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统计大明TXT下载统计大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统计大明全文阅读

作者:怕起重复     统计大明txt下载     统计大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九百七十四章师徒闲聊

    最终莫卧儿工业中心被定位为钢铁煤炭粗加工中心,轻工业中心,禁止机械加工业,机床蒸汽机等等高科技行业在莫卧儿设厂。

    陈玄商量完这个事情之后犹豫了一下:“陛下,奴婢觉得,大明可以举办一次厨王争霸赛……”

    朱慈烺翻翻白眼:“滚蛋,这种小事你自己安排就是,办比赛可以,但是不要浪费钱,给你三个御厨名额和十个大明名厨奖牌。”

    陈玄激动的搓搓手:“谢谢陛下,嘿嘿……。”

    朱慈烺本来想打发走他:“等等,等前一百名决赛的时候在京城举办一场天下名厨大会,把这些人的拿手菜制作成菜谱收录进皇家图书馆。”

    想起后世所谓的满汉全席,朱慈烺觉得大明有必要搞一个全明宴。

    陈玄激动的浑身颤抖:“这……这太好了!不过陛下,一百个太少了,办起来没有气氛,我们可以搭建一个美食街,让一千个参赛厨师都在那里表演拿手菜。

    然后让百姓用口碑投票,谁收到的钱最多,前一百名就晋级最后的大明名厨争霸赛。陛下觉得怎么样?”

    朱慈烺摆摆手:“你自己去安排吧,这事你擅长。”

    朱慈烺觉得说道这个,陈玄比起说莫卧儿重工业的问题上心多了。

    陈玄离开之后,贵喜躬身:“陛下,李岩已经到京城了,今天去了军部交令,晚上周遇吉邀请他参加家宴。”

    朱慈烺嗯了一声,一月已经就要过去了,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了。

    李岩原本以为自己回京之后会被直接下诏狱呢,没有想到人到天津港之后锦衣卫根本没有扣押控制他的意思。

    到了天津港从驿站申请了驿马一路朝着京城而去。

    这奇怪的称为水泥的道路又平又直,一直过了廊坊还在朝着京城延伸,水泥路几百米之外新的地基正在夯实,那边的路基比起水泥路更加的厚实。

    听人说那是铁路路基,将来跑大铁车的。

    快到通州的时候,再次上了水泥路,这道路是从京城和天津两个方向一块修的,听说新的修路工人正在培训,将来会四个点甚至更多的点一起推进,修路会越来越快。

    水泥路的最大好处就是,原本只能运送一千多斤的马车,现在能拉两千斤还比以前快。

    如果这种路推广开来,对于大明以后的运输能力简直是成倍的提高。

    到了京城去军部交令,被告知排队等候陛下召见。

    想了想李岩去了学校去找周遇吉,这个时候只有自己的老师能帮他了。

    周遇吉也没有说什么,拍拍他的肩膀:“晚上去家里吃顿饭吧。”

    当天晚上,李岩从皇明商号买了两瓶御酒割了几斤肉,来到周遇吉家周遇吉哈哈一笑:“但凡你送来一两银子我就把你打出去,咱们师徒的情分就断了!很好,我没有看错你!”

    李岩跪在门口:“学生李岩叩见恩师,徒弟给您丢人了!”

    周遇吉一挥袖子背着手:“休做那小女子之态,走进去吧,酒已经温好。”

    李岩连忙上前去搀扶,被周遇吉甩开:“起开,我还年轻着呢!别搞这些虚头巴脑的!”

    李岩讪笑的站在一旁:“师傅不是说不要说咱俩的师徒关系么?今天怎么又……”

    周遇吉摸摸胡子:“以前那是担心别人误会,现在不必了。”

    李岩心中一动:“师傅,是不是朝廷又有什么变化?”

    周遇吉看着他:“能有什么变化,为师已经舔着老脸给你求情了,陛下没有怪罪,只是敲打敲打你,你终究是升的太快有点忘乎所以了!

    糊涂!愚蠢!不知天高地厚!”

    李岩跪在地上:“徒弟知道错了!”

    周遇吉就站在那里:“你哪里错了?”

    “徒弟不该跟锦衣卫联络。”

    周遇吉哼了一声:“你错就错在一个私字,和锦衣卫镇守使密谈,这是镇边大忌。

    还好这次谈的是公事,陛下只是小惩大诫,如果你们胆敢谋取私利那你也等不到我见你了。”

    李岩可不认为这是小惩大诫:“可是师傅,让我去英吉利担任什么皇室咨询,我不知该如何做。”

    周遇吉往前走着:“走吧,去凉亭,我们吃火锅好好喝两杯。”

    周遇吉在京城也算是高收入人群了,所以他家并不小前后院三进还带花园的宅子,凉亭冬天也挂着几块棉帘子挡风。

    两人到亭子里,周遇吉端起李岩倒的酒:“英吉利你知道吧?”

    李岩点点头:“知道,欧罗巴一个小岛国,跟琉球相当。”

    周遇吉嗯了一声:“最近我也查了相关情报,那里正在爆发资产阶级叛乱,陛下对此事很生气,早在三年前就开始布置大明的基地朝着欧罗巴延伸。

    这么着急的开发非洲就是因为要打通支援英吉利王室的通道。

    从去年开始,英国叛军中出现了一个叫做克伦威尔的人,指挥非常有一手,打的国王军节节败退……”

    李岩忍不住吐槽:“可是克伦威尔只不过指挥了三千骑兵,参战双方人数也就三万,这还不到一个师的‘大会战’,还需要我去?”

    周遇吉笑着问道:“怎么?几十万人的大战指挥惯了,不会指挥这种小战役了,看不上了?”

    李岩心中虽然不快,但是嘴上可不敢说:“那道不是,陛下让去就去呗,但是他们国王要是不听我的怎么办?”

    周遇吉点了点他:“常言说,窥一斑而知全豹,你可知道为什么杨嗣昌能代替曹文诏成为西北战区总兵?”

    李岩眼睛一亮:“因为他战略思路清晰,有在奥斯曼地区担任过四年的观察咨询,师傅,我明白了,皇上是要我熟悉欧罗巴人的作战方式?”

    周遇吉嗯了一声:“所以陛下还是很器重你的,这次即是对你的警告又是给你一个机会,就看你能不能好好变现了。

    这次英吉利资产阶级叛乱可不简单,有资产阶级和旧贵族的矛盾,有新教和国教的矛盾,还掺杂着苏格兰人的入侵等等。

    这次除了平叛之外,军部还有任务要求你观察资产阶级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为下一步大明的安定获得宝贵经验。”

第九百七十五章出去浪

    李岩之所以要等,是因为朱慈烺正准备去参加西安的拍卖会,作为大明首次战争债券收益拍卖会,对西北资产的处置引起了整个大明的关注。

    朱慈烺前往是为了给这次活动背书,代表着皇上承认这次拍卖有效。

    当然最重要的是,朱慈烺打算趁这个机会出去看看,这几年灾害频繁,朱慈烺窝在京城处置灾害。

    百姓到底怎么生活,有没有真的吃饱饭,真实的大明是不是跟那些奏章上一样花团锦簇欣欣向荣,朱慈烺打算自己亲自去看一看。

    这一趟,朱慈烺打算从河北到河南再从河南进入陕西到达西安,好好看看这次旱灾对中原大地的影响。

    为了不至于扰民,这次出行的随行护卫定为禁卫骑兵第一师精锐一千人,禁卫第一师精锐千人,锦衣卫一千人。

    然后随行的内阁军部随员和随行的照顾皇上饮食起居的人员约四百人。后勤人员六百人。

    最后人员严格限制在人四千人的规模。

    并且严禁地方接待,严禁修建行宫行辕,严禁黄土垫道,组织百姓迎接搭建牌楼等等。

    而且这次出行全部由皇室出资,内阁不用接待不用花一分钱。

    当然皇帝出巡前各地军队进行了小幅度的调动,其中禁卫军第二师进军邯郸到开封一线,禁卫骑兵师驻扎洛阳一线。

    过了正月十五,朱慈烺汇合了崇祯夫妇,一起到达宛平,然后队伍集结完成顺着宛平南下。

    这条路跟传统的从天津南下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不沿着运河。

    三千人的队伍,即使不沿着运河,也不至于有太大的压力。

    崇祯没有想到出游的愿望还没有到十年就实现了,虽然这次只是跟着朱慈烺出来走走,能出玉泉宫两口子看啥都觉得新鲜。

    宛平城是当初崇祯同意修建的新城,从开建到现在,崇祯还真的没有出来看过。

    现在的京城跟以前已经大大的不同,脱离了城墙的束缚,京城开始急速朝着四方拓展。

    明眼人都看得懂,往东到通州,往西到宛平这一段将来一定是黄金地段,而且路上川流不息的车马人流,也上大家早早的建成了商铺。

    以至于崇祯都分不清京城和宛平的界限,还没有看到农田就已经到了宛平城。

    宛平新城一开始规划的是有城墙的,但是随着大明对建奴作战的接连胜利,外来的危险减少,所以建城墙的计划是一拖再拖。

    最后干脆在城墙那边修成了公园,宛平城也因为其重要的位置成为京城西部重要的煤炭集散地,皮毛交易中心,皮革加工中心等等。

    所以崇祯看到宛平新城的时候既震惊其繁华,又对街面上充斥的怪味和黑黑的街道皱起眉头?这就是大明?

    朱慈烺也很惊讶,这个味道正的很难闻,腐臭味伴随着各种硝制皮革的药水味,河岸上煤山带来的壮观伴随着黑水侵染的街道,黑黑的运煤工。

    这还只是冬天,朱慈烺无法想象如果是夏天,那将会是一种什么味道什么景象?

    崇祯出游的兴致刚到宛平就被打击到了,如果整个大明都是这样,那还真的不看也罢。

    朱慈烺到是很理解,皮革中心嘛有味道是正常,污染对于这个时代不是什么大问题,这并不是落后,这反而是繁荣的标志。

    显然要是只有一家两家厂不会搞得全城都是臭味。

    中午的时候,崇祯和朱慈烺聚集在一个上风口的位置才好一点:“这里为何如此之臭?这样的地方就在京城左近,太影响大明形象了,不如迁走。”

    朱慈烺笑了:“那可不行,这边是从山西那边过来的皮货的集散地,包括归化城等的皮货都要在这处理然后运到通州天津南下。

    一张皮便宜的几十文,贵的数两银子乃至数十两,宛平这里一年处理了数千万张皮革,光税收都有百万两银子。

    更不要说这里还有二十多万人依靠这些生活,要是迁移,这些人生活怎么办?”

    朱慈烺喜欢大氅,不仅自己喜欢穿,还喜欢送给朝臣和将领各种皮革的大氅,包括内廷崇祯等人高档的皮革大氅每年都有。

    例如当初从北疆寻到的白狐皮,后来的白熊皮,狐皮,狐嗉皮大氅等等。今年从莫卧儿那边更是进贡了一张孟加拉白虎皮的大氅,被朱慈烺送给崇祯。

    皇上对这种东西的偏爱,就导致民间的流行,官员出行穿这个,皇家也穿这个,那有钱的商人不买个高档的怎么好意思?

