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封侯TXT下载封侯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封侯全文阅读

作者:高月     封侯txt下载     封侯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军议

    下午,陈庆又接见了内卫都统制王浩。

    王浩躬身道:“启禀殿下,昨晚我们找到了对方的鸽信站,隐藏在东城外的霸桥,抓到了负责发放信鸽的联络人,经过反复核对口供,我们已确定没有漏网之鱼,彻底摧毁了完颜昌的情报站。”

    陈庆点点头道:“这些人既然要为女真人卖命,想必都已经做好了康慨赴死的决定,我就成全他们,所有情报探子一律处死。”

    “遵令!”

    陈庆想了想又道:“还有种桓那边,太原的情报探子不用押来京兆,就在原地处斩,同时传我的嘉奖令,种桓和他的手下都官升一级,种桓封上军统领。”

    “谢殿下厚爱!”

    陈庆又道:“我马上就要出征,京兆这边要加强防卫,尤其是雍王府四周,更是不能有半点大意。”

    “请殿下放心,卑职保证不会出半点差池!”

    .........

    听说丈夫又要出征,吕绣虽然有些不舍,但她还是能理解。

    “夫君的起居无人照顾,把阿梅带上吧!我也放心一点。”

    陈庆摇摇头,“如果是外出巡视,带上她无妨,但这是出征,战时有特殊规定,军营不能有女人。”

    吕绣苦心劝道:“我当然知道,又不是马上就宣布战时,光备战都要一两个月时间,再说,夫君是主帅,不是主将,应该让主将们去带兵打仗,夫君掌控全局,夫君不应该经常呆在军营,要给大将们成长的机会。”

    陈庆笑道:“虽然娘子是为了让我带上阿梅,但说得还是很有道理,好吧!这次我带上阿梅。”

    姚梅已经被陈庆封为良媛,但她和其他妻妾不一样的是,她没有自己独立的院子,依旧和夫人吕绣住在一起。

    这倒不是吕绣亏待她,而是她不愿意离开陈庆身边,更愿意做他的贴身侍妾。

    她这种品质让吕绣颇为赞赏,一般女人追求身份,更多是想得到待遇,属于自己的独院,有使女伺候,有丰厚的月钱,还能给她的家族带去荣华富贵,而姚梅不要这些,她只想继续做贴身侍妾。

    当然,一旦姚梅有了身孕,她的贴身侍妾生涯也会随之结束。

    书房内,吕绣和姚梅正忙碌地替陈庆收拾行装,主要是书籍图册不少,都要装箱。

    “你们不要搬!”

    陈庆见两人要把箱子搬出去,连忙笑道:“箱子很重,等会儿我自己搬出去,你们搬不动,会闪了腰。”

    “好吧!阿梅,让官人自己搬。”

    吕绣有些累了,坐在椅子上休息,这时,陈庆忽然想起一事,问道:“阿梅,你坐过船吗?”

    姚梅想了想道:“小时候,后来就坐得少了了。”

    吕绣有些奇怪,问道:“夫君要坐船走黄河水道?”

    陈庆摇摇头,“这次我要先去海州看一看,然后乘船继续北上到来州,一半路程都在海中,所以我担心阿梅会晕船。”

    姚梅小声道:“我没坐过这么远的船。”

    吕绣笑道:“其实都是近海,不会有什么惊涛骇浪,阿梅不用担心,坐船就不会那么累了。”

    姚梅没有说什么了,但她心中却充满了对大海的向往。

    ………..

    接下来两天,西军开始了大规模的战备,事实上,西军一年前就开始筹备进攻河北,粮草、火油和攻城武器都陆续运去太原、汴梁和来州。

    这一次主要是运送钱和各种物资兵甲,西军动用了五万头骆驼和两千艘大船,并动员了十万民夫协助。

    与此同时,西军临时关闭了通往河北各个商道,战争的气氛开始浓烈起来,但所有百姓内心却充满了期待,这是收复故土的最后一战。

    陈庆在积极备战的气氛中,在三千骑兵护卫下前往商洛,在商洛转千石客船,再去襄阳乘坐万石客船。

    就在西军开始备战的同时,临安的《京报》也在头版头条刊登了陈庆亲笔所写的宣战檄文,并配上了让人热血沸腾的标题,“号角吹响,向我们最后的失地进军!”

    一时间引爆了临安和江南的民间热情,数万份《京报》被抢购一空,数万百姓从四面八方赶到《京报》报馆捐钱,短短三天时间,捐钱高达数十万贯。

    尽管大量梅花卫士兵也在大街上出没,但梅花卫也只能盯住官员,对普遍百姓他们也无能为力,也管不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梅花卫的监视,朝廷百官才表现得异常沉默,每个人都默默无语,连正常的气氛也没有了,但下了朝,官员们脱去官府,便开始活跃起来。

    “啪!”天子赵构把一份《京报》扔在桌上,极为不满对秦桧道:“你就不能想想办法,让这种消息不要出现在报纸上?”

    秦桧着实无奈道:“除非封了《京报》,否则真的无法阻止他们,陛下,微臣也很痛恨这份报纸,也采取过很多措施,但没有效果.......”

    “釜底抽薪,切断它的纸张供应,能做到吗?”赵构冷冷道。

    “微臣可以试一试!”

    “这么简单的办法,现在才想到?”赵构不满道。

    “之前也做过,但没有太大的效果!”

    “再做,让梅花卫出手,朕不希望它们整天刊登河北战况的消息。”

    秦桧无奈,只得躬身道:“微臣这就安排!”

    .......

    临安下瓦子内生意兴隆,各个小店都十分热闹,这些餐饮小店都属于比较低端的店铺,物美价廉,深受中下层百姓欢迎。

    不过这两天,很多官员也纷纷出现在瓦子的小餐馆中,原因也很简单,梅花卫不会来这些小店监视,他们一般都是在各大酒楼内巡视,也顺便捞点好处。

    这种瓦子里的小店没有油水,监视底层百姓也没有意义,更重要是,小店们都暗中串通进行联保,只要梅花卫士兵一出现,马上就会传遍市场,所有酒客都会警惕起来。

    也正是这个缘故这两天中低层官员们都纷纷来到瓦子里聚餐喝酒,畅所欲言,可一旦出了门,说过的话就不认了,这是规矩,若想去告密,没有证据不说,而且还会被百官唾弃。

    在一家叫做六珍和的小酒馆内,最里面的房间里坐着四名年轻官员,这四人都是出身江南大户人家,考中进士后在朝廷为官。

    酒虽然不是很好,但能营造气氛,几杯酒下肚,气氛就开始活跃起来。

    “老徐,听说你的上司秦茂辞官了?”

    年纪最大的叫做徐宏志,年约三十岁,前年考中进士,在兵部做令史,九品小官。

    徐宏志端起酒杯道:“他早就请辞了,刚刚才批下来。”

    “现在辞官不容易啊!他是什么理由。”

    “祖父去世,丁忧回老家丹徒县了。”

    众人笑道:“丁忧这个借口不错!”

    徐宏志冷笑一声道:“他祖父去年就去世了,他怕丢官,所以一直隐瞒,只有我们几个知道,现在反过来,丁忧成了他最好的理由。”

    “他家比较清贫吧!”

    “他确实很惨,朝廷几个月俸禄不发,他家都快揭不开锅了,要不是我们借钱给他交房租,房东早就把他赶到大街上去了,哎!堂堂的兵部员外郎,竟然靠娘子给人洗衣度日,简直太荒谬了。”

    “他去京兆了?”另一人小声问道。

    “当然,昨天临走前把欠的钱都还了,他去特使府报道,拿到了二十两银子的路费!”

    “二十两银子!”其他三人都惊呼起来。

    ===

    【这两天甲沟炎又犯了,和上次一样,又是右手中指,每次都是它,导致打字慢,用了百多邦,慢慢好了,今天只有两章更新,请大家见谅!】

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警讯

    徐宏志把杯中酒一饮而尽,叹息道:“现在雍王出手康慨,以前是给十两银子路费,现在翻了一倍给二十两,二十两啊!在黑市可以换一百六十贯钱,等于我两年的俸禄,什么时候朝廷也这么康慨就好了!”

    “指望朝廷?”

    另一名秘书省的官员沉江南哼了一声,“朝廷只剩下江南和和福建路,加上岭南,要养三十万大军,皇宫里还要养那么多妃子和宫人,会有钱给你当路费?简直是白日做梦!”

    “不过说起朝廷的范围,好像有点不太对劲,雍王如果这次拿下河北,那岂不是十分江山得了其九,到底谁才是朝廷?”

    “这还问吗?公道自在人心,谁在驱逐鞑虏,谁在残害忠良,大家心里都有杆秤!”

    就在这时,掌柜急慌慌跑来道:“大家当心,梅花卫来了!”

    众人立刻不说话了,这时,一名梅花卫将领带着几名手下走进店里,“你们店生意还不错嘛!”

    店主陪笑道:“小本生意,不值一提!”

    梅花卫将领打量一圈,又走到里屋,一下子愣住了,“哟!你们四位也在啊!”

    四人只管喝酒,谁也不理睬他。

    梅花卫发现酒楼内都看不到官员了,估计都躲去瓦子里喝酒了,便派将领去各个瓦子查看,果然发现了不少。

    这位梅花卫指挥使原本是宫廷侍卫,大部分官员他都认识,他今天已经遇到五拨了。

    他见众人不理睬他,干笑一声,“外面这么多酒楼,几位跑这里来喝酒,是在商量什么机密吗?”

    徐宏志冷冷道:“朝廷不发俸禄,穷得很,只能来吃点便宜的东西了。”

    “那是!我们也好久没发俸禄,难怪大家都来瓦子喝酒,看来我要向上汇报,替大家催催俸禄。

    这时,沉江南满脸厌恶道:“指挥使还什么事,没事就请便吧!不要影响我们喝酒。”

    指挥使打个哈哈,“你们继续喝酒,我是苦劳命,继续巡逻去。”

    将领却向店家伸开手掌,店家无奈,只得抓一把铜钱给他,将领手不收回去,意思是不够,店家只得再抓一把给他,这名将领这才带着手下去下一家店铺勒索去了。

    众人在屋里看得清楚,徐宏志重重啐了一口,“烂到根子里了。”

    他对众人道:“各位,我也决定去京兆,这样的朝廷我不想再呆下去,有没有要和我一起走的?”

    另一名年轻官员陆正兴道:“我也准备去京兆,正好我们可以结伴!”

    “好!明天我就辞职,你们两位呢?”

    徐宏志又问其他二人,“江南,你堂叔在京兆主管提刑署,你不想去投奔他吗?”

    沉江南犹豫一下道:“走不走不是我能决定,我家族考虑得比较长远,他们会有安排。”

    “可以理解,你们沉家是世家,不一样,不过江南说到长远,我忽然想起一件大事!”

    “什么大事?”众人笑问道。

    徐宏志压低声音,“这两天你们听到传闻了吗?关于徐相国的传闻。”

    “什么传闻,说说看!”三人都凑上前,兴趣浓厚。

    徐宏志满脸神秘道:“好像和他儿子有关系,有人在开封府尉迟县发现新任县丞很像徐相公的儿子徐寿。”

    “真的假的?”

    众人都有点不敢相信,“徐相公可是天子的心腹,怎么可能呢?怕是认错人了吧!”

    “未必,徐相公就是尉迟县人,而且他儿子已经不在临安几年了,徐相公那么油滑的人,会不给自己留条后路?”

    另一名官员王方叹息道:“如果真是这样,我也要考虑辞职去京兆了。”

    “你母亲不是身体不好,不能长途跋涉吗?”

    “坐船去可以,一路坐船到商洛,然后再坐牛车,也不远了。”

    四人越说越兴奋,开始商议辞官的细节问题。

    ..........

    黄州的长江之上,一支船队正噼波斩浪航行,为首是一艘体型庞大的巨船,比万石船还要大上一倍,这是一艘三万石的福船,体型之大,堪称天下第一船。

    这艘巨船是郑统全专门送给陈庆的礼物,三万石的福船船壁厚实,用的都是最上好的船料,最好的工匠,耗资十万贯,建造了整整五年时间。

    它一露面便被称为王船,不仅体型最大,最坚固结实,一般船只去撞击它,只会自取其辱,而且它还装配了八架中型投石机,可将火球和火油桶精准投掷到对方船上。

    这艘船的构想出现在郑统全脑海里时,就是为雍王陈庆打造的,虽然它并不奢华,没有铺金砌玉,但它却异常舒适。

    大船一共分成四层,第一层是三百名亲卫的船舱,第二层是朝务舱,处理公务的地方,第三层和第四层是陈庆的起居之地,除了他和侍妾姚梅外,还有八名女护卫和四名使女。

    船夫舱和放置食材澹水的船舱都在甲板下面,一层除了亲卫的船舱外,后面还有大厨房和仓库以及士兵们吃饭的大餐堂。

    除了主船外,还有三十艘万石大船前后航行,运送着三千士兵以及三百匹战马。

    三层的起居舱内,姚梅坐在窗前欣赏北岸的风光,一座座灵秀的青山让她赞不绝口,她从小在塞北长大,后来又来到京兆,见到的都是辽阔的草原、雄伟延绵的大山,见惯了各种粗犷冷峻的北国风光。

    第一次来到南方,见到南方的江山,或俊秀、或温婉,或青翠欲滴,像一座座精致的盆景,让初识南方的姚梅惊叹不已,着实把她迷住了。

    在船舱另一侧,陈庆坐在桌前全神贯注提笔在地图上勾勒、推演、思考。

    这次攻打河北路,他考虑从四路进攻,一路走河内,一路走滏口陉一路走中原白马渡,再一路就是海路。

    当然,这四路的重点是滏口陉和白马渡,另外两路只是辅助。

    牛皋统领五万大军出滏口陉攻打相州,杨再兴率领十万大军走白马渡过黄河,而河内有两万军,由副都统王铎统领,海路有三万军,由汤怀和老将张公裕统领。

    这就是二十万大军,然后陈庆再亲率二十万大军为后军,驻扎在山东路德州一带,兵指大名府,以牵制住完颜昌的主力。

    一共四十万大军,陈庆放下笔,这一次他志在必得。

    ..........

