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舌尖上的大宋TXT下载舌尖上的大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舌尖上的大宋全文阅读

作者:呼啦圈大神     舌尖上的大宋txt下载     舌尖上的大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597章:按劳分配(上)

    老李头是真生气了,看那样子,要是那几个像大狗子和二蛋子一样偷懒的真被老李头抓住了,还真的可能腿都给他们打断。

    另外几个庄户想去拦,可他们也知道老李头脾气倔,他们拉不住,另一方面,老李头在庄子里辈分高资格老,他们也不敢去拦。

    杨怀仁也没想要惩治那几个偷懒的小年轻,人在这样的年纪上,难免会耍些这样的小聪明,误以为自己赚了便宜,却不懂得他们正在慢慢输掉了自己的人生。

    杨怀仁自己不好出面去劝,只好大眼挤小眼地给闹腾和小花他们俩打眼色。

    还是当过山贼的这俩家伙机灵,一开始杨怀仁劈头盖脸地骂他们的时候,他们错愕之后,也意识到了这是姑爷演的一场戏,他们脸上做足了一副苦逼的表情,也是出于一种默契的配合之意。

    闹腾和小花赶忙冲过去拉住老李头,说着些好听的话,把责任都揽在了自己身上,说他们在作坊里偷懒耍滑,是他们没管好。

    老李头怎么不知道这是他们俩看在他年老的份上,给他打圆场?

    他叹着气,却如何也消不下心头的火气,觉得东家对庄户们这么好,天底下都再也好不出第二个了,那几个懒汉竟然不知好歹还敢耍小心眼,不教训他们一下是难泄他这一腔的怒火。

    “花闹两位管事,这事不在你们的,就是他们这几个不长出息的贱皮子又痒痒了,三天不打,他们就敢上房揭瓦。

    要这样下去由着他们胡来,庄子都得被他们整得乌烟瘴气的,山后边东家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是把这件大事给东家耽误了,我老头子赔了这条命都不够!”

    老李头这么一说,在场的不论管事还是庄户们都明白为什么东家因为这件事为什么发这么大火气了。

    他们也意识到这件事看着只不过是关系个人的小事,但是坏风气一旦形成并传扬出去,那影响的可就是大事了。

    那几个庄户们,本来还是想着庄子里那几个小子从小那就个熊样,这才刚变勤快了几天就原形毕露,就是他们的懒惰本性使然。

    原先还是想劝一劝老李头的,可想到这件事的影响竟然有可能会发展到那么大,这才意识到事情没那么简单,这才也上了火气,要跟着老李头一起去教训教训这几个小子。

    杨怀仁对于这样的场面,是感到满意的,因为他发作的效果,明显已经超出了他原本的预计。

    一些事情,他还想着怎么去组织语言,去告诉他们这件看上去的小事,现在若是不制止,将来就会影响深远影响巨大。

    没想到像老李头的这样的庄户把式,丰富的人生阅历让他一眼就看明白了事情的本质,从他嘴里说出来,也警醒了在场的所有人。

    这些管事也好,把式也好,说白了就是现今杨家庄子里的中层和基层管理者。

    庄子的运作,整个农场和作坊的经济生活的生态圈子,他们才是那些最重要的节点,如果他们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作为最高领导者的杨怀仁如何去跟他们讲,他们也很难理解,或许听得进去,但想不透彻。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问题爆发出来,在激烈的思想和情绪的冲突中让他们去想明白事情的原因、过程和未来有可能的结果,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杨怀仁觉得这样的时机,或许已经成熟了,他走到老李头身边,提出了一个建议。

    “用暴力的方式去对待他们,并不会改变他们的本质,对于已经发生了的事情,也于事无补……”

    杨怀仁一开口,几位管事和庄户们才强按回了火气,谦虚认真的去听东家要说些什么样的道理。

    “一些事情,并不是像我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那么简单……”

    杨怀仁顿了一顿,摊开双手向下按了按,示意大家不要着急,先坐下听他慢慢说。

    “像大狗子和二蛋子他们这样的偷懒行为,不是开始,也不会是结束。就算今天教训他们一顿,他们也许会消停个十天半月的,可将来呢?谁又能保证他们不再偷懒?”

    老李头开始叹气,东家这话说到他心里去了,庄子这几个小子和懒汉,可算是操碎了他的心。

    说起来都是一个庄子里,在他眼里都是自己的后辈,都是自家孩子。他们那样不务正业的性子,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也是打过骂过的。

    打过了骂过了,总能管那么点事,可时间一长,他们又再犯了,以前他们种地也是这样,记吃不记打,都是贱皮子。

    杨怀仁接着说道,“大家看着咱们庄子现在看着是挺好的了,可在我眼里,也不过是如此而已,在我的想象里,咱们的庄子,将来会更好!

    也许用不了三五年,人人家里就能天天吃肉,天天喝酒,庄子里建的比城里还好,庄户们也不再向往城里人的生活,因为那时候咱们庄户们过的小日子比城里人还滋润。”

    说到这里,在场的庄户们也是心头一喜,在他们眼里杨家庄子在方圆四五十里之内,他们所见过的所有庄子里,已经是最好的了。

    可在东家杨怀仁眼里,这也许才是一个开始而已,将来的生活能比城里人还好,那可真是他们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

    他们脑海里还是出现了不同的画面,画面里的对未来的憧憬虽然各有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庄户们都乐得用自己的双手去假设这样一个美好的家园。

    “但是……”

    杨怀仁突然话锋一转,“美好的生活,是要我们自己来创造的,是用我们的双手,用勤劳和汗水共同去建设这样的一个未来。

    所以说,从现在开始,庄子里要施行一个新的制度。以前都是人管人,开始的时候所有人都听话,也肯干,可这样的方式弊端也非常明显,有人偷懒怠工,就是很好的例子。

    我的想法,是制定一套完备的制度,所有人,不管是做工的还是管事的,都要遵守,这里边最重要的核心,就是按劳分配!”

第598章:按劳分配(下)

    顾名思义,按劳分配就是干多少活,出多少力,然后拿多少工钱。

    这个词也好,还是这种分配的方式也好,并不是后世才有的,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分配方式,付出与收获成正比,合情合理,天经地义。

    最简单的例子,两家庄户,同样包十亩地种庄稼,勤劳的那一家经常的除草、养地和浇水,庄稼就长的好,收成就多一些。

    放到城里的商铺来说,掌柜的有当掌柜的报酬,厨子有厨子的报酬,伙计有伙计的报酬,这同样是一种按劳分配的范例。

    只不过这个例子里不是根据“劳”的量,而是“劳”的质,不同的岗位,为铺子创造的收入也是可以区分的。

    以前作坊刚开始运营的时候,虽然岗位不同,但是大家都卖力干活,所以在收入分配上,并没有很大的区别,杨怀仁对于庄户们,一向都是同等对待的。

    可今时不同往日,出现了问题,那么解决问题的办法,始终还是经济手段的调节,指望打骂和说教,也许能起作用,但不能长久。

    老李头等几位庄户,还有几位作坊的管事,都是非常同意杨怀仁的这个提议的,争先恐后地表示了赞成。

    不过事情说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是真正做起来,要把这个思想落到实处,就没表面上看的那么容易了。

    按劳分配,只是一个分配的思想核心,具体到怎么去制定详细的施行办法,又要怎么施行下去,让绝大多数做工的庄户们信服,是需要一个缜密的制度的。

    首先就是岗位的划分。后世的生产和劳动的理论研究已经证明,越是精细的岗位划分,越是能提高生产效率,有效的把产能发挥到最大化。

    这个很容易理解,举个简单的例子。上规模的厨房里,大厨其实大多数时候都只管烧菜,至于洗菜切菜等工作,都是交给下手和帮厨们去做。

    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每一位厨师都把洗菜切菜到烧菜自己一手抓,很容易忙起来顾此失彼,效率也相对低了很多。

    而当每个人都专注地去做同一件事的时候,在一定的标准下,菜品的质量反而更加有保证,用的时间也最少,工作量也有一定的减少,这就提升了整体的效率。

    不同的岗位,会根据岗位的技术要求,劳动付出量的大小,来制定每个岗位的基本工钱的水平。

    这个基本工钱的制定,也是有学问的,不能根据个人的喜好和认知来鲁莽的制定。

    比如技术要求高的工钱自然就高一些,而技术要求低的岗位,工钱自然就少一些,同样放到需要体力的岗位上,也是同理。

    当然,工钱的高低差距,一开始也不宜太大,这样会招致大家的抵触情绪,要做到求同存异,又不能矫枉过正。

    其次,劳动量的量化界定,也是需要大家一起坐下来讨论,而不是一个带头的管事一个人说了算。

    有明确的单位可以量化的,就按照产出的量来划定一个计件工钱的保准,比如这一班人产了一百坛酒,另一班人产了九十坛,就根据单位时间的产量来界定不同班次人的工作量。

    有些不能单纯用这种产出的产品量来界定的,可以灵活的用工时来计算。

    如果这两种方法仍然不能把劳动量来量化,那么就要各位管事根据各自作坊的特点来制定最合适的分配办法了。

    再次,就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要如何保证产品的质量,不能因为大家都想着多出一些产品去拿计件的工钱,就忽略了质量才是产品的根本。

    所以在按劳分配的基础上,还要有一定的强制性的赏罚措施。

    比如哪位工匠对于作坊的生产环节提出了改良意见,如果经过试验证明确实能提高产量或质量,那么就应该一次性奖励一定的奖金。

    同样的,如果同样的岗位上只顾着产量而忽视了质量,导致产品质量不过关,那么也要对相关的责任人实行罚款。

    就是用赏罚分明的制度,来确保一个基本的质量体系。

    最后,制度的施行,也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把制度推行下去,让工人们不要出现不适应和抵触的思想。

    杨怀仁觉得,虽然是用调节收入的办法来调动工人的积极性,但是也要保持原有的高福利。

    比如,工人们基本的工钱收入,还是要比其他地方同类的作坊里相同的岗位要高一些的,重点是告诉大家,谁干得多,谁愿意出力干活,那么他的收入就会比别人高。

    最终达到的目的,就是让大家都看到,勤劳的人每个月拿到手里的收入,会比懒惰的人最少高出一倍。

    用这种最直接的方式,来刺激所有人的劳动积极性,相信绝大多数人,会明白杨怀仁的施行这样的制度的用意和良苦用心。

    而那些懒汉嘛,如果他们还是不肯悔改,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了。

    他们毕竟也都是自己庄子里的,杨怀仁也不好一棍子打死,真的辞退了他们,不如就安排些不那么重要的岗位让他们去干,每月开些基本的工钱养着他们,让他们不至于饿着肚子就是了。

    倒不是杨怀仁要搞大锅饭,而是他相信新的制度施行之后,那些原来的懒汉们不可能一点触动没有的。

    看着别人付出更多的劳动,拿到更多的钱,都是一个庄子里住着,他们难道就不眼红,不怕被人戳他们脊梁骨骂他们懒吗?

