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汉室风云录TXT下载汉室风云录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汉室风云录全文阅读

作者:来不及先生     汉室风云录txt下载     汉室风云录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冯敬不与其父同处一营

    小标题:冯敬为将心比天高,汉骑营内卧虎藏龙

    于是冯敬亲自为杨喜接风洗尘,这个举动让骑将冯敬的骑都尉觉得有些疏于戒心,不能轻易放进来。

    现在西魏国情瞬息万变,万一是倒戈者,极为危险。

    然安置好后,冯敬又对骑都尉说,“立刻监视起来。”

    骑都尉在冯敬准备开寨门接纳他们的时候,就曾建议小心为上,现在听冯敬这么说,放心很多,“得令。”

    孙遫的战败是给整个西魏军上下带来负面的影响,自然也对冯敬带来一丝丝的影响。

    只是这影响不是负面的,而是正面的督促作用,冯敬、孙遫、王襄三个将领常常在诸将的口中进行比较。

    彼此谁也不会服气谁,现在孙遫战败,也预示着项它这个步卒将的失利。项它作为魏相,又是西楚的贵族,自然真的亲自上战场,自有人代他上。

    代替项它上战场的就是孙遫,孙遫的战败,也让楚军对汉的优势渐渐丧事,加上荥阳对峙,汉骑败楚骑,使得楚军的傲气渐渐被打压。

    孙遫、周叔、项它在西魏国形成一股势力,冯敬、王襄、柏直默默战成一队,两股势力在对汉上有了分歧。

    一股是主张在章邯犹在时主动向关中出击,内外夹击汉,先下手为强,一股则认为当以防守为主。

    主张防守的是周叔,认为仅仅凭借西魏和少数楚军的力量是无法和汉对抗,但坚守绰绰有余。

    主攻的则是冯敬、王襄、柏直一队。

    故而冯敬认为一定是孙遫的将兵能力不行,心没有与汉死战的决心,这才败于汉,多半是轻敌,平时光说不练,他要向魏豹证实,他这个车骑将军要比孙遫强。

    如果能将孙遫军的散兵都能收复,那么就可以壮大他们这一队的力量,与汉军死磕到底。

    冯敬善战,不只是勇气,还有头脑,和其父、兄曾为秦将的他对于草根出身的刘邦,是不服气的。

    也认为刘邦麾下的将相多为贩夫走卒之类的,不愿意与之为伍,选择入魏,其父为汉效力,他不愿意归汉。

    冯敬是认为只要君臣一心,将相一心,那么挡住汉的入侵不成问题,尤其等到荥阳对峙被打破,楚一旦占据优势,向关中进发时,就是西魏反击的绝佳时机,甚至反攻入关,右临晋打入栎阳。

    到那时建立的功劳将能惠及时代子孙。

    冯敬的心思很特别,他认为跟着其父纵使有富贵,将来继承的也是其兄冯代,不如自己在西魏闯出一片天地。

    所幸冯敬很快受到柏直的赏识,由柏直推荐给魏豹,魏豹对其进行一段的考察,颇为欣赏,直接授予车骑将军。

    冯敬从小就在其父冯无择的训练下,弓马娴熟,又能挑选步卒逐渐训练成擅骑射的骑士,这让魏豹很高兴。

    大有当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感觉,魏豹觉得自己距离天子更进一步,完全放手让冯敬去打造骑兵。

    要说人有时就会飘,在西魏军营里骑射无人能敌,就认为放眼天下也无敌,他那里知晓他的统率骑兵的能力不如灌婴,骑射又不如李必、骆甲专精。

    强中自有强中手。

    夜幕降临,被安排在一顶军帐内的王翳、杨喜闭目养神,片刻王翳睁开双眼,见杨喜依旧闭目犹睡的样子,心中着急。

    在军帐内徘徊,数次想叫醒杨喜,小声的嘀咕,“现居何时何地,居然有心思入睡?”

    “别着急,再等等,吾等疲困至极时,正是西魏士卒困乏懈怠之时。”杨喜缓缓睁开眼睛,不急不慢道。

    王翳脸色一喜,小声道,“可醒矣。”

    杨喜道,“勿着急,一定要在最佳时机动手,吾等数百人才能守住寨门,为后续骑士通路。”

    王翳点点头,直到困的眼皮打架时,王翳和杨喜才走出军帐,与此同时西魏军营外的不远处,周定也困的两眼打架。

    周定见单宁向自己走来,立刻询问,“杨喜、王翳可有释放那信号?”

    单宁遥遥头,“尚无,不如吾率数百骑先去探路,以接应杨喜等人意外之举。”

    周定思虑片刻,道,“可,多加小心,如有情况,立刻奏笛、击鼓。”

    笛声悠扬,穿透力强,传音速度快,但容易被阻断,但战鼓可以弥补,故而传递讯息双管齐下。

    单宁又引领数百骑悄然前进,为彻底达到潜行的目的,单宁命这支骑兵不是骑马而行,而是牵着马慢慢靠近。

    西魏数仗高的壁垒内,篝火错落有致的分布,话说那王翳和杨喜走出军帐后,慢慢向城门靠近,途中从四面八方快速汇聚而来数百人。

    杨喜道,“快就地取兵器,多拿弓箭、弩、盾,还有长矛。”

    王翳补充道,“速度要快,就近取,如果西魏士卒发现立刻杀掉。”

    此刻是非常困顿之时,西魏士卒鼾声如雷,即便有取兵器的声音,也难以撼动他们的睡意。

    等顺利靠近寨门,王翳和杨喜才松一口气。

    嗖!嗖!嗖!

    杨喜和王翳弯弓射箭,直接将瞭望台上的士卒给射杀,门下巡逻的早已经换成自己人。

    杨喜道,“速向周定等发送讯息。”

    火把在瞭望台上非常有规律的摇动着,这一幕恰好被赶来的单宁看到,大喜道,对一名甲士道,“速回报周郎将。”

    甲士唱一声诺立刻离开,回报消息。

    单宁道,“兄弟们,为立功获爵时机已到,全体上马快速冲杀,先冲杀而鸣鼓。”

    数百骑的马踏声立刻震动大地,汉军骑士挥动长剑、金钩,杀向西魏阵营。

    西魏军营立刻一阵大乱,人喊马嘶。

    西魏骑都尉立刻向冯敬的军帐飞驰而来,冯敬也早已听到营中大乱,正自疑惑。

    咚咚……

    战鼓声突然响起,冯敬心头哇凉,有种不祥的预感。

    “冯将军,不妙,那帮逃兵果然做倒戈贼,城门已打开,汉骑源源不断驶进。”骑都尉咬牙切齿道。

    即便冯敬心有戒备,也没料到这些‘倒戈贼’会今晚立刻行动。

    冯敬不是没有戒心,而是想着逃兵即便做倒戈贼也不会当夜就行动,至少要准备一些时日。

    只要抓住他们的叛国迹象,立刻全部处死,到时即便魏王豹询问起来,也是有理有据。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灌婴的骑兵之道

    小标题:灌婴的骑兵之道,迅疾之外便是攻心

    可惜人算不如他算,对方先下手为强。

    冯敬不愧是车骑将军,面色如常,“勿慌,一切如往日训练即可,偷袭而已。”

    西魏骑都尉这才回过神,也对,平时他们西魏士卒没少在冯敬的指导下演练汉军偷袭的应对之策。

    骑都尉安定心神,立刻纵马指挥士卒结阵对抗汉骑士,步卒结方阵,骑士成弧形。

    冯敬入睡也未解甲,所以立刻披上战袍,提一杆魏戟直接跨上战马来督战。

    借助篝火之光,只见寨门被打开,瞭望台上、寨门处不断有箭矢飞射而来,密集的箭矢如蝗虫,竟然压的西魏士卒无法上前。

    西魏士卒此刻在都尉的指挥下,以盾牌手和长矛手在前,不断向寨门前进。

    从寨门冲进不少汉军车骑与西魏士卒对抗起来。

    在黑夜中看不太清楚,冯敬道,“点火把。”

    原本已经熄灭的火把,瞬间被点燃,纷纷亮起来。

    在众多火把的照耀下,冯敬终于看清战场,汉军骑士并没有长驱直入,向营寨内冲击的趋势,一直在固守营寨门,似乎在等待后续的大军。

    冯敬快速的寻思,寻思汉军的意图究竟在何处。

    偷袭在于速度要快,这汉骑不大肆冲杀,为何在这纠结,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后面的才是主力。

    消灭这部分先锋,重新将寨门控制,便可以转变被动,然后结阵出营,主动迎接后续的汉军。

    冯敬下令左校尉(其中一名都尉)快速夺回寨门的控制权,右校尉随他从另一寨门出去,直接阻击敌军,然后来个里外夹击。

    杨喜不断拉弓射箭,瞄准一个骑长一箭拿下,然后跳上战马,来回驰骋,发现西魏军驰援寨门的变少,心中有不祥的预感。

    王翳则指挥赶来的车兵将寨门完全控制,为后续军的到来做迎接。

    先到的是郎中骑将单宁,立刻将指挥权从王翳手中接过。

    单宁道,“为何滞留在寨门处?”

    王翳道,“守住寨门,为后续军打开方便之门。”

    单宁道,“糊涂,战机稍纵即逝,如果再次耽搁,西魏士卒皆苏醒过来,列阵对敌大大不妙。”

    单宁自然知道此刻西魏军被冲的越散越好,最好是散乱一片,如此后续军进来就是收割而已。

    王翳立刻随单宁向营地纵深而来,却不见杨喜,心中疑惑。

    在单宁的命令下,汉车骑奋力杀退寨门处阻击的西魏军,开始向里面冲杀。

    结果看到的情况,不是一片散乱,也不是严阵以待,竟然是纷纷投降,散乱一片,单宁心中大喜,心中急于继续推进,竟有不愿等周定来会合,准备孤军深入。

    如果就此大破冯敬,甚至生擒,那可是立下大功,却听王翳道,“不可再深入,西魏军主力似从他门遁出,汉骑有反包围风险。”

    这会周定道,“无妨,壁垒外,灌将军早已在等候,吾等负责清扫魏营即可。”

    这点倒是出乎王翳的预料,敢情灌婴不准备杀进营寨,而是准备在营外的广袤草地上,将他们围杀。

    王翳道,“单郎将,冯敬肯定还有后手,这寨门处防御似乎雷声大雨点小,有迷惑之嫌。”

    单宁还是没有听取,率军直接向营地纵身而去,近千余骑兵风驰电掣般开进,如入无人之境,单宁感觉不妙,背后有些凉飕飕的。

    秋八月(现在的九月)的天气不只是秋高气爽,还有干燥,容易起火。

    单宁也不知为何会有这个念头,下一刻就看到这里堆积很多干草。

    “单郎将,此处有险,快撤。”

    话音未落,忽见满天的箭雨射来,星星点点,如完全萤火。

    “是火箭!”不知是谁喊出这句话。

    单宁立刻大喊,“后撤。”

    骑兵的速度快,也容易拉开距离,为方便传达信息,有一套专门的传递信息法门。

    单宁立刻从怀里拿出一个铃铛,摇其铃铛来,于是铃铛声开始蔓延开来,骑士迅速后撤。

    火光照亮天空,这场突袭战的成果不是很大,冯敬在觉察出汉军意图后,立刻放弃营寨,出动出击后续的大军。

    东方曙白时,冯敬与灌婴的本部人马直接对上。

    灌婴向身旁的左右校尉李必骆甲询问,“可有周定、单宁消息?”

