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封侯TXT下载封侯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封侯全文阅读

作者:高月     封侯txt下载     封侯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九百八十一章 襄阳(上)

    元帅府后堂,陈庆轻轻拔出一把剑,刚露锋芒,只觉一股寒气扑面而来,剑刃锋利异常,吹毛可断,陈庆又用手指弹了弹剑身,发出当当声响,声音悠扬清脆,没有半点涩闷的感觉。

    “好剑!”陈庆脱口赞道。

    张璐笑道:“这是王岩最后打造的一柄剑,耗时三年,留给儿子传家,王赋远愿意献给殿下。”

    “传家之物,我怎么好收?”

    话虽然这样说,陈庆却舍不得把剑还回去,这柄剑品质太高,只是名气不如古剑,但品质有过之而无不及。

    张璐又道:“他还有十几柄父亲留下的剑,传家足矣,这柄高绝之剑,与其默默无闻,不如献给殿下,成为雍王之剑,对他父亲更是一种纪念。”

    陈庆欣然笑道:“好!这柄剑就命名为雍王剑,我收下了,另外安排他们四家尽快启程,前往京兆咸阳县居住,告诉他们,他们待遇丰厚,绝不会亏待他们。”

    “卑职明白了!”

    张璐行一礼,告退走了。

    陈庆又看了看地上的铁火雷外壳,也幸亏有张璐他们的努力,这个最高机密才没有流传到女真人手中。

    有人可能会奇怪,虎牢关、孟津关都被封锁,怎么送得出去?

    事情不是这样做的,送件士兵完全可以先把东西埋藏起来,他自己也藏匿在下面县城内,折可求肯定会派本地人,洛阳府不可能一直封锁,几个月或者半年后,军事封锁结束,恢复了常态,那时就很容易送出去了。

    所以张璐他们先掐断鸽信,避免了关键技术外传,随即用狸猫换太子,把真的换出来,然后刺杀折可求,使折可求来不及安排,若没有这些努力,就算城破,折可求也会派人把铁火雷外壳带走藏匿,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这时,陈庆来到另外一张桌前,这张桌上也放着两只铁火雷外壳,和另一张桌上外壳一模一样,如果事先不说,根本就看不出两者的区别。

    两只外壳当然不一样,另一张桌上是真的外壳,而眼前的铁火雷外壳是王赋远仿制的,让陈庆吃惊的是制模技术之高,竟然是一体浇铸而成。

    要知道京兆攻克一体浇铸屡屡失败,最后不得不浇铸半个壳子,然后溶解的铅把它们拼成一体。

    京兆工匠多年都没有研制成功的一体浇铸居然在洛阳出现了,这恐怕是当世绝无仅有的技术,或许连这个工匠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它的价值。

    但陈庆却想到了炮管。

    ......

    王赋远的家里也在打包收拾东西了,明天一早,他们将坐船离去,不过妻子贾氏却不想搬走,她是本地人,父母兄弟都在洛阳,她当然不愿搬走。

    “官人不能给上面说说吗?别人能留在洛阳,咱们为什么不行呢?”

    王赋远叹了口气道:“我们情况特殊,不光是我,我的三个徒弟也要一起搬去,我们知道了西军的最高机密,必须搬走,否则一旦金国盯住我们,我们家人都会有性命之忧。”

    “究竟是什么最高机密?”

    “你千万别问我,我不能说,你也不要知道,孟小东是怎么死的,你心里不是不清楚。”

    “可是.....父母年纪大了,我这一走,还能不能再见到他们?”贾氏伤感道。

    王赋远安慰妻子道:“我听说咸阳那边住处不错,有一亩地,二十几间屋子,等我们安顿好后,可以把你父母接来住一段时间,我被定为甲上级大匠,一个月有五十贯的俸禄,养活他们不成问题。”

    想到丈夫一个月能拿到五十贯的俸禄,这个贾氏唯一安慰的好事情,他们之前一个月只有五贯,洛阳物价高涨,养两个儿子,日子过得实在很紧巴,现在俸禄涨了十倍,而且京兆那边的物价听说比洛阳低得多,他们家从此要过上好日子了。

    贾氏点点头道:“承蒙雍王那么看得起咱们,咱们也得表示表示,我琢磨着你书房里有二十几把父亲铸的剑,留下两把给儿子,其他都献给雍王吧!留着它们,我总是有点提心吊胆。”

    王赋远虽然有点舍不得,但还是答应了,其实他也想通了,父亲铸的剑放在名将手中,要比放在自己手中有意义得多。

    “回头我送给张璐一把,他算是我的恩人,其他请他替我献给雍王殿下!

    .......

    邓州,宋军夺取穰县的消息泄露,使张仲熊在宋军抵达南阳县之前,率领一千多军队先一步逃走,宋军扑了一个空。

    接下来几天,刘琼派上军统领李长恭率五千人进兵唐州,唐州没有敌军驻扎,很轻易地被占领。

    拿下了邓州和唐州,刘琼并没有急于北上,他一方面在积极训练投降的八千多军队,另一方面他也在等京兆送来的补给。

    七天后,京兆的补给队伍抵达了穰县,除了满载粮草和军资的一万头骆驼外,还有两万匹战马,在中原作战,不能没有骑兵,他携带的三万大军中,本来就有两万骑兵,之前是因为翻山越岭不方便,便把战马寄存在商州,现在夺取了邓州和唐州,战马自然也会送来。

    另外,一同到来的,还有龙驹寨的两千士兵,龙驹寨已经交给武关的守军,两千守军当然要回归主力。

    一转眼,夺取穰县已经有十天了,但襄阳那边的宋军却没有一点动静,也没有派人过来询问情况,就仿佛和他们没有一点关系。

    刘琼也接到了陈庆派人从洛阳送来的两份手令,一份手令是褒奖他他军队夺取了邓州和唐州,另外一份手令则要求他们务必了解襄阳军队的动向。

    和邓州直接接壤的并不是襄阳府,而是光化军,军也是一个行政区划,比州小,管两三个县,一般是在军事要地设军,另外如果是矿区则设监,所以军和监都是和州同一个级别,但要比州小,更加专业化,长官称知军和知监。

    光化军是襄阳府的门户,相当于当年刘备驻扎新野拱卫襄阳一样,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光化军驻扎了八千军队,由岳飞手下大将张宪统领。

    过了光化军,便是邓城县,这里就属于襄阳府地界了,南面便是汉水,汉水对岸就是襄阳城。

    这天上午,一支由五十头骡子组成商队向汉水北渡口走来,除了领队徐至福是穰县商人外,其余十名伙计都是西军斥候装扮,为首伙计正是唐骞,他们是去襄阳城打探情报。

    之前刘琼也从不少商人那里得到一些襄阳的情况,但都不完整,而且说法不一,光襄阳城驻军人数就有三个说法,刘琼同时又接到了雍王令,要求他关注襄阳情况。

    刘琼和唐骞商议一下,便决定由唐骞亲自带队去襄阳城打探情报。

    “老福哥,感觉襄阳这边要比邓州繁华很多!”

    唐骞见汉水上停满了船只,货物堆积如山,人潮如流,不由心生感慨。

    徐至福呵呵笑道:“那是肯定的,襄阳虽然也发生过战争,但破坏不大,不像邓州,这几年的拉锯战都在邓州爆发,很多百姓都跑掉襄阳这边来了,不过只要邓州恢复稳定,百姓都会回家的,在外面挣命谋生,怎么也不如自己的家里好啊!”

    徐至福见唐骞手下有些紧张,便微微笑道:“唐东主让手下不要担心,这里是宋军地界了,就算被发现了也不会为难你们,只会礼送出境,而且连我都知道,岳都统和雍王殿下有过境协议,去荆湖南路的川陕军不都是从这里过境,所以完全不用担心。”

    唐骞回头见自己手下确实都很紧张,便笑道:“你们不用紧张,这里不是金国,好歹我们也是宋军啊!”

    众人都明显松了口气,他们有点习惯性的紧张了,想想也对,这里是朝廷的地盘,确实不用担心生命危险。

第九百八十二章 襄阳(下)

    码头上人流如织,徐至福对唐骞道:“东主稍等片刻,我去找船过江!”

    徐至福匆匆去了,唐骞和手下打量着码头上的情形,这时,一名士兵用胳膊肘碰了碰唐骞,“将军看那边!”

    唐骞回头,才发现来了一队宋军,有二三十人,似乎是在巡视码头,为首是一名三十余岁的黑脸将领,看军服,应该是名虞侯。

    这时,宋军虞侯一眼看见了唐骞等人,见他们个个身材魁梧高大,唐骞的身材尤其高大,按照后世的标准,已经是一米九了。

    这一群人站在后面格外引人注目,宋军虞侯有些惊讶,便带着手下走了过来。

    “喂!那汉子,你们是哪里人?”

    一名伙计连忙抱拳道:“启禀军爷,俺们是邓州人!”

    这里面除了唐骞外,其他士兵都是邓州人,只要唐骞不开口,口音不会有问题。

    虞侯点点头,“听口音是内乡人,那他呢?”

    虞侯一指唐骞,实在是唐骞的气质太出众,把所有人都压下去了,虞侯打量一下道:“长得蛮有气派的,他不会也是伙计吧!”

    伙计陪笑道:“他是我们少东主,第一次出门,请军爷多多见谅!”

    这时,徐至福匆匆走上来,陪笑道:“张虞侯在干嘛呢!

    虞侯回头看了一眼,很熟悉,“啊!是老徐头,这是你的商队?”

    “是!是!是!这是我家少东主,第一次出门。”

    “你不是自己开店吗?”

    徐至福连忙把虞侯拉到一边低声道:“我的店铺被金兵烧掉了,货物都抢光了,我现在在给别人做事,那是我少东家,张虞侯请担待一点。”

    说完,他把一两银子塞进虞侯手中。

    张虞侯却把银子还了回去,“收你这点银子会害死我的,你那个少东主一看就是带兵打仗之人,我又不是傻瓜,我知道他们是什么人,反正不是金兵,我就睁只眼闭只眼,岳都统不在,现在是王副都统主事,你们自己当心,我就当什么都没有看见!”

    说完,张虞侯一挥手,“我们走!”

    虞侯带着手下走了,徐至福擦擦额头上的汗上前道:“被看出来了,我们快走吧!”

    唐骞惊讶道:“他看出我们了?”

    “他们天天在码头上混,见识多了,一看就知道是什么人,他知道你们不是金兵,所以就睁只眼闭只眼,对了,他说岳都统不在,现在是王副都统做主。”

    唐骞点点头,王副都统就是王贵,岳飞的心腹,他又看了一眼虞侯的背影,问道:“这个虞侯叫什么名字?”

    “我还真不知道他叫啥名,就叫他张虞侯,一个小人物而已,东主不必放在心上。”

    众人上船过了汉水,不多时便来到了襄阳城,进了西城,直接在城门附近找了一家徐至福比较熟悉的客栈住下。

    这次来襄阳,唐骞也并非毫无头绪,他们从京兆出发前,蒋彦先给他们写了一封信,如果他们需要了解情况,可以去找襄阳府司仓蔡克俭,当年蒋彦先曾经出任襄阳知府,这个蔡克俭就是蒋彦先从文吏提拔起来。

    蔡家从东汉起就是荆州名门,几经沉浮,现在依旧是襄阳府有名的望族之一。

    蔡克俭没有功名,一直得不到重用,他两次想去投奔蒋彦先,都被蒋彦先劝止,让他安心呆在襄阳,多了解情况,多结交人脉,迟早会被重用。

    刚住下,唐骞便带着两名手下出门去府衙,找人通报了,不多时,一名三十余岁的男子快步从官衙里走出来,他身材中等,皮肤白净,看起来颇为精明,男子站在台阶上问道:“我就是蔡克俭,何人找我?”

    唐骞从石狮后面走出来,抱拳笑道:“在下姓唐,从京兆过来,我有封信要交给蔡司仓。”

    蔡克俭听说是京兆来信,又见唐骞长得身材高大,仪表不凡,心中便猜到了几分,连忙问道:“可是蒋先生来信?”

    “正是!”

    蔡克俭指了指西面道:“向西走一里,在右手边你可以看见一家酒楼,叫做蔡湾酒楼,那是我家族开的酒楼,你给掌柜说,和我们约好了,他会带你去白玉房,你们先喝两杯酒稍候,我马上就过来。”

    唐骞笑着点点头,“那好,蔡司仓先去忙,我们回头见!”

    “我马上就过来。”

    唐骞告辞,很快便找到了蔡湾酒楼,掌柜听说是和长公子有约,连忙把唐骞请到白玉堂,唐骞索性点了一桌酒席,让两名手下先带回客栈,他等会儿自己回来。

    唐骞喝了两杯酒,门吱嘎一声开了,掌柜带着蔡克俭走了进来,唐骞连忙起身见礼。

    蔡克俭笑道:“让唐老弟久等了,安掌柜,拿一瓶三十年老酿来,再让厨房弄几个好菜,记在我的帐上,”

    “公子稍坐,马上就来!”

    蔡克俭请唐骞坐下笑道:“我没猜错的话,老弟是从邓州过来的吧!”

    唐骞竖起大拇指赞道:“好眼力,在下唐骞,现任西军上军统制,目前是刘都统的副将,我们攻下了邓州和唐州。”

    “啊!久仰了,我知道唐将军是斥候营主将,没想到唐将军亲自过来,我刚才失礼了。”

    知道对方大名并准确说对方的官职,这就是最好的奉承,比一句‘久仰大名’效果好得多,唐骞顿时对蔡克俭印象好了很多。

    “不敢当,现在斥候营已经分拆给各军,我现在在飞鹰军出任副将,这次我们飞鹰军负责攻打中原的西南。”

    说到这,唐骞从怀中取出蒋彦先的信递给了蔡克俭。

    蔡克俭连忙接过信细看,看完一遍信道:“蒋参事的担忧没有错,目前三万大军已经南下,由岳云统领,我们内部都在说,这是要去攻打荆湖南路,岳都统去了临安,但又有消息传来,说朝廷有人在弹劾岳都统,具体不清楚,现在官场内有个传言.......”

    “什么传言?”