    杨怀仁把大致的情况交代了一下,至于详细的制度,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善起来的,需要在日后的运营中,不断的发现不合之处,再慢慢改进。

    在场的诸位都非常的赞成,特别是庄户们对他们的这位郡公庄主再一次刮目相看。

    老李头也开心的笑了起来,说东家不愧是个读书人,做什么事情都是一套一套的,光听听就让人觉得信服。

    杨怀仁只是呵呵一笑,他心里清楚,这一些也只不过是一些粗放的管理模式罢了,在眼下的情况下,再精细的管理方式,也要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才行。

第599章:七大金刚(上)

    大多数古人,其实都还是挺老实的,制度乍一施行,并没有遇到多少阻力,毕竟勤快人多,懒人终究是少一些的。

    那些因为自己的觉悟问题,这段日子里由勤劳变得怠懒了的人,也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重新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来。

    而那些原本的懒汉们,经过了老李头的批评教育,也开始像模像样的从新投入到了工作中。

    这样的局面,在杨怀仁看来是很可喜的,不管这些懒汉们这样的积极性能保持多久,至少那种坏风气,可以说是刹住了。

    至于将来,不卖力就只能拿基本的工资,他们要是觉得他们多卖力多赚钱不合适,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别人也管不了那么许多。

    一场整风,倒也没见到多少雷厉风行,庄子里议论的,总体上看是积极向上的,事情也传到了学院工地那边去。

    老孙头听了这件事就沉思了那么一刹那的工夫,立即便召集了其他几位把头,说以后在学院工地上,也要逐步实行类似的制度。

    杨怀仁是乐见其成的,多付点奖金之类的,对他来说并没有任何感觉,而工程进度的大大提升,才是他最关心的。

    也正因为及时的纠正了庄子里的坏风气,近几日来无论庄子里还是学院的工地上,大家伙都干劲十足,劳动的场面更是热火朝天。

    几天后,终于来了一件让人轻松的事情。杨怀仁上奏的开府的奏折,最终批下来了。

    吏部的官员送了许多官凭过来,文职的武职的都有,总共四十来张。

    听起来这数量也不算多,但是好处在于这四十多张官凭,都是空的。吏部的文书只是写明了官职,盖上了大印,却没有写明官凭是颁发给具体什么人的。

    而杨怀仁作为通远郡公府的头把交椅,自然有权力去把这些官凭分发给他心里觉得适合的人,甚至不用管这个人以前是不是有过功名。

    府官,只在通远郡公府上有点小权,出了郡公府,其实就是虚职,什么权力都没有,也就只能拿出来给别人看看,脸上多少长点面子而已。

    但在普通人眼里,官就是官,也是老百姓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了,何况杨怀仁这个通远郡公如今声名远播,全大宋都在传扬他的故事。

    这样的一纸官凭虽然没有实权,但不论谁拿出去说他是通远郡公府的一位官员,那也是极其有面子的。

    文职官员上,吏部说如果郡公一时没有合适的人选,过段时间会从新科仍旧赋闲在家的举子中挑选一些干练之人来任职。

    这一点杨怀仁没说什么,这些事都是赵頵提点过他的。照杨怀仁的意思,府上真正管事的那几位管家,实际上就可以任职当官。

    但是由于他们的身份低微,要是让杨怀仁这么胡来,怕是要被外人笑话。

    话是这么说,实际上朝廷亲自安排诸如“府丞”、“长史”这类的文职官员,某种程度上就是官家对这些开府官员的监督。

    让朝廷安排的这些文职官员,一方面监督开府大员平日里的行为,另一方面监视其他的官员。

    杨怀仁明白这样的做的用意,也并没有反对的意思,不就是照规矩让官家安排几个酸臭书生来嘛,养着他们几个就是了,反正平时他们说什么都不算,完全是当摆设的。

    而武职官员,就随便杨怀仁怎么任命了,就算是他要郡公府看门的封个什么将军当当,外人大不了笑话几句,却也不能干涉太多。

    开玩笑是这么说,而将军的职位,实际上也只有一个。按照当时的惯例,其实也就管理二百来人,总让人那感觉将军这个头衔在郡公府里听着太大,好似当了个光杆司令一般。

    能管的人少是少了些,不过从五品的品秩,可不是虚的,到了地方上,什么县令之流,也是要视若上官行上官之礼的。

    将军就一位,接下来是两位副将,四位参将,若干名都虞候,总共二十来个职缺,足够杨怀仁把自己的那些兄弟们安排的妥当了。

    只是官职和品秩都有高低,一下子让杨怀仁也犯了难。武人和武人之间,也是有江湖规矩的。

    要给他们什么官职,也要综合来看,比如他们武功高低,过往的功绩,在府上的辈分和资历,总不能厚此薄彼。

    杨怀仁越是想做到面面俱到,却越是拿捏不准到底谁该封将军,谁该当参将,以前没有这些东西牵绊,大家在一起都情如兄弟,也没考虑过这种问题。

    若是杨怀仁大笔一挥,在那些官凭上单凭个人感觉写上了名字,那些职位低的,会不会觉得不高兴呢?

    如今的通远郡公府,也是分体系的,众人之间虽然没有争斗,可感情上,还是和自己以前就相熟的人要交好一些。

    内卫这一帮,莲子三兄弟他们和其他的几个有功的人都要照顾到,而黑牛哥哥他们几个,就更不能委屈了他们让他们寒了心。

    就在杨怀仁愁眉不展的时候,这几天一直忙着泡妞的天霸弟弟啃着个大骨头棒子走了进来。

    天霸弟弟看了看杨怀仁面前桌上摆着的官凭,并没有露出多么稀罕的意思。

    杨怀仁打趣道,“天霸,你想当什么官?”

    天霸弟弟精着呢,自然知道杨怀仁为什么为难,大道理他也讲不明白,嘴里大嚼着说道,“我从来就没想过我这样的还能当上官,自然是哥哥给个什么官,我就戴什么帽子。”

    杨怀仁没想到他这么坦然,笑着继续问道,“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个好士兵,你就不想当将军吗?”

    天霸弟弟噗嗤一笑,嘴巴里肉末字喷出不少来,“哈哈,哥哥看我,像是个当将军的料吗?官不官的我压根儿就没在意,哥哥也莫为难了。

    只要能留在哥哥身边,哥哥有什么好吃的能想着留给我一份,我在哥哥身后做一被子大头亲兵就行。”

    话很简单,也很实在,可杨怀仁忽然明白他的意思了。都是共同经历过生死的兄弟,能在一起快意杀敌,快活人生才是最重要的。

第600章:七大金刚(下)

    既然事情是这样,杨怀仁也就觉得他没有必要再纠结下去,官职只不过是一个虚位,兄弟们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

    杨怀仁开始挑拣出那些武职的官凭来往上写名字,天霸弟弟也不走,也不帮忙磨墨,更不走过来看,就是站在桌子前继续啃他的大骨头棒子。

    通远郡公府属卫将军的职位,给了中过武举,却一直在家赋闲待职的黑牛哥哥。把最高的官职给了李黑牛,所有人都不会有异议。

    论武功,也许他不是最好的,但要真是放到战场上实打实地干架,黑牛哥哥还真是府上第一号的人物。

    他有天赋,有体力,虽然没有正儿八经练过武功招式和路数,当初何之韵为了让他准备武举,教了他一套棍法,他也没完全学会,也就用熟了六七招而已。

    不过就是凭借着这么最实用的六七招,却也足够让他威风八面了。环州一战,清平关城墙之上,他一夫当关,所守的区域竟是一个夏军也没有突破防线攻上城墙来。

    他平时话不多,人也显得老实巴交的,可那一战里,是他站了出来,指挥士卒井井有条,协同作战,俨然就是一位大将军。

    而在此之前,夏军列阵进攻之时,他数次挽弓搭箭,施展百步穿杨神技,数次射落夏军令官于马下。

    也正是他这样的表现,不但稳定了惶惶军心,更是让边军们原本低迷的士气重新振作,为守住清平关不失立下了头功。

    之后他跟柯小川追击西夏第一猛士野利图里,虽然没能擒住敌酋,但是能跟野利图里这样的传奇猛人交手,不但全身而退,还让野利图里狼狈逃窜的,在边军眼中看来,他就已经是一员多年罕有的猛将了。

    生活当中,黑牛哥哥同样处处为了杨怀仁着想,无论是随园里还是杨府里,他都默默地维护着这个大家庭。

    外部有人来捣乱,他都挺身而出,内部有人不和,也是他站出来从中说和,铺子里和府上没有人不佩服这位耿直善良的哥哥。

    可以这么说,杨府能有如今安定团结的局面,憨厚老实的黑牛哥哥是功不可没的,现在让他出任府卫将军,可谓众望所归。

    杨怀仁在将军那张官凭上写下了李黑牛三个字,心里也忍不住不去想,能有这么一位兄长,感觉真好,有句话怎么说的来这?

    对,社会我牛哥,人狠话不多。

    接下来两位副将,杨怀仁是这么想的。说到对属下的管理上,剩下那几个兄弟,还真是没有多少经验。

    副将这个职位,实际上更多的时候,就是平时要管理府上的侍卫的,不光要负责操练,还包括很多人事上,后勤上的管理。

    目前府上又这样经验的人,只有连子庚和黄大银。

    连子庚本来就是内卫的百户,按品秩早已经是七品官职。自从他跟随杨怀仁以来,也是功劳卓著,很多隐秘的事情,杨怀仁都是吩咐他去做的。

    连子庚这个人,看起来挺复杂,其实他很简单,往往认准了的事情和目标,他就会用尽全力,想法设法的达到;认定了要追随的人,他就会一直忠心耿耿的追随下去。

    一开始接触这个人的时候,杨怀仁还是有所保留的,后来莲子三兄弟跟着他经历了那么多事情以后,他们也向杨怀仁证明了他们的忠心。

    冲突濮王府之时,面对叶公公这位大总管,他们选择了坚定信念站在杨怀仁一边,就已经说明他们认清了谁才是他们要一生追随之人。

    黄大银之前作为边军都头,按例本应该有品秩的,只不过因为边军编制混乱的问题,才导致他有职无官。

    论年纪他最长,但论认识的时间长短,他也是杨怀仁接触时间最短的一位。

    但杨怀仁还是要把另一个副将的职缺留给黄大银。原因很简单,黄大银这个人长期在边军之中,这两个月接触下来,杨怀仁觉得他性格其实很朴实,很纯粹。

    没有花花肠子,更不贪恋享受和浮华。像许多其他的边军将士们一样,他们选择追随的人,也不是看地位看官职的。

    他们认为最值得追随的人,就是在生死之战中那个站在他们身边共同浴血奋战的人,能凭借智慧和勇气带领大家以少胜多,取得胜利为边军扬眉吐气的人。

    黄大银这次守卫环州有功,就算不留在郡公府,也是应该按功劳升职的,也应该按照他的职位授予应有的品秩。

    杨府如今真正带兵的,其实也正是这两个人,无论从经验上还是资历上,他们都有资格担任副将一职。

    而四位参将,杨怀仁觉得正好留给玄参、小七、陈天霸和如今还在环州养伤的柯小川。

    参将,就是参谋将军事,七品小官职,说白了就是参谋,在将军身边为将军出谋划策的。

    玄参这样的人生阅历,不说是鬼点子吧,计谋上肯定要比还不到二十岁的杨怀仁他们几个要丰富一些的。

    而且他精于外伤医道,将来逐步完善一套军队的医疗体系,从各方面,他都是最好的人选。

    剩下三个兄弟,个人能力自然不必多说,进能带兵出战,退能出谋划策,也都是能培养成将军的好苗子。

    小七轻功卓绝,适合带领斥候队,打探消息这样的事情,原来就是他的专长。

    天霸弟弟勇猛如虎,尽管他年纪最小,可是对杨怀仁忠心耿耿,有这么一个弟弟在身边作为亲兵守卫队长,杨怀仁也十分安心。

    柯小川如今虽然受伤还在修养,但玄参也说过他并无大碍,半年,或许三四个月之后,他就又是一条勇猛善战的铁汉子。

    剩下的诸如连子禄和连子洲,以及原来就在内卫或者边军里担任小队长的人,还有在环州之战中功劳较大的几个,杨怀仁都给他们提成了都虞候。

    这个官职虽然不大,但是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能当上有正规官凭的武职官员,已经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了。

    杨怀仁写完了官凭,伸了个懒腰笑道,“这下七大金刚哥们凑齐了。”

