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末代驸马TXT下载末代驸马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末代驸马全文阅读

作者:白马啸秋风     末代驸马txt下载     末代驸马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九十一章 尾声

    “你们说可笑不可笑?”林豹连问了三遍,言语悲凉,表情悲戚。

    周显他们脸色都难看到了极点,这个时候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来安慰他。

    “炮弹没了,火药没了,弓箭也没了。后金大军突入阵中,兄弟们以哨为单位,组成鸳鸯阵与数倍于已的敌军展开了肉搏战。狼铣手、藤牌手、刀手、枪手相互配合,共同抵挡着来自四方的攻击。刀锋锐利,挥舞过去,血肉横飞;长枪抖擞,狠戳猛刺,热血溅射。他们流尽了身体里面的最后一滴血,也坚持到了能坚持到的最后一刻。”

    林豹言语哽咽,坚持着继续说道:“我率领三百骑兵在外,一为引导援军前来,二为寻找机会突袭后金大军。当我看到援兵无望,就率部几次从背后冲击缺少防备的后金大军,虽然确实给他们造成了一些损失,但因为人数实在太少,给被团团围住的兄弟们提供的援助始终有限。”

    “战至傍晚,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和浑河映成了一片血色。当时,陈策总兵战死了,童仲揆将军也战死了,戚金总兵身受重伤,和仅剩的百余残兵被后金大军团团围住。我当时唯一的想法就是冲过去,陪兄弟们一起死。我率领剩下不到一百的骑兵选择了一个突破口,从后金大军的侧翼一鼓作气冲入进去。但想死,有时候比想活更难。”

    林豹从周坤怀中拿过酒罐,这次周坤没再阻拦。他一口气将里面剩下的酒喝了个精光,接着猛的一甩。酒罐落在墙角的青砖地上,噼里啪啦的成了无数碎片。他整个人陷入一种别样的癫狂,似追忆,又似气愤。

    他擦拭了眼眶流出来的两行泪珠,沉默了良久。最终神经质的呵呵直笑,但那笑容之间分明有些凄凉。“努尔哈赤怎么也没有料到那个时候竟然还会有人会主动冲进去,因而一时失了防备,最终仍我们轻松冲破了他们的阵型。我们与戚将军的那些残兵会和了,并且造成了后金军短暂的混乱。当时,戚将军连中数箭,浑身带彩,已经站不起来了,口中还不住的向外喷着鲜血,眼看就活不了了。”

    林豹环视四周,双目无光道:“我想带他走,他不愿意。说他是戚家军的主将,不能临阵脱逃,但却让我带剩下的兄弟们突围。他死在战阵之中,好好当了自己想要的英雄,我却要以一个逃兵的姿态耻辱的活着。”

    “师傅,您……当时已经彻底败了,坚守下去已经没有丝毫用处了,带领剩下的兄弟才能保存实力,才能报仇啊!”周显最终忍不住,开口安慰林豹。但言语之中似乎一点说服力都没有。

    林豹摆手道:“你不必安慰我,逃就是逃了,我从不避讳。但当时却不是为了活命,而是为了戚总兵死前的嘱托。他让我无论如何要重组戚家军,否则死难瞑目。之前,你们不是问我的愿望吗?从那天开始,我心中所想的唯有这个。”

    周显向后仰了仰身子,在心中默默的叹了一口气。如若林豹真的重组了戚家军,他肯定不会流落到此地。也就是说,他接受了一个自己最终都没有实现的重任。而从那时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周显实难想象这么多年林豹到底是在怎样的重压下生活至今的。那不是一个人的嘱托,而是死在他身边的那么多兄弟共同的愿望。这份压力,足以压垮任何一个人。

    林豹眼神迷离,眼看就要醉晕过去,嘴中叨叨的说道:“一军之中,有老兵,有新兵。老兵带新兵,在一段时间之后便可将自己从战场上用无数死亡累积来的经验传授给新兵,再到战场上磨砺一番,一支新军就这么成了。但如若是全军覆没,有经验的老兵全部战死,一切都要重新开始,所有的经验都要重新累积。两者的难度可以说一个是天上,一个是地下。而当时成功随我趁夜色突围的,也就不到一百士卒。”

    林豹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我率他们返回辽阳,当时那里已经乱作一团,军心已丧,接下来肯定又是一场败仗。我不愿意仅剩的这些戚家军种子就此全灭,就带着他们一路南返,趁后金大军还未到达之时便离开了。我这下子成了名副其实的逃兵,参将之职被罢了,我忍了,因为我有更重要的任务要进行,无暇顾忌这些。”

    说道这里,林豹停了一下,脸上带着苦笑道:“沈阳之战后,辽东的局势更加恶化,能打的部队越来越少。我当时重建了一批,散了一批;再重建一批,又散了一批。建立起来的始终是一些半吊子部队,战力连原有戚家军的三成都没有。而我这人性情又太直,不太适合和上面的人打交道。混的越久,职位就越低。参将、游击、守备,我的职位就顺着这个次序不断下降。之前给你们所说的,我之前在辽东那里担任旗长的事情,是真的。”

    从小兵一路爬上去,最终升为参将。再一点点的降下去,最终变为一个旗长。这等人生的落差真不是一般人能够经历的。

    周泰被林豹调起了好奇心,忍不住开口问道:“师傅,那接下来呢!”

    林豹苦笑道:“接下来……接下来老子就不干了呗!一路流浪,最终遇到你们几个兔崽子。也算是我的幸运,在我这里没有实现的心愿,或许你们可以帮我实现。”

    周显眉头微蹙道:“师傅,你可以留在这里,以乡勇团为根本,再现戚家军啊!”

    林豹淡淡一笑道:“也是。但我这一辈子是无法再从军了,如若以后你们从军,有更广阔的天地施展自己的本事,就帮帮师傅我。让戚家军重现于世,让每个人都知道,他们是一支能战、善战、并且永不言退的强兵。”

    周显他们脸色微动,朝向林豹深深的点了点头。

    那夜,林豹说了很多,说他以前的事情,说他战死的同袍,说他的种种过往。周显他们四人听的悲伤,也饮了不少酒,最后趴在桌子上沉睡过去。

第九十二章 送别

    看着已经睡熟的四人,林豹双眼微红,脸色间涌出无限怜爱。将酒杯中的最后一点酒灌入口中,艰难的站起身子,朝向自己的房间走去。

    听到房门被打开发出的“吱呀”声,周显睁开眼睛,静静的望着林豹迈着趔趄而又浮动的脚步慢慢消失在视野之间,眼眶已湿润了起来。周泰呀呀的说着梦话,也不知道此刻已漫游到什么地方了。周乾斜着脸趴在一个干净盘子上,涎水正好流在里面,醉的一塌糊涂。而他在望向周坤的时候,却发现后者正和自己一样,遥遥的望着林豹的背影,怔怔出神。

    冬日寒瑟,尤其是在早上,倍觉寒意。浓浓的雾气笼罩在天际之间,十数步之外完全看不清任何事物。匪寇已灭,城门在白天都可正常开放。但在这个季节,早上开门的时间被守城士卒生生由卯时推迟到了辰时。

    好在这个时候,出门远行的人也不多,只有寥寥几人。在这些人中,有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大的为林豹,小的为林凤君。

    林凤君脸上还带着浅浅的睡意,林豹看着她因寒冷而有点瑟瑟发抖,就从背包中拿出一件破旧的厚裘搭在她身子。然后从怀中拿着两个还冒着热气的肉包子,伸手递给她道:“凤君,饿了吧!”

    林凤君脸色惊喜,起初的那点睡意转瞬不见。她接过来连忙咬了一口,滚烫的肉汁顿时烫的她呲牙咧嘴。但又不忍心吐出来,只得不断哈着气,来让它慢慢凉下来。

    林豹蹲下身子,给她重新整理了一下衣装,眼角露出无限慈祥的笑容。“慢点吃,又没人跟你抢。”

    林凤君嘴角上撇,脸颊之上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笑意俏皮。她双手平摊,将自己还未咬过的另一个包子伸出去道:“爹爹,你吃这个。”

    林豹拍了拍她的头道:“爹爹刚刚吃过了,你自己吃。”

    但林凤君却没有收回手,只是委屈的看着林豹。后者苦笑了一下,从女儿手中接过肉包,淡淡笑道:“这下总可以了吧!”

    林凤君狠狠的咬了一口包子,笑靥如花,蹦蹦跳跳的向前跑去。林豹略显无奈的叹了一口气,两三口之间便把将包子塞入腹中,接着快步随着林凤君向前走去。

    周显看到林凤君首先出现在自己的视野之内,心中顿时长舒了一口气,高声喊道:“小凤君……”

    林凤君听后先是怔了一下,接着脸露惊喜,快速跑向周显道:“大哥哥,是你啊!还有小坤哥哥。”

    周坤脸带浅笑,从背后拿出一串糖葫芦道:“凤君,你看这是什么?”

    “嘻嘻!糖葫芦。”她一把接过,完全不顾冬日的寒意,一口口的咬了起来。

    林豹看了看周显,又看了看周坤,脸色不惊不喜道:“你们两个怎么来了?”

    周显淡淡一笑道:“师傅,我们不在意你是什么人,也不在意你以前发生过什么?我们只认你是我们的师傅,今日,你要远离,作为徒弟的我们自当来送行。小泰和小乾二人喝的太多,怎么也叫不醒,他们两个人的份也由我们两个代劳了。”

    林豹眼角微动,走向林凤君道:“你陪小坤哥哥呆一会,我有几句话要交待一下你的小显哥哥。”

    林凤君听话的点了点头,周坤向林豹拱手致了一礼,没有说话。

    林豹望向周显道:“你们是怎么猜到我会在今日离开的?”

    周显淡淡一笑道:“师傅,之前关于你的经历,你一点都不提,昨夜却突然说了那么多。我感到气氛不对,就多留了个心眼,小坤也是。你要往南去,这里是必经的道路,我们就早早的等在这里了。只不过今天早上突起大雾,我们还担心会和师傅错过呢!”

    林豹微微叹了一口气道:“并不是我不愿意告诉你们,而是怕拖累你们。因而,只能选择悄悄的离开。”

    周显笑了笑道:“师傅,你不用多说,我们都懂。但就像我刚才所说的,无论你有什么麻烦,我们都认你为我们的师傅。如果师傅愿意的话,我还是希望你能告诉我实情,或许在将来我还可以帮你摆平这件事情。”

    林豹脸色感动,犹豫了良久,最后点头道:“之前我告诉你们的都是真的,这件事发生在后来。后金大军再次犯边,当时我只是一个旗长,手下能调用的不过数十士卒。在一个姓高的守备的统御下,防御一地。当时攻击我们的不过二百多后军骑兵,但那个姓高的守备被吓破了胆,看到后金士卒就要逃走。但那个地方一旦被突破,就会威胁我们大军的侧翼安危。而且除了我们这支大军之外,还有几千个手无寸铁的普通百姓。”

    林豹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在我和众将士苦劝之后,他仍然不同意。当时我一怒,就直接砍了他,然后自领主将,率领兄弟们杀尽了那些后金骑兵。但没想到的是,这个高守备是朝廷某位公公的亲侄子,而且和锦衣卫还有点关系。接着就给我安了一个后金奸细,趁乱谋杀朝廷命官的罪名。幸亏,那些兄弟知道我是被冤枉的,就提前告知了我,我这才有机会逃脱。但自此之后,我便成了朝廷的钦犯。你师娘本就体弱多病,在逃亡过程中担惊受怕,最后也病死了。”

    周显紧握拳头,双目冒火道:“这些该死的王八蛋。”

    林豹沉默了一会道:“小显,这件事就不要告诉小坤他们了,徒增麻烦。我在我的房间内给你留下了戚少保昔日亲自编纂的完整版《练兵实纪》,你以后要好好研读,千万不要辜负我的期待。”

    周显点了点头道:“师傅,您放心,我一定不会令你失望的。”

    周显看林豹脸色点头,继续说道:“师傅,凤君年幼,在这大冬天出行,也不太轻松。我们给你准备了一匹马,还有一些银两和食物。不是太多,您也不要再拒接了。还有就是这把匕首,本来是小泰当日要送给您的礼物。我看着喜欢,就留了下来,现在也算是物归原主了。”

    林豹接过来匕首看了一下,又重新递回给周显道:“我以后能用到武器的地方会越来越少,在我这里没什么用,你就自己留着吧!”

