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隋唐大猛士TXT下载隋唐大猛士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隋唐大猛士全文阅读

作者:木子蓝色     隋唐大猛士txt下载     隋唐大猛士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659章 这样也行

    “只要你们一日不背叛我汉家,汉家也一日不负你们。”

    分别之时,罗成对放心的将万余匹马交给自己的两位国姓爷道。

    “我等永不敢背叛中原!”两人信誓旦旦。

    罗成笑着跟他们告别,不过他们的誓言却只是听听而已。任何誓言,其实都比不过强横的实力。

    正如那一句大航海时代的名言一样,真理,只在大炮范围之内。

    同样道理,中原强,四周的藩属自然忠心,而一旦中原弱,四周的藩属也不可能还一直忠心耿耿。

    白狼河边,燕县。

    这里曾经是朝廷设立的燕郡,早年还未东征前,朝廷在辽西这块不大的土地上,先后设立了柳城郡、燕郡、辽西郡、辽东郡四个郡。不过此时,现在整个辽西之地只有一个柳城郡,并且罗成整合辽西各郡县后,在这里只保留了柳城县、燕县、怀远三个县。

    老将军屈突通心情低落。

    “李密叛逆,居然已经在河南攻夺八郡,孟让也在淮西攻破十余城,皇帝却在此时跑去关中。”

    他想不明白。

    更想不明白的是,忠武军立这么大功,朝廷一点赏赐也没下来。

    “屈突老将军,你升任忠武军节度副使,怎么还不高兴呢?”

    罗成也没想到,皇帝让屈突通来接任段达的副使之位。

    “罗帅,中原叛军如此嚣张,我等是否应当率军南下平乱?”屈突通问。

    可罗成却只是道,“将士们出征远击突厥,行军作战数月,也是相当疲惫,更何况我们此次也折损了几千精锐。如今还未过寒冬,也该让战士们休息一下。再说,皇帝并未诏我们南下,我们若私自南下,可是无功反有罪的。”

    这是一个很实在的问题,哪怕现在忠武军镇守边疆一道十一郡之地,可朝廷依然划分了他的防区,在防区内,忠武军有军事调动权,但要出防区,也是必须得由朝廷的调令的。

    无令而调兵南下,可视为谋反兵变。

    “老将军你也别担忧,朝廷肯定能够对付的了李密,退一万步讲,朝廷若真平定不了李密之乱,只要一道诏令,我忠武军自然也就挥兵入关南下。”

    魏征在燕县迎接罗成。

    “收获很大啊,不过这么多马匹你打算怎么处置?”

    罗成笑道,“虽然眼下冬春季节,马不好养,可活人还能让尿憋死不成?十几万匹马啊,这是我们这次辛辛苦苦拿命换来的,皇帝不赏勤王军,我们自己总得给弟兄们谋些福利。”

    他感慨着,赏罚无道,这也算是一个朝廷要崩的先兆了。

    朝廷不赏,他罗成得赏,否则以后谁还愿意拼命作战?

    抓起茶杯,略吹了吹茶沫后,轻抿一口,特有的带着些苦然后回甘的茶香让罗成满意。

    “在外打仗整天吃不好睡不好的,人都瘦了一大圈。”

    “大帅辛苦了。”

    “辛苦点没什么,总之我是全须全尾的回来了,可却有几千兄弟没能回来,我只能带着他们的骨灰回来,相比他们,我这算不得什么。”

    魏征心里也感叹。

    一仗下来,几千忠武军子弟兵就没了,这还是最精锐的骑兵。

    “对了,大帅你这次带了六千铁勒人、六千突厥人编入军中,这怕是不合规矩吧,兵部未必会通过啊。”

    罗成一笑。

    他抿了口茶,“老道你什么时候也这么迂腐了,这一万二千人我带回来,也没有说就要给他们府兵的身份啊,你可以把他们安置在辽东各郡,让他们建立屯庄,成为屯田户嘛,然后再把他们编入郡兵之中。”

    郡兵始终只是补充,而且郡兵又不是兵部编制登记的,不过是各郡百姓服的一种杂役而已,完全就是受地方郡县控制管理的。

    “这样也行?”

    “有什么不行的?我跟你说,如今世道乱了,所以有时候我们也不能太死板了,得灵活变通。”

    “之前战死的那四千余将士们,这次要厚加抚恤,都是我们的子弟兵,必须得照顾好。若是他们家族有合适的人选,又愿意加入我们忠武军的,可优先选用他们补充进来。就算现在没合适的,但将来,他们想加入忠武军时,也应当享受优先权。”

    “嗯,我记下了。”

    魏征端起茶杯,也抿了一口,然后问罗成,“皇帝这个时候跑去关中,据说还要去江都,这真是作死,其实刚才屈突将军说让你挥兵南下平乱,我觉得其实是个不错的机会啊。”

    罗成摇头。

    “时机未到。”

    “这里这段时间还好不?”罗成问。之前在外时,也有跟辽东联系,不过很多事情也不便详说,只知道还算安稳。

    “挺不错的,你走后不久,我们便开始组织秋收。有些人受渊氏的唆使,过来劫掠,结果我们早有准备,反被我们打的落花流水,然后他们就老实了,之后秋收很顺利。今年天公也作美,秋收这段时间一直晴好,所以粮食都得以入库。”

    “秋收后,我们也按去年旧例,一面是组织屯丁训练弓箭枪矛,一面组织屯民们继续修路、修堤、修渠。另外,契丹、奚室韦等一些部落也有过来交易,我们也是来者不拒,他们对我们立的规矩也遵从,所以交易很顺利。”

    “今年中原内乱的更加厉害,倒是我们辽东越发的安稳,所以秋天开始又有不少中原百姓来我们这边避难逃荒,也有一些大家族过来避乱置业的,此外,许多商人也看到我们这边的商机,于是过来的商队货物越加多了。”

    罗成对这些消息很满意,“这些是好事,稳定是繁荣的前提根基,现在这边物价如何?”

    “有我们节度使衙门的干涉,物价还算平稳,现在米一斗约二十钱,白面一斗三十五钱,生绢一匹约四百七十文,细绵绸一匹一千八百八十文,粗布一匹四百四十文。”

    “布鞋一双二十七文,细鞋一双一百文,锄一个五十文,镔铁横刀一口两千文、镔剑两百文,铁刀七十五文一把。”

    魏征做为节度使司马,对这此物价还是比较了解的。

    罗成心里计算了一下,发现这个物价确实很平稳,比起如今的中原来,好的多了。

    起码二十钱一斗的米,现在的中原就很难买到,而辽东得益于屯田军屯制,以及粮食不得外流的策略,使得这里已经可以自给自足,粮食不缺,自然就不会价太高,特别是禁止粮商囤粮居奇,并推出限售等策略,使得百姓并不缺粮。

    “边市的牲口什么价?”

    “突厥敦马一匹九千四百文,母马一匹四千三百文,细犍牛一头四千二百文,次犍牛一头三千二百文,公骆驼一万五千五百文一只。”

    “卖给胡人的酒价不错,普通的中等酒价为一百五到三百文一斗,好的更贵。”

    “看来家里确实挺安稳的,边市也很热闹,很好。”罗成放下一颗心来。

第660章 血鹰

    魏征告诉罗成,在他出征的这几个月里,安东道又新纳入了约十万人口。

    “大多数都是从关内避难来的,也有不少是直接从沿海坐船过来的,另外,则有不少是之前我们带来的将士们招来的家眷。有些家伙,不但把父母妻儿接来了,也把兄弟招来了,甚至有些把整个大家族都招来的。”

    “这是好事啊,说明我们的将士们对于关外已经有了认同感,他们认为在这里更有未来和希望,所以才会招朋唤友让整个大家族都过来,这是好事。”

    听到这样的消息罗成很高兴,若是中原安定,又有几个愿意跑到这蛮荒来呢?也正是如今中原动荡,才衬的这关外安稳的难得,再加上罗成在这边推动的均田授地,使得无数在中原既无地又担忧动荡的百姓,都愿意过来。

    “我这次也带了十万突厥战俘回来做屯田奴,我们的人口怕是差不多一百五十万了,终于能在辽东站稳脚跟了。”

    人口是一切的根本,没有人口,便谈不上其它。尤其是在乱世,人口其实也是最宝贵的资源,既是种地的农夫,也是打造工具的匠人,还是打仗的兵员。

    “十万突厥俘虏,你全都要将他们弄成屯田奴?”

    “当然,他们是战败者,还是入侵后战败者,下场自然只能来我安东当屯田奴,否则,我还要请他们来当老爷不成?”

    没直接听云定兴的在长城下全都砍了做成京观,就算对他们的仁慈了。

    “这么多突厥人只怕不好管理。”

    “有什么来的,全都打乱分开来,我们现在有一百多万人口,就这十万突厥人,还怕管不好?平均下来十几个人盯一个突厥人,绝不会有问题。”

    在罗成看来,要管住这些突厥俘虏,比较关键之处就在于不能让他们聚集在一起。哪怕是当屯田奴隶,也全得打乱分开。

    另一方面,也得适当的给他们一点希望。

    比如规定他们得当十年的屯田奴,相当于十年劳改。但是表现好的呢,可以有赏。最重要的赏赐,便是每年给他们赏减刑,表现的好的,年底可以赏他减少一月屯田时间,或者是两月三月,这样,表现极好的,可能只要屯田满六七年,或许就能得到放免。

    他们到时也能分到一块地,成为一个自耕农,或者成为一个能拿薪水的牧场牧民,或者是直接分给他们一块草场让他们能够放牧。

    总之,好好干,是有未来和希望的。

    当然,不好好干的,肯定有惩罚,轻者抽鞭子,重者送去矿场,甚至直接处死。

    魏征道,“周朝建立之后,与分封制一起推行的是国野制,当时分封诸侯,诸侯领地为邑城,大诸侯会有多座城,其中诸侯所在的便称为国,能够有资格居住在国中的为国人,一般都是诸侯的士大夫、士兵等。而在其它城中居住的,则主要是诸侯繁衍扩散的宗族小宗子弟。”

    “国和城中居住者为国人,而在城外居住者为野人,他们都是人,而奴隶地位更加低下,不是人。”

    魏征觉得罗成在安东道推行的种种政策,其实就与周立国后推行的这套分封与国野制有些类似。

    罗成在安东以府兵为基础,建立了许多城市、军镇、堡垒、屯庄,府兵们都有资格授田均田,拥有田庄地产,甚至还拥有奴隶。

    这些府兵,就算的上是安东道节度使罗成麾下的分封诸侯了,而这些府兵召来的亲戚宗族等,来到安东后也可以分田授地,只是没有府兵那么多特权。

    那这些人可以算的上是国人。

    “分封和国野制吗?”罗成笑笑,“我觉得其实挺好啊,周立国之时,其真正能控制的地方其实只是很小一块,他虽然分封无数诸侯,可实际上这些诸侯到了封地,周边有无数的蛮夷敌人,他们建立城池采邑,实际上出城就是敌人,所以每个采邑城池也就是一个军事扩张的堡垒据点。他们必须得守住堡垒,必须得想办法击败周边敌人往外扩张,才能建立一个又一个新的邑城,将自己宗族分置出去,扩大势力。”

    “当年周分封的那些诸侯,有些如齐鲁燕赵等扩疆无数,但也有汉水流域许多姬姓诸侯,最后身死国灭。”

    至于说国野制,国人其实相当于罗马的公民,享受公民权,比如能够当兵,一般人是没资格当兵的。当兵意义着有政治权力,有上升的通道,可以通过战争得到战利品,可以得到赏赐,能够获得官职等。

    而野人没有这些权力,甚至连居住在城中的权利都没有。

    但国人个体上来说,并不是贵族,他们的个体对于野人,并没有什么特权,也并不高人一等。可这种国人野人奴隶的阶层,却也在当时有着极大的先进性。

    罗成只是一个军镇节帅,他没有权力搞分封,但他也确确实实的在通过他的一些官职权力,推行不少政策,使得安东道与中原开始有一些不同。

    而现在,这些不同,正极大的吸引着在动荡中的中原百姓过来。

    这时。

    一名白马义从走过来。

    “大帅,这里有一封血鹰信给你。”

    罗成一听,眉头皱起,“拿来。”