第601章:偷菜的老贼

    杨怀仁签完了好多官凭,写了起码一百好几十个字,感觉自己的书法又精进了许多——起码这次用繁体字,没有写错字。

    给兄弟们颁发官凭,他也没准备弄个多么宏大的仪式,就是自己下厨弄几个大家都喜欢吃的菜,摆了两桌酒席,把兄弟们都喊过来大家凑在一起吃喝一顿,就算完成任务。

    吃喝归吃喝,不过那些从此有了官身的人,从杨怀仁手里接过官凭的时候,还是恭恭敬敬的施了应有的礼数,心情也是激动万分的。

    黑牛哥哥拿着那张从五品的府卫将军的官凭,跟捧着宝贝似得小心翼翼,眼睛里似乎要流出泪水来。

    心中自然是千言万语的,只是黑牛哥哥这人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出来,嘴唇抖动着却说不出一个字来。

    杨怀仁明白他的心情的,当初考了武举,却因为没有门路没有靠山,一直赋闲待职。

    说是赋闲待职,可大宋有多少就这么被赋闲待职在家的文举武举们从此就一直赋闲在家了,一辈子也没混上一官半职。

    或许他想说,如果当初不是杨怀仁骗了他两碗汤饼,就不会有他李黑牛的今天,更无法想象他的人生如鲤鱼跃龙门一般,一跃成龙。

    从一介白身立即成了一位从五品的府卫将军,即便也不是正统的大宋军队里的军职,可也是一下子就当了将军了。

    黑牛哥哥侍母至孝,在杨府没有不知道的,杨怀仁被他那激动的情绪也影响的有些感慨,忙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哥哥什么也不用说,兄弟我懂的。想给李妈妈看看这张官凭对吧?赶紧去吧,呵呵……”

    黑牛哥哥重重地点了点头,那眼神好似在说“知我者仁哥儿也”,然后站起身来迈着大步奔向了后宅。

    还是连子庚能说会道,说起话来有那么点在官场混的样子,就是他啰嗦了半天,无非是说当初追随杨怀仁的时候,他就知道他跟对了人呢,早料到他会有今天的风光。

    然后就是细数一直以来杨怀仁对他兄弟三个的信任和栽培,感谢的话也说的跟个文绉绉的书生似的,像足了那些官场上的老油子们。

    杨怀仁不喜欢这样的说话风格,还是喜欢原来他那副酷酷的跟谁都欠他二百钱似的冷漠样子。

    不过倒也不能怪他,他的身世,跟人生的经历,让他养成了这样的为人处世的风格转变。

    内卫能混上明面上的官身的,真的不多见,人从黑暗里活到阳光下来,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好似总是小心的保护着得来不易的生活,这也就没法怪他在这种时候拽官腔拍马屁了。

    在兄弟们面前要给他面子,不过杨怀仁还是小声提醒了他,“少给哥们喂迷药,以后说话把舌头捋直了说便是,再这么婆婆妈妈酸酸麻麻的,别怪我揍你。”

    连子庚也想起来他这位领导是个什么性子了,根本和别的什么王公贵族和达官贵人不一个路子,不喜欢玩虚的,就喜欢来实在的。

    他赶忙二话不说敬完了酒,跑去教训教他说官话的亲兄弟去了。

    小七趁着兄弟们不注意他,早就抱着他那张官凭溜回家在他大肚子老婆面前显摆,称赞她当初没选错人,别看他个子小,也是块当官的料。

    黄大银也不是个会说灵巧话的人,只是吃酒吃的开心,面红耳赤的,不断的感谢杨怀仁让他们边军将士们也有了出头之日。

    还一个面红耳赤的,是天霸弟弟。他嘴里也不知道塞了多少好吃的,鼓鼓囊囊地也不耽误他说话。

    他忙着拉着黄大银争论他俩到底谁官职高,最后根据天霸弟弟的理论,他是参将,是正的,黄都头是副将,是副的,那官职上他是比黄大银高半级的。

    黄大银也不跟他理论副将和参将到底是个什么官职,就觉得天霸弟弟故意逗他,然后两个人就对着喝酒。

    就这么吃酒吃到半夜,杨怀仁才晃晃悠悠哼着小调回后宅,然后摸着何之韵的肚子对这肚子里的孩子又说了半夜的酒话。

    闹的何之韵哭下不得,摸着他的脑袋骂他,“就你这样当爹的,早晚把儿子教成个酒鬼。”

    第二天日上三竿的时辰,杨怀仁才起床,韵儿和莲儿被丫鬟们搀扶着去后院里了,就在凉亭里用饭。

    杨怀仁自知昨夜醉酒失态,自己穿衣起床洗漱,出门看看天,想起来山坡上那些蔬菜应该快能收了,便打算去看看。

    这时辰正是正午,干活的庄户们都已经回家吃饭,山坡菜地里打眼看过去,一个人都没有。

    杨怀仁一片一片菜圃地挨个走过去,看着地里长势喜人的蔬菜,红的绿的青的黄的,都开始结果,看上去再有几天,就有一部分能成熟,可供采摘了。

    这让他心中欣喜,准备先摘些差不多已经熟了的尝尝鲜。西红柿是最早成熟的,果子大小已经有了小拳头那么大。

    他走过去,低着头察看了一会儿,选了两个最大的摘了下来,就在菜畦旁边挖好的蓄水池里随便洗了几下,然后挽起衣袂来胡乱擦了擦,便下嘴咬了一口。

    “嗯嗯,不错。”

    杨怀仁大嚼这酸酸甜甜的西红柿,嘴里小声嘀咕着,然后忽然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对面的菜畦好像有个地方特别亮,不知是什么东西在反光。

    他踮起脚来望过去,渐渐的看见一个大光脑袋抬了起来,脑袋瓜子后边的赘肉还一动一动的,好像嘴里也在大嚼着什么。

    我了个去,杨怀仁心中骂道,哥们的菜地还有人敢来偷菜,也不怕哥们放老虎咬他,还真是胆子有够壮的。

    “喂!偷菜小贼,给我站住,别跑!”

    他边大喊着边顺着菜畦间的窄过道跑了过去,而那个溜滑反光的脑袋也应声转了过来,正看到了气势汹汹的杨怀仁向他冲了过来。

    等杨怀仁跑得近了看清楚这人面孔,才发现这是个一身旧僧袍的光头老和尚,一只手里抓着一个西红柿,右手上那一个,正是被他咬了一大口。

    杨怀仁叉腰笑骂道,“嘿嘿,偷西红柿的小……老贼,被我抓到了吧?”

第602章:偷菜的老贼(中)

    “嘿嘿,偷西红柿的小……老贼,被我抓到了吧?!”

    老和尚白白胖胖的,看样子得有五十多岁了,特别是脸上肉呼呼的,笑眯眯的样子乍看上去还有那么点弥勒佛的既视感。

    听到有人指着他鼻子骂他是“老贼”,老和尚也没有多么生气,依旧是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笑着。

    “施主在抓贼?”

    他左右看了一眼,“哪里有贼啊?”

    眼前这老头其实样子挺和善的,笑起来总让人觉得一种难以言表的亲切感,可是偏偏证据确凿,他手上还抓着那个被他咬了一大口,依旧在流着汁水的大西红柿。

    要是这么一个老头,说他肚子饿了没钱吃饭,杨怀仁给他点饭钱,或者亲自给这老爹亲自下厨做点吃的都没问题。

    但是钱杨怀仁可以不在乎,那些他当做宝贝疙瘩的蔬菜,很多还都是育种的,就被这么糟蹋了,不由得他不来气。

    “看哪儿呢?老和尚,说你呢,你就是那个偷菜的老贼!”

    “哦?小施主这话小僧可不敢苟同。”

    你还小?杨怀仁越听越来气,无论从年纪还是体型上看,这老和尚可哪一点都算不上小,就那个大肚子,跟猪八戒绝对有的一比。

    老和尚慢悠悠地继续说道,“小僧路过贵庄,不敢叨扰,见地里长着些小僧从未曾见过的红果子,便犯了好奇之心,于是念了三遍经文,祈求佛祖保佑了这菜的主人,算是从施主这里化缘化上两个尝尝。”

    “化缘?”

    杨怀仁心道你找理由也找个靠谱的啊,化缘有这么化的吗?

    肯定是他早就听说了杨家庄子里种了些仙人从仙界带回来的圣果,于是便偷偷溜进庄子里来的,看见种着西红柿的菜畦边四下无人,接着辣手摧“果”偷了这两个。

    “这理由可说不过去,放在哪一个人眼里,不问自取,那就是偷,你家佛祖老大可救不聊你。”

    “唉……”

    老和尚装模作样叹了一口气,“要是小施主真要这么误会小僧,小僧也无言以对。”

    “这就是承认了呗?”

    老和尚不再辩驳,坦然地点了点头,只不过脸上依旧带着那副事不关己的笑容,这倒让杨怀仁不知道接下来应该说些什么了。

    抓他送官?就两个西红柿的事儿,不值当的。再说这老和尚年纪不小了,还是个佛门弟子,就算真送到官府那里,也没人当回事的。

    杨怀仁又想起来自己也是开府了,到通远郡公府的地盘上来明着偷菜的,自己是不是就可以审一审?

    其实老和尚光明磊落的承认了这一点,这会儿杨怀仁最初的那点气也都消了,就是眼下觉得反正自己也是无聊,不如就跟这位爱笑的胖和尚逗逗乐。

    他故意摆出一副官架子来,沉着嗓子说道:“我说老和尚,你来我家偷菜,胆子可真是不小,不信你去十里八村的问问,我家可是养了两只吊睛白额大老虎的哦。”

    “听说过,听说过,呵呵……”

    似乎老和尚也早看穿了杨怀仁只不过是想跟他逗乐打发些闲暇无聊的时光,浑不在意地接了他的话。

    而他嘴里也不闲着,又拿着那个被他咬了一大口的西红柿,接着吃了起来。

    杨怀仁心道,这老和尚还真是心大得很,竟自顾自的吃起来了,既然如此……那我也吃。

    两个人,一老一少,一胖一瘦,就这么蹲在菜畦边上啃着西红柿闲聊了起来。

    “喂,老和尚,怎么称呼啊?”

    “小僧法号悟能,不过出家人六根清净,名字或者法号,都是一个代号罢了,叫悟能也行,喊无能也罢。

    小施主其实可以随便叫,随你喜欢,即便叫了老和尚,或者老秃驴,小僧都悉听尊便。”

    “二师兄?”

    杨怀仁听到悟能二字,差点一口番茄汁喷出来,下意识地就喊了一句二师兄出来。

    悟能和尚这下第一次收了笑脸,惊奇地说了句,“小施主,看不出来啊,还会分阴阳,算命数,小僧在师门里排行老二你都算到了,小僧真是佩服,佩服!”

    “呵呵。”

    杨怀仁顺了顺喉咙,干笑了一声,“你这老和尚,倒是挺看得开,不知道该说你是看破了红尘,还是没心没肺。”

    “都好,都好,随小施主的意。”

    杨怀仁见他这么说,觉得这老和尚有点可爱了,他总是那么一副什么事都跟我没关系,我都不用走心的样子,反而让人觉得这个和尚有那么点高深的意思。

    不过要这么聊天,就没意思了,他这么回答问题,总是显得没有营养,于是杨怀仁决定问点私人的问题,看能不能让这老和尚生气,哪怕是情绪有点波动,都是有趣的。

    “敢问这位大师,你成家了没?”

    老和尚没料到他问出了这个一个没头脑的问题,没有像刚才一样立即回到,稍微琢磨了一下这个问题中的深意,才摇了摇头,“何处不为家,何处都是家。”

    杨怀仁对于这个答案,心中只有笑骂,谁还跟你讲禅来了?

