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隋唐大猛士TXT下载隋唐大猛士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隋唐大猛士全文阅读

作者:木子蓝色     隋唐大猛士txt下载     隋唐大猛士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989章 单皇后垂帘听政

    长江之中,一条江船缓缓驶过。

    舱中,江津驿站李驿丞有些不安的站在那里。

    “丽江王与刘洎真是如此说的?”

    “属下不敢期瞒,也不敢有半分隐藏。属下悄悄安排人窃听,一句没漏一字未改。”

    李郡丞对面,是一个络腮卷须的汉子。

    “想不到这个刘洎倒是挺有些本事,什么话都敢说,不过丽江王也是好灵敏,居然凭一道太子教就起了疑心,翻看往日报纸后,就能感觉出皇帝出了事,真是厉害。”

    “都督,丽江王今日一早便启程南下了,原本说打算在巴城中招募些百姓和工匠,采购商货等,也都没有做,急匆匆的就走了。”

    “李成,你表现的很好,不愧是我张仲坚亲自训练出来的学生,这次的事情,我会为你请功,不过此事你也要严守口风,不可再泄露给第二人知道。”

    “学生知道规矩。”李成见张仲坚主动提起师生关系,当下也便亲热起来。“老师,若是丽江王不肯奉教南下,那要怎办呢?”

    虬髯客张仲坚叹一声,“若是他不肯奉太子教南下,这事就会比较麻烦。”

    他南下赶来此处,其实是奉有都尉李君羡的密令。

    眼下关键之时,太子虽已抵长安摄政,但毕竟才几岁而已,因此还得依靠宰相们。此时的长安城中,太子罗嘉文摄政监国,而皇后单氏垂帘听政,国舅单雄信掌握了长安京畿大营。

    羽林军和侍卫亲军府都是担负保卫太子和皇帝之责。

    政事堂的诸相,太子皇后国舅羽林军亲军府翰林院,算是勉强形成了两股势力。不过两边并不是对抗,皇后借助兄弟曹国舅以及羽林军亲军府的力量,制衡政事堂,防止政事堂大权独揽。

    而政事堂也默认皇后他们的这些举动,诸相没有禁止皇后干政,以避嫌疑。

    只要皇帝一天不醒来,长安朝廷里的格局暂时便是这样。

    但两边也是互相有商有量,比如亲军府是效忠太子的,但也会接受政事堂的命令建议,这在以前皇帝在时,是不可能的,以前亲军府绝不会理睬政事堂的命令。

    现在宫里有个御前会议,便是这两方人马一起在太子御前商议重要事务,一起决断。

    他此来,就是奉御前会议的命令来的,李君羡也授权与他,如果罗存孝不肯南下就藩,那么就要先控制住他。

    若是他有任何一丁点的叛乱谋反苗头,就格杀勿论。

    虽然他很惊讶于这个命令,但既然是出自御前会议,说明政事堂宰相们和皇后国舅他们的态度是一致的,在不知道皇帝还能不能醒来的情况下,绝不允许存孝这样极有威望的宗室王在地方谋反叛乱。

    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这虽不是皇帝的风格,可眼下执政的却是御前会议,他们有一致的目标,就是不惜一切,要维护太子的权力。

    李驿丞表面是上一个驿站的驿丞,暗地里却是侍卫亲军府的一名密谍,存孝昨天和刘洎的谈话,都在他的悄悄监视之下,并且如实的汇报给了秘密到来的侍卫亲军府左都督张仲坚。

    李成犹豫了下,还是鼓起勇气问道,“老师,陛下病情可有好转,能恢复吗?”

    “李成,你知道规矩的,就凭你这句话,其实我就可以直接就地处死你。不过,你是我看重的学生,我也知道你并未有恶意,只是关心陛下身体,所以这次就不追究你的罪责了。”

    “学生该死。”

    张仲坚捋了捋自己的卷须。

    “我悄悄告诉你,我从长安南下的时候,陛下情况已经大为好转。皇帝已经睁开了眼睛,也开始进食,虽然还口不能言,手不能动,但孙神医说这些只是暂时的,陛下的恢复比预期的还要好,要不了多久,就能开口说话,不久后,甚至可以下床走路了。”

    李成激动的拍着胸膛,“真是天佑我大秦,天佑吾皇!”

    “好了,你知道就可以了,不要再外传,现在关于陛下的一切消息,都是绝对机密。让你安排人到丽江王队伍中,可安排妥当了?”

    “请老师放心,学生已经做了安排,丽江王的船上,有学生安排的船工,再往南,路上会有拉船的纤夫,也有学生安插的人。再往南,还会有更多的眼线暗桩安插进去,甚至已经往丽江国封地安排人手了。”

    “很好,做我们这行的,就得滴水不漏。”

    简单的安排一番后,张仲坚便又将离开。

    下一站,他将前往江陵城,潜入萧梁国中,如今局势下,难免江南三藩不会因此蠢蠢欲动,因此侍卫亲军府派出了五位都督中的三位,分别潜入三藩,深入一线,亲自指挥情报工作。

    必要之时,他们还将唤醒各个棋子,在江南掀起一场大动乱,把水彻底搅浑来。

    李成下船上岸后,张仲坚在船上写了一封密信,然后让人传递回去。

    船只继续顺水而下,将一路驶出三峡,直入荆江。

    大非岭。

    拓跋豹带着族人缓缓的接近岭下战死者的尸首。

    “举盾!”

    山上毫无动静,但拓跋豹不敢大意。

    各式木盾皮盾藤盾举起。

    山上依然毫无动静。

    后方山坡上。

    噶尔芒夏松囊目光紧紧盯着山上,他虽只是一名东岱东本,但一心想当玛本的他,却不会放过此次的机会,因此他早早就在赞普前请令求战。所以此次进攻大非川的十万吐蕃羌军中,是下辖三路。

    噶尔就是以东本之职,充当左路一万吐蕃军的主将,并有两万羌人归他统领。他知道许多人对他不服,说他只不过是凭着祖上的贵族地位,凭着和王室同宗,才拿到了这次统兵机会,以千户东本之职却统万人。

    不过噶尔早就有了一套攻夺大非岭的计划,不过在正式实施之前,他还需要再试探试探山上秦军的虚实。

    “吹响号角,擂起战鼓,让我们为党项拓跋部的勇士们助威!”噶尔冷冷一笑。

第990章 神机霹雳万国惊

    嗣业抬起头,仰望天空。

    “起风了。”

    郭孝恪笑着道,“云从龙,风从虎,龙吟祥云出,虎啸谷风生,飞龙在天,虎啸山风啊,大吉。”

    嗣业微微一笑,“我倒不知道,你居然也会这一套。”

    “准备好了吗?”

    “万事俱备,就欠东风,如今风起,自然万事大吉。”

    神机团都指挥使单膝跪地,抱拳高声,“请大总管令下。”

    “那就开始吧。”

    嗣业语气淡然。

    平平淡淡几个字,却立即就化为一阵飓风。

    百余架‘神机校尉’投石炮几乎是同时发作,一名名神机主炮手们高高举起手里的炮锤,狠狠对着棘轮上的扳机砸落。

    棘轮弹开,被高高吊起卡住的配重箱瞬间下沉,带动着炮杆另一端的投篮猛的翘上天。

    投篮里的神机炮弹几乎是呼啸而起,直接就飞向了岭下的党项羌人。

    石弹划过天际,发出一道道税利的尖叫之声。

    虽然只是‘神机校尉’,可一次性上百架投射,也是非常声势惊人的,更何况,嗣业早就安排了三轮,第一批百架刚投出,第二波百架又跟上,然后第三波百架又已经就位。

    等第三波投完,第一波的百架已经在发射完后又一次装填完毕,重新装填石弹,扳动棘轮再次将配重箱吊起空中。

    足有孩童脑袋大的石弹划过一条条优美的弧线,犹如天降雹子。

    岭下的羌人虽然早早就举起了盾牌,预防山上的弓弩。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这次他们并没有遭受岭下那些无头同族们一样的弓箭齐发的命运,来的不是弓弩,而是投石车的石弹。

    没有弓箭那般密集,但杀伤力远超。

    一枚石弹落下,一面木制的盾牌直接就被砸出一个洞,然后里面那个羌人战士还没反应过来,脑袋上就一个血洞,直接倒地不起。

    一个拓跋羌虽然举着一面蒙了牛皮的盾牌,可被一个石弹击中,也是盾牌散架,被冲击的摔倒在地。

    顷刻之意。

    岭上三百架神机校尉,几乎是不间歇的抛出了成百上千的石弹。

    神机炮命中不高,但他们不讲究精度,只要锁定大致的范围即可,反正山下是成片的党项羌人。

    一轮又一轮的石弹似无穷无尽的抛洒下去。

    岭下的党项拓跋部的羌人几乎是绝望了,他们感觉天都是黑暗的,似乎遭遇着神罚天遣。

    那些比拳头大的多的石弹,挨到就伤,碰到就亡。

    一个接一个的羌人倒下。

    “盾牌,靠拢,盾阵!”

    有人在高呼,凶悍的羌人这时恐惧万分的相互靠拢,试图在头顶举起一面盾顶。

    “后退,后退。”

    拓跋部的首领拓跋豹让亲卫吹响了撤退的牛角号,他的心在滴血。

    不知道什么时候,石弹雨终于停歇了。

    山岭上又恢复了安静。

    但是岭下,旧尸未收回,又增添了一地的新尸,还有许多断手断脚,脑袋开裂却一时还没死的伤兵,在那惨叫呼号。

    那惨烈,犹如地狱一般。

    许多拓跋羌人瑟瑟发抖,直接跪地大哭。

    昨夜的偷袭失利,全军阵亡,他们还在远处黑暗里看不太真切,没多大直观的感受。可是此时,刚刚从鬼门关走了一趟后,这些人几乎崩溃。

    他们根本没有想到过,战争还有这样打的。

    连他娘的秦人的样子都没有看到,结果还隔着百多步,就被乱石弹雨打的溃不成军,他们甚至连反击一下都做不动。

    他们的弓箭,最多也就是六七十步远,可他们最终也只冲到百步就崩溃逃窜了。

    “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投石车?”

    远处,噶尔的面色也越来越难看。

    他还在按正常的皮索投石车来推算,刚才那阵势,起码得有五六百架投石车甚至更多了吧,而能投出这么大的石弹,怎么也得是几十人拉索的投石车,这么算下来,刚才秦军这雷霆反击,动用了上万人拉索?

    “这不可能。”

    噶尔身为一个有理想有野心也有本领的吐蕃少壮军事贵族,根本不能相信山上的罗嗣业刚才能拿出千架投石车,那块地形,更不可能放的下这么多人。

    “或许,秦军手里有一种新式的霹雳战车!”一名吐蕃将军道。

    这些高原上的蛮子,并不知道其实早在秦军此前的平定北方之战中,就已经动用了先进的配重式投石车,更不知道秦军早就已经成熟运用一百五十斤神机大炮了。

    “要不先收兵?”

    噶尔却阴沉着脸,死死盯着寂静的山上。

    秦军突其不意的打了这么漂亮的一记反击,却一点欢呼声也没有,这太反常了。

    “不,调南国的兵,从正南进攻,我就不相信,他秦军能守的滴水不漏。”

    噶尔需要试探出秦军的真实战力,刚才这一轮虽然给了他当头棒喝,但还没有达到他的目的。

    被吐蕃称为南国的多弥国阵前,大将听到了噶尔传下的命令,脸色也很不好看。

    “秦人掌握了一种非常厉害的新式投石车,我们没有摸清虚实之前,不能这样进攻。”

    可吐蕃传令兵却很不屑的道,“这是噶尔东本的命令,立即执行。”

    等他走了,多弥大将对着他吐了口口水。

    “将军,噶尔分明是要拿我们来试探秦军的新式霹雳炮,这不是要让我们去做炮灰吗?”一名多弥贵族很形像的描述了噶尔要他们做的事情。

    炮灰。

    多弥大将不想上,但远处已经传来进攻的号角。

    “哎,准备出击。”

    无奈之下,他只能硬着头皮调兵,但却也不想真当炮灰,于是暗里吩咐,拉开阵形,尽量分散,然后缓慢推进,多带盾牌,一旦发现不对,立即后撤。

    多弥兵终于在吐蕃号角的催促之下,稀稀拉拉的出阵。

    三千多弥兵,却拉的无比分散,缓缓的举着盾牌一步一蹭的前进着。

    五百步,没动静。

    三百步,大非岭南面营栅后依然没动静。

    二百步。

    噶尔脸上终于露出了微笑。

    “看来,秦人不过是把所有的投石车和兵力都集中到了东面,哈哈。传我命令,主攻南面,让多弥把一万人全都压上去!”

