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统计大明TXT下载统计大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统计大明全文阅读

作者:怕起重复     统计大明txt下载     统计大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技术壁垒的尺度

    朱慈烺还考虑过这样一种形式,后世为了遏制华夏的发展,欧罗巴人和丑国采用了封锁加解封的双重策略。

    对于华夏没法掌握的技术,采用封锁,对于华夏将要掌握的技术进行解封倾销,使得这边的相关产业没有发展的机会,最后达到掌握科技制高点的目的。

    大明要是也采用这种办法,那么欧罗巴的蒸汽机研究生产企业绝对是连饭都吃不上的。

    但相对于遏制其蒸汽机研究产业,大明更重要的是遏制对方的生产力发展,蒸汽机可不只是一件商品,他更是一种生产工具。

    既然能够通过战争解决问题,抢的来的东西为啥要好好跟你谈?

    现在欧罗巴已经偷师到二代半到三代左右的蒸汽机技术,大明也是时候全面开放这个技术,当然这个全面开放到底是限制再那些范围就要好好研究了。

    翻看内阁的计划:“你们的意思是包括藩国在内所有的大明以及大明的藩国都开放蒸汽机使用和生产限制?”

    吴启晨拱手:“是的,陛下,内阁觉得既然藩国在将来的战争中对大明有辅助作用,那么大明加强藩国的实力,也就相当于加强了自己的实力。

    当然这个解除也是有限制的,例如开设制造厂的必须是大明公民,雇佣的技术工人也必须是大明公民,而且这种蒸汽机也不许流向大明和大明藩国以外的地区,否则严惩。”

    朱慈烺敲击着桌子,这个决断还真的不好下,藩国虽然现在是跟大明是一条战线的,以后还是不是一条战线就不好说了,这人是会变得,尤其是藩国那么多王室多少人舍不得自己的权力对大明防备甚深。

    不过从目前来看,大明的藩国已经好久没有增加了,自从大明击败莫卧儿之后,再获得的土地都是直接纳入版图,不在扶持当地的藩国。

    大明现在的藩国主要就是高丽三国,倭国六国,中南半岛还剩下阮氏、占城、大城和最南端的柔佛王国。

    苏门答腊岛上有亚奇国,巨港国,爪哇国,吕宋那边还有苏禄国,婆罗洲岛的马打蓝王国,文莱王国,北婆罗洲王国。

    还有就是南亚的锡兰王国,总共二十二个藩国。

    一千还有黎氏、莫氏、小琉球和缅甸四个,小琉球是自己归附了,黎氏和莫氏因为大明缺粮食的时候主动露头被大明吞并了,缅甸因为作死被大明兼并了。

    十多年的时间,就兼并了这个四个藩国,然后就引起一部分藩国警觉,这要是按照这个速度,大明要兼并所有藩国那还不要五六十年。

    再说了,就算兼并了,这些藩国也未必跟大明一心不是,就像现在大明有那么多国土,也未必是所有人都跟大明一心。

    更多人是畏惧大明的武力,不敢反抗罢了,也有一部分是因为大明的低税收和稳定环境。

    但是当一些年过去之后,有些人把这种稳定当做理所当然的时候,商人的欲望是填不满的,现在的税收是百分之十几,看着不多,但是商人多花一分钱都嫌多。

    将来这些地方的异族或者当地成长起来的二代三代汉人,时间久了野心生出来,各种闹事都是不可避免的。

    技术的扩散容易,扩散之后想要再收回来就难了。

    看着大明现在是占尽优势,好像只差临门一脚,随时都能跨入电气时代,但是这个时间是二十年还是三十年,谁也不知道。

    而且后世那么多蒸汽朋克信仰鬼知道蒸汽机的发展极限在哪?

    万一这二三十年大明技术跨代没有完成,其他地区的蒸汽机技术又追赶上来,那大明岂不是随时都有内乱的风险。

    所以这个技术扩散朱慈烺是谨慎的。

    对于吴启晨,朱慈烺没有必要瞒着:“朕觉得这个全面放开做好限制在关内地区为好,关外之地和藩国地区应该依次放开。

    这取决于他们的汉化进程和忠于大明的程度。

    这个也是机械扩散的过程,机械加工行业有其特殊性,它并不是普遍撒网的普惠型效果最好,相反机械加工乃至整个工业,必须集中集中再集中,全产业链集中在一个地区,这样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

    大明先推动关内地区的工业进步,然后等关内技术升级之后再把落后的产业向外扩散,这个才是正确的道路。

    而且保持关内地区的工业优势,科技优势,文明优势,这样才能形成大明的向心力,这个才是核心。”

    吴启晨想了想:“那么陛下应该在‘江河四湾’区进行全面的放开,这个不正是陛下希望打造的六个工业集中地么?”

    朱慈烺敲着桌子:“大明虽然有江河四湾这个概念,但是确并没有给这些区域划分清楚边界,如果想要在这些区域都开放蒸汽机和机器加工工业,那么大明首先就是要明确这六个区域的范围。

    还有就是,这六个区域中,并不是所有的区域都是大明公民占据优势,渤海湾区,长江三角州杭州湾区,珠江红河大湾区这三个区域公民人数占据绝对优势,其又属于关内。

    但是剩下的孟加拉湾,几内亚湾和密西西比河河口区这些地方大明公民并不是占有绝对多数,控制技术扩散的难度就太大了。

    所以综合来看,关内全面开放,孟加拉湾、几内亚湾和密西西比河区三个地方有限开放这个才是好。”

    吴启晨没有立刻回复,想了一会问道:“那么陛下完全可以进行技术代差式的开放,例如关内全面开放到第三代,而关外开放到第二代。

    这样一来即使泄密,对于欧罗巴来说,这些技术也已经是他们掌握的技术,没有什么价值,也能促进当地的工业发展。”

    朱慈烺沉吟了一会:“那就先按照这个拟定一个计划吧,朕这段时间再想想。你还有什么事情么?”

    吴启晨弯腰:“陛下,还有就是关于捕鲸的事情,大明工业增长太快,这导致用于润滑的鲸油一直有缺口,目前的鲸油产量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如果全面开放大明需要捕杀更多的鲸才行。

    但是陛下当初做出限制,大明捕鲸也一直都是皇明商号在做,臣请开放。”

    无弹窗

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全面开放

    听到要开放捕鲸朱慈烺又皱眉头了:“现在大明每年的捕鲸数量已经上升到了十万只了,如果继续增加,会不会破坏海洋的生态平衡?”

    吴启晨摇摇头:“应该不会,按照生态环境司和统计部的估算全球鲸的数量应该有两千万只,大明每年捕鲸十万只占据总群数量的百分之零点零五,并不会对总群数量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而且随着西方机械工业的兴起,还有鲸油灯的推广,近几年欧罗巴的捕鲸业也初现繁荣,大明如果不抓等价格上升之后,自然由欧罗巴人填补这一块的空白,到时候他们无节制的滥捕才是真正的生态灾难。

    再次目前大明远洋捕鱼业发展非常的迅速,鲸又是海洋的顶级掠食者,每一只鲸一年吃掉的鱼类足够养活上千人口。

    通过捕鲸限制鲸鱼的数量能够一定程度上减缓海洋鱼类资源消耗速度。

    这就相当于一次海洋生态系统的再平衡,不仅不是坏事而且还是好事。”

    朱慈烺有些不满:“你这就有点强词夺理了吧!杀了更好?人家在海洋中又没有招惹你!”

    吴启晨躬身:“陛下,按照大明远洋捕鱼的增长速度,海洋的生态平衡必然被打破,如果大明不大规模捕鲸。

    大明的渔船也在捕鱼,海洋中的鲸也在捕食鱼类,那么鱼类消耗枯竭的速度就会加快,最后鲸鱼也会因为食物不足饿死。

    想法大明有意识的消减鲸鱼等顶级掠食者的数量,这样就能促进海洋鱼类的保护,减缓他们的消耗速度,这给其它鲸和鱼类提高了生存几率。

    所以从这方面来看,大明合理的开放捕鲸业是有益无害的。

    而且从目前的石油研究进度来看,最多十年的时间,大部分机械润滑油都将被石油替代,到时候大明就不必在海洋中索取那么多的鲸鱼。

    到时候没有了需求,陛下再想保护完全可以禁止捕鲸,或者减少捕鲸,让鲸鱼的总群再缓慢恢复。”

    朱慈烺敲着桌子:“那么你们觉得每年开放捕杀多少合适?”

    吴启晨躬身:“每年一百万只以内是比较合适的数字,十年的时间让海洋中的鲸的数量减半,随着海洋捕鱼的发展,这个数字最符合海洋的承载能力。”

    朱慈烺摇摇头:“那要是欧罗巴这些年也开启大规模捕鲸怎么办?大明杀一半,他们在杀一半,那海上的鲸可就没有了!”

    吴启晨抬头:“陛下,四年之后战争一旦开始,欧罗巴人恐怕没有多余的精力投入海洋捕鲸行业吧?

    十年之后大明可能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海员进行大规模的捕鲸,这十年即捕鲸又锻炼了水手,何乐而不为。

    等到战争结束,每年捕鲸多少,谁可以捕,那还不是大明说的算。”

    朱慈烺想了想:“那么朱姬润那边怎么说?桂喜,去吧朱总管喊来。”

    朱姬润来了之后,吴启晨又把开放捕鲸业的想法跟朱姬润说了一遍,朱姬润沉思了一会躬身:“回禀陛下,这个事情利大于弊。

    现在皇明捕鲸这一块一年十万只,平均每只鲸能赚取一百两银子,这些大多都是依靠鲸油,鲸骨还有各种深加工获得。

    而真正的捕捞这一块利润并没有那么肥厚,开放捕鲸之后,虽然皇明商号捕鲸这一块不能继续垄断,但是在深加工这一块皇明商号还是有非常大的优势的。

    再有就是卖装备,卖耗材这个又是一大笔收入,目前大明能捕鲸的船只有皇明商号有,鲸枪浮桶等等对应工具,捕捞技术分解技术储存技术等等这些也只有皇明商号有。

    到时候皇明商号又能赚一笔。

    再说了,即使开放了,皇明商号作为老手,捕鲸又不是停止,这根本没有减少皇明商号的收入,反而增长了一大截。

    即使十年以后,鲸的数量降低到一个合理的程度,大明禁止其他人捕鲸皇明商号依旧可以继续更谈不到损害利益。

    所以臣觉得这个没有问题,甚至可以鼓励。”

    朱慈烺没有想到自己的担心竟然是多余的,真可谓一语点醒梦中人,一直以来朱慈烺最怕的就是开放捕鲸影响皇明商号的收益,所以上次讨论过一次最后不了了之。

    毕竟皇明商号紧紧依靠捕鲸这一块的收入就达到两三千万两白银,可不是个小事。

    要是早知道开放捕鲸不仅不会亏钱还会大赚一笔,朱慈烺早就这么干了。

    确实这个时候吴启晨提出开放捕鲸是最好的时机,一个是大明工业的需求增长,另一个是大明需要更多的海员海军,再有就是为了平衡海洋生态。

    最后就是欧罗巴人就算反应过来想下手,等他们出手的时候大明已经占据主动,等到他们开始发力的时候战争又进行到关键时刻。

    既然好处那么多朱慈烺还有什么理由反对呢!

