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舌尖上的大宋TXT下载舌尖上的大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舌尖上的大宋全文阅读

作者:呼啦圈大神     舌尖上的大宋txt下载     舌尖上的大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819章:联合行动

    相似的一幕还发生在东京城其他十几道进城的大门附近,不断地有叫花子从茶楼或者小摊上站起来,盯着一个人悄悄跟了上去。

    很明显,这是一次联合行动,由风神卫的番子负责监视城门,然后辨别一些生面孔,认准了谁非常可以,便写一张字条扔出来,由丐帮的叫花子和青莲帮中的高手负责跟踪,然后把结果再报告给风神卫。

    这不得不提兰若心管理的地产和建设生意,本来丐帮没有教主多年,净衣流和污衣流争执了多年,也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

    可兰若心嫁给杨怀仁,又做起了建筑生意之后,为了丐帮数目庞大的叫花子的吃饭问题,把很多闲散的叫花子聚集起来,让他们变成了建筑生意中极其短缺的人力和工匠。

    这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一箭三雕。

    首先建筑生意的不断扩大,工匠在人手方面便捉襟见肘了,指望学院里每年培养出来的上千工匠和建筑工程方面的人才,实在是不够用。

    大批的叫花子加入到工匠队伍之中,便解决了人手问题,虽然他们之前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可这些叫花子并不笨,身体也非常健康。

    只要稍加培训,让他们做简单的体力工作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时间长了,不少聪明的叫花子也渐渐熟练,进而变成了工匠中的一员。

    其次,一起丐帮的叫花子很大程度上是由净衣流为主的青莲帮养着的,青莲帮虽然做赌档青楼等最赚钱的生意,可要养污衣流的几万张嘴,也是经常入不敷出。

    兰若心把叫花子变成了建筑工人,给他们开薪水,让他们干活自己养活自己,便从根本上解决了青莲帮的困局。

    最后便是社会效应了,以前东京城里满街的叫花子,是非常妨碍市容的,官府没办法解决叫花子的问题,也是头痛了很长时间。

    人最怕懒散惯了,闲的时候长了便难免蛋疼,蛋疼了便容易到处惹事,成千上万的叫花子对东京城的治安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但哪现在好了,叫花子都忙着去做工赚钱去了,城里的治安也好了许多。

    而且叫花子们赚了钱有了经济上的独立和自主,也渐渐明白了自尊对他们的重要性,他们可以不必看人脸色,更不会像以前一样吃了上顿没下顿。

    人的精神面貌好了,也有了斗志,特别是觉得日子有了奔头,便不再愿意回到以前叫花子的生活了。

    丐帮的人其实并没有减少,而是很多原来污衣流的叫花子,渐渐转变成了净衣流的平民百姓。

    净衣流和污衣流原本的争执,还是为了争权,可他们争来争去,却发现权力不是争出来的,而是用实力做出来的。

    兰若心的威望在短期内大幅提升,成了丐帮人眼中的大救星,加上他们心里有指望杨怀仁给他们做靠山的想法,便开始幻想着让兰若心来担任新一任丐帮帮主。

    兰若心嫁做人妇,本以不愿再理江湖事,只愿安心做一个小妇人,安安分分的相夫教子。

    可无奈丐帮死缠烂打,硬是要把她推上帮主之位,兰若心拒绝的自己都厌烦了,后来是杨怀仁给她出了一个主意,她才渐渐接受。

    虽然她还是没有承认自己的帮主身份,丐帮也没法给她举办一次正式的就任大典,可在丐帮人心中,兰若心就是他们的帮主。

    这次让他们帮忙,丐帮上下表现的非常积极,一来是做这件事有钱拿,二是他们也明白杨怀仁这是为了皇帝办事。

    丐帮的长老们觉得让让杨怀仁欠他们一个人情便是让皇帝欠他们一个人情,将来若是丐帮出事,说不定皇帝就能对他们网开一面。

    所以监视行动便这么让风神卫和丐帮开始了合作,风神卫负责辨别进城的人是否可疑,再有丐帮中人穿回叫花子衣衫负责跟踪。

    风神卫以前还是内卫的时候,主要职责便是刺杀、追捕和监视,说起来就是一个刺杀组织。

    而现在的风神卫,已经在杨怀仁的改造下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刺杀已经很久没有过了,主要职责是监视和传递消息,更像是一个情报组织。

    风神卫中的番子也不仅仅是暗黑系的刺客和密探,也加入很多各行各业的人。

    有一种职位,便是专门监视和辨可疑之人的身份的,他们能从嫌疑人的样貌、穿着、眼神和仪态,大致判断出可疑之人的身份。

    比如他会不会武功,武功到了什么程度等等。

    赵这些年来圈养的近千名死士,除了精神层面有些被洗脑式的忠诚之外,也一定是会武功的一帮人,甚至其中不乏一些身怀绝技之辈。

    他们长期生活在一个很小的秘密范围内,自然会跟普通的百姓在神色和仪态上产生巨大的差别。

    风神卫的密探不敢说能判断到百分百准确,但百分之九十,还是非常有把握的。

    丐帮因为帮众众多,有分布在全国各地,所以向来是江湖上消息最灵通的帮派。

    让他们负责跟踪,这也是他们十分拿手的事情,等他们跟踪嫌疑人到达目的地,再把消息送回来,由风神卫再统一通过嫌疑人的行动路线和目的地来判断他是不是赵手下的那些死士。

    另外,如果判断嫌疑人的身份是那些死士中的一员,那么也会根据他的行动和目的地,来预估他们明天的详细计划如何。

    ……

    杨怀仁起了一个大早,便是担心他的安排会不会有效果,通过高启勋的密信提醒和他的判断,今天一整天,便是赵的那些死士集中进城的日子。

    当然还有一些禁军中的军士也乔装打扮混进城来,这个并不是杨怀仁所担心的,这些人自然有高士迁去处理。

    杨怀仁更担心的是直到现在,他也好,高启勋也好,还没有搞清楚赵在宫中的内应是谁,他们又有多少人。

    还有赵的死士,在明天一早册立太子的大朝会之前,又是如何潜入宫城之内的……

第1820章: 西华门的秘密(上)

    只是一头午时间,便又成百上千份跟踪报告送到了杨怀仁面前来。

    杨怀仁没法自己全部查阅,只能让身边出身内卫的一些亲兵帮忙来判断和分析。

    很快,大家便察觉到了这些报告之中一些相似的怪异之处。

    那些今天上午进城的一些嫌疑人,一小部分去了城中的一些地方,但都没有呆多久,而是又去了另一个地方。

    这些人辗转几个地方之后,便去了西华门外金水河边的几处民宅之中。

    而更多的人,则是进城后四处转悠了一圈,可最终目的地,同样是西华门外附近。

    这个信息真的太有用了,但是这个地点,就非常值得琢磨一下。

    这里离皇宫很近,就在西华门之外,而且这里是东京城内的富人区,不少官员、王公贵族,也包括一些大户人家住在这附近。

    不过这里和赵却扯不上多少关系,赵的申王府并不在内城,而是在内城东北角外的开宝寺北面,临着五丈河,同样是一个王公贵族的聚集区。

    杨怀仁想了一下,吩咐道,“把西华门外的格局地图拿出来,看看那附近都是住了什么人。”

    亲兵立即找了一张地图出来,杨怀仁仔细查看。

    这张地图是风神卫所使用的地图,图上的标记非常多,也非常精细,例如这附近的每一户人家的姓氏和背景都有简单描述,一些店铺的东主和掌柜的也都有记录。

    杨怀仁指着地图,挨家挨户的去看,然后把昨夜参加赵府上秘密集会的名单拿出来比对,却没发现有什么可疑之处。

    杨怀仁判断,赵还是非常小心的,他的那些支持者,应该还没有获得他充分的信任,所以今天死士进城的行动,也只是有少部分人知道。

    而这些死士具体去了哪儿,便只有赵和他王府的幕僚自己清楚了。

    那些住在西华门外的人家,似乎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其中还有些是对赵最不友好的一部分官员。

    不过有几乎大户人家,却引起了杨怀仁的注意。这些大户人家如果单纯是商人的话,似乎还不够格住在西华门外。

    因为不管他们有多少钱,官府在进行土地和住宅交易的时候,也不会同意,这附近都是官宦和贵族人家,让他们和一帮商人做邻居,他们也会闹到官府里来。

    那么这几乎大户人家就很奇怪了,杨怀仁没听说过这几户人家里的家主或者子弟在朝中为官的,而且他们还都是商人,这就不对头了。

    杨怀仁喊了几个对东京城非常熟悉的风神卫来帮他解除疑惑。

    一个有点年纪的风神卫番子解释道,“大总管,您看这几户大户人家,虽然现在是商贾,可几十年前,他们的家中也是有人在朝中为官的。

    比如这家姓叶的,他家爷爷辈上曾经做过工部郎中,还有他对门的顾家,先祖是开国时的一位侯爷,后来子孙不争气,没有能袭爵,不过这老宅子却保留了下来。”

    杨怀仁这才明白,为什么像叶家和顾家这些商人家能住在西华门外却没有被当官的邻居嫌弃了。

    杨怀仁想了想,又问,“那这几家人和赵之间,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渊源或者特殊的联系?”

    老风神卫道,“回禀大总管,风神卫加上其前身,也不过三十来年历史,说渊源的话,除了一些市井里都知道的,再往前很多年前的事,咱们也没有更多的资料。

    但是他们之间的联系肯定是有的,要往细了说,这几家和大总管家的生意还有联系呢。

    不过这种不痛不痒的联系,还不足以让这几家人跟着赵起事谋反,除非……”

    杨怀仁立刻明白了,先说道,“除非这几家在这几年里暗中得到了赵给的好处,也或许是什么承诺,他们有极大的利益,才会暗中站在赵一边,为赵起事提供方便。”

    老风神卫点了点头,“大总管说的不错,他们祖上是做官的,还有的有爵位,现在他们虽然为了生活做了商人,可谁都想让自己的家族重新辉煌。

    走正常的路径,以他们现在的商人身份恐怕是很难,也只有赵这样的人给出来的条件,才能打动他们了。”

    杨怀仁叹了一口气,接着便是苦笑,这世上的人都是有贪念的,没钱的时候想方设法的然自己变有钱,有了钱便又想着有权有地位。

    像叶家和顾家这种原本有地位现在降级到只有钱的,自然会想着让自家重新回到贵族行列。

    杨怀仁又问众人道,“大家都说说,赵把他的死士都安排到西华门外的这些人家里躲藏,是有什么样的目的?

    总不能是起事的时候直接攻打西华门吧?

    可就算赵在宫中有内应,凭这几百死士,在没有攻城器械的情况下,似乎也很难冲破城门,那些八牛弩可不是吃素的。”

    熟悉宫中情况的管秋漓道,“赵若是在宫里有内应,人数也绝不会多,因为宫中的人很难和外头的人取得联络。

    第二个,要想攻破宫门,并不比攻破城门容易,他们能有多少违禁的武器也白搭,宫门的设计非常特殊,只要一百禁卫牢牢把守,别说赵有一千死士,就是再来几千也没用。

    除非他们他们有军中的攻城车,可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东西那么扎眼,也没法藏。

    所以我觉得赵不会这么笨用野蛮的办法攻城,何况他一攻城,宫里人也便知道了,短时内他也攻不破,各路人马便会赶到围杀这些死士。”

    杨怀仁觉得管秋漓说的有理,“那你的意思?”

    管秋漓道,“换做是我的,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西华门的明日的当班虞候,便是赵的内应!”