    一般百姓买不起好的,但是羊皮鹿皮牛皮的还是能咬牙置办一件的。

    有些人为了显得自己有不到深秋就把大氅披在身上招摇过市,即使广州这个的地方冬天依旧有人穿着单衣披着大氅出门,可见大明对大氅的风尚。

    在大明如果家里没有一件皮毛大氅,那么你都不好意思过冬,冬天的婚礼上新郎官要是穿不起一件大氅迎亲就会被人怀疑你的财力。

    除了大氅之外,明军现在财力越来越雄厚,各种皮革制品开始在军中配备,皮革军靴,皮革枪套,皮手套,皮带等等催生出庞大的市场。

    皮鞋也开始从上到下的流行,不仅好看而且耐磨。皮带在民间也取代了裤腰带,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

    朱慈烺之所以如此不遗余力的推行大氅等皮革制品,为的就是促进蒙古、西北和北疆的开发。

    这些都是皮革的重要产地,如果大明对皮革有着巨大的需求,那么这些地方无论是养殖还是猎杀野生都是一种不错的生意。

    一张完整的鹿皮价值几两银子,一张完整的熊皮价值更是上百两,这丰厚的回报让大家愿意到这些地方寻找发财的机会。

    更何况新大陆还有海量的野牛等资源等着开发,那边的皮革也需要销路。

    最次也能给赏金猎人们开一条新的财路,让大明的赏金猎人们不至于因为不赚钱而解散。

    而宛平的皮革制品基地还不是最大的,大明最大的皮革加工基地有三个,第一个是张家口,第二个是营口,第三个是河套九原。

第九百七十六章朕的大房车

    张家口是最早的皮货交易中心,也是当年大明跟蒙古的重要口岸,所以皮货贸易一直长盛不衰。

    河套九原依托区位优势收购河套牧民和金山区域的皮货,甚至不少沙俄的皮货商人也会通过蒙古人把皮货卖到这里。

    营口经营的主要是野生皮货,整个北疆、北海和奴儿干还有东北这么大片的区域的皮货最后的要经过这里运往京城和南方。

    要知道,皮货这种东西,越是天冷的时候质量越好,这些地方的皮货冬天用爬犁集中到营口,这个时候总不能用爬犁穿过渤海吧。也不能等到来年夏天,那就生虫或者腐烂了。

    所以只能趁着冬天加工,要是高档皮子还会趁着过年的好时机绕道山海关送进关内卖个好价钱,要是一般的皮子就硝制加工好之后等到来年冰化了一同运往各处销售。

    皇明皮货在三个地方都有皮货加工厂,但是在宛平城这样的地方确没有加工厂,甚至都懒得收这种皮货。

    这种二级的皮货加工中心整个大明还有三个,分别是中都临泉县的鲖城镇,汉中和河南的南阳,这些地方集中的都是中原地区养殖的家畜皮革,质量远不如北方的皮革。

    也正是这些质量差一点的皮革补充了低端市场,才让普通百姓不缺皮货使用。

    原本准备好好逛一逛的崇祯夫妇变得兴趣缺缺,恨不得立刻就走,朱慈烺也不想多呆,这个地方没啥看头。

    朱慈烺想起去年好像看到一个内阁在永定河上修建新桥的计划,叫来交通部的随员:“交通部时不时有计划在永定河上新修一座大桥然后绕过宛平城入京?”

    交通部侍郎躬身应答:“正是,目前已经规划选址在下游五里处,去年征地已经完成,道路也在奠基,桥墩也已经树好,因为冬天水泥不能正常凝固所以现在是停工状态,要等开春之后才会复工。

    预计今年十月份完成全部工程通车使用,到时候入京的车辆就能绕过宛平城直达京城。”

    以前朱慈烺没有觉得这条路有多必要,现在自己亲自走一趟之后,这个工程非常好,只要不是必须经过的绕一下非常好。

    看着永定河下的河水,朱慈烺又产生新的忧虑,毕竟是京城上游的重要水源之一,在宛平加工皮革,那么京城南部几十万人的饮水安全整么保证?

    还有这条河最终汇入海河流向大海,那么岂不是京津地区都要受到这个水污染的侵袭?

    不污染这里又污染哪里?现在大明绝大多数的百姓还是依靠直接饮用河水,皮革加工中心除非直接设在营口这样的地方排向大海,否则这种污染就避免不了。

    好在永定河不直接流入京城,沿途可以多设置水井,至于宛平城,让百姓从上游取水吧,这个时代虽然也有化学药剂,用量还没有后市那么夸张。

    至于将来怎么样,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吧,这个时代想搞不污染的清洁能源,绿色工厂啥的朱慈烺是没有这个本事,将来谁有本事谁搞去吧!

    搬迁的事情还是等财政更宽裕了,到时候内阁不在乎着一两百万两的税收在考虑吧,这也是内阁该考虑的事情,朱慈烺又不用事必躬亲。

    过了卢沟桥,大军按照既定规划行军,朱慈烺和崇祯分别坐着出行用的马车。

    朱慈烺的出行马车已经是第三代了,除了第一代下江南的时候用过,第二代没有使用过一次就淘汰了。

    马车宽四米,长八米,车内面积有三十个平方左右,设立了办公会客区域,卧室休息区,茅厕出恭区域三个主要部分和一个小的侍女操作间。

    至于厨房和浴室什么的,都是单独马车另配,厨房由御厨负责,沐浴用车也有专门的侍女斥候。

    这个可不是房车,皇上又不需要自己做饭,所以整个马车只有这三个区域,其中办公会客区域最大。

    没事的时候朱慈烺就在这批阅奏章,一旦有事商议,这个房间还可以容纳六个到九个朝臣在里面议事。

    卧室部分由随驾的贵妃等人打理,卧室不大,一个贵妃伺候的时候还能带一个侍女进来。卧室

    当让其它妃子就只能待在其单独的车驾里,非陛下招见平时不得登上龙车。

    厕所有洗浴和出恭两个区域,恭桶随时有人取走确保干净。

    最小的区域就是侍女的操作间了,里面有一个小煤炉,是给皇上和皇上召见的人备茶的地方,还能储存一些皇上爱吃的小点心,以备皇上饿了食用,这里面还有一个储冰箱不过这个季节没有用。

    马车走在大路正中间,这条官道宽十米,马车走在中间,两边是随行的禁卫骑兵和锦衣卫,两边的田野还有锦衣卫来回奔弛巡视。

    这样的马车前后有五四辆,其中朱慈烺坐一辆,崇祯坐一辆,剩下的三辆则是空车,出行的时候五辆随机出发,位置由桂喜当场指定,以防背人算出朱慈烺的马车位置埋伏炸药啥的。

    当然这次如果不带崇祯的话出行的时候只有三辆车,这次出行既然有两个皇帝,那所有的龙车都带了出来。

    本来这次朱慈烺打算带着皇后的,只是临出发前皇后检查出来有喜,正好朱慈烺让这个未出生的孩子监国,皇后在京城养胎。

    过了宛平之后下一站就是顺天府的涿州了,这里古称范阳,是刘备、张飞和宋太祖赵匡胤的老家,后世这地方也称为环京。

    只不过大明的时候京城还没有发展的那么大,连宛平都还只是环京,更不要说涿州了,不过大明涿州确确实实是属于顺天府管辖,人家本来就是京城的一部分,根本就不用环京。

    这个时代,涿州能让朱慈烺记起来的就只有涿州贡米了,朱慈烺以前主要吃的就是这里的大米,味道确实不错。

    后来为了皇明粮号的发展需求,贡米的品种就非常多了,不过吃了这么多贡米,涿州米还是一直是朱慈烺最喜欢的,因为这是小时候的味道。

第九百七十七章环京之地

    涿州称得上资源的有两种,一种是鹅卵石一种是河沙,从拒马河进入永定河,永定河流过京城和天津,是京城建筑材料的主要来源地之一。

    当初治理沙场的时候,这边关停了不少,现在再看,不少新的沙场又再次开了起来。

    朱慈烺特意前往采沙场实地看了一眼,还好这条河并不陡峭,堤坝之外又修筑了新坝。

    崇祯见停车了,也跟着下车:“这些沙场有什么看头?”

    朱慈烺特意跟他解释了一下:“现在混凝土用量逐渐加大,混凝土里面有沙子和石子,所以现在开采河沙的人也变多了。”

    崇祯听罢眼睛一亮:“你是说这是一种治河沙的新方法?”

    朱慈烺摇摇头:“并不是,一般这些开采河沙的都是机器固定一地之后就在这里开采,把这一片范围开采出一个大深坑,这很容易导致堤坝塌陷。

    去年因为采砂还导致了黄河决口的事故,十几万人因此受灾,数千人被淹死。”

    崇祯听罢大怒:“那为何不立即关停取缔,我看这里的贪官污吏肯定是收了好处,所以才纵容这些人为所欲为!”

    朱慈烺摇摇头:“那到也不是,这些都是合规开采的,这种东西用还是要用的,只不过开采的时候不能过度,需要确定安全,在不影响河床安全的前提下开采。”

    崇祯看着河岸边的采砂厂:“那为什么不让他们采个一丈就换一个地方,这样一点点的把河床加深岂不是好事?”

    “要是迁移的太频繁,这些人就不赚钱了,这机器迁移还要成本呢,商人要是不赚钱就会涨价,涨价最后还是要转移到老百姓身上。”

    崇祯沉默了,这好像超出了他的知识范围,为啥大家都是当皇帝,感觉自己这个儿子总比他想的透彻?

    朱慈烺匆匆看了几个就走了,这一路不可能一直到处停留,整个行程规划是十七天,要在二月二日之前到达西安,时间还是很紧张的。

    到达保定府的时候,朱慈烺仔细观察了一下当地的农村,保定有煤铁矿,这里的矿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山区,煤铁资源也是,交通因素和工业基础没有邯郸好,所以朱慈烺确选择开发了邯郸。

    因为京津供应有永平地区就够了,而保定府的煤铁开发往北没有永平的运输便利,往南邯郸更靠近黄河得黄河运河之便利。

    所以保定的矿场对大明可有可无,陈玄上表的意思是卖掉,一开始朱慈烺是打算等以后铁路修通了之后再开发这里的。

    毕竟后世钢铁这一块河北可是世界之最,除了依托消费市场,其资源储量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皇家也不能吃下所有的肉,不给别人一口汤喝,皇明商号现在重点是开发重工业中心,手握的世界级富矿不知有多少。

    也不缺这区区保定一地,而保定一地的铁矿晚开发一年,当地百姓岂不是晚一年享受到大明发展的成果。

    朱慈烺倒是不着急,等上一二十年都无所谓,但是对于当地人来说,这就是一代人,也可能是某些人此生都享受不到这个成果。

    所以这一次是对当地贫困情况的一个评估。按照朱慈烺的理解离京城这么近当地不应该很贫困吧?

    但是看着乡间的田地里劳作围观的百姓,还有道路旁村庄里的房屋,朱慈烺心情格外沉重。

    大明京城跟京城外面的世界简直是天壤之别,这里的百姓衣服依旧是灰黑色的棉裤棉袄,房子依旧是土坯为主的茅草房,百姓虽然不至于面有菜色但是也都是干瘦。

    朱慈烺停在一处田边招来几个路边围观的百姓,朱慈烺没有打旗号大张旗鼓的扰民,这些百姓虽然不知道路过的是谁,但是这么大的队伍兵强马壮,又不像送货的,一定是大官,所以不少人聚集在路边观看。

    几个农人也好奇的打量着朱慈烺,眼神有点躲闪,不太愿意跟这些达官贵人呆在一起,朱慈烺微笑着问道:“老乡去年收成怎么样?”

    老农呐呐的看着朱慈烺:“收成?就那样吧,麦子收了二十多石,秋天又种了一季玉米和红薯,收了一大堆玉米和一窖的红薯,做了粉丝红片和红片面啥的。”

    要是其他官员回话这么不靠谱朱慈烺早就骂人了,这都是啥数据,一堆一窖是多少?

    不过老百姓家里一般都没有秤和量器,东西要是不卖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有多少。

    朱慈烺微笑着问:“那够吃么?家里几亩地?几口人?”