    朱慈烺大手一挥:“那就拟定一个方案吧,但是要注意几点,不可滥杀,不可杀幼鲸,鲸鱼繁殖期也不要杀,同一个鲸群一次不可捕杀过半。

    而一个鲸群到了一定数量之后,就不可继续捕杀,要给他们留下能生存繁衍的最低总群数量。”

    鲸是哺乳动物,需要浮出海面换气的,一个鲸群如果捕鲸船想,可以杀光杀绝,正是因为鲸鱼需要浮出海面换气。

    如果不加以限制,朱慈烺可以想到这些人为了钱会干出什么事情来。

    当然就算是限制,一些悲剧也不可避免,总有人做事不留后路不留余地。

    吴启晨拱手:“计划好制定,但是怎么监督呢?是举报有奖?还是派驻监督员?还有惩罚怎么惩罚呢?”

    朱慈烺想了想:“参考赏金猎人团制度吧,捕鲸船队派驻一个监督员,也要设立有奖监督,违反轻者罚钱,众则发往北疆荒岛。

    这个也是为了限制数量做准备,即使开放捕鲸也不可滥捕,必须有完善的计划,每个捕鲸队捕杀多少,在哪里捕杀这些都要制定好计划,最大可能的减少对生态的破坏。”

    无弹窗

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朕的烦恼你们体会不到

    朱慈烺感觉自己套话说的飞起,果然这皇上一当立马档次就上来了,十年皇帝生涯朱慈烺最大的收获就是爽。

    老婆一大堆,还都是年轻漂亮的,吃的是全天下最好的厨子每天精心挑选的,穿的是全天下最好的绣娘一针一线秀出来的。

    对于朱慈烺来说这可能就是一件普通的衣服,对于绣娘来说,这可就是一生最大的事情了,一针一线都要反复斟酌,错了一点不至于掉脑袋那也是事业的一个巨大污点。

    每天各色美女变着法子的讨朱慈烺开心,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这样的生活当真是给个神仙也不换。

    再想想自己才二十多岁,这样的生活还能享受四十年以上,那心里还不美滋滋。

    其实朱慈烺并不快乐,十年的帝王生涯,出宫的次数虽然说不上屈指可数,那也没有超过五十次,而出京城的次数那真是屈指可数了。

    就算是再宅的宅男也没有朱慈烺这么宅了吧,虽然他的家大一点,人多一点,但是人在一个地方呆的久了总想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

    尤其是朱慈烺辛辛苦苦把大明治理的这么好,最想干的事情就是想出去好好看看,看看大明的江山看看大明的百姓。

    为啥人家能戏说乾隆,能康熙微服私访记,他朱慈烺就只能天天窝在皇宫里批阅奏折?

    女人是多,但是女人多也有女人多的烦恼,例如后宫争宠,这个是避免不掉的,一大堆女人聚集在一起,每天除了吃饭之外剩下的事情就是研究皇上了。

    朱慈烺以前也让她们养花种草,甚至经商开厂,但是时间久了之后发现这些事情最后都成为了外戚的产业。

    外戚干政是大忌,外戚权利过大也是大忌。

    朱慈烺虽然已经早早的立了太子,但是这宫廷斗争,夺嫡争位的事情没有一天停止。

    关键就是这个时间太久了,千日防贼的事情朱慈烺在干,甚至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防贼的事情也要干。

    但时间太久了之后,人家什么事都可以慢慢的干,几十年的时间死士都培养几波了,忠心的鹰犬也安置了不知道多少。

    甚至花几十年的时间渗透朝堂渗透进军部,这一切并不是不会发生。

    而且为了防止太子出现意外,导致大明再现崇祯这种新手小白皇帝,朱慈烺采用的还是顺位继承制度,现在培养了老二和老三一起进行帝王教育。

    按照朱慈烺的计划,等太子成年之后,有了儿子,那皇孙就自动成为第二顺位继承人,然后二皇孙第三。

    但是想想老二老三,进行了二三十年的帝王学教育,二十多年之后告诉他们你们的顺位降低了?这学了一身本事咋办?只能圈禁了?监视居住了?

    要是有人不甘心怎么办?

    再说了,朱慈烺的太子也不是最优秀的,从目前来看各项学业,老三的成绩反而是最好的,这时间久了,老三心里能服气?

    再加上后妃经营商业,外戚渗透进皇明商号岂不是更方便。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朱慈烺主动停止了后妃的经营活动,除了太子之外,其余的人都没有了机会。

    这帮人只能在皇宫内眼巴巴的等着皇帝临幸了。

    可是朱慈烺现在有点不敢了,经过科学生育普及之后,这帮后妃怀孕的几率实在太高了,这生孩子就跟玩一样,不说一天一个,每个月总有那么两三个传出喜讯。

    就算朱慈烺尽力避免,这皇子加上公主,一年至少也要蹦出来三十多个。

    这总不能让后妃都服药或者采取措施吧?

    大明现在政策是鼓励生育,身为皇帝自然要身体力行,传出去蹦了人设就难看了。

    而且自从今年朱慈烺改革了内宫的一个新政策之后,这些后妃就更乐意要孩子了。

    今年三月份,崇祯那边传出一个丑闻,有后妃跟太监对食。

    考虑到崇祯每天都在外面旅游,这些女人大多都用不到了,尤其是那些年纪大的,一年也看不到崇祯一面,就算见到也是在大型庆典上。

    朱慈烺就本着人文关怀的考虑,允许后妃可以从子女而局,也就是说,不想待在玉泉宫的后妃,可以跟着儿子去扬州,或者跟着女儿住驸马府,不用再窝在玉泉宫苦熬了。

    这对于那些年老色衰没有指望的后妃来说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反正当太后是没有希望了,能跟着自己的孩子身边安享晚年,甚至含饴弄孙享尽天伦之乐岂不是最好的归宿。

    朱慈烺也是为了让玉泉宫里的女人少一点,要知道这些女人往往十六七岁就有孩子了,孩子十六岁就可以去扬州了,那些女人那个时候多数只有三十六七岁,正是如狼似虎的年纪,还有点风韵犹存,甚至保养的好的,还是最美好的年纪。

    谁知道哪一天崇祯觉醒了曹丞相的乐趣。

    再说了,现在崇祯在外面浪朱慈烺都不怕了,至于怕崇祯的几个妃子闹事。

    所以这个政策一出,不少崇祯的妃子直接迁居扬州,或者投奔女儿去了,这让朱慈烺的后妃也看到了希望。

    这就意味着只要她们有个一儿半女的,将来等老了也能有个依靠,也能投奔自己的孩子去,这不比老死宫中或者到尼姑庵去渡过晚年要好的多的多。

    这些后妃是变着法的想要孩子,甚至托人从宫外搞能生孩子的药,但是朱慈烺确不想。

    不过二十多岁,血气方刚的年纪,又是面临着这种诱惑,还没有人约束,甚至大家不仅不约束还鼓励,朱慈烺也就忍不了两日而已。

    有时候朱慈烺都不禁感叹,怪不得这历史上昏君那么多,这当昏君实在太爽了。

    别人曲意逢迎,巴结讨好,只要你愿意,听到的都是好话,看到的都是笑脸,所有的烦心事只要你不想看别人都能帮你解决,想要什么有什么,就算没有别人也会想尽办法帮你搞到。

    只可惜朱慈烺是一个有梦想的人,大明还没有强大到可以让朱慈烺放浪形骸的地步,就算强如盛唐开元盛世,最后还不是让唐玄宗自己给浪没有了。

    无弹窗

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内宫问题无解

    复兴十一年,太子依旧在一边上学一边经商,他的小店收入一直都不那么理想,依托学校确实能吸引学生消费,但是学校的学生流量是有限的。

    太子初期招募的工人太多,物料选的又是最好的,所以这利润都被物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吃光了,之所以每赔钱也是因为口碑,但是这开八间门面的生意跟人家一间门面的利润相当,这让太子觉得很失败。

    朱慈烺对于这个倒是没有干涉,只要太子能学会控制人力成本和物料成本,明白做事不是人越多越好,东西也不是越好越好就行。

    这个权衡取舍的过程就是寻找合适,合适才是最好的。

    不过今年太子东宫跟他学着找了一个擅长经营之道的幕僚,这位幕僚就是邀月商会的会长。

    邀约商会,就是那个大明商标法实施之后收购邀月楼牌匾搞了邀约连锁酒楼的那个。

    世间大功莫过于从龙救驾,这位邀约商会的会长能同意当太子的幕僚肯定是身份的原因,但是朱慈烺也不能因此就产生不快不是。

    毕竟太子除了这个身份其实也没有什么人格魅力能让人投靠。

    不要说太子了,就是他这个皇帝,要不是身份,有多少人是真心投靠?有多少是因为人格魅力投靠他的?这个还真的不好说。

    本来朱慈烺就是希望太子能够有出众的能力,得到锻炼,所以这样有本事的人投靠不正好锻炼太子的用人能力。

    果然几个月的时间这位邀月会长就干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开设了大明版的大型超市,店名起的也很大气,叫‘万货全’。

    依靠着东宫的招牌,在寻找货源商谈价格上面几乎是无往不利,哪怕是皇明商号都要给几分面子,所以万货全开张,生意非常火爆。

    不得不承认这家伙这个时机抓的非常好,大明百姓已经到了衣食足而知礼仪的阶段,虽然不至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那也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小偷小摸的情况。

    尤其是京城等大城市,百姓素质明显提升,这个时候开大型超市确实是时机到了。

    超市这个概念在大明并不是有多新鲜,因为朱慈烺已经尝试过了,只不过那个时候大明的物资没有那么丰富,商业也没有那么发达,城市人口集中度,交通等等都没有现在方便。

    十年前大明百姓还在为一日三餐发愁,无论是销量还是成本都不是很理想,最后这个模式就没有得到推广。

    十年之后的今天,原本不能做的生意现在能做了,大明的日用货物品类丰富了,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马车、自行车这些都越来越多,使得一个大型商场的辐射范围增加了几倍。

    而且百姓兜里也有钱了,有了改善生活的欲望,大家有钱能温饱之后,那些小偷小摸占小便宜的行为就明显减少了。

    而且以太子东宫的名义做这个生意是仅次于皇上的皇明商号的统合能力,做这个生意是最得心应手的。

    所以这一次合格万货全成功了,这位邀月会长成功之后,并没有满足于一家店,开始进行品牌加盟加上直营双线战略。

    品牌加盟就是让各地商行加盟付加盟费,然后由万货全统一购货,给予一定的让利,开放生鲜品类的自营权限。

    自营分为自建仓库和自建大型商超的模式。

    仅仅到五月份,还没有半年的时间,邀月会长已经发展了十家的加盟店,开设了五家自营店,建了三个物流中心。

    这种能力连朱慈烺看到之后都忍不住惊叹!

