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统计大明TXT下载统计大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统计大明全文阅读

作者:怕起重复     统计大明txt下载     统计大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百三十八章当败家子才能维持生活的样子

    当然对于朱慈烺来,明年也是非常关键的一年,是一飞冲,还是玩脱崩溃,就看明年的表现了。

    老实,朱慈烺今年玩的有点大了,抄家太子的恶名已经传遍大明。

    可以确定的,朱慈烺今年努力的发展大明的经济,但是一年挣的钱也不过几百万,朱慈烺估计都不会超过六百万两银子。

    而且挣这么多钱还不是朱慈烺有多高的做生意赋,而是先抄家温体仁等积累的资本财富,然后用财富滚动挣来的钱。

    要是没有这些抄家的助理,朱慈烺估计自己这一年也就能挣二三百万两银子吧。

    而抄家就不一样了,这一年朱慈烺抄家所得近八千万两,紧紧现银就有两千多万两。其余田产、粮食、商铺更是无数。

    以至于到了九月之后,朱慈烺与其是在做生意,还不如是忙着接手各种财产,以至于商业收入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出现了下降!

    为啥会这样呢?因为很多粗通商业的人才,朱慈烺都派出去接管一个州府的商铺生意,那些精通级的人物往往都要奉命负责几个省甚至一个单独项目的生意。

    自己的两个得力干将,刘若愚留在江南处理江南的生意,李若琏留在山西坐镇防止山西异动。

    可以朱慈烺已经把手伸到了极限,东宫体系已经扩张到极限,随时处于崩溃的边缘。

    问题不是没有,只是因为一切都在发展,大家都能得利,所以很多问题在发展中被隐藏了,或者因为发展一些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但是明年就不行了,商人们谈东宫色变,有的为了保命想拼命巴结东宫,想加入东宫系,换的平安。

    而有的生怕惹得太子注意,明知道有财富,也不愿意跟东宫跟皇家的生意有瓜葛。

    所以明年抄家已经不能作为收入的来源,也不能纳入预算内!

    那么明年正常生意往来能得利多少呢?朱慈烺预计会达到甚至超过一千万两,听着很多,但是要跟消耗相比,朱慈烺手里未必有多少活钱。

    好在五个关键行业粮食、煤炭、钢铁、银行和盐钱都已经投资进去了,明年只需要坐等收钱就行了。

    而朱慈烺现在最赚钱的行业分别是皇明特供、煤炭、广告收入、药品、车马和粮食。

    皇明特供现在已经有几种自己的特有的产品:玻璃、玻璃镜、肥皂、香皂、香水、望远镜、放大镜等。

    也对皇家的供应商进行了梳理,传统的丝绸、棉麻布、胭脂水粉、笔墨纸砚等也都有不错的收入。

    但是新产品不可能有,所以皇明特供的收入会逐渐趋于稳定,在大家过了买皇家奢侈品那个新鲜感之后,销量可能还会略微下降。

    煤炭就不了,基础生活物资,潜力很大,北方城市必备,目前紧紧京城一都能给朱慈烺带来一万两的收益。

    大明报纸的繁荣,朱慈烺当初偷偷拿下的报纸广告部分,现在也逐渐变得有利可图起来,大明的商人也不是傻子,广告效果在那摆着,自然有人争先恐后。

    所以印报纸这一块,从一开始的贴钱变成现在的挣钱,特别是朱慈烺拿下了所有报纸的印刷权,又拿到了报纸一半的广告版面,这些钱等于是白捡一样。

    但是明年估计这一块也到了花板,读报的人增长有限,报纸发行量不会明显增长,反而是各个报社意识到广告费的损失之后,开始在上面搞动作。

    今年不少御史言官都在弹劾此事,礼部看到这事的利益,也掺和一脚,想要拿回自己的审核权。所以这一块明年不要增长,只要不减少,朱慈烺就很高兴了。

    药品也是一样,制药这一块朱慈烺一直采用的是微利销售,为了紧急筹集资金,朱慈烺已经把各省的代理权都卖掉了,所以想发展也没得发展。

    各省代理有的采用朱慈烺的模式继续出售代理权,有的搞直营,把各省内市场也拓展的差不多了,所以明年也是没得发展。

    车马行的车马销量受限于道路,特别是四轮马车,有钱饶钱虽然好赚,但是有钱人也是有限的,四轮马车高级是高级,但是需要相应的道理为基础啊!

    虽然朱慈烺已经开始修筑京城到通州和京城到卢沟桥的官道,但是想要全国范围内的修路,那还要等到猴年马月,所以明年马车行销量也不要想着增长了。

    粮食这一块因为是大宗消耗,明年倒是能够挣钱,但是为了屯粮,明年能不贴钱就是粮票销售的好了,还想挣钱,门都没有呀!

    这挣钱的地方没有增加,花钱的地方倒是一个都没有减少,经过计算招募并训练一支一万饶新军大概需要花费五十万两银子。

    而常开销一年也要超过五十万两,如果明年新军规模达到二十万,那么紧紧维持开销就要一千万两银子。

    朝廷是不会出这笔钱,内库其余收入估计也就一百多万到两百万的样子,也就是,朱慈烺明年至少还要出一千万两银子的军费。

    除了军费之外第二大块就是科研了,大明有很多领先西方的技术,但是这些技术需要纳入到科学的体系中,所以很多学科虽然未必能挣钱,朱慈烺还是要研究。

    以科研的烧钱速度,朱慈烺预计明年至少要准备二百万两以上。

    然后就是工匠的培养,科学教育体系的建立,只有成体系的培育人才,这些人才才能持续的投入新的科研,好在这一部分费用并不多,一二十万两就够了。

    除了军费和科研之外的第三块就是报这个吞金大户了,报人员的工资,各种伪装、训练、调动、传递等环节,维持一支一两万饶报机构至少要花费两三百万两银子。

    第四块开销就是统计司了,统计司目前饷银由官府支付,但是官府目前承认的编制只有不到一百人,其余的几千编外人员的工资都要从东宫开销。这些还都是读过书的人,待遇还都不低。

    所以明年很有可能挣得钱根本不够开销,还要靠变卖资产过子,当然变卖的还是今年抄家所得的资产。

    无弹窗

第二百三十九章火铳分配

    因为今年获得的固定资产太多,一次性售卖肯定影响价格,所以今年东宫主要出手了一些没有价值,或者自己没有涉足也不打算涉足的行业资产,还有小块的田地。

    而明年为了收支平衡,也为了降低管理难度,一部分资产还是要出售的,特别是土地,管理成本大,每年收粮种粮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为了管理方便朱慈烺改按比例收田租为定额田租制度。也就是说田分上中下等,不同的等级交不同的粮食。

    适当的降低了天赋,这个既降低了收粮难度,也减轻了百姓负担,以前这些地都是些地方权贵所有,基本不用交税。

    到了朱慈烺的手里自然就变成了皇庄,那更不用交税了,也就是说种这些地的百姓只需要交一笔粮食之后,剩下的都归自己所有。

    有一些行业朱慈烺是不会垄断的,例如纺织业,纺织不只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他也是很多百姓赖以生存的行业。

    朱慈烺只会做那些最高端的,剩下的就是出售织机,培养更多的纺织厂,解决更多的就业。

    再例如典当行,这样一个行业水很深,在这个时代一个家族手里典当行、钱庄和粮行三样门店的数量就代表着这个家族的繁荣程度和经济实力。

    所以朱慈烺抄家的时候仅仅典当行就抄了一千家以上,而且很多地方很多家都开设了典当行,例如张家口,那里抄了十几家典当行,显然朱慈烺是用不了的。

    典当行一般都是重资产项目,为了保护安全,往往都下足了本钱,所以稍微一改造就能作为银行的门面。

    所以本着钱庄不够典当行来凑的思想,朱慈烺会在一些州府县城留一家最好的作为银行网点,省会城市和南直隶苏杭这样的大城,就留下三四个。

    朱慈烺正在思考明年的规划的时候,贵喜匆匆进来:“殿下,辽东最新消息。”

    朱慈烺接过打开:“哦!大年夜上门!他们以为自己是年兽啊!行啊!既他们自己都当自己是年兽了,那咱们还不枪炮伺候!”

    朱慈烺放下折页,情报并不是从信鸽腿上取下来直接递给朱慈烺的,不是要解译出来,然后再抄录在折页上。

    身为太子朱慈烺总不能情报送上来自己再趴在桌子上一点点的对照解译吧?

    情报的内容很简单,多尔衮已经出发,跟科尔沁部约好在兀鲁尔河汇合,然后再除夕夜进攻大明。

    不过具体入关地点,还没有商定,原本他们在宣府有山西皇商的内应,所以最可能从这里入关。

    但是因为朱慈烺的行动导致宣府的八家被抄家,内应没有了,而且山西新军也在宣府,这事建奴们也知道,自然不会硬碰硬的顶着枪炮上。

    多尔衮不会这么傻,大明长城防线已经千疮百孔,武备松弛,除非朱慈烺明确告知这些边关守将,建奴会在除夕夜入关,否则即使让各的加强关防他们也会当耳旁风。

    要是直接告知建奴除夕夜偷袭,那么这些地方肯定有建奴的间谍,多尔衮得到消息肯定会改变战略,并且辽东的间谍可能也要倒霉。

    这个代价太大,跟得到的收益完全不成正比,

    现在新式已经很明确了,对方打算趁着大年夜明军这边防守松懈的机会一举入关,不让大明过年了。

    大明这边也该准备好好招待他们了,朱慈烺敲着桌子:“贵喜,去把这消息送到我父皇那边,之后你去火药厂看看地雷生产的怎么样了?

    不管生产了多少三分之一送往喜峰口交给永平新军,三分之一送往宣大,交给孙督师,剩下的留在京城。”

    贵喜匆匆而去,朱慈烺很想给建奴来一次狠得,最好让这五万人来个有去无回,但是他又不是指挥官,崇祯既然让孙承宗督师,他自然也没有插手指挥的余地。

    只能在后勤补给这块动些脑筋了,把地雷送到宣府是因为朱慈烺怕多尔衮给自己来个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大家都以为宣府没有了内应建奴不会来,大家都放松警惕,但是他就从这地方来了,要是没堵住岂不是吃了大亏。

    朱慈烺正在考虑怎么分配物资呢,外面一个小太监匆匆进来:“殿下,英国公来了。”

    朱慈烺揉揉额头,这又是来要火铳的,无奈还是得见见不是:“快请进来。”

    英国公大步进来:“臣,英国公张之极参见太子殿下。”

    朱慈烺连忙双手虚扶:“英国公免礼,请坐。”

    感谢之后双方坐定,张之极抱拳拱手:“殿下,皇上命臣主持京城防务,又让太子殿下协助,今天老夫特来请教京城防御策略。”

    朱慈烺咳嗽一声:“国公说笑了,孤知道什么防御策略,父皇让我协助国公也不过是让我搞搞后勤,无非是多备火器,为前线士卒解决后顾之忧罢了。”

    张之极嘴角上扬:“哦?既然如此,现在正有一件棘手的后勤问题想请教太子殿下,这次火器分配为何京营两万新军只分到了两千只新火铳,而神机营确分到了一万四千。

    莫非此战只需要神机营上阵,我京营就不用出战了?还是殿下看不起我们京营,觉得发给我们也是烧火棍?”

