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统计大明TXT下载统计大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统计大明全文阅读

作者:怕起重复     统计大明txt下载     统计大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五十八章刘千户的自信

    曹变蛟一副了然的表情:“搞了半天,你还不是要劝我,说那么一大堆屁话!”

    陈玄摇摇头:“还真不是,其实收不到粮食也好,到时候我就能卖出更多的东西给高丽人了。

    特别是今年北方粮慌会极大减轻,所以几十万人的粮食,大明还是能够提供的。

    就算不从大明调运粮食,咱们一样可以从安南,从倭国调运粮食往高丽,到时候总能大赚一笔。”

    曹变蛟想想还真是这样,粮食收不上来,那只有买了,这确实对皇明商号只有好处。

    陈玄接着说道:“现在关键问题就是,怎么说动对方买粮食,还有怎么保证粮食能安全的运到各个城市。”

    两人正聊着外面伙计进来:“陈公公,锦衣卫刘千户,新军王千户到了。”

    陈玄嗯了一声:“让他们进来吧!”

    说完之后陈玄跟曹变蛟解释了一句:“老曹不要见怪,他们最近忙,不好抽身。”

    按照规矩曹变蛟作为主客,又是最大的官,自然是压轴出场,两人应该躬身在这等着。

    结果曹变蛟都到了座一会了,两人才感到,说的轻了也是无纪律,无组织,说重了那是藐视上官!

    所以陈玄特意解释了一句,毕竟是他组的局,他可不希望大家闹矛盾。

    两人一同进来,进来之后连忙请罪:“两位大人见谅,今天事情比较多,耽搁了时间,还请恕罪。”

    陈玄看看曹变蛟,曹变蛟没有什么表示,他之后问道:“两位过来坐吧,刘千户,你先说说你为啥晚到了这么久?”

    刘千户连忙解释道:“陈公公,您也知道,今天大明新军刚到高丽,这各方人物立刻活跃了起来,各种人物走动消息传递热闹的很。

    前一阵子锦衣卫发现高丽有人私通建奴,这不是怕有人把消息传出去,所以一直小心布置,才耽搁了时间。”

    陈玄一听连忙问道:“那抓住了么?”

    刘千户摇摇头:“对方很小心,只抓了一个传递消息的死士,被抓当时就服毒了,不过这次打草惊蛇之后,对方应该会安静一阵子了。”

    曹变蛟突然问道:“那你们锦衣卫怀疑是谁在私通建奴?”

    刘千户拱拱手:“禀告曹总督,主和派都有嫌疑,现在还不能确定。”

    曹变蛟诡异的一笑:“都有嫌疑?主和派?不就是投降派么!都有嫌疑那就都抓起来就是了。”

    刘千户擦擦汗:“我也想都抓起来,但是人手不够啊,不仅抓不过来,也审问不过来。

    万一闹出的动静太大,引发混乱让人跑了,那岂不是弄巧成拙。”

    曹变蛟自信的说道:“以前人数不够,现在不是够了么,新军修整三天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处理他们!

    大战在即的时候,谁有心情跟他们在那扯皮,这群读书人首鼠两端,最没有骨气!不如杀了省心!”

    刘千户犹豫了一下:“谨遵曹总督吩咐,那我回去就让人准备名单,方便到时候行动。”

    陈玄见曹变蛟主动跟刘千户搭话,知道这事算是过去了,转头看看王千户:“你又是什么事?”

    王千户无奈的说道:“今天新军进城,高丽王和高丽新军将领都受了刺激,回去之后狠狠操练了高丽新军。

    我们作为高丽新军教官,自然也就陪着,所以耽误了时间。”

    曹变蛟扯扯嘴角:“虫就是虫,就算再怎么练也成不了龙!怎么样,你练了一个多月,高丽新军可堪一战了么?”

    王千户摇摇头:“参谋部和太子的想法是好的,从老兵中选择可以减少训练时间,这本没有错。

    但是这些老兵油子,早就习惯了各种疲懒,对于训练应付了事,对于命令阳奉阴违。所以训练效果反而不如重新招募新兵效果好。”

    曹变蛟哼哼道:“太子殿下的想法当然是好的,要说有问题,也是你们执行的有问题!

    老兵油子!还不是你们自己选出来的人!当初选人为什么不把好关!

    还有训练的时候,你要是抓好纪律,谁敢应付了事阳奉阴违!

    我看是杀的不够多,罚的不够狠,要有杀一儆百之心,才能练出强军!

    不要老想着从别人身上找原因,就你这样的要是在大明,练兵练不好还一大堆借口,早就把你撤职从小兵干起了!”

    王千户尴尬的抱拳:“是,曹总督教训的是。”

    曹变蛟也没有过分苛责:“算了!高丽新军,随便练练也就算了,只要能在守城的时候帮帮忙就行了。

    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现在这帮家伙装备跟咱们一样,要是训练再上来,尾巴还不翘到天上去!”

    王千户连连点头,心里默默的算着,你说啥就是啥,说黑说白都是你,你开心就好。

    曹变蛟指导了一通之后,心情舒畅了好多,看着两人问道:“我来得晚,你们有什么最新情况要及时告诉我知道啊!”

    刘千户拱手道:“曹总督,现在高丽人最关心的还是粮食收获问题,民间对于曹总督的怨气也很大……”

    曹变蛟不屑的说道:“我来又不是来当好人的,他们说就让他们说去!有本事敢在我面前说!”

    刘千户不解道:“曹总督,按照建奴的推进速度,咱们完全可以做大提前两天到三天部署停止收割事宜。

    以目前建奴的推进速度,到达鸭绿江边都还要十日左右,沿线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粮食还是能抢手回来的。

    若是在鸭绿江稍微抵抗一下,那么完全可以做到颗粒入仓,为何您非要抢收?”

    曹变蛟看着刘千户:“你能保证万无一失,确保在建奴之前完成收割?要是出了问题你能负责?”

    刘千户骄傲的说道:“曹总督小看我们锦衣卫了!我们在高丽经营已经超过半年,对于高丽情况已经彻底掌握。

    这次建奴的行动中,也有我们的人为内应,外围还有跟随,可以全程掌握建奴动向,所以我们能保证万无一失。

    就算建奴轻骑突进,我们也可以烧光粮食,让他们一无所获!”

第三百五十九章多尔衮渡河

    陈玄看着激动的刘千户,忍不住问道:“你也收了高丽人的好处?才这么积极的说话。”

    刘千户连忙摇头:“陈公公说笑了,高丽人没有给我送礼,我只是就事论事,太子殿下不是要求锦衣卫以后情报更精确,更迅速。

    难得有这么个机会,相信只要我们及时传递情报,一定能避免建奴得到粮食。”

    曹变蛟沉默着没有表态,这件事不是谁承担责任的问题,一旦让建奴获得粮食,那么战场上的变数就增加了。

    陈玄见曹变蛟不表态,就打了个圆场:“行吧,这事明天再说,今天高丽王送来六个御厨,咱们尝尝这些人的水平怎么样!

    来人!传菜!起舞!上酒!感谢各位捧场。”

    这处大厅是一个大宅的客厅,四个人的小聚会,四张矮桌,中间位置,陈玄安排了舞姬起舞,四人桌边又安排了伺候的侍女。

    对于陈玄来说,这些他虽然用不到,但是不代表他不懂,男人不就这点爱好么!

    果然有酒有菜,有美女有歌舞,聚会的气氛立刻热闹起来。

    曹变蛟一杯酒下肚:“我说陈胖子,你这挺会享受啊!在大明也没有发现你好这些呀!你不怕太子殿下知道了揍你么!”

    陈玄微微一笑:“你这可就冤枉我了,这些人都是高丽王跟那些大臣送来的,闲着也是闲着,这不你们来了不就用上了么!”

    第二天,曹变蛟综合考虑之后决定坚壁清野改为分段进行,各地接到命令之后两日内必须完成粮食收割等事宜。

    高丽君臣无不激动不已,为了表示对陈玄的感谢,高丽王又从皇明商号购买了二十万两银子的防御物资。

    一下子局面皆大欢喜。

    多尔衮犹豫了一天之后,还是开拔往高丽,一路上小心谨慎,多次拒绝鳌拜等人的分段行军请求。

    八万人猬集在一起,用了七天时间才到鸭绿江边。

    扎下营寨,多尔衮正要休息外面旗丁匆匆进来:“睿亲王,巴图沿江搜索了十里,没有发现一条渔船……”

    多尔衮整儿感觉都不好了,以往高丽人并没有沿河防守的习惯,也就在义州城搞搞城防就算了。

    这次竟然知道收集渡船了!这肯定是明军教他们的。

    要是仅有骑兵,直接泅渡过去就是了,但是这次带来的有汉军火枪手,还有大炮,显然就不能这么随便了。

    多尔衮传令道:“吩咐工匠营立刻伐木造桥!”

    工匠营立刻钻进山林里砍伐树木,准备物料,第二天一早,多尔衮带着八旗骑兵来到河边。按照多尔衮的估计,对面既然收集了渡船肯定会沿河布放。

    果然对岸的高丽人正在河对岸列阵,多尔衮大手一挥:“开始吧!”

    工匠们立刻动手,这面工匠刚刚把桩木打下五六根,对面就一阵骚动,然后几门大炮和床弩被推到岸边。

    多尔衮心里咯噔一下,但是并没有慌乱,鸭绿江江面宽一千多步,一般的床弩根本射不到这么远。

    而火炮准头又不行,几门火炮而已,很难击中建桥的工匠。

    让多尔衮担忧的是,随着桥面的延伸,到时候肯定要进入对方的射程,那修桥就没办法进行了。

    多尔衮微微一思考说道:“让鳌拜过来!”

    鳌拜正在不远处的镶黄旗那边,听到传讯不一会就跑过来:“睿亲王可是让我杀到对岸去?”

    多尔衮点点头:“鳌拜,让带镶黄旗、正蓝和镶蓝旗人马,从上游寻一水流平缓的地方渡河,驱赶对岸的高丽军队!

    然后在河对岸布放,防止敌人过来破坏建桥。”

    鳌拜不屑的说道:“不如我顺势占了义州城,然后在城里等你吧!”

    多尔衮想了想:“要是能顺利占领义州也好,要是不行,那就回到河边,我担心这一仗不好打。”

    鳌拜哈哈一笑:“你就在这等我的好消息吧!”

    说完带着三旗人马向着上游而去,果然看到自己这边分兵,对岸又是一阵骚动。

    多尔衮不屑的摇摇头,想法是很美好,但是仅仅靠高丽这些士卒,再好的想法也敌不过绝对的实力。

    对面高丽军队安抚了好大一会才恢复稳定,然后就开始放炮,六门火炮断断续续的射出弹丸,散落在修桥工匠几百步的范围内。

    对于修桥工匠来说,这种炮弹对心理的威慑要远远大于实际的伤害,一上午也仅仅有一个倒霉蛋被正面击中,打成碎块。

    这里河面宽超过一千步,工匠每隔两步打下一排地桩,采用的是重力站桩法,也就是把木桩竖起,然后加连根横扛,十几个人站在横杠上蹦,依靠体重把木桩压近泥土。

    多尔衮皱眉思考着,照这个速度,没有三天,这桥是休想修好了。

    要是仅仅这一条河上这样,那还好,怕就怕高丽这后面的河流每一条都这么搞。

    要想破坏对方的布置,只能分兵让骑兵先行,汉军旗的火器和辎重跟在后边了。

    多尔衮正在思考远处镶黄旗的一个传令兵赶来,多尔衮心中一定,看来鳌拜已经渡过河派人来报喜了!

