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统计大明TXT下载统计大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统计大明全文阅读

作者:怕起重复     统计大明txt下载     统计大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八百八十四章火烧赤壁

    当火药用来炸城墙之后,代表着筑成这种古老的防守形式已经不适合新世界的舞台。

    历史上,第一次用炸药炸毁城门的是李自成攻开封,后来大西军攻云南也用过,不过效果不怎么理想。

    主要原因就是量少,不懂得大装药量,集中使用和密闭容器这件的联系。

    包括十五十六世纪奥斯曼和沙俄都使用过类似战法,所以沙贾汗知道用炸药炸城墙一点也不奇怪。

    但是明军新军确把这个战法系统总结并发扬光大。

    随着两声轰隆巨响,德里城北炸开两个巨大的豁口,明军压制着城头的火力有序的推进着。

    里面的莫卧儿人没有想到仅仅一天仅仅一次进攻明军就攻破了德里城墙,所有人都拼命抵抗,想把明军赶出去。

    但是轰隆声再次想了几声,城墙又炸开几个缺口之后,整个德里城乱了,城破了,明军太强了,不可力敌,还是趁着明军没有全面包围德里的时候带着老婆孩子跑路吧!

    破城之后,明军迅速占领各种府库重要衙门,藏书艺术和皇宫等地,至于那些跑到乡下的百姓,李明诚按照参谋部的指示完全不管。

    原因有三个,第一沙贾汗不再,攻破德里的象征意义大于实在意义,这些人出逃对大明没有太大影响。

    第二就是出逃的人会把大明的强大宣传出去,让各地失去军心放弃抵抗。

    第三条是因为,两个高原师携带的补给并不多,后勤也没有打通,如果一开始就对德里城采取封城措施,那么粮食从哪里来?

    与其让这些德里百姓在城里挨冻受饿,大明还要相近办法给他们找吃的,不如让他们各自寻找出路,至少饿死在外面不关大明的事情。

    至于带走的财富什么的,那完全都是小事,首先大明到这里不是抢劫一把就走,没必要把这里的百姓搞得一贫如洗。

    这里以后不仅是大明的原料产地,也是重要的工业倾销市场。

    再说了,明军虽然稳定推进没有急着封闭城门,但是也不是有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搬家的。

    朱慈烺已经下了指示,愿意留在德里的百姓,将获得城市居民待遇,至于那些跑的,土地房屋全部充公,到时候卖了的钱绝对比他们能带走的多!

    沙贾汗的皇宫里乱作一团,得益于明军来的快,这里还没有出现太血腥残忍的事情。

    占领皇宫和官府仓库等地之后,李明诚派出一部分兵力开始维持德里的秩序,不过天色渐晚,明军并没有逐条街逐户人家的维持。

    派人在街上宣传宵禁条例,确保主要街道上不准有人出现,至于隐藏在阴暗角落的事情,明军没有去管。

    这跟大明国内打仗是不一样的,在国内剿匪的时候,入城第一件事始终是维持秩序,确保百姓的安全,甚至保护物资都是第二重要的。

    但是在莫卧儿这边,保护物资,维持稳定是最重要的,至于阳光下怎么样,那只能怪你为啥不待在阳光下了。

    莫卧儿帝国并不是印度人自己的国家,他是中亚某个蒙古后裔南下建立,所以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并没有上升到民族仇恨般的排斥。

    实际上在印度百姓看来这不过是换了一个统治者而已,特别是大明宣传免一年粮税之后,莫卧儿帝国这边大规模的反抗几乎没有。

    恒河三角洲那边免了两年农税,那边的百姓甚至把莫卧儿帝国派出的策反人员给举报了,并且积极参军,靖安军招兵基本上没有费事。

    德里这边又不一样。

    莫卧儿帝国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在帖木儿帝国崩溃后,其皇室后裔巴布尔率军入侵南亚次大陆建立。

    所以贵族一般都生活在最好的地方,例如德里等大城市附近。

    虽然贵族很快堕落,但是这里的人确正是对沙贾汗最忠诚的。当然再忠心也没有用,兵力空虚之后,百姓已经组织不起像样的反抗,反而因为害怕大明清算,所以争相逃离。

    德里攻破的消息三天后传到周遇吉这边,比起沙贾汗的驿马快传要快那么一天的样子,更何况沙贾汗还被包围了。

    所以周遇吉多了一天的准备时间,只等着沙贾汗这边得到消息乱起,大明就会发动总攻。

    沙贾汗在犹豫中错失了最后的机会,大明已经修建了完整的防骑兵战壕,骑兵突围的希望几乎断绝。但是沙贾汗还很自信,因为他还有南路大军,只要打通了水上交通,那么整个形势就能再次盘活。

    大明的舰队虽然厉害,但是并不是无解,只要往主航道沉船破坏航道,大明的舰队就只能被截断,然后搭建浮桥,自己再把主力移到南岸就行。

    这两天,沙贾汗一直在努力收集船只,并且把仅有的火炮往河堤高处集中,准备一举夺回恒河控制权。

    外面传令兵慌张来报:“报告陛下,德里被明军攻陷!”

    沙贾汗对于这个意料之内的消息并没有惊讶和愤怒,但是想想那里的儿女和嫔妃们有点可惜了,还有泰姬陵,不知道明军会不会破坏?明军应该不会这么无耻吧?

    泰姬陵当然没有被破坏,准确的说,朱慈烺还特别安排了,等稳定德里之后保护泰姬陵。

    朱慈烺打算把那里留下来,给沙贾汗和他的皇后来一个合葬,甚至把没有修完的泰姬陵修建好。

    这也算是给这样一位皇帝最后的体面。

    沙贾汗没有生气,但是消息传出之后,整个莫卧儿帝国的人心向背一下子扭转了。

    德里城就像是一个标志一个信仰,有它的时候没有什么感觉,一旦没有了,大家就失去了支柱。

    沙贾汗能明显的感觉到,整个军营悲观的情绪在蔓延,他知道不能在等了,今夜就是最后的机会!

    如果今夜不能突围成功,沙贾汗自己都觉得他自己的日子可能就不长了。

    周遇吉受到消息,眯着眼:“看到没有,最后老子的火烧赤壁还是用上了!小样,还想堵住我的河道,我能让河流变火海,你们完蛋了!

    传令按照原计划,今夜总攻开始!行动代号,火烧赤壁!”

    一边李岩也有点惊讶,谁能想到沙贾汗为了活命会真的把人朝着河岸集中,结果船只火炮营寨加在一起,早就了绝佳的火场。军长的火油桶竟然用上了!

第八百八十五章沙贾汗要跑

    当天夜里,莫卧儿人把准备好的船只从河岔子里推出来,向着恒河中心地区划去,船上各种砖石杂物被塞得慢慢的,感觉船只只要稍微晃动就会沉默。

    河流上游从莫卧儿这边开始吧船划出开始,就有人倒火油,倾泻的火油逐渐连城片向着下游飘去,直到有莫卧儿人惊慌的发现江面上的火油之后,整个战役开始。

    江面上的火油烧红了整个江面,有计划轮流放沉的船队变成一个个乱窜在火焰里的烤猪,有的随着火焰朝下游飘去,有的相撞之后打着旋沉默,有的企图回到岸上。

    当这边火焰燃起,明军这边暂编第四骑兵师已经完成了最后的准备。

    狐大道谢玉文两兄弟现在都是第四师的团长,原本他们资历不够,不过暂编第十师本来就是破格提拔,两人正好赶上好运气。

    自从参军以来两人先是陆军然后是陆军转骑兵,一个走的是上学考军校路线,一个走的是从底层士卒一步步往上爬的路线。

    最终两人都顺利的出人头地,当然正常升迁这个时候两人也就顶多营长级别,不过在大家普遍不看好暂编第四骑兵师的时候,两人都报名了。

    暂编第四师这边都是异族其中蒙古族居多,尤其是暂编这两个字,明眼人都知道,暂编嘛可能过几年就解散了。

    再加上大家都知道陛下对于异族一直都很防备,大明新军中异族数量极少,所以暂编第四师转正的难度比其他军队难得多。

    待着这样一个没有前途没有未来没有保障又不讨喜的军队里,大家都不愿意,所以报名的都破格跨一级提拔。

    有人笑称这个是一总补偿,就相当于退伍补偿提前发放了!

    但是狐大道和谢玉文确不这么认为,两人觉得随着大明占领莫卧儿,走向更远的中亚之后,大明治下的异族数量一定会持续增长。

    以夷制夷一直都是被大家提出来的最好的办法之一,就算大明再扩军两百万也不可能监察天下,所以将来招募异族进入军队是必然结果。

    大家普遍认为,将来异族军队会参考藩国例子成立乙类师。

    大明不少人喜欢把正式编制的带有番号的师团称为甲类师,而藩国那种一万人的小师称为乙类师,两种师除了人数上的差距外,在武器装备等等方便都有一代的差距。

    当然最牛的还是禁卫师,很少招募新兵,士卒一半都是一年以上军龄的优秀士卒抽调,所以禁卫师是大明真正的王牌,王牌中的王牌。

    狐大道和谢文玉也没有想到他们一进入暂编第四骑兵师,就接到命令开拔,到了莫卧儿之后,一个三万多人的甲类师迅速组建完成。

    两人心中那点小心思一下子下去不少。

    如果第四师使用的是一万人的乙类师编制,大家还有个盼头,应该是大明的一次尝试,以后转正可期。

    但是上来就按照甲类师来编,这种编制必然不会长久。

    虽然第四师所有高官都是从汉族中选拔,虽然这些蒙古人被收拾的服服帖帖,但是大家都懂,陛下连一个师有异族存在都不能容忍,更何况这样一个全部是异族的师。

    大家熄灭了希望之后,就把主要精力从升官上转移到发财,要是能带着这个师打下一个大大的功劳混个爵位那是最好。

    所以暂编第四骑兵师打仗异常勇敢,不惜命,上级军官也没有伤亡限制,甚至军纪要求上都宽松一点。

    当然这种宽松是相对的,比起那些藩国军的混乱,大明暂编第四骑兵师依旧是一支威武文明之师。

    不过当大明开始招募靖安军之后,所有人的思想再次活络了,既然莫卧儿人都能参军了,大明没道理把这样一个甲类师解散回家种地啊!

    最差也是打散到靖安军去当军官也好啊!

    尤其是决战计划之后,骑兵作为计划的重要一环和重要突击力量,大家都摩拳擦掌,只要这一战打的漂亮,陛下肯定定会给大家一个说法的!

    因为接下来就算是对中亚战事,第四师也是有用的!

    所以狐大道和谢玉文都不用咋动员,把下面的千夫长着急在一起,分配了作战任务,这一战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突破切割莫卧儿军队,尽可能的把对方切割打散。

    作为全军的先导,他们要在起火的第一时间发动进攻,炮兵会全力配合他们的进攻行动。

    当火起的时候,狐大盗拔出腰刀:“陛下有令,抓住沙贾汗赏万户侯!兄弟们升官发财封妻荫子就在今日,冲啊!”

    谢玉文这边一样拔出马刀:“敌人已经胆寒,功劳就在前面,诸位随我去取来!走!”

    骑兵这边一动,大明的炮兵就开始发射,一时间大炮小炮交替想起,莫卧儿人的阵地上火花血花升腾,四面都是喊杀声。

    沙贾汗收到江面起火的时候就知道要坏事,活借着风势迅速的烧到岸上,沙贾汗刚刚命令部队后撤离开河岸的时候,大明的总攻就发起了。

    混乱的传令兵来回奔跑,前一个命令还在让大家后撤,后面就传令让他们就地组织防御,刚刚停下,后面的火又烧过来,大家又不得不慌忙后撤。

    在外部明军进攻的时候,这种混乱无疑是致命的,不过好在大明没有从江边发动进攻,所以只要沙贾汗能安排好防御,第一线挡住大明的进攻,那么后方的混乱还有机会收拾。

    只是没有想到在这个关键时刻,固守和选择突围的双方又吵了起来,之所以举棋不定,不是因为沙贾汗首鼠两端犹豫不决,完全是因为这个时候他想跑,但是又拉不开面子。

    明军的战术很简单,骑兵中路突破,四周步兵快速有序推进,尽可能的把对方分割包围成一个个小方块然后在逐一吃掉。

    沙贾汗感觉到大势已去,但是他可不想固守在这里等死,只要突围出去,绕道过恒河,他还有大片国土可以卷土重来!

