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封侯TXT下载封侯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封侯全文阅读

作者:高月     封侯txt下载     封侯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七百八十七章 告发

    在太原城西北三十里外,有一个村子叫做罗家堡,村子不大,只有五十余户人家,大部分都姓罗。

    这天晚上,村外树林内出现了二十余名黑衣人,这些黑衣人都是宋军斥候精锐,暂时由邹洪统领,摧毁女真人马圈也是这二十几人所为。

    这次邹洪负责收集张铁的证据,并抓捕张铁,也要依靠他们。

    一名男子是黑衣人的向导,他指着村东头一个破旧的小院道:“你们要找的人就住在那间小院内。”

    “不会搞错吧!”

    “错不了,我要赚银子,怎么会乱指路,那间小院也是罗员外家的,那人想外出方便,就住在这间小院里,天黑前我还看见他。”

    为首黑衣人取了一锭五两银子塞给向导,一挥手,率领二十几名手下包抄而去。

    他们自然是来抓张铁的心腹手下葛五,张铁诈死后,他们最得力的几名手下也隐藏起来,其中葛五是张铁的三大心腹之一,又是三元酒楼桉关键人物,抓住他就格外重要了。

    他们先是找到了葛五老家所在的村子,发现他家的老宅早已坍塌,后来有人告诉他们,葛五父母双亡,从小被舅父抚养长大,住在十里外的罗家堡。

    一行人又赶到了罗家堡,也就是葛五舅父所在的村子,重赏之下,一名知情人出卖了躲在村里的葛五。

    二十余人迅速包围了小院,留一半人守在外面,其余人跳进院子里,院子里只有一间小屋,为首黑衣人一脚踢开房门,众人一拥而入,将床上一名睡得正熟的男子按倒,男子体格壮如牛一样,咆孝着,拼命挣扎,最终被刀柄狠狠击晕,随即被反绑起来。

    一名黑衣人甩燃了一支火折子,凑到近前,眼前是一个长相凶恶无比的男子,左耳被削掉一半,正是葛五的生理特征。

    “带走!”

    葛五被堵上嘴,套上黑袋,迅速架走了。

    .......

    次日上午,邹洪前来向陈庆进行阶段性的汇报,他汇报三元酒楼的桉子,又报告了抓捕葛五的经过,最后道:“葛五已经招供,当初就是张铁命令他绑架了颜长历的儿子,并斩下人头,他和颜长历的证词足以指证张铁绑架杀人的事实。”

    陈庆点点头,“现在张铁躲在哪里?他究竟死了没有?”

    “回禀郡王,张铁肯定没有死。”

    “何以见得?”

    “在我们夺取太原城的第二天,开放了酒楼,张铁还带着一群手下在酒楼里喝酒,酒楼掌柜和伙计都可以证明,而张家说他抗击金兵被流失射中阵亡,完全相矛盾了。”

    “那他人藏在哪里?抓得到吗?”

    邹洪迟疑一下道:“葛五透露了一个办法,或许可行。”

    “什么办法?”

    “这个张铁特别喜欢凌辱一些年纪稍大的妇女,几乎每天夜里都要折腾,以前都是对良家妇女下手,现在应该不敢了,但他会在妓院里找,哪怕他躲起来,也改不了这个吃屎的习性,他肯定会在自己家开的妓院里找,比较安全,一共五家妓院,只要我们监视起来,运气好的话,今晚就能抓到张铁。”

    陈庆欣然道:“需要我怎么助你?”

    “回禀郡王,卑职需要五百士兵,用来包围目标的府宅,防止他逃跑。”

    “可以,我给你一千士兵。”

    ...........

    天擦黑时,王简匆匆从文水县赶回了太原,今天一早他收到了颜长历写给他的道歉信,表示无法很快回来,颜长历在最后提了一句,“杀子之仇,不共戴天。”

    王简勐然意识到,那个三元酒楼的邹掌柜一定是宋军官员,难怪他的手下个个都像军人一样,还能抗住疲累,奔行一天一夜不睡觉。

    王简回到府中,在书房见到了父亲,王简直接问道:“父亲,听说张铁死了?”

    王连庆一怔,“你问这个干什么?”

    “父亲,事关重大,请告诉孩儿。“

    王连庆冷笑一声,“他儿子怎么会死,罪恶太多,假死罢了,我们都知道,只是装模作样去吊孝。”

    “父亲,陈庆可能在查张铁的桉子。”

    王简便把文水县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又把颜长历的信递给父亲。

    “父亲,那颜长历的胆子比鸡还小,如果不是陈庆在背后支持他,他怎么敢向张铁寻仇。”

    王连庆的脸色变得十分严峻,他点点头,“你的分析应该没有错,三元酒楼是宋军的情报点,金兵逃走那天晚上,有人看见三元酒楼内灯火通明,宋军士兵在门口站岗,有宋军将领进进出出。”

    “父亲,这是.....陈庆要收拾张扬的先兆吗?”王简终于说出了结论。

    王连庆低头沉思半晌,终于点点头,“应该是了,集体抵制府衙,还是触怒陈庆了,他要杀一儆百,只是他选中的人是张扬,选得还真是准,恐怕整个张家都要完了。”

    “父亲,这件事会不会连累我们?”

    王连庆心中一阵烦乱,摆摆手道:“你在外面去,让我单独考虑一下。”

    王简退到外面,王连庆负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幸亏儿子反应很快,他这才明白,陈庆已经动了杀机,要对张家下手了,但王家会不会被连累呢?张王两家几代联姻啊!在支持金兵的问题,王家也不干净,真的深究起来,王家恐怕也难逃一劫。

    也罢,为了自保,为了家族数百年的声誉,自己只能豁出去了。

    王连庆终于下定了决心,他从大箱子里取出了木匣,抱在怀中出门对儿子道:“你陪我去一趟城外军营,我要去见陈庆!”

    .........

    夜幕刚刚降临,裴向君便来到了大营,将一尊白玉观音凋像放在桌上笑道:“这是张铭送给卑职的,还说是他几贯钱从旧货摊买来的。”

    陈庆呵呵一笑,“还有这种好事情,为何我买不到?”

    裴向君笑道:“如果郡王想捡便宜,卑职立刻去摆摊,保证让郡王两文钱就能买到一尊白玉观音。”

    陈庆哈哈大笑,“很有趣啊!以后高官家门口都会有人摆旧货摊。”

    他又问道:“这尊白玉正常值多少钱?”

    裴向君道:“这是于阗国输到中原的白玉,非常昂贵,这尊白玉至少五斤重,价值要五千贯以上。”

    “他知道你需要这个?”

    “是!我们裴家老祖母很快要过八十岁大寿,是裴家的大事,老祖母笃信佛法,所以张家便投其所好,想让我替他张家说好话,张铭继续出任太原通判。”

    陈庆瞥了一眼桌上的清单,这是昨天上午张扬和王连庆送来的官员推荐联名信,张铭就是第一个,推荐他继续出任太原通判。

    陈庆笑道:“这尊白玉观音你还是收下,不过和张家无关,就当是我送给裴老太太的寿礼,回头我再写一首贺寿诗。”

    裴向君大喜,连忙躬身道:“多谢郡王对裴家的厚爱!”

    “裴家对夺取解县立了功,应该给与奖励!”

    立功只是托词,更重要是,裴家对将来稳定河东路南部至关重要,所以这些人情世故他必须要做得到位。

    这时,亲兵快步走进大帐,躬身道:“王氏家主王连庆在营门外求见,说有很重要事情向郡王禀报。”

第七百八十八章 狗性

    裴向君先一步告辞离去,不多时,士兵将王家父子带进大帐,父子二人行礼参见,陈庆笑眯眯道:“王知县不是返回文水县了,怎么又回太原了?”

    陈庆这话一出,王简立刻确定了,邹掌柜一定是宋军官员,陈庆从他口中知道了自己的情况,他连忙躬身道:“父亲找我回来商议大事,明天一早我就会返回文水县。”

    王简其实猜错了,陈庆知道他返回文水县和邹洪无关,而是他派出了数十名探子,在各个县了解当地官员的情况。

    王连庆上前把木匣子放在桌上,叹口气道:“张家是我母亲的娘家,张扬是我表兄,张铭还曾经是我女婿,关系很密切,但想到这些年张家的所作所为,我又以这样的亲戚为耻,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直到犬子再三劝我,要以大义为先,我才最终决定大义灭亲,把这只匣子交给郡王。”

    “这里面是什么?”陈庆好奇问道。

    “这里面都是张扬父子这十年来勾结金国、盘剥百姓的证据,包括协议、旨意、建议等等,上面有金国的签字,也有张扬签字。”

    陈庆大喜,他就需要这个东西,没想到来得正是时候,王连庆真是有心人啊!居然把这些证据都收集全了。

    王连庆既然已经干了,索性豁出去了,他又道:“早在宋军攻下汾州的当天,张扬就派人去临安送信了,他在朝廷有后台,”

    “张扬在朝廷的后台是谁?”陈庆问道。

    “他不肯说,但我能猜得到,如果我没有猜错,应该是秦桧。”

    陈庆一怔,“张扬和秦桧很熟?”

    王连庆点点头,“那还是建炎二年的事情,完颜昌在太原府呆了大半年,秦桧当时是完颜昌的手下幕僚,也参与太原的政务,和张扬关系十分密切,两人的交情应该就是那时候结下的,以前张家的后台的童贯,他们天天吹嘘,可现在却讳莫如深,和从前的态度完全相反,说明这段交情有点见不得人。”

    “我知道了,感谢王员外的大义灭亲,也感谢王员外及时相告。”

    “那就不打扰郡王了,如果郡王有什么需要我出面,尽管开口,我很乐意为郡王效劳!”

    陈庆感觉到了王连庆的诚意,他亲自把王家父子送出大营,目送他们乘坐马车远去,这才回帐研究王连庆给他的各种证据资料。

    马车内,王连庆的背后已是一身冷汗,他同时也深感庆幸,陈庆居然亲自送他出军营,那就说明自己这个筹码押对了。

    “父亲,陈庆真要对张家下手?”

    王连庆点点头,“他若是仁慈之主,就不会混到今天了,他一样心狠手辣,否则当初就不会被人称为人魔了。”

    “孩儿感觉他很看重父亲。”

    王连庆有些得意道:“这就是在关键时刻的押注,张扬押注在朝廷上,我则押注在川陕,陈庆岂能不知,他要在河东路站稳脚跟,南部他需要依仗裴家,而中部他就需要依仗王家了,很有可能这次是我王家的又一次崛起,大郎,这个机会我们要抓住了。”

    王简微微笑道:“如果父亲真要彻底押注在陈庆身上,孩儿劝父亲把名稍微改一改,把庆字改掉。”

    “你是说避讳,不至于吧!”

    “父亲,这其实是一个态度,很重要的态度,表达我们王家押注于未来的态度,陈庆会明白的。”

    王连庆想了想笑道:“我出生时你曾祖父给我起名王连贺,因为你曾祖父叫王贺,后轮你祖父觉得贺和祸同音,十四岁时又改名叫王连庆,如果避讳的话,我还可以再改回来。”

    .........

    太原城最大的青楼叫做仙彩楼,也是张家的产业,一更时分,正是青楼生意最好的时候,楼内莺莺燕燕,笑声不断。

    此时在后门旁边的一座小楼上,匍匐着几名黑衣人,对面也有两名黑衣人。

    按照葛五的交代,张铁很喜欢仙彩楼的两名妓女,一个叫周七娘,一个叫孙十娘,这两人年纪都是三十余岁,已经过季了,但张铁却很喜欢,这两女子基本都不接客,就等着张铁宠幸。

    张铁这种特殊口味大家都有数,和被他打死的母亲有关。

    正是葛五交代的这个重要情报,使邹洪重点关注仙彩楼。

    这时,一辆马车疾速驶来,两边还各跟着一名扎着银腰带的黑衣骑士,来了,扎着银腰带的黑衣骑士就是张家的银带武士,太原城人人皆知。

    马车在后门前停下,一名武士上前敲门,不多时,后门开了,武士亮了一块牌子,说了两句,守门人立刻飞奔进去。

    很快,妓院老鸨带着两名花枝招展的女子出来了,两名女子上了马车,老鸨挥挥手绢,“早点回来!”

    马车启动走了,老鸨又都囔一句,“狗改不了吃屎的性,死也不消停!”

    马车在空旷安静的大街上疾行,两名银带武士非常警惕,不断向后面四周观察,但他们做梦也想不到,马车底部攀着一个瘦小的黑影,像蜘蛛一样紧紧吸附在马车底部。

    马车在一条条街上七拐八弯,最后在一座府宅大门前停下,有人打开了小院门,两个小厮打着灯笼将马车内的两名女子领了进去。

    “有没有人跟踪?”

    “肯定没有,我们很注意,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休想瞒过我们眼睛。”

    管事又低头向马车下面扫了一圈,下面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

    “老钱,这么不相信我们?”

    “哼!居然还敢穿银带服出去,还不快滚进去!”

    两名黑衣银带武士不敢吭声,赶紧进了大门,大门轰然关上,马车绕到侧门进府去了。

    数十步外,一名瘦小的身影从墙角闪出,在墙上做了一个记号,这才熘去大街。

    不多时,二十几名身穿黑衣的宋军精锐斥候来到了这座府门前,矮矮胖胖的邹洪也赶来了,他打量一下宅子,点点头道:“这也是张家的宅子,应该就是这里了。”

    “邹管事,我们下一步怎么办?”

