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封侯TXT下载封侯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封侯全文阅读

作者:高月     封侯txt下载     封侯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初胜

    罗生平率领两万军队攻入衢州,又向严州进发,罗生平跟随张俊多年,也算是张俊的心腹将领之一,他已被封为都统制,这次率两万军队是作为先锋,试探性进攻临安府,以在心理上震撼朝廷,同时也是为了吸引宋军主力,为张俊主力大军渡江南下创造机会。

    两万大军沿着官道浩浩荡荡向东行军,这一带都是山区,道路比较难走,视野也不开阔,此时正是上午,他们的目标是二十里外的建德县,在建德县休息吃午饭。

    这时,一队探子骑兵从远处疾奔而来,向主将罗生平抱拳道:“启禀都统,建德县没有守军,只有几百名州兵,城墙矮小破旧,可以一击而破之。”

    “沿途可有异常?”罗生平又问道。

    “回禀都统,没有任何异常,卑职问了樵夫,已经很多年没有看见官兵了!”

    罗生平大喜,当即喝令道:“传令全军加快速度,去建德县休息吃午饭!”

    士兵们早已又饿又累,但想到很快可以休息吃午饭,士兵们又强打精神,在官道上疾奔起来。

    一路上果然没有任何异常,这时,他们已经远远看见县城了,两万士兵再度加快速度奔跑,距离县城还有三里,他们进入一道很短的峡谷,峡谷不到两里,过了峡谷就是县城。

    他们走到峡谷一半时,忽然一阵梆子声响起,峡谷两边树林内顿时万箭齐发,士兵们躲闪不及,顿时一片惨叫,数千人被箭失射中。

    紧接着第二轮箭失再度发射,又是万箭齐发,淮西军士兵都是皮甲,顶不住近距离的弩箭射击,短短两轮箭雨便伤亡了七千余人,士兵惊恐万分,争先恐后向西狂奔逃跑,你推我攘,互相践踏,这时,从谷口两边杀出一万宋军,将逃跑士兵切成了数断。

    这支伏兵正是韩世忠统帅的三万水军,他用了一个灯下黑的战术,敌军探子到了县城旁边,一般只会关注县城,而县城周围的情况就不会探究了,韩世忠又找了一名老樵夫,告诉他们多年未见官兵,成功骗过了敌军探子。

    无数士兵从山上杀下来,为首一员勐将,手舞大刀,是韩世忠的副将王贵,他们早憋闷已久,就等着这一刻发泄心中恶气。

    杀得淮西军鬼哭狼嚎,拼命磕头求饶,主将罗生平见势不妙,率领一千士兵拼命突围,但韩世忠早盯住了他。

    韩世忠取下宝弓,抽出一支狼牙箭,在远处瞄准敌军主将一箭射出,士兵们大喊大叫,掩盖住了弓弦声,罗生平发现这支箭时已经来不及躲闪。

    “噗!”这一箭正中咽喉,罗生平闷叫一声,翻身落马,亲兵们急忙将他救起,但罗生平已经无法呼吸,眼看不行了。

    韩世忠大吼一声,“投降者免死,顽抗者格杀勿论!”

    淮西军士兵走投无路,纷纷跪地投降。

    这一战,韩世忠以伤亡不足百人极小代价,全歼两万淮西军,并亲手射杀敌军主将,战果极其辉煌。

    韩世忠立刻派人回京报喜,顿时朝廷沸腾起来,这次大胜太及时,一下子将朝廷悲戚的情绪扭转了。

    赵构龙颜大悦,下旨赏赐钱三十万贯,绢二十万匹,以示嘉奖,加封韩世忠为太傅。

    .........

    中午时分,胡云在新丰茶馆见到了王牧,胡云关切问道:“听说朝廷向报馆发出警告了?”

    王牧点点头,“今天一早,礼部的人来到报馆,趾高气扬发出命令,我们再报道有关张俊的叛乱,所有文章都必须交给礼部审核,如果我们未经审核擅自报道,朝廷就将查封报馆。”

    “那报馆怎么决定?”胡云又问道。

    “这就是我来找你的原因。”

    王牧平静道:“报馆第一次遇到这种警告,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希望你能给一个指导。”

    胡云想了想道:“这样吧!我会立刻向雍王殿下请示,在请示期间,暂时不要报道张俊叛乱的消息,把报道转为收复河北和抗击游牧骑兵入侵方面。”

    “有这方面的资料吗?”

    “有一点,回头我派人送到报馆去。”

    这时,茶姬给他们送来新茶,两人都不再谈论,待茶姬走了,王牧给胡云满了一盏茶,笑问道:“我也听说你那边也挺忙,又开始谈判了?”

    胡云澹澹道:“已经谈了三次了,一次比一次强硬,第二次还答应考虑江淮的归宿,但韩世忠在建德县全歼两万敌军的消息传来后,今天就绝口不提江淮之事,只是说全面免税,然后赐雍王九锡,取消雍王僭越限制等等,总之就是没有一点诚意。”

    “那殿下有什么指示呢?”

    “目前还没有,马上我会把今天谈判情况连同报馆的警告一并发去京兆。”

    就在这时,茶馆的门开了,一名伙计神情紧张地冲进来,大喊道:“大家快点走,军队要来查店抓人了!”

    胡云一怔,探头向外望去,他一眼看见了坐在牛车内的贾应芳,他是临安知县王薄的幕僚,也是他们的人,原来是他赶来报信。

    茶堂大乱,众人顿时纷纷起身向外走去,掌柜董群上前一把抓住伙计,“怎么回事?”

    伙计急得直跺脚,“董掌柜快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胡云反应极快,立刻吩咐道:“董安快走,伙计也赶紧走,从后门离去。”

    “我们走!”

    董群连衣服都来不及换,带着七八名伙计从后门飞奔而去,胡云再看窗外,贾应芳的牛车已经走远了。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奔跑的脚步声,只听有人大喊:“把茶馆包围,不准任何人逃走!”

    王牧呵呵笑道:“看样子,茶馆早就被盯上了,是不是你来得太勤的缘故?”

    胡云点点头,“应该是,我每天过来,他们就盯住这家茶馆了,前面的六神居茶馆应该也是这样暴露的,但我估计和老董替富商们牵线有关!”

    他起身道:“我们走吧!”

    胡云和王牧起身向外面走去,迎面冲进了大群士兵,将他们团团包围,有士兵大喊:“不准动!”

    胡云冷笑一声道:“我是雍王特使,把你们的颜将军找来!”

    听说是雍王特使,士兵们不敢乱来,为首都头连忙去禀报主将颜辛。

    颜辛接替杨沂中出任殿前都统制,他奉天子赵构旨意,效彷京兆内卫组建了一支梅花卫,专门负责查敌军斥候探子和百官民众通敌叛国。

    颜辛快步走进来,满脸堆笑道:“真是巧了,胡特使怎么也在这里?”

    “有什么巧的,我每天中午都在这里吃午饭喝茶。”

    “那胡特使明天得换个地方喝茶了。”

    “为什么?”

    “有商人告密,这家茶馆的掌柜涉嫌替商人偷运钱财,数额巨大,我奉旨前来抓捕!”

    胡云点点头,“我们只是茶客,此事与我们无关!”

    “当然!当然!”

    颜辛目光又转向王牧,“这位是.....”

    “他是《京报》审编兼副馆主,我可以替他担保!”

    “原来是《京报》,难怪和胡特使在一起。”

    颜辛回头看了一眼县衙弓手都头马颂,马颂点了点头,他认识王牧,胡特使说得没错。

    颜辛满脸堆笑道:“我们不为难茶客,两位请离去吧!”

    胡云和王牧向外走去,走到门口,胡云又澹澹道:“建议颜将军抓人不要这般大张旗鼓,老远便能看见,吓得茶馆鸡飞狗跳,所有茶客都跑掉了。”

    说完,他和王牧转身离去,颜辛这才发现满地狼藉,一个客人都没有了,桌上茶壶茶盏都打翻了,茶水流了一地,他急得大喊道:“给我搜!”

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南下

    陈庆很快收到了胡云发来的鹰信,朝廷的反应在他的意料之中,稍有小胜就忘乎所以,看来要真要把他们打痛,他们才会明白,什么叫强者为王。

    陈庆没有再犹豫,随即亲自率领十万骑兵再度南下,浩浩荡荡杀往荆襄。

    此时张俊兵力人数已达三十万人,兵强马壮,粮草充足,虽然朝廷革去有清河郡王之职,他却自封为淮王,他的军队称为淮军。

    张俊也兵分三路,命令心腹大将张宗颜率领十万大军坐镇寿春,严守江淮,又任命儿子张子琦为南淮军主帅,率军十万坐镇江南西道,他自己则亲自率领十万大军在扬州集结,准备渡过长江杀向江南。

    大帐内,李叶城正在向杨石面授机宜,“雍王殿下的意思,让张俊正奇结合,正面进攻镇江府,然后派一支水军作为奇兵潜入太湖,在关键时刻攻击宋军的后勤辎重。”

    “雍王的意思,这支奇兵从芜湖进入太湖?”

    “正是!不过我需要提醒你,这支奇兵要在关键时刻使用,待宋军主力出动之时再发动奇袭。”

    “我明白了!”

    这时,帐外有张俊的亲兵传令,“王爷请杨先生速去帅帐商议军情!”

    “我这就来!”

    杨石披上一件外套,匆匆前往帅帐。

    此时,张俊也站在沙盘前沉思不语,他得到了情报,吴嶙率领两万军队部署在镇江府一线,江南运河的入口在镇江府,使这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否则他十万大军南下,最重要的后勤就无法保障了。

    虽然罗生平的两万大军被全歼消息也传到张俊,但他不为所动,他的整个心思都放在如果攻打镇江府之上。

    杨石匆匆走进帅帐,躬身行一礼,“参见王爷!”

    “先生来得好,替我参详一下,怎么攻下镇江府?”

    杨石来到沙盘前笑道:“卑职这两天也在想这个问题,倒是有了几个初步的想法。”

    “说说你的想法!”

    杨石不慌不忙道:“卑职的想法是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夺取镇江府。”

    杨石拾起木杆指向江宁府方向道:“我不必在镇江府直接登陆,而是可以在江宁府先登陆,在镇江府登陆的同时,江宁府登陆军队偷袭镇江城。”

    “好!好一个偷袭镇江城!”

    张俊大为赞赏,又问道:“那第二步呢?”

    第二步就是我们夺取镇江府后,王爷派一支船队作为奇兵从芜湖经过溧水进入太湖,在太湖潜伏起来,一旦镇江府失守,我们十万大军南下,朝廷必然会派主力大军北上迎战,迎战处极可能会在平江府,我们奇兵从太湖出击,袭击并烧毁对方的后勤粮船,严重影响对方士气,使敌军不战而败。”

    “我明白了,这是极妙的正奇结合策略,可以实施!”

    张俊想了想又道:“其实我还有点担心黄州和蕲州,那里没有一兵一卒,而陈庆在荆襄部署了重兵,我就怕......”

    杨石微微笑道:“之前卑职就给王爷说过,陈庆没有什么好心肠,他是在利用王爷,在他利用完王爷之前,他不会对淮西的沿江三州下手,王爷大可不必担心!”

    张俊沉吟一下道:“关键是他要利用我到什么时候?”

    “卑职觉得,应该是以攻下临安为界线,一旦王爷大军攻下临安,陈庆就会立刻翻脸!”

    杨石的分析说到了张俊的心坎上,张俊仿佛吃了定心丸,他当即下令都统制李衡率三万军赶赴真州扬子县,准备从扬子县渡江南下。

    .........

    夜空晴朗,五万西军骑兵抵达了蕲州和舒州交界处的黄梅县境内,面前是一片茫茫大湖,这是长江北岸的一座大湖,叫做雷池,它的面积和长江南岸的鄱阳湖差不多大,距离长江最近处只有三十里,一条河道将雷池和长江联系起来。

    从这里过了长江后,长江南岸便是鄱阳湖以东的湖口县,目前张俊十万大军集中南昌县,准备迎战韩世忠率领的七万大军。

    尽管张俊有三十万大军,但他在江淮只留了十万大军,这十万大军还全部驻扎在寿春和合肥两地,张俊的全部钱粮都集中在寿春和合肥,寿州和庐州也是他驻防的中心。

    至于西面沿汉水和长江的黄州、蕲州和舒州三地,基本上都处于一种不设防状态,张俊被杨石劝说,他心中也有数了,就算设防也挡不住西军的杀入,还不如不设防。

    这时一百艘万石大船驶入雷池,早已在北岸等候,五万骑兵开始列队上船,一百艘万石大船要走三趟才能把五万骑兵全部运过长江南岸。

    这五万骑兵依旧是由刘琼为主将,唐骞为副将,还有鹿贵、李复兴、岳云、张宪和徐庆等五名上军统制,每人统领一万骑兵。

    湖口县位于鄱阳湖口东岸,是一座只有几千人的小县,县城却有一座很大的长江码头,主要是民用,而军用码头则在西岸的德化县。

    湖口没有军队驻扎,这时,知县带着几名县官赶到了码头,他们刚刚得到消息,一支庞大的军队开始靠岸了。

    知县吴永辉不知对方情况,以为是张俊大军,令他十分紧张,唯恐湖口县遭遇灭顶之灾。

    几名县官被带到刘琼面前,刘琼问道:“谁是知县?”

