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隋唐大猛士TXT下载隋唐大猛士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隋唐大猛士全文阅读

作者:木子蓝色     隋唐大猛士txt下载     隋唐大猛士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824章 一朝祸起萧墙内

    旅顺港。

    繁华的商港,虽然已至寒冬腊月,可这座辽南的不冻港依然没有停歇,商船往来不断。

    李密很喜欢这里的海鲜,各式各样的海鲜总是十分的新鲜,每天早上,渔船入港,总能带回许多新鲜的海鲜。

    他从东莱港抵达旅顺后,便在这里逗留了许久。

    从当初那个中原霸主魏公,一下子成为了一个清闲人,李密一开始还有很多不习惯,但慢慢的也就适应了。

    每天睡到中午才起来,洗漱过后,便带着王伯当等几个学生旧部,在一队秦兵的‘护卫’下,到海边去跟渔家买些海鲜,再逛一逛旅顺港的街市。

    然后找一家茶餐厅,把买来的海鲜交给店家,让他代为加工。上二楼,找个视野开阔的雅座,点一壶好茶,再叫个读报人过来。

    一边喝着茶,一边听那读报人读着报纸,上面总会有各式各样的消息。现在旅顺这里有好几份报纸,一般报纸都是一旬一刊,规模最大的一份报纸叫东方新闻的,则是五日一刊。

    东方新闻是最权威的,属官办报纸,最早就是罗成创办的,如今据说由大秦秘书监负责管理刊印。

    其它的报纸有公办也有私办,发行规模有大有小,一般都是利用发达的邮驿系统发售。这些报纸很聪明,他们与东方新闻错开时间发行,甚至在内容上,也慢慢的各自错开方向。

    比如这东方新闻,注重的是天下时事新闻,号称消息最快最全最准。而其它的一些报纸,有主打一些诗词歌赋小道新闻的,也有刊一些其它内容的,靠着这种方式,倒也是获得了不少客户。

    李密不喜欢自己看报,他更喜欢听报。

    喝着茶听着报,茶选的是冲泡的绿茶,因为当今皇帝爱喝这种泡茶,所以如今许多人,也都在改用这种方式喝茶,倒是以前的煎茶,现在茶馆里反而少了。

    就如当今皇帝喜欢王羲之的书法一样,于是许多读书人便都改走王书圣的风格了。

    这种什么都不添加的冲泡绿茶喝多了,倒也慢慢会喜欢上这种微苦带甘的味道。

    “李建成陕县大败,二十万尽没,李渊惊慌失措,仓惶欲迁都南郑。”

    听到这条最新消息,李密长长的叹了口气。

    谁能料到,局势会变化这么快呢。

    想当初,他兵进荥阳,刚攻破兴洛仓时是何等的风光啊。一下子就几年过去了,如今他兵败降秦,王世充兵败降唐,如今连唐王李渊也败在了罗成大军之下。

    争来争去,谁也没有争到河南,没有一人争的过罗成。

    “今天的茶似乎味道不太对啊。”

    被人戏称为茶博士的茶师忙抱歉的道,“客官你平常爱喝的那龙井茶没货了,山东那边耽误送来,所以今天为客人换上的是青岛云雾茶。”

    李密皱眉。

    “就一点也没有了吗?”

    “实在抱歉。”

    李密挥手。

    “今天的报读的不错,没有读错字,当赏。”

    于是便有随从取出一个银虎扔出,读报的是个年轻人,大约十六七岁的样子,他是旅顺郡学院中的学生,读报只是出来勤王俭学赚点生活费,毕竟他也只是个普通家庭的孩子,能够上郡学,非常不易,虽郡学有补贴,可也还想给家里寄些钱。

    “谢客人赏。”

    年轻人一袭白袍,还打着补丁,但很干脆,说话却是不卑不亢,捡起银龙拱手谢过下去了。

    “一个银龙,就一个谢字,真傲。”

    李密却没心思在意这个,“罗成拿下了河南,这天下再无敌手了。”

    “既然李渊兵败,那下一步罗成该攻关中了吧?”

    “未必,我看倒更可能是先攻河东。”

    在李密看来,不管罗存孝如何顺利的拿下了河南,可毕竟现在大秦被窦建德的河北和杨义臣的河东卡着,分成了不相连的两大部份,这始终是个隐患的。

    王伯当则有些不太耐烦的道,“罗成此前既然已经授封老师为太常卿,可为何现在却一直让老师留在旅顺呢?”

    李密也不知道,他现在的身份很尴尬,虽说投秦后,封了爵授了官,可却又被告之暂时等候北京来人接他入朝,但这人却一直没来。

    他也不知道罗成究竟是何意图。

    相隔渤海的另一隅。

    燕山之下的北京、顺天府。

    这是一个云淡风轻的日子,新年将近,可皇帝却在京郊校阅兵马。

    参与受阅的有十万人马,忠武军和忠孝军,然后是新组建的两个藩军怀化军和归德军。

    四军雄壮,威武赫赫。

    皇帝亲自校阅四军之后,率忠武军和怀化军亲征南下,而由忠孝军和归德军留守宿卫京师。

    皇太子嘉文监国,太子太师张须陀、太子太保屈突通、太子太傅周德威三将负责留守辅佐。尚书左仆射侯莫陈、尚书右仆射杜如晦、中书侍郎房玄龄、门下侍郎魏征负责主持朝政。

    当魏王罗存孝击败李建成大军后,朝中不少大臣都认为皇帝不必再亲征太原,只要择一员大将挂帅便可以。

    但皇帝依然没有改变自己的计划。

    对年轻的皇帝来说,不管老四有没有打下河南,有没有击败东征的李渊兵马,他都会按计划发动这场御驾亲征太原的战役。

    这场战役,意义重大,必须尽全力。

    关中,长安。

    李世民快马加鞭,将南下的八万兵马抛在身后,只率百余卫队急驰南下。

    他要马上回到长安,阻止朝廷迁都。

    长安城中。

    李渊手提着带血的剑,他刚刚亲手砍掉了阴世师和骨仪的人头,这两位曾经协助卫文升留守关中的大臣,阴谋造反。

    事泄。

    李渊得知情报后,没有丝毫的手软,立即派兵将所有涉案之人均逮捕,并且没有经过审讯,直接处死。

    他甚至亲手砍掉了阴世师和骨仪的脑袋。

    渭水河边。

    被处死的叛乱官员将领以及他们的家眷足有三千多人,河水都被染红。

    可不杀不行,不杀,位置就不安稳了。

    尤其是在这个多事之秋。

    “丞相,大捷,赵国公浅水原大捷!”

    渭水河边,一道大捷让本来忧心忡忡的李渊,眉头舒展了开来。

    “还是二郎了得,他的胜利救了我们。”

    李渊欣喜的大道,可一边的李建成听到这捷报,尤其是听到父亲的话后,却是嘴角抽动不已。

    他在弘农大败,损兵十余万,想不到上次在浅水原大败过一次的二郎世民,这一次只有几万人,却能顶住薛仁杲二十万大军的围攻,甚至还反败为胜上报大捷了?

    这样一来,他这个唐王世子也显得太无能了些。

第825章 唐帝

    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

    长安城中的天子率满朝文武,出长安城来到渭桥边迎接凯旋的李世民。

    天子亲迎,这是多大的荣耀。

    渭桥边。

    李世民都被这个大阵仗弄的有点晕炫。

    李渊同皇帝一起乘着金色马车,他招手让儿子上来与皇帝同车返京。

    “臣不敢。”

    杨侑还没来的及说话,结果李渊倒是先一步道,“上来吧,你挽救了朝廷,你是大功臣。”李渊甚至未经皇帝杨侑同意,就直接加封李世民为太尉、使持节、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

    他直接把儿子李世民拉上了皇帝的马车,父子二人在车上旁若无人的说话,皇帝杨侑却仿佛一个车夫仆人。

    许多臣子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却无人吭声。

    阴世师、骨仪等三千多人刚被处决在渭水河边,现在谁还敢再反李渊呢。

    李渊自己不过是宰相,却越过皇帝直接授封儿子为三公,哪怕李世民的功绩再大,也不应当无此无礼的。

    回到长安城,便开始有不少人给李渊上表劝进,请唐王受禅登基。

    大将军府。

    李世民请求李渊不要迁都。

    “虽然我军在弘农败了一仗,但并没有到就要迁都的境地,如今我刚击败薛仁杲,生擒了这位西秦皇帝和他的百官,陇右之地顺势可下,朝廷已无后顾之忧也。现在潼关还在我手上,我已经调来八万兵马回援,关中可保无忧。”

    李渊欣喜的牵着儿子的手,“先前东西两路危急,为父才有迁都的想法,如今既然二郎大败了薛仁杲,又有大军来援,迁都之事不再议也。”

    他叹惜了一声,“只是你若是能早一个月败薛仁杲也好,那时早一个月挥军回来,我便让你挂帅东征,定能大败罗存孝,将河南洛阳尽皆夺取也,如今,可惜可叹。”

    “父亲,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时之得失算不了什么。河南被罗成夺去也没关系,我们再打回来就是。”

    “好,为父就是喜欢你这话。”

    为了表彰儿子的功绩,李渊稍后就给儿子送来了数位美人,其中就有阴世师的女儿,还有一位更曾是李渊想为李世民尚的出云公主。

    江都之变的时候,这位公主虽然逃出了城,可后来还是被拦截,最后与骁果军随萧后一起回了长安。

    如今,李渊把出云公主赏赐给李世民为妾。

    “你若是敢靠近我一步,我就当场自尽,血溅你一身。”

    太尉府。

    杨吉儿手握着一把匕首抵在自己的颈上,她看向李世民的目光很是不屑。

    “你们李家父子卑鄙且又恶心。”

    李世民面色发红,那只独眼更是布满血丝。

    “这事我并不知情,我也没料到唐王会如此,你放心,我不会伤害你的。”

    可出云公主却毫不领情,只是不屑的看着他。

    李世民咬了咬牙,“你暂且先留在这里吧,也别有其它想法,否则惹怒了我父王你不会有好结果的。”

    第二天一早。

    李世民见李渊。

    “怎么样,昨晚在阴氏房中还是杨氏房中过夜?”

    李世民皱眉。

    “父亲,出云公主是有丈夫之人,你如何做,十分失礼。”

    李渊冷笑几声,“我岂不知道出云公主的丈夫是罗嗣业,我就是不满罗氏兄弟,我要让他们知道我的愤怒。有件事情你还不知道,先前阴世师和骨仪谋反,便是罗成派人暗中挑动,他们不担各方串连,而且还派人准备去挖了我们李家的祖坟,把我们祖宗的尸骨都焚烧扬灰了。”

    若不是紧要关头,阴世师的一个家将因为跟阴世师小妾的奸情败露,为了逃避而向他告发了阴世师,他李渊就差点就要被他们掀翻。

    李渊气,所以他杀了阴世师全家,却把其妻女留下来自己父子占用。甚至因为愤怒,要把罗存孝的妻子送给儿子。

    “就算如此,可也不该这样。”

    “哼,你小子倒是跟他们讲客气,还是元吉干脆,我昨天送去的另一个杨氏女,他可是毫不犹豫的就占有了。”

    “世民,现在许多人劝进,要我受禅登基,你怎么看这事?”李渊问。

    “时机已到。”李世民道。

    早前,杨广在时,罗成就拥杨称帝了,后来杨广一死,王世充拥杨侗,他们李家拥杨侑。可很快罗成就把杨赶下去,自己当了秦国皇帝。

    而王世充兵败洛阳,杨侗又被罗成擒住也去了帝号。

    杨成了归命侯,杨侗成了顺命侯,如今杨家就剩下了杨侑为天子,确实也没有什么必要再留着了。

    李渊很满意。

    他拍着儿子的肩膀道,“建成虽为长子,却不如你多也,若你是长子,我为天子,就当立你为太子了。”

    这番话确实是肺腑之言,但也有几分以此安慰儿子之意,毕竟现在就这个儿子最能打,以后还得多依靠他。

    李世民听了,那只独眼泛光,居然忍不住流泪。

    李渊一见,也不由的感动。

    便脑子一热的道,“二郎啊,为了你,我决定登基之后先不册立太子,若将来大郎担不起江山社稷重任,我还是要立你为太子的。”

    李世民得了这句话,心里既感动又高兴,奋斗更有劲头了。

    大业十三年十二月初十。

    也是义宁元年。

    李渊在太极宫受杨侑禅让,三辞才受,终于把杨隋这面幌子抛开了。

    李渊登基称帝,改年号为武德。

    登基之后,李渊封长子建成为太傅、唐王、尚书令。

    封次子李世民为太尉兼司徒、秦王、中书令加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

    封第三子元吉为司空、齐王、侍中。

    拜裴寂为尚书左仆射、刘文静为尚书右仆射,以萧为门下侍郎,杨义臣为中书侍郎。

    加封百官,赏赐将士。

    于太庙告祭祖先,然后杀薛仁杲。

    登基仪式结束之后,李建成僵硬着脸回到自己的王府。

    他怎么也没有料到,身为嫡长子的自己,居然只被册封为唐王,而不是皇太子。

    皇帝给他的回复是先封唐王,稍后再册封太子,可李建成却嗅到了不一样的气息。

    老二李世民,已经严重威胁到他的地位了。

第826章 反噬

    秦开元二年,唐武德二年。

    正月十五。

    商州,武关外的丹水河边。

    王世充的三千人马驻扎此处,上元佳节,营里也张了几盏彩灯,虽然营地简陋,可武关里的齐王元吉也派人送来了一些酒肉犒赏,倒也还算勉强有点节日气氛。

    王世充坐在帐中喝着酒,很是失意。

    帐风春寒料峭,北风呼啸,帐中虽烧着火盆,可依然难掩寒冷。

    “郑公,齐王派人来犒赏军士。”亲兵禀报。

    王世充只是哦了一声。

    “郑公?”