    关键是这家伙除了第一家店太子东宫出了一部分钱之后,其余的都是空手套白狼,这个手段这个学习能力,简直就像穿越者一模一样。

    如果不是穿越者,那么他绝对是个天才,按照他的说法,加盟自营这个东西是跟陛下的皇仁堂学的,自建仓库中心这个是跟陛下的驿站系统学的。

    只是这个发展速度太快了,太子还年幼,朱慈烺担心太子有很多东西学不懂。

    按照这个发展速度,这个大商场以后每年的收入绝对超过百万两,这要是在继续延伸向其他产业,那么大明的零售业必然有它的一席之地。

    朱姬润上个月也来问过朱慈烺,表示看好这个行业,也想搞这个大商场。

    不过被朱慈烺给否决了,哪有老子看着儿子的生意好要跟儿子抢的道理,朱姬润也无话可说。

    看着太子这边猛然发力,老二老三那边的娘家人是急在心里,只不过陛下停止了除太子以外的皇子和后妃在外经营,他们干着急也没有办法。

    内宫事务现在是皇后和贵妃主持打理,两位都还年轻,可能在大明看来十五到二十岁才是女人最好的年华,但是在朱慈烺这个后世人看来,二十多岁才是女人最黄金的年龄,两位都还是最美的时候。

    再说了,皇后和贵妃那是能随便换的么?不仅不能换,就是宠爱都不能降低,否则肯定有人以为皇后失宠搞出什么幺蛾子。

    再加上一些贵妃代表的公民中的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百姓,所以后宫也成为了政治的一部分。

    随着太子年龄的增加,这种宫廷斗争的勾心斗角也越来越激烈,后宫甚至出现残害,诬陷等等恶性事件。

    还好朱慈烺的孩子足够多,不至于有人为了皇位残害孩子,当然太子和二皇子三皇子的保卫工作也一直都是锦衣卫负责,级别也是最高的。

    总之国事上各种利益纠葛各种政策牵扯,各种人心权衡,到了内宫又是各种勾心斗角,各种权谋争宠,有些时候朱慈烺也只能选择难得糊涂了。

    想想这样的日子以后还要过几十年,朱慈烺就感觉心累,后世看了那么多宫斗剧,已经感觉那些后妃想法够奇葩够变态的了。

    实际上现实社会往往比更让人匪夷所思,这人心是经不起检测经不起审查的。

    朱慈烺能做的就是坚定的支持太子,并且好好的保护他不受伤害。

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鼓动奥斯曼帝国修铁路

    孙传庭回来还有一个好处,孙传庭是立长派,立长不立贤,这是儒家的坚持,一个是避免皇室同室操戈,另一个也是国有长君社稷之福。

    孙传庭又是代表着儒家,得到了孙传庭的支持,就等于太子得到了儒家的全体支持。

    这有利于稳固太子东宫的地位。

    当然反过来想,如果儒家借着支持太子的机会再度登上朝堂,那么新旧势力又将士一场残酷博弈。

    果然跟朱慈烺预料的一样,孙传庭到家之后不少儒家的大儒级人物都纷纷登门拜访,不过孙传庭都拒绝了。

    五月份开始朱姬润一直在干一件大事,那就是收购船厂还有投资各种机械加工工厂。

    因为皇明造船厂一直承担着军舰的建造的任务,尤其是新的造舰计划执行之后,皇明造船厂清空船台随时准备投入建造军舰的计划。

    这让原本造船厂承担的一部分商船和运输船建造任务停止了。

    而大明的民间造船厂确并没有能力完全承接皇明造船厂的订单。

    首先就是蒸汽机技术只有皇明造船下属的天津造船厂船用蒸汽机生产厂才能制造,而钢铁龙骨也只有皇家的大型轧钢机才能制造。

    这部分订单民间造船厂承接不了,天津造船厂等军用造船厂又自己建造不过来。

    例如蒸汽动力的军用运输船,蒸汽动力的驳船,蒸汽动力的大型轮渡,蒸汽动力的大型捕鲸船,蒸汽动力的大明客轮,蒸汽动力的大型牲畜运输船等等。

    朱姬润就决定出资收购一些民间造船厂来生产这种船舶。

    除了全资收购之外,借着大明全面开放蒸汽机制造使用的时机,通过技术入股加资金入股的形式对一部分有潜力的民营造船厂进行升级改造。

    按照朱姬润的说法,造船将会是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大明的赚钱项目,尤其是在这个铁船淘汰木船蒸汽船淘汰传统帆船的时间段内,谁能建造更先进的船舶谁就掌握了海洋。

    朱慈烺对于这个计划是支持的,这能加快大明造船工业技术进步的进程,使得原本的技术推广计划变成了赚钱的项目。

    投资机械加工工厂更是如此了,皇明商号出技术,出工人,商户出钱出地皮,然后大家一起建立机械制造厂和蒸汽机制造厂。

    这个也快速推动了技术的普及。

    不得不说,朱姬润虽然没有在朝堂,但通过对皇明商号的布局全面参与了大明政策的推广,并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铁路方面轮台铁轨已经全面验收合格,大明的铁路从轮台往西延伸,东轮台往东延伸,从甘肃往西延伸,预计后年轮台往东的铁路就能跟从甘肃往西的合拢,而往西的铁路也开始多点共进。

    可是军部感觉还是太慢,所以提出了新的计划,鼓动奥斯曼帝国修建自己的铁路系统。

    朱慈烺看完整个计划觉得也不是不行,尤其是这条从巴士拉一直到君士坦丁堡的铁路线,要是真的修通,那大明也不用担心什么苏伊士运河了,直接沿着铁路收拾奥斯曼帝国就行了。

    况且现在大明已经开放了蒸汽机限制,所以卖出二代三代火车头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四年的时间奥斯曼人能修通多少那就能给大明带来多少方便。

    朱慈烺问站在那里的李若琏:“你觉得这个计划成功的可能性高么?”

    李若琏有些不好意思:“按照苏伊士运河的效果来看,奥斯曼人应该对大明比较信任的,最起码在这种大型工程上,奥斯曼人能够分得清利弊。

    然后陛下只需要允许他们查看大明自己的铁路运营情况,相信他们很容易就被说服。

    而按照军部计划,四年半之后大明和奥斯曼帝国开战,到时候不管这条铁路有没有修好,对大明都是一个巨大的帮助。”

    一提起苏伊士运河,朱慈烺就知道李若琏是为啥不好意思了,当初修建的时候朱慈烺也是信心满满,结果到了现在,这个工程还真的成为了大明版的郑国渠。

    这李若琏是在替他不好意思呢!

    朱慈烺咳嗽一声:“既然有成功的可能那就不妨试试吧,如果对方同意,大明就给予技术支持,甚至他们希望获得技术也可以在铁路修通之后给予。”

    李若琏开心了:“有了陛下的许诺这件事就成功了一半,臣会尽快推动这件事。”

    朱慈烺突然想起:“那个顿河伏尔加运河项目进行的怎么样了?”

    李若琏拱手:“正在进行勘探和重新规划,按照初步规划,这条运河将采用三级船闸提水的模式进行开凿,这样能大大降低开凿的难度。

    虽然商业效益上不是那么优秀,但是对于打通地中海到黑海的联系具有战略意义。

    沙俄那边也很乐意大明帮忙建设这条运河。”

    朱慈烺敲着桌子:“要是大明能够修一条从连云港一直到鹿特丹的铁路就好了!那样大明的军队还有何人能挡!”

    李若琏想了想:“回陛下,现在虽然还不能启动,但是战争开始之后大明完全可以推行这个铁路计划,这将对大明控制欧罗巴拥有重要意义。”

    海运陆路,大明的交通网都在快速发展,对于欧罗巴国家来说,他们完全没有看到大明在做最后的战争准备。

    虽然现在有大明藩国跟葡萄牙的战争,但是世界上又有多少时间是没有战争的状态呢?

    尤其是奥斯曼帝国那边,大明虽然强势崛起,但跟奥斯曼帝国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军事冲突,甚至帮助奥斯曼修建了苏伊士运河之后等于是帮助奥斯曼重新成为欧亚贸易的桥梁。

    奥斯曼人想不到大明一直把他们当做敌人来研究,更不会想到大明正在围绕着他进行战争准备。

    所以大明如果提出共同修建铁路的计划,奥斯曼帝国那边不会不同意,他们压根不会觉得大明修建铁路是为了方面进攻他们。

    李若琏愉快的下去准备,一份电报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印度河口情报站,然后又从那里用信鸽送往奥斯曼帝国。

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为了奥斯曼

    伊斯坦布尔城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每天啥都不干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而且钱都是大水淌来的,人在家中座收入源源不断而来。

    他们就是当初投资开凿苏伊士运河的那些股东,现在过运河每条船收费一百两到五百两不等。

    每天多的时候一两百,少的时候也有十几艘船经过,每天光收过路费都能收近两万两银子。每股每天收入两百两银子还多。

    两百两银子能够干嘛?即使在大明金陵秦淮河,天天开酒会包夜当新郎也不过就这么多而已,当然除非你非要洒币,非要包花魁,其实即使花魁也很少遇到一次豪掷百两以上的恩客。

    两百两银子,相当于一个普通劳动力四年到五年的收入,关键是每天都有。

    这群人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当初投资的一股几万两大家还觉得傻,现在一股几十万两卖出都有人趋之若鹜。

    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坊间这种投资运河发财后的奢靡生活的议论更加的多了起来,大家都为此津津乐道。

    而伊斯坦布尔城内,信任的丞相正在听着边上的交通大臣描绘:“如果我们修建一条从巴士拉到布拉格的铁路,那么我们的货物从印度洋到欧罗巴的速度将加快一倍。

    而且陆运比起海运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陆运到达的地方停靠的站点都是海运无法到达的。

    只要咱们有了这一条铁路,不管是运货还是运人,每年产生的利润都是惊人的,大明从天津到京城这么几百里的铁路,每年的收入都要百万两银子。

    而且铁路的运营还会带动车站周围的商业发展还有沿线城市的货运发展。

    您可以想一下,如果铁路没有用,那么大明干嘛如此大规模的修建?还越修越多,越修越长。

    大人,想想苏伊士运河吧,那简直是一条流着油和蜜的航道,而且不仅仅是富裕了一代人,只要我们修建了这条铁路,我们的子孙后代都会感激我们,我们的家族也会过上奢侈的贵族生活。

    陛下肯定会同意的,您看毕竟仅仅依靠苏伊士运河每年都能给皇宫带来百万两银子的收入。

    听说陛下都打算重修皇宫了,钱多的都花不完了!”

    丞相眯着眼:“可是,这条铁路很长不是么,这条路要有六千大明里,而大明给予的报价是每里铁路十万两白银,六千大明里就是六亿两银子。

    这个数额不要说是你我,就算是算上奥斯曼所有的贵族我们一起也拿不出这么多的钱来。”

    交通大臣激动的说道:“是的,你说的没错,所以我跟大明的大使先生进行了数次谈判,大明同意出资联合经营。

    咱们双方可以共同出资,到时候以收益做抵押,大明贷款给我们,我们要将铁路运营的前三十年收益中的一半抵押给大明。

    而大明愿意把铁路的报价由每里十万两银子降低到五万两,并且初期投资五百万两银子作为启动资金,在贷款给我们一千万两用于采购首批的物料。”

    丞相听得有点晕:“不是,你这个谈的是什么,你仔细说说,我没有听明白。”

    交通大臣比划了一下:“意思就是,我们双方联合出资,大明要求三十年的运营收益的一半,抵押三亿两白银,这一部分正好抵扣一半的造价。

    除了这些钱之外,大明在支付五百万两银子作为计划的启动资金,然后在贷款给我们一千万两银子,用于首批物资的装运和前期勘探等费用。”

    丞相有些意外:“大明有这么好心?”

    交通大臣摇摇头:“大明当然不是为了好心,您也看到了,大明是为了赚钱,他们看好这条铁路的收益,所以要拿走三十年一半的收益。

    而且从大明投资苏伊士运河和顿河伏尔加河运河的情况来看在工程建设方面大明确实有足够的眼光,这是我们无法比拟的!”