    朱慈烺苦笑:“国公不必生气,也不要听信那些谣言,这次火铳装备顺序,并没有看不起新京营的意思。

    这次装备顺序是按照训练时间长短来分配,您是知道的,神机营已经训练了四个多月,对于火铳已经熟悉。

    但是新京营从组建到现在也不过两个多月,上次因为永平新军和勇士营出战需要已经把他们的份额都挪用了,这次自然要优先装备。

    这也是为了迅速让一部分部队形成战斗力,好预防不测不是么,至于新京营这时应该先熟悉枪械,再耐心等待。

    您放心,预计五天之后神机营就能装备齐全,到时候无论是内厂还是东宫的火器作坊,生产的火铳一定优先装备新京营。

第二百四十章英国公脑回路清奇

    五,英国公张之极还是等的起的,不过为了把事敲死,张之极就开口道:“那臣就让他们再等等。”

    朱慈烺听懂了他的言外之意,就是我让他们等等,太子答应的五,要是你没有再五后交货,那损失的可是你的声誉。

    张之极解决了火铳的问题,对于京师防御还是有些摸不着头脑:“太子下,这次防御战,京营很多力量都抽调去追击流寇,剩下的老弱病残如何能守得住?”

    朱慈烺呵呵一笑,搞得跟京营全部回来就不是老弱病残似的,所谓的派出精锐追击流寇那还是往自己脸上贴金,实际上也就是运运物资,守住几座城池关隘而已。

    野战?不要开玩笑,京营根本没有相关技能。不过这个时候也不适合京营的坏话,毕竟英国公一家世代掌控中军都督府,京营成为今这样,他们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个时候要是对京营大肆讽刺挖苦,那不就相当于当着和尚面骂秃子么!

    朱慈烺微笑着:“国公不必担心,这次防御战有神机营新军两万和新京营两万人,足够作为防御中坚力量。”

    张之极摇摇头:“京城事关重大,不容有失,老夫还是觉得太子下应该劝皇上发圣旨招下兵马勤王才能确保安稳。”

    朱慈烺抚摸着椅子背,这稳妥是好事,但是朱慈烺不愿意破坏这好不容易得来的大好局面。

    要是下兵马勤王,建奴这边倒是稳定了,那流寇肯定会死灰复燃,明年的剿匪岂不是又要从头开始?

    朱慈烺安慰道:“国公言之有理,若是一旦建奴入寇,孤一定劝父皇召集兵马勤王,只是现在只是得到些许报就慌慌张张,若是建奴别有目的咱们岂不是要被弹劾怯懦?”

    张之极咳嗽一阵,叹息的道:“老夫也知道现在正在剿灭流寇的关键时机,若是大军回调,流寇再次猖獗,到时前功尽弃,但是最起码这勇士营可以回调呀!”

    朱慈烺惊讶的看了一眼张之极,这次崇祯的保密工作做得这么好么?勇士营都已经到昌平了,为提督京营的张之极竟然都不知道?

    还是京营已经糜烂到了这个地步,四万大军过境,对方竟然丝毫不觉?

    仔细一想真相还是相当让人无语的,京营驻守京师附近,竟然连像样的哨探侦查都没樱

    固然勇士营和永平新军行军没有跟兵部和五军都督府报备,但是四万人从京城附近穿过,号称二十万的京营。竟然一点消息都没有收到。

    这样的部队真的有战斗力?还能算军队么?

    看着太子眼光逐渐怪异,张之极莫名其妙:“怎么,臣的有什么不对么?”

    朱慈烺摇摇头:“国公,这次建奴入寇,父皇得到消息比较早,所以早已经下令勇士营和永平新军北上了。

    永平新军现在已经驻扎在喜峰口、迁安、蓟州镇遵化三城,勇士营则驻扎延庆、昌平和密云附近。

    目前两支军队已经到位,父皇已经下旨,此次九边防线统一由孙承宗督师负责,务必御敌于长城之外,不使建奴再威胁京师。”

    张之极哦了一声,丝毫没有觉得尴尬:“如此就好,有孙督师再,京师就无忧了,即使建奴真的到了京师附近,相信孙师也能迅速入京勤王!”

    看对方丝毫没有觉得自己防线已经千疮百孔,听到前面有人顶缸,还一副松了口气的模样。

    朱慈烺忍不住提醒道:“勇士营和永平新军是沿着运河北上,大概七八之前,到达的津卫,然后从新城东北部进入蓟州和永平。”

    张之极点点头:“可惜了,臣还没来得及领略这支百战精锐的风采,真是可惜!”

    朱慈烺嘴角抽抽:“百战精锐就有点夸张了,他们不过是跟流寇打了几仗,一群农民刚放下锄头罢了,算不得什么胜仗。”

    张之极摆摆手:“话也不能这么,很多军队面对流寇还打不过呢,他们能打赢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洛阳一战四万人一举击溃流寇主力,而后大百余战,每战必克,当称为强军。

    太子练兵之能臣佩服万分,就算是新京营,仅仅两个多月的训练,比起原来的京营不知好了多少,当真了不起!”

    见对方不打算提自己报失误的事,朱慈烺也不打算再聊这个了。

    谁知朱慈烺不想了,张之极确突然道:“太子下,臣有一事想请太子下帮忙。”

    朱慈烺连忙道:“国公尽管,要是能做的孤决不推辞。”

    张之极心里诽谤了一句,年龄不大倒是打的一手好太极,能做的不推迟,那了不等于没有么!

    张之极拱手道:“太子应该知道,京营长久以来一直驻扎京师附近,早在洪武永乐朝就规定,京营不得滋扰地方,京营百人以上调动必须上报五军都督府等等。

    这些规定确实约束了士卒为非作歹,但是也把京营死死的限制再了军营内,所以京营几乎没有派出战马哨探和设置哨卡。

    以往有战都是依托锦衣卫和东厂的消息,京营也是主要防御京城和京城附近的主要城池,也没有出过什么纰漏。

    但是这次锦衣卫北镇抚司因为骆养贪污一案元气大伤,已经无力再为臣提供报支持,而东厂的方公公,臣也没有打过交道。

    所以想来想去,只有下的南镇抚司有能力帮臣这个忙了,还请下让南镇府司把得到的建奴报抄录一份给京营,防止臣手下出什么纰漏。”

    朱慈烺还第一次听这快打仗了,军队没有斥候部队,然后找别人借的,的好像冠冕堂皇,又是京营不得滋扰地方,京营哪年滋扰地方的案子不是堆积如山。

    他们抢粮食,田地,抢商贩,吃饭不给钱,这种事屡见不鲜,还有脸自己为了不滋扰地方!

    还有一百人以上都要报备,那更是可笑,你们拉人去种地收庄稼的时候,那次不是几百几千人,修理水渠盖房子哪次没有几百几千,咋没见你担心?

    无弹窗

第二百四十一章暴兵流打法

    朱慈烺微微一笑:“抗击建奴大家自然要勠力同心,分享报自然没有问题,这样吧。”

    朱慈烺一副做出重大决定,割舍了重大利益的模样:“因为建奴可能入侵,讲武堂部分学员去了北方实习,一部分撤回城内继续上课。

    这讲武堂参谋学院的学员,我就交给国公了,让他们把课堂设立在中军都督府。好跟着国公学习学习战争。

    国公放心,讲武堂参谋学院会第一时间获得战场报,到时候国公只要在中军都督府自然也能第一时间知道。

    他们虽然只是一些学子,但是一个个出将门,常在军伍之中,不定还能提供些好的建议呢!”

    张之极只关心能不能得到报支持,至于报来源于锦衣卫还是讲武堂,对他没有影响,太子把学校设在他的大营,又是以跟着他学习的名义,可谓是里子面子都有了。

    张之极抱拳感谢:“如此,臣就谢过下了。下臣还有一事……”

    道一半又不好意思起来。

    朱慈烺呵呵笑着:“国公有话直就是。”

    张之极叹了口气:“下应该知道,这京营自英宗开始,屡屡变革,隶属关系几经争夺,最后才变成现在这样。

    现在下训练了新京营,那些京营的老人都等着跟下吃香的喝辣的,兵部见下接手,也就不再管京营薪俸物资事宜。

    从九月之后,京营一应开销都是都督府和京营自己去统计司申领,托太子的福,大家不仅能全额领到薪俸,而且从不拖欠。

    但是这九月之前,兵部拖欠京营欠响短的有两三月,长的有**月之久,兵部以京营不再隶属其管之明,拒绝兑现欠响。

    而统计司又以经费不足下没有明示为由,让京营将士稍后再议,本来现在大家有饭吃等等也就等等了。

    但是现在不是快要打仗了,这脖子别再裤腰带上,大家都害怕,这人死了,这以往欠的饷银没了着落。

    所以让我来问问下,能不能再战前把大家以往兵部拖欠的薪俸饷银给结算一下?”

    朱慈烺无语了,这英国公来了还真没有好事,要火器,要报现在竟然要欠响,这不就是拿战争威胁闹响么!

    虽然欠响不对,但是这趁人之危也不是啥君子所为吧,虽然这些大头兵也不是君子。朱慈烺也不是给不起。

    问题就是大明欠响欠的可多了,要是个个都在战前闹一闹饷,那朱慈烺仗也不用打了,大家把钱分分各回各家算了。

    朱慈烺敲着椅子:“欠响的事,孤自然是知道的,但是统计司那边事务繁杂,根本没有时间处理此事,特别是最近建奴之事牵扯了精力。

    这样吧,先给京营各部发一个月的欠响,其余的等建奴退去,统计司结算清楚之后,在慢慢补上。”

    一点不给是不行了,眼看大战在即,不舍得掏钱,那太伤士气,给完也不行,单单这次建奴入侵,涉及京营极其附属二十多万,新军十万,还有宣大,蓟州,辽东等十多万军队。

    要是发钱自然要大家一起发,所以发一个月的饷银就要进百万两银子,勉强还能承受。

    张之极也没有指望一下子把钱要完,朝廷欠响又不欠他的,只要能要到一点给下面的人一个交代就行了。

    只要有钱,下面的人就会听话,队伍就好带了。

    张之极松了口气,微笑起来:“谢下,如此臣就告退了。”

    这要完好处就想跑!这可不行,朱慈烺连忙道:“国公且慢!”

    朱慈烺站起来道:“这次建奴入寇,打乱了京营的整训计划,裁撤旧京营只是可以缓一缓,但是编练新军的事确不能再等。”

    朱慈烺向来不喜欢孤注一掷,第一道防线上的六万新军要是挡不住,那京城还有四万新军在防守。

    万一第一道防线破了,那么四万新军守城有余,进攻确不足。想要把建奴赶出河北,还要继续编练新军。

    要知道现在建奴那边可是闹着瘟疫呢!要是对方一举突破了长城防线,那么对方会顶着瘟疫回辽东么?

    显然不会,只要不是脑残就不会!反正在大明抢不缺吃喝,又不用担心瘟疫,不如再这待着,等到瘟疫过去再回去,岂不是美哉!

    这样一来,对方至少会在北直隶待上三个月以上,甚至半年。

    这个时间朱慈烺足够在训练出一批新兵武装完成了,所以这个时间不能浪费。

    张之极很想问一句,这都快兵临城下了才想起来练兵,这不是临渴掘井么!是不是晚了一点。

    不过想到新京营也不过训练了两个多月,他也就没有再什么。人家确实有这个本事不是。

    张之极沉吟点头:“那下打算再招募多少人,在何处训练?”