    老农被问的笑眯眯的:“够吃!家里八口人,俺娘、俺、俺婆姨、还有四个娃娃。家里有两亩自己的地,又租了十亩。家里玉米红薯足够吃。

    每月还能吃一顿白面馍馍唻,这真是赶上了好时候!”

    这个水平其实已经很不错了,小麦产量低,亩产两三百斤的时候都是好年景,十二亩地能收到二十多石小麦,亩产一石半以上,已经相当可以了。

    小麦收购价去年大概是七钱到八钱之间,二十多石小麦能卖十五两以上的银子,一家人平时吃玉米红薯,解决温饱,每月能吃上一顿白面这在以前可是富裕百姓才能享受。

    朱慈烺又问道:“去年地租怎么样?”

    老农看着整个车队都在缓缓的停下,心里还是很紧张的:“王员外收两成地租,去年交了四石小麦。”

    三千多人的车队,不可能做到令行禁止说停停说走走,朱慈烺突然停车,前后传令都要一段时间。

    这个时候崇祯也刚撩开车帘看向朱慈烺这边,也许是想起了当初跟朱慈烺一起微服出巡的情景,兴致来了,也走下马车朝着这边而来。

    相比朱慈烺的低调衣着,崇祯的衣服就华丽很多了,老农看到年长的贵人也跟着出来就更紧张了。

    两成租不算多,京城对劳动力的吸纳最先受影响的就是这些环京的百姓。

    一个成年劳动力在京城一年能挣到三十到四十两银子的收入,比起在家乡种地可是要多的多。

    所有家里一旦有富余劳动力,就会选择到京城打工,以前家里三四个劳动力能租二三十亩地,现在家里只有一两个劳动力种十多亩地都勉强,自然就少租地。所有这边人口没有外迁,地租依旧下降。

第九百七十八章粮食问题

    之后朱慈烺又问了几个问题,同时有问了他们村最富的那些人的情况和最穷的那些人的情况。

    崇祯一直在旁边默默的听着,大明变化真的很大,崇祯觉得犹如生活在梦中,因为曾经让百姓吃饱穿暖就是他的梦想。

    朱慈烺好奇的问道:“既然收入不错,那为何不见你们吃饱穿暖,建新房?”

    老乡呵呵笑笑:“这不是吃饱了么?这棉衣可暖和了,下地干活能有件棉衣穿顶好了,几年前的时候俺都是穿三四件单衣下地。

    你说房子啊,这一片没有砖窑,盖泥巴房子不敞亮,前湖庄那边正在建砖厂,俺们都等着盖大瓦房唻。你再往前走一段,那边房子就好了,他们那边砖窑修的早。”

    朱慈烺没想到是这个原因,大明免农税已经六年,地租也逐年降低,而粮价确一直维持在六钱每石的高位。

    这边又没有遭灾,所以百姓手里应该是有些存款的,有存款修新房这在后世是常见的事情。

    大明确不是这样的,这边没有砖窑,或者只有那种小砖窑,生产青砖根本不够百姓所需。

    对于只有马车的百姓来说,如果砖窑距离超过五十里以上,那么盖房子就不可能了,因为五十里代表着一天一个来回。光运费就不是刚刚有点小钱的百姓能承受的。

    再次启程之后,朱慈烺对于这里的情况就有了大致的了解,外面贵喜突然凑过来:“陛下,太上皇想登上您的车跟您聊聊。”

    朱慈烺连忙起身下车,崇祯点点头上车,朱慈烺才跟上去,不管怎么说礼不可废,朱慈烺总不能坐在车上像召见臣子一样招呼崇祯上来吧。

    崇祯上车之后直接开口问道:“大明全国可都是如此地这般百姓吃饱穿暖?”

    显然崇祯是被刺激到了,朱慈烺想了想:“目前大明大部分百姓还达不到这个水平,保定作为环京之地所以百姓挣钱的门路多一点。

    现在京城附近有很多大工程,无论是公路铁路,还是建房建厂,招工的告示到处都是。所以这边的百姓富裕一点。”

    崇祯奇怪:“可是你问的第一户百姓家里也没有人在外打工,家里有老母要奉养,还有四个孩子,一家人依旧能吃饱穿暖,这和京城没有关系吧?”

    朱慈烺奇怪崇祯怎么出来之后变成好奇宝宝了:“第一户人家虽然没有人出去,但是保定出去的人多,那么空出的劳动机会也多了。

    那户百姓说,他平时农闲的时候也会去镇上或者府里找点活干,家里还养了鸡鸭和猪,每年也能卖一笔钱。

    这也是因为京城附近这些肉蛋类的东西价格都不错,消费的人也多,所以才能挣钱。

    如果是一个偏远山区,离城镇几十里,农户带着一筐鸡蛋走几十里山路到镇上,结果这家一两个,那家三五个的买,还可能卖不完,价格也不会多好,那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百姓手里有钱才能促进商业的繁荣,商业饿繁荣带动更多百姓从这个循环里挣到钱,所以京城附近的百姓即使不出门,因为大环境商业的繁荣他们依旧能挣到比以前更多的钱。”

    崇祯好像明白了:“所以再往前,那些离城市远的农村会比这些地方差一点?”

    朱慈烺叹了口气:“那可不止差一点,按照统计部的数据,大明还有四分之左右的人还在饥饿的边缘徘徊呢!”

    崇祯更加不理解了:“既然已经免了农税,地租也降低了,为什么百姓还是不能吃饱穿暖?”

    朱慈烺指了指老天:“因为自然灾害,举个简单的例子,中都地区凤阳府附近有这样一个民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一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一个朱皇帝,十年道有九年荒。’

    当然这个民谣只是调侃,但是当地因为曾经的黄河夺淮入海大量泥沙淤积抬高了河床,导致淮河河床抬高,洪涝灾害频发,一些沿河地区,更是出现‘十年三淹两旱,一半收’的情况。

    更不要说这次波及数省,数千万人的大旱灾,大明以工代赈,发的是钱,百姓拿钱买粮食。

    因为离开家乡劳作,衣食住行处处都要花钱购买,家里如果有老母小儿的还要留下一个劳动力看守家里按时寄钱回来。

    不少百姓这四年的时间,只是保证吃饱饭,没有饿死,但是家里几乎没有什么积蓄。

    家乡那边持续的干旱庄稼颗粒无收,不少村庄的树皮都被扒光,虽然内阁新闻多次禁止百姓扒树皮,从统计部的数据来看,一个村庄能活下来几十颗树的都算好的了。

    今年情况有所好转,不少工程的百姓都回乡去了,在粮食收成之前,这些人也只能吃老本,那仅剩的一点积蓄也会在端午麦收之前消耗一空。

    所以大明大部分百姓想要实现保定这边的生活状态还需要三五年以上的时间。

    中原地区如果没有了官府的工程以工代赈,百姓仅仅依靠种田以后很难富裕的起来,因为大明的粮食生产已经过甚。”

    崇祯还是第一次听说:“粮食过剩?什么意思?粮食不应该越多越好么?”

    朱慈烺觉得自己又回到当初天天给崇祯普及常识的时候,你就这个水平还当啥皇帝?“粮食越多越好也要有个极限不是。

    第一年的粮食是新粮,第二年的就是陈粮,三年以上的粮食在吃起来不仅味道很差,还容易出问题。

    百姓一人一年吃掉五石粮食,那么一家三口一年的粮食是十五石,三年就是四十五石,就拿咱们问询的第一户来说,四五十粮食还不到他们一年的收成。

    剩下两年生产的粮食只有卖掉。

    但是大明官府也不是存粮越多越好,就算存够大明所有百姓三年吃的粮食,那大明依旧有大量的粮食富余。

    存够三年之后,大明所有粮仓都满了,以后只会每年收购三分之一的量,并且把三分之一的存粮出库出售。

    也就是说,以后只要不碰到灾害,皇明粮号出库入库数量相等,对粮食的采购可能只有百姓粮食产量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

    从明年开始皇明粮号就不会无限的收购粮食了,百姓手里多余的粮食只能卖给其他粮商,粮价肯定会下跌,而且还未必能卖掉。

    就是粮价维持,卖不掉存着这些粮食也没有用不是。”

第九百七十九章他们说的对

    崇祯还真没有想过,有一天他会为粮食太多而忧虑,不过看到朱慈烺一脸淡定的表情:“你是不是已经想好了解决方法?”

    朱慈烺点点头:“粮食只要够吃就行,多余的粮食,百姓会拿来养猪养鸡鸭等等,这又会导致肉食的价格下降。

    也许只要十几年时间,大明百姓不必等到过年才能吃肉。那个时候可能普通家庭每个月都能吃上肉,甚至三五天就能吃一顿肉。

    从刚刚那个村子就可以看出,不少家庭粮食富余之后都选择了养殖鸡鸭猪羊这些牲畜。”

    崇祯觉得朱慈烺在开玩笑,但是真实的事例摆在面前又向他证明着朱慈烺可能没有说谎。

    三五天就能吃一顿肉是什么概念?家里不到一百亩地以上的小地主都不敢这么想,大明要是真的能达到这个水平,那该是什么样子?

    看到崇祯的憧憬朱慈烺解释道:“当然这个前提是得让大明百姓的钱袋鼓起来,大明需要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开更多的工厂,发更多的工资。

    这样百姓才能挣到更多的钱,光靠卖粮食是过不上这样的生活的。”

    崇祯皱起眉头:“如果所有人都去工厂了,那么粮食生产怎么办?”

    朱慈烺摊摊手:“实际上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没有那么多人进入工厂。目前大明粮食生产数量已经是消耗量的两倍还多,那也就意味着,有一半的人口实际上不用再种庄稼。

    而且随着牲畜的大量使用,种地的劳动力需求也在降低,一头牛能耕的地相当于两到三个成年劳动力。

    也就是说,大明的农业人口仅仅需要以前的三分之一左右就能生产足够的粮食,再多生产,那之后放着烂掉霉掉而已。”

    崇祯算是明白了:“所以这次你考察之后还是决定出售这里的矿产?让别人办厂招募工人?”

    朱慈烺沉吟片刻:“目前来看,这里开矿的利大于弊,所以朕……我打算让皇明商号出售采矿权。

    出售了采矿权应该能卖个几百万,之后这些钱,正好投入这里的基础设施改善上,先修一条公路也好。”

    崇祯也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就是感觉跟他当皇帝那个时候不一样了,感觉什么都不一样了。

    曾经崇祯记得,自己老子和哥哥当初为了一点矿税跟那帮文臣吵的昏天地暗,结果一年也就几十万两银子。

    现在为什么自己儿子随便一个矿场都能卖几百两银子,这几年怎么突然感觉钱好像变得不值钱了?

    崇祯就奇怪的问道:“为何当初,朝廷几十万甚至几万两的银子都要吵上半天,户部库甚至连几千两银子都哭穷拿不出来。

    那时候百姓也是贫困交加,家中无隔日之粮,加税每亩几文钱百姓就怨声载道甚至有人成为流寇。

    怎么现在看你动辄几百万上千万乃至数亿两银子的花,怎么百姓手里钱也越来越多?”