    丞相呵呵一笑:“那可未必,苏伊士运河计划虽然成功了,但是顿河伏尔加河运河的计划可是没有成功。”

    交通部长抬头:“可是顿河伏尔加河运河的失败并不是大明的责任吧,这是我们的公爵大人打败仗才导致运河开凿地丢失计划失败的。

    后来沙俄没有开凿成功是因为他们没有相应的技术和能力。

    您看现在大明又重新启动了那个计划,这证明在大明心里,这个计划是可行的,这不也证明大明并没有骗我们。”

    丞相看着地图:“这条铁路实在太费钱了,即使大明出了一半剩下的三亿两我们也无法承受,那可是三亿两!”

    交通部长呵呵一笑:“考虑到这种情况,大明提出了分段修建的方案,第一段从巴士拉到巴格达,然后从巴格达到地中海边奥斯曼尼耶,然后再从奥斯曼尼耶到达伊斯坦布尔海峡东岸。

    分段之后,建好一段运营一段,而运营的收入可以用来作为继续建设的资金,这样咱们只需要出四分之一的钱就能启动这个项目。

    也就是说只需要七千五百万两银子就能启动,而大明已经提供了五百万两的启动资金再加上一千万的贷款,咱们只需要在募集剩下的六千万两就能修建好。

    这一次我们可以以每股一万两银子的价格募集六千股,再出四千的管理股,然后送给皇室两千股,然后丞相您拿五百股,我拿一百股,再给其他人分享剩下的一千四百股,这个计划就成了!”

    丞相沉吟半晌:“不,我们不能这么干!我要拿八百股,你作为计划的发起者拿到两百股,这样我们就手握了百分之十的投票,加上皇家的百分之二十,我们才能成为整个公司的决策者。

    这么重要的计划,不能因为决策失误而耽搁,我们为了整个计划,为了奥斯曼帝国的明天必须要掌握足够多的股份!”

    交通部长有些震惊,他觉得自己已经够贪婪的了,张口就拿了一百万两的股份,没想到丞相更狠,直接拿走八百万,而且找的理由还这么冠冕堂皇。

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合作愉快

    交通部长当然很心动,丞相没有吃独食,这不是给他也涨了一百万,两人商量好细节,丞相就邀请大明大使参加宴会,打算进一步确认计划的准确信息,好具体实施。

    大明这边的大使是刘佳明,年龄三十多岁,秀才考的公职人员,在入职学习阶段表现优异,被派往理藩院历练。

    后来前往高丽,主持了高丽三位王子的分家事务,使得高丽政权得以平稳过渡一分为三。

    因为这个功劳被调往奥斯曼成为大明驻奥斯曼帝国大使,这次是按照外交部的指示配合军事情报部完成这次铁路修建计划。

    奥斯曼丞相举办的宴会,不少大商户都以能够受邀为荣,甚至愿意出高价买一张入场券而不可得。

    不过对于大明大使馆来说,由丞相的管家亲自送邀请函上门,并且带来丞相的话,希望大明使者务必到场。

    刘佳明知道这不是自己的面子有多宽,也不是自己为人处世有多么的优秀朋友遍天下,这一切的原因只有一个,自己背后是强大的大明天朝。

    刘佳明到达宴会大厅的时候,所有的人都站在大厅两旁鼓掌欢迎,丞相亲自出来迎接打招呼,并拉着刘佳明上楼。

    刘佳明还以为对方要等宴会结束或者宴会进行过程中才邀请自己上楼一叙呢,没想到刚来就被邀请。

    两人来到丞相的书房,丞相拿出一套茶具:“这个还是皇明商号的特供茶具,我花了一千两银子才买来,这个茶叶也是传说中的太平猴魁,只有你们皇家园林才有。

    来,大使先生尝一尝。”

    刘佳明忍住心里的吐槽冲动微微笑着:“那真是我的荣幸。”

    这套所谓的价值千两的茶具,确实很贵,即使在大明京城的皇明商号里购买,那也要六百两银子。

    只不过这个价格这个品质也就是骗这些外国人的,所谓的皇室同款也不过是个噱头而已,陛下喝茶什么时候自己泡过?

    大明的皇上也没有自己泡茶的习惯,所以这套皇室同款,宫里那一个应该是桂喜再用,准确来说是太监同款,当然是天下第一大太监同款!

    至于这太平猴魁更是扯淡了,皇家园林有太平猴魁不假,但是那种特供茶在大明都是论钱卖的,一钱茶叶拍卖价高至百两。

    要是奥斯曼帝国的丞相不拿出一个二两的罐子刘佳明还真信他搞到了真正的好太平猴魁,但是你这一下子搞到二两,连大明的公爵都没有这么奢侈吧。

    不过不说茶叶和茶具的好坏,单说这茶艺的功夫,这位丞相至少能打六十五分,难得他有这个学习大明的心思,刘佳明还是很欣慰的。

    这些年随着大明越来越强大,那些仰慕大明,学习大明,推崇大明的欧罗巴人和奥斯曼人就越来越多,大明成为了世界文明的指明灯,在欧罗巴被称为灯塔。

    所以奥斯曼帝国的丞相会大明的茶艺并不奇怪,甚至对方还能说一些简单的大明官话呢。

    当然指望着两人能用大明官话交流还有一段距离,不过刘佳明会说奥斯曼帝国这边的语言,他是一个语言天才,目前会说高丽语,奥斯曼语,法兰西语,倭语,还有莫卧儿地区三种方言,加上大明官话他已经会了九种语言。

    这也是他紧紧三十多岁就能成为大明驻奥斯曼帝国外交官的另一个原因。

    把茶沏好,刘佳明喝了一口,放下茶盏,丞相微笑看着他:“看来刘大使在大明有不错的出身啊?”

    刘佳明眉毛一扬:“丞相大人何出此言?”

    丞相笑笑:“我读过大明先贤说的一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深以为然,刘大使如此努力推行这条铁路,并且能从大明拿到投资和贷款。

    我很好奇,您的利益是什么?”

    刘佳明微笑着:“看来瞒不过丞相大人,这条铁路的总造价六亿,其中除了铁轨和火车需要皇明商号提供之外,其余的辅助项目,我背后的商行都能参与。

    完成这笔订单之后,我们的商会就能晋升大明一流商会的行列,并且为下一步我们竞争大明内部的铁路建设积累经验和履历。”

    丞相再次倒了一杯茶:“还有呢?”

    刘佳明端起茶沉吟着:“丞相求的是什么?”

    丞相目光深邃:“我求的自然是为我的国家争取到最好的条件,大明虽然提供了铁轨和技术,但是土地是我们的,市场也是我们的,大明只是出一些钢铁和火车就想拿走我们一半的利润,这未免太多了吧!”

    刘佳明摇摇头:“这个可不多,大明只是拿走修建好铁路三十年的经营利润的一半,要知道一条铁路,那可是以后几十年几百年的收益,相比于此,大明拿走的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丞相端起茶杯:“我方的底线是三成,二十年,我今年已经五十多了,我不想把这个问题在留给下一代去解决,我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把这条铁路收归我们奥斯曼自己。”

    刘佳明摸了一下茶杯:“那是不可能的,要知道你这一张口就消减了我们一半的利润,且不说这铁铁路的收益如何,这个比例我回去是没法交代的。”

    丞相没有说话,刘佳明考虑了半天最后说道:“这样吧,前面的条件都不变,我们再从大明这一半里面私下给丞相百分之二作为丞相大人推动这个计划的补偿如何?”

    丞相端着茶杯:“我要百分之十!”

    刘佳明瞪着眼:“这太多了,百分之三,不能再多了,要知道这百分之三哪怕现在都值三百万两,要是等铁路建好,这每一股都会升值几倍乃至几十倍!”

    丞相摇摇头:“百分之八!要不然我会极力反对这个铁路计划。”

    刘佳明眯着眼:“那就百分之五吧,这也是大明的底线,再多了大明的利润无法保证,我们宁愿不修这条铁路。”

    丞相呵呵一笑:“成交!那就百分之五,下个月,我的小儿子会前往大明学习铁路建设技术,我希望把这百分之五的股份交到我的小儿子名下!”

    刘佳明也点点头:“这都是小事,合作愉快!”

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奥斯曼帝国版郁金香事件?

    双方达成协议之后,奥斯曼帝国的伊斯坦布尔的贵族之间流传起谣言,有人说奥斯曼帝国将和大明一起修建一条铁路。

    也有人说这条铁路将由皇室和几位重臣联合几个大商人一起出资修建,把大家都排除在外。

    本来这些流言也就是传传对奥斯曼没有什么影响,不过奥斯曼帝国日报上突然刊登了大明两条铁路的营收数据,还有建设铁路的好处数据,立刻点燃了大家的热情。

    在数据没有出来之前,这只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是当营收数据出来之后,大家瞬间不淡定了,建设一条铁路二十年回本,看着好像每年只有百分之五的收益。

    但对于很多贵族来说,百分之五的收益已经不少了,他们不善于经营,拿钱出去投资可能不仅不会挣钱,反而会亏本。

    以前的钱只能存在地窖里,那是一文钱的利润都不会有。现在能有百分之五,这个已经是非常好的数据了。

    而且这个收益是持续性的,以后每年都有,几十年几百年都有持续收益,这对于一个贵族一个家族来说都是传承延续的资本。

    而且奥斯曼帝国日报上面刊登这个,意思还不明显么,那就是说这个铁路修建计划根本不是谣言,而是帝国高层已经有了这个想法。

    这个时候刊登出来,到底是为了堵住大家的嘴防止大家反对,还是先放出风来听听大家的意见,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利益当前,谁也不愿意落在人后,所以交通大臣和丞相府里每天前来探听消息的人络绎不绝,包括皇宫里的皇家亲人也都跑到皇宫里面去问。

    然后丞相,交通大臣还有皇宫内就按照大明大使的设计悄悄的放出一部分铁路股份,观察一下大家的反应。

    本来要是直接拿着股份在市场上卖大家还都考虑考虑,现在这种股份悄悄的流出,只有少部分人能得到,这下子奥斯曼帝国这边的商人和小官员小贵族就不干了。

    然后在鼓动伊斯坦布尔臣的百姓抗议,接着是奥斯曼帝国各地的大商人都开始往首都聚集,生怕赶不上这次好事。

    尤其是街面上有人出一万两千两银子购买一股,比起各势力从丞相,交通大臣和皇室手里拿到的价格高了整整两千两。

    这个价格也就是转转手的事情,而且还有上涨的空间,这下子奥斯曼帝国的百姓就疯狂了,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迫于舆论压力,奥斯曼帝国皇室承诺开放一千股认购,先到先得。

