句话,但意思他是领悟的了。“张老弟,你要自己帮自己打广告?”

    “这个是自然的。”张正书理所当然地说道,“手中有资源都不懂利用,这是傻子才做的事。再一个,我这酒叫做‘仙醁’,你想想看,一旦传播开去,有多少文人雅客趋之若鹜?”

    “哈哈,这个词用得可不太好……”

    石可斓哈哈大笑道,有了成功案例在前,他心中就有底气多了。要知道,石家经商人才也不少,也不是他一个人能做主的。所以,石可斓需要一个理由,说服石家插手这个生意。不管炒茶,还是果酒,他都需要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才能让石家上下集中全力铺货、售卖。

    张正书的嘴角弯起了一个轻蔑的弧度,实事做得越多,张正书就越是鄙夷朝中那些不知所谓的官老爷。整天只会吹牛扯淡,一件实事都做不来。好不容易有一个愿意做实事的人了,还千方百计往外面排挤。也对,朝中大多都是既得利益者,最需要的不是变革,而是稳定。但就是这种思想,最终吃亏是还大宋。

    “反正啊,那些文人骚客肯定会为之疯狂的,甚至喝了酒之后诗兴大发,要学那李太白。”

    张正书嘴上这么说,其实心中更加不屑。宋朝文人的功利心太重了,学李白是根本不可能的,有哪一个文人能像李白这样洒脱,说辞官就辞官?别说辞官了,就算被贬,他们也要费尽心机要回到中枢。也许这些文人骚客的出发点是好的,哪一个文人骚客心中没有一个施展胸中所学,实现心中抱负的想法?但现实却让他们成了争权夺利的政客,实在是造化弄人。真正幸运的,还是那些没做官的文人,起码他们会为了生计,不得不去做私塾老师之类的活计,总算是为大宋发展添砖加瓦了。

    “不错,这‘仙醁’确实是好。”

    石可斓承认道,“这秘方想来很奇妙罢,都能说是点石成金了!”他这么说也不算无的放矢的,要知道果酒本是贱物,即便是一大坛,也就几文钱,还不够那个装酒的坛子价钱高。所以乡中农户,大多是自己拿酒器来沽酒。说是果酒,其实就是又苦又涩,甚至还带着酸味的水罢了。可张正书这么一弄,难喝的果酒立马变得清甜可口,价值起码升了百倍,这不是点石成金是什么?

    “奇妙?算是吧,反正要学会这秘方,首先得对化学有一定的了解才行。”

    张正书倒也没有隐瞒,直接说了出来。

    “化学?是甚么来的?”

    石可斓也是一愣,他走南闯北,什么没听过,可这“化学”是何物,他还真的不清楚。

    “化学嘛,是我独自钻研出来的一个学科,其本质是究极事物原先面目,还可以用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一种手段。比如石兄对那钢筋混凝土念念不忘,其用到的水泥,其实本身就是一个化学反应……”张正书絮絮叨叨讲了一大通,可惜石可斓兴趣并不大。

    “原来是这般神妙的法子,也只有张老弟奇思妙想,才能想得到。”石可斓恭维了一句,其实态度嘛,就呵呵了。

    张正书也没啥失望的,这是宋朝嘛,真正认识到化学手段威力的人,满打满算都不会超过一手之数。“说到钢筋混凝土,这房子的造价可能会很贵,不知道石兄……”

    石可斓闻言,却笑着说道:“张老弟,你认为我石家缺那么一点钱吗?只要建得起来,别说十万贯了,就算是百万贯那又如何?都是小事一桩,只要真如你所言,是大宋第一高楼,而且能屹立百年,那就行了!”

    张正书也是佩服的,这才是真的财大气粗。毕竟石家百余年的积累,就连“大桶张家”也比不上。(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章: 暴利的房地产

    “百万贯?不需要那么多,但十万贯嘛,也不需要。”张正书想了想说道,“大概一层的成本是一千五百贯到两千贯的样子,再加上工钱、材料钱,也就一层三千贯左右。八层楼,也就是两万五千贯的预算。”张正书这个价已经是往高处报的了,谁让石家贪大,非得弄一个五六百平方米的大屋子?

    石可斓的原话是:“家乐福”多大,我家就要建多大的房子。

    “家乐福”的占地面积起码在五六百平方米,这还是不包括后面仓库的,要是加起来,两亩多的地是跑不掉的。

    一般来说,张正书的报价是两百平方米左右,每层六百五十贯。可要增加到五六百平方米,这成本就成倍往上升了。

    要是石可斓想要弄一个占地两亩多地的超大房子,那对不起,一层恐怕没有一万贯都顶不住。

    “张老弟,我石家都能买下五万贯的四轮马车,这区区两万五千贯,算得了甚么?”

    石可斓一点都没放在心上,好像这钱就是大风吹来的一样。

    张正书也是“有钱人”,自然知道有钱人的心理,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只要给这些“暴发户”看到一样东西的价值,他们就会不计成本了。

    “如此甚好,不过事先说明,要建造这样的钢筋混凝土房子,必须要用我的施工队,还需要用到水泥。”张正书先小人再君子地说道,“而且,两万五千贯那只是预计而已,可能实际上要多很多,你要有心理准备才好。”

    “无妨,只要是大宋第一高楼那就行了!”

    石可斓大手一挥,毫不在意地说道。

    张正书做成了一单生意,也是很高兴。反正祥符县离开封府也不远,施工队过去连路费都不需要。成本可以压低不少,再加上水泥的暴利,想不赚钱都难。往少了说,这两万五千贯里面,张正书能赚个一万贯以上。“房地产,暴利啊!”

    “甚么暴利?”

