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末代驸马TXT下载末代驸马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末代驸马全文阅读

作者:白马啸秋风     末代驸马txt下载     末代驸马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五十二章 杨衍

    杨衍呵斥连连,不断催马,身后数百骑兵紧紧跟随。他们如一支箭般沿着官道飞驰而过,逼的路上百姓慌忙避让。

    直到一个驿站外,杨衍才逐渐放慢速度。看着遍地的死尸,他的脸色呈现成猪肝状。还未等马完全停下,他便从上面一跃而下,抽出腰间长刀,快步向里面走去。等他踹开大门,闯进里面,却突然愣住了。

    之前这里经历过战事,但此刻早已停歇。

    一些将士正在搬运尸体上车,还有一些拿着扫把和木桶在清理青石铺成的路面。红色的脏水泛着杂沫向四面溢去,渗入石头缝里,逐渐消失不见。

    孙豹脱了铠甲,身上只穿了一件白色布衣,他把抹布丢进桶内,迎上前去。“杨副将,您怎么来了?”

    杨衍愣了愣,“这里……”

    孙豹笑道:“哦,来了一伙不自量力的贼寇,想要刺杀督帅。有几十人,不是被弄死就是逃跑了。”他伸出头向外看了看,“呵,来了这么多人啊!吃的可不一定够。”

    杨衍对孙豹的随意有点不满,脸上有隐隐怒色,“督帅呢!他没什么事吧!”

    孙豹指了指后面,“有我孙豹在,能有什么事?几个小贼而已。杨副将,跑了一路,让兄弟们都下马歇息一下吧!您领着这么多人来是有什么要紧的事吧!督帅就在后院,您先过去,我替您安置这些兄弟。”

    也不待杨衍回应,他便向院外的那些人高声喊道:“兄弟们,都下马了,一会让你们吃好吃的。”

    周显提了一把刀正在为一只山羊剥皮,看到看到杨衍走了进来。他顿时一怔,接着把刀递给旁边驿卒装扮的中年男子道:“一会把内脏取出来,煮成汤,配合和面条一起吃。至于羊肉,直接烤了,让兄弟们都尝尝鲜。至于那两头猪,把肉切成肥瘦相见的小块,配着那些青菜一起炒。”

    说完,周显用清水洗了洗手,招呼杨衍近前。“明达(杨衍的字),你怎么来了?”

    杨衍脸色有点不自然,“督帅,不是您让丁可泽通知属下,说一伙贼人要刺杀于您,让属下率部过来救援。属下一得到消息,便立即率部赶了过来。难道不是?”

    周显皱了皱眉头,心中也奇怪万分。“有人要来刺杀的消息确实是丁可泽提前派人来告诉我的,但我身边护卫这么多,哪里需要你来率部增援?他不会真以为会有大股部队闯入山东境内吧!”

    这时,周显注意到杨衍满头是汗,笑了笑道:“看你确实着急了,这满头大汗的。去洗洗脸吧!我去屋内泡好热茶等你,恰好有些事要问你。”

    等杨衍走进屋内,却见周显坐在那里,脸色铁青,全然不见一丝笑容。在他的下首,有一人单膝跪倒在地,整张脸埋的很低。

    杨衍眼神有点发愣,“督帅,这是……”

    周显沉默了一会,摆了摆手道:“你下去吧!回去告诉丁可泽,这样的事以后休要再做。否则,我定会严惩。”

    看那人出去,周显招呼杨衍坐到自己近旁,一时没有说话。

    杨衍在旁陪坐,若有所思,也是一言不发。

    丁可泽助自己建立了一套类似于锦衣卫的情报网,由他负责一切。

    当他探得有人要刺杀周显时,第一时间便把这个消息告知了周显。但同时,他又瞒过周显,把这个消息通知了杨衍。

    周显费心费力组建好几个军,杨衍所率的第二军主要负责北方的防戍。在李开率部前往辽南之后,他手下的第二军成为人数最多,也是战力最强的一支。

    杨衍出身于军人世家,其祖父杨肇基曾被封左都督,大将军,大明的正一品武将。其叔父杨御蕃曾任总兵,而他年纪轻轻便升任副将。但两人都因刘泽清自立,后路断绝而被迫降了李定国。

    后来,两人又先后归降了周显。

    在朱慈烺南去的时候,杨御蕃去了南京,而杨衍则选择留在了山东。他的情况和谈时迈很相似,但不同的是,谈时迈自周显来山东之后便一直跟随他南征北战,是周显的亲信之将。而杨衍则是完完全全的外来客,瞬间居于高位,难免引起其他人的不服。

    特别是杨衍将杨御蕃的两子杨凤和杨彩送去南京之后,此举更令人怀疑他的立场。

    而且杨衍此人因为出身问题,为人高傲。从来不和其他人亲近,导致他的人缘一直不好,对他的有意见的将领不在少数。

    当一个人如此孤立的时候,有些麻烦就会主动找上门。这次,丁可泽就是给杨衍挖了一个大坑。

    本来周显并不需要杨衍率部来援,但丁可泽刻意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若是他不来,或者来的慢了,就表明他存有异心。

    这就是简单的有罪推论,做给周显看的。

    而结果是杨衍来了,基本上是马不停蹄的赶到了这里。

    刚才那人是丁可泽的人,他手中有丁可泽提前写的一封信,详细讲述了他的所作所为。在杨衍到达之后,那人才将信交给周显,这才引起周显的震怒。

    在周显看来,这样的试探不仅毫无作用,还容易引发一系列后续问题。现在还没有形成什么势力呢!便如此勾心斗角。今后还不一定会闹出什么大事呢!

    特别是,丁可泽竟然瞒着自己做了此事。

    这是完全没把自己当回事啊!

    周显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心想该找丁可泽好好谈谈了。他扭头看向杨衍,后者想意识到什么似的连忙低下头喝茶。

    周显手下将领众多,但能独当一面的大将并不多。论领兵之才,杨衍不如刘孔和,最多和李开属于一个档次,比谈时迈稍好一点。

    但他有一个别人不可替代的优势,那就是他的出身和家族。在临沂,乃至整个山东,他们杨家都是人尽皆知的存在。

    周显叛明自立,所占之地以山东为主,有的时候不得不依靠这些山东大族来提升自己的地位和声望,至少在短期内不得不如此为之。

第一百五十三章 杨衍2

    况且,杨衍本人虽不是那么出众,但也足以守护一方。而且一个人的本事是随着经历之事不断增强的,以前的杨衍一直跟在他叔父杨御蕃身后,难有独当一面的机会。

    但周显愿意给他机会来看看他是否为可用之才。至少到目前为止,他一直做的很不错。对于杨衍,周显并非完全没有疑虑。但用人不疑,况且周显真不觉得以杨衍的性格会做那种两面三刀的事情。

    周显想了想,觉得这件事还是不让杨衍知道的好。他取下茶壶,把信撕碎丢进火炉。火光闪烁,一缕青烟升腾,碎纸化成了一堆灰烬。

    这时,孙豹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两将。“督帅,那些死尸都搬出去了,前院也清洗好了,我一会找几个兄弟把他们都埋了吧!”

    周显轻轻的点了点头,“多带些人去。”他突然注意到孙豹身后的两将,顿时笑道:“是明道和明德两个啊!你们这样的穿着,我差点没认出来。”

    两人拱手拜道:“见过督帅。”

    杨衍道:“督帅,这两兄弟骑射娴熟,我现在让他们统率军中所有的骑兵。现在虽然只有五百骑,但今后还会逐步扩大规模。我正准备上书给您,表二人为守备。”

    周显笑道:“他们在大明时便是千总,又有守卫京师之功,现在提为守备已经有点委屈他们了。你把文书报回济南,到时候我让他们立即审批。但两个守备统率只有五百人的骑兵,是不是有点屈才了?”

    杨衍面露疑惑,接着用很平静的语气说道:“督帅若是对他们另有安排,属下这边没什么问题。”

    周显笑了笑,“明道,你家人从大同搬到山东,可都安置好了?”

    黑明道抱拳道:“一切都安置好了。此事还要多谢督帅,属下知道您为了这件事费了不少心思。”

    周显摆了摆手,“黑右督为国捐躯,这都是我们后辈应该做的。以后有什么难处就直接给我说,能帮的我都会尽力帮忙。但你们二人既然已经入我军中,那今后一切都要靠自己打拼,而不应该沉浸在父辈的荣耀中碌碌无为。”

    黑明道上前一步,抱拳道:“督帅若是有什么差遣,我兄弟二人定然全力以赴。”

    周显点了点头道:“实话说,第二军目前以步卒为主,暂时不会迅速扩大骑兵的规模。军中现有的骑兵,你们兄弟中一人便足以担当此任。我这边有另外一个职位,很重要,但是也很危险,可以说是九死一生。所以,我希望你们二人能好好的商量一下,由你们自己决定由谁前去。”

    黑明德有点犹豫的问道:“不知督帅要我们做什么?”

    周显道:“回山西,利用你们黑家在当地的威名招兵买马,组建抗虏大军。”

    黑明道和黑明德尽皆变了脸色,连杨衍也满脸吃惊的看着周显。

    周显没有理会他们,继续说道:“以目前的情况,满虏夺去北地只是时间问题。他们的根基在辽东,此刻我数万大军分布在朝鲜和辽南,逼的他们不敢全力入关。所以在短期内,在北地的鞑兵数量不会太多,特别一下子夺取那么多地方而不得不分兵驻防的情况下。若是我推断没错,满虏下一步必定是拉拢北地豪强为其所用,然后驱动他们来攻城略地。”

    杨衍点了点头道:“督帅说的没错。据我军斥候传回来的消息,在山西担任主攻的就是姜瓖的大同守军和其他原先的九边戍卒。”

    周显叹了一口气道:“多尔衮打着为先帝复仇的旗号,确实成了一些无耻之徒望风而降的遮羞布。但我主要担心的不是他们的兵力众寡,而是他们采用的手段。在山西,多铎重用以范永斗为首的一批晋商为他们征集粮饷。这些人不但对山西的情况十分了解,而且还极为无耻。他们领着清军专门找那些当地富户,凡是不从者,就毁家灭族,甚至屠村屠城。同时清军还恩威并施,对于顺从他们的人则较为宽容,只需要他们拿出部分粮饷,并向满清效忠。不仅可以保全家室,还能为将为官。目前,已有不少人投向满清。若是我们无所作为,北地的人力、物力都将成为满清的助力。”

    黑明道皱着眉头问道:“督帅是想让我们回山西收拾那些投靠满清的贼人?”