    传令兵来到军前:“禀告睿亲王,我们渡河时被偷袭,对方在河里设置了铁蒺藜,绊马索,陷坑等。

    河对岸还埋伏了弓箭手,鳌拜佐领受伤了,正带人继续绕路,鳌拜佐领请您小心行事。”

    多尔衮惊呆了:“被偷袭了?什么情况!”

    多尔衮看看河对岸的高丽人,立刻就明白了,对方是预测到自己看到这边的情况肯定会派人强渡,然后故意设下埋伏。

    多尔衮皱眉问道:“你们损失情况怎么样?鳌拜伤到哪里了?”

    传令兵回到:“我们有两百人左右死伤,鳌拜佐领伤到了左臂,被敌人弓箭贯穿。”

    多尔衮心中一疼,又是半个牛录没有了!连忙吩咐传令兵:“你回去让鳌拜立刻回来。”

    传令兵看看多尔衮:“回睿亲王,鳌拜佐领说他今天一定要渡过河,要是下一个浅滩还有埋伏,那他就趁着夜色泅渡过去,让您不用为他担心,安心在这等他的好消息。”

第三百六十章意外收获

    多尔衮生气的说道:“命令那些工匠给我日夜不停的干,明天我要看到桥修过河中间!”

    对于鳌拜的不听命令他也只能生闷气了,自从上次战败之后,多尔衮的威信大减。

    他吞并镶白旗的难看吃相进一步让人寒心,亲近汉军旗又让建奴感觉多尔衮是被打怕了,让人不耻。

    而兵力对比的变化又让多尔衮跟皇太极的矛盾更加的表面化。

    简单的说就是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两方现在都默默的看着河面上的桥,除了偶尔响起的炮声,双方再也没有试探。

    义州到铁山之间的地带,高丽百姓正在疯狂的抢收粮食,收割的粮食来不及大谷晾晒就拉进城里。

    大明的天津码头,几千名装卸工人正在把物资从仓库运往船上,这些东西会被运往四个地方,高丽、皮岛、金州和辽西。

    打仗打的是什么,就是后勤,朱慈烺为了这一战积累了一年,而这些物资要在一个月内运到它们该去的地方。

    这些物资不仅有粮食、武器、弹药,还有修筑堡垒城墙的建材,挖掘壕沟的铁铲,修建寨墙的铁钉。

    甚至士卒吃的盐、调料,炒菜用的铁锅,烧火用的煤炭,连上厕所用的厕纸都要提前准备好。

    高丽和皮岛方向,物资还可以提前准备运输,而金州这边就需要在开战后,建奴过高丽铁山城之后才开始运,而且要在最短的时间运到。

    宁远广宁等地也是一样,要构筑防线,要确保物资供应,在新军驻扎之后,确保后面城墙的建设顺利推进。

    这一批物资中主要的就是金州那边要使用的。

    金州卫也就是后世的旅大地区,对于建奴来说沿海意味着偏远,加上兵力不足,这里只有一个正红旗的牛录,还是极限征兵之后的不满员牛录。

    按照锦衣卫的情报,此地建奴只有二百七十多人,而且老的老,小的小,对于天津水师完全没有一点挑战。

    要是这都打不过,那天津水师真的可以去吃屎了!

    船队装载完毕之后,明天就会出发,按照预计鸭绿江防线能阻挡建奴三天,建奴会在突破鸭绿江之后的两天到三天之后到达铁山城。

    而建奴是肯定要攻下铁山城的,因为铁山正对着皮岛。

    以前东江军现在名存实亡,但是自从郑芝龙接手东江军之后,皮岛又一次发展起来。

    所以为了侧翼安全,也为了退路安全,建奴一定会攻下铁山城。

    而大明为了安建奴之心,让他勇敢的南下,对于铁山城并没有投入任何兵力。

    而且顺便把铁山城的粮食等物资都运到皮岛和身迷岛,所以按照参谋部预计,铁山城仅仅能坚持一天时间。

    所以今天出发,在海上走两三天,在调整下队形,等建奴攻破铁山的消息一到,他们的行动就能开始了。

    京城里朱慈烺看着每天花钱的报表都心疼的不得了,一天十几万两银子撒出去,这还是刚刚开始。

    这一仗要是按照参谋部的估计,最少要持续三个月,也就是一百天。

    万一打上一年,朱慈烺的家底都要打光,直接元气大伤。

    当然以这种烈度打上一年,建奴也就不存在了。

    朱慈烺抱着最新的账单去找崇祯,崇祯看着一笔笔开销,沉默了半天没有吭声,他也是见过钱的人。

    这些年为了平辽,辽响一加再加,每年都达到惊人的五六百万两之多。

    也就是说从崇祯在位到现在的八年时间,光辽响一项大明就投入了惊人的四千万两银子之多。

    所以用千万两银子打一仗,崇祯虽然心疼,但是不至于惊讶到失态。

    而且最近崇祯可是知道朱慈烺又搞了一大笔钱。

    崇祯放下手里的账单:“皇儿那个骗贷事件处理的怎么样了?”

    朱慈烺无奈的说道:“父皇,孩儿就是为了这事来的,最近打仗花费这么大,这次可不可以不上缴内库?”

    崇祯淡定的问道:“为何不上缴?送到内库的钱不是也用于打仗么?内库最近花钱也很厉害啊!”

    朱慈烺还没有来得及争辩,崇祯继续问道:“记得过年的时候,你不是说今年不适合在搞抄家了么?怎么才三个月,你就搞了这么大的事情?”

    朱慈烺听着崇祯这话怎么有点酸溜溜的,不就是抄家了一千多万两银子么,至于么!

    朱慈烺解释道:“父皇,皇明银行这个贷款,是为了给那些青黄不接家里没有余粮的百姓放贷让他们渡过春荒用的。

    这些骗贷的人,虽然涉及的钱不多,但是性质非常恶劣,这是在骗别人的救命钱!

    所以儿臣惩罚的重一点,也是为了为后来者戒,至于这抄家所得,完全是意外收获。”

    一开始朱慈烺没有想那么多,定下了百倍罚款的额度,但是执行中才发现涉案人员中大部分都交不起这百倍罚款。

    此案涉案金额近百万,那么要是都百倍罚款,也就是说能收到罚款近亿两。

    参与此事的肯定都不是什么大地主,大地主谁会为了几两银子费这个事。

    而稍微有点势力的宗族,一看几万甚至十几万两银子,那算了,钱不出了,把族长交出去,我们再选一个就是了。

    所以抓人多,但是搞回来的钱并不多,正好最近缺乏劳力,这些人全部被充了徭役。

    崇祯并没有打算追究,这件事虽然闹的很大,但是民间反而交口称赞,对于天子更是感激的比怨恨的要多。

    不过对于横财,崇祯也是很眼热,反正太子又不缺钱,这完全是意外收获,所以他当人没有同意太子不上缴的请求。

    崇祯转移话题道:“夏粮收购怎么样了?有没有遇到阻力?”

    朱慈烺摇摇头:“从江南汇报的情况来看,各地收粮还算顺利,粮价也很稳定,因为皇明粮号的不限量收购,给的又是官银。

    所以百姓都愿意把粮食卖给皇明粮号换取官银交税,最早的一批粮食已经起运,预计十天之后京城就能吃到江南的新米。”

第三百六十一章交税了么

    朱慈烺一开始还担心粮食征收不顺利呢,没想到情况好的超乎想象,百姓争相把粮食卖给皇明粮号。

    原因就是皇明粮号结账给的是足银,能省去他们换银子的不必要损失。

    朱慈烺这才知道,原来百姓卖粮,卖的都是铜钱,但是朝廷收税收的确是银子。

    老百姓不但粮价上受剥削,卖完粮食之后,铜钱换银子还要被剥削一次,等到银子交到税吏那里还要以银子成色不足收火耗钱为借口再剥削一次。

    所以把粮食卖给皇明粮号,去掉了粮价上的盘剥,皇明商号收粮,不仅价格最高,而且粮食斗也都是官府的标准斗。

    绝对没有那些地主“大斗进,小斗出。”

    再有就是给的银子不仅是官府制式的足银,兑换也是按照官价兑换,不存在私人钱庄那种抬价情况。

    百姓又不傻,卖给皇明粮号,这一进一出就多卖了一半的钱,哪怕多跑几十里一百里也要把粮食卖到皇明粮号去!

    收粮不仅是朱慈烺的一块心病,也是崇祯的一块心病,眼看着大明一片大好的局面,这粮食可千万不能出问题。

    打的胜仗再多,手里银子再多,那也不如粮仓里的粮食多让人踏实。民以食为天,只要粮食够吃,这天就塌不了。

    听到朱慈烺说收粮食顺利,崇祯心里一块大石头也落地了。

    崇祯敲着桌子:“今年山西南部和河南南部都出现了旱灾,好在这两地都不是产粮重地,而南阳在夏收之后已经下雨,灾害已经过去,今年粮食应该够用了吧。”

    朱慈烺想了想说道:“今年只要北方三种作物收获,粮食就足够了。

    但是因为极端天气还在持续,所以大明还是要储存更多的粮食,应对大范围的灾荒。”

    崇祯嗯了一声:“那就多存点!”

    朱慈烺小声的说道:“但是买粮食不是要钱么……”

    崇祯假装没有听到:“夏收之后,各地都请求修整河道,而最近几年黄河和淮河因为缺乏修缮经常决口。

    所以朕打算今年大修黄河和淮河,你觉得怎么样?”

    朱慈烺点点头:“修黄河和淮河肯定是好事呀,不过今年北方连续大战,而战争还不知道何时停止,要是秋天再征发徭役,民力会不会消耗过甚?”

    崇祯嗯了一声:“所以这次朕打算效仿你修新路和新城的模式,减少徭役规模,多使用雇工,你觉得怎么样?”

    朱慈烺听到崇祯这样说也挺意外的,不过他还是关心的问道:“雇工自然是好事,但是会不会耗费太大了?”

    崇祯微微一笑:“正是因为消耗大,所以才要你多上缴些银子到内库……”

    朱慈烺无语的看看崇祯,自己竟然被套路了,好吧,看来想要省掉上缴是没有希望了。

    朱慈烺正要起身告辞,崇祯突然问道:“按照建奴的路线,今天应该到鸭绿江边了吧?”

    朱慈烺算了一下:“应该是的。”

    崇祯担心的问道:“你觉得高丽人能在鸭绿江档住几天?能挡住三天么?”

    朱慈烺微微一笑:“完全没有问题,参谋部的安排是按照最坏的情况来预算的。

    即使高丽人什么都不做,凿沉了所有船只,没有渡船的情况下,建奴想要渡过鸭绿江,那至少也要三天的时间。

    更何况还有义州城,在怎么废物,建奴从攻打到占领也要一天的时间吧!所以三天完全没有问题。”

    崇祯思考了一下就明白了:“也就是说,参谋部是打算全靠天险来阻挡建奴,对于高丽的军队一点信心都没有?”

    朱慈烺呵呵一笑:“没啥信心,只希望他们别送菜就行了,现在最担心的情况是建奴分兵,到时候防御的压力就大了。”

    崇祯沉默了一下子:“要是分兵,那高丽就危险了。”

    朱慈烺安慰道:“情况也不是特别糟,至少过铁山之前,建奴是不会分兵的,只要在铁山在撑三五日,那么高丽粮食就收完了,就可以好好跟建奴打一场了。”

    崇祯摇摇头:“你不用骗我,高丽气候寒冷,夏粮收获收成反而不如秋粮多,要是建奴一直在高丽,那高丽的秋粮就种不下去了,到了冬天高丽可是要闹饥荒的!

    特别是按照参谋部的规划,这一战就是三个月,到时候高丽那边补种都来不及。”

    朱慈烺真的没有想到崇祯能看到这一层,意外的看了一眼崇祯:“父皇说的是,但是这都是不可避免的,高丽人饥荒总好过大明饥荒。

    高丽百姓饿死,总好过大明百姓饿死。”

    崇祯无奈的摇摇头:“你还是多想想办法,到时候多备粮食,助高丽渡过灾荒再说吧!