    但是下面有几个不开眼的将军在那苦劝,说什么这个时候沙贾汗只要一跑整个军队都会崩溃!

    沙贾汗感觉身边的几个人有点不给力,想着自己决断准备突围!

    正在这个时候,一线被大明骑兵攻破的消息传来,沙贾汗在不犹豫,点齐自己的近卫骑兵一万人跑路!

第八百八十六章莫卧儿战争结束

    沙贾汗也是想屁吃,前几天带着十几万骑兵都跑不掉,现在想带着一万人跑,撞得头皮血流之后最后还是没有跑掉。

    反而应为他提前逃跑的行为加速了莫卧儿军的崩溃,明军收拾战场花了两天时间。

    沙贾汗最后在一个农民加的地窖被揪出来,样子很狼狈。

    找到他的正是狐大道和谢玉文两人,作为老土匪出身,这种地窖藏人,他们借粮搜刮民财的时候可是老手,手下不少人经验极为丰富。

    中路军的崩溃,导致整个莫卧儿形式一下子变得诡异起来,整个国内突然冒出来数个沙贾汗还有他的子女称帝的。

    明军现在没空搭理这些人闹事,按照既定计划,东线主要是继续击溃南路军,消灭莫卧儿最后一支成建制的抵抗力量。

    并且派出一部分兵力沿着恒河西进,和德里的军队回师,确保德里的军队不至于孤军作战。

    当然如果兵力充足按照参谋部的意思要求高原师立即回防不少于一个师的兵力,高原北面可不太平。

    印度河这边德里战败的消息传开,紧接着沙贾汗被活捉,不少城市干脆放弃抵抗投降了,大明进度神速。

    一月份是收获的季节,大明百姓对于胜利的消息已经麻木,这个报纸上信誓旦旦的说跟大明一样强大的帝国,竟然就这样崩溃了,灭亡了,让大家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不过举国欢庆是真的,如果帝国都如此不堪一击,那么那个所谓的叶尔羌汗国,还有什么挑战性?

    这个消息甚至盖过了蝗虫复起的消息,盖过了大明旱灾持续的担心,完美的达到了朱慈烺用战争来转移矛盾的目的。

    打完这一仗,大明终于可以缓一口气了,债台高筑的朱慈烺终于拿下了莫卧儿,这份暴利足够大明回满血。

    首先就是颁布法令废止所有金银币,所有大额交易必须使用大明纸币,通过纸币发行大量回收金银。

    仅仅这一项就足以让大明所有的货币危机迎刃而解!

    世界因为莫卧儿帝国的灭亡而深刻变革,首先离得近的奥斯曼感觉到了危机,拖延一段时间的和沙俄谈判很快达成协议,双方开始修好。

    不过值得高兴的事情是,宗教矛盾不可调和,奥斯曼和欧罗巴的战争依旧,那些叫嚣十字军东征的人依旧有很多人支持。

    沙俄三月份得到消息,原本设想的对大明动手计划迅速取消,不过沙俄也没有怂到不敢动手。

    沙俄反而在中亚地区加强了活动,大明要打叶尔羌的消息几乎人尽皆知,毕竟已经发行了战争债券。

    所以沙俄加速了和准噶尔勾连,双方约定只要大明进攻叶尔羌那么沙俄就联手准噶尔吞掉哈萨克。

    朱慈烺对此并不害怕,只要他们不是全都联合一起大明就不会畏惧,大明不打算对他们全面开战,不会把他们逼得不得不联合。

    所谓远交近攻,现在大明从东往西看,主要的敌人变成了奥斯曼和沙俄,从西往东看,主要敌人是西班牙和法国。

    所以都不算远,现在阻碍大明继续扩张的不是进攻能力而是消耗能力。

    因为人口的真空,大明国内逐渐流行起了奴隶,以前还是以阉割的昆仑奴为主,现在不少人把莫卧儿帝国地区的黑阿三也当成昆仑奴贩卖。

    特别是各地的垦殖公司,招募不到足够的工人和农民的情况下用奴隶似乎就成了必然选择,朱慈烺不鼓励但是也没有反对。

    进入五月份,叶尔羌的使团姗姗来迟,作为下一个目标,叶尔羌自己好像是最后知道自己要被揍的。

    叶尔羌这边刚刚积蓄了一丝抵抗的勇气,那边莫卧儿帝国灭国的消息就传来,这无异于对其的当头棒喝。

    叶尔羌汗国知道它的身边又两个帝国,在他们眼里,哪一个都不简单,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大明竟然这么强。

    投降不丢人,叶尔羌汗国派出使团的目标就是确定和大明的藩属关系。

    朱慈烺没有接见这个使团,而是让外交部和理藩院一起谈判。

    大明百姓有点躁动,战争债券都花了一半了,现在说投降!那我们的钱怎么办?

    你说投降就投降?不行!

    当然朱慈烺没有要求必须谈崩,对方只要愿意放弃一部分财产能让大明百姓挽回一部分损失,藩国是可以保留的,朱慈烺还打算给他留下基本的体面。

    毕竟能和平解决此事,那么就给大明插手中亚事务提供了便利,也避免给准格尔和沙俄扩大势力范围的机会。

    一直到端午节,对莫卧儿残军的清缴依旧没有结束,周遇吉很尴尬,确实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就是放开了让士卒跑都需要大量时间,更不要说各种乱军土匪民族起义军之类的了。

    这么大的国家,一点五亿人口,大明加上藩国总数不到百万的军队,四处出击,周遇吉预计最晚八月十五能结束战争。

    大明半年不到的时间把靖安军急速扩大到了六十万人,各藩国各种勾心斗角争夺之后势力范围基本划定。

    大明占领了整个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其余的地方虽然没有连成一片但是也占领了不少富饶之地。

    而各藩国则依托一个港口,分到一块一省或者半省的土地。

    这些藩国对自己占领的土地政策不一,有殖民统治的,有横征暴敛的,有用心经营的,也有大规模移民占领驱赶原住民的。

    其中倭六国是移民最积极的国家,他们恨不得把整个国家都般到这块富饶的大陆,并且对于原本的阿三不仅屠杀,还当成奴隶在贩卖。

    大明国内之所以出现那么多黑阿三奴隶就有他们的功劳。

    大明的分赃会议让这些藩国都尝到了甜头,但是朱慈烺觉得确给自己将来的治理埋下了隐患,南亚最后走向何种结局还不好说,但是各藩国修养生息之后肯定会因为领土发生新的争端。

    如果南亚地区出现一个区域强国对于大明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严格的禁止就等于把这种矛盾揽到自己身上,朱慈烺又不太愿意,万一要是这些藩国来一个同仇敌忾,那大明岂不是成为众矢之的?

    朱慈烺后悔了,早知道就大明自己玩,不带这些藩国了!

第八百八十七章燕子1732

    ‘燕子1732’坐在京城东长安街北安丰桥畔的酒馆的雅间里,心情复杂又期待的看着对面的青梅竹马。

    准确的说两人是同一所抚幼院出来的孩子,只不过两人因为同一所抚幼院,又同时考上军校,都选择了锦衣卫情报学院,所以成为了最熟悉的人。

    两人待的抚幼院是崇祯九年朱慈烺有感于大明太多的孩子在灾害匪患中变成孤儿,而成立的抚养机构。

    两人进入的时候都是十岁,按照抚幼院的制度,男孩子十五岁女孩子十六岁就可以身亲自己出院出门闯荡。

    当然如果能够继续学习,大明所有学费都是全免的,杂费和伙食费会一直供应到大学,上大学之后所有花费又都是教育部供应。

    两个孩子都是历尽苦难饱受人情冷暖才在乱世中落下来的,比别人更珍惜这一饭一汤,在抚幼院的成绩都非常优秀,所以两人到了年龄之后都被推荐到了军校继续就读。

    两个孩子对于皇上的养育之恩一直心存感激,一直梦想着有一天能够报答,能自己亲自见到皇帝陛下,跟他说一声谢谢。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燕子1732’就要从情报科结业,作为新晋特工,她必须要完成至少一次潜伏任务。

    而大明情报部有一些特殊潜伏任务规定,为了让燕子能够抛弃羞耻心,不被别人以贞洁威胁,扮演夫妻等身份的时候不至于露馅,结业之前一定要结束自己的处子生涯。

    当然情报科没有要求必须要跟谁谁去做,人可以自己选,选几个人做几次都不管,但一定不能是处子。

    ‘燕子1732’选择的就是这样一个任务,现在燕子就是邀请这个一直跟自己有好感的青梅竹马,完成自己的处子祭。

    对面的张江面目非常痛苦,满桌子的酒菜一点吃喝的心情都没有。

    张江抓住燕子的手:“你可不可以不去,我不是说让你逃避,我可以替你,用我的命来还陛下的恩情。”

    燕子收拢了一下头发认真的看着他:“从进入抚幼院的时候,你这条命就不是你自己的了,陛下救了你,你的命本来就属于陛下,你拿什么报答。”

    张江咬着牙:“我可以立功!立大功!”

    燕子猛然站起:“如果不愿意就算了,我不希望你干涉我的决定!”

    张江连忙拉住她:“别……我……答应,答应就是了!”

    燕子再次坐下,笑了笑端起酒杯:“那今天就当做是我们的新婚日吧,这一杯就当做是咱们的交杯酒,相公,妾身蒲柳之姿还请怜惜。”

    张江根本没有心情开玩笑,端起酒杯碰了一下,然后陷入沉默。

    燕子不客气的一饮而尽,两人再次陷入沉默。

    张江神色发杂的问了一句:“如果不是因为任务,如果不是因为必须,你会选我么?”

    燕子手抖了一下,愤怒的看着张江:“你是觉得我没得选么?你是觉得我没人要么?张江!我现在坐在这里,难道你还不明白么?

    你一个男人能不能有点担当!非要我一个弱女子自己说出来才甘心么?”

    张江脸色也涨红了:“我是什么心意你不知道么!但是我不信!”

    燕子心里憋了好多话:“自从进大学之后,你就没有在理我,我倒是想问问你到底不信什么?”

    张江丧气的坐在椅子上:“我不信你会喜欢我,因为你要的我给不了……”

    燕子更加奇怪了:“我要什么了,你给不了?”

    张江眼圈红红没有哭出声,但是眼泪确不停的流,深吸一口气:“那次我们一起被推荐进入军校那天,我们两个拿到了奖学金,我们去吃了烧烤。

    喝酒的时候,你看着旁边一家人吃饭,当时你跟我说,你一直幻想着嫁人之后的样子,你发誓一定会孝顺公婆,善待亲朋,因为那样你就有亲人了,你就有爸爸妈妈兄弟姐妹了。

    但是我是孤儿,这些我都没有,我给不了你想要的……”

    燕子想起了那一晚,想起了那一晚的有感而发,她没有想到两人关系越来越远竟然只是自己醉酒后的一番话。

    燕子神色复杂的摇摇头:“那是醉话,当不得真的!”

    张江呵呵两声:“醉话是潜意识的体现,说出来的话最接近心中所想,所以喝酒套话是获得情报的优质途径,判断是否喝醉主要从……”

    燕子不耐烦的拍桌子:“不稀罕你给我背课文!我是来找乐子的,不是让你给我添堵的!”