    “什么!萧山县纸坊失火,烧死了八人?”

    王牧腾地站起身,突来的消息让他有些措手不及,他这几天正准备将报纸的印刷量从五万份增加到八万份,以保证百姓对收复河北的热度和关注度,让大家从内心认可雍王。

    这就意味着他纸量要增加,油墨要增加,字模要增加,工匠要增加,却没有想到在这个关键时刻,他最主要的供纸坊,萧山县纸坊居然失火烧毁了,这简直是给他的迎头痛击。

    管事躬身道:“消息确切,但.....”

    “但什么?”

    “但纸坊管事说,现场找到了好几只火把,怀疑是人为纵火。”

    “砰!”王牧一拳砸在桌上,他立刻明白了,《京兆》刊登收复河北檄文引发临安和江南地区轰动,让某些势力的仇恨按耐不住了。

    他之前就担心他们会报复,果然来了。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问道:“我们仓库里的纸张存货还有多少?”

    “照目前的印数,还能支撑七八天,其他油墨之类也差不多。”

    王牧想了想道:“你去其他几个纸张工坊,交代两件事,一个请他们最大程度造纸,有多少我买多少,再一个就是注意保护工坊,尤其是夜间。”

    管事忧心忡忡道:“馆主,我就担心其他工坊不肯供纸给我们了。”

    “为什么?”

    “他们肯定怕得罪那些得罪不起的人,再被人放火,再说,他们给我们供应量也不大,他们肯定不会冒这个风险。”

    还真是这么回事?同行之间,各种内幕消息隐瞒不了。

    王牧负手走了几步道:“这样吧!你给他们说,我承诺保证他们安全,只要他们肯大量供应纸张,我保证将来他们会获得更大的生意,如果他们不相信,我再去和他们谈,我现在去找胡特使,请他出面警告放火者!”

    “我明白了,我就去和他们谈!”

    管事行一礼走了,王牧沉思片刻,他也披上外袍,匆匆去找胡云了。

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报复

    胡云也没有想到对方会对《京报》的原料下手,这一招虽然卑鄙,却很毒辣,等于是釜底抽薪,偏偏现在是关键时刻,西军北伐使雍王的合法性越来越深入人心,从百姓捐就能看出,大家何等支持,还有朝官的投奔,短短三天时间,已经有近二十名官员前来自己这里报道,领取路费盘缠。

    而对方在这个关键时刻下手,也是有点狗急跳墙了,如果自己不果断阻止,不知他们还会做出什么丧心病狂的事情。

    不过当务之急还是要继续发行报纸,持续扩大雍王的影响,不能在这个关键时刻出问题。

    想到这,胡云问道:“目前纸张还能支撑多久?”

    “还能支持七八天左右,油墨库存量大,能支撑一个月。”

    “纸张有其他替代来源吗?”胡云又问道。

    王牧忧心忡忡道:“倒是还有几家造纸工坊,平时采购量不大,但我更担心他们害怕报复,不肯再供纸给我们,这个可能性很大,刚我在考虑,能不能从扬州供纸?”

    “扬州不错!”

    胡云赞许道:“船只过来只要两三天时间,那边有联系的纸商吗?”

    “有三家,只是他们从造纸到运来,至少需要十天时间,不过我可以从平江府采购一批,平江府那边我们有分馆印刷报纸,纸张就是当地两家纸坊供应,我估计它们能支持一点,但不会太多,三天时间应该够了,现在就担心扬州的供纸是否来得及,我今天就要赶赴扬州,协调供纸之事。”

    胡云想了想道:“这样吧!我让副使陪同你去扬州,让扬州官府参与协调,以后纸张和油墨都由扬州参与供应,多头保障!”

    王牧点点头,“如果纸张供应充足,索性我在扬州也开一家印刷分馆。”

    “这个你们自己考虑,我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斩断他们的贼手。”

    胡云冷冷道:“不让他们狠狠痛一次,他们还会肆无忌惮。”

    ........

    在西湖边有一座行宫,占地约三百亩,是天子夏天的避署之地,去年才刚刚落成,目前正在内装饰,到了夏天,天子就会带着嫔妃去行宫居住。

    夜里一更时分,行宫忽然起火,火势从三个方向燃起,火势十分迅勐,只片刻便连成一片,浓烟滚滚,烈焰腾空,整个城西的百姓都看见了浓烟滚滚,纷纷走出家门,整个大街上都站满了居民,议论纷纷。

    此时,火势太大,救火的士兵纷纷撤退,站在远处,眼睁睁望着行宫被大火吞没。

    大火一直烧到次日上午,火势才渐渐熄灭,但耗钱数万贯的行宫也被烧成白地,上千名梅花卫士兵封控了行宫周围,他们在仔细检查各种蛛丝马迹。

    这时,一辆马车被数十名骑兵护卫着疾速驶来,一直来到行宫大门前,马车停下,秦桧从马车里走出来。

    他走上台阶,望着烧得只剩下残垣断壁的行宫,心中着实恼火万分,皇宫里都在收拾东西,准备搬过来了,不料竟然被大火烧毁。

    但他眼中还是有那么一丝不安,萧山纸坊前天晚上被大火烧毁,昨晚行宫也被大火烧毁。这两者之间有关联吗?

    这时,梅花卫都统制颜辛快步上前,躬身施礼,“参见秦相公!”

    “有人伤亡吗?”

    “回禀相公,夜里住在行宫内的三十名工匠和十几名巡逻士兵都顺利逃出,但有四名梅花卫士兵在救火时被倒塌的墙压住,不行殉职。

    “那太不幸了,起火原因查到了吗?”

    颜辛点点头,“相公请跟我来!”

    他把秦桧带到侧面,指着地上的十几只皮囊道:“这是在四周捡到的,还能倒出一点火油,还有十几支火把,就扔在地上,秦相公明白了吗?有人用火油纵火,还故意把证据丢在地上给我们看,至于是谁,秦相公应该很清楚。”

    秦桧顿时脸色变得十分难看,除了西军情报探子,没有谁会使用火油,也只有他们有这种火油,果然和他担心的一样,西军在报复了。

    他沉思片刻道:“立刻把火油袋销毁,此事封锁消息,不准任何人泄露出去,明白吗?”

    “卑职明白!”

    秦桧随即坐上马车,赶回皇宫去禀报.......

    赵构是今天上午才知道行宫失火之事,他立刻命令相国秦桧前去查探。

    御书房里,赵构负手来回踱步,其实他也隐隐猜到这是西军在报复,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有点可怕了,关键是不对等,他们只烧了纸坊,对方却烧行宫,如果自己再下令把报馆烧了呢?对方会不会直接烧皇宫?

    赵构打了个寒颤,他感觉对方如果想这样做,没有什么办不到。

    “陛下,秦相公来了!”

    赵构连忙道:“宣他进来!”

    很快,秦桧匆匆走进御书房,躬身道:“陛下,微臣去过行宫了!”

    “情况如何?”

    秦桧摇摇头,“不太好,整个行宫都烧没了,还死了四名救火的士兵。”

    赵构咬牙道:“是谁干的,能查出来吗?”

    “陛下,不用查,现场丢了十几只皮囊,里面还有火油,还有火把,能使用火油的,只有一家。”

    赵构顿时脸色铁青,半晌缓缓道:“你去质问他们,当初签署的协议清清楚楚,不允许他们的人再破坏临安,现在公然放火,他们想做什么?如果协议没有用,那朕就收回江南西路!”

    “陛下,微臣刚刚去见过胡云了!”

    赵构一回头,却见徐先图站在门口,徐先图躬身道:“微臣无礼,应该先通报!”

    赵构允许徐先图可以不用通报,直接进来,他摆摆手,“徐爱卿刚才说什么?”

    “微臣去质问过胡云了,微臣一早也去了行宫,看到了火油皮囊,所以微臣直接赶去特使府,质问胡云为什么要破坏协议?”

    “那他怎么说?”赵构急问道。

    “他说我们证据不足,让我们不要胡乱指责,如果是他们做的,他们不会皮囊扔掉,这明显是很低级的栽赃!”

    赵构眉头一皱有问道:“或许他说得有点道理,但他怎么解释火油的来源?”

    “他说在延安府的药铺都有卖火油,多的买不到,但一两桶还是能买到,他还说,以前张俊的仓库管理不严,就有几千桶火油被库房偷出去贩卖,去向不明,光凭几只火油皮囊就指认他们,简直太荒谬!”

    赵构一时语塞,他又向秦桧望去,秦桧冷冷道:“就是他们干的,只是他们不承认罢了,在萧山纸坊现场有八支火把,行宫现场也有八支火把,这不是巧合。”

    “如果他们不承认,我们就没有一点办法吗?”赵构恼火道。

    秦桧冷笑一声,“他们只做不承认,我们也可以只做不承认,在微臣看来,一把火烧了《京报》报馆,简直易如反掌。”

    徐先图顿时急道:“陛下忘记襄阳是怎么丢的吗?陈庆向泉州增兵三万,陛下,陈庆就在等我先动手啊!”

    赵构颓然坐下,半晌,他摆摆手,“你们都退下吧!”

    这一刻,他内心有点胆怯了,为一座报馆丢掉福建路,这个后果他着实承受不起,赵构忽然意识到,陈庆的下一个目标,一定是福建路。

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述职

    陈庆的船队驶过了镇江府外的江面,江面上波光浩渺,只有零星的渔船,偶然会出现一支商船队,但再也没有朝廷的战船和巡哨船,西军的巡哨船也没有出现在江面上,这也是为了避免刺激朝廷,维持一种祥和的气氛,或者说制造一种的祥和的假象,让长江南岸感受不到威胁,感受不到威胁,自然就没有造船的压力和动力。

    陈庆船队又折道向北,缓缓驶入运河,一个多时辰后,船队抵达了扬州。

    这时,西军驻扬州统制张嘉运以及扬州知府罗吉赶来码头迎接雍王的到来,陈庆将在扬州休息两天,顺便巡视扬州,再继续北上前往海州。

    和众人见了礼,在官员们的陪同下,陈庆乘坐马车进了城。

    “王爷,这座城池很繁华啊!”

    姚梅透过车窗,看见外面大街上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叫卖声此起彼伏,一幅热气腾腾景象。

    陈庆微微笑道:“这座城池从前也是饱受摧残,现在也渐渐恢复了,这里是江南前沿,商业中转很繁盛,很多商人都在这里开店,同时中转,有需求就发展得快。”

    “王爷以前来过这里吗?”姚梅回头笑问道。

    陈庆摇摇头,“其实我也是第一次来。”

    “我们能不能上街走走?”姚梅期待道。

    陈庆抱歉道:“上街走走也是和现在一样,坐在马车内,想去哪个店得等护卫先进去部署探查,确保安全才能进入!“

    “那就算了!”

    姚梅很聪明,她知道自己上街一趟会给护卫们增添很大的麻烦,她便放弃了。

    陈庆见她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之色,便微微笑道:“休息一下吧!坐这么久的船,其实也挺累,回头我让几名女护卫陪你出去走走,买点脂粉什么的,我不跟随,就没有那么多麻烦事。”

    姚梅大喜,“那好啊!我和张姐她们一起出去。”

    .......

    陈庆的住处在贵宾馆,目前没有人居住,亲兵已经收拾好,姚梅带着两名女护卫出去逛街了,陈庆正准备出门,这时亲兵来报,“临安《京报》王馆主求见!”

    原来是王牧来了,陈庆笑道:“请他在客堂稍候!”

    王牧前年去过一趟京兆,陈庆接见了他,这两年胡云和王牧做得很不错,和朝廷斗智斗勇,深得陈庆赞赏,陈庆已经将胡云列为后备参事,当然王牧也不错,完全能独当一面。

    陈庆来到客堂,王牧连忙上前行礼,“参见殿下!”

    “王馆主怎么在扬州?”

    王牧苦笑道:“临安发生了一些事情,卑职是来扬州联系纸张。”

    “坐下说!”

    陈庆请王牧坐下,关切问道:“临安发生了什么事?”

    “我们发表殿下讨伐河北的檄文后,引起了临安乃至江南各地的强烈反应,百姓赶来报馆捐钱已达三十三万贯,但激起了朝廷的嫉恨,他们不敢对报馆下手,便放火烧了我们最大的供应纸张的工坊,位于萧山的纸坊,企图釜底抽薪,切断报纸的原料,这一招确实狠毒,我们在临安的纸张供应商人没有了。”

    “还有这种事情!”

    陈庆不悦道:“那胡云怎么应对?”

    “胡云次日晚上便安排情报探子一把火烧了西湖边的天子行宫,据说烧成了白地,还把火油皮囊扔在现场,明白告诉对方,就是我们烧的。”

    “然后呢?”