    “知道了,马上就来。”王世充不耐烦的道。

    披上大衣,出去一趟,回来的王世充脸色更黑。上元佳节,李元吉却只送了两扇冷猪肉几条羊腿,这算什么犒赏?

    他这里三千人马,人吃马嚼,李元吉却每次只送来三五天的粮食,绝不肯多送。现在过年,也只给这么点,打发要饭的吗?

    越想越气。

    不少王世充麾下的将校也很不满,“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去投秦算了。”

    有人说李密现在秦朝好像就还不错,好像封了个郡公,又授了个太常卿的三品官职。不少将校于是都说,李密都能有这么好待遇,咱们若过去,肯定也不会差哪去。

    “主公,不如咱们率这三千兄弟投秦朝去。”

    王世充阴沉着脸,“要投也行,但我们不能这样空着手去,否则也不会有什么好待遇。”他知道,李密之所以能封爵授官,那是因为他投降的早,当时大半个河南都还在他部将手里。可他王世充现在有什么,就这三千败兵吗?

    “既然李渊对我不仁,那休怪我王世充对他不义。”

    武关,关城前。

    王世充带着数十人来到关下。

    “王某特率部将来当面感谢齐王赏赐,听闻今日上元佳节关城内也有花灯,所以带兄弟们进城来逛逛。”

    王世充笑着对守门的军士道。

    边说,还边塞了块猪腰子银过去,这块银子得值上好几贯钱,那军官也没料到王世充居然这么大方,当下不由的心动,悄不作声的收下银子,“容我去向齐王通禀一声可好?”

    “当然可以,我们在这里等着就是。”

    那人见王世充这么说趣,便越发满意了。

    这时王世充一个部将郭士衡便在一边道,“这鬼天气这么冷,在外风太大,要不我们进去在城门内等,也避点风。”说着他直接掏出了一块金子,这小块金子起码能值十多贯钱了。

    那军官眼睛都不由的睁大了。

    当兵吃粮,在这乱世中也是朝不保夕的,有机会都想能弄点钱财,将来有命活下来,也能回家买点田置点地盖个宅子的。所以唐军的军纪向来也不算好,战后劫掠那是常事,像现在这样有金子银子送到眼前来,那岂有不收的道理。

    反正也就是让他们进来等下,毕竟王世充他们也早是归附大唐的自家人了。

    “也好,你们先进来在这里避避风,不过先不要入城逛,免的一会齐王怪罪下来我也难做。”

    “知道知道,我等岂会让兄弟难做呢,放心吧。”说着王世充又递了块猪腰子银过去,“回头请兄弟们吃点酒。”

    若是这个城门的军官稍聪明点,就能看出王世充一行的反常了,就算要入城逛逛,也没有这么大方拼命塞钱的。

    可此时,这人眼里只有那些金银,哪管的了其它,于是便一挥手,让手下兄弟们拖开拒马,让王世充一行全都进来了。

    他交待几句,骑上马得意的往关城里去向李元吉禀报。

    王世充等人进来后,果然很老实,只是跟这些守门士兵套着近乎聊着天,一起烤着火。

    一切十分寻常。

    李元吉闻报,皱了皱眉,“这个王世充,都这个时候了,还有心情来逛街看花灯?”

    他身边一将校道,“估计王世充是见陛下登基后没有给他授封,于是有些沉不住气,想来见殿下,探探口风求个情什么的。”

    “他不过败军之将,麾下只三千残兵,有什么脸要封赏?弘农一战,若非这王世充无能,也不会连累到我大哥。”

    他不满的道,“我早向陛下建议,干脆找个理由把这王世充杀了,然后将他这三千人马吞了算了。”

    李渊虽然对其它来投的将校很大方,可王世充毕竟不是一般降将,他以前是当头的,这种人留不得。

    只是李渊迟迟没动手,也是考虑到刚登基,这个时候不好明着杀,所以想要先晾晾王世充,再找个机会悄无声息的杀了他,这样一来影响也小。

    “既然殿下不想留着王世充,那就杀了得了,杀了王世充,还得吞他三千人马,其手下也还是有几员猛将的,到时自然也就都由殿下收纳了。”

    李元吉呵呵一笑。

    “也是啊,守在这武关,也确实有些太无聊了,杀了王世充,也算是找点乐子吧。”

    “你看,怎么安排一下,如何杀影响更小?”

    “既然王世充已经自己送上门来,殿下不如招他进来,然后等他逛待的时候,安排些人假装与他起冲突,然后杀了,就当是私下仇杀,这样就不关殿下之事了。”

    “嗯,这个理由不错。”

    李元吉哈哈大笑。

    “报!”

    “殿下,不好了,王世充的人在关门处与守门军士打起来了。”

    “怎么回事?”李元吉一下子警惕起来。

    “好像是说起弘农之战,然后不知道怎么的就吵起来,然后现在两边斗殴呢。”

    “斗殴?”

    李元吉觉得事情很奇怪,王世充这段时间一直很老实低调,怎么现在却还敢在动手打他的人。

    不对。

    “王世充怎么跑到关城里来了?”

    “好像说是进来避避风,等候殿下的答复。”

    李元吉腾的脸色变了,“他娘的都是一群猪吗,王世充这是反了,赶紧吹角聚兵,王世充来夺城了。”

    可还没等他披好甲,又有亲兵赶来,这次却是脸色惶恐不安,“不好了,王世充已经反了,他已经夺下关门,郑军杀进关来了,见人就杀,四处放火,王世充正带人往这里杀来。”

    李元吉大怒,“拿我槊来,我取王匹夫之命。”

    几名亲兵拉住他,“殿下,来不及了,兄弟们被他突袭,如今四分五散,难以聚齐,还是先撤吧。”

    李元吉想要冲杀,可身边却没多少兵,眼看王世充带人一路冲杀过来,汇聚起来的少量唐军,却不断在他们的弓刀前倒下,李元吉也不由的慌了,最后只得在亲兵的拼死掩护之下,仓惶的逃离了武关,一路往商州商洛城逃去。

第827章 虎父犬子

    “主公,黄丑儿逃了。”

    郭士衡提着刀过来禀报。

    此时王世充一张脸满是紫红,此时他浑身热血上涌。仅以三千残败之兵,却硬生生的夺下了李元吉万余人镇守的武关。

    “算了,跑了就跑了吧。赶紧控制好关城,莫要让他杀个回马枪。”

    王世充一面让人清点武库粮仓,一面让人把击败降俘的武关唐兵,全都整编到自己的军中。

    “赶紧派人去向洛阳报信,告诉罗存孝,就说我王世充已经击败李元吉,夺下了关中门户武关,愿意率将士献关归附大秦。”

    杨汪道,“咱们如今打下了武关,要不干脆懒得去投罗成,咱们以此为根据,继续攻夺郡县,东山再起好了。”

    王世充却摇了摇头。

    他当初手里有洛阳城,有整个河南道都没能赢,眼下哪还有机会东山再起。这天下,大势已定了。

    “算了,再折腾也没什么意思了,再说咱们许多兄弟的家眷都还在洛阳城中呢。”

    董俊则献策道,“李元吉新败,只率着数百人马逃往商洛,我倒以为,既然咱们打算要投秦,那咱们就干脆想办法多抢些城池地盘,这样投秦不也更好看,到时也能换得更多封赏?”

    “对,趁李渊还未反应过来,咱们三路出击,一路扫商州,把李元吉赶回关中去,一路攻淅阳一路攻弘农,若是能把南阳打下来就更好了。”

    虽说王世充手下仅三千败兵,但这三千败兵却是王世充麾下最精锐的亲军,这支兵马还是很精锐能战的,否则也不可能一下子夺取武关。

    现在又收降了唐军万余降兵,此时李元吉败逃,这关外的几郡倒确实是空虚。

    “也好。”

    王世充点头,于是一面派人急往洛阳去见罗存孝,一面分兵去攻打四面。

    长安。

    李渊得了李世民浅水原大胜的捷报,又得了李世民带回来的八万兵马后,关中形势又稳固了。

    他派出李世民率八万兵马亲自镇守潼关。

    然后又派出上次大战中表现极好的李孝恭,率军两万出散关,去加强巴蜀汉中一带,把那些摇摆不定的州县强力的控制起来。

    并要求巴蜀汉中等地向关中上交税赋钱粮,派兵宿卫京师。

    “孝恭啊,上次建成可惜没有听从你的建议,否则也不致有那大败。如今幸好世民击败了薛举,如今柴绍和孝良在陇右节节胜利,陇右诸州已经初步安稳。所以现在我们扫清了关陇后,下一步就是要安稳巴蜀,要与罗成争天下,我们仅靠关中一隅是不够的,还得依靠巴蜀之地的钱粮人口。巴蜀富庶,但那边现在也并不完全忠于长安,不少地方官吏和豪强士族都是摇摆不定,需要朝廷派一位上将军去震慑镇守,朕选择了你,你虽年轻,可眼光谋略极佳,朕相信你能安稳巴蜀等地,使之成为朝廷安稳的后方,能够源源不断的为朝廷提供兵员、钱粮。”

    李孝恭接旨。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李孝恭甚至很李渊建议,待他平定巴蜀之后,便在上游建造战舰,训练兵士,然后可以顺大江而下,攻灭江汉一带的萧铣,再顺势取江南淮南。

    “好,既然你有此雄心,朕自然也更要重用你,朕现在就授你为山南、剑南招慰大使,加益州大总管!”

    “进爵赵郡王!”

    “臣谢陛下圣恩。”

    虽然如今罗成势头正猛,可在李渊看来,他依然还有一争天下的能力。只要能够把巴蜀控制在手,那么他以关陇为根基,以巴蜀钱粮供军。

    次子秦王世民统领大军争河南,以赵郡王孝恭去争江汉,再以李神通去平河西朔方,则大有机会重复当年宇文泰以关中成就王霸大业的历史。

    此时的李渊,已经从李建成弘农大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他坐在榻上,手捏着下巴,眼中带笑。

    “待你抚平巴蜀,打下江汉,到时朕还要用你平江淮,定岭南,那时,还要封你为赵王,授你万户食邑,赐你千顷良田。”

    这个许诺,让李孝恭都不由的心情激动起来。

    “当年宇文泰与高欢东西争霸,高欢占据了天下最富庶的关东之地,兵强马壮,地盘也广,一直都是压着宇文泰打,可最终呢,得天下的却是宇文家。咱们李家如今据有关中,又新平灭了陇右薛家,现在有四塞之险,有八百里秦川,立于不败之地也。”

    李孝恭觉得李渊的话没有什么问题,关陇确实是王霸基业,这里异常的险要。

    “陛下,臣以为,潼关、武关、萧关、散关四塞虽险,可也不能只一味固守,尤其眼下秦军势大,我大唐还应当多方团结,特别是河东之地,太原更是重中之重,绝不能落于他人之手,否则关中难安。”

    “你说的有道理,朕已经决定,派元吉去太原接替萧和杨义臣。”

    其实若不是之前弘农大败,李渊本来计划是等河南得胜之后,便让建成顺势接过萧和杨义臣的兵权,由李家人来掌握河东这块要地。

    毕竟萧是萧后兄弟,杨义臣又是隋朝宗室养子,这两人肯定不会跟他一条心,所以他计划是受禅前要收夺两人之兵权,接过河东的。

    可谁料到会有弘农大败呢。

    “陛下,齐王殿下虽勇悍绝伦,可为人比较莽撞,太原如此重镇,交于他只怕不太好,还请陛下三思。”

    李渊不太满意的皱了下眉。

    这时,一阵匆匆脚步声传来。

    “殿下,殿下。”

    有内侍在外面惊呼。

    李渊起身,却见齐王李元吉居然冲入殿中。

    “父皇。”

    李渊怒道,“你不是在武关镇守,怎么擅自回京,还闯入宫里来了?”