    这还真的很复杂,朱慈烺要好好的组织一下语言才能回答:“父皇,其实当初大明的收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低。

    就拿崇祯八年来说,当年辽响共耗费两千三百余万两,各地练响加派加上剿匪加派更是多达三千多万两白银,这些还不是军费的全部。

    然后就是各卫所边军虽然军饷被克扣,但是两百个卫所当初太祖是把田地分给他们了,让他们能够自己养活自己。

    他们每年应该有四千万到八千万两银子的粮食产出,虽然大部分都被克扣了土地被挪用了,但是这个账就摆在那里。

    这就导致朝廷每年还要拿出近千万两银子养活卫所。

    光军费开支这一项,算上隐形开支,大明每年都超过一亿两银子。

    然后官员俸禄,除了每年的俸禄、禄米、还有禄田,冰敬炭敬,火耗收入等等,还有各种的吃拿卡要,加派摊派收入等等,一年开销也都数千万两。

    最后那几百两是下面的人吃喝之后送上来的,也就是人家吃剩下的,维持大明朝廷正常运转的钱,所以才显得少。

    您只往百姓身上加一文钱,发到部里,就变成了两文,到省布政使就变成了四文,道理州府就成了八文,到了县里就是十六文,县里在包税给那些税吏乡绅,从百姓手里收上来的时候就是三十二文。

    也就是说实际上崇祯八年的时候大明百姓大概承担了两亿两以上的税收压力,而所有的税收又都是从田地上出。

    崇祯八年在册的耕地只剩下三亿六千多万亩了,百姓要承担的每亩田租达到了近六钱银子。

    这六钱银子相当于一石多小麦,南方种水稻可能会好一点,但是北方百姓一亩地收的小麦也不过一石半,还要上交六成田租呢!

    只有夏天再种点杂粮,卖了杂粮交了租子和税收基本上一亩地剩下百十斤杂粮,包地十多亩,挖野菜才能凑够一家几口一年的口粮。

    南方富庶就是因为南方一年能收两季稻子,每年有五石的收成,地主拿走三石,再卖一石交粮税,每亩地能净赚一石大米,卖了换杂粮,三五亩的收成就够一家吃的,能攒下一点家底,但也仅此而已。

    老百姓一年到头种地交了地租再交皇粮,根本不剩下什么东西了,要是再碰上旱涝灾害,或者重病匪患官府摊派,那只有成为流民。

    剿流寇要钱,要钱就往田地摊派,摊派一下,更多的百姓成为流民,所以匪患剿灭不尽,官逼民反。

    现在大明虽然税收达到三亿两,但是免去了农业税,地租也降到两成以下,百姓的生活才有了本质上的飞跃。

    至于税收总量,还真的没有增加多少,这些钱全靠工业生产和商业繁荣才实现。

    假如一个百姓自己种地自己吃,平时在家编些东西种点菜到集市卖,一年到头一分钱的税收都不用交。

    只有大宗商品贸易才会产生税收。”

    崇祯怀疑的看着朱慈烺:“不对吧,朕记得大明税收不多,但是皇明商号挣的钱多啊,大明军费更是大半都是皇明商号提供的,有人说大明的军队其实是皇家的私军!”

    朱慈烺饶有兴趣的看着崇祯:“对啊,本来就是皇家的私军啊,有什么问题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都是皇家的,那军队为什么不是皇家的?”

第九百八十章有点搞不懂

    崇祯被说的哑口无言,突然他笑了,原来他一直站在官员的角度看这个问题,所以显得酸溜溜的。

    现在被朱慈烺一提醒,军队是我家的!我就承认了你能咋地!他就该是我家的!我花钱养军队证明我有钱!

    不过朱慈烺还是解释了一下:“皇明商号的收入来自于商业收入,这并不是与民争利,甚至都不算和商人争利,因为皇明商号很多生意都是新开发的以前从来没有的。

    就像现在的蒸汽机制造,这个生意以前有么?像火车,以前也没有。

    这些收入都是对大明百姓生产力的发掘,从提高生产力的方式来提高了收入也提高了百姓的收入。

    以前大明百姓,一家几口人守着土地,除了种地之外,基本上只能在村子里转转,或者下河抓个鱼,上山挖个野菜。

    甚至有些人因为没吃饱,为了节省粮食干脆农闲的时候一家人在家睡大觉,减少活动来降低消耗。

    全年的收入都指望那些土地,平时还要配摊派服徭役,不仅没钱拿还要自备粮食。所以一个百姓一年的生产力就是五亩左右的土地收成,一年价值七八两银子的粮食。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农忙的时候百姓收拾了田地里的活,农闲了就能到附近的工厂去做工,或者养猪养鸡,或者种菜搞些编织。

    以进工厂为例,如果一个工人每月能拿到二两银子,那么他每月至少创造超过五两的财富。一年挣一二十两银子,就可能创造了近百两的产品。

    即使是多养几头猪,那也能多卖几十两银子,这也是他的劳动产出。

    从七八两到百两银子,一个人创造的价值是原来的十倍,自然就能挣更多的钱。

    以前各种机器还没有生产出来的时候,大家出来工作每月拿到的银子还不到一两,现在京城附近每月进皇明商号办的工厂,拿三四两银子的都是正常。

    这就是因为随着机器的发明,大家的劳动生产力正在飞速提高。

    这也就显得大家都有钱了,因为大家生产的物资更多了。

    当然军队四处征战,消耗了很多物资的同时也抢回了更多的东西,这进一步丰富了大明的物资,所以才显得咱们越来越有钱。

    其实别看皇明商号这几年挣了这么多,但实际上皇明商号还处于亏空状态,仅仅是纸币超发就达到五亿两白银,更不要说借款了。”

    崇祯想起以前朱慈烺说道:“你当初不是说纸币发行量不要超过金银储备么?你还说过皇家和内阁最好不要借贷百姓存款,怎么现在你都……

    如果出现问题怎么办?有不少人都在抱怨物价上涨,是不是因为纸币过量发行引起的?”

    这个朱慈烺倒是没有否认:“确实是因为这个原因,不过一切还在可控制范围之内。”

    崇祯嗯了一声:“那这次去西安,拍卖的前是不是要还账?我记得大前年你在天津就用外贸许可证拍卖还过一次钱?”

    朱慈烺再次点头:“嗯!”

    “那剩下的呢?”

    “剩下的慢慢还。”

    “嗯?不对吧,报纸上不是说这次拍卖会能卖出六亿两以上的白银么?”

    朱慈烺叹了口气:“可是这个钱又不都是皇家的,这一战皇家只投资了五千万,就算卖了六亿两,皇家也不过得一点五亿而已。

    何况皇家还需要购买一部分土地用于规划建设道路城镇还有一些矿场也需要花钱购买。”

    崇祯被朱慈烺的这种操作惊呆了:“你刚刚不是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怎么到这里反而要把这么多钱让出去?让出去就算了,怎么自己用地还要花钱买?”

    朱慈烺看了一眼崇祯,感觉跟对方说话就像教学生一样,可惜不能骂,要不然……

    “这次是为了立规矩,当初发行战争债券的时候就承诺过,除了军事用地之外,其余所得都会作为战争收获拍卖,所得款项全部用来兑换战争债券收益。

    这个规矩立得住,那以后再有战争大明如果没有足够的钱的时候,就可以再发战争债券,百姓才会争相购买。

    如果言而无信,那么以后再想从民间筹钱就难了。”

    崇祯眼珠子一转:“不是说大明还有最后一战么?打完这一仗,以后不是不用打仗了么?毕竟五六亿呢!”

    朱慈烺被崇祯的话震惊了,这是要鼓动他贪墨这笔钱啊!真是实力坑儿子!

    “也不能这么说,且不说这一战的前途未卜,就算能赢,这一战预计前后也要打十多年甚至更久,这么长时间的战争万一财力不足怎么办?

    再说了以后也不是没有仗打了,敌对的势力都消灭了,但一统之后那些藩国未必都会一直老实听话。

    就算是全是大明公民的海外土地,也未必会一直不闹事,发生局部战争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就算将来不打仗,但是建设的钱也要不少,有时候难免出现不够的情况,还可以发建设债券不是。

    如果真的直接贪墨了这一笔钱,那损失可不是几亿两银子能买回来的,朝廷信誉受损,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纸币信誉受损发生挤兑。

    纸币超量发行,百姓一旦挤兑,大明好不容易建立的纸币体系就崩溃了。”

    “你不是收回来六亿,那银子就比纸币多了,挤兑完之后,大不了就是百姓手里的钱从纸币再次变成银子而已嘛!”

    朱慈烺这才知道,原来崇祯一直弄错了一个概念,他以为存在银行的金银跟发行的纸币是对等的!

    “父皇,银行里存钱的那些人,跟现在手里握着纸币的可不是同一批人,这个兑换不仅不会是一对一的,是一对二的。”

    崇祯奇怪:“这个是什么意思?”

    朱慈烺伸出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您有一两银子,现在从皇明银行兑换了一两纸币,然后你把这一两纸币存入银行,银行再借给其他人。其他人借了钱是不是要花出去?

    那么一旦挤兑的时候,手里拿着这个钱的人来兑换银子,你这个存入银行的是不是也要来要回你的银子?不仅要银子你还要利息!

    这岂不是就是要兑换两遍?大明银库里哪有那么多银子?”

    崇祯有点迷茫了:“不对啊,一两银子怎么兑双份?借钱?借钱,让借钱的人还钱呐!”

    朱慈烺眨眨眼摊摊手:“钱都挤兑完了,我手里只剩下纸币了,没钱了!”

第九百八十一章我很穷

    崇祯被朱慈烺说没钱给搞的彻底蒙圈了,原本他在看着六亿两白银流口水的时候,朱慈烺已经不声不响把老百姓手里的钱都掏出来花了一遍,还是你厉害。

    朱慈烺只能继续普及货币知识:“再有,大明其实一直在发行小额纸币取代铜钱,到今年为止我们一共发行了约八千亿文面值的纸币,折合白银八亿两还多。

    这些回收的铜钱,都被用来生产机器武器等等东西了,并没有储备。

    如果货币崩溃,可能把整个皇明商号卖了都还不起这个钱,因为那时候皇明商号就不值钱了?”

    “为什么不值钱,皇明商号那么多产业,那么多新技术,那么挣钱,怎么也值几百亿吧?”

    朱慈烺叹了一口气:“如果纸币崩溃了,大家手里的纸币换不到银子,那谁还敢花钱,大家都不花钱生产再多的东西又卖给谁?

    都不花钱,就算想卖产业,谁又敢买?卖的时候收不收纸币?收了,就是废纸,不收那纸币信用会彻底崩溃。

    大明社会财富价值将被直接腰斩甚至跟过,市面上流通的货币一下子少了三分之二。

    各种社会问题会接踵而至,不说其他,如果皇明商号失去盈利能力,那军队的军饷谁来发?

    要知道现在内阁税收加在一起还不够军费开支。

    不发军饷怎么让士兵打仗,新军用的武器装备没钱怎么造?刀枪没钱尚且能凑合着用,但是枪炮这些东西,没有纸弹炮弹,那就是一堆废铁。

    要是士卒出现个暴动叛乱,你不得紧急征税平息?加税百姓怨声载道?又加上纸币的事情,那还不来个暴乱?还有莫卧儿这样的新占领地方,又闹独立,大明想撤军都没钱。

    是不是很熟悉,要是在陷入这种恶心循环,该怎么办?

    这一圈下来,大明最少也是元气大伤,六亿两银子也没有贪污下来,因为收的是纸币,那时已经是废纸了。

    你说这么干有百害而无一利,为啥要这么干?”

    崇祯没有想到大明繁荣的背后竟然有这么大的危机,他有些想骂朱慈烺一顿,一个好好的大明竟然被治理到这个地步!

    但是想着自己现在的地位,他也不敢骂啊!从心才能长久,好不容易才出来玩一趟,可能不半路又被送回玉泉宫。

    深吸一口气,崇祯关心的问道:“既然问题这么严重,你可有解决之法?”

    朱慈烺眨眨眼:“这不是正去解决么!”

    崇祯又傻眼了,不是说不抢劫么?

    朱慈烺解释了一下:“这次假如能够拍卖获得六亿两以上的钱,这个钱从哪里来?当然是回笼民间的纸币了,大明付出的是什么?是土地是矿产,是这些固定资产。

    这样一来民间的纸币一下子不就少了很多么?”