    “后来的事情卑职就不知道了,卑职离开临安出来找纸!”

    “找到了吗?”

    “卑职先在平江府找到一批纸,够我们用五天,加上我们的库存,大概能坚持十二天左右,然后卑职又来到扬州,这边有几家很大的造纸作坊,考虑以后从扬州和平江府两地买纸。”

    陈庆点点头,“纸张解决了吗?”

    “回禀殿下,基本上解决了,扬州的平江府的纸张供应加起来,可让我们报纸每天印刷量再增加三成,不过这三成卑职考虑在平江府和扬州印刷发售。”

    陈庆澹澹道:“扬州可以放一放,优先保证常州、镇江府以及江宁府。”

    “卑职明白了!”

    陈庆又道:“你回去告诉胡云,朝廷发不出俸禄,影响很大,要他关注那些生活窘迫的官员和文吏,给他们帮助,很多时候他们不是不想来京兆谋职,而是有各种难处,不要歧视他们,要在他们困难的时候帮助他们。”

    “卑职记住了,一定会转告胡云!”

    “另外,百姓捐的三十万贯钱,你们用来回馈临安百姓,我建议你们在临安和其他城池搭几座粥棚,接济老弱孤儿,这些事情是小事,但它会潜移默化改变人们的思想。”

    “卑职一定照办!”

    王牧随即起身告辞离去了。

    ........

    休息了两天,陈庆的船队再度出发,继续北上,从楚州走新黄河出海,再北上东海岛。

    东海岛最初的作用是从海路攻打山东半岛的跳板,现在山东路半岛已经拿下,东海岛的作用也就变了,它目前的作用是一个中转补给站,从泉州、广州北上的海船无法在明州和临安府得到补给,他们只能继续北上,在东海岛进行补给,很多海船会把货物卸在东海岛进行分流,然后由其他船只进行分别运送到山东路、从新黄河运往中原、或者走长江运去腹地。

    陈庆在东海岛只呆了半天,巡视完东海岛后,又继续北上,五天后,船队抵达了此行的终点—登州蓬来县。

    登州蓬来县在唐宋时代都是极为重要的对外港口,无论是遣隋使和遣唐使都在蓬来县登陆,前往关中长安,商业发达的宋朝海商也是从蓬来出发,前往高丽和日本做生意。

    就在上个月,郑统全和琉球使晁昆率领三十艘万石海船满载着生铁、兵甲前往日本国进行白银贸易,也是从蓬来港出发。

    现在,蓬来港又成了水军基地,数百艘战船和三万水军聚集在此,准备对河间府发动攻势。

    陈庆此行就是来视察水军战备情况,然后再前往济南府历城县,这次攻打河北的王帐就设在济南府,陈庆将率领二十万大军在此牵制大名府的八万女真军。

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壮志

    目前三万水军的主将是副都统汤怀,副将为张公裕,杨元清出任淮西兵马使,不再担任水军主将,而汤怀接任水军主将却是刘琼的推荐,这次夺取东海岛和山东半岛,刘琼发现汤怀很有水军天赋,无论船队还是水军操练,都做得井井有条,非常有章法。

    事后陈庆询问了岳云后才知道,岳家军曾经组建过淮河水军,主将正是汤怀,只是这支水军后来被朝廷调拨给了张俊,汤怀才不再出任水军主将。

    既然汤怀有水军才能,陈庆欣然加封汤怀为长江水军都督,升为副都统,同时升为副都统的大将还有王铎、李复兴、呼延雷、岳云、张宪、徐庆等一班武将。

    副将张公裕原本是韩世忠的水军副将,他是一员老将,长期在明州为水军将领,可以说一直郁郁不得志,他投降了刘琼后,随即被刘琼推荐为水军副将,也被陈庆接受了。

    数十名统领以上将领在蓬来县码头上迎接雍王殿下到来,当陈庆从大船上走上岸,众人一起单膝跪下行军礼,“参见殿下!”

    “各位将军请起!”

    陈庆连忙请众将起身,又对众人笑道:“我从京兆不远万里坐船来登州,现在闭上眼都是船只和大海,我感觉自己也是水军一员了。”

    汤怀笑道:“殿下当然是水军一员,殿下是我们水军的最高统帅!”

    “这话说得不错,我确实是水军最高统帅,我希望大家这次攻打河北能够再立新功,不仅如此,将来我们攻打辽东金国老巢,水军也是绝对主力,那才是你们大展神威之时。”

    雍王殿下的一席话让众人热血沸腾,恨不得明天就开战。

    陈庆让姚梅继续在船上休息,县城内也没有合适的住处,还不如住在船上舒适。

    陈庆在众将簇拥下来到水军大营,水军大营占地八百亩,搭建了两千顶大帐,三万水军将士驻扎在这里。

    中军大帐内灯火通明,中间是一座沙盘,是河北路东部的沙盘,还包括渤海和山东半岛。

    陈庆走到沙盘前,细细查看目前的形势,将领们都各自回帐,大帐只剩下汤怀、张公裕和行军司马薄云。

    汤怀给陈庆讲解目前他们所知的河北驻军情况,“我们从探子那边得到消息,目前靠海的沧州没有驻军,但有两万签军驻扎在河间府,一旦大战爆发,不知道他们会不会被调走,他们做最坏的考虑,他们不会调走,那么我们攻打河间府,和两万签军必有一战。”

    陈庆点点头问道:“你们在沧州登陆,准备把根基之地放在哪里?”

    “有两个重要之地,一个是清州的会川县,一个是沧州的清池县,我们准备先以沧州清池县为根基,浮水经过清池县流入渤海,我们船队就能沿着浮水进入沧州腹地,直达清池县,等击败河间府的签军后,我们会将一部分军队驻扎在清州的会川县,这里就能切断燕山府南下的运河。”

    陈庆沉吟片刻道:“其实我比较担心的是,驻扎在燕山府的五万女真援军,一旦战争爆发,他们肯定会南下,他们就会沿着运河走,各种后勤补给也会由皮筏子运输南下,我担心你们出兵过早,一定会遭遇到五万女真骑兵,所以我建议你们要耐心等待情报,一定要掌握这五万骑兵的动向,要等五万大军南下后,你们才能登陆,否则水军和战船都会全军覆灭。”

    旁边张公裕道:“殿下说得对,我们确实无法和女真骑兵对抗,所以收集这支军队的情报就是重中之重了,薄司马,我们是否可以派出斥候前往燕山府?”

    薄云微微笑道:“你们没有明白殿下的意思,殿下并不是让我们去收集这支军队的情报。”

    汤怀和张公裕都向陈庆望去,陈庆澹澹道:“薄司马说得没错,我早已经派斥候去监视这支骑兵,我会掌握这支骑兵的动向,所以你要等我的命令,接到我的命令后,你们的船队才能出发。”

    汤怀和张公裕一起行礼,“遵令!”

    陈庆点点头,走出帅帐,望着远处的大海,他沉声道:“张将军!”

    张公裕连忙上前,躬身道:“卑职在!”

    陈庆澹澹道:“老将军今年多少岁了?”

    “卑职今年五十有二。”

    陈庆又缓缓道:“在高丽国南面有一座大岛,叫做耽罗岛,原本有一个耽罗国,四十年前被高丽灭国,现在叫耽罗郡,我一直在考虑,当年隋炀帝征讨高句丽,以举国之力运送粮食到辽东,后来还是因为后勤跟不上,导致数十万大军全军覆灭,如果当时隋炀帝先派来护儿的水军占据耽罗岛,在耽罗岛上建立后勤重地,再把二十万大军投送到耽罗岛,以耽罗岛为根基,从南向北进攻,先灭百济和新罗,以战养战,隋炀帝最后是不是可以彻底征服高句丽?”

    薄云是文官,知道这段历史,他接口道:“当年来护儿就是从我们脚下出发,率领水军征讨高句丽,但可惜当时都不知道南面还有一座耽罗大岛!”

    陈庆又道:“灭国之战不可能一蹴而就,短则数年,长则数十年,战略上双方互消国力,以国力强盛者胜之,而战术上要熟悉地形,要扬长避短,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

    可当年隋军急功近利,仓促冒进,总想用战术来替代战略,完全丢掉了长期战略,又不熟悉地形,以自己之短来战敌军之长,最后怎么能不败?

    当年隋朝优势是装备和战船,他们没有充分利用战船的优势,却在崇山峻岭中和敌军鏖战,如果隋军能拿下耽罗大岛,经营三五年,有了根基,无论百济新罗,还是高句丽,何愁不灭?”

    张公裕明白了,他立刻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哪怕卑职已经七十岁,也会率军水军为殿下夺取耽罗大岛。”

    陈庆微微笑道:“用不了七十岁,我相信在你六十岁之前就能实现这个愿望!”

    “卑职期待那一天!”

    汤怀急了,连忙道:“殿下,卑职也能率水军出征!”

    陈庆笑道:“汤将军不用担心,你的征程在南方,南方还有很多渺无人烟的大岛和陆地,资源丰富,沃野千里,只要我们有一支强大的水军,和一支无比庞大的运输船队,这些土地都会属于我们的子孙。”

    ........

    陈庆在蓬来县呆了五天,又再度率领船队出发,船队来到滨州,北清河便是从这里流入渤海,船队驶入北清河河口,雇佣数百人拉纤,三十艘大船浩浩荡荡沿着北清河向济南府驶去。

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战起

    河北路大名府,完颜昌也在紧张的战备之中,虽然他得不到京兆和太原的情报,但他知道汴梁和济南府的动静,西军在进行大规模调兵遣将,运输粮草物资,在汴口附近集结了十万大军,在济南府一带集结二十万大军,更不用在河东兵力集结。

    大战将至,黑云压城,着实让完颜昌紧张,他急派人赶往辽东送信,要求朝廷重视河北路,重视西军,陈庆已经不是当年的军阀,他已经是一国君主,以举国之力来攻打河北路,如果金国不能举国应对,那么河北路不一定保得住。

    完颜昌必须让天子明白这个道理,必须再派十万女真大军支援河北。

    “都元帅觉得天子会派援军吗?”幕僚崔九问道。

    完颜昌摇摇头,“我不知道,兀术和粘罕在军方势力很大,如果他们不同意,就算天子有心也无力!”

    “他们反对的可能性比较大,尤其是兀术,他和都元帅的关系十分恶劣,他肯定不会答应。”

    完颜昌叹口气道:“这个时候,其实个人恩怨已经不重要了,说到底还是因为政见不同,兀术和粘罕不止一次劝过天子,放弃河北,集中兵力保燕山府,但天子不想放弃,这个时候如果天子再想投入更多资源保河北,他们肯定不会同意,就看天子能不能用皇权压过他们,如果压不过,那最后就只有燕山府的五万援军南下了。”

    “但援军到现在还没有动!”

    “他们要等天子的旨意,不会听我的安排,我只能催促天子。”

    “但天子或许已经被他们说服了。”

    “并没有!”

    完颜昌冷冷道:“只要谈判使者不来,天子就不想放弃河北!”

    崔九心中无奈,又道:“都元帅,不管朝廷要不要派援军,我们自己得把兵力部署到位,卑职建议把十万签军全部部署在相州,既可以应对河东西军滏口陉进入河北,又可以防御河内的西军突进河北,可谓一举两得,甚至一举三得。”

    完颜昌摇摇头道:“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虽然部署在相州能多头防御,但同时也会遭遇三面夹攻,最后顾此失彼,一头都无法成功,还是分开比较好。”

    “可是....分开很容易被各个击破,都元帅,十万签军驻守安阳,对方也同样无法分兵啊!”

    完颜昌还是摇头,“十万签军都驻守安阳,那怎么去堵滏口陉,怎么去防河内,怎么去防御西军渡黄河?要么就不作为,可如果分兵去了,不是一样会被各个击破?”

    崔九还想再劝,完颜昌摆手止住他,“先生不用再劝了,有些事情你也不清楚,这些签军良莠不齐,有的军纪森严,战斗力强大,有的却军纪散漫,实力拉垮,如果强凑在一起,烂的会更烂,好的也会被拖垮,还是各自为阵比较好,为自己负责,我意已决,就这样吧!”

    “那大名府的八万军队呢?王爷怎么安排?”

    完颜昌沉默半晌道:“这八万军队是我的根基,根基不可轻动。”

    崔九默默望着完颜昌,半晌说不出一句话。

    ........

    陈庆的船队已经抵达了济南府,二十万大军也在高定、刘璀和刘琼的率领抵达了济南府,加上之前的两万驻军,一共二十二万大军。

    大军在历城县城外构筑了占地数千亩的板式大营,大营占地之广,俨如一座县城,此时虽然还没有进入战时状态,但陈庆还是把姚梅送去历城县内暂住,好在李清照目前也在历城县,她新把祖居修葺一新,给父母守墓,要到明年才会返回京兆,姚梅便正好住在她的府中。

    大帐内,八名都统以上将领围在沙盘前,陈庆对众人微微笑道:“首先我要给你们交个底,我在济南府集结兵力二十余万,并不是装装样子,二十万大军我肯定会投入到河北战场,实际上你们才是攻打大名府的主力,所以大家不要急,一定会给大家机会。”

    众将集结济南府,听说自己是后备军队,顿时都急眼了,听到了殿下的承诺,众将急躁的内心才渐渐平复下来。

    刘琼问道:“请问殿下,什么时候发动对河北路的进攻?”