    右校尉骆甲说道,“单宁率先攻入营寨,但却中空寨火攻计,险些全军覆没,幸周定及时赶到,这才扫清西魏营寨,决断其退路。”

    左校尉李必补充道,“二人相比,周定可独挡一面,二人如能配合得当,当真为灌将军一大助手。”

    灌婴点点头,知道这两位曾经都是郎中骑将,是郎中骑兵中的中高层武职,如今他的空将直接夺掉人家上升的空间,对自己多少有点怨言。

    灌婴原本是让周定和单宁先行偷袭,直接打乱冯敬军,让冯敬短时间不能组织其有效的反抗。

    待西魏士卒纷纷逃出时,灌婴再命令左校尉引郎中骑,与灌婴、右校尉一同左右夹击,大破冯敬军。

    冯敬军不只是车骑,还有王襄留下来的步卒,直接将其完全歼灭是不可能,不能完全打的对方失去战斗力。

    灌婴的任务就是首战大破,剩下的捡漏交给韩信安排的其他将领即可。

    不料周定和单宁未能很好的配合,没有将冯敬军冲散,反而主动出寨与灌婴一决高下。

    灌婴道,“立刻向大将军回报,言已经攻下冯敬军壁垒。”

    斥候欲传令而去,李必又追加一句,“可再向大将军传言,道将军已牵制冯敬军,可直捣安邑。”

    言毕,灌婴不假思索道,“可。”

    灌婴借着东方微弱的光,他看到冯敬的车骑军方阵整齐,军容如朝气,面对汉铁骑没有似乎的慌乱。

    骆甲请示先用车兵四面冲击,找出薄弱的一方,灌婴却道,“不急,先将汉军占领其营寨,更有汉军去围困魏王之消息,在西魏军散播开来。”

    李必道,“两军对垒,攻心为上,灌将军始终不忘上兵伐谋,末将惭愧。”

    灌婴则哈哈大笑,“李校尉谦虚,婴并未读过多少兵书,乃昔年经商攻心之道耳。”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大败西魏是否杀其将

    小标题:韩信的用兵,恩威并用

    所谓大道同归,一个行当做到极致就是一通百通,一窍开百窍开。

    治大国如烹小鲜,那么兵法何尝不是隐藏在各行各业中,读书有用,读兵法也有用,但只能借鉴不能照搬,那终究是前人的经验之谈。

    李必、骆甲常读兵法,更常习练骑兵,但也不得不承认灌婴有天赋,有统领骑兵的天赋。

    西魏军接连战败,汉军不只一路而来,安邑将受到威胁,士卒之心开始动摇。

    士卒皆知他们为谁而战,说是为西魏战,实则不过为魏豹而战,假如魏豹有危险,必然回助。

    士卒对战眼前的汉军车骑,心中便没那么坚决。

    骆甲提议汉军后发制人,不急着先进攻,先耗一下西魏骑士的锐气,汉军远道而来,蓄养士气,灌婴同意。

    冯敬本令军中最好防御汉骑士的冲击,结果汉军未动,反而军中出现不好的谣言。

    冯敬告知都尉此乃汉军诈计,根本没有多少兵马可分,事不宜迟,不能再等。

    骑兵与骑兵的对冲,胜负因素很多,绝非想想中那么简单。

    战马飞驰向前冲,士卒也没有退路,欲调转马头可没那么容易,因此方向很重要,向哪里冲,是每个骑将需要认真要考虑的。

    命令一下,覆水难收,骑将不得不慎。

    冲过去,头脑一热会出现空白,只剩下一个念头,不是对方死,就是自己死,胆怯会在运动中渐渐消亡,战斗力一般还是能保持。

    一个打不过两个,两个却能和三个拼一拼,攻伐非一人之力。

    骑士间的配合就显得很重要,骑士的战阵不像步卒那么牢固,不易被攻破,也容易结成,故而最怕的是马惊。

    一旦战马受惊,骑士战阵必乱,骆甲向灌婴建议道,“灌将军,吾有一计,可速破西魏军阵。”

    灌婴眸光一亮,“速速讲来。”

    骆甲道,“秦人多有精通马语者,可择其组成一支奇兵,扰乱西魏马匹,一击可破。”

    李必补充道,“马匹受惊之声,亦可传染,可先为己方战马遮耳,彼时车兵冲开队形,重骑兵来彻底粉碎西魏战斗力。”

    灌婴道,“可。”

    等待许久,冯敬发觉军中人心不稳,不能再等下去,于是率先发动进攻,向汉军阵营冲杀而去。

    双方交战,尚未彻底展开,忽然马惊之声响起。

    汉与魏两军战马皆受此影响,但汉军骑士并没有出动,而是灌婴下令命车步兵抵挡西魏骑士的进攻。

    车兵战马虽然受惊,但战车不停,在惯性之下还是在向前冲。

    由于汉士卒提前双手捂住马耳,受惊的影响略少。

    待这支奇兵停止制造马惊声,只见西魏骑兵已经乱做一团,在车兵的冲击下,被分割成大大小小几块。

    在这一刻,冯敬心中哇凉,悲痛喊道,“臣有负魏王。”

    车步兵分割纷乱的西魏车骑,汉骑兵进行冲杀,并对汉魏卒进行砍杀,西魏军纷纷投降,大败冯敬军。

    在冯敬思考是否要以死殉国时,灌婴的战马已经飞快向韩信的大军中传递。

    韩信亲率大军已经来到安邑城外,正在安营扎寨,栾说收到灌婴的战报,立刻向韩信传达。

    栾说道,“骑将灌婴,请示是否斩首西魏骑将?”

    这个大破西魏车骑的消息,给汉军的中军带来前所未有的士气。

    彭城大败的阴影随着曹参、灌婴两场大的胜利,已经烟消云散。

    汉将陈豨建议斩杀西魏军骑将冯敬,以壮军威。

    不过立刻遭到另一个人的反对,那就是高邑,高邑认为不能杀,杀敌将的确可以壮军威,但无疑使得诸多西魏战将人人自危而死战,而且斩将的悲痛也会化为西魏军的战力,非常不利。

    说到最后高邑还加了一条,那就是冯敬乃汉将冯无择之子,杀其子终归不好。

    高邑本与宣虎一同协助曹参在临晋布置疑兵,并负责吸引西魏主力,使得曹参抢渡河水,在东张的方向登陆,又重走一遍韩信的“声东击西”的疑兵之计。

    高邑吸引西魏丞相周叔使得曹参在东张大破孙遫,即便周叔去援助已经为时已晚。周叔离开后,高邑迅速占领蒲坂,之后他自己面临一个选择,那就是继续随曹参军攻打西魏,还是独立领军战西魏,进而立功向大将军韩信表明心迹。

    高邑跟曹参一样都是资格很老的战将,很早就跟着刘邦混,如今曹参成为一路大将,拜假左丞相,而他高邑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将军,手下没有多少兵马。

    继续跟着曹参,征战魏地,那么所立之功大多会加在曹参头上,这不是高邑所想要的。

    于是他向宣虎言,要向大将军韩信复命,询问是否与他一起率兵去,宣虎没有犹豫,选择拒绝,他选择率兵追赶曹参,与曹参会合。

    宣虎率领的是河南军,他能作为河南将军,掌握河南王的军队,曹参帮了不少忙,果断选择继续随曹参这一路。

    宣虎知道曹参虽然受韩信制约,表面上是征伐西魏的裨将,从拜韩信为左丞相,曹参为假左丞相的安排看,他隐隐看出刘邦的另一层意思。

    左丞相是个不小的官职,仅次于丞相萧何,但却又安排一个假左丞相,这一安排有点耐人寻味。

    萧何既然是丞相,下面要设助手,可为左右丞相,拜韩信为右丞相,曹参为左丞相,也是完全可以的。

    实际上却不是,如此宣虎寻思汉王刘邦一定是没有完全放心将军权交给韩信,而是一分为二。

    韩信如果在征伐诸侯王的过程中,有所小动作,或者作战不利又不听王令,那么假左丞相会立刻变成左丞相,取代韩信。

    这是刘邦留的后手,不得已才会启用,宣虎猜到这一层,认为征伐西魏的其实是两路大军,名义上受韩信节制,故而选择继续向曹参靠拢。

    高邑见宣虎心有所属,便不再耽搁,立刻率军向韩信亲率的人马靠拢。

    这个举动,韩信自然看得出是何意思,认为高邑是个真正能如臂驱使的战将。

    韩信选择听从高邑之言,“汉伐西魏,乃西魏王背信弃义在前,汉军讨伐魏豹,而与魏将、魏民无关,传吾大将令,西魏将弃暗投明者,一律不得斩杀。”

    安邑城内,大殿之上,魏豹一身甲胄,魏郎奚意阻止道,“大王,当坐镇安邑,不可涉险出战。”

    魏豹很生气,“孙遫大败,寡人在安邑,如今韩信突然袭击安邑,冯敬又战败,寡人尚能安然端坐于大殿乎?”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魏豹主动迎击韩信未必错

    小标题:韩信调兵遣将,魏豹执意出战

    不仅是魏郎笑奚意劝魏豹,魏太仆蔡寅也劝魏豹不要披坚执锐,二人皆认为一国之王当坐镇后方,上阵杀敌的事情还是交给诸将。

    魏豹看着二人忠心耿耿的面庞,为阻止魏豹上战场,已经脸红脖子粗。

    蔡寅更是以不愿为魏豹驾车来拒绝,奚意则以三军统帅不应涉险来劝。

    魏豹看向柏直,询问柏直的意见。

    柏直却说道,“项王尚且披坚执锐,亲临战场,指挥楚军战汉,大王亦当亲临前线督战,一为鼓舞士气,二则亦向项王表明,愿与项王共擒汉贼。”

    柏直称呼汉王为汉贼,窃国之贼,他还特地强调项羽分封的几个诸侯,已经被汉王消灭数个,这吞并天下之心,已经昭然若揭。

    今日不和楚一起灭汉,他日汉一定会图谋河东之地。

    柏直的言语让魏豹的战意更浓,对魏郎奚意和魏太仆蔡寅道,“还是柏直知吾心,尔等不足与吾谋天下!如是怕死,留下固守城池。”

    此言说的奚意和蔡寅心凉凉的,蔡寅坚持己见道,“大王执意冒险,非西魏之福,鼓动着大王披坚执锐,亲上战场,将一国之君安危,系在箭矢长眼,岂不荒唐。”

    魏豹眼含怒意,依旧一脸笑意道,“太仆过言,家国之难,寡人当与士卒共进退。”

    言毕,又对柏直道,“随本王应战韩信,一个西楚逃兵者,寡人西魏精锐不信会抵挡不住,寡人要带热血男儿重现当年创大业之时。”

    魏豹的豪言壮语直接说的柏直热血沸腾,在魏豹落魄时楚怀王熊心给他数千人马,魏豹就是靠着这点人马逐渐收复魏地二十余城,那是何等的豪气,当时的柏直也在队伍中。

    那个时候的柏直就决定跟着魏豹,创建复魏大业。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柏直结识了周叔,二人还相谈甚欢,一起为重建魏国兴奋的彻夜谋划,可不知为何在西魏成立之后,二人的关系却渐行渐远,不知道为何会走到今天。

    柏直的思绪一下子被魏豹的豪情拉到大业之始。

    不过柏直还是忽略一个问题,一个致命的问题,当时魏豹能够依靠数千人马就能收复魏地二十余城,非魏豹多么智勇双全。

    亦非魏豹麾下的将士各个以一当百,而是当时秦军的主力多被刘邦一路和赵王歇、项羽等所牵制;尤其在项羽逐渐起到对秦的胜利后,秦的主力已经渐渐在丧失。

    刘邦又牵制一部分主力,再加上当时的彭越也在梁地活跃,留给魏豹的基本是没啥可怕的对手,轻轻松松可以将城池捡回来。

    柏直高估西魏的军事力量,应该以守为主,坚持待援,等待代兵至,可以来个里应外合。

    奚意则坚持主张魏豹以守为主,坚守月余绝对没问题,以待代兵至,不要主动去出战。

    可接连的战败,让魏豹已经无法稳坐安邑,他若不出战,会被汉军辱骂胆怯,而且不主动阻击,被汉军困住也是个极大麻烦。

    谁能保证安邑被围一定会像当年钜鹿被围一样,等到项羽或者陈馀来救……

    魏豹听了奚意的建议后,还是决定主动出战,不过魏豹临走之时奚意还是又补充一句,“大王,韩信虽曾为西楚逃兵,然其曾甘受胯下之辱,足见此人极为沉稳而隐忍,素闻有谋略,万不可轻视。”

    这句话如同给豪情壮志的魏豹头上浇上一记冷水,让魏豹很不舒服,但没有生气,忠言逆耳他还是懂的。

    城外,西魏军士气得到鼓舞,口喊大王万岁,西魏万岁。

    柏直身披铜片鱼鳞甲,披肩红色战袍,威风凛凛的在前方亲自指挥作战,他的命令不断的化作旗帜摆动和战鼓雷鸣,指挥西魏士卒列阵。

    一处高处,魏豹站在战车上遥望西魏军士和对面的汉军,驾车的是蔡寅。

    蔡寅虽说要罢工,但国难当前,他还是怀着能战胜汉军的心态引车兵,护卫魏豹。

    看到汉军的军容,魏豹那满腔的炙热倒是瞬间凉了一些,询问身边的蔡寅道,“太仆以为西魏当攻守何所依?”

    敌军就在眼前,是以守为主,还是以攻为主,魏豹有些犹豫。

    汉军阵营内,韩字大旗下,韩信同样的一身红色战袍,只是他身穿的战甲是少有的铁片鱼鳞甲。

    此战甲是拜韩信为左丞相欲攻略西魏时,刘邦所赐,铁片鱼鳞甲实在是太少,比铜片鱼辨甲要稀少的多,要珍贵的多。

    韩信道,“魏豹亲自督战,士气高涨,何人愿为先锋,试探魏军。”

    话音未落,立刻闪出一将,“未将高邑,愿为先锋。”

    在韩信问出这句话时,陈豨、陈贺、孔聚等将皆跃跃欲试,现在接连挫败西魏军,这第三次大败西魏军的军功都想要。

    韩信见是高邑,便点头同意其出战,但交代说无需苦战,目的在于找出西魏军的弱处所在,然后死死咬住,后续立刻会支援。

    两军对战在高邑心欲得战功的出击下打响,韩信的眸光从战场上抽回,仿佛一旦开打,暂时与他无关,小小的胜负似乎不是很在意。

    韩信反而问道,“灌将军现在何处?”