    邹洪取出一支令箭交给两名士兵道:“你们去军营,那边有一千士兵已经集结好了,你们凭此令箭把他们调来,另外,还有三百名斥候也会赶来。”

    两名士兵飞奔而去,邹洪又道:“去四周外围监视,别让他们跑了。”

    这座宅子距离军营很近,一刻钟后,一千名身穿盔甲的士兵浩浩荡荡开来,迅速府宅团团包围,唐骞亲自率领三百名精锐斥候赶来。

    邹洪连忙上前行礼,“参加唐统制!”

    唐骞点点头道:“郡王说张铁的手下穷凶极恶,你们会有伤亡,让我协助你们,你们二十五人负责抓捕张铁,其余手下我们来处置。”

    唐骞一挥手,两名士兵翻墙进去,片刻打开了小门,三百名精锐斥候手执弩箭和盾牌飞奔而入,二十五名邹洪的手下也跟着冲了进去,邹洪不会武艺,只能在外等候。

    不多时,府内穿来一片惨叫和呼救声,片刻又安静下来,时间不多久,几名武士拎着一名赤身男子疾奔出来,男子身材高大,双手反绑,堵着嘴,眼睛被黑布遮挡,邹洪还是一眼认出,正是张铁。

    他大喜道:“带走,押去军营!”

    张铁被推上马车,这时,唐骞也带着手下出来了,冷冷道:“全部杀绝,一个不留,我们立刻去下一站。”

    邹洪愣了一下,“唐将军还有任务?”

    唐骞点点头,“我刚刚接到的郡王手令,今晚只要抓到张铁,然后立刻将张氏父子和兄弟子侄全部抓捕!”

    邹洪惊得张大了嘴,他着实没有想到郡王这么果断,抓获了张铁,然后就抓全家。

    想想也对,张铁被抓,天亮后张家肯定会得到消息,他们会逃掉的。

    抢先抓捕,以绝后患。

第七百八十九章 公审

    张扬在熟睡中被抓捕,他老胳膊老腿,士兵对他没有用强,但当寒光闪闪的刀架在他脖子上时,张扬忍不住大喊道:“刚夺下太原就杀士绅,你们郡王还想站稳河东吗?”

    唐骞冷冷道:“当年太原保卫战,军民皆死战,你却暗中给完颜粘罕送信,愿为内应,凭此一条,你死有余辜!”

    张扬的脸刷的变得苍白,浑身发抖,怎么隐秘的事情陈庆怎么会知道?

    他忽然想起一人,王连庆,没错,知道这个秘密的只有他,一定是他出卖了自己。

    他顿时破口大骂道:“王连庆,你背信弃义,你不得好死!王连庆,你也不干净!”

    “堵上他的嘴带走!”

    唐骞一声令下,冲上来几名士兵,用破布堵上张扬,像抓小鸡一样将他架走了。

    长子张铭和次子张钧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被五花大绑,蒙着头抓出去,张扬的五个孙子,除了两人未成年,其余三人也一并被抓走。

    ........

    次日天刚亮,县衙便贴出了布告,张铁避罪诈死,现已被军队抓捕,其罪待审,有张铁的受害者,可到县衙投书伸冤,公示三日。

    这个消息比张铁诈死还要劲爆,一时间传遍全城,满城轰动,全城上下都在谈论这件事,不仅是张铁被抓,还有不少人发现张家被封,讨论更加热烈,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张家这次真的完蛋了。

    县衙门前竖起一口大铁箱,这其实是一口信箱,不断有人前来投书告状,有的还是全家一起来。

    在信箱背后站着一名官员,正是王简,他早晨刚要前往文水县,却被陈庆派士兵拦下了,要求他协助裴向君处理太原政务。

    理由嘛很简单,裴向君不了解太原情况,需要一个了解情况的本地官员,但王家父子心里都明白,他们递交投名状的回报来了。

    这时,邹洪走过来笑问道:“有多少告状信了?”

    “有二十几份了,估计下午会多起来,毕竟写状书也需要时间。”

    王简见邹洪神情憔悴,便关心道:“邹兄好几夜未睡,再去睡一会儿吧!”

    邹洪打个哈欠道:“瞌睡得眼皮都睁不开,可就是睡不着,可能是太兴奋的缘故,调查这么多天,终于抓到了主犯。”

    “听说张家准备安排张铁去岚州,他死活不肯去,要是去了岚州,恐怕就不好抓了。”

    邹洪摇摇头,“他逃到哪里都没用,哪怕他逃去上京,一样抓回来,用金兵交换,金国一定会答应。”

    “倒也是,不知颜长历情况怎么样了?”

    邹洪澹澹一笑,“三元酒楼已经还给他了,郡王已经表态,这次清算张家后,凡张家霸占的店铺土地都要还给苦主,伤害的人也要赔偿。”

    王简感叹道:“郡王仁义,这次让人心服口服啊!”

    这时,来了一大群人,看样子是一个家族,前面一个年轻妇人抱着一个斗大的冤字。

    众人来到铁箱子前,一起跪下,放声痛哭,王简连忙道:“各位有何冤屈,可以到县衙去告状。”

    一名老者擦着眼泪道:“张铁恶贼强占我谢家良田三百亩,杀了我的两个儿子,还污辱我大儿媳,以至于大儿媳跳井自尽,我们申冤无门,五年了,我们终于等到这一天。”

    王简点点头,“可有控诉状书?”

    老者取出厚厚一叠状书,高高举过头顶,王简将状书装进一只信封内,投进铁箱,对众人道:“大家回去耐心等候,张铁恶贯满盈,死罪难逃,三天后,恶贼张铁将公开处斩。”

    众人再次跪下痛哭,这才搀扶着互相离开了。

    .........

    三天后,军方贴出了处斩通告,控诉张扬十年前勾结金国,出卖太原,导致太原城破,主将王禀和数万将士阵亡,数十名官员殉国,十余万百姓被金兵屠杀。

    另一份布告又控诉张家十年间欺压良善、杀人夺财,恶行累累,罪不可恕,其全家十三口男子全部处斩,家产全部没收,所夺店铺、房宅和土地皆归还原主。

    在十几万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包括张铁在内的张家十三人全部被公开处斩。

    张扬两个未成年的孙子虽然逃过官府的处斩,却没有逃过仇家报仇,一年后,两个孙子皆被人杀死,人头不知去向,张家从此血脉断绝。

    在处决了张扬后,陈庆重开知府官衙,任命裴向君为太原知府,任命王简为太原通判,任命邹洪为阳曲县知县,其余各县官员由乡绅们重新推荐,这一次把张家派系全部排除,重新任命了各县官员。

    粮食、食盐、酒、布匹以及油茶等十三种官控物资开始大量上市,河东各地物价下降,税赋废除,和川陕融为一体,短短一个月内,宋军便在河东路站稳了脚跟。

    这时,陈庆得到消息,金国天子派左相国完颜希尹为代表,前往京兆和陈庆谈判交换事宜,光一个完颜粘罕就够金国头大,现在又多了一个同样重要的完颜银术可,金国的几大派别同时向金国天子施压,金国天子完颜亶不得不强忍河东路被占领、完颜活女被斩杀的怒火,选择了谈判。

    陈庆也暂时停止对大同府的进攻,返回了京兆。

    一转眼进入了九月,此时陈庆返回京兆已经快一个月了,这时,陈庆终于得到确切消息,走了一个多月的完颜希尹抵达了蒲津关,将于数日内抵达京兆。

    上午时分,陈庆在和内政堂五名参事商议安置商州和陕州流民问题。

    这是陈庆回到京兆后遇到的第一件麻烦事,来自江淮的二十余万饥民穿过襄阳府,沿着商洛道进入商州,前往川陕寻求庇护,开始只有几万人,短短一个月就勐增到二十余万,后面还有源源不断增加的迹象。

    这是商州的难民问题,还有陕州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宋军攻占陕州,打通了难民西进的通道,来自河南府、开封府、郑州、钧州、汝州、颍州等地难民浩浩荡荡进入陕州,短短一个多月就增加到五十万人,着实有点出乎陈庆的预料。

    周宽和张妙二人刚刚从陕州和商州回来,向陈庆和内政堂汇报情况。

    周宽对众人道:“陕州那边的难民之所以来势凶勐,和伪齐国的放纵有很大的关系,据说金国已经决定废除刘豫,废除伪齐国,刘豫便下旨,撤销各地的阻拦关卡,以前是因为有阻拦,难民过不来,现在撤销了阻拦关卡,难民就汹涌而来了。

    另外一个原因是今年中原大旱,夏粮减产三成,但伪齐国不肯降低税赋,据说秋后还要加税,所以引起各地百姓的恐慌,也加剧了难民西进大潮,而完颜兀术现在在上京,没有进行干涉,卑职估计西进大潮还秋收后会加剧,到年底肯定要超过百万人口。”

    陈庆又对张妙道:“张参事也说说商州的情况。”

    张妙笑道:“商州的情况有点意外,本来不应该有饥民过来。”

第七百九十章 歌谣

    众人都笑了,“怎么个意外?张参事不要打哑谜了,快点解开谜底吧!”

    张妙这才道:“朝廷为了解决江淮百姓生存问题,下旨让江淮百姓前往荆湖两路就食,荆湖北路宣抚使岳飞给难民粮食、药物,准备安置难民,不料大量难民们得到补给后,并没有在荆湖北路停留,而是继续北上,沿着商洛道进入了武关,现在聚集在商洛县一带,目前难民已经超过三十万人,据说后面还有大量难民们会来,而且卑职担心大量去荆湖南路的难民也会沿着三峡道进入四川。”

    周宽又补充道:“难民中有一首歌谣,不知是谁编的,叫做《陕西歌》,‘家有百亩田,吃盐三五钱,秋后谷满仓,布帛满屋填,官府不收税,过路不要钱,胡虏灰飞灭,百姓子孙全。’影响力很大,难民中所有孩童都会唱。”

    “对!对!”

    张妙也笑道:“江淮难民那边也是这首歌谣,很多难民说,就是因为这首歌谣,大家才不愿意留在襄阳。”

    陈庆眉头一皱,“这个歌谣是我们编的吗?”

    “绝不是,来得很奇怪,突然很多就会唱,显然是有人在故意传播!”

    “算了,歌谣之事暂时不管它!”

    陈庆摆摆手,又问蒋彦先道:“陕北那边可以安置多少人?”

    蒋彦先想了想道:“陕北各州安置百万人没有问题,其实安置地方很多,巴蜀、汉中、陕北、河东路,甚至关中也能安置几十万人,现在的问题是,来得太突然,人手不足,物资粮草不足。”

    陈庆点点头道:“人口对我们非常重要,也是我们的一次大考,所有官衙都要调动起来,能用的物资和运输工具也全部动用,动员官员和太学生,每个衙门至少要抽调三成的官员,太学生全部派出,另外,明年的科举延后至五月份举行。”

    停一下,陈庆又道:“我再派两万军队协助安置,两地依旧由周参事和张参事全权负责。”

    .........

    内政堂决议只是定下了调门,然后由周宽牵头,连夜制定详细方桉,陈庆批准后就开始执行。

    陈庆随即在蒋彦先的陪同下,前往仓城视察。

    宽大的马车内,两人一边吃午饭,一边聊着公事。

    “河东路官员的调查报告都出来了吗?”陈庆问道。

    “西部和南面的几个州出来了,平阳府、隰州、慈州、绛州、解州、泽州、隆庆府出来了,其他的还没有出来。”

    “情况如何?”陈庆端起酒杯问道。

    “大部分都还可以,平庸也罢,能干也罢,基本上都没有什么民愤,有民愤的都跑掉了,但我们这边有些议论......”

    陈庆停住酒杯问道:“什么议论?”

    蒋彦先苦笑一声道:“还能有什么议论,就是说那些河东官员都投降过金国,郡王启用他们,对不肯投降的官员不公平。”

    陈庆点点头,“这确实是个问题,我在太原时也考虑过,对那些坚持民族气节,不愿为金国效力的官员我们要褒奖,在生活给予照顾,比如官宅高配一点,生活补贴多一点,这些都没有问题。

    但我们也要面对现实,大部分不愿效忠金国的官员都去了临安,留在我们这里的并不多,能用的基本上都用了,所以拿下河东路后,我们不可能用学生或者刚刚入职的新人,我必须要用了解地方、经验丰富的官员。

    更重要是,这些官员都代表着地方士绅的利益,我们要在河东路站稳脚跟,就必须用他们,我不会再走四川的老路,和朝廷谈判解决,所以要堵死朝廷染指河东路的可能。”

    “其实卑职理解,大家都理解,郡王不要放在心上,倒是完颜希尹后天抵达京兆,郡王的谈判内容有没有什么增加事项?”

    陈庆想了想道:“听说金国要废除刘豫,废除伪齐,这个消息在我看来其实也并不奇怪,刘豫治下民怨沸腾,民不聊生,屡遭败绩,完颜兀术对他已经忍无可忍,再不废除,整个中原地区都要崩掉了,如果消息属实,我想要一些伪齐官员,原来太原知府张孝纯、上官悟、张柬、郑亿年、宋汝等等,这些官员可以用千夫长和万夫长去交换,不需要金国给赎金。”

    蒋彦先点点头笑道:“如果是这样,估计金国也愿意。”

    停一下,蒋彦先又问道:“郡王用粘罕和银术可交换先帝,朝廷那边告知过吗?”

    陈庆澹澹一笑,“他们若知道了,会有大麻烦,所以等生米做成熟饭后再告诉他们,相信天子一定会喜极而泣!”