    张江没有再说话,望着窗户下,给孩子买糖葫芦的母亲,孩子在父亲的肩膀上扛着其乐融融,张江一下子痴了,糖葫芦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人。

    燕子猛灌一口酒,从怀里摸出一张纸,生气的说道:“我已经把烈士受益人填了你,如果我不幸为国捐躯,希望你好好活下去,帮我把我那一份也活出来。”

    张江生气的看着燕子:“出发之前就不能说点吉利的,这两年锦衣卫死亡率已经降低了!”

    燕子没有接话,张江呵呵笑了笑:“那真是巧了,我的受益人填的也是你……”

    两人再次沉默,最后喝的微醺,摇摇晃晃的抱着酒坛去了旁边一家客栈。

    第二天天还没有亮燕子就穿好了衣服,悄悄的离开了,床上张江默默流泪确没有勇气说出挽留的话,这一别不知此生还能否再见。

    燕子来到学校,验明正身,教官把她带入一间密室,这里锦衣卫副指挥使,正坐在那里等着她。

    看了看进来的燕子,副指挥使点点头:“嗯长相普通,符合标准,你的任务跟简单,和另一个人扮演夫妻,前往新大陆移民,到达旧金山之后锦衣卫会接应你们安排你们进入赛首相家的庄园做事。”

    燕子听到这里有点不解,但是没有多问:“是,保证完成任务!”

    副指挥使点点头:“第一年不会启用你们,你们只需要继续潜伏即可。

    记住启用你们的标志是,赛伯温首相任期满,陛下安排他为新大陆旧金山总督,到时候他到达旧金山之后你们将会被激活,如果中途有变,会有人通知你撤离。”

    燕子一愣,赛首相要被安排到新大陆?这可是机密中的机密,能参与这样一次潜伏燕子感觉责任重大!

第八百八十八章禹贡九州

    端午节之后,大明最后一个改制卫所,西南的陵川卫改制为垦殖公司被派往莫卧儿地区,至此大明关内之地再也没有一个卫所存在。

    七年的卫所迁移活动,大明先后迁移了两百三十六个卫所,涉及人口一千三百五十万人。

    第一批前往东北的卫所现在不仅自给自足,每年的产出都有数百万两白银。

    例如营口所,现在已经发展成一个人口三十万的大港,涉及运输、造船、原木、粮食、药材、港口、等等十几个行业。

    随着最后一个卫所改制迁移,大明卫所制彻底终结,原本背在身上的负担,此刻已经变成大明新的造血机器源源不断的为朱慈烺输送着养料。

    由卫所打头开发,百姓跟进的开发模式,先后吸引了三倍于卫所人数的百姓迁移。

    加上大明这三年来的连续干旱,复兴四年,大明关内人口总数首次降低到九千五百万左右。

    除了人口总数的降低,更严重的是大明工业人口和城市人口的飞速增加。大明紧紧排名前二十的大城总人口就突破了一千五百万。

    而城市总人口超过了四千万,城市人口占比超过百分之四十。

    部分山区,地质恶劣,灾害频发的地区,人口全部迁空。

    其中山西陕西的黄土高原除了留下种树的百姓,几乎已经没有什么人口,山西总人口已经不足三百万,成为人口迁出比例最高的省份。

    地租的一降在降,让不少地主选择抛售土地进城开厂,低价的降低,使得不少百姓进城务工两年回家就能买上一亩良田。

    所以进城务工,从佃户变地主成为风尚,有些人没有去,那是因为贪恋国家工程丰厚的报酬。

    大明现在基本上没有了官方的鼓励移民政策,但是前期允许垦殖公司自由招募的政策,导致即使官方不鼓励,百姓总还是被各种垦殖公司的诱惑给忽悠走。

    除了几个工业强省之外,大部分省份都处在人口外流状态,尤其是中原干旱的省份,连续三年的干旱已经足够让人失去信心。

    各种缺人,种植园缺少劳动力种地,工厂缺工人开动机器,矿场缺少矿工开矿,冶炼厂缺少人冶铁。

    总之在单位劳动生产力低下的时候,增加人手无疑是增加产量的最好方法。

    除了普及蒸汽机的使用之外,朱慈烺能选择的只有纵容奴隶贸易,只有大量使用奴隶才能填补人力的短缺。

    当初讽刺欧洲人搞奴隶贸易的朱慈烺,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下这个腐朽肮脏的龌蹉贸易。

    这也是明知道藩国甚至是部分大明赏金猎人会参与了奴隶贸易,朱慈烺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原因。

    不过有些问题不得不重视,那就是比例问题,过量的使用奴隶会导致汉人贵族化,社会的空心化最后往往会引发不可预测的恶果。

    参照罗马的例子,奴隶制度必然会遭到反噬。

    而大明汉人总人口区区一点六亿多,跟莫卧儿人相当,如果在算上昆仑奴和南洋西伯利亚和新大陆等地区的土著,大明占领莫卧儿之后汉人占据总人口的比例已经不足百分之四十。

    如果任由这些民族无序繁衍,汉人能不能占据人口的多数,汉文化能不能继续成为统治级文化这些都是问题。

    汉文化为大明的主流文化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主流并不是统治级,因为有主流必然有之流,混杂之后,主流必然被稀释。

    朱慈烺都有点怀疑,如果不能把汉文化宣扬到全世界,那么即使完成了统一世界,那么这个世界也不是他想要的大明。

    完成了对莫卧儿帝国的吞噬之后,大明消化不良的症状越来越明显。

    首先是儒家登陆莫卧儿之后,跟佛家道家一起被贴上大明的标签,当地百姓虽然也不喜欢莫卧儿,也不会喜欢大明的异种文化。

    佛教的十万狂信者登陆莫卧儿之后,不要说扩大势力范围了,就是恒河三角洲地区,不少次教派冲突中都不怎么占优势。

    而儒家因为其晦涩难懂的话语,在加上复杂的文字结构,难以学习的语言,成为其普及的最大障碍。

    当地贵族是愿意投靠大明,但是学不会,说不好,写不出,是横亘在他们面前的三座大山,朱慈烺必须用心经营,才能缓慢推进。

    宗教这种事情是不讲道理的,他们狂热偏执,为了信仰,生命就变成了微不足道的小事,企图改变他们的信仰有时候比覆灭他们的国家还要难。

    更加麻烦的是,大明从来没有涉足过这里,根本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而以往的让这些人心生仰慕主动去学,朱慈烺又嫌弃太慢。

    还有就是莫卧儿划省的问题,还有随着大明的国土面积越来越大,省份的数量也突破了三百个以上。

    首先莫卧儿地区按照规划至少要划分出三十个以上的省,因为和藩国领土犬牙交错,所以省份的大小强弱颇费了一番心思。

    而大明持续增长的领土面积,导致内阁管理上任务太重,特别是海外地区,消息传递满,从京城到南大陆即使用上信鸽,一来一回也要一个月。

    而大明消息传递用信鸽需要一个月的领土很多,至少东西南三面都有。

    更不要说去监督,去督促管理了,哪怕军事上来说,如果非洲地区发动暴乱,大明即使从最近的莫卧儿地区调兵,最快也要两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到达。

    所以内阁就在省的基础上提出了州的概念,这个州取自禹贡九州之意,按照内阁的预想,把关外的土地几个或者十几个几十个省化为一州,以州牧管辖,再由州向内阁汇报负责,能降低内阁的行政压力。

    同时也能通过相似省份的结合,促进当地的发展,州牧手里的权利变大,仿照汉朝旧例之后更能维护地方的稳定。

    朱慈烺看完这个之后,毫不犹豫的就给否决了,几个省设一州再设州牧,那这州牧跟一国皇帝又有什么区别?

    这并不是什么好建议,在朱慈烺看来反而是动乱之源,典型的强枝弱干的慵懒之政。

    至于管不过来,那是你们自己没本事,管不过来就多招人,细分责权,一个人干不完的活就找两个人,朱慈烺绝对不允许地方势力抬头!

    无弹窗

第八百八十九章大明威胁论

    都说年龄越大胆子越小,刚满十六岁的朱慈烺每天都有一种‘总有刁民想害朕的错觉’。

    尤其是对于内阁防范甚严,设置州和州牧的呼声朱慈烺总感觉这是有人想从他这个皇帝手里夺权。

    这一日的朱慈烺正在翻看着最新的情报,手里是一份法国的报纸摘抄,‘东方帝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帝国——明帝国’。

    任何一个敢称为帝国的国家在他面前都相形见绌,即使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神圣罗马帝国最强盛的时候也不足他的十分之一强大。

    纵观历史,只有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能够跟他比较!

    你无法想象,当东方帝国的国民因为旱灾面临饥饿的危险的时候,会导致南亚一个人口一点五亿,常备军达到一百五十万的帝国的覆灭。

    没错这个因为明帝国旱灾被灭亡的最大国家就是莫卧儿帝国,他是被灭的最大的,不是唯一的、

    实际上在莫卧儿之前,大明先后灭掉了黎氏王朝、莫氏王朝、柬埔寨王国等等数个中小国家。

    除了这些被灭亡的国家之外,几十个王国为了给明帝国提供足够渡过饥荒的粮食倾尽国库,甚至征收了百姓最后一斤粮食。

    这一行为先后导致了数个国家面临不同程度的饥荒,柬埔寨、高丽、倭国等数国因为国内的饥荒而动荡,但是大明百姓确没有缺少一粒粮食,没有一个人因为饥荒饿死。

    要知道第一年据说明帝国受灾的百姓超过五千万人,你无法想象当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饿肚子,将会是一副怎样的末日景象。

    面对这样的饥荒明帝国通过限量供应,优秀的支援调配体系,封侯的仓储系统和明帝国皇帝陛下取之不尽的内库挺了过来,并且做到了不饿死一人。

    第二年旱灾的规模虽然缩小但是依旧有超过四千万人受灾,但是大明因为一年的抗灾经验,第二年不仅从容应对,甚至准备了一场旷世之战。

    这场战争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帝国的碰撞,两个国家为这场战争投入了超过三百万以上的总兵力,参与的国家有数十个。

    这就是大象和狮子的搏斗,最终以明帝国这头雄狮的胜利而告终。

    沙贾汗这一位帝国皇帝,一位好丈夫,在明帝国的强大军事实力面前几乎不堪一击,大明摧枯拉朽般的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沙贾汗不仅失去了他的帝国,甚至还沦为阶下囚,成了大明的俘虏。

    战争结束,这个世界上诞生了一个统治人口超过四亿,常备军两百万,国土横跨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非洲五个大洲的强大帝国。

    整个世界都被明帝国的阴影所笼罩,而你绝对不敢相信这样一个强大帝国的皇帝才仅仅十五岁。

    这位八岁就开始帮助他的皇帝父亲处理大明经济事务的太子,展现出了优秀的商业天赋,通过他的努力,明帝国仅仅用了三年就还清了国库亏空,并训练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也就是大明新军的雏形。

    后面一年通过一次南巡,这位年轻的太子对自己的帝国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并且取得了更加骄人的成绩,大明的财政收入增加到惊人的八千万两白银。

    明帝国的军人实在等不了,不愿意错过这么一位优秀的皇帝,所以在崇祯十二年新年发动了兵变,拥立了这位当时年仅十二岁的少年太子担任大明的皇帝。

    这里要说明一点,这位皇上准确的出生日期是大明历崇祯二年的二月初四日也就是西历1629年2月26日。

    因为大明有一个习俗,孩子要说大一岁,说以这位皇帝的实际年龄才不过十一岁而已。

    登基一来这位少年皇帝陛下励精图治,奋力改革,大明迎来了飞速的发展,可惜好景不长,登基第二年一场前所未有的天灾席卷大明,大旱灾导致五千万人受灾。

    这位少年皇帝没有放弃一个百姓,为了获得更多粮食不惜屠城灭国,甚至因为莫卧儿有人阻碍他的购粮直接出兵干预。

    这为两个帝国的战争埋下了导火索。

    第一年明帝国全力应对国内的灾害战争紧紧控制在恒河三角洲少量的地方,沙贾汗也只以为是一次意外的袭击,忙于中亚战局的太并没有将恒河入海口的这一支明军视为对手。

    但是第二年,随着明帝国灾害的减轻,大明对富饶的莫卧儿帝国产生了贪念,大明带领着他的那些藩国,开始蚕食莫卧儿帝国的领土,企图永远占领那里并获得更多土地。

    两国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和,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两国为此都投入了全力。

    沙贾汗立刻动员了超过一百万军队从各个地方出手,军队数量的优势和本土作战让沙贾汗在战争初期取得了优势,明军因为准备不足被迫采取守势。

    但是明帝国绝对不甘心失败,在五十万士卒到达之后,又从国内征兵三十万,从恒河三角洲地区征兵靖安军三十万人终于取得了兵力上的均势。

    沙贾汗于去年十二月十日发动了亲征,动用一百五十万以上的军队,对外号称两百万人,讨伐占据恒河下游的明帝国,并声称要打到明帝国的首都,活捉明帝国的皇帝。

    不过明帝国选择了取巧,称职沙贾汗主力东进被牵制的实际,从另一个方向登陆借着印度河登陆,打算从背后袭击莫卧儿帝国的首都。

    果然明帝国的军事行动导致沙贾汗手忙脚乱,在慌乱中接连指挥失误,不仅西线没有挡住明军,东线也应为战略战术失误被压制。

    就算这样战争依旧能拖延一段时间,但是诡诈著称的明人在高原上悄悄准备了一支五万人的军队,世界上没有人能想到大明竟然用一百万以上的军队给这支五万人的军队演戏!