    崇祯眼睛一亮,不过又摇头:“这个不对吧?你这六亿两银子是要发给买战争债券的人的,这钱一给他们,这纸币不还是那么多么?”

    朱慈烺笑着:“可是我们这次是优先兑付战争债券,然后才是其余的钱,就是说你拿战争债券来买这些资产有优先购买权。

    所以不少聪明的商会都提前收购了不少债券,很多债券干脆就在这些人手里,目前兑付的时候,战争债券的兑付比例是一两可以当二两使用。”

    崇祯疑惑:“不是值三两么?怎么只给兑二两?”

    “因为兑付了你优先购买权了呀,这个优势可就大了!而且这些资产可不止值六亿两,所以这次拍卖会回笼大笔的资金。

    当然这些钱会投入到西北的建设上去,综合来看,谁都不吃亏,皆大欢喜。”

    崇祯又被绕迷糊了:“可是你这钱不是又花出去了么?回笼了资金不应该不花了么?”

    朱慈烺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这说的口干舌燥的,不过这种能推心置腹的聊天的感觉还是挺好的,平时跟大臣朱慈烺可不能说这个。

    “钱只要不聚集在一起,就不会出问题,你看,西北那边这么大的地方,需不需要钱?

    建设那里,要从那边雇佣工人,要购买各种材料,还有衣食住行都是就近解决,这样一来这些钱不就都留在西北了?

    几亿两银子花出去,西北百姓手里不就有钱了,那他们是不是要添置些东西改善一下生活,这样一来商业不就流通起来了。

    这商业一流通,这税收不就来了?这钱在西北转了一圈,百姓得了实惠,朝廷得了税收,商人得到利益,生产东西的工厂得以开工,工厂开工工人就有活干,有工钱拿,这样工人又有钱消费了。

    一两银子带动的效益,能让很多人收益,而流通的过程中内阁在不断的收税也有收获。”

    其实最赚钱的还是皇明商号,西北的道路只要就是公路和铁路两种,公路需要水泥,铁路更是吃钱,最后钱还不是大部分流到皇明商里。

    这几亿两名义上是给西北修基础设施,其实没有这个钱朱慈烺也要修。现在别人出钱修,那岂不是又省了一笔。

    现在朱慈烺玩套路是越来越熟练,几年下来,早就没有当初刚发行纸币那个时候的战战兢兢。

    那个时候为了防止出现问题,朱慈烺还规定纸币熟练不能超过金银储备量的六成。

    现在朱慈烺不加印就不错了,回收纸币?卖资产就是了,莫卧儿那边有大笔的资产等着处置呢,还有新大陆和南大陆,都是皇家的,随便卖卖就够了。

    其实纸币怎么可能一夜之间崩溃?就是信用出现问题,只要集中出售一波资产,只收纸币,回笼大笔纸币之后,币值就能迅速回升。

    只要朱慈烺不耍赖说纸币不认了,那么纸币就不会崩溃,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这不是正常的事情么?

    货币本来就应该越来越多,因为工业生产能力正在源源不断的把物资生产出来,当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如果不增发货币,那这些工业品怎么办?

    那岂不是又通货紧缩了?这个后果可就严重了,不亚于通货膨胀的危害,关键是对朱慈烺的危害最大!

第九百八十二章不懂经济

    如果出现通货紧缩,那么首先物价降低,工厂的利润降低,工厂无利可图就会停止生产,工厂不生产就要裁员,进一步导致消费降低。

    工厂因为利润不足减产或者停产,那这个工厂也就不值钱了,朱慈烺可是大明工厂最多的人,那岂不是坐看自己的财富缩水?

    再有就是,以前生产一件货物能卖两文钱,现在只值一文了,那借了银行的钱的还贷人压力就变大了,要生产卖掉更多的东西才能还掉相同的债务!

    大明谁欠债最多,还是朱慈烺,作为借贷最多的人,如果通货紧缩了,朱慈烺不仅要眼看这自己的财富缩水,还要眼看着自己的还债压力上升。

    最后其他借款人可不像朱慈烺这么能抗有这么多资产可以卖,工厂减产,利润降低,工厂倒闭,那他们借的钱银行可能就要不回来了。

    银行是谁家的,朱慈烺的!朱慈烺不仅要财富缩水,还债压力变大,人家借他的钱可能也要不回来了。

    所以朱慈烺只能执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纸币超发是一个,内阁是收多少税就全部花光,皇明商号也是不断的把钱撒出去,基本上不存款。

    明明是贪污了大家的钱,明明是多发行了货币,朱慈烺只能感叹这一切都是被迫的,他就是吃了不懂经济的亏啊!

    朱慈烺之所以跟崇祯哭穷,还不是因为崇祯实在太能生了,这一次出门朱慈烺只带来两个妃子,崇祯一下子带了十个,就这还是朱慈烺严格限制了人数的。

    崇祯当初可是恨不得把他那一两百个后宫都一并代上!

    崇祯的后宫从最低的才人每年一百两,到周皇后每年十万两的例钱,这一年消耗就有两百万。

    更不要说朱慈烺那些弟弟妹妹了,这些王子公主,出宫之后每年用度都是十万两起的,毕竟也是王爷,不能太过亏待。

    崇祯现在可是正当壮年,朱慈烺估计两三百都是少的,五百都不是没有可能。

    这将来就是一年三五千万的开销,有这么多钱,朱慈烺都能养活五十万军队了!但是养活这些王爷公主,完全是白白养活。

    更关键的是朱慈烺辛辛苦苦缩减的宗室成效,被崇祯一个人就搞废掉了。

    朱慈烺当初也是傻,他以为当初李渊被奉为太上皇前前后后都算上也不过才四十个孩子。

    但是朱慈烺忽略了李渊登基的时候五十三岁,玄武门之变的时候都六十一了,所以玄武门之变之后李渊才生了一个孩子。

    但是李渊从登基到玄武门之变之间可是生了三十多个。

    而崇祯就比较年轻了,今年才刚刚三十三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正是造人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没事干,就只能生孩子玩了。

    加上朱慈烺对新生儿的重视,革新了大明的生育知识,导致崇祯造人就更方便了。

    朱慈烺都打算好了,以后崇祯出来玩,一次只能带十个妃子,一年出来一次,十个妃子还不许换。

    这样一年最多只能生十个孩子,那样的话崇祯最多也就能生三百多个!

    现在哭穷是为了防止崇祯提给儿子家年奉啥的,因为周皇后已经暗示好几次了,朱慈烺的几个弟弟到扬州之后都抱怨一年十万两钱不怎么够花。

    朱慈烺当然知道不够花,一年光王府的下人日用开销什么的都要三四万两银子,然后一个个又不知道节俭,出门讲排面,扬州消费多高了,请喝个花酒都能大几百两银子。

    要是举办个宴会数千两银子的根本拿不出手,这些兄弟剩下的钱可能还不够办几场宴会的。

    他们又不像其他王爷,人家有家底,有收入,扬州商号的股份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是维持他们的奢侈生活还是可以的。

    朱慈烺还听说扬州那边还新出了一种文人,叫做吃宴文人,这些人平时啥也不干,就是流窜于各种高端宴会场所,念几首酸诗。

    总之现在的扬州是一个病态的城市,一大堆王爷聚在那里除了炫富,基本没啥事干。

    所以不够花朱慈烺也不愿意在多给了,因为给不起,这根本就不是多给个三五百两银子能解决问题的。

    要是给的多了,那以后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至于派一些先生去教他们节俭?那更是不要想了,这帮人又不是懂得感恩的性子,你为了他好,搞不好还以为你是为了对付他限制他。

    所以他们在扬州爱怎么闹怎么闹,钱花完了你就在府里窝着,朱慈烺又不会看着他们饿死,再说这些人也不至于饿死。

    只能期待今年给他们找一些勤俭持家的王妃能帮忙打理一下。

    当然朱慈烺也没有报多大希望,毕竟是男权时代,他的小弟在不成才,那也是王爷,不是谁都敢管王爷的。

    崇祯怎么想的朱慈烺不知道,是关心国事也罢,是为随便问问也罢,朱慈烺都要把要钱的路子堵死了!

    十万两银子少么?已经不少了!要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为啥人家腰缠十万贯就能在扬州浪,你十万两银子,就不够花!

    当然朱慈烺也没有想过扭转那里的风气,人家有的玩有的闹是好事,你给人家限制死了这个也不让干,那个也不让干,让他们都追求上进!

    那人家要是真来了上进心,努力奋斗,突然有一天觉得其实这个皇上换我当我也行,还比你干的更好,那朱慈烺岂不是又要麻烦。

    崇祯显然真的没有这方面的想法,他只是感觉,自己这个儿子果然是对赚钱有着超越一般人的才能,这么玩的纵观整个历史,他就见过这么一个奇葩!

    两人正在聊天王国兴递上来一份奏报,朱慈烺打开看了一眼,嘴角上翘,有意思!

    崇祯看着朱慈烺在那笑,也是一脸好奇,无奈于身份也好追问或者凑上去看,甚至为了避嫌他还要考虑是不是先回去?毕竟国事已经跟他没有任何关系了。

    朱慈烺笑着抖了抖手上的密报:“没啥大事,就是常山有一个村子私下结社成立了什么农业互助组织,锦衣卫觉得值得怀疑又拿不定主意,所以报上来,问问是不是改道?”

第九百八十三章过黄河

    对于锦衣卫来说这是安全问题,在大明结社是非法的,因为这种百姓自发成立的结社组织很容易和白莲教等等联系起来。

    不过朱慈烺看到这份报告之后,确看到了生产合作社的影子,这也不是百姓首创,因为大明的垦殖公司实际上就是一种合作社。

    而在关内是不允许存在垦殖公司的,所以百姓就自发成立了这种互助社。

    按照大明目前的农业发展,农民手里有钱了,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是手里的钱又不足以他们干大事,所以凑在一起搞合作。

    朱慈烺怎么感觉有一种后世改开的模样?