    周显摇了摇头道:“这是其中的一方面,但主要的任务是在那里扛起抗清的大旗,并在那里坚持下去。不在于杀伤多少敌军,而在于向那里汉人表明,我们未放弃他们,并且终有一天会打回去。陕西太远,我们目前无能为力。但河北和山西,我要和满清争上一争。除了它们距离较近,便于我军随时援助太。还有就是两地山川纵横,随意一个山沟沟都能隐藏近万士卒。靠清军的那些兵力,是绝难在短时间内剿灭的。”

    黑明道想了一会,转头看了看自己的弟弟,接着抱拳向周显道:“督帅,属下愿往。”

    黑明德脸色顿变,惊声道:“大哥,你……”

    黑明道摆手制止住他,“督帅,您的话,属下听明白了。您是在想在山西和河北保留一面抗清的旗帜,以激起当地百姓的抗击鞑虏之心。而不是让我们去和满清大军激烈厮杀,轻易去送死。我三弟性格急躁,不适宜做这样的事情,请督帅成全。”

    周显点了点头,“那好。我允许你从军中挑出一百个精锐骑卒,同时我再给你二十个在辽东和鞑子交过战的,还有三十个熟悉山西情况的。除此之外,我再给你两万两白银。随后,还会陆续给你运去其他必要的军需物资。至于你到了那边之后还需要什么,我都会尽量为您提供。”

    说着,周显转向杨衍道:“明达,一个守备的号召力太弱,我看你直接表明道为参将,我特准。”

    看着愣在当地的黑明道,周显道:“我军是军职是以军功论,这次情况特殊。我先给你授予高官,战功我等着你给我立。”

第一百五十四章 杨衍3

    孙豹出去,黑明道和黑明德两人也随之一起。

    看他们远去,杨衍转向周显低声问道:“督帅,您让黑明道前往山西,那准备派谁去河北执行此事呢!”

    周显勾了勾嘴角,“怎么,你想去?”

    杨衍连忙摆手道:“督帅,您就别开属下的玩笑了,我只是说……”

    周显笑着摆了摆手,“你想去我也不会让你去的。天天摆着你的那张方片脸,就像周围人都欠你钱似的,谁敢和你亲近?连和军中同泽的关系都搞不好,我能指望你去京畿地区处理那错综复杂的事情?”

    杨衍满脸通红,整张脸看起来更方了。“督帅,我这人的性格就这样,我不是有意不和别人相交的。”

    周显道:“我不是怪你,但你这性格以后得稍微改改。一个好汉还三个帮呢!和同袍关系都闹的这么僵,以后你遇到危难之时谁会救你?为将者,征战沙场,但有时候取胜之道乃在战场之外。”

    杨衍抱拳道:“属下明白了。”

    周显点了点头,也不愿就此狠说他,毕竟丁可泽刚为他挖了那么一个坑。转移话题道:“京城沦陷之后,我就做了一些部署。在河北境内留了一些人,也串联了一些对闯军有所不满的豪强乡绅,或者是原先大明的将领官员。所以,在河北,我军还是有一点基础的。但无论是现在的闯军,还是将来可能占据北地的满清,在京畿地区都会部署重兵。派往河北的人,不仅要通晓兵事,交游广泛,还需要懂得怎么和各方势力虚与委蛇。只有这样,才能在河北像根钉子一样牢牢钉在那里,闹的满清鸡犬不宁。”

    杨衍微微点头,“督帅深谋远虑,挑的人自然是好的。”

    周显勾了勾嘴角,淡淡笑道:“看来你也不是什么性格问题,只是愿意和不愿意的事情,这两句马屁听起来不就挺好吗?”

    杨衍脸色一红,“督帅,我……”

    周显摆手道:“不说这个了,我选的人是张家玉。我会让他主要负责,但会让温开全力辅助他。我听闻你这边招募了不少北地难民入军,挑一些熟悉河北各地情况的,到时候随他一起前去。或者就这一两天,他便会赶到德州了。”

    杨衍脸色微变,“督帅,您知道了?”

    “什么?”

    “就是那些北地难民,我私下挑选了一千多人。属下绝不是想蓄养私兵,而是那些确实都是当兵的料。而且他们逃到山东境内已是一无所有,又身强力壮。若是不给找些事情做,肯定会到处惹事。”

    周显端起茶杯,呷了一口,缓声问道:“明达,你可知道这次刺杀的是些什么人?”

    杨衍轻轻的摇了摇头,但随即眉头一挑,脸上明显有点不可置信。

    周显点了点头,“对,就是他们。北地逃荒来的有普通百姓,有大明原先的兵将,还有一些各方势力派来的细作刺客。身份复杂,也正因为一无所有,极易被人收买。就像这次来行刺杀的,四十多人,大部分连刺杀的目标都不知道。只是有人向他们许诺,只要前来,无论成功与否,他们的家人都能得到十两银子。若是刺杀成功,会再给每个人五十两银子。然后就是眼前的这种情况,被人派来送死。”

    杨衍眉头一挑,“督帅,可查到是谁主使的?”

    周显摇了摇头,“都是小虾小鱼,无关紧要的小角色,靠他们查不到什么的。让丁可泽通过他的途径去追查吧!现在几方势力交错,彼此关系复杂。但最想我死的,恐怕只有满清了,此事应该和他们脱不了关系。”

    看杨衍低头沉思,周显继续说道:“我知道你挑出的那些多为卫所兵卒,或者九边戍卒,确实是从军良材。而且既然愿意南来,多数肯定怀有忠义之心。但德州在不久后便可能沦为前线,你把他们留在身边,今后必定会给予高位。即使他们中有少数几个存有异心者,就足以对撼动全局,这些你可明白?”

    杨衍慌忙起身请罪道:“督帅,属下知错了,我回去之后便驱散他们。”

    周显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笑了笑道:“把他们收在身边,然后又把他们驱赶走,你这不又是在得罪人吗?让他们去济南吧!那里正有一批新兵正在训练,也去去他们身上原先的**气。”

    杨衍点头同意,过了一会用十分犹豫的语气道:“督帅,我军中骑兵本就不多,黑明道离开也会带走一些。我想您那边能不能再给我多提供一些骑兵,毕竟这边的形势……”

    周显想了想道:“孙轩这段时间确实又新训练了一批骑卒,但数量太少,就给你补充三百骑吧!”

    杨衍面露惊喜,“谢过督帅。”

    周显拍了拍自己的肚子,笑道:“有点饿了。走,出去寻点东西吃。”

    吴桥,与景县隔运河相对。

    运河之南属于闯军所占据的河北地界,北面是周显所据有的山东地界,两岸通过一座简易的浮桥相连。

    桥的两头各有一个箭楼,上下都有身穿铠甲的将士守卫。无数百姓携老扶幼,小心翼翼的从上面通过。

    桥体受重晃动,就像随时可能被水流冲走一样。隔的很远,都能听到幼儿因恐惧而发出的啼哭声。

    周显站在距桥头百步外的一座垒堡上,看着下面拥挤的人群,脸色平静。“最近有多少百姓通过这里进入山东境内?”

    站在杨衍旁边的谢升上前一步,他不久前刚被提升为德州知州,这里是他管制的地方,“禀督帅,每天都有好几千人,到目前为止应该有近十万了。除了这里,在上游的故城渡口也有人来,那里的人更多。”

    周显面露疑惑,“为什么?那边的渡口应该又小又破吧!”

    谢升抚了抚自己的山羊胡,淡淡笑道:“督帅没看到对面的闯贼吗?大部分南来的,不是富贵乡绅,就是大明原先的官员将领,他们怎会愿意来这里过河?”

第一百五十五章 迁民

    听完谢升的解释,周显顿时有点明白了。

    在这个时代,生产力低下,真正有能力实现迁移的基本上都是富人。那些一无所有的穷户连搬家的钱粮都拿不出来,大部分只能留在当地任人宰割。

    而且,谁又能保证搬到一个新的地方就一定比原先的地方更好。还有就是路上贼匪如毛,强盗遍地,危险性有的时候远比留在当地更高。

    再加上国人安土重迁的性格,在乱世之中,他们大部分时候选择的是被动接受。除非到万不得已,他们是不会搬家的。

    此刻,北地大乱,抛家舍业南来的人增多了。但这里面的穷人所占的比例还不到总人数的三成,而且多是临近山东的河间府百姓。

    而他们之所以愿意南来山东,也并非完全是因为战乱,还有就是山东的情况要比河北好上许多。

    山东巡抚衙门规定。

    凡是识字,愿意在山东定居者,每人给十两银子的安家费。给他们提供住处,从中择优选用为官,入军为伍,管理军需,或者到新创办的学院内授课讲书。

    而普通百姓,愿意从军者,只要符合标准,就会优先录用。即使没有这两个选项,矿场、盐场、船场,还有修路、修渠,也都是他们的去处。

    最次者,官府也会为他们提供一定的米粮。不多,也多是难吃的粗粮,但至少能勉强维持他们活下去。

    从京城陷落到现在,从北地或者河南拥入山东的已近百万。他们中的有一部分只是借道山东到南方去,但因为地理原因,留下的人还是有很多。

    安置他们耗费了周显大量钱粮,目前连扩兵的数量都缩减了不少。

    周显最初想通过大规模招兵来形成对清军的绝对优势,但现在只能走精兵路线。

    目前在山东刘孔和、谈时迈、杨衍、万元吉治下四个军只有杨衍的北路是满额的,两万九千余人。剩下的三个军,总兵力也有五万多一点。此外,扩充新兵的规模也有所缩减,只有不到两万新卒。

    谢升在旁絮絮叨叨的说,“山东民风淳朴,百姓仁义,对待外来人本没有那么抵触。但一下子拥入这么多人,相互之间有一些矛盾是必然的。三天一小闹,五天一大打,天天闹的是鸡犬不宁。而大部分百姓都安置在德州附近的恩县、陵县、平原,这些地方都是下官所管辖的区域。”

    周显淡淡笑道:“总得有一段时间让他们适应。只要你们处事公平,尽量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相信不久之后就是一片祥和天地。”

    看谢升还欲再言,周显轻轻的摆了摆手,“谢知州,你这里所面临的困难,府衙那边并不是没有想过。实际上,陈子龙已经开始着手整理德王、鲁王二人留下的田产,并在那里建房量田。最多再有半个月,就会开始迁民去济南、济宁,这段时间你就再辛苦一点吧!”

    看周显转身向一边走去,谢升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这时,突然一双手搭在他的肩膀上。他扭头一看,发现是杨衍。

    “谢知州,督师考虑的都是大事,这些小事就不必麻烦他了。我从营中拨出一千兵卒,随你调用。到时候谁敢闹事,把他们抓起来收拾一顿,保证都老老实实的。”

    谢升愣了一下,接着苦笑道:“若是事情有这么简单就好了。但下官这边确实人员不足,杨副将能提供一千人那是再好不过了。不过还请杨副将提前给他们说好,一切都要听下官的指令行事。”

    杨衍轻轻的点了点头,“好。”说完,他跨步向周显走去。

    周显看着对面的闯军士卒,突然指着前方问杨衍,“明达,若是我要你渡河进攻,拿下他们容易吗?”

    杨衍顿时一怔,看周显不似在开玩笑,沉默了一会道:“自我军派出船队协助载运他们出海之后,闯贼便对我们少了防备,连南皮李来亨所率的三千精卒都带走了。对面的加上周边的也不过一千来闯贼,片刻之间便能把他们收拾干净。”

    周显点了点头,继续问道:“若是不能杀害他们呢!”

    杨衍回道:“也容易,让我军士卒趁夜渡河过去,只要两千多人,足以吓跑他们。到时候再多建些浮桥,大军就可以直接杀过去了。从这里到天津城下,都没有多少闯贼。但督帅,我们不是和闯贼达成协议,五年之内不交战吗?”