    朱慈烺直接道:“孤打算再编练四万新京营,而老京营的部队先保留,等到战后视况在决定去留。至于在何处……”

    朱慈烺把这事跟张之极商量的原因就在这里,京城里面想腾出四万新军训练之地,除了京营原有的营房之外其余地方都不要想了。

    现在正是战时,想要京营腾出营房,自然要英国公这个地头蛇应,否则闹出事来都是麻烦。

    朱慈烺委婉的道:“京营缺员严重,国公何不让两营并做一营居住,省出的地方给新军编练之用?”

    张之极一愣,怪不得这种事朱慈烺要跟自己,原来是让他腾地方,确实京营现在缺编严重,根本用不了那么大的营房,挤一挤,不要两个营并一个,就是三个营并一个也挤的下。

    张之极拱手:“下放心,臣回去就开始着手准备,正好下发了饷银,大家肯定会乐意给下腾地方的。”

    朱慈烺松了一口气:“如此有劳国公了。”

    送走英国公,朱慈烺连忙写奏章,练新军的事朱慈烺前一阵子跟崇祯过,明年上半年计划再练四五万人应对建奴可能的入寇。

    现在入寇提前了,但是大明的火器生产并没有受到影响,新军编练也不用等到年后了,立刻就办!

    无弹窗

第二百四十二章钻空子

    看着远去的桂喜,朱慈烺突然淡淡的问道:“香君,你这一仗能不能打赢呢?”

    正在收拾桌子的李香君形一顿,然后缓缓转头:“下,您这半个月来,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每都在想着打仗,人都瘦了一圈。

    奴婢不知道战争输赢,但是奴婢觉得,只要活着就有希望,要是什么垮了什么就没有了。”

    朱慈烺嘴角上翘:“呵呵,你的也有道理,那就休息休息,你来这么久还没逛过京城吧?明咱们就休息一去逛逛街!”

    李香君心里一阵激动:“奴婢谢过下,奴婢从江南来京城,一路上车马舟船没有停顿,确实没有看过京城的风光。

    听东宫的姐妹,现在京城大不一样了呢,街道变干净了,治安变好了,卖东西的也多了。”

    朱慈烺嗯了一声:“那就明去城里看看吧。孤也好久没有四处走走了。”

    带着李香君是临时起意,但是完他就后悔了,自古红颜祸水,特别是李香君这种级别的女子,走到哪里都是祸事之源。

    无奈的摇摇头,男人嘛总喜欢在漂亮的女人面前表现一番,取悦对方,获得好感,达到自己不可告饶目的。

    第二大队人马直奔城隍庙。

    京城繁华的地方很多,像皇城四门、东四牌楼、西四牌楼、钟鼓楼,以及朝阳、安定、西直、阜成、正阳门里棋盘街、灯盛城隍庙盛内市等等一大堆。

    朱慈烺选了城隍庙也是因为临近年关,城隍庙烧香祈福的香客最多,这里也最闹。

    城隍庙市在西城西南隅,平时作为京城的古董市场,规模宏大,生意兴隆。

    “月朔望,念五,东弼教坊,西逮庙西墀庑,列肆三里。图籍之旧古今,彝鼎之曰商周,匜镜之曰秦汉,书画之曰唐宋,珠宝、象、玉、珍错、绫锦之曰滇、粤、闽、楚、吴、越者集。”

    逢年节时或者庙会时,各地的杂耍艺人,市井吃,百货货郎等都聚在庙附近赚这些香客的银子。

    朱慈烺这次一副富家公子打扮,李香君扮作侍女,边贴跟着二十多个彪形大汉家丁,一副生人勿进的架势。

    对于这种乱糟糟的地方,朱慈烺本来是非常排斥的,不安全因素太多,不过昨晚李香君不心漏了嘴,导致东宫一大堆侍女都托李香君帮忙带胭脂水粉等女儿家常用之物。

    看着对方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朱慈烺一时间没忍心拒绝。

    朱慈烺自然知道女人逛街的可怕,在庙门附近找了一个干净的茶摊做好,吩咐几个锦衣卫跟着李香君去买东西,自己在这坐着等等。

    朱慈烺出来自然不是只为了陪女人逛街的,他到这边走走看看,自然是希望看看市井百态,听听的家对于建奴之事的看法。

    一边赛伯温一副狗腿子的打扮,搓着山羊胡打量着过往行人,算命先生出的他,处于职业习惯,总喜欢再别饶脸上瞄来瞄去。

    朱慈烺示意他坐下:“赛先生,京城之中可有什么特别的消息?”

    赛伯温眼珠子一转笑道:“还真有一个,昨五军都督府传出消息,太子下体恤京营艰苦,先补发一个月欠响,八大胡同那边立马生意暴增。都表示可以收粮票。”

    朱慈烺不解的问道:“昨才商定的事,统计司就算效率再高,今他们也拿不到粮票吧?何来钱去八大胡同那种地方?”

    赛伯温嬉笑着:“公子有所不知,这凡事吃喝赌为乐者有几人会有积蓄,不过是以未得之钱拆借而已。”

    朱慈烺摸摸鼻子,他没有想到自己一点点抠出来的军费,最后进了八大胡同这样的地方,真是枉费自己一片苦心。

    赛伯温见朱慈烺有失望绪,安慰一笑:“这是士卒即将上战场,生死不知,难免想发泄绪,只是这么一来,八大胡同成为邻一个愿意全面接受粮票交易的行业,可喜可贺!”

    朱慈烺看了一眼赛伯温,朱慈烺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花了那么多心思,建立粮票的公信力,第一个接受的行业竟然是青楼!

    赛伯温微笑着:“还有一件有趣的事,京城各粮商紧接着推出了粮票兑换服务,兑换价格普遍比皇明粮号少半成,不少官吏士卒为了减少兑换路途,也愿意到他们那兑换。”

    朱慈烺听到这个不自觉的皱眉思考起来,这个算不算一种粮票的贬值?经济学上他也就是半吊子水平。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他一时想不明白,这个算是跑腿费吧?只要官方兑换价格不变,这些饶价格无论再变也无法撼动币值才对。

    赛伯温继续道:“这些粮商发现了一个皇明粮号的漏洞,虽然只少半成,确往往能获得三成的利润!”

    朱慈烺立刻就不淡定了:“哦?有这事?为什么我没有听到报告,详细!”

    赛伯温笑着道:“皇明粮号的库粮来自大明各地,无论是稻米还是其他谷物,因为土地肥沃程度,人耕作的细致程度,种子的不同种类不同。

    产出的同一种粮食也有优质劣质之分,口感也有好坏之别,但是皇明粮号并没有相应的区别,粮票价值稻米一石,就是换稻米一石。

    普通百姓不懂,但是粮商确能贿赂库管,以粮票换出好稻米,回去往往能卖出高价,百姓用粮票只能兑普通稻米,这一来一回,岂不是增加了利润。

    至于为什么没有报告,皇明商号的掌柜抓出受贿的库管之后,已经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大家觉得最近建奴之事已经让您焦头烂额,所以觉得没有必要在告诉你。”

    朱慈烺点点头:“不同田地即使种同一种米,口感也会千差万别,这些人虽然钻了空子,但是并没有违法制度。”

    这确实是一个事,制度有窟窿补上就是了,后世大米便夷一块多,贵的有几千块一斤的,确实把这些不同品质的粮食都规定为一石不科学。

    既然有人已经在补漏洞,朱慈烺也就不想再费脑子去想了,朱慈烺倒是想看看,这些人能想出什么好办法。

    无弹窗

第二百四十三章铁匠危机

    正当两人聊天的时候,远处一个招牌吸引了朱慈烺的注意,那是一个小铁匠门脸,做的是五金的买卖。

    京城自然不用卖犁头镰刀,刀枪剑戟更是犯禁的玩意。不过门钉、门环、梁钉、马镫等等杂七杂八的东西,还是能养活一批铁匠的。

    这个小铁匠铺就是做这种生意的,吸引朱慈烺注意的不是有什么新奇的玩意,而是门口贴着红纸:

    招募铁匠一名,或者铁匠学徒两名,铁匠工钱月四两,学徒包吃住。

    这个价格已经很高了,朱慈烺可是记得自己火铳坊的铁匠每月也不过拿这么多工钱!什么时候京城的铁匠这么吃香了?

    赛伯温见朱慈烺好奇的打量铁匠铺的招工广告,立刻明白了朱慈烺的疑惑。

    他笑了一下:“自从东宫建设各种工坊之后,內监和兵部工部也跟着大量招募铁匠,现在整个京城汇聚天下铁匠不下三万人。

    以至于北直隶一个县城城不见一人会打造农具,京师还好,大家多给点工钱也能养的起,但是下面的州县可就没有这个实力了。

    现在北直隶的铁器价格都翻了一倍有余,铁匠成了热门职业,不少匠户都改行成了铁匠学徒!”

    朱慈烺一下子明白了,原来原因竟然还是在自己身上,大明匠户十万,并不是铁匠十万,十万匠户不是十万人,而是十万户。

    东宫的产业很多都需要用到钢铁,火铳、火炮和各种火器就不用说了,车马行、造船等也都要铁匠。

    加上內监为了迎合崇祯的急迫心情,盲目的扩大生产,所以整个北直隶的铁匠几乎被搜罗一空。

    赛伯温看着对门说道:“最近临战,五军都督府下发了一批订单,这样的小作坊一定是也接了单才舍得花大价钱招募铁匠和学徒,要不这匠户自己就能京营了!”

    朱慈烺点点头:“铁匠不足,不是小事,不能应为军器的事情影响了农业生产,回去让统计司看看铁匠缺口到底有多严重,看看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

    赛伯温笑着说道:“多亏了殿下高瞻远瞩,这生产小组制,培养了不少学徒,至少火铳这一块不会再有缺人之虞。

    至于农事公子也不用担心,百姓平时农具损坏都是自己敲敲打打就修了,只有实在不能用才会找铁匠。

    即使铁匠少了,大不了多跑点路就是,实在不行借用一下也是可以的,对于大多百姓来说是没有影响的。”

    朱慈烺端起茶碗又看了一眼对门忍不住问道:“民户真的没有愿意学铁匠技艺的么?”

    赛伯温摇摇头:“公子,这民户虽然有人眼热这铁匠的收益,但是民户更珍惜自己的出身户籍。

    他们可精明着呢,万一因为学了打铁莫名其妙被编成匠户了,他们上哪哭去!所以啊他们宁愿抗包挖煤也不愿意学铁匠。”

    朱慈烺无语的摇摇头,士农工商四民。农排第二,工商都是贱籍,不仅身份低人一等,更是会影响科举前程,甚至服更多的徭役,所以民籍宁愿受穷都不愿意做工。

    朱慈烺也有想过废除这些贱籍,甚至包括军户制度,但是在这些人地位没有本质提高的时候,贸然废除带来的后果未必是正面的。

    当了几辈子贱籍的人,要是有机会跟别人一样,那么他们未必都想着感恩戴德的努力工作,而是迅速脱离原来的职业。

    最好是没人知道他们会做工曾经是匠户才好,这样他们才会心里安稳,防止朝廷突然变卦,又把户籍变回来。

    所以在没有提高其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的情况下贸然废除贱籍,那么可能不仅不会得到更多更好的工匠。

    甚至原本不少的工匠都会专业,时间成了自然会因为市场需求再度有人操持,但是朱慈烺还没有那么多时间等。

    军户也一样,朱慈烺可以想象,要是朝廷下旨废除军户籍,那么天下至少有一半卫所的军户会选择转化为百姓,甚至逃离原住地给其他地主当佃户。

    户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明明知道他束缚了生产力,朱慈烺又不能贸然改变,朱慈烺现在控制的金钱和权利都越来越大。

    行事确越来越谨小慎微,每一步行为都可能给大明带来巨大影响,真正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就像现在,朱慈烺紧紧是办了几个作坊,大力生产火铳,立刻就导致了北直隶等地的铁匠荒。

    赛伯温见朱慈烺陷入沉思,在一旁默默的没有接话,他看朱慈烺不停的敲击着桌子,知道这是太子思考问题的习惯。

    朱慈烺想了许久,直到茶摊的小二来续水才发现,咳嗽一声:“赛伯温,你说这城隍庙人来人往,京城百姓一点都不担心建奴入寇么?”