    周显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言。

    林豹骑在马上,将林凤君放在自己前面,最后看了两人一眼,催马向前奔驰而去。不一会便消失在浓浓的雾色之中。

    周坤转向周显问道:“二公子,你说我们以后还能见到师傅和小凤君吗?”

    周显默默的点了点头道:“山水有相逢,总会遇到的。我们回去,小泰他们也该起来了。”

第九十三章 豫地战局

    周泰和周乾听闻林豹离开,伤心了好久。但事已至此,他们也无可奈何,毕竟此刻谁也不知道这个时候林豹已经到了哪里。

    袁成之前积累的功劳终于有了回报,朝廷的任命书到了,他被正式提升为舞阳县令。但大概是对他武人的身份不太认同吧!虽然由其担任了县令,但却从别处调来了一个文官担任舞阳县丞,以监管于他。

    月有圆缺,福无双至。总体而言,结果还是挺好的。

    除此之外,袁成担任县令之后,巡检一职就空缺了下来。在众人商议之后,张虎幸运中彩,由一个乡勇直接被提升为了巡检,成了朝廷命官。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用人的问题了,张虎性情急躁,作战勇猛,是不可多得的冲杀将才。但由其担任巡检,在周显看来,却真的是有点为难他了。巡检之职,身肩守城重任。而他谋事不细,更不懂得如何调配指挥。如果让其守城,说不一定他会第一个就冲杀了出去,以图个人痛快。

    张虎的这种性格,如果放在战场之上,是每个领军之将都会喜欢的先锋,但他确实不据有那种统筹的才能。在乡勇团最初任命的五个旗长中,张威已经战死。在剩下的王毛子、李开、张虎、赵勤四人之中,周显更倾向于赵勤来担任这个巡检。

    但赵勤身材矮小,不善拼杀,在战场之上做的都是幕后指挥,表现远不如张虎惊艳。袁成看到了张虎的勇猛,却没看到赵勤的功绩。就算周显提出,恐怕袁成也不会想起有这么一号人在。

    况且赵勤性格太冷,远不如张虎和周显关系更密。因而,虽然知道赵勤是最好的选择,周显也没有对袁成提出任何异议。只是在私下里取出了一些银子赏赐于赵勤,并且慢慢在乡勇团竖立他的威信,逐渐将他变为除自己和李开之外的三号人物。赵勤感恩戴德,对周显更是言听计从,做事也卖力了很多。

    无论是剿灭杨四,还是配合李振声剿灭扒山虎和紫微星两股匪寇,周显和袁成都得了不少好东西,包括骏马、铠甲、银子之类的。在周显的提议下,袁成拿出部分银子救济灾民。剩下的部分银子,就从那些灾民中招募青壮补充县兵和乡勇团。

    因为是在灾年,只用给他们少量俸禄便可让他们归服,因而事情变的容易很多。很短时间内便招募了不少符合条件的青壮。县兵的规模扩展到了一千五百人,而乡勇团也由三百人被提升为一千人。

    为了助袁成拿下县令一职,周显将剿匪的一切功劳都让给了他。因此,袁成内心可能感觉有愧于周显,对他的的要求无所不应。因而乡勇团无论是装备,还是其他的都比以前好上了很多。

    周显甚至从袁成那里讨要了一些火铳手,按照兵书上对戚家军的记载进行了一些排练。规模不算很大,且有很多不完备之处,但效果整体看起来还算勉强可以。少了林豹的指导,一切都是由自己不断摸索而来。虽然缓慢,但周显相信,只要多给予一点时间,自己绝对可以将他们训练成军。

    崇祯八年的新年在一场小雪后如期而至,似乎预示着来年会有一个好的收成。这是周显在这个时代过的第一个春节,显的稍微有点冷清。舞阳城中每天都有人冻饿致死,尸首被人抬着扔到城外,匆匆掩埋。

    豫南的灾情本比豫北轻上许多,而这里都是如此,更不用说其他地方。袁成清理出舞阳城中所有的空置房子,将灾民全部集中到一起,每天供应一定量的热粥,用以保全大部分人的性命。大概是因为如此,舞阳城从始至终,没有产生太大的混乱。

    天灾持续,而人祸亦是不断。

    被困在车厢峡内的闯王各部逃出生天之后,如龙入大海,先是在陕甘地区连破十数州县,然后再次东出入豫。豫北的灾民在了无生路的情况下,纷纷投靠他们。在很短时间内,便重新聚集了数十万之众。他们在闯王高迎祥的率领下破东州,下灵宝、拿汜水,最终在新年的第五天攻取了豫北军事重镇荥阳。

    群臣纷纷弹劾陈奇瑜,最后导致他被削籍戍边,职位被洪承畴所取代。洪承畴军事能力出众,连败农民军,和朱大典一起率部入豫进剿。

    农民军十三家七十二营会师荥阳,商议如何抵挡。当时各部农民军心怀惊恐,多有畏惧之心,久而未决。在关键时刻,闯将李自成拔剑而起,大声道:“一人拼命,十人莫敌,而况十万众乎!”最终定下了将十三家人马分为几部,分头迎敌,相互策应的作战方案。

    有的向南,阻挡四川和两湖的官兵;有的北进,扼守黄河,阻挡山西来兵;有的西去,在崤函山中步步设伏,使精锐的陕西兵无法东进;又有一部精兵东进,威逼南京。自这次大会之后,农民军不再四处乱逃,而正式开始向官军发起了反击,也拉开了大明一步步走向灭亡的序幕。

    这样一来,官军的部署完全被打乱,中原大地各处战火纷飞。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三部合兵肆虐豫南,最终攻破颍州,杀知州尹梦龙、州判赵士宽,而颍州距离舞阳城不过百余里距离。

    好在舞阳城太小,没有被他们看在眼里,不然难免遭遇城破被屠的命运。在攻破颍州之后,他们没有片刻停留,便继续出兵径取中都凤阳,焚皇陵,杀百官,气势如虹。朝廷的围剿计划,也全部宣告破产。

    崇祯天子闻报,几欲惊死,素服避殿,哭告祖庙,连杀了十数个与连带责任的朝廷大员。而同时严令数路大军立即赶往河南,剿灭流贼。

    这场大战就发生在舞阳的周边,虽然未被波及,但也让周显见识了这些农民军的战力,绝非是杨四那些匪寇可比的。他也不曾想到,这场和自己本没有多大关系的大战却在不久之后影响到了自己,并不得不离开了自己苦心经营多时的乡勇团。

第九十四章 赴京师

    三月,春暖花开,灾荒之势有所缓解。在豫地肆虐多时的农民军再次向西转入陕西,势力日渐壮大,视官军之围剿完全于无物。

    在闯王率部离开之后,关闭了数月之久的舞阳城门也再次被打开,周显骑马去郾城向李振声辞行。

    李振声听后心绪稍显失落,叹了一口气道:“周小兄弟,这次匪寇肆虐豫地,连下数十城,所杀官员、士民不计其数。汝兄之所虑也有一定的道理,只不过这次你远赴京师,下次不知何时才能再次见面。”

    周显道:“这次前去京师也并非我愿,只是兄长他惊恐于匪寇势大,担心呆在此处,一旦城破,难免全家覆亡之灾。况且老父年迈,也需要人前去照顾,我这才不得不前去京师。下次什么时候能再次见面,实在预料,还望李大哥保重。”

    李振声点了点头道:“放心吧!我一般比较命大。这次被困于郾城之内数月之久,我也想清楚了,这流贼恐怕短时间是不会被平定了。在乱世,保全性命为第一要务。我已经开始号召城中乡绅、富户捐钱捐粮,准备对郾城城墙进行一次大修。将来虽然可能比不上一些州府大城,但至少不会被轻易攻破。”

    周显点头称是。

    “本以为流贼被困于车厢峡内,不久就会全军覆没。但转瞬间又重新肆虐天下,连中都凤阳都被他们攻下。你听说了吗?现在朝廷内的很多待职士人,一听说自己要前往陕西、河南任职就百般推脱,拒不应职。连这些历来以天下先士子都如此,何况普通小民?说实话,为兄还是挺为你高兴的,至少远离了这样的是非之地。”

    周显苦笑了一下。心想自己并非士子,又非官吏,或许在李振声看来,自己本就不该担起什么责任,离开这里也是理所应当的。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如此说来,在周显听来,反而有点感到不太舒服。因为这样让他感觉自己似乎是一个逃兵,一个迫切想要远离是非之地的逃兵。

    但周显知道李振声性格直爽,并没有别的意思,勉强挤出一些笑容,朝向他道:“李大哥,我这次前来,还有另外的一件事情。虽然不久之后,我就会离开。但袁县令希望我们两城之间不会因为这点事情而有所变化,他期待我们以后还能通力合作,共同御敌,他愿意以您马首是瞻。”

    李振声笑了笑道:“袁成目前已是舞阳县令,职位和我一样。合为一体,共同御敌,这本就是我们最初定下的协议。什么以我为马首是瞻,他说的也实在太客气了。”

    周显笑道:“李大哥,职位虽然相同,但袁县令说的这些话却是真心实意的。他知道自己的能力远不如您,因而才提出以你为首。实际上我感觉,这正是他的长处,也是我们两城能持续合作的基础。否则,两人争着做主,反而很难达成一致。”

    李振声沉思了片刻,最终点头道:“你回去之后告诉袁县令,我李振声保证,将来一旦舞阳城陷入危机,我一定会倾力相助。我并没有指挥他的权限,但希望他亦是如此。”

    周显拱了拱手道:“多谢李大哥,您的话我一定带回。”

    在回到舞阳城的第三天,周显在周贞的催促下,终于打算前往京师了。

    周显知道河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处于动乱之中,因而劝说周贞变卖家业,和他一起前往京师。但周贞毫不犹豫的以祖业不得变卖为由加以拒绝,他甚至不相信局势会如周显所说的那样一直恶化下去。周显无奈,最后也只得放弃劝服他。

    “大哥,你既然不愿意前去,我也没法逼你。但小弟想要提醒你的是,万贯家业虽然珍贵,但人命才是最重要的。如若局势继续恶化,宁可舍弃一切,也要保全一家人的性命。”

    周贞笑了笑道:“知道了。你看大哥是那种要钱不要命的人吗?我之所以要留在这里,除了这份家业之外,更重要的祖宗坟灵都在此地。如若就此离开,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子孙。父亲年长,终于一天也是要叶落归根的。我一个病残之躯,这生能守住这些就够了。你和泰儿尚且年幼,好男儿志在四方,没必要蜷在这个小地方。无论是为了保命,还是其他的,你们都必须去京师。”

    周显脸色微变,沉默了一会道:“那么大哥,我想问你一下。乡勇团这边,你还要打算继续掌控吗?”