    大明五万军队用了十天的时间突袭到德里城下,成功攻破德里城,在大明正月元宵节前给他们的陛下带来了这个好消息!

    ——元宵节是大明最重视,最热闹的节日

    首都的失陷,导致沙贾汗的军队迅速崩溃,最终沙贾汗突围失败,躲藏进地窖被明军找到抓获。

    大明一战奠定了世界霸主的地位,如果给他足够的时间,那么世界上将只存在一个国家——明帝国

第八百九十章经济战

    叶尔羌汗国是由察合台后裔、东察合台汗国满速尔汗的三弟赛依德,于1514年在原察合台汗国的旧地上创立的一个国家。

    到了复兴四年该国已经陷入严重的教派斗争之中,哪怕面临灭国之危机,该国依旧没有结束争斗,反而因此越演越烈。

    这除了锦衣卫的推波助澜之外,更多的是其内部的矛盾不可调和。

    早在阿布都克里木汗时期伊教的“和卓”一派即开始进入叶尔羌汗国。阿布都克里木汗之子马黑麻汗继位以后,黑山派和卓受到汗王的大力支持,这一教派在叶尔羌汗国内迅速发展。

    稍后,白山派也进入该国,要求分享黑山派的权力。两派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甚至发生血腥厮杀。

    叶尔羌首都莎车城处于昆仑山北麓,帕米尔高原南面,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布古里沙漠之间的叶尔羌河冲积扇平原中上游。

    作为西北进入中亚的门户,丝绸之路的要冲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为大明必得之地之一。

    今年叶尔羌汗阿不都拉哈汗率军出击吉利吉思人,在阿克赛今塔什干河与纳伦河之间与吉利吉思军队相遇,发生激烈战斗,叶尔羌军队获胜,取得对吉利吉思作战中难得的一次大捷,汗国西北部边境地区得以安宁。

    这使得阿不都拉的威望一度达到高峰,不过大明击败并占领莫卧儿帝国的消息也传到了莎车城,这使得叶尔羌上下再次陷入恐慌。

    阿不都拉一直都是一个多疑的人,当初即位时先后处死了三四百人的上代权贵统一王权,后来一代一代以新臣代替救臣。

    朱慈烺曾经说过,这并不是多疑,只不过是因为国内教派冲突加剧之后,相互争权夺利激烈,他很难做到持续持续的平衡权利,所以显得更换高层比较勤快。

    阿不都拉坐在王庭主帐,下面两边分坐着叶尔羌的一众高层,阿不都拉把目光投向前往明朝议和而归的拉姆卡:“拉姆卡,上次回来你说,大明跟莫卧儿帝国的战事会持续数年,大明所有的财富都投入这场战斗,对我们的威胁只是虚张声势?”

    拉姆卡站起俯手弯腰:“大汗,明人当时确实没有在西北部署兵力,并且当时大明军队还处于守势,丝毫看不到胜利的希望。

    这只能说,沙贾汗太过愚蠢,竟然被偷袭了王城1

    阿不都拉感觉有被冒犯到,不要说沙贾汗没有想到,就是他也没有想到。

    如果大明打的不是沙贾汗而是他叶尔羌,他一样会把主要兵力集中在吐鲁番附近,谁会想到大明会从高原出兵。

    要知道从高原下来,到德里的距离跟到莎车也差不了多少,到时候他岂不是也成了那个蠢货?所以拉姆卡不会是在讽刺他吧?

    想到这里阿不都拉眼睛微微眯起,怀疑的看着拉卡姆。

    原本大胜的喜悦因为大明的胜利布满阴霾,拉卡姆稳坐自己的垫子上不吭声,身为主和派的代表,他很乐意加入大明理藩院哪怕做一个通译也好过这个所谓的叶尔羌汗国的大汗。

    但是他确不能自己跳出来,那显得太刻意,大明已经为他编织好舞台,为他提供了强力后盾,现在的他立于不败之地。

    不管是谁,只要想到强大的大明,都需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阿不都拉愤怒道:“回去盯紧你们身边的人!谁要是敢再传大明免农税的消息一律斩首1

    大明这一条阳谋不可谓不毒,紧紧免农税这一条就让天山以南的叶尔羌失去了抵抗的意志。

    叶尔羌规定,如果是官田需要交纳五成物产给官府,如果是私人田地也需要交纳一成,这是写入教规的。

    所以很多佃户和农奴他们实际租赁田地的地租加上税收超过田地产出的六七成是普遍现象。

    虽然叶尔羌的基础是骑兵,是各部落的首领,但是如果下面的农奴不支持你,你上层岂不是成了空壳子。

    拉姆卡坐着没有说话,对于一个人尽皆知的消息封锁还有什么意义?这个时候封锁消息只能证明你的害怕!

    阿不都拉转了一圈有点后悔:“立刻停止马茶贸易,叶尔羌的马不准在交易给大明1

    阿不都拉这话一说,下面的嗡嗡声就起来了,一个官员担心的问道:“如果咱们不交易给大明马匹,那么大明会不会以此为理由关闭互市?

    如果大明再因此不满以此为借口开战,那么我们岂不是……”

    阿不都拉愤怒的拍着扶手:“混账,现在还想着三倍的价格!你们把叶尔羌的马匹卖完了,那将来我们的勇士骑着什么打仗?没有马匹的骑兵还叫骑兵么?

    还有骆驼,骆驼贸易也要停止1

    这个道理在座的没有一个人不知道,但是实在是大明给的太多了,漂亮的丝绸,精美的瓷器,各种中原贵族的奢侈品,谁不喜欢。

    现在叶尔羌的战马已经是往年互市最高价的三倍,即使驽马也能卖到两倍价格骆驼价格也是往年的三倍有多。

    所以一说停止马匹和骆驼贸易,大家心里都打起了小九九。

    阿不都拉为什么会突然惊觉停止马匹和骆驼贸易?并不是什么战略眼光高瞻远瞩,要是有那眼光他早就发现了。

    实在是因为这次对吉尔吉斯人的战争中,阿不都拉明显的看到吐鲁番等汗国东部的战士所乘骑的马匹骆驼比其他地区的低一两个档次!

    问清楚才知道,这帮人都是卖了战马到西部再买,然后骑回去再卖。

    一场战争下来,他一个堂堂大汗的奖赏还没有他们倒腾两匹马挣的多。

    本来阿不都拉都准备来一次全民动员,集结个二三十万大军让明人再次体会蒙古铁蹄的恐惧,结果简单计算发现,二三十万大军,可能人手两匹马都做不到,还是不要求质量的情况下。

    一匹叶尔羌战马普通市价是七两左右,遇到大明缺马的时候能增加到十两,甚至十两多一点。

    现在大明收购叶尔羌战马的价格是四十两起,只要检验是受训完成的战马最少都能卖四十两,这个买卖划算啊!

    对于大明来说也是相当划算,如果能买光叶尔羌汗国的战马,可能大明只需要花一千多万两的买马钱就能赢得战争!

    统计大明

第八百九十一章你们掏钱

    当然人家又不是猪,想买光是不可能的,不过花了近千万,把叶尔羌汗国的战争潜力直接打到最低,怎么看都是划算的。

    让朱慈烺意外的是这种情况下叶尔羌竟然赢了。

    叶尔羌在加紧准备的时候,大明也正在进行关于叶尔羌汗国问题的讨论,主要的讨论内容是已经消化不良的大明要不要继续暴饮暴食。

    曾经对叶尔羌用兵的一个总要原因就是那里能种出质量上乘的棉花,但是现在大明有了莫卧儿!

    莫卧儿棉花虽然没有叶尔羌好,但是人家地多,量大,关键还方便运输,甚至都不用运输,在莫卧儿生产就能卖在莫卧儿。

    经过计算,从莫卧儿购进棉花生产能比从叶尔羌便宜一点三成的样子,这已经是无法拒绝的暴利了。

    更何况莫卧儿地区还能使用奴工,只要给吃饱饭和少量的工钱就能雇佣大批劳动力。

    靠近原材料、运输方便、靠近市场这三条便捷,足以让原本期待投资叶尔羌的那些东南商户把目光转向莫卧儿。

    朱慈烺可以硬打,不过打下来的地盘要是不能开发利用变成自己的实力,那么他就会变成大明的负担、拖累、甚至是新的流血点。

    往前眼神了三四千里的边界不仅仅是领土扩大了多少万平方公里,那还代表着,运输后勤压力又翻了一倍还多。

    最近报纸上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越来越多,已经影响到战争的准备进程了,已经到了朱慈烺不得不站出来再次统一思想的地步。

    每月一次的大朝会上,军政要员再次站在一起,大家一起讨论。

    首先军部汇报战争准备情况:

    去年大明先后建立了骑兵第五师,第六师和第七师,嘉峪关的第三师和高原第二师也已经进入战备状态。

    物资准备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七十左右,预计夏收之后,物资准备将完成。

    其中粮食已经完成储备……

    汇报完之后,统计部吴启晨站出来:“目前对叶尔羌汗国战争国债持续走低,民间谣传对叶尔羌汗国战争债券已经被挪用用于对莫卧儿帝国战事,引起了国债的集中抛售现象。

    因为民间资本更看好莫卧儿地区的潜力,对购买对叶尔羌汗国战争国债意愿不高。

    目前国债市场混乱,不少地区国债甚至已经跌破发行价。”

    这个确实是一个问题,虽然明面上看国债卖完了,军队已经拿到钱了,后面国债价格波动跟他们已经没有啥关系。

    实际上确不是这样,国债代表的是大明的信誉,国债贬值代表的是大明的信誉贬值。

    再说了,这次大家一起买国债,结果还赔钱,那以后谁还愿意买国债?大明岂不是缺少了一条集资渠道?

    这也是朱慈烺为什么要统一一下思想的原因,在不管管真的玩崩盘了,对谁都没有好处!