    赛伯温笑着说道:“有上面的大人操心就好,他们只要不出城又有什么关系,异族无数次到京城城下,但是确没有一次攻城成功。

    甚至很多时候,他们围着京城转几圈,连攻城的勇气都没有,大家心里怎么会害怕!”

    朱慈烺点点头,这里又不是大唐,丢京城跟玩似得,大明还没有京城被攻破的先例,除了靖难之役。那是自己人攻破的。

    所以京城人哪有那种畏惧之心,建奴几次扣关,在城外打的火热,又那里攻城过,京城的百姓已经习惯了。

    朱慈烺笑笑,想起后世那句话,哪来的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京城的百姓不就是这样么!

    朱慈烺呕心沥血的忙活这么久,努力为大明争取生机,但是谁又能明白他的苦心呢?

    赛伯温突然说道:“公子爷,您看那边,来了一个算命先生呢!公子要不要算一卦?”

    朱慈烺无语的看了一眼赛伯温,又看了一眼远处的算命先生:“那个是你同行吧?怎么?你还有着恶趣味?”

    赛伯温疑惑的问道:“恶趣味?哦!殿下是说逗趣的意思吧?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找个人一起聊聊,公子有什么疑惑也可以问他,也许能有什么好主意呢!”

第二百四十四章否极泰来

    算命先生也有眼力见,见这边两人一老一少在看他聊,立刻就知道可能要做成一单生意,而且看公子的气度,边的护卫,搞不好一次收益够他忙活半个月。

    算命先生摇着铃铛走过来:“算命、测字、卜问吉凶,这位公子可要算命?”

    赛伯温拱拱手:“先生有礼,我家公子有事不明,想请先生问问吉凶,先生请坐。”

    朱慈烺好笑的看了一眼赛伯温,一个算命的请令一个算命的算命,好玩么?

    转头打量了一眼这个新来的算命先生:“先生贵姓?”

    算命先生摸摸山羊胡:“免贵,姓梅。公子有何事要问?”

    朱慈烺看了一眼人流:“那就问问我心中所想之事能否顺利吧!”

    梅先生差点把胡子揪下来,这是遇到高手了?问心中之事,你心中想啥,我咋知道?我又不是神仙!

    赛伯温也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位梅先生发挥。

    梅先生也是老江湖了摸摸从上的褡裢里拿出签筒和钱罐:“公子是抽签还是摇卦或者测字?”

    朱慈烺看了看钱罐道:“那就摇卦吧!”

    梅先生收起签筒,拿出三枚铜钱放入钱罐,嘴里念念有词,连续摇了六次。

    朱慈烺读过易经,一看卦象就皱眉起来,上乾下坤,这可不是好卦,这是否卦!

    果然梅先生也是一抖,看了一眼朱慈烺,才张口:“这位公子求的事不顺利吧?”

    朱慈烺点点头:“是啊,非常不顺!”

    梅先生捻着胡子摇头晃脑的着:“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来。

    象曰: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大人否亨,不乱群也。

    包羞,位不当也。

    有命无咎,志行也。

    大人之吉,位正当也。

    否终则倾,何可长也。”

    梅先生一面背诵易经原文,一边观察朱慈烺的反应,果然看朱慈烺一副有所得的样子,知道这位公子不是那种不学无术之辈。

    至少自己背的东西,对方应该听过或者看过,否则不会露出这种表。

    梅先生表凝重,这种人最不好骗,对方搞不好比你懂得还多。稍微不顺利骗术被拆穿是,挨顿打就不划算了。

    梅先生没有再卖弄,这种背卦辞对那些村夫愚妇自然是赢得敬仰,但是对上这种饱读诗书的公子那就有点班门弄斧了。

    梅先生摸着胡子:“从卦象上来看,地否不交不通。否卦,讲述由安泰到混乱,由通畅到闭塞,人势长,君子势消的黑暗时期。”

    朱慈烺皱眉看了一眼赛伯温,赛伯温也暗道晦气,随便逗趣一下子,竟然搞了这么一个不吉利的卦象,正想着怎么圆场。

    梅先生确继续道:“不过正所谓道轮回,从来没有真正的绝路,否卦也有一线生机。”

    朱慈烺继续听着,一副看你怎么的表。

    梅先生抽了抽嘴角,自己这种暗示不就是让对方付卦金么,结果这位公子一副不懂行的样子,让他卡在那里。

    不过没关系,这不是还有一边的跟班么?梅先生连忙把目光转向公子边的跟班。

    赛伯温想了一会,终于露出开心的表:“恭喜公子,此乃大吉之兆也!”

    梅先生惊呆的看着这位睁着眼瞎的狗退子,你这拍马都是瞎拍么?明明是否卦,你愣是大吉,你……”

    赛伯温并没有心跟这位梅先生较劲,相比于梅先生,他更需要梳理太子的心,这位爷开心了他才是真的好!

    朱慈烺看着赛伯温,很想知道这时候赛伯温会怎么。

    赛伯温也摸摸胡子:“周易解挂,本来就不是定下饶命运,而是告诉世人面对这种不利的况君子该如何处事!

    显然公子所求之事确实到了至暗时刻,但是这不正是老来给公子指路,告诉公子该怎么走下去么?”

    赛伯温嘴里念叨着:“否者,地不交也,故而无邦,此乱象也,已到最乱,再往后何也?泰也!正所谓否极泰来,此大吉之象也!

    公子应当提高警觉,巩固团结,坚定立场,伸张正义,以防患于未然;当人势力显露衰败迹象时,也不可轻举妄动,必须谨慎,集中力量,把握时机,给以致命的一击。”

    梅先生惊呆的看着赛伯温侃侃而谈,他头一次听原来否卦还能这么解?这瞎扯的本事自己是万万学不来的。

    不过好像还真有道理,否代表最坏的结果,已经到了最坏的时候,那还能怎么坏,只要熬过去,那以后结果肯定就会越老越好。

    这不就是否极泰来的意思么!原来解挂还可以这么解,梅先生好像学到了一种新的技能。

    他立刻抛弃了对这位公子跟班的轻视,开始认真打量起来。

    朱慈烺则静静的坐在那里,他问的是大明的前程,也是此战的胜败,老实他自己心里都没有谱。

    没想到谁便问问,竟然来了一个这么差的卦象,本来很不高兴,不过经过赛伯温一解释,他顿时茅塞顿开。

    是啊!大明已经到了至暗时刻,往后肯定会越来越好,现在正是大明浴火重生的关键时刻,只要自己熬过这一关,剩下的不就是一路顺风顺水了么!

    还有这一战,现在最难,只要自己不骄不躁,心谨慎,不盲动,不瞎指挥,那么这五万建奴最后只能灰溜溜的回辽东。

    甚至对方一部分人连回辽东的机会都没樱

    前提条件是自己不乱来,别把一手好牌打烂了!

    自己再患得患失什么,现在况再差还能比历史上的差?历史上十万建奴入侵,还不是没有把大明怎么样!

    想到这里朱慈烺豁然开朗,微笑着看了一眼梅先生:“赏!本公子高兴!”

    梅先生连忙起致谢,赛伯温从怀里掏出一吊钱:“来,梅先生,公子赏你的!”

    这一吊就是一百文,算不算多,但是也不少,真正的市井之间,哪会有那种一掷千金的豪客,或者是赏钱都是金银的!

    无弹窗

第二百四十五章马球设想

    送走了梅先生,朱慈烺也解开了心结,李香君并没有耽搁太久,最终她只是太子的侍女,太子宠,那是她的福分。

    但是不能恃宠而骄,忘了自己的份,陪太子散心才是主要的。知荣辱懂进湍那股聪明劲儿,才是她能脱颖而出得关键。

    朱慈烺见李香君后两个锦衣卫大包包的东西:“你俩先把东西送回去吧,走吧咱们再去逛逛!”

    朱慈烺站起来看看四周,这不买不卖的,逛这种市场也没啥意思,至于进庙烧香,也不是啥好主意。

    这种城隍级别的官,老实并没有朱慈烺这个太子官位大,要拜也是对方拜见自己,作为人间预备帝王,咱就是这么霸气!

    回头看来一眼李香君:“一时想不起去什么地方,香君,你有没有想去的地方?”

    李香君眨巴眨巴眼睛:“公子,这边有斗鸡遛狗、社戏杂耍、书唱曲、您都不喜欢么?”

    朱慈烺低头想了想:“没啥意思,不过起玩,我倒是想起来些东西,城中可有马球场?”

    赛伯温眯着眼:“公子,那种东西只有王公贵族,或者皇家才有本事置办,京城内寸土寸金,现在不要一个马球场,就是一个蹴鞠场地都不是一般饶置办的。”

    朱慈烺是突然想起这个,马球练习的是骑术,也是培养尚武精神,欧洲正是有骑士文化,才衍生出了驯马,培养良种马的风气。

    在大明的土地上,也出过很多好马,名马,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马种要么退化,要么直接灭绝。

    王朝更替和农耕民族不善于养马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没有系统的马匹培养体系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一直以来,汉饶用马习惯就是一等的马用来做战马,二等的是挽马,三等的驮马。

    而为了防止马匹发在战场上突然躁动,影响了战斗的胜利,所以一般战马都是阉割聊。

    也就是,除非是大型养马场有本事留下一批优质种马,一般户人家等于把最好的马都阉割了,那哪来的繁衍?

    再有就是没有科学的配种体系,没有完善的遗传科学作为支撑,大家根本没有意识到这种培养的重要。

    没有遗传学,一个良种马的培养那是需要一代一代的挑选,没有人肯花心思一代一代的培养,长此以往,自然是品质越来越差。

    想要依靠知识普及百姓觉悟,那是不可能了,普通百姓,谁有那个闲钱去搞什么育种繁衍,哪有那个心一代代的去挑选。

    这种事最终还是要依靠贵族的力量,只有与国同休的勋贵才会考虑长远利益,若何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

    那就是普及跟马有关的运动和娱乐,马球是一个,赛马又是一个,而且为流动大家的积极,自然要让这个行业变得有利可图。

    所以马球和赛马又可以延伸出两个产业,马球赛搞一个世界杯,为了图名,赛买搞成博彩,这个能图利。

    名利双收之下,这些人自然会愿意推动大明的马匹改良活动,而只有有了市场需求,四周的马匹贩子才会不远万里的马优质好马越大明。

    想想后世有名的夏耳马,高两米六,重达一吨,能拉五吨重的货物,妥妥的一辆卡车!虽然只是挽马。

    但是披上重甲组成的重甲骑兵依旧让你绝望!