    周贞淡淡一笑道:“本来袁成成了新县令,我感觉这个就完全没有必要了。但在乱世,有点保障终归是好的。而且,袁成那里也不想让我就此撇手。目前县兵已经扩展到了一千五百人,如果再加上一千乡勇,这不是一笔小的花费。如果乡勇团被他收回,那么这笔负担就要落在他的身上。而如果仍在我手中,除了我们家可以负担一部分外,还可以让舞阳城中的富商乡绅捐赠。你不知道,这次闯贼肆虐豫南,可把他们都吓破了胆。这时候让他捐赠一些财物,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对了……”周贞转向周显说道。“你一直呆在乡勇团,对那里的情况也熟悉。以我的身体,也管不上太多。你给他推荐几个人,可以将乡勇团完全托付给他们的那种。”

    周显想了想道:“大哥,赵勤和王毛子两个是乡勇团中的老人,而李开本身就是我们周家的人。你可以完全信任他们三个,并把乡勇团的一切事务都交给他们处理。而张虎此刻已担任舞阳巡检,遇到事情你也可以向他求助。。”

    周贞点了点头道:“那我就交给赵勤和王毛子了,让李开和你一起去京师吧!一路上你们也好有个照应。”

    周显沉思片刻,点头道:“那也好。现在去京师的路上也不太安全,让李开跟着也好。对了,我想带锦瑟一起去,还有陈锋。”

    周贞道:“这些事情你自己拿主意就好。只不过父亲那里可不会这么纵容你,你过去之后可得给我老老实实的。”

    周显笑了笑道:“没事,他还能吃了我吗?”

第九十五章 开封城

    因为周贞催促的紧,在差不多将所有事情安排妥当之后,周显他们一行五人便踏上了前往京师的行程。

    本来周显是打算带陈锋前往的,但他不舍得将妹妹一个人留在舞阳。而周显又不清楚自己的那位还未曾蒙面的老爹到底是什么性格,暂时只能作罢,只希望自己在那边安置好之后再将他们兄妹一起接去。

    同行的四人中,周泰是必须前往的,而李开和锦瑟是周显想要带去的。还有一个是周乾,他是在周泰的苦苦哀求下才同意陪他一起前去的。这样一来,在一起长大的四人之中,留在舞阳城中的就只有周坤一人了。

    之所以如此,并非周显不想带周坤一起,而是因为林老夫子实在是很看重周坤,对他倾囊相授。而周坤也因为同样的原因,不愿意就此离开。还有另一层原因,是因为周坤他想为两年之后的乡试做准备,不愿意为别的事情而分心。

    周显知道周坤虽然年幼,但历来有自己的主意,因而也没有多加劝说。但因为周泰的原因让他和周乾两兄弟分隔两地,总感觉有点对不起他。所以周显特别向大哥周贞请求以后不必对周坤过多限制,并对他多一点照顾。

    舞阳地处豫南,前往京师,一般是从陆路先行前往省府开封。再由那里乘船通过水路,经由京杭大运河前往京师。流贼刚刚肆虐而过,再加上灾荒持续,在河南各处都有不少四处劫掠商旅的匪寇。

    周显他们不愿意惹上别的麻烦,也为了保证自身的安全,就沿着官道一路向北。这样路途虽然远了不少,但却安全了很多。因为李开之前学过如何驾车,因而大部分时候便由他充当车夫,周泰偶尔也会过去帮他。剩下的人就一起待在车内,很少出去,只在天黑时分才打尖住店。

    春日烂漫,是出游的好时节。但一路行去,看到的却是满目疮痍,离家逃难的百姓一波接着一波。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些不知何时就会倒在路旁,长睡不醒的灾民心中唯一想的就是如何活下去。他们三五成群,手持棍棒,对来往的行旅进行拦截,强力乞讨。

    在官道之上,虽有不少士卒,但他们对这种情况早已见怪不怪,也不强行驱赶。只有朝廷大员通过之时,才强行打开一条道路,护送他们离开。灾民、士卒之间默默达成了一个协议,只要前者做的不太过分,后者就对他们也听之任之。

    这样的举动,虽然盘剥了一些行旅之人,却能使灾民可以活命,也算是一件功德之事。但如此一来,却苦了一路北去的周显一行。他们处处受阻,从舞阳到开封四百余里的距离,却整整走了十日左右。

    李开轻勒马缰,马车缓缓停下,他掀开车帘,朝向周显道:“二公子,前方十里处就是开封城了。前方不远处有个茶铺,我们是不是停下来先歇歇脚,然后再行入城。”

    周显点了点头道:“这样也好。”

    周泰长舒了一口气道:“终于到了,这一路上都呆在车上,都快累死我了。小叔,既然来到了省府,我们能不能好好玩几天再行前往京师。这还是我第一次来这里呢!”

    周乾插口道:“是啊!二公子。汴京繁华,好不容易来一趟,我们如果不多停几天也真是可惜了。”

    周显笑道:“这个自然。我们又不着急,接下来你们就好好玩,五天后我们再行赶路。”

    茶铺老板看到五人,连忙迎了上来,满脸堆笑道:“几位客官,一路奔波,肯定辛苦了。这个茶铺虽小,但歇歇脚,吃点点心还是可以的。”

    几人随着茶铺老板走到一个干净的桌子前坐下,周显抬头望了望远处表牌上写的菜单,朝向他道:“老板,来一壶茶,顺便来一盘瓜子,一盘花生,及那个饼也来几个。”

    老板应了一声,连忙离开去给他们准备了。

    周泰不禁抱怨道:“小叔,走了这么老半天,肚子都咕噜噜叫好久了。你点的那点东西,够谁吃啊!”

    “马上就要到开封城了,里面的好吃的肯定很多。如果你不怕到时候吃不下去,在这里你可以尽管点。”

    周泰拍了一下额头道:“是哦!小叔,我可对你说了。到时候我想吃什么,你一定要给我买啊!”

    “买,我一定买,到时候撑死你。”

    李开将马拴在不远处的一颗树上,和周围的人聊了一会,然后快步走到周显面前道:“二公子,我刚刚打听过了。从我们这里进入开封城,有两座门可供选择,一个是宋门,一个是南门,两门距离这里的路程都差不多。您看,我们到时候从哪座大门进入呢!”

    周显略感疑惑道:“我们从南而来,不是应该南门最近呢!为什么还有一个宋门,这个宋门又是位于哪面城墙啊!”

    李开摸了摸头道:“这个小的就不知道了,只不过看他们所指的方向,宋门应该是位于东面的城墙处。”

    此刻,突然身后一个声音幽幽的响起,“小兄弟是外地人吧!”

    周显扭头望去,只见说话那人也正扭头向自己看来。

    那人约莫二十岁上下,身穿一袭青衫,看起来质地似乎还不错,但此刻上面却满是灰尘,显的很脏。黑油油的长发由一个木制发簪胡乱的扎在一起,显的十分杂乱。狼狈,这是他给周显第一印象。

    但周显不得不说,这个人确实生了一副好皮囊。他身材修长,面如冠玉、目如朗星。一身那样的衣服,竟然在他身上穿出了别样的儒雅风流。再加上洁白如雪的面颊上始终带着一股浅浅的笑容,让人倍觉温暖。

    周显对他顿生好感,连忙立起身子。朝向他拱了拱手,满脸带笑道:“兄台,小弟是南阳人士。此次前来汴京,只是路过而已,所以对这里的情况不太熟悉。”

    那人看周显虽然年幼,但风度仪态却让人无可挑剔,浅浅一笑,拱手回礼道:“我也并非开封城中人士,只是家在附近,对这里的情况稍微了解一点。如若小兄弟不怕浪费时间,我倒可以给你稍微讲解一下。”

    周显顿时大喜道:“那感情好,请兄台过来坐,我们好长叙一番。”

第九十六章 杞县李信

    那人淡淡一笑,扭头向后。在周显不能看到的那面,朝向坐在他旁边的侍童模样的小孩偷偷挤了一下眼睛。

    那个小童也就十岁左右,脸露无奈,默默的摇了摇头,向他翻了一个白眼。

    周乾让出位置,和李开一起坐到那人起初在的那个桌子旁,和那个小童坐到一起。因为人员分散,而周显又有求于他,便又让茶铺老板上了几份点心。

    那人也不客气,狼吞虎咽了好几块。看那样子,好似已经好几天都没吃过东西了。周显脸露惊奇,但也没多说什么。但周泰却忍不住小声嘀咕道:“我说,你还真不客气。”

    那人微微一笑,朝向周泰道:“俗话说,白发如新,倾盖如故。我和两位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却有一见如故之感,在心中早把你们当成我的朋友。朋友之间,还讲究那么多干吗?而且,以两位的家室,就算送我金银也不奇怪,何况是这点吃食。”

    周泰怔了怔,朝向周显问道:“小叔,他那个白发,倾盖的,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来自西汉邹阳的《狱中上梁王书》,意思是有些人相处到老还是陌生的,有些人停车交谈了一下,便成了莫逆之交。”周显解释完,望向那人道:“兄台,你说以我们两个的家室,那个是什么意思?”

    那人击掌赞叹道:“小兄弟博闻强识,在下佩服。我从你的穿着打扮以及谈吐话语,推测你应该出自书香世家。而从另外一些方面,大致可以断定你家中肯定有万贯家财。”

    周显淡淡一笑,给他倒了一碗茶道:“第一条,我并不感到太过奇怪。但第二条,你是从何判断出来的?”

    那人笑着指了指坐在周显对面的锦瑟道:“小姑娘,能不能把你头上的那个簪子给我看一下?”

    看到周显点头,锦瑟从头上取下簪子递给那人。

    那人仔细瞧了一下道:“果真不错,这个簪子叫白玉一笔凤头簪,是由一块纯净的羊脂白玉制成的。羊脂白玉并非什么稀罕物件,但如此晶莹剔透的却十分罕见。尤其它的尾部是凤头的,下面还吊着两个纯圆形翡翠滴。这三处加起来,基本上可以得出,这件物事八成是从宫中流出来的。即使不是宫中的,也必是大户人家的闺房之物。拿到市场上卖,至少也值千两白银。”

    周显脸色惊愕,从那人手中接过簪子道:“这东西这么值钱啊!”

    那人脸露惊奇道:“你不知道?”

    周显点了点头。

    “怪不得。我刚才还想呢!你们几个的穿着都如此普通,她却带了这么珍贵的簪子。本以为是忘了去掉,却没想到是不识货。”

    周显伸手将簪子递回给锦瑟,笑容可掬道:“锦瑟,你发财了。”

    锦瑟谨慎的接过,好像从来没有那么小心过。她左看右看,仔细的摩挲着,就像真的捧着千两白银似的。

    周显淡淡一笑,回头转向那人道:“实际上,兄台说的也不错,我家虽然不像你所说的那样有万贯家财,但也算衣食无忧。舞阳周显,游历到此,幸遇兄台,万分荣幸。”

    萍水相逢,周显对于这个人的一切都不了解,但却十分喜欢他的性格。直白、儒雅,没有见财忘义,也没有因为周显他们身份问题而区别对待。内心升起了交往之意,因而直接告知其真实姓名。

    那人心中暗自称赞,听到簪子如此珍贵,也只是稍作吃惊,接着便放置不提,这份淡然和阔达已经远超一般人。听到周显自报了姓名籍贯,他忙拱手施礼道:“在下姓李名信,开封府杞县人士。如果小兄弟不弃,可以到杞县做客,在下一定尽地主之谊。”

    周泰瘪声瘪气道:“看你的吃相,一副惨样。莫不是哪里的强人,故意引我们前去,好谋财害命。”

    李信大笑道:“这位小兄弟可真会开玩笑。只不过人心隔肚皮,也真说不一定。现在小兄弟心中是不是在想,这个人突然冒出来,是不是在想着怎么骗我们钱财呢!”