    血鹰,血色之鹰。

    骁果军的士兵招募进来后,便会在手臂上纹上血鹰。不过罗成的血鹰信跟这无关,罗成手下有两支情报力量,一支是张亮的暗卫,一支是王君廓的影卫。

    其中张亮的暗卫代号夜枭,王君廓的影卫代号血鹰。

    血鹰信,便是影卫有重大情报送上。

    打开信,罗成越看眉头皱的越紧。

    这封信是封密信,不过已经由白马义从为他翻译过了。

    “大帅,发生何事?”魏征问。

    罗成叹了一声气。

    “我老师张帅败了,代海寺大败于李密之手,一万人马全军尽没,连润蒲的父亲贾郡丞也战死了,张帅身负重伤,还好被王君廓的人找到救下,如今已经送去齐郡了。王君廓本来想送他来辽东,可张帅不肯来,说要在齐郡招募兵马讨伐叛军。”

    “连张帅都大败了?看来李密真的已经成势了!”魏征惊讶。

    “大帅,咱们得加紧速度了,要不然只怕还没等我们出关,这中原已经全乱套了。”

第661章 厚赏重恤以得军心

    天空灰暗阴沉。

    大地银装素裹。

    罗成身披着厚厚的皮裘,头上也戴着厚厚的皮帽,连脸都摭罩起来。

    他坐在雪撬上,旁边还有个小火炉烧着炭。

    一群群的突厥俘虏充当着雪撬犬,背着雪撬前进。

    积雪很深,踩一脚下去,能没过膝盖。

    得胜归来的府兵们跟罗成一样享受着胜利者的待遇,他们都坐在雪撬上,让突厥俘虏们拉着前进。

    寒风呼啸。

    那些突厥人一个个弓着背缩着脖子,可寒风却依然能够无孔不入。

    不少突厥人心里深一脚浅一脚的前进着,心里暗暗的咒骂着,骂始毕可汗骂咄无能,骂罗成的凶恶。

    这个该死的天气,本来他们应当呆在避冬的营地,躺在温暖的帐蓬里,喝着奶茶舒服的过冬,可现在,他们的家人还在遥远的地方,也不知道那边情况如何了,这么冷的冬天,帐篷立的牢固吗,羊崽牛犊们可还暖和,过冬的草料是否足够?

    前方茫茫一片,他们对未来也充满着迷茫。

    “大帅,前面就是通定城了,再往前不远就是辽河。”

    “哦,应当也有通定城的将士吧?”

    “有五百多人,他们到家了。”

    罗成起身,风很大,他笼了笼衣袍。

    那五百多将士们到家了,将在这里分别,罗成要去跟他们告别。骑上马,来到城门前,这里已经有很多人聚集在一起。

    有城里来迎接的官员,更多的则是那些出征府兵们的家眷过来迎接亲人。

    而那些即将回家的府兵们,则全都在城前集结列队,在寒风中站的笔挺。

    “大帅到!”

    五百多府兵们激动的立正。

    罗成看着这些家伙,笑着道,“怎么样,离家几月,终于到家了,不少人应当已经看到在那边等候迎接的亲人了吧?估计你们都迫不急待的要回家了,所以我也不废话多说了。带上你们的战利品和赏赐,都滚回去吧,好好的在家享受一下家庭的温暖,好好安抚下你们的妻子,好好侍奉你们的父母,多陪陪你们的儿女。”

    “当然,我知道你们这次也分到不少战利品,但是,记得勤俭持家,莫浪费乱花,更不许赌博酗酒。有空,就整理整理家里,习练习练武艺。”

    “好了,解散,滚吧!”

    五百多士兵们哈哈大笑的向罗成敬礼,然后跑到一边去取自己的行礼和战利品。

    每个人的东西都有很多,除了受征召时携带的两匹马,以及长矛弓刀铠甲等,这次每人都还分到了几匹马,以及一些牛羊,并且还有奴隶。

    有勇猛者,一个分得了四匹马,六个奴隶的。

    最少的,也都分到了两匹突厥马,两个突厥奴隶,更别说还得了一些甲衣弓刀。

    早就等在城门口的府兵家眷们,这个时候也都呼唤着他们的名字跑过来。

    有年轻的夫妻忍不住相拥的,也有年迈的父亲搂着儿子的,还有年幼的孩子跳进父亲怀抱的。

    而在这些喜悦中,也掺杂着一些哀伤。

    有一些人永远的留在了他乡。

    “通定战死的兄弟有多少个?”

    “通定征召了八百个,只回了五百六十三个,战死二百三十七个。”

    罗成点头。

    城门口,不少人一直在呼唤寻找着出征亲人的名字,可一直没得到回应。

    罗成让人过去报出这些战死府兵的名字,把他们的家人叫过来。

    “很不幸的通知你们,你们的亲人,他们没能回来。他们是最勇敢的战士,为国尽忠战死沙场,我们只能带回他的骨灰,以及他们的一些遗物。”

    罗成的话说完,下面哭声一片。

    罗成不得不中断讲话,良久后才继续宣布对这些战死府兵们的抚恤,给每人家里妻儿分给马匹、衣甲、还有钱绢等,做为抚恤。

    “这些战死兄弟们所授的军田,由他们的妻儿子女继承。”

    “战死弟兄们的安葬费用由节度使衙门拔给,其后人若成年,优先点选入府兵从军,若阵亡弟兄无子孙的,其亲属也可录用,若未成年后,待其成年后也仍优先录用。”

    “每位战死弟兄一次性给予二十亩田抚恤,另一次性给二十贯钱安家。”

    此外,就算战死了,他们之前立功所得的赏赐也全都如数照发,甚至战死后,他们也一样还能领一份战利品。

    所以这次阵亡的四千兄弟,罗成下了血本抚恤。

    每人出征时携带的马匹衣甲武器都发还,另外也给了一份战利品赏赐,又给了二十亩田和二十贯钱做为抚恤,此外安葬费用也另付。

    “节度使衙门还会专门建一座英雄纪念碑,将他们的名字铭记碑上,派人定时祭祀。而无后人的将士,也会为他们收养义儿,给他们继承香火。”

    此外,那些没伤的府兵,也都按伤残的等级,给予额外的伤恤钱。

    “对于阵亡弟兄们已经无依无靠的妻儿子女,节度使衙门终身给予救助!”

    “对伤残而不得不退出军伍的弟兄,由节度使衙门加赐军田,授给牛马,以为永业。”

    这一条条的抚恤赏赐宣读后,虽然并不能让死者复生,伤者复原,可毕竟能够让他们在悲伤之余,也能够有些保障,得到一些安慰。

    “大帅,这抚恤的标准可不低,若长期下去,也是个不小的负担。”魏征小声提醒罗成。

    “我知道,可我们安东道的根本,就是这些府兵。若是不能好好抚恤救助这些阵亡受伤者,我们今后还如何打仗呢,谁还肯卖命拼杀呢?”

    再说了,其实这个标准说高也不算高,对于重视兵将的许多朝代来说,都有专门的抚恤条例,其实也都不低。

    罗成还特地把通定的地方官员叫来,交待他们以后一定要对这些阵亡府兵的家眷,还有那些退伍的伤兵多加照顾。

    “饮水思源,我们的安定,也离不开这些弟兄们的付出,所以你们一定得善待好他们的家人,尤其是那些退伍的伤兵,更要好好安置。”

第662章 天生反王

    经过一座座城市、军镇、戍堡、屯庄。

    罗成一路向东。

    他那支庞大的队伍也越来越小,一个个府兵重归于乡。离开时,他们也带走了属于他们的奴隶和马匹等战利品。

    府兵们告别罗成的时候,都充满着喜悦和感激。虽然征战辛苦,可收获也是喜人。突厥战马、牛羊、奴隶、衣甲等,这些东西既可以留着自己用,也可以拿去卖了换钱。不过府兵们多数都不会卖掉奴隶的,突厥奴隶可以帮着牧马放羊或是种地,这可是不错的劳动力。

    府兵们不缺田地,但缺牛马牲畜以及种地的奴隶。

    当然,府兵们离开的时候,除了这些实打实的战利品和赏赐,也还有一个不错的赏赐,那就是凭功授勋升职。

    按表现,不少府兵都得到了授勋。

    勋官虽说被皇帝弄的不比从前值钱,可毕竟也是个勋号。得了勋官哪怕并不是跟以前一样有了官身,可以做为晋身之资,但也能开始享受一些特权待遇。

    比如拥有勋官后,可以纳妾。

    再比如,拥有勋官后,还可以按勋品增加占田额。没有勋官和官职,普通平民百姓能拥有的田地是有限定的,但有了勋官后,能拥有的田额就大大提升,勋官越高,拥有的田额越多,最高的上柱国勋,甚至能够让一个无官职的府兵,拥有三千亩田额。

    更别说,节度使衙门还会根据府兵的勋品,给他们再赏一份勋田,从二十亩到几百亩不等,这也是很实打实的好处。

    当然,那些立功不小的府兵,不仅仅是授勋,还可能得到升职的奖赏。

    身为节度使,罗成拥有对麾下忠武军将士五品以下直接提授的权力,五品以上也可以奏报举荐。

    不少府兵这次都得到了授职。

    他们原本只是个普通的府兵,而现在却摇身一变,成了九品八品军官,成为了官。

    魏征跟着罗成一路东行,能感受到这些府兵们比起此前,对罗成更加的信任和尊崇,他们对罗成私人的忠心也更强了。

    “这样打几仗下来,只怕在关外,所有府兵眼里就只认你这个罗帅,而不知有朝廷了。”

    罗成很不客气的道,“在关外,我罗成便是朝廷的代表,是汉家的代表!”

    “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魏征望着罗成,“你上次出征在外,把段达给杀了,这事办的不够老练,我估计朝廷那边,皇帝和宰相对此事都有不满,现在屈突通升为副帅,这人向来对朝廷忠心耿耿,而且为人比较死板,以后只怕更加掣肘,你还不如留着段达,那人更好控制。”

    “当时情况,不杀段达,这家伙只会越加乱来,动摇我军心。况且杀了他也不是没好处,起码封彝和李百药就老实多了。”

    “可我估计他们暗里早不知道上奏多少你的弹章了。”

    罗成不以为意,这种事情是必然的。皇帝安排了段达封伦李百药三人过来,本就是要制约他的,但现在不是情况特殊吗。

    皇帝都逃离东都了,这安东天高皇帝远,罗成完全掌握局面,任凭他们几个打打小报告也改变不了什么。

    真要是朝廷那边胡来,那罗成大不了抗旨不遵守,或者搞点小动静,朝廷完全控制不住局面。

    说到底,还是天下乱了。

    朝廷的威信已经不行了。

    “大帅接下来有什么打算?”魏征问。

    罗成摇摇头。

    “中原虽乱,可现在局面还没完全崩溃,我们没有插手的余地,所以暂时可以不用去管。能做的,也就是趁着现在中原混乱之机,派些人过去招募些流民百姓过来,另外就是看能不能想办法,把一些工匠人才网罗过来,安东要发展,我们也得建立一些自己的作坊,尤其是如军械铠甲、战船打造、筑造城池这块,更加需要人才。”

    现在大隋虽乱,可好歹表现上还是统一的,安东道所需的军械也能从朝廷那弄过来。可一旦真正崩溃后,到时各自为政,大家割据一方,到时谁还会给你关外忠武军供应军械?