第991章 何须马革裹尸还

    党项拓跋羌在大非岭东南吃尽苦头,惊惶恐惧。

    但噶尔却根本没在意,一群党项羌的死活关他何事,本来这些西羌就还没有真正的归附于他们,因此他们死多点,其实对吐蕃北扩还有好处。

    眼见多弥国的兵马都靠近到南山营栅下百步,都还没遇到半点反击。

    噶尔认为秦军失策了。

    山上。

    最易登山的南面,秦军一连在山坡上设立了九道营栅,每道营栅后都布置了不少兵马。

    多弥羌兵渐渐接近,只是山上的令旗迟迟没有变动,于是营栅后的士兵们,虽握紧了长矛,拔出了长弓,却迟迟没有动作。

    令行禁止。

    无令而行,军法当斩。

    甚至敌人都已经接近百步,可弓弩手们,却连弦都还只刚刚上好,但却不得拉弦。每个弓弩手都带着三壶箭,足有百支,另每人配有五条弓弦。

    不过弓弦在如今这样的季节,保养不易,极易损坏,因此上面要求,非临战不得上弦,敌入射程之后才得张弦。

    驻守第一道营栅的团都指挥使,不时的扭头回看山上。

    那里数面战旗高高树立,红旗飘飘却一直没有变化。

    一名义儿侍从有些忍不住的问道,“都将,羌人已经进入射程了。”

    脸上有条刀疤的都指挥使哈哈一笑,一只大手在十多岁的义儿侍从身上拍了几下,“怎么,怕了?”

    “不怕。”义儿虽很激动,激动的身子都在发抖,但确实不怕。“我就是想早点开打,多杀几个羌贼,将来也争取入羽林宫,成为天子门生。”

    “好小子,有志气,不过别急,打仗嘛,得听指挥,我们这些前线的将士,要做的就是听令而行,做战时勇猛拼杀就够了。”

    山上。

    嗣业就在大旗之下,居高临下俯瞰着敌军接近。

    “放前面这批羌人散兵过来,别打草惊蛇了。”

    今天,神机炮第一次在敌军面前发威,虽说一炮打响,不过杀伤有限。刚才那一轮看似吊炸天,但也不过杀伤数百而已。

    不过确实把敌军震的不轻,尤其是党项拓跋部的,估计已经有了心理阴影了。

    既然吐蕃人还要打,那今天就要给他们点狠的,让他们长点记性。

    “若是放多弥兵过来,估计一会一道营栅会有伤亡。”一名参谋道。

    “打仗岂会没伤亡?我辈皆为大秦将士,一战功成万骨枯,为了胜利,就得有牺牲。”

    “是否增援一下一道营栅?”

    “这还只是第一场战斗,刚开始就增援,那以后这仗还怎么打?告诉一道营的张彪,援兵没有,他必须给我守住了。守住了打好了,以后我喊他大彪,打不好,以后他就叫小彪、软蛋彪!”

    “是!”

    以几万人马守大非岭,援军也不知道何时能有,面临着三十万敌军围困,嗣业必须从开始就做好最坏准备,留足余力。

    山下,三千多弥散兵已经接近到六十步处,而后面,还有七千多弥兵已经开始上马,准备骑马冲到山下。

    张彪听完嗣业传令兵的话,有些无奈的苦笑。

    他这第一道营栅的守军,虽只守山南一面,可也总共两千人,就一个团。

    “你回去转告大帅,就说我大彪自齐郡开始就随大王征战,当年也是陌刀队里拼死杀出来的,不论什么时候都不曾怂过软过,我大彪永远都是大彪,就算到死,也一定是卵硬朝天。”

    传令兵走后,大彪拿出了自己的陌刀。

    从一个陌刀手,到如今的团都指挥使,这一路,那都是他一刀一刀砍杀出来的。

    他每升一级,陌刀之下都躺着许多敌军的尸体。

    “放近了再射,到三十步时放箭,不要抛射,就给老子瞄准了一个个的射,三个一组,都拿出些本事来。打赢了,人人有赏,若是打孬了,给老子丢人,以后就给老子滚出我的团。”

    一般临阵对敌,最近也只放敌至六十步,弓箭手就会开弓。而弩手,甚至更远就会发弩。

    三十步,这个距离对于弓箭手来说,虽能提高精度,但自己也会很危险。

    不过现在张大彪却要求三十步再放箭,一来依仗自己有营栅可防御,二来也是因为在前面的敌人太过分散,过远放箭效果并不好。

    既浪费力气又浪费箭支,不如近了再放。

    至于配属于第一道营栅的神机炮,虽有百门之多,但他却下令得等到后面的敌军大队上来了,再听他命令投射。

    多弥羌兵已经临近营栅不过五六十步。

    他们开始张弓搭箭,边走边射。

    好在秦军居高临下,占据高处,又有营栅可避,多数箭支都只是稀疏的飞过来,然后落下。

    有些运气不好的秦军中箭,闷哼一声,咬牙坚持。

    后面有随军的检校病儿官指挥着担架队过来,负责战场救治。

    秦军是一支有比较系统的军医体系的军队,隋朝时,朝廷规定出军作战,每五百人由太常寺派医官一名,五千人军队派医官两名,自此以上,每增加五千人,增一医官。

    并且于军中设立病儿营,派医师充当检校病儿官,负责治疗照顾伤兵。

    这些从太常寺派来的医官,其实多是由朝廷的医生培养学校太医署调来的,虽有派医官,不过数量太少。五百人的军队打仗时,只派一个,满五千人,总共也才两个,如果有一万人军队,也才三个军医。

    罗成当年征战辽东时,就十分重视军医,战争士兵伤亡的九成并不是直接在战场上被敌所杀,反而多是战后伤病而亡,尤其是伤口感染,极为严重,伤亡极高。

    因此,早在他征辽时,就于自己军中设立了专门的野战医院,储备了不少的药物,并且建有一支专门的战场救护营,有担架队等。

    现在嗣业的军中,也一样有不少军医。

    这些军医并不是太常寺派来的,而是由兵部设立的军医院中派来,兵部的军医院是一所专门培养军医的军方机构,聘请各地名医,也有请太医署医生兼职教授,然后招募医学生。

    与太医院不同的是,军医院招募的学生一入院,就正式成为朝廷的军人,他们既要学习医术,也要接受军训。

    学满四年后便分配往三衙军中担任军医。

    三衙诸军都有医院,打仗之时,又组建行军野战医院,调派军医,同时也会以士兵和民夫组成救护队、担架队等。

    一年年轻的军医院实习生弯着腰跑过来,为一名中箭的伤兵迅速的检查一番,然后在他胳膊上缠上一条绿色布条。

    绿色,代表着小伤。

    此外还有蓝色,表示无大碍,黄色,轻伤,红色,重伤,紫色,急救。

    不同的布条,有不同的救助。

    绑好绿布条,那名实习生自己就取了纱布等为这名士兵拔箭包扎好。绿色,不需要担架送到后面去,更不需要劳动正式的军医出手,实力医生就可以搞定,甚至在忙碌的时候,由医护士或担架队都能帮忙包扎。

    “小心点。”说完,那名年轻的医护士便背着药箱,继教往下一个伤兵去了。

    伤兵伤了胳膊,这对于一个弓箭手来说,虽伤无大碍,却影响战斗力。

    队长过来瞧了瞧,“中彩了?运气还算可以,好了,换上长矛,到后面充当预备队。”

    年轻的伤兵点头,留下箭支,转身退后。

    “队长,敌至三十步内!”

    “队长,都将有令,弓弩手放箭!”

    队长听闻,便靠近栅栏,高呼一声,“射他娘的!射!”

第992章 风劲弓鸣猎羌戎

    秦军延续了隋军府兵的强弓劲弩,弓箭装备率达到百分之一百二。不论兵种,人人皆备弓箭。

    甚至还有专门的弓弩兵。

    此外,还拥有大量重弩和炮车。

    大秦三衙士兵,每军皆装备有七种弩。

    分别为擘张弩、角弓弩、木单弩、大木单弩、竹竿弩、大竹竿弩、伏远弩。

    擘张弩为步兵单兵之弩,角弓弩为骑兵单兵之弩。

    木单弩、竹竿弩、伏远弩皆为重弩,需要两至数人不等操作发射,木单弩使用绞车上弦,属于床弩一种。

    角弓弩射程二百步,劈张弩能达三百步,伏远弩更能达七百步。

    当然,这只是射程,而不是有效杀伤射程。

    但步兵们的擘张弩依然能有百步的有效杀伤射程,只不过在实际作战中,精度有所不佳。

    秦军的弩手队,相当于火力小组,五十人一队,每人一具擘张弩,并且每队还配有大弩,此外,所有的弩手也同时还配有横刀盾棒等近战搏杀武器。

    弩手队一般情况下,百步距离开始射击,若敌近二十步,则开始近战肉搏。

    但现在都将张大彪,却把敌人放到栅前三十步才让进攻,对于弓兵弩手们来说,这浪费了他们宝贵的射程。

    但换来的却是能够精准射击。

    “放!”

    一个个弓手队长、弩手队长们齐声喝令。

    于是这些专业的弓弩手们,发射连连。

    弓弩齐发。

    秦军的弓和弩向来就远超边疆蛮夷之地的这些蛮夷们,不论是弓还是箭,都是远超他们的。

    甚至秦军箭手们的箭,有七种之多,各有擅长。有利于远射的长剁箭,也有利于破重甲的破甲锥等。

    每一个箭手虽说不是百步穿杨,但经过无数实战,他们的箭术以及心理都是极强的,哪怕三十步外,蛮子们高举着长刀,怒吼着冲来。

    他们依然很冷静的瞄准,放箭。

    一箭出,立即又搭起一箭。

    没有人慌乱的乱射。

    而在他们身后,还有许多刀盾手、长枪手、大盾手们,这些人虽非弓弩手,但也一样配着弓箭,未接敌近战前,一样全都弯弓放箭。

    他们的箭术虽远不如弓手们,但射出的一支支箭,依然对冲到近前的敌人造成大量杀伤。

    从射击的红旗摇动起,瞬息之间,营栅前一团人马,便放出了上万支箭。

    刚开始多弥羌人畏惧秦军霹雳炮,小心翼翼的分布为散兵线缓缓前进,可等到了百步内还没见到霹雳炮攻击,于是一下子轻敌了。

    狂叫着往前冲。

    营栅前,秦军早早就挖了许多坑,甚至架了不少拒马,使得这个坡面上,并不易冲锋。

    冲过来的羌兵,不可避免的由散兵慢慢的聚拢起来。

    那些陷坑、拒马也限制了他们的速度,使得他们冲不起来,又挤在一起。

    这对于秦军来说,这些人成了最好的靶子。

    一支支利箭,射入这些跑不起来的栅前羌兵身体。

    几乎是片刻之间。

    第一道营栅前的一团人马,便给多弥羌兵造成了无数的伤亡。

    “都将,傻羌全挤在寨前了,是否让我们神机营发炮?”

    神机营的指挥使大声请令,看到那些阻滞难前,挤做一堆,密密麻麻的羌兵,这位指挥使心痒难耐,这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做梦都能笑醒的场面。

    “不急,别把他们吓跑了。”

    张大彪却没有同意神机营发炮。

    反正羌人现在被弓弩大量杀伤,还冲不进营寨,怕什么。

    秦军的弓弩犀利的超出多弥人的想象,这些人惨叫哀号。

    虽然也不断张弓向前栅里放箭,可他们是仰攻,兼之秦军有栅栏防御,因此他们的进攻显得很无力。

    噶尔目光死死的盯着这边的进攻,看到多弥人这般无用,一遇反击,便冲不动,十分恼怒。

    “这些南国的懦夫,吹角,让他们冲。”

    “东本,当心秦人的霹雳炮!”一人提醒。

    可噶尔不为所动,能攻进去最好,就算攻不进去,也一定要试探出秦军营栅里的虚实。

    牛角号阵阵。

    多弥军将军愤怒不已,这样的情况下,还让他们冲,这些吐蕃人真险恶。

    多弥军继续进攻,冒着无数箭雨,越来越多的多弥军冲到了栅前,他们开始不断放箭,有些勇悍的多弥兵开始翻越栅栏。

    秦军长矛手开始还击。

    弓弩手退后,继续放箭。

    一万多人马,隔着一道栅栏,在大非岭的南坡之上激战,无数人马倒地。

    “都将,让我们神机营上吧!”

    “再等等!”

    病儿营的医官、医护士、担架队都忙碌起来,大量手臂上绑着紫布条、红布条的重伤兵被抬到后面的野战帐篷里来抢救。

    而许多手臂上绑着黄条绿条蓝条的伤兵,却依然还在阵前激战不退。

    “都将,又有羌兵过来了,好像是白兰羌。”

    张大彪看着远处,白兰羌正在列阵整队,准备出击增援。

    他又瞧了瞧自己的部下,营栅内外,都在激战,许多多弥羌兵已经越过了栅栏杀进来了,好在秦军士气依然旺盛。

    “好吧,让神机炮躁动起来。”

    神机营指挥使兴奋的往回跑,一到阵地,就高喊着动手。

    神机营的一百架神机校尉,还有弩营的上百架重弩,也终于发威。

    弩炮齐发,天空都为之撕裂,啸声震天。

    顷刻过后,营栅前,直接就被清出了一长条空白地带,好像被犁过一样。

    “干的好!”

