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统计大明TXT下载统计大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统计大明全文阅读

作者:怕起重复     统计大明txt下载     统计大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五十八章崇祯参观

    第二日上午,照例上了课,上课的老师有的正襟危坐,有的一副疏远的架势,有的则像是欲言又止。

    下了学朱慈烺就跑去乾清宫,那边已经准备好了午膳,跟崇祯一起吃完,两人就坐上马车朝宫外而去。

    到了皇仁堂,崇祯打量着门脸,和来来往往的百姓:“这里就是皇仁堂了?”

    门口迎宾的活计凑上来:“这位贵客,一看您就是来参加今天的加盟会的吧?”

    崇祯不自觉的点点头,活计手一引:“您跟我来,常福,帮客人安排一下马车,客人咱皇仁堂可是定了规矩,为了防止宵小之徒捣乱,咱们要先交一百两的定金,您到时候要是胡乱竞价,这一百两可是不退的?您看?”

    崇祯看看朱慈烺,朱慈烺咳嗽一声:“你是新来的吧?去把刘若愚喊来。”

    小伙计虽然是新来的,但是一听这孩子都敢直呼掌印大使的名字,哪里敢怠慢:“小人眼拙,您二位稍待,我这就去请刘公公。”

    刘若愚是早就得了信的,不过他年纪大了不能久站,加上里面的事也需要他盯着,一听一个大人带着小孩,他立马匆匆的跑出来。

    见了崇祯二人连忙抱拳拱手:“见过,两位贵人,贵人随我里面请。”

    崇祯牵着朱慈烺迈步往里走,走过二门刘若愚刚要行大礼,崇祯摆摆手:“免礼,此地人多眼杂,不用行礼,你带我看看这皇仁堂吧,我还没有看过这里呢。”

    刘若愚答应了一声:“您跟我来,这边刚走过的前厅,左边是医馆,由太医和京中名医坐诊,里面有一个专门的院子,各种病人都在那里诊治,重病的也有住在那里的,右边是药铺,各种成药生药都在那边出售。咱们走的是皇仁堂总号的办公区域,这里面又分成办公和实验两个区域,而今天的加盟事项就是在办公区办理的。”

    崇祯打量着办公区域:“这还要一会才开始吧,你们这的实验区,我听说有很多奇怪的实验?带我去看看。”

    刘若愚点点头:“是,您跟我来,这实验区又分成外科实验区、细菌实验区、内科实验区和解剖实验区。”

    刘若愚带着两人到实验区:“这边是外科实验,主要就是研究各种伤口缝合,还有感染的治疗。”

    崇祯不解的问道:“何为缝合?把伤口缝起来?”

    朱慈烺插嘴道:“就是这个意思,他们研究发现,把伤口封起来有利于伤口的愈合,至于感染,就是受伤之后有的伤口会化脓,人就发烧,好多人没有挺过这一关就直接死了,特别是战场上,很多士兵当时没有死,但是拉回来应为伤口溃烂死的比战场上死的更多。”

    崇祯还头一次听说这事:“真的?”

    朱慈烺点点头:“真的!父皇你看,他们现在已经研究出来酒精可以防止伤口溃烂化脓,原本重伤者十人中只有一两人能有幸存活,现在经过他们的治疗,十人中至少有九人能完全康复。”

    崇祯满意的点点头:“确实活人无数,功莫大焉!”

    朱慈烺开心的说道:“父皇,这不仅是活人无数,战场上若是受伤可以治好,士卒岂不是更加不畏生死,且受过伤的士卒治好了,那可是老兵,一个老兵可比三五个新兵都有用,所以这个医术用到军队中,大明军队岂不是再也不怕死伤,个个奋勇向前!”

    崇祯嗯了一声:“皇儿言之有理,那为何没有上奏推广?”

    朱慈烺解释道:“现在这个医术会的人还很少,儿臣已经招募医者学习,这第一批只能先供应急需的勇士营跟防疫军那边使用,等培训出更多医者在推广到其他军队。”

    崇祯对这个回答还算满意:“既然皇儿有了安排,那咱们就去看下一个,下一个是什么?细菌实验室?”

    朱慈烺点点头示意崇祯往里走:“父皇,所谓细菌就是一种极其微小的生物,咱们的眼睛无法看到,必须借助显微镜,它能把东西放大几十上百倍,这样就能看到咱们以前看不到的东西。”

    来到一处实验台,朱慈烺吩咐到:“取一架显微镜,打一碗河水来。”

    不一会都备好,朱慈烺把清水滴在玻璃片上,推到显微镜下,现在的显微镜还很原始,只能看到模模糊糊的影响,等朱慈烺调试好才让崇祯去看。

    崇祯把眼睛放上去,学着朱慈烺的样子闭着一个,看到里面的影像惊讶的问道:“这里面在动的东西是什么?”

    朱慈烺解释道:“父皇,那个是草履虫,是一种水里的极其微小的动物,细菌就是比他还要小的生物,就是它们在伤口上繁殖,以人的血肉为食物生长繁衍,伤口才会溃烂不能愈合。”

    崇祯又看了一眼才说道:“看来佛家说的一碗水有三千生命的确是真的?”

    朱慈烺摇摇头:“父皇,这一碗水里面可不止三千生命,就这一滴水里都不止三千个生命。”

    崇祯指了指那边的人问道:“他们在干什么?”

    朱慈烺打量了一眼解释道:“他们正在进行培养实验,就是从病人溃烂的伤口上取出的细菌,然后给他们养活起来。”

    崇祯皱眉问道:“此等恶毒生物,他们不应该立刻杀死,为何还要培养?”

    对于这种科学白痴的问题,朱慈烺真的懒得解释,真想骂一通让他自己想,但是这位他又不敢骂不敢不回答:“父皇,培养这些细菌才能试验用什么药能杀死它们,这个就是为了研究更好的治病救人的药才培养这些的。”

    崇祯尴尬的咳嗽一声:“哦,那边是内科实验室?实验的是什么?”

    朱慈烺解释道:“那边就是御医和下边的郎中神医们献上来的方子,我们实验一下药效,还有炮制方法,确定最佳剂量,之后好生产成药。”

    这个比较好理解,崇祯点点头,又指了指最后一个:“那解剖实验室呢?干什么的?”

    气氛一下子安静了,朱慈烺挠挠头:“就是了解人体构造,为外科手术做一些基础研究,例如肠痈以前急发者不可治,现在通过解剖研究,发现只要割除发病的一处地方,在缝合上,有一半的病人还可以活命。”

第五十九章黑锅你来背

    崇祯问道:“那另一半呢?”

    朱慈烺无奈的说道:“另一半因为体内感染死亡,目前技术好不成熟。”

    崇祯迈步就想进去看看,朱慈烺连忙拉住他:“父皇,那里面有些血腥,子曰君子远庖厨,那里面咱们还是不看了吧?”

    崇祯颇有深意的打量朱慈烺一眼:“既然你知道这不是君子所为,为何还要设立这样的实验室?”

    朱慈烺立马知道,这个解刨实验崇祯早就知道了,今天就是来看看朱慈烺在干什么的。

    朱慈烺示意刘若愚:“老刘,你去把解刨实验的成果拿过来。”

    刘若愚连忙跑进屋,不一会抱着一个册子跑过来,递给朱慈烺,朱慈烺翻开念到:“目前通过解刨实验,发现血管流动规律,发现肠痈的致病原因,发现人体器官连接方式,发现心脏为血液运输动力器官,提出人类心脏并非思考器官假说,发现感染的致病机理,发现……”

    崇祯拿过册子自己看了起来:“参与解刨的都是什么人?”

    朱慈烺看了一眼刘若愚,刘若愚连忙回答:“有御医3人、有精通外科骨科的大夫37人,有经验丰富的仵作8人,还有外科学员142人。”

    崇祯一边看着册子一边继续问道:“那被解刨的都是什么人?”

    朱慈烺和刘若愚心脏猛的一缩,朱慈烺硬着头皮:“是自愿参与的死囚,还有其他人自愿捐献的尸体。”

    崇祯手顿了一下:“即使自愿,此事有伤天合,以后太子及皇仁堂药局不得在做。”

    朱慈烺很失望,昂起头想争辩,刘若愚悄悄拉住他,朱慈烺忍了又忍只好无奈的低头:“是!”

    崇祯继续说道:“骆养性,你过来。”

    骆养性屁颠屁颠的跑来,崇祯把册子还给朱慈烺,:“你带人接手解刨实验室,以后协助皇仁堂药局完成相关实验,此研究归诏狱管辖,太子会派人参与犯人审讯。”

    骆养性整个人都不好了,这明显就是好处太子来,背黑锅让他去:“啊?哦,是!”

    朱慈烺噗呲一下笑了,骆养性脸更黑了,他看看李若琏,心里更不是滋味。

    北镇抚司之所以比南镇抚司牛气,不就是因为有诏狱之权,现在太子殿下连这都插手了,那以后李若琏的尾巴还不翘上天去。

    他也没有办法,皇帝好像生来就对锦衣卫不喜,上任以来多次限制锦衣卫的职权,虽然后来有所放松,但是一旦有事还是尽托付与东厂。

    而李若琏虽然名义上归他管辖,但是仗着自己是太子心腹的身份,根本就没有把他放在眼里,逢年过节连个表示都没有,平时更是很少拜会。

    上次升了千户,本来骆养性以为对方要调派人手总要求着他了吧?他就以人手不足为由卡了他一道。

    没想到这个李若琏竟然直接招募锦衣卫余丁,还从底层消息传递监视人员中调人。这可是擅自增加员额,朝廷不会承认不会给发饷的!

    然后骆养性就给他上了眼药,跟曹正淳汇报说李若琏超编,并且违规增加员额,紧紧缇骑就招募了一千,下边的调查等人又招了一千多。

    锦衣卫虽然号称十万,但是其实北镇抚司手里的缇骑人马也不过六七百人,其余都是刺探和传递消息等文职人员居多。这李若琏一下子就扩充了一千缇骑,让他感觉自己堂堂一个锦衣卫指挥使还没有李若琏一个千户手里的兵多。

    没想到这曹正淳跟太子穿一条裤子,不仅帮着录入名册,还从东厂推荐了不少缇骑好手。

    他有心告一下曹正淳跟太子的黑状,但是他又没那个胆量,自古疏不间亲!告了太子,太子也未必会怎么样,但自己肯定落不了个好。

    特备是这次温体仁被下了诏狱,就是曹正淳跟太子幕后的黑手,温体仁都干不过太子,他算个屁。

    现在太子权力进一步增加,让他有一种自己即将被取代的感觉。

    其实朱慈烺不是笑骆养性,他只是觉得崇祯这种偏袒有店可爱。他的心里也感觉暖暖的。

    崇祯往外边望了一眼:“时间差不多了吧?我们去吧。”

    几人来到会场,朱慈烺拉着崇祯到第一排中间的位置坐下,崇祯还是第一次跟这么多商贾坐在一起,他有点不适应,刘若愚走上讲台,先拱手行礼。

    “感谢各位光临这次皇仁堂药局举办的省代理招募会,规矩报纸上写的有,大家路上也都打听了,我在重申一遍,每人只有一次报价机会,不得交头接耳,不得偷窥他人报价。现在开始山东省报价。”

    后边的太监把特制的报价单分发下去,愿意报价的商贾就去边上的屋子写下自己的价格,然后合上送到统计处。

    等几个省的都收齐了之后,一盏茶的时间,刘若愚再次站在台上:“这次中标的有山东济仁堂,山西乐医馆,辽东吴家药号。河南王氏药局和广济堂报价相同,进行第二轮报价。”

    王氏药局和广济堂两位掌柜站起来去取报价单,然后又相互看了一眼,不一会各自写好送到刘若愚手中,刘若愚翻看看看,微笑着说道:“恭喜王氏药局中标。此次加盟会结束,请中标药铺准备好钱财前来领取凭证。”

    崇祯还没看到什么就听到结束的话,转头看看朱慈烺,朱慈烺已经站起,指了指里间。

    两人到里间的时候,刘若愚已经等在那里:“恭喜皇上殿下,这次竞标,山东济仁堂出价十一万两,山西乐医馆出价二十万两,辽东吴家商号出价三万两,王氏药局出价十五万两。”

    崇祯眼睛放光的问道:“仅仅四省的加盟就卖了四十九万两?”