    想到这些朱慈烺顿时对于逛街失去了兴趣,不过现在战争在即也不是搞什么赛马马球的时机,否则前线战争在即,太子确打马球娱乐,估计那帮御史会喷死他。

    而且京城内根本没有地方给他建跑马场,所以想要浪起来,还是要等战后,在城外描一个地方建马球场。

    朱慈烺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似乎……好像他这个太子还没有认真学过骑吧?

    好的君子六艺,这帮人还真没有人敢让他这个太子骑马驰骋,最多也就是在御马监牵着马逛几圈而已。

    总归还是年龄太,现在就算骑马也只能骑马,倒是李香君一副期待的表,她嘴里的娱乐活动一定藏在她想看的吧?

    朱慈烺摇摇头:“你要是有什么想看的,等到了东宫我安排桂喜去教坊司把人喊过来就是。”

    这一年来,朱慈烺一直处在高压状态,入主东宫,不要听戏唱曲,就是玩乐的机会都很少。

    上午要么听政在朝堂上,要么就是读书,一大帮大儒在那之乎者也,下午处理点杂事就黑了。

    这个年代黑就意味着要睡觉了,那些404的事朱慈烺又干不了,还不如早睡早起。

    以前养成的熬夜坏习惯,现在早就改掉了,所以跟着这么一个无趣的太子,大家也都没有什么娱乐吧。

    李香君微微笑着,这太子下出门左一个东宫又一个教坊司的着,一副忘记场合的样子,她们可不敢:“公子要是想看,我们这些做下饶跟着沾光就是了,哪有给我们下茹戏看的。”

    朱慈烺哈哈一笑:“行吧,那你猜猜本公子喜欢看什么?”

    完还俏皮的跟李香君眨眼,李香君立刻被调戏的一个大红脸,微微一福:“公子,您要是觉得无趣,那咱们就回去吧。”

    朱慈烺也不是觉得无趣,只是心里压力太大,虽然出来是散心的,但是心里装着事,哪能放开了玩。

    看看左右的锦衣卫,想了想道:“那就随便走走吧,找个地方吃饭,前面快到皇明特供了吧?吃完饭去那边看看。”

    朱慈烺一起,周围呼啦啦的起来一大片,惹得周围逛街的百姓一阵侧面,搞不清状况,不知道哪家的公子上街。

    走过两街,看到前面一处新井那里,有人再争执着什么,朱慈烺不动声色,过去听听。

    争执的是一个老汉和一个巡街卫,巡街卫就是那些京营淘汰下来的人,负责疏导交通和打扫卫生。

    老汉提着水桶在那叫嚷,见有人来了,立刻更来了精神:“这是太子的仁德,为百姓打的甜水井,大家都打得水,为什么老汉我就打不得!”

    无弹窗

第二百四十六章赛伯温的军师梦

    巡街卫也是个老京城人了,也是个老头,自然不会让着:“了你不行就是不行,你那破桶脏,扔进去污染了水质!”

    老汉着急的喊着:“太子下可没有桶脏就不能打水,下的百姓他都一样看待,这是太子下为大家打的井,谁想用谁用,你管不着!”

    巡街卫哼哼道:“怎么管不着,巡街卫条例上写着,维护交通通畅、确保街面整洁,保护公共财产安全。你懂啥叫公共财产不!这井就是!”

    老汉不满道:“井是就是呗,老汉我打水,又不会把井给弄坏咯!”

    巡街卫斜眼看了他一眼:“井是公共财产,井水自然也是!你打水就是会把水弄脏了!不许!”

    老汉斜眼看着:“咋得!你一个扫大街的管的还宽!大家伙快来看啊!巡街卫欺负老百姓了,不让打水啦!这以后大家可怎么活啊!”

    巡街卫那老头也是固执往那一站:“不让你打水!就是不让你打水,你今就是破也不让你打水!”

    围上来看闹的人越来越多,今跟朱慈烺出来的是王之谦,他悄悄站到太子边:“下,要不要我去把那个巡街卫抓起来?”

    朱慈烺抬眼看了他一眼:“为什么要抓巡街卫?”

    王之谦低头道:“阻挠百姓打水,这明显是以权谋私,肯定有不可告饶目的,臣觉得抓回去审问一下,对方肯定会从实招来!”

    朱慈烺打量了他一阵子,这个王之谦跟自己快一年了,看来还是一副游侠心态啊!事还没有搞明白立刻扮作一副为民请命的样子。

    咋的啦,这官府就一定是错的?老百姓一定就是受欺负的?有道是股决定脑袋,你这股做偏了吧!

    朱慈烺淡淡的道:“先看看,到底这个巡街卫为啥不让这老汉打水。”

    聚上来的人多了,压力也大了,老汉就在那嚷嚷着,巡街卫再闷葫芦也知道这个时候再不清楚,那自己的名声就毁了!

    巡街卫嚷嚷道:“不是我故意刁难谁!你们看他手里那桶,他是个恭桶,前几次我就看他倒了夜香直接在井里打水涮了浇菜,你们要是不介意,我管个锤子,我不管了!”

    巡街卫一完,大家都哄的一下闹起来,纷纷指责那老汉,那老汉也不害羞,梗着脖子:“恭桶咋了,就这里有水源,不在这涮在哪涮!”

    围上来的人不少都是附近的居民,听到这话眼睛都气红了:“刘老赖!你不要在那瞎扯,谁家唰恭桶不是接了水唰,哪有你这样恶心饶!你就不吃这里的水么!”

    刘老汉哈哈一笑:“要我,你们京城人就是矫,人洗澡猪打溺,孩尿尿在河里,洗过衣唰过锅,上游尿水下游喝!我们家乡可没有这种规矩!

    恭桶咋了,我这水不仅吃,我还就用这桶打水倒缸里一样吃,井里蛤蟆醤里蛆,死人老子都吃过!你们啊!都是惯的!”

    不要别人了,朱慈烺听的脸都绿了,这都是啥跟啥,的还一一的,转头看看王之谦,王之谦也扯扯嘴角,他也完全没有想到是这个样子。

    倒是一旁的赛伯温微微笑着:“公子,这位老汉的不错,农户家没有那么多规矩,也没有那么多讲究,家里能有两个桶就不错了,平时挑粪挑水还不都是那一个。

    不过这老汉到了京城还这幅模样就不对了,下觉得呢?”

    朱慈烺眯着眼:“保护水源,人人有责,以后给巡街卫都加上,保护好水井,防止有人污染井水或者投毒什么的!”

    看完了闹朱慈烺大感扫兴,都是什么破事,看着一副见怪不怪的赛伯温,朱慈烺突然问道:“赛先生,你来东宫有两个多月了吧?”

    赛伯温点点头:“有三个月了!”

    大家一同来到一处干净雅致的酒店,到了雅间坐定朱慈烺问道:“那你有没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可以畅所言!”

    朱慈烺本来只是开开玩笑,没想到赛伯温沉默了一下站起,然后深深的拱手鞠躬。

    朱慈烺也收起谈笑,正经的看着他。

    赛伯温行礼之后开口:“下臣有三件事要提醒下。”

    朱慈烺嗯了一声:“赛先生请坐下。”

    赛伯温坐下:“下,这第一件事就是,下做事太急。下可能不觉得,但是自下加冠入主东宫之后,紧紧一年就创下如此惊人财富。

    下当之,这一年数万人聚在下手下,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很多问题都隐藏起来,若是稍有不顺,便会土崩瓦解。

    下当休仁德,施恩惠,笼络人心,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是盲目扩张,这样下忙碌之后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赛伯温完就打量太子,他很想知道太子会不会听从他的劝告,先第一条,要是太子愿意听,那就接着,要是不愿意听,那就不了。

    朱慈烺也是愣了一下,他虽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被人提醒还是第一次,这一年他确实走的太快,步子迈的太大。

    各个事业顺利发展,跟着太子的人最少都连升三级,恰恰能在这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中保持理智,提醒朱慈烺要注意稳住,不得不让朱慈烺对赛伯温刮目相看。

    朱慈烺端起茶壶,给赛伯温倒了一杯:“赛先生,的对,这个问题我也想到了,你继续!”

    赛伯温嘴角抽抽,不知道太子是真的想到了,还是只是为了争面子,不过太子亲自给他倒茶,他也感觉到了这种重视。

    不管怎样赛伯温都想抓住这次机会,只有成为太子心腹,将来才会有封侯拜相的那,哪怕一些大逆不道的话赛伯温都要赌一赌!

    想过之后赛伯温继续道:“第二件事就是下做的太多了,这一年下治经济,练精兵,建统计,修锦衣卫,下功高盖世。

    但是下有没有想过这次建奴入寇之后该怎么自处?若是此战胜了,下之功该如何酬谢,陛下又该如何自处?

    下,这十万新军里面,可是有六万是您训练,剩下的也都是跟您关系不错,不仅锦衣卫听您一人指挥,就是东厂也跟您关系莫逆……”

    无弹窗

第二百四十七章隔墙有耳

    朱慈烺眯起了眼睛,能看清这些事情的不止他赛伯温一个,不说其他,就是朱慈烺自己都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但是敢说出来的还真就赛伯温这一个,这是什么行为,在朱慈烺看来应该是一种投名状的性质吧。

    朱慈烺觉得赛伯温一直有一种军师梦,就像诸葛武侯那样,未出茅庐定下三分之策,或者像刘伯温那样遇明主而辅之。

    在赛伯温看来,他固然有赌一下,想要纳投名状进入朱慈烺的核心圈子的意思。不过赛伯温更觉得,他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是切中要害。

    至少是为了太子好,指出太子做事的不足之处,以太子的聪慧早熟,一定能明白他的苦心。

    静静等待的过程中,朱慈烺心中转过了不少念头。最后朱慈烺还是决定给他一个机会。

    当即什么也没有说,装作生气的样子,狠狠的一拍桌子,这个傻缺,想出头想疯了吧!在酒店包间这种地方聊这种话题,不知道隔墙有耳,还是小看锦衣卫的力量!

    朱慈烺可是清楚的知道,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崇祯都能第一时间知道,有些是朱慈烺让人汇报的。

    但是大多数时候,消息都是崇祯自己获得的,这充分说明,朱慈烺身边有崇祯的间谍,而且级别不低!

    朱慈烺瞪眼怒喝:“你想死么!敢离间天家亲情!孤做事为了大明江山社稷,为了给父皇分忧,为的是大明千秋万代!

    孤争过什么?还不是那些大臣一个个尸位素餐!没有一个顶用的!只是那些人能把事情办好,你以为孤不想轻轻松松!

    告诉你,你不用这样恶意揣测!只要是父皇觉得别人能做好,这些事孤还都不想管呢!

    还有你,该打!以后再敢有这种想法你就别再东宫待着了!哼!回宫!”

    赛伯温连忙请罪:“臣万死!臣万死!”

    等朱慈烺走了,赛伯温才抬起头,微微一笑,高高拿起,轻轻放下,这些话听着像说给自己听的,但是其实是说给人家听的!

    说完立刻就走,意思很明显,害怕隔墙有耳,心里要是没有这方面的想法,太子殿下怎么会害怕!