    张大彪重重的挥着拳头。

    “羌人肯定要退了。”一名参谋道。

    果然,后方终于响起了鸣金之声。

    被秦军揍的失魂落魄的多弥国羌兵终于仓惶后撤,而山下刚列阵还没出击的白兰国羌兵,则心中暗暗感叹,幸好还没来的及出击,否则刚才那猛烈的弓弩齐发,就要落在自己的头上了。

    羌兵纷纷撤退,如潮水般落下。

    只留下营栅前无数的尸体,还有一些来不及逃走的伤兵。

    浑身血汗的秦军纷纷欢呼起来。

    张大彪擦了把额头上的汗水,“想不到这些羌兵居然如此的废物,老子还刚刚热完身,还没真正发威呢,结果就撤了。”

    一名参谋苦笑,“都将也别高兴太早,这些羌兵不过是吐蕃的仆从,真正的敌手吐蕃人还没出动呢。”

    “傻羌都是废物,丑藩也不足为惧,来多少我就杀多少。”

    话未落,传令兵带来主帅嗣业的军令,“大帅让张都将率部上山休整,第一道营栅交给其它兄弟接防。”

    “换什么防啊,我们又没什么伤亡,还能战。”

    “大帅说张都将你这一仗打的不错,以后他都喊你大彪。不过大帅也说,今后仗还有的打呢,因此大家都要做好长期准备。你们今天辛苦了,先撤下去休整,过些天再回来接防就是。”

    张彪听说嗣业承认他是大彪了,有些欣喜得意,“嗯,既然大帅这么说,好我们就暂时勉为其难的下去休整休整,把这机会让给其它团兄弟们。”

第993章 今日帝王亲出狩

    长安。

    太极宫、甘露殿。

    一众宰相围在皇帝的榻前,一边是单皇后与皇太子嘉文。

    皇帝靠在榻上,在他突发中风一个多月以来,第一次张口说出了一句完整的话。

    “嗣业现在哪?吐谷浑战况如何?”

    皇帝的声音有些沙哑,吐字也有些含糊不清,但众人还是听明白了意思。看到皇帝终于恢复了清明,大家无不高兴。

    皇后更是激动的泪流满面,这段日子她都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整个人都销瘦了一大圈。

    “陛下,西线战事一切皆好,陛下勿要挂念,让安心休养就好。”侯莫陈道。

    罗成开口,“把我扶起来一点。”

    背后又塞了一个靠垫,这个姿势让罗成稍舒服了一些。

    他中风后昏迷了七天,然后醒来,但此后也是处于口不能言体不能动的状态,好不容易熬了一个月,由孙思邈全力医治,总算是康复不错。

    如今虽然还是不能下床走动,可好歹手脚都已经恢复了些知觉,手臂可以稍稍举起,脚也能抬起来一点,自己勉强能翻个身。

    最难得的是,他已经慢慢能说话了,从一开始说的含糊不清,没人能听懂,到现在,大家都能听懂大半,再带半猜,便也可以交流。

    这些日子,对于罗成来说,也是万分煎熬的,他也完全想不到,自己好好的,居然会突然脑溢血中风。

    这场中风对他的打击很大,一度让他心灰意冷,好在孙思邈的医术很高明,让他居然这么短的时间内已经康复的这么好。

    现在皇帝也终于振作起来,一个月不闻宫外之事,现在皇帝迫切的想知道外面情势如何了。

    “朕是天子,朕要知道这个天下如何了,朕病了,但这个朝廷这个天下不能病。”

    一口气话出一长串话,让皇帝也有些累。

    “陛下,你就安心休养,外朝之事,就交由诸位宰相们便好。”

    罗成醒来后,魏征等宰相跟皇帝交了个底,简单的说了下他病后朝廷的局势,比如政事堂第一时间接了皇太子来长安监国摄政,再比如国舅现在掌握长安外的京畿行营,而皇后单氏也垂帘听政。

    政事堂有诸位宰相辅佐太子,朝中一切安好。

    但当罗成问及吐谷浑战事时,魏征只说战争在控制之中,马上就将结束,却不肯深谈。

    罗成马上就感觉到只怕形势未必如他们说的那么好,否则要是情况好,他们肯定会告诉自己。

    恢复了说话,但还不了床。

    如今的天子罗成,已经无法出太极宫甘露殿半步,自己所能接近到的人,也就只有殿中省的那几个宫人内侍,朝臣们也只能见到宰相而已。

    这对于罗成来说,无疑好像是被隔绝了起来。

    “召李君羡来,朕要问他。”

    魏征为难的道,“陛下,你现在身体还刚恢复了一点点,孙药王也说你现在不能操劳,更不能情绪激动,必须得静卧休养,受不得半点打扰。”

    “陛下,宫内有皇后娘娘主持,朝廷有政事堂宰相们主持,京畿安全有曹国公单国舅主持,至于吐谷浑的战事,也有枢密院和兵部负责,陛下无须担心,我等都是陛下的老臣,其忠心和能力,陛下都应当相信的。”

    罗成缓缓道,“朕岂会不相信你们,只是朕实在不想做一个睁眼的瞎子,不想一切都被蒙在鼓里,对外一无所知,朕又如何能安静的下心来休养康复呢,只会心里难安,情绪难平。”

    当天,皇帝先后单独召见李君羡、张须陀、杜淹、文彦博、魏征等人。

    第二天,皇帝颁下诏令。

    御史大夫不再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不入政事堂,翰林院学士承旨不再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不入政事堂。枢密使不再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不入政事堂。

    皇帝下旨在翰林学士院设立九位殿阁大学士,分别对应三省六部。

    政事堂九位宰相,分别为三省的左右仆射、两位中书侍郎、两位门下侍郎以及吏部尚书、兵部尚书、民部尚书。政事堂握有票拟之权。

    但翰林院有代朱批之权,并且皇帝还暂时给了翰林院议政之权。

    实际上是把决策权交给了政事堂,把行政权交给了三省六部,把议政权交给了翰林院,而御史台负有监察百官弹劾宰相的权力,因此这次御史大夫退出了政事堂,翰林院的学士承旨也是因为要分担议政权,代掌朱批也退出政事堂。

    而枢密使退出政事堂,则意味着宰相们失去了军令权。

    政事堂、翰林院、三省六部,分掌决策、行政、议事之权,其实就是隋初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的行政、决策、审议三权分立。

    只不过制度填填补补,于是三省虽然还有,但三省六部现在都不复过去职权。

    这种现象,其实是历朝历代政治制度变化的常见现象,都是不断打补丁,补到最后便与最初完全不同。

    明面上皇太子摄政监国,拥有最终决策权,而皇后也依然垂帘听政,辅佐太子,但实际上病中的皇帝,依然不肯轻易的交出权力。

    哪怕政事堂的一众宰相都是他信任之人,可他也不想把所有权力都交到政事堂手里。

    翰林院学士承旨和御史台御史大夫、枢密使三位宰相退出政事堂,其实就是直接削夺限制政事堂宰相们的权力。

    “诏授长孙无忌为京兆尹。”

    “诏授单雄信为太子左卫府中郎将。”

    皇帝在见过张须陀后,又召见了自大非岭突围而出来到长安的王玄策。

    “王玄策,你愿意再冒险回到大非岭吗?”

    “陛下,臣愿意。”

    “好,朕现在授你为七品陪戎校,派一队千牛卫随你返回大非川。见到嗣业,告诉他,朝廷并没有遗忘掉他和大非岭上的兄弟,如今突厥吐蕃吐谷浑诸藩进犯,朝廷已经调集数十万大军,准备一举将其歼灭,让他们再坚守一下。”

    “告诉嗣业和大非岭上的将士们,朝廷为表彰他们的功绩,特颁赏赐,士兵晋军衔一等,勋加一级,赏钱十千,军官阶升一级,录勋二转,赏钱二十千。所有阵亡战死伤残者,抚恤赏赐加倍!”

    王玄策看着皇帝的病体,既为皇帝担忧,又为自己的晋升而高兴。

    陪戎校是不久前改爵后新调整的散官体系中武散官的一级,原来的二十九级文武散官,上次改为了各三十级。

    武散阶为八尉八校八将军四大将军两上将军,文散阶为八郎八大夫八散骑常侍四光禄大夫两开府。

    武散阶最高的两个上将军,分别是正一品天策上将军,从一品柱国上将军。四大将军,则是骠骑大将军、辅国大将军、镇军大将军和冠军大将军。

    八将军是从忠武将军到游击将军,正四上到从五下。

    而八校是正六上到从七下,八尉则是正八上到从九下。

    文散官三十阶,最高的两开府,是开府仪同三司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原本是宰相衔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被改成了从一品文散官。

    而政事堂的九位宰相,皆加同平章事以为宰相。

    “朕希望不久后,能再在长安看到凯旋的你和嗣业等西征将士们!”皇帝说完,向他招手,在他肩膀上拍了几下,“一定要回来。”

    王玄策激动的眼泪都下来了。

    “臣定当不负使命,就算是飞也要飞上大非岭,功成之后,便是爬,也要爬回长安城!”

第994章 西出阳关灭伊吾

    两位羽林郎左右搀扶着皇帝。

    罗成努力的迈开腿,但却依然感觉双腿软绵无力,若不是有两位年轻的羽林郎扶着,肯定直接就委顿在地。

    不过皇帝咬着牙还在坚持,一下子就满头大汗。

    “陛下,要不先休息一下吧?”

    罗成笑笑,“要想早日恢复,这个过程是少不得的。如今我之身体,就如婴儿初生,一切都还得重新开始适应和学习,我得学着走路学着拿东西,这个过程会比婴儿还难,因为婴儿以前什么都不会,而我却是要重新学习。”

    努力的抬起腿,再努力的迈出去,身体重心不稳,摇摆。

    羽林郎扶着皇帝把上半身也前移一点,然后皇帝再迈出另一条腿。

    这样艰难的努力了半天,也不过走了不到百步。

    “陛下,今日可先休息了,康复得循序渐急,急不得的。”孙思邈走过来劝道,他很佩服皇帝的毅力与决心。皇帝不肯静卧在床,早早就提出了自己的康复计划,皇帝甚至自己提出打制造许多康复的器具,有锻炼腿脚的,有锻炼手指的,诸多种种器具,让孙思邈听说后,也极为惊叹,这些确实是很有针对性的好东西。

    “好吧,今天就先不练腿了,我再练练手。”

    羽林郎把皇帝挽扶着坐到轮椅上。

    推着皇帝来到一张桌案前,这张桌案上摆着的不是奏章折子,而是许多块形状不同的积木。

    皇帝抬起无力的双手,很费力的拿起打散乱的积木,开始重新搭建恢复。

    这一过程虽比走路要轻松的多,但很多时候手并不听话,大脑指挥不了手,无法心随手动,这结果会让皇帝十分的挫败,甚至烦躁。

    “陛下,慢慢来,你恢复的已经很好了。”

    罗成看着搭了半天,也才搭对几块的积木,无奈的苦笑。

    “好吧,今天就先到这,请孙神医为我针炙。”

    羽林郎推着皇帝来到浴房,先由宫女为皇帝拭擦刚出的汗水,重换了一套衣服,然后推到针炙房。

    孙思邈已经点好了艾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艾草味和其它中药的混合味道。

    施针的过程并不轻松。

    最初的那些天施针罗成是感受不到疼痛的,但现在这段时间,施针却已经越来越痛,老神医解释,这是因为施针的经络不同了。

    “陛下,今天施针会更疼痛一些,请陛下稍忍。”

    “放心吧,朕这点疼痛还是能忍受的了的。”

    要做足足一个时辰的施针。

    满身插遍银针。

    有些穴位上针插下去,那种痛楚无法言表,甚至能痛出眼泪来,但从始至终,皇帝哼都没有哼一声。

    为了能够转移一下痛楚,皇帝每当施针的时候,就会召翰林院的学士们轮流过来奏报。

    今天前来的翰林学士是东阁大学士亮。

    亮原是南陈之官,初为尚书殿中侍郎,后陈灭入隋,为东宫学士,大业末年外放陇右为官,后被陇右薛举征为西秦宰相,不过亮却在秦唐交战之时,背秦投唐,入唐后为吏部侍郎。待到嗣业灭唐,亮又归附大秦,为弘文馆学士。