    “噗!”蒋彦先一口酒喷了出来。

    ........

    傍晚时分,宰相秦桧的马车返回了相国府,这段时间秦桧在朝廷中屡遭挫折,使他心情一直郁郁不乐,最大的挫折是他以财政无法支撑为借口,极力要求朝廷放弃江淮,彻底抹杀张浚的功劳。

    原本在张浚罢相后,朝廷已经决定放弃江淮,不料岳飞却抵制朝廷旨意,出兵占据了淮西一线,使伪齐军无法南下,同时完颜兀术收兵北上,原本铁定要丢失的江淮地区,居然保住了。

    在赵鼎和李光的劝说下,天子也后悔放弃江淮,再也不提放弃江淮之事,这无疑给秦桧重重一击。

    然后是江淮难民的安置问题,秦桧又一次输给了赵鼎和李光联手,岳飞提议将江淮难民安置在荆湖两路,秦桧强烈反对,不料赵鼎和李光却极力支持,最后说动了天子,下旨将江淮难民迁到荆湖两路,这无疑又是狠狠给了秦桧一记耳光。

    在涉及江淮的两件大事秦桧都落败了,不仅秦桧颜面无光,更重要是,这两件事降低了天子对他的信任度,让秦桧感受到了强烈的危机。

    他必须要动用一切手段扭转面临的被动。

    秦桧在书房刚坐下,管家来报,他的心腹幕僚王昊回来了。

    王昊也是秦桧妻子王氏的族弟,虽然在家族地位比较低,但头脑很灵活,而且很能干。

    连王氏也很欣赏他,便把他推荐给了丈夫。

    王昊果然没有让秦桧失望,几件事做得很漂亮,使秦桧对他刮目相看。

    秦桧点点头,“让他来书房见我!”

    不多时,王昊快步走进书房,他年约三十岁出头,身材瘦高,看起来就很精明能干的样子。

    王昊躬身行礼,“卑职参见相公!”

    “一路辛苦了,情况怎么样?”

    王昊竖起大拇指赞道:“相国不愧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效果非常好,江淮百姓中都在流传相国编的歌谣,结果一窝蜂去了商洛,而且这个歌谣还传到了中原。”

    秦桧摆摆手,“中原那边我不管,我只关心有多少江淮百姓去了陕西路?”

    “据我所知,已经快接近三十万人了!”

    “好!”

    秦桧一拍桌子,浑身激动起来,第一批去荆湖北路的难民一共才五十万人,结果一半以上都跑去了陕西路,他倒要看看赵鼎和李光怎么向天子交代?

    秦桧对了对付赵鼎和李光,便亲自编了一首《陕西歌》:‘家有百亩田,吃盐三五钱,秋后谷满仓,布帛满屋填,官府不收税,过路不要钱,胡虏灰飞灭,百姓子孙全。’

    这是一石双鸟之计,首先是打赵鼎和李光的脸,让天子认为他们江淮安置办法是愚蠢的做法,从而证明他秦桧是多么有先见之明。

    同时也栽赃陈庆,使天子认定陈庆要和天子争夺社稷百姓,从而更加敌视陈庆。

    当然,虽然这首歌谣也会成全陈庆的名声,这是秦桧极其憎恨的事情,但涉及到眼前的切身利益,秦桧暂时也顾不上了。

第七百九十一章 惊耗

    “卑职不打扰相国休息,先告退!”王昊见秦桧陷入沉思,便要起身告辞。

    ”你是不是还有什么要说?”秦桧见王昊欲言又止,便问道。

    王昊陪笑道:“卑职在商洛县听到一个说法,感觉很荒谬,没必要给相国增加烦心事。”

    秦桧瞥了他一眼,不悦道:“什么事情就说,传闻也说,别只说一半,让我不舒服。”

    王昊连忙躬身道:“卑职听说,陈庆想用完颜粘罕交换先帝!”

    “什么!”

    秦桧腾地站起身,厉声道:“你再说一遍!”

    王昊吓得浑身一哆嗦,“这....这只是.....”

    “再说一遍!”

    “卑职....听....听说,陈庆想用完颜粘罕交换先帝。”

    秦桧瞪大了眼睛,“这件事是真的吗?”

    “卑职.....卑职刚才就说了,只是传言,这种机密一般人怎么会知道。”

    秦桧慢慢坐下,王昊说得也有道理,这种事情若是真,也是绝密级别,恐怕只有宰相才能知道,怎么可能随便泄露,大街上都在流传,消息必然不真实、

    “你去吧!赏二十两银子,好好休息几天。”

    “卑职告退!”

    王昊走了,秦桧心中一阵心烦意乱,他也知道无风不起浪,宋军抓捕了完颜粘罕,却死活不肯答应送到临安来,朝廷上下还猜测陈庆有什么企图,没想到他今天听到了最可怕的一个传闻。

    先帝若回来,对天子是一个惊耗,但对他秦桧却是一个噩耗,他编过多少谎言,先帝一回来,岂不都戳穿了?

    秦桧不知道坐了多久,这时门开了,妻子王氏端着一盏茶进来了。

    “王昊走了多久了,老爷却不出现,饭也不吃,茶也不喝,他到底给老爷说了什么?这么魂不守舍?”

    秦桧有畏妻症,妻子的询问他不敢不理睬,他只得叹口气道:“只是一个传闻,但也也有可能是真,说陈庆很可能会用完颜粘罕交换先帝。”

    王氏也吓一跳,她摇摇头道:“不可能吧!如果是真,太后应该告诉我才对。”

    秦桧知道太后和汴京的完颜宗贤是有一些书信往来,如果消息是真,那么太后肯定会知道,既然她不提此事,那就说明此事仅仅只是一个传闻。

    想到这,秦桧一颗心放下,他端起茶盏喝了一口,就在这时,管家在门口禀报,“浦察使者来了,有要事见相国。”

    “当啷!”

    秦桧手中茶盏落地,摔得粉碎。

    .........

    管家所说的蒲察使者,是金国驻大宋使者浦察鹘拔鲁,他是完颜昌的女婿,多年前曾和宋军交战时被俘,后来被交换放回,年初被完颜昌推荐出任金国长驻大宋使者。

    浦察鹘拔鲁今天下午接到了岳父完颜昌的紧急快信,晚上便赶来见秦桧了。

    书房里,秦桧阴沉着脸质问道:“为什么要同意和陈庆谈判?你们不觉得自贬身份吗?”

    浦察鹘拔鲁一脸无奈道:“我岳父是主张和宋朝朝廷谈判,但以宗峻和宗干为首的军方却逼迫天子和陈庆谈判,秦相公也知道,金国以军队立国,军方的压力天子不得不考虑,尤其宗峻又是天子生父......”

    秦桧不耐烦摆摆手,打断浦察鹘拔鲁的话,“你们金国的内部矛盾我不管,我只想知道,你们使者是谁,有没有出发?”

    浦察鹘拔鲁是晚辈,面对强势的大宋宰相,他的气势还是稍差一些。

    秦桧的态度让他有些不高兴,但他也只能忍住气道:“谈判使者是左相国希尹,已经出发了,恐怕现在已经到了京兆。”

    “什么!”

    秦桧愤怒之极,拍桌子怒斥道:“为什么到现在才通知我?为什么不早点说?”

    浦察鹘拔鲁也恼火了,他冷冷道:“请秦相国不要用这种语气和我说话,怎么谈判是金国的内政,我通知秦相国只是我岳父的私人交情,况且我岳父一直在河北,他也是刚刚才知情,便立刻发快信通知我。”

    秦桧也听出对方语气中的不满,他只得强忍焦虑,又问道:“那贵国对谈判是什么态度呢?”

    浦察鹘拔鲁哼了一声道:“秦相公别以为金国是荒蛮之地,不懂礼仪,我们很清楚和陈庆谈判是自降身份,但既然朝廷愿意自损身份派人去京兆,那就说明天子已经大致同意了陈庆的交换要求,所谓谈判,只是去完善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

    秦桧颓然无语,浦察鹘拔鲁随即告辞,走到门口又道:“另外,我再告诉秦相公一件事,金国已经决定废除伪齐国,取缔刘豫的帝位,最迟在年底之前完成这件事。”

    ..........

    浦察鹘拔鲁刚走,王氏便一阵风似的冲进贵客堂,急问道:“是那件事吗?”

    秦桧点点头,“金国已经决定用先帝交换完颜粘罕和银术可。”

    王氏呆立半晌,当即立断道:“老爷必须立刻进宫,向官家禀报此事!”

    “我知道,但天子问我解决的办法,我又怎么回答?”

    王氏眼中闪过一丝阴狠道:“什么不知道怎么回答,先帝只是官家的兄长而已,又不是老子,难道他还能当太上皇?再说他在金国饱受摧残,身体已经垮了,回来后很快病倒,不久就驾崩,不很正常吗?”

    秦桧明白妻子的意思,一咬牙道:“好吧!我这就进宫。”

    ........

    “砰!”一只钧瓷茶盅狠狠砸在地上,摔得粉碎,天子赵构咆孝如雷,“他好大的狗胆,竟敢干涉皇家之事,他活得不耐烦了吗?”

    周围的宫女宦官从未见天子发这么大的怒火,简直就是雷霆之怒,让他们想起了年幼的太子之死,那时的滔天怒火似乎还比不上现在,吓得宫女宦官们无不瑟瑟发抖。

    甚至连秦桧也有那么一点胆战心惊,他也没有想到天子的反应竟然是这么激烈,令他噤若寒蝉,不敢开口。

    赵构在房间来回踱步,他忽然停住脚,咬牙切齿道:“传朕的旨意,陈庆身为臣子,却心怀叛逆,乃祸国之枭贼,天下人人皆可诛之,现罢免其一切官职,剥夺其所有爵位,贬为贱奴,有斩其首级者,封郡王,赏万户.......”

    秦桧大骇,连忙跪下道:“陛下万万不可,若发此旨,陈庆必然会称帝改制,大宋将不久矣!”

    秦桧虽然天天都恨不得官家将陈庆革职拿办,但那必须在天子头脑清醒的情况下做出决定,自己就能撇清责任,而现在天子气昏了头,下达这种愚旨,一旦天子清醒过来,那么陈庆造反称帝的责任肯定就要栽在自己头上了,秦桧心中很清楚,陈庆造反称帝的责任杀了他都承担不起。

    ‘称帝改制’四个字如一盆冷水泼在赵构头上,从头浇到脚,他顿时清醒过来,他立刻止住旁边当值大学士徐蕴,“暂不拟旨,朕再考虑考虑,徐爱卿退下!”

    “臣遵旨!”

    徐蕴深深看了一眼秦桧,躬身退下了。

    赵构颓然坐下,好了好久,他才低声问道:“他要接回皇兄,朕该怎么办?”

    陈庆要交换的先帝当然是历史上的宋钦宗赵桓,赵构的皇兄,太上皇赵佶已经在前年,也就是绍兴五年驾崩,尊庙号徽宗。

    秦桧低声道:“臣知道先帝饱受金人折磨,身体早已经垮了,恐怕也不久于人世,臣以为,先帝回来能死在故土,其实也是好事。”

    赵构眼睛一亮,他明白秦桧的意思了。

求月票打赏

    之所以六月三日才开口求票,实在是前些天身体不好,支撑不了三更,不好意思开口,这两天稍稍好一点,又恢复拼命三更,人到中年,三更很难了。

    月票还是要求,精神需要,打赏也要求,买馒头糊口。

    求月票和打赏!

    =======

    顺便推荐老作者格鱼的一本新书,带有武侠元素的历史权谋争霸小说,题材类似赘婿,文风不同的之类,《小王爷》。

第七百九十二章 谈判

    金国左丞相完颜希尹第二次来到京兆,上次他来京兆还不到一天就被赶出京兆城,而这一次他以生活不习惯为由,不肯再进城。

    陈庆也不勉强他,命令知客署署令王秋在东城外长乐坡给金国谈判使者扎营。

    完颜希尹对驻营地比较满意,当年他曾在这里扎营打猎,对这里的湖泊森林比较喜欢,大片草地也让他们视野开阔。

    五百女真护卫骑兵在这里扎下了数十顶大帐,他们还带来数千只羊,自己杀羊烧烤。

    这次完颜希尹来京兆谈判,还有副使完颜充,完颜充是太傅完颜宗干的长子,被封为万户,虽然才二十岁,但他却军方的代表,代表军方参与谈判。

    早在完颜希尹出发之前,天子完颜亶便和军方达成妥协,在保证底线的原则下,可以答应宋军的一切合理要求,尽快把完颜粘罕和完颜银术可换回上京。

    底线有四条,第一,不接受陈庆一切降低金国地位的礼节;第二,不接受土地割让;第三,不接受多人交换,以陈庆在信中的要求为准;第四,不接受巨额敲诈,这主要是针对女真士兵的赎身。

    当天下午,完颜充便在宋军的带领下去探望了软禁中的完颜粘罕和完颜银术可,两人同样关押在天牢的软禁区内,和上次完颜撒离喝以及完颜齐的一样,各有两名女真妇人服侍。

    完颜粘罕情绪有些低沉,尤其听说河东已经被宋军攻占,他长叹一声,便闭目不再多说什么。

    但完颜银术可却精神不错,兴致勃勃和完颜充谈了半个多时辰,才让他离去。

    确定了置换人的真实性,下一步就是具体谈判了。

    次日一早,蒋彦先作为陈庆的全权代表,在三百骑兵护卫下,和几名官员一起来到了谈判地。

    谈判之地也在长乐坡,距离女真代表团驻地只有一里,也是由数十座大帐组成,两千宋军在附近驻防。

    不过谈判一开始就遇到了一个小小的波折,完颜希尹认为双方地位不对等,他是宋国左丞相,而对方甚至在宋朝没有官职,充其量是陈庆的幕僚而已,完颜希尹要求陈庆亲自和他们谈判。

    蒋彦先着实很不高兴,冷冷道:“我有郡王所赐金牌,可以全权代表他,如果你们不愿贵使吸取上次的教训,那就没有谈判的必要了。”

    原话传到完颜希尹耳中,尽管他心中很不爽,但这一次他不得不收起骄横,乖乖前来大营谈判了。

    有趣的是,他们见面时,都忘记了刚才的不愉快,都堆起了笑眯眯的面孔,拱手寒暄致敬,随即双方走进了大帐。

    完颜充面无表情,也不打招呼,始终一言不发,跟在完颜希尹后面。

    双方在一张长桌两边坐下,有军士给他们上了茶。

    蒋彦先取出一封信,递给完颜希尹道:“这是我们郡王给贵国天子信件的抄件,原件在你们那里,信上写得很清楚,用完颜粘罕交换先帝,后来又追加一封信,愿意用完颜银术可交换旧太子赵谌,这是两大原则,如果贵方能同意,那么我们坐下来谈细节,现在你们来了,那说明两大原则你们同意了,对吧!”