    蔡克俭关上门,压低声音道:“传言说朝廷攻打荆湖南路是假,剥夺岳都统的军权是真,这次岳都统去了临安,还能不能回来倒是大问题了。”

    唐骞点点头,他刚要开口,门敲响了,紧接着掌柜带着两名酒保进来送酒菜。

    蔡克俭拾起一瓶酒笑道:“这还是我们当年刚开酒楼时酿的清酒,窖藏了三十年,唐将....老弟尝一尝。”

    蔡克俭差点说漏嘴,他又让掌柜和酒保下去,唐骞喝了一杯酒,顿时赞道:“好醇厚的酒,真是好酒,恐怕贡酒也不如吧!”

    “贡酒是十年份的,这是三十年老酒,肯定不一样。”

    两人喝了两杯酒,唐骞又说到了正事上,“雍王殿下要我们了解一下荆州一带的兵力分布和粮草储存情况,蔡司仓这里有消息吗?”

    “粮草物资就是我的本职,我很了解,兵力情况我也知道一些,但不全,不过我可以打听一下,但有一点,兵力部署是变动的,比如襄阳原本有两万军,结果岳云统领一万五千军南下,现在只有五千人,安化军原本也是两万人,现在削减为八千人,也是被岳云带走了一万两千人,我怕过段时间又会有变化。”

    “这倒没有关系,我会留两名手下在襄阳,若襄阳和安化军兵力有变,告诉他们就可以了。”

    蔡克俭点点头,“三天后我把具体的资料给你。”

第九百八十三章 驱逐

    半夜两更时分,唐骞睡得正沉,一串奔跑的脚步声将他惊醒,他是斥候出身,对脚步极为敏感,他翻身坐起,持剑在手,紧接着有焦急敲门,“唐将军!唐将军!”

    声音有点耳熟,唐骞持剑开了门,外面是一名伙计和一个矮胖的中年人,唐骞一眼认出,是蔡湾酒楼的安掌柜。

    “什么事?”

    安掌柜塞了一点钱给客栈伙计,伙计走了,安掌柜进屋急道:“你们赶紧走吧!我家长公子被抓了。”

    唐骞吃了一惊,急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我家公子去找乔参军打听消息,可能是被乔参军告发了,然后有士兵上门把他带走,临走前公子留了一个消息,他可能熬不住拷问,会把你们供出来,让你们赶紧走。”

    “我知道了,转告你家公子,我不会责怪他,你先走吧!”

    安掌柜先走了,唐骞想了想,城门已关,他们根本跑不掉,索性把手下都叫起来,让他们把弩箭都扔进茅坑里,只带一把刀。

    这是陈庆和岳飞的约定,少数西军可以携带轻兵力过境。

    不多时,客栈掌柜匆匆跑来,惊恐道:“唐东主,怎么回事,外面来了好多军队,把客栈包围了,点名让你出去。”

    “我知道,不用担心!”

    唐骞带着九名手下走了出去,客栈外面灯火通明,数百士兵拿着火把和战刀,后背弓箭,将客栈团团包围。

    为首一员大将,骑一匹白马,身材高大魁梧,披着铠甲,手执大刀,目光冷厉地望着走出来的唐骞。

    大将大刀一指喝问道:“你就是西军斥候首领唐骞?”

    “正是!”

    唐骞昂然道:“我乃雍王麾下上军统制唐骞,奉雍王之令,前来面见岳都统!”

    大将脸色有些难看,又问道:“你有何证据?”

    唐骞从怀中取出一份军令,“我们得到朝廷消息,天子令岳都统南攻荆湖南路,这消息不知是否准确,雍王便给我们下令,要求我们了解襄阳军队情况,我作为南征主将之一,当然要来面见岳都统,了解真实情况。”

    大将接过军令看了一眼,果然是陈庆的雍王令,要求刘琼和唐骞前去了解襄阳军军队南下情况。

    关键双方不是敌人,都是宋军,或许唐骞偷偷打听消息不妥,襄阳宋军也可以对他这种行为严重不满,但就是不能把他视为敌军探子,尤其是唐骞这样的高级将领,擅自抓捕会引发严重后果,给了陈庆攻打襄阳的借口。

    大将看了雍王令,语气和缓下来,“在下王贵,荆襄军副都统,岳都统去了临安,由我代为主持荆襄军政,我可以正式告诉你,我没有接到朝廷要求攻打荆湖南路的命令。”

    王贵用了一个小伎俩,他是没有接到朝廷的命令,但岳飞接到了。

    唐骞看了看周围士兵道:“岳都统前年和雍王有约定,川陕西军可以无害过境,我只有九名手下,也没有携带重兵器,完全是按照约定前来襄阳,王将军没必要用这种阵势来对待我吧!”

    王贵心中暗暗叹息一声,岳飞就是要毁在擅自和陈庆达成过境协议上,导致一万川陕骑兵借道襄阳杀进了荆湖南路,这个过境协议必须作废,否则他王贵也会被朝廷追责。

    王贵摇摇头,“我不知道什么约定?岳都统也没有告诉我,我只知道你没有按照规矩入境,你们没有正式通知安化军,也没有在安化军的护卫下前来襄阳,而是化妆成商人擅自入境,所以我有权不接受你这个使者,请你立刻收拾东西离开襄阳,我给你一刻钟时间收拾,不要让我的军队动武,请吧!”

    这是王贵能用到的最好办法,直接将对方驱逐出境,既不用撕破脸皮,又能划清界限,给朝廷一个交代,同时,陈庆也找不到攻打荆襄的借口。

    唐骞回去给徐至福交代一下,把货物和毛驴留给他,让他自己再雇几个伙计回去。

    唐骞带着九名手下走出客栈,每个只佩了一口刀,一名指挥使上前行礼道:“请吧!我护卫你们回邓州。”

    唐骞一行在指挥使和两百骑兵的押送下离开了襄阳城,连夜乘船北上,王贵安排十匹马,唐骞和手下骑马北上了,次日中午,两百骑兵把他们送进了邓州界。

    ………

    就在唐骞一行被驱逐不久,在府衙附近的一户人家内,王贵的心腹幕僚杜温望着桌上白花花的两百两银子眯起了眼睛。

    他对送礼的管家道:“回去告诉你家东主,虽然蔡司仓性质比较严重,打探军事机密,按照军规要斩首,不过呢!我会尽力替他说情,毕竟对方不是金兵,也是宋军,而且机密情报也没有送出去,所以还是回转余地,你们要明白,能劝说王将军放人,也只有我才能办得到。”

    管家连忙道:“我家老爷就知道只有先生才能办到,所以才来找先生帮忙。”

    杜温很满意,捋须笑道:“有些事情不是钱能办到,我也不是稀罕这点银子,我主要是想和蔡家结个缘,放心吧!天一亮,我就劝说王将军放人。”

    “那就太感谢了!”

    “你们老爷还要给谁送礼吗?”

    “还有牢城营的蒋团练,已经送去了,怕公子在牢中被打。”

    杜温点点头,“你家老爷很精明,应该送,小鬼难缠,否则打断一条腿出来,你都没有地方说理去。”

    ………

    次日一早,在幕僚杜温的劝说之下,王贵下令释放了蔡克俭,同时革除蔡克俭司仓一职,这件事确实是蔡克俭大意了,被同僚出卖,入狱丢官,还险些害了唐骞一行。

    蔡克俭的父亲叫做蔡进,在宣和年间做过襄阳县丞,已经辞官在家多年,昨晚儿子被抓,蔡进连夜派人给王贵的心腹幕僚杜温送了两百两银子,又给牢城营团练蒋新送去五十贯钱,让儿子在牢中少受一些苦楚。

    蔡克俭来到父亲书房,蔡进见儿子眼角还有淤青,心中叹息一声问道:“昨晚被打了?”

    蔡克俭站在父亲面前,毕恭毕敬道:“就是审讯的时候挨了一拳,我只能如实招供,父亲,他们逃脱了吗?”

    蔡克俭很担心杨再兴他们的命运,毕竟他都老实招供了。

    “他们被王贵驱逐出境了,安掌柜消息也送到了,唐骞说不怪你。”

    蔡克俭松了口气,“我就担心他们被抓起来,我就没法交代了。”

    蔡进让儿子坐下,又让使女给儿子倒一盏热茶,他这才对儿子道:“王贵不是傻子,他抓了西军大将,给陈庆找到借口攻打襄阳,他非但得不到朝廷的表彰,反而会被朝廷追责,将他罢官免职,所以王贵肯定会采取柔和的手段,对下面说是驱逐出境,对朝廷说是礼送出境,反正朝廷那边可以交代,下面也可以交代,这个王贵比岳飞会玩手腕,岳飞太直了。”

    蔡克俭喝了口茶,叹口气道:“我真的很蠢,居然相信乔步青,他平时总给大家说,要支持西军抗击金兵,我居然还相信了,没想到这次一转头就把我出卖了。”

    蔡进微微笑道:“这种人就是小聪明,两边便宜都要占尽,他把别人当傻子了,虽然他现在出卖你会得到点好处,但最后会证明他才是真傻子,西军一旦占领襄阳,不说清算他,但绝不会再用他。”

    “父亲,孩儿该怎么办?”

    蔡进想了想道:“我估计和他们一起来的商人还在,你等会儿去找他,算了,你好好休息,我派人去找他,然后你和他一起回邓州,去找到唐骞,把情况说清楚,免得误会。”

    蔡克俭点点头,“孩儿明白了!”

第九百八十四章 夜遇

    唐骞返回了邓州军营,得到消息的刘琼亲自迎出大营,安抚了唐骞一番,众人返回军营。

    唐骞喝口气叹息道:“亏我还是斥候头子出身,居然被对方逮住了,真是丢人,也幸亏对方不是金兵,否则我小命难保。”

    “正因对方不是金兵,所以你才放松了警惕,你是去打听消息,不是去刺探消息,意义不一样。”

    说到这,刘琼又道:“接到殿下的军令,要求我们夺取汝州,将河南府和汝州、邓州以及唐州连为一片。”

    唐骞精神一振,笑道:“看来我回来得正当其时!”

    刘琼点点头,铺开一张地图道:“其实我还有些担心!”

    他指着地图道:“邓州西北方向是熊耳山,延绵千里,东北方向是方城山,延绵数百里,有这两座大山阻挡,我不担心金兵会偷袭邓州,如果要偷袭邓州,必然是要先拿下唐州,借道唐州来攻打邓州。”

    “所以将军唯一担心的就是襄阳?”唐骞明白刘琼的意思。

    “对!如果襄阳岳飞军趁我们北上的机会,借口协助我们攻打金国,把邓州吞了,我们也无可奈何。”

    唐骞沉吟一下道:“现在看来襄阳并没有攻打我们意图,至少没有任何出兵的气氛,而且岳飞好像还出了事,可能会被朝廷扣押在临安。”

    “怎么回事?”

    “我听蔡克俭说,朝廷攻打荆湖南路是假,剥夺岳飞的军权是真,当然,这只是他们内部传闻,暂时还当不得真。”

    刘琼点点头,“但至少说明朝廷没有北攻的想法,他们还是被宋金停战协议束缚了手脚。”

    “所以我们不用考虑襄阳宋军,还是全身心的对付金兵。”

    刘琼笑道:“你说得对,瞻前顾后不是大丈夫所为,我们应该直面金兵。”

    刘琼指着地图道:“金兵无非就是两条路线攻打我们,一条是攻打唐州,抄我们后路,一条是支援汝州,当然,对方两条路线都可能走。”

    “对方会派谁的军队来支援?”

    “应该是李成,颍昌府那边是李成的驻军,但会不会是李成本人过来,就不清楚了。”

    唐骞当即立断道:“兵贵神速,今晚连夜出兵攻占汝州!”

    ........

    当天晚上,刘琼和唐骞率领两万骑兵北上,一万头骆驼满载粮草跟随他们,两天后,他们穿过了熊耳山和方城山之间的盆地缺口,进入了汝州地带。

    宋军所到之处,收到了沿途百姓的热烈欢迎,一个个村子的百姓都奔出来,箪食壶浆,欢迎自己的军队到来。

    “万岁!雍王万岁!”

    所到之处,百姓们振臂高呼,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

    朝廷和天子无情地抛弃了他们,但雍王却毫不犹豫来拯救他们,从未把他们视为负担。

    他们一个多月前就听说雍王军队要杀来,百姓们引颈相盼,终于把雍王的军队盼来了,让他们怎么能不激动?

    宋军穿过了人口密集的平原区,进入丘陵地区,入夜,大军在龙兴县北部的一座山丘下宿营。

    山丘有一泓清泉流下,水极为清澈、甘甜,很多时候,水对于士兵甚至比粮食还重要。

    不过,陈庆早有严令,行军途中,无论水质怎么清澈,都必须烧开了喝。

    这一条士兵们都贯彻得很好,停下来第一件事就是烧水做饭。

    放下行军灶,点燃了蜂窝煤,一锅水烧了起来,煮了一大锅面疙瘩,再放入各种调料,每个士兵再进去一块海鱼干,人手一大碗,蹲在一旁呼啦呼啦吃了起来。

    然后再继续烧水,给每个士兵的水壶灌满,一直忙到夜幕降临,士兵们吃饱喝足,给战马也喂了饲料和水,才躺下休息。

    此时,就在北面三十里外,一支万人的军队正疾速向东行军。

    这支军队便是张仲熊统领的一万军队,这一万军队之前是从邓州前去支援洛阳,快到伊阙关时,却得到了邓州被宋军攻占的消息,张仲熊这时得到完颜兀术的命令,要求他的军队守住汝州,同时命令李成军队务必支援张仲熊。

    张仲熊的军队是从西北方向的梁县南下,沿着汝水南岸的官道,前往三百余里外的襄城县和李成军队汇合,此时,队伍行进在龙兴县境内,张仲熊并不知道宋军主力就在南面三十里外,又是夜间,如果没有发生意外,双方就会这样擦肩而过。

    可惜三十里并不是安全距离,黑夜中,一队斥候骑兵从南面小道上疾奔而至,这是宋军派出的探路骑兵,他们忽然勒住战马,惊讶地望着前方数里外的官道,前面官道上竟然有一支大军在行军,士兵手中的火把俨如一条长长火龙。

    “当心!”为首都头大喊一声。

    黑暗中数十支箭向他们射来,几名士兵惨叫一声,中箭落马。

    “有埋伏,撤退!”

    十几名骑兵调转马头向来路疾奔,两边忽然杀出数百名伏兵,无数支长矛向他们刺来,一名敌将大喊:“全部杀死,不能让他们逃走!”