    朱慈烺满意的点点头:“是啊!为了让他们放心,皇儿可是让他们看了北直隶几个州府的账目对比,总之他们只会赚不会亏就是了。”

    看着崇祯一副有一个大胆的想法的模样,朱慈烺连忙扯开话题:“对了父皇,今天儿臣让兵仗局新制造的火铳已经完成了,是专门为了对付建奴生产的,父皇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第六十章应对建奴的战术

    对于看什么新式火铳崇祯是兴趣缺缺的,但一听到为建奴设计的,他立刻就来了兴趣。

    他最近正为朱慈烺说的异族因天气原因导致灾荒加剧不得不大规模南下掠夺而担心。

    而且建奴消灭了林丹汗统一了蒙古草原之后,真的是想抢哪就抢哪啊,给九边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两人坐上马车,崇祯满意的说道:“皇儿这皇仁堂做的很好!”

    朱慈烺嘿嘿一笑:“其实儿臣这是取巧,所仪仗的正是皇家的名声和百姓的信任。”

    崇祯嗯了一声:“烺儿能明白这个道理就好,其实父皇有时候就在想,皇儿为什么这么聪明?难道是生而知之?”

    朱慈烺微笑着说道:“哪有生而知之,儿臣研究的这些东西都是下边的人帮衬的。”

    崇祯摸摸他的头:“生而知之也好,别人帮衬也罢,此乃江山之福,皇儿不是在搞防治瘟疫么?为什么皇仁堂没有研究这个,反而在研究外科?”

    朱慈烺提醒到:“瘟疫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虽然搞清楚了,但是若是把瘟疫带到京城控制不好,那京城两百万百姓会是什么光景!”

    崇祯惊恐的点点头:“确实如此!那还是不要研究的好。”

    朱慈烺看了看崇祯的脸色:“嗯,其实在疫区有人专门研究这些瘟疫……”

    崇祯嗯了一声,不知道在想什么,朱慈烺见崇祯不说话,他就继续说道:“其实儿臣研究外科是为了军队。”

    “军队?”

    朱慈烺肯定的说道:“是啊!其实打仗的时候若是伤亡一千人,其实当时就死的未必超过五十人,而之后因为无法救治失血过多会死一部分,救治包扎之后感染会死一部分,伤口溃烂致残一部分,最后才导致七成以上的重伤者死亡或者残疾。”

    崇祯想了一下:“尽然是这样?”

    朱慈烺描绘着:“所以外科技术进步将会使得战场上重伤者死亡率大大降低,现在用上酒精和缝合术结合,再加上严格的消毒包扎法感染率已经下降了八成,已经能让重伤者的死亡率下降到一层?”

    崇祯眼睛一亮:“也就是说以前伤一千死七百,现在只死亡一百?皇儿功莫大焉!”

    朱慈烺谦虚的一笑:“若此官军不畏伤,更有勇气敢战,伤者医治好的多了,百战老兵日益增加,大明军队自然越打越强!”

    两人到了御马监,曹化淳等一群人已经在大营门口等着了,行礼之后朱慈烺招招手:“安排人把营地里的常用火铳拿出来。”

    不一会几个士兵带着火铳过来,曹化淳凑上来解释道:“陛下,此乃鸟铳和三眼铳,其中鸟嘴在南多用而北少用,三眼在北多用在南少。北方地寒风冷,鸟嘴必用手击,常力不易,一旦火门开而风甚猛,信药已先吹去,用辗信易坏火门,一放而虏骑如风至,执之拒敌甚为不便,三眼铳一杆三铳,每铳著铅子二三个,伺敌三十步内对准而放,一炮三放其声不绝,无有不中。虏马至则执此铳以代闷棍,虏铁盔铁甲,虽利刃不能入,唯以此铳击之,故于北方鸟铳、三眼铳有此之别。”

    说完两种铳曹化淳笑着说道:“而太子所制造之火铳,不仅超过鸟铳的射程又兼顾威力,而且改进了火门和握柄同时加装枪头可当短枪,后柄粗大可做战锤使用,当真是利器也。”

    朱慈烺一脸黑线,曹化淳虽然号称懂军事,但是其毕竟只是一个监军太监不亲自上战场,能说出这些就已经不易了。

    朱慈烺接过话头说道:“父皇孩儿设计此火铳是为了应对建奴战法”

    崇祯皱眉说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朝中已多次研究建奴战法,然其战法诡诈多变,怎是一件火器能胜任?”

    朱慈烺惊讶的看了一眼崇祯,没想到自己这个老子并不是啥都不知道啊。

    朱慈烺整理了一下思路说道:“父皇,建奴战法多变,然无论如何变化,其所仪仗者有二,一是马步军合用法,骑手中白甲兵人马皆身披重甲居于前,其余兵居于后,一举冲破中军。又或者骑兵两翼散射,使我军自乱阵脚,而后杀入。

    二是步战法,重甲兵居于前,以两层甚至三层甲手持坚盾或推盾车,弓箭手居后,在我火铳射程之外以弓箭散射,我军死伤过多,士气被夺,建奴在趁机杀入。”

    朱慈烺得意的说道:“而此火铳射程超过一百五十步,九十步外可穿重甲,五十步外三层重甲亦难以阻挡,到时大明军士以火铳击敌,建奴不能已骑射乱我军心。”

    崇祯嗯了一声问道:“那重甲盾车如何?”

    朱慈烺嘿嘿一笑:“儿臣已经命人研究一种新式小跑,这种炮射程近,但是能能以……这个形状射到盾车之后,且弹丸为开花弹,盾车行进缓慢,此炮每十息就可发射一弹,制造简单,可以破敌!”

    崇祯惊喜的问道:“那炮带来了么?”

    朱慈烺摇摇头:“还在实验,目前六寸炮口已经做好,等实验完成就可献给父皇。”

    崇祯满意的看着朱慈烺期待的问道:“那重骑突进可有应对之法?”

    朱慈烺嗯了一声说道:“儿臣改良了戚少保车阵,以四轮车代替两轮车,若是敌重骑突击,我车阵可列在前,四轮车更坚固不易掀翻毁伤,士兵在车阵后用火铳火炮击之。”

    崇祯对于新火铳更加期待了,打量了一下新式火铳,又亲自上手掂量了一下:“都准备好了么?”

    曹化淳微微低头,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都准备妥当,还请陛下和太子殿下移步校阅台。”

    等朱慈烺跟崇祯到检阅台之后,下边准备好的士卒已经站成了六排,为了证明射击效果,曹化淳还特意在距离士卒九十步的地方放置了穿三层甲的稻草人,崇祯点点头之后,曹化淳一挥舞令旗,士卒即可按照哨声准备。

    新式纸弹只需要咬开尾部的套冒,然后一股脑的把纸弹塞进枪筒,在用通条压实,然后从怀里的小药壶倒一点底火,点燃火绳卡在鸟嘴上,准备工作就完成了。

    经过实验发现,因为要先倒底火在装弹,底火很容易散落,而且装弹动作也不能太大,极大的限制了装填速度,所以才有了这个改进。

第六十一章献城者曹化淳

    为了增加火力密度,士卒呈一排半跪一排自立。

    领队军官大喝一声:“放”

    “呯……呯……呯”

    虽然没有做到整齐划一,也在一两息完成了射击,然后军官在喊:“第一旗装弹……第二旗,进!……放!第二旗装弹……第三旗进!……放!”

    可是是为了表现的有气势一点,这个军官并没有采用原地装弹战法,而是滚动向前的队列模式,循环往复射击了五轮,之后在五十步位置,又原地射击了五轮。

    硝烟散尽朱慈烺跟着崇祯一起去看,只见十个稻草人身上都有三四十个弹孔,外面的重甲破破烂烂里面的草屑乱飞,一百人打了一千发纸弹,射中三四百发,百分之三四十的命中率已经相当不错了。

    当然这个军官也是取巧,要是他一直停在九十米的距离射击,估计精度会大打折扣,理论上一支滑膛枪在三十米之外射中目标的概率只有百分之十几,即使朱慈烺推出了米尼弹,这个数据依旧不理想。

    崇祯对于这个效果相当满意,看着破烂的稻草人就像看到被打败的建奴一样高兴,大手一挥:“赏!”

    等高兴完了,崇祯问曹化淳:“此等利器一定要尽快装备!”

    曹化淳看看朱慈烺,朱慈烺摊摊手:“曹公公先用这一百支火铳练着,等第一批火器弄好,招的工匠也该赶到了,到时就可以为勇士营换装了。”

    曹化淳微微一笑:“谢太子殿下,我会督促下边尽快招一批匠户进京,只是太子殿下说的炮?”

    朱慈烺嗯了一声:“实验好了,我自然会派人教兵仗局火药局制造之法。”

    崇祯看着两人商量想起曹化淳的汇报皱眉问道:“皇儿,防疫军只是为了防止流民过山西和北直隶的关卡,为何要装备如此火器?”

    朱慈烺解释道:“父皇,曹总兵在蒙古,若是果然招募到蒙古部落来投,建奴必然恼羞成怒,防疫军装备了火铳火炮进可协助曹总兵御建奴于大同之外,退可协助山西各关口守卫,防止建奴窜往北直隶为祸。故而儿臣想优先装备此军。”

    崇祯一想还真是有这个可能,对于朱慈烺凡是考虑在前更加的欣慰:“好,那就以防疫军为主。”

    见崇祯丝毫没有因为自己插手军事而不悦,他也松了一口气。

    崇祯打量了一下身边刚刚火铳射击的将领,那将领立刻下跪:“臣勇士营左千户孙应元见过陛下。”

    崇祯嗯了一声:“你很好,要勤加练习,报效朝廷!”

    孙应元叩首:“是!臣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崇祯走了,朱慈烺确借口问问火器射击士卒的感觉,看看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留了下来。

    曹化淳打量着朱慈烺微微一笑:“多日不见,太子又长高了。”

    朱慈烺点点头:“前次多谢曹公公相助。”

    曹化淳呵呵一笑:“奴婢可是把养老钱都压上啦,自然尽心竭力。”

    朱慈烺眼珠子乱转问道:“曹公公招募的匠户什么时候能到京城?”

    曹化淳一副了然的神色:“太子殿下放心,近的半月就可到京城,远的怕是要半年才可,这铳管必须要技艺精湛的铁匠,到时太子殿下也去挑一些?”

    朱慈烺想要的当然不止这一点:“曹公公,我看不如把新来的加入各小组,曹公公把兵仗局现有的小组分我一半,到时咱们各自开工互不影响岂不是两全其美。”

    曹化淳愣了一下,笑着摇摇头:“奴婢遵命。”

    见太子开心,曹化淳趁机说道:“太子殿下,奴婢年老气衰,以无力提督御马监,想跟陛下请辞,不知殿下以为谁来打理御马监合适?”

    朱慈烺立刻皱起眉头:“公公可是因为温体仁弹劾之事,心灰意冷?”

    曹化淳低着头,朱慈烺走了两扶着曹化淳:“公公不必如此,你若是请辞父皇必然不准,现在国事艰难,没有你盯着,父皇心中难安,还请在勉力坚持。至于温体仁所奏之事不过捕风捉影,污蔑之词孤是一定不信的。”

    开玩笑,这崇祯朝的太监,只有王承恩算是个忠,曹化淳算是个能,其编练勇士营知人善任,屡立战功,后来他一辞职,勇士营立刻分崩离析,被东拆西借最后皆战没。

    不说别的,要是李自成进北京的时候崇祯手里有勇士营在,至于想跑都跑不出北京城么?