    皇帝这次授翰林学士院九大殿阁学士,为三殿六阁。

    东阁大学士排名六阁倒数第二,仅在西阁大学士之前,但如今翰林院的九位大学士被称为内相,可与政事堂宰相们分权。

    政事堂九相轮流主持政事堂会议,轮执政事笔,而翰林院则九位大学士轮流主持翰林院会议,轮流代执朱笔御批。

    “枢密院奏,程咬金与裴行俨、薛万彻、牛进达于敦煌击败西突厥前锋,斩杀西突厥三千人,擒射匮可汗之叔父莫贺咄,俘万人。程咬金趁势派兵西进伊吾,大将薛万彻率领两万余军为前锋,越过沙漠,倍道急进,昼夜兼行。”

    “其军顶着风沙,跨越沙漠,突然出现在伊吾城下,伊吾国王与西突厥派驻的吐屯皆不及防,被薛万彻将军大败,生擒伊吾国王,并斩杀西突厥所派伊吾之吐屯,夺下新伊吾与伊吾城。”

    这条消息让皇帝不由的精神一振。

    伊吾原是西域诸国之一,其地在玉门关外西北,隔着茫茫大漠,但伊吾却是出玉门关的丝绸北路必经之地。

    当年伊吾不尊大隋,杨广便派大将军薛世雄出兵征讨,灭伊吾国而设伊吾郡,并在伊吾王城东南筑一座新伊吾城,屯驻隋军。

    只是此后隋乱,伊吾再次复国,当年的驻军也都撤离。

    西突厥可汗射匮赐封伊吾王为颉利发,而其它西域诸国王一样,然后派出自己的官员,率兵进驻伊吾,授为吐屯。

    因此此时的伊吾国,表面上依然还是伊吾国王统治,但他也与其它西域国王一样都接受西突厥赐封的颉利发称号,同时还得接受西突厥派来的吐屯,和其带来的军队驻扎。

    西域诸小国,已经并不是真正独立的王国了,不过是西突厥之附属。

    但是现在,程咬金于墩煌击败西突厥军前锋,然后派薛万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反击,越过沙漠,突袭伊吾,一举攻下。

    伊吾的西突厥军根本料不到,秦军能够这么快的就杀过来,他们连一点准备都没,结果就被薛万彻攻灭了。

    当年薛万彻的父亲薛世雄孤军越过沙漠,在突厥人爽约未至的情况下,照样孤军攻灭伊吾国。如今,薛万彻再破伊吾,不弱乃父。

    “陛下,还有一个好消息,程咬金在敦煌大败西突厥前锋同时,牛进达率一军从张掖酒泉出发,沿弱水北上,奔驰八百里,于居延海大败进至此地的西突厥军万余,并夺取此处绿洲,攻占同城。”

    “打的好!”

    皇帝忍不住高声赞叹。

    孙思邈忙道,“陛下请勿激动。”

    “好好好,朕不激动,不激动,不过程咬金、薛万彻、牛进达、裴行俨几员大将军,确实打出了我大秦的威风。北路军,连战连捷,河西方面稳固了,不但如此,还灭了伊吾,重新恢复了隋时设立的伊吾郡,此乃大功一件。”

    “其它两路呢,可有好消息,大非川的嗣业,有消息了吗?”

    皇帝忍不住询问。

    “秦琼将军依然驻守于伏俟城,而来整将军率一军南下,已经越过青海湖南山,抵达黄河西岸树敦城,尉迟恭将军率一军,在树敦城西面百里进驻曼头城。”

    尉迟恭和来整的这两军,进驻的位置很有讲究,正好一左一右的扼住了大非川通往青海湖的道路。

    中路的秦琼军团,还没有与敌军正式交手,但皇帝还是一下子感觉到了秦琼的意图,他没有着急,很稳健的在部署军队,依然是试图诱突厥与吐蕃、吐谷浑军北上到海拔更低的青海湖一带来决战,并且他抢占了城池,占据险要,明显是要打一场防御守击战。

第995章 长孙策反东西面

    “臣阿史那大奈拜见吾皇!”

    甘露殿门外,阿史那大奈高声报名。

    “宣阿史那大奈觐见!”

    在中原已经呆了十年之久的西突厥特勤阿史那大奈,在殿外脱去长靴,拍了拍身上并没有的灰尘,然后很恭敬的踏入了大殿。

    入殿之后,他低着头弯着腰,并不敢抬头乱看。

    急快来到殿中央,阿史那大奈跪拜皇帝。

    “臣阿史那大奈拜见吾皇,万岁!”

    一道略带着些中气不足的声音在殿上响起,“平身,赐坐。”

    “抬起头来。”

    阿史那大奈这才敢抬起头,他看到的是传闻中的战神天子罗成,此时一脸苍白的坐在龙椅之上。

    不过皇帝虽然病中,但那双眼睛,只一对视,依然让他下意识的就低头。

    做为曾经两次大败东突厥的大秦天子,先后击败四五十万东突厥大军,斩杀东突厥军不下十万,俘虏三四十万,甚至始毕可汗、颉利可汗都为其斩杀。

    虽说阿史那大奈是西突厥特勤,可毕竟东西突厥本是一体,阿史那家族更都是突厥王室。面对着这位堪称突厥克星的大秦天子,他天然的就有些畏惧。

    何况,当年他随西突厥处罗可汗入隋,结果处罗被杨广扣留中原,另扶持了处罗的叔父射匮为新可汗。此后他便也成了隋官,先后任过太守、大将军等职。

    十年中原生涯,他已经算是半个中原人了。

    后来李渊占据关陇,他又归附李渊,被赐姓为史氏,改名为史大奈,后随柴绍一起攻秦军,结果兵败被俘。

    此后便又改归附秦国,好在他无意中原这些贵族门阀们的争斗,因此在几次谋反大案中都与他无关。

    现在,他在北衙十二军的神威军中任虎贲将军之职,但也算是个比较虚的闲职,一般情况下,团级都指挥使以上的军官,非战时都是没有实权,不能掌兵的。

    “大奈,当年我从征辽东之时,不过一府兵司马,区区八品。记得那个时候,你也随明帝东征,但却已经是金紫光禄大夫了。”

    “区区降人,不敢与陛下并论。”阿史那大奈还是比较识趣的。

    “当初你为楼烦郡太守,后归附李渊,西入长安任右武卫大将军,还被授封为窦国公。兵败被俘归附大秦后,如今却仅任左神威军虎贲将军,可否心中不满?”

    “臣不敢有半点怨言。”

    皇帝微微一笑,轻咳嗽几声。

    “好了,朕现在身体不适,也没精力跟你拐弯抹角,今日叫你来呢,是有一件重任要交会给你。朕观察了你许久,发现你为人还是比较忠厚耿直的,这几年表现很好。所以现在要交你重任,你也当知道,西突厥射匮可汗现在年迈昏聩,居然发兵来犯。”

    “程咬金将军不久前在敦煌大破射匮北路军先锋,擒其叔父莫贺咄。朕想问问你,你对莫贺咄此人有多少了解?”

    “回陛下,莫贺咄是达头可汗之子,而射匮可汗是达头可汗之孙。”

    西突厥早年只是突厥派出的一支西征军团,后来叶护密点室被封为小可汗,永镇西域。

    再后来突厥内乱,达头可汗便自立为西突厥可汗,东西突厥分裂。达头败亡后,东突厥的阿波可汗大逻便曾经短暂统领过西突厥诸部,但随着阿波可汗败亡,

    西突厥诸部于是拥立了达头可汗之孙尼利可汗继统西突厥,泥利可汗的妻子是中原汉人,生子达曼。

    泥利死后,于是达曼继承为新可汗,是为泥撅处罗可汗。

    只不过这位有汉人血统的处罗可汗,统治无道,引得铁勒诸部叛乱,西突厥诸部也纷纷叛变,杨广后来招处罗入京,结果趁机扣留他在中原,然后册封了处罗的叔父,达头可汗的孙子射匮为新西突厥可汗,以安稳西突厥之地,保持西突厥对大隋的效忠。

    处罗留在中原后,杨广还下嫁了一位公主与他,但再不让他返回。后来李渊称帝,为取得射匮支持,便把处罗给杀了。

    处罗之死,对于射匮可汗来说,也就少了一个永久的心患大祸,毕竟处罗曾经是西突厥正统可汗,他存在一天,对射匮的地位就不安稳,尤其是处罗比射匮年轻的多。

    这次被程咬金擒获的莫贺咄,辈份更高,他是达头可汗之子。

    达头可汗在西突厥的地位,那是极高的,仅次于开创西突厥的密点室可汗。

    莫贺咄是射匮的伯父,眼下是西突厥的小可汗。

    射匮成为西突厥可汗后,曾把西突厥划为两厢十部,碎叶川以东称左厢咄陆部,以西称右厢弩失毕部。东西两厢各辖五姓:左厢五姓酋首称啜,右厢五姓酋首称俟斤。每姓各授令箭,合称两厢、十姓,也称十箭、十设。

    其咄陆五啜:一曰处木昆律啜;二曰胡禄居阙啜;三曰摄舍提暾啜;四曰突骑施贺逻施啜;五曰鼠尼舒处半啜。

    弩失毕有五俟斤:一曰阿悉结阙俟斤;二曰哥舒处半俟斤;三曰拔塞干暾沙钵俟斤;四曰阿悉结泥孰俟斤;五曰哥舒阙俟斤。

    从这些首领名字中能看到西突厥的部落,如处木昆、胡禄居、摄舍提、突骑施、鼠尼施、阿悉结、哥舒、拔塞干等。

    此外除了弩失毕部和咄陆部外,还有葛逻禄部、处月部、处密部、伊吾部、沙陀部、契部、薛部和延陀部,等部落也都曾是西突厥之附属,不过到此时如薛部、延陀部早合二为一,并且在罗成的扶持下,已经于漠北建立了铁勒汗国。

    莫贺咄,便是统领左厢咄陆部的小可汗。

    “大奈,你说若是朕册封莫贺咄为新的西突厥大汗,你说左厢东部五姓,能够拥立他吗?”

    阿史那大奈一惊,想不到皇帝居然有这样的打算。

    “陛下,论出身,莫贺咄是达头之子,是射匮伯父,他出身更高贵。但射匮可汗已经统领西突厥十年之久,在西域极为威望。”

    射匮如今在西域,不仅控制西域诸国,而且连罗马、波斯都不敢招惹西突厥,射匮可汗的使者在见东罗马拜占庭皇帝时,都是以十姓大首领、世界十国王、突厥大可汗来称呼他们的可汗。

    罗成却只是笑笑,“无妨,只要朕支持他,再西突厥十姓中有那么二三姓支持他,就足够了。”

    皇帝并不是想要立一个新的西突厥可汗,他不过是想要找个人分裂西突厥,让他们内乱而已。

    “大奈,朕现在册封你为伊吾郡太守,你前往伊吾,协助莫贺咄先在伊吾打起汗旗,招纳部众,训练兵马,伺机反攻西突厥汗庭三弥山!”

第996章 安得良策援嗣业

    金殿早朝。

    年轻的皇太子坐在金殿之上,在皇帝的龙椅旁边摆了一张稍小点的蟠龙椅。

    身穿玄色衮龙袍的皇太子坐在那里,一脸严肃,十分正经。

    百官上殿,对着太子朝拜。

    太子也很得体的虚抬手,“众爱卿平身。”

    常参官于是各自跪坐于蒲团之上,而对于政事堂宰相和翰林院的大学士们,对这些府院的紫袍玉带大佬们,太子更是赐他们交椅,以示尊荣。

    早朝,尤其是平时的常朝,其实不过是例行其事,重要的事务也不会拿到这里来讨论,顶多就是当众宣布一些诏令而已。

    而这些诏令,也都是经过了府院一众宰相、学士们,并且得到了甘露殿休养的那位皇帝的同意的。

    太子的身后不远,还有一道屏风,屏风后皇后单氏坐在里面听政。

    当然,皇后听政也并不掌有决策大权,她不过是照顾年幼皇太子的,同时她坐在那,也代表着皇帝。

    “诏令,册封阿史那莫贺咄为突厥侯屈利俟毗可汗,赐封吐火罗国王爵,授辅国大将军阶。”

    “诏令,授左神威虎贲将军阿史那大奈为伊吾郡太守。”

    旨意当殿宣下,无人反对。

    这两条旨意,由皇帝亲自提出,然后政事堂与翰林院皆通过。

    对于大秦君臣们来说,既然西突厥要向大秦亮剑,那么大秦就必然反击。不限手段的反击,持持莫贺咄为新可汗,那不过是分化西突厥的一个计策而已。

    这时,宣旨官宣读第三道诏令。

    “册封铁勒真珠可汗乙失钵为金山国王,加辅国大将军阶。”

    甘露殿。

    羽林郎推着皇帝在宫院之中,今天天气阴暗,但很凉爽。

    年幼的太子走在旁边,正一五一十的向皇帝汇报早朝的情形。

    这就跟作业似的,现在皇帝要求太子每天早上临朝听政,然后回来向他转述,并且皇帝会不时的把一些朝堂上的事情拿来询问太子。

    “嗯,说的很清楚,看来上朝的时候没有打瞌睡。”

    听了父亲的夸奖,嘉文很欣喜。

    “嘉文,你说为何朝廷要授那俘虏莫贺咄为可汗呢?”