    你有钱都买不到。

    所以,现在想办法,能挖些工匠过来,就赶紧挖。

    买终究不如造。

    “其实我们关外地大物博,也有不少的矿产,甚至我们这里也有海,可以制盐,所以我们要想办法多从中原挖些这种专业的工匠过来,帮着开矿冶铁、晒盐等。”

    “造船这块很重要,我们辽东沿海,造船业发展起来,不仅以后有助于与东南沿海的商业贸易,也可以助我们对朝鲜的控制。另外,若是以后大战,我们也可以从海上发兵,而不再受限于临渝关这道天险入关。”

    在历史上,好像临渝关或说山海关,从没有被从外面攻破过,几次破关,都是被从内部或后面攻破。

    山海关之险,可不是一般的。

    罗成现在关外发展,以后要入关,万一被人封锁也是比较麻烦的,可如果有海上力量,到时直接从海上发兵,可就要简单多了。

    若当年满清有海军,只怕明朝早就亡了。

    “我们现在跟奚契等蕃人放开了边市贸易,所以我们接下来要想办法跟关内加强交易,多吸引商人贩货过来。”

    罗成没想着全都靠自己去采购,这不现实。

    这样做,还不如做好边市这个平台,负责招商就行了,至于组织商货,就交给中原和部落们自己就行。

    罗成只做平台。

    当然,如果做大做强了,也可以做点自营或精选这样的业务。

    “我觉得你好像很淡定。”魏征道,中原都乱成这个样子了,罗成还能有条不紊的去规划着这些。

    “不淡定又如何,还是那句话,时机未到,我们做什么都不对,倒不如安心的发展。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

    魏征惊讶的瞪着罗成,想不到他居然能说出这样九个字来。

    “惊讶什么,我们现在才五万兵马,一百来万人口,这点实力,放在中原,不过一郡的人口而已,这么点实力,真要强行出头,只怕会死的很惨,毕竟百足之虫死而不疆,这临死反扑的能力依然是惊人的,况且,那样做师出无名,只会让我们处于极不利的局面,甚至让我们内部分裂。”

    “所以我们只能等。”

    魏征竖起大拇指,“你这么年轻,却还能有如此平稳的心态,真是少见。若是当年杨玄感李密刘元进等有你这等心态,又岂会败的这么惨?感觉你生下来就是准备造反的,天生反者。”

    “别拿我跟他们比,他们不配!”罗成道。

    “确实,只是这样一来,这个冬天或许就会有些太漫长和太无聊了。”

    “并不会,不是还有渊氏朝鲜和蛮子嘛。”罗成笑着说道。

第663章 娘子军再起

    二月初二。

    龙抬头。

    清晨,齐郡,章丘。

    长白山下,罗氏庄园大门口,一杆大旗高高树起。

    二月的清晨,还有些清冷,可罗氏庄园的钟声却持续不断的悠悠鸣响。

    一队少年排队来到旗下,向坐在旗下的女主人禀报。

    “长白乡已经通知到!”

    “水南乡已经通知到!”

    身着红色戎服的年轻妇人认真的聆听。

    “济北郡程家愿出钱三千贯,家丁佃户五百。”

    “东郡离狐徐家愿出钱五千贯,家丁佃户一千。”

    “东郡翟家愿出钱三千贯,家丁佃户五百。”

    “泰山贼赵让愿率本部万人来投!”

    “东平巨野泽孟浩愿率本部八千人来投!”

    “泗水贼刘陵愿率本部五千人来投!”

    “姐姐,咱们夫君的威望足够响亮,咱们一举旗,应者云集啊。”红线笑着对单彬彬道。

    身为楚国公罗成的正妻,拥有宁国夫人诰命的单彬彬,早前由夫兄罗承宗赶到洛阳接出来。从河北到达齐郡,本来承宗要送她回东莱,结果单彬彬执意留下。

    “咱们夫君战神之名岂是浪得虚名?再说,咱们罗家此前在齐郡讨贼数年,也是积攒不小名声。更何况,咱们这里还有一尊老战神呢,夫君的老师张帅久镇河南,虽先前败了一仗,可名头还在,有他做为咱们东莱四郡自保兵马的统帅,自然能号令群雄。”

    红线道,“那个爱吃婴儿的朱粲已经到了东平郡,据说他现在已经拥兵十万。”

    单彬彬冷笑。

    “拥兵十万?这些草寇贼头动不动就喊拥兵一二十万,那边荥阳的李密还喊拥兵百万呢,不过是乌合之众,虚张声势罢了。如今咱们在这里聚集兵马,他们的嚣张也就到头了。”

    “李氏在琅琊郡也已经招募了数万人马呢,声势很雄壮。”

    “哦。”单彬彬对李氏很不感兴趣,或者说无法跟她并存。先前李氏非要跟着丈夫去辽东,然后等丈夫出兵勤王后,又跑回东莱。这次公公说要四郡聚兵自保,她又不甘寂寞的跑出来招兵买马。

    若不是看她太活跃,其实单彬彬也不会走到齐郡就把儿子送去东莱,然后非留下来招兵的。

    她身为大妇,总不能让李氏那个妾侍给比下去。

    “她要有本事把彭城郡也拉过来,那才叫厉害。”

    彭城境内既有运河又有泗水,还南临淮河,可以说是彭城之得失,辄关南北之盛衰。

    彭城可谓是不南不北,既被称为北国锁钥,又被称为南国重镇,从南方来看,占领彭城,便等于拿到打开北方大门的钥匙。而从北方来看,占据彭城,则等于占据向南进军的桥头堡。

    它东近黄海,西连中原,北倚鲁南山地,南瞻江淮平原,犹如一个巨人,立于一个制高点上,虎视眈眈。

    由此向东西南北挺进,都如高山流水势力不可挡,形像点说,彭城是东部的腰眼,是南北的咽喉,这是一个极适合决战之地。

    在南北朝时代,这里更是曾经发生过无数大战,成为南北争夺的焦点。

    连罗成都曾经评价彭城为,南不得此,无以图冀东,北不得此,无以窥江东,是胜负转战之地。

    对于现在河南东部四郡自保的罗家来说,如果能抢在叛军之前,控制此地,那么自然能够成为保护山东半岛的一座大门。

    “如今彭城太守是陈棱,他可是一位名将,当年曾经率部渡海攻流球,擒的流球王而归。还曾任过辽东太守,之后随皇帝征辽东,也为大将。杨玄感叛乱,又曾经率部万人平定黎阳,斩叛将元务本。如今他在彭城为太守,兼为都梁宫监,赐爵信安侯,虽有左才相掠淮北、李子通据淮南,孟让掠淮西,可始终没有人能够动摇彭城,据说这位信安侯脾气比较古板,李氏此前几次派人去联系他,希望一起与我们联军自保,可他都没回复。”

    单彬彬笑着道,“陈棱身为一郡太守,又是宿将,岂会听我等妇人之令?李氏派人去找他,不过是自取其辱而已。”

    “那咱们要不要去联络下她?”

    “没必要。”单彬彬摇头,“陈棱此人本事不错的,有他守着彭城,李密、孟让也休想攻入彭城,所以咱们就不必管他了,有他在前面替我们挡着挺好。等他有困难的时候,咱们再出手帮忙,比现在去找他效果更好。”

    “姐姐,现在外面不少传言,说咱们罗家这是要举兵自立,还传的到处都是,有鼻子有眼的。”红线道。

    “这一看就是李密叛军的拙劣把戏,不必管他。如今李密占据了八郡之地,一时得意猖狂,咱们东部空虚,指望不上朝廷,只能自保。”

    ‘那万一朝廷听信了这些流言怎么办?’

    “听信和不听信又有什么区别,如今朝廷连李密等贼匪都管不了,哪还能管到我们这边来。”单彬彬不以为意的道。

    聊了会,单彬彬起身,带红线去庄园内拜见在此养伤的张须陀。

    本来王君廓要送张须陀去辽东,他不去。说送他去东莱,他也不去。

    他虽然还无法行动,却很固执的要在齐郡重新招募兵马讨贼。

    如今罗家号召四郡自保,单彬彬在这里联络各地豪强地主们聚兵,其实打的还是张须陀的旗号,不管怎么说他也是朝廷亲赐的荥阳侯、河南安抚使,手里依然握着皇帝所授的印信节杖。

    张须陀靠在榻上,经过这段时间的休养,身体已经好了许多,虽然医生依然嘱咐还不能下地,可毕竟好多了。

    不过这位老帅,经代海寺一战后,整个人都憔悴了许多,不仅仅是身体受到的创伤,而且心理上也受创极重,麾下一万子弟兵尽没,连老兄弟贾务本等也为掩护他而死。

    “老师。”

    “啊,彬彬来了,怎么样?”

    “老师,各郡的士族反应很强烈,都愿意出钱出人。就连从东郡济阴等贼陷之地逃过来的各家,也都愿意破家相助。”

    张须陀咳嗽了两声,“这就好这就好。”

    “老师,有个消息,如今朝廷又新授了王世充为河南安抚使,大家现在对于你还在世有些怀疑。”

    “你安排一下,邀请一下各家的人办个酒宴,到时我露个面。”

    一个河南道两个安抚使,还有李密这个拥贼数十万,占地八郡的魏公,可以说这中原形势太过复杂了。

    “皇帝已经驾临西京,李贼却依然还屯兵虎牢,这边的诸贼也好久没有什么大的攻势了。我感觉他们一定是在酝酿一次更大的行动,或许是要集中兵力攻洛阳,又或者是攻彭城或齐郡!”

    “或许贼人可能转攻河北也未可知呢?”单彬彬提醒张须陀,“荥阳之北的汲郡有黎阳仓!”

第664章 我又回来了

    当张须陀现身齐郡的宴会上时,引起来赴宴的众人一阵轰动。

    代海寺一战,大家都以为张须陀真的战死了,全军覆没。谁知道,张须陀居然没死。

    之前,罗家召集四郡自保,罗成的妻子还在齐郡打起张须陀的旗号来招兵买马,大家还以为只是借张须陀的名头而已。

    岂料,还真见到了张须陀。

    看到张须陀,大家是既惊讶又激动。

    如今河南叛军声势浩大,朱粲等人又残暴不仁,所过之处,那是如蝗虫过境,一扫而光。今天宴席上,不少人就是从那被攻破的八郡之地过来的,其中也不乏如荥阳郑氏这种名门士族,也有如荥阳崔氏等郡望大族。

    自然也有如离狐徐氏、东郡翟家、济阴单家,历城房家等许多地方豪强之家。

    这些士族豪强还算消息灵通,当初跑的比较快,虽说田宅商铺等许多东西没法带,可好歹家人细软这些是带出来了的。但是一想到宗祠祖坟家宅田地这些如今全都被叛军夺了,甚至还被他们均田授地,大家就难以咽下胸中这口闷气。

    罗成提出要个筹集钱粮,招募兵马,自保讨贼的时候,大家都比较积极。

    不过众人积极的同时,又担心罗家撑不到夏天罗成率忠武军回来。

    现在看到了张须陀,大家信心大增。

    哪怕张须陀代海寺全军覆没,可毕竟那一战,他只有一万人,却与几十万叛军交战,还是中了诱敌和埋伏之计才败的。

    荥阳郑家的郑耀祖喜悦莫名。

    他对张须陀道,“我就知道张公定然无事,有张公你来统领大家讨逆平叛,河南局势安稳指日可待也。”

    他是郑观音的叔父,之前李密攻荥阳的时候,他便带领郑家人坚决抵抗,结果最后还是城破,好在李密为了收买人心,没有动荥阳郑氏。后来李密诈败诱张须陀,故意弃守荥阳。

    郑家便安排人逃离。

    没多久传来张须陀战死,全军尽没消息后,郑家便赶紧的逃离了荥阳城。

    如今齐郡已经聚集了各路人马,约有三万之众,这还没算上几支愿归附投诚的贼匪,他们加起来也有三万之众,不过张须陀不放心他们,所以让他们依然还驻在泰山脚下。

    不过在东南边琅琊郡,李秀宁也招募了约两万人马。

    再加上东莱罗贵那边还有两万人马,所以现在他们的数量还是很可观的,号称十万之众。哪怕匆匆招募起来的一支新军,顶多算是乡勇联防,可好歹也能壮一壮自家士气。

    再说有张须陀这位名将在,大家自信心再次暴增。

    “贼帅朱粲率一支贼军驻在东平郡北的梁山下,号称十万,在那里耀武扬威,还声言要攻济北郡和鲁郡,让两郡主动投降,否则他若来攻,破城之后便要屠城!”

    朱粲因为好吃人,所以让人畏惧,而他麾下的兵马更是毫无军纪可言,走到哪便抢到哪杀到哪,所过之处,一片废墟。

    大家都很害怕这个吃人魔王杀过来,毕竟齐郡距离梁山,也就只相隔一个济北郡而已。

    张须陀知道大家的担忧,他很清楚,现在诸郡自保军号称有十万之众,可实际上没什么战斗力,大家心里都没底气。

    “大家不要惊慌,也不用担忧,我此前已经派人前往打探敌情,侦知一个重要消息。朝廷派王世充、樊子盖、李渊三帅统兵八万进剿李密。现在李密十分惊惧,所以正调集东面各路贼匪回荥阳助阵,甚至还向淮西的孟让请求增援。他此时自顾不暇,哪还有余力来东犯。”

    这个消息一出,大家一片惊喜之声爆出。

    “不过贼虽不来犯,但我们却不能坐失良机。如今李密面临着东都大军的进剿,忙着调兵西去助阵。所以我们正好可以乘此良机,出兵进剿,收复失地!”