    石可斓听力不错,听到张正书这么说,他皱眉问道。

    张正书尴尬地笑了笑,说道:“我是说,石兄家里做海上贸易,那可是最暴利的行当。”

    “可不是,一年往海上来回几趟,甚么奇珍异宝没有?少了说,一船丝绸、瓷器,起码能换回数万贯钱。”石可斓也没有丝毫隐瞒,这已经是世人皆知的事情了。

    张正书装出一副羡慕的表情说道:“哇,石兄,我也想做海上贸易,不知道你可有路子介绍?”

    “你也想涉足海贸?”石可斓有点惊讶地看着张正书,“这个行当虽然赚得多,可不是那么好做的。一旦海上有风暴,触礁甚么的,可能就船毁人亡了。稍有不慎,就是人财两失。张老弟,不是我说,你可要慎重!这海贸可不是闹着玩的,如果你只一艘船,那也还好,便是亏本,也亏不了太多。一艘船加上货物,不是亲自出海的话,即便船毁人亡那也不打紧,也不过是几万贯钱的事。可若是十余艘船一同出事,那就不得了。便是我石家,也会心疼甚久……”

    张正书哪里不知道,这驾船出海,本身就是一件极为冒险的事。要不然,这出海之人也不会敬那么多保佑航行平安的神祇了。事实上,哪怕在宋朝这时候航行技术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了,可一样没有后世的天气预报,不知道海上什么时候有台风之类的灾害,船毁人亡的概率还是不小的。

    即便是近岸航行也好,一样容易触礁。像后世打捞起来的宋船沉船,触礁沉没的也不少。

    为什么绝大部分中国人宁愿苦哈哈在土地里刨食,也不肯出海?原因之一,就是出海的风险太大了,稍有差池就是人船俱毁,这是很多中国人不能接受的。好端端的一个劳动力,就这么没了。要不是实在走投无路,像疍家人那样,除了出海谋生就没有别的生路以外,谁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出海谋生?“风险越大,收益也就越大。”

    张正书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但石可斓却是第一次听到。

    “风险越大,收益越大?好像……挺有道理的,既然张老弟你有意出海,那我可以为你引路……”

    石可斓倒是大方,但张正书却知道,这是因为两家有了利益纠葛罢了。如果张正书抢了石家的海上利益,你看石可斓还会不会有这么好的脸色?

    “石兄有心了,不过我只需要一些有经验的船员,来教授一些海上的知识而已。至于船只,我想去杭州那边打造。我要走的海贸线,也不是高丽、东瀛、女真那条线。”张正书

    先给石可斓吃了一颗定心丸,他确实没必要往北走,那就两个国家,能有多少利润?

    要做海上贸易,那就自然要走得远一点。像大食、天竺诸国、黑衣大食、拜占庭王国……哪一个不是贸易的对象?这些国家贸易回来的金银,岂不比高丽、女真、东瀛多得多?

    “张老弟,你可要想清楚了,海贸北线虽然利薄,但胜在路途近、风险低。若是去南线、西线,固然能有更大收益,可一年也不能来回一次,这买卖能做得?再加上海上风高浪大,很容易血本无归的!”石可斓劝道。

    当然,他可不知道张正书的底牌有多深厚,路途遥远?新式海船了解一下!风险大?最正确的航线了解一下!台风来袭?张正书有系统,起码历史上的大台风,都能提前得知而避开。至于小台风,那新式海船都能硬抗过去了,根本不算事。“无妨,既然决定出海了,出事和赚钱都是五十五十的几率,那为何不赌大一些?”

    张正书表现得毫不在乎,这等豁达却把石可斓感染了。

    没错,即便是石家走北线,也不是每一次都能赚钱的。石家也有翻船的时候,最惨的一次,是遇上了罕见的大风大浪,五艘船一个人都没生还,全都葬身了鱼腹。虽然对石家来说,这只是九牛一毛而已,可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一章: 华夷之辩

    “既然张老弟这么豪气,我也不说什么了。”石可斓感慨一声,他是做不到这么豁达的。因为石家不是他说了算,还有很多族人在牵制着他。即便他有这个心思,也无法有这样的魄力。不是石可斓不想做出成绩,而是掣肘太多,他做不到如此豪赌的决定。

    张正书笑道:“石兄能把有老船员找来,传授经验给我的船员,那我已经感激不尽了。”

    大家都是聪明人,自然知道在海贸一途不是自己乱闯乱撞就行的了,而是要有

    人带入门的。张家与石家联手做生意,这本来没啥,天下攘攘皆为利来,天下熙熙皆为利往。但石家肯把船员的经验教授,这是一个不小的人情了。张正书这么说,也确实是这么想的。

    “举手之劳罢了,如果张老弟想,随时也能找到几个老船工来。”

    石可斓这么说也没错,有钱能使鬼推磨,有了钱什么做不来?别说找几个经常出海的老船工了,就是招募一些极有经验的船工也是分分钟的事。

    张正书笑了笑,岔开话题说道:“那我静候石兄佳音了。对了,炒茶和果酒一事,什么时候能签下契约?”

    “此事……须得石家族人都同意才行。”

    石可斓沉吟一番,才打算说实话:“不瞒张老弟,这石家之中也是人心不齐的,我虽然有点威望,但也不能左右事情成败。当然,若真如张老弟你所言,这炒茶和果酒真的能赚钱,那此事已经有九成可能了。”

    张正书点了点,他自然知道这世上没有人会和钱过不去的,特别是像石家这样的大家族。

    “那有劳石兄为之说项了。”

    两人再客套一番,约好了明日石家送钱过来,换取那辆奔驰牌豪华版四轮马车,石可斓这才告辞离去。

    等石可斓离去后,周铭才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酒杯,倒出了仅剩一点点的果酒,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小官人,这真是你酿的?”周铭才算明白,为什么石可斓杯不离口了,连后来离去的时候都有点步履阑珊,实在是这果酒太过好喝了。嗯,怎么说呢,就好像后世可口可乐第一次传入中国的时候,一下就征服了不少人,碳酸饮料的酸酸甜甜,是最讨好味蕾的。这“仙醁”果酒也是差不多,不过没有那酸甜的味道,只剩下清甜而已。

    “怎么,好喝吧?”