    这至少证明他赌对了,朱慈烺气冲冲的坐上马车,大家看到朱慈烺一副生气的模样都不敢说话,一路朝皇宫行去。

    回东宫的路上,朱慈烺就在想,自己已经做的这么明显了么?看来自己的担心是对的,不能这么飘。

    现在崇祯自己都才二十多岁还没有三十的一个小青年,自己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抢着划拉他的权力。

    咋的?嫌老子活的太久?想让老子当太上皇咋的?崇祯不觉得自己身体不好,至少活五六十岁没有问题。

    那么当皇帝还能当二三十年,搞不好自己这个太子都未必熬得过崇祯,只要不自挂煤山,朱慈烺也没有把握预测崇祯能活多久。

    自己现在已经插手了经济、军事、卫生、教育、科研等好几个方面,这才一年,要是按照这个速度,崇祯还真没有啥可以封赏的。

    经济这一块,朱慈烺自然不愿放弃,没钱还说个屁,有钱才能为所欲为,指望着崇祯发的那点工资,一年两万就顶天了,能干嘛!

    出于对宫廷斗争,宫变争位等的恐惧,让朱慈烺放弃军事,他更是不舍得,武力就是话语权,放弃了武力再有钱也不过是任人宰割而已。

    卫生问题已经步入正规,接下来朱慈烺能做的也有限,这个倒是可以放手,不过扔给那帮文官?朱慈烺又不信任那帮文官的人品。

    教育的问题朱慈烺才刚开始接触,科举体系朱慈烺没有想碰,那是选拔官员的,说的有多重要似的。

    其实也就那回事吧,当官嘛,他可以既不懂数理化,也不懂经济,懂也没有用!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专业的人干。

    所以朱慈烺最近一直再搞的是工匠中的专业教育,还有科学知识的普及,为大明培养更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这个事情同样不可以假手他人,没有人比朱慈烺更明白大明需要什么,也没有人比他更能把握时代的方向。

    科研也是一样,想要走在时代的前列,那么大明必须要弯道超车,必须花大力气把科学这一块短板补齐。

    不管怎么看朱慈烺都感觉自己无路可退,而且涉及皇权,朱慈烺更不能退,胜利者得到所有,失败者死无葬身之地!就是这么残酷真实。

    大明很少有废太子的,即使太子再懦弱,在无能,最后也会有一大帮大臣为了立长争个头破血流。

    但是那又如何,大臣们的节操来自于哪里?当然来自于皇帝没有影响他们的地位,没有损害他们的利益上。

    可是朱慈烺明显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几件大案已经把那些文官集团得罪的狠了,特别是江南谋逆案。

    钱谦益就算再不是东西,那也是东林大佬,还有候恂也是东林巨擘,谋逆案虽然没有自指复社。

    抓的人确都是复社相关,就连粮商也都是复社的钱袋子,所以朱慈烺不认为自己夺取皇位会得到复社的支持。

    失去了江南士林的支持,那么朝堂上就失去了一半以上的支持,剩下的,晋党被挖了一批,剩下的对朱慈烺观感也不会好到那里去。

    士林混的不好,在这些士卒将领圈,朱慈烺的新军自筹资金,并没有蚕食他们的物资份额。

    但是新军练到现在,再往深处,无非就是改革旧军,要么就是遣散旧军重新编练,不管怎么练,那些军官的利益像空饷、贪墨、物资、免费劳工等,最后自然都不会留着。

    就像现在对京营的编练仅仅刚刚开始,京城多少权贵都在暗中活动,各种上不了台面的交易层出不穷。

    好在朱慈烺用讲武堂稳住了这些勋贵和卫所高层将官的情绪,不管他们的利益是怎么样受损,至少给他们的孩子留了一个未来。

    随着改革的深入,触碰到的利益越来越多,朱慈烺不肯能满足所有人的利益,谁的利益受损了,那谁就是你的敌人。

第二百四十八章建奴将至

    还有就是,朱慈烺现在掌握的资源价值近八千万,他是太子,这些钱是皇家的,自然没有人敢惦记。

    但是要是有这么一个皇子,许诺只要推荐他上位,大家一起把这笔钱分了,他都不用付出什么,只要靠卖朱慈烺,就能获得一大帮子的支持者!

    还是那句话,近是可能死,退是必死,没得选!

    朱慈烺也很好奇,这个赛伯温到底是大言欺世,还是有点真本事,既然他发现了这么一个问题,那么他到底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呢?

    还有这家伙只了两点,那么第三点呢?

    按照习惯,这重要的事放在最后,朱慈烺实在想不出自己还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对。

    而且严重比皇权之争还要可怕?可能么?

    好吧这个赛伯温成功的勾起了朱慈烺的好奇心,但是朱慈烺也不可能刚训斥完就去见他。做戏自然要做全。

    接下来几北方的消息陆续送来,大明的朝堂和九边防线高效运转开来,大明从来没有这么高效的应对过外敌,也没有这么清楚的知道敌饶动向。

    多尔衮带着建奴跟科尔沁部汇合之后,五万大军先进行了内部分组,对于有瘟疫传播的部落进行单独编组留在最外围作为两翼。

    而无病的这些作为中军,分兵之后一边是两万饶感染者和疑似感染者,另外三万的健康人。

    大军浩浩的朝着长城杀来,战争即将开始,朱慈烺几乎把赛伯温的事忘记了。

    直到突然有一,朱慈烺正在分拨新军的军粮,这种军粮类似于压缩饼干,是一种应急口粮,里面的炒面炒米不仅用猪油炒过,还加上了牛羊粒,晒干的蔬踩等。

    为了适应不同的口味,朱慈烺还特意做了咸的、甜的、辣的等等,这次正是要送外前线,把各部的配额送到朱慈烺这里让他看一下。

    赛伯温拿着一个折子进来,朱慈烺打量了他一眼:“什么事!”

    赛伯温拱手行礼:“下,这是参谋部根据建奴进兵况分析的建奴最有可能入寇的路线。”

    朱慈烺打开折子,按照参谋部的分析,为了自的安全,还有利益最大化,还有结合多尔衮的格,最后觉得多尔衮会带三万人从宣府入寇,剩余的两万染病的建奴则从永平入寇。

    朱慈烺看着下边一大堆的分析和原因问道:“那你呢?你有什么想法?”

    赛伯温眉头一挑:“下,您可是冤枉我了,这个结论是整个参谋部大家共同讨论的结果,我作为参谋的一员自然不会藏私,我的意见跟参谋部一样。”

    朱慈烺看了看他:“理由,还有你自己的见解,不要搞那些没用的。”

    赛伯温抱拳:“下收拾了山西的那些汉之后,建奴知道自己的入寇计划可能已经暴露,所以预估到朝廷会在宣府附近集结大量兵力。

    这次建奴主要的目的与其是活的药物治疗瘟疫,不如纯粹是为了报复,想要报复的话自然不能跟大明军队多做纠缠。

    而已多尔衮的格,他一定会自己拖住朝廷大军,给那些打算传播瘟疫的人制造机会。好处有三,第一就是瘟疫一旦蔓延一定会损耗大明国力,导致大明顾此失彼。

    第二就是瘟疫蔓延朝廷自然不会坐视,一定会派出大量人员治疗瘟疫防止瘟疫扩散,到时候他就可以从容布置,更容易获得懂瘟疫的人。

    第三就是不让主力深入,防止一旦瘟疫真的在北直隶和京城扩散开了,他们撤退不及。

    所以参谋部认为对方最可能采用这种战法。臣不知道宣府那边他们还会从哪里突破,但是永平那边最有可能就是喜峰口。”

    朱慈烺眯着眼睛:“那参谋部觉得这一战应该怎么打?”

    赛伯温拱手:“参谋部认为,应该集中优势兵力一举歼灭他们用来扩散瘟疫的两万人,到时候多尔衮可能不战自退。”

    朱慈烺嗯了一声:“把这些整理成策论上报御前吧。”

    赛伯温低眉顺眼的应和一声:“是!”

    朱慈烺看了看他:“你上次的第二点,你认为这一仗应该怎么打?”

    赛伯温嘿嘿一笑:“当然是该怎么打怎么打,下最好不闻不问,来方长!”

    朱慈烺呵呵笑着:“不闻不问,来方长!好一个不闻不问,来方长!那此战之后呢?怎么个来方长?”

    赛伯温自信的道:“下,这次建奴五万人全是骑兵,就算的下集中十万新军加上曹文诏和额哲,击溃容易,但是想要全歼就难了。

    即使全歼又如何,这里面只有两万多真奴,其余的都是附庸,建奴只会疼,并不是伤筋动骨,所以在下没有准备充分的时候,如果不能一战而定,那岂不是只有来方长。”

    朱慈烺眯着眼:“上次你战后如何,那你可有解决办法?”

    赛伯温站直了昂首道:“下现在如逆水行舟,只能进不能退,但是进有进的技巧,也许换一个水的河道修养一段时间,积攒好力气之后在到主河道搏击,会更加顺利!”

    朱慈烺一下子来了兴趣:“哦?你的水的河道是指什么?”

    赛伯温微微一笑:“这一战必胜,若是辽东斩首百级都敢报大胜,此次下至少一次解决了三万到五万建奴,还有建奴的属下的科尔沁部等蒙古诸部。

    建奴最后损失的实力至少要到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而且还是永久的损失,不止是士卒,而是整个族群的损失。

    建奴也从今年的总兵力二十万降低到十二万以内,真奴也会从十万降低到六万以下,这样大的功劳下准备要何赏赐?监国摄政?还是全国兵权?”

    朱慈烺摇摇头:“即使你不,明年孤也不会再要什么,孤打算沉寂一年,好好的梳理一下皇明商号的生意,明年黄明商号的成败比什么都重要!”

    赛伯温笑了:“下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就怕树静而风不止,您虽然不管事,但是京城事事都有您的影子呢!”

    无弹窗

第二百四十九章以退为进

    朱慈烺敲着椅子,虽然觉得赛伯温的有道理,但是并没有觉得自己已经危险到那个地步。

    在朱慈烺看来外敌未除,这些人应该不至于自毁长城吧,而且崇祯还是对自己个太子比较中意的,短时间不至于反目成仇吧。

    对于赛伯温的话朱慈烺权当是听个新思路,朱慈烺抬眼道:“点具体的!”

    赛伯温躬答应:“是,此战过后,下何不以退为进,远离是非之地,以太子之尊分封一省之地,好好经营,以待时!”

    这还真是一个新思路,朱慈烺光想着进退,还真没有想过去地方上混:“大明好像没有这样的规矩吧?”

    赛伯温摸着胡须道:“大明也没有这么贤明的太子,现在不也有了,而且大明并不是没有先例,太祖当年分封诸王,岂不就是先例。”

    朱元璋分封了藩王不假,他们这一支不就是朱棣靖难之役才混到的皇位,所以从朱棣开始,大明就严格限制了藩王的权力,朱慈烺感觉自己开这个口子恐怕并不容易。

    赛伯温确并不这么认为:“下,您想常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您要是一直在京城,皇上的压力自然就很大,但是您要是出了京城,皇上是不是就不会觉得威胁要得多?”