    内阁这边一个个继续跳出来,各种观点层出不穷,礼部史可法站出来:“陛下,臣以为,叶尔羌一直以来仰慕我大明文化,历代修好。

    其下至普通百姓,上至汗国大汗都把和大明的贸易和丝绸之路视为一条‘金路’,用心经营。

    去年因为大明棉花供应紧张而兴起的征伐叶尔羌的心思,今年既然莫卧儿已经能源源不绝的供应,那么叶尔羌棉花产地这个优势已经不再。

    上次叶尔羌使者前来,已经表示叶尔羌愿意和大明一起维护丝绸之路的安全,一同协商关税,允许大明商队组建护卫队,愿意组建新军协助大明作战等等条件。

    比起不少藩国还要恭敬,大明维护商路安全的目标也已经达到。

    臣以为叶尔羌乃是大明涉足中亚之典范,之模板,中亚诸国都将以叶尔羌之遭遇效仿,如果大明能善待其国其民,那么中亚诸国必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相反,大明若是以一种侵略霸权的姿态降临叶尔羌,那么整个中亚地区必定同仇敌忾,抵挡至最后一兵一卒。

    这一舍一得之间,大明花费的时间消耗的物资获得的收获都将天渊之别,还请陛下慎之!”

    朱慈烺看了一眼一直没有说话的赛伯温:“首相怎么说?”

    赛伯温躬身出班:“陛下,大明经过莫卧儿一战需要休养生息,大明旱灾还在持续,大明关内已经出现民力匮乏的现象。

    大明一路走来,何时有过没有人,缺人的情况,地主以两成甚至一成地租招佃户确无人愿意,田地大批恍惚,工厂一再提高工匠价格。

    臣记得陛下说过,无农不稳,大明现在已经出现不稳,何不修养生聚,以待天时?”

    朱慈烺笑着点点头:“你们说的都对,既然内阁觉得这个仗可以不打,那只要内阁把承诺的国债本息付给百姓,那咱们就不打了!”

    赛伯温震惊的看着朱慈烺,钱是军部花的,你让内阁还钱,本息两亿四千万两,你这是坑人吧?

    别说还不起,就算真的还了,那内阁还不得砸锅卖铁,然后薪俸都发不掉,大家一起喝西北风?

    朱慈烺继续说道:“反正钱也花完了,该买的东西也买齐了,该征的兵也征够了,这些钱都是有进无出的,粮食就是就地卖掉也值不了几个钱,也没那么多人买。

    你们说不打就不打,钱总要出吧,怎么你们还想赖百姓的账不成?朕绝不答应!”

    史可法不干了:“陛下,大明之信誉就是陛下之信誉,陛下怎么可以把所有责任都推给内阁?当初决定开战可是内阁、军部和陛下大家一同决定下来的,现在内阁最多也只出三分之一吧!”

    赛伯温翻翻眼看着这个史可法,你怕不是个傻子,就算三分之一那也是八千万两,你这是崽卖爷田不心疼吧!

    朱慈烺呵呵一笑:“可是朕又没有反对,军部也没有发对,只有你们反对,谁发对谁负责,这不是应该的么?”

    朱慈烺这明显就是耍赖了,不过内阁这个时候还真没有人敢不认朱慈烺的说法。

    看着自己一下子怼赢内阁朱慈烺继续说道:“谁告诉你们打仗就消耗国力的?军部哪一粒粮食哪一批军马不是花钱买的?哪一个民夫,哪一个牲畜不是花钱了的?

    至于国内劳动力短缺那是因为旱灾期间移民过快导致的,地租下降,只不过是回归正常的土地价值而已。

    所谓的田地荒芜更站不住脚!大明现在粮食产量可是翻翻的!数据不会骗人!”

第八百九十二章小丑是叶尔羌自己

    统计是朱慈烺最重视的部门,实际上现在的统计部监管着审计、预算、决算、基础数据收集、数据分析、财政拨款、国库等一系列事物。

    可以说是大明第一实权部门,小内阁绝对不是浪得虚名。

    而吴启晨虽然为人处世不够圆滑,但是对数据处理确有着无与伦比的天分,加上跟随朱慈烺最久,所以大朝会上,他敢第一个站出来说话。

    朱慈烺又不是以前的皇帝,对国家情况一无所知,官员稍微一夸张,一联系就慌张不知所措。

    文人的笔杆子最是无耻,避重就轻,夸大其词,虚张声势,把那些小事无限放大,把不关联的事件强行关联在一起。

    想跟朱慈烺玩这一套!朱慈烺表示不吃!

    朱慈烺站了起来:“看来你们一直对国家投资有什么误解,吴启晨,今年西北陕甘的经济形式和去年前年比有什么变化?”

    吴启晨出列拱手行礼:“启禀陛下,从数据上看,陕甘地区,前年税收每年四百二十万两,去年税收六百七十万两,今年前四个月完成税收四百三十五万两,全年预计将突破千万两。

    前年陕甘百姓户均收入四两三钱白银,去年户均收入十两五钱,今年还没有统计,不过预计能达到十四两有余。

    前年陕甘有百姓五百七十八万余口,去年为六百二十余万,今年前四个月净入人口二十一万。

    前年陕甘地区耕牛十四万头,马匹四万余只,车驾三万余辆,去年陕甘新进耕牛十万余头,马匹二十三万匹,车驾新增十三万辆。

    今年前四个月从叶尔羌购入的马匹已经超过二十万匹,新增车驾四万余辆。

    总体来看,这次战争准备,不仅没有给西北陕甘地区的百姓带来困扰,不仅没有使民力疲乏。

    反而因为战争准备大笔的花钱投资,西北的百姓生活质量提升了三倍以上,仅仅耕牛数量就从以前的十三四户一头提升的现在的每三户就有一头耕牛。

    因为陛下保护山林草地的政策,禁止了西北陕甘地区过度开垦,否则这几年西北应该能开垦更多山林养殖更多牛羊。”

    汉人一开始是不吃猪肉的,无论是贵族还是普通百姓,肉食的来源主要依靠羊肉,而从汉唐开始,陕西就是华夏的中心,也是世界的中心。

    这里曾经有世界上最大最富裕的都市群,最高的人口密度。那时候大家最好的待客肉食是山羊肉!

    山羊有一个习性,吃草啃草根,吃树叶还扒树皮,净干点绝户的事情。

    汉唐西北吃羊肉,人吃羊,最后羊也把人吃了,从唐朝以后,西北地区就再也没有强盛富裕过。

    所以朱慈烺觉得想让西北地区和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禁止养殖山羊是必不可少的。

    西北垦荒也是禁止的,不仅不准垦荒,每年朱慈烺都会从内库拨款在那边种树。

    如果三北防护林从大明就开始兴建,朱慈烺相信几百年之后,京城肯定不会被沙尘暴困扰。

    不过这个都是小事,赛伯温等人也没有关心陛下禁止开垦和禁止养殖山羊的事情。

    现在大明最不缺的就是耕地,闲置的耕地不要太多,根本不差这一两个省的山地。

    不过吴启晨的突然叛变确让他们措手不及,不是说好大家一起反对陛下西北用兵么?你这一大串数据下来,大家还说个鸡儿!

    吴启晨不管别人怎么想,数据就是数据,陛下既然问了,他自然要把最真实最准确的数据上报,这无关个人感情,也无关得失。

    朱慈烺满意的点点头:“诸位听到了吧,你们所谓的消耗民力,是指以前的战争模式,以前的战争,士卒是强征的,稍微给一点钱就拉上战场,甚至一副武器盔甲和食物都要自己掏钱。

    以前的军粮是摊派各地征募,然后各地地方官员不仅多征粮,还搭车摊牌,硬抢硬要,百姓苦不堪言。

    以前征募民夫,都是百姓义务,不仅抽丁入役,而且服役期间伙食自己出,甚至连车马都是自己的,百姓几月不仅没有收入,还要忍受欺凌盘剥。

    现在又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拿钱买的,粮食也是花钱买,役夫也是付钱征募,百姓不仅不因此受苦,反而甘之如饴,何来虚耗民力之说?”

    其他人都无话可说,自从陛下登基以来,大明已经全面取消徭役,所有需要使用民力的地方都是花钱,百姓现在都是等着盼着朝廷开新工程大家好挣钱。

    这跟以往的听见朝廷抽丁入役的时候大量人为了逃役干脆当流民去了。相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这次西北,之所以马车和马匹的数量暴增,正是因为军部这次订单多,运输数量大,只要有一辆马车或者牛车,走一趟,一年不说多,挣一辆马车一匹马还是够的。

    虽然西北的马匹价格略微上浮,但是叶尔羌那边的收马价格跟大明境内的马匹价格又不一样,战马又不会流入民间。

    至于驽马,军部买回来除了自用的,干脆都处理低价销售,一批也不过五六两银子而已。

    军部看到不少百姓有意愿参与运输,但是没钱置办马匹,干脆和百姓签订合同,以运费抵扣马匹价格,先给马匹,然后百姓用运输抵偿马匹价格。

    就这样一番操作之后,西北一支运输大军源源不断的把粮食从渭水运到嘉峪关。

    官府根本不用抽调一丁一役,一场二十万士卒参加的大战准备就准备完成了。

    这要是放在以前,为了这二十万士卒参战,大明甚至要抽调三到四个省的丁役,全国一起动员最后准备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准备。

    那时候打仗的过程中消耗足够让西北疲乏上几年乃至十几年,战争结束大家一无所获,百姓除了感觉赋税增加啥都没有。

    现在可以明显感觉到的就是,仅仅战争准备,西北百姓就大赚一笔,要是战争期间,这些人又能大赚,到最后搞不好战争结束这些人都能暴富一波。

    而战争收益更是明眼可见的,不仅买国债的可以通过出售叶尔羌资产获益,西北地区的百姓也可以通过购买开发叶尔羌地区获得大量利益。

    军部也可以通过这次销售把洒在西北的钱又挣回来,感觉大家都没有吃亏似的!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吃亏,叶尔羌就吃亏了!

    百姓收入扩大三倍有余

第八百九十三章前哨战在不周山

    朱慈烺眯着眼睛:“包括从前年开始的各种工程,大明洒出大量钱财,动员了超过三千万民夫进行各种工程水利道路河流沟渠建设。

    这可是历代都没有过的规模,比起暴秦和隋炀使用的民役都要多得多,大明因此耗光民力了么?百姓因此揭竿而起了么?

    不仅没有,百姓反而因此活命,大家不仅有吃有穿,生活甚至比丰年还要稍微好了一点?

    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大明用民力是付钱的,百姓没有白出力,所以自然不存在虚耗民力一说。

    以后这样的官方投资行为拉动经济促进百姓增收,将成为大明新的国策。

    大家也看到了,不仅仅是百姓富裕了,国家的税收也增加了,而钱放在国库里,大的不会生小的,放到发霉生锈,也不能给百姓带来一丝好处,国家税收也不会增加。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钱不是财富,提高生产力,储备的各种物资,百姓富裕这些才是财富。

    大明以后奉行的将是量入为出的预算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挣多少花多少,把挣到的钱要么投入改善民生的事业,要么投入能增加百姓收入的行业,这样才是最好的经济模式。

    时代变了,政策变了,你们不能在用老眼光老思维来看待今天遇到的问题。

    就像这次战争,不是说朝廷说不打就不打的,钱已经花了,不看到收益,你拿什么给百姓交代,各位也有不少人买了债券吧?作废了可好?”

    下面的人都不说话了,辛辛苦苦买的债券,等着挣钱呢,凭啥作废,其实有不少人都有小心思。

    朱慈烺也知道下面有人琢磨着既然莫卧儿那边大明取得大胜,西北还看不到收益,就算看到也绝对不会比莫卧儿那边收益大。

    那么反对出兵叶尔羌,把这两亿两的国债转到莫卧儿这边支付,这样岂不是赚的更多!

    朱慈烺听到这个冷笑一声,这些人是在想屁吃!打仗的时候不出钱,打完了都想老摘果子!门也没有!

