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隋唐大猛士TXT下载隋唐大猛士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隋唐大猛士全文阅读

作者:木子蓝色     隋唐大猛士txt下载     隋唐大猛士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689章 绑上战车

    奚王可度者的掌上明珠,名字还真就叫珍珠。

    濡水河畔的饶乐城中,罗成与可度者一同来到都督府,这座占据了饶乐城北边三分之一大小的都督府,即是饶乐郡都督府,也兼着饶乐郡太守府,更是库莫奚汗宫,同时也是饶乐侯爵府。

    罗成是客,但现在赐名为杨国庆的可度者却是完全把自己当成了臣属般,他一路介绍着,又让人把珍珠召来见罗成。

    那位珍珠倒也不见生份,虽第一次见罗成却也落落大方,更难得的是,她听可度者说已经将她许给罗成之后,她居然没有半点恼怒不满,反而一脸兴趣的瞧着罗成看。看那架式,甚至巴不得直接坐到罗成身边扒开他的嘴来看看他的牙口才罢休。

    对于这样大胆的姑娘,罗成还真有些小意外。

    其实罗成不是那种特别好美色之人,提出娶珍珠姑娘,也不是一时心血来潮,那是他来之前就已经与魏征等人议定好的行程计划。

    奚王可度者毕竟紧邻安东道,尤其是他们就在燕山之北,不论他们站在哪一边,其作用不容小觑。所以魏征他们才建议罗成干脆纳这位珍珠姑娘为妾,这样一来,进一步加强与奚人的关系,把奚人彻底绑上忠武军的战车。

    虽说联盟的关系,并不是靠女人就能建立的,但有的时候,联姻确实是个不错的纽带。

    如今库莫奚与安东道互市火热,而罗成先收了可度者之子苏支为义子,现在又纳他女儿珍珠为妾,关系当然是更进一步。罗成当下便开始跟可度者谈及一些更深层次的合作,比如罗成提出进一步加强双方贸易,共同打击劫掠商道的一些马贼和小部落。

    为了能够让奚人全面投入到忠武军战车上,罗成这次提出了一个罕见的好条件,那就是罗成愿意无限量的向库莫奚收购战马。

    并且罗成开出了远比之前更诱人的价格,上马换茶八篦,中马折茶六篦,下马折茶四篦。一篦茶十块茶砖,每块茶砖标准重一斤。

    一匹上等战马,能换八十斤茶叶,这个交易价格对于可度支来说极为诱人。尤其是罗成还对他说,不管奚人谁来买茶卖马,但我只跟你交易,把茶卖给你。

    所以这样一来,其它部落的奚人要卖马买茶,就要先把马卖给可度者,然后由可度者来跟罗成贸易,做为中间商,可度者肯定能赚上一笔的。

    同样的,其实罗成也一样要赚一笔。

    他已经开始在安东道实行盐、铁、茶、酒专税制,普通的货物要交的是过路的关津之税,坐商的市税,还有交易的输估交易税,每样都不算高,是二十税一。

    但盐铁茶酒这四项,罗成规定要另征十税一的专税,不管是本地的茶酒盐铁还是外来的,商人们想要经营这几种货物,都必须先在安东衙门报单,然后取得票引,票引就是按货物数量提前缴纳十分之一的专税,然后拿着这票引,就可以合法售卖了。

    否则,就是私盐私酒私茶私铁,一经查处,严重惩治,轻者没收货物,重者十倍二十倍的处罚,甚至是直接处死。

    因此在这个新的盐铁茶酒专税下,罗成把马买卖做大,他是有利可图的。

    而让可度支也占一份好处,自然就是为了收买他。

    “有多少马我们就收多少,甚至是能耕地的牛也一样。”罗成道,战马是军中必须,而且骑乘市场也很大。上等马可做战马,中等马也能当乘马,下等马还能当挽马、耕马,这个市场是巨大的。

    哪怕罗成上次得了许多突厥马,但他有海路,可以直接运马到山东、河北、河南去,甚至是运到不产马的江淮、岭南等地去。

    “我们可优先以茶易马,也可以以盐易马,以铁易马,以酒易马。”

    大量马匹购买,不论是铜钱买,还是绢布买,罗成都是支付不了的,一匹上等马至少要二十贯钱,现在绢价,匹绢也要五百多钱,所以如果用铜或绢,都是海量数字,而偏偏中原向来是钱荒,所以只能钱绢兼行,但绢的数量也是有限的。

    另外绢马互易,最容易发生绢大量外流的情况,绢可不仅是能当货币,还是能实用的丝织品。

    但盐铁茶酒不同,这本身也是商货,罗成拿这些跟奚人交易,转手又能赚一笔,还能变逆差为顺差。

    因此,对罗成来说,这茶马、盐马、酒马、铁马互市,规模越大越好,数量越多越好,但可度者却不会想那些,他只想到自己能从中间赚到多少,垄断交易后,他哪怕随便加一点价,都能因此发达。

    盐铁茶马,这在草原上可是最紧俏热销的好东西,如果能大量购入,哪怕一匹上马只换茶八十斤,可他们只要把茶送到更远的地方去,那些铁勒人、室韦人或者靺鞨人、霫人等等,肯定愿意出两匹马甚至是三匹四匹马换一篦茶。

    有钱能使鬼推磨,连可度者都早就明白这钱的力量。

    在草原上,手里握有盐茶铁酒绢布这些,那比满山满谷的牛马可实在的多,堆在手里,又不会下雪冻死,又不会没草吃饿死,不用春秋转场,不必担心生病。

    有这些好东西在手,随时能够招来许多忠心的勇士为他效命。

    “真的有多少马你都肯收,而且都用盐铁茶酒来易,并且价格不变?”可度者再次问询。

    罗成微微一笑。

    “我罗成说话向来算话,你赶三千匹马来我全收,你赶五千匹来我也收,你若是能赶来一万匹,我照样收。”

    “那要是两万匹三万匹呢?”可度支颤抖着问。

    “若你真能弄来这么多马,我依然收。”

    茶叶不够还有酒,酒不够还有盐,盐不够了还有铁,铁不够了还有绢,绢不够了还有各种布匹、陶瓷等等,以中原之广博,还怕吃不下奚人的那点出货量?

    可度者长长的呼了口气,可以看的出,他在极力的压抑着心里的激动和兴奋。

    “大帅这次用兵朝鲜渊氏,我库莫奚愿出五千儿郎从征效力!”

    罗成笑哈哈的点头。

第690章 外援

    在饶乐城逗留了数天,罗成离开的时候,可度者亲自率五千奚族战士随同,后面还跟着五千子弟家丁赶着年羊跟随。

    他的宝贝女儿明珠也非要跟随罗成一起走,在饶乐城这些天,这个胆大的姑娘,早就在夜里主动的钻进了罗成的房间。

    对于这些热情的奚族姑娘们来说,看中了意中人就得大胆去追,而一旦定情,那就更是可以光明正大的在一起。

    至于礼仪之类的,她们并不是太在意。

    不过罗成不反感这样热情奔放的姑娘,本来嘛,喜欢就爱,谁也管不着。

    离开饶乐城,沿着濡水往南走了几天,然后却没有越过长城进入北平郡,而是开始折向北行。

    走了几日,前面便是托纥臣河,顺这条河一直往北走,便能进入契丹的境内。这条河是北流河,由南自北流,最终汇入了弱洛水。托纥臣河其实就是后世的老哈河,而这弱洛水,便是西辽河了。

    西辽河在扶余城西面一点,与东辽河汇合,一东一西两河相汇之后,便转折一直向南流入大海。

    契丹人,便是游牧在这西辽河流域,和老哈河的下游。

    而在弱洛水的北面,则是另一个部落,。

    中原人以为匈奴之别种,居于弱洛水之北,亦鲜卑之故地。东接,北接室韦,山沟沟至突厥,南至契丹,地周二千里,四面有山,环绕其境,人多善射猎,好以赤皮为衣,女人喜欢铜钏,衣襟上下都带小铜铃,其余风俗与契丹人差不多。其部约有四万余户,兵马万人。

    可以说,奚、契丹、,便是夹在大隋的关外辽东与关内之间,使得辽东与关内仅辽西走廊一条很狭窄的通道。

    但另一方面,有这三部在,又使得突厥与关外相阻隔。

    北地风光,确实雄壮。

    尤其是从奚境一路行来,并不全是草原,而是山峦起伏,大河滔滔,间有青青草原,十分辽阔。

    沿途可见,诸部都还是十分落后的游牧射猎的生活方式,大多穿着皮袍草衣。他们看到罗成这一支庞大的队伍经过,倒是表现的很热情好客的样子。

    纷纷赶着牛羊,拿着积攒的皮毛,赶来交易。对于这些遥远偏僻的塞北部落来说,有时一两月可能都见不到一个外来的商队。

    他们想换盐巴。

    听说来的是中原的汉家大帅,队伍还带了许多中原的好东西,有盐巴茶叶美酒和丝绸布匹等后,他们于是兴奋的把部落里的牛羊马匹都赶来,除了留着下崽的母畜,留着配种的公畜,以及一些留着挤奶吃肉的外,都想拿来换东西。

    对这些小部落,罗成很大方的接受了他们的交易请求,甚至还给出了极不错的交易价格。

    于是他们接下来一路北上,便不断有部落跑来交易,他们赶着牛羊,拉着皮毛,甚至一些奇怪的药材之类的。

    罗成来者不拒,反正也换不掉多少。这次他出辽东,去野狐岭是秘密行动,但在奚地,却又是半公开的,甚至他还故意组织了一支商队随行,算是做掩护。

    商人们都愿意跟着罗成出来,因为有罗成在,那么忠武军牙兵护着,再深入塞北都不会有半点危险,还能趁机探探路线,寻找下更好的商机。

    不过深入草原,辛苦一点,但收获也是不错的,在这里交易,那可是非常有利可图。

    在辽东的马市,罗成开出的是上马一匹换茶八十斤。但是商人们在这老哈河畔,跟这些部落交易,却是二十斤茶就换一匹好马。

    在老哈河即将汇入西辽河时,契丹汗,松漠都督、太守、松漠侯杨国忠带着大队人马赶了过来。

    他已经听说了罗成在饶乐城跟可度者达成的协议,早就羡慕的眼红万分。

    于是不等罗成到达他的松漠城,他便主动召集了八千部落勇士,另外还把自己的非常漂亮的妹妹也带来了。此外,他还给组织了大批的牛马骆驼等。

    远远的,大贺咄罗就策马奔来,高声喊道,“国忠迎接大帅来迟,请大帅责罚。”

    他骑马距罗成还有数十步便跳下马,然后奔跑着来到罗成面前,一下就跪伏在地,直接抱住了罗成的大腿。

    “阿爹远来辛苦了。”

    罗成哭笑不得,“你儿被我收为义子,你我应当同辈的。”

    可咄罗却道,“我随我儿喊阿爹,也一样的。”

    咄罗这般卖力不是没原因的,库莫奚的可度者跟罗成达成的买马协议太诱人了,他也想要啊。

    咄罗委婉的说明了自己的请求后,罗成痛快的答应了。

    毕竟本来咄罗不提,他也会主动提起这个贸易的,现在咄罗主动提起,甚至还早早的表示要率八千契丹白马青牛的儿郎勇士们,随阿爹去打不开眼的渊太祚。

    罗成岂能拒绝。

    罗成这次这么辛苦的跑到奚契两地来,可不仅仅是来谈贸易合作的,贸易不过是个由头,而打渊太祚也只是个幌子而已。

    罗成真正的目的,还是以打渊太祚为由,让两部各出一支精锐到他麾下,但罗成带着这两族人马到辽东后,肯定会想办法把他们拉他们入关的。

    这样既能避免在关键时候,他们被江都朝廷拉过去威胁自己后院,同时还能大大增强忠武军的实力。

    咄罗说自己虽有几个女儿,可不是太小就是太丑,实在无法配的上阿爹你,幸好我还有一个妹妹,那是十分年轻貌美的,而她也是十分仰慕阿爹你的英雄之名,所以如今我斗胆请求阿爹,若不嫌弃的话还请收下我妹子。

    说着,他把妹子拉过来。

    那是个很健美的姑娘,她留着契丹式的头发,跟男人一样,大半头发给剃掉了。她在头顶正中保留了一束长发,梳成了包髻,直立于头顶,然后把包髻周围的头发给剃去,在头顶两侧,形成发圈,额前留两绺长发,垂于耳鬓。

    这种发式是契丹女子常见的发式一种,契丹不论男女都髡发,但男人的发式种类更多,一般留的头发也更少,女人则发式少一些,留的也多一些。

    常见有披肩发、齐耳短发、齐刘海短发、板寸等。

    本来女人留她这种发型很难看,可这位叫青锋的姑娘留这发型,却让人觉得非常有个性,特别突显出她那张脸的冷俊。

    真是人长的好看,发型不发型也无所谓了。

    比起明珠姑娘的主动热情,这位青锋姑娘却显得极为冷傲,犹如一朵带刺的一玫瑰,孤傲而又冷艳。

    “你很难打吗?”

