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统计大明TXT下载统计大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统计大明全文阅读

作者:怕起重复     统计大明txt下载     统计大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九百八十九章接着忽悠

    第二天崇祯继续在长安城吃喝玩乐,而朱慈烺则要对西北作战的一线士卒和立功人员进行表彰。

    西北作战已经做过一次表彰,因为西北离京城太远了,上次表彰主要是千户以上的人和重大立功的人。

    这次表彰主要是普通士卒,在朱慈烺准备来之前,西北各师已经开始准备,士卒已经提前出发。

    朱慈烺没来之前他们已经在三天前全部到齐。

    看着这一百个士卒身体笔直的坐在台下:“你们辛苦了,在这么寒冷的天气里,让你们跋涉几千里而来。”

    “不辛苦”

    朱慈烺笑了:“不辛苦那是假的,古人有很多诗形容西北的苦寒西出阳关无故人春风不度玉门关等等,等等。

    现在已经进入二月中原大地已经万物复苏,柳树抽芽,春燕衔泥。

    但是西北朕前天还收到消息轮台地区又迎来新一轮的降雪,再看你们有不少人脸上的冻疮还没有消退。

    朕知道你们吃苦了!

    有人就问既然知道天气不好,既然知道西北这么苦寒,还让你们跋涉几千里而来,为什么?值得吗?有意义么?

    朕觉得有意义!

    吃苦不可怕,可怕的是吃得苦没有意义,没有人在乎,没有人心疼!

    因为朕知道比起身体上的苦西北荒僻的环境带来的孤独寂寞,等心灵上的苦才更难以忍受。

    所以朕来了,大明没有忘记你们的功劳,朕没有忘记你们的辛苦,朕恨不得亲自上前线去慰问每一个士卒,只可惜国事繁忙,一直不能成行。

    你们是大明的功臣,是朕的英雄,荣誉属于你们,属于大明!

    ”

    讲话结束,朱慈烺挨个给这些人发勋章,握手的时候,朱慈烺会仔细看一下每一双粗糙的大手,说一声辛苦。

    虽然在有些人看来这是一场收拢军心的秀,但是看着一个个真实的激动的容颜,朱慈烺看到了一种叫信仰的东西。

    大明新军已经凝聚了必胜的信念,现在信仰正在形成,将来长枪所指一切敌人都将化为齑粉。

    二月二是皇明博览会开幕的日子,也成为了大明重大资产拍卖项目约定的时间,今年是天津博览会的最后一年。

    不过今年天津博览会的风头被西安完全盖过了,因为皇上在这一天将亲自参加长安西北资产拍卖会。

    一大早拍卖场就座无虚席,每次有皇上参加的重要会议对于商人来说都是提高自己地位的好机会,能吹一辈子的资本。

    所以今年的拍卖会不仅要检查资金,还要检查身份。

    当朱慈烺上台的时候,下面的人早已经站在那里,一同参见,本来礼官觉得这个应该行跪拜大礼。

    不过考虑到座位之间的距离,如果要行大礼,必须让人出来,这人来来回回的走动既浪费时间,还增加了安全隐患,所以取消了。

    宣布免礼之后,朱慈烺再次开口说话:“今天朕也是来参加这次拍卖会的,还带着钱来的1

    话一开口,下面的人都会心的笑了。

    朱慈烺说话的时候后面的人展开了一副巨型世界地图。

    接过贵喜递上来的长棒朱慈烺站在地图前:“朕除了来参加拍卖会,还是这次的战争债券的购买方,朕可是投进去了五千万两银子。

    所以今天朕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件商品。西北这个地方,将来大有可为。

    首先大家都知道,大明在修铁路,从这里中都省的连云港一直往西过河南、陕西、河西走廊一直修道轮台。

    从吐鲁番这里还将修一条支线一直到莎车城。

    这条路把海洋和西北连接起来,把中原和西北连接起来,使得西北不再是一隅之地。

    而未来,这条铁路会继续往西延伸,从轮台往西的北线走咸海,过里海,从黑海北部再继续往西,穿过欧洲平原一直到达荷兰的鹿特丹。

    朕称这条线为第一亚欧大陆铁路桥。

    而从莎车往西,走咸海之南,里海之南,过莎菲到奥斯曼统治下的伊拉克,在这里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北上过奥斯曼首都进入欧洲南部,这是第二亚欧大陆铁路桥。

    而从伊拉克这里继续西行入埃及沿着尼罗河向南一直眼神到南非,这里是亚非铁路桥。

    这不仅是畅想,而是分步骤在一步步推进的计划,明年连轮铁路就将开工,十年之内这条铁路必然修通。

    而延伸工程也从铁路修通之后开始。

    西北地区将会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而当地又是优质的棉花种植区、畜牧区。又发现了煤矿,非常适合发展棉纺织,毛纺织,皮革制造等产业。

    而未来的一段时间,大明对于当地的牲畜、粮食、马匹的采购都是不限量的!有多少买多少。

    从这里出发中亚乃至北亚东欧庞大的市场触手可及,无论是做中原物产的转口贸易,还是加工行业,哪怕只是种点粮食养点牲畜都不会亏钱。”

    讲完这些,地图再次放下,这次是西北的全域图,这张地图把西北的地形地貌清晰的展现在大家面前。

    朱慈烺继续说道:“大家最担心的是安全问题,担心准噶尔人的骚扰。

    在这里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准噶尔已经跟大明求和,大明准许其互市,但是要求他们不得骚扰大明边境。

    而且轮台城防线固若金汤。大明也不会放弃哪怕一寸土地,如果谁敢触犯大明的利益,那么迎来的必将是,灭国之祸!

    有些人说西北苦寒,其实西北的寒冷跟京城相差不大,说西北干旱黄沙遍地,这个也不准确。

    你们看从高原昆仑山和天山上常年有高山雪水融化成的河流灌溉着山下的土地,这些地方养育了数百万人口。

    这里有丰美的牧场,牧场规模跟蒙古地区不相上下,有大量的良田,可耕地总量比北直隶还多,既然几百万异族都能在这生活,那为什么我们不能?

    所以购买这里的土地,买的即是这里的现在,也是这里的未来,朕亲自到这里,就是为了证明朝廷开发西北的决心!

第九百九十章人头当钱花

    之后的拍卖会朱慈烺就没有参加了,总不能让皇上亲自坐上去叫价吧?不说面子上不好看,就说皇上都出价了,你还要叫价?咋的你比皇上钱多?还是你比皇上厉害?

    对于商人来说,皇上亲自来一趟给他们解说西北的布局,以及未来的发展,这就已经是百分百确定了。

    皇上嘛,金口玉言,出口成宪,皇上说有那肯定是有的。

    讲完话之后,朱慈烺就接见杨嗣昌,老杨也是比较惨,年前顶风冒雪的前往吐鲁番准备大展拳脚一番。

    结果新年刚过,得到军令皇上要到长安,让他去接驾,匆忙安排好西北事物杨嗣昌来长安还是晚了一天。

    其实前期述职的时候朱慈烺已经跟他聊过,这才几个月,也没有那么多事情要汇报。

    但作为封疆大吏,有事没事不重要,皇上来了你不来参拜那就是大事。

    看着头发已经开始花白的杨嗣昌朱慈烺忍不住问道:“爱卿今年多大了?”

    杨嗣昌躬身:“臣今年五十有七了。”

    朱慈烺念叨了一遍,这个年龄正是阅历经验等等达到顶峰的时候,这个时候若是让杨嗣昌指挥中亚之战,当是最合适的人选。

    可惜大明十年内不宜再战,十年之后杨嗣昌已经六十七了,还能指挥打仗么?

    杨嗣昌好像看出了皇上的担心,连忙躬身解释:“臣虽然五十七了,但臣自幼学习弓马,又常局军中,身板硬朗着呢,一顿能吃三碗米饭,虽比不上廉颇,但也不比黄忠查了。”

    朱慈烺哈哈笑着:“这个朕也听说了,爱卿在奥斯曼可是没少出入各公侯府邸,迷得那些人神魂颠倒。”

    杨嗣昌一下子脸红了,他干的那些事锦衣卫自然会告诉皇上,不过皇上对于大家的个人作风问题并不介意,只要不违法就好。

    杨嗣昌就知道,赛伯温就喜欢纳妾狎妓,照样不耽误人家在首相的位置上做的稳稳当当。

    笑过之后朱慈烺接着问道:“爱卿刚到西北,对这边有何感触?”

    杨嗣昌认真的拱手:“回禀陛下,这边给臣最大的感受就是大,这里太大了。

    在中原之人看西北,西北不过一省之地,他们会天然的以为一个省,就如山东河南之类。

    但是实际上,西北所辖之地有七八中原省那么大。

    就例如轮台和莎车之间,光路程就有将近十天,如果轮台有警讯,从接到消息,到准备开拔,到达之后恐怕的是一个月之后了。

    所以西北看似一体,实则各区域之间很难做到协同防御。

    好在这边有山川之险,轮台是一处,莎车西部又是一处,大明可以据险而守。

    臣以为这种好处将来也会变成大明的劣势,因为大明据险而首,所以若是出击,那么必然只能从轮台等处,敌人不需要多点防备,只需要盯紧轮台和哈密就能洞悉大明全部行动。”

    朱慈烺对于这个倒是没有办法,西北对上准噶尔,只有两个出口,要么走轮台,要么走哈密。

    不过把视线从西北移向大明整个西北那么大明能对准噶尔发动的方向还有蒙古方向。

    当然蒙古看着广大,不过因为金山的阻隔,能通过的地段也有限,而且从蒙古出兵大明的后勤压力会更大,出兵规模也就是十万左右。

    既然杨嗣昌提出了这个问题,那么他必然有自己的考虑。

    杨嗣昌见朱慈烺看着自己就继续说道:“臣听当地牧民说,天上内并不是全无通路,从库尔勒西面就有一条小道能通往伊利。

    臣请陛下派人打通这条通路,然后拓展成可以供应进队通过的道路,那么大明整个西北地区的战略就盘活了。

    莎车等地也能因为这条路的打通跟中亚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一旦这条路通了,那么不方便支援的就不再是大明,而是准噶尔因为天山的阻隔,准噶尔若想支援这边必须走将近一个月。”

    哪怕是后世朱慈烺也没有听说过这边修过大路,而且以大明的国力,在西北动工修建这么一条路,代价实在太大了。

    沉吟半晌,朱慈烺开口说道:“有一点很重要,如果大明跟准噶尔开战,那么一定是灭国之战。

    灭国之战的时候,不是考虑怎么偷袭怎么调动敌人,而是怎么集中更多的兵力横推过去。

    只要大明的兵力足够多,开战的时候,现在的劣势就会变成优势。

    正因为大明只有这一个缺口,所以对方一定会在这集结兵力跟大明决战,这不正是大明想要的么!

    把敌人聚在一起一战消灭,总比敌人分散在草原上挨个去找要方便吧?

    至于准噶尔的防备,他们怎么防备,修筑防线么?还是有险关可守?

    大明难道连打破敌人防御的信心都没有了么?”

    杨嗣昌躬身,他只是在想以现有的兵力来应对准噶尔该如何,修通这条路对于大明西北战略形式是有利的。

    他又不管修路是要花钱的,修路要花多少钱,将来大战的时候走这样一段山路要浪费多少后勤物资。

    从库伦出发直捣准噶尔人的王庭,从伊利那边出兵,大明就不用绕一个大圈子了么?

