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舌尖上的大宋TXT下载舌尖上的大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舌尖上的大宋全文阅读

作者:呼啦圈大神     舌尖上的大宋txt下载     舌尖上的大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778章:上边有人(下)

    见识了林大祥之后,杨怀仁觉得他真是服了,见过蠢得冒泡的,但没见过蠢得冒泡而且还是五颜六色的。

    “既然你供认不讳,那也不用我审了,来人啊,把林大祥拉出去重打四十大板!”

    “慢着!”

    林大祥这才觉得哪里不对了,一脸惊疑道,“你说的什么?打我四十大板?谁给你的胆子,还敢打我?我可是上边有人!”

    这会儿连一只在旁边吓坏了的牛大和牛二娘也憋不住了,竟然笑喷了出来,他们听了那么久,也猜到吃面的那四个人大致是什么身份了,这里边的事情,也想了个一清二楚。

    林大祥整天口头禅是的挂在嘴边的“我上边有人”,可那个他时常提起的上边的人就坐在他面前,他却不识得,是不是很傻很天真?

    杨怀仁笑道,“你整天说上边有人上边有人,你可知道你上边那个人,就是我?”

    “你?”

    林大祥嘟着嘴想了一下,竟还是没想明白,觉得眼前这人太年轻了,二十来岁的年纪,在他的想象里是如何也跟大名鼎鼎的通远郡公杨怀仁扯上半点关系。

    “哈哈”,他忽然大笑起来,“你吹什么牛呢?你才多大点人?怎么能跟通远郡公相比?不过你胆子也是个大的,竟然敢冒充通远郡公大官人,就不怕我写封信告诉我姐夫,让他告知了他的好兄弟杨大官人?”

    这话听到杨怀仁耳朵里,他差点一口气没喘匀和呛到自己,心说这天底下还有比你林大祥胆子大的?不过也真正应了那句话,无知者无畏。

    杨怀仁实在是替林大祥的智商捉鸡,都不能用欠费欠充值来形容了,简直就是智商负数,这样的人也不知道是怎么忽悠着张大鼻子做了望江楼绵州分店的掌柜的,怕是这买卖没完蛋了,张大鼻子倒贴了不少钱吧。

    杨怀仁摆了摆手,“好好好,你写,我也不着急,你写完了信,我帮你派人送到京城里去,送给你姐夫张大贵看,他要是不一巴掌扇死你个小舅子,我我我……我便替他扇死你。

    来人,上笔墨纸砚,让林大掌柜的写信!”

    牛记牛肉面馆很小,也没个记账用的柜台,这会儿工夫侍卫也没处去寻笔墨纸砚,牛二娘反应快,憋着笑站起身来,小跑着从后厨里取了笔墨和纸张出来,放到林大祥面前的桌子上,还给他铺平了纸张等着他写信。

    林大祥这下有点开始怀疑自己了,挠着腮帮子,眼睛盯着桌上的纸笔看了看,不知道是该写还是不该写。

    门外透过窗户往店里看热闹的百姓们本来被林大祥的傻样逗得捧腹大笑,这会儿却忽然安静了下来。

    有个好事的年轻汉子本想大叫一声逗逗林大祥的,他旁边的一个同伴忙制止了他,小声说道,“别喊,咱们再看看,看看林大傻子什么时候才能反应过来。”

    就这么安静了好一会儿,林大祥忽然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指着杨怀仁问道,“你,你,你就是……杨怀仁?”

    杨怀仁装出一张苦脸来,“你觉得我有必要装作我自己吗?”

    林大祥这下才算明白过来了,脸色也跟着呈现出一片蜡白,回味了一下刚才他和对面这个年轻人的对话,总算搞清楚了他一天最少说一百八十遍的“上边有人”的那个人,便是眼前这一位。

    心慌,冒汗,胆颤,腿软,一时之间林大祥也分不清楚他是个什么样的感受,身子跟突然被抽掉了骨头架子一般,瘫跪在了地上,口中结结巴巴说道,“大人赎罪,大人赎罪啊,小底那都是胡说八道,胡说八道的啊……”

    杨怀仁这时也没兴趣再跟他玩下去了,他想到的是另外一个问题。

    当初把牛肉面的方子拿出来,和京城里十三家大型的酒楼签署协议,成为合作伙伴,最初的想法就是自己出技术,让他们出人力物力财力,然后替自己赚钱。

    其他的事情也没想过那么多,可没料到他们会利用了他如今的地位和名声,来为自己的生意某得更大的利益。

    为商和为官,都有各自的道行,各自的规矩和圈子,也便有各自圈子里不成文的生存习惯,商人从当官的那里获取做生意的方便和官方的保护,而当官的则从商人那里获取自己想得到的利益。

    如果不牵涉到违法乱纪的事情,这样的官商结合,其实自古以来就有,再过一千年也依然存在,这都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生存发展自然产生和存在的一种关系,谁也没法斩钉截铁的就说它的存在是合理或者不合理的。

    但是如果这种关系发展成了一种相互勾结,相互谋利,而且破坏了社会公平和人民大众的利益,甚至到了无视法纪的地步,那问题就很严重了。

    林大祥确实不是个精明人,而且从他的表现来看,也不过是个不学无术的傻子罢了,但那十三家合作的酒楼,在全国各地加一起还有三百多家分店。

    那些分店里又有多少掌柜的,利用他杨怀仁的名声四处招摇撞骗,和当地的官府相互勾结谋取了多少利益?又有多少像牛记牛肉面馆一样的小买卖人因为无形中成了他们的竞争对手而遭到他们的迫害?

    恐怕是数不胜数。这些仗势欺人的事情里,杨怀仁确实不知道它们发生了,也确实没参与到这些做坏事的勾当里去,但是他的名气,却也是实实在在的被他们利用了。

    照这么说来,那是不是也代表着杨怀仁在这些坏事里都有份呢?真是不出门不知道,出门吓一跳。

    有些事,当你到了一定的位置上,你不用做,便有人替你做了,不知情,不参与,不代表在这些事情里,杨怀仁就没有过错,这是一件值得杨怀仁去反思的事情。

    杨怀仁此刻的心情很奇怪,他以前只想着用自己的办法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却从没想过他在实现自己的理想的路途上,又无意之中伤害了多少无辜的人呢?

第779章:过则勿禅改

    圣人有云,过则勿禅改。杨怀仁从来没觉得他是个完人,所以注定了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

    他与生俱来的性格决定了他这一生中,是会小错不断的,不过犯错不要紧,关键是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然后改正。

    “林大祥,你也不用写信了,凭你的智商,恐怕你也说不明白。”

    杨怀仁摆了摆手,示意侍卫把纸笔拿到他面前那张桌子上来,“这信,还是我亲自写。”

    说罢他便埋头认真的写起信来,屋子里的大人也好,侍卫也好,跪在地上的一帮人也好,没有一个敢出生的,便那么静静地等着杨怀仁写信。

    过了好一会儿,杨怀仁才放下笔,拿起刚写好的信纸来,吹了吹墨迹让他干了好装在信封里。

    一切都做完了,杨怀仁才对林大祥招招手示意他走上前来,林大祥哪里敢站起来?只得用膝盖当了脚,扭啊扭啊地挪了过来。

    杨怀仁把信封交到他手里,“这是我写给你姐夫的亲笔信,我会派两个侍卫押着你送回东京城里去。至于绵州望江楼的经营,我会派人去的打理的。”

    林大祥心里好似放下了一块大石,心道既然他让我送信回京城给我姐夫,那就代表着不会罚我了,今天能从杨怀仁手里逃过一劫,运气还算不错,怪不得大早上就听见雀儿对着我叫唤呢。

    可他刚把信接过来小心翼翼的塞到怀里,杨怀仁却说道,“不过嘛……是你挨完了那四十板子再去。”

    “啊?大人饶命啊……”

    杨怀仁笑道,“林大祥,你也不用怕,你做的事情虽然让人不齿,不过你也并不是个罪大恶极无可救药之人,我只打你板子,已经是看在你姐夫面上额外开恩了。

    我一向都是会给第二次机会的,你记住,如果将来你能学好,把那些无聊的口头禅扔掉,好好跟你姐夫学做生意,将来你很可能还是个望江楼的掌柜的。

    但如果你不能改过自新,继续这样下去的话,怕不用我亲自动手,你姐夫就得打断你的狗腿,听懂了吗?”

    林大祥赶忙猛点了几下头,哆哆嗦嗦说着,“多谢大人再造之恩,小底知道错了。”

    杨怀仁微微颔首,“知道错就好,你挨了打,也算是为你犯下的错误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了,你去京城送信的路上,我会安排人让你坐马车去的,好了,你下去受罚吧。”

    林大祥这才晃晃悠悠站起身来,虽然不大情愿,可他也只能走出门口,当着广大围观百姓的面前受刑。

    杨怀仁接着对身边的兰若心小声说道,“若心,你也看见了,我相信你也知道我现在正在想什么。”

    兰若心从杨怀仁平静的口气和略显忧心的神色里,也读懂了他在担心饮食连锁经营里那三百多家各地的分店也会有类似的情况出现,从而败坏了杨怀仁的名声,便点了点头。

    杨怀仁道,“如今莲儿刚刚生产,家里的生意我也一直顾不上,连锁饮食的事情,劳烦你操操心,找几个人写信分别给那十三家酒楼的东主,告诉他们今天发生的事情。

    措辞要严厉一些,如果是为了酒楼正常的运营,和当地官府打好关系那是必要的,但若是以后再发现他们手底下在各州各县的分店里有类似的情况,哪怕发现一次,也会取消他们的加盟资格。”

    兰若心认真的记在心里,“嗯,你放心,这事今天就帮你办妥了。”

    杨怀仁又转向了一直默默低头站在那里的宋知州和周县令,“宋大人,周大人,本官既然当了钦差替天子巡狩西南,便要事无巨细,事事关心。

    你们不要以为每年完成了朝廷交给你们的税收任务,治理一方百姓没有出什么大乱子,就是有了好政绩。

    既然大事你们能做好了,那小事也一定能做好,万万不能因为事小,就不当一回事。

    特别是关乎到百姓的小事,就更不能不闻不问。今天是牛大牛二,明天就会有马大马二,朱大朱二,你们不去制止这样的小事,累计的多了,便成了大事。”

    宋文举和周瑞忙躬身同声道,“上使大人教训的是,下官谨遵上使的旨意,以后一定尽心尽力为民办事,不论事务大小。”

    “嗯,很好,希望你们能说道做到。今天的事情,你们回去之后要吩咐衙门里的书吏文吏,也写一份公文,把事情的起因经过以及刚才的处理都写详细了,然后传达给西南各州各县,把我的想法传达下去。”

    “下官遵命。”

    “如此甚好,你们便回去做事吧。”

    宋文举和周瑞这才忙告辞退出了门外,他们来的时候是被抓来的,门外早来了衙门里来看个究竟的下属们,他们赶忙把杨怀仁吩咐的事情宣达下去,一行人便回衙门里忙活了。

    “让门外围观的百姓们都散了吧,大家还有各自的事情要忙活。”

    侍卫们也领了命,出门客客气气地引导百姓们去忙活自己的事情,不要围在牛记牛肉面馆门前堵塞了本就不宽敞的道路。

    事情总算是告一段落,杨怀仁其实是有点后怕的,想林大祥这样的人,借了杨怀仁的势在地方上作威作福的人可能大有人在。

    现在也许还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如果不是今天及时发现,给了杨怀仁及时改过的机会,那将来万一闹出什么大事来,怕是又要被朝堂上的人说他恃宠而骄了。

    赵煦和他之间的关系,现在看也许还挺不错,但是赵煦毕竟是个皇帝,有些事听的多了,也难免会生疑,总会让杨怀仁逐渐处于一个不利的局面。

    杨怀仁最后才想起牛记牛肉面馆的主人牛大和牛二娘还跪在地上,忙起身亲自走过去把他们俩扶了起来。

    牛大感激杨怀仁替他和他妹妹出了心中一口恶气,心里爽得很,不过面对杨怀仁这么一位贵人,又不知该说什么好了,只是看着他“呵呵”的傻笑。

    倒是牛二娘怔怔地望着杨怀仁,忽然说道,“你就是传说中的少年厨神……杨怀仁?”