    至于后世说的曹化淳开北京城门投降,那更是无稽之谈,崇祯十一年,任司礼秉笔太监、东厂提督,总提督京营戎政的曹化淳因病乞准告假,向崇祯帝连上三疏。

    崇祯十二年二月,曹化淳蒙允告假还乡。

    其实朱慈烺倒是想用自己人掌握御马监,可惜他手下那三瓜俩枣既没有资历,也没有那个本事,推荐别人,这太监里面殉国的好像还有方正化高时命等人。但是资历都不够。

    曹化淳见朱慈烺情真意切,心也放下了大半。他也不好说其他,他是崇祯的近臣,自然知道崇祯这人看似用人不疑,其实他疑心甚重,温体仁虽然被搬倒,但是温体仁在崇祯心里埋下的种子确依旧在那里,若是他不知进退,真不知道自己会落个什么结果。

    崇祯现在最信任的就是这个太子了,也许是父子真情也好,或者是朱慈烺确实能干也罢,总之他们这些内官知道,现在能说动崇祯的人只有太子殿下。

    作为一个没啥野心的人,自然不想得罪太子。

    朱慈烺打量孙应元,要说这曹化淳挑人的本事真的是没的说,周遇吉,孙应元和黄得功这三个勇士营的大将最后都壮烈战死,所以朱慈烺根本就不相信曹化淳会开门献城。

    朱慈烺想了一下问道:“曹公公,你对钱谦益怎么看?”

    曹化淳摇摇头:“钱谦益虽因被诬告之事有求与我,但是奴婢是内臣,内臣不能说外臣之事,故而没有答应。后来钱谦益对奴婢多有怨言……”

    朱慈烺觉得这样道理就说得通了,钱谦益降清后主修明史,明史记载曹化淳开门献城,江南很多书籍也都是这样记载,看来祸根就是这个时候埋下的吧。

第六十二章西山煤矿

    当晚回到东宫,朱慈烺焦急的等着刘若愚的消息,虽然还没有人敢晃点他这个大明皇太子,但是钱这个东西,不能落袋为安,总感觉不踏实。

    晚些时候刘若愚才匆匆走来:“殿下,几家的钱都运到了。”

    朱慈烺开心的拍拍手:“好!”

    看刘若愚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朱慈烺奇怪的问道:“还有何事?”

    刘若愚抬头:“殿下,辽东和山西的商号提出想大批购买望远镜。”

    朱慈烺玩味的扯起嘴角,如果说辽东想购买望远镜是为了军事目的,那么山西这些家伙买望远镜又是为了什么?放羊的时候看羊群么?

    辽东那群家伙现在已然一副养寇自重的架势,这些人后来演化到出兵死要钱,与其说是穷疯了,不如说是这些人已经形成了军阀,不见兔子不撒鹰。

    不过现在这些人还没有那么大的胆子,至少目前情况来看,大家只是觉得大明的问题比较严重,谁也没有想到他会轰然倒塌。

    大明从何时开始攻守之势逆转,最终丢掉江山的呢?

    这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的作用,那就是福王殿下。

    李自成被揍得只剩十几个人的时候,清军大规模入关,剿匪军北上,那个击败他的卢象升战死了,几个有能力的都调到辽东了,张献忠降而复反浪到了四川吸引了大部分火力,李自成趁着河南饥荒迅速发展壮大,最终占领了洛阳。

    自万历十四年开始,明朝就围绕着册立太子一事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一直持续了十五年之久,直到万历二十九年,朱常洛才被册封为太子。

    但斗争到此并未结束,被封为福王的朱常洵长期逗留京师,不去自己的封国上任,于是群臣们又纷纷上书。到了万历四十二年,太子宫里发生了“梃击案”,万历皇帝才不得不让福王去自己的封地洛阳。临行前,万历皇帝颁布诏书,赐给福王庄田四万顷,“所司力争,常洵亦奏辞,得减半”。

    福王的封地在洛阳,但由于他的田庄面积太大,整个河南省已经养不起福王了,于是“取山东、湖广田益之”。福王并不满足,他取得了“故大学士张居正所没产,及江都至太平沿江荻洲杂税,并四川盐井榷茶银”,此外又申请“淮盐千三百引,设店洛阳与民市”。

    总之福王是不缺粮食不缺钱的,抢了福王之后,李自成有钱招兵买马,有了争霸天下的资本,之后连续打了几个大胜仗,开始从流寇变成了封王建制的割据政权,最终搞的大明情况急转直下,崇祯上吊。

    而现在的朱慈烺之所以能以皇太子的身份为所欲为,那还不是大家都觉得大明会千秋万代的传承下去,而他朱慈烺将会是下一任皇帝。

    在转到辽东这些人身上,朱慈烺绝对不相信这些人买望远镜是为了造反。

    尽管朱慈烺对于辽东的吴三桂之流非常讨厌,但是没道理郑芝龙他都敢卖确不敢卖给辽东。

    传闻中辽东诸将跟建奴有所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虽然卖了之后肯定有一部分会流到建奴之手,不过朱慈烺确一点也不担心。

    科技是进步的,作为大明望远镜的唯一生产者,朱慈烺出售的型号跟自己用的肯定不一样,他能卖八倍镜自然会给自己的手下装十六倍镜,以后随着工艺的进步,光学技术的更新,他手下用的东西自然会越来越好。

    至于山西这群人,朱慈烺就不能惯着了,辽东是有可能资敌,但是只要控制数量,这个比例将会很少,但是卖给山西的商人,那是肯定都会跑到建奴手里面。

    朱慈烺敲这椅子扶手:“辽东出售不超过一百副,至于山西那边,现在咱们还在给郑芝龙供货呢,没有多余的给他们,让他们等着吧。”

    刘若愚默默记下,朱慈烺想到了这个福王,暗暗觉得这么大一笔财富放在那浪费实在可惜,自己一家都快急的吃糠咽菜了,这位亲戚也没有说捐献一点财物帮衬一二。

    最难受的是朱慈烺还不能搞他,现在人家声色犬马、荒淫无度、贪婪丑恶恰恰就是崇祯最喜欢的样子,也是最让崇祯放心的样子。

    不要说崇祯,就是朱慈烺咱在皇太子的身份看这位福王的所作所为都感觉顺眼,毕竟地位觉得眼界不是。

    以前朱慈烺读历史架空小说都觉得大明的藩王都应该像唐王朱聿键一样在王府内起高明楼,延请四方名士,不顾“藩王不掌兵”的国规,招兵买马,自率护军千人从南阳北上勤王。

    现在朱慈烺确最怕像唐王朱聿键一样的,反而觉得福王做的不错,不过福王唯一的不好就是太有钱了!这一点非常不好。

    现在朱慈烺还没有功夫管他,有钱了那西山计划就可以开展了。

    朱慈烺敲着椅子:“卢沟桥煤场存了多少煤了?”

    刘若愚低头计算了一阵子:“几万斤应该是有的。”

    朱慈烺摇摇头,初步联通的货运线路需要磨合,各种装卸以人工为主的情况下,很难大规模的提高效率。

    货运是一个体系,朱慈烺尽量做了优化,但是很多机械都需要慢慢的生产。

    例如朱慈烺提议装卸厂直接设计在矿坑出口,把矿卸下来称重之后直接倒到车里,然后马车拉到河边,设计高过船舱的码头倾倒台,木质滑道,煤直接从马车上滑进船舱。

    而运送到目的地之后,设计专门的卸煤泊位,船只停进去,上面有木架使用滑轮制作的简易龙门吊,装满一车的量起吊直接放到马车上。

    总之朱慈烺提出了运输的概念,不过需要改建的地方太多了,现在还只能用肩挑手抬。

    见刘若愚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朱慈烺奇怪的问道:“老刘,你有事直说就是,吞吞吐吐干嘛?”

    刘若愚看了看朱慈烺的脸色连忙跪下:“奴才有罪,请殿下责罚。”

    朱慈烺愣了一下,然后颇有深意的打量着刘若愚:“你起来说话,说说有什么罪?”

    刘若愚站起来小心的说道:“昨晚火药作坊那边出了事故,七人炸死……”

第六十三章不听话的奴才

    朱慈烺手一抖:“又死人了?怎么回事?”

    刘若愚看看朱慈烺:“昨天殿下命令火药坊制作一千纸弹,曹公公又派人来催,要一批先训练用,火药坊主立功心切,要求作坊里的工人连夜制作,因为油灯引燃了火药……纸弹制作间炸了一个……其中七人死亡,三人受伤……”

    朱慈烺半晌没有说话,这怪谁?怪火药坊坊主立功心切?这不过是刘若愚把责任往自己等人身上揽罢了。

    说到底还不是怪自己太心急了,昨天下午下的命令,要求今天下午使用,又是新工艺从来没有制作过,坊主只能连夜制作。

    好在朱慈烺当初为了避免出现意外情况,规定一个工作间不能超过十人,要不然这一下子,火药坊就彻底报销了。

    其实当初朱慈烺想的是一千发纸弹任务并不重,找十个人一人做一百个,也不过一两个时辰就卷好了,加上制作弹头,一上午也该够了。

    但是他没有考虑到路上的时间,还有今天下午还要使用。曹化淳听说皇上要看,自然派人去催,还要求那边先送一批训练一下,这层层加码之下,火药作坊就不得不连夜赶工了。

    朱慈烺半晌没有说话,停了好大一会才说道:“抚恤死者家属,以后火药作坊不得夜间作业,严禁烟火,还有纸弹坊坊主调离,以后纸弹坊无东宫印信任何人不得给予调拨纸弹。”

    刘若愚愣了一下,连忙低头:“是,我一定好好教训他们。”

    这因为赶工期出现爆炸朱慈烺可以原谅,但是没有他的允许这家伙竟然敢私自给曹化淳提供纸弹,这事就不能原谅了,不仅仅是因为纸弹厂是他的产业。

    这以后新式火器普及之后,朱慈烺还指望着通过控制纸弹和炮弹等后勤保障物资来达到控制军队的目的呢。

    这家伙今天敢把纸弹给曹化淳,那以后照样敢给别人。所以这样的人不能留在这样的岗位上。

    朱慈烺打量了一下魏平安,真想把这家伙扔去管理纸弹厂,可惜身边能用的人太少,朱慈烺还需要个心腹留在身边。

    又打量了一眼李若琏,锦衣卫的人也不行,这些家伙是搞情报的,本来就心里阴暗,应该避免让他们接触更多的权利。

    刘若愚看到朱慈烺看看这个,看看那个识趣的闭嘴,以他的阅历哪里还看不出来朱慈烺是在挑选纸弹厂的负责人呢。

    小玄子在开平,小桂子在山西,两个人对比一下发现还是小桂子那边更重要一点,敲了一下桌子说道:“那就让吴荃接任吧。”

    刘若愚愣了一下,吴荃他当然知道,这个太监是皇明马车通州厂的管事,前两天朱慈烺还在夸这家伙办事有一套,没想到这么快就提拔了。

    解决了纸弹厂的问题,现在钱也有了,也是时候调理一下西山煤矿了:“温体仁余党手里的矿厂都收回来没有?”

    刘若愚点点头:“三个矿都已经收回来,现在正在加紧开采。”

    朱慈烺继续说道:“从明天开始提高西山煤矿矿工的工钱为每十斤一文,提供一顿午饭,煤价下调到三文钱两斤。”

    第二天上午的朝堂依旧热闹非凡,流寇还在乱窜,各种弹劾奏章满天分,朱慈烺有时候就在想,这些人难道就不能干点正事么?

    下午朱慈烺终于如愿以偿的看到了,这个时代所谓的江湖豪侠的比武。

    不过跟想象的不同,什么大侠异人呀,还有什么内功轻功那是一个都没有。

    朱慈烺问一边的李若琏:“李千户,你不是考过武举么?你觉得这些人的武艺跟武举上的人哪个更厉害一些?”