    周泰被点破,脸色变红,大声道:“怎么,我这么想不对吗?”

    “对,没什么不对的,只是小气了点。”

    周泰呼的一下站起来,指着自己道:“什么,我小气。我告诉你,我周泰大方了去了。倒是你,长的贼眉鼠眼,鼠头獐目的,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周泰满身肥膘,看着小白脸似的李信,心中生出莫名的厌恶。

    李信咧嘴而笑,露出一排整齐的牙齿,朝向周泰道:“贼眉鼠眼,鼠头獐目,这个说法我倒是第一次听过。”

    周显尴尬一笑,拉着周泰坐下,朝向李信道:“李兄,小泰他直言直语,不懂忌讳,还望李兄你莫要生气。”

    李信摆手道:“这个世上什么都不缺,只缺真性情之人。周泰小兄弟直来直去,毫不隐晦自己的想法。不知比世上那些伪君子要强上多少倍。”

    周泰听到李信称赞,顿时掩饰不住的笑了起来,向他竖起大拇指道:“还是李兄有见识。”

    周显怔怔的望着周泰,没想到李信一句称赞过去,他就像变了个人似的,转瞬间便以周兄相称了。这个变脸速度,简直比翻书速度还快。

    李信听完,顿时笑道:“刚才周显小兄弟称呼我为李兄,你这个时候也称呼我李兄。而我刚才好似听你叫周显小兄弟小叔,这辈分可真够乱了。”

    周泰听后,毫不在意的摆手道:“那个是在家里的称呼,在外面都是他交他的,我交我的。我一看李兄,就是那个倾盖什么……什么的。”

    “倾盖如故?”

    “对,就是倾盖如故。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

    李信呵呵直笑道:“那周小兄弟不担心我要谋财害命了?”

    周泰道:“那交给我小叔去担心,反正他比我聪明,你肯定骗不过他。”

    周显听完,无语的摇了摇头道:“你这分明是实力坑叔。”

第九十七章 五关城门

    三人闲叙了一会,李信喝了一口茶,朝向周显解释道:“周小兄弟,刚才你们谈到的宋门的确是位于开封东面的城墙。因为出宋门之后,沿官道可以直达宋州,故而平常百姓都叫它宋门。”

    周泰脸露疑惑道:“既然它是位于东面城墙,为什么不直接叫东门吗?南门指向许州方向,不是也没叫许门吗?”

    李信淡淡一笑,朝向周泰道:“小泰兄弟,开封城可不是只有四座城门,而是有五座,一般叫作五关。实际上最开始的时候更多,有十三座城门。元末,义军四起,围攻开封。元将泰不花等认为汴梁城门太多,不易防守,因而就堵塞了其中的八座,仅留下五个。这剩余的五个城门,西、南、北三面城墙各有一个。而在东面,则有两个,分别是曹门和宋门。”

    周泰“哦”了一声道:“这样啊!那曹门是不是可以直达曹州,所以命名为曹门。”

    李信笑着点了点头。

    周显开口问道:“李兄,刚才李开说,宋门和南门距离这里的路程差不多。这宋门是不是位于东墙偏南的位置?”

    李信道:“是这样的。开封的这五座城门,虽然其中的三门以西、南、北命名,但却互不对照。曹门偏北,宋门偏南,而南门偏西,北门又偏东,只有西门才处于正中的位置。因而有人说开封城是‘五门不对’,的确有几分道理。关于这个,还有一个传说,说是汴梁城的地脉是由西方而来,因而西门位于正中,好吞食西边河洛方向过来的王气,而其余的四门则屈曲旋绕,是为了让进门的王气不致走失。”

    周泰淬道:“只不过方向稍微偏了一点,那些王气不是照样可以出去吗?”

    李信笑道:“周泰小兄弟说错了,不止是方向稍微偏了一下那么简单。一般来说,城墙的防戍有瓮门,有城门,分别防戍着瓮城以及后面正式的城池,两者一般是成一条直线的。而开封城却完全不一样,除了西门之外,其他各门的瓮门和城门都不是直对的,而是呈现出一种特定的曲折环绕。例如你从南门进去,需要在偏西位置斜进入瓮门,然后需要绕一个半圈之后,才能到达里面的城门处。有些之前没来过开封的人,有时候在那里绕了半天,也绕不进城去。除了这一个地方,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整个开封城的建设都不是正向的,都是稍微偏斜一点的。”

    周显低头沉思片刻,朝向李信问道:“李兄,这样建设,是不是也是为了便于防守?例如,敌人用攻城车击破瓮城大门之后,一般情况下就可直达城门。而这样曲折环绕,攻城车即使拿下瓮城大门,也无法推进到第二道城门那里。这就决定了敌人要想拿下开封城,从城门处进攻的困难要远超其他城池。”

    李信双眼微睁,脸露赞赏道:“没想到周小兄弟年纪轻轻,竟然对兵事还有研究。”

    周显淡淡一笑道:“也只是略懂一点,也不知道我所说的对不对。”

    李信点头道:“对,是这样的。开封城自春秋之时,便为郑国大城。但现在的这种构建模式,却是从北宋初年延续下来的。而他的规划者不是别人,而是大宋王朝的建立者,宋太祖赵匡胤。”

    周泰插嘴道:“他不是皇帝吗,怎么还懂得如何建筑城墙?”

    李信呲牙一笑,耐心解释道:“宋太祖虽然不懂建筑,但他出身于军人世家,南征北战,对于城池的防守、进攻都有自己的想法。当年,他建立大宋,定都开封以后,便更加重视这座城池城防的建设。他下令重修汴梁京城,宰相赵普献上图样,最初就如其他城池那样,作方直形,四面开门,坊市像绳一样规则罗列。宋太祖看后大怒,亲自用笔涂抹,迂曲纵斜,画了一个大圈,并在旁边写上了‘照此修筑’的批示。”

    李信停顿了一下,朝向周显和周泰问道:“你们猜建成之后怎么样?”

    还未等两人说话,李信便继续说道:“城垣建成之后,规模宏达,全城分为三重,外城、里城,皇城,层层设防。外城城墙,被建的曲曲弯弯的,就像蚯蚓一般。说形状不美观,那还算是好的评价了,有的人直接说难看到了极点。后来,蔡京掌权,他可是一个特别追求完美的人。这些难看的城墙当然入不了他的法眼,借重修城墙之际,将这些难看的城垣全部都拆换,一律改为方矩形。这样一来,好看是真好看,却远不及从前朴实坚固。靖康年间,金人南侵,在城西隅安炮射击,由于城墙很直,极易命中。这时候人们才明白当时宋太祖当时是何等的英明。金朝灭北宋之后,又重新按照宋太祖起初的规划,再建了开封城。后来的元明二朝,基本上都是按照那个模式重建或者重修的。”

    周显赞叹道:“宋太祖出身行伍,追求实用坚固。而蔡京则属于白面书生那类,追求的是好看华丽。遇到真把式,也只能摧枯拉朽,坐等城破了。”

    李信点头同意道:“的确如此。宋朝重文轻武,一切都由文官做主。没经历过战事的人,岂能知道那类城墙的好处?”

    周显突然想到在明末,李自成三围开封,损兵无数,而最终也没能拿下,可能和它这样的建筑模式脱不了关系。他沉思了片刻,朝向李信问道:“李兄,现在流贼四起。你觉得他们有没有可能攻打开封?如果他们来攻,怎么打才有可能攻破它?”

    李信没想到周显会有如此发问,顿时一怔,先朝向四周看了看,接着才仔细打量了一下周显道:“周小兄弟,能否告知我为何有如此之问?”

    周显看李信脸色凝重,随即明白了他话中的意思,连忙摆手道:“李兄误会了,我绝非流寇之属。只是对兵事有所兴趣,故而才有如此之问。”

第九十八章 纸上谈兵

    李信点了点头,提醒道:“我也知道周小兄弟肯定不是匪寇,但这样的事情,以后最好不要再在外人面前提起。一旦被有心计的人听去,难免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周显拱手道:“多谢李兄提醒。”

    周泰看两人脸色顿时变的凝重起来,朝向周显道:“小叔,你们怎么了?”

    周显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现在匪寇横行,朝廷畏寇如虎。如果让别人听到我们大张旗鼓的讨论如何攻下开封城,恐怕有些人立即就会把我们当成反贼拿下了。”

    李信点了点头道:“这个要放在以前,或许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在流贼攻下中都凤阳之后,一切都变了。这类话题在现在都是禁忌,不可深谈。只不过……”

    李信淡淡一笑,朝向周显道:“只不过周小兄弟如果真的特别感兴趣,我们倒是可以私下里聊一聊。我对这个,以前就有一些自己的浅显的看法。至于对不对,周小兄弟还可以帮我考究一下。”

    周显脸露惊愕,心想这家伙刚刚说了这么多,原来在他内心之中,也早有如何攻下开封的想法啊!恐怕在平时,他也不敢在别人面前提起。现在遇到自己,恰好臭味相投,所以就再也忍不住了,迫不及待的想要提出自己的看法。

    周显看着李信笑眯眯的样子,顿时心情大好,同时对他的好奇也是有增无减。

    李信虽然穿着窘迫,但那应该不是他一贯的样子。从他的谈吐和见识来看,他应该是一个儒生。而从他对那个簪子认识来看,他家境也应该不错,要不然也不能一眼就看出它的不凡。但他到底遭遇了什么,为什么却显的那样的狼狈?而且他为何又思考过如何攻下开封,难道和自己一样,仅是感兴趣。另外,他的想法之中,又有多少可取之处。这一切的一切,既令周显好奇,又令他惊喜。

    留下周泰和锦瑟,两人找了块高地。站在那里,可以清晰看到远处高耸的开封主城。李信淡淡一笑,袖手一挥,大有指点江山之感。“要想知道如何攻下开封城?我们首先要了解有关它的一切。周小兄弟不是本地人士,那就由我给你简单说一下。”

    周显朝向李信摆了摆手,做了一个“请说”的动作。

    暖风拂面,吹荡起李信的衣襟,飘飘荡荡,俊逸潇洒。他双眼直视前方,语气不紧不慢,带有一种特有的磁性,让人听起来倍觉舒服。

    “汴梁城长十四公里,高愈五丈,宽五丈有余。在明初的时候,太祖皇帝本有意在此建都,故而一改原有的土建筑结构,内外都用巨型青砖包砌,墙心都是坚固的夯土。城墙之外,环绕着宽约数丈的护城河,河上修有吊桥。每座城门之上都矗立有城楼一座,总共五座。除此之外,还有大型角楼四座,星楼二十四座。一字排开的城垛和炮台更是不计其数。如此坚城,用固若金汤来形容,应该不算过分吧!”