    李元吉跪在李渊面前,抱着他的大腿。

    “父皇,王世充那贼造反,他夺了武关。”

    李渊只感觉一阵头晕。

    刚刚他还说要派李元吉去河东太原,李孝恭说元吉太鲁莽让他三思,他还不满意呢,谁知道这个老三居然就已经被王世充打回来了,连武关这要的要地都丢了。

    “你你逆子!”

    李渊手指着元吉,手颤抖着半天,最后也只能说出这么几个字来。

第828章 龙兄虎弟

    河南。

    中京应天府,桃林县上阳宫。

    这座隋帝的行宫,此时是大秦魏王的行营所在。

    身穿龙蟒袍服,魏王罗存孝的身上丝毫看不到过去那个乡里痞子的样子,此时的他就是一个高高在上,浑身外放着霸气的亲王。

    得天子钦封,授封魏国之王。做为天子一母同胞的兄弟,过去的那个罗老四,如今权势到了极点。

    之前皇帝派李靖来做山东节度使,结果罗存孝当着天使的面指着李靖鼻子骂他有何资格位在他之上,李靖灰溜溜的请辞离去,皇帝也只是派人过来口头训斥了他一顿,结果最后这节度使之职还是他的。

    而东征河南的帅印,最后也还是交给了他。

    只是现在皇帝一道诏令,罗存孝身兼的两镇节度使之职全都被免除了。

    唯一让他没有那么生气的是,不止是他的节度使职没了,连老三嗣业的定襄道节度使之职,小六的安东道节度使之职还有罗艺的安南道节度使之职都没了。

    至于其它异姓臣子的节帅之位,自然更是全免了。

    “河南道左都督指挥使。”

    对于这个新授的职务,罗存孝很不喜欢,也很不满意,幸好这个左都督后面还加了个中原行营都统的职务,但这个中原行营都统,能管河南山东淮南三道的兵马,只是却不能管地方民政,也不能管钱粮税赋,更别说这还只是一个临时性的职务,战后即撤。

    相比起原先的节度使这个常设一道军政长官,可是差多了。

    可所有人都如此,他罗存孝不满也没办法了。

    好在皇帝以他平河南,尤其是弘农大捷之功,特在辽东赐他一万亩地、奴隶千人,这份厚赏让他心里稍舒服了些。

    不过罗存孝还是对天使转达了自己的一个要求,他不要什么免死金券这些,他只是想求一个世袭罔替的魏王爵,将来自己可以把这魏王爵位传给自己的嫡长子罗永琰。

    皇帝对他的这个请求没有答复。

    罗成登基之后,便大封宗室功臣,封爵授勋。

    但不论是宗室还是功臣,爵位虽封的不少,但没有一个是世袭罔替的。

    如今的爵位比之前杨的时候,又有所改变。

    爵位依然还是九等,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国王、郡王皆只封宗室,异姓功臣最高封国公。

    而国公以下的爵位,又分为世袭和终身两种,世袭爵则一律加开国二字,终身爵则不加开国。

    区别就是世袭爵位,可以降等世袭,而终身爵则人死爵除,不得传袭。

    可就算加了开国的世袭爵,也是降等世袭。每传一代,就降一等,直到降到男爵后,再往下,就除爵了。

    没有世袭罔替,所谓世袭罔替,就是不管怎么世袭,不管传几代,爵位都是不变的,这是铁爵。

    可大秦没有这样的世袭罔替,罗存孝想求一个。

    但以弘农大捷,也没有求到。

    皇帝只是给罗存孝增加了食邑。

    大秦的爵位不仅有世袭和终身两种,还有实封和虚封两种,加开国的世袭爵皆为实封,而不加开国的则有实封和虚封两种。

    实封爵就是能享受爵禄和封田,虚封爵则只有一个荣耀的爵位,不享有爵禄和封田。

    其实大秦的爵位比起隋朝来,待遇又降低了,起码隋朝时的爵位虽已经无封国封官了,可起码还有实实在在的封户的,只要有真封,都是能够得到封户的租调的。

    王公侯取租调二分之一,伯子男取三分之一。

    这是食邑的租调份额,封一百户,那么原本这一百户人要交给朝廷的租调,便要转交一部份给这位封君,爵位越高,分得的份额越高,王公侯能分到一半,伯子男分三分之一。

    可是到如今大秦,罗成直接把这食邑的食封户之租调的旧例取消了,统一是折钱。

    每户实食封户,折成爵禄,也不用给他们真的划分封户百姓,也不用他们自己去征收租调,而是统一由朝廷按实食封的数量,直接折钱为爵禄。

    一户真封,折爵禄钱为每月三十文,相当于不管你是什么爵位,只要你有一户真封,一天就有一文钱进帐。

    如果封一千户,一天就是一千文,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五贯。

    这笔钱比以前是减少了,但另有个好处是封爵永业田,根据爵位授田。虚封田国王是一万亩,实授约四成,便是四千亩,另外也有视功绩是否增授。

    当然,这仅仅只是明面上的经济好处,封爵后能得到的好处并不止这么一点,封了爵就成为贵族,还能享受诸如子弟国子监读书、亲勋翊三卫五府当侍卫,直接就能授官入仕的这些巨大特权,比如犯罪了也还有议贵这样的特权。

    但与实封相比的还有虚封,虚封就是仅有头衔,不会有封爵田地,也不会有爵禄,不过虚封也能享受子弟蒙荫入仕等这些特权。

    罗存孝心里其实不喜欢这种爵制,因为这样的封爵,既不能真正的封地建国,置官辟属,也不能有自己真正的封户国民,更别说汉魏时代那些封君的种种特权好处了。

    可自汉魏以来,封爵制度其实也是在一步步这样变化的,魏晋以后,其实就已经没有了真正的封建诸侯制度了。

    皇帝的九等爵制,也只是更进了一步而已,因此大家也并不是不能接受。

    只是想想,自己再风光荣耀,可儿子却也只能袭封为郡王,孙子也只能袭封为国公,这样代代降等袭爵,数代之后,便泯然众人了,罗存孝总还是有些不太甘心的。

    这天下,是他帮着老五一起打下来的,皇帝让老五坐,他没意见,可他们这些打江山的兄弟,当然也有江山的一份。

    不说非要划分一郡数县做封地开国,可这爵位好歹来个世袭罔替吧。

    你老五的子孙,世世代代当皇帝,我老四的子孙世世代代当魏王多好。

    “老五也真是有些急了,这天下都还没打下来呢,就各种想着削兄弟们的权,这岂不让人寒心嘛。”

第829章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一个爵位,还搞什么世袭和终身,这终身爵有啥意思?更别说还有实封和虚封,拿命拼回来个虚封的终身爵,那还叫封爵吗?”

    老四骂骂咧咧,他身边的几个将军却没有敢接话。

    虽然大家心里也不免对这个新爵位有点意见,却没有哪个敢说出来。毕竟人家魏王那是皇帝的兄弟,他能指着李靖鼻子大骂老狗。

    他们敢吗?

    王君廓也是凌烟阁功臣了,可据说就因为诬告李靖谋反,结果就被夺了兵权当兵部侍郎去了。

    “一个道,搞出两个布政使,两个按察使还有两个都督指挥使,六个长官,却还三司互不统属,简直是胡来嘛。”

    有位见这魏王越说越不像话,便提醒他,“魏王你如今是中原行营都统,可是一人管三道的,不管他几个长官,那都是你麾下节制嘛。”

    “节制个屁,布政使、按察使我就节度不了,再说了,我这行营里,不是还有观军容使、有转运使分别负责监军和粮草吗?”

    大家不再附和,任由这位魏王继续自言自语。

    反正对许多将校们来说,道一级的调整,其实跟他们关系不大。

    各军厢团营的机制,依然没变。

    变的只是粮草军械的供给方式,他们只管负责带兵打仗,其它的又不管。

    甚至可以说,军队不用管地方民政和后勤钱粮这些,还减轻了他们的负担。

    就如现在,他们只需要负责练兵驻守准备打仗就好,至于安抚地方,恢复生产,组织钱粮供军这些,统统都跟他们没有关系,乐的自在呢。

    一名军官大步进来。

    “报。”

    “节下,西南游骑上报,说遇到武关方向出来的一支骑队,说是王世充的人,有重要军情奉上。”

    罗存孝终于闭上了嘴。

    “武关方向,能有什么重要军情?”

    不过等他看过送来的军情后,还是惊讶的张大了嘴。

    “王世充这是搞什么鬼,李家在搞什么鬼,这不会是想合起伙来诱骗老子吧?”

    几位将军赶紧过来。

    一看之下,也十分意外。

    “我倒觉得极可能是真的,李元吉那小子,不但长的丑,而且有点缺心眼的,向来莽撞。”这位将领也是忠武军的老人,李元吉以前还是罗成的小舅子的时候,那也是在忠武军里呆过的,他的一些行事大家也都了解。

    一个长的丑还脾气乖张之人,唯一可取之处,就是这小子很猛,马槊使的相当了得,是员悍将猛将。

    “估摸着是李渊见王世充现在没兵没地盘,所以便不怎么想搭理他,甚至想干掉他。那王世充也是个狠人的,岂甘心?于是乎,便先下手为强了。”

    “你们都觉得这事是真的?”罗存孝总觉得王世充这人很危险,感觉这会是个诈降的诡计圈套。

    “魏王,真假有何关系,咱们派人过去一瞧不就清清楚楚了,只要小心一点,就骗不到我们。可若是真的,这可了不得。武关这是关中四塞之一,长安的西南大门呢。”

    先前秦军趁着魏郑大战,匆匆入河南,抢占各地,罗存孝虽在弘农击败了李建成,可当时也还没有余力立即攻打潼关。

    等河南这边形势稍定,而李世民已经带着八万大军进驻潼关了。

    所以错过了这个机会之后,现在秦军在河南也是不再出击,以稳固控制为主。毕竟要想从十万大军手里强攻潼关,太勉强,尤其是河东还有一支军团在牵制着河南的秦军。

    更何况,现在范阳那边传来的皇帝旨意,是要先太原后河北再长安。

    中原的秦军,在这次皇帝亲征太原的计划中,是要担负牵制河东南部的任务。

    “你们这一说,还真像是李元吉那小子能做出的事,而王世充也确实干的出反手一刀的事来。”

    “咱们现在就调动兵马,赶去接应,也不知道是否来的及。”罗存孝道。

    “咱们和武关,还隔着弘农和淅阳二郡,未必赶的及啊。”

    “若事情是真,我倒觉得王世充应当能守住武关,只要他守住武关,那唐军就出不来,则淅阳和弘农二郡,便隔绝于外,是两块任我们切割的肥肉。”

    倒是有一名参谋有些谨慎的提议,是否先请示皇帝。

    罗存孝一挥手。

    “皇帝正往太原去,一来一回得到什么时候?边上报咱们边出兵,先征召一支精骑打到武关去接应王世充,后续步兵赶来。”

    他一拳砸在桌上。

    “机会难得,这一次咱们就把淅阳、弘农、商洛三郡一口吃掉,上次咱们动作还是慢了一步,没来的及把这些拿下,这次补上。”

    “他娘的,拿下这三郡,尤其是把武关夺到手,咱们就打开了关中的门户,说不定皇帝还没打到太原城下,咱们就能兵入关中,杀进长安城,也为子孙拼他一个世袭罔替的开国实封爵!”

    一群将领都为存孝的话兴奋激动起来。

    打入关中,攻下长安,挣个世袭罔替的开国实封爵!