    在座的士族豪强们不少人的家乡都被贼匪攻陷,对于打回家乡去,他们有很强的意愿。

    为了能够早点打回家乡,收复产业,他们甚至又自愿再拿出不少钱来。

    张须陀也趁热打铁,当下重新打出河南安抚使衙门的旗号来,并给招募起来的兵马,重新编授番号,任命军将。

    虽然任命的军将,主要都是那些出钱出兵的士族豪强们,可起码这次也算编制统一,指挥有序。

    花了几天时间,三万人马便编练完成。

    张须陀以百人为队,步兵二十队为一团,骑兵十队为一团。

    三万人中,骑兵凑了两团,步兵倒是编了十四团。

    十四团步兵编了前后中左右五厢,前后左右四厢各三团步兵,中军则两团步兵两团骑兵。

    张须陀亲统这三万人马,而授单彬彬统领中厢,让罗承宗统领前厢,其余三厢也各任命了军将。

    然后,他便让全军开进济北郡,同时又令泰山下驻守的那三万归附的数支招安贼军,也向鲁郡开进。

    两路向东平郡缓缓推进。

    一路上,各军都是大肆宣扬,锣鼓喧天,旗帜招展。

    还令骑兵故意在官道平野上来回的奔驰,弄的声势浩大。

    驻于东平、鲁郡、济北三郡交界之处梁山的朱粲,也一时搞不清楚情况,听斥候口口声声说亲自见到了张须陀的帅旗,甚至见到了军阵前的张须陀后,也一时有些惊惧。

    张须陀在河南时,朱粲只敢在淮南江南流窜,根本不敢进入河南地界。

    上次他负责诱敌张须陀,结果一交手,就马上成了真败,那次的经历告诉他,张须陀是真的危险。

    “听闻张须陀还手书传令彭城太守陈棱,让他率部北上,与他一起夹击我军。”

    朱粲一听陈棱也要北上,当下惊的头皮发麻。

    一个张须陀就足以让他畏惧了,现在又来个极能打的陈棱,这还怎么混?

    本来,他这段时间一直在梁山停驻不前,就是因为其实东进的八路贼匪,现在已经有七路调回荥阳去了,就为了迎战王世充李渊樊子盖三人,准备决战。

    所以独留他一路在这边虚张声势,他号称十万,其实麾下真正能打的有武器的也就两三万人,还是乌合之众。

    “传令,后撤回东郡。”

    想了想,朱粲又怕就这样撤了会被李密降罪,“咱们去汲郡攻黎阳仓!”

    至于河南东部,爱谁谁,不管了,反正他是肯定不会在这里硬扛张须陀和陈棱的。万一李密要怪罪,他就呆在河北不回来了,反正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只要手里有兵马,在哪都能逍遥自在,在哪都能吃到肥嫩的婴孩。

    不过走之前,他还没忘记给李密去了一封信,告诉魏公李密,张须陀没死,张须陀又杀回来了!

第665章 辽东集团

    “今秋丰收,如今整个安东六郡十八县,包括军屯田,连府兵军田、百姓农田也都开始混种,一季种麦后还可混种大豆、粟谷或高粱,如此大大增收了粮食,同时所得大豆、高粱,也能做为军马之饲料,大大壮大我们忠武军的骑兵力量。”

    安东道节度度支营田大使王子明的一番报告,让罗成非常满意。王子明跟随罗成数年,一直是负责打量罗成的财务钱粮,这方面经验丰富,兢兢业业,是个很好的钱袋子管家公。

    此前朝廷开道置使后,又于边关各道设立营田使,负责屯田事务。而在安东道,王子明特兼度支使,便是负责军资调度,负责节度使衙财政。因此他实际上是营田大使外又兼了个度支军粮使。

    屯田在朝廷是隶属于工部,工部为总领机构,地方上则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我们安东道军屯为五十顷一屯,民屯也是五十顷为一屯。每屯各置屯主一人,屯副一人,五屯则置监及丞以统之。”

    安东道的屯田是罗成很重视的事情,这涉及到军粮所需。

    因此王子明这个度支营田大使有一个专门的衙门,下面还有营田副大使、营田使、营田副使、营田判官、田曹参军事等。

    而在下面,五十顷设一屯,又有屯主、屯副。五个屯则设一个屯监、屯丞,这些都是基层的屯田官。

    “粮食是根本,民以食为天,而我们做为边疆战区,军粮更是军之根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无粮则军危。对于屯田,必须十分重视,不得松懈。”

    正是在罗成的坚持下,现在安东道的屯田事业发展的很红火。

    首先就是军屯,军屯是隶属于忠武军的屯田,基本上每个军镇、戍堡、兵站,甚至是烽堠边上都有军屯,其田地由驻军以及军屯奴负责耕种打量。其所得屯田收获,三分之二留存于所在军镇戍堡的粮仓储存为战备粮,三分之一上缴到附近的大城中储备调度。

    而除了这些直属隶属于军府的军屯田,还有另外的民屯,民屯就是节度使衙门下的官田,不过耕种之人则是百姓或官屯田奴,百姓屯田则是佃种交租,官屯田奴也是交租,不过租额不同而已。

    这些民屯所收之粮,则是进入节度使衙和下面的各郡县,罗成同样是将所得之田租粮,划为分份,三分之一留县中粮仓,三分之一交郡中粮仓,三分之一交到节度使衙的粮仓之中。

    靠着这军屯和民屯,现在各军镇和各郡县的粮仓都有粮。

    而另一方面,百姓也仓中有粮。

    府兵们还有自己的军人永业田和口分田,他们的家眷也有永业田和口分田,而那些移民来中原百姓,不少人也都分到了田地。就算是许多流放罪民也是为安东屯田十年满后,就可以把自己佃种的官田转换为自己的永业田和田分田。

    当然,这还不算大量的公廨田、职分田、学校田等,这些田数量也不少。

    罗成对整个安东道的发展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依靠辽兵守辽土,依靠辽人养辽兵。自给自足,不必依赖关内的供给,这样就不怕关内掐喉咙。

    只有实现了自给自足,尤其是实现温饱过后,他们才有机会谈其它的。

    粮食生产就是放在安东道的第一要务上,粮食自给了,有多余的粮食,才能谈发展、扩疆。

    现在王子明告诉罗成,安东道在军屯民屯大力发展,以及均田授地并举下,粮食生产稳定,耕田数量不断增产,尤其是在混种之后,粮食产量更是不断的提高。

    仅仅是军屯所得,就完全足够供军所用,而且一直都还有盈余积存。郡县粮仓里,也是粮仓满满。

    更不用说,六郡十八县的九十个乡里,每乡的义仓里,带有地税性质的义仓粮也积储了不少。

    正是靠着这些粮食,所有现在安东道的粮价比中原平稳的多,斗米不过二十钱而已。

    按罗成的思路,要强军,先得有粮,然后得有钱,否则如何强军?

    因此在屯田兴农之后,还得开展一些支柱型产业来发展壮大安东,比如畜牧业、比如边市的贸易,再比如矿产冶铁、造船、酿酒等。

    不过安东的丝织是个大弱项,但通过贸易可以直接从海上与东南沿海之地交易,弥补不足。

    以后忠武军的军械打造,要依靠自造,自己招募培养工匠,自己建立军械制造作坊,从箭头到矛头,再从横刀到马槊、弓弩、铠甲,都应当有自造的能力。而且所需要的铁料,应当给自己的铁厂下单,自己的铁厂又能带动自己的矿厂发展。

    当然,未来能够发展的产业还不少,比如说造纸。纸的价格一直很昂贵,技术也一直掌握在一些世家手里,但若是能够弄到技术,造纸的前景很大,这利润很高。

    此外铁矿铁厂军械制造这个产业如果发展起来,也可以带动发展下民用铁制品的发展,比如造些铁锅啊菜刀锄头等,甚至可以出口到草原上,不管是突厥人还是契丹人,对于铁制品都是极度渴望的,一口铁锅,可能更是身份的象征。

    当然,罗成也不是那种一心为公之人。

    安东道全面发展建设,他也没有忽视跟随自己的将领官员和士兵们,府兵们不用说,有军田、勋田,数量还远超中原。

    而官员们每个人分到一份永业田外,还有额外的官人永业田、勋田、职分田,甚至还能从公廨田里分到福利。

    更别说,罗成通过贸易和其它产业的发展,再加上商税,使得各个衙门都有钱。这些钱依然是三分制,一分留县一分上郡一分交节度使衙门。

    每个衙门,罗成都特意留下了足够的公廨钱,甚至给各级官员们都安排了一笔办公经费。

    反正,有财大家一起发。

    但罗成却也有几个禁令,首先就是禁止军官们吃空额挂空籍克扣挪用军费,这是严厉禁止的,一旦发现绝不留情。

    点选的府兵额一个不空,有多少就多少,甚至罗成还要另拿出钱来组建数量不少装备不差的郡兵乡勇来。

    别人可能都想办法要弄点空额好吸点兵血,可罗成却巴不得能够多弄点兵。

    所以现在忠武军五万一千的府兵额一个不少,另外还有近五万人的郡兵,而且各军将们都还有一些自己的家丁家将,更别说罗成的义儿营现在数量已经不少了,而各郡县都还有勤于训练,装备不差的乡勇土团。

    可以说,现在整个安东道,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罗成为首的一个军事地主集团,从节度使到府兵,个个都是地主。

    辽人守辽土,这就是现在忠武军上下的共识,他们就是辽人,辽土就是他们的。

第666章 渡海南下

    这次出征带回来的十万突厥,其中四万是分给了出征的那一万二千将士,其中战死的四千将士也一样分到了一份,由他们的家人继承这份战利品赏赐。而留守的三万九千府兵将士,也分到了两万奴隶和两万余匹马以及钱帛。

    剩下四万突厥俘虏,则全都被贬为节度使府的官奴隶,安排在各个屯田庄和矿产、作坊里做事。

    那些带回来的牛马骆驼等也基本上是如此分配。

    没有人觉得这些突厥人有多可怜,更没有人觉得这样不人道,毕竟在突厥俘虏到来之前,安东道六郡之地,已经有数十万的高句丽奴隶了,还有十几万的中原汉人流放罪民,他们都不是自由民的身份。

    不过就算如此,他们也依然有鄙视链。

    汉人流民们瞧不起高句丽奴,毕竟他们是汉人,他们在辽东虽无自由的身份,但罗成还是有区分对待他们的,他们暂时不能分田授地,但却是官田的佃农,佃种官田,交给田租,只要佃满十年后,就给他们授田分地。

    而高句丽奴就没这么好,他们是奴隶身份,如果有家中女子嫁给汉人府兵为妾,那还稍好点,做府兵的屯田奴,待遇稍好。若没有家中女子给汉人府兵为妾,那就只能做普通的屯田奴了,他们屯田,只能留下极少比例的收成,跟流民佃农的自留比例差远了。

    十年后流民可分田授地成自由民,他们十年后却只能享受流民们现在的佃农待遇。

    不过突厥人因为都是战俘,所以地位更低下。

    连高句丽奴都瞧不起他们。

    不过高句丽人之间,高句丽官奴又鄙视高句丽私奴,因为官奴肯定比私奴要自由点的。当然,也有些高句丽人觉得,其实做府兵们的私奴也不错,因为家中有女子嫁给府兵的话,他们有了汉人府兵为依靠,比那些在官田官作坊里的高句丽奴好过。

    现在辽东的五万一千府兵,个个府兵家里田地许多,而且都有牛马耕种,还有高句丽妾、汉人流民妾、高句丽奴、突厥奴,虽说现在居住的房屋还比较简陋,这北地也比较寒冷,可这种地主的感觉是真好。

    尤其是这种人上人的感觉,可不是过去在中原时能够随便享受到的。

    不过罗成有时也有种担忧,当年宇文泰的府兵制,搞出了一个强悍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而自己现在搞的这套东西,以后会不会形成一个强大的辽人军事地主集团?