    “下官是!”吴永辉连忙举手走出来。

    刘琼道:“我们是西军,需要用湖口县做一个后勤补给点,县城内可有空地?”

    吴永辉和众县官交换一个眼色,都同时松了口气,原来是西军,那就不担心了。

    吴永辉为难道:“启禀将军,湖口县是小县,几千人口,东西南北各有三里左右,如果几千军队勉强可以容纳,上万人就有点难了。”

    唐骞在旁边道:“县城太小,我们自己在外面搭建军营,不麻烦他们了。”

    刘琼只得点点头道:“那就不麻烦你们了,我们在这里呆的时间不会太长,如果你们不想成为西军的敌人,那就请保持沉默,明白我的意思吗?”

    众人怎么会不明白,连忙道:“我们一定保守秘密!”

    西军五万骑兵随即在湖口县南面扎下了大营。

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沟通

    半夜时分,几名骑兵斥候从南面疾奔而来,很快被外围巡哨拦住,将他们领到大营内,

    大帐内重新点燃了数十根蜡烛,灯火通明,刘琼和十几名将领又重新回到中军大帐,大帐正中摆放着江南西道的沙盘,这是几年前就制作成功,直到现在才发挥作用。

    斥候指挥使魏胜在沙盘前给众人讲解最新情报,“目前韩世忠率领的六万军在抚州临川县,而张子琦率领的十万大军在南昌县,两军相距约两百里左右。

    “韩世忠的军队临川县呆了多久?”唐骞问道。

    “回禀唐都统,今天上午刚到临川县。”

    “后勤辎重呢?”

    “后勤辎重是两千辆大车,和军队同步而行,也在临川县,主要以粮食为主。”

    刘琼沉吟片刻也问道:“韩世忠军队装备如何,可有骑兵?”

    “大概六千骑兵左右,装备比较普通,都是皮甲、长矛、战刀,而且三万人看起来比较精锐,另外三万人明显有新兵的感觉,缺乏刚硬,更缺乏杀气,估计是新兵。”

    “攻城武器呢?”刘琼继续问道。

    “回禀都统,两千辆大车只有粮食,攻城武器没有看到。”

    刘琼点点头对众人道:“张俊的淮西军携带有大量火油,以韩世忠的六万军队来攻城,显然不现实,而且韩世忠军队只有三万精锐,其他三万军较弱,另外骑兵也只有六千,而淮西军却有十万大军,兵力上占据优势,所以韩世忠大军杀到江南西道,摆出一副要和对方争夺江南西道的架势,实际上只是虚招,他的根本目的还是要防止淮西军进攻临安府,只是把防御线拉到了江南西道。”

    唐骞也笑道:“这就能解释清楚了,为什么韩世忠军队没有携带攻城武器,因为他压根就没有考虑过攻城。”

    李复兴缓缓道:“那我们得想让淮西军了解这些。”

    “有办法!”

    刘琼沉思片刻,缓缓道:“我们在南昌县有情报点,可以让情报点想办法。”

    ........

    南昌县现在处于战时状态,每天中午开启南城门一个时辰,让城内百姓出城买菜,然后一个时辰内必须回来,否则就会被关在外面,所以南城门外官道两边摆满了菜摊,城内居民和菜农讨价还价,热闹异常。

    这时,城头上急促的钟声响起,“当!当!当!”这是催促大家进城了。

    钟声响起到关闭城门只有一炷香时间,城外上千百姓纷纷拎着菜篮子向城内涌去,纠纷往往就会在这时发生,短秤、少找钱之类,但大家也顾不上了,只能明天再说。

    上千百姓蜂拥进了城内,城门随即关闭,吊桥拉起,百姓们也各自回家了,其实管得也不是很严,如果有探子混进城也发现不了。

    一名穿着短衣的中年男子也混入城内,他叫王永,是一名骑曹参军,之所以选他,因为他就是抚州宜黄县人,能说一口抚州土语。

    王永很快找到城南附近的平安客栈,平安客栈就是西军设在南昌县的情报点,同时也是整个江南西路的情报点,他们并不是收集军事情报,而是收集人口、城池、航运、产粮、物价、官员等等公开情报,同时也要江南西路的豪门士族建立联系。

    掌柜叫葛文礼,就是南昌县本地人,带着五名伙计在江南西路收集情报,已经有近三年了,收集的情报都是送去鄂州,再由鄂州转送到情报司。

    王永走进客栈,掌柜热情招呼,“欢迎来小店住店!”

    王永见两边无人,问道:“我找葛文礼!”

    “啊!我就是。”

    王永取出军牌给他看了看,葛文礼连忙道:“请随我来!”

    两人来到内堂坐下,葛文礼给他倒一杯热茶,笑问道:“阁下也是情报司的?”

    “不是!我是虎贲卫帐下骑曹参军王永,是一名文官,奉刘都统之令来南城行事。”

    “原来是文职军官,难怪!”

    葛文礼又微微笑道:“听口音王参军好像是抚州那边人吧!抚州人说话尾调比较重,听得出来。”

    “一点没错,我是抚州宜黄县人,所以才挑我过来。”

    葛文礼点点头,“王参军的任务是什么?”

    “我要见淮西军主帅张子琦,向他介绍韩世忠军队的情报,刘将军不希望他们对峙。”

    葛文礼沉思片刻道:“虽然我可以直接找他,但我不能暴露,这样吧!我带你去见一个豪门家主,也姓王,在江南西路也很有名,让他带你去。”

    “都可以,你来安排!”

    ......

    葛文礼找的人叫做王禄生,是南昌县乃至隆兴府最大的地主,是南昌县的三大豪门之一。

    王禄生在京兆城已经买了宅子和店铺,实际上就是把家族命运押在陈庆身上,葛文礼在江南西路收集情报,他帮了很大的忙。

    听说是去找张子琦,王禄生一口答应了,立刻带着王永前往元帅府。

    张子琦当然很看重地方豪强,听说王禄生来访,他亲自迎了出来。

    王禄生抱拳道:“打扰张元帅了,这位是我族弟王永,从抚州过来,被韩世忠军营征用了几日,了解一些情况,看看张元帅有没有需要?”

    张子琦大喜,他就在发愁不知道韩世忠的军中情况,居然就有知情人上门了。

    张子琦连忙把王禄生和王永请到后堂,三人宾主落座,张子琦又让人上茶。

    “请问王先生怎么会在韩世忠营中做事?”张子琦笑眯眯问道。

    王永用明显的抚州口音说着蹩脚的官话道:“韩世忠军队招募了一批文士进营替士兵写家信,我是其中之一,在大营呆了三天,因为工钱问题有了矛盾,我就不干了。”

    “工钱问题有什矛盾?”

    王永有些不高兴道:“本来讲好一天三贯钱,后来又变成一封信给二十钱,我写字比较慢,算下来我一天最多只能拿一贯钱,我觉得他们不讲信用,做了三天就不干了,正好族兄托人捎信给我,让我来做庄园管事,我就过来了。”

    “原来如此,出尔反尔确实不应该,不知王先生知道多少情况?”

    王永想想道:“大概都了解一些,和他们士兵聊天,他们士兵什么都说。”

    张子琦连忙叫人把副将韩晋找来,张子琦也是文官,真正能代表打仗的却是副将韩晋。

    韩晋听完介绍,眉头一挑问道:“请问王先生,韩世忠是不是有十万大军?”

    王永愕然,摇摇头道:“他们只有六万人啊!没听说有十万人,将军是听谁说的?”

    韩晋其实只是试探王永一下,看他是否信口开河,看样子对方确实了解情况。

    韩晋呵呵笑道:“听到一些传闻,看来传闻不可靠!”

    “韩将军想知道什么?”

    韩晋想了想道:“六万人都是老兵吗?”

    王永撇撇嘴道:“什么老兵,有三万人是水军,另外三万人是新兵蛋子,刚刚招募的新兵,一个个吓得要死,哭着求家里人想办法把他们调回去,说打仗会死,他们不想死。”

    韩晋一下子瞪大了眼睛,他当然知道,事关士气和战斗力,这个情报太重要了。

    “这些新兵训练怎么样?”韩晋又急问。

    王永冷笑一声道:“啥训练啊!根本就来不及训练,很多士兵哭着说他们连弩都不会用,上面就硬塞一支弩给他们,让他们当弩兵。”

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渡江

    王禄生和王永走了,张子琦问道:“韩将军,你觉得此人说的话可信吗?”

    韩晋沉思片刻道:“听起来比较可信,自从全歼了李回的军队后,朝廷可用之军不足十万,他们只能招募新兵,所以韩世忠一半新军一半老兵完全符合事实,而且韩世忠从山区过去,没办法携带攻城武器,只能轻兵疾行,这些都没有问题,如果我们大军南下,向韩世忠军队挑战,完全可以以优势兵力压倒对方。”

    “韩将军的意思是,我们出击?”

    韩晋点点头,“韩世忠只是想把我们拖在江南西路,两军对峙符合他的利益,而不符合我们的利益,我认为应该主动出击。”

    “要不要请示一下王爷?”张子琦踌躇一下道。

    “元帅,王爷远在扬州,这一来一去至少半个时间,耽误军机,而且王爷在大举进攻江南,如果元帅全歼韩世忠军队,从西南进攻临安府,这对王爷主力战场大有帮助。”

    韩晋其实心中对张子琦很不满,平庸、胆小、懦弱,没有担当,明明自己兵力远胜对方,他却畏畏缩缩,率十万大军孤守一城,他是江南西路的元帅,而不是南昌县城守。

    但张子琦是王爷的世子,将来要继承王位,所以韩晋心中再不满也必须忍着。

    张子琦踌躇良久又问道:“如果我们大军南下,南昌县怎么办?”

    “元帅,我们不可能全军南下,至少要留一万军队守城。”

    “那岂不是九万对六万?”

    韩晋几乎要爆炸了,他咬牙道:“王爷,对方也要留军队守城,不可能全部出战!”

    “原来是这样,那就试试吧!”

    张子琦终于松口了,韩晋唯恐他反悔,立刻出去高声下令,“传令全军集结,大军准备南下!”

    当天下午,淮西军留一万军队守城,九万大军在张子琦和韩晋率领下浩浩荡荡杀向抚州........

    就在南昌淮西军主动出击的同时,张俊也在长江上发动了对镇江府的进攻。

    吴嶙率领两万军队封锁了镇江府的码头,满载士兵的战船稍微靠近码头,立刻箭失如雨,无数火药箭射向战船,还有投石机向大船投掷火毬,几艘大船被火药箭和火毬点燃,不得不掉头离去。

    吴嶙经验丰富,他建立了远中近三道防御体系,远距离尚在江面上的大船用投石机抛射火毬,中距离用神臂弩射火药箭,专门对付即将靠岸的船只,近距离则用密集的弩箭,射杀下船的士兵。

    从中午时分一直杀到天黑,近百艘大船轮流靠岸,却没有一艘大船上的士兵能成功登陆,数百艘战船索性就停泊在长江之中,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都统,有点不太对啊!”

    统制宋云低声对吴嶙道:“卑职感觉对方并没有尽全力进攻,他们这样进攻根本没有办法登陆。”

    吴嶙心中也感到一些蹊跷,对方的进攻确实很保守,没有士兵强行下船,受到进攻后就立刻撤退,他们这样做必然是有所目的,对方的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

    就在这时,有士兵奔来禀报,“都统,大事不好,丹徒城被敌军偷袭,已经失陷!”

    “什么?”

    吴嶙蓦地瞪大了眼睛,怎么会这样,敌军是从哪里来?

    “有多少敌军偷袭县城?”吴嶙急问道。

    “五千人左右!”

    城内有三千守军,如果对方只有五千人,还可以支撑片刻。

    吴嶙急令道:“宋将军,你率五千人紧急去救援丹徒县城!”

    “遵令!”

    宋云立刻率领本部五千士兵向三里外的丹徒县城奔去。

    此时吴嶙心乱如麻,敌军怎么会突然在自己身后出现,难怪敌军的进攻这么诡异,原来是他们有安排......

    不对!吴嶙勐然反应过来,对方一定是从别处登陆,比如江宁府登陆,再杀过来,那么绝不止五千人。

    宋云率军去救援城池一定会被伏击,他急声对亲兵令道:“立刻赶去通知宋将军撤回来,会有伏兵!”

    话音刚落,只听远处一片惨叫,紧接着喊杀声震天,正是宋云军队的方向,他们被伏击了。

    这时,有人大喊:“敌军杀来了!”

    西面也出现了喊杀声,黑暗中只有无数人影在远处出现,箭失疾雨般向这边射来。

    “给我顶住!”

    吴嶙大喊,这时,他已顾不上宋云,催马向敌军杀来处奔去,“弟兄们跟我来!”

    一万多宋军士兵跟随吴嶙向西面迎战而去.......