    张正书不太喜欢喝酒,哪怕是果酒也一样。但他知道,加入了甘油的果酒,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如果这果酒走私到西夏、辽国,那岂不是……”

    周铭还没说完,张正书就好笑道:“那岂不是破产了?党项人和契丹人,哪里会喝这个,高度白酒才适合他们。不过,我们的高度白酒拿来做香水都来不及,怎么可能给他们?再说了,酒精是防止伤口感染的良药,是万万不能资敌的。”

    周铭叹了一声,也不知道是可惜这果酒赚不了党项人、契丹人的钱,还是叹息那些党项人、契丹人不识货。不过怎么都好,这果酒是决计在西夏、辽国销售不了的了。

    “不过,香水却是能走私的,那些党项人、契丹人的贵族女眷,会对香水很痴迷的。”

    张正书知道,所谓党项人、契丹人,日后都会融入中国,成为中国人。所以,其实张正书对这些“异族”,并没有多少歧视的意思。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只是汉人自己不争气。如果汉人稍微团结一点,争气一点,又何惧党项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

    要知道,中国向来不以血统论为依据的,就好像韩愈在《原道》里面说的那样: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但韩愈可不知道的是,这些“诸侯”之前,也是夷狄,被华夏征服了之后,认同了华夏文化,束发右衽,所以才为视为中国人。所以,才有那句话“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是故,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那时候,中国的文化是先进的,所以天底下的人都来学习。

    但现在呢?周围的人都学习了汉文化,但都发挥出了各自的特色。唯独宋朝,死守着君子准则,肯定要吃大亏。华夷之辩,从一开始就不是血脉而论,而是文化而论。华夷之辨的标准是文化,强调的是保卫先进的华夏文化以求发展,反对的是屈从于夷狄习俗而倒退苟安,重点所在是“以夏变夷”,并以此确保以华夏文明教化夷狄文化,中国一统于华夏民族,传承华夏文明。为了防止以夷“乱华”和夏“变于夷”,就必须在“大一统”的格局中存在“华夷大防”。

    听起来很拗口,但其实就是:我的文化最先进,你就得听我的;要是听你的,文明就倒退了。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五胡乱华就不说了,一次大倒退,差点汉人被灭绝;金灭北宋、元灭南宋,实质上是一样的,都让文明出现了倒退;清兵入关,更是让中国直接停滞了发展。可见,老祖宗的智慧和远见,是极为正确的。

    所以,张正书也不会圣母到:既然党项人和契丹人他们日后都是汉人,那就不用打生打死了吧?

    殊不知,老祖宗还说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春秋管仲说过:“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汉书》有云:“夷狄之人贪而好利,被发左衽,人而兽心,其与中国殊章服,异习俗,饮食不同,言语不通,辟居北垂寒露之野,逐草随畜,射猎为生,隔以山谷,雍以沙幕,天地所以绝外内地……来则惩而御之,去则备而守之。其慕义而贡献,则接之以礼让,羁縻不绝,使曲在彼,盖圣王制御蛮夷之常道也。”

    可见,华夷之辩一直很紧张,用后世的话说,就是意识形态的不同。农耕经济,天然就是游牧经济的掠夺对象,一个是文明的发展者,一个是文明的摧残者,两者本身就是不可调和的。(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二章: 做一番事业

    从这个角度来说,张正书也算是文明的保护者,所以他对“夷狄”出手,没有丝毫的心理负担。

    甚至张正书还有种野心,如果大宋能力够的话,直接把这些“夷狄”中有野心的全宰了,剩下的人驯化做顺民。然后迁移汉人来杂居,教他们识汉字,说汉话,彻底和以前“夷狄”生活决裂。至于那些“夷狄”文化要不要保护?呵呵,那只是后世学者闲得无聊才会做的事,在异族环伺的时代,最好的异族,就是是被汉人同化了的异族!

    至于张正书的手段,也很简单,就是加剧游牧民族之中的贫富差距。

    贫富差距一大,那肯定存在剥削。有了剥削,那肯定会有反抗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个王朝的根基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贵族,而是底下的平头百姓,升斗小民。被剥削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了,他们除了造反,还能怎么样?

    比如契丹人剥削女真人,女真人崛起将辽国灭了;女真人剥削蒙古人,蒙古人崛起将金国灭了。至于大宋为什么还没有灭亡?好说,北宋才一百多年,南宋也是一百多年,根本来不及将矛盾积累到爆发的程度就自己被外族灭亡了。

    饶是如此,两宋加起来一共农民起义了四百多次,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宋朝不是没有农民起义,而是起义都很小罢了。

    一个王朝到了末期,积累的矛盾越来越多,统治阶级内部形成各利益集团,为争取权力相互倾轧,宫廷斗争加剧,政局不稳,政府对国家的掌控能力大大降低,即使统治集团内部有人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实施的改革等措施,也往往由于不同利益集团的牵制或反对而无法实施或半途而废。

    土地兼并加剧,导致大批自耕农失去土地破产而沦为佃客,致使佃客数量大大增加,佃客的增加又使地主在出租土地时选择性更强,对佃客的剥削就更重了,剥削的加重又使佃客生活更加贫困,佃客无法维持生计就会大量逃亡,在这种情况下,地主为减少损失就会进一步加强对剩下佃客的剥削,而这又会导致出现新的雇农逃亡,流民就会越来越多,百姓怨声载道,各种流言、谶语满天飞。

    当流言、谶语越传越广的时候,百姓就会认为这个王朝“气数已尽”,改朝换代的舆论氛围形成了,统治集团内部的野心家也会蠢蠢欲动……到了这个时候,可能还需要那么一点点火星。比如天灾啊、兵祸啊,或者是顺便找个什么借口,就开始揭竿而起了。一旦统治集团处置不当,导致事情无法收拾之后,再有个具备能力的人挺身而出,那恐怕就是王朝的末日了。