    周显眨了眨眼睛,脸色微变。既惊叹于开封城的防卫如此之密,又惊叹于李信了解的竟然如此之细。这样细致的了解,绝不是平时走马观花一遍就可以做到的。也就是说,在周显提出那个问题之前,李信都不知道对开封城做了多少研究。

    李信呲牙而笑,朝向周显道:“周小兄弟,这样坚固的城防设施,选择强攻它的,要么是实力足够强大,要么主将足够愚蠢。”

    “如果采用奇袭呢!趁守军不备,突入城中。或者分批派一些细作入城,由他们趁乱打开城门呢!这样就免除了直接攻城的麻烦。”周显忍不住开口问道。

    李信击掌赞赏道:“这个的确是一种办法,但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周小兄弟,开封五关的曲折环绕你刚刚已经知道了,但你知道这五关总共有多少面大门吗?”

    周显脸露疑惑道:“五座城门,加上五个瓮城,不是每关两个,总共十座城门吗?”

    李信笑了笑道:“你这样想,可真是小瞧开封城的防戍了。这五处城门总共有铁裹门五十扇,每处平均有十扇门,而且所有的这些门都不在一条直线上。以平常人的走路速度,由第一扇进去,从最后一扇门出去,起码要耗上一炷香时间。奇袭是可行,但你想想,整整十座城门,就算他们占领了其中的九扇,只要最后一扇关闭了,他们就成功不了。到时候守兵从城上泼下火油、木柴能易燃之物,那么等待这些奇袭士卒的命运只有死亡一条路可走了。而将奸细混入城中,这个难度就更大了。能混入多少奸细,城中的搜查严密程度,各种的变数都会缩减成功的可能性。”

    周显这下子被彻底惊呆了,天啊!五十扇铁裹门,这真不是后世那些重新筹建的劣质复制品可以比拟的。别说在冷兵器时代,就是在热兵器时代,不耗费一点功夫,也拿不下来。

    李信看到周显吃惊的表情,继续说道:“除了这些之外,我们再说说开封城的人口,阖城有八十四坊,大约有十万户左右,加上周边的人口,总数不下百万。这百万人口之中,青壮就算占三成,也有三十万左右。再加上城中本有的数万驻兵,没有几十万精兵,是绝难通过强攻拿下它的。”

    周显道:“李兄,这些青壮也不会全部心向官军吧!”

    李信摇了摇头道:“在别处可能会出现那些大量从贼的百姓,但在开封,这种可能性可以说极小。”

    周显笑道:“未必吧!李兄虽是开封人士,但百姓都是趋利避害的。谁给他们好处,他们都会支持谁。这个与处于那个地域,应该无太大关系。现在豫陕各地旱灾持续,支持流贼的百姓在哪里恐怕都不在少数。”

    李信道:“趋利避害确实是人之本性,但这要看当地百姓的组成结构。我之所以说开封会很少百姓从贼,并不是寄希望他们有多么伟大,而是因为他们没必要。”

第九十九章 国之大才

    李信看周显脸露疑惑,耐心解释道:“开封位于豫中平原,是南北交汇,东西贯通之地。车舟相通,水路两便,城中街市如云,不可计数,繁华程度丝毫不逊于两京。它的繁荣和周边环境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城中的大部分居民都并非农夫,他们中的一些或许拥有无数耕田,但并非是他们自己耕种。他们多是一些具有不少家产的乡绅或者商人。二、开封周边四通八达,水源充足,几十里外就是黄河,而城内又有蔡河、五丈河、汴河三河相互沟通。周小兄弟,我说的这些,你大概能明白什么意思吧!”

    周显沉思片刻,点头道:“流贼之所以肆虐天下,是因为大部分很多灾民活不下去了,而选择从贼。开封城的百姓都有一定的家产的,他们没有从贼的必要。而充足的水源又决定开封周边的农田都可以得到灌溉,它们受旱灾的影响很小,周边的百姓远比其他地方的百姓更为富足,他们中的大部分也没有从贼的必要。”

    李信击掌赞叹道:“周小兄弟果然聪慧,一点就透。旱灾也许会持续很久,但开封周边能受到的影响极其有限。城中的百姓更是心向朝廷,这让流贼们攻取开封的难度无疑会更大。至少数年之内,我推测他们都无攻取开封的能力。至于数年之后,他们的实力能扩展到什么程度,这就要看整个天时的变化和朝廷如何应对。”

    李信停顿了一下,像是在沉思。“如果等到将来的某一天,流贼真的开始进攻开封,那这大明天下可就真的危险了。在以前,我也认为这些流贼只是一群乌合之众,绝难成大事。但这次,他们攻下中都凤阳,我才认识到朝廷实在是太轻视他们了。”

    周显点了点头,说道:“朝廷以流贼称呼那些反抗的百姓,但自他们攻取中都凤阳之后,他们便不再是贼,将来也很有可能发展为一支与朝廷分庭抗礼的大军。天下大势,终究会朝着不可预料的方向发展。”

    李信道:“周小兄弟所说的,和我的想法基本上一致。开封为河南省府,我认为这兵灾迟早有一天会扩展到这里,因而就提前做了一些准备。”

    周显抬头望了一下李信,脸色微变道:“李兄是朝廷官员吗?”

    李信淡淡一笑道:“现在不是,但将来就说不准了。而且就算将来仍有可能不是,但也不影响提前做一些准备,是否是朝廷官吏和是否提前做一些准备没有什么直接关联。毕竟一个人只有腹有良策,在猝然用到之时才不会慌乱。”

    周显听李信说的隐晦,不太明白他到底是什么意思,疑惑的摸了摸后脑勺。

    李信震了震衣袖,眼睛直视前方,脸上带着一股浅笑道:“周小兄弟,你可知道我这两个月来,都做了什么事情吗?”

    还未等周显回答,李信便自顾说道:“我在流贼攻破中都之后,便从家中离开,游历了开封周边诸县。就是想看一下如若未来流贼进攻开封,将会如何进攻,这便是我做的准备。如果将来为官,自可以用到。如果不为官,作为开封府人士,也可以到时候向有些大人献策。这也算是为乡梓做一些贡献。”

    周显不由得伸了伸舌头。如果李信他所说的为真的,那么以他的这份远虑,如果给予时日,将来的前途肯定不可限量。但为何在原有的历史中,却没有听过这号人物。他再一想,也便释然了。在那个乱世,并非所有人都有机会和时间发挥自己才能的。不知多少人还未成年就死在兵乱之中,如流星般划过天际,什么都没留下。

    相对于他这个人的不凡,周显更好奇他到底探究到了什么。“李兄,那你有没有推测出流贼将来会如何进攻开封?”

    李信淡淡一笑,开口道:“流贼因为层次不同,很难预料到他们会如何进攻。但如若流贼之中有一些有识之士,必会充分利用开封的劣势,进行进攻。”

    周显点了点头,问道:“依李兄看来,开封有哪些匪寇可以利用的劣势?”

    李信道:“我以为大致有三条。一、开封地处平原,周围无山河之固,相比洛阳、长安等地,更容易遭受进攻。二、开封人口众多,粮草都是从外部供应,一旦失去了漕运供给,城池迟早陷入绝境。三、开封毗邻黄河,从古至今,以水代兵之法从来都不奇怪。”

    李信停了一下,继续说道:“如若我是领军之将,在进攻开封之时,必做四条准备。一、先攻河洛,荡除豫地的抵抗力量。二、断其漕运,切断开封城的粮草供给。三、围而不攻,以重兵打击从各处而来的官军援兵。四、紧守黄河天险,防备官军从北而来。适当时机,掘开黄河,以水代兵,逼迫城中百姓投降。”

    周显沉思了片刻道:“李兄,你这似乎本就没打算强攻开封?”

    李信淡淡一笑道:“直接强攻,付出巨大牺牲而又未必就能凑效。我的想法是在拿下洛阳之后,以其为根本。扫荡四周,以彻底清除开封周围的官军,让它沦为一座孤城。然后断其漕运,围而不攻,以震慑四周,逼迫朝廷派出援兵。然后败其援兵,以坠城中守军士气。如此三番之后,城中百姓就算不因为缺粮而主动投降,士气也必然降到最低。这之后,再强攻之,至少有八成把握可以拿下开封。而以水代兵之法,不到最后时刻,我绝不会采用。毕竟水火无情。一旦到达那个时候,开封也就真的成了一座死城了。”

    周显一脸哑然,从原有的历史上看,后来的发展与李信所预测的基本相同。闯王李自成在攻破洛阳之后,才开始三围开封。第一次偷袭,第二次强攻,第三次采用的就是李信所说的围而不攻。

    先是截断其粮道,让开封城处于饥荒之中。再于朱仙镇大破朝廷十三万大军,自此之后再无大股援兵可以援助开封。这之后,就是彻底的围困。要不是最后有人掘开黄河,开封沦陷是迟早之事。令人惊悚的是,开封近百万人口,最后存活者只有数万,一小部分死于抵抗之中,大部分死于后面的饥荒和水灾。

    周显默默的叹了一口气,心中对于李信的印象得到了一个彻底的升华,可以说是佩服到了极点。他是一个大才,所谋所划,皆是国策。

第一百章 相交

    那天,周显和李信谈了很多。实际上,大部分时候都是李信在讲,而周显在听。就算是如此,周显也受益匪浅。最后,还是李开提醒,再不走,城门就要关了,众人才急忙忙的继续赶向开封。

    周显看到李信一路步行,便邀请他一起上来乘车。李信看到天色已晚,也不再客气。他让那名小童坐于车内,自己主动坐于车前,帮助李开驾车。令周显吃惊的是,他的驾车技术甚至比李开更好。

    李信驾车先向北,然后再向东。既没有选择从南门入城,又没有从宋门入城,而是绕到了西门。按他的意思,先沾沾龙气,然后再去西门处开封最大的酒楼弄点好吃的。

    周泰不忘挖苦他道:“老兄,你身上的银子够吗?”

    李信嘴角上撇,丝毫不在意周泰语中的讽刺,扭头笑道:“不是还有你们吗?”

    周泰低声嘟囔道:“我就知道。”

    李信脸带笑意,如沐春风,“驾”的一声,骏马快速向北奔去。

    一行到达西门之时,天色已经有点晚了,在关门的最后一刻赶了进去。李信跃下车驾,打开车帘,朝向众人道:“到了,就是这里,汴京城第一酒楼。我告诉你们,这里的东西啊!就一个字,绝。一会你们一定要好好品尝一下。”

    周显淡淡一笑,朝向李信道:“李兄,看来你以前经常来这里啊!”

    李信呵呵一笑,说道:“也不太经常。只是这里有几道小菜,我特别爱吃。每次来开封,都来解解馋。说来,距今为止,我也有好几个月没来这里了。别说那么多了,我们赶快进去。之前和你聊了那么久,又奔了这么远,早都快饿死了。”

    周显淡淡一笑,随李信走进酒楼。他抬头看了看,上面写着三个赤红大字“梁春苑”。

    一个堂倌看到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连忙快步走了过来。他定眼看了看李信,脸色猛然一变道:“这不是李公子吗?您这是……”

    李信指了指自己身上的衣服,嘿嘿笑道:“没事,出外遭了劫匪。你去和你们老板说下,这账我先欠着,明日我再让小石回家去取。”

    那名堂倌满脸笑意道:“李公子说的太客气了。您能来这里,我们老板不知道有多高兴呢!我先领你们去雅间就坐,然后我再去给老板说。”

    李信点了点头,说道:“另外,给我准备四个房间,今晚我们也住在这里了。”

    堂倌应了一声道:“我一会就给您安排。”

    堂倌将周显他们领进了一个雅间,房间临窗,十分宽阔,被分成两部,每个里面都放置了一套桌椅。中间被一个精致的屏风所阻隔,上面描画的是四大美人图。周显不懂画,但看起来仍然觉得美意十足。

    周泰嘿嘿直笑,凑到李信面前道:“哟!李兄,没想到你这么有面子,一句话就能让堂倌领我们进这么好的房间。”

    李信笑道:“小泰兄弟,这下不会再认为我是来谋财害命的了吧!”