    “还行吧。”

    “你骑马厉害吗?”

    “也还行吧。”

    “口说无凭,若是你能箭法比我准,骑术比我好,那我就嫁给你,否则我不管你是什么中原的大帅还是国公,我都不会嫁给一个连我都不如的男人。”

    罗成看着这么有个性的姑娘,不由的笑了,他摆手示意咄罗不要说话,“好,那就切磋一下。”

    这位冷傲的青锋姑娘确实骑射了得,但罗成却依然技高一筹。

    比试完毕,罗成的骑射本事赢得奚契两族战士们的阵阵喝彩,大贺青锋跳下马过来,“你赢了,从现在起,你就是我男人了。”

    大贺咄罗长松一口气,还真怕这妹子坏事呢。

    “大帅,我契丹八千勇士愿随大帅征战!”

    罗成笑着从马上跳下来,然后伸手拍了拍凑过来的大贺咄罗,“松漠侯爷也请放心,我安东道也一样跟你们买马,有多少买多少,而且跟给奚王的条件一样。”

    大贺咄罗兴奋的发抖,契丹夹在突厥、大隋和高句丽三强之间,这些年可没少受夹板气,早些年也曾短暂的强盛过一段日子,那还是在北周之时,那时突厥和高句丽都因受中原打击和内乱的动荡,而实力大减。

    契丹八部当时也曾兵强马壮,俨然为东北后起之秀。

    可后来隋朝只派了一位使臣,向突厥借了一支兵马,就千里奔袭,杀的他们契丹八部死伤无数,最后在隋接二连三的后续打击下,古八部皆散亡,多年后,才重组了现在的新八部,并以大贺氏为新八部联盟的盟主。

    大贺咄罗这些年,一直坚守着一条,那就是不再理会突厥,而是死死抱住中原隋朝的大腿,靠着这个,才算终于慢慢又恢复了些起色。

    上次隋罗成击突厥,更是让大贺咄罗彻底的见识到了中原王朝的强大,哪怕曾经远征高句丽而损失惨重,可只一位边关大将,就能把始毕的三十万大军覆灭。

    这等实力,让咄罗时时提醒自己,万不可与隋为敌,不可与罗成为敌。

    相比起赐他姓名的大隋天子,咄罗觉得就在他身边的忠武军节帅对他们的威胁更大,而现在,罗成的边市贸易和市马,更是让他不得不紧抱罗成大腿。

    中原人有句话叫现官不如现管。

    罗成不但能随时灭掉他们契丹,更能让他们契丹通过边市,再次强盛起来,或许等高句丽和突厥都被隋灭亡后,他们契丹能取而代之,成为新的北方霸主也未可知。

    而这一切的关键,都在于罗成。

第691章 削藩

    淮南,江都。

    江都宫中,尚书右仆射袁充正向皇帝面奏。

    “陛下,罗艺依然称病不朝,罗嗣业也不肯去陇右。”

    皇帝脸色非常难看,“罗艺说病了,罗嗣业又为何不去陇右?”

    “陛下,罗嗣业说最近阴山下屡有突厥人袭扰,因此暂时无法离开。”

    这个答复显然无法让皇帝满意,“朕已经决意将定襄节度府和马邑都督府合二为一,已经下旨让王仁恭接任统领代北边防,就算有突厥犯边,也与罗嗣业无关,再下旨催促。”

    这时尚书左仆射萧奏言,“陛下,如今的事情已经非常明显了,罗家叔侄这是拥兵自重,下一步说不定就是要谋乱。陛下以往待罗家叔侄太过恩宠,使得他们骄横无比。罗艺居然敢劫杀朝廷宰相,而罗嗣业也拒不听调,他们分明就是倚仗手中之兵权。”

    虽然萧复相,有罗成在后面助力,可这位向来耿直忠正,一码归一码。

    此时他毫不留情的向皇帝建议,“请陛下立即下诏,即刻罢夺罗艺安南道镇海军节度使之职,罢罗成安东道忠武军节度使之职,罢罗嗣业定襄道宣武军节度使之职,罢罗贵山东道威武军节度副使之职,派使者前去宣旨,并将他们带回江都问罪。”

    他的态度,就是朝廷绝不能向罗家妥协低头,要不然开了这头,以后还得了。

    黄门侍郎李渊这个时候心里很不安,如果任皇帝和宰相们把罗家搞倒,那做为罗家姻亲的李渊,就将立即失去一个强力后援,罗家手握四镇,这可是最强的地方助力。甚至,若罗家倒下,他也极可能受牵连,轻则罢相,重则可能又要被打入冷宫。

    “陛下,臣以为萧仆射此言不妥。宇文述之死,虽有其幸存属下指证罗艺杀人,可这只是一面之辞,若不加详细调查,就此下结论,只怕有些太过草率。再者,就算罗艺真杀人,那罪者也只罗艺一人,并不涉及罗成罗嗣业等。若是陛下以此为由,便要罢几位边将功臣之职,甚至要抓他们来问罪,只怕会适得其反,甚至逼他们做出更可怕的事情来。”

    来护儿这时也为罗成兄弟求情。

    “陛下,李相之言极是,若是操之过急,只怕适得其反啊。”

    萧却是不肯退让,他指责李渊和来护儿为罗成开脱说情,“陛下,罗家叔侄兄弟几个,确实曾于国有大功,可陛下也因此酬赏他们,现在罗家人不思忠君报国,却想拥兵自重,甚至威胁朝廷,这是绝不容姑息的。”

    “陛下,此次事件,更充分的说明了形势的可怕。罗家现在坐拥四镇,手握十余万兵马,若真等他们反了,那就来不及了。还请陛下立即下旨收回罗家兵权,将他们召回京,就算到时查明宇文述一案与他们无关,也可趁此机会收他们之兵权,否则,后患无穷。”

    萧坚决力主收罗家兵权,而李渊和来护儿则认为这样搞,会可能逼反罗成。

    关键的问题还是回到了一点,那就是现在罗家实力太强了,坐拥四镇,拥兵十余万。尤其是罗成,能征善战,其所领的安东镇又与如今的山东镇隔海相望,连成一片。

    萧说的好,现在罗成是没反,可拥有了这么强横的实力,谁知道他什么时候反呢,他若真要反,若让他做足准备,到时想拦都拦不住,国家的安危,总不能寄托于幻想罗成的忠心吧。

    萧又道,“臣自请前往太原坐镇,督促王仁恭前去接任定襄道兵马。并请陛下让荣国公去东莱,接掌山东威武军兵权。”

    罗艺远在安南,所以暂时还不会危及到朝廷,就算真反,他实力不强,而且也距中原遥远,但是不怕。

    但必须得防着罗成和罗嗣业、罗贵父子三个。

    安东的罗成最强,所以先不动他。为保中原安稳,两个宰相亲自去安稳局势,一个坐镇太原,一个坐镇彭城。

    “若顺利,自然可收回定襄、山东两镇兵权,则罗成虽在关外兵强马壮,但亦孤军无援,必不敢胡来。若罗嗣业和罗贵反,两位宰相坐镇太原和彭城,也可组织兵马拦截防御,不让叛军长驱直入。”

    萧话中已经对未来形势做了最坏的预估,已经不仅仅是想着下旨收兵权,而还想着万一罗家反了,朝廷如何反制。

    来护儿这时道,“萧仆射的策略不错,但还是不要把事情弄太僵。臣以为,陛下可以下诏,升罗嗣业左骁卫大将军,并调罗嗣业回御前统领骁果军。再下诏,授封张须陀为左翊卫大将军,入朝为兵部侍郎。授封罗贵为银青光禄大夫,入朝为礼部侍郎。”

    来护儿就没萧那般激进直接,而是留了一线。若罗嗣业罗贵他们愿意入朝,那自然是最好,既可顺利拿回两镇兵权,同时他们入京后,罗成一来孤立,二来也将投鼠忌器。

    总之,只要罗家不反,那朝廷没必要把事情做绝,因当慢慢来。

    若是皇帝不高兴给罗家升官,那等这次危机过去,随时还可以再给罗家人来个明升暗降,给个虚衔闲职挂起来就好。

    可萧还是认为来护儿此举是在纵容。

    “如陛下再纵容,只怕罗家父子会更加跋扈!”

    “此前罗成便敢擅杀节度副使段达,如今罗艺又劫杀宰相宇文述,他们无视王法国纲,自恃手中握有兵权,于国曾立过些许战功,于是便目无法纪,嚣张跋扈。如陛下不严惩罗家父子,那么此先例一开,以后各镇节帅都如此拥兵自重,陛下和朝廷还何以号令天下?”

    皇帝一面觉得萧说的很有道理,若是姑息纵容,不但会有极坏的影响,而且以后罗家更难制。可另一面来护儿说的也有道理,削藩不是不行,但若是太急了,又恐会逼反罗家。

    一时他左右为难。

    既想趁机削藩收四镇之兵权,又恐罗家反了,一时骑虎难下,犹豫不决。

第692章 迁都南京

    江都宫,御苑。

    杨广忧心忡忡的对萧后道,“如果罗嗣业和罗贵不肯交出定襄、山东两镇兵权,只怕要开战了。”

    刚刚干掉四奸贼,重新临朝听政的皇帝,现在才发现,原来大隋已经如此虚弱不堪,天下居然乱到了这个地步。

    以前什么都不知道,倒也活在美梦之中。现在清醒了,也没人敢再蒙骗他了,但真当天下各地的真实情况奏报到他面前时,他又惊惧恐慌了。

    这天下号称拥众十万以上的反王,已经有十几个了,甚至有好几个都直接称帝了,而朝廷地方的官员兵将居然拿他们没办法。

    更别说那些多则万人少则几千数百的贼匪,更是多如牛毛,数不胜数。

    如今严重威胁着朝廷的是河南的李密,三败王世充,围攻洛阳。

    河北的窦建德和王须拔、卢明月,差不多是三分河北,官军已经完全不在优了。好多郡,官军都是只能龟缩在一些郡城、军府之中,而叛军占郡县乡。

    河东、山南、江南,到处都是叛军,贼匪。

    西北的吐谷浑还复国了,而西域的西突厥如今又强盛起来,屡屡犯边。

    萧此前奏请皇帝御驾回京,可回哪个京?

    洛阳现在被李密围着打,兴洛仓被李密占了,黎阳仓被窦建德占了。现在山东威武军,又有反叛的可能,洛阳根本就回不去。运河被叛军堵劫,荥阳和虎牢也还在叛军手里。皇帝怎么回去?

    那去西京?

    西京大兴现在倒还算安稳,可陇右也在闹兵变叛乱,吐谷浑又已复国,更别提西突厥还在进犯河西。

    大兴城一样前景不好,更别提四处兵乱后,大兴城无法得到关东的漕粮补给。

    没有粮食,仅靠关中平原,根本无法借给西京。

    “陛下只要任用忠贤,这天下必然能重归太平。”萧后安慰皇帝道。

    杨广叹声。

    本以为杀了裴世矩等人,这朝堂就清净了,这天下也就太平了,可现在才发现,事情根本没有什么改变,依然是一团糟糕。

    洛阳回不去,西京呆不下,就连这江都只怕也不安全了。

    万一罗家真反了,那罗成率部南下,只怕将长驱而至。

    “皇后,朕意欲渡江去丹阳。”

    “去丹阳?”皇后不解这个时候,皇帝为何有这种念头。

    “江都无险可守,一旦罗成不肯听诏,若是他起兵,只怕一时难挡。朕须做好万全准备,朕准备过江,去丹阳,恢复金陵,以金陵为大隋南京。”

    金陵有长江之险,还可以依托淮河屏藩,做为缓冲。

    再者江南,尤其是大江南岸的这数郡,还是比较富裕的,产粮大区。万一局势不可收拾,那也还能求占据江南半壁江山,先保全下来,再徐图反攻。

    “陛下,局势已经到如此地步了吗?”