    他苦笑起来,可有的时候,好多东西也无法逆势,势起来,只能顺无法逆。

    现在他清楚,他罗成想要能安身立足,能倚靠的就是手下的这些兄弟,可要让这些人支持他,他又必须给他们足够利益,但这利益加强他们的同时,也会捆绑他。

    皇帝现在已经困于宫中,甚至可以说已经是隔绝内外了。

    不管是皇帝已经颓废了,还是奸臣们有意阻隔,都不重要了,反正大隋要完蛋了。曾经那个勤政而又有理想的皇帝,现在已经废了,他意志消沉,只知道逃避。

    罗成相信,但凡皇帝要有一点点进取之心,也不可能任几个宰相蒙住的,事实上,这不过是皇帝自己有意的逃避的结果而已。

    他不想再理政事,不想再听到各种各样的叛乱消息,甚至只想逃避,想去曾经呆了九年的那个江南扬州好好清静清静,至于因此而带来的巨大危机,他根本意识不到。

    如今四奸当政。

    他们代替皇帝发号施令,处理政务。

    几个宰相都不喜欢罗成,但他们也畏惧罗成的名头和力量,所以现在两边算是井水不犯河水,都知道对方在做什么,却又都装作看不到。

    罗成假装不知道四奸臣窃权弄政,而四相也装作不知道罗成在辽东独断专行,搞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

    大家井水不犯河水,你们当你们的宰相,罗成当他的节度使,相安无事就好。

    其实大隋王朝几十年的积蓄,力量是强大的,可惜现在中枢坏了,所以空有强壮的身躯,却已经僵硬混乱了。

    罗成有时也想,若是这个时候自己打出清君侧的旗号,率兵入关南下,能否再造大隋呢?

    他想了想,觉得不太可能。

    关键还是在于皇帝,如果皇帝脑子坏了,他若起兵,只怕也只是会被安一个叛乱之名,到时天下各地的忠贞之士也好,野心之辈也好,估计都会群起而攻之。

    他罗成以忠武军的几万人马,能够与整个天下为敌,并打赢吗?

    难。

    估计连嗣业都未必会支持他,说不定连李景、薛世雄都要拦截讨伐他。

    所以,这种事情,罗成不愿意去做,起码,现在还有时间发展,所发他也就不急于起兵。

    还不如就现在这样,安心的发展自己,积蓄力量罢。

    有些病,确实不破不立。

    当然,如果但凡四奸相敢对他有什么想法,做出半点要夺他兵权、根基之事,他罗成也就只能不得不起兵清君侧了。

    这是底线。

    中原乱局纷扰,罗成却也无可奈何。

    本来他想请张须陀来辽东,可没想到这位老师还真是对大隋忠心耿耿,就算伤重在身,依然还要坚持留在河南。

    他如今也在密切的关注着河南的局势,李密能够这么快起来,是大大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本来他以为,历史上李密的核心力量,瓦岗寨的核心都在他手上,那么李密不可能还有机会再为中原盟主。

    可谁能想到,趁着雁门之围,李密居然扶了个孟让,然后借着他的一点人马,再次跑到中原,然后依然是风声水起。

    而王世充此前也早调去了江南道,并不在淮南,可最后他依然却还是被四奸安排到河南来讨伐李密。

    这难道是前世注定好的?

    而接到王君廓关于父亲在山东搞四郡自保的事后,罗成只能一笑,谁也想不到老爹还有这等魄力。

    “召薛万均三兄弟来!”

    “大帅!”

    万均万淑万备三兄弟过来,罗成打量着这三个年轻人,薛家五兄弟,号称薛氏五虎。如今老大万述在薛世雄身边,老二淑老三万均老四万彻老五万备都在罗成军中。

    老四万彻最猛,现在是在重骑兵中为将。

    “我给你们一个任务,带三千人马自旅顺不冻港渡海南下,到高密郡大劳山湾登陆,去支援我父亲。”

    三千人马,由一千辽东府兵子弟,一千铁勒骑、一千突厥骑组成,三千轻骑乘船南下。这些都不是忠武军府兵,只能算是地方土团乡兵,虽然依然还是出界,可现在局势下,罗成也就不太管那些了,只要忠武军本部不南下,相信朝廷那边也不会太盯着,毕竟他也是为保境剿匪。

    三兄弟有些意外。

    “你们跟随在我身边数年,如今也都是身经百战,也是时候让你们出去厉练一番了。”

    之前罗成已经把阚棱、王雄诞、西门君仪三兄弟派去了江南杜伏威身边,要不这次肯定是派三义子去。如今便只好选这薛氏三只虎去。

第667章 山东节度使

    张须陀因伤势未好,因此露了个面后,便继续在章丘养病。三万讨贼军,实际上是由东莱郡丞罗贵代统,单彬彬和罗继祖、罗承宗等各统一军。

    三万人马,打出张须陀的旗号,缓缓向西推进,各军相隔一二十里,每日行军不过四五十里。边行军边整训,倒也有模似样。

    等到他们沿济水推进到济北郡的寿张时,距离梁山已经极近。

    罗贵好歹也曾是勋贵子弟,将门之后,又当过亲卫,做过皇帝的金瓜武士,因此对于兵法战阵也是有些了解的,加之这几年在齐郡剿贼平乱,经验还是很丰富的。

    他撒出无数轻骑四下巡弋,前去打探梁山朱粲的动静。

    结果斥候回报,在梁山未见敌踪。

    侦察许久,得到一个消息,朱粲已经率部撤离梁山,往东郡去了。

    罗贵比较谨慎,担忧朱粲是要诱敌伏击,于是并不急于追击,只是加派了骑兵斥候前面开路侦察,然后各军缓缓的向前继续推进。

    几天后。

    消息传回,朱粲在东郡又抢掠一回后,在白马渡过黄河北上,进入了河北汲郡,然后他攻下了黎阳仓。

    这已经不是黎阳仓第一次被攻破了。

    大业九年,杨玄感叛乱,就在黎阳起兵,攻占仓城。后来朝廷派兵平乱,当时陈棱率兵万人攻夺黎阳仓城。

    再然后,大业十年时,张金称又曾突袭过黎阳仓。

    因此黎阳仓这座仓城里,其实早就没多少粮食了,仓城也没多少镇兵。

    这就导致朱粲的突然北上,偷袭得手,一举攻占黎阳仓城。

    “郡丞,现在怎么办?”

    得讯的这支自保军的军将们都跑来找罗贵问计,这些军将绝大多数是由诸郡的郡丞、郡都尉、县尉或地方豪强们组成的,大家这次也是为了保卫家乡来的。

    可现在朱粲跑河北去了。

    罗贵提议不如乘机追过黄河,去涿郡追杀朱粲,理由是朱粲现在流窜到河北,其实是一支孤军。

    但讨论半天,却不少人反对。

    他们更主张继续西进,乘现在朱粲北上,而其余叛军主力集结于荥阳去应对王世充,正好可以收复被叛军先前攻战的运河东岸各郡。

    见众人意愿强烈,罗贵也没独断专行,最后同意。

    于是乎,大军继续举着张须陀的旗号前进。

    二月底,大军收复东平郡,剿灭了几支还流窜在郡内的贼匪,砍了几百个脑袋,也算是首开得胜。

    接着继续进军。

    三月初,又接连收复了东郡和济阴郡,而此时李秀宁汇合了彭城太守陈棱军,也一路剿匪杀贼过来,接连收复了谯郡和梁郡。

    一时间,可谓形势大好。

    李密在虎牢关城下,得知这消息,不由的大骂朱粲。

    “这个浑蛋,让他防守东面,他居然跑去河北。”

    恼怒过后,李密也只得又调了几员战将,然后安排他们进驻荥阳南的大梁、开封,同时分兵去守淮阳,以守运河西岸,“一定要守住运河西岸!”

    “等我灭了王世充,再回头却收拾那些家伙!”

    面对着沿运河设防的叛军,陈棱和罗贵都没有继续进军,而是把过运河的兵马又撤回到了运河东岸,陈棱驻军砀山,李秀宁驻军周桥,而单彬彬驻于瓦岗。

    三路兵马进逼运河一线,却又按兵不动,却又各派出一支兵马扫荡身后曾失陷的几郡之地。

    张须陀和陈棱、罗贵还都派人送信给洛阳城,并报往关中大兴。

    这个时候,驻军在汜水河边虎牢关下的王世充、李渊、樊子盖等才知道原来张须陀居然还没死。

    樊子盖一面向西京的皇帝报喜,一面跟王世充李渊商议如何两面夹击叛军之事。

    信送到大兴城,裴世矩等人也十分意外。

    “张须陀居然没死,他现在打着河南安抚使的旗号,组织兵马已经收复运河以东诸郡失地,这事如何处置?”

    裴蕴认为张须陀先前兵败,要治罪,就算没死,可既然安抚使已经给王世充了,这事也不可更改。

    “不妥,眼下李密叛军势大,王世充等围攻虎牢和洛口仓,一直没有进展,现在张须陀能拉起十万人马来,这支兵马很重要,不如先安抚张须陀,待剿灭李密之后,再做处置不迟。”

    “如何安抚?”裴世矩问。

    苏威睁开眼睛,“此前陛下曾经以北海、高密、东莱三郡设立东莱都督,不过如今东莱都督来护儿随贺御前,我看不如就把现在运河以东、黄河以南、淮河以北之地全都自河南道中析出,设黄淮道,就以来护儿为淮北道节度使,然后以张须陀为副使,令张须陀代行节度使事,统兵与王世充联手讨灭李密。”

    裴世矩想想,这样倒也是个办法,毕竟现在一道出现两个安抚使,还各统一支大军。偏偏张须陀眼下声势比王世充更盛,倒也可行。

    “只是黄淮道这个名字不太合适,毕竟黄淮统指黄河以南淮河以北,还包括了运河以西的荥阳、颍川、汝南等郡,我看要不如叫山东道。”

    “叫什么名字无所谓,叫黄淮也好山东也罢,关键还是得让张须陀和王世充早点平灭李密为好。”苏威道。

    于是,四位宰相便替皇帝作了主,这事也没有禀报皇帝,直接就以都省名义发下公文,从河南道析出山东道,以来护儿为节度使兼荥阳太守,以张须陀为副使兼齐郡太守,以东莱郡丞罗贵为长史兼东莱太守,以陈棱为司马兼彭郡太守,让他们联合河南安抚使王世充、东都守樊子盖,淮南安抚使李渊一起进剿叛贼李密。

    “这中原混乱也不知道何时能休,如今春江水暖,我看可以请陛下出西京,经江汉巡幸江南了。”裴蕴道。

    虞世基也点头,中原那边打成了一锅粥,早就不安稳了。只要李密一天不灭,东都就一天不安全,连粮食都得不到保证,所以还是得去江都。

    留在西京,同样无漕粮入关,还是不安稳。

    四位宰相也有些无奈,但又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所以只能把烂摊子扔在身后,交给大帅们去处理,他们陪皇帝去江南清静清静吧。

    等收拾好了,再回来!

第668章 洛水河边

    天使自西京赶来河南,宣读朝廷命令。

    虎牢关下。

    河南安抚使王世充迎接天使,等他听完后,一脸震惊。自己堂堂河南安抚使,这才当了几天,结果现在半个河南割出去,又给张须陀了?

    他还是节度使?

    凭什么?

    “王安抚,山东道威武军节帅是荣国公来护儿大帅,张须陀只是副帅。”天使更正道。

    可王世充又不傻,来护儿一直随在御驾身边呢,因此张须陀虽只授副使,可这命令中也说了由副使代行节度使职,张须陀依然是新设的山东威武军一把手。

    他只是个安抚使,张须陀这个败军之将反而成了节度使了,他手下的兵马还没得赐军号呢,张须陀倒有了个威武军的军号。

    “张副帅虽代海寺兵败,可也积极招募组织兵马反攻贼匪,连复数郡失地,功勋不小。”

    这话说服不了王世充,他觉得很不服气。本来嘛,河南道还有个东都洛阳独立于河南之外,现在又割掉运河以东设山东道,那他这个河南安抚使还当的有啥意思?