    陈庆澹澹道:“实际上已经开始了,牛皋的五万大军已经杀入滏口陉,一旦突破滏口关,必然会吸引敌军主力,怀州的两万军队就开始东进,然后是杨再兴的十万大军渡河北上,等河北路西部的作战爆发后,我再观察敌军的进帐,再决定我们二十万大军的投入时间,过早把筹码全部抛出去,不是好事!”

    “殿下,金国朝廷会再派援军吗?”高定问道。

    陈庆摇摇头,“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据说金国朝廷现在是军方得势,完颜兀术和完颜粘罕掌控了朝廷,金国天子也不得不屈从二人的意见。”

    刘璀沉吟一下道:“殿下,如果是他们二人掌权,那么他们一定会主张出兵河北才对吧!”

    “事情却恰恰相反!”

    陈庆微微笑道:“以前他们二人是主战强硬派,现在却反过来了,两人都变成了守土派,主张放弃河北,全力守住燕山府。”

    众人面面相觑,都不理解啊!刘琼问道:“殿下能给我们解释一下吗?这种变化着实令人惊讶啊!”

    “这个.....我没有具体情报,我的理解未必正确,我理解是现在金国人口不足,兵力锐减,他们在国力上已经无法支撑太大的地盘,已经在考虑放弃河北,保住宋朝以外的基本盘,当然他们也有私心,粘罕是希望金国继续在漠北草原上发展,那是他的势力范围,兀术是因为和完颜昌的私怨太深,不愿出兵支持完颜昌,于公于私,所以他们都不赞成支援河北路。”

    停一下,陈庆又道:“我原以为金国会派使者来和我们谈判,他们放弃河北路,双方签署停战协议,继续以拒马河为界,维持从前的宋辽河北边界,我从年初就放风要攻打河北,但到现在金国的使者都没有到来,说明了一件事。”

    陈庆停住话头,看了众人一眼,见众人都听得全神贯注,这才微微笑道:“说明他们天子想保住河北路,或者说,金国的另一派势力想保河北路,两派势力斗争激烈,导致既没有援军来支援河北路,也没有使者来和我们谈判。”

    .......

    滏口陉是太行八陉中的第四陉,实际上是利用漳水在太行山的河谷而行,西起河东路隆德府涉县,东至河北路磁州和相州交界处的滏阳关。

    这条跨越太行山的道路自古便十分艰险,可以走骡马,但走不了大车,只有井陉才能行走大车,尽管如此,商人们还是利用骡驴驮负货物穿越滏口陉,往来于河北和河东。

    不过滏口陉中又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盆地,说平坦也平坦,坐落着不少村庄。

    一支五千人的西军正在山道中疾步快行,这支军队是牛皋大军的先锋,由年轻的勐将邵继春统领。

    邵继春一直就是牛皋手下的第一勐将,敢打敢拼,骁勇善战,被誉为拼命三郎,这次他的任务就是拿下滏阳关。

    滏口陉大部分地段都是由西军控制,而金兵则控制了滏阳关和三十里的山道,其中有一段一里长的峡谷非常艰险,叫做一线天,只能容纳一人一马而行,这是西军要夺取的第一道关口,其次便是滏阳关。

    签兵在一线天部署三百士兵,他们有大量干稻草和上百桶火油,并用弩箭封锁出口,此时三百签军士兵已经发现了逶迤而来的五千西军,三百金兵立刻部署干草和火油,并严阵以待。

    ===

    【今天两更】

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抢关

    黄昏时分,邵继春率领五千士兵抵达了一线天的西入口,邵继春令道:“把骡子赶进去!”

    十几名士兵赶着三头骡车进去探路,大约走了半里,骡子不肯走了,不断向后退,只见前方起烟了,黑烟滚滚,向峡谷内扑来,气味刺鼻,极为呛人难忍,十几名士兵急忙掉头奔跑。

    忽然,三名士兵先后摔倒在地,其他士兵连忙扶起他们奔跑,士兵们拼命咳嗽,挣扎着逃出一线天峡谷,坐在地上大口呼吸,士兵们才发现摔倒的三名士兵都口鼻流血,已经停止呼吸。

    “情况如何?”邵继春上前问道。

    “情况不妙!”

    为首都头道:“对方居然使用毒烟,三头骡子已经没有了,弟兄们死了三人,都是吸入毒烟而死。”

    “什么时候起烟的?”

    “走到一半左右!”

    “有火吗?”

    都头摇摇头,“没看见火光,应该有火。”

    旁边指挥权吴启明道:“将军,敌军烧完一批柴草和火油后,必然要等冷却以后,再派人进去部署第二批柴草火油,如果我们能忍住毒烟,等第一批刚烧完,我们冲过去,他们来不及部署第二批,我们就杀过去了。”

    “怎么对付毒烟和火?”

    另一名经验丰富的指挥使道:“可以用湿被褥灭火,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防烟熏,但支持不了多久?”

    “能支持多久?”

    “最多一炷香时间!”

    邵继春算了算时间,一炷香时间够了,他当即道:“突击营准备,跟随我杀过去!”

    众将一惊,都劝道:“将军是主将,不能冒险!”

    邵继春怒道:“哪次不是我身先士卒好,冲在最前面,不要再耽误时间,大家准备!”

    邵继春和三百名突击营士兵都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在脑后扎个结,拿着盾牌的短矛准备行动,另外每人肩头还背一条湿漉漉的被褥,既可以保护士兵,也能及时灭火。

    邵继春拎着大盾和长枪走在最前面,他的惯用兵器是一对六十斤的铜锤,但枪法也很厉害,拿铜锤不方便,他暂时改用长枪。

    这时,第一批点火之物已经快要烧完,毒烟已经没有之前那么浓烈,这是机会,如果对方抢在他们之前,第二次部署完成,那就麻烦了。

    士兵们加快速度奔跑,他们很快踩到三头骡子的尸体,已经过半,这时毒烟更小了,已经能看见前方的道路,士兵再次加快速度奔跑。

    距离谷口大概还有一百五十步,前面出现了火焰,邵继春喝令道:“灭火!”

    他一侧身,十几名士兵奔到前面,铺上湿漉漉被褥,明火立刻熄灭了,又换另一批人上前,队伍速度虽慢,但依旧不断前移,邵继春手执长枪和盾牌,始终在第一方阵内。

    距离谷口还有五十步,他们前方有人高声道:“前面的火已经灭了,赶紧把火油桶拿来!”

    这是生死攸关的一刻,如果被对方倾倒火油成功,他们三百人必死无疑,邵继春一把扯掉口鼻上的湿毛巾,狂风一般向前方冲去。

    几名部署柴草火油的士兵措手不及,被邵继春的长枪刺死,惨叫声响起,有人大喊:“西军杀来了!”

    十几名士兵吓得掉头便逃,邵继春带着手下紧跟在他们身后,却不动手杀他们,现成的人肉盾牌。

    外面的签军听见了峡谷里面惨叫和乱喊,必然是西军杀来了,为首指挥使急道:“点火!”

    他们已经铺了三十步左右的干草,还有大量夹竹桃的枝条,有士兵立刻点燃了干草,火势顿时燃烧起来。

    “弓箭准备!”

    三百士兵举起弩箭,瞄准了谷口。

    这时,一线天峡谷内大喊:“指挥使,是我们,不要点火!”

    签军指挥使立刻喝令道:“射箭!”

    顿时乱箭齐发,射入峡谷内,一线天惨叫声不断响起,不知道是他们的人还是西军,指挥使大喊:“不要停,继续射!”

    又射了一轮箭,惨叫声停止了,这时,有士兵发现火居然也灭了。

    “指挥使,峡谷内火灭了!”

    “再去倒火油点火!”

    几名士兵抱住火油桶冲过去,刚奔到谷口,忽然从谷口内冲出一个黑影,手中寒光点点,几名士兵惨叫倒地,全是咽喉中枪。

    “敌军杀出来了,射箭!”

    三百支箭射向黑影,但黑影手中有大盾,他拿着大盾奔跑,躲避箭失,正是勐将邵继春,他忽然扔掉盾牌,杀进了人群,长枪挥舞,所到之处,如勐虎入羊群。

    签军指挥使大喊一声,挥矛向邵继春刺来,邵继春冷笑一声,一闪身,对方刺了个空,他一枪刺出,快得无以伦比,签军指挥使躲闪不及,被一枪刺穿了咽喉,血浆喷出,指挥使当场毙命。

    在他身后,越来越多的西军士兵奔涌而出,杀得敌军鬼哭狼嚎,尸横遍地,剩下的百余名士兵转身奔跑逃命,邵继春率领三百名突击营西军在后面追赶。

    这时,天渐渐黑了,只见两拨人数百士兵在山道上奔跑,相距始终只有七八十步,前面是奔逃的士兵,后面是追赶的三百西军,摆明了西军想利用对方夺取滏阳关。

    后面五千大军也穿过了一线天,在后面跟随。

    从一线天到滏阳关约二十里左右,大约亥时左右,一百五十名士兵终于奔跑了关城下,大喊着叫门,他们才不管后面的西军会不会趁机杀入关城,只要他们能活命就行。

    滏阳关修建在一座斜坡之上,一边都是悬崖峭壁,另一边是百丈深涧,下面便是漳水,漳水在山谷中奔腾东流而去,两边都是悬崖,不断有阶梯状的瀑布,船只没法航行,只能走山腰上的险要道路,滏阳关就建在这样的险道上,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当然,在雄峻的太行山脉中,这样的险关很多,滏阳关也没有什么名气,太行山脉中,真正有名气的险关是娘子关、雁门关和居庸关。

    滏阳关不大,只有一千士兵镇守,由一名叫李温签军统领率领,目前关内只剩下七百人。

    李温得到禀报,连忙上了城,夜色中,只见城下站着大群士兵,李温问道:“怎么回事,王将军呢?”

    为首都头喊道:“李统领,王将军已阵亡,西军突破了一线天,在后面追赶,请统领赶紧开门!”

    李温吃了一惊,急向远处看去,夜色中远处山道很安静,没有看到追兵。

    “追兵在哪里?”

    为首都头回头看了看,也没有看见追兵,他心中有些奇怪,西军跑哪里去了?

    但这时他们保命要紧,便随口道:“西军还在数里外,很快就会追到,请统领开门。”

    西军还在数里外,李温稍稍放心,立刻令道:“开启关门!”

    关门缓缓开启,士兵们急不可耐向关门内涌去,就在这时,在他们身后三十余步外,忽然有数十名黑影从地上跳起,如狼群一般向城门处狂奔而来,躲在两百步外的其他西军士兵也奔跑过来。

    李温惊得一时呆住了,他忽然反应过来,大喊道:“关城!关城!”

    守城士兵开始关闭城门,但城下百名士兵却拼命顶住关门,向关城内挤进去。

    “你们这群混蛋,敌军杀来了!”

    邵继春率先杀至,长枪连刺十几人,杀开了一道缺口,他率先冲进关城,长枪如暴风骤雨一般,关城门的二十几名士兵死的死、逃的逃,城门关闭不上了。

    他身后的三十名士兵也杀进了关城内,李温急得大喊:“杀了他们,快关闭城门!”

    当值的三百名签军士兵从两边杀来,双方混战在一起,邵继春的人虽然少,却丝毫不落下风,尤其主将邵继春如海中蛟龙一般,所过非死即伤,无人能挡。

    就这时,关门轰然被撞开,两百七十名西军突击营士兵杀了进来,李温见大势已去,奔下城楼企图逃命,却被十几名西军士兵围住,只片刻,他浑身是血,倒在地上,当场惨死。

    剩下的士兵纷纷跪地投降,西军士兵一路掩杀,山脚下大营内数百名士兵已听到消息,正要上山援助,却遇到逃下山的十几名士兵。

    四百名签军士兵得知主将已阵亡,便再也没有抵抗意志,纷纷扔下兵器,脱去盔甲,各自逃命去了。

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渡口

    就在西军占领滏阳关两天后,牛皋率领五万大军也抵达了滏阳关,西军没有在滏阳关停留,大军杀出了滏阳关,半天后杀到磁州州治滏阳县,县里没有驻军,知州等官员开城投降,迎接西军到来。

    就在牛皋率领五万西军攻下磁州的同一时刻,副都统王铎也率领两万军队从怀州杀进了卫州,这里便是河内地区,位于太行山脉和黄河之间的一片狭窄土地,正好处于河东路、河南路、河北部以及陕西路的交界处,由怀州和卫州两个州组成,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在此之前,怀州是属于陕州的一部分,被西军攻打陕州时占领,后来陈庆把它独立出来,成立怀州,它和金国占领的卫州仅仅一河之隔,两州七八年来一直相安无事,这次西军忽然从怀州进攻卫州也着实出乎金兵意料,关键是他们并没有发现西军向怀州增兵的迹象,金兵措手不及。

    卫州只有三千守军,全部驻守在汲县,首领叫做王丰,是一名统制,天刚亮,数十名签军士兵从西面仓惶奔来,他们带来了西军渡河的消息。

    王丰大惊失色,西军昨晚渡过清水,向汲县方向杀来,时间已经过去一夜,西军到哪里了?

    这时,守城士兵飞奔来报,“统制,城外发现西军主力,距我们不到五里!”

    王丰奔上城头,向西面望去,只见浩浩荡荡的西军正列队向县城方向杀来,队伍很长,黑压压的士兵望不见头,足有两万余人。

    汲县城池破旧,只需攻城槌勐烈撞击就会坍塌,守城肯定守不住,关键是投降还是撤退?