    杨怀仁并不惊讶,这一点他也想到了,赵在宫中的内应数量不可能很多,不过却有可能是关键位置上的人。

    就像西华门明日当值的那位将军,如果他用计打开宫门放那些死士进来,想冲破宫中禁卫控制住皇帝,似乎也并不难。

    不过杨怀仁也早有打算,今天晚一些时候,他便会奏明陛下,请旨让龙武卫来接管宫城的城防。

第1821章:西华门的秘密(中)

    杨怀仁喜欢一切都尽在掌握的感觉,对于明日的大朝会,但凡有一点他觉得是他无法掌控的事情,他的内心里便开始不安了。

    尽管他知道赵明日无论怎么样,都不可能真的成事,可杨怀仁也绝不愿意拿大壮的安危来冒险。

    赵起事的主要目的自然是控制住赵煦,然后逼迫赵煦让位,但为了保险起见,赵也一定会斩草除根,大壮的性命可就危险了。

    杨怀仁想不通赵明日的详细计划是如何进行的,他便开始惴惴不安,心里好像压着一块大石似的,让他无法镇定下来。

    韵儿带着丫鬟送过来午饭,杨怀仁这么注重吃饭的人,却连看都没看一眼,他实在是没有心情。

    韵儿是了解她的官人的,她很少见杨怀仁这样的一个状态,除非真的有事让他纠结不清,否则他不会茶饭不思。

    她盛了一碗饭,又在饭上布了一些菜端到了杨怀仁面前,“官人,你总说人是铁饭是钢,怎么今天也不吃饭了呢?”

    杨怀仁有种被当孩子哄的感觉,他叹了口气,才勉强挤出一丝笑意,“我这会儿,真是吃不下饭去。”

    何之韵瞅了一眼杨怀仁面前桌上的地图,西华门那边画了好多个圈圈,聪明的她立即明白了。

    “申王的死士便隐藏在这里?”

    杨怀仁不太希望家里人掺和这些事,不过对何之韵,他倒也没有什么避讳的,便点了点头。

    “我现在很想立即派兵去把这几个地方围了,然后把赵蓄养的这般死士一网打尽。

    但是如果我这样做的话,便揪不出赵这个幕后的大佬了。凭他小心谨慎的性子,恐怕从这些死士嘴巴里,也撬不出能把赵牵连出来的证据。

    假若这样,也便没办法把赵除掉了,恐怕将来这就是对大壮继位的最大的威胁,我相信赵一定会卷土重来的,这只是个时间问题罢了。”

    何之韵立即明白了杨怀仁为什么在发愁,一方面他为了将来大壮着想,这次一定要除掉赵,眼前最合适的机会便是让官家和满朝堂的文武百官看到赵起事谋反。

    可杨怀仁眼下却还没搞清楚赵起事的详细计划和步骤,所以又担心宫中的大壮的安全,所以这会儿愁得没心思吃饭了。

    何之韵想着为官人分忧,仔细查看了一下那张地图,然后问道,“官人你看,从西华门到皇宫的护城河之间,有大约十几丈的距离,然后是一道四丈宽的护城河。

    护城河往西,还有一条五丈宽的环道,如果赵的死士聚集起来从环道外开始冲击西华门,显然这段距离太长了。

    西华桥虽然宽阔,可如果那些死士要想冲过西华桥,也会变得密集,宫墙上的八牛弩一射,他们就算再大的本事,恐怕也无法对西华门造成很大的威胁。”

    杨怀仁听何之韵分析的细致,点点头道,“这一点我们刚才已经讨论过了,要是他们想攻打西华门,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一千名死士没有攻城器械,靠近城门估计已经死伤大半,假设他们用钩锁攀爬宫墙,估计剩下的也会死绝。

    所以我们判断西华门的守卫侯,有可能是赵的内应,这一点我已经派人去查明日皇宫的值班安排了,待会儿便会有结果。

    而且我打算天黑之前进宫一趟,向陛下请旨,让龙武卫从今夜起暂时接管皇宫的城防。

    如此一来,他们便再也没有机会从西华门攻入皇宫了。

    不过我现在怎么想都觉得这件事我想的简单了,就算赵不算聪明,可他身边的幕僚里不缺少阴险狡诈之人。

    他们能想出一个绝妙的计策来能让那些死士潜入皇宫,我是一点儿也不会惊讶,可这样一来,却让我非常担心了。”

    杨怀仁说的激动,竟咳嗽了两声,何之韵赶紧轻轻拍着他的后背,目光却紧紧盯着那张地图,试图找出那些死士进城的方法来。

    何之韵有皇族血统,但却出身草莽,当过山贼,也做过大盗,从她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也许比杨怀仁用正常的角度看待问题更加有针对性。

    何之韵看着看着,忽然睁大了眼睛,她忽然指着地图上西华门北侧的一个不起眼的符号问道,“官人,这个符号是什么意思?”

    杨怀仁不经意地看了一眼,是一个类似“s”型的符号,刚才他也没注意,只当是城墙上一个符号或者别的什么。

    但现在看起来,似乎没有刚才想的那么简单了,他立即唤过一个风神卫来问道,“你看看,这个符号是什么意思?”

    那个番子仔细瞅了瞅道,“回禀大总管,这个符号所指的,是这一处城墙下面,有一处暗渠。”

    “暗渠?”

    杨怀仁大惊,似乎抓住了重点似的,接着问道,“你说的暗渠是什么样的暗渠,你能不能详细形容一下?”

    那番子有点为难,“属下只认得这是个暗渠的符号,却没有机会实地考察过,所以大总管问属下这个暗渠具体是什么形状等信息,属下不知。”

    杨怀仁有点不高兴,呵斥道,“赶紧去找,找个熟悉宫墙具体情况的人过来!”

    番子接令便立即跑了出去,杨怀仁却紧张的开始心跳加速,他自言自语道,“难道那些死士,是通过这样的暗渠进入到皇宫里边?”

    何之韵也不了解暗渠是怎么回事,只能从暗渠周边的情况来简单分析,“官人你看,金水河从西北方向流到皇宫的护城河,汇聚的地点正是在这道暗渠附近。

    而金水河两岸的人家,特别是一些大户人家,都有在自家凿一条沟渠让金水河从自家院子里流过,从而形成一个景观的做法。”

    杨怀仁再去看这张地图,似乎感觉上也有了很大的不同,那些大户人家暗自开凿的沟渠,在地图上只是一条不起眼的细线而已。

    但如果仔细看,会发现那些细线上都有一个水塘之类的东西,这便是那些大户人家私建的花园景观了。

    当杨怀仁挨个检查这些景观的时候,看到叶家的后园,忽然意识到了什么,他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第1822章:西华门的秘密(下)

    何之韵见杨怀仁终于露出了笑模样,也陪着笑问道,“官人发现了什么?”

    杨怀仁外头想了想,缓缓道,“我觉得,我可能发现了赵的死士是怎么秘密潜入皇宫的了。”

    何之韵大喜,“那太好了,只要官人识破了他们的计划,只需要在皇宫内他们的出口设下陷阱,便可以把他们一网打尽,大壮也就安全了。”

    杨怀仁笑了笑,“说的不错,这件事还要谢谢你,如果不是你心思缜密发现了那个太显眼的符号,恐怕我现在还没想明白怎么回事呢。”

    何之韵能帮上杨怀仁,自然非常开心,只是杨怀仁似乎还有些犹豫,他沉吸了一口气,“不过事情也可能没那么简单,有些细节方面,我还没能确定。

    希望风神卫里还有些老人,他们熟悉皇宫内部的情况,也熟悉皇宫的给排水。”

    说着他在地图上给何之韵示意了一下叶家的院子,“你看,金水河边的大户人家,大多是贵族和一些官宦之家。

    不管他们是真的有雅致或者是附庸风雅,他们在自家后园里都建了一个鱼池或者荷花池之类的小型景观。

    见这些景观需要的水便是通过开挖水渠从金水河里引到自家后园里的,既然有沟渠,不管是明渠还是暗渠,便能让人通过这些沟渠偷偷凫水进入到金水河之中。

    金水河和皇宫的护城河相互连通,这些人便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走‘水道’进入到皇宫的暗渠里,通过这种方式秘密潜入到皇宫之中。”

    何之韵也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官人为什么说有些细节你还不确定?”

    杨怀仁解释道,“首先就是这个符号所代表的暗渠,具体是引水渠还是排水渠我还不清楚,而且这些暗渠的宽阔程度能不能过人,也是一个疑问。

    何况皇宫的暗渠都在水面以下,赵的死士很的有这么大的本事潜水这么长时间,从叶家开始一路潜水进入到皇宫之中?或者有什么特殊的方法?

    另外暗渠既然是皇宫的暗渠,那绝不可能就那么通顺,说不定有一些铁栅栏之类的东西阻挡外人侵入。

    在地面上想越过一道铁栅栏都非常费时费力,何况是在水下?这样的铁栅栏也不可能只有一道吧?”

    何之韵这才发现事情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样乐观,很多细节方面的事情现在还拿不准,所以现在的结论,也只是个猜测而已。

    杨怀仁安慰道,“你也不用太担心,我是绝对不会让人伤害到大壮的。不管他们用什么方法潜入皇宫,我一定在天黑之前搞清楚,然后做好应对的准备。”

    正说着,刚才去在找人的番子回来了,还带了一个上了年纪的老番子回来。

    杨怀仁打眼便认出来这个老番子,年纪得有快七十岁了,是原来内卫中的元老级人物。

    虽然他职位不高,但对皇宫内的情况却非常了解,因为他是个在宫里服役多年的太监,高太后起事的时候皇宫大乱那会儿,他逃出了皇宫的。

    原本他明着的身份是内府了一个看管皇宫建设资料的太监,所以自然有机会接触到如今大宋皇宫的建造图纸。

    或许他并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但几十年守着一个仓库,无聊的时候他把那些图纸看的多了,自然会熟记于心。

    后来内卫改变成风神卫的时候,像这位沙老公公之类的上了年纪的人,杨怀仁没打算接收他们,而是打算给他们一些田产,让他们安享晚年也就是了。

    沙公公原来也是以为逃出皇宫后以他积攒的那些钱财,不但可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也可以扔掉内卫身份这个包袱。

    可惜后来他才发现他一个人在宫中看守一座库房时间太久了,早已经脱离了宫外的生活,出了宫反而感到恐惧和害怕,最后还是重新联络了宫外的内卫,哪怕是当个打杂也希望留下来。

    杨怀仁对风神卫的改造还是很人性化的,多养几个老头也没什么,便让沙公公继续看守风神卫的资料库。

    何况这些老人真到了关键时候,也总能起到关键作用,真正验证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俗话。

    沙公公已经知道了这次他被杨怀仁唤来是什么原因,给杨怀仁见过了礼之后,便在地图上一边比划着一边说了起来。

    “大总管请看,东京城的地形,是西高东低的,所以城内几条河流和水渠的流向,也是从西往东流。

    现在的皇宫,主要是仁宗朝时翻新和加盖起来的,皇宫的地基,也比周围的民居的地基要高出大约三尺。

    这个三尺,也不是绝对的,而是顺着地势而建,皇城的西边比东边,同样大约高出三尺。

    别看这三尺并不算多,可这就是皇城内整套给排水渠道能顺利工作的原因了。

    金水河从西面流入到皇城外的护城河,皇城的西面,有数道水下的水门,把水引入宫城的地下水系之中。

    皇宫里的取水处,也大都是在西边,比如浆洗房等等用水的地方,也是在皇宫西边。

    宫里的贵人们,自然不会饮用河水,而是从城外运送回来的山泉水,官家喝的都是采集的露水,所以金水河的水只是给下人们使用的。

    而暗渠留到宫城东边,便成了排水渠,宫中的废水便倒入到特别的排水井中,然后由数道暗渠流入到东华门外的护城河之中。”

    杨怀仁很满意沙公公的解释,又问道,“还有两个问题,还需要沙公公详细解释,一是这些暗渠的宽度如何,能不能过人?