    除去洛阳,再割去设山东道的十三郡,那河南道只剩下十五郡,现在这十五郡还有七郡在李密和孟让的手里,他这个河南安抚使只剩下八郡之地。

    樊子盖对于这个任命也是有些不满,可此时也不是置气的时候,他劝说王世充,“王帅,眼下先想办法一起把李密剿灭再说。”

    李渊也在一边劝说。

    他现在急着回淮南呢,哪愿意天天呆在这河南,可王世充磨磨蹭蹭到现在也不愿意跟叛军决战,使得他也无可奈何。

    如今听说张须陀授任山东道节度副使,倒认为是好事,东西夹击,早点灭了李密,他也能早点南下江淮去。

    皇帝说不定哪天就到江都了,他必须早点回去做准备。而且因为李密和孟让的得势,现在江淮也不太安宁,不说孟让杀入淮西,兴风作雨,而且左才相和李子通等也都在做乱。

    李渊可不愿意这好不容易到手的江淮安抚使之位,最后被皇帝给撸了。

    说来,现在的中原局势确实很尴尬。

    李密堵在荥阳,截断运河,兵逼洛阳,简直是一刀抵在了朝廷的咽喉之上。当年兴建东都洛阳,就是因为关中大兴偏居一隅,尤其是大兴城无法充当大一统朝廷的京城,因为人口太多,西京无法自给自足,而受限于关中的地形,使得漕运艰难,哪怕通过水运,可在陕州也有一段很长的距离根本无法行船。

    通过陆路转运,却要耗费极大的民力物力,每年从东南需要调运几百万石的漕粮入西京,但运这些粮进京,却又要耗费更多的粮食和民力。

    更别说,民间商人们运粮进京的巨大花销。

    所以皇帝营建东都,把都城建立在天下中心的洛阳。

    既有利于政令传递天下,同时中原丰饶,可以自足,再加上后来开通的大运河,更使得朝廷不用担忧漕运、粮食这些,几大粮仓的建立,使得洛阳一度丰饶无比。

    可洛阳也有不足之处,就是险不足。

    李密如今就让洛阳极为危险,宰相们不得不带着皇帝离开洛阳,名为巡幸天下,其实就是避难。

    太原府和范阳府都在北方,虽然很险要,可都有供给不足的麻烦,所以就只剩下江都府可取东南财赋钱粮了。

    换言之。

    其实宰相们的策略也没有什么不对之处,洛阳不安全,西京供应不足,那么先去江都,然后稳打稳扎,剿灭天下叛乱,然后再还都洛阳,也不错。

    总好过皇帝和百官以及军民数十万人挤在洛阳或西京,连粮食都无法保证的强吧?

    而皇帝虽新建了骁果军十万,可这支禁军的战斗力已经不如从前了,现在除了比较能吃,并没有什么大用。

    没有几年时间,估计也难以真正成军。

    李渊见王世充一脸不高兴,也没兴趣继续陪着他在这里磨时间,干脆道,“如今既然有山东道威武军张副帅十万兵马西来合击叛军,我觉得我也不用继续留在这里了。陛下的御驾已经启程离开西京,我必须得马上回江都做好迎驾准备,孟让、左才相、李子通等贼子还在江淮做乱呢。”

    李渊要走。

    王世充也没法留,毕竟他理由挺充分。

    于是王世充也只能任李渊离去。

    李渊率八千部下离开洛阳,经河内郡绕道运河东面从陆路南下江淮。

    他走了没多久,河东的绛郡有反贼敬般陀和柴保昌作乱,接连攻破绛郡和河东郡,直逼河内,威胁东都洛阳。

    二贼接受李密的封赏,响应李密。

    樊子盖于是只得和王世充商议,“如今洛阳北面受叛军威胁,我必须率兵先去平灭此二贼。”

    “河南之地的叛贼,就交给王帅和张副帅联手围剿了。”

    王世充虽然不愿意,可樊子盖品阶还在他之上,于是也只能无奈应下,眼睁睁看着樊子盖又带走了几万人马。

    大业十二年的晚春。

    王世充继续与李密对峙于兴洛仓。

    两军几次试探性进攻,都无功而返。

    李密兵多粮足,但兵马虽众却不精,而王世充的江淮兵倒是很猛,可数量却不多,于是两军暂时形成了势均力敌之势,一时僵局无法打破。

    没有哪个统帅愿意打势均力敌的仗,谁都愿意在开战之前,就想尽办法占据更多优势。

    势均力敌,意味着会是最艰难的战斗。

    谁也不敢冒然先出手,于是都在等待着机会。

    王世充欺待着张须陀先出兵攻击李密的背部,李密却又盼着敬般陀和柴保昌以朱粲和孟让几支外围的兵马,能够打出更大的影响来,以牵制朝廷兵马,甚至是最后打到东都来会师,聚歼朝廷兵马。

    李密有兴洛仓在手,不缺粮,所以不急,他每天都在加紧督练兵马。

    王世充很焦急,东都失了兴洛仓,又断了运河漕运,粮草是坐吃山空。

    洛水河边,王世充的江淮军中,也不时的传出士兵们的牢骚话。

    “天天在这里跟叛军对峙,眼看着春耕都误了,夏天又要到了,大家都希望能够早点回江淮江南的家乡!”

    这些动态不断的通过军官报到王世充的面前,使得他更加焦虑不安。

第669章 火并

    河北。

    汲郡,黎阳。

    朱粲坐在仓城的镇将府中,肥硕如猪的他左搂右抱喝着美酒,还有心肝下酒。

    在他的前面,从荥阳赶来的李密特使正不安的等着这位吃人魔王的回复。朱粲吃人出名,因为这位专好吃三个月以下的婴儿,好喝妇人的**,甚至动不动就杀人为乐,所以他恶名远扬,小儿止啼。

    “吴国公,魏公请你立即率兵南下进攻东郡瓦岗的山东军,魏公已经打探清楚,瓦岗虽有三万人马,可张须陀并不在寨中,他之前受重伤一直未好,现在还在齐郡休养。瓦岗寨如今主事的是罗贵,这只是一个老瘸子,不足为惧。”

    朱粲拿筷子夹起一片肝,放到面前,对那使者道,“你知道肝要怎么做才最好吃吗?”

    “首先得是三月以下的最好,然后得现吃现取,得是冒着热乎气时及时处理才够新鲜。趁势切成薄片后要用黄河和细盐再加上些葱姜水稍稍淹渍会,然后还要加点茶油。再大火烧热锅,锅中放上油烧后,再倒去油,重新倒油烧热,记得要大火。”

    “然后最关键的步骤来了,倒入淹好的肝快速的翻炒,只要数上十二息便好了,切不可多炒,多炒就老了。”

    他说着把肝放入口中咀嚼着,“你看,这肝外焦里嫩,入口即化,多美味啊。对了,一定得要用章丘产的铁锅,还得是那种碟形的炒锅,这种锅做出的肝,那才叫一个刚刚好呢。”

    下面的使者额头冒汗,他想不到这家伙比传闻中的更恐惧,居然如此变态,吃人还有这么多讲究。

    这种人以前居然也当过县吏,也不知道是如何变成这种模样的,真是恶鬼。

    朱粲舔着嘴唇。

    呵呵一笑,得意的看着那使者恐惧的模板。

    他粗鲁的把腿上坐着的一个年轻美女妇人按在怀里,然后一把扯开她的衣物,居然就当众开始吃**。

    妇人又羞又惧,可却不敢半点声张,之前她亲眼看过这人是多么的可怕,但凡惹恼了他的,都会让人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魏公说,若是吴国公能够击败瓦岗的官军,到时便请奏齐王,封吴国公为吴郡王,并授你为山东道节度使,运河以东的山东之地,尽为吴国公之封地。”

    朱粲呵呵一笑。

    他推开妇人,舔了舔嘴唇上的**。

    “确实很不错哦。”

    那使者也不知道朱粲说的不错指是是妇人的**,还是这吴郡王和山东节度使的封赏不错。

    “好了,你且回去告诉魏公,就说我不日就南下去东郡,据说罗成的妻子也在瓦岗,人长的十分水灵,正好去瞧瞧,哈哈哈!”

    朱粲很畏惧张须陀。

    可既然张须陀不在东郡瓦岗寨,那么一个罗瘸子有什么好怕的,哪怕这瘸子是罗成的父亲,他也并不畏惧,他只怕罗成跟张须陀,可罗成远在关外呢。

    他传下令去,各部集结,除留一部守黎阳外,他要率主力杀回东郡去。

    “大王,城外来了一支人马,领头的自称叫刘黑闼,说是来投大王。”

    “刘黑闼?”朱粲想了想,“他不是窦建德的兄弟吗,怎么来投我?”

    “刘黑闼说他曾经投过魏公,后来兵败后才会去投的窦建德,可窦建德居然要接受河北安抚使李景的招安,刘黑闼不满,于是闹翻了,便带着本部弟兄前来投奔我们。”

    “刘黑闼为何不肯接受李景招安啊?”

    “他说当初朝廷杀了他家满门,所以他曾发过誓终生不再为隋兵,亦不为隋官。可窦建德却背弃了当初的誓言,所以闹翻了。”

    这个理由,也说的过去。

    朝廷对造反的叛军的处置是极严厉的,早年是抓到就处死,甚至连家眷都不放过,而现在则是主犯骨干杀死,余皆流放边疆屯田。

    刘黑闼带了三千人马来投朱粲。

    朱粲亲自到城外来迎,见刘黑闼这三千人马,其中五百轻骑,两千五百的步卒,都挺精悍,且装备不错。而刘黑闼一见面就跪拜在他面前,请求收留,说愿意从此追随于他。

    朱粲当下大喜,于是扶着刘黑闼起来,还要跟他结拜兄弟。于是两人就在黎阳城下,两军面前,直接结拜为了异姓兄弟。

    “兄弟,以后咱们就是兄弟了,今后咱们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共当,我现在就授你一个前军大将军之职,等打下东郡,哥哥再授你东郡太守。”

    “谢大哥看重,黑闼不才,愿为哥哥前锋,带本部去拿下瓦岗!”

    朱粲见刘黑闼如此上道,笑的更是合不拢嘴,甚至要跟他分享下自己的两样宝贝,婴儿心肝和少妇**。

    “哥哥,待凯旋之后,庆功之时再试不迟!”刘黑闼道。

    “好好好,想不到兄弟你比哥哥还急性子。”

    当下,朱粲便从麾下拔了一万人马给刘黑闼统领,编在他的前军之中,让他次日先行渡河,而他统领中军三万人马随后而来。

    当天晚上,黎阳城下,杀猪宰羊,朱粲叛军一片热闹。

    半夜。

    叛军酒足肉饱,大多进入熟睡之中,就等天亮之后,便出发南下渡河攻打瓦岗的山东军。

    夜静悄悄。

    黎阳城下叛军大营附近,突然传来一声声的夜枭叫声。

    紧接着,营地这边也开始响起回应。

    再然后,黎阳仓城的南门上也响起了回应。

    紧接着南城门突然洞开,一支火箭升天。

    叛军大营里,本来早就喝醉的刘黑闼突然提着刀从帐中杀出,在他身后,是一个个随他投归朱粲的弟兄。

    他们突起杀手,杀了朱粲军一个措手不及。

    而不远处,长乐王窦建德见到那支火箭,脸上露出笑容。

    他高高举起自己的大刀,猛的一催战马,率众冲杀过来。

    黎阳城内城外,一片混乱。

    刘黑闼率三千人在叛军大营发难,四处放火砍杀,而窦建德率领一万余步骑杀到,猛冲猛砍。

    更有刘黑闼麾下的精锐,早就悄悄的潜入了黎阳城中,趁机打开了仓城之门。

    火光四起,朱粲军大败,窦建德趁机夺下黎阳仓城。

    天亮。

    刘黑闼向窦建德报告,“大哥,没搜到朱粲,这王八蛋趁乱跑了。”

    窦建德不以为意,“跑了就跑了,无妨,黎阳仓城和仓中的数十万石粮食我们夺到了,更别说,还俘了朱粲几万人马,这次咱们不亏。”

    不仅不亏,还大赚特赚。

    这么简单的一招诈降之计,朱粲居然也会相信。

    这黎阳仓城真是得的不要太轻松,更别说这一战后,还轻松的吞并了朱粲的几万人马,哪怕其中乌合居多,可挑挑拣拣,也是能拉出数千彪悍步骑来的。

第670章 罗阀四镇

    “算算时间,薛家三兄弟带领的三千骑也应当渡海到了山东吧?”节度使府长史侯莫陈跟罗成坐着喝茶。

    “嗯,王君廓发消息回来,说万均他们已经在高密大劳山湾进港登陆了。”罗成现在把张亮和王君廓两个心腹安排在中原,张亮如今去西京大兴了,而王君廓留在河南。

    “大帅觉得朝廷新设这个山东道,是好是坏?”