    周泰大手一挥,正义凛然道:“李兄说的哪里话,我可是从来都没那么认为过啊!”

    门“吱”的一声被打开,一个圆头圆脑的脑袋伸了出来,他看到李信,连忙满脸笑意的凑上前来。朝向李信躬身拜道:“李公子,您可是好久都来关照小店了。今晚就让我做东,你想吃什么,随便点。”

    李信笑着指了指周围道:“高老板,你看看,今天我的朋友可不少啊!”

    被称作高老板的那人连忙摆了摆手道:“公子说的哪里话,就是再来十个人,小人也请的起。你看看,今天您吃点什么。”

    李信点了点头,看向周显他们道:“你们第一次来,就由我点吧!”

    周显微微点头,向李信摆手致意。

    李信没看菜单,直接朝向高老板道:“一份葱爆羊肚,一份炖牛肉,两份煎羊排,一个叫花鸡。顺便再来一个黄河鲤鱼,一半醋溜,一半焦炸。另外,将当前的几样青菜拼一下,也来一份。再来一份三鲜汤,一份肉骨焙面。”

    高老板看了看道:“公子,这些都是热菜,你要些什么凉菜啊!”

    李信道:“凉菜,你就看着上吧!随便来两份就行。对了,那个鱼一定要新鲜的,我可是能尝出来的啊!”

    高老板呵呵笑道:“看您说的,蒙谁也不能蒙您啊!您可是举人,再进一步,就是进士老爷了,以后还指望您多关照一下小店呢!如果没什么事,小人就先先去了。诸位稍等一下,菜马上就来。”

    待高老板下去,周显朝向李信道:“李兄,还真没想到,你如此年纪就已经是举人了。之前也没听你说过,无礼之处还望你不要见怪。”

    周泰脸露惊愕道:“什么?他是举人……”

    周显无奈的摇了摇头,看来他刚才什么都没听。

    李信淡淡一笑道:“只是举人,又不是进士,否则就可以从官了。而且,你我相交,讲究的是意气相投,和身份又有什么关系?”

    周显笑了笑道:“李兄说的极是。刚刚听你给那个堂倌说,你在路上遇到劫匪,那又是怎么一回事?”

    李信听到这个,脸色闪过一些黯然道:“外出游历的这两个多月,遇到很多人。本来带的银子还足够,但看着那么多灾民衣衫褴褛的样子,心中不忍,就一路散去,到最后仅剩下几钱银子,恰好只够回家的路费。,不曾想在路上遇到十来个持着棍棒的灾民,本想教训好好教训他们一番。但没想到里面还有孩子,打又打不得,我就把那一点银子望空中一洒,然后就带着小石赶快跑。谁知道那个举动反而让他们觉得我是有钱人,拿着棍棒就追了上来。好在逃的快,要不然可就真的惨了。”

    李信说完,呵呵一笑,朝向周显道:“不满周小兄弟,遇到你们的时候,我和小石已经两天没吃过一顿正经饭了。我从来没想过那些粗茶点心竟然会那么的好吃。还真要多谢谢你,否则我连走回开封城的力气都没了。”

    周显笑道:“一些粗茶点心换这一顿饕鬄盛宴,怎么说,也是我赚了。”

    李信呲牙一笑,举起大拇指道:“这说明你的眼光不错!”

第一百零一章 相交2

    十几样菜陆陆续续被堂倌端了上来,都是开封的本地菜,色香味比着在舞阳的不知好吃上了多少倍。周泰大快朵颐,基本上没说什么话,一直埋头狠吃。周显看他吃的狼藉,有外人在场,又不好直接出言。只能用脚踢了他两下,但他完全置若罔闻。好在李信对此完全不在意,还不住的劝周泰多吃。

    李信问过周显,知道他们都可以稍微饮一点酒,便吩咐堂倌上了一罐,是来自鹿邑古镇宋河镇的宋河清酒。这个酒在隋唐时代极其盛行,在明代有所衰弱,但在整个河南也算是待客迎人的首选佳酿。

    李信给李开倒了满满一碗,然后给周显、周泰、周乾三人各倒了半碗,最后才给自己倒了一碗。这之后他朝向他带来的那名小童和锦瑟道:“小石和这位姑娘年纪尚幼,就不给你们倒了。一会我让堂倌给你们各上一份莲子桂花羹,美容养颜的,绝对好的很。”

    小石嘟嚷了一句道:“我又不是女孩?”

    李信淡淡一笑,对他的话浑不在意。站起身子,举起酒碗朝向周显他们道:“酒逢知己千杯少,可惜诸位年龄都不大,要不然我们真可以来个不醉不归了。但现在碗里的这些,却是要一饮而尽的。一为庆贺我们的相遇,芸芸众生,能彼此相交相知者何其少也!必须为这个喝这一杯。二吗?就是为以后了。希望无论将来这局势如何变化,我们仍会是朋友。”

    周显举碗和李信碰了一下,笑道:“李兄龙虎之姿,能与之相交才是吾等的荣幸。”

    李信端着酒碗一饮而尽,然后笑着说道:“周小兄弟,你目前尚且年幼,见识能力方面可能有所欠缺,但这眼光却丝毫不逊于我。如果假以时日,恐怕在和我相当年纪,成就必在我之上。能与你相交也是我的荣幸。”

    周显笑了笑,将酒碗内的酒完全喝光,一切尽在不言中。

    旁边的李开从李信手中接过酒罐,给众人又倒了一些。他们一边吃酒,一边谈着乡野村间,朝中朝外的各种奇闻怪事。李信口才极好,而又见多识广。很多看似平凡的故事奇闻被他娓娓道来,都有一种别样的风趣。讲到开心之处,众人听的眉飞色舞;讲到悲伤之后,更是引得他们黯然神伤,间或还赔上锦瑟的几滴清泪。

    欢乐时少,几日的疲惫,再加上都喝了一点酒,等到两更时分,所有人都忍受不下去,开始逐渐闭目养神。

    李信叫来堂倌,让他们领各人回房。总共四间客房,锦瑟独住一间,周显和周泰合住一间,周乾和李开住一间,李信和小石他们住在同一间。待到其他的人都先行回房,李信转向周显道:“周小兄弟,明日恰好是十五,是开封一月一次的月会。前段时间因为流贼横行,连续中断了好几个月,因而明日应该会十分热闹。如果没别的事,明日我就陪你们四处转转,顺便给你介绍一下开封的风土人情。”

    周显笑了笑道:“那一切就麻烦李兄了。”

    李信打了一个哈欠,摆了摆手道:“还那么客气,累了,我先去睡了。”

    周显点了点头,目送李信走回房间。他接着推开房门,看到周泰正倒头趴在床上,一脸的别无可恋。他走上前去,轻轻的拍了一下周泰道:“吃饱了,别那么躺着,你是嫌自己不够肥吗?”

    周泰微微翻了一个身,朝向周显道:“小叔,是你啊!今天的菜点太好吃了,我巴不得自己再多开几个肚子,把一切都塞进里面呢!”

    周显顺手拿起包裹,随意的说道:“小心你将来胖的走都走不动。食物可以慢慢吃,以后有的是机会。”

    周泰看周显在不断翻弄包裹,心中疑惑,朝向周显问道:“小叔,你在干吗?”

    周显从包裹里面拿出一袋银子,朝向门外边走边回答道:“我去掌柜那里把这四间客房的账先结了。”

    “小叔,李兄不是说把一切都算在他账上吗?”

    周显眉头微蹙,把门关山,坐回周泰对面道:“小泰,与人相交讲究的是情,现在李公子宁愿欠账,也要请我们住吃在这里,这是他对我们的情。但我们的情又体现在哪里?别人对我们好,那是他仗义,但我们却不可一味占别人的便宜,因为那会让别人看不起,更愧对别人对我们的情义。与人相交,义字当先,永远不要把利放在前面。这一点你要特别清楚,否则这辈子都难以交到真正的知己好友。”

    周泰沉思片刻,朝向周显深深的点了点头道:“小叔,我懂了。”

    周显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别躺着了,站起来四处转转。”说完,周显跨步向外走去,一路向楼下账台走去。

    翌日,周显起的稍晚。十余日的奔波,一直在路上,难得睡一个安稳觉。锦瑟端进来一盆清水,周显刚洗过脸,便听到李信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周显上前开了房门,朝向李信拱手道:“李兄,这么早。”

    李信淡淡一笑道:“长久养成的习惯,我已读了近一个钟的书。想来此刻你应该已经起来,便赶了过来。”

    周显看了看四仰八叉,仍躺在床上的周泰,尴尬的笑了笑。此刻他才注意到李信已经换了新衣服,一身素白色长袍,腰间别了一个青色玉环,手中更是拿了一个檀香折扇。看起来真是风流倜傥,潇洒绝伦。他微微一笑,朝向李信道:“李兄,这么快就换好衣装了?”

    李信嘿嘿一笑道:“债多不愁吗?我让掌柜帮忙置办的,看着还不错吧!”

    周显道:“何止不错?简直好到了极点,正衬托出李兄的儒雅风流。请李兄稍等片刻,我去叫醒小泰,然后我们再一起去。”

    李信点了点头道:“恩,那我先去下面整点吃的,顺便等着你们。”

    周显躬身道:“多谢李兄。李开和周乾他们此刻应该已经醒了,我让他们陪你一起去。”

第一百零二章 书市

    开封繁华异常,市铺如云。来自两京、各省、乃至国外的各种货物在这里汇集,又发向全国各处。有锦缎、绫罗、刺绣、布匹、手工艺品,偶尔还能看到来自国外的鸣钟以及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

    商铺按照行业分为不同种类,各占一侧街道。大街小巷上人来人往,处处拥挤着人群,叫叫嚷嚷的,像煮沸的水一样翻滚。

    李信看着不远处的各色人群,皱了皱眉头,朝向周显道:“周小兄弟,我们来晚了,现在正是人最多的时候。要不然,我们先去书市吧!那里的人会稍微少一点。”

    周显点头同意,但周泰却不干了。他嘟囔道:“逛街不就是看热闹吗?现在就是最好的时间段。况且,书市有什么好逛的啊!”

    李信抱歉一笑,望向周显。

    周显沉思片刻,朝向周泰道:“小泰,你不必跟着我们,你和小乾,还有李开一起去随便逛吧!只要到时候,准时返回酒楼就可以。”

    周泰听后,脸上一喜,顿时长舒了一口气。同时又好似担心周显反悔似的,连忙朝向周乾道:“小乾,我们走。”

    李开走上前来,向周显道:“二公子,我……”

    周显悄悄将一个钱袋递给李开,轻声说道:“替我好好看着他,别让他生乱。当他花完了自己所有的银子之后,你再拿出来。喜欢什么就随便买,不要吝惜银子。”

    李开点了点头,连忙快步赶上即将消失在视野外的周泰和周乾。

    书市距离梁春苑不远,不一会就到了。真如李信所言的,这里的人要比别处的少上很多。

    周显他们一路望去,各类子经典籍、山水地理、小说杂文不计其数。李信显然对这里轻车熟路,一边走一边向周显介绍。

    奇怪的是,李信一路没停,径直向前。越过那些富丽堂皇的店铺,最后走到街尾一个特显冷清的书铺。店铺很小,长宽不过三丈,里面更无一个顾客。走进去之后,可以看到两排高高的书墙。

    店铺最里面,一个身穿青色长袍,二十余岁的青年正斜躺在太师椅上,翘着二郎腿,闭目养神。手中拿着一把展开的折扇,上面描绘的是一副重彩浓墨的山水图,他不时扇动一下,带来一股清风。

    听到响动,他眼睛都没睁,淡淡的声音幽幽的响起。“自己看,看完了过来结账。”

    李信满脸堆笑,上前用手中折扇猛敲了一下那人的额头。那人一个激灵站起身来,脸色大怒,正要破口大骂。看到是李信,这才慵懒的伸了一下懒腰,语气不惊不喜道:“是李兄你啊!扰了我的清梦。带酒没?我穷的好久都没喝了。”

    李信伸鼻闻了闻,满脸戏谑道:“这满嘴的酒气,还好久没喝了。赵宇,你骗鬼呢!”