    二是沙公公可否记得,几十年前有位姓叶的工部郎中,是否和这些暗渠的设计和建造有什么关联?”

    沙公公听罢两个问题之后忽然惊讶的张大了嘴巴,“过人?属下还真没想到过这种问题,不过这些暗渠的进宫的入口处,有足足两尺见方的大小,应该是能过人的。

    但要通过这些暗渠过人,似乎也很难,暗渠每隔一段距离,有设计好的栅栏,会把人挡住的。

    不过,暗渠每隔一段距离,同样也有检查是否堵塞的检查口……”

第1823章:个人印记

    听到这里,杨怀仁便觉得赵的计划已经渐渐付出了水面,沙公公的叙述里那些检查暗渠是否堵塞的检查口,应该就是那些死士进入皇宫的出口。

    沙公公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声音变得有些颤抖,“没想到他们会想到这么奇巧的计划,让人通过这些暗渠秘密潜入到皇宫之中。”

    有了他这句话,杨怀仁便是觉得他认定了暗渠过人是可行的了,至于暗渠中的一些栅栏,他们自然有办法解决,不会阻碍宫里和宫外的交通。

    沙公公继续说着,“姓叶的工部官员,属下也不太熟,不过属下隐约记得皇宫内部的给排水结构图上,是有一个叶子形状的标记的,难到这个标记和这件事有什么特殊的关联?”

    杨怀仁大喜,心道是了,就是他!

    古人的工程技术人员有什么习惯,杨怀仁不太清楚,不过后世的工程技术人员在绘制什么建筑平面图或者结构图纸的时候,会有在图纸的一个不起眼的地方留下做图者姓名的习惯。

    他仿佛也感觉印象里,古人作画或者作书法的时候,甚至是制作什么精美的工艺品等等,是一定会留下作者的个人印记的。

    有的是直接留下了姓名啊制作的年月日等等,有些器具,像陶瓷啊铜器等等,专门供给宫里或者富贵人家所使用的物品,制作者不好直接明显的留下姓名,却也喜欢在某处隐秘的地方留下一个隐晦的标记,以次来证明这是他的作品。

    这么说来,沙公公说的那些宫中的给排水工程结构图纸上那些没来由的叶子形状的标记,应该就是姓叶的那位工部郎中,在他的作品上留下的标记了。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么隐秘的让一大批人能偷偷潜入皇宫的办法,出自这位叶郎中的后人之手了。

    而且很大的可能,那些死士最开始进入金水河的入口,便是在叶家的大宅之中。

    杨怀仁觉得有些可笑,如果已经故去的叶郎中泉下有知,知道他的后人利用他所绘制的宫中给排水暗渠的图纸来帮助赵谋反,会不会从阴间气得跑回阳间来收拾他的不肖子孙。

    也许叶家的子孙做出这样的事情,是一定有巨大的利益的,可惜他们忘记了这件事可能给他们整个叶家所带来的后果,很可能是满门抄斩。

    杨怀仁终于搞明白了西华门的秘密,心情便轻松了许多,现在他要做的,便是针对赵的计划,然后设计他就是了。

    给了沙公公很大一份赏钱,杨怀仁决定立刻便进宫面圣。要离开的时候,何之韵不知怎么了,依旧跟随着杨怀仁。

    杨怀仁从她期盼的眼光中读懂了些什么,有些抱歉地对韵儿道,“今天不合适,不如下次,等事情过去了,我一定想办法让你们进宫和大壮见一面。”

    何之韵虽然不舍,却也知道眼下的情况下,她想进宫看看大壮过的怎么样的想法有些不合适了。

    她也好,或者是铁香玉也好,还有杨母和其他女眷们,她们对大壮的感情杨怀仁是从来没有怀疑过的。

    虽然大壮和杨家人之间没有实质上的血缘关系,可大家看着一个孩子从一个襁褓中的婴儿长大成一个翩翩少年,时间已经把他们对孩子的感情蚀刻在了骨血之中。

    有没有血缘,其实她们从来也没有在意过,一直以来也是把大壮当做杨家的子孙来抚养的。

    她们更清楚,把孩子送到宫中,回到赵煦的身边之后,孩子的身份就和以前截然不同了,已经不是她们想见便能见到的了。

    即便杨怀仁也不断说着孩子的距离其实离咱们不远,将来一定还有很多机会能见到的话,可他越是说的认真,便让人越是觉得这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安慰。

    大壮马上就要成为太子,将来还会成为一国之君,哪能是她们这些人能随意见到的?

    宫里还有孩子的亲奶奶和亲娘,她们的感情也是要考虑到的。

    孩子的人生经历很特殊,将来很可能他对养父母的感情比对亲生父母的感情还要深,可这样的结果同样是对孟皇后的一种伤害。

    孟皇后当初把孩子送走,也是无奈而为之,这些年她受了多少委屈多少苦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是女人,怎么会不理解?

    所以杨家女眷内心里的纠结,一点儿也不必杨怀仁少,只是她们见杨怀仁难过,不便再把自己的伤心情绪表露出来,害的杨怀仁更加有负疚感罢了。

    何之韵点点头表示她只是想送送官人,可杨怀仁却发现她的眼眶已经红红的了。

    杨怀仁狠狠心才转身大步离开,走的时候却使劲挤着眼睛不让自己的泪水流出来。

    ……

    已经是下午了,杨怀仁事先给驻扎在东门外营地的龙武卫和虎贲卫通报了信息,才赶到了皇宫。

    宫里所有人都行色匆匆,忙活着明日大朝会的事情,册立太子的典礼上所有流程所需要的礼仪上的人手和礼器的准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宫中的禁卫也在忙碌,谁都不希望明天出什么岔子,可惜杨怀仁对他们不放心就是不放心,待会儿还是要请求赵煦能同意,从今夜开始把宫城的防务转交给龙武卫的将士。

    赵煦依旧在紫宸殿的偏殿里休息,让人没法不去怀疑他究竟多久没有离开过这一处寝殿了。

    不过当杨怀仁见到他的时候,却发觉赵煦的脸色比起前几日来,有了明显的好转,起码惨白的脸上有了些血色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貌似好了许多,眼神里也有了久违了的光彩。

    可惜这些也都只是些回光返照的表象罢了,赵煦的身体始终逃不过精尽人虚的现实,他也只能斜躺在床上督促着礼部和宫中的人准备着一切,想下床走几步都已经很困难了。

    杨怀仁也知道这时候把一个不好的消息告诉他会影响他这两天一来一直不错的心情,可有些事总是逃不过的。

第1824章:城内禁严

    当赵煦听完杨怀仁的描述,知道他的兄弟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准备害他的时候,并没有多么失望的神情,而是有些厌倦似的说了句,“照你的想法去做好了。”

    别人背叛总是让人难过,特别是当这个人还是自己的同胞兄弟。

    赵煦也不是没想过这种局面的发生,可惜那也只是想想而已,当事情只能的就要发生的时候,那么多证据摆在他面前,他还是感到伤心欲绝。

    生在帝王家的人,或许生来就要时刻准备好要被人背叛,背叛他的人可能是他父母、兄弟,甚至是亲生的子女。

    普通百姓的亲情,到了皇家似乎都变了味,平时或许大家还能笑脸相迎,可每次到了利益相关的时刻,那些虚伪的亲情便无一不用最残忍的方式来表现它的淡薄。

    赵煦猜到了,却也是很难坦然接受,然后泰然处之。

    杨怀仁能理解他的心情,所以也没多说什么,领了手谕便匆匆走了。

    他这趟进宫也没有看到大壮,也不知道留在宫中的孟皇后现在是什么样的身份,是不是和大壮正在找回属于他们母子之间的那份亲情。

    杨怀仁持皇帝手令,以左卫大将军兼枢密院参知政事的名义,下令由龙武卫接手皇宫内外的防务。

    殿前司的禁卫肯定是非常不理解这种做法的,可皇帝的手令不假,他们也只能按照旨意行事,只是在他们心中,也感到了担忧。

    如果皇帝在最关键的时刻不信任他们了,他们将来该如何自处?

    杨怀仁自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并没有完全让他们回营休息,而是让他们和龙武卫联合负责皇宫的防务。

    殿前司的禁卫负责后宫周围的防务,赵煦的护卫和宫城周围的防御则有龙武卫负责。

    杨怀仁能为他们做的也就这么多,将来大壮继位之后,殿前司一定会整改的,某些参与了赵谋反的勋贵将门的子弟,还有一些可疑之人肯定将会被剔除出殿前司。

    十几骑快马从皇宫出发,向东门飞驰而去,百姓们见状也隐约感到了一丝紧张的气氛。

    宫里的事情,百姓们也通过各种方式有一些了解,明日宫中举行大朝会,而且在这次大朝会上皇帝即将册立太子的事情也早就被开封府在城内的布告栏贴满。

    百姓们也根据自己的判断从这些信息里得到了一些东西,相互之间会讨论,也会为了各自的观点而争执,最后得出一个他们应该怎么应对的结论来。

    再联想到前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包括朝堂上曾经议储的争论,百姓们也自然会感受到风雨欲来的味道。

    很快,龙武卫一万多名精锐将士从大营开拔,带着整齐的装备甲胄从东门入城。

    他们被分成了三部分,一部分直接进宫,暂时接替殿前司的禁卫接管了皇宫大内的城防。

    另一部分则奔至东京城的十几道进城的城门或者水门,同样接管了防务,最后一部分是骑兵,在城内巡逻以维持治安。

    其实这样的情况下,城内的治安也不用怎么维持了,百姓看见全副衣甲的骑兵,早就吓得赶紧往家跑了。

    这样的情况下,虽然没有明确表明是禁严,却起到了禁严的效果,谁都怕留在街面上被当做可疑人等被抓起来。

    开封府自然知道怎么回事,杨怀仁也下令开封府的三班衙差连同五城兵马司的人马步行在城内各坊各市统治坊长和市吏。

    然后由这些基层小吏通知所属片区内百姓,明日宫中举行册立太子的大典,每坊每保都要挑选孝廉之人作为代表,明日一早去宣德门外等候宫中的万民旨。

    百姓们对此事倒是很热衷,本身这是一种规矩,无非是统治者向万民宣布新的皇位继承人的仪式的一部分罢了。

    不过在百姓看来,能参加到这个仪式之中,就是他们身份的象征。

    其实至于谁是皇位继承人,他们不怎么关心,他们关心的是自己能否被挑选出来,这就是他们在街坊邻里之间的名望的象征了。

    街面上气氛依然有些紧张,可百姓们却已经不怎么紧张了,这样的事情每隔几年或者十几年就会有一次,他们也不是没见识过。

    册立太子啦,皇帝登基啦,还有大军出征大胜归来啦,类似的场面也都有过,老百姓也不会觉得生活受到太大的影响。

    龙武卫素质比较高,更没有伤害百姓的意图,进城的人马虽然多,看上去样子也有点凶悍得吓人,可他们并没有影响到百姓们。

    有些来不及回家的百姓,还是他们非常友善的护送回家的,这让这些百姓心底了觉得很奇怪,也很骄傲。

    奇怪的是印象里大宋军汉们的素质竟然不那么张狂了,骄傲的是他们是被禁军和和气气送回家里来的,这事以后可以当做一个大牛好好吹一吹。

    虎贲卫接到的命令,同样是立即出营,不过目的地并不是城内,而是移营到西门外的琼林苑驻扎。

    一方面截断并扼守住从禁军西大营进入东京城的路径,另一方面也派出传令兵,通知各营各卫,明日严禁禁军任何将士出营,违者重罚。

    天色渐渐暗下来的时候,城内也渐渐恢复了平静,老百姓虽然不能出门,却也能在家中聊着对今日发生的事情的看法。

    龙武卫入城的事情也传到了申王府,赵似乎对此早有预计,所以并不是显得多么慌张。

    窦桓说道,“姓杨的果然反应很快,所有进城的入口都被他控制了,高侯爷父子明日若是想带人马进城,似乎很难了。”

    赵脸上有些遗憾之意,毕竟少了这么一道保险,他还是有些担忧的。

    不过窦桓接着说道,“不过陛下也不用担心,姓杨的带兵搞得门禁也是暂时的,咱们计划里的核心也并不指望外力,那些只不过是辅助罢了。

    只要明日能让咱们先控制住赵煦,不怕杨怀仁不撤兵,到时候高侯爷父子再带兵进城控制局势,咱们同样可以达到目的。”

    赵点点头,“多亏窦爱卿计划周详,明日孤得偿所愿之后,你便是孤的宰相!”