    副将田锐建议道:“将军,西军铁火雷犀利,能炸塌城墙,我们兵力太少,不如弃城!”

    田锐的建议正中王丰下怀,王丰的妻儿在大名府,他没有选择,便点点头道:“我率守城军先撤,你立刻去军营组织弟兄们撤退!”

    “卑职遵令!”田锐下城去了。

    王丰当即下令,“开启东城门撤退!”

    不多时,东城门开启,王丰一马当先,率军撤退,但只有一千余守城士兵跟随他出城,剩下的军队都在军营,由副将田锐组织撤退。

    王丰在数里外等候,但等了半天不仅田锐前来汇合,一名将领提醒王丰,“田将军就是卫州本地人,他恐怕不会撤退!”

    王丰这才反应过来,可不是吗?田家是卫州大族,自己把这个关键情况忘记了,他先把自己骗走,他就是守城主将了。

    这时,一名骑兵疾奔来报,“启禀统制,田将军率军投降了西军,西军已占领汲县!”

    王丰心中懊恼不已,但也没有办法,他只得率领一千余士兵先相州方向撤退。

    田家是卫州着名的豪强大族,田锐便是田氏家主田襄的长子,他当然不会丢下家族撤离,实际上,他们家族早就暗中和西军联系,就算王丰不撤退,田锐也一样会献城投降。

    王铎大军随即占领了卫州,将民愤极大的知州韩景下令斩首示众,知州韩景为了阻止百姓逃往怀州,搜罗数百无赖地痞组建了州兵民团,杀了不少拖家带口逃往怀州的百姓,连孩子也不放过,被卫州人痛恨。

    民团军已经被西军全歼,士兵全部斩杀,韩景想带家人逃跑,却被田锐的军队扣住了,他全家二十余口,被王铎下令斩首,王铎又随即任命田锐为知州,他的军队解散归田。

    此时,十二万签军主要部署在三个地方,一个自然河间府,部署了两万军队,这是为了对付西军从海路进攻河北北部。

    但河间府的军队不是主力,主力是部署在相州安阳县的五万大军和部署在安利军黎阳县的五万大军。

    安阳县的五万军队由都统制司马安率领,主要是对付从滏口陉杀来的西军牛皋主力。

    而黎阳县的五万大军则由都统制韩常统领,他们负责应对准备从白马渡河的西军杨再兴主力。

    黎阳县的签军大营位于黄河北岸,南北五两里,东西长十余里,是一座规模庞大的板式军营。

    军营内有大帐近五千顶,为了防备西军火攻,大帐距离围墙还留出约一里的空白地带,又夯建了约一丈高的内墙,这样即使是射程最远的火鸦也未必能飞进大帐区域。

    中军大帐内,韩常负手来回踱步,他不时回头看看旁边的沙盘,沙盘上的白马渡前插满了红旗,意味着那是西军的渡河之处。

    早在一个月前,金国探子便发现十万大军在白马渡集结,扎下了大营,渡口处也陆陆续续来了数百艘船只,一切证据表明,西军即将在白马渡过黄河。

    对西军渡河军队进行半渡而击,是完颜昌制定的策略,凭韩常的五万军队,完全可以击败十万大军渡河,因为渡河大军不是一次性全部上岸,而是一批批过来,需要很长的时间,上岸后还要集结、整顿队伍,完全可以趁西军立足未稳之时将他们全歼,然后再等下一批上岸。

    但对岸的西军却迟迟没有发动攻势,这让韩常心中有些焦虑,也有些不安,他怀疑西军很可能是虚晃一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如果白马渡做样子,那他们又会在哪里渡河?

    一名大将劝道:“韩都统,十万大军如果离开白马渡,动静会很大,我们探子不会没有发现,他们应该还在白马渡,在等待机会。”

    另一名大将也道:“关键是都元帅命令我们在黎阳县拦截西军渡河,我们离开黎阳县,是不是要得到都元帅同意?”

    韩常叹了口气,手下说得对,他们只是主将,而不是主帅,主将必须执行主帅的战略部署,都元帅判断西军在白马渡河,那他们就必须服从部署,在黎阳县拦截西军,如果自己有别的想法,也要及时向都元帅禀报,而不能擅自离开。

    当然,如果探子发现西军已在别处开始渡河,那韩常也能做主离开,可问题是他现在也只是怀疑,并没有证据,万一西军还在黎阳县上岸,而他们又撤走了,都元帅不会饶他。

    这时,有士兵进帐禀报,“启禀都统,相州那边传来消息,西军约两万大军已攻占卫州。”

    这个消息让韩常一惊,他忽然想到什么,急忙来到沙盘前细看,他发现在洛阳一带还有一个着名的渡口,那就是孟津渡。

    韩常忽然意识到,西军真正的渡河处,可能不是白马渡,而是孟津渡,从孟津渡渡河北上便是卫州,而卫州有两万西军掩护,这实际上就成功避开了自己的半渡而击。

第一千三百章 改局

    白马渡大营内的实际兵力是十二万,杨再兴留了两万军队在军营继续冒充十万大军,而真正的十万大军则在半夜出动,迅速离开了白马渡军营,向西赶往孟津渡,大军昼伏夜行,两天后抵达了孟津渡。

    此时孟津渡已经集结了三百多都大船,而对岸的怀州和卫州都被西军控制,这便使西军渡黄河不会被签军拦截。

    可以说这是陈庆布局上的神来一笔,羊攻白马渡,实走孟津渡,再攻下卫州,打签军一个措手不及,即使对方反应过来,但也来不及了,这就是一个非常漂亮的时间差战术。

    黄河上船来船往,将一船船士兵和物资送去对岸,最后运送战马,十万大军,至少要三天三夜才能完全运过黄河。

    王铎率领的两万军队则部署在卫州进行防御,这时,黎阳县的韩常才刚刚意识到西军是从孟津渡过河,就算他紧急杀到卫州,也需要三天时间,已经无法阻止西军渡河。

    但韩常还是率领五万大军向卫州赶来,这是完颜昌的命令,就算无法拦截西军渡河,也要把西军主力堵在卫州,不准西军主力杀入河北。

    与此同时,燕山府的五万女真骑兵接到了金国天子的旨意,命令他们支援河北。

    五万女真随即南下,在完颜昌的请求之下,赶往卫州支援韩常军队。

    ………

    济南府大营,陈庆独自一人站在沙盘前沉思,他刚刚得到河间府情报探子发来的飞鸽传书,鸽信证实了五万女真骑兵南下了。

    这就意味着金国天子并不想放弃河北路,继续调动资源支援河北金兵。

    陈庆也当然求之不得,这种各个击破的机会他必须抓住,一批批将女真骑兵杀光,从而极大削减它的国力。

    陈庆还是不太放心杨再兴,尤其是杨再兴在卫州的大军,一旦女真援军和韩常军汇合后,他们也是十万大军,杨再兴能不能战胜对方,陈庆心中一点底都没有。

    牛皋他不担心,牛皋为人稳重,带兵打仗也是稳扎稳打,绝不轻易冒进,牛皋那边完全可以独当一面。

    但杨再兴性格有缺陷,他性格比较偏激,反应到带兵作战上,就是喜欢冒险用奇兵。

    而他的对手也是十万大军,尤其签军主将是韩常,和他们是老对手了,彼此都很了解,他同样了解杨再兴,他会不会给杨再兴布一个局,诱引杨再兴兵行险棋?

    很有这个可能,还有五万女真骑兵啊!

    陈庆有点焦虑了,自己过于考虑资历,让杨再兴来当主将,实际上,刘琼比较他更合适。

    所以考虑再三,陈庆还是决定不能大意,把二十万大军作为后备,实属不明智,必须全部压上去,把主要战场从卫州拉回大名府来。

    陈庆随即下达了两道命令,第一,传令登州,水军可以出发!第二,传令驻扎在济南府的二十万大军也同样向大名府出发。

    陈庆留两万军队守济南府,便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向大名府方向进发。

    两天后,二十万抵达旧黄河南岸,作为先锋,刘琼率领三万军队已搭建了十座浮桥,三万军队在北岸保护浮桥的安全。

    陈庆站在高处,望着十七万大军如蚂蚁一般向北岸进发,十座浮桥上都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北岸旌旗招展,号角声不断,旧黄河内全是西军船只,至少有上千艘之多,满载着不计其数的粮草物资。

    “对岸是哪里?”陈庆指着对岸问道。

    行军司马娄雷躬身道:“回禀殿下,对岸是大名府临清县,距离大名县约百里左右。”

    “可有斥候的情报?”

    “刚刚接到,但大名县的金兵没有异常,并没有前来拦截我们。”

    陈庆想了想又问道:“河面是否已经封锁?”

    “回禀殿下,大名县南北五十里范围内的河面上都是我们战船,完全封锁了河面!”

    陈庆心中略有些不解,完颜昌未免太镇静了一点,难道他想和西军打围城之战吗?

    “殿下,可以走了。”高定前来催促陈庆。

    陈庆点点头,“我们走!”

    他在三千亲兵的护卫下,骑马下了高处,向旧黄河上的浮桥奔去。

    ..........

    大名县都元帅府内,完颜昌如热锅上的蚂蚁,不断在大堂上来回踱步,走一会儿,他就问道:“有回信没有?”

    亲卫首领战战兢兢道:“回禀都元帅,还没有消息!”

    “怎么搞的,这么慢,猪都比他们快!”完颜昌急得骂了起来。

    完颜昌是在昨天得到济南府的情报,二十万西军离开济南府,向河北进发了。

    完颜昌顿时紧张起来,他之前得到的情报,济南府二十万西军可是作为后备军啊!

    后备军的意思就是第一轮不会上,如果河北军队失败了,二十万大军才会押上,这才叫后备军。

    可现在二十万大军忽然北上,完全打乱了完颜昌的部署,二十万大军显然冲着大名城来的,难道他的八万军主力要和西军的二十万大军对抗?

    当然不可能,完颜昌已经急速派人去召五万女真援军掉头东进,支援大名城,先不用管卫州那边的战事了。

    他从昨天开始,已经连续派了三队骑兵赶去浚州传令,但一点消息都没有。

    这时,幕僚崔九匆匆走进大堂,“都元帅,卑职刚刚得到消息,二十万西军今天上午开始渡河了。”

    完颜昌心中一沉,尽管在他的意料之中,但这个消息还是让他一阵心惊胆战。

    “他们在哪里渡河?”

    “在临清县!”

    临清县位于大名府最北面,距离大名县还有一百多里,二十万大军过河还要两天时间,那至少两三天内他们到不了大名城,完颜昌稍稍松了口气。

    院子里传来一阵急促的奔跑声,紧接着堂下有侍卫禀报,“启禀都元帅,阿不速将军率大军转向大名府而来,李都统也率两万军南下。“

    完颜昌大喜,终于赶来了。

    崔九却愣住了,蒲察阿不速不是率领五万大军支援韩常去了吗?怎么又被调回大名府了?还有,河间府的两万军被调动南下,那西军水军登陆后怎么应对?

    “都元帅,阿不速将军和韩常将军联手,是我们唯一有把握战胜西军的机会,都元帅把阿不速撤回来,只剩下韩常,恐怕他独木难支!”

    完颜昌澹澹道:“我怎么会不知道?我们所有的战术部署都是以济南府的二十万大军不北上为前提,现在他们北上了,那我们的部署也要随之变化,比起卫州,保卫大名府更重要,至于韩常那边,可以让司马安南下,他与韩常合兵一处,十万大军不是那么容易被击溃!”

    崔九无语了,之前自己极力劝说完颜昌将签军合兵一处,捏成一个拳头作战,完颜昌死活都不同意,现在又让他们合兵一处,和自己之前的建议有什么区别?

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攻心

    牛皋的五万大军杀到了安阳城下,在距离安阳城约三里处扎下大营,牛皋并不急于攻打安阳城,扎下大营后牛皋开始建立后勤补给县,首先要获得远远不断的后勤补给。

    城头上,主将司马安注视着三里外的西军大营,没有营栅,而是挖了一条壕沟就扎下大帐,这是所有扎营中最简陋的一种,不到迫不得已,一般不会这样扎营。

    当然,司马安也知道西军的苦衷,走滏口陉过来,根本就不可能携带辎重,不会有营栅,也不会有攻城武器,偏偏自己又在安阳实施坚壁清野,一棵树都没有,想临时做营栅也不可能。

    司马安有点动心了,这样扎营,很利于偷袭啊!

    这时,统制莫孝武建议道:“都统,西军这样扎营,完全是靠外围巡哨警示,但它的大营距离我们只有三里,距离太短,就是外围有示警也来不及集结,我们再用一万骑兵踏营,时间更短,都统这是我们的机会啊!”

    莫孝武的这番建议正中司马安的下怀,他们手中正好有一万骑兵,用一万骑兵踏营,后续军队再掩杀而上,西军必然大败。

    司马安点点头,“正合我意!”

    莫孝武又连忙道:“都统,择日不如撞日,今天是阴天,夜里必然没有夜色,正适合踏营,卑职愿意率一万骑兵踏营!”

    “好!今晚三更时分动手,我率两万军在后面接应,踏营成功,我会率军掩杀而上!”

    ........

    三更时分,乌云低垂,月黑风高,正是适合夜袭踏营的夜晚,莫孝武率领一万骑兵从西城出城,绕道向西军大营缓缓而去,每匹战马都用布包裹着马蹄,声音很小。

    在一万骑兵身后,司马安亲自率领两万军队出城,远远跟随骑兵。

    骑兵距离西军大营越来越近,距离大营还有一里,忽然被巡哨发现,巡哨大喊起来,“有敌情!”