    “父皇是要让莫贺咄与射匮伯侄两个内乱相斗,咱们大秦就好坐收渔翁之利。”

    “哈哈哈,想不到你也这份悟性,不错。”

    太子有些害羞的道,“其实这些不是儿臣想到的,是李詹事教儿臣的。”

    “哦,原来是李纲说的,不过你能记住也不错。”

    李纲在北周时曾担任齐王宇文宪的参军,入隋后,又担任了太子杨勇的太子冼马。后来李渊立唐,又授他为建成的东宫詹事。

    这是一个很有才华,且十分正直之人,崇尚高风亮节。

    当年他在北周任齐王参军,周宣帝要杀宇文宪,让李纲诬陷编造罪名,但李纲誓死不从。

    等宇文宪还是被冤杀后,李纲不惧危险,独自推车去为宇文宪收尸,而其它的属官全都躲的远远的,只有李纲为宇文宪收尸并安葬。

    他做杨勇的太子冼马的时候,也经常规劝太子杨勇,可惜不为其所听。成为李建成的太子詹事,依然是尽职尽责。

    罗成正是因为李纲的这些言行操守,才特意授他为礼部侍郎兼太子詹事,让他成为嘉文的老师,负责教导太子的言行。

    现在看来,效果还是不错的,起码如今的太子很让罗成满意。

    尤其是这段时间,他突然中风,太子表现出来的孝心,还有那份认真都让人满意。小小年纪,每天早早起来上朝听政,虽然基本上听不懂,但他很努力的去做。

    “李纲是一个很好的老师,你要尊重他,也要多听他的教诲,明白吗?”

    “好的,父皇。”太子看着皇帝,“父皇,你还要多久能够好起来?”

    “怎么,嫌上朝烦吗?”

    “如果替父皇上朝听政,父皇就能够早点好起来,儿臣愿意每天早起上朝听政。”

    “哈哈哈,你小子这话说的父亲高兴。”罗成伸手抚了抚太子的脑袋,“放心吧,父皇的身体恢复的很快,你看现在,父皇的手已经基本上恢复了,可以自己拿东西,甚至都能提笔写几个字了。”

    “父皇,为何不让楚王吴王他们也来长安啊,好久没有见他们了,十分想念他们呢。”

    当初罗成突然中风昏迷,宰相们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秘密接太子来长安。

    他们没有接其它皇子来,同时还让洛阳留守官员,严密监视诸皇子们的动向,禁止有人带他们离开洛阳,目的自然是防止有人拥他们作乱。

    但现在局势渐渐明朗,皇帝每天都会召见几个臣子。

    外面的一些流言,也就不攻自破。

    “一路这么远,就让他们留在洛阳偷偷懒吧。”

    罗成躺在轮椅上,静静的思考着眼下的局势。

    他生病的这段日子,朝廷最大的危险还不是外敌,而是内患。

    宰相们把存孝、士信、罗艺等宗室尽皆赶到封国就藩,直接免去了他们所有的实职,他清楚宰相们这是担心有人趁机做乱。

    虽说罗成是很相信这些兄弟的,但宰相们的做法也没有错,实封宗室后,本就不应当再让宗室担任重要的官职,尤其是掌握兵权。

    历史上西晋一开始分封宗室,也只是给封地食邑,并不让宗室离京就藩。到了后来,为压制异姓功臣以及门阀贵族,于是让这些宗室出镇,各个担任都督,统一至数州。

    等到后来,这些皇帝的叔伯子侄们的权柄极大,于是皇帝又只能大肆分封自己的皇子们,让他们拥有更大的封国,担任更重要的官职。

    结果,这根本没有改变什么,反而让宗室皇族掌握了严重威胁到皇帝的权力,最终有了八王之乱。

    对于他病重那段时间,宰相们分封出去的诸王,罗成无意更改,不论是他们的封地还是封号。

    对其它诸王他现在都不担心,分封出去也就分封出去了,唯有嗣业是他现在心里始终牵挂的。

    嗣业的那九万人马,已经困在大非岭足有两个多月了。

    三十万的敌军,现在依然还四成围困着。

    如今朝中已经有大臣上奏,请求与吐蕃、西突厥和谈,甚至是干脆放弃掉吐谷浑,以换取战争的结束。

    战争全面升级,久久不得结束,反而遥遥无期,朝廷现在的军费开支极其巨大,征召了太多士兵和民夫,动用了太多的钱粮,这样打下去,极其危险,江南三藩已经在蠢蠢欲动。

    嗣业必须守住。

    一旦嗣业失守,大非岭上的九万军民将万劫不复。而一旦嗣业军团兵败,朝廷只怕会有更多的人反对继续打下去。

第997章 雪山岷江新战场

    “朕需要有一位大将,能够领一军精锐,杀到大非岭下。朕要让大非岭上的嗣业和将士们,知道朝廷依然在关注他们,随时将支援他们。”

    甘露殿前。

    “但是这支军队不会数量很多,因此这一支军队此行会很危险。”

    皇帝面前,一众三衙大将们听了,无不奋然请令。

    内衙中郎将苏定方奏请。

    “陛下,臣以为可派一军自剑南道同昌郡嘉诚出击,以攻党项之后。”

    “取地图来!”皇帝道。

    当剑南的地图取来,皇帝找到了苏定方所说的同昌郡嘉诚城。

    仔细的看了会,罗成发现这里便是后世的松潘,在唐朝时,这里为松州,被称为川西门户。

    松州扼岷岭,控江源,左领河陇,右达康藏。

    屏蔽天府,锁阴陲。

    汉代开始,这里便筑城设关,屯有重兵,防御西面的羌人。尤其是在汉羌的百年战争期间,这里更是兵家必争之地。

    苏定方进一步向皇帝指出,若是兵自陇右或河西出,那敌必有防备。远不若自蜀地出兵,嘉诚出兵,有古道可直抵党项背后,并可直趋苏毗、卫藏。

    他坚持认为此时没有必要派一支军队到重重包围的大非岭下去,那样的一支军队孤军深入,很容易被歼灭。

    反倒不如把这支兵从嘉诚出击,依托嘉诚的基地,又有江水相连成都,后勤辎重兵员民夫都能得到最大的支援。

    “此进可攻,退亦可守。”

    嘉诚县,在雪山之西,岷江西岸。

    马上有一名大将站出来指责苏定方这条计策的不实用性。

    “陛下,同昌郡眼下并不为我大秦实际控制也。”

    原来当年始皇帝合并六国,但兵不西行,于是羌种得以繁息。汉武北逐匈奴,西逐诸羌,于是汉军渡河、湟,筑令居塞,置护羌校尉,列河西四郡,隔绝羌胡。

    后汉至于魏、晋,诸羌或降或叛,后魏末,平邓至番,始统有其地。

    后周保定五年,于此置龙涸防,天和元年改置扶州,领龙涸郡。隋开皇三年废龙涸郡,置嘉诚镇,大业三年,改扶州为同昌郡,领嘉诚与交川等七县。

    但在隋末之时,雪山以西之地,重陷于党项羌。

    此后大秦入巴蜀,诸郡归附。

    然蜀地西面许多郡县边境之地,都还是陷于西羌之手。

    朝廷也一直还没有腾出手来,收复这些失陷边地。

    ‘陛下,同昌郡本辖七县,然如今仅尚雪山东的同昌城一县之地而已。苏定方说要自同昌出兵,深入党项腹心,却连眼下嘉诚县还尚在党项之手都不知,还谈何其它?”

    苏定方不由脸一红,尴尬了。

    他还真没考虑到这一点,只说巴蜀之地早归附于大秦,却不料蜀地边境有很多地方在隋末时,让羌戎趁火打劫,给占了去。

    “陛下,就算同昌郡还未被党项所占,也难以从此出兵。大业七年之时,同昌郡乡六、户籍不过七百二。”

    皇帝眉头皱了皱,却并没有急于驳回苏定方的策略。

    深思良久之后,皇帝指着地图上雪山的位置。

    “有雪山和泯江阻隔,川西之地在党项之手,确实不好弄。但正因党项趁隋乱占据了川西要地,所以这次更应当将其夺回收复。苏定方,朕若让你率兵去拿下雪山以西隋之旧地,你有没有信心,要多少兵力?”

    苏定方激动起来,“陛下,给臣一军人马,便可。”

    “朕给你五万人马,另调契必何力、执思失力随你出征,并调罗思摩为你副将,以张亮为你前锋。”

    既然要打,那就出全力,狮子博兔,亦用全力。

    与吐蕃、西突厥、吐谷浑的这场战争,是大秦西疆的一场决战,但并不仅限于在吐谷浑打,只要能击败敌人,罗成不介意多路出击。

    从河南河东调集五万人马远入川西,同时从巴蜀两道地方,并云南、黔中征召郡兵为辅兵,征战民夫转运粮草。

    “苏定方,人马钱粮朕都给你,就一个要求,先拿下嘉诚县,然后在此筑一座军堡要塞,扼守此川西门户,屯田移民。以此为基地,把党项击败。”

    不仅仅是党项,其南面的白兰羌以及小金川一带的东女等八国,都在罗成的计划之内。他要在川西边战边筑城,重新恢复旧时疆界,甚至要打过去,把向吐蕃称臣的这些西羌,打服打怕,让他们归附大秦。

    将来还要在羌地筑城屯军移民,永久性的把这些羌地改土归流为汉地。

    “朕以巴汉、剑南、云南、黔中四道之人口税赋支持你,你也莫要让朕失望。”

    罗成拔给苏定方五万军队,还有相同数量的辅兵,更有数倍之民夫,还把罗思摩、张亮这样远比苏定方资历足功绩高的大将为他副手,可见皇帝对此次的选帅是何等的重视。

    原本皇帝是想派一支军队打到大非岭去,与嗣业汇合,增强他的兵力,以坚守更久。但现在苏定方一提,他改变了策略。

    与其冒险去大非岭,还不如围魏救赵,先攻吐蕃附庸的党项、白兰诸西羌。

    “朕特赐你尚方宝剑,许你双旌双节,自你以下,行军副总管至军中士卒,有违军令者皆可斩。”

    “臣苏定方谢陛下信任。”

    苏定方激动的无以言表,虽然当年他投奔罗成也很早,差不多是跟程咬金牛进达他们同一批的,奈何后来犯了错,被贬降之后,便错过了数次立功的好时机,于是在军中一直位置不高。

    虽说其也展示出了不错的统兵能力,可大秦不缺武将,因此也就便一直沉沦。这还是后来他统领神机营,鼓捣出了不错的效果,后来成立了神机军,再到后来神机军又拆分入各军中,他也得以升任了内军中郎将。

    而现在,他终于得到了能够独统一面的机会,连罗思摩、张亮这样的名将,都在他麾下听令,执失思力、契必何力这两员胡人名将,也入他麾下。

    再有尚方宝剑在,苏定方觉得这一次,自己没有半点理由会失败。

    “臣若不能平西羌,便以此尚方剑自刎以谢君恩!”

    “朕不要你的人头,朕只要你平定西羌,哪怕暂时失利都不要紧,朕给你时间!”

第998章 茶马古道入党项

    西羌可以说是一个古老的民族。

    甚至有人曾说过羌人其实与汉人最早都是一族,后来华夏先民自西部东迁,于是渐渐就相隔远了。

    对于这样的说法唐俭是不太相信的,认为不过是后人故意编造,就比如说匈奴人也曾是三皇五帝之后一样。

    他更认为,羌人就是起源生长于西疆的土人。

    从先秦之时一直战到如今,尤其是在汉朝时,汉羌的百年战争,把羌人崛起的梦想击碎。自那以后,羌人再没有机会起来。

    一直到如今,诸羌林立,但也没有一支势力能够崛起,早就沦为了二流甚至是三流的边疆蛮子。

    高原上的吐蕃,本来还远不如西羌,可吐蕃就很努力,一代代人的努力,在高原上不断的绞杀征战,吞并一个个小邦和部落,终于打通了与中原之间的隔绝,虽然还未完全一统高原,可人家已经敢直接跟大秦叫板。

    本来隔绝在吐蕃与中原之间的西羌,此时反而向吐蕃这样曾经的三流子称臣依附,简直就是丢尽他们祖上的荣光。

    要知道,曾经西羌也是与草原上北胡们一样强大的一流蛮子,现在居然沦落到给吐蕃为仆从军的地步,若是他们祖上知道了,不得从地上爬起来再死一次?