    你要的是一个能给大明对付建奴提供支持的高丽,而不是国内动乱风雨飘摇的高丽。

    高丽的稳定对大明是有好处的,而且要是高丽人跟着大明反而生活不下去,这对大明的形象也是有损害的!”

    朱慈烺拱拱手:“父皇教训的是,不过也有好消息,今年倭国粮食会丰收,儿臣已经命人从倭国和南越占城等地购粮,到时候应该能助高丽渡过饥荒。

    而且以建奴的行军路线,对于高丽产粮地区的祸害主要集中在西海岸三分之一地区,高丽粮食危机并没有多严重。

    按照作战计划,建奴最南只到汉城,在汉城附近逗留这段时间,高丽北方还是来得及补种一部分粮食的。”

    崇祯总觉得朱慈烺对于高丽人并不喜欢,准确的说是对异族都不怎么喜欢。

    崇祯忍不住说道:“皇儿你要记住,你是大明的皇帝,是大明万民的皇帝,这亿万生民里不仅有汉人,还有其他各族百姓。

    他们都尊天子,为天子子民,你怎可不一视同仁!”

    朱慈烺意外的看着崇祯:“父皇,儿臣对于大明内的民族一向一视同仁啊!”

    崇祯卡在那里,是啊,大明之内跟大明之外不一样,想了一会才清醒过来:“大明之外,那些属国百姓,也是大明的子民,你要一样的爱惜才行!”

    朱慈烺抬头问道:“那他们交税了么?对大明有什么贡献?”

第三百六十二章太祖说的对

    崇祯不悦的看着朱慈烺:“难道你觉得不交税就不是大明子民了么?那么那些乞丐、流民、工匠、士卒等等他们都不交税那就不是大明子民了么?”

    朱慈烺解释道:“工匠和士卒都对大明有卓越贡献,当然是大明的子民。”

    崇祯继续生气道:“那么乞丐和流民还有那些城市里的老弱病残,他们没有交税,也不能为大明做过贡献,就不是大明子民了么?”

    朱慈烺看着崇祯越来越生气,但是这个问题还是要解释清楚啊:“父皇,首先老弱病残这些他们现在没有贡献,但是以前他们做过贡献。

    而乞丐和流民,父皇,您难道不觉得大明不应该出现乞丐和流民么?”

    崇祯愣了一下,不应该出现乞丐和流民?猛然一听好像没有啥道理,但是仔细想想确实这是一个宏伟的愿望。

    崇祯冷静下来:“你有什么想法?”

    朱慈烺松了一口气,总算转移了注意力:“儿臣觉得应该对于孤儿和无人奉养的老人,皇室应该专门拿出一笔钱奉养。

    而对于乞丐和流民,现在大明很多工程工坊都需要人,可以对他们进行分类安置。

    当然对于那些好吃懒做屡教不改的职业乞丐,咱们可以进行劳教。

    那些肢体残疾有各种疾病的,也可以单独安置。”

    崇祯沉默了,对于这种事情,心理上他是愿意做的,但是这无疑会给财政带来巨大负担。

    特别是奉养老人和对有肢体残疾和各种疾病的乞丐的安置,这无疑是一个只有付出没有收获的项目。

    现在大明用钱的地方还很多,崇祯还是希望每一分钱都花在有意义的地方。

    朱慈烺看到崇祯脸色阴晴不定,知道他内心的犹豫:“父皇,咱们现在钱还不够多,但是咱们可以先从简单的必须的部分来,等以后财政宽裕了,咱们再继续深入。”

    崇祯一下子来了兴趣:“哦?哪些是简单的和必须的?”

    朱慈烺对这些早就有了腹案:“父皇,以目前的情况看,对于流民和对游荡的健康乞丐的安置这些问题迫在眉睫。

    从这些年的情况来看,流寇从流民中来,安置了流民就等于控制了流寇出现的源头。

    而城市中的健康乞丐,他们不事生产,游手好闲,偷鸡摸狗,是败坏社会治安安定的一大毒瘤。

    解决这两种人,可以提升大明的稳定,所以这些需要现在就办。

    而那些弱势人群中,如果把那些四肢健全的乞丐安置了,那城市里乞丐就变少了,那些老年人和残疾人乞讨就更容易了。

    咱们虽然没有安置他们,但是他们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之后咱们只要在冬天送点衣服被褥,偶尔在施舍点粮食、粥、馒头等,足够他们生存下来。

    相比起那些人,孤儿的生存能力最弱,而且如果皇室对孤儿从小培养照顾,那么将来他们一定会最忠心,培养的好,将来都可以大用,可以说投入就会有回报。

    这些人就是现在做起来比较简单又是必须的部分了。”

    崇祯想了想:“皇儿说的有理,那这些事你打算怎么干呢?”

    朱慈烺认真的说道:“儿臣想皇室专门成立一个机构,负责这些事情,这些捐钱、施舍物资等事情都由该机构发放。”

    崇祯眉头一挑:“为何不通过官府,而是要在另外成立部门?是害怕他们贪污么?”

    朱慈烺摇摇头:“是,也不完全是,贪污只是一个方面,这些慈善事物,若是经过官府,那么百姓只会记得官府的好处。

    地方官员以此邀买名声,百姓不知道这是父皇的恩德,这岂不是等于花钱帮别人办事?

    只有皇家专门成立机构负责此事,才可以让百姓知道,这些事都是父皇在做,大家才会感激父皇。”

    崇祯脑子转过弯之后,也想起了其中的区别。然后满意的微笑:“皇儿说的有礼,那就另成立一个部门吧。

    既然是皇儿提出来的,又是皇明商号出钱,那这事还是皇儿负责吧。”

    朱慈烺汗了一下,什么叫又是皇明商号出钱?我没说要出钱啊!这不知不觉又被坑了。

    不过这个事情自己负责总比交给别人要好,慈善意味着声望,要是某个皇亲或者某个皇子负责。

    那岂不是他平白无故增加了一大堆声望,到时候朱慈烺出钱反过来成全了别人的名声,增加敌人的实力,那才是大亏。

    聊完这个话题朱慈烺感觉总算把那个话题撇过去了,起身准备告辞。

    崇祯微微一笑:“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咱们接着聊一聊你为何对属国百姓如此苛刻的事情。”

    朱慈烺震惊了,不是已经把话题绕开了么?怎么绕了一圈崇祯还没有忘记?怎么办?皇帝好像越来越不好骗了。

    崇祯收敛笑容,对于自己儿子,崇祯还是仔细琢磨过的,对于他不想回答的问题,他总是喜欢绕开话题。

    有些问题绕过不那么重要也就算了,但是关于仁爱,关于如何对待百姓,这是身为天子的根本,崇祯希望朱慈烺能好好的回答这个问题。

    既然绕不开朱慈烺只好组织语言想想怎么回答,朱慈烺也没有想到,高丽人自己没有敢告状,崇祯反而揪着这个问题不放。

    朱慈烺想了想说道:“父皇,当初太祖曾经说过‘朕观高丽之于中国,自汉至今,其国君臣,多不怀思,但广诈交而构祸。

    在昔汉时,高氏失爵,光武复其王号,旋即寇边,大为汉兵所败。唐有天下,亦尝赐封,随复背叛,以致父子受俘,族姓遂绝。

    迨宋之兴,王氏当国,逼于契丹、女真,甘为奴虏。元世祖入中原,当救本国于垂王,而乃妄怀疑二,盗杀信使,屡降屡败,是以数遭兵祸。

    今王颛被弑,奸臣窃命,将欲为之,首构雠怨于我。

    ……朕观此奸之量,必恃沧海以环疆,负重山固险,意在逞凶顽以跳梁,视我朝调兵如汉唐。且汉唐之将,长骑射,短舟楫,故涉海艰辛,兵行委曲。

    朕自平华夏,攘胡虏,水陆通征,骑射舟师诸将岂比汉唐之为。

    高丽隔大海,限鸭绿,始古自为声教。然数被中国累朝征伐者,盖为所生鸒端。

    朕观累朝征伐高丽者:汉伐四次,为其数寇边境,故减之。魏伐二次,为其阴怀二心,与吴通好,故屠其所都。

    隋伐二次,为其寇辽西,阙蕃礼,故讨降之。唐伐四次,为其弑君并兄弟争立,故平其它,置为九都督府。

    辽伐四次,为其弑君并反复寇乱,故焚其宫室,斩乱臣康兆等数万人。元伐五次,为其纳逋逃,杀使者及朝廷所置官,故兴师往讨,其王窜耽罗,捕杀之。

    原其衅端,皆高丽自取之也,非中国帝王好吞并而欲土地者也。’”

第三百六十三章你说的都对

    朱慈烺引用了太祖的话,崇祯立刻无言,他能说太祖说的不对么?当然不能。

    朱慈烺接着说道:“纵观华夏周围各族,华夏强大则臣服为藩属,但只要华夏稍显颓势,其必然争相撕咬,欲食华夏而肥几。

    太祖当年设立不征之国原因也说的很清楚‘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

    可见太祖对于藩国不征,爱护和仁慈只是一个方面,但是征伐无用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崇祯想了想说道:“朕和你说的是仁慈之心,并不是攻伐之事!”

    朱慈烺也无辜的说道:“是啊!儿臣说的也是仁慈,您看,咱们不打他们就不错了,这还不够仁慈的么?”

    崇祯立刻脸黑了,什么叫不打就不错了,怎么得,你还要打他们不成?

    看崇祯的脸色朱慈烺解释道:“父皇您看,大明对高丽何其仁慈,有再造之恩,但是高丽确背叛投靠建奴。

    咱们可以理解原谅他们是因为大明无力照顾,但是他们不能以此为理由给自己开脱不是。

    现在大明只是让他稍微出一点力,虽然可能导致粮食歉收,但是咱们不是也在努力帮忙收购粮食么,总不至于饿死他们。

    所以不至于说成不仁吧?”

    崇祯勉强解释了一下:“自古有言:‘地广非久安之计,民劳是易乱之源’太祖当年设不征之国,正是想还天下万民以安宁,是大仁慈的表现!”