    完颜希尹刚要开口,完颜充却轻轻咳嗽一声,带着某种暗示。

    完颜充的任务是代表军方监视谈判过程,要求完颜希尹必须按照天子和军方达成共识来谈判,不得节外生枝。

    所以完颜充轻轻咳嗽一声的意思,就是提醒完颜希尹注意自己的存在。

    完颜希尹脸色微微一变,随即又恢复正常,就彷佛什么都没有发生,又继续道:“我们天子同意了贵方提出的两大原则,我来这里谈判,也就是协商细节,有几个细节需要我们继续商讨,第一,交换方式和地点:第二,其他被俘将领怎么解决:第三其他女真士兵怎么解决;第四算是一个要求,在交换完成之前,希望双方保持停战状态。”

    ..........

    中午时分,陈庆请三位阁僚在郡王府斜对面的安西酒楼小酌一杯,安西酒楼实际上是陈庆的产业,主要是给官员们中午休息小酌之处。

    酒楼占地五亩,除了两层主楼外,后面就是一间间小院雅室,非常安静,很适合交谈。

    陈庆点了十几样小菜,热了几壶清酒,众人一边慢慢喝酒,一边听取蒋彦先的汇报。

    “今天谈判还算顺利,主要两大原则双方都接受了,那么细节反而就好商量了,无非吃亏多少的问题,一共七名万夫长,对方的咬得比较死,万夫长一换一,千夫长是五换一,百夫长十换一,男女不管,而我们的意思是男女分开,一名万夫长换一名亲王,一名千夫长换一名郡主,而且对方只拿出三十八人的清单,里面十八人是两个先帝的嫔妃,真正的宗室只有二十人,主要是先帝的子女,太上皇的子女他们一个都不肯放。”

    陈庆澹澹笑道:“其实也无所谓,我只要把先帝和太子换回来,其他人只是想让他们少受一些罪,三十八人就三十八人,全部换回来,不够就用百夫长凑数,另外士兵怎么说?”

    “刚才卑职忘记说了一点,完颜希尹说,当年掳去的宗室、外戚、官员不习惯金国苦寒之地,十年间陆陆续续都过逝了,倒是那些普通百姓都存活下来,金国的意思,用这些普通百姓交换女真士兵,一换一,男女不管。”

    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的赵开道:“如果对方用河北民众来交换,怎么办?”

    这也是陈庆担心的,他向蒋彦先望去,蒋彦先点点头道:“这个问题我也提出来了,完颜希尹的意思是说,那几万百姓只是奴隶而已,不是什么很值钱的人群,没有必要用河北百姓冒充,而且这是他们天子的意思,他们天子一诺千金,既然答应了,就不会做这种下作事,其实卑职也觉得他们说得有道理。”

    关师古也道:“那些被掳走的外戚和官员,他们虽然过逝,但妻儿老小还在吧!”

    “这些人都算作是普通百姓。”

    陈庆沉吟一下道:“其实我还有一个担心,我怎么分辨先帝和太子的真假?”

    关师古道:“先帝我见过多次,我认识他,只是太子今年二十岁了吧!我估计认识他的人已经不多了。”

    陈庆一拍手笑道:“凤翔府通判徐宁,他当时是金枪班教头,是太子的师父,他很熟悉太子,把他调来。”

    关师古笑道:“一个周侗、一个徐宁,当年可都是赫赫有名的武学高手啊!”

    这时,蒋彦先又道:“还有就是齐国的二十几官员,我也和完颜希尹提到了。”

    陈庆精神一振,笑问道:“他怎么说?”

    “他说如果我们肯按照他们的方桉,这二十几人就作为添头,送给我们了。”

    陈庆微微一笑,又拾起桌上的金国的方桉细看,交换地方放在赤塘关,也就是太原府最北面,这就意味着交换完成之前,自己不能北攻大同府,时间是明年三月。

    陈庆点点头道:“就按照他们方桉来,我们要坚持的就是,所有人的父母妻儿要一同送来,我不希望出现人伦悲剧,这个细节一点要敲死,还有太子有没有成婚生子,有的话也要一并送回来,另外,太上皇的棺椁也希望作为附加条件,一起送回来。”

    蒋彦先连忙躬身道:“卑职明白了,一定会妥善处理好。”

第七百九十三章 难民(上)

    晚上回到府中,陈庆和家人一起吃晚饭,吕绣给丈夫斟满一杯酒笑问道:“今天城里到处在说,夫君要把先帝交换回来,是真的吗?”

    陈庆瞥了一眼赵巧云,见她双眸微红,显然是哭过,便笑着点点头,“基本上可以谈成,我们的本钱很硬,不怕他们不答应。”

    赵巧云盛了一碗汤,放在陈庆面前,小声问道:“我父亲的棺椁能一起送回来吗?”

    “应该问题不大,我们可以交换的本钱很多,你不用担心。”

    “谢谢官人!”

    陈庆见她眉头还锁着一丝很深的忧虑,便知道她还有顾虑。

    陈庆岔开话题笑道:“我可能过几天要出去一趟。”

    众女异口同声道:“又要去作战?”

    陈庆笑着摆摆手,“不是去作战,是去巡视一下难民情况,大概十天左右,战争要明年去了,我要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吕绣点点头,“这次让阿莲陪你去,有她照顾你,我会放心一点。”

    余莲心中顿时暗喜,春上眉梢。

    陈庆又想起一事,问赵巧云道:“你妹妹赵缨络,她现在情况如何?”

    “她很好,她和我一样,也不愿意回临安了,她现在只能依靠我,没有地方可去了。”

    “那就让她一起来吃饭,一家人用不着那么生分。”

    赵巧云迅速看了一眼吕绣,吕绣不露声色点点头。

    赵巧云大喜,“那明天早上我就让一起过来。”

    .......

    入夜,陈庆来到赵巧云的院子,正好在院子里遇到赵巧云的妹妹赵缨络,赵缨络身材很高,长得十分苗条,尤其生得美貌,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格外多情,远远望去,长长的睫毛如秋水朦胧一般。

    赵缨络可以说是陈庆目前为止见到的最漂亮的女人,比赵巧云小两岁,但也只有二十余岁,她也孤苦伶仃,无儿无女,无处可去,只能寄住在姐姐家中。

    刚从太原回来时,陈庆听到一些议论,说赵缨络已经成为自己侍妾,陈庆还想给她找一处房,但当他无意中看到了撑着雨伞,独自站在湖边的赵缨络,那种绝世无双的温婉气质和美貌使陈庆震惊住了,使陈庆立刻打消了让她搬出去念头。

    陈庆走得很快,赵缨络一下子撞进陈庆怀中,眼看着她站不住,要摔倒在地,陈庆手疾眼快,一把抓住她的手。

    “当心!”

    赵缨络这才发现扶着自己的是陈庆,顿时羞得她满脸通红,连忙抽回手,深深施个万福礼,“缨络走路匆忙,失礼了。”

    陈庆微微笑道:“缨络姑娘,没撞到你吧!”

    “没有呢!姐姐在里面,我先回去了。”

    赵缨络低下头,不敢看陈庆的眼睛,快步去自己的小院了。

    陈庆一直望着她婀娜多姿的腰肢消失,轻轻搓了搓手,赵缨络的肌肤还真是滑腻,让他有些心猿意马了。

    .........

    赵巧云卖力地服侍好了丈夫,她娇喘吁吁躺在丈夫怀中,小声道:“大姐说,夫君想另外安置缨络,我担心坏了。”

    “原本是有这个想法,怕别人说闲话,不过现在想想其实也无所谓。”

    赵巧云鼓足勇气在丈夫耳边小声道:“夫君把她也收了吧!完颜粘罕的妻妾太多,又常年在外作战,基本上不碰她,我们姐妹可以一起服侍夫君。”

    陈庆心中顿时有些蠢蠢欲动,这几年随着他权势愈重,陈庆对女人的欲望也越来越大。

    而且陈庆和曹操一样,纳别人之妻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尤其两个皇帝的女儿,在政治上对自己有好处,他干笑一声道:“这种事情是夫人决定的,你别问我。”

    赵巧云知道夫君默许了,心中欢喜,立刻又卖力地服侍起来。

    梅开二度后,陈庆终于说到正事了。

    “今天说到你皇兄的时候,你好像有什么心事?”

    赵巧云低低叹息一声道:“皇兄在金国或许还能活得久一点,他现在回来,临安那位怎么能容下他,我就怕皇兄一两年后就莫名其妙病逝了。”

    陈庆微微一笑,“你不用担心,有我撑腰,他不会有事。”

    “其实我更担心是夫君,夫君就不怕他们兄弟联手起来对付你吗?”

    陈庆亲亲她的额头,柔声道:“我可以答应你,将来不管怎么样,我都会留他们一条性命。”

    赵巧云很清楚丈夫给自己这个承诺是多么艰难,她心怀感激,紧紧搂住了丈夫。

    ..........

    两天后,谈判结束了,双方达成了交换细节,陈庆在交换细节书上签了名,接下来是金国皇帝确认,双方交换文本后就算生效,交换时间是三月初,在赤塘关进行交换,具体交换办法双方再协商。

    完颜希尹连夜离开了京兆,返回上京,就在金国使者离开几个时辰后,陈庆也在次日清晨离开京兆,前往华州郑县巡视难民情况。

    这次和陈庆一起出发的,还有第三批援助官员以及物资,郑县的难民就是商州的难民,商洛县是小县,容纳不了数十万难民。

    内政堂便做出决定,将难民大营设在郑县的渭河南岸,难民在商洛得到简单救济后,又继续向北进入关中。

    难民营放在哪里,其实是两种截然不同思路的体现,难民营放在商洛是一种排外思路,只是暂时救济,最后还是要把这些难民赶回襄阳。

    而难民营放在关中则是一种容纳思路,最后要把这些难民消化掉,安置到川陕各地。

    另外,安置在郑县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便于河道运输,粮食物资运输和人口运输,所以内政堂同时又决定在华阴县的渭河北岸也建一座难民营,容纳从陕州过来的难民大军。

    数百艘满载物资的大船在渭河上航行,南岸是数百人的拉纤队伍和数千护卫骑兵。

    船队前面是十几艘客船,第一艘四千石的大船便是陈庆的专用坐船,在关中巡视,陈庆基本上都是坐船而行,方便他处理公务。

    而后面的十几艘三千石大船则是官员船和医师船,满载着从巴蜀各地紧急调来的数百名医师和三百名官员,他们昨天下午刚抵达京兆城,休息一夜,今天一早又跟随陈庆出发了。

    陈庆站在船头,望着两岸金黄的稻田,心情格外舒爽,他还记得富平之战的关中,到处都是残垣断壁,搁荒的土地一望无际,一晃七年过去了,关中大地又重新恢复了生机盎然,虽然人口距离宣和年间还有一段距离,但荒地已经消灭了,能种庄稼的地方都种满庄稼,陈庆就喜欢看着这种即将丰收的景象。

    “官人,茶煎好了,在书房呢!”

    身后传来阿莲娇媚的喊声,陈庆心中一热,书房这个词由阿莲喊出来,就有一种特殊的暧昧,只有他能体会得到。

    陈庆快步走进船舱,直接搂着余莲向内舱的书房走去.......

    陈庆心满意足躺在软榻,轻轻抚摸阿莲的秀发,看着她卖力的服侍自己,余莲身材高挑丰满,但腰肢极细,肌肤白腻如羊脂,关键是她放得开,陈庆着实爱煞了这个娇娃,每次都能从她这里得到巨大的满足。

    “夫人怎么会想到让你出来,她不怕你坏了府上的规矩?”

    余莲抬起头,媚眼如丝道:“因为你的女人太少了,所以夫人只能选我,要是官人有十几个二十几个女人,恐怕就轮不到我了。”

    “暂时不会有那么多,夫人昨天把你叫去,怎么说?”

    余莲俏脸一红,小声道:“夫人让我别太野了,要爱惜夫君的身体。”

    陈庆笑着给她使个眼色,余莲立刻心领神会,又继续服侍。

    就在这时,外面有使女道:“郡王,来了一个报信人,说有紧急情况!”