    “这是做最坏的打算,朕重用裴蕴虞士基裴世矩罗艺罗成这些人,本以为他们没有根基,非关陇军阀,也非山东士族,料能好掌握些,可谁知道,这些人,人心更恶。”

    内心里,杨广还是不愿妥协的。

    姑息罗家,那只会让事情变的更坏。

    现在强硬削藩,或许会引起战争,但这种可能也就是一对半一对,若是罗成不敢反,那么朝廷堵赢了,则可能为他重振大隋带来希望。

    “陛下,臣妾只是一妇人,但想要提醒陛下,此事切勿操之过急,罗家一门功臣,若是陛下处置不当,只怕真会后患无穷。”

    皇后提醒皇帝,削藩虽是必须,可也得注意手段,否则若让罗成得了理,他到时起兵便有名。

    而若是朝廷能够处置的好,罗成若是找不到正当的理由,他要造反,只怕也未必手下军镇郡县的官将兵民都会跟着他。

    “最好的办法,还是以四镇之军将取代罗家四帅。”

    这是相当厉害的一招,不能把四镇都当成是敌人来对待,你若把他们都当敌人,那他们就真的全是敌人了。

    哪怕要削藩,那只要削四帅就好,慢慢来,一步步来。

    丹阳郡,江宁城。

    一队骁果军护送着一位天使到来。

    “皇帝诏令,丹阳太守杜伏威接诏!”

    不久前才因平贼有功而升任了丹阳太守的杜伏威一身铁甲,把天使请到堂上。

    天使宣读诏书完毕,笑着对杜伏威道,“恭喜杜使君,如今要称你一声杜帅了。”刚刚宣读的诏书中,皇帝下诏,以杜伏威平乱有功为由,特下诏嘉奖,授封他为江南道安抚使。

    手捧着诏令的杜伏威面上微微带笑。

    “杜帅,如今左才相流窜至江南西,气焰十分嚣张,陛下对此贼十分不满,必欲除之而后快,之前江南安抚使赵元楷无战阵经验,因此这次陛下特意将他调入朝中任太府寺卿,由杜帅接替帅职,陛下已经下旨调动山南、关内、剑南诸部兵马往江南西集结,由杜帅前去统帅指挥。”

    当然,按照惯例,杜伏威升任江南安抚使,他自然还应当先过江,去江都拜见皇帝谢恩,然后去兵部领虎符印信,再回来和赵元楷交接,然后去江南西平叛。

    杜伏威笑着应下,那位天使见杜伏威答应的如此痛快,便十分高兴。

    “大帅,这其中定然有诈!”

    把天使送到驿站休息后,太守府中,阚棱对杜伏威道。早在之前,罗成便把阚棱、王雄诞和西门君仪这三个义子就派到了杜伏威麾下,协助他统兵。

    这三人在罗成麾下久经战阵,尤其是学了不少军阵战术,因此得他们相助,杜伏威如虎添翼,在江南剿匪平叛,屡战屡胜。

    “这个时候升我为安抚使,太过反常,我岂不知这里面有问题。”杜伏威也不相信这样的好事。

    毕竟他原本只是丹阳郡丞,不久前才刚刚升为太守,接过升任了江南安抚使的赵元楷留下的出位。

    怎么可能现在又马上再升安抚使,哪有这种升法。

    “皇帝这是借升赏之名,然后让你去江都朝见,再借机夺你之官职兵权,万不可上当。”王雄诞也提醒杜伏威。

第693章 夺印举兵

    秋意渐凉。

    江宁城中,数骑快马飞驰而出,这些是太守杜伏威的养子。杜伏威在江南,也学罗成收养子,他于军中择那些十六七左右的骁勇善战之兵,收为义子。

    杜伏威也才十九,可他却已经收了三十余个十六七岁的义儿。

    稍后,杜伏威带着一队亲兵来见天使。

    “杜帅何日动身往江都朝见天子?”天使问。

    杜伏威今天换了身紫袍玉带,他此前已经是正四品太守从三品散阶。换上袍服的他,显得倒是没那么锐利。

    “原本我是打算明日就随天使过江去朝见天子,接受兵符印信的。不过我担忧江西的叛军,那边形势紧急,等我见过天子取得印信后再回来交接,怕是又要耽误不少时间,正好我听闻赵太府已经从会稽入京,正要经过,所以我意先与赵太府办理交接,然后入京朝见天子,这样等朝见完毕,就能直接从江都乘船往江南西了。”

    杜伏威的这番话,让天使有些预料不及。

    天使有些犹豫。

    杜伏威见他这样子,更加坐实了自己心中的判断。

    皇帝根本就不是要升他的官,不过是要找个理由把他调离江南,等他到了江都,那时要杀要剐还是要囚禁那不都是皇帝说了算,他连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他很清楚现在这一切的由来,那就是罗成跟朝廷关系的紧张。

    他已经收到了罗成的来信,信里罗成跟他透了不少底。

    总之一句话,握好手中兵马,静待形势变化。

    兵马就是手中的根本。

    “怎么?这有何为难的吗?”杜伏威笑道,“我也是想着能尽早去江南西平叛的。”

    那天使想想道,“赵太府也是要去江都朝见天子的,何不在江都时再交接?”

    “哪有在江都交接江南安抚使的差事的,自然还是应当在江南交接的好,我也已经派人去各郡传令,召诸郡太守、郡丞等前来,况且,办好交接后,我也好马上着手征集兵马粮草支援江南西平叛事宜。”

    江南道极为庞大,拥有众多郡县,但是如今到处都是叛乱,连江南道最重心的东面诸郡,现在也失了好几郡,因此杜伏威说召太守郡丞们过来,也来不了几个。

    天使还想让杜伏威先去江都朝见天子,可杜伏威却坚持说要先在丹阳跟赵元楷先办好交接,而且话里话外,就是你若不答应我绝不走的样子。

    这场面一时有些僵硬,最后那位天使想了半天,“还请杜帅容我先派人去江都请示。”

    消息迅速送到江都。

    杨广便问萧几位宰相,“这杜伏威是不是察觉什么,故意不肯入京吧?”

    袁充便道,“也许,但也未必,既然杜伏威说要先拿江南安抚使的印信,先办交接,那陛下不妨答应他。等他拿了印信就让他过江,到时再收回来也不迟。”

    袁充认为杜伏威毕竟年轻,虽说是罗成一党,但对于安抚使的高位,肯定也是心动的。

    萧正准备动身往太原去,这时还是很强硬的表示,不能把印信交给杜伏威,直接让他渡江来江都。

    “可这样会不会让杜伏威警觉?”袁充道。

    于是几位宰相争了半天,最后还是杨广拍板决定,皇帝说那就让赵元楷把江南道安抚使的印信交给他好了,让他先保管几天也无妨。

    几天后。

    丹阳,江宁。

    江南安抚使赵元楷当着天使以及数郡太守、郡丞、都尉的面,把安抚使的帅印交给了杜伏威。

    杜伏威笑着接过。

    “请天使先回去休息,我这里再做些安排部署,明日一早我便随天使渡河去江都朝见天子,然后就可以直接去江西了。”

    看到这个样子,天使和赵元楷满意的离去。

    太守府中。

    杜伏威笑着跟辅公拥抱。

    此时,辅公还是宣城郡郡丞。

    “现在印信拿到手了,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辅公笑问。

    “明知故问,我总不可能真去江都,大帅也给你写信了吧?”杜伏威问。

    辅公点头,“大帅让我握好手中兵马,跟你共同进退。”

    这次朝廷为了打击罗成,也对他们这罗成党羽动手,用的是封赏调离的法子,杜伏威由丹阳太守升任江南安抚使,而辅公则是升授丹阳太守,目的都是让他们去江都拜谢天子。

    杜伏威把玩着那枚帅印。

    这枚帅印还是有作用的,就看怎么用了。

    “阚棱。”

    “末将在!”

    “你立即带兵围住天使的驿馆,不要放任何人离开。记得隐秘一些,不要闹的沸沸扬扬。”

    “王雄诞!”

    “末将在!”

    “你立即持我的印信军令,去毗陵郡,征召府兵郡勇,接管毗陵。”

    “西门君仪,你持我印信军令,去吴郡。”

    “公,你马上回宣城。”

    而杜伏威自己,则以奉诏北上平叛的理由,集结丹阳兵马,前往句容京口。

    此时长江重要渡口京口,虽是南岸要地,却隶属于江都郡下,延陵、句容、曲阿三县隶属于江北的江都郡,夹在丹阳和毗陵二郡之间,既扼京口渡,又控运河,十分重要。

    杜伏威决定先抢占这里。

    “我夺占京口会,会在这里做出北上攻打江都的态势,不过实际我会驻守京口北固山,你们则分兵抓紧时间控制宣城、毗陵、吴郡诸郡。”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大的。

    “罗帅那边还没发动,我们就起兵,会不会太早了点?”辅公问。

    “难道你怕了?”杜伏威反问。

    “我怕个鸟。”这位曾经从自己姑姑家偷羊给杜伏威吃的汉子,对儿时伙伴的揶揄马上表明态度。“我只是怕打乱大帅的计划。”

    “其实要老子说,大帅早就可以反了,这天下乱成这鸟样,早掀翻了隋家,咱们迎大帅为天子,建立新朝,我等也好做个开国元勋,也封公封侯,封妻荫子。”杜伏威却是哈哈大笑道。

    “咱们挡的住江都之兵吗?”辅公又问了句。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挡的住就挡,真要挡不住了,咱们就跑,往南往西都可以,反正咱们又不是孤军作战,怕啥?”杜伏威道。

第694章 说客武士彟

    代北,马邑。

    刘武周站在门口,看着前来拜访的两人。一个是常在马邑经过的木材大商人许文宝,一个则是他的同乡朋友。

    许文宝身着锦衣丝绸,腆着大肚子,而他旁边那人则很是健壮,虽看着耳边斑白点点,却依然小腹平坦。

    许文宝拱手,“刘将军,给你介绍个朋友。”

    “我这人最爱交朋友,圣人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请。”

    刘武周府中,许文宝向刘武周介绍说,“这是我同乡好友,姓武名士字信明,曾经和我一起经营木材生意,后来弃商从戎,现在是太原府的行军司马铠曹参军。”

    “原来是从太原来了朋友。”刘武周面带着微笑,却有些好奇太原府的一个参军怎么跑来马邑,而且看样子不是公干,反要一个商人来做介绍引荐。

    武士也没有拐弯抹脚,直接道,“我以前经商,认识不少朋友,所以朋友也多。最近我听闻我一个朋友说起一事,说朝廷欲让王都督北上定襄,接替罗宣武的节帅之位?”

    “嗯,是有此事,朝廷已经下旨将定襄和马邑一节度府和一都督府合一,设为新的定襄道,由王都督接任帅印。”

    武士于是拍腿道,“将军为何还如此高兴,岂不知这是祸事临头了。”

    “何出此言?”

    武士道,“我听闻刘将军很尊崇关外的忠武军罗帅,而我也跟罗帅麾下的王君廓将军有点交情,我听说现在朝廷因为宇文述之死,朝中有宰相欲借此机会,尽收罗家几位功勋大帅之权,可罗成罗嗣业罗贵罗艺等为国立下赫赫战功,镇守边疆,于军中威名赫赫,深受将士爱戴。”

    “尤其如今天下,更是到处混乱,国家本应更倚重手握重兵战功赫赫的边帅,为何却要因为一些没有证据的谣传,就要夺功臣的权,定他们的罪呢?这岂不是让功臣寒心,迫大将造反吗?”

    刘武周听到造反两个字,眼皮抽动了几下。

    “刘将军,你也是久经战阵之人,对眼下形势应当比我更清楚。若是襄阳侯、楚国公他们此时交出兵权,只怕性命不保,所以他们绝不会交出兵权的,而若王都督和你去定襄接兵权,只怕搞不好就要引起战事了。”

    “应当不至于吧?”刘武周道。

    “将军但请换位思考一下,若你是襄阳侯,这个时候你会交出兵权吗?”

    “将军再想想,若是襄阳侯反了,那楚国公肯定也会反,到时山东和安南也反,那时王都督和刘将军你们必危险了,说不定到时朝廷为安抚几位边帅,还要治你们的罪。而更坏的可能,则是你们直接被襄阳侯杀了。”

    刘武周摸着下巴,“武参军你是太原官员,为何却说出这般话来呢,你不应当站在朝廷这边,为何却总说罗家要造反呢?”

    “刘将军啊,难道你还看不清如今天下大势吗?现如今天下大乱,洛阳被叛军围攻,皇帝都只能躲到江都去。现如今,天下能战之兵,也尽在边疆几大节度使之手。皇帝现在要兵没兵,朝廷一个能打的都没有,这大隋朝哪还有什么明天,气数已尽,如今是到改朝换代之时了,这个时候,刘将军你何不顺势而为,做一个拥立新君,从龙开国的元勋呢?”

    “看样子,武参军倒是早就已经站过去了,若是我把你抓起来,估计能换不少赏赐。”

    武士笑笑,“我不过是个小小的参军,你抓我起来又有何用,但你真要这样做,却是将自己置于罗帅的敌对面,将来你又怎么办呢?”