    朱慈烺点点头:“父皇说的对,孩儿受教了。以后一定以太祖和父皇为榜样,仁者爱人。”

    崇祯这才满意,争辩这么久不就是为了这句话么,要是在争下去,对谁都不好看不是,既然太子服软,那崇祯也就顺势借坡下驴,这个问题揭过。

    朱慈烺之所以不愿意在争辩,是觉得这种争辩没有意义,朱慈烺不可能通过三言两语改变崇祯的人生观价值观。

    而朱慈烺自认为自己能独立思考,不是崇祯几句话就会推翻自己原有的观念和行为方式。

    既然谁也不能改变谁,那争辩还有什么意义?除了使得崇祯搞得一肚子气,其余的一点作用都没有。

    朱慈烺顺利告辞,回到东宫安排人把内库的那一份银子上缴。

    不是朱慈烺贪财,这内库要了三成,足足有五百万两银子,容不得朱慈烺不心疼。

    这一笔钱虽然拿的烫手,但是既然拿到手,朱慈烺也没有在还回去的道理。

    原本以为这一次行动会打击大家贷款的积极性,没有想到惩治骗贷反而宣传了贷款行动。

    大明很大,江南已经开始收粮,江淮地区粮食才刚刚成熟,而黄淮地区距离成熟还需要十多天,黄河以北更是要半个月以上。

    所以夏收会持续一个月多月的时间,从南向北,从东向西。

    今年对于大明百姓来说,绝对是幸福指数爆棚的一年。

    流寇被消灭,大家的安全有了保证,而没有了流寇那么剿响和练响也跟着取消了。

    皇明粮号在每个县都设立了粮食收购站,给的价格高,还是足银,卖粮食的百姓最多只要排队三天,就能把粮食卖掉。

    没错排队三天,因为卖粮食的人太多了,大家不得不排队等待。

    而皇帝仁慈,今年辽响也取消了,这三响的取消,加上皇明粮号的粮食收购,今年大明百姓至少能缓一口气了。

    所以进入夏收之后各地的流寇迅速消失,好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百姓要是能吃饱饭,谁会提着脑袋当流寇,而且今年的流寇还特别不好当。

    大明难得安定下来,崇祯有了这笔钱惦记着整修河道,毕竟旱灾全看天意,但是水患确是可以预防的。

    而朱慈烺想用这笔钱填补军费的亏空,虽然尽量克制,但是步子还是迈的太大了。

    朱慈烺可不想‘创业未半,而花光预算。’

    有了这一笔钱填补亏空,今年朱慈烺的财政窟窿就能降低到千万以下,也就不用急着卖出产业来还债了。

    战争按照计划有序推进,参谋部接管了所有指挥工作,在崇祯和英国公等军方大佬的监督下,朱慈烺完全不用操心战争过程。

    战争不用操心,其他事情确一大堆,今天朱慈烺主要的问题就是解决修路的问题。

    而随着宛平新城和通州新城的有序推进,新的官道修建计划也提上日程。

    现在大明最需要的官道有两条,一个是通州到天津港,一个是通州到山海关再从山海关延伸到辽东。

    相比其京城到宛平和京城到通州的道路仅有百十里,这两条路一个几百里,一个上千里,这个可是大钱!

    虽然朱慈烺也相信要致富先修路的说法,但是要是修路修破产了,那还致个屁富。

    而且在水泥沥青等没有大规模生产的情况下,普通的三合土公路不仅耗费成本,而且维护成本高,使用年限短,等于花了大价钱修路,结果仅仅能用十多年。

    所以同时修两条路是不换算的,代价也是目前的朱慈烺所不能承受的,况且相比通州到天津是为了经济和货运便利,通往山海关延伸到辽东的道路完全就是战争需要了。

    朱慈烺对于这种临渴掘井的行为一点都不感冒,这个时候修路,路还没有修好,仗都打完了!

    而如果不修到辽东的路,那就要给运往辽东的物资和人找一个便捷的通道。

    从目前来看,最好的方式应该就是疏通水路,物资从天津起运效果最佳了。

    而山海关旁边,就是后世著名的秦皇岛港,只要在那里建立一个港口,那么从通州到山海关的陆路就省掉了。

    而且在那里设立港口因为在山海关以内,可以为辽东建立一个稳定的物资储备仓库,不必担心建奴的袭扰。

    而整个辽西走廊都是依山靠海,走海路运输比起陆路也方便省事的多,也不用担心便宜了建奴。

    所以朱慈烺综考虑之后,决定第一是疏通航道,海河支流众多,有些适合航运,有些则需要疏通之后才能使用。

    建设秦皇岛港区,以及对辽西各河流港口进行修缮,用海路代替陆路运输。

第三百六十四章船来了

    鸭绿江边多尔衮的大营里,多尔衮刚刚安排完今天的哨探工作,考虑到高丽人准备充分,所以哨探安排前出十里。

    门外镶黄旗鳌拜的亲兵又送来消息,鳌拜又找了一处浅滩,高丽人同样设下了陷阱和埋伏。

    鳌拜打算趁夜里泅渡过去,地方已经定下,希望多尔衮这边夜里吸引一下对面建奴的注意力。

    多尔衮气的直牙疼,怎么吸引注意力,不就是组织强渡么?问题是派谁去?谁又愿意去?

    想来想去,多尔衮把主意到到汉军旗身上,也只有这些汉军旗的人才会乖乖的听话。

    耿仲明、尚可喜和孔有德三人大步进账,一副孔武有力正派军人模样,光亮的脑门,一条金钱鼠尾小辫摇曳生姿。

    三人气宇轩昂的扑通跪地,犹如孝敬父母一般的跪拜这多尔衮:“奴才参加主子爷!”

    多尔衮哈哈一笑:“三位不必客气,来坐!”

    多尔衮最喜欢的就是三人这一副忠臣孝子一般的模样,能让他受伤的心灵得到慰藉,忘掉那些不快。

    耿仲明坐定之后抱拳问道:“不知睿亲王召唤我等有何吩咐?”

    多尔衮也没有客气,直接开口说道:“今日招你们来主要就是商议一下协助鳌拜的渡河事宜。

    鳌拜今夜打算泅渡过河,突袭对岸敌军,给我们打前站,为了吸引对面注意力,咱们这边需要搞出点动静配合。

    也不用你们真的冲过去,当然能冲过去最好,有重赏!如果冲不过去,只要有声势就行!”

    三人相互看看,这在敌人眼皮底下强行渡河,这跟让他们的人送死有什么区别?

    不过即使明知道是送死任务,他们也得答应不是,他们不就是干这个的么。

    多尔衮继续安慰道:“三位放心,我会携两白旗在岸上策应,火炮营也会发炮支援你们。”

    多尔衮话说道这份上,三人只得抱拳领命。

    多尔衮这边汉军旗悄悄的整军,整装来到河边,没有船只,又不像建奴有马可以抓住马尾泅渡。

    汉军这边只得几人抱着一根大木,打算扑腾过河去。

    三位汉军旗精英一商量,先一人出一个牛录试探一下,一千二百人抱着木头下河,立刻工匠营的人都哭了。

    这些人一口气抱走了他们三四百根木头,工匠营不得不连夜去伐木,省的耽误了明天的进度。

    四五月的河水虽然还有点微凉,不过泅渡已经不冻人了,鸭绿江水流平缓,木头一下水几人奋力扑腾,斜着向对岸而去。

    江对岸,高丽人并不知道这边的打算,不过因为建奴搭便桥的工匠一直在干活,所以对岸也一直不断有人守着。

    当然高丽人也不傻,为了防止对方偷偷泅渡,江面上也安排了哨船来回巡视。

    哨船为了自己的安全都在靠近南岸那边监视,所以刚入水的汉军旗没有被对方发现,但是扑腾了一段之后,江面上立刻警讯大起。

    耿仲明无奈的摇摇头:“要是时间充足咱们扎一些筏子也好,最起码弓箭能用得上啊!咋一上来就想着修桥?”

    孔有德看着江面的动静:“还不是为了火炮,这些可是睿亲王的宝贝,睿亲王打算大用呢!”

    尚可喜凑上来:“哎,你们说,大明的新火炮真的有那么厉害?声震十里,一炮糜烂数百步?”

    耿仲明哼哼一声:“咱们又不是没见过造炮,那些都是吹嘘的,当初老师的红衣大炮也没做到声震十里,一炮糜烂数百步。

    想来应该是前线的士卒吓破了胆,吹嘘出来的吧,”

    孔有德看着见对面开始出现星星点点的火箭射向河面,一射三四百步远,应该是想用火箭看看江面的情况吧。

    孔有德皱起眉头:“咱们要不要派出第二批跟上趟?要不然这一千多人不就白死了?”

    耿仲明摇摇头:“就算在派人也没用,只会填进去更多人,你看,对面的火把,高丽人警醒着呢!”

    果然对面的火把映红了河岸,高丽这边大军已经开始列队,弓箭手也站到了河岸边。

    三人正聊天这边的火炮开始射击,大家打的都是实心弹,不要说半夜,就是大白天放炮那也是完全靠运气。

    所以火炮隔着河岸对射,除了壮声势,真心没啥实战效果。

    忙活了一个多时辰,突然大家不约而同的朝上游看去,上游的火光映红了天空。

    三人面面相觑,耿仲明惊讶的问道:“鳌拜这是把多方大营点燃了?”

    孔有德想想摇摇头:“这么旺的火,像是火药库吧?”

    尚可喜肯定的说道:“不是火药,火药火光是亮,但是是一瞬间的事情,你看这火一直在持续。要么点燃了山林,要么就是粮库!”

    三人感觉应该不会那么巧正好烧了粮库,再说义州城又不在那边,高丽人该有多傻才会把粮库设在城外面?

    耿仲明疑惑的问道:“可是鳌拜过河就过河了,防火烧山干嘛?”

    尚可喜哼哼一笑:“能为啥,估计是高丽人躲在山林里偷袭,鳌拜一看大晚上不好搜山,干脆直接放火烧山!”

    孔有德看着两人:“咱们也别愣着了,鳌拜既然已经渡河,不久就能击溃对面的高丽人,咱们赶快渡河吧!

    别到时候功劳没捞到,还被骂,两位告辞了,我要去整军了。”

    尚可喜想想还真是这个道理,也抱拳说道:“那我也去了,快点渡河,捡口汤喝。”

    耿仲明立刻传令,也开始派更多的人渡河,一时间工匠营的木头被抢掠一空,不够的部分又安排人去伐木。

    只是有一点耿仲明不明白,既然自己这边已经渡河,那么对面的高丽人为啥不赶紧回城准备防守?

    这个时候还守着岸边,不怕被进攻侧翼么?

    又过了半个时辰,第一批泅渡的汉军旗已经死绝了,第二批也到了河中央,这一次三人投入了五六千兵力。

    这还是因为木头不够了,要不然三人恨不得把手下的人都赶进河里。

    这时河面上突然飘来几十条船……

第三百六十五章鳌拜没了

    耿仲明三人心里都咯噔一下,这船上的人对付水里的,那不是跟串糖葫芦一样,几十条船至少能造成自己这边几百人的伤亡。

    当然还好有木头,大木的存在极大的限制了船只的速度,跑快了就撞沉了。

    所以三人心里虽然一紧,但是并没有觉得局面不可收拾。

    而几十条船并没有冲入渡河的人群,反而在上游下锚停在那里。

    接着就是一个个木桶被打开朝着河里倾倒。

    耿仲明疑惑,这莫不是毒药?

    船上的人出手很快,二百多息就倒完了船上的木桶,正在耿仲明犹豫的时候,突然一连串的火箭射向河面。

    然后整个河面都燃烧起来,汉军旗的人这次总算知道上游为啥会有那遮天的火光了,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火线在水面上燃烧,汉军旗的人拼命潜水,逃窜,不会水的扑腾几下就沉了,会水的潜泳一段也出不了火焰燃烧的范围。

    只要一露出水面立刻就被烤的嗷嗷直叫,而剧烈的燃烧又烧光了水面上的氧气,这些人吸进去的只能是火焰。

    鸭绿江水流速平缓,火线跟着水流走,人也跟着水流走,完全逃不出燃烧的范围。

    耿仲明三人又聚在一起,面面相觑的看着对方,不一会多尔衮派人来传讯,进攻结束,收兵回营。

    一阵海风从海边吹来,江面上熟肉的香气飘回,大家的脸色都很黑。

    回到大营,多尔衮正黑着连坐在那里,见三人来了问道:“你们损失如何?”

    耿精忠抱拳:“回主子爷,我损失了三千多人。”

    尚可喜也连忙达到:“主子爷,我也损失了二千多。”

    孔有德淡定的说道:“禀告睿亲王,我派出五个牛录,归来仅十七人,损失,一千九百余人。”

    多尔衮嘴角抽搐,汉军旗损失了八千人,鳌拜一天损失了两千人,这鸭绿江都没有过,自己又损失了一万人。

    这仗大的有古怪,高丽人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厉害了?对面是不是有明军参与?

    多尔衮生气的问道:“你们可知道那江面上着火的是什么东西?”