    唐俭这次身负使命,出使西羌,是从长安南下,越过散关,翻过秦岭,进入了巴汉道的河池郡,然后沿嘉陵江南下,经顺政郡和义城郡,然后在广元往西,经平武郡,入同昌郡,直抵雪山之下。

    这一路上,越往西,便感觉到越荒凉。

    隋末战乱,也一样影响到了蜀地。虽说战火没有直接燃烧到这边,可蜀地同样有许许多多的贼匪乱军兴起,更别提羌戎趁乱东犯。

    自羌人犯边之后,蜀地各郡的许许多多熟羌,也与汉民变的关系紧张起来。在千百年来,无数羌人部落或内斗失败内附中原,又或被中原征讨后内迁,蜀地尤其是川西之地,有着许许多多的羌人。

    许多羌人其实早就已经成了编户齐民的入籍良民,不过羌人们也或多或少还保留了一些旧习俗,甚至在有些偏远地方,许多羌人还是以部落的形式集中居住的。

    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但从汉中入蜀,还有好几条要道,都有栈道,并不是特别难行。可到了川西之后,这才叫道路难行,有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道路。

    翻山越岭,穿江渡溪,只有羊肠小道。

    许多路都没法过车马,只能走蜀地的那种矮脚小马,货物也不能车载,都靠矮马驮运。

    因川西羌戎众多,因此这里也有边贸,其中主要还是以马易茶,以盐易皮毛。

    出售给羌人的茶都是最次的茶,茶叶明前雨后采完好茶,到了后面只剩下些老叶子时,于是茶人把老叶连带着嫩枝条一起割下来,然后经过蒸煮压制,于是成了茶砖。

    这种黑茶砖,中原人是不屑喝的,中原普通百姓都不屑喝,但卖给以奶肉为主的羌戎牧民,却是极受他们欢迎的,还能卖不低的价格。

    不过要把这些茶盐等物运过去,却是极不易的,每块茶砖,每包盐,都得用马运。因为边贸的需求,因此川西也渐有了数条茶马道。

    在这茶马道上,也就兴起了马帮这一职业,他们专门跑茶马道,为客商们贩运货物。边境上很乱,茶马道上的马帮众多,还得有不弱的武力,否则可能货物难保。

    因此这些马帮,便又带着镖队的性质。

    唐俭此次来,就是扮做一个中原茶商,他在平武江油城雇佣了当地一支有名的马帮,驮运着几百箱的货物,听说他要去雪山以西,马帮出动了一百多人押货。

    这趟货物的马帮开价很高,但唐俭很爽快的答应了。

    他没有找当地郡县调兵,就是不想暴露身份,意图先以商人的身份进入党项诸羌,然后找机会游说招安劝降。

    马帮在江油先沿着涪江北上,进入了同昌后,便只能翻山。

    在翻越雪山之时,唐俭吃了很多苦头,雪山上的积雪没过腰,哪怕是最熟悉的马帮,翻越这座大雪山,也足足走了半个月的时间,中间还损失了十几匹马。

    好在马帮的人很尽职与专业,虽然损失了十几匹马,可他们把马身上的货取下来,分装后由马帮们背扛,硬生生的把他的货全都运过了山。

    在雪山西面脚下,马帮又补充了一批矮马,重新上路。

    唐俭一行,一路来到了泯江畔的嘉诚县城。

    远远看到一座小城在岷江畔的山上,城很小。

    尤其是看不到多少人。

    山下江边,能看到偶尔经过的也都是些羌人,这些看到马帮过来,也只是很平常。有人从山下城里骑马下来,远远打着招呼,还说着汉话。

    马帮的赵队头告诉唐俭,说这些羌人是白水羌,又叫邓至羌,南北朝时,这些本来居住在白水河边的小羌落兴起,逐渐占有如今的岷江一带,后来邓至王向北魏称臣,被册封为龙骧将军、邓至王。

    到后来,邓至王还被授为益州刺史、甘松县开国子。

    白水羌成为内附的熟羌,只是后来为西面的生羌们击败,邓至王逃奔长安,西魏宇文泰派大将率兵护送其归国,但其势力日衰,后来其地便被北周军接管。

    白水羌也渐融入汉人之中,成为编户齐民了。

    隋末时,党项羌进犯,攻夺雪山以西诸地,汉人逃归蜀中,白水羌却都直接归附了党项。现在党项羌人占据此地,但很多地方都是用这些白水羌来协助治理。

    山上下来的白水羌现在是党项人的兵,他对前来的马帮很高兴,今年以来,已经很少有马帮过来了,更别说是这么大规模的马帮。

    马帮头带着那白水羌汉子过来,向他介绍货主老唐。

    唐俭自称是来自汉中的唐平,茶商。以前都是往云南贩茶,今年是头一次来这边,想要看看这边的行情,开拓一下新的市场。

    那白水羌对这番说辞没有半点在意,他只在意带来的是些什么货物。

    “茶叶,整整一百箱,每箱一百二十斤。”

    那羌人开始扳指头算,但算了半天,也没算出来到底有多少斤。

    唐俭笑着道,“足足一万二千斤茶。”

    “这么多茶,那得换多少马。”这羌人瞪大双眼,“你这茶是从汉中来的?”

    “嗯,这倒不是,我是自汉中来,但这茶采自蜀地,是蜀茶。”

    西南与羌人茶马交易的茶,基本上都是采取蜀地,这是运输成本的问题。

    “进城吧,我带你们过去。”

    结果唐俭却没动,“我这茶是想卖到西山去。”

    “西山?那边可不好去,要不你干脆把茶叶卖给我家将军,一样有好马换给你。”那白水羌一听说他要去西山,于是便马上劝说着。

    可唐俭却不为所动,说若你家将军要买茶,我可以分出二十箱给你们。

第999章 傲视西山我为王

    一万二千斤茶,就算是驻守于嘉诚的党项细封部的那名酋长,听闻之后,也不由的心动。亲自下山来请这位汉地来的茶商。

    “一日不饮则泄,三日不饮则病。”对于游牧部族来说,茶是比盐还必需的东西。没有盐,还能从牲畜血和奶中获得,但没有茶,这对于他们来说,就会很难过了。

    以奶肉为主食的游牧民族,若是不经常喝茶,后果会很严重,容易得许多疾病,导致短命夭折。

    故此如今边贸之中,就是茶叶为最受欢迎,在牧区甚至茶砖成为硬通货。

    唐俭与这位酋长见面,很大方的先送上了一套河北邢窖所产的白瓷茶具,十分精美,瓷器洁白如纸。

    这是北瓷的代表,而与之相对的是江南产的青瓷。

    一套上好的白瓷,那可是身份的象征,虽说在中原官宦士族家中几乎家家都有,但对于这边地的羌人来说,这可是好东西。

    高兴的酋长,直接就回了一匹上好的羌马给唐俭,礼尚往来,羌戎也懂。

    唐俭于是马上就成了这酋长尊贵的客人,进入了嘉诚县城中。

    上山入城,唐俭暗暗打量着这座城池,发现这座城池沿岷江而修,却筑于山上,城池不大,还显得有些破败,但却十分险要。

    进城后,发现城中人很少,但有不少羌人。

    通过一番交谈,唐俭得知了这位酋长却是党项八部中细封部族长之子,名为细封步赖。

    “我细封本是党项大部,先我随父亲攻夺此城,因为表现勇武,故我父亲把此地划封给我。”

    细封步赖髡发,头顶剃光,两耳边各留了一条发辩,两条手臂上还各箍了一条臂钏,一只耳朵上也垂了一只大金环,人长的高大彪悍,还能说口还不错的汉话。

    从这方面来讲,其实他们也不算是生羌。

    按细封步赖说,他其实早年是到过长安的,早在开皇四年时,当时的党项羌诸部,在就拓跋宁丛的带领下内附隋朝,被安置到临洮郡临潭一带,朝廷授诸部首领官职。

    后来开皇十六年时,党项羌诸部联合发兵进攻隋朝会州,结果却大败亏输,党项羌诸部恐惧,于是遣使请罪,并派出子弟入长安为质。

    细封步赖做为细封部族长之子,也是在那时前往长安为人质的,到了长安后,他们先是被安排入了国子监读书,后来又择了一些勇武者充当皇帝侍卫。

    他在长安呆了有数年,后来才返回羌地,也正因在长安呆过多年,因此细封部攻下嘉诚后,特意让这个儿子来管理。

    他率一千族人来此,倒也管理的还不错,虽说此地不复过去那般安定热闹,可起码也是安定了下来,占据此地数年也不曾出事。

    “我闻党项羌诸部,以拓跋部为最强大啊?当年党项诸部归隋,好像也是拓跋部首领拓跋宁从率领。”唐俭笑道。

    结果这话惹的细封步赖不太满意。

    “拓跋部本非我党项羌人也,他们先世本是出自鲜卑拓跋部,后来一支入羌地,于是也成为我们党项一部,但是并不算是真正的党项人。”

    细封步赖的话里,透露着对如今党项羌诸部中最强大的拓跋部的不满。

    拓跋部在八部中最强,实力有万骑,相比之下,细封部不过五千骑左右,而其它六部,有的更只有两三千骑而已。

    当年内附隋朝,确实是拓跋部带头,但后来细封部也十分不满,这也导致了在开皇十六年的那次党项羌叛乱,那次的叛乱,其实就是细封部挑起来的。

    只是那次叛乱大败,党项诸羌被迫又南下进入不毛羌地,甚至得派出子弟入长安为质,进贡黄金羌马等。

    当了多年孙子后,待隋乱时,党项诸羌便又按捺不住的再次出兵,其中依然还是细封部最积极,他们率先攻占了川西门户嘉诚县。

    党项每姓别为部落,大者万余骑,小者二三千骑。他们俗尚武力,无法令,各为生业,有战阵则相屯聚,无瑶赋,不相往来。

    牧养牦牛、羊,猎以供食,不知稼穑。

    这是党项人的基本状态,各部分散游牧,平时并不相互往来,衣食住行全靠畜牧,一旦发生瘟疫或大雪灾,他们就只能聚起来入侵汉地抢劫,或去抢其它部落,否则就得饿死。

    他们崇拜天神,死后火葬。

    这些人最崇尚的就是武力,讲究的是不服就干,也尊重强者,谁打痛他们,他们就服谁。

    同族之间也很团结,一旦受到外族人伤害,必须复仇,甚至规定复仇前,得蓬首垢面赤足,禁令肉,直到斩杀仇人,才能恢复常态。

    杀掉仇人后,拿他们的首级祭祀天神,告慰族人,他们称之为血亲酬赛。

    他们也特别崇尚白色,这是雪山的颜色,他们认为天神便是居住在雪山之上。

    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离氏、房当氏、米擒氏、拓跋氏等部,称为党项八部。

    “你的这一万二千斤茶叶,我全包了,价格好商量,我们细封部好马多的是。”

    黑茶虽是最差的茶,但在羌地,三四十斤茶叶就能换匹马,就算最好的马,也顶多七八十斤茶叶而已。

    一万多斤茶,也不过是几百匹马而已。

    “我这批茶叶,若是运到西山那边,可是能换到千匹马不止的。”唐俭笑着说道。

    西山,不是一座山,而是指川西面很大的一块地方,大抵是雪山、岷江、邛崃山、大小金川、大渡江等这一大片羌地。

    嘉诚北部,岷江上游直抵岷山,也就是到后世九寨沟一带,那都是邓至羌人,也称白水羌。而嘉诚西面,后世的若尔盖和红原、阿坝一带是迷桑、春桑部族的地盘。

    而嘉诚西南,大金川一带,是嘉良夷和附国各部族,附国各部也是隋朝史书记载的东女王和其所属八部落。

    岷山以东,则是诸熟羌部落,亦有南朝时迁移来的僚人。

    这些部族,统一称做西山诸羌。

    而在岷山西面,麦积山以南,则是党项羌,党项八部西面,则是白兰羌。

    这一块形势是十分复杂的,本来党项细封部与嘉诚之间,还隔着北面的白水羌,和嘉诚西面的迷桑、春桑等诸羌落。

    可偏偏细封部却趁隋乱夺了嘉诚,迷桑春桑等部现在却反而要依附于党项羌。而党项羌,又向更强大的吐蕃称臣。

    “你要路经我的地方,把我需要的茶叶卖给西山诸羌,这可不厚道啊。”细封步赖耍动着手里的割肉小刀,语带着威胁。

    唐俭只是微微一笑。

    “细封首领若是真想做大买卖,我这里倒是还有一桩天大的买卖,就是不知道细封首领敢不敢做,若是你有胆量做下这单买卖,那可就不是万把斤茶叶能比的了的了。”

    细封步赖手里转动的刀子停住,“哦,还有这样的大买卖,不如说来听听,这西山还没有我细封步赖不敢做的买卖!”