    罗存孝一招手。

    “传令,令左神威军使曹国公单雄信和副军使虢国公黄君汉即刻率领左神威军八千骑兵火速赶往武关。”

    从陕县往武关,就算走最短的那条路线,从弘农经淅阳到武关,也足有近四百里路程,而且一路多是山谷中道路,路较难走,难以携带大量辎重粮草。

    “轻装急行。”

    八千骑兵,要穿过四百里的敌境,赶到武关接应王世充,只能随身携带七天的粮草,这确实是非常冒险之举。

    可不但罗存孝胆大,就是接到命令的单雄信和黄君汉二将,也没有丝毫犹豫。

    既然军令已下,那他们就没什么可犹豫畏惧的。

    单雄信身后皇后的兄长,得封曹国公之爵,又授左神威军使,本来若不是罢撤天下节度使,说不定他是有机会接任罗存孝留下的山东节度使之职的,如今他人在河南,却也授了个山东道左都督指挥使之职了。

    “挥师入关中,纵马入咸阳,说不定咱们哥俩能成为最先入关的了。”

    黄君汉笑道,“这可是大功一件。”

第830章 撕开长安之门

    四百里路。

    八千精骑只用了两天时间便赶到了武关前。

    武关曾是秦楚国界,关城建立在峡谷间的一座较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习山,南濒险要。

    关城周长三里,城墙土筑,略成方形,只东西各开一门。

    西门上有三秦要塞四字,东门则有武关二字。

    关城山水环绕,险阻天成。

    出了关往西地势还较为平坦,可关城之东,却延山腰盘曲而过,崖高谷深,狭窄难行,因此这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一路赶到的单雄信打量着那险要的地形,也不由叹道,“真不愧为关中东南第一门户啊。”

    黄君汉道,“此处扼守蓝田武关要道,关中长安连接荆襄、吴越的纽带,由此入武关,经灞上入长安,可是一条要道。”

    两位秦军大将细细打量着这关城地形,北倚岩崖,南临绝涧,河水环东、西、南三面,城关横出河心。

    而城东还有四道岭,特别是吊桥岭高且陡别,上山一道,不容并骑。

    “娘的,看的腿都有点发抖啊。”一名参军笑道。

    如此重要的关城,如此险要的地势,可现在居然向他们敞开了大门。

    “黄丑儿还真是我大秦的功臣。”

    “可不,要不是他,咱们大秦,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入老秦地呢!”

    大秦朝,却不曾据有秦地,这也太说不过去了。

    而现在,他们将为大秦首得秦地,这可是大功。

    “王世充这个家伙还是有几分本事的。”

    “有本事的人多了去了,但若是不能正视自身,站好位置,这本事便反而易带来祸端。”

    他们一路过来,四百里路仅两天就到达武关城下,其实也是因为路上没有遇什么阻碍。王世充突袭夺得武关,赶走李元吉后,分兵四出,很顺利的把弘农和淅阳这武关东面两郡拿下了。

    这两郡本就与秦梁两国交界,因此唐军重点还是驻防武关,这两郡驻兵不多,更多是个缓冲区。

    王世充能轻易夺下两地,还有个原因,就是之前他那几万大军崩溃败逃,其中后来就有不少被这两郡地方收编了。

    因此他派兵杀回去,旧部们倒是很积极的又响应了。

    远处。

    武关城门缓缓打开。

    王世充亲自带着将校前来迎接。

    看着关城上的秦字旗,单雄信轻笑。

    他没急着上前,就在关下开阔处等着王世充等前来迎接。

    “罪将王世充拜见将军。”

    王世充滚鞍落马。

    “王将军快快请起。”

    一番假意客套寒喧过后,王世充将武关中的钱粮账册,还有自己麾下兵将造的名册都交到单雄信手里。

    “请曹国公接防武关。”

    单雄信没动,而是叫了一名指挥使,带一营人马先入关城。

    他拉着王世充闲聊着。

    王世充说他的人马已经把商洛、淅阳、弘农三郡差不多都攻下了,如今只余几座城池还在顽抗固守。

    半天后。

    那位指挥使从关城回来禀报,说已经接防关城。

    这下单雄信才让黄君汉率一半兵马入城。

    王世充很识趣的表示要把兵马从城中撤出,在城外接受整编。

    一切紧张而又有序。

    从一开始的互相提防小心,到后面城防交接完毕后的双方笑意满面,这桩牵动人心归附算是完成了。

    单雄信率五千人马进驻武关,又让黄君汉率三千骑往东北一百五十里外,驻守朱阳关。那是商洛、弘农、淅阳三郡交汇之处,关城建在淅水河边,扼守的是洛阳、弘农、武关的要道。

    至于王世充的人马,他此前只余三千,夺武关后,短时间内收降唐军万余,又重招回旧部三万多,还又强拉了两万多的青壮。

    因此,现在王世充交给单雄信的军册上,足有六万之兵,光看数量很吓人。

    但单雄信去检阅了下,发现兵员良莠不齐,明显就是充数的,因此他干脆经过一番简单的考核,从中择优录取了约两万人留下为兵,编了四十八营,抽调麾下将校担任军官,又让王世充麾下的军官为副协助,将这两万余人,分别驻于三郡各要害处,至于三郡中还未降的城池,他也暂时不理会,主要还是盯防蓝田方向的关中唐军出关。

    一直等了好几天,也没有见唐军来。

    数日后,倒是罗存孝率军亲至。

    一支支步骑赶到,辎重粮草也在不断运来。

    罗存孝一来,对那些还不肯降的城池可就不客气了。

    他集中兵力,一座座城打过去,虽然守军反抗意志很强,可却兵马极少,在绝对的优势唐军面前,并没能抵抗多久,尤其是新整编的那两万余人,攻城很积极。

    二月初。

    斥候回报。

    说唐军伐木运石填塞蓝武谷道,封堵武关入蓝田的谷道,在蓝田关屯驻数万重兵,由淮安王李神通亲自指挥。

    “这么说,唐军竟然吓的不敢出关来战?”

    罗存孝听闻这个消息,不由的哈哈大笑。

    “既然他不敢来,那咱们去,他以为伐木堵塞谷道就有用了?不过区区二百余里的道路,拦的住本王吗?”

    罗存孝下令,集结兵马于武关,准备大举进攻,直攻关中蓝田,杀进灞上,攻入长安。

    可一封圣旨打断了罗存孝的计划。

    皇帝派来使者,叫停了这次进攻计划。

    皇帝诏封王世充为淮南县开国侯,实封八百户,赐爵田一千四百亩,赏金三百两,绢千匹。

    并授光禄卿之职,召立即入朝。

    而王世充麾下诸军将,也各量才录用授官,连王世充等在洛阳等地的家眷,也皆接入北京落户安置。

    “为何要停?”

    罗存孝不高兴的问使者。

    “李孝恭率兵五万屯于蓝田关,而李世民留李神通三万人守潼关,自己率五万人自蒲津入河东,正往太原去。”

    使者告诉罗存孝最新的情报。

    “杨义臣死了,萧已经有所摇摆,陛下正率军赶往太原,所以现在关键是争太原。”

    皇帝要求罗存孝的中原军团,依然担负牵制关中,威胁河东南面的重任,以配合这次太原争夺。

    “须要当心你强攻蓝田关之时,潼关唐军出关,杀入河南。”

    太原现在的局势很混乱,杨义臣新死,萧态度动摇,但李渊在河东这两年也安插了不少人马,所以现在要争分夺秒,跟李世民抢时间。

    “陛下让魏王你返回河南,将都统行营驻于陕县。至于商洛、弘农、淅阳三郡,便都交给曹国公和虢国公二位将军。”

    使者又特意向单雄信和黄君汉二将转达了皇帝对他的交待。

    “暂勿与萧铣交战,若萧铣不来进犯,也勿攻梁。”

    在中原大局未定之前,朝廷要尽量避免多个战线开战。

    “陛下让单黄二位将军守好武关、朱阳关,守土安民,协助朝廷派驻的官员安抚流民、均田授地、恢复生产。二位将军的兵马,也要一边守关一边开垦军屯。”

第831章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太原。

    “温司马,你说如今局势,我该如何应对?”

    不过四十出头的萧却已经头发花白,一张脸满是沧桑。他是西梁明帝之子,生下来便得封王爵。

    可还未成人,西梁这个小小的傀儡国就被隋朝吞并。他少年之时,是随着嫁入隋朝为晋王妃的姐姐,一起在晋王府生活的。

    隋朝既是灭亡他家国之人,可杨广又是他的姐夫,甚至能当的他半个父兄的人。

    但是现在,萧也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了。

    杨义臣尚在时,那位被隋文帝自幼收养在宫中长大,赐姓名为杨义臣的尉迟,对隋向来忠心耿耿。

    哪怕大隋朝早就崩掉了,可他却一直还在坚守着。

    有他在,萧倒也不用困扰要如何选择,可如今他死了。

    不过五十出头的杨义臣,为了杨家操劳太多,心血耗尽而死。

    杨义臣死了,隋朝最后的靠山也就倒了。

    司马温彦博是萧的心腹,字大临,大原祁县人。

    他是北齐大学士温君悠次子。

    他出身太原温氏这样的名门士族,在隋朝担任过文林郎、通直谒者,最后成为萧的司马。

    温大临不仅有才有能,而且温氏也是太原本地的名门大族,势力不小,虽不如太原王氏,可也是顶级士族。

    “相国是如何打算的呢?”温大临反问。

    温氏三兄弟才名满天下,温大临不仅是才情高,这谋略也高。

    对于如今的局势,他其实看的很透。

    萧长叹了一声道,“如今咱们守着这太原,可实际上已经是危如累卵。之前仅仅是面临着雁门楼烦马邑三郡的刘武周,可他们打不过来,我们也攻不过去。这两三年,我们虽奋力拼搏,可也不过是剿灭了一些流匪乱贼,击退了魏刀儿王须拔宋金刚等这些马贼山匪流民,可现在罗成要来了。”

    说道罗成的时候,他心里满是感慨。

    谁能想到,曾经大隋的功臣,皇帝最信任的将军,如今却成了天下实力最强的反贼呢。

    “相国是如何看罗成的?”温大临问。

    “罗成?这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萧无奈道。“只可惜却是个乱臣贼子。”

    “乱臣贼子?”温大临笑笑,“相国,哪个开国之君,又不是前朝的乱臣贼子呢,成王败寇,未成大业者自然就是乱臣贼子,可成就大业者,那便是开国之君了。想当年,杨家的天下,那也是从北周手里夺来的,北周的天下是自西魏手里夺来的,历朝历代莫不如此。”

    “忠臣不过是对于普通的臣子而言的,若是天下安定之时,谋乱者自难得人拥护,可隋二世而亡,其实也怨不得什么乱臣贼子,这天下是他们自己弄乱的,自然会有能人起而代之。”

    “萧公,说句直接点的话,这个时候还死守着大隋朝廷的人,其实就是迂腐之人。像先前杨公,尊长安天子,可实际上长安天子也不过是李渊手里的一个傀儡而已,但杨公却自欺欺人,把这当成是一丝救命的稻草,还留着一丝幻想,可实际上长安的天子就是李渊。正如眼下,李渊便终还是甩开了那位天子,自己称帝了。”

    萧觉得温大临的话确实很直接,但也并不是没道理。

    “你是说?”

    “我是说,其实到现在,大隋已经是真正的亡了,其实从大业天子被弑那一刻起,大隋就亡天下了。而如今,杨杨侗杨侑这三位傀儡天子,都已经被赶下台了,如今这天下,称帝者有秦帝罗成、唐帝李渊、夏帝窦建德、吴帝沈法兴、楚帝林士弘、梁帝萧铣、凉帝李轨、梁帝梁师都,此外还有不少反王,但真正能有机会荡平群雄统一天下的,也就罗成和李渊二人罢了。”

    “就算是江汉的萧铣和江南的林士弘或江东的沈法兴,其实都不可能再复当年南北朝时江南割据的景象的。”

    “萧公觉得李渊和罗成,谁最后能一统天下?”

    萧沉默。

    “其实萧公虽然不说,可心里只怕也默认还是罗成机会最大对吧?”

    温大临把一直以来太原官将们心头最后那一层纸捅破了。

    “所以说,摆在咱们太原官兵面前的就只剩下了一个选择,是归附关中唐帝李渊呢,还是归附关东的天子罗成。”

    “可不管是归附谁,其实都与忠于朝廷没有关系了,因为李渊和罗成虽都是受禅继位,可其实都是篡夺的天下,他们都不是大隋的忠臣,现在也再没有大隋了。”

    罗成几番来招揽萧,而李渊也是对萧加封不断,又暗暗的往这边掺沙子渗透。

    萧也只是个文臣,擅兵的杨义臣一死,其实现在太原集团他也压不住。

    下面的人,有人倾向于投李渊,有人倾向于投罗成。

    温大临见萧还在犹豫。

    “萧公是否因为令姐和家眷的事犹豫不决?”