    李若琏苦笑摇头:“殿下,武举考的除了武艺之外还有策论和兵法等,武人大多粗通文墨或者目不识丁,若是单论武艺臣不及这些江湖豪侠。”

    今天的比试本来是八进四的比赛,但是朱慈烺难得有时间来看,所以李若琏调整了比赛时间,今天将会决出拳脚类的所有名次。这些人听说太子前来观看,一个个都很卖力气。

    虽然没有看到奇人异士,不过能走到最后的无一不是有两下子真功夫的。

    其实大明的武举并不受重视,不仅是皇帝不重视,由于明朝军户制度,所以考了武举大家不仅不以此为荣,反而以此为耻。

    这些游侠之所以愿意来参加比试,一个是听说是太子有意招募人才,另外一个就是给予锦衣卫官职的身份。

    虽然锦衣卫的名声不好,但是当官谁不想。更何况跟着太子混以后少不了混合从龙之功,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经过一个下午的角逐,最后前三名分别是王之谦、许贯中、刘子龙。

    三人站成一排给太子行礼,朱慈烺淡定的说道:“第一名赏锦衣卫总旗官,第二名第三名赏锦衣卫小旗官,前三十名招入锦衣卫听用。望三位忠于王事,莫要让孤失望。”

    三人齐声拜谢:“谢太子殿下。”

    等三人退下,李若琏把三人的资料送到朱慈烺面前。

    王之谦是北直隶河间府人,自幼习武,来京城拜访名师习得铁臂拳,此拳法相传出自北宋末关中大侠铁臂周桐。身家清白,平时爱结交朋友,在京城游侠中颇有名望。

    许贯中为河南人,先后在少林寺学习过太祖长拳、罗汉拳、俞家棍等,后来家乡受灾,辗转来到京城,平日里在通州挑夫中当一个河南人聚集的帮会头目。

    而最后一个刘子龙原名刘八德是真定人,自幼喜欢常山赵子龙,所以自己改名为刘子龙,除了一套翻子拳打的虎虎生风之外,还擅长杨家枪法。喜欢白衣白马,平日里混迹在西郊以贩马为业。

    这三个人除了王之谦家境殷实,混迹江湖交朋友为主外,另外两人都是搞起了自己的事业。

    许贯中不用说了,搞帮派的,挑夫的帮派,用俞家棍法来搞江湖斗殴,朱慈烺只能说武人混的是真惨,还有就是这个刘子龙,很明显就是个马贩子。

    大明不仅掌握了河西走廊,而且一直跟蒙古有互市,所以并不缺马,到崇祯年间筹建关宁铁骑也没见说没有马不是,不过朱慈烺突然想到一个问题,现在建奴占据了蒙古,以后这马匹来源是不是就变少了?

第六十四章山西那些作死的人

    所以朱慈烺盼着曹文昭能招募蒙古流民重新夺回河套,其战略意义不仅是进攻草原的前进基地,更是大明的粮食基地和马场。

    回到东宫小魏子从外面拿回来一封信:“殿下,小桂子送来的信,已经消毒完毕。”

    朱慈烺接过信打开,开篇的第一段略过,都是一些思念啊效忠的话,第二段小桂子就开始讲防疫军的训练情况,小桂子不管其他,完全按照朱慈烺的操典要求一项一项的检查训练情况。

    第一个月主要是队列训练和纪律训练,还有身体素质提升。

    相比于后世的队列训练只是为了训练军人的服从性和纪律性,现在搞队列训练那可就关系到一支军队的生命了。

    无论是排队枪毙战术,还是三段击那都需要队列整齐旋转如意进退有序。阵型的转换速度关乎战争的成败。所以不仅第一个月要训练,以后队列训练要贯穿士兵的整个服役周期。

    纪律训练一个是靠队列训练,一个就是平时的行走坐卧都有规矩。小桂子在信上说,通过一个月的训练,这些平民已经开始像点士卒的样子了。

    至于身体素质的提升更是效果明显,能吃饱饭又偶尔能见到荤腥,这些原本瘦弱的汉子现在不仅身上有肉了,而且力气也变大了。

    不过小桂子提到一个问题,山西的粮价并没有按照朱慈烺预计的那样在收获的季节降低,反而还略有上扬,所以朱慈烺的购粮存储计划实际上买回来的价格比预计高了三层。

    朱慈烺眯着眼,这粮食价格上涨,很明显是有人大规模的收购粮食的原因,那这些人买那么多粮食肯定是给建奴准备的,想想现在建奴的军队还在往西追击林丹汗。

    等回程的路上路过山西,这些家伙把粮食往被一送,建奴再入关一抢,神不知鬼不觉的就完成了交易。

    朱慈烺承诺给曹文昭提供十万人的粮草,自然要说话算话,即使粮价上升了三成那也比从其他地方调运来的划算。

    朱慈烺回信给小桂子让他继续收购粮食,收购的钱不日就会送到。

    至于那些汉奸商人,朱慈烺冷笑着想着,且等老子的防疫军练成了……

    见朱慈烺看完信,小魏子凑上来:“殿下,西山那边还没有动静,买咱们煤的人变多了,刘公公问还继续降价么?”

    朱慈烺哼哼一声:“急什么,慢慢来,告诉老刘静观其变就是。开平的煤到了没有?”

    小魏子嘿嘿笑着:“各个货场都在存货,现在京城附近的运煤码头都已经找好了代理,就等着您一声令下呢。”

    朱慈烺敲击着椅子:“那就开卖吧,批发价两文钱三斤,零售价一文钱一斤。”

    小魏子一副狗腿子的模样:“殿下,其实开平煤一直都是京城达官贵人跟铁匠铺必买的煤,就是不降价,他们也不会买西山煤,咱们……”

    朱慈烺摆摆手:“按照我说的做就是。”

    第二日上午朱慈烺刚下学,小魏子就凑过来:“殿下,西山那边煤降价了,好多矿工都到咱们矿上找活干,刘公公问怎么办?”

    朱慈烺嘴角露出笑容:“来多少,咱们收多少,他们降到两文钱三斤,咱们就降到一文钱两斤,传下话去,开平煤也降价到批发价一文钱两斤,零售价两文钱三斤。”

    接着连续几天朱慈烺控制的六个矿吸纳了西山一半的矿工,其余矿厂因为人数不足,只能从流民中招募矿工。

    很多小矿因为人员不足,干脆就关门转卖,也没有人提进京告状闹事了,一个是温体仁前车之鉴犹在,二是这些矿工不好鼓动了,不在你矿上干,还可以在太子矿上干,不仅待遇更好,还管饭。

    各地省代理陆续出售,手里的钱多了,收矿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煤价的持续走底加上开平煤的冲击,又有锦衣卫不停散布谣言,谁家的矿卖晚了少卖了多少钱,使一大批矿主对开矿失去了信心。

    煤矿跟其他生意不同,不仅开矿需要花一大笔钱,他还是一个能开不能停的生意,一旦停产,整个矿洞就废了,想要重启比新挖矿洞花的钱少不了多少。

    因为矿洞需要不停的排气排水,不停地做支撑,要是稍有不慎就会透水塌方爆炸等等一大堆事故。

    所以即使不挣钱矿也不能停,采出来煤卖了赔钱,不卖堆在那里啥都不是。

    两难之下还是卖掉为好,要卖还必须趁早,等停矿了在卖,那只能按照矿山来卖。

    王家沟就是一个以煤矿为生的小村子,趁着采矿的东风,大家在村长的带领下在自己后山上也开了一个矿洞,只是不知道怎么开着开着矿,这矿洞就变成村长家自己的了。

    然后大家给村长打工,一开始背十斤煤一文钱,不过随着一大票流民到来,背煤的价格被压低到二十斤一文钱,一趟背一百多斤,仅仅有五六文钱,矿洞昏暗空气污浊,大家需要把煤从洞壁上一点点的敲掉,然后背着煤爬出矿洞,大家辛辛苦苦一天也不过七八趟。

    一天下来仅仅三四十文的收入,这些钱仅仅够一家人勉强维持个半饱。

    今天王十九正趁着午休的时候啃从家里带来的饼,饼子一半杂粮一半干菜,这些干菜是媳妇带着女儿在山里挖的野菜,他因为在矿上要出力气,还能吃两个饼子,家里只能喝点野菜粥度日。

    边上王狗子凑上来:“十九叔,你听说了么?太子殿下的皇明矿业在招工。”

    王十九看了他一眼没有接话,王狗子往边上看看继续说道:“听说太子殿下的矿,背十斤煤一文钱,中午还管一顿饭,一人五个杂粮饼,粥管饱,十天还有一顿肉汤唻。”

    王十九突然觉得自己原本嚼的野菜饼咋不那么香了,肉汤啊,上一次吃肉还是三年前吧?

    王十九想到去年也是这个时候,自己在地里逮了一只兔子,孩子们高兴的又唱又跳,可王十九没舍得吃,送到宛平城里换了盐巴。小七哭了三天,一吃饭就哭,那个时候自己就琢磨着什么时候能给孩子好好的吃一顿肉。

    这一琢磨就是一年,矿上流民越来越多,大家的活越来越不好干,不要说吃肉,现在连一顿饱饭都成了奢侈。

第六十五章收矿

    王十九咬咬牙:“狗子,你是不是想去太子矿上干?”

    狗子嗯了一声:“就怕村长不同意唻。”

    王十九嗯了一声,他们毕竟不是那些外来户开的矿,这些矿工除了同村抹不开面子,还有宗族牵绊,有的人还租种村长家的地,要是去了太子矿上,损失可就不只是那一点点工钱了。

    狗子现在反而有些羡慕那些流民:“听说赵老四他们明天就不来了,今天都在收拾东西……”

    王十九眼睛一亮,但是又迅速的暗淡了下来,他想到要是流民都走了,自己的工钱会不会在涨回来,不过看到村口堆大那一大堆没有卖出去的煤,他的那点心思又暗淡了下来。

    要是在卖不掉煤,村长本来还想再拖一拖他们的工钱来。

    能或者就不错了,有些流民连饭都吃不上,只能沿街乞讨呢!

    两人正聊天呢,远处村长引着一个锦衣的中年人走了过来,村长吆喝一声:“都停下来!快来见过黄公公。”

    村民们围拢过来,村长高声说道:“黄公公是太子府的管事,今天已经买下了咱们的后山,这以后,咱们的后山矿厂就是太子殿下的产业了。”

    大家一下子激动起来,一脸期待的看着黄公公,黄公公矜持的笑笑:“诸位,奉太子殿下之命,以后这后山归太子殿下所有,此处百姓不得再开矿……”

    围拢上来的人一下子都炸开了锅,原本还指望跟着太子过上好日子呢,结果这黄公公一张嘴就要关矿,这不是断他们的生路么?

    “凭啥呀!”

    “就是!我们吃啥?”

    “为啥要停俺们的矿?”

    “这是不是假的?”

    “……”

    黄公公皱眉用他尖细的嗓音骂道:“瞎叫唤什么!咱家话说完了么!都给我闭嘴!”

    黄公公哼道:“什么你们的矿,太子殿下已经把矿买下来了,谁要是在敢私自开采,把你们统统都抓进锦衣卫大牢!”

    见矿工们都不吭声了,黄公公才接着说道:“你们以后合并到十里外的赵家庄矿,你们在那边上工,每采十斤矿一文钱,每天供应一顿午饭……”

    黄公公还没有说完,大家都高兴的欢呼起来:“万岁!万岁!”

    黄公公皱起眉头,这些人真是没规矩,边上的王村长一脸谄媚的看着黄公公:“公公,这钱什么时候能?”

    黄公公哼了一声:“不会少了你的,你拿着地契还有咱家给你签的合同,去宛平县衙,那边有人在等着,办完手续立刻付钱。”

    见大家都庆祝的差不多了,黄公公招呼道:“来,趁着人都在,把矿井里面收拾一下,封矿!”

    相比于王家矿厂的幸运,史家矿这边就倒霉多了,史家兄弟靠着好勇斗狠从小河庄跟山阳村之间一个争议山头抢下了采矿权,然后通过各种手段逼得小河庄和山阳村的矿场都不得不关门。

    而这一天宛平城的两个衙役跟十名锦衣卫一起来到史家矿,衙役们高声叫喊着:“史阿三史阿四!你们的事发了,跟我们走一趟!”