第780章:女徒弟(上)

    牛二娘说完了也意识到她对一位高高在上的钦差大人直呼其名是非常无礼的举动了,赶忙又要伏下身去跪拜。

    杨怀仁立即伸出双手虚扶了下,示意她赶紧起来,他又怕自己的名头吓坏了这个小丫头,便尽力让自己显得平易近人一点,和蔼地答道,“是啊,我就是你说的那个杨怀仁,如假包换。不过嘛,厨神二字是人家的玩笑之语,我就实在不敢当了。”

    牛二娘这才缓缓抬起头来,用一种质朴的目光盯着杨怀仁的脸仔细看了一会儿,忽然又觉得这样看人家也不好,可目光一直时间又不知道往哪里放,便斜眼看向了门外。

    门外的围观百姓们已经渐渐散去,只剩下几个临近的店铺里的人,装作做着手里的活计,眼神却远远的向面馆里张望,想看清楚传说中的杨怀仁到底长了个什么样。

    杨怀仁见门外占了一队护卫,阻止无关人等进门,以为是牛二娘怪他们当了大门耽误了牛记牛肉面馆的生意,便安慰道,“你家面馆里今天让赵四和雷双庆他们一闹,怕是也做不了生意了。”

    他又看了一眼店里的情况,忽然愧疚地说,“哎呀,这事也怪我,刚才判了半天,竟然忘记让他们陪钱了,你看我糊涂不,平时一点亏不肯吃的主,如今竟然忘了这么重要的事。”

    牛二娘忽然觉得眼前这个钦差大人非常有意思,明明是个大人物,对待那些恶人生气起来的样子也确实令人心生畏惧,可对待像她一样的老百姓的时候,却又和蔼可亲,完全没有一个当官的人的架子。

    她咬着嘴唇低头沉思,似是心里有话要说出来,可是又觉得眼前这个人毕竟是个钦差大人,好像是活在云里雾里的人物一般,和她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所以觉得这话说出来显得又太过唐突。

    杨怀仁察觉到了这一点,便问道,“牛二娘你可是有话要说?尽管说好了,不要把我当做一个什么钦差大人,其实我和你平时见的普通老百姓,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也是吃喝拉撒便过了一天的。”

    这时天霸弟弟不自觉的捂着肚子皱起了眉头,被牛二娘看在了眼里。

    “这位大个子哥哥,可是肚子不舒服?”

    天霸弟弟以为她误会他吃了他家的牛肉面肚子疼了,便笑呵呵道,“不是的,你家牛肉面挺好的。是我……”

    小七这时抢了话道,“是他饿了。你是不知道,这一位可是御封的‘大胃王’,刚才他点的二十碗牛肉面都没上齐呢,就被那几个泼皮闹事给搅和了,这位大胃王才吃了十来碗面,根本没吃饱。”

    牛二娘立即重新整了整围裙,“那奴家立即给这位官人去再做些牛肉面出来。”

    牛大似乎非常懂他妹子的心思,便拦住了她道,“你陪大人说话,哥哥去下面。”

    说完牛大非常知礼的躬身对杨怀仁行了礼,转身便要去后厨里下面,天霸弟弟这下心里不好意思了,人家店里刚刚遭了难,如今人家还要照顾他的肚子,他紧跟着牛大也去了厨房,嘴里说着,“那我来给你打下手帮忙吧。”

    小七也是感觉到这个牛二娘有什么话要对杨怀仁说,也许是当着太多人的面不好说出口,便也学着他的样子摸了摸肚子,“方才我也好像没太吃饱,我也去帮忙。”

    一时间屋里只剩下了杨怀仁、兰若心和牛二娘三人。兰若心同样作为女人,比牛二娘只大了一岁的样子,便走到她身边,推着她并和她一起坐在了一条长凳上,“妹子有什么困难就说出来,他不给你做主,姐姐给你做主。”

    牛二娘还是弓着身子跟个虾米似的有些害羞,毕竟她是个寻常的小老百姓,跟一个钦差大人有些话要说,总是有压力,会感到紧张不安的。

    杨怀仁逗趣道,“你要是有话说就是了,不用害羞,你要是不说,那我可也要去后厨里帮忙了?”

    说着他也作势要站起来,牛二娘这才急切地说道,“我……我想拜你为师……只不过……是我痴心妄想了……”

    杨怀仁没料想她扭扭捏捏了半天,只是支支吾吾说出了这么一句话来。

    其实收徒这种事,杨怀仁并不拒绝,只不过他从来不讲究那些繁琐的收徒仪式,所以最初收了羊乐天这个大徒弟之后,像何之韵原来山寨了来的半大孩子们,还有后来莲儿从人牙子手里陆陆续续赎买回来的孩子里,又收了很多徒弟。

    对杨怀仁来说,他也不计较什么师徒的名分,只要是有人愿意跟他学厨,他也愿意教授些他的厨艺知识给他们。

    直到后来他投入二十万贯钱建设庖厨学院,也是要把他所学的后世的相对先进、完善和成体系的厨艺知识传授给更多的人,并愿意让他们帮助他传承下去,让广大的大宋百姓能够吃到更多的美食。

    只不过主动要求拜师学艺的女孩子,他还是头一次见。其实在当时有很多出名的厨子都是女性,只不过她们很少抛头露面走到前台来,所以很多人不知道罢了。

    杨怀仁走进牛记牛肉面馆,从吃到第一口面的时候,便意识到了这家面馆的厨子并不一般,能把他的随园牛肉面模仿到九成像的地步,起码比起京城里那些所谓的名师大厨山寨的牛肉面可强太多了。

    等他知道这个他心中欣赏的厨子是个年纪轻轻的小丫头的时候,也许是厨子之间有那么一种外人无法理解的心有灵犀吧,杨怀仁便知道这个丫头在厨艺方面是有过人的天赋的,他们之间,必定会有更多的故事。

    收她为徒,说来也不算什么难事,不过杨怀仁也明白,一个女子做了厨师,在这个年代也意味着她会失去一个正常的这个年纪的女孩子应该有的东西。

    “牛二娘,你真是这么想的?”

    牛二娘忽然抬起头来,眼神里充满了渴望似的,紧咬着牙,用力的点了点头。

第781章:女徒弟(下)

    “牛二娘,其实我比你大不了几岁,”杨怀仁撇了撇嘴,恢复到一个少年人的放松心态,“拜师的话,就没必要了吧?

    京城西郊我已经建设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庖厨学院,是一座专门教授厨艺的大型学府,不如我安排你去学院学习厨艺吧。

    那个……虽然目前还没有女学生,不过我会特意告诉先生们,让他们对你特殊照顾的,包括生活上和学习上,对了,你哥哥牛大也可以陪你一起去学习的,而且还学费全免……”

    杨怀仁以为牛二娘听到这样的安排会欣然应允的,却说着说着发觉牛二娘本来有了些渴望的眼神又黯淡了下去。

    杨怀仁很想吹嘘他了解女人,可这大瞎话连他自己都骗不了,牛二娘的表现让他有些搞不懂了,便给兰若心打了个求助似的眼色。

    兰若心是女人,女人和女人之间,也许交流起来更加顺畅,她温柔的问道,“二娘妹妹,你怎么了啊?仁哥儿安排你去庖厨学院学习厨艺,还能带着你哥哥也一起去,又不收你们学费,这不是件好事吗?”

    牛二娘想了一下,才答道,“夫人,你也是个女子,应该知道女人去学院学***是要遭人冷眼的,何况生活上也有诸多不便……”

    杨怀仁这才从她的话里想到这个年代,女人是不会出门去上学的,即便是官宦家庭或者大户人家的女孩子,也不过是小时候跟着男孩子去私塾里念书,只学到识字的水平便不再读下去了。

    女人无才便是德,尽管这是明清时期那些酸儒们说出来的话,不过在宋朝,也是有类似的思想的。

    一个大多数女子连名字都没有的时代,让她进学院和一帮男孩子一起念书,对牛二娘来说,这样的心理负担实在是太重了。

    杨怀仁本想说可以单独在学院里划出一片小区域作为女学生的住宿和活动范围,可没等他开口,牛二娘忽然抬起头来对他说道,“奴家不去学院,奴家只要拜杨大官人为师。”

    语气很坚定,目光里也是崇拜和敬仰的神色,这便让杨怀仁有点无法拒绝了,而且在他看来牛二娘的确是个非常天赋的丫头,自己亲自教她学习厨艺,也更能发挥她的天赋。

    加上兰若心在一边也觉得这丫头不错,用一种好似撒娇的眼神盯着杨怀仁,他才欣然点了点头,“这样也好,不过我收你为徒,那些繁琐的理解便免了吧,你且先跟在我们身边,等回到京城,便去随园里先跟你大师兄学习基本的厨艺知识。”

    牛二娘这下乐坏了,立即站起来转了一圈绕到杨怀仁面前,恭恭敬敬的行了叩拜拜师之礼,嘴里激动的说着,“徒儿牛二娘多谢师父收纳,以后徒儿一定勤奋刻苦跟师父学习厨艺,也会尽心竭力侍奉师父和师娘。”

    兰若心在一边不好意思了,牛二娘不知道她如今的身份,只是通过她的观察发现兰若心一直在杨怀仁身边,两个人又表现的十分亲昵,便认定了这是她师母了。

    “那个,姐姐如今……暂时……还不是你师母呢,你师父家中还有两位师母,只不过因为最近刚刚生产……”

    话虽然这么说,可兰若心心里却是十分欢喜别人用“夫人”和“师母”这样的称谓来称呼她,想起也许这趟跟着杨怀仁出公差回去之后便很有可能正式过门,竟忍不住脸色羞红了起来。

    杨怀仁边摇着头边叹着气,又一次伸手把她虚扶了起来,“你勤奋刻苦学习厨艺就是了,我有手有脚的,不用你一个徒弟侍奉。”

    杨怀仁心说他来到大宋这才两年不到的光景,已经娶了两房妻妾,还有个兰若心等着过门,欠下的桃花债也够多的了,可没有心思再收一个小的进门了。

    一个女徒弟若是常在他身边转悠,怕是会引起前边这几位老婆或者未来老婆紧张了,万一一个不小心碰到了醋坛子,可够他喝一壶的。

    牛二娘心里欢喜,也许是感到了杨怀仁话中的意味,也自知刚才她的话有点容易被人误解,怕别人也误会了再败坏了师父的名声,便又坐回了兰若心身边,笑眯眯地说道,“师父不用徒儿侍奉,那徒儿便侍奉未来师母好了。”

    兰若心装作生气似的拍了她一把,杨怀仁则只好继续叹气,心说这丫头还真是个机灵的,嘴甜,又会做人,怕是将来家里那些徒弟们知道杨怀仁给他们收了一个师妹,心里要乐开了花了。

    杨怀仁忽然想起刚才吃过的牛二娘做的牛肉面,便好奇的问道,“你这牛肉面的方子,是你从哪里学来的?或者……是你自己琢磨出来的?”