    这种合作如果是正常的商业合作模式完全没有必要禁止,朱慈烺当即在消息上批注,让京城那边出相应的政策规范,放开这方面的限制。

    接下来几天车队一路南下,崇祯看到沿途果然如朱慈烺所说,百姓离京城越远,生活水平就越低,不少农村甚至因为人口多,还在温饱线上徘徊。

    一直到了邯郸附近才又逐渐好转,这是崇祯第一次看到真正的工业区,进入邯郸区域之后,天就变得灰蒙蒙的,遮天蔽日的黑灰,充斥着街道住房,人们的口鼻。

    整个邯郸地区,炼铁炼钢炼焦三种炉子最少有两千个,在没有上规模的时候,高产的目标只能用数量来弥补。

    大明从最初的一吨炼钢炉到两吨,再到现在的五吨为主,以及最新再建的十吨炉,每一步都是翻倍的跨越。

    新炉子开建,旧炉子并没有被废弃,故而整个邯郸大大小小的炼钢炉看着很不协调。

    邯郸煤铁联合体和莱芜的煤铁联合体,是大明规划的连轮铁路的铁轨供应主要产区,所以这边的矿区铁路系统已经开始建造。

    从运输原料到最后运出成品,等到这条矿场铁路修成,那么连轮铁路也将正式开工。

    实际上大明的主干铁路还没有开始修建,皇明矿业就在各矿区之间规划了不少铁路,通过增加转运效率,能提高产量,能降低人工消耗。

    朱慈烺站在最新的炼钢炉一里之外,热浪依旧一阵阵的铺面而来,这种新炉子不仅体型更大,还加装了蒸汽驱动装置,废弃收集装置,蒸汽鼓风机,空气预热系统,吊臂系统。

    管事的骄傲的宣称,仅仅这一个炼钢炉一年就能生产两千吨左右的钢材。

    钢水从炼钢炉流出,然后流进导流槽,经过喷淋降温,水蒸气遮天蔽日,钢水从液态变成固态,然后工人用夹具把钢条切段,然后送上热轧机。

    热轧机全靠蒸汽机驱动,一点点的把铁轨挤压成型,因为蒸汽机的压力不够,加工过程中还要对半成品进行二次加热,要不然扎不动。

    所以生产铁轨的过程既是重体力劳动,又是高科技,朱慈烺只是简单的看了一遍,就觉得麻烦。

    最后成型的钢轨也没有后世那么薄,考虑到材料质量和工艺难度,工字型也没有支持壁要厚一些。

    一开始实验的铁轨用的是铸造工艺,不过铸造工艺因为的缺点很明显,易产生气泡,模具利用效率低等等,所以邯郸这边研制了轧制工艺。

    这个轧钢机用处很广,很多大型部件,都需要这种热轧机进行预处理,例如无缝钢管的研究,钢锭轧成钢条钢板等等。

    已经有几年研究使用惊讶的邯郸在设计的时候虽然磕磕绊绊,在不计工本的情况下,钢轨热轧生产总算实现了。

    朱慈烺觉得还是先解决有无的问题,至于成本,那就看技术改进了,在大规模的生产下,成本应该很容易降低。

    崇祯看着仓库里一排排的钢锭一根根的钢轨还有一个个钢铁零件:“原来生产这些东西这么神器?以前大明要是有这技术,那瓦剌蒙古人又何惧之有?拿钢锭砸也能砸死他们1

    朱慈烺笑笑:“父皇说的是,大明以后只会越来越强大,只要自己不乱,敌人已经不可能击败我们。”

    接下来朱慈烺又去看了邯郸这边的机床厂,因为邯郸是重要的铁轨生产基地,所以这边有不少重型机床,这种号称加工机器的机器才是大明的核心机密,比起蒸汽机都核心。

    这边的机床厂,既有蒸汽机床,也有以前的畜力机床,因为蒸汽机生产的速度还不够,无法满足全大明的需求,所以一部分畜力机床还承担着加工任务。

    一些农具等不需要多精细的操作,再说了,就是新式机床还不是用这种畜力机床一点点的加工出来的。

    朱慈烺只在邯郸停留了一天,主要就是看看火车大规模制造准备的进度,下一个五年计划铁路系统是重中之重。

    再次出发,下面就要过黄河了,军部早就准备了大型渡船,一次能够装载五百人和几十辆马车。

    站在船头朱慈烺感慨:“什么时候要是能在黄河长江上架桥就好了。”

    崇祯看着宽阔的河面,滚滚东流的河水:“这河那么宽,浪这么大,水又这么深,怎么架桥?架不了桥吧?”

    朱慈烺笑了:“也不是不行,河宽浪大,完全可以从两边搞两个分河,然后把中间堵住修桥。

    等桥修好了,再把两边堵住,这样不就行了。

    只是这桥不能乱修,修的太矮了影响过大船,修的太高了,大明又没有这个技术。

    还是要等等,先从小河小桥开始修,逐渐积累经验,慢慢的不就能修大桥了,估计再过一二十年您再来的时候,就不用在做渡船了。”

    朱慈烺记得后世,因为没有提前做好计划,长江黄河上的大桥有一部分修的很低,导致大船过不起,长江明明十万吨以上的航道最后愣是只能过五千吨级的船。

    大明要是真的有那个能力修长江大桥,朱慈烺绝对不会让这样的事情重演,好事不怕晚,哪怕是多等几年,也要修好留好大船通行的航道。

    当然现在说这些还有些早,金陵长江大桥一直到建国后才建成,大明估计没有几十年的发展是达不到那个技术的条件的,也许几十年上百年都不一定够。

第九百八十四章花钱买人口

    过了黄河之后,整个景色都变了,虽然粮食已经种下,一片绿意盎然,但是崇祯看着就是有点怪,说不上哪里有问题。

    终于走了几十里路过村庄的时候,崇祯终于发现了问题:“树呢?怎么村子里只有这几颗树了?”

    从古至今百姓都有在房前屋后种树的习惯,不管是瓜果梨桃又或者是榆槐桑柳,有村庄的地方最明显的就是绿树成荫。

    但是走了几十里,野地上荒丘处,堤坝上,道路旁,只能偶尔看到摘下的小树苗,大树几乎绝迹。

    一旁跟着的锦衣卫躬身:“回太上皇,树皮都被扒光了,树叶也吃光了,树死了被村民劈柴烧了。”

    崇祯招呼一声:“停车!让皇上过来!”

    不一会朱慈烺过来了,崇祯指着村庄问道:“你看看,这一路我说怎么看这不对,这整个村子里就八颗树,这一路也很少看到活着的树。

    我问了边上的人才知道,这里的树皮树叶都被吃光了,你跟我说,还有这报纸上可都是写着没有人饿死,这是怎么回事?”

    朱慈烺这才明白原来是因为这个:“确实没有人饿死,但是树皮树叶吃光也是事实。”

    崇祯怒声问道:“既然有东西吃,那百姓为何还要吃树皮树叶!你是不是在骗人!这到底饿死了多少人?”

    朱慈烺连忙上前安抚:“父皇不必着急,听我给您解释。”

    崇祯缓了一口气:“你去找几个百姓过来,我亲自问!”

    朱慈烺挥挥手:“去请几个百姓过来。”

    不大一会,几个百姓被带了过来,看着这么大的一个车队,老百姓打心眼里畏惧,见到主事之人就要下跪,崇祯一挥手:“免礼。”

    崇祯尽量用和蔼的语气:“老人家,我一路走过来看到这树都没有了,不是说灾荒年没有断口粮么?”

    那老头犹犹豫豫的看着一大帮人把他围在中间,来之间还被搜身,连最私密的地方都没有放过。

    崇祯微微扯起嘴角:“你只要好好如实回答问题,那么一会就奖励你二两银子如何。”

    老头立刻眼睛亮了:“不缺口粮,至于树都砍了,前年都砍了。”

    崇祯更加迷惑了:“既然不缺口粮为啥要砍树?为何还要吃树皮树叶?”

    老头叹了口气:“人不吃畜生也要吃啊,大旱一来,第三连根草都不长唻,那羊只能围着树皮啃,一点点就把树吃死了,大家一看,只能杀树了。

    再说了,没粮食就没有柴烧,只能砍树做饭啦。”

    崇祯刚想问粮食跟烧柴火有什么关系,朱慈烺连忙拉住他轻声跟他解释:“中原农户烧饭主要用农作物秸秆,没有粮食就没有秸秆,大家就没有东西烧,只能砍树砍各种荆条荒草烧。”

    崇祯闹了个大红脸,幸亏没有问出来,要不然他真的遗臭万年了。

    见原来是自己误会了,崇祯转换了话题:“这几年你们家收入如何?没有饿着么?”

    老汉笑的很欣慰:“没有饿着,都是皇上仁慈,粮价一直维持在一两,咱们家出了三个河工,一个月能挣九两银子唻。

    不仅够花还剩下不少钱唻!这北面的黄河大堤就是俺们修的,上面的大官说,新修的大堤能应对百年一遇的大洪水!

    俺们也不懂,听说就是说这大坝一百年也不会塌一次,可厉害了!”

    崇祯是没有见过黄河大坝以前是什么样,所以对于现在的大坝有多厉害也没有概念。

    朱慈烺解释了一下:“百年一遇就是一百年才能见到一次的那种最大的洪水也可以挡住。

    老百姓可能不太理解,反正这大坝不止一百年内不会被冲毁,即使几百年也能用,当然洪水有多大是随机性事件,这只是一个概率问题。”

    崇祯点点头:“老人家家里有几口人?”

    “俺们家有俺两口,大儿子一家,还有五个孩子,九口人呢!老汉还有两个儿子,二儿子去新大陆了,三儿子一家去焦作那边的炼焦厂了。

    这都是以前日子过不下去,才让儿子们出去闯荡,现在日子好过了想让他们回来,结果在那边都安家落户了。

    老汉也不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看看二子和三子……”

    崇祯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为什么走访这么多人家,这些人家里的孩子都这么多?最少都是三个,很多人还都是四五口人?”

    朱慈烺还没有说话老汉以为是问他就开口说道:“孩子多了好,多子多孙,有福气,再加上现在皇上仁慈,生孩子还有奖励,谁不愿意多生。

    以前啊,老汉兄弟七个最后就活下来三个,老汉也生了八个孩子,最后只有四个活下来,三个儿子一个闺女。

    现在怀孕快生了,乡皇仁堂把人接到医院里,然后产婆在一边等着,大儿媳妇生孩子难产,眼看孩子都憋紫了没气了,最后大夫都给救回来了,真是厉害。

    大孙子出生的时候皇上发了一百斤粮票,就是当官的用的那种拿着票就能换粮食的!

    老二出生的时候给了二百斤,老三四百斤,老四八百斤,老五直接给了一千二百斤。现在老六都快出生了,听说能得粮食一千六百斤。

    俺们家这几年都没有买过多少粮食唻,现在老大老二上学了,学校里管吃管喝还不用教学费,每旬回来两天,加上寒暑假,在家里的时间还没有在学校里多。

    这是多好的事情,皇上给咱们养孩子唻,生多少都不怕!”

    崇祯楞楞的看着这个老汉,这生孩子感觉怎么变成产业了?只要赶上趟,基本上家里连吃饭问题都不用愁,一直生,一直有粮食吃,等到六岁了朝学校里一送,每天学校里管吃喝,还教知识。

    什么时候大明以及富裕到这个地步了?

    朱慈烺笑着说道:“看着挺多,但是如果能花五亿两白银让大明增加一亿人口,这绝对是划算的买卖。

    集中养育成本更低,也方便教育,小孩上小学的时候每晚回家,因为学校离家近。

    中学的时候每旬回家一次,因为现在中学只普及到县,下一步普及到镇上,离得近的可以考虑每天回家。”

第九百八十五章过周王府

    问了一圈,崇祯发现确实是自己想错了,原来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生活是这个样子的。

    他想到了百姓有吃的就不会吃树皮,确没有想到吃饭是要烧火的,煤炭虽然好,煤球也发明了,但是以大明的运力,煤炭很难大规模普及。

    再说了,但凡家里还有一点东西可烧,谁愿意花钱买柴火,买柴火,那是城里人才有的习惯。

    车队到达开封的时候,已经是下午,朱慈烺决定在开封府修整半天,住周王府。

    崇祯下车的时候看到整个周王府的外观上没啥,封王的建筑规模都是有严格限制的,比起皇宫和玉泉宫的大殿肯定要低一个档次。

    但是跨进门之后,崇祯就震惊了,首先就是一面巨大的太湖石壁,璧上的石缝里点缀着名贵的兰花,在往里面走,基本上十步一景一景一奇石。

    各种名贵花木点缀,亭台楼阁掩映,比起御花园还要奢华。

    崇祯忍不住问道:“周王室怎么如此奢靡?这些奇石耗资岂不巨万?真”

    朱慈烺倒是不在意:“其实这些奇石当初也没有花那么多钱,因为主要都是从开封城附近收集的。”

    崇祯愣了一下:“开封怎么会有太湖石?”

    问完他自己也苦笑了,开封确实应该有太湖石还不少呢!