第1000章 三寸舌强百万师

    细封步赖一拍大腿,“有什么天大的买卖尽管说,老子就不信还吃不下,若是老子也吃不下的买卖,这西山更没有人吃的下。”

    这个留两小辫的家伙,好歹也是曾经在长安城里厮混过好几年的,国子监里读过书,皇宫里当过差,虽说汉话说的还是有些不太利落,但脾气便也沾染了几分中原纨绔子弟的豪奢气。

    唐俭就等他这句话呢,过雪山前,他其实就已经通过官方或是马帮,各方面都打听过占据嘉诚的这个细封少族长的许多情况,对他性格多少有些了解。

    要想完成此次任务,直接跑去党项诸羌部落里肯定是不行的,得有个切入点,而这个曾经去过长安的细封步赖便是个不错的切入点。

    万斤茶叶不过是块敲门砖而已。

    “早就听闻细封少当家的豪爽大气,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我知少当家的是个爽快人,我老唐也就喜欢交这样豪爽的朋友,我这里呢确实有个天大的买卖,若少当家吃下,可就不是区区万把斤茶叶的买卖,你若能办下这买卖,可以保你们整个细封部族都大富大贵,甚至成为党项诸部的首领,以后就没有拓跋部什么事了。”

    一听这话,细封步赖的脸色变了。

    牵扯到拓跋部,这事情不简单。

    “呵呵,想不到,你居然是个秦人细作!来人,把这细作给我拿下,把脑袋砍下来。”细封步赖说翻脸就翻脸。

    结果唐俭却并没有如他预料的那样惊慌恐惧,反而坐在那里很淡定。

    “少当家就不想先听听这买卖,然后再决定?”

    细封步赖见他这镇定的样子,竖起手摆了摆,“你们先退下。”

    喝退细封武士,他打量着唐俭,“看来你不是一般的细作,不如重新介绍下自己如何?”

    “少当家的倒是好眼力,在下大秦礼部员外郎,特赐绯袍银符,唐俭是也。”

    员外郎是个六品官,但能赐绯袍就是五品待遇了,细封步赖这下倒是真的大吃一惊,想不到这个孤身而来的秦人,居然是一位高官。

    礼部的员外郎,这可不是什么闲职小官,五品更能称的上是高官了。毕竟,宰相不过三品,一二品几无实职。

    “倒是在意失礼了,想不到居然是位员外郎,不知员外郎孤身前来,所为何来?”

    唐俭却没理会细封步赖态度的变换,只是自顾自道:“我知道细封部其实一直与拓跋部关系不睦,两部甚至经常展开血杀酬赛。拓跋部本是鲜卑拓跋氏一部,他们与同出自鲜卑的慕容氏关系更近,因此拓跋部一直与吐谷浑走的很近,这次吐谷浑内乱,我大秦出兵,拓跋部说动党项羌诸部出兵吐谷浑,对抗我大秦,实是为了自己喜爱,而不顾你们其余诸部。”

    “想必细封少族长也当知道了些前线战况吧,拓跋部攻大非岭,两次进攻,结损兵千余,这对于拓跋部来说,已经是伤筋动骨的大伤,可是吐蕃人却根本没有半点抚恤,摆明了只是拿你们做牺牲品。”

    “拓跋部已经打残了,就算他们是万骑大部落,可这次损失两千余骑,这也将是伤筋动骨的,而拓跋部倒下,下一个就是细封部等其它党项诸部了。”

    “继续这样打下去,吐蕃人自己倒还没什么损伤,可党项、白兰、弥药等诸羌,可就要被打断脊梁了。不论吐谷浑这一战打到后面,结果如何,你们诸羌各部肯定是先倒霉的,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你说,若是此战吐蕃无功而返,你们这些羌部下场会如何?大秦肯定会出兵反击,到时谁能挡的住大秦的怒火?而且,最怕就是大秦还没来的及出兵,吐蕃到时先趁你们虚弱之际,出兵吞并你们,就如当初吞并苏毗一样。”

    “总之,不论吐谷浑之战结果如何,你们都是最先出局,最倒霉的一个。”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唐俭自顾自的说了一大通。

    细封步赖越听越皱眉。

    “未必吧,此次突厥、吐蕃、吐谷浑与我党项、白兰、东女诸国联军进攻,秦军必败。到时,突厥得河西、朔方,吐谷浑复国,吐蕃得陇右,我诸羌得剑南”

    他的话未说完,唐俭便打断了他的话。

    “可能吗?如果,假如我大秦真败了,虽然万分之一都没可能,但就算假如我大唐败了,西突厥也许会分得河西,吐谷浑或许能复国,吐蕃能得陇右,但你们诸羌怎么可能得剑南?”

    “不去说剑南易守难攻,你们打不下,就算你们能打下,吐蕃会给你们这个机会吗?这一战,要打赢大秦,各家起码得死个一半以上,而你们诸羌,估计打到最后,连点灰都不会剩下,战士们全战死在吐谷浑,你们还拿什么分剑南?你们连自己的部落妇孺到时都会守不住,全都将沦为吐蕃的附庸甚至是奴隶。”

    “醒醒吧。”

    “我来告诉你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我大秦已经调集了四十万精锐,又调集了漠北铁勒大军,以及东北的奚、契诸藩属骑兵西来,这还仅仅是我大秦不到半数的兵马。”

    “西突厥射匮可汗很快就会自顾不暇,最新的消息是我大秦北路军,在程咬金大将军的率领下,先在敦煌击败了西突厥北路军先锋,然后薛万彻大将军又进击伊吾,灭伊吾国,再败西突厥军。”

    “而大非岭上,诸军围攻嗣业大将军,久攻无果,我大秦中路二十万大军,已经在名将秦琼尉迟恭等率领下,兵出陇右,剑指吐谷浑。”

    “你们凭什么以为,你们几家联合起来的三四十万乌合之众,能够击败我大秦百万精锐铁甲?更别说我们还有藩属的数十万骑兵?”

    “奉劝少族长一句,可千万要做好选择,万万不要跟拓跋部一样蠢,为吐蕃卖命,帮吐谷浑叛贼打仗,结果把自己赔进去了,还要帮别人数钱,到最后落个族死种灭的下场。”

第1001章 党项封建成国丈

    细封步赖哼哼两声。

    “有些意思,听的像那么回事,但如果大秦真有这么厉害,你为何还要来找我?你们直接打过来,把我们全扫灭不就成了?”

    “你真当我们不能打过来全扫灭?想想东突厥,想想高句丽,哪一个不是带甲几十万,拥地数千里,人口几百万?可结果呢,跟大秦犯横,虽远必诛虽强必戮,如今可还有东突厥?可还有高句丽?”

    唐俭笑了笑,自言自语道:“我此次出使来找你,不是我大秦扫灭不了你们,而是中原刚一统,我大秦皇帝欲休养生养,安民富国,并不想整天跟你们这些蛮子们打来打去。说句简单点的,跟你们打仗,那都是赔本的买卖,打赢了你们,能得到什么?这鸟不拉屎的蛮荒之地?还是你们部族里那点牛羊马匹?”

    “我跟你这么算一下账吧,我大秦养一兵一年都要花费数十千钱,而打一场仗,尤其是跑到你们这种蛮荒之地来打仗,出动十万人,随便打几个月,就得上千万贯钱花费。出动百万大军,花费得亿万之钱,但打完了扫灭你们后,能得到什么回报,这蛮荒之地又不能耕种,区区一点马匹牛羊,一点战俘奴隶,全折算发卖了都不够军费开支,因此对我们来说,跟你们打仗,没半点好处。打高句丽,还能得几百万奴隶,得数千里可耕种之良田沃土,可跟你们打,真没意思。”

    “对我大秦来说,只要你们肯安心的呆在这蛮荒边地,老老实实臣服进贡,不要乱搞事情,那么我大秦对你们是没什么兴趣的。”

    唐俭见细封步赖一副惊讶的表情,笑道,“你还别不相信,事实本来就是如此,其实朝廷哪管这塞外是什么党项还是吐蕃又是苏毗或是白兰啊,对大秦来说,你们都是一样,都是蛮夷,只要臣服藩属,我大秦可懒得管你们太多。”

    细封步赖虽然以前去长安后,就知道在中原人眼里,他们这些人确实就是跟牲畜一样的蛮夷,但被人这般当面鄙夷,还是很不服气的。

    “你说你们跟着吐蕃有半点好处吗?吐蕃比你们还穷,呆的地方比你们还鸟不拉屎,一有点机会,就想吞并你们的地盘,奴役你们的人口,这哪里能跟归附大秦相比呢?起码我大秦根本不会看上你们的这点鸟不拉屎的地方,你们唯一能被中原看上的也就是点牛羊牲畜,但我中原有的是茶叶丝绸布匹盐这些好东西,随便拿点过来交换,都是只赚不亏的,何必打来打动,做赔本的买卖?”

    唐俭眼见着这细封步赖被震动,干脆又加了把火。

    “若是你们细封部能够弃暗投明,那我大秦也是会有重赏的。”

    “重赏?”

    “若是你细封部肯归附,只要你们肯出兵干掉拓跋部,那么我大秦天子将册封你父亲为党项国王,把整个党项八部的地盘都划给你们建国,就如中原分封之诸侯一样,永为大秦藩属封侯,永镇封地。”

    “你想我们自相残杀?万一我们两虎相争,你们到时再出兵呢?”

    “刚才我说的很明白了,这不毛之地我们没兴趣。”

    “就算如此吧,但拓跋部之实力依然强劲,我们细封部跟他打,只怕会两败俱伤。”

    “这个你大可放心,我大秦天子已经派了一位上将军前来剑南,统领十万大军,到时你细封部为前锋,后面有我剑南大军为后盾,拓跋部必然飞灰烟灭。拓跋部灭掉后,其部族的牧场草地,其牛羊牲畜全归你们,只人口归我大秦,这个划分如何?”

    细封步赖还是头次听说秦军居然要往剑南派十万大军来,有些半信半疑,又不敢不信。毕竟秦军之强大,也非一般。当年他入长安,亲眼见识过隋军的强大。隋帝北巡塞外之时,连控弦四十万骑的突厥大汗,都得亲自为皇帝割草开道,猎鹿献食。

    “某愿为大秦天子效力,讨灭拓跋,但有一个请求,欲求娶一位大秦公主。”

    唐俭却直接摇头。

    “突厥、铁勒、契丹、奚等诸汗,皆欲求娶我大秦公主,这些人对我大秦忠心耿耿,可我家天子也不曾答应,更别说吐谷浑、吐蕃、西突厥他们求娶公主,更不被同意。我天子早立下训言,不和亲。”

    细封步赖脸色不大好看,想娶个大秦公主,目的还是为了能够借大秦之威。毕竟自汉以来,能得中原和亲,那都是藩王们的荣耀。当初他在长安时,可是见过突厥、吐谷浑等求娶隋公主后的那份荣耀的,能成为天子女婿,周边诸藩谁敢招惹反叛。

    “其实,倒也不是没有变通之法。”

    唐俭笑道,“诸藩想做大秦天子之婿是不可能的,但是,你们可以做大秦天子之翁啊。”

    “什么意思?”

    唐俭于是告诉细封步赖,我大秦不和亲,但也只是指不将公主下嫁藩王和亲,可却并不反对诸藩送女儿入大秦皇宫的。

    比如契丹、奚等诸藩王,都是把女儿或妹子送入大秦皇宫的。

    这样一来,他们就成了大秦天子的翁丈或是阿舅,一样能得到无尚荣耀。

    “党项建国、封王,成为大秦天子的丈人”

    这一条条,对于细封步赖来说很有诱惑力,虽然族长是他父亲,但等他父亲去世之后,他不就是新的党项国王了吗,把妹妹嫁给天子,他也是大秦天子的国舅啊。

    更别说,还能得到大秦的支持,把一直看不顺眼的鲜卑拓跋给灭了,让这冒充的党项羌消失,一解百年恩怨。

    “细封少族长,党项实力不强,要跟老大是很正常的,但就算要选大哥,你们也得选一个实力最强的。吐蕃算什么?一群蛮子,兵不满五万,人不过百万,这样的蛮子跟的有什么意思,他们能给你们什么好处呢?真要打仗了,你们顶在前面,好处他们得,这有什么意思?”