    萧的姐姐萧后和自己的家眷妻小都在长安,另一方面,萧的妻子独孤氏也是李渊妻子的堂妹。

    所以,从这方面讲,其实萧应当投关中。

    可如今罗成的势力更大。

    “其实萧公不用担忧家眷之事,也不用因与李渊有姻亲而挂怀,李渊也不是什么残暴之人,就算萧公投罗成,李渊也断不至于为难萧公家眷的。”

    萧看着温大临,“看来温司马你心里更倾向于投罗成?”

    温大临便直言道,“我温家是太原士族,家眷和家业俱在这里,更何况,我始终认为罗成的胜算更大。不只说他兵强马壮,而是我观罗成从割据辽东开始的政策,天下动荡,各家招兵买马,四处攻掠,争夺地盘,但唯有罗成治下,却始终是越来越安稳的,其辽东之地几年时间,就已经几能与大业七年前的中原相比,再过几年,说不定能有开皇时的盛况。”

    “而就算是其刚打下不久的山东、淮南、范阳等地,也都渐趋安稳,这说明什么?说明罗成不是那种只知穷兵黩武,光会打仗争地盘的人,他不是李密王世充之流,除了打的一团糟,什么也没变好,也不是如窦建德那样先天不良的,你看罗成的朝廷,现在已得各方归附,朝廷的旧贵族、地方的官员、卫府的军将、地方的豪强地主,甚至是那些商人,都争相投附他。”

    萧长叹一声。

    他或许早料到温大临的态度,找他来也许只是想听他再跟自己陈说一遍。

    他握紧的拳头终于松开。

    “也罢,既然大隋已经亡了,那便投罗成吧。”

    投李渊,那么太原便将会有一场惨烈的大战,但投罗成,却能马上消弭掉一场围城之战。

    这个理由,让萧心里稍舒服了一些。

第832章 截胡

    “只是我知道河东还是有不少人,与李渊关系好。”

    萧提出了自己的担心,比如说太原王氏,做为五姓七家之一的顶级关东士族,更是河东士族领袖,他们就是站李渊的。

    李渊的妹妹就是当代王氏的族长王裕续弦之妻,而李渊长子的妻子,就是娶的其妹妹的女儿,那是亲上加亲,有这关系在,太原王氏与李家的关系可是向来极好。

    再比如绛郡闻喜的裴氏,这也是河东顶级士族,裴氏便也是支持李渊的,闻喜裴家的裴寂,现在还是李渊的宰相。

    此外,河东柳氏,也一样支持李渊。

    萧担忧,若是他要投罗成,只怕河东将发生一起内乱。

    “听说李世民已经过蒲津大桥,从冯翊郡入河东郡了。”

    温大临马上便道,“但秦军出动了二十万大军,罗成已经到了井陉,距离我们更进,他必然能最先赶到太原。”

    “那也得守关之将放他们过来。”

    而现在驻守东面井陉和北面关城的,都是亲李渊的人。

    “这个其实也不难,杨公新逝,如今名义上萧公你还是整个河东地区的最高统帅。你可以给各地驻军将领下个命令,召他们来太原商议军情,或者干脆调动各关城兵马,总之,只要李世民大军一天未到,那么在这河东,你依然还是最高统帅,依然可以大开方便之门。”

    河北恒山郡,真定城。

    罗成接见萧长子萧锐,萧锐奉父命秘密前来,陪他前来的则是温彦博温大临之兄温大雅。

    温氏三杰名声很响,温大临做为温家长兄,曾任过隋朝的东宫学士、长安尉,后因父丧,回家丁忧,此后天下大乱,便干脆不再出仕,一家在家管理家族教导子弟。

    此次受兄弟所托,特陪萧锐前来秘密拜见罗成。

    罗成很意外,之前不知道多少次派人接触太原这边,不论是萧还是杨义臣,他们都始终不肯归附。

    虽然也成功的拉拢了一些太原军将官吏,但都职位太低,始终能以左右局势。

    想不到眼下这个时候,杨义臣突然病死,萧却愿意归附了。

    萧锐在拜见罗成的时候,没说是奉父命前来投降的,而是说奉父命来朝拜天子,迎接天子御驾入太原。

    说迎接而不说投降归附,是温大雅特意交待的,这样一来,那么萧便不是投降,以示他们本来就是朝廷之人,根本没打算抵抗。

    并且,他还让萧锐一上来就自报家门。

    先报了父亲萧的官职爵位,为尚书左仆射、太师、宋国公、河东宣抚使。

    这自然是要提醒大秦天子,萧那是宰相宣帅。

    而且他还让萧锐奉上了河东诸郡县地图,以及户籍人口册,并兵马名册,这都表示河东有强大的实力,这自然也是他们的本钱。

    萧锐的这些行为,罗成看在眼里,不过没生气,反而很高兴的亲自上前扶起二人。

    “萧公深明大义,归附朝廷,朕非常欣喜,二位免礼平身,快快请起!”

    “罪臣父亲之前本欲早归朝廷,奈何杨义臣将军态度坚决,所以有些无奈”

    “过去的事情就不要提了,朕能理解,但既然如今愿意归附,就是好事,没有晚的道理。”

    对于萧锐,罗成还是马上提出,授封他为东宫学士之职,而对温大雅,则特授他为翰林学士之职。

    “朕之太子年幼,正需要萧学士这样的年轻才子辅佐。”

    他又对温大雅道,“翰林学士院是本朝新设之衙门,学士为朕及太子值讲经筵,入从侍班、扈卫随驾、稽查皇子们的学业功课等,是朕之私人,相当重要。”

    这个翰林学士,其实就类似于皇帝的秘书,与之前秘书监的职责类似,但更侧重于随驾扈从,甚至可以待诏草拟旨意,已经有一些中书舍人的职权了。

    温大雅以前也是当过东宫学士的人,岂会听不明白这个大秦翰林学士院学士们的职权很重。

    “臣何德何能,安敢接受如此重任。”

    “太原温氏三杰之名,朕也是早有耳闻啊,如今能得卿兄弟三人,朕可是万分欣慰,不要推脱拒绝,否则朕就不高兴了。”

    罗成呵呵的笑道,并直接给太原的温大临也授了个太原郡丞之职。

    至于萧。

    罗成当场授封萧为太子太师、中书侍郎,并赐封蜀国公爵位,实封食邑一千户,赐地三千亩。

    对于罗成的这个封赏,萧锐眉开眼笑,很是满意。

    他知道李密降罗成,不过授封一个蒲山郡开国公爵位,封了个太常卿而已。而王世充降秦,更只给了一个淮南县开国侯爵位、光禄卿之职。

    他父亲归附,罗成居然给了实封千户的蜀国公爵位,甚至还给了中书侍郎这样的宰相之职,更别说还有个太子太师的荣衔。

    他来之前,父子有过密谈。

    萧觉得,罗成可能封他一个郡公或县侯,再给个太守或九卿之职,谁能料到,还能给宰相之职。

    “臣萧锐代替家父谢吾皇厚恩!”

    一桩交易算是谈成。

    接下来要谈的便是具体归附事宜了。

    这方面有温大雅出面,罗成与他交谈了会,便已经知晓了萧的整个计划,对于温大临温大雅兄弟更加满意。

    新朝初立,正极需要这样的文臣。

    “李世民不足为惧,温学士你回太原之后,请萧侍郎马上派遣一可信之干将往霍邑屯驻,这里临汾水依霍山,十分险要,背后便是雀鼠谷这条险道。前守霍邑,后守灵石、介休,则李世民兵再多,也难以北上太原。马上夏季汛其来临,到时西河郡便只有雀鼠谷一路可走,那时更难通过。”

    “至于井陉,也不用担忧,就算有李渊心腹把守,可萧公肯定也有自己人在,只要关键之时能为内应,我自能破关入城。”

    罗成对萧锐两个交待道。

    若是萧这个主帅不降,那么太原之战,肯定得有几场硬仗要打,尤其是李世民正赶来太原,虽然他对这个年轻小舅子还没太担忧,毕竟他还年轻,真论本事比自己嫩多了,更别说他的兵马也不及自己精锐勇悍,但若让他先入太原,据城而守,这仗可就要难打的多。

    现在好了,萧一降,太原之战还没开打,罗成已经基本上赢了七八分了。

    谈妥之后,罗成特意让内侍取来玉麒麟符,一般文臣用鱼符,武将用武符,就算最三品以上的大臣也只是以金为符,而玉麒麟符,可是皇帝赐给大臣们的荣宠。

    赐萧玉麒麟符,又赐给温氏三兄弟金鱼符金鱼袋,特赐给萧锐银鱼符。

    温氏三兄弟品级是不够三品的,特赐金符,也是荣宠。

    他还给萧赐斗牛袍,特赐温氏三兄弟紫袍玉带,赐给萧锐绯衣银带。

    最后,罗成甚至左手挽着温大雅右手挽着萧锐,将二人亲自送出门外。

    这一套下来,就算是沉稳如温大雅也不由的觉得浑身血液沸腾,面皮发烫了,这般君王荣恩,太让人受用了。

    “请陛下止步,臣等这就赶回太原。”

    萧锐更是激动的都不知道要如何说话了,说来也是公侯贵族子弟,但哪个皇帝会这般礼遇他们呢?

    此刻,他真有一种士为君死的感动,上刀山下火海都在所不辞。

第833章 汉城

    大秦开元二年,春。

    安东道右都督指挥使、带方郡太守、右神机军使、英国公徐世绩率领新建的右神机军抵达带方郡就任。

    这支军队从辽宁和安东两道的左右神策军中抽调军官为骨干,又自关外移民汉人中抽调强健乡勇成军,全军两万四千人。

    其副将有程名振、费青奴、王伯当、徐圆朗等。除程名振是忠武军老兄弟外,费王徐三人,都是中原大战结束后,原王世充和李密旧部归附。皇帝对这些降将都很宽仁,并未追究过去的所为,而是既往不咎,全都按才授以官职。

    这支军队在年后完成集结,然后携带着不少辎重粮草,一路南下。

    初春寒冷,一路上还遭遇到不少高句丽叛军,但在徐世绩的指挥下,这支军队依然按预定计划抵到了目的。

    汉城。

    此处在很久以前,是半岛上土著小国真番国的地盘,汉之乐浪郡之南,西面是真番小国,东面则是临屯小国,更往南面,则是马韩、辰韩、牟韩这三韩土著。

    后来汉朝灭真番和临屯两小国,设立了真番和临屯二郡,半岛上的土著,便只剩下了最南端的三韩部落,被压缩在南面沿海一带苟延残喘。

    如今朝廷在灭掉了鸭绿江以西的玄菟郡高句丽后,便将关外的安东道一分为二,鸭绿江以西之地设辽宁道,而鸭绿江以东,包括朝鲜半岛则设为安东道。

    安东道如今只有两郡,便是乐浪郡与带方郡。

    宋老生为左都督指挥使,乐浪太守,驻平壤,统左神机军。徐世绩为右都督指挥使统右神机军,带方太守,驻汉城。

    汉城原来叫真番,此次皇帝新赐名为汉城,为带方郡城。

    对于新到汉城的左神机军将士们来说,这个名字比起真番要顺耳的多,汉人的城池,今后他们这些将士便要在这里扎根立足,会接来家眷,朝廷也会迁来更多的汉人移民。

    徐世绩入城后,便与宋老生留防的兵马进行了迅速而又仔细的交接。

    那位姓胡的指挥使告诉他,这边的情况不算乐观,如今官军手里仅掌握着部份城池,另外大量的堡垒和乡村,都还在叛军手里。

    带方这边因为距离辽东更遥远,所以现在情况也更复杂。

    “如今不仅有许多高句丽人在做乱,更有百济和新罗两国势力北上,试图趁火打劫抢占地盘。”

    徐世绩知道如今南面仅有百济和新罗二国,两国便是三韩建立的国家,其中百济特殊些,他的主体国人是辰韩人,但王室却是当年自扶余国南下的贵族,其情形便类似于吐谷浑,汗王和高级贵族是鲜卑慕容氏的吐谷浑部族,而主体却是羌氐部族。

    以前半岛上的土著部落很多。

    但是在箕子东渡建立朝鲜,以及后来卫满篡箕子朝鲜,再到汉朝入半岛,设立汉四郡,再到北方的扶余族人建立高句丽,一路扩张到半岛中部,轮番的北方南下,使得半岛北部和中部的土著基本上都被灭族或被融合同化,也就剩下了南方一隅的三韩。

    到现在,三韩便也只剩下了百济和新罗两国,实力倒也还不错。

    此前高句丽与他们数百年战争,三国之间互相攻伐,百济和新罗一直是被压着打,也丢失了不少地盘。

    如今高句丽亡国,两国便也想趁机夺回旧地,虽然这些旧地,大多数也是以往趁着箕子朝鲜、卫氏朝鲜还有汉朝撤出时抢夺来的。

    “我大秦开国之时,百济和新罗两国便都派使者朝贺,并上表归附,奉我大秦为正朔,如今使用的年号也是我大秦开元年号,现在却又来做这种偷偷摸摸的事,真是当我大秦鞭远莫及吗?”