    大将军长史栾说道,“已经彻底击溃冯敬军,回报言,在收编精锐,其余已遣散。”

    韩信道,“传令,命灌将军速向大军靠拢。”

    韩信的大将令很快变成传令使者向灌婴的战场奔去,接着他又询问道,“曹将军现在何处?”

    栾说回答道,“曹将军战败孙遫后,乘胜追击,已永绝一患,此时已向安邑进发,估计再有一两日便可抵达安邑。”

    韩信闻言若有所思,随即又下达两个命令,一个是命孔聚、陈贺速绕到西魏军后,尽力阻止西魏军退回安邑城,另一个是命曹参军火速向安邑汇合,合击魏豹。

    原本韩信计划由曹参吸引西魏主力,他这边由夏阳渡河后一定可以靠着突袭,打魏豹一个措手不及,现在的情况的确是打魏豹一个措手不及。

    安邑城外的第一道防线已被突破,可要想彻底击败魏豹,甚至生擒魏豹,目前在身边的兵力还是不够的。

    现在魏豹是出城,但却是有备而来,而非仓促应战,这个留给魏豹准备的时间已经让冯敬为他争取到。

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了解对手从降将那里开始

    小标题:机会很多,就看能不能选准

    现在是决战的时刻,韩信还是觉得手里的兵力有点捉襟见肘,故而希望曹参快点来回合。

    决战之下,自然是多多益善,韩信很自信,即便再多些兵马,一样可以指挥的井井有条。

    之所以命曹参火速前来会合,因为韩信还有一个顾虑,现在王襄不在,如果王襄突然率兵杀回,从背后袭击,倒是有腹背受敌的危险。

    魏豹在前,王襄在后,这是一个潜在的危机,故而曹参这支军到达的时间就非常关键。

    如早些,会把魏豹吓进城,强攻损失太大,如果迟些,自己会有腹背受敌的危险!

    刘邦终于放下疑心,将大权将给自己,韩信自知不能乱来,不能有大的错误。

    胜败乃兵家常事,这是理论家给的安慰,问题是能败得起吗,如果一败国没了,命没了,那还真败不起。

    韩信心中的理念就是我可以战不利,但不能败的站不起来,只要想办法,这点总可以做到。

    韩信在寻思,不一会被急切的声音拉回心思。

    “大将军,高将军,有些顶不住,询问后援何时上?”栾说着急的进入为韩信搭建的临时军帐。

    突袭安邑,韩信本想靠速度取胜,兵贵神速嘛。

    可现在魏豹出来应击,那就不是速度能解决问题,需要一个随机应变的巧妙指挥。

    于是韩信的简易军帐出现,韩信此时正在自己堆制沙盘,凝神思考整个战局,闻言抬头道,“魏豹至前军否?”

    栾说回答道,“没有,仍在中军。”

    韩信道,“再缓缓,告诉高将军,可以机动而战,不必与西魏军死磕。”

    又过许久,高邑再次派遣快马来向韩信回报战况。

    两军对战,数万兵马绵延开来,前后左右往往不能照顾,故而才设置前后左右将军。

    高邑先尝西魏便遇到阻力,心高气傲的他不想让其他将领看笑话,咬牙撑着。

    韩信又对奕说道,“高将军可试出何处弱?”

    栾说道,“左侧略弱。”

    韩信略微点头,“传陈都尉。”

    栾说离开,片刻引陈豨前来。

    陈豨早一脸的激动,“大将军,是否轮到吾陈豨杀敌?”

    韩信道,“是要陈都尉出场,但若接到撤退命令,不可恋战。陈都尉率军出击西魏军左翼,切记目的是令中军暴露出来即可。”

    陈豨唱诺令离开,浑身的战意空前高涨,他早年起事,本就心中有创一番事业的打算。

    后来遇到吕泽,感觉此人不错,有能力,其麾下也有不少人才,那个时候他还不知道有刘邦。

    直到吕泽后来去薛地,遇到刘邦,才知道有沛公这个人物,而且还和吕泽是亲家。

    这点其实吕泽也提过一句,但是陈豨并未当回事,毕竟当时在吕泽麾下混。

    后来刘邦逐渐在项梁那里得势,项梁死后,更是被封为侯爵,吕泽依旧只是一路别将,或者说是刘邦集团的二把手。

    那个时候陈豨就觉得这个队伍跟对了,只是后来的事情让陈豨渐渐有离开吕泽的想法。

    那就是刘邦为汉王之后,发现在吕泽这个诸侯(推测吕泽应该很早就是一方诸侯)的麾下已经无法展现他的抱负,他需要一个更大的舞台。

    这个舞台,陈豨起初认为是刘邦,但渐渐发现跟在刘邦身边的能人实在太多,立大功的机会还是不够多。

    直到刘邦拜韩信为左丞相攻略魏地,陈豨才确定这个舞台就是韩信,在韩信大将军的带领下建立功勋。

    在诸侯王纷争的天下,跟对人很重要,但找对二把手乃至三把手也很重要。

    攻略西魏,陈豨觉得这是逐渐走向前列的机会,是有可能与曹参、周勃等将并列的机会。

    陈豨怀着他的复杂心思刚离开,韩信便见灌婴率军向韩信合拢而来。

    灌婴是目前韩信最想见的将领之意,于是直接起身迎上去,道,“灌骑将一到,便是击擒魏豹之时兮。”

    灌婴哈哈大笑,“大将军一言,让未将心中惭愧,对付一个冯敬至今才归兮。”

    韩信道,“灌将军过谦,冯敬可在?”

    灌婴立刻对身旁的右校尉骆甲道,“骆校尉提冯敬来。”

    片刻冯敬被带到,韩信开门见山,“冯将军父兄皆在汉营,将军为何苦守一将倾之大厦。”

    “个人志向,昔日父投汉,吾选择走魏,因与兄不合,且汉待人少礼,吾不喜。”冯敬也只直言不讳。

    马找马,虾找虾,林彬有礼之人喜欢儒雅之人,刘邦那一帮汉子当初吓坏了冯敬。

    爆粗口骂人是小事,酒后口出秽言,耻笑他们这些为秦征战数辈的家族,这种侮辱性让冯敬难以忍受,于是在当天夜里他连夜渡河跑到魏地。

    当时的魏豹还没发迹,魏咎还是魏王。

    很不幸,没等冯敬去自荐,魏咎就被章邯逼着自杀。后来项梁也死去,楚地发生巨变,魏豹却从楚怀王那里借来兵马,这个时候冯敬终于找准机会投奔魏豹军。

    后来项羽降章邯,魏豹也下魏地二十余城,冯敬也渐渐成为西魏军中的骑兵将领。

    魏豹身上有一种魅力,那是对魏国文化的继承,对人才的礼贤下士,这种感觉冯敬很喜欢。

    在这里不只是给予合适的舞台,关键是还给予充足的尊重。

    冯敬喜欢被人尊重的感觉。

    人有时候就是那么的奇怪,能尊重人就会对此人有好感,如能理解人,那么就不只是好感,而是一种信赖。

    冯敬对魏豹就是这种感觉,可是不知为何自从西魏建立,周叔、柏直开始争权,西楚贵族的到来等等事情后,魏豹对冯敬的理解就少很多。

    或许魏豹成为魏王后,有更多的事情要处理,尤其是忙着生小王子,对他渐渐有种疏远。

    韩信问冯敬,“汉王已非昔日沛公,魏王背约反汉,是乃背信弃义,将军愿愚忠乎?”

    冯敬道,“愿为大将军献策。”

    此言一出韩信大悦,“愿闻将军之策。”

    冯敬便将此时西魏军的软肋告知韩信,韩信二话没说就将作战部署进行调整,诸将感到诧异,尤其是正在与西魏军厮杀的陈豨、高邑。

    诸将如冷耳、孙赤、卫无择、徐厉、冯谿等皆反对进行调整,听一个初降之人,万一其心有诈,后果不堪设想。

    韩信则稳定诸将之心道,“有陈贺、孔聚二将在,此为吾之后盾,可速做调整,以防王襄军回援。”

第一千零七十章 魏豹身边不乏能人

    小标题:韩信悄然布口袋,魏豹忍痛做选择

    冯敬的建议在诸将眼里看来很简单,只是对西魏大将柏直习惯的把控,可韩信知道一个不经意间的习惯往往是致命的。

    最可怕的不是遥不可及的敌人,而是了解自己的人,冯敬就了解柏直。

    柏直熟读兵法,这是他的优点,但也是他的缺点,一旦战场有所变化,柏直立刻根据兵法进行阵型的微调,以应对下次的杀伐。

    一场厮杀刚刚过去,各自退回到彼此的阵地内。

    留下一地的杂乱,尸体横七竖八的躺着,有的身上插满了箭矢,血液已经凝固,空气中弥散血腥味。

    柏直正在修整军队,下达命令,有千人(二五百主)将各自检查所引之队,尤其是对先锋队进行补充。

    就在此时,短短的一段时间,一支骑兵突然出现,对在修整的西魏军一阵的猛冲和乱砍,柏直有点懵,有点发愣。

    不是才结束一场厮杀吗,就算双方要再次发动厮杀,也是要等个哪怕一注香的时间的啊。

    这时间也掐的太准。

    这支骑兵自然是以灌婴为首的郎中骑兵,冲击之下,西魏军的阵型溃散,仅仅靠这支骑兵是不能对西魏军造成很大的伤害。

    毕竟冲散后,再聚集一样强大,可怕的是这支骑兵冲击后,迎来的是陈豨的攻击,还有冷耳的围拢。

    才与高邑杀的脸红脖子粗,这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战局瞬息万变,情况岌岌可危,魏豹惊讶道,“士卒为何大乱?”

    柏直已经汗珠渗出,非常紧张的指挥西魏军稳住,列阵防御,寻找机会准备进行反击。

    魏豹找到柏直询问才得知,汉军居然见缝插针,实在是有点奇怪,而且这支骑兵装备非常精良,不亚于项羽亲率的楚骑。

    魏豹道,“冯敬虽战败,但不至于不见踪影,此人现在何处,为何不来见寡人,寡人并无责备之意。”

    诸将面面相觑,无人知晓。

    有士卒从那支汉军骑兵中看到冯敬的影子,告知魏豹后,魏豹没有怒骂,没有责怪,而是立刻道,“鸣金收兵,回城坚守。”

    失去西魏军的一支精锐骑兵,这对魏豹来说打击有点大,精良的骑兵那可是一把锋利的宝剑,是撒手锏,往往能发生意想不到效果。

    放弃和汉军正面交手,选择坚守城池,待汉军疲惫时伺机而出,这是魏豹的意思。

    柏直也赞成,这样可以等到王襄回援,这次汉军的见缝插针,让西魏军损失不小,力量上无法再碾压现在的韩信。

    可后退的时候,魏豹又遇到麻烦,“为何停滞不前?”

    魏郎奚意立刻前去探查,回报道,“遇到埋伏。”

    这次魏豹有些后怕,敢情这韩信并未使出全力,还留有后手。

    亲自为魏豹驾战车的蔡寅也感到吃惊,他本来认为靠着他亲自训练的车兵,完全可以轻松的开路,却遇到阻力,“埋伏,怎么还会有如此强悍之军?”

    魏豹追问道,“可知何将?”