    “能好好说话不?鸟语我听不懂。”

    这下轮到老和尚笑喷了,“小施主高深莫测,小僧怕说得多了,让小施主笑话了。”

    “你一个出家人,长得虽然胖了点,但也算是相貌堂堂,来我家菜地里偷菜都没负疚感,还怕旁人笑话你说话吗?”

    “那倒也是。”

    老和尚摸了摸脑袋,用袖子擦了额头上冒出来的些许热汗,“出家人,其实也不是没有家,只不过家在出家人心里不是头顶的片瓦,更不是身边给自己缝缝补补,铺床叠被的女人。”

    “那你认为是什么?”

    “呵呵,哪里有饭吃,哪里就是家。”

    杨怀仁细想想,老和尚说的也有道理。寻常人眼里,家的概念很容易理解,无非就是有座房子,房子里有上有高堂,下有子女,中间还有个陪着自个儿睡觉的老婆罢了。

    而在他们这些和尚眼里,这样的家,他们原本就没有,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或者从削发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和原来的家无缘了。

    出来游走四方,也无非是混口吃的,逍遥地过活,四方能填饱肚子,可不就是家。

第603章:偷菜的老贼(下)

    老和尚这样的回答,在作为厨子的杨怀仁听来,也是极其欣慰和受用的。

    在他看来,家,其实就是人类在文明社会中生存所必需的一种东西,性代表了原始的生理需求,感情代表了精神需求,而食物,则代表了最基础的生存需求。

    所有这一些糅合在一起,就慢慢形成了人类社会中,不论在哪个国家和民族里,都相对统一的对家的认知。

    老和尚简简单单一句话,能把这世上的事情说得这么透彻,还真是不愧对了一个老吃货的基本原则。

    杨怀仁毫不顾忌的伸手去轻轻摸了摸老和尚的浑圆大肚子,笑着打趣道,“大师你还真是心宽体胖,瞧这肚子,怕是没有九个月,也得八个月了。”

    老和尚也不怪他孟浪开这种无聊的玩笑,还故意挺了挺他的大肚子,哈哈笑道,“要是小僧有本事能十月怀胎,产下个小孩儿来,那这孩儿也是个胖子的命。”

    “你倒自嘲的很有水平”,杨怀仁笑道,“叫我说,大师你一定是不守佛门的清规戒律,被师父赶下上来,扫地出门了吧?哈哈……”

    这样的话,仍旧没有让老和尚有扎心的感觉,半点没有触动到他的神经。

    “酒肉穿肠过,佛——自在心中留。”

    说着老和尚捏着手里的西红柿,剩下三根手指头,还是放在面前默默做了了合十礼的样子出来。

    “不过这一次小施主又说对了,小僧还真是被师父扫地出门的。”

    “哦?”杨怀仁半带疑惑地打趣道,“可是因为你偷了山下谁家的鸡,跑回山上找了个没人的地方烤了吃,却不料被师父闻见了味道发现了你不守戒律了吧,哈哈……”

    “要很是如小施主所说,那倒好了,小僧还可以孝敬师父半只鸡吃。”

    听了这话,杨怀仁作为厨子的自豪感又要出来装逼了,“那就一定是你烤得不好吃,让你师父嫌弃你浪费了好端端的一只大肥鸡?

    实不相瞒,小子就是个厨子,换了我是你,怕是师父不但不怪我,还要夸奖我一番,甚至升个什么院正或者首座之类的职位当当也说不定嘞。”

    老和尚跟着笑笑,接着摇了摇头,“前边小僧说了,被扫地出门是真的。小僧在寺里就是专职扫地的小和尚,可有一天,师父突然嫌小僧扫的不干净了。

    还说,‘悟能啊,你扫了六十年多年地了,还把院子扫成这个样子,寺里是留不住你了啊’,然后就结果了小僧手里的扫帚过去,示范了如何扫地。

    等师父示范完了,小僧便明白师父是要小僧下山了。”

    杨怀仁没听明白老和尚师父的话里到底是个什么禅意,却惊讶于这老和尚原来不仅仅五十多岁,能扫上六十年的地,算起来他最少也得有七十岁上下了。

    照这么说,这老和尚倒是保养的挺好,皮肤红润细腻,除了因为自身比较胖让皮肤不显得老以外,那就只有一种解释了——他因为练过什么武功或者内功,让他样子保持了相对年轻的状态。

    这就让杨怀仁好奇心泛滥了,更让他关心的,是老和尚所谓的被“扫地出门”,究竟是个什么原因。

    “尊师此话怎讲?”

    “什么此话怎讲?”

    杨怀仁急切的问道,“你师父说你扫地扫的不好,还亲自示范给你看,这里边又是什么意思?又有什么故事?”

    问完了,杨怀仁也觉得自己有些失态了。一开始正义凛然的站出来抓偷菜小贼,后来因为无聊便找这个老和尚打趣,还拿成家这种问题调侃人家,一直都是一种轻松淡然的心态。

    等听到他说了老和尚是真的因为扫地的事情被赶出山门,猜想着这老和尚可能有高深的内功,不是一个简单胖老头之后,便对他的身世来了兴趣。

    到眼下追问着人家故事的发展,那副急切的样子,还真是让他有点鲁莽了,也有点跌了面儿,想想有些东西,还真是得有丰富的阅历才行,他还是太年轻了,总有时候沉不住气。

    老和尚既然开了口承认他是被师父扫地出门的,这样原本不怎么光彩的事情都能说的这么释然,看来也是没有顾忌或者介意什么。

    他伸手比划了几块菜畦,大概有两三亩地那么大一块地方,“这么大一片院子,小僧用不了一刻的工夫便能扫个干净……”

    杨怀仁大概算了一下,换了是个常人,用十五分钟扫几块篮球场那么大的地方,说容易也不容易的。

    本来以为老和尚想说他师父直接一扫帚下去,施展上什么内力或者奇异的高深武功,那么大一片地方的灰尘落叶都像没了重量一样飞舞了起来。

    杨怀仁根据后世看过的功夫电影中脑补了这么一个特效的画面,漫天黄色或红色的枯叶在空中旋转着,随着手里抓着扫帚的一位大师的动作变幻出不同的形态。

    或龙或凤,或山或水,或云或雾……

    等看得人忍不住感叹连连,拍手叫绝的时候,大师的动作戛然而止,而天空中飘舞的枯叶忽然中了魔一般,排着队拥挤着汇聚在一起,左后落在地上变成了一堆。

    而其余的里面上,空无一物,洁净如洗,若是恰巧有阳光洒落下来,还能如镜子一样反射出点点粼粼的耀眼反光来。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老和尚若有所思地讲着,“我师父就那么一扫帚一扫帚的,扫了半个时辰。”

    语气淡淡的,但听到杨怀仁耳朵里,却十分沉重,似乎让他想起了什么。

    杨怀仁想了一会儿,似有所悟,等转念回到现实,开始重新打量眼前这个怪怪的老和尚,那个偷了他菜的老贼。

    老和尚就这么被他盯着,也不去接上杨怀仁的目光,依旧没心没肺的那样笑着,右手里那个西红柿已经吃完,接着把左手里那一个也在自己胸前粗糙的僧衣上擦了擦,又接着啃了起来。

    边啃还边嘟囔着,“嗯嗯,你家这红果子,还真是好吃着呢……”

    杨怀仁如今唯一的念头,就是这人到底是谁?

第604章:人生导师

    杨怀仁琢磨着,按道理,杨家庄子不同往日了,庄子外边人不少想到庄子里来做工,要是进来什么生面孔,庄子里不会没有人注意到。

    眼前这个自称法号悟能的老和尚,穿着虽然是在一般,可他那个弥勒佛似的外表实在是太扎眼,不可能他走进庄子里来,没有一个人看到。

    这年头大街上看见个什么和尚道士的,稀松平常,即便是不认识,在路上打了个照面,出于对神佛的敬畏,也总要对这些诚心侍奉神佛的供奉们谦让一下,恭恭敬敬喊一声大师。

    杨家庄子里就有不少信佛的,房子里最好的位置,总要摆上个神龛,一个香炉,插上几柱香,早上出门,晚上回来,总要在神龛前拜一拜,叽里咕噜说些求神拜佛的话。

    若是真在庄子里见了这么一个样子和善可亲的大和尚,他们不可能不请到家里坐上一坐的。

    另一点,对于外人来说,庄子好进,可后山这一片新开垦的菜地,是在杨家大宅子和庄户们居住的一片区域背后,不是熟悉庄子里路径的人,也不可能自己走到这片菜地里来。

    老和尚简单的说是路过,就有点没有道理了,好比你说路过人家门前,这个正常,路过都路过到人家院子里来了,那就奇怪了。

    杨怀仁知道老和尚应该很厉害,所以也不便直接开口问,便换了一种方式。

    “不知大师从何处来,又要往何处去呢?”

    话已出口,杨怀仁便后悔了,想起方才老和尚的说话习惯,这样的问题,他一定又要跟你玩禅语。

    果不出其所料,悟能和尚笑道,“从该来的地方来,往该去的地方去。”

    杨怀仁别提当时心里多恼了,老和尚回答的是挺精辟的,可越是精辟的让人琢磨不透其中道理的话,就越是废话。

    老和尚见杨怀仁脸色尴尬,又接了一句,“这句话其实是小僧故意说给小施主听的。”

    杨怀仁心中一惊,下意识的脱口而出,“大师知道我从何处来?又要往何处去?”

    老和尚摇了摇头,“小僧还没那本事,这话的意思,就是要小施主一切随心。”

    这句简单,可是杨怀仁还是没听的太明白,老和尚接着说道,“就比如小施主方才见了小僧,眼睛看见的告诉你小僧是个偷菜的小贼,对吧?”

    杨怀仁点点头。

    “那么现在小僧和小施主坐在这里闲谈,小施主还当小僧是个偷菜的小贼吗?”

    杨怀仁摇了摇头。

    “那就对了,”老和尚闭上眼睛,摸着自己的胸口,“这就是一切随心了。”

    杨怀仁忽然就懂了。看来这年头,在大街上走动的和尚道士,并不是像后世一样,拗造型骗钱的居多。

    这些人,某种程度上讲,思想的层次,看待事物的眼光,还真是有点超脱凡尘。

    他们俩以前肯定是不认识的,在这个菜园里,杨怀仁十分确定他们这是第一次见面。

    但是有些话,从老和尚嘴里云里雾里的说出来,却每次都说到了杨怀仁的心坎里,触动了他正在疑惑和彷徨的那个地方。

    人,总是有两面的。这里不是说人有一好一坏两面,而是作为人和自己两面。

    在人前做人做事,总是沾染了尘世的凡尘的,总要追求些什么,证明些什么,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强,活的更好。

    而只有一个人的时候,这样的较量和对话,只有自己和自己。总是争论自己过去的路走的对不对,然后了将来的路怎么走,自己和自己打架。

    就是这么跟自己较着劲,人就慢慢长大了,然后再慢慢的老去。

    杨怀仁就总觉得自己脑子里有那么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说人活着要有梦想,有责任为国为民,出自己的那一份力。

    另一个则说费那劲干啥?人生得意须尽欢,如今有钱有地位,快快乐乐过这辈子就行了。

    一个说人没有梦想,和咸鱼又有什么分别?吃喝拉撒日复一日的这么过,和行尸走肉又有何异?

    另一个则说我乐意,我就是自私了,我就是咸鱼了,你能把我咋么地?你要受苦受累费力不讨好,你自己去!