    “冬!冬!冬!”鼓声如雷,两万淮西军从西面掩杀而来,和宋军激战在一起,这时,宋云率领余部败退下来,与吴嶙合兵一处,一万淮西军从北面杀来。

    三万五千淮西军从江宁府扬子县渡江,五千人偷袭了镇江县城,一万军埋伏在半路,伏击去救援县城的宋军,另外两万主力向码头的宋军全线进攻。

    战鼓声是一种信号,大江内满载士兵的战船又再度向码头靠近了,最前面是三艘万石海船,每艘战船上都满载着一千士兵,强大的防御消失了,大船上的士兵开始迅速下船集结。

    三千士兵集结起来,紧接着又是三艘大船靠岸,又下来三千士兵,六千士兵汇集在一起,形成了一道保护墙,保护其他战船靠岸。

    越来越多的船只靠岸,越来越多的士兵出现在队伍里,很快超过万人。

    都统制曹宗覃大喊道:“擂鼓出战!”

    “冬!冬!冬!”

    岸边战鼓敲响,曹宗覃率领一万三千士兵向宋军背后杀去........

    宋军腹背受敌,吴嶙知道大势已去,大喊道:“全军跟我突围!”

    “呜——呜——”

    宋军突围的号角声吹响,吴嶙率军杀开一条血路,率领军队向南面突围,一万余士兵跟随吴嶙向南面撤去。

    数万淮西军没有追赶,而是抓紧机会占领了镇江城和码头,保护主力渡江。

    天渐渐亮了,吴嶙的军队已经撤到五十里外的丹阳县,又收拢了部分被打散的军队,他的军队人数增加到一万三千余人,但还是损失六千余人,关键是码头没有守住,丹徒县城也丢了。

    丹阳县城倒是不小,但城内没有粮食,粮食都在丹徒县,被敌军攻占了。

    万般无奈,吴嶙只得率军沿着运河向常州迅速撤退,常州的晋陵县粮食较多,城墙高大坚固,城内还有两三千守军,加上自己的一万余三千人,完全可以守住晋陵县。

    吴嶙派人赶去朝廷报告,他则率一万三千军队疾速向百里外的晋陵县奔去。

    下午时分,十万大军全部渡过了长江,张俊也过了长江。

    张俊对昨晚的战况非常满意,都是杨石的策略,他当即奖赏杨石三千两银子,并承诺,自己登基后封他为相国。

    杨石心中却有点害怕,昨晚的策略完全是按照陈庆的方案实施,他不过是傀儡而已,一切都在雍王陈庆的掌控之中,杨石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做棋子的感觉。

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透密

    此时,陈庆率领十万大军抵达了汉阳府,他这次部署了二十万大军,其中刘琼率领五万骑兵已经进入江南西路,高定率领五万大军进入颍州,随时可以进攻寿春。

    陈庆的十万大军是主力,一旦时机成熟,他的十万大军将横扫江淮。

    另外,陈庆还派出两万水军和数百艘战船前往当涂县,一旦时机成熟,这支水军就会果然出击,切断张俊的退路。

    陈庆刚到汉阳府,便接到了镇江府的消息,张俊十万大军已渡过长江,夺取了镇江府,吴嶙军队撤退到了常州。

    旁边随行的关师古笑问道:“江南西路战况又会如何?”

    陈庆望着远处的江面,澹澹道:“江南西路战斗不会有悬念,我的手下会出手相助,韩世忠军队必败。”

    关师古叹口气道:“我总是无法理解,朝廷为什么认为他们能抵挡住张俊大军的进攻?尤其背后有我们相助,总是在最后关头才会醒悟。”

    “或许他们还在梦中吧!”

    陈庆笑道:“还没有睡醒,等真正醒来才会后悔,我很有耐心,在等他们的最后醒悟。”

    .........

    九万大军行军速度比较慢,走了两天才进入抚州境内,境内河流众多,山峦起伏,分布着大片耕地,一座座村庄大多集中在山脚下。

    除了耕地外,抚州的森林也分布很广,官道两边随处可见一片片茂盛的树林,一直延绵到山上。

    大军行军速度慢也是因为他们携带了大量辎重粮草,大车夹杂在队伍中吱吱嘎嘎行走。

    韩晋和张子琦走在前军,韩晋很小心,不断打量两边地形,虽然他们距离临川县还有五十里,但韩晋心中还是比较紧张,毕竟罗生平的两万军队就是被伏击全歼,很难说,韩世忠不会故技重施,尤其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伏击就是一个比较好的策略。

    当然,伏击风险也很大,一旦被对方识破,会被反噬,反而导致伤亡惨痛的后果。

    韩晋不断派出斥候在前方探路,斥候也不断回来禀报,一路安全,至少在二十里内都没有问题。

    就这时,一支箭从树林中射出,正中张子琦的战马,张子琦吓得落马,亲兵们立刻围成一圈,将张子琦团团护卫住。

    “是一支无头箭,上面还有信!”

    原来是一支箭信,士兵拾起箭交给张子琦,张子琦松了口气,但还是有点后怕,如果有人要伏击他们,刚才的一箭就可以完全要他的小命。

    张子琦连忙打开信看了一遍,又连忙把信交给韩晋,韩晋接过信细看,上面只有一句话,‘十里外有三万伏兵,南面有小路可绕过山林!’

    下面还有一幅地图,画了小路的位置,从他们旁边岔道就可以过去。

    韩晋愣住了,他的斥候没有发现有伏兵啊!

    “韩将军,这是谁送的信?”张子琦紧张问道。

    “应该是西军斥候,他们发现了敌情,暗中帮助我们,不过我们的斥候没有发现敌情啊!”

    “会不会是我们斥候比较大意,没有发现埋伏的敌军?”

    韩晋想了想顿时明白了,应该是敌军打了一个时间差,斥候过去的时候他们在树林深处,等斥候走过了,他们才出来埋伏,一定是这样。

    “将军,我们该怎么办?”张子琦紧张得脸色都变了。

    韩晋冷笑一声道:“我不知道也就罢了,既然我们知道了,那就该他们倒霉了!”

    ........

    就在十里外的山谷内,韩世忠率领三万军队埋伏两侧树林内,韩世忠同样经验丰富,他们只有六万军队,而且三万人是新兵,根本就没有什么战斗力,最终还得靠他的三万水军。

    韩世忠最终还是选择了伏击,这是唯一能以少胜多的策略,而且他很擅长,成功的机会很大。

    韩世忠率领大军埋伏在树林的深处两百步左右,他很了解宋军的习惯,探查一般都在五十步左右,最多也不过百步,张俊的军队远远比不上岳飞军队精锐,岳飞探查距离还在百步,张俊军队斥候肯定不会深入。

    他果然判断没错,张俊的斥候只深入探查到五十步左右就结束了,待斥候走远,三万伏兵便悄悄向前移动,但依旧距离官道约五十步左右。

    半个时辰后,淮西军队伍开始出现了,进入了他们埋伏圈,不过走在前面的居然是辎重队伍,一辆辆满载粮食的骡车在官道上缓缓而行,一辆接着一辆,大车队伍足足有十几里。

    韩世忠略略有些不安,一般辎重都在后面,怎么淮西军的辎重放在前面了,他低声道:“把斥候指挥使找来见我!”

    不多时,斥候指挥使弯腰奔跑来见韩世忠,“参见大帅!”

    “我来问你,你们上次探查敌军时,他们辎重走在前面吗?”

    “没有!”

    斥候指挥使摇摇头,“卑职亲眼所在,他们的辎重队伍在中军向后,绝不在前面,卑职也不知道他们怎么会把位置调换了。”

    有问题啊!难道敌军发现他们埋伏了吗?应该不可能在对,敌军斥候根本就没有发现他们,那他们为什么如此古怪,把辎重队伍放在前面?

    事出反常必有妖,韩世忠沉思片刻,果断下令,“传令全军撤退!”

    不等他命令传出去,他身后军队顿时骚动起来,韩世忠一回头,顿时大吃一惊,只见他身后半里外火光熊熊,浓烟滚滚,大片树林烧起来了。

    “糟了!”

    韩世忠心知他们暴露了,被敌军反攻,他们麻烦大了,他当即起身大喊道:“撤退!全军撤退!”

    “当!当!当!”撤退的锣声敲响。

    但官道被辎重队伍堵死了,他们只得沿着树林向东狂奔,一口气奔出七八里,刚奔出去树林,只听一阵梆子响起,对面万箭齐发,刚奔出树林的宋军士兵纷纷中箭倒地,一片惨叫,数千人被射倒。

    韩晋率三万军队奔跑绕过了山谷,走小路绕到了宋军前面,反过来埋下伏兵。

    这时,东面树林也开始大面积燃烧起来,东西树林一起燃烧,树林过火十分迅速。

    树林内的宋军一片慌乱,王贵大喊道:“元帅,必须突围,否则大家全部烧死在这里!”

    韩世忠大喊,“刀盾军在前面,突围出去!”

    宋军士兵杀出树林,数千刀盾军士兵高举盾牌,迎着敌军密集的箭失冲了上去,虽然他们不断被射杀,但大部分宋军士兵是冲出了树林。

    韩晋挥刀大喊:“杀上去!”

    “冬!冬!冬!”

    战鼓声激烈敲响,三万淮西军从三个方向向宋军杀去,双方军队在刚刚收获过的大片稻田内激战在一起。

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卡位

    宋军后军都统制张公裕接到韩世忠派人来求救的命令,当即率领三万士兵冲出临江县,赶往四十里外的埋伏山谷。

    但三万士兵刚冲出县城不到五里,忽然一阵战鼓响起,五万西军骑兵从四面八方杀来,将他团团包围在长约三里,宽只有一里的狭长洼地内。

    五万骑兵盔明甲亮、杀气腾腾,骑兵那种如山一般压迫的气势,吓得三万新兵面色惨白,双股战栗。

    这时,数十名骑兵奔上,一起大喊:“我们是西军骑兵,放下兵器盔甲,雍王殿下让你们回家,若要顽抗,格杀无论!”

    雍王的威名让士兵们再也没有了抵抗的勇气,“当啷!当啷.....”越来越多的士兵放下兵器,脱去盔甲。

    张公裕看了看身后惶惶然的士兵,又看了看四周望不见边的骑兵,他心中长叹一声,下令道:“全军放下兵器,脱去盔甲投降!”

    有了主将的命令,所有士兵都不再犹豫,全部放下了兵器,刘琼命令岳云和张宪二人率领各自的一万骑兵,押送投降士兵迅速北上,其余军队收拾了地上盔甲和兵器也跟着北上。

    一个多时辰后,韩世忠率领一万余残军奔逃到临川城下,大喊开门,回答他的只有乱箭齐发,有士兵指着城楼大喊:“元帅,战旗已经换了。”

    韩世忠这才发现城头上的战旗变成淮西军旗帜,韩世忠心中十分惊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不知道城中三万军队到哪里去了?

    就在这时,士兵把韩世忠派来传令的亲兵找到了,这名亲兵留在城中嘱咐官员准备粮食,走得晚了一步,正好躲过了西军亲兵的包围,也逃过了李复兴率三千军队占领县城,他躲在附近,直到韩世忠率军杀回来,他才露面。

    亲兵带着哭腔道:“大帅,不是淮西军,是五六万西军骑兵,他们把三万弟兄全部俘虏了,副将张都统也投降了。”

    “五万西军骑兵!”

    韩世忠蓦地瞪大眼睛,他忽然明白了,一定是西军斥候协助了淮西军,否则淮西军怎么可能发现他们?

    西军也参战了,不用说,城头上的旗帜是假的,他们还不想让自己知道。

    “元帅,我们怎么办!”

    韩世忠回头看了看军队,还有一万五千人左右,他当即令道:“向上饶县撤退!”

    韩世忠率领剩下的军队向上饶县撤去......

    守城主将李复兴见韩世忠走远,又下令将旗帜换成西军战旗,很快,韩晋率领两万余先锋军赶到临川县,这时,他已得到斥候消息,临川县被一支西军占领了,城内人数不详,韩世忠率领残部向东撤退了。

    韩晋一点也不奇怪西军出现,他们的情报不是西军给的吗?还给他们指出了一条小路,让他们得以绕过埋伏的宋军。

    附近肯定有一支西军存在,人数应该不多,负责给他们穿针引线。

    这时,城门开启,骑马奔出来一名穿着文职军服的中年男子,奔至近前,韩晋一眼认出,不就是给他们送情报的王永吗?

    他顿时明白了,不由暗暗苦笑,原来是西军安排了好一切。

    “韩将军,别来无恙!”王永笑眯眯催马上前。

    “原来是王先生!”

    韩晋苦笑一声道:“我应该怎么称呼你?”

    “王永是我的真名,估计你们也没有听说过,你可以叫我王参军。”

    韩晋抱拳行一礼问道:“请问王参军,城内的三万军队是否已被你们俘虏?”

    王永摇摇头,他们东撤了,起火后不久,韩世忠便派人来通令,让他们立刻向东撤离,我们赶来时已是一座空城,军队全部撤离。”

    “原来如此!”

    韩晋又问道:“请问贵军有多少人?”

    “三千人而已,奉雍王之令,来协助你们战胜朝廷军队,主要是给你们送情报。”

    韩晋松了口气,才三千人,不足为虑,他连忙感谢道:“我们这次能战胜韩世忠军队,多亏了王参军的情报,还要感谢斥候在关键时刻送信,否则我们就被伏击了。”

    “不必客气,请问韩将军下一步什么打算?”