    从根本来说,就是农民不干了,想要掀桌子。具体表现就是,地主剥削太过,不给活路。但宋朝很悲催,都没等到农民掀桌子,他们就被外族干掉了。

    看,有剥削的地方就有反抗,不管是哪里都一样的——好吧,张正书差点忘了还有某度阿三的存在,他们的文化决定了他们逆来顺受,根本没有兴趣造反。

    当然了,游牧民族可不像阿三那么好说话,他们可是生存不下去就造反的。

    张正书利用香水,其实就是想制造一个夷狄贵族穷奢极欲,而百姓却吃糠咽菜的局面。等时机成熟了,或许内讧就形成了。

    什么刀子捅人最疼?就是这样看不见的刀子,一刀刺过来,对方都反应不过来。

    周铭显然是不知道张正书的计划的,他只不过觉得走私香水是一件很有赚头的事,要是成功的话,他的提成也会不少。

    “除了香水,像香皂啊、布偶啊、四轮马车啊,都可以走私啊!”周铭掰着手指头说道,“这些都是能赚大钱的东西……”

    张正书觉得好笑,这周铭倒是想赚钱想疯了。不过这样也好,反正要利用这个计划算计那些夷狄,多一些少一些也无所谓了。“这件事你来操刀就好了,反正在赚钱的同时,你给我安插好暗子就行。”

    周铭身为“黑客”的头头,自然记得这个本职,连忙点了点头。

    “小官人,我其实一直想问,你到底想做甚么?”

    周铭其实也知道,自己好像在做一件足够掉脑袋的事,偏生张正书却忌讳莫深。

    “嘘,小点声,想死啊?”

    张正书没好气地说道,“自然是要坑一把党项人和契丹人了,他们压着大宋这么多年了,你不想报仇?”

    这句话,其实也是宋朝汉人心底的话。说实在的,朝廷软弱,身为国民一员,他们也脸上无光。每每在街上看到趾高气扬的契丹人,都叫人怀疑这到底是开封府,还是辽国的上京临潢府。

    这时候的宋人,自然怀念汉唐时光,那时候的汉人,说一谁敢说二?

    可惜,现在基本不可能了,宋朝的软弱,让宋人很郁闷。连带勾栏瓦舍里,每到大战开启之时,都会上演一番隋唐英雄,三国英雄,楚汉争霸之类的戏码,说书的博君人也靠着说三分、说隋唐、说楚汉而赚得盆满钵满。

    要说周铭,对此没感觉也是假的。在走私的过程中,党项人、契丹人很多都喜欢赖账,装傻扮懵,宋人还奈何不了他们,这些气周铭都吃过。可周铭绝对没有杀人的念头,他被张正书的胆大妄为给吓到了。

    “小官人,你是来真的?”

    周铭的声音中都有些颤抖了,跟这么强势的两个国家做对啊,这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下得了手!而且,这不是九死一生了,而是十死无生!一旦被察觉,那肯定是要埋骨他乡的了。

    “你以为是假的?宋朝君臣软弱可欺,但我们汉人可不是软弱可欺的。我有强大的武器,关键的时候逆转乾坤都不是问题。关键是,你肯不肯做,你不肯做,那我也不勉强。”张正书没有丝毫感情地说道,但其实他也知道,周铭算是上了贼船了。

    “小官人,我都帮你去刺杀辽国使臣了,这难道还不足够?再说了,我是被你爹爹收养的,这恩情肯定是要报的。”周铭叹了口气,他早就认命了。

    张正书笑道:“别这么没朝气,我们在暗处,他们察觉不了。再说了,你现在还有时间安排后路,把妻儿接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男子汉大丈夫,为家国而死,也是死得其所。男儿在世,总是要做一番事业的!”(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三章: 山寨能力太强了

    周铭苦着脸,强笑了一番,心中怎么想就不得而知了。

    说实话,要是可能的话,周铭宁愿什么都不知道,爱谁谁去。但真应了那句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宋人还是很有义气的,也很讲究报恩。周铭被张根富收养成人,他自然要报答恩情。再加上张小官人也允许他安排妻儿后路,免除了他的后顾之忧,也算得上是仁至义尽了。

    “小官人,你说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周铭也是无奈,他也不想做这掉脑袋的买卖啊!

    “放心,送死的事也不会让你去做的。要是隐匿得好,这世界上能发现我们秘密的人还没出生!”张正书有这个底气,虽然后世的天(tian)朝谍战神剧很扯淡,但手段还是有那么点的,用在宋朝这里,还真的挺保密。就算被人揪出了一条线,也影响不了全局,更追查不到坐阵中央指挥的张正书和周铭。

    “但愿罢!”

    周铭是不报希望的了,上了这条贼船,要下去哪里是这么容易的事?

    张正书也是无奈,周铭虽然是汉人,手段也有,甚至很痛恨党项人和契丹人,可真叫他为大宋做点可能危及自身的事,他就没有一点积极性了。送死的事,谁会做得那么积极啊!其实这也是人性,周铭做个走私贩,每日大鱼大肉,酒色不缺的,为什么要拼命?就好像后世的键盘侠,一个个在网上叫嚣得厉害,可国家征兵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就偃旗息鼓,怎么都不肯去当兵。道理是一样的,有头发谁先去做做癞痢啊!

    但是嘛,周铭“贪生怕死”也好,起码他要是被揪出来了,张正书也逃不掉的。

    贪生怕死的人,才会把保密工作、单线联络、密语密码的事弄得水泄不漏,没有一丝破绽。任何关于“黑客”的行动,周铭都会尽心尽力,力求完美去策划。从这个角度上讲,张正书算是用对人了。

    “富贵险中求嘛,跟我干,我不会亏待你的。”

    张正书拍了拍周铭的肩膀,豪气万丈地说道:“暗中谋划干掉一个国家,这是多有成就感的事啊!”