第1825章:大朝会之前

    今天是大朝会地日子,百姓们还在沉浸在各自的梦境里,那些官宦人家却已经早早亮起了灯火。

    既然是大朝会,东京城内凡是五品以上的官员和所有王公贵族以及有爵的勋戚将门都会出席,算起起来超过一千人。

    每一个官员都非常重视,穿戴整齐刚走出家门,便发现自家门前早就有甲胄鲜明的禁军将士等候,说是护送他们入宫。

    文官们是看不上这些军汉的,口口声声说着这里是天子脚下,还不信有人敢对他们这些朝中重臣图谋不轨。

    可那些将士们面无表情,又说了一次,“这位大人请见谅,这是杨大帅的安排,而且也是奉了陛下的旨意。”

    把陛下都搬出来了,文臣们便不再拒绝,不过他们也渐渐意识到今天的大朝会上,可能会有什么意外的情况发生。

    城内的主要街道上开始不时地出现十几名骑士护送的马车或者牛车,文官们见到熟识的同僚,总要掀开车帘打个招呼。

    只是隔着那些神情肃穆的骑士,他们又感到十分的不舒服,好似被人监视着一般难受。

    宣德门前已经聚集了好多各色衣袍的官员,而在他们的外围,便是一列列龙武卫的禁军,场面非常庄严肃穆。

    可那些等待着宫门打开的大佬们似乎不以为然,特别是一些不常参加朝会的贵族勋戚们,还在轻松的相互打着趣儿。

    “侯爷,您这身官袍是怎么回事?”

    那个穿着侯爵仪制的绯色官袍的壮汉笑得十分爽朗,“哈哈,许久不参加这样的朝会了,这些日子吃的又太好,身子又痴肥了一圈,连官袍穿着紧了,也是今日才发觉的。”

    几个人听罢客气地一笑,仿佛今日的大朝会和往常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当然也有人紧张兮兮的,比如那些品秩不算高的官员,只能躲在一边恭敬的站立着,似乎事不关己,不论身边的人聊着什么。

    偶尔一个朝中的重臣现身,便有许多自认是学生的官员过来迎接,也是想从这位相公口中知道些什么隐秘的消息。

    可那些相公们却只是微微一笑,嘴里却惜字如金,并没有打算透露什么,其他人也只能悻悻地笑着,不敢多问。

    杨怀仁的马车到了,他一身紫色官袍,腰间系着金鱼袋子,头戴束发紫金冠,脚上却穿了一双铁甲靴,手里还拿着一柄仪剑,显得有点不伦不类。

    人群立刻很自然的散开,给杨怀仁让出一条甬道来让他走到前列,他们也客气地给杨怀仁行礼,只是并没有要攀谈的意思。

    远处有人小声议论着杨怀仁这副打扮是什么意思,搞不清他今天算是文官还是武官。

    也有人小生笑着,说杨怀仁大概是离京太久了,忘记了出席朝会时应该穿什么衣服,便文武混搭在了一起。

    说起来杨怀仁还真是有这么个意思,其实他内里套着软甲,紫色的官袍也是第一次穿出来,打算的是万一事情有变,扯了外袍便可以上马带人作战。

    章看见杨怀仁这副样子便有些不喜,恨恨地说了一句,“哼,沐猴而冠。”

    一个词把章身边的官员吓了一跳,谁都知道眼下杨怀仁兵权在握,即便很多人心中有些不喜,可那也是背后腹诽几句而已,还没有人敢当着外人面前直接骂人。

    章一句“沐猴而冠”便是笑话杨怀仁不是人却装的人模人样了,这在旁人看来,简直太惊骇了,朝中宰相和统领禁军的大将军显然已经不睦,这可是个大新闻。

    杨怀仁也早就听见章骂他了,可他却并不在意,依旧和其他人热情地打着招呼。

    他看见了老头李清臣,便拉着老李头说着,“李相公,我最近读了些书,说咱们人啊,都是从猴子进化来的,你说稀不稀奇?”

    其实在宋朝,中国人也有些学究认为灵长类的动物,如猿猴,和人类的生理实在是太相似,便早就有了人类可能是猿猴进化而来的论断。

    虽然没有什么太实质性的证据,但这样的认知也已经是很超前了,在文人之中,也是有不少又科学思想的人,对这种理论有很大的同感。

    李清臣似乎意识到了杨怀仁想说什么,不好顺着他说下去,也不好不搭理他,只好敷衍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既然有人认为这是对的,还出书立传,那我们就应该审视的去对待这些杂学理论。”

    杨怀仁忽然哈哈大笑道,“原来李相公也认为这种理论是有道理的,那么如此说来,猿猴可能就是咱们人类的祖宗了。

    可惜啊可惜,某些人号称熟读圣贤之书,却对于孝道一门有所疏漏,连自己的祖宗都不放在眼里了,你说好不好笑?”

    李清臣更不好接话了,只是讪讪地笑了笑,扭过头去不再说话,希望杨怀仁别再缠着他说话。

    杨怀仁故意那么大声,便是说给章听得,章也因此面露怒色,可当着文武百官面前,他也不好直接发作,便也愤愤不平的扭向另一边。

    杨怀仁一脸无辜,摊了摊手不再言语。今天它还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现在也不是和章斗气的时候。

    不过一大早出门的时候他心情还是很紧张的,倒是让章和他这么一闹,反而让他轻松了下来。

    所有的他能考虑到的事情,他都已经做好了准备,就算赵的计划和他预计的有些误差,他也有预备的预案来随机应变,所以他不应该太紧张的。

    只是事情涉及到大壮,他才心中忧虑不已,现在好了,还要多谢章,小小地出了一口气,他的心态终于恢复了正常。

    家里人留在城中,他自然留下了一部分最忠诚的亲兵来守护,假设赵准备挟持他的家眷来作为要挟,那也是徒劳的。

    杨怀仁身边那些亲兵虽然不能说是百战之士,可不论武艺还是作战经验,那也是大宋最强大的一帮人了,不可能连一帮没见过多少世面的死士便能轻易战胜。

    除此之外,他也安排了人马暗中保护朝中一些主要官员的宅邸,防止类似的情况出现在他们身上。

第1826章:大朝会之前(下)

    至于军队的准备,那就做的更细致了,杨怀仁甚至做好了有人临时反水的可能,就是想做到今天的立储大典能顺利进行。

    而人的心,是杨怀仁唯一不能把控的,有些人死心塌地的要跟着赵谋反,他也没有办法。

    不管他们对赵的信心是从哪里来的,亦或是他们为了如何巨大的利益才要那么做,杨怀仁内心里还是替这些人感到惋惜。

    事后这些人肯定都逃不了雷霆般的天威,很多人甚至会被诛灭九族,让自己的家族从此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这么做也许听起来太残忍,可历史的车轮就是这么滚滚向前的,所有阻挡在正面的障碍,都会被碾碎。

    何况他们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就应该准备好承受事败后的灾难性的后果。

    天色渐渐有了一些微光,说来也巧,这时候赵、赵佶和赵似的车驾差不多同时来到宫门外的广场上。

    赵佶看上去消瘦了一些,可面色还算红润,看他的样子,应该是在那一夜和杨怀仁喝酒谈心之后,已经开始释然。

    他对权力的渴求是有的,只是没有某些人那么炽热,当知道兄长真的还有子嗣在世的时候,内心里或许也煎熬过,可也能说服自己接受这个现实。

    而赵似则面露轻松之色,他本来就没想过要做皇帝,是他母亲和某些相公撺掇着他去做他不愿做的事情罢了。

    现在他皇兄有了子嗣,他便彻底没了继位为帝的希望,这正是他乐见其成的事情,所以他的心态早就变的轻松了,将来太子继位,他可以继续做他想做的事,过他那写意的小日子。

    赵脸色反而最显得正儿八经,让人看不出他是喜是悲,仿佛外界的一切都和他没有关系似的。

    三兄弟见面,客气的相互见了礼,便各自走到宫门正前方。

    杨怀仁等站在前排的官员自然会跟他们一一见礼,赵佶见了杨怀仁也露出了些笑意,赵似看着杨怀仁这身混搭的打扮更是皱着眉头憋着笑,赵似依旧一副死人样子皮笑肉不笑。

    塔楼上的晨钟忽然想起,巨大而笨重的宣德门缓缓打开。

    这座皇宫正面的大门只有大朝会时才会开启,门上的合页似乎年久失修似的,也可能是新换防的龙武卫将士还不熟悉这道大门开启的正确方式,把大门拉的“嘎嘎”作响十分刺耳。

    官员们被要命的声响刺激的呲牙裂嘴,可又不好抬手去捂了耳朵导致被谏官说他们殿前失仪,所以只能强行咬着牙坚持着。

    等走过了门洞走进了皇宫的正院,才左右来回晃动着脑袋,好似要把那要命的声响从脑袋瓜子里甩出去一般。

    这时候初升的红色太阳已经露出了头顶,洒下来淡橘红色的光彩染得白玉大理石地面显得美轮美奂。

    众人再抬头去看巍峨的大庆殿,忽而有了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皇宫里上上下下昨天忙碌了一天,把宫中的殿宇冲洗擦拭了一遍,这才有了今日的光彩夺目,地面上更是被洒扫的一尘不染。

    连那些太监和宫人们,似乎都换上了新衣衫,即便太监们的面皮是清一色的惨白样子,可大概是映衬了阳光的缘故,竟也显得格外精神。

    几位老臣腿脚也已经不那么好了,所以走得稍慢了些,其余低品的官员也只能按耐住心中的急切,缓缓迈着小碎步跟在他们身后。

    杨怀仁看着身边的老李头很想上去扶一把,好让他走快一些,可后来一想李清臣这么清高倔强的老头,是很爱惜颜面的,若是让人觉得他走路都需要搀扶了,那肯定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