    莫卧儿地区是皇家出钱打下来的疆域,朱慈烺不好好的赚一笔绝对不会把他交出去。

    就算将来交出去,那也是一些残羹剩饭的边角料,那些核心产业,有价值的矿山,各种城市房产都将会是内库财产。

    战争已经不可避免,那么剩下的与其讨论打不打还不如讨论一下该怎么打,莎车城距离大明太远了,尤其是莫卧儿帝国被偷袭了国都之后,叶尔羌也不敢把军队全部都投入到吐鲁番地区。

    那么大明想要再次重现斩首战术难度无疑增加了不少。

    其实对付叶尔羌大明最担心的不是对方有多强,而是担心准格尔参与,准噶尔参与之后沙俄在插一手,那么本来只是西北的一场小战,搞不好成为西北和北疆持续战争的导火索。

    这两年大明在北疆执行的是防守策略,就是不希望多线开战导致兵力不济。

    再加上西北和北疆这边打仗,大明的陆军步兵优势不能充分转化成战斗力,骑兵方面虽然装备精良但是也不至于形成碾压优势。

    质量上没有绝对优势,数量上也没有,这就很难办了。

    满打满算大明只有六个骑兵师能投入西北战场,十八万骑兵而已。

    且不说叶尔羌自己咬咬牙就能凑够这个数量,准噶尔也行,沙俄也能组织其十几万哥萨克骑兵。

    不仅兵力上不占据优势,地域也太广大,朱慈烺也不怕打不赢,主要是拖延的久了,大明不得不再征兵,扩大骑兵规模。

    到时候西北战事会影响大明接下来的计划。

    西北地区的战争投入并不比海上底,两亿两要是拨给海军,海军都有信心把西班牙赶出美洲大陆了!

    这一对比就更显得西北战事投入和回报不成正比。

    本来打叶尔羌一开始只是满足朱慈烺收复汉唐故土的雄心,让大明的地图看着更完整。

    如果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扩大战事,在朱慈烺看来是非常不划算的。

    所以快速消灭对方,防止准噶尔和沙俄插手是这一战的关键。而大明对莫卧儿战争的胜利确为大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那就是从莫卧儿方向攻击叶尔羌,莫卧儿的西北边疆距离叶尔羌的莎车城只有数百公里,如果从那边出兵,数天时间就能打到叶尔羌首都,比起嘉峪关要快的多了。

    但是从莫卧儿出兵跟从高原出兵有一个相同的问题,那就是帕米尔高原,想从莫卧儿出兵必走帕米尔高原,想从高原出兵帕米尔高原也是重要通道。

    所以大明和叶尔羌之战的前哨战并不是在嘉峪关外的吐鲁番,而是在帕米尔高原。

    帕米尔高原是是波斯语的称呼,平屋顶的意思,朱慈烺更喜欢称呼其为葱岭,或者不周山!

    当年共工撞倒不周山的那个不周山指的就是这里。

    所以明明是华夏的神山怎么能落入外族之手!

    其实从周遇吉的东线兵团跟高原师会师之后,高原师就撤回了高原,开始往不周山这边移动。

    不过因为当地已经数百年没有见过唐人,早已经忘记了唐人曾经是这里的统治者,所以当地人对与伊教,莫卧儿和叶尔羌的认识度比起大明来要高。

    高原师在那边进度并不顺利,高原师又不是全骑兵师,但是叶尔羌的并确是,所以在本来后勤供应就不顺利,地形又不熟悉的情况下,高原师也不敢冒进。

    大明可没有师级编制被歼灭的先例,高原师距离最近的支援部队都要一个月的路程以上,要是自己在情敌冒进,被包围了,那基本上只能靠自己。

    而一个师三万人还不足以灭掉一个以骑兵为主的汗国。

    当初所谓的一个师灭一国,指的是沿海那种国家,面对这种内陆的擅长骑兵国家,大明新军还没有这么飘。

    而不周山作为比大明高原还要高的地方,那不是想上就能上的,大明就是有这个心,没有能适应的军队,拉过去非战斗减员比起战斗减员还要多。

    不说人受不受得了,平原上的马也受不了高原的气候啊!

    所以两个高原师就是大明能拿得出手的全部战力,再编练战后这样的高原师太多又没有啥实际作用不划算!

第八百九十四章灾害频发

    五月中旬京城突然下起暴雨,大雨下了三天,一些低洼地方,都出现了积水,本来看到雨水挺高兴的,但是一连下了几天又让人当心起来。

    雨后初晴,京城的损失还没有统计完,西南方一只信鸽飞来,焦作以南黄河决堤,一府受灾,当地正在想办法封堵决口。

    到上报的时候,已经凿沉货船一艘,水量得到控制,预计今夜到明天能堵住决口。

    除了田地损失之外,百姓被大水冲走,淹死无法统计,当地请求徐州驻军就近支援。

    朱慈烺皱眉立刻吩咐徐州的第十三师派兵增援,之后坐在那里越想越气,年初的时候,钦天监和农业部就提醒北方多雨容易形成内涝。

    朱慈烺更是在朝会上反复提及要小心河流堤坝!结果还是出事了!

    一出事还是大事,现在大明人力资源多宝贵,一下子一府之地受灾,估计要有几千上万人淹死,甚至几十万都有可能。

    生气之下朱慈烺大手一挥:“将修建焦作段黄河大堤的主要负责人,审核人员都给朕抓进昭狱!朕要看看到底是因为什么!”

    一旁的李若琏自然没有意见,抱拳领命下去安排。

    下一封是南阳等地蝗灾复起,请求发动百姓灭蝗,朱慈烺想了想就近从丹江口水库工程部调了五万百姓参与灭蝗。

    朱慈烺虽然没有本事搞南水北调,但是提前把丹江口地区几个县府的百姓迁出,在那里筑一个堤坝,拦截汉江和丹江的江水,引一部分水到南阳盆地和湖北北部还是能做到的。

    修建丹江口水库,可以防洪,灌溉,养殖当然等到电动机研究出来,以后还可以用来发电。

    现在只是前期准备工程,堤坝也不打算修的那么高,算是给后世子孙想要南水北调的时候打个基础。

    南阳盆地一直缺水,所以旱灾经常发生,其他地方稍有风吹草动,它就先旱为敬,这就导致,当地不仅旱灾尝尝发生,蝗灾也是隔三差五的出现。

    要是不管,这些蝗虫越过伏牛山,整个河南都要跟着完蛋。

    处理了南阳蝗灾之后,北疆送来急报,北西伯利亚突然吹来一阵寒流,导致五月份北疆城又下起大雪,当地种植的农作物大部分受灾,今年北疆城需要支援更多粮食、

    北疆城作为大明控制北疆和勒拿河的堡垒城市,他能有多少粮食收成朱慈烺根本不关心,反正到目前为止那里的垦殖公司加上驻军也不过十万人左右。

    这些人平时抓抓鱼打打猎,然后荒地多,两年收一年也不愁粮食吃。就算有缺口也不会很大。

    北疆那边垦殖公司逐渐都走入正轨,尤其是东北地区,在持续的移民之下,人口早就突破三百万以上,耕地三四千万亩,粮食一年能生产八千万石以上。

    而且辽河松花江运河修通在即,以后整个辽东水系成为一体,航运将会更加便利,经济持续向好。

    以后北疆的木头就不必走黑龙江入海绕一个大圈在运到渤海湾了,到之后只需要从黑龙江转入松花江再运到辽河,顺流而下直入渤海,不仅路程缩短了大半,海运变河运,运费也大幅度降低了。

    特别是到了冬天,搞几匹驯鹿或者雪橇三傻,然后从结冰的河道上运送木头,比起放木排还要方便。

    经过朱慈烺的大力开发,东北地区驯鹿养殖,雪橇三傻、耐寒的蒙古马等都形成了规模,冬天不再是阻碍交通运输的天堑,反而因为雪橇的使用变成了捷径。

    不过各种灾害接踵而至确实不是那么令人愉快的事情,大明现在太大了,同一天的时间,有的地方在冬天,有的在夏天,有的在洪涝,有的在干旱,有的在打仗,有的确祥和一片。

    接连看了几个坏消息,朱慈烺揉揉眉头,桂喜看到这种情况悄声的说道:“今天,帝国号战列舰要下水呢!”

    朱慈烺听完一愣,竟然下水了!这个去年李通前前后后跑了好多趟,最后卖掉不少崇祯八年式炮舰才筹够钱开工的战列舰,终于进入下水舾装阶段了!

    不容易啊,这是大明造舰能力的一次自我革新,建造这种世界之最级的战列舰,既是综合国力的象征,又是海军霸权的象征。

    不说其他,朱慈烺只要把这艘船部署在任何一片海域,对手至少要派出三艘到五艘以上的战列舰看住它,甚至需要一支舰队来防止他出击。

    不过这么大的船建造速度也是非常慢了,前前后后将近十五个月才下水,算上舾装的时间,预计最快也要两年半到三年,然后在试航,最后交付海军,怎么着也得四年的时间。

    朱慈烺还听说,李通为了这条船大发雷霆,这条船预算不断超支,从最初的三百万两白银预算现在已经增长到四百一十万两了。

    而且应为海军部想要装几台最新锅炉,又想装备新式舰炮,连最近研究的包铜船底也要选装,预算可能还要进一步增加。

    朱慈烺倒是没有去管,新旧技术更替的关键时刻,朱慈烺本来就不支持大造风帆战列舰。

    如果大明蒸汽机技术更成熟一点,直接上蒸汽战列舰,那才是真正的更新换代,如果能造出铁甲舰,那么距离无畏舰时代也就不远了。

    也不怪朱慈烺想法多,1790年瓦特发明了工业蒸汽机,仅仅不到六十年的时间,英国就进入了铁甲舰时代。

    现在大明已经有了工业蒸汽机,也开始蒸汽机朝火车和轮船上使用的研究,目前成果还不错,有了朱慈烺的指点,大明至少能少走一半以上的弯路。

    就算短期内不能直接上铁甲舰,但是把船上的帆动力改为蒸汽动力生产木壳蒸汽船完全没有问题。

    当船不再依赖风行驶,那么运输效率至少提高了三倍,而去掉了繁琐的帆具之后,战列舰的设计将会是另一番模样。

    所以这些人再帝国号上实验新技术,朱慈烺是支持的,虽然这么大的船用来做实验有点浪费,但总比生产一个过时的老旧货色要好得多了。

    从旱灾开始,大明的蒸汽机就开始普及,转眼蒸汽机已经普及了三年半,大明的蒸汽机也革新了三代。

    实际上今年生产的三代蒸汽机比起去年的三代蒸汽机效率又提高了百分之三十多,但是因为没有革命性的技术应用所以没有进行新一代的命名。

第八百九十五章选秀女

    现在的第三代蒸汽机比起第一代效率提高了三倍有余,燃煤使用量也节省了三成,工业蒸汽机正式进入实用阶段。

    大明用了八年的时间走完了欧洲蒸汽机革命九十年的路,而且是提前走完的,足足比欧洲第一款蒸汽机发明提前了五十年。

    也就是说大明现在的蒸汽机技术已经走到了欧洲一百四十年以后的水平,到达了瓦特发明工业蒸汽机的阶段。

    不过就像第三代蒸汽机改良一样,技术瓶颈再次到来,朱慈烺能提供的超前思维带来的红利已经用尽。

    前世朱慈烺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一生中知识全面性的顶峰是高考前的时候,上知天体运行原理,下知全球地理人文,大可知万有引力,小可知核聚变裂变原理,能背化学元素周期,能列化学方程数百。能解椭圆双曲线加勾股,能知杂交遗传生物圈,外可英语词汇过千,内可诵飘逸古诗词,求得了数列,说得了全球金融。

    但是等上大学基本上知识就逐渐遗忘,后来更是用到的机会更少,甚至都用不到,唯一增长的只有专业知识。

    而统计这一块确恰恰是和啥都沾边,但是好像啥都不懂的样子。

    朱慈烺靠着自己的知识储备强行把大明的科技提升到蒸汽机时代,但是大明真的偏科严重,例如材料学。

    目前化学工业还在起步阶段,黄火药和tnt等等研究了九年始终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哪怕不能工业化生产就是实验室制备都没有实现。

    还有就是雷汞,作为一种不起眼的起爆药,他恰恰是后装枪铜壳弹所有制造工艺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东西。