    在朱慈烺看来,不考虑后勤承受能力的作战计划都是耍流氓!

    杨嗣昌见自己的建议没有被采纳,就继续说道:“臣觉得,西北地区应当多养骆驼,并且为在沙漠变驻扎的士卒多配骆驼。

    在西北不少商队贩运货物都是选择骆驼,因为在沙漠戈壁穿行的时候,骆驼比马匹更耐干旱,臣听人说,骆驼喝一次水能管数天的时间,当地人称其为沙漠之舟。

    如果将来大明要走中亚穿过这些沙漠戈壁,骆驼不论是用来作战还是用来运载后勤物资都是一个不错的工具。”

    朱慈烺自然知道骆驼,而且比起杨嗣昌知道的更清楚:“嗯这条建议很好,我会让皇明牧业多养殖骆驼的。”

    杨嗣昌接着问道:“目前准噶尔人已经开始跟大明开展贸易,不过有一部分准噶尔人似乎对大明的赏金猎人这个职业很感兴趣,大明在互市上又没有开通赏金猎人注册。

    臣甚至听说有些准噶尔人直接带着沙俄人的脑袋要求当钱币交易,这个事情要怎么处置?”

第九百九十一章承诺的机会

    收购准噶尔人得到的人头,这件事本来看着挺好,帮着大明消灭敌人,大明应该支持,还能团结一批准噶尔境内的人支持大明。

    但是要是往深处想,这件事还真的得慎重考虑,因为这可能会引起沙俄的对等报复。

    如果沙俄也出钱悬赏全世界各地的汉人人头,那大明的商人以后出国做生意是不是随时要担心莫名其妙丢了脑袋?

    这种无限制的收购其恶果比起获得的收获还要大。

    朱慈烺考虑了半天:“还是不要收购了,这也是为大明走出去的商人留一条生路。”

    杨嗣昌之所以把这个问题上报,正是因为有这方面的顾虑,皇上一直奉行的是以人为本的治理策略,把每一个大明百姓的生命看的都很重,如果真的因为他收购引起海外汉人大量死亡,他可是要担责任的。

    见没有什么可汇报朱慈烺就再次强调:“今后十年的主要工作就是确保西域的开发拥有稳定的环境。

    要加强各种物资的自给自足率,尤其是粮食,牧草这种大宗必需品,当地能生产一石,中原就能省十石的粮食。

    为了鼓励当地百姓种植热情,对当地的粮食要采用溢价收购,这些皇明粮行会负责,而军部这边你们要配合后勤对当地的肉蛋奶等等物价进行抬高,鼓励百姓种植养殖热情。

    而一些新来的汉人和商会可以签订长期供应合同,促使他们敢于投资敢于扩大生产,对于踏实肯干的甚至可以提前支付货款。

    先付款后拿货就是为了让他们有更充裕的发展资金,当然这只针对那些有固定资产的或者财产抵押的。

    对于准噶尔地区的贸易收购要一直持续下去,只要是他们自己生产的无论是马牛羊,还是皮革棉毛,甚至狩猎的野兽等等都敞开了收购。

    不用刻意收购山羊,相反还要降低山羊的收购价,提高绵羊的收购价,可以适当提高羊毛的价格。

    当初经略西北的时候之所以提出收购山羊,鼓励当地百姓养殖山羊,是奔着消耗对方的战争潜力破坏敌人的生态系统去的。

    从西北之战来看,这种长期的战略构想并不适合大明的实际情况,因为山羊对生态的破坏还没有开始,西北已经落入大明之手。

    这就导致当初用来对付敌人的招数现在变成大明自己承受。

    准噶尔也是一样的情况,别搞个事情最后大明自己承受恶果,现在西北山羊存量就明显上升。”

    西北地区本来就有吃牛羊肉的习惯,大明大量收购山羊导致山羊价格升高,这引起的是大家传统观念的改变。

    山羊肉价格贵了,自然是有钱人才吃得起,有钱人吃山羊肉又导致大家觉得山羊才是贵族食品。

    当这种观念形成,大明再想用价格因素来引导就变的非常困难,因为消费市场扩大了,消费观念形成了,降价只会让更多的人投入吃山羊肉的行列。

    这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十年来扭转,甚至更久。

    但是这条政策大明并没有见到任何好处,因为大明打的太快了,准噶尔也面临一样的问题。

    显而易见,十年之后,只要铁路修通,准噶尔一定会成为大明第一序列的进攻目标,十年的时间根本不至于把准噶尔的环境破坏。

    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破坏起来很容易,但是想要修复那就难上加难了。

    之所以跟杨嗣昌说这些,是因为,西北地区还没有纳入内阁的管辖范围,现在他属于战区。

    因为他关系到战争债券,这里的土地也都是私人领地,朱慈烺是打算让内阁花钱买的。

    而内阁并不想出这个钱,至少今年的预算里面没有列入这个计划,内阁还没有遇到过建衙门的地方还要花钱买这种事情。

    朱慈烺觉得内阁这是矫情,以前的衙门虽然不是花钱买的,但征地也是要给百姓补偿的,现在花钱买跟补偿不是一回事么!凭啥不行!

    内阁还担心这边的税收不能支持开支,打算再观察一年。

    赛伯温的想法就很简单了,他不想在临走之前还给陛下留下他一直跟皇上争利的印象,他打算把问题留给继任者。

    所以杨嗣昌实际上还监管着西北的民政事物。这些事情最后都要杨嗣昌去执行。

    杨嗣昌认真的听着,陛下没有对兵力部署进行一点安排,这让杨嗣昌有点失望,看来陛下说十年不动武是真的十年不动武了。

    十年啊,自己的任期就结束了,按照大明的军制,这种总兵官级别的在一个地方最多也就两届,十年之后他铁定不在西北了。难道跟周遇吉和曹文诏一样去当个老师?

    好吧其实在学校里当个老师也很不错。

    朱慈烺看出来杨嗣昌眼里的情绪,不禁叹气:“你只管放心,朕答应你的事情岂会食言,只要你的身体允许,将来中亚战事一定会给你机会。

    按照军制西北地区你确实只能待最多两届,但是中亚又不属于西北。

    而且你也不会待两届,大明需要培养更多的能总领一方的总兵官,所以你这一届结束之后需要回学校继续学习新战术新武器,把自己在西北的经验分享。

    等到开战的时候,在领兵出战,为什么你们总以为去教书以后就不能领兵打仗了?

    教书这段时间难道不是应该好好的总结上一战的得失,学习新战术新武器,分享经验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么?”

    杨嗣昌连忙下拜:“臣惭愧,惶恐,谢陛下解惑,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慈烺又摇摇头:“你又错了!朕不需要你事必躬亲,朕刚刚说了,大明需要培养更多的人才,你把活都干完了怎么培养其他人?

    作为总兵官,你只需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然后处置突发情况,指导他们少犯错,或者纠正错误就行。

    当然对下面的人你不要这么说。”

    锻炼人培养人自然要容许别人犯错,但是如果告诉下面的人我允许你们犯错,那么他们懈怠了怎么办?

第九百九十二章改土归流

    整个拍卖会进行了三天,因为有皇上的承诺,成交价屡创新高,最后共售出七点二亿两白银。

    对于西北的价值来说,卖这么点钱肯定是亏了。

    不过总要有人开发这些地方对国家才有意义,无论是资源还是土地,并不是你储量大就厉害,要看你的开发能力。否则澳洲人和加人资源那么丰富为啥只能给人当狗。

    支持国家运转的是税收,而把土地卖出去,大家从事生产自然会产生税收。

    朱慈烺除了把自己的债券兑换成了铁路公路沿线的土地和重要的城镇用地之外,剩下的都用来购买沙漠和天山山林了。

    沙漠和天山山林并不值钱,朱慈烺买的是未来的开发价值,不论是以后沙漠里的石油还是山里的矿产,对于皇家来说都是可以等待的收益。

    而且沙漠经过改造未必不能变成良田,后世积极治理沙漠不也是卓有成效的么。

    拍卖会结束,朱慈烺又一次悄悄的离开了,这次并没有原路返回,而是一路向北,先去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给很多人的印象一直是千沟万壑,土地昏黄,水土流失严重,窑洞贫困等等。

    其实大明的时候,这里的森林覆盖了还有百分之三十几,一年之中春夏之时,这边的植物也是绿色,各种山坡梯田里也长着庄稼。

    不过穷是真穷,不说其它,这次北上,朱慈烺的后勤车队就增加了一半,以应对物资匮乏的问题。

    朱慈烺过陕北往榆林而行,一路上人已经很少了,朱慈烺一直执行着把山区的百姓迁出去的政策,这里跟西南又不一样。

    因为这里都是汉人,朝廷的命令更容易得到执行。

    除了留下一些河谷平原地区的百姓种地植树,深山沟壑里的百姓已经全部迁出,陕北的百姓主要迁移往北海附近、东北附近、新大陆和南大陆。

    大明的三北防护林计划刚执行了四五年而已,不过因为大量的人口迁出,植被有机会恢复,这边的环境看着还不错。

    过了陕北之后的榆林,这边又是另外一副景象,沙丘一个个相连,百姓沿着沙漠的边缘种树,朱慈烺到的时候正是二月底,最适合种树的日子。

    为了表示对治理沙漠的决心,朱慈烺命令队伍中每个人都要种十棵树,包括朱慈烺和崇祯都亲自动手。

    看着一颗颗小树被栽下崇祯问道:“这有意义么?听当地百姓说,这边种的树三颗也活不了一颗。”

    朱慈烺坚定的挖着沙坑:“当然有意义,不要说三颗活一颗,就是十颗活一颗一百颗活一颗都有意义。

    我们的祖先没有做好榜样,把这里祸害完之后留给我们,我们怎么能继续做坏的榜样,放任这里,将来再把黄沙留给子孙后代?

    从唐朝往后历代为何再也无力经营河套,大明为了夺回河套为何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正是因为从长安到河套之间的这些地方土地已经失去了承载能力。

    河套以前都是在我们汉人之手,后来放弃,是因为那边成了飞地,成了鸡肋。

    咱们就是要把河套和长安重新再连接起来,把这里的沙漠再次变成草原。”

    朱慈烺听说过后世的气候变化论,但是朱慈烺也听说后来毛乌素已经从地图上消失了。

    大明虽然没有高科技,没有生物学,没有基因育种,没有科学种树,但朱慈烺觉得,这些都不是必要条件,不就是种树么,做就是了。

    没有技术就创造技术,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做就有可能成功,不做就一定不会成功。

    趁着现在这边的环境还没有被破坏到后世那个地步,朱慈烺觉得他有义务为子孙后代守护好这片土地。

    崇祯有些佩服起自己的儿子,这些明知道很难完成的事情,儿子都一步步的做最后都完成了。

    崇祯第一次见到沙漠,原来沙子真的能够多到吃人的地步。

    看着不停往沙漠里延伸的树林崇祯不禁感叹:“听说你在搞什么三北防护林,几万里的地方同时在栽树?”