    “自然是继续追击宋军,协助王爷的主力大军,从南面进攻临安。”

    停一下韩晋又道:“如果有需要,还请西军继续协助我们!”

    王永微微笑道:“没有问题,雍王殿下很期待你们攻破临安,我们拥有共同的目标!”

    山火已经快熄灭了,张子率领六万大军也从小过来了,有四成的粮草和牲畜被大火烧死,阻塞的官道,他们无法从官道过来,只得绕小道过来,一场恶战,宋军被烧死、射死和杀死一万四五千人,淮西军虽然占据上风,但一样也付出了九千余人阵亡的代价。

    他们目前的大军还剩下八万余人,粮车辎重还有两千多辆,足以支撑他们杀到临安府。

    张子琦听说出现了西军,他着实有些犹豫,他担心大军东去,西军趁机占领了江南西路。

    韩晋开导他道:“我们关键是要攻破临安城,我们得到江南之地为根基,再和西军争夺江南西路和江淮,现在谁占领江南西路都没有意义,能不能守住才是关键,如果西军大军杀来,我们肯定也守不住,与其留在江南西路被西军全歼,还不如保存实力去江南和王爷会师。”

    张子琦听到保存实力四个字,他才理解了,点点头道:“大军继续追击韩世忠的残军,然后向父王汇报,听父王的安排!”

    韩晋欣然道:“正是如此!”

    大军继续整队,八万大军浩浩荡荡向东面信州杀去。

    ........

    陈庆给了《京报》底气,中午时分,《京报》头版头条刊登了最新战报,“张俊偷袭江宁,宋军败走晋陵”,报道中详细描述了张俊三万军队从江宁渡江,向镇江府的吴嶙军队发动偷袭,张俊主力趁机渡江,目前叛军已占领镇江府,吴嶙军队败退到常州晋陵县。

    这个消息随着《京报》一起传遍全城,舆论再度哗然,而且引发了临安的恐慌,米价从每斗七十文,一下子暴涨到每斗三百文,每家米铺前都排满了长队。

    出城的牛车一辆接着一辆,带着一家老小,逃往临安府乡下避难。

    相应的,临安城各大牙行的房宅挂牌数量陡然增加两倍,价格迅速走低,甚至只要每亩三千贯就能买到地段不错的五亩宅了。

    “砰!”

    秦桧狠狠一巴掌拍在报纸上,气得他负手来回踱步,他忽然又拾起砚台,狠狠向墙上砸去。

    两名使女吓傻掉了,连忙转身跑去找夫人。

    不多时,王夫人匆匆赶来,王夫人望着满屋狼藉,怒视秦桧道:“老爷,你这是怎么回事?发什么癫疯?”

    秦桧重重哼了一声,咬牙道:“《京报》又擅自报道战况,引发全城恐慌,这次非要封了它不可!”

    王夫人给两名使女使个眼色,让她们赶紧收拾房间,她走上前看了看报纸,不解问道:“难道朝廷又没有得到消息?”

    “这次不是,朝廷三天前就得到吴嶙的战报了,官家下令封口,不准传出去,没想到还是被《京报》给揭穿了。”

    王夫人想了想道:“老爷,封报馆这件事容易得罪人,我劝你不要出头,让官家下旨吧!”

    秦桧点了点头,这时,管家在院中禀报道:“老爷,宫里来人了,官家召你立刻进宫!”

    “我就知道,这份报纸一出,官家就要炸了。”

    秦桧起身道:“我现在进宫,官家让我们想对策,我简直毫无对策,看别人怎么说吧!”

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昏招

    秦桧匆匆来到御书房,却见万俟卨在御书房外,秦桧奇怪问道:“万俟相公站在这里做什么?”

    万俟卨行礼道:“官家发怒要查封《京报》报馆,徐相公在劝官家呢!”

    万俟卨主管礼部,报纸也是他的管辖范围,秦桧皮笑肉不笑道:“既然天子已下口谕,你去查封就是了,还在这里等什么?”

    “口谕也需要大学士写诏,天子签发,否则我没法执行。”

    天子诏书是需要加盖中书门下大印,不管是中书舍人拟旨,还是由大学士拟旨,都需要中书门下审核。

    简单一点的就是天子手谕,就不需要中书门下盖章了,直接加盖天子宝印,只是天子个人意志的体现,但它的法律效应远不如诏书圣旨,

    再简单就口谕,口谕没有加盖天子印章,但任需要由大学士草拟,盖天子私人印章,只能保证是天子说过的话,几乎没有什么法律效应。

    秦桧让万俟卨直接去查封,这实际上就是在给万俟卨挖坑呢,没有拿到天子签发的口谕,如果天子不承认他说过这话,责任就得万俟卨来承担,尤其是查封《京报》这种大事。

    万俟卨可不是傻瓜,他清楚得很,秦桧一心想查封《京报》,却让自己担这个风险,他才不干。

    万俟卨苦笑一声,继续站在御书房外等候。

    秦桧走进御书房,却见天子负手站在窗前,从背影就看得出他十分恼火,朱胜非和徐先图站在一旁,两人都没有说话,估计徐先图已经劝过了。

    “微臣参见陛下!”秦桧在门口行一礼。

    赵构回头看了他一眼,语气冷然道:“秦相公看今天的《京报》了吗?”

    “微臣....看了。”

    “报纸一出,临安便乱套了,朕让内侍去宫外查看,几家米铺前都排起长队,短短半个时辰内,米价就暴涨到每斗三百文,不知到明天还乱成什么样,朕警告过《京报》,如果他们再敢未经审核胡乱报道,朕一定会从查封它,既然他们不信警告,就别怪朕不讲情面。”

    “既然如此,陛下可以下发手谕了,让《京报》也知道任性妄为的后果!”

    赵构又看了一眼徐先图,徐先图终于按耐不住内心的怒火,澹澹道:“该说的微臣已经说了,陛下想做就做吧!出了事,让秦相公去解决,微臣告退!”

    说完,徐先图行一礼退了下去,赵构的脸色顿时变得十分难看,徐先图竟然也在威胁自己了。

    秦桧乘机落井下石道:“陛下,有句话在微臣心中憋闷很久了,不吐不快,陛下不觉得徐相公过于偏袒陈庆了吗?微臣知道,当年陈庆成婚,媒人是张浚,证婚人就是徐相公啊!说他们没有私下往来,微臣怎么也不相信,太不符合常理了。”

    好在赵构最终没有失去理智,他忍住不满道:“徐相公的事情以后再说,先把《京报》查办了,朕既然已经警告,就言出必行!”

    “陛下明智!”

    赵构终于在手谕上盖下自己的宝印,交给万俟卨道:“查封报馆就是了,人不要抓捕,由梅花卫配合礼部执行!”

    “微臣遵旨!”

    万俟卨接过手谕退了下去,朱胜非嘴唇动了动,他想说,这等于撕毁了和陈庆的协议,但他没有说出来,刚才徐先图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天子却没有听从,自己再说还有意义吗?

    这时,赵构问秦桧道:“张俊大军已经杀到常州,虽然吴嶙在晋陵县抵抗,但如果张俊不理会晋陵县,大军继续南下,该怎么应对?”

    秦桧有点傻了,这应该是枢密院回答的问题,自己怎么知道?可徐先图刚才已经告退,就等于把这个烫手山芋扔给了自己,他心中暗骂徐先图奸诈。

    秦桧又看了看旁边的朱胜非,朱胜非却如老僧入定一般,双目微闭,仿佛什么都没有听见。

    秦桧暗暗咬牙,无奈,他只得硬着头皮道:“陛下,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对付叛贼张俊,只能发兵抵挡,现在临安还有十五万大军,可以派出十万大军迎战。”

    “朕考虑了两天,也是这个想法,不知派谁为主将比较好?”

    天子殿前四大名将,巨师古战死,刘锜和王建因为海州兵败,坐了冷板凳,只剩下杨沂中一人恩宠未减,秦桧躬身道:“微臣推荐杨沂中为主将!”

    赵构眉头微微一皱,倒不是赵构不信任杨沂中,关键是他知道杨沂中没有什么带兵经验,当大将可以,做十万大军的主帅,他恐怕统领不了。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侍卫在门口禀报,“启禀殿下,江南西路传来紧急战报!”

    “什么内容,快说!”

    “韩世忠在江南西路大败,只剩下一万五千人,已撤退到严州建德县,叛军八万大军紧追不舍,很快将杀入临安府!”

    “什么?”

    赵构惊得目瞪口呆,秦桧呆住了,和朱胜非面面相觑,这下麻烦大了。

    “怎么会这样!”

    赵构忽然站起身,按住桌子歇斯底里怒喊起来,“朕那么相信他,给了他七万大军,他就这样回报朕?传朕旨意,立刻将韩世忠革职拿办,打入天牢!”

    “陛下冷静!陛下冷静!”

    秦桧也慌了手脚,急声劝道:“现在不是追责的时候,韩世忠还有一万五千军队,还可以抵挡一阵子,若把他拿下,军心溃散,叛军真的要杀进临安府了!”

    秦桧并不傻,他虽然也不喜欢韩世忠,但他知道,若张俊攻下临安城,恐怕第一个就把自己砍头,这个时候必须要稳住局面,不能让天子失去理智,做下蠢事把自己也连累了。

    赵构颓然坐下,这一刻他感到精疲力竭了,原以为张俊只是一个大一号的刘光世而已,没有民心支持,很快就会败亡,没想到张俊攻势凌厉,自己连吃败仗,难道苍天要亡大宋吗?

    这时,朱胜非终于忍不住道:“陛下,查封《京报》还是缓一缓吧!”

    赵构瞪着朱胜非,朱胜非低下头道:“其实所有人都知道,没有陈庆在背后支持,张俊不可能这样势如破竹,微臣就害怕查了《京报》,连和陈庆谈判的余地都没有了。”

    “你刚才为什么不说!”赵构大怒道。

    “徐相公已经反复说了,奈何陛下不听。”

    赵构现在才如梦方醒,悔之莫及,他狠狠一拳砸在桌上喝令道:“你们两个立刻去阻止查封《京报》,若《京报》被查封,你们二人就不要来见朕了!”

    “遵旨!”两人硬着头皮出去了。

    赵构终于急了,又令道:“速召徐相公来见朕!”

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封馆

    《京报》报馆前人山人海,不知是谁走露了消息,朝廷要查封《京报》的一下子传遍了周围十几个街坊,百姓们被激怒了,数万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很快被挤满了街道,万俟卨和礼部的官员以及三百名梅花卫士兵被堵在街头,他们根本挤不过去。

    “狗腿子!滚回去!朝廷鹰犬!”

    百姓们大声叫骂,怒斥官员和士兵,万俟卨狼狈不堪,他的乌纱帽不知被谁一把抢走,士兵们好容易夺回来,但少了一根翅,变成了单翅乌纱帽,怎么看都怪异。

    这时,王牧挤了过来,问道:“你们这里谁是主事?”

    “你是什么人?”万俟卨走上前打量一下王牧。

    “我是《京报》副馆主,馆主去越州还没有回来,目前报馆我做主,你们要抓人就把我带走!”

    万俟卨犹豫一下,官家让查封报馆,特地叮嘱不要抓人,但这么多人过不去怎么查封?要不把这个副馆主先带走,也算给秦相国一个交代。

    “既然如此,就请副馆主跟我们走一趟,把情况讲清楚!”

    这时,奔来几名士兵站在王牧前后,万俟卨高声道:“副馆主请吧!”

    众人押着王牧刚要走,忽然有人厉声大喝道:“站住!”众人回头,只见胡云匆匆赶来了。

    胡云阴沉着脸走上前道:“万俟相国,是天子下旨你抓雍王府的人吗?”

    万俟卨干笑一声道:“胡特使言重了,我只是请这位副馆主去礼部核实一下情况,不是抓人!”

    “既然不是抓人,有什么话就在这里说清楚!”

    万俟卨还真不敢和胡云翻脸,他勉强道:“是这么回事,天子警告过《京报》,涉及张俊叛乱的报道必须经礼部审核才能见报,但今天的报道礼部没有审核,这让天子很愤怒,要求《京报》停止发行,所以我来报馆宣布停刊命令,但人太多过不去,我本想请副馆主去礼部,然后宣布停刊令,既然胡特使不让他跟我们走,那我在这里宣布也是一样。”

    说完万俟卨取出了礼部颁发的停刊命令,这时,胡云也取出一卷有黄绫包裹的协议书,冷冷道:“这是天子和雍王殿下当年达成的协议,里面第三条明确规定朝廷不得干涉《京报》发行,也不得威胁《京报》人员的人身安全,上前有天子的亲笔签字,你宣布吧!你宣布了,我就立刻撕毁它。”

    万俟卨手缩回去,“这....这恐怕不妥吧!”

    胡云刷一把扯掉黄绫,握住卷轴,协议书刷地伸展开了,上面清晰可见天子宝印和雍王宝印,胡云将协议举到万俟卨眼前,做出一个要撕碎的姿态。

    “你看清楚了,这是原件,请你把礼部的停刊命令拿出来,你不是有停刊令吗?拿出来!”

    万俟卨一阵红一阵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手中的停刊令自然也不敢拿出来,双方僵在这里。

    这时,远处有人大喊:“误会了,一场误会!”