    周显淡淡笑道:“我没打算和他们交战,只是想去天津走一趟。别说这个了,事情还没最终确定呢!丁可泽那边有新的关于北地战事的情报传来吗?”

    杨衍道:“李自成和多尔衮在石门镇附近进行了几次大战,各有胜负,谁也奈何不了谁。李来亨率三千精兵乘船从大沽口出发去截鞑子的粮道,在山海关东边上岸和鞑子打了几次小仗,烧毁了一些他们的粮草。”

    “等等,……,东边?”周显满脸疑惑。

    杨衍十分确定的点了点头,“是东边,而且每次派的人都不多。属下推断,李来亨可能是想将清军兵力从山海关里面引出来,他们好从西边直接偷袭山海关。”

    周显笑道:“呵,这李来亨年纪不大,倒是挺有想法的。他们现在待在那里?大军一直待在船上吗?”

    杨衍摇了摇头,“他们一直分散躲在远离海岸的几座小岛上。鞑子没有水师,不能发现他们的行踪。而那里又距离山海关不远,只要半日路程,便能杀到山海关附近。我军有关他们的情报现在就传回来这些。”

    周显点了点头,“那吴三桂、唐通、白广恩他们呢!”

    杨衍摇了摇头,“他们就像约定好似的,所有人都按兵不动,只看李自成和多尔衮在那里斗死斗活。”

    周显笑道:“这才正常。这些人朝秦暮楚,在未决出胜负之前,他们是不会轻易投向哪一边的。”

    这时,一人快步走上来,抱拳向周显道:“禀督帅,黄宗羲从济南赶来,说要见您。另外,丁可泽也回来了,说有新的情报向您禀告。”

第一百五十六章 以法定则

    黄宗羲焦躁的大门前走来走去,看到周显骑马回来,连忙迎了上去。“督帅,您回来了?”

    周显笑着点了点头,问道:“太冲,你不是和于七去莱州了吗?怎么来这里了?”

    黄宗羲有点犹豫,停了一会才低声说道:“督帅,于三被北溟斩了,和几十个为乱的贼人一起。”

    周显脸色一变,向身后的杨衍等人道:“明达,你们先去见丁可泽。”接着他急声问向黄宗羲道:“怎么会?我不是让吕明……”

    黄宗羲叹了一口气,“吕明此时还未赶到,是北溟飞鸽传书回来的,这是他给您写的信。”说着,他拿出一封信递给周显。

    周显撕开后看了一遍,里面主要讲了于三为乱的经过和他所做出的决定,但真正吸引周显却是他的一段话。“国家之安危在于人心之得失,而人心之得失在于用人行政,辨识其顺逆之情。以一夫不获曰予之喜,以一吏不法曰予之咎,为保郅致政之本。督帅欲兴国除弊,必先有一套规则适用于天下诸人,而不应该因一人身份不同而有所偏颇。今日一小小于三,明日治下众官犯错又当如何?常言,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真正能做到这种地步的天子又有几人?于某感念督帅救命之恩,欲以性命来报,必要直言相告。于七乃督帅爱将,属下与之并无私仇,杀于三乃为公事。若其心有怨恨,尽可来找于某问罪。但属下对吾所作所为,无丝毫之后悔。”

    周显拿着信默然了好半晌,抬头问道:“于七现在在什么地方?人怎么样?”

    黄宗羲道:“属下把他劝回了济南。督帅,您也知道,于七此人尚侠重气,恩怨分明。现在北溟直接杀了他兄长,属下真担心他回去之后会直接杀了北溟抱负。即使有督帅在,他明面上不敢那么做,但私下……,他结交的那些人您也知道。”

    周显缓声道:“但他随你回去了?”

    “督帅,您说什么?”

    “我说,他被你劝回济南了。这就说明在那种情况下,于七他仍然保持着基本的理智。军中这些年的磨砺,于七早已不是最初的样子了,你看轻了他。你赶回去吧!顺便把这封信也带给他。同时告诉他,于三这件事,我会在其他方面给他应有的补偿。但他将绝对不许对于成龙动手,永远也不许。”

    看着脸色犹疑的黄宗羲,周显继续说道:“太冲,我们要做的是大事,其中的很多人都可能在今后会获得无与伦比的权力,像于三触法的事情只会越来越多。北溟这是在定规则,为我们所有的人。他这是主动把自己暴露在危险之中,若是连他都护不住,我这个督帅也干脆别当了。”说到这里,周显语气陡然间严厉了起来。

    黄宗羲沉吟片刻,抱拳道:“属下明白了。我这就赶回去,定会好好劝说于七,让他不会平生事端。”

    周显点了点头,“我派人送你,这边现在不太平。另外,新钱庄的事情你要多上上心,尽快建立起来。”

    黄宗羲没有拒绝周显的好意。他有点笨拙的翻身上马,双手紧紧控住缰绳,轻轻的夹了一下马腹,缓缓向南而去。

    看着他的样子,周显突然想起他是南方人,到山东之后才开始学骑马,到现在也只是勉强会骑。

    于是,周显出声叫住了他。让手下人为他找一辆马车,让他坐车回济南。这之后,他才起身去见丁可泽。

    骆养性带着一队亲兵,脸色铁青的回到住处。

    今日大堂议事时,就因为自己手下士卒私闯民宅,抢了一些东西,赵应元就像训孙子一样训斥自己。

    “这个昔日小小的游击将军,也敢在自己头上拉屎拉尿了。”赵应元在心中低声咒骂。

    他的妹夫赵弘祖连忙上前,令人关闭大门,压低声音向骆养性道:“大哥,客人来了。”

    骆养性轻轻的点了点头,“在哪里?带我去。”

    高起潜身穿一件普通的青色棉袍,头戴一个灰色皮帽。衣衫整齐,神态悠闲,俨然一个中年富商的打扮。“骆指挥使,做出决定了吗?”

    骆养性眉头微蹙,“高公,我身边现在只有一千来人,而城中还有近八千闯贼。若是不能成功,我的身家性命可就要交待在这里了。”

    高起潜淡淡笑道:“富贵险中求。而且你骆指挥使当锦衣卫指挥使这么久,又督统天津这么多年。你说你自己只有这么点实力,你说咱家会信吗?”

    骆养性嘿了一声,“高公,有些话还是不要说的那么明。而且你也知道,我手下的那些人让他们探查消息,做点私事还可以。但要让他们上战场厮杀,还真顶不上什么用。”

    高起潜笑道:“这就够了,上次刺杀周显的事情,你做的不就挺好吗?”

    骆养性恨声道:“那还不是你高公想要他死吗?只可惜没杀了他。”说到这里,他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脸色微变道:“高公的意思是这次依旧采用刺杀的手段。”

    高起潜点了点头,“李过携精锐闯贼与唐通、白广恩等人在丰南对峙,天津城中多为新归附之卒,留守大将赵应元身边只有两千多人。若是能够成功刺杀他,到时候城中必然大乱。你再以利相诱,以势相迫,分化诸军,到时候天津不自然手到擒来吗?而且,咱家还可以拉拢西城的守将来响应你。”

    赵弘祖插声道:“你说的是熊通。”

    “他的咱家的人,当时投靠闯贼也是咱家授意的。”

    赵弘祖道:“大哥,熊通所带的都是以前的禁军,有一千多人。装备好,也都听他的。若是他肯配合我们,这件事十有八九能成。”

    骆养性脸上阴晴不定,沉吟片刻,“那若是李过回兵呢!”

    高起潜看骆养性基本上已经被自己说服,淡淡笑道:“李过目前正在前线,若是他回兵天津,唐通、白广恩两人岂会坐视不管?而且有些新的情况,骆指挥使或许还不知道。容咱家给你讲讲,或许你就不会有这样的担心了。”

第一百六十七章 暗谋

    高起潜用手指在桌面轻轻的敲动了一下,缓声道:“五天前,李来亨率三千精兵从海上在洋河口登岸,一举攻下了距离山海关不到四十里的榆关。抚宁卫守将杨震起兵响应,并约为偷取山海关。因为杨震手下士卒扮作败兵混入,李来亨轻松攻取了西罗城。而北翼城和南翼城守将因不满吴三桂归降满清,再加上杨震的劝说,他们诛杀了城中负责监军的清将,转而投向了李来亨。闯贼实力大增,强攻山海关。目前高第只靠着主关和东罗城坚守,连关城都不敢出了。”

    骆养性呵了一声,脸色有点不敢相信。“李来亨率三千士卒出海的消息,我不是提前告诉他们了吗?怎么还会败成这样?”

    高起潜淡淡的说道:“高第太托大了,没有第一时间率部出击李来亨。况且,他也没料到有那么多人不愿意归降满清。”

    骆养性紧皱着眉头,“高公,这似乎不是什么好事吧!”

    高起潜勾了勾嘴角,“山海关内储存有大量军需辎重,高第迎关外清军入城协防,并紧急把这个消息通知了前线的多尔衮和吴三桂。两人已经派出军队回援,但两军军心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李自成抓住机会,趁势猛攻多尔衮所率的清军。清军损失很大,目前已经退到滦河以东,而吴三桂也率部退到滦州城中。”

    看骆养性脸色越来越难看,高起潜淡淡笑道:“除此之外,还有些对清军有利的消息。豫亲王多铎已经已经拿下太原,正在猛攻固关,逼迫李自成回援。豪格攻破运城,将陕西和山西连成了一片。同时还拿下了潼关、陕州、渑池,在豫地的闯军目前已经被迫退向洛阳。”

    骆养性哈哈一笑,“这才是好事。”

    高起潜眉头一蹙,“骆指挥使,你觉得这是好事?”

    骆养性愣了一下,有点不太明白高起潜的意思。他一直没有正面回答自己的问题,反而一会东,一会西的到处乱扯,似乎意有所指。

    高起潜叹了一口气道:“骆养性,你曾是大明的锦衣卫指挥使,领天津总督。咱家也曾任监军太监,统领数万大军。你我都受先帝隆恩,现在你却一心投靠满清,难道心中就没有一点羞愧之心吗?”

    赵弘祖暴怒,大声叫嚷道:“高起潜,你什么意思?你……”

    骆养性摆手止住赵弘祖,紧盯高起潜道:“高公,有什么话,你就直说,不必这样拐弯抹角的。”骆养性心知高起潜为人,表面说的大义凛然,内心想的全是鸡鸣狗盗的事。什么先帝隆恩,什么羞愧之心,全部都是狗屁。

    高起潜道:“良禽择木而栖。人在乱世,都想攀个高枝,但骆指挥使真觉得满清就是你想要的那个高枝吗?他可以让你当锦衣卫指挥使,还是能让你督领天津?”

    骆养性皱了皱眉头,“但满虏善战,连吴三桂都率领关宁铁骑投靠了他们。现在在北地,谁的势力能比得上他们?况且之前你我合作,不都是传递闯贼的消息给满清吗?难道高公还存有其他的心思?”

    高起潜看了看赵弘祖,又转头看了看骆养性,脸上有股若有既无的笑容。“狡兔还有三窟呢!咱家岂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实话告诉你,咱家现在和吴三桂有合作,和满清也因为你传来的那些消息而与多尔衮牵上了线。除此之外,咱家和南边也有联系。”

    骆养性心中暗地嘀咕了一会,权衡了一下利弊,沉声道:“高公,我们是旧识,我骆养性也一直什么都听您的。若是您有什么好的出路,可要拉我一把啊!”