    细封步赖问,“你说的这些,听起来确实是不错的,只是毕竟红嘴白牙空白无凭,你一小小员外郎我也无法相信你就能代表大秦天子啊。若是你能向大秦天子请来一道诏令,为我父子求取来封王诏令和国王金印,那我才能信你。”

    唐俭哈哈一笑,“这又有何难呢,我这就可以给朝廷上奏请封,不过为了表示你们的诚意,还请细封少族长能够选一个儿子送入长安朝见天子。当然,若是你想送个妹妹或女儿去长安太极宫中,那是最好,不过切记要选一个年轻美貌的,否则弄巧成拙可不好。”

第1002章 弃暗投明破寒冰

    唐俭在嘉诚呆了三天,便又离开了。

    一百驮茶叶都留下了,直接送给了细封步赖做为礼物。而细封步赖则还他一千匹党项马做为还礼,同时还把自己的一儿一女交给唐俭,让他带回长安。

    细封没得到父亲的同意,便自做主张决定了此事,他甚至没选一个妹妹去长安,而是选了自己的女儿。这方面他也有些小心思,当国舅不如当国丈。为了表示诚意,也没送弟弟去长安,而是直接送儿子去。

    曾经去长安做过质子的细封步赖,其实很清楚,能有机会去长安呆上十年八年的,对于他儿子绝对有好处,能够大大开阔眼界,学到许多有用的东西,将来若是儿子回国,以后由他来继承位置,中原也会更放心。

    因此细封交给唐俭的是自己的嫡长子,一个十八岁的年轻小伙子。

    离开前,细封嵬名有些不解的问父亲,“这么大的事情,为何不先禀报过祖父,还有,归附秦国,真的是最好的选择吗?”

    细封步赖在城门前为长子系好马鞍,又把一袋子金银交给儿子,“到了长安,你才会发现,原来这世界这么大,才会知道,汉人有多强大。汉人有句话就夜郎自大,还有个成语叫坐井观天。如今我们部族里许多人,一辈子都只是呆在这块小地方,他们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如何的,更不知道汉人的强大,他们只看到隋乱后,河陇的虚弱混乱,却看不到中原已经重新一统,一位远超隋朝两帝的新天子正君临天下,看看高句丽,看看东突厥的下场,唐俭说的没错,我们不是他们的对手,全加起来也不是对手。”

    “秦国真的这么强吗?”

    细封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是啊,很强,我们党项八大部落,最强的拓跋部也不过万骑战士,但中原有百万之兵,有数千万人口。东突厥和高句丽都是三四十万兵马的大国,要依然被秦人灭了。”

    其实当初他也很反对父亲随拓跋部投吐蕃,更反对他们北上攻打秦国。

    细封转头又对骑在马上的女儿交待,“父亲知道送你去长安宫中,此去数千里,远离部落家人,但这是为了部落。到了长安,进了太极宫,记得一件事情,莫要冲动使性子发脾气,尤其是对大秦天子,还有,想办法取悦皇帝,早点让肚子大起来,生个崽子,最好是生个带把的崽子,这样你在宫里的地位就会高许多,母以子贵,而我们部落有个皇子外甥,也能地位提升。”

    “其实我很想给你哥哥尚个公主或郡主的,奈何这位大秦天子与汉魏皇帝都不一样,居然立下国训不和亲不外嫁公主,实是遗憾。”说着,他又转头对儿子道,“到了长安,记得多结交些朋友,不要怕花钱,没钱了阿耶再给你送来,多结交几个朋友就多几条路,尤其记得多结交一些勋戚贵族子弟,但切记不要与皇子宗室结交往来,切记。”

    “为何?”

    “除了太子,其余的皇子虽地位尊崇,可也十分危险,一个不好,卷入储君争夺之战中,他们或许不会有事,但旁人也许就会成为池鱼。若是有机会,你小子若是能娶到朝中宰相公卿之女,哪怕是庶女,也是极好的,实不济,也要娶个汉家士族之女,这对于你在中原会大有帮助,甚至将来你回来后,若有个汉人妻并生下孩子,那你会被他们亲近,视做半个自己人。”

    细封步赖说的这些,都是当年他在长安呆的那些年,以及后来回来后,自己领悟到的。当年他就是没能娶到一位汉人公卿士族之女为妻。

    年轻的细封嵬名好奇的问,“父亲,那唐俭说的都是真的吗,我们去了长安,秦国皇帝,就会下诏册封祖父为党项国王?”

    细封步赖只是笑笑。

    事情当然不会这么简单,他送了女儿入宫,送了儿子为质,但也仅仅只是表示了一点点诚意而已,要想当党项国王,还得有投名状,这个投名状就是灭了拓跋部。

    唯有灭了党项八部中最强的拓跋部,他们才可能真正得到党项国王的册封。

    当然,如果秦军不出兵,细封步赖也不可能单独去与拓跋部拼的,不见兔子不撒鹰,他细封部可以归附大秦,可以成为秦军的向导先锋,但绝不单独做战。

    “走吧,翻越了前面那座雪山,你们就离开部族的护庇了,记得在外面夹起尾巴做人。”

    细封嵬名站在马边,跪下,对着父亲叩拜磕头。

    女儿也向他跪拜。

    细封步赖的眼里居然也闪过泪花,有不舍之情。

    前方,唐俭没有来打扰他们家人的告别,只是站在那里看着那一群党项马。

    而随他来的马帮的那伙人,个个惊叹于这位唐掌柜的会做买卖,三天时间,一万二千斤茶叶就全出了手,关键是卖的价格太好,一万二千斤茶叶,居然换来了一千匹上好党项马,这生意做的,简直就是没谁了。

    带队的老头子甚至腆着脸过来询问秘诀。

    毕竟一匹优良的党项马,平时是能换到一百多斤茶叶的。可现在,实际上一匹好马,才换走十来斤茶叶而已。

    “其实很简单,我这茶叶啊,不是一般的茶叶,是好茶。”

    老头子一脸不信,他们过雪山时,死了十几匹马,他们又不是没把那马上的茶叶取下来分装背驮,他可是见过的,也就是一般的黑茶而已,这种茶,就算是一般的党项马,也得换四十斤茶叶的。

    “我骗你做什么,你看,那位细封贵人对我的茶可是十分满意,不但给了我一千匹好马,还派了他的儿子跟我返回,准备要购买更多这种好茶呢。”他悠悠的笑道,“以后啊,这西山诸羌,肯定就是党项细封部最富了,他们的眼光好啊,看的准。”

    老头子百思不得其解,见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转而求其次,“唐掌柜的,你看咱们这趟买卖这么顺利,下趟买卖,是不是还照顾下我们马帮?”

    “这是自然的,下次来我还找你们。”唐俭心情大好,乐呵呵的道。

第1003章 吐蕃欲结城下盟

    大非川下。

    吐蕃赞普囊日论赞亲自从苏毗赶到前线,一到大非川,囊日论赞便把大非川下指挥的元帅和三个万户长大骂了一通。

    本来他以为,都派出了三十东岱,又征召了七万羌夷联军,组织起了十万大军,这次出兵,可谓是吐蕃用兵最大的一次。

    调动这么多兵马,固然彰显了如今吐蕃之强盛,可另一方面,既然是打仗,还是召集这么多大军打仗,那就得打赢,这样才能更加显示他吐蕃之强大,震慑诸羌夷。

    但是现在。

    马上就是三个月了。

    一个夏季都过去了,这都入秋了,但一个大非岭都没拿下,这简直是让囊日论赞无法原谅。

    他亲自赶来,就是要训斥这些无能的家伙,同时亲自督军。

    刀已出鞘,必须见血。

    “伟大的赞普,都是噶尔这个无能的家伙。”

    面对赞普的怒火,元帅很聪明的找了一个背锅的。原只是东本千户的噶尔此次暂代东路万户之职,统领东路三万兵马。

    结果在他的指挥下,东路吐蕃联军多次进攻大非岭,可是每次都是铩羽而归,损兵折将。其中党项羌的拓跋部折损了两千多人,多弥国折损了一千多,另白兰羌、女国等西羌各部,各个或多或少的折损了千八百骑。

    总的这么一加,他东路三万人马,折损兵马居然高达近万,损失三分之一。哪怕吐蕃本部没有半点损失,可这也早弄的诸羌极为不满,甚至怨恨起来了。

    “噶尔,你有何解释?”

    囊日论赞瞪着噶尔。

    噶尔有些尴尬,他无法解释。

    他一开始没怎么把大非岭的秦军放在眼里,可是左试探右试探,到最后火起来不顾诸羌反对,强攻硬打,结果都是失败。

    最要命的是,打到后来,他觉得秦军的虚实他已经试探出来了,而且秦军也被他折腾的十分疲惫,他请求元帅调兵过来接手继续强攻,一并能打开缺口。

    但是那该死的家伙,却故意找理由拒绝,就是不出兵,明摆着就是要看他笑话。

    居然拿军国大事当儿戏,简直就是该杀。

    他知道这人是新贵族,向来与他们旧贵族不和,尤其是这几年,赞普大力重用这些新贵,导致新旧贵族是水火不相容。

    只是他想不到,这人居然拿这样的军国大事,来打压他。

    “尊贵的赞普,都是那些羌人无能。”噶尔也无法指责元帅,只能拿那些羌人挡枪。

    大非岭久攻不下,现在很严重的后遗症出来了。

    虽说吐蕃与诸羌打仗,不像中原王朝行军作战,对后勤要求极高。他们打仗,直接把牛羊驱赶着随军,边放牧边供军。

    但是军械也需要补充,而且久攻不下,牛羊也有吃尽的时候。

    再这样下去,吐蕃人到是还牛羊充足,但一些羌部已经快支撑不住了。

    最麻烦的还在于,西突厥军已经回撤了好几支军队。

    秦军的北路军,出河西攻西域,打了西突厥一个措手不及,连败数战,把伊吾都丢了后,射匮也有些慌了。

    而最新的消息,是大秦居然把他们在敦煌俘虏的射匮伯父莫贺咄小可汗册封为突厥大汗,还授封他为大秦金山国王,如今王庭汗帐暂设伊吾,这摆明就是要分裂西突厥。

    这一招使出,射匮可汗也不由的震动,于是再次从吐谷浑撤回了几支兵马。

    这样下去,其它留在吐谷浑的几万军估计也要撤走,如此一来,那就成了吐蕃孤军奋战了。

    “派人去岭下,要求与秦军和谈。”

    囊日论赞是个很有谋略之人,否则也不可能继承父位不久,便能接连取得一连串的扩张胜利。

    出兵吐谷浑是他深思的结果。

    毕竟吐蕃要继续扩张,向南有大雪山阻隔,虽也有路通往山南,但山南的泥婆罗也实力强大,最关键的是,越过雪山向南扩张,他们要面临的是极艰难的后勤补给。

    正因此,吐蕃根本没有考虑过向南扩张。

    不向南,那就只剩下了向东向北向西三个方向。

    向西,是诸羌夷部落,然后再过去就是大秦的剑南道,虽说他听闻大秦的剑南蜀地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可要打过去,首先就是阻隔其间的诸羌夷,这些部落现在还没完全臣服,跨过他们打剑南并不易。

    再一个就是东面是连绵的高山深谷,不少地方还得越过雪山,要穿越那一片群山深谷,并不比翻越大雪山向南轻松。

    相比起来,向西要轻松些,可西面还有象雄未征服,挡住了去路。

    北面在灭掉苏毗后,取得了制盐地和牧马草场,使得吐蕃实力大增同时,也为他们打通了北上的通道。

    相比起其它几面不是高原就是雪山要么就是连绵河谷崇山峻岭的,北面的草原,无疑对于吐蕃扩张来说,是最适合的方向。

    一来后勤供应压力小,二来没有什么险阻。

    而吐谷浑又内乱,若能攻取吐谷浑,则便能进而图取河陇之地。

    这个战略本来是没有错的。

    只是囊日论赞轻敌小瞧了中原的实力,本以为在拿下吐谷浑的过程中,会有些硬仗打,但最终肯定是他们能赢。

    谁能想到,一个小小的大非岭都怎么也打不下来。

    囊日论赞是个比较果决之人,久攻不下,那么就不再死撑,先缓一下。

    “告诉秦人,我吐蕃愿意与秦休兵罢战,互为友好。”

    囊日论赞也提出了休兵停战的条件,第一,秦军撤出吐谷浑,慕容恪复国。其二,吐蕃愿出黄金五千两,牦牛一万头,做为娉礼向大秦天子求娶公主,以结两家之好。

    这样的条件,若是秦人愿意答应,这自然是最好的。

    到时他们解除包围,秦军撤离,然后吐蕃就可以没有阻拦的进入吐谷浑,名义上是拥慕容恪复国,实际上是取代大秦,进驻吐谷浑,成功的北扩。

    “若秦人不答应,我吐蕃将对大非岭发起正式进攻,到时岭上十万秦人军民,皆化为齑粉,攻下大非岭后,我还将亲提十万之兵,前往长安城!”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231/ 第一时间欣赏隋唐大猛士最新章节! 作者:木子蓝色所写的《隋唐大猛士》为转载作品,隋唐大猛士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隋唐大猛士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隋唐大猛士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隋唐大猛士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隋唐大猛士介绍:
我表哥秦叔宝,我弟罗士信。
本是乡间一少年,终成隋唐大猛士——白虎罗成。
读者交流群:六五六一一八四八八隋唐大猛士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隋唐大猛士,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隋唐大猛士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