    撞针击中含有雷汞的火帽,点燃火药爆炸把子弹炮弹送出膛,这就是后装枪的击发原理。

    没有好火药不行,没有雷贡更不行,这不像枪械的某个零件,不行可以换一种方式代替,多试验几次,而这种起爆药研究不出来就只能干着急,不会就是不会。

    这还只是化学方面,钢铁工业方面,大明已经能制造钢铁,产量还非常可观,但是目前大明只有三种钢,弹簧钢,民用钢,军用钢。

    而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各种不同的零件的不同需求摆上案头,钢铁厂确无力解决。

    例如机床厂想要一种耐磨的轴承钢,想让连杆的抗扭力更强,想要一种硬度更高的刀头等等。

    再有蒸汽机想要装上火车,火车想要跑在铁轨上,仅仅一个铁轨用钢就让钢厂抓破头,不仅要硬度高,还要耐磨,不仅要耐磨还要抗腐蚀,不仅要抗腐蚀最好还能抗疲劳。

    武器厂,希望炮管更耐压,更耐热,更轻更薄,更耐磨……

    总之要求一大堆,刚才确没有那个本事生产出了。

    朱慈烺只能吩咐这些实验室一边学习,一边研究,一边实验,老工匠学习能力差点,但是动手能力强经验丰富,少年学习快脑子活,能大胆提出新思想。

    不过这些都需要时间,从技术为主型向着原理型工业过度需要时间,需要知识积累。

    桂喜一个好消息并没有让朱慈烺欣喜多少,朱慈烺今年都十六岁了,他也不知道自己能活多大,按照这个时代的医疗条件,自己能活到七十岁,执政到六十岁也就基本到头了。

    要是在贪恋权位,搞不好跟汉武帝一样老年痴呆瞎指挥,把国家弄的一团糟。

    这样算下来,还有四十多年的时间,如果大明发展的速度慢了下来,四十年之后,大明能不能达到后世一战水平都是是两说,更不要说什么目标星辰大海了。

    四十年的时间,也只够教育出两代人,不知道这些新学子在前一代的基础上又能走多远,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朱慈烺的心头。

    桂喜也发现自己的好消息好像没有让陛下的心情好起来,这让他有点困惑,以往陛下是最喜欢听这些军队的消息的,现在怎么一副兴趣缺缺的样子?

    朱慈烺又想到今年就要正式立皇后了,按照正常的规律,只要他身体健康,那么明年或者后年他儿子就要出生了。

    大明未来的太子可能要当到四十岁,想想都替他感到悲哀,不过按照大明大臣的尿性,自己想要立贤不立长估计很难达成吧?

    不过朱慈烺也不害怕,以后啊,大明的皇帝不需要多聪明,只要不蠢就行,内阁处理政务,军部处理军务。

    皇上只需要掌控好军务就行,国内出现叛乱可以让内阁背锅,百姓有怨气可以让内阁背锅,天灾人祸可以让内阁背锅。

    如果战争失败还可以让军部背锅。

    平庸不可怕,只要按部就班,大明反而不会出现大问题,如果碰到一个锐意进取的,胡乱改革之下,搞不好还破坏了这好不容易得来的大好局面。

    想着想着朱慈烺忍不住问道:“选秀女的事情进行的怎么样了?”

    桂喜眉角带笑:“三千秀女已经陆续到达京城了,秀女们正在学习大礼仪和女四书等等,等最后考试结业之后,会根据他们的成绩进行一次精选,选出九十九位后选。

    在这后选人中剔除那些妖、艳、魅、邪之人,在剔除举止轻佻,体型不正,面相不穆,心思不正,善妒不孝之人。

    最后选出的三十六人再由锦衣卫复核细查,确认三代之内无罪官,无贵戚,无邪教,无……

    最后选出十二人,再由太上皇、太后和陛下定夺,交由百官和议,无疑义之后定下皇后之名位,最后举行大典昭告天下。”

    朱慈烺挠挠头,又是一个麻烦事情,虽然是优中选优,但是朱慈烺竟然没有了当初的那种期待。

    原因就是这选后和选秀女竟然要提出哪些长相妖、艳、魅、邪之人,也就是说基本上太漂亮的都不行,因为后妃太漂亮容易让陛下迷恋后宫嫔妃而耽误政事,历代经验摆在那里,宫中不可以有太美丽的女子。

    当然选秀女最后都要充实到后宫中,虽然这十几个人中朱慈烺可能都不喜欢,但是他可以继续发掘,从三千秀女中再选自己喜欢的。

    而且等皇后确立之后,藩国也会陆续进贡公主等等充实朱慈烺的后宫,所以完全不用担心没得玩,相反随着大明的疆域扩大,不仅有得玩,还玩法很多。

第八百九十六章忍还是不忍

    最近大明最关注的是,眼看莫卧儿那边战事已经基本结束,莫卧儿百姓地位的事情确一直没有定论。

    这个事情牵涉到方方面面,首先成为大明公民这种事情不是随随便便就行的。

    再说如果大明增加了这一点五亿公民,瞬间大明汉人为主体的国家构成就发生了改变,虽然莫卧儿地区有很多教派,但大族就那么几个。

    再有就是宗教问题,不得不承认伊教在战斗力和凝聚力上不是佛道可以比拟的,就连跟伊教斗了这么多年的印度教战斗力都比佛教强。

    朱慈烺虽然改革了佛教,成立了武僧护教军,但是教义上没有激进主义的佛道两家根本不足以抗衡。

    就这半年佛教回传的情况来看,目前佛教主要在恒河三角洲和尼泊尔地区活动,但是依旧没有在当地取得统治地位,招募信众困难重重。

    反倒是儒家在那边顺利生根发芽,孔教在那边建立的儒学院更是响应者云集。

    后世喜欢把儒家形容为儒教,其战斗性和适应性确实比佛道要强不少。

    但是恰恰朱慈烺不希望儒家大发展,因为儒家发展很可能卷土重来,大明好不容易形成的科学氛围,再被儒家一搞那岂不是功亏一篑。

    除了宗教问题,国民待遇会改变莫卧儿百姓的地位,以前的剥削制度将不再适用,大明百姓有劳动保护法,有最低生活保障,有救助政策。

    最关键的是,如果给予对方国民待遇,那大明的奴隶缺口怎么解决?光靠昆仑奴,这些人还没有从茹毛饮血的部落过度到文明,只能干一些体力等简单的劳动。

    但是莫卧儿帝国的奴隶就不一样了,他们作为文明古国的一员,社会分工明确,各种职业工匠都是优质的奴隶来源。

    再加上本身比较逆来顺受,方便管理,能对大明的命令通透理解,甚至可以胜任工厂里的基础工作。

    所以这个奴隶来源对于大明很重要,在人性和利益面前,大家普遍认为,利益更重要。

    再说了,莫卧儿人自己都不是生来平等的,他们的种姓制度已经天然的把他们分为四个阶层,大明又何必非要吃力不讨好,给他们拉平成为一个阶级。

    这种议论最后汇总到朱慈烺这里,由朱慈烺来下最后的定夺,今天朱慈烺特意把赛伯温和李通都喊过来,一同商议这件事。

    首先由李通汇报莫卧儿地区的形式:

    “目前,莫卧儿地区主要抵抗势力已经基本消灭,不过东西高止山脉和温迪亚斯山脉地区还有少量的反抗势力盘踞。

    按照陛下的指示,大明除了确保东西高止山脉地区重要城市的安保之外,把清缴任务交给靖安军和藩国军负责。

    如果没有意外,整个战事会在今年年底结束。”

    大明在莫卧儿地区驻扎有十二个师,不过对于这么大的国土面积来说,十二个师也不过是守好十二个重点。

    如果用明军前往剿匪,不仅会分散兵力,还会导致很多地方防御空虚。

    对于大明来说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保障占领区的持续产出,确保交通线的通畅,保证整个莫卧儿地区没有成建制大规模的抵抗反抗势力。

    而那些占山为王的土匪,还有乱军借着混乱控制的小块地区,交给靖安军和藩国军出面围剿是最好的选择。

    后世倭国侵华也是这么干的,不过大明跟倭国不一样,因为大明实际上已经灭亡了莫卧儿。而且莫卧儿人也没有觉醒什么国家民族观念。

    就目前的形式来看,莫卧儿地区,已经没有以民族独立和复兴莫卧儿为口号的叛军存在。

    朱慈烺点头说道:“要时刻注意这些叛军的变化,防止其做大,必要的时候集中优势兵力打掉几个冒头的,明军不出动则已,一旦出动必须犁庭扫穴般的击溃敌军。”

    李通拱手应是,想了想又说道:“陛下,现在不少叛军都是受到欧罗巴人支持,从目前的形式看孟买附近的叛军有英国人的影子孟买以南的有法国人参与,东高止山脉地区主要有西人葡人和荷兰人参与。

    而莫卧儿帝国灭亡之后这些遗留的欧罗巴殖民堡垒纷纷向外扩张统治区,一副划地为王的架势,给我们莫卧儿的行动带来很多不便。

    臣想问,如果双方起了冲突,明军该如何应对,臣以为最好还是把这些据点拔出,否则这样持续骚扰,莫卧儿地区很难获得安定。”

    朱慈烺皱眉听着,这个问题不是第一次被提出来了,一直没有解决,反而朝着越来越复杂的方向转变。

    现在大明正是吃的太饱的消化期,不宜再开另一场战争,中亚战局还不知道会打成什么样,能不能快速结束呢。

    这边莫卧儿战事消耗了一波,那边中亚战事再持续扩大,要是再因为把欧罗巴各国驱赶出莫卧儿导致这些国家联合对付大明。

    那大明就真的是海陆两条战线一起打了,那真成世界大战了。

    如果大明已经消耗了莫卧儿,

    把那里转化成战力,那大明也不怕两面作战,海陆共进。

    问题就是,莫卧儿吃下去没有消化,大明等于背着包袱绑着手脚跟欧罗巴人打仗,对大明的压力就太大了。

    更何况国内的旱灾还没有过去,大明百姓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个时候发动世界大战绝对不是好主意。

    所以对于这些国家在莫卧儿地区的所作所为大明是一忍再忍,现在这些人变本加厉,竟然企图通过扶持反抗势力分割大明在莫卧儿的收获!

    看了眼李通,朱慈烺不知道军部这些人天天哪来的那么大自信,总是一副这一战我们能打赢的感觉。

    为了收拾一个莫卧儿和发动叶尔羌战役,大明军队规模已经突破了一百五十万,军费开支直奔三亿了,这个还没有算叶尔羌战役花的钱。

    算上叶尔羌战役准备花的钱,大明已经花掉了五亿军费。

    以目前大明一年税收收入两亿,皇明商号收入三亿的水平,这样规模的战争,根本撑不住。

    不说多,打上两三年就能把财政打崩溃,三年内就算财政不崩溃,滥发的纸币也会导致货币体系先崩溃。

    而三年完成世界大一统?朱慈烺自认为自己没有那个本事做到。

    曾经叫嚣着三个月灭亡莫卧儿的周遇吉,现在打了半年多了,还没有完全占领呢!