    朱慈烺歇了歇:“几万里同时栽树有点夸张了,不过每年皇家都会拿出一笔钱,在这样的地方栽树,西北的轮台哈密北,河西走廊上,黄土高原上,京城北方的沙漠,东北地区都有人在种树。

    也许几十年之后,大明能年年看到河清的样子。”

    崇祯也憧憬道:“以后真想再来看看,看看现在栽下的树有没有成材,看看沙漠是不是被我们战胜。”

    朱慈烺微笑着:“一定会的,父皇要是想看,以后就到这里走走,等看完之后回京再告诉我。”

    崇祯再次点头:“这次出来,朕看到了很多,以前躲在四九城里,以为天下大治只需要朕勤勉政事就行了。

    现在才发现,百姓想要的跟朕以为他们想要的真的是不一样,原来百姓真的是只要一顿饱饭。

    但是偏偏朕连一顿饱饭的要求都不能满足。”

    朱慈烺安慰了一句:“不止您做不到,历朝历代又有几个皇帝能做到呢?做到的都被标在清史上成为人人称颂的明君了。”

    崇祯虽然知道朱慈烺是在安慰他,但怎么觉得怪怪的?能做到的就是明君,那你的意思是我不是明君了?

    不过想了想崇祯也没有生气,不用跟别人比,跟自己儿子比都比不过,他还佩称什么明君?

    崇祯继续问道:“回去为什么要选择走草原这一条线?”

    朱慈烺目光深邃的望着北方:“草原这边经过这些年的改造,已经可以进行彻底的改土归流了。

    这边唯一的问题就是额哲部,他们依旧游离于大明的体系之外,这次从这边安慰一下当地的牧民,然后进行最后的改土归流,把这边交给内阁管理。”

    对于政事的事情崇祯一直不想多问,不过听到交给内阁他还是忍不住问道:“皇明商号不是管理的挺好的么?怎么还要交给内阁?

    这些人最能坏事,经常因为一个官员的盘剥导致一个族群的叛变,朕感觉交给他们还不如皇家一直管着呢!”

第九百九十三章利益集团

    对于崇祯这种说法,其实不少人都这么说,包括贵喜和陈玄都暗示过这个问题,不过朱慈烺最后还是决定交给内阁。

    按照既定策略执行,因为当初的自己是最清醒的,现在因为各种利益纠缠,不自觉的就被影响。

    国家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设立,相比于崇祯以前的时代,大明是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说是地主阶级,其实皇上包括大臣有几个把地主当回事的。

    只有读过书有文凭,有免税权的地主文人,那才是他们自己人。

    而朱慈烺靠着皇上的支持,先后从文官集团身上掠夺了很多利益,最后形成了自己的统治集团。

    朱慈烺的统治利益集团有三部分,第一就是军人集团,朱慈烺正是靠着军人集团的强势保驾护航才一路走到今天。是朱慈烺利益集团的安定来源。

    第二个就是以皇明商号为核心的资本集团,这些人因为皇明商号的兴起,赚取了大量的利益,是朱慈烺的财税来源。

    第三个就是以内阁税收体系养活的新文官集团,这个集团最复杂,为了不至于这些旧官僚走上反叛的道路,朱慈烺从一开始就没有对这些人一刀切。

    当初从崇祯手里接过政权之后,基本上只动了高官,底层官员只要不是贪赃枉法的都留任了。

    后来因为大明地盘逐渐扩大,官员一直是处于紧缺的状态,自然也不存在排除异己,就包括现在,大明的官员缺口依旧有数万乃至十多万的样子。

    所以屡次科举,虽然旧文人被限制了比例,数量上确越来越多,到了现在大明只要是举人以上的学历都能混到官职,除非你不愿意当官。

    所以旧文官集团跟朱慈烺之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对立,因为大明的发展足够抹平这些矛盾。

    三大统治集团利益相互交织又相互制约,军事集团涉足军事和经济领域,他们在军事上谋权力,在商业上投资军事相关领域,还有海外贸易。

    内阁这一派系最看重的还是官职和税收,他们依旧是对土地有这疯狂的偏执,只不过大明现在土地太多了,抢下来,没人种。

    以前内阁这一派系跟商人的关系很紧密甚至还是商人的代言人。

    自从朱慈烺开始强制推行商税,内阁的主要收入来源也变成商税的时候,商人就和内阁成为了对立的关系。

    新工业的兴起,航海的大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阶级开始拥抱皇权,拥抱皇明商号。

    因为新工业需要皇明商号的技术,需要皇明商号让出的市场,需要皇家保护他们的利益。

    这就跟英吉利那边不一样了,英王代表的是旧贵族的利益,朱慈烺代表的是新贵族的利益。

    而大明的皇权只强大根本不是这些资产阶级能挑战的。

    总结欧罗巴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全靠着大国无暇顾及的默许。

    尼德兰革命的前置条件是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战败于英吉利,导致西班牙无力管尼德兰的破事,刚刚缓口气,欧罗巴人又迎来了三十年战争。

    现在的英吉利也是一样,正是趁着欧罗巴三十年战争的时候无暇顾及才得以成功,霉国的机遇是英法争夺世界老大,霉国全程得到法兰西的支持。

    有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沙俄就是一个皇权强大的封建国家,不仅自己国内没有资产阶级闹事,后来欧罗巴的资产阶级叛乱可没少被沙俄这个欧洲宪兵给镇压。

    大明更是一个皇权强大的帝国,某一地的小规模叛乱根本动不了大明的根基。至于全域叛乱?大明地域之间发展是不均衡的,那些地方还没有资产阶级。

    说了这么多封建皇权的强大就是平衡,平衡各势力,不能让一家独大,否则这个利益集团为了自己的利益就会疯狂掠夺其他集团的利益。

    现在大明最强大的利益集团就是皇明商号体系,有经济,有工业,有军事工业,关键依附于皇明商号体系的垦殖公司体系还有军权。

    虽然只是有限的军权,但是这个区域自卫权使用的军队确是能和其他国家的正规军硬碰的。

    大明现在垦殖公司数量达到了二百八十多个,垦殖公司拥有兵力一百五十多万人。相当于大明新军的一半。

    除了这些之外大明还有赏金猎人体系注册的赏金猎人也超过了五十万。

    这两个军事组织都是依附于皇明商号体系运作的。

    垦殖公司为什么会听皇明商号的?

    因为垦殖公司当初成立的时候,皇家以土地入股在各个垦殖公司占了两成到三成的股份,有些有矿场的垦殖公司皇家占股会更多一些。

    除了皇家占股之外,当初垦殖公司成立都是靠着从皇明商号贷款,皇明商号贷款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贷款入股,一种是直接分期还款。

    这些垦殖公司是因为没有啥眼光也好,是故意跟皇明银行拉上关系也好,总之每个垦殖公司都拿贷款置换了一部分股份,有的百分之几,有的百分之一二十。

    皇家的股份也是交给皇明银行代管的,皇家当初承诺过不干涉各垦殖公司的经营活动。

    现在看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皇明商号是大股东,皇明商号是最大的原料工业品供应商,皇明商号又是最大的收购商人。

    你买卖东西都要看皇明商号脸色,你说你不听他的,这事跟谁说都不信啊。

    今年朱慈烺换掉了贵喜,换上陈玄担任皇明商号大总管,看着挺有效果,但是依附于皇明商号的那些中层和底层人员不能全部换完吧,还有那些商会体系,上面的领导变了,他们的结构又不用跟着变。

    军部就不用说了,军部一直强势,皇明商号的武装力量就算有也不过是军部的一半罢了。

    军部的军费虽然来自皇明商号的收入,不过那是皇上自己拨付的,他们不用看皇明商号的脸色。

    具体到这次改土归流上,从皇明商号手里把长城外这些城市的治理权全部交给内阁,这就是一种平衡,以后皇明商号要逐渐脱离地方治理的职能防止尾大不掉。别资产阶级没有造反,皇明商号自己造反了。

第九百九十四章垦殖公司化

    当然崇祯也不是被这些利益集团鼓动才说这些话的,他只是觉得自己身为皇家的一员,所以天然的想保护皇家的利益。

    在崇祯看来皇明商号就是皇家,内阁就是外人。

    朱慈烺有自己的考虑:“去年,皇明商号被查出贪污滥用职权案件五百多起,涉及人员两千三百多人。

    今年仅仅正月就发生五十多起,处置官员三百多人,整个皇明商号正在加速腐化堕落。

    原因正是因为皇明商号权力过大,作为一个商业组织,皇明商号涉及军政,还涉及地方治理,这本身就具备了一个朝廷所有的职能。

    如果不对其进行限制划定职权范围,长此以往关内关外的矛盾必然会加剧,甚至引发对立甚至分裂。”

    对于平衡之道崇祯理解的并不深刻,本来就没有接受为皇帝的教育导致他处理问题上不知道妥协平衡。

    不停的换阁臣,在对付流寇和对付建奴之间不停的左右摇摆,这些都是不懂平衡的表现。

    所以朱慈烺说到平衡,崇祯是懵逼的:“大明已经到了如此地步了么?为什么不杀几个商号掌柜震慑一下宵小。”

    朱慈烺也是无语的看了一眼崇祯:“父皇,我说的是将来,将来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能坐好这种平衡,也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能一呼百应。

    如果不趁着现在儿臣能完全掌控的时候进行规范,要是把这些问题留给儿孙,那么就真的成为儿孙的负担了。

    就拿这些垦殖公司来说,其权力并不比分封的诸侯国小,想想八王之乱等事情,儿臣在的时候,这些人是不敢。

    要是有一天儿臣不在了,这些垦殖公司会不会纠集在一起在闹出动乱来?

    而且藩国暴乱不过是诸王造反,响应者不过是少数,而垦殖公司一旦造反,他们是股份制的,到时候一定上下一心,比起藩国动乱还要恐怖。

    所以对归化等城的改土归流就是对垦殖公司和内阁权力相互制约的一种尝试。

    目标是让垦殖公司和皇明商号回归他们商号的本质,而执政事务交还给内阁,离京城近,如果有问题能及时调整,一旦出乱子也容易镇压。

    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儿臣走草原更是为了安定人心,让这些人不至于担心朝廷背弃他们。”

    崇祯真想给儿子竖起大拇指,不过怕儿子骄傲:“那额哲部又是怎么回事,我记得额哲不是一直留在京城么?怎么他的部落还敢暴乱?”

    朱慈烺微笑着:“额哲现在确实在京城,整日里斗鸡遛鸟,已经彻底脱离了部族事务。

    但是额哲部蒙古确一直作为一个独立的部落活动在东蒙附近。

    额哲从西北回来的时候整个部落不过三万人,能作战的勇士更是只有八千人左右。

    得益于大明对蒙古作战,他们的部落恢复到五万人,部落战士也超过了一万五。

    后来大明迅速的出兵消灭科尔沁和建奴,把他们贬为奴隶,所以科尔沁草原和东北出现了大量的真空地带。

    额哲部就趁着这个机会北上科尔沁草原,占据了这一水草丰美之地,人口也迅速膨胀到八万,勇士三万的大部落。

    后来甚至一度跟皇明商号争夺草原利益和控制权。

    儿臣知道之后,立刻命令骑兵北上震慑,逼迫他们南迁,并且这些年赏金猎人公会和骑兵第四师没少从他们那边抽调人手,所以现在额哲部常年在家的能打仗的男丁已经不到八千人。

    虽然威胁减小了,但是人毕竟只是调走而不是消失,大明还是要防止他们继续做大甚至死灰复燃。

    要知道中原王朝跟草原之间一直都是此消彼长的状态,现在大明强盛了,这些人自然个个乖顺。

    如果将来大明虚弱了,或者应为其他事情牵制无暇顾及,这些人必然会闹事。

    这次就是要一劳永逸的解决掉这个隐患。”

    崇祯也非常赞同朱慈烺的观点,有道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怎么解决?”