    杨怀仁也不想拂了老头的面子,也害怕老头和他拼命,所以也只能和他并排着等着他走一步才跟着迈一步。

    只是他脚上穿着铁甲靴子,每一步都迈的“咣咣”作响,显得步伐都铿锵有力。

    好不容易走到大庆殿门前,杨怀仁才把手上仪剑交给了门外的侍卫,他作为左卫大将军,仪剑可以佩戴着进宫,却不适合带进大殿。

    大殿里金碧辉煌,比起杨怀仁记忆里的场景,那些鎏金的梁柱和器具,仿佛都焕发了崭新的光彩。

    地上的红毯也是新的,杨怀仁一脚迈上去,竟差点陷进一个大坑里似的,羊毛摊子又厚又软,直接便把他一双脚给埋了进去。

    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正式,而且规格高的可怕,看来赵煦对立储之事十分上心,礼部的官吏也是把所有事情都做到了极致。

    杨怀仁很自然的站在了武将的首位,他身前便是那三位王爷,对面便是文官了,章站在队首的第一个。

    光是让文武百官走进大殿然后列队站好,就花了小半个时辰,太阳整个身子都露出来跳出了地面,众人才差不多站好。

    大庆殿里本来是能站一千多人的,只是大朝会上不好让人站的太拥挤,所以只有一半地位和官职比较高的站了进来。

    剩下一半人只能顺次站到大殿之外,还有人被挤到了走上大殿的阶梯上,只露了个头出来。

    不过并没有人埋怨,或许在某些人心里,也许站在殿外才是对他们最好的,不用露头,做一个不被重视的人就好。

    赵煦还没有出现,一个老迈的太监便拖着一个卷轴缓缓打开,照例念着些每次大朝会都要念一遍的套话。

    老太监看着骨瘦如柴,可嗓门却好大,他一开口,偌大的宫殿里便立即安静了下来,只有他略带尖锐却又响亮的声音在四处回荡。

    殿门处也站在个嗓门大的太监,大概是怕站在殿外的官员挺不请大殿里说的话,老太监念一句,他便扯着嗓子重复一遍给殿外的官员听。

    两个太监这么一前一后唱似的说着那些冠冕堂皇的檄文,倒是形成了二重奏,给人一种非常立体的感觉。

    只是杨怀仁不太喜欢这些佶屈聱牙的字句,太虚幻也太遥远,好似跟眼下的事情有些不合时宜似的。

    最扰人的是太监的话语带着一套固有的节拍,更像是把那些话唱出来的,但那些节奏却不能给人美感,搞得杨怀仁头疼难忍。

第1827章:赵佖起事(上)

    好不容易念完了,老太监才宣布大朝会开始。

    赵煦身着龙袍,头戴一顶巨大的翅帽缓缓走出来,身旁则是抬着双手作虚扶状的苏公公。

    让赵煦如今的身体走路,已经显得很困难了,杨怀仁明明看见赵煦的脸色因为走了几步已经开始让他憋得很难受。

    他只是硬挺着身子,好不在群臣面前出丑,可他的每一步,都有些摇晃,好像风一吹便要倒下去一般。

    而苏公公已经是担忧得满头大汗,双手也一刻不敢离开赵煦太远。

    从屏风后出来到龙椅,也不过二十几步的距离,赵煦走的虽然有些艰难,但还是勉强走到了龙椅前,苏公公这才扶住了赵煦的胳膊让他缓缓坐了下来。

    赵煦已经有些气喘吁吁了,只是他强忍着疲劳没有太显露出来。

    平时的朝会,群臣是不必行跪拜之礼的,朝会开始和结束,行个弯腰九十度的叉手之礼就可以了。

    今日是大朝会,群臣见赵煦坐定,便呼啦啦一片掀开前摆跪了下去,然后山呼三声“吾皇万岁万万岁”。

    赵煦面露喜色,很久没有享受群臣跪拜的豪爽了,也许是因为今天是个大好的日子,只要他册立太子,以后便可以把权力交到太子手上,让太子代替他每日上朝。

    只是众人还是没有看见新晋的太子,大概是因为赵煦担心今天这么大的场面把孩子吓到,所以让他躲在屏风之后,先适应一下气氛,等宣旨的时候再唤他出来也不迟。

    今日大朝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册立太子,不过照例还是要有宰相和各部尚书先行回报这一个月来朝中和整个大宋发生的大事,以及如何处理的,算是对群臣的一种通报。

    章作为宰相,自然是第一个站出来开始汇报。

    当然,这一个月来政事上也并没有什么大事,章的汇报也是例行公事而已,大多数人也不怎么关心,他们目光的焦点在礼部的官员和宗正寺的官员身上。

    三位成年的王爷本来也应该是今日的焦点,谁都想知道陛下册立太子之后,他们是什么反应。

    不过刚才他们进宫的时候,大家也看到了端王赵佶和简王赵似很明显的态度,似乎已经接受了这个现实,只有赵神色淡定,说不出来他是什么样的心情。

    就在这时,大庆殿的后殿里忽然传出来一些兵器相交的打斗之声,群臣都被惊得浑身寒毛直竖。

    要知道这可是大朝会,朝廷主要的部门负责人和所有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在这里了,还有那些王公贵族和勋戚将门,可以说大宋的精华都汇聚于此。

    而且这里是大庆殿,是大宋权力的核心所在,后殿里传出来打斗之声,实在是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大家也不是没想过,有些人会对陛下册立太子之事不服,会有所行动,只是众人想象里,也应该是他们在城外起兵谋反,事发地点怎么都不应该是宫城之中。

    这时候再去看三位王爷,赵佶和赵似目瞪口呆地面面相觑,唯独赵依旧不动声色,像是是石塑的菩萨一般稳重如山。

    从他们的反应力,也许有人已经想到了什么,如果是赵佶或者赵似要对赵煦发难,那也是联络文官表示对太子身份的疑问而已,他们的圈子也没有什么带兵之人。

    也只有赵和禁军将领以及勋戚将门私交甚笃的事情是人尽皆知,如果赵要起事,交通宫中禁卫忽然爆发,好像也不是不可能。

    杨怀仁显得很平静,他紧盯着赵,心中还真是有些赞叹之意,本以为赵是个狂妄又没有多少定力之人。

    可现在看来,这种时候了他还能镇定如斯,不得不说,这位样貌丑陋的王爷还真是有耐性。

    赵真的太稳了,在看到他的人之前,光凭一些声音,他还不会主动站出来,有可能他也在怀疑,会不会是杨怀仁在设计他?

    让几个人在后殿里故意装作打架,发出些兵器相交的打斗声,骗他主动站出来呢?

    如果真是这样,那赵现在站出来,反而暴露了他的计划,但这时候他的人却还没杀到大庆殿,反倒是让他被控制起来,变得危险了。

    杨怀仁心中苦笑,看来赵这小子还真是没那么好骗的,他扭头偷偷给站在殿外的龙武卫将士使了个眼色,他们这才一窝蜂似的冲进来,嘴来还大喊着“护驾,护驾!”

    一声“护驾”喊出来,大殿内外的所有人都乱了套,开始有人四处躲藏,殿外有几个人直接扭头便跑。

    倒是几个老臣对赵煦忠心耿耿,立即上前把同样惊慌失措的赵煦围在中间,大声呵斥着慌乱的群臣。

    杨怀仁不知是他的计策被这几个老头识破了,还是他们真的愿意舍身护驾,但从他们的表情和举动来看,这份忠心是值得人感动的。

    杨怀仁也立即冲上赵煦所在的暖阁上,指挥着那些侍卫守护皇帝。

    大殿里十分热闹,只是一直没看见敌人所在,赵佶见杨怀仁冲上暖阁保护赵煦,虽然他已经吓得双腿都站不稳了,可还是随着杨怀仁冲了上来,做出一副保护赵煦的样子。

    赵似毕竟年纪还小,刚刚十六岁说起来还是个孩子,他是真的腿软了,跌坐在地上浑身瑟瑟发抖。

    赵依旧静静地站在原地没有动,但他的眼神里却渐渐充满了期待,当他抬起头来的时候,目光里似乎忽略了所有人,只有暖阁高台上那把巨大的金色的龙椅,还有坐在龙椅上六神无主的赵煦。

    赵的眼神非常诡异,也非常的吓人,因为一帮死士已经冲进了大殿,他们脸上还缠着黑纱,只露出额头和眼睛来,浑身上下湿漉漉的,手上的各色武器也和正常的武器有所不同。

    李清臣反应过来这都是赵搞的鬼,他气得面红耳赤,浑身哆嗦,伸出手来指着赵的鼻子骂道,“赵,你要做什么?!”

    赵这才露出了一丝畅快的笑意,肆无忌惮地嘲笑着众人,“李大相公,本王要做什么,难道还不够明显吗?”

第1828章:赵佖起事(中)

    李清臣气的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老迈的身子颤颤巍巍,眼看就要被气得昏厥过去。

    杨怀仁赶紧从老李头身后扶住了他,章也是个刚正的,加上他性情暴躁,竟冲动地从身旁的侍卫手里抢过一把刀来,直接从暖阁的高台上跳了下来。

    可他也并不能靠近赵,早有蒙面的死士冲到赵身前阻拦。

    章虽说是文武双全,可毕竟上了年纪,还没等他把手里的刀举起来,蒙面死士便一刀拍过去,把他手里的刀打落在地上。

    赵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他等待这一刻仿佛等了一辈子那么长,所以在他看到自己蓄养的死士之前,他不会轻易的暴露了自己。

    他知道杨怀仁和其他某些人早就怀疑他不服气,然后会造反起事,但他自豪的是,他们都没有想到他的计划是那么的完美,计划的执行又那么的迅速。

    杨怀仁自负是儒帅,可还不是没料到他的死士会忽然出现在皇宫之中?

    所以他一直在耐着性子等待,当他看到他的死士昂首阔步的冲进大庆殿来的时候,他才感到了人生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即将到来。

    尽管这些死士样貌并没有宫中的禁卫那么衣甲光鲜,尽管他们的衣服都湿漉漉的显得有些狼狈,可就是这样,赵还是觉得他们才是最威风凛凛的勇士。

    死士们所用的武器都是特别制作的,一是为了让这些武器更加坚固和锋利,能经历残酷的厮杀而不容易损坏,二是他能从这些武器的样子上来辨认谁是他的人,死士们之间也能相互辨认。

    赵便是通过他们的打扮和武器确定了他们成功了!

    死士不断的涌入大殿,转眼间便有三四百人,其中一部分包围了赵煦所在的暖阁,另一部分控制了四处乱窜的朝臣。

    赵感觉他已经完全控制了局面,才露出了那样的微笑,才敢在李清臣面前毫无忌惮的流露他的狂妄。

    章也是刚正,即便手里武器被打掉了,仍旧想冲到赵面前,手都抬起来了,似乎恨不得抽死赵似的。

    只可惜他还是做不到,几个死士已经把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另外几个死士把他双手反剪了按了下去。

    章咬着牙挺着身子,如何也不愿意给赵下跪,可双拳难敌四手,还是被死士们按着跪在了地上,章也只能红着眼睛破口大骂,“无耻丑儿,胆敢谋反?老夫恨不得生嚼了你!”

    赵阴笑着道,“哈哈,你说的不错,我是个丑人,可这又怎么样?赵煦是生得漂亮,可有什么用呢?

    哦,对了,有用,贪恋女色的时候,长得好看一些是有很大的用处的,哈哈哈,可你看看他现在的样子,有哪一点像是个皇帝了?

    恐怕是把皇帝当的连祖宗的脸面都丢尽了吧?