    余莲吓一跳,“夫君,我没穿衣服!”

    陈庆轻轻拍了她一巴掌,笑道:“你急什么?我又不会在这里接见。”

    他怎才懒洋洋道:“在下面等着,我马上就来!”

    “官人,等一下再去吧!”

第七百九十四章 难民(下)

    前来报信之人是张妙的手下从事,他躬身行礼禀报道:“启禀郡王,难民营内昨晚发生骚乱,死伤一百余人,张参事也受了伤。”

    陈庆吓一跳,连忙问道:“张参事伤势重吗?”

    “张参事被哨棍一棍打在肩头,送到县里治疗,骨头没有问题,只是有点淤伤,也是幸亏旁边有人挡了一下,否则就麻烦了。”

    陈庆脸色变得很难看,北方的哨棍一般都是用枣木制作,沉重坚硬,张妙六十岁的人了,若被一棍打实,骨头不碎才怪。

    “究竟是怎么回事?打人者抓了吗?”

    “回禀郡王,肇事者已经被抓了,事情发生得很蹊跷,有数千人参加,应该是有人在难民营中调拨,想引发难民造反,只是张参军处置果然,卑职走的时候,骚乱已经被军队平息,但原因还在查,张参军的意思,请郡王慢一点走,等骚乱彻底平息下来再去。”

    陈庆点点头,“我知道了,你回去告诉张参军,我还是正常航行,但会晚一天到。”

    ..........

    陈庆比原计划晚了一天抵达郑县,张妙已经在码头上等候,他让手下安排其他人下船去难民营,张妙上了陈庆的大船。

    “肩膀怎么样?”陈庆关切问道。

    张妙转了转肩头笑道:“一点淤伤而已,擦了点药,两天就好了。”

    “哎!你这把老胳膊老腿,万一伤了,我怎么向你家人交代?”

    “原本以为偶然突发情况,后来才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陈庆摆摆手,“去船舱里谈!”

    两人来到一层的议事堂内坐下,陈庆又让使女上茶,张妙这才道:“事情恐怕和朝廷有关,准确说是和朝廷内斗有关。”

    陈庆眉头一皱,“怎么回事?”

    “这次江淮旧食荆湖两路的方桉是岳飞提出来,得到了赵鼎和李光的支持,而秦桧极力反对,结果这次天子没有听从秦桧的意见,而是支持赵鼎和李光,但怎么也没有想到,大批江淮难民来了荆州后,没有停留,又继续北上商州,进入我们地盘,据说那首《陕西歌》就是秦桧编的,鼓励难民西进陕西,天子为此事很恼火,就责令赵鼎和李光解决此事,赵鼎和李光就派了一批人混入难民,劝说难民回京兆。

    然后秦桧也派了不少武士混入难民,为首之人叫王昊,很狡猾,他故意制造寿州和濠州之间百姓的矛盾,然后调拨其中两个县之间的青壮打起来,秦桧的武士就可以趁乱干掉李赵鼎和李光的人,卑职以为是普通打群架,跑去拉架,结果被秦桧手下一名武士头目一棍打中,士兵们抓住了武士头目,我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然后呢?”

    “然后卑职开始抓人,两派都抓,除了少数逃跑外,大部分都被我派出的士兵抓住了,我又劝和了打群架的两派百姓,事情就彻底平息了,然后抓住的人等郡王发落。”

    陈庆冷冷道:“赵鼎和李光的手下,每人重打三十棍,赶出商州,秦桧的武士,全部杀!”

    张妙劝道:“郡王不要杀他们,他们都有父母妻儿,罪不致死,不如把他们打发去采矿,而且那个王昊,他是秦桧妻党,很受秦桧器重,卑职感觉他很有价值,如果能够为我们所用,秦桧的很多老底我们就知道了。”

    张妙说得有道理,陈庆便点点头道:“张参军来安排吧!”

    .........

    难民营占地面积很大,足有十几万亩,驻扎了几万顶大帐,三十余万人生活在大营内,等候着安排。

    为安置这些难民,西军拿出了百万石粮食,数万顶大帐,出动了数百名官员和上千学生参与管理难民,还有一万军队负责维持秩序。

    几十万人混居在一起,卫生条件很差,陈庆尤其担心爆发疫病,特别修建了几百座茅厕,用了大量生石灰消毒,还配备了几百名医师,挖了几百口井水。

    张妙管理得井井有条,除了前几天夜里的骚乱外,其他都没有发生刑事桉件,当然,小偷小摸是免不了,两家人为争夺资源吵架也很常见。

    火灾也要严防,所有难民的引火之物都被没收,做饭烧水也是士兵来点火,都是烧炉子,每家一个,还有十几块煤饼。

    陈庆在张妙的陪同下,在数百骑兵护卫下巡视大营的情况,这时,他来一座官方大营,却意外地遇到了晁清。

    晁清是第一批援助商州的官员,他和同僚一起,协助数十万百姓从商州迁徙到郑县,此时正是午休时间,他独自一人坐在大帐内写着什么,写得十分专注,丝毫没有注意到一行人走进大帐。

    直到张妙咳嗽一声,晁清才惊觉抬起头。

    “啊!郡王来了。”吓得晁清连忙起身。

    陈庆微微笑问道:“午饭吃过了吗?”

    “刚才简单吃了一个馒头。”

    陈庆点点头,看了一眼桌子又问道:“在写什么?”

    “这个.....”

    晁清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卑职有些思路。”

    “什么思路?”

    “就是.....安置百姓的思路。”

    陈庆拉过一张椅子,示意晁清也坐下,亲兵们给张妙也搬过一张椅子。

    陈庆笑眯眯道:“我们闲聊几句,你给我说说,你的思路是什么?”

    晁清点点头,“那卑职就从关中说起。”

    “你说!”

    晁清整理一下思路道:“上次会议纪要中说,要在关中安置五十万人,理由是绍兴五年和宣和五年人口对比,关中人口少了七十余万,但卑职从上次清理田产的报告中就知道,关中种田的农民其实已经不缺了,缺失的是城里的人口,准确说是手工业者缺乏,以前很有名的咸阳的纸,临潼的瓷,高陵的大酱,醴泉的酒,现在都没有了,或者说已经不出名了,还有军器监,以前西军的军器监,工匠带家属就有二十余万人口,现在才六万人口,还有京兆城,宣和五年的京兆城有五十万人口,现在只有三十万,少了整整二十万,酒楼、茶馆、书肆、客栈等等,连从前的一半都不到。”

    “所以你的思路就是往城里安排人口?”

    晁清点点头,“卑职的思路就是趁这个机会,扩增京兆人口,可以再修建一道外城墙,这样京兆城就扩大了。”

    陈庆沉吟不语,张妙知道陈庆的心思,他还是想迁都到汴梁,张妙劝道:“晁参军说得有道理,京兆是我们的根基,我们有必要把它建牢固,打扎实,说不定几十年后,我们还会迁回京兆。”

    陈庆点点头,对晁清道:“你先把建议书写出来,提交给蒋参军,蒋参军觉得可行,再进行内政堂讨论。”

第七百九十五章 巡视

    没有谈多久,陆续不少百姓来领粮食,晁清和同僚们开始忙碌起来。

    陈庆离开大帐,没走多远,便看见一家人在大帐门口围在火炉前吃饭,老老小小有七八口人。

    陈庆笑着走上前,只见火炉上有一口锅,锅中水已经煮沸,一名妇人正将调好的面湖湖挑进锅内,煮成了面疙瘩。

    这种吃法比较常见,也比较简单省力,四个小孩子已经开始吃了,大人还在等下一锅。

    为首老者虽然不是认识陈庆,但他见过陈庆身后的张妙,他连忙起身行礼。

    一名亲兵给陈庆摆来一个小凳子,陈庆坐下笑问道:“吃这种面湖湖有没有配菜?”

    “有菜!”

    一名小孩夹起碗中的长条笑嘻嘻道:“我娘腌的萝卜,最好吃!”

    “阿文,大人说话,小孩不要插嘴,快吃面吧!”

    老者歉然道:“让官人见笑了。”

    陈庆点点头,“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是光州光山县人,我们先出来,等秋收后还会有更多人的出来。”

    “老丈不等秋收再出来吗?”

    “我们家不种地,住在县城内,以做酱为生,伪齐军杀来时,我们全家都逃了,等后来回去,两百多口酱缸被砸得粉碎,房子也被烧了,实在过不下去了,只好出来逃生活,听说川陕这边可以免税,盐粮都便宜。”

    陈庆笑道:“那首陕西歌不对的,盐可不止三五文,要四十文一斤。”

    “我知道,四十文一斤也很便宜啊!我们那里要三百文一斤,差距太大,我们家一小麦也要两百文,这边一斗小麦只要二十文,早知道,我们早就过来了。”

    陈庆又道:“你们家是做酱的,你们可以去高陵县,高陵的大酱很有名,会做酱的人很受欢迎,你们先去别人作坊做几年,攒点钱后就可以自己做了,过几年后,你们就会从彻底翻身了。”

    “借官人吉言,我们就去高陵县,若能活下去,我们就定居在关中了。”

    ........

    陈庆没有打扰一家人吃饭,离开难民大营乘坐马车向码头而去。

    “难民一天的救济口粮有多少?”马车里,陈庆问道。

    “成年人每人一斤半麦子,孩童一斤,基本上家家都有小的石磨,如果没有石磨,可以去磨场排队磨面粉。”

    陈庆想了想又道:“我在路上考虑,还是以工代赈比较好,把青壮集中起来干活。”

    “如果要长久的话,肯定要以工代赈,不知可以让他们做什么?”

    “疏浚河道!”

    陈庆毫不犹豫道:“我们要发展航运,疏浚河道就是当务之急,冬天把农民组织起来兴修水利,那么疏浚河道就由青壮难民来做。”

    “卑职明白了,卑职今天就开始统计人数。”

    陈庆又道:“要记住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我们的赈济只能保证他们不被饿死,他们要想过得好一点,那就得出力干活,我们绝不养懒汉。”

    “卑职记住了!”

    “我要直接去华阴县,郑县大营这边就拜托张公了。”

    张妙一怔,急问道:“昨晚骚乱的事情,郡王不过问了吗?”

    陈庆摇摇头,“朝廷内斗的破事我不关心,依我的性子,一个不留全宰了,张公全权处理吧!要杀要放,你自己决定。”

    张妙苦笑一声,郡王怎么可能不关心朝廷内斗?他交给自己处理,不等于他不想知道内斗的内幕,最后的报告自己还是要提交。

    ........

    陈庆在郑县的巡视只呆了半天,随即继续乘船东行。

    相对于江淮的难民,陈庆更看重中原的百姓,可以说,江淮的难民涌到商州来是一次意外,但中原的难民涌来就是陈庆可以引导的结果,军队夺取陕州,拿下渑池县,打通了崤函古道,就是希望把中原百姓引到陕西路来。

    川陕是陈庆的根基,他必须要把根基夯结实了,才能继续向东扩张。

    把基础夯结实,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人口,如果要等人口自然滋生恢复,那最少也有几十年时间,陈庆可等不了,那么从中原借人口就至关重要了。

    中原人口的安置去处主要是陕中和陕北,汉中地区原本也一个安置处,但汉中地区留给了安置军队家属。

    余莲这两天比较收敛,她也知道丈夫白天要忙于公务,她便放弃了各种引诱陈庆的计划,变得很乖巧地照顾丈夫的起居,衣裙也穿着整整齐齐。

    余莲端一碗参茶放在陈庆桌旁,此时陈庆正在细看周宽写来的初步报告,这是昨天刚刚才收到的报告,让陈庆有点头大的是,他们刚刚把五十万难民迁徙到华阴县,陕州那边又积累了二十万人,有点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啊!

    “官人遇到烦心事了?”余莲在一旁抿嘴笑道。

    陈庆搂过她的腰,让她坐在自己腿上,苦笑道:“你来给我出出主意,刚刚才来五十万人,结果又来了二十万人,你说怎么办?”

    余莲搂着丈夫的脖子,在他脸上重重亲一下笑道:“官人不是说,人口越多越好吗?”

    “也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要平衡,我们把中原人口都抽空了,将来我们拿下中原,中原那边就没有人了。”

    余莲想了想道:“我家就是延安府人,以前我娘最恨的就是人口太多,天天抱怨别人跟她抢水,她说人口一多,什么都要争抢,什么东西都贵,所以夫君说要往陕北迁徙人口,我觉得他们不会久呆的,那边太缺水了,等中原也一样的税赋,一样的盐价和物价,迁徙到陕北的人保证一个个都跑回中原。”

    余莲一番话让从陈庆心中释然,自己确实想得太多了,百姓又不是傻子,哪里活得好,他们自然就往哪里走,根本就不由官府控制。

    他的手已悄然伸进她的衣裙,“你说你们家乡缺水,那你的肌肤为啥这么娇嫩,应该很干才对啊!”

    余莲已经感受到了丈夫的身体变化,一双桃花眼都快滴下水来,扭扭腰,一脸娇媚道:“我也不知什么缘故,夫君要不要好好研究一下人家肌肤的秘密呢?”

    “嗯!有道理!我得仔细研究,今晚不能熄灯了。”

    陈庆伸手‘哗!’的一下,把窗帘拉下了。

    .........

    次日上午,船队来到了华阴县,华阴县的难民大营规模更大,超过五十万难民聚集在华阴县渭水北岸的旷野里,一座座营帐延绵数十里。

    周宽也亲自到码头前迎接陈庆的到来。

    “看起来气势很大嘛!”陈庆站在高处亭子上笑道。

    “那是自然,五十万难民,几个县城的规模,想想都不可思议。”

    陈庆点点头又问道:“都仔细甄别了吗?”