    能藏的如此隐秘,躲过西魏斥候的探查,那说明伏兵不会很多,这是魏豹的心思,也是奚意心中的猜想。

    奚意说道,“只有汉旗,未曾打出将旗。”

    魏豹脸上浮现担忧之色,“韩信此处隐藏如此之将,必为难缠之兵。”

    见魏豹有些低落,此刻的柏直的突击效果又不是很好,为魏豹打气道,“能躲过西魏斥候盘查,兵卒当不多,大王不必太过忧虑。”

    魏豹闻言,心中稍宽,但很快柏直带来的消息又是当头一棒,汉军其他将领分兵绕道,这是准备布置一个大的口子,然后将魏王困住。

    所谓温水煮青蛙,正面交手的汉兵打的比较有节奏,时快时慢,而偷偷的在布置一个大的口袋,悄然进行,这韩信的手段果然够毒辣。

    柏直将这种情况一说,不仅魏豹感到棘手,奚意更是提出一个非常大胆的建议。

    之前汉军与西魏交战,奚意总觉得那里怪怪的,可又说不上到底是哪里,现在他的这个不安终于越加清晰。

    那就是韩信这种小打小闹般的厮杀隐藏的动机是布置大口袋,准备是一举拿下魏豹,来个一战定魏地。

    此时分散在各处的魏兵还在,还没有完全赶到,比如晋阳的魏兵,以及已经援助到达晋阳的代兵。

    除此外还有上党郡的兵,这些兵一旦全部来勤王,那么汉兵想一口吃掉西魏,那是不可能的。

    总之绝不会让汉那么容易拿下西魏,可现在如果一下将魏豹生擒,那么西魏有再多的兵也不行。

    因为西魏王豹还没有立太子,一旦魏豹被俘虏,那么就国灭,而且孩子还小,魏豹也想着让薄姬的儿子来当太子,可惜还没来得及生出来。

    这种情况让熟读经史的奚意心中有不祥的预感,这种情况很像当年秦打魏一样。

    秦水淹大梁,打的当年的魏王很苦,可是魏国的数十万军队被挡在河北,没法回来救助。

    很显然现在韩信就是准备以最快的速度擒住魏豹,使得魏地其他的兵马尚未反应过来,西魏就已经灭亡。

    为迅速围擒魏豹,韩信居然用疑兵,让曹参在晋阳渡河,蒲坂打的火热,却万没想到韩信突然攻击安邑。

    这一切,小小的魏郎奚意如局外人一样,渐渐看清,但他知道人微言轻,没有直接提意见。

    此刻见大将柏直战不利,这才开口,建议魏豹用禁卫军殿后,用一身材相似之人假扮魏豹,吸引汉军,魏豹换上士卒甲胄回城。

    可让禁卫军殿后,等于将这支精锐舍弃。

    柏直道,“要舍弃乎?”

    魏豹无奈道,“舍弃,一切以退守安邑为准,只能舍弃禁卫军殿后。”

    孔聚和陈贺二人两眼发光。

    “此乃西魏禁军战力太强,恐怕难以阻挡。”孔聚脸庞冷峻,战袍上沾着星星点点的血迹,他已经来回在厮杀中进出三次,他深深觉得这次阻击的任务可能无法漂亮的完成。

    陈贺则鼓舞道,“只需再顶住一盏茶,吾相信,汉军一定可以合围魏豹。”

    “大王,汉军欲合围,快换上士卒战服突围,吾柏直来阻挡。”柏直眼红,他现在也知道冯敬已经投汉,而且还献策给韩信,否则韩信怎么可能选一个永远不太可能的时间出击。

    魏豹虽然同意奚意的提议,可迟迟不愿换战服,此刻见柏直一脸着急的样子,这才不得已迅速换战服。

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坚守待援还是东走上党

    小标题:柏直谏魏豹走上党北靠晋阳,安邑是否坚守

    就在此时高邑和陈豨从左右猛烈冲来,使得魏豹不得不亲自上阵,以一士卒的身份冲杀,魏豹非常神勇,他虽是士卒甲胄,但在西魏士卒眼里就是勇猛的虎将。

    虽比不上项羽,但却让拦路的陈贺感觉极大的压力。

    即便是陈贺和孔聚联手,也感到无法完全压制。

    就在僵持之时忽闻一阵擂鼓声,骤如急雨,战况再次发生变化。

    这一阵的鼓声使得魏豹脸色大变。

    由于魏豹的勇猛,连续数次突破陈贺、孔聚的封锁,距离安邑城池越来越近,但付出的代价也很大。

    兵力折损,如果此时汉军又来一支,那么魏豹的心不惊才怪,这可是要被生擒的节奏。

    突见柏直一脸血污的向魏豹奔来,但是脸上是难掩的兴奋之色,“大王,王襄救驾而至。”

    闻言,魏豹那惊魂未定的神色才好转,心中有一丝丝安定,也有一丝异样的情绪,“吾魏豹乃天子之父,岂能那么容易擒吾。”

    心中这么思虑,但嘴上还是万分的警惕,“甚善,传寡人令,王将军如挡住汉军,可封侯。”

    这句话是魏豹发自内心的,确实需要重赏一下,却也彻底将王襄留在城外。

    魏豹杀回安邑城,战在城头观战。

    王襄收集散兵而归,加上冯敬军被打散的一部分,加上柏直亲领的西魏军,对付韩信所率之军原是没问题。

    可偏偏是魏豹的一个封侯的命令,让王襄心生强烈的立功之心。

    王襄的到来,的确是让韩信很吃力,没能阻止魏豹的突围。

    韩信见布置的大口袋没能网络住魏豹,立刻下达命令停止对魏豹的追击,而是改变方向,向王襄进行合拢。

    “既然无法困住魏豹,那就再灭西魏一将。”韩信选择合拢王襄,不过韩信的进展也不算顺利,几次都被柏直和王襄联合打开,也就是说几次王襄都可以离开,可是王襄却没有离开。

    这让韩信有点疑惑。

    柏直说道,“大王已经安全退回城中,王将军当回城商议退敌之策,安邑城经过新建,已经完全可以容纳数万精锐。”

    柏直的意思是靠着数万精锐坚守,靠着城中的粮草充分完全可以坚守数月,彼时赵、代之兵到来,太原郡、上党郡的兵马汇聚,内外夫击韩信,别说是转守为攻,即便是灭掉韩信,进而攻取关中都可以。

    王襄道,“大将军先回城,襄率军在外牵制汉军,彼时大王与大将军在城内,未将在城外,形成犄角之势,汉军若来犯,可夹击。”

    柏直知道王襄内心真实的想法,也觉得王襄在城外,会使得安邑的防御体系更牢固,于是同意王襄的做法。

    柏直正要率军回城,忽闻战鼓雷鸣,喊杀震天,更看到连绵不绝的红色旗帜,如红云般遮天蔽日,从一方压来。

    “大将军,曹参军至。”栾说一脸的兴奋,向脸色有些凝重的韩信回报喜讯。

    韩信用疑兵,袭击安邑,原本也没想能一举拿下魏豹,毕竟偷渡的兵力不多,只是打乱魏豹的部署。

    当时曹参和韩信商谈过,先是曹参做大肆渡河状,吸引魏豹的注意,将主力放在蒲坂,然后韩信由夏阳渡河,去袭击安邑,如此必然会使得魏豹措手不及,尤其是计划让曹参大胜一次,韩信这边再出击,使得魏豹无大将可用,不得不亲自出战。

    不过韩信也知道毕竟这点兵力想擒住魏豹,除非有很好的运气。

    故而韩信与曹参当时商量的下一步就有两种情况,安邑被袭如果周叔孙遫去增兵援助,那么曹参就趁势完全控制蒲坂,同时向东悄然追击,从背后袭击,然后和灌婴的骑兵来个前后夫击。

    假如周叔没有及时援助,而是与曹参部纠缠起来,一时间难以分胜负,那么韩信就决定用诱敌的方法,一点点的吃掉西魏军。

    突袭,诈败,然后伏击,再诈败,再袭击,进行不断的诱惑西魏军,分批消灭西魏的有生力量,然后等着曹参会合后,联合攻击安邑。

    故而在韩信发觉魏豹一跑,立刻改变计划,但计划的进展不是很顺利,好在此时一切皆在掌握中,曹参及时赶到。

    曹参军的到来,直接将王襄围困在安邑城外,围困数匝。

    城内的气氛又骤然升温。

    “大王,曹参与韩信会合,兵力猛增,王襄挡不住,当立刻出城援助。”魏郎奚意建议道。

    “不可,魏军损失太大,即便出城也难以与韩信抗衡,大王,当放弃安邑……”

    柏直的话让奚意震惊,也让太仆蔡寅觉得难以接受。

    作为西魏的大将军,面对汉国大将军,想的不是如何破敌,竟然是撤离安邑,想着撤退。

    太仆蔡寅此时已经从斥候那里得到此次韩信攻西魏的总兵力,号称十五万,不过数万,与西魏的兵力相比,并不占优势,可是结果如何,韩信居然打出二十万的大军攻略的架势。

    生生将汉弱、西魏强的形势变成汉很强,西魏只能防守的态势,这韩信作为大将是什么胸襟和眼光……

    可西魏大将……

    汉虽然很强,但两线作战,荥阳滞留大量主力,所以说侵入西魏的兵力必然不会很多,数万是合理的兵力部署,毕竟还有数万要留在关中,西魏不仅有自己的数万精兵,还有西楚项它率楚兵相助,这是相当大的优势,而且赵国的陈馀也打算发兵援助,打退韩信乃至反击,看似都没问题。

    可现在不知为何,竟然在大将军柏直的引领下,渐渐处于劣势,也难怪奚意、蔡寅二人震惊。

    安邑城池还算坚固,城内又有积粮,为何不坚守待援?

    即便要走,往哪走?

    逃向何处?难道数万精锐还守不住安邑吗?

    柏直的转变让魏豹也感到惊讶,“走何处去?”

    蔡寅也觉得不该弃城而走,点头同意魏豹的问话。

    柏直道,“王襄如能与城内形掎角之势,尚能坚守待援,如今王襄受困,而且围困数匝,想救出,谈何容易,倘若出击不利,反累及大王,大大不妙;

    臣以为当向东收曲阳、武恒之县兵,稍作休整,东过少水,入上党郡,于长子(上党郡治所)增融上党郡兵,同时命晋阳兵火速南下,与大王会合,且臣闻代兵已近晋阳,彼时定可一同南下破汉。”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魏豹弃城韩信再布局

    小标题:曹参收战将,韩信再布局;

    柏直话音一落,魏豹那疑惑的眼神更加疑惑,眸子阴暗不定。

    这下魏豹的阴暗不定,可让魏郎奚意和太仆蔡寅有些着急,现在的王襄还在围困之中。

    “大王,快拿注意,多一刻,王将军就要多一份危险。”奚意最着急,他知道王襄被围困后,撑不了多久,如果不抓进时间及早出城援助。

    等待王襄的只有两个结果,一个是很快被汉军杀掉,一个是被困后见不到援军突围无望而投降。

    在西魏王襄是个不错的将军,可以和孙遫并列,在西魏除却周叔和柏直,王襄、孙遫、张说、冯敬、皇欣、武蒲为六大战将。

    如今皇欣、武蒲都已战死,张说在荥阳一直没返回,算是投汉,那么西魏中能战的虎将只有王襄、孙遫、冯敬三位。

    周叔和柏直皆是魏豹眼里的大将之才,所以西魏的军事支柱王襄、孙遫、冯敬三位。

    孙遫被曹参打败,至今下落不明,冯敬也被俘虏,那么能战的虎将也就只有王襄。

    故而奚意很着急,作为魏郎,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职位,作为郎本来就是君王的近臣,也负责提提建设性的意见。

    郎一般都是君王着重培养的人才,一旦可堪大用,立刻就会被启用。

    奚意比较尽职尽责,开口道,“大王,如今西魏能战之虎将,只剩下王襄将军,不可不救。”

    太仆亦道,“大王,奚意所言甚是,不可不救。”

    魏豹开始着急,他在大殿上来回踱步,所有人知道这是魏豹思考的状态。

    如今西魏能战的大将唯有王襄,魏豹怎能不知,但柏直说的也有道理,想从围困数匝的汉军中救出王襄实在太难。

    目前魏豹手上的兵力已经不足以维持与韩信的对战,只有向他处收兵,命他们前来安邑援助,恐怕等不到那时,安邑就被攻破。

    彼时前来援助的兵反而会直接成为汉军的俘虏,不能救主迎接的命运只有两条,一是投降,一是立新王继续对抗。

    很显然前者的可能性非常大。

    安邑城外,王襄浑身上下皆沾上血,不知道是自己的还是汉卒的。

    王襄此刻很后悔,后悔没有进城,选择在城外挡汉军,他所率的兵马是收集散兵而来,战斗力已经不如从前。

    几次突围都没成功,王襄心中哇凉,默默的看着四周还在厮杀的场景,他的眸光不自觉的看向安邑城门的方向。

    一校尉对王襄道,“王将军该当如何?大王始终没遣将支援,再打下去,兄弟们将全部战死,大王恐已将吾等……遗忘……”

    这个时候此校尉已经顾不得那么多忌讳,直接开口道出‘遗忘’二字。

    其实用不着校尉说,王襄亦猜到一二,他这点兵马被汉军围困能撑多久,魏豹心里肯定清楚。

    至今还不来援助,什么意思?