    “这些人总是夜郎自大,他们只看到眼前的机会,哪能看到那么遥远的地方呢。”

    那位指挥使告诉徐世绩,这边的局势现在很复杂。

    “如今带方这边,高句丽人也分为两大势力,一部份是原高句丽贵族,他们试图想要复高句丽国,而另一部份则是原渊太祚的旧部,他们打着复渊氏朝鲜的旗号,其实也就是想趁乱抢夺地盘,割据称雄而已。”

    这两边的高句丽人都仇恨秦军,可同时自己也是水火不容。

    几次大战后,现在带方郡的西面,也就是过去真番国的这边,主要是以渊氏旧部诸将为主,他们拥渊男生复立朝鲜王朝,而东面的临屯旧地,那些高句丽旧贵族,则打出复高句丽国的旗号,拥了一位高氏王族,建立了高句丽王朝。

    “这两方后面,又各引后援,西边的朝鲜引东南的新罗为援攻后高句丽,而东面的后高句丽则引西南的百济为援,攻后朝鲜,打的也是一片混乱呢。百济和新罗两国呢,也是借机大举北上,抢夺地盘、人口。”

    徐世绩听着,只是笑道,“朝鲜半岛三千里土地,我大秦一寸都不会嫌多,一寸都不会放弃,我如今身为安东道右都督指挥使,又兼带方郡太守,亲驻汉城,那么谁也别想从我手里夺走一分土地。”

    “请你回去告诉宋都督,就说我徐世绩既然来了,便会将这里的不臣扫荡干净,让他们皆为我大秦臣妾。”

    徐世绩下令,以刚接防的汉城和周边数座城堡为大本营,派出轻骑探查四面地形,打探敌人踪迹,准备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扫荡周边,恢复大秦的统治。

    同时,他又派出了两位参军,各率一支队伍,前往百济和新罗的都城,向百济国王和新罗国王带去他的命令。

    “新罗、百济为我大秦之藩属,今宗主天朝上国大秦讨伐不臣叛贼,二国不得有一兵一卒越过边境入我大秦带方郡境内,也不许二国收留高句丽叛逆一兵一卒。限期在二月之前,全面退出带方郡内,并将抢夺、收容的带方郡内人口一一归还,否则,勿谓言水不预!”

    半岛更北。

    白山黑水之间,粟末郡太守突地稽正在动员粟末水诸部的人,他的请战入朝的奏章已经通过新建起来的驿路,飞驰送往北京。

    只要皇帝一道旨意,他便将亲率本郡内的全部精锐南下参与平乱,以此来向大秦皇帝证明自己对大秦和皇帝的无限忠诚。

    而在平壤的安东道左都督指挥使、乐浪太守、左神机军使宋老生,已经下令左神机军全军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并移文下面各县,加紧粮草辎重的转运。

    同时还向其东北方向的白山诸部传令,让他们召集部落子弟,准备入朝协剿叛乱。

    而在辽东。

    镇守东京的东京留守魏王罗士信,也同样下了动员令,辽西辽东的左右神策两军,都在动员备战,各郡县也在全力征集粮草。

第834章 三娘震妒女,罗成夺太原

    太行山东麓,苇泽。

    一道井陉,联通河东太原与河北恒山,而在这太行第五陉的东西两侧,则是井陉关与苇泽关分扼西东。

    清晨寂静。

    山风清冷。

    苇泽关上依旧还插着一面大隋的旗帜,杨义臣的部将依然在此关坚守,虽然李渊派来的李瑗几次三番的劝说守将王君愕改树唐旗,可王君愕却依然不答应。

    王君愕说归唐可以,但得让我先为主帅杨公守丧三月,然后方可。

    李瑗便在苇泽关呆了下来,王君愕这一根筋劝不动,便只能想办法不断的拉拢收买其部将邓豹、韦宝等一干将校。

    呜呜的牛角号声,突然响遍山谷。

    险峻的苇泽关上,一片慌乱。

    李瑗听到号声,惊慌的从床上坐起。

    “可是秦军打来了?”他喝问左右。“赶紧守城,绝不可让秦军攻进关来。”

    苇泽关与井陉关隔山相对,共扼井陉要道,依山临险,十分险要,拥有东、南关门两座,和约五百步左右的城墙。

    关上城楼,蔚为壮观,有一万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眺望关外,能看到古道蜿蜒起伏,这便是自古以来的井陉燕赵古道了。

    邓豹和韦宝二将登上城楼,向赶来此观阵的李瑗道,“请郡王勿惊,我二人愿分守东、南二关城。”

    这段时间,李瑗与邓韦二将打的火势,早将二人当成了自己人,当下便也觉得让二人分扼内外二关城,比王君愕可告,“有劳二将将军。”

    为担心王君愕投敌,他还特意让人把王君愕请来,让他与自己一起在这关楼上观敌了阵,其实就是变相的夺他指挥之权。

    关外古道上,一杆秦字大旗当先,后面无数兵马顺着古道蜿蜒而来。

    先锋大将却是尉迟恭,一马当先,手持一杆马槊,疾驰而来。

    东关外城上。

    邓豹站在关城上,看着如长龙般而来的秦军,脸上非但没有半点惊慌,反而露出了一丝笑意。

    “想我曾经也不过是这太行山的一个贩马商队护卫,倒多亏了这天下大乱,让我受了杨太仆的招安,还当上了校尉,尔后又得唐王招揽加封郎将,如今,我马上就是大秦的团都指挥使了。这年头,有兵在手,还真是逍遥快活,好不痛快!”

    李唐的郎将和大秦的都指挥使,哪个级别高?邓豹一时也说不清楚,可就算大秦只给他一个营指挥使,他也会降秦的,毕竟,谁的看的出来,大秦的气势更胜。

    这些年,邓豹投过的势力无数,可每一次改投都能让他混的更好,就因为他能够识时务,他才不会死抱着一颗歪脖子树呢。

    秦骑杀到关前。

    邓豹哈哈笑着自关城上走下,来到了城门前。

    “兄弟们,都准备好了没有?”

    “都准备好了。”一干邓豹的手下兄弟齐声道,这些年,不管他投谁,手下这干兄弟总是紧紧相随的。

    “好,打开关城,我带你们投秦,咱吃香的喝辣的!”

    关城缓缓打开。

    被称为天下九塞第六塞的苇泽关的外关城东关城,便这样没有半点抵抗的打开了城门。

    城门刚刚打开,尉迟恭便已经率众策马而至,没有半点犹豫的就一冲而入。

    东关城内不远。

    内关南关城守将韦宝也笑着指挥手下打开了关门。

    一道接一道关城,便这样洞开。

    秦军毫不停滞的就一路深入关中。

    内关城的雄伟城楼之上,李瑗和王君愕甚至都来不及阻止,因为开关之时,突然有许多关中士兵将他们围了起来,长矛和弓弩齐齐对准了他们。

    两人的亲兵想要反抗,立即被乱箭杀死。

    半天后。

    大秦皇帝罗成骑马入关,陪着他身边的还有贵妃李秀宁。

    “兵不血刃拿下此险关要塞,甚好!”

    李秀宁的马头落后皇帝半个,“既然关城拿下,还请陛下宽仁,勿多伤性命。”

    “你是担心李瑗?我知道他是你堂兄,放心吧,我不会杀他的。”

    两人骑马经过关城中的妒女祠。

    “此祠何名?”

    罗成对于关中有这样一座女祠有些奇怪,不由的问道。

    邓豹便连忙道,“据说春秋时晋国介子推有个妹妹介山氏,焚死绵山,后介子推便在此筑女祠纪念妹妹。后来,传闻凡妇人经过女祠时,必兴雷电,大发妒嫉,故此祠便慢慢的被称为妒女祠了。”

    “很灵?”罗成笑道。

    “很灵,所以一般女子不敢经过此祠,若要过苇泽关经此祠,便要提前易男子服饰。”

    罗成哈哈大笑。

    马鞭指着旁边的李秀宁道,“那为何李贵妃到此经过,妒女寺却无任何反应呢?”

    那边韦宝便奉承着道,“贵妃娘娘身着戎服,威武不凡,虽为女子,可曾经却也挂帅统兵,自非一般女子能比,就算是妒女也忌惮三分,不敢胡来。”

    “哈哈哈,这话说的有意思。苇泽关、妒女祠,我看从今起,不如就改名为娘子关,有贵妃的名头镇着此关,保以后过往的女子妇人都不用再费力男装了。”

    “娘子关这名好,娘子关这名好,陛下赐关名,末将这就派人去改关城上的名字。”

    大秦随驾史官记载。

    大秦开元二年三月三日,苇泽关守将邓豹韦宝献关归附,伪唐庐江郡王李瑗、左武卫将军王君愕被俘,关城上下八千守军,尽降!

    皇帝改苇泽关为娘子关。

    同日。

    井陉关守将丁荣率关归附,关城五千守军尽降。

    当晚,禁军大将军秦琼尉迟恭率轻骑疾驰至太原城下,萧开城归附。

    河东第一重镇太原,不战而下。

    史笔了了几笔,掩去了许多血杀死斗。

    事实上,当日秦琼尉迟恭轻骑至太原城下,萧和温氏兄弟开城,但城中依然有不少杨义臣旧部还忠于大隋,也有李渊此前派来的人试图夺回太原,以待李世民率军前来。

    太原城爆发了激烈的战斗。

    守军内讧,秦军入城。

    一直战到第二天早上,薛万彻率领的骑兵大部赶到,一举给予顽抗之敌重创,这才算是真正拿下了太原城。

    一日夜混战,太原城中死于乱战的士兵百姓多达两万六千余人,城中大火,焚烧掉了城池三分之一的房屋。

    罗成赶到时,城中的余火还未灭尽,但城门楼上,已经树起了巨大的秦旗!

第835章 屠城

    河东,临汾郡。

    霍邑城下。

    绛白旗在关城下飘扬。

    一名士兵策马奔到关城下。

    “赵王驾到,速开关城!”

    关城上。

    同样是一面绛白旗,一名守军探头出来,让来人把印信投到筐里吊上去验看。

    良久,关门终于缓缓打开。

    关城中一名外披绯色披风,内穿明光铠甲的官将出来迎接。

    “下官临汾郡丞高德儒不知赵王驾到,迎接来迟,恕罪。”

    红白两色相间的旗帜下,李世民打量着高德儒。

    “为何紧守关城?”

    “最近不少此前受招安的贼匪,又蠢蠢欲动,他们不少人受伪秦的鼓动正要做乱,我临汾郡的兵马都派出去剿匪安定地方了,因此城中兵少,只好谨慎小心一些。”

    李世民听了,倒觉得这高郡丞办事还算可靠。

    “这些反复无常的贼匪小人,待我入太原安定河东局势之后,自会派兵来将他们一一扫平。”

    高德儒迎李世民入城。

    “让大军在城外驻扎,高郡丞,马上供给粮草。”

    从潼关出兵,先北上冯翊从蒲津桥过黄河,在河东郡的蒲坂登陆,一路急行军过来。过河后,仅用了九天时间,就接连穿过了河东郡、绛郡和大半个临汾郡,来到了临汾和西河两郡的边境霍邑,一路上倒还顺利,就是赶路太急,有些疲惫。

    现在李世民只想进城后,洗个热水澡,换身干净舒适的衣服,再吃顿温暖的饭菜,然后好好睡上一觉,明天继续赶路去太原。

    霍邑城不大,因此李世民把数万大军都留在城外,只带了些军官和轻骑入城,以免士兵扰民。

    “兵马驻扎城外,敢有出营扰民者,皆斩!”