    斥候骑兵拼死突围,他们杀开了一条血路,为首都头和两名骑兵冲出了重围,纵马向南面逃去,他们一共十五人,最后只能三人突围。

    为首将领从几名受伤未死的士兵口中问到了消息,急赶去向张仲熊汇报。

    张仲熊大怒,用鞭子劈头盖脸抽了将领一番,大骂道:“五百士兵围攻十五名骑兵,居然还被逃走三人,你们都是吃屎的吗?”

    将领低头汇报道:“卑职审问了一名未死的敌军,刘琼的主力就在南面三十里外,足有两万骑兵,恐怕他们也很快要知道我们存在了。”

    “狗屎!你把他们全部干掉,不就不知道了吗?”

    张仲熊就恨不得一刀把眼前这个没用的混蛋剁了,无奈,他只得令道:“全军加快速度!”

    一万士兵加快了行军速度,开始奔跑起来。

    半个时辰后,刘琼得到了探路斥候的禀报,顿时大惊,立刻派人把唐骞找来。

    “将军,发生了什么事?”

    唐骞打了个盹,被士兵叫醒,说是发生了大事,他便急急赶来。

    “我们斥候在北面官道上发现敌军主力,正向东面转移,我们的十五名斥候被敌军包围,只逃出了三人。”

    唐骞立刻反应过来,“那很可能对方也知道我们了,将军认为他们为何转移?”

    刘琼缓缓道:“我觉得对方援军不想远离颍昌府,所以让张仲熊过去汇合,襄城县的可能性最大。”

    汝州有三座大县,北梁县,南叶县,东襄城,襄城县城池高大坚固,人口众多,粮食储备丰富,又紧靠颍昌府,李成的援军肯定是用襄城县作为后勤根基之地,张仲熊也一定是撤往襄城县。

    刘琼唐骞立刻达成一致,不能让张仲熊的军队和援军汇合,必须在两军汇合前歼灭张仲熊的一万军。

    刘琼立刻命令全军停止休息,收拾出发,此时还是四更时分,两万骑兵收拾了行李,翻身上马,留下两千军队在龙兴县保护一万头骆驼后勤,其余一万八千骑兵向东面追了上去。

第九百八十五章 争汝(上)

    天快亮时,张仲熊的一万军队累得精疲力尽,他们距离襄城县还有七十里,这时,后面十几里外尘土飞扬,大地在颤抖,宋军两万骑兵眼看要追上来了。

    副将赵飞急道:“都统,这样下去肯定不行,要么迎战,要么避战!”

    众将一致反对迎战,对方有两万骑兵,战斗力又强大,他们怎么可能会是对手,必然将全军覆灭。

    “那避战又如何?”张忠熊问道。

    赵飞连忙道:“卑职说的避战,是让会水的士兵泅水去汝水北岸,其余士兵进山林躲避。”

    张仲熊有点犹豫,这个方案会有士兵趁机逃走,这时,已经看到了远处黑点,宋军骑兵已杀到十里外,将领们都急了,纷纷大喊:“都统,再不决定就来不及了。”

    张仲熊无奈,只得下令道:“传令全军,会泅水的去对岸,其余士兵进山林躲避。”

    命令传出,数千士兵纷纷脱去皮甲向对岸游去,其余士兵则向南面两里外的森林奔去,那边丘陵起伏,被茂密的森林覆盖

    转瞬间,两万骑兵杀至,只见岸边丢了一地的皮甲和兵器,汝水内黑点密集,正是下河泅水的士兵,还有不少士兵爬上岸,撒腿向远方奔去。

    “将军,在那边!”

    士兵向南面一指,刘琼向南望去,只见南面两里外,大群士兵向山林里奔去。

    刘琼大怒道:“准备火箭!”

    两万骑兵掉头向南面奔去,奔至山林前,宋军骑兵万箭齐发,万支火箭飞入山林,山林都是松树林,很快便出现数百个火点,火借风势,开始迅猛燃烧起来。

    刘琼又将骑兵分成十队,每队两千骑兵,分布在大山周围的各处要道,逃出来的士兵允许投降,负隅顽抗者一律格杀勿论。

    但这座山岭延绵三十余里,不可能三十余里全部烧毁,也不可能南北双向六十余里全部包围,这里漏洞很大,实际上只是招降那些愿意下山投降的士兵。

    山岭上浓烟滚滚,烈火滔天,火势在迅速蔓延,逃上山的六千余人已经顾不上集群,而是四散奔逃,各自逃命,很多士兵趁机绕道下山投降宋军,到中午时分已经有近四千人下山投降。

    还有两千余人躲在山上,其中就包括主将张仲熊。

    张仲熊打仗的本事比较稀松,但逃命的技术很高,一进入大山,别向山上跑,他则带着数百人绕过山腰,迅速去了山南部,从山南向外突围,打了一个宋军封锁的时间差。

    围困到黄昏时分,一场夜雨不期而至,雨势很大,将整个山林都浇透了,山火随即熄灭,这时,下山投降的士兵已达五千八百余人,还有六百余人下落不明,要么被山火烧死,要么已经逃走,从投降将士的构成来看,后者的可能性偏大,最高将领也只是几名指挥使,一个统领和统领以上的将领都没有,张仲熊更是毫无消息。

    夜幕降临,雨势越来越大,宋军不得不结束围困,开始向西撤离。

    三更时分,大军抵达了龙兴县,将士都已经疲惫之极,刘琼将近六千战俘交给龙兴县的两千留守士兵看守,他和其他一万八千士兵一样,喝一碗姜茶,换了一身干衣,倒头便睡。

    一直到第二天中午,宋军将士才从极度疲惫中恢复过来,龙兴县是一座中县,但人口不多,这里交通便利,两条官道在这里交汇,也使这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战争不断,县里的百姓跑掉了一半,空房子极多,这倒使宋军将士有地方居住。

    六千战俘随即被一千骑兵押送去了邓州,在邓州接受改造训练,或者释放回家。

    这时,斥候从襄城县传来消息,一万女真骑兵和一万签军已从襄城县出发,正疾速向龙兴县杀来。

    刘琼和唐骞稍微商议,两人一致决定,迎战。

    为了没有后顾之忧,刘琼又下令一千骑兵将一万头骆驼送回邓州。

    一万八千骑兵整顿军队,在县城外列阵,浩浩荡荡向东杀去。

    从东面杀来的军队正是李成亲自率领的两万接应军,他之前犯了一个失误,没有主动和张仲熊军队汇合,而是在襄城县坐等张仲熊军队前来回来。

    这里面固然有一种情绪,李成一向看不起张仲熊,只会吹嘘拍马,真本事就和他名字一样,熊样。

    但也和李成判断失误有关,他没想到宋军会北上这么快,这么巧,正好和张仲熊军队遭遇,以至于张仲熊全军尽墨,只带了一千多人逃回来,还有一千人是泅水士兵,由副将赵飞约束着,没有趁机散去。

    李成知道自己没法向完颜兀术交代,他索性率军向龙兴县杀来,李成经验丰富,做了一个战术策略,他实际上出兵三万,另外一万人从南面迂回绕道而走,埋伏在龙兴县南面,在关键时刻出击。

    一万骑兵和一万步兵在官道上疾速西行,这万骑兵虽然打着契丹骑兵的旗帜,但他们却是广义契丹人,也就是东胡人,由契丹人、奚人、渤海人、靺鞨人等等东胡人混合而成,主要以契丹人为主。

    虽然不是女真人,但东胡人的战斗力也相当强悍,骑兵非常强悍,由契丹人万夫长萧吉烈统领。

    而李成的军队也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军,要比张仲熊的军队犀利十倍,他手下的五万大军一直就是伪齐军的顶梁柱,李成也被完颜兀术看重,封其为颍蔡节度使,率五万大军坐镇颍昌府、蔡州、颍州和陈州等三州一府,其节度使府就在颍昌府的府衙所在地许昌县。

    所以这次完颜兀术派来一万东胡骑兵配合李成的两万军队救援汝州,也就顺理成章了。

    李成从下午出发,次日上午,距离龙兴县还三十里,探子送来情报,前方十里外,发现宋军主力。

    这时,李成也看见了,十里外出现一条黑线,他喝令道:“大军列阵!”

    萧吉烈虽是万夫长,但要军职要低于李成,完颜兀术也再三向他交代,必须听从李成的调遣。

    东胡军一万骑兵也迅速列阵,长矛举起。

    这时,刘琼和唐骞率领一万八千骑兵在三里外缓缓停止,他们也列成了左右翼大阵,各有九千人。

    刘琼眯眼看了敌军大阵片刻,对唐骞道:“我对付敌军骑兵,你负责击溃敌军步兵,双方夹攻骑兵!”

    刘琼看得很精准,对方唯一的弱点就是步兵,可以先击溃步兵,再联合对付骑兵,就能获得这一战的胜利。

    但刘琼怎么也没有想到,还有一万敌军步兵正埋伏在他们南面十里外。

第九百八十六章 争汝(下)

    “出击!”刘琼长枪一挥,率领九千骑兵骤然杀出,九千骑兵如决堤的海潮,以锐不可挡的气势向敌军汹涌杀去。

    萧吉烈也挥刀大喊:“跟我杀啊!”

    一万东胡骑兵也发动了,战马狂奔,俨如狂风卷起了乌云,一切都是黑的,黑盔黑甲,战马配着黑鞍,连战旗都是死亡的黑色。

    他们的战场原本是郁郁葱葱的大片麦田,但此时已被四万大军的激战几乎践踏殆尽。

    这时,唐骞率领九千军队也发动了,但他分兵两路,五千骑兵手执盾牌向步兵阵地席卷杀来,另外四千骑兵则走弧线从侧面进攻敌军,原因只有一个,李成在队伍前面部署了三千弩军。

    宋军的骑兵训练中就有打敌军弓弩阵的策略,那就是走弧线的骑兵先杀到敌军大阵前,迫使敌军的两轮弩射只能射出一轮,第二轮来不及发射,必须后撤。

    这时,两支骑兵在疾奔中猛烈相撞,双方士兵都发出凄厉的惨叫声,数百士兵在这次猛烈撞击中当场丧命,但死亡已是必然,没有人把它放在心上,双方骑兵交错在一起,挥舞长矛激战在一起。

    与此同时,李成喝令道:“放箭!”

    三千支军弩同时发射,密集的弩箭腾空而起,射向两百步外的宋军骑兵。

    宋军骑兵在疾速飞奔中举盾相迎,但箭矢如雨点般射来,还是有数百名士兵或者战马中箭,一头栽倒。

    “节度使,宋军从侧面杀来了!”

    李成这才发现侧面杀来的宋军已经到百步外,比正面杀来的骑兵快了五十步,可就是这五十步给弩军士兵带来了致命的影响,如果再上弦发射,恐怕弩军士兵就来不及撤退了。

    “他娘的,太快了!”

    李成大骂一声,喝令道:“弩军撤退,长矛军顶上!”

    三千弩军士兵迅速撤退,五千长矛军士兵冲了上来,这时,侧面的骑兵在奔跑中乱箭射出,数百支箭射向敌军的长矛士兵,外围的长矛士兵躲闪不及,被射翻了百余人,引发了一阵轻微骚乱。

    这也是宋军的战术,扰乱敌军的长矛阵,不等后面的士兵补位上前,四千骑兵从侧面杀进了长矛大阵,正面的骑兵也骤然冲上来,“轰!”一声,和敌军长矛阵猛烈相撞,最前面的上百名骑兵当场被长矛刺杀,但宋军骑兵没有停步,继续向前猛冲,杀进了大阵之中。

    五千人的长矛大阵被宋军九千骑兵从两侧猛攻,外部边缘瞬间被撕开一个大口子,李成没想到宋军骑兵如此犀利,他立刻又投入了三千长矛军,正是刚才的弩军,他们放下军弩,抄起长矛,便化身为长矛士兵。

    三千长矛军从后面冲上来,大吼着扑向宋军骑兵,将正面进攻的宋军骑兵切为两段。

    李成又投入了最后两千长矛军士兵,如法炮制,将侧面进攻的宋军骑兵也拦截为两段。

    唐骞喝令掉:“传令军队化散!”

    “呜——”号角声吹响,令旗挥动。

    骑兵忽然化整为散,由两支军队,化散为九支骑兵队,使敌军的切断失去了意义,九千骑兵奔跑起来,俨如九条龙在敌军大阵中穿插,敌军大阵渐渐被肢解、冲散。

    李成同时也下达了分拆命令,一万长矛化散为一百支长矛小队,在一名都头的指挥下作战,更加灵活,配合更加默契。

    双方都将训练水平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宋军毕竟是骑兵,就像一个壮汉和一名少年作战,高度和力量的悬殊,使宋军渐渐占据了上风,双方的伤亡加大,但明显步兵的伤亡更加惨重。

    这时,一名骑兵疾奔来报,“启禀节度使,我们骑兵伤亡惨重,快支撑不住了。”

    步兵这边还能勉强支撑,但东胡骑兵却不是宋军骑兵的对手,伤亡近半,虽然宋军骑兵也伤亡惨重,但杀得敌军节节败退,东胡骑兵确实快要支撑不住了。

    李成见形势危急,立刻喝令道:“吹号,召集伏兵!”

    原本想等到最后一刻杀出来,但形势已经逼得李成不得不提前出兵了。

    “呜——呜——呜——”

    低沉的号角吹响,已经潜伏到南方数里外的一万步兵骤然杀出,向战场狂奔而去。

    外围宋军斥候立刻发现了,他们疾奔去禀报,“唐将军,南面有敌军伏兵,一万余人左右,已经杀过来了!”

    唐骞向南面望去,只见黑压压的敌军士兵向这边奔涌杀来,形势不妙了。

    他立刻喝令道:“去通知刘将军,要求立刻撤退!”

    有骑兵赶去禀报刘琼,刘琼也大吃一惊,一万生力军杀来,必然会逆转形势,他当即下令:“发出撤军令!”

    九支火药箭连续发射上天空,在空中连续炸响,通知每一个指挥使率军撤。

    一队队宋军骑兵掉头马头向西撤退,互相掩护,迅速脱离了战场,这也是宋军士兵必须训练的重要战术,撤退战术。

    在奔跑中用弓箭回射追击的敌军,一百余名奋力追赶的东胡士兵纷纷中箭落马,吓得其余准备追击的东胡骑兵连忙勒住战马。

    李成喝令道:“传我的命令,不得追击!”