    “当然是好事,尤其是对我们来说。”朝廷新开山东道的消息由张亮和王君廓传回,罗成听到这个消息可是非常高兴的。虽然节度使是来护儿,可副使却是他老师张须陀,更何况来护儿还在西京随驾,山东道实际是由张须陀代领。

    而他父亲原本只是东莱郡郡丞,这次也被授为山东道节度使府长史兼东莱郡太守。罗成觉得,这几个变动显得很微妙,可以视做是朝廷四位宰相对他罗家的拉拢,又或者是暂时安抚。

    “这么一来,现在朝廷是两京三府七节度使府七都督府再加十三道了,大帅你节镇安东统五万一忠武军,燕国公节镇安南统两万四镇海军,而襄阳侯节镇定襄统两万四宣武军,如今令师和令尊又统山东道威武军,七镇节度,已得四镇也。”

    天下七节度使府七都督府,这些紧要的边关之地,罗家已经差不多控制四镇,握十余万兵马。

    这个实力之强,确实够惊人的。

    想来或许正是因为忌惮罗家叔侄的实力,朝廷四相这次才让张须陀挂山东镇之帅。

    “镇海军远在天之南的交趾,而定襄道宣武军镇守代北塞外,可军力未复。至于山东道威武军,不说来护儿才是节帅,就是其威武军现在也基本上都只是些乡勇土团而已。”罗成却没有被这表面的四镇所迷惑。

    “也是,还不到时机。”侯莫陈点头,若是再加上罗成另一个老师,也就是他的老上司河北安抚使李景安抚的河北道,那罗成的实力更强,若再算上罗成妾侍父亲李渊的淮南镇,那就是独占六道。

    只是侯莫陈也是个人精,师出必须得有名。

    否则李渊李景等也未必就会支持罗成。

    两人相视一笑。

    “我觉得派薛家兄弟率三千轻骑南下山东,这步棋下的很好。既能试探下朝廷对我们忠武军的态度,又能借机向山东安插势力,一旦有需,到时我们忠武军可渡海南下,在山东登陆,有薛少将军他们接应。”

    “谈这个还为时过早了点。”罗成道。

    在派出了三人率三千轻骑南下山东后,罗成便没有再有其它动作。对于中原局势,他派张亮和王君廓密切关注。

    此时春暖花开,辽东之地也是一片生机。

    虽然北国的春天来的晚一点,可大家也终于可以不用整天猫在家里,靠火炕过日子了。趁着天气晴好,罗成也下了文牒,派出节度使衙门的游骑骑着快马于各郡各县通告,让他们准备春耕,不要误了农时。

    于是乎,在整个春季,辽东的六郡十八县,到处是一片春耕忙的季节。

    府兵五万一,郡兵四万九,合起来十万人马,现在不必入京番上宿卫,也无须去其它边镇打仗戍卫,只需守卫本镇就好。因此罗成把本镇的府兵、郡兵,都编了四番。

    三月一番,一年轮番一次。

    就是一个府兵,一年需要去当值一次,一次是三个月。这三个月就是承担兵役值守任务,五万一千余府兵,保持一万二千余兵力一直在军镇戍堡等驻守。

    不过罗成把这当番的一万二千余兵又分为两部,一部为驻守军镇当值,一部为训练屯田。

    而郡兵其实性质跟府兵一样,他们也是一样的授了田地,同样要自备些军械,区别就是一个是登记在朝廷兵部和十二卫,是正式府兵,有军册军籍。而郡兵则是属于地方武装,在中原郡兵是一种瑶役,但在辽东,罗成其实就是把郡兵当成府兵,不过是掩人耳目而已,他们跟府兵可以说是毫无区别。

    同样是士兵一年一番,一番三个月,番值的时候,一样是分成两部,一部当值巡逻,一部训练屯田。

    其实在安东道,真正如中原一样的郡兵,其实是各郡的土团,每郡都有一支土团,数量还不少,同样是实行轮番制,点选的郡中青壮为土团,每年要在春冬之时集训两个月,平时会有少量土团负责协助城防、维持治安、道路巡逻这样的任务。

    而在各县,则还有乡兵系统,他们跟土团没区别,唯一区别就是乡兵不出县界,一年也要集训两个月。在乡下,则还有民兵。

    总之,在整个安东道,罗成推行的就是全民皆兵制度,每个年满十六岁的男人,都要加入到整个军事体系中,年轻老弱些的,加入民兵系统和乡兵系统,强壮者加入民兵,那些强壮又比较可靠清白的则能加入郡兵系统。

    哪怕是辽东的那些高句丽俘虏、突厥俘虏、流放罪民等,其中的青壮者,也一样要在农闲时接受一些队列、长矛的训练。若遇战,也可能会被征召去协助守城,或是运送辎重粮草。

    民兵们一般只练长矛,乡兵则还会练刀盾,至于郡兵,则是受到跟正常府兵一样的全部训练。

    春耕忙碌的时节,除了府兵依然维持四分之一的士兵当值驻守军镇戍堡外,其余的郡兵、土团、乡兵、民兵全都停止了集训,都在为春耕忙碌着。

    不但男人们驱赶着牛马在地里耕种,就是妇人孩子们,也一样在地里帮忙。

    秋天种的冬麦,要到五月夏收,但依然还是会有一些田地是要在春季耕种的,有些是因为轮耕休地,有些则是实行套种,在麦地里套种黄豆。

    在田地里,还有许许多多的奴隶们也夹在其中耕种,他们的身上都打着主人的烙印,在辽东奴隶也是逃不掉的,各个乡县都有关卡,通关都需要文件过所,甚至每个人身上都得随身携带自己的身份牌。

    奴隶出县不但得有文件,还得有主人携带着,否则就视为逃奴,下场很场。

第671章 独立王国

    大家都在赶时节。

    既要抢着把自家的地种下,还得去把军屯、官田也种下。军屯和官屯里虽有屯田奴,可军府的士兵,县乡的百姓,一样也还要轮流承担种官屯田的义务。

    这算是一种杂役,基本上也是轮流着来。这种帮军屯官屯种地的夫役,和去官衙里做三班衙差的差役,其实性质一样。

    官府甚至还会在农闲的时候,组织百姓去修河堤修水渠修城墙等。

    在辽东道,每个百姓一年都要为朝廷免费服役二十天,这二十天是百姓的义务。一年未服满二十天,则还要纳交,也叫代庸。如果超过了二十天,则按超过的实际天数,最后来减免一定的租调。

    当然,这种劳役只限节度使府和郡县征召的,至于乡村里自己的一些修路铺桥修渠这样的小项目,不在其列,算是乡民们自己的事情。

    安东道现在六郡有一百五十万余万人口,十八县平均下来一县不过八万人口,这个人口基数还很弱,尤其是罗成的这个人口是把人都算进去了,不管你是奴隶也好,部曲也罢,甚至僧道妓女也算进去了的,这跟朝廷的户籍登记大为不同。

    朝廷的户籍人口,是只登记良人,那些奴隶部曲僧道等是不入户口统计的。

    百来万人口,占据着最好的辽河平原,更别说辽西也有大片肥沃的土地。

    大量的田地,军屯官屯占据着约三分之一,而府兵郡兵和军官们占据着约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一由其它百姓占据着。

    另外整个安东道一百五十余万人口中,其中有近五十万人口是无地的,他们都是突厥奴隶、高句丽奴隶、中原流放罪民等,他们不是自耕农无资格授田分地,只得为农奴或者是佃农。

    地广人少,加之又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没资格分地,因此现在辽东的府兵郡兵们手里个个都地很多,每个府兵手里最少也有二三百亩地,家族人口多的,甚至有上千亩。

    好在这年头也没条件精耕细作,还要休耕轮种,粗放式耕种使的亩产不高,因此算是广种薄收,但有这么多田地,依然还是能够收益不少。

    府兵们基本上都有奴隶和牛马等大牲畜,而军屯和官屯则又都是由官府提供牛马耕具种子,所以地虽广人虽少,但大家的效率也还是很高。

    罗成今年还特意让有水源灌溉的良田种上了不少水稻,水稻的产量还是很不错的,比起粟麦普遍要高出不少来,只是对水要求高,一般地方种不了。

    忙碌的一场春耕过后,田地里渐又安静下来。

    这个时候,百姓们也终于有时间可以享受下安静。

    早上的时候,各个屯子里,青壮男人们又开始提着长矛弓箭开始训练,在屯长们的喝令下操练。

    孩童们也开始在节度使衙门统一设立的学校里,开始跟随着派来的先生们读书识字。条件简单,没有课本,缺少纸笔,那就折树枝做笔,以沙盘当纸。

    屯里的学校很贴近生活,每天只上半天课,清晨上课,上到午时下课,下午就不用来了,可以在家帮忙干活,每天农忙的时候,甚至还会放长假。

    来学校上课不需要学费,各家产的粮食疏菜干鱼什么的送点给老师做为束修就行,先生们有节度使衙门拔给的薪水。

    当然,让人比较惊讶的还是这些先生们,其实都是以一群少年们为主。这群同样稚气未脱的少年,有的才十一二岁,大的也不过十三四岁,他们多是从罗成的义儿营中出来的。

    在营中时,他们一边学文,一边练武,当年纪大些后就会加入到军中,做军官们的侍从,在军伍中历练。

    而现在,罗成把义儿营中的一些少年,安排到各个郡县的屯子里来当老师,给孩子教课,他要求这些义儿们每人要在屯子里教满两年书,然后再进军营做军官侍从。

    虽然他们年轻,但屯庄里的百姓们,对他们却很尊敬。

    一来大家都称他们为大帅的孩子,二来他们虽年轻,可却都能读会写,这年头,十个人里有九个人不识字,普通百姓根本没有机会读书识字,所以对于这样免费的读书机会,他们是非常珍惜的。

    农闲下来。

    各军镇和郡县,也重新开始征召青壮们轮番去集训,也有征召百姓去修路筑城修河,还有来雇佣百姓去挖矿造船打铁的。

    辽河两岸,一片生机勃勃。

    从辽西到辽东的官道上,无数的商队运送着货物前来,又带走许多从辽东采购的牲畜皮毛返回。

    而北边的许多契丹、奚、室韦、等部落,也都赶来辽东互市交易。

    就连东边的人和高句丽人,也忍不住派商队过来交易。

    辽西的望海镇,辽河口的营口城,辽南的大连港和旅顺港,现在也都异常的红火繁忙,无数的船只往来,载来一船船的货物,甚至也源源不断的从中原送来闯关外的流民百姓。

    对于商业贸易,对于边市交易,罗成是积极的倡导着,哪怕他推出了中原没有的工商税,可依然阻止不了商人们的热情。

    盖因虽有税,可无费无捐,只要进了辽东,便能一路通畅,没有人勒索没有人打劫,而且相比于中原的混乱,现在这边十分安定,商货需求极高,经商就是为赚钱,来辽东既然能赚钱,那管他交不交税,都无所谓。