    高起潜笑了笑,“咱家这不就来了吗?”说着,他压低声音道:“小骆,满人是辽东蛮族。现在虽然势大,但最终未必能够成事。吴三桂被满清封为平西王,但他也被太子,不,现在应该是大明皇帝,封为平西侯。他投靠满清是被迫为之,并非完全出于内心。等到将来形势有变,他必将再举抗清旗帜。到时候是谋求自立,还是重归大明,都有可能。我们要做的就是助其成事。”

    骆养性皱眉,他没想到高起潜竟然是来给吴三桂当说客的。“高公的意思是我们投靠吴三桂,但是他现在已经投靠了满清,他真能掀起什么大浪吗?”

    高起潜勾了勾嘴角,“不是投靠,而是与之合作。若是吴三桂最终能够成事,你我自会有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而且咱家还可以通过私下的关系联系南边,说你一直在配合咱家施行复明大事。这样一来,即使到时候吴三桂不堪重用,我们两个都有后路可走,大不了逃往南方就是了。”

    骆养性有点犹豫,“高公,我能不能问您件事?”

    高起潜摆了摆手,“你说。”

    骆养性道:“高公,你是天子近臣。若是当时随太子一起前往南方,一定会继续身居高位。但你为何甘愿冒如此大险坚持留在北方?真的只是因为先帝的恩宠?”

    高起潜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接着缓缓放下。“咱家自小入宫,不可能有后代。但咱家有一个兄弟,他因病早逝,留有一个儿子。咱家念他孤苦,也一直把他当成亲生儿子一般养,什么都给他最好的。但后来他却被一个军户无辜杀害,而那人却逃了。后来经过咱家的多方探查,发现杀害他的那人曾当过周显的武术师父。而且,自他从周显那里离开之后便完全消失不见了,到现在也没有寻到。这样的仇恨,再加上周显多次跟咱家作对,你觉得咱家会放过他吗?”

    骆养性有点不敢相信,“你做这一切都是为了周显?”

    高起潜微微摇头,“是,也不是。当时太子是被周显护送出京的,咱家若是前去山东,性命能否保全都是未知之数。即使后来去了南方,无一兵一卒,你真觉得太子会继续授予咱家高位?”

第一百五十八章 暗谋2

    骆养性渐渐有点了解高起潜的心思了,但他依旧有点担心。“高公,我之前没有前去救援先帝,你说太子会不会因此而痛恨我?”

    高起潜笑道:“你多虑了。当时没有去解京师之围的何止是你,连吴三桂都能被封为平西侯,岂会多你一个?而且,后来你不是去解救太子了吗?”

    骆养性眉头一挑,顿时想起当时他率部前去偷袭周显军,欲要劫持太子投降闯军。最后不但没有成功,反而引得周显军来攻。最后天津没有守住,他只能率领数千残兵败将逃去投靠李自成,地位也一落千丈。

    这也是他忌恨周显的原因。

    后来,当高起潜提议刺杀周显时,他毫不犹豫就同意了。

    骆养性眼睛转了转,连忙道:“对,高公说的对。我早就看出周显心怀异心,当时出兵就是为了前去解救太子。后来,也是因为周显来攻而被迫投降闯贼的。我骆养性深受先帝隆恩,岂会背叛大明?我现在忍辱负重,甘愿投贼。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太子能在将来克复京师,中兴大明。”

    高起潜淡淡一笑,“这不就对了吗?咱家也认为骆指挥使你忠义无双,是朝廷的栋梁,此事我必定会向圣上禀告的。”

    赵弘祖坐在一旁,听的一愣一愣的。这两个老狐狸一说一唱,简直把黑的都说成了白的。

    骆养性身子前倾,“高公,这些都是后话,我们还是要专心解决眼前的问题。听您刚才所言,您是想让闯贼和满虏一直这样斗下来,以给吴三桂成事的机会。虽然现在清军少挫,但毕竟山海关还在高第手中,胜负还是未知之数。在这个时候,我们若是刺杀了赵应元,不就间接帮了满虏吗?而且,李过若是打回来,我们恐怕也守不住天津吧!这个时候,是不是按兵不动更好?”

    高起潜摇了摇头,“咱家也不是让你现在施行此事。只是让你提前做些准备,李自成撤离的时候才是我们的机会。”

    骆养性有点不敢相信,“闯贼会撤?”

    高起潜轻轻的点了点头,“目前多铎已攻下太原,只要他再拿下固关,就可以率山西大军直接杀入京畿。到时候,闯贼便会面临两面夹击。重要的是,京城内的粮食已经不多了,几十万大军的消耗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无论从哪方面看,闯贼都不会在河北长待。而且,据咱家所知,闯贼早就开始将京城内的金银财宝运往河南了。”

    骆养性知道高起潜以前主管京营,有很强的关系网。他既然这么说,应该就是真的。“那李自成有没有可能坚持下去,先击败多尔衮,然后再和多铎决战。”

    高起潜坚定的摇了摇头,“不可能的。满虏凶悍善战,且多为骑兵。论野战,这天下还真没有几个军队是他们的对手。况且,还有吴三桂在旁,他是不会允许李自成完全击败多尔衮的。无论是兵力,还是形势,都对闯贼极其不利。或许,他们还会强攻几次,但之后他必然会撤退。”

    骆养性想了想道:“高公,李自成若撤,李过肯定也会随他一起撤。那时我们再出手,夺取天津肯定是易如反掌。”

    高起潜微微点头,“要在李过撤离之前行动,逼的他到天津来进攻你,到时候吴三桂、唐通、白广恩都会从背后夹击李过。这天津城是要交到吴三桂手里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占有一个根基之地。”

    骆养性皱眉问道:“那多尔衮会允许吴三桂占据天津吗?”

    高起潜笑道:“这得感谢周显那小子。他曾许下豪言,要收复辽东,并且已经增兵辽南和朝鲜。现在他俨然已是满虏的大敌,旗人凶悍,但人毕竟少。多尔衮肯定会利用汉人来对付反对他的势力,而吴三桂正好可以借此自立。若是能最终能击败周显,拿下山东。无论将来是把它交给大明,还是以山东之地自立,都是一种选择。满虏再强也是异族,到时候唐通、白广恩等人到时候肯定也会支持吴三桂。”

    骆养性沉思片刻,点了点头,“那此事我就听高公的。但以后和吴三桂他们的联系,就拜托高公了。”

    高起潜摇了摇头,右手伸入怀中拿出一个玉佩递给骆养性道:“咱家这段时间要去山东一趟。你带着这个玉佩去见熊通,他一切都会听你的。而吴三桂到时候会主动派人联系你,到时候你按照他的指令行事,应该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骆养性愣了一下道:“高公,你要继续刺杀周显?”

    高起潜叹了一口气,“可以再试试,但咱家觉得希望依旧不大。咱家去山东主要是要为多尔衮弄到燧发枪的制作方法,或者毁了周显在莱州的火炮场。小骆啊!能不能把你留在山东的锦衣卫借咱家用一段时间,咱家这里的未必够用。”

    杨震和邱怀仁带着几个亲兵登上了兔儿山。

    他们一个是抚宁卫的留守主将,另一个是原辽东巡抚邱民仰之子。

    当杨震聚集士卒响应李来亨的时候,邱怀仁在山海关内也联结他父亲的原先部属,想要助杨震拿下山海关。但事情泄露,他只得提前逃出关来。

    两人顺着狭窄的山道一路向上,最后在闯军士卒的引领下找到了李来亨。

    在多尔衮和吴三桂都派部回援的情况下,他们组成的联军已经放弃了进攻山海关。他们留下部分兵卒在西罗城中牵制关内清军,而将主要大军回撤到了抚宁城中。

    兔儿山位于抚宁城东侧,是抵挡清军援兵的第一道防线,目前由李来亨率部在此抵挡。

    “李将军,你这边伤亡不小吧!”杨震开口问道。

    李来亨眉头紧锁,轻轻的点了点头,“你们不必担心。目前闯王正在率部猛攻满虏,只要能够击破他们,我们便能和闯军主力连到一起。到时候,所有的问题都会解决。”

第一百五十九章 榆关中

    邱怀仁冷冷的说道:“是吗?但若是李闯王不能击败满虏呢!”

    李来亨沉默着没有说话。

    杨震摆手制止了脸色难看,还欲说话的邱怀仁,“李将军,我们二人都是军将,有些情况我们不必说的太过明白。现在前有满虏回援的大军,后有高第所率的山海关守军,形势对我们极其不利。无论将来李闯王能不能击败满虏,但至少不是现在。我们得为我们自己,还有身后的抚宁城中的近万百姓考虑一下。若是让满虏攻下抚宁,他们必定会被屠杀干净。”

    李来亨抬了一下头,“杨将军有什么建议?”

    杨震道:“让城中老弱妇孺乘船先行离开,留下青壮协助守城。这样一方面可以免除将士们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省一部分口粮。”

    李来亨沉思片刻,“我这边没问题。我会下令让船队载运他们前去天津,然后再返回来。只不过我率部前来的时候,只带了三千士卒,那些船只最多每次也只能载运五千人。这样,至少还要来回两次。所以,主要还是运人。”

    杨震点了点头,“我会让他们尽量少带些东西。”

    看杨震和邱怀仁离开,李来亨身边副将压低声音道:“小将军,这两个人一点都没您放在眼里啊!要不要……”说着,他挥动右手掌,做了个下斩的动作。

    李来亨摇了摇头,“他们两个手下所率的兵卒比我们还多,这个时候杀他们,是你脑袋有问题,还是我脑袋有问题?”