    朱慈烺指了一下入门的石壁:“就门口那个石壁,原本叫九龙壁,一直在开封西北艮岳旧址上,因为遭遇了破坏缺了一角少了一条龙,变成了八龙壁。

    因为晦气所以一直没有人过问,当年周王偶然听说就觉得跟他很合适,就拉了回来。

    后来又陆续从开封附近或挖或买了不少奇石,后来附近的人听说周王喜欢奇石,又不少人或送或卖。

    经过数代人的积累才有今天这个规模,周王府也被称为小艮岳周王以此为荣,常常喜欢带人参观奇石为乐。

    除了当初金人拉走的那一批之外,整个开封大半的艮岳石都集中在周王府,而金人拉住的奇石现在主要都在内廷。”

    崇祯奇怪:“我记得史书上评价说当初徽宗为建艮岳大兴花石纲,导致东南百姓怨声载道,以至于方腊等反贼趁机谋乱。

    最后金人南侵,开封被围,花石被当做投石,艮岳成了坟冢,怎么没见写金人拉走一说?”

    朱慈烺笑着解释:“金人攻开封并没有什么大战,北宋基本上没有啥抵抗,所以花石变投石一说有是有但不至于全部投出去。

    后来金人为了收集这些花石,以粮食等重换取作为战利品运走一匹。”

    崇祯了然:“为何同样是运送花石,宋徽宗因此亡国,金人确没有影响?”

    朱慈烺叹了口气:“这个就比较复杂了,在说北宋的灭亡花石纲还不是直接原因,而是因为其一连串的军事失误,财政危机,货币超量发行导致的货币崩溃。

    然后勤王诏发出之后又导致大量义军聚集京城,加速了财政崩溃。

    北方士卒没有战力也是士卒,童贯两次北伐失败,北方精锐消耗殆尽等等原因汇聚在一起。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切事情看似偶然,但其实都是必然。

    搞文学的喜欢借古讽今,笔锋一转就夸大因果,不过是为自己的话找论据罢了。”

    崇祯看着这些花石就想到了宋亡的教训,然后想到了自己,怎么看怎么晦气,他无法理解周王为什么会把这么晦气的东西留在家里,还引以为豪?

    朱慈烺看过锦衣卫的奏报,也看过周王府的布局图,但是真正走进周王府才知道原来设计的精巧真不是文字能描绘的。

    锦衣卫仅仅一句北国江南中原第一园林朱慈烺确看到了,周王府把中原的建筑的恢弘大气和江南的婉约精巧的结合,哪怕一处小亭一块小石头,一个花盆都是精心布置,挪动一分都显得不协调。

    一个下午的时间竟然不够朱慈烺好好参观一下周王府,更不要说开封的街市了。

    原本朱慈烺还打算微服私访一番呢,不过这一路舟车劳顿实在太累了,没有能去成。

    第二天一早车队再次上路,早上的开封城只有早市的餐饮和菜贩们在叫卖,大明除了边关重镇之外关内所有城市都取消了宵禁和门禁。

    城门彻夜不关,一般只保留一个小旗的城门卫看守,而这些城门卫还不是正规军,而是参加训练的预备役巡防担任。

    不过这次的开封城确不是预备役巡防,早在半个月之前,禁卫军两个千户所就驻在开封城接管了城墙城门的防务。

    朱慈烺这么大的军队过境,当地的军部上层和州府高官都是知道的,只不过朱慈烺严禁接待扰民,所以下面的人基本上只是好奇这么大的排场是谁路过,确没有一个知道这是皇上的车队。

    看着车队缓缓离去,开封知府神色复杂,身边的副团长默默的放下手,知府不理解,你敬礼又没有人看见,用得着这么认真?

    副团长也懒得跟知府解释,这不只是礼仪,这是信仰,是精神,是荣耀。

    知府神色复杂是想起当初隋炀帝下江南的事情和大明不靠谱的武宗,陛下还很年轻,如果出来玩习惯了,以后形成惯例,那才是真正的劳民伤财。

    不过说劳民伤财好像也不对,陛下这一路轻车简从,没有动用百姓迎接,没有一路建行宫,没有黄土垫道没有百里跪迎。

    那么到底能花多少钱?就连昨天的物资采购,听说都是直接付钱买的,皇上自己出的钱,没有动用一分的国税。

    换做以前,就算这样大臣们也有的是理由上奏,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皇上基本不看弹劾奏章,一旦弹劾,会有反贪和锦衣卫调查,查实之后再上报处置,如果诬告则告状的会被反查。

    至于弹劾皇上的,一般都是内阁拟一份简报,你可能洋洋洒洒的花团锦簇的写了几千言,到皇上手上就一句话开封知府周正策说陛下不宜经常出宫。

    知府老爷等到八点多队尾才出开封,忍不住感慨了一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希望陛下一直能如此就好。”

第九百八十六章来啊互相伤害啊!

    他这么一说,副团长就不乐意了:“陛下何时奢靡过?再说陛下从八岁独立开府,一直到今天为天下为大明为百姓做过多少事,偶尔铺张一下又有何不可?”

    知府乐呵呵的拱手:“您说得对,李团长何必认真,我只是感叹一下而已。”

    周知府不愿意跟这位禁卫军副团长掰扯,常言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更何况这些兵还是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知识体系价值观的兵。

    周知府是进士出身,能在几次改革中屹立不倒依旧担任一府之主,自然是那种处事圆滑的,懂得学习新知识。

    周知府现在只庆幸陛下过境不要出什么纰漏,要不然惹得皇上发怒,他乌纱帽难保。

    当官的最怕查,因为没有人敢说自己一点问题没有,更何况皇上还发明了不作为和资产来源不明罪等新罪名。

    好在出了开封,剩下的路程只有一半了,出了开封府就是河南府的地界了。

    进洛阳之前要经过虎牢关,进虎牢关之前要过泗水河,虎牢关号称天下雄关,很多人以为他是两山之间,其实它是南靠嵩山北临黄河,又加上关前有古泗水河流过。

    如果敌人从东面进攻要过河,关前地方不大,不能从容布置大军,如果前军攻击不力后面很难接续。若是有重型攻城武器,关上人若是冲出,很容易就杀退破坏,因为隔着泗水河,后续兵力又很难救援。

    如果不走虎牢关而是选择走黄河的话,洛阳北面有北邙山,只能走孟津渡口一个地方,孟津口地势比河面高,又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

    所以对于进攻方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当然洛阳虽然险要,来朝历代也有很多被攻破的例子,所以山川之险只不过是弱者的自保之道而已。

    一旦一个国家企图依靠山川之险来挡住敌人,那么他就会自动忽略可以练一支强军挡住敌人这个选项。

    一旦不注重练兵强兵,越依赖天险,等天险丢失之后输的越惨。

    就像有人说,长城不仅保护了大明,也限制了大明的脚步和思想,正是因为有长城天下,大家才放弃了训练一支百战骑兵的可能。

    历朝历代的进取帝王,无不是走出长城,扫平草原,才建立赫赫功业,从来没有一个是靠着守住长城名垂青史的。

    哪怕是秦始皇当初连接六国长城,那也有派蒙恬北筑长城让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的战绩。

    崇祯倒是第一次看到这种雄关,站在关城上忍不住问道:“这就是三国演义里写的三英战吕布的地方?误人啊,这里哪能摆得下十八路诸侯,吕布也不用下关去,直接站在城头十八路诸侯就只能抓瞎。”

    朱慈烺也是摇摇头:“而已,真正的战争哪有阵地前斗将的。”

    两人感慨一番,看着奔涌的黄河都沉默了,这样的雄关,这样的极目远眺,黄河滚滚向东,河北岸沃野千里,往东看也是一片平原。

    这样的时候难道不应该赋诗一首么?可惜朱慈烺没那个本事,崇祯也没有,俩人只能站着看着。

    不过说起黄河滚滚向东,朱慈烺还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本‘人生长恨水长东’嗯一部很治愈的欢乐。虽然跟黄河跟虎牢关没有啥关系,但是就是一瞬间就想到了,想到就开心!

    朱慈烺沉默着走下关墙登上马车,车队再次出发,崇祯也没有再说话,不知道在想什么?

    其实崇祯想的问题很简单,他想到了三国,从三国想到了汉献帝和后来的刘协,想到了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最后想到了自己的遭遇,心里就不痛快,可能他连刘协都不如。

    到洛阳再次参观福王府,崇祯就更加不开心了,因为福王府不仅规模逾制,很多建筑的装饰大小等等都有逾制。

    偏偏崇祯还不能说啥,因为当初这是他爷爷拨款建造的,当时建造的时候就被允许的,他能有啥办法。

    福王未必有朱慈烺有钱,但是一定比崇祯有钱。

    当初万历二十九年始立光宗为太子,而封常洵福王,婚费至三十万,营洛阳邸第至二十八万,十倍常制。廷臣请王之藩者数十百奏。不报。至四十二年,始令就藩。

    先是,海内全盛,帝所遣税使、矿使遍天下,月有进奉,明珠异宝文毳锦绮山积,他搜括赢羡亿万计。至是多以资常洵。临行出宫门,召还数四,期以三岁一入朝。下诏赐庄田四万顷。所司力争,常洵亦奏辞,得减半。中州腴土不足,取山东、湖广田益之。又奏乞故大学士张居正所没产,及江都至太平沿江荻洲杂税,并四川盐井榷茶银以自益。伴读、承奉诸官,假履亩为名,乘传出入河南北、齐、楚间,所至骚动。又请淮盐千三百引,设店洛阳与民市。中使至淮、扬支盐,乾没要求輙数倍。而中州旧食河东盐,以改食淮盐故,禁非王肆所出不得鬻,河东引遏不行,边饷由此绌。廷臣请改给王盐于河东,且无与民市。弗听。帝深居久,群臣章奏率不省。独福藩使通籍中左门,一日数请,朝上夕报可。

    当初朱慈烺松福王前往扬州的时候,着实被恶心了一把,知道他有钱,朱慈烺给他准备了三十六条船拉他的家当,结果竟然不够用的。

    福王也不在乎这点船钱,又自己租船一同前往,结果尽租洛阳开封之大船才拉完他的家当,然后一路上是走哪堵呐,运河上船队绵延几十里。

    到了资产置换的时候,好家伙,直接朱慈烺扬州的产业都不够给他置换的。

    好在福王也不是全傻,知道树大招风的道理,最后收了纸币,并且把纸币存进皇明银行,朱慈烺直接给他兑换了两千万两的存款。

    福王现在在扬州每年能收到的存款利息就有二十多万两,比起朱慈烺给那些皇帝一年的年奉还多。

    要不是觉得抢这个钱有失体面,加上存进银行就等于是借给他花了,朱慈烺就懒得再跟他计较了。

    但是崇祯想着自己在皇宫吃糠咽菜,恨不得把自己的金饭碗都给卖了筹钱,结果人家福王夜壶都是金的,还献旧丢了不要了。

    最恶心人的是,自己这个儿子竟然洗干净让自己用?这是恶心谁呢!

第九百八十七章倒果为因

    朱慈烺到了西安近郊才打开仪仗队伍,到地方了就不能在微服了,这次可是来站台的!

    陕西是一直是朱慈烺最担心的地方之一,经过流寇的反复荼毒,陕西人困兵疲,大旱灾波及之下,更使得人口进一步流失。

    到了西安之后,一路上虽然看着人不多,但百姓比较富足,最明显的就是这边的马车非常多,来来往往的不绝于路。

    朱慈烺知道这是因为西北战事朝廷鼓励的结果,但是崇祯不知道啊。

    入住秦王府之后,崇祯突然来了兴致:“烺儿,为何唐及以往各朝,皆定都于此而宋后历代都在关东之地?”