    史家兄弟一听哪里会乖乖就范,抄起一边的扁担吆喝道:“兄弟们官府压低煤价不给我们活路,咱们跟他拼了!”

    十几个平时跟着史家兄弟一起吃喝玩乐的管事一听七八个想都没有想就要往前冲,剩下的几个看着形式不对朝两边溜去。

    锦衣卫立刻抽出绣春刀,为首的冷眼看着冲上来的史阿三,一个侧身躲过,然后一推一带史阿三手里的扁担就易手了,接着只觉得眼前一花,哎哟几声几个冲在前面的只感觉腿上一疼就躺在地上。

    衙役和剩下的锦衣卫们眼前一亮,跳上去用绳子捆上。

    史阿三还不死心大声的嚷嚷着:“你们这些狗贼,想抢夺我们的矿,兄弟们你们想想最近煤矿降低了这么多,大家都挣不到钱,还不是这些狗官们搞鬼,你们现在不反抗以后连饭吃都没有了,我……啊……啊……”

    许贯中这几扁担全都敲在史阿三的嘴上,牙都打掉了几颗,等人都捆好,许贯中往后喊道:“过来认人!我们会替你做主,一个都不会放过!”

    后边一个蓬头垢面的女人咬牙切齿的看着人群,刚刚那几个躲在人群里的人心里咯噔一下,连忙朝后躲,打算从后山溜走,刚到山口两边几张大网撒下,几个衙役跳出来:“哈哈,抓到了!”

    点了一下人数,许贯中满意的点点头:“人齐了!你们自由了!”

    那些冷眼看着的矿工,这个时候才有了一丝神采,许贯中踢了一脚史阿三:“还敢唧唧歪歪,你卖良人为奴,祸害流民女子,拐骗流民当矿工实则当矿奴,逼死人命,这哪一件事也够要你们的命了!全都押走!”

    一边的衙役班头开心的问道:“这次多亏了许大人出手,我等才能破此大案,使的恶贼绳之以法……”

    许贯中挥挥手:“算了,我还有事,你们押着他们回去吧,让你们县太爷好好审审。”

    等衙役们都走了,看着这群木讷的矿工许贯中摇摇头:“你们以后可以到太子矿上找一份差事,太子的矿上绝对不会克扣你们的工钱,大家先去厨房把东西都煮了吃饱饭,我们去把史家兄弟的东西找找,要是找到钱了就把你们的工钱给结了,你们现在帮忙把矿封了,来来来……”

    刘若愚来到宁晋伯刘天赐府上,刘天赐最近身体不好,摇摇晃晃的从后边走出来:“咳……咳……刘公公有礼了。”

    刘若愚起身行礼:“见过宁晋伯,太子殿下让我问候您好。”

    刘天赐连忙拱手向皇宫方向行礼:“老朽谢太子殿下挂念,老了不中用了。刘公公请坐,不知刘公公光临寒舍有何指教?”

    刘若愚大摇大摆的坐下:“听说少伯爵刘光溥在兴州中屯卫当差?”

    刘天赐警惕的看着刘若愚:“刘公公此言何意?”

    刘若愚哈哈一笑:“陛下已经下旨要求御马监重整神机营,挑选神机营精锐编练新军,太子殿下建议专设勋贵讲武学堂,从勋贵中择优者以教,后在新军中担任军职。”

第六十六章勋贵讲武堂

    刘天赐盘算了一下,这御马监的权势可比五军都督府大的多了,虽然少了空饷但是哪个勋贵不梦想着恢复祖先的荣光。

    两人相互看着,刘若愚看见宁晋伯眼里的渴望:“太子殿下打算给伯爵府三个名额,宁晋伯除了少爵爷外可选族中良才或推荐勇士入职。”

    刘天赐抱拳道:“谢太子殿下抬爱,老朽愧领了,不知太子殿下有何吩咐?”

    刘若愚拢着袖子:“听说宁晋伯手下有几个西山的煤场,太子殿下有意邀请宁晋伯加入皇明矿业。”

    刘天赐松了一口气笑着说道:“屈屈小事,我这就让人取地契送给公公。”

    刘若愚摇摇头:“宁晋伯您误会了,殿下是邀请您以矿山入股皇明矿业,到时按股份分红,可不是强夺您的财富,这个是招股文书。”

    宁晋伯接过文书看了几眼,然后微微一笑:“既然太子让入股,我就入股,刘公公难得来一趟,我让下人准备了一点土产还请公公不要嫌弃。”

    刘若愚拱手致谢,临走的时候宁晋伯的管家送了一个小箱子放到刘若愚的马车上。

    “老爷,东西已经送到了,刘公公也手下了。”

    宁晋伯眯着眼:“看来太子是真的想拿下整个西山矿场啊!”

    管家抬头问道:“那少爷那边?”

    宁晋伯哼了一声:“那小畜生现在在何处?”

    管家半天不说话,宁晋伯气的拍桌子:“整日里不是斗鸡遛狗,就是听曲狎妓,伯爵府的脸都让他丢尽了,去把他找回来!”

    管家答应了一声慌忙派下人去找,刘光溥一听老子发飙,连忙告别几位红颜知己,坐上轿子朝家里去。

    到了内堂看家老子在大堂坐着,他低眉顺眼的小声问道:“爹,您找我?”

    宁晋伯气的半天说不出话来,揉揉太阳穴轻声说道:“太子殿下刚才派人来,给了三个勋贵讲武堂的名额,点名让你去。”

    刘光溥啊了一声:“勋贵讲武堂?爹?我可是听宫里当差的兄弟说了,那里面可苦了,孩儿不想去。”

    宁晋伯咬牙指着他:“你说不去就不去么?那可是太子殿下,给我明天你和光宗还有燕九三个人就给我去勋贵讲武堂报道。”

    刘光溥本来还想再耍赖一下,一听刘光宗也去立马就不干了:“爹,你干嘛让大哥去?他什么身份,那勋贵讲武堂可是给勋贵继承人开设的,哎,不对啊,爹不是一家一个名额么?为啥咱家三个人?”

    宁晋伯哼了一声:“那自然是太子殿下的恩典。还有他是你大哥,以后再讲武堂要相互照应,行了,你去准备吧,管家去把燕九喊来。”

    不一会燕九走进来:“拜见老爷。”

    宁晋伯点点头:“燕九啊,你还记得你是怎么来的么?”

    燕九当即跪地:“燕九这条命是老爷救的,万死难报。”

    宁晋伯呵呵一笑,似乎陷入回忆:“当年我看你可怜买你回来陪着少爷玩,没想到你练武天赋出众,现在已经是家丁中最能打的一个。跟着少爷有些屈才了。”

    燕九底声说道:“少爷年少,其实他也有恢复祖上荣光的雄心壮志……”

    宁晋伯笑着从怀里拿出一张卖身契:“燕九,今天我就把卖身契还你。”

    燕九愣着没有去接:“老爷,小的愿意一生侍奉少爷。”

    宁晋伯站起来把卖身契放到燕九手里:“燕九,今天太子殿下要宁晋伯府选三人前往勋贵讲武堂,我那不成器的儿子我知道,不求他出类拔萃,只要能平平安安的我就放心了,而你不同,有大智大勇。所以我觉得让你陪着两个少爷一起去。”

    燕九一下子就明白了:“燕九今后无论在何地都不会忘记伯爷大恩,拼死保全两位少爷的安全。”

    宁晋伯呵呵笑着:“汉朝有一个卫青,原本只是长公主府的马夫,最后被汉武帝赏识成为国之柱石。宋朝的狄青,是一个脸上刺字的贼配军,但是依靠军功一样出将入相,所以我决定把你的名字改成燕青,希望你将来也能光宗耀祖。”

    看着一脸感动的燕九,宁晋伯拍拍他的肩膀:“去准备吧,明日一早你跟着两位少爷一起去报道。”

    燕九远去了,能不能光宗耀祖刘天赐不知道,但是派了一个最能打的燕九,自己的两个儿子肯定不会受人欺负了。

    至于还卖身契,这也是为了提前示好,大明的将军肯定不可以是别人的家奴,与其到时候锦上添花,还不如现在落个人情,即使将来这家伙真的发达了,自己两个儿子还能结个善缘。

    正所谓人老奸马老滑,刘天赐都快半截入土了,他更多的是考虑长远利益,所以矿业舍得,家丁也舍得,就是想起不成器的儿子他就来气!

    第二天一早三人就等在东安门候着,宫门一开里面就窜出一个小太监:“你们快点来,今天太子要见你们,快跟我走。”

    三人沿着皇城内走道过了光禄寺来到内草栏厂,这里原本是御马监放置马匹草料的地方,朱慈烺为了管理方便就借来用用。

    三人到了地方,见十几个人正在那边站队,刘光溥悄声问身边的太监:“太子什么时候见我们?”

    太监摇摇头:“这要等到太子下学,你们先去领衣服跟着练着吧。”

    刘光溥啊了一声:“今天就练啊?”

    太监把人带到登记处:“好了,吴公公,赶紧给他们发东西,登记上,我先走了。”

    吴公公打量着三人:“三位是宁晋伯府上的吧?来报一下名字。”

    “刘光溥”

    “刘光宗”

    “燕青”

    吴公公登记上名字,然后每人发了一套军装:“你们先在这里换衣服,去训练,剩下的东西等中午休息的时候在我这领。记住除了我发的什么都不准带!”

    刘光溥在京城也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不说横行霸道,那也是散漫惯了的纨绔子弟,不过说道身份高贵,谁能贵的过朱慈烺,这里可是皇宫,他还没有胆子在皇宫里闹事。

    换了衣服三人朝队列走过去?训练得教官打量了一下三人:“先入列吧。”

    大家相互打量着挤眉弄眼,都是混京城勋贵圈的,谁还不认识谁。

第六十七章兵棋推演

    朱慈烺本来想早点去勋贵讲武堂,但是刚下学,小太监就等在边上:“殿下,皇上召您乾清宫见驾。”

    朱慈烺嗯了一声:“备辇,这位公公父皇找我何事?”

    说这话朱慈烺随手把腰间的玉佩解下来:“赏你了!”

    小太监连忙开心的接过:“谢殿下,今天早朝,辽东上报建奴略宁远等地,皇上或许是问这事。”

    朱慈烺心下了然:“除了这个朝堂上还有什么大事?”

    小太监想想说道:“流寇攻商州,逼近西安,又有一部走武功、扶风,入郡县,还有一股走围平凉。五省总督洪承畴请援军。”

    等到了乾清宫,崇祯正在批阅奏章,朱慈烺行了礼,崇祯摆摆手:“你先过来,今天辽东急报建奴略宁远等地,既然建奴大部在蒙古,朕打算让辽东军出击如何?”

    朱慈烺摇摇头:“父皇,辽东军出击建奴恐怕力有未逮。”

    崇祯看着朱慈烺,朱慈烺苦笑摇摇头:“辽东之兵守城尚可,至于进攻一无险可守,二无处可攻,徒劳无功也。父皇请挂地图。”

    崇祯招呼太监挂上地图,朱慈烺拿了一支毛笔:“父皇请看,此地为山海关,山海关之外,为辽西走廊,走廊东南为渤海,西北为群山,此地狭长,自南往北为广宁中前所、广宁前屯卫、广宁中后所、宁远中右所、宁远卫、宁远中左所、松山堡、锦州。

    辽东为何能余下此地未失?因此地狭长,骑兵难以驰骋纵横,若是失此地利,辽东军则必败。”

    崇祯打量着地图:“只能纵容建奴在此劫掠?”

    朱慈烺无奈的摇摇头:“正是,建奴为何选此时入寇?不过是因为辽西粮食成熟,建奴无非为了抢掠粮食……”

    崇祯看着地图生气的说道:“建奴寇边,流贼又入甘陕,皇儿觉得当以何为主?”

    朱慈烺当然想过这个问题:“父皇,儿臣觉得攘外必先安内,建奴非举国之力不能除,辽东一马平川非练精兵骑射不能攻取。”

    崇祯愣道:“皇儿的新式火铳也不行么?”