    紧接着几支火药箭射上天空,闪耀着赤亮的光芒。

    莫孝武大喊一声,“杀啊——”

    “杀啊!”

    骑马呐喊着向大营杀去,不多时,骑兵冲到大营前,隐隐可见大营内的人影,莫孝武一提战马,战马飞跃过壕沟,冲进了大营,无数骑兵跟着冲进大营,莫孝武直扑中军大帐,擒贼先擒王,他要亲手斩掉西军主将的人头。

    只见前面有一排士兵拦路,他大喝一声,挥刀噼去,几颗人头顿时腾空而起......

    莫孝武一怔,人头太轻了,不对劲,他这时才发现,原来都是草人。

    “中计了!”他心中涌起一个念头。

    这时,四面八方传来惊呼声,“是草人!”

    “上当了,速速撤退!”

    大营内忽然火光大作,烈火从四面八方席卷而来,地上都是火油,故燃烧速度快得无以伦比,瞬间,整个大营变成了一片火海,数千骑兵身陷火海,战马惨嘶,不肯奔跑,营帐也燃烧起来,营帐内全是稻草,燃烧更加迅勐,数千骑兵彻底被烈火吞没了。

    后面还没有来得及杀入大营的骑兵吓得调头便逃,斜刺里杀出一支骑兵,为首大将正是邵继春,他手执一对铜锤,他铜锤挥舞,率先杀进了敌军骑兵群中。

    签军骑兵大败,拼命逃命,西军在后面追杀,这时,司马安的两万军队也落入了西军包围圈,四周万箭齐发,士兵一片片倒下,瞬间死伤数千人,紧接着西军骑兵从四面八方杀来。

    签军大乱,互相践踏,争先恐后逃命,司马安悔之莫及,他率领数百骑兵拼命打马逃命,距离城门还有半里,忽然发现回不去了,前面有数千西军拦截,黑压压的乱箭齐发,司马安反应得快,调转马头向东逃跑,但还是中了两箭,剧痛使他险些掉下战马。

    但后面的亲兵却反应不快,正好迎面遇到箭雨,顿时一片惨叫,被射倒一片,其余骑兵纷纷调转马头向东逃窜,被千余西军骑兵一路追赶,一口气逃出三十余里才摆脱了追赶。

    司马安收拢不到残军,回去无法向完颜昌交代,他坐在一块大石上沉思很久,最后叹息一声道:“回安阳城!”

    数十名亲兵大惊,“都统,现在回去肯定会遇到西军!”

    “我知道,我就是去向西军投降,我想不到还能逃去哪里?投降至少能保住性命吧!”

    司马安心知肚明,就算他逃回赵州家乡,以他的身份,也迟早会被乡人出卖,再西军的官员抓捕,很可能小命难保,还不如投降,至少投降不会死。

    他带着数十名亲兵又回来了,此时城外的战斗已经结束,士兵们正在打扫战场,一场混战,骑兵被烧死三千余人,杀死千余人,剩下的骑兵全部投降,还有两万也阵亡数千人,其他都投降了,三万军队,投降了两万两千人,逃走者不足千人,其余都被西军杀死,而西军也在混战中伤亡了千余人。

    牛皋正在听取报告,这时,一名士兵奔来道:“启禀都统,巡哨抓住了敌军主将,说是回来投降!”

    牛皋问旁边参军道:“这个司马安是什么背景,可有重罪?”

    参军躬身道:“此人是赵州人,政和年间进士,最初出任磁州通判,河北沦陷后辞官回家,后来组织一支数千人的义军抵抗金兵,后来完颜粘罕镇压河北义军,他率军投降,被封为赵州制置使,完颜昌对他很欣赏,提拔他为都统制,统领西路签军,也就是从河北西路招募的签军,韩常统领的是东路签军,还有一个李德安统领两万北路签军,大恶倒没有,只是他投降金国后劝说了很多义军投降,有失气节。”

    牛皋曾经问过雍王殿下,怎么处置投降金国的官员,雍王告诉他,南宋朝廷尚不能自保,就不要苛求地方官能够始终坚持大义,尤其为了个人大义而导致屠城,连累千万百姓的行为不可取,覆巢之下,只要能够保民,就是好官。

    所以牛皋也坚持了自己的原则,只要没有率军屠城,就可以接受投降。

    他点点头,“带司马安来见我!”

    不多时,士兵将司马安押了上来,司马安惭愧道:“卑职走投无路,只能投降西军,恳请牛将军宽恕!”

    牛皋点点头,“只要你能劝安阳守军投降,我可以禀明雍王,任命你为知相州事,为雍王之臣!”

    司马安着实喜出望外,没想到会有这个结果,他连忙道:“我愿命令守军投降!”

    “好!我让你进城,中午之前务必投降。”

    司马安躬身行一礼,带着手下走了,几名西军将领急道:“他之前想逃进城进不去,都统怎么放他进城了?”

    牛皋澹澹道:“攻城攻心,我给了他重生的机会,他若奸诈无信,那他只有死路一条,但我相信他没有这么愚蠢。”

    一个时辰后,天刚刚亮,安阳北城门大开,两万签军在司马安的率领下出城投降。

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遇袭

    夜色中,西军统制曹清率领一支三千人的骑兵正疾速行军,他们的目标是五十里外的新平镇,那里是韩常军队的后勤粮草大营,从黎阳水运过来粮食会在新平大营集中,然后再用大车送往前方大营。

    偷袭敌军后勤大营的决定是今天上午做出,为此,主将杨再兴和王铎有不同意见,王铎是牛皋的部下,继承牛皋的作战风格,主张稳扎稳打,不行险棋,但杨再兴却坚持认为偷袭敌军粮草有四两拨千斤的奇效,能够严重挫败敌军士气。

    双方争执不下,但毕竟杨再兴军职更高,最终还是决定偷袭,由统制曹清率三千轻骑兵携带火油前往新平镇。

    四更时分,大军进入黄牛谷,这里距离新平镇还有二十里。

    黄牛谷是官道必经之路,两边都是低缓的丘陵,树木茂盛,曹清是斥候出身,经验比较丰富,进入黄牛谷他便有些警惕了,先派手下去探查,没有发现异常,这才率军缓缓推进。

    月朗星稀,一轮圆月挂在夜空,将大地抹上一层银色,行军到一半,忽然山林上方扑簌簌一阵夜鸟惊飞,曹清大惊,急令道:“全军速速撤退!”

    来不及了,只听一阵梆子声响起,两边山林内万箭齐发,西军骑兵措手不及,人仰马翻,伤亡惨重,其余西军纷纷举盾抵挡箭失。

    喊杀声从四面八方响起,前后方火光大作,无数士兵手举火把拦截了退路和去路。

    曹清见他们被数万人包围,突围无望,咬牙道:“弟兄,喷出火油,点火!”

    每个士兵都携带了火油皮囊,这是特制的火攻油袋,顶部有一根铜管,通过挤压皮囊,可将火油喷出七八丈远,非常适合火攻。

    两千士兵一起向两边喷射出火油,有士兵扔出火把,数百步宽的树林顿时燃烧起来,这一招十分漂亮,反客为主,山顶上指挥作战的韩常大惊,立刻命令军队撤出山谷。

    曹清见机会来了,大喊道:“弟兄们,随我突围!”

    两千余骑兵跟随曹清纵马疾奔,向入口突围,曹清心如明镜,既然他们遭遇埋伏,那所谓新平镇粮草大营必然不实,他们必须突围回大营通知主将。

    谷口处有上万士兵拦截,箭失如暴雨,西军骑兵不断中箭落马,曹清最终率军冲进敌群,和敌军激战在一起

    从山上撤退下来的敌军越来越多,西军伤亡巨大,只剩下数百人,曹清被刺中十三枪,最后一箭正中他的脖子,他回头看见了敌将韩常,长叹一声,落马阵亡。

    这一场恶战西军最终只突围了数十人,其余将士寡不敌众,全军覆灭。

    ........

    大帐前,杨再兴望着远处的若隐若现的火光,不知这是不是敌军粮草大营的火光在燃烧,远处一名探子飞奔而来,单膝跪下禀报,“启禀都统,我们抓获一名敌军探子,在后面押来!”

    杨再兴点点头又问道:“敌军防御情况如何?”

    “敌军大营的巡哨比平时增加一倍,戒备森严,我们无法靠近探查。”

    “有撤军的迹象吗?”

    “敌军没有任何撤军迹象!”

    这时,十几名斥候押着一名敌军探子前来,他蒙着眼,双手反绑,被押送到杨再兴面前,士兵撕掉了眼罩,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汉人,眼中颇为惊慌。

    “跪下!”

    士兵给他腿弯一脚,探子扑通跪下,低头道:“将军饶命!”

    杨再兴冷冷道:“我可以不杀你,但你要老实交代!”

    “小人地位卑下,知道机密不多。”

    “我不问你机密,只问一些常识,现在军营有多少军队?”

    “回禀将军,可能有四万六七千人,小人知道一支三千人的军队去押运粮草了。”

    杨再兴又问了几个问题,便挥手让人把探子押下去。

    这时,王铎匆匆赶来,抱拳道:“杨都统,请立刻派人去探查远处的大火,卑职觉得有些蹊跷!”

    “王将军觉得哪里不对?”

    王铎是王彦之弟,又是牛皋的副将,资历很老,杨再兴虽然军职比他高,但对他也颇为客气。

    “距离不对!”

    杨再兴一怔,“距离不对?”

    王铎对杨再兴道:“或许杨都统看不出,但卑职长期担任投射主将,对距离的衡量不敢说无人能及,但也有过人之能,远处的大火卑职能判断出在三十里外,可粮草大营是在五十里外,这两者不是同一个地方。”

    杨再兴当然知道王铎的能力,他心中也担忧起来,但也不对啊!刚才审问探子,他们并没有出兵,难道是....遇到了司马安的军队?

    杨再兴当即派出一支斥候队前去打探情况。

    .......

    天快亮时,杨再兴起身洗漱,忽然有士兵来报,“启禀都统,曹将军的手下逃回来了,他们说....遭遇埋伏,全军覆灭!”

    “当啷!”

    杨再兴惊得手中杯盏落地,“怎么回事,他们人在哪里?”

    片刻,一名浑身是血的都头被领进大帐,跪地大哭,“都统,我们在黄牛遭遇数万人伏击,全军覆灭,曹将军不幸阵亡!”

    杨再兴惊得一句话说不出来,半晌问道:“昨晚大火怎么回事?”

    指挥使含泪道:“我们遭遇敌军万箭伏击,为了脱身,曹将军下令喷出火油烧林,然后突围,但是....敌军太多,我们被包围,先是五六千,后来又有近两万人加大包围,我们拼了命杀开一条血路,三千弟兄只杀出三十三人,曹将军被韩常一箭射中脖子,落马阵亡,卑职亲眼所见。”

    “韩常?”杨再兴愣住了,难道韩常昨晚不在大营?

    这时,指挥使再也支持不住,晕了过去,杨再兴急令把他抬去医营救治。

    杨再兴随即派人去把昨晚抓捕的探子带来,探子的口供有问题。

    不多时,亲兵来报,“昨晚抓捕的探子已服毒自尽,毒药不知被他藏在何处?”

    杨再兴忽然明白了,昨晚金兵大营空虚,韩常率领大军去埋伏了,但又担心自己夜攻大营,所以假装让一名探子被抓住来迷惑自己。

    第一战就被敌军狠狠愚弄一番,损失三千弟兄,想到昨天和王铎的争执,杨再兴脸上一阵滚烫,惭愧万分。

    他叹口气道:“去请王都统来我帅帐相见!”

    很快,王铎匆匆赶到中军大帐,他也得到了消息,昨晚西军遭遇伏击,全军覆灭。

    他进了大帐,杨再兴向他躬身行礼,“某家为昨日之事向将军道歉!”

    王铎连忙道:“都统不必如此,实际上卑职也有责任,昨晚起火,卑职应该率军去攻打敌营,但卑职还是迟迟没有下定决心,错过了一次机会。”

    “是啊!”

    杨再兴也叹口气道:“昨晚真是一次机会,被韩常的狡计骗了。”

    ===

    【今天两更】

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撤退

    两人站在沙盘前,杨再兴叹口气,自责道:“之前殿下告诉我,韩常是我们的老对手,彼此都很了解,再三嘱咐我不可轻敌,但我还是......我总想出奇兵,本质就是一种轻敌啊!”

    王铎劝道:“吃一堑长一智,吸取教训就是了,好在这次损失不算大,只是卑职不太明白,韩常处心积虑设陷阱,最后也只损伤了我们三千弟兄,我们却丝毫不伤筋骨,他这样做,意义在哪里?”

    “为了鼓舞士气!”

    杨再兴缓缓道:“这次五万女真军东撤,对签军的士气打击很大,为了鼓舞士气,韩常需要一场胜仗,所以他并不需要歼敌我们多少人,关键是要胜利,他无非就是想告诉士兵,用五万军队也能战胜我们!”

    王铎摇摇头,“可惜他是痴心妄想!”

    “他确实是痴心妄想!”