    李世民对留守的将领交待。

    他李家起兵以来,可谓是十分艰难,夹缝里求生存。尤其是如今李家取代杨家立大唐,为了能够更多的收拢借势,李家的旗帜甚至采用了红白两色,红色代表的是过去大隋,白色则是突厥人最尊崇之色,李家用这两色旗,其实就是既想让中原之人知道他们李家虽取代了隋朝杨家,但对于朝中贵族官员和天下豪强士族们都不会有政策改变,唐代隋就如当年隋代周,周代魏一样,是表示一脉相承的,以得到他们的支持。

    而加上白色,就是要向突厥人示好,希望能够借得突厥这支强援。

    毕竟,罗成的实力太强了,李渊现在的实力还是相差太大。

    这次入河东来,李家父子打定主意要借杨义臣之死把河东彻底吞入腹中,牢牢掌握在手中,所以李世民对军纪很看重,这个时候必须得把形像做好,以得河东民心。

    骑马走在霍邑城中的街上,李世民有些心不在焉,他在考虑着这次罗成大举入侵河东,要如何打好这一仗。

    好在太原城是三城相连,城坚且险,这几年虽然天下动荡,可好在太原城却一次也没有被叛军、贼匪攻陷过。

    这里还有当初皇帝被围雁门后,从各地调来的大量铠甲武器等,可以说,李家若得太原,便能占据河东这块高地,如此能北拒范阳、马邑秦军,使其不得下,然后可以想办法把河南的秦军击败。

    若要击败河南的秦军,光靠现在的大唐肯定不够,得联合江汉的萧铣,最后是把江南的林士弘、沈法兴等也拉过来,一起动手。

    唯有几家合力,先把罗成的河南、淮南、山东夺了,才有可能使得罗成再无力凌驾于各家之上。

    霍邑的城门在身后缓缓关上。

    高德儒正悄然后退。

    张公谨眉头一皱,环眼四顾,发现人影绰绰,情况不对劲。

    “高德儒!”

    张公谨大吼一声。

    高德儒心一慌,拔剑而出,“动手,有擒杀李世民者,不论死活,皆封侯赏千金!”

    四下里突然无数箭支射来。

    “赵王,有埋伏!”

    张公谨一边大吼一边摘下马上的盾牌就跳到李世民马前为他摭挡。

    一众赵王亲卫,也全都向这边靠拢。

    箭如雨下。

    瞬间就会到下了十几名赵王亲兵。

    这时,喊杀声四起,大队的霍邑郡兵四下杀出,长街之上,混战四起。

    “高德儒,安敢背唐?”

    李世民一面举着盾牌挡箭,一面拿剑左劈右砍。

    高德儒已经退到了后面,站在一群长矛手的后面,冷笑着道,“我高德儒本是隋臣,何时成了你唐家之臣?如今杨帅虽死,可我等却也不会降你李家。告诉你,我等已归附大秦,今日,就是要取你性命的。”

    “找死!”

    李世民大怒。

    亲兵校尉独孤彦云从箭袋里抽出一支鸣镝,对空而射。

    鸣镝响箭发出尖锐的声音。

    他一支接一支的放响箭,九支鸣镝响箭全都射出。

    城外。

    刘师立、公孙武达、李孟尝、郑仁泰四将听到城中喊杀声,又听到数支鸣镝响箭升空,无不面色大变。

    “他娘的,定是高德儒反了,随我攻城!”

    战鼓隆隆,顾不上什么排兵布阵,四将让人擂响战鼓,吹响号角,数万大军便围住霍邑城一窝蜂似的展开攻城。

    虽无准备,可五万人马一齐发难,依然是极为猛烈。

    只是此时霍邑城门紧闭,吊桥也被拉起,虽然城池不大,可却险要,一时间却也难以攻下。

    在城外面,只听到城中喊杀声四起,但却始终难以杀进城去。

    急的刘师立几人跳脚。

    李孟尝更是口衔大刀,手举大盾踩着简易的梯子就往上爬。

    ······

    两个时辰后。

    刘师立终于跃上了霍邑城头。

    越来越多的唐军跳上城头,霍邑守军再也难以抵挡,纷纷败撤入城。

    ·······

    “殿下?”

    “大帅!”

    “赵王!”

    公孙武达带着人杀散霍邑郡兵,终于在一座院子里找到了李世民。

    “我还没死!”

    李世民浑身浴血的提着刀出来,他虽还没死,可身上负伤数处,浑身的血既有敌人的也有大半是自己的。

    而他带入城的那二百亲卫和数十将校,却死的剩下不到二十人了。

    若不是逃进了这处院子,又躲进地下密室里,死守着密道口拖了不少时间,李世民等人再厉害也肯定全死光了。

    “高德儒呢?”

    “退守县衙中!”浑身是血的李孟尝回道。

    李世民咬着牙,“给我屠了霍邑!”

    红着眼睛的刘师立几人立即转身而出,“赵王有令,屠霍邑城,鸡犬不留!”

    秦开元二年,三月九日。

    唐赵王李世民霍邑城中遇伏击,身中数创,亲兵近卫死伤殆尽,李世民大怒,下令屠光全城。

    是日,霍邑城中军民百姓五千余口,尽被屠光,鸡犬不留。

    屠城过后,李世民率兵继续北上太原。

第836章 灭世族

    河东。

    太原,天龙山下。

    晋阳宫城辉煌雄伟,东城为宫城,城周七里,墙高四丈。西城为仓城,周周八里,高四丈,东西城墙相连。

    这座距离太原城五十里的巨大宫室,让罗成都为之惊叹。

    “最早在此修筑晋阳宫的是高欢,在此建宫避暑。后隋朝开皇九年,晋王杨广扩建晋阳宫,一开始只筑宫城,初名宫城,后文帝更名为新城,以区别高欢的大明城。开皇十六年时,又筑仓城。大业三年,杨广北巡路经晋阳,又下诏重建了东魏的晋阳宫。大业十二年,雁门之围,天下兵马集结太原勤王,无数钱粮军械也奉诏运抵。”

    据萧向罗成所说,雁门之围以前,晋阳宫其实就和北面五十里的太原三城一样,都是朝廷在河东北部的军要要塞。雁门之围后,皇帝更是征调了无数民夫运送了许多钱粮器械北上,最后囤于晋阳宫城中。

    “光是铠甲就有四十万领!”

    听到这数字,确实是让人惊叹。

    四十万领铠甲啊,民间私藏一套铠甲都是重罪,而皇帝却在这里一地就储藏了四十万领。其它的刀枪剑矛弓弩更是无数。

    也正是凭着这大量的军械储藏,当初杨义臣才能守的住太原,镇的住河东,否则,这里估计早就跟其它地方一样,不知道乱了多少回了。

    “还有多少军械钱粮?”罗成问萧。

    “铠甲兵器等几乎没用多少,还都封存在晋阳宫中武库中,宫城里原本储了约百万石粮,倒是取用了不少,但依然还有一半多。”

    听到这个数字,罗成很惊喜。

    这些军械,可以说都是大隋最强盛的时候打造的,尤其是开皇七年以前,朝廷打造了大量的军械,那是征召了无数工匠,耗费了无数民力打造出来的。

    而现在天下动荡,四方割据,不说工匠流失严重,就是大秦这样强横一方的势力,也是一时难以聚集这么强大的军械打造能力的,光是四十万领铠甲,就不知道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了。

    “隋开皇年间和大业初三十年积蓄的实力,可谓是冠绝各朝的,可”罗成摇头叹气。

    萧也是忍不住叹气。

    大隋在天下囤积了多少粮食和军械啊,大隋的府兵百万计,可最后却还是数年间就崩溃掉了。

    想想都让人叹息。

    李密王世充这些枭雄,在中原打来打去争了好几年,其实都是靠着大隋的家底子在争。

    杨义臣和萧镇守河东数年,也是靠着当年留下来的这些积蓄。

    就连罗成,能在关外起事成事,其实也是以征辽的那些府兵精锐为底子的。

    “陛下,太原的士族官员将校,皆在宫外求见。”

    罗成却没什么兴趣,只是挥了挥手。

    “我知道大家都想早点见朕,无非就是想安下心,但朕现在暂时无空见他们,还有劳萧侍郎与温学士等代朕安抚下他们。”

    “哦,对了,太原王氏一意孤行,顽抗到底,对这等自称河东士族领袖的顽抗者,朕认为也不能对他们太宽仁了,否则便不知何为威!”

    萧嘴角一抽,想不到皇帝这刚拿下太原,就要对太原王氏动手,这太原王氏可是五姓七家之一啊,河东最大的士族了。

    罗成却没有半点要顾忌太原王氏的意思,对于那些士族豪强和那些贵族官吏,他的态度是愿来归附的,量才录用,给予些优待。但也没到要跪舔这些人的地步,他罗成靠的是一刀一枪打下来的江山,从辽东起兵之初,凭的是他的辽东军功集团,而那些人也主要是以山东豪强出身。

    因此,士族们支不支持,其实没到那么严重的地步。他优待士族也有条件,对那些顽抗不从的,当然也要拿出来儆猴。

    太原王氏这次的抵抗很坚决,导致太原城虽夺下,但烧毁了三分之一,军民死了两万余。虽说秦军伤亡不多,也就损失千余,可罗成依然很恼恨王氏的不配合。

    既然不配合,那他们也就没有资格再占着河东第一士族的位置了。

    太原温氏就很配合,完全可以取代王氏。

    其实所谓的五姓七家,在朝廷的强权面前,也是不堪一击的。

    就好比北魏时的崔浩,北魏道武、明元、太武三朝重臣,太武帝最重要的谋臣心腹,为北魏统一北方立下汗马功劳,可后来修国史,就因为写了北魏拓跋家的坏话,结果还不是坐国史之狱,最终被夷灭九族,当时他可都是七十高龄了,依然没被放过,还牵连了同是五姓的范阳卢氏,以及顶级士族的河东柳氏和太原郭氏。

    崔浩又是元老重臣,又是顶级名门士族五姓崔,又与五姓联姻,这不可谓不贵了,但又如何,皇帝说杀就杀,还夷他九族,株连他的姻亲,跟杀鸡似的。

    当然,也有人说修国史只是一个引子,真正被杀的原因还是因为他权力过重,引的那些北魏拓跋贵族不满和担忧,于是就把当时身为汉人士族领袖的崔浩杀了,还夷他九族,又株连他的姻亲士族。

    但归根到底,五姓七家也好,关中士族也罢,其实士族力量虽强,但强的是其整体,而非个体,再强的个体也对抗不了皇权。

    对于罗成来说,现在除掉太原王氏那是有正当理由的,而做为开国皇帝的他又恰是处于皇权最强的时候,他要除王氏,太原温氏、兰陵萧氏这些跟王氏一起相处了多年的人,都没法替他们说话。

    只要罗成不开地图炮,不针对所有士族下手,只是干掉顽抗他的王氏,那谁都没话说。

    “臣建议陛下还是只追究抗拒天威之王氏,而不论其它人。”萧再三请求。

    罗成哈哈一笑。

    “既然萧侍郎你如此进谏,那朕也就纳谏如流,这样吧,朕也知道太原王氏有很多分支,其中主要有晋阳王氏和祁县王氏两大支,而晋阳王氏又有四房王室的分支和中山王氏。这次带头顽抗的王氏却是祁县王氏的家主王裕,他是李渊的妹夫,王裕父亲王秉也曾在隋授过三公之司徒,可就算如此,他也不当顽抗。”

    太原王氏毕竟是数百年的大族,发展到如今,支系众多。比如这祁县王氏中,就有一个子弟现在也是罗成朝中的重臣,他便是此前投罗成的王。还有一个相当有名的人物,便是在龙门授课的大儒王通,门下弟子几千人,杜淹、房玄龄等都是他的门生。

    罗成因此便顺水推舟,王和王通这两支王氏不论,祁县王氏其它的都要被株连,谁叫他们都跟着王裕父子死忠李渊呢,甚至晋阳王氏也要牵连。

    能保全王和王通这两支王氏,罗成已经算是法外开恩了。

    “王裕父子等明白斩首于晋阳城外,其余王氏子弟皆流放至安东道乐浪和带方二郡为屯田民。”

第837章 最后通牒

    河东,西河郡。

    雀鼠谷。

    暴雨连连,山洪暴涨,道路淹没。

    本就艰验难行的雀鼠谷更是连鸟雀老鼠都过不去了。

    打着红白旗的唐军被困在此处,无法北上。

    李世民还没有从霍邑遇袭中恢复过来,身上的伤势在这种鬼天气更是恢复缓慢,而屠灭霍邑后李世民其实很后悔,一时没有控制住,屠了全城五千余口,虽然解了心中之气,也为死去的亲卫将校们出了口气,但回头想想,又得到了什么呢?