    朱慈烺摇摇头:“父皇,火铳虽好,但是敌若不直接正面大战,而是侧翼骚扰,断我粮道,武器再强也不能饿肚子打仗,所以不能制建奴骑兵,就无法战胜建奴。”

    崇祯比划了一下:“所以皇儿也觉得应当调边兵征讨流寇?”

    朱慈烺点点头:“父皇,辽东每年靡费钱粮数百万,然所练之兵遇东夷建奴无一丝野战之力,既然只会守城又何须十数万兵。此时东夷建虏起兵功林丹汗,国中只留一两万建奴,然辽东军也没有能力征讨,所以辽东军对建奴威慑力已经没有了,不如调其一部入关协助剿灭流寇。”

    崇祯并没有立刻回答,不过显然听进去,又看看地图回身问朱慈烺:“皇儿以为要征讨建奴当如何布置兵马?”

    朱慈烺嘿嘿笑着:“父皇,儿臣不是建了一个勋贵讲武堂么?这下午正好要举行兵棋推演,父皇要平辽策不如去讲武堂推演一二。”

    崇祯看着朱慈烺一脸坏笑的表情:“皇儿又搞了什么新鲜玩意?行!传膳,等午膳过后就去讲武堂看看。”

    两人简单吃了东西,崇祯就摆驾勋贵讲武堂,因为没有出皇城,所以不用大费周章。

    从乾清宫走玄武门右转皇城最外围就是里草栏场。

    上午训练完之后大家还在宿舍里聊天呢,外边突然来了一大堆锦衣卫,这些勋贵连忙出去看,曹化淳已然站在门口。

    大家看曹化淳来了都是心里一紧,曹化淳看着这群人问身边的黄得功:“这些人练的都怎么样了?”

    黄得功耿直的摇摇头:“勋贵们散漫惯了,仅几天的功夫,没有什么成效。太子在实他们还能用心一二,若是太子不在都在应付差事。”

    曹化淳打量着这十几个勋贵子弟,他也不好说啥,这些人都是公侯家的继承人,那可是与国同休的贵人,他纵然一时有权势,也不敢跟这些人比。

    不过今天可是不同,他必须得说道说道:“刚才陛下传下口谕,下午在讲武堂看兵棋推演,你们都用心一点。若是在圣驾面前丢了丑,你们自己掂量掂量后果!今日课题‘平辽策’。”

    曹化淳一说完,下边就议论开来,刘光溥凑到边上高兴的一蹦一蹦的武靖伯世子赵安东:“啥是兵器推演?”

    武靖伯乃是荣国公赵辅后人,赵辅因藤峡盗乱战功封伯,后因成化三年大破建州女真进封武靖侯,死后追授荣国公,后降爵世袭武靖伯。

    赵安东时刻以恢复主上荣光为己任,而其祖上因破建州女真而进爵所以他对建奴多有关注,也时常会想若是朝廷用他来平辽,他该当如何,没想到这次竟然真的有机会当面跟皇上献平辽策。

    赵安东看看刘光溥,对于这个混日子的宁晋伯世子满脸的不屑:“你下午看看就好了。”

    在赵安东看来宁晋伯刘聚不过是靠夺门之变时站对了队,才有机会封的伯爵,跟他先祖真刀真枪拼杀出来的功劳怎么能比,又加上刘光溥是出了名的纨绔,所以根本不想跟他多说。

    刘光溥闹了个大红脸,想发作又打不过刘安东,正气没处撒燕九凑了过来:“少爷,这位是福建副总兵郑芝龙之子郑森。”

    刘光溥皱眉问道:“上午就看到了,这破孩子也是勋贵?怎么混到跟我们一起了?”

    燕九连忙解释:“这位是太子殿下的伴读,其父亲乃是纵横海上的大豪,手下精锐数万,功劳甚大。陛下特招其子为太子伴读,想来是要大用!”

    刘光溥虽然纨绔但是并不代表他傻,又是太子伴读,老爹又手下几万人,这样的人可不好得罪,虽然他看不起海盗出身的郑森,但是也不会表露在表面:“那郑公子可知道这兵棋推演是何物?”

    郑森连忙回答:“兵棋推演就是在沙盘上带领一队兵马或攻击或防守,太子殿下会根据你们的兵力、战术、士气、后勤安排等等因素判定你的成败。”

    刘光溥又迷糊了:“那沙盘又是什么?听着怎么跟象棋似得?”

第六十八章勋贵弱爆了

    朱慈烺跟崇祯一起到的时候,这一大帮人正乖乖的站成一排,见礼之后,崇祯打量着这些参差不齐的勋贵,朱慈烺招呼黄得功:“怎么样?准备好了么?”

    黄得功点点头,朱慈烺拉拉崇祯的衣袖:“父皇这边请。”

    一大帮那个人来到兵棋推演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个两丈长宽的巨大沙盘,两个是以辽东为中心的局部沙盘,另两个则是以整个大明版图为中心的大明沙盘。

    沙盘中间用隔断隔开两半南北两边设置了台阶和高台可以看到攻守两方,攻守双方看不到对方的布置。

    刘光溥看到这地图立刻眼睛都亮了,崇祯也是第一次对于大明的地形有了如此清晰的认识。

    其实在朱慈烺看来这个沙盘还很简陋,各种地形只能通过文人们那些稀奇古怪的描绘想当然的勾勒,不过用来兵棋推演也是够了。

    推演室北面是朱慈烺和崇祯还有裁判的坐位,左右两边分别是攻方和守方的位置,南面则是统计司和典算局抽调的算学人才。

    人员就位之后,朱慈烺先拿出最新的形式图让太监们去布置,朱慈烺跟崇祯介绍:“父皇,这左边进攻方是勋贵代表的是大明,右方是辽东老卒,他们熟悉建奴战法,代表的是建奴。咱们对面是推演室算科,他们负责计算各种数据。咱们这边站的是裁判和监督人员。”

    崇祯打量了对面一大堆太监拿着算盘墙上挂着一大堆图标:“他们算什么东西?”

    朱慈烺听着这话怎么像骂人,他们算什么东西?清理掉脑子里乱七八糟的东西:“父皇,军队行军,两军相遇战损,两军哨探何时相遇,等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计算,两边将领负责发布命令,但是战场情况并不能以个人臆断为根据。”

    两边都准备好之后,朱慈烺开口说道:“明军这边赵安东为主帅,建奴方吴三桂为主帅。开始!”

    崇祯奇道:“可是刚被擢为前锋右营参将的吴三桂?”

    朱慈烺点点头:“正是!”

    没错朱慈烺把吴三桂从辽东招了过来,不管以后这家伙多么不是人,但是现在想要钳制辽东祖大寿已经很难了,不过后辽东时代吴襄才是辽东军阀的头头,只要把吴三桂留在京城,吴襄自然心中念着一丝朝廷。

    赵安东接过指挥权之后,开心的飞起,大手一挥:“命辽东各军往锦州集结。”

    裁判皱起眉头举红牌一张:“此为乱命,请布置防守和需要调动的军队的名称。”

    赵安东尴尬的摸摸头,看着地图说道:“调广宁中前所兵两千、广宁前屯卫兵五千、宁远卫四万……”

    一大堆军队调动命令下达,算科的太监开始按照图表计算,对面的吴三桂并没有惊慌,虽然他手里只有两万兵马,但是他依旧很自信,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担任建奴指挥官了,凭借手里的两万兵马那一次不是把对方打的落花流水。

    派出哨探之后,算科的太监不断把战场形式汇报给吴三桂,在赵安东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吴三桂已经对战场形式了如指掌。

    赵安东念完调动兵力的军令之后正要开口命令大军进攻,裁判念道:“经过计算,所有兵力集结完成需要一个月,所有粮草调动完成需要两个月。第七日宁远中左所五千兵马受到镶白旗一千人袭击,全军崩溃。”

    赵安东愣了:“为什么对方会袭击我?这不是作弊么?”

    黄得功翻翻白眼:“建奴主力前往蒙古,留守部队为防止被大明偷袭,所以广布哨探,调兵第三日,你方行动就被建奴探知。”

    赵安东还没有来得及继续说话,黄得功念到:“建奴两白旗主力出现在连山驿,宁远援军受阻,进退失据,请求增援。”

    赵安东惊讶的问道:“宁远的援军不是有四万么?两白旗不过一万多人,怎么会被阻挡?命令宁远援军击溃当面之敌,命令锦州出兵两万截杀建奴后路。”

    黄得功冷笑的看着赵安东,果然新的战报到了,黄得功心中冷笑:“宁远援军被两白旗击溃。”

    赵安东愣了,脸色涨红:“怎么就溃败了?四万对一万多!”

    黄得功摇摇头:“你未安排哨探,未分配粮饷,军队出征全靠一时血勇,遇敌未提出战法,宁远军只能按照固有战法对敌,车阵,枪炮被建奴盾车所破,士气被夺。故而崩溃。”

    赵安东委屈极了,前几次他玩的兵棋推演可不是这样的,那不过是带一个千户所攻打另一个千户所防守的营寨城墙,或者对攻。现在指挥这么大一场战役,他哪里知道还要安排战法。

    黄得功摇摇头:“宁远城丢失,宁远之南的军队无法通过。”

    赵安东急了:“让他们夺回宁远城!锦州那边的人呢!回援!把两白旗堵在城里!”

    战役继续进行,赵安东一通手忙脚乱之后,夺回了宁远城,但是确把锦州城丢了,明军一下子失去了辽西走廊的一半,军队损失超过三成。

    黄得功无奈宣布:“赵安东进攻失败。”

    崇祯皱眉看着垂头丧气的赵安东:“皇儿,此等指挥如同儿戏,有什么用处?”

    朱慈烺嘿嘿笑着:“父皇,赵安东为武靖伯之后,武靖伯乃是荣国公赵辅后人,赵辅因藤峡盗乱战功封伯,后成化三年大破建州女真进封武靖侯,死后追授荣国公,后降爵世袭武靖伯。

    故而赵安东祖上有对建奴作战经验,其本人又在后军都督府任直隶宣州卫都指挥使。在勋贵中以知兵和有将才得到众人夸耀,当为勋贵中一等一的人才。”

    崇祯听出了这话的讽刺意味不悦的问道:“所以皇儿今天让我来不是为了看平辽策,而是说勋贵的不是?”

    朱慈烺连忙说道;“当然不是啦,我是先让他演示一遍,让父皇大概了解何为兵棋推演,而真正的推演才刚刚开始。”

    朱慈烺说完朝曹化淳开口道:“曹公公,让他们开始吧。”

    曹化淳点点头,走到台阶上:“自抚顺之战开始推演萨尔浒之战、开铁之战、广宁之战、松锦大战、建奴二年和七年入塞。”

第六十九章平辽策

    然后崇祯就心塞的看到大明是如何一点点的把辽东关外的土地一点一点丢掉,还有每次战役的得失情况。

    朱慈烺介绍道:“父皇,您可以看到虽然大明跟建奴战争偶尔也有胜利,但是大趋势上确是一直在后退的,而且情况在持续恶化,建奴越大越强,而大明的反击能力确越来越弱。”

    崇祯虽然心有不甘,但是看到一次次失败也没有了一战灭敌的雄心。

    朱慈烺指着地图说道:“父皇请看,建奴此次击败林丹汗之后,将整个蒙古收入麾下,加上满洲八旗,汉军旗,蒙八旗,高丽仆从军,总兵力将第一次超过大明在辽东驻军规模。”

    崇祯还是第一次从兵力规模上考虑两国的态势,朱慈烺担心的说道:“至此之后建奴会转入战略进攻阶段,而辽东只能转入战略防守,而蒙古的陷落又导致九边都在建奴袭扰的范围之内,大明需要付出更多的军费才能维持九边的安定。”

    崇祯一听到军费就头大,看着这形式怎么也没有想到会严峻到这个地步。

    朱慈烺喊了一声:“吴参将。”

    吴三桂快步走来:“参见陛下,参见太子殿下。”

    朱慈烺高声问道:“吴参将,你自幼生在辽东,可以说见证了建奴寇边至今的整个过程,以你来看,辽东现在首要任务是什么?”