    杨再兴冷笑道:“他想用五万军队击败十二万军队,他一定在考虑出奇兵致胜,但我不会给他任何机会,或者他在等待司马安的军队南下汇合,他就有十万大军,可他却忘记了,北面我们也有五万大军。”

    “都统是想等司马安军队南下吗?”王铎又问道。

    杨再兴摇摇头,“司马安大军是否南下,对我的意义不大,我实际上是在等雍王殿下的消息,殿下突然率军北上,进逼大名府,必然有深意,我必须等到殿下消息后,才能进一步行动!”

    .........

    中午时分,陈庆派来的送信兵抵达了杨再兴大营,大帐内,数十名大将分立左右,送信兵行一礼,把雍王的信件递给杨再兴。

    杨再兴接过信打开看了一遍,精神一振,对众人笑道:“有一个好消息,牛都统已经全歼了安阳县五万军队,司马安投降,现在牛都统的大军正疾速南下,切断签军的退路,接到牛都统的消息,就是我们大举进攻的时刻。”

    ........

    签军大营,韩常也同样接到了安阳的紧急情报,是他派去安阳的探子传回来的消息,结果让韩常大吃一惊,司马安偷袭失败,便开城向西军投降了。

    这个消息也让韩常唯一的希望破灭了,他希望和司马安合兵一处,使他能统领十万大军,大家都是十万量级,就算对方比他多五六万军队,他也丝毫不惧。

    而现在却反了过来,对方兵力暴增五万,而他依旧只有五万军队,以至对方的兵力三倍于他。

    韩常很清楚,牛皋军队下一步必然是切断自己的退路,然后十七大军开始围剿自己,他必败无疑。

    韩常毕竟是经验丰富的老将,对西军的作战风格极为了解,他们必然是要在部署完毕后,对自己发动围剿,留给他的时间已经快没有了,撤退的机会稍纵即逝。

    韩常当即立断,喝令道:“传令全军集结!”

    “冬!冬!冬!”急促鼓声敲响。

    五万大军从各个帐篷中奔跑出来,迅速在广场上列队,盔明甲亮,杀气腾腾。

    韩常大喊道:“大名城危急,接都元帅命令,我们要立刻赶往大名城支援!”

    他当然要假传命令,若让三军知道他们即将面临被全歼的局面,军心会彻底崩溃。

    “给大家一刻钟时间,回帐取自己的物品,立刻出发!”

    士兵们纷纷奔回大帐取自己的私人物品,主要是钱物,一刻钟后,五万大军离开大营,疾速向东面撤退。

    韩常不愧是金国名将,他有勇有谋,行事果敢,一旦发现形势不利,便当即立断向东撤退,甚至放弃了大营和粮草物资,每个士兵只携带少量干粮,所有辎重都全部丢弃,只是为了撤离迅速。

    孰轻孰重,韩常心如明镜,保住有生力量才是重中之重,其他都是次要的。

    韩常大军刚刚离开大营,便立刻被西军的斥候发现,斥候急忙赶回十里外的大营禀报。

    西军大营,杨再兴正和几名重要将领商议军队部署,包括都统制李复兴和王伦,副都统王铎、呼延云,以及杨再兴的心腹统制孙剑和章武。

    如果牛皋的五万大军切断敌军退路,那他们十二万大军便可以从上中下三个方向向敌军发动进攻。

    这时,大营门有士兵禀报,“斥候急报,五万签军已离开大营,疾速向东撤退!”

    “不好!”

    杨再兴立刻意识到,对方也一定得到了司马安全军覆灭的消息,大军撤退了。

    他急对孙剑和章武道:“你们二人可各率一万骑兵追赶敌军!”

    “且慢!”

    王铎急得大喊一声,“都统,不可追击,追击必中埋伏!”

    杨再兴顿时醒悟,他险些又一次重蹈覆辙,他连忙对孙剑和章武道:“不必追赶,跟随大军而行。”

    杨再兴随即留呼延云率两万军留下善后,他立刻率领十万大军在一个时辰后出发,十万大军浩浩荡荡,跟随韩常的军队向东而去。

    ..........

    沧州外的海面上,出现了近千艘大型战船,正是西军两万水军,他们的任务是攻占河北路的北部,剿灭败退回燕山府的女真残军,同时也切断金国朝廷和河北路金兵的联系。

    渤海西面沿岸地形主要以滩涂和盐田为主,大部分地方都不适合登陆,但沧州中部有一段海岸适合大船靠岸,这里是后世黄骅,黄骅大港也就在这里。

    船队渐渐靠近海岸,但为首战船并没有直接靠岸,而是在寻找一条河流的入海口。

    “在那里!”战船上眺望兵指着右前方大喊。

    船夫们也看到了河口,调转船头向河口方向驶去。

    这条流入渤海的河流叫做浮水,是沧州最大的河流,直通沧州州府清池县,船队渐渐驶入河口,改为人力拉纤,士兵在附近找了数千村民,许以重金,村民纷纷赶着毛驴来拉纤。

    西军船队一艘一艘驶入河口,沿着河道向腹地驶去。

    清池县是一座大县,有人口近十万,沧州是河北的产盐重地,河北路盐铁转运使司就设在清池县,有盐业支撑财政收入不错,百姓们的生活也过得去。

    清池县没有军队,只是盐铁转运使司有数百盐兵,两万西军杀来,金国盐铁使带着盐兵逃出了城,向燕山府方向逃去。

    州官和知县只得开城前来投降西军,汤怀命令军队将粮草物资搬运下船,这才命令两千士兵和船夫一起把船停泊去海上,船队航行到清池县,是因为他们要运输粮草物资,但船队停泊在河边很不安全,很容易被敌军袭击,被大火烧毁,还是停泊在海上比较安全。

    这时,汤怀得到消息,河间府的两万签军已经被调动南下了,河间府已经没有军队驻扎,这让汤怀有些失落,他和张公裕商议片刻,便决定张公裕率三千军驻守清池县,汤怀则率领一万五千大军继续向北发动攻势,汤怀的大军一路横扫献州、深州、清州、蠡州以及河间府,大军势如破竹,各州县纷纷望风而降。

    ..........

    陈庆的二十万大军在大名城以东十里外的旷野里扎下了大营,大营占地数千亩,大帐上万座,扎下了板式大营,数万军队足足一直用了十天时间才构筑完成,大营堪比县城,是大名城东面的一座县城。

    陈庆已经达到了他的目的,将五万女真援军吸引到大名城来,这样就大大减轻了杨再兴压力。

    他需要用一场大战来解决彻底解决大名府的敌军。

    这天上午,陈庆在视察士兵构筑板墙,用木头和泥土夯制,异常结实,这时,一名士兵飞奔而来,禀报道:“启禀殿下,杨都统派人紧急报信!”

    “报信人在哪里?”

    片刻,一名报信士兵被领上来,他单膝跪下行一礼,“参见殿下!”

    随即将一份杨再兴的信呈给陈庆,陈庆打开信看了一遍,韩常率五万军正向大名府方向撤退,杨再兴希望自己能出兵拦截,他再出三万骑兵,两军配合,全歼这五万签军。

    陈庆沉思片刻,当即令道:“把岳云和张宪给我找来!”

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心思

    韩常的求救急信也同样传到大名城,完颜昌手下意见不一,有的将领要求派军队去接应韩常五万大军,有的将领则反对出兵,认为风险太大,建议韩常大军可以北上。

    刚刚率五万援军抵达大名府的蒲察阿不速则主张前去接应。

    大堂上,要求接应的将领和反对接应将领吵成一团。

    蒲察阿不速粗犷的声音在大堂内回荡,“我们兵力本来就不足,韩常的五万大军赶来补充是好事,我们的兵力就能达到二十万,完全可以和西军对抗,如果不接应,五万大军必然会被西军全歼,这会严重影响士气,我们也无法向天子交代!”

    完颜昌的女婿,同样是万夫长的浦察鹘拔鲁却反对道:“西军十五万大军难道还击溃不了韩常的军队?他们迟迟不下手,在后面尾随,就是在等我们出兵去接应,一旦我们出兵,一定会被西军切割,不可能再回来了,实际上我们就被一分为二,况且汉人不可靠,说投降就投降,司马安还信誓旦旦效忠金国,转眼他就成为陈庆的臣子,数万大军全部投降,韩常的手下是五万汉人,他们会效忠金国吗?冒险出兵救他们值得吗?”

    浦察鹘拔鲁的想法赢得了很多女真将领的赞同,汉人不可靠,不值得去救他们,这时,所有将领的目光都转向了完颜昌,救还是不救,毕竟最后做出决定是他。

    完颜昌半晌道:“这件事让我考虑考虑吧!大家先散去。”

    众人见都元帅不肯表态,也都各自散去了。

    首席幕僚崔九却一直沉默,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他回到家中,坐在书房内久久沉思不语,这时,儿子崔浩匆匆走到门口道:“父亲,你找孩儿吗?”

    崔九有两个儿子,但长子在三年前病故,留下一个女儿,儿媳也改嫁了,现在崔九身边只剩下次子崔浩,崔浩之前出任来州通判,西军攻占山东路后,崔浩带着妻儿逃回大名府,目前暂时没有出仕。

    “你进来!”

    崔浩走进房间,垂手站在父亲面前,他见父亲神情凝重,心中不免有些忐忑。

    崔九缓缓道:“刚才大家都在争论,要不要出兵去接应韩常的五万军队,争得不可开交,但我至始至终一言不发,你知道为什么吗?”

    “孩儿不知!”

    “因为我现在越来越了解完颜昌了,他现在所思所虑,并不是怎么战胜西军,保住河北,他现在只想一件事,怎么把他的八万女真军平安带回金国,有这八万大军为根基,他在金国地位不失,他比谁都清楚,河北保不住了。”

    “孩儿湖涂了,既然如此,他为何还坚持要阿不速的五万军队来支援自己?还有河间府的两万军队也来了。”

    崔九冷笑一声道:“什么叫金蝉脱壳,就是留下一个壳子给西军,他自己逃掉,阿不速的五万军队和河间府的两万军队就是壳子,他需要这么一个壳子。”

    “那把韩常军队接应过来,这个壳子岂不是更厚重一些?”

    “可如果接应不了呢?”

    崔九反问道:“他必然不会派自己的军队去接应,一定是阿不速的军队,如果阿不速被西军切断,或者他索性趁机撤回燕山府,完颜昌岂不是连壳子都没有了?”

    崔浩恍然,“父亲的意思是说,阿不速会逃走?”

    崔九点点头,冷笑道:“这个阿不速外表很粗鲁,但我早就发现他其实精明无比,他会看不出完颜昌的心思?他发现自己上了完颜昌的贼船,也在想怎么跳船而逃,去接应韩常就是一个机会。

    但完颜昌好不容易才把他骗来,怎么可能让他跑掉,所以我知道,完颜昌绝对不会派兵去救援韩常,理由很简单,用鹘拔鲁的话说,都是汉人,救他们不值得。”

    崔浩半晌道:“他们这样各怀心思,大名府怎么守得住?”

    “是啊!精诚团结都有点难,何况还是各怀心思!”

    崔九叹息一声道:“这就是我找你来的原因。”

    崔九从身后柜子里拖出一口沉重大箱子,放在桌上道:“这是我储存的五百两黄金,明天会有一次开城机会,你带着妻儿和侄女离开大名城,回博陵老家去。”

    “那父亲呢?”

    “我不能走,我走了,完颜昌不会放过崔氏家族,你放心,若城破,我就投降,西军要杀我也无所谓,若放了我,我就赶来和你们团聚。”

    崔浩默默点头,他理解父亲的决定,沉默片刻,他又问道:“博陵那边,大伯会接受我吗?”

    崔九眼中闪过一丝愠色,不悦道:“他怎么能不接受?我替完颜昌做事就是家族的决定,我为保住家族不受女真人摧残,放弃了名节,他们怎么能卸磨杀驴?”

    崔浩点点头,“我收拾一下,明天就离去。”

    “不!今晚就走,我在城门旁准备了一座院子和一辆牛车,老管家也跟你们去,一开城门你们就走,机会不多,离城门最近才能抓住机会。”

    ..........

    下午时分,都元帅府传出了完颜昌的命令,责令韩常立刻率军撤回大名城,但是否派兵去接应,却丝毫不提。

    这其实就是不打算派出接应了。

    蒲察阿不速得知完颜昌不肯派兵去接应,顿时大失所望,上门找完颜昌大吵一场,两人针锋相对。

    “韩常是万夫长,对天子忠心耿耿,都元帅若不接应他,他必然会战死沙场,他手下五万将士也都训练有素,装备齐全,这样宝贵的资源,都元帅却视而不见,任由其湮灭,都元帅怎么向天子交代?”

    完颜昌听他左一个天子,右一个天子,用天子来压自己,他心中恼火,冷冷道:“我是都元帅,我自会向天子解释,用不着阿不速将军教我怎么做?”

    “哼!我当然管不了都元帅,但都元帅最好也不要勉强我,我有言在先,如果燕山府出现危机,我会立刻率军去救援燕山府,那时请都元帅不要阻拦!”

    说完,阿不速转身怒气冲冲走了,两人不欢而散。

    阿不速刚走,浦察鹘拔鲁便急匆匆赶来见完颜昌,浦察鹘拔鲁是完颜昌的女婿,曾经被宋军俘虏,后来又被完颜昌用几名宋臣把他赎回来,其中就包括秦桧。

    后堂上,完颜昌怒气未消,虽然他和蒲察阿不速不是一个体系,但阿不速无论资历和地位都比自己低得多,竟然敢硬着脖子和自己争吵,无非就是仗着天子给他撑腰。

    “岳父,这个阿不速什么意思?”