    他经验丰富,对方不是战败而是撤退,如果追击的话,队伍拉得太长,反而会被对方杀一记回马枪。

    这一战双方皆伤亡惨重,宋军阵亡约三千余人,伤一千余人,而金兵阵亡近五千人,受伤两千余人。

    为什么受伤少,反而阵亡多,这种激战没办法撤下伤兵,一旦受伤后,战斗力下降,必然是率先阵亡,只有在最后撤退时,伤兵才能在同伴的保护下侥幸活下来。

    宋军一万八千骑兵去掉伤亡后,只剩下一万三千五百余骑兵的战斗力,而对方还有两万两千余人,双方兵力悬殊,刘琼不得不暂时撤军南下,撤退到汝州最南面的叶县,等待着再次出击的机会。

    同时派斥候赶往河南府汇报战况,就在宋军被迫退到汝州南部不久,陈庆亲自率领五万大军抵达了伊阙关。

    伊阙关位于伊阙镇南面的熊耳山余脉之中,伊水穿山而过,形成一个很大的峡谷,伊阙关便位于峡谷北面的入口险要处,出了峡谷,再向南走二十里,便是汝州了。

    陈庆站在关隘上眺望着远处的伊阙大峡谷,只见奇峰峭壁,碧水如带,水上渔舟点点,风景格外秀美,伊水旁边是一条穿山之路,曲折而来,从伊阙关入境。

    这时,陈庆看见一支商队赶着百余头毛驴从峡谷中走来,便吩咐左右道:“把商队领队请来,我要问问他。”

    商队进了关隘,不多时,一名老者被领到陈庆面前,他跪下行礼道:“小名钟平,叩见雍王殿下!”

    陈庆示意亲兵把他扶起,笑问道:“老丈从哪里来?”

    “回禀殿下,小人从颍昌府过来。”

    “既然从颍昌府而来,可知道汝州发生的战事?”

    老者点点头,“小人经过龙兴县,确实知道附近发生了一场大战。”

    “战况如何?”陈庆急问道。

    老者有些难以启齿,半晌才道:“听说宋军敌不过金兵,向南方败退了!”

    这个消息着实出乎陈庆的意料,刘琼军队居然败了,也说明敌人援军十分强大。

    陈庆随即传令,“大军南下,前往百里外的梁县!”

第九百八十七章 再战

    五万大军刚出发不久,刘琼送来的战报也抵达了,陈庆命令士兵原地休息,搭建了一座行军帐。

    大帐内,陈庆看完了战报,竟然阵亡三千四百余人,伤一千五百人,这加起来就是五千人了。

    “现在伤兵情况如何?”陈庆问道。

    报信士兵道:“回禀殿下,在叶县治疗,大多是轻伤!”

    陈庆默默点头,他也明白为什么大多是轻伤,重伤很难从战场上撤离,所以阵亡比伤兵多,就是这个缘故。

    陈庆随即写了一封回信交给报信兵,又赏了十两银子,报信兵谢恩去了。

    “殿下认为李成会力保汝州?”

    问话的是都统制高定,他这次作为副将跟随陈庆出征。

    陈庆点点头,“拿下汝州,中原的西北和西南就连为一片,河南府和邓州就能呼应作战,对整个中原局势会产生重大影响,完颜兀术岂能看不到这一点?

    相反,如果拿不下汝州,那敌军北可攻打河南府,南可攻邓州,我军将相当被动,这一点我们清楚,李成也很清楚,如果汝州必然是一场硬战。”

    “那我们怎么协助小刘将军?”

    陈庆淡淡道:“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

    ........

    刘琼整顿军队后再度北上,兵力依旧是两万人,一万步兵和一万骑兵,这次他没有携带补给,全军带了六天的干粮,一路疾速北上。

    第二天中午,距离龙兴县还有三十里,前方斥候来报,二十里外发现敌军主力两万五千人左右,其中骑兵约五千人。

    唐骞对刘琼道:“恐怕这又是狭路县相逢吧!他们也是南下去叶县。”

    刘琼冷笑道:“很有可能,但我更关心的是,他们真的只有两万五千人?”

    唐骞想了想道:“可以派斥候去查探,不过我们最好能找到殿下派出的援军,把情况告诉他们,让他们来对付敌军可能的埋伏。”

    刘琼点点头,随即派出两路斥候,一路斥候负责查探敌军可能的埋伏,一路斥候去寻找他们自己的援军。

    大军立刻停止行军,等待敌军到来。

    对面的李成大军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发现了二十里外的宋军,着实有些出乎李成的意料。

    李成军队在龙兴县休整了几天,又补充了五千步兵,同时李成也接到了完颜兀术的命令,要求他铲除叶县的宋军,不给宋军喘息反击的机会。

    所以李成得到宋军的消息时,着实有些惊愕,他原以为宋军还在休整之中,没想到居然又北上反击了。

    “传令全军放慢速度,整顿队伍,保持阵型前进!”

    李成也不敢轻敌,也派出探子在两侧寻找敌军伏兵的踪迹,

    两支军队越来越近,相距只有三里,金兵也停止了前行,他们的对峙这一带都是麦田平原,很适合作战。

    天气阴沉,风很大,吹得双方战旗啪啪作响,两支军队横向各有五里左右,长矛如林,杀气腾腾,金兵中间是东胡骑兵,约五千人,依旧是萧吉烈率领。

    这支东胡骑兵已经没有了上一次作战前那种不可一世的威风,他们的强悍敌不过宋军的坚韧、犀利,上一战,一万骑兵便伤亡近半,这一次出击,五千骑兵着实有些无精打采,格外沉默。

    两边是两个步兵大阵,各有一万人。

    这时,宋军的号角声吹响了,两万大军开始前进,宋军也是一中两翼的布阵,中间是一万步兵,左右各有五千骑兵为两翼。

    “呜——”

    进攻的号角声吹响,“咚!咚!咚!”战鼓声大作,宋军如海潮一般汹涌杀来,两支骑兵如两把锋利的匕首。

    李成大喊:“弓弩军准备射击,长矛军压住阵脚!”

    两支各三千人的弓弩军一左一右,士兵队列整齐,六千支军弩箭冰冷冷地指向奔腾而来的宋军。

    ‘呜——’北方忽然传来清亮的号角声。

    李成心中一惊,回头向北方望去,顿时吓得他魂飞魄散,在远处数里外出现了一支声势浩大的骑兵,黑压压的,足有十里宽,至少有三万以上的骑兵,一杆战旗迎风飞扬,正是西军赤底黑龙旗。

    “呜!呜!”

    号角声连续吹响,北方的宋军骑兵骤然启动,铺天盖地向金兵大阵的后背杀来,金兵顿时一片大乱。

    李成举剑大喊,“不准乱,压住阵脚,谁也不准擅自撤退!”

    “节度使,东胡骑兵撤退了!”

    五千东胡骑兵军心率先崩溃,不再理睬李成的命令,冲出大阵向东狂奔逃命。

    李成长叹一声,这就像雪崩一样,只要有一支军队率先崩溃,其他军队很快也会崩溃。

    李成万般无奈,只得下令道:“传令全军速速向东撤退!”

    不等他的命令传下去,由东胡军逃跑引发的士气雪崩,导致两万大军的军心也在瞬间崩溃了,东面的一万军队率先撤退,紧接着西面的一万军队争先恐后地奔跑起来。

    李成期望的有序撤退没有发生,整个军队一盘散沙,人人各自为阵,拼命奔逃,就恨不得别人跑慢一点,,丢盔弃甲更不用说,一切妨碍逃命的重物都统统扔掉。

    皮甲、头盔、长矛、战刀、弓弩、盾牌、水壶、干粮、军毯等等,除了怀中的铜钱和银子外,其他物品都扔得干干净净。

    李成也由数百亲兵保护着,拼命打马向东奔逃,很快超过了士兵,只是追不上东胡骑兵,他们的骑术在逃命时发挥得淋漓尽致,早就跑得无影无踪。

    两万敌军士兵没命地狂奔,却跑不过宋军骑兵,唐骞率领的一万骑兵从南面包抄,高定率领三万骑兵从北面包抄,很快形成了一个二十里宽的包围圈,包围圈迅速缩小,宋军骑兵大喊:“汉人不杀汉人,投降者免死!”

    绝望中的士兵们纷纷跪地投降,他们想反抗也没有用,兵器盔甲都丢光,拿什么反抗?哪怕心中不甘也只能暂时投降。

    现在人口是最重要的,尤其是青壮劳力对恢复社会生产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宋军也不再追杀签军逃兵,而是以收降为主。

    但对女真、契丹等异族军队,西军却心狠手辣,都要杀绝杀光,最大可能地消灭对方的战争资源,人口就是最大的战争资源。

    ………

    李成一口气逃到五十里外的孔桥镇,这里也是西来的必经之路,李成和亲兵们在小镇上等待收拾逃亡士兵,但他等到了夜幕降临,也只有一千多士兵逃来,其他士兵再也等不到了。

    李成心中惶恐,立刻率领一千多败兵连夜逃回襄城县。

    天刚刚亮,李成逃回了襄城县,襄城县有两千守军,由统领李顺武率领,听说是节度使逃回来,李顺武连忙下令开启城门,城门缓缓开启,吊桥放下,心急如焚的李成率领一千多军队一阵风似的冲进了城内。

    “县城有什么情况?”

    李成喘着粗气问道:“萧吉烈的军队回来没有?”

    李顺武连忙道:“启禀节度使,他们的骑兵昨晚回来了,但没有入城,直接绕过城向开封府方向逃去了,大概是昨晚夜幕降临后不久。”

    “这帮混蛋!懦夫!逃兵!这次把我害惨了,还有脸去四王子那里告状?”

    李成狠狠骂了几句,便道:“弟兄们肚子都饿坏了,赶紧准备饭食!”

    李顺武答应,连忙安排手下去做饭,就在这时,城头上有士兵大喊:“远处来了一支骑兵!”

    李成大惊失色,连忙上城查看,只见十几里外,一条长长的黑线正向县城方向浩浩荡杀来,应该是骑兵,看规模,至少有两三万人、

    李成大喊道:“快敲警钟,立刻召集全军从东城撤退。”

    急促的钟声敲响,城内的两千士兵和他带回来的一千多士兵纷纷集结,李顺武上前问道:“节度使,我们带来的粮草物资怎么办?要不要一把火烧掉?”

    李成想了想摇头道:“不准烧掉,命令文吏把仓库都封了,贴上封条!”

    一刻钟后,李成带着三千多士兵以及数十名文吏从东门离开了襄城县,疾速向颍昌府撤退。

    ====

    【今天是中元节,苏州的规矩是祭十四,正好又是老高的父亲去世后的第一个中元节,很重要,老高要祭祀父亲,所以只写了两章,请大家见谅!】

第九百八十八章 襄城

    杀来襄城的骑兵却是陈庆率领的两万大军,他命令高定率领三万骑兵南下龙兴县支援刘琼军队,他自己则率两万骑兵从梁县出发,行军近三百里,杀来襄城县。

    没想到正好遇到李成军队从南面官道败退回来,前后就差了半个时辰。

    陈庆率领两万大军兵临城下,襄城县城门开启,县令许平带着一群县官出城迎接宋军到来。

    宋朝也并不是所有的县官都是知县,关键是看这个县官是不是从朝廷过来上任,如果是朝廷官员前来上任,就往往带着朝廷官职的头衔,就被称为知县。

    可如果是直接从县尉或者县丞提拔为县主官,没有朝廷官职头衔,那就叫做县令,不能叫知县。

    当然知县的地位更高一点,人家当过京官,从京里来的,当几年知县,就有希望提拔为知州,而县令更像是地头蛇,混得不错,后台背景强大,能提拔为通判。

    这就相当于地方政权的两个体系,一般通判不能直接任命为知州,必须要进京镀一层金,带上一个京官的头衔,才能外派为知州。

    有点扯远了,这个许平就是典型的地头蛇,汝州第一大族许家的长公子,他不是科举出身,家族五年前直接捐钱得了梁县县尉之职,两年前又提升为襄城县令,如果不出意外,再过三四年,他就是下一任汝州通判。

    许平并不在乎谁来汝州,他也不效忠任何势力,他只效忠自己的家族,这一点陈庆也心知肚明,尤其他事先就知道许平是汝州许家的长子,所以陈庆态度就缓和了很多。

    “请问许县令,城内可有李成的军队?”

    许平听说是雍王殿下亲至,他更加诚惶诚恐,躬身道:“回禀殿下,李成在半个时辰前逃回县城,立足未稳,听说宋军杀至,他又连忙带着残军逃走。”

    陈庆一怔,继而大喜,这不就说明李成兵败吗?他连忙问道:“李成带了多少军队逃回来了?”

    “大概一千多人,城内原本有两千守军,他们三千多人已经逃离了县城。”

    这时,统制鹿贵上前对陈庆说了几句,陈庆点点头,“先进城!”

    两万骑兵浩浩荡荡进了县城。

    襄城面积很大,城池周长三十里左右,这里有一座占地五亩的转运使官衙,李成把它用作临时节度使府,陈庆自然也把它视为自己的临时帅府。

    但让陈庆更感兴趣的是背后的仓库群,襄城交通便利,汝水从城南穿过,周围又是粮食主产区,所以这里一直是重要的粮食中转地,转运使司府也设在这里。

    “仓库里还有多少粮食?”陈庆用马鞭一直仓库问道。

    许平连忙道:“属于县里的官仓有粮食一万两千石左右,但这次李成又携带了大量的军粮物资,他们没有带走,也没有烧毁,把仓库都封存了,具体有多少粮食物资卑职不知。”

    陈庆点点头,对鹿贵和颜骏道:“这个李成还算不错,没有把粮食一把火烧了,凭这一点,如果以后他被俘,可以饶他一死。”

    许平也连忙道:“李成在百姓中的口碑不错的,他在襄城县约束军纪,驻军期间,没有发生抢掠财物和欺辱百姓之事。”

    陈庆笑了笑,对行军司马张凡道:“去清点钱粮物资,我想知道李成究竟留下多少粮食物资?”

    “卑职遵令!”

    .......