    牛二娘见师父问话,便立即收了激动开心的笑容,认认真真地先颔首行礼,才慢慢答道,“回师父的话,牛记牛肉面的方子,怎么说呢……师父说的两种情况,都有点吧。”

    这答案有点模棱两可,杨怀仁变得更好奇了,牛二娘见状,接着解释道:“徒儿小时候家里遭了天灾,和哥哥从小便没了父母,只得跟着流民去逃荒,从绵州老家一路逃到西京城里。

    哥哥为了让我吃上饭,便带着我东家求西家拜的,终于遇到一个好心的掌柜的收留,让我们留在他酒楼里做活,每天才有了一日两餐。

    本来我们也是在后厨里做些杂活,徒儿从那时便对做菜感兴趣了,在后厨里呆的日子久了,便看会了很多菜式的做法。”

    杨怀仁点点头表示了认可,像她这样的天赋,说看会了一点也不夸张,但关键是她不光是单纯的模仿,而是懂得动脑子思考,思考不同的食材或者调味料,用不同的搭配能创造出不同的美味来,这便是一种难得的天赋了。

    “那后来呢?”

    兰若心好奇的问道,“牛肉面从流行起来到如今,也不过一年多光景,你是怎么学到了随园牛肉面的九成滋味?”

第782章:敏锐的味觉

    牛二娘腼腆地一笑,用一种调皮的眼神看向了杨怀仁,“说了师父可不能怪我。”

    杨怀仁心说你要真像我想的那么有本事,我这个当师父的高兴还来不及呢,干吗还去怪你?

    于是淡淡一笑,“说吧,我不怪你。”

    牛二娘这才放心地说道,“我偷学的。”

    她稍微顿了一顿,接着说:“其实也不能算是偷学,因为直到今天,我也还没弄清楚牛肉面汤的具体方子。”

    这一点杨怀仁猜到了,尝过了她做的牛肉面,就已经有了这样的判断,他想起西京城里是有几家和随园合作的酒楼的分店的,便直接问道,“你说的你和你哥哥打杂的那家酒楼,是八仙楼、归雁楼还是太白楼?”

    牛二娘惊讶道,“是太白楼,师父又是怎么知道的?”

    杨怀仁开玩笑道,“你师父我神通广大,未卜先知,呵呵……你继续说。”

    “哦,”牛二娘镇定了一下,“太白楼的李掌柜是个仁义人,当初见我们兄妹两个可怜兮兮的,便让我们进了太白楼,在后厨里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计,一开始虽然也没有工钱拿,不过我们兄妹能每天都填饱肚子,也没考虑那么多。

    哥哥做的是筛石炭、抠灶灰的苦活,李掌柜见徒儿是个丫头,便让徒儿留在后厨里帮忙洗菜择菜,还有打扫卫生。

    徒儿就是因为尝尝呆在厨房里,所以洗菜择菜的时候,便偷偷地去看那些大厨们做活,久而久之,便记住了那些厨子们烧菜的手艺。

    直到去年,差不多就是这个季节,太白楼里来了个从东京城里过来的厨子,教后厨里的师傅们学习拉面,还有熬制牛肉汤。”

    杨怀仁想了一下,时间上差不多,去年和那十三家酒楼连锁的时候大约是在秋季,太白楼和其他的加盟酒楼一样,都是派人从随园那里学了牛肉面的制作方法,然后回到自家店里开始试做。

    后来京城太白楼便也开始向食客提供随园牛肉面,当太白楼的牛肉面生意火爆之后,李掌柜的便又让总店里已经熟练熬制牛肉汤和拉面的厨子开始去太白楼在各地的分店传授。

    到冬天派人去了西京的太白楼分店里,时间也对的上,他问道,“你便是这时候偷学了如何熬制秘制的牛肉汤?”

    牛二娘笑嘻嘻道,“可以这么说吧。那时候西京太白楼的李掌柜的也很小心,京城里来的那个大厨就更加谨慎了,每次趁着不忙的时候教那几个分店的厨子熬制牛肉汤的时候,闲杂人等是一律要被赶出后厨的。

    但事情也巧了,他们都是些大厨,总是需要几个打下手干粗活的学徒留下来帮忙,他们见我只不过是个小丫头,便没往太在意,留下我帮忙清洗些用到的材料。”

    杨怀仁接了话道,“我的牛肉面所用到的材料,其实也是些寻常酒楼厨房里常见到的材料,这个不算是秘密。

    而最关键的两点,一是熬制牛肉汤的过程中的细节,二是秘制的调味料包的配比。

    如果你在现场看,确实是能偷学到熬制牛肉汤的细节的,你是个细心的丫头,我相信你一定会非常在意他们操作的每一个步骤,然后会去思考为什么这样做。

    但是秘制的调料包的材料和配比,恐怕你应该是没有机会得到的,可是你现在所熬制的牛肉面的汤汁其实已经非常接近正宗随园牛肉面的汤汁味道了,你又是如何做到的?”

    牛二娘受宠若惊似地赶忙先福了一礼,“徒儿先多谢师父的夸奖。太白楼里以前也是有汤饼供应的,所以也有熬制好了的卤汤备用。

    寻常的卤汤在徒儿看来,其实并没有什么秘密,他们熬制的卤汤虽然能提升汤饼的味道,但是那种熬制方法太过简单,也并没有什么技巧可言。

    等徒儿第一次见识到熬制一锅牛肉汤还那么繁琐复杂的时候,便意识到这碗牛肉面一定是非常美味的了,便用心偷偷观察了他们熬制的过程,记住了每一个细节。

    一开始也是不很明白的,因为徒儿基础很差,也没有亲自动手的经历,所以只能强迫自己先记住,然后回头慢慢去想,为什么在熬制牛肉汤的整个过程中,这个步骤要这么做,而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和不这么做的区别在哪里,对牛肉面的味道的影响又是什么。

    而秘制的调味料包里具体放了什么材料,徒儿就实在无从得知了。不过徒儿有办法,有些调味的材料,徒儿是认得的,而那些不认得的材料,徒儿便记下它的样子来。

    后来牛肉面在太白楼里卖得很好,几乎天天都宾客盈门,都是来点这一碗牛肉面的,后厨里也因此比以前更加忙活,每个厨子、帮厨、小二和打杂的也都忙得团团转。

    也正是因为大家都忙,所以便没有了人注意我这个本来就不起眼的洗菜小丫头,也就给了我机会去尝那一锅牛肉汤的味道。”

    杨怀仁听到这里笑了,他不得不佩服眼前的牛二娘,什么叫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呢?牛二娘那时候虽然不是个厨子,但是她有强烈的上进心,对厨艺又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兴趣和造诣。

    她说到她趁别人不注意偷偷去尝太白楼的牛肉汤老汤的时候,杨怀仁便知道,牛二娘的味觉和他一样,都有一种超乎常人的敏锐。

    “你便是不断的偷偷尝那一锅汤,然后再从后厨里的配料里对比,然后慢慢地去把它们搭配到一起,最后便得出了一个你认为最接近秘方的配比,对吗?”

    “嗯,”牛二娘不好意思的点头道,“徒儿就是用这种笨办法,慢慢一点一点的去尝,然后去配,才逐渐找了一个比较接近师父你的牛肉面秘方的配方来。

    师父,你不会怪我偷学了你的牛肉面配方吧?”

    杨怀仁坦然的摇了摇头,“不会,而且我还很欣赏你这种学习的劲头,以及喜欢动脑子思考的好习惯。”

第783章:混合的艺术

    “牛二娘,你在厨艺方面,的确是非常有天赋的,也是个懂得动脑子的人,只不过你能通过看和模仿学会几道菜,并不会因此让你成为一个厨子。

    你缺乏的是基础的学习和不断的经验积累,我相信只要你用心,将来的你,别的不敢说,厨艺的精湛程度不会在我之下。”

    牛二娘这下慌了,“徒儿不敢,师父被王爷誉为少年厨神的事情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徒儿心中,师父便是这世上继南北厨神之后另一位可以被称为厨神的人物呢。

    徒儿若能学到师父的十分之一就不错了,哪有可能赶得上师父呢?

    师父刚才说的二娘的缺陷,二娘心里也是知道的,这也是二娘要拜师父为师的原因所在,不过嘛,以前也只能偷偷地想想而已,哪里敢想师父竟然站在我面前,还真的收了二娘为徒呢?二娘现在感觉好似活在梦里一般。”

    一段话好似都在说她自己,可听到杨怀仁耳朵里确实非常受用的,被一个青春少女崇拜,让杨怀仁忽然有了一种后世当了大明星的那种感觉。

    不过当他看到兰若心用一种俏皮又略带鄙夷的目光看着他的时候,便赶紧收拾起了他的洋洋自得,又想起了另一件事来,便问道,“那你们兄妹二人,怎么又回到了绵州,还开了这一家牛记牛肉面馆呢?”

    牛二娘好像有点羞愧,“师父,你不会是怪徒儿偷学了你的牛肉面,然后自立门户和你争了买卖吧?”

    “哪里的话?!”

    杨怀仁大大咧咧道,“你不是还没学全了吗?何况你家小店实在是太小了,原材料的采购方面,应该也是很困难的,一天恐怕也卖不了一百碗吧,怎么会抢了我的买卖呢?

    不过话说回来,你没学全了牛肉面的秘方都能给绵州望江楼造成了这么大的威胁,看来这望江楼在制作牛肉面的态度上,也实在是太不认真了。

    林大祥惩治也惩治了,他带着信回到京城,他姐夫看完了信,估计还要教训一下他这个小舅子,但张大鼻子如果不好好进行整改,保证他家望江楼提供给客人们的牛肉面的质量,那我将来回到京城便要好好跟他聊聊了。

    我想问的是,你们兄妹二人是不是被李掌柜的发现了什么,所以被赶出了太白楼的?”

    牛二娘不好意思的点点头,“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徒儿老是偷尝牛肉汤,便总想着要自己熬一次试试,所以便偷偷趁后厨没人的夜里去试做了一锅。

    这一锅基本就跟现在牛记牛肉面的牛肉汤味道差不多了,当然,所用的材料和香味料等,也都是偷的店里的。

    起先是没人注意到的,二娘为了不被人发现,把我熬制的那一小锅牛肉汤,倒回了原来店里的大锅老汤里。

    让二娘没想到的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第二天太白楼提供的牛肉面,客人们都说味道特别香浓好吃,酒楼里的生意也是出奇的好,而大师傅崔大厨听到大家都夸赞他,自然是非常开心的。

    可等他尝过了自己做的一碗牛肉面之后,便发觉事情不太对了。因为他自己亲手熬制的牛肉汤,他平时也经常去尝,为的是要保持一贯的味道,所以是非常熟悉的。

    但是那天他吃到嘴里之后的那个味道,便十分笃定和他熬制的牛肉汤的味道又有所不同,虽然说不上是哪里不同来,但也因此起了疑心,开始怀疑后厨里有人动了他的那一大锅牛肉老汤。

    二娘只不过是个后厨里洗菜择菜的一个使唤丫头,崔大厨是如何也想不到二娘身上来的,他便把后厨里的其他大厨、帮厨和学徒们挨个质问了一遍。

    大家当然是不知道牛肉汤为何只过了一晚,却突然变得好吃了的,即便是一件好事,可谁也不敢站出来承认,因为他们都怕崔大厨和李掌柜的让他们再熬制一次。

    后来崔大厨便把最终怀疑的目标放在了他的一个姓刘的徒弟身上,认为他本来是想在那锅牛肉汤里作怪,还牛肉面的味道不如从前,从而败坏了崔大厨的声誉。

    刘大厨自然是如何也不肯承认的,但崔大厨觉得刘大厨是想顶替了他在太白楼里后厨大师傅的位置,便骂刘大厨学成了手艺便要排挤师父了,两个人的关系便因此闹的很僵。

    二娘虽然是个女流之辈,但是因为二娘做过的事情,却让别人背了黑锅,还闹的人家师徒反目成仇,二娘心里就是在过不去了,便勇敢地站出来承认了自己做过的事情。

    既然二娘敢交代了,也知道二娘在太白楼是待不下去了,李掌柜的是个老实掌柜的,知道我们兄妹二人可怜,也没有立即要赶我们走。

    但是崔大厨因为这件事搞得几乎得罪了整个后厨的人,自然是再也无法容得下我们兄妹二人留在太白楼了。

    他见李掌柜的是个老好人,便要挟说如果李掌柜不赶走我们兄妹二人,他便另谋出路。

    李掌柜的也是没有办法,毕竟太白楼也不是单单只做牛肉面的面馆,整个太白楼的买卖,也还指望崔大厨的手艺,所以只得无奈请我们兄妹二人离开。

    二娘和哥哥离开了太白楼,也不愿意留在西京府了,便回到了老家绵州,把村里房子卖了,凑了些钱财,置办了一个面摊子,开始在绵州城里卖牛肉面。

    我们也没想到我做的牛肉面竟然得到了那么多人的认可,所以面摊子生意一直很好,很快我们便攒够了钱,租下了这个小铺面,开了这家牛记牛肉面馆。

    师父,只是有一件事徒儿实在没有想明白,为什么太白楼的那一锅牛肉汤的老汤,倒进去了二娘熬制的那一锅新汤之后,味道就变的更好吃了呢?”