    朱慈烺当然心中已经坐好打算:“那当然是进行股份制改革,纳入垦殖公司体系,分而管之。

    额哲部曾经是额哲的额哲部,他承袭的是林丹汗的汗位,但自从额哲入京以后额哲部就变成他们那些丞相将军等高官和各部落酋长共治下的部落。

    而随着大明招募了一部蒙古人到第四骑兵师,有不部落勇士参加赏金猎人,现在他们内部新旧派系的矛盾就越来越尖锐了。

    大明自然要为骑兵师的家属做主,还要为加入赏金猎人的部落民众主持公道。

    最好的办法就是对部落进行垦殖公司化改造,股份制,人有几派就分成几家垦殖公司。

    目前来看,额哲部有心自立的主要有四派,而想要内附的有四万多人,主要都是骑兵师的人和家属还有赏金猎人和其家属。

    预计会被分成四个万余人的小部落,剩下的则内附改名换姓成为大明百姓。”

    万人的小部落跟大明动辄十万人的垦殖公司比规模要小得多了,朱慈烺就是要让额哲部这些垦殖公司失去竞争力,最后自己分化瓦解。

    大明在草原上还有十多个垦殖公司,其中汉人能占一半以上,而一小半的蒙古人也都学汉化写汉字上新学校成为大明的一份子。

    大队人马到了榆林禁卫骑兵师已经等在那里,草原上的路禁卫骑兵师将是主要的护卫力量,负责外围警戒任务。

    三万人的规模足够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朱慈烺可不希望因为自己的失误来一个被俘的事情出来。

    毕竟怎么看三千人的队伍走草原都不怎么安全,草原上还有额哲部能集齐七千人以上的大军呢!

    从榆林沿着黄河北上过黄河,终于到达河套。

    从地图上看的时候,朱慈烺只是说这里河流纵横,水网密布有塞上江南的美称。

    当崇祯真到这里实地观看的时候,才对这里的水草丰美有真正的认识,无论为外围的草原,还是内部的一块块良田,无不宣示着这里的富饶。

    崇祯停车休息的时候忍不住感叹:“这样的地方应当为我汉家所有,你当初拿下这里是对的!”

第九百九十五章自废武功

    河套到今年重回大明手里已经八年的时间,从一开始朱慈烺打算以这里为基地经略草原,到现在这里变成了草原经济贸易中转站。

    而其战略基地的作用反而被降低了,更准确的说是朱慈烺故意降低的,河套南面是毛乌素沙漠,北面是阴山山脉。

    有道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也就是指要把胡人挡在河套之外。

    往西正是阿拉善荒漠区,说这里是塞上江南,实际上不过是塞上绿洲而已。

    朱慈烺担心过度开发会导致这里荒漠化,如果阿拉善和毛乌素沙漠连成一片,那治理起来难度就更大了。

    所以一开始迁人的卫所,后来有转化为垦殖公司陆续迁出,留在这里的只有两个垦殖公司,分别经营前套和后套。

    这两个垦殖公司除了日常的贸易垦殖收入之外,还有每年的植树外快,皇明商号每年把从这里获得的分红再以植树款的形式拨给他们,让他们种树。

    朱慈烺这一次重点就是看看他们植树的效果,显然这个时代,百姓对于套取朝廷钱财的事情还是比较谨慎,让种树就踏踏实实的种树。

    朱慈烺这一路行来,路上新栽种的树林一片片的扎堆,野生动物偶尔穿梭其间,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

    崇祯看到的美好只是改善了环境之后的美好,而当初这里在蒙古林丹汗和建奴之间来回易手的时候,这里除了野草可没有什么风景。

    大明已经推进到金山地区,河套的战略位置也大大降低,这里驻军只有一个骑兵团加上两个垦殖公司的垦殖团。

    这次改土归流是对自治状态的垦殖公司转化为内阁管理的垦殖公司的转变,权力划分,各自管辖的职权,等等都需要进行详细划分。

    朱慈烺来之前,垦殖公司已经跟内阁进行了多次协商,朱慈烺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处置几个大家争议比较大的问题。

    会场上,前套垦殖公司和后套垦殖公司的指挥使都已经到了,内阁这次派来的是陈子龙。

    陈子龙是内阁官员,也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又跟皇上和皇明商号关系比较好,为人正直有原则,内阁派他来是觉得他更容易协调。

    朱慈烺到来,大家行礼之后,朱慈烺翻开最新的讨论纪要:“所以现在首要问题就是税收了?”

    这里面又涉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皇明商号是不用交税的,皇明商号所有的经营活动都是不交税的。

    当初崇祯收不上来商业税,朱慈烺就觉得既然大家都不交税,那我也不交税,看谁玩过谁!我不收税,就用商业手段一样玩死你们!

    想法很美好,也实现了,现在只要皇明商号插手的产业,那都是一家独大,大家连挣钱的机会都没有。

    你不是不喜欢交税么?那你别干了,皇家自己挣这个钱,也就不用收税了。

    而垦殖公司的情况就比较特殊了,垦殖公司皇家有股份,皇明银行手里也有股份,一开始内阁也没有觉得这些垦种公司短时间内能挣钱,所以也没有定下收税的章程。

    当然那时候也没有人敢提收皇家的税。

    现在双发就争论这个,垦殖公司觉得自己是皇家产业,不应该交税,内阁就觉得,你现在要进行改土归流了,自然要交税,垦殖公司不交税那改土归流还有啥意义?

    税收虽然不是内阁的全部意义,但是要是内阁不能从这里收到税,那管这里岂不是成为累赘包袱?

    两方争执不下,只能朱慈烺最后定下章程,这个事情后面两百多个垦殖公司都在看着呢!

    百分之十的税率不少了,大明收税的十分之一又不是利润的十分之一,而是货物价值的十分之一。

    这个比例可能占据利润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这可是一大笔钱。每人愿意平白无故的掏钱。

    垦殖公司就说了,想要收税可以,那么你们要保证我们的安全,我们就解散垦殖团,因为每年垦殖团都是一大笔开销。

    还有就是基础设施建设,也要内阁出钱,那府府通水泥路,县县通砂石路这些都要给他们安排上。

    还有那些水利工程,黄河大堤等等,这些都应该内阁出钱!

    还有就是教育和医疗,其他地方都是免费的,凭啥我们垦殖公司就要自己出钱。

    内官官员就不乐意了,这里的土地是皇家交割给你们的私有土地,你们自己地盘内的道路等等都是你们自己的事情。

    有这样的好事还有啥犹豫的?朱慈烺干脆大手一挥:“垦殖军团的事情,以后凡是完成改土归流的垦殖公司,安全事物都由军部统一协调。

    垦殖公司可以解散自己的垦殖团。”

    果然垦殖公司那边的代表脸色变了变,尤其是垦殖团的人,那脸色都是彻底黑了,这怎么谈着谈着把自己给谈失业了?

    朱慈烺想了想:“垦殖团的士卒,可以给一次考核机会,只要达到标准的一路编入新军各师。

    军官全部有一次到各军事学校学习的机会,结业之后根据成绩授予相应军职。

    这对于垦殖公司也是好事,你们不是一直说人手不够用么?多了几千个壮年劳力,也能缓解一下你们的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

    所以考核不通过的你们也要妥善安置,如果你们没有本事安置,那可以允许这些垦殖团士卒去其他垦殖公司垦殖团继续当兵。”

    这下子垦殖团那边脸色好看了,军官都进军校了,以后就是真正的军人了,士卒也获得里一次考核的机会,没有考核通过的也能妥善安置,大家都不用担心出路还抱怨啥。

    当然这对于朱慈烺来说也是好事,垦殖公司既然自愿解散垦殖团,那朱慈烺自然举双手欢迎,至于招人进军部,反正军部从哪里招人不是招,垦殖公司多招一点,其他地方减少一点就是了。

    解决了垦殖团,剩下的就是税收收不收,这些基础设施和医疗教育该谁出钱的问题了。

    朱慈烺直接开口:“大明所有子民,都应该有平等享受朝廷政策的权力,所有惠民政策只要改土归流完成内阁都应该一视同仁,这个就不要争了。”

第九百九十六章时刻警醒

    当然最后的问题核心还是税收问题,处理了前面的问题都是在为税收铺路。

    朱慈烺继续说道:“考虑到垦殖公司的开发成本,内阁也不能当那种摘桃子的人。

    垦殖公司初期投入在教育、卫生、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改善上的投资,都可以抵税,内阁收税先以一半用投资抵扣,一半实收。

    一直到所有基础设施投资钱抵扣完为止。”

    这算是和稀泥的处理策略了,垦殖公司需要安抚,内阁也要看见收益,朱慈烺倒是不急着非要从垦殖公司收多少税,关键是以后能统一管理。

    这个策略虽然不能说皆大欢喜,垦殖公司和内阁的要求都得到了部分满足。

    最后朱慈烺再对垦殖公司进行安抚:“以后完成改土归流的垦殖公司皇家和皇明商号总占股一般不会超过百分之三十。

    多出部分,允许垦殖公司以当年的市价赎回。

    另外京城会成立一个垦殖公司和商会股票交易市场,如果垦殖公司不愿意赎回,也可以把这些股份放到股票交易市场售出,所有大明公民都可以参与购买。”

    股票交易市场自然不是只有这一个作用,不过有了垦殖公司的股票交易,再加上商会的股票,大明股票市场整体质量也就上档次了。

    在这里跟垦殖公司的人说这个事情,就是告诉他们,他们可以一起出钱赎回股份,也可以自己出钱购买,增加自己的股份。

    以后朱慈烺还会逐步开放原始股份交易,让这些垦殖公司的员工都能买卖股份。

    如果皇家不干涉管理事务,那么其余股东很难完成绝对控股,所以以后垦殖公司的管理层选举必须召开股东大会选举。

    至于两层是不是太少,朱慈烺觉得,如果皇家能取天下财富的两层为己用,那就相当不少了。

    解决了税收争议之后,这边剩下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会议结束,陈子龙被朱慈烺单独叫到小会议室。

    看着这个曾经的青年现在已经走向中年,朱慈烺不禁感叹:“听说你今年又纳了一房小妾?”

    陈子龙被问的一愣,接着面上些许害羞些许骄傲:“是,今年正月十五,纳了一个蒙古族姑娘。方便照顾饮食起居。”

    朱慈烺幽幽的说道:“第九个了吧?当初帮着撮合你和柳如是,朕还以为你是个多情种子,没想到你还真的多情,处处留情!”

    陈子龙躬身:“臣,惭愧!”

    朱慈烺摆摆手:“你的私生活朕不管,但是事情要做好,本来下一年的博览会打算在广州还让你主持,既然内阁选了你主持这蒙中省你就要好好干。”

    朱慈烺有计划培养陈子龙至少担任个部相的,甚至将来历练出来组阁担任个首相都不是没有可能。

    所以从搞展会的转到地方官员,这是一个不错的历练机会。

    陈子龙也是跟皇上熟悉了,好歹他也是东宫旧臣,虽然是上车最晚的那一批东宫旧臣。

    现在皇上五年一换届,最多干两届,明眼人都知道,皇上不希望相权独大,但从他们这些下面的人看来,这是给大家机会呢。

    陈子龙躬身行礼:“是,臣必不负陛下所托,把蒙中治理好。”

    朱慈烺关心的问道:“那你打算从哪里着手?”