第八百九十七章汉语四级考试

    所以李通的提议朱慈烺没有答应,尽管朱慈烺也想把这些土地都拿下,把整个莫卧儿纳入大明疆土。

    李通也就是顺嘴提提,知道通过的可能性不大。

    所以李通顺便提出了另外的一个问题:“陛下,现在蒸汽船已经研究进入实用阶段,后勤部申请建造一批蒸汽货船用于大明和莫卧儿帝国之间的货运。”

    朱慈烺摇摇头:“目前还不行,现在的蒸汽机还不足以推动几千吨的大船,体积和重量上还有待改进。

    而且蒸汽机稳定性还有待提高,现在实验蒸汽船只开通了天津到金州航线,天津到胶州,胶州到松江府这几条航线。

    等稳定运行一年之后,在考虑应用的更大的货船上,然后是远洋货船,最后是军舰乃至战列舰。

    李通非常稀罕这个新鲜玩意,从一开始的不屑到现在恨不得所有的船都装上蒸汽机。原因很简单,新一代的战舰设计实在是太帅了。

    因为大明现在已经有建造五千吨战舰的能力,所以新式的蒸汽战列舰被标定为八千吨。

    比起李通心心念念的帝国号足足大了一倍,而且无桅杆设计,火炮也从两侧安装的后堂火炮改为炮塔式旋转中轴线布局的重炮。

    当然这种船现在还只是粗模阶段,只不过按照陛下的设想大概搞了一个外形。

    然后各部门要根据这个外形研制出相应的系统和武器,船厂在根据各系统的样式设计船只外形和内部结构。

    如果相互冲突再提交修改,修改完成之后就是对各系统进行单独验证,例如炮塔系统,蒸汽系统,速射炮系统,等等。

    都确认没有问题之后才是出模型阶段,模型完成之后再讨论各部件的配合,各系统的兼容性等等问题。

    最后模型定型,新式战列舰才开始建造。

    朱慈烺把这个战列舰分为四个五年计划,二十年的时间来完成,这个武器跟陆军的后装炮后装枪,重机枪等等都是二十年计划的一部分。

    朱慈烺可以等,但是李通是等不了了,二十年之后他肯定是看不到这些武器投入使用了,所以能快一点就快一点,造不了大的先造小的也好啊!

    可惜朱慈烺没有同意,一切要按照原定计划有条不紊的推进,蒸汽机刚刚开始应用,还需要修改完善。

    今天也不是为了讨论这个问题,而是讨论莫卧儿地区百姓的地位问题。

    李通两条请求被驳回,赛伯温拱手问道:“陛下,内阁觉得,莫卧儿地区的种姓制度把神权凌驾与皇权之上,这是不合时宜的。

    大明若是承认了其种姓制度,等于变相承认了其宗教在莫卧儿地区的地位不可动摇,这为将来大明统治该地区会造成很多掣肘。

    再有,就是莫卧儿的种姓制度,当年元朝也曾推行过,但是最后元朝一样被第四等人的南人推翻。

    所以这并不是什么好的制度,之所以在莫卧儿这种制度可以延续,是因为他是统治阶级统治莫卧儿地区百姓的工具,收到统治者的承认。

    既然他是一种工具,那么大明为何要受制于一种工具?

    所以参谋部觉得应当打破这种种姓制度限制,而不是承认。”

    李通眉毛一挑:“若是如此,整个莫卧儿地区会再次乱起来,军部可要申请一笔特别经费进行镇压1

    赛伯温点点头:“自然,明年的财政预算中,内阁会另外拨出一部分款项用于镇压可能的莫卧儿叛乱。”

    赛伯温这样一说,连朱慈烺都惊讶的看着他,这一项一毛不拔的铁公鸡,竟然舍得增加军费?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赛伯温也没有避讳:“陛下,按照内阁的讨论,因为陛下不愿意让莫卧儿人学习科技知识,所以想要改变莫卧儿人只能通过儒家。

    所以在莫卧儿推行儒家教育,参考大明藩国等级制度,推行大明的士农工商四阶层论,加上跳出阶层成为大明公民吸引足够完善出一套新的种姓制度。

    这样以来莫卧儿人既获得了大明的承认,又不至于一下子成为公民导致其坐享其成。

    四个阶层并不是高低排列,而是把莫卧儿人划分成四种人,没种人都有相应的谨身渠道,最后根据对大明贡献的多少通过纳贡来获得大明公民待遇。

    内阁愿意主导此事,为陛下教化此地蛮夷。”

    朱慈烺一下子就听明白了,这是一个来钱的途径,简单来说,想要成为大明公民这些莫卧儿人得交钱!

    内阁只需要制定一个谨身考试机制,然后坐等这些人上门考试就行,最后考试合格,按照贡献给予大明公民待遇。

    什么是贡献,不就是钱么!你掏钱越多就代表你对大明的贡献越大,这是最实在的。

    朱慈烺也想挣这笔钱,但是不得不承认,如果皇家来独立办这件事,可能未必比内阁操作更有优势。

    而朱慈烺现在可不想皇明商号再涉及行政上的权力,皇明商号越来越臃肿的机构朱慈烺都有心裁撤,更不要说再建立一个系统的考级机构了。

    权衡再三,朱慈烺不得不承认,赛伯温这个提议确实是目前比较好的注意。

    朱慈烺敲击着椅子背:“考级中必须要达到汉语四级以上才有资格成为大明百姓。

    而汉语四级考试,就是听说读写能力都要考到及格水准,也就是日常交流无碍。

    除了汉语四级考试之外,还要考大明文化历史概论,大明思想概论,这些都要及格,至于其它的考试科目由内阁自己制定吧1

    朱慈烺当然不止是为了恶心人,考过这些科目之后这些人才能在满是汉语的大明生存,对大明的历史文化和思想的学习才能认同。

    而不是扎堆在一起说着自己的小语种,学着自己的灭亡史,那样早晚会成为日后的隐患。

    赛伯温听到这个送了一口气,陛下提出要求不可怕,就怕陛下上来先给否定了。

    现在拿下这个来钱渠道,以后能源源不断的为内阁提供收入,不说多,每人收他个一两千两,吸纳个几百万莫卧儿人为大明百姓完全没有问题。

    这可是几十亿的大生意,更何况除了莫卧儿人之外,以后大明打下的疆土越来越多,这种考试参与的人自然也越来越多!

第八百九十八章999福报

    讨论完莫卧儿人的身份定义问题,接下来就是这次讨论最重要和最敏感的问题,莫卧儿人还能不能抓来当奴隶。

    赛伯温对于这个问题没有第一时间说话,毕竟赞成奴隶贸易这种事情必然落不下好名声,赛伯温作为大明中兴名臣,还惦记着名留青史呢!

    如果成为赞成奴隶贸易的帮凶,那估计后世百姓会怎么评价?

    尤其是现在眼看着明年就要卸任了,自己作为大明首任首相,还想得一个善终呢!将来要是政敌以此攻讦自己,那自己岂不是要遗臭万年。

    当然有些事情想避免是避免不了的,皇上要是非要他背这个黑锅,他能拒绝么?遗臭万年那是将来,要是现在不答应,皇上能当场让你臭起来。

    李通对此并没有什么想法,军人只关心战争,战胜者有权利处置战败者的一切,甚至生命,即使杀人盈野,最后军神依旧是军神。

    不过政事的事情军部基本上不插嘴,这是长久之道,也是保命之道。

    朱慈烺看到一聊到关键问题下面俩人都沉默了,不禁翻翻白眼,你们不想遗臭万年难道朕就想么!

    敲着椅子背朱慈烺开口说道:“首先,大明作为世界上最文明最讲礼仪的过度,怎么能有奴隶制度这种制度存在呢!奴隶制度必须取缔!”

    赛伯温心中一抖,陛下这是自暴自弃了?为了名声甚至不顾大明利益受损了?陛下不是一项把利益看的最重么?

    李通也没有说话,不过陛下已经定下基调,剩下的事情就是按照陛下的意思执行就是,还考虑什么!

    朱慈烺接着说道:“不过考虑到各农场和工厂的用工问题,但是莫卧儿人又没有取得大明公民的身份,所以劳动法并不适用于莫卧儿人。

    所以要为莫卧儿人和以后新加入大明领土未取得大明公民身份的百姓制定新的劳动法。

    新的劳动法必须强制规定,所有使用非大明公民的企业,其工作时间为早上九点到晚上九点,中午和晚上各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每旬必须休息一天。

    如果企业必须进行劳动法规定之外的加班,那么必须付给劳动者以加班费,加班费原则上为当天平均工资的一点五倍。”

    赛伯温立刻上前拍马屁:“陛下真乃仁君,如此一来,陛下赐予他们的999福报必将让这些人感激不尽,感谢陛下的赐予。”

    其实这样一规定之后,非公民劳动者一天要工作十个小时,加上中午和晚上各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一天一半的时间都在工厂。

    晚上九点下班,早上九点上班,算上路上的时间一个小时,睡觉的八个小时,真正由这些人自由支配的时间不过三个小时而已。

    三个小时要买菜做饭,要做家务,要洗衣服,日子的辛苦程度可想而知,每旬休息一天,一个月休息三天。

    大明可没有礼拜天的说法,大明只有每旬沐休的传统制度。

    按照大明自己的劳动法,大明百姓早上九点上班,下午五点下班,一天上班八个小时,中间还要休息一个小时,实际工作只有七个小时。

    而每旬沐休的时间是两天,加上节假日假期,每年的年假,和带薪休假等等节假日,平均每月大概能休息八天到十天之间,福利已经非常优质了。

    上班时间定下之后,就是关于奴隶制度的根本,限制人身自由的限制规定。

    对此朱慈烺也有自己的想法:“各用工单位不得限制劳动者自有,但是非大明公民劳动者上街必须持有工作单位开具的劳动证明,跨城市流动必须有路引。

    否则视为流民,轻者遣返处以罚金,重者直接贬为罪民罚往矿山劳动。”

    限制人口流动这一块,大明是非常有经验的,现在对于大明公民已经完全取消了路引,正好把这个制度用在这些非公民身上。

    查路引这种事情,地方上都是轻车熟路,根本不用朱慈烺教。

    这样虽然名义上给予这些人自由,但是出门要工厂开具的凭证,出城要路引,一天也就能出工厂三个小时的时间而已。

    虽然打破了工厂的小牢笼,不过把整个城市整个大明变成了一个大牢笼。

    这些人虽然去掉了奴隶的名称,但是其依附工厂生存的本质没有改变,甚至那些本来不是奴隶的非大明公民也因为这一制度被管理了起来。

    赛伯温自然听明白了这里面的潜台词,不得不佩服陛下的智慧,有些东西你要是想不到,那就是想不到,懂得再多都没有用!

    但是陛下对于那些棘手的问题,总能给出别人想不到的答案,偏偏还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朱慈烺敲着椅子:“除了这些之外,还要规定最低工资制度,招募非大明公民做工的工厂,最低薪酬每小时不得低于三文钱!”

    一小时三文,一天就是三十六文,一个月一两银子左右,买米能买一石,如果吃杂粮,每月还能省下不少。如果在加加班,一个月攒下一两银子都有可能。

    朱慈烺继续说道:“非大明公民,分为两种,一种为有房者和无房者,有房者就是购买商品房的非大明公民,其可以自有选择工厂做工。

    而无房者则必须在原工厂做工,不得辞工。

    商品房为得到大明授权,由皇明商号或者内阁准许建设的房产,这种房产每平米定价一两银子,最小户型为六十平米,最大户型为一百二十平米。

    非大明公民可以使用工厂证明借贷购买房产,但是首付不得低于百分之三十。年利率为千分之五,可分期三十年偿还。”

    这又进一步限制了这些人的流动性,并且压榨了他们的剩余价值。

    假设一家人购买一套八十平的房子,首付二十四两,剩下的五十六两借贷,三十年百分之五大概要还一百二十多两。

    一年就是三两多银子。这基本上就剥削了这些人挣来的钱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那么这些人就不得不一直工作下去,不用皮鞭威胁,他们就会努力爆发自己的潜能。

    这是一种高级剥削,这帮子明朝的土著怎么会懂,更不要说莫卧儿的那些奴隶了。

    这三天明线定下之后,基本上即决定了这些非大明公民的人生。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868/ 第一时间欣赏统计大明最新章节! 作者:怕起重复所写的《统计大明》为转载作品,统计大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统计大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统计大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统计大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统计大明介绍:
一个强大的帝国必须能提供至少2000项关于国家的统计数据。
如果崇祯对于自己的国家了如指掌,那他的结局一定是另一个模样。统计大明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统计大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统计大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