    两个小人就这么打,从白天打到黑夜,甚至打到梦里去,吵得杨怀仁不得安宁。

    有时候真想给自己开瓢,把那两个恼人的家伙从脑袋瓜子里抓出来,揪出他们的舌头来把他们给吊死。

    只是手伸出去还没抓到他们的舌头,两个小人就都乐了,好似在讥笑杨怀仁很傻很天真。

    “我就是你,你就是我,你吊死了我,你也就没命了。”

    这话挺吓人的,也挺有道理,杨怀仁想了想,还是放过了他们,也放过了自己。

    说服别人容易,说服自己,才是最难的。

    前世今生,拢共也没活过三十年,人生阅历,总是有限的。耍心眼勾心斗角的事情,不是没经历过,可要说精于此道,杨怀仁知道自己还真是差的太远。

    这就是真实的情况,普通人能有此穿越重生的机会,就很难用科学解释了,要是从普通人穿越了就变成了万事精通叱咤风云的当世枭雄,做梦呢吧?

    杨怀仁还是有这点自知的,在这个世界里,他也总是在寻找一些人,能给他些建议,无论是开导还是训诫,他都乐意接受。

    只是他并没有多少长辈能做他的人生导师,特别是他如今这样的身份,就更没有人敢在他面前装大爷讲道理了。

    杨母算是一个,只是作为母亲,他能教育儿子的,就是平安是福,家是他的坚强后盾。她也曾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她是如何去保护一个家的。

    廉希宗,应该也算一个。杨怀仁和他接触,无非是钓鱼时候的闲聊,不过廉前辈是说的少,做的却多。

    无论是无私的传授了内功,还是交付给他那么多弟子,从实际意义上讲,事情既然做了,话不到位也不打紧,杨怀仁都懂的。

    眼前这位老和尚,虽然不知道他到底是谁,却从另一个层次,让杨怀仁的心平静了下来。

第605章:烟熏鸡肉(上)

    杨怀仁其实也想明白了,老和尚到底是什么人,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为自己解惑,默默的做了一个人生导师。

    偷菜的事情,杨怀仁自然不会再去计较,不仅如此,既然悟能大师都来庄子上了,请他吃顿饭款待他一下,总是应该的。

    “大师,中午小子亲自下厨做几个小菜款待大师,望大师赏光。”

    “呵呵,”老和尚笑道,“能让‘少年厨神’给我一个小和尚做一顿饭,小僧还真是受宠若惊。”

    话是这么说,可他脸上却没有一丝丝受宠若惊的样子,接受的很坦然。

    至于小和尚或者小僧的说法,杨怀仁每次听了从老和尚嘴里说出一个“小”字来,就憋不住想笑。

    老和尚用这个小字,还真是跟天霸弟弟用的那个小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每一次越是着重地说小,反而让他们的形象在人们眼里觉得更大。

    杨怀仁用眼睛量了一下老和尚的腰围,那个大肚子,还真是对得起他的法号,他师父赶着他下山,说不定还有那么层意思,他这个净坛使者留在庙里,容易把庙里吃穷了。

    人真的不能貌相,即便眼前这个人很明显就是个老和尚。

    因为老和尚接下来没有挪窝,而是指了指菜畦的篱笆外,那些在庄子后山上散养的鸡。

    “既然小施主要亲自下厨请小僧吃饭,小僧也不好做个只等着吃闲饭的人,不如小僧也活动活动,给小施主也做一道菜,让小施主来品评品评。”

    我去,这画风不对啊,杨怀仁心道,老和尚这么说,看来也不是闹着玩的。

    刚才还恭维说杨怀仁是厨神呢,怎么第二句话就成了他要给厨神露一手?这是来砸场子踢馆的?

    不过杨怀仁倒也不怕,论起别的来,杨怀仁自知不是老和尚对手,可要论起下厨做菜来,自从他来到大宋这一亩三分地上,还真是没怵过谁。

    正儿八经的厨子他都不惧了,更何况一个老和尚呢?

    “比试斋菜吗?”

    杨怀仁试探到,素菜对他来说不算擅长,不过也没有多少问题,就算是萝卜豆腐白菜,他也照样能做出花儿,很好吃的那种。

    虽然他手指想的方向明显就是一些满地啄食的鸡,但杨怀仁还是要确定他要做一道肉菜,而不是斋菜。

    老和尚摇摇头,手上着重指了指篱笆外,“**。”

    这俩字从一向说话高深莫测的老和尚嘴里说出来,让杨怀仁好不尴尬,一脸的黑线。

    老和尚误以为杨怀仁觉得他一个和尚吃肉也就算了,还要杀生,好似有点对不起他的这个造型。

    他解释道,“小僧这不能算杀生,而是超度了它,让它早登极乐,乃是美事。”

    这语境是越来越奇怪了,杨怀仁再听下去,可能真要一嘴的番茄汁喷出来。

    他擦了擦嘴角滋出来的西红柿的汁水,开口问道,“不知大师要做一道什么菜呢?”

    “烟熏鸡肉。”

    老和尚说得很平淡,但是表情却是充满了自信。杨怀仁心中一凛,这道菜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了的,没有实打实的金刚钻,还真揽不下这件瓷器活儿。

    老和尚口中的烟熏鸡肉,可不是后世各色的西式的餐厅或者快餐店里提供的那种烟熏鸡肉。

    那种快餐式的烟熏鸡肉,味道也是不错,只不过在专业人士眼里,算不得上乘。

    从制作方法上来讲,那种烟熏鸡肉也相对简单便捷,现成的熏烤箱,现成的熏烤香料,甚至现成的鸡胸肉,人需要做的事情其实不多,也没有多少技术含量。

    老百姓家里即便没有专业的熏烤厨具设备,用普通的铁锅,其实在家也能做出来那种味道,因为熏烤料超市里都有卖的。

    而中餐里的这道烟熏鸡肉,可是十分考验一个厨子的厨艺的,原理上讲跟西式的烟熏鸡肉也类似,但是做法上就不如中式的那么考究了。

    城市里的酒楼餐馆,一般是没有这道菜可供客人点的,倒不是厨师们不会做,而是因为工序繁杂,在流行快餐文化的城市中,这样的传统中国特色的菜式因为缺少利润渐渐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反而是在一些农家乐,或者山野小饭馆里,烟熏鸡肉作为一道具有乡野特色的菜式,从新焕发了青春。

    这道菜还有个神秘之处,在于烟熏这种烹饪手法,在整个菜的味道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同样都是需要火,却不用火来给菜加热成熟,而是利用燃烧柴火产生的烟气中附带的热量,让鸡肉成熟。

    同时鸡肉和熏制所用的香料完全不接触,而是通过干烧受热,把香料中的味道的精华,通过烟气熏入鸡肉之中,这样的食材和香味料的巧妙融合之法,比起传统的炒焖蒸煮涮,更具有鲜明的特色。

    老和尚开口就说要做这道菜,从另一个方面,重新改变了杨怀仁对他的看法,而且这种改变,是颠覆性的,完全超越了人不可貌相的范畴。

    一个诵经念佛,时不时老喜欢打上几句禅语的和尚,不但吃肉,还会做一道极其难得的荤菜,这有点严重违反了常人对一个和尚的认知。

    特别是在杨怀仁面前这么云淡风轻的说出来,总让人觉得有点挑衅的味道。

    大概这么说充满了敌意,在杨怀仁想来,也许老和尚只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醒他一山还有一山高的道理。

    也有可能,老和尚故意说了这么一道不寻常的菜式,是一种试探,试探杨怀仁这位新晋的少年厨神,是不是名副其实。

    老和尚故意是在用激将法,不是用言辞去激,就简单说一道菜名,足以让杨怀仁这样的对自己的厨艺极其自负的人,愿意用同样的菜式,来和老和尚相互比较一番。

    杨怀仁不是笨蛋,可即便他想通了这一点,还是没按耐住心中那个作为厨子的骄傲。

    “既然如此,不如小子也给大师做一道烟熏鸡肉,咱们就此切磋一下厨艺。”

    老和尚貌似早算到了杨怀仁这么说,开怀笑道,“很好,很好……”

第606章:烟熏鸡肉(中)

    烟熏之法,其实不论中外,自古有之。只是最早出现这种食物加工方法,并不是烹制食物,而是为了延长食物的保质期。

    古代没有冰箱,人类通过抓获或者捕捞获得的肉类和鱼类,一顿吃不完,很可能放置到第二天,蛋白质就会腐烂变质,变得无法再食用,造成了原本就非常珍贵的食物就这么白白浪费掉了。

    在人类还没有广泛使用盐的时候,腌制保存食物的方法也还没有被广泛使用。

    古人抓到野兽,捞到鱼类,在炊具都还没有的时代,直接用最原始的钻木取火的方式生一团火,将食物烤熟了食用。

    吃不完的食物,便留在燃尽的柴堆的架子上。肉类或者鱼类,就这样持续接受着微火和烟熏,表层的蛋白质和脂肪慢慢焦化,反而让内部的蛋白跟外界隔绝,延缓了蛋白质的氧化或发酵的变质过程。

    人们就是这样发现烟熏食物的方法,可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到后来人们的食物种类越来越丰富,烹饪手法也越来越多样。

    而烟熏之法,逐渐从单纯保存食物的一种处理方案,变成了烹饪方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享受烟熏之后的肉类或鱼类那种独特的味道。

    直到像宋代这样食物相对丰富的年代,烟熏法就变成了一种独特的烹饪手段,逐渐获得人们的喜爱。

    而不同的厨子们,也通过自己的不断试验和革新,创立了具有个人特色的烹饪手法。

    杨怀仁便觉得像悟能老和尚这样的人,或许他不是专业的厨子,但是可能他对烟熏法做出来肉类或鱼类情有独钟,才有了独特的见解。

    而杨怀仁本身,是学过烟熏法这种烹饪手法的,而且后世的这种方法,可以说集历史诸多同类方法之所长。

    抓鸡的事情,杨怀仁觉得自己年轻,本想他来动手的,老和尚却摆摆手示意他坐着别动,让他来。

    之间老和尚在地上扒拉了几下,拣了一块豆子大小的小碎石,接着站起身来,拍拍屁股上的土,走到了篱笆边上。

    庄子里养了不少鸡,大都是在在后山上就这样散养的,白天鸡自己就出来跑到山上找食,天黑了又非常遵守纪律似的回到鸡窝里去。

    除了按照杨怀仁说的方法定期给鸡喂一些掺杂了药材或矿物质的饲料保证鸡的健康之外,这些鸡基本上都是吃野食长大的,也就相当于后世的走地鸡,比单纯圈养的鸡口味上要好出不少。

    一只年轻健壮的公鸡走到篱笆边上,昂首挺胸,神态里充满了骄傲,扯了嗓子“嗷嗷”两声,便把其他几只也在这边的鸡赶地仓皇逃开了去。

    确定自己独占了这一片区域,大公鸡才开始低头去找食,钩子一样的爪子在地上刨几下,把泥土和小石块刨到一边,石头下边躲着一直小虫被惊得开始四处乱窜。

    大公鸡晃动着脑袋,鸡冠子都跟着一颤一颤的,似乎在瞄准,等预判好了小虫逃跑的线路,它猛地啄了下去,坚硬的鸡喙一下便把小虫啄了个半死。

    小虫痛苦地原地翻滚,却再也没有能力逃跑了,大公鸡这时才慢悠悠地下嘴把小虫啄进了嘴里,一伸脖子,囫囵个儿吞进了肚子里。

    篱笆这一边的老和尚默默点了点头,觉得这一只年轻健壮的大公鸡,正是制作烟熏鸡肉最好的食材。

    他闭上眼睛,嘴唇上下一张一合,也不知念了什么经文,算是超度了这只大公鸡,等睁开眼睛的时候,手上的那块小碎石便架在了食指上。

    拇指轻轻一弹,看上去也不是多么用力,更看不清石子的轨迹,只听见细微的“嗖”一声响,只见那支骄傲的大公鸡应声而倒,连晃都没晃悠,仿佛瞬间石化了一般。

    老和尚笑呵呵的转过头来,伸手对杨怀仁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杨怀仁忍不住拱了拱手,心里想着要是我也能学这样的“弹指神通”的绝技就好了,以后连手枪都省下了。