    吴三桂看看崇祯,又看看朱慈烺:“回殿下,辽东苦寒,物资全赖关内运送,辽东首要任务当为稳粮道,兴农垦荒,拒敌于锦州之外。”

    朱慈烺见吴三桂终于成熟的多了,一来是来的时候也是叫嚣着平辽,要钱要粮进攻建奴,结果几次兵棋推演下来,他才发现即使没有任何掣肘,他也很难在短期内完成平辽之策。

    崇祯看着原本的勇将竟然出了这么保守的一个主意,立刻皱起眉头:“吴爱卿,你也觉得辽东军不能战胜建奴么?”

    吴三桂低头抱拳:“回陛下,非辽东军不能战,只是拼死一战,我辽东军还是有勇气的,但是胜利了,进兵则粮道被袭扰,不进兵敌休整之后又卷土重来,稍有不慎,若是败了,关外之土尽丧。”

    崇祯不悦的问道;“为何你们总是强调粮道,为何不带上足够粮草,后方运粮为何不派大军护卫?”

    吴三桂不好回答这种军事白痴的问题,朱慈烺低声说道:“父皇,辽东军非齐聚精锐才能跟建奴一战,若是分兵运粮,则前线兵力不足,若是带粮食太多,则行动缓慢。若是后方在派重兵运粮,目前朝廷无兵可派,流寇还在袭扰呢。”

    崇祯看看地图,咬牙问道:“若是退守关内,尽起辽东军扫平流寇,然后聚集天下强兵在灭建奴如何?”

    朱慈烺摇摇头:“此策不妥,弃守关外,则建奴只需分一两万兵在宁远,大部绕道蒙古则九边皆在其攻击范围,大明处处设防而后处处是漏洞。且流寇之乱不在寇而在民饥荒无食生乱。关宁军至流寇散,关宁军走,灾荒一起,流寇必然复起,而丢掉宁锦防线在夺回可就难了。”

    崇祯怀疑的看着朱慈烺:“你中午不是说,关宁军已经无力进攻建奴,只能守城,已经失去了牵制建奴的作用,然后调关宁军入关剿灭流寇么?”

    朱慈烺笑了:“父皇,调动一部分关宁军入关不是弃守各城,不会影响后期战略,我大明不仅不能战略收缩,反而要发挥自己的优势转为战略进攻。况且现在虽然形式不好,但是天命依旧在大明,只要我们不跟着建奴的节奏,对方依然只是小患。”

    崇祯期待的问道:“如何战略进攻?”

    朱慈烺指着大同地区说道:“父皇请看这里,曹文昭已经在收拢蒙古骑兵,到时大明在招募边军精锐组成西路军,第一步争夺河套,一旦河套地区战事一起,则整个蒙古都会被牵扯其中,进可以威胁科尔沁诸部落,退可以为九边防守做缓冲。”

    崇祯想起曹文昭不由得点点头,这确实是一员良将。

    朱慈烺接着说道:“至于宣大防线,缺点就在关口众多,建奴破一处则整个防线失效。贼兵在关内朝廷往往调兵救援不及。故此此地需要有强兵父皇有勇士营,有新神机营,还有防疫军,此三军若是练成,必然能让建奴无法横行河北。”

    崇祯想到新火铳不禁问道:“你那个火炮研究的怎么样了?”

    朱慈烺正准备继续指点江山,崇祯突然问起火炮,他愣了一下才想到:“火炮?哦,已经完成了,父皇要不要看看?正好勇士营有一门,一会去看看?”

    崇祯点点头:“你继续说。”

    朱慈烺整理一下思绪:“至于辽东这边,就像吴参将说的那样,辽东现在首要问题不是进攻,而是巩固宁锦防线,使建奴不能长驱直入,而后开垦土地,把这里变成进攻辽东的后勤基地和粮仓。随着新式作物的推广,这个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

    崇祯皱眉问道:“辽东修大凌河小凌河堡的时候,建奴就曾经多次骚扰,最后导致堡垒废弃,若是在修堡垒建奴会不会再次骚扰?”

    朱慈烺点点头:“那是肯定的,大凌河小凌河堡垒修筑规模太大,耗时日久,所以才让建奴有机可乘。不过永平矿发明了一种新式建筑材料,名曰水泥,在配上砖块,堡垒不需三日就可坚固如石,用此物修筑小型棱堡配合新式火枪火炮可防守十倍建奴进攻。”

    为了让崇祯理解棱堡,朱慈烺连忙从边上的预制沙盘那里拿出棱堡的模型:“父皇请看,这种堡垒就是棱堡,城墙为多面形,敌攻击任何一边都会三面被攻击,以新式火枪加上火炮,敌军攻击难度成数倍增加。”

    崇祯看着这多边形的堡垒忍不住点头,朱慈烺在地图上指出:“我们可以在锦州、松山堡、大茂堡流水堡之间布置更多堡垒为第一道防线。用大福堡、大兴堡、杏山堡为轴设置第二道堡垒防线。在宁远卫以北沿着连山河布置第三道防线。”

第七十章卫所乃财富

    崇祯看着朱慈烺的规划,也是大建堡垒,他记得以前孙承宗也提出过这样的计划,而且通过修筑堡垒确实控制了建奴的侵扰,而且孙师还打算从山海关把堡垒一直修遍辽东。

    现在山海关一直到锦州大明已经堡垒遍布了,还要修堡垒?看着朱慈烺的打算是要把堡垒连城一条线。有那功夫不如修长城了。

    话说回来崇祯要是有钱修长城还至于被建奴逼迫到这个地步?不过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不想多说什么,示意王承恩把人都赶出去。才对朱慈烺说话。

    崇祯对这一步计划不抱什么信心:“皇儿此策虽然能稳定宁锦防线,但是一步步的修堡垒何时才能修到沈阳?当年汉唐高祖太祖等人都有堡垒计划,最后都证明无用,现在修筑空耗钱粮……”

    朱慈烺无奈的点点头:“修筑堡垒确实不能解决辽东问题,但是不修筑堡垒,辽东永远是战区,各城分区自守,供养全凭关内转运,父皇若天长日久,辽东军民恐怕只知道有守将而不知道有朝廷。”

    崇祯怀疑的看看朱慈烺,朱慈烺摇头道:“父皇祖家世代居于辽东,已然是辽东将门,祖大寿从建奴中逃回,为何称病不肯来京城?父皇为何对此无可奈何?还要加封褒奖?其实父皇也发现了,现在调动辽东军已然不是调兵,而是调将,开拔银已成惯例,将领强弱全看家丁多少。家丁何许人?将领之家奴也!”

    朱慈烺说到这里崇祯也不得不正视这个现实,这也是朱慈烺的最大优势,外臣内臣不管再忠心耿耿,有些话也不方便说出口。

    但是朱慈烺确不用顾虑,至少父子两人还是一条心的,崇祯总不会怀疑朱慈烺有私心吧。

    崇祯再次打量起沙盘:“皇儿此三条堡垒防线有何不同?”

    朱慈烺指着宁远城:“三条放线一旦修成,宁远城以南为安全区,可以招募流民垦荒,宁远至锦州间的第一第二道防线为危险区和高危险区招募卫所屯垦。”

    崇祯皱眉:“当年孙师曾经上书招募流民垦荒,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皇儿此策跟孙师之策有何不同?”

    朱慈烺自然读过孙承宗的奏章:“父皇,孩儿此策跟孙师傅最大的不同就是,儿臣觉得应该把宁远以南土地分给百姓。而宁远以北的土地用卫所开垦守卫,卫所有兵丁可以自守,而卫所土地采用联产承包责任制来运营。”

    崇祯点点头:“卫所兵丁稍微加以训练确实比流民更适合宁远以北的垦荒,但是何为联产承包责任制?”

    朱慈烺从怀里拿出方案递给崇祯:“所谓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把卫所土地分给军户,军户除上缴一成为国税,一成为卫所公产,其余都归自己所有。卫所除了承担防御任务之外,还要负责兴修水利,购买大型农具饲养耕牛等事物。卫所之兵忙时务农,闲时训练,地方有警则负责结寨自守,协防附近城池,不再远距离调动。”

    崇祯听完朱慈烺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奇怪的问道:“你这样改之后军户还是军户么?”

    朱慈烺反问道:“那父皇觉得现在军户还是军户么?大明现在作战不是全都依赖募兵?军户制度若是不改不仅对大明无任何益处,只会成为朝廷的负担。所以我们不如以辽东和河套地区为试点,革新卫所制度。”

    崇祯不解:“如此改革有何好处?”

    朱慈烺指了指地图上大明外的土地:“父皇您看,大明之外有无数耕地无人开垦,大明之内无数卫所田地被侵占,军户缺衣少食,招募流民垦大明之外的荒地,流民无自保之力,垦荒耕田又无农具耕牛,不仅需要朝廷提供耕牛农具还需要朝廷派兵保护。

    但是军户确可以自保,有各级军官指挥军户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比之流民强数倍,大明对外垦荒只需要在各地安置一定数量的卫所,等卫所开垦成熟在招募流民放置在卫所附近,就不用担心开垦不成功了。”

    崇祯不禁问道:“若是卫所调出,大明内地岂不是防御空虚?再说即使卫所垦荒耕地不是也需要购买农具耕牛?”

    朱慈烺对崇祯这总瞎担心也是无语了,这卫所还有啥防御作用?:“父皇,卫所原本就自己有农具耕牛,调动之后,原有的田地不就空出来了?只需要出售耕地,自然足够添置一部分农具耕牛,剩余部分可以作为迁移路上费用,朝廷几乎不用花钱就可以完成。

    至于防御空虚,父皇还可以募兵守卫,或者留一些精锐卫所不动就是了。不过卫所问题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土地不够,即使留守卫所有余丁也要分流出去垦荒,才能保证其一直有战斗力。”

    卫所虽然穷困,但再穷困的卫所也是有产者,卫所田产就算大部分被侵占,但是剩下的卖掉还是能卖不少钱的。再说了,即使被侵占的田地,朝廷只要肯给地契,那些地主自然愿意把非法侵占变成合法拥有。

    一听不用花钱崇祯立刻从内心抗拒变成支持,再次看了一遍朱慈烺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朝廷只取一成是不是太少?各地佃户地租已经五成六成,军户没有其余杂税仅取一成国用,一成给卫所,其余下是不是太多了?”

    朱慈烺低声说道:“父皇,这一成是给内库而非国库,卫所虽然田租低些但是他们需要抽丁守土,徭役比民户更重。”

    崇祯一愣:“为何如此?”

    朱慈烺嘿嘿一笑:“父皇咱们出售了卫所田产,还有山林矿场城镇村庄这些财产可以经营,而以后卫所在外垦荒既然先到自然先得,所占之地要么战略要地,要么田地上等,要么矿产丰富。这些地方除田地归于军户,少量地产建立卫所衙门其余大量土地矿山山林都可以划归皇家名下,以后再招募流民,生地变熟地,此乃留给子孙千秋万代之财富。既不用花钱,也不用跟百官争执,此等利益当归皇家所有。”

第七十一章第四路军

    有明一朝,大明官场围绕着内库外库的斗争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国库空虚的时候外臣总想着从内库扒拉一点。皇帝没钱想从户部搞?你“”一点那是千nroll难万难。

    而这种对外臣的不信任到了崇祯朝已经到极致,所以对于朱慈烺这种说法,崇祯也是非常有兴趣。

    不过崇祯并没有立刻答应下来,他总是喜欢仔细的思考一下在做出决定,尽管他很多思考都是在疑神疑鬼。

    崇祯收拾一下心绪:“此三路人马可以战胜建奴?”

    朱慈烺这才发现自己好像又聊嗨了跑题了,他面对大明内忧外患的局势总想着一下子把一切都扭转过来。

    收拾一下心情继续讲解道:“此三路只能保证大明能稳住和建奴两边的战线,把建奴拉回道击败林丹汗之前的形式,要是想取得战略上的主动父皇还需要开第四条战线。”

    崇祯看着朱慈烺指的地方:“金州?”