    副将道:“但小将军,一旦他们两个生出异心,我们后方可就麻烦了。”

    李来亨缓声道:“他们一个是大明的副将,一个父亲死在我军手中,和我们本来就不是一路人。这次他们响应我军,只是看不惯吴三桂投靠满虏。也幸亏有他们的协助,我们才能这样顺利。杨震是明白人,知道我们现在都在一条船上。所以你放心,他是不会再次反叛我们而去投靠满虏的。”

    副将沉默片刻,轻轻的点了点头。

    李来亨道:“杨震已答应增派一千士卒来守兔儿山,你去把他们领回来。另外带些百姓,把受伤的兄弟们运到榆关,让他们也乘船返回天津。”

    等副将离开,李来亨转头向山下望去,眉头顿时蹙了起来。

    乘船出海,绕道山海关截断清军粮草是李自成的设想,这本身就带有很大的冒险性。而他们的目的不在于击杀多少敌军,而是要从各处出击,尽可能的扰乱清军后方。李来亨率部偷袭榆关,是准备抢后就走的。

    杨震率抚宁守军响应,使李来亨手中兵力直接翻倍,也使他看到了机会。联军率兵进逼山海关,西罗城、南北翼城望风而降,眼看只剩下山海关主关和东罗城。

    但山海关的坚固和防守的严密程度超乎了李来亨的想象,看着在眼前,却那么遥不可及。死伤数百兵卒,连关城的边都没摸到。

    后来,得到敌军回援的消息,李来亨才率部反应了抚宁城。抚宁城也被称为抚宁卫,是进入山海关的必经之地。

    由它向北是群山环绕,向南为大海,这客观上减少了这里的防守难度。

    但问题是,李来亨这边的兵力是有好几部分组成的,每个人的心思都有所不同。杨震和邱怀仁还好说,他们是坚定的抵抗派。但其他的人,恐怕只要清军杀回来,他们第一时间恐怕就要竖起降旗了。

    眼前敌军已达近万人,而且还在逐渐增多中。因为自己在兔儿山修建了营寨,而他们也没有攻城器械,这才勉强能守得住。

    但即使这样,损失也在逐渐增大。

    尤为严重的是,当正面强攻受阻的情况下,他们已开始试图通过北侧的山间小路绕到自军的后方。

    昨天便有一支两三百人的敌军骑兵出现在北侧的台头城附近,在被击溃之后,他们逃往了山海关方向。

    以后,这样的情况只会恐怕越来越多。

    本来就是临时凑到一起的一群人,若是军心士气再受到影响,那将成必败之局。面对这样的乱局,李来亨真不知道自己还能坚守多久。

    他望着山下的清军阵营,那里的清军正在砍伐树木,制作各种器械。相信不久后,他们就会重新开始进攻。

    李来亨长叹了一口气,心中唯有希望在这边溃败之前,李自成能尽快击破多尔衮。同时,他也暗自下定了决心,转身向身边亲卫道:“从后营挑出八百精卒,让他们吃好、睡好,让他们晚上随我一起去夜袭敌营。”

    杨震送邱怀仁上船,“邱公子,一路顺风。”

    邱怀仁满脸愁色,“杨将军,你真要留在这里帮李来亨抵抗满虏吗?”

    杨震点了点头,“邱公子,现在满虏已经夺取陕西、山西,北方大地一多半已落入虏手。你也知道满虏的战力,现在李自成势大,但未必是他们的对手。吴三桂投降满虏,觉得等待形势改变之后,自己再做抉择。却不知道一旦满虏战胜李自成,必然会驱赶关宁铁骑当作前锋四处征讨,以削弱他的实力。”

    “吴三桂放满虏入关,注定要沦为天下笑柄,被天下人当作汉贼一样辱骂千年。我杨震在大凌河之战时被迫降清了一次,得卢督师解救才得以重归大明。现在却被吴三桂连累,再次投贼。若是不能通过一战戏耍这样的耻辱,无论走到那里都会被人耻笑。”

    邱怀仁面露犹豫,“那我也留下,还可以帮帮你。”

    杨震摇了摇头,“短时间内,清军是攻不下这里的。满虏和吴三桂等人十几万大军的粮草都要经由这里运往前线,只要坚守一段时间,或许真能助李自成击败他们。你去往天津,向闯将李过言明利害,或许他还会派出新的援兵。即使最终不济,到时候再乘船逃跑也不迟,现在掌管榆关的是我们。李来亨是不可能抛弃我们独自逃亡的。”

第一百六十章 船达

    邱怀仁眉头紧锁,沉默了好半晌,最终点头道:“好,我会尽量劝说他的。只不过贼就是贼,他们未必会这么想。”

    杨震苦笑着摇了摇头,正欲再言,突然听到远处传来“咔咔”的声响。他脸色顿变,引目朝声音发出的方向望去。

    借着月光,他看到一艘大船撕开夜幕,向着港口方向驶来。初时模糊,后来轮廓越来越清晰,甚至可以看到摆放在船两边的几尊佛朗机炮。

    在大船的两边,跟着四艘细长的海盗船。说细长,只是对比那艘大船。实际上,就宽度而言,它和普通货船相差无几。

    在临近海岸时,船的速度逐渐放慢。只听“咚咚”几声响,巨大的船锚被抛进水中。五艘船缓缓停在了距离杨震不远处的海面上,一艘小船被大船放了下来,缓缓向岸边行来。

    这样大的动静早就惊醒了岸边的士卒,在一个小校的率领下,众人持箭拿刀等在岸边。

    乘船出海之时,有三百名周显军士卒跟随。他们不跟随李来亨作战,主要负责看护船只,岸边的数十人便是这三百人其中的一支。

    在距离他们的不远处,还有另一支近百人的队伍,他们是闯军。其中早有人快步转身回城,把这边的情况告知榆关的闯军将领。

    “来的什么人?”那小校出声喊道。

    船上人回了一句“自己人”后便没有再回话,直行到岸边,才发现船上只有三人。

    一个身穿皮甲的中年男子从上面跳了下来,扭头向两边看了看,“胡彩人呢!不是载了三千人来这里吗?怎么就剩这几艘破船了?”

    那小校听他叫出自己领将的名字,摆了摆手,让众人放下武器,抱拳回道:“胡把总现在在榆关内,船队下午时分载运百姓回天津了,将军是什么人?”

    中年男子道:“韩参将手下水师千总金志祥,今后你们归我指挥了,现在带我去见胡彩。船上的兄弟们在海上飘荡了近半个月,给他们弄点吃的。”

    金志祥这才注意到旁边站着的杨震和邱怀仁,他仔细看了一眼杨震身上穿着的精致铠甲,低声问了那小校几句话。

    之后他挥手让那小校去叫胡彩来这里,接着跨步走向杨震身边,拱手道:“见过杨将军,邱公子。”

    邱怀仁道:“你是周显的人?”

    金志祥见邱怀仁直呼周显姓名,太过无礼,直了直身子。“是,我是周督帅手下的人,两位这是要离开吗?黑夜间行船可不安全,一旦撞到礁石,那可就直接喂鱼了。这海里的鱼特别大,像邱公子这样的身板,也就是一口的事。”

    邱怀仁脸色顿变,厉声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是在嘲笑本公子吗?”

    金志祥双手抱在胸前,满脸讥诮道:“我哪敢嘲笑您啊!只是实话实说,提醒你而已。况且要离开,为什么不和船队一起,偏偏要在夜里做这样的小船。”说着,他手指指向停放在岸边的一艘只能载运十数人的半新小船。

    邱怀仁正要发作,杨震上前拉了他一下,冷声向金志祥道:“传言说周督帅治兵甚严,他手下之兵只认他一人,连大明天子都不认。今日一见,还真是如此。他手下的将士都这样无礼吗?”

    金志祥勾了勾嘴角,“有礼,无礼,那得看针对什么人。实话说,现在大明天子已经逃去南方了,还不知道哪年哪月,或者根本就不可能再回来了。我倒是想认他,可是我总不能抛家舍业也随他去南京吧!况且,即使我能去,那北地的万千百姓也能去吗?一个皇帝,若是连自己的百姓都护不住,怎能指望百姓认他?杨将军,邱公子,我家督帅此刻正准备起兵收复辽东。你们既然重新举义,那自然是认满虏为仇敌。若是你们不愿归附闯军,可以选择为我家督帅效力。”

    邱怀仁低着头,沉默不语。

    杨震问道:“这位将军,你刚才说你是水师千总,你不是从天津赶来这里的吗?”

    金志祥摇了摇头,“不,我们是从营口来的。我军刚出兵收复了五十道驿和熊岳驿,打通了从辽南向盖州的通道,之后会有更大规模的进攻。韩参将考虑到这边没有护卫船只,让我们前来也是为了协助一二。”

    说完,他转头向邱怀仁道:“邱公子,我刚才对你所说的都是实话,黑夜行船的风险的确很高。若是你有什么急事,我可以派一艘海盗船送你前去。这船比一般的民船坚固,船上的水手也都是老手。”

    邱怀仁嘴角抽动了一下,回过神来。“你说周显这个时候反攻辽东?”

    金志祥点了点头,“督帅说,满虏势大,收复辽东不易。但此刻他们率部入关,在辽东的兵力锐减,却是一个好的机会。”

    杨震眉头紧蹙,“多尔衮率部入关,但在辽东依旧有不少士卒。清军凶悍善战,周督帅真的有取胜的信心吗?况且,若是清军回援怎么办?”

    金志祥淡淡笑道:“督帅说了,满虏这次入关若是占据北地,必然会继续南下中原。那时不但不可能回兵辽东,反而会抽调辽东之兵前往关内。若是败了,那一群残兵败将又什么可害怕的?实话对将军说,在朝鲜和辽南的我军已达数万之众,现在真正该害怕的是留在辽东的满虏。”

    杨震想了想道:“金千总,按理说你只是个小小的千总,这些事情不是你应该知道的。本将说的直白,还望你不要介意。”

    邱怀仁也顿时明白过来,“对呀!这些事情你一个小小的千总是怎么知道的?你又不是周显的亲卒。”

    金志祥笑了笑,伸手入怀,掏出一份报纸递给邱怀仁。“督帅和其他人最主要的不同,是他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我们这些底下人。别说我一个千总,就是普通士卒,可能不知道督帅会如何做事,但他接下来要做什么,却是可以知道的。”

第一百六十一章 夜袭

    不一会,胡彩来到,金志祥抱拳告辞。

    杨震手中拿着那一份报纸,火光闪烁,照着他那张阴晴不定的脸。一张小小的报纸,上面印满文字,每个字似乎都在昭显着周显的野心和志向。

    邱怀仁轻轻的叹了一口气,缓声道:“一个小小的千总便有这样的见识,周显手下真是人才济济啊!父亲生前曾向我提过,说当日众军陷在松山,本是必死之局。好在周显率船队从海上来,虽然最终只有不到两成松山守军逃出,但至少保全了一些种子。若不是他叛明自立,他本应是我最敬重之人。”

    杨震面露苦笑,“你我都曾被迫随吴三桂降虏。周督帅身上肩负十数万将士的生死,需要考虑的事情更多,有的时候所作所为很可能也并非完全出自本心。”

    邱怀仁明显愣了一下,“杨将军,你不会生了投靠周显之心吧!”

    杨震勾了勾嘴角,笑容里满是苦涩。“那就请邱公子去看看周督帅是否是可以投靠之人吧!去天津之后,再去山东去见周督帅一面。投降满虏,依附闯军,还是归顺周显,我们总得为身后的这数千士卒寻个出路。”

    这时,突然听到一声炸雷般的巨响,接着是一阵紧急的鼓锣声。

    杨震吃了一惊,向兔儿山方向望去。那边火光冲天,隐隐约约有喊杀之声。他脸色微变,急声向邱怀仁道:“邱公子,你先待在这里。若是形势不对,直接乘船离开。”说着,他大跨步向榆关方向跑去。

    但很快传来消息,是杨震想多的。不是清军突破了兔儿山防线,而是李来亨率部趁夜偷袭了敌军。

    这些日子,李来亨一直坚守兔儿山,从未主动进攻过。清军军心懈怠,毫无防备。一受到攻击,营中顿时便乱做一团。

    四面喊杀声起,完全不知道周围有多少敌军。清军在黑夜间惊声惨叫,彼此相互践踏,夺路而逃。

    本是一场小规模的奇袭却引起了清军的大溃败,兔儿山守军也在最初的吃惊中回过神来。他们紧急集结起来,冲下山猛攻,直击清军中营。

    这一夜,清军被杀近两千人,急退近十里才逐渐止住败势。

    李来亨把山下清军制作的攻城器械全部烧毁,将来不及逃跑而被俘虏的数百清军全部斩首,把他们的头颅送到后面的抚宁城头悬挂。

    一时间,全军士气大振,本来浮荡的军心得以稳固。在接下来的好几日,清军除了第二天发动了报复性的强攻外,剩下几天都是试探性的进攻。

    兴州,迁安之西。

    刘宗敏一马鞭狠狠的打在跪着的任继荣脸上,爆喝连连。

    任继荣本就受伤,此刻再也忍受不住,踉跄着向一边歪去。他右手支地,稳住身子,恢复双手抱拳的样子,一言不发。鲜血顺着他的脸颊滑下,滴答滴答的落在地面。

    刘宗敏面露不忍,但依旧再次扬起手中长鞭。但他的右手突然被人抓住,他扭头看去,发现是李自成。

    李自成怒道:“捷轩,你在干吗?”