    孔有德看看不说话的耿仲明和尚可喜,抱拳说道:“回睿亲王,此物应该是猛火油,水泼不灭,明军喜欢用此物守城,破坏攻击放的攻城设施。

    一般需要用沙土填埋,或者完全侵入水中,又或者用厚棉被捂住才能扑灭。”

    多尔衮皱起眉头:“也就是说,这些东西来自明军?”

    孔有德点点头:“以前高丽从来没有这种东西产出,大明也只有陕西北部四川北部甘肃等地有此物产出。”

    耿仲明看着多尔衮生气,想想上游看到的火光忍不住问道:“不知鳌拜佐领那边情况怎么样?”

    多尔衮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跟你们一样,鳌拜也遇袭了,而且他奋勇争先第一个下河,目前还没有找到。”

    上次的围歼战本来应该紧随豪格的鳌拜非常幸运的躲过了一劫,但是这次确没有再逃过。

    而且非常悲催的被烧死在水里,能在水里被火烧死,只能说他足够倒霉了。

    而多尔衮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开战损失大将,一旗的旗主就这么没有了,还有两千建奴。

    这确实是应该伤心的事情,但是想想鳌拜一直以来的不配合,不听指挥,俨然是一个刺头一样,多尔衮又想说一句死了活该!

    损失大将,又损失了一万兵力,士气已经严重受挫。

    多尔衮看看在座:“诸位对于这个有什么办法对付?”

    尚可喜抱拳道:“睿亲王,奴才觉得,对方要是用这东西偷袭咱们的桥怎么办?”

    这个问题确实不得不防,辛辛苦苦花几天把桥建好,结果要是让人家一把火烧了,那就好看了。

    耿精忠想了一下说道:“睿亲王,奴才觉得这渡河不能只寄希望于桥,咱们是不是扩大搜索范围,找一批船过来。

    实在不行从其它河里调一批用车运过来,然后在扎一些木筏,到时候咱们有个站的地方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毫无还手之力啊!”

    多尔衮沉吟了一下:“这次是鳌拜太急进,咱们准备不充分,你们说的有理!”

    要不是鳌拜非要今天过河,那也不至于让汉军旗损失七八千人。

    要是不那么着急,对方只有等桥建好之后毁桥了,就算对方毁了桥,那也不过几十到几百人的损失而已。

    多尔衮无奈的说道:“明日各部修整,工匠营抓紧建桥,另外安排人扎一批筏子,用来巡查江面上游,防止敌人再用此法!”

    看了一眼三人:“明天开始,你们派人扩大搜索范围,寻找更多的船只,协助工匠营扎木筏!”

    鸭绿江对岸的义州城里,已经是一片欢乐的海洋,高丽人取得了对抗建奴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大捷。

    义州的主要官员都聚在太守府,庆祝这次大捷,而最中心的确不是义州太守,而是一位皇明军火的武器使用培训人员的总教习。

    这些武器使用培训人员的总教习就是孔明,姓孔名明。因为名字的原因,他疯狂迷恋诸葛亮,酷爱听三国戏,把三国演义也是看的烂熟。

    只可惜身为一个小小的京营余丁,感觉空有一声才智确无人赏识,常常悲叹报国无门!

    去年因为祖传的鞭炮营生,趁着皇明火药急需工人的时候,因为京营军户的身份,被优先录用,成为了炮厂的一个配药员。

    孔明并没有因此满足,以前是没机会,现在好不容易混进官府里,他更希望一展所长。

    努力学习各种知识之后,仅仅不到三个月就崭露头角,因为熟悉各种武器,从配药员升级为新武器试验人员。

    年底的时候,皇明军火成立了猛火油研究组,孔明感觉这是一个机会,经过选拔加入了这个研究组。

    在太子的皇明系里,各种研究组是机会最多的部门,也是晋升最快的部门。

    这些研究往往都是由太子给出方向甚至方法配方之后,大家只要照着研究把这些想法实现,很容易就出成果了。

    而一旦成果出来,后面就会从这个研究组里抽调人员组建新的工坊,而孔明加入研究组的目的就是为了搏一个工坊的管理职位,从而实现从基层兵丁到管理层的跨越。

第三百六十六章对不起,告辞

    果然孔明的努力没有白费,猛火油研究组很顺利的搭建了太子殿下要求的蒸馏塔,利用分离酒精的相同原理,使用冷凝分层分离法成功分离出了四种猛火油。

    还有一种不能燃烧的下脚料,太子殿下称为沥青,好像是打算用来铺路的。

    四种猛火油除了提供给个研究室使用,其中的三号猛火油和四号猛火油被用来制造猛火油弹和储备。

    技术验证之后,新的猛火油作坊被建了起来,孔明因为全程参与了研制过程,所以获得了一个猛火油弹使用总教习的职位。

    年后猛火油作坊开始投产,不过因为开采运输不易,所以作坊一直规模不大,而且生产时断时续。

    三月份作坊里突然来了一批参谋部的人,要实战检验猛火油的使用,要求猛火油作坊派人负责到高丽担任使用教习,教授高丽人猛火油的使用方法。

    孔明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在大家听到要去遥远的高丽,而且上战场都退缩的情况下,他主动站出来,所以很轻松获得了这个名额。

    而整个代表团除了猛火油教习之外,还有其他武器的使用教习。

    而孔明作为总教习,又曾经担任过数种武器的实验任务,很自然成为教习团队的头目。

    三月底孔明奉命到达了皮岛,听说交易还没有谈妥,所以他们只能等在皮岛码头。

    四月中旬的时候,他终于接到启程前往义州的命令,任务就是教会高丽人使用猛火油。

    孔明到达高丽义州的时候,高丽人对于他这个教习非常尊敬,几乎是言听计从。

    不仅各种机密谁便参观,而且所有的会议都会邀请他参加。俨然把他当成了一个重要人物。

    孔明觉得这是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在出入各种会议的时候勇敢发表自己的见解,俨然成为了这次防御战的军师角色。

    高丽义州太守崔明浩拱手:“总教习算无遗策,得此大胜,真乃神人也,让人不禁想起当年的诸葛孔明,若是诸葛武侯在此也不过如此!”

    崔明浩跟孔明接触了十几天,自然知道孔明喜欢诸葛亮,所以这个马屁拍的十分到位,孔明立刻对崔明浩好感大增。

    孔明笑的眼睛都眯了起来:“哎!崔太守谬赞了!我也是恰逢其会,又有猛火油这种好武器。”

    一边的义州将军李再田也感叹道:“是啊,大明的这个猛火油真是神器啊!竟然能在水上燃烧,没想到真的没想到!

    就是可惜这次买的太少,这两处就用了大半,不知道总教习大人接下来咱们怎么打?”

    孔明这时候就想找一个羽扇,然后微笑着轻轻摇动,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听到李再田问起,孔明淡定的说道:“按照高丽王的要求,你们只需在鸭绿江阻挡建奴三日,然后就可以撤回义州城。

    而今天这一战,建奴明日定然不会再进攻,等到后日对方浮桥修建过半,咱们再用剩下的猛火油烧他一把,到时候三日之期顺利达到,咱们只需守好义州就行!”

    太守崔明浩点点头:“总教习说的是,只是我们守城该如何守,还请总教习教我等。”

    孔明摇摇头:“这个恐怕要让崔太守失望了,按照要求,我们必须要在建奴渡河完成之前撤出战场,否则大明的船只离开之后,我们再想回去就难了。”

    李再田激动的问道:“难道总教习大人要弃我们而去么?”

    孔明拱拱手:“要走不是我本意,但是身为大明军人,我要服从军令,各位对不起了。”

    大厅里开心的气氛一下子消失,大家都愣愣的看着孔明,这些人都明白。

    要是大明的总教习走了,那就代表大明认为他们守不住义州城,为了防止明人的损失才接走这些教习。

    大明的人可以随时抽身撤退,但是他们明知道防守下去会死确不得不守在这里。

    孔明看气氛压抑,端起酒杯鼓劲道:“诸位不必担心,有大明提供的地雷、手雷等武器,你们守城压力会大减。

    等到守上十多天建奴进攻疲乏了,你们在突围而出躲进山林,袭扰建奴后勤,也是大功一件。”

    太守崔明浩摸摸的不说话,突围,说的好听,但是前提是他们得有本事守上十多天才行啊!

    按照高丽王的旨意,他们义州城只要守卫十多天,就是大功一件,意思很明白,守了十多天他们确实可以跑。

    但是他们明白,一个是他们守不了十多天,二是他们也跑不掉,如果说在城里,他们还能档一档建奴,但是在野外,他们也只能是送菜的份了。

    所以突围还不如投降来的靠谱。但是要想投降还需要义州将军李再田的同意,而李再田可是皇亲,未必愿意跟自己一起投降。

    崔明浩默默的想着心事,李再田听完孔明的话端起酒杯:“那我就预祝总教习大人前程似锦,一路顺风了!”

    孔明高兴的致谢,有了这次的功劳,他相信,自己必然前程似锦,一万人的杀敌功勋,虽然大部分是汉军旗,但是人数可是实打实的。

    孔明觉得自己至少能混个爵位,搞不好还能进参谋部,要是成了,他将会是大明首个由工匠专职成参谋的人!

    宴席另一侧,其余武器教习也羡慕的看着孔明,这么大的功劳升官发财那是肯定的了。

    他们只后悔当初自己太保守,只想着教会对方武器使用了事,根本没想到这里面还能教出功劳来。

    在高丽人的热心伺候下,他们忘乎所以,好好的享受一把,只有孔明自己努力拼搏。

    果然第二日,对岸的建奴很安静,除了加大伐木力度,尽快造桥之外,其余的人都在修养。

    建奴还派出骑兵沿着江安寻找尸体,好像在寻找某位高官,高丽人并不知道他们烧死了鳌拜。

    当然有一部分尸体冲到南岸这边,高丽也安排人打捞,大部分的尸体顺着河水冲进了海里。

    第三天,高丽人开始紧张起来,建奴开始扎制竹筏,并且不知从哪里找来一批小船,放在岸边。

第三百六十七章各逞手段

    如果建奴开始稳步推进,那么孔明的这些小聪明就用不上了,高丽人在一线的义州城仅仅部署了不到三万人。

    而三万人中还要留下至少一万人负责守城,剩下的一万多人面对等待渡河的建奴七万大军。

    防守三天并不是看不起他们,反而是高看他们了,要是没有猛火油的出现,当初多尔衮又不想这么多,一股脑的渡河,那么建奴也许损失一两千人就过去了。

    或者稳步推进,积攒足够的渡河工具再渡河,损失可能更小,以高丽人的士气,只要建奴登岸,那基本上就赢定了。

    偏偏多尔衮想稳,鳌拜想要急进,两人又各干各的,高丽人又购买了大明的猛火油,多重作用之下,多尔衮才吃了这么大的亏。

    第三天,建奴依旧没有渡河,而是继续积累物资,高丽人有点坐不住了。

    很显然敌人安静的时间越久,那么接下来的进攻就越猛烈。义州太守崔明浩认为既然高丽王要求的守河三天已经达成,那么就不应该冒险。

    应该把所有的兵力撤回到义州城里,准备守城战,如果再待在河边,万一建奴渡河成功,那么这些士兵可能连撤回的机会都没有。

    这无异于损耗的是守城兵力,对于他来说,只要守住城池十日,那么他就对得起大王,然后就能跑了。

    李再田确不这么想,他知道大明总督的命令,知道高丽上下为了给后方争取收割粮食的时间付出的努力。

    他知道只要自己多坚持一日,那么后面就能多一日收割粮食的时间,几万几十万人可能就能活命。

    相比于几十上百万人的活命机会,他们这一万多人的生命又算得了什么!

    就算撤退,也要在打一波再撤!

    第四天多尔衮终于准备好,经过三天的努力,汉军旗搜到两百多条船,加上扎好的三百多个木筏,这一次至少能把三千人运到对岸!