    张凡的清点结果着实出乎陈庆的意料,居然有粮食八万石,草料二十万担,兵甲八千套,所谓兵甲一套,就是一套盔甲、一把战刀、一支长矛、一把匕首,一个完整的步兵装备,另外还有守城弓五千副,军弩三千把,配有相应的箭矢,再有就是帐篷六千顶,最出乎陈庆意料的是,在汝水上还缴获了千石平底货船三百余艘。

    这些粮草物资都是用船只运来,当然不是一批运来,三百艘货船属于战略物资,李成无论如何都要把船只撤走,只是陈庆军队来得太突然,船夫们都分散在城内,甚至不少人还呆在青楼里,跟本来不及出城,船只自然就成为了宋军的战利品。

    就在清点完物资的同时,刘琼和高定的数万军队也杀到襄城县,听说雍王已经先一步占据了襄城县,几名大将连忙进城去参见。

    大堂上,陈庆笑着让几名大将坐下,对他们道:“这一战结束后,汝州基本就被我们控制了,汝州的控制点就在襄城县,像叶县、梁县基本上就不用考虑驻军,敌军不敢孤军审图,但邓州要至少驻扎五千军队,防止襄阳的军队北上,实际上,我们占领唐州和邓州后,停战协议的西线就算作废了,所以还要留心朝廷派军北上。”

    唐骞欠身道:“启禀殿下,卑职去襄阳,听到一个小道消息,说朝廷攻打荆湖南路是假,夺取岳飞兵权是真,不知道这个小道消息是否可靠?”

    陈庆微微笑道:“应该是真,朝廷已经和金兵签署了长期停战协议,就要开始收兵权了,什么八字军、吴家军、岳家军、张家军、韩家军等等,天子不会允许他们再存在下去,否则会成为第二个川陕。

    事实上,第一个收兵权的是我的老上司王彦,八字军被解散了,第二个被收兵权的是吴阶,现在吴阶已经转为文官,出任知洪州事,那么第三个必然是岳飞,运气好的话,他出任文官,运气不好的话,罢官免职,还被监视。”

    陈庆知道,由于自己的出现,岳飞大概率不会在风波亭被处死了,但被调到偏远地区的可能性很大,他的军队历史上是被张俊吞并,那是朝廷怕岳飞的军队造反,而这次十之八九被朝廷派大将接管。

    停一下,陈庆又道:“但朝廷还是要进攻荆湖南路,不一定和我们军队发生冲突,但他们也要在荆湖南路驻军,然后我们挤出荆湖南路,朝廷就这点本事,我猜都能猜到。”

    刘琼叹口气道:“但岳飞手下的将领都很能征善战,如果就这么埋没,那就太可惜了,卑职和张宪关系不错,我想给他写封信。”

    “你怎么会认识张宪?”陈庆笑问道。

    刘琼不好意思道:“当年殿下不是被武举除名了吗?武举又进了几名新人,其中就有张宪,他和卑职住一间宿舍,我们交情颇为深厚。”

    陈庆欣然道:“如果情况允许,你可以写信请他来西军,就说我热烈欢迎他前来。”

    刘琼挠挠头又道:“卑职还有一事禀报。”

    “还有什么事?”

    “就是关于降卒,张仲熊的一万六千降卒,卑职不太想要,卑职想要李成的两万降卒,殿下能不能......”

    不等他说完,高定便有些不高兴道:“小刘都统,我们说好的,你怎么能一个人独吞?

    陈庆微微笑道:“难道是李成的士兵比张仲熊的士兵更厉害一些?”

    刘琼苦笑道:“不是厉害一些的问题,差远了,张仲熊军队基本都是新兵,没有怎么训练,战斗力很弱,但李成的军队却训练有素,经验丰富,卑职的九千骑兵和对方的一万步兵对抗,激战了一个半时辰,双方居然势均力敌,这支步兵着实让卑职刮目相看。”

    “卑职也觉得他们不错!”

    高定也接口道:“虽然兵败如山倒,但被俘后还居然保持着各自所属的军营列队,卑职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降卒,卑职也希望能收一部分,请殿下陈庆!”

    陈庆点点头,“我们的总兵力已经到三十五万,但不能超过四十万,否则财政承受不住,我原本是想吞并一部分岳飞的军队,如果这两万军确实不错,那你们两家一家一万人,然后张仲熊的军队解散归农,实际上洛阳那边也是一样,所有战俘我都解散归农,中原恢复需要人口,需要强壮劳动力,以后所有的战俘都解散,不再增加军队。”

    将领们一起起身道:“谨遵殿下之令!”

第九百八十九章 情报

    京兆城,吕纬匆匆来到聚香酒楼白玉堂,进进房间,却不见吕绞,只有王双、周华和韩峰三人,吕纬笑问道:“吕绞呢?”

    周华恨恨道:“估计又是躺在哪个女人的肚皮上,起不来了。”

    王双也叹口气道:“吕司马有空也劝劝他吧!他这样放荡不羁,会误大事的,我们已经找他三天,就是找不到人。”

    连金国奸细都受不了吕绞了,这个吕绞还真是个人才。

    吕纬摇摇头道:“他就这个德行,到死都改不了,所以才会在家族中人人人厌恨,不过他也好找吧!就那几个妓院,找吕三公子,一般都知道他。”

    王双看了一眼韩峰,韩峰迟疑一下道:“我就在门口问老鸨,吕绞有没有来过,她们都说吕爷好久没来了。”

    吕纬微微笑道:“这是她们的口头禅,你问张三,她们也会说,张爷好久没来了,问谁她们都是这句话,要问三公子,说给他送钱,她们马上就会说实话。”

    韩峰连忙抱拳,“受教了!”

    吕纬又问王双,“你们找他做什么?”

    “他提供的情报有误,说用骆驼向邓州送了三万粮食,却没有说同时送去了两万匹战马,导致汴梁那边一直认为邓州三万军队是步兵,结果发现是两万骑兵,上面震怒,说我们漏报军情。”

    吕纬摇摇头,“这件事还真不能怪他,他只管粮食,据我所知,刘琼三万人去邓州,本来就是两万骑兵和一万步兵,只是因为要翻山,所以才把战马寄存在商州,吕绞肯定不会知道这些,当然,我也是昨天才知道。”

    王双恼火道:“但当时探子从邓州得到的情报,是三万步兵,突然变成了骑兵,所以汴梁那边就不满了,把责任推到我们头上。”

    吕纬冷笑一声道:“依我看,是情报分析人员愚蠢吧!西军五大军,配制都是两万骑兵加一万步兵,人人皆知,这次刘琼率领的是飞鹰军,当然是两万骑兵和一万步兵,怎么会想当然的以为是三万步兵呢?自己分析情报不到位,还把责任推给别人。”

    周华连忙道:“吕司马说得对,我们可以就这样回复都元帅。”

    王双点点头,又问道:“还有一件事,就是我们的人招募进了去汴河的船夫,已经一个多月了,怎么迟迟没有动静?是不是计划取消了?”

    “当然没有取消,我今天就是来告诉你们这件事,船只今晚出发。”

    王双精神一振,连忙问道:“会有多少军队随船?”

    吕纬淡淡道:“这应该不在我泄密的范围内吧!”

    王双顿时明白了,取出一只盒子放在桌上推给他,“这是一百两黄金,折合两千五百贯钱,够了吧!”

    吕纬打开盒盖看了一眼,又掂了掂,揣入了怀中,这才不慌不忙道:“今晚出发是两百艘千石货船,没有军队跟随,只有粮草,事实上,这只是一部分船只,本来都要取消,只是因为孟州那边很多船只去了洛阳,船只不足,所以又重新调了关中的船只,船只一共有八百艘,军队大概在三万人左右,是太原府牛皋的军队,你们探子只要关注孟州,就能得到更详细的情报。”

    王双大喜,这个情报太重要了。

    “多谢吕司马!”

    吕纬呵呵一笑,喝了杯酒转身走了。

    望着吕纬远去的背影,周华有些不满道:“这么点破情报,就要一百两黄金?”

    王双微微笑道:“那是你不懂,重要的情报是牛皋军队动向,也是都元帅再三让我们关注的情报!”

    王双当即写了一封鹰信交给韩峰,“今天就发出去!”

    “卑职遵令!”韩峰也匆匆走了。

    ........

    韩峰离开酒楼,坐上一辆牛车,来到了城池西南部的贫民区,牛车在一条小巷前停下,韩峰快步进了巷子,巷子不深,里面只有一户人家。

    韩峰敲了敲门,门吱嘎一声开了,韩峰刚要进院子,忽然感觉到什么,回头向巷子口望去,只见一个五六十岁的疤脸老妇人正探头探脑向巷子里张望,见自己发现她,老妇人吓得连忙缩回头了。

    韩峰眉头一皱,问开门的手下,“外面有个疤脸老女人,你见过吗?”

    “卑职知道,应该是住在附近的一个疯婆子,总是喜欢偷偷摸摸。”

    韩峰便没有放在心上,把一卷鸽信递给手下,“立刻发走,用红色信筒!”

    “卑职这就安排!”

    巷子口,疤脸老女人走到一个男子面前,伸手笑嘻嘻道:“我帮你看清楚了,他进屋了,给钱!”

    男子给了她一把钱,老女人得意洋洋走了,男子记下了这条小巷,良久,他看见一只鸽子从屋顶上飞起,这才上一辆牛车走了。

    ......

    内卫府衙,种桓在地图上又做出一处标记,岐州门大街桂花巷到底独院,种桓又问道:“你确定那里是新的信鸽点?”

    “确定,卑职亲眼看见信鸽飞起,是一只红色信筒!”

    种桓点点头,“这是第三处信鸽点了,还真是狡兔三窟。”

    “另外,韦绞这几天都沉溺在百花楼,迷恋一个叫小玉仙的妓女,在她身上已经花了几百两银子,他可能被监察司的人盯住了。”

    种桓顿时有点头大,韦绞是特殊情况,监察司的人若查他的话,会把事情闹大,影响到雍王殿下的大计,偏偏他的上司王浩也不在京兆。

    种桓沉吟片刻,便起身去处理这件麻烦事了。

    种桓找到了监察情报司张妙,从职务上来说,种桓还没有资格直接找张妙,应该是他的上司来找张妙,他这样做不合规矩,很容易被人诟病。

    不过张妙为人比较平实,他听说内卫指挥使种桓有紧急之事来找自己,便没有拒绝,便接见了种桓。

    “卑职种桓参见张都监!”

    种桓躬身行一礼,“感谢张都监接见!”

    张妙笑眯眯道:“不错!不错!这才几年就当上内卫指挥使了,你们王将军可好?”

    张妙其实就是在暗示种桓,应该由王浩来找自己,而不是他越级上报。

    种桓脸一红,连忙解释道:“王统制去了凤翔公干,要后天才能回来,卑职也知道不应该直接来找都监,的情况紧急,而且事关机密,不得不前来烦扰!”

    “你说吧!什么事?”

    “监察司的官员盯住了韦绞,都监知道这件事吗?”

    张妙一怔,还真是巧,他刚才就在看关于吕绞的监察报告,他拾起桌上一份报告道:“吕绞在三天内就在青楼花了五百两银子,这件事引发了轰动,吕绞作为军部司下的一名小小主簿,他哪来这么多钱?不应该好好审一审吗?”

    种桓擦一把额头上的汗,幸亏自己来得及时,他连忙道:“吕绞的事情,内卫非常清楚,卑职就一直在盯着他,他涉及和金国奸细勾结,他的钱财来源也和金国奸细有关,恳请都监千万不要打草惊蛇。”

    “哦?堂堂的吕家子弟,居然和金国奸细勾结?”张妙显然有点不太相信。

    “卑职所言句句是实,如果都监不相信可以问内卫王统制,甚至可以问王妃或者雍王殿下,就是千万不要下令抓人。”

    张妙点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可以暂时叫停监察官,不过他这才挥金无度,却没有被怀疑,是不是更加可疑?”

    “卑职会安排下去,教训他一下,他就不敢这么挥豁了。”

    “我知道了,我会暂时叫停监督,回头请王将军过来和我谈一谈。”

    “卑职遵令!”

    种桓走出房间,他心中也暗暗庆幸,若自己犹豫一下,或许不好意思前来,事情就麻烦了。

    吕绞挥霍炫有钱,当天晚上在回家路上被几个无赖拦住暴打一顿,抢走了一百多两银子,他又变得分文皆无。

第九百九十章 分歧

    入夜,几名骑兵疾速奔到汴梁城下,手执令箭大喊道:“河北急报,速开城门!”

    城头上丢下一个拴绳的篮子,守城士兵高声道:“把令箭放在篮中!”

    报信人只得把令箭放入篮中,篮子拉上去检验,不多时,城门开启,几名送信骑兵进入城内,接过令箭,便打马向元帅府奔去。

    此时夜幕才刚刚降临,汴梁城已经宵禁,急促的马蹄声在寂静的大街上奔跑,格外刺耳,仿佛整座城都听见了。

    完颜兀术却没有休息,他还在地图房内和几名谋士商议战局,陈庆军队来势凶猛,已经连胜两局,攻占了河南府、汝州、邓州和唐州,八万签军覆灭。

    宋军攻下河南府不奇怪,宋军抢占了虎牢关,使他派出的五万援军被阻挡在虎牢关外,邓州被偷袭完颜兀术虽然把张仲熊大骂一顿,但他也能接受,张仲熊统领的两万军队确实比较弱,敌不过宋军三万精锐也是情理之中。

    但汝州之败却让完颜兀术痛彻于心,明明可以取胜的局势,最后却完败,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萧吉烈和李成却各执一词,萧吉烈抨击李成被胜利冲昏头脑,轻率冒进,对宋军援军没有做好准备,结果遭遇宋军两支大军前后夹击。

    李成也指责萧吉烈不听指挥,率领他的部下未战先逃,引发了全军崩溃,是汝州惨败的罪魁祸首。

    两人各执一词,都说得有道理,完颜兀术也派人去底层将士中调查,结论属实,两人说得都对。

    但完颜兀术心知肚明,责任恐怕还是在他自己身上,是他命令李成南下消灭叶县的军队,他没有考虑到河南府会出兵支援汝州的可能性。

    所以最后汝州之败也就不了了之,完颜兀术没法追究两人的责任。

    谋士范拱却看到了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

    “王爷,卑职总觉得这次失败还有一个原因。”

    范拱小心翼翼道:“卑职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完颜兀术看了他一眼,有些不满道:“这么多年,我责怪过先生吗?在我面前有什么话不能说?除非是攻击天子!”

    “那倒不至于,卑职其实是想说联合作战的问题。”

    完颜兀术一下子反应过来,“你是说胡汉联军?”