    刘宗敏抽了抽嘴角,“陛下,任继荣率部渡河进攻,一战就丧我三千精锐。那些可都是跟随我们从河南一直打到京城的老兄弟啊!而他自己竟然还有脸活着回来,今天不打死他,我怎么对得起那些战死的兄弟。”

    李自成轻轻的叹了一口气,上前扶起任继荣。“这一战的失利和继荣无关,要说错,那一切都是朕的错。满虏火炮众多,我们无法在滦河上搭建足够的浮桥。河深及腰而又多淤泥,我军士卒好不容易登上河岸,就要遭受清军和吴三桂骑兵的猛烈冲击,想要立足确实很难。继荣,你先下去好好养伤,其他的都不必担心。”

    任继荣双眼微红,抱拳施礼道:“谢陛下,末将告辞。”

    李岩和宋献策在后面,相互看了一眼,眼神里都有赞赏之意。这个时候,主动担责,稳固将士的心才是最明智的。

    李自成走到帅位坐下,刘宗敏和宋献策端坐在他的下首位置,其他文武诸将分左右两列站立。他皱着眉头,沉默了好久,眼神里满是不甘。“捷轩,告知兄弟们准备一下。我们不日将启程,撤回京城。”

    刘宗敏脸色顿变,猛的站起身来,“闯王,您怎么突然……”

    李自成无力的摆了摆手,“不必多言,去准备吧!”

    多尔衮面露惊愕,“你说什么?闯贼准备逃?”

    洪承畴点了点头道:“高起潜曾提督京营,又曾任大明监军,根基深远。李自成吸纳大明军为己所用,其中就有不少将领都曾是他的属下。既然是他留下的人传来的消息,就应该是真的。”

    多尔衮愣道:“这老阉宦有这么大能力?”

    洪承畴勾了勾嘴角,“崇祯帝猜忌心极重,从来不相信任何人。在魏忠贤死后,崇祯帝重新启用东林党打击阉党。但后来东林势大,他又不得不重新拉起身边的宦官与东林对抗。高起潜深知崇祯帝的心思,再加上他知兵,是宦官中唯一可以领兵的人。因而崇祯帝对其恩宠有加,不断重用。虽然后来因和周显爆发矛盾,闹出大乱而被调往辽东,但他多年经营的关系还在。尤其现在,人心思变,每个人都想多条路,想要打探点消息并不难。”

    多尔衮沉默了一会,转头向左右道:“派人盯死对面的闯贼,他们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即来报。另外,去请吴三桂来此。”

    吴三桂立在滦州城头,夏国相和高得捷并列立在他的身后。“山海关差点被攻破,老爷子这次是吓坏了,连写了三封信让我回兵。”

    夏国相淡淡笑道:“这也难免,谁能料到杨震等贼会突然反叛。幸亏之前做了一些准备,否则后果还真是不堪设想。王爷,老爷子那边,写信安抚一下就好。只要是高第不慌乱,依靠山海关的险固和关内现有的兵力,足以守的住。”

第一百六十二章 图谋

    吴三桂点了点头,叹了一口气道:“也只能这样了。你说父亲他也是曾经领过兵,打过仗的人,什么时候变的这样胆小了。”

    夏国相勾了勾嘴角,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话。

    高得捷突然插嘴道:“王爷,属下不太懂。李来亨手下不过三千士卒,加上杨震的叛军也不到七千人,还军心浮荡。虽然兔儿山险塞难过,但那些山间小道,多尔衮他们不知道,我们也不知道吗?您只要给我五千士卒,三天时间,我绝对给您拿下抚宁城。到时候还用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吗?”

    吴三桂笑着摇了摇头,“国相,你对他说吧!”

    夏国相笑了笑,扭头向高得捷道:“高将军,你说我们现在是投靠李自成好,还是归顺满清比较好?”

    高得捷皱眉道:“我们不是已经做出选择了吗?”

    夏国相摇头道:“只要我们关宁铁骑还聚在一起,就永远有再次选择的权力。无论是投靠李自成,还是归降满虏。待他们成事之后,他们今后都会竭力分化关宁铁骑,以消除威胁。一旦失了手中的军队,我们这些人就是别人案板上的肉,到时候能否可以保全性命都是未知之数。”

    看高得捷微微点头,夏国相继续说道:“能保留军队的方法有两种。一个是自己的实力足够强大,让他们不敢动我们。另一个是让他们的实力变弱,逼迫他们不得不依靠我们。限于目前的情况,我军连一个根基之地都没有,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充实力。所以,只能采取让他们变弱的那个办法了。”

    高得捷有点醒悟过来,“让清军和闯军拼个两败俱伤,我们到时候再抛出价码,逼迫他们接受。”

    夏国相点了点头,“这些日子,他们连番大战,彼此的损失都不小,但还远远不够。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投入所有兵力,来一场你死我活的大仗。清军的粮草都经由山海关运抵这里,现在李来亨占据抚宁城,后面的粮草运不过来,多尔衮一定想要尽快击败闯军。而李自成那边,太原城已被多铎拿下,恐怕他也想速胜之后还师吧!”

    高得捷沉思片刻,依旧不解的摇了摇头,“夏老弟,这样下去,他们肯定会爆发大战。但问题是李来亨截断的不止是清军的粮草,还有我们的。您就不怕因粮尽而引起军心浮荡,到时候闯军大胜,那这一切功夫不就白费了吗?”

    夏国相笑道:“闯贼进逼京师,先帝下了让关宁铁骑入京勤王的命令,当时王爷便将大部分宁远之民迁入关内。可以说,王爷对他们有活命之恩。征募几十万石粮草可能十分困难,但十万石以内没有太大问题。况且在这滦州城中,王爷早就暗自存了另外十五万石粮草,足够我们用一段时间了。”

    高得捷顿时一愣,“怎么会?前段时间王爷不是对多尔衮说征粮苦难,全军即将粮尽吗?”

    吴三桂轻轻的摆了摆手道:“得捷啊!在战场上,你是难得的猛将。但智略方面,你看的始终浅了点。”

    高得捷听多尔衮说教自己,脸上不但没有丝毫愠色,反而有点得意洋洋。“那些烦心事自有王爷去考虑,末将只用考虑如何打仗就行了。您让我打哪里,我就打哪里。您让我打谁,我就去打谁。”

    吴三桂无奈的摇了摇头,向他解释道:“那是对多尔衮说的。我们的粮草足够三月所用,如果再从民间征集,时间会更长。只不过,每次给多尔衮的只能供给他手下大军数天所用。这样,多尔衮时时都在担心粮尽之事,逼的他只能寻求与闯军速战。至于滦州城中为什么会存有十五万石粮草,那也简单。在李来亨率部从天津出海之后,我便秘密下令让人运了这些粮草过来。”

    高得捷满脸吃惊,“王爷早就料到这样的局面了?”

    吴三桂笑了笑,没有说话。

    夏国相替他回道:“除了杨震突然反叛引起的大动乱,其他的和原先预料的相差无几,。好在山海关依旧在高第手中,也不算什么大事。”

    高得捷眉开眼笑,“大王高啊!竟然能看这么远。”

    吴三桂摇了摇头,“这主要是国相的谋划,还有周显的提前传信。”说到这里,吴三桂的眼中有些黯然之色。

    高得捷愣了一下,“这和周显还有关?”

    夏国相道:“周显占据山东,兵强马壮,本可在这乱世成就一番大事。但他却一门心思想要收复辽东,并向天下宣告此事,以谋求一个大义的名分。在现今的情况下,他却遣送两万余精锐兵卒乘船出海前去辽南和朝鲜。满清和其他势力还有谈判的余地,但周显却是他们除之而后快的存在。”

    高得捷皱眉道:“这周显是不是傻啊!尽做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夏国相摇了摇头,“这才是他的聪明之处。周显为大明之臣,因为先帝重用而被提升为山东总督,手掌重兵。他叛明自立,失了忠义,必会遭受天下人的指责。所以,他必须竖起另外的大旗来凝聚手下将士,来说服天下人他做的一切都是不得不为之。”

    说到这里,夏国相看了吴三桂一眼,继续说道:“自萨尔浒之战后,大明对战满清败多胜少,丧兵无数。凡是有血性之人,哪个不对此咬牙切齿,心心念想要收复辽东?周显在这个时候不顾个人私利,增兵辽东,这形象立即就改观了。你看看山东的情况,在太子朱慈烺南去之后,除了少数几个将领和近万兵卒选择跟随,基本上没掀起什么大的浪花。以满清为敌,其他的皆可谈,这便是周显的策略。既凝聚山东众将士的军心,又做给天下人看,吸引各地人才来投。”

    高得捷看吴三桂似有不喜,啐了一口,“这就是‘既当婊子又立牌坊’,他奶奶的,其他人都是瞎子吗?这都看不明白?”

第一百六十三章 图谋2

    夏国相知道高得捷这样说是说给吴三桂听的,他暗自摇了摇头,说道:“但至少,周显这么做是冒着极大风险的。如现在,他派出精兵锐卒前往辽东,导致山东所留兵力不足。他最担心的事恐怕就是闯军或者清军取胜之后,大举进攻山东。他同样也想看到清军和闯军两败俱伤,这点和我们是一致的。所以很早以前,他便派人来这里和我们取得了联系,说他愿意助王爷拿下北地。”

    高得捷眉头微蹙,这些事情,他之前可是一点都不知道啊!

    看高得捷好似有点不开心,吴三桂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件事关系重大,必须小心行事。所以之前只有我和国相两人知道,你是第三个。我知道你性格大咧,但这件事不得让任何人知道,否则我饶不了你。”

    高得捷一听,顿时释怀,连忙抱拳道:“王爷这样信任,若是我向旁人泄露了此事,您就割了我这条舌头。但属下还有个疑问,我们目前兵力也只有四万来人。闯军在北地有几十万大军,还占据京城。而清军除了眼前的多尔衮部外,在山西和陕西都有不少军队。我们真的能占据北地吗?”

    吴三桂转过身,眺望河对岸的闯军,“我们或许不能,但加上高第、唐通、白广恩等人,就有搏一把的可能了。”

    夏国相转向高得捷道:“高将军,王爷除了是满清的平西王,还被在南方的大明皇帝封为平西侯。若是满虏因和闯贼交战伤了元气,我们就可以打着复兴大明的旗帜收复北方。到时候大明的原先的将士,还有北地的所有汉人都将成为我们的助力。若是一切顺利,到时候王爷再进一步,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高得捷愣了一下,“王爷更进一步,那岂不是?”