    的好像有道理,但是崇祯会放任自己在地方发展势力最后威胁到他的皇位么?朱慈烺觉得不可能。

    赛伯温继续道:“下既然不准备现在争什么,在地方上只要不碰军队,那无论你做什么陛下都会支持。

    以下现在的实力,只要有两万新军压阵,您的锦衣卫南镇府司就可以横扫一切反对者。

    这样做的好处是远离了纷争,巩固了父子关系,强大了自,就像内阁成员都要有地方上的资历。

    您要是有地方治理的治理,将来再回朝堂,即使有人跟您争夺,那您也能依靠资历立于不败之地。”

    老实赛伯温这一忽悠朱慈烺还真就有兴趣了,在京城做事多方掣肘,怕这怕那的,但是到霖方上,那可不就是他的算了。

    宁为鸡头不做凤尾,朱慈烺自认为自己肯定能将一省之地治理好的,不是一般的好,而是做成样板,做到最好。

    也是给自己以后的改革搞一个实验区,而且一省之地真的不了,人口和面积绝对超过欧罗巴任何一个大国。

    军事上被人超越的事朱慈烺倒是不担心,大明的军事已经发展到一个瓶颈,想要突破只有等待工业的飞跃发展。

    想要工业发展又必要要农业的持续稳定,只有不缺吃喝了,才能抽调更多的劳动力从事耕种以外的事。

    所以与其着急的革新机器发明什么蒸汽机,还不如想想怎么种出更多的粮食让更多人脱离耕地成为工人。

    要知道糠稀时,华夏虽然没有任何先进工业,根本不知道蒸汽机为何物,国民生产总值一样高过大英帝国等欧罗巴列强。

    无他!人口基数大尔!现在的大明虽然还没有迎来人口爆发,但是朱慈烺不照样用手工方式完成了年产十万支火铳的规模!

    看着吓饶数字,但是对于大明来,也就是勉强够用,假设大明装备六十万火器部队,那么就意味着要六年才凑够部队装备。

    这六年的时间,部队训练、打仗、常磨损,一支火铳也就到了使用寿命,也就是想要保持战斗力,年产十万支只是基础而已。

    但是仅仅这个基础,朱慈烺就搞得北直隶铁匠不足,农具价格飙升,也就是不管谁掌控军事,大明的军工产能都到了极限。

    相反,朱慈烺知道,以后是后装枪的下,就算不搞后装枪,前装枪也是有膛线之后威力可以暴增。

    再了现代战争打的是后勤,打的是工业生产能力,只要朱慈烺集中发展一省,就是有两三个跳梁丑,朱慈烺也有信心随手捏死。

    再经济,生意做大之后,朱慈烺就不再局限于某地了,在京城能掌控生意,那去到地方,这些产业依旧能够掌控。

    大明没有人比朱慈烺更懂经济,所以那些皇庄皇店交给谁都不如交给朱慈烺,崇祯就算只为了获得稳定的财源,他也不会这个时候动手。

    而且把经济集中在一省之地,比起全国范围的普遍撒网更容易获得成功,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就像滚雪球,只有越到后边收益才越大。

    想要打牢一个省的基础可比整个大明简单多了,有了龙头以后其他地方发展也就简单了。

    这一年朱慈烺一直在规划的就是京城、津加上永平的唐山,以三地的优势发展经济实力,完成初期的工业布局。

    这里面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就是大明京城人文汇聚之地,基础雄厚,无论是市场还是技工数量都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

    缺点也是一样多,发展的时间太久了,利益盘根错节,想要改革必然触动谁的利益,就是想找一块地办厂都是困难重重。

    军事上又一直受建奴威胁,这一战虽然建奴很可能突破不了长城防线,但是建奴没有彻底被消灭,谁也不敢保证对方百分百渗透不进来。

    要是换一个环境,地方势力薄弱,朱慈烺完全可以尽施展,那些利益团体也威胁不了王权,也不用担心建奴入寇,那岂不是美哉。

    朱慈烺权衡了一番觉得这确实可以做为一个思路,看了眼赛伯温:“哦?那你觉得哪些地方适合呢?”

    赛伯温自信的道:“回下,这个地方不能太近,例如北直隶,太近了,没有意义,并不能让陛下安心。

    但是又不能太远,太远了,对下也非常不利,若是京城有变,那么下即使能快速得到消息,也来不及做好准备。

    所以臣觉得最适合的地方是,辽东、山西和山东三地,先辽东,簇直面建奴,而且辽东将门实力雄厚不服管束久已!

    下要是掌军队,那手握重兵,这已退为进之策就没有意义了,要是不掌握军队,那命令恐怕出不了王府。”

    无弹窗

第二百五十章重用还是发配

    赛伯温继续道:“再山西,一样的道理,九边重镇大同,加上曹文诏的河,在那里都是必然跟军队联系,到时候,稍有风吹草动,那就会有人产生不好的想法。

    只有山东,离京城远近适中,三面背靠大海,有京杭运河之利,山川之显,当是一块宝地!”

    朱慈烺点点头,山东确实是一个好地方,虽然历史上山东的存在感很低,后世戏称山东是没有出过皇帝的省份。

    实际上,山东出过三个皇帝,第一位是西汉的刘贺,第二位是西汉的汉哀帝,第三位是王莽,第四位是唐朝末年造反的黄巢。

    不过山东名人确很多,孔子啊!孟子啊!墨子啊!孙武啊!都是了不得的大家。

    后世作为沿海城市,山东好像也没啥名气,但是人家确确实实是经济实力前三的存在,所以山东绝对是一个宝地。

    朱慈烺沉吟着打量赛伯温:“这是第二点,还有第三点呢?”

    赛伯温拱手道:“太子下太依赖武力,没有接好士子,更没有在百姓中建立威望,加上太子年幼,所以臣以为这是第三个问题。”

    朱慈烺眯起眼睛,这个问题孙承宗已经过了,而且自己怎么就不在百姓中建立威望了?

    朱慈烺可是花钱从修了玉泉山到京城的饮用水源,清理的京城的卫生,给京城百姓打了甜井,这些不都是为民的好事。

    还有明年开始大面积推广的新粮,稳定的粮价,这些不都是给百姓的好处!凭啥他没有亲近百姓!

    朱慈烺一下子清醒过来,原来自己是被对方的话术路了,还好自己清醒的早!

    朱慈烺敲着桌子:“你的很有道理,既然你认为山东最合适,那东宫有一件差事派给你,看你能不能完成好!”

    赛伯温眉毛一挑:“请太子下吩咐!”

    朱慈烺从奏章堆里翻了半找到自己想要的递给赛伯温:“福建水师自从占领济州岛之后,对岛上的土地进行丈量,认为派人开垦那里可以获得足够的补给,给前往辽东的舰队带来方便。

    孤有意从胶州湾附近的各卫所抽调军户前往济州岛安置,同时东江镇原有的军民被耿精忠尚可喜等人席卷往辽东,朝廷也有意重建东江镇。这人也从胶州湾抽调。

    这样一来胶州湾就会空出大量的耕地,孤打算在那里建立新城,修筑码头,修建道路成为山东一个重要的港口。

    所以那里需要一个人去主持军户迁移和新城建设问题,你去做吧!好好做!我看好你!”

    赛伯温惊讶了一下,这个和他想的根本不一样呀,他想着太子因为自己的三条建议倚重自己为肱骨之臣,而不是去迁移什么军户!

    朱慈烺鼓动道:“这个职位看着只是一个建议军户的书办人员,实际上其权利不下于一府的知府,这个待遇比起两榜进士都高,要知道几个月之前你还只是一个算命先生,现在都已经是一府长官,岂不是非常划算。”

    赛伯温一想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太子不是了要在那建成了么!还是山东的重要港口城市,权利那肯定很大!

    朱慈烺继续道:“未来,那里将会作为南北海船的重要停靠港,也是朝廷水师除津之外的第二基地。

    依托航运优势,那里也会大力发展造船,将来会是北方一个重要的造船中心,其意义非常重要!”

    赛伯温听罢连忙拱手:“谢太子下厚,臣一定竭尽所能的把事办好,为太子打好前站!”

    朱慈烺满意的点点头:“你能有这种想法,就很好,放心!以后无论是金钱、人力、材料孤都会全力支持,你就负责组织人把新城和新港口建好!”

    赛伯温再次拱手感谢,朱慈烺挥挥手,他就匆忙去给皇上送奏章去了。

    一转头赛伯温的眉毛就皱了起来,自己的判断虽然有点像是危言耸听,但是赛伯温确觉得这些事肯定会发生。

    现在太子之所以没有被忌惮,一个是因为太子年幼,看着没有威胁,第二个就是陛下确实离不开太子。

    不过随着流寇被顺利剿灭,建奴被打残不能再大规模的入寇,财政稳定朝廷不再有缺钱缺粮的忧虑。

    那么太子就没有那么重要了,以太子这一年的表现来看,太子也是一个贪财贪权的人,把各种权利握着自己手里,不停的参与各种朝廷事务。

    那么最后的结果肯定是皇上嫌他手伸的太长,再有那么多的反对者推波助澜之下,太子一定会面临危险。

    但是太子并没有把他敬为上宾,也没有让他主持这次以退为进的计划,是派他去建立什么新城,迁移卫所。

    但是实际上不就是发配么!自己去打前站,打前站不去济南去什么胶州湾?那里一穷二白,太子还能在那从头再来不成!

    朱慈烺再赛伯温走后,也在那沉思着,他不相信崇祯的心眼会这么,崇祯是一个好父亲,自己也是个好儿子。

    从始至终,朱慈烺做每一件事都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那些容易引起误会的事,朱慈烺都拉上崇祯信任的人。

    看似朱慈烺什么都在插手,实际上很多事是不得不做,做好之后朱慈烺也从来没有居功。

    所以朱慈烺现在不会退,至于以后,再看况吧,要是朝堂容不下你,那你跑到地方就能容得下么?

    朱慈烺抛开这些杂乱的思绪,建奴快要到了,参谋部这次的预测关系到其以后的地位,要是准确,参谋部就可以混个正式编制,成为新军的常设机构。

    要是预测失败了,那么再想上位,就要等很久了,对于历史上没有发生的事,朱慈烺是两眼一抹黑。

    他可没有那个本事推测建奴的动向,只能相信专业人员的眼光了。

    好在朱慈烺一直没有裁军,经过孙承宗整合之后,进攻虽然不足,但是防守还是能做到的。

    用新军赌一把,代价不大,毕竟报是实时获得的,错了还有时间调整,现在问题就是孙承宗会不会听参谋们的建议了。

    无弹窗

第二百五十一章尽享哀荣

    昌平作为出燕山的重要关口,又是大明皇陵重地,守住昌平,建奴就不能从宣府进入京城,这里是孙承宗的第二道防线,也是最后一道。

    昌平背后就是一马平川,建奴一旦过来昌平,那就是京城保卫战了,到时候也就意味着孙承宗失败了。

    可以说守住昌平就守住了北直隶的西北方向,一半的防线就稳了。

    再守好密云、平谷和遵化三城,建奴就算入了长城,也出不了燕山,所以孙承宗规划的第二道防线就是,昌平、密云、平谷和遵化四城。

    吸收老朱家皇陵被烧毁的教训,孙承宗肯定不敢置皇陵不顾,所以孙承宗亲自坐镇昌平,统筹宣大到永平的防线。

    总督衙门里,孙承宗正在读书,传令兵匆忙进来:“督师,后勤孙泽千户跟防疫使吵起来了!”

    孙承宗放下手里的春秋:“因为何事?”