    陈子龙立刻来了精神:“臣打算从三个方面着手,繁荣经济、普及教育、共享卫生。

    繁荣经济方面,一个依靠各垦殖公司打下的底子,再号召松江那边的商会投资办厂,消化掉草原上的物资。招募更多的当地牧民做工。

    然后以工厂城镇为依托,修建更多的避寒城,划分牧区,推广牧草,让更多人从放牧变成半耕半牧和定点放牧的生活模式。

    普及教育从幼儿开始,一直到小学中学,让所有牧民的孩子都必须入学读书,让他们从汉话,写汉字,从小就认同自己为大明公民的身份。

    除了对中小学生的教育之外。还利用骑兵第四师退伍士卒和赏金猎人回归的人员,他们接受的新思想新教育见识过外面的世界,让他们成为教育典型影响身边的人。

    还有就是卫生方面,一直以来草原上都缺医少药,不仅人的病没有人治疗牲畜的病也没有人治。

    牧民要么依靠老人的经验要么就找萨满巫医等治病。

    虽然他们缺医少药,但是他们对于医生还是很尊重的,如果在草原上普及关内的基础医疗体系那么草原牧民的向心力一定会显著增强。”

    朱慈烺听完之后并不是很满意:“这些措施都很好,但是你确忽略了关键问题,改土归流,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把这些牧民纳入大明的文明体系,纳入大明管理体系,何为管理呢?

    自然是法治,所以对于牧区宣传并执行大明律,才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法律上的认同一视同仁,才能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属于大明管辖。否则无论是经济补贴,教育扶助还是卫生救济只会让他们觉得大明在捧着他们。

    胡人畏威而不怀德,如果只是一味奉承只会让他们恃宠而骄。要一手大棒一手蜜糖,听话给予奖励,不听话就狠狠的敲打!”

    陈子龙听得犹如醍醐灌顶,最近制定计划总是被下面的人提醒是不是太多了?他一直没有反应过来。

    皇上这次直接提醒陈子龙一下子反应过来,下面的人说的就是自己的理念只有恩没有威。

    聊完这些之后朱慈烺对陈子龙又交代了一些细节。第二天一早大部队继续东进了。

    路上扎营的时候因为不着急,朱慈烺和禁卫骑兵师举办了马球赛。晚上举办了篝火晚会。

    崇祯是玩的嗨皮了,喝酒喝的开心的时候还跟几个妃子一起共舞了一曲。

    到归化城的时候桂喜悄悄的来告诉朱慈烺:“有额哲部的人给太上皇送来美女十名是否进献?”

    朱慈烺听完眼睛眯了起来,这些家伙是找死呢:“普通女子玷污皇家血脉,异族除非公主王室成员其余人不得随意进献!”

    这个例子不能开,要不然以后崇祯是出去旅游还是出去播种?

第九百九十七章归化城外

    贵喜明显有点反应不过来,普通女子玷污皇家血统?这个普通女子是指异族普通女子还是所有普通女子?

    指所有的有点说不通啊,毕竟这皇家选妃和选皇后不都是小户人家之女?

    朱慈烺也发现自己有点口误了:“朕的意思是异族女子不能随意进入皇家……”

    朱慈烺说完有觉得不对,这堵住了异族进献的路子,难保以后崇祯出行没有地方官员豪绅进献美女。

    虽然大家都知道崇祯已经过气了,但是架不住跟崇祯生的孩子那将来都是王爷公主啊。

    对于一个小地主和地方豪绅来说,巴结不到皇上,自己亲戚里面有某个王爷,那也是非常有体面和实际好处的事情不是。

    所以要是不明令禁止,这种事情就会一直有人搞投机。对于他们来说,也就是送个闺女的事情。

    对朱慈烺来说,一个王爷一年十万两的年奉,一生最起码能吃他五百万,后面爵位递减几代人能让朱慈烺亏上千万乃至数千万。

    所以这帮家伙是在割朱慈烺的肉呢!

    偏偏这件事朱慈烺还不能命令禁止,要不然也不用维护所谓的体面了。

    朱慈烺挥挥手让贵喜下去,这个问题只能拖着,说不定拖着拖着就解决了呢!

    因为按照大明的发展速度,肯定会越来越有钱的,等社会稳定之后,朱慈烺还会进一步把货币贬值。

    反正只要不给这些王爷什么的涨工资,以后一两银子跟后世一元钱的购买力相等的时候,十万元一年?那也就够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开销。

    现在大明一石粳米一两银子,也就是说大明一两银子的购买力相当于后世三百多元到四百元的样子。

    因为现在纸币发行量已经超发了百分之三十,所以朱慈烺以为大明实际上一两银子约等于二百多元的样子。

    当然朱慈烺也不懂金融,不知道是不是这么算的,以后粮食库存量足够之后,皇明粮号肯定是要放开粮价限制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朱慈烺觉得他可以有很多理由提升粮价,例如为了促进百姓的生产积极性,进行最低保护价收购。

    到时候粮价缓慢上涨,货币不就慢慢贬值了么?

    十万两银子现在真的需要发出去的还不多,朱慈烺自己都才十七岁,实际上他的弟弟中也就老二老三,妹妹中也就三个到年龄了。

    崇祯真的专心暴人口还是从崇祯十三年开始也就是复兴一年,所以第一波伸手要钱的应该是在十二年之后。

    朱慈烺安慰了自己一番之后,在归化城草草的看了一圈这边的牧区划分和牧草种植区域。

    由逐草而居的游牧到固定牧区的放牧,是朱慈烺控制蒙古地区的关键一环,也是对以后控制游牧民族的一种尝试。

    如果游牧民族失去了游牧这个属性,那么这个侵扰农耕民族的策源地是不是就消失了呢?

    游牧民族的优势就是飘忽不定,农耕民族因为后勤补给的限制和寻找敌人主力的困难导致很难在自己预设的战场上跟敌人决战。

    而游牧民族确可以趁着农耕民族疲惫或者行军途中寻找合适的时间地点随时发动进攻。

    而牧区划定之后,草原百姓结束了游牧,开始建造稳定的牧区建造稳定的房屋牧舍,有上通下达的行政网络,购买物资和卖出物产都变得简单。遇到灾害由大明政府提供扶持救济。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有这些就够了。

    而且从历史进程上来看,只要农耕民族进入了工业化,生产力暴涨,那么游牧民族仅有的优势被迅速拉开的实力差距填平超越。

    然后游牧民族就再也没有抬起头颅,只能依附于农耕民族存在。

    规划到大同再到赤峰这一线,是当初大明跟建奴争夺蒙古统治权的时候主要的蒙古部落安置区。

    靠近中原关内,有繁荣的商业,有皇明牧业的技术支持和产品收购许诺,在种植牧草之后,原本的土地能养活更多的牲畜,再加上玉米和红薯等等农作物的种植。

    这边的牧民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牧民,而是半牧半耕的牧民,效果很不错,这里集中了超过一半的蒙古人。

    现在大明面临的问题是,蒙古人已经开始偏向长城和科尔沁地区聚集,中部和西部草原出现了巨大的真空区,不少中亚的游牧民族看到这个机会开始朝这边迁移。

    其中有很多都是被准噶尔和沙俄欺压的游牧民族。

    朱慈烺担心蒙古退出草原之后,草原上新的势力又取代蒙古人再来一个一统草原。

    所以改土归流之后,朝廷需要尽快划分牧区,把一部分人北迁填补这些空缺。这些牧民带着长城外太舒服了就不肯走了。

    一个是这边方便生产生活,离大明关内近,牛羊好卖,就是各种奶制品都能卖钱,这要是朝北迁移安全问题怎么解决?买卖东西都不方便。

    这也是朱慈烺要把这些部落垦殖公司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让他们抱团取暖,给予资金支持,给予皇明商号的支持承诺,让他们安心北上。

    其实归化城位于东套的边缘,也是河套的一部分,再往东就是大同府了,朱慈烺没有必要继续往北。

    额哲部就在归化城东等着朱慈烺的到来,半个月之前禁卫军第二师已经到了大同城布防,朱慈烺自己又亲自带着禁卫骑兵师,这帮人自然知道乖顺。

    因为朱慈烺早在五六年之前就命令禁止给他送女人的行为,又是按照贩卖人口论罪啥的,自然每人触他的霉头。

    拍不了皇上的马屁就有人觉得可以拍太上皇的马屁,这才有了送美女这一幕,崇祯可没有禁止给他送女人,实际上以前他老丈人就是干这个的,皇上也没有见怎么着。

    只不过后来这位国丈因为犯事被丢进了玉泉宫养老,崇祯的美女进贡来源才中断了。

    正因为中断了,不少人才看到了机会,崇祯已经两三年没有尝鲜了,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崇祯惊喜的?

    要知道这次皇上跟太上皇可是一起出来的,这表示太上皇能跟皇上说上话不是。

第九百九十八章完成改制

    归化城东禁卫骑兵大营,额哲部十个最有权势的官员被叫进来。

    朱慈烺看着那个头发半黑半白的老头呵斥道:“别人都是穿汉服进入,为何只有你穿的跟别人不一样?”

    老头脸上汗一下子下来了扑通一声跪倒:“陛下,臣,只是觉得我们是蒙古人穿民族服饰而已?”

    朱慈烺厌恶的摆手:“你也佩称臣?朕封你何职位?既然那么喜欢自己的服饰就滚回去好好穿!来人把他叉出去!”

    其他九个人都噤若寒蝉,慌忙跪倒在地,暗道扎木花这家伙看来马屁拍到了马腿上。

    陛下这是因为穿衣服发怒么?很明显是对他给太上皇送女人的事情不满了!就算他跟他们穿的一样,那也会因为左脚先进门等等理由被赶走。

    不少人都听说了扎木花送女人不成被退回来的事情,现在看来这种事情绝对不能干。

    朱慈烺进来之前特意打听了一下到底是谁送的女人,贵喜告诉他很好认,就是那个头发半黑半白的,穿着蒙古服饰的。

    朱慈烺希望这次借题发挥之后,下面的人能收到他的‘明示’以后杜绝这种给太上皇塞女人的想法。

    处置了这个没眼色的,朱慈烺再次恢复微笑的表情,大明所有人都知道,陛下是个笑面虎,说话之前先笑,甚至有时候处置敌国数十万人的生死都是一笑了之。

    当然遇到生气的事情也会暴怒,只是暴怒很少,所以看到朱慈烺又笑了,大家没有觉得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朱慈烺微笑着看着下面九个人:“朕听说最近两年你们部落为大明做出了不少贡献,先后有近两万人加入了骑兵第四师。”

    下面的人一起回答:“愿为陛下效死!”

    朱慈烺摆摆手:“你们的忠心朕已经看到,大明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为大明出力的百姓!

    这次朕到这里就是告诉你们,你们九人都将被封为卫指挥使,而额哲部也将改组为九家垦殖公司,由你们各自带领。

    朕已经为你们划分好牧区,都是水草肥美之地。

    除了这些奖励之外,这次皇家占股仅按照最低标准收百分之二十,皇明商号给你们每个部落贷款两百万支持你们的牧区迁移建设。

    以后你们的产品皇明牧业等也会优先收购。”

    垦殖公司的掌权人并不是叫经理,因为国营垦殖公司都是卫所改制而来,而卫所的最大官员都是指挥使,所以垦殖公司的掌权人被封为指挥使也成为了惯例。

    不过大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卫指挥使能脱离卫所系统成为真正的官员的先例,但是前几天有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已经传播开了。

    那就是改土归流之后,垦殖团的军官可以进入军校考核合格之后就能纳入军部体系。

    这就变相的等于只要在垦殖公司的垦殖团当军官,就有机会成为大明真正的军官。

    这无疑给了一部分人一些美好的期待,如果垦殖公司解散了或者被改土归流了,他们这些垦殖公司的官员是不是就会变成内阁高官?