    崇祯不喜欢这个地方,这里会让他想起毛文龙想起袁崇焕,想起耿精忠尚可喜等大闹山东投降建奴,还有自己当初被骗的日子。

    崇祯不悦的说道:“东江军自毛文龙死后已经完全溃散,若是重整旗鼓何人可以胜任?兵从何处来?”

    朱慈烺开心的说道:“若是上个月父皇如此问,孩儿也不能回答,不过现在形势已经大好,父皇难道忘记了新天津水师?”

    崇祯疑惑的问道:“天津水师刚刚成立,兵丁还在调配,战船还在建造,如何能担此重任?”

    朱慈烺得意的说道:“说道兵员,父皇刘香旧部已经到达天津水师营地,若是说正面战斗他们不行,但是要说袭击骚扰战他们可是行家里手,虽然从广东调到了天津,失去了地形熟悉的优势,但是他确能获得大明朝廷的全力支持。要后勤有后勤,天津山东各港口都可以停靠补给。要情报有情报,大明锦衣卫东厂都是其坚强后盾。其手段比起毛文龙时不逞多让。”

    崇祯听到这里立刻想起刘香对广东沿海的骚扰,要是没有郑芝龙恐怕现在大明还对他们束手无策。

    崇祯认同朱慈烺用刘香旧部袭击骚扰建奴沿海的建议:“既然如此,就催促天津尽快造战船出海。”

    朱慈烺抱拳:“恭喜父皇,船的事情也解决了。”

    崇祯大喜:“哦?如何解决的?”

    朱慈烺低声说道:“父皇还记得郑芝龙的儿子郑森么?他现在已经在儿臣身边,郑芝龙为了表示感谢送了一大批礼物到京城,儿臣已经跟郑森借了这批送礼物的海船,一共有五条大海船,儿臣还另外去信找郑芝龙订购二十条海船,想来他看在郑森的面子上应该不会不给,有了这批船,天津水师随时可以出港。”

    崇祯大喜过望:“好!好!好!皇儿做事稳妥朕心甚慰!”

    朱慈烺趁机说道:“父皇儿臣觉得为了激励人心,请加郑芝龙督高丽水师事物,负责金州以东袭击骚扰建奴,天津水师负责金州以西袭击骚扰事物。”

    崇祯不解的问道:“皇儿,你不是劝我限制郑芝龙的权势么?为何又让其督高丽?再说虽然高丽已经投降建奴,然毕竟是我们保护不利,其多次谴使说心向我朝,如何能以此为理由征伐?”

    朱慈烺摇摇头:“父皇,儿臣觉得咱们跟建奴已然是生死大敌,任何夹在中间的人必须站队投靠,高丽就算真的心向我们,但是其确给建奴提供粮草,给建奴提供士卒,建奴吃着这些粮食用这些士卒打我们的时候可没有因为高丽心向我们而有半分仁慈,既然不是朋友那就是敌人。无论是天津水师打这些地方,还是郑芝龙舰队北上他们都需要安全的补给基地还有停靠休养的码头。”

    崇祯还是有些犹豫,朱慈烺感觉这家伙真是太矫情了,死要面子活受罪,要不然也不至于儿子一个没跑掉自己也吊死煤山。

    朱慈烺退而求其次:“若是父皇还想在看看高丽人的态度,那可以让郑芝龙以济州岛,皮岛长岛等地为基地,先行骚扰,不过父皇需要发放捕奴证以支持两军骚扰战。”

    “捕奴证?”

    朱慈烺点点头:“持此证可以从建奴处抓捕建奴为奴在大明境内贩卖。”

    崇祯皱眉:“建奴处有很多汉人百姓?若是允许贩卖奴隶,那辽东汉人百姓要是也被贩卖了如何?”

    朱慈烺耐心的解释:“只需禁止贩卖汉人为奴就可,至于如何分辨胡汉?能说汉话者皆为汉人,不能者就是胡人!”

    崇祯立刻不答应了:“皇儿不知道,朕听说胡人都以学汉话写汉字为荣,若是只以此论,许多胡人头目假装汉人蒙混过关该当如何?”

    朱慈烺微笑起来:“父皇,胡人头目对于天津水师和郑芝龙来说是财富是军功,他们比咱们还操心分辨,咱们只需要监督他们不要故意诬陷汉人为胡人即可。”

    崇祯一想还真是这个道理,这些胡人头目那些兵只嫌少根本不会嫌多,他们确实会仔细分辨。

    不过他还是对于招郑芝龙北上有所顾忌:“若是郑芝龙北上,整个大明沿海都在其控制之下,我天津水师只能龟缩渤海一隅。皇儿说的对抗郑芝龙势力就更难了。”

    朱慈烺嘿嘿奸笑:“父皇,现在郑芝龙从倭国到高丽再到广东福建已然没有敌手,我们让其进攻建奴不正是给他找一个对手么?至于其势大难制父皇可以效仿古人二桃杀三士之策,分而化之。”

    崇祯眼睛一亮:“你是说加封其部属?”

    朱慈烺点点头:“父皇不妨许下赏赐收复辽东一州且坚守一年以上功最大者封侯。如此一来将士们必然用命,若是郑芝龙手下出现几个侯爵,且是凭借自己的军功真刀真枪挣来的,那郑芝龙如何统御他们呢?”

    崇祯点点头:“确实如此,但是他们有本事收复辽东州府么?”

    朱慈烺摊摊手:“不试试怎么知道,就算不能收复能牵制建奴兵力也是好的呀!”

第七十二章请扩建讲武堂

    崇祯又看看这幅沙盘忍不住对身边的王承恩说:“太子这里的沙盘你也派人仿制一副,放在宫内。流贼建奴和官军的调度一定要标注清楚,朕随时会去看。”

    王承恩低头:“是。”

    朱慈烺趁机说道:“父皇,儿臣建议扩大讲武堂规模,所有卫所指挥使都要派子弟并推荐两个优秀的士卒到讲武堂学习兵法战策。”

    崇祯也对手下这些勋贵彻底失望了,想象最知兵的都是这个水平,那其他人岂不是更差,不过朱慈烺一下子要全国卫所子弟都到讲武堂学习,他还是有些不解。

    毕竟大明有卫所几经裁撤增减,现在依旧有卫五百多个,千户所更是有两千多个,要是都派三个人,这岂不是又是一支军队?

    崇祯想想说道:“皇儿,既然下一步卫所改制以防御地方为主,那现在何必在教他们兵法?”

    朱慈烺抬头说道:“父皇,首先现在流寇和建虏还在肆虐,就算现在开始改制,那迁移卫所也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故而卫所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依旧有用。

    其次就算将来迁移出去,这些卫所的军官也要学习新的防守之法和屯田开荒技术,故而讲武堂很有必要。”

    崇祯最后还是点点头:“好吧,既然如此,那明天我就发一道旨意,让各卫所都派人前来。”

    朱慈烺提醒道:“还有都司土司也都要派人来学习。”

    听到这个崇祯就不乐意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用兵之道怎能教给那些蛮夷,若是他们用从咱们这里学到的技术来对付咱们,那岂不是要吃大亏?”

    朱慈烺确不这么认为:“父皇,这个事情并不是这样,其一咱们把都司土司的子女请到京城皇城内,让他们看到大明的繁华还有天子的威严,震慑其心,让他们知道自己跟大明的差距。

    其二他们将来都是要继承爵位的人,咱们可以笼络其心,使其仰慕大明文化,将来其回到部落要么推行改土归流,要么推广汉化,其必然比没有来过大明的那些继承人更心向朝廷。

    其三兵法之精要,全在个人所学,其了解大明兵法,大明的官兵也在不停的了解他们啊,他们就算偶尔有一两个有异心,但是大明培养出了几千个对于蛮夷了如指掌的军官,还用惧怕他反叛不成?

    其四就是大明的强大并不是靠着投机取巧,咱们不怕他跟咱们学,能学一样最好,大明的强大是建立在强大的帝国,幅员辽阔,人口万万上的,若是大家都用同一种战术,使用同样的武器,拼消耗,说句不客气的,整个世界上也没有人是咱们的对手!”

    大明现在虽然内忧外患,各种自然灾害频发,但是大明依旧是大明,要是建奴真的放弃骑射跟大明拼火器,那真的就不用担心了。

    崇祯听完朱慈烺说的四条,虽然觉得也有道理,但是这些跟他平时的观念偏差太大,他需要好好的理一理思路。

    挥挥手直接走了,朱慈烺看着崇祯的背影,心情有点复杂,真是墨迹啊!

    招来刘光溥三人,朱慈烺对于这些勋贵谈不上喜欢,也并没有那么讨厌,是啊,勋贵确实是废物,仿佛趴在大明身上吸血的蚂蟥,但是朱慈烺并不认为他么不配。

    勋贵之所以是勋贵,那是因为当年他们的祖辈为大明拼过命流过血的!人家得富贵是先人拿命换来的。

    如果你不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肆意的破坏游戏规则,那么以后谁还跟你玩?

    所以勋贵即使退化成米从,朱慈烺也没有想过抢夺他们的财产,削去他们的爵位,你为了一点钱财就能否定人家祖辈的功绩,那么以后谁给你卖命不得担心你卸磨杀驴?

    所以从刘光溥家换回了西山煤矿,朱慈烺并不觉得自己吃亏,也没有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刘光溥等人:“你们在这好好学习,好好训练,将来孤一定会给你们杀敌立功封妻荫子的机会。”

    三人连忙单膝跪地:“愿为太子殿下效命。”

    现在讲武堂初建,这些勋贵们上午训练,下午则学习兵法,因为懂得打仗的教员缺乏,所以下午的教学以兵器推演为主。

    朱慈烺打算等人多了,多进行一些对抗赛,攻防战模拟。而现在只能从各部队请一些老兵给他们讲讲建奴、蒙古人和流寇的战法的不同。通过复盘以前的战役来研究指挥的成功和失误。

    下午的时间,朱慈烺改到这边处理事情,一个是怕没有自己监督这些勋贵们不好管。二来他也能偶尔听几句,防止将来自己啥都不懂瞎指挥。三来也是想给这些将来注定会领军的人一个威严的印象,让他们记住自己头上还有主子的。

    朱慈烺对于西山煤矿的收购一直没有停,特别是他规划的矿区,那是一个也不漏掉,威逼利诱也好,利益交换也罢,合作入股也行,朱慈烺终于占领了一大片矿区。

    把收购的矿山连成片之后,朱慈烺的收购计划就完成了,停止大规模收购之后,西山煤矿那边进入了第二步。

    矿山开始扩建矿洞,修建各种基础设施,无论是仓储码头货栈公路,全都一起改造。朱慈烺还打算从人背肩抗采矿改成矿洞轨道采矿车滑轮组等机械话作业。

    只有规模化经营才能节约成本,只有基础设施完善才能增加产销量。同样的价格同样的质量,那自然是谁的更方便就买谁的。

    虽然现在还搞不出来蒸汽机,不过经过改造之后,朱慈烺预计这边的矿产量能提高数倍,把那些私人小矿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

    想要禁绝是比较困难的,毕竟即使后世小煤窑也没有看到因为被大矿挤兑的干不下去的。朱慈烺从来都不小看商人的圆滑和生存毅力。

    这些人一看朱慈烺那边矿洞改建不出煤了,他们立马提价,百姓仅仅享受到十几天的低价煤,煤价又回到了一文钱一斤。

    而那些提前卖掉矿的确一个个哭死,但是想找事也不敢,白纸黑字的契约,又不是太子逼迫的,他们能有什么办法。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868/ 第一时间欣赏统计大明最新章节! 作者:怕起重复所写的《统计大明》为转载作品,统计大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统计大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统计大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统计大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统计大明介绍:
一个强大的帝国必须能提供至少2000项关于国家的统计数据。
如果崇祯对于自己的国家了如指掌,那他的结局一定是另一个模样。统计大明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统计大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统计大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