    杨怀仁知道牛二娘是误打误撞发现了牛肉面最后一个秘密,既然她如今已经是他的徒弟了,也就没有隐瞒她的必要了,所以笑着说道,“食物的味道,是非常奇妙的,你刚才所说的这个例子,便是混合的艺术了。”

第784章:味道的来源

    关于味道的来源,即便是后世的专业厨师学校,也是不教授这样的理论问题的。

    不过杨怀仁倒是私下里因为好奇,研究过这个问题,我们能感知的味道,是怎么来的?

    每个人的舌头上都有大约八千到一万个味蕾,而每个味蕾,则是由一百个左右的味觉感知细胞组成。

    人类所感知到的味道,其实是我们的味蕾接触到不同的构成了食物的分子之后,传递给大脑不同频率的生物电讯号,再由大脑产生不同的反馈,而这个反馈,便是我们所感知到的味道了。

    所以说味道,可以说是食物本来就有的,却也是人类的大脑给了它崭新的定义。

    通俗的讲,最常见的味道自然是酸甜苦辣咸,但是从研究角度上来讲,其实人类最常感知的味道主要有七种,分别是酸、甜、苦、辣、咸、鲜和涩,而香和臭,则是这其中味道的不同比例的混合所产生的新的组合味道。

    甜味,其实并不是某种分子所具有的味道,而是某种分子,如果存在一种特定的构型,那么它便是甜味的,苦味和甜味类似,是这种分子构型扩大,同类分子的微观距离超出了一定范畴,便从甜味变成了苦味。

    于是造成了同一种物质,因为分子间距离的不同,有可能同时具有甜味和苦味两种不同的味道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甜味的食物,放的久了发生了变质,便会尝起来发苦。

    酸味和咸味则单纯的多,酸味来源于酸性的负离子,而咸味则来源于金属正离子。

    辣味和涩味,其实都不算是一种味道,而是舌头上的味蕾和口腔细胞被特定的物质灼伤之后,人类的大脑应激产生的神经反应。

    而鲜这种味道,则是来源于有机物质中所包含的大分子氨基酸,所以我们吃到食物感到鲜香可口,便是由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分子所决定的。

    这样的后世的研究理论,杨怀仁是没法跟牛二娘解释的,在这个年代的人听来,无异于说他们无论如何都听不懂的天书。

    杨怀仁考虑了一下,只能用一种打比方的,相对牛二娘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来给她解释。

    “人人都知道肉、鱼、蛋等这些东西好吃,是因为这些食物有一种独特的鲜香的味道。

    制作牛肉面所用到的牛肉汤味道鲜美,便是因为当我们把牛骨和牛肉放到锅里熬煮的时候,牛骨和牛肉中的味道融入到了汤中。

    这样的肉汤,本身就已经非常鲜香美味了,当我们再往牛肉汤里加入了盐和其他的调味的香料,便是为了让这些具有特别的味道的调味料,和牛骨和牛肉中的鲜香味道混合并融合,促进了牛肉汤的鲜味,也就是咱们厨子平时常说的提味。

    提味的这个提字,便是提取加提炼的意思了,用盐和其他特别的香味料所具有的味道,去提炼牛肉汤的鲜香味道。

    如果调味做得好,便能最大化的让牛肉汤的鲜香味道表现出来,让我们吃到嘴里之后,更容易感受到它的鲜美滋味。

    也就是说,每一样美味的食物都有特定的烹饪手法和原材料以及调味料的配比,就是这个原因了。

    还是说回牛肉面的汤汁,要想牛肉汤鲜美可口,让人喝了禁不住唇齿留香,就要用盐和多种香味料来熬制,最合理的那种搭配方式,便是牛肉汤的秘密配方了。”

    “哦,徒儿有点明白了,”牛二娘若有所思了一阵,忽然又惊呼道,“师父不愧是少年厨神啊,懂得事情可真多,比原来太白楼里的那些大厨们可厉害多了。

    他们光知道做饭烧菜,却也说不清楚味道是怎么来的,只是他们的师父当初怎么教的,他们便怎么学的,然后照做而已。”

    “呵呵,”杨怀仁笑道,“一门手艺,师徒传承的方式其实也并没有错,只不过如过师父教得死板,徒弟也便有样学样,学的便死板,以后做事情也就固化在一定的经验和习惯里了。

    这样的坏处,便是徒弟永远也不能超越师父,不去动脑子想事物的本质和原因,很难有自己的创新和创造,所以你师父我才要建设一座庖厨学院,从某种程度上来改变这样的局面。”

    牛二娘点点头,眼神全是对杨怀仁的崇拜之情,又想起刚才她的疑问来,便自说自话似的说道,“那么徒儿在太白楼的时候,把我熬的那一锅新汤倒到了原来的老汤里,按说新汤的调味配方和老汤原来的正宗的调味配方是有不同的。

    但为什么加入了新汤的老汤,却忽然又变得更加美味香醇了呢?”

    杨怀仁开怀一笑,耐心给她解释道,“其实你无意之间发现了随园牛肉面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说来也是我疏忽了,并不是我没有完全把随园牛肉面的方子全部叫出来给那十三家合作的酒楼。

    当初准备把方子交给他们的时候,只是详细写了熬制牛肉汤的具体方法,以及熬制过程中的详细步骤以及期间加入的盐和其他香味料的配比,却忘记了告诉他们如何去养一锅老汤。

    所以在在他们的店里做出来的牛肉面,食客们总是会觉得虽然味道和随园的一模一样,可吃完了却总是觉得还是随园的那种口味最好。

    他们保留老汤,也不过是按照方子里的死办法,去加牛骨牛肉反复熬煮,这样虽然保持了老汤的味道,却没有让老汤的味道进一步变得浓厚香醇。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重新熬制新汤,然后加入到老汤里边去,原因是老汤经过了许多次反复的熬煮,汤中所包含的鲜味香味只会越来越浓厚。

    而加入的新材料和水,反而是稀释了老汤,即便新材料里有新的包含香味的物质被熬煮了出来,却是和原来的味道有所差异的。

    但是加入熬制好了的新汤,便更容易让两种本来就相同或相似的味道相互激发,相互融合,从而让老汤的鲜香之味越来越浓稠了。”

第785章:美味的秘密

    “这便是食物美味的秘密了。”

    杨怀仁接着说道,“人类的饮食文化从最开始起源的时候,便已经懂得了对食物进行加工,是它变得更加美味。

    从最简单直接的茹毛饮血,到如今一碗面条都制作得如此精细,厨艺的发展走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越来越多的去发现新的食物,然后想尽办法让它变得美味,而这个追求口舌痛快的过程,也昭示了人们对于生存和需求的原始意义。”

    杨怀仁这话说的就让牛二娘听不太懂了,不过她还是尽力去思考这些话,想想着这里边所包含的深层次的含义。

    而杨怀仁每次拽这些让人越来越听不懂的话的时候,那种神秘莫测的样子却总是让兰若心为之沉醉,好像他忽然从一个喜欢玩乐的少年人,变成了一个什么宗师大家一般。

    这会儿面馆的后厨里传来一阵闹哄哄的声音,看来是牛肉面出锅了,很快牛大、天霸弟弟和小七便各端了好几碗牛肉面出来。

    杨怀仁见他们要去另一桌坐,便赶紧招呼大家一起围在一张桌子上,边吃边说话。

    杨怀仁本来已经吃饱了的,不过还是端了一碗放在自己面前,又一次仔细尝了尝按照牛二娘的熬制配方制作的牛记牛肉面,便笑着把她的配方大致说了个差不离。

    牛大也牛二娘听罢直觉杨怀仁简直太神了,简直惊为天人,牛大激动地说道,“杨大官人太厉害了啊,只不过是尝过咱家的牛肉面,便把二娘的配方说出来了。”

    杨怀仁谦虚道,“其实也没什么,一半是天赋,一半是后天的努力。”

    话虽然这么说,杨怀仁心里想的却是,一半天赋的说法还说得过去,可另一半后天的努力,其实是在他老爹不断的督促下,被强逼着去学习厨艺的。

    他又转向了牛二娘,“你也是非常有学习厨艺的天赋的,我这个当师父的只是希望你以后能勤勉刻苦,不要浪费了这一份上天赐予你的宝贵礼物。”

    牛二娘还未答话,牛大便急切地说道,“那是一定的,杨大官人你放心,二娘若是敢偷懒,我这个当哥哥的也不会坐视不理的。”

    牛二娘不好意思地说道,“哥哥你这是哪里的话,妹妹能拜了师父为师,便已经是上天的眷顾了,又怎么敢偷懒呢?”

    她又转向了杨怀仁,认真道,“师父你放心,徒儿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的。”

    杨怀仁欣然点点头,“这牛肉面的配方,以后我会慢慢告诉你。不过告诉你和告诉那些生意伙伴不同,给他们方子是为了赚钱,而给你,则是为了让你去思考为什么这样的配比,熬制出来的牛肉汤最好吃。”

    牛二娘忙点着头一副受教的样子,“嗯嗯,徒儿谨遵师父教诲。”

    “呵呵”,杨怀仁笑道,“你认真是好事,但也不用那么紧张,我们做厨子的,既要把厨艺作为一门在人世间生存的技能,更要把它当成了一种爱好。

    人就是这样的,喜欢的事情,便会花心思,付出努力去做到最好,如果单单是为了赚钱,那就容易因为赚了钱而满足,然后便不思进取了。

    有位哲人说过,人都是要有梦想的,如果没有了梦想,那他就跟咸鱼没有什么分别……”

    天霸弟弟这会儿只顾着埋头喝他的牛肉面,听了杨怀仁的话忽然仰起头来说道,“咸鱼?仁哥儿你做的咸鱼也挺好吃的,当初不就是因为一道咸鱼,才被嘉王爷称赞做了少年厨神的吗?”

    “哈哈,你就知道吃!”