    结果很多商人连夜都在认购大厅门口排队,这一千股铁路股票不到两个小时就被认购一空。

    而且当天这一股的价格就涨到了一万四千两银子,这是什么!也就是不管铁路以后盈利如何,今天买入当天就赚了四千两,这让更多的人都疯狂了起来。

    而且奥斯曼帝国民间还产生了一种新买法,那就是成立铁路股票公司,把一股再拆成一万份,然后由公司持股。

    这就把本来只有大商人和贵族才能参与的游戏变成了整个奥斯曼帝国所有百姓都能参与,没错你只要有一两银子,就能参与这次股票认购,够得一万股万分之一的万分之一。

    不管以后能分到多少钱,以现在股票的涨价速度,可能投入几两几十两几天就能翻倍。

    然后奥斯曼帝国这边百姓纷纷出钱购买,能买到的自然是趾高气扬,好像财富再向他们招手,没有买到的垂头丧气,并且抱怨不已。

    迫于这种压力,皇室决定在放出两千股给大家认购。

    两千股显然是不够的,这次甚至没有用两个小时,仅仅一个半小时两千股就销售一空,一股的价格也涨到了一万八千两。

    本来按照大明跟奥斯曼帝国王室的约定这市面上的流通股只有六千,前面皇室、丞相和交通大臣已经悄悄的卖出去了一千三百多股,这两次又放出去了三千股。

    也就是说没有卖出去的股份还有一千七百股。

    本来奥斯曼帝国高层没有想到这股份那么好卖,毕竟这六千股有六千万两银子之多,有些人甚至觉得整个奥斯曼帝国的百姓加在一起都拿不出这些钱。

    现在现实情况确跟他们想象的恰恰相反,在大明大使的设计下,不仅不到半个月就完成了大半的销售任务,而且百姓的购买热情还很高。

    现在想买的人多,但是股票数量确不够了,当奥斯曼帝国上层开始犹豫的时候,大明大使李佳明再次找到奥斯曼帝国丞相。

    两人再次坐下喝茶,这次丞相的脸上笑容就更盛了,笑的褶子都明显了好多。

    对于丞相的问题刘佳明早就胸有成竹:“这个就要看丞相大人是要圆满的完成这次任务,还是想要趁机赚上一笔,在原本的完成任务顺便解除后患了。”

    丞相茶杯放下:“哦?那还请大使阁下好好跟我说说,这里面还有什么后患?”

    刘佳明笑着说道:“丞相可知道尼德兰的郁金香事件?”

    丞相本来没有朝那个方面想,但是经过刘佳明这么一提醒他才猛然惊觉,这个火车股票事件确实有朝着郁金香事件发展的趋势。

    能成为一国丞相的人物,岂会是平庸之辈,想到这种可能之后冷汗就流了下来。

    不过看到刘佳明微笑着一副不在乎的样子,丞相借着端起茶杯掩饰自己的慌乱:“这个我确实知道,当初还有欧罗巴的船只跑到我们这边来收购郁金香球呢,我的花园里的郁金香就是那个时候卖的。

    我记得还卖出了上千两,后来听说送到尼德兰瞬间变成几万两的价格,我还有些后悔卖的便宜了。

    可是不多久的时间,郁金香的价格就变得一文不值,我才知道原来这只是一个骗局,可是那个跟咱们的铁路股票有什么关系?

    难道大明帮忙修建铁路是假?想要骗钱是真?”

    刘佳明摇摇头:“丞相说笑了,这钱是您和皇室收的,我们大明可是没有看到一分,而且为了促成这个计划大明还帮忙垫付了一千五百万两白银,可以说没有任何人比大明更希望这个计划成功了!”

    无弹窗

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合伙赚钱

    丞相想想也是,大明钱都没有到手而且这个时候主动提醒,这不就是想要避免这个事情发生么!

    想到这些丞相就继续听大明大使继续说,看看大明到底是什么意思。

    刘佳明并没有卖关子:“正因为大明是最想这个计划顺利实施的,所以我们才要提醒您,避免这次的火车股票变成郁金香事件里的郁金香一样变得一文不值。”

    丞相就更不理解了:“反正钱已经拿到了,这个股票的价值如何跟我们跟大明又有什么关系?”

    刘佳明没有想到一国丞相竟然说出这样冷血的话来,这是人话么,这可是你们的国民,他竟然说只要前拿到手就没有关系了!

    丞相显然也意识到他说错话了:“我的意思是,既然钱已经拿到了股票也卖了出去,那么剩下的就是建设了。

    股票的价值跟铁路的修建已经没有必然联系,只要以后铁路修通,大明总会明白他的价值,该有的股价也一定会回到其合理的价值。”

    刘佳明勉强相信了丞相的解释:“但是如果奥斯曼帝国这边铁路股价崩盘,有多少家庭会因此破产,甚至走上轻生的道理。

    而且民心这种东西,你看不见摸不着,但他确确实实的存在,大明汉书上有句话,千人所指,无病而死,意思就是如果你遭到很多人恨的话,你会被大家诅咒而死。

    丞相可以想一下,这些购买铁路股票的要么是小贵族,要么就是大商人,即使是普通百姓,那也是伊斯坦布尔城内有钱的百姓合资购买的股票。

    如果股票变得一文不值,那么丞相是不是就得罪了整个奥斯曼帝国所有的权贵。

    以后无论是您推行政令,还是想吩咐下面的人办事配合,我想到时候都会有非常大的阻力。

    在这种情况下推进的铁路工程,那必然也会遭到谩骂诋毁,甚至是攻击。

    这不是大明想要看到的结果,也不是丞相想看到的结果,对吧?”

    丞相竖起大拇指:“真的,大明的大使阁下,您真的是一位了不起的智者,如果你愿意,我想向我们的皇帝推荐你,让你当皇室的顾问。

    您实在是太聪明了!你说的一点没错,我们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那么大使阁下有什么好的建议么?”

    刘佳明点点头:“当然有,这个就回到了刚刚我问丞相的,丞相是想只把股票卖完,还是趁机大赚一笔,然后解决掉隐患?”

    丞相并没有立刻选择:“还请大使说说两种计划的区别。”

    刘佳明笑着说道:“如果丞相只想把股票卖完,那么剩下的一千七百股举办一场拍卖会,到时候价高者得,这样大家就不会再有抱怨。

    如果丞相选着第二种,那么这个拍卖会就先放出七百股,现在市场上一股的价格已经到了一万九千两。

    想必到拍卖会结束,这个价格至少能涨到两万六千两乃至三万两一股以上。

    丞相大人可以乘机把剩下的一千股慢慢的高价卖出,甚至把您自己手里的股份也高价卖出。”

    丞相一惊:“那这样一来,我虽然得了银子,但是股票没有了,我还是觉得这个铁路股票大有可为,卖掉太可惜了。”

    刘佳明摇摇头:“我的计划还没有说完呢,市面上流通的股票多了之后,价格自然会有所回落,当价格到达顶点之后,下面机会跟郁金香事件一样迎来的是价格崩塌。

    到时候原本三万两甚至更高的价格一股的股票,可能跌到一万两乃至几千两一股。

    剩下的就是最关键的,丞相这个时候再拿出卖股票赚的钱低价收购,逐渐把价格在拉升上来。

    这样一来,丞相手里的股票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不少,而且还能赚到一大笔钱。

    那些低价抛售的百姓也只会怨自己眼光不够,没有恒心,而不会怪丞相的铁路。

    要知道铁路股票代表的是铁路运营收入,只要铁路建设顺利推进,那么收入是可期的,股价一定会再次走高,丞相吸收再多的股份都不用害怕。

    最后一步就是丞相可以成立一个铁路股票交易所,价格高的时候就把自己手里的股票卖一部分,价格低的时候就买回来,这样一进一出这个股市不就成为了丞相的银行随意支取。”

    丞相眉头一挑:“可是我怎么知道这股市的价格高低呢?”

    刘佳明眨眨眼:“您可是丞相,这百姓的消息来源渠道无非就是官方和小道消息,您掌握着官方渠道,在搞一下散布消息的渠道,那么这股价高低还不是您一个人说了算?”

    丞相心动了,他感觉到无数小钱钱像长了翅膀一样朝自己飞奔而来,这么好的机会,不好好利用那真的是太可惜了。

    丞相看着刘佳明:“那么大使告诉我这些想要的是什么?”

    刘佳明哈哈一笑:“丞相大人痛快,我的要求很简单,我对这笔利润也很心动,我想那一千股跟着丞相喝口汤不知如何?”

    丞相呵呵一笑:“你这可不是喝汤了,我手里只有一千八百股,你手里确有一千,你这是吃了三分之一的肉了啊!”

    刘佳明又摇摇头:“丞相大人又错了,您手里怎么会是一千八百股呢?明明是四千八百股,我这一千股只能喝点汤而已。

    丞相吃肉,大家跟着喝汤,丞相要是吃独食,那么您以后在奥斯曼的朝堂可就不好混了。”

    丞相眼神乱转:“我想让我的小儿子申请大明公民籍,不知道刘大使可不可以帮忙?这个事情最好保密。”

    刘佳明哈哈一笑:“这个当然可以,我这就写封推荐信,到时候还会有我们商会的其他理事一同推荐,您家的公子的户籍事务最多一个月就办成。”

    丞相点点头:“那么就预祝我们再次合作愉快了!”

    刘佳明也跟着点点头:“那就合作愉快了!当然丞相如果在奥斯曼帝国遇到了困哪可以前往大明大使馆寻求庇护,对于大明的朋友又是大明公民的家属,大明将会提供最坚强的后盾!”

第一千三百七十章瞌睡送枕头

    消息传回大明,朱慈烺对于王佳明的工作能力还是很赞赏的,这条铁路跟大明利益相关,有着战略意义。

    所以大明宁愿花一千五百万来启动这个项目,甚至这修路的钱都是大明出大明也愿意付钱。

    当然如果能让奥斯曼帝国出钱帮大明办事,那就是最好不过了。

    就像现在,奥斯曼帝国出钱六千万两白银,然后刘佳明参与后面的铁路股份炒作计划,基本上这修路的钱也就够了。

    这样做的意义不仅仅是修路的钱够了,预计这个计划将吸纳整个奥斯曼帝国一亿两的资金,这就相当于整个奥斯曼帝国要用举国之力来修建这条铁路。

    这样浩大的工程自然需要皇室,大臣还有利益集团的推进和坚定支持才能稳步推进。

    而当奥斯曼帝国以举国之力来修铁路之后,剩下的事情不就没有钱和精力在干了么。

    这对于大明四年之后的宣战来说有着巨大的意义。

    沿着河流这一段,可以使用多点施工同步推进,修建完这一段铁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所形成的两河流域就是大明的囊中之物了。

    这一段铁路预计三年就能修通,而从两河流域往上,然后从地中海沿岸往东往北的线路都将在同时动工,大明的计划是用四年的时间修好这一段。

    至少要连通地中海和波斯湾,这样开战的时候,大明很容易就完成对奥斯曼帝国的南北切割,让奥斯曼帝国失去对埃及,阿拉伯半岛,等中东地区的掌控。

    从伊斯坦布尔往东的铁路也会同时动工,不过这一段高山丘陵,修建起来要麻烦一点,所以预计宣战的时候可能还没有彻底通车。

    最近西班牙人知道了大明修建顿河伏尔加河运河的计划,这个船闸逐级抬升运河计划实际上也适合巴拿马运河。

    要知道巴拿马运河计划其实欧罗巴人早就讨论过,只不过因为工程量太大,技术不成熟等原因,这个运河计划只能停留在图纸阶段。

    后来大明想要买下这里开凿运河,最后被西班牙王室拒绝,后来大明获得了密西西比河河口,对于巴拿马地区的需求就不那么迫切了,所以大明也就没有再提过这事。

    朱慈烺也没有想到,自己都放弃的计划对方会主动送上门来,这么好的计划那当然要支持了,不仅技术上给予支持,如果资金不够大明甚至可以入股!