    “这是在作死吧?”

    周铭嘀咕了一句,他跟了张正书一段时间,已经学会张正书的用语习惯了。

    “咳咳,我是那种作死的人吗?”

    张正书义正言辞地说道,“我是为大宋百姓着想!”

    “嗯,你说得都对……小官人,我去拿一坛‘仙醁’回家喝,你慢慢去想怎么干掉西夏、辽国,想出来我就去做……”周铭摇了摇头,这张小官人怕是要疯了。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张正书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后,感慨地说了这么一句。

    而此刻,奔驰牌四轮马车火了。

    五万贯的马车,简直比皇帝的辇车都要高端大气上档次,连皇城司都被惊动了。

    民间就更不用说了,早已经成了轰动。酒楼茶肆,勾栏瓦舍里,全都是在讨论此事的。

    “你听闻了罢,那祥符石家花五万贯钱,买下了张家那辆四轮马车!”

    “俺是亲眼看的,哪能不知?”

    “那你快说说,那奔驰牌四轮马车到底个怎生个妙法?”

    “不是俺吹,那些大官人坐了马车之后,一个个都说好。好家伙,那马尽力地跑,还尽是碎石的路面,那些大官人在里面坐着愣是没啥事。你们也知道的,这马车一跑得快一些,甚么人都会颠出黄胆水的,可现在倒好,真个那啥……”

    “如履平地?”

    “没错,就是甚么平地,反正就是妙!”

    “那马车镶了金么,怎生那般贵?”

    “嘿,怕是镶金的,也没这么贵!”

    “俺见了,那雕工确实是好。而且那奔驰牌四轮马车上的机栝确实奇妙,寻常人也想不出来。俺回来的路上,见到那些个铁匠已经在琢磨怎么打制那甚么弹簧了。可俺估摸着,这弹簧要是这般容易打制除了,那张家小官人也不会卖得那般贵了……”

    ……

    不得不说,民间还是明白人多。这弹簧看似简单,可钢材不过关,弹簧连十分之一的弹性都没,甚至又软又脆。钢材的材料是关键,没有低碳加锰钢,这弹簧根本弄不成。还有加工工艺也很关键,必须用高温淬火,中温再回火才能制成。如果没有这些个步骤,弹簧是根本制造不了的。

    中国人的山寨能力确实很强,但一涉及到性能和材料,山寨就不灵了。这也是为什么后世中国追赶了这么久欧美,却还是败在材料上面。材料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有的材料甚至研究一辈子都研究不出来。再加上中国社会风气浮躁,哪里肯投入那么多钱、那么多精力去研发?这可不是几千万就能打发的了,少说上百亿,甚至数百亿,才能出成果的。

    但材料又是非研究不可的,比如后世的大国利器航母,要想在上面起飞重型飞机,就必须有蒸汽弹射器。因为重型飞机仅仅凭借在航母甲板上滑行是不足以获得足够的升力的,需要通过蒸汽弹射方式,来达到必要的起飞速度。而这蒸汽弹射器不仅仅涉及到了特种钢材,还涉及到了高温、密封、润滑、耐磨等等材料要求,是检验一个国家工业整体水平的最好平台。蒸汽弹射器都弄不好,就别说更高级的电磁弹射器了,更是涉及到永磁材料、瞬时大功率电机和超级电容,哪一项材料都是世界级的难题。

    材料的摸索没有捷径,毕竟它不像工业那样,有迹可循。而且随机性也大,好像某一个关键材料,可能攻关数十年都未必能搞得出来,这里面不知道要做多少次实验,算多少次数才能最终得出成果。就拿这弹簧来说,按照宋朝工匠的冶铁水平,不是张正书说,就算有人提点,恐怕造出来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更何况他们是在暗中摸索?

    四轮马车的技术含量高,不容易仿制,所以它就值钱。

    那些个冶铁作坊都看到了四轮马车的贵,却瞧不出它贵在哪,这才是最让人感慨的。

    但不得不说,汉人还是聪明的,没人提醒的情况下,单单是凭借着现场看了一眼,就推测出了弹簧是用铁线绕成的。(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四章: 技术壁垒

    “师父,这铁线打出来了!”

    这时候,汴梁城郊的一个冶铁作坊里,一个冶铁学徒用铁钳夹起了一根烧得通红的铁丝,放进一桶黄澄澄,散发着恶心气味的液体里。“嚓!”短暂的响声响起,再飘来令人作呕的气味,这个冶铁学徒都忍不住屏住了呼吸。

    看到这一幕,一个老铁匠接过那铁钳,等到铁线稍稍冷却了之后,用一块厚麻布包裹着,轻易地就弯成了弹簧的形状。这弹簧的外形倒也十分相似,可惜的是,他们试了试这弹簧的弹力,却根本没有那么神奇的作用。用手压了压,却根本回不到原先的形状。

    “到底是为何?不是说,用干馏过的煤炭再炼铁,就能得到上好的钢铁吗?为何这弹簧,却做不成?”这老铁匠百思不得其解,差点没挠破头。

    “师父,这是张家的秘法罢,若是这么容易就仿制出来,他们就不敢卖那么贵了……”

    这冶铁学徒小心翼翼地说道,他不知道自己的猜测已经很接近事实了。

    “你这娃儿不知晓啊,要是做出来了,师父我这辈子就衣食无忧了。”这老铁匠也是感慨,从昨天开始,他就打这个弹簧的主意,没想到一连试了好几次,除了弄成一些韧性不错的铁线之外,一点弹簧的迹象都做不成。没办法,材料不行,你再努力也是假的。

    不过这老铁匠确实有点本事,也猜到了是钢材不行,所以他也换了好几种炼钢法,却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师父,这做不成咋办哩?还有顾客要打锄头,要打铁锅……”

    这冶铁学徒小心翼翼地提醒道,生怕惹得这老铁匠生气了。要知道,在宋朝这时候,师父就等同是父亲,打骂那是经常的事。而且等学成了之后,如果师父没有儿子,你还得给师父养老送终。如果不遵守这个,那就是欺师灭祖的无耻之徒,任凭谁都要唾骂的。

    老铁匠也是财迷心窍了,他经过这么一番失败也醒悟过来了,要是那弹簧那么好做,为啥人人不能赚大钱?怕是要想学这技艺的话,他要拜那张小官人为师才行。可他都一把年纪了,哪里拉得下这脸来?