    一个才二十五岁的皇帝,本应该是壮年,可他呢?竟因为滑精而把身体搞得是药石无灵,你们自己说说,他是不是很可笑?哈哈哈……”

    赵本来就是歪脸歪嘴的,这么放肆的哈哈大笑,那张脸就更是扭曲和丑陋。

    赵煦气得很想反驳,却忽然剧烈的咳嗽起来,一句话也没说出来。

    赵倒是越来越得意,回身看见瘫坐在地上的赵似傻了似的自言自语,便指着赵似道,“章淳啊章淳,你再看看你最喜欢的赵似。

    遇上屁大点事就原形毕露,你看看他这副德行,若是让他当了皇帝,怕是连他哥哥还不如!

    本王就想不通了,赵煦和赵似这种软弱的性子,也不知如何进了您章相公的法眼。

    或者说……哈哈,你们都是老眼昏花了?”

    赵的脸色忽然又变得阴郁起来,心里不知哪里来的背上,双眼里也莫名的噙着泪水,“容貌对一个人来说,真的就那么重要吗?

    赵煦生得漂亮,赵似也生得漂亮,可本王也是先帝的儿子,就因为生的丑陋,就这么被你们讨厌吗?

    本王生来就是个独眼,然后被这只废眼弄得脸歪口斜,可你们想过吗?难道这一切都怪我吗?

    我也想生来貌美,这世上,又有谁生来不想带着一副漂亮的皮囊?老天不公啊!

    就因为本王样貌丑陋,就被你们否定了本王的一切才华,你们觉得你们很高尚吗?

    混账,都是一帮以貌取人的混账!

    若是当初祖母选了本王来继承皇位,也许现在早已经天下大定,百姓安居乐业,本王也一定会重振军备,然后出兵北上!

    说不定现在燕云十六州之地,是有数百万离乡背井的大宋百姓,早已经回到我大宋的怀抱!

    可现在呢?你们一个个的仔细想想,大宋已经沉沦成了什么样子?年年岁币,百姓困苦不堪,也受尽番邦羞辱,这就是你们拥护的皇帝所带给天下百姓的?!”

    赵说的很激动,也是他的心里话,可杨怀仁听着就觉得非常可笑了。

    有些事,比如梦想或者幻想这种东西,谁都有,而且绝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的梦想一定会实现的。

    赵煦也是志存高远的,赵佶如果当了皇帝,也一定志向远大。

    或者往大了说,哪一任大宋的皇帝,也都是这样的,谁都向着让天下河清海平,国强民富,然后可以轻松收回燕云失地。

    可做梦是一回事,实际去做是另一回事,赵有多大本事杨怀仁不敢肯定的给他下一个论断,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不会比大宋以前的那些皇帝们更有能力。

    就说他这个阴郁和暴戾的性子,也成不了大事,赵煦或者是个庸君,最近几年你也有些昏君的意思,可他还是比较仁慈的。

    或许他当皇帝当的不合格,可对百姓,他也从来没有做过什么错事,可赵就不同了,以他的行事准则,加上多年受到讥讽而积聚在心中的仇恨,怕是百姓敢不服,便会招来灭顶之灾。

    他也会用最狠毒和残暴的方式,来实现他对大宋的统治。

    而他在位之下的朝堂,也会变成一个混乱的朝堂,党争只会更加剧烈,某些粗鲁的武人会报复这些年被文人压制的郁闷,场面将更加难以控制。

    说不定连赵佶也不如,会更早让大宋陷入毁灭的境地。

第1829章:赵佖起事(下)

    章看了一眼瘫坐在地上的赵似,眼神里充满了无奈。

    赵似的性格软弱,他怎么会不知道?只是比起暴戾的赵和喜好玩乐的赵佶来,赵似显得他比较合适罢了。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赵似比较好控制,可眼下赵似的表现,毫无男儿气概,也毫无皇族的威严,简直就是一个草包。

    章也只能唉声叹气,赵家到了这一代,实在没有顶天立地的男儿了,他又能怎么办?

    赵看着章一脸失望之色,他便感到非常爽,忘记了自己心中的阴霾,忽然又哈哈大笑了起来。

    接着他又看向了赵佶,竟抬手拍起巴掌来,“赵佶还能站着,这一点本王倒是没想到。不过本王看你双腿颤抖,也是快要吓尿了吧?”

    赵佶怒极,大骂道,“赵,我当你是兄长,没想到你竟然是如此卑鄙之人!”

    赵轻笑一声,“我卑鄙?好吧,我最卑鄙,你们都是高洁之人,这就是你们爱听的话?

    你当我是兄长?你什么时候当我是兄长了?暗地里大概也只有你们这些所谓的‘兄弟’,笑话我笑话的最乐此不疲吧?”

    赵佶还想反驳,赵摆了摆手表示他根本懒得听,却把注意力放在了杨怀仁身上,“杨怀仁啊杨怀仁,别人都觉得你聪明,可本王觉得你也就是有点不入流的小聪明罢了。

    赵煦也真是信任你,连宫城都愿意交到你手里,这一点我也是佩服的很,你也是,我以为你会仗着这个便利,也掺和进来争一争皇位的。

    没想到啊没想到,你竟然真的对赵煦忠心耿耿……”

    杨怀仁神色轻松,“那我是应该谢谢你夸奖我喽?”

    赵有些惊讶,面皮都抽搐了一下,“你倒也是个心大的,死到临头了,竟然还能有心跟我开玩笑。

    不过你也就是这点本事了,当一个弄臣,你比谁都有本事,可让你做点正事,那就要怪赵煦所托非人了。

    本以为今日的大朝会你不会参加,老老实实在宫外带领你的人马,或许本王今日起事还要忌惮你三分。

    可你不知哪根筋搭错了,竟然主动往彀中钻,你说你蠢不蠢?

    武德军的本事,本王是佩服的,交趾那么难缠的的地方,竟然让你一个月就拿下了,说起起来你也不是一无是处,运气这方面,你还是不错的,也算得上一个福将。

    可惜你太自大了,所以造成了现在的局面,成了我的瓮中之鳖,现在就算你有数万大军,可惜都在宫外。

    眼下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你说你急不急?哈哈!我都替你着急!

    你看看你身边这几个货色,也许他们有点武艺,可现在都成了笼中之鸟,网中之鱼,有再大的本事恐怕也施展不出来了。

    对了,还有赵煦这个大累赘,我相信你是不会舍了这个半死不活的累赘自己逃跑的,我说的可对?”

    杨怀仁鄙夷地瞅着激动的赵,笑道,“赵,你这人真是有意思,拿你还没有、或者说你根本就做不到的事情来装本事,你不觉得你才是那个最可笑的人吗?

    我是不会逃跑的,以前我也没临阵脱逃过,现在和将来,那就更不会了。

    至于你谋反,那是逆天而行,人神共愤的,看你现在狂妄的样子,跟打了鸡血的臭老鼠似的,人见人嫌,难道你真觉得你能造反成功不成?”

    赵似乎觉得杨怀仁的话有些匪夷所思,狂妄的伸开双臂,“姓杨的,本来本王念在你还有那么点才华,准备让你弃暗投明的,本王也会保留你的爵位,甚至给你的东西,比赵煦给你的更多!

    可惜啊,你这人不知道珍惜,竟然怀疑本王,这就是你不对了,麻烦你睁开你的狗眼看看清楚,现在的局势难道还不够明了吗?!

    废物皇帝已经在我手中,满朝文武和王公贵族也都在我手中,我现在要谁死,谁都不能活!”

    赵的样子简直是张狂至极,几乎所有人都被他的样子吓得或者气得浑身发抖,也只有杨怀仁依旧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笑道,“赵啊,不是我说你,你还真是大言不惭!

    就凭你这些臭鱼虾烂鸟蛋的,就算你控制了整个朝廷又如何?怕是你连皇宫都走不出去吧?”

    赵很不服气,“本王也搞不懂了,事到如今,你还能又这样的胆量跟我说这种话,我也是佩服你。

    你想说你在宫外的人马吧?你觉得他们现在知道你在我手中,还敢冒然攻城吗?

    只要本王今日顺利荣登九五,下一道旨意说你是反贼,你觉得你还有活路吗?

    你的手下人是不少,可他们之中又有多少人愿意当反贼的同党?难道他们就没有父母妻儿,就不害怕被诛九族?”

    杨怀仁佯作疑惑道,“哦?你就这么有把握?”

    赵笑道,“人心这种事,我相信你应该明白,跟着你有好处,有利益的时候,他们自然听你的话。

    可现在不同了,如果他们跟着你没了好处没了利益,反而只能是思路一条,那你觉得他们还会坚定的站在你的一边吗?”

    说着赵对朝堂上的一些人挥挥手,果然有十几个武官陆续站了起来,站在了赵身后,以示他们支持赵。

    赵笑得很开心,“杨怀仁,你看见没?这就是顺应时势的选择,偏偏你要逆势而行,你说你是不是傻?本王可以再证明给你看。”

    赵回身揪住一个瘦弱的谏官,把他提溜起来,那谏官早已经吓得脸色煞白,嘴唇哆哆嗦嗦,眼泪鼻涕流了一脸。

    赵狠狠地问道,“我问你,你现在愿意谁做你的皇帝?”

    谏官品秩很低,扭头瞅了一眼被包围的众人,回过头来再看见样子极其丑陋又凶恶的赵,竟吓得紧闭着双眼和嘴巴,不敢回答。

    赵抬手一巴掌扇在他脸上,发出脆生生的声响,把自己的丑脸又靠上去几分,更加凶狠地问道,“如果你愿意本王来当你的皇帝,本王继位后立即给你升官!

    可你若是愿意赵煦或者那个不知所谓的小孩子做你的皇帝,本王现在就把你碎尸万段!

    现在轮到你选择了,你选谁?!”

第1830章:文人的骨气

    那个谏官还年轻,因为平时敢直言朝廷时弊,才很快成了一个从五品的谏官,可到了朝堂之后,也没有以前那么直言敢谏了。

    人都是这样的,当官就更是要搞清楚自己的位置,在野的时候自然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好显示自己的刚正不阿。

    可真正进了朝堂,却又畏首畏尾了,谁都不愿意失去既得利益,再当那种口无遮拦得罪人的官员,恐怕也没有什么前程可言。

    朝堂上这种不上不下的墙头草很多,在面对咄咄逼人的赵之时,他也会怕死,更怕的是他全家跟着遭殃。

    小官屈服了,当着众人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小声道,“小人愿意申王殿下做我的皇帝陛下。”

    赵忽然又是大喝一声,“大声点,本王没有听清楚!”

    小官吓得浑身颤抖,正好赵也放开了抓住他衣领的手,他顺势便跪在了赵面前,结结巴巴地大声说着,“吾皇万岁,吾皇万岁……”

    赵这才肆意地大笑了起来,“我就知道,我早就知道会是这样!哈哈哈哈……”

    被死士包围的人却都是一副如考丧妣的样子,特别是那些相公们,脸色一个赛一个的难看。

    在他们心里,文人之所以比武人高贵,便是因为文人的风骨,他们认为文人才是这个国家的脊梁,武人只不过拿着武器罢了。

    而拿着武器的武人却不能用武力和暴力改变文人的观点,文人的思想,还有坚毅、忠诚的性格从来都是他们最强有力的武器。

    可看着那个小谏官被赵威胁之下竟立即便放弃了一个文人的根本,他们没有理由不感到悲哀。

    为某个人,也为了他们曾经引以为傲的东西感到悲哀。

    杨怀仁其实早就想到了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人为了活着,是会违背自己的意愿和道德准则来做事和说话的,这一点也不奇怪,人从来都是脆弱的生物。

    十几个最核心的重臣没有一个对赵屈服,已经让他感到非常欣慰了。

    曾布很想改变这样的局面,所以他站出来对赵嘲笑道,“无耻丑儿,你以为朝堂之上所有人都会像这几个腌废材一般没有骨头吗?