    只见朱胜非满头大汗跑来,秦桧在远处马车里,死活不肯出来,硬把朱胜非推出去。

    “误会!误会!”

    朱胜非跑上前陪笑道:“我们有协议在先,朝廷不干涉《京报》经营,天子是批评其他报纸,不是指《京报》,是万俟相国误会了!”

    朱胜非怒视万俟卨道:“天子说过要查封《京报》吗?万俟相国这样曲解圣意,置天子的信誉于何地?”

    万俟卨张口结舌,他忽然明白了,狠狠给了自己一记耳光,连忙赔礼道:“天子只是批评某些报纸不报道真相,我们就以为是指《京报》,真是天大的误会,对不住这位副馆主,我向你道歉!”

    王牧见他们变脸妥协了,便澹澹道:“我就实话实说,是雍王殿下指示我们据实报道,我不会理会礼部什么警告,如果礼部一定要干涉《京报》的报道,那就需要天子和雍王重新谈判,我们会根据谈判结果进行调整,希望礼部不要再派人来报馆指手画脚,我们不欢迎!”

    朱胜非连忙道:“绝对是误会,礼部不会再派人来报馆,我保证!”

    “既然如此,各位请回吧!”

    朱胜非又向胡云抱拳行一礼,“真是不好意思,我来晚了,差点坏了大事,请胡特使见谅!”

    胡云神情平静道:“张俊的两万前锋军队今天中午已经杀进平江府了,两天后将进入临安府,西南杀来的八万张俊军队也是两天后进入临安府,你们还是集中精力解决眼前的危机吧!”

    朱胜非大吃一惊,“胡特使所说是真?”

    “你们的情报太落后了,还不如我这个外人。”

    朱胜负顾不得再寒暄,告辞一声,转身匆匆离去,万俟卨心中大骂秦桧害自己,如果不是他多事,天子怎么会签发手谕,现在却害得自己里外不是人。

    他也懒得解释了,一挥手,“我们走!”

    他带着一群官员和士兵狼狈离开了,数万百姓见他们狼狈逃走,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

    ........

    王牧把胡云请到报馆贵客堂,让人上了茶,王牧笑问道:“老胡真打算把协议撕了吗?”

    胡云澹澹道:“这份协议不过是一张废纸罢了,吓唬他们可以,实际上没有半点意义,撕不撕对我们都是一回事。”

    “今天下午我听到一个消息,韩世忠兵败,是真的吗?”

    胡云指着他摇头笑道:“亏你们还是报馆,消息这么落后,这是五天前的事情了,韩世忠守不住严州,正向临安府撤退,张子琦的八万军很快也会杀进临安府了。”

    王牧不解问道:“韩世忠也是名将,他竟然会败在张子琦的手中?这个张子琦我知道,一个文弱书生而已,他有这么厉害?”

    “这里面的原因你想不到吗?”

    王牧略一沉吟,忽然醒悟,“莫非我们也参战了?”

    “当然!我们的军队若不参战,张子琦的军队早就全军覆灭了,还会给他进军临安府的机会?”

    王牧点点头,“这样说起来,张俊还真有可能攻破临安城!”

    胡云呵呵笑了起来,“那只是张俊的白日做梦罢了,如果雍王殿下允许张俊攻破临安城,就会通知我们离开了,放心吧!一切都在雍王殿下的掌控之中,只要朝廷答应雍王的条件,一切都会反转!”

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势危

    徐先图又被赵构请回了御书房,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变相的道歉,徐先图只是憎恨秦桧,他对天子倒没有什么不满。

    赵构忧心忡忡道:“徐爱卿,现在形势危急,朕也是一筹莫展了,希望爱卿给朕理理思路,怎么应对眼前的危机?”

    徐先图平静道:“陛下,微臣实话实说,事到如今,只能向陈庆妥协,只要陈庆肯出手,形式就会迅速扭转。”

    赵构长长叹了口气,“可是....朕把江淮让给他还不够吗?他还要江南西路,朕实在无法接受。”

    “这个就需要谈判,但微臣直觉,现在江南西路实际上已经落在陈庆手中了。”

    赵构一惊,“为什么这样说?”

    “陛下,可以从常理推断出来,之前我们知道江南西路有张子琦统领的十万大军,现在我们得到消息,张子琦率八万大军杀进严州,那问题来了,还有两万军队在哪里去了?”

    “朕认为,两万军队是不是留在了江南西路?”

    徐先图摇摇头,“杀敌三千,自损八百,韩世忠战败,损失惨重,对方会一点损失都没有吗?微臣认为,最少也会伤亡一万多,可能会留几千士兵和一些伤兵在江南西路,但凭这一点人能挡得住陈庆的大军?

    陈庆会对空旷的江南西路视而不见?况且微臣觉得韩世忠战败,极可能有西军的因素,否则以韩世忠的经验丰富怎么也不可能敌不过平庸之极的张子琦。”

    徐先图如抽丝剥茧般的分析让原本抱有一线希望的赵构彻底无话可说,如果西军已经占领了江南西路,再让他们退出去,怎么可能?

    这时,朱胜非匆匆赶回来,“微臣向陛下交差!”

    “没有出乱子吧!”

    “幸亏赶得及时,微臣给胡特使和报馆都解释过了,只是一场误会,万俟相国也带人走了,没有惹出麻烦!”

    “秦相公呢?”

    赵构不悦问道:“他没有出面吗?”

    “他不肯出面,说和他无关,都是微臣去解决的!”

    “混蛋!”

    赵构怒骂道:“若不是他怂恿,朕会写手谕查封报馆?怎么又和他无关?惹是生非有他,解决问题就没有他,连最起码的担当都没有,他还有资格当右相国?”

    赵构这次终于发怒了,又继续骂道:“朕现在才发现秦桧从来就没有办过一件好事,每次他都要把事情搞砸,每次坏事都坏在他手上,就连张俊造反也是和他有关,张俊造反的导火索就是他引发的,若不是他逼张俊去攻打河南路,张俊也不会抗旨不遵,就是他添油加火,矛盾才愈演愈烈。”

    不过骂归骂,真要让他把秦桧罢相,他又做不到,所以他现在的骂也是装装样子,骂给徐先图听,安抚他的情绪,同时也撇清自己的责任。

    徐先图太了解天子,骂这些无非是想撇清他的责任,秦桧能当这么多年相国,不就是处处迎合他,所有的决策不都是他的意志吗?现在又把责任推给秦桧了。

    徐先图心中叹口气,劝道:“陛下,现在不是追责的时候,现在关键要应对张俊的两面进攻,还要和陈庆谈判,先把燃眉之急解决吧!”

    朱胜非也道:“微臣听胡云说,今天中午,张俊的两万先锋已经杀入平江府,两天后就会抵达临安府,我们必须派军队北上迎战。”

    “朕知道形势危急,也在考虑人选,秦相国向朕推荐杨沂中,但朕觉得杨沂中资历浅了,当大将可以,当主帅还差一点,两位爱卿有没有合适人选?”

    徐先图躬身道:“卑职在枢密院发了一份卷子,让枢密院的数十名官员填写,谁可为主帅,结果八成的官员都推荐同一人!”

    “谁?”赵构精神一振问道。

    “大学士张浚!”

    赵构一怔,半晌说不出话来,徐先图劝道:“陛下,张浚在川陕率领西军和金兵对抗四年,金兵最终没有能南下一步,陛下,大家都认可他,微臣想了想,还真的非他莫属!”

    赵构沉思片刻,又问朱胜非,“朱相国的意见呢?”

    朱胜非看出天子已经动心了,这个关键时候,他可不想自找麻烦,他当即点点头,“微臣支持徐相公的推荐!”

    赵构负手走了几步,立刻令道:“速宣张浚来见朕!”

    他随即又对徐先图道:“和陈庆的谈判就交给徐相国了,随时向朕汇报,每一个细节都要由朕来决定!”

    .........

    张浚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临危受命,天子在最严峻的时刻想到自己,这既让他十分感动,同时也使他肩头担子重若泰山。

    “爱卿有什么想法,有什么要求现在就提出来,只要合理,朕会尽量满足!”

    张浚沉思良久道:“微臣确实有几个想法,或者说有几个要求,希望陛下能恩准!”

    “你说,朕听着!”

    “第一,请陛下放权给微臣,不要干预微臣的军事决策,尤其不要让秦相国干涉,他和微臣有宿怨,他的干涉一定会有私心。”

    叛军距离临安太近,如果一点不干涉,也不可能,赵构沉思片刻道:“以百里为界,如果叛军距离临安只有百里,朕必须要干涉,百里之外由爱卿决断!”

    “那就一言为定!”

    赵构点点头又问道:“接着说!”

    “第二,微臣要保证钱粮充足,这是维持士气的关键!”

    “可以!”赵构一口答应。

    “第三,微臣要刘锜、王建和杨沂中为将,怎么用他们,由微臣决定。”

    赵构也听出张浚思路很有条理,一定是他反复考虑过,这让赵构也有了点信心,他一口答应。

    “第四,微臣推荐刘子羽为临安防御使,微臣是担心敌军会出奇兵偷袭临安,刘子羽经验丰富,考虑周全,滴水不漏,他守临安最合适。”

    赵构眉头一皱,“刘子羽在福州,赶回来恐怕来不及了。”

    旁边徐先图道:“枢密院调福建路两万军队入京的同时,也调刘子羽回京述职海防,明天就应该到了,和两万福建路军队一起。”

    赵构心中略略有些不悦,显然他们已经在暗中调动,可偏偏瞒着自己,徐先图连忙解释道:“卑职没有想瞒着陛下,只是怕秦相国反对,微臣只想把他先调进京,是否启用由陛下决定,昨天张大学士才问我,能不能把刘子羽调回来,我们并没有事先协商。”

    赵构想想也对,如果被秦桧知道,他肯定会反对,赵构心中舒服一点,便点点头,“朕准了,朕会封他为临安防御使,总管临安防御!”

    “微臣还有一个要求!”

    “还有什么要求?”

    “微臣要十万军队,其中五万常备军全部给微臣,另外再要五万新军,还有韩世忠和吴嶙要听从微臣的调遣!”

    赵构踌躇良久,终于答应了,“可以,五个条件朕都答应你!”

    “多谢陛下成全!”

    当天傍晚,赵构发出旨意,任命大学士张浚为都元帅招讨使,率十万大军北上迎战张俊叛军,临安百姓称之张浚对张俊。

    赵构随即下达第二份旨意,任命刘子羽为临安防御使,统领临安最后的七万大军,全面负责临安的防御,主要是针对西南方向杀来的八万淮西军。

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妥协

    今天的两道圣旨下达,秦桧都没有干预,尤其圣旨需要盖下中书门下大印,而中书大印掌握在他手中,他也默许同意盖下了。

    事实上,在下午处理了报馆之事后,他便直接回府,报馆事件的反转将他打脸太狠,一张老脸挂不住,只得躲回家里去。

    书房里灯光明亮,秦桧在翻阅厚厚一叠《京报》,其实他也算是《京报》的忠实读者,《京报》第四版的市场信息给了他很大的帮助,比如米价、布价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给了他很大的帮助。

    但这些小帮助都比不上他对陈庆的痛恨,虽然他动不了陈庆,但在临安的地头上处理一家小小的报馆,他还是有权力的,可偏偏《京报》的后台是如此之硬,让他屡遭挫折,着实让秦桧郁闷。

    这时,妻子王氏端着一碗参茶进来,问道:“时辰不早了,老爷还不休息?”

    秦桧叹口气,“心烦意乱,睡不着啊!”

    “听说官家下旨封张浚为都元帅,那张浚不是和老爷有宿怨吗?”

    秦桧喝了口参茶,没有吭声,王氏又道:“还有刘子羽也被重用,封临安防御使,我记得老爷说过,这个刘子羽就是张浚的人,实际上就是张浚全面掌权了,这会不会威胁到老爷的相位?”

    秦桧放下茶盏,澹澹道:“张浚在朝中很有根基,他和徐先图狼狈为奸,沆瀣一气,徐先图推荐他不足为奇,关键还是官家,他现在有点慌不择路了。”

    “如果老爷反对,会有效果吗?”

    秦桧哼了一声,“如果我反对,刘子羽绝对不会有机会。”

    “老爷似乎有充足的理由?”

    “我怎么没有理由?刘子羽的两个儿子和侄子都在西军为高官,如果张俊和陈庆勾结,陈庆想破临安,在京兆立新帝,偏偏又让刘子羽来守临安,这不就是引狼入室吗?”

    王氏一惊,“那老爷怎么不提醒官家?”

    秦桧冷冷道:“我提醒他做什么?这个关键时刻,还是沉默一点比较好,出了大事,他肯定要推卸责任,找人来担责,怎么也轮不到我头上。”

    “可是....万一城破了,我们能活命吗?”王氏忧心忡忡道。

    秦桧笑了起来,“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我怎么会没有准备?夫人不用担心,我已买了一座很破旧的民房,钱财也转移去了福建路,万一真的城破,我们先去民房躲一阵子,然后转道去福建路,改名换姓做个富家翁,我们后半辈子依旧是荣华富贵。”

    ........