    “唉,罢了罢了,以后有空闲了,再鼓弄这甚么弹簧罢!”

    老铁匠家资也不丰,要不然也不会鬼迷心窍打弹簧的主意了。

    实际上,像他一样打弹簧主意的,又何止一个人?可以说,见识过弹簧“威力”的铁匠,都琢磨着怎么把这赚大钱的弹簧给鼓搞出来。还是那句话,没有人会嫌钱多的。弹簧能赚大钱,聪明的宋人早就看出来了,所以到处打听,哪里能制造弹簧。

    可问题是,这些铁匠都试过了各种办法,都不能制成这样的弹簧,甚至连十分一的弹性都不够,这就让人很沮丧了。

    这老铁匠,只是其中之一罢了。

    叹了口气,老铁匠还是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老老实实去打锄头、铁锅了。

    这个事情,张正书自然也很快就知道了。毕竟汴梁城就那么大,人口虽然超百万之多,可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汴梁城郊外的铁匠铺全都准备仿制弹簧的事,也瞒不过谁。特别是张正书手中还有“黑客”,他们的一举一动张正书都知道得很清楚。

    “小官人,这不用去管他们吗?”

    周铭觉得奇怪,这简直是在抢张正书的钱啊,这张小官人不急?

    “这要是好弄的,我何必要卖这么贵?”张正书不紧不慢地说道,他还巴不得这些人能鼓搞出什么名堂来呢。技术壁垒,岂是这么好跨越的?

    周铭不懂技术,但听张正书这么一说,聪明人当然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怪不得张正书不急,原来是有独家技术的!周铭了然于胸,这张小官人看似年纪不大,但一肚子主意不知道是从哪里学到的,随随便便一个就能赚钱,还是赚大钱。可笑张根富的续弦妻子还说他是败家子,半年不到就花出去了十万贯。可也不想想,单单是这两天预定四轮马车的达官贵人、乡绅巨贾送来的钱,早就超过二十万贯了。

    这个数字,还不断的往上增长。这要是败家子的话,周铭也很想体验一回。

    周铭觉得,要是他能做这么一个败家子,看谁不顺眼,都能拿钱砸死这腌臜汉。

    然而,最让周铭佩服的是,张正书赚了钱之后,第一件事不是把钱储藏起来,而是二话没说,拿出好几万贯,说是过年大红包,要奖励给员工的。哪怕只是个技校做饭的厨娘,都得到了几十贯的大红包,乐得她见牙不见眼。

    更“过分”的是,作坊里的那些工匠,特别是参与四轮马车研制的工匠,比如冶铁匠、炼胶匠,甚至榨油匠他们,都得到了一百贯到几百贯不等的大红包。

    而且,张正书的分法让人挑不出毛病来。四轮马车之所以成功,和这些工匠的付出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这些工匠的日夜研制,怕是也不会这么早研制出这四轮马车来。这种情况,刺激得没什么技艺的工匠,更加努力去学习技术了,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拿个几百贯钱,在汴梁城中也做个“有钱人”。

    周铭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换做是他,可能也会拿一点钱出来,但绝对不会豪气得一下子就拿出几万贯钱来。

    甚至,连“家乐福”超市的员工都一个不落下,人人都有几十贯钱的大红包。张正书美曰其名为,过年了大家开开心心的,沾沾喜气。

    这能不喜气洋洋的吗,这些员工往年都是过苦日子过惯了,哪曾想今年过年,居然会有这么多钱?甚至以往一年赚的钱,还不够张正书一次给的钱多!这些人立马就对张正书死心塌地,准备一辈子跟张正书混了!

    即便张正书是收买人心,周铭都觉得张正书大方得有点过分了。

    “有钱也不能这么花啊!”

    周铭虽然颇有微辞,可手上拿到张正书给的六百贯钱大红包,他这个想法立即抛诸脑外了——这样的好东家,再给他来一打!(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五章: 傻眼了

    “郎君,所有人你都给了红包,我呢?”

    曾瑾菡怯生生地站在雪地里,这时她换上了雪白的女装,一袭长裙印在雪地里,若非一张俏脸通红,真不知她与雪谁比较白了。

    张正书拉着她的柔荑,走在后院的小花园中。这个小花园里除了银装素裹之外,就几株寒梅稀稀疏疏开着几朵花。张正书拉着她赏梅,笑道:“我是在收买人心,也是在散财,你没察觉到吗?”

    “啊?”曾瑾菡虽然猜到了一点点,但听张正书这么说,她还是有点惊讶的。“为何要散财?”

    “世人皆道,这钱越赚越多就好,殊不知,世上的财富如果全都集中在小部分人手中,那就是个灾难。你想想看,如果百姓手中都没钱了,他们会怎么样?”张正书见曾瑾菡不敢说,于是接着说下去道:“那肯定是造反了。这一点,朝廷也察觉了,所以冬日以来,开启了福田院、安济坊、孤老院、广惠仓、居养法等等,都是收买人心之举。但实际上,朝廷也困难啊,冗费太多,以至于财政有些入不敷出。我也不是在为朝廷减负,而是通过不一样的办法,刺激一下经济活力罢了。”

    曾瑾菡冰雪聪明,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是要让他们都有钱去买货物?”