    就算是不能变成内阁官员能纳入皇明商号体系也是个不错的出路啊。

    所以最近在路上朱慈烺收到一些情报,有人想请愿把民间自己筹钱建立的垦殖公司也封个官职,至少和卫所转化的垦殖公司平等。

    甚至有些垦殖公司干脆自封指挥使,或者下面的人直接以指挥使称呼。

    这次朱慈烺特意加封这九个人为指挥使就是要告诉那些人,你们自封的不算,朕亲自封的才算!

    划分牧区这是朱慈烺来之前大家已经协商完成的了,朱慈烺只是把这个事情以圣旨的事情宣布出来,也算是形成文件他们的地位得到承认了。

    真正的好处就是百分之二十的皇家占股和两百万的借款。

    百分之二十确实是最低标准,皇家会根据土地的大小,价值的高低等等因素来决定垦殖公司中的皇家占比,最低不少于百分之二十。

    两百万贷款,能让他们在初期不用担心没钱搞建设,现在大明已经摸清了垦殖公司的形式,自然不会有人再傻到把贷款转化成股份。

    而皇明银行给垦殖公司的贷款不仅周期长利率还底,只是要求专款专用派人审查账目而已。

    所有生产的东西承认优先收购,解决了大家的最后一个后顾之忧。

    朱慈烺继续说着因为你们都是额哲部,在跟你们的额哲汗沟通之后,额哲提出了两种支付方式,一个是你们每家垦殖公司每年给他五万两的固定收益。

    另一个办法就是你们每年给他总收益的百分之五,两种方式任你们选。之后他将不再插手你们的管理事务,具体怎么选全凭你们自己。

    额哲也算是狮子大开口了,张嘴一年五十万两白银,相当于找这八万人一年每人要六七两银子的税收了。

    以前额哲每年不过收入十多万,这次提高到五十万就是看到各个垦殖公司都赚了大钱。

    至于这九家怎么选那就看他们自己的眼光了,要是朱慈烺选他肯定是选固定收入,一年五万两短期看着吃亏,但是要不了几年就变成毛毛雨了。

    想法要是拿走百分之五的股份,那以后肯定越来越肉疼。

    朱慈烺不会等这个商定结果,处置了这九家还有一个扎木花的垦殖公司因为扎木花被驱逐没人管了。

    朱慈烺直接开口:“朕记得去年在对莫卧儿战争中,额哲部有一个百户身中三刀依然冲在最前面炸断敌人帅旗,砍死敌军重要军官多人。

    后来因伤退役现在哪?”

    其中一个中年人连忙躬身:“回陛下,那是我们部落的勇士现在改了汉名叫蒙恬,是归化城城卫军千户官。”

    朱慈烺点点头:“那就升他为卫指挥使,刚刚赶走的那个垦殖公司交给他来打理!”

    对于朱慈烺来说用谁不用谁只是一句话的事情,这中间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只是顺带的。

    提拔这个蒙恬就是要让那些部落的人知道,只要跟着大明混高官厚禄近在眼前!

第九百九十九章换届辩论期

    大同是大明的九边重镇之一,城高墙厚,以前其军事意义更大一点,因为草原的稳定,这里逐渐开始繁荣。

    军部正在进行一次新的尝试,那就是把城市防御工事和城市公园体系结合起来。

    数千年来,大同都是防御草原的重镇,像这样的城市,如果没有一点防御体系的盲目扩展,总给人一种不踏实的感觉。

    国虽大忘战必危,只是和平年代修建这种大规模的防御体系不仅费钱还浪费土地,又不美观。

    军部就有人提出了把防御体系跟城市公园建设结合起来,修建环城公园带,钱可以和城市基础设施的钱一起申报做账省一笔。

    土地因为朱慈烺规定了各城市必须有一定比例的公园自然不存在浪费土地的情况,公园又不用担心美观问题。

    唯一让人担心的就是保密问题了,军事设施,尤其是这种防御性军事设施,如果变成公园那岂不是谁都可以开看看?

    到时候敌人要是提前来逛过,那防御情况不就全暴露了?

    对于这个问题军部争论很大,最后卢象升提出可以修一半,先打好基础,工事分上下两层,地面上的可以开放给游客,地下部分则关门落锁派人看着。

    而地上部分的战壕炮位之类的,可以先预设地基,等到需要的时候在扩大延伸或者新建。

    这样以来各方面的要求达到妥协的平衡。

    朱慈烺对这个计划最满意的地方就是省钱,花一点五倍的钱干两倍的事情,这个想法值得推广,于是环城公园计划成为各个重点城市的标配。

    而大同城就是第一批试点,朱慈烺登上公园的指挥台,俯视整个公园,公园里树木和灌木郁郁葱葱。

    随行的军部随员介绍:“如果一旦有战事这些树和灌木都会被砍掉清除,这些树木的树干树根还可以作为铁丝网的立柱节省埋立柱的时间。”

    这种工事是用来进行防御战的,可不是随便挖掘一条壕沟就算了,整个防御体系前后三条战壕,战壕之间还有交通壕相连,战壕之下还有防炮洞,物资仓库,弹药库,藏兵洞,运兵支援后勤通信各个线路。

    这样一套防御系统就相当于后世的城墙一样,只不过是把城墙从第三搬到了地下。

    朱慈烺全部参观一下,老实说他对这些东西不是很懂,他能想到的这些军事建筑专家们也都想到了,集合众人智慧的防御工程,并不是他这个外行能挑三拣四的。

    要是后世他懂还能靠着前瞻的眼光来指导指导,但是显然朱慈烺并不是军事专业的毕业生。

    朱慈烺对于战争的认识就是,一旦敌人真的攻打到大同城下,大明也就离完蛋不远了,修的再好又有啥用?要御敌于国门之外。

    但是后世的不肖子孙能把大明祸祸成什么样朱慈烺还真的说不好。

    大明也不是没有被人打到京城然后顽强活下来的例子,而且不止一次这种情况。历史上也有不少因为守住了首都延续了国家。

    大同的防御设施修的不错,按照这个模式京城打算修三圈环城公园,以后城市再扩张的话也会流出环城公园用地。

    这让朱慈烺想起了莫斯科保卫战,正是靠着这一环一环的防线你包围他他包围你,最后确实守住首都真的能改变国家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的命运。

    朱慈烺发现自己的思想有问题,那还犹豫什么!京城的共事要修,不仅要修还要好好修,既要防进攻,还要放生化武器防核武器,虽然这些还很遥远,但是要提前预留好建设用地!

    从大同沿着河谷东进,入宣府回京城,在玉泉宫跟崇祯一家作别之后朱慈烺再次回到北京。

    回来的时候百官郊区跪迎,京城的百姓也纷纷走上街头看稀奇,皇上可是世界上最资深的宅男,很多皇帝一生都没有出过家门一步,即使像朱慈烺这样的一年也见不上几回。

    回到皇宫,并没有堆积如山的公文等着批阅,因为一路上在马车上朱慈烺可是不停办公的。

    时间已经到了三月上旬,中原地区一场春雨如期而至,今年的收成可期,四周的边境除了北疆地区依旧不太平,其余的地方都没有发生千人以上的冲突。

    这个时代的大明太强大了,强大到如果大明不主动找茬,那么别人就不敢找大明的麻烦。

    所以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第二个五年计划审议和孙传庭组阁了。

    这两件事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第二个五年计划审议通过,作为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编制人孙传庭才能顺利组阁实施计划。

    当然最后成不成还是要看朱慈烺的态度。

    大明还是第一次内阁换届,一切都是全新的,规则都是朱慈烺想的,不同于后世民猪国家那一套先选总统然后由总统组阁的放飞模式。

    大明的内阁换届分为很多步骤,第一步就是对五年计划进行辩论,先是逐个部门的辩论,各部大佬跟五年计划制定委员会辩论。

    通过辩论中双方的表现,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印证,一个是实践派有着五年以上的执政经验,一个是计划派,有着系统完善的执政计划。

    孙传庭和朱慈烺就是最好的裁判,能者上庸者下,也就是说各部相可能会换人,但是如果在位的那个足够优秀,获得孙传庭的认可,他还可以再干一届。

    当然如果孙传庭觉得他的五年计划委员会这一个更好,朱慈烺也觉得这个人资历和水平足够胜任,这个部门就进入交接状态。

    这个交接新的部长会跟着老部长进行为期半年的学习,顺便监督老部长完成手头的工作。

    避免出现老人因为心怀不满搞事情,胡乱作为,也避免新手上台不熟悉情况瞎指挥。

    等所有的部长都辩论一遍之后,新内阁会进行一次最终讨论,由赛伯温和孙传庭进行辩论。

    当然这个辩论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一切都尘埃落定,赛伯温也不可能绝地反击,这个辩论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老首相为新人指出问题和不足,避免新人出现不该有的错误。

第一千章要钱的上门

    对于朱慈烺来说,这次换届意义重大,每一步都要慎之又慎,特别是规则的制定上,朱慈烺都是亲自逐字逐句的反复斟酌。

    这将是大明今后内阁构架的核心,防止权力过度事情出现不必要的扯皮和阴谋的发生。

    而朱慈烺的每一个决定都是以后皇帝的前例,朱慈烺虽然没有想搞什么万世不易之成法,也想为大明为地球铺平这飞跃的道路。

    按照朱慈烺估计,大明如果完成了全球大一统,以大明的发展速度,只要在地球资源枯竭崩溃之前把手伸向宇宙。

    那么无限的资源无限的能源就能让以大明为核心的地球发展万年,成就真正的万世王朝。

    毕竟蒸汽机都出来了,两百年内完成飞往宇宙的雄心壮志不难吧?

    三月底,最头铁的沙俄也派出了使臣,虽然战斗民族以头铁著称,但也不是没有服软过。

    最关键的,说好的大家一起打大龙,结果开团的时候就他自己,所以沙俄一边骂娘一边撤退。

    朱慈烺也是被沙俄这几年搞得烦躁的厉害,北疆的战报就没有停过。

    也让他终于认识到,有些天赋的东西,不是靠勇气就能一夕磨平的,后世有人说人类适应寒冷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大明即使最北方的人也不过是宣大,以前辽东也有不少人,但被野猪皮几代人祸祸之后,剩下的也不过百十万的样子。

    关键东北地区跟真正的西伯利亚还是有点距离,那里冷是真冷啊,虽然不至于带着打屎棒出门,但裸露的皮肤十几分钟就能给你冻伤。

    加上现在大明要缓一手,好好的积蓄一下力量,也没有继续争夺中西伯利亚的计划。

    所以双方在友好的氛围下重新划分了边界,以勒拿河和北海城为界,大明用于实际占领区,而沙俄退回到河西,双方不在互派冒险团和赏金猎人。

    具体的疆界和协议还有的谈,没有个几个月半年是别想最后定稿。

    倒是因为这个消息定稿,北疆的赏金猎人一片哀嚎,原本说好的大发展,说好的赚大钱的机会变成了和谈?