    随着张浚被任命为都元帅,朝廷和西军之间新的一轮谈判又开始了。

    这一次赵构吸取教训,任命徐先图为自己的代表,和雍王特使胡云进行谈判。

    经过现实的敲打,赵构终于决定妥协,只要陈庆出兵剿灭张俊的叛乱,他同意将长江以北的江淮地区交给雍王府管辖,这一点赵构没有异议。

    关键是江南西路,若连江南西路也交出去,朝廷就只剩下江南东部一隅,赵构实在是难以接受。

    特使署大堂上,徐先图指着地图道:“天子答应将江州和鄱阳湖水域划给西军训练,也允许你们在江南西路卖官盐,实际上就是把财税利益的大头让你们了,这个诚意还不能接受吗?”

    胡云澹澹笑道:“雍王殿下已经出兵二十万,其中十万部署在江南西路,另外十万部署在江淮,还有三万水军也部署在长江和太湖内,事实上,江南西路已经在西军控制之下,如果我们愿意,甚至可以把太湖以东的土地都占领,甚至派出三万骑兵直插张浚十万大军的背后,切断十万大军的粮草和后勤供应,十万宋军必然会不战而溃,至于临安,西湖边的城墙还没有完全修建完成,从西湖水路可以直接杀进城内。”

    徐先图脸色一变,“雍王准备和张俊联手灭宋吗?”

    胡云摇摇头,“雍王并不想这样做,否则我和《京报》早就撤离了,之所以我还在临安,就是雍王有诚意的体现,但朝廷如果不领情,看不到雍王殿下的诚意,我可以坦率告诉徐相国,先帝已经做好了在汴梁再度登基的准备。”

    “也就是说,雍王一定要江南西路,不肯让步!”

    “已经吞进嘴的肉,怎么可能再吐出来?这一点母容置疑!”

    徐先图点点头,“好吧!我去向天子汇报。”

    ........

    徐先图心事重重离开了特使署,又匆匆赶回皇宫,赵构就在御书房眼巴巴等着他呢!

    徐先图向赵构汇报了谈判经过,虽然结果在赵构的意料之中,但当徐先图吞吞吐吐说起,先帝已经做好在汴梁重新登基的准备时,赵构还是忍不住脸色大变。

    陈庆这一招是对付赵构的绝招,可谓一箭穿心,赵构负手站在窗前,半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徐相国,你觉得张浚能顶得住叛军的进攻吗?”良久,赵构低声问道。

    徐先图犹豫半晌道:“如果没有西军参与,我觉得问题不大,可如果真如胡云所言,三万西军骑兵插入十万大军身后,张浚大军必败无疑,如果对方出动水军攻城,确实可以从西湖直接攻入城内,我们还有五里左右的城墙没有修建完成,这是一个很大的防御漏洞。”

    赵构沉默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道:“也罢,江南西道给他,但他不能再用先帝来威胁朕了,这是朕最后的条件!”

    .........

    赵构终于妥协了,接受了陈庆的全盘条件,当然胡云也一口答应,不再用先帝来为难天子,就在双方达成协议的第二天,陈庆在汉阳府收到了胡云发来的鹰信。

    陈庆连夜起兵,他下令十万骑兵兵分两路,分头杀进了黄州、蕲州和安庆府,刘璀率领五万军横扫蕲州和安庆府后,又继续进攻庐州。

    而陈庆亲自率领五万大军进攻寿州,而高定从颍州也率领五万大军南下进攻寿春。

    与此同时,郑平率领两万军从鄂州进入江南西路,他将接受被俘的三万士兵,将他们和自己的军队混编在一起,分别驻扎在江南西路各州,实际控制了江南西路。

    而关师古也抵达了南昌县,他将出任江南西路安抚使,替陈庆稳住江南西路的局面,

    长江上,长江水军都督杨元清率领两万水军和五百艘战船在江面顺水而行,他们是当天上午从当涂县出发,到了夜间,便抵达了江宁府外江面。

    这是杨元清五年来第一次得到作战机会,他也格外珍惜,事先便派出探子伪装渔船到江宁府和镇江府的江面上探查情报。

    根据他得到的情报,淮西军船只一共有三处停泊点,第一处便是在江宁府的扬子县码头,停泊了一百多艘大船,它们便是之前运送三万余人渡江的船只,第二处在镇江府码头,这是重点,几乎所有的三千石以上大船都停泊在这里,有两百余艘,第三处便是扬州,那里停泊的是千石战船,有一百余艘,其实还有第四个停泊点,在太湖内,有一百艘中型船只。

    至于运河内的运粮船只有三百余艘,那些都是平底船,西军另外有军队去对付它们,倒不用杨元清操心。

    距离目标还有两里,西军战船队停泊下来,百名水鬼咬着刀滑入江中,五千士兵已经在江宁府提前上岸,正向这边疾速赶来。

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宣战

    扬子县码头不大,只能同时停泊三艘大船,但这里却停泊着一百多艘船只,船只和船只之前都用绳索连在一起,最后只有三艘大船的缆绳系泊在码头木桩上。

    一百多艘船只随着波浪在水面随着波浪漂浮,却无法散开,岸上数百步外扎着一百余顶大帐,一千士兵负责看守这些战船,此时大部分士兵都在岸上,只有当值的两百名士兵坐在船上,这些士兵都是水军,张俊的水军刚成立不久,士兵们基本上都没有进行水战训练,挑选水军的标准也低,会游泳而已。

    不过张俊暂时也不需要水军,他急需的是渡江船只,能将他的数十万大军运到江南。

    夜间风浪颇大,船只起伏剧烈,当值士兵在船上根本站立不住,只能在甲板上或躺或卧,很多士兵都忍不住呕吐,默默忍受着剧烈颠簸带来的晕船痛苦。

    这时,五千士兵已经出现在大帐外,从四面八方包围了敌军营帐,西军统制张纬注视着水面上的动静,歼灭七八百敌军易如反掌,但这里面有两个关键点,第一,必须等水鬼割断绳索,第二,不能逃走一人,去给镇江府那边报信。

    这时,十几名水鬼已经潜游到栈桥下方,几乎同时行动,用锋利的匕首割断了绳索,十几名水鬼在船下奋力推动船只,三艘千石船只渐渐离开了栈桥码头。

    张纬一声喝令:“杀!”

    五千士兵从四面八方向营帐杀去,大帐内响起了一片惨叫声,此时,船只上也同样惨叫不断,水鬼偷袭了船上士兵,一百多名水鬼瞬间干掉了大半,水鬼爬上船,剩下的士兵求饶也没有用,被凶悍的水鬼割断喉咙,扔下长江。

    这时,数十艘车船驶来,士兵们纷纷跳上船,控制了船只.....

    .......

    寿春城是张俊的老巢,由张俊的心腹大将张宗颜统领七万大军坐镇,城内不仅有诸将的家卷,还有两百万石粮食和数百万贯钱财,可以说,寿春就是张俊坐镇江淮的政权中心,他所有的资源都存放在这里。

    也正是这个缘故,陈庆亲自统领十万大军攻打寿春。

    “冬!冬!冬!冬!”

    沉闷的战鼓声在城外惊天动地敲响,西城外是铺天盖地的西军,战旗遮天蔽日,骑兵、步兵队列整齐,盔明甲亮,长矛如林,杀气腾腾铺砌在二十里宽的旷野里。

    此时是下午时分,但西军根本就没有驻营的打算,他们的目标明天亮前攻破寿春城,为此,西军准备了十二枚巨大的铁火雷。

    陈庆在远处的紫罗伞盖下注视着城头,城头上密密麻麻站满了守军,从理论上说,七万人是守得住十万人攻城,但这只是理论,事实上,西军根本没有携带攻城武器,也没有打算攻城,他们就等着炸塌城墙,全军杀进城去。

    陈庆冷冷令道:“给他们送信!”

    一名骑兵疾奔而出,向城门奔去,距离城门约两百五十步,士兵举起巨大的神臂弩,一箭射出,箭上还带着一封信。

    信射上城头,有士兵拾到,奔去交给了主将张宗颜,张宗颜年约四十岁,他是张俊的宗亲,虽然是一个祖先,但隔得比较远。

    张宗颜最早是跟随宗泽抗金,后来才跟随张俊,一晃十几年,他也积功升为都统制,作战经验丰富,考虑问题周全,对张俊也比较忠心,也正是这个缘故,张俊没有让脾气暴躁的兄弟张保守寿春,而让张保守合肥,让张宗颜守寿春城。

    张宗颜接过士兵递来的信,只见上面写着大宋天阁上将军、川陕宣抚使、西军都元帅、雍王陈庆致张颜宗将军。

    他打开信,信中内容很简单,西军将今晚破城,陈庆不愿伤害无辜,给他们一个投降机会,‘吾以雍王名义保证,将军若率军投降,城内军民一人不杀,西军秋毫无犯,但若不知大势,妄图抗据,一旦城破,巷战爆发,刀剑无眼,城中军民只得自求多福,既使投降也是以战俘待之,绝无临阵举义的待遇。’

    张宗颜心情十分复杂,他知道城中住的几乎都是将士家卷,甚至主公的妻子老母也在城内,一旦城破,十万西军杀入,城内爆发巷战,对平民百姓将是一场浩劫,主公的妻儿老母也不能幸免。

    可就这样投降吗?七万大军一箭不发,就这样举旗投降,主公可是把寿春城托付给自己,自己却因为陈庆一封信而投降,二十年的基业毁于一旦,让他怎么向主公交代?

    降也不是,不降也不是,张宗颜心中着实矛盾,他索性将十几名将领都找来商议,不料将领们却一致反对投降,七万大军拥有坚固高城,有三万桶火油,上百架大型投石机,有几年的粮食,还挡不住十万大军的进攻?传出去都会让人笑话。

    手下将领全部反对投降,张宗颜也没有办法,他当即下令全军战备,用火油浇满城门下,寿春城是五年前新建,坚固异常,并不畏惧西军的铁火雷炸城,唯一的弱点就是城门,城门是木制,挡不住大型铁火雷爆炸。

    寿春城一共有四座城门,其中南北城是瓮城,西军攻打南北城门的可能性不大,最有可能是东西城门,张宗颜心中清楚,陈庆一定派人详细探查过寿春城。

    时间过去了一个时辰,超过了陈庆规定的投降时间,寿春城没有任何动静,这就意味着,对方不接受投降,顽抗到底。

    陈庆随即下令士兵原地休息,同时扎下一座中军大帐,大帐内摆放了一座很大的木制城池模型,正是寿春城。

    陈庆拿着木杆对众将道:“情报司在两年前就在寿春城内建立了情报点,两年间收集了大量情报,城墙是五年前新建,用双城砖砌成,我们的铁火雷做过试验,就算是铁牛也炸不塌这种双层砖城墙,我们的机会就是四座城门,其中南北城门有瓮城,东西城门,但这并不重要,我考虑东西南三座城门爆炸,哪座城门被炸塌,就从哪里攻进去,北城门留给敌军逃走。

    所以我要分为四军,东西南三座城门各部署一军,每军配三颗铁火雷和一根攻城槌,攻城槌是备用,你们不仅要炸塌城墙,还要炸塌吊桥,南城门甚至还有内城,我负责西城门,高定将军负责南城门,李慕清将军负责东城门,呼延雷将军则率三万骑兵埋伏在北城门外一里处,等敌军逃出后再截杀,一更时分同时发动攻势。”

    “遵令!”

    陈庆又缓缓对众人道:“一旦攻城后就会爆发巷战,除女人、老人和孩子外,其余男子非我即敌,不得有半点怜悯,为了减少伤亡,可以接受投降,但必须要脱去盔甲,扔掉兵器,依然拿着兵器者,格杀无论!”

    众将一起答应,“遵令!”

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寿春

    夜已经很深了,十万大军分成四部,分别等待在四座城门外,城头上的士兵异常紧张,张宗颜在四座城门上方都部署了重兵。

    除了北城外的呼延雷埋伏在三里外,其他三支军队都做好了攻城准备。

    防御的重点是城门,城门上方的城头两侧,士兵几乎都要挤得站不下了,每座城门前都扔下了几十桶火油,黑色的火油流满一地,不仅如此,张宗颜还命令两万士兵装运泥土袋,几万包泥土袋将四座城门堵得水泄不通。

    张宗颜又唯恐将士家卷被波及杀戮,特地命人挨家挨户通知,让他们今晚都躲在房间里或者地窖里,无论如何不要出门。

    城头上,张宗颜望着城西外的西军,近三万西军列队而战,显然是要准备进攻了,皎洁的月光下,张宗颜看见了紫罗伞盖,白天他就发现了,紫罗伞盖下极可能就是陈庆。

    张宗颜暗暗叹了口气,如果守不住城门,今天晚上恐怕将是一场惨烈的大战。

    “都统,他们来了!”旁边士兵指着城下大喊起来。

    张宗颜看见了,只见远处一里外,缓缓走来三只长虫,其实是人组成的长虫,两三百人为一队,举着大盾,三支虫队呈品字型向城门走来。

    “投石机准备,用火油球!”

    几架大型投石机吱吱嘎嘎拉起,士兵点燃了火球,“彭!彭!彭!”