    “没错,如今铜钱大多积攒在富户手中,贫者却缺钱用。即便以开封之富,尚有流民乞丐,你不觉得很奇怪吗?我制造四轮马车的本意,就是想让那些有钱人出钱,然后‘劫富济贫’罢了。”

    张正书刚刚说完,曾瑾菡就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嘻嘻,这汴京城最富的,还不是你们张家,怎不见你拿点钱出来散一散财?”

    “我不是散过了么?好吧,家里的僮仆确实没有给,待会你去帐房里,拿钱每人给个十贯钱吧,以你的名义好了。”张正书想了想,觉得这个好人还得让给曾瑾菡做。

    曾瑾菡知道,这是张正书体贴她,怕僮仆不认她这个未来女主人才会这样的。

    “郎君,你可真好!”

    曾瑾菡把头靠着张正书的臂膀,虽然隔着厚厚的裘衣,但曾瑾菡还是感觉很温暖。

    “其实嘛,我也给你准备了礼品的。”张正书笑道,然后神秘兮兮地说道:“要不你猜猜看,我要送你什么?”

    “是甚么?”

    曾瑾菡是猜不到的,张正书的主意那么多,每每都有新意,别出心裁,大多是世上都没有之物,这叫她如何猜?

    “唉,好没意思……”

    张正书拉着曾瑾菡走到凉亭之中,变魔术一样,不知道从哪里掏出了一个形状怪异的“行囊”。

    “啊,就这个吗?”

    曾瑾菡有点失望,说实话,这样的“行囊”不是很常见吗?

    张正书觉得有点意外,曾瑾菡不应该这个表情啊?后世的女孩子,见到一个驴牌包包,不是要快兴奋得快疯掉的吗?怎么曾瑾菡现在一脸失望,还隐隐有点不屑的神色?难道宋朝的女人,真的不喜欢包包吗?然后,张正书一拍脑袋,他发现自己确实想多了。要知道,当没有形成一定社会风气的时候,“造型怪异”的手袋,确实不怎么受欢迎。

    特别是宋朝衣裳的袖子里,寻常人家会缝一个口袋,口袋开口的方向与袖子是相反的,而且口袋呈收口的梯形状。这样,把银子、书信什么的放口袋里,即使双手下垂或作揖什么的,里面的东东也不会掉出来。正因为袖子经常装钱财,所以才会用“两袖清风”来形容清贫的人或者不贪污的清官。

    当然,宋人的东西并不是都放在袖子里面,毕竟不太方便,一般都是放在胸口的衣襟里面,或者塞进腰带,也有的在腰间挂上一个荷包。要是达官贵人,身边有僮仆跟着的,一般这些重物都是丢给这些僮仆的。当然了,像香囊、玉佩什么的,就要随身带着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达官贵人迷路了,僮仆跟丢之后,他们会这么窘迫,身上连一文钱都没,往往需要把身上的玉佩做抵押。没办法,谁叫他们贪图轻松呢?就好像张正书这也,不管怎么样都好,他身上都会带着几两金银的。最起码,有个什么为难时候能救急——要知道,一文钱可能能难倒英雄汉的!

    为什么达官贵人不会放东西进袖子里?大概是觉得不雅观吧,想象一下,两个朝廷大臣见面的时候,突然都要从怀中、从袖子里掏东西,这真的是“有辱斯文”啊!

    “怎么,不喜欢吗?”

    张正书也有点傻眼了,这包包是他秘密让那些纺织作坊的女纺织工做的,花费了不少心思。

    这段时间来,这些纺织作坊的女工一直在做布娃娃,因为造型可爱,清新脱俗,就连一些王公贵族都买了好几个放家里。张正书倒是觉得好笑,少女心这个东西,真的不论男女老幼的啊,明明是个大男人,还一把年纪了,还专门过来选购布娃娃,美曰其名为儿孙选购的。但其实买回家,谁爱不释手都难说!就好像后世男友为女友夹起的娃娃,拿回家之后,他比女友还紧张。你要是敢丢弃这个布娃娃,他的火气发起来,能让你怀疑他是不是受刺激了。

    少女心啊,真没法解释。

    但这个手袋,完全是按照宋人的审美风格来设计的,整体用皮革制成,这皮革自然是上好的皮革,而且硝制之后染成了白色,上面还有纺织女工巧手秀成的兰花。浅蓝色的兰花,在宋朝这时候是非常难得的,不知道要调多久的颜色才得到这浅蓝色。可以说,张正书为了制造这个手袋,简直是不计成本了。

    然而,曾瑾菡却不当一回事,张正书觉得受到了一万点暴击。

    这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要知道在后世女友虽然很喜欢一个名牌包包,可张正书就是掏不出钱为她买一个。现在,不计成本,不用担心买到假货、人造皮革,曾瑾菡却看不上眼,这种郁闷张正书能跟谁说?(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六章: 越看越顺眼

    “你再仔细瞧瞧,这手袋漂亮吗?”

    张正书不甘心,开始循循善诱曾瑾菡了。

    “倒是挺别致的,只是……这还是行囊啊?而且,这般小,能赚得了甚么?”

    曾瑾菡还是不能理解,为什么张正书这般推崇这个“行囊”呢?

    “这手袋可不是这么用的,你瞧……”

    张正书也不顾形象了,“优雅”地用手挽起这个手袋,扮出一副“婀娜多姿”的形态,笑得曾瑾菡前俯后仰,犹如花枝乱颤一样。张正书也预料到了,但他还是厚着脸皮说道:“你瞧啊,这手袋里可以放一面小镜子,放一把小木梳,可以放下胭脂水粉,还能放钱银、手帕……这些女儿家的东西。也不重,挂着它逛街,别有一番风情!而且啊,也不用从袖子里、从怀中掏东西了,那不雅观……”

    听张正书这么一说,曾瑾菡也点了点头,好像确实是这样的。

    “似乎挺好的?”