    王襄的心越来越凉,也越来越沉,如今沉进冰冷的秋水中。

    “王将军,弟兄们一个个倒下……”

    “投降。”

    “投降?”校尉的语气虽然带着疑问,但脸上浮现一缕放松之色。

    王襄道,“突围无望,大王迟迟未遣将援助,吾王襄也无权决定让他们白白送死,也不忍。”

    王襄做出投降的决心,正准备命校尉向围困他们的汉军主将曹参传话,却突然发现汉军停止攻击。

    没多久,只见一名汉将高声大喊,“魏王豹已弃城而走,突围已无望,速速投降,回家与妻儿团聚。”

    此汉将是善于外交的魏选,他喊话之后,又命士卒纷纷喊话,“回家与妻儿团聚。”

    回家团聚的话伴随着兵器落地的声音。

    王襄心中明了,这种被劝降的结果,往往比自己主动投降要好。

    魏选见西魏兵卒皆放下武器,便准备继续喊话西魏战将王襄,早见其跳下战马,步行向魏选走来。

    王襄躬身行礼,魏选知道王襄这样的战将,多是懂礼之士,故而也下马接受王襄的投降。

    在魏选的引领下,王襄见到汉军麒麟将之首曹参,一个堪称智勇双全的大将。

    曹参非常礼遇王襄,王襄有点受宠若惊,“败军之将,岂敢受将军如此之礼遇。”

    曹参笑道,“王将军实乃西魏之梁,无奈魏豹、柏直指挥不利,否则曹参岂能困王将军。”

    言毕,曹参又拉着王襄道,“王将军可愿屈居曹参帐下,助吾征伐天下,安定四海。”

    王襄非常郑重道,“承蒙曹将军不弃,败军之将愿效犬马之劳。”

    曹参很高兴收得一员战将,于是对王襄道,“甚善,走,随吾去见大将军。”

    韩信稳稳的站在中军的战车上,见曹参困住王襄后,便命孔聚、陈贺率军去围困安邑,准备打安邑。

    同时又欲令陈豨、灌婴向北入太原郡,阻止代兵南下。

    命令初下,诸将尚未离开,忽见曹参引一将前来,见其服饰和甲胄,便知道此人可能是王襄。

    果然见曹参向韩信介绍道,“大将军,魏将王襄前来归附。”

    韩信见曹参和王襄之间的眼神,已经推测出二人微妙的关系。

    韩信道,“王将军弃暗投明,此举乃智者之举,既如此,王将军便留曹将军帐下调遣。”

    韩信看得出,自然乐得送个人情,毕竟在汉军中混,还是要和曹参打好关系,毕竟曹参是刘邦的铁杆支持者。

    与其说曹参是得力助手,不如说曹参实则是监视他韩信的,这点韩信自然也能看得明白,不然怎么能利用人心行军打仗。

    伐城攻心为上,韩信是铁定的支持者,刘邦拜他为左丞相后,又拜曹参为假左丞相。

    这个假字,心思缜密的韩信自然能领略出一丝丝不同寻常的意味,可是随时能把假字去掉的。

    曹参在这里倒是像个护军中尉,监御史的职责。

    韩信便将降将王襄顺水推舟,安排在曹参帐下,“曹将军,将这支西魏军收编进汉军,继续由王襄统领。”

    曹参道,“可,大将军,王襄尚有策献于大将军。”

    韩信道,“愿闻其详。”

    王襄道,“大将军,安邑,不必再攻,魏王豹,已离城。”

    此言一出,不仅诸将震惊,韩信也微微吃惊。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曲阳秋夜话去留

    小标题:柏直建议曲阳休整,魏郎奚意献忠言

    韩信已经部署各将任务,准备攻城,此刻听到这个消息怎能不震惊。

    至今尚未得到魏豹逃离的消息,魏选之前向西魏军喊话只是一个计策,并未确认魏豹已经逃走。

    韩信诧异,说道,“王将军怎断定,魏豹已弃城。”

    此言一出,曹参有点尴色,但很快一闪而逝,他悄悄瞄一眼王襄,见王襄神情如常。

    韩信还不知道曹参是用招降的手段俘获王襄的。

    王襄则道,“城中并没有多少兵马,魏王没派兵来营救末将,并非放弃,而是无将可派,吾素知柏直,其必定会劝魏豹离开,向东走。”

    王襄说的很真诚,很认真,自信没有一点不信的样子,使得诸将皆信任,韩信似乎也没再怀疑,而是询问道,“王将军以为,魏豹会向何处走?”

    王襄道,“末将与曹将近皆认为,当经曲阳向东入上党郡。”

    王襄非常肯定的断定魏豹已经不在安邑,否则安邑城的戒备不是眼前的样子,准备将他所熟知的情况告知汉大将军韩信,此功又不愿独享。

    初次至汉营,是否可以立足,还是要靠曹参,所以他将此功记在曹参之下。

    韩信思考片刻道,“善,王将军。”

    王襄道,“末将在,请大将军示下。”

    韩信道,“若随曹将军向东追击魏豹。”

    王襄令诺命,曹参对王襄的表现比较满意。

    话音未落,韩信继续道,“之前的部署稍作调整,陈贺、孔聚二人,率军去支援上郡守襄,袭扰项它军,待抓住魏豹后,再行攻平阳。”

    陈贺、孔聚二人出列领命。

    韩信又对高邑、宣虎道,“率军从向北经左邑(今闻喜),向东直插上党郡,争取于少水前截住魏豹去路。”

    高邑、宣虎二人也朗声唱诺,一个汉庭的老资格将军,一个为河南将军,这二人终于找到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

    部署完一些之后,韩信则率主力军和曹参一起追击魏豹。

    于是在王襄兼任向导官的情况下,曹参军作为先锋,率先向曲阳追击,韩信的主力军紧随其后。

    在追击之前,魏选特地派遣斥候到安邑城查探,确定魏豹已经离开。

    城墙上的旗帜一个没少,反而增多,箭楼上的士卒也没增多,只是巡逻的次数更密集。

    魏豹在唱空城计,城中却是已经没有大量兵马驻守,已经经过秘密通道,一点点偷渡而走。

    八月份底(相当于现在的九月底)的风已经带着偷心凉,来不及更换战服的士卒只能靠着生火来取暖。

    曲阳界内,秋风瑟瑟,星辰满夜幕,篝火闪烁。

    西魏士卒们聚集在篝火旁,烤火取暖。

    魏王豹、大将柏直、魏郎奚意、太仆蔡寅四人在临时搭建的军帐内,紧锣密鼓的谋划着。

    大将柏直道,“大王,连日马不停蹄,人不得食,马不得饮,当进城休整,翌日再出发。”

    话音未落,魏豹尚未发表任何意见,却听奚意立刻反对道,“大王,曲阳兵太少,且少经战场磨练,恐上战场上不能死战报效国家,如汉军追来,难以抵挡,当继续向东,不能停。”

    太仆蔡寅苦笑道,他不知道该赞成何人的意见,只能说出自己现在的情况,“吾等皆心急,无奈人困马乏,无法再快。”

    魏豹赞成道,“柏直、蔡寅所言正合寡人之意,连夜赶路,困乏至极,当进城休息一日,翌日清晨出发。”

    由于走的匆忙,为最快速度的到达目的地,所以魏豹这支军队并没有辎重部队,简单说就是没有后勤,没有营帐釜灶衣物等。

    只有简易的几顶军帐,在外面露营就真的是以天为被,以地为床。

    夏日还好,可现在已经入秋,深夜没有遮挡之物,很容易生病,如果不进城休息,那么翌日清晨必然十有八九会生病,战斗力会极具下降。

    故而魏豹才提议到城中休息一日,“野外过夜,无营帐衣物遮挡,极易生病,定会使战斗力大大下降。”

    魏郎奚意则依旧反对道,“大王,曲阳城小人少,更没有大军驻扎过,没有多少衣物军帐随时可用,且大王离开安邑之事,必瞒不多久,如果汉军紧追不舍,翌日必困于曲阳城。”

    奚意的建议很简单,他认为汉军很快就会发现安邑是座空城,瞒不了多久,甚至现在可能已经在追击的路上,如果耽误一晚上。

    那么翌日(明日)清晨,醒来城外可能被围困数匝,到那个时候恐怕就插翅难飞。

    曲阳城可比不上安邑城池,城不高,池不深,而且防御工事也没安邑建设的完全。

    这个主张立刻又得到太仆蔡寅的同意,“大王,魏郎所言甚是,现不继续向东,恐翌日困于曲阳城,此城不必安邑城高池深,困于此地尚不如困于安邑,岂不自寻死路。”

    蔡寅很快改变立场,这让魏豹和柏直皆有些惊讶。

    蔡寅的话说的很客观,却说得柏直脸红,他没想到自己这个大将军居然沦落为被质疑的地步。

    蔡寅似乎看出魏豹的疑虑,“非臣反复,臣所言句句属实,的确人困马乏,不能再快,然如滞留城内,恐真如魏郎所言,危机四伏,尚不如坚守安邑。”

    魏豹心中苦笑不得,好个蔡寅,变化可真快,如此原本的三对一,现在变成二对二。

    该如何选择,魏豹一时拿不定注意,此刻太关键,稍有不慎,他这个天子之父的命运将转变成阶下囚。

    被奚意和蔡寅否决,柏直心中苦闷可想而知,他看向魏豹,眼神中已经写满答案,究竟该如何做,要看魏豹自己选择。

    魏豹喃喃自语,“曲阳,曲阳,即便吾为阳中王,恐亦曲居此地。”

    想到这里,魏豹闪烁不定的眸光此刻变得坚定,“原地稍作休息,酒彘犒劳士卒,饭饱后启程。”

    这个决定难说对错,吃饱好上路是有这个说法,但吃饱后的实际情况则是犯困。

    秋夜犯困,还怎么快速赶路!

    柏直见魏豹做决定,继续东进,便不再说什么,反正东进之意是他建议魏豹的,能早点到也好。

    魏豹道,“大将军,速去亲传吾命令……”

    柏直得令,欲转身离开,突听魏豹道,“且慢,还是由寡人亲自去。”

    话音未落,战鼓突起,四人闻声,脸色大变。

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为捉魏豹韩信看穿诱惑

    小标题:奚意临危受命,韩信预料先机

    会这么快?魏豹震惊,他弃城而走,非不得已而走,乃是有准备的退走,提前做好铺垫。

    不仅命士卒正常巡逻,还特地增益旗帜以混滑视听,除非真的进攻,否则很难发现城中已空,可现在琢磨这些已没有用。

    汉军真的追到曲阳,速度还是这么快,他魏豹尚未来得及休整,看来进城休息是不可能,那要是被围困起来,真的不如在安邑待着。

    柏直道,“大王,既然决定继续东走,汉军来就令其扑空,虚张声势,继续隐遁。”

    柏直的建议是立刻走,留下一下士卒断后,这个主张又被否决。

    这次否决柏直的不再是魏郎奚意,而是魏豹。

    魏豹主张要战,意思是他魏豹何时受过这等憋屈,汉军追击甚急,士气高涨,如果不战,继续再走,那么势必西魏的士气将更加低落,魏豹不愿看到这一幕。

    魏豹决定与汉战,反而受到奚意的阻拦,“大王,汉军士气正盛,当避之。”

    魏豹没有听,他认为汉军士气虽然正盛,但若继续逃,汉军士气势必更盛。

    这个说辞似乎找不出什么毛病,也很难说魏豹就是错的,如果魏豹真的逃,难免会被汉卒大喊胆小鬼。

    胆小鬼怎么能做魏王,魏豹之勇在西魏军中是出名的,否则也不会那么多魏地勇士跟着他打天下。

    一些魏梁有志之士也愿意跟着魏豹,看重的不只是魏豹的身份,还有魏豹的智勇双全。

    魏豹下令道,“立刻列阵应敌。”