    别的不说,因为他屠灭霍邑,使得附近本来归附大唐的诸城,纷纷拒城而守。一些离的近的城池,甚至干脆就全城都跑光了,逃进山里躲避唐军。

    本来是要示恩显仁,可谁料却让人人恐惧,视红白旗为鬼旗。

    而随之而来的大麻烦则是他的兵马困在此处难以前进,而后面的粮草却也因大雨跟不上,想从附近征粮,却又遇到各城闭城。

    “赵王,要我说这些不识趣的家伙,就得给他们点厉害瞧瞧,否则都是如此,请赵王给我五千兵马,我去把汾西城拿下,定能让他们乖乖的把粮草筹集送来供军。”

    李世民摇头。

    杀人又解决不了问题。

    “再等等,这雨总会停的。”李世民拿起笔,给后方又去了封信,让他们想办法把粮草送过来,哪怕先送部份来也行。

    可这雨却似停不下一样,下个没完。

    “报,赵王,河东郡夏县的吕崇茂又反了,他夺了夏县,还攻占了安邑,不但如此,还抢夺了我们送来的粮草,杀死了许多运粮的民夫。”

    李世民咬咬牙。

    这个吕崇茂,本就是个马贼,之前受过朝廷招安,后来又降过刘武周,再后来被樊子盖击败,又投降朝廷。等樊子盖一病死,他马上又反了,然后王世充又招安了他,没多久他又降了李密。

    李密兵败,他又归附了杨义臣。

    谁知道现在,这家伙居然又做乱了,这次他直接起兵夺城抢粮,还自称魏王。

    遇到这种狗屎一样的人物,李世民直叹后悔,早知道来的时候,就先把他收拾了。

    现在他在后方做乱不要紧,却是把他的粮道断了,还抢了他的粮。

    “知道罗成到哪了吗?”

    这场雨打乱了李世民的计划,让他烦躁不安。

    “已经三天没有接到太原的消息了,最后一条消息,还是罗成在恒山真定。”

    三天没有消息,这中间可能发生了无数的事情,李世民越想越不安。

    “殿下,罗成三天前还在恒山,就三天时间,也不可能接连攻下苇泽关和井陉关的,更不可能攻下太原。”

    另一将也道,“罗成从年前就动作连连,说要打太原,可打到现在都三月了,也还在太行山下,我以为,再给他三个月,也未必能到的了太原城下。”

    “就是,有庐江王亲自去井陉坐镇,罗成飞不过太行。”

    李世民却没有这么宽心,李瑗这个堂兄的能力他是清楚的,根本没统过兵打过仗,让他去井陉,不过是因为他是李家人而已。

    毫无军伍经验的李瑗坐镇井陉,面对的却是用兵如神的罗成,他总有股不踏实感,连续三天没有消息,更让他难以心安。

    “殿下,连日大雨,水洪暴发,道路受阻,信息不通也是正常的。”

    太原。

    罗成的旨意终究还是颁下。

    哪怕萧和温大雅兄弟等为王氏求情,可终究还是无用。罗成只同意不牵连王和王通两支王氏家庭,而王裕为首的其它祁县王氏,还有晋阳王氏都被皇帝全部圈点。

    诛杀在太原带头顽抗的王裕父子等三十多名王氏,然后其余数支王氏共一千余男丁女眷,全部流放去朝鲜为屯田民,除了随身衣物,他们的一切都被剥夺充公,到朝鲜为屯田民后,规定三代之内不得做官,也不得回中原,连当兵都不允许,三代为屯田佃民,三代以后方授他们自由身份,可授田分地,可点选府兵,可科举入仕,可回中原。

    这是对太原王氏最狠的打击,皇帝也有意要拿这只河东士族领袖王氏的鸡,来震一震天下的士族。

    “陛下,武士求见。”

    “宣。”

    “臣亲军都尉府指挥使武士拜见陛下!”

    罗成还是头一次见到武士,他在亲军都尉府中的品级不算高,也才一个六品,但罗成对他有过关注,知道当初刘武周能够归附,他立功不小。而这次兵入太原,他也有功劳。

    “朕知道你,很有些本事,有胆识有眼光,听说你早先曾走村窜户卖过豆腐?后来又做过木材生意,但最终却选择了加入我军,甚至还将家财拿出来为公用,朕很欣慰,很高兴。”

    武士也没想到会被皇帝召见,当下惶恐的甚至不敢抬头。

    “朕对有功之臣向来不吝赏赐,现在便特授封你为汾阳县开国子爵,授你一百户真封食邑,另赐爵田五百亩,再授你从五品散阶,换身绯袍银符。”

    武士真没料到,还有这样天大的好事落在他头上,激动的都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一个小商贩起家,到如今一把年纪了,本来能升到六品实职就很满意了,可谁料到皇帝一下子就授他一个实封的开国子爵位,还给他绯衣银虎的五品阶。

    “武士,这是你应得了,朕今日再给你一个任务,你去一趟霍邑,带上王裕父子的人头,去见李世民,就跟他说,他姑母还有他堂兄李瑗现在都在朕手上呢,太原城呢也已经在朕手上了,他不可能赢的了朕的,不要跟李渊再负隅顽抗了,如今已经不是大业之时了,那个时候,水深火势,人心思乱,都想反抗改变,而如今,人心思定。朕的秦军所到之处,人皆归附,这是大势,不可违逆,他们父子何必多造杀孽呢?早日归附,朕还可保全他一家之富贵,可若负隅顽抗到底,那么王裕父子就是他李氏家族的下场。”

第838章 夜擒李世民

    天还未晴。

    霍邑城却来了一队使者。

    “我乃大秦皇帝特使武士,奉吾皇之令前来见李二将军。”

    原本的时空,武士做木材生意发达之后,改而从军入伍,打通关节当了太原卫府的一个队正,而后不久李渊前来河东任官,武士刻意结交,而李渊对财大气粗的武士印象不错,后来李渊起兵,武士更是把全部家财拿出来助军。

    所以李渊称帝之后,武士得以成为太原功臣之一,后来更是得封国公爵位,最终还把杨家皇族的一位宗室王女赐婚给他,而那位杨氏给他生了三个女儿,其中一个后来就入宫做了李世民的才人,甚至后来还成为了李治的皇后,最终还当了武周的皇帝。

    不过如今嘛,李渊不曾到河东去任职。他早年虽在楼烦当过太守,可那时武士还在洛阳贩卖木材呢,后来,武士当上了队正,李渊却一直没再回过河东。武士没再与李渊相遇,而是与为罗成奔走的王君廓相遇,从此投入了罗成的阵营。

    “你自哪来?”李世民问。

    “我自太原城来。”

    一句话,满厅唐军将校皆变了脸色。

    “太原?”

    “没错,太原,我从太原来的时候,吾皇正在晋阳宫中。”

    这下,李世民脸色也发白了。

    “不可能,罗成能够会飞不成,井陉天险,他是飞过去的?”一将忍不住指责。

    武士只是笑笑,然后取出一封书信递上。

    “这是什么?”

    “赵二将军从兄李瑗的亲笔信,将军可以看看。”

    李世民接过信,看了一遍,已经确认这果然是李瑗的信,而信的内容让他不免心慌。

    “这定是伪造的书信。”李世民摇头,把信扔到一边。

    武士也不以为意,“我这里还有一份礼物,是吾皇特意让我送来给将军的。”

    一个箱子奉上。

    几名唐军亲兵上前小心检查,最后打开。

    箱子打开,那几人都不由的发出了惊呼之声。

    “是什么?”

    李世民喝问。

    他大步走下来,目光扫向箱内,只一眼,愣住了。

    箱中摆着三个人头,以水银浸泡着,栩栩如生。

    他一眼就认出了箱中人头。

    中间那颗,面色苍老的不正是他的姑父王裕吗?他也是大哥建成的岳父。

    不久前,王裕还带着子侄和妻女来到长安,拜见天子,李渊还特赐他为魏国公,授他并州刺史之职,想不到这再见面,居然已经遇害了。

    王裕两边的,左边是王仁表,右边是王仁佑,一个是儿子一个是侄子,两个年轻俊才,被称为太原祁县王氏年轻双杰,可现在却也全被砍了脑袋。

    “罗成安敢如此!”

    李世民大怒。

    武士站在那里却只是道,“吾皇御驾亲征太原,有识之士纷纷弃暗投明来投吾皇,如苇泽关、井陉关守将,皆开城而降。还有如太原的萧公,亦与太原温氏等举城归附,可偏偏祁县王氏王裕却率着子侄亲戚,负隅顽抗,不识时务,最终自己误了性命不说,还拉着两万余太原军民陪葬,昨死前还纵火烧了半个太原城,吾皇大怒,因此下令夷王裕全族,今吾奉旨将这三个人头送来给李二将军,就是转达吾皇的话,识时务者为俊杰,汝李家父子尽早投降归附,那么他还看在李贵妃的面子上,保全你们的富贵,否则,王裕父子就是汝李家父子的下场也。”

    李世民拔剑在手。

    “李二将军敢杀我吗?你今日若敢杀我,吾皇他日必灭你李氏满门,吾乃大秦天使!”

    李世民一手拎起武士的衣领,最后却只是将他一把推开。

    “罗成也号为雄杰,却做出此等诛夷士族名门之举,岂不怕天下世人唾弃吗?”

    “李二将军不也号称仁义,可为何却要屠灭这霍邑城军民百姓呢?两军交战,本来就是各展奇谋,李二将军不察被伏击,却还要迁怒到百姓身上,又岂是什么正人君子?”

    李世民转身。

    扬起了身,“你可以回去了,告诉罗成,待大雨停歇,我便将率大军往攻太原,让他等着!”

    武士被赶出霍邑。

    李世民马上传令,“全军准备,在此迎战罗成。”

    有将领马上劝说,“吾等远道而来,本是为进入太原,以井陉等天险阻秦军于险关要塞之外,可如今罗成已经进入太原,甚至没有伤亡兵马,实力不减反增。而我军现在后方粮道被断,这附近百姓又惧我,无粮无险,仅一个小小的霍邑,只怕根本阻拦不了罗成,不如退守大城防守。”

    可李世民摇头。

    “不能退,一退就更难阻止罗成了。霍邑虽小,但城坚地险,扼守着雀鼠谷这条要道险路,我军虽不能马上反攻太原,可也不能让罗成乘势南下。”

    过了这霍邑,南面可就是沿着汾河的一马平川的平原盆地了,这里不守,南面更难守。

    “可是,罗成既然夺了太原,那他也可以攻上党下长平,绕道我们后面来,到时南北夹击,我们可就要被包在这了。”

    “不能退,我们必须跟他打!”李世民坚持。

    诸将校退下。

    李世民一人站在厅中,低头看着姑父和表兄的首级。

    “姑父,表兄,你们一路走好。”

    诸将都劝他撤兵,可李世民知道,他若是一撤,只怕就将再也止不住了。

    当年东西魏争夺天下,东魏高欢兵强马壮,占有最富庶的关东地区,而宇文泰只据关陇一隅,但最后西魏却抓到机会东渡黄河,巧计夺取河东的邵郡,进入了河东,从此本来为两魏互相依托的关河天险为西魏夺有,西魏占据了战略主动。

    此后西魏以河东郡稷山西南的玉壁城为基地,占据峨嵋原,迫使高欢两次主动来夺,结果两次大败,从此改变了双方的战略形势。

    李世民没打算马上放弃西河、绛郡退往河东郡,他要在这里拖住罗成,拖垮罗成。

    夜深。

    霍邑城一片安宁。

    突然,四处火起,到处喊杀之声。

    “秦军突袭!”

    “敌袭!”

    “秦军来了!”

    刚睡下不久的李世民披衣而起,连甲都不及披,提着剑出来,便看到霍邑城中居然四处火起,街上到处都是身着红袍的秦军。

    “他们是怎么进来的?”李世民怒吼连连。

    大秦开元二年三月十三。

    屈突通将军率精骑悄然出雀鼠谷夜袭霍邑,有守军打开城门引秦军入城,唐军大乱,李世民来不及披甲,拔剑战于长街,力尽被擒!

    其麾下五万唐军,大半溃散逃走,另有近半投降归附秦军。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231/ 第一时间欣赏隋唐大猛士最新章节! 作者:木子蓝色所写的《隋唐大猛士》为转载作品,隋唐大猛士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隋唐大猛士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隋唐大猛士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隋唐大猛士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隋唐大猛士介绍:
我表哥秦叔宝,我弟罗士信。
本是乡间一少年,终成隋唐大猛士——白虎罗成。
读者交流群:六五六一一八四八八隋唐大猛士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隋唐大猛士,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隋唐大猛士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