    曾瑾菡也慢慢接受了这个手袋,甚至越看越顺眼了。

    没办法,这手袋就是按照宋人的审美制造出来的,不仅色泽讨好,连带上面浅蓝色的兰花刺绣,也是花了极大心思的。想想看,即便不太厚的皮革,那韧性可不比布料。也不知道那些个纺织女工是怎么用巧手,才费尽力气制成这样一个手袋。

    “唉,看来要弄成缝纫机才行,单靠手工缝纫,效率多慢啊!”

    虽然有这么个想法,可张正书也知道,别小看一台缝纫机,能制成一台缝纫机,那说明工业技术已经初步入门了。要知道,一台缝纫机由机头、机座、传动和附件四部分组成。这些结构,都是一些精巧的部件。不同以往那些傻大粗,没有高超的炼钢铁技术,根本弄不好。

    要是再后世,那还算好。可是在宋朝,也实在是有点强人所难了。

    不过怎么样都好,想要推动工业革命,纺织机、缝纫机什么的,是一定要弄出来的。

    缝纫机再难,张正书也要弄出来。一旦弄出来,宋朝的生产力就会突飞猛进,可能就会开始寻求市场了。资本的力量一旦形成,吃人的怪兽就放出来了。虽然这是一把双刃剑,可能宋朝新兴的资本家会对自己人下手,但宋朝市场饱和之后,他们会怎么选择?用脚趾头都想得出来,那肯定是对外扩张的,从后世来看,自从资本出现之后,每一次战争,资本的力量都隐隐出没。资本的吃人性质,暴露无遗!然而不同的是,汉人会从被吃的那个,变成吃人的那个,历史也会因此走向不同的方向。不过怎么样都好,汉人能继续科技领先,保持科技碾压,就是张正书想要的!

    “咦,这个是甚么?”

    曾瑾菡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好奇地翻弄着这手袋的磁石扣子,觉得神奇异常。

    张正书笑道:“不就是两粒磁石么,没啥稀奇的。”

    “磁石?”

    曾瑾菡涉猎甚广,也知道这磁石是甚么,但她没想到磁石居然还有这等作用。

    “其实也不算得上是磁石,不过是用铁块在磁石上摩擦,然后让钢铁磁化罢了。”张正书觉得这没啥的,利用天然磁石的磁场作用,使钢铁内部磁畴的排列规则化,从而让钢铁显示出磁性的办法,后世已经是一种常识了。可现在是宋人嘛,还不太明白其中原理。但这不妨碍宋人已经学会了这一方法,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述了就记录了这一方法:“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汉人善于发现规律,却不善于总结,也不善于深究。这其实也是儒家的根源,毕竟儒家只讲究圣人之意,只顺圣人之言,至于深究天地至理?对不起,没兴趣,他们还得去做官呢,哪里有时间鼓搞什么天地至理!

    可以说,像沈括、李诫、苏颂这等又是文人、又是科学家的存在,是少之又少。毕竟不是所有儒者,都对这些感兴趣的;也不像这些科学家这样,能聪明到去深究天地至理。

    瞧瞧孔子对两小儿辩日的态度就知道了,他可是从来没想过这种“简单”的问题,孔子的全副心思,都在“复周礼”、“宣仁德”这件事上,哪里会去思考什么天地至理。要是道家、墨家去思考还差不多。

    “原来如此,郎君,你懂得真多!”曾瑾菡也发现了,虽然她的未来夫君对孔孟之道、经书大义不甚熟悉,但是这些“旁门左道”却好像能随手拈来一样。更厉害的是,张正书往往能把这些“旁门左道”升华成了不起的产品,卖出个大价钱来。

    说实话,曾瑾菡也曾想过在成亲之后“辅导”张正书攻读诗书,考个进士光耀门楣。可随着张正书的摊子铺开,曾瑾菡也瞧出来了,张正书志向不在官场,而是在作坊。别看张正书很多时间都在“京华报社”里,可他在书房里一拍脑袋就一个主意,还极其有可行性,这就非常惊人了。看看李家村的那些个作坊,不知不觉间已经招工千余人,而且还因此形成了一个集镇,极其繁华的集镇,这就是张正书的本事!

    想想看,有哪一个地方官,能在半年时间让治下的州府县乡从一个平庸之地,一跃成为繁华不输大城镇的所在?

    没有吧?

    可张正书就能做到,而且他说了这只是虹吸效应而已,按照原话来说,就是李家村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大的上升空间,所以对发展要素有更大的引力。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李家村的人有钱了,自然要消费的,于是自然而然的,李家村周边的城镇就盘活了。

    “这只是作坊的效果之一罢了!”这句张正书的原话,虽然语气很平淡,但透出的自信却是让曾瑾菡最动容的。男人没有什么都不要紧,最重要不能没了自信。自信不是自大,而是出自对自己的认知,胜不骄,败不馁,始终对未来,对自己有信心。

    而这种信心,是能感染人的。

    比如曾瑾菡,就被张正书的自信感染了,她也认为张正书的愿望将来肯定会实现!(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218/ 第一时间欣赏大宋好官人最新章节! 作者:飘依雨所写的《大宋好官人》为转载作品,大宋好官人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宋好官人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宋好官人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宋好官人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宋好官人介绍:
开封繁华,市列珠玑。张正书穿越到了北宋元符元年,开启了他的逍遥人生。没事就种种田,搞搞发明,赚赚钱,娶个娇妻过幸福日子。然而,无心插柳,他获得了一个好名声。佃户、工匠评价他:“张小官人雇我做工,薪资不曾短过,过年还有福利,真是好人!”合作商贾评价他:“张小官人有好买卖都告知我,合作共赢,诚信之人!”皇帝评价他:“为国着想,为君分忧,乃大宋好子民!”唯独邻国对他咬牙切齿:“这绝户毒计是谁想出来的?实乃天底下第一恶人!”(有两百万字完本作品,人品保证不断更)大宋好官人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宋好官人,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宋好官人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