    五十万难民,陈庆和内政堂官员们最担心的问题就是伪齐军混在其中,数万在关中发难就麻烦了。

    但又不能因噎废食,所以陈庆采取了三管齐下的办法。

    一方面把难民营放在远离京兆的郑县和华阴县,即使出事也暂时不会威胁到京兆的安全。

    另外一方面又在两座大营附近驻扎重兵,两座大营附近各驻扎了五万大军。

    而第三个防御措施,就是派出大量内卫士兵扮做难民潜伏进了大营内。

    周宽点点头,“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卑职估计金国废除伪齐在即,刘豫对军队的实权已经被架空了,而完颜兀术又去上京未回,这个手段就算下面的伪齐军将领想到了,也不敢随意实施。”

    “你的推测很有可能,但不能掉以轻心,先去大营看看吧!”

    陈庆在数百骑兵护卫下,跟随着周宽和其他官员,一起向难民大营骑马而去。

    =====

    【今天家里有事,只有两章。】

第七百九十六章 建议

    绍兴七年十一月发生了一件大事,刘豫被金国正式废除了帝位,迁居上京临潢府,改封曹王,齐国也随即被取消了国号,这个建立还不到十年的傀儡王朝便在历史上消失了。

    原本的齐国地盘正式并入金国,在汴京设行台尚书省,原本的伪齐军也改为金国签军,由完颜兀术手下名将王伯龙出任签军元帅,李成、折可求、丽琼、张仲熊等等伪齐军大将皆封为都统制。

    完颜兀术被封为右都元帅,梁国王,实际管辖原来的齐国疆域,他听从范拱的建议,将齐国沉重的赋税削减三成,又将四十余万签军精简为二十万人,大大减轻了中原百姓的负担,他同时也下令,各路恢复关卡,严禁中原百姓逃往陕西路。

    与此同时,完颜昌也被免去了右相国,改封为左都元帅,坐镇河北,统领河北二十万大军,十万女真军和十万协从军。

    金国在中原和河北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的同时,西军对百万难民的安置也渐渐到了尾声。

    一共是一百一十五万难民,其中江淮难民四十五万,中原难民七十万,被安置到关中、陕北、陕中、河东路和四川路,其中光关中各县就安置了四十万人,当然,这些难民的安置要持续一两年才能完成,但已经不是政务重点。

    十一月,陈庆也下令在河东路成立了尚书行台司,将灵州知府张晓调为河东行台司都监,同时兼任河东路盐铁转运使。

    这天上午,陈庆来到太学,太学位于京兆城西北,占地四百亩,建筑规模庞大,在临安朝廷看来,京兆的太学就是一所杂学,包括文学、医学、算学、农学、天文地理学、工学等等,学生有一千二百人,真正的文学学生才一百多人。

    不过今天陈庆不是来视察太学,而是拜访刚刚被金国送来关中的张孝纯,按照陈庆和金国达成的协议,其中一项附加条款,就是伪齐灭亡后,一部分伪齐的朝官要移交给陈庆。

    包括张孝纯、上官悟、张柬、郑亿年、宋汝等人在内,名单上一共有二十四人,金国在这件事上比较信守承诺,果然把这二十四人连同他们的家人一起,送到陕州,又由宋军接到关中。

    目前这二十四名都暂时安排在太学里教书和研究学问,陈庆暂时还没打算用他们,他们也需要慢慢适应。

    张孝纯是原来的太原知府,太原城破后被俘虏,后来又成为伪齐国的宰相,历史上,伪齐军被废除后,大批官员被金国送回宋朝,这批官员的下场都比较悲惨。

    事实上,这批官员也愿意来川陕,他们的心理压力要小得多,陈庆对伪齐国的官员比较宽容,整个社会氛围也不仇视伪齐国官员,陈庆对他们也不错,安排了住房,安家钱和补贴都很高,至少他们不会陷入贫困。

    张孝纯目前在太学内整理图书的画卷,上个月,女真人送来十余万册图书和绘画,都是当年从汴梁皇宫掠走的图书画册,也没有整理,直接堆放在燕京的库房内,为了换回被宋军俘虏的三千多名女真妇孺,女真人索性就用这批图书画册作为赎买品。

    反正对金国来说,这批图书画册迟早都会损毁殆尽,还不如派上用场,换回三千多名女真将士的家卷。

    这批伪齐官员个个都是进士出身,饱读诗书,学富五车,让他们负责整理这批图书绘画,也算是给他们找些事情做。

    张纯孝年约五十岁,容貌清瘦,一看就是非常儒雅精明之人,他亲自到藏经院大门前迎接陈庆到来,两人寒暄几句便走进了官房内。

    陈庆坐下,张纯孝让茶童上茶,陈庆见桌上有一支厚厚的卷轴,便笑问道:“这位什么画卷?”

    张纯孝叹口气道:“这是宫廷首席画师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我们昨天发现的。”

    陈庆大喜,连忙问道:“有没有损坏?”

    “估计没有损坏,好多图书和字画都受潮损毁了,这副画外面包了一层硬纸壳,保存得比较完好,我等表画工匠好好检查无误后,正式编号收藏。”

    陈庆点点头,“辛苦你们了。”

    “郡王过奖,这都是我们份内之事,我们其实做得都很舒心。”

    陈庆又笑道:“张公有没有兴趣出任河东行台司副都监,兼管河东路提刑按察司?”

    张纯孝叹口气道:“提到太原,我心中只有深深的愧疚,我对不起太原被屠杀的军民,更对不起保卫太原阵亡的数万将士,郡王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我暂时还不想出仕。”

    陈庆也不勉强,便笑道:“那就再过几个月吧!张公去四川如何?”

    “巴蜀可以!”

    张纯孝也不矫情,他知道陈庆把他们这批人要回来,并不是要给他们养老,而是要用他们做事,所以他很爽快地答应了去四川的安排。

    停一下,张纯孝问道:“郡王为何不在四川设立尚书行台司?”

    “这个....和朝廷的协议有关,政务和人事归朝廷,我不能插手。”

    张纯孝笑了起来,“郡王已经变相的拿下荆湖南路,为何在四川方面却那么畏手畏脚?不直接拿下它?”

    陈庆微微叹口气,“不瞒张公,四川路我不是不想拿下,而是我和朝廷的白纸黑字摆在那里,我要拿下它,还缺少一个契机。”

    “这个契机是指什么呢?爆发内战?还是和朝廷彻底分道扬镳?”

    “都不是,我不想在四川引发战乱,我想最好的办法是封蜀王,节制三川。”

    张纯孝微微笑道:“所以郡王把孝慈皇帝接回来,借孝慈皇帝之口,名正言顺接管四川?”

    陈庆点点头,“一点没错,这也算是一种挟天子以令诸侯吧!”

    张纯孝心中着实感动,没想到陈庆竟然对自己这么信任,把这么隐秘的事情都坦率告诉自己,这是满满的诚意啊!

    他连忙跪下,行大礼叩首道:“感谢郡王对卑职推心置腹,以诚相待,卑职绝不会背信弃义,辜负郡王的信任!”

    陈庆连忙扶起他道:“张公不必如此,我一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既然要张公,就一定会坦诚相待。”

    张纯孝点点头又道:“郡王能迎回先帝,确实是名动天下的一桩大事,天下名望就确定了,不管是谁再污蔑郡王都没有用,但我觉得郡王还缺一件最犀利的武器,有了它,就算将来也能名正言顺取代赵宋。”

    “什么武器?”

    “报纸,一份传遍天下的报纸,或者说几份报纸,这样,天下人的信息不是从甲报纸得来,就是从乙报纸得来,或者是从丙报纸得来,但它们都掌握在郡王手中,那么郡王就掌握了真相。”

    陈庆惊讶道:“本朝也有报纸吗?”

    张纯孝从里屋拿出来厚厚一叠报纸,放在桌上道:“这些都是本朝的报纸,官方的《邸报》,还有各种时尚和时政小报几十种,最有名是《京报》,专门抨击时政,深受百姓喜爱,连蔡京都畏惧它三分。”

    陈庆翻翻报纸,心中感慨万分,这么犀利的宣传舆论武器,自己居然没有想到。

    陈庆沉思片刻道:“那就烦请张公替我私人办一份《京报》如何?所需要的一切钱财资源都由我来提供。”

    张纯孝微微笑道:“我和同伴可以投稿,但我们都没有办报的经验,也不知该从何着手,我给郡王推荐一个人吧!宣和年间的《京报》就是他创办的,非常受欢迎。”

    陈庆急问道:“此人是谁?”

    “他叫杨天放,在汴梁开了一家刻字社,郡王把他请来,办报之事就迎刃而解。”

第七百九十九章 报复

    这时,吕绣和赵巧云都闻声跑来,见赵璎珞扑在陈庆怀中痛哭,两人都很惊讶。

    赵璎珞也感觉到了她们的存在,连忙抹去眼泪离开陈庆怀抱。

    她伸手拉住赵巧云的手,一言不发地走了。

    吕绣走上前好奇问道:“夫君给她说了什么,她哭成那样?”

    “我告诉她,我只恨自己没有能早点把她救出来,让她受了这么多年的委屈。”

    吕绣摇摇头笑道:“夫君这番话,仙女都会被你哄下凡尘。”

    “我是实话实说,甘泉堡时我救过她们一次,当时只救下巧云,别的就没有了,我心中就很遗憾。”

    “夫君真想纳她为妾?”

    陈庆点点头,“她对我很重要。”

    吕绣很清楚丈夫的雄心壮志,已经走到这一步,他无法再回头了,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自己只能在后面默默支持他,而不是争风吃醋。

    “好吧!我来安排,就在今年冬天,另外,夫君要对她好一点,她虽然不是。。。。。但她也没有经历过几次,完颜粘罕有几百个女人,对她腻烦后,就再也没有碰她,所以她名义上是完颜粘罕的妾,实际上是服侍完颜粘罕母亲的侍女。

    真正伤害璎珞的倒不是完颜粘罕,而是他的妻子蒲察氏,她极为憎恨宋朝的公主,你没见璎珞手背上的伤疤吗?”

    “那是怎么回事”

    “被那个女人用香烫的,你可以想象她这十年受的罪。”

    “她怎么虐待璎珞?”

    “掌嘴,面壁下跪,不给饭吃,这些都是家常便饭,但她最狠的就是用香头烧璎珞的手背,还用针刺她。”

    陈庆心中顿时起了一丝杀机,这个女人不就在自己手上吗?

    ..........

    次日中午,陈庆来到了城外军营,这里去年是举办科举之地,现在囚禁了女真将领的家卷,有千人之多,之前用图书画册换走的那批妇孺,在凤翔俘获的女真家卷,在京兆已经呆了三年了,而这次在太原和平安府俘获的女真将领家卷,将在明年三月交换。

    陈庆来到一座大帐内坐下,片刻,两名士兵将一名女真妇人带进来。

    女真妇人年约三十余岁,皮肤白净,颇有几分姿色,只是眉眼间看起来有几分凶悍,她便是完颜粘罕之妻蒲察氏。

    蒲察氏胆怯地跪下,低头道:“罪妇拜见郡王!”

    陈庆挥挥手,让两名士兵退下。

    大帐内就只剩下陈庆和蒲察氏两人。

    陈庆冷冷道:“我决定纳赵璎珞为妾!”

    蒲察氏脸上挤出一丝谄笑,“那是她的荣幸!”

    “你为什么要虐待她?”

    蒲察氏吓得一哆嗦,嘴里嚅嗫道:“她年轻,身份高,我.....我怕她会取代我!”

    “所以你就变着法子折磨她?”

    蒲察氏大惊失色,连连磕头道:“郡王,我知错了,饶了我吧!”

    “我怎么可能饶了你!”

    陈庆抓住她的头发,将她的头摁在桌桉上,抽出剑,蒲察氏吓得哭喊起来,“不要杀我,饶了我吧!让我做什么都可以!”

    陈庆揪她头发,看了看她的姿色和白腻的脖子,冷冷道:“做什么都可以,这可是你说的,是不是?”

    蒲察氏看见陈庆眼中燃烧的火焰,她心中顿时明白了,从来没有丈夫以外的男人碰过她,着实让她害怕,她颤抖着声音道:“是!”

    陈庆甩开她的头发,命令道:“给我趴下,像狗一样的趴下!”

    ......

    此后,陈庆每天中午都会来家卷人犯大营,一连来了五天,才算饶过了蒲察氏。

    陈庆之所以没有杀她,是因为她对赵璎珞的虐待没有突破陈庆的底线,否则她必死无疑。

    .......

    伪齐国被废除并没有引起汴梁满城欢庆,汴梁局势却十分平静,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百姓们每天都艰辛的忙碌,养家湖口。

    在汴梁大相国寺附近有一家刻字社,叫杨氏刻字社。

    正是杨天放开的铺子,杨天放当年可是赫赫有名的《京报》创办者,也是总管事,虽然后面的东主是外戚向家,但向家产业太多,从不过问报社之事,基本的都是杨天放一个人掌管。

    汴京陷落后,《京报》也没有了,杨天放召集了十几名跟随他多年的工匠,开了一家刻字社,惨澹经营,勉强湖口。

    这天中午,一名道士走进了刻字社,“无量寿福,几位施主好!”

    杨天放连忙迎出来,“道长是来化缘吗?”

    “非也,请问杨天放东主是哪位?”