    可是后来转念一想,这样的武功,估计又是什么三十年小成五十年大成的,练到七老八十才能用,所以……不学也罢。

    一人做一道烟熏鸡肉,这一只大公鸡也就足够了。人家老和尚负责抓了鸡,那么杨怀仁很自觉地负责杀鸡拔毛。

    其实杀鸡这一步也省了,杨怀仁翻过篱笆捡起那支倒地不起的大公鸡来,发现他脑袋上凹进去一个洞,那一块边缘锋利的小碎石还嵌在上边,大公鸡没有出多少血,可却在倒下那一刻,就已经一命呜呼了。

    杨怀仁指着手里的公鸡笑骂着,“叫你装老大,这不挂了吧?所以说枪打出头鸟,石头打出头的鸡……”

    二人来到大宅里的厨房,厨房里柴火充足,可以在厨房外边的小院里的生火堆。

    家里的几个厨子刚忙活完了家里的午饭,刚要休息,见老爷来了厨房,便急急地跑过来询问老爷要吃点什么。

    做菜的事,杨怀仁也不用他们,就让他们搬出些木柴来,在院子里的树荫下生两堆火。

    而杨怀仁则自己找来了木盆,厨房里有常备的热水,他开始亲手给鸡放血拔毛。

    这只大公鸡的鸡毛非常好,也不是直接就扔掉了浪费,而是选出那些比较坚硬整齐的羽毛来,将来可以做成鸡毛掸子,而剩下的软绒毛,收集的多了以后可以做冬天里棉袄的内填。

    杨怀仁这种基础的食材处理的活以前在老爸的店里做的也很多,上手也非常熟练,三下五除二,一直赤条条干净净的公鸡便处理好了。

    他回到厨房里,掏出厨刀来掐头去尾,鸡身子沿着胸骨一刀下去,整只鸡便一分为二。

    重新出来的时候,杨怀仁手里端着两个盘子,每个盘子里都是半只鸡。

    杨怀仁双手把两只盘子递到老和尚面前,“喏,你先选。”

    老和尚笑了笑,顺手就接过了一盘。

    杨怀仁接着说道,“需要什么餐具,厨具,刀具,还有油盐酱醋各种调味料,厨房里都有,大师可以随意取用。”

    老和尚点点头,笑道,“那就开始喽?”

第607章:烟熏鸡肉(下)

    每个人一个小桌案,一个墩头,一把菜刀,没有什么复杂的仪式和礼数,两个人就默默的对视着一笑,比试便开始了。

    后世的养生之道里,有这么一种说法,吃红肉不如吃白肉。

    从营养学的角度讲,鸡肉确实是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蛋白,实际上,只能说去皮的鸡肉的确如此,而带皮的鸡肉,脂肪含量一点也不比红肉低。

    制作烟熏鸡肉,鸡皮上所带的脂肪,是一定要去掉的,最好干干净净,不然会影响鸡肉通过烟熏法入味。

    若是制做任意其他的一道主料是鸡肉的菜,即便是去皮,其实也不用那么严谨,少许的鸡肉脂肪残留,对鸡肉的味道也是有提升作用的。

    但是这道烟熏鸡肉不行,残留在鸡肉上的脂肪,在受热之后会溢流在鸡肉表面上,会阻挡外界的味道进入到鸡肉当中去。

    特别是烟熏这样的特殊的入味方法,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导致整道菜的口感和那种独具特色的味道,要逊色了不少。

    考验刀法的时候到了。很多人觉得给鸡去皮,直接拿手用力撕掉就可以,实际上这样粗暴的处理方法,并不能去掉鸡皮下面黏连在鸡肉上的那部分脂肪。

    最好的方法,还是用刀,一点一点的去把鸡皮从鸡肉上剥离下来,而剥离了鸡皮后的鸡肉,不但不能损坏了整体性,还要不留一丝脂肪,这就不是普通人能办到的了。

    这一点对于拥有高超刀法的杨怀仁来说,并不算难事。

    他小心翼翼的左手按在半只鸡上,用小指、无名指和中指按压住鸡,而拇指和食指,则稍稍用力捻起鸡皮来,让鸡肉和鸡皮之间的露出一条细微的缝隙来。

    右手拿刀,用刀尖缓缓的片进去,让刀身基本跟鸡肉表面一直呈一种相互贴近又平行的姿态,幅度很小的扯动厨刀,刀锋便一点一点的把鸡皮连带这内皮上黏连的脂肪一起从鸡肉上分割了下来。

    这个过程,耐心和仔细是最重要的。

    皮也不用全部去掉,而是把选用的鸡胸肉那部分分割好了,就可以了,剩下的鸡架还有鸡腿鸡翅,都可以用作其他菜式,或者可以简单煲一锅鸡汤作为配汤食用。

    老和尚选的这只大公鸡确实肉质紧致,是制作烟熏鸡肉的上好材料。

    杨怀仁取下来一块巴掌大的鸡胸肉,放在案板上,并没有立即去腌制入味,而是放在砧板上铺平,捋顺了鸡肉的肌肉纹理,让刀和肌肉的纹理呈九十度的直角,开始不断地用刀背轻轻击打鸡肉。

    这样的处理方法,如同牛肉的处理方法相似,目的是让原本就相对鲜嫩的鸡胸肉,能口感上更加软糯,也同时在腌制和烟熏的时候,更加容易入味。

    与此同时,杨怀仁歪头看向了另一边的老和尚。

    老和尚前边怎么去的皮,杨怀仁由于自己也在专心制作,也没太注意到,可去除掉的鸡皮,却摆了在桌案上。

    乍一看也没什么,让杨怀仁惊讶的是,老和尚并没有选用鸡胸肉,而是选用了一块鸡后腿上一片肉。

    杨怀仁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是这老和尚对这道烟熏鸡肉的了解,并不是那么的深入。

    从专业的角度讲,制作烟熏鸡肉,最好的材料就是鸡胸肉。鸡肉在普通人吃起来,不同的部位,整个味道和口感相差感觉也不是那么大。

    但是对于一个厨子来说,这样的细微差距,足够影响到成菜的整体品质了。

    比如说,胸脯肉最嫩,适合制作成各种精致的菜式,不论是炒、炸鸡块、溜段儿,甚至剁碎了制作成鸡肉丸子,都是最好的选择。

    而鸡翅上的鸡肉块小,纤维细,容易入味,更适合用作烧烤,炖煮和焖,最后的鸡腿,鸡肉纤维相对粗大一些,紧密一些,更适合直接油炸或者卤煮。

    如果用鸡后腿肉制作烟熏鸡肉,在烟熏的时候,烟熏香料所产生的味道,便很难渗入到鸡后腿肉的内部中去,便容易产生外边味重,而里边淡而无味的后果。

    杨怀仁正疑惑之间,老和尚接下来的处理,就让他们目瞪口呆了。

    老和尚同样把选取的鸡后腿肉想杨怀仁一样平放在砧板之上,但是他没有用刀背去敲打,而是撸起了袖子,直接用手掌拍打了起来。

    他动作并不大,但是掌力拍打在鸡肉上之后,仿佛隐约听见鸡肉纤维应力之后的清脆的断裂之声。

    这是杨怀仁来到大宋以来,第一次被别人的高超厨艺所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用手掌或手背拍打肉类来破坏肉类的肌肉纤维这种技法,古代确实有,但是到后世就早已经失传了。

    电影里演的那种用掌拍法让肉质松软更加入味的演艺,都是纯粹为了夸张的戏剧效果而已,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就好比后世没有人能一掌让人筋脉尽断,是一个道理。

    杨怀仁和老和尚这两种对鸡肉的处理方法,看上去原理是相同的,技法上虽然截然不同,但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其实也是殊途同归。

    但是从最终处理好的肌肉的效果上来说,在杨怀仁这个专业的厨子来说,差异就是天壤之别了。

    细节决定成败,在烟熏鸡肉这道菜的制作上,就显得格外重要。

    好比用刀切出来的青菜,和用手掰出来的青菜,最终炒出来之后,入味的程度和口感,是有明显差异的。

    在这一点上,杨怀仁不得不承认他落了下风,老和尚有内功,这是他占了便宜的一点。

    但仅仅是如此而已,杨怀仁并没有因此就气馁,他还是很有信心,在接下来的制作过程中,把失去的优势,在其他的步骤中重新找回来。

    两个人几乎同时处理好了自己砧板上的鸡肉,然后开始往生鸡肉上加入糖、盐、酱等各种调味料,对鸡肉进行腌制。

    因为烟熏的过程,除了让鸡肉成熟之外,也是一个让熏料入味到鸡肉中的过程,所以腌制的时间不需要太长,否则反而导致基础的味道太入味了,烟熏味的特点反而不那么明显。

第608章:色即是空

    古法的烟熏,就是真的烟熏让鸡肉成熟,这是和后世的烟熏法有极大的不同。

    几乎每个地方都有烟熏法制作的地方小吃,类似熏鸡熏肉的,但是后世的烟熏鸡烟熏猪肉牛肉,都是用焖煮法先把肉煮熟晾干在用烟熏法上色入味而已。

    古法的制作看上去原始,但是其实做出来的菜品更加精致。

    杨怀仁和老和尚都稍待了片刻,觉得鸡肉腌制的差不多的时候,便开始上火小火先进行烤制。

    此烧烤和彼烧烤还有所不同,最常见的烧烤,是把要烤制的食材放在火的外焰上方,用火焰最高的温度去加热。

    而制作烟熏鸡肉,却是用一种只要热不见火的方式。方法也很简单,把整块肉用竹签串起来,放在下风口的位置,利用热量让鸡肉缓缓成熟,却不让火焰炙烤到鸡肉。

    由于这样的热量相对要少一些,所以用的时间也相对多一些。

    正是因为如此特殊的方法,让鸡肉中的水分缓慢的蒸发出去,破损的鸡肉纤维开始收缩,即便肉眼无法看到,却正好留出了足够的缝隙来。

    鸡肉中的水分蒸发去一半,鸡肉就已经七成熟了。

    这时杨怀仁取来一口铁锅,先放在火上烧干,然后在锅里先撒入木屑末,接着在木屑末上边撒了各种研磨好的香料粉末,最后是一层糖霜。

    木屑末是现成的,庄子里的盖房子修整木材,有的是多余的刨花和锯末,以前都是庄户们扫回家里填炉子里烧。

    至于木屑末是什么木材的,他还一时没弄明白呢。

    老和尚这一边,香料和糖霜,都是用的厨房里的,只不过没用杨怀仁吩咐人取回来的锯末,而是自己准备了一小包木头末子。

    杨怀仁其实这时候就知道老和尚是早有准备了,自从他接触了这个老和尚开始,从头到尾,他都落在了老和尚的算计里。

    烟熏鸡肉,是老和尚提出来的,不过比试的说法,倒是杨怀仁自己说的,不过杨怀仁现在回想起来,似乎老和尚早就猜到了他的想法一样。

    在一个自负的厨子面前提起来一道名菜,还要大言不惭的说要给大厨露一手,那明摆着就是用激将法让大厨也跟着要出手的。

    跟鲁班门前玩斧凿,关二爷门前刷大片子刀有所不同的是,人家做事很低调,脸上总堆着人畜无害的笑模样,让人不知不觉就跟着他的思路走了下去。

    老和尚用的什么木屑末子杨怀仁不知道,但是人家既然有准备,那一定是比杨怀仁用的普通锯末子要好的。

    听起来一把锯末子也不怎么起眼,可是在这道烟熏鸡肉里,熏香料里用的什么材料,对于这道菜最后的味道,却是有极大的影响的。

    铁锅里放好的熏料,然后架上一个篦子,把已经烤制七成熟的鸡肉放在篦子上,盖上锅盖密封,就可以直接把锅架在火堆上熏制了。

    熏制的时间不必太长,十分钟的时间就足够了,等老和尚先把他那一锅的盖子掀开,闻见那个味道,杨怀仁就知道老和尚准备的的那些木屑末子是什么了。

    那个松香的胡味,实在是太大了,而夹杂和松香熏味的那块鸡肉,味道更是很快溢满了整个院子。

    杨怀仁的烟熏鸡肉也出锅了,香气也是十分诱人,只不过比起老和尚做的那一份来,感觉上总是差了半分。

    “大师,”杨怀仁谦虚地笑道,“其实不用尝了,光闻闻这个味,小子就知道我已经输了。”