    杨怀仁开玩笑归开玩笑,可正是因为天霸弟弟无意之间的一句话,让他想起了当初和魏财在归雁楼比试厨艺的情景来。

    而这更让他意识到另一件重要的事情,便猛地一拍脑门,“你看我这个脑袋,差点把一样关键的东西给忘记了。”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瓷瓶来,展示给牛二娘看,“师父今天说了那么多也不知算不上道理的道理,还没有真正给你展示过我说过的话。

    好在师父喜欢随身携带些调料,如今正好给你好好展示一下,什么叫做美味的秘密。”

    说罢他把小瓷瓶打开,往大家的面碗里都倒了一些红油进去,还特意嘱咐牛大和牛二娘这两个从来没吃过加了辣椒油的牛肉面的人,让他们仔细尝尝。

    杨怀仁给那些合作伙伴们提供他熬制好了的辣椒油,是今年年初的事情了,在他们的店里,因为供应量有限,加了辣椒油的牛肉面是当做奢侈品来供应给一些富贵的食客的。

    等到少量的辣椒油供应到他们在各地的分店,那是更晚些时候的事情了,所以牛二娘那时已经离开了西京府太白楼,所以她是没见过的。

    尽管她没见过辣椒油是个什么样子,但她既然也是经营牛肉面馆,却也是听过的,绵州望江楼分店里就有,不过同样一碗牛肉面,加了辣椒油的价格卖得很贵,也只有少数的官宦人家和富贵人家才尝过,寻常百姓是舍不得花那个钱的。

    她看着杨怀仁把瓷瓶里红色的油滴到牛肉面里之后,便急切的端过面碗来,先是闭起眼睛嗅了嗅那个气味,然后才小心翼翼的夹起一条粘了红油的面条来,慢慢地放到了嘴里,然后细细的咀嚼。

    牛二娘的脸色忽然变得有点难看,但很快紧张的神情便放松了下来,一张小脸儿也开始舒展开来,急切地又夹了另一筷子。

    “什么感觉?”杨怀仁笑着问道。

    “嗯……”

    牛二娘思考了一下,“一开始吃到嘴里感到火辣辣的,好像嘴巴里着了火一般,很难受,可是那个味道,好似逼迫着徒儿又想再吃一口似的。”

    “哈哈!”

    杨怀仁大笑着,心说别的地方的人我还不敢肯定,但是巴蜀之地的人,喜欢这个味道那就是与生俱来的。

    “这就是美味的秘密了,一道菜,一种食物,也许因为吃饭的人口味不同会有不同的评价,但是只要是惹人口舌生津,让人食欲大开的,那就是美味的食物。”

第786章:一方水土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于辣椒来说,道理也是类似的。

    杨怀仁带到大宋来的辣椒,具体的原产地他虽然了解的不那么详细,但是西南地区作为后世辣椒的主要产地,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云贵川土生土长的人的性格,似乎一千年也没有多少变化,待人热情,性子里那种豪爽和北方人那种狂放还不同,而是一种带着些许细腻的豪情。

    即便是半路上停下脚步打听一下风土人情,那个回答问题的庄户老汉也要火急火燎地给你详细介绍一番,语速好像爆豆子似的,唯恐说的不够多,让你留不下一个对他的家乡美好的印象似的。

    当你辞行要离去的时候,人家也不忘提醒你那条路上因为下雨积了水,会给你指一条也许窄了些,却更能节省时间让你到达目的地的小路。

    或者是在乡间的农舍边上扯着嗓子要一碗水,农妇也会取了他们家里平常吃饭的大海碗来,然后倒得满满的还冒着热气的热水,而不会因为你是个陌生的过路客,便随意给你一万凉水喝。

    偶尔遇上心思细腻的,还会问你饿不饿,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人家便会盛些简单的饭食给你,还有自家腌的豆瓣,也好不吝啬的舀了一大勺出来,看着你吃个干净。

    杨怀仁的钦差队伍来到了成都,这座被文人墨客们称作锦官城的美丽城市,自古以来便是西南地方最大的人口、文化和经济的中心。

    十一月里是没法看到锦江两岸花团锦簇的美丽风景了,不过冬天的锦江景色,则是另一番味道。

    幽幽密竹随着风摇动,便总有斑驳的亮光从竹丛里跳跃出来,仿佛和着竹叶儿的飒飒之声在翩翩起舞。

    杨怀仁新收的徒弟牛二娘本是想跟在师父身边侍奉的,不过杨怀仁这个当师父的可没有那种老师傅的架子,根本就不用她随身端茶倒水。

    既然他还有一件重要而且秘密的事情要办,不如就让人先带他们回东京城里,暂住在杨家庄子里,至于她非要侍奉两位师母的话,那就是后话了。

    还是四个人,在成都城中闲逛,或者寻找一些街头巷尾里不为人知的美味小食,同时也了解一下西南的风情。

    在还没有辣椒的时代,蜀地的民众同样也是追求麻和辣这两种味道的,聪明的百姓们用葱、姜、蒜、芥菜、胡椒用各种各样的新奇的手法处理出某种特定的辣味来,来满足他们对辣味这个独特的需求。

    麻婆豆腐也不是后世的那种做法,那种辣味是姜辣或者芥辣的,虽然没有辣椒那般直接和纯粹,不过也是一样独特的口味。

    当地人也许在冬季里追求这种辣味,也许是一种御寒的需要,气候虽然没有北方那么的冷,可深夜里那种湿冷,也是让人浑身难受的。

    而吃了辣味,不知不觉地身上便会热起来,甚至还有提神的功效。

    如果说民间的小食特点是辣,那么酒楼里最能代表北宋时期成都的美食,就要属锦江菜和小点了。

    锦江菜不像官府菜系的那般大气,也不似江南小菜的那般精致,而是另一种独有的细腻。

    最出名的要属白果炖鸡和粉蒸肉了,白果炖鸡还被称为青城四绝之一,相传是青城派天师洞的大德道尊所创。

    有毒的银杏果,吃多了便会引起不适,但少量的使用,和白条鸡一起炖制,变成了一道滋补佳品。

    最纯正的白果炖鸡几乎不需要其他的材料,只需要少许的盐、姜末和胡椒调味,白果和鸡肉两种看似不想干的味道便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关键的一点是炖鸡必须用砂锅,甚至处理材料的过程也见不到任何金属的刀具或者厨具,竹刀和砂锅的运用,让这道菜的成品完全没有刀釜的戾气。

    也正是因为这样,鸡肉吃起来似乎更加鲜香细嫩,白果也变得软糯回甜,没有油腻和苦涩之感,这便成了两种不同食材巧妙又合理搭配的经典之作。

    粉蒸肉便是来源于民间的另一道能代表成都的完全没有辣味的名菜了,当然,后世的粉蒸肉,也是放辣椒的。

    大酒楼里调味料相对丰富,而粉蒸肉最初作为一道川地百姓过年才能吃上的一道家常菜式,是没有那么多名贵的调味料的。

    不论大江南北,过年吃肉,似乎也是一种已经被我们遗忘了的传统习俗,在物质匮乏,特别是肉类稀缺的年代,过年能吃上一碗粉蒸肉,那可是不论孩子还是大人都期盼的事情。

    一个庄子里杀猪,家家户户都会分到一块,那时候瘦肉是不受欢迎的,肥腻的带皮猪腩肉,才是大家争抢的对象,也只有对村里的丰收贡献最大的人,才有资格优先挑选带皮的猪腩肉。

    猪肉拿回家里,也不是立即就舍得吃的,挂在房梁上先看几天,等家里大人孩子口水被馋得快要流尽了的时候,大年三十也就到了。

    这时家里的主妇们才会把猪肉从房梁上取下来,分成小块,用新收的稻米糠粉末反复的涂抹,便洗净了猪肉放久了那种微微的臭味。

    然后便是用新鲜的稻米研磨而成的米粉再一次涂抹了,少许盐是必须的,家里的调料肯定是不全的,不过主妇们有各种各样的办法,从身边寻找现成的可以给这道菜增加味道的调味品。

    有时候是家里小院里种的丁香,有时候是后山里野生的果干,甚至就是几片叫不上名字来,却有着迷人味道的草叶,一通揉碎了去腌制了猪肉。

    最后蒸出来,便是一道具有自家特色的粉蒸肉了,也许现在想来这样的做法有点怪,味道也不见得是人人都能接受的,但在那些贫苦的大众心里,这就是一年里最期待,也最值得记忆的家的味道。

    反而吃过了这样的粉蒸肉,再去尝试大酒楼里用了多种名贵调味香料的粉蒸肉,反而觉得不是那个可口的滋味了。

    这也许就是一方水土,养育了一群具有个人特色口味的人群。

第787章:捣乱的客人

    杨怀仁这一趟出来,自然也不是闲逛那么简单,他这个钦差,毕竟还有一件重要的差事需要办。

    既然要去大理,那么对于大理就要有一个详细的认识,大理段氏和高氏之间的关系,也许没有表面上听说的那么简单。

    大理国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个佛教之国,也许是因为大理段氏从建国之初就崇佛礼佛,也许真的是很虔诚,所以他们老段家每一任当皇帝的都比较长寿。

    而皇帝年老之后,会很自然的禅位,然后出家当了真正的和尚,好像不这样做,不足以显示他们的虔诚信仰。

    可杨怀仁不信教,对宗教了解的实在是很少,一路上也是不断想起来这个问题的,万一他到了大理国,因为对人家的信仰不了解,某些行为举止或者言论,冒犯了人家的信仰,那这一趟可就不是去斡旋了,而是惹事了。

    好在成都府就有几座规模比较大,也比较出名的大型寺院,可以让他在出发前往大理之前,先去学点人家的规矩和礼仪,不至于想临时抱佛脚的时候,被佛一脚踹出去。

    古大圣慈寺便座落在整座城的中心地带,寺院的前后两条街道便很自然的成了当时整个城市中最繁华的商业街道,周边更是分布着繁华的酒楼药店和布庄,就连到了夜里,解玉溪两岸也是灯火辉煌的夜市。

    这一天正赶上庙会,而大慈寺的门前恰好是庙会的主要地带,人潮的汹涌程度,起码杨怀仁认为是完全不逊于东京城里的西瓦市子的。

    这年头玩杂耍卖把式的,还真不是骗人的,没有真本事的,别说几个铜子的打赏了,连个叫好的都没有。

    什么顶大缸钻火圈的,都得靠边站,玩金枪刺喉或者喉吞利剑的,才勉强能占上一个好地方,惹了好些人来围观,一片叫好声之后,总能听见倒过来当了盘子使的铜锣里,传来叮叮当当的铜子声。

    四个人,不,应该说五个人,在这样拥挤的人海里,还真是不太起眼,杨怀仁见扮了男装的铁香玉跟在他们身后十步远的地方,总觉得这人太执着,而执着到了某种层次,就是顽固,是傻。

    让你随便跟着,你就真随便跟着,一路上眼神交流了很多次,可总也说不上一句话,杨怀仁招了很多次手示意让她过来,大家既然来了次成都,不如结伴同游,没必要还继续玩那一套盯梢的游戏。

    铁香玉是有职业素养的,望着杨怀仁挤眉弄眼打手势,看见了也装作没看见,眼神却又不肯离开他半步,让杨怀仁浑身的不自在,好像被人家用眼神强那啥了二十六遍一般。

    杨怀仁也许是想多了,也许是误会了,不过铁香玉的心里究竟是想了些什么,那就无从得知了。

    后来是兰若心看不下去了,挤过去把铁香玉拉了过来,埋怨似的说道,“铁总镖头如果不过来,怕是我们也玩不好了。”

    铁香玉明明没有拒绝杨怀仁和兰若心的好意,可脸色还是很难看,没法去说杨怀仁的不是,只好盯着人家一个表演金枪刺喉的汉子嗤鼻不屑。

    “投机取巧,算不得江湖中人,更算不得是真正的武功。”

    这话杨怀仁就不爱听了,心说你是不是知道大慈寺是唐僧出家的寺院,便特地受了二师兄的委派,特地来捣乱的吧?你有没有问过大师兄,猴子又同意了吗?