    刘武周笑笑,“跟武参军开个玩笑罢了,不过我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郎将而已,这天下大势我可左右不了。”

    “刘将军你在马邑军中也很有威信,且深得王都督倚重,我们以为你应当代表马邑将士好好劝说一下王都督,你的话更有份量。若是王都督愿意站到罗帅这边,将来定不失元勋之赏,而刘将军你也不失公侯之位。”

    刘武周于是去见王仁恭,说我们不应当去定襄,现在局势,我们贸然过去,只怕会适得其反,若是把罗嗣业逼反了,我们只怕担不起这个责,甚至可能引起定襄宣武军和我们马邑义武军之间的战争。

    “击败突厥之后,现在代北好不容易才刚开始恢复点生机,百姓重新安家置业,这要是再打起来,还不知道多少百姓要流离失所。”

    王仁恭却没有被属下的话劝动。

    他瞪起眼睛,吹着胡子道,“我等身为大隋的将领,便要忠于朝廷,为君守边。现在皇帝下旨调罗嗣业回京,让我们二镇合一,我们便当奉旨而行,至于其余的不是我等应当考虑的。至于罗嗣业反,那是他的事情,他要真反,那他就是逆贼,我们更应当讨伐他。如果他接旨入京,那我们更没什么可担忧的。”

    “王帅,形势不一样了,识时务者方为俊杰啊!”

    结果王仁恭将他痛骂一顿,“这种话最好不要再叫我听到,否则便要治你的罪。”

    刘武周挨了一通骂回去,有些无奈的告诉武士和许文宝。

    “无事,我们再想办法就事,就算事不成,但交了刘将军这个朋友也值得高兴。”武士笑着说道,然后说要请刘武周喝酒。

    “就在我府里喝就是了。”

    许文宝说,还是去我那里吧,我那里有珍藏的好酒呢。刘武周也好酒,听说了便笑着答应。

    当下便一起到了马邑城中许文宝的家中,许叫家人准备酒菜,边吃边聊。

    席上,武许二人频频敬刘武周酒,甚至还叫来几个美貌的歌伎做陪。

    “天色不早了,我看将军也是醉了,不如今晚就在我这里歇下,刚才将军喜欢的倚翠姑娘,我让她陪将军。”

    “哈哈哈,可以,便听许郎君安排。”刘武周早已经醉意熏熏,那位倚翠姑娘更是被他搂在怀里,上下其手,此时还真不愿意离开这温柔乡。

    等刘武周搂着倚翠姑娘进了客房,许文宝与武士相视一笑。

    “都安排好了吗?”

    “嗯,已经安排好了,王仁恭既然不肯合作,那么便只能如此了,我已经派人把他最宠爱的小妾骗出府进香,半路上将她掳了来,一会等刘武周睡熟了,就把这位美人剥光了送到他床上去。”

    “王仁恭能恰好寻过来吧?”

    “那是自然,等他顺着线索找过来,会刚好发现他最宠爱的小妾居然和他最信任的将军胡搞在一起。”

    “那小妾怕不会配合吧?”

    “早有对策,这会那小妾已经被灌的大醉,人事不知,就算把她跟头猪放在一起,她也不会有反应的。”

    “哈哈哈,计策虽然损了点,但效果却绝对好。”

    两人哈哈大笑。

第695章 暗夜兵变

    许文宝端起酒杯,“来,咱们提前庆祝一下。”

    “贺!”武士也举杯。

    一个河东的大木材商人,一个太原府的铠曹参军,却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罗成秘密情报部门影卫统领王君廓暗中发展的密谍。

    午后。

    都督府里的王仁恭得到家丁的禀报,说是他最心爱的妾侍早上出门上香一直未回,然后府里去接,却没在城外庙里找到她们,寺里更说今天她们根本没来。于是家丁去寻找,发现了惊人的线索。

    “赵三娘子没出城,他出都督府后便悄悄去了刘郎将的府中。”

    下人说发现妾侍赵三娘跟他心腹刘武周私通,这个消息震惊了王仁恭,他虽说一把年纪了,可这赵三娘子却是十分年轻美貌,身居高位,纳几房美妾这是自然的。虽说妾地位不高,甚至有时把那些侍妾赠人,可却没有几个人能接受侍妾与手下私通。

    王仁恭不是杨素,没那么好脾气和心胸。

    当即气的满面通红,直接就从墙上摘下了横刀。

    “现在这对狗男女在哪?”

    “还在刘武周的宅第里,一直没出来。”

    “点齐亲兵,随我来!”

    王仁恭提剑带兵,出了府骑上马就直奔刘武周的宅第而去。等他们到了,刘府的门丁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本想要进去通报,结果王仁恭一脚踹翻那家丁,径直闯了进去。

    等王仁恭径直踢开刘武周的卧室门时,他还在呼呼大睡。

    光着身子躺在那里,怀里还搂着个同样不着丝缕的女子。

    王仁恭一眼就认出了那具丰腴的胴体正是他那小妾的,看到这,王仁恭气的是血往上冲,须发皆斩。

    “我杀了你这个混蛋!”

    好在有几个亲兵出来死死拉住了王仁恭,“大帅,息怒啊。”

    “斩不得啊。”

    刘武周与王仁恭妾侍私通,这也不是死罪,若王仁恭一剑杀了他,那自己也是要担罪名的。

    几番劝阻,王仁恭才稍稍冷静了一点。

    “打水来,把这对狗男女浇醒。”

    一桶冷水泼下去,刘武周醒来。

    他有些茫然,看到王仁恭杀气腾腾的瞪着他时,还很迷糊。

    脑子有些断片。

    最后的记忆似乎是许文宝和武士与他一起喝酒,是在许文宝家中,喝的酒很烈,还有个美貌的歌妓倚翠姑娘,再然后,许文宝留他休息,还让倚翠姑娘照顾他。

    当然是一通翻云覆雨,然后就睡着了。

    怎么现在王仁恭来了,还这般杀气腾腾,难道他们之前谈的事让王仁恭知道了?

    他打了一个激灵,他们谈的那些,那是泄露出去,那也是大罪的。

    他爬起来,没见到倚翠,也没放在心上。

    “王帅,你怎么来了?”

    “我怎么来了?刘武周,我待你不薄,你为何要如此对我?”王仁恭怒目而向,手一挥,“把他带走,先关到牢里去,我稍后再来审他。”

    出了卧室,王仁恭去见被带到另一个房间的侍妾,想要问下他们私通奸情的情况,结果一进去,发现赵三娘已经一头撞死在了屋里。

    “怎么回事?”

    一名亲兵低下头,“我们把赵三娘子带进来唤醒她后,她便一头撞死在这了,我们一时没察觉,拦之不及,估计是见奸情败露,所以羞愧恐惧,便自杀了。”

    “贱婢!”

    王仁恭看着那具尸体,骂了一声,然后扭头走了。

    马邑大牢。

    刘武周还有些头晕。

    脚步声传来,却是一名狱卒领着许文宝进来了。

    “刘将军。”

    刘武周一见是他,忙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刘将军,大事不好,王仁恭要杀你。”

    “都是你牵连我。”刘武周还当是与他们谈的那些话泄露出去的事呢,到现在都还不知道被许文宝他们做局坑了。

    “现在不是谈这些的时候了,若是不想想办法,将军只怕活不过今晚。”

    “快救我出去。”刘武周可不想死,他还这么年轻呢,“你既然能进来,肯定就能救我出去,等出去后,我去定襄投罗嗣业将军。”

    许文宝叹道,“就算能从这里出去,可想去定襄也非易事,到处关隘哨卡,只怕根本出不去。”

    “先带我出去再说。”

    “刘将军,现在这个时候了,只能拼一把了。不如,我送你回军营,你率兄弟起事。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杀了王仁恭,夺了马邑城,然后再投罗帅,到时你便是新的马邑都督了。”

    刘武周没想到许文宝计划这么大,一心犹豫。

    “还犹豫个什么啊,他都要杀你了,你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可弟兄们未必愿意肯随我。”

    “将军手下定有信的过的兄弟,回去后赶紧召集起来,先杀了王仁恭,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这种事情,本来也不一定要人多。

    他们现在就在马邑城中,若突袭都督府,也非难事。而等事成后,再找个理由反了,大部份兵将都也只有被裹挟的份,事实上,许多军将造反,都是这种套路,真正参与的也就是小撮心腹将校和亲兵,然后得手后裹挟大家。

    “最近马邑、雁门、楼烦三郡饥荒,百姓食不裹腹,青黄不接,可都督府无粮可赈,百姓早就不满。不如刘将军杀了王仁恭,然后说王仁恭故意不开仓放粮,这样到时你开仓放粮,便可收得民心。”

    “可都督府确实无粮可放。”刘武周是知道这些实情的,上次雁门之围后,马邑三郡被劫掠一空,百姓也死伤无数,后来歼灭突厥,救回二十余万百姓,重新返回家乡,可一切都要重建。

    家中无粮,这几月一直靠官府开仓放粮救济,但因为最近南面魏刀儿等人闹的厉害,所以也已经无粮北运,都督府实在无粮了。

    “多少总还会有点粮食的,你尽管开仓放粮,到时定襄那边会运粮食牛羊过来支援你的。”

    事到如今,刘武周也是被逼到绝境。

    于是,他在许文宝的帮助下,逃离监狱,悄悄的到了许文宝家。然后他手书十几封,让许文宝派人去给这些在城中的心腹校尉们。

    当晚,十几名刘武周心腹校尉、队正们,各自带着一些家丁来到许府聚集,于是凑了一百余人,再加上许文宝家中的百余仆丁,他们便凑了三百来人。

    趁着夜色,刘武周披甲执槊,带着三百来全副武装的兵丁,突袭王仁恭的府邸,王仁恭措不及防,被乱箭射杀。

    杀了王仁恭后,刘武周再趁胜夺取都督府,取得印信后,立即接管马邑城防,然后又派人去城外调自己的人马入城。

    等一夜混乱后,刘武周已经开始派兵丁鸣锣敲鼓,宣告百姓,说王仁恭贪吝受贿,贪墨侵占仓粮,不肯赈济百姓,于是他奋而起兵,杀王仁恭,开粮仓赈济百姓。

    接下来,马邑都督府果然开始开仓放粮,虽然每人只能领到不多粮食,但放粮的人说,接下来还会一直放粮,于是百姓欢喜。

    而刘武周也趁机自立为马邑都督、太守,义武军帅。

    刘武周一面派许文宝去定襄联络罗嗣业,一面也在马邑封赏手下诸将,他让妹夫、校尉苑君璋为雁门太守,以心腹校尉刘子英为楼烦太守,而随他起事的心腹校尉高满政、杨伏念等并授鹰扬郎将之职。

    他还派人去招安贼首宋金刚和吕崇茂等贼军首领,授他们将军之职。

第696章 渔阳鼙鼓

    尚书左仆射萧刚渡过黄河,结果就听到马邑兵变的消息,惊的这位宰相怔怔出神半天,良久才一拍大腿叹道,“河东危矣!”

    萧从江都出发,是先逆扬子江而上,然后再进汉水,抵达襄阳,再经南阳北上在潼关东的阌乡经风陵渡坐船过黄河的。

    因为洛阳东面的运河依然还被李密威胁着,所以他只能绕了一个圈,路上多耽误了不少时间,结果便迟来一步。

    马邑如此重要的地方,已经被刘武周夺去。

    虽然现在定襄的罗嗣业还没有举起反旗,可他心里非常清楚,这刘武周杀都督王仁恭自称都督,其实就是投靠罗氏。

    “加快速度,我们得马上赶到太原去。”

    只是过了黄河之后,这一路上并不好走。

    河东郡之前有柴保昌等作乱,樊子盖派兵征讨,在这里杀了数万叛军,结果他病死后,叛军死灰复燃,而且声势更盛。

    绛郡贼柴保昌据绛郡乌岭山派兵四掠绛郡各地,而吕崇茂占河东百梯山,也是派兵攻城掠地。

    又有龙门贼毋端儿啸聚龙门山,占据龙门津,兵逼临汾和文城二郡。

    而在太行、上党附近又有自号厉山飞的魏刀儿聚众不下十万。

    “时事艰难啊。”萧感叹连连,不出来,真不知道这天下居然已经乱到这种地步了,更可恨的是,本来应当为国家干城支柱的罗成罗嗣业等人,结果却要趁国难之际叛乱。

    “还好太原有杨义臣镇守。”一名随从官员道。杨义臣本姓尉迟,是在北周末起兵叛乱的尉迟迥的族人,因为杨义臣父亲起兵反对叛乱后战死军中,被文帝收养于宫中抚养长大,并赐姓名杨义臣。

    这位将军对大隋是忠心耿耿,上次勤王表现十分出色,他坐镇太原,起码能避免刘武周罗嗣业等叛军长驱直下。

    不过萧并没有什么高兴的,如此时势,唯有一个杨义臣,又哪里够呢。他甚至已经悲观的预估到,他此趟北上而来,估计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

    黄河下游南岸。

    山东道威武军节度副使罗贵召来儿子儿媳等自家人。

    “刚收到五郎密信,局势变了。”

    此时的罗贵坐镇在运河东岸的东郡韦城瓦岗寨,这里聚集了数万兵马,以防御李密的魏军。

    “五郎让我们撤回齐郡和东莱,据守东部丘陵山区。”

    “为何?”