    黑夜中,夜空繁星点点,地上火光闪闪,那是成千上万的火把,聚集在一起照亮天空,厮杀立刻在汉军的主动进攻中开始。

    汉军率先发起攻击的是弓弩兵,在秦同和室中同的指挥下,密密麻麻的箭矢如煌虫般叮咬而来。

    随着柏直的命令下,战鼓有节奏的轮动,手持木质大盾牌的魏武辛冲在前面,快速的结阵,四面形成盾墙,将魏豹护卫在里面。

    箭矢射在木质盾牌上发出噔噔的响声。

    前面的盾牌上插满弓箭后,立刻退下,后面的补充而上,而退下来的魏武辛立刻将盾牌上的箭矢拔下,交给后面的弓箭手。

    弓箭手在手持盾牌的魏武卒后,开始射箭反击,但由于汉军的箭矢太过密集,站起来的多数尚未来得及弯弓射箭,就被射成刺谓。

    只有少数人射出弓箭后也倒下。

    魏郎奚意见状实在感到郁闷,不知道这柏直平时是怎么训练士卒的。

    魏郎自告奋勇,要求指挥轻骑兵和弓箭手进行反击。

    魏豹也知道紧急之下,人才当破格提拔,于是提拔奚意为轻车骑将进行反击。

    奚意命盾牌手掩护弓箭手,命个头高的站在中间,前后的士卒蹲下,形成一个拱形防护盾牌墙,然后先让弓箭手向上拉弓。

    盾牌下的士卒能听到盾牌上噔噔的响声,重量越来越大,魏武卒喘着粗气,在魏武卒即将撑不住时才发现外面的箭矢稍停。

    奚意立刻命盾牌手,放下盾牌,露出繁星点点的夜空,再命已经拉弓的弓箭手,立刻射箭,箭矢射出去后,魏武卒继续形成盾牌墙。

    如此反复射箭,西魏士卒的伤亡稍减。

    可惜这种情况没有维持太久,在射死大片魏武卒和弓箭手后,汉军终于停止射箭,变成猛烈的长矛冲刺,车兵在前。

    是曹参见时机成熟,立刻命秦同和室中同回撤,让齐受率军直接碾压而来。

    魏豹坐镇中军,周围有盾牌甲士严密守护,此刻在前方指挥作战的变成两人,一人为柏直,一人为奚意。

    于是齐受的对手变成两个人,兵车的碾压受到柏直亲力亲为的指挥形成的阻力。

    盾牌手和弓弩手连番阻挡,倒是让齐受冲锋受阻。

    奚意的临时成为车骑将,统一指挥西魏的车兵和骑兵,还有轻步兵。因为轻步兵上马为轻车骑,下马为轻步卒。

    在保持独立作战的情况下,尽力与柏直相配合,一时间倒是让齐受率本部人马初合不利。

    曹参军虽然没能击败魏豹,但是却轻创魏豹。

    就在此时韩信大将军的命令传来,命陈豨、丁复代替曹参军正面与魏豹厮杀,而是命曹参军提前向武恒的方向走。

    曹参麾下的诸将心有不满,这和魏豹军打的正火热,眼看可以再次重创西魏军,现在却突然调他们离开,多有不爽,尤其是齐受。

    话说丁复原本在下邑协助吕释之防守项羽的攻击。

    项羽何须人也,虽然自封西楚霸王,但这个封号果然不是盖的,在项羽那猛烈而独特的编排下,下邑城守不住,于是弃城,与项羽周旋起来,打起游击来。

    恰逢此时刘邦已经从关中回到荥阳。

    吕泽本欲回下邑,继续督战项羽,刘邦在得知九江王黥布与龙且、项声打的各有胜负,黥布渐渐处于劣势,知道战局可能又将发生巨变。

    刘邦也清楚,别说是吕释之,即便是吕泽再次亲临,也难以抵挡项羽亲率楚军攻杀,于是特令吕释之回荥阳,加强荥阳防线。

    因为刘邦已经隐隐预料到黥布可能再撑两三月就会败于西楚军,到时南方无忧,项羽必定会亲率大军向荥阳压来,彼时荥阳必然局势紧张,也必然会将分散各地的兵马,除却要塞之地外会全部集中过来,到时下邑会放弃。

    既然如此,刘邦原意早做打算,于是调吕释之率军回荥阳。

    回到荥阳后,刘邦又听取张良的建议,准备遣骑将绕到西楚的后方,在鲁地袭扰西楚的后方大本营。

    一是响应南方的黥布,二是继续牵制项羽,让项羽再滞留一段时间,三是在去鲁地的路上,协助彭越去袭扰西楚的粮道。

    这才下令丁复率本部人马北上,替换灌婴南下,让灌婴去完成袭扰鲁地的重任。

    由于刘邦派遣郦食其出使彭越,最终说服彭越南下继续袭扰西楚,没有听从魏王豹派遣过来的魏使奚意的话,没有入河东助魏。

    也就是在那时奚意默默认为将来彭越会大放异彩,其能力不亚于魏豹,甚至在某些方面会超越魏豹。

    就是在那个时候奚意在河东,心却向梁地。

    这个名义上的刘邦所封的魏相,迟早一日其成就不亚于魏豹。

    奚意回去后不久,韩信就率军攻来。

    奚意虽然没有战场上领兵作战的经验,但他作为魏豹的郎,平时没少熟读兵法,也跟着魏豹见识过很多场面,自己早就形成一套独特的用兵理念。

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胜败的一半在于敢想

    小标题:危险的觉察,在于细心的观察

    奚意在紧急时候被魏豹升为车骑将,指挥车骑兵配合柏直作战,这一来战场必然发生变化,这个变化他人或许不能觉察,但曹参能觉察到。

    曹参见秦同和室中同的联合攻击,没能彻底打散西魏军,就猜测西魏军可能临时换将。

    在看到其麾下得力干将齐受攻击也受到阻力,这和先前在安邑城外大战略有不同,曹参知道今夜想打破西魏军活捉魏豹是不太可能的,时机必然不在今夜。

    于是曹参果断给齐受下令,停止攻击,遵守大将军韩信之令,绕道潜行,尽快赶到武恒。

    韩信做出这个决定,诸将非常的诧异,包括刚刚接替灌婴的丁复,疑惑道,“曹将军战魏豹,已占优势,为何忽然撤离,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

    此刻能直接向韩信提出异议的不多,而新来的丁复敢直接询问,这直接引起韩信的注意。

    不只是丁复为吕泽麾下的虎将,背后有根基,而是丁复所言实则诸将心中的疑惑。

    韩信没有故弄玄虚,而是道出心中所想,“魏豹军仍有战力,虽不能与汉久战,然逃遁之力尚有,既然魏豹必经武桓,不如在武桓伏困魏豹。”

    言之于此,韩信又进一步分析道,他希望诸将能慢慢体会自己的意图,能适应他的作战方式。

    尽早的适应才能尽早的如臂驱使,对于不同的将有不同的使用之法。

    思考能力强的,有自己独立队伍的,可独挡一面,比如曹参,曹参不仅善于打野战,打硬仗,还有很强分析能力。

    这或许是得益于当年做狱缘的经历所赐,既锻炼出观察人生百态的能力,具有洞察人的目光,还具有稳住刑徒的能力。

    能管住刑徒,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能力。

    现在军队中的士卒有很多在大秦制下都有前科,管他们不容易,尤其在韩信未申军法前,这点是曹参的特色,在他帐下的战将勇猛且注重相互配合。

    故而在曹参作为先锋军追击魏豹于曲阳,怎么战,韩信几乎不参与,只是部署好其他将领做好配合。

    韩信的解释有点超前,提前做好要擒住魏豹的准备。

    诸将皆认为能击败魏豹,彻底击溃西魏的战斗力就已经不错了。

    没敢想能就此擒住魏豹,结束灭魏之战。

    别人不敢想,韩信敢。

    诸将被分派各处去防备,足以证明西魏的兵力尚存,不只是在一处,而且还有援兵将到,在他们心里灭魏之战是持久战,可能会像还定三秦一样。

    西魏的各处兵力不能小瞧,一但集合起来,韩信所带这点兵马想完胜魏豹,真的难。

    所以韩信在曹参生得王襄而魏豹离开安邑后,才第一时间命陈贺、孔聚二将去支援上郡守襄,目的就是去阻止兵马有汇聚起来的可能。

    要杜绝一切可能。

    原本是让陈豨、灌婴向北入太原郡,去阻挡晋阳兵、代兵,高邑、宣虎则直插上党郡去拦住魏豹的去路。

    灌婴正准备和陈豨出发时接到刘邦的调遣令,于是韩信也顺势改变策略,让陈豨和丁复二将替换曹参,让曹参军提前在武恒埋伏,来一场终极战。

    高邑、宣虎被调往太原郡,去阻挡北面的军队。

    之所以有这个调动,韩信寻思没有灌婴引领的这支郎中骑兵,会少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丁复组建的楼烦兵虽然也不错,但终究相差一点点,就是一点点的差别往往会影响战局,不得不重新作出部署。

    从降将王襄那里,韩信得知魏豹可能走的路线,立刻把这场决定汉魏命运的终极之战放在曹参身上。

    让陈豨、丁复来继续牵制魏豹。

    丁复、陈豨接到命令后,这一场厮杀超出两个人的预料,一个是韩信,一个是魏豹。

    奚意的统兵作战能力远超魏豹的预料,这样柏直终于轻松很多,不用顾此失彼,同时也震惊于汉军的强悍。

    黑夜之中也根本不知道与之作战的汉将发生变化,魏豹只知道汉军的作战方式有所变化,打的西魏军接连失利,如果不是奚意临时表现出来的出色指挥能力,西魏军早就溃败。

    即便如此西魏军已经展现的有点捉襟见肘,当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溜之大吉,魏豹想到撤退,赶紧撤,不跟汉军再厮杀下去,到武桓补充兵力再说。

    韩信略微吃惊的是丁复和陈豨二将的表现,给他们二人的兵力并不多,除却丁复数千人的本部人马,只给陈豨两千余人,结果生生将数万西魏军打的晕头转向,有点懵。

    或许曹参军的余威犹在。

    又消灭掉数千西魏军,这个战果超出韩信的预料。

    韩信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命丁复、陈豨二人再狠狠咬一口猎物,然后再放猎物走,并且进行实时追击,时紧时慢,掌握节奏,不能太放水,也不能太用力。

    魏豹果然下达及时撤退的命令,一路向武恒方向而来。

    韩信为使魏豹不临时改变方向,命冷耳、孙赤、卫无择、徐厉等将堵住其他可行之路,只是堵,不进行追击。

    魏豹率军有几次走岔路,就遇到汉军,略微交手后,一旦西魏军离开,立刻停止攻击,一来二去,奚意琢磨出一丝不同寻常,不太对劲,这肯定不是偶然。

    奚意便觉得汉军似乎是有意让魏豹超一个方向逃,这里面一定有问题,立刻向魏豹提议,不能走武恒,要绕道去长子。

    这个临时提出的建议,让正在纵马驰骋的魏豹感到惊讶。

    柏直也觉得不可思议,现在不走武桓,绕道的话会远出很多。

    魏豹询问为何有此建议,奚意也无法完全说清楚,但只能将自己的推测讲给魏豹听。

    总不能说这是一种感觉,一种直觉,这种话怎么能说出口,即便魏豹脾气再好,恐怕也会怒而责之。

    向武恒的路通畅,不向武桓的路皆有汉军,这可能是韩信的计谋,武桓可能有诈。

    见魏豹眉头一皱,柏直有些不高兴,原定计划怎能随意更改,如果不走武桓,可还有熟知的道路直达上党郡治所长子?

    这句话倒是问的奚意有些发愣,他虽然懂兵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不是万能的。

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魏豹与曹参的终极战场

    小标题:魏豹与曹参的终极战场,奚意无力回天

    对于前往长子城的道路,奚意并不熟悉。

    魏豹道,“不必疑神疑鬼,立刻向武垣进发。”

    秋风萧萧,山上的露水透着晶莹的红与黄,在叶子上打转,最终还是从叶子上滑落,变成无色的水珠,即便是再不舍,也被摔成碎花。

    战马奔腾使得大地震动,枝叶上的露水这才不甘的滑落。

    旭日初升,山间雾气渐渐消散。

    一支红色的人马向一峡谷行驶而来,魏字旗帜迎风招展,为首的一将身穿红色战袍,甲胄在身,虎背熊腰,正是一路狂奔的魏豹。

    此刻魏豹骑着一匹枣红马,身旁则是两人,一为柏直,一为奚意。

    后面则是赶车的太仆蔡寅,此刻驾着一辆战车,车上两名甲士,原本魏豹是站在右边的,现在换成一名裨将。

    魏豹正要纵马向前,却又受到奚意的阻拦。

    奚意本是魏豹身边的一个郎,此刻被提拔为骑将,也是非常的尽职尽责,他的目光在两山间扫视过,边觉得不寻常。

    只听奚意道,“大王,万马奔腾至此,居然不见飞鸟离林,此地必然有凶险,恐已有伏兵先至。”

    奚意的意思是万马奔腾的气势是雷霆万钧,此处的飞鸟必然会被惊起,可现在却静悄悄的,有点不同寻常,最大可能的解释就是这里有汉军的埋伏,提前到达这里,惊走飞鸟。

    魏豹半信半疑,他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可现在武垣城近在眼前,穿过峡谷就是,怎么能掉头而回。

    拎着空桶到井口,不打水怎么能回……

    魏豹道,“何将愿头前探路?”