    人家就是卖艺赚一口饭钱,哪里又得罪了你铁总镖头了?何况人家用喉咙顶着那么锋利的一杆长枪打了弯,怎么也是苦练了多年的本事。

    算不算的真正的武功且先不论,但人家也没扯着大旗说自己是什么江湖中人啊,是不是你非得通过鄙视人家这种方式,才能显示你的江湖地位呢?

    咱们既然是来游玩的,就是客人,是不是应该有个为客之道?不管人家表演的你看不看的上,哪怕你不舍得几个铜子,拍拍巴掌叫声好,总少不了你几两肉吧?

    杨怀仁被影响了心情,便没好气的反驳道,“铁总镖头那么厉害,这一招金枪刺喉,看来铁总镖头一定玩得很好喽,要不我出钱让人家把那杆金枪借来给你用用,你表演一个试试?”

    不知道铁香玉听没听出来杨怀仁这话多么污,反正杨怀仁说完忽然觉得不是有点污那么简单了,更发觉自己的污神地位进一步巩固了,境界也到了随随便便就能再创新污的层次。

    “我没有捣乱,我说的是实话。”

    铁香玉看来是没听出来的,依旧板着个脸,说话简洁而有力,似乎不用证明她说过的话就是正确的。

    杨怀仁也没必要跟她较劲,回答也同样的简洁和铿锵有力,“你们江湖中人不讲究。”

    然后他就被兰若心掐了一把,那眼神好似射了一万八千支利箭过来,射在杨怀仁身上,好像变成了连刺猬见了都怕的那种样子一般。

    杨怀仁只得心中默念,做人难,做男人更难,做个好男人,比蜀道还难。

    不过杨怀仁总有一种不怕艰难的精神气,好男人不一定就永远不会犯错,说错了打击面太广的话,不代表就不能弥补,比如……

    “若心,那边有家绸缎庄,听说这里的蜀锦不错,是既正宗又细腻,不如咱买上几车派人送回东京城去,到那啥的时候,红绸子全用了蜀锦,你说气派不气派?”

    女人很好哄的,只要你是真心的,语气说得夸张一点也不要紧,只要是能把话说到她心里去,她自然会忘记刚才你说错的话或者办错的事,当然,只要你不会傻到再说一次同样的错话。

    绸缎庄里的掌柜的也是个见多识广的,可华丽的蜀锦当做普通的布帛一样买来用的还是头一次见。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而且人家是论车买的,根本不看颜色和质地,只要那个女人往哪里瞄了一眼,那个男人便会指着那一匹蜀锦说道,“和这一匹一模一样的,给我来一车。”

第788章:捣乱的客人(中)

    铁香玉在一边摇头道,“还说我捣乱,好像你这样买东西的,才是真正的捣乱。”

    这话根本不用杨怀仁反驳,绸缎庄的掌柜早就笑开了花,“哎,这要是捣乱的话,那我天天盼着这样的客人来捣乱呢。”

    因为杨怀仁支付的可是真金白银,上千两银子转眼间花了出去,他眉头都不带皱一下的。

    成车买的蜀锦,自然让店家给送回去,一行人还要去大慈寺里拜佛,但寺院里香火旺盛,特别是今天这个庙会的大日子,人是一点也不比门外的少。

    杨怀然既然不想表露了身份,那就只有当一般的香客,可一般的香客烧香拜佛是可以的,拉住人家一个忙坏了的和尚问东问西,人家就不乐意搭理你了。

    又花了足够的香火钱,才见到人家一点笑脸儿,但一听杨怀仁只不过是来打听礼仪的,并不是诚信来拜佛的,人家又不乐意了,看着倒出来的茶水,好像都不舍得了一般。

    杨怀仁心说你不乐意,我还不乐意呢,你们出家人不是讲究四大皆空嘛,你管我来你家寺院里是干什么的呢?

    然后……就被人家礼貌的请出去了。杨怀仁嘀嘀咕咕地暗骂,“你这样的出家人,和人家唐僧和尚和差得远了,人家起码不是看钱看人下菜碟的!”

    兰若心想劝,却又觉得这一次是杨怀仁有点小题大做了,铁香玉在一边瞧热闹似的幽幽道,“其实都是你自找的,你明天换了你的官府再来一趟,一分钱不用拿,想知道什么事情,恐怕他们都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吧?”

    话是有点尖酸,可说到了问题所在。杨怀仁便发觉铁香玉这人和兰若心的不同之处了。

    同样是江湖中的侠女似的人物,又同样在各自的门派里有极高的地位,年龄其实也差不了很多,可兰若心只不过是心中要强,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而铁香玉也是要强,也许还没做到,但她看问题很透彻。

    确实是杨怀仁自找的,他的原意里也许是不愿意做事太高调,太抛头露面了,更不愿意因为他来到了成都,因为本地官员的折腾而劳民伤财。

    所以如果你想像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一样的活着,就注定了要遇到老百姓会遇到的事情,也能体会到百姓的真实生活状态。

    铁香玉看着杨怀仁好似在思考了些什么,便又问道,“你会改变本心吗?”

    杨怀仁不喜欢这种被看透了的感觉,摇了摇头,不知道是回答了她的问题,还是在否定了自己刚才的态度确实是有点捣乱了。

    出家人四大皆空是真实的,看人或者看钱下菜碟也是真实的,所以想活的真实,就得接受这些矛盾的存在着的人和事,保持自己的良好心态,继续前行。

    不过杨怀仁还是说了另一句话,“愿意思考的人,自然受益良多。”

    铁香玉也搞不清楚这话是不是说给她听的,但是她明白杨怀仁的意思了,点头微笑了一下,能被人听懂了自己话中的意思,的确是件难得的事情。

    人与人之间,有种难以言明的默契,不一定非得是最亲近的人。但有默契,不代表要把这个人变成自己最亲近的人,默契和感情,是两回事。

    你懂我,很好,但太懂我,让我没有秘密了,就不那么好了,这是个很难说得清的问题。

    杨怀仁还分得清和铁香玉的关系,一句两句说到你心里最深层次的话,也许只是一个插曲,但并不是你最想听到的主旋律。

    天霸弟弟和杨怀仁之间的默契就简单和纯粹的多,天霸弟弟一个眼神,杨怀仁便知道他又饿了。

    庙会上小食不少,可总难填饱肚子,一顿正餐,才是每一个寻常的日子里必不可少的那部分。

    向东走到解玉溪边,便是成都府最大的酒楼云锦楼了。说云锦楼大,除了规模之外,更重视的应该是它的名气。

    走到云锦楼前,正门前最显眼的位置上,挂的并不是云锦楼的招牌,而是一句话——“川味第一家”。

    话很简单,却霸气到家。入川之后杨怀仁便听过不少传说,特别是有关饮食的,不管故事的长短,杨怀仁总是会听得津津有味的。

    而关于云锦楼的传说里,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巧妙情节,而是被那些游玩过成都府的文人墨客们渲染得成了当地人闲暇里摆龙门阵的必须话题。

    文人们来到成都府,总不忘去大慈寺里观摩唐代诸位大画师的精妙壁画,赞叹过了之后,是一定要来云锦楼登楼饮酒的,也总要做些自以为会传世的诗作出来。

    杨怀仁不会作诗,只会背诗,若是拿出旁人作得绝妙诗词去云锦楼里显摆一番,自然是会留下一段文坛里传扬的佳话的,但盗人诗作,哪怕那位大诗人如今还没有出生,杨怀仁还是觉得跟挖了人家祖坟一般不合适。

    那就不如老老实实吃饭,享受一下这个年代的川菜美味,起码不枉费他来了一趟成都。

    云锦楼的朱梁碧栋,也许好京城里他曾经见识过的许多大酒楼差不太多,但步入楼内,便是别有洞天了。

    无论是建筑的格局,还是内部的构造和摆设,都有一种透露着文雅的大气,磅礴却又不失温婉,便是接待得了贵宾,同样也让文人墨客们趋之若鹜。

    要一边吃着美食,一边欣赏江边的竹林美景,自然是要登上五楼的最高顶的,但杨怀仁不知为何却被店里的小二给拦了下来。

    “这位客官,本店的一楼便有座,不如小底给你寻个靠窗的位置?”

    杨怀仁心道这是怎么了?难道自己不像是个有钱人的样子?便摆了摆手道,“我要登楼,不差钱。”

    小二客气地一笑,“那便请几位客官二楼的雅间就坐。”

    “二楼?”

    杨怀仁打趣道,“二楼能看到什么风景?我要上五楼,我再说一次,不差钱。”

    不料小二还是不肯让路,依旧笑眯眯地道,“几位客官,实在是抱歉了,本店三楼以上,只招待特殊的客人?”

    杨怀仁这下是真不开心了,心说你觉得我不够特殊是吧?那我不光要做个特殊的客人,还要做个捣乱的客人。

第789章:捣乱的客人(下)

    要捣乱,自然是分文捣乱和武捣乱的。

    顾名思义,武捣乱就很简单了,杨怀仁只要一声令下,天霸弟弟这样的壮汉,就能把整座云锦楼给掀个底朝天。

    可那是粗俗无赖之人才会做的事情,杨怀仁觉得咱们是文化人,自然不能动手动脚的,有失体面,动动嘴就可以了。

    杨怀仁正在琢磨一个完美的鬼主意,兰若心开口劝道,“既然不让上楼,不如就在二楼吃吧,最要紧还是这里的食物能配得上门口那块写着‘川味第一家’的牌匾,要看风景,咱们可以换地方。

    再说了,咱家里也是开饭馆的,不也是定了很多让客人们不理解的规矩嘛,所以人家云锦楼有自己的规矩,也是正常。”

    杨怀仁再看了一眼铁香玉,她也好似难得地认同了兰若心的观点,杨怀仁便开始怀疑她们是不是她们整天挂在嘴边说的江湖中人。

    江湖中人,不是应该义干云天,路见不平吼几声吗?怎么到了这时候,反而直到遵守起规矩来了。

    不过稍微一想杨怀仁便明白了,这两位女侠遵循的还是她们的江湖规矩,在自己的地盘上,她们怎么横都没有关系,可在外人地盘上,那就要做好自己的过江龙,不要跟地头蛇过不去,没那个必要。

    或许可以理解为凤凰没必要跟山鸡计较吧,杨怀仁觉得兰若心的话还是有些道理的,自家随园也是通过保持神秘,制定一些不被食客们理解的规矩,来制造悬念,或者限量供应,从而达到提升自己档次的目的。

    非要上楼,那就不是跟人家云锦楼的伙计较劲,而是跟自己较劲了,杨怀仁便觉得这样不好,还是应该留着力气跟别人较劲。

    坐在二楼就坐在二楼,云锦楼地势本就很高,倚窗鸟瞰,锦江两岸风情也照样可以尽收眼底。

    云锦楼的伙计见这几位客人终于肯找了二楼的位置坐下,这才放下心来,陪着笑脸跟过来挨个倒了茶水,询问他们要点什么菜式。

    “几位客官要吃点什么?咱家云锦楼可是成都府最好的酒楼了。”

    杨怀仁心说你家门口的牌子就够霸气了,你个小二说话的口气也好大,成都府大了去了,规模大的酒楼也不知是你云锦楼一家,你又怎么敢说是成都府最好的酒楼呢?