    单彬彬问公公。

    罗贵长叹一声,“时势所迫啊,朝廷刚刚已经下了旨,要调嗣业入京为左翊卫大将军,调我回京任礼部侍郎,调张帅入京为兵部侍郎。而且还下旨调罗艺为江都府尹,调五郎为洛阳守。”

    很明显,皇帝这是要尽收他们之兵权,若是大家真的依旨交出兵权,下一步估计就要被一锅端。

    罗成虽远在辽东,却也通过暗影卫时刻关注着局势。

    因此现在他果断的决心抗旨举兵,虽还没有公然打出造反的旗号,可实际上罗成已经在行动了,他一面亲往野狐岭会盟嗣业,亲自劝说这位兄弟统一阵线,又深入奚、契丹之境,拉拢奚、契两族。

    另一面,也已经派人去平壤接杨回辽东。

    同时,又给山东的罗贵,给江南的杜伏威等去信,让他们响应,统一阵线。

    “内史侍郎来护儿已经往彭城而去,左仆射萧更是去了太原,都是冲着我们罗家来的。五郎让我们先退回齐郡,守住东莱,他接下来会派兵渡海过来增援我们。”

    “爹,我们罗家反了吗?”单彬彬问。

    罗贵有几分无奈,他也没料到怎么就到了这一步,造反,那是相当危险的。可事到如今,不反又不行。

    “是啊,我们罗家反了。”

    罗贵不想反,可儿子要反,他也无可奈何。

    “就这样放弃东郡、东平、济阴、济北诸郡吗?”单彬彬对于造反,倒没太过震惊,反正夫唱妇随,现如今这天下这般乱,大家都造反,也不稀奇。再说虽然隋一统天下,结束了几百年的天下分裂,可事实上人心依然还并不太安定,或者说,天下百姓对于大一统或国家也并没有太强的概念。

    再者,本来山东之地,早年就一直是齐地,后来关陇集团灭齐,山东人是没少受排斥打压的,就如隋平陈后,江南皆反一样,不就是因为本土的士族豪强利益受到太大打压所致。

    早年朝廷强大安稳之时,如单秦程徐等曾经的北齐士族官员豪强之后,还只能夹着尾巴做人,现在天下混乱,朝廷无力,大家对于从镇压贼匪叛乱的官军,摇身一变为起义军,也没啥心理障碍。

    “爹,你先回齐郡,我留在这。”单彬彬一身银甲,久在军营,也很有一股大将风范。“咱们在这里守了这么久,好不容易把这运河东诸郡的贼匪清理干净,重新安稳地方,现在就这样撤了,那李密可能卷土重来,到时又是生灵涂炭,咱们也对不住之前出钱出力出人的诸郡父老乡亲们。”

    等以后还要来打再一次,这多划不来。

    “只须给我留两万人马,我就能守住瓦岗,便能阻止李密叛军过运河东岸来。”

    “你留下太危险了,现在我们不但要面对运河西岸的李密叛军,而且黄河北岸还有窦建德的叛军,此外,彭城太守陈棱向来跟我们不一条心,来护儿也在赶往彭城,所以那边也随时会有官军杀过来。”

    “无妨,我能守。”单彬彬认为不能就这样撤退弃守运河东岸诸郡,既不能让李密趁机占了去,也不能让彭城的隋军占去,更不能让河北的窦建德占去。

    “爹,我率一军留在这里,还能分担齐郡的压力,若是来护儿陈棱敢出兵东莱,那我就去攻彭城,若是他来我这,爹可以派一军南下彭城。”

    罗贵见说不过媳妇,便道,“那不如你回东莱等候接应五郎渡海来的兵马,我让继祖去守齐郡,我来守东郡瓦岗,再派承宗去琅琊接替三娘。”

    单彬彬道,“李氏说不定早就已经接了李渊的密信,带兵转投朝廷了。”

第697章 又来迟一步

    琅琊郡,临沂城。

    因城在沂水旁边,因此城名临沂。

    李秀宁此时正率兵移驻临沂城中,在她的面前,摆着三封信。

    第一封是丈夫罗成给她的,信中罗成说及如今形势,还告诉李秀宁未来走势,说战争一触即发且无可避免,让她早有心理准备。

    罗成让李秀宁提防彭城太守陈棱,这是个死忠,他派人接触了几次,结果发现这个家伙对隋很忠心,于是罗成便放弃了拉拢他的打算。

    李秀宁正是得了这封信后,便找了个理由,从梁郡东部砀山的陈棱大营离开的,她以后方有贼匪作乱为由,带着两万余人的诸郡乡兵离开,沿汴河而下经彭城进入下邳,然后再逆沂水回到临沂。

    选择临沂驻守而不是下邳郡或东海郡,那也是有原因的。

    临沂的西、北、东三面环山,同时又紧邻沂水这条河流。最重要之处在于,临沂的南面是黄淮平原,一马平川。

    但其西、北、东三面大山之间,却又还扼守着几条通道,既可北上鲁郡、齐郡,又可往东北去高密、东莱,南还可顺河而下冲彭城,下淮安。

    说白了,临沂就是一座扼守着山东东部山区出口的要地。

    战国时期,齐长城在临沂境内设置的穆陵关可是当时的天下第一关。

    驻守临沂,便是进可攻退可守。

    李秀宁对丈夫的战略部署一眼看透,所以她退到临沂后,亲驻临沂城中,又分派兵马屯驻于西、北、东三面的山下,互为支援。

    她桌上第二封信,是父亲李渊送来的。

    李渊来信告诉女儿,朝廷要对罗成动手了,态度很坚决,而罗成很可能会反。但李渊认为罗成造反成功可能不大,毕竟现在天下虽乱,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最重要之处在于,李渊认为罗家根基浅,他举事,顶多就是一些边兵支持,并不会有多少门阀士族支持,而得不到他们支持,一个寒门出身的边将是很难有机会造反成功的。

    虽然历史上也有刘裕、陈霸先这样的成功先例在,但那时毕竟与如今不同。

    李渊让女儿控制好手里这支兵马,他会派建成过来,到时让秀宁把这支兵马交给李建成,如此一来,便成为李家的资本。

    “你虽为罗家妇,可本是李家女。如今罗成反叛,你不能跟着他做乱,你重回李家来,父亲再给你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士阀子弟为你婚配。”

    重新拿起这封信再看了一遍,最终李秀宁却只是摇了摇头。

    她喃喃轻叹。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现在是罗家妇,为罗李氏,罗在前李在后。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出嫁从夫,不再从父。对不起,父亲,女儿不孝了。”

    放下这封信,她又拿起第三封,却是公公罗贵派人送来的。

    罗贵说眼下起兵在即,所以让李秀宁回东莱,那边更安全,临沂这边,他会派老二承宗来守。

    “召诸位将军校尉们前来议事,我有重要事情通知。”李秀宁叫来亲兵。

    彭城。

    光禄大夫、内史侍郎、参知政事荣国公来护儿赶到砀山,他先到的彭城,可陈棱在砀山大营,于是便又一路赶来。

    陈棱扼守的砀山,处于彭城郡、梁郡、谯郡三郡交汇之处,背靠砀山,前俯运河通济渠。

    “荣公,你来晚一步了。”

    一见面,陈棱就有些遗憾的告诉来护儿,在他接到朝廷的密旨之前,李秀宁就已经早一步以回去剿匪平乱为由,带着两万余乡兵走了。

    “现在李秀宁已经进驻临沂,她有两万乡兵,另外还有一支千人的突厥骑兵,是从辽东渡海来的。”

    来护儿听了,叹息一声。

    “朝廷此前对罗家的处置态度一直是犹豫不定,结果争来争去,倒是错失了许多时间。”

    “荣公,那现在如何处置?发兵征讨?”

    来护儿摇头,做为宰相,前来彭城,那他就是位在河南山东的安抚使节度使之上,甚至连淮南安抚使,也要受他节制。

    可以说,只要来护儿一句打,那么陈棱就要发兵。

    不过身为宰相,虽然权大,但要权衡的东西也多。

    “我来,不是要指挥打仗的,我是来消弥这场兵危,而不是来发起这场战争。”在朝中,来护儿也是调解派,不是萧那样的强硬镇压派。

    “不打?可罗成已经露了反迹,处处举动,都是在调兵布将,若是我们再不抓紧时机进剿,等他调派得当,到时我们就被动了。”陈棱认为,调和是不可能成功的,罗成不可能交出兵权,到如今这地步,就算罗成真交出兵权,朝廷也不可能还留他们周全。

    所以说,最后只有打。

    晚打当然不如早打。

    可来护儿却也有自己的苦衷,打,拿什么打呢。

    他这次来,皇帝倒是给他派了一军骁果,可是一路上,来护儿越看这支兵马越是叹气。足足两万五千人的骁果右一军,但却没有几个真正能战之兵。军中充斥着大量强抓来的民丁,还有流民乞丐,甚至是许多是之前牢中关押的囚犯和招安的叛军。

    这样的一支人马,哪怕装备还不错,可又有何用。

    真开打,来护儿并没多少胜算。

    连胜算都没有,那还急着打什么?这不是自取其辱吗?

    做为一个合格的统帅,不能打无准备之战,更不能主动去挑起一场没有半点胜算的仗。

    “罗成还未起兵叛乱,所以我们现在还不能主动挑起战争,或许事情还有转机也未定。”

    来护儿还有几分期盼,朝廷已经派密使前往关外辽东,那或许是唯一的希望了。

    在结果没传回来之处,来护儿不准备先开战。

    当然,不先开战,不代表就无行动。

    他与陈棱一番商议后,决定将砀山的兵马主力撤回彭城,这里只留几千人驻守。而后,来护儿亲自坐镇彭城,让陈棱率兵北上前往鲁郡,这里古称兖州,是齐鲁山区与黄淮平原的接汇之处。

    与临沂一样,占据鲁郡,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司马德堪率领的骁果军一万人驻下邳,而宇文化及率一万人驻东海。我们四军连成一线,封锁山东。”来护儿道。

    陈棱惊讶,“宇文化及,他怎么也来了,他不是被流放到河西敦煌去了吗?”

    对此,来护儿无奈的解释,皇帝在召回宇文述的同时,就已经同时下旨召回宇文化及兄弟了。宇文述死在交趾,可宇文化及和智及还是回到了江都。因为宇文述之死,皇帝甚至还让宇文化及袭了许国公之爵,甚至还让他出任了右翊卫将军,这次还特意派他也随军前来。

    陈棱听了,只能无语摇头,一声叹息。

    对方是罗成、罗嗣业、张须陀这样的猛人,而他这边却是宇文化及、司马德堪这样的家伙,这仗怎么打?