    而便桥也修过了河中央,只要他们登录对岸,那么两边一起修桥,最多一天半桥就成了。

    也就是第一批渡河的军队即使不能第一时间攻下义州,那么第七天攻城火炮一定能运到城下。

    而高丽人这边,李再田作为全军统帅,誓死要跟建奴刚一波!崔明浩根本就劝不动。

    李再田接受了孔明的建议,这一战依旧用火攻!用火烧掉敌船,用火烧掉对方的便桥,猛火油加上硫磺火药等易燃物,干草硫磺菜油等泼在船上。

    既然敌人打算一鼓作气渡河,那么他也一鼓作气把火用到极致!

    多尔衮为了防止高丽人再火攻也想了很多办法,例如船上多备撑杆,要是地方派火船接近,能躲就躲,躲不过就用撑杆撑开。

    为了防止对方再用猛火油烧江,上游也派出战船安排了善射的弓箭手,备上火箭,一旦发现火船或者运送猛火油的船就立刻引燃。

    还有就是为了防止对方破坏便桥,在便桥上游侧打下暗桩挂上铁链,只要敌船接近便桥,就会被暗桩或者铁链堵住,靠近不了便桥。

    第五日一早多尔衮吃过早饭就开始了进攻,高丽人这边也开始准备,首先多尔衮派出船只前出上游十里,巡视江面防止对方火船突袭,之后所有船只木筏下水。

    战争一开始多尔衮就使出了全力,打算一鼓作气攻到对岸。

    而高丽人这边见建奴派出船只,他们也迅速把床弩放置到河岸一线,一副要用床弩对付建奴船只的样子。

    多尔衮看到高丽人抬出床弩而不是投石机,他心就放下了大半,床弩比起投石机在精准上确实优秀很多。

    但是几十架床弩对上几百条船,能起到什么作用?射中了又如何,船又不会被射沉,更何况自己这边还有那么多木筏,床弩还能把木筏射散架了不成?

    双方都在耐心等待,多尔衮的船队把箭搭在弓上,只要进入射程就狠狠射击。

    不过鸭绿江宽一千多步,而弓箭的射程只有一百多步,所以大家都没有拉弦要等即将接近岸边才能射击。

    为了防止成为对方床弩的靶子,士兵尽量把身子放低,躲在盾牌后面。

    建奴的船到距离高丽五百步,高丽人这边终于开始行动。床弩装弹,准备射击。

    这五十架床弩是大明外贸版,正是这一次陈玄出售给高丽的防御利器,每一架要一千两银子。仅仅比大明自用版本射击距离短三百步!

    这种床弩吸收了弩炮的部分特点,改进之后不仅可以射弩箭,还可以放小型的石弹。

    石弹可能并不显得它有啥威力,但是要是把石弹换成手雷呢?

    要是换成专门为床弩生产的燃烧弹呢!

    这次建奴尝到的就是大明专门为床弩设计的猛火油弩箭。

    这个灵感并不是出自朱慈烺的金手指,而是大明工匠自己的发明,原型就是神火飞鸦和火龙出水。

    神火飞鸦和火龙出水制造麻烦,而且方向不好控制,而且效果也一般。

    工匠们看到床弩发射手雷之后,就想到了改进火箭,用床弩发射的主意。

    通过实验,工匠们发明了用竹筒在内部装满火油,头部装上钢制针形箭头,身上绑上燃烧的布条的特殊弩箭。

    发射的时候点燃布条,弩箭飞向目标,箭头撞开敌方目标防御,竹筒碎裂,火油一股脑的洒在目标周围,然后布条点燃火油。

    效果非常优秀,一射就是一个大火炬,特别是水战对付敌船还有对付攻城武器有奇效。

    而且这个东西能破建奴的盾阵,建奴以前用盾车破明军火枪的办法以后就再也没用了!

    今天高丽就是试用大明外贸版猛火油火箭,地方接近四百步,随着李再田一声令下,火箭射出。

    江面上一下子燃起二十多个火炬,没办法高丽人练习次数少,准头不足,不过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被射中的船燃起大火,船上的士卒被飞溅的猛火油粘上,慌忙跳入水中。

    虽然躲过了被烧死的命运,但是失去了船只,也就没有了盾牌防御,也没有了弯弓搭箭的平台。

第三百六十八章各怀鬼胎

    多尔衮猜到高丽人会继续用猛火油,但是没有想到对方会这么用,看着二十多条船燃起大火,多尔衮的心里不由得一紧。

    好在床弩这个东西,上弦贼慢,自己这边划到对岸,对方估计最多只能射击五轮,这还是建奴这边都不怎么会划船的缘故。

    五轮射击满打满算顶多破掉二百条船,多尔衮始终坚信,只要有人登上对岸,对方就是待宰的羔羊。

    而高丽人这边看到第一轮射击这么有效,立刻开心起来,大家紧张的继续装填。

    不得不佩服大明的智慧,这一千两一架的床弩就是值这个价!

    不说其他,原本上弦这种事情,需要三五个人使出吃奶的力气,吭哧半天,现在只需要一个人搅动上弦轮,四十息的时间,就能完成上弦。

    效果就是比多尔衮预估的五轮射击多出一半还多,至少能射击十多轮。

    多尔衮看到高丽人射出第二轮的速度,他就后悔了,然后他犹豫了,是后退还是前进!

    前进可全军覆没,后退,也可能全军覆没,但是前进至少死的壮烈点,吓一吓敌人也是好的。

    又挨了六轮之后,河面上的船只仅仅剩下两百多条,也不用多尔衮犹豫了,现在已经退无可退。

    大鼓擂起,冲锋的人红了眼,建奴纷纷跳下木船,朝着对岸游去。

    既然待在船上都会被点着,那还不如躲在水里免受皮肉之苦。

    建奴接近两百五十步,高丽人的弓箭手终于前出,等列好队,会游泳的建奴都已经跑到一百步以内了。

    水里的建奴无处借力,既不能进攻,又不好防御,但是水的阻力确成了他们最好的保护衣,除非倒霉的被射中脑袋,其他的都是轻伤。

    这些人还知道躲在木筏船只后面,借助木筏阻挡箭矢。

    不过进入到一百步之后情况又不一样,靠近河岸了,你要站起来冲上去,离开了水,建奴的伤亡就迅速增加了。

    多尔衮有些后悔,刚刚应该在派人从后面跟着,现在第一批还有一千多人,眼看冲上岸边,后面确接不上趟了。

    高丽人险而有险的又赢一局,建奴中的悍勇之辈一度冲上岸边冲入弓箭手群中,但是无奈后继乏力,双拳难第四手。

    多尔衮只以为这一战就这么算了,没想到高丽人又从后边推出两架大型抛石机,多尔衮看着自己这边修了一大半的便桥。

    虽然无奈,但是不得不承认,自己这个桥也保不住了。

    这种抛石机轻轻松松的把火油弹抛射出一千步,无论是直接砸在桥上,还是砸在附近的水面,都会引起大火,最终整个桥都烧起来!

    尚可喜无奈的看着江面问身边的耿仲明和孔有德:“如之奈何?”

    耿仲明哼哼道:“能怎么办?等到冬天,直接踩着冰面过去,杀光他们就是!”

    孔有德跟尚可喜都像看傻子一样的看着他,等到冬天,他们等的起么?要是就这么退回去了,那岂不是说他们已经失败了!

    耿仲明看着两人的目光瞪眼说道:“你们倒是不想退,行啊!想办法吧!我是没有办法,除非从上游走个几百里绕过去!对方总不至于全流域布放吧?

    咱们有骑兵,只要快速突进还是能找到合适的地方渡河的,到时候在杀回来就是。”

    孔有德望着对面:“那要是整个高丽有河的地方都是这样防守,那怎么办?还能都绕过去么?”

    耿仲明摊摊手:“那又有何不可呢?反正咱们这次进攻高丽,一个是让高丽屈服,第二就是抢掠物资,沿河抢掠不就行了!

    再说了高丽的河能有多长,几十里一百多里而已嘛,从东到西不过三百里的国土,绕过河流也不过稍微耽误一点时间而已嘛!”

    其余两人瞬间沉默了下来,还别说,耿仲明说的好像也有道理!

    耿仲明自己一开始也只是说说气话,但是聊着聊着他也发现,好像自己现在这个说法还是个不错的办法!

    既然有好办法,那当然是去汇报邀功了!耿仲明朝两人拱拱手:“两位在这看着,我去找睿亲王。”

    看着耿仲明的背影,尚可喜摇摇头:“还别说,这家伙脑子还开窍了一回!老孔,你在想什么?”

    孔有德回了回神:“我?我在想啊,这高丽的河好绕过去,那明朝呢?黄河可是有万里宽,你怎么绕?”

    尚可喜愣了一下:“哈哈,老孔你是想多了,咱们怎么会需要绕过黄河?咱们顶多在北直隶山西逛逛……”

    孔有德看看他:“就不说黄河,就是随便一个海河、大凌河、都有几千里长,你怎么绕?”

    尚可喜一下子无话可说:“那不是还有冬天么?对方就算是布放大凌河,只要等到冬天河面冻上,咱们还不是如履平地。再说明朝敢布放大凌河么?”

    孔有德看看他:“为什么不敢?”

    尚可喜慌乱的说道:“因为……因为……因为冬天,咱们就能夺回来了!咱们大清岂是一条河能阻挡的!”

    孔有德看着河对岸欢呼的高丽人:“冬天?现在离冬天还有七八个月呢!”

    尚和喜惊讶的问道:“老孔,你该不会是以为明朝会在这个时候驻军大凌河吧?”

    孔有德幽幽的说道:“为什么不会,为什么不呢!多好的机会啊!”

    尚可喜想到这种可能也有点麻爪了:“那要不咱们建议睿亲王回军吧!大明要是在大凌河站稳脚跟,那沈阳可就危险了!”

    孔有德呵呵一笑:“回军?咱们的睿亲王没有机会回头了!这已经一万三了,咱们大清还有多少个一万三能消耗!”

    尚可喜也猛然警觉,是啊,开战几天,自己这边已经损失了一万三千人了!

    当初八万人征高丽,这鸭绿江都没有过就变成了六万七,这时候要是回去,皇太极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尚可喜心思百转:“那老孔你是怎么想的?”

    孔有德淡定的说道:“无论是什么时候,手里的兵才是咱们说话的底气!”

    尚可喜这才想起,前几天他和耿仲明都损失了三千多而孔有德只损失了一千多人,莫不是孔有德早就知道了什么?

第三百六十九章孔明三策

    另一边耿仲明正在跟多尔衮汇报:“……而且咱们还不用非要到源头,只要找到一处战马能渡过的浅滩,到时候杀回来就是。”

    多尔衮看着燃烧的木桥,心里想着心事,大火只烧毁了桥面,还有露出水面的桥墩,从新铺一遍也不过需要半天的功夫。

    从新铺容易,但是对方烧着确更容易,不破坏对岸的发射阵地桥就修不起来,不把桥修好就到不了对岸,也破坏不了对方的阵地。

    至于往上游找地方渡河,鸭绿江可不是高丽内部那种一百多里的小河沟,鸭绿江深入长白山腹地上千里,要是绕行,没有半个月以上很难奏效。

    现在这里已经让他损兵折将并且浪费了五六天时间,要是再花上半个月以上绕过鸭绿江才能进入高丽。

    不用说自己名誉扫地,就是粮草也支持不了这么久啊!

    但是不绕行,又该怎么办呢?