    完颜昌哼了一声,“他想走,在找借口呢!”

    “留着他始终是隐患,不如让小婿送他上路吧!冒充西军情报探子,神不知鬼不觉将他干掉,尽收他的军队。”

    完颜昌有点动心了,但他又担心,一旦刺杀失败,就很难阻止阿不速离开了。

    “这件事先不急,从长计议!”

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激战

    韩常的五万大军已经撤退到大名府的魏县境内,距离大名城还有约一百五十里,他原本想一口气撤退到大名城,但士兵们疲惫加饥饿,着实走不动了,韩常只得下令原地休息。

    这时,几名手下大将上前围住韩常,七嘴八舌问道:“都统,都元帅会不会派兵的接应我们?”

    “应该会派兵接应,我就担心他们会来晚。”

    另一人道:“都统,杨再兴和牛皋的军队距离我们始终只有十余里,如果这个时候杀来,弟兄恐怕难以抵挡!”

    韩常点点头,“是有这个可能,所以要抓紧时间休息,让士兵们恢复体力!”

    统制吴遂青又建议道:“前面距离魏县只有十余里,不如全军去县城内休息,一旦敌军来袭,我们也能倚靠县城防御!”

    韩常迟疑一下,这个建议还不错,就在这时,远处忽然传来低沉的号角声,“呜——呜——”

    号角声从十里外传来,众将纷纷站起身向东面望去,只见东面隐隐出现了两条黑线,一条在东北,一条在东南。

    众人惊喜道:“这是接应我们的军队吧!”

    “不对!”

    韩常立刻意识到,接应军队不会摆出这种作战阵型,“这很可能是西军骑兵,传令全军立刻起身列阵!”

    “呜——”

    签军也吹响了号角,大军一阵大乱,纷纷起身列阵。

    就在这时,后方也响起了连续不断的号角声,仿佛是对刚才号角声的呼应。

    众人回头,都有点胆寒了,只见他们身后数里外,西北方向,正西面,以及西南方向各出现一支黑压压的骑兵,每支骑兵队都旌旗招展,杀气腾腾。

    他们被前后夹击,五万骑兵将他们包围了,但对方似乎还给他们留了口子,他们还可以从正北方向撤离,而南面二十里外是永济渠,他们过不了河。

    “都统,趁他们还没有完全包围,我们向北撤退吧!”几名大将建议道。

    “不能撤!”

    韩常当即否决了众人的请求,他作战经验丰富,知道对方开一个口子的意图,一旦军队撤退,阵型就散了,他们跑不过骑兵,必然会被骑兵屠杀。

    韩常当即令道:“第二军和第三军列阵向东,第四军和第五军,列阵向西,第一军骑兵由我亲自统领。”

    韩常迅速进行部署,他将四万步兵背靠背,两万对阵西面三万军,两万对阵东面两万军,他自己则统领唯一的一万骑兵,进行机动增援。

    五万西军骑兵按照陈庆的命令如约而至,在魏县全歼韩常的军队,东面是岳云和张宪各率领一万骑兵,而西面是杨再兴亲自统领两万骑兵,以及牛皋手下勐将邵继春率领的一万骑兵。

    虽然五万骑兵足以击溃对方,但王铎和李复兴还各率两万军队紧跟随在骑兵之后。

    五万骑兵大军越来越近,距离韩常的五万大军只有两里,天空乌云低垂,骑兵铺天盖地,长矛如林,气势恢宏,巨大压力俨如泰山压顶一般,杀气弥漫天地。

    “弓箭手准备!”

    两万弓箭手列阵,对准了东西两侧的骑兵。

    这时,杨再兴下令道:“击鼓出击!”

    “冬!冬!冬!冬!”

    一百面震天鼓同时敲响,鼓声惊天动地,五支万人骑兵同时发动了。

    广袤的原野上顿时黄尘滚滚,五万骑兵俨如巨大的黑色地毯在大地上蔓延,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箭雨在天空交织,无数骑兵中箭落马,但西军骑兵依旧前仆后继,从五个方向杀进了敌军大阵,一场胜负没有悬念的惨烈大战就此拉开了序幕。

    .......

    这同时又是一场时空大战,双方的斥候和探子都在不断地奔跑,传播着大战的进展和消息。

    夜里,十几名骑兵斥候奔到了西军大营,很快被领去王帐,王帐内灯火通明,陈庆正在主要将领讨论攻城策略。

    在他们面前的大桌上,摆放着一座巨大的大名城木制模型,包括城墙、护城河,城外的官道和地形,以及城内的大街小巷以及仓库官衙等等。

    大名城在北宋被封为北京,是大宋的四京之一,它是按照京城的标准来修建城池,首先是城墙高大坚固,护城河宽阔,其次它有两道城墙,外城墙和内城墙,两座城墙之间相距五十步,中间也叫瓮城。

    往往攻城士兵伤亡惨重的攻下城墙,却发现里面还有一座更高的内城墙,着实让人绝望。

    正是有这种强大的防御体系,才使完颜昌把自己的官衙放在大名城,而不放在其他城池。

    怎么攻下大名城,对西军也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我的想法是围城,用时间来换空间!”

    陈庆笑着对众将道:“围城也是消磨士气最好的办法,时间一点点过去,他们的士气也会一天天消磨殆尽,每天让他们尝一尝烈火焚身的滋味,一旦时机成熟,我们就全力进攻,他们守不住城池。”

    众将都有些失望,殿下最后决定采用围城的办法,要等到什么时候去?

    陈庆见众人失望,便笑道:“围城并不一定要很长时间,关键是看效果,我们在城内他也埋伏了情报斥候,如果他们能带来惊喜,说不定围城很短时间就能结束,如果大家想要一个具体时限,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最长不会超过一个月。”

    才一个月时间,那不算长,众人又吩咐放下心。

    这时,有亲兵在帐门处禀报,“启禀殿下,战场消息传来了!”

    陈庆连忙道:“宣他们进来!”

    片刻,一名斥候指挥使快步走进大帐,单膝跪下行礼,“参见殿下,参见各位将军!”

    “战况如何?”陈庆问道。

    “回禀殿下,激战已经在黄昏时结束,五万敌军被击溃,除了数千骑兵向北逃跑,其余士兵要么战死,要么投降。”

    陈庆眉头一皱,中午就开始大战,居然到黄昏时才结束,足足打了两个多时辰,对方战斗力不弱啊!这也意味着西军的伤亡同样不小。

    “我们伤亡多少?”

    “卑职走的时候还没有统计出来,但看样子伤亡近万了。”

    陈庆点点头,“我知道了,再去探查!”

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抓夫

    大战已经结束,战场上血流成河,尸横遍野,还有一群群精疲力尽的士兵,包括西军也打得精疲力尽,签军士兵更是一群群坐在地上,累得动弹不得。

    这支签军的顽强着实出乎西军的意料,他们伤亡近五成时才彻底崩溃,一般都是两成或者三成的伤亡,士兵就没有了斗志。

    而这支签军却坚持到一半的伤亡,随着主帅的逃走而彻底崩溃,当然,击败他们的还有自身的疲惫,每个人都把体力透支殆尽,最后只逃亡了数里便跑不动了,只好跪地投降。

    五万大军,阵亡七千余人,受伤近一万九千人,最后韩常带着三千余骑兵北逃,没有阵亡的士兵,包括伤兵也全部选择了投降。

    西军也伤亡接近九千人,阵亡三千余人,伤五千余人。

    这一战虽然惨烈,但双方的阵亡人数都不算多,这主要得益于伤药中的三七,止血效果非常好。

    冷兵器时代,盔甲会特别保护要害部位,只要不被砍掉脑袋,大部分受伤几乎都是皮肉伤,阵亡主要来自于流血过多或者伤口感染。

    而西军的金创止血膏和飞龙保命丹就是针对伤口的及时止血和去腐消毒,这两种军药的配方泄露后,女真军和签军也大量配备,士兵们受伤后迅速自救,使得阵亡人数大大减少。

    步兵在打扫战场,押送被俘士兵去魏县临时安置,西军的临时大营就安排在魏县,当然不在城内,而在城外,主要是能从县里得到一些人力物力的支援。

    天亮后,杨再兴和牛皋的大军集结完成,大军押送着战俘,继续向东浩浩荡荡而去。

    .........

    韩常军队的全军覆灭对大名城的金兵却没有任何影响,甚至波澜不惊,次日中午,在崔九的建议下,金兵开启城门,放百姓出城,顿时全城沸腾,成群结队的百姓扶老携幼,举家向城外逃去。

    崔九的建议很有道理,人口太多,消耗粮食不说,还容易爆发瘟疫,把大量百姓放出去,大大减少粮食消耗不说,还降低了人口数量,减少了爆发瘟疫的可能性。

    这个建议得到了完颜昌的认可,尤其是瘟疫的担心,更是说到完颜昌的心坎上。

    他立刻下令开城门放民出城,同时派人去给陈庆送信,希望双方的战争不要伤害百姓,放百姓们顺利离城。

    数以十万计百姓逃离了大名城,超过了全城人口的大半,使原本繁荣热闹的大名城一下子冷清下来,店铺关门闭户,大街上人烟稀少。

    当然,崔九的建议是有私心的,他实际上是让自己儿子带着家人逃离大名城。

    陈庆认可了完颜昌的放人措施,始终没有派军队前来骚扰。

    城门开启了两天,要走的百姓也走得差不多了,这时,杨再兴和牛皋率领的十五万西军到来,开始在西面十里外构筑板式军营,城门随即彻底关闭。

    在大名城靠近东城门附近有一家药铺,叫做仁和堂,掌柜便是身材富态的刘真,西军的斥候指挥使,他原本是元和酒楼掌柜,酒楼暴露后,他们撤离了大名城,但不久又卷土重来,开了一家药铺。

    刘真也懂一些药材,在引进两名坐堂医师,几名手下进行培训后,也化身为抓药伙计,开始有模有样地卖药看病,生意很不错,每天病人都排满了长队。

    虽然大名城内生意凋敝,人口跑掉大半,导致绝大部分店铺都关门闭户,但有一些店铺还是正常开门营业,比如米铺、菜店,杂货铺,然后就是药铺。

    关系到百姓的正常生活,这些店铺有需要,所以都没有关闭。

    下午,进来一名军职文官,身后还跟着几名签军士兵,他们是从河间府撤到大名府的两万军队,女真人也需要一支辅助军队,专门跑腿做事,巡逻维持秩序,白天和晚上看守城门,搬运物品等等,这两万签军被充分利用起来。

    “你们谁是大掌柜?”文职军官走进大门问道。

    刘真连忙上前陪笑道:“小人就是!”

    “你们东主呢?让他出来说话。”

    “东主前几天带着家人走了,把药铺交给小人打理。”

    “你让所有人都停下手中事情,全部集中起来,我有重要事情,不要耽误我时间!”

    “所有人包括后面看守药材库的老伙计?”

    文职军官不满道:“听不懂我的话吗?所有人就是除了猫狗以外,包括女人小孩和老人,全部都过来!”

    刘真连忙让伙计去把药材库的老伙计叫来,不多时,所有人都到齐了,一共八人,四名年轻伙计,一名仓库老伙计,两名坐堂医师和掌柜刘真。

    文职军官一一登记姓名、籍贯,自然都是大名府人。

    “你们听着,都元帅要招募一批民间的有用之人为军队效力,钱不会少,你们懂药材,会治病,那就是有用之人,给你们一刻钟时间,你们赶紧去收拾一下东西,然后随我去军营。”

    刘真愣住了,“那外面的病人怎么办?”

    文职军官不满道:“生死自有天命,现在哪里管得了他们,赶紧收拾东西,一刻钟后关店走人。”

    病人纷纷鼓噪,但没有用,一刻钟后,八人都被带走,药铺也被士兵关闭,刘真再三向病人们道歉,这才跟随文职军官去了军营。

    “这位将军贵姓?”

    刘真悄悄将一锭十两银子塞进文职军官手中,沉甸甸的银子消泯了文职军官的火气,他立刻变了一副嘴脸,笑眯眯道:“我不是武将,我是军中的后勤参军,姓施,你们叫我施参军就是了,你们不用担心,这次征召了几千人,你们只是其中之一,以后在军医房做事,我会关照你们。”

    他们来到军营的西南角,这边便是军营房,由几十顶大帐组成,军医人手严重不足,他们便临时被抓了庄丁,两名坐堂医师当了军医,四名伙计继续负责抓药,刘真和老伙计则被派去药库看管药材。

    老伙计叫蒋滔,看起来五六十岁,实际上并不老,才四十岁,只是长了一副老相,他也是西军斥候,刘真的手下。

    他们进了药材仓帐,蒋滔低声问道:“大掌柜,这下该怎么办?”

    刘真澹澹道:“能进军营是好事,我们只管多听多看多留意就是了,一定能搞到重要情报!”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561/ 第一时间欣赏封侯最新章节! 作者:高月所写的《封侯》为转载作品,封侯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封侯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封侯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封侯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封侯介绍:
“战场上得不到的,不要期望在谈判桌上得到。”
建炎四年的富平之战,是宋金争夺陕西乃至西北的战略决战,宋军惨败,宋朝的战略重心转为保卫四川。
数年后的宋金议和,西部最终以大散关、秦岭一线为界,陕西和西北尽失,皆种因于此。
当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在富平之战中苏醒。
一切都不一样了。封侯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封侯,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封侯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