    走到现在,口干舌燥的,也没有人愿意再返回去,魏豹的话音刚落,立刻有响应者,愿意先去探路。

    首次响应者筋骨如柏,眉如卧蚕,眸光似刀,不是别人,正是西魏的大将军柏直。

    现在的柏直虽为大将军,但现在已经不再名副其实,麾下的很多大将,战死的战死,投降的投降。

    如今几乎成为一个光杆司令,要做凄惨就有多凄惨。

    魏豹道,“可,谨慎为上,一旦发觉异常,立刻退回。”

    柏直领命,领军缓缓向前,许久,有甲士纵马回报道,“大王,无忧,尽可通行。”

    魏豹欲缓辔前行,奚意欲言又止,心中默默祈祷,“但愿是吾乱想,一切平安。”

    奚意非常警惕的看着四周,并命令骑千人(骑兵中级将领)走到魏豹的身旁,随时警卫着。

    持盾牌的甲士更是在骑士之里,更加靠近魏豹的护卫着,以防止真的有突袭。

    在魏豹决定不听从奚意,执意通过时,奚意便悄悄命令甲士,徒步翻越山岭去向武恒城报信。

    让武垣城内的县令率兵来接应,虽然只有两千余人,但也是一支必要时可以救命的西魏地方军。

    为魏豹能安全通过武垣城,奚意可谓煞费苦心。

    此地虽然属于武垣县的区域,但却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这里不曾设置关隘,否则不会有潜在的危险。

    在秦末时,这里多有盗贼出没,秦兵来围剿,几次皆是铩羽而归。

    将行至一半时,魏豹心中豁然开朗,心里放松下来,“吾等已过近半,料想柏直将军已过峡谷,此地无埋伏兮。”

    话音未落,忽闻山谷两侧,擂鼓震天,喊杀阵阵,满山的红色旗帜也是忽然出现。

    满天的箭矢向山谷涌来,两侧的滚石如逆流一般滚滚而下。

    魏豹大惊,暗叫不妙,居然真的有埋伏。

    在峡谷的另一端,柏直缓辔而行,他的心也放松下来,即将出谷,胜利在望,到武垣城,再坚壁不出,相信即便汉军追到又能如何。

    武垣城距离上党郡不远,到时援军一到,里应外合,那是相当的不错。一般情况下,郡县的地方兵并不多,能上万的少之又少,只有边塞处才会驻扎那么多。

    可数千人马一旦从背后突袭,那也是致命的,这也是柏直心里感觉敞亮很多的原因。

    就在此时后面的斥候,纵马前来朗声飞报,“大将军,大王遭遇埋伏!”

    这一话直接惊的柏直差点没从战马上跌落下来。

    柏直此刻听闻魏豹遭遇埋伏,顾不得其他,立刻下达命令回去援助,心神恍惚之间自然也没注意两侧山谷的动静。

    来时无事,退回去自然也不会有事,一心想着尽快回去帮助魏豹。

    没有战鼓声,只有隆隆的滚石下落的声音,还有呐喊声,“抓住柏直!”

    “活捉柏直领赏。”

    “活捉柏直!”

    惊的柏直慌忙组织防御,即便有盾牌又能如何,在滚石之下,死伤逐渐增多。

    鲜血染红荒草,痛苦声,喊杀声,还有哀嚎声开始不断袭击柏直的耳膜。

    主将柏直在恍惚中,其他将领更不用说只是不能的在抵抗,却没见到汉军一个人影。

    就在柏直被逼着再次退向谷口,无法去援助魏豹时,谷口忽然杀出一支彪军,打的柏直措手不及。

    这支彪军自然还是汉军,并非是武垣城的地方兵,来将方脸剑眉,眸如星光,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正是受曹参之命率先去攻打武垣的戚鳃。

    戚鳃作为曾经的秦将,在攻守方面很有一套,尤其是守城方面有很高的早已,因此才被方在丹水,去守武关这一线。

    由于了解守城的各种弱点和体系,所以戚鳃直接以魏军旗帜假扮魏豹先锋军,来传令武垣令出城去迎接魏豹。

    同时命汉卒悄悄在防守薄弱的部分,原地待命,随时进行攻击。

    武垣令一出城,见旗帜是西魏军,战服和甲胄却不同,立刻大惊,但再想回城已经完了。

    戚鳃双管齐下,拿下武垣城,彻底使得武垣城外的峡谷成为一个隐秘的终极战场。

    奚意原本想着让武垣令前来接应,自然也无法完成,反而断了柏直的去路。

    柏直退无法退,出谷又出不去,直接被戚鳃堵在谷口内。

    九月初(相当于后世的十月)秋风萧瑟,天干物燥。

    听闻柏直即将出谷,戚鳃立刻纵马出城,由于所带兵马不多,故而直接采取火攻。

    一道道拖着火尾巴的箭矢射向柏直军。

    柏直持一杆魏戟杀出火箭场,非常猛烈的向谷口冲去,柏直戟法精妙,连斩数名百将,向着谷口冲去。

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魏豹的天子之父梦破灭

    小标题:魏豹质问苍天,当生天子可为戏言?

    骑着一匹高头大马的戚鳃,立马谷口,静静的看着柏直在汉卒中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

    戚鳃不急不慢的弯弓搭箭,尽力使得呼吸匀称,绵长,将呼吸调整到极致,慢的极致。

    胸口不见起伏时,箭矢嗖的一声射出。

    正在舞动魏戟的柏直身形微微一顿,直觉左胸口微微一沉,知道自己中箭。

    柏直双腿紧夹马腹,一手持戟,一手去拔腰间短剑,剑光一闪,砍断胸前的箭羽。

    继续舞动魏戟向谷口杀去,戚鳃则挥动秦戟杀向柏直。

    两将战在一起,戚鳃武艺精湛,柏直武技也不弱,无奈三十回合后,箭伤加重。

    柏直力怯,直觉脖颈一凉,秦戟直接刺穿他的脖子,跌落战马。

    随后则是剑光一闪,柏直的头颅从脖子上离开,戚鳃手上的宝剑没有粘上一滴血,随后噌的一声,收剑入鞘。

    柏直一死,其余还在火光中挣扎的立刻纷纷投降。

    这位西魏的大将军至死都不明白,为何他的荣华生活才刚刚开始就已结束。

    谷口没有火光冲天,在西魏士卒表示要投降后,汉卒和西魏卒一起用土使得即将燃起的大火扑灭。

    柏直的死很快向峡谷中间传去。

    这里的战场更惨烈,西魏军死伤惨重,地上有碎裂的甲盾,有被砸成肉泥的士卒,还有大大小小的滚石,还有斜插着的箭矢。

    汉军士卒将西魏军切割成数个小段,逐一消灭,西魏士卒大多为了活命都选择投降。

    其中有一处西魏军被围困数匝,西魏军紧缩在一起,拱卫着有些狼狈的魏豹。

    为能突围,魏豹身先士卒,亲身去厮杀,来鼓舞士气,可曹参却丝丝的掐住前后,无法突破,除非魏豹能插翅飞上两侧的山巅。

    曹参这次为捉住魏豹,披坚执锐,亲自督战,命秦同和室中同在两侧密集射击,不要吝啬箭矢。

    此刻二位弩将的弩兵已经射光箭矢,上下能利用的滚石也推的七七八八,此刻放下弓弩,削竹为矛,准备着厚积薄发。

    战场的主角现在换成毛泽和齐受两位战将,杜得臣和朱濞则切断西魏后军和中军的联系。

    如此魏豹就和前军、后军断联,成为孤家寡人。

    西魏士卒将魏豹护卫数匝,毛泽在其后,齐受在其前。

    曹参亲自督战,魏选在曹参一侧护卫。

    曹参手持飘影枪,立在甲盾之后,命令齐受继续向前推进。

    齐受感到有些为难,曹参下的命令是生擒魏豹,魏豹毕竟是西魏王,刘邦还是要活的,想当面质问一下魏豹为何反。

    不过刘邦也提前说明,如果魏豹拒不投降,拒不俘虏,甚至宁愿如章邯一样自杀,那也随其所好。

    可这是不得已的情况下,刘邦还是希望生擒魏豹。

    现在魏豹被甲士持盾牌护卫数匝,如果不用重武器,很难突破防线,如果不主动投降,生擒还真不容易。

    可如果用重武器,则难免会伤及魏豹,可能会一并杀死。

    齐受见推进死伤不少弟兄,向曹参请命,询问是否可以用强弩,是否可以令秦同和室中同从两侧向下扔竹矛,打乱阵营。

    问题是数千的竹矛从天而降,又是难以顾及魏豹的性命。

    说明白点就是想逼迫魏豹投降,而不是在乱军中杀死。

    曹参对传令的甲士道,“告知齐受,不急,再向前推进一步,魏豹定撑不多久。”

    言毕,曹参又对魏选道,“现在西魏后军如何?”

    魏选道,“后军之将乃魏郎奚意,依旧在顽抗,但想突破来助魏豹断不可能。”

    言至于此,只见山坡上忽然战鼓雷鸣,红色的汉旗摆动,魏选见之大喜,“曹将军,戚鳃已解决魏大将柏直。”

    曹参心喜,道,“善!立刻将奚意与柏直消息告知魏豹。”

    原来是魏豹决定通过此峡谷,就将军队分成前中后依次通过,为确定魏豹的安全,前面柏直亲自去探路,安全抵达谷口。

    后面则是新晋的骑将奚意,中间才是魏豹。

    为避免成为被攻击目标,魏豹收起帅旗,自己隐藏在中军的队伍中,让一名勇士换上自己的甲胄,换上自己的战袍。

    现在的魏豹就像是一个普通的将领,但那浑身的气质却和周围诸将不同,不过此刻的神情却比寻常战将憔悴很多。

    如今跟在魏豹身旁的只有那九卿之一的太仆蔡寅,此刻的他正在前方指挥甲士防御,却听到令他震惊的消息。

    不得不说魏选散播消息真的是有一手,柏直战死的消息很快传到蔡寅耳朵里,其次是奚意的后军已经和中军断绝。

    指望两军来支援,不太可能,这个消息如一桶冰水直接让蔡寅从头凉到脚,他不敢怠慢,立刻向魏豹回报。

    魏豹闻言,直接晕倒。

    “大王……”诸将齐声呼喊。

    蔡寅将魏豹扶起,命甲士将数面旗帜铺在战车上,令魏豹坐在上面。

    汉二年九月(相当于后世十月)的天已经很凉,蔡寅非常贴心的让魏豹坐在旗面上。

    蔡寅关切道,“大王,可好?”

    魏豹此刻脸色有些苍白,身子微微有些发抖,不知道是因为突然秋风虎啸而冷的,还是心里发紧。

    汉魏交战是在秋八月(相当于后世九月)开始的,暑气犹在,天尚未凉,如今月余过去,战服尚未来得及更换,士卒在山谷之风呼呼的吹拂下,多啧啧发抖。

    现在魏豹也发抖,蔡寅自然认为魏豹发冷,脱去自己的长袍为魏豹披上。

    魏豹的发抖,自然不是因为山谷之风,而是上天似乎跟他开了一个玩笑,没有说好的天子之父。

    只有冰冷冷的现实,冰冷冷的风,冰冷冷的戈矛如林,还有那弥漫杀意的旗帜。

    汉军的旗帜已经遮天蔽日,如同带着滔天杀意的红云,让魏豹从那个美梦中清醒过来。

    薄姬当生天子,如果有人此刻在魏豹面前说这话,他毫不犹豫的会大嘴巴抽那个人。

    按照那许负所说,他当是天子之父,第一代西魏天子,可现在他将成为韩信这个胯下之子的俘虏。

    作为未来的天子怎么连汉王刘邦也打不过,而且刘邦还不是单独和他魏豹一个王斗,在他反的时候,刘邦可同时与章邯、项羽、魏豹三个王交手。

    一打三,虽然章邯当时龟缩在废丘,没什么实力,可一旦内乱起来也不可小视。

    一旦项羽、魏豹牵制住刘邦的主力,那么章邯很有可能攻下栎阳,灭掉汉的根基。

    可很不幸,章邯陨落,只剩下魏豹和项羽。

    两线作战,项羽可是牵制住刘邦的大部分兵力,而且打的刘邦严重内伤,使得萧何发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

    就这样他魏豹居然还败在韩信、曹参手里,魏豹心中苦闷,他不服,“天意为何如此?当生天子可为戏言?”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河东若定赵地尚安全否

    小标题:魏豹被俘梦破灭,赵地君臣起波澜

    魏豹心中苦闷,但也不得不面对现实,他心中隐隐有不祥的感觉,再次询问道,“柏直何在?”

    蔡寅脸色有些苦楚,“柏直为西魏力战而死。”

    魏豹知道之前没有听错,他又问道,“奚意为何不来救援?”

    蔡寅叹息道,“奚意已成俘虏。”

    魏豹喟然长叹,“天意如此兮,为之奈何。”

    汉二年即前205年,九月(颛顼历),魏豹向曹参投降。

    魏豹心中苦闷,但面上依旧是为王的气势,骑着马向曹参投降的。

    曹参没有以寻常俘虏待之,而是以魏王的礼节先礼遇之,随后将其押送至韩信军营。

    魏豹毕竟曾经与曹参在彭城一起并肩作战,打楚军,算是战友,曹参给予充足的尊重。

    这让魏豹心里比较舒服,在其出发前,已为降将的奚意、蔡寅请求随魏豹一起入韩信营。

    或许是担忧汉营中有将私自冒险杀魏豹,故而请求护卫,曹参同意。

    韩信的大营驻扎在曲阳之东,武桓之西,魏豹入营,韩信同样礼遇之,同时下令全军不得以私怨为难魏豹,否则以军法处置。

    将魏豹先置于军中,韩信立刻与曹参继续商议接下来的事情。

    韩信道,“曹将军,魏豹虽然生得,然平阳犹在,魏王豹母、妻、子尚在,如有魏臣趁此机会立其子为西魏王,继续与汉抗衡,魏地得而复失矣。”

    曹参自然听得懂韩信的话,开口道,“大将军之意乃趁机北取平阳,以绝后患?”