    现在他还真有几分希望来护儿说的转机能出现了。

第698章 讨逆

    面对着铜镜。

    杨广不由的开始思考,他为什么会落到如今这个田地。

    出身于关陇贵族的杨玄感、李密反他,被他破格提拔的江南、关东士族出身的裴蕴、虞世基、裴世矩蒙骗他,那些草莽之辈张金称高士达就不提了,可如今连罗成兄弟也反他。

    一阵清凉的秋风吹过,皇帝觉得脑袋有些昏沉,他咳嗽了几声。

    夺嫡成功之前,皇帝曾经在江都镇守了九年,他最好的年华就在这里,那个时候是他一生最轻松最开心的时候,也是舒适的一段日子。他早就习惯了这里的气候,尤其是江南的秋天,没有北方的干燥,总是让他惬意。

    可是现在,他有些烦江淮的天气了。

    他想回洛阳,想巡关中,甚至想要再次前往塞北,前往辽东,前往西域。

    但是现在,他哪也去不了。

    罗成终于还是反了。

    杜伏威在江南举兵,居然打着清君侧之名举兵做乱,拿着他授封的江南安抚使印信,如今连占宣城、毗陵、吴郡等数城。杜伏威更是统领两万兵马,进驻京口,四下搜集船只,摆出了要大举渡江攻打江都的态势。

    杨广也料不到这个杜伏威究竟会不会打过来,他很后悔当初没听萧瑀的,就不该给杜伏威那该死的安抚使印信,结果不但没有把杜伏威骗到江都来,反而给了他造反作乱的便利。凭着这印信,这该死的还不知道蒙骗了多少人,现在公然的打着清君侧之名,却行造反叛乱之事。

    杜伏威是罗成的同乡,更是跟随他多年的死党,如今作乱,若说没罗成的授意,他绝不相信。

    湛蓝色的天空,没有半点云彩,显得是那么的高那么的蓝。

    可杜伏威反了并不是最坏的消息。

    刚刚快马送达的急报,说马邑鹰扬郎将刘武将杀都督王仁恭叛乱,已经自称为马邑都督,分兵占据了楼烦、马邑、雁门三郡,据有代北,威胁着太原。

    好消息一个没有,坏消息却接二连三。

    刘武周的叛乱,肯定和杜伏威叛乱是一个样。刘武周曾经也在罗成麾下任过职,虽然后来离开了辽东,但据说他很尊崇罗成。

    在皇帝的殿前,是一百多名来自各地的秀女,她们都年轻美貌,都是十四到十六岁的未婚少女,家世清白,长相美丽。

    这些人有的来自江南,有的来自淮南,有的来自河南,有的来自山南,她们已经换上了统一样式的宫装纱裙,高腰裙直接系到了胸前腋下,肩上披着披帛,头发盘起。

    是那么的年轻和美貌。

    内侍宦官正在给她们检查登记,然后将这些新入宫的秀女们分配到不同的局去。

    一名内侍过来请问皇帝,可有看上要临幸赏识的。

    可皇帝却没有什么心情,再漂亮的美人,此时也打动不了他那颗心。

    “袁充和李渊还没到吗?”皇帝问。

    “两位相国正在赶来。”

    萧瑀和来护儿两位宰相离京后,现在江都只剩下了李渊和袁充两位宰相。

    “你说朕还能信任李渊吗?他的女儿是罗成的妾侍。”皇帝似是问那内侍,又是在自言自语。

    那内侍把头低垂,不敢吭声。

    殿前的阶下,那群年轻的少女们,却不时的偷偷拿眼来望皇帝,比起皇帝的忧心忡忡,这些年轻的少女们,却还怀着对皇帝的敬畏和仰慕之心,甚至在暗暗期盼着能得到皇帝的青睐,若是能得皇帝临幸,那么就能够飞上枝头变凤凰。

    没多久,右仆射袁充和黄门侍郎李渊赶到。

    两位宰相来的匆忙,在这凉爽的秋日里,甚至还冒着汗。

    “可否已经布防好?”皇帝直接问。

    袁充于是奏报,说已经奉皇帝旨意,调骁果军驻防在江口的江阳城,并派淮南军进驻扬子江中的贵洲和扬子津两座江中岛洲上,还派兵进驻了江都左右两面的海陵和六合。

    此外,江都宫和扬子行宫,也都加派了骁果军驻防。

    但皇帝明显并没有满意,他道,“朕听说骁果军有畏战逃亡者,而且数量不少?”

    袁充于是道,确实有骁果军逃跑,但逃跑的只是极少数人,那些人都是之前新近补充的,一些人是原被俘虏抓捕的叛军和贼匪。

    皇帝嗯了一声,点了点头,然后做了一个砍的手势,“朕不管这些人过去是什么人,但既然进了骁果军,就是皇帝的卫士,战事在即,他们不思忠君效命,却想着逃跑,此例不可开,此风不可长,立即派骁果军追捕,将所有逃亡者都抓回来,然后公开处死。”

    李渊提醒皇帝,现在形势紧张,若是杀逃兵,只怕引起更大的不安。不若抓回来后,罚鞭打二十,然后令发回军中继续效力。

    可皇帝却不肯,“这等逃兵,岂还能让他们回军中,杀掉。”

    皇帝想了想道,“从府库中取一批钱绢,分赏给骁果军将士们。”

    “是。”

    “马邑刘武周杀王仁恭,自称都督,已夺占马邑、雁门、楼烦三郡,时刻威胁着太原。而杜伏威又骗得朕的江南安抚使印信,打着清君侧之名起兵作乱,也已经夺得宣城、丹阳、吴郡、毗陵四郡大半城池,还兵驻京口,威胁江都。”

    “袁充,李渊,你们可有何平乱之策?”

    面对这种局面,袁充哪又有什么好的办法,他原本是秘书监,一个文章做的好的词臣,面对皇帝的询问,只得硬着头皮道,“臣以为如今朝廷最大的敌人当是罗成,罗成虽还未举兵叛乱,可事实上已经反了。因此,臣以为这个时候朝廷已经没有选择,只能摆明态度讨伐。”

    李渊道,“若是讨伐旨意一下,这事可就再无回转余地了。”

    “本就已经没有余地了,再犹豫不过是纵容罗逆。臣虽不才,无法为陛下统军讨逆,却有一平乱之策可献上。”

    “哦,有何良策,快快讲来。”

    袁充的计策很简单,可说出来却让皇帝脸色很难看,因为他向皇帝建议,先集中全力对付罗成,因此皇帝可以下旨招安李密、孟让、左才相、李子通、魏刀儿、王须拔等人,只要他们肯接受招安,那么朝廷就可以授给他们十二卫的军职或者是郡太守等职,哪怕是封侯都可以。

    招安条件就一个,听从朝廷调遣,讨伐叛将罗成。

    “陛下,以左才相、李子通攻江南杜伏威。”

    “以李密、窦建德攻山东罗贵。”

    “以王须拔、卢明月攻辽西,以魏刀儿等河东贼匪攻刘武周!”

    “甚至可以派人去联络辽东的高句丽、漠北的突厥,联兵讨逆!”

    右仆射袁充语出惊人。

第699章 万事俱备

    初秋时分。

    西辽河畔,兵马连营十余里。

    高高的望楼上吹起雄壮的号角,来自库莫奚的五千五部战士,来自契丹八部联盟的八部八千战士,又有来自霫族的八部八千战士,再加上罗成带来的四千忠武军牙兵,足足两万五千人马。

    烈烈风中,忠武军的红色战旗异常鲜艳显眼,旗上面首次出现了一只白色猛虎。罗成的身后,是节度使双旌双节。

    秦琼、尉迟恭两员大将统领着忠武牙兵,战士们扛着长矛,背负着铁甲,打着绑腿,迎着风,站立在各自的马旁。

    而奚霫(xi)契丹三族的兵马,也都是携刀带弓,牵着战马。

    秋高,马肥。

    这正是出兵的好时节。

    以往草原上这个时候,也终于趁季节出兵,要么部落间劫掠,要么南下打草谷。但是今年,三部都在忠武军大帅罗成的统领下,一起南下。

    他们将尊王攘夷,打那不服王化的渊氏朝鲜。

    罗成的帅帐中。

    罗成分派任务,他以契丹八千人为前军,以奚军五千人为左军,以霫军八千人为右军,然后他自率四千忠武军牙兵为后军。

    “本帅再次重申,此次征讨渊氏,目标为攻夺扶余川,一举将扶余川四十余城尽皆拿下。还是那句话,跟着本帅打仗,绝不会让你们吃亏。攻下扶余川后,城池、土地、人口归我,其余钱粮、牲畜、战马、铠甲、武器,谁夺下了就是谁的,我绝不索要。”

    奚王杨国庆,契丹王杨国忠,还有霫王多滥葛末都不敢怠慢,很恭敬的接下罗成的令箭,然后立在两侧。

    霫王多滥葛末是多滥部的首领,同时也是如今霫族八部之首,霫与契丹一样,都是采用的部落联盟制度,原来霫人归附于突厥时,不敢称汗,只称俟斤。后来突厥对东部控制较弱,于是他们便也在朝见中原天子后,自称为汗。

    不过让人有些惊奇的是,这个多滥部其实跟霫族并不是同族,霫部有八部,这八部霫人都是黄头白肤,因此早前曾被中原称为白虏。

    而多滥部却是赤黑皮肤的人,因此也被称为赤狄。

    霫与奚倒是有些相似,因为奚人也是金发碧眼的白肤为主。

    赤狄的多滥部,却成为黄头白肤的霫人之首,这关系有点复杂,但其实也不罕见。就如同西北的吐谷浑,汗王慕容家族便是从东北迁过去的鲜卑慕容部的,而吐谷浑的主体,却是羌人、氐人为主。

    霫人因主体多部多是金发碧眼白肤,因此也称为白霫,他们确实也是属于鲜卑的一支,而奚与契丹算起来也是鲜卑一支,都是出自鲜卑中的宇文氏一族。

    多滥部严格算起来,应当算是铁勒人的一支,但多年来跟霫部混居生活,早已经有点不分彼此了。

    多滥葛末红发赤肤,高大魁梧,拍着胸脯对罗成道,“阿爹你但请放心,有我们为你冲锋陷阵,定保灭了渊氏。”

    最初这阿爹本来是咄罗喊起来的,结果现在三部汗王,也全都喊罗成阿爹。

    对于习惯强者为尊的部落来说,喊句阿爹很寻常。

    “其实你们也不用太担心,在扶余南面,我已经构筑了铁岭、金山等军镇城堡,驻扎一万余精锐,同时,其它几路也各派出了兵马去牵扯渊氏,所以这次我们打扶余川会很轻松,也会有大收获。”

    因为此前奚契两部随罗成去打突厥,事后也确实得了许多好处,因此他们对于罗成的话还是很相信的。

    会盟誓师之后,两万五千大军开拔南下。

    除了这两万五千的战兵,后面还跟着三部的一支家丁队伍,赶着成群的牛羊在后面,这些牛羊便是他们军队的军粮。

    多日行军,一路向东。

    前方一直向东流的辽河,在前方转折向南,而扶余城,也就在河东岸的一百二十里外了。

    罗成下令在此扎营。

    这里便大约是后世的双辽附近,距离南面的铁岭军镇,还有约三百里。

    两支大军已经南北包夹了扶余川,而在南面,新城、辽东两路兵马也前出威胁着渊氏,使得他们难以派出大军增援扶余。

    虽然与铁岭还相距三百里,但两军的斥候却已经接上了头,前锋斥候各前出百余里,顺利取得联系。

    这时罗成才得知了许多重要的消息,他在草原这段时间,不少消息已经严重滞后了。

    “李靖辜负了大帅你的信任,他自铁岭镇逃离,试图乘船去江淮告密,在渤海被王君廓将军亲自抓回,如今关押在辽东城中,等候你的发落。”

    “杜伏威将军在江南已经正式举旗,占据了江南的丹阳、毗陵、宣城、吴郡四郡的大半城池,现有约三万兵马。”

    “还有马邑那边,王仁恭一直不肯投过来,王君廓将军与影卫的兄弟策划了一场兵变,刘武周杀了王仁恭,自称为都督,已经控制了马邑、楼烦和雁门三郡,掌握了马邑军两万余兵马。”

    ······

    听着这一个又一个的消息,罗成脑中迅速的在思考着如今局势的变化。

    这变化之快,超出了他的预料。原本罗成计划是一步步的推进,不急着先举旗,主要还是联络各镇,统一阵线,他预估是朝廷没有那么快的反应和那么大的决心。

    谁料到,江都的动作还挺快,逼的杜伏威不得不提前起事,而王仁恭的不配合,也使得他们只能在那里发动兵变。

    不过结果都挺好。

    尤其是王仁恭虽不配合,可王仁恭一死,刘武周却是据三郡率两万余义武军全面倒过来了。

    “侯莫陈将军请大帅赶回辽东去,王君廓将军已经亲自从平壤把齐王秘密带回了辽东城。”

    “侯莫陈将军说如今万事俱备,只待大帅回去一声令下,我忠武军将士便正式举旗起兵,然后大家打进关去!”

第700章 英雄各有所见

    现在的局势真的是非常混乱。

    各路人马,争相登场,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侯莫陈替罗成留守辽东,他对罗成的建议是让罗成尽快返回辽东,趁现在我方形势大好,立即在辽东城拥立齐王杨为天子,然后尊杨广为太上皇,然后再打出入关平叛的旗号出兵。

    先攻河北,再下洛阳,然后天下可定也。

    这样的策略当然不是不好,只是罗成还有点犹豫。

    “我们此前费了许多心思,调集了数路兵马,如今各军已经合围扶余川,此时若是撤兵,就前功尽弃了。扶余川现在已经是到嘴的肉,熟透的瓜,轻轻一拧就能到手。再者,渊氏虽被我们压的抬不起头来,可实力还是有的,他现在还有不下三百万人口,十万之兵,若全民皆兵,能凑出个二三十万人来。”

    罗成担忧自己此时率忠武军入关,这个渊太祚可能会作乱。

    “不过箭已开弓,我们也确实需要打出旗号来,不然人心更是惶惶。”

    已经没有必要再暧昧不明态度不清了,毕竟皇帝已经动手了。

    “当年杨玄感起兵,导致二次东征被迫撤兵,可谓是功亏一篑,后来我们费了多少功夫,才又稳定了辽东局势。如今我们若是因为要争霸中原,便又放弃关外,我觉得不可取。”

    思虑许久,罗成最后召来三位蕃王。

    “本帅将去辽东城主持全局,这里暂交由秦琼、尉迟恭两位将军代统,你们务必听从两位将军调遣,齐心协力。”

    “秦琼为主将,尉迟为副将,另外长孙无忌、裴行俨等四位衙内指挥使辅佐。”

    罗成把四千牙兵全留了下来,然后便赶往辽东城。

    带着一支轻骑,罗成快马加鞭往南赶路。

    六百里路,罗成仅有了两天便赶回了辽东城。

    罗成是悄悄回城的,他在城外做了下伪装,然后化作胡商入城。入城后,便直接去找侯莫陈和魏征二人。

    “屈突通和封德彝、李百药等要造反!”