    老和尚这次没笑,认真的闭着眼睛说道,“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这句话杨怀仁听过很多,意思也不难理解,用在这种时候,杨怀仁又感觉受教了。

    待相互尝过了各自的手艺,杨怀仁不得不承认,老和尚的手艺确实是好,绝对的是大师级的。

    从味道上来说,杨怀仁做出来的烟熏鸡肉其实也不错,若是个平常人吃起来,也一定会赞不绝口了。

    但是杨怀仁自己评价,也不过是不错而已。老和尚那一份鸡肉,就因为那点松木末子,却让这道菜有了质的升华。

    从口感上说,由于鸡肉是运用了高超的手法拍打过的,即便是鸡后腿肉,但是在拍打之后,肉质比起鸡胸肉来,是同样的鲜嫩软糯。

    与此同时又保留了鸡肉粗纤维入口之后那种弹牙的口感,越是嚼下去,越是感到享受食物的那种欢快感。

    而最大的差距,就是吃了之后那种感觉,吃了老和尚的烟熏鸡肉,真的让人有种置身野外松林之中,周身鸟语花香,树荫斑驳那种清爽畅快。

    所以说,人家做的这道菜,才是具有最原始,最野性的原味,而杨怀仁做的这一道烟熏鸡肉,只是适合放到装潢华丽的酒楼里当做一道贵价菜,也仅此而已。

    认输的话已经说过一次,服气的话也不用多说,在一个高人面前,说太多这样恭维的话,也不过是矫揉造作。

    这样的失败,其实对于杨怀仁也不算什么,个人感受上来说,他甚至有些自省的味道。

    他是接受过超过千年的厨艺知识的学习,也会更多的厨艺手法,懂更多的种类的菜式制作方法。

    但是他会做的每一道菜,就真的是做出来就天下第一吗?那是不可能的,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老和尚看着不起眼,可越是这样的高人,似乎都喜欢伪装个别的什么样子,来掩饰自己真正的身份和真正的本事。

    这就让杨怀仁越来越好奇了,这老和尚,到底是什么人?他真的是个普普通通的和尚吗?

    他讲过的那些他的过往经历,虚虚幻幻的,又有几句是真,几句是假?

    他突然出现在杨家庄子里,明显就是冲着他杨怀仁来的,他又有什么样的目的?

    杨怀仁一时想不通透,想开口一次性问个清楚,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不显得他那么鲁莽。

    “不错不错!”

    一旁的老和尚客气地夸赞着杨怀仁的手艺,一边贴到杨怀仁耳朵边小声说了句,“其实小僧……就会这么一道菜。”

第609章:扫地的二师兄

    老和尚这么说,看似不像是作假。这世上就是有很多厨子,就精通于一道菜,却也能利用这一道菜独步天下。

    从他制作烟熏鸡肉的整个过程来看,他的手法,也的确不像是个正统的厨子,而更像是利用了他高深的内功和武功,运用到了制作这道菜里。

    由此杨怀仁起码得到两个结论。

    第一,无事不登三宝殿,老和尚既然来庄子里,又算计着跟杨怀仁来了这么一场比试,就是特意来寻他的,即便老和尚具体有什么事情或者要求,杨怀仁还无从得知。

    第二,这个老和尚不会对他不利。这一点也很容易判断,凭借老和尚的功力,别说杨怀仁了,就是黑牛哥哥和天霸弟弟一起出手,也够呛是老和尚的个儿。

    他既然憋着主意引着杨怀仁入榖,就是想让杨怀仁帮他点什么忙,只不过是因为第一次见面,不好直接开口,所以通过这种方式无形中拉近了两个人的距离而已。

    厨子和厨子之间,总是有些惺惺相惜的,哪怕老和尚就会一道菜。

    既然是这样,就杨怀仁的性子,也不用跟他啰嗦些别的了,不如直接就搞清楚老和尚的目的何在。

    “大师来我家庄子,怕不会是为了做一道菜让我尝尝这么简单吧?”

    “好吃,兴趣使然……”

    老和尚这句话倒是解释了他为什么就会一道菜,吃货好吃,然后学着动手做,熟能生巧,把这道菜做的比专业厨子还好,合情合理。

    “庖厨学院,心之所向。”

    这半句杨怀仁听来就一知半解了。他建设一座教授厨艺的学院,这事最接近在京城周边都穿的沸沸扬扬的,老和尚听说过也没什么奇怪的。

    但是若是说心之所向,杨怀仁就很难理解了。

    老和尚要学厨?不像,而且如果从新让杨怀仁猜他的年纪,没有七十,也得有六十九岁半了,没听说过这年纪还要上学学厨子的。

    当教授?好像也不行,一道烟熏鸡肉做得好是不假,可教授学生,需要系统的厨艺知识,只会一道菜,总不能让学生们毕了业全部回家去开一家烟熏鸡肉铺子。

    总不能是看着学院里将来人多,老和尚要去讲经说佛,弘扬佛法吧?

    这也有点不靠谱,老和尚本来就是个不受戒律的酒肉和尚,他往那一坐,人家看见他那个大肚子,也不觉得他跟佛祖有什么缘分。

    见杨怀仁迷糊着,老和尚又笑了,“是小僧的师兄说服我来的。”

    “哦……”

    杨怀仁装作恍然大悟,“你师兄是谁?”

    他心里却恶搞的想着,总不能你师兄法号是悟空大师吧?那你可真就是猴子派来的了。

    老和尚不紧不慢地说道,“小僧的师兄法号悟性,跟小僧一样,是个扫地的小僧。”

    哎呀我去,杨怀仁心道,幸亏你师兄的法号不叫悟空,不然我还真得吓得三天五夜睡不好觉了,庄子后山果树菜地跟蟠桃园似的,可别叫猴子给祸祸了。

    先别管老和尚把他的师兄也叫做扫地小僧恰不恰当,不过这个悟性大师,应该也得七十多了,杨怀仁还真是无从猜起,啥时候认识了这么一个和尚。

    老和尚见他还是没有明白,这才尴尬的笑了笑,“小僧再说一人,小施主便能明白了。铁臂膀周同,小施主可还记得?他正是小僧的师侄。”

    杨怀仁眼睛一亮,脑袋里飞快的转了起来。

    周同我当然认得,我们曾经一起喝过酒。虽然就见过那么几次,不过他几个徒弟,我都熟的很,他还有一位师侄,正是在庄子里,还是我烧黄纸的兄弟呢。

    杨怀仁再转念一想,算是大概搞明白面前长得跟弥勒佛似的好和尚是什么人了。

    周同是老和尚的师侄,那么老和尚就是他师父谭正芳的师弟了,也就是说,传说中的扫地僧谭正芳,正是那个法号叫做悟性的和尚。

    那谭正芳说服老和尚来杨家庄子寻杨怀仁,不就是说传说中的古代的第一武术大师谭正芳,认识他吗?

    杨怀仁想到这里就乐了,忙问道,“你师兄谭正芳,啊不,悟性大师认识小子?”

    “呵呵,面应该没见过,不过小施主的名字,周师侄可是在山上提起过几次。”

    “都说我什么了?”

    “说你是个难得的好官。”

    杨怀仁一头汗,这跟好官咋扯上关系的?再说他有爵位又有官职,但是还真没正儿八经当过官,好官一说,实在是无从谈起。

    老和尚见杨怀仁一脸汗颜,补充道,“环州大胜夏军,小施主功不可没。”

    杨怀仁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呵呵,这话要是换了别人说,小子也许还要显摆显摆,可是大师面前,小子不敢冒功。

    事情都是赶鸭子上架似的发生的,小子就随便出了个鬼点子而已,真正的有功之人,是那些浴血奋战的边军将士们,跟小子关系不大的。”

    “通远郡公谦虚了,为将帅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一定上阵拼杀的,更何况小僧听说的事迹里,郡公爷也是真正上了清平关的。”

    老和尚也许是出于对杨怀仁这点功绩的尊重,没像先前一样喊他小施主,而是换了郡公的称谓。

    杨怀仁反倒因此不适应了,憨笑道,“大师过奖了,小猫碰上死耗子罢了。不知尊兄说服大师来到鄙庄,是有何事?”

    老和尚忽然合十行了一礼,“小僧的师兄膀下桃李满园,小僧空学了一身武艺,若不来寻求郡公帮助,怕是要烂在这身驱壳里了。”

    这么一说,杨怀仁就明白了,悟能大师这是想收徒弟传授武功了。

    他跟他师兄在少林寺藏经阁学了那么多绝世的功夫,师兄收了几个徒弟,如今徒孙都有了,可他却没有一徒半孙的,觉得武功烂在自己心里,总是有些遗憾。

    周同一定跟他说起了杨怀仁曾经的一番酒后的豪言壮语,让悟能大师想明白了杨怀仁建设这座庖厨学院,不仅仅是为了教授厨艺,所以便自己寻了过来。

第610章:如虎添翼(上)

    杨怀仁忽然就有了种如虎添翼的感觉,悟能法师可不是个普通的老和尚,谭正芳的师弟,那武功也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他不是要传道授业吗,将来披着庖厨学院外衣的军事学院,会有成百上千的人让他教,单单是YY一下,他教出来的学生哪怕只有林冲这样的一半的功夫,那也是了不得了。

    天霸弟弟和黑牛哥哥是循着味找来的,看见老和尚,不知道他是个干嘛的,不过见他在跟杨怀仁聊天,还是走过来先行了礼。

    杨怀仁拉过黑牛哥哥来,给双方介绍道,“这位悟能大师,论起来是哥哥的太师叔呢。”

    李黑牛一愣,再次打量了一遍眼前的老和尚,见他慈眉善目,总是笑哈哈的样子,难免有些难以置信。

    杨怀仁解释道,“悟能大师是少林悟性大师的师弟,而悟性大师就是令尊和你周师叔的师父,也就是你的太师父。”

    黑牛哥哥这下琢磨过来了,忙退出三步去,恭恭敬敬跪拜了下去,“见过太师叔”。

    悟性大师忙迎上去将黑牛哥哥扶了起来,“你就是李三儿的儿子?”

    李会是谭正芳的三徒弟,在悟性大师叫起来,就是李三儿。

    黑牛哥哥答道,“先父正是李会。”

    遇上个自家人,老和尚也不再像跟杨怀仁说话似的老师打禅语,使劲拍了拍李黑牛的双臂,“小子长的真出息啊,比你爹长的可壮实多了。”

    黑牛哥哥也是个缺少男性长辈的人,有这样一个长辈跟他热络地说话,他乐得憨憨地笑了起来。

    老和尚想起环州之战李黑牛也是一战成名,便打听起当时的情况来。李黑牛便把当时他清平关上箭无虚发,扭转了士气的事情说了一遍。

    悟能大师以前从别人嘴里听过这些故事的,只不过那些故事里多少都加入了不少说书人们的臆断,总有些夸张或不实的吹嘘。

    反而从李黑牛嘴里老老实实的说出来,才显得真实而又有画面感。

    得知李黑牛刚刚成为了通远郡公府的一名从五品的府卫将军,悟能大师也十分欣慰。

    两个人聊的热切,倒忽略了站在一边的杨怀仁和天霸弟弟,天霸弟弟其实倒也无妨,他抽动着鼻子,很快就找到了放在桌案上的两盘烟熏鸡肉。

    他瞅了瞅杨怀仁,然后嘿嘿一笑,一口一块填在了嘴里,口水横流的声音立即就传了出来。

    “咦,味道咋还不一样呢?”