    高丽这边胜利的欢呼声响彻云霄,但是李再田听着下面的汇报心中确非常忧虑,床弩用的猛火油弩箭仅仅剩下一百发了。

    实际上义州城仅仅分配了五百发猛火油弩箭,这一战已经消耗了大半,而全部的猛火油武器现在只剩下三十桶的桶装猛火油。

    本来还剩下一百多桶,但是今天床弩用掉了不少。

    剩下的这些是用来阻断对方攻城部队的,等到对方攻城紧急时刻,倾倒猛火油燃起大火,然建奴后续部队攻不上来。

    而剩下的一百发猛火油弩箭,则是用来破坏敌人的攻城车等武器的。

    东西是好东西,可惜就是算量太少,现在不用建奴进攻,李再田都会主动撤出江边阵地。

    只要建奴再来一波进攻,那么他们就没有猛火油了,离开了猛火油,他们真的没有信心打下去。

    李再田已经决定了,就是今天晚上,趁着夜色撤回义州城!

    建奴这边多尔衮根本没有采用耿仲明的计策,以后进入高丽那些小河或许可以试试,但是现在不行。

    其实这次进攻多尔衮发现,对方的弩箭对船只伤害很大,对于木筏反而效果平平。

    木筏本来就飘在水面上,中箭之后稍微一晃动火势就被扑灭了。

    要是制造一批木筏,上面多站一点人,或者用东西压住,让木筏完全没入水面以下,那是不是就不怕对方的火攻了。

    还有就是火焰溅射虽然燃烧的很凶猛,但是穿透力并没有多强,只要竖起盾牌,溅射的火油还是能挡住的。

    到时候只需要着火之后把盾牌丢进水里,在捞出来,火也就灭了。而且对方好像紧紧有五十驾床弩。

    五百条船突破不了,那一千条呢?两千条呢?大木筏目标大,改用小木筏呢?一个木筏上只站两三个人,到时候对方肯定射不过来!

    还是那句话,只要过了河,高丽人对于他们不过是土鸡瓦狗,根本一点威胁都没有。

    当天晚上多尔衮就命令工匠营停止造桥,全力生产小木筏!

    而这一夜高丽这边李再田留下大营大旗,还有一千人假装还在防守,其余的人悄悄的撤退往义州城。

    接下来三天双方都很安静,多尔衮打算这次一口气攒够两千个木筏在一鼓作气进攻过去!

    高丽这边,孔明最后一次来到江边,今天他就要走了,走之前他想到自己最辉煌的地方看一看。

    李再田无奈只好带着一百多骑兵陪着,孔明看着江对岸建奴扎好的上千木筏淡淡的说道:“知道么?你们错过了好几次好机会!”

    李再田连忙问道:“先生计将安出?”

    这四个字能充分满足孔明的谋士欲望。

    孔明眯着眼说道:“我有上中下三策,下策组织船只于建奴战于水上,建奴多出身山林,不习水性,在水中你们有船,而他们只有木筏,可战而胜之。

    中策趁机在上游筑坝,等到对方渡河在掘坝淹之,到时建奴随波逐流必然分散,你们再以战船击之,必然可以破敌。”

    李再田听的不禁有些无奈,听着像是好计策,但是自己这边确没有和建奴决战在江上的决心。

    建奴不习水性,他手下的兵丁又何尝不是水上新丁,建奴野蛮悍勇,正面浪战,自己这边可是要吃大亏的。

    再说筑坝,这滔滔江水岂是说拦就能拦住的,要是筑坝有这么简单,那建奴还修个屁的桥,直接截江而过就是了。

    不过李再田还是非常期待上策的:“敢问先生上策是?”

    孔明指向江对岸:“上策就是,建奴新败,胆气已丧,只要你们趁着今夜悄悄渡河,然后用猛火油加上手雷击破建奴营寨,建奴必然大溃!

    将军以若胜强,以少胜多,必然可以建立不世之功!载入史册为后人铭记!”

    袭营?建奴哨探可是前出十里,再加上自己这边都已经撤回义州了船也都拖上江岸了。

    再说了,要是前两天还有可能,但是现在,明显建奴已经歇过来了好么!

    一万多人去袭击六七万人的营寨,成功了那是不世之功,要是失败了呢?自己是不是也完蛋了?

    那些猛火油和手雷等物资可是守城的最后保障,李再田要是想用来袭营用估计崔明浩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李再田尴尬的笑笑:“先生高智,我等佩服,先生即将远行还惦记着我们的防御,先生高义我们永记在心。

    只是……只是先生三策我要回去跟崔太守商量一下,商量一下!”

    孔明也没有再说什么,他毕竟只是一个武器使用教习,不是人家真正的指挥。

    要是提出的建议对于他们没有损害还能歼敌,那对方自然愿意听。

    但是要是让高丽人涉险,那么对方就不愿意陪孔明玩了。

    再说你这大难临头优先逃跑这种行为也难以让人把希望寄托在你身上。

    孔明再看了一眼江面,然后打马而回,心里念叨着,总有一天他也能进入参谋部,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等到下次自己再到高丽,一定能和曹变蛟一样,当一任总督,让所有人唯命是从!

第三百七十章西南五虎将和镇南天

    大明太子东宫,朱慈烺听着高丽战事的最新汇报,眼中满是意外之色:

    “这么说来,高丽连续打退了建奴两次进攻并且毙真奴五千,汉军旗八千!”

    李若琏收起情报:“是的,情报上显示,按照多尔衮最新规划,预计会在今天或者明天发动第三次进攻。”

    朱慈烺赞叹一句:“已经很不错了,在江边足足阻挡了十二天,非常好,只要在义州城在守三天,高丽这边粮食不就收好了么!”

    李若琏一脸可惜的说道:“可惜高丽人还是太过保守,要是当初多购买一些火油弹,或者采用孔明的三策中任何一个,这江边战事胜负还是可以搏一搏的。

    就是不能真的击溃建奴,但让建奴乱了阵脚在守上几天还是有保障的!”

    朱慈烺哈哈一笑:“孔明三策!有意思!他不应该直接说出来,应该用锦囊嘛!这样才有感觉!”

    李若琏没有接话,他不知道太子这话是夸奖还是讽刺,所以不敢贸然接话。

    朱慈烺右手敲击着着桌面:“有功自然要赏,孔明虽然有越权指挥的嫌疑,但是杀敌一万三千,其中五千真奴,八千汉军旗,此乃大功一件。

    成功阻挡建奴于鸭绿江边十二日,为高丽粮食收割争取了足够的时间,此大功二!

    宣扬大明国威于藩国,此功劳三。

    既然如此,那就如实上报,为其请功,他既然推崇诸葛武侯,那就给他请个沂水县子的爵位吧!”

    沂水县,也就是三国时期的琅琊阳都,也就是诸葛亮的顾里,这无疑是对他的巨大肯定。

    朱慈烺沉吟半晌之后说道:“孔明不是想入参谋部么?那就给他一个机会!安排他进讲武堂学习,加入西南五虎将小组。”

    李若琏疑惑的问道:“就是马万年和马万春搞得那个西南五虎将小组?”

    马万年和马万春是秦良玉之孙,石柱宣抚使马祥麟之子,为西南擎天玉柱,白杆兵的正统传人。

    为了表彰秦良玉和白杆兵的功绩,朱慈烺特许两人招募人员组成小组,为西南战事献策。

    结果两人父亲马祥麟有小赵云之称,他们又酷爱三国,所以召集了三个共同爱好者搞了一个五虎将小组。

    本来打算叫大明五虎将的,奈何和曹忠和戚国梁领导的陆权小组和海权小组狠狠的战了几场。

    结果都已失败告终,所以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来了一个西南五虎将集团,这种认怂之后,曹忠和戚国梁才放过五人。

    不过想要在讲武堂里西南地区来的这些学子之中称霸,他们还有一大劲敌,那就是沐天波领导的镇南天小组。

    沐天波不仅仅是讲武堂学子,人家十岁就已经袭爵,那可是地地道道的黔国公!

    而沐天波代表的黔国公系,和马家兄弟代表的西南土司系天生就是敌对,准确的说,黔国公的主要职责就是镇压这些土司。

    马家和沐家虽然都是忠臣,但是不代表两人会相互看的顺眼。

    一开始沐天波碍于国公身份,害怕被人举报拉帮结派,所以被马家兄弟的西南五虎将小组压制的抬不起头来。

    但是一段时间之后,沐天波发现,太子对这种小组之间的争端采取支持的态度,特别是这种针锋相对的碰撞。太子反而提供场地奖金。

    对于朱慈烺来说,这种思想的碰撞,还有武力的较量最能激发大家的动力跟血性。

    而且这种放在明面上的较量,比起那些在暗地里拉帮结派要好的多,至少好管控的多。

    所以沐天波振臂一呼,立刻镇南天小组成立了,而且相比于西南五虎将那五个肌肉长进脑子里的土司派领导的一群小土司,沐天波的国公身份,招募的可是实打实的那些报国五门的人才!

    进了讲武堂看着好像都是有升迁机会,但是出了学堂也不过是个总旗百户开局,个别优秀的也就是个千户而已。

    谁不想自己起点高人一等?为何曹忠和戚国梁等人会有这么多簇拥者,那还不是人家背后有人!

    沐天波虽然比他们差一点,但是比起从基层一点点的往上爬,跟着沐天波收到国公的照拂升官发财还不是易如反掌。

    更何况看大明未来的趋势,解决建奴之后必然要稳定西南,所以西南机会很多!

    而那些西南出身的汉人精英对于加入土司们的小组还是很不喜的,沐家虽然偏远,但是也是西南最高爵位了。

    所以沐天波一崛起,西南五虎将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最近内部甚至发生了叛乱,不少土司小少爷得到按照家里的要求投靠了沐家。

    差一点使得西南五虎将小组分裂消失。

    所以朱慈烺看到孔明自比诸葛亮,就想到了这个孔明跟西南五虎将很契合,正好他们也缺一个军师的角色稳定自己的小组。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从目前的形式来看,建奴这边衰落已经成为必然,在不能直接威胁到大明之后,那么对方的灭亡只是早晚的事情了。

    也是时候布局更多的地方,西南地区前一阵子秦良玉镇守四川,防止流寇逃入蜀地,主要精力放在流寇身上,土司叛乱就又闹大了。

    最近流寇基本被消灭的差不多,秦良玉的白杆兵则继续他们的西南平叛之路。

    白杆兵身为优秀的山地部队,秦良玉马祥麟又对大明忠心耿耿,朱慈烺自然有意在白杆兵的基础上组建大明的山地部队。

    西南平叛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整个中南半岛的征伐都离不开一支优秀的山地战丛林战部队。

    而孔明出身武器实验室,对于大明的新武器最熟悉,又有参谋天赋,加上酷爱三国,对征战西南肯定不会抵触。

    非常契合西南参谋部,所以朱慈烺先把他扔进马家兄弟的五虎将小组,先跟西南的这些土司继承人们混个脸熟。

    要是他有本事获得这些人的尊重,那么以后对于他西南的行动自然如虎添翼!

    至于他是有惊人的才能还是偶尔的灵光一闪,那都无所谓,成了固然好,不成也不过是一步闲棋罢了。

第三百七十一章江南琐事

    建奴被挡在鸭绿江畔对于整个作战计划都有很大影响。

    首先就是对金州的行动,船队已经到了海上,按照原本预计,建奴会在三天内攻破义州,五天到铁山。

    只要建奴过了铁山,那么船队就可以开始登陆作战。

    没想到高丽人雄起了,仅仅鸭绿江就挡了十多日,现在他们还在庙岛附近等待着行动的命令。

    按照鸭绿江的情况,参谋们也不清楚到底义州城能守多久。

    朱慈烺右手不停敲击着椅子扶手,最后抬头问道:“计划有变,跟参谋部说一下,提前拿下金州吧,那些人飘在海上,时间久了莫要出问题才好。

    左右不过是一个牛录的老弱病残,一万人攻上去,不要让消息传出去就是了!”