    范拱点点头,“两军作战,最重要是协同一致,如果一部分先逃走,那整个军队的士气就垮了,那怕另一部分军队再英勇善战也没有用,这就像一只木桶,只要一块板断了,哪怕其他木板再坚硬也没有用,依旧盛不住水,木桶就废了。

    胡汉联合作战,如果胡人是主将还好说,可如果汉人是主将,就会出现主将指挥不动胡人军队的情况,这就会埋下败亡之根。”

    完颜兀术沉默片刻道:“先生的意思,兵败的责任还在萧吉烈的身上?”

    范拱苦笑一声道:“如果萧吉烈没有不战而败,最后的结果不会那么惨烈,至少还能保证一万余人的败兵,宋军也同样会伤亡惨重,但卑职并不是指这件事,卑职是指以后作战,尽量不要让汉人来指挥胡人军队。”

    完颜兀术叹口气道:“我明白先生的意思了,过去了二十年,从前强悍的契丹军、奚军早已消亡,现在的东胡军基本上都是普遍牧民,没有作战经验,战斗力比较弱,我派这支东胡军去支援汝州,确实有点失策啊!”

    这时,有士兵在堂下禀报,“启禀王爷,河北派人送来紧急情报!”

    完颜兀术连忙道:“宣送信人上来!”

    不多时,为首的送信人上堂单膝跪下禀报,“奉左都元帅之令给王爷送信!”

    他取出完颜昌的信呈了上去,完颜兀术接过信问道:“还有什么口信没有?”

    “没有口信了,都元帅说,所有要说的事情都在信上。”

    “来人,赏他十两银子带他下去休息。”

    “谢王爷赏!”

    送信士兵下去了,完颜兀术打开细细看了一遍,又把信递给范拱,“还是上次那件事!”

    范拱接过信看了一遍,笑道:“有点意思,居然是牛皋的军队,牛皋率军南下,他不管太原了吗?”

    “先生觉得可信度高吗?”

    范拱想了想道:“现在宋军已经拿下河南府和汝州,现在陈庆在襄城县,摆出要大举进攻颍昌府的架势,北线会进攻荥州和郑州,王爷必然会派援军前往郑州和颍昌府,如果这时候,宋军突然从黄河进攻开封府,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王爷再回兵去救开封府,那么颍昌府就危险了,如果不去救,开封府乃至汴梁就危险了,卑职觉得这是一记很好的奇兵之策,可能性极大。”

    “完颜昌让我们派人去孟州调查,他也要派人去孟州,难道完颜昌想攻太原?”

    “有可能,如果牛皋真的带兵南下,太原府确实是一个机会。”

    完颜兀术负手走了两步道:“如果这是陷阱呢?牛皋南下,太原虚空,很可能就是陈庆设的一个空城计,我和陈庆交战多年,太了解他,此人十分狡诈,经常设下陷阱,布置诱饵,名义上在在和中原作战,但实际上也要收拾河北之军。”

    范拱很佩服完颜兀术的眼光,确实很有这个可能,他点点头,“我赞成王爷的意思,要建议左元帅,不管太原府有没有机会,都不要出兵,不能被陈庆摆出来的假象诱惑,陈庆有的是军队,他不可能让太原防御虚空。”

    完颜兀术当即写了一封信给完颜昌,派送信人带回去,他又派几名斥候乘船前往孟州打探消息!”

    .........

    王双从京兆发来的,牛皋准备率军偷袭开封府的情报,着实让完颜昌动心,他知道孟州只有一万驻军,是用来防御怀州,牛皋带来的军队,必然是太原驻军,

    如果太原府防御空虚,对自己当然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完颜昌当然也想过这是宋军的诱兵之计,但他又觉得不太可能,关键是陈庆没必要搞这个诱兵之计,自己一支军队杀进太原府,一路烧杀劫掠,陈庆会用太原府被摧毁的代价来歼灭自己的几万人?

    几万人虽然对自己很重要,但太原府的稳定繁荣对陈庆更重要。

    这天下午,完颜昌接到了完颜兀术写来的信件,信中完颜兀术极力劝阻自己派兵去太原府,着实让完颜昌有些反感了。

    他对幕僚崔九道:“劝我放弃太原至少也要有点依据,如果他在太原有探子,发现了宋军隐藏军队,倒也罢了,可他一切都是想当然,拼命劝阻我,他以为我不懂他的心思?”

    崔九是清河崔氏族人,但他不肯用真名,化名崔九,完颜昌理解他的心思,也不勉强他用真名,他是完颜昌的心腹幕僚之一。

    “都元帅认为四王子害怕我们不肯帮他,所以不让我们出兵太原?”

    “这是明摆着的事情,他凭什么认为太原有诈?我在太原府有探子,太原府是什么情况我知道,但他这个人就是这样,只想利用别人,绝对不会考虑别人的利益,我原本以大局为重才提出两家联手,可你看看他,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把我当成什么了?”

    崔九连忙劝道:“可能是中原战局对四王子不利,所以他急切了一点,都元帅还是以大局为重。”

    完颜昌冷冷道:“我确实是要以大局为重,但我帮他也是有底线的,不可能任他差遣,把我当做傻子一样的利用。”

第九百九十一章 空城

    吕纬再一次匆匆来到聚香酒楼,找到了王双,他坐下喝了杯酒,开门见山对王双道:“有个很有价值的情报,你们要不要买?”

    王双眉毛一挑,呵呵笑道:“吕司马觉得这个情报能值多少?”

    吕纬伸出一个指头,“这个数!”

    “一千贯?”王双问道。

    吕纬摇摇头,“一百两黄金?”

    “有这么重要吗?”

    吕纬很坦率道:“这是我的开价,还是按照老规矩,我说出来,你觉得不值,那就不要采用,可一旦采用了,就得按照我的开价付给我,否则以后就没有合作了。”

    “可以,你说吧!”

    吕纬半晌道:“太原府只有五千驻军!”

    王双一愣,“怎么会这么少?”

    “牛皋带了三万大军南下,所以太原的兵力就只剩下五千人,井陉和滏阳陉的防御都加强了,防止河北军队偷袭太原府。”

    “京兆不是还有五万大军吗?为什么不去加强太原防御。”

    “太原再重要也没有京兆重要,京兆五万大军是绝对不动,这是底线。”

    王双心中暗暗盘算一番,中原那边去了十八万大军,巴蜀有五万大军,河东有五万大军,这就是二十八万大军了,加上京兆的五万军队,还有荆湖南路、河西走廊、灵夏路、熙河路等等各地驻军,西军还真派不出军队去支援太原了。

    这个情报太重要了,王双当即取出百两黄金交给了吕纬,“我们成交!”

    ........

    太原城南有一家布庄,叫做老宋布庄,专门经营上等布匹,平仓店卖的便宜布匹都是粗布,一般都是最底层百姓才买,家境稍微好一点的人家,都会买上好的布匹来做衣服。

    但老宋布庄其实还有另一个身份,它便是完颜昌设在太原的情报点。

    太原府是完颜昌的根基,他怎么舍得就这么失去,完颜昌一直对太原府念念不忘,在太原府设情报点,掌握太原的情况,便是很顺理成章之事。

    而且完颜昌设在太原府的情报站还不止老宋布庄一家,老宋布庄是情报总站。

    布庄的掌柜姓蹇,这个姓比较少,名倒是很普通,叫做蹇福,是一名四十余岁的男子,完颜昌不像西军情报司,会用中老年人来收集情报,完颜昌没有这种机制,他的情报人员基本上都是汉人士兵,首领则是他的幕僚。

    蹇福就是完颜昌的幕僚,大名府人,去年被任命为驻太原的情报头子。

    蹇福也得到了牛皋率领大军南下的消息,他刚接到大名府的命令,要他确定两个关键点,第一,牛皋是否真的南下?第二,太原府究竟还有多少驻军?

    蹇福立刻派出十几名探子赶赴各县查探是否有驻军的消息,又利用他们在官府中的内线,打听一些内部消息。

    当然,他们也收买不了什么高官,都是底层的小吏,不过蛇有蛇道,虾有虾路,虽然是小吏,但毕竟是在官府里,他们也有打听情报的办法。

    这天一早,一名身穿公差官服的男子走进了布店,进门便问道:“蹇掌柜可在?”

    伙计认识来人,是太原府的一名押司,姓王,算是他们在太原府所收买的最高官员,尽管也是一名文吏,但属于高级文吏。

    “王押司是来做衣服吗?我家掌柜在里屋,快请!”

    “是啊!是要做两身好衣服了。”

    王押司走进了内房,很快见到了掌柜蹇福。

    “给你一个确切消息,太原府只有五千军队,由呼延通率领,其他军队都跟随牛皋南下了。”

    “但不是有四万驻军吗?南下三万人,留守五千人,那还有五千人呢?”

    “在雀鼠谷、赤塘关和井陉关,这些险关要隘都加强了防御。”

    王押司拿了两匹布走了,这时,蹇福也得到了各县派去探子的汇报,没有军队驻扎,那就证明王押司的情报准确,只有五千士兵驻扎在太原城内。

    蹇福当即发送重要鸽信前往大名府

    .......

    黄河上,几百艘大船慢慢靠近了汴河河口,汴河河口位于郑州北部河阴县境内,这里实际上就是隋唐的通济渠入口,建炎二年的黄河大决口不在这里,而是东面数百里外的滑县白马渡一带,东京留守杜充为阻挡金兵南下,挖开黄河堤坝,黄河水席卷南下,淹没了滑县、濮阳、巨野、甄城等地,再一路向南夺泗水入淮。

    开封府这边倒没有太大影响,汴河也没有收到影响,依旧和往常一样,但也有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紧张气氛,两万金兵埋伏在汴河两岸,等待着宋军船只到来。

    两万大军由元帅完颜阿鲁补统领,埋伏的士兵距离汴河约百步左右,保证弓弩火箭能射到汴河船上。

    牛皋注视着宽阔的河口,下令道:“命令京兆船入内!”

    京兆过来的三百艘船上没有士兵,满载着草料,这是陈庆的安排,由草料船先走,一队长长的草料驶入了汴河内,汴河两岸的气氛开始紧张起来,伏兵都捏紧了弓箭。

    船队大约走了二十里,三百艘草料船走了大半,忽然前方船只发出了警报声,“有伏兵!”有人大喊起来。

    “当!当!当!”警报声大作,船只纷纷掉头。

    完颜阿鲁补大喊道:“出击!”

    一阵梆子声响起,两岸顿时万箭齐发,全是火箭,铺天盖地射向宋军船队,船夫们吓得纷纷跳水逃命,一些船夫躲闪不及,被箭矢射中。

    数百艘千石平底顿时燃烧起来,尤其船内都是干燥的草料,更加促进了火势,只片刻,所有船只都被熊熊烈火吞没了。

    完颜阿鲁补忽然发现不对,船只里面应该是惨叫着冲出来逃命的宋军士兵才对,但一个人都没有看到,也没有听到任何惨叫声。

    “怎么回事?船队内没有宋军吗?”

    这时,几名士兵押来两名跳河的船夫,“元帅,这两名船夫说他们是我们的人!”

    两名船夫跪下道:“我们是左都元帅派去京兆的探子,冒充船夫!”

    完颜阿鲁补现在怒火万丈,他才不管什么探子,拔出刀架在船夫脖子上,恶狠狠问道:“快说!船上都是什么,怎么没有宋军?”

    “启禀将军,运载宋军的船只都在后面,我们船上都是草料,不知为什么,牛皋让我们先进来探路!”

    完颜阿鲁补大叫一声,一刀砍掉了一名船夫的脑袋,大吼道:“气杀我也,中计了!”

    他们的埋伏暴露了,宋军当然不会再进汴河,两万金兵在这里埋伏了整整三天,结果却等了一场空。

    消息传到汴梁,完颜兀术也着实不满,这个情报拖住了他们十万大军半个月之久,最后烧了两百艘船,连个士兵的影子都没有看到,耽误他们的部署。

    要不然,完颜兀术也不会只派一万东胡军去参与汝州之战,他就是担心宋军从黄河偷袭汴梁。

    完颜兀术越想越恼火,立刻写了一封信去责问完颜昌,并要求他立刻派三万军队前来支援自己,既然是两家联合作战,完颜昌就应该拿出诚意来。

    完颜兀术的信很快送到完颜昌手中,但完颜兀术怎么也想不到,这封信触怒了完颜昌,同时,完颜昌也找到了军队无法南下的最佳借口。

    牛皋的船队封锁了黄河,陈庆偷袭汴河是假,封锁黄河才是真。

    以此同时,牛皋的副将邵隆和儿子邵继春率领两万军队疾速行军,赶回太原府。

    牛皋虽然率领三万军队抵达孟州,那只是演戏罢了,他怎么可能率领三万军上船,封锁黄河,一万军队和三百艘船就足够了。

    陈庆排演的这场大戏,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拆散完颜昌和完颜兀术的联合。

第九百九十二章 破盟

    元帅府大堂上,完颜昌脸色阴沉地看了完颜兀术的来信,信中充满了指责,就差没有指着自己的鼻子破口大骂。

    完颜昌一脸不高兴地把信递给完颜喝离撒,“你看看他的信,他居然说我在骗他,拖延了他半个月,你说是谁不讲道理!”

    完颜昌当然很恼火,自己派人去京兆的探子扮做船夫,居然被阿鲁补当作出气筒,当场杀掉一人,打狗还要看主人,阿鲁补这样打自己的脸,完颜兀术在信中居然只字不提,当自己的是白痴蠢蛋吗?

    完颜喝离撒摇摇头道:“兀术明显是在推卸责任,京兆的情报很准确,宋军确实是准备从汴口进攻汴梁,都进去了两百多艘船,难道这还有假?

    只是牛皋比较谨慎,先让粮船进去,要是我也会这样做,先派粮船进去,没有问题,然后军队船就进去了,是阿鲁补性子急,埋伏不到位,自己暴露了,白白错失了全歼数万敌军的良机。

    我还特地问了逃回来的船夫探子,金兵就埋伏在距离河边百步左右,还有金兵在树林边走动,在船上一眼就能看见。”

    “你说得完全正确!”

    完颜昌吐了一口闷气道:“自己没有抓住战机,还把责任推给别人,兀术一向不就如此吗?”

    他回头又问幕僚崔九,“这次先生不会再替兀术说话了吧!”

    崔九叹了口气道:“卑职只是站在公允立场说话,有一说一,这次京兆的情报很准确,陈庆应该是考虑偷袭汴梁,牵制四王子的军队,阿鲁补元帅没有抓住战机也是事实,四王子确实不能把责任推给我们,这样下去,双方就没有信任基础了,很难再继续合作。”

    完颜昌冷冷道:“已经没法合作了,阿鲁补杀我的手下,他不给我一个交代,还谈什么合作?”