    不少人这次干脆提前回家打算另谋出路了。

    卢象升今天就是来找朱慈烺谈这个事情的:“总之,北疆赏金猎人是以后大明往西进攻的有效补充,如果因为政策的变动消失,以后再想聚集又要重新培养。

    这不仅更浪费钱,还浪费时间,所以军部认为,可以多发布任务,让这赏金猎人看到希望继续活跃在北疆。”

    朱慈烺敲着桌子:“那就多发任务就是了,北疆还是有很多机会的,无论是野兽皮毛,珍贵药材,砍树伐木等等都能挣钱的,这些人为什么只盯着杀人这一个?

    还有北疆的垦殖公司招人不仅给的待遇更好,土地给的也多,为什么这些人不选择留下来?”

    卢象升倒是实在:“因为冷,不要说北疆的人,现在东北有不少人解决了温饱之后都想着南迁呢!”

    大明的土地多了,好地都种不完,谁还愿意跑到这寒冷的边陲,人烟还罕至,这样的地方挣钱还好,不挣钱,大家立马散了。

    谈判进行中,双方大战没有,谈判的主要问题就是双方互派的骚扰,如果大明这边不结束赏金猎人悬赏,那谈判就没有意义了。

    这些边防的悬赏任务一取消,那赏金猎人的收入就少了一大块。

    朱慈烺知道卢象升到这里说这些,是想要钱的,赏金猎人公会挂靠后勤部,不过结算资金并不算军费里面,而是由皇明商号另外支付。

    这一部分钱每年一千多万的样子,不是大家不能杀的更多,而是沙俄每年也就派出十多万人。

    这些人还是沙俄人和一些其他附庸民族的人的合计人数。

    就这一年十多万,沙俄就有点吃不消,这不是人口够不够消耗的问题,而是去多少死多少太消耗士气了。

    一千多万可不是小数目,特别是预算已经拨付之后,几百万军部还能挤一挤,养活十几万赏金猎人的资金,军部真的挤不出来。

    李通已经进入半退休状态,所以卢象升只能厚着脸皮来找朱慈烺了。

    朱慈烺敲着桌子:“本来这个钱省下来是准备修铁路的,要是拨付出去,那通往北疆前线的铁路还修不修?”

    卢象升躬身:“铁路确实重要,但是这赏金猎人的事情也关系重大啊?陛下锻炼出来这些人不容易啊!”

    朱慈烺摇摇头:“北疆虽然不需要太多的赏金猎人了,但大明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西南的雨林,非洲的草原雨林,新大陆的山地和草原,这些地方都需要他们。

    就算北疆机会少了,新大陆北方大明还占着不少地盘呢!甚至都从太平洋通到大西洋了,那边需要人探索,需要人去清缴总能消化一部分吧?

    这样吧,给赏金猎人公会北疆公会今年追加五百万的款项吧,大明总不能都养着,摊子铺的大着呢!

    就赏金猎人这一块一年开销都有两三千万两,别总惦记着从朕手里扣钱,你们军部该想想怎么省钱了!”

    卢象升低着头:“要是想省钱只有裁军或者减少训练或者减少新武器装备的购买了,陛下觉得我们从哪方面着手?”

    朱慈烺挥挥手:“先这么着吧,赏金猎人公会不是允许各商会发布任务么?怎么会养活不了这些赏金猎人?”

    朱慈烺明明记得异界上佣兵工会一个个都是吊的飞起,个个都是大陆三大势力之一。

    怎么到了大明这里赏金猎人公会就必须要他拨款来养活没有战争任务这些人都要解散回家?

    朱慈烺有点后悔,好像下一个五年计划步子迈的有点大了,以至于手里的钱又开始捉襟见肘,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开工的大型项目竟然有一千个。

    明年的预算不仅顶格拉满还是按照乐观的预计来的,而皇明商号这边也是各种投资不断,军费开支也打算起飞一波,毕竟说好了,十年培养三千万可战之兵的!

第一千零一章吃货的思路

    为啥一没钱朱慈烺就想消军费?这不是明摆着么,军费是大明第一大支出,所谓开源节流,这节流自然要从最大的开支上节流才能立竿见影。

    可惜的是,这根朱慈烺统一世界的计划不符合,想要十年后有实力开世界大战,这十年军费不仅一分都不能减,甚至还要一年一个台阶的涨。

    有些人觉得皇上这么年轻为啥这么急着打仗?十年生聚十年报复,二十年之后大明稳压世界,到时候开战,岂不是妥妥的横推。

    但是朱慈烺始终觉得时不我待,想想今年十七岁,十年之后开战,朱慈烺二十七岁,世界大战没有人会觉得十年能打完吧?

    就是十年打完,朱慈烺也已经三十七岁了,十年打完仗,十年的时间扫平各种大规模叛乱抚平人心这些都按照最优解来算。

    四十七岁的时候,大明才能进入真正的稳定期,然后继续统合世界的资源进入高速发展。

    在十年之后大明一方面要解决世界资源分配不均,一方面要消减藩国土地,运气好操作得当,能搞个温水煮青蛙,五十七岁的时候把大的藩国都消灭。

    然后调整大明的各种大政方针,准备六十岁退位,因为这个时候太子已经四十三岁了,再不让,太子都该造反了。

    或许太子造反比朱慈烺想象的还要早,毕竟人心是最难测的。

    更不要说例数历代君王的寿命,活到六十岁的都不多。

    这还是最好的打算,要是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那么整个计划都会无限期延长,朱慈烺无法想象如果给后人留一个没有建好的大明,后人会给他祸祸成什么样?

    卢象升也知道皇上也就是说说,天天嚷嚷着要消减军费,每次军部伸手要钱,皇上一般都会给点,这要是换成内阁,想都不要想!自己去找皇明银行借钱去!

    卢象升退出去,陈玄进来了:“皇上,京城到天津的电报线路已经通了!特地来跟你报喜1

    朱慈烺也开心了,这可是真正的高科技,不,对于欧罗巴来说这就是黑科技:“试了么?第一条消息发的是什么?”

    陈玄没想到朱慈烺会问这个,这会就尴尬了:“京城发的是你好我是烤鸭,天津回的你好我是煎饼果子”

    朱慈烺气的点了陈玄好几下,憋在嘴里的话愣是没有说出来:“这可是第一条商用电报线路!,会载入史册的!会上教科书的!

    这以后学生翻开书本,第一条商用电报的第一个消息是什么?烤鸭!煎饼果子!亏你想的出来1

    陈玄缩着头:“奴婢知道错了,这不是没有想到么?要不我回去让他们别乱写?”

    朱慈烺挥挥手:“算了,历史就是历史,你也难得在史书上露一把脸,吃货就吃货吧?”

    说道吃货朱慈烺想起来了:“你不是搞了一个美食大赛么?怎么样了?”

    陈玄一聊这个整个人眼睛都闪着光,才思入泉涌:“上次陛下建议的美食街给了奴婢很大的启发,回去之后奴婢琢磨着不能年年如此浪费人力物力的举办一场比赛。

    怎么才能既挣钱,又能评选出大明最好的美食呢?

    奴婢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首先就是各县建立大明美食街,这个美食街的入驻要求是全县人气最高的美食和纳税最多的美食商户各一半共一百家。

    这些商铺入驻之后推出各自的特色美食,以供百姓消费,其中以客流量和店铺流水综合考评,最差的十家淘汰,最好的十家晋级!

    晋级之后,在各府创办美食城,这个美食城一半是该府下面的县城晋级的商铺,另一半依旧是该府最有人气的美食和纳税最好的美食各自占一半的一半。

    府级的美食城跟县里一样,最好的十家晋级,最差的十家淘汰。除了这个淘汰制度之外,县级的前十名如果出现变动,那么府级的该县店铺也会被淘汰。

    用这个办法激励大家追求上进。

    府级之上就是省府,一样是这样的评选方法,最后再把所有省府前十名的商铺一起集中在皇明美食城,最后评选出前一百名每年举办一次大赛,由奴婢亲自品尝,最后定下大明第一御厨的名号。”

    朱慈烺已经相当无语了,这个陈玄还真的把吃打造成了一个产业,你还别说这样一搞,这样的美食街美食城之类的想不繁华都难。

    朱慈烺可以想象,以后再去一个地方旅游,再也不用担心被那些假美食街和假美食忽悠了,直奔大明皇家认真的美食街。

    这不仅是挣了一份当地人的钱,将来这也会是各地旅游的一张名片和游客必去的打卡景点。

    这可比后世又是造古称又是造商业街又是造游乐园啥的有用多了,吃谁不爱。

    出门干什么不就是吃喝玩乐么!陈玄这一个办法好!不过最后陈玄亲自品尝?凭啥?

    朕还想尝尝呢!这可是全大明每年最厉害的一百种美食,朕不能错过!

    朱慈烺开口说道:“这个想法可以试试,但是一定要注意公平,选出来的一定是当地最有特色的最好吃的美食,不能因为跟钱挂钩之后就出现舞弊贪污的事情发生砸了招牌1

    陈玄咬牙发誓:“陛下放心,就是其他事情不干了我都会把这件事办好,谁敢搞死我亲手把他的头拧下来1

    朱慈烺脸一黑:“你说啥1

    陈玄连忙张嘴:“奴婢知错,奴婢的意思是说,奴婢一定先把其他事情办好在推进这件事情1

    朱慈烺嗯了一声没有跟他计较:“还有就是卫生,美食街最终要的就是卫生,环境卫生,食材卫生,人员也要卫生,要是出现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当地主要负责人将严肃追责1

    陈玄拍拍胸脯:“陛下放心,奴婢一定会经常去各地美食城巡查,一旦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奴婢拒不姑息1

    朱慈烺幽幽的问道:“靠你一个人能看多少地方?你真是为了巡查去的?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你要是敢乱来看朕怎么收拾你1

    陈玄缩了缩脖子:“好1

    朱慈烺最后交代到:“决赛只有你主持显得有点不上档次了,对品牌形象不利,这样吧,这次决赛由朕和太上皇亲自主持,你就负责尝菜吧。”

    陈玄对于主持不主持倒是无所谓只要能吃就行,尝菜岂不就是先吃,立刻高兴的答应下来。

第一千零二章皇明商号变了

    朱慈烺发现自从让陈玄担任这个皇明商号大总管之后整个皇明商号就变得不正经了起来。

    上一次有这样的感觉还是上个月,朱慈烺路过的大同的时候去看禁卫军第二师的食堂的时候竟然发现官兵的伙食明显改善了!

    当然这个改善不是说多花了多少钱,而是显然这些饭菜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

    主食米饭、面条、馒头、包子、饼、饺子任选,肉菜以往就是什么多就吃什么,例如草原上就是羊肉为主,平原上就是猪肉为主,海边就是海鲜为主,山区的就是野味,实在偏远的甚至以罐头为主。

    而现在的军队伙食,鸡鸭鱼肉俱全,士兵可以任选,每个士卒每天至少要吃一个鸡蛋的标准也变成了蛋花汤、蒸蛋、炒鸡蛋、煎蛋和水煮荷包蛋等等多个选择。

    汤类的也是从以往的一两种变成现在的十多种,那可谓是丰富多彩,让朱慈烺感觉仿佛置身于高校食堂还是私营高档食堂那种的感觉。

    以前朱慈烺最担心的是士兵们吃不吃得饱,餐食有没有被克扣,这才是他经常检查军队伙食的原因。

    现在看到这种吃法朱慈烺忍不住问:“会不会浪费?”