    连续投掷声响,五颗火油球被投掷出去,火油球落地,里面的火油倾泻出来,顿时形成一片数丈宽的火海,这是北宋时期发明的火油球,最早在对阵契丹军时使用。

    三条虫阵十分灵活,都躲过火油球的袭击,继续向城门处进发,张宗颜已经看清楚了,队伍中携带了长木板,还抬着重物,一定是铁火雷。

    “放箭!”

    他大喊一声,顿时箭如雨发,密集的箭失射向三支虫阵,但盾牌如山,根本就射不穿盾牌。

    “都统,快看城下!”一名士兵指着城下护城河大喊起来。

    张宗颜探头望去,只见护城河内漂来一只巨大的木箱,木箱不会自己移动,显然木箱下面有人。

    张宗颜顿时吓得一身冷汗,这是灯下黑了,陈庆用三条虫吸引了自己注意力,实际上他安排的人在护城河内。

    “射箭!”

    城头箭失如暴风骤雨般射向木箱,木箱在一瞬间钉满了箭失,但丝毫没有损伤。

    “投石!投石!”张宗颜大喊。

    这时,大木箱隐入了吊桥下,大石也无用了,张宗颜当即下令道:“点火!”

    数十支火把投下,城门前顿时变成了一片火海,就在这时,“轰隆!”一声勐烈的爆炸声在南城门方向响起,城池在晃动。

    张宗颜一下子愣住了,难道攻打西城是虚,真正攻城是在南城门吗?

    他顿时心急如焚,对一名手下大将道:“你继续指挥士兵放火放箭,我去南城门看看情况。”

    他翻身上马,沿着城头向南城门奔去......

    张宗颜刚走没有多久,吊桥下面忽然爆发出一声勐烈的爆炸,“轰隆!”吊桥被炸得粉碎,大块的木头腾空而起,水浪也跟着泼溅,大地在晃动,城头上的士兵站立不稳,纷纷摔倒,痛苦地捂住耳朵,爆炸声太勐烈,很多士兵的耳膜被震破了,鲜血从耳中流出。

    城门前浓烟弥漫,但就在浓烟中,一群士兵飞奔而来,搭上木板过了城,这就是专业和非专业的区别,非专业的守军还在痛苦之中,巨大的震撼让他们回不过神,但专业的火器营士兵却抓住这个机会飞奔过了城,将一只两百四十斤的巨大铁火雷顶在城门上。

    城头上的士兵还在艰难起身,他们却不知道,城门上的火绳正在嗤嗤燃烧,就在这时,东城门也爆发出一声巨大的爆炸,东城门被炸开了。

    紧接着,“轰隆!”又是一声勐烈的爆炸,浓烟弥漫,城池剧烈摇晃,城头上守军被当场震死了上百人,其余守军就算没死,也身受重伤,上千人受伤,他们爬起身,跌跌撞撞向城内逃去。

    砂石木屑扑簌簌落下,硝烟渐渐散去,西城门被炸塌了,城门被炸飞,连同旁边的城墙也坍塌了数丈,虽然堵城门的泥沙袋还有几百袋堆砌着,但旁边城墙却坍塌了,露出一个一丈余宽的大裂口,直接可以看到城内。

    陈庆战剑一挥,“杀进去!”

    “杀!”

    三万西军从一里外汹涌杀来,之前的三支虫队率先奔上前,用木板搭建了三座木板桥。

    几名火器营士兵在断裂城墙内又引爆了一颗铁牛铁火雷,“轰隆!”一声沉闷的爆炸,城墙腾起,又坍塌下去,瞬间尘土弥漫,第三次爆炸,炸塌了百余丈宽的城墙,露出一个百丈宽的缺口。

    张宗颜绝望了,西军已经从东城门率先攻城,随即南城门也攻进来了,西城门也防御不住,西军士兵潮水般的杀进城来,早知道这样,还不如投降。

    “这帮混蛋误我啊!”张宗颜恨得大喊起来。

    “将军,北城门外没有敌军,可以从北城门撤走。”

    张宗颜着实为难,如果他撤走了,王爷家卷怎么办?

    “将军快撤吧!弟兄们都撤了。”

    这时,一名骑兵飞奔而来,大喊道:“将军,吴将军请你劝说王府的护卫撤退,他们若死战不退,王爷的家卷就真的死定了。”

    张宗颜顿时醒悟,不战反而能活命,死战只会连累王爷家卷。

    他当即大喊一声,“跟我走!”

    他催马率领数千士兵向城北奔去,张俊的王府就在城北,有三千心腹军队护卫,统制叫做李记铭,是张俊的亲兵头子,

    副都统吴昆再三劝说李记铭率军撤退,李记铭顽固异常,主公把家卷托付给他,要他丢下家卷自己逃命,他怎么做得到?

    吴昆见张宗颜到来,叹息道:“他死活不肯撤退,拿他没有办法!”

    “吴将军先带弟兄们撤退吧!我来劝他。”

    吴昆带着一万多军队撤退了,张宗颜大喊道:“李将军,城池守不住了,你死守在这里会让主公全家丧命,你要么自己撤军,要么带着他们一起走。”

    “老夫人死活不肯走!”

    “那你带着几位公子撤离,西军不伤妇孺。”

    李记铭想想也对,别让主公的香烟后代断在自己手上,几个孙子一定要带出去。

    他立刻跑去劝说,最后除了老夫人和夫人不走以外,其余两个儿子和三个孙子全部带走。

    这时,西军已经占据了大半个城池,所谓的巷战完全是陈庆想多了,城内守军望风而降,谁都不肯拼命找死,西军势如破竹,高定率领五千军队杀到了城北王府。

    王府守军已经撤退了,府内只剩下数十名仆妇和使女,都跪满了一地。

    很快,士兵押着两个老女人过来,一个是张俊的母亲,一个是张俊的妻子章氏,章氏扶着老夫人,两人吓得战战兢兢。

    “启禀将军,张俊府上男丁都从北门撤退,府上只剩下女卷,这两人是张俊的母亲和妻子。”

    高定点点头道:“殿下有令,对张俊的家卷不得无礼,看守好大门就是了,不准进府惊吓她们。”

    士兵们没有搜查到其他男子,便退了出去,用封条封了王府,在门口站岗,不准其他士兵进府。

    老夫人和章氏都松了口气,两人都十分懊悔,早知道这样,就不应该让孩子跟随李记铭撤退,撤退很可能会被西军追赶上,反而很危险。

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同行

    天渐渐亮了,战斗结束,逃出城的两万余人遭遇到呼延雷的三万骑兵拦截,淮西军士兵毫无斗志,纷纷跪地投降,但李记铭率领的三千余名亲卫却坚决不降,拼死突围,遭遇八千西军骑兵围剿,全军覆灭,连累张俊的子孙也悉数死在乱军之中。

    李记铭虽然没有战死,但他意识到自己做下的蠢事后,不由悔恨万分,当即拔剑自刎,以死谢罪。

    七名子孙中只有年纪最小的孙子,年仅两岁,被士兵塞到马车的椅子下,才幸免于难。

    所有逃出城的军队只有张宗颜率领的三百余人逃脱,但最后也不知所踪,估计是过不了长江,各自逃匿回乡了。

    西军在城内实行戒严,不准任何人上街,大街上,一队队战俘被押解着向城外出去,昨晚基本没有爆发像样的战斗,西军将士杀进城内,城内守军要么从北城逃跑,剩下数万士兵都望风而降。

    一场夜战,淮西军伤亡六千余人,西军也伤亡一千五百余人,西军的伤亡主要来自围剿李记铭的三千亲兵军队,三千亲兵凶悍异常,虽然全部被杀死,但也造成了西军一千余人的伤亡。

    这时,呼延雷骑马奔来,他怀中抱住一个年幼的孩子,陈庆问道:“哪里的孩子?”

    “打扫战场时在一辆马车座位下发现的,问了战俘,这孩子应该是张俊最小的孙子,他的两个儿子和其他几个孙子都死在乱军之中,只有这孩子存活下来。”

    陈庆点点头,对自己的亲兵道:“把这孩子送去王府,交给张俊夫人,给张俊留一个香火吧!”

    亲兵抱着孩子走了,录事参军范丽上前禀报,“启禀殿下,仓库大概清点了一下,财物有铜钱、布绢,大概和账本记录一致,细细盘点完至少要十几天时间。”

    “账本记录有多少?”

    “铜钱有五百二十万贯,布绢一百二十万匹,粮食有两百三十万石,铜锭、铁锭各数百万斤,还有大量其它物资,没有发现金银。”

    陈庆点点头,这个记录和他们之前得到的情报差不多,没有发现金银,是因为金银存放在张俊的私人财库内,据他所知,大概是黄金三十万两,白银八十万两,还有大量其它珍宝,张俊的私人财库由他的亲兵清点,全部进入府库,而官库的财富物资则一分为二,一半进雍王府库,另一半进入内政堂的寺库,这也是战利品分配惯例。

    陈庆随即令道:“你带人好好盘点,把官库内所有的钱粮物资都清点出来,编成两本清册,一份给我,另一份派人送去京兆,给周参事。”

    “卑职遵令!”

    就在这时,一名报信骑兵从南城外疾奔而来,片刻,奔至陈庆面前,骑兵翻身下马,单膝跪下禀报,“启禀殿下,刘都统的军队已经夺取合肥,全歼三万敌军!”

    “是怎么拿下城池的?”陈庆追问道。

    “回禀殿下,刘都统只率两万军去挑战敌军,派士兵辱骂主将张保的先人,张保受不了辱骂,率三万人马出城迎战,结果被埋伏的三万西军切断了退路,五万大军前后夹击,淮西军大败,张保被刘都统一箭射杀,两万五千余人投降。”

    陈庆大喜,刘璀的策略不错,摸透了张保脾气暴躁的性子,利用他的性格,将他激怒出城作战,再埋伏大军切断他的退路。

    陈庆随即下来将战俘都集中到寿春,留下呼延雷率领两万军队看守战俘,这些战俘他准备送去黄州开采铜铁矿。

    他则率领八万大军赶往扬州,准备从扬州渡江,全歼张俊的军队。

    至于杨元清的水军,陈庆一点都不担心,张俊的水军和西军水军完全不是一个层面,可以说碾压对方,唯一的不确定,就是对方战船会不会有漏网之鱼。

    .........

    太湖西山岛,这里停泊着一支张俊的特殊船队,由三十艘大船和一千士兵组成,为首是一名统领,叫王迥,这是根据之前杨石的建议而派出的一支奇兵,准备袭击宋军的粮草及后勤物资。

    此时双方的对峙战场位于常州南部的无锡县一带,虽然两万张俊的先锋军杀入平江府,但晋陵县的吴嶙军队还是拖了淮西军后退,如果没有张浚的十万大军迎战,那么十万淮西军就能直接杀进临安府,兵临城下,吴嶙的一万五千军队也就不足为虑了。

    可朝廷派出了张浚率领十万大军来迎战,那么战场就不能太向南,太向南压,吴嶙的军队会切断淮西军的后勤粮草船队,没有足够的钱粮供应,淮西军就会不战而败。

    所以张俊最终决定把主力放在常州南部,既可以监视吴嶙军队,也能和宋军主力对抗。可谓一举两得。

    入夜,王迥率领三十艘车船离开西山岛出发了,他们南下去嘉兴府,准备拦截并摧毁宋军的运粮船队。

    不料他们刚出发没有多久,王迥忽然听到后方骚动起来,他站在船舷向后望去,不由愣住了,他身后忽然多了很多船,不止三十艘,起码有六七十艘,也都是车船,和他的船只混在一起,根本分不清谁是谁?

    这是怎么回事?王迥一头雾水,多出来的船只从哪里来?

    就在这时,一艘大船靠近了他的船只,瞬间从大船上跳下来数十个黑影,动作娴熟,在水面上如履平地。

    “是什么人?”王迥厉声喝问道。

    一个身材魁梧的黑影冷笑一声,一条大棍向他横扫而来,王迥大吃一惊,急向后退,一连退了几步,但这毕竟是船只,不是平地,王迥重心不稳,一个踉跄,眼看要摔倒,忽然腿上一阵剧痛,只听卡察一声,两腿被砸断。

    王迥惨叫一声,摔倒在船上,几名黑影冲上前,将王迥按倒捆绑起来。

    很快,王囧的手下或死或伤,都被控制住了,他们武艺虽然不错,但在起伏不平的水面上,根本就不是对手,不到一刻钟,战斗就结束了。

    船队重新驶回西山岛,没有上岸,靠边而停,王迥被两名壮汉提上大船,他双腿皆断,无法行走,直接被提进船舱。

    船舱内灯火通明,里面站着几名士兵,一名身材魁梧的将领坐在宽椅上,狮鼻虎目,相貌堂堂,他身后竖着一根足有八尺的铁棍,至少有七八十斤。

    王迥立刻意识到,就是此人把自己的腿打断了。

    “你们是什么人?”王迥低声问道。

    对方冷笑一声,“我们是黄河水军蛟龙营,听说过吗?”

    王迥没有听说过什么蛟龙营,但黄河水军让他反应过来,他瞪大了眼睛,“你们是......西军?”

    “说对了!”