    朱慈烺想了想:“这个就比较复杂了,有人说关中乃是帝王州,后来唐耗尽此地龙气,自从唐朝之后,历代王朝不在选此地为都城。

    后人总结出了很多原因,什么气候变化,经济重心南移,关中平原土地承载力底不能养活这么多的人口等等。

    当然大环境上,关中的气候是在变坏,以毛乌素沙漠为例,这里曾经是夏禹龙兴之地,证明这里非常适合先民生活。

    到了秦汉,毛乌素依旧是一个温暖湿润的地方,汉顺帝永建四年,汉尚书令虞诩在《议复三郡疏》载毛乌素“沃野千里,谷稼殷积……水草丰美,土宜产牧,牛马衔尾,群羊塞道”。

    经过秦汉不停的开发经营,毛乌素地区的环境逐渐恶化。北魏太和十八年的时候,郦道元到当地的时候,《水经注》记载此地出现“赤沙阜”“沙陵”。

    可见当时这些地方已经开始沙漠化。

    唐之后这些地方的沙化就更严重了,唐长庆二年,当地出现“飞沙为堆,高及城堞”。

    北宋和西夏长达百年的时间一直在陕西地区反复拉锯,作为战场,这里被反复拉锯争夺,当地只有偶尔可见的‘地斤泽’绿洲了。

    到了大明万历年间,榆林城外之山已是“四望黄沙,不产五谷”,双山堡至宁夏花马池“榆林卫中、西路多黄沙环拥”。

    现在更是已经是遇到大风沙天气‘沙堆城高,人从沙丘入城,城门如同虚设’。

    由此可见当地的气候正在变坏,在黄河几字湾中,榆林往北还有一半土地当初汉朝可是在当地牧马甚至接纳投降的胡人。

    不过环境变化还是人为因素比较多一点,以前儿臣曾跟陛下聊过这种变化为‘人吃羊,羊吃人’。

    在猪肉推广之前,牛又是农业资源禁止宰杀,中原王朝从秦汉到隋唐肉食的主要来源就是羊,而且是山羊。

    山羊有一个习惯,扒拉草根吃,一个大一统王朝的首都一年要消耗掉多少肉食?那还不得关中地区,黄土高原,乃至毛乌素地区更远的河套以北都得养羊供应?

    所以黄土高原越啃越黄,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

    水土流失导致下游河道堵塞,河道堵塞导致漕运粮食更加困难。

    所以隋朝的时候,修运河到唐朝就不停的堵,后面越来越堵。到了宋朝之后,那黄河下游随着河床抬高那河水更是肆意的流。

    北宋三易回河导致的灭亡,竟然是汉唐就埋下的祸根,因为唐人喜欢吃羊肉?

    从大的供应环境来讲,汉唐之时关中平原产粮不多,但是北面有黄土高原河套等地可以输入粮食,西面有河西走廊输入。南面汉中巴蜀也是天府之国加上从东而来的粮食不显得短少。

    但是唐朝之后,北方土地恶化,人口暴增,使得隋唐开始依赖关东之粮食补充。

    这边的环境恶化还有一个原因,秦汉到唐千年的时间,关中这里一直是王朝中心。

    关中地区从秦汉的几十万人口到隋唐的数百万,京城的繁荣必然需要营建宫室,百姓也要造屋造房。

    以至于这边的树木被大量砍伐,又加剧了水土流失,后到了宋时战争的拉锯破坏使得此地的产出已经不能够单独的支持军事行动,必须依托中原调运。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因为不管汉还是唐,都是经营掌握西域的,丝绸之路连通欧亚,使得大秦商人不远万里来长安做生意。

    长安城往北控制河套尽得草原之利,往西河西走廊得西北丝绸之路的财货,往南天府之国所有物产都要到这里交易。

    而往东整个关东财货想要入西域,出草原,进川蜀也要经过这里。

    所以长安是天然的经济枢纽,加上山川之险要,自然是这些朝代的优先选项。

    但是唐以后,中原失去了丝绸之路,西域因为大食人的兴起西域丝绸之路也断绝。

    北面又丢了河套,往南因为大运河的修建,川蜀可以从长江把货物销往天下,所以长安从交通枢纽,经济中心变为边塞之地,自然无人愿意经营。

    其实这还是因为海上贸易的兴起,河运加上海运取代了陆运,使得沿海的扬州苏杭等地发展,进一步让长安的重要性下降。”

    崇祯听完之后久久不语,这些东西很多他都是第一次听,需要一段时间的消化。

    好大一会崇祯才摇摇头:“这些观点都不准确,而且有事后诸葛亮倒果为因的嫌疑,不管是汉还是唐,都是先定都长安,然后才把这里经营成都城。

    而不是因为看到有这些原因才定下的都城,所以这些都是后人臆测,不能作为原因。

    宋人之所以不用长安,是因为赵匡胤根基在汴,蒙元定都大都是因为这里进可进取中原退可远遁塞外。

    到了大明,太祖当年就考虑过定都长安,但是后来因为太子早逝和群臣反对才没有迁都。

    成祖是因为京城离蒙元更近,成祖根基也在京城,所以才定都。

    根本没有那些所谓的气候等想法。”

    朱慈烺呵呵一笑:“父皇说的是,这些都是后人总结,而站在当时的角度来看,皇上更喜欢把都城建在自己的地盘上。

    秦自关中兴,汉高祖刘邦被封汉王之后,屡次跟项羽等关东诸侯大战,全靠关中汉中巴蜀的支持,所以定都于此也是应当。

    光武帝刘秀起自山东所以定都洛阳,隋是继承前朝北周遗产定都长安,而唐起于关陇自然要定都长安。”

第九百八十八章长安当兴

    朱慈烺继续说道:“其实除了这些原因之外,还有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就是战略上的原因,无论秦汉还是隋唐,王朝之都城对待都城之外,以防备为主,稍有不慎,地方势力过大就会威胁都城安全导致王朝更替。

    秦以关中攻六国,得六国之土防六国之民自然不会把都城建立在六国土地上。

    汉以分封治天下,都城为皇帝之居所,加上当初刘邦是从关东诸侯手里抢得政权,自然要选地形险要之地固守,以备敌袭。

    隋唐也是如此,其对关东多有防备。

    有人说是因为中原的边患从西北逐渐往东北转移,所以才都城东迁。

    其实王朝都城在西北,则边患就西北为重,汉之鲜卑,隋唐之高丽,岂不是都是东部边患?

    到了宋朝,西夏难道就没有边患,即使到了本朝西北这些人部族也没有见多消停。

    只不过因为边患距离京城远,则就是疥癣之患,距离京城近就是心腹之患。

    从宋朝开始,吸取前朝之教训,强干弱枝重文抑武,战略上不在以山川之险要来防备地方,而是把重兵集中在京城附近防止藩镇做大。

    这样的坏处就是军队集中在无用的地方,就显得战斗力不强,而真到生死存亡的时候,没有经过战斗洗礼的首都守备力量往往也不能用。

    就像大宋明明对外战争的时候胜多败少,确反而给人一种,大宋军队很弱的感觉。

    边境军队不足,导致大宋很难在战胜的时候,扩大战胜的优势,战败的时候又因为兵力不足不能及时查漏补缺。

    成祖吸收了宋亡的经验,把国都定在京城,就是希望大明军事重镇和国都合一,方便扫平漠北。”

    这个观点倒是勉强说得过去,崇祯一直知道朱慈烺比较擅长大战略的规划,所以能看到战略方面的原因不奇怪。

    崇祯点头后继续问道:“那还有一个原因呢?”

    朱慈烺笑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汉人的活动范围再扩大,汉人在不停的寻找耕地来源。秦汉之时,中原主要就是黄淮流域,往北是胡虏往南是夷狄。从长安看中原,不过左近。

    五胡乱华南朝开发长江流域使得长江以南耕地得到开发。

    到了隋唐之时,吴越之地已经完全开发,长安再看中原,犹如一隅而望全局。到了南宋江南继续开发,汉人已经到了百越之地。

    但是百越山林纵横,烟瘴四起,再加上瘟疫霍乱等等侵袭使得汉人发现越往南的路越难走。

    大明更是开发岭南,此时再看长安,犹如一角之地也。

    大明定都京城而不选择长安正是因为东北有新的良田可供开发,虽然气候寒冷,但是自野猪皮暴乱之前,大明对东北的开发从未停止。

    往东逐渐开发,往西确在不断收缩,因为西面不适合种植粮食,汉人是农耕民族,如果说草原民族是逐水草而居的话,那么汉人农耕民族就是逐耕地而居。

    自从唐朝之后,西北地区寻找不到合适的耕地资源,让汉人逐渐不愿意再往那边集中人力物力。这也是一个原因。

    都城虽然没有随着新耕地的发现而迁移,但是民心意志已经离开了那里。”

    如果说前面说的还有点依据的话,崇祯觉得这个时候朱慈烺说的耕地就有点瞎扯了。

    抛去这些崇祯继续问自己更关心的问题:“既然长安有这么多劣势,那为何你要专程来一趟?”

    朱慈烺站起来,走到挂图边上:“因为时代变了,以前的劣势现在已经可以扭转,以前不能通的路大明也有实力打通了,长安再次兴起已经是必然。

    首先是交通上,大明将会有一横一纵两条主动脉铁路经过长安,从连云港到轮台的连轮线已经开始规划征地,而从川蜀北上一路过汉中入长安,在北上河套连接北海的纵线也将在这里交汇。

    一旦铁路建成,这里粮食问题就不在是问题。

    再有就是大明对西北的经营,对高原的经营还有对河套等蒙古的经营让长安再次换发活力。

    将来重开丝路之后,长安将会再次成为路上丝路的起点,所以远景可期。

    长安是大明西出中亚的出发点,建设好这个基地对大明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次前来儿臣就是想看看,这里到底能不能承载足够的人口。

    通过这一路的观察,百姓从天灾人祸中迅速恢复,人口的减少也使得当地的土地矛盾降低。

    北方河套的开发也让这里初显繁荣,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崇祯惊讶于朱慈烺对土地的执着,大明已经这么大了要啥有啥了,朱慈烺还不知足,还在准备打仗。

    崇祯忍不住问道:“十年准备难道真的是为了打世界大战么?这一战是真的非打不可么?”

    朱慈烺挑眉看了崇祯一眼:“不是我非要穷兵黩武,而是大明走到这一步,必须完成对世界规则的制定。

    而且这一仗小打不如大打,晚打不如早打,现在打赢一战看着消耗很大,但是比起不打后面对峙几十年几百年的消耗来看这些又不算什么。

    既然全球已经因为海洋贸易连接在一起,那么必然要产生一位霸主,这是生物的天性,如果大明有一天不想被别人呼来喝去,那么只有自己走上霸主宝座。

    更何况没有人比大明更适合成为地球之主,无论是经济军事文化这个时期的大明都是世界之最,自然是舍我其谁。

    就算大明不愿意争,选择退让,但是其他国家一旦走上争霸道路,那么大明就是他最大的敌人,不击败大明他就无法登上王座。”

    崇祯没有在接话,这种世界争霸战已经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虽然朱慈烺曾经拿春秋战国举例,认为深植于汉人灵魂中的大一统思想,必然要让大明走上一统世界的道路。

    但是十年准备就想统一世界,怎么听都像闹着玩一样?

    朱慈烺接着说道:“当然父皇不必担忧,十年之后大明走上统一道路,不是说第十年就完成,也不是说第十年就要跟各国开战。

    这是一个过程,大明只是修养生息十年,并不是外界说的准备十年,这个统一战争儿臣一定会量力而行。”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868/ 第一时间欣赏统计大明最新章节! 作者:怕起重复所写的《统计大明》为转载作品,统计大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统计大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统计大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统计大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统计大明介绍:
一个强大的帝国必须能提供至少2000项关于国家的统计数据。
如果崇祯对于自己的国家了如指掌,那他的结局一定是另一个模样。统计大明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统计大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统计大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