    当然这次西班牙人是想参观一下运河计划,评估一下大明的技术能不能实现这个分级船闸计划。

    朱慈烺大笔一挥同意参观,当然一些机密信息还是不会让对方看的,这帮西方人偷师偷技术的事情可是也没少干。

    再说了,西方修建什么工程可不是跟大明一样,大明这种重大工程都是皇室直接投资,也就相当于大明国家直接投资,然后动员的是全大明的力量科技研发工业生产都会进行配合。集中力量干大事。

    但是欧罗巴那边,这种工程一般都会成立公司,然后由公司拉投资,出售股票债券等等,最后募集资金干活。

    王室要是觉得这个计划比较好,也会投资一笔钱,如果不好,就不会管,任凭你们折腾去。

    至于技术研究和工业生产这些,那都是要花钱买的。

    巴拿马运河工程西班牙王室当初在跟大明谈判的时候认识到这条运河的巨大潜力当时已经投资了。

    这些年运河线路一直在勘探,最后虽然因为技术实力不行没有开工,不过那个地方确先修了一条公路,然后两岸也修建了一个港口城市。

    两个城市经过这十年的发展,各城也有了几万人,已经算新大陆欧罗巴手里的大城了。

    如果说当时因为技术和条件太艰苦导致运河计划搁浅,那么十年之后,这边修运河的条件要好的太多了。

    首先两个城市能提供基本的生活需求,而一条贯通的公路使得物资运输不再是困难的事情,最后两城加起来十几万的人口又给整个计划提供了初步的劳动力保障。

    差的就是计划的最后一环,船闸的修建了,船闸说起来简单,无非就是一段河道两个挡板把水挡住,然后往里面注水等船飘到一定高度之后再拿起其中一个挡板,这样船只行驶出来。

    如果水落差较大的时候可以使用多级船闸逐渐降低或者升高水位把船抬升。

    原理很简单,但是只要大了,那对于技术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首先就是水坝,目前世界上只有大明有制造钢筋混凝土大坝的经验。

    船闸的水坝主体只有大明提供材料加上技术他们才能动手工,用泥土砂石修建大坝不是不行,但是最重要的船闸部分的坝体还是需要混凝土才行。

    除了水坝坝体之外,还有泄洪闸和船闸挡板,这些都需要钢铁加上水泥结构还有橡胶密封条,这样才能保证船闸不漏水,这样的机构才能让船闸和泄洪闸能够承受相应的水压。

    然后就是船闸挡板的开合了,每个船闸的重量都是几百吨乃至更高,这就需要蒸汽机加上高强度的钢材零件,还有钢丝绳,大型的机床等等。

    这些技术目前欧罗巴也不具备,大明其实也没有,不过大明开工顿河伏尔加河运河之后相应的技术和工业生产能力都会具备。

    西班牙必须找大明也只能找大明才能完成运河修建计划。

    而且大明还有很多种蒸汽动力的工程机械,如果大明愿意,这些机械能够极大的缩短运河修建的时间,而且节省成本。

    大明掌握了这么多核心技术,又有资本又有机器,这样的工程凭啥不让大明分一杯羹?

    再说了,你们这个公司不是要募集资金么,大明也出一部分就是了,再以技术和机器入股,你总不会说什么了吧。

    修建这条运河,大明的新大陆东西两洋舰队就能合二为一了,至少能减少半分之三十的军舰部署数量,而且后勤运输上面也有了巨大的便利,简直是瞌睡了就有人给送来枕头。

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天下第一武术大会

    处理完西班牙的事情,朱慈烺前往天下第一武术大会会场,今天是大明第十四届天下第一武术大会决赛的日子。

    当初为了给锦衣卫挑选好苗子,也为了给自己增加一份保障,所以朱慈烺举办了第一届大会,以后每年锦衣卫都会从大会上吸纳一批新人,所以大会就一节一届的办了下来。

    这几年大明火枪普及的太快,让武术变得很尴尬,毕竟这又不是高武世界,武术再高那也是一枪撂倒的命运。

    这些年的武术大会,也有不少怀揣梦想的武者前来比赛,不过举办的效果确一年不如一年,弓马娴熟也被火枪使用娴熟能在马上装弹射击的枪马娴熟取代。

    但是今年确不同,因为现在的大明锦衣卫指挥使王之谦可是从天下第一武术大会出来的,现在已经位极人臣了,这还不能激发那些武者的热情么!

    今年的武术大会水平很高,今年进入决赛的总成绩前十名在往年都有进入前三的实力,所以朱慈烺今年也去观看决赛,一个是调剂一下自己单调的生活,第二也是为大家加油打气。

    大会开始前,朱慈烺要给大家演讲,站在话筒前朱慈烺有些感慨:

    “有些人说武术已经没落了,已经没有用了,现在大家都用枪了,武功再好有什么用?武术不就是戏班的把式,花架子好看么!

    这这里朕要说,武术并不是没用的花架子,武术的本意其实就是击败对方,从原始人开始,击败对手获得食物,获得领地,获得择偶权发生的争斗都是武术的前身。

    大明之所以有这么多武术流派和那么多的武术传承正是因为从古到今这片土地上的争斗频繁,正是证明我们先辈一路披荆斩棘的不易!

    这些武术出现的初期都是为了在战场上在争斗中击败别人产生,既然能传承下来,那就证明他们打赢了!

    现在虽然有了火枪,有了很多先进的武器,但是击败敌人之后依旧要冲锋,依旧要拼刺刀,战争的最后一样要靠技术和体力来取得胜利。

    武术并不过时,他只不过是随着时代的改变随着手里武器的改变需要大家不断创新,不断适应战争的要求,最后赢的战争。

    而且武术能强身健体,能修身养性,能展现自己的自信,能锄强扶弱。

    以前韩非子说过侠以武乱禁,但是那是武的问题么?那是游侠的问题,那些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人就算不会武功就不会做坏事了么?

    并不是,他们依旧在做坏事,而且人心里的恶比起武术的恶来更加的可憎和无耻。

    所以大明禁止游侠文化,禁止那些游手好闲者造谣过市,但是大明不禁武术,甚至弘扬武术,倡导大家练武。

    侠以武乱禁,但是朕相信更多的人是用武术保护自己,锄强扶弱,报效朝廷,保家卫国!

    就像现在,就像今天,这些来参加天下第一武术大会的人,他们都是用身体力行的实践来证明武术没有错!只不过是被坏人掌握了而已!

    我们不能因此禁止武术,那只会让掌握武术的坏人更嚣张,我们要弘扬,要让更多的好人学会武术,这样坏人就不能再靠武术作恶!

    朕希望今天能选上锦衣卫的得到名次的继续努力报效朝廷保家卫国,而那些没有选上的也不要自暴自弃,坚持自己心中的善念,坚持正义,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下面的观众还有参加比赛的那些选手听的都非常激动,陛下的鼓励让他们受宠若惊,掌声经久不息。

    接下来比赛开始,整个比赛分为武术拳脚、兵器、弓箭、火枪射击、马术、马上射击六个大项目,每个项目都会评选名次,然后还会评选一个总成绩的第一名。

    单项第一名将会直接授予锦衣卫总旗军衔,第二第三都是小旗官,总成绩第一名直接授予百户官,前三名授予总旗官,总成绩前十名都会授予小旗官。

    王之谦陪着朱慈烺看比赛,朱慈烺微笑着问他:“这一次你最看好的是谁?”

    王之谦拱了拱手:“臣看好的乃是六号选手马宝,这个马宝不仅武术弓马娴熟,更难得的是懂兵法,非常有天分。

    不出意外这次比赛他将获得第一名,臣打算把他放到黑海那边,负责大明修建顿河和伏尔加河运河物资航线的安全。”

    朱慈烺眉头一挑:“还没有开始比赛,你连他的工作都安排好了?这个马宝不会是给你钱了或者是你亲戚吧。”

    王之谦憨厚的笑笑:“那可不是,这个马

    宝以前好像参加过流寇,不过流寇战败他服了两年矿役就被遣返回乡了。

    一直到今年得知天下第一武术大会不限制有前科的人参加所以才决定出来比赛。

    至于安排工作陛下就冤枉了,实际上今年比赛的优胜者有一半的人都要安排到那边去,臣可不是专门给他开的后门。

    至于他是以百户的身份去还是总旗的身份去,反正都是要去的。”

    朱慈烺皱眉:“怎么?那边的航线这么乱么?”

    王之谦点点头:“可不是,那边从红海开始,红海那边有大明势力,有大明藩国势力,还有奥斯曼势力驻扎,大家相互搅合在一起,相互拆台,民间的海盗都以抢劫对方国家船只为乐。

    到了地中海那边,欧罗巴的海盗还有奥斯曼的海盗都看大明的船只不顺眼。

    尤其是进入黑海,无论是奥斯曼帝国,还是波兰和立陶宛联合王国还是沙俄,三国对大明都没有什么好感。

    大明从这里运输的又是机器,粮食还有各种铁器,价值都很高,而且往往工程船队后面还会跟上不少前往黑海的商船,所以一直都被海盗惦记着。

    虽然一直没有出大纰漏,但是人员损失还有战斗时常发生,所以臣打算补充一批高手过去,希望在以后的争斗中占据优势。”

    朱慈烺嗯了一声,因为是在别人的国土和海域,大明不方便派出军舰进行护航,所以这护航的任务就落在军事情报部和锦衣卫的身上了,锦衣卫主要负责值钱货物的运输,而军事情报部的人则负责船队的安全。

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海盗死灰复燃

    比赛的结果马宝没有让王之谦失望,比武位列第一,武器搏击第一,弓箭第一,马术第二,马上射击第三,获得综合成绩第一。

    王之谦有些遗憾:“这马宝是贫民家庭出身,以前没有接触过马,后来有机会接触马匹之后经过苦练,这马术还是差了一点。

    要是全拿第一就好了,不过自从这比赛自从开始分科比试之后,还真的没有人全优第一。

    要是全部拿第一,那是不是就是古代的万人敌?”

    朱慈烺嘴角抽搐,每次听这些明朝人说古人如何如何,朱慈烺都感觉怪怪的,他们不就是古人么!

    不过火枪出现之后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万人敌发挥的余地了。

    看着马宝走了过来等着朱慈烺给颁奖:“以马宝这个成绩实际上已经是万人敌了,如果全部都拿第一,那足以和项羽媲美了。

    再说了,古代也没有多少斗将这一说,打仗的事情更多的是依靠团队协助,还有指挥能力,斗将那是中的故事桥段而已。”

    王之谦接过桂喜捧上来的勋章,捧给朱慈烺,马宝也站在朱慈烺面前:“草民参见陛下。”

    朱慈烺拿起勋章:“以后你就是大明的臣子了,今天表现不错,希望以后再接再厉,为大明立下更多功劳。

    朕听说你参加过流寇,不要有心理负担,既然已经服了矿役,就代表过去的错误已经受到应有的惩罚,以后好好干!”

    马宝激动的眼眶发红:“谢陛下仁慈,草民……臣这些年来想到自己以前的错误追悔莫及,每每夜不能寐。

    现在唯有用有用之身报效朝廷报效陛下洪恩!”

    朱慈烺点点头:“当初被迫为寇也不是你们本意,就像现在大明丰衣足食自然就四海升平,老百姓只要有口吃的,谁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面去造反?