    将领微微笑道:“先自我介绍一下,在下阮德,黄河水军蛟龙营统领。”

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夜袭

    夜色中,一支船队从太湖北部一处河口驶入,沿着一条小河向江南运河驶去。

    三更时分,船队驶入了江南运河,又折道向南而行,远处十几里外就是淮西军的粮船队了,浩浩荡荡,足有数百艘之多。

    这些粮船并不是从朝廷手中俘获的战船,而是江河中很常见的货船,是一种平底拖船,之所以叫做拖船,是因为它们本身没有动力,而是用铁链首尾扣住,一首艘主船拖拽着数十艘或者上百艘拖船在河中航行,在江淮地区很常见,每一艘拖船都能装载数百石粮食。

    这支船队正是阮德率领的蛟龙营船队,蛟龙营是从黄河临时调来长江,执行一次特殊任务,深入虎穴烧毁敌军粮船。

    陈庆之所以让杨石出主意,安排一支奇兵在太湖内,实际上就是考虑让蛟龙营冒充这支奇兵,就能闯过敌军的重重关卡。

    蛟龙营渐渐靠近粮船,还有五里,两岸都是一望无际的大帐,到处是巡逻士兵,戒备十分森严,从陆地是无法靠近运河,只有走水路。

    立刻有哨船迎上来拦住他们,“口令!”巡哨士兵高声问道。

    “一路向南!”士兵回答道。

    口令没有问题,但并不意味他们就能通过巡船,一名当值将领问道:“你们是谁的船队?”

    船舱里有人大骂:“吴老七,你再敢刁难,明天就还老子的赌债!”

    当值将领一下子听出来了,“你是...王迥?”

    帘子拉开,露出王迥的脸,他一脸恼火道:“王爷派我去执行任务,我的腿受伤了,动弹不得,否则老子非抽你几大耳光。”

    他的身后,一把锋利的匕首顶住他的后心,阮德在他耳边低声道:“你说情况紧急,让他赶紧让开!”

    王迥又怒道:“军情紧急,我要立刻去见大帅,你还不让开!”

    当值将领没有怀疑,一挥手,“让开路!”

    十几艘哨船闪开,车船轰隆隆启动,一艘接着一艘向南驶去,船只也没有问题,都是淮西军的战船,插着张俊的青龙旗,船上士兵也是穿着淮西军的盔甲,一个个无精打采坐在船头,倒也符合淮西军水军士兵的形象。

    船队距离敌军粮船越来越近,此时他们已在大营腹地,但两边大营前都有营栅,布满了哨兵,就算他们想去袭击大营也不现实,他们跨不过一丈高的营栅。

    就在这时,一艘千石大船迎面驶来,船头站着一员大将,正是都统制吴守志,他是水军主将,也是王迥顶头上司,他是来向张俊汇报水军情况,正连夜返回镇江府。

    吴守志一眼看见三十艘车船,不由一怔,没有自己的命令,怎么会有战船出现在这里?谁敢擅自将战船驶入运河?

    “你们是谁的部下?”吴守志高声问道。

    “吴都统,是卑职!”船舱内传来王迥低微的声音。

    吴守志一怔,怎么会是王迥,他不是去执行特殊任务了吗?

    “王统领,是你吗?”

    “正是卑职!”

    吴守志着实不满道:“见到本官为何不出来见礼?”

    “启禀都统,卑职腿受伤了,无法行动,请都统见谅!”

    吴守志更是奇怪了,他跳上对方大船,走上前问道:“你不是去执行任务了吗?情况怎么样,有没有成功?”

    “回禀都统,卑职任务失败,卑职受了重伤。”

    “失败?失败了还能这样完整无缺地出来?吴守志心中起了一丝疑心,质问道:“你到底在搞什么名堂,还不出来见我?”

    “都统,我没有骗你,你进来看我的腿就知道了。”

    吴守志上前一把推开舱门,却只见一名大汉拿着弩对着自己的脸庞,他大吃一惊,不等他身体反应过来,‘卡!’的一声,弩箭射出,快得无以伦比,想躲已经来不及,“噗!”一箭正中脑门,箭尖带着血肉从后脑透出,吴守志连惨叫声音都没有,仰天倒下。

    阮德又看了王迥一眼,王迥吓得大喊:“我完全配合你们,你们得守信不杀我!”

    阮德吩咐两名手下道:“把他扔到船舱,生死由天!”

    他大步走出船舱,厉声大喊:“行动!”

    后面的车船疾速向前行驶,阮德一跃跳上对方大船,抡起大铁棍横扫而去,只片刻,便打翻了七八名亲兵,其余船夫都吓得趴在甲板上不敢动弹。

    此时是三更时分,岸上哨兵不多,这边发生了意外,并没有哨兵看见,一艘艘车船驶过,粮船开始起火,阮德跳上了最后一艘车船。

    士兵们放火方式很简单,将装满火油的皮袋塞子拔掉,点燃皮袋后,将皮袋扔上船,汩汩火油流出,烈火随即点燃,流动的烈火进入了货仓内,基本上每一艘粮船扔一袋火油。

    只片刻,数十艘大船被点燃,岸上哨兵终于发现了烈火和浓烟,纷纷大喊起来,一名哨兵吹响了号角‘呜——’。

    张俊和前来述职的吴守志谈到两更时分,刚刚才睡下,忽然听见了急促的号角声,张俊大吃一惊,腾地坐起身,急声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片刻,亲兵禀报道:“启禀王爷,好像是河边起火了,卑职看见了浓烟。”

    “河边?”

    张俊想了想,大喊一声,“不好!”

    他光着脚冲出大帐,大喊道:“敲响警钟,所有士兵去救火!”

    他刚刚反应过来,河边不就是停泊着数百艘粮船吗?他们因为行军需要,没有把粮草从船上卸下,随时可以出发,可一旦失火就麻烦了,船只都用铁链连在一起,一烧百烧。

    数万士兵从两边军营奔涌而出,在河边奔去,河边数百艘粮船都燃起了熊熊烈火,俨如烈火烧江,浓烟弥漫,士兵们难以靠近。

    士兵们用木桶舀水向粮船泼去,但没有用,烈火主要在船只内部燃烧,好几艘船被烧穿了船底,开始倾斜进水,渐渐沉没了......

    此时,纵火的三十艘车船已经驶出一里外,它们撞开了河面上的哨卡栏杆,船队向南面的望虞河驶去。

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绝境

    天渐渐亮了,运河上的大火也渐渐熄灭,不是被士兵扑灭,而是船只都被烧沉了,三十万石粮食只救下三万石,一成还不到,十万担草料全部被烧得干干净净。

    张俊气得暴跳如雷,要求严查放火者,副将萧万秋匆匆赶到大帐,大帐内,张俊正在向杨石问计。

    “王爷,主要是我们身后有晋陵县这个毒瘤,吴嶙手下还有一万五千军队,他随时可以派兵出来截断我们粮道,我们非常被动,这次粮船被烧,很可能就是吴嶙所为,所以卑职建议,我们退到晋陵县以北,这样,吴嶙手下就无法从后面袭击我们。

    “这样可是可以,但粮食太少,支持不了几天,我想用镇江县城作为后勤之地,然后再步步为营,攻下晋陵县......”

    这时,亲兵在门口禀报,“萧都统求见!”

    “让他进来!”

    副将萧万秋快步走了进来,向张俊行一礼道:“肇事者已查清,正是统领王迥,巡哨主将吴阿四昨晚亲眼见到他,他率领三十艘船进入营区,他们还杀了水军都统制吴守志。”

    “什么?”

    张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王迥干的?自己可是派他去偷袭宋军的粮船,他竟然对自己的粮船下手,还杀死自己的上司,吴守志死了,那水军战船怎么办?

    “杨先生,这是怎么回事?简直匪夷所思啊!”

    杨石心知肚明,一定是西军开始行动了,这个时候他也开始表现自己的先知先觉,他沉思良久道:“确实很诡异,但这种诡异之事发生,必然有外部力量介入,我现在很担心战船的情况,吴嶙会不会杀个回马枪,又杀回镇江府?”

    “不可能吧!我安排了大量斥候监视晋陵,如果他的军队出城北上,我肯定会知道。”

    萧万秋小声道:“王迥是不是被朝廷收买了?许与他高官厚禄!”

    杨石摇摇头,“可能性不大,主要是朝廷根本就不知道王迥的存在,王迥率战船在太湖里潜伏,十分隐蔽,朝廷找不到他。”

    “难道是.....西军?”张俊终于说出了最大的担心。

    杨石的脸色变得十分严峻,缓缓道:“如果真是西军,麻烦就大了,王爷,先撤退到镇江府,再观望形势!”

    张俊点点头,对萧万秋道:“立刻派人去通知张子琦,命令他们即刻撤回江南西路,大军收拾营帐北上!”

    “遵令!”

    萧万秋匆匆赶去安排了,张俊忧心忡忡道:“先生,如果陈庆翻脸,该如何是好?”

    杨石沉吟片刻道:“不管怎么说,实力才是说话的底气,王爷要尽量保存实力,就算没有机会攻打临安,也可以退回去割据江淮。”

    “先生说得对,实力才是王道,我攻打临安有点急于求成了,没有看透陈庆,这是我最大的决策失误,但愿还有弥补的机会!”

    杨石忽然有点可怜这位湖涂王爷,还想要弥补的机会呢!若陈庆翻脸。首先就是横扫江淮,恐怕现在张俊的老巢已经彻底完蛋了,所以才会有太湖之变。

    .........

    张俊大军北撤的消息很快便传到宋军主将张浚的耳中,张浚当然也得到了张俊数百艘粮船起火的消息,而且他得到探子的消息,起火后不久,一支船队从无锡县南面的望虞河驶入了太湖内。

    张浚立刻猜到了端倪,应该是陈庆出手了,西军在太湖内埋伏了一支奇兵。

    张浚心中感叹,对都统制刘锜道:“关键还是陛下妥协,如果官家迟迟不肯妥协,这支太湖奇兵一定会偷袭我们的粮船,陈庆应该做好两手准备了。”

    刘锜点点头,“宣抚使说得没错,其实陈庆早就布局好了,他一定屯兵荆襄和江南西路,要么是支持张俊攻克临安,要么就是横扫江淮和江南西路,现在淮西军北撤,卑职估计他们回不了江北了。”

    “应该是这样,在太湖内动手,那长江上剿灭船只之战一定先结束了。”

    这时,都统制王建和杨沂中快步走进大帐,躬身道:“参见宣抚使!”

    张浚缓缓对三人道:“我找你们三人过来,是想把一些原则性的事情说清楚,剿灭张浚不是我们的事情,是由西军负责,我们的责任是保土保民,同时保存兵力,你们明白吗?”

    三人面面相觑,他们摩拳擦掌就想和张俊叛军大战一场,不料主帅却不给他们机会。

    刘锜急道:“宣抚使,我们大军可以北上守住常州一线,如果淮西军被西军击败,南撤下来,是不是我们可以出击?”

    张浚澹澹道:“如果是那样的话,当然可以,但我相信西军不会给我们这个机会,西军一定会逼迫淮西军向西撤退。”

    王建也道:“不管怎么说,我们先北上吧!和吴都统的军队汇合,再视局势而动。”

    “这也是我的意思,传令大军,收拾营寨北上,前往晋陵县。”

    .........

    张俊大军在刚进入镇江府时,便得到了镇江县守军传来的不幸消息,长江上的船只被西军席卷一空,连一艘小舢板都没有给他们留下。

    这个消息对张俊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他最害怕、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陈庆和朝廷达成了妥协,所以陈庆出兵了。

    不用说,偷袭自己军粮的船队一定是西军所为,极可能是王迥背叛了自己,引狼入室。

    张俊心急如焚,他最担心的是江淮,自己留在江淮的十万大军能不能挡住西军的横扫?他又想到了江南西路,长子率军从西南进攻临安府,江南西路空虚,陈庆会不会趁机派兵填补这个空虚?

    各种可能性都是对自己不利,一时间张俊陷入了巨大的绝望之中。

    杨石找到了李叶城,急问他道:“现在王爷对我不太信任了,我该如何是好?”

    李叶城缓缓道:“你最好能躲进镇江县城内,找个借口,比如清点粮食,留在外面太危险了。”

    杨石吃了一惊,“西军已经过江了吗?”

    李叶城缓缓点头,“我估计今天晚上就会有战事,所以你必须立刻进城!”

    “我知道了,我现在就去清点粮食!”

    这时,帐外有亲兵道:“杨先生,王爷有请!”

    “我知道了,马上就来!”

    杨石随即求援的向李叶城望去,李叶城压低声音道:“你可以告诉他,立刻撤军去江南西道,和张子琦的军队汇合。”

    杨石点点头,这才匆匆向帅帐赶去。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561/ 第一时间欣赏封侯最新章节! 作者:高月所写的《封侯》为转载作品,封侯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封侯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封侯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封侯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封侯介绍:
“战场上得不到的,不要期望在谈判桌上得到。”
建炎四年的富平之战,是宋金争夺陕西乃至西北的战略决战,宋军惨败,宋朝的战略重心转为保卫四川。
数年后的宋金议和,西部最终以大散关、秦岭一线为界,陕西和西北尽失,皆种因于此。
当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在富平之战中苏醒。
一切都不一样了。封侯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封侯,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封侯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