    一见面,侯莫陈就告诉罗成一个坏消息。

    “我们待他们不薄,可这些人始终不跟我们一条心,现在更是密谋着要造反做乱。”

    “不急,事情慢慢说。”罗成坐下,连水都还没来的急喝一口。

    事情其实倒也简单,虽然忠武军都是随罗成打出来的老兄弟,骨干是齐郡同乡,还有则是一次东征时的左五军将士们,再后来镇守辽东,这个团体越来越大。

    而随着罗成推行的许多措施,使得现在忠武军都是驻在辽东,也把家迁到了辽东,同时还都分了田地置了家业在这里,大家跟中原已经没什么太大的联系了。

    甚至因为这几年中原大乱,所以辽东跟中原比起来,那真是天壤之别,这边虽偏,可却是勃勃生机,欣欣向荣,大家日子过的有奔头呢。

    就连那些将校们,也都跟罗成一条心。

    当然,也有极少数人,始终不能融入到这个集体之中。

    比如先前叛逃的李靖,再比如屈突通。

    屈突通是一位老将,他不是最早左五军时期的老人,他是后来罗成留守关外时,才划进来的,最早是柳城太守,跟原辽西太守王仁恭差不多,朝廷老臣,向来得天子信任,也对皇帝很忠心。

    而封德彝和李百药,一个安抚使一个观察使,本身就是皇帝派过来监督罗成的,甚至两人还都曾是虞世基的人。

    “我一直盯着他们呢,结果发现这几天他们虽然没互相见面,可却派随从经常暗里密信联络。”

    李靖当初敏感的发现忠武军有不对劲的苗头,于是便跑了,他在辽东没什么关系,因此也不知道能相信谁,只能跑。

    但屈突通等人不同,毕竟在这边时间够长,也多数还是有一定的人脉和影响力的。李靖失踪后,他们也很快就察觉到了一点动向,于是便开始暗中联络。

    再然后这几天又有人自中原过来,却是皇帝派来的密使,有他这一牵头,密诏一宣,于是大家便立即抱成团,结为同盟了。

    “我已经掌握了他们全部的小动作,他们已经商量好了,要趁你还在外未归之际,然后由屈突通下令六郡四军的文官武将齐聚辽东城中,然后到时把人都拘了,宣读皇帝的旨意,夺下兵权。”

    侯莫陈很气愤,因为在封德彝为屈突通拟的这个计划里,如他这样的罗成死忠,最后是要被直接以叛乱之名杀掉的。

    “要我说,咱们直接派人去把他们抓起来,然后通通杀了。”侯莫陈道。

    罗成笑了笑。

    “魏司马,你觉得要如何应对?”

    “咱们现在还没起兵,下面其实还有不少官吏兵将也并不全都是愿意跟我们造反的,所以直接杀人不妥。我以为,不如用点手段,比如说找几个人检举说屈突通等收受渊氏的贿赂,通敌!”

    一个通敌,可是重罪,尤其是这样的边疆之地,若是坐实了,那就可以直接处死。更别说,还会被所有的将士们唾弃。

    罗成想了想,“好,就按这样做,不过把他们控制住就好,不要杀。”

    “李靖呢,关在哪,我要见他。”

    “我们把他关在城中他自己家,不过你放心,整个宅子都被我们死死围着。”

    “走,去瞧瞧吧。”

    说实话,他对李靖很看重,可李靖如此待他,却还是让他有点寒心的。

    李靖府中。

    李靖被关在自己的房间里,手脚都锁起来。

    看到罗成出现,李靖苦笑。

    “我能不能再见下红佛。”李靖道。

    罗成看着李靖一把年纪了,此时披头散发,蓬头垢面的,脸色很差,看的出来,他被关在这里的这些天,没受什么优待,甚至应当是还受过点刑。

    “药师兄,你这又是何苦呢?”

    李靖叹息一声。

    “我是隋臣。”

    “我也是隋臣啊。”罗成道。

    李靖看着罗成,“你为何要反呢,就不能做个忠臣吗,这天下已经够乱了,为何还要乱上加乱,为了个人的野心,你这一反,天下又有多少百姓要受苦受难。”

    “你错了,正因为这天下够乱够烂,我才不得不要起兵。我不隐瞒这其中固然也有我个人的野心,但是并不是最主要的。若这是一个开明的盛世之时,我会造反吗,我敢造反吗,我造反会有人跟随吗?”

    “是这天下太乱了,是皇帝太昏庸了,是这天下已经到了不破不立,不得不改朝换代的时候了。”

    李靖低头。

    “我只是一个将军,也只想做好一个将军。’

    “我能理解,所以之前的事情我就不追究了,但希望你从现在起加入我们。”

    李靖摇头,“抱歉,我做不到!”

第701章 李靖收徒

    “草,不识抬举,杀了算了。”

    跟随过来的老四,立即嚷道。

    罗成望着李靖,可李靖却并不改口,甚至干脆闭上了眼睛,一副引劲就戮,要杀身取义,尽忠报君恩的样子。

    罗成看的不由的摇头。

    杀,是舍不得杀的,这可是一位军事大家。这么就杀了,也太亏了。

    再说,起事之后,更应当全面团结,尽量拉拢人。

    但李靖也确实够拗,这种时候了,还要犟。

    “请张娘子过来吧。”

    说着,罗成又让人把李靖手脚上的镣铐都打开,然后还让人给他取来干净的衣服。

    罗成亲自泡了壶茶。

    红佛女张出尘这段时间也一直在府中,但被软禁在自己的小屋里,根本见不到李靖的面。此时一进来,看到丈夫销瘦许多,不由的眼泪都落了下来。

    看到罗成给丈夫递茶,她还以为丈夫已经想通了。

    “红拂,我对不起你,要先走一步了,以后自己照顾好自己。”

    谁料,李靖却说出这么一句话来,气的红拂直接就一巴掌扇在了李靖脸上,把李靖扇的懵在当场。

    甚至连罗成等一干人都震到了。

    一个女人,敢扇男人耳光。

    尤其这女人还只是男人的妾侍。

    简直就是反了天了。

    红拂女打完这一耳光,转头跪在罗成面前。

    “大帅,妾身虽只一女流,可也知道大帅是要起义兴兵,本是为天下除去暴乱,还百姓安宁太平。此时,正是用人之际,大帅切莫与药师一般见识,这人就是脑筋有些死板,一时有些转不过弯来,可他也确实擅用兵会打仗,若是大帅此时斩杀他,那就是自损爪牙。何不宽恕于他,再给他一个机会呢?”

    李靖脸上火辣辣的,忍不住呵斥红拂,“红拂,我李靖身为大隋勋贵,世受国恩君情,岂能造反?”

    红佛女瞪着丈夫,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药师,我知道你要说忠孝义气,可我虽是女流也知道什么是小忠什么是大忠。如今主昏臣奸,导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这个时候你若还要一力扶保那昏君,那你就是愚忠。你何不舍弃你那愚忠,而随大帅举义兵,重新安定天下,到时岂不是成全大义?”

    罗成笑着对李靖道。

    “药师兄,你看嫂夫人虽一介女流,可对这忠义却看的很透,如今这天下形势,你究竟是要固守你那愚忠,还是选择大义呢?”

    “而且我相信你也应当知道,这天下大势,杨隋是必然灭亡的,你李家也是贵族名门,难道要因为你的愚忠,而让你家族不保吗?”

    李靖陷入了沉思。

    罗成又告诉了他一个消息。

    “库莫奚汗王可度支率兵五千,契丹汗王大贺咄罗率兵八千,白汗王多滥葛末也率兵八千响应本帅,如今兵马已经南下。”

    “还有马邑的义武军,如今也已经举旗起兵,三郡两万四千兵马,都已经站到我们这边。”

    “还有江南的杜伏威、辅公也举起义旗,现在已经连占丹阳吴郡等四郡之地。”

    “再有定襄的宣武军,山东的武威军,还有漠南的突厥,安南的镇海军,如今都已经与我组成同盟。”

    “药师兄,你看这天下形势,大势已经归我,只要我们举起旗帜,用不了多久,就能拔乱反正,重还天下一个太平,让百姓重新安居乐业,这难道不好吗?”

    红拂女握着丈夫的手,哀求他。

    李靖内心挣扎许久,最终还是只能长长一声叹息。

    他确实有过为隋尽忠的决心,可如今最终还是在现实面前退让了。

    “靖先前辜负大帅了,还请大帅给我个机会将功赎罪。”

    “哈哈哈!”

    罗成见终于降服了这位大将,心里激动无比,当下将躬身拜礼的李靖扶起来。

    “迷途知返,为时不晚也。”

    罗成把茶递给李靖,“来,以茶代酒,喝了这杯茶,咱们不计前嫌,一起并肩战斗,重还天下太平!”

    李靖捧过茶,一饮而尽。

    罗成拉着李靖的手,“我还是再授你第一军军使之职,你现在就重返铁岭军镇,指挥扶余川战役。”

    李靖惊讶。

    虽然他归顺罗成,可也绝想不到,罗成居然会对他如此信任,居然又让他统领第一军。

    “请大帅收回成命,李靖何德何能,岂敢再让一军军使。”

    “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不敢不敢,我还是留在大帅身边辅佐参谋就好。”

    经此次事后,李靖也清楚,就算罗成还相信他,只怕下面的诸将也不服他,他再当军使,也是难站稳脚的,倒不如洒脱点拒绝。

    “士信,你过来。”

    罗成叫来小六。

    小六上前来,“五哥?”

    “李靖将军浸淫兵法战阵研究多年,兵法十分了得,你拜李靖将军为师,跟李靖将军好好学习兵法。我派你接任第一军军使之职,你前往铁岭指挥扶余川战役,李靖随你同行,为你的行军长史,你要多听从李靖将军的建议。”

    同时,罗成还调士信大舅子徐世绩为他的副军使,调单雄信和程咬金为他麾下大将。

    “扶余川北的秦琼和尉迟恭也会配合你们第一军。”

    这么变通一下,李靖倒是接受了。

    于是士信便倒了杯茶,当场递给李靖,算是拜师。

    李靖也没料到还有这样的操作,虽然他也知道这位六将军悍勇无双,可有时又有些痴,但还是只能接过茶,一饮而尽。

    留下士信在李靖府中,罗成便离开了,走的时候,甚至把围在外面的兵也带走了。

    老四嘟嚷着。

    “就这么放过这个李靖了,而且你就这么相信他了?”

    “我觉得李靖这人,不是那种奸邪小人,他既然已经归附了,那就绝不会再出尔反尔。”

    “未必,你之前对他也推心置腹,可他还不是一样要去告发我们?”

    罗成笑笑。

    “走吧,去见下咱们的齐王殿下。”

    此时的齐王杨正有些不耐烦的在一座宅子里走来走去。

    “罗成究竟去哪了,什么时候来见我?”

    “请殿下稍等几日。”

    “王君廓,你在平壤的时候可不是这样跟孤说话的,那时你说只要我跟你来辽东,罗成就要尊奉我为天子的。”

    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然后罗成大笑着进来。

    “请殿下见谅,罗成来迟了。”

    杨一看到罗成,欣喜的迎上前去,“楚公,你总算来了。”

第702章 拥立

    九月初。

    齐王杨在辽东城终于见到了罗成,看到这位威名镇于关外的边帅,杨只觉得全身的血液都在奔腾。

    “楚公,好久不见,都想死孤了。”

    罗成微微笑着被迫跟杨拥抱,“某也甚是想念殿下。”

    杨有些焦急,又有些扭捏,张嘴了几次,又闭起。

    “殿下有什么想问的,但说无妨。”

    “楚公,王君廓跟我说的那些,都是真的?”

    “哪些?”

    杨急了,“王君廓跑到平壤来,跟我说如今天下大乱,而皇帝又受奸臣蒙蔽,致如今民不聊生。他说你有意迎我回辽东来,率忠武军将士拥我登基,然后平定天下?”

    说完,杨一双眼睛直直的盯着罗成。

    “他是这么跟你说的吗?”