    他抬眼装作疑惑的样子问道,“你说你家云锦楼是成都府最好的酒楼,可有什么凭证?”

    “凭证?”

    小二自得地笑道,“那倒没有。不过只要提起云锦楼来,但凡是来过成都府的人,便一定要来上一趟的,哪怕没有足够的银子走进来吃饭,也是要在门外驻足观赏一番的。

    而咱家云锦楼最有名的最被外人称道的,便是门前那一块‘川味第一家’的牌匾,那可是前任成都刺史侯大人的亲笔题字呢。”

    侯大人?杨怀仁心说他不认识,不过成都刺史对小二来说就是个大官了,可在杨怀仁眼里,一个刺史跟他相比,还真没什么可比的。

    一个成都刺史这样的官员题的字,恐怕就没那么有说服力了,何况还是个前任,至于云锦楼配不配得上这块匾额,要试过了他们家的号称第一味的川菜才能再做定论。

    “好吧,你们不是号称川味第一家嘛,那我就点几个能代表川味最高水平的菜式,看看你们到底配不配得上川味第一家的名头。”

    小二哈腰伏身过来仔细听着,杨怀仁说道,“第一道,回锅肉;第二道,水煮鱼;第三道,白果炖鸡……”

    听完前三道菜,小二便听出来这位客官是个懂行的,他所点的三道菜都是当时最能代表川菜的经典菜式。

    而杨怀仁虽然知道这三道川菜的经典菜式和后世的做法会有些不同,但正是因此,他想尝试一下北宋时期这三道经典的川菜,号称川味第一家的云锦楼是怎么做的。

    “第四道,凤尾酥……”

    杨怀仁说完第四道,小二哥便露出了疑惑的神情,“慢着,客官您点的这道凤尾酥,可是一道点心?”

    杨怀仁很自然地点了点头,“对啊。”

    小二哥耐心解释道,“客官,咱家云锦楼是酒楼,不提供点心。”

    杨怀仁也知道如今酒楼和糕饼店还是划分的很清楚的,酒楼是不提供点心的,当然,也不是没有饭后小点,但那都是酒楼从外边的糕饼店里订购来的,自己并不去制作。

    不过既然是捣乱,就要考验一下云锦楼,你们酒楼里不做,不代表不能为客人提供。

    “那我问你,凤尾酥可是本地的著名小点?”

    小二翻了一下眼珠子,不太请愿地点了点头。

    “那就对了啊,川味川味,不一定是道菜才被叫做川味,川式的小店,算不算是川味?”

    “这……”

    小二有点为难了,这是一个掌柜模样的人见这边有什么情况,便走了过来,小二赶忙恭敬的行礼,然后把刚才的事情和杨怀仁点的四道菜说给了掌柜的听。

    掌柜的听罢微微一笑,“本楼确实不制作点心,不过若是几位客官要吃,我们也可以帮客官去临街上的糕饼店里买。”

    杨怀仁满意的点了点头,还算是个会变通的买卖人,小二见掌柜的都发话了,便要转身去柜上拿钱出门去买凤尾酥。

    杨怀仁立即喊住了他,“慢着啊,菜还没有点完。”

    连云锦楼的掌柜的都以为这一桌客人点了三道大菜,连饭后小点都点了,大概是点完了菜了,也准备点头示意一下便转身离开,听到杨怀仁说菜还没点完,掌柜的摆摆手示意小二先去采购凤尾酥,而他从新转身留了下来。

    “几位客官,不知你们还有什么菜式没有点完?”

    杨怀仁笑道,“不多不多,还有最后一道菜,水煮白菜。”

    “水煮白菜?”

    云锦楼的掌柜的以为自己听错了,便一脸疑惑地重复了一遍。

    杨怀仁肯定的点点头,“对,你没有听错,就是水煮白菜!”

第790章:水煮白菜(上)

    云锦楼的掌柜的姓罗,虽然身为掌柜的,却也是个川菜大师傅出身,后来因为几位师弟比他的厨艺更加精湛,才慢慢地把精力放在了酒楼的经营上。

    尽管如此,罗掌柜的在川菜的造诣上还是很高的,他听了杨怀仁前边点的几道菜,也心知面前这几位客人,能点出这几道经典的川菜来,哪怕里边掺杂着一道点心,但一看也知是行家了。

    但是他点的最后一道菜水煮白菜,他就有点不明白这位客人的用意了。

    水煮白菜,太普通的一道菜了,百姓家里也是最常见的一道菜式,没有油也没有肉,就是清水煮白菜,加少许盐就可以下饭。

    这么寻常的一道菜倒是没什么,可在他云锦楼的被点出来,就让他觉得眼前这个客人有点莫名其妙了,云锦楼这么大的酒楼,还号称是成都府最著名的酒楼,又有一块“川味第一家”的金字招牌,怎么会给客人提供这么粗俗的菜式?

    罗掌柜的禁不住想,大概是这位客官搞错了,如果他真是想吃白菜这种低价菜,大不了吩咐厨子给他煮一道就是了。

    “客官如果要点这道水煮白菜,本店倒是也可以做,不过事先说明,这道菜实在是太过普通了,是那些老百姓在家吃的菜,怕入不得诸位贵人的口。”

    “不对吧?”

    杨怀仁疑惑道,“我怎么听说这道水煮白菜,才是能代表川菜最高水准的菜式呢?你们云锦楼号称川味第一家,难道连这道菜都不提供?”

    罗掌柜的一听便讶异道,“这位客官,你是从哪里听说的?”

    杨怀仁总不能说是后世从纪录片里看来的,只得胡诌道,“我们几人游山玩水来到了成都府,在茶馆里听到那些茶客们闲聊,才知道的。”

    这谎话不禁细琢磨的,不过也不是很牵强,让罗掌柜的没法继续问下去了。

    尽管是些市井里的传言,但是未必当不得真。罗掌柜的就记得他小时候开始学厨的那天起,他的师父就跟他提起过的一件事。

    川菜自春秋战国时便发源了,传到了今天,自然是有无数的厨艺界的前辈们,创造了数不尽的川菜的菜式,当然也因为传承上的断代,也有不少原有的著名的菜式失传了。

    水煮白菜,便是其中一道。菜谱是绝对已经失传了,罗掌柜的师父就是那么说的,但是关于水煮白菜的传说,却才民间传说了数百年。

    到罗掌柜的这一代川菜厨子们,他们也不是没试过想从新把这道传说中能代表川菜最高水平的菜式重新制作出来。

    可他的师父和师祖那两代人都没有做到的事情,他们这一代,还是没有做到,不知试了多少次,可用水煮白菜,没有其他的材料,他们也实在没有办法做出一道能代表了川菜最高技艺的菜式来。

    于是便罗掌柜便认为,传说就是传说,也只是传说而已,也许根本就不存在这么一道菜,都是民间以讹传讹罢了。

    可是他从杨怀仁的语气里,似乎又觉察除了一丝的不寻常,从这位客官前边行家里手一样的点菜方式,他不认为人家点了水煮白菜,就是为了跟他开玩笑。

    可他和他后厨里的师兄弟们实在是没有人会做这道传说中的菜式,也只能选择不提供这道看似寻常的菜。

    “客官,市井里以讹传讹的事情,未必能当的了真,这道菜,真不是他们说的那样是川菜的代表菜式,只不过是一道民间的粗俗家常菜罢了。”

    杨怀仁忍不住嗤鼻一笑,心道你不会做就说不会做,干嘛找那么多借口呢?

    “这位掌柜的,就算是空穴来风,也未必无因吧?既然普罗大众都在传,那么就是有根据的,也许现在这道菜已经失传了,可不代表以前,也许几百年,也许上千年之前,就没有这道菜。

    换句话说,你难道不知道这道水煮白菜,和你所谓的民间的清水煮白菜是完全不同的两道菜吗?”

    罗掌柜只得硬着头皮说道,“诸位客官实在抱歉,恕在下真的没听说过。”

    杨怀仁这下可算逮着理了,想想刚才你们家小二还拦着哥们不让哥们上楼去欣赏风景,这下算栽到哥们手里了吧?

    他心中有些得意,脸上却是作出一副叹息状地说道,“可惜了啊,可惜了,我还以为能在你家云锦楼吃上那道传说中的水煮白菜呢。

    没想到啊没想到,门前挂着的那块‘川味第一家’的匾额,也不过是滥竽充数罢了,名不副实,名不副实啊……”

    天霸弟弟在一边听了半天,起先也没想明白仁哥儿的用意,一直是有点蒙的,见杨怀仁这时的神态,便琢磨过味儿来了,心道我也要出口气,谁让你不让我们上楼来着。

    他帮腔道,“是啊是啊,洒家也以为能在号称做川菜最好的云锦楼能大吃一顿呢,原来他们只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还什么‘川味第一家’,也真敢厚着脸皮挂出来,也不嫌臊得慌,啧啧……”

    罗掌柜脸色一下变的很难看,时而红时而白,眼神里也是阴晴不定,不知道是该生气还是该惭愧。

    这时候一个厨子打扮的汉子刚好到大堂里来监督手下人上菜,见他师兄罗掌柜的在这里白白被人家数落,便叉着腰走过来,气呼呼地道,“你们是来捣乱的吧?”

    这下连一直在一边冷眼旁观的其他食客们也看不过去了,小声议论着,大都是指责这个大厨的,说什么“人家只不过是点菜,你家酒楼做不出来,还埋怨人家捣乱,看来云锦楼这‘川味第一家’的金子招牌,还真是褪色了不少呢。”

    罗掌柜的知道他这个师弟付大厨平时就性子急,脾气也爆,怕他又惹出什么事来,便把他拦在了身后,重新心怀歉意地对杨怀仁说道,“几位客官,小店真的做不出来这道水煮白菜。

    不过嘛,在下倒是有句话想跟诸位客官说清楚,你点了一道传说中的菜式,莫说我家云锦楼,就是满成都府里找,恐怕也找不出一家能做得出来的这道菜的店家来!”

第791章:水煮白菜(中)

    罗掌柜的说地时候是心中有数的,且先不管水煮白菜只是个传说还是真的是失传了川菜经典,他家云锦楼做不出来,恐怕满成都里也不可能有酒楼能做得出来。

    天霸弟弟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一股子邪劲,见罗掌柜的说得那么斩钉截铁,他不服道,“成都府里所有酒楼做不出来,我哥哥也能做得出来!”

    另一边的付大厨一脸惊讶道,“你哥哥是谁?”

    “喏……”

    天霸弟弟用下巴指了指杨怀仁,杨怀仁这边就头疼了,心道你胡说啥呢,本来是咱们有理,已经占了上风,刚才不让咱们上楼,如今再提出来说不定就让咱们更上一层楼,好穷尽千里目了,你这么一说,就不怕我也不会做这道名菜?