    你用这样的方式威逼他们就范,何来一个君王的仁爱之范?何况你这样得来的,也不过是他们屈从于你的淫威而已,你以为他们真的会从内心里服你吗?”

    赵“哼哧”一笑,“曾相公,你想多了,我这么做也是临时的手段,就算是他们为了活命才屈从于本王,将来本王大权在握,也一定会让他们打心眼里拥护本王的。

    这一点,不用你个老废柴来担心!”

    曾布气得浑身寒毛直竖,可却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话来反驳,杨怀仁只觉得赵这就是俗话说的人不要脸,天下无敌了。

    那十几个坚定站在赵身后的人,也大多是早就和赵交好的几个勋戚,在朝堂上也没有多少影响力。

    不过他们之前也没有立即起身表示对赵谋反的支持,只是见到死士冲入大殿包围了皇帝和那些朝中重臣之后,才感觉赵大概率已经事成,所以才壮起胆子站了出来。

    然后他们又为了向赵邀功,便学了赵的样子,开始拉拽着那些同僚,希望逼迫他们服从赵。

    有的人果然像那个谏官一样,或许只是有心自己的家人孩子被赵谋害,才不得已对赵卑躬屈膝。

    但也有人威武不屈,一个叫费尘的小文官便突然起身冲向了赵,举起手里的笏板疯狂的向赵打了过来。

    只可惜费尘也是一副文弱书生的样子,还没冲到赵面前,便被一个武侯一脚踹翻在地,他再想爬起来,却又被人给按在了地上。

    别看费尘的名字不太好听,可这小子倒是硬气,即便被人打了一嘴血,依旧喷着血沫子对着赵破口大骂着,完全忘记了生死。

    李清臣赞道,“费修撰,你是个好样的,没有让我们读书人的脸面丢尽了!”

    赵却露出诡异的笑意,“嗯嗯,他的确是个好样的,只不过本王忘了告诉你们一件事,本王今日起事,可不是安排了几百死士潜入皇宫这么简单。”

    他转着圈指了所有参加朝会的百官,才接着说道,“你们的家人,眼下也已经全部被我的手下人控制了!

    有谁不服的,那抱歉了,你和你们的父母也好,妻儿也好,或者是爱妾,比如这位高风亮节的费修撰,可能要去阴间和他的家人相会了,哈哈哈哈……”

    赵此言一出,众人皆惊,如果眼下只是自己受困在宫中,他们也不担心自己的家庭或者家族会受到什么伤害。

    他们不论如何选择,也不会影响到家族的利益和生死存亡,坚持原则就算是被赵杀了,也能留下一个千古美名,或者放弃原则屈从赵,也可以说自己是顺势而为。

    可现在他们便少了坚持原则的选择了,文人的傲骨可以让他们不在乎自己的性命,可涉及到家人和家族利益,他们就无法不考虑了。

    蔡卞大骂,“丑陋儿,你好卑鄙!”

    赵已经毫不在乎别人骂他,理都懒得理蔡卞,反倒笑着讥讽道,“我倒要看看还有谁能行费修撰一样如此刚正不阿。

    李相公,听说你三个孙儿挺聪明的,你就算不考虑自己,是不是也要考虑考虑他们?

    还有曾相公,你曾家可是累世大族了,人口众多,要是顷刻间就如此覆灭了,从此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你觉得又会如何?

    还有蔡相公你,我是很卑鄙,而且很无耻,你能拿我怎样?我听说你的续弦挺温柔漂亮的,还给你生下了一个可爱的胖小子。

    哈哈,可惜了啊,孩子还没仔细看清楚这个世界,就要下去见阎王了!”

    蔡卞听罢立即傻了眼,想到自己刚刚出生的儿子,你可是他的心头肉啊,转念又想到这么小的孩子会被赵杀害,整个人都快要崩溃了,怒气忽然间消失了七分,脸上换上了愤慨之色。

    这时候杨怀仁忽然大笑道,“我不相信你有这样的本事!”

第1831章:巧言逼宫

    杨怀仁不相信赵的话,一是因为他早从高启勋给他的密信里知道了赵计划中的一部分。

    二是因为赵的死士总共也不过一千人左右,这个数字虽然已经很大了,只不过这些死士中,一多半已经潜入皇宫。

    而剩余的死士,顶多有三四百人,指望这些人控制约一千名朝臣的家眷,显然是不可能的。

    当然,赵的计划里高启勋会另外出更多的人手,可现在高启勋是个卧底而已,所以他那三四百人,运气好的话也许真的控制了某几位官员的家眷。

    更多的可能是,龙武卫的将士早已经瓦解了赵宫外的计划,就算真的运气好让他在某几家得逞了,恐怕现在也是深陷龙武卫将士的包围之中自身难保。

    赵却不会这么想,他以为杨怀仁说的是他自己的府邸和家眷,于是笑道,“杨大帅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像你这样的人家,本王还没有本事控制你的家眷,以此来胁迫你,可除了你之外,朝中还有几家有足够的禁军守卫呢?”

    接着他对众人道,“你们也可以选择相信杨怀仁,不相信我说的话,不过你们可要自己掂量掂量,你们的府邸能有多少能力抵抗本王手下的死士的进攻。”

    众人哑然,顺着赵的思路去考虑,还真是这样,杨怀仁身为左卫大将军,自然会有人手保护好他自己的府邸和家眷。

    或许也有不少勋戚将门,家中都是武艺世家的,看家护院也都是退下来的老兵油子,他们自家也不用太担心。

    至于那些家族背景雄厚的世家大族,那也是不用太过忧虑,可其他的,也是更多的人呢?他们家可没有如此的能力,家中的护院也相对较少。

    面对赵的这些杀气腾腾的死士,恐怕他们的家眷真的已经被赵胁迫,并作为人质用来威胁他们了。

    赵从许多朝臣的脸色里看到了他想要的东西,所以并不再理会杨怀仁的质疑,而是转向了赵煦。

    “我要的很简单,皇兄,只要你现在就下旨册立本王为皇储,然后退位让贤,本王可以保证你可以留在宫中,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我也可以让你颐养天年,所有的用度,也绝不会少你半分,甚至你想要多少美女,我也可以照样给你送去,只要你下两道旨意便好了。

    皇兄,你这个样子根本已经不适合坐在皇位上了,而你的儿子,身份都不能确定,如何能册立他为皇储?

    就算他真是你的亲生儿子,可本王听说那孩子不过才七岁多罢了,他能懂什么?

    把整个大宋,还有大宋的千千万万百姓交到一个无知孩童手上,这是对大宋不负责任的做法,你又如何忍心?难道你不觉得你对不起列祖列宗吗?

    而其他人,我就送你们一句话,叫做顺势而行,在本来来说,自然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

    只要你们肯发誓效忠于我,本王也绝对不会亏待你们,你们的官职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而且我还可以保证,我本继位之后,会广开言路,勤政爱民,让大宋繁荣昌盛,并且会在三年之内,收复燕云之地!”

    本来这些话还是有些煽动性的,朝中也不是没有人对赵煦这几年来的所作所为感到失望,心中盼着以为明君的出现,他们也好实现他的人生抱负。

    可惜赵怎么看都不像是他说的那样的一个明君,前边说的那些话,或许还有可能做到一些,可后边他说三年之内收复燕云之地,就明显是给大家画大饼了。

    这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辽国可不是交趾那种弹丸之国,说起来单纯国土面积的话,比大宋还要大一些。

    更何况辽国的军事实力,那可是数倍于大宋的存在,何况辽国多骑兵,根本不是以步兵为主的大宋军队所能轻松应对的。

    如果只是筑城坚守,大宋还有这个能力,可要反攻,并夺回燕云之地,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三年的说法就更显的可笑了,就算有人能在十年内把燕云之地收回来,或者说收回一部分来,那他都是大宋的国家英雄了,赵的说法简直就是太荒谬了。

    赵煦一股气没喘上来,憋得他治咳嗽,他身旁的苏公公十分心疼赵煦,见群臣并没有被赵画大饼似的远大宏图所蛊惑,这才稍稍放心。

    他指着赵尖声斥道,“赵,你这是谋反!陛下若是依了你,才是对不起列祖列宗!

    你以为你用如此手段阴谋篡位,靠挟持百官家眷这种恶劣行径,百官就会屈服于你的淫威?

    天下百姓会认可你靠这种方法得来的皇位?你白日做梦!”

    这些话有点触痛到赵的神经了,他也知道他依靠这种方法篡位,必然会引起天下人的抵触情绪。

    可他也想好了,登上皇位之后,通过减免百姓税赋、大赦天下以及逐渐提拔拥护自己皇位的官员替换现有的朝臣的办法,逐渐消除这种影响。

    他激动地大骂道,“这里哪有你一个阉人说话的份?你一个无根的阉人,还有脸跟本王说对不起列祖列宗?这天底下还有比你们这种人对不起列祖列宗的?

    天大的笑话!

    还有,非常人行非常事,特别是在现在这样的非常时期,我为了天下的万民和赵家的万世基业,这么做有什么错?

    当年前唐的太宗皇帝,不也是弑兄杀弟,还逼迫父皇退位的吗?可结果是什么,还用我说吗?

    李家老二成了唐朝最英明的皇帝,如此的珠玉在前,我只不过效仿一下而已。

    皇兄,虽然你病体缠身,可应该有的自知之明,应该还是有的吧?

    你看看这几年的国家和朝堂,你觉得你还有脸继续占着皇位吗?想想你已经多久没有上朝了?

    既然你的心已经不在国事上了,不如把皇位以禅让之礼让给我,我来替你受苦受累,你安心做个太上皇享享清福,不是正合你意吗?”

    李清臣听不下去了,大喝一声,“住口!”

第1832章:王者降临(上)

    他身体颤抖着,嘴里喘着粗气,好不容易让自己重新镇定下来,才用带着苦口婆心似得口气劝道,“申王殿下,虽然你样貌不美,可老夫一直以来也当你是个好孩子。

    你摸着良心问问自己,陛下这些年来,对你可又任何薄鄙之处?可你为何变成了这个样子?!”

    赵现在什么话都听不进去了,何况事情已经做到了这一步,他也自知就算他收手,自己也绝不会有好下场了。

    他摇头笑了笑,“李相公,你的好意本王心领了。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本王这么做也是逼不得已,也是为了天下百姓,也是为了咱们大宋,并不是因为一己之私。

    当年文王伐纣,以有道伐无道,百姓夹道迎之,本王今日之举,也是顺天命,从民意罢了。”

    李清臣叹息一声,不再言语。

    赵面露倨傲之色,仿佛自己给自己找的冠冕堂皇的借口,他自己也真的信了,让他越来越觉得他今天起事谋反好似是推翻暴政,他就像一个拯救天下万民于水火之中的大英雄一般。

    只不过当他把目光扫到杨怀仁那儿的时候,却见杨怀仁依旧面色轻松,而且轻松得有点毫无道理。

    就算他是个没心没肺的,如今被困犹如身陷囹圄,他并没有屈从赵,结果很可能会是赵一气之下一声令下,这群死士冲上去把他剁为齑粉。

    可他就是那么坦然,甚至看向赵的目光还有些轻佻之意,着让赵如何都搞不清什么状况,难道是杨怀仁被吓疯了?