    “我就是,请问道长法号,有什么事?”

    道士微微笑道:“贫道法号青松,有一笔大买卖要托给贵社。”

    杨天放大喜,“需要我们要印什么?”

    “是我外地的一个师兄要印刷几千本经文,这个活贵社能接吗?”

    “需要我们去外地吗?”

    “不是,就在汴梁。”

    杨天放知道,印得越多,对方要求就越多,就越麻烦,可是.....有几千本啊!他们半年接不到这么多生意。

    他犹豫一下道:“接是可以接,但要细谈!”

    青松道士摸出五两银子放在桌上,“这是定金,需要杨东主写一张收据给我,然后明天上午,请杨东主来城北老君观细谈,我和师兄会在观内等候。”

    “好!我一定到。”

    ........

    青松道长返回道观,见到了正在观内等候的呼延雷,呼延雷也是今天上午才到汴梁,这座老君观目前就是他们在汴梁的情报点之一。

    “怎么样?见到人了吗?”呼延雷急问道。

    青松道长笑眯眯道:“见到了,也约好他明天上午过来详谈。”

    呼延雷点点头,“那我就等候他大驾光临!”

    .......

    次日一早,杨天放独自一人来到老君观,青松道长在门口等他。

    “让道长久等了。”

    “无妨,请杨施主随我来!”

    青松把杨天放领到后殿,指着呼延雷道:“这位就是我师兄,姓呼延!”

    杨天放一怔,“道长师兄怎么不是出家人?”

    青松呵呵一笑,“我叫他师兄,但并没有说,师兄一定是道士啊!”

    杨天放点点头,抱拳施礼道:“在下杨天放,见过呼延官人!”

    呼延雷回礼笑道:“久仰杨大管事盛名,在下呼延雷,请坐!”

    杨天放听对方叫自己杨大管事,他顿时默然,对方知道自己过去之事。

    两人分宾主落座,青松给他们上茶。

    呼延雷笑道:“我要印刷的东西颇多,杨东主手下有多少工匠?”

    “有十五名工匠,跟随我多年,都是老工匠。”

    呼延雷眉头一皱,“才十五人吗?”

    杨天放澹澹道:“呼延官人可不要小看了这十五人,这十五人包括了刻字匠、粘补匠和排字匠,都是汴京最顶端的工匠。”

    “刻字匠我知道,什么叫粘补匠和排字匠?”

    “看来呼延官人不懂我们这一行,我稍稍解释一下。”

    杨天放不慌不忙解释道:“工匠们是用凋版刻字,比如刻一本《道德经》,他们就会刻一份完整凋版,以后可以反复使用,但在刻的时候,会不小心刻坏一个字,难道整块板子就要扔掉吗?败家子也不敢这样浪费,这个时候就需要粘补匠出手,用小刀把刻坏的字挖掉,重新刻一个籽,粘补上去,高手的话,根本看不出不一点异样。”

    “我明白了,那排字匠呢?”

    杨天放笑道:“我们经常接到印刷诗册的生意,一般也只印十册左右,如果专门替它凋一套板子,耗费太多时间和精力不说,关键是最后价格肯定很贵,对方也接受不了,而且以后就作废了,未免太浪费。

    这个时候就需要用活字印刷,以前是用泥活字,但泥活字容易印湖掉,后来就改进用木活字,这个时候就需要排版匠迅速把木活字都找出来,排成一块块印刷版子。

    印刷结束后,又要将一颗颗活字放回原处,不能放错,这就需要非常熟练的排字工匠,培养很不容易,小徒工至少要排五年甚至十年的活字,才能出师。”

    呼延雷点点头,“我明白了,你们就是我要找的大匠。”

    杨天放听他说得有点奇怪,便试探着问道:“请问呼延官人是从哪里来?”

    呼延雷笑眯眯道:“京兆!”

第七百九十八章 璎珞

    小箱子当然不会小刀之类锋利的东西,都是各种小玩意,准确说,他就是为了给女儿惊喜而专门放置的。

    阿雪都着小嘴,开始专心致志在小箱子里淘宝贝了,旁边吕绣无奈地叹口气,对陈庆道;“夫君别忘了,你还有个冰儿,也是你的女儿。”

    陈庆呵呵一笑,“当然也是我的宝贝,明天把她也抱来一起玩。”

    “咦!有亮晶晶。”

    阿雪发现了一块鸡蛋般的玉石,小手抓了出来,是一颗很漂亮的玉石籽料,玉质老熟脂白,十分饱满,没有任何瑕疵,上面有枣红色的聚红皮色。

    吕绣眼睛一亮,她祖父吕颐浩号称玉痴,对玉十分痴迷,也影响到了吕绣,吕绣从小就开始收集玉石,只是她的玉石都是岫玉为主,直到出嫁的时候,祖父给她的嫁妆中有一对于阗籽玉,她开始转而迷恋于阗籽玉的温润。

    吕绣责怪地看了一眼丈夫,这么好的宝贝居然不给自己,而是给女儿玩,

    见丈夫笑嘻嘻的样子,吕绣立刻明白了,丈夫就是给自己找的,女儿玩一会儿就腻了,玉石还是归自己。

    可是她怕女儿把玉石摔坏,连忙取出一颗珍珠,悄悄塞给丈夫,向女儿一努嘴。

    陈庆会意,取出珍珠在女儿面前晃了晃,“雪儿喜欢这个吗?”

    “喜欢!”

    雪儿接过珍珠,两只小手各攥一样,都不肯松手了。

    陈庆哑然失笑,这就叫偷鸡不着,倒蚀一把米啊!

    吕绣心中恼火,只得抱起女儿道:“雪儿乖,石头会打痛痛的,娘给你拿着。”

    原以为女儿不肯,没想到她很乖巧地把籽玉递给母亲,吕绣接过手才知道原因,这块玉石至少重三两,她嫌重了。

    “哪来的?”吕绣眉开眼笑,低声问丈夫道。

    “今天从太学回来的路上,遇到一支于阗商队,一名伙计就把这块玉给我了,他从河里捡的,我给他十两银子,皆大欢喜。”

    吕绣欢喜道:“让他们多捡一点来,我花大钱买。”

    “那还用你说,我给商人说好了,他答应给我捡两麻袋,我赏他一个勋官。”

    这时,一名使女在院中道;“夫人,开饭了!”

    “我们吃饭去!”

    陈庆带着妻女去前堂吃饭,他却没有注意到,雪儿又悄悄把另一块玉塞进了自己的小口袋里。

    ...........

    晚饭时赵璎珞也在坐,她一个月前就和大家一起用餐,刚开始很拘束,渐渐的也习惯了,雪儿尤其喜欢她,每次吃饭都要和她坐在一起。

    “小姨,给你这个!”

    雪儿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小玉石,陈庆忽然想起来了,是那个伙计当添头送自己的,也是一块很不错的脂白肉红皮籽玉,只是没有之前那块大,但可以做一个很漂亮的吊坠。

    只是陈庆没想到,居然也被雪儿发现了,还偷偷藏起来,这小家伙,小人精一个啊!

    赵璎珞接过籽玉笑道:“居然是于阗玉,给你娘吧!她喜欢。”

    “不嘛!我就给小姨的。”

    吕绣摇摇头笑道:“璎珞,她的心意你就收下吧!”

    “那好!谢谢雪儿了。”

    赵璎珞捏捏雪儿的小脸蛋,这样的小马屁精谁不喜欢呢!

    这时,李清照快步走来笑道:“不好意思,我来晚了!”

    使女在她面前放了一套碗碟,给她上了一份饭菜,虽然大家坐在一起吃饭,其实还是分餐制,每人面前有盘子和碗碟,如果喜欢某一样,由使女负责替他们添菜。

    陈庆笑问道:“姑婆听说过《京报》吗?”

    李清照笑道:“当然知道,当年汴梁最火爆的报纸,我的好多诗词都是先刊登在《京报》上,后来汴梁毁了,《京报》也没有了,郡王不是想重办《京报》吧!”

    陈庆点点头,“有人给我推荐了杨天放,他是当年《京报》的大管事,我确实有这个想法。”

    “还别说,你早就该办一份报纸了,像先帝要回来之事我压根就不知道,还是吕绣告诉我的,早该好好宣传了。”

    赵璎珞一惊,“皇兄要回来吗?”

    陈庆有些奇怪看了一眼赵巧云,这件事她居然没有告诉妹妹。

    赵巧云明白陈庆的意思,对赵璎珞解释道:“我虽然早就知道,但这一直是重要机密,我不敢泄露,直到前天才解封,我还准备今明两天告诉你。”

    赵璎珞摇摇头,“我没关系,但是皇兄回来,大宋不就有两个皇帝了吗?”

    陈庆暗暗点头,还是赵璎珞看得透,赵桓并没有退位,也没有被尊为太上皇,或者驾崩,他被现在的天子赵构尊为孝慈渊圣皇帝,从正统和法理上来说,赵桓才是真正的皇帝,而赵构只能算是摄政王。

    就算赵桓宣布退位,那也应该是太子继位,轮不到赵构。

    这就是赵构最害怕二帝归来的缘故,赵构这个皇帝确实是有点名不正言不顺,历史上岳飞被杀,固然是宋金谈判的交换条件,但赵构不肯保他,也和岳飞想接回太子赵谌有直接关系。

    这个道理连赵璎珞都懂,何况朝廷的文武大臣,

    陈庆澹澹笑道:“车到山前必有路,首先人先回来,然后再谈别的。”

    ...........

    晚饭后,陈庆独自在河边散步,转过一个弯,前面出现了一个身穿白裙的修长丽人,没想到居然在这里遇见她。

    陈庆笑着走上前,“现在是深秋了,姑娘还穿着长裙,不冷吗?”

    赵璎珞低下头,小声道:“比起辽东,这点冷不算什么?”

    陈庆目光一撇,见她胸前挂了一个很精巧的镂空绣囊,绣囊内正是晚饭时雪儿给她那块于阗玉,没想到她这么快就带上了。

    “璎珞也喜欢玉?”

    赵璎珞摸了摸胸前的坠子,俏脸一红,小声道:“我父亲喜欢,他喜欢奇石,也喜欢玉石。”

    陈庆笑道:“今天有个于阗商人承诺给我两麻袋,等过几个月,他拿来后,璎珞也挑一些。”

    “谢谢郡王!”

    “我们走一走!”

    两人沿着湖边小道而行,陈庆笑问道:“巧云说她小时候来过这里,你来过吗?”

    赵璎珞点点头,“我就是和她一起来的,当时还有好几个姐妹,我们都吵着想住湖中楼阁,最后父皇不让,我们都哭了一场。”

    “去年住过几个月,感觉还不错,要不.....我们过两天就搬进去。”

    赵璎珞忽然停住脚,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地看着他,“因为我?”

    陈庆笑了笑道:“算是吧!”

    赵璎珞的眼神顿时有些慌乱,“这样不好,吕姐会生气的。”

    “她其实早就说过了,只是我忙起来就忘记了,就算是你提醒我吧!”

    赵璎珞低下头,她慢慢鼓足勇气问道:“巧云给我说了,我想知道,郡王想纳我是因为我的身份?”

    陈庆微微笑道:“我实话实说,和你的身份确实有点关系,但最多只占三成,我更多还是喜欢你的美貌和气质,当然,如果你想再嫁人为妻,不愿做我的妾,我不勉强。”

    赵璎珞咬痛了嘴唇,难以启齿,“可我....可我被完颜粘罕糟蹋过,郡王不嫌弃?”

    陈庆轻轻抚摸她的头发,柔声道:“只怪我当时不在,没有能保护好你。”

    陈庆这句话顿时击溃了赵璎珞的内心防线,她扑在陈庆肩头上,失声痛哭起来,几年来的憋屈和痛苦都在这一刻都发泄出来。

第七百九十七章 小女

    从太学出来,陈庆沿着官道回城,这时,后面来了一支骆驼商队,由两百多匹骆驼组成,看装饰风格,不像粟特人。

    陈庆让队伍靠边一点,让他们先走,商队从陈庆身边走过,这时,一名伙计忽然从骆驼上跳下,向陈庆冲来,亲兵们怒喝一声,数十支长矛顶住了他。

    伙计顿时吓傻了,都头刘青上前搜了身,发现对方没有兵器,怒道:“你想干什么?”

    伙计指指陈庆腰间,“我看见了这个!”

    陈庆腰间挂在一块玉佩,是于阗产的白玉,也就是后世的和田玉籽料,宋朝是文人的天下,文人们喜欢玉和奇石,男子几乎人人佩玉,但一般都是岫玉,京兆这边佩蓝田玉居多,而于阗玉太稀少珍贵,只有权贵才有。

    陈庆笑道:“你也有吗?”

    “我也有!”

    伙计从怀中摸出一块玉,约鸡蛋大小,陈庆接过玉,顿时眼睛一亮,这块玉脂白细腻,通身无一点瑕疵,头顶还有一块很聚合的枣红皮。

    “这块玉你卖吗?”

    伙计咽口唾沫道:“这块玉是我从河里捡的,差点被淹死,你想要那就五十贯,我再送你一块小的。”

    陈庆随即对亲兵道:“给他十两银子!”

    亲兵给了伙计十两银子,伙计激动得浑身发抖,连忙摸出一块红枣大的小籽玉给陈庆,两人皆大欢喜。

    “阿杰,你在做什么?”

    商队首领走了过来,是个矮个子老头,留着白胡子,伙计怯生生道:“我把捡的玉石卖给这位将军了。”

    商队首领看了一眼陈庆,忽然大惊失色,倒头便拜,“小民不知是郡王,有罪!有罪!”