    杨怀仁想起了他的老爹来,这道水煮白菜,当年他在家里的胡同饭馆帮厨的时候,倒是见过老爹做了一次。

    也许是因为那一天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老爹才肯拿出自己的真本事来,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做出了这道水煮白菜。

    这件事在杨怀仁的脑海里印象很深刻,原因除了老爹那一天态度特别认真,连碰都没让一边的杨怀仁碰一下所有的材料和厨具之外,那个客人吃过了水煮白菜之后哭着离去,便让人实在没法忘掉了。

    现在回想起来,那一天老爹制作这道水煮白菜的每一个步骤和每一个细节,似乎都历历在目。

    杨怀仁并没有什么过目不忘的本领,要不然也不至于正经学没上好,年年在班里都是后十名了,不过别人做了一道什么菜式,他只要看过一次,却总是忘不掉,甚至立即动手,便也能模仿着做出来。

    但这道水煮白菜,既然是代表了川菜的最高水准和技法,那么杨怀仁就有点心虚了,毕竟看和亲自动手去做,完全是两码事,简单的菜式也许还能做出个八成像来,但制作过程这么繁琐复杂的一道菜,他就不敢保证了。

    男人总是要面子的,特别是天霸弟弟说了那样的话,当罗掌柜的和付大厨目光像闪电一样唰唰唰射过来的时候,杨怀仁就不好认怂了,只得故作镇定地点了点头。

    罗掌柜的和他师弟付大厨不可置信的对视了一眼,然后扭过头来异口同声地说道,“我不信!”

    叫他们如何相信?不用说他们这一代了,连他们的一直崇敬的师父和师公一生都在琢磨如何把一道水煮白菜做出来,可结果却是屡试屡败,师公离世前,知道闭眼之前最后的弥留时刻,还在惦记着水煮白菜,又如何不让人感到唏嘘?

    到他们这一代,也许是看淡了,尝试了无数次之后,也只能骗自己说这道菜,根本就不存在,至于民间的传言,也不过是谣言罢了,起码这几十年里,从来也没听人说过谁真正品尝过这道水煮白菜,就更不用说做出来了。

    “你信也好,不信也好,我们现在饿了,你还是赶紧给我们上菜吧。”

    杨怀仁也没想过真要去尝试一下做出这道水煮白菜来,便想给自己,也给罗掌柜和付大厨一个台阶下,起码现在我唬住你们了,好好给哥们做那几道菜,请哥们上楼去便欣赏美景边吃,也许便放过你们一马,要是再固执下去,怕是大家脸上都不好看。

    天霸弟弟又读懂了杨怀仁的意思,便也不再吹嘘了,扯着嗓子叫嚷着,“对,我们饿了,赶紧给我们做菜去,还有,我们要上楼去吃。”

    罗掌柜的和付大厨也没搞懂这是怎么回事,说那几个客人是来叫板砸场子的,又不太像,说是人家捣乱,可人家只不过是点了菜而已,是他们做不出来,也不能怪到客人头上。

    至于那个大高个子说他哥哥会做,应该是骗人的瞎咋呼罢了,因为无论怎么看,他那个哥哥除了和他长的一点儿也不一样之外,那么年轻一个少年人,也不像是个会做菜的。

    “且慢!”

    忽然一个苍老却十分有力的声音从楼梯口处传来,罗掌柜和付大厨循声望去,便立即恭恭敬敬的躬身行礼,喊了一声“师父”。

    杨怀仁探头看了过去,发现是个白发苍苍的老者,那样子说不好得有八十来岁了,须发皆白,脸型瘦削,脸色已经被经年的风霜刻画得早已看不出悲喜来,而一双小眼睛却格外的有神,散发着一种长着的沉着和智慧。

    老人缓缓走过来,步履有些蹒跚,但他的两个徒弟罗掌柜和付大厨却也不敢伸手去扶,一看便知这个老人是个非常要强的人。

    这年头不比后世,人的平均寿命还比较短,活过了五十的,那就算是老者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年过七十的老者便相当稀少了,而能活到八十岁,还能自己走路出来溜达的,那就不是一般的难得了。

    杨怀仁赶忙站起身来,不等老人走过来,便先移步到他面前问道,“老公公,您这是……”

    说着他深深躬下了身子去,表示了对一位老者的敬意。老者微微点着头,很自然地伸出手来摸了摸杨怀仁的头顶,“是个好孩子,也是个好厨子。”

    这话一说出口,在场的几位便都惊讶地看着杨怀仁,而杨怀仁心中更是惊讶,他只不过看了我一眼,摸了摸我的脑袋,怎么就知道我是个厨子了?

    他带着疑惑不解的眼神抬起头来,老者笑着,却不是解释,“就你们能故弄玄虚,就不允许老夫也高深莫测一回?”

    杨怀仁也笑了,心道这老头有意思。两人不好就这么站着说话,杨怀仁便做了个请的手势,虚扶着老人到了他们那张桌子坐下,而他的两位徒弟,很自然的便垂手低头分别站在了老人身后的左右。

    杨怀仁这边兰若心等几人也分别起身给老人见礼,老人这才摆摆手说道,“都是好后生啊,都坐下吧,坐下说话。”

    等众人坐定,老人才介绍自己,“老夫姓陈,原是云锦楼的掌案大厨,如今云锦楼的罗掌柜和付大厨,便是老夫的徒儿。”

第792章:水煮白菜(下)

    杨怀仁按理也该自我介绍一下,可他又不能暴露了身份,便随意地说道,“在下是个来成都府游玩的书生,这几位都是与在下同行的好朋友。”

    出门在外,有些时候对陌生的人不会报出姓氏名谁和家门出身来,也是一种出门在外的人对自己的保护,所以老人并没有怪罪的意思,只是点点头表示明白了各自有各自的苦衷。

    “方才听你的这位兄弟说你会煮水煮白菜,不知是不是真的?若是真的,那老夫还真是想向小官人请教请教了。”

    杨怀仁也不好对一位八十来岁的老人扯谎,只好瞒下必要的情况,把剩下的实话实说,“您还真猜到了,其实小子也懂一些皮毛的厨艺,不过这道水煮白菜,小子也只是见过别人做过一次而已,并没有真正吃过,也实在谈不上是会做。”

    “哦?”

    老人惊奇地问道,“小怪人此话当真?不知能否告知老夫,你是见过谁做过这道水煮白菜呢?”

    杨怀仁自然不能说是看过他老爹做过,只好含蓄地撒了个小谎,“那个,是我见过我师父做过一次,做给一个友人吃的。所以我才说我曾经见过,却没有吃过。”

    老人的脸色忽然变得很激动,“不知小官人的师父是?”

    杨怀仁不敢再说下去了,只好立即停止了这个话题,“小子的师父早已看破了红尘,隐居云海茫山之中了,而且还曾经告诉过小子,师父不再出世,名讳也不许讲于人前,所以……还请老公公见谅,小子实在不便透露。”

    老人有点失望,不过还是理解了一位隐居高人的淡泊,接着说道,“那老夫有个不情之请,小官人能不能跟老夫去云锦楼的后厨里,根据你当时的记忆,看看是否能试着做一下这道水煮白菜呢?”

    面对着老人殷切的眼光,杨怀仁也不好拒绝了,心说自己找的事,最终还是落在了自己的头上,这下看来是躲不过了。

    “这……那我就试试吧。”

    说罢老人脸上立即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竟猛地站起身来,伸手挽了杨怀仁的胳膊,便要拉着他去云锦楼的后厨,杨怀仁也只得跟着老人的步伐慢慢的站起来跟着走,兰若心和天霸弟弟也一脸好奇地跟了上来。

    罗掌柜的和付大厨自然知道师父心中所想,便立即在前边引路,同时又派人去后厨做准备。

    陈大厨上了年纪,腿脚总是有些不灵便,虽然心里急,步子却急不得,只能迈着小步缓慢的移动,也许是怕气氛尴尬,便聊起了这道水煮白菜的由来。

    “我们蜀地土生土长的人,生性就热情,小官人不要见怪。自先秦时候的百姓,骨子里便有这种与生俱来的热烈了。

    若是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而家里又穷得没法用大鱼大肉招呼客人的时候,便只能说给客人烧些水喝。

    不过这烧水,也不是真的烧水,而是点了灶,用白水给客人煮一个自家老母鸡下的鸡蛋。

    蜀地自古便产糖霜,家家户户里也不是稀罕物,便在这碗开水荷包蛋里加上一些,最后在碗里剜上一块大大的猪油,便是他们接待客人能拿得出手的最好的饭食了。

    我说这个,并不是自夸蜀地百姓至诚的待客之道,而是想说,就是这样的性格之下,才产生了那道传说中能代表川菜最高技艺的水煮白菜。

    既然川地的百姓说烧开水都不是真正的烧开水,那么老夫年轻的时候便想到了,这一道水煮白菜,也并不是用真正的‘水’去煮白菜,而是用了特殊的处理方法,让‘水’变得美味。”

    说道这里,杨怀仁心中也觉得这个陈大厨并不一般,能想到这一点,便是猜到了水煮白菜这道菜的奥秘的皮毛了。

    菜名叫水煮白菜,白菜自然不必多说,是这道菜的主料,而煮,是说了做这道菜最主要的手法,而水,就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寻常意义的热水了。

    要是那么理解的话,永远都做不出这道水煮白菜来,杨怀仁在后世的经历,便说明了这一点。

    水煮白菜,在后世其实有两个完全不同的含义。第一个含义,便是被人们提到水煮白菜这个菜名便想到的最简单的印象,清水煮白菜。

    而后世也确实有这样的菜,饭馆里常见的醋溜白菜,最后一个步骤换成了用水煮的话,那么做出来的就是一碗酸味汤汁的水煮白菜。

    这道菜作为开胃菜,确实也被很多人喜欢,吃大鱼大肉之前,先来一份水煮白菜,酸酸脆脆吃上几口,既清心又开胃。

    后来不知道怎么传扬的,很多要减肥的女性朋友们,把这道菜猛加了醋,便成了一道不那么可口,却能起到减肥效果的菜式。

    水煮白菜减肥法,也确实让很多肥胖的,或者害怕发胖的女性朋友们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苗条身段,不过把自己当兔子养,天天吃这样的菜,也真是为难了她们。

    而水煮白菜的另一个含义,便是传说中的川菜第一菜了,因为大家都这么说,所以也没有人怀疑过,水煮白菜和后世寻常的川菜无论是口味还是烹饪手法上,都是具有天壤之别的,但这道菜,确实是最能代表一个川菜厨子的最高技艺的正宗的川菜。

    其实这道菜发展到一个相对完善的程度,也是到了清末的时候了,川菜厨子进了御厨房,结合其他菜系的特点,把这道水煮白菜不断改善,达到了至臻完美的境界。

    很多人认为川菜口味太重,上不了席面,但是以水煮白菜为代表的精致川菜,照样成了后来国宴上的常客。

    有很多有趣的国宴小故事里,那些外宾们见了中国的国宴上还有一道简单的白菜,起先以为中国人太寒酸,竟然拿普通的煮白菜来应付贵宾。

    但当他们尝过了这道菜之后,才真正明白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一道看似普普通通又简简单单的煮白菜,却让他们懂得了中国人自古就有的一种含蓄,简单和平凡之中,却包含着更深刻的内在。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662/ 第一时间欣赏舌尖上的大宋最新章节! 作者:呼啦圈大神所写的《舌尖上的大宋》为转载作品,舌尖上的大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舌尖上的大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舌尖上的大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舌尖上的大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舌尖上的大宋介绍:
天才小厨子穿越到大宋,开动头脑风暴忽悠到万贯家财开了家饭馆。
杨怀仁看着水深火热之中的大宋子民大声宣布:“哥来拯救你们了!”
百姓们说:“吃了他做的面,腰不酸腿不疼了,上楼都不费劲了!”
皇帝说:“吃了他做的菜,朕觉得龙体康泰,一夜十八次郎不再是梦!”
将士们说:“吃了他做的饭,砍起胡人来如砍瓜切菜,爽!”
番邦蛮子们说:“我要做宋人!我再也不要做胡人!”
烹东西南北四方菜肴,品酸甜苦辣百味人生。
友情提示: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打妖妖灵。
书友群:567,499,926,欢迎各路吃货前来指教。舌尖上的大宋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舌尖上的大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舌尖上的大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