    夏国相笑了笑,没有回答,而是说道:“高将军,多尔衮得到消息,说闯军要逃。但就目前我军得到的情报,似乎还没到那种地步。所以,李自成很可能有什么后续的动作。王爷已决定让你率部与清军一起行动,到时候看形势不对,立即回撤,保全实力为要。”

    高得捷抱拳离开。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夏国相眉头顿时蹙了起来。“王爷,高将军勇猛有余,但智略不足,且为人极易冲动。这样的事情交给他去做,真的行吗?我还是觉得应该让胡将军,或是屏藩更为合适。”

    吴三桂脸色凝重,沉思了片刻,轻轻的摇了摇头,看向夏国相道:“国相,你知道为什么在投靠满清之后,手下诸将面对多尔衮的拉拢都选择站在本帅这边?”

    夏国相皱了皱眉头,缓声道:“别人我不知道,但我是因为王爷对我有活命之恩。士为知己者死,理应如此。”

    吴三桂面露苦笑,“你到现在还恨你的父亲?当时的形势……”

    夏国相冷声道:“王爷,那为何送死的是我,而不是我那弟弟。要不是王爷及时出兵,我早就成一具尸首了。这事休要再提,您也不必劝我。”

    吴三桂升为总兵之后,把手下人马分为左、中、右三营。

    中营由吴三桂本人亲自统领,左右两营由他手下大将胡心水和夏龙山统率,夏龙山便是夏国相之父。

    夏龙山为人骁勇,胆识过人,一直不喜自己这个文弱的长子。

    那年松山惨败,大军向宁远方向逃撤,吴三桂令夏龙山断后。当大军离开之后,夏龙云也向外突围。

    当时到处都是清军,十分危险。为了成功离开,夏龙云让夏国相率一部人马向反方向攻击清军,以掩护他们突围。

    最后,夏龙云逃了出去。但夏国相率的那部人马却死伤惨重,且被清军团团围住。

    之前,为了跟手下将领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吴三桂曾和胡心水、夏龙云二人同时约为儿女亲家。

    在胡心水那边,吴三桂看上了胡心水的儿子胡国柱。

    而夏龙云这里,吴三桂却看上了一直不为夏龙云喜欢的长子夏国相。

    当吴三桂听说夏龙云把夏国相留下了,勃然大怒,亲自领了一部人马去救援。最后,还真把夏国相救了出来。

    自那以后,夏国相算是完全跟在吴三桂身边了。

    吴三桂叹了一口气,便再接起上面的话语。“我关宁军中不缺良将,但像你这样抱着‘士为知己者死’想法不多。其他人都有所求,有人爱钱,有人逐名。而把他们聚在一起,就应该给予他们所需的一切。高得捷心思简单,但十分看重别人对他的看法。国柱、屏藩他们一个是我的女婿,一个是我的义子,而仅仅靠他们,我是控制不了关宁军的。作为统帅,我必须做到处事公平,考虑到他们的感受。所做的决定未必是最适当的,但在目前却是最能凝聚关宁军的。”

    夏国相皱了皱眉头,“属下并没有说王爷做的不对,只是这个……”

    吴三桂淡淡笑道:“你放心吧!高得捷怎么说也是军中宿将,我们又提前提醒了他,出不了什么大事的。我现在比较关心的是骆养性那边,你说他真能成功将天津交到我们手中吗?”

    夏国相道:“计划没什么问题,就看到时候是否会出现另外的变故了。唐通、白广恩也派了人来,说愿意和王爷合作。”

    吴三桂哈哈笑了两声,“看来高起潜那个老家伙还真是有点本事。”

    夏国相提醒道:“王爷,高起潜太执着与和周显的私怨。在这样关键的时刻,他竟然跑去山东,完全不顾我们议好的大事。”

    吴三桂摇了摇头,“这次你说错了,这件事他和我商议过了。他的最终目的地不是山东,而是南京。至于什么为多尔衮找到制作燧发枪的方法和毁掉莱州的火炮厂,那些事情他是不会亲自去做的。”

    夏国相愣了一下,“他这个时候去南京干吗?”

    吴三桂勾了勾嘴角,“干吗?还是为了周显。说服南方出兵,夹击周显。”

第一百六十四章 图谋3

    夏国相低头沉思。

    朱慈烺虽然已经在南京称帝,但新明的形势并不算好。

    历来讲究守江必守淮,但目前长江以北尽数不在大明手中,连一个缓冲地都没有。

    西边,隆武军占据安庆。东边,扬州掌握在周显手中。

    这两处都是南京的门户。

    而更远的,具有战略意义的襄阳,目前还在闯军的控制中。说是半壁江山,但实际上新明所能实际掌控的要地少之又少。

    相比之前的南北对立,朱慈烺所面临的环境要恶劣的多。

    如果朱慈烺想在南京完全站稳,就必须逐步夺下这些地方,至少应该将扬州和安庆掌握在自己手中。

    若是趁周显与北边交战,无暇难顾之时出兵扬州,确实算一个机会。

    夏国相皱了皱眉头,“南京那边有这样的实力吗?”

    吴三桂道:“实力是有的,但朱慈烺却未必会那样做。我和这位原太子接触不多,但也风闻他为人宽厚,是个难得的仁君。目前周显竖起抗虏大旗,当日还将他救出京城。若是他此时出兵扬州,不仅算和周显直接开战,还有点亏欠道义。而且周显现在在扬州、高邮还保留了不少军队。隆武军在旁又虎视眈眈,现在未必是大明军北上的好时机。”

    夏国相点了点头,“那王爷,您明知道高起潜此行很可能没什么效果,为什么还要让他去往南京?若是他留在这里,至少他在北地的那些关系可以帮助我们一些。”

    吴三桂摇了摇头,“国相,你要认清一点。我们和高起潜是合作,我也不能完全控制他的所为。况且,以前只是听说他在南边有关系。而这关系到底有多广,有多深,是否能够影响南明新皇的决策,我们并不清楚。他这次前去,我就是想看看。另外,我还指望他能带回朱慈烺委托我们在北地行事的亲笔信呢!只要有正式的委命,我们今后拉拢其他势力将会变的容易很多。还有一点,……”

    说着,吴三桂十分玩味的看了一眼夏国相,“我也想让高起潜去谈谈,这个大明新帝接下来会怎么做,他是否真的有中兴大明的能力?”

    夏国相沉默片刻,轻轻的点了点头,“属下明白了。”

    吴三桂突然想起一件事,“对了,高起潜交给我们的那杆燧发枪你让那些工匠看了之后他们怎么说,能制作吗?”

    夏国相回道:“那火铳的制作方法也简单,就是把火绳换成了燧石。不用点燃,直接扣动扳机就可将把钢珠激发出去。因而,每次射击所用时间比着之前的火绳枪要短很多。再加上周显采用的铁管和其他的部分用的都是好铁,不会像以前用的那些,用一段时间就会报废。我们手下的工匠花费一点功夫就可以制作出来,但是……”

    吴三桂看夏国相突然止声,“但是什么?”

    夏国相蹙着眉头道:“但是我们这边的熟练工匠稀少,又没有足够的铁矿和铁铺,根本不可能实现大量制作。”

    吴三桂叹了一口气,“那就只能等到将来再说了。”

    夏国相犹豫了一会,下定决心道:“王爷,我看是不是把这燧发枪交给多尔衮?”

    看吴三桂面露疑惑,夏国相连忙解释道:“王爷,反正现在这东西我们即使制作出来了,也造不出来多少杆,何不做个人情直接送给多尔衮?满清占据辽东,他们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进行仿制。”

    吴三桂皱眉道:“这种燧发枪的威力你又不是不知道,把它交给多尔衮,这不是给我们将来找麻烦吗?高起潜好不容易从李自成那里搞到一杆,为什么不交给多尔衮,而交给我,不就是想让我们多一点和满清叫板的资本吗?”

    夏国相点了点头,“属下明白。但这燧发枪要大量生产,需要矿场,需要良好而且众多的工匠,还需要大量的银子。投入很多,到最后也未必会有什么收获。就像以前的火绳枪,因为炸膛的太多,导致普通士卒宁愿用刀枪也不愿用它。还有一点,旗人自恃个人武勇,倚仗长弓快马。所以,满清虽然有火炮,有火枪,但操作他们都是汉人。所以,即使满清制作成功,到时候用的还不止是谁呢!”

    夏国相的意思很简单。器物是交给人用的,而旗人未必喜欢用这燧发枪。到最后很有可能使用这些火器依旧是汉人,或者至少是汉八旗。

    看吴三桂皱眉沉思,夏国相继续说道:“王爷,现在我们虽然投靠了满清,但多尔衮对我们并不信任。即使清军和闯军在作战中损失惨重,他也未必会放松对我们的限制。我的意思是在形势未明之前,我们一切都先顺着他,尽一切可能取信他。而这杆燧发枪显然是目前送给他最好的礼物。”

    吴三桂沉默了好半晌,咬牙下定决心。“好,这事听你的。我正要去见多尔衮,你把那杆枪包起来,我亲自带给他。”

    等吴三桂起身离开,多尔衮把玩着那杆枪。过了一会,他递给身边亲卫道:“选一百骑,绕过山海关,把这杆枪送回盛京。让他们立即召集工匠,进行制作。”

    说完,他转向洪承畴道:“洪先生,你怎么看?”

    洪承畴道:“无论吴三桂存有什么心思,至少他此举是在向王爷示好。他知道大清即使败了,还可以退往辽东。反之,他到时候可是连个立脚的地方都没了。臣想在李自成驱逐出北地之前,他应该是不会生出其他心思的。”

    多尔衮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没说是,也没说不是。

    洪承畴继续道:“摄政王,目前看来,闯贼的确有后撤的迹象。但微臣总感觉他们好似还没到那种非要撤退的地步,这里面是不是?”洪承畴没有继续往下说。

    多尔衮的眉毛挑了挑,“你是说他们是故意诱我们去追击,好在路上设伏?”

    洪承畴微微点头,“不能排除这种可能。”

第一百六十五章 夺势

    洪承畴是明末少数几个统帅型的将领,无论是战略眼光,还是对战场形势的敏锐程度。

    若不是当日崇祯帝逼迫过紧,而王朴等将又表现的太过拉胯。他还真有可能在辽东取得一场胜利,至少不会败的那么惨。

    他归顺满清之后,皇太极虽然看重他,但一直对他束之高阁。况且没多久,皇太极便因病去世。

    而多尔衮虽然依旧没有给予洪承畴兵权,但基本上采纳了洪承畴的每一条建策。而且时时把他带在身边,使他逐渐成为多尔衮身边的第一汉臣。

    多尔衮眉头拧成了一股绳,洪承畴所说的他并不是没有考虑过。只是这一切都是推测,而机会一闪而过。无论从哪方面看,他都是不可能放弃这次追歼李自成主力的机会的。他沉默了半晌,从怀中掏出一封塘报递给洪承畴。“这是刚从辽东传过来的。”

    洪承畴看完,微微的叹了一口气。“臣本以为周显至少要等明年开春之后才会有所行动,没想到这么快。”

    多尔衮摸了摸自己光秃秃的前脑壳,“周显这厮是要和我大清作对到底了。在辽南,尚可喜已经退到盖州清河一线。若是他尽力守卫,靠着盖州城,以及石门关和大片岭关,短期内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而在朝鲜一线,李定国已经攻克丹东和镇江,兵锋直逼凤凰城。但本王相信靠着勒克德浑和李率泰,也能守的住。但……”

    多尔衮微微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洪承畴,“但人心难测啊!一旦我大清主力陷在中原,而周显又在辽东攻城略地,难免会有些心怀不轨之人生出异心。就算尚可喜这样忠于大清的汉将,恐怕到时候也想为自己寻个后路吧!”