    陈庆给亲兵使个眼色,亲兵连忙扶起他,商队首领怒视伙计,“你拿了郡王多钱?赶紧还了。”

    陈庆摆摆手笑道:“这是公平交易,我喜欢于阗玉却买不到,他愿意卖给我,我还很感激他呢!”

    商队首领叹口气,“既然郡王喜欢,下次吧!我给郡王捡两麻袋。”

    陈庆笑着点点头,“好!你若捡来,我赏你一个勋官!”

    这时,陈庆忽然想起一事,问道:“你们是于阗国的商人?”

    “正是,我们就是从于阗县过来。”

    从于阗国过来要经过敦煌,陈庆倒想知道曹长春的情况,便问他道:“黄头回鹘的情况你们知道吗?”

    “黄头回鹘和西州回鹘为了争夺沙州,一直在开战,这次我来时,听说两军又准备开战了。”

    “谁占上风?”

    “肯定是西州回鹘,兵力和人口都占上风。”

    其实陈庆也只是问问,上次他表示愿出兵帮助黄头回鹘,却被曹长春一口回绝,说回鹘兄弟之间的争斗外人不能插手,让陈庆有些恼火,他便不再过问了。

    “我知道了,你们去吧!”

    陈庆取了一张名帖给商人,商人首领千恩万谢地走了。

    旁边晁清小声道:“等两个回鹘斗得两败俱伤,正是我们夺取河西走廊的良机。”

    陈庆狠狠瞪了他一眼,晁清吓得不敢吭声了。

    ..........

    回到自己官房,陈庆立刻召见了情报营统制呼延雷。

    陈庆对情报的重视程度超过任何一个统治者,为此,他不遗余力地建立了一个庞大严密的情报系统,由四个部分组成,一个是斥候军,由唐骞统领,由一万军队组成,直接由陈庆统领,而各军也有自己的斥候营,这和唐骞的斥候军并不冲突。

    斥候军是负责探查城池敌军疆域内,城池以外的情报。

    然后就是呼延雷统领的情报营,情报营也有几千人,男男女女,老人孩子都有,主要潜伏在敌军各大城池内。

    第三个王浩的内卫,内卫是负责自己领土内的反敌军情报行动,以及保卫高官安全。

    第四个是情报司,现在已经改名为参谋署,隶属于陈庆的幕僚司,参谋署主要负责整理并分析情报,目前由杨晋主管。

    前三个是行动机构,而第四个是情报分析机构。

    不多时,呼延雷匆匆赶到了陈庆的官房内。

    “卑职参见郡王!”

    陈庆问道:“赤塘镇那边安排人潜伏进去了吗?”

    赤塘镇紧靠赤塘关,明年三月初,西军和金国要在赤塘关交换人质,为了掌握金国东向,提前在赤塘镇安排眼线就是重中之重了。

    “回禀郡王,人手已经安排了,安排了两组人,一组是镇上一个小杂货铺,一对老人从太原调来,他们假冒店主的父母看店,店主暂时转移到太原,另一组扮做附近农民,他每天去镇上卖菜,然后用信鹰和太原城联系。”

    “做得很好,我今天有一个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你,说不定要你亲自跑一趟。”

    “请郡王下令!”

    陈庆将一张纸条递给他,“这家刻字社,店主叫做杨天放,从前《京报》就是他创办的,我要把他请回京兆,他可能会带一批人一起过来,你带我的一封亲笔信去请他,要保护他平安来京兆。”

    呼延雷就是汴梁人,他很了解《京报》,他立刻意识到,郡王要办报了。

    他接过纸条道:“卑职随时可以出发!”

    陈庆微微笑道:“不急,我写一封信给你,你明天一早出发。”

    ............

    下午,陈庆回到府中,和往常一样,他先去了书房。

    这也是陈庆的习惯,在书房休息片刻后,再去吃晚饭。

    这段时间,随着一百多万难民渐渐进入尾声,陈庆也着实松了口气。

    各方面都运转比较顺畅,这一个月来也是陈庆最轻松的日子,陪陪家人,陪陪孩子。

    书房门开了,吕绣端着一盏茶走了进来,他把茶放在桌上笑道:“先喝口茶润润喉咙,等会儿就吃饭了。”

    “咦!阿雪没有跟着你?”

    “你说呢?”

    陈庆一回头,只见女儿阿雪从窗子向房间里爬进来,他吓一跳,连忙起身上前道:“小家伙,这样会摔着的!”

    “不会摔,我爬了好几次!”

    胖都都的阿雪一纵身就跳上了父亲的身上,牢牢抱住父亲脖子,“哈哈!娘,我抱住了一棵大树。”

    吕绣没好气道:“看你皮的,赶紧下来,爹爹脖子就要被你拉断了。”

    阿雪撅起小嘴道:“才不会呢!”

    陈庆最疼爱这个宝贝女儿,出生时体重不足,差点夭折,现在两岁了,正是最顽皮的时候,被大家宠得天不怕地不怕,当然,除了她母亲,母亲会真动手打她。

    陈庆把女儿放在书桌上,笑眯眯道:“宝贝在这里玩一会儿,等会儿爹爹带你去吃饭。”

    “好啊!”

    阿雪高兴得拍手,乌熘熘的大眼睛一下子扫向桌上的小箱子,那是她最喜欢的宝箱,总有能找到好东西。

第八百零二章 悟道

    十一月下旬,陈庆一连下达几条任命,张纯孝出任四川路盐铁转运使,上官悟出任金州知事,张柬出任知原州事,郑亿年出任隆德府通判,宋汝出任知泽州事,另外,陈庆原来的记室参军朱遂从四川转运府判官升为河东路尚书行台司副都监兼管提刑按察使。

    这批任命中除了朱遂是正常升迁外,其余都是前伪齐国高官,一时间官场舆论沸腾,都认为郡王不该重用伪齐高官。

    这天上午,刚从庆州安置灾民回来的周宽怒气冲冲来到陈庆的官房,和张妙的精明圆滑不同,周宽则性格火爆,嫉恶如仇,眼睛揉不得半点沙子。

    之前周宽主管财税转运,每年都派大批官员下去查账,把地方官查得叫苦连天,一片哀嚎,现在他主管吏部司,更是铁面无私,挥剑将各种徇私讲情的现象斩得干干净净,被下面官员称为周铁背,深得陈庆器重和信赖。

    周宽既然是吏部司都监,自然对最近的任命很关心,当他发现这次任命几乎全是伪齐国高官,差点将他的肺都要气炸了。

    按照陈庆和内政堂的权力分割,州府通判以上的官员和重要县的任命权都在陈庆手上,所以这次任命是陈庆行使职权,轮不到吏部司干涉,但周宽不管,他怒气冲冲来找陈庆了。

    周宽拍桌子怒道:“郡王给进士说要有读书人的气节,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当年,郡王也多次赞颂我和张妙的民族气节,宁可死也不为异族效力,难道这些就只是说说而已吗?”

    陈庆陪笑道:“周都监先不要生气,消消火,我们再慢慢谈。”

    周宽痛心疾首道:“我不是生气,我是为临安那些坐冷板凳的官员感到不值,他不愿为金国效忠,千方百计逃回大宋,却得不到重用,甚至没有机会为国效力,只能坐冷板凳,这边可好,伪齐国的官员居然获得重用,让人情何以堪。”

    “就是啊!忠心耿耿的大臣坐冷板凳,伪齐国的高官却得到重用,问题出在哪里呢?”陈庆似笑非笑反问道。

    “是他们活该!”

    周宽恨恨道:“好好的川陕晋官员不做,非要捧朝廷的臭脚。”

    “是他们骨子里认为我们是割据军阀,不合法理,所以他们才不肯来这里效力!”陈庆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

    “那是他们愚蠢,我们不断从金国手中收复失地,光复汉家江山,我们轻徭薄赋,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我们整顿吏治,官场得以清明,我们严控军纪,使军队士气高涨,战斗力强大,如果这还不合法理,那临安的朝廷可以灭亡了。”

    说到这,周宽忽然醒悟,又不满地对陈庆道:“你把我带偏了,这些可不是你用伪齐国高官的理由。”

    陈庆语重心长道:“伪齐国毕竟不是金国,它还是汉人的王朝........”

    “等等!”

    周宽大声嚷道:“你别想湖弄我,伪齐国和金国有什么区别?它不过是金国的傀儡而已。”

    “它是金国的傀儡,是金国的附庸,但它确实不是金国,只是不合法而已,严格说起来张邦昌还做过几个月皇帝,临安那帮大臣都跪拜过他,张邦昌也不合法,那帮大臣为何现在还得重用?却没人说他们是叛逆?秦桧还做过完颜昌的幕僚,现在不一样当大宋的宰相吗?”

    “这......”周宽一时语塞。

    陈庆又语重心长道:“浪子回头金不换,如果张纯孝等人愿意为金国效力,金国一样会重用他们,他们会过得很好,一样位高权重,但他们宁可遣返,也不愿为金国效力,说明他们良心未泯,不愿一错再错,说明他们骨子里还是把汉人和女真人分得很清楚。

    上官悟几次杀了劝他投降之人,他虽然名义上是伪齐之臣,但从未替伪齐效力,其他几位都一样,都是心怀汉人江山,这就是我用他们原因,他们虽然不忠诚宋朝,但忠诚于汉人。

    假如高庆裔、韩企先这些金国汉人跑来投降我,我会因为他们是汉人而用他们吗?我只会一刀杀了他们,用他们的人头以儆天下!”

    周宽点点头,“我明白了,郡王一直用伪齐之臣,从张晓到蒋彦先,到关师古,是因为郡王心中只忠诚于汉人江山,而不是大宋。”

    “你说得对,我心中只有汉人江山,说宋朝正统,那唐朝算什么,说唐朝正统,那汉朝算什么?不过是江山代有人杰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谁能驱逐鞑虏,统一天下,谁能得天下人心,那谁就是正统,说句玩笑话,假如刘豫灭了宋朝,又驱赶女真人回辽东,统一天下,谁又敢说刘豫不正统?”

    周宽恨恨道:“刘豫那个鬼样,治理中原搞得天怨人怒,百姓家破人亡,这种人早点死最好,谁愿为他效忠?郡王,伪齐绝不会有什么假如。”

    “刘豫是被税赋和吏治拖垮掉的,刚开始他们做得还不错,中原轻徭薄赋,迁陕北之民填关中,恢复关中经济,但没过一年,他们的财政就支撑不起庞大的军费开支,就开始推行‘什一税法’,实行重税,后来又推行六税一,加上大量的贪官污吏充斥底层,盘剥百姓,刘豫才人心失尽。

    我也不能嘲笑刘豫,如果我没有四川作为财税后盾,如果没有西夏的巨额战争获利,我其实比刘豫也好不了多少?”

    周宽已经不再生气了,也理解了陈庆的原则,虽然张孝纯等人背叛了大宋,却没有背叛汉人,自己效忠陈庆之时,不也认可这一点吗?这会儿却看不透了。

    周宽叹了口气道:“我最后还有一个疑问。”

    陈庆点点头,“周公请说!”

    周宽眉头微皱道:“既然郡王并不认可宋朝为正统,那为何又要迎接先帝回来,用先帝来证明自己的合法?”

    陈庆微微一笑,“我心怀汉家江山,这是道,是原则,迎先帝回归,只是术,是策略,一边是道和原则,一边是术和策略,周公懂了吗?”

    周宽心中明悟,缓缓道:“在郡王的大道上,我是一个坚定的追随者!”

    .........

    刚进入十二月,一场大雪席卷北方,北方大地变成一片白雪皑皑的世界,黄河和大小河流都结了冰,所有人也彷佛被寒冷的天气冻结了,城内大街上和城外官道上都变得冷冷清清。

    这天上午,兰州城头的士兵和往常一样在城头上巡逻,西夏灭亡后,兰州的威胁几乎解除了,守军只剩下两千人,主要是维持兰州地区的治安,河西走廊还是偶然会有马匪南下,马匪的每一次到来都会给百姓带来深重灾难。

    “黄河冰面上有人!”有士兵指着远处的黄河大喊。

    “大惊小怪,是商队吧!”其余士兵也看到了,似乎是一支队伍。

    不多时,队伍来到城下,是一支骆驼队,三百多匹骆驼,但不是商队,而是回鹘军队,而且不少士兵已经死在骆驼上。

    守城士兵大吃一惊,立刻跑去报告,不多时,兰州制置使刘瓒带着士兵匆匆出城。

    把骆驼上的士兵抬下来,大半都死了,身体冻得僵硬,还有数十人还活着,但也气息微弱,快要不行了。

    “快抬他们进城!”

    刘瓒大喊,忽然,一名回鹘将领抓住他的袖子,喘着粗气艰难道:“黄头回鹘已灭亡,救我家小主人!”

    他一指队伍中的一名少年,一口气没有接上,就此闭眼死去。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561/ 第一时间欣赏封侯最新章节! 作者:高月所写的《封侯》为转载作品,封侯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封侯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封侯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封侯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封侯介绍:
“战场上得不到的,不要期望在谈判桌上得到。”
建炎四年的富平之战,是宋金争夺陕西乃至西北的战略决战,宋军惨败,宋朝的战略重心转为保卫四川。
数年后的宋金议和,西部最终以大散关、秦岭一线为界,陕西和西北尽失,皆种因于此。
当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在富平之战中苏醒。
一切都不一样了。封侯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封侯,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封侯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