    “就是这样说的。”杨呼吸急促。

    “可我原话不是这样的啊。”罗成道。

    杨怔住,“什么意思,难道你们拿本王耍着玩?”杨怒了。

    “殿下勿恼,王君廓可能是话没说清楚,事实上,并不只是我要迎接殿下登基,而是我已经联络了一大群忠臣义士,要一起扶保殿下登基,然后重还天下太平。”

    说着,罗成还在那里扳着手指头跟杨算呢,“定襄道宣武军的罗嗣业元帅,也已经表明态度,说他和宣武军几万将士都愿意支持殿下出来拔乱反正。还有义成公主,她是殿下的姑母,也说愿意率漠南归附的突厥诸部,一起拥立殿下。”

    “还有山东道的威武军,元帅张须陀和副帅罗贵,都愿意拥立殿下。”

    “另外,马邑的刘武周将军,江南安抚使杜伏威、太守辅公也都表示愿意拥立,甚至他们都已经迫不急待的起兵了。”

    “另外,安南的镇海军节帅罗艺,他也愿意拥立。”

    杨的呼吸越来越急促。

    他想不到居然形势如此之好,竟然有这么多人愿意拥立他。

    “殿下,如今万事俱备,就欠东风了,现在你来了,就什么都齐备了。”

    杨激动的感觉腿都在抽筋,他两只手狠狠的掐着自己的大腿。

    “想不到,忠臣义士如此之多。”

    然后,他又有些迫不急待的问,“那我们什么时候举行登基大典,什么时候宣告天下?”

    “殿下,现在有一点小麻烦,我们安东道里有几个吃里扒外的家伙,副帅屈突通、安抚使封德彝还有观察使李百药,这三人却是不愿意迎立殿下,他们甚至还在谋划着一场兵变,要把我还有殿下都杀了。”

    “他们敢!”杨大吼。

    “请殿下放心,我已经掌握了一些证据,屈突通等人有意勾结高句丽人作乱,所以今日我们就能将他们都抓起来,到时就再无阻碍了。”

    罗成跟杨聊了会,这位齐王现在满脑子都是登基即位,都是当皇帝做九五至尊。

    聊了半天,罗成让杨再在这里安心呆几天,暂时忍耐一下,不要露面,他去妥善处置外面的事情。

    待一切弄好,就来迎他为天子。

    走出府第。

    老四冷笑,“这个家伙,还真以为自己能当天子。”

    “咱们肯定要先拥立他为天子的,毕竟这是一杆很好用的旗帜,当然,也仅仅是拥立作杆旗而已。”罗成道。

    就算忠武军主要的大将们都很清楚他们是要造反,可下面的士兵一开始也未必都愿意造反的,打起齐王这面旗号,那么能在起事之初,最大限度的安抚好将士们不安的心。

    等真正起事了,大家也就上了船,不是想下就能下的了。

    “屈突元帅的酒宴是在今天晚上吧?”罗成问。

    “嗯,就今晚。你放心,我已经做好了准备,到时把他们一锅端了。”

    “别啊,既然人家请客,那咱们就得赴宴啊,要不多没礼貌。”

    夜幕降临。

    辽东城中,副帅屈突通的府张灯结彩,一片灯火辉煌。

    今天,节度副使屈突通寿诞,因此摆下酒宴,邀请辽东文武军将们一起庆贺。

    屈突通站在房间里,两名家丁正把一件软甲往这位老帅身上披,披好内甲,外面又罩上一件袍子,便看不出来了。

    “该邀请的都邀请到了吧?”

    “请元帅放心,没有遗漏。”

    “还没有罗成的消息吗?”

    “我们一直盯着帅府,没听说罗成回来的消息,估计还在契丹那边。”

    屈突通长叹一声,“不在也好,其实罗成于国是有大功的。”

    府前。

    宾客陆续赶到,车水马龙。

    罗成化妆成存孝的亲兵,站在他身后,看着那热闹的场面,“哎,咱们这位老将军还真是煞费苦心啊。”

    一旁跟士信站在一起的李靖,看到这场面也是心中感叹。

    屈突通他们还在上窜下跳,可他又哪知道,这辽东城早就被罗成结营的跟铁桶一样,哪里还有半点隐秘可言。

    他们所有的计划,罗成都一清二楚,到现在都还没有动他们,不过是为了今天将他们一锅端而已。

    想及此,李靖也不知道心里是啥滋味。

    送上贺礼,进入府中。

    府中摆了许多席,菜品也很丰盛。

    来的客人也很多,不但辽东城中的官将来了,就是其它几郡的官员们也大多都赶来,毕竟屈突通也是副帅。

    罗成看到房玄龄和杜如晦也来了,正跟几个文官们说话。

    “老五,这两个家伙好像最近跟屈突通、封德彝他们走的很近,莫不是要反水吧?”老四对他悄声道。

    房玄龄和杜如晦都是罗成挖过来的,但他们不比魏征,魏征是罗成的铁杆心腹,什么事都不瞒他,但这二位,虽跟罗成关系不错,但现在这种造反的大事,却还没有跟二人统一态度。

    “毕竟他们家大业大,家族都在中原内地,不比我们这些人,家小产业都已经迁到辽东来了,他们肯定顾忌要多些的。”罗成说道。

    不过罗成相信,只要过了今晚,房杜二人,也必然会站到他这条船上来。

    “安抚使封君到!”

    “观察使李君到!”

    随着屈突府管事的两声长长通报声,封德彝和李百药各自穿着紫袍玉带进来,二人目光扫过厅中,见到一众文官武将,眼中都有掩饰不住的兴奋。

第703章 鸿门宴

    “大帅!”

    外面传来家丁的叫唤。

    “等一下。”

    屈突通将出鞘的横刀擦拭干净,然后收刀入鞘,挂在了自己的腰上。这是把漂亮的横刀,由皇帝所赐。

    将桌上的帽子戴好,他打开门。

    门外的家丁躬身,“大帅,客人都已经到了。”

    客人都已经到了,也是时候结束这一切了。“去告诉大家,我马上到。”

    辽东城里的屈突府虽不比西京和洛阳城的那两处宅第奢华,但却也占地十分广阔,他穿过廊庑的时候,看到今晚的月色很好。

    府中,家丁们正全副精神的站立各处。

    宴客的地方在前厅,那里有个很宽大的厅,还有很大的院子,此时刚入秋,晚上还可以边喝酒边赏月。

    经过通往前厅的院门时,门口站着几个人,分别是他的部将桑显和与尧君素,此外还有他的两个儿子屈突寿和屈突诠。

    “大帅,都准备好了。”桑显和对他道,他和尧君素都是屈突的旧部心腹,也是早先柳城郡那边的鹰扬郎将,跟罗成的左五军嫡系向来没什么往来,而且他们多是关中将门出身,瞧不起山东出身的罗成以及其部下。

    屈突通虽然先祖为库莫奚人,但祖辈早就投奔中原,因此也算是世代的将门。

    他对几人道,“我蒙受国家厚恩,侍奉二主,陛下对我的恩宠非常优厚,拿着朝廷的俸禄而在困难时背叛,怎么能逃避国难?今日,诸君与我一起杀贼!”

    几位将军都很感动,一起握拳敲打着胸脯,“定不让那些山东人背叛!”

    他伸手拍了拍几人肩膀,然后又交待了两个儿子几句,便走进了前院。

    “屈突元帅到!”

    一名家丁高声向厅内喊道,于是宾客都起身迎接。

    屈突通走进来,看到不但封德彝和李百药来了,而且侯莫陈、魏征、罗存孝、罗士信也到了,此外程咬金、单雄信、黄君汉、翟让这几员罗成心腹也到了,另一边,房玄龄、杜如晦等不少郡县文官也在。

    “有劳诸位百忙之中,还抽空前来,我六十多岁了,本来不想办这酒宴,不过借此机会跟大家聚聚。”

    房玄龄笑着道,“屈突副帅身体这般硬朗,就是再活二十岁都没问题。”

    屈突通语气变的严肃起来,“今天我们安东道文武官将大多到了,但元帅罗成最近却不知所踪。”

    罗存孝哼了一声,“大帅有要事要办,所以暂时离开一段时间。”

    封德彝不满的道,“罗成身为安东道的节帅,就算有事,也应当跟大家交待一句,最起码,也应当把印信暂交给屈突副帅保管,否则,要是什么急事,岂不要乱成一团糟?”

    观察使李百药直接问老四,“敢问罗太守,大帅究竟去哪了,怎么这么久都不见人呢?”他盯着老四,“我怎么听闻说罗帅跑到漠南去了,说是秘密罗嗣业元帅?请问究竟是何等要事,居然还要如此千里迢迢去漠南秘会?”

    老四今天穿着一身官袍,脸上的胡须还特意刚修过,“今天不是屈突大人的寿诞酒宴吗,怎么我却觉得这是鸿门宴啊?”

    屈突通却道,“罗成不在,那么本镇暂时就由我这个副帅代理留守,存孝将军,你还是跟大家说一下,罗帅究竟去哪了,又所为何事?”

    老四笑笑,盯着屈突通,“副帅这是何意?”

    “本帅只是有事说事,有传言说罗成去漠南秘密罗嗣业,说他们准备密谋造反!”

    “你说造反就造反?”老四反问。

    屈突通见老四不肯松口,目光扫了一遍大厅,便也不再跟他这般争论,而是直接拿出了圣旨。

    “这是陛下派人送来的诏书,天使宣读诏书的时候,封安抚使和李观察使也在当场。”

    房玄龄上前检查那道圣旨,“这确实是皇帝颁下的圣旨,里面有玉玺还有三省宰相的署名和盖印,没有假。”

    屈突通对房玄龄道,“还请房太守代为向大家宣读一下旨意。”

    房玄龄伸手要打开。

    “且慢!”

    老四一声大叫,阻止了他。

    “我这里却也有一份东西,要请房太守读一下。”

    老四说着也从袖里抽出一个文卷来。

    一边的杜如晦接过。

    打开,惊讶。

    “杜太守,给大家念一下。”

    “安抚使衙门掌书记岑文本,观察使衙门判官颜师古告发检举,称安抚使封德彝、观察使李百药,与节度副使屈突通共同收受渊太祚贿赂,与渊氏勾结,向他们出卖情报,里通外蕃!”

    封德彝大怒。

    “岑文本!”

    岑文本是安抚使衙门的掌书记,并且还是封德彝的心腹,是他的门生。岑家世代为南朝士族,其祖父官至南梁吏部尚书,父亲后入隋为虞部侍郎,因遭人陷害入狱,岑文本当时才十四岁便到司隶台为父诉冤,辞情激昂恳切,召对明辩。其父冤狱得以昭雪,由是知名。

    而封德彝以前为杨素心腹,得其欣赏,将侄女嫁与他,后来杨素死,他又与虞世基混在一起,成为虞世基心腹。

    封德彝做内史舍人时,岑文本也入内史省,得他欣赏,后来岑拜他为师,他对这个学生也十分看中,来辽东任安抚使,还特意把他也弄来当了掌书记。

    谁料,现在这得意门生居然检举他勾结高句丽人。

    岑文本就在厅上,可他面对封德彝的怒喝,却很淡定。

    “我只是把我知道的上报了而已。”

    老四笑着对杜如晦道,“杜太守,有劳你把这个文卷交给屈突元帅过目,这上面可是有着实打实的铁证。”

    屈突通没接,也没有看,只是冷声道,“想要诬陷我们通贼,然后借机清除异己吗?罗存孝,你们终于忍不住了?”

    他对房玄龄道,“请房太守立即宣读诏书,从此刻起,我奉皇帝之诏,接替安东道忠武军节帅之职,奉旨捉拿阴谋叛乱的罗成罗存孝侯莫陈魏征等人!”

    老四笑着上前两步,一把将房玄龄手里的那道诏令夺过,“勾结外贼,还想窃夺兵权,休想!”

    “罗老四,你休得猖狂,来人,封锁宅院,拿下这些嚣张叛将!”

    桑显和与尧君素带着大队亲兵举着长矛冲进来,围住了厅中众人。

    “拿下他们!”封德彝在一边大叫。

    桑显和拔剑出鞘,却转身一剑插入尧君素的腰肋间,尧君素闷哼一声,手中武器从绵软无力的手中滑落,一头栽倒在地。

    这突起的变故,让厅中众人惊住。

    而就在桑显和出手的同时,他身后的那群军士中,也有数十人纷纷把长矛刺向了身边的人,瞬间,就倒下了十几人。

    桑显和上前,长剑抵在老上司的胸口。

    “为什么?”屈突通问。

    桑显和却沉默着。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231/ 第一时间欣赏隋唐大猛士最新章节! 作者:木子蓝色所写的《隋唐大猛士》为转载作品,隋唐大猛士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隋唐大猛士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隋唐大猛士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隋唐大猛士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隋唐大猛士介绍:
我表哥秦叔宝,我弟罗士信。
本是乡间一少年,终成隋唐大猛士——白虎罗成。
读者交流群:六五六一一八四八八隋唐大猛士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隋唐大猛士,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隋唐大猛士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