    韩信道,“然也,兵无常形,势无常胜,魏豹虽得,然不可大意,其子犹在平阳,太原郡、上党郡仍有兵马在,如二郡之兵响应平阳魏豹之子,胜负未可知。”

    曹参道,“参亦有此疑虑,事不宜迟,参即刻率军前往,会合陈贺、孔聚、上郡守,共取平阳,随后立刻沿汾水北上入太原郡,尽定魏地。”

    韩信眸光中溢出欣赏的神色,看着曹参道,“曹将军不愧为将相之才,与信不谋而合。”

    曹参稍作休整准备出发暂且不提,单表太原郡的状况。

    魏豹被生擒的消息立刻迅速向魏地各处传去。

    太原郡北临雁门郡,西接上郡,东邻恒山郡,可以说个非常重要的地方,这里曾是战国时代赵国的四战之地。

    太原郡的战略性不言而喻,故而魏豹遣信任之人去做太原郡守,在得知汉入侵西魏时,太原郡守心里很着急,就写信向魏豹请命。

    魏豹只给他回复一句话,那就是原地待命,到时与代兵一同南下,合击汉军。

    没有魏豹的命令,地方兵自然不能轻易调动,否则和谋反一样论处。

    可以想一下,如果一支军队没有王令,轻易的调动,即便勤王成功立下大功,但这里面隐含的危机不容小觑。

    太原郡守没有轻易动,一直等,等到代相夏说率军至晋阳北的时候,太原郡守代替魏豹亲自去迎夏说。

    就是在此时西魏与汉战不利,也接到魏豹的调兵令,晋阳兵与代兵开始南下。

    此刻已至邬县,听闻魏豹已被俘虏,太原郡守和代相夏说皆震惊。

    代相夏说立刻下令,停止南下,太原郡守则是心思大乱。

    代兵在夏说的带领下从代地代县,一路向西南而行,走许久才至邬县之东,原本继续沿着汾水之西,过界休(今介休东南)城,入河东援助魏豹。

    途中经过晋阳时还在晋阳补充过一次粮草。

    这次夏说得到陈馀之令南下援助魏豹,可谓准备充足,为加快进程,因此没有带很多的粮草,计划就是在太原郡晋阳城补充。

    为何会走这么慢,一是等陈馀的援助命令传达到才出发,费点时间;二是动员兵马又耗费一部分时间,其次是距离遥远不说,中间还要渡过两条河。

    故而至今才至邬县之东,距离河东已经很近,谁知魏豹却很快被俘虏,这让带领这支代兵浩浩荡荡而来的夏说有点发愣。

    来是援助魏豹的,现在魏豹被俘虏,还援助什么,这支兵的去向瞬间变得模糊。

    在这支代相夏说为首的兵马中除却代兵,还有一支来自赵地的赵兵,这是陈馀得知魏豹的求助后,他与赵王歇共同商议后作出的决定。

    即陈馀遣代相夏说率领援助,赵王歇则遣赵将戚将军为别将向西回合夏说,一同南下助魏豹。

    故而在邬县之东的这支军队中,有三位关键人物,首要的是代相夏说,其次是戚将军和郭同二将。

    戚将军道,“西魏王已成俘虏,兵行何处?”

    代将郭同则建议道,“既如此,不如撤回。”

    夏说则道,“兵行何处,吾等无法抉择,当立即向代王回禀。”

    二人点头赞成,当向代王陈馀回禀。

    赵地邯郸郡的襄国(原叫信都,后项羽所改,封张耳于此)城内,赵王歇和陈馀、李左车三人于殿内正在密谈。

    陈馀脸上依旧是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为何如此之快?据臣了解魏王不应如此之快战败。”

    赵王歇也感到压力,原先他内心是不太想掺和进汉与西魏的战争,因为一旦助西魏等于和汉为敌。

    之前因为陈馀的缘故,他同意和汉结盟,一起对付西楚,毕竟当时是项羽将他从襄国迁到代地。

    虽然还是一个王,但却是时常和匈奴胡人比邻的王,那是恶地,不像赵地,随时又被匈奴攻击的危险。

    王还是王,但赵王歇内心还是更喜欢为赵王,而非代王,所以因感激陈馀加上对项羽也有不满,才同意陈馀发兵助汉伐楚。

    可现在陈馀又助魏抗汉,等于与汉为敌,赵王歇不相信项羽会忘记曾经的彭城之辱。

    如果收拾完汉,会不会对付赵,真的很难说,赵王歇内心不太想与汉为敌,可现在已经走到这一步。

    是没有退路可选。

    赵王歇惊诧道,“韩信如此厉害乎?”

    李左车道,“非韩信用兵如神,乃魏豹犯轻敌之忌,且西魏兵力太过分散,又中韩信疑兵之计,这才处于被动。”

    其实当韩信陈船临晋,大张旗鼓要渡河时,就认为韩信有诈,曾想向西魏王豹提出警告。

    可赵王歇的意思是那是西魏与汉的战争,况且还有魏相项它、周叔等人在,不会看不出,一定有什么原因,可能将计就计也说不定。

    因此李左车也就没继续执着此事,可如今情况非常复杂,如果汉定河东,赵地尚能安全否?

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先贵者勿相忘

    小标题:西魏国破人心慌,薄姬相约勿相忘

    赵王歇说道,“既然魏豹已战败,西魏已灭,不如撤兵,与汉井水不犯河水。”

    赵王歇现在不想同时与汉、西楚为敌。

    这点陈馀也知道,不过陈馀更知道在他让夏说发兵的那一刻就已经为敌。

    在汉左右皆有敌的情况下,汉可能会向赵低头,会派人来结盟,议和。

    可现在情况不同,西魏已经被灭,汉下面的动作会是什么,难说。

    如果汉趁胜攻赵、代,那情况大大不妙。

    陈馀道,“赵、代已与汉为敌,现在汉与楚对峙,赵、代尚有回还余地,不能给韩信继续攻赵时机。”

    李左车这回同意陈馀的看法,“大王,西魏与汉交恶,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如趁机继续南下入河东,占据西魏,将赵代之实力扩充到河东,与汉、西楚形成三足鼎立。”

    赵王歇有些犹豫,现在天下趋势也有些模糊,原本是齐、汉对付楚,楚弱,所以随着诸侯一起伐楚。

    可项羽的一场彭城大战,汉被打残,齐也元气大伤,天下楚强已经很明了。

    故而西魏向楚修好,赵王歇感到很有压力,奈何陈馀恼怒刘邦骗他,没有杀张耳,故而背汉。

    虽然是背汉,无非是中立,不再去帮助汉打楚,但汉也别想欺负赵、代。

    在魏豹向陈馀请兵后,陈馀改变了这种中立。

    此刻到底该怎么做,赵王歇迷惑,不知该如何。

    魏豹被擒这个事情影响的不只是赵王歇、陈馀,最直接的就是守平阳的项它。

    在陈贺、孔聚、上郡守襄不断袭扰项它的情况下,项它有些疲于应付,在听闻曹参率大军又来伐平阳,他真的无法再镇定。

    项它的一个中涓建议道,“西魏王已成俘虏,魏相能独守平阳乎?”

    项它默然许久,开口道,“并不能,魏豹被俘,诸将或降或战死,吾独立难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该如何是好。”

    其中涓建议道,“不如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项它道,“吾本有此意,只是有负项王所托,未能助魏击汉。”

    其中涓道,“魏相所言差矣,项王虽有意魏相助魏伐汉,然能完留一支楚兵,已是功。”

    项它想到这里,也感到无奈,他擅长的是治政,而非攻伐,立刻下令道,“趁夜悄然离开。”

    其中涓领命向诸将传达项它的命令。

    汉二年九月(后世的十月左右)夜凉如水,月色惹人愁,月窗下的薄姬眉头紧皱,轻轻叹息,“大王,或许妄之相面预言害苦大王矣。”

    魏豹被俘的消息传到平阳的第一时间,有两个人反映比较大,一个是魏豹的母亲。

    魏豹的母亲曾劝魏豹不要与楚抗汉,汉王乃长者,魏豹不听,为此母子二人冷战许久,后来薄姬的预言才让魏豹的母亲宽心很多。

    可现在听闻自己的儿子被汉军俘虏,命在旦夕,老太太直接晕过去。

    另一个人自然是薄姬,她听到后第一个反映是自己间接害了魏豹。

    第二个反映才是想到自己的安危,魏豹被俘,那么平阳必然很快陷落。

    迎接自己的命运如何,真的难说,此时的侍女建议薄姬离开。

    薄姬摇头拒绝,现在西魏已经国破,能逃向何处,西魏之地将为汉土,难道继续向东逃?

    东面的战场更混乱。

    侍女劝其离开,薄姬没听,侍女很忠心,立刻向其弟薄昭汇报。

    薄昭边急冲冲的入宫,面有焦急之色,劝薄姬离开,“阿姊,魏王已为阶下囚,平阳已不安全,当速速离开。”

    薄姬则面色平静,没有丝毫家破人亡的危机模样,“何处安全?”

    薄昭道,“天下之大,岂无容身之处?”

    薄姬依旧很淡定,“魏地已归汉,何处去?向东走,赵地恐即将陷入战乱,南下渡河去梁地,梁地更是楚汉争雄之地,吾等皆北方人,岂能南下淮水去准南乎?”

    薄姬的话让薄昭无言以对,愣在当场。

    薄昭道,“难道坐以待毙,况因阿姊之预言,魏王被俘,太后必怨恨阿姊,不走更待何时?”

    薄姬道,“太后非睚眦必报之人,不必担忧,吾素闻汉王有长者之名,岂会杀妇孺,无碍。”

    薄姬很淡定,说的很肯定,薄昭见此也只好作罢,不再规劝,而是在王宫内持剑保护薄姬。

    东方出现鱼肚白,寒气减弱,阳气上升,一轮红日照亮平阳城,也照亮王宫内每个人的脸庞。

    有惊恐,有淡然,还有愤怒。

    一支赤旗的军队缓缓入城,为首的一将正是曹参,其后依次是陈贺、孔聚、上郡守襄。

    未进平阳城,曹参立刻下令围住平阳,在进得平阳城后,又下令围住王宫。

    此行的目的是尽取魏豹母、妻、子,不能走漏一人,这是曹参给诸将下达的命令。

    王宫大殿上,魏豹母妻子等百余人在甲士的戈矛林立之下,大多吓得啧啧发抖,但有数人临危不惧。

    其中魏豹母气定神闲的安坐在兽毛垫上,冷冷的看着这些侵入她家地盘的汉卒。

    在大殿外的青石地砖上,此刻站着四人,分别为曹参、陈贺、孔聚、上郡守襄四人,正表情严肃的商谈着处理人质的事情。

    上郡守襄提出自己的见解,“如此多家室,岂能全部押往荥阳宫,不可。”

    “魏豹母子全部押送关中,让萧丞相分配看押起来,其妻妾全部发往荥阳宫,由大王自己定夺。”曹参提出这么一个建议,眼眸中闪过一丝难以觉察的神色,似笑非笑,略带一点点小狡黠。

    曹参知晓刘邦的爱好,将这些难以处理的美姬全部发往荣阳,一是解决人质问题,二是亦可为刘邦解一下燃眉之急,尤其是在戚姬不在身边,吕雉又在楚军为质。

    刘邦是个懂得劳逸结合的人,与楚的战争要继续,但也要懂得享受一下生活,人生全是打打杀杀,多无趣。

    平时这种事情不怎么好做,但此刻是一个好机会,这也是向刘邦传达自己的忠心。

    现在虽然随韩信这位大将军征伐西魏,但心是一刻不忘汉王。

    曹参不是一个阿谀奉承的小人,但也不是一个榆木脑袋,在汉国逐渐强大的过程中,用点小手段还是必须的。

    孔聚、陈贺闻言皆微微一惊,但随后也点头,“此计甚好。”

    百余人,除男丁被押送入关中,女性的除却魏豹之母,其余全部送往荥阳之宫。

    薄姬也在其中,在出发之前,她和关系较好的管夫人、赵子儿,三人有一个小小的密约,“先贵者,勿相忘。”

    论姿色,薄姬自信不必二人差,但毕竟年龄略大,而且每个君王的喜好不同,谁知道会如何。

    此时西魏国破,未来命运难以预料,故而薄姬与二人相约。

    管夫人、赵子儿皆点头道,“一定。”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529/ 第一时间欣赏汉室风云录最新章节! 作者:来不及先生所写的《汉室风云录》为转载作品,汉室风云录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汉室风云录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汉室风云录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汉室风云录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汉室风云录介绍:
两汉数百年,除那些耳熟能详的人物,还有多少英雄故事淹没在历史长卷里,让我们一起挖掘出来,来不及先生感谢每个打开这本书的人。
书友群:760932811汉室风云录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汉室风云录,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汉室风云录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