    “都元帅的心情卑职明白,但我们不能直接回复他说不想合作了,被四王子抓住把柄,在天子面前告都元帅不顾大局,会让都元帅很被动。”

    “那依先生之见,我们怎么说?”

    崔九眼珠一转道:“现在宋军不是封锁了黄河吗?就告诉四王子,我们的船只都被宋军摧毁,无法运兵南下,这是不是很好的理由?”

    “这个理由不错!”

    完颜昌心中舒服了一些,又对二人道:“京兆和太原都发来情报,太原府只有五千军队,机会难得啊!”

    崔九点点头,“吕纬提供的情报都比较准确,王双的兵力分析也对,京兆府的五万保底军不可能派到太原府,太原府只有五千军队的情报可信,这确实是个机会,可能过太行山会难一点。”

    完颜喝离撒叹口气,“要是铁火雷能造出来,我们一路炸过去,再是什么险关要隘也不怕!”

    一句话倒提醒了完颜昌,几个月过去了,铁火雷的仿制进度如何了?

    他立刻喝令道:“速召火器坊主管来见我!”

    很快,一名四十余岁的男子被带来大堂,男子叫杨进功,他从前就是宋朝军器监的火器匠,靖康二年被抓去金国,一直在金国的火器监做事,当年被抓走的工匠基本都死光了,活下来的极少数工匠也都失去了劳动能力,失去了利用价值,被金兵用来换回了完颜粘罕,只有这个杨进功当时最年轻,身体也不错,扛下了辽东的严寒天气。

    这个杨进功善于察言观色,嘴皮子也会说,在金国混得不错,还当上了官,被完颜昌任命为火器坊总管。

    “卑职参见都元帅!”

    完颜昌喝了口茶问道:“杨总管,我想知道,铁火雷仿制的进度如何了?”

    杨进功心中一跳,怕什么来什么,他就害怕都元帅问及铁火雷之事,但已经问了,他只得硬着头皮回答道:“启禀都元帅,已经有进展了。”

    “已经仿制出来了吗?”

    “还没有,还需要时间,难度比较大。”

    完颜昌尽量克制住心里的不满,放缓语气道:“我并不是要追究你的责任,但你要给我说实话,仿制到哪一步了?现在的难点是什么?需要我提供什么帮助?还需要多少时间才能仿制出来?”

    完颜昌一连问了几个问题,每个问题都问到要害点上。

    杨进功擦一把额头上的汗道:“启禀都元帅,外壳已经仿制成功,但难度也很大,我们足足试验了三百多次才成功,用料也非常考究,打磨后和对方的外壳完全一样,现在的问题是火药。”

    “火药有什么问题?”完颜昌追问道。

    “火药主要有两大问题,第一个是细度,对方的火药研磨得太细,就像面粉一样,真不知道是怎么磨出来,第二就是配方,对方的火药配方和我们不一样。”

    “那你们怎么解决?”

    “解决细度就只能反复提纯晒干,然后我们订做了一副铜磨,用它研磨可以细到粉,估计再过几天就能解决了。”

    完颜昌点点头,这个答复他还比较满意,至少对方在努力解决问题,而且能解决问题。

    “那配方问题可以解决吗?”

    杨进功的脸一下子胀得通红,满脸都是汗珠,崔九也看出来了,杨进功只是把容易说了,恐怕真正的难点是在火药配方上。

    “怎么,很难吗?”

    杨进功扑通跪下哭泣道:“都元帅,为了试验火药配方,我们已经死了三个工匠,实在太难了。”

    众人面面相觑,完颜昌连忙道:“你先别哭,怎么会死了工匠,是不小心爆炸了吗?”

    “两个是火药燃爆烧死的,还有一个老工匠是累死的。”

    “说说看,配方怎么困难?”

    杨进功抹去眼泪道:“一般配方都写在纸上,用那些材料,多少比例,我们就懂了,但没有配方,火药又那么细,根本就看不出比例和材料,我们只能一次又一次试验,进行燃爆效果对比,已经实验了几百次,铁火雷里面取出的十斤火药只剩下不到一斤,还是没有试验出那种猛烈燃爆的效果,也不敢再试验了,我们怀疑里面可能还掺了其他材料,而这种材料至关重要,要么就是火硝的品质不一样。”

    “意思是说,你们仿造不出来?”完颜昌听懂了,脸色顿时变得十分难看。

    “我们没有放弃,卑职的意思是说,铁火雷不是那么容易造出来,要长年累月的各种试验,光是配方我们都要至少试验几千次,需要十几万斤火药,但现在火药产量不高,还要保证作战使用火药桶,我们需要时间。”

    “你就告诉我,究竟需要多少时间?”完颜昌快克制不住了。

    “三年或者五年.....”

    “放屁!”

    完颜昌一巴掌拍在桌上,怒不可遏道:“三五年,我坟头上的草都要长出三尺高了,哪有那么多时间给你们耗,我就给你们一年的时间,一年内造不出,皆斩!”

    杨进功吓得连滚带爬跑了,完颜昌心中愤懑之极,自己花了五万贯钱,千辛万苦搞到的一枚铁火雷,落到一帮蠢人手中,火药都快用完了,连个屁都没造出来,还要三年五年时间,他们怎么不去死?

    这时,完颜喝离撒劝道:“还是让王双他们想想办法,尽量把配方搞到手,如果官员这边不行,那就从火器匠那边入手。”

    崔九也道:“或者让宋王朝施压,他们也要铁火雷,要实物要配方,我们再从宋朝那里搞来就是了。”

    完颜昌点点头,“你们说得都对,可以试一试,另外,我还是决定进攻太原府,否则失去这次机会,我一定会后悔!”

第九百九十三章 捷报

    完颜昌随即下令,命令副都元帅完颜喝离撒为主将,率领两万女真军和三万汉人签军浩浩荡荡杀向井陉,企图穿过井陉杀进太原府。

    完颜昌的兵力本来就不多,去掉这五万大军,他便无力再支援完颜兀术,两家联合对抗西军的盟约就算彻底破灭了。

    目前陈庆依旧坐镇在襄城县,他不急于把摊子铺大,而是要步步为营,一步步蚕食对方的地盘。

    这天上午,陈庆接到了河北探子传来的消息,大约五万敌军在完颜喝离撒的率领下,正浩浩荡荡向井陉方向杀去。

    这个消息着实让陈庆感到振奋,它意味着完颜昌和完颜兀术之间联盟已经实质性的破产,完颜昌的军队已经用五万大军去攻打太原府了,他哪里还有军队支援完颜兀术。

    陈庆站在沙盘前对高定、刘琼以及唐骞等几名将领笑道:“邵隆和邵继春父子已经率领两万军杀回太原府了,但他们不会进太原城,而是直接前往井陉关,不可能让完颜昌的军队杀进太原府,就在井陉道上好好陪他们练一练兵。”

    “殿下,完颜兀术会不会派军队支援颍川府?”

    “这是必然的,要么是他手中的女真军,要么是曲端的淮西军,不过现在我们进攻颍昌府的时机也成熟了。”

    说到这,陈庆又来到另外一座沙盘前,这是中原地区沙盘,他对众人道:“现在我们有三个出兵点,一个北面的虎牢关,一个是现在的襄城县,一个是南面的唐州,李成目前还有两万五千军左右,基本都集中在许昌一线,这样一来,蔡州、陈州、颍州就空虚了,所以我考虑先出兵一万进攻蔡州,试探金兵的反应。”

    刘琼犹豫一下道:“现在卑职对双方兵力还有点糊涂,恳请殿下解惑!”

    陈庆笑道:“我们兵力不用说,出动了十九万大军,最北面是牛皋的一万水军,河南府刘璀和杨再兴的八万大军,然后就是我这里的十万大军,我正想问你们,李成两万降军转换得如何?”

    高定连忙道:“卑职的一万降军转换了八千人,另外还两千人想回家,卑职就释放了。”

    “那你呢?”陈庆又问刘琼。

    刘琼躬身道:“回禀殿下,卑职转换了大概七千人左右,剩下的都想回家,卑职也释放了。”

    “那就是一万五千军的新生力量,我们在中原的军队实际达到二十万之众,而对方光李成和张仲熊就损失了五万军队,洛阳折可求那边损失三万人,这就八万大军没有了。

    但对方实力还是不俗,完颜兀术手中有十万女真军,分别驻防在汴梁、应天府、恽州和齐州四个州府,其中汴梁就驻扎了五万女真军。

    然后签军大概还有五万余人,李成的两万五千军和曲端的三万淮西军,李成的军队在许昌,曲端的军队则分布在亳州、宿州、徐州、邳州、海州以及涟水军,具体怎么分布我也不清楚,但我知道曲端的军衙在符离县,那边有一万驻军,刘将军现在明白了吧!”

    刘琼点点头,“卑职明白了,所以殿下打算向蔡州出兵一万,实际上就是在试探曲端,看他是过来接应李成,还是保自己的地盘?”

    “一点也没有错,如果曲端没有反应,咱们再把陈州和颍州攻占了,如果曲端军队来援,咱们再退到蔡州,然后猛攻许昌县,围城打援!”

    众人都明白了陈庆的策略,唐骞立刻请缨道:“卑职愿率一万骑兵进攻蔡州!”

    陈庆欣然道:“你知道用骑兵,说明你明白我意图,可以,我交给你一万骑兵,后勤由呼延云将军解决。”

    唐骞和后勤统制呼延云一起躬身道:“遵令!”

    ..........

    完颜昌大军进军井陉的消息也通过一些内部渠道传到了完颜兀术的耳中,这个消息顿时让完颜兀术大为震怒,他眼巴巴等着完颜昌的几万大军赶来支援,现在支援军队的一根毛都没看见,完颜昌却跑去进攻太原府去了,说好的捐弃前嫌,联手对抗西军呢?

    不等完颜兀术写信质问,完颜昌的信送到了,信中倒是很客气,详细讲述了自己决定出兵太原府的原因,也提到了进攻太原府其实也是在协助中原战局,一旦大军攻入太原府,陈庆必然会从中原撤军,尤其提到了宋军封锁黄河,自己军队无法南下,这个理由很充分。

    “你看看,人家多会说话!”

    完颜兀术满脸讥讽的把信递给范拱道:“他要攻打太原府变成了间接助我,人情实惠两不落。”

    范拱摇摇头道:“王爷,我一直在考虑这件事,我现在越来越强烈的感觉到,太原府空虚是陈庆做的一个局,牛皋撤军,太原府空虚,牛皋军队又封锁黄河,封锁黄河需要这么多军队吗?一万军队就足够了,没必要让太原府变空虚吧!在卑职看来,这分明就是诱兵之计。”

    完颜兀术沉思片刻道:“确实很有可能,但陈庆这样做的意图是什么呢?”

    “其实意图很明显了,就是为了破坏王爷和挞懒都元帅的联盟,事实上,陈庆已经成功了,联盟不再存在。”

    完颜半晌长叹了口气,“如果挞懒真的有诚意,哪里是这么容易被离间的?”

    没有完颜昌的援助,完颜兀术只能独自面对陈庆大军的进攻,他立刻下令将应天府和恽州的三万女真军调回汴梁,使汴梁的女真军人数达到八万。

    完颜兀术听取了范拱的建议,没有轻易率军离开汴梁南下支援,以防止河南府的宋军直接杀来汴梁。

    同时,完颜兀术开始中原各地大举征兵,之前被他解散的二十万伪齐大军,他要重新招募回来。

    ........

    临安,《京报》在头版头条上发布了川陕西军的最新消息,‘西军儿郎热血长,中原一战收洛阳’,正式宣告了收复洛阳的喜讯。

    临安百姓沸腾了,无数人载歌载舞上街游行,欢庆收复西京的胜利。

    大宋四京,东京汴梁,北.京大名,南京应天,西京洛阳,西京洛阳成了第一个被收复的副京,当然让百姓们激动万分。

    临安城内敲锣打鼓,热闹异常,所有茶馆、酒楼都在热烈地议论此事。

    六味居茶馆内,王牧一边喝茶,一边翻看着今天的报纸,茶馆内讨论热烈,都在对西军下一步走势进行讨论。

    “西军不可能只攻打河南府,河南府的南面也一定会出兵,从商州沿丹水南下进入邓州,这条路肯定也会出兵,不信我们可以打赌。”

    “其实我担心是河北金兵南下,听说完颜兀术和完颜昌已经结盟,两家对付一家,西军这次中原之战会很艰难。”

    “如果河北金兵敢南下,那就派一支骑兵出井陉,攻入河北,这叫围魏救赵,看完颜昌的军队回不回来!”

    “完颜昌可以分兵,不一定会撤军!”

    ........

    茶馆吵成一团,坐在王牧对面的胡云笑道:“少府兄,我给你们报馆一个建议吧!搞一个中原战事的预测栏目,然后请几位名将来访谈一下,保证整个临安城都在讨论,每个茶馆都在讨论。”

    “可以!我下午就给侯总撰说一声,但你是雍王特使,你总要提供一点战况的最新消息吧!”

    胡云微微笑道:“是有一个最新消息,刚才那个人说得没错,小刘都统率三万军南下,走商洛道攻下了邓州和唐州,击溃了张仲熊的军队,目前正在和李成军队争夺汝州。”

    王牧大喜道:“消息可靠吗?”

    “绝对可靠!”

    “好!我马上回去找侯总撰商量!”

第九百九十四章 再贬

    王牧匆匆回到报馆,找到了总撰侯良,侯良是政和八年进士,长期在太学教书,笔头子很厉害,经常以猴刀的笔名在汴梁《京报》上发布时政文章,笔调犀利,见解深刻。

    逃到来临安后,一直在国子学做书库博士,做得很不如意,所以郑统全前来聘请他时,他毫不犹豫答应了,每月五十贯钱的高俸,成为《京报》的总撰笔,也就是总编。

    此时,侯良正在贵客堂接待一名客人,礼部尚书、龙图阁大学士张浚。

    王牧走进贵客堂,不由愣了一下,张浚怎么来了?

    “少府老弟,我们在等你呢!”张浚连忙向他招手。

    “先生怎么来了。”王牧上前行一礼笑问道。

    张浚拉他坐下,笑眯眯道:“我想发表一篇文章,正在和老侯商量,老侯说需要你来决定。”

    王牧知道侯良和张浚是同科进士,早就认识,侯良因抨击时政,得罪蔡京,一直没有提拔机会,来临安后又不被主管教育的秦桧看重,所以张浚当了宰相,侯良才是一个书库博士,用后世的话说,就是国家图书馆馆长。

    侯良把一篇文章递给了王牧,王牧看了看,眉头一皱,“相公准备以实名发表?”