    传令兵快速的说道:“防疫军接到命令,此战战死的士卒,都要火葬,说是建奴为了造成疫病感染很肯能在兵器上涂抹疫毒,为了安全,所有战死的士卒都要焚烧。

    而孙泽千户觉得死者为大,应该区别对待,只焚烧那些感染疫病的尸体。两人因此而争执正朝这边赶来。”

    传令兵刚说完外面就听到:“防疫使钱正吉和后勤孙泽千户求见。”

    孙承宗摸摸胡子:“进来吧。”

    两人进来行了军礼孙承宗淡然的看着他们:“你们因为这种小事闹到这里,像什么样子!”

    钱正吉脸色涨红:“督师,防疫无小事,我也是奉旨行事。”

    孙泽斜眼看他:“你一个连官职都没有的小吏也敢拿圣旨压人”

    孙承宗眯着眼:“混账!圣旨就是圣旨,不管是发给督师还是小吏,他就代表着朝廷的意思,我等都要遵照执行,孙泽你想抗旨么!”

    孙泽吓得立刻不敢说话了,他虽然是孙承宗的族亲,但是孙承宗确并不是那以权谋私的人,他要是犯罪还会罪加一等。

    孙承宗望向钱正吉:“这个事情为何不早说?我命孙泽准备了几万口棺材,现在说烧了,那些棺材岂不是都浪费了?”

    钱正吉连忙行礼:“禀督师,这个命令是昨天才到的,小人也是奉命传达,不过督师不用怕浪费棺木,上面的命令是焚化尸体之后,骨灰也要装入棺木。”

    孙承宗皱眉:“既然已经烧了,那一个骨灰坛也就安置了,为何还要浪费棺木?”

    钱正吉偷偷看了一样孙承宗:“督师,太子下的命令,太子有言,前线将士为国捐躯,应当尽享哀荣。”

    孙承宗眼角一扬:“何为尽享哀荣?”

    这个孙承宗还真不知道,太子的命令都是直接传达到新军和锦衣卫或者跟太子相关的防疫军等地方。只有跟孙承宗有关的才会通过实习参谋处递到孙承宗这里。

    钱正吉犹豫了半天还是抱拳:“禀督师,此事小人也是道听途说,也说不好,要不您让实习参谋过来跟您说?”

    钱正吉自然不敢乱说话,东宫可是有保密条例的,这些事情他也确实是听说的,听东宫内部的人说的,能不能外传他也不知道。

    越是不说孙承宗就越想知道,看了一样孙泽:“你去把参谋处的刘光宗喊来。”

    刘光宗就是那个宁晋伯府上不受待见的庶出老大,这大半年来通过刻苦学习,已然脱颖而出,以其优秀的战略眼光成为这次长城防御战讲武堂实习参谋处的参谋长。

    而刘光搏和燕九则只能去曹变蛟营里当一个见习百户和见习什长,搞笑的是,燕九成为了见习保护,而刘光搏确捞了个最低级的见习什长。

    其实燕九有更好的去处,但是为了照顾自家的少爷,他被宁晋伯走关系给硬安排到跟刘光搏一起。

    不一会刘光宗来了,躬身行礼:“见过孙督师。”

    孙承宗嗯了一声:“这两人因为战死士卒尸体的安置问题吵了起来,吵到我这里,我就想问一下,太子殿下对于这战死士卒安置可有什么安排?”

    刘光宗看了一眼两人微笑着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接着拱手对孙承宗:“督师,太子殿下早在防疫军初建之时已经颁下防疫军尸体处置条例。

    后来新军建立之后有改版第二版,这次长城防御战太子殿下又修订颁布了第三版处置条例。

    条例规定,为了防病防疫,所有战死人员一律实行火化,然后装入棺木。棺木覆盖大明龙旗由两名大汉将军,四名新军士卒负责送到家乡安葬,无籍贯或者无法确定籍贯的尸首一律葬在陵园。

    到地方之后将向其家人交还遗物,告知享受待遇,颁发文书,颁下铁卷上书:大明英烈之家。”

    孙承宗疑惑的问道:“大明龙旗?是不是太过了,龙旗代表的可是大明是皇家,还有大汉将军送棺,这并不符合礼制吧?”

    刘光宗骄傲的挺起胸膛:“太子殿下有言,为大明为皇家战死,皇家自然让他尽享哀荣,大明龙旗裹棺,代表着其为国战死,大汉将军送葬代表着皇家对他们荣誉的肯定。

    以后所有战死士卒的家属,都会由军人事物部退伍军人和烈士事物司专门负责,无论是抚恤发放、子女教育、父母赡养、税收减免都由退伍军人和烈士事物司专门负责。”

    孙承宗又迷糊了:“部?司?军人事务部我怎么不知道大明有这么一个部?我只知道大明有六部,何时出来的这个第七部?”

    刘光宗连忙说道:“督师,这个部并不是跟六部同等的那个部,而是东宫下属的一个部门。”

    孙承宗不满的说道:“就算只是一个东宫衙门,怎么能轻易称为部,你看看你们东宫,乱用名称总参谋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现在又出了一个什么军人事物部!乱弹琴!”

    刘光宗倒是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军人的事情本来就该由专人处理成立一个这样的部门不正是表示太子殿下对于军人事物的重视么。

第二百五十二章文武之争

    四总部里面自然不能有404部,但是这个部门的工作又不能没人做,所以朱慈烺干脆给改了个名字军人事物部。

    总参谋长部等三个部门孙承宗已经了解清楚,但是这个军人事物部好像跟他交集比较少,正好今又有时间,应当了解一下。

    孙承宗看向另外两人:“你们对此还有什么疑义?”

    两人连忙了句不敢,孙承宗一摆手,两人连忙退下去。

    孙承宗再看刘光宗眼中满是赞许之色:“来,光宗,坐吧!令尊进来可好?”

    刘光宗连忙拱手致谢:“谢督师惦记,家父体硬朗。”

    孙承宗摸摸胡子回忆起来:“我与令堂共事在朝堂,虽然没有太多交集,但是几次偶遇令堂也是一个很健谈的人。”

    刘光宗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对父亲的印象不好,自己这些年受的委屈还有自己母亲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可以都是拜自己父亲所赐。

    这样的父亲他难以升起一丝敬,即使母亲来信,她已经被抬了籍成了伯爵府的妾,也有了自己专门的院子,父亲也经常去看她。

    母亲来信让他多跟父亲亲近,自己这个来讲武堂的机会也是从父亲那里得到的,要心存感激额等等。

    刘光宗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之不易,也正是自己在讲武堂优秀的表现,自己的母亲才能脱离以往的悲惨生活。

    但是这并不能磨平这么多年受到的不平等待遇,而且到了现在刘光搏享受的资源,获得的支持还是比自己多的多。

    那个大房生的嫡子将来注定要继承伯爵的爵位的,而他这个长子也只能靠着自己的努力混个一官半职。

    好在孙承宗这些也只是为了拉拉关系,两边一个勋贵的世代军人,一个是文人翘楚,两方根本就没有啥交集,见面的机会都不多。

    这才没有导致深入谈话的尴尬,孙承宗接着就转到了军人事务部的问题上了。

    孙承宗耐心问道:“光宗贤侄,这军人事务部都有哪些职责?你可与我详细。”

    刘光宗想了一下,这个东西并没有要求提别保密:“回督师,军人事务部从字面理解就是处理军人相关的事。

    总参谋长负责军饶招募,训练,战斗的参谋,士兵的升迁,总后勤部负责所有后期物资的运输、发放、收集还有军饷的发放等。总装备部负责士卒的装备的制造、装备的分配、武器的研究等。

    这三个部门可以是负责了士卒的前半段还有和战争有关的事的处理。

    而军人事物部负责的就是军人战争之外的事物还有士卒退伍、学习、娱乐等事。

    简单来就是平时负责士卒训练中心的调节和忠于大明的教育,士卒和地方产生的违纪违法事物的处置,军队临时征调地方人员物资的协调。

    士卒晋升的学习组织,例如百户以上的军官晋升都要到讲武堂受训,以后还会设立更多的军官培训学校。

    士兵在休息时,会组织戏曲杂技和各种比赛这些也由军人事物部负责。

    士卒退伍之后的安置,受伤致残或者战死士卒的优抚工作也由军人事物部负责。”

    孙承宗听着这些杂七杂澳事,心里莫名的一颤,太子竟然连这些事都想到了,足可见太子对这些军饶偏。

    这从入伍开始一直到死亡,所有的事太子都负责了,怪不得新军即使面对逆境依旧死战不退,即使阵亡也不愿意当俘虏。

    不过孙承宗还是听到一个不一样的词语,那就是退伍,古代也有退伍的,但是那是你老的干不动了,或者受伤不能用了,才会赶出军营。

    以太子的格显然不会是这样,孙承宗问道:“退伍一事是个什么章程?”

    刘光宗拱手答道:“所谓退伍,就是服兵役到年限或者因为体或其他原因不在适合上战场之后,自动退出现役的行为。

    一般普通士卒服役十年或者年龄到三十岁后,仍未提升为伍长以上的职务,既要退出现役,伍长以上百户以下军官延长到三十五岁,百户到千户四十岁,千户以上到卫指挥使四十五岁,卫指挥使以上不设上限。

    士兵退出现役之后,一般会安排到地方衙门担任衙役、税吏、邮差、库管、运输护卫人员、预备役衙门等担任职务。

    这个就是太子下对于士卒退役制度的安置章程。”

    孙承宗听到这里就更加不理解了:“士卒只当十年的兵,那岂不是要经常征兵扰民?大量退役士卒充斥地方部门,这些人能做好地方事物么?”

    刘光宗想了一下道:“这个太子有解释过,一个人三十岁之前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作为士卒也是战斗力最高的时候。

    三十岁之后,体力下降,而且继续当兵也难有所作为,又极大的影响该士卒以后的生活。

    一般士卒入新军的年龄都在十六岁到十八岁左右,服役十年正是二十六岁,回到地方妥善安置之后不耽误其娶妻生子,回归正常生活。

    至于您担心的扰民,以目前的新军典,一个新兵经过三个月的新兵训练,之后在三个月的实战训练,基本就形成了战斗力,比起十年的服役期,这个代价还是值得的。

    而且士卒经过严格的训练之后,守纪律,懂礼仪,识文字,忠君国,比起普通百姓更加心向朝廷,到地方也是中坚力量。

    若是地方有一定数量的退伍军人之后,各地再有紧急暴乱,这些人就可以迅速征召组建成军队,防止局势进一步恶化,给朝廷争取反应时间。

    至于能力的事督师也不用担心,新军不比旧军,在新兵营他们就已经能认识一千个字,退伍的时候至少能读懂公文报纸命令。

    而且比起那些胥吏,他们更纯粹,更正直,一定能端正地方风气,成为一地示范,这样的吏员,孙师要是主政地方您难道就不喜欢么?”

    实话,孙承宗还真的不喜欢,历代文武之争,都是文人高于一切的行为准则,比起党派之争更牵动他们的神经,有道是‘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这可是文武大防!

    无弹窗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868/ 第一时间欣赏统计大明最新章节! 作者:怕起重复所写的《统计大明》为转载作品,统计大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统计大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统计大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统计大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统计大明介绍:
一个强大的帝国必须能提供至少2000项关于国家的统计数据。
如果崇祯对于自己的国家了如指掌,那他的结局一定是另一个模样。统计大明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统计大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统计大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