    军官的解释让朱慈烺很满意,对于军队来说当然不存在浪费了,吃饭排队去,这个排队的先后顺序就是根据他们平时的训练考核等等的成绩来排的。

    简单来说训练考核的好,进入的早随便选,随便吃想吃啥有啥,要是训练考核不好,只能吃人家选剩下的。

    当然即使训练的不好,营养均衡还是会考虑的,最后剩下的才是炊事班的人吃,吃的时候也要考虑考虑这个菜为啥剩下的最多,到底是什么问题?

    这样一来炊事班岂不是太可怜了?没关系,炊事班岗哨等等地方的兵,一般都是大明军队中爱偷懒的,平时训练不积极的,打仗腿软的等等。

    再说了,要是让炊事班天天大鱼大肉管饱,那还不所有士兵都想往炊事班挤,那还打不打仗了。

    这是驻军的伙食变化,部队野战食品也有了新的变化,口味变好了,哪怕吃了好几年的营养棒,就是那种有盐有糖有肉的那个。

    以前为了追求快速的补充营养,都是混在一起,让士卒吃那种甜不甜,咸不咸的棒棒。

    现在陈玄给它进行了一个小改进,变成了双色棒,白色的是甜的,红色的是甜的,虽然还是那一根棒子,还是那些配料,这样一改之后,士卒可以选择先吃和后吃,不至于串味,这个深受士卒喜爱。

    其余的行军干粮也都有改变重点是增加了加热功能,甚至连泡面都搞出来配发了。

    军队的泡面可不是红烧牛肉面只见红烧不见牛肉,那牛肉包里,一包泡开牛肉能占据一碗面的三分之一的量。

    陈玄还给每个士卒配发了铁皮饭盒,这个是以前没有的,当然以前也没有那么多钢,也没有这么厉害的轧钢冲压机械。

    自从大明的扎钢轨的轧钢机研究成功之后,这种轧薄铁皮的轧钢机就变得一点难度都没有了,冲压机也是,大明的造币厂就能养活冲压机厂不断搞科研了。

    所以给士卒配备不锈钢盒饭的条件已经成熟,只不过朱慈烺没有想到罢了。

    经过陈玄这么一搞之后,朱慈烺意外的发现,大明新军的满足感突然增加了,百姓参军的热情也增加了,而且这些军用食材和军用烹饪工具的销售也变的更好了。

    其实不仅仅是军用食材销量变好,陈玄掌管皇明商号之后,只要是跟食品有关的行业都增长了不少。

    例如皇明牧业的招牌产品‘火锅底料’以前只有一种料包,为了方便长期保存和遮盖味道不好多放了盐和辣椒。

    老百姓买回去之后只能多加水,稀释盐分。但是那里面的辣椒对于不吃辣的人确一点都不友好。

    陈玄改进了配方,一口气推出了十种不同的火锅底料包,重辣、中辣、微辣、清汤、菌菇、海鲜、牛肉、羊肉、独享包、皇室包。

    其中前面六种跟以前一样面对的是低端百姓,里面虽然也都有羊肉,但是数量不多。后四种主打的是高档其中牛肉锅底和羊肉锅底里面都是大块的牛肉羊肉,羊是产自蒙古的绵羊,牛则是新大陆的牛。

    独享包更是创新的发明了小包装,外面玻璃罐,里面是一个个牛油纸包着的牛油块。买的时候可以一起买一罐,也可以一次买一小包,非常方便。

    最后的皇室包则是一种噱头,实际上就是里面放了鲸肉、鲍鱼、海参、鹿肉、鱼翅等等高档食材的火锅料。

    说好的皇室包,从发明到现在朱慈烺是一次也没有吃过。

    除了火锅底料之外,皇明商号经营的各种各地特产熏肉咸鱼等等也都有了创新,口味更多品种更全,以前被朱慈烺停掉的野生动物捕杀又被陈玄申请放开。

    陈玄还创新性的让皇明造船研制了内河飞鱼快船加蒸汽船双动力船,把各地食物转运距离增加了百分之五十以上。

    朱慈烺万万没有想到,大明蒸汽船的第一次大规模普及竟然是用来运输吃的!偏偏这个生意还做的不错。

    这些好不能够体现陈玄的才华的话,有一件事让朱慈烺都佩服,陈玄竟然能把锦衣卫开的赔钱的饭店青楼这些产业都给扭亏为盈了。

    饭店能扭亏为盈朱慈烺不意外,对于吃货陈玄来说,那见过的饭店是海了去了,随便看看就能知道问题所在,随便指点一下就能让锦衣卫知道问题出在哪。

    但是你一个太监,能把青楼这种生意也搞得有声有色,这就让朱慈烺佩服了!

    仔细问了才知道,陈玄还是从吃上面入手,办法只有一条,楼里不在给姑娘们管饭了!传统的观念里,谁去了那种地方是为了吃饭呢!

    但是如果楼里的姑娘非要让你请她吃饭呢!你看,‘妈妈们抠门到了极致,接不到客人就不给饭吃,奴家饿的好辛苦,好心的大官人能给伦家买一份鲍鱼捞饭么!’

    那客人还不乖乖掏钱!

第一千零三章辩论进行时

    大明工业部部长徐振刚站起来拱手:“陛下,给位同僚,我认为过分激进的追求钢铁产量对于国家是没有益处的。

    尤其是在皇明钢铁已经有扩产计划之后,内阁继续投资建造钢铁中心,这是不明智的。

    第一就是重复建设对资源的浪费,皇明钢铁建造了四大煤铁中心,八个核心钢铁城市,基本上囊括了百姓对于钢铁的需求,内阁投资钢铁产业明显是重复建设。

    第二就是技术劣势难以追赶,皇明钢铁在技术上,科技上,乃至整个体系的联动上都是不可挑战的庞然大物,发明了十多种钢材和八种以上的铁。

    而内阁若是投资钢铁厂,这些都要从头研究,你在进步,皇明钢铁也在进步,而且皇明钢铁的体量更大,技术人员更多,进步的更快。

    第三就是与民争利,内阁既没有技术,也没有基础,建造钢铁厂只能跟民间钢铁厂争夺市场,不能像皇明钢铁那样依靠新发明争夺新市场,这无疑是与民争利的恶政。”

    徐振刚是在赌,他下不下台最后还是皇上说了算,所以他从这个角度切入,就是想获得陛下的好感,反正要是他继续执掌工业部,那么内阁绝对不会插手生意上的事情,至少他们工业部不会插手。

    徐振刚坐下之后,负责第二个五年计划工业计划的王明芳站了起来:“陛下,各位同僚,我的观点跟徐相的正好相反。

    工业部引领大明工业的发展,要具有前瞻性,工业部投资钢铁工业不仅不会与民争利,也不会跟陛下争利。

    首先第一条,工业部投资怎么可能盲目投资?自然是急百姓之所急想朝廷之所想的投资。

    民间资本闻利则蜂拥而至,遇到难题就一哄而散,大明并不是只有四大煤铁工业中心和八大钢铁城市附近的市场有钢铁需求。

    大明幅员辽阔,缺少钢铁的地方还有很多,例如川蜀,例如西北,例如蒙古,例如北海北疆,还有南洋、南大陆、新大陆、非洲等等这些地方都有钢铁需求。

    但是民间资本只愿意投资例如川蜀这样有人口,有市场,交通配套成熟的地区和南洋等等运输方便的地方。

    像西北、蒙古、北海、南大陆、新大陆、非洲这些地方确鲜有人投资办厂。

    而皇明钢铁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发展四大煤铁中心和八大钢铁城市上,并没更多的精力去关注这些小的市场。

    内阁就是要填补这些空白,完善大明的工业布局,这些地方连钢铁厂都没有和谈与民争利,这些地方皇明钢铁照顾不到又怎么会损害皇明钢铁的利益?

    再说科技优势,陛下早就已经把粗钢配方授权给各民间大厂,这证明陛下心胸是开阔的,是站在整个大明的利益整体考量。

    所以各钢铁厂拥有了自己的炼钢技术之后,也进行了各种有益尝试,民间并不是一无所有,不少钢铁厂也研制出了不少优秀的配方。

    内阁需要的不是大而全,初期只需要小而精的精通一种或者几种钢材工艺,这个可以通过联合研发,可以通过购买,甚至可以寻求皇明钢铁的支持等等办法来获得技术。

    只要能养活自己,自然就能慢慢发展壮大,然后把更多的利润投入研发,皇明钢铁引领大明未来,内阁补充这些市场缺口的同时还能鼓动百姓往需要的地方投资岂不是一举多得。”

    大明四大煤铁工业中心分别是京津工业区、松南杭长江工业区、珠江湾红河湾双湾工业区、大孟加拉湾工业区。

    而八大钢铁城分别是永平、邯郸、莱芜、鞍山、马鞍山、佛山、红河、孟西八个,八分城市,五个位于四大工业区,剩下的邯郸和莱芜因为开发早,鞍山则是因为储量大。

    皇明钢铁目前主要的精力都集中在这些地方,而其余地方则开放给民营经营。

    但是像西北等地方,要路没路,要人没人,他们确实不敢盲目投资,皇明钢铁又觉得开发这些地方投入和回报比例还不如在四个工业中心继续建炉子高。

    实际上朱慈烺并不反对内阁参与商业竞争,也确实跟王明芳说的一样,内阁能填补朱慈烺想要搞确没有精力搞的地方。

    例如包头这个地方,后世的包钢可是重要的特种钢生产基地,普通钢材产量也很大。

    关键是以后铁路从这里往北之后,包头的钢铁能就近支援整个蒙古和北海地区,往北更是能直达北疆城。

    这一块现在看着无力可图正是因为交通问题,民间资本肯定想着等路修通在搞。

    只有内阁或者皇明钢铁这样的庞大资本集团才能不计较一时得失,在那里扎根打基础。

    还有西北也是一样,轮台城和哈密城附近都发现了煤铁矿,一样是短期收益不高民间不愿意投资。

    其实西北地区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以后大明往中亚这里一定会大发展,战争一定需要大量钢铁,但是民间资本怎么敢保证十年之后战争开启朝廷一定会从他们手里买钢铁?

    谁又敢肯定十年之后一定会开战?就算开战就一定从这里开始?

    但是这些对于内阁来说都不是事情,首先皇明商号的采购内阁可以谈,就算军部不用,西北地区那么大的地方,以后进军中亚,内阁总需要投资吧,有钢铁需求先从自己厂里买那是肯定的。

    而十年时间民间资本不愿意进行那么长周期的投资,内阁确无所谓,内阁等的起。

    其实这一切计划就是在朱慈烺授意之下制定的,朱慈烺怎么会反对?徐振刚的算盘显然是打错了。

    朱慈烺还希望内阁的钢铁厂能像一条鲶鱼,搅动皇明钢铁一家独大的局面,垄断既代表着丰厚的利润,同时也代表着体制变得臃肿官僚化,主观能动性下降,创新性减缓。

    而内阁这些年改革之后,已经开始适应了量入为出的预算模式,以后内阁的钱越来越多,自然不止搞一些行政事物,投资一些项目,让钱生钱,同时还能降低执政成本岂不是更好。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868/ 第一时间欣赏统计大明最新章节! 作者:怕起重复所写的《统计大明》为转载作品,统计大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统计大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统计大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统计大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统计大明介绍:
一个强大的帝国必须能提供至少2000项关于国家的统计数据。
如果崇祯对于自己的国家了如指掌,那他的结局一定是另一个模样。统计大明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统计大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统计大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