    “对!你看看内容。”

    王牧先看了一眼题目,题目叫‘西风已渐至,朝廷当奋发’,再看了一遍内容,就是呼吁朝廷借陈庆攻打中原的机会,朝廷也出兵北伐,占据东半个中原。

    王牧心中叹了口气,他知道张浚前两天上书天子,要求天子北伐,结果被天子驳回,怎么不死心,还要在报纸上刊登他的上书,继续给天子和朝廷施压,这一定会触怒天子,当心又被贬黜。

    王牧苦笑道:“先生想过发表这篇文章的后果吗?”

    张浚冷笑一声道:“我知道,大不了秦桧趁机再进谗言,把我罢官免职,可如果我不说、不争取,朝廷真的没救了,你就别管了,我就问你能不能发表?”

    “发表当然可以,我这边同意,但我还是想提醒先生,朝廷不肯北上中原,不是害怕撕破停战合约,而是因为财政无法承担中原的巨大开销。”

    张浚哼了一声道:“这是屁话,是懦夫的想法,陈庆怎么能承担?归根到底还是天子和朝官舍不得江南的温柔之乡,不想回到汴梁去。”

    这时,侯良在一旁道:“据我所知,朝廷还抱着另一种心态,想捡西军的便宜,等西军攻下中原,出钱出粮恢复中原的元气后,然后再迁都回汴梁,抱这种心态的官员不在少数,甚至徐相公也是这样想的。”

    张浚冷笑道:“太想当然了,陈庆是我一手提拔起来,他是什么性格我会不知道,不会给朝廷任何机会。”

    说到这,张浚起身道:“这篇文章就拜托两位了,明天或者后天都行,我下午还有事,先走一步了。”

    王牧和侯良把张浚送出报馆,两人回来商议,侯良笑道:“他呼吁朝廷北攻,你觉得《京报》上可以发表吗?”

    王牧点点头,“应该可以,他是抗金派,他的文章也是抗金,符合咱们的原则,只是这位老相公恐怕又要被贬了。”

    侯良眉头一皱,“不至于吧!”

    王牧笑着摇摇头,“你没感觉到朝廷这个气氛吗?上个月李光被罢相,然后岳飞被调回临安晾着,韩世忠上书北伐被训斥,现在张浚又不知死活跳出来,秦桧不趁机收拾他才怪,只要文章发表,铁定被贬。”

    侯良谈口气道:“我就不明白,天子为什么这么反感北伐?”

    王牧撇撇嘴道:“他不是反感北伐,他骨子就是不想北伐,就想呆在富庶的东南,安安静静做他的偏安皇帝,现在嘛!他又忙着收兵权,先是岳飞,下一个就是韩世忠,张浚还嚷着趁机北攻,韩世忠军队一旦北上,还怎么收他的军权,万一韩世忠在青淄割据,朝廷不傻眼了?所以这个时候,天子绝不会答应趁机北攻。”

    “现在岳飞情况怎么样了?”侯良又问道。

    “我现在听到一点消息,朝廷可能是要把岳飞贬去岭南。”

    “什么罪名呢?”侯良追问道。

    “好像是擅自允许西军过境,现在御史台还在收集细节,可能还会涉及不敬之罪,前年签署停战协议,天子几次要求他从汝州和蔡州撤军,他都把天子手谕扔到一边,不予理睬,御史恐怕要借题发挥了,让他坐实一个不敬君王之罪。”

    这时,时政主笔丁邕进来请示稿子,王牧猛然想起胡云提供的消息,连忙笑道:“有件重要的事情忘记了,正好我们商议一下!”

    ..........

    次日中午,《京报》头版头版便是,‘千里奔袭南阳城,一夜插满赤龙旗’,小刘都统率三万军千里奔袭偷袭邓州,已攻占邓州和唐州,击溃金将张仲熊的驻军,双方激战汝州。

    同时又设了一个名将访谈栏目,访问前西军都统制刘子羽,刘子羽因为身体不佳,去年调回临安养病,出任徽猷阁待制,几天前已被任命为知镇江府事,还没有来得及去上任。

    刘子羽正好在临安,《京报》便请他预测一下中原战局发展,刘子羽的第一个预测已经出来了,西军一定会出动战船切断黄河水道,拦截河北金兵南下支援完颜兀术。

    刘子羽的预测果然激起了临安满城百姓的兴趣,所有茶馆和酒楼的客人都在讨论接下来的战局,甚至连皇宫里的嫔妃也在讨论此事。

    “啪!”

    赵构把报纸重重摔在秦桧面前,恼火道:“这个刘子羽在添什么乱,让他赶紧去上任,今晚就走,明天朕不想在报上看到他的预测。”

    秦桧连忙道:“微臣已经派人去给他说了,他是朝官,没有得到朝廷的允许,不能在报纸上随便发表见解,这样很不妥!”

    “他怎么说?”

    “他说他没有考虑周全,下不为例!”

    “哼!下不为例,每个人都下不为例,难道他自己就不懂得官员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吗?”

    秦桧小心翼翼道:“陛下,微臣觉得刘子羽确实是没有考虑周全,但这一位就不是了。”

    刘子羽和秦桧没有太大的交集,秦桧暂时不想管他,他想对付的是张浚,这位才是对他威胁最大的政敌。

    秦桧指了指报纸下面一篇文章,“陛下,张浚把上书投报了。”

    “朕已经看到了!”

    赵构阴沉着脸道:“未经朕的同意,就擅自把上书公布于众,他想干什么,想利用舆论给朕施压吗?”

    “陛下,他的这份上书在朝廷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尤其是众人年轻官员,卑职知道,很多朝官已经在联名写倡议书了,要求朝廷出兵中原。”

    赵构眼中闪过一丝冷厉,负手走到窗前,望着窗外良久道:“朕原本以为他受了挫折后,会转转性子,没想到他却变本加厉,太让朕失望了。”

    秦桧点到为止,他知道天子这次不会再容忍张浚了。

    当天下午,禁中传出圣旨,礼部尚书、大学士张浚改任福州知州、福建路安抚大使,要求当日便出发。

    朝廷要求出兵讨伐中原的声音也嘎然停止。

第九百九十五章 突袭

    蔡州位于颍昌府南面,面积颇大,西部是丘陵山区,中东部则是广袤的平原,丘陵地带森林茂密,而平原地区则是一望无际的农田。

    唐骞率领一万骑兵和五千头补给骆驼一路向东行军,穿过了森林密布的丘陵地带,进入了广袤的大平原地区。

    蔡州属于李成的地盘,原本有五千驻军,但军队全部被抽调去了许昌城,使蔡州没有一兵一卒驻防。

    西军在宽阔的官道上行军,两边都是黄绿相间的麦田,麦子已经转黄,再过一个月就要进入收获季节。

    在远处是小河,小河边分布着一座座大大小小的村落,不少人跑来官道上看热闹,当他们发现到来的军队竟然是川陕西军时,立刻惊喜得大喊大叫,飞奔回去报信,村子里都沸腾了,人们纷纷扶老携幼赶到官道上迎接西军到来。

    很多老人被孩童搀扶着,激动得老泪纵横,数十名年轻男子要求参军,十几名健妇抬着一筐筐面饼和一盆盆煮熟的鸡蛋,硬往士兵怀里塞,老人抱着自酿的米酒坛子,给士兵碗中倒珍藏多年的米酒,箪食壶浆就是这个盛况。

    十多年了,第一次有宋军出现在中原的土地上,让饱受伪齐和金国摧残的百姓们怎么能不激动万分。

    一万宋军骑兵一路上受到英雄凯旋般的欢迎,两天后,大军进入州治汝阳县,州官和县官都已跑光,只有一名县丞出来迎接西军到来。

    县丞姓于,本地豪门出身,属于不折不扣的地头蛇,一般官员都跑光了,但地头蛇不会逃,他们不站队,只忠于自己的家族,对外他们没有效忠,只有服从,谁强大,他们就服从于谁。

    一万骑兵没有进城,而是在城外一座现成的军营内驻扎,唐骞带着百余骑兵进了城。

    城内很热闹,大街两边全部店铺,叫卖声此起彼伏,各种小吃摊摆满了街头,酒楼内也是宾客满坐,看起来还是很繁华,没有半点萧条的模样。

    “李成这个人怎么说呢?直接税、间接税各种盘剥一点不少,盐也要卖到几百文一斤,但李成能约束军纪,他治下士兵胡作非为的情况很少,大家也就满足了,所以商业就比较繁华,不用担心被敲诈勒索。”

    于县丞一路给唐骞介绍城内的情况,但显然唐骞的兴趣不在于此。

    “城内有几个仓库?”唐骞问道。

    “两座仓库!”

    于县丞连忙道:“一座官仓,一座军仓!”

    “带我去看看军仓,另外烦请县丞再替我做两件事。”

    “将军尽管吩咐!”

    “帮我找两个刚从颍州和陈州过来的商人,我想了解一下陈州和颍州的情况!”

    “我马上去找!”

    于县丞带着唐骞来到军方仓库,便匆匆去找人了。

    仓库管事姓王,他略有些紧张地将唐骞迎入官仓道:“仓库里物资已经不多,只有一万石粮食和五万担草料,其他兵甲物资都被带走,对了,还有一批药材。”

    一万石粮食和五万担草料对军队够用了,药材也有用,唐骞又问道:“他们一般怎么运走粮食物资?”

    “用船只,走汝水,但卑职所知,仓库里的粮草李成已经转给了郦琼,这两天郦琼派出的船只会来运走。”

    这个消息唐骞很感兴趣,他又问道:“船只从哪里来?运到哪里去?”

    “卑职只知道船只从陈州过来。”

    这时,于县丞带了两名商人过来,都今天一早分别从陈州和颍州过来,颍州过来的商人道:“小人是从颍州汝阴县过来,汝阴县原本有三千驻军,已经被调往颍昌府了,目前颍州没有驻军。”

    另一名商人道:“陈州项城县有驻军,大概两三千人,但好像不是李成的军队,是郦琼的军队。”

    “你怎么知道是郦琼的军队?”

    “都知道,他们主将旗是曲字,他们在项城那边聚集了很多物资。”

    项城是陈州南部的一座小县城,并不是陈州州治,州治在宛丘,但项城却是著名的航运中转城,宋朝在那边修建了很多大仓库。

    再联想到刚才仓库管事所言,郦琼会派船队前来将粮草运往陈州,唐骞便隐隐猜到了一二,恐怕郦琼的大军要进入陈州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唐骞立刻将斥候统领余守忠找来,对他道:“你立刻带两支斥候,一支前往亳州,我要知道郦琼军队的主力情况,另一支前往项城,了解项城的敌军和粮食物资情况,尤其是敌军部署。”

    “卑职明白!”余守忠行一礼便匆匆走了。

    次日上午,一支由五百艘平底货船组成的船队抵达了汝阳县,不出意外,这支船队连同押送的百名士兵一起被宋军俘获了。

    宋军进行审讯后,很快便了解了大概情况,这支船队果然是从项城县过来,目前项城县已经聚集了大量粮草物资,由三千士兵看守。

    唐骞当即立断,命令副将程锋带着船队和骆驼队后行,他则率领八千骑兵向项城县疾奔而去。

    .........

    项城县距离蔡州汝阳县约两百五十里左右,虽然项城县出现了郦琼的军队和大量粮草物资,但唐骞弄不清郦琼的意图,郦琼是要率军进驻陈州,还要把粮草物资运回亳州。

    骑兵一路疾奔,次日傍晚时分抵达了项城县,项城县紧靠颍水,仓库群就修建在城外颍水码头旁。

    距离项城县还有二十里,唐骞的骑兵停了下来,这时,余守忠派出的斥候也赶回来汇报。

    斥候都头指着一幅草图对唐骞道:“仓库外面有一圈围墙,高约一丈,但上面无法站人,三千军队的军营就在仓库旁,里面具有多少粮食卑职还没有问道,但今天上午又有一支船队运送粮食到来,卑职问到了,船队是从亳州谯县过来,目前船队还没有走,就停泊在水面上,有上千艘船只。”

    既然是从亳州出来,那必然是郦琼的军队要进入陈州了,陈州的战略地位比蔡州重要得多,陈州向北便是开封府,向西北便是颍昌府,而向东北则是应天府,如果在陈州爆发战争,应天府的女真也随时可以南下支援。

    唐骞不愧是经验丰富的大将,他当即决定,只用一千骑兵偷袭敌军,隐藏实力。

    夜幕还没有完全降临,军营内士兵们正在忙碌吃饭,就在这时,士兵们听到一种闷雷般的声响,轰隆隆的从不远处传来,很多士兵端着碗,惊诧地站起身四处张望,寻找声音来源。

    军营门口忽然有人大喊:“快跑啊!敌军骑兵杀来了。”

    士兵们呆立片刻,顿时一阵大乱,四下奔逃。

    “轰!”一声巨响,营栅被撞开了,俨如黄河决堤一般,上千骑兵从外面杀了进来。

    西军骑兵见人便杀,杀得人头滚滚,尸横遍地,营帐也燃起了大火,士兵们胆寒了,顾不上回营房拿兵器,仓惶向外逃命。

    一千骑兵毫不留情追杀,一直杀出十几里才停了下来,三千士兵被杀死近半,其余士兵不敢停留,拼命向东逃窜,逃出二十里才停下。

    此时士兵还处于懵懂之中,而且个个赤手空拳,手无寸铁,想到对方杀戮之狠,士兵们谁也没有勇气回头去查看,甚至不敢再停留,唯恐宋军追来,在统领张麟的率领下向亳州方向逃去。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561/ 第一时间欣赏封侯最新章节! 作者:高月所写的《封侯》为转载作品,封侯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封侯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封侯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封侯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封侯介绍:
“战场上得不到的,不要期望在谈判桌上得到。”
建炎四年的富平之战,是宋金争夺陕西乃至西北的战略决战,宋军惨败,宋朝的战略重心转为保卫四川。
数年后的宋金议和,西部最终以大散关、秦岭一线为界,陕西和西北尽失,皆种因于此。
当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在富平之战中苏醒。
一切都不一样了。封侯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封侯,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封侯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