    洪承畴看多尔衮眼神犀利,直视自己,顿时醒悟过来。慌忙跪下,连声道:“臣已经归顺大清,绝对不会存有其他的心思,还望摄政王明察。”

    多尔衮盯着洪承畴好一会,突然屈身笑着扶起他道:“亨九,本王怎会对你有所怀疑呢!本王告诉你这些,只是想说我大清必须尽快拿下中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向天下人表明我大清才是最终的天命所归。到时候无论周显在辽东怎么闹,那些人都会为了自己生前和后世子孙的荣华富贵尽全力周显军作战。反之,若是久战不决,那周显的一点小胜就能在辽东掀起滔天巨浪。所以在北地,我们必须速战速决,这也是本王这次冒险追击李自成的原因。你有大才,本王需要你为我谋划此事。”

    洪承畴听懂了多尔衮的话。

    乱世终有结束的时候,天下也只有一个人坐。当一方变的强大,有很大可能会最终夺取天下时,不仅会有很多人主动来投,原先做出选择的也会竭力报效。反之,人心思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脱离。

    这便是天下的大势,而多尔衮要做的就是夺了北地,让天下人看清大势在哪边?从而做出有利于满清的选择。

    洪承畴低头躬身,“谢摄政王看重。臣必竭尽智力,以报犬马之劳。”

    多尔衮点了点头道:“这次李自成回撤,无论他怀有什么样的企图,都是我们剿灭他们的机会。只不过需要谨慎一点,免除一些可能的威胁。本王令人找了张北地的详细地图,亨九就帮本王分析一下若是李自成设伏,会在什么地方?本王会派出斥候详细探查,绝对不会给他机会。”

    洪承畴连忙点头应是,随多尔衮上前。

    过了一会,他又言道:“摄政王,目前与我军对峙之闯军各部都有异动,唯有驻守天津的李过部却依旧驻扎在丰南。若是我们尽起大军追击,他们攻击我们后面怎么办?”

    多尔衮道:“这次只有我军前去,吴三桂会率他本部人马留在原地,以抵御李来亨和李过的这两部人马。但吴三桂已经答应,会让他手下大将高得捷率八千精骑随我们一起行事。”

    洪承畴有点不解道:“摄政王,为什么不让吴三桂为前驱?留下完全忠于大清的将领。这样一方面免除我军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也可以消耗一部分关宁军。”

    多尔衮挑了挑眉头,他没想到洪承畴会这样说。在他心里,汉人都不可信,无论是吴三桂还是洪承畴。但洪承畴这样提议,倒是真的在为大清考虑。

    他沉默了一会道:“我大清勇士从来不畏惧正面对决,担心的是各种阴谋诡计。无论闯贼有什么打算,我大军合在一起,他也吃不下。形势不利时,大不了我们突破长城,逃到塞外。但若是分一部留下,携吴三桂的关宁军前去。且不说要留下多少人,他们能不能击败李过和李来亨。就说若是吴三桂临时投敌,我军又当如何应对?”

    看洪承畴皱眉不语,多尔衮缓声道:“李过和李来亨所率的也为闯贼精锐,让吴三桂和他们斗去吧!如果吴三桂能够取胜,就把天津城交给他,让他继续南去进攻山东。若周显是一只虎,那吴三桂就是匹狼,让他们斗个两败俱伤不正好吗?一会你替本王去见一下吴三桂,告诉他,若是他能击败周显,本王不介意把山东封给他。”

    洪承畴愣在当地,“摄政王,这……恩遇是不是太大了点。毕竟山东就在京畿边上,让吴三桂这样一个心思难定的人坐镇山东,将来难免……”

    多尔衮勾了勾嘴角,淡淡笑道:“那也得他能战胜周显。实话对亨九说,本王越来越觉得周显才是我大清的大敌,而且还是那种不能和谈的生死敌人。若是能除掉他,本王觉得这点代价并不算高。”

    站在高处,看着浩浩荡荡,如一条长龙般跨过井儿峪向前追击的清军骑兵,李岩紧蹙的眉头稍微有所舒展。“满虏入瓮了。”

    刘芳亮站在他旁边,俊秀的脸庞仿佛凝了一层寒霜。“为了引他们上钩,这一路上死伤了不少弟兄。”

第一百六十六章 伏地

    李岩叹了一口气道:“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那日,任继荣率部渡河夜袭,事情已经做的那么严密了,满虏还是提前埋伏在了他们上岸的地方。这就说明,我们这边肯定有人和满虏暗通消息。这次为了让多尔衮上当,只能瞒过大多数将士。而途中安排多支殿后军队被清军击溃,也是为了让他相信我们是在逃跑。”

    刘芳亮为李自成手下的制将军,官职和李岩一样。

    李岩善谋全局,是李自成日常问计的对象。而刘芳亮是冲锋之将,也有统帅之才。当日攻取京畿,他便是另一路的主帅。

    这次李自成出京亲征,刘芳亮没有随之一起前往前线,而是被留在了后方。

    之所以如此,除了之前保定之战,他手下士卒损失较重,可以借机休养一下外。还有就是李自成和李岩最担心的事就是清骑饶过北地从长城破口突入,威胁京畿。由刘芳亮留守,李自成才能放心。

    这次,刘芳亮得到李自成密令之后,便马不停蹄的赶到这里。但得到的消息是李自成已经先行赶回京城,而李岩在这里布了一张大网,专等清军上钩。“林泉,说吧!要我怎么做?”

    李岩沉默了一会,“刘将军,这次事关重大。即使不能全胜,也应让满虏损失惨重,再无追击我军之能力。井儿峪、宽甸峪、盘山这些地方地势险要,适合埋伏大军,但清军必定会在这里仔细探查,唱不了这场大戏。所以,我才把决战的地点选在了镇朔卫周边。我军主力会在那里以逸待劳,等清军来战。但镇朔卫周边地势并不险峻,适合骑兵突袭,到时必然是一场血战。我要你领着所有骑兵藏在距离镇朔卫之北十里外的平谷,等清军显出颓势之后你再来给他们致命一击。”

    刘芳亮有点不敢置信,“所有的?”

    李岩点了点头,“所有的。”

    看刘芳亮面露犹豫,李岩继续道:“你放心,我们这次留下的兵力虽然不多,但都是我军精锐。而且我已在镇朔卫周围设下了一些陷阱,足够清军喝上一壶的。多尔衮生性谲诈,在他没有弄清我军情况之前,是不会投入所有军队的。我相信,刘哨总能坚持的住。”

    刘芳亮皱眉沉默着,过了好半晌,他突然开口问道:“林泉,若这次胜了,我们还要撤回河南吗?”

    李岩微微叹了一口气,“我们在北地进军太快,没有建立稳固的根基。又做出拷饷之事,完全得罪了北地的士绅。这些日子你留在后方,除了要应对满虏的侵入进攻外,应该还要对付那些乡绅武装的不断袭击吧!”

    刘芳亮低头沉思,没有说话。

    李岩继续道:“目前多铎攻占山西太原,贺锦身死殉国。豪格拿下三边,掠取陕西全境,又出关进攻河南。皇后殿下已经多次遣人送信,说满虏势大。再无援兵,恐怕洛阳也难以守得住。而高杰、何腾蛟等人又奉南明新帝之令,出兵进攻荆州。无论是哪个角度看,我们都必须尽快回师河南,至少主力大军要尽快赶回去。”

    刘芳亮猛然抬起头,“你的意思是说在河北还会留一些军队?”

    李岩看刘芳亮看出了这点,轻轻的点了点头。“这大好河山,岂能尽数让给满虏?刘将军,你熟读三国,应该也知道黑山贼张燕。黄巾起义失败之后,他率黑山军占据太行,不断与袁绍周旋。袁绍势大,但始终未能歼灭张燕,有时还被张燕逼入险地。这幽燕大地的崇山峻岭就像那太行山,满虏就类似于以前的袁绍。放弃所有城池,潜伏入山,满虏短时间内定不能加以剿灭。等形势有变,闯王自可再率大军北上。”

    看刘芳亮微微点头,李岩缓声道:“待这边战事了了。我就会向闯王提请,由我亲率本部人马留下。”

    刘芳亮脸色一变,有点吃惊的看着李岩。

    如果大军离开,留在河北将是九死一生的存在。李岩备受李自成看重,是闯军诸将中少有的谋全局的。他留下且不说有多危险,至少说明李岩对北地之局还未完全放弃。

    而李岩也没有理会刘芳亮的心思,而是继续说道:“赤心已经去信李来亨,让他相机返回天津。会和之后,他们会从霸州、雄县一线撤向保定。你手中多为骑兵,待此战结束之后,立即南下去接应他。这也是闯王所要求的。”

    等刘芳亮离开,李岩又看了一会山下的清军。那边的清军好像注意到了这边,有数百骑正绕道前来这里。

    李岩知道他们要到达这里要耗费很长时间,倒也不担心。他招来李年,从怀中拿出一封信递给他,“小年,你赶去天津一趟,把这封信交给李将军。告诉他,若是形势不利,可以把天津交给周显,借道山东返回。”

    天气晴朗,白色的太阳悬挂高空,却冷冰冰的,感受不到一丝的温暖。微风吹动,枯草翻飞,土黄色的尘土在马蹄下不停的打转。

    数千骑兵紧追着近万闯军后卫杀向镇朔卫,已经失了方寸的闯军士卒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他们丢盔弃甲,相互践踏,亡命而逃。一路上遍地都是死尸,鲜血淋漓,惨叫和恐惧声响彻天地。

    每个清军骑卒的枪尖都闪着红色的色彩,在阳光的照耀下很是刺眼。

    而他们还在继续向前猛冲,想要把眼前的这点人马全部吃掉。他们是清军前锋,是最精锐,最勇猛的战士。他们眼中满是杀意,眼前的这些人早已不是活人,而都是待宰的羔羊,而狼是不会怜悯羊的哀求的。

    有人摔倒在地,被骏马践踏至死。有人举手投降,被清军骑兵一刀砍翻。长枪抖动,向着密集的败兵刺去。鲜血迸射,喷在他们脸上,在脸上汇成一点点密集的血滴。最后聚成血流,凸显出一个个狰狞的脸孔,宛如来自地狱的恶鬼。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595/ 第一时间欣赏末代驸马最新章节! 作者:白马啸秋风所写的《末代驸马》为转载作品,末代驸马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末代驸马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末代驸马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末代驸马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末代驸马介绍:
Q意Q交流群:680509591末代驸马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末代驸马,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末代驸马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