    王指挥使说要派你去黑海那边保护大明的船队,那里有大明重要的工程顿河伏尔加河运河的修建,你此去山高水远,家里可有什么困难?”

    马宝一愣,问的这么突然,他也不好回答:“臣没有困难,唯愿报效朝廷!”

    朱慈烺也知道自己问的太突然了:“行吧,有什么困难你跟王指挥使说吧,朕问的有点突然了,那朕就等着你的好消息了!”

    朱慈烺把奖牌和勋章交到马宝的手里,马宝看着金黄的勋章一副想问又不敢问的样子。

    王之谦翻翻白眼:“都是真金的,大明还不至于一个奖牌和勋章都给不起,当然你要是拿着换酒会不会有事我就不知道了。”

    马宝尴尬的笑笑:“不会不会,我不好喝酒。”

    朱慈烺这才知道他竟然是这个意思笑笑说道:“就算是卖了换酒朕也不会追究,荣耀只代表过去而已,朕看好的更是你们的将来。”

    然后是第二第三分别上台领奖,朱慈烺都勉力了几句,马术单项奖被来自草原的大明公民获得,而骑射单项奖则被军事学校的学生摘得。

    看着一个个人才向自己行礼为了自己的理想拼搏,怪不得唐太宗得意的时候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发现英才而用之确实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回到皇宫朱慈烺跟一边的桂喜说道:“去把一年内关于大明航线袭扰信息的奏报找来。”

    这几年朱慈烺已经很少关注航运的事情了,因为大明已经开放了海禁,也就没有了当初朱慈烺收钱保护大家利益的需求。

    当初因为一条商船被抢,朱慈烺可是动用了军舰和锦衣卫,不惜启用暗哨来寻找海盗。

    而现在,只要没有人报官海军一般都不主动剿海盗,除非是那种一个地区屡屡有海盗抢劫的情况。

    当然航线巡航还是要做的,如果海商担心海商安全,可以跟着海军的巡航船队走,海军会保护跟谁的商船,这也算是大明海军的传统,尽管这个传统时间并不久。

    这个情况持续到去年就有所改变了,首先大洋上属于大明海军的船只越来越少了,老式的风帆战舰正在逐步淘汰,出售给藩国用于跟葡萄牙打仗。

    而新式的战舰还在船坞里,最快的也要今年秋天下水,舾装好入列都是明年的事情了。

    这一段时间是大明海军的虚弱期,根本没有功夫管海盗的事情,因为大部分精力都在防止被敌对国家打了。

    打仗这种事情别人可不会等你准备好了才会动手,大家信奉的就是趁你病要你命,大明现在的虚弱不能让别人看到。

    桂喜搬来相关的报告,朱慈烺发现今年商船被海盗袭击的事情果然增加了很多,尤其是莫卧儿地区、南洋地区、红海、地中海、黑海、加勒比海、北大西洋、南非海域。

    这其中有些是传统的海盗猖獗地区,例如加勒比海和地中海等。

    而有些则是因为战争还有新航线开辟产生的新的海盗区,例如红海,莫卧儿地区和南洋地区。

    剩下的那些就是故意给大明找麻烦,故意恶心人的了,例如南非海域,北大西洋和黑海地区,这些地方有些‘海盗’可能专门就是为了抢劫大明,当然这也包括地中海。

    而南洋、莫卧儿地区、红海和南非这些地方大明的海军能够巡防的到,像北大西洋、加勒比海、地中海和黑海等等,这些地方大明的海军无法到达,所以海盗抢劫更加猖獗。

    大明现在采取的是商船队模式,大家守望相助,然后一起花钱雇佣赏金猎人上船,也有一些赏金猎人模仿或者购买了藩国制造的炮舰给商船队提供护航服务。

    现在看到大明航行在海上的船被抢劫的频率增加了,朱慈烺觉得这不是啥好现象,抢劫这个事情是有瘾的,如果一次没有被抓住,下一次抢劫就会变得有恃无恐。

    而如果一次次抢劫都能获得丰厚的回报,那么这些人就会以抢劫为业,准确的说是以抢劫大明的商船为业。

    而且这商船被抢,嚣张之后海盗有钱了,有钱的海盗除了挥霍还会干嘛?当然是招兵买马。其他人看到成功者也会争相模仿,所以抢劫成功会导致海盗越来越多。

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保险公司

    朱慈烺抬起头:“去把周遇吉喊来,王大海在哪?”

    桂喜想了想:“回陛下,王大海应该在天津吧,最近不少战舰都到了下水阶段他最近很少在京城。”

    朱慈烺挥挥手:“那就让周遇吉来吧,对了,现在赏金猎人这一边陈玄在京城么?把他喊来,还有朱姬润都喊来吧,朕有事安排。”

    桂喜下去喊人,朱慈烺继续看奏章,直到三个人都来了,朱慈烺看了一眼:“从去年到今年海盗袭击商船的事件增长了两倍半,这两个月更是继续上升,这可不是好现象,都说说吧。”

    周遇吉无语的看着朱慈烺,你这把三个关键人物集合在一起还不够明显么,让我们说啥,朱姬润来肯定是出钱的,赏金猎人公会这边是出人的,那么军部这边就是出政策扶持了。

    不对,军部其实也可以出人,海军船虽然不够但是人手还是有的,陛下这明显就是想让赏金猎人上了,但是赏金猎人并没有操作战舰的技术水平。

    所以这最后还是需要海军出手培训人员,甚至登船帮忙作战。

    朱姬润虽然不懂打仗,但是陛下要是只喊了军部和他,那确实不好猜,但是现在又多了一个赏金猎人公会的会长,这个事情不就是送分题了么。

    赏金猎人公会的会长是陈玄,也就是上一任的皇明商号的大管事胖玄。

    看着赏金猎人公会是一个机构,实际上他也是一门生意,军部发布悬赏任务,皇明商号发布悬赏任务,还有民间的悬赏任务,都需要赏金猎人公会来张贴公布。

    而且民间悬赏自然需要一个中人作保,所以收一点中介费没问题吧?当然没有问题!

    各种悬赏得到的货物需要运输吧,有时候赏金猎人公会自己还需要悬赏一些货物,这些都是利润的来源。

    除了上面这些赏金猎人公会还承担着赏金猎人武器防具的销售,这又是一笔不菲的利润,军火的生意是最赚钱的。

    因为皇明商号体系的特殊性,毕竟是一支武装力量,虽然松散,可让皇明商号掌握军队那绝对是不允许的,所以赏金猎人这一块不能直接交给皇明商号来管理。

    交给军部又有违军部不得经商不得参政的要求,所以最后朱慈烺干脆选了陈玄来管理这一块。

    陈玄在军部那边表现的不错,当初永平练兵的时候陈玄也是元老,作为一个不找事不惹事的太监,军部对他还是比较放心的。

    执掌皇明商号的表现又证明了其商业上确实有一套,所以赏金猎人这个介于军队和商业之间的组织管理,皇上又比较放心的人选,陈玄是最合适的一个了。

    陈玄又不傻,这个时候喊他来总不是为了请自己吃饭的,赏金猎人确实有水上业务,而且大明境内有海军巡防的海域还不明显。

    大明海军巡防范围之外的地方赏金猎人确实是海上安全保护的主要力量,甚至比起军事情报部和锦衣卫做的都要多。

    陛下显然是要重用赏金猎人了,只不过这个话头该谁起,谁最先发表意见,那就不好说了。

    看着下面三人都不吭声,朱慈烺放下奏章:“朕打算成立保险公司,由保险公司出面雇佣赏金猎人购买舰船用于给需要的商船护航。

    这将以商会和商业的形势存在,避免欧罗巴国家和奥斯曼帝国的紧张,同时又避免了赏金猎人团实力低难以提供有力保护的情况。”

    朱姬润眉头一挑,一开始他还以为陛下是来让他出钱的呢,现在看确是让他来挣钱的,保险公司?那不就是收保护费的。

    陈玄也琢磨了起来,成立保险公司?是不是多此一举了?那些商船把钱交到赏金猎人公会,公会派出赏金猎人团保护他们不就行了。

    赏金猎人团实力不行?那赏金猎人公会扶持一下不就行了。

    不过当陛下说域外这样做的好处之后陈玄也理解了,确实有这方面的问题,大明的赏金猎人公会是隶属于军部的,成立的初衷也是为了协助军部完成一下军部不方便干的作战任务的。

    所以在欧罗巴国家和奥斯曼人看来,赏金猎人就是大明军队的一部分,实力低的时候还好,要是实力强了,还有自己的军舰等,那各国肯定会犯嘀咕。

    而再经过保险公司这么一包装,情况又不一样了,以保险公司的名义成立舰队,巡航航线,大明完全可以成立不同的保险公司,甚至允许各商会自己成立保险公司。

    这样分散经营之后,每一个的实力都不是很强,降低其他国家的戒心,而保险公司舰队的行为也属于商业行为大明不用承担相应的政治影响。

    关键还是省钱,如果把巡航任务都交给保险公司,大明就能腾出更多的船用于作战了,而且这些舰队一旦大决战开启正好又是主力舰队的有力补充。

    不用出军费,自负盈亏建立一支舰队,当然是好事,而且赏金猎人用的军舰自然不用皇明造船厂来制造,要求也不必那么严格,即不占用造船吨位,又不占用海军编制,多好。

    周遇吉首先开心起来:“陛下此法甚妙,一举数得,即减轻了军费压力,又凭空多了一支舰队,关键是还使得海军有了训练之地和后备兵员,臣觉得非常好。”

    陈玄也跟着拱手:“臣复议,也觉得好。”

    朱姬润想了想问道:“陛下,这个成立的章程是怎样?是皇明商号中成立,还是控股,或者是允许民间自行筹建?”

    朱慈烺敲着桌子:“这个正是朕担心的,按照朕的意思,这种保险公司自然是皇明商号成立才最安心。

    但是一来这个钱皇明商号恐怕出起来有点困难,第二就是如果皇明商号经营,那么这成立保险公司还有什么意义?

    如果交给民间自行筹建,那么肯定会良莠不齐,要么就是坑蒙拐骗,要么就是实力不行耽误了商户的性命,或者发展的太大威胁安全。

    所以朕最后觉得还是采用股份制比较妥当,这样的保险公司要限制规模,不得独资筹建,而且必须有皇明商号和赏金猎人公会持股审核账目。”

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朱姬润借贷

    朱姬润明白了朱慈烺的意思,看来这件事还有很大的操作空间,合资公司,皇明商号有什么?当然是有钱有技术了。

    大明的战舰技术可是都握在皇明造船的手里,至于资金皇明商号可以贷款搞这个业务啊,很明显这个生意是稳赚不赔的,就算赔本了船不是还在么。

    赏金猎人公会可以用管理入股,军部可以用技术人才入股,三项加在一起怎么也要占个百分之三四十吧。

    然后陛下还说不允许独资,那就是必须是股份制公司,公司的股份分散在数位股东手里,那么皇明商号又出钱又出技术那肯定是最大的股东了。

    当然除了海上的保险生意之外,朱姬润又想起陆地上:“陛下,那陆上的商队和商团是不是也可以成立保险公司经营?”

    朱慈烺疑惑:“陆地上赏金猎人团不是做的很好么,大明的货物在陆地上被劫的情况多么?”