    被称为赵宇的人,伸出手,对着哈了一口气,认真闻了闻。然后无限疑惑的望着李信,看到对方满脸的戏谑,顿时勃然大怒道:“李信,你这个王八蛋,又骗我?”

    李信满脸同情的望着赵宇,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别生气了,给你介绍一个新朋友。”

    赵宇双眼微睁,斜斜看向周显。周显连忙拱手致礼道:“在下周显,见过赵公子。”

    “什么赵公子,我就是一个懒散货,可比不上这个目前已是举人的李王八。”

    李信淡淡一笑,也不在意,朝向周显道:“赵兄是有才之人,但连续三次从考,连一个秀才都没考中。因而……”

    赵宇怒向李信道:“你还说……”

    赵宇突然瞧到跟在周显身后的锦瑟,身穿罗裙,双颊含笑,有一股别样的柔情。顿时满脸含笑,拥上前去道:“小姑娘,你看上什么了,我送给你。俗话说,千金难买心欢喜,只要你看上了,我倾家荡产也给你买。”说着就要伸手去拉锦瑟的手。

    锦瑟满脸惊恐,连忙躲开,闪到周显身后。

    李信上前一把把赵宇推开,又给了他一个爆栗道:“滚一边去。”然后朝向周显道:“周小兄弟,别理他,这就是一个呆货。你随便看看,我先让他先替我找几本书。”

    周显脸色微变,瞬间对赵宇的观感降到了最低点。听到李信的话语,才稍微宽解,朝向李信做了一个请随意的动作。

    李信也不避讳周显,对赵宇说了几本书名。后者默默的叹了一口气,低声嘀咕了几句,这才慢腾腾的挪动身子,去书海之中仔细翻找。

    周显看了看锦瑟,她脸色微红,小嘴上撇,对刚才那个家伙怒恨交加。周显淡淡一笑,朝向她道:“别生气了。他再敢那样,我帮你教训他,保证打的他老娘都不认识他。”

    锦瑟听到周显玩笑,忍不住噗嗤一笑,脸上顿时便阴为晴,朝向周显点了点头。

    周显这才注意到锦瑟今天并未带那个白玉簪子,随便翻起一本书,边看边向她道:“怎么没带那个簪子?”

    锦瑟满脸堆笑道:“那可是千两白银啊!要让别人偷了怎么办?就算不被偷了,摔了、碰了,那也是好大一笔银子啊!”

    周显用书拍了一下她的头道:“你还真是一个小财迷。”

    明朝以小说闻名,周显随意翻开了一下,倒是找到了几本熟悉的名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除了还没有面世的《红楼梦》,四大名著只缺其一。最重要是,这些都是明朝石印版的,还混杂着粗描图画,任何一本拿到现在社会恐怕都值好几万。

    想到这里,周显轻轻笑了一下,突然想到好似以前听说过一个说法。说后金最开始的时候书籍奇少,对华夏文化也并不十分了解,将《三国演义》当成兵书来看。很多时候都是按照里面的战例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最后再制定各样的战法。长久的实战经验,再加上他们不断总结,才真正使他们有量变到质变,成为当时世界的第一强军。

    在大明,如果将罗贯中称为军事家,不知会笑掉多少人的大牙。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写出的一本书,却被后金大军当作军法宝典,而这些人最终攻取了大明,占据整整华夏二百余年,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第一百零三章 军器图解

    周显正随意翻看着,突然注意到书橱最边角有一叠厚厚的书册。外侧用素色绫绢裱皮,版面看起来行格舒朗,上面用楷书写了四个端正的大字,军器图说。

    周显心觉惊奇,伸手拿过,发现里面并不像外面看起来的那么板正,而是若干散页,就像从未装订过一样。那些字迹虽然明朗,图片也算清晰,但比着刚才所看到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这类小说,装订差的不止一个档次。

    他拿出序页,随意看了看,知道这本书是叙说各种军器制造的书籍。上面介绍了各种火器的制作过程,使用方法及其对应的威力。罗列的各种火器、毒弩,图文并举,一看就不是普通人随意编撰出来的。

    在扉页的最后,一句话分外刺痛周显的双眼。“夷虏所最畏于中国者,火器也!望后人慎之,重之。”近三百年的封国闭塞,国人不知天高几何?在那么多年后,靠着中国人起初发明的火药,西方敲开了中国的大门。而与之对抗的中国人手中所拿的武器仍是大刀长矛,却不知道遥在三百年前,自己的老祖宗早已发明了火枪、火炮,这是何等的可悲和可笑?

    李信已经找到了自己想要找的,他转头看到周显脸色有点难看,心中略感疑惑。走上前去问道:“周小兄弟,找到喜欢的书了吗?”

    周显看是李信,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微微摇了摇头,回问道:“李兄,你呢!”

    李信举了举右手,那是几卷山水地理图册,他淡淡一笑,朝向周显道:“别看这个书铺店面小,要论书籍的丰富性,一点都不弱于那些大型书铺。”

    赵宇慵懒的声音再次响起。“想夸我就明说,还说的那么拐弯抹角的。”他说完,便转向周显道:“小兄弟,真的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吗?我做生意可是童叟无欺,错过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你可要好好挑啊!”

    周显笑了笑,拿起那卷《军器图解》,朝向赵宇道:“赵兄,说到喜欢,确实有一册我比较感兴趣。例如,眼前的这些小册子,你看值多少钱?”

    赵宇定眼望去,但看清那卷书后,脸色微变,走上前去,从周显手中拿过道:“周兄弟眼光真不错,只不过这本书,不卖。”

    看到周显脸露疑惑,赵宇略微有点尴尬,耐心朝他解释道:“这本书是毕懋康,毕侍郎的倾心之作,目前还未正式成册。我这是托了还多关系,最后才拜托他的一个门生用原稿偷偷印的。这个只是供我自己查看阅览的,并不想卖出去。昨夜饮酒过多,没有及时收起来,这才无意间被你看到了。”

    李信拍了一下赵宇的后背,沉声道:“你也是真够大胆的。我可听说,这本书可是毕侍郎准备上书天子的,你这样做,一旦提前泄露出去,官府一定会追究到底。到时候,你有几颗脑袋?”

    赵宇苦笑了一下道:“我岂会不知?但你也知道,我平生没别的兴趣,只对器械制作情有独钟。毕侍郎的这本书,是目前为止,对火器最详尽的记载。最重要的是,里面还介绍了最新的遂发枪。你试想一下,以后不再用火绳点燃,少了那些麻烦的步骤,这是何等的创新和壮举?我也就是想提前弄明白,所以才动了这样的心思。”

    李信脸上无限鄙视道:“就算你看到了,又能怎么办?也仅是看看,又制作不了,你瞎高兴什么啊!”

    赵宇毫不在意的摆手道:“先过过眼瘾也是好的。要不然你以为我干吗一直参加科考,不就是想有朝一日进入工部,好接触这些东西,并实践自己的想法吗?”说完,他看了一下周显道:“周小兄弟,对不起,这个独此一卷,我还真不能卖给你。而且你是李兄的朋友,我也相信你,希望你不要把这点事外传。”

    周显眉头微皱,知道这件事事关重大,而赵宇当着自己面说出,显然是十分信任自己了。这或许是因为他对李信知之甚深,转而也信任起了自己。周显沉思了片刻,淡淡一笑道:“赵兄,实际上我对器械制作也有点兴趣。你看能不能帮我也印一册这本书,我保证也只是自己看,绝对不会让外人看到。”

    赵宇脸色犹豫,看了看周显,又看了看李信,最终说道:“那好吧!我找一个熟悉的印书坊。你住在哪里,三天之后我给你送去。”

    周显倒了一声谢,报了所住的客栈。

    赵宇又和周显随便谈论了一会,发现两者兴趣还真有若干相似之处。他又给周显推荐了几本书,其中有孙元化的《经武全书》和《西法神机》,赵士祯的《神器谱》和《备边屯田车铳议》,孙承宗的《车营扣答合编》。这些书中,大部分是介绍如何制造火器,还有部分涉及如何练兵,周显如获珍宝,全数收入囊中。

    和周显的交谈中,赵宇一改自己的颓废之姿,双眼炯炯有神,说起各种事情都头头是道,里面不乏真知灼见。不断让周显为之感到惊奇。

    李信对这些不太感兴趣,大部分时间都是看着两人谈说,偶尔插上两句,也并不厌烦。倒是锦瑟,听的哈切连天,打着瞌睡看外边的人来人往。

    快到正午时分,周显看这情形,再谈下去,这一天就这么过去了,慌忙起身告辞。赵宇依依不舍道:“周小兄弟,你去逛开封城,带上这些书不方便。三天后,等到那本《军器图说》印出来之后,我一起给你送去。到时候,我们再详谈,你看可好?”

    周显拱手道:“如此就麻烦赵兄了。”

    赵宇摆手道:“不麻烦,一点都不麻烦。现在到大街上随便抓一个儒生,就是只会谈诗颂词的。而找一个懂得如何制作器械的,却是难之又难。而周小兄弟虽然对于器械制作并不是十分熟悉,但对于火器能发挥的作用却是知之甚深。提出的很多设想都远超我之想象,你所说的那种连发火铳,火炮快射的想法,真是令我茅塞顿开。”

    周显笑了笑,身处后代的自己,即使少了些想象力,但至少见的那么多,关于将来的各种火器的用法,肯定比赵宇更多。他朝向赵宇再次拱手道:“赵兄对各种器械的苦心研读也令我佩服万分!”

第一百零四章 红娘子

    周显和李信、锦瑟顺着主城大街一路东行,临近中午,人群稍微稀疏了一点,但仍然不算太少。开封城繁华,特别从大相国寺到周王府一段,各种小吃铺顺着街道两侧摆放,唱戏的、舞狮的,玩杂耍的不计其数,热闹非凡。

    三人走的乏了,找了一个小吃铺子,热腾腾的羊肉汤被端了上来。李信给周显碗中添了一点陈醋道:“这样吃起来才够味。”

    周显淡淡一笑,朝向李信道:“李兄,对于吃的,你还真不在意。大到酒楼盛宴,小到街道小吃,你都是门儿清。”

    李信笑了笑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那是孔老夫子他老人家的追求。我等俗人,当然是怎么好吃怎么来了。实际上,我家虽然离开封城很近,但也不能经常来这里。这里的很多地方最初都是赵兄带我来的,他是开封人士,对这里的一切都十分熟悉。”

    周显点了点头,问道:“李兄,你和赵兄认识很久了吗?”