    天霸弟弟喃喃道,不过这也没耽误他吃,两块鸡肉确实也不大,他一个嘴巴是填不满的,片刻的工夫,就进了他的五脏庙。

    “没了?”

    杨怀仁板着脸摊了摊手,“没了。”

    “唉……”

    天霸弟弟叹着气,“太少了,不够我塞牙缝的,早知道给小雅也留一块。”

    小雅?杨怀仁哂然一笑,“叫得这么亲昵了?打算啥时候让我去提亲啊?”

    说到这里天霸弟弟便害羞了,手指头拧巴的惨白,装出一副懵懂无知的清纯少女样子来,“不急,不急,嘿嘿……”

    对于悟能大师是个牛肉和尚这种事,像李黑牛和天霸弟弟这样的人根本就不在乎,杨怀仁便让他们招呼几个兄弟,还有记得喊林冲过来,晚上摆席吃酒。

    学武之人,平时生活上可能没那么多讲究,可是师徒之间的传承和礼数,是一点儿也不马虎。

    晚上林冲接了黑牛哥哥的口信来了杨家庄子,见了悟能大师也是远远地就冲过来先跪地磕头。

    其余诸人,不论是黄副将还是内卫的几个武功高强之人,也是对悟能大师毕恭毕敬的。

    或许是练武之人都有某种直觉,武功的高低,单是跟这人说上几句话,也不用真正动手比试,总是能感觉的出这人的武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层次。

    这帮人在悟能大师面前,仿佛都是见了老师的小学生一样,乖巧的有些出乎杨怀仁的预料。

    起先杨怀仁不懂这些,还以为是他们看在黑牛哥哥是府卫将军的面子上才如此,可联想起白天里见过的悟能大师施展的弹指神通的绝技,他也就渐渐地懂了。

    都是些好汉,吃起酒来一个比一个猛,每一个都给老和尚敬酒,可吃到最后,他们都晃晃悠悠了,只有老和尚跟个没事人似的,不知道是不是肚子大了,酒量就是海量。

    老和尚总是笑呵呵的,看样子和年轻的一辈们在一起,让他感觉自己也重新年轻了几十岁一般。

    林冲能见了太师叔,自然是非常高兴的,后来得知像黑牛哥哥和天霸弟弟他们如今都有了官身,也开怀恭喜了一番。

    但是杨怀仁看得出来,他的情绪里,总是隐隐地有那么点郁闷的意思,吃完了一碗酒,总要低着头独自沉默一会儿。

    他毕竟才十六岁,能在这个年龄中了武举,还能在禁军里担任一名教头,已经算是非常风光的了。

    但是神色上的落寞,也越是想掩饰,却掩饰不住的。也许别人想不明白他不开心的原因,但是杨怀仁是知道的。

    对于黑牛哥哥如今从五品的府卫将军的官职,林冲倒不会感觉嫉妒,而是通过师兄如今的地位,总难免感叹自己的处境。

    禁军的枪棒教头,听起来威风,实际上他混的绝对没有外人看起来那么光鲜。

    禁军教头,算不上是个官,他这样的身份和背景,要想在禁军中出人头地,要么会钻营,要么去立功。

    林家在开封只能算是小富之家,有房子有生计,衣食无忧,但要说钻营的本钱,他还是拿不出来的。

    何况林冲的性格,也不是个能在官场上进退自如的脾气,而想立功,就更没可能了。

    所以当他看到黑牛哥哥因功而一步登天做了一个将军的时候,他就感叹自己一身的本事没处使,一腔的热血没地方洒了。

    要让他在杨怀仁面前说几句讨巧的话,他又抹不下面子来,所以席间总是瞅向杨怀仁这边,却没有说出什么话来。

    杨怀仁看在眼里,心笑这实诚人总有磨磨唧唧的时候,还真是好玩。

第611章:如虎添翼(中)

    有些话林冲脸皮薄说不出口,杨怀仁觉得他脸皮够厚,没有这样的顾忌。

    他唤过林冲来,唐塔坐到了他跟悟能大师中间,林冲以为杨怀仁要跟他吃酒,忙搬起酒坛来要给太师叔和仁哥儿把酒碗满上。

    杨怀仁笑着让他放下酒坛来,坐下说话。

    “哥哥不在家的时候,要多谢兄弟对家里的照拂了。”

    “哥哥不必客气,小弟也没帮上什么大忙。”

    杨怀仁看了一眼悟能大师,他也许猜到了杨怀仁要跟林冲说什么,深有所悟地点了点头,笑着没有出声。

    杨怀仁也跟着点头示意,接着对林冲问道,“兄弟在禁军里当枪棒教头,做得可舒心?”

    林冲精神一振,想到刚才仁哥儿说话还客客气气,怎么忽然问起这种事来了?难道他看透了我的想法?

    可他不好直说,只好干笑了两声,“还好,小弟虽然年纪不大,在禁军里倒是么有人看不起小弟。”

    “还好?”

    杨怀仁反问道,“禁军里都是些什么货色,你当哥哥不知道吗?”

    杨怀仁口气有些严厉,气得是林冲有些迂腐,这大半年来即便见识了禁军中的种种肮脏**之事,却也不远在旁人面前提及。

    在他心中,禁军作为名义上大宋最精锐的军队,他又作为一名禁军的教头,这名声,还是要维护一下的。

    可他见了杨怀仁眼里的语气,也有些自惭形愧了。禁军卫戍京师,可是无论士兵还是将领,素质都比几十年前都差了不止一两个档次。

    自从换戍法被废除之后,禁军里的将领们都乐得享受留在京畿之地的安逸和奢华生活。

    至于士兵们,上行下效,就不用多说了。也不是说禁军里就都是这样,但却可以说大多数,确实是如此的。

    高层的将领们心灰意冷,中层的将校们则大都是些达官贵人的子弟安插进去的,这帮纨绔子弟什么本事,谁都心中有数。

    基层倒是有些像林冲一样的有识之士,本事是有的,可限于人微言轻,也改变不了什么局面。

    底层的士兵们,也没有多少见识,也就这么浑浑噩噩的混日子,机灵点的借着身份捞点好处,笨点的就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

    吃不饱,也饿不死,可人的精神气,就在这样的日出日落又日出的时光里,渐渐地被消磨的无影无踪。

    这要是还好的话,那就没有坏事了。林冲无言以对,杨怀仁也觉得刚才口气有些过了。

    “不如将来来学院当教头吧。”

    杨怀仁平淡的说了这么一句。林冲自然知道这是杨怀仁在给他递爬山藤了,只要他接过来,顺着藤条往上爬,就能爬到山顶,看到不同的景色。

    而他的梦想里,成为如黑牛哥哥一样的将军,或许就再不是遥不可及。

    他也知道现在杨怀仁这样的身份,让他来学院里当教头,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不过林冲还是有些犹豫,毕竟禁军才是正规的大宋军队,进通远郡公府或者去学院,未来总是让他有些看不太清晰。

    如果将来杨怀仁还有机会能上战场,那么也就是他林冲立功的机会,如果杨怀仁再没有机会上战场,那么他就只有在学院当一辈子教头的份了。

    杨怀仁话已经说了,也不能再劝些什么,每个人的人生路怎么走,都是他自己的选择,杨怀仁只能给他指一条路,他要不要走,选择权始终在他自己。

    悟能大师第一次见林冲,对于这个愣头青似的小子,他还是大眼心眼里喜欢的,一看这骨骼身段,就是个练武的好材料。

    人嘛,也实诚,可就是性子太纠结了,做什么事情,有些瞻前顾后,考虑的事情太多,不像黑牛他们几个那样率性而为。

    这也许跟林冲从小就在开封长大有关,京城里太多官场的尔虞我诈,让他渐渐学得做什么事总要想想后果,想想如何先保护自己在乎的那点东西。

    他虽然年少气盛,却很少冲动,骨子里总有些超出他年龄的一股老成持重的劲儿。

    自从进了禁军之后,这股劲儿就更加厉害了,要是别人身上的事情,他倒是一直做的仗义,可是事情轮到他头上,可就又开始纠结了。

    水浒传里描写的林冲的性格,还很是跟眼前这个林冲的性子有点像,自己被高俅和他的龟儿子欺负成什么样了,也没有为了自己的命运反抗的意思。

    而在梁山上见不惯王伦拒晁天王等人于千里之外,却又义无反顾的做出了那么激烈的事情。

    小说里这么说,具体有没有发生,杨怀仁也不敢确认,可是林冲这个性子,却是真实的存在的。

    悟能大师笑着摇了摇头,他实在看不下去了。

    “我这个当太师叔的都下山投奔杨郡公来了,你还不明白你太师父为什么要劝我这么做吗?”

    林冲本是很聪明的,可这时候却是像钻了牛角尖一样,一时脑袋卡壳,竟没有第一时间想明白。

    老和尚见他样子,叹了口气,忽然一巴掌拍在林冲的后脑袋瓜子上,“你个笨蛋,亏你师父还见天的在我面前夸你聪明呢。

    叫我看,你就一块榆木疙瘩!”

    这一巴掌把林冲拍的脑袋里嗡嗡地响,却还是没让他明白太师叔话中的意思来。

    杨怀仁反倒是见了老和尚的举动心里想笑,因为他忽然从这个动作里,想起了自己的老爹来。

    这巴掌是打在林冲脑袋瓜子上,杨怀仁却觉得后脑勺也疼了起来。

    “笨死你得了!”

    老和尚笑骂道,“你当杨郡公花那么多钱盖一座规模这么大的学院,就是单纯为了教授厨子吗?

    你看看他做了这么多事,就是为了当个厨子老大?真是小看了他的鸿鹄之志!他现在有老虎了,就是缺翅膀,你还没听懂?”

    说到这里,林冲挤了挤他俊逸的眼眉,看了看气呼呼的太师叔,再拧过头来看看杨怀仁,张大了嘴巴,惊愕了半天才从他嘴里挤出一句话不可置信的话来。

    “太师叔是说,仁哥儿这建的不仅仅是一座庖厨学院,而是一座军备学院?”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662/ 第一时间欣赏舌尖上的大宋最新章节! 作者:呼啦圈大神所写的《舌尖上的大宋》为转载作品,舌尖上的大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舌尖上的大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舌尖上的大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舌尖上的大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舌尖上的大宋介绍:
天才小厨子穿越到大宋,开动头脑风暴忽悠到万贯家财开了家饭馆。
杨怀仁看着水深火热之中的大宋子民大声宣布:“哥来拯救你们了!”
百姓们说:“吃了他做的面,腰不酸腿不疼了,上楼都不费劲了!”
皇帝说:“吃了他做的菜,朕觉得龙体康泰,一夜十八次郎不再是梦!”
将士们说:“吃了他做的饭,砍起胡人来如砍瓜切菜,爽!”
番邦蛮子们说:“我要做宋人!我再也不要做胡人!”
烹东西南北四方菜肴,品酸甜苦辣百味人生。
友情提示: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打妖妖灵。
书友群:567,499,926,欢迎各路吃货前来指教。舌尖上的大宋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舌尖上的大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舌尖上的大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