    嘴上虽然说着不管这次作战,但是事到临头,朱慈烺还是忍不住想要提点建议,这一战太重要了,成了建奴归笼,要是失败了,这后面又要多生多少事端。

    李若琏领命而去,朱慈烺想了又想,还是决定不派参谋干预高丽人的防守了。

    高丽人购买的防守军火主要集中在义州和汉城两地,其他城就算大明派出参谋,也很难起到鸭绿江这边的效果。

    处理完孔明的事情,朱慈烺接着看刘若愚的报告,经过刘若愚数月的梳理,江南地区一些零散的资产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

    特别是夏粮收购开始以后,各地商铺的改造,按照朱慈烺的规划,县级必须有皇明粮号,皇明银行,皇明百货三大店铺。

    而乡镇的店铺全部出售,或者租给有意代理皇明商号业务生意的人。

    按照朱慈烺的要求,刘若愚在江南宣布无限量收购铜锭、铜矿石和铜制品,为接下来的货币发行储备物资。

    第一批铜已经起运,预计半个月之后就能到天津。

    除了铜的问题之外,皇明商号的新财源糖加工也在稳步推进,经过实验朱慈烺改进了黄泥制白糖法。

    通过黄泥家木炭双过滤,降低了过滤层的厚度,提高了过滤效率。

    糖可是一个重要财源,无论是在内销还是外贸中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明崇祯十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在广州前后购买13028担白糖和500担冰糖。

    加上内销的份额,这一年可是数百万两银子的生意。

    而且无论是罐头、军粮、食品、贡品等很多地方都要使用大量的糖,所以插手制糖业务非常有必要。

    刘若愚还提到了对宋应星著作的收缴情况,宋应星所写《天工开物》可谓是对大明现阶段生产力状况最全面的统计。

    得益于宋应星教谕的身份,又加上其兄也是县令,所以对于各种技术的收集非常全面,而且很多技术都是大明目前最先进,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工艺。

    而且书中很多工艺为大明独有。

    这本书若是流出大明,无疑是最严重的泄密事件,好在天工开物此时并没有开始刻板印刷。

    所以朱慈烺安排刘若愚收拢的只是民间的手抄本。

    从天工开物事件,朱慈烺决定加强大明工匠、工艺、技术的管理工作。

    整理大明禁止外泄技术目录,把天工开物等书列为仅相应权限人员可在图书馆借阅书籍目录。

    除了好消息之外,江南地区坏消息也不少,皇明商号收到江南商人和文人集团的抵制。

    江南地区水网密集,各种水匪骚扰抢劫事件不绝,极大了降低了粮食转运的效率。

    甚至在太湖还出现了十多条粮船被劫的恶性事件,到目前还未追回。

    而鄱阳湖洞和庭湖等地不少水匪都惦记着皇明商号的货船,要知道皇明商号运送的,要么就是金银粮食,要么就是热销货物。

    可谓是抢一船吃三年,这使得江南地区的运输不得不积攒组团之后在运输。

    所以刘若愚请求太子要么加强江南运输的护卫力量,要么就清缴一下江南的水匪。

    朱慈烺还惦记着等江南形式稳定之后把刘若愚招回来主持京城皇明商号事物呢!

    现在看来这个想法又泡汤了,朱慈烺还是第一次知道江南水匪竟然已经猖獗到这个地步。

    朱慈烺让贵喜调来锦衣卫相关文卷查看才发现。

    最近这些年,大明的主要精力要么在北方的建奴,要么在中原的流寇,江南承平日久,大量的卫所士卒被抽调,地方防御力量薄弱。

    导致江南地区不仅水匪猖獗,各种山匪啸聚山林,还有武装抗税,宗族械斗都呈现高发之势。

    江南已经乱到了一定地步,整个南直隶对于各地的政令甚至都出不了县城,仅仅能维持长江水道还有沿海地区的政令通达。

    放下文卷,朱慈烺不知道该如何着手了,正所谓山高皇帝远,江南一直被士林把控,对于朝廷政令执行完全看士林好恶。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江南的各种税收一直收不上来,一开始仅仅是商税、茶税、矿税等,后来发展到盐税也逐年下降。

    到了现在竟然连粮税都有人抗税想不交。

    而且江南地区宗族势力比起北方更强大,而且道路不便,管理困难。

    所以江南问题非下大力气才能见到成效,回归到水匪山匪的问题也是一样,江南剿匪其难度不亚于一场大规模会战。

    首先新军主要来自北方,根本不适应江南地区的情况,山匪还能勉强对付,但是水匪就不是新军能搞定的了。

    而原有军队中,大明各地水师已经名存实亡,想要派他们剿匪,必须要先重建水师,重建水师之前又要重造战船。

    而剿匪无疑需要情报支持,而现阶段江南情报网还主要用来监视文人,因为江南一直不是主要方向,锦衣卫力量还非常薄弱。

    千头万绪之下,朱慈烺也是拿不出好办法来快速解决问题。

    要是不能快速解决,那只有用最笨的办法,稳妥推进,一步步的来!

    江南造船业实力雄厚,朱慈烺倒是不用为没有地方造船担心,但是新的战船设计还是要有的。

    所以剿匪要从造船开始。

第三百七十二章告御状的皇室

    大明海船虽然发展缓慢,但是内河船确有完整系统,朱慈烺能做的无非是假装新式武器而已。

    鸭绿江一战床弩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用床弩发射的猛火油箭更是成为破敌利器。

    只要订单下发钱到位之后,最多两个月各式船只都能造出来。

    解决了船只,下一步就是人员招募训练,原有水师糜烂不堪用,但是新军中懂得内河水师训练的人才又没有。

    朱慈烺只能从讲武堂那些水师卫所子弟中选人担任训练任务。

    然后安排锦衣卫注意收集江南水匪山贼动向,能剿灭的即刻剿灭,不能剿灭的就标注清楚等待增援。

    处理了刘若愚的报告,朱慈烺终于可以歇歇。

    临近端午节,街面上难得热闹起来,京城城南要举办大型的纪念屈原大型庙会。

    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出门的朱慈烺正憋的难受,所以今天打算去庙会逛逛。

    李若琏安排完事情回来,朱慈烺坐上马上,一路走走停停,就到了天坛附近,马车逐渐慢了下来。

    还没等朱慈烺问李若琏就凑过来:“公子,前面人太多了,马车走不动了,公子要不要下车步行?”

    朱慈烺掀开车帘,站在车上眺望,街面上只能看到黑压压的人头,两边的商贩叫卖声不绝,踩着锦墩下车。

    在一大帮锦衣卫的簇拥下,缓缓的逛了起来,碰到稀罕玩意,朱慈烺也会驻足观看,碰到卖艺说书唱曲也打赏几文钱凑个热闹。

    穿过一条专卖女红胭脂水粉的长街,之后就是专卖各种书画,文房四宝的街道,有道是才子佳人,果然都是相应成趣。

    此地离贡院很近,进京赶考的举人,都会选择附近居住,慢慢的这里文人汇聚,那些手头不宽裕的自然想着在此出售字画。

    所以这条街上反而叫卖声最少,而且人流也稀疏一些,朱慈烺走在此街看到竟然还有人掩面卖书的。

    穿过这条街道,接下来又是出售各种古玩玉器的街道,看到这里朱慈烺就有点皱眉了。

    很明显这里不少摊位上的东西一看都是从墓里挖出来的,直接摆在大街上出售。

    摇摇头不打算管此事,挖出来就挖出来吧,总比埋在土里睡大觉又好一点。

    古玩玉器过了一半,后面变成了花鸟鱼虫斗鸡斗狗售卖的区域。

    这边的人就更杂了,而且多是一些家底丰厚或者贵戚皇亲,朱慈烺对这些根本不感兴趣,正要快步离开,确被一个地摊吸引。

    摆摊的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穿着破旧的长衫,灰蓝色的长衫浆洗的泛白,胳膊和下摆等处还打着补丁。

    吸引朱慈烺的倒不是他的贫困,而是他摊位上的东西。

    那少年用一块破床单铺在地上就当是摊位了,摊位上摆放的东西有十多样,而引起朱慈烺注意的是三样东西。

    一个盐包、一个糖包和一个茶包。

    朱慈烺之所以被吸引,是因为这三个乃是去年年底,朱慈烺命皇明商号特制,用来赏赐给大明那些皇族的。

    也就是说这东西本来应该只有皇族才有,现在确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庙会的一个小摊上,朱慈烺觉得这里面一定有故事。

    朱慈烺不动声色的蹲在摊位前:“这位大哥,你这是什么东西?”

    少年看了一眼朱慈烺,本来不想搭理这个小孩,但是看朱慈烺一身丝绸锦缎衣服,身边又跟着一个壮汉护卫不敢得罪。

    少年拱拱手:“这位小哥请了,这三包里面分别放着一斤雪花盐,一斤白霜糖和一斤上好的西湖龙井。

    这些可都是宫里的御用品,皇上赐下的宝物,您看,这里还有內监的火漆封条。”

    朱慈烺翻看一下问道:“那你打算卖多少?”

    少年直接开口:“盐和糖十两银子,这个西湖龙井二十两。”

    朱慈烺惊讶的问道:“东西倒是不贵,但是你怎么证明真是皇上御赐的,你要是能证明,或者说出这东西的出处,我就买下了!”

    少年打量了一下朱慈烺,拿起盐包:“你看,这纸上面可是有金粉的,明黄色的纸张,非皇家不能使用。

    还有这火漆,內监的封条,一般人谁敢仿制!那可是掉脑袋的事情,这还不能证明么?”

    朱慈烺呵呵一笑:“你也说了一般人不敢仿制,但是万一你不是一般人呢?你需要说明这东西的出处,我要是觉得合理就买!”

    那少年犹豫了一下:“你要是不愿意买就算了,这东西懂的人明眼一看就知真假,你看不出来,是你没有见过好东西!”

    朱慈烺招招手:“钱包。”

    李若琏把钱包递上,朱慈烺从里面摸出四个十两的银锭:“我可不是跟你开玩笑,看到没有,钱就在这,你要是说出来,我立马拿东西走人!”

    少年看着四个银锭眼中满是欲望,犹豫再三之后悄声说道:“告诉你也可以,但是你要保证千万不能说出去!”

    朱慈烺点点头:“放心吧,我不会乱说,你只管说就是。”

    那少年悄声说道:“这个是去年年底皇上赏赐给我们这些宗室的年礼,我们这种奉国中尉每家都有一份,我没有舍得吃才拿出来换点钱。”

    朱慈烺一脸不信:“奉国中尉?我不信,再有你一个奉国中尉怎么会跑到京城来?

    别以为我小啥都不知道,咱们大明可是有规定,宗室不得离开封地!

    而且不得经商不得做官,你这不仅离开封地还经商,要是真的你的脑袋可就不保了!”

    那少年打量了一眼朱慈烺:“你莫要乱说,谁经商了,我这不是换点东西么!我不收银子,就是换点粮票!对换粮食吃!”

    朱慈烺继续追问道:“那你为何擅自离开封地?这个也是大罪吧?”

    那少年沉默了一下才说道:“我是来告状的!盘缠用完了,才到街上换点东西用。”

    朱慈烺打量着他:“那你说你是宗室奉国中尉,可有证据?”

    少年从怀里摸出自己的身份文书:“看到没有这个就是身份文书!”

    朱慈烺站起来:“那你要告什么状?要告谁?”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868/ 第一时间欣赏统计大明最新章节! 作者:怕起重复所写的《统计大明》为转载作品,统计大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统计大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统计大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统计大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统计大明介绍:
一个强大的帝国必须能提供至少2000项关于国家的统计数据。
如果崇祯对于自己的国家了如指掌,那他的结局一定是另一个模样。统计大明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统计大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统计大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