    李信舀了一勺羊肉汤,边喝汤边说道:“恩,他家和我家是世交,自小就认识。他家世代乡绅,起初十分富足。但后来,经历一场官司,便逐渐衰败了。他父亲用最后的余财给了开了那个书铺,本希望他老老实实的经营家业,富足说不上,但至少可以衣食无忧。但他性格懒散,对任何事情都不太上心。按他父亲的说法,就是烂泥扶不上墙。唯有对器械制造极为感兴趣,很多东西看一遍就能制作出来。所以,他和你谈论之后,才会表现出那样的兴奋。”

    周显点了点头,暗想赵宇放到现代社会,肯定属于那种设计狂人。但在明朝,这种天赋肯定不被大部分人所看重。他心中咯噔了一下,突然想起一件事,朝向李信道:“哎!刚才忘了,还没付给赵兄印刷和购书的钱呢!”

    李信轻轻摆了摆手道:“你下次见到他的时候,可千万不要给他银子。他就是那种,怎么说呢!一旦把一个人当成朋友,就算再穷,也不会吝惜银子的那种人。如果你给他银子,他不但不会收,反而还会觉得你没有真心对他。”

    周显蹙了一些眉头,十分为难的说道:“那怎么办?总不能白要他的那些东西吧!我看他那边也不是很富足。”

    李信淡淡一笑,握了一下右手道:“下次你再见到他时,请他喝一顿酒就可以了。这样的方法,我之前屡试不爽,保准管用。”他看了一下锦瑟,脸间露出一股和他那英俊的脸庞极其不和的奸笑,凑到周显耳旁轻声道:“或者,你也可以请他去城中的妓院一趟。除了酒,那家伙所中意的只有色这一样了。”

    李信说的十分小声,但还是被锦瑟听了个大概。后者脸色顿时一红,十分尴尬的将头埋在碗中。

    周显脸色也明显一热,不安的挪动了一下身子,连忙道:“那我还是请他喝酒吧!”

    李信看到周显脸露羞意,感觉十分有趣,拍腿大笑道:“周小兄弟的确是应该请他喝酒,毕竟你尚且年幼,那个还得再等几年。”

    周显脸色更红,不由得出声诘问道:“莫非李兄也好这口?”

    李信刚刚开起周显玩笑那么轻松随意,却没想到经周显这么一问,他反而也红了脸。连忙摆手道:“周小兄弟,这个玩笑可不能随便开。我可是有家室的人,如若让你嫂子听去,还不天天和我吵架。”

    锦瑟在旁边嘻嘻一笑,朝向李信道:“没想到李公子竟然还是惧内之人?二公子,你可得一定去拜访一下李家嫂子,好让她知道这李公子交的都是什么样的人,尤其那个赵宇。”

    李信拱手求饶道:“哎呀!锦瑟姑娘,你可饶了我吧!”

    周显笑了笑,朝向李信道:“李兄,话说,你一下子跑出来就是好几个月,嫂子他真的不在意吗?”

    李信摆手道:“你嫂子可不是那么小气之人。而且,这样的出行也不经常。我突然想起再过几日,便是她的诞辰了。到时候再给她好好庆祝一下,也算是对她的补偿了。周小兄弟如果到时候有时间,可一定要去我家作客。”

    周显不愿违了李信好意,微微点了点头。

    三人吃完,继续往前走,准备去大相国寺去逛上一逛。锦瑟突然指向前方,语气中满是惊喜道:“你们看,杂耍。”

    周显定眼望去,前方不远处围了一大圈人,不时传来阵阵喝彩声。他不太喜欢那种场面,但看着锦瑟兴奋的神色,扭头朝向李信道:“李兄,我们去看看?”

    李信笑着点了点头,随着锦瑟上前。

    那是一个还算不小的杂耍团,大约有三十来人,形色各异。有玩猴的,有踩高跷的,还有那种身顶钢枪的硬功夫,总之,还算精彩。不时有人敲着铜锣,吆喝着向观看的人讨钱。虽然各家都不富裕,但三文五文的,普通百姓也不吝啬。

    只听一声锣响,正在玩杂耍的众人纷纷散去。两个络腮壮汉走上前去,在中间的空地上竖起一个高愈三丈,两个手臂粗细的直杆,并在下面牢牢固定住。

    李信小声道:“这是民间有名的上天杆,但这么高的倒是第一次见到。”

    周显点了点头,这条直杆上窄下宽,最上面只有拳头粗细。浑体光溜溜的,没有一点可以支撑的地方。而且这么高,愈到上面,晃动肯定愈大。对于常人来说,能攀上三分之一已十分不易。攀到最上面,已经远远超乎了周显的想象。

    就在这时,只见一个身体高挑纤细的姑娘从后面的内帐款款走出。她约莫十六七岁,面庞白皙,身姿曼妙,一双丹凤眼分外迷人。再配上她的两双剑眉高高竖起,在柔媚的同时又增添了几分特有的英气。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她浑身上下笼罩在一片红色之中。红色头绳,红绵夹,红色长裤,还有红色绣花鞋。如火如焰,分外亮丽。

第一百零五章 李信李岩

    只见她慢步走到直杆处,顺延而上。两条手臂紧紧握着直杆,身体攀附在杆上,不时做出各种高难度的动作。有时又双手放开,仅用两腿或者一腿固定住身体,如一只飞燕一般凌空向外。动作惊险,而又不失优雅。

    她在上面持续了半盏茶时间,轻轻松松攀到最顶处,周围发出雷动般的喝彩。她脸上浅笑嫣嫣,一手握杆,一手向外,如仙女般飘然落到地上。然后微微弯身,朝向外侧的看众长揖了一下。

    四周喝彩不断,欢声雷动。

    周显心中暗叫了一声好,如此惊艳的表现,可丝毫不逊于那些国宝级的杂技人员。他看到那姑娘手中端了一个铜盘,正在缓步走来,并向周围的看众讨要赏钱。伸手入腰,从钱袋里面掏出十来文铜钱。

    李信在旁边拉了一下周显的衣袖,悄声道:“周小兄弟,你手中还有多少银子?”

    周显略微一怔,掂了掂手中的钱袋道:“大约有三十多两。”

    李信道:“先借我十两,小石应该下午就能回来,到时候我再还你。”

    周显看了看不远处正在缓步走来的俏丽姑娘,脸色间闪出一些笑容,暗想这李信不会看上人家了吧!但也只是那么一想,便顺手将钱袋递给他道:“李兄说的哪里话,要多少,你随便用。”

    李信淡淡一笑,也不过多客气,向周显拱了拱手,便将钱袋接了过去。

    两人正说着话,突然听到“啪”的一声轻响。周显扭头望去,只见那位姑娘剑眉高竖,满脸通红,手指直直的指向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

    两人心怀疑惑,朝向锦瑟望了望,她连忙解释道:“那登徒子趁姑娘不备,占她便宜,被她扇了一巴掌。”

    周显哟了一声,笑了笑道:“这姑娘可真够泼辣的。”

    李信不可置否道:“这种跑江湖的,身份低微,时常被人看不起。凡事都要靠自己,性格自非那种待字闺中的寻常女子可比。但她们也往往自感身份低微,多数时候选择委曲求全。像这个姑娘这样的,行事果敢爽利,倒也十分少见。”

    周显点了点头,接着看下去。

    那中年男子被狠狠扇了一巴掌,过了好半晌才逐渐回过神来。顿时勃然大怒,伸手就要打还回去。李信推开周显,疾步上前,伸手架住那名男子的手臂。“喂!兄弟。已经这样了,就不要再在这里丢人了。”

    那名男子顿时一怔,抬头看向李信,眼看他比自己高了整整一头,且衣着服饰一看都非寻常百姓。气势一下子便弱了许多,低声骂了一句,转身快速扎进人群之中。

    表演已经结束,妄图看一场大戏的看客看到那名男子示弱离开。顿时也觉十分无趣,纷纷散去。那名姑娘朝向李信微微一揖道:“多谢公子。”

    李信连忙摆手道:“小事一桩,姑娘不必客气。”

    周显带锦瑟走上前去,锦瑟十分佩服的朝向那名姑娘道:“小姐姐好厉害,打的那登徒子晕头转向的,看着就解气。”

    那姑娘苦笑了一下道:“出门在外,这样的登徒子不在少数,我早就习惯了。刚才要不是这位公子,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呢!”

    李信淡淡一笑,没再多说什么,朝向那姑娘问道:“对了,还没请教姑娘大名呢!另外,你们当家的在吗?我有件事情也正要和他商议一下。”

    那姑娘轻轻道了一个万福道:“大名谈不上,走江湖久了,用的都是诨号,公子叫我红娘子即可。”

    李信仔细打量了一下那姑娘一身的红衣,笑了笑,心想这红娘子之名可真是名副其实。

    而周显听到这个名字,心中则猛然一惊,暗想这个红娘子不会是那个红娘子吧!

    在明末有多个足以令人称赞的女性,一代名将秦良玉当然应该排在首位。除了她之外,还有秦良玉的儿戏张凤仪,不幸战死沙场。李自成的发妻高氏,在李自成死后,她收拢残部,坚决抗清,最后在大势不能为的时候举家自焚。还有秦淮名妓柳如是,相比于水太凉的钱谦益也不知强上多少倍。

    红娘子的名声看似比着这些人稍弱,但也正是她率部打破县衙,救出李岩。最终并嫁给了他,夫妇双方齐齐归顺闯王李自成。而李岩的谋划和见识,让李自成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在李岩被李自成冤杀之后,她打出为夫报仇的旗帜,既抵抗满虏,又抵抗抗闯王大军。最后逐步率部撤向湖北,然后就没了消息。

    周显以前读书,看到红娘子时,便对这个敢爱敢恨的奇女子好奇不已。今日看到眼前的这位,又渐渐把以前的记忆碎片慢慢聚齐起来,在脑海之中逐渐汇成一条还算清晰的时间线。此刻的红娘子显然还未从叛乱,但李岩此刻又在哪里?

    他回首看了看始终带着一股浅笑的李信,顿时眼睛一亮,杞县人士,举人,好侠重义。他突然想到,李岩是他跟从李自成之后重新起的名字,而他之前的名字好似就叫李信。周显不禁无奈的摇了摇头,暗想这也太巧了吧!不过,想想也是,如此才能者,怎么可能在后世一文不闻?到此时,周显心中便差不多确信眼前的这个李信正是李岩。他收起心中的激动,继续听他们的谈话。

    红娘子朝向李信道:“公子,我师傅去年病逝之后,这里的一切就都由我做主。您有什么事,可以直接对我说。”

    李信吃惊的看了一下红娘子道:“三十多人的队伍,由你一个这么年纪小姑娘当家,也真是难为你了。同时这也显示姑娘也真是不凡,这么多大汉都全权受你控制,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

    红娘子微微一笑,露出两颗可爱的小虎牙,没有多言。

    李信接着说道:“是这样的,三日之后便是我娘子的生辰,我想邀请你们去杞县一趟,好好的给她热闹一下。当然,因为是邀请你们前去,这费用方面我可以多给一点。这是十两的定金,结束之后,我再奉上十两纹银。你看如何?”

    红娘子脸露笑意道:“公子这是捧我家生意,小女子当然是无不应允。请问公子姓名,还有住宅的具体位置。”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595/ 第一时间欣赏末代驸马最新章节! 作者:白马啸秋风所写的《末代驸马》为转载作品,末代驸马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末代驸马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末代驸马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末代驸马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末代驸马介绍:
Q意Q交流群:680509591末代驸马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末代驸马,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末代驸马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