    商市的繁荣,也带动着辽东的手工作坊制造行业的发展,更为节度使衙门带来了大量的税收。

    节度使衙门有钱,郡县有钱,物价安稳,边疆太平。

    等到五月之时。

    军队停训,学校停课,甚至官员们也都下到乡里开始帮忙抢收。

    到处都是收获的景象,一家老少都在地里抢收麦子。

    老妇人在家做饭,年幼的孩子在地里拾麦穗,青壮男人妇人们都在地里挥动着麦镰,马拉骡背人挑,一车车一旦旦的麦被送到打谷场上。

    到处都是金色。

第672章 世外桃园

    处处都是欢欣的人群。

    为了能够多把力气,大家也都杀鸡宰鸭加餐,舍得下本。

    不少人口少的家庭,甚至还几家一起合伙收割。

    而在军屯里,军士们更加是热情饱满,甚至展开了割麦子、挑麦子、打麦子的比赛,还对前三名以钱帛奖赏,刺激的大家更是嗷嗷叫。

    天公也很作美。

    一连十余天,都是火辣辣的大晴天,没有一丝丝雨,这让无数的麦子都抢收下来,得以安全入仓。

    收粮之后,便是交仓。

    军屯田里的粮食,一分留屯仓,一分交军镇,一分交帅府。官屯里的粮食,一分留屯仓,一分交郡县,一分交帅府。

    而百姓们也都在收获后,拉着粮食排队上交。

    府兵们的军田不需要交田租公粮,但是需要按亩数交纳一笔社仓粮和义仓粮,社仓粮是由郡中统一管理调度的粮食,以备灾荒之用。而义仓粮,则是设在县中,由县府代为管理,只在本县灾荒时救济备灾,或在平时救济本县孤寡病残所用。

    社仓粮和义仓粮都是按亩征收,都是亩纳二升。

    相对于亩收起码一石的产量,这个亩纳二升的义仓、义仓粮,其实所纳不高,加起来也不到百分之四。但另一方面,因为没有上限,只按亩征收,所以又比起现在中原的社仓、义仓粮要多,毕竟中原规定,义仓粮按户征收,最高的上上户也才五石,其余各有差等。

    而一个府兵如果家里有一千亩地,那么义仓粮就得交二十石,社仓粮还得交二十石。

    但总的来说,还算合理,毕竟是在田地的基础上征收,你交的多,说明你地多,自己能留的也多。

    百姓并没有多少不满。

    府兵只交义仓和社仓粮,但他们家眷名下所授的田地,却是要交租的。

    按之前罗成与他们的约定,除府兵外,其余均田授地的百姓,也是按亩收租,按照平均亩产一石这个平均量,定的是每亩取粟三斗,原本还订了要征草一称,后来取消了,只一亩征粟三斗。

    一亩征粟三斗,比起最初定下的征一半产出要低的多,实际是也就三成甚至不到。但因辽东人少地多,均田到位,因此有资格授田的每丁实际上都有一百亩地,甚至妻子也能分到五十亩,未成丁的中男也分到五十亩,所以一个家庭一般都有二三百亩地。

    如此一个家庭如果是一夫一妻加上三个孩子五口人,则可能有地三百亩,一年田租公粮是九十石,这个数量比起中原的租庸调制又有巨大区别。中原是按丁收租,一丁收租两石。

    相差巨大,不过中原的百姓多数均田都不到位,均地百亩只是田额,实际上没几个能达到这个数目的,且中原各种摊派费用也多。

    五口之家,授田三百亩,交租九十石,再加上社仓和义仓粮共十二石,则总共需交纳一百零二石粟。

    可除此外,不需要再交纳绢布的调,只需再服二十天免费役,就无其它负担了。

    三百亩地,除掉这交掉的一百零二石粮,再扣去种子等,其实也还是能有不少余留的。

    而如果遇灾,导致歉收或绝收,官府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减少或免除田租。

    另外一方面,安东道对于粮食的管控又非常严格。

    百姓交完公粮以后,余留的粮食,除了自留之外,如果要出售,那么便只能卖给官府。

    由官府以高于市价约一成的价格和籴。

    和籴其实就是官府统购,这种制度其实从北魏就开始了,但安东道的籴买要好些,虽不让其它商人来收购百姓手中的粮食,但他们却以高于市价一成的价格籴入,然后入仓储存。等到灾荒缺粮之时,再粜出,以市价出售粮食,既能赈灾济民,又能平稳粮价,维护民生。

    同时,官府又把粮食这种重要的民生和军用物资,尽可能的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官府用收税得来的钱,籴买百姓的粮食,百姓卖粮得钱,然后又有钱消费,于是这就能在安东道内形成一个极好的经济环境,良性循环。

    事实也确实是如此。

    安东节度使府有专门的籴米司,组织安排各郡县籴粮,将府库中的大量铜钱、绢、布等拿出来籴百姓之粮,把那些税收等得来的钱帛又流到了百姓手中。

    各乡各县,到处都是交粮的百姓。

    大家只要把粮从家中送到乡里收粮处,就能卖掉粮换到钱绢布,并不用跑太远去县或郡仓交粮,甚至公粮也是如此,由官府下乡收粮,然后再由官府出脚力钱组织乡民把粮运到各个仓中。

    卖了粮,钱到手。

    大家自然也就携妻牵娃,逛逛趁机跑到乡下来卖货的商人货摊,扯点花布红头绳,买点首饰,再割点肉买条鱼,甚至是买几个鸡崽小鸭啥的。

    还有许多百姓,也把自己平时做的一些手工活拿过来卖,什么柳筐啊篮子啊木桶啊。

    到处都是一片热闹的集市。

    县里也都及时的派出差役民兵巡逻,派出市场管理员过来管理监督。

    安东道六郡十八县,在夏收后热闹无比。

    等公粮交完,又把口粮留好后,其它的粮都卖出,县里也开始组织乡里村屯踏歌舞,办社戏,饮乡酒。

    罗成这位节度使,也一样身着紫金玉带梁冠,带着一众属官将校们,在辽东城与民同乐,共庆丰收。

    辽河上,甚至还组织了极为隆重的端午龙舟竞渡比赛,来自各县到的代表队,在辽河中争划龙舟,勇抢第一。

    第一名的队伍,有足足八万钱的重赏,第二名也有五万,第三名三万。

    此外,还有射箭比赛。

    不限军民,都可以参加。

    射中的,能得到奖品粽子。

    而成绩最好的,甚至能得到精品良弓的赏赐。

    辽河上划龙舟比赛,辽东城外射箭比赛,最后还有百姓喜闻乐见的马球比赛。罗成充分发挥与民同乐的宗旨,不但让府兵各军派出代表队参赛,也让郡兵、土团、乡兵等选派代表队参赛。

    此外,还有各郡县的代表队。

    有一些大商号的代表队。

第673章 一级战备

    早在夏收之后,多达上百支球队就已经开始了争夺战。

    从各地的地区赛,一直打到辽东城决赛。

    最后决出八强队伍,其中最热闹的自然还是罗士信的木牛流马队,以及赵贵的先锋队和慕容长生的白马义从队,三支队伍一支重骑两支轻骑,自然引得无数人看好。

    不过其余杀进来的五支球队也都很厉害。

    在决赛前,罗成甚至由节度使府官方发行了有奖竞猜,其实就是下注。但是由官方发行,定出赔率,同时也严厉禁止私彩。

    决赛异常激烈,夏收后的百姓们、商旅们都看的十分高兴,下注也很热烈,节度使府意外的大赚了一笔。

    当然,罗成也早宣布,这笔钱最后将全部用于义儿营的开支,如今义儿营的规模更大,这里不仅仅是只为阵亡者收养抚育继子,而是还有孤儿院、少年军校的综合性质,如今义儿营规模更是达到了收容五千余人的庞大规模,既有男孩也有女孩。

    男孩和女孩们是分营的,所谓营其实也只是沿用以前的名字,实际上现在义儿营是建立在辽东城外,有一座专门的营城,相当于就是辽东的一座卫城,这座义儿营由三座相对独立的城堡组成,分为义儿营义女营以及营部。

    义儿们学文习武,义女们则以文为主,武为辅,武艺只练些健身的,另外增加了女工刺绣算术等,义女们都是孤儿,一般是七岁以下的送进来,学习五年后,送去各屯的学校里教课,教满三年,然后再回到营里来教课带队。

    在营里再呆两年后,开始安排嫁人。

    一般都是嫁给忠武军的军官为妻,尤其是嫁给同样出身义儿营的年轻义儿军官为主。

    现在,当初从义儿营出来的那些少年,除了大多数依然在忠武军中担任侍从军官,或者已经下放到队伍里担任火副队副等职外,如今在罗成身边,甚至还组建了一支由义儿们组成的金枪银弩近卫都。

    这个都三百人,全是义儿组成,分为金枪班和银弩班,是罗成的近身侍卫。

    规模越来越大的义儿营,被罗成十分看重,但除走出营城的义儿,营城的义儿义女们并没列入忠武军编额之内。

    事实上,自勤王回来后,罗成便在着手重新调整忠武军的部署。

    忠武军兵额五万一,驻守安东道六郡,职责为守卫关外边疆之地,并不需要承担入京宿卫和边关轮戍之职。

    他们移驻关外,戍卫辽东。

    且耕且战。

    总的来说,是远比过去好的多,过去边疆的戍堡军镇,是调中原府兵过来轮戍,或一年或两年一戍,镇兵们家在中原,而且每次轮流过来,一次也只戍守一年,导致的就是边疆的军镇,其实一直不稳固。

    现在忠武军把家口都带到辽东来,甚至在这边分田授地,因此守边就是守家,虽也轮戍,可轮来轮去,也还是这支兵马。

    但也有不足之处。

    首先,就是虽忠武军五万一千兵额,可却又给各郡分了兵额,比如辽东郡两万四,比如旅顺九千等。

    而在罗成看来,其实安东道六郡,地盘很大,但并不是面临一样的军事压力。辽西的柳城和辽西两郡,主要是与奚和契丹两部接境,但现在两部对大隋归附,所以没什么压力。

    并不需要在那边驻太多兵力。

    相反,辽东一线,压力大的多。

    尤其是与高句丽的边境一线,更应当是多派驻兵马,而做为辽河平原上的腹心之地,其实不需要太多兵驻守。

    因此罗成现在计划着,就是守外虚内。

    把主力部署到边境一线,也就是山区一线,而在辽河两岸的平原地区,只重点在那些大城驻军,做为机动力量。

    在这种思路下,罗成有意打破各郡兵额限制。

    五万一千府兵和四万九千郡兵,这总共十万兵力,他要做重新编排。

    大隋的军伍编制一般为两种,一种是府兵驻时编制,也就训练时的编制,为火队旅团府,一火十人,一队五火五十人,一旅两队百人,一团两队二百人,一府则四到六团,八百到一千二百人。

    而如遇战事,从各军府中抽调一部份兵马,到指点地点集结,然后还要重新编制。

    这种战时编制,则依然还是以队火为基础单位,但一队已经变成百人,在队之上则是团或营,骑兵一团千人,或步兵一团两千人。

    团以上,又有厢,厢之上再设军。一军一万二到两万人不等。

    编制,其实就是为作战而准备的。

    不同的编制,其实就是为了适应不同时期的战术思想。

    就好比在排枪枪毙的火枪时代,便出现了排、连这样的编制,就是因为那个时代,火枪得成排齐射才最有威力,所以出现了排这个单位。

    三国时的诸葛亮,有八阵图传世,这八阵图其实不是什么玄幻的八卦阵,相反,他是一种军阵的作战阵形,八阵图是在汉代五军模式基础上改良得来。

    而五军便是前后中左右五军阵,五军阵简单来说就是把一支军队分成了前后左中右五部份。

    八阵图呢,则是分成了九个部份,这与周朝时的井田制类似,周朝井田制是把一块地分为九块,把外面八块分授给八个百姓,然后中间这块呢,属于官府的,八个百姓种完自己的地,再合作把官府的这块也耕了,所收获的归则公,这就是井田制。

    诸葛的八阵图,则是在这个井字组成的军阵上,军队分为九个部份,八个部份各占一块,然后剩下一支则为主帅带领的部份,充当的是总预备队的角色。

    无独有偶,罗成的老师张须陀有八风阵,能攻能守。

    这八风阵,其实也是跟诸葛亮的八阵图差不多,都是把过去五军改成八军加一预备队。

    按兵法,井字分割成的九块地,便是方阵之所,五军便是只占其中前后左右五五块阵地,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角为闲地,四闲不用,只占五阵,这就是五军法。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231/ 第一时间欣赏隋唐大猛士最新章节! 作者:木子蓝色所写的《隋唐大猛士》为转载作品,隋唐大猛士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隋唐大猛士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隋唐大猛士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隋唐大猛士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隋唐大猛士介绍:
我表哥秦叔宝,我弟罗士信。
本是乡间一少年,终成隋唐大猛士——白虎罗成。
读者交流群:六五六一一八四八八隋唐大猛士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隋唐大猛士,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隋唐大猛士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