    朱姬润这才想起自己光想着赚钱去了,确实陆地上的线路有赏金猎人团就够了,毕竟陆地上的盗匪团队都不大,大明的赏金猎人多进行过军事训练,又手持火器,一般的盗匪轻易不敢尝试。

    再说了陆地上,大明的商队被抢,军部一般都会发布赏金任务,到时候这伙盗匪的老巢也就没有了,就算流亡那也要面临随时被赏金猎人惦记。

    海上就不一样了,一个是大明并没有给民间开放炮舰,第二个就是海上的海盗往往人数较多,第三就是海盗的老巢非常难找,即使发布悬赏任务,也没有多少赏金猎人团愿意飘在海上找海盗的麻烦。

    否决了朱姬润在陆地上推行保险业务的想法,朱慈烺又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商业保险这个事情,虽然说有不少保险公司的项目存粹就是骗钱忽悠人。

    但是不得不承认,其实还是有很多保险能够救人一命或者挽救一个破碎的家庭的。

    当然这个商业保险不能跟着海上的武装保险放在一起,手里掌握武力的机构不能在掌握钱,掌握钱的机构不能有武力,这就是大明的军政分离。

    而海上保险业务为了安全朱慈烺特意让军部、赏金猎人公会还有皇明商号一起参加,而且以后为了安全朱慈烺还会引入锦衣卫监督。

    朱慈烺挥挥手:“这次计划就由朱姬润牵头你们一起把计划完善一下吧。”

    朱姬润回到皇明商号总部,梳理了整个程序,先把皇明造船的代表找来:“我记得你们是不是有一个护卫炮舰的设计方案后来被军部给否了?”

    代表迷糊了一下:“是,有这么一个方案,整个船装载首尾各一门主炮,中间两门副炮,首尾主炮均可以二百七十度旋转,中间两门副炮射界一百二十度,最多可以同时三门炮一起开火。

    为了应对热气球威胁,船上还装备了高射炮两门”

    朱姬润摆摆手:“你去把船模还有参数表拿来,另外喊一个懂造船的来。”

    皇明造船的代表迷迷糊糊的去了,朱姬润等了一会两人捧着船模到来:“大人,您要的东西和人都给您带来了。”

    朱姬润看着船模:“如果把高射炮拿掉,把船的货仓加大,续航的煤仓也加强,装甲减轻一点,这样的船能跑多快?”

    船匠迷惑的看着自家工厂的代表和朱姬润:“大人,您这些修改已经相当于从新设计一条这样的船了,我还真的不好回答您。”

    朱姬润敲着桌子:“也是,那就找几个在海山护航的赏金猎人,在找几个有经验的海军,派往黄明造船,尽快设计一种通用船型,用于护航和剿匪!”

    两人退出去,朱姬润又去皇明银行那边,皇明银行虽然名义上也是归朱姬润管辖,但是里面的钱他要是想动也必须走正常程序,哪怕是朱慈烺自己从皇明银行借钱都要有抵押有利息。

    而皇明银行的管事一直都是朱慈烺信任的心腹太监,所以即使朱姬润也要给对方足够的尊敬,朱姬润到皇明银行总部的时候,管事王太监正好要出门。

    王管事笑着跟朱姬润打招呼:“哎吆朱大人,您可是稀客,有什么是您招呼一声咱家去一趟就是了,怎么还让您亲自跑来?折煞了!”

    朱姬润也跟着笑了:“这个有闲就出来走走看看您老,这是要出去?”

    王管事点点头:“是啊,这不是要去巡查金库,大人要是有事我们先回银行?”

    朱姬润立刻来了兴致:“王管事,不知道我能不能跟你一起去看看大明的金库到底是什么样子?”

    王管事哈哈一笑:“这要是其他人,我肯定不同意,但是大人您可是陛下最信任的人之一,那自然是没有问题,那咱们走着?做我的马车吧。”

    朱姬润扶着车把登上马车:“早就听说大明金库里面金如山银如海,这次我一定要见识见识那么多钱堆在一起到底是什么样的体验。”

    王管事哈哈笑着:“那你可要好好看看,一开始咱家看的时候,那也是被震撼的不清,入眼的都是金银那个壮观。

    只不过后来经常看,每个月都要这么巡查一次时间久了感觉跟平时看的砖头也没啥两样,而且这钱不是自己的,就算是真的堆成山那也只能看看不是。”

    朱姬润也跟着笑了:“确实,王管事说的对,这钱只有自己的看着才有成就感,对了今年皇明银行贷款额度还有多少?”

    王管事指了指天上:“陛下让问的?”

    朱姬润摇摇头:“不是陛下要问的,是陛下安排下来的事情,皇明商号没有那么多的资金想从您这里贷出一笔前来周转。”

    王管事哦了一声:“那这个好说,今年的贷款额度还有一亿三千万两左右,可够?如果不够我让下面的人催催欠款,给你再筹一点。”

    朱姬润有点惊讶:“竟然还有这么多,我用不了,我大概需要三千万两就够,我现在发现我这皇明商号手里竟然还没有您有钱。”

    王管事笑眯眯的说道:“您那都是咱们自己的,我这手里的钱虽然多,但都是人家的,不一样。”

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大明金库

    到金库大门,王管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朱大人,下车吧,这里面不让马车进去,咱们需要步行过三重哨卡。”

    朱姬润开玩笑的问道:“这是怕从里面把黄金白银拉出来么?”

    王管事非常正经的嗯了一声:“正是,大明金库安全等级极高,常年驻扎着一个营的禁卫军,一个百户所的锦衣卫,还有金库自己的保安力量。

    所以监守自盗的可能比起外人来偷窃的可能要高得多。”

    朱姬润摸摸鼻子:“确实有道理。”

    到了第一重检查站前,王管事问朱姬润:“朱大人可渴了饿了?要吃喝?里面可是不允许吃喝的。

    要是出恭,就在旁边,大的小的都要在外面解决,进去也是不可以的。

    总之这出来进去都要称重,体重不能有超过半两的误差,否则就非常麻烦。”

    朱姬润惊讶的看着王管事,他们还要这么严格?

    王管事率先把身上的东西都拿出来:“还有就是身上不能有任何饰品,不用携带任何物品进入,衣服也要全面搜查,这些都是陛下亲自定下的规矩。”

    朱姬润跟着照做,然后就是三个人轮流上来摸一遍,确认无误之后签字,两人才能继续往里走,里面还有两重哨卡,都这么检查了一遍,身子身上的隐私部位都没有放过。

    朱姬润感觉有点吓人:“王管事,这金库里面的黄金白银难道不应该都是金砖银锭,或者那种银冬瓜不方便搬运的,搜衣服有必要么?”

    王管事摇摇头:“并不是,金库除了金砖银锭之外,还存放着古金银币,有历史价值的金银饰品,还有黄明铸造厂铸造的未出库的金银币等等,大部分东西都是不方便携带的,可是有一部分确可以携带的出去,故而要小心一点。”

    朱姬润这才明白,原来是因为这个,两人继续往里走:“您每次巡查都是怎么巡查?就是谁便看看么?”

    王管事来到金库旁边,里面的工作人员打开大门,朱姬润并没有看到金碧辉煌的景象,反而是一个个密封的严实的木箱上面贴着特制的封条。

    王管事介绍道:“这边是铸造好的金币和银币,因为现在大家用纸币用习惯了,所以金银币的发行减少了,不过为了预防挤兑,金库内还封存着五亿枚银币三千万枚金币备用,每一个重一两。

    这边的检查主要是查看封条是否完整。”

    朱姬润看着这一排排的箱子,这可是价值八亿两的金银,看着这些箱子每两个成一列间隔一点五米排列,朱姬润好奇的问道:“这箱子为何排的那么松散?”

    王管事笑着说道:“这要是密集堆放,那谁从中间偷走几箱换掉外面也看不出来,这样两个并排成列,每一个箱子都至少有一面露在外面,方便查验。”

    王管事进去随便进了一排:“这些箱子五层高,二百个长,一列就是一千箱,我们走过过道就能一次看两千箱的情况。

    每箱银币是一万枚,这个仓库总共有银币箱五万个,金币箱三千个,我每次来巡查都只随机的看五分之一左右。

    除了看到钱的欣喜之外,其实更多的都是枯燥的看封条数箱子这些。”

    朱姬润点点头:“确实辛苦。”

    两人花了半个多小时才看完金银币仓库,两人又朝着下一个仓库走去。

    王管事继续说道:“下一个就是去金砖库了,大明金库中目前存金加上金币总共是八千三百六十万两,下面的金库里面,有五千万两的金砖,朱大人可以大饱眼福了。”

    两人推开金库大门,朱姬润并没有看到什么金碧辉煌,反而有一层灰尘,朱姬润奇怪的问道:“这里面是不许人进来打扫么?”

    王管事笑了:“那倒不是,这里面不需要打扫,有时候灰尘也是一种安全保护。

    你看这金砖,整体下宽上窄呈现一种梯形,这样的金砖上面和四个面都容易落灰,只要有人拿起那么金砖上就会有灰尘印记。

    而且金砖在出厂的时候,上面都涂了一层显色粉,只要摸过金砖的人手粘上水就会变成红色。”

    朱姬润看着一块块灰蒙蒙的金砖:“这一块有多重?”

    王管事一边往里走一边回答:“每一块重二十斤,你看这些金砖也是镂空堆放,为的就是能够看清里面的情况。

    大明的金银只是作为发行纸币的储备,基本上不会动用,所以可以采用这种落灰尘的方式来保证安全。

    朱大人在里面走动务必轻手轻脚,要不然扬尘会很麻烦。”

    朱姬润笑着感叹:“这真是国家富强金银都放在仓库里面吃灰,这不比那以前的盛世又是穿铜钱的绳子烂了或者铜钱锈在一起要体面的多!”

    王管事也跟着笑了:“银库那边就比较多了,目前金库这边存的白银有三十六亿七千八百万两,分为六个库。

    整个金库区总共有金银库十二个,其中金库一个,钱币库一个,银库六个,古币古董金银首饰库四个。

    全部看一遍要一天的时间,大人还要接着看么?”

    朱姬润本来没有觉得什么,王管事突然问还要不要继续看,朱姬润心中就有了心思,看看天色:“那就再看一个银库看一个古董库就走吧。

    大明有那么多的古币古董金银首饰需要存放么?竟然要四个库那么多?”

    王管事点头答应:“那边就是剩下的六个银库,你挑一个吧,还有古董库你也挑一个。

    古董这种东西确实不少,当然没法跟这边的金银锭比,只不过不少金银摆件和金银饰品不能压不能堆叠需要陈列放置,这样占用的空间就大了。”

    王管事显然也有这个意思,或者说明白了朱姬润话里面的意思,现在王管事让谁便查,朱姬润也就不客气了,这抽查已经成为大明传统,朱姬润也没啥不好意思的。

    而且这金库名义上还是属于他朱姬润管理不是。

    银库跟金库一样也是落满灰尘,朱姬润也不能为了自己看着好看就要求人家保持金银的整洁吧,金库这种地方也确实是来往的人越少越好,自然打扫卫生就能避免就避免了。

    无弹窗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868/ 第一时间欣赏统计大明最新章节! 作者:怕起重复所写的《统计大明》为转载作品,统计大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统计大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统计大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统计大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统计大明介绍:
一个强大的帝国必须能提供至少2000项关于国家的统计数据。
如果崇祯对于自己的国家了如指掌,那他的结局一定是另一个模样。统计大明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统计大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统计大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