    就在这时,屏风后面走出一个身穿淡黄色蟒袍的孩子来,孩子身后只跟着两个宫中的侍卫,可这种情况下他能走进大庆殿来,也着实让人感到非常诡异。

    赵也很惊奇,按道理他的死士潜入皇宫后立即冲到大庆殿,出其不意的出现在这里,一定是控制了整个大庆殿内外的。

    如今殿内大约有三百名死士,那么也就是说还有三百多人在大殿周围警戒,不让后知后觉才赶来的龙武卫将士轻易冲进殿内来扰乱局势。

    赵也明白时间不宜拖得太久的道理,眼下他控制了赵煦和朝中重臣,还可以以此为依仗,让龙武卫不敢对大庆殿发起进攻。

    可时间拖得太久了,难免龙武卫的将校想出办法来设计救人,何况赵煦的儿子并不一定在大庆殿内,可能是在朱太后或者向太后的宫中。

    可他现在却没有充足的人手再去包围两位皇太后的宫院,万一太后行极端之事,直接懿令那个孩子为太子,放弃了赵煦呢?

    赵今日做的事情就没了意义,而且会铁定被打为谋反逆贼。

    但这个孩子是如何出现在这里的?赵很疑惑,可另一个念头冲上了他的头顶,把之前的疑惑和忧虑全部打消了。

    看孩子的衣着打扮,再猜不出他就是那个传闻中赵煦的遗落在宫外的龙种,那就太笨了。

    赵一想到孩子竟主动进入到了他的控制范围内,让他有机会一网打尽,那么之前的疑虑便可以全部消除了。

    甚至他可以直接杀了赵煦和这个孩子,然后再杀了赵佶和赵似,那么他就是唯一的可以继承皇位的人选了。

    至于其他的皇族,他自然会用威逼利诱的手段来让他们乖乖听话。

    赵忽然感觉天大的幸运降临到了他的头上,竟望着孩子捧腹大笑道,“真是天助我也,小子啊小子,你还真是随你的蠢爹。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偏偏要闯进来,你说你是不是自寻死路?

    哈哈哈哈……本王正愁没有什么事来让皇兄就范呢,你小子来的可真是好时候。”

    杨怀仁看见大壮,依旧一副很轻松的样子,他想到的,是光凭赵煦一张圣旨,多少还会让群臣对这个孩子的将来充满担忧。

    但如果让大壮在满朝文武在危难之际站出来,才会让大家对他印象深刻,并且心服口服。

    大壮虽然年纪很小,可他身上那种隐隐散发出来的王者之气,还是能让人感受到的,特别是眼下这种紧要关头,他能威风凛凛的亮相,便给众臣留下了一个难以磨灭的第一印象。

    所以昨天他进宫,向赵煦请旨要用龙武卫的将士暂时替换殿前司的侍卫来负责宫中的防务。

    赵煦相信杨怀仁,自然不会反对,只是他身体疲累,只是简单的答应了杨怀仁的请求。

    不过杨怀仁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给赵煦说了一番话,便是说如何让朝中的文武百官从心底里认可新的太子,而不是只靠赵煦的一张圣旨。

    赵煦心中也是担心这一点,毕竟大壮还太小了,主少国疑这种事,历史上发生的太多了。

    杨怀仁为了保险起见,把除了苏公公以外的所有太监宫女请出去,才把他所判断出来的赵造反的计划给赵煦一一道来。

    也把他要如何应对的方法告诉了赵煦,让赵煦和苏公公陪这他演一场戏。

    起先苏公公还觉得杨怀仁的想法太大胆了,而且也有一些担心这是杨怀仁为了自己的计中计,所以还在劝赵煦不要言听计从。

    不过赵煦是了解杨怀仁的,他心里也是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想能更多的给自己的儿子帮上一些忙。

    另一方面,也是想看看如果有人谋反,朝中那些平时表现的忠心耿耿的朝臣,有谁是真的忠心,又有谁是见风倒的墙头草。

    于是便答应了杨怀仁的计划,也让苏公公陪着他们演一场戏,而现在便是到了关键时刻,让大壮出场。

    杨怀仁对此也是心中充满了感叹,心说儿子啊儿子,我这个当爹的,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大壮也确实有超出了他年龄的稳重和胆魄,面对赵他毫无惧色,而且露出了些对他的鄙夷之色。

    他大喝道,“反贼!你还真是脸皮厚的很,刚才自比前唐太宗皇帝已经是令人作呕,现在竟然敢把自己比拟成千古明君周文王,你还敢要点碧莲吗?”

第1833章:王者降临(下)

    杨怀仁听着大壮用稚嫩的声音质问赵,差点忍不住笑喷了出来。

    这也不能怪孩子,要怪也得怪他,平时他在家里说话已经非常注意分寸了,可偶尔还是会从他嘴里飙出一些别人第一次都听不懂的话来。

    要是杨怀仁和兄弟们吃醉了酒,那他嘴上就更是每个把门的,当然秘密的事情还是没有说什么的,只是脏话之类的,可就多了去了。

    家里孩子都十分崇拜自己的父亲,自然跟着他没少学了他的那些口头禅。

    只是没想到眼下突然从大壮嘴里冒出来,还真是让杨怀仁又是尴尬又是忍俊不禁。

    赵只是少少怔了一下,便立即明白大壮的话是在骂他了,而且似乎还很难听。

    而赵以前也早已经别人暗地里嘲讽惯了,练就了一张厚脸皮,自然也不会把一个孩子的话放在心上。

    “小子,本来我这个做皇叔的,还想给你留一条小命的,可现在呢,我改主意了。”

    话说的阴狠,大壮也并没有在意,依旧一副盛气凌人的模样,又是一声大喝,“来人啊,把这个反贼给我拿下!”

    赵正想嘲笑大壮搞不清形势,忽然间那些死士齐刷刷调转了方向,转身把赵和他的那实际个支持者围了起来。

    朝堂上忽然发出一声“哗”的惊叹声,本来已经绝望的众臣也突然搞不清状况了,被这突如其来的转变惊得脑子都不够用了。

    刚才还死死按着章的死士把章扶了起来,章也立即明白怎么回事了,一脸幽怨地看向了杨怀仁。

    其他几位相公也很快明白过来了,有的叹气,有的直摇头。

    第一个笑出声来的竟然是赵煦,这场戏他虽然不是主角,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主要人物。

    众臣听见赵煦竟然笑了,再回忆刚才的一切,似乎也觉得有些可笑,而最可笑的人,便是现在眼睛瞪得铃铛一般大的赵了尽管他只有一只眼睛。

    杨怀仁的目的达到了,今天这场戏以大壮的出场而结束,让大壮在群臣面前赚足了面子。

    特别是一个七岁多还不到八岁的孩子大义凛然斥责赵的那一幕,犹如王者降临,现在即便不用赵煦特意册封,重臣也认可了这个孩子的皇储地位。

    他们从这个孩子身上,看到了一种王者才有的镇定和勇气,即便他还小,可没有人会对他的将来会成长成一位优秀的君王产生怀疑。

    赵煦的颜面或许受到了一些影响,可他不在乎他的儿子在这一刻里,拥有比他更加闪耀的光芒。

    杨怀仁抓住时机,第一个对大壮抱拳行礼道,“多谢太子殿下妙计,让阴谋造反之徒露出了獠牙,也拯救朝堂百官于水火之中。”

    这话的马屁意味十分明显,而其他朝臣其实也明白,这样规模的反间计,也不可能是一个孩子能策划的。

    但这种时候,没有人在乎谁才是真正的策划者,既然杨怀仁把这个功劳强加到了太子殿下头上,那这份功劳就是太子殿下的。

    要是论演技,杨怀仁和赵煦自我感觉已经非常不错了,可惜当群臣开始痛哭流涕的叩拜皇帝和太子,并大加感谢的时候,他们才明白,朝堂上一个个的原来都是戏精啊。

    赵傻眼了,现在他才搞清楚什么叫大势所趋,什么叫人心所向,他计划了那么久,准备了那么久,竟然不如杨怀仁他们演的一出戏效果更好。

    再想起自己暴力威胁皇帝和朝臣的做法,他才觉得他自己好蠢。

    现在他的疑惑其实已经解开了,只是他不相信他这么精明的人,竟然连自己蓄养的死士都没有认出来。

    仔细想想,大概是死士们喊杀着冲进大庆殿的那一刻,他激动得有点过了,所以才上了杨怀仁的当。

    他养了那么多死士,而且是秘密蓄养的,自然不可能全部都认识,可带头的几个首领,他还是很熟悉的。

    他这才想起来冲进大殿里的三百死士,他并没有看见那几张熟悉的面孔。

    也许是他们的装扮太到位了,统一的软甲,同样的武器,同样都是浑身湿透的样子,这些都让他没有产生任何的怀疑。

    那些湿漉漉的头发顺势落下来贴在了死士的脸上,更让他没有去仔细辨认,可他觉得这不怪他,他根本就不相信有人会识破了他最精妙的计划。

    那么事实的经过便已经很明显了,杨怀仁早就识破了他的计划,只是并没有立即揭穿,而是故意给他演了一出戏。

    当赵把所有想说的真心话都说出来,让所有人都认识了他的真面目之后,才让那个孩子站出来揭穿一切。

    从昨日他的死士进城开始,也许就已经被杨怀仁人的人盯上了,只是死士秘密潜入皇宫的方式,他还是搞不懂杨怀仁是如何猜到的。

    杨怀仁走到赵面前,笑道,“赵,你会是个什么下场,不用我说,你也应该知道了。现在你可还有什么话说?”

    赵倒也是认命,并没有表现出一丝的软弱,可刚才那些誓死追随他的那十几个人,却都腿软了瘫倒在地。

    大多数连舌头都吓麻了,他们自然也知道他们刚才的所作所为,给他们带来的会是什么。

    也有还能强撑着的硬汉,跪在地上死命地给赵煦磕头,前额都磕得血哗哗流了,却还不肯停下来。

    他小声乞求着,希望陛下知道,他的所作所为,只是他一人的事情,和他的家人和家族并无任何关系,希望陛下能网开一面,只惩罚他的死罪,饶了他的家人。

    刚才被威逼着屈服于赵的那个小谏官,此时也是面如死灰,心中悔的肠子都青了。

    心想着方才若是他再勇敢一点,强撑着不屈服,也许现在他的结果会截然不同。

    可现在却说什么都晚了,就算皇帝不会治他的死罪,可他丢了文人的颜面,此后他再没有留在文官圈子里的可能。

    所有的官员都会鄙视他,厌恶他,排挤他,他的一生都完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662/ 第一时间欣赏舌尖上的大宋最新章节! 作者:呼啦圈大神所写的《舌尖上的大宋》为转载作品,舌尖上的大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舌尖上的大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舌尖上的大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舌尖上的大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舌尖上的大宋介绍:
天才小厨子穿越到大宋,开动头脑风暴忽悠到万贯家财开了家饭馆。
杨怀仁看着水深火热之中的大宋子民大声宣布:“哥来拯救你们了!”
百姓们说:“吃了他做的面,腰不酸腿不疼了,上楼都不费劲了!”
皇帝说:“吃了他做的菜,朕觉得龙体康泰,一夜十八次郎不再是梦!”
将士们说:“吃了他做的饭,砍起胡人来如砍瓜切菜,爽!”
番邦蛮子们说:“我要做宋人!我再也不要做胡人!”
烹东西南北四方菜肴,品酸甜苦辣百味人生。
友情提示: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打妖妖灵。
书友群:567,499,926,欢迎各路吃货前来指教。舌尖上